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科研成果转化

仪器信息网科研成果转化专题为您整合科研成果转化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科研成果转化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科研成果转化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科研成果转化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科研成果转化话题讨论。

科研成果转化相关的资讯

  • 国内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大量农业科研成果闲置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科技成果对小农户效益则微不足道 但对国家效益巨大 两者矛盾凸显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据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布《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3015.6亿元,比上年增加1169亿元,增长9.9%,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科技经费投入大国。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研发投入的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相关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的研发成果转换率仅为10%,而发达国家普遍在40%以上。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特别指出,在农业领域,目前仍有大量成果被闲置,难以得到转化应用。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朱启臻:这种投入换来的应用比例比较小,导致了研究成果极大的浪费,在农业上面可能表现得更为突出。我们农业的科研成果科技贡献率,据统计只有不到30%,远远低于国外的农业科技的转化率。& nbsp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为什么我国在农业领域里面有大量闲置的成果不能得到转化应用?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科技成果供给依然存在问题。很多科技成果投入和产出严重地脱离了老百姓的需要,这是限制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第二,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不像我们想象的这样旺盛。推广科学技术的时候,农民表现出了非常冷淡的态度,有些科学技术的讲座需要靠奖品吸引农民来听课。农民对科学技术为什么表现出这种冷落呢?主要是组织形式限制了科学技术的需求,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科学技术产生的效果微不足道。但科学技术对整个国家产生的效益是巨大的,这种巨大的效益和农户微不足道的收益,形成了矛盾。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科技人员不知道怎么推 农民不知道怎么找 科研成果推广体系亟待完善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一直存在“最后一公里”没接通的问题,不仅造成了巨大浪费,又加剧了科技与实际脱节的情况。朱启臻认为,在科技成果转换过程中,单纯依靠农民“拔高”很难实现,应借助合作社、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以点带面”将科技成果用在实处。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朱启臻:我们必须通过组织的创新来激发农民对科技的需求。比如说,家庭农场、新型的经营主体的出现,有了一定的规模,他们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也就从“被动”变成了“主动”。经常有家庭农场主到北京来,到中国农大来找到我们,需要我们给推荐或者提供新的品种,新的栽培技术,这种情况下,基层的需求就有了活力。& nbsp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另外,连接科研成果和农民需求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就是要完善科研的推广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目前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有些成科技人员研究出来的成果不知道怎么推广,农民有需要又不清楚到什么地方寻找这种信息,就是把需求和供给联系起来的通道还没有完善。所以在解决科学技术转化的过程当中,需要从供给、需求的培养和完善的连接机制上面下功夫,才能提高成果的应用和对农业的生产做出科技方面的贡献。 /p p br/ /p
  • 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转让发展论坛
    这里是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行业最专业的盛会!这里为您对接700家中外企业的需求!这里为您提供面向30000名专业观众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这里是MICONEX2014!热诚欢迎国内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参会及参展,共享盛会!   搭建平台 融通渠道 平等对接 共谋发展   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和教育部教指委联合,倾力策划的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转让发展论坛,高校、企业毕业生就业招聘对接交流会在MICONEX同期举办,直接面向700余家参展企业,搭建高校、企业、人才的交流平台。展览设有科研成果及人才信息展示及交流专题展示区,为企业与高校创建合作对接的机会,为政府相关部门搭建了解行业需求的平台,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让科研成果在市场资源中得到优化配置 让创新动在产品转型升级中形成效益 同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和称心的就业选择,实现毕业生的就业梦!      融通合作渠道-Cooperation   1、高等院校是科技成果的重要供应主体   2、高等院校的研究成果输出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3、当前大量的科研团队独立于企业之外,长期形成了科研与经济分离的局面        助力毕业生实现就业梦-Dream   1、人才是企业之本,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   2、高校的人才培养要能更加适应社会企业的需求   3、一方面企业人才短缺现象和对人才的渴望一直存在,而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提升问题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转让发展论坛   1、特邀政府各有关部门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今后工作发展的政策和路径   2、特邀相关高校介绍科研成果转化、转让的做法和经验   3、特邀企业高管交流对校企合作、创新研发模式的探索   4、推动有合作意向的校企签约   高校、企业毕业生就业招聘对接交流会   1、特邀政府(人社部)有关部门介绍国家人才就业趋势与政策   2、特邀企业高管就人才与招聘工作的经验交流   3、校企对接建立人才交流渠道联盟   4、高校人才推荐工作经验交流   5、企业人才需求对接洽谈   大会概览   会议时间:2014年9月25日   展览及交流时间:2014年9月23日~26日   地点:北京·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新馆)  主办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支持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参会人员:全国各高校相关学科科研负责人、毕业生就业分配负责人、全国测控与仪器仪表企业产品研发、高管及人力资源负责人   专题展示区参展单位:具有科研成果转让转化及毕业生就业对接需求的高等院校   展示内容:科研实力、科研成果、合作项目、人才信息等   大会主委会:   主 席:吴幼华   副主席:尤政、张广军、骆清铭、曾周末   委 员:王雪、房建成、彭喜元、石为人、史红民、吴朋、许大庆、高明璋   大会组织联络人:   卢福洁 电话:010-82800621   Email: lfj@cis.org.cn      MICONEX项目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六号锦秋国际大厦   A座二十三层   电话:+(8610)82800630、82800621   传真:+(8610)82800857、82800731   Email: lfj@cis.org.cn   网址:Http://www.miconex.com.cn   手机APP下载微信二维码
  • 数据显示六成科研成果得不到转化应用
    盘点2012年,各高校科研院所纷纷将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得奖情况作为喜报。然而,这一份份喜报背后却深藏隐忧。一项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近六成的科研成果闲置在院所“高墙”内,得不到转化应用。最近在南通举办的“国家千人计划”创新论坛上,有专家发问:高校科研,到底该盯着得奖还是生产?   “最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很多高校院所更注重推出了多少项科研成果,而对有多少科研成果实现转化与应用不太在意。”中科院客座教授、海门慧聚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登贵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不少专家教授只顾埋头做科研,成果却未应用于生产生活领域,不仅无法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在无形中造成科研资源浪费。   杨登贵说的这种情况,在江苏普遍存在。据统计,我省高校的科研资源与能力占全国高校的10%,仅次于北京、上海 在2012年度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共获奖63项,占授奖总数的20.5%,名列全国省市第二。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只有四成左右科技成果得到转化,真正走出实验室。   如何将科研工作者呕心沥血获得的成果转化应用,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国家权威机构发布的《2012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报告》中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周期越来越短,对产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凸显。但数据显示,目前我国70%的科研力量游离于企业之外,存在于高校和科研机构中,科技人才与企业的脱离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创新。对此,该报告提出,加快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间搭建更广阔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成为不二选择。一句话,就是科研机构搞科研,要盯着得奖,但更要盯着生产。   加快产学研合作步伐,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让科研成果走出“高墙”。专家建议,首先应该建立新的科研成果考评体系,学术成果评价应以适用性和实用性作为量化的重要依据,鼓励院校科研方向和社会生产相结合,“让教授不再只盯着象牙塔里的一方世界,把眼光投放到更复杂广阔的现实世界中去,引导科研成果切实转化为生产力。”   “专家教授也不妨走出院所,在生产中搞科研。”杨登贵“现身说法”。他曾任台湾中兴大学化学系教授、院长,10年前毅然选择走出高校的“深宅大院”,来到海门组建了慧聚药业有限公司。“走出来,才发现天地更为广阔。”慧聚药业这家不到100人的企业,先后从美国、英国、瑞士以及国内著名院校引进了一大批顶级人才,拥有35名博士,26名硕士,目前已成为一家集原料药、药物中间体、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先后申请了7项发明专利,有3项已授权,完成了200多个研发项目,其中转化至车间批量生产的项目有近50个,被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准规模生产的项目8个,在欧美上市的新型药物2个,全球首个不含氟的喹诺酮类抗菌创新药TOPO获得国家临床批件,杨登贵也多次获省市以上奖励,“得奖与生产双丰收”。   “国家还要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加大科研力度,普及产学研合作机制,大力推进更多企业、高校、研究所建立合作平台。”省经信委副主任戴跃强表示,新兴产业的发展尤其需要产学研合作引导与支撑,目前江苏新兴产业规模优势尚未真正确立,新兴产业总体上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国际竞争力还不强。这就需要更多专家提供智力支撑,离开了智力支撑,新兴产业“新”不了,也长久不了。   可喜的是,企业找高校打造合作平台,双方“一拍即合”的现象日益频繁。目前,1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3500多个科研团队与我省企业结对、合作共建的校企联盟已达4500多个。不少专家教授到地方考察后,实现由嘉宾到创业先锋的转变,他们创办的高新企业、承担的科技项目成为引领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崭新亮点。
  • 四家“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转让示范基地”被授牌
    仪器信息网讯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育委员会主办的&ldquo 高等院校发展科研成果转化、转让发展论坛&rdquo 于2014年9月25日,与第25届中国国际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展览会同期举行。来自清华大学、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的三位专家分别就自己领域的科研成果转让转化成果进行了介绍。 会议现场 此次论坛还举办了&ldquo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转让示范基地&rdquo 授牌仪式,授予8家单位四个项目&ldquo 科研成果转化转让示范基地&rdquo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秘书长李明远主持颁奖仪式时强调,此次论坛的意义在于探讨&ldquo 我们如何用中国自己高校的科技成果来促进我们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行业快速的发展,以真正实现我们的制造强国梦&rdquo 。同时表示,希望此论坛形成长期机制,促进更多高校和企业的对接。 基地项目: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系统 基地项目:中药在线近红外分析系统 基地项目:电动汽车整车技术集成 基地项目:发动机排放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 (编撰:李学雷)
  • 科研成果要“落地” 应鼓励科研人员向企业人员转化
    背景导读:   北京工业大学有科技成果的教师可以离岗去创办科技型企业,校方将为他们在最多5年内保留原有身份和职称。学生休学创业的具体规则也开始起草制定。&mdash &mdash 北京青年报   日前,成都市召开校院地协同创新座谈会,邀请所有在蓉高校、科研院所负责人汇聚一堂,目的是,校院地紧密携手,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mdash &mdash 成都日报 本文作者:廖保平   这是政府搭台,撮合&ldquo 产学研&rdquo 结合,值得肯定。多年来,由于陈旧的体制机制阻碍,政府在其中建立平台的作用不够,科研人员进行科研纯粹为了评定职称,大量科研成果缺乏市场需求,被束之高阁,转化率极低。   这些年,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重要性,努力唤醒其沉默的价值,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我们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很大一部分是靠这个实现的,尤其是在国家提出&ldquo 创新驱动&rdquo 的语境下,变得尤为紧迫。   在转化之路上,人们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比如技术转移、技术购买,但是,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毕竟是两张皮,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转让给企业后,企业往往不能很好的消化,导致转化的成功率比较低,鼓励科研人员向企业人员转化,是必由之路。   鼓励科研人员向企业人员转化,说到底,是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ldquo 最后一公里&rdquo ,由研究向应用,由行政向市场迈出坚实步伐,实现&ldquo 产学研&rdquo 无缝对接。在迈进市场的过程中,科研人员不能置身市场之外,置身市场之外意味着:一者,科研人员不能从市场获得回报,也就缺乏研究市场需要的技术的动力 二者,脱离企业,科研成果转化不顺畅 三者,科研人员不能从市场需求中迅速作出反应,改进或研发新的科技成果。总之,科研人员不走出书斋,不走进市场,其个人价值和技术价值都难以进行市场定价,给予市场激励,获得市场回报,不利于社会的创新发展。   鼓励科研人员向企业人员转化,是使科研人员直接面对市场、直接进入市场,敏锐地感悟市场、把握市场,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的研科潜力,有利于建立创新型国家,有利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有利于向世界贡献中国的文明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包括高校应该深化改革,破除体制障碍,建好平台,完善支撑体系,不仅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知识产权保护、科技人才流动等方面拿出突破性的举措,还应该在鼓励科研人员向企业人员转化方面打通关键环节。   可以鼓励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比如,北京高校科技人员经学校同意,可在校际间或中关村示范区科技型企业兼职,从事兼职所得的收入按有关规定进行分配 科技人员在兼职中进行的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工作,作为其职称评定的依据之一。   也可以鼓励科研人员&ldquo 下海&rdquo 独立创办企业,比如四川省允许和鼓励在川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经单位批准后到天府新区创新创业,在3-5年内保留其身份和职称,创业所得归个人所有,经考核合格后,在原单位薪级工资按照有关规定晋升。   还可以鼓励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共同组建科研公司或项目公司,作为独立核算的研发单位,科技研发人员的知识、技术、知识产权作为商品,与企业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协议,或者以技术入股,成果实施转化之后,作为股东他们可以拿到合理的回报。这样,科研人员和企业结合起来,一起实施成果的转化,效率就要高很多。   鼓励科研人员向企业人员转化,不应该囿于科研人员就应该安心于做研究,把技术创新当主业,不应该当老板、办企业,这是非其所长。既然要鼓励科研人员进入市场,最重要的是确立其市场主体地位,科研人员办企业、做老板,才会更加用心地将自己技术转化成商品,至于行政、产业、营销等工作,可以交给真正懂得市场、善于管理的人去做。   我所强调的是,要鼓励科研人员向企业人员转化,核心是向市场转化,成为市场真正的参与者,这样才能够用市场的无形之手,来&ldquo 指挥&rdquo 科研人员研究市场最需要的,也可以获得利益最大化的科研成果,客观上造福全社会。
  • 器材公司召开生物试剂科研成果转化研讨会
