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基础研究成果

仪器信息网基础研究成果专题为您整合基础研究成果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基础研究成果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基础研究成果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基础研究成果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基础研究成果话题讨论。

基础研究成果相关的论坛

  • 【讨论】2009特别聚焦之“我国基础研究十大进展”

    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组织的2009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b]这十大基础研究进展分别是:[/b]  [color=#dc143c]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查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状况   揭示A1型短指症致病机理   发现β-抑制因子-2复合体信号缺损可导致胰岛素耐受   实验证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   发现金属钠在高压条件下可转化为透明绝缘体   阐明纳米孪晶纯铜极值强度的形成机制   高温铜氧化物超导体物性和超导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鉴别出与超级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相关的潜在功能基因   找到鸟类起源的一些关键证据。[/color]  据介绍,本次评选活动的新闻来源由《科技导报》、《中国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院刊》和《中国基础科学》共同推荐。通过初评,从184项推荐新闻中遴选出30项候选新闻。随后以问卷形式将候选新闻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专家进行无记名投票获得结果。  本次入选项目呈现出两个主要特点。  首先,我国具有传统优势的学科领域显示出持续创新能力。如我国在古生物学研究方面有独特的学术资源和地域优势,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在诸多领域已经与国际同步。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澄江、瓮安动物化石群,引起了全球古生物学界的轰动。2009年,我国又在鸟类起源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一些关键证据,为研究恐龙向鸟类进化过程中有关手指进化问题提供了有力证据,产生了重大的国际影响。  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物理学家对纳米孪晶纯铜极值强度形成机制的阐释、高温铜氧化物超导体物性和超导机理研究均有良好发挥。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有关铁基超导的重要成果不仅入选中国基础研究十大进展,且入选了《科学》杂志评出的2008年十大科技进展,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今年又有一项高温铜氧化物超导研究的成果入选,表明我国在高温超导方面经过长期的积累沉淀,具有了扎实的基础和雄厚的潜力。  其次,群体性突破不断涌现。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张先恩说,医学一直是我国的薄弱领域,但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成果不断涌现。2009年,有3项医学领域的成果入选基础研究十大进展,表明我国医学领域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已经出现群体性突破的势头。这样的势头往往孕育着重大的革命性突破。  如由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周琪研究小组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曾凡一小组合作开展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也被称为iPS细胞的全能性验证研究,一直困扰着生命科学向纵深推进。两个研究小组合作,在实验中通过对iPS细胞的培养基以及iPS克隆挑取时间等因素的优化,提高了iPS细胞的获得效率及iPS克隆的质量,制备出37株iPS细胞系,并利用其中6株iPS细胞系注射了1500多个四倍体囊胚后,其中3株iPS细胞系获得了共计27只成活小鼠。经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这些小鼠确实是由iPS细胞发育而成。目前,这些小鼠现已发育成熟并繁殖了后代。此项研究首次证实,iPS细胞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相同的全能性。相关研究发表在2009年9月3日《自然》杂志上。  此外,关于全球性热点、焦点问题的研究,我国科学家也取得了世界瞩目成绩。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2006年关于成熟森林土壤可持续积累有机碳的成果入选了基础研究十大进展,2007年有关碳汇的研究成果入选,2008年通过氧同位素研究东亚季风变化的成果入选,2009年又有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状况的研究成果入选。这些研究不断深入,为我国应对全球变化,解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 【转帖】化学所在生命体系中化学信息的分析化学基础研究中取得进展

    搜索一下,没有见重复,发给大家分享一下。7月25日,由中科院化学所与生态中心共同完成的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生命体系中化学信息的分析化学基础研究”通过了结题验收。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化学所陈义就项目执行的情况向专家们进行了汇报。 该项目紧密围绕生命体系中化学信息的分析化学基础科学问题,以学习与记忆过程中化学信息物质的研究为切入点,发展了多组分、高选择性的快速分析新方法,进而探索了活体模型动物在学习与记忆训练过程中信息分子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外源物质对学习与记忆过程的影响或干扰,取得了一批在该领域内有影响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在项目的执行期间,研究人员们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ial., J. Proteome Res., Anal. Chem.等SCI源期刊发表相关论文86篇,其中正面他引243次;申请专利11项,授权5项;出版著作主编2部、副主编1部;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在人才培养方面, 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人获得院“百人计划”结题优秀;1名博士后出站;25名博士和2名硕士毕业,其中1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人获得中科院院长优秀奖,2人获得刘永龄奖特别奖,2人获得宝钢优秀学生奖学金。组织和承办了4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开展了有效的合作研究。 验收专家组成员认真听取了项目执行情况报告后认为,整个项目超额完成了任务书制定的研究目标,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并在学术交叉与合作研究方面富有特色。初步形成了一支在生命分析化学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群体。为推动生命体系中化学信息的分析化学基础问题研究的持续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并建议中国科学院继续对该研究方向给予重点支持,以推动分析化学与脑智科学等领域的深入交叉和共同发展。

  • 【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揭晓】2006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评选揭晓

