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检测认证基地

仪器信息网检测认证基地专题为您整合检测认证基地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检测认证基地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检测认证基地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检测认证基地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检测认证基地话题讨论。

检测认证基地相关的资讯

  • 电气界“诺贝尔”!世界级检测认证基地项目落户慈溪
    3月6日下午,德国VDE、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与慈溪市三方就VDE鉴衡华东综合检测基地项目二期正式签约,该项目落户慈溪智能家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签约仪式。通讯员供图VDE全称德国电子电气信息技术协会,其下属的VDE产品检测和认证中心是全球品牌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强的工业电器产品检测和认证机构之一,有“电气界诺贝尔”的美誉。目前全球已有近50个国家的20万种电气产品获得VDE认证标志。2021年,位于慈溪的VDE鉴衡华东综合检测基地项目完成一期建设并投入运营。2023年,为124个华东地区客户提供检测认证服务,并协助企业取得211张CCC证书。去年7月,慈溪市经贸团赴意大利德国考察招商项目期间,专程到访德国VDE,推进二期项目在慈落地签约。当前,慈溪汽车产业规模较为庞大,全市汽车产业链拥有规上工业企业209家,产值达1446.4 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0.1%,占慈溪市“3+3”产业比重达36.4%,是慈溪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此次签约的VDE鉴衡华东综合检测基地项目二期,将引入LABCO公司入股,增加汽车零部件方面的检测能力,为慈溪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权威、高效的专业技术支撑。据了解, LABCO公司是德国乃至全球最具专业的车用线缆及车用电气部件的检测实验室之一,专门从事汽车电气系统组件的测试。LABCO测试报告得到全球的汽车设备制造商的广泛认可,目前是奥迪、宝马、戴姆勒、保时捷和大众指定的第三方实验室之一。
  • 北京建材总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协办检测与认证领域中心“百进千”专题对接活动
    p   为了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技资源及服务优势,饯行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开放实验室走进企业,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北京建材总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协助检测与认证领域中心,于2018年5月23日在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举办“百家实验室进千家企业”供需对接活动。参加会议的有北京建材总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顺义工作站、清华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及30多家企业。 /p p   北京建材总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与检测与认证领域中心曾联合举办数十次对接会及仪器沙龙活动,通过此类活动,并成功对接了数十个合作项目,合作类型涉及检验测试、科研研发等多个方面。北京建材总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将继续加强自身建设,继续与检测与认证领域中心开展更加广泛与深入的合作,在新材料与能源环保领域更好地为各方企业检验测试、科技研发等多方面的服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8eb16853-2542-4032-b343-2f1ff67fe676.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80525095805_副本.jpg" / /p
  • 广东认证检测业务占了全国20%
    广东认证检测业务占了全国20%   认证认可事业发展对广东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起到了推动作用   近年来,广东省质监局将认证认可工作作为高端生产型现代服务业,推动政府管理转型、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重要手段,使认证认可在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悉,在广东的认证检测业务占了全国的20%,CCC获证企业和获证数量居全国第一,认证认可事业的健康发展对广东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起到了推动作用。   广东作为外经贸和进出口大省,成为了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由此也成为了全国认证检测业务大省。目前,全省共有10945家企业取得了81658张有效CCC证书 取得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分别为,45228、12945、3954家,企业这些管理体系认证的数量居全国第二 全省已获计量体系认证的各类检测实验室有1800多家,位居全国第一。有70多家外省或外资认证机构在广东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   当前,在广东质监工作保安全中,强制性产品认证、农产品有机绿色无公害认证等产品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体系认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起到了作用。尤其是实验室计量体系认证,更为广东的国计民生和公共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广东省级计量体系认证获证实验室共有1800余家,其中半数以上涉及食品药品检测、农产品检测、建筑材料和建筑工程检测、消防产品和消防设施检测、机动车检测、疾控检测、环保检测以及地质勘测等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领域,对于保障安全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在促发展中,产品认证对于“广东制造”质量的提升,管理体系认证和服务认证对广东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均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是在质量强省活动中,明确要求到2015年,全省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达到3万家以上。其次是在广泛开展的省、市政府质量奖评审活动中,要求参评企业必须导入并成功运行卓越绩效管理体系。目前,已经有不少政府部门也主动导入该体系来规范政府管理活动和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广东省质监局机关正在开展的机关效能建设活动中也在导入这一管理体系。此外,节能节水、低碳环保产品认证、农业有机、绿色、无公害“三品”认证,正在推动全省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针对广东乃至全国认证专门人才尤其是精通国际业务的高端人才普遍缺乏的问题,广东省质监局将通过政府引导、行业推动、各界参与,积极着手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著名认证检测机构、认证检测国际组织和行业、地区联盟间的合作,通过课题研究、会议研讨、业务合作、人员培训、课程开设、专业开办等诸多方式,培养认证事业(产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为解决广东本土认证和检测机构明显“小”而“散”,认证事业(产业)发展与广东认证业务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的问题,广东省质监局将加强系统性对策研究,积极推动各级政府因地制宜地适时出台扶持认证事业(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整合本土资源,打造行业龙头。根据市场经济法则,按照“主体多元化”、“运营市场化”、“服务综合化”、“业务国际化”、“机构集团化”、“经营品牌化”的目标,努力培育和构建广东本土认证检测行业龙头。   据了解,广东省质监局为营造法制化、国际化的良好市场环境,将通过创新监管模式,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认证事业(产业)的健康发展。一是严格有效监管,努力打造一个规范有序、公平法治的认证市场环境,积极推行落实认证机构主体责任和相关法律责任,促其注重质量、讲求诚信。二是健全全省认证行业组织并充分发挥其行业自律作用,通过制订行业自律公约来有效促进行业规范 通过资源整合来谋求行业共同发展。三是切实加强社会公众对认证认可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对违法、违规的认证行为进行举报、监督与维权。
  • 福音:国内首个检验检测认证学院诞生!
    曾经有检测认证行业同仁表示,为什么检验检测认证行业至今在高校还没有系统的专业?作为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却没有相对应的专业,着实有些尴尬。近日,常州检验检测认证学院挂牌成立将打破这一尴尬处境。  9月20日,常州检验检测认证学院在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揭牌,据悉,这是国内设立的首个检验检测认证学院。  揭牌仪式上,常州检验检疫局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双方签署了“常州检验检测认证学院”框架协议,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GS)与常州检验检疫局、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三方签署了SGS 订单培养协议。  常州检验检测认证学院由常州检验检疫局和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依托“中国常州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为实训基地,培养和输送熟悉检验检测认证行业政策法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术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学院实行3年学制,初步开设轻纺、机电、化学、食品、认证、鉴定等6个专业,今后逐步增设动物检疫、植物检疫、卫生检疫、质量管理等专业。  检验检测认证行业是产业转型升级而异军突起的新型生产性服务业,目前国内尚无一所学校开设系统的检验检测认证专业。为了服务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发展,满足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人才需求,支撑“中国常州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建设,常州检验检疫局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首开政府职能机构与大专院校深度融合培养行业专门人才之先河,共建常州检验检测认证学院,旨在为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培养输送合格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  据了解,学院现在处于初期阶段,主要以SGS订制班为主要培养模式,根据SGS常州检测基地发展需求,设立纺织品检测、化学检测、行政客服3个专业订制班,按照2年制和3年制两个梯队建设,共计培养150名学生。学院下一步将设立SGS学院和质量研究院,后期将根据第三方检测机构需求设立类似学院或人力资源中心,为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一揽子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另据悉,学院未来的愿景是通过地方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向教育部申请设立专业本科院校,最终将学院打造成为国内首家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专业型本科院校。
  • 新能源拓展新领域 着力打造检测认证体系
    近日,科技部连续发布《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风力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方向。   业内专家表示,今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防止太阳能、风电设备制造能力的盲目扩张”之后,新出台的太阳能、风电专项规划并未如部分业内人士所担忧的那样转向保守,而是在强调增强自主创新与并网能力的基础上,太阳能、风电各有新的重要拓展领域,并且提出建立科技研发和公共服务体系,这是一种积极而冷静的发展策略。   此次出台的太阳能、风电“十二五”专项规划有一个显著特点是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着重强调检测与认证体系建设。《太阳能“十二五”专项规划》指出,我国在标准电池计量、电池、组件测试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系统模拟和测试技术能力刚刚起步,大型逆变器的研究测试和室外实证性的研究测试示范基地仍然处于空白。因此将完善太阳能产品及系统的检测技术和认证标准作为规划的五大重点任务之一,提出建立国家级的光伏系统及平衡部件的实证性研究基地和大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测试平台,建成第三方的与国际对等的权威检测机构。   《风电“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十二五”风电发展的重点任务,将加强公共数据库及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国家级风力发电公共数据库及信息服务中心,建立国家级公共研发与试验测试中心 加快标准、检测与认证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大型及中小型风电产品检测与认证能力,加强检测认证机构能力建设,统一规范认证模式 加速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建立风力发电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联盟以及产业化基地等技术创新平台。   “风电产业监测和评价体系建设已被提上日程。”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专家胡润青表示,目前我国风电行业存在不少质量问题,其中并网问题和弃风限电问题严重。该体系建设的目的是实时掌握风电设备质量状况,为分析风电故障原因提供行业基础数据,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促进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优胜劣汰,为政策制定提供支撑。具体而言,一是建立全国风电行业监测系统 二是建立定期指标考核发布机制,定期发布风电产业发展评估报告。   “加强新能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规范行业秩序,对于新能源产业集约化、有序化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资深委员姚小芹对记者表示:“尤其是加强与完善标准、检测与认证体系,是提高行业质量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实施严格的第三方检测认证,甚至推行强制认证制度,对于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也将是未来的一种趋势。”
  • 国内首家FDA认证独立检测实验室建立
    助我国药企赢取欧美&ldquo 通行证&rdquo   国内首家FDA认证独立检测实验室在石家庄建立   近日,石家庄生物产业基地技术服务中心以&ldquo 零缺陷&rdquo 的优异表现顺利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现场检查。这标志着石家庄生物产业基地技术服务中心成为全国首家通过美国FDA认证的独立检测实验室,并获得FDA认证资质。   该中心由石家庄生产力促进中心与石家庄润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据介绍,FDA是公认的全球药品质量监管最权威、最严格的机构。石家庄润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此次认证,标志着该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建设和检测能力达到了国际最高标准,将可为欧美高端市场提供高水准的法规检测服务,为中国药企实现转型升级开创了崭新的模式。由此,该中心可助力国内制药企业获得欧美法规市场通行证,克服贸易和技术壁垒,进军国际高端医药市场等,同时也将为本地制药工业按照国际最高质量标准参与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树立新的质量标杆。
  • 我国将加快新能源认证检测人才培养