    为进一步发挥首都科技资源的优势,响应市科委关于申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2013年试点项目的号召,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专业运营服务机构北京市科学器材公司于2013年3月25日联合成员单位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召开了生物试剂科技成果转化研讨会,重点围绕建立生物试剂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试点工作展开讨论。 本次会议,专业服务机构北京市科学器材公司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团队对正在积极运作的两项自主研制的生物试剂科研成果&mdash &mdash 纳米免疫磁球分选试剂、mRNA提取试剂盒的转化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汇报内容主要针对成果的研发管理、市场调研、产品选型、市场推广等环节进行,目的在于总结成果转化已有经验,为建立国产生物试剂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和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 汇报后,与会专家各自发表了意见。专家指出,促进生物试剂成果转化的基础在于自身技术及价格的优势,由于市场中国外品牌占据了主导地位,当前需要通过整合国内生物试剂科研成果转化产业链相关资源,建立产、学、研紧密配合的服务体系,使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单位相结合,逐步形成科学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使国产生物试剂能够逐步缩小与国外品牌的差距。 通过此次研讨会,与会人员一致肯定了建立生物试剂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重要作用,提出利用整合平台资源、开拓市场,引进人才和先进技术等手段,增大成果转化的力度。其重要意义在于能够加快国产生物试剂科研成果产业化发展步伐,从而壮大平台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为生物试剂产业发展增添鲜活的动力。
  • 复星签约上海交大 共同助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近日,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复星国际之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统称“复星”)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复星-交通大学基金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合作基金,主要投资于上海交通大学各院系、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以及上海其他联盟高校所研究、开发的处于不同阶段的科研成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复星和上海交通大学将围绕生物医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制造、环保科技、新材料、新能源、区块链等主要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帮助更多有志于创业的高校科研人员实现项目落地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助力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此前,校党委书记姜斯宪,党委常委、副校长毛军发一行于7月19日访问复星,与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等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双方就成立复星-交通大学合作基金事宜达成一致。姜斯宪对复星所取得成就表示祝贺,对复星给予上海交大的信任,选择上海交大作为第一支高校创投基金合作方表示感谢。姜斯宪表示,上海交通大学在不断发展中储备了一批优秀的创新成果,有着一大批能力卓著的教授、科研团队和学生,在促进成果转化的道路上有像复星一样优秀的产业资本来助推,一定能够将合作基金打造成样板工程,在全国高校范围内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郭广昌表示,上海交通大学作为全球有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校,在很多高新领域有着重大技术突破。复星的发展离不开交通大学一贯以来的关心和支持,双方在青蒿素项目的合作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希望即将成立的合作基金能够为促进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反哺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科创中心贡献一份力量。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签约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毛军发,复星国际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复星科技创新中心联席主任王灿分别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协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ccaddbc0-d811-4d7c-918e-196c44e5610b.jpg" title=" 1.jpg" /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对于此次复星与上海交大的合作,毛军发表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上海交大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发挥优势学科和基础研究的溢出效应,而复星多年来在科技创新和助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交大联手复星签约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共同致力于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助推交大“双一流”建设和复星综合实力提升,前景令人期待。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复星国际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复星科技创新中心联席主任王灿表示,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中国一流高校,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特别是在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上的成绩给复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复星作为一家全球化的集团,已经与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知名高校有过成功合作的经验,非常期待以复星-交大基金签约为开端,双方在未来推动更多一流科技创新项目落地和产业化,助力国家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王灿说,上海交通大学以工程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化学、临床医学等为代表的优势学科,与复星科创重点关注的领域高度契合,此次合作是复星科创中心成立后的一次新尝试,基金将完全遵循市场化运作模式,同时发挥复星产业优势资源为被投项目进行深度赋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9687ce59-8874-40ed-abac-35f461e91626.jpg" title=" 2.jpg" /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生物药物、新材料、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率先开展合作,以项目为抓手,共同打造上述领域的未来科技“独角兽”。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签约结束后,王灿参观了上海交大校史馆,亲身感受交大的百年历史和取得的丰厚科研成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777d0919-97db-43af-87c1-5e8f8a6cc3f6.jpg" title=" 3.jpg" / /p
  • 让科研成果不再“沉睡”!这些仪器企业已成功转化“院士”技术
    学术界与企业界,是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系统。众所周知,高校和院所是科研成果的主要提供者,而企业是科研成果的大力需求者,两者应是建立在供和需上的合作关系。然而,高校和院所同企业开展合作的过程中,科研成果的转化一直是困扰双方的大难题。首先,企业有需求,却不知道应该与高校或院所的哪个部门对接,这使得企业的需求无法与科研人员的成果形成匹配。其次,即使企业通过和科研人员交流,了解到他们的成果,并有兴趣将其进行转化,却不明确该如何操作,这导致高校或院所内多个部门的“来回转”,从而延误了转化时机。最后,即使企业兴趣浓厚,希望和科研人员、和高校院所进行沟通,但是高校和院所的相关单位对于如何进行商务谈判、如何讨论专利的入股和收益分配等问题不清晰,转化之路费尽周折。因此,为了不让手中的科研成果“沉睡”,在近年来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很多科研人员选择直接创办企业或成为企业管理团队中的重要成员,以有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理工科水平很高的院校,早已衍生出了一批科技型创业公司,其中,那些致力于转化“院士”团队成果的企业尤其引人关注。接下来就盘点一下那些让“院士”团队技术成功转化的仪器企业。本原,由白春礼院士于1988年在京创立,并于次年初推出商品化扫描探针显微镜——CSTM-8900型扫描隧道显微镜。多年来,本原成功推出我国第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第一台原子力显微镜、第一台激光检测原子力显微镜、第一台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第一台横向力显微镜,第一台磁力显微镜等等,也见证了我国扫描探针显微镜学和纳米科技的发展历程。大连依利特,成立于2000年,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和国家色谱中心联合创建。2018年,依利特苏州分公司开业,并成立“张玉奎院士工作站”。虽然从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和从业人员来看,我国已经是分析化学大国,但张玉奎院士认为,我国还不是分析化学强国,因为很多重要的设备,高端的消耗品还依赖国外进口。张玉奎院士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连化物所在色谱产业化方面,有液相色谱生产企业大连依利特,为了推动质谱的产业化,又联合投资公司在杭州落地了一个新公司。星创众谱,成立于2014年,依据广东省光学工程院士工作站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精神而创建,陈星旦院士是该公司的发起人和创始人。2013年,陈星旦院士团队与广州市光机电技术研究院合作设立光学工程院士工作站,首期即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核心示范项目。为了更好的市场化运作,星创众谱随即成立,并于2015年12月,公司的首台产品正式交付客户。陈星旦院士在2017年接受仪器信息网的采访时讲到,在我国,近红外是一个市场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因为国外能做出来的技术,我们也都能做得出来。国仪量子,成立于2016年,公司源于杜江峰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院士的学生贺羽博士担任公司董事长、CEO。国仪量子成立至今,陆续发布了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谱仪、全数字扫描电子显微镜、单自旋量子精密测量谱仪、金刚石量子计算教学机、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等产品。其中如2018年发布的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便是由杜江峰院士团队从2009年开始进行自主研发,历时10余年最终在国仪量子完成产业化。中科凯利,成立于2017年,并于2019年在苏州生物纳米园正式启动,由李灿院士领衔创办。李灿院士在中科凯利的启动会上表示,从2013年到2019年,中科凯利在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方面做足准备,开业后将围绕紫外拉曼光谱仪、基于紫外拉曼光谱的生物药物鉴定设备、纳米和光电材料制备、光电成像技术等四类业务展开工作,通过研发创新技术设备,持续促进产学研的相辅相成发展,加速实验室基础研究成果向市场产品的转化,走向既面向国际尖端又面向社会和国家需求的创新之路。祺跃科技,成立于2019年,由浙江省科创新材料研究院孵化创办,北京工业大学张跃飞研究员为公司创始人,并设立了“张泽院士工作站”。通过由张泽院士主持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11372901)”科技成果转化,祺跃科技已经开发出了在能够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中实现原位拉伸、加热、蠕变、疲劳、高温力学性能测试的高端科学仪器。高校、科研院所有科研能力和成果,企业有产业化需求,供需两头旺,中间的转化环节却并不顺畅。但是,当有懂科研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做企业管理者,把技术和市场衔接起来时,转化环节往往能顺畅许多。因为,科研人员是技术的发明人,是最熟悉和了解技术的人,没有他们的深度参与,项目中试都很难成功,更别说产业化了。而本文提到的仪器企业,“院士”们的参与,显然很好地促进了成果转化。但不可否认,术业有专攻,并不是所有的科研人员都合适做企业的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可以在成果转化环节“深度参与”,而不必“完全参与”,也同样可以在成果转化中发挥“红娘”作用,从而协同多方共同参与来促进成果落地。
  • 报告称亚洲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领先
    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杂志8月12日发布的世界学术峰会创新指数显示,韩国、新加坡、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印度等地的顶尖大学在与产业界合作、吸引企业投资以及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方面表现突出。此排名的评价指标是高校吸引产业界投资的能力。排名编撰方和有关学者指出,亚洲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是大型跨国公司近年来把科技与计算机科学研究重点转向亚洲的重要原因。   制造业发展推动亚洲高校科研产业化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排名之一。此次世界学术峰会创新指数的编制是针对2012&mdash 2013年度排名中的前400所世界顶尖大学进行调查所得。这些顶尖大学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该项研究主要的评价指标是这些大学吸引产业界投资的能力。   《泰晤士高等教育》编辑菲尔· 巴蒂接受本报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将每所高校吸收到的企业投资除以该校研究人员人数,就得到了研究员人均获得的研究经费(见右图)。调查显示,韩国的高校研究人员人均获得的研究经费为9.79万美元,排名第一,新加坡为8.45万美元,排名第二。而这一指标也是世界大学排名13项指标中的一项。巴蒂称,该统计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很直观地说明了问题的关键:企业愿意为高校科研投资多少钱?又在向哪些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项目投资?   亚洲高校在吸收企业科研投资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高等教育发达的美国和英国在该项排名中仅名列第十四位和第二十六位。调查指出,亚洲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是大型跨国公司近年来把科技与电脑科学研究重点转向亚洲的重要原因。而对于亚洲本土制造业企业来说,只有开发出世界一流产品,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相反,欧美企业对本国科研项目投资不足,导致了制造业的衰落。正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校长安博迪教授对本报记者所言,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产业界与世界级大学迫切需要进行合作研究。   另一方面,巴蒂认为,东亚国家充分认识到高校能够推动知识经济,能够将科研项目和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价值并影响世界。近年来,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对研究机构的投资超过西方国家。亚洲学术界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也吸引企业大量投资。企业也看到了与高校合作的丰厚回报。在西方,传统大学一直有将研究和商业分割开来的倾向,尽管这一情况近来有所变化,但是西方国家高校在研究成果产业化方面仍处于劣势。将实验室想法应用到现实世界的所谓&ldquo 知识转移&rdquo 已经成为现代高校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但以英国为例,&ldquo 知识转移&rdquo 只是高校的&ldquo 第三项使命&rdquo ,远不如教学和科研受重视,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亚洲高校重视与企业合作研发   调查认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数据显示,新加坡高校科研经费2/3来自于企业,而且主要是来自欧洲等地的跨国公司。高校和企业合作研究和开发高新技术,推动了新加坡产业升级,成为地区研究中心。   安博迪教授表示,南洋理工大学与多家企业有合作伙伴关系。今年以来,南洋理工大学已和三家全球行业巨头&mdash &mdash 宝马集团、劳斯莱斯公司以及国防安全和航空航天制造商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建立了新的合作伙伴关系。7月,劳斯莱斯南洋理工大学企业实验室成立,研究项目涉及空间与深海科学。宝马集团和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建立了该集团在东南亚的首家未来移动研究实验室。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正在与南洋理工大学合作研究纳米技术。   新加坡国立大学常务副校长贝烈炜教授对本报记者表示,优秀的科研项目是吸引产业资金的关键。新加坡国立大学在科学、医疗、技术和人文领域的研究能力突出,已经和西门子、通用、安捷伦、罗氏、阿斯利康和礼来等大型跨国公司建立了研发合作伙伴关系。最近,该校生活实验室对新的互动数字媒体和信息通信解决方案开展广泛的测试和试用。产业界合作伙伴也被邀请参与到研发团队中,开发新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建议中国高校加强纯理论研究   在世界学术峰会创新指数中,中国大陆以高校研究人员人均获得研究经费5.05万美元排名第七。巴蒂称,中国高校在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重视工程、科学和技术学科,而这些领域最有可能吸引企业投资。这不仅推动了中国高校世界排名的快速上升,也为中国的发展带来好处。建立世界级大学,收入来源多样化,囊括政府财政拨款、慈善捐助、学费、企业投资等等,是很重要的。   巴蒂建议,中国高校需要加强纯理论研究。像其他亚洲国家的大学一样,中国高校科研往往更侧重于短期应用,这点是成功的。然而,最具突破性的、能够改变世界的创新往往并不是来自于对短期应用的研究,纯理论研究往往为真正改变世界的创新奠定基础。
  • 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渠道拓宽 2016技术合同交易破万亿
