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杰出科学家奖

仪器信息网杰出科学家奖专题为您整合杰出科学家奖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杰出科学家奖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杰出科学家奖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杰出科学家奖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杰出科学家奖话题讨论。

杰出科学家奖相关的论坛

  • 高校科研院所招聘联盟刚刚发布了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杰出科学家职位,坐标广东,敢不敢来试试?

    [b]职位名称:[/b]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杰出科学家[b]职位描述/要求:[/b]作为学科建设的领军人才,能够带领本学科在其领域赶超或者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外籍及发达国家院士,或具有上述相当成就的国内外知名教授,原则上年龄不超过65周岁(以当年12月31日为计算截止日, 特别优秀者可放宽,但不超过70周岁)。 科研启动费不少于3000万元。住房待遇税前600万元购房补贴。鼓励团队引进,团队成员按照相关制度安排。[b]公司介绍:[/b] 仪器信息网仪器直聘栏目针对高校科研院所的免费职位发布平台,汇集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的招聘信息。发布信息请联系010-51654077...[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60937]查看全部[/url]

  • 【转帖】中国科学家陈焕文荣获瑞士分析化学杰出贡献奖

    日前,东华理工大学陈焕文教授因发明EESI-MS技术并开创EESI-MS活体分析的杰出贡献,被瑞士分析化学杰出人才中心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授予“杰出贡献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 陈焕文博士现年34岁,他所在的东华理工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学院有机质谱研究室,现有包括5名教授在内的12人的团队,在质谱研究方面异军突起,从2005年起,就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社会公益专项基金、国防科工委航天科技项目、欧洲Simon基金、瑞士自然科学基金多项资助,2006年,课题组发表论文57篇,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赞誉。所谓MS是质谱的简称,是指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中通过制备、分离、检测[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离子来鉴定化合物的一种专门技术和科学。而EESI-MS技术是指现代质谱中的萃取电喷雾电离技术,这是陈焕文博士于2003至2005年在美国普度大学做博士后期间发明的一种质谱技术。(来源:国防科工委 杨章跃殷学军江光亮)

  • 【转帖】中国两位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新华网华盛顿5月1日电(记者张忠霞)美国国家科学院1日上午在华盛顿宣布,本年度新增选72名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来自中国的两位科学家张启发和李爱珍当选新一批外籍院士。 张启发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李爱珍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另外16名新当选的外籍院士分别来自英国、以色列、德国、比利时、日本、巴西、南非、印度等国家。 美国国家科学院是在1日举行的第144届国家科学院年会上宣布新一批院士及外籍院士名单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在发表的声明中说:“(当选的)这些科学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取得了卓越的、持续的成就。”至此,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总数增至2025人。 创建于1863年的美国国家科学院是美国科学界最高荣誉机构,由科学及工程研究方面的杰出科学家组成。每年4月底,国家科学院都在华盛顿举行年会,并在会议最后一天公布本年度新当选的院士及外籍院士名单。

  • 十一位科学家获生命科学巨奖

    据《自然》网站消息,来自美国、荷兰和日本的11位科学家获得了首届生命科学大奖——“生命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 in Life Sciences)。他们分别获得该奖的五个奖项,每个得奖人将获奖金300万美元,该数目是诺贝尔奖单项奖金(2012年为120万美元)的2.5倍。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David Botstein和哈佛大学教授Eric S. Lander获得基因组学奖;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Lewis C. Cantley、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Hubrecht研究所教授Hans Clevers、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Napoleone Ferrara、美国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教授Charles L. Sawyers、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Bert Vogelstein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Robert A. Weinberg获得癌症奖;美国洛克菲勒大学教授Titia de Lange获得端粒奖;日本京都大学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获得干细胞奖;神经生物学奖则授予美国洛克菲勒大学教授Cornelia I. Bargmann。 “生命科学突破奖”是由俄罗斯亿万富翁Yuri Milner等企业家共同设立。去年,Milner曾设立同样奖金的“基础物理学奖”,授予了霍金等九位理论物理学家。此次,他联合的企业家有美国遗传技术公司前CEO Art Levinson、谷歌创立者之一Sergey Brin、23andMe公司创立者Anne Wojcicki,以及Facebook创立者Mark Zuckerberg及其夫人Priscilla Chan。 据悉,该奖旨在奖励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重要成就的科学家,给他们提供更自由和更多的机会,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就。每年的获得者将加入评选委员会,参与下一届获奖者的评选。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上提名获奖候选人。候选人没有年龄限制,而且每个奖项的获奖人数和个人获奖次数也没有限制。 “脸谱”公司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联合谷歌公司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及俄罗斯风险投资家尤里·米尔纳20日宣布共同设立“生命科学突破奖”,专门激励那些致力于治疗顽疾和延长人类寿命的科学家。由于每名获奖者将得到高达300万美元的奖金,该奖被称为豪华版“诺贝尔奖(127万美元)”。 每年选出5位获奖者除今年首批获奖的11位科学家,今后每年将有5位科研人员有机会获得这一大奖。奖金捐助来自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及其妻子安妮·武伊齐茨基、脸谱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及其妻子普丽西拉·陈,和硅谷著名风险投资人、来自俄罗斯的尤里·米尔纳。 科学界奖金最丰厚的奖项该基金会的设立旨在激励那些资金不足却仍默默无闻从事对抗癌症、糖尿病、帕金森和其他疾病研究的科学家,是科学界奖金最丰厚的奖项。 米尔纳表示,5位发起人决定将奖励研究5种特定疾病的科学家,布林的妻子武伊齐茨基已决定将其捐赠奖励帕金森氏症研究人员,其他4种疾病还未最终敲定。 然而这一奖项也招致一些批评。生物学者论坛node载文说,开创性的科学研究成果通常来自多位科研人员的合作,而不是在某个领域已有建树的著名科学家,奖励应当注重保持研究人员间的合作关系。 研究者可以多次获奖这一奖项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几乎没有任何参选规则,完全靠研究的质量。任何人都可以提名候选人,获奖者可以是单人,也可以是多人。另外,只要研究做得好,研究者可以多次获奖。“如果你是爱因斯坦,你可以连获三次。”米尔纳称。该奖项本着公开透明的选拔原则,任何人都可以在基金会官方网站提名候选人进行评审。组织者希望获奖者是仍在全盛时期的科学家。和诺贝尔奖不同的是,“生命科学突破奖”并不限制分享奖项的人数,此外,该奖每年的得奖者都将加入评审委员会,匿名投票选出下一年的获奖者。 获奖者不敢相信以为是骗局来自美国、日本、意大利和荷兰的获奖者们在获悉自己得奖时都感到震惊。 51岁的洛克菲勒大学神经学科学家科妮莉亚·巴格曼说:“我当时在地上坐了一会儿。我觉得这肯定是个恶作剧或骗局。”当被问到将如何使用300万美元的奖金时,她犹豫了一下说:“我还不知道怎么花,先把车修了?” 荷兰分子遗传学教授克莱弗斯上周就已经接到了列文森的通知,他将拿出一部分奖金请大约150名合作伙伴到阿姆斯特丹参加一场盛大的派对。 威尔康乃尔医学院癌症中心主任路易斯·坎特利得知该消息时差点摔一跤,“我根本不知道这个奖的存在。”坎特利20日刚刚度过64岁生日,他因发现参与癌症代谢过程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而获得300万美元大奖。 据新华社“我的两个近亲都不幸患上了非常糟糕的疾病,其中一人得了癌症。所以我成立这个奖项也有一点私心。”“我认为,未来拥有计算机技能的人才和有生命科学技能的人才将有某种程度上的融合。” 俄罗斯风险投资家米尔纳“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的英雄、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工程师。”“该奖项不仅是为了奖励一个领域最顶级的研究人员,也是为了激励新一代科学家的成长。”

  • 【分享】中国科学院颁发2007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

    中国科学院二○○八年度工作会议二十六日下午在北京闭幕,该院二○○七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在闭幕式上揭晓并颁奖,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学明和该院六个科研集体共获殊荣。  获奖集体包括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大科学工程研究集体”、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强场物理若干前沿问题研究集体”、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高端硅基SOI材料研究集体”等。据介绍,此次获奖个人和集体近五年来均为中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有的在世界科技前沿有重大科学发现,有的为中国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或高技术产业化做出重大贡献,有的则为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作为这次唯一一位获奖个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学明不仅科研贡献突出:成功设计、建造出中国第一台“里德堡态飞渡时间谱仪”;创新成果“在量子水平上观察到化学反应共振态”,突破解决了三十多年来化学研究中一个悬而未决的国际公认难题等,其堪称传奇的工作经历也备受瞩目:赴美留学、加入美国国籍、在中国台湾从事科研工作八年、放弃美国国籍、重新申请中国国籍、进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组建科研团队开展学科前沿研究。杨学明接受采访时说,从事科研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因为喜欢也就乐在其中,选择“回归”是因为在中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他将继续致力于自己喜欢的科研工作,争取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于二○○二年设立,翌年首次颁奖,该奖每两年推荐、评审一次,每次奖励不超过十个个人或集体。