    2006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经过专家多轮严格评选,10项具有原创性、新闻性和广泛社会影响的代表性成果入选。 2006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分别是:1)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一个新粒子X1835;2)找到前寒武纪两侧对称动物演化的有力证据;3)发现成熟森林土壤可持续积累有机碳;4)发现一种可有效通过皮肤传送大分子药物的透皮短肽;5)确定出果蝇识别和记忆图形重心高度和轮廓取向的脑区;6)在光纤通信中成功实现一种抗干扰的量子密码分配方案;7)研究证明人类干细胞可存活于山羊体内8)精确测量银河系英仙座旋臂距太阳系的距离;9)研究发现神经元-胶质细胞间的突触具有长时程可塑性;10)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成功实现物理放电实验

  • 【转帖】上海药物所中药百部传统功效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获奖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叶阳研究员领衔的课题“中药百部传统功效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近日荣获了上海市药学会颁发的“2007年度药学科技奖”二等奖。 百部为一味传统中药,《本草纲目》等典籍中均记载百部具有止咳、杀虫之功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叶阳课题组从百部中共分离得到生物碱成分95个,其中65个为新生物碱;非生物碱成分93个,其中26个为新的双苄类化合物,并首次实现了利用二维核磁共振等高分辨波谱技术解析百部碱类复杂化学结构的突破,发表的文章被普遍引用,带动了国内外多个研究小组参与到对该类植物的化学结构研究工作,积累了广泛的结构化学信息。课题组所报道的新生物碱数量占目前所有报道的百部生物碱的70%左右,非生物碱类的新化合物绝大多数也由该课题组首次报道,该项系统的化学研究工作使我国在对百部科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方面始终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3篇,申请相关专利3项,并在《天然产物化学》等权威书籍和杂志上撰写综述。上海药物研究所

  • 【分享】数学史上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研究成果大全

    数学史上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研究成果大全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民族,在灿烂的文化瑰宝中数学在世界也同样具有许多耀眼的光环。中国古代算术的许多研究成果里面就早已孕育了后来西方数学才涉及的思想方法,近代也有不少世界领先的数学研究成果就是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的。 【李氏恒等式】数学家李善兰在级数求和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命名为“李氏恒等式”。 【华氏定理】数学家华罗庚关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王元提出多重积分近似计算的方法被国际上誉为“华—王方法”。 【苏氏锥面】数学家苏步青在仿射微分几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命名为“苏氏锥面”。 【熊氏无穷级】数学家熊庆来关于整函数与无穷级的亚纯函数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誉为“熊氏无穷级”。 【陈示性类】数学家陈省身关于示性类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陈示性类”。 【周氏坐标】数学家周炜良在代数几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周氏坐标;另外还有以他命名的“周氏定理”和“周氏环”。【吴氏方法】数学家吴文俊关于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方法被国际上誉为“吴氏方法”;另外还有以他命名的“吴氏公式”。 【王氏悖论】数学家王浩关于数理逻辑的一个命题被国际上定为“王氏悖论”。 【柯氏定理】数学家柯召关于卡特兰问题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柯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孙琦在数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柯—孙猜测”。【陈氏定理】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提出的命题被国际数学界誉为“陈氏定理”。【杨—张定理】数学家杨乐和张广厚在函数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杨—张定理”。 【陆氏猜想】数学家陆启铿关于常曲率流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陆氏猜想”。 【夏氏不等式】数学家夏道行在泛函积分和不变测度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夏氏不等式”。【姜氏空间】数学家姜伯驹关于尼尔森数计算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姜氏空间”;另外还有以他命名的“姜氏子群”。【侯氏定理】数学家侯振挺关于马尔可夫过程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侯氏定理”。【周氏猜测】数学家周海中关于梅森素数分布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周氏猜测”。【王氏定理】数学家王戌堂关于点集拓扑学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誉为“王氏定理”。【袁氏引理】数学家袁亚湘在非线性规划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袁氏引理”。【景氏算子】数学家景乃桓在对称函数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景氏算子”。【陈氏文法】数学家陈永川在组合数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陈氏文法”

  • 北化院成立基础研究所,聚焦化工新材料领域

    [color=#000000]3月20日,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基础研究所正式成立。[b]该研究所将聚焦化工材料领域前沿基础科学和优势领域基础研究,发展模拟计算和AI机器学习技术方法[/b],加快解决催化科学和高分子材料共性问题,着力提升原创技术源头供给能力,助力化工新材料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color][color=#000000]化工新材料领域基础研究所的成立,是落实中石化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永生提出的“直属研究院要发挥好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探索设立基础研究中心”要求的具体行动,是北化院承担起提升基础研究效能,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推动集团公司化工新材料领域高质量发展重任的重要一步。[/color][color=#000000]据了解,北化院作为中石化集团化工新材料领域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持续[b]关注培育新领域、发展新技术、开发新材料的关键科学问题[/b],近年来开展了多项基础研究课题攻关,培养相关领域基础研究人员上百人。[/color][color=#000000]北化院表示,将积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科研领域布局和学科建设,加速高质量科研平台建设,加大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专家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基础研究人才引进和科研团队建设,打造化工新材料领域重要人才集聚中心和创新高地;锚定把基础研究所打造成为全国化工材料领域“排头兵”的总目标,充分发挥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基石作用,为中国石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color][来源:中国化工报][align=right][/align]

  • 【讨论】实验室研究成果

    实验室在获得研究成果时,想要将工业化转化。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比如:实验经验与工业实际操作之间的误差?

