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国际精准医疗

仪器信息网国际精准医疗专题为您整合国际精准医疗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国际精准医疗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国际精准医疗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国际精准医疗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国际精准医疗话题讨论。

国际精准医疗相关的资讯

  • 2021国际肿瘤精准医疗大会
    论坛官网:www.bagevent.com/event/7265277?bag_track=instrument 2021年10月22-23日,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上海商图信息BIOMAP主办,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体外诊断(IVD)分会合作支持的P4 China 2021 第五届国际肿瘤精准医疗大会将在北京市朝阳区悠唐皇冠酒店盛大召开。 集院士权威/临检中心/中检院监管/肿瘤临床/领先诊断产业/精准药企专家等50余位重磅嘉宾出席会议,围绕肿瘤精准诊疗,从防到诊到治,从早期筛查、分期分型,预后检测、伴随诊断、生物标志物、精准免疫/靶向药物开发及转化等方面,展开深入的探讨分享!参会群体:体外诊断所属法规监管机构(卫健委/药监局/中检院等)专家医院:肿瘤临床/病理/药理/科研/转化等专家药企:肿瘤免疫/靶向药物企业转化医学/医学/生物标志物/临床转化等专家体外诊断/第三方检验机构:液体活检、基因检测/测序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医学等专家肿瘤诊断防治相关协会、园区、科研院校(生命科学、药学PI/转化)专家上游仪器设备开发制造企业与试剂耗材企业实验室设备、数据服务、投资/咨询机构其他A会场 肿瘤早筛/辅助早诊/分型/预后等技术创新与应用DAY1(10月22日)DAY2(10月23日)解读最新申报注册合规政策及临床建议跟进最新单细胞/RNA测序筛诊技术应用跟进肿瘤筛查诊断发展前景及市场机遇解析MRD/MSI等检测及产品开发评价学习创新早筛标志物/方法前瞻性研究等前沿进展探讨肿瘤分型/预后等标志物检测及技术革新聆听肿瘤早筛/辅助诊断的液体活检革新技术了解多组学/免疫组学/质谱等新兴检测技术聆听肿瘤早筛/辅助诊断的液体活检革新技术了解多组学/免疫组学/质谱等新兴检测技术【A会场部分精彩议题抢先看】• 最新医疗器械监管条例下:LDT合规化解读• HRD临床检测应用及标准化进展• 肺癌微小残留病灶临床检测应用及意见• 多组学液体活检技术在肝癌早检中的应用探索• 圆桌讨论:肿瘤早筛/早期检测技术开发落地的挑战与机遇几何?......更多精彩议题咨询组委会:180 1793 9885(同微信)A会场已确认嘉宾(嘉宾阵容持续更新中)李金明,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研究员黄杰,中检院体外诊断试剂检定所非传染病诊断试剂室主任姚树坤,中日友好医院原副院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支修益,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兼宣武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姜艳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基因诊断中心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秘书长于津浦,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分子诊断中心主任范建兵,基准医疗创始人兼CEO(TBD)邵阳,世和基因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贾士东,慧渡医疗创始人兼董事长姜傥,迪安诊断高级副总裁,董事汪笑男,世和基因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吴琳,和瑞基因CTO揣少坤,燃石医学COO汪宇盈,华大数极CTO阮力,厦门艾德生物副总经理、技术总监于晓天,诺辉健康医学总监刘晓,泛因医学创始人阎灼辉,浚惠生物创始人兼CEO董增军,鲲鹏医疗投资合伙人,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何逖,吉凯基因医学检验事业部总经理张开山,杭州华得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薛良,格诺生物研发副总裁范万鸿,杭州华得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临床医学总监曹振,翌圣生物NGS研发总监王玉萍,碧迪医疗生物科学,单细胞多组学应用经理董天晖,纳昂达生物科技NGS产品经理B会场 肿瘤创新药物疗法与标志物/伴随研究的精准开发转化联合策划人:杨宏钧,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名誉主任DAY1(10月22日)DAY2(10月23日)探讨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免疫/靶向药物开发案例学习伴随诊断检测标准/产品开发与药物转化学习最新免疫疗法/免疫联合及标志物研究进展解锁伴随诊断模式下的药物精准临床及转化剖析通路/靶点研究以加速靶向药物转化分析生物标志物与细胞疗法/联合与双抗开发探索探索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药物精准临床开发转化深挖基因检测与超个性化免疫疗法药物开发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专场姚树坤,中日友好医院原副院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杨宏钧,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名誉主任李为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临床医学院院长王向东,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姜艳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基因诊断中心主任于津浦,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分子诊断中心主任董增军,鲲鹏医疗投资合伙人,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B会场部分精彩议题抢先看】• 新型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研究新进展• 生物标志物/伴随诊断加速肿瘤免疫药物研发——MSI/TMB开发案例• RET变异与普拉替尼精准开发案例• PARP抑制剂及联合疗法中的生物标记物与伴随诊断开发• 圆桌讨论:临床视角—肿瘤创新药物疗法及伴随诊断精准开发转化应用......更多精彩议题咨询组委会:180 1793 9885(同微信)B会场更多已确认嘉宾(嘉宾阵容持续更新中)贺福初,中国科学院院士石远凯,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叶斌,盛诺基医药临床生物标志物与药物开发副总裁殷晓璐,阿斯利康精准医学部中国区负责人苏欣莹,辉瑞转化医学负责人李培麒,基石药业早期开发副总裁李懿,广东香雪精准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兼CSO,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研究员罗文,杭州索元生物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华烨,烨辉医药创始人兼CEO邹灵龙,复宏汉霖生物分析科学部副总经理(TBD)张韵,百济神州临床生物标志物总监王钧源,葆元医药联合创始人兼CEO覃灏,阿斯利康精准医学中国诊断发展部分子诊断副总监鲁丽敏,默沙东中国研发中心生物标志物研究副总监转化医学专家,天境生物胡志远,北京中科纳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教授王涛,瑞普基因副总经理兼CTO陈初光,北京阅微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苏小凡,裕策生物高级副总裁兼裕泰抗原事业部总经理张宪,世和基因集团首席医学官茅新如,燃石医学药企合作高级总监高嵩,罗氏诊断中国生命科学副市场总监现在四人报名立享75折团购优惠论坛官网:www.bagevent.com/event/7265277?bag_track=instrument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更多福利优惠】10月10日前报名注册P4 China 2021赠送GMR 2021免费参会票一张(不含餐)票数有限,先到先得!详情可查看官网链接:https://www.bmapglobal.com/gmr2021 即日起同时参加P4 China 2021 & IGC 2021可享受联动票8折优惠详情可查看官网链接:https://www.bmapglobal.com/igc2021 更多论坛资讯欢迎咨询P4组委会:电话:180 1793 9885(同微信)邮箱:p4china@bmapglobal.com网站:www.bagevent.com/event/7265277?bag_track=instrument
  • 深入精准医学,大数据领域P4国际精准医疗大会再度升级
    p   随着基因测序成本呈“超摩尔定律”势下降,以及基因数据生成呈现爆炸式增长,精准医疗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诊断与治疗,也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其应用场景也逐渐丰富:从成熟的无创产前检测(NIPT)、肿瘤伴随诊断及靶向药物用药指导和罕见遗传病的筛查,逐渐发力拓展至癌症的早期筛查、精准的健康管理,最终实现“4P医学模式”即预防性、预测性、个体化和参与性!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撬动基因测序市场持续高增长的,是精准医学的深入、以及医疗大数据的不断应用。在此背景下P4China第三届P4国际精准医疗大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商图信息BMAP联合主办)将于12月1-2日在北京盛大开启! br/ b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060b7687-9482-4bfb-a621-79a7d948784a.jpg" title=" 12.png" alt=" 12.png" width=" 598" height=" 217" style=" width: 598px height: 217px " / /p p   大会分为五大论坛,探讨从生命组学技术、大规模人群队列及样本库、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等基础建设出发,到个性化的健康诊疗决策,及疾病防诊治的精准化集成应用转化,逐级研讨整个环节的医学转化到前沿应用实践。有质有量,阵容再次升级!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trong   大会结构 b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46508121-a81d-4aca-82c5-8ef364dc6be6.jpg" title=" 11222.png" alt=" 11222.png" / /strong /p p strong   2018 年P4全新看点 /strong /p p   1. 揭秘第一批国家精准医学专项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p p    多组学疾病分子分型、图谱绘制突破与进展 /p p    专病大队列研究实施进展 /p p    用于个体化治疗的生物标志物与靶标研究进展 /p p   2. 分享国际和国内精准医疗突破性技术与前沿趋势 /p p   3. 探索基因检测在临床级、消费级的创新商业模式与策略 /p p   4. 跟进肿瘤精准诊断、个体化用药与伴随诊断的前沿技术与应用 /p p   5. 探讨生物样本库与数据库的建设与领先实践 /p p   6. 探讨云计算、人工智能在基因测序大数据分析与解读中的应用 /p p   7. 学习基因检测在慢病、体检、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与策略 /p p   strong  本届重磅嘉宾列举: /strong /p p   C. Thomas Caskey,美国科学院院士、贝勒医学院分子与人类遗传学系教授 /p p   Maurizio Ferrari,欧洲预测医学学会主席,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学会前主席,米兰Vita-Salute San Raffaele University临床病理教授 /p p   Daniel Catchpoole, ISBER国际生物和环境样本库协会亚太总监、The Children& #39 s Hospital at Westmead肿瘤样本库负责人 /p p   代涛,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p p   杨宏钧,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疗与伴随诊断专业委员会共同主任,阿斯利康精准医学与基因组学部前全球个体化治疗战略执行总监 /p p   徐瑞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院长、所长 /p p   钦伦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助理兼外科主任 /p p   焦顺昌,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主任 /p p   曾强,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研究院主任 /p p   杨金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p p   赵景民,解放军302医院病理诊断与研究中心主任 /p p   刘玉萍,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p p   陈锦飞,南京市第一医院肿瘤科主任 /p p   姜艳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基因诊断中心主任 /p p   于津浦,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分子诊断中心主任 /p p   伯晓晨,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科技处处长 /p p   朱宝利,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耐药基因组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p p   张抒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兼临床药理研究中心主任 /p p   曾长青,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研究所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p p   感谢往届大咖的精彩分享: /p p   Lynda Chin,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副校长兼首席创新官 /p p   Yves Lé vy,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院(INSERM)CEO和主席 /p p   Elizabeth Mansfield GRAIL法规战略负责人,前FDA个体化医疗办公室主任 /p p   詹启敏,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p p   姚开泰,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肿瘤病理生理学家 /p p   高福,中国科学院院士 /p p   赵国屏,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分子微生物学家和基因组学 /p p   林东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学院肿瘤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 /p p   Jean-Luc Sanne,欧盟委员会创新与个体化医疗资深专家 /p p   Xinjing Wang,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眼科研究所DNA分子诊断实验室主任 /p p   Henning Hermjakob,欧洲分子生物研究院欧洲生物信息所分子系统组长 /p p   李青,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p p   于金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 /p p   王佑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院长 /p p   李金明,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 /p p   更多领先企业及科研专家精彩分享: /p p   百济神州,阿斯利康精准医学与基因组学研发部个性化治疗战略执行总监,诺华美国高级总监,默沙东中国研发中心,科济生物医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胸外一科主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解放军302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主任,香港中文大学肿瘤学系终身教授,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主任,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p p   P4 China累计已邀请到10多位院士,50多位国内外政府官员,180多位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讲演,1900多位行业精英齐聚,共同探索中国精准医疗发展之路! /p p   第三届国际精准医疗大会也在如火如荼的筹备中,如您想了解更多论坛详情(成为演讲嘉宾、成为赞助商、成为参会者),请立即致电组委会:+86 18017939885 或邮件p4china@bmapglobal.com联系我们。 /p p   报名优惠: 9月21日之前预留名额,将享受减免1000元的早鸟价格。 /p p   往期盛况 /p p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87c8a2de-e787-4424-9c5e-54d0e5e7e8fc.jpg" style=" " title=" 12.jpg" / /p p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803bd460-2026-411f-a9a3-8003fdba7e62.jpg" style=" " title=" 12.png" / /p p br/ /p