  • 【讨论】科学家忧心科研时间不足 自嘲为兼职科学家

    前辈数学大家陈省身的一句话让中科院院士李邦河记忆犹新:大数学家每天工作都有10多个小时。在李邦河院士看来,对科学家而言,时间无疑就是成果,“没有长时间全力以赴的努力,又怎么能成为大师呢?”上个世纪50年代,中央提出科学家应该保证5/6的科研时间。近年来,科学家的科研时间缩水现象让李邦河院士忧心不已,项目公关、填表、评审会……宝贵的科研时间被越来越多地挤占。“一天24个小时,你有多少时间留给科研?”中国青年报记者把这一问题抛给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多地十余位科研院所研究员和高校教授,得到的不约而同的回答是,“最好的时间是晚上和双休日”。这不是少数人的看法。中国科协几年前开展的一项大型调查显示:科研人员职称越高,直接参与科研时间越少。正高级职称仅有38%的时间用于直接从事科研活动。尽管75%以上的科研人员每周工作时间超过了40个小时,工作时间总量不少,但大部分科研人员只能保证30%以上的时间用于从事直接科研活动。这份调查发现,许多课题主持人只能加班加点,在“8个小时”之外尽量找回科研时间。科学家离实验室渐行渐远很多科学家晚上常常睡不着觉,让他们头痛的事儿比科研本身更复杂让张华教授(化名)回忆上次去实验室做实验的时间似乎是件很困难的事。这位年富力强的“长江学者”皱着眉头思索半天,徐徐吐出一句:“好像真的已经很久啦。”但他的确很忙,而且这一切忙碌都跟工作有关:指导学生,看文献、改学生的论文……而且,他是20多家学术期刊的编委,参与杂志审稿;他要领导一个实验室的运行,每个春节前后开始申请一年一次的基金,而到年终,则要汇报总结“今年做了哪些工作,发表了多少文章,申请了多少专利,下一年度的计划是什么”。对于张华而言,美好的时光只有刚回国的头两年。那时候张华有一半的时间和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作为实验室主任,他亲自做实验,也手把手地教学生,“百分之百的精力都用在科研工作上,现在只能跟他们空对空地讨论了。”那时候,张华还有时间看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科学》,酝酿在上面发文章,而现在的行政事务和各类会议已经把这些空间填得满满当当了。和张华一样,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自嘲已经成为“兼职科学家”,他们向记者反映,科研一线那些真真切切的东西正在离他们越来越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深感应酬过多,耗去了大量的时间,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有时不得不“躲起来做点事”。而不少教授由于每天疲于应付繁杂的事务,只能把科研时间排在早晨9点以前、晚上7点半以后,外加双休日,带的研究生背后称他们为“双休日科学家”。北京一所重点高校研究高分子材料的赵博士的观察同样可以佐证。读博4年里,赵博士很难在实验室里见到自己的导师,这位“老板”主要在外面跑课题,拿回来就是手下的博士带着硕士们组成小团队做,平均一个人分到一个小课题,“一些署着导师名字的成果可能他根本没有参与过。”中科院声学所一位前所长直言做实验通宵达旦,长时间连轴转,对科学家来说,不觉累。让他头疼的是,有时正当进入状态,一些“十万火急”的电话就不期而至:“催您呢,上级检查组来了!”“这里在评审呢,你快过来!”……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生物化学家王恩多道出一个惊人的事实,“很多科学家晚上常常睡不着觉,想的不是科研,而是怎么避免科研项目因经费预算不合格而被卡掉!”“很多时候我们似乎更像老板,像推销员,反而是离科学家的身份越来越远了。”一位千人计划入选者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样感慨。“一年填了47份表,最厚的一份200多页”“大师+团队”的时间如果天天在应付申报和评估,就会变成“大佬+团伙”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地区某“985高校”的龚教授是个有心人。他专门统计了2008年一年他所负责填过的表格,“总共有47个难填的表,平均每个表填两天,就是近百天,3个月就没了。”这其中,最厚的一份表格多达200多页,龚教授关起门来,整整填了5天。这些表格名目繁多,龚教授扳起手指一一历数:“973项目”申请,重点实验室评估,重点实验室规划,学院的规划,学科的规划,“211工程”申请表,“211工程”年度工作汇报表,“985工程”创新表、申请表、评估表等等。填表的内容同样让人费神费力。比如每年搞大项目的预算,每一部分比例要符合基金的要求,仪器设备费、人工费、实验材料、测试费、国际交流费,参加几次国际会议都要列出来,要去算,“一个上千万元的大课题,要算多久啊!”龚教授说,很多刚从国外回来的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也不知道怎么算,“因为最后要算一个符合申报规定的东西,但是肯定不是真的,谁能预料中间的变化呢”。南京大学文学院王彬彬教授对此深有同感。他介绍,即使在人文学科,一个表格填四五天也很正常,“每栏要填三四千字,最后填下来一两万字,还要去查很多数据”。在他看来,一些表格的设计很奇怪,比如为一个课题填表,需要分别填写两栏,本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和本课题的创新之处,每栏限3000字到4000字之内。这让他感觉很荒谬,“创新之处不就是成果吗?”作为申请者,王彬彬教授的经验是,每栏都要填满,表格交上去,别人都写了很多,你只写了一点点,评委就会觉得你态度不端正,要减掉很多分;与此同时,两栏里内容还不能完全一样,“一样的意思还得换一种说法,如果完全一样,评委也会觉得你态度有问题。”“这样一来有个危险,本来正常的学术团队就演化为‘大佬+团伙’了。”作为973首席科学家的龚教授发出警示,“大师+团队”能做出很漂亮的科研成果,但是如果每个人每天都在干这些虚的活,没有时间研究重要的科学问题,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成果。这就演化成“大佬+团伙”,和江湖人的生活很像了,“他能赚到钱,但是他没有产品,无法为社会作贡献。”

  • 科学家称实验室合成肉类将变现实

    北京时间1月20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们日前宣称,在实验室中合成肉类的技术已经完全掌握,目前正在研究的只是如何进一步降低其成本以便实现盈利。目前全世界共有大约30支研究小组正致力于在实验室中制造出肉类产品,随着大量资金和专业人员加入到这一行列当中,此项技术将有望帮助解决困扰人类的饥饿问题。  利用这项技术,人们可以利用少量的肌肉细胞制造出大量的肉类,因此这是一项对于生态而言更加友好的技术,并且可以大幅减少对动物的杀戮。动物福利组织“Peta”已经允诺100万美元,奖励给任何能够在2016年之前证明实验室培育的肌肉能够投入商业销售的科学家。  而现在,根据《食品安全新闻》的报道,有关实验室培育肉类方面的这项突破或许在2012年便将提前到来。马克·波斯特(Mark Post)来自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他近日宣称实验室合成肉类不久之后就将在他的实验室中开始生产。  他的研究得到了荷兰政府的资助,此外还有一位匿名的捐赠者的资金支持。这位匿名人士向波斯特教授捐助了30万欧元用于此项研究。不过可惜的是波斯特教授的研究工作并不符合Peta组织开出的悬赏金评选条件,因为他培育的是牛肉而非鸡肉。  而在大西洋另一边的美国,密苏里大学正在为尼古拉斯·吉诺维斯(Nicholas Genovese)教授提供资金,以支持他与另一位教授麦克·罗伯茨(Michael Roberts)合作开展有关研究工作,这两位都是美国国内在干细胞和牲畜培育方面的顶级科学家。此前,吉诺维斯教授已经和南卡罗莱纳大学的弗拉迪米尔·米罗诺夫(Vladimir Mironov)教授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米罗诺夫教授现在已经将他的研究工作转移至巴西境内,巴西政府近期也正致力于人工肉类合成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一旦科学家们实现突破,找到一种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方法,那么这种“试管肉”的价格将有望下降到比传统肉类更加便宜的水平。不过这一设想能否成为现实还有很重要的一关,那就是试管肉是否能为广大的消费者们所接受。公众是否仍然会倾向于希望他们所吃的牛排,肉类都是自然界生长的,而非来自试管之中?  除此之外,天然肉类所具有的那种独特的纹理是所有肉类特征中最难以模仿的一个,因此预计首批上市的合成肉类将很难具备天然肉类的这些细微特征,看起来可能更像是处理过的肉类产品,如肉饼或是腊肠。  为了制作这种试管肉,科学家们首先从动物体内取出肌肉细胞,并将其置于蛋白质营养液中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原先需要依靠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微小细胞经过多次增殖,开始形成组织,就像一颗卵的孵化过程。一些研究人员指出,只要使用恰当的原始培养细胞以及正确的方法,只需10个猪肉细胞就可以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培养出5万吨猪肉。  而Peta组织声称,该组织之所以悬赏推动实验室生产肉类的研究工作,是因为很多人“无法戒除他们对食用肉类的嗜好”。根据该组织提出的悬赏通告,全世界任何科学家,只要成功开发出和天然鸡肉拥有相同口味和纹理的合成鸡肉,并且在2016年年初之前至少在美国10个州的市场上售出2000磅(约合907公斤),便可以获得100万美元的悬赏金。