    2月21日,记者从科技部获悉,自全国人大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颁布《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和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一年来,我国科学家取得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渠道明显增加,走向市场的路子越来越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类技术交易市场超过1000家,2016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5.97%,达到11407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  国家法规颁发后,各部门、各地方纷纷响应国家“号令”,进一步具体细化实施国家关于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政策,有效鼓励了科技产业的发展。  如科技部会同教育部、中科院制定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国科学院关于新时期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指导意见》,提高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财政部、科技部、国资委印发《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扩大股权激励适用范围,明确激励对象、激励方式和实施条件、激励方案的管理等内容。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降低征税税率,  对技术成果投资入股纳税时点可以选择递延至转让股权时。农业部、卫生计生委、国土资源部、国防科工局等颁布了本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北京、河北、浙江、广东等20多个省市出台了地方配套政策。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认为,总体而言,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  与此同时,科技部还支持启动了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探索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模式,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支撑。如河北以落实京津冀协同创新战略为核心,探索承接京津创新要素外溢转移、与河北产业创新需求对接转化的新模式。浙江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机制为核心,探索“互联网+”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模式,构建互联互通的全国性技术交易网络。宁波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为核心,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对产业和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目前,示范区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和成效,2017年将进行阶段性总结与经验推广。  此外,技术交易平台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如中技所推出了专利拍卖和科技成果评估公示服务系统,已累计为25家高校院所提供相关服务,涉及项目2258项,成交3.6亿元。中国创新挑战赛、科技成果直通车、百家院校科技成果走基层等系列活动,从供给端、需求端、服务端同步发力,政府搭台、各类市场机构唱戏,实现了科技成果与技术需求零距离、精准化对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例如百家  院校科技成果走基层活动,共征集200余家机构近万项成果,企业技术需求1000多项,组织217位高校院所专家到企业生产一线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  然而,李萌并不认为,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已完全没有障碍。科研成果走向市场仍存在着信息共享不足、专业化服务机构与人才队伍不强、企业主导成果转化应用不活跃、区域成果转化有待强化等制约问题。  2017年,科技部将聚焦于建立健全国家技术转移体系这一重点任务,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成果信息共享、专业化机构、人才队伍、区域转化、资金支持等关键环节,谋划推动好2017年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加快构建起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全链条、市场化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有效支撑。
  • “百洋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签约,助力北京"两区"建设加速度
    9月1日,在北京“两区”建设两周年之际,2022服贸会“北京主题日”三大单元之一的2022北京“两区”建设国际合作暨投资北京峰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峰会上,百洋医药集团的“百洋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作为“两区”建设重点项目,与门头沟区政府完成现场签约。“两区”重大项目签约仪式此次峰会由北京市“两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投促中心承办。峰会以“开放北京 驱动未来”为主题,来自国内外的500余名嘉宾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境内境外联动、线上线下同台,共话“两区”机遇,共促投资合作。活动现场,58个“两区”重大项目集体签约,落地全市各区和经开区,涉及航空、汽车、通信等多个重点产业,累计签约额1024亿元。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百洋医药集团的“百洋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作为重点项目,与门头沟区政府现场签约。双方将围绕科研成果转化深度合作,百洋医药集团充分发挥产业资源优势,在科研成果孵化、创新企业引进及产业资源搭建等领域为门头沟区提供产业支持;门头沟区则为创新企业在产业项目落地、人才引进及科技项目申报等方面提供保障,创造条件。“两区”建设两周年主题活动据了解,“两区”即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近年来,门头沟区立足产业发展定位,高位推进“两区”建设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高质量培育发展新动能。百洋医药作为拥有丰富医药健康产业资源的行业头部企业,与门头沟区聚焦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不断加速产业聚集,助力“两区”建设跑出加速度。在国家科技创新的战略指引下,百洋医药集团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以商业化能力为基础,以优化医疗场景为导向,聚焦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与技术转化平台三大赛道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此外,百洋也正与国家级科研院校携手合作,挖掘早期创新项目,并通过不同层面多维度的合作,培育真正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创新。目前,百洋医药集团已在医用直线加速器、高端医用成像器械、靶向蛋白降解技术等领域布局发展,并在北京和青岛分别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中心和医疗智造产业化基地。未来,集团将持续推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科技产品及解决方案转化落地,为中国健康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 科研成果转化难、经费管理不合理等问题仍普遍存在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了解到,由其组织开展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已于近日完成。该调查于2017年下半年依托全国516个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开展,对主要从事自然科学教学、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卫生技术、农业技术等工作的人员,以及实际从事系统性科学技术知识创造、开发、普及推广和应用活动的人员进行了调查,共完成有效问卷48099份。此次调查在前3次调查的基础上,客观反映了当前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参与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获益情况、当前科研经费管理中凸显的不科学不合理以及科研诚信建设等方面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问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成果转化获益难,三方合作待提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调查报告显示,在参与调查的科技工作者中,尽管我国人均专利数量有所上升,但科技工作者仍普遍认为成果与市场脱节情况比较突出。近3年中,获得专利的科技工作者比例为18.4%,平均每人2.8件,高于2013年的14.1%、2.4件。近3年从事过研发活动的科技工作者中,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或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比例也较此前有所增加,达到38.1%;但从科技成果转化中获得收益的科技工作者比例为51.7%,较2013年的53.6%略有下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科技工作者认为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是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对提高科研人员收益作用不大、科技成果经济价值评估难导致供需双方难以达成交易、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当问及当前科研突出问题时,认为当前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的科技工作者为50.7%,认为未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为45.8%,与2013年相比分别下降了18.3和20.1个百分点。近3年承担研究开发项目的科技工作者中,56.3%没有主持或参与过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共同合作的项目,与2013年相比略有改善(57.5%)。这表明产学研合作情况有改善,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预算报销不合理,论文导向有问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调查报告同时显示,在我国不断给科研经费“松绑”的过程中,困扰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经费管理不科学不合理问题也出现了新的情况。2013年调查中反映的申报周期过长、审批程序不透明、申报手续复杂等问题有所好转,而现阶段的不科学不合理更加集中在预算和报销领域。例如,有64.4%的科技工作者认为预算编制时要求过细过严,63.4%认为项目预算执行时不能根据科研实际需要自主调剂,62.8%认为项目经费报销程序繁杂,55.4%认为自己疲于应付经费审计等问题。在项目限定的人员费比例这一问题上,2013年的调查和此次的调查数据相比没有太大改善,50.9%的科技工作者认为项目限定的人员费比例过低。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科研评价方面,尽管认为科技评价导向不合理问题非常突出或比较突出的科技工作者比例与2013年相比下降了13.5%,但数据比例仍然维持在45.9%。其中,以论文为导向的科技评价手段让科技工作者将发表论文看得非常重要,但发论文的目的却不是展示创新成果,而是为了达到职称晋升要求、完成各种考核等。调查报告显示,高达93.7%发表过学术论文的科技工作者认同发表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达到职称晋升要求,90.4%是为了完成各种考核要求;科教辅助人员为达到职称晋升要求而发论文的比例达到96.2%;62.1%的大学教师、44.9%的科学研究人员在各种形式的科研成果中最看重论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科研环境改善大,“海归”外流意愿弱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科研诚信建设方面,在没有参与的科研成果上挂名依旧是当前科技工作者眼中最普遍的学术不端行为,占到被调查者的35.6%,但较2013年下降了14.5个百分点。其他依次为: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他人代写论文、捏造篡改科研结果、一稿多投、伪造专家鉴定和提供虚假同行评议。对于造成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2013年科技工作者主要归咎于评价制度和监督机制,当前科技工作者则更愿意先从自身查找原因,认为研究者自律不够是学术不端的最主要原因。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对于科研资源配置是否公平公正这一问题,科技工作者的认同比例有所提高。35.5%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分配结果公平,35.9%认为分配过程公平,35.3%认为资源使用有效率,认同比例均高于2013年(分别为28.2%、27.1%和27.0%)。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科技工作者普遍认为政府为营造创新环境出台了诸多政策措施,51.9%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创新政策环境较好,但在营造宽容失败、学术独立、挑战学术权威氛围上仍需更多努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该报告还显示,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创新自信在大幅提升:58.3%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科研环境与5年前相比有明显改善;35.7%认为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科研能力不逊于世界科技强国的科学家,比2013年增加了13.2个百分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海归科技工作者对国内科研环境总体评价积极,大多数不打算再次向海外流动,且65.1%不后悔回国工作。41.5%和36.7%有海外经历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国外的自然资源和科研资源优于国内,但再次海外流动意愿并不强烈;81.1%表示没有再次向海外流动的意愿。 /p
  • 聚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中科院半导体所、海创微芯公司入驻怀柔
    1月29日,怀柔区与中科院半导体所、海创微芯公司合作签约仪式在怀柔科学城产业转化示范区举行。伴随科研院所和头部企业入驻,怀柔区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集聚发展再添新动力。  当前,怀柔科学城全面进入建设与运行并重新阶段,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9个在建科学设施平台全面提速,“十四五”科学装置设施平台加快布局落地。以怀柔科学城建设为重要契机,怀柔区着力发展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致力于把科学城建设过程作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打造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基地。  据悉,中科院半导体所拟将重组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光电子器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光电子工艺中心和半导体激光器落地怀柔。“我们将发挥自身科研和人才优势,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方面为怀柔产业发展提供活力,进一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所长谭平恒说。  另据了解,赛微电子公司是全球领先、国际化运营的高端集成电路晶圆代工生产商,也是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掌握核心半导体制造技术的特色工艺专业晶圆制造商。海创微芯公司作为其全资子公司,主要承担MEMS高频通信器件、氮化镓功率器件的设计及制造工艺开发,将负责建设运营6/8英寸MEMS晶圆中试生产线和研发平台、8英寸晶圆级封装测试线,先进MEMS工艺设计与服务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该公司董事长杨云春表示,将着力推动MEMS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优秀人才团队、上下游合作伙伴集聚怀柔,争取把合作项目打造成为怀柔区、北京市乃至全国示范标杆。  怀柔区区长于庆丰表示,“半导体所和海创微芯入驻怀柔,把优质资源集聚在怀柔,把优秀人才放在怀柔,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做出贡献。这不仅是物理聚集,更是化学反应。”目前北京市相继出台了《关于推动北京市传感器产业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关于支持发展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怀柔区也已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并配套产业空间,吸引百余家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企业聚集,产业生态体系初步形成。  另据了解,怀柔科学城产业转化示范区依托怀柔科学城大科学装置和交叉研究平台的核心资源,建设集研发办公、中试生产、科技服务于一体的硬科技产业园区,将老城区空间资源、怀柔科学城的产业辐射、周边的生态环境有机融合,打造最具智慧的一平方公里,树立产城融合新典范,形成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战略高地。
  • 完善科研成果转化评价体系 促进创新研究 ——访宁波大学教授丁传凡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科学仪器设备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基石,是经济发展、民生问题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质谱仪器作为尖端的科学仪器之一,广泛应用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医疗卫生、国防军事及国际反恐等领域。但目前,我国中高端科学仪器设备基本依赖进口,科学研究“空芯化”的现象严重。国家鼓励科研人员自主研制仪器,从源头上增强国家自主创新的能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专家、厂商将其开发和研制的质谱技术实现产业化,打破了国内逐年扩大的质谱仪市场一直为国外公司全盘垄断的局面。(点击链接,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424/484114.shtml" target=" _blank"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了解更多中国质谱产业发展信息 /strong /span /a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丁传凡教授先后供职于复旦大学化学系与宁波大学质谱研究院,其团队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质谱仪器及其质谱学方法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及化学中的应用,质谱学方法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等,并于2005年将其发明的多个离子阱进行串级质谱分析的专利技术转让给了岛津公司。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丁传凡教授,就质谱联用技术发展对四极杆质谱应用方面的推动及国内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详细内容请点击以下视频观看: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F09A1683C96E8E73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在提及质谱联用技术的出现对四极杆质谱应用发展的推动方面,丁传凡表示,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使得四极杆质谱的分析检测功能从定性到定量以及分子的结构分析等,此进展不仅从技术上提升了质谱的分析检测功能,也极大地拓展了质谱的应用领域和市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虽然我国科研人员已在质谱仪器研发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国外先进的质谱仪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就国产四极杆质谱多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为主的现状来说,丁传凡表示,一方面因为GC-MS拥有最广泛的应用群,市场体量较大 另一方面从技术层面来说,GC-MS的技术发展较为成熟,技术门槛也相对较低,所以也就形成了国内生产企业多以研制GC-MS为主的现象。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就国内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及难点等方面,丁传凡强调,考量科研成果能否产业化需要考虑该技术成果发展的成熟度以及市场对该技术的需求。但同时丁传凡也提到,相对于欧美国家而言,目前我国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处于较低水平,导致该现状的因素可能包含高校制定的成果转化政策具体落实到教师利益分配等相关方面。对此,丁传凡也表示,高校在政策上鼓励成果转化,但是在对教师的评价系统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采访的最后,丁传凡也表示非常看好中国质谱产业的发展,“希望将质谱仪做成家家户户都能拥有的东西”。 /p p br/ /p