  • P4 China 2021国际肿瘤精准医疗大会
    论坛官网:www.bagevent.com/event/7265277?bag_track=instrument 2021年10月22-23日,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上海商图信息BIOMAP主办,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体外诊断(IVD)分会合作支持的P4 China 2021 第五届国际肿瘤精准医疗大会将在北京市朝阳区悠唐皇冠酒店盛大召开。集院士权威/临检中心/中检院监管/肿瘤临床/领先诊断产业/精准药企专家等50余位重磅嘉宾出席会议,围绕肿瘤精准诊疗,从防到诊到治,从早期筛查、分期分型,预后检测、伴随诊断、生物标志物、精准免疫/靶向药物开发及转化等方面,展开深入的探讨分享!参会群体:体外诊断所属法规监管机构(卫健委/药监局/中检院等)专家医院:肿瘤临床/病理/药理/科研/转化等专家药企:肿瘤免疫/靶向药物企业转化医学/医学/生物标志物/临床转化等专家体外诊断/第三方检验机构:液体活检、基因检测/测序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医学等专家肿瘤诊断防治相关协会、园区、科研院校(生命科学、药学PI/转化)专家上游仪器设备开发制造企业与试剂耗材企业实验室设备、数据服务、投资/咨询机构其他A会场 肿瘤早筛/辅助早诊/分型/预后等技术创新与应用DAY1(10月22日)DAY2(10月23日)解读最新申报注册合规政策及临床建议跟进最新单细胞/RNA测序筛诊技术应用跟进肿瘤筛查诊断发展前景及市场机遇解析MRD/MSI等检测及产品开发评价学习创新早筛标志物/方法前瞻性研究等前沿进展探讨肿瘤分型/预后等标志物检测及技术革新聆听肿瘤早筛/辅助诊断的液体活检革新技术了解多组学/免疫组学/质谱等新兴检测技术【A会场部分精彩议题抢先看】• 最新医疗器械监管条例下:LDT合规化解读• HRD临床检测应用及标准化进展• 肺癌微小残留病灶临床检测应用及意见• 多组学液体活检技术在肝癌早检中的应用探索• 圆桌讨论:肿瘤早筛/早期检测技术开发落地的挑战与机遇几何?......更多精彩议题咨询组委会:180 1793 9885(同微信)A会场已确认嘉宾(嘉宾阵容持续更新中)李金明,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研究员黄杰,中检院体外诊断试剂检定所非传染病诊断试剂室主任姚树坤,中日友好医院原副院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支修益,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兼宣武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姜艳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基因诊断中心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秘书长于津浦,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分子诊断中心主任范建兵,基准医疗创始人兼CEO(TBD)邵阳,世和基因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贾士东,慧渡医疗创始人兼董事长姜傥,迪安诊断高级副总裁,董事汪笑男,世和基因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吴琳,和瑞基因CTO揣少坤,燃石医学COO汪宇盈,华大数极CTO阮力,厦门艾德生物副总经理、技术总监于晓天,诺辉健康医学总监刘晓,泛因医学创始人阎灼辉,浚惠生物创始人兼CEO董增军,鲲鹏医疗投资合伙人,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何逖,吉凯基因医学检验事业部总经理张开山,杭州华得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薛良,格诺生物研发副总裁范万鸿,杭州华得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临床医学总监曹振,翌圣生物NGS研发总监王玉萍,碧迪医疗生物科学,单细胞多组学应用经理董天晖,纳昂达生物科技NGS产品经理B会场 肿瘤创新药物疗法与标志物/伴随研究的精准开发转化联合策划人:杨宏钧,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名誉主任DAY1(10月22日)DAY2(10月23日)探讨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免疫/靶向药物开发案例学习伴随诊断检测标准/产品开发与药物转化学习最新免疫疗法/免疫联合及标志物研究进展解锁伴随诊断模式下的药物精准临床及转化剖析通路/靶点研究以加速靶向药物转化分析生物标志物与细胞疗法/联合与双抗开发探索探索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药物精准临床开发转化深挖基因检测与超个性化免疫疗法药物开发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专场姚树坤,中日友好医院原副院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杨宏钧,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名誉主任,帝基生物伴随诊断高级副总裁李为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临床医学院院长王向东,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临床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所长姜艳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基因诊断中心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秘书长于津浦,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分子诊断中心主任董增军,鲲鹏医疗投资合伙人,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B会场部分精彩议题抢先看】• 新型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研究新进展• 生物标志物/伴随诊断加速肿瘤免疫药物研发——MSI/TMB开发案例• RET变异与普拉替尼精准开发案例• PARP抑制剂及联合疗法中的生物标记物与伴随诊断开发• 圆桌讨论:临床视角—肿瘤创新药物疗法及伴随诊断精准开发转化应用......更多精彩议题咨询组委会:180 1793 9885(同微信)B会场更多已确认嘉宾(嘉宾阵容持续更新中)贺福初,中国科学院院士石远凯,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叶斌,盛诺基医药临床转化医学及开发副总裁殷晓璐,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有限公司精准医学部中国区负责人苏欣莹,辉瑞转化医学负责人李培麒,基石药业早期开发副总裁李懿,广东香雪精准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兼CSO,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研究员罗文,杭州索元生物医药创始人、董事长王正毅,天境生物VP Discovery王景,第一三共(中国)转化医学负责人华烨,烨辉医药创始人兼CEO邹灵龙,复宏汉霖生物分析科学部副总经理(TBD)张韵,百济神州临床生物标志物总监王钧源,葆元医药联合创始人兼CEO覃灏,阿斯利康精准医学中国诊断发展部分子诊断副总监鲁丽敏,默沙东中国研发中心生物标志物研究副总监胡志远,北京中科纳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教授王涛,瑞普基因副总经理兼CTO陈初光,北京阅微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苏小凡,裕策生物高级副总裁兼裕泰抗原事业部总经理张宪,世和基因集团首席医学官茅新如,燃石医学药企合作高级总监高嵩,罗氏诊断中国-生命科学部市场副总监现在四人报名立享75折团购优惠论坛官网:www.bagevent.com/event/7265277?bag_track=instrument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更多福利优惠】9月10日前报名注册P4 China 2021赠送GMR 2021免费参会票一张(不含餐)票数有限,先到先得!详情可查看官网链接:https://www.bmapglobal.com/gmr2021 即日起同时参加P4 China 2021 & IGC 2021可享受联动票8折优惠详情可查看官网链接:https://www.bmapglobal.com/igc2021 更多论坛资讯欢迎咨询P4组委会:电话:180 1793 9885(同微信)邮箱:p4china@bmapglobal.com网站:www.bagevent.com/event/7265277?bag_track=instrument
  • P4 China 2016国际精准医疗大会在京召开
    自从美国2015年宣布精准医学计划以来,中国也不断加大了对精准医学的支持力度:科技部召开“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会议”,组建19人专家委员会,并计划在2030年前投入600亿元 国家卫计委首次公布“肿瘤高通量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单位名单”,20家左右医疗机构入选,其速度超过医学界和资本界的预期 2016年3月发起了精准医学研究专项课题,目标在2017年至2019年构建重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大数据平台,推动一批精准治疗药物和分子检测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与此同时,个体化精准诊疗医学是近年卫生保健领域发展最广泛、最快速的学科,涵盖遗传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病理学、人类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和环境因素等各个领域。在系统生物学、网络化消费者不断增长以及通讯与信息技术数字化革命等多种趋势推动下,由患者主动参与(Participatory)、早期预警(Predictive)、预防(Preventive)和个体化(Personalized)为特征的P4医学时代,即个体化精准医学时代即将来临。  在此背景之下,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及BMAP(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P4China 2016国际精准医疗大会”在2016年12月16日于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医院、科研院所及企业的近40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仪器信息网作为支持媒体参与盛会。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马树恒秘书长致大会开幕欢迎词。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马树恒秘书长  马树恒说:“首先我代表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对各位代表、专家莅临本次大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对大家给予学会的长期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次大会以‘系统生物学研究、精准诊断应用到转化医学研究,探索P4精准医疗之路’为主题,邀请了多位来自政、产、学、研、医、资等领域的专家,就国内外精准医疗的发展机遇和战略、临床应用、精准医疗研发等重大议题,研讨从精准医学科研到产业化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展示国际、国内精准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转化的实践。相信各位专家的精彩报告将会让参会的代表有所收获。我们注意到,精准医疗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协做、需要资源共享,这也正是我们举办此次大会的出发点。本次大会处于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精准医疗计划正在实施的时机,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现在正在开展中国科学创新驱动重点工程的试点工作。通过本次大会这样一个平台,我们希望通过与会专家深入的交流,通过科研、企业、资本、政策的通力合作,凝聚大家的思想,形成前瞻性建设性和指导性的意见,形成广泛的行业共识,从而促进我们走向个体化精准医疗之路。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作为生物技术与生物产业的一个社会团体,要利用跨学科、跨行业、跨部、跨地区的优势,通过服务科研、服务行业、服务社会建立开放合作的科研开发机制。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推动建立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到创新企业产业园区成果转化的通道 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业化创新链上发挥重要环节的应有作用,促进科研与产业的有机衔接及创新成果转化,这也是召开本次大会的落脚点。借此机会,感谢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的大力支持,感谢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专业策划、认真组织和精心服务。相信在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之下,本次大会将取得圆满成功,代表们也将实实在在地获得一些成果。”  接下来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秘书长李东致辞。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秘书长李东  李东说:“受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王发强会长委托,我为来到这里和大家交流感到十分高兴。在这里,我代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代表王会长,向参加国际精准医疗大会的各位专家来宾表示热烈欢迎 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建设和发展的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把健康中国建设作为国家战略,这就把医疗卫生建设和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紧密联合起来。