  • 德国致病性大肠杆菌研究成果发表

    7月28日,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德国汉堡-埃普多夫大学医学中心、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德国致病性大肠杆菌国际合作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杂志《新英格兰医学》(《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在线发表。 德国致病性大肠杆菌研究项目首次展示了快速的基因组测序技术和及时的数据共享给全球各科研领域所带来的巨大贡献,证实了信息数据的快速共享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应对全球重大突发性紧急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思路。 在此次疫情中,研究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对致病菌的基因组测序及分析,并向全球免费公开所有数据,且声明在公共领域许可的范围内,所公开的数据没有使用限制。该数据库的公开使得整个科学界在第一时间共享了相关数据信息,省去了从数据产生到文章发表的时间,为尽快控制疫情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 钟南山院士团队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

    钟南山院士团队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在防控措施开始实施7至14天后,反映病毒传播能力的“再生数”Rt迅速降低;取消公共活动、关闭学校和关闭工作场所3项防控措施的效果最为显著。研究表明,更快、更精准地实施防控,才能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据悉,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Value in Health》(《健康价值》)。(中证网)

  • 【分享】德国《应用化学》报道长春应化所最新研究成果

    德国《应用化学》报道长春应化所最新研究成果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以VIP论文的形式报道了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国宝研究员及其同事的最新研究成果——绿色高效的三联吡啶钌/二丁基乙醇胺电化学发光体系。该研究成果对三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核酸测定具有重要意义,为寻找更好的发光体系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三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分析是继放射分析、酶联分析、荧光分析和化学发光分析之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分析和核酸测定技术。它由于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试剂稳定、可靠性好等优点,迅速被用于临床分析和科学研究。这种技术是基于浓度高达100mM左右的具有较大毒性、挥发性和异味的三丙胺与较低浓度的三联吡啶钌标记物发生电化学发光反应来进行免疫分析和核酸测定。十五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替代三丙胺的新材料,但始终没有找到性能更好的材料。  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徐国宝研究员等对一系列胺的电化学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找到一种发光效率高且环境友好的新材料二丁基乙醇胺(如图所示)。该研究表明羟乙基具有很好的催化电化学发光的作用,20mM的二丁基乙醇胺就可产生和100mM三丙胺相当的发光,改变了以往吸电子基团只能抑制电化学发光的看法,为寻找更好的发光体系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审稿人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对三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核酸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 我国科学家实现无液氦极低温制冷基础研究突破

    一个世纪之前,人类第一次将氦气液化,从此利用液氦的极低温制冷技术被广泛应用。例如一些大科学装置、深空探测、材料科学、量子计算等高技术领域。然而,低温技术中不可缺少的氦元素全球供应短缺,有什么方法可以不用氦元素实现极低温制冷?中国科学院大学苏刚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项俊森博士和孙培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李伟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文涛副教授等人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多年研究,在近期实现了无液氦情况下极低温制冷基础研究的重要突破,这就为破解我国氦资源短缺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该科研成果北京时间1月11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align=center][img=,530,]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32138bef-1937-438a-974e-340ac20aa30e.jpg[/img][/align][align=center]科研人员挑选高质量钴基三角晶格单晶样品[/align]超固态是一种在接近绝对零度(0开,也就是零下273.15摄氏度)时出现的量子物态,在超固态情形下,物质中的原子一方面呈现规则的排列,同时还可以在其间“无粘滞”地流动。超固态自20世纪70年代作为理论猜测提出以来,各国科学家尚未在固态物质中找到超固态存在的可靠实验证据。在这项研究中,我国科研人员在一种钴基三角晶格量子磁性材料中,首次发现了名为“自旋超固态”的新奇物质状态,得到了其存在的实验证据。随后科研人员利用该材料,通过绝热去磁过程获得了94毫开,也就是零下273.056摄氏度的极低温,实现了无液氦极低温制冷,并命名该效应为“自旋超固态巨磁卡效应”。[align=center][img=,530,]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c3dd3d46-2e2f-41f7-84cc-4350120390d4.jpg[/img][/align][align=center]科研人员调试极低温制冷平台[/align]中国科学院大学苏刚教授介绍,比如我们把这次发现的材料放到磁场里面,保持热量不泄漏的情况下给它退磁,也就是把磁场去掉。慢慢地在降磁场的过程中,材料的温度就会慢慢地降下去,最后就降到了94毫开(零下273.056摄氏度)。[align=center][img=,530,]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cde5e51d-fdff-4213-beaf-eab01a1d4dfe.jpg[/img][/align][align=center]科研人员讨论新的实验结果[/align]据了解,极低温制冷是我国科研领域亟待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这次基础研究的突破是国际上在实际固体材料中首次给出超固态存在的实验证据。科研团队未来的工作目标是继续突破极低温的极限,并在未来建成无液氦极低温制冷机。极低温制冷机可以为例如超导量子计算机提供接近绝对零度的极低温运行环境,并且在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深空探测等前沿技术领域广泛应用。[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align=right][/align]