    2012年6月19日,新能源认证检测人才培养战略研讨会在江苏南京召开,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的“中认新能源技术学院”和“中认南信实验室”同时揭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副局长、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孙大伟,江苏省政府副省长史和平,江苏省有关部门和南京市委、市政府,以及国内外相关认证检测机构、专业研究机构、新能源行业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仪式上孙大伟副局长、史和平副省长做主旨讲话并为“中认新能源技术学院”及“中认南信实验室”揭牌。   孙大伟副局长首先代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对研讨会的召开和“中认新能源技术学院”及“中认南信实验室”的建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充分肯定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间的合作模式。他指出,为新能源认证检测人才培养搭建平台,是新能源领域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强强联合、建立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的重要事件,体现了认证认可服务产业转型发展的积极作用。孙大伟副局长希望合作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和相互支持,坚持产学研结合,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根本,积极探索特色化、产业化、社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技术能力,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   史和平副省长指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的“中认新能源技术学院”和“中认南信实验室”,实现了双方人才、资源、技术和资金优势的有机结合,搭建了相关急需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必将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对江苏新能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也必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他相信“中认新能源技术学院”和“中认南信实验室”一定能办成有特色、高水平的创新型和应用型教育基地,成为新能源企业技术人员培养的摇篮和产学研合作的纽带,为全省和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王克娇主任和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张旭翔院长也先后致辞,一致表示将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师培养、科技研发、社会培训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开拓创新,探索认证机构与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输送优秀人才,为新能源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打造国内一流的新能源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高水平的新能源产业技术服务平台,不辜负各级领导和社会各届的厚望。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中认新能源技术学院和中认南信实验室,是中央单位主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有力举措,也是全面落实《质量发展纲要》的具体行动。新能源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解决我国能源战略问题、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认证、检测等技术支撑,更离不开人才智力的支撑。江苏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先进地区,该省“十二五”规划已明确将新能源产业列为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中认新能源技术学院”和“中认南信实验室”作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设在江苏的新能源技术服务窗口,为新能源认证和检测人才培养搭建了平台,面向社会开展市场化全方位的检测服务。   本次研讨会由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举办,国家认监委副主任车文毅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陈伟参加了会议。
  • 机动车出口认证检测平台建成
    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上海)和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办的“汽车产品出口认证检测技术研讨会”,日前在上海安亭国际汽车城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在会上,历时三年建成的国家商务部专项资金支持项目————“机动车出口认证检测平台”进行了成功发布。该平台建成了我国目前内容最丰富、覆盖面积最大的涵盖主要国际机动车标准法规原文、译文和研究论文的数据库,平台还投资数亿元建成了满足主要国际标准法规要求,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   据平台的建设单位———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相关负责人介绍,“机动车出口认证检测平台”是公益性项目,将对全社会开放服务,参会企业将获得平台标准法规数据库的终生免费使用权,还将获得出口认证检测的快捷和优惠服务。   “机动车出口认证检测平台”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机动车出口企业不仅可以从平台数据库中获取及时更新的国家最新标准法规原文、译文和研究论文,并且不出国门即可完成国际大部分地区的出口准入认证检测,同时在避免国内外重复检测、减轻企业负担和提高产品竞争力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 我国首个绿色氢能关键装备检测实证基地正式启动
    近日,内蒙古鄂尔多斯绿氢生态创新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作为国家能源集团携手鄂尔多斯市打造的世界级绿氢生态创新区“氢洲”项目(以下简称“氢洲”项目)先导工程,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绿色氢能关键装备检测实证研发中心、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氢能)鄂尔多斯标准验证中心等多个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世界领先的绿色氢能项目标杆与国家西氢东送核心节点迈出重要一步。  “氢洲”项目是发挥在鄂场景和资源优势所提出的绿色氢能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依托国家能源集团“风光氢一体化”特色开发模式和煤直接液化升级示范项目场景,引领示范氢能产业与现代煤化工深度融合、规模化发展。“氢洲”项目也是中国氢能联盟打造氢能产业生态、落地氢能新型质量基础设施、凝聚形成氢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本次开工的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绿色氢能关键装备检测实证研发中心,是国家能源集团氢能创新服务链建设的核心载体。  研发中心位于鄂尔多斯临港经济区(综合保税区)绿氢生态创新区内,将实现“PEM电解槽测试诊断” “5MW碱性电解槽综合测试”等氢能重大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依托绿色氢能关键装备检测实证研发中心延伸打造涵盖电解槽、电解电源、大功率燃料电池、氢气品质检测能力的全国首个绿色氢能关键装备检测实证基地,填补国内氢能技术、标准检测实证基地空白,实现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落地。  国家能源集团和中国氢能联盟将围绕建设运营好国家级绿色氢能关键装备检测实证基地这一核心目标,一是形成创新集群能力,通过国家能源创新平台和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赋能,打造国际领先的创新孵化能力。二是形成全链条检测能力,通过配套自备风光绿色电源,构建电解槽、大功率燃料电池检测,氢安全实验室等全链条功能,探索技术装备“一检多证”模式,为鄂尔多斯氢能产业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提供质量保障。三是形成生态服务能力,依托全链条检测能力为鄂尔多斯绿色氢能项目、装备制造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检测认证、进出口服务等支撑,助力形成产业集聚。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今年政府工作任务之首,并首次提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等产业发展。抓好重大项目是国家能源集团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实际行动,是全面落实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鄂尔多斯市正在加快推进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和北疆绿氢城建设。  3月26日,在2024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简称2024中国氢能展)上,国家能源集团发布“氢洲”项目。“氢洲”项目作为规模化、一体化、生态化、市场化绿氢项目落地解决方案,以建设鄂尔多斯世界级绿氢生态创新区为目标,依托鄂尔多斯丰富资源基础,发挥国家能源集团多元应用场景优势、中国氢能联盟生态优势以及氢能关键技术创新优势,落地清洁能源供应场景、创新氢储运场景、多元化应用场景和产业服务生态场景。
  • 中国首届光伏产品检测认证论坛成功举办
    8月13日,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英文缩写CQC)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09中国首届光伏产品检测认证论坛”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国家认监委总工程师刘卫军、扬州市副市长闻道才、江苏检验检疫局副局长郭喜良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任王克娇宣读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的贺信,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代表主办和协办单位致欢迎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陈伟主持开幕式。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和学术组织以及企业界的近300名代表参加了论坛。   在全球光伏发电市场的推动下,我国光伏制造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光伏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论坛借国家正式推出“金太阳工程”及一系列光伏产业扶持政策的东风,以“提升光伏产品质量、保证产业稳定发展”为主题,旨在推进国家新能源政策的贯彻实施,努力提升认证对中国光伏产业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据了解,这是国内第一次针对光伏产品和系统检测认证技术举办的专业论坛,同时也首创了认证机构、宏观政策研究机构以及专业学术机构联手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产业信息服务的范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极大兴趣,国内主要的认证检测机构、知名光伏产品生产企业以及部分港台和欧洲的光伏产品生产企业纷纷到会。   论坛举办期间,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认证与检测机构和企业的代表,围绕国家及地方新能源政策、国内光伏企业认证经验以及光伏认证检测技术等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国家认监委认证监管部沈军处长关于国家新能源认证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王斯成研究员关于国家光伏发电的激励政策与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全国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郭丰关于中国光伏标准的现状与展望等专题报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江苏顺大、无锡尚德等5家企业介绍了认证经验,上海交大、深圳电子产品检测中心等6家机构就认证检测技术作了大会交流,大家形成了许多技术共识,达成了许多合作意向。   论坛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为了保持我国光伏产品的质量,促进技术进步,推动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建立起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的认证体系。大家也一致认可,这次论坛抓住了光伏产品质量这个关键环节,以认证和检测技术为纽带,搭建认证机构、检测实验室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将为促进我国光伏产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希望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在国内光伏产品和系统质量认证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本次论坛得到了科技部、财政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悉心指导,扬州市人民政府以及扬州检验检疫局、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扬州国家光电产品检测中心给予了大力支持。   相关链接   光伏效应:光生伏特效应简称为光伏效应,指光照使不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组合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的现象。   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需要有蓄电池作为储能装置,主要用于无电网的边远地区和人口分散地区,整个系统造价很高 在有公共电网的地区,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连接并网运行,省去蓄电池,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造价,而且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好的环保性能。
  • TUV与中检联手 续写山东检测认证新篇章
    2011年11月25日莱茵技术-商检(青岛)有限公司十周年(简称"莱茵技术-商检(青岛)")活动暨合作签约仪式于青岛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薛勒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简称中检集团"CCIC")总裁孟庆发出席仪式,并分别代表两家公司签署了下一个十年建立合资公司的协议。同时,在当天还启动了青岛食品检验示范实验室,致力进一步加强本地检测实力,拓宽本地化服务范围和业务类型。出席的重要嘉宾还包括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周建安、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徐国启、青岛市崂山区高科园管委会主任焦明伟、青岛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秘书长张海防、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宝伟。     莱茵技术-商检(青岛)由德国莱茵TUV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于2001年共同投资设立,为山东境内及周边客户提供本地化检测、检验与认证服务。通过过去十年的发展,莱茵技术-商检(青岛)目前已经能为出口及内销的企业,包括工业及能源、交通、纺织品、玩具及化学、轻工产品、电子电气产品、太阳能/燃料电池技术、商用与工业产品、生命科学等行业的企业提供产品、管理体系及流程的安全、性能及节能环保方面提供咨询及检测、认证服务。此外,在青岛新建立的食品检验示范实验室,瞄准了山东省作为中国最大的食品加工出口基地的优势,旨在进一步拓宽莱茵技术-商检(青岛)的服务范围和业务类型,为食品制造及加工企业提供国际标准的咨询及个性化服务。   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材料,中国2010年食品产业总值超1万亿人民币,贸易出口总额达3,200亿人民币,并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山东省是中国最大的食品制造基地,2010年食品行业销售额达1,850亿人民币,占中国整个食品产业的18.29% 2010年利润达122亿元人民币,占整个中国食品行业的18.44%。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及食品制造加工业对品质和风险管理意识的提升,莱茵技术-商检(青岛)基于本地市场的需求,提供成本更低和周期更短的定制化服务,即被称为"替代科技"的自我品管实验室服务,帮助食品制造加工企业建立自行检测和品质管控的能力,可大大降低食品制造加工企业用于品质管控的成本、占地空间、及人员培训的成本与时间、避免可能出现的食品召回事件的发生,减少可能产生的损失,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与声誉。   依托德国莱茵TUV近140年致力于检测、检验与认证行业的全球经验和遍及全球61个国家500多家分支机构的广泛网络,及中检集团在中国深度参与国家及各部委的课题化研究、国家行业政策和各类标准的制定,使得莱茵技术-商检(青岛)能够满足山东省内及周边的企业无论出口或内销的需求,为中国华东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性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薛勒先生表示,"我们为能和中检集团进行下一个十年的合作深表荣幸。在过去十年愉快的合作中,德国莱茵TUV和中检集团发挥了各自的力量和优势致力于帮助中国的企业兑现产品质量、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承诺。我们希望通过与中国最优秀的第三方检验和认证公司的合作支持中国的制造业产品质量的提升和良好品牌形象的树立,继续合作充分印证了中检集团对德国莱茵TUV在中国拓展业务的大力支持和信任,以及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在服务范围的拓展和业务类型的多样化的体现。"中检集团总裁孟庆发先生表示:"中检集团与德国莱茵TUV双方通过互相借鉴和优势互补,为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贡献了力量。我们相信继续合作将为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能力提供坚实的基础。