研究型医院学会在促进研究型医院建设中始终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坚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作为根本要求、把疑难危重病作为战略研究方向、把个体化诊疗作为战略创新举措、把终身健康维护作为战略发展愿景。研究型医院理论的提出是在2004年,由时任解放军总医院院长秦银河教授借鉴国外研究型大学成功发展的经验,在国内率先提出了研究型医院的基本理念,并带领该院开展了研究型医院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推动解放军总医院实现了新的跨越和发展,引起了全国医院管理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研究型医院的基本要义是:以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的产生与传播为使命、坚持临床与科研并重,在自主创新中不断提升高层人才和高水平成果,使临床诊疗水平持续提高,为医疗卫生事业与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可以说,研究型医院理念的提出是医疗管理实践总结的和升华,是现代医院管理理论的创新,是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与质量的重要功能,是实现中国梦健康梦的重要载体。建设研究型医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医院发展方向。今天,我们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国际精准医疗大会,就是要积极探索中国精准医疗发展之路,把握全球精准医疗动向,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质量,为业内同仁打造一个集会议展览和专利服务为一体的,精准医疗界对话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感谢主办方的精心准备,也感谢支持大会的赞助商。祝大会圆满成功!”  开幕式后 ,大会进入报告阶段。上午的报告会由浙江大学特聘教授祁鸣教授主持,下午的报告会由阿斯利康高级副总裁巢守柏主持。  左:祁鸣教授 右:巢守柏高级副总裁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詹启敏带来题为“科技创新和精准医学”的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詹启敏院士  报告介绍了我国十三五规划对于精准医疗的布局、精准医疗中生物技术的发展与产业化以及精准医疗在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院(INSERM)CEO和主席Yves Lévy带来题为“法国基因组医学2025计划”的报告。  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院(INSERM)CEO和主席Yves Lévy  报告介绍了法国精准医疗项目的实施、基因组医学项目的分工与协作、以及数据平台的建设与共享进展。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青带来题为“‘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简介”的报告。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青  报告介绍了2017年精准医学研究基金的规划、精准医学研究成果的共享机制和项目申请的考核标准。  欧盟委员会创新与个体医疗资深专家Jean-Luc Sanne 带来题为“欧盟视角:在个体化医疗的努力与实践”的报告。  欧盟委员会创新与个体医疗资深专家Jean-Luc Sanne  报告介绍了精准医疗助力高新技术与技能行业发展的作用 欧盟委员会针对各种挑战制定了一系列计划以及在欧洲新成立的国际个体化医疗联盟的实施进展。  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兼临床免疫室主任李金明带来“个体化精准医学分子检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报告。  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兼临床免疫室主任李金明  报告介绍了室内室间质量评价的最新进展 高通量测序的临床检验规范以及液体活检的临床检验质量评价。  赛默飞世尔生命科学质谱分析市场发展总监Bradley Hart带来“让精准医疗更精准——为更精确了解疾病的多层次的精准医学大数据”的报告。  赛默飞世尔生命科学质谱分析市场发展总监Bradley Hart  报告介绍了赛默飞世尔在精准医疗中的实力与举措 如何通过联合蛋白质组学与基因组学更精确了解疾病 以及如何在疾病分类中增加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信息。  浙江大学特聘教授祁鸣教授带来“中国基因组医学及人类基因变异组计划的进展”的报告。  浙江大学特聘教授祁鸣教授  报告介绍道,人类基因组变异组计划有三组专家团队,课题组正在开展国际标准下的临床检测项目,针对多项遗传性疾病的靶向捕获测序、全基因外显子测序以及支持临床的科研及服务。  欧洲分子生物研究院/欧洲生物信息所分子系统组长Henning Hermjakob带来题为“OmicsDI——分布式组学数据的发现与建设”的报告。  欧洲分子生物研究院/欧洲生物信息所分子系统组长Henning Hermjakob  报告介绍道,OmicsDI现已成为组学数据检索核心,三大洲的十个数据中心拥有超过7万数据集检索 且OmicsDI采用了新的方法,可不再依赖元数据而寻找相关数据集。  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魏文胜带来题为“CRISPR/Cas9基因编辑下的编码与非编码基因的高通量功能筛选方法”的报告。  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生命科学学院魏文胜研究员  报告介绍了编码基因中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应用,非编码RNA的高通量筛选方法以及其在功能性非编码基因中的识别与应用。  报告人合影  针对细胞治疗在国际国内的发展、免疫/干细胞治疗的国内外政策及监管、免疫/干细胞治疗技术与产业化的展望等问题,大会准备了主题为“细胞治疗成药性规范及市场准入的探索”的圆桌讨论环节。  此环节由解放军总医院分子免疫学研究室主任韩为东主持,参加讨论的嘉宾有西比曼生物科技集团首席运营官王立群、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以及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细胞资源储藏及研究中心主任袁宝珠。  解放军总医院分子免疫学研究室主任韩为东  细胞治疗成药性规范及市场准入的探索圆桌讨论现场  针对技术、商业模式的评估,横向、纵向产业链的布局,投后管理的战策略等问题,大会准备了主题为“企业在中国精准医疗产业的投资机遇”的圆桌讨论环节。  此环节由阿斯利康高级副总裁巢守柏主持,参与的嘉宾有:启明创投医疗保健投资合伙人唐艳旻、礼来亚洲基金风险合伙人赵奕宁以及麦科医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蓝石资本创始合伙人牛洪森。阿斯利康高级副总裁巢守柏  企业在中国精准医疗产业的投资机遇圆桌讨论现场  本次大会的参展商包括赛默飞世尔科技、贝克曼库尔特、力扬企业有限公司等二十余家企业,茶歇期间,与会者在各个展台对技术、应用等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赛默飞世尔科技  贝克曼库尔特  力扬企业有限公司茶歇现场
  • P4 China2016国际精准医疗大会 海内外精准医疗领域精英的专业年度盛典
    p   个体化精准诊疗医学是近年卫生保健领域发展最广泛、最快速的学科,涵盖遗传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病理学、人类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和环境因素等各个领域。在系统生物学、网络化消费者不断增长以及通讯与信息技术数字化革命等多种趋势推动下,由患者主动参与(Participatory)、早期预警(Predictive)、预防(Preventive)和个体化(Personalized)为特征的P4医学时代,即个体化精准医学时代即将来临。结合国际健康时代背景,在2016年初,中国发起了精准医学研究专项课题,目标在2017年至2019年构建重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大数据平台,推动一批精准治疗药物和分子检测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p p   在十三五规划国家精准医疗计划正式开始实施的第一年,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和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主办,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台湾研发型生技发展协会、EPMA支持的“P4 China 2016国际精准医疗大会” (2016年12月16日-18日),将在北京盛大启幕。届时政、产、学、研、医领导与专家,将与与会者共聚、共话、共赢!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a3e4a64d-6151-40b0-8367-4508f3bf6e24.jpg" title=" 1.png"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5aa53656-fa51-43d7-b9f6-9a0092102708.jpg" title=" 2.png"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br/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重磅演讲嘉宾: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trong 国际专家与企业代表: /strong /span /p p    strong Yves Lé vy /strong ,法国精准医疗项目负责人、法国国立生命科学与健康联盟 (Aviesan)主席 /p p    strong Bok-Ghee Han /strong , 韩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因科学中心主任 /p p    strong Jean-Luc Sanne /strong , 欧盟委员会创新与个体化医疗资深专家 /p p   strong  Tim Hubbard /strong , 英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生物分析首席科学家、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生物信息负责人 /p p    strong Henning Hermjakob /strong ,欧洲分子生物研究院欧洲生物信息所分子系统组长 /p p   strong  Katrin Rupalla /strong ,百时美施贵宝副总裁兼中国研发负责人 /p p    strong 王新京 /strong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EI DNA分子诊断实验室主任 /p p    strong 王在琪 /strong ,默沙东中国,临床研究执行总监 /p p    strong 杨宏钧 /strong ,阿斯利康个性化治疗和生物标记物研发部负责人兼技术总监 /p p    strong 巢守柏 /strong ,阿斯利康高级副总裁 /p p    strong Yi Ning /strong ,葛兰素史克流行病研究负责人 /p p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trong 国内专家及企业代表 /strong /span : /p p    strong 高福 /strong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CDC副主任 /p p    strong 李青 /strong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p p    strong 吕有勇 /strong ,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教授 /p p    strong 孙英丽 /strong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教授 /p p    strong 张志远 /strong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技术转化中心主任 /p p    strong 林圣彩 /strong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 /p p    strong 华子春 /strong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p p    strong 袁宝珠 /strong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细胞资源储藏及研究中心主任 /p p    strong 詹显全 /strong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实验室副主任 /p p    strong 石远凯 /strong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 /p p    strong 康熙雄 /stron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检验科主任 /p p    strong 石怀银 /strong ,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行政主任 /p p    strong 张力建 /strong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二科副主任 /p p    strong 周洲 /strong ,北京阜外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常务副主任、分子诊断中心主任 /p p    strong 刘毅 /strong ,解放军307医院全军肿瘤中心分子检验中心主任 /p p    strong 于津浦 /strong ,天津医科大学肿留医院分子诊断中心主任 /p p   strong  赵景民 /strong ,解放军302医院病理诊断与研究中心主任 /p p    strong 韩为东 /strong ,解放军301医院生物治疗科主任 /p p    strong 黄波 /strong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amp 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学者特聘教授 /p p    strong 李宗海 /strong ,科济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总裁 /p p    strong 谢志逸 /strong ,台湾亚狮康股份有限公司医学总监 /p p    strong 龚兆龙 /strong ,思路迪联席CEO,前FDA资深新药审评员 /p p    strong 邱坚平 /strong ,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p p    strong 刘必佐 /strong , 西比曼生物科技CEO /p p    strong 赵奕宁 /strong ,礼来亚洲基金风险合伙人 /p p    strong 牛洪森 /strong ,中美麦科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蓝石资本创始合伙人 /p p    strong 张 伟 /strong ,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p p    strong 杨国华 /strong ,格诺生物研发副总裁 /p p   还有更多? /p p   P4 China以期为业内同仁打造一个集会议、展览和专题活动于一身的精准医疗界对话、交流、合作的重要年度盛会。 聚集中、欧、美、亚精准医疗领域领先实践领导者,是您不可错过的专业国际盛会!年会致力于帮助政、产、学、研、资多方汇聚,将政策、监管、资本、技术、应用、商业进行融合,通过集思广益与观点荟萃,助推精准医疗行业的发展。 /p p   参会机会: /p p    strong 论坛现仅剩3个赞助名额,即刻联系我们,获得有限的赞助演讲机会! /strong /p p   10月31日之前报名可享受早期报名特别优惠! /p p   现在报名:进入 a href=" http://www.bmapglobal.com/p4china2016/user/attend/115" target=" _self" title=" " http://www.bmapglobal.com/p4china2016/user/attend/115 /a /p p   联系主办方,即可获取完整会议议程。 /p p   需要获取更多活动信息欢迎联系大会组委会。 /p p   联系电话:+86 21 6052 9507 /p p   邮箱:p4china@bmapglobal.com /p p   网址: a href=" http://www.bmapglobal.com/p4china2016" target=" _self" title=" " www.bmapglobal.com/p4china2016 /a /p p br/ /p
  • 本周优惠|第五届国际精准肿瘤医疗大会即将上线!