  • 液氮深冷低温箱:深冷处理的研究成果及发展方向

    目前,国外特别是美、日、英、俄罗斯等国家都在积极进行该工艺及装备的研究,并把这一技术应用到金属材料的热处理领域,涉及的材料已由过去单一的工具钢扩展到高速工具钢、轴承钢、不锈钢、有色金属和粉末冶金制品等材料。行业分布于航空航天、精密仪器仪表、摩擦偶件、工具、模具及量具、纺织机械零件、汽车工业和军事科学等领域,并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我国不少单位对深冷处理作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科研成果,特别在标准件行业、工具行业、纺织行业、油泵油嘴、轴承、航空航天等行业更为突出,材料主要是工具钢、轴承钢和高速钢,对深冷处理的作用作了充分肯定。 如果你对液氮深冷低温箱,雅士林超低温试验箱感兴趣,想了解更详细的产品信息,请直接与北京雅士林试验设备有限公司联系。

  • 自然:癌症基础研究被指大多不可靠

    2012-04-12 18:08 来源:参考消息 前安进公司研究员发现,很多有关癌症的基础研究——很大一部分来自大学实验室——都是不可靠的。这一发现为研制新药的前景蒙上阴影。C·格伦·贝格利曾担任安进公司全球癌症研究工作的负责人长达10年之久。他的科研小组对享有盛名的实验室发表在一流杂志上的53份“里程碑式”研究论文进行鉴定。贝格利希望能在以这些论文为基础的新药研发之前确保这些研究发现的可靠性。结果是,这53项研究发现中有47项的研究结果无法重现。他在今天出版的最新一期英国《自然》周刊上公布了这一发现。贝格利说:“这一发现令人震惊。”无法打赢对抗癌症的战争有很多因素,比如实验对象或者是资金等。现在叉找到了一个新的原因——不可靠的基础科学研究结果太多了。这些科学研究对象都是在实验室里的动物或者细胞。贝格利的发现与去年德国拜耳股份公司科学家的一份报告相呼应。当贝格利科研小组的100名科学家无法证实论文结果时,他们联系了论文作者。科学家们最常见的反应是说:“你们没做对。”麻省理工学院主攻癌症的生物学家、曾获得诺贝尔奖的菲尔·夏普说,事实上,癌症生物学极其复杂。在一个癌症研究大会上,贝格利和主要负责其中一项有问题研究的科学家会晤过。贝格利说:“我们把论文一行一行、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了一遍。我告诉他,我们把他们的试验重新做了50遍,但得不出他们的结果。他表示,他们做了6次试验,其中有一次能得出他们想要的结果。但他们还是将其写进论文中。因为这将会是一个完美的故事。这个消息真是太幻灭了。”这种选择性的文章发表只不过是研究结果不可靠的其中一个原因。基础科学研究与临床试验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实验室的研究者知道哪一个细胞系或者哪一只小鼠得到治疗或者得了癌症。研究者从而可以创造出一个理论,更好地诠释他们想要的证据。华盛顿大学的费里埃·丰说:“在知名杂志刊登论文是你能得到资金或者工作的最好保证。这种不健康的念头会导致科学家追求轰动效应,有时候还会做出不诚实的行为。”

  • 【分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仪器基础研究学术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仪器基础研究学术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近日,由中南大学承办的“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领域科学仪器基础研究学术交流会”在长沙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孙家广致开幕词并讲话,他着重介绍了国家对于科学仪器基础研究和科学仪器装置投入的情况,强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科学仪器基础研究的原创性与前瞻性的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学部主任柴天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科学仪器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并对今后基金委在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上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的6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期间,17位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的项目负责人进行了项目中期或结题汇报,与会代表围绕信息领域科学仪器基础研究的战略性问题和未来规划及实施方案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代表们畅所欲言,对提高我国仪器仪表研究的创新性和自主研发能力提出了建议。

  • 新型液体栓塞剂在肝癌中的基础研究现状与进展

    【序号】:1【作者】:陈宁1郭安然1谢文静【题名】:新型液体栓塞剂在肝癌中的基础研究现状与进展【期刊】: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起止页码】:2023,37(05)【全文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1ya23wS0yuBR_slFA2vUIfzwUAS-RLyQjGqRN46AzfkeQJ95yww0izGQe8izF0kg4ZSasRKtuftQTcdDfKG3ugp1A6hYcT2pcDSrak6mOetD-2V2dX23EjYc5y8MjlV4aJeRG3krQRsAE9k7iCeiuA==&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 【资料】中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发展的理论基础研究

    中药是一个典型的复杂未知样品,其化学物质基础的阐明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液相色谱是中药分析中应用最普遍的技术,也是进一步与质谱、核磁共振等联用的基本分离手段。本论文在总结了中药复杂体系的特点和分析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后,提出了中药分析的思路,开展了线性梯度下的液相色谱保留值规律、峰形规律的研究,发展了快速获取液相色谱保留参数、峰形参数的方法,从而将未知样品快速转化为色谱已知样品。并以实际样品藏茵陈和黄芪为例,应用发展的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液相色谱参数数据库,提供中药活指纹图谱的信息基础。同时,面向实际应用,发展了中药组分的目标优化方法。建立了液-质联用表征黄芪皂甙的方法,建立了高效液相制备色谱快速制备黄芪组分的方法并初步发现了具有诱导分化白血病细胞的组分。发展了用五次线性梯度快速、准确地获取液相色谱保留值方程的方法。以线性梯度a、c 值预测任意梯度下的溶质的保留时间,并发展了基于内标峰的校正方法。应用于藏茵陈和黄芪样品的色谱保留参数获取,对c-a 关系进行了考察。基于EMG模型和自动曲线拟合技术,首次建立了以线性梯度快速获取液相色谱液相色谱峰形参数和峰形规律的方法。以线性梯度峰形规律预测了任意梯度条...[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31320]中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发展的理论基础研究[/url]