  • 上海整合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破壁之路
    进行时:&ldquo 壁垒&rdquo 被打破 政府和市场各负其责   &ldquo 官办&rdquo 机构如何改制转型?上海市质监局副局长朱明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那就是&ldquo 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rdquo 。   探索新的环境下上海检验检测认证产业的市场化升级,助推区域经济乃至上海经济的转型发展。在此之前,闸北区一个老旧电梯的评估项目在公开招标后,被一家铁路系统的检验检测机构夺得。随后,闸北区还将组织一次照明检测方面的招投标,中标的第三方检测检验机构,同样有权承担对区内众多的照明市场进行抽检的任务。   &ldquo 如果说自贸区是政策研发基地,落户闸北的示范区就是一块&lsquo 试验田&rsquo ,通过集聚效应,凸显这一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这就像打破了一堵墙。&rdquo 上海市质监局局长黄小路认为,激发市场活力需要政府转变职能,理清检验检测市场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的问题。&ldquo 早在几年前,上海就提出打造全国检测认证高地的目标。上海质检体系目前的重点改革目标就是打破部门垄断、行业壁垒和条块分割,有序开放检验检测认证市场,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平竞争,形成一批&lsquo 可复制、可推广&rsquo 的方法,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经验。&rdquo 黄小路说。   据了解,目前闸北区检验检测认证业年产值已占全市1/6,区内已集聚检验检测机构56家,基本形成由国资、民营、外资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市场化检验检测认证体系。   改制更重要的是激活了企业&ldquo 竞争的心&rdquo 。上海德诺产品检测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上海乳品质检站,去年底改制成全民营的独立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改制后的新气象显而易见,董事长邬微指着刚换下的旧设备说:&ldquo 我们新置了一批价值1600万元的检测仪器,就是为了让检测参数更加全面、精准。&rdquo   闸北区对这一朝阳行业进行了战略性布局,区委书记翁祖亮表示,前两年,区里已将检验检测认证业列为五大重点培育发展的产业之一,这次区局联动,促成全国首家&ldquo 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rdquo 落户,将有助于闸北形成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ldquo 高地&rdquo ,希望借此&ldquo 东风&rdquo 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经济所所长马海倩建议,在闸北这片&ldquo 试验田&rdquo ,还需要完善一套适应产业特点的制度框架。其中包括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监管审查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税收和统计信息制度以及法律制度等等。   朱明认为,首先要改革的是政府管理的思路、模式,包括对现有法律法规的系统清理。落户闸北的示范区就是一块&ldquo 试验田&rdquo ,我们希望通过集聚效应,凸显这一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更重要的是,让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充分显现,为今后的健康发展扫除障碍、探索道路。   未来时:打开市场大门 成为创新的&ldquo 实验室&rdquo   近日,上海市质监局批复同意闸北自7月1日起优先承接自贸区有关检验检测3项改革。   一时间,各类检验检测认证企业涌向上海这一&ldquo 服务高地&rdquo ,面对咄咄逼人的态势,&ldquo 国家队&rdquo 感受到了民企&ldquo 抢饭碗&rdquo 的重重压力。那么脱离体制保护的&ldquo 国家队&rdquo ,在市场上还能拼得过外企、民企吗?全国首个&ldquo 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rdquo ,如何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产业发展、以领先标准产生辐射影响,以示范区检测认证平台为&ldquo 实验室&rdquo 又将寻求怎样的制度创新?   顶层设计&ldquo 示范区&rdquo 。认监委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所长乔东从&ldquo 顶层设计&rdquo 的视角勾勒出上海发展检验检测认证产业的战略意义。他说:&ldquo 涉及面广、自身庞大、与所有产业都相关的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在中国虽然经历了几十年发展,但是尚未形成集群。加快发展检验检测服务业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意义重大。&rdquo   近年来,发展检验检测服务业成为上海市闸北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突破口。2013年9月,以闸北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上海市质监局进一步出台了引入市场化机制、支持检测平台建设、提升审批效能等15条措施,促进闸北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   以标准形成可复制的经验。上海市认证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徐朝哲认为,发展检验检测认证行业有更为广泛的意义,&ldquo 还要包括标准、技术、规范的制定以及检验检测认证装备的研发、生产、制造&rdquo 。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行政系教授唐亚林则从辐射影响力的视角提出建议,他认为,&ldquo 示范区&rdquo 的意义在于可复制、可推广,要通过建立&ldquo 闸北标准&rdquo 推广经验,引领需求。唐亚林同时认为,体制内的&ldquo 国家队&rdquo ,无论是机构规模还是人员素质,短期内体制外企业还很难追赶,如果采用科学合理的转制方式,&ldquo 国家队&rdquo 只会更加强大。   示范区要成为制度创新的&ldquo 实验室&rdquo 。当检验检测认证行业打开&ldquo 市场&rdquo 大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企齐上阵,如何能在制度层面保证市场配置作用的有效发挥?这在&ldquo 全面深化改革&rdquo 的宏观背景下探讨,更加具有战略意义。   马海倩给了一个形象的比喻,&ldquo 产品、技术需要实验室,制度、战略同样需要&rdquo 。而闸北区获批全国首家&ldquo 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rdquo ,正可以发挥自贸区一样的实验室作用。她认为,首先需要市场准入制度的完善,不仅要对外建立公平、开放的环境,对内也需要实现资源整合。其次,要同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背后的行政管理制度,&ldquo 比如行政审批制度,不妨学习自贸区,建立&lsquo 权力清单&rsquo ,该管哪些明确出来&rdquo 。第三则是完善监管和安全审查制度。这对政府监管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 低压电器产品可在东莞检测认证
    “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低压电器通断试验检测平台’通过专家组验收。”这是日前记者从东莞市经信局获悉。这意味着今后东莞将会有能力为低压电器的产品提供权威的检测认证,减少了企业的实验时间和费用,促进了全省和华南地区的相关产业发展。   计划总投资3944万元   据悉,“低压电器通断试验检测平台项目”为2008年省级挖潜改造资金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专项项目。   据悉,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944万元,其中获省财政扶持200万元,实施期限为3年。   据介绍,项目完成了试验变压器、高低压开关、阻抗等非标设备的研发、设计、购置和安装共计384台套,其采用特殊结构设计的母线夹和新型大电流低阻抗电压转换装置等技术,解决了线路阻抗低和耐受电动力冲击能力高等技术难题,最大检测能力为450V,280KA,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通过了国家试验室认可,并承担了国家中低压输配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任务和CCC认证检验。   助力提升产品质量   低压电器通断试验检测平台为石龙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又一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记者从项目负责人处获悉,“其建成及投入使用填补了华南地区及东南亚大电流试验检测平台的空白,实现了我省低压电器大电流通断试验检测能力跨越式发展。”该项目将逐步发展成为广东省的低压电器技术研发基地。   据了解,过去,华南地区对于短路电流大于50KA的产品,低压电器企业只好把产品送到上海、西安、沈阳等地进行试验,从而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时间,拉长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
  • 美国消费品检测及认证规定再度延期执行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继续推行《消费品安全改进法》内多项条文,并于2009年12月采取多项重要监管行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系列消费品实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检测及认证规定的最后期限已获延长。   检测及认证规定押后执行   消费品安全委员会于12月18日一致通过延长检测及认证规定的押后执行期。虽然检测及认证规定的实施日期再一次推迟,但一些受监管的产品仍须遵守所有适用规例及禁令。   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指出,押后执行措施适用于以下儿童产品类别,包括含有被禁邻苯二甲酸盬的儿童玩具及儿童护理用品、适用ASTM F-963安全标准的玩具、软帽及玩具枪、的得球(clacker balls)、婴儿学行车、沐浴座椅、其他耐用婴儿产品、电动玩具、儿童全地形车、儿童床垫、儿童自行车、地毯及垫子、乙烯基塑胶薄膜及儿童睡衣。虽然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继续进行合格化验所认可工作,但押后执行措施仍会适用于上述儿童产品。直至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就个别产品类别发出认可化验所名单后90天,这些产品才须接受独立第三方检测及认证。   此外,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已通过,受含铅量限制的儿童产品,其认证及第三方检测规定押后至2011年2月10日后才实施。虽然儿童产品仍须符合百万分之三百的含铅量限制,但合格认证及第三方检测将继续押后执行。另一方面,自行车头盔、双层床、婴儿摇铃及潜水捧的押后执行措施将于2月10日届满,其后有关产品须附有根据第三方检测结果发出的证书。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已就若干类儿童产品公布化验所认证规定,这些产品的第三方检测规定将继续有效。   消费品安全委员会表示,2月10日后生产的若干类成年人产品须附有一般合格证明书,包括建筑玻璃材料、全地形车、成人双层床、含金属灯芯蜡烛、民用波段天线、接触型胶黏剂、香烟打火机、多用途打火机、纸板火柴、车房开门器、便携式气体容器、割草机、床垫、可移式垃圾箱、冰箱门锁、泳池滑梯、受《预防中毒包装法》管制的产品,以及受含铅油漆规例管制的油漆和家具。现时泳池渠盖须附有一般证明书。另一方面,押后执行措施仍适用于多类成年人产品,如自行车、地毯及垫子、乙烯基塑胶薄膜及服装。最后,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确定,根据《联邦有害物质法》须附有标签的产品毋须就上述标准进行额外认证。   部件检测临时政策   消费品安全委员会亦于12月18日一致通过采纳临时执行政策,允许进口商及本土生产商按以下方法为儿童产品零部件进行含铅量检测:(i)把整件儿童产品样本送往独立第三方进行检测,或(ii)对零部件油漆进行检测,以证明其符合百万分之九十含铅量上限,或对可接触的零部件进行检测,以证明其符合百万分之三百含铅量上限。除非扣件用于儿童产品中,否则大部分扣件如钮扣、拉链及螺丝均不属儿童产品,毋须进行含铅量检测。   耐用婴幼儿产品登记规定   根据《消费品安全改进法》的规定,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已公布耐用婴幼儿产品消费者登记最终规例。规例要求耐用婴幼儿产品生产商(1)为每项产品提供已付邮费的消费者登记表格 (2)保留已向生产商登记上述产品的消费者纪录 及(3)在每项产品上永久标示生产商名称及联络资料、产品型号及编号,以及生产日期。规例明确规定登记表格的内容及形式,亦制订通过互联网登记的规定。此外,规例禁止生产商利用或向任何人散播根据此规定收集回来的消费者资料,但若产品需要回收或有安全问题,则可按有关资料通知消费者。   延长休闲非公路用车规例谘询期   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延长休闲非公路用车的强制性安全标准谘询期,有关意见的最后提交限期由2009年12月28日延至2010年3月15日。   考虑实施墙板识别标签   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正就实施墙板识别标签征询意见,谘询期至2月16日。自2008年12月以来,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已收到多份关于来自中国的进口墙板相关问题的报告,现正对进口及本土制造的墙板进行调查。   消费品安全委员会透露,调查显示很难查明墙板的生产商和来源。因此,消费品安全委员会考虑制订定法例,规定墙板生产商为产品贴上标签或标记,以标示(1)生产商名称,(2)厂房名称及地点,(3)材料来源(天然石膏,合成石膏或混合石膏),(4)供应石膏的矿场或发电厂的识别编码,(5)墙板生产日期及(6)批次编号。
  • 南宁飞日润滑油有限公司检测中心通过认证
    近日,南宁飞日润滑油有限公司检测中心通过了广西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和认定并被授予计量资质认定认证资格,拥有资质认定检测能力项目27项,成为广西区润滑油行业中首家获此资格的润滑油检测中心。   南宁飞日润滑油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是广西润滑油行业中拥有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的机构。占地近1000平方米,下设七个检测室,拥有覆盖润滑油产品研发、生产、检测所需的专用精密仪器及检测设备60余台(套)。同时,南宁飞日润滑油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还拥有一支创新、务实、敬业的技术队伍。他们技术精湛、经验丰富,而且都是经过严格培训上岗,在自主研发、油品检验及技术服务等方面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具有认证资格后,南宁飞日润滑油有限公司检测中心具备了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基本条件和能力,可以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获准使用 标志。将成为润滑油行业内检测认证服务的最佳基地,为客户提供全面、系统、专业的咨询和技术服务。