    早鸟优惠本周截止|早筛/预后检测+药物伴随/生物标志物精准开发,第五届P4China荣耀回归 8月20-21日,P4 China 2021第五届国际精准肿瘤医疗大会将在北京升级上线,院士权威/药监局/中检院监管/肿瘤临床/领先诊断产业/精准药企专家等50余位重磅嘉宾出席会议,围绕肿瘤精准诊疗,从防到诊到治,从早期筛查、分期分型,预后检测、伴随诊断、生物标志物、精准免疫/靶向药物开发及转化等方面,展开2天的行业深度探讨分享!本届论坛结构亮点:A会场 肿瘤筛查诊断技术创新与应用• 解读最新申报注册合规政策及临床建议• 跟进肿瘤筛查诊断发展前景及市场机遇• 聆听NGS测序/多组学的液体活检革新技术• 学习ctDNA/CTCs/EVs创新检测及产品开发• 跟进最新单细胞/RNA测序筛诊技术应用• 探讨PCR/dPCR/多靶点联检等升级革新• 解析MRD/HRD等检测及产品开发评价• 了解多组学/质谱/POCT/微流控等新兴技术 B会场 肿瘤创新药物疗法及伴随诊断精准开发转化应用• 探讨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免疫/靶向药物开发案例• 学习最新免疫疗法/免疫联合及标志物研究进展• 剖析通路/靶点研究以加速靶向药物转化• 探索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药物精准临床开发转化• 学习伴随诊断检测标准/产品开发与药物转化• 解锁伴随诊断模式下的药物精准临床及转化• 分析生物标志物与细胞疗法/联合与双抗开发探索• 深挖基因检测与超个性化免疫疗法药物开发P4 China已确认嘉宾抢先看(嘉宾阵容持续更新中)A会场范建兵,基准医疗创始人兼CEO邵阳,世和基因CEO朱叶青,诺辉健康CEO揣少坤,燃石医学COO汪宇盈,华大数极首席技术官汪笑男,世和基因CTO刘晓,泛因医学创始人阎灼辉,浚惠生物创始人兼CEO陈一友,诺辉健康CSO吴琳,和瑞基因CTO严令华,桐树基因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何逖,上海吉凯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总经理喻翔,格诺生物首席医学官王玉萍,碧迪医疗生物科学,单细胞多组学应用经理董天晖,纳昂达生物科技NGS产品经理B会场沈琳,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杨宏钧,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联席主任叶斌,北京珅奥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临床生物标志物与药物开发副总裁王在琪,应世生物董事长兼CEO徐伟,信达生物新药生物与转化医学部副总裁常华,天演药业首席运营官、精准医学负责人殷晓璐,阿斯利康精准医学高级总监李培麒,基石药业早期临床开发VP华烨,烨辉医药创始人兼CEO胡志远,北京中科纳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教授茅新如,燃石医学药企合作高级总监… … 更多重磅嘉宾,期待下回分解!P4 China 2021火热招商中论坛暨展览会开放主题演讲、产品展示、合作邀约等多种形式、全方位供您展示精准医疗解决方案!展位有限,商机无限!先到先得,欲购从速!即刻联系我们,获得有限的赞助演讲机会!早鸟(立减1000元)本周(2021.6.25)截止!为回馈医药行业同仁,P4特开放限时团购福利 ↓↓↓在早鸟(减1000元)的基础上:3人成团,再享早鸟9折优惠5人成团,再享早鸟8折优惠扫一扫进入注册报名通道 欢迎联系组委会,获取更多会议资讯!电话:+86 180 1793 9885 邮箱:p4china@bmapglobal.com网址:www.bagevent.com/event/7265277?bag_track=instrument
  • 系统生物学的前世今生--P4 China北京2016国际精准医疗大会
    系统生物学是以一种新角度从生物动力学系统出发进行研究的,其具有信息学科特点。在医药方面,它以生物网络角度来分析疾病的原因。系统生物学使我们获得了以前未知的信息。事实上,系统生物学和人类基因组计划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新型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孕育了系统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的诞生又进一步提升了人类在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的能力。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工程学等逐渐被引入生物学和人类基因组计划,进行跨学科的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等多领域研究。这些也是生物医学发展的前提条件,并使以预测性(predictive)、预防性(preventive)、个性化(personalized)以及参与性(participatory)为核心的“4P医学”初露端倪。  系统生物学的发展方向将是系统地进行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如疾病的预测、预防,开发个性化和参与性的药品 努力开发先进的计算工具以推动系统生物技术的发展 联合科研院所和企业,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知识转移到社会需求中。  “系统生物学之父”Leory Hood曾指出: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将人类基因组的蛋白彻底展示出来。国内外大规模的组学研究为专家学者进一步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石,加速了从系统生物学到精准医学的实现。国内外研究学者代表如杨焕明院士负责的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 英国剑桥维康基金桑格研究院首席生物信息专家,英国十万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信息主任Tim Hubbard负责的英国十万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变异组计划中国区总协调人,美国医学遗传学院院士祁鸣负责的人类基因变异组计划 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教授,中国肿瘤基因组协作联盟协调人吕有勇负责的中国癌症驱动基因检测项目等等。  而系统生物学是利用现代的网络,发现导致人类疾病的原因。一是开展血液早期检测,二是采取更加简便的治疗。因此,系统生物学研究,整合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非常重要。比如从基因、分子、细胞等不同角度的研究,都是在不同层面上对于一个事物的研究,把这些研究结成网络,并且用一定的范式表现出来,就能找到疾病的致病原因。  系统生物学作为不断升级的组学研究概念,其学术与转化成果在国内开枝散叶,硕果累累:现任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主任李亦学负责的精准医学与国家生物医学大数据基础设施。2016年10月上旬,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李程研究组发表预测和可视化异常染色体三维结构与致病基因关系的数据库网站。相关研究成果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发表。2016年10月下旬,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魏文胜(Wensheng Wei)研究员和哈佛大学T.H. Chan公共卫生学院的刘小乐(Xiaole Shirley Liu)教授,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提出了基因组编辑长非编码RNA的高通量功能性筛选新方法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教授孙英丽首次发现并提出了Y染色体特别DNA甲基位点到乳腺癌生物标记物的识别转化,为系统生物学的潜在转化提供了依据。  系统生物学涉及的多学科转化研究,将不断地从走出实验室,不断推动着精准医学的落地,满足临床的切实需求。  以此为背景和主题,P4 China 2016 系统生物学与转化论坛,聚焦基础研究与实践转化,将在12月16日-18日于北京万豪酒店召开。  以上提及的专家均为演讲嘉宾。更有中科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陈洛南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技术转化中心主任张志远等等为大家带来长期钻研领域的经验与看法。  同期,更有国内外精准医疗发展机遇与战略布局(主会场 12.16)带来国际著名免疫学家与转化科学专家、法国基因组医疗总负责人Yves Lévy,韩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因组计划负责人Bok-Ghee Han,欧盟委员会创新与个体化医疗资深专家Jean-Luc Sanne,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青等海内外大咖与您分享国际最领先的精准医疗项目经验与成果。  临床分子诊断技术开发与应用论坛(分会场二 12.17-18)带来三大精彩板块主题--分子诊断产品开发的监管:跟进CLIA、LDT、试剂研发的质量监管趋势与要求 NGS在个性化诊断与用药的规范开发与应用:学习新一代测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质控规范以及临床应用案例 肿瘤液体活检在临床中的开发: 探索肿瘤液体活检在临床转化中的实际效用与比较、液体活检技术的提升策略。  精准医药研发论坛(分会场三 12.17-18)将带来新药研发的新模式探索:基于精准药学、转化医学、生物标记物、伴随诊断、大数据指导等等研发模式与案例解析,寻求新药开发的最佳途径 肿瘤免疫疗法的精准研发:热点免疫靶点验证、新药筛选优化、药效评价的精准研发案例,基于免疫疗法的双抗、CAR-T的最新进展解析 临床前/临床转化医学的精准开发:免疫与靶向治疗药物的适应症、联合治疗的开发思路与精准开发案例分享。  P4 China以期为业内同仁打造一个集会议、展览和专题活动于一身的精准医疗界对话、交流、合作的重要年度盛会。 聚集中、欧、美、亚精准医疗领域领先实践领导者,是您不可错过的专业国际盛会!  需要获取更多活动信息欢迎联系大会组委会  联系电话:+86 021-6059 9512  邮箱:p4china@bmapglobal.com  网址:www.bmapglobal.com/p4china2016
  • 燃石医学宣布完成C轮8.5亿人民币融资,打造国际领先的肿瘤精准医疗品牌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2019年2月14日,燃石医学举办C轮融资签约仪式,正式宣布获得总额为8.5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本次融资由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领投,济峰资本、招银国际、礼来亚洲基金、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太和资本跟投,是燃石医学继2016年B轮融资3亿人民币(红杉资本、济峰资本、招银国际和联想之星)后的又一轮大额融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本次融资将主要用于加大早筛早检产品研发投入以及扩大患病人群检测的规模扩张,继续领跑中国肿瘤基因检测行业的同时,打造国际领先的肿瘤精准医疗品牌,让基因检测惠及更多人。本轮融资投资方代表GIC直投部北亚区联席主管吴振强先生、济峰资本创始合伙人赵晋先生、招银国际资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戎璟先生和太和资本合伙人束玮霖先生参加了签约仪式。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a2e594a0-1337-4018-a545-59b43f8b2b06.jpg" title=" 1550118070181520671.jpeg" alt=" 1550118070181520671.jpeg" width=" 625" height=" 493" style=" width: 625px height: 493px "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从左往右:束玮霖先生、吴振强先生 、汉雨生先生、赵晋先生、戎璟先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燃石医学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为肿瘤精准医疗提供最具临床价值的二代基因测序(NGS)产品及服务。