  • 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项“纳米科技平台上纳米材料和器件的若干基础研究”研究课题申请指南

    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项“纳米科技平台上纳米材料和器件的若干基础研究”研究课题申请指南 一、总体目标本专项的设立旨在充分利用国家纳米科技平台,实现数据和研究设备的共享;强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会)“纳米科技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整体布局的集成,推动学科交叉和合作研究;促进纳米科技的稳定健康发展,提升我国在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竞争能力。本专项的依托单位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二、基本原则本专项将根据自然科学基金会“纳米科技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申请指南以及其他与纳米科技密切相关的研究课题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各协作实验室相关仪器设备,在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关键研究领域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 三、研究领域 1、纳米尺度的相关检测和表征 (1)纳米材料的表面物理化学过程和自组装方法研究 (2)纳米尺度内物理、化学性质的检测和表征 (3)分子纳米结构和单分子检测 2、纳米结构、纳米器件的设计和应用探索 (1) 准一维纳米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工艺技术研究 (2) 基于新原理的纳米电子器件和纳米光子器件 (3) 纳米材料及器件的设计和数学建模 3、纳米生物和医学器件研究 (1) 用于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纳米材料及相关器件技术 (2) 探索靶向治疗的纳米药物及其载体的定向输送和缓释体系 (3) 单分子和单细胞的探测、表征和传感技术 四、申请本专项研究课题注意事项 1、申请人资格本专项各研究课题申请人必须符合自然科学基金会面上项目申请者资格,承担过或正承担着自然科学基金会“纳米科技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项目以及基金会与纳米科技密切相关的项目。研究课题申请不受自然科学基金会基金申请限项规定的制约。 2、申请者可根据拟解决的具体科学问题,自由确定项目名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每个课题资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10万元,执行期限为2年。 3、本专项经费原则上应使用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协作实验室的大型仪器上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测试等方面的工作,在课题申请书上应明确表示使用大型仪器所在的协作实验室名称。课题经费按照申请内容和使用设备的情况划拨至相关的协作实验室。 4、申请者请于2006年1月10日前提交课题申请。使用统一电子版面上基金项目申请书,申请者可自行在基金会网站上下载,然后安装在个人计算机中,按照帮助文档的说明操作即可。基本信息表中的资助类别选择“专项基金项目”、亚类说明选择“其他”,附注说明填写“纳米科技平台上纳米材料和器件的若干基础研究”,报告正文按照面上项目撰写提纲撰写。一式5份报送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5、为避免重复资助,项目申请书应明确论述该项申请与其它相关研究项目的联系与不同。 6、自然科学基金会委托“纳米科技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专家指导组成员、协调工作组成员、本专项负责人和部分特邀专家组成本专项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项目评审等工作。评审中坚持择优和重点支持的原则,以到会评审专家投票的方式确定资助课题(赞成票须超过到会专家半数)。 7、在课题执行过程中,各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应保持稳定,确需变更的,课题负责人须及时提交变更申请及相应变更材料,经专项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管理领导小组审定。 8、本专项资助的课题研究所形成的论文、专利和数据库等须标注: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90406024”等相关字样。 五、联系方式 联 系 人: 汲志华 王荷蕾 联系电话: 010-82613928,62652123 传 真: 010-62652116Email: jizh@iccas.ac.cn wanghl@nanoctr.cn 通讯地址: 北京中关村北一街2号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邮 编: 100080

  • 美国最大生物银行初具规模 发布初始研究成果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唐 凤 http://img.dxycdn.com/cms/upload/userfiles/image/2012/11/13/101837404_small.jpg美国将建成最大基因生物银行在近期举行的美国人类遗传协会(ASHG)年会上,研究人员整合了他们收藏的加利福尼亚州北部10万人的基因和医学数据,并发布了初始研究成果。这将帮助建成美国规模最大的“生物银行”。《科学》杂志相关报道称,科学家的这些努力工作已经揭示了死亡数和染色体终端的有趣联系,并发现了遗传性变型和疾病特性的新关联。“这只是开始。”来自凯萨医疗机构——KP,一个大型保健组织——的“银行”管理者们指出。生物银行计划是以收集大范围人群的医学和DNA数据,寻找疾病、生活方式、性格和基因之间的联系为目标的诸多计划之一。十多年前,冰岛DeCODE Genetics公司开创了生物银行的先河,目前,它已经拥有14万年冰岛人的相关数据。并且,英国生物银行已经登记了约50万人的数据,虽然还没有检测他们的DNA,但是,这将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银行。目前,美国几个较大的生物银行正在建设中,例如,KP的研究部门和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合作者等。在获得为期2年的2500万美元的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资助后,相关研究小组从拥有的10万加州成年人的基因组中收集了几十万个DNA标记。研究人员还测量了参与者染色体终端的长度。生物银行计划将遗传信息与来自该银行志愿者的电子医疗记录的临床数据联系在一起。例如,研究人员能够使用KP生物银行,查实之前的某个遗传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胆固醇测量值关联的报告。据悉,这些志愿者平均年龄为63岁,其中81%是白人,其他是亚裔、拉丁裔和非洲裔美国人,他们将接受健康调查。“与分析那些规模较小、较分散的研究相比,生物银行的大规模、高质量临床信息更有优势。” UCSF人类遗传学家,KP基因、环境和健康研究项目主管Neil Risch说。KP生物银行还将吸纳各种各样、于医疗记录——从用药到脑影像——中获取的匿名数据。这些数据也会向外部研究人员开放。科学家相信,这里将是储备丰富的数据库,希望能够广泛地应用起来。另外,其他研究人员也能申请与KP研究小组合作。“生物银行需要更多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和巧妙思路。” Risch说,比如,研究人员将能使用大气污染地理数据库寻找疾病和污染的联系。