  • TSI:粒子测量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之“梦工厂”——访美国TSI集团总裁Thomas E. Kennedy博士
    美国TSI公司(以下简称:TSI)是世界知名的粒子测量仪器与流体测量仪器的生产商,自1966年就开始从事气溶胶粒子测量仪器的研发,其产品的粒径测量范围涵盖2纳米至20微米。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全球范围内共有员工约500人,2011年总收入约为2.5亿美元。   近日,美国TSI集团(即TSI的母公司)总裁Thomas E. Kennedy博士一行到访中国,拜会了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并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以下简称:NCNST)就纳米颗粒的测量技术展开了合作。   为进一步了解TSI集团与NCNST合作的情况,仪器信息网编辑(以下简称:Instrument)就TSI的发展概况、未来研发方向、该公司与科学家合作的成功经验等主题采访了Thomas E. Kennedy博士,陪同采访的还有TSI集团的两位副总裁Jerry Bark先生、Kevin L. Krause先生,以及TSI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梁东先生。 美国TSI集团总裁Thomas E. Kennedy博士 TSI高层合影 (从左至右:Kevin L. Krause先生、Thomas E. Kennedy博士、Jerry Bark先生、梁东先生) 攻克DMA与CPC技术 夯实气溶胶测量坚实基础   Instrument:贵公司产品线为什么会从流体测量仪器扩展到气溶胶粒子测量仪器?贵公司各产品线的地位与关系如何?目前贵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哪些行业/领域?   Thomas E. Kennedy博士:TSI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了流体测量仪器、气溶胶粒子测量仪器两大产品线。两条产品线看上去很不一样,但实际上还是有一定渊源的。   流体测量仪器最开始发明的仪器是热线风速仪,即通过气流通过后带走热量来测量气流速度。后来由于测量要求加入示踪粒子来追踪气流的运动。此后客户又要求对基于这种测量方法的气流中的示踪粒子进行追踪测量,比如流动速度、粒径大小、粒径分布等。类似需求越来愈多,促使TSI研发出了粒子测量仪器,并将其应用到很多领域。从产值来说,流体测量仪器与粒子测量仪器两大产品线并驾齐驱,销售额相当,难分主次。   这两大产品线经过拓展,各自都细分了很多具体产品线。流体测量仪器应用在流体力学研究、室内环境、医疗、节能舒适、流速测量等领域。粒子测量仪器的应用领域则从气溶胶研究扩展到环境监测、工业健康与安全、职业卫生、公共卫生等领域。   Instrument:TSI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里程碑式”的气溶胶技术创新?   Thomas E. Kennedy博士:TSI最重要的与气溶胶相关的创新技术有两项,一是差分电迁移率粒径谱仪(DMA),二是凝聚核粒子计数器(CPC)。   DMA是TSI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一起开发的,这项技术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成功,目前TSI在DMA的市场份额高达85%。基于DMA的各项研究成果发表的论坛已经超过了5000篇。   小于100纳米的超细颗粒是很难测量的。用光学仪器测量到粒径为0.1微米已是极限。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纳米技术是未来的潮流,对检测技术提出了很高要求,也带来了很多市场机遇。CPC的出现,把对极细颗粒的测量拓展到纳米级别,已成为纳米颗粒测量的良好选择。 联手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攻克纳米团聚颗粒测量难题   Instrument:能否介绍下TSI与NCNST此次合作的契机与具体内容?   Thomas E. Kennedy博士: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作为纳米科学研究的首席科学家、NCNST的发起者和主任,一直推进中国纳米科学和相关技术研究的发展。白院长曾在2011年4月率团访问过TSI总部,此次作为回访,我们也拜会了白院士,并展开了有关纳米颗粒的技术合作。   TSI此次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项目最终落实在NCNST。与我们合作的两位老师之前也是TSI仪器的用户。双方将就纳米颗粒及其聚合团块粒径分布的测量技术进行通力合作。   两位老师将采用TSI新研发的用于纳米团聚颗粒测量的仪器进行研究。通过此次与代表中国最高研究水平的研究者合作,我们一方面能了解新仪器的性能,另一方面了解在纳米颗粒研究中,什么样的仪器性能是研究者真正需要的,为未来的仪器研发找准方向。TSI希望此次研发的仪器不仅能用在科研领域,也能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   Instrument:此次合作的研究成果未来将应用在哪些领域?当前研究的难点在哪里?   Thomas E. Kennedy博士:单个纳米颗粒很容易聚合,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纳米材料的性能。比如在制药领域,药物的纳米颗粒在不同温湿度下,聚合程度不一样,药物的效果也不一样。这对检测技术提出很高要求。传统测量方法是用扫描电镜去测量,但目前还不能很好地解决某些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合作研发出的仪器可以用在纳米材料、制药等领域,解决纳米团聚颗粒的测量。目前,这款仪器研发的基本工作已完成,想通过这次合作来验证和改进。   对于纳米颗粒测量而言,采样是比较困难的。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根据不同行业的客户设计不同的采样方法。 立足工业应用 拓展液体中纳米颗粒测量新技术   Instrument:TSI在基于气溶胶的纳米颗粒物相关技术的研究上处于领先地位,能否介绍下贵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新成果、新进展?   Thomas E. Kennedy博士:除了上述的纳米团聚颗粒相关测量仪器的研发之外,TSI还在气溶胶粒子化学成本检测、液体中纳米颗粒粒径分布测量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气溶胶粒子测量技术目前可能更多停留在粒子粒径及其分布情况的测量,而制药等行业对气溶胶粒子的化学成分检测也有很大需求。所以,在粒子粒径等物理测量值的基础上增加化学测量值,这样的仪器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而液体中纳米颗粒相关测量技术,其实也是TSI现有气溶胶测量技术的一个新拓展。   对TSI而言,目前科研市场是较大的市场。但是未来三到五年,来自工业领域的产值将超过科研领域的产值。无论是中国市场,还是全球市场,都是呈现这样的趋势。所以,TSI要在原有成熟的气溶胶粒子测量技术之上,在保持仪器性能的前提下,实现仪器小型化、操作简单化。这样,我们产品的应用领域就会扩大很多,市场需求也会呈指数式增长。   Instrument:贵公司之前也推出过用于分析气溶胶粒子化学性质的飞行时间质谱仪ATOFMS-3800,但在市场上似乎并不是非常成功,此次为什么还要推出分析粒子化学成分的产品?   Thomas E. Kennedy博士:ATOFMS-3800的主要功能是测量单个颗粒物的化学成分。该仪器主要用于高端的科学研究,市场空间太小,全球一年的销售量也不会超过40台。这样小的市场需求,市场回报太少,所以没有持续在该仪器上投入。   但是从工业市场需求来看,制药、洁净空间等行业关注的不是单个颗粒的化学成分测量,而是一团粒子的化学成分的测量。所以,TSI现在立足于后者进行仪器开发。   此外,ATOFMS-3800采用的是质谱技术,需要非常专业的人员来操作,体积大,且价格昂贵。而TSI此次开发的仪器采用了新技术,仪器操作简单、体积小,可以拿到现场检测,而且价格也是飞行时间质谱的八分之一。这样的产品才是工业市场需要的产品,我们预计在2012年5月推出相关新产品。   Instrument:能否进一步介绍下液体中纳米颗粒粒径的测量技术?该技术与激光粒度仪相比有何优势?   Thomas E. Kennedy博士:TSI将要推出的用于测量液体中纳米颗粒粒径分布的技术,是超越现有的动态光散射法的新技术,即把液体中的纳米颗粒变成气溶胶颗粒,然后用现在成熟的气溶胶技术进行检测。   激光粒度仪采用动态光散射法,其对应的结果是模拟值,而且只能得到一条曲线。而TSI的这项新技术能更准确的反应真实情况。比如某药品中的三个组份,我们新技术测出来粒径分布曲线就会有三个不同的峰,而用动态光散射法只能得到一个大峰。简言之,TSI的新方法分得更细,分辨率更高,能看到动态光散射法看不到的细节。   Instrument:当前中国对PM2.5高度关注,能否介绍下贵公司与PM2.5相关的技术与产品?   Thomas E. Kennedy博士:针对PM2.5的测量,TSI在 2011年推出了最新型的DUST TARKTM DRX气溶胶监测仪,该仪器分为台式和手持式两个型号,内置光散射激光光度计,实现多通道测量,可以同时PM1、PM2.5、PM10、可吸入颗粒物、总PM(15微米)的质量浓度。其优势是响应速度快,时间分辨率高,操作简单,对寻找污染源有很大帮助。   在美国本土,TSI在超细颗粒的监测方面还是非常成功的。除了PM2.5的质量浓度外,美国环保署(EPA)还希望知道更多的细节信息,采购了许多TSI的相关仪器,作为PM2.5监测的重要补充。 力促“最新科研成果”变“市场成功产品”   Instrument:“SEIENCE”是TSI公司三大核心理念之一,能否解释下该理念的内涵?   Thomas E. Kennedy博士:TSI是由一群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建立的公司,公司的最初产品就将他们在学校开发的纯研究性的科研成果。创始人创立公司的初衷之一也是想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成功的产品。   “SEIENCE”是公司的“TRUST、SCIENCE、INNOVATION”三大核心理念之一。在这个理念的激励下,TSI至成立以来就与全球范围内的著名科研院所展开了广泛的技术合作,获得了超过25项核心技术许可,研制了许多市场成功的产品。每天我们的专业人员都在努力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   TSI在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新技术并推出新产品方面经验丰富,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我们会保持这样的创新能力,持续不断地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进行合作,并不断推出市场需要的更好的产品。   Instrument:能否介绍下TSI在“与科研机构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成功产品”方面的成功经验?   Thomas E. Kennedy博士:TSI与科学家们的合作方式是多样的。除了共同开发、独家生产这样的合作方式外,TSI还直接购买研究者的专利技术,然后将其转化为成熟的产品。   与科学家们合作,通常都是开发新技术,这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我们要不断地改进技术来适应市场需求,往往很多尝试都是不成功的,也因此失去耐心。很多企业与科学家的合作不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失去耐心。其实一旦坚持住了,就会迎来市场成功。当然,耐心不是无限制的,如果一定要给TSI的耐心定一个时间限制的话,那这个时间通常是4年。   Instrument:贵公司在选择合作的科学家方面有什么标准?   Thomas E. Kennedy博士:首先,TSI会根据市场的需求,确定技术难点在哪里 然后,看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能不能解决技术问题,其研究的方法是不是市场承受得起的。   具体来说就是,TSI会对技术的难度与成熟程度、技术商业化的成本与时间等方面都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来选择适合的合作对象。   Instrument:此次与NCNST的合作,是贵公司与国内科研机构首次进行研发方面的合作,您对TSI与中国科学家们未来的合作有哪些期待?   Thomas E. Kennedy博士:TSI在美国、欧洲都有与科学家们合作的成熟模式,但在中国才刚刚开始这项工作,这与TSI在中国分支机构的发展有关。   中国现在是TSI的第三大市场,其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20%。2011年,TSI中国区业务增长超过了欧美及亚太其他地区。进入中国市场6年,TSI中国区的业绩翻了四翻。未来五年,中国业务还可能翻番,有望超过美国、欧洲成为TSI最大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预期之下,我们未来3年将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中国员工的人数将翻番,达到50人。   这样随着TSI中国子公司的壮大,TSI会与更多中国科学家合作,合作模式也会成熟很多,并预计未来五年内会取得很大成功。TSI以前都是把美国研究出来的技术拿到中国来,这次与中科院及NCNST的合作使我们认识到,中国也有很好的基础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这些成果转化为技术,并拿到美国或其它地区去推广。 采访现场   后记   笔者算了一下TSI公司的人均产值,全球员工500人,2011年产值2.5亿美元,算起来人均产值约是50万美元。这样高的人均产值,在全球所有的仪器公司中也应该是比较靠前的吧!(比如,安捷伦科技2011年产值66.2亿美元,全球员工约18700人,人均产值35.4万美元。)能够获得这样高的人均产值,TSI这个“小公司”中自然是蕴藏着“大学问”!   笔者认为,TSI的人均产值这么高,很大程度在于其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而高附值的产品则与其研发实力息息相关。虽然该公司的研发人员仅70余人,但通过全球范围内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该公司却拥有许多研发“外援”,他们是高水平的、非常专业的资深科学家。此举既降低了研发失败的风险,又节约了研发成本,并确保了技术的领先性。我想这也许是TSI公司最值得借鉴的地方。   采访编辑:杨丹丹   附录1:Thomas E. Kennedy博士简介   1974年至1983年就读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1983年获博士学位,1983年至1986年肯尼迪博士供职于GE集团研发中心的电子学研究实验室,作为research scientists,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1986年肯尼迪博士进入GE医疗系统,历任多项职务,并进入高管团队。1998年肯尼迪博士加入Camtronics医疗系统担任副总裁。2005年肯尼迪博士加入TSI集团的母公司丘吉尔控股,担任副总裁,并于2006年,担任TSI集团总裁至今。   附录2:美国TSI公司   www.tsi.com   http://tsi.instrument.com.cn/
  • 科研成果应如何转移转化? 中科院十大典型模式一览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我院下属院所及研究开发机构依托自身学科特色和平台优势,走出了一条各具鲜明特色、成效显著的成果转移转化和资产管理之路,形成了与所在地区产业相匹配的十大典型模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noimg/45ca1991-d96f-4644-8bb6-22d9575d21ac.jpg" title=" 000.jpg" width=" 300" height=" 226"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300px height: 226px " /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苏州纳米技术产业平台驱动模式 /span /strong br/ /p p   2006年以来,苏州纳米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形成了以纳米所公共服务平台、苏州育成中心和STS苏州中心为支撑的三足鼎立格局,在功能发挥上实现了既能各司其职,又互为补充的一种崭新格局。苏州纳米所在资产管理上形成了特色做法:一是设立专门资产管理机构 二是对于地方投资建立的公共服务平台实行独立核算 三是对于院地双方共同投资的资产实行共同管理。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2.西安光机所自创基金模式 /strong /span /p p   西安光机所模式最大的特点是“自创基金”引领科技成果转化。西安光机所通过发起成立“西科天使基金”,在项目发展初期就介入孵化过程,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创办企业提供第一笔资金支持,有效解决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钱袋子”问题。西安光机所不断完善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业已形成了科技与服务(中科创星孵化器)、科技与市场(与企业共建工程中心)以及科技与社会(与民营资本共创研究院等)深度融合的良好局面。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3.盱眙凹土中心研发引领特色资源开发模式 /strong /span /p p   2010年6月,中国科学院与盱眙县人民政府联合共建了“中国科学院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目前中心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中,充分利用已建成应用基础研究、高值化利用研究和凹凸棒石及其产品标准化和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三个平台,形成从应用基础突破、关键技术发明到高值产品开发,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创新与转移转化的完整链条。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4.福建物构所模式 /span /strong /p p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依托其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和海西育成中心,立足“注重原创基础研究,加强变革创新,促进成果转移转化”战略定位,创新多元化服务企业模式,通过“全要素投入”与“整体推进”,已在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5.合肥物质院自创园区模式 /span /strong /p p   合肥物质院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可以总结为:自创园区、自主运营、就地转化、资产增值。联合合肥市政府共同设立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有限公司,作为合肥物质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将社会需要的技术进行孵化和转化 以股东会为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公司的重大决策事项 对不成熟项目技术引进到创新院的工程技术中心进行技术的二次熟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合肥物质院的成果均以转让方式进入创新院,产权清晰。