目前业务覆盖三大板块:肿瘤患病人群检测、癌症早筛早检及肿瘤基因组大数据生态圈。无论是创新技术、贴近临床的产品设计还是权威认证的质控体系等,燃石医学一直处在行业领先位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燃石医学在合规上所付出的努力和收获的成果也一直颇受赞誉。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燃石医学-CTONG联合实验室首批通过了卫健委临检中心“高通量测序实验室”技术审核,成为唯一获得中国肿瘤高通量测序实验室技术审核与美国CLIA及CAP三重认证的临检实验室;另外,燃石医学获批中国首个肿瘤NGS检测试剂盒,这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出“肿瘤NGS第一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签约仪式上,燃石医学创始人兼CEO汉雨生先生表示:“肿瘤精准医疗以精准检测为前提,随着新的靶向药物及免疫药物的不断上市,基于NGS的用药指导检测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刚需及常规手段,过去三年这个市场每年都维持在100%以上的增速,并且在可预见的3年还会维持这个增速。但如果想大幅度改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早筛早检才是根本解决办法。得益于表观遗传学和NGS的发展,燃石于两年多前启动基于NGS平台甲基化检测的早筛早检的研发,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由于肿瘤精准检测自带的大数据属性,作为行业领导者,燃石自然的构建了基因组大数据生态圈,连接了医生和制药公司,未来还可能连接患者。新一轮融资保证了燃石在资金层面在上述三方面可保持同时高速扩张,感谢投资者的认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私募股权部首席投资官朱勇勤先生表示: “作为长期稳定的投资者,我们看好精准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未来,并希望与行业中的优秀企业合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自成立来,燃石医学凝聚了一支研发能力、渠道建设、市场教育及推广等方面经验丰富的优秀团队。希望燃石能够稳扎稳打,在癌症筛查及诊断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济峰资本赵晋先生表示了对燃石医学一贯的支持:“作为专注于中美市场医疗行业的投资基金,这是济峰资本第三次投资燃石医学,代表了我们对燃石未来的信心。这几年,我们不仅看到了燃石各方面的进步和卓越成绩,更看到了创始人汉雨生先生及其核心团队的视野及能力,他们所打造的燃石是一个充满巨大潜能的肿瘤NGS检测公司,必将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招银国际戎璟先生肯定了燃石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燃石具有行业领先的技术能力,拥有贴近临床、多元化的系列产品,并始终走在将NGS检测落地医院惠及更多患者的第一线。目前,燃石已经在各方面都树立了行业最高标准,同B轮融资一样,这次燃石C轮融资招银国际也很快做出了投资的决定,我们相信燃石一定会在推动中国肿瘤精准医疗发展的过程中保持领先,且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p p br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p
  • 第三届国际精准医疗大会(P4 China)在京顺利召开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8年12月1日,第三届国际精准医疗大会(P4 China 2008)于北京召开,会议为期两天,由美中院士领衔,众多生物医药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管围绕精准医疗科研转化、应用探索和技术开发进行了深入分享与探讨。P4 China 带来4大专题58项热门议题,汇聚53位国内外大咖,30多家赞助商,700多位来自科研,医院,企业等行业同仁共话精准医学中国之声。 /p p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13a2810a-3826-42d9-989b-d98100177693.jpg" title=" 11.jpg" alt=" 11.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会议现场 /span br/ /p p   大会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秘书长张宏翔主持,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树恒致开幕词。 /p p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dcf44603-7db1-41ba-8dd3-d1e0048e27e9.jpg" title=" 12.jpg" alt=" 12.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秘书长张宏翔主持 /span br/ /p p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1769bc36-f320-4273-b59b-7cf9485bff0b.jpg" title=" 13.jpg" alt=" 13.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树恒致开幕词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陈润生作了“生物信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精准医疗中的机遇与挑战”的大会报告。 /p p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30fe8372-5a31-4593-9fd4-fdc43100109b.jpg" title=" 14.jpg" alt=" 14.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陈润生院士 /span br/ /p p   美国科学院、美国医学科学院双院士、贝勒医学院分子与人类遗传学系教授兼创始人C. Thomas Caskey作了“新型表型技术在精准医学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 /p p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dd38422a-e718-4594-9e10-518736ad8210.jpg" title=" 15.jpg" alt=" 15.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美国科学院、美国医学科学院双院士 C. Thomas Caskey /span br/ /p p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疗与伴随诊断专业委员会共同主任,阿斯利康精准医学与基因组学部前全球个体化治疗战略执行总监杨宏钧就FDA伴随诊断的国际政策法规作了解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40ffce54-02a1-43eb-92cb-1bfc1ad6e0ee.jpg" title=" 16.jpg" alt=" 1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疗与伴随诊断专业委员会共同主任 杨宏钧 /span br/ /p p   上午的主旨论坛大会以对中国精准医疗产业的投融资机遇圆桌讨论结束。讨论由广大控股医疗健康基金投资总监刘晓磊主持,启明创投医疗健康投资合伙人唐艳旻、鑫诺基因董事长、高特佳投资执行合伙人杨磊、联新资本合伙人徐海参与。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00ba93d0-b326-4d9d-851b-797b0c967e54.jpg" title=" 17.jpg" alt=" 1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刘晓磊、唐艳旻、杨磊、徐海(从左到右) /span br/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span /p p   大会更有队列与多组学转化研究论坛,肿瘤精准诊断与用药研究论坛及精准医疗产业技术开发论坛等三大分论坛嘉宾精彩讲演。 /p p   为期两天的P4 China大会已圆满落下帷幕,更多精彩19年再续! /p
  • P4 China 2016(北京)国际精准医疗大会演讲嘉宾重磅来袭
    p    strong 与精准医疗前沿齐头并进 /strong /p p   我国精准医疗的发展,主要由分子诊断、基因测序等顶尖技术,免疫治疗,药物开发等前沿探索构成。对现有的诊断、治疗模式进行创新改变,这无疑将是医学发展的一场变革。 /p p   在此大环境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和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了 strong P4 China 2016(北京)国际精准医疗大会 /strong 。大会将在12月16日-18日,北京万豪酒店聚集50多位海内外精英代表,600-800位行业高端参会者共话政策指导、分子诊断、免疫治疗、新药研发等热点话题。 /p p   与精准医疗前沿齐头并进,我们在行动! /p p   P4 China 2016 (北京)分为第一天主会场-“ strong 领袖峰会 /strong ”、第二、三天分论坛-“ strong 临床分子诊断技术开发与应用论坛 /strong ”和“ strong 精准医药研发论坛 /strong ”两大主题论坛同时进行。 /p p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42, 220, 219) " strong 主会场:领袖峰会--国内外精准医疗发展机遇与战略布局 /strong /span /p p   大会内容异彩纷呈,来自欧洲、美国、亚洲、中国等区域的领军人物将做主旨讲演 同时,产、学、研、医、资各领域的特邀专家也将进行五大圆桌讨论。 /p p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42, 220, 219) " strong 论坛1:临床分子诊断技术开发与应用论坛 /strong /span /p p   将从产前检测出发,探索在肿瘤、心血管、遗传疾病分子诊断的研发与应用规范 分享肿瘤生物标记物、液体活检的研发与实践案例 呼吁行业标准,并促进分子诊断产品的有序研发。 /p p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42, 220, 219) " strong 论坛2:精准医药研发论坛 /strong /span /p p   “精准药学”在实现“精准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论坛将带来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新药的研发前沿进展,从临床前、转化医学到临床的精准研发案例展示,寻求新药开发的最佳途径。 /p p    strong 演讲嘉宾重磅来袭(主会场) /strong /p p   詹启敏,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p p   Yves Lé vy,法国国立生命科学与健康联盟首席执行官& amp 主席 /p p   李青,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p p   Jean-Luc Sanne,欧盟委员会创新与个体化医疗资深专家 /p p   杨焕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 /p p   祁鸣,浙江大学985计划引进人才/浙江省“钱江人才”,特聘教授,博导,国际人类基因变异组计划中国区总协调人,美国医学遗传学院院士 /p p   李亦学,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p p   吕有勇,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二级教授 /p p   中国肿瘤基因组协作联盟(CCGC)秘书长 /p p   Henning Hermjakob,欧洲生物信息所分子组组长,人类蛋白质组织蛋白质组学标准计划创始人和联合主席 /p p   韩为东,解放军总医院分子免疫学研究室主任 /p p   刘必佐,西比曼生物科技集团首席执行官 / 董事 /p p   张伟,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p p   袁宝珠,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细胞资源储藏及研究中心主任 /p p   巢守柏,阿斯利康高级副总裁 /p p   赵奕宁,礼来亚洲基金风险合伙人 /p p   牛洪森,麦科医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CEO,蓝石资本创始合伙人 /p p   唐艳旻,启明创投医疗保健投资合伙人 /p p   Bradley Hart, 赛默飞世尔科学生命科学质谱分析市场发展总监 /p p    strong 重磅演讲嘉宾来袭(分会场一) /strong /p p   王佑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院长 /p p   王新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眼科医学院DNA诊断实验室主任 /p p   支修益,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 /p p   府伟灵,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检验科主任 /p p   钦伦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助理兼外科主任 /p p   康熙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主任 /p p   石远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 /p p   赵景民,解放军302医院病理诊断与研究中心主任 /p p   石怀银,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主任 /p p   周洲,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常务副主任、分子诊断中心主任 /p p   于津浦,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分子诊断中心主任 /p p   詹显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授 /p p   孙英丽,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教授 /p p   杨国华,格诺思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联合创始人 /p p   于世辉,金域检验首席科学家兼临床基因组中心医学总监 /p p   孙洪业,药明康德明码生物科技CTO/中国区负责人 /p p   李瑞强,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 /p p   丁崴,苏州艾达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官 /p p    strong 重磅演讲嘉宾来袭(分会场二) /strong /p p   高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p p   杨宏钧,阿斯利康(中国)个性化治疗和生物标记物研发部负责人兼技术总监 /p p   王在琪,默沙东中国研发中心临床医学部执行总监 /p p   曹国庆,恒瑞医药VP副总裁 /p p   彭彬,诺华制药中国肿瘤转化医学中心执行总监 /p p   张志远,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技术转化中心主任, 资深研究员 /p p   黄波,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特聘教授,免疫系副主任 /p p   邱坚平,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p p   李宗海,科济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创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p p   龚兆龙,思路迪医药CEO /p p   谢志逸,台湾亚狮康股份有限公司医学总监 /p p   邵辉,辽宁依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CFO /p p   焦顺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主任,肿瘤中心主任 /p p   傅新元,乐土精准医学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 /p p   闻丹忆,上海立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执行总裁 /p p   Gauri Ganpule,赛默飞世尔Life Technologies肿瘤免疫产品管理副总监 /p p   郑波,香港力扬产品支持化学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12月16日-18日,北京万豪酒店,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P4 China 2016 国际精准医疗大会期待与您共话!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fdaf1770-d64d-4115-a9ee-6fe19151f364.jpg" title=" 1.png"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f60a62bc-ed62-4f6d-9dc2-c69f26f5eddd.jpg" title=" 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了解详细会议议程,欢迎联系大会组委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联系电话:+86 021-6052 9512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邮箱:p4china@bmapglobal.com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网址:www.bmapglobal.com/p4china2016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br/ /p
  • 会议预告| P4 China 2019第四届国际精准医疗论坛暨展览会
    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免疫治疗的精准应用、以及庞大的生物医学大数据与各类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出现,2019年12月13-14日“P4 China 2019第四届国际精准医疗论坛暨展览会”邀请80多位领先企业家、科学家、医学研究人员等将从多组学研究、生物医学大数据的分析挖掘及人工智能的应用、分子诊断技术开发、及在肿瘤早筛与早诊、个体化用药与精准治疗、伴随诊断等多个维度,分设四大专场论坛,将在深圳富临大酒店带来一场产学研的思想碰撞。珀金埃尔默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仪器&试剂供应商,将携精准医疗方案参与此次盛会,会议期间将通过专题报告和互动抽奖等多种形式向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参会来宾展示珀金埃尔默的创新解决方案。欢迎莅临珀金埃尔默展位(展位号A3)。报告题目: 实验室自动化技术在药物基因组学与生物标志物研发转化中的应用报告人:李义良,珀金埃尔默大中华区自动化产品经理 报告时间:12月14日 09:40-10:20报告地点:深圳富临大酒店 肿瘤精准诊断与用药研究论坛长按识别二维码进行注册,并参与抽奖
  • 精准医疗在中国:我们还缺些什么
    精准医疗的概念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传遍大江南北。从政府到民间,从医疗界到企业界,从投资人到老百姓对这一名词早已耳熟能详。精准医疗显然已经成了2015年的年度热词。  然而,它是美国用来忽悠世界的阴谋?还是市场上又一次昙花一现的炒作?我们真的理解精准医疗的精髓吗?在炙手可热的当下,精准医疗这锅99度的水还缺乏什麽?  作为整个大的医疗产业界,如何正确认识精准医疗,看清精准医疗发展的机遇和切入口,并及时调整战略,对于相关产业界尤其是制药业、诊断业、治疗业和健康咨询业的生存和发展至为关键。本文旨在深入剖析精准医疗的本质,指出中国精准医疗市场的关键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关行业的重要切入口。  什么是精准医疗?为什么各国都重视精准医疗?  现代医学进入精准医学时代代表了医学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循因医学的建立(Mechanism-based Medicine)【前两次可以划分为医学与巫术的分离(第一次革命)以及循证医学 (Evidence-based Medicine)的建立(第二次革命)】。  这一转折是循证医学基础上分子生物学引入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个大的框架下,医学诊疗模式面临全面的改革。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医疗方面)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这一转折的关键时期,如何适应这一革命性的趋势并迅速建立新的诊疗模式对国家的发展和国民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精准医学的出现既不是美国“战忽局“的阴谋,也不是商业界的一时炒作。它是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一经出现,就不会回头。这个跟电话和手机的发展史有相通之处。智能手机的出现代替了以前的手机和“大哥大”,这个趋势不会逆转。  其次,精准医疗既不是简单的DNA测序,也不仅是大数据的收集,更不是使劲砸钱买仪器设备,它首先是医疗,是一种新的诊疗模式。这种模式要遵循医学规律并要有更高的质量。  为什么精准医疗从美国开始?这是因为:1)美国的医疗系统相对比较完善,2)生物医学研究的成果转化非常普遍,3)精准医疗能够解决当前美国疾病诊疗中重要的问题。4) 精准治疗中的诊断成本仅占医疗成本的不到5%,然而它却可以影响近70%的治疗成本。  中国为什么应该重视?有以下几个原因:1) 这是国际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尽快切入有可能弯道超车 2)国家进入老龄化,医疗问题在经济上成为国民经济越来越大的负担 3)国家经济刚好走在出口导向向消费和服务导向转型的关键时期 4)医疗产业是刚性内需且边际效应巨大,可以有效拉动整体经济发展。  精准医疗模式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精准医疗的目的是解决两个现代医学的核心问题:1)如何确定病人群体的异质性?以及 2)区分以后怎么办?这两个问题,既是一个科研和转化的问题,也是一个医疗问题。由此直接和间接涉及的行业和相关产业数量巨大。  例如针对第一个问题就会直接涉及到众多科研部门与医疗部门的合作、样本的收集与保存、临床症状和数据的详细记录与储存、大规模数据库的建立与分析 然后是诊断业实现合理的转化,这要涉及到诊断服务业本身及诊断仪器、试剂和技术开发行业 而医疗业要采用和切入这些成果,需要涉及到医疗本身、咨询及健康管理业以及保险业务   对第二个问题则涉及到制药业的切入,开发针对特异群体的靶向乃至基因药物,以及药物应用到临床的诸多环节。当然整个过程离不开信息咨询业、行业管理的参与、政府层面的立法和监管。更加重要的是,医学教育行业的全面切入和升级。在此基础上整个社会的伦理、法律和道德层面等甚至都有深入的涉及。  精准医疗在中国:问题和挑战  精准医疗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国内医学界的视野,迅速得到各方面共识的同时也很快反映出了很多问题。我们先来看看精准医疗要在我国发展要涉及到哪些要素:市场、资金、技术、人才、规范、社会和人们的认同度。我们分别简要分析一下:  市场:中国具有最大的精准医疗市场。世界最多的人口,正处于发展中到中等发达国家的转变阶段。人口寿命不断延长,各种疾病尤其是各种慢性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同时环境的污染,预防的难度加大,出生缺陷的比例也在上升。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年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例约350万,每年约有250万癌症病人死亡。