  • 【求助】求文献:GC/MS在环境与生物样品中汞形态分析的应用基础研究

    【作者】:胡广林1998 - 厦门大学:分析化学【题名】: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gc[/url]/MS在环境与生物样品中汞形态分析的应用基础研究【期刊】: [学位论文文摘]【年、卷、期】: 不详【全文链接】:http://s.wanfangdata.com.cn/paper.aspx?f=SimpleSearch&q=[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gc[/url]%2FMS%E5%9C%A8%E7%8E%AF%E5%A2%83%E4%B8%8E%E7%94%9F%E7%89%A9%E6%A0%B7%E5%93%81%E4%B8%AD%E6%B1%9E%E5%BD%A2%E6%80%81%E5%88%86%E6%9E%90%E7%9A%84%E5%BA%94%E7%94%A8%E5%9F%BA%E7%A1%80%E7%A0%94%E7%A9%B6&n=10&PID=&CID=试了一下其他方法,好像都不能下载,怕时间长了忘了结,暂时先结贴。悬赏继续有效,如大家能下载到,希望能提供,谢谢。

  • 高分子材料谱图分析方法及研究成果在线讲座来袭,约不约!

    高分子材料谱图分析方法及研究成果在线讲座来袭,约不约!

    高分子材料主要由相对分子量几百万以上的聚合物和相对分子量低至几百几千的添加剂组成,面对跨度如此之大的体系,我们如何搞清楚它的组成?不仅仅看清它的外观,也得看清它的“内心”世界,未知成分分析就是窥探其“内心”有效的手段,本次课程通过未知成分分析的五大研究成果并结合案例让大家对高分子材料的成分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b][color=#ff0000]讲座主题:[/color][/b]高分子材料谱图分析方法及研究成果[b][color=#ff0000]主讲时间:[/color][/b]2018年5月18日 15:00主讲人:王汝友,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技术经理,10年橡塑等高分子材料谱图分析研究经验,曾参与汽车内饰件回收利用项目、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质控项目、改性塑料分析方法开发项目的研究,主持多个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等)项目开发。建立并完善国内大型仪器在橡塑材料行业的分析方法及应用,曾为拜耳、大众、海尔、美的、联想等1000多家企业提供分析技术指导。[b][color=#ff0000]报名链接:[/color][/b][url]http://www.woyaoce.cn/webinar/meeting_3321.html[/url][b][color=#ff0000]温馨提示:[/color][/b]1.仪器信息网/我要测网注册用户均可参加,参加网络讲座的同学,务必提前进行报名,未报名的同学在讲座当日不能进入会场,讲座当日我们将关闭报名端口;2.报名成功的同学,须要等待审核,审核通过后会收到邮件提醒,方能进入会场参加培训讲座;3.报名审核通过的同学,如不按时参加培训,回看视频将收取费用。[color=#ff0000]100个参会名额,先到先得![/color]更有与主讲老师线上互动答疑环节,还有[color=#ff0000]“高分子材料谱图分析交流群”[/color],报名成功后转发以下图片至朋友圈,添加小叶子(xyz4077)微信即可入群![align=center][color=#666666][color=#666666][img=,690,1226]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4/201804251043592376_87_3224499_3.png!w690x1226.jpg[/img][/color][/color][/align][color=#666666][color=#666666][/color][/color]

  • 【转帖】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60年重大科技成果和优势发展学科

    大连化物所六十年来,在国家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发展时期,都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提供了许多重大科技成果和新技术,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一)催化化学1、合成液体燃料2、加氢异构与加氢裂化3、合成氨原料气净化和炼厂气水蒸汽重整4、多金属重整和长链烷烃脱氢5、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6、催化裂化干气制乙苯技术7、甲氰菊酯新农药新技术8、络合催化(二)化学工程1、催化反应工程2、膜分离技术3、燃料电池(三)色谱和分析化学1、色谱2、超纯气体分析与净化技术3、分析化学(四)生物技术1、以膜分离和色谱分离为基础,发展生物化工技术2、发展新领域,强化研究基础3、课题整合,组建生物技术部4、明确方向,促进生物技术的创新发展(五)国防科研1、重水分离2、化学激光和激光化学3、航天航空辅助动力催化剂(六)基础研究1、催化基础研究2、分子反应动力学3、60年代的介观化学物理基础研究详见附件

