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技术创新中心

仪器信息网技术创新中心专题为您整合技术创新中心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技术创新中心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技术创新中心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技术创新中心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技术创新中心话题讨论。

技术创新中心相关的资讯

  •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广东分中心成立
    1月21日上午,“广东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清华大学联合共建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广东分中心”揭牌仪式暨“创新型企业成长路线图”研讨会在广东大厦隆重举行。揭牌仪式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罗秀豪书记主持,广东省科技厅叶景图副厅长、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马辉副院长、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吴贵生主任、科技厅产学研处刘炜处长、广东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曾路院长、曾祥效副院长、方小洵副院长等领导出席了揭牌仪式和研讨会。参加会议的还有广东省社科院、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东莞市科技局、佛山市科技局、美的集团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和专家。      会场情况   揭牌仪式上,广东省科技厅叶景图副厅长、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马辉副院长分别致词,并共同为分中心揭牌。叶景图副厅长指出,分中心的成立将为探索广东省与清华大学的省校战略合作机制、贯彻落实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开创广东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新局面。马辉副院长希望分中心的成立能进一步促进广东省与清华大学的合作。   揭牌仪式结束后,举行了“创新型企业成长路线图”研讨会,会议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曾路院长主持。清华大学吴贵生教授作了“技术创新战略研究”的专题报告,系统地阐述了开放条件下中国自主创新战略的理论探索和路径模式 李纪珍副教授作了“创新型企业成长路线图”的专题报告,重点介绍了“创新型企业成长路线图”课题研究的初步构思、主要内容和成果目标。与会领导与专家表示将积极支持与配合“创新型企业成长路线图”课题的研究,并就该课题的研究进行了热烈讨论,为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提出了建议。(广东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编辑 张颖)      叶景图副厅长致辞      双方签约      合影      吴贵生教授讲话
  • 青岛市新增4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
    近日,山东省科技厅公布2022年批准筹建的25家省技术创新中心名单,青岛有4家在列,分别是山东省电子测量仪器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高速磁浮运载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绿色农药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定位于创新链中游,对上衔接实验室基础研究,对下衔接企业产业化,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通从科学到技术转化的通道。其建设布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和山东省重大技术创新需求,聚焦山东省“十强”产业、优势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服务支撑、引领带动相关领域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由行业龙头企业或在前沿、颠覆性技术领域具有优势的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牵头建设。目前,山东省科技厅已批建131家创新中心,其中青岛市28家,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海洋智能装备、现代高效农业、医养健康等技术领域。青岛市将依托创新中心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为促进相关产业向高端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安捷伦$2500万建光谱技术创新中心(图)
    2013年8月30日,安捷伦科技宣布其位于澳大利亚马尔格雷夫的光谱技术创新中心开幕。这个耗资2500万美元的光谱技术创新中心拥有尖端研究和测试实验室、客户演示和培训设施。 安捷伦光谱技术创新中心外景 安捷伦光谱技术创新中心内景 安捷伦光谱技术创新中心内景   安捷伦科技化学分析集团总裁Mike McMullen说到:&ldquo 这家光谱技术创新中心是安捷伦开发世界领先光谱产品的又一个大的飞跃。项目团队的开放式办公区设计是为了促进互动以及帮助改善客户与现场的联系。最重要的是,由于我们在选择性市场的目标追求是有明确领导的,我们的新产品上市时间将有所改善。&rdquo   目前光谱仪器被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选用,例如,安捷伦业界领先的原子吸收光谱仪是各种应用中的重要测量工具,在食品、环境和医药市场质控测量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编译:刘玉兰)
  • 重庆谋建长江上游技术创新中心
    日前,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长江上游技术创新中心的意见》,谋求5年内建成中国内陆地区最大的技术创新中心。   从明年开始到“十二五”末,重庆将进入人均GDP5000美元到8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为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变为创新驱动,《意见》提出,到2015年,重庆全社会研发投入将达400亿元,占GDP的2.2%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达40% 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要达10000家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要达2500亿元 发明专利总量要达8000件 全社会研发人员数量要达12万人。   重庆市经信委主任沐华平表示,重庆在“十二五”期间力求在四个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为整个城市创新建设奠定基础。   一是建立创新投融资体系,引导全社会加大对创新的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五年内全市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R&D)将投入1000亿元,占累计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占全社会投入的比重达到80%?熏培育1万家科技型中小微型企业,重点建设100家面向中小微型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熏 扩大创业投资规模,到2015年达100亿元。   二是培育和发展独立研发公司,建设内陆地区最大技术创新中心。引进和培育100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独立研发公司,开发100项战略性新产品和1000项关键新工艺,工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差距缩短为5年,十大战略新产品全球市场份额列前三位,十大关键新工艺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三是创新建立新的机制和平台,破除产学研合作的瓶颈。跨国别、跨地区组建十大国际产学研联盟和十大成果中试基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配置全球科研资源的风险担保机制。联合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组建工业前沿技术研究院,实施战略技术突破工程,争取在掌握优势产业核心技术、前沿先导技术、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四是创新科研成果评估和产业人才评价培养机制。以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并带动形成重大产业,或以占领产业前沿技术制高点为导向,采取多渠道设奖、多样化资金来源方式,对在国家级战略性新产品、新工艺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由市政府主管部门予以重奖。
  • 共建技术创新中心,崂应践行为国家服务!
    近日,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举行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大气环境监测装备及溯源技术)成立仪式。崂应海纳集团作为联合共建单位受邀参加仪式。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大气环境监测装备及溯源技术)依托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建设,是一个连结科研院所、大学和生产企业的大气环境监测装备及溯源技术研发平台。中心将围绕大气环境监测、装备、溯源、数据等产业链条,开展大气环境监测装备及核心部件研发、质量体系和溯源体系建设、标准物质研发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产业化实验、成果应用推广等工作,建设大气环境监测装备验证评价、数据分析等服务平台。崂应海纳集团副总经理邓春磊、人工智能技术总监孙伟斌参加活动。
  • 研发量子关键技术 我国首个量子计算技术创新中心获批
    据合肥市政府近日发布的《第三批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认定名单》,本源量子与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共建的量子计算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通过认定,成为国内首个围绕量子信息技术建设的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将在量子测控技术、量子技术升级与工程化等方面展开科研攻关。  量子计算:信息时代的“核武器”  量子计算作为一种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调控量子信息单元,从而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的新型计算模式,被喻为信息时代的“核武器”。量子计算具有天然的并行计算能力,可以实现计算规模和速度的指数级提升,能够在众多关键技术领域提供超越经典计算极限的核心算力,尤其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相结合,为当前智能制造、金融分析、新材料研发、生物医疗、航空航天、气象预警等领域带来革命性转变。  作为前沿的高新科技,量子计算已成为世界各大巨头公司争相入局的新兴产业,量子计算未来的潜力巨大。国际上,谷歌、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英特尔、三星、空中客车、洛克希德马丁和富士通等巨头企业纷纷投入量子计算研发领域。  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研究量子技术。2020年,IBM公司公布了量子计算机未来十年的发展路线:计划在2021年建成包含127个量子比特的中型计算机,在2030年达到100万个量子比特。2021年11月,该公司宣布制造出了127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这也是当前世界上最强大的量子计算机。每增加一个量子比特都代表着能力的巨大进步,经典计算机的能力以线性的方式增长,而每增加一个量子比特能使量子处理器的潜在能力加倍。IBM已经开始了它在全球部署量子计算机的计划。截至目前,已经在德国、日本等国家部署量子计算机达20余台。  在量子计算机领域,IBM不是唯一有野心的公司,谷歌同样如此。2019年9月20日,谷歌内部研究报告显示,其研发的量子计算机Sycamore成功地在3分20秒时间内,完成现今最先进的传统超级计算机需1万年时间处理的问题。它声称在全球首次实现“量子霸权”。“量子霸权”指的是量子计算机处理某一类问题的能力超过经典计算机,这种计算机属于专用量子计算机。  我国进入量子计算产业化的时间相对较晚。近几年,伴随国家层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华为等国内科技巨头已经在投资并开发相关产品及技术,更有以本源量子为代表的、孵化于知名大学实验室及科研机构、代表量子技术最前沿的初创企业崭露头角。  量子计算技术创新中心:坚持自主研发,不落人后  据了解,量子计算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将在量子测控技术、超导量子技术升级与工程化、量子计算应用开发、量子云服务等方向开展科研攻关,研发出可替代进口的量子计算软硬件及应用产品,形成一批相关技术专利,掌握国际行业标准制订的话语权。  获批后,该中心也将承担更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重大科学问题攻关,加速量子计算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更好地驱动国内工业部门与中心推进量子计算与行业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  据了解,本源量子是国内首家将量子计算推向商用领域、国内唯一可实际交付量子计算机整机并使用的企业,从测控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到云平台进行整机全栈式布局,立志“为量子计算贡献中国力量”。目前,本源量子已经推出搭载24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并可投入实际商用,60+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正在研发中。  “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乎人民的幸福安康。量子计算机具有经典计算机指数级提升的算力,它可以运用在军事、密码破译等方面。同时,量子计算又可以模拟分子结构,将在新材料研发、生物医药、金融分析、人工智能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彻底颠覆现有的行业格局。因此,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量子技术领域显得尤为重要。”本源量子总经理张辉深有感触地说:“放眼全球,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进行量子计算的研发,美国更是在全球部署它的量子计算机计划。这迫使中国人必须要在量子科技上坚持自主研发,决不能再落人后。”  立足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应用探索带来新的契机  技术创新中心的建立,也将为未来应用探索带来新的契机。从2018年开始,本源量子就牵头成立了本源量子计算产业联盟,成员企业单位包括金融建模、海洋超算、轮船制造、传感应用、人工智能、低温制冷、生物科技、大数据等领域,并与相关高校、行业用户共同探索量子计算应用场景,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案例。  “任何一项科研技术的攻关最终都是为了服务生产生活,不断探索落地应用。从全栈式开发开始,本源量子就在造量子计算机的同时,不断加深量子计算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今后,技术创新中心将利用该联盟成熟的上下游生产制造、应用及教育科普平台,加强量子计算及其应用产业前沿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促进量子计算机应用技术转移转化和商业化应用,推动量子计算产业链快速发展壮大,推动我国量子计算产业集聚及生态圈形成,提高我国量子信息行业的国际地位。”张辉说。
  • 山东拟投1.25亿元支持25家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11月14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公布2022年度拟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名单,山东省电子测量仪器技术创新中心等25家在列。 本批拟筹建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均为企业,涵盖现代高效农业领域7家、高端装备领域5家、新材料领域4家、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4家、环境保护领域2家、医养健康领域2家、高端化工领域1家。根据《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鲁科字〔2019〕93号),对于企业牵头建设的省技术创新中心,省级财政资金给予500万元经费支持。本次获批的25家省技术创新中心将获得支持经费总计1.25亿元。2022年度拟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名单编号申报技术创新中心申报领域牵头单位主管部门1山东省高功率半导体激光技术创新中心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山东华光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市科技局2山东省大型工业软件技术创新中心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济南市科技局3山东省现代焊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高端装备领域山东奥太电气有限公司济南市科技局4山东省奶牛种业技术创新中心现代高效农业领域山东奥克斯畜牧种业有限公司济南市科技局5山东省调味蔬菜技术创新中心现代高效农业领域山东一品农产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市科技局6山东省电子测量仪器技术创新中心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科技局7山东省高速磁浮运载技术创新中心高端装备领域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科技局8山东省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现代高效农业领域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市科技局9山东省绿色生态农药技术创新中心现代高效农业领域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科技局10山东省有机硅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新材料领域山东东岳有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市科技局11山东省煤基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高端化工领域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枣庄市科技局12山东省智能光电传感技术创新中心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烟台市科技局13山东省高性能轮胎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新材料领域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市科技局14山东省西甜瓜技术创新中心现代高效农业领域山东省寿光市三木种苗有限公司潍坊市科技局15山东省生物质基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新材料领域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济宁市科技局16山东省农业微生物菌种资源开发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现代高效农业领域山东碧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泰安市科技局17山东省新型儿童药物技术创新中心医养健康领域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市科技局18山东省高性能液压基础件技术创新中心高端装备领域山东万通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日照市科技局19山东省数字化义齿智造技术创新中心医养健康领域山东迈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日照市科技局20山东省烟气污染物智控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环境保护领域海汇集团有限公司日照市科技局21山东省纸盒灌装成套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高端装备领域山东碧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临沂市科技局22山东省工程机械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高端装备领域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临沂市科技局23山东省磁性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新材料领域山东春光磁电科技有限公司临沂市科技局24山东省黄河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中心环境保护领域山东省土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省自然资源厅25山东省蛋鸡技术创新中心现代高效农业领域山东安池农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省畜牧兽医局
  • 21家!山东公布2023年拟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名单