  • 【求助】科学家离实验室渐行渐远:不在开会 就在开会路上——做研究的老师们都这样么?

    前辈数学大家陈省身的一句话让中科院院士李邦河记忆犹新:大数学家每天工作都有10多个小时。  在李邦河院士看来,对科学家而言,时间无疑就是成果,“没有长时间全力以赴的努力,又怎么能成为大师呢?”上个世纪50年代,中央提出科学家应该保证5/6的科研时间。  近年来,科学家的科研时间缩水现象让李邦河院士忧心不已,项目公关、填表、评审会……宝贵的科研时间被越来越多地挤占。  “一天24个小时,你有多少时间留给科研?”  中国青年报记者把这一问题抛给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多地十余位科研院所研究员和高校教授,得到的不约而同的回答是,“最好的时间是晚上和双休日”。  这不是少数人的看法。  中国科协几年前开展的一项大型调查显示:科研人员职称越高,直接参与科研时间越少。正高级职称仅有38%的时间用于直接从事科研活动。尽管75%以上的科研人员每周工作时间超过了40个小时,工作时间总量不少,但大部分科研人员只能保证30%以上的时间用于从事直接科研活动。  这份调查发现,许多课题主持人只能加班加点,在“8个小时”之外尽量找回科研时间。【详细:[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01013/048880.shtml[/url]】在实验室工作的老师们都是这种情况么???还是这篇文章瞎掰的,求证?!.........

  • 科学家称研制出艾滋病疫苗 将进行人体试验

    据外媒28日报道,西班牙科学家声称,他们研制出了预防艾滋病的疫苗,未来艾滋病的治疗或许将和治疗普通疱疹一样简单。   试验中,研究者们发现24名测试者中92%的实验者在注射了MVA-B疫苗后都对HIV病毒产生抗体。项目主管埃斯特本教授表示:“如果将来HIV病毒再度出现在人体内,淋巴系统仍旧可以识别它。”   “我们的身体内充满了淋巴系统,每一处都能抵御不同的病原体。”埃斯特本说,“疫苗就是让淋巴系统识别HIV病毒并抵御它。”淋巴球有两个主要类型,B细胞和T细胞,其中B细胞产生抗体抵御病毒,T细胞侦察并摧毁受感染的细胞。埃斯特本教授表示,现在研究还处在早期阶段,不过该研究“非常有前途”。   科学家预计下一步会在已感染HIV病毒的人身上进行试验,看该疫苗是否有治疗作用。   不过科学家们对此感到十分乐观,称:“MVA-B疫苗已证实和其他处在研究阶段的疫苗一样有效,甚至更好。”

  • 【分享】科学家首次计算出霍伊尔状态

    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宇宙及生命的起源2011年05月11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刘霞  本报讯 碳是宇宙形成的基石,在宇宙形成的过程中,碳核的某种状态——霍伊尔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54年,科学家在实验中观测到了这种状态,但一直未曾计算出这种状态。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9日报道,德国、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计算出了碳核的这种状态,新进展有助于科学家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起源。   霍伊尔状态由英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提出,其是一种富含能量的碳核形式,对生命以及宇宙的形成至关重要。霍伊尔认为,3个氦原子核(α粒子)在恒星温度下发生聚变反应形成一个碳核时(该反应发生在重星球炽热的内部)必须经过该状态。如果该状态不存在,宇宙只会形成很少量的碳或氧、氮、铁等其他更高级元素。如果没有这种碳核,生命或许不会存在。  早在1954年,科学家就通过实验证实了霍伊尔状态确实存在,但一直无法计算出这种状态。因为这种形式的碳仅包含三个连接非常松散的氦核,它也从不单独“现身”,只同碳的其他形式结伴而行。  科学家使用一种新的、经过改进的计算方法,利用当今欧洲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巨人”(JUGENE),耗时一周精确地计算出几个核粒子之间的作用力,计算结果同实验数据完美匹配。因此,科学家确信,他们计算出了这种霍伊尔状态。  德国波恩大学亥姆霍兹核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乌尔夫·梅贝勒表示,有了该计算结果,科学家就能分析这种不稳定的、富含能量的碳核形式的每个细节,最终知道它多大、结构是什么,这也意味着科学家能深入了解宇宙中各种元素如何形成的整个链条。  未来,科学家甚至能用该最新进展回答哲学问题。几十年来,人择原理一直认为,自然常数必须毫无例外地拥有确定值,否则,我们就无法观测宇宙。拥护该理论的科学家一直以霍伊尔状态为首要例子。  梅贝勒表示,将这种理论应用在霍伊尔状态,就意味着其必须精确地拥有它应该拥有的能量数量,否则,人类就不会存在。现在,我们能在一个拥有其他参数的变化了的世界中,计算出霍伊尔状态是否确实拥有不同的能量值,如果情况真是如此,那就证实人择原理是正确的。(刘霞)

  • 科研周报速读|中国科学家首获“德国诺贝尔奖”洪堡教席奖

    5月29日~6月4日一周科研动态不可不知1[b]中国科学家首获“德国诺贝尔奖”洪堡教席奖[/b]2017年度德国最高资助金额的“亚历山大冯洪堡教席-国际研究奖”(简称洪堡教席奖)于5月16日在柏林举办颁奖典礼,六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科领域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获此殊荣,其中包括来自中国清华大学的柴继杰教授。柴继杰教授是自2009年该奖设立后58位获奖者中第一位来自中国的学者,是研究蛋白质以及特定受体结构构成领域最杰出的学者之一。2[b]浙大与耶鲁大学联手培育生命科学领域顶尖人才[/b]5月31日,浙江大学与耶鲁大学联合学位项目启动仪式在浙江大学举行,浙大与耶鲁大学达成校际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在此备忘录的框架下,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将率先开展“3+2”联合学位项目,强强联手,合作培养生命科学领域的优秀人才,该项目落地之后,浙大学生最早有望在2018年去耶鲁大学学习。3[b]Nature:抗生素重大突破!新法战胜革兰氏阴性菌[/b]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报道他们如今知道如何构建一种能够穿透革兰氏阴性菌的分子特洛伊木马,从而解决了一个几十年来一直阻止着为越来越有耐药性的细菌开发有效的新的抗生素的问题。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5月10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Predictive compound accumulation rules yield a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4[b]Cell重要发现:一种常见化学物质会“增加癌症风险”[/b]6月1日,发表在Cell杂志上题为“A Class of Environmental and Endogenous Toxins Induces BRCA2 Haploinsufficiency and Genome Instability”的研究证实,一种随处可见的化学物质能够增加癌症风险。这类化学物质存在于汽车尾气、烟、建筑材料、家具、化妆品和洗发精中,具有破坏DNA修复机制的能力。5[b] 肿瘤新疗法:病毒介导的免疫细胞毒杀作用[/b]来自瑞士日内瓦大学和巴塞尔大学的科学家们最近报道他们设计了一种可以靶向癌细胞的病毒。这种病毒能刺激免疫系统,使其产生可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T细胞。这篇刊登在Nature Communication 的报道为临床肿瘤治疗带来新的可能。6[b]日本推出能检测上千遗传病的夫妇孕前基因检测[/b]日本的GenesisHealthcare公司和美国的基因检测公司GenePeeks合作,于上个月向日本市场推出了针对非患病人群的夫妇基因检测。这是日本首次推出能检测1050种遗传病患的、多项目夫妇基因筛查。公司方面从4月18日就能开始接受委托进行筛查分析。7[b]青年科研人员生存现状:超6成每周工作50+小时,最大压力来自跑项目,女性难登“金字塔尖”[/b]今年5月30日,我国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发起“青年科研人员生存发展状况调查”。 在参与调查的1066位青年科研人员中,每周工作时间60小时以上的占30.86%,50~60小时的占32.74%,40~50小时的占27.39%,小于或等于40个小时的仅占9.01%。调查还发现,尽管如今女硕士女博士数量比之男性已不占少数,但随着学术地位的提升,女性人数却越来越少,科学“金字塔顶尖”为人所熟知的女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8[b]刘强东宣布向母校中国人民大学捐赠3亿元[/b]近日,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宣布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3亿元,设立中国人民大学京东基金。此次捐赠金额也创下了人民大学建校以来的最高捐赠纪录。[color=#222222]虫洞实验室第三方电商平台为买方(高校、研究所、事业单位和企业)、卖方(制造商、经销商)提供了包括商务、物流、资金、信息和技术新的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主营业务有虫洞旗舰店、虫洞集采、虫洞易购。[/color]