  • 【建设新闻】重点实验室定位是研究行业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

    【建设新闻】重点实验室定位是研究行业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

    重点实验室定位是研究行业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5/201005150808_218493_1610969_3.jpg[/img]   为建设好“综合利用固废制备高性能土木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5月12日,北京建材总院特邀国家科技部基础司周文能处长就有关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国家对重点实验室政策等方面做了专项讲座。  周文能处长先对目前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总体情况,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实施细则》政策进行了总体介绍,重点讲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尤其重述了“关于依托转制院所和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指导意见”,指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是定位,不能像高等院校一样做高精端的基础研究,其主要任务是开展行业前沿技术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促进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解决应用领域的难题,以及研究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技术标准等项工作,从而推动行业进步。

  • 【原创】导数光谱法理论基础研究

    导数光谱法理论基础研究在普通吸光光度法中,如果吸光度很小,就不能得到精度很好的信号。如果其他组分的吸收重叠在吸收峰上,测定就会受干扰。导数光谱法采用微分求导,在谱图上显示出微小的变化,使光谱图的分辨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导数光谱的特点在于灵敏度高,可减小光谱干扰。因而在分辨多组分混合物的谱带重叠、增强次要光谱(如肩峰)的清晰度以及消除混浊样品散射的影响时有利。1导数光谱的优势导数光谱法有一般分光光度不具有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能分辨两个或两个以上完全重叠的或很小波长差相重叠的吸收峰.1.2能够分辨吸光度随波长急剧上升所掩盖的弱吸收峰(有人称为肩峰)1.3能够确认宽阔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以上从谱图角度来将,从灵敏度角度来说,提高了不少,应该说很多.我曾经这么说过,一台可以进行导数光谱的紫外分光光度计,可以赶上一台带紫外检测器的HPLC,可能有点夸张,至少我个人这么认为.1.4灵敏度关于导数吸光光度法提高灵敏度的规律,有人指出n阶(n=1~4)导数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是按4.5n倍增大。2理论基础2.1定量基础其原理是因为吸光度和摩尔吸光系数为波长的函数,所以朗伯-比尔定律可以用下式表示:Aλ=ελcl将上式对波长进行一次微分,得若对波长进行n次微分,可得2.2导数光谱图的处理吸光度对波长进行微分的微分值与吸收物质的浓度成正比,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因此它可以用于吸收物质的定量分析。获得导数光谱的方法可分为光学微分法和电学微分法两类.现在很多带计算机的工作站都采用电学微分法,通常可以获得一、二、三、四阶导数光谱。比如俺现在用的2550,就能做到四阶.俺还是以纳他霉素为例进行说明,顺便插一句,我就是从做纳他霉素这个项目开始才接触导数光谱的,所以,我下决心把这一块搞明白了,因为好多书上都没有写,就是有写的,也是简单的一两句就过去了,曾经让我很郁闷,所以我下了这个决心,就这点东西,俺就不信了.上图为那他霉素的0-4阶导数光谱图,以下问题就围绕这些图进行说明.3导数光谱图的获得这里就不多说了,我在另一片论文中有详细说明.见周玉虎 4导数值的测量方法导数光谱的测量很多,下面分别说明4.1如果基线是平坦的,可以测量峰-谷之间的距离,这是最常用的方法。4.2在基线平坦的情况下,也可以测量峰-基线之间的距离,这时灵敏度虽有些降低,但精度较高。4.3作两峰的连接线,测量两峰连线到谷的距离。只要基线是直线,不管它是否倾斜,总能得到正确的值。4.4作峰顶与谷顶的切线,使其平行于基线,然后测量两平行线的距离。以上四种方法,是前辈们总结的,非常经典的方法,但是现在,尤其是带导数处理工作站的,不具备4.3和4.4的功能,采用峰值检测,能实现4.1和4.2,而我个人认为,4.1和4.2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所以,我重点介绍的方法马上就要闪亮登场了---积分面积.4.5积分面积积分面积是UVPROBE软件带的一个功能,我拿标样做了很多试验,我觉得它定量很准确,至少比4.1和4.2准确,所以我强烈推荐这种方法.之前我还不敢肯定自己的这种方法,因为在文献中从来没有见过,写了好几篇论文也没有发表.后来一次机会降临在我头上,幸运之神啊!!!在一次讲座上,正好是李昌厚教授讲课,中间休息的时候,我当面请教了李教授,得到了他老人家的肯定.所以现在,我更坚持自己是对的.其公式如下: 计算前需要定义计算的区域,要给出开始和结束波长值 (光谱)或开始和结束时间值 (动力学)。峰面积计算给出指定区域的面积值。为什么现在没有普遍应用吗?我觉得是带积分面积,有工作站的仪器比较少,限制了这种方式的发展.但我个人认为,以上四种方式是很早以前文献上报道的,在最近十几二十年几乎没有更新,只适合于手工积分、手工求导的计算方式,不适应现在仪器、软件、及计算机发展的需求.所以,本人认为采用峰面积进行积分.用面积积分有以下几个优点:(1) 克服了噪声对测定的影响,在那他霉素标准曲线第一点上,若用峰高,其值为0.002,用峰面积为0.033,而0.002的吸光度很难说明问题,是那他霉素的吸收值呢,还是噪声引起的呢?而采用面积,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或影响非常小.(2) 用峰高积分,线性不太好,相关系数0.99,有时甚至很差 而用峰面积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95,符合试验测定要求.(3) 检出限:用峰高测定时,其检出限为0.2186mg/L,用峰面积时, 检出限为0.0968,从数据可以看出,峰面积的检出限低.下面是我自己做的一些结论,,当然也存在很多疑惑,希望和大家分享.当采用面积积分时,基线不为零,积分结果为5.175当基线为零时,积分结果为14.951,见下图,不知道两者积分有什么区别???