  • 新机遇!检测认证再迎利好
    《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涉及检验检测、认证等内容如下:1. 建立完善新能源绿色消费认证、标识体系和公示制度。完善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加强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衔接。加大认证采信力度,引导企业利用新能源等绿色电力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2. 加快推动新能源装备标准和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建设国家新能源装备质量公告平台和关键产品公共检测平台。3. 加强新能源产业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推动计量、检测和试验研究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积极参与风电、光伏、海洋能、氢能、储能、智慧能源及电动汽车等领域国际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的制定和修订,提高计量和合格评定结果互认水平,提升我国标准和检测认证机构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原文如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22〕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5月14日(此件公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近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已基本进入平价无补贴发展的新阶段。同时,新能源开发利用仍存在电力系统对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接网和消纳的适应性不足、土地资源约束明显等制约因素。要实现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更好发挥新能源在能源保供增供方面的作用,助力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现就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一)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在土地预审、规划选址、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协调指导,提高审批效率。按照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的要求,鼓励煤电企业与新能源企业开展实质性联营。(二)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力度支持农民利用自有建筑屋顶建设户用光伏,积极推进乡村分散式风电开发。统筹农村能源革命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培育农村能源合作社等新型市场主体,鼓励村集体依法利用存量集体土地通过作价入股、收益共享等机制,参与新能源项目开发。鼓励金融机构为农民投资新能源项目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三)推动新能源在工业和建筑领域应用。在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支持工业绿色微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推进多能互补高效利用,开展新能源电力直供电试点,提高终端用能的新能源电力比重。推动太阳能与建筑深度融合发展。完善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体系,壮大光伏电力生产型消费者群体。到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鼓励公共机构既有建筑等安装光伏或太阳能热利用设施。(四)引导全社会消费新能源等绿色电力。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推动绿色电力在交易组织、电网调度、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体现优先地位,为市场主体提供功能健全、友好易用的绿色电力交易服务。建立完善新能源绿色消费认证、标识体系和公示制度。完善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加强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衔接。加大认证采信力度,引导企业利用新能源等绿色电力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鼓励各类用户购买新能源等绿色电力制造的产品。二、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五)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充分发挥电网企业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平台和枢纽作用,支持和指导电网企业积极接入和消纳新能源。完善调峰调频电源补偿机制,加大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水电扩机、抽水蓄能和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建设力度,推动新型储能快速发展。研究储能成本回收机制。鼓励西部等光照条件好的地区使用太阳能热发电作为调峰电源。深入挖掘需求响应潜力,提高负荷侧对新能源的调节能力。(六)着力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推动电网企业加强有源配电网(主动配电网)规划、设计、运行方法研究,加大投资建设改造力度,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着力提升配电网接入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合理确定配电网接入分布式新能源的比例要求。探索开展适应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直流配电网工程示范。(七)稳妥推进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支持新能源项目与用户开展直接交易,鼓励签订长期购售电协议,电网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协议执行。对国家已有明确价格政策的新能源项目,电网企业应按照有关法规严格落实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全生命周期合理小时数外电量可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在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地区,鼓励新能源项目以差价合约形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八)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科学合理设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长期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做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与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衔接。建立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考评指标体系和奖惩机制。三、深化新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九)持续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完善新能源项目投资核准(备案)制度,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依托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立新能源项目集中审批绿色通道,制定项目准入负面清单和企业承诺事项清单,推进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不得以任何名义增加新能源企业的不合理投资成本。推动风电项目由核准制调整为备案制。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多能互补、源网荷储、微电网等综合能源项目,可作为整体统一办理核准(备案)手续。(十)优化新能源项目接网流程。地方能源主管部门、电网企业要结合新能源项目发展需要,及时优化电网规划建设方案和投资计划安排。推动电网企业建立新能源项目接网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新能源项目可用接入点、可接入容量、技术规范等信息,实现新能源项目接网全流程线上办理,大幅压缩接网时间。接网及送出工程原则上由电网企业投资建设,电网企业要改进完善内部审批流程,合理安排建设时序,确保送出工程与电源建设的进度相匹配;由发电企业建设的新能源接网及送出工程,电网企业可在双方协商同意后依法依规回购。(十一)健全新能源相关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全国新能源资源勘查与评价,建立可开发资源数据库,形成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内各类新能源资源详查评价成果和图谱并向社会发布。建立测风塔及测风数据共享机制。完善新能源产业防灾减灾综合服务体系。加快推动新能源装备标准和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建设国家新能源装备质量公告平台和关键产品公共检测平台。四、支持引导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十二)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建设国家级新能源实验室和研发平台,加大基础理论研究投入,超前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推行“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推动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针对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可靠等问题开展系统性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加大对产业智能制造和数字化升级的支持力度。编制实施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升产品全周期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推进高效太阳能电池、先进风电设备等关键技术突破,加快推动关键基础材料、设备、零部件等技术升级。推动退役风电机组、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技术和相关新产业链发展,实现全生命周期闭环式绿色发展。(十三)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出台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电子信息技术与新能源产业融合创新。推动强链补链,依照新能源产业链分工对供应链上下游实施科学统筹管理。增加扩产项目信息透明度,增强设备、材料企业对产业供需变化的响应能力,防控价格异常波动,增强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指导地方政府做好新能源产业规划,落实光伏产业规范条件。优化新能源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加大侵权惩罚力度。规范新能源产业发展秩序,遏制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及时纠正违反公平竞争的做法,破除地方保护主义,优化新能源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和审批流程。(十七)大力推广生态修复类新能源项目。坚持生态优先,科学评价新能源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和效益,研究出台光伏治沙等生态修复类新能源项目设计、施工、运维等标准规范,支持在石漠化、荒漠化土地以及采煤沉陷区等矿区开展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效益的新能源项目。
  • 山东青岛出台检验检测认证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市场监管局、青岛市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青岛市检验检测认证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今后3年青岛市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统筹推进检验检测认证行业高质量发展。《方案》明确,到2026年,青岛市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数量达到600家,总营收100亿元,从业人员2.5万人,对外出具报告620万份/年,认证证书保有量6万张,产值过亿元机构达到15家以上。《方案》提出,围绕“四个聚力”统筹推进青岛市检验检测认证工作。聚力扩大检验检测认证产业规模,培育壮大从业主体,做优做强领军企业,加强国际互认合作;聚力培育检验检测认证知名品牌,推进品牌高端化建设,打造“一站式”技术平台,推进数字化智能建设,引育复合型专业人才;聚力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与产业协同发展,推进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促进质量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服务支撑乡村振兴,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聚力营造开放公平有序市场环境,优化市场准入机制,实施“一码通办”综合监管,推进车检“一件事”改革,推动服务研发创新,优化行业服务扶持政策。据了解,近年来,青岛市不断以创新拉升服务高线,稳步提升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青岛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中国检验检测学会、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政行企校”多元合作的检验检测装备技术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建立8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通过推行“岗课赛证”多能融通培训模式,培育拥有学历证书+X种专业资格证书+N种技能的“适销对路”多型技能人才;联合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开展常态化从业人员能力提升试点和设置全国认证认可评审员考点,完善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和能力评价等制度;推行“一平台、两清单、三纽带”检企对接前置服务模式,连续举办10场检企对接赋能重点产业链路演推介会,85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赋能12个重点产业链100余家链主、链上企业,达成81项合作协议,撬动全产业链增加值3000余万元,形成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并将其常态长效推进;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检验检测服务,打造以检验检测全产业链为主体的现代高技术服务业集聚高地,建成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崂山)、国家海洋设备质量检验中心(山东)、青岛自贸片区特色检测集聚基地和青岛国际检测认证总部基地(城阳)4个集聚园区,引进入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达到300家以上,引进培育年收入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培育年产值过千万元的检测认证机构20家以上。青岛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岛市已明确将检验检测认证确定为全市现代服务业十大领域之一,把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扩大行业规模,支持实力雄厚、国际影响力强、国际互认度高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落户,鼓励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进行专业化提升和规模化整合,着力培育出一批知名检验检测认证品牌。
  • 甘青两省开展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联合执法检查