  • 水平很高的科学家和另一个水平很高的科学家间的较量

    地沟油净化为食用油一定是一个水平很高的科学家,据说他能将地沟油中色素、臭味、酸价、过氧化值都降到和正常食用油没有区别。他也可以将多环芳烃、胆固醇、重金属降低到你没有办法判断为止,据说-----,他简直就是个魔术师,你说他达不到他就有这个水平,且成本很低。另外一个科学家在琢磨着如何破解上一个科学家,一场猫和老鼠的游戏越来越精彩。卫生部组织科技部、----专家开展地沟油检测技术攻关。另外一组科学家组织技术人员正在对卫生部的技术进行反攻关,哈哈!

  • 科学家首次绘制出电子的“华尔兹”轨迹

    中国科技网讯 在半导体中,电子的运动就像在跳华尔兹,一边自旋一边按照自旋方向同步地旋转移动。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13日(北京时间)报道,最近,一个来自IBM研究团队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的联合小组,首次直接绘制出电子怎样形成一个持续自旋螺旋的过程图,揭示了电子在半导体中跳“华尔兹”舞的情景。这一新进展有助于科学家更有效控制设备内部磁性运动,带来更加节能高效的电子设备。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物理学》杂志上。 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是利用电子所带电荷来编码和处理数据。随着半导体元件越来越小,到了无法控制电流的临界点,就开始显出局限性,而电子自旋能突破这种障碍。利用电子自旋来存储、传输并处理信息一直是计算机科学家的目标,但他们尚不清楚,电子自旋能否在开始旋转之前将编码信息保存足够长的时间。 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时间分辨扫描显微技术,监控了数千个电子自旋的演变,这些自旋是在一个很小区域内同时生成,属于随机旋转并会很快改变方向。IBM科学家利用超短激光脉冲控制,使得电子同步自旋的时间延长了30倍,达到1.1纳秒,相当于1GHz(千兆赫)处理器的一个周期。他们首次观察到电子旋转移动了超过10微米,整齐地排列成一种规则的、类似条纹的图案,这就是所谓的“持续自旋螺旋”,并绘出了电子自旋的同步“华尔兹”图像。 实验用的半导体是ETH科学家制造的一种砷化镓(GaAs)材料,实验在零下233℃低温下进行,以确保电子自旋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小化。 同步自旋运动的原因是一种物理机制,自旋轨道的相互作用将自旋和电子运动结合在一起。联合小组中纳米系统物理学小组的吉安·萨利斯解释说,“假设所有舞伴都以女方面向北开始,过一会儿她们就会朝向不同方向。现在,我们相对于移动方向的改变,锁定旋转速度不变,结果就像一个完美设计的舞蹈动作:在特定区域中所有女方的脸始都会向同一方向。对于开发基于自旋的晶体管而言,控制、操作以及观察电子自旋的能力非常重要。” 研究人员指出,自旋电子学从实验室到市场还面临很大挑战。电子自旋同步化让科学家能观察电子的旋转移动,大大提高了将电子自旋用于处理逻辑操作的可行性,有望带来更快更节能的计算机产品。(记者 常丽君) 总编辑圈点: 当前,半导体硬件性能逐渐接近极限,已很难继续通过缩小元件尺寸来提高计算性能,摩尔定律将很快走到尽头,量子计算时代还遥遥无期,有人焦虑,也有人探索新理论、技术和材料来战胜现有技术的物理极限。电子自旋螺旋理论于2003年提出,通过近十年不懈努力,终于实现对电子自旋的控制、操纵和观察,为利用电子自旋编程并制造性能更高的自旋晶体管打下了基础。当然,新技术能否让半导体材料突破瓶颈,还有赖于理论和材料的进一步突破。 《科技日报》(2012-08-14 一版)

  • 喜讯!三位中国科学家成功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

    日前,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UFoST)公布了国际食品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AFoST)新增院士名单,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推荐的三名中国杰出科学家——孙宝国、郜海燕、陈历俊成功当选。[align=center][img=ac2edc453f4eb1882e11344a2fcaccd5_quality,Q_70.jpg,400,556]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98695a78-577b-470b-b5fc-0b2fa7849af1.jpg[/img][/align][align=center][size=20px][color=#17365d][b]孙宝国 院士[/b][/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8px][color=#17365d][b]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b][/color][/size][/align]孙宝国,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士、中国化工学会会士,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料和食品风味化学专家,北京工商大学原校长,现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国酒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食品香料香精和风味化学研究,致力于通过改善食品风味、提升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推动食品产业发展。构建了肉香味含硫化合物分子特征结构单元模型,研发了一系列重要肉香味食品香料制造技术,奠定了我国3-呋喃硫化物系列和不对称二硫醚类食品香料制造的技术基础;凝练出“味料同源”中国特色肉味食品香精制造新理念,研究成功了以畜禽肉、骨为主要原料的天然级肉味食品香精制造技术,奠定了我国天然级肉味食品香精制造的技术基础。倡导白酒、黄酒是中国的国酒,英文翻译是“baijiu、huangjiu”。提出了白酒“健康、风味双导向”的发展思路,积极推动白酒生产现代化、市场国际化。致力于食品科普工作,主编的酒类综合科普书《国酒》获202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一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973、863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7项。主编学术著作15部,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获2019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21年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酒业重大科技贡献人物”。[b][/b][align=center][img=u=1305125015,4020653641&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jpg,400,562]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43711075-6f4d-4be8-9276-4b9384f31e78.jpg[/img][/align][align=center][b]郜海燕 研究员[/b][/align][align=center][color=#17365d][b][size=18px]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原所长[/size][/b][/color][/align]郜海燕,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原所长,现任国家浆果保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农业农村部果品采后处理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负责人。国家农产品加工果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标准委员会专家,国际食物营养与安全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食品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食品物流保鲜加工与品质控制、生鲜食品未来采后与营养健康、植物源食品功能挖掘与综合利用等相关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基金、科技支撑、重大国合和省重大攻关等各级项目70余项。获科技成果奖励23项,其中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425篇,出版著作3部;获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60件,制定行业标准7项。[align=center][img=5adc3c252c551a357b7e0ea3874a15e1_77e7-khxeamv6048507.jpg,550,402]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32094997-8eb8-4d30-bb16-b839cd233b60.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17365d][b][size=20px]陈历俊 教授级高工[/size][size=20px][/size][/b][/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17365d][b][size=18px]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size][/b][/color][/align]陈历俊博士,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副总经理、国家母婴乳品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入选中央组织部“万人计划”、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突出贡献青年专家、北京学者、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等,被授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杰出质量人、中国杰出工程师奖、全国劳模、北京市劳模与北京市突出贡献奖等30余项荣誉称号。主持/参与863计划等国家级科研课题1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59项,核心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北京市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国际专利62项,制修订国标62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论著19部。国际食品科学院(InternationalAcadem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AFoST)成立于1997年,是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UFoST)设立的由杰出食品科技专家组成的学术机构,是一个独立的、非盈利性、非政府性的全球性学术组织。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由在全球食品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国际杰出专家学者中选举产生,代表全球食品科技专家的最高荣誉。国际食品科学院每两年增补一次院士,每次增选新院士不超过30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作为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在中国的唯一代表,可推荐优秀科学家参与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的评选。[img=ac2edc453f4eb1882e11344a2fcaccd5_quality,Q_70.jp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4adcc16d-f286-439d-bcef-8f2ea5ab769b.jpg[/img][来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align=right][/align]