    2023年12月11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发布《关于拟筹建山东省云计算技术创新中心等21家省技术创新中心的公示》。根据《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标准》(鲁科办发〔2020〕34号)——技术创新中心可以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牵头单位为企业的,须是行业的龙头企业,近三年销售收入一般平均不低于20亿元(农业企业不低于10亿元),年度研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4%(农业企业不低于3%);牵头单位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的,其销售收入不作要求,但须在前沿、颠覆性技术领域具有优势,已建立高效的研发体系和知识产权管理与运用制度,对外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等取得的收入占年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0%;有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或通过自行孵化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案例5例以上。依托单位须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及科研仪器设备,一般科研用房面积不低于4000平方米,建有2个以上的中试基地或产业化基地;实验仪器设备原值总和不低于3000万元;每年度投入技术创新中心的研发经费不少于2000万元。2023年拟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名单序号中心名称牵头建设单位主管部门1山东省云计算技术创新中心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济南市科技局2山东省碳化硅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山东天岳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市科技局3山东省电力气象技术创新中心山东鲁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市科技局4山东省深部油气测控技术创新中心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青岛市科技局5山东省空气调控技术创新中心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市科技局6山东省船舶动力技术创新中心中船发动机有限公司青岛市科技局7山东省深远海养殖工船技术创新中心青岛国信蓝色硅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市科技局8山东省海上风电装备技术创新中心蓬莱大金海洋重工有限公司烟台市科技局9山东省非常规油气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烟台杰瑞石油装备技术有限公司烟台市科技局10山东省药用玻璃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市科技局11山东省花卉技术创新中心青州市亚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市科技局12山东省显示光学技术创新中心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市科技局13山东省生物合成反应器技术创新中心东营兴盛特种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东营市科技局14山东省电池关键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市科技局15山东省乳品技术创新中心蒙牛乳业泰安有限责任公司泰安市科技局16山东省钢铁轧制技术创新中心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日照市科技局17山东省植物基蛋白技术创新中心山东大树达孚特膳食品有限公司菏泽市科技局18山东省碳基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益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济宁市科技局19山东省木质重组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山东晟昌新材料有限公司临沂市科技局20山东省运动健身技术创新中心山东体育学院山东省体育局21山东省智慧公安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山东省科学院
  • 河北撤销2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
    近日,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发布关于撤销部分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的通知。根据《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冀科平规〔2023〕3号)、《河北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冀科平函〔2023〕2号)有关规定,结合2022年度绩效评估和建设任务验收结果,对未参加2022年度绩效评估、两次未通过建设任务验收的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和依托单位申请撤销的24家省级研发平台予以撤销。撤销的2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名单如下:序号平台名单依托单位归口管理部门撤销原因1河北省络病实验室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石家庄市科技局已晋升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动申请撤销2河北省主动式建筑技术创新中心威卢克斯(中国)有限公司廊坊市科技局未参加2022年度绩效评估,按规定撤销3河北省柔性特种管技术创新中心欧亚管业股份有限公司衡水市科技局未参加2022年度绩效评估,按规定撤销4河北省橡塑助剂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精信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衡水市科技局未参加2022年度绩效评估,按规定撤销5河北省建筑防水技术创新中心唐山德生防水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科技局未参加2022年度绩效评估,按规定撤销6河北省无机纤维岩棉生产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盛鼎保温材料有限公司衡水市科技局未参加2022年度绩效评估,按规定撤销7河北省生猪健康养殖技术创新中心承德博亚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德市科技局未参加2022年度绩效评估,按规定撤销8河北省环保型农药制剂技术创新中心燕化永乐(乐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唐山市科技局未参加2022年度绩效评估,按规定撤销9河北省钢结构集成房屋技术创新中心朗世坤成房屋科技有限公司廊坊市科技局因两次未通过建设任务验收,按规定撤销10河北省青饲料收获机技术创新中心河北宗申戈梅利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邯郸市科技局因两次未通过建设任务验收,按规定撤销11河北省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廊坊合力天一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廊坊市科技局因两次未通过建设任务验收,按规定撤销12河北省甜面酱及酱渍菜技术创新中心保定槐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保定市科技局因两次未通过建设任务验收,按规定撤销13河北省聚苯醚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邯郸市峰峰鑫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邯郸市科技局因两次未通过建设任务验收,按规定撤销14河北省智能配网控制设备技术创新中心河北金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邢台市科技局主动申请撤销15河北省太阳能电池组件技术创新中心保定光为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保定市科技局主动申请撤销16河北省焊接用钢技术创新中心唐山市德龙钢铁有限公司唐山市科技局主动申请撤销17河北省激光加工技术创新中心河北华工森茂特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沧州市科技局主动申请撤销18河北省药食同源天然植物饲料技术创新中心河北鲲鹏饲料集团沧州有限公司沧州市科技局主动申请撤销19河北省口服液体制剂技术创新中心石家庄开发区博欣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石家庄市科技局主动申请撤销20河北省高效永磁同步电机技术创新中心四达电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市科技局主动申请撤销21河北省卫星导航技术与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所石家庄市科技局合并到国家级科研平台,主动申请撤销22河北省往复橡塑制品技术创新中心河北华密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邢台市科技局合并到其他科研平台,主动申请撤销23河北省多基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恒润集团有限公司衡水市科技局合并到其他科研平台,主动申请撤销24河北省复合材料异型构件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恒润集团有限公司衡水市科技局合并到其他科研平台,主动申请撤销
  • 上海市高端科学仪器技术创新中心揭牌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7月11日,上海市高端科学仪器技术创新中心(下称技术创新中心)正式在沪揭牌成立。该中心的建立将推动上海高端科学仪器的自主研发进程,并助力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左起:屹尧科技&衡昇质谱董事长倪晨杰、庄松林院士、上海市科委基地处领导及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康怀志教授为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揭牌后,屹尧科技&衡昇质谱董事长倪晨杰为康怀志教授颁发上海市高端科学仪器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聘书,并同康主任一道为庄松林院士颁发荣誉顾问聘书。(屹尧科技&衡昇质谱董事长倪晨杰为康怀志教授颁发上海市高端科学仪器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聘书)(屹尧科技&衡昇质谱董事长倪晨杰和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康怀志教授一道为庄松林院士颁发荣誉顾问聘书)上海市高端科学仪器技术创新中心于2021年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立项,上海屹尧仪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承担筹建。技术创新中心设有专家委员会和项目管理办公室。专家委员会成员均为全国高校相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包括专家委员会主任谭蔚泓院士、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樊春海院士,专家委员会成员邢志教授、孙洁林教授、王柯副院长、游庆华教授、刘箐教授、杨爽博士、王世立博士。他们将带领技术创新中心的创新方向,对技术的产业化提出宝贵建议和指导意见。项目管理办公室下设多个研究中心和平台,包括质谱中心、色谱-质谱联用研究中心、关键部件研发中心、前处理仪器创新中心、公共技术创新研发平台、产学研实践基地和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等。针对我国现阶段科学仪器研发存在的问题,如自主研发投入少,上游及配套产业欠缺,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弱,人才断层等困境,技术创新中心明确将着力实现以下目标:强化企业优势,提高产品性能,紧跟“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在战略必争领域与核心技术领域进行攻关;持续迭代完善,提升产业能级,重点攻克市场容量大的全自动高端科学仪器;培育用户市场,形成产业合力,建立上下游健康的产业链,推动我国高端制造业建设;建设国内一流的高端科学仪器产业平台与人才聚集地,形成技术领先优势。谭蔚泓院士向活动发来致辞,他表示:“祝贺技术创新中心成立。质谱作为高端分析仪器,在分析测试领域和医疗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技术创新中心的成立非常及时,非常重要。” 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康怀志教授表示:“此次揭牌仪式标志着上海在高端科学仪器领域的自主研发和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技术创新中心的成立将为国内仪器制造行业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产业支撑,助力我国实现科学仪器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康怀志教授致辞)屹尧科技&衡昇质谱董事长倪晨杰表示:“有幸承担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这既是科委领导、业内专家对屹尧持之以恒、潜心打磨产品技术的认可,也是屹尧人几十年如一日,脚踏实地、践行长期主义收获的成绩单。很高兴屹尧科技能加入到国产高端仪器发展的推动进程中。我们将寄托现有基础,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携手各界,积极提升技术创新中心能级,携手开拓科学仪器产业的新格局。”(屹尧科技&衡昇质谱董事长倪晨杰致辞)关于上海市高端科学仪器技术创新中心上海市高端科学仪器创新中心(简称技术创新中心)于2021年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授权成立,由上海屹尧仪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组建。技术创新中心设有一个专家组委员会和一个项目管理办公室,将为国内仪器制造行业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产业支撑,助力我国实现科学仪器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关于屹尧科技上海屹尧仪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始终专注于微波化学和样品前处理领域,产品涵盖微波消解、微波合成、固相萃取等。历经20余年的技术沉淀,推动了“温压双控”“底部双红外控温” “全自动微波消解”等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屹尧科技以用户至上为准则,立足中国,着眼世界,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专业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各国政府实验室, 并赢得第三方检测、乳品、能源等企业客户的认可。
  • 北京将建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科技部关于支持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的函 /strong /p p   北京市人民政府: /p p   《关于恳请支持在京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的函》(京政函〔2017〕102号)收悉。按照《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国科发创〔2017〕353号)要求,经研究,现函复如下。 /p p   一、原则同意《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支持依托企业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要指示的重大举措,对于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和引领世界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支撑推动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请认真做好《方案》的组织实施工作。 /p p   二、体现国家战略导向,突出高端引领作用。中心要立足北京、覆盖京津冀、面向全国、辐射全球,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重大需求,加大重大关键技术源头供给,打造世界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策源地。以电动化、智能化、生态化为发展方向,按照2020年、2025年、2030年“点—线—网梯次推进”的三步走计划稳步推进 并要加强跟踪评估,适应全球科技创新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态势,及时动态调整建设目标和任务安排,始终保持中心前瞻性和引领性。 /p p   三、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用”的开放运行机制。进一步优化中心承建主体的机构性质和组建模式,丰富全方位开放运行机制,优化治理结构、资金投入、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评价导向等体制机制设计。强化开放共享,吸引集聚汽车领域优势力量,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打造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技术创新利益共同体。加强与现有各类创新平台和科研机制的衔接,确保充分融合,推动形成开放共享的大联合、大协同、大网络,辐射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创新生态。 /p p   四、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重要作用。北京市发挥好统筹协调和组织推动作用,强化有关部门在政策、资金、人才、土地、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撑和保障,积极引导和鼓励产业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各方参与共建。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要发挥建设牵头作用,会同各有关方面积极推进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中心建设主体每年向北京市政府和科技部报告建设进展情况。 /p p   五、科技部将大力支持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在科技规划、项目安排、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政策试点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协调推动相关部门、产学研主体参与推动中心建设发展。加强对中心建设运行的日常指导和跟踪服务,建立绩效评估机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激励和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科 技 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8年1月11日 /p
  • 29家重点实验室和15家技术创新中心通过验收!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统称《管理办法》)要求,市场监管总局组织专家组,对2021年批准建设并申请验收的33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和16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技术创新中心)进行了集中验收。根据专家组验收意见(可登录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管理系统下载),29个重点实验室和15个技术创新中心通过验收并进入正式运行序列。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重庆市、云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厅、委),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统称《管理办法》)要求,市场监管总局组织专家组,对2021年批准建设并申请验收的33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和16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技术创新中心)进行了集中验收。 根据专家组验收意见(可登录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管理系统下载),29个重点实验室和15个技术创新中心通过验收并进入正式运行序列,请按照《管理办法》及相关文件要求,根据专家组验收意见,制定未来五年建设发展规划;4个重点实验室整改,要针对专家组验收意见,补足建设短板,在6个月内完成整改工作,并再次提出验收申请,验收仍不通过的将予以撤销;1个技术创新中心未通过验收,终止建设,予以撤销。(集中验收结果详见附件) 各主管单位、依托单位要加大支持力度,组织落实相关条件保障措施,强化督促指导,鼓励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在建设发展中探索更符合本领域发展的创新型管理模式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确保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发挥应有作用。