    近日,甘肃、青海两省市场监管局组成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联合执法检查组,对甘肃省陇南、天水两市4家认证获证组织和8家检验检测机构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并对天水市秦安县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创建情况进行考核验收。此次联合执法活动是甘肃、青海两省市场监管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兰西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对于推进甘青两省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监管一体化建设,围绕国际化、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发展方向,深入开展两省认证与检验检测监管工作合作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联合检查组主要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条件要求、检验检测数据真实有效性、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运行、诚信经营主体责任有效落实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针对检查发现的一般性问题,联合检查组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检验检测机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各项标准要求规范检验检测行为,保证检验检测工作质量,确保检测数据真实有效。陇南、天水两市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表示,将跟踪督促问题整改,持续强化监管,督促获证组织和检测机构规范科学运转。联合检查组还根据甘青两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加强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县创建要求,对秦安县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创建情况进行考核验收。联合检查组听取了秦安县政府相关人员对创建工作情况的汇报和秦安县发改、商务等部门工作人员对有关问题的说明,现场查阅相关资料。随后,他们实地走访查看两个有机种植基地,并与相关生产加工企业和农业合作社代表围绕示范县创建所做工作、收益和成效进行交流。秦安县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快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继续大力推进有机产品公共品牌建设,打造有机产业发展链,增强发展活力。两省市场监管部门相关人员表示,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甘青两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标准统一大市场,积极履行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监管职能,加强交流合作,在信息共享、执法互助、人才交流、共享专家资源等领域积极对接,努力实现共建共管共赢,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区域认证认可与检验检测市场体系,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 长沙发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高质量发展十大项目
    认证认可与检验检测是加强质量管理、便利贸易交往、促进产业升级的有效服务手段,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技术基础。记者从长沙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日前,该局确定了“长沙市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高质量发展十大项目”,以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两业共融”为抓手,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长沙市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高质量发展十大项目是:单项逆变电源环境适应性试验、紧固件产品检测服务能力、湖南省产品合格证服务云平台、低空飞行器相关检测和试验服务项目、湖南智能网联产业服务中心项目、长沙市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子平台、医学计量校准项目、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测试评价关键技术、电池综合检验检测平台、动物医学第三方精准检测实验室项目。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全力推动检验检测行业向规范化、专业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培育具有CMA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及企业580家,培育了建筑工程、医学检测、智能网联等9大优势领域,打造“检验检测+”全产业链布局,全链产值突破325亿元,同比跃居全国省会城市前五。以岳麓高新区为核心承载区,建成检验检测认证总部、检验监测认证及检测装备智造、洋湖国际汽车检测、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等“六大基地”,SGS通标、BV必维、天祥集团、华测检测等165家优势企业入驻平台,中国计量院长沙基地、国网电科院湖南检测中心等重大项目投产达效,新建国家计量标准24个。打造产业品牌,矿山研究院、超创电子等29家企业获批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挥双国家级平台效应,举办检验检测技术高峰论坛暨分析测试展览会等四长联动创新活动157场次,大幅提升“长沙检验检测之都”知名度。
  • 十六部门发文:检验检测认证再迎利好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六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积极发展检测、评估、认证服务。建立数据安全检测评估体系,加强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评测等相关体系衔接,培育第三方检测、评估等服务机构,支持开展检测、评估人员的培训。支持开展数据安全技术、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认证。鼓励检测、评估、认证机构跨行业跨领域发展,推动跨行业标准互通和结果互认。推动检测、评估等服务与数据安全相关标准体系的动态衔接。指导意见全文如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网信办、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委、局)、科技厅(委、局)、公安厅(局)、国家安全厅(局)、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国资委、税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委、厅)、知识产权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银保监局,各证监局,有关企业:数据安全产业是为保障数据持续处于有效保护、合法利用、有序流动状态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新兴业态。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推动数据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各行业各领域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和价值释放,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制定本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以全面提升数据安全产业供给能力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需求为导向、人才为根本,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补齐短板,促进各领域深度应用,发展数据安全服务,构建繁荣产业生态,推动数据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数据安全产业体系和能力,夯实数据安全治理基础,促进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二)基本原则。坚持创新驱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资源要素配置,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数据安全合法权益,依靠人民智慧发展产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坚持需求牵引,以有效需求引领产业供给,以深度应用促进迭代升级。坚持开放协同,注重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合作,协同推进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创共享。(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数据安全产业基础能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生态和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标准供给结构和覆盖范围显著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大幅提升,重点行业领域应用水平持续深化,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数据安全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建成5个省部级及以上数据安全重点实验室,攻关一批数据安全重点技术和产品。——应用推广成效显著。打造8个以上重点行业领域典型应用示范场景,推广一批优秀解决方案和试点示范案例。——产业生态完备有序。建成3-5个国家数据安全产业园、10个创新应用先进示范区,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到2035年,数据安全产业进入繁荣成熟期。产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数据安全关键核心技术、重点产品发展水平和专业服务能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各领域数据安全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显著提高,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产业人才规模与质量实现双提升,对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幅提升。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四)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进新型计算模式和网络架构下数据安全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支持后量子密码算法、密态计算等技术在数据安全产业的发展应用。优化升级数据识别、分类分级、数据脱敏、数据权限管理等共性基础技术,加强隐私计算、数据流转分析等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大数据场景下轻量级安全传输存储、隐私合规检测、数据滥用分析等技术。建设和认定一批省部级及以上数据安全重点实验室,鼓励产学研用多方主体共建高水平研发机构、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开展技术攻关,推动成果转化。(五)构建数据安全产品体系。加快发展数据资源管理、资源保护产品,重点提升智能化水平,加强数据质量评估、隐私计算等产品研发。发展面向重点行业领域特色需求的精细化、专业型数据安全产品,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解决方案和工具包,支持发展定制化、轻便化的个人数据安全防护产品。提升基础软硬件数据安全水平,推动数据安全产品与基础软硬件的适配发展,增强数据安全内生能力。(六)布局新兴领域融合创新。加快数据安全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交叉融合创新,赋能提升数据安全态势感知、风险研判等能力水平。加强第五代和第六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的数据安全需求分析,推动专用数据安全技术产品创新研发、融合应用。支持数据安全产品云化改造,提升集约化、弹性化服务能力。三、壮大数据安全服务(七)推进规划咨询与建设运维服务。面向数据安全合规需求,发展合规风险把控、数据资产管理、安全体系设计等方面的规划咨询服务。围绕数据安全保护能力建设与运行需求,积极发展系统集成、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安全审计等建设运维服务。面向数据有序开发利用的安全需求,发展数据权益保护、违约鉴定等中介服务。(八)积极发展检测、评估、认证服务。建立数据安全检测评估体系,加强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评测等相关体系衔接,培育第三方检测、评估等服务机构,支持开展检测、评估人员的培训。支持开展数据安全技术、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认证。鼓励检测、评估、认证机构跨行业跨领域发展,推动跨行业标准互通和结果互认。推动检测、评估等服务与数据安全相关标准体系的动态衔接。四、推进标准体系建设(九)加强数据安全产业重点标准供给。充分发挥标准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产业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标准化。鼓励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普通高等院校及职业院校等各类主体积极参与数据安全产业评价、数据安全产品技术要求、数据安全产品评测、数据安全服务等标准制定。高质高效推进贯标工作,加大标准应用推广力度。积极参与数据安全国际标准组织活动,推动国内国际协同发展。五、推广技术产品应用(十)提升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应用水平。深度分析工业、电信、交通、金融、卫生健康、知识产权等领域数据安全需求,梳理典型应用场景,分类制定数据安全技术产品应用指南,促进数据处理各环节深度应用。推动先进适用数据安全技术产品在电子商务、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线上办公、直播新媒体等新型应用场景,以及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等重大数据基础设施中的应用。推进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全同态加密等数据开发利用支撑技术的部署应用。(十一)加强应用试点和示范推广。组织开展数据安全新技术、新产品应用试点,推进技术产品迭代升级,验证适用性和推广价值。遴选一批技术先进、特点突出、应用成效显著的数据安全典型案例和创新主体,加强示范引领。开展重点区域和行业数据安全应用示范,打造数据安全创新应用先进示范区,集中示范应用并推广数据安全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六、构建繁荣产业生态(十二)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立足数据安全政策基础、产业基础、发展基础等因素,布局建设国家数据安全产业园,推动企业、技术、资本、人才等加快向园区集中,逐步建立多点布局、以点带面、辐射全国的发展格局。鼓励地方结合产业基础和优势,围绕关键技术产品和重点领域应用,打造龙头企业引领、具有综合竞争力的高端化、特色化数据安全产业集群。(十三)打造融通发展企业体系。实施数据安全优质企业培育工程,建立多层次、分阶段、递进式企业培育体系,发展一批具有生态引领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特色优势的数据安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一批技术、产品全球领先的单项冠军企业。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带动中小微企业补齐短板、壮大规模、创新模式,形成创新链、产业链优势互补,资金链、人才链资源共享的合作共赢关系。(十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建立健全数据安全风险库、行业分类分级规则库等资源库,支撑数据安全产品研发、技术手段建设,为数据安全场景应用测试等提供环境。建设数据安全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创新支持、供需对接、产融合作、能力评价、职业培训等服务,实现产业信息集中共享、供需两侧精准对接、公共服务敏捷响应。七、强化人才供给保障(十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普通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加强数据安全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强化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实习实训等。