  • 【祝贺】德法三名科学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祝贺】德法三名科学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center][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10/200810062210_111253_1622715_3.jpg[/img][/center][center]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10月6日宣布,将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右)及两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左)和吕克蒙塔尼(中)。这是三名科学家的拼版照片。[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10/200810062211_111254_1622715_3.jpg[/img]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10/200810062212_111256_1622715_3.jpg[/img]法国科学家巴尔-西诺西(Franç oise Barré-Sinoussi)[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10/200810062213_111257_1622715_3.jpg[/img]法国科学家吕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center]

  • 物理前沿分享:科学家将石墨烯聚光能力提高20倍

    科学家将石墨烯聚光能力提高20倍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30日报道,英国科学家表示,他们对石墨烯的最新研究表明,让石墨烯与金属纳米结构结合可将石墨烯的聚光能力提高20倍,改进后的石墨烯设备有望在未来的高速光子通讯中用作光敏器,让速度为现在几十倍的超高速互联网成为现实。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上。201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谢洛夫因在石墨烯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荣膺诺贝尔奖。现在,他们和剑桥大学科学家做出了这项最新发现,为提高互联网和其他通讯设施的速度铺平了道路。此前科学家们就发现,将两根紧密排列的金属丝放在石墨烯上方,用光照射于其上会产生电力,这个简单的设备其实是一个基本的太阳能电池。更重要的是,因为石墨烯内的电子拥有高流动性和高速度等独特属性,石墨烯设备处理数据的速度可能是目前最快的互联网光缆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然而,迄今为止,这些极富应用潜力的设备在实用过程中一直遭遇聚光效率低下这一瓶颈,石墨烯只能吸收照射于其上的3%的光线来产生电力,其余光线全成了“漏网之鱼”。现在,科学家通过将石墨烯和纳米金属结构耦合在一起,并将金属结构采用特殊的排列方法置于石墨烯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所谓的等离子体纳米结构显著增强了能被石墨烯感应的光电场,并能有效地将光集中在石墨烯上,将石墨烯的聚光性能提高了20倍,而且其数据处理速度没有受到丝毫影响。该研究团队的主要成员、等离子体专家亚历山大·格里高仁科表示,石墨烯似乎是等离子体的天然伙伴,他们希望等离子体纳米结构能改进石墨烯设备的性能,现在他们不仅做到了,而且结果超乎想象,其聚光效率还可进一步提高。该研究的另一名参与者、剑桥大学工程系科学家安德鲁·法拉利表示:“迄今为止,石墨烯的主要研究领域一直集中于基础物理学和电子学。最新研究表明,石墨烯在光子学和光电子学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潜力,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和光敏器等多种有用设备。”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二维晶体,只有一层碳原子的厚度,是迄今最薄也最坚硬的材料,其导电、导热性能超强,远远超过硅和其他传统的半导体材料。很多科学家认为,石墨烯或能取代硅成为未来的电子元件材料,广泛应用于超级计算机、触摸屏和光子传感器等多个领域。(来源:科技日报 刘海英 刘霞)

  • 科学家将利用原子钟测量地球内部结构

    2012年11月14日 来源: 凤凰科技 作者: 严炎 刘星 http://www.stdaily.com/stdaily/pic/attachement/jpg/site2/20121114/2c27d720c896120d3e1b02.jpg科学家将利用原子钟测量地球内部结构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14日消息国外媒体报道,近日苏黎世大学一支国际科学家小组声称可以利用原子钟解决地球上的结构问题,例如发现矿藏或者隐蔽的水资源。这支由苏黎世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菲利普·吉特泽尔(Philippe Jetzer)和鲁桑德拉·邦达勒苏(Bondarescu Ruxandra )带领的国际小组认为,在未来十年内能够将这些变为现实,科学家认为现在的原子钟的精确度已经达到了地球物理测量所要求的程度。这种原子钟能够提供大地水准面——也即地球真正的形态——最直接的测量数据。同时科学家还能结合原子钟测量数据和现存的地球物理学方法探索地球的内部结构。 确定广义相对论中的大地水准面 目前只能间接的确定地球的大地水准面——延伸到平均海平面的恒定引力势表面。在大陆上,大地水准面是通过追踪在轨卫星的高度而计算出来的。选择合适的表面是一个非常复杂、涉及多方面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计算出来的大地水准面的空间分辨率非常低——大约只有100千米。 利用原子钟测定地球大地水准面是基于广义相对论的概念。原子钟与沉重天体,诸如地球,的不同距离会导致它的运转速率也不尽相同。原子钟距离沉重的地下结构越近,它运转的时间越慢——位于铁矿石上的钟可能比位于空洞穴的钟转的更慢。 “2010年超精密原子钟已经测量了两个不同时钟的时差,其中一个位于另一个上方33厘米,” 邦达勒苏接着补充说道,“利用原子钟对相当于1厘米高度的大地基准面的当地测绘并不是个小工程,但一切都在原子钟的能力范围之内。” 利用原子钟进行地球物理测量 如果一个原子钟被放在某一海平面上,例如恰好为大地基准面的精确高度的海平面,而第二个原子钟放在大陆上任何位置,只要它与前者保持时间上的同步。两个钟之间的连接将通过光导纤维电缆或者通信卫星(只要信号传输可靠)实现。第二个钟运转的或快或慢完全取决于它位于大地基准面之上或者之下。对大地基准面的当地测量可以结合其它地球物理学测量方法,例如测量引力场加速的比重计,而获得关于地下结构更精确的信息。 深度测绘 原则上来说,利用原子钟进行深度测绘是可能的,只要被研究的地下结构足够大,能够明显影响原子钟运转的速率,并且这些速率的差异是在可测量范围之内。原子钟测量精确到相当于1厘米的大地水准面高度的最小结构是深埋在地下2千米的半径为1.5千米的球体,并且球体与周围上地壳的密度差异要在20%以上。然而,科学家预估计,在同样的环境密度差异下,原子钟也能够测量到深埋在地下30千米处半径为4千米的同等球体。 目前超精度原子钟只能用于实验室,也即它不方便传输因此不适用于野外测量。然而,在未来几年这将不会是大问题:一些公司和研究机构,包括位于纳沙泰尔的瑞士电力中心, 已经致力于研发便携式超精度原子钟。“最早到2022年,这样的可携带的超精度原子钟将发射入太空。”这项名为STE-Quest的卫星任务旨在精确的测试广义相对论。(编译/严炎 刘星)

  • 【祝贺!】钱永健等三位美国科学家共享诺贝尔化学奖

    中新网10月8日电 综合报道,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于当地时间10月8日11时45分左右(北京时间10月8日17时45分左右)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Osamu Shimomura 和Martin Chalfie,以及美国华裔化学家钱永健。  钱永健是华裔化学家,1952年出生于纽约,现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医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化学及药理学两系教授,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堂侄。他发明多色莹光蛋白标记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 [color=red][size=4]呵呵祝贺祝贺~~~~~~~~[/size][/color]