另据统计,当前中国出生缺陷发生率约5.6% 每年新增90万例。因此,仅从诊断业这一个行业就前景广阔,更不要说制药业,我们迄今还是一个非常初期的阶段。  资金:国家、企业及个人持续投入,目前没有明显的资金缺乏的迹象,当然取决于投向那个方面-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表面上我们现在不缺技术,实际问题很大。主要反映在:  1.市场过度迷恋二代测序(NGS)。目前我国提供二代测序服务的公司仅肿瘤高通量测序在最近卫计委室间质评中正式报备的就有88家。这还不算那些没有报备的、以科研目的打擦边球的、及以二代测序检测其他疾病的公司。这些公司绝大多数是在过去1-2年间成立的。  对比美国这个医疗极为发达的国家,全国通过CAP 资质认证的提供NGS的实验室目前共有85 家左右。那么相对于我们国家的人口,未来毫无疑问我们当然还需要更多的实验室 而如果考虑到中美现阶段医学发展的程度差异,我们国家现在的数量则绝对超标。  2.从事二代测序的公司数量很大,但质量很差。目前国内大多数从事二代测序的公司其实都没有合格的资质(据统计超过70%)。最新的室间质评表明,能够提供100%正确诊断的实验室仅为17%。  对比美国,由于他们实行行业协会和政府双重监管,上述85 个实验室均具CAP/CLIA认证资格,CAP采用年度审查和类似的室间质评,不合格的会关闭整改,因此基本可认为他们的合格率在100%。  3.高品质的定点检测(targeted detection)方案奇缺。我国目前没有实行LDT(实验室自行设计检测方案)制度,而是所有检测方案统一通过卫计委审核。目前对疾病的分子诊断已经审批的试剂盒仍然很少。例如,到目前还没有任何针对相对罕见的遗传疾病检测的试剂盒通过卫计委审查(当然这种审查有很不合理的地方,后面我们会谈到)。  对比美国,各种合乎资质报备的遗传检测方案超过32000种, 超过90%是LDT基础上的定点检测或Panel检测。它追求的是快速、准确、低成本、可持续。国内市场普遍存在对二代测序技术的追捧和迷恋,而相比之下目前二代测序技术远未达到这四点要求。  4.体外辅助诊断试剂与器械(IVD)开发有误区。我国由于目前没有LDT审批制度,几乎所有的实验室检测都需CFDA/卫计委审查,也就都成了的所谓的IVD。这一方面导致很多实验室检查审查过度,一方面真正的IVD市场受到制约。  人才:本土精准医疗行业的各类人才奇缺。仅以诊断和治疗业为例,这些人才包括:临床遗传科医生、高资质的诊断实验室负责人(诊断师) 合格的实验室技术人员 数据分析与管理人员 分子病理师,精通药物遗传学与个体化用药的临床药剂师,遗传咨询师及社区和个人健康管理师、精准医疗行业管理人员等。  以相对成熟的美国市场为例,各类临床遗传专科医生超过2000位。美国自1982年开展对临床诊断师、咨询师的培训,现有各类有资质的诊断师1900 人,有资质的遗传咨询师4000余人。这些对于快速发展的美国诊断市场仍然供不应求。反观中国,真正具备完善训练的临床遗传专科医生依然十分稀少。我国也没有临床诊断师和咨询师培训制度。拥有美国资质认证的诊断师在中国工作的不超过5位,而全世界懂中文有资质的遗传咨询师不超过5人。  另外,目前国内现有临床医生普遍对精准医疗缺乏足够了解。遗传学知识与基因诊断知识严重不足。去年针对北京协和医院医生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医生对遗传学知识的个人评分平均只有2.1 (4分为满分)。有超过80% 的医生不了解一代、二代测序及基因检测芯片技术 而84%的医生希望加强遗传学的再教育和训练。这已经是国内顶级医院的情况,遑论地方和社区内的医院。从美国的情况来看,仅诊断医疗业我国面临的核心人才缺口就超过2万人。  而目前的医学教育界对这些人才缺口普遍缺乏认识和重视。针对上述核心人员的培训、审核和资质认证系统尚未确立,进一步导致国内诊断界形成以技术人员为主、二代测序过热的畸形发展趋势。如前所述,精准医疗首先是面向病人的医疗系统,高资质,高质量临床人员的缺乏会进一步扭曲这一市场,在一段时间内很难得到快速的解决。  市场的规范度:如前所述,目前国内市场的规范度有限,在政府的层面缺乏足够的立法和监管。很多审查多头管理,信息混乱。缺乏统一的人才、检测和诊疗系统的管理。这进一步加剧了精准医疗市场质量的下降和恶性竞争。除了上述室间质评反映出的低质量问题,大量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的所谓健康体检、智力检测、性格检测等进入和扰乱市场,跑马圈地的恶性竞争层出不穷。  这些因素不但会造成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也会降低整个精准医疗产业的公信力和社会认可度,最终就没有赢家。再以美国为例,政府很早就推出详细的针对诊断业的监管立法(CLIA)。同时多个行业协会进一步参与质控、质检和行业自律。FDA则进一步审查各种检测的合理性和循证规范,形成了一整套分工明确,训练、认证、审查、批示、监管的体系,行业就会持续良性发展。  社会认可度:社会认可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精准医疗行业的市场和发展。目前国内市场上普通民众对精准医疗的了解还不够,对各种遗传与基因检测的认识严重不足。这一点从上述对医生的调查可以侧面反映出来。这一方面这使得整个社会对精准医疗服务的需求不足,民众认识的不足也就无从分辨服务质量的高低从而进一步加剧整体服务质量低下的情况。  另外,由于质量体系和人才的缺乏,高品质的遗传咨询和健康管理服务严重缺乏使得社会和公众对整个精准医疗的服务内容和检测结果一头雾水。水晶基因曾经密切研究过市场上各大诊断公司的报告。大多是拖沓冗长,有的长达数百页。大量无关信息堆砌而关键信息不明确。缺乏高素质咨询师对报告的解读和科普。这也进一步降低了社会的认可度。  综上,目前国内精准医疗行业存在临床环节薄弱,人才严重不足,市场监管不够,质控与质检环节普遍缺失,尚缺乏整体系统的建设。另一方面,受二代测序“神话”误导,市场普遍存在投资失衡和盲目的倾向。  相关产业的机会在哪里?  我们看到国内精准医疗市场的问题,也就看到了整个市场的机遇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既然精准医疗模式的建立是一个必然方向,那么我们国家可以说是完全处于发展中的初级阶段。因此,毫无疑问整个精准医疗行业是朝阳产业,而且这个趋势会在我们这个广大的市场上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那么切入什么样的方向来共同完善这一系统从而使其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不但是业界的共同良心所在(事关生命与健康!),也是在经济上能够保证投资得到持续回报的根本。  方向一:提高质量是核心问题。水晶在前面反复强调精准医疗首先是一个面向病人的医疗服务。事关生命与病人长期生活质量,来不得半点马虎。在整个世界和人类社会迅速向个人中心主义发展的当下,不注重质量的服务会迅速被淘汰。恶性竞争只会葬送整个行业。  因此在精准医疗行业发展到现在应当从普遍跑马圈地的“战国时代“思维进入注重潜心提高质量的”文景时代“。国家与政府在进一步认识到质量问题之后,必然会加大监管力度,以后会看到各种质评进一步增加。因此,不注重质量的企业会逐步被淘汰。  然而,要提高整个行业的质量和素质则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包含了有效的政府和立法层面的监管、行业的自律、人才素质的提高和技术标准的提高等诸多方面。可以想见,进一步提高检测、诊断和医疗技术的标准以及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是民间及企业界所能够迅速涉及的主要方向。  前面提到,国内市场上高品质的定点诊断方案依然严重不足。因此,将来的发展应当摒弃测序解决一切的错误思维,老老实实做一些扎实的诊断方案开发。这并不意味着抛弃高通量测序,毕竟毫无疑问这是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而是应当在实践的过程中使其回归它目前技术局限范围内的发展(例如美国市场的多数NGS的检测还是panel-based 检测,并局限于快速排除方面的应用),同时在其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其在诊断行业的应用区间。  其次,精准医疗在世界范围内也仍处于初级阶段。FDA审批通过的与个体化药物治疗相关的分子标识目前不超过200个,这一数字每年在迅速增加,但相对于市场上已有的几千种药物,上万种疾病和各种医疗手段,这些进展仅仅是个开始。在精准医疗的框架下,未来几乎每个药物,疾病和治疗方案都要通过分子检测对人群加以有效区分,因此新的分子标识的开发就势在必行。  这里除了政府对科研的持续投资,我们也看到国际市场上的商业投资规模更大。新的分子标识的开发和转化是保证高质量精准医疗服务的前提。  方向二: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在可见的将来,在电脑无法足够强大到代替人脑做出综合决策之前(如果达到这一状态,那整个世界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精准医疗的发展仍严重依赖临床的主导,而且数据越多,就越依赖人做出最终的决策。这是以人为本的医学发展趋势决定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人才可以引进但真正的解决之道应当是本土的人才培养与教育,毕竟美欧发达国家的高资质人才也是供不应求。  按照前述人才缺口,水晶估算在未来的5-10年,仅精准医疗的教育市场就超过200亿元的规模。因此,如何引进各种师资,尽快开展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培训、认证及资质审查系统既是国家的任务,是民间和企业的有效切入方向。  方向三:密切“联系群众”,逐步完善系统。精准医疗是面向患者和病人的医疗服务,必须提高社会认知度和个人的整体认知水平。跟智能手机的使用一样,用户需要体验和培养。这就需要高质量的数据解读、咨询和科普工作,逐步建立服务业的公信度和客户的认可度。因此,医疗咨询业、保险业和健康管理业的进一步发展至为重要。  方向四:个体化药物的开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前所述,精准医疗的目的是‘个体化”医疗。因此,开发针对性群体的药物已经在国际制药业形成一股潮流。尤其是癌症治疗和罕见病治疗领域。筛选、设计、抗体治疗和针对变异基因的遗传疗法已经成为药物开发业中越来越重要的领域。在精准医疗的概念下,每个新药都应朝向特定人群以避免严重副作用及提高药效。美国FDA每年审批的新药约30%都与特定人群用药有关。  开发个性化药物需要转变传统的制药业思路。在新的思路下,虽然新药的市场会缩小,但开发成本大大降低,这对我国目前的形势下迅速切入,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可以想见,个体化药物的开发,必然伴随相应的分子诊断方案和临床使用及评估系统。这就进一步回到了我们谈到的整体的系统建设的概念上。  综上,正确认识精准医疗的概念的发展趋势,找准行业的缺口和切入点对于关新行业发展的相关各方意义重大。水晶的分析仅是一家之言,篇幅有限,难免挂一漏万,错误之处也在所难免。谨供参考的同时也期待抛砖引玉,愈辩愈明。  参考文献: Li J, Xu T, Yashar BM. Genetics educational needs in China: physicians'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of genetic  testing.Genet Med. 2015 Sep 17(9):757-60.  https://www.genetests.org/
  • 聚多国精英,话世界"医"流--P4 China 北京2016国际精准医疗大会重磅级演讲嘉宾发布