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2024年9月4日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 集中验收结果序号名称依托单位验收结论1食品安全重大综合保障关键技术北京市食品检验研究院(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通过验收2卫星导航应用计量测试技术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通过验收3特种设备数字孪生共性技术天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通过验收4特殊食品监管技术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通过验收5钢制管子及管件安全评价河北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研究院通过验收6气瓶安全技术大连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通过验收7生物分析计量溯源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通过验收8生物毒素分析与评价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南京市质量发展与先进技术应用研究院)通过验收9关键功能材料测试与服役评价中国计量大学通过验收10声学振动应用测量技术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通过验收11力值计量测试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通过验收12稀土产品检测与溯源江西理工大学通过验收13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与智慧监管技术河南省食品和盐业检验技术研究院通过验收14陶瓷制品有害物质分析与评估许昌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与研究中心通过验收15食用油质量与安全武汉食品化妆品检验所通过验收16动物源性食品中重点化学危害物检测技术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通过验收17智能机器人安全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通过验收18热带果蔬质量与安全海南省检验检测研究院通过验收19调味品监管技术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通过验收20西部复杂环境机电设备安全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通过验收21石油管及装备质量安全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通过验收22计量光学及应用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通过验收23枸杞及葡萄酒质量安全宁夏回族自治区食品检测研究院通过验收24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通过验收25肿瘤特医食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通过验收26营养与健康化学计量及应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通过验收27消费品质量安全检测与风险评估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通过验收28氢能储运装备安全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通过验收29人工智能计量测试与标准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通过验收30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整改31功能食品质量与安全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整改32肉及肉制品监管技术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整改33降解材料质量安全评价与研究海南省检验检测研究院整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创新中心序号名称依托单位验收结论1轻工消费品质量安全中轻检验认证有限公司通过验收2石油石化产品质量安全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通过验收3食用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与追溯大连市检验检测认证技术服务中心通过验收4工业大麻齐齐哈尔大学通过验收5特殊食品无锡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通过验收6市场监管数字化研究与应用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通过验收7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通过验收8大气环境监测装备及溯源技术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通过验收9新能源电磁计量检测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通过验收10新能源汽车数字监管技术及应用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验收11咖啡质量基础与产业服务普洱市检验检测院通过验收12输变电设备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验收13中亚能源计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通过验收14石墨烯计量与标准技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通过验收15炼油与化工装备风险防控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通过验收16轨道交通装备质量与安全株洲国创轨道科技有限公司未通过验收
  • 东大牵头组建!EDA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
    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简称 “ EDA国创中心 ” ) 由东南大学牵头组建,于日前获得科技部批复,成为我国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第一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迄今为止南京市首个牵头建设的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同时也是江苏省由高校牵头建设的第一家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集成电路是支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在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是最上游、最核心的基础技术。EDA为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装等整个产业提供自动化辅助设计能力,融合了微电子、计算数学、图形学和人工智能等众多前沿技术。EDA作为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的载体,是集成电路技术创新的重要抓手。布局建设EDA国创中心,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一体部署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举措,对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障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从跟随迈向自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喜讯!融智生物获批“青岛市技术创新中心”企业
    近日,青岛市科学技术局公布了2019年第一批青岛市技术创新中心企业名单,融智生物榜上有名。青岛市技术创新中心作为青岛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产业技术创新前沿和制高点,围绕传统优势产业、重点新兴产业布局,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协同创新,推动重大创新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及应用示范。此次认定是对融智生物研发水平、创新能力的充分肯定。截至目前,融智生物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新型临床分子诊断专家工作站等多个创新平台,先后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建立了一支实力雄厚、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技术研发队伍。融智生物将以此为契机,在发展中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通过建立完整的创新组织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措施,将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成为产学研结合的桥梁、成果转化的基地和人才聚集的摇篮,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客户提供更加优秀的产品及解决方案!
  • 18家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名单公布
    p   日前,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公布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名单。内容显示,本次公布的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名单共计18家,包括自然资源部地质环境监测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自然资源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评价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等。 /p p   通知中还要求,各主管单位、依托单位需结合贯彻落实《中共自然资源部党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效能的实施意见& gt 》(自然资党发〔2018〕31号)和《中共自然资源部党组关于激励科技创新人才的若干措施》(自然资党发〔2019〕2 号),加快建立成果转化机制、激励机制等具体措施,将工程中心打造成为自然资源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p p   详细名单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名单 /strong /p table border=" 1" cellspacing=" 0" cellpadding=" 0" width=" 605" align=" center" tbody tr class=" firstRow" td width=" 4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序号 /p /td td width=" 19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工程中心名称 /p /td td width=" 235"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依托单位 /p /td td width=" 16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主管单位 /p /td td width=" 11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备注(原申报名称) /p /td /tr tr td width=" 4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 /p /td td width=" 19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然资源部地质环境监测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d width=" 235"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天津星通九恒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 /p /td td width=" 16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中国地质调查局 /p /td td width=" 11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地质环境监测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r tr td width=" 4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 /p /td td width=" 19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然资源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评价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d width=" 235"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南京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 /td td width=" 16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中国地质调查局 /p /td td width=" 11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城市地下空间探测与安全利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r tr td width=" 4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3 /p /td td width=" 19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大数据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d width=" 235"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深圳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p /td td width=" 16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 /p /td td width=" 11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然资源大数据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r tr td width=" 4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4 /p /td td width=" 19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然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检验评价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d width=" 235"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然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p /td td width=" 16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然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p /td td width=" 11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珠宝玉石首饰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r tr td width=" 4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5 /p /td td width=" 19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然资源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d width=" 235"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大连久鼎卓越科技集团 /p /td td width=" 16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p /td td width=" 11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矿区地质环境系统修复与绿色开发利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r tr td width=" 4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6 /p /td td width=" 19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然资源部老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d width=" 235"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p /td td width=" 16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辽宁省自然资源厅 /p /td td width=" 11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辽宁省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r tr td width=" 4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7 /p /td td width=" 19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然资源部地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d width=" 235"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吉林大学 /p /td td width=" 16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吉林省自然资源厅 /p /td td width=" 11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地学大数据智能分析及应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r tr td width=" 4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8 /p /td td width=" 19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然资源部大都市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d width=" 235"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上海市地矿工程勘察院、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 /p /td td width=" 16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p /td td width=" 11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大都市区国土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r tr td width=" 4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9 /p /td td width=" 19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然资源部国土(耕地)生态监测与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d width=" 235"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大学 /p /td td width=" 16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 /p /td td width=" 11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土地质量监测与安全利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r tr td width=" 4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0 /p /td td width=" 19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然资源部平原区农用地生态评价与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d width=" 235"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p /td td width=" 16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 /p /td td width=" 11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农业地质应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r tr td width=" 4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1 /p /td td width=" 19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然资源部覆盖区深部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d width=" 235"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中南大学、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 /p /td td width=" 16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 br/ & nbsp & nbsp & nbsp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 /p /td td width=" 11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深部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r tr td width=" 4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2 /p /td td width=" 19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然资源部东南生态脆弱区监测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d width=" 235"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福建省土地开发整理中心,福建农林大学、闽江学院、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p /td td width=" 16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 /p /td td width=" 11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东南生态脆弱区监测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r tr td width=" 4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3 /p /td td width=" 19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然资源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d width=" 235"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济宁市采煤塌陷地治理中心(济宁市采煤塌陷地治理研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p /td td width=" 16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 /p /td td width=" 11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r tr td width=" 4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4 /p /td td width=" 19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然资源部长江中游国土调查监测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d width=" 235"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湖北省国土资源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天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p /td td width=" 16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 /p /td td width=" 11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r tr td width=" 4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5 /p /td td width=" 19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然资源部南方石山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d width=" 235"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中心 /p /td td width=" 16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p /td td width=" 11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广西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r tr td width=" 4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6 /p /td td width=" 19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然资源部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d width=" 235"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四川省煤田地质局,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国土勘测规划研究院 /p /td td width=" 16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p /td td width=" 11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页岩气勘探与开发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r tr td width=" 4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7 /p /td td width=" 19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然资源部基岩区矿产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d width=" 235"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〇三地质大队、贵州地矿集团有限公司 /p /td td width=" 16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p /td td width=" 11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上扬子能源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r tr td width=" 4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8 /p /td td width=" 19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然资源部高寒干旱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d width=" 235"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甘肃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江苏绿之源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p /td td width=" 16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甘肃省自然资源厅 /p /td td width=" 11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甘肃省矿山地质环境修复与遥感技术应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p /td /tr /tbody /table
  • 投资数百亿元,15省市争创超40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应对科技革命引发的产业变革,抢占全球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突破涉及国家长远发展和产业安全的关键技术瓶颈,构建和完善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科技力量。  2017年以来,科技部等部门相继印发了《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办法(暂行)》等文件。党的十九大做出关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支持依托企业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基于此,各省掀起了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浪潮。截至目前,已有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在内的3家综合类技术创新中心,高速列车、新能源汽车、第三代半导体、川藏铁路、燃料电池、新型显示等12家领域类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  然而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所说,从总量和涉及领域方面来看,当前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还远不能满足全国各地产业创新需求,建设和评价体系还有待成熟,需要从国家层面充分发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产业优势。眼下各省的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已相继出炉,仪器信息网从中梳理发现有关省份已在积极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谁能抢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先机,我们从“十四五”规划中略窥一二。  综合类创新中心  围绕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推动重点区域创新发展,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建设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把国家战略部署与区域产业企业创新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开展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协同创新与开放合作,促进创新要素流动、创新链条融通,为提升区域整体发展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提供综合性、引领性支撑。  创新中心由相关地方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牵头或多地方联动共同建设,发挥有关地区和部门比较优势,统筹布局、汇聚资源,指导推动有优势、有条件的科研力量参与建设。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2020年12月,在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国家首个综合类技术创新中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中心以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发展原始创新为核心使命,采取大学“育种”、中心“育苗”、企业“育材”、区域“成林”的发展模式,构建全球化协同创新体系,培育专业平台、研发原创技术、培育新兴产业、培养创新人才。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2021年4月22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广州举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作为国家重点布局建设的三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立足广东、协调港澳、带动全国。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2021年6月3日在上海揭牌成立,定位于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成为全球创新资源的配置枢纽、产业技术的创新枢纽、人才价值的转化枢纽。  主要任务:(1)以关键技术研发为使命,以长三角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树立“共需、共建、共享、共治”理念,加强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为长三角区域和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2)服务长三角区域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孵化培育和发展,培育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进一步带动长三角区域成为科技创新中心和未来产业高地的核心引擎,为支撑长三角区域产业化向中高端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战略作用。  领域类创新中心  面向国家长远发展、影响产业安全、参与全球竞争的细分关键技术领域,布局建设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落实国家科技创新重大战略任务部署,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行业内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提升我国重点产业领域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主要由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联合科研优势突出的高校院所、骨干企业等,集聚整合相关科研力量和创新资源,带动上下游优势企业、高校院所等共同参与建设。  据目前公开的信息显示,前期批准建设的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总投资规模均将近20亿元。“十四五”北京、江苏、上海、山东、湖北、内蒙古等15个省(直辖市)还将创建超40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预估投资总规模将达数百亿元。“十四五”各省(直辖市)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省(直辖市)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中心建设内容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完善独立开放运行机制,进一步聚焦车规级芯片等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打造产业创新生态 与动力电池、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及装备、智能网联汽车等平台加强技术协同,推动融合创新北京国家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中心于2021年3月24日经科技部批复启动建设,旨在打造产学研科企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是农业领域首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由先正达集团为主体,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共同建设。北京国家动物模型技术创新中心对我国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创新进行顶层设计,建立国家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技术创新中心江苏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由江苏省政府、南京市政府与南京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围绕解决“重化围江”、长江生态修复、绿色产业发展等关键问题,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低碳绿色技术创新服务和系统化解决方案。江苏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科技部于2021年3月份批复,以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为主体建设的全国生物医药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聘任詹启敏院士为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聚焦治疗性抗体、新型疫苗、核酸药物、细胞和基因治疗等生物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关键技术攻关、公共平台体系建设、产业生态环节营造、机制体制政策创新作为四大重点建设任务。江苏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与产业化基地项目位于苏州纳米城,项目总投资超18亿元,该基地由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首期包括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及东微半导体总部、汉天下研发中心和镭明激光研发中心总部等部分定建企业,将布局建设支撑第三代半导体创新发展的3万平方米高标准洁净厂房和化学品库、废水处理站、110千伏电站等配套设施,以及8英寸BAW(体声波)滤波器及射频模组生产线,半导体高端激光研究中心,晶圆与器件性能测试研发工程中心等。湖北国家长江中下游城市群综合性技术创新中心(筹)湖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由武汉光谷爱计算有限公司牵头建设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以基于人工智能芯片构建的人工智能计算机集群为基础,建设涵盖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基础设施的完整系统,主要应用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模型开发、模型训练和模型推理等场景,提供从底层芯片算力释放到顶层应用使能的人工智能全栈能力,为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算力服务、孵化行业创新应用,聚合产业上下游协同创新,并进行人才培养和标准孵化。湖北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企业信息化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建设,打造我国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领域的国家战略力量。中心聚焦智能产品设计、智能工艺设计、智能数控系统与装备和智能制造系统四大主攻方向,构建“一核三圈N辐射”的“MATLAB”和中国的“西门子”,为制造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湖北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由华中科技大学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以及中建、中交、中铁、中核、中能等一批桥梁、高铁、建筑领域世界500强企业共同组建。中心创新网络覆盖数字建造领域60%以上的高校、科研院所、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覆盖中国重要经济区域和主要建造产业基地,形成有效辐射。湖北国家智能芯片技术创新中心由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恭喜、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湖北江城实验室共同牵头,争创国家智能芯片技术创新中心。旨在加快我国高性能智能芯片的研发,抢抓新兴技术发展机遇,使我国智能芯片算法、设计、制造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心以智能芯片为核心,重点突破芯片、下一代存储芯片、类脑神经网络芯片、射频SOI芯片等智能元器件技术领域;持续跟踪产品上下游领域,围绕智能芯片开发全周期布局重点研发课题,突破产业链共性技术,全方位完善产业链,打破单个创新主题局限,开创创新要素聚集新模式,建立产业协同创新生态体系,促进上下游配套产业协同发展。湖北国家激光技术创新中心由龙头企业牵头,以“激光技术及其应用”为主,在已形成的激光装备制造、光通信器件、激光全息防伪、传感器、信息追溯的产业格局基础上,针对全球“再工业化”发展趋势以及自身特点,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智能制造关键产品及解决方案。湖北国家数字传媒技术创新中心由武汉理工大学牵头,开展知识资源融合与组织技术、知识服务大规模定制技术、可信可控交易技术和出版大数据融合分析与赋能技术四大关键技术研究,打造统一开放的知识资源体系、大规模定制知识服务体系、“知识十”产业生态体系,构建出版内容交易可信可控、出版知识服务高质高效的知识文化服务新模式,全面推动出版领域文化和科技领域关键技术研发。湖北国家智慧水电技术创新中心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同组建。面向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与运行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围绕水电工程智能建造、水电工程智慧运维,以及水资源安全和智慧管理中的“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突破基础研发、技术应用和工程示范的瓶颈,为水电战略技术力量打造提供支撑。湖北国家智慧快递物流技术创新中心支持鄂州市整合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顺丰机场)、武汉大学、北斗导航院等资源,争创国家智慧快递物流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建设”一个中心、四大平台“,打造交通物流技术”五大制高点“,全面建成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具有”聚智、协同、孵化、辐射、共享、合作“功能的智慧物流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成为国家智能化物流重大关键技术的供给源头;成为主导智能化物流技术标准制修订的国际化基地;成为引领智慧物流领域产业集聚的创新高地;成为国家智慧物流领域技术创新的”新名片”和智慧物流产业发展的“火车头”。湖北国家非织造布技术创新中心整合湖北新鑫无纺布有限公司、仙桃新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仙桃市无纺布制品生产力促进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资源,争创国家非纺织布技术创新中心。围绕非织造布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创新,推动湖北乃至全国非织造布产业结构升级、品牌升级、产能升级,促进非织造布产业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助推非织造布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全球知名的世界级非织造布产业集群和国家防疫应急物资战略储备基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湖北国家疫苗技术创新中心由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立足于我国和世界新发突发传染病疫苗研究开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以传染病疫苗前沿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为核心,打造创新资源聚集、组织运行开放、治理结构多元的综合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多种技术路线疫苗的快速开发流程,协同推进新型传染病疫苗领域技术创新,使我国成为疫苗技术创新高地,保证我国新型传染病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湖北国家淡水渔业技术创新中心由中科院水生所牵头,依托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中心和武汉现代生态渔业研发基地,以水产养殖池塘生产过程清洁化、大水面净水渔业转型、养殖空间拓展、养殖与加工融合为主线,贯穿绿色、精准、低碳、高效发展新理念,通过品种结构、养殖模式、乡村环境和渔业产品的优化,引领和支撑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巩固水产强国地位,主要创新内容包括池塘清洁生产工程、大水面“净水”生态功能化渔业操纵理论与技术、稻田综合种养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工程化高集约养殖理论与技术、水产品加工技术。