  • 【转帖】美国3名科学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5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他们的研究成果揭示,端粒变短,细胞就老化;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的长度就能得到保持,细胞的老化就被延缓。   这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第100次确定获奖者,也是首次由两名女性同时摘得这一奖项。  三人共享千万瑞典克朗  今年的揭晓仪式按惯例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诺贝尔大厅”举行,可容纳200人的大厅同往年一样座无虚席。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秘书长戈兰汉松用不同语种宣读了获奖者名单。  生老病死,这或许是人类生命最为简洁的概括,但其中却蕴藏了无数的奥秘。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美国科学家,凭借“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奥秘。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卡萝尔格雷德都是女性科学家。两位女性同获一个奖项在诺贝尔奖历史上非常罕见。  因战争等原因,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曾9次空缺。今年是这一奖项自1901年以来第100次确定获奖人选。按照惯例,一项诺贝尔奖最多由3人共享。3名获奖者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2.7万美元)奖金。  实际上,自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来,这已是第30次三人共享该奖。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对同时让多人平分一奖解释说,有时一年有两类研究项目同时获得评委的认可,因此有必要向两类项目同时颁奖,而有时被认可的研究项目中又有一位以上的杰出科学家。  每年诺奖揭晓前总有不少获奖热门人选的猜测,这次3名获奖者皆为预测者们重点关注的人选。布莱克本、格雷德和绍斯塔克2006年共同摘取艾伯特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即美国医学界最高奖项。不少艾伯特拉斯克奖获得者日后成为诺贝尔奖得主。  端粒长短影响细胞寿命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般颁给在相关领域实现特定突破的研究人员。汉松说,这三位科学家的发现解决了一个生物学的重要课题,即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是怎样实现完全复制,同时染色体如何受到保护而不至于发生降解。  发现“长生不老”钥匙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教授鲁内托夫特戈德说,端粒和端粒酶研究有助于攻克医学领域3方面难题,即“癌症、特定遗传病和衰老”。  他说,布莱克本和绍斯塔克于1982年发表论文,阐述了在端粒中有一个特定的DNA序列保护染色体不被降解,而布莱克本又在1984年与当时是其学生的格雷德共同发现了端粒酶及其作用。端粒酶在细胞老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所以也是“长生不老”的钥匙,在细胞癌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生物的细胞核中,有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线状物质,它们被称为“染色体”。在染色体末端部分有一个像帽子一样的特殊结构,这就是端粒。端粒经常被比作鞋带头上包裹的、用于防止鞋带头散开的塑料片,它就像这个塑料片保护鞋带一样保护染色体。  评选委员会说,3名获奖者所做研究“解决了生物学一个长期存在的重大问题”。借助他们的开创性工作,如今人们知道,端粒不仅与染色体的个性特质和稳定性密切相关,而且还涉及细胞的寿命、衰老与死亡等等。  简单地说,端粒变短,细胞就老化。相反,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的长度就能得到保持,细胞的老化就被延缓。“染色体携有遗传信息。端粒是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它能够保护染色体,而端粒酶在端粒受损时能够恢复其长度。”获奖者之一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介绍说。  研究成果有助于攻克癌症  评选委员会说,3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为世人理解细胞(运行机制)提供新视角,有助于摸清疾病原理,促进开发潜在新疗法”。  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癌症细胞利用端粒酶支撑自己无控制的“疯长”。科学家正在研究是否能用药物遏制端粒酶,从而治疗癌症。评奖委员汉松说,以三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开发有关血液、皮肤和肺部疾病的疗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他表示,端粒酶在许多癌细胞中非常活跃,“如果能够摧毁具有这么高活动性的细胞,那就可能能够治疗癌症”。端粒酶缺陷可以引起某些遗传性的皮肤病、肺病和某种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谈及研究成果对攻克癌症所作的贡献,格雷德说,“刚开始这项研究时,我们丝毫不知端粒酶与癌症存在关联,只是对染色体如何保持完整无损感到好奇……我们所用方法表明,既可以针对特定疑问展开研究,也可以凭本能做事”。  两位女科学家曾是师生  两名女性科学家布莱克本和格雷德同时获奖引起广泛关注。当发布会现场记者询问这是否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史上首次由两名女性分享这一奖项时,评选委员会回答:“是的。”  布莱克本拥有美国和澳大利亚双重国籍,她1948年生于澳大利亚,在墨尔本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75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随后前往美国耶鲁大学从事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现执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  布莱克本从小就对生物感兴趣,甚至唱歌给动物听。  美国《时代周刊》2007年把布莱克本列入“世界上100名最具影响力人物”,但错把她的年龄写为44岁。谈及这件事,时年58岁的布莱克本告诉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我可不会要求纠正。如果他们想把时钟往回拨,挺好。”  另一位女科学家卡萝尔格雷德,美国人。她于1961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曾先后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伯克利分校,并于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导师正是伊丽莎白布莱克本。格雷德曾在美国科尔德斯普林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从1997年起她开始担任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教授。  杰克绍斯塔克1952年生于英国首都伦敦,本科就读于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79年前往哈佛大学医学院创立自己的实验室,现为马萨诸塞综合医院遗传学教授。他首次成功制成酵母人造染色体,为后人绘制哺乳动物基因图和操纵基因创造了条件。  带着睡意得知获得诺贝尔奖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教授约兰汉松负责通知身处大洋彼岸的获奖者。“他们都在家,我幸运地找到他们所有人。接电话时,他们略带睡意,但挺开心,”汉松告诉路透社记者。  凌晨2点接到电话  布莱克本凌晨2时左右在电话铃声中醒来。“获奖总是件好事,”她告诉美联社记者,“与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分享这一奖项挺不错。”  布莱克本说,早在她当年获得有关端粒和染色体的研究成果时,就意识到这些成果非常重要,她在“做大事”。但获得诺贝尔奖的喜讯传来时她依然十分兴奋,“我感到如此的激动……我想,这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布莱克本评价说,她的发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你并不总会对一项成果有这样特殊的感受”。  “我们对布莱克本获得诺贝尔奖感到非常激动。”尽管消息传来时当地正是午夜时分,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新闻发言人科琳娜卡莱拉依然十分兴奋。她对记者说:“我们正在为此准备一个新闻发布会。”  得知获奖时正在洗熨衣服  格雷德清晨将近5时得知自己获奖。  “我感到有些颤抖,我在想,这种荣誉的认可对于由求知欲驱动的基础科研是多么多么的美妙……”接到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来自瑞典的获奖电话通知时,美国科学家卡萝尔格雷德刚刚起床,正在忙着洗熨衣服。  帮几名子女做好上学前的准备后,格雷德发表声明:“令像我这样的基础科学研究人员感兴趣的是,每当我们完成一系列实验、以为解答了一个问题时,又会冒出3个或4个新问题。”  格雷德表示,这项研究一开始是为了弄清细胞是如何工作的,并没有想着某种医疗用途。她为此认为:“为好奇心驱使的科学研究提供资金是重要的。以治病为方向的研究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两者相互促进。”  铃声响起时猜到获奖了  接到汉松来电后,绍斯塔克告诉美联社记者:“总有发生这类事情的细微可能。所以,当电话铃响起时,我想,也许就是它了。”绍斯塔克说:“我期待能举办一个大型的聚会,来庆祝获得这一声望很高的奖项。”  绍斯塔克说,自己出于对脱氧核糖核酸(DNA)如何实现复制感兴趣而展开研究,“当时并不知道后来会发现那许多关联”。

  • 【分享】美国科学家从鳄鱼血中提取出“超级抗生素”

    据每日科学网站报道,近日在路易斯安那州举行的第235届美国化学学会会议上,美国科学家宣布:从美洲短吻鳄鱼的血液中分离出的蛋白质提取物与传统抗生素相比可以更加有效的抵抗艾滋病病毒感染、严重烧伤引起的皮肤感染、糖尿病引起的溃疡,以及器官移植过程中的细菌感染。  这一发现将是人类抗生素研究史上的重大突破,人类将有可能实现防治艾滋病病毒和抵抗超级致命细菌的威胁。  为什么选择鳄鱼血?  科学家发现,美洲短吻鳄鱼经常会在打斗中受伤,但是它们的伤口却从来不会受到细菌的感染。科学家进而发现美洲鳄鱼血液中具有非常“敏感和有效的”抗菌蛋白质。  这种抗菌蛋白质使得美洲短吻鳄鱼可以有效的抵抗白色念珠菌酵母感染,于是科学家获得启发立即开始对美洲鳄鱼的血液进行深入研究。  2005年开始研究超级抗生素  来自麦克尼斯州立大学和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将美洲短吻鳄鱼的血液中的白细胞分离,从分离出的白细胞中提取出活性蛋白。随后科学家对这些蛋白质提取物进行了实验室试验。  据研究报告称,在实验室的试验中,这些微量的蛋白提取物可以杀死多种细菌,包括对人类最具威胁的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而且这种蛋白质提取物可以对8种不同种类的白色念珠菌产生抗体。而且研究者在之前的研究中已经发现,鳄鱼血液中的蛋白质可能有助于防治艾滋病病毒感染。  科学家估计,美洲短吻鳄鱼血液中的蛋白质提取物至少有4种未知的成分。现在,科学家正在努力确定这些蛋白质提取物的化学结构。科学家表示,这种蛋白质提取物是人类超级抗生素研究的重大突破,一旦确定化学结构后,科学家可以制造出超级抗生素药物。这些药物将会在未来7~10年内摆上货架,人类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治艾滋病病毒和致命细菌病毒,还可以防治糖尿病引起的皮肤感染,截肢手术造成的感染,器官移植造成的感染,烧伤造成的感染。目前,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已经向该项目提供了研究资金,科学家希望加快超级抗生素的研究脚步,尽快的投入临床试验。