制定颁布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标准、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培养壮大高水平数据安全工程师队伍,鼓励科研机构、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优质企业和培训机构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通过联合培养、共建实验室、创建实习实训基地、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培养实用型、复合型数据安全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推进通过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人才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遴选推广一批产业发展急需、行业特色鲜明的数据安全优质培训项目。充分利用现有人才引进政策,引进海外优质人才与创新团队。八、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十六)推进国际产业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双多边机制,加强数据安全产业政策交流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安全产业合作,促进标准衔接和认证结果互认,推动产品、服务、技术、品牌“走出去”。鼓励国内外数据安全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应用推广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探索打造数据安全产业国际创新合作基地。支持举办高层次数据安全国际论坛和展会。鼓励我国数据安全领域学者、企业家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工作。九、保障措施(十七)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国家数据安全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将发展数据安全产业作为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的基础性任务,央地协同打造数据安全产业链创新链。各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发展合力,确保任务落实。各地有关部门要强化资源要素配置,推动产业发展重大政策、重点工程落地。(十八)加大政策支持。研究利用财政、金融、土地等政策工具支持数据安全技术攻关、创新应用、标准研制和园区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数据安全企业享受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优惠政策。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投向数据安全领域,支持数据安全保险服务发展。支持数据安全企业参与“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通过国家产融合作平台获得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十九)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数据安全制度体系建设,细化明确政策要求。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建立健全行业自律及监督机制,建立以技术实力、服务能力为导向的良性市场竞争环境。科学高效开展数据安全产业统计,健全产业风险监测机制,及时研判发展态势,处置突出风险,回应社会关切。加强教育引导,提升各类群体数据安全保护意识。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2023年1月3日
  • 菜地虚设检测仪和追溯码 管理及认证混乱
    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的当下,所谓的“有机食品”让惶惶不安的消费者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但这根稻草并不那么可靠   “臭,就是个臭。”   1月19日,走进位于北京大兴区的留民营村,空气中弥漫着奇臭无比的鸡粪味道,很浓很浓。一年四季都是这个味儿,村子里的居民说,他们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环境。   但奇臭的留民营村却被赋予了众多美誉:“全球环保五百佳”“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中国绿色村庄”,等等。   一眼看去,留民营村与京郊其他的村子并没有多大区别。但道路两旁每隔几百米便出现的各种企业和气势恢宏的村委会大楼却向外来人显示闻名京城的留民营村子的富庶:800多人的村子,2008年全村工农业产值却达2.05亿,人均收入15000元。   如今的留民营生态农场,形成了以沼气为中心,串联农、林、牧、富、鱼的生态系统,以及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体系,可谓独霸一方。农场成立的北京青圃园菜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圃园)发展有机蔬菜基地500亩,产品销往京津两地24家大型超市及机关团体。据其介绍,几十个大棚每年能生产4000吨左右的有机蔬菜,占据着整个北京有机蔬菜市场50%左右的市场份额。每天都会有3吨左右的蔬菜从这里运往家乐福、沃尔玛等市区超市。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个号称北京最大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很可能并未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的生产体系进行种植加工。   随处可见的农药与化肥   厂房外整齐分布的大棚便是青圃园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每个大棚门内墙上都贴有生产活动记录:蔬菜品种、生长期、施肥、灌溉、灭虫状况、负责人、采收等详细信息。根据记录,大棚主要是以村里养鸡场发酵后的鸡粪作为有机肥料,而除虫则使用天然药物苦参碱和灭虫灯、人工灭虫等方式。   进入冬季,温度的限制使普通菜地只能处于“农闲”状态,工作的只能是一些钢架大棚。尽管鸡粪的漫天弥散为蔬菜的种植增添了些许“有机理念”,但看似严格管理的过程并非滴水不漏。在青圃园大约40多栋大棚内,随处可见的是多菌灵、吡虫啉、啶虫脒等各种农药,有的包装袋还没有开封。   而有机食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生产、采集、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标准,绝对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食品添加剂等。   在被问及这里是否会有菜农使用农药或者化肥时,青圃园总经理助理刘梦贤对公司管理十分自信:“从公司来说,如果农民要买化学农药,他就得自己掏钱。基地所有的投入品都由公司统一购买,统一管理,可以保证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并且公司会定期检查大棚生产情况,以确保蔬菜的安全性。”   在基地工作的一位菜农介绍,公司以承包的方式将大棚交给他们管理,蔬菜的种植都由自己负责,种出的蔬菜由公司统一收购,收购价格由蔬菜公司制定,经过包装后供应市区超市。   但是青圃园一办公人员却透露,虫子多的时候,他们会用一些农药。同时,留民营村一位农民说:“只要看不见,他们一样用化肥,都是价格不菲的好复合肥,200多元一袋。在植物生长的关键期还用尿素。”   对此刘梦贤感到很愤怒:“这简直无中生有,你不要拿这个来敲诈我们,我们公司做事很放心,是严格按照有机标准来做的。”   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发现农药,并非只有留民营村这一处。   在位于北京昌平小汤山百年绿源有机种植园(以下简称百年绿源)和金六环农业园(以简称下金六环)基地大棚内,也发现了一些农药和化肥。   百年绿源市场部经理王鹏飞就此问题3次拒绝回答。然而,百年绿源一种植工人却给出了答案:“蔬菜起虫子很普遍,夏天长了虫子,有时就用手拿,但也会用低毒农药。”   金六环虽然曾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农产品供应基地,但在其蔬菜大棚中也发现了尿素和硫酸钾复合肥。   “这些农药和化肥基本都不能使用。这是严重违背有机规则的。”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一负责人告诉《科学新闻》,“不能持续符合标准、技术规范要求的企业,按照《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认证机构应当对这样的企业及时作出暂停、撤销认证证书的决定。”   虚设的检测仪和追溯码   菜农负责蔬菜种植,公司提供生产资料并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督,蔬菜收获后由公司统一收购,检测合格后包装运往超市。从生产到销售,整个过程似乎完全符合有机食品生产标准。  但是,在青圃园记者发现,蔬菜加工过程同样存在问题。虽然刘梦贤一再强调公司对蔬菜都会进行抽查,检测农药残留,以确保蔬菜达标。但菜农的说法却截然相反:“公司对收购的菜基本没有检查,几乎所有的蔬菜都能通过。”   “我们有单独的检测。我们检测了,但是菜农们不知道。”刘梦贤说。但是,青圃园的对外宣传栏上却清清楚楚地定格着“农药残留检测仪一台”——也就是说,检测、筛查程序应该在本处完成。   在公司加工车间可以直接看到待装的蔬菜堆放在公司办公室后的仓库内,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仓库旁边就是生产车间,工人甚至没有统一的工作服。形形色色的蔬菜按照一定重量放入一次性塑料盒内包装,并贴上有机食品标志和质量追溯码。“我们就是这样的流程,拿来标志和追溯码,直接粘在上面,就可以发往城里了。”   进一步调查可以发现,追溯码也形同虚设,似乎起不到任何作用。通过查询电话12316,随机输入几个有机蔬菜的追溯码,得到的却是“无法查询到产品,追溯码错误”的语音回复。而另一个查询方法,登陆北京农业局质量追溯系统也只显示生产基地名称,并无其他信息。   “由于消费者层次不齐,给出产地信息即可。只有管理部门(后台)才能看到详细的种植、采收、加工、生产批次甚至哪个大棚生产等信息,而这些信息(对外)都被屏蔽掉了。”北京农业局质量安全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机食品生产时虽然不能使用化学农药,但可以使用生物农药,如果这些信息公布的话,就更容易引起误导。消费者只要知道是哪里生产的,我认为就够了。”   “买回来就直接吃了,谁还会去追踪啊,甚至有的都不知道这码事。”消费者给出了自己的声音。食品追溯体系虽然可以监督和保障食品的合格安全、提高和促进居民生活质量,但是现状遇冷如此。   混乱的认证标志   百年绿源的情况更是不妙。对于2007年刚刚成立的百年绿源来讲,目前只是通过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正处于“有机转换期”,还没有走到“有机产品认证”这一关——其转换期要延续到2010年9月16日。   然而在该公司网站上却可以看到“本企业生产蔬菜、水果通过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机产品认证”的关于有机食品的宣传和出售口号。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机产品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完全没有权利的,而且我们也不会给他们发放有机标志。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会对他进行惩治,不可能任其发展。”   一个农场在申请有机产品认证后,要有1~3年的转换期才能正式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在转换期内农场要完全按照有机认证标准要求进行生产,但其产品不能叫有机产品,只能叫“有机转换产品”。   按照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管理》规定:在有机产品转换期内生产的产品或者以转换期内生产的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应当使用中国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标志。处于转换期的食品是不能按照有机食品进行出售的,并且只能粘贴“有机转换标志”。“有机转换标志”和“有机食品标志”有着颜色上的本质区别:前者为棕色,后者为绿色。   “企业认证的产品在转换期间,必须使用转换标志。在这个过程中,绝大多数企业是严格遵守这一标准的。但是,个别企业无视规定,有可能是他们自己印制的。”前述农业部官员说。   按照《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规定第四十二条:对伪造、冒用、买卖、转让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认证标志等其他违法行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所以认证机构和监管部门如国家认监委和农业部都应该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此类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甚至做出撤销的决定。”前述农业部官员说。   但是一位百年绿源工作人员却认为,虽然“只是有机转换产品,但是也可以当作有机食品,因为我们有‘有机食品标志’。‘转换’可以说是有机的,也可以说是绿色的。”当《科学新闻》记者问到是怎么拿到“中国有机食品”标志的,该工作人员闭口不谈。   利益分割   家乐福、沃尔玛等经过包装的有机蔬菜被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有机专用货架上,不时有顾客被这包装精美的蔬菜所吸引,而其中大部分顾客看到不菲的价格后转身走开去挑选相对便宜的普通蔬菜。有机蔬菜价格是同类普通蔬菜的3~10倍甚至更高。   “这是什么辣椒,两个竟然要20多块?”一位顾客显然被有机蔬菜昂贵的价格吓到了。而旁边一位阿姨正在将选定的有机蔬菜放进自己的篮子,“贵是贵了点,但主要是花钱买放心。”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购买蔬菜的顾客,没有人知道有机蔬菜的具体标准。“有机食品没有污染、十分安全。”专门负责有机蔬菜销售的售货员告诉记者。虽然售货员尽力向顾客推荐高价有机蔬菜,但她对有机蔬菜了解也明显不足。   高价背后隐藏着的庞大利益空间,被层层分割。   集体管理、个人承包是大部分有机种植基地的管理模式,“一人两个中棚、半个大棚蔬菜统一送到加工厂,然后走超市。加工厂定好价格,种植户只负责将菜送到加工厂即可。到时候有奖金,有提成。”   利益的驱使某种程度上也会导致生厂商从普通种植户那里进货,“要是他们缺菜了,也要到普通村民那里收购,价格稍高些。”留民营一村民告诉《科学新闻》。这种进货的结果是贴着有机标签出卖普通蔬菜,吃亏的只能是不知真相的消费者。   “供货价格根据成本来定,成本包括人工、有机生物农药、有机肥、水电费以及其他损耗。与普通蔬菜价格差别大主要是因为这些成本比较高。”刘梦贤给出了价格的基本出炉参考。   但是《科学新闻》记者调查发现,青圃园从种植户手里的进货价格,每公斤的蔬菜价格在0.44~4.32元之间变化,而其给超市的供货价格则要翻上数倍到数十倍,每公斤都在十几元,然后经销商再以每公斤20甚至30多元的价格卖给普通消费者。这其中巨大的利益空间,基本被生产商和经销商所赚取。   管理漏洞   “个别企业偷偷使用农药和化肥,以及不按规定乱贴有机食品标志这种行为在市场和生产上是存在的。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根据《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直至企业做出整改措施。如果还继续坚持,将会做出撤销决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认证机构负责人说。   “认证机构对企业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对自己认证的企业每年抽查10%。从国家层面来讲,作为有机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部门——国家认监委——也要对认证机构的检测活动、市场上的有机产品的抽查,应该负有主要责任。”   对于有机标志的使用,“伪造也好,冒用也好,企业首先一定要树立诚信,认证监管部门应该加大对有机标志的使用监管。”前述认证机构负责人认为。   化肥农药的随意使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企业不讲诚信,不按有机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只能依法处理,我们也很无奈。但是作为认证、监督机构,在工作中也有疏忽的时候,管理上肯定有漏洞。”那么多企业,不可能每天24小时盯着去检查,“不管哪家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目前只能做到不定期对其生产、加工、产品等整个过程进行抽查。”
  • 聚势向新!正泰鑫辉与无锡市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