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6.中科大借助资本市场促进成果转化模式 /strong /span /p p   中科大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可以总结为:积极利用科大品牌借助资本市场促进成果转化。中国科技大学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要由中科大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运营和管理,通过全流程全产业链跟踪服务,有效控制和规避投资风险 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突破成熟投资项目的发展瓶颈 通过构筑高校与企业间的“防火墙”,规避高校直接创办和经营企业的风险 争取创投豁免政策,有效化解政策不利影响 坚持持股企业分类管理,持续优化股权结构和资产质量。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7.大连化物所知识产权运营模式 /strong /span /p p   大化所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较为突出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与经验。一是凸显知识产权保护与运营的重要地位 二是强化专利群建设,加大知识产权运营成功率 三是精干的知识产权专员队伍,对知识产权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8.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孵化共赢模式 /strong /span /p p   成立于2012年的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主要承接上海光机所原始科技成果并对这些原始科技成果进行“二次开发”及转化。通过打造强大孵化平台、加强二次开发多方合作、集资组建激光产业基金等方式加强成果转化。同时积极做好对拟入股企业的遴选,及严格履行国有资产对外投资与管理的职责,以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9.泰州—佛山—河南中心对接模式 /strong /span /p p   泰州中心、佛山中心、河南中心是院地共建平台型产业化中心,中心模式属于分院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平台模式。其特点在于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对接+转化”模式,搭建了灵活多样的技术转移转化的桥梁和纽带,并以育成产品为导向,积极共建技术创新平台。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0.嘉兴—常州中心援建研发机构模式 /span /strong /p p   嘉兴—常州中心模式属于科学院援建地方建设应用研究机构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成熟,嘉兴—常州中心其特色在于:一是利用好地方事业法人的体制机制,提高地方企业的竞争力 二是建立了政府、中心、企业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 三是积极探讨研究院(中心)与地方新型合作关系,兼顾地方大量投入与研究院持续发展的关系。 /p p   (本文作者杨涛、张建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马锋单位: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 /p
  • 陶短房:科研基金分配优劣看科研成果
    今年9月,北大海归教授饶毅和清华大学海归教授施一公联合在美国《科学》杂志撰文,对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提出商榷,声称“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并认为这种体制的缺憾,使得中国近年来研究经费尽管以每年20%的幅度递增,但未能促进、有时反倒阻碍了中国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对此,近日科技部发言人予以反驳,认为文章的指责“与事实不符”,中国对科研基金的分配是符合“国际通行办法”的,并以二位作者本人的事例表明,现行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对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经费和条件保障“给予了大力支持”。   一个体制是先进还是落后,一个机制是“不能促进、反倒阻碍”还是“符合国际通行办法”、“给予大力支持”,的确是个主观色彩浓厚,不易标准化和量化,因此也很难判定是非曲直的问题,两位海归专家的抱怨想来不是空穴不来风,而科技部发言人的辩解也显得理直气壮,掷地有声,如果就这么各说各的,想必说到明年也分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不过此处量化不了,分不出黑白,并不代表这个问题就只能是一笔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账,因为说到底,这个问题毕竟和科学有关,但凡跟科学沾边的问题,总能用科学的办法给解决了。   说到底,科研基金的用途,是促进科研活动和学术活动的开展、深入,尤其是鼓励原创性、理论性和创新性的东西,鼓励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要衡量科研基金是否用得好、用得高效,最准确、最客观的标尺,就是看一下在上述领域,中国模式和“国际通行办法”相比,效率究竟是高还是低。   据国外媒体不久前的推算,中国近年来在科研论文数量上进步明显,上世纪80年代中期排名还不值一提,1996年已排名世界第九,1996-2008年期间逐渐升至世界第四,2008年跃居世界第二,如今则极可能已跃居第一,同样,中国近年来申报专利数也明显增加,这些都表明,中国科研基金数量的增长,还是起到了一定效果。   但与此同时,中国科研机构论文质量的提高和数量的增长间尚存在很大落差,一些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风气不正,论文抄袭或敷衍了事的现象历历在目,许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将论文发表数量当做最重要的业绩考核参数,促使中国科学论文的数量大幅度膨胀,而质量则泥沙俱下。与此同时,尽管专利数膨胀,但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在基础研究、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等最基本、最“硬件”的指标上,中国和科技先进国家间的差距,仍然相当明显。   很显然,中国科研水平在提高是事实,但差距、不足也是事实。近年来中国科研基金投入增长幅度高达20%,而在“硬实力”方面的增速,有没有达到与之相称的水平?如此高的投入,究竟让中国在多少领域真正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个帐,想必不难算清楚。   同样,两位撰文的专家都是“海归”,先后在两种科研基金分配体制下工作过,他们究竟在哪种体制下获得更多、更实在的科研成果,他们本人和科技部,想来同样有一本明帐。   最好的辩材不是口才,不是外国媒体,也不是主管部门的权力和发言权,而是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播种所求,无非收获,批评也好,辩护也罢,最终怕也不免要着落在这里。
  • 如何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编者按 大学、研究所里的一项项科技成果,在科研人员发表论文、评完职称之后,真正走向市场的并不多。这里边固然有科技成果不考虑市场化的因素,更有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关键环节需要打通的问题。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中科院&ldquo 科技副职&rdquo 这一院地合作模式,正在为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提供一条快捷通道。激发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这需要科研院所的市场化意识,企业的主动出击,更需要政府的强力助推。   &ldquo 要让一项科研成果、一项技术革新真正走向市场,企业要投入的太多太多。&rdquo 回想几年来转化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新技术的经历,辽宁中科纳新金丸印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福银向记者感叹。   这两年,何福银接触最多的一个是技术合作方、中科院化学所新材料实验室主任宋延林,另一个就是中科院沈阳分院的高级工程师、自2011年开始在丹东挂职市科技局副局长的林玉英。在中科院沈阳分院的牵线搭桥下,丹东金丸公司和中科院化学所建立了合作关系,联合开发一种 &ldquo 非感光、无污染、低成本&rdquo 的新型制版技术。   为有需求的企业联系对接中科院研究所相关领域的创新技术,提升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是林玉英作为&ldquo 科技副职&rdquo 的重点工作之一。这种院地合作模式促成了一批具有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在辽宁实现落地和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省内转化率有待提高   尽管我省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在全国排名靠前,综合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却并不相称,有业内人士分析,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省内转化率不高是主要症结。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6-2013)》显示:2006年以来,辽宁创新能力综合指标排名呈波动下滑趋势,2013年位居全国第11位,企业创新、创新绩效综合指标均比上年下滑了2个位次,企业创新中企业研究开发投入排在第15位。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能够敏锐把握市场对创新的需求,是无可置疑的&ldquo 技术创新主体&rdquo 。但记者在走访中看到,有创新意识并肯为此投入相当资金的企业依旧不多。   年初,省科技部门一份工作报告中指出,目前总体上看,我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设有研发机构和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方面,企业的创新意识没有完全被激发出来 另一方面,政府对相关成果转化项目的支持力度与南方省份比起来还有一定差距,有待加强。   省科学技术厅科技统计中心今年年初出具的&ldquo 辽宁省创新能力分析&rdquo 中指出,近年来,尽管辽宁的科技投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不过只有少部分投向了企业。   在与几位省内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闲谈时,记者发现,大家都有同感,往往一项技术成果出来之后,南方地区的政府部门和企业嗅觉十分灵敏,有的甚至直接带团来研究所考察,在成果落地配套方面提出很多优惠政策,这一点在南方经济发达省份和科技创新活跃地区体现得尤为明显。   来自我省科技部门的一份统计数据也支持了这一说法。目前我省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省内转化率只在四成左右。很多有市场前景的科技项目因种种原因没能在辽宁落地,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基于当前大量创新资源、创新人才聚集在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现实情况,省科技厅在今年年初科技工作会上特别强调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重要性。通过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更好地发挥各创新主体的作用,形成强大的创新力量。这其中,研究所的市场化意识、企业的创新意识和政府推力缺一不可。   &ldquo 科技副职&rdquo 带来创新思维   所谓科技副职,是中科院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选派科研或管理骨干到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或企业集团任副职领导职务的一种院地合作方式。科技副职的主要职责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011年至今,在中科院沈阳分院的推动下,6名科技人员到阜新、丹东、鞍山、营口等市任科技副职,其中挂职人员职位最高的是阜新市的科技副市长。   阜新是我国最早发展氟化工产业的地区之一,由于种种原因,自上世纪90年代科技人员大量外流,氟化工产业也日渐衰弱。2012年4月,在中科院沈阳分院的帮助下,阜新市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联手合作,由后者派遣3名科技人员到阜新挂任科技副职,直接参与氟化工产业园建设,同时成立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阜新氟化工研发中心。在科技副市长朱仕正的金字招牌下,一批氟化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成果在阜新落户转化。   由朱仕正带队,阜新氟化工产业园从产业规划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都更体现出创新性和专业性。园区建立了可供企业研发小试和中试的研发中心,尤其是3000平方米的中试车间明年将正式投入使用,可减少入驻企业大量的研发成本,吸引了一批氟化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成果在阜新落户转化。   同样,在丹东市挂职科技局副局长的林玉英的推动下,丹东高新区也得到了中科院更多的智力支持,大批产学研项目顺利落地。目前,中科院已经有20多个研究所和丹东的50多家企业合作了60多个技术项目,涉及仪器仪表、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工业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合同金额2370万元。   建&ldquo 平台&rdquo 指向未来创新   经济水平或创新意识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市场对科技的需求就不会非常旺盛,这就需要以政府为主进行推动,通过建设平台来进行成果转移转化,为未来创新蓄力。   我省和中科院沈阳分院积极合作,逐步建立了 &ldquo 平台中心+科技副职+科技特派员&rdquo 的符合辽宁省情的院地合作工作模式,在鞍山、丹东、营口、阜新、铁岭、沈阳建立了沈阳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至今在全省已搭建企业技术中心合作机构21个,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57个,共建院士工作站21个。   &ldquo 中科院丹东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rdquo 就是中科院沈阳分院、省科技厅和丹东市政府共同建设的,致力于孵化创新型企业、培育新兴产业,促进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ldquo 中转站&rdquo 。如今,首批4个项目已入驻,省科技厅支持经费2300万元 第二批9个项目已签订入驻协议。育成中心已初步发挥出吸引人才、项目、产业的资源聚集作用。中科院化学所与丹东金丸公司成立的股份公司,在育成中心建立了纳米数字制版技术中试基地,未来将在丹东发展纳米印刷技术这一新兴产业。   中科院沈阳分院副院长马越红介绍,今后将在辽宁推进区域性创新平台和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结合地方需求开展更有针对性的院地合作,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城市,建立起更多的沈阳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选派出更多的科技副职与科技特派员,为地方创新能力的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刘淇:发挥科技条件平台作用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
    3月15日下午,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等市领导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主题,进行专题调研。刘淇强调,要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作用,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市委副书记王安顺一同调研。   为加快科技北京建设,2009年,本市联合中国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等12家开放科技资源过亿元的高校院所,共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探索出促进共享首都科技资源、共同发展的“北京模式”。平台建设当年,就取得了“政府投入一元钱,带动130元社会科技资源”的良好效果。即,本市投入5800万元,撬动了76.3亿元科技资源,促成了264个国家及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3112台(套)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4100多家企业从中受益。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蓬勃发展。   昨天,刘淇、郭金龙等市领导深入部分平台组成单位调研。北京科技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在北京地区高校中第一个向社会整体开放实验设备。刘淇走进热模拟实验室、先进轧钢技术中试线车间,从研发实验服务到重大科技专项研究,从仪器设备开放利用到学校规划发展,逐一详细询问。学校负责人介绍说,资源共享后,仪器设备利用率显著提高,两年间,服务企业数量增幅达36% 累计转化科研成果400余项,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40多亿元。刘淇对此表示肯定,鼓励学校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作用,最大化利用科技资源,为学校和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科学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是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中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刘淇在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的陪同下,在展板前、在实验室里,仔细了解基地建设情况。作为全国科技资源大户,2009年中科院在京开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企业提供测试等服务的合同额达1.72亿元,占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服务合同总额的38%。中科院还拟将纳米纤维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制备技术、高功率固体激光非线性光学变频技术产业化项目落户北京。刘淇高兴地说,北京市将与中科院进一步密切合作,全力支持项目加快产业化。了解到电池隔膜制备技术不仅突破了电动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技术瓶颈,成本也只是国外产品的1/6至1/4时,刘淇鼓励项目负责人,紧抓北京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机遇,加快研发,尽早实现成果产业化,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   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是12家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中唯一一家军队科研院所。不到一年时间里,攻关解决了十多家企业的技术难题,推动了62个产业化项目在京落地,给本市企业创造产值超过5亿元。   在热烈的气氛中,刘淇、郭金龙等市领导与总后勤部副部长秦银河等部队领导座谈。   秦银河感谢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市人民一直以来对总后勤部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的无私支持和帮助,要求军科院抓住机遇,更新观念,强化管理,密切协作,更好地服务北京市的经济建设。   郭金龙说,军科院在科研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让人印象深刻,表示将与军科院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刘淇对总后勤部、军事医学科学院长期以来对北京市建设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双方密切合作,在科学研究、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以及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表示祝贺。   刘淇指出,当前,首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生物医药符合北京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向,潜力巨大。军科院科研力量强,取得了许多重大科研成果。希望双方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合作,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发展,也希望军科院优先选择在京落户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北京市将按照“四个服务”的要求,继续为总后勤部和军科院等中央在京单位服好务。祝军科院在合作中取得“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科研成果,实现更大发展。   市领导赵凤桐、黄卫,市政府秘书长孙康林一同调研。