  • 【原创】导数光谱法理论基础研究

    导数光谱法理论基础研究在普通吸光光度法中,如果吸光度很小,就不能得到精度很好的信号。如果其他组分的吸收重叠在吸收峰上,测定就会受干扰。导数光谱法采用微分求导,在谱图上显示出微小的变化,使光谱图的分辨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导数光谱的特点在于灵敏度高,可减小光谱干扰。因而在分辨多组分混合物的谱带重叠、增强次要光谱(如肩峰)的清晰度以及消除混浊样品散射的影响时有利。1导数光谱的优势导数光谱法有一般分光光度不具有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能分辨两个或两个以上完全重叠的或很小波长差相重叠的吸收峰.1.2能够分辨吸光度随波长急剧上升所掩盖的弱吸收峰(有人称为肩峰)1.3能够确认宽阔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以上从谱图角度来将,从灵敏度角度来说,提高了不少,应该说很多.我曾经这么说过,一台可以进行导数光谱的紫外分光光度计,可以赶上一台带紫外检测器的HPLC,可能有点夸张,至少我个人这么认为.1.4灵敏度关于导数吸光光度法提高灵敏度的规律,有人指出n阶(n=1~4)导数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是按4.5n倍增大。2理论基础2.1定量基础其原理是因为吸光度和摩尔吸光系数为波长的函数,所以朗伯-比尔定律可以用下式表示:Aλ=ελcl将上式对波长进行一次微分,得若对波长进行n次微分,可得2.2导数光谱图的处理吸光度对波长进行微分的微分值与吸收物质的浓度成正比,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因此它可以用于吸收物质的定量分析。获得导数光谱的方法可分为光学微分法和电学微分法两类.现在很多带计算机的工作站都采用电学微分法,通常可以获得一、二、三、四阶导数光谱。比如俺现在用的2550,就能做到四阶.俺还是以纳他霉素为例进行说明,顺便插一句,我就是从做纳他霉素这个项目开始才接触导数光谱的,所以,我下决心把这一块搞明白了,因为好多书上都没有写,就是有写的,也是简单的一两句就过去了,曾经让我很郁闷,所以我下了这个决心,就这点东西,俺就不信了.上图为那他霉素的0-4阶导数光谱图,以下问题就围绕这些图进行说明.3导数光谱图的获得这里就不多说了,我在另一片论文中有详细说明.见周玉虎 4导数值的测量方法导数光谱的测量很多,下面分别说明4.1如果基线是平坦的,可以测量峰-谷之间的距离,这是最常用的方法。4.2在基线平坦的情况下,也可以测量峰-基线之间的距离,这时灵敏度虽有些降低,但精度较高。4.3作两峰的连接线,测量两峰连线到谷的距离。只要基线是直线,不管它是否倾斜,总能得到正确的值。4.4作峰顶与谷顶的切线,使其平行于基线,然后测量两平行线的距离。以上四种方法,是前辈们总结的,非常经典的方法,但是现在,尤其是带导数处理工作站的,不具备4.3和4.4的功能,采用峰值检测,能实现4.1和4.2,而我个人认为,4.1和4.2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所以,我重点介绍的方法马上就要闪亮登场了---积分面积.4.5积分面积积分面积是UVPROBE软件带的一个功能,我拿标样做了很多试验,我觉得它定量很准确,至少比4.1和4.2准确,所以我强烈推荐这种方法.之前我还不敢肯定自己的这种方法,因为在文献中从来没有见过,写了好几篇论文也没有发表.后来一次机会降临在我头上,幸运之神啊!!!在一次讲座上,正好是李昌厚教授讲课,中间休息的时候,我当面请教了李教授,得到了他老人家的肯定.所以现在,我更坚持自己是对的.其公式如下: 计算前需要定义计算的区域,要给出开始和结束波长值 (光谱)或开始和结束时间值 (动力学)。峰面积计算给出指定区域的面积值。为什么现在没有普遍应用吗?我觉得是带积分面积,有工作站的仪器比较少,限制了这种方式的发展.但我个人认为,以上四种方式是很早以前文献上报道的,在最近十几二十年几乎没有更新,只适合于手工积分、手工求导的计算方式,不适应现在仪器、软件、及计算机发展的需求.所以,本人认为采用峰面积进行积分.用面积积分有以下几个优点:(1) 克服了噪声对测定的影响,在那他霉素标准曲线第一点上,若用峰高,其值为0.002,用峰面积为0.033,而0.002的吸光度很难说明问题,是那他霉素的吸收值呢,还是噪声引起的呢?而采用面积,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或影响非常小.(2) 用峰高积分,线性不太好,相关系数0.99,有时甚至很差 而用峰面积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95,符合试验测定要求.(3) 检出限:用峰高测定时,其检出限为0.2186mg/L,用峰面积时, 检出限为0.0968,从数据可以看出,峰面积的检出限低.下面是我自己做的一些结论,,当然也存在很多疑惑,希望和大家分享.当采用面积积分时,基线不为零,积分结果为5.175当基线为零时,积分结果为14.951,见下图,不知道两者积分有什么区别???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