湖北国家油菜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由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共建,围绕我国油菜全产业链发展和全价值链开发的重大战略需求,构建“1+5+10”战略布局,即一个中心(总部设在武汉)、5个分中心(全国油菜不同生态区域的优势科研单位)、10个示范站(油菜全产业链的骨干企业),协同开展共性和区域性关键技术攻关,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重大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提升油菜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引领我国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食用植物油的供给安全。湖北国家家畜种业技术创新中心由华中农业大学牵头,由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建。以提高国家家畜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保障核心种源安全和引领家畜种业高质量发展为使命,面向世界家畜种业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产业提质增效和家畜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四大需求,围绕生物育种新技术、家畜新品种培育、种畜安全高效养殖、种畜营养与饲料、种畜智慧养殖与环境安全等五大领域,打造五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三大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和四大服务平台,5-10年时间建成为国家家畜种业重点关键技术供给源头,国家家畜产业集聚发展创新高地,为我国家畜种业技术创新提供战略支撑。湖北国家生物农药技术创新中心由湖北省农科院牵头,由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建。将汇集该领域优势科研团队。领军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将生物农药新产品创制和制剂技术研发作为中心主业,将适于推广应用的生防集成技术作为中心产品,致力于微生物资源挖掘的源头技术创新、生物农药产品和制剂技术中试熟化、生防应用技术开发升值,孵化衍生科技型企业,引领带动生物农药产业创新发展。湖北国家病毒性疾病防治产业创新中心由人福医药集团牵头,会同病毒性疾病防治领域上下游重点企业和科研单位等,打造国内外一流的病毒性疾病防治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集聚优势资源,集中开展联合攻关,围绕病毒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复杂共性关键技术开发、靶向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抗病毒药物研发及产业化、企业孵化培育,重点建设先进技术研发、企业孵化培育大平台和抗病毒药物临床试验联合体,提升病毒性疾病防治领域的科研发现、工艺优化、联合攻关能力及成果转化速度,提升病毒快速检测诊断能力、有效治疗药物及疫苗快速开发能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病毒性疾病防治领域高新技术企业。重庆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由重庆市科技局组织,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牵头,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建。中心致力于生猪技术领域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绿色高效养殖、重大疫病防控三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还将建设生猪遗传育种与繁殖、生猪营养与饲料、生猪疫病防控、生猪养殖环境与工程、生猪大数据五大平台,推动重庆加快打造生猪产业集群。上海流程智造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数联智造”为抓手,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努力打造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上海医疗机器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聚焦医疗服务机器人领域,基于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面向智慧医院建设,在手术辅助机器人系统、智慧医疗服务机器人系统、柔性医疗物资仓储配送机器人系统、数字孪生医院系统等方向展开重点关键技术研发与创新。山东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2016年9月5日在青岛设立。是集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构建的国际化、专业化创新平台。山东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2021年4月16日,潍柴动力牵头承建的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揭牌。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建立了以潍柴动力为核心,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的创新协同体,加快产业链技术瓶颈突破和产业化落地。山东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由山东康平纳集团、东华大学双牵头组建,于2020年6月经工信部批复,是全国第17家、山东省首个批复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先进印染技术领域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天津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于2019年11月初正式获得科技部批复。中心研发基地占地130亩,总建筑规模约1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0亿元,由中国科学院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牵头,组织高校院所、投资机构、会员企业等共同建设的一个综合性、开放性、先进性的国家科技平台。天津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2018年12月25日,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由中科院旗下高性能计算领域领军企业中科曙光牵头,联合多家产业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和知名高校作为核心单位共同组建的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在中科曙光天津产业基地启动建设。天津国家先进操作系统制造业创新中心/辽宁国家航空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由辽宁省优势企业牵头,聚焦国家航空装备研发的重大战略需求,集聚省内外优质创新资源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大中小企业协同、产业链上中下游联动的体系化创新,提升基础材料、核心功能部件、生产加工装备的自主保障能力,打造国家航空装备研制生产策源地。辽宁国家高端医学影像设备技术创新中心由辽宁省优势企业牵头,联合医学影像设备上下游企业及科研单位,围绕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关键技术问题,建设国际先进的协同创新平台,提升全球医疗器械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辽宁国家中药技术创新中心由辽宁省优势企业牵头,整合东北区域优势中药企业和科研院所,以中成药关键技术研发为核心,开展东北道地药材规划范种植、经典名方、有独特疗效的大品种开发及示范,搭建中药——中医基础研究与产业化推广的示范平台,实现研发价值向临床价值、产品价值的转换,为支撑中成药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战略引领作用。辽宁国家化工安全技术创新中心由辽宁省优势企业牵头,围绕安全技术、安全工程和安全管理,解决化工风险大、三废多、消耗高等制约国家化工发展的瓶颈问题,推动工艺、设计、安全、环保与工程有机融合,促进化工行业实现安全生产和提质增效。辽宁国家燃气轮机技术创新中心由辽宁省优势企业牵头,聚焦燃气轮机“卡脖子”问题。构建集需求分析、设计研究、技术验证、工程转化于一体的研发体系,突破干式低排放、双燃料等关键核心技术,提升燃气轮机创新能力,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辽宁国家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由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牵头,联合新型农业主体、农资农机企业及国内外科研单位,在东北黑土地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助力粮食安全和环境清洁,支撑国家东北地区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绿色生态农业转变。黑龙江一重高端大型铸锻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通过吸引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等高端人才,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国家大型铸锻件技术创新平台,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开展从设计、工程试验到最终为国家提供重大技术装备所需大型铸锻件等的全流程研究,加快提升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基础材料研发制造能力,推动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内蒙古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包头市创建国家稀土新材料创新中心,集聚国内外稀土领域创新资源,在稀土冶炼、金属合金和稀土功能材料等方面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原创性、颠覆性突破,形成领先的稀土产业创新优势。内蒙古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呼和浩特市建设综合、集成、开放、共享的全球一流乳业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乳业技术创新大联合、大协同、大网络,探索形成乳业重大技术导向的研发模式与创新网络,实现高端人才与创新资源集聚,为奶业振兴提供战略支撑。青海国家盐湖技术创新中心支持青海组建“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并将其纳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序列,为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提供更强的科技支撑。河北在石油勘探等领域培育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河南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水沙资源高效利用、隧道掘进装备、碳中和技术、超硬材料、数字经济、小麦、花生、棉花、地下工程防护等领域创建5家左右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广西在内燃机、甘蔗等优势特色领域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福建争创化工中间体、多源数据融合计算、应急防控药物、白 羽肉鸡等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十四五”各省(直辖市)争创省技术创新中心省(直辖市)争创省技术创新中心北京体育科技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广东印刷及柔性显示技术创新中心广东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广东智能传感器技术创新中心江苏布局建设10家以上省技术创新中心安徽高速磁悬浮及超导技术创新中心安徽高端测量仪器交叉研究中心上海糖类药物研发技术创新中心上海北斗导航技术创新中心天津海水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黑龙江北满特钢技术创新中心河北在氢能、先进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布局建设省级产业创新中心江西着力培育打造航空、VR、物联网、光电材料器件、新能源汽车、锂电、光伏、铜、钢铁、陶瓷、信息安全、家具和纺织服装等技术创新中心湖北在三维半导体集成制造、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培育省级重大技术创新平台(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庆聚焦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轻金属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建设一批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宁夏围绕葡萄酒、枸杞、现代煤化工等自治区重点产业或优势特色产业,统筹布局建设一批自治区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甘肃在集成电路、高档数控机床、医疗器械、农机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新建一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
  • 辽宁新批建设62个省重点实验室和43个专业技术创新中心
    近日,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公布2022年拟组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和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名单。“辽宁省稀土微纳光电材料重点实验室”等62个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催化技术及材料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等43个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在列。根据《关于印发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辽科发〔2019〕28号),省重点实验室需具备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基础设施,实验场地相对集中,面积一般须不低于1000平方米;具备开展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所必需的仪器设备和设施,科研仪器总价值(原值)在500万元以上。从事软件研究开发等特殊行业的实验室可以略低于以上标准。根据《关于印发辽宁省技术创新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辽科发〔2019〕27号),专业技术创新中心需拥有一定数量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建立起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具有一批稳定、专业开展技术研发及服务的专业研究人员和团队;场地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研发设备原值不低于500万元;拥有相关行业领域的技术带头人及专职的技术研发与管理人员队伍。2022年辽宁省重点实验室拟组建名单序号领域省重点实验室名称负责人依托单位1新材料辽宁省稀土微纳光电材料重点实验室罗昔贤大连民族大学2新材料辽宁省新型微纳米功能材料研究重点实验室张起辽宁石油化工大学3新材料辽宁省新型电子材料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张志华大连交通大学4新材料辽宁省特种能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周光远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5新材料辽宁省材料环境腐蚀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汪川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6装备制造辽宁省舰载设备冲击防护与损伤评估重点实验室闫明沈阳工业大学7装备制造辽宁省飞行器结构强度数字孪生重点实验室陈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8装备制造辽宁省共融机器人与医疗装备重点实验室赵新刚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9装备制造辽宁省质谱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李海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0装备制造辽宁省航空装备可靠性重点实验室姬书得沈阳航空航天大学11装备制造辽宁智能大气探测重点实验室孙宝京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士官学校12装备制造辽宁省宇航级火工品重点实验室黄金红辽宁北方华丰特种化工有限公司13能源辽宁省能源电力装备可靠性与健康管理重点实验室佟刚沈阳工程学院14能源辽宁省低碳制氢与化工利用重点实验室许光文沈阳化工大学15能源辽宁省绿色低碳与智能冶金重点实验室何志军辽宁科技大学16交通辽宁省海上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李伟大连海事大学17交通辽宁省飞行器防除冰重点实验室袁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18电子信息辽宁省油气工程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李存磊辽宁石油化工大学19电子信息辽宁省光信息与仿真技术重点实验室赵怀慈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20电子信息辽宁省区块链与数字经济重点实验室王澜辽宁大学21电子信息辽宁省先进薄膜与集成电路刻蚀技术重点实验室赵纪军大连理工大学22电子信息辽宁省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铸件数字化设计及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吕海霆大连科技学院23电子信息辽宁省兵器工业智能优化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宫华沈阳理工大学24资源环境辽宁省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唐巨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5资源环境辽宁省化学计量溯源技术重点实验室肖哲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26资源环境辽宁省化工清洁生产重点实验室鄂涛渤海大学27资源环境辽宁省储能与能源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张大雷营口理工学院28资源环境辽宁省矿产资源绿色开发重点实验室张振国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9公共安全辽宁省公安大数据智能应用重点实验室李锦辽宁警察学院30公共安全辽宁省食品污染物检验检测及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祝军沈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31海洋辽宁省极地安全保障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刘志杰大连海事大学32海洋辽宁省海洋实时预警重点实验室宋军大连海洋大学33城镇化与城市发展辽宁省区域建筑学与寒地人居科学重点实验室黄勇沈阳建筑大学34城镇化与城市发展辽宁省城市绿色健康设计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唐建大连理工大学35城镇化与城市发展辽宁省基础设施工程安全与防护重点实验室张春巍沈阳工业大学36城镇化与城市发展辽宁省城市信息模型与数字孪生城市重点实验室毕天平沈阳建筑大学37农业科学辽宁省食品营养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杜明大连工业大学38农业科学辽宁省特色粮油加工与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杨庆余沈阳师范大学39农业科学辽宁省农产品加工减排增效与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刘贺渤海大学40农业科学辽宁省杂粮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葛维德辽宁省农业科学院41农业科学辽宁省北方水产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丁君大连海洋大学42农业科学辽宁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陆秀君沈阳农业大学43人口健康辽宁省人类族群特异性及重要疾病表型组学研究重点实验室任甫沈阳医学院44人口健康辽宁省中医脾脏象现代研究重点实验室战丽彬辽宁中医药大学45生物医药辽宁省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侯悦东北大学46生物医药辽宁省放射性粒子及热精准治疗重点实验王若雨大连大学47生物医药辽宁省天然产物活性分子开发及利用重点实验室刁全平鞍山师范学院48生物医药辽宁省重大慢病中药创新药重点实验室李宁沈阳药科大学49生物医药辽宁省超级抗原研究重点实验室徐明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50生物医药辽宁省先天性免疫药物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张嵘沈阳药科大学51生物医药辽宁省中药质量与安全风险监测重点实验室赫爱平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52医疗卫生辽宁省肠菌移植微生态精准治疗重点实验室柳越冬辽宁中医药大学53医疗卫生辽宁省数字泌尿外科精准诊疗重点实验室刘志宇大连医科大学54医疗卫生辽宁省脑卒中重点实验室梁国标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55医疗卫生辽宁省胃肠肿瘤医工交叉研究重点实验室赵岩辽宁省肿瘤医院56医疗卫生辽宁省角膜与眼表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张立军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57医疗卫生辽宁省肿瘤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孙静辽宁省肿瘤医院58医疗卫生辽宁省核医学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张国旭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59医疗卫生辽宁省心血管流体力学医工结合重点实验室金元哲中国医科大学60医疗卫生辽宁省神经介入生物材料研发重点实验室臧培卓辽宁省人民医院61医疗卫生辽宁省眼病检测筛查及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徐丽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62基础交叉辽宁省宇宙学与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张鑫东北大学2022年辽宁省技术创新中心拟组建名单序号领域技术创新中心名称负责人依托单位1新材料辽宁省低碳催化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王亮中科催化新技术(大连)股份有限公司2新材料辽宁省汽车轻量化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焦健辽宁帝德科技有限公司3新材料辽宁省烯烃助剂专业技术创新中心齐涛营口风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4新材料辽宁省新型日化产品材料专业技术创新中心何延胜辽宁圣德华星化工有限公司5新材料辽宁省功能橡胶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胥维昌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6新材料辽宁省锆基新材料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王泽斌辽宁华锆新材料有限公司7新材料辽宁省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研发与应用专业技术创新中心高峰辽宁新华阳伟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8新材料辽宁省钼材料及应用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张惠辽宁天桥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新材料辽宁省道路环保与再生新材料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张海军辽宁瑞德公路科技有限公司10新材料辽宁省高性能橡胶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吴震盘锦信汇新材料有限公司11新材料辽宁省金属连续压展成型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罗显龙辽宁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12装备制造辽宁省航空装备铝镁合金铸造专业技术创新中心15装备制造辽宁省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备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张继周大连豪森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执着技术创新16载,青岛众瑞喜提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