  • 【转帖】钱永健:我不是中国科学家,我在美国长大

    核心提示:1952年出生于纽约、祖籍浙江杭州的钱永健得奖后接受访问时表示,自己从小在美国成长,算不上是中国科学家。他说:“我不是中国科学家。我在美国长大,并一直在这里生活……但我希望奖项能鼓舞中国的学生和科学家。” 1952年出生于纽约、祖籍浙江杭州的钱永健得奖后接受访问时表示,自己从小在美国成长,算不上是中国科学家。他说:“我不是中国科学家。我在美国长大,并一直在这里生活……但我希望奖项能鼓舞中国的学生和科学家。”    钱永健目前是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化学及药理学系教授。他出生于“科学家世家”,除了堂叔是著名的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外,父亲是机械工程师,舅父是麻省理工大学工程系教授,哥哥钱永佑也是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兄弟俩90年代双双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钱永健更获得有“诺贝尔奖指针”之称的沃尔夫奖。    幼时哮喘在家做实验制手榴弹    钱永健从小就对化学很有兴趣。小时候因患有哮喘只能经常待在家里,当两个哥哥出外玩时,他就在家中的地下室做化学实验。父母还给他买了一套化学实验用具。有一次他和两个哥哥用火药自制手榴弹,结果炸毁家中的乒乓球枱,弄得满屋是烟。    热爱化学加上天资聪颖,钱永健16岁时以研究将金属融进硫氰酸的论文,获得美国西屋科学天才奖,这奖项是全美最久远和最负盛名的科学比赛,获奖者经常被看作是“小诺贝尔奖得主”。他获得西屋奖学金后,进入哈佛大学读书,取得物理与化学学士学位,此后又获得著名的马歇尔奖学金,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1977年获得生理学博士学位。自1989年以来他就一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工作。    自谦仅“把晦涩小说变通俗电影”    对于自己在多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的贡献,钱永健曾说:“我只是将一本晦涩的小说变成了一部通俗的电影而已。最基本的想法其实不是来自于我们,但是我们帮助很多人理解了这一点。”对于自己的创造性,他则归功于其感性的一面,“我喜欢色彩。”钱永健相信,正是他将艺术的感性与科学的直觉连在一起,才让他在细胞生物及神经生物方面做出了如此革命性的贡献    转自:http://www.biotech.org.cn/news/news/show.php?id=64425

  • 【分享】华人科学家高锟等3人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新网10月6日电 据诺贝尔委员会网站6日报道,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高锟(Charles Kao), 韦拉德-博伊尔(Willard Boyle)和乔治-史密斯(George Smith)三人分享。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其中高锟将获得一半的奖金,另外两名获奖者平分另外一半奖金。另据新华网报道,瑞典皇家科学院6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科学家高锟以及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3名得主的成就分别是发明光纤电缆和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高锟简介:(1933年11月4日-),英国华裔科学家,生于中国上海金山区。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光纤之父,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和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学就读于香港圣若瑟书院,1957年毕业于帝国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 1965年,在以无数实验为基础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用石英基玻璃纤维进行长距离信息传递,将带来一场通讯事业的革命,并提出当玻璃纤维损耗率下降到20分贝/公里时,光纤通讯即可成功。他的研究为人类进入光导新纪元打开了大门。为此,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及爱迪生电信奖、马可尼国际奖、贝尔奖、巴伦坦奖章、利布曼奖和光电子学奖金等。 博伊尔简介:1924年出生于加拿大阿默斯特,3岁时随家人搬迁到魁北克城以北350公里的一个小村庄,这里交通不便,出行基本依靠狗拉的雪橇,因此上高中前博伊尔都是在母亲的指导下自学。博伊尔高中时代在蒙特利尔的一家私立学校度过,高中毕业后即加入加拿大海军,成为航空母舰战斗机飞行员以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但不久二战就结束了,博伊尔从没参与过真正的战斗。1950年,博伊尔又回到学校攻读博士学位,3年后他加入了美国贝尔实验室。今天,提起博伊尔,人们知道他是CCD图像传感器两名发明者之一,但实际上他作出的贡献很多,包括1962年与他人合作发明第一台红宝石连续激光器等。博伊尔还与另一名科学家获得了有关半导体注入式激光器设想的第一个专利。今天,光碟(CD)录制和播放大多需要依靠半导体激光器技术。史密斯简介:193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学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59年博士毕业后,史密斯加入了美国贝尔实验室。一开始,他的研究方向是半导体的电学性质和能带结构。1964年,史密斯成为贝尔实验室设备概念部门的负责人,成立这个部门的目的是研究下一代固态器件。1969年,史密斯和博伊尔共同发明了CCD图像传感器。史密斯先后撰写了40多篇科学论文,在美国拥有31个专利。由于史密斯作出的杰出贡献,2002年,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还专门设立了一个以他命名的奖项。

  • 【转帖】科学家研发出新型人工合成DNA载体

    据美国《未来学家》双月刊11月—12月刊(提前出版)报道,欧洲研究协调局(EUREKA)的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可携带DNA的新化合物,预示着一种从基因层面治疗疾病的药物很快会变成现实,这一突破标志着携带DNA的新型药物试剂即将首次推出。基因治疗是指将新的遗传信息转移至受损或患病的细胞核中,给细胞重新编程,以此来修复受损的细胞。目前,科学家进行基因治疗时通常采用三种载体来转移基因:病毒载体、逆转录病毒载体、非病毒类或合成试剂载体。病毒转移基因法依靠“感染”来实现,它是目前将新遗传信息转入细胞的最有效方法,但会在转移过程中给细胞注入很多不利信息,因此这种转移方法风险非常高。尽管非病毒或者使用合成试剂进行基因转移的方法更可能被身体所接受,但这种方法在将新的DNA注射进入细胞方面的效率并不高,且合成试剂很难实现大批量生产。与其他合成载体相比,EUREKA项目团队研制出的新化学试剂能够更有效地将DNA递送进细胞核中,并且更容易批量生产。

  • 《科学家》杂志评出2011年年度人物

    2011年12月21日,《科学家》(The Scientist)杂志评选出2011年年度人物,他们是今年顶级科学奖获得者和今年去世的科学大腕。过去12个月的科学成就反映在各自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研究人员身上。这里,《科学家》杂志回顾了出现在今年标题上的一些最为知名的科学家。他们因获得有声望的科学奖而声名远播,或者因为去世而令人缅怀。获得2011年顶级科学奖1. 三位免疫学家获得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http://www.bioon.com/biology/UploadFiles/201112/2011122301462162.jpg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从左到右):Bruce Beutler,Jules Hoffmann和 Ralph Steinman,图片来自nobelprize.org三位免疫学家分享了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Jules Hoffmann、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克利普斯研究所Bruce Beutler和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Ralph Steinman。Hoffmann和Beutler因为发现果蝇Toll基因调节果蝇对抗细菌和真菌的免疫应答而分享了一半奖金,而Steinman因为第一次描述免疫系统的树突细胞和它们在激活和调控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上的作用而拿走了另一半奖金。令人伤心的是,今年9月,Steinman在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宣布诺贝尔奖获得者之前三天就因为胰腺癌而去世。Steinman曾通过利用他自己设计的基于树突细胞免疫疗法而延长了自己的生命。但是该诺贝尔奖随后因为Hoffmann前实验室成员Bruno Lemaitre宣称Hoffmann并未参与导致他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而受到玷污。1992到1998年期间,Lemaitre是美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Hoffmann实验室的研究助理,也是导致Hoffmann获奖的1996年那篇Cell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他声称Hoffmann当时对他在Toll上的研究工作没有表达出任何兴趣。