  • 科研成果资本化加速 掘金9只“中科院概念股”
    1月21日,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宣布将进一步改革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突出包括“成果转移转化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在内的产业化导向。记者采访的多位科研人士表示,已经明显感觉到科技成果产业化、资本化转化的步伐在大大加快,中科院嫡系高科技上市公司有望在这场竞赛中“先人一步”。   与中科院有股权关系或存在长期技术合作关系的上市公司,有望在上述科研成果的转化中捷足先登,强者恒强。为此,未来资本市场或将崛起“中科院概念板块”,相关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中科三环:继承中科院基因。作为跨国合作科研项目,欧盟“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建设和运营项目正在进行中,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是参与方之一。该项目其中一个部件“波荡器”需要使用稀土永磁体,但对其一致性、均匀性和磁化角度差等性能有很高要求。提供上述磁体的,就是国内稀土磁性材料龙头企业中科三环。   金路集团:联姻中科院研发石墨烯。金路集团称正与中科院合作研发石墨烯,不过是中科院金属所。此前公司已经就中试通过鉴定的情况做过公告,目前在对工艺进行持续性优化,在等待下游应用领域的市场需求出现突破。   奥普光电:与中科院共同申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奥普光电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共同联合申报《“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设备”科技重大专项课题》。   福晶科技:承接中科院秘技。作为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旗下的上市平台,公司通过承接大股东的科研成果,积极延伸产业链,为公司培育新的增长点。   东宝生物:联手中科院研发胶原蛋白产品。为了进一步加强胶原蛋白产品的销售,以及与中科院理化所的科研合作,东宝生物拟新设立北京全资子公司的所有准备工作已就绪,下周正式挂牌开业。   中科英华:中科院旗下科技黑马。几年来公司依托其第一大股东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科技总公司的强大科研实力背景,在技术及填补产业空白上实现了突破,在以热缩材料、新材料等品种的开发生产和经营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长江润发:携手中科院进军纳米印刷。公司2012年公告称拟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中科纳新印刷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江苏中科润发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进军纳米印刷新产业。   综艺股份:其与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联合成立的神州龙芯公司(公司持有49%股权)就是龙芯2号的主要研发生产商。   国中水务:与中科院合作提升研发实力。2012年12月20日,国中水务(600187)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北京签约,将合作设立北京国中科创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创新发展 科研成果1700多项
    应用光学与光学工程国际会议17日在长春开幕。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美国光学学会、俄罗斯激光协会、中俄科技园联合主办。300余位中外学者济济一堂,共话光学研究发展。   时值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建所60周年,“举办这样的国际学术会议彰显了长春光机所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逐年提高。”与会专家普遍认为。   长春光机所所长宣明在致辞中指出,随着光学研究不断深入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长春光机所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与多个国家的研究单位合作不断深入,参加了以30m望远镜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工作。   始建于1952年的长春光机所,主要从事发光学、应用光学、光学工程、精密机械与仪器的研发生产。60年来,长春光机所在以王大珩院士、徐叙瑢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带领下,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大型电影经纬仪等多种先进仪器设备,创造了十几项“中国第一”。   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以来,长春光机所在科研领域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取得了以“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天宫一号”有效载荷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年科研合同额突破18亿元。   至今,长春光机所已取得1700多项科研成果,获专利授权900余项 组建、援建了10余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业单位 有22位在该所工作过的优秀科学家当选为两院院士,并涌现出“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等众多英模人物。   近年来,长春光机所更是秉承“研产学并举”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院地合作的新思路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成为吉林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一块重要技术高地,为吉林省光电产业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与引领。   长春光机所投资兴建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电子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吉林省光电子领域重要的成果转化基地,科研条件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据介绍,园区内现有该所投资的高科技企业9家,总资产4.5亿元,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5.1亿元。(完)
  • 苏州医工所2年推出30余项科研成果
    日前,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园区启用仪式隆重举行,作为医疗器械产业的龙头,苏州医工所承载着引领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任。在建所短短的2年时间里,苏州医工所交出了令人振奋的答卷,共计推出了30余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处处体现着医工所打造“高科技、低成本、惠民生”的科研理念。此次新园区的启用,是一个成果,同样也是一个起点。苏州医工所将在一个完美开局的新起点上,朝着产业化的光辉前景大步迈进。   高科技是核心 多项成果填补国内外空白   在今年11月底举办的深圳高交会上,苏州医工所推出的“液晶自适应光学视网膜细胞成像仪”一亮相就吸引了参观者的眼球,连中央电视台的女记者也亲自体验了一把“眼睛检查”,通过仪器,眼睛内的细胞和超细血管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让女记者惊奇不已。据介绍,这台成像仪分辨率达到3微米,比常规眼底检查仪器分辨率高出7倍,这样,该仪器就可以及早发现患者的病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也为医生做出准确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苏州医工所研发的成果中,高科技是这些成果的核心。在苏州医工所,记者见到了负责研发的顾华东,他向记者介绍他负责研发的纳秒钬激光碎石系统,该系统比市场上用微秒级的激光碎石释放高出1000多倍的能量级,能有效击碎人体结石。另外他开发的钬激光超声综合碎石系统,还创新地将钬激光和超声结合在一起,利用钬激光击碎密度较高的结石,超声击碎密度低的结石,打造综合治疗系统,让病情复杂的患者在一台机子上治疗。而目前市场上钬激光和超声碎石只能分开进行。   短时间内研发了这么多具有核心技术的医疗器械,离不开苏州医工所对“高科技”的追求。“边建设,边科研,边出成果”,苏州医工所筹建之初就站在了一个高点上,从科研到成果转化,苏州医工所 “齐头并进”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智能化大功率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新型流式细胞仪、高亮度应用LED等多项科研成功进入性能测试和产品形成阶段,已经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专利各7项,成立两家专业市场化运营公司,4项成果通过苏州市科技成果鉴定,8项成果正在办理或已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这些成果很多都是填补了国际国内的研发空白。   目前,医工所打造了医用激光技术研究室、医用光谱技术研究室、医用影像技术研究室、生物试剂研究室和联合研究部5大研发平台,借助平台进行项目研发。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苏州医工所新引进研发团队2个,百人计划候选人1名,新增高层次人才5人。截至9月中旬,在所工作人员共180人,其中研究员18人,副研究员21人,博士48人,硕士108人。在科技项目申报上,截至7月,苏州医工所申报各级科技项目共计77项,共获批18项,科研合同额约740万元,获批国家级项目3项。   低成本是目标 1年推出25项科研成果   去年10月,苏州医工所承担了中科院“健康千万亿——低成本全民健康工程”的“低成本诊断与治疗工程”,共计14个项目,苏州医工所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超额完成任务,研制出25个低成本高科技的医疗器械。25个产品主要分为“生物医学影像”、“激光诊断治疗”、“临床检验分析”三大系列。而这些产品中大部分填补了国产产品研发的空白,而且因性能稳定、可靠、成本低,可以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检的需求,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25个科研成果中,部分设备是通过技术革新,提高医疗前期诊断水平,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效果。其中,“新生儿典型重大疾病的便携式医疗诊断系统”可以通过检测新生儿的8个生理数据,达到对引起脑瘫的黄疸、肺炎等5种新生儿疾病的及早发现,而且由于成本低廉,适用于医院的监护室、社区医院,偏远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也可以采用,实现高端医疗器械的普及,为更多老百姓服务。而在25个科研成果中,部分设备涉及体检,如“临床检验分析”系列的成果,“体检可以早期发现疾病线索,通过合理手段去除健康隐患,从而降低晚发现的治疗成本,提高治愈率,这也是降低患者治疗成本的手段之一。”苏州医工所科研项目处刘宇表示。   打造低成本医疗器械是苏州医工所的建园理念。苏州医工所所长宣明表示,医工所要研发的是低成本、高端化的医疗器械,必须要用高科技来实现低成本。目前,苏州医工所已经掌握了许多高端医疗器械的核心技术,如何将产品推向广阔的市场,让老百姓使用到高科技的设备,支付低廉的费用,则显得更为重要。于是,苏州医工所在成果产业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成立了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科医世凯半导体照明技术、生物医药工程技术成果产业等公司进行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加强与国内高校、医院的合作。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上,苏州医工所已经与美国飞锐公司成立了联合研究部,现在已经启动“高亮度LED落射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两个项目。“长脉冲绿激光血管病变治疗仪”已经通过了国家验证,马上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也正在检验阶段,一批科研项目的产业化步伐正在迈进。   配套全是关键 将成果快速实现产业化   “在未来5年内,苏州医工所将努力掌握一批国际高端医疗器械的核心技术,实现这些产品的低成本国产化,让中国的老百姓用上实惠、高效的医疗器械产品!”宣明在接受采访中对医工所产业化的前景作了如此描述。   苏州医工所的定位是面向国际生物医学工程科技前沿,围绕国家发展生物医学战略目标,加强自主创新研究,加强生物医学工程相关学科交叉集成,研发具有创新性和市场前景的医疗器械与装置,推动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培养跨学科的生物医学工程高级人才,成为高水平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基地、医疗器械产业化基地和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基地。而为了实现这一规划,高新区和苏州医工所紧密合作,在载体建设、配套建设和人力资源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此次投入使用的苏州医工所一期投资额为4.3亿元。苏州医工所二期建设与一期同时展开,将于2011年底完成建设。二期建设投资总额为3.5亿元,将实施PET-CT、全数字便携式彩色B超、激光共聚显微镜等7个重大项目,建成相关技术研发平台,形成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的综合基础能力。根据二期建设方案,这些高科技、小型化、低成本的医疗设备,将于两年内在高新区实现产业化。   为配合苏州医工所的产业化步伐,高新区规划建设了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该基地将成为实现科研技术成功转化的重要载体,主要将承接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及其他院所的产业化项目和引进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项目,聚集区内高科技医疗器械企业,产生集群效应。截至目前,正式入驻园内的企业近20家,总注册资金近5亿元。包括国内知名的医疗器械企业,以及诺华维克、科医世凯等创新性企业。二期还将建设国家级检测中心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据规划,产业园计划到2012年,建设创新载体7.2万平方米,园内企业实现产值突破20亿元。   苏州医工所的顺利建设和迅速地推出多项成果,让人倍感振奋。他们计划用10年的时间,将该所建设成为在医疗器械装置研究开发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内医疗健康事业中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在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领域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创新型生物医学工程研发基地。   低成本诊断与治疗工程25项成果简介   ■半导体激光痤疮治疗系统 应用领域:痤疮、凹陷性疤痕、除皱、皮脂腺增生。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D)、(N)   应用领域:可开展的生化项目一百余种。   ■便携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应用领域:开展肿瘤标志物、生殖/内分泌、肝炎/艾滋、毒品/滥用药物等方面检查。   ■长脉冲绿激光血管病变治疗仪   应用领域:用于医院皮肤科、整形美容科,能够有效地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等血管性病变,同时治疗人体腿部和消化道内静脉曲张疾病。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应用领域:适用于治疗静脉曲张、腰椎间盘突出、耳鼻喉科疾病。   ■干式化学分析仪及试剂片   应用领域:常规生化检验、急诊、慢性病监测、疾病大规模现场筛查等领域。   ■高亮度LED落射荧光显微镜   应用领域:用于研究细胞内物质的吸收、运输、化学物质的分布及定位等。   ■钬激光超声综合碎石系统   应用领域:有效地治疗相关结石等泌尿系统疾病。   ■静脉曲张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应用领域:各类静脉曲张疾病:上下肢、精索、盆腔、胃底静脉曲张等。   ■酶标生化多功能快速分析仪   应用领域:可用于常规酶标检测项目及生化项目的检测。适用于批量检验。   ■纳秒钬激光碎石系统   应用领域:治疗尿道、膀胱、输尿管结石等泌尿疾病,以及人体体表及组织的气化、止血等。   ■尿液分析仪   应用领域:可检测尿胆原、胆红素、白细胞等11个项目。   ■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   应用领域:项目涉及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生殖/内分泌等方面。   ■全自动酶标分析仪   应用领域:用于传染病类、甲状腺、糖尿病、等检查以及三聚氰胺检测。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应用领域:开展血常规、心肌酶谱、血糖血脂、肝功、肾功、免疫球蛋白等生化指标。   ■全自动洗板机   应用领域:用于清洗酶标板,适用96、48、32孔酶标板。   ■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   应用领域:普查女性乳腺疾病。   ■实时三维成像系统   应用领域:用于血管(和经血管)介入治疗等方面,为当今C型臂X线成像系统的发展方向。   ■微型电化学免疫分析系统   应用领域:可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及家庭对胆固醇水平检测。   ■微型生化分析仪   应用领域:临床医学诊断,环境监测,实验室生化检测。   ■心肌损伤快速检测仪   应用领域:应用于床旁诊断,胸痛病人的AMI筛查。   ■新生儿典型重大疾病的便携式医疗诊断系统   应用领域:对新生儿常见疾病能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辅助医生对疾病的诊断。   ■新型流式细胞仪   应用领域:涉及领域包括细胞生物学研究、食品安全与环境监测、生物制药等数百项应用。   ■液晶自适应光学视网膜细胞成像仪   应用领域:细胞级尺度的眼底损伤的观察,如AMD变性、视觉细胞坏死、青光眼等病症
  • 国家应“出牌” 支持国产化仪器科研成果