    8月15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3年(第30批)新认定及全部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名单,青岛众瑞成功入选。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榜单的认定工作,旨在树立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的领军企业,促进全省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青岛众瑞的入选,说明众瑞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 因为对核心技术的执著追求,众瑞成立16年一直保持着对技术研发的高强度投入,在众多领域积累了具有明显优势的技术,同时打造出了优秀的创新平台和创新能力。作为专注环境监测仪器、洁净室检测评价、生物安全、计量溯源等检测仪器的研发与应用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青岛众瑞目前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专精特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山东省民营企业创新100强。拥有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工业设计中心、青岛市大气监测仪器技术创新中心、青岛市颗粒物测量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未来青岛众瑞将秉持“纵向深耕、横向拓展”发展战略,聚焦核心科技、不断创新应用场景,发挥技术、平台优势和行业引领示范效应,致力提升国产仪器仪表的核心竞争力,为成为中国最受信赖的检测仪器制造及综合服务商努力奋斗!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是对公司持续创新努力的有力证明,也是企业发展道路上的新起点。在未来的日子里,青岛众瑞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不断加强技术研发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 山东省批准建设25家省技术创新中心,预计投1.25亿元
    近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公布了批准建设25家2022年省技术创新中心的名单,包括山东省半导体激光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电子测量仪器技术创新中心等,截至目前,已批准建设的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共计131家。据《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所悉,对于企业牵头建设的省技术创新中心,省级财政资金给予 500万元经费支持;对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牵头建设的,省级财政资金给予1000万元经费支持。本次批准建设的25家省技术创新中心牵头单位均为企业,将获得支持经费总计1.25亿元。其中,济南市5家,青岛市4家,日照市3家、临沂市3家、烟台市2家,省级主管部门企业2家,枣庄市、淄博市、潍坊市、济宁市、泰安市、威海市各1家。涵盖的领域包括现代高效农业、高端装备、新材料、环境保护、医养健康、高端化工等。具体名单如下:编号申报技术创新中心申报领域牵头单位主管部门1山东省半导体激光技术创新中心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山东华光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市科技局2山东省工业软件技术创新中心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济南市科技局3山东省焊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高端装备领域山东奥太电气有限公司济南市科技局4山东省奶牛种业技术创新中心现代高效农业领域山东奥克斯畜牧种业有限公司济南市科技局5山东省调味蔬菜技术创新中心现代高效农业领域山东一品农产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市科技局6山东省电子测量仪器技术创新中心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科技局7山东省高速磁浮运载技术创新中心高端装备领域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科技局8山东省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现代高效农业领域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市科技局9山东省绿色农药技术创新中心现代高效农业领域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科技局10山东省有机硅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新材料领域山东东岳有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市科技局11山东省煤基化工技术创新中心高端化工领域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枣庄市科技局12山东省光电传感技术创新中心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烟台市科技局13山东省高性能轮胎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新材料领域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市科技局14山东省西甜瓜技术创新中心现代高效农业领域山东省寿光市三木种苗有限公司潍坊市科技局15山东省生物基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新材料领域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济宁市科技局16山东省农业微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现代高效农业领域山东碧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泰安市科技局17山东省儿童药物技术创新中心医养健康领域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市科技局18山东省液压基础件技术创新中心高端装备领域山东万通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日照市科技局19山东省数字化义齿技术创新中心医养健康领域山东迈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日照市科技局20山东省烟气污染物智控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环境保护领域海汇集团有限公司日照市科技局21山东省纸盒灌装设备技术创新中心高端装备领域山东碧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临沂市科技局22山东省工程机械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高端装备领域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临沂市科技局23山东省磁性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新材料领域山东春光磁电科技有限公司临沂市科技局24山东省黄河流域土壤修复技术创新中心环境保护领域山东省土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省自然资源厅25山东省蛋鸡技术创新中心现代高效农业领域山东安池农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省畜牧兽医局
  • 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揭牌
    p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依托该院建设的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日前揭牌,这是全省首批10家省技术创新中心之一。通过3年建设,该中心将建立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装备研发、新技术验证评价平台等,形成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并构建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p p   作为一家综合性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在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拥有“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环境光学监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水平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具备航天级环境监测装备研发、校准调试和可靠性试验条件,系列环境监测装备成果已实现产业化,批量应用于我国环保和气象等业务化监测网络,实现年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现正与合肥市政府共建“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环境产业技术研究中心”,进一步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领域成果转化。 /p p   “我们将围绕国家环境监测和环保产业升级发展需求,以提高国产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目标,开展多平台环境监测装备研发,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环境监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增强我国环境监测技术核心竞争力。”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桂华侨介绍,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将瞄准“突破环境监测共性关键技术,解决产业发展技术瓶颈”这一首要目标,构建环境监测设备试验检测平台,形成标准化检验和测试方法体系 建立环境监测设备工程化开发和示范应用平台,大幅提升我国环境监测仪器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并带动环保企业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构建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成为国家环境监测高技术创新源头,实现国家环境监测仪器产业跨越式发展。 /p
  • 科技部印发关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暂行)
    p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布局的顶层设计,有序指导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科技部印发《关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暂行)》,结合各省份实际推进实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关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暂行) /strong /span /p p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我国重点区域和关键领域技术创新能力,支撑高质量发展,现就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建设制定本方案。 /p p    strong 一、总体要求 /strong /p p   (一)指导思想。 /p p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和“补短板、建优势、强能力”重大决策部署,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体制机制,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p p   (二)基本原则。 /p p   ——需求导向,聚焦关键。面向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影响国家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技术创新需求,加强顶层设计和主动引导,形成技术创新持续供给能力。 /p p   ——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总体布局,形成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分工明确,与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衔接、相互支撑的总体布局。 /p p   ——优化整合,开放共享。加强跨区域、跨领域创新力量优化整合,统筹项目、基地、人才等创新资源布局,激活存量资源,促进创新资源面向产业和企业开放共享。 /p p   ——深化改革,协同创新。强化技术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优化成果转化、人才激励等政策措施,构建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多元主体的协同创新共同体。 /p p   (三)发展目标。 /p p   到2025年,布局建设若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突破制约我国产业安全的关键技术瓶颈,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创新能力的一流企业,催生若干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经济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的重要产业,形成若干具有广泛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创新高地,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强有力支撑。 /p p    strong 二、功能定位 /strong /p p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定位于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中心以关键技术研发为核心使命,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为区域和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培育和发展提供创新服务,为支撑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战略引领作用。 /p p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既要靠近创新源头,充分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学科和科研资源,加强科技成果辐射供给和源头支撑 又要靠近市场需求,紧密对接企业和产业,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技术创新服务和系统化解决方案,切实解决企业和产业的实际技术难题。 /p p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不直接从事市场化的产品生产和销售,不与高校争学术之名、不与企业争产品之利。中心将研发作为产业、将技术作为产品,致力于源头技术创新、实验室成果中试熟化、应用技术开发升值,为中小企业群体提供技术支撑与科技服务,孵化衍生科技型企业,引领带动重点产业和区域实现创新发展。 /p p    strong 三、建设布局 /strong /p p   根据功能定位、建设目标、重点任务等不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分为综合类和领域类等两个类别进行布局建设。 /p p   (一)综合类。 /p p   围绕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推动重点区域创新发展,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建设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把国家战略部署与区域产业企业创新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开展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协同创新与开放合作,促进创新要素流动、创新链条融通,为提升区域整体发展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提供综合性、引领性支撑。 /p p   创新中心由相关地方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牵头或多地方联动共同建设,发挥有关地区和部门比较优势,统筹布局、汇聚资源,指导推动有优势、有条件的科研力量参与建设。 /p p   创新中心采取“中心(本部)+若干专业化创新研发机构”的组织架构,形成大协作、网络化的技术创新平台。中心(本部)是创新中心的总体运营管理机构,为独立法人实体,主要负责创新中心的战略规划、制度建设、研究领域布局、运行管理、内部资源配置等相关职责。专业化创新研发机构主要结合区域内各地方的产业发展需求和优势科研力量分布进行统筹布局,主要依托高校院所的优势科研力量或新型研发机构等组建。专业化创新研发机构的布局可以根据国家战略部署与区域重大需求变化进行动态调整,符合条件的可以优先组建为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p p   (二)领域类。 /p p   面向国家长远发展、影响产业安全、参与全球竞争的细分关键技术领域,布局建设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落实国家科技创新重大战略任务部署,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行业内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提升我国重点产业领域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p p   主要由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联合科研优势突出的高校院所、骨干企业等,集聚整合相关科研力量和创新资源,带动上下游优势企业、高校院所等共同参与建设。 /p p   支持符合相关定位和条件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培育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优先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等布局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p p    strong 四、体制机制 /strong /p p   (一)实行科学有效的法人模式。 /p p   创新中心原则上应为独立法人实体,针对不同领域竞争态势和创新规律,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探索不同类型的组建模式。创新中心依照章程管理,实行理事会(董事会)决策制、中心主任(总经理)负责制、专家委员会咨询制,明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等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创新中心通过“一所(校)两制”等模式构建“科研与市场”协同衔接的运行机制。 /p p   (二)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 /p p   创新中心以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为纽带,通过共同出资、合作研发、平台共建、技术入股、兼职创业等不同途径和方式,统筹产学研创新资源。探索组织跨学科、跨主体合作的协同攻关模式,构建应用基础研究、工程研发、技术推广相结合的人才队伍结构。 /p p   (三)强化收益分配激励。 /p p   全面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股权分红激励、所得税延期纳税等政策措施,建立市场化的绩效评价与收入分配激励机制。鼓励成立由科研团队持股的轻资产、混合所有制公司,支持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带着创新成果兼职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收益主要用于科研投入与团队奖励。 /p p   (四)开展市场化技术创新服务。 /p p   创新中心通过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合同研发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按需定制的技术创新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创新中心各类创新资源按规定面向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开放共享。共建单位通过合同约定方式共享知识产权。 /p p   (五)面向全球吸引凝聚创新人才。 /p p   创新中心以市场化手段开展人才选拔与聘任,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和企业开展广泛的人才合作,探索柔性引才引智机制。通过设立海外研究机构、建设战略合作关系、探索项目经理制等方式面向全球选聘优秀技术创新人才和成果转化人才。 /p p   (六)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p p   创新中心“既不养人、也不养事”。采取会员制、股份制、协议制、创投基金等方式,吸引企业、金融与社会资本、高校院所等共同投入建设。收入来源包括竞争性课题、市场化服务收入以及财政资金后补助等,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机制。 /p p    strong 五、保障措施 /strong /p p   (一)加强统筹协调。 /p p   完善相关部门工作协同机制,围绕建设布局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衔接。组建专家咨询组,加强创新中心战略决策支撑。建立中央与地方联动机制,实行跨区域协同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中心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承接创新中心建设的地方政府要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参与中心治理,给予资金、政策、配套设施等多方面保障。 /p p   (二)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p p   探索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联合投入机制,各级地方财政加强对创新中心建设的支持。中央财政资金主要通过“基地和人才专项”等支持创新中心建设。国家科技计划为创新中心开放申报渠道,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在创新中心设立子基金。 /p p   (三)落实和完善科技创新政策。 /p p   创新中心应落实好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科研自主权、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等政策措施,以及中央、地方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的优惠政策,按有关政策规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进口科研仪器设备税收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 /p p   (四)开展绩效评价。 /p p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健全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机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中心运行绩效评估,以创新能力、服务绩效为评价重点,以有关客观数据和材料为主要评价依据。评估结果与各级财政支持挂钩,主要采取后补助等方式予以支持。 /p
  • 科技部、财政部发文明确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组建基本条件
    日前,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管理办法中指出,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根据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部署以及关键领域技术创新需求,对创新中心建设进行统筹布局,坚持“少而精”原则,有序组织开展创新中心建设。创新中心应充分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学科和科研资源,协同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成果转移转化和技术创新服务。  此外,管理办法中还明确了综合类创新中心和领域类创新中心组建应具备的条件。  对于综合类创新中心的组建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 建设布局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重点区域创新发展规划。  2. 建设主体由相关地方政府牵头或多地方联动共同建设,发挥有关地区和部门比较优势,指导推动有优势、有条件的科研力量参与建设。  3. 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对创新中心建设给予支持,集聚整合相关优势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源头创新力量,成为创新中心的重要研究实体。  4. 技术领域聚焦区域重大需求或参与国际竞争的领域,凝练若干战略性技术领域作为重点方向,明确技术创新的重点目标和主攻方向。  5. 组织架构一般采取“中心(本部)+若干专业化创新研发机构”的模式,明确区域空间布局,形成大协作、网络化的技术创新平台。  对于领域类创新中心的组建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 建设布局与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工程部署紧密结合,聚焦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影响产业安全、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技术领域,符合全球产业与技术创新发展趋势。  2. 建设主体单位在该领域的科技创新优势突出、代表性强,改革创新积极性高。建设力量集聚整合该领域内全国科研优势突出的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等,形成分工明确、有紧密利益捆绑的协同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协同攻关与成果转化。  3. 牵头地方在该领域具有突出的科教优势、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符合国家在重点区域规划的重点科技和产业领域布局。  4. 技术目标围绕产业链梳理“卡脖子”技术和“长板”技术,凝练提出明确的技术创新目标和攻关任务,突出需要解决的行业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细化建设任务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  5. 人才团队集聚本领域知名的技术带头人,形成稳定的全职全时核心技术团队、专业化的技术支撑服务团队以及成果转化应用团队,聘用具有丰富科研和管理经验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作为中心运营管理主要负责人。  附件:科技部 财政部印发《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pdf
  • 注意!市场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申报进行中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span /span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度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申报工作的通知,重点申报方向围绕当前食品安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立足民众需求和社会关切,开展安全监管关键技术、重点品种以及跨学科领域研究。通知如下: /span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度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申报工作的通知 br/ 市监科财函〔2020〕1243号 /span /strong /p 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总局相关直属单位: /p p   为推进国家市场监管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提升市场监管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根据《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要求,拟开展2020年度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技术创新中心)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p p   一、申报方向 /p p   申报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应符合以下领域方向,具体名称和主要研究方向一般应更明确和集中,突出优势和特色,避免过于宽泛。 /p p   (一)重点实验室 /p p   重点实验室属于科学与工程类科技创新基地,是推进重大科研创新、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创新平台,以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技术及相关公益性技术研究为重点任务,提升市场监管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和支撑市场监管科技创新发展。 /p p   1.市场综合监管方向。围绕企业登记注册、信用体系建设、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广告和网络监管等领域发展需求,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与市场监管融合的新技术、新模式研究和探索。 /p p   2.三大安全方向。围绕当前食品安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立足民众需求和社会关切,开展安全监管关键技术、重点品种以及跨学科领域研究。 /p p   3.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方向。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学科交叉、基础共性领域,开展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以及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研究。 /p p   (二)技术创新中心 /p p   技术创新中心属于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科技创新基地,是以协同创新等方式开展技术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技术服务、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重点任务包括开展引领前沿、颠覆性创新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培育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技术试验、孵化、示范、推广,加快科技成果的工程化、标准化、市场化、产业化;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解决产业和企业技术难题,提高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中心分为综合类和领域类。 /p p   1.综合类。重点围绕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推进综合类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鼓励构建形成多区域政府协同、多领域技术机构联合,一方主导、多方参与的技术创新中心组织模式,促进优势经验、资源、人才在区域间合理流动,为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区域综合能力提供市场监管技术支撑和保障。 /p p   2.领域类。面向国家长远发展、影响产业安全、参与全球竞争的细分关键技术领域,落实市场监管科技创新重大战略任务部署,聚焦市场综合监管、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重要领域安全等技术需求,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为行业提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提升重点领域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p p   二、申报条件 /p p   (一)重点实验室 /p p   1.依托单位为市场监管系统技术机构,或为具有行业优势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p p   2.在本领域有代表性,科研优势或区域特色明显,具备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和广泛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p p   3.拥有学术水平高、组织能力强、在本研究领域有较高知名度的学术带头人,具有年龄与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研究队伍; /p p   4. 具有良好的办公条件、实验条件和充足的场地,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试验设备、仪器装备及配套设施等; /p p   5.管理制度健全,运行机制合理,有良好的科研传统和学术氛围,能够对外开放并发挥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p p   6.主管单位和依托单位能为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支撑条件。 /p p   (二)技术创新中心 /p p   1.依托单位为市场监管系统技术机构,或为具有行业优势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p p   2.研究实力强,在本领域有代表性,并具备一定的科技成果转化经验; /p p   3.具有较强的应用示范、技术服务和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拥有良好的研发条件和产业化装备、基地和相应的配套设施等保障条件; /p p   4.管理制度健全,运行机制合理; /p p   5.主管单位和依托单位能为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和运行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支撑条件。 /p p   三、申报要求 /p p   (一)材料要求 /p p   主管单位应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相关部署要求,结合本区域现有优势,组织符合条件的单位编制《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书》或《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申请书》。主管单位应对申报书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审核无误后,一式三份加盖申报单位和主管单位公章,报送至市场监管总局科技财务司科技规划处,并将电子版请同时发送至kejiguihuachu@samr.gov.cn。地方政府支持的,同时附地方政府推荐函。 /p p   (二)时间要求 /p p   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申报受理截止时间为2020年10月15日(以邮寄时间为准)。逾期未正式提交申报材料的,不予受理。 /p p   四、其他事项 /p p   (一)由地方政府向市场监管总局推荐或给予政策、资金等相关支持,或运行两年以上并运行较好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以及能够设立为独立法人实体的技术创新中心,将予以优先支持建设。 /p p   (二)综合类技术创新中心可由不同区域多个市场监管系统技术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选择其中一家为主体、联合申报。 /p p   (三)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全系统科技发展需求,按照“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统一布局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请各主管单位对照申报条件认真衡量,严格把关,切勿盲目申报。各主管单位限额申报,原则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推荐不超过3个重点实验室和1个技术创新中心,总局各直属单位推荐不超过1个重点实验室和1个技术创新中心,综合类技术创新中心不受推荐名额限制。 /p p   五、联系方式 /p p   市场监管总局科技财务司科技规划处 /p p   联系电话:010-88652672 /p p   材料寄送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东路8号 /p p   附件:1.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书 /p p   2.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申请书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 br/ 2020年7月21日 /p
  • 38家!2022年大连市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拟组建名单公示
    近日,大连市科学技术局根据《大连市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大科规划发〔2020〕196号)和《大连市技术创新中心管理办法》(大科规划发〔2020〕197号)有关规定,对2022年大连市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拟组建名单予以公示。2022年大连市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拟组建名单共39家,涉及“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海洋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洁净能源、精细化工与新材料”四大领域。2022年大连市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拟组建名单生命健康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1大连市功能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韩 芳2大连市器官智造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王华楠3大连市基因和蛋白质工程药物筛选及研发重点实 验室大连大学高凤山4大连市医工融合内分泌疾病功能重点实验室大连市中心医院高政南5大连市数字骨科学重点实验室大连医科大学赵文志6大连市胎儿医学和出生缺陷防治重点实验室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韩璐7大连市检疫处理与评价技术创新中心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辽宁有限 公司吴斌8大连市中式预制食品技术创新中心大连工业大学董秀萍9大连市疑难重症皮肤病重点实验室大连医科大学宋智琦智能制造、海洋工程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1大连市高端机械基础部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刘新2大连市海洋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宁德志3大连市自主航运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大连海事大学章文俊4大连市智能船艇集群控制与电气技术重点实验室大连海事大学彭周华5大连市轨道交通载运装备重点实验室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曲天威6大连市增材制造重点实验室大连交通大学吕云卓7大连市近岸海域生态质量监测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李宏俊8智能起重输送技术创新中心大连华锐重工起重机有限公司庄云海9大连市长之琳航空零部件技术创新中心大连长之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葛健新一代信息技术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1大连市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大连 研究院江贺2大连市量子科技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赵纪军3大连市工业互联网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大连工业大学李长吾4大连市空间音频技术创新中心大连金华录数码科技有限公 司刘震5大连市宽激发带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大连民族大学罗昔贤6大连市5G智慧教育技术创新中心大连厚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吴建宁7大连市人工智能与智慧医疗重点实验室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郭权8大连市智能船舶虚拟测试验证技术创新中心大连海大智龙科技有限公司尹勇9大连市先进机器人系统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大连交通大学李荣华洁净能源、精细化工与新材料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1大连市航运可持续能源与动力重点实验室大连海事大学纪玉龙2大连市精细化学品绿色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大连大学刘袖洞3大连市低碳能源与碳封存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杨明军4大连市氢安全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高伟5大连市手性催化与合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周永贵6大连市能源催化材料分析表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伟7大连市智能船舶绿色动力控制与测试重点实验室大连海事大学王宁8大连市可再生功能材料智能设计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路芳9大连市锅炉技术创新中心大连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赵博10大连市能源材料热力学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史全11大连市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技术创新中心洺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嵇官成