    8月3日,正泰电器(601877)控股子公司——浙江正泰鑫辉光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泰鑫辉”)与无锡市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以下简称“无锡检研院”)在乐清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在产品标准研发与制订、测试仪器设备研发、正泰鑫辉产品高端品质认证及零碳工厂、绿色工厂评价、博士后工作站共建等NQI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和科研领域进行全方位互利合作。  乐清市科学技术局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苏海坚,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东,无锡检研院副院长、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张栋兵,国信认证无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钦卫国,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光伏产品检测部部长马超,国家高端储能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储能市场发展部部长王勋,正泰电器总裁、正泰鑫辉董事长张智寰,正泰低压研究院总经理何胜,正泰鑫辉副董事长吴春光,董事、总经理何爱会,董事李云桂,常务副总经理彭祁军等出席签约仪式。  在全球化不断加速的今天,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必由之路,此次合作不仅彰显了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对正泰鑫辉质量技术水平和品牌价值的高度认可,更是正泰鑫辉依托专业技术平台的综合服务能力,助力其在光伏行业开启绿电连接产业链绿色低碳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苏海坚代表乐清市政府对顺利签约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在全球文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深化企业科技、对外开放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他希望以此次签约仪式为契机,成功打造乐清市院企合作示范样板。  张栋兵为仪式致辞,他表示光伏中心是我国首个建成运行的国家级光伏产品质检机构,院所属多个国家质检中心技术服务平台,同时也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等国家部委的示范基地、评价实验室、科技创新平台和装备评定中心,在各自服务行业领域具备一定的权威性与影响力。双方于前期已开展良好合作,未来将继续深入、再延续,合作共赢再升级,助力正泰鑫辉提炼优势技术指标,打造差异化产品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随后,张智寰表示,正泰鑫辉在敏捷开发、产品研发方面思路清晰明确,未来还将积极推动产品标准研发,拓展双方合作,使正泰鑫辉真正成为优秀的绿电连接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此次签约仪式为正泰鑫辉与无锡检研院所属的光伏中心(CPVT)、国家储能质检中心(CEST)、国信认证无锡有限公司(CBC)达成战略合作。会上,正泰鑫辉获颁国内首张接线盒连接器产品CBC碳足迹证书。  此外,双方就绿色工厂和零碳工厂、光伏储能产品认证、光伏产品海上典型气候户外实证检测、CBC“国品优选”高端品质认证等领域举行了系列合作签约。正泰鑫辉始终坚守双碳之路,助力绿电发展,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贡献自身力量。  心向往之,行必能至。正泰鑫辉将依托自身技术、产业化创新方面的强大动能,与无锡检研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更高效、更可靠、更绿色、更可持续的产品,致力于成为光伏电力绿电连接系统解决方案的优秀提供商。  正泰鑫辉  正泰鑫辉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于2023年3月成立,是专业从事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储能连接器等绿电连接系统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及技术咨询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以不懈的努力为国内外顾客研制更好的光伏连接器,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 国务院发布两份重磅文件!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再迎利好
    “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首先是国务院昨日印发的《“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这份规划多处提到检验检测认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鼓励行业协会、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和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隐患排查、管理咨询、检验检测、预案编制、应急演练、教育培训等活动。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市场化改革,支持第三方检测认证服务发展,培育新型服务市场。2、建设地震科学实验场和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大灾巨灾情景构建工程。建设火灾防治、消防救援装备、防汛抗旱和气象灾害防治、应急救援机器人检测、无人机实战验证、应急通信和应急装备物联网、大型石油储罐火灾抢险救援、城市跨类灾害事故防控、煤矿深部开采与冲击地压防治、高瓦斯及突出煤矿灾害防治等研究基地。3、着力推动一批关键技术装备的统型统配、认证认可、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4、加大重点设施设备、仪器仪表检验检测力度。“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另一份文件是2月11日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对“十四五”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导向、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等作出全面安排,增强农业农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和“压舱石”的稳定作用,持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其中涉及检验检测认证内容如下:1、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建立健全农业品牌监管机制。2、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体系,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范围,强化基层监管和检验检测队伍建设,推行网格化监管和智慧监管。3、建设一批重点区域生鲜乳质量检测中心。
  • 一地方出台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聚焦“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数字化、规范化”发展目标,围绕服务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创新集群,补齐产业链创新链中知识产权与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领域、服务能力的短板,打造高水平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创新集群,助力产业集群攻克卡脖子技术、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国际竞争力。《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产业规模更加壮大,主营业务收入超250亿元;营收超亿元的机构总数达30家;累计引育国内外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知名机构、总部机构40个。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载体布局更加优化,建成一批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领域重点项目,建成国家、省知识产权、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区)9家。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产业成效更加凸显,3年累计新增国内发明专利授权57000件,累计新增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达3000件,累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超350亿元;累计建成国家、省级质检中心、计量中心38个,累计获批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工程技术)中心18个。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综合实力居于全国大中城市领先行列。《行动计划》明确,检验检测认证发展围绕苏州市四大产业创新集群及绿色低碳、民生保障领域六大方向,具体包括:电子信息领域检验检测认证做专做精、装备制造领域检验检测认证做大做强、生物医药领域检验检测认证提档升级、先进材料领域检验检测认证加快技术攻关、绿色低碳领域检验检测认证拓宽覆盖范围、民生保障领域检验检测认证做深做细。知识产权服务发展重点围绕知识产权数据加工与应用服务做强做深、知识产权代理服务行业提质增效、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做优做精三大方向。 《行动计划》要求,要从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支持行业做大做强、提升区域发展能级、提升服务产业链能力、拓展国际服务能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协同融合发展、严格行业监管执法8个方面,推动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服务供给水平显著提升。为推动该行动计划加快实施,从2023年开始,苏州市重点推进苏州国家质量基础基地、知识产权国际服务平台等21个重点项目建设,在各地区全面布局符合地方产业特色的检验检测认证能力。此外,还将从开展行业调研、健全行业统计制度、加强地区考核激励等方面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 HBK苏州生产基地通过ISO 13485认证
    HBK苏州生产基地通过ISO 13485认证,更好地履行对医疗器械质量和安全的承诺。2023年6月28日,测试和测量解决方案专家HBK自豪地宣布,其苏州生产基地最近获得了ISO 13485认证。这一成就彰显出HBK对医疗器械质量和安全的坚定承诺。ISO 13485认证是专门为医疗器械制造商设定的著名认证。它确保医疗器械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配送符合严格的监管要求,并满足客户期望。通过获得这一国际公认标准,HBK提升了其作为可靠医疗供应商的声誉。HBK的承诺卓越不仅仅是遵守,ISO 13485标准让HBK能够采用系统方法来优化流程并降低风险。通过主动发现潜在风险和简化工作流程,HBK改善运营效率,减少浪费,并提高生产力。该认证不仅增强了HBK的竞争优势,也体现了HBK致力于打造卓越质量成果。质量经理侯寅表示:“这一重要的里程碑是我们每个人遵守质量、安全和持续改进承诺的机会,作为先进医疗器械的领先供应商,我们共同庆祝这一成就,我们作为值得信赖的全球创新者合作伙伴的声誉也获得了提升。”苏州ISO 13485认证是HBK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作为一家创新驱动型公司,HBK致力于为创新者赋能,超越预期,并对医疗行业产生持久影响。关于ISO 13485标准ISO 13485是专门为医疗器械行业设计的质量管理体系(QMS)国际标准。它确保医疗器械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配送符合监管要求,并满足客户期望。以ISO 9001标准为基础的ISO 13485包括医疗设备行业的额外要求。
  • 崂应参加2016青岛市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创新与发展”论坛
    2016年7月8日,由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主办,青岛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保障,青岛中德生态园管理委员会协办的2016青岛市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创新与发展”论坛,在青岛国家质检中心基地隆重举行。青岛崂应所作为环保监测仪器行业的一份子受邀并出席了此次论坛。市质监局刘龙江副局长、中德生态园管委张磊娜副主任以及98家驻青外资、独资和行政事业单位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企业)等共120多人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由政府主管部门主导,由驻青相关机构参加。主要研究和探讨青岛市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发展、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研发贸易、创建青岛检验检测设备创新产业园区、政府对相关产业机构的扶持和引导政策等建议意见,同时为广大驻青检验检测认证企业提供一次学习交流融合发展的契机。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重要论述为指引,青岛崂应也正在努力提升自己的产研技术水平,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健全自己的营销与服务网络。品牌代表着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也是企业各种要素的长时间积淀,从“品牌”的建设里程可以看出企业的文化、传统、精神和理念。品牌的打造不是一蹴而就,这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崂应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在环保监测事业的道路上上下求索。
  • ACCSI2018同期参观中国常州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
    p style=" TEXT-ALIGN: left"    strong 我要测网讯 /strong 4月16日,常州,在第十二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18)召开之际,部分与会听众参观了中国常州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走进常州检测认证产业园三个实验室:常州进出口工业及消费品安全检测中心、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常州)有限公司(SGS)、常州市波肯纺织检测有限公司。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wycimg/bbaf6cb2-c9d3-425e-a7fc-2c4412634c3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参观照片 br/ /strong /p p   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端环节,也是国务院明确的八个高技术服务业之一。 br/   常州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是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发展改革委联合发文支持江苏建设国家检验检疫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设立南京、无锡、常州、苏州4个园区。该园区是继广东之后,全国首批第二家获准建设的国家级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 br/   地处常州天宁的中国常州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是目前全国唯一由检验检疫部门牵头成立的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一年多来,先后有SGS、ITS等外资,中汽认证、中建认证、中钢集团等国有,京东集团、金域检测、兰卫检测等民营企业签约入驻,形成外资巨头、国有龙头、民营精英全面发展的局面。 br/   签约企业紧密围绕轨道交通、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产业,为服务常州及周边智能制造企业提供了有力、精准的技术支撑。检地双方密切合作,在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一带一路”检验检测信息智库、项目引领招商引资、“检地企校”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产业园从初步规划到初具规模,实现了规划面积2.35平方公里全省第一,成为第一批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特色基地,成立全国第一家检验检测认证学院,开创全国第一例检验检测行业“检地企校”四方合作模式“四个第一”。 /p
  • 两份重磅文件发布!对检测认证有这些新消息