    安徽省同一研究所的两项“孪生”科研成果,同时开始在各自领域“单挑”国外垄断企业。几年后,一项成果因获得国家支持而成功将国外垄断企业挤出了中国,另一个未获支持的项目被国外垄断企业“绞杀”至生死边缘。不同的结局凸显了外企“集团式”作战而国企缺乏支撑“单兵式”作战这一负多胜少的窘境。   科技成果偶获国家扶持 自主创新反垄断成功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安徽光机所)在2000年左右获得了“化学发光法空气质量氧化氮自动监测仪”等三项科技成果,并和武汉等地三家企业成功进行了转化。当时,国内的这些环境质量监测仪器全部由国外企业垄断,价格高达100多万元一台,是国内同类产品的两倍以上。   “国内一打破技术封锁,国外垄断企业的绞杀就随之而来。”安徽光机所副所长、博士刘建国说,“这种绞杀是‘迫击炮’式的打击,一环扣一环,既快又狠,一度把我们打到绝境。” “首先是舆论,国外专业刊物开始说我们的产品技术不行、数据不准等,接着垄断外企又向有关部门游说,说什么还是国外的产品好等,最狠的是提出将国内和国外产品进行野外对比实验,一对比时间就是一年多。”刘建国说,“当时成果刚刚转化,企业投入资金却无法销售,还要花钱到处进行对比。我们就像是一个襁褓中的孩子,而对手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大人,如果没有奇迹出现,我们真的会被外企拖垮的。”   这个奇迹就是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强力支持。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国家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了解到这一情况,决定给予支持。“这给了我们宝贵的喘息时间”,刘建国说。6年之后,凭借价格和质量优势,这些产品已占有国内市场份额的2/3,当初的三家国外垄断企业已有两家退出中国市场。   “孪生”成果孤身作战 被外企绞杀至生存边缘   “七波段碳黑气溶胶监测技术”同样是安徽光机所的科研成果,和国外产品技术相当,价格只有同类产品一半多,同样对维护国家环境气象数据安全有作用,是该所自主创新成果的“孪生”兄弟,但由于未获支持却被外企绞杀至生存边缘。   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执行院长李季说,目前国内该领域被国外同类仪器长期垄断。在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的服务下,该技术在合肥一企业实现了转化。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售价降低到60%,国产化率达95%。但是该设备在国内的销售一直没有进展,主要原因来自于国外垄断企业的绞杀。   一、由于该设备主要用于大气环境监测,一般用于国家、各省市气象局或环保局,故采购采用政府招标方式,且在招标的过程中采用打包的方式。但在打包过程中,所采购的仪器包含没有实现国产化的仪器,国外的仪器销售代表就会联手取消采用国产化仪器招标商的授权,不提供国外仪器的招标授权,使国产化仪器无法进入招标的门槛。   二、在国内各大学或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如采用国产化仪器对项目研究进行试验、分析,并发表文章、科研报告等,一般国外期刊会以国产化仪器不被认可等方式,不承认采用国产化仪器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封杀国内科研人员使用国产化仪器的空间。   三、国外仪器的进口商由于利益的驱使,在将国外仪器营销给国内各单位的同时,会鼓动国家各单位搞“生产销售准入证”,来抬高国产仪器的销售门槛。可该准入证从来不对国外仪器使用,国外仪器进入中国不需要任何条件。   同垄断外企作战 国家要出手扶持国产化科技成果   基层科研人员将国外垄断企业对国内自主创新企业的绞杀手段概括为八类:舆论、知识产权、期刊、招标、对比实验、合资、降价、生产销售准入证。刘建国说:“从国外企业的这些手段可以看出,垄断外企不仅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还非常善于利用话语权、渠道权等综合手段进行集团式作战。”   李季认为,扶持自主创新企业反国外垄断,国家要出牌,因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的整体胜负,涉及国家重大经济利益、国防安全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   他提出三点建议:一、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实现国产化打破垄断的科技成果,政府采用目录的方式,予以公示。二、对进入政府目录的国产化设备,政府应单独招标采购,并在财政拨款比例上给予倾斜。三、对各部门采用的准入制度,严格检查是否对进口仪器采用同样的方式,使国产化仪器和国外仪器处于同一起跑线。
  • 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上线 科研成果不再“藏在深闺”
    &ldquo 以前科研人员主要通过文献、论文等获得信息,现在有了鲜活的科技报告,科研人员就能加快成果转化和创新应用的脚步。&rdquo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所长代涛看来,在享用科技报告服务系统带来的便利服务的同时,也对科技工作者提出撰写科技报告的新要求。   经过两个阶段的公开征求意见,备受期待的&ldquo 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rdquo 3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1万份科技报告向社会提供开放共享服务。公众只需登录网址www.nstrs.cn,就可以检索国家科技计划如973计划、863计划等项目所产生的科技报告,通过实名注册的用户即可在线浏览公开科技报告全文。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的开通,标志着我国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站式服务让科研成果&ldquo 联网&rdquo   作为科技报告开放共享的基础平台,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已累计注册用户5556个,点击量达到350万次。   &ldquo 通过文献信息关联技术手段,建立了科技报告与项目课题其他成果间的关联链接。点击科技报告对应的项目课题名称,专业人员可以了解立项和验收摘要以及课题其他科研产出。&rdquo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贺德方说,根据科技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系统进行了结构优化和功能扩展,面向科技管理人员推出了报告统计等服务功能。   短短4个月,科技报告资源规模从最初的1000份增加到1万份,科技报告与相关论文、专利等其他成果产出形式可以关联链接方式呈现,实现了科研成果关联信息的一站式服务。点击网址www.nstrs.cn,社会公众无需注册,即可通过检索科技报告摘要和基本信息,了解国家科技投入所产出科技报告的基本情况 实名注册的专业人员,通过身份认证后就能检索并在线浏览科技报告全文 管理人员通过实名注册,并经科研管理部门授权后,享有检索、查询、浏览以及批准范围内的统计分析等服务。   &ldquo 为保证科技报告资源安全,科技报告服务系统依然暂不扩大原文推送服务范围。&rdquo 贺德方称,针对用户提出的降低共享门槛、优化服务界面、增加资源等意见,科技报告服务系统将稳妥推进系统服务功能拓展,并落实系统运行安全措施。对注册信息不完整、不真实和重复注册等情况加强审查清理,强化系统压力测试,并对用户行为进行实时信息采集、定期分析,确保系统平稳运行,资源安全使用。   科技报告是推动科技持续创新的重要基础   &ldquo 科技报告体系建设体现了政府对科研成果管理的现代化,并且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rdquo 多年为此呼吁的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英国读博士研究生时首次接触到美国的科技报告制度,就意识到撰写科技报告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门类精细、领域齐全、学科完备的科技报告体系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重点在于实现科技报告收藏的完整性和持续性。在科技部计划司副司长叶玉江看来,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科研人员,呈交科技报告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就像纳税一样。目前,科技部正推动相关部门建立国家科技报告试点工作,并将其纳入国家科技计划的科研项目管理流程。   美国的创新型企业特别是一些&ldquo 百年老店&rdquo ,都建立了严格的科技报告制度,其规范性和约束性甚至超过了美国政府科技报告。同样,作为我国创新主体的企业也不能忽略科技报告收藏。201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1万亿元,其中76%以上来自于企业研发投入。&ldquo 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科技报告制度,不仅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对于完整保存全社会的科研成果也有重要意义。&rdquo 贺德方说,让科研人员形成撰写科技报告的职业习惯还需要加强引导。   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绝非一蹴而就   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既涉及组织架构、政策制定和部门协调等管理层面的问题,又涉及撰写呈交、审核收藏和共享服务等技术层面的问题。   &ldquo 科技报告制度建设才走了万里长征第一步,切不可急功近利。&rdquo 叶玉江说,科技报告工作目前的问题就是提高报告的质量。如何进一步提高科技报告管理水平,形成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正在实践中探索经验。   代涛认为,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刚启动,相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政府、科研人员多方努力,协调各方利益,促进资源共享。   以欧美国家的经验来看,科技报告工作从启动、发展到健全都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美国从1945年开始建设科技报告体系,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才初显雏形 英国自2002年实施&ldquo 访问灰色文献收藏&rdquo 项目,随着大英图书馆馆藏科技报告数量的攀升,科技报告逐渐成为英国电子资源的重要部分。   相比之下,我国科技报告制度建设才刚起步。目前,由科技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关于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指导意见》。叶玉江透露,这是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从建立科技报告逐级呈交的组织管理机制,推动科技报告的持续积累和开放共享等方面,对建立我国科技报告制度进行了总体设计。   贺德方表示,力争经过5&mdash 10年的努力,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收藏报告达到十几万份甚至几十万份,真正体现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 检企携手为科研成果找“婆家”
    近日,宁波检验检疫局和申洲国际集团联合成立了宁波纺织服装检测研发中心——   检企携手为科研成果找“婆家”   进口棉花检测   近日,宁波检验检疫局和申洲国际集团联合成立了宁波纺织服装检测研发中心,成为检企合作新典范,更是为检验检疫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舞台。至此,宁波检验检疫局纺织品检测中心正式形成了以该中心和浙江纺织服装检测技术研究所为科研主体,以本部实验室、宁波纺织服装检测研发中心、中英(INTERTEK)、中日(KAKON)合作实验室、商检-雅戈尔生态纺织实验室为检测支撑的全新布局。   宁波检验检疫局纺织品检测中心是国家纺织品纺织原料检测区域性中心实验室,2009年获批筹建国家纺织服装重点实验室。该中心严格按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指南》的要求,完善了实验室设备配置。中心现拥有各类纺织原料和纺织品检测仪器设备300多台(套),并有100多平方米的恒温恒湿实验室和近1500平方米的常温检测实验室。目前中心能承担有关纺织原料(棉花、羊毛、长丝、短纤等),纺织品(面料、纱线、成衣、服装等)安全卫生和羽毛绒等各类检测项目300多项。   检企合作为纺织服装   产业发展加“芯”   宁波作为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近年来,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量不断增长,然而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也与日俱增,给产品的出口造成一定的障碍。如何攻克技术壁垒,保障纺织服装及产品顺利出口,成为了一道难题。   该中心积极开展纺织服装企业的技术调查与培训服务。为加强针织童装等新列入法检纺织产品的质量,中心和检验科室一起送技术培训下乡镇,在石砌街道,古林针,邱隘镇等纺织产业比较集中的乡镇作了纺织质量专题讲座,并举办国内外生态纺织品检验技术宣讲会。此外,中心积极帮扶企业进行技术培训,分别帮助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宁波博洋纺织有限公司,宁波雅戈尔集团有限公司等实验室检测人员就实际检测技术进行了培训。尤其是与雅戈尔集团合作建设的生态实验室,瞄准纺织品检测于2010年成功打入国内市场,。2011年5月与申洲国际集团联合成立了宁波纺织服装检测研发中心,两者强强联合,共同为发展宁波地区纺织服装生产、提高纺织服装质量、提升产业可持续创新能力而努力。   进一步完善浙江纺织标准情报网的数据库。浙江纺织服装标准情报网主要设置了三大板块:一是及时更新的纺织信息板块 二是完善的国内外纺织标准下载专区 三是强大的纺织技术专业论坛。三大板块支撑起整个网站的骨架,各个板块又包含丰富的内容。第一板块可以细分为四个部分,即纺织服装标准情报快递、纺织服装产品通报预警、纺织服装TBT贸易壁垒信息、法规原文及技术文库。管理员适时地对各部分内容进行更新,从而保证信息的及时有效性。第二板块又分成国内纺织服装标准和国外纺织服装标准。国内外纺织服装标准一应俱全,充分展示了纺织服装标准情报网的服务内容。第三板块主要是为广大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另外又为广大技术人员提供了良好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以科研创新突破纺织   服装检测技术难关   该中心通过立足自身和强化协作两方面工作,强化科研实力:一方面,以浙江纺织服装检测技术研究所为支点,聘请教授级研究人员8名借用外力来提升中心的科研能力、课题层次,派出技术专家赴美国参加技术交流培训、赴香港参加学术研讨会等,适当进入或熟悉纺织各标准技术委员会,谋求在业内取得更大的话语权 另一方面,加强与科研院校、纺织龙头企业的实质性课题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模式。   2010年,该纺织检测中心再次通过了CNAS和CMA双认可,检测领域由原来的18类产品、99个检测方法标准增加到71类产品、305个检测方法标准。为了切实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中心积极参加国内外权威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或比对试验活动。   此外,该中心采取内部培训考核与外部交流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加大人员培训工作力度。采用请进来、送出去,普及教育、重点培养,请专家授课和上门请教等多种形式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培训工作质量。目前中心已建立围绕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技术骨干领衔、高学历人才为主体的配置合理科技人才梯队,锤炼一批具有深厚专业造诣的技术专家和一批具有前瞻视野的管理专家,锻炼一支技术精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检测队伍。   链 接   “新型系列环保纤维-聚乳酸纤维、蚕蛹蛋白纤维染色性能及工艺、纤维定性、混纺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三等奖。“纺织服装产品游离甲醛快速检测试剂盒”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个项目分获宁波局“科技工作奖”二、三等奖。16篇论文分获宁波局“优秀科技论文奖”一、二、三等奖。   中心与浙江理工大学合作成立了浙江纺织服装检测研究所,为增强应对贸易措施和服务社会能力、提升科技水平及社会影响力搭建了一个极佳的平台。此外,中心和大企业雅戈尔联合申报了一项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已经被立项。   检测试验
  • 科研成果有效传播的四个步骤
    2月23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工程学与公共政策系教授巴鲁克· 菲诗霍夫(Baruch Fischhoff)在科学与发展网上发表名为《让科研成果有效传播的四个步骤》(Four steps for effective science communication),提出科研成果要有效传播可以遵循四个步骤,分别为传播过程中让人们充分发表意见、消除公众理解某一科研议题的知识障碍、采用行之有效的传播方法以及对自己预传播的信息不断修正,直到达到最终的传播效果。   菲诗霍夫认为,科学家应该采用更加系统的方法,解释自己正在做的研究。科学研究能解释许多难题,例如疾病是如何传播的,如何提高种子的产量,培训项目如何能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等等,因此科学研究的真正价值在于有效的传播,而是科学家们究竟做了些什么。   如果人们对科研成果抱有过高的估计,他们就会依照研究成果冒险,或者大胆的进行实践,而忽视了科研成果中所指出的那些可能存在的错误,就像病人希望自己尽快康复,而大量服用药物,但在这一过程中很可能忽视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或者农民希望大丰收而不计可能存在的风险而大量种植一样。另外,如果人们不能正确看待科研成果,只是对它抱有过高的期望,很可能会忽略其所存在的风险,而一味地希望科研能够提供更大的确定性。就像人们一直寄期望于用科学完全解决气候变化或疫苗安全问题。   实际上,科学家们也常常因为如何有效进行科学传播而苦恼,怎样才能准确告知公众自己所知道的东西,既向公众讲述科学研究所存在的不确定性,又能准确传播科研成果本身的意义,一直是科学家们努力解决的问题。   科研成果传播不确定性的根源   菲诗霍夫在文中分析了科研成果传播不确定性的原因,认为首先科学研究本身就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完成,因此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研究气候变化问题时,气候变化会对当地的雨林造成影响,而受到资源和测量仪器的局限性影响,在精确度上,科学家们的测量方式不如他们理想中的方式,因此所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完全适用。   在某种意义上,人们确实知道科学在所有领域中并不是万能的,但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在面临特殊或具体问题时用一般性原则进行解释。例如对于金融问题,人们或许关心经济萧条对既定产业会造成哪些影响,而对医疗问题,或许人们关心药物测试后的结果如何,病人如何成功解释被测试药物间药效的差异等。也许科学家们通常能在没有专业背景的情况下向大众解释科研成果的不确定性,但前提是科学家和公众间有足够时间进行交流。但如果公众不熟悉相关问题所在的领域,又不能与科学家面对面进行交流时,科研成果的传播通常比较粗糙,不仅公众不能充分理解科学家们所做的事,科学家们也不能完全了解自己所做的研究成果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倾听是有效传播的秘诀   科学家们有时也会像其他人一样,对自己所了解的一切有着过高的估计,认为自己充分了解了别人和所研究的议题。但这并不能创造有效的传播,因此要达到有效的传播,就需要科学家营造一个相互尊重的双向交流机制,从而消除科学家和公众之间对同一科研议题的误解。   菲诗霍夫认为,科学家与公众间的交流应该包括一对一的讨论,或者是相关的咨询或研究顾问。通过论坛等多种形式,让公众能感受到自己是接受服务的人,而不仅是测试人群,而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造福人类。菲诗霍夫也在文中提出了让科研成果能有效传播的四个步骤,第一就是在传播的过程中让人们充分地发表意见。第二就是明确公众在面对科研议题时还需要知道些什么,消除公众理解某一科研议题的知识障碍,不要重复公众已经知晓的东西,因为那样只会浪费公众的时间和对科学家的信任。第三就是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传播。例如有研究发现,在传播的过程中,解释概率问题时,使用数字比文字更有效,譬如我们可以说&ldquo 今天有30%的概率会下雨&rdquo ,而不是说&ldquo 今天有可能会下雨&rdquo 。另外人们可以通过计算一生中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或者遭遇物种入侵的几率等向人们阐释相关议题。或者可以告知人们如果不对气候变化采取任何行动的话,所要付出的机会成本是多少。第四个步骤就是拟定要传播的信息,并在这一基础上不断修正,直到公众明白所要传达信息的内容。
  • 科研之路: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率为什么低?