  • 抵制学术期刊,青年科学家的“冒险”行为

    http://img.dxycdn.com/cms/upload/userfiles/image/2014/02/27/A1393487876_small.png2013年12月, Randy Schekman 赴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同时向公众宣告了决定抵制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三大科学类期刊:《自然》、《科学》和《细胞》杂志。他指控这些“顶级期刊”对科学研究施以暴政。与此同时, Schekman 邀请其他科学家加入自己领导的抵制行为。Schekman 暗示,这些顶级期刊出版或者不出版著作的决定,只是基于该研究有多流行,而不是根据研究的学术价值。他指出,这也是这些期刊的影响所在,它们实际上引导了进展中科研工作的类型。通过坚持它们自己的日程,发表那些将会被引用的著作,这些期刊鼓励在流行的学术领域内不成比例的资源投入。Schekman 不是第一个说出这些观点的人,但他是向公众如此表态的人里最著名的一个。他这样做的时候,仅仅在他获得诺贝尔奖的一周之前。这也不是学术界第一次号召抵制这些权威期刊。在 2012 年,英国数学家 Timothy Gowers 组织了一场针对荷兰出版公司爱思唯尔——《细胞》杂志出版商的抵制运功。事件起因是该出版商向大学以高昂的价格出售大量期刊。关于 Schekman ,许多科学家都赞成他的观点——《自然》、《细胞》和《科学》的编辑们过于有影响力了。该意见被如此卓越的同僚又一次大声疾呼出来,自然更受欢迎。对于 Schekman 的公正,人们赞誉很多,人们常说的评价是:“对于他来说,这么说很容易,他可是刚获得了诺贝尔奖啊。”Schekman 坦率地承认,他的职业生涯和许多其他科学家们一样,因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章而受益良多。但成功后,他发现自己具有了巨大的影响力,以他的地位,可以从他谴责的暴政中要求一定的自由。因此,他号召其他人加入他领导的抗议行为。然而我怀疑,还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年轻研究者们能响应他的号召吗?对于我的许多同辈来说——比如博士在读研究生和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学者,《自然》、《科学》和《细胞》一直代表了主要的职业目标,这些期刊能够对他们的研究进行肯定,并使之曝光。毕竟,世界第一次知道中子的存在、DNA的结构以及人类基因组的排序,都通过了这些期刊、杂志。尽管有抗议和抵制行为,这些令人敬仰的版面诱惑力依然强大。但是,不仅仅是自私的个人满足驱使年轻科学家在这些期刊发表文章。科学家申请研究经费和职位的时候,被考量的不仅包括他们研究本身的质量,还包括这些研究成果发表于何处。拥有一篇发表于顶级权威期刊的独立署名的文章,能够给职业生涯带来变革性的影响。如果出版方需要在热门领域的光鲜成果,那这就是最可靠的获取经费和永久性职位的途径。这种现状一直在加强。这就解释了顶级期刊难以处理的影响力以及它们对于年轻科学家的影响。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即使科学家们在理论上支持抵制行为,却在行动上依然觉得无法加入其中。年轻科学家对于从事这种行动感到不安,因为这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无法带来任何积极影响。每个加入抵制的决定都是单独作出的,并且每个加入的个体背后,都可能意味着更多的人不会加入——要冒的职业风险太大了。申请者在哪里发表文章比发表了什么内容更重要,只要这种懒惰的简单分析依然是决定经费和职位分配的依据,年轻学者就会依然不敢加入这次或者以后的抵制。即使对于那些学生和博士而言,情况也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简单。要在哪里发表,尤其是当研究成果被视为有潜质“去更好的地方发表”时,往往最终就会与参与工作的资深科学家密切相关。在这个阶段,分歧很常见,许多年轻学生和博士的话语权很小,也就无法贯彻他们想要抵制权威期刊的想法。我同意 Schekman 所说的,这个体系需要变革,而且我也为他能够如此强硬地站出来而喝彩。这一抵制行为引发了人们对该问题的关注,在科学家对问题的解决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战线正在铺开。只是对于那些年轻的、尚未证明自己的学者来说,他们只好站在中间地带。

  • 【讨论】《科学家》推出专刊关注中国生命科学——作为生命科学人畅谈您的感想

    【讨论】《科学家》推出专刊关注中国生命科学——作为生命科学人畅谈您的感想

    [center][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1/201001071611_194887_2961690_3.jpg[/img][/center] 近日,《科学家》(The Scientist)杂志推出专刊——《中国的生命科学》(Life Science In China),全面地介绍了中国生命科学蓬勃发展的现状。 专刊中包括了Zhu Shen撰写的2篇长篇评论文章——《生命科学繁盛》(Life Science Blossoms)和《全民医保》(Healthcare For All)。 《生命科学繁盛》一文开篇指出,中国正在进行着巨大的生物学实验,回国的“海龟”能否将中国打造成世界生命科学强国甚至是世界强国,值得期待。在《全民医保》一文中,Zhu Shen从医改的益处、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多方面阐述了中国的医改政策。 [URL=http://www.the-scientist.com/supplements/china/toc.jsp]《科学家》专刊——《中国的生命科学》(英文)[/URL] [B][color=#DC143C]中国的生命科学越来越受到世界的注目,作为生命科学人,您又有何感想呢?!欢迎大家畅谈感想!感情真挚,言之有物者给予5—10分积分奖励![/color][/B][em09505][em09505]

  • 安捷伦荣获可持续发展科学家选择奖

    2024年4月17日,安捷伦宣布荣获两项 “2023 年可持续发展科学家选择奖”,分别为“年度可持续供应商”与“年度可持续产品“。两大奖项表明安捷伦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已跻身前列。“年度可持续供应商奖”旨在表彰安捷伦持续致力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亦认可安捷伦通过精良产品减少环境影响、推广环境友好实践和积极促进更可持续未来所做的贡献。安捷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项目负责人Neil Rees表示:“能获此殊荣,安捷伦倍感荣幸。过去二十年来,无论是日常运营还是创新产品和服务开发,我们都始终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今后,我们也将继续与客户携手前行,共创更美好的地球。”凭借在减少所用消耗品和试剂类别中的优势,Agilent Cary 3500 多功能紫外 - 可 见 分光光度计 荣获年度可持续产品。Cary 3500多功能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款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其光度测量性能极为出色,只需极少的样品前处理,即可实现具挑战性的测量,适合部署在受监管的环境中。该系统提供了独特的大样品室,适用于分析需要长光程比色皿的液体样品,也适用于表征固体样品。安捷伦副总裁兼分子光谱事业部总经理Geoff Winkett表示:“设计注重环保的产品,是安捷伦业务的核心特征。安捷伦的仪器设计力图全面提高可持续性,涵盖从产品设计和制造到使用和处置。Agilent Cary 35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已获得ACT标签认证,展现出安捷伦始终遵守可持续发展标准,并积极采取对环境负责的切实行动。My Green Lab(MGL)颁发的ACT标签认证可帮助客户了解其购买产品的环境足迹,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定。这一奖项表彰了安捷伦为帮助实验室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的卓越贡献。”安捷伦的目标是在205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为此,安捷伦专门制定与《科学碳目标倡议》一致且定义明确的中期目标。安捷伦正积极通过各种能源项目来抵消碳排放,同时启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以期持续减少碳足迹。此外,安捷伦的创新产品和技术亦兼顾复杂问题的解决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安捷伦正是借由诸如此类的努力来履行自身的伦理责任,并致力于打造更加绿色环保的地球。“科学家选择奖”由科学家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进行评选,在行业内具有独特地位。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该奖项现也设立了可持续发展类别,专门表彰为减少科学研究对环境影响做出积极贡献的公司、实验室产品或服务。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会通过提名、评审和投票的方式评选出对其工作影响最大的实验室产品和公司。[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align=right][/align]

  • 【求购】英国科学家发明注入式骨质可解除移植之痛

    [center]英国科学家发明注入式骨质可解除移植之痛[/center]英国科学家日前发明了一种像牙膏般的“注入式骨质”材料,无须开刀就可直接被注入到断骨处,几分钟内就会硬化并形成一个可生物降解的支架,这样人体自身的骨骼就能在这个基础上生长。 据报道,这种“注入式骨质”材料由诺丁汉大学凯文• 谢克沙夫教授发明。他表示,骨科手术中传统的连接骨骼的材料骨水泥(bone cement)在硬化过程中会释放出热力,令周围细胞死亡,所以身体某些骨折部位不能采用。但新材料就没有这种情况,它在室温下如同牙膏一般,注入体内后,体温就让它发生硬化反应,而它在这一过程中不会释放出热量灼伤细胞。 有了这种材料,患者甚至有望彻底告别骨移植之痛。骨折不愈合和骨缺损的情况下通常需要进行骨移植手术,这需要从患者身体内取出一块骨头,比如臀部,然后植入断骨处,这种外科手术方法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而如果使用这种材料,就可以很方便地注入到患者身体的正确位置,它的硬化程度完全可以和骨头相媲美。 不过,这种材料目前也存在一些局限,比如它与原有宿骨的连接处比较脆弱,一个腿骨折的患者如果想要走路,那么除了断骨处用这种材料连接外,可能还需要用金属螺栓固定。 这项发明上周刚夺得了一项医学创新大奖,谢克沙夫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目前正在英国进行临床试验,最快将于18个月内在美国市场首先推出。信息来源:中国日报网站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