    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 ,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提出了具体意见。《意见》明确提到推进质量和品牌信用建设。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强化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方面诚信要求,扩大国内市场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水平。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推动企业将守法诚信要求落实到生产经营各环节,加强中华老字号和地理标志保护,培育一大批诚信经营、守信践诺的标杆企业。查看全文请点击;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另一份文件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对中医药工作进行了决策部署,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发展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这份规划部分提涉及检验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加强中药安全监管。提升药品检验机构的中药质量评价能力,建立健全中药质量全链条安全监管机制,建设中药外源性有害残留物监测体系。加强中药饮片源头监管,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中药饮片、中成药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中成药监测、预警、应急、召回、撤市、淘汰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加强中药说明书和标签管理,提升说明书临床使用指导效果。2.加强道地药材生产管理。制定发布全国道地药材目录,构建中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加强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鼓励利用山地、林地推行中药材生态种植,优化生产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开展道地药材产地和品质快速检测技术研发,集成创新、示范推广一批以稳定提升中药材质量为目标的绿色生产技术和种植模式,制定技术规范,形成全国道地药材生产技术服务网络,加强对道地药材的地理标志保护,培育一批道地药材知名品牌。3.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健全中药材种植养殖、仓储、物流、初加工规范标准体系。鼓励中药材产业化、商品化和适度规模化发展,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鼓励创建以中药材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以中药材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强镇。制定实施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继续推进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探索将具有独特炮制方法的中药饮片纳入中药品种保护范围。加强中药材第三方质量检测平台建设。研究推进中药材、中药饮片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强化多部门协同监管。加快中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加强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提升中药装备制造水平,加速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化和现代化。4.丰富中医药健康产品供给。以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功能性化妆品、日化产品为重点,研发中医药健康产品。鼓励围绕中医养生保健、诊疗与康复,研制便于操作、适于家庭的健康检测、监测产品及自我保健、功能康复等器械。
  • 2023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年度风云榜机构亮点
    (排名不分先后)1零碳工厂评价业务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零碳工厂评价业务是服务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检”)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编制定发布团体标准《零碳工厂评价规范》,并获得中国节能协会的认可,成为第一批零碳工厂评价认证服务机构。下一步,中国中检将横向带动零碳园区、零碳景区、零碳校园、零碳建筑等相关业务的落地和发展,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央企力量。点评承担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专项工作是中国中检积极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双碳”标准化水平、争建“双碳”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促进“双碳”业务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国内乃至国际首个完整的“零碳工厂”建设标准和评价细则,该标准的制定和发布为国内工业企业创建零碳工厂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指标体系,也为第三方机构开展相关评价工作提供了可遵循的准则。2全球最大海上新能源风叶检测平台投入使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位于江苏省射阳县临港工业区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射阳新能源创新基地是全球唯一可满足200米级叶片测试的检测平台,于2023年8月全面投入使用。该平台各项指标均为世界之最,最大静力载荷23万千牛米,最大疲劳载荷12万千牛米,测量叶片长度可达200米级。点评全尺寸叶片试验室的成功投运,是CQC在缓解新能源测试资源紧缺、建设新能源公共服务平台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它不仅能为我国制定新能源产业政策和技术标准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能为新能源企业改进产品质量提供数据支撑与改进方向,对引领新能源产业发展,支撑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有助于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品牌建设,提高我国新能源的国际竞争力,助推新能源产业加快“走出去”步伐。3极端环境下的性能测试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钢研纳克拥有CMA、CNAS资质,广泛服务于钢铁、冶金、机械、航空、航天、核电、高铁、汽车、新材料等领域,为众多客户提供了优质服务。极端环境下的性能测试主要涵盖真空环境下蠕变和疲劳测试,在传统动态测试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静态法测定高温泊松比,制定相应的CSTM测试方法标准,解决在高温环境下维氏硬度的测定等技术难题。点评极端环境下的性能测试业务突破了高温(最高达1100℃)、高真空度(热态真空度≤5X10-3 Pa)环境蠕变持久和低周疲劳性能测试的难关,填补了国内空白,服务材料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解决了小尺寸样品、涂层类样品在高温条件下(最高达1000℃)性能评价的难题。4汽车OBD合规验证与在线监测数智化技术服务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汽车OBD合规验证与在线监测数智化技术服务业务,采用整车与发动机联合实物测评、电子模拟、大数据智能对标、智能预警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提供OBD全项生产一致性及在用符合性测评,OBD数据在线采集终端T-Box合规检测,排放在线智能监测与预警技术服务,满足国家标准与环保标准的要求。该业务探索了“咨询-检测-改进”一体化服务模式,2023年度先后与重汽、庆铃、江淮、潍柴、玉柴、长安、比亚迪等企业签订项目合同额共计千万元以上。同时,受重庆市政府委托,开发了汽车绿色低碳数智化在线监测管理系统,赋能汽车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点评在“双碳”目标与“美丽中国”战略指引下,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化技术与汽车绿色低碳检测有机结合,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汽车OBD合规验证与在线监测数智化技术服务。汽车行业对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如果大数据得以合理应用,必将推动汽车产业全产业链的变革,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和竞争优势。5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个人信息安全测试能力验证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作为国内首家获得认可的信息安全领域能力验证提供者、唯一一家多次组织实施“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个人信息安全测试”能力验证计划的机构,2023年,其实施的App能力验证计划收到全国近百家机构报名,报名数量创历史新高。点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个人信息安全测试能力验证业务,旨在验证检验检测机构App个人信息安全检测技术的综合能力,提高检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对防止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保护个人隐私数据发挥重要作用。6建筑工程数字孪生产品认证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2019年,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颁发ISO 19650认证证书,联合铁路合作伙伴制定首套关于铁路四电数字产品标准,包括《铁路四电专业数字工程规范》等。同时,参与科技部 “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项目,开发了数字化检测平台。其“建筑工程数字孪生产品认证方法的研究”获得了2023年合格评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点评建筑工程数字孪生产品认证业务是国内首个发布的数字工程认证体系,引领了行业发展。建筑工程领域数字孪生产品认证标准的制定,填补了国内空白。检测工具的开发,为建筑工程数字孪生产品的检测手段提供了技术支持。7轻量化高精度道路养护智能巡检服务南京交科数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交科数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轻量化高精度道路养护智能巡检装备主要用于道路日常智能巡检服务,实现了道路病害或隐患自动识别。系统成熟稳定,目前已在多个省份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农村公路等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道路智能巡检技术是基于AI图像识别、边缘计算等关键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自动获取道路图像、位置桩号等信息,通过AI图像识别算法自动识别坑槽、裂缝、修补、抛洒物及沿线设施缺损等道路病害,病害识别准确率可达95%以上。点评轻量化高精度道路养护智能巡检服务业务提高了道路巡查的效率和质量,保障了巡检人员的作业安全,节约了巡检的成本和时间。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减少了人员车辆上路巡查的安全风险,降低了巡查成本,提高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8光伏电站尽职调查服务劳盛工业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劳盛工业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研发的光伏发电项目技术尽职调查服务业务是在电站交易前进行的技术检查和评估,通过对项目建设的合规性、项目施工质量、设备性能质量、项目发电能力、项目安全性等多方面开展调研,为收购方提供投资可行性分析的技术支持。同时,通过专业的调查、评估与技术咨询,还可及时、准确地发现电站质量的优化空间,在规避电站收购风险的同时,提升电站收购后的发电能力与投资回报。点评在传统能源供应极度紧张、新能源发展日益成熟的当下,光伏电站尽职调查服务可为光伏电站提供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服务,协助投资者全面、深入、客观地掌握电站的质量,从而降低投资风险,保障投资收益。9信息技术产品适配认证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联合北京赛迪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率先推出由CNCA备案批复的自愿性产品认证服务——信息技术产品适配认证。该业务基于《信息技术产品适配认证实施规则》,形成了涵盖鲲鹏、飞腾、龙芯、申威等7条技术路线的服务器整机、桌面整机及笔记本、存储产品、云计算产品、数据库产品、中间件产品及应用系统和软件产品共计49个产品适配认证技术规范。点评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的推进,大量行业应用面临信息系统迁移改造和创新应用,行业应用软件及系统与基础软硬件适配不足及缺乏权威测试认可等问题逐渐显露。该项目的推出为软硬件开发企业提供了权威的第三方产品级适配认证,旨在加快产品适配速度,提升应用信心,促进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生态不断完善,更好地支撑行业信息化升级。10ESG认证服务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基于现代组织治理理论、ESG治理基本逻辑、全球面临的ESG风险状况和国际公认的权威ESG标准,制定了SGS ESG自愿认证标准,为各类组织提供ESG体系以及相关活动的认证服务。SGS ESG认证服务以ESG风险评估为基础,采用环境、社会和治理标准及SGS在ESG三个维度的审核标准,对客户ESG管理实践和ESG绩效表现进行第三方评估,并为符合标准的客户颁发证书。点评ESG认证是SGS专门为企业ESG管理体系独立开发的认证计划,其优势在于ESG认证服务标准采纳了诸多国际通用标准。这使得企业在采纳ESG认证服务的同时,可满足多个国际标准的要求,助力企业在全球赢得更多机会和可持续发展优势。同时,ESG认证服务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持续改进及持续提升ESG管理水平的工具。2023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年度风云榜•机构亮点(入围项目)1.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线欧陆科技集团10.智能网联车机系统测试验证平台苏州苏勃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挪亚检测认证与TÜV南德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深耕TIC行业
    8月3日,南德认证检测(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ÜV南德”) 与挪亚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挪亚”)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本次合作旨在面向国际国内市场以及不同的工业领域,开拓高端客户群体,发掘优质项目,依托TÜV南德以及挪亚现有的资质、资源和能力,为客户提供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等全方位的检验、检测、认证和技术服务。  TÜV南德北亚区CFO Andrew Lee,德国总部战略客户经理Michael Froitzheim、大中华区工业总监Dr. Helge Knobbe、挪亚总裁宋涛、副总裁阚强生等出席本次签约仪式。  ▍共商协作发展之计,深化战略合作共赢  挪亚副总裁阚强生陪同TÜV南德CFO Andrew Lee一行实地参观了挪亚浦江总部基地,并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挪亚的产业布局及全球化发展进程,Andrew Lee一行对挪亚的业务模式及发展给予了高度肯定。  随后的会谈中,双方针对未来的业务合作方向、合作理念等进行了深度的交流与探讨。挪亚总裁宋涛就双方以往在工业领域的合作历程进行回顾,总结合作经验,并表达对未来合作的愿景。双方未来的合作不仅仅局限在业务合作,更可延伸至品牌、能力等多方位的合作。TÜV南德北亚区CFO Andrew Lee表示,希望未来双方可以开拓更多合作方向与空间。  会后,双方就电力与公共设施、石油天然气、建筑工程与基础设施等领域深化战略合作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携手并进,助力TIC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等问题日益重视,中国政府随之加大了对TIC行业的投资及政策扶持,从而推动了行业的高速发展。  TÜV南德1866年诞生于德国,并持续发展与创新,是世界领先的技术服务公司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市场认可度高,向全球客户提供支持,致力于新产品的推广,服务和体系为全球所接受。  挪亚创立于1999年,作为中国较早从事检验、检测及认证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拥有35000平方米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挪亚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 服务提供者。  多年来,挪亚携手TÜV南德在工业服务领域紧密合作,双方依托各自的资质、资源和能力,在技术、设备、客户、行业信息等方面资源共享,有效地开拓市场,提升品牌竞争力,实现了合作共赢。  未来,挪亚与TÜV南德将继续深化战略合作,进一步深耕TIC行业,提升各自品牌影响力。同时,以更专业、更贴心的服务帮助客户提升,推动中国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