  • 重磅!市场监管总局批准新建40个重点实验室和20个技术创新中心
    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各有关单位:  为推进实施市场监管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工程,依据《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统称《办法》)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调整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命名的通知》(国市监科财函〔2024〕377号)要求,经组织申报、形式审查、集中评审、现场核查、综合论证、公示等程序,现批准建设“家具健康与智能化质量安全”等40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和“高端装备无损检测”等20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技术创新中心)。(名单详见附件)  请各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的依托单位和主管单位,按照《管理办法》及相关文件要求,制定建设计划任务书,落实相关保障条件和支持措施,认真做好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建设周期内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验收的,进入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运行序列。  附件:批准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名单  市场监管总局  2024年9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新批准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名单.pdf拟批准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名单  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40 个)序号名称依托单位1家具健康与智能化质量安全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2工业母机功能部件性能测试与评价雁栖湖基础制造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3食品营养与健康评价技术中国农业大学4建筑用钢及制品质量检测与监测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5糖尿病特医食品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6车规芯片测试与评价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7油气生产装备质量检测与健康诊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8光纤传感计量测试技术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9牛羊乳肉制品风险防控与关键技术内蒙古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有限责任公司10爆破片装置安全技术沈阳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11石油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12婴幼儿配方食品东北农业大学13谷物及制品质量与安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14智能压力传感计量溯源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15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及溯源技术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16高参数电梯智能运维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17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创新中心(20 个)序号名称依托单位1高端装备无损检测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2高精密制造业受控环境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3关键工业应用场景智能化检测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4动物替代蛋白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5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自行车 研究中心6陈醋智造技术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山西省标准计量技术 研究院)7稀土永磁电机沈阳工业大学8绿色包装评价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9碳计量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10超硬材料及制品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11食品相关产品质量与安全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12天然香料香精广西-东盟食品检验检测中心13新能源汽车火灾溯源与防控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14页岩气采输系统质量安全与智能检测技术内江市检验检测中心15终端用氢装备西安交通大学16棉花及制品检验检测技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图木舒克棉花检验测试中心17红外遥感定标与计量技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18分析仪器与装备测试评价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19大型游乐设施健康管控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20锅炉清洁低碳高效燃烧与安全评价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19家!云南省2023年拟建设省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名单公示
    12月27日,云南省科技厅公示2023年拟建设云南省重点实验室名单与2023年拟建设云南省技术创新中心名单。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2022年12月26日—12月30日)。2023年拟建设云南省重点实验室名单序号名称依托单位科技主管部门1云南省热带雨林与亚洲象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2云南省天麻与真菌共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昭通学院昭通市科技局3云南省特色林果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猫哆哩集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玉溪市科技局4云南高原山地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与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自然资源厅5云南省三江成矿作用及资源勘查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地质调查局云南省自然资源厅6云南省智慧禁毒重点实验室云南警官学院云南警官学院7云南省服务计算重点实验室云南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8云南省作物野生近缘种现代组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9云南省大湄公河次区域气象灾害与气候资源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云南大学10云南省国际超新星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11云南省清洁能源与储能技术重点实验室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12云南省水利水电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3云南省精准营养与个性化食品制造重点实验室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14云南省现代分析数学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合计:14项2023年拟建设云南省技术创新中心名单序号名称依托单位科技主管部门1云南省磷资源技术创新中心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2云南省数字水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3云南省毒品依赖戒治技术创新中心云南大学云南大学4云南省生态环境智慧治理技术创新中心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省生态环境厅5云南省花卉技术创新中心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合计:5项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将有关情况反馈至省科技厅实验室与创新平台处,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提供书面材料并加盖本单位公章、写明联系人和联系电话;个人提出异议的,应签署真实姓名和有效联系电话。匿名或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联系人及电话:何 婷,0871-63103842 李季春,0871-63138618通讯地址及邮编:昆明市北京路542号省科技大楼606室,650051
  • 清华领衔!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环境前沿实验室签约共建
    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与永定河投资公司、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签署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环境前沿实验室共建合作协议。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副主任郝一龙、吕冬姣,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刘毅、党委书记刘书明,永定河投资公司董事长孙国升,总经理彭增亮,副总经理马建伟、方彦,董事会秘书李闽峰出席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特聘教授曲久辉作为实验室科技委主任出席会议。王茤祥、彭增亮、刘毅分别代表共建三方签署合作协议。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环境前沿实验室(简称“环境前沿实验室”)以国家生态文明和重大环境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国内外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原始创新,旨在培育未来环境新兴产业,打造京津冀环境治理标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新支撑。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指出,环境前沿实验室是一个综合性平台,要构建开放的平台体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技术和经验,为国家的大江大河治理提供永定河方案。据介绍,合作三方目前已完成前沿实验室管理委员会组建,确定了近期主要任务。根据共建协议,实验室将以永定河投资公司和流域治理为应用场景、验证基地和成果应用基地,建立永定河流域生态与低碳长期观测基地,建立绿色流域构建理论、方法与标准体系,将技术研发与永定河综合治理相结合,打造一批前沿应用场景,落地一批示范项目,支撑永定河全流域水质达标与水生态恢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特聘教授曲久辉建议,环境前沿实验室的定位可凝练为“面向需求、立足前沿、持续创新、满足现实、应对未来的生态环境基本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实验室要提供新思路、新平台,为永定河流域科技赋能;要立足于更高的目标,创造前沿的理论和技术,以永定河为起点,打造“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经济”四水融合的示范样板,向全国其他流域推广。
  • 合作发展并济,价值创新共融——北京石墨烯研究院与HORIBA共建前沿技术创新中心
    △ 刘忠范院士出席HORIBA前沿应用开发中心(ASP)的开幕典礼并致辞,同时为战略合作伙伴揭牌2023年4月,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eijing Graphene Institute, 简称BGI)与HORIBA前沿应用开发中心(Analytical Solution Plaza, 简称ASP)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依托BGI的尖端产研技术与HORIBA在分析检测领域的专业优势,合作建立“前沿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创新中心),旨在共同推进石墨烯产业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化核心技术开发,实现双方在产品解决方案共建、技术革新和市场机会探索方面互利共赢。 △ ASP门廊处悬挂的前沿技术创新中心铭牌 BGI是由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大学牵头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刘忠范院士担任创始院长。截至2023年12月,BGI人员规模超过400人,是一家集新材料研发、生产,及装备制造于一身的石墨烯高新技术企业。正因其独特的“全链路”模式,BGI的多个业务环节都离不开先进的光谱分析检测技术。△ 位于BGI实验室的HORIBA LabRAM HR Evolution拉曼光谱仪(现已升级为 HORIBA LabRAM Odyssey高速高分辨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ASP内设有多台先进的光学光谱分析测试仪器,这些仪器为石墨烯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诸多可能性,如:CN-300离心式纳米粒度分析仪,其对大小颗粒的超高分辨率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各种碳材料的分散状态;LabRAM Odyssey高速高分辨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具备超低波数和12寸晶圆检测能力,能满足石墨烯层间堆垛方式及大晶圆的检测需求。而XploRA PLUS高性能全自动拉曼光谱仪联用AFM,则不仅可以获取同区域的化学和物理信息,还可以实现纳米级空间分辨率的Raman/PL检测。在创新中心,双方专家可以深度交流沟通,使BGI强大的研发实力与HORIBA前沿光谱分析技术有机结合,加速创新成果产出。目前,利用显微拉曼光谱技术,BGI与HORIBA已建立了对石墨烯薄膜和单晶石墨烯晶圆系列产品的快速检测方法,为石墨烯的产品质控保驾护航。未来,双方将继续努力,力图打破传统手段对片层样品尺寸分析的局限性,将新一代颗粒分析技术与粉体石墨烯尺寸及层数研究相结合,建立全新的分析解决方案,进一步实现优势技术互补,为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带来突破性的创新成果。△ ASP中设有多台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可充分匹配石墨烯相关研究测试需求唯有内外兼修方能制胜有道。在双方内部实现技术联合后,如何面向外部实现市场价值是创新中心的另一探索重任。作为新兴“石墨烯基材料”产业孵化器,BGI提供了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研发代工”平台,针对企业的需求,开展“定制化”研发工作,以解决企业研发力量不足的现实问题。针对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新需求,HORIBA将予以光学光谱检测技术的支持。同时,通过BGI“研发代工”平台赋予的触点,HORIBA ASP还可以与各中小企业建立联系,探讨潜在的机会点,这样可以为企业在行业内的提前布局、开拓市场及扩大影响力方面打下基础,让未来发展更加清晰、美好,真正实现互利共赢。合作发展并济,价值创新共融。BGI与HORIBA ASP共建前沿技术创新中心,是科技领域内企业强强联合的又一标志。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不断探索创新合作模式,主动作为,彼此融入,同频共振,为中国成为引领世界的石墨烯新材料研发高地和创新创业基地作出卓越贡献。
  • 【喜报】国仪量子获批量子精密测量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
    近日,合肥市科学技术局发布“第四批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拟认定名单”,依托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建设的量子精密测量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通过认定。图片来源:合肥市科学技术局量子精密测量是利用量子特性获得突破经典测量技术极限,开拓物理信息感知维度的新一代精密测量技术,与传统测量技术相比,具有更高测试精度、灵敏度。精密测量是获取物理量信息的源头,随着量子力学、原子物理学等领域的发展,精密测量已经进入“量子时代”。CIQTEK量子精密测量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量子精密测量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面向量子精密测量前沿技术,依托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一方面开展量子传感、电子光学、微弱信号测量等系列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研制出量子钻石显微镜、量子自旋磁力仪、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锁相放大器等一系列核心指标国际领先、稳定可靠的高端精密仪器,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1],推动合肥市量子科技产业做大做强,构建以量子精密测量为核心的先进仪器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推动量子传感器在动力电池检测、生物磁测量、体外诊断、金属无损探伤等行业研究与部署,实现量子精密测量在前沿科学、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建设量子精密测量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对加强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示范,推动发展国产仪器替代进口、解决“卡脖子”问题,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考资料:[1]https://kjj.hefei.gov.cn/zwgk/tzgg/14939501.html
  • 海南省食品安全监测及检测技术创新中心成立
    8月9日,海南省食品安全监测及检测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在三亚挂牌成立。该中心将瞄准国际食品安全科技前沿,充分发挥海南自贸港优势,致力建成国际一流的食品安全监测及检测技术科技创新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国际交流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为构建海南食品安全监控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创新中心由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北京维德维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海南新六农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设,集聚30位专家教授和150名研究生创新人才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南省食品安全监测及检测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沈建忠透露,创新中心将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为支撑,在动物源食品安全、新兽药创制、食品安全监测和检测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检测数据,为政府决策和食品生产企业提供科技支持,守护人民的舌尖安全。未来,中心也将深度参与国家和地方的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政策研究,助力海南食品安全工作。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