    p strong   导语: /strong 从今年以来,高校的技术转移又开始关注起来,热度上升,10月份召开了高校联盟的技术转移大会,众多名校参加,希望这不只是一场运动,能真正落到实处。 /p p strong   国家大势 /strong /p p   当前我们的国家盈利模式正面临着深度转型的重大挑战,长期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红利、人口红利以及全球化红利的势能都在衰减,主要依靠低成本刺激的出口超高速增长逐渐回归常态增长,以大量消耗能源、环境破坏和大量资金投入维持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 /p p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间里,作为大势所趋,创业与创新将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而真正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基础就是需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解决技术“死亡之谷“的问题。从2014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各种相关政策,目的都是在释放科技的力量,为经济增长提供一个新引擎。 /p p strong   现状及分析 /strong /p p   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使得目前我国整个创新体系呈现为哑铃状态,具体表现就是一端作为创新源泉的高校,尽管有着丰厚的人才和技术资源,但由于中国的科研本质上还是计划体制,行政治校,高校的科研资源仍处于半封闭状态,另一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尽管数量庞大,但其技术来源仍主要是模仿和跟踪。这是一种奇怪的扭曲状态,一端由于几十年都处于体制内,市场化基础很弱 而另一端又是极其市场化的。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存在巨大的机会。 /p p   1、国内的研究成果与市场有错位,以早期技术为主,很难直接对接,需要进行技术转移的科技服务机构进行增殖培育和推动。学术界和企业界是两个各自独立的系统,其中学术界以国拨经费为主,往往以申请经费,发文章,参加项目鉴定为目标。由于课题来源多是国拨经费,而国拨经费采用的还主要是计划管理体制,因此其研究课题多是所谓的技术驱动,而不是真正的市场驱动。这也导致大部分研究成果与市场需求相错位,与市场有很远的距离,很难直接应用或产业化。 /p p   国内很多大学都有官方的技术转移办公室,受限于人员数量及专业化能力,工作模式以超市模式为主,这种模式更适合能直接产业化或直接形成企业对接的技术。高校的大部分成果属于早期技术,尽管同样有价值但离市场有距离。面对早期技术,在现行考核体制下教师一般缺少主动转化的内在驱动力,企业对大部分属于处于孕育期的早期技术的成果也不关心。因此,如何将早期技术推进到离市场较近的位置也需要靠科技服务环节来完成。 /p p   2、技术本身是以专利为核心的特殊商品集合,其交易和转化难度高。由于技术无形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存在,决定了技术成果的转移是极其复杂的商业行为,其交易和转化的难度远高于其他商品交易,并不能通过简单的在技术和企业之间形成对接就可以实现。 /p p   科技成果产业化本质上是一个战略性和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连续、长期的涉及到法律、人才、资本、技术和市场众多创新要素的动态配置与整合过程。整个过程也是一个需要长期的、持续不断的管理和服务的过程。 /p p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成果转化主要在两种类型企业可以实现:第一,单一技术简单交易 第二,大集团自己从研发到产业化全程参与转化。就是因为大量的中小企业缺乏这种集聚整合能力,完成不了这样大型的要素集成过程。 /p p   这也是为什么官方半官方的技术转移机构往往效率并不高的重要原因,除了缺少市场化机构强烈内在驱动外,其团队人员的配置及构成也使得很难完成整个配置过程。 /p p   3、技术转移要求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团队。对技术的理解、对知识产权的理解和对市场的了解,这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是技术转移成功的关键。一般来说,科研人员掌握专业知识,但缺乏商业知识、法律知识 专利代理机构、律师事务所的人员,了解知识产权,但缺乏专业知识,也缺乏把握商业机会和谈判的知识 企业人员对市场了解,但又缺乏专业知识。因此,需要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团队,既要有技术所在领域的专业知识,又要懂法律、商业,才能较好地完成专利的鉴别、培养、保护和转化一系列商业活动。而且面对国际化技术转移的要求还要有熟练的外语能力。此外,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以及组织能力也是项目人员需要具有的素质。 /p p strong   小结 /strong /p p   如果没有认清楚技术转移的复杂性,没有建立起配套的科技服务体系,没有专门的第三方平台推动,没有体制的进一步开放,这事很难靠谱!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作者:杨明伟 br/ /p
  • 70项获奖成果!2020年度市场监管科研成果奖公布
    国家药监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场监管局(厅、委),总局有关直属单位: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市场监管和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根据《市场监管科研成果奖管理办法》的规定,经推荐申报、专家评审、市场监管科研成果奖领导小组审议和市场监管总局党组审定,市场监管总局决定授予“宽量程变感量大质量计量标准装置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等7项成果市场监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授予“微纳增敏快检技术及检验检测应用”等23项成果市场监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授予“非洲猪瘟检测防控技术体系研究与开发应用”等40项成果市场监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全国市场监管科技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获奖者为榜样,发扬他们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科技人才团队建设、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奋力推进市场监管现代化,为支撑市场监管事业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2020年度市场监管科研成果奖获奖名单 市场监管总局2021年8月23日附件:2020年度市场监管科研成果奖获奖名单序号项目名称完成单位完成人奖励等级推荐单位1宽量程变感量大质量计量标准装置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王 健、任孝平、蔡常青、陈炎明、李 涛、钟瑞麟、胡满红、王肖磊、张 跃、王 翔一等奖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基于频域可变的高端电磁检测仪器开发及应用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中特检验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沈功田、武新军、田中山、胡 斌、何仁洋、李光海、陈金忠、闫 河、业 成、马义来一等奖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3大宗及特色高值食品真实性多组学鉴别关键技术与标准化应用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大连民族大学、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工商大学、郑州海关技术中心、检科测试集团有限公司陈 颖、张九凯、邓婷婷、曹际娟、钟其顶、邢冉冉、王 蓓、苗 丽、江 丽、黄文胜一等奖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4大型石化装置预知维修和完整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谢国山、陈学东、贾国栋、杨 锋、赵建平、王建军、邵珊珊、梁春雷、任 刚、韩志远一等奖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5畜禽和水产品中高风险致病微生物精准识别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中国计量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杭州奥盛仪器有限公司、浙江迪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科技学院俞晓平、张明洲、陆 琳、叶子弘、黄 俊、骆志成、刘光富、马 骉、崔海峰、葛 航一等奖中国计量大学6保健食品、化妆品及其原材料中植物功效成分识别、鉴定与检测技术研究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河南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张 岩、史国华、康文艺、马常阳、范素芳、王金梅、马俊美、刘振花、吕 品、李昌勤一等奖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7全球重力计量基准原点的研究、建立与应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吴书清、冯金扬、李春剑、粟多武、王启宇、徐进义、吉望西、肖永亮、胡 若、刘丽春一等奖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8微纳增敏快检技术及检验检测应用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长春海关技术中心、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邹明强、薛 强、齐小花、刘俊会、吕清双、陈 艳、王继华、万宇平二等奖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9食品安全违禁风险因子检验检测技术及装备开发研究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北京市食品检验所)、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北京六角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王 浩、穆同娜、郑彦婕、毛 婷、吴燕涛、李碧芳、史海良、林长虹二等奖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0新型体外诊断试剂质量评价体系和国家参考物质研究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北京卓诚惠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杨 振、何昆仑、董劲春、李丽莉、刘 颖、王 磊、黄 杰、张 誌二等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11IT产品信息安全检测认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上海市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吴 迪、刘玉岭、甘杰夫、霍珊珊、张俊彦、刘 戬、李 冰、刘海峰二等奖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12生物安全有害因子适宜复合检测评价技术及其应用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杨 宇、王 静、周永运、李 莉、曹晓梅、聂 聪、姚李四、侯宝翠二等奖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13基于关键需求的肉制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研究及应用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南京农业大学、江苏雨润肉类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杨 军、凌 睿、刘新梅、薛 峰、孙小杰、胡文彦、蒋 卉、李 超二等奖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4生物制品用高端辅料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南京威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袁耀佐、王保成、赵 恂、陈 蕾、李晓东、张 玫、李宏丽、周小华二等奖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5电梯应急处置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分析决策技术研究应用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王会方、庆光蔚、梁 华、丁树庆、冯月贵、胡静波、周前飞、张慎如二等奖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6司法鉴定/法庭科学认可技术与应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唐丹舟、王彦斌、白庆华、沈 敏、陈云华、花 锋、高俊薇、方建新二等奖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17快递物流安全与服务监管关键技术及标准研究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有限公司、圆通速递有限公司、国家邮政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曾 毅、曹俐莉、靳宗振、侯 非、程永红、张小宁、刘 芳、聂琨力二等奖中国标准化研究院18循环经济综合标准化关键技术方法、工具及应用推广研究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宝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付 允、林 翎、刘怡君、高东峰、丁 华、朱 艺、焦 云、侯 姗二等奖中国标准化研究院19锅炉及传热介质检测评价关键技术与法规标准研究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国锅炉与锅炉水处理协会钱林峰、王骄凌、车 畅、刘光奎、钱 公、司 荣、郭琳媛、王兴胜二等奖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20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识别与质量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河北大学、中国计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云振宇、刘 文、夏立娅、战吉宬、付贤树、赵志磊、张 瑶、庞艳苹二等奖中国标准化研究院21基于模拟仿真技术的消费品安全风险管理方法研究及标准研制22数字符合绝对测量系统的研制与应用研究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梁珺成、张 明、刘皓然、杨志杰、柳加成、赵 清、张 健、范富有二等奖
  • 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正式上线,科研成果首发权将得到肯定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如果A在科学上有了重大发现,形成论文向某期刊投稿,但编辑部审稿时间很长。而B在A之后也有了相同的发现,他把论文投到一家审稿时间不长的期刊,并且先发表了。到底谁是这一科学现象的首发者?以前是按论文的发表时间来确认,但这对A明显不公平。现在国外往往以预发布平台上的论文发布时间为准,科学家可以将完成的论文首先在这一平台上发布,记录在案。 br/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13日,国内第一个按国际通行模式规范运营的预发布平台——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正式上线。该平台面向全国科研人员接收中英文科学论文的预印本存缴和已发表科学论文的开放存档,致力于构建一种新型的学界自治的科研成果交流和共享平台。中科院副秘书长、发展规划局局长汪克强指出,这一平台主动适应传统媒体向数字出版和新媒体转型的趋势,对我国科技论文的发表模式有所突破。 br/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对科研人员来说,预发布平台能让科研成果的首发权得到认定。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张智胜说,在大亚湾中微子振荡的发现上,我国科学家就充分利用了国外的预发布平台。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科学家把一篇关键论文于3月7日晚向美国《物理评论快报》杂志投稿,并于3月8日将论文的预印本提交给全球最大的论文预印本系统ArXiv平台开放发布。论文直至4月1日才被《物理评论快报》接收,4月23日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在线发表,4月27日正式发表。这篇论文从投稿到正式发表时滞达51天。据该论文的执笔者和通讯作者、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曹俊透露,从3月7日投稿到4月1日被接收的这24天中,这篇未正式发表的论文就被引用了22次。 br/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预发布平台的诞生,对传统科技期刊形成了冲击。张智胜提到了数学界破解庞加莱猜想的故事。证明庞加莱猜想的3篇关键论文是2002年11月至2003年7月间发表于ArXiv上,作者是格里戈里· 佩雷尔曼。后来科学家们确认他的论证是正确的。2006年8月22日,佩雷尔曼被授予了菲尔兹奖。令人惊讶的是,佩雷尔曼根本就没把论文发表在任何正式的刊物上,而仅仅是提交给了ArXiv。 br/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如今,中国也终于有了自己的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了。 br/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汪克强认为,ChinaXiv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营造了一个公开透明的科技成果交流共享空间,有助于科研人员公平竞争,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二是保障优秀科研成果首发权的认定,有助于扩大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原创成果的不断涌现;三是缩短了科技成果发布周期,有助于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流转和开放获取,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br/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国家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对ChinaXiv上线的评价是:它将中国科技期刊出版流程进行了全链条再造,是中国数字出版领域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尝试与变革。 /p
  • “国宝”级科研重器助张江国家示范区科研成果丰硕
    不久前,落户在上海浦东张江长泰广场的太库上海众创空间宣布开业。与传统孵化器不同的是,太库还没开业,就有很多创业者组团前去考察,提前预订了场地 开业之后,前来考察的创业企业更是络绎不绝。  太库何来如此吸引力?原来,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破国界束缚,与美国硅谷、韩国首尔、德国汉堡等地建立了“全球连锁”孵化培育体系,创业者足不出户就能利用全球创新要素,这一“全球资源牌”的魅力吸引了创业者。  在上海浦东张江的海科路上,有几栋看上去极为普通的白色大楼,里面集聚着葛兰素史克、辉瑞、罗氏等一批国际生物医药企业。这里就是筹建中的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张江拥有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就像是给生物医药产业安上了马力十足的“加速器”。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有个“镇馆之宝”——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科研人员可以透过它看到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清的小于0.2微米细微结构。“冷冻电镜就像给蛋白质‘拍X光片’,可以用来解析它的结构。”中心电镜分析系统技术人员张盈怡告诉记者,通过这台设备,一个月就能完成以往的科研流程。  今年2月17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这成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举措和核心任务。“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张江该做什么?一般的创新当然也可以,但不是重点。张江要承担国家战略任务,成为国家科学中心的承载地,建设一批世界上极少数发达国家才有的世界级实验室和重大科研平台。”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曹振全说,像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这样的世界级实验室正在张江布局,此外还有上海光源二期、超强超短激光平台、活细胞成像平台等项目,它们将构成国家科学中心的基础。  正是在这样一批“国宝”级科研重器的支撑下,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上海光源中心主任赵振堂说,借助上海光源的“光”,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团队探索出天然气直接转化利用的有效方法,被德国巴斯夫集团副总裁穆勒评价为“一项即将改变世界”的新技术,并入选 201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2014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量子卓越中心院长潘建伟告诉记者,中心牵头承担了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 类)“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量子系统的相干控制”、发改委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技术验证及应用示范项目等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均在顺利实施。  依托这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所形成的创新力量,张江将建立集群研究模式,快速抢占生命科学、物质科学、能源科学、脑科学等世界前沿领域的制高点,为把上海建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