    12月16-18日,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盛会之一“国际精准医疗大会(P4 China)”将来到中国北京,针对精准检测与治疗药物中的前沿科技转化与应用、国际融合、跨界整合、商业机遇、战略模式等新兴话题进行深入讨论及2016年回顾与展望。  P4 China 北京2016 的主题为“从系统生物学研究、精准诊断应用到转化医学研发,探索P4精准医疗之路”,积极推动以患者主动参与(Participatory)、早期预警(Predictive)、预防(Preventive)和个体化(Personalized)为特征的P4医学的落地。  P4 China 北京2016 分为第一天主会场-“领袖峰会”、第二、三天分论坛-“系统生物学与转化论坛”、“临床分子诊断技术开发与应用论坛”和“精准医药研发论坛”三个主题论坛同时进行。大会内容异彩纷呈,除了来自欧洲、美国、亚洲、中国各国的国家领军人物将做主旨讲演之外,来自产、学、研、医、资各领域的特邀专家嘉宾融合汇聚的圆桌讨论等都将成为本次大会的亮点。  P4 China 北京2016 特别策划  1. 巅峰对谈,预见P4未来  主题:各国实现精准医疗之路  演讲人:法国基因组医学计划负责人Yves Levy,韩国精准医疗领导小组成员Bok-Ghee Han,欧盟创新与个体化医疗官员Jean-Luc Sanne,国家精准医疗专家组组长詹启敏院士,国家卫计委精准医学专项负责人李青  会场:领袖峰会(P4 China主会场)  时间段:12月16日上午  把握国家政策与布局趋势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命脉。来自欧盟、法国、韩国、中国精准医疗战略领导人首聚中国,除了带来各国的战略与部署、实施进展分享的主旨讲演之外,更会有激烈的聚首讨论与交流。领袖汇聚,带来独一无二的前瞻精准医疗的国家发展与建设的研讨。  2. 细胞治疗,产业化出路在何方?  主题:细胞治疗成药性规范及市场准入的探索  演讲人:国内临床细胞治疗权威韩为东、中检院细胞质控专家,企业顶级代表西比曼CEO刘必佐、四川新生命干细胞董事长张伟,科济生物创始总裁&CEO李宗海  会场:领袖峰会(P4 China主会场)  时间段:12月16日下午  我国科研领域关于干细胞、免疫细胞基础和临床研究硕果累累。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细胞治疗在精准医疗上的潜力将很快显现。然而,其成药性与产业化道路还需要多久?来自临床、监管与企业领袖代表将汇聚一堂,深刻剖析与解读未来细胞治疗行业的发展机遇。  3. 精准医疗企业的资金命脉  主题:顶尖企业及风投眼中的中国精准医疗产业投资机遇  演讲人:阿斯利康生物投资负责人巢守柏,礼来亚洲基金风险合伙人赵奕宁,中美麦科生物医药董事长&CEO牛洪森,药明康德资本,天士力战略投资  会场:领袖峰会(P4 China主会场)  时间段:12月16日下午  资金是企业的第二大命脉。来自跨国药厂基金、领先风投机构、国内外生物医药集团企业对于精准医疗产业的投资战略和产业链布局如何项目评估?如何做出关键决策?如何给予咨询建议?领先商务与投资人将现身说法,从不同投资角度为精准医疗企业及创业人士带来启迪。  4. 分子诊断的样本质量挑战  主题:二代测序样本、检测、分析与验证在临床应用中的规范研讨  演讲人:中检院、卫计委、北京肿瘤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复旦华山医院等检验、病理、临床专家,格诺、Admera Health、达安、WuXi NextCode  会场:分论坛2(临床分子诊断技术开发与应用论坛)及卫星会  时间段:12月17日下午  新一代测序的样本与文库的质量将严重影响到后续的检测、数据分析,继而影响到后续的结果解读、产品质量。大会特设主旨讲演及精彩群英讨论,就样本、方法、分析与解读的规范做详细研讨。更有神秘新品发布,带来全新技术下样本处理的绝佳解决方案。  5.免疫靶点药物研发的新模式  主题:PD-1/PD-L1等热点免疫药物的精准研发案例分享  演讲人:阿斯利康、百时美施贵宝、恒瑞、友芝友、默沙东、诺华、葛兰素史克、罗氏、科济生物、协和医学院  会场:分论坛3(精准医药研发论坛)  时间段:12月17日-18日  免疫靶向药物的研发进入白热化阶段,然而贯穿着药物研发整个过程的关键点:靶点的分子机理、临床的医药机理并不为研发人深刻知晓。如何以终为始,减少研发弯路,以临床指导及临床驱动的靶向与免疫治疗的精准研发将成为本次大会的亮点。  6. 基因时代下的蓝海or红海?  主题:基因检测的行业合作、产业化机遇与商业模式探索  演讲人:豪华嘉宾阵容待揭晓(敬请关注下期会议信息)  会场:领袖峰会(P4 China主会场)  时间段:12月16日下午  在风起云涌的基因时代下,单纯靠一己之力的时代已然过去,多方协作、稳扎稳打、信息共享成为了迈向个体化精准医疗的必由之路。基因检测行业产业化机遇、国际国内行业产、学、研、医合作模式、新型技术广阔的应用领域探索将在此处深入研讨。  P4 China 北京2016概要  名称:P4 China 2016 (国际精准医疗大会)  日期:2016年12月16-18日  会场:北京万豪酒店  主办: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BMAP Global  支持: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台湾研发型生技发展协会、中美生物医药创业投资促进会  重磅演讲嘉宾:  主会场:  Yves Lévy,法国国立生命科学与健康联盟 (Aviesan)主席、免疫学家  李 青,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Bok-Ghee Han, 韩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因科学中心主任  Jean-Luc Sanne,欧盟委员会创新与个体化医疗资深专家  巢守柏,阿斯利康高级副总裁  刘必佐,西比曼生物科技CEO  赵奕宁,礼来亚洲基金风险合伙人  分会场一:  Tim Hubbard, 英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生物分析首席科学家、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生物信息负责人  Henning Hermjakob,欧洲分子生物研究院欧洲生物信息所分子系统组长  祁 鸣,浙江大学医学院和沃森基因组学研究院特聘教授  杨焕明,院士,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  吕有勇,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教授  李亦学,现任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主任  分会场二:  王新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DNA诊断实验室主任  王佑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检院副院长  张力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二科副主任  钦伦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助理兼外科主任,复旦大学肿瘤转移研究所所  康熙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检验科主任  分会场三:  高 福,院士,CDC副主任  杨宏钧,阿斯利康个性化治疗和生物标记物研发部负责人兼技术总监  华子春,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宁 毅,葛兰素史克流行病研究负责人  Katrin Rupalla,百时美施贵宝副总裁兼中国研发负责人  邵 辉,辽宁依生生物CFO  曹国庆,恒瑞医药副总裁  ......  了解更多重磅演讲嘉宾信息及马上注册,请联系组委会。  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86 021-6052 9512  邮箱:p4china@bmapglobal.com  网址:www.bmapglobal.com/p4china2016
  • 【时事新闻】赛默飞鼎力支持“第一届岭南国际药学大会” 代谢组学助力精准医疗研究发展
    2015年12月14日,广州 – 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简称:赛默飞)于近日在广州参加“第一届岭南国际药学大会”,并围绕疾病代谢组学在精准医疗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精准医疗的推动做了清晰的梳理和探讨。“第一届岭南国际药学大会”正式揭幕“精准医疗”是此次大会中出现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并已成为全球生命科学及临床医学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中最接近于表型的一种组学技术,可通过对疾病的精准诊断、精准治疗及精准防治三个方面,助力精准医疗计划的研究及实施。来自赛默飞质谱业务的组学市场发展经理冉小蓉女士就当今热点话题——精准医疗做了专题报告,并列举多个临床研究中的特别案例:如肝癌特异性诊断生物标记物寻找、帕金森病亚型研究及营养与健康研究等,对赛默飞静电场轨道阱技术和Orbitrap超高分辨质谱平台在定量方面的独特优势和在疾病代谢组学、助力精准医疗方面的解决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冉小蓉女士以“疾病代谢组学与精准医疗”为题进行大会报告“第一届岭南国际药学大会”由中山大学药学院主办,并与多个专业学术年会同时召开,共计邀请到近百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参加。赛默飞作为大会一级赞助商,积极参与和支持大会及分论坛的举办,全方位展示了在精准医疗和药物分析领域的众多特色应用。与会者驻足赛默飞展台咨询了解精准医疗解决方案更多产品信息,请查看:Orbitrap超高分辨质谱平台www.thermoscientific.cn/products/mass-spectrometry.html 精彩网络讲座视频,请查看:代谢组学与精准医疗www.thermoscientific.cn/about-us/general-landing-page/Webinar-Record-Metabonomics-and-Medical.html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公司年销售额170亿美元,在50个国家拥有约50,000名员工。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加速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发展、提高实验室生产力。借助于首要品牌Thermo Scientific、Applied Biosystems、Invitrogen、Fisher Scientific和Unity Lab Services,我们将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实验室运营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相结合,为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有30多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台湾、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昆明等地设立了分公 司,员工人数约3800名。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8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和苏州运营。我们在全国共设立了6个应用开发中心,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国内客户,并提供应 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结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 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2000名专业人员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 罗氏诊断携手顿慧医疗,推动肿瘤精准医疗发展
    (2021年11月6日,上海)11月6日,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氏诊断”)与上海顿慧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顿慧医疗”),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缔结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在精准医疗领域的技术储备和优势,加深在基因测序检测技术与应用层面的全面合作,加速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与应用,共同推进前沿技术的探索和创新,助力精准医疗的持续创新。罗氏诊断与顿慧医疗达成战略合作深化协作,引领精准医疗新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尤其是个体化医疗的需求日益增长,精准医疗不仅是解决疾病症状,而是研究疾病的根本原因。相比传统“一刀切”模式,精准医疗能够根据患者的基因变化、环境影响与生活习惯等各方面信息,帮助临床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诊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节约医疗资源。罗氏诊断作为全球体外诊断的领导者,自2000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不断把全球领先的诊断技术带到中国,产品销售及服务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为了顺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罗氏诊断不断加快在精准医疗领域的布局,以满足中国患者亟待满足的需求。罗氏诊断中国总经理姚国樑罗氏诊断中国总经理姚国樑表示:“肿瘤个体化诊疗正在成为中国精准医疗领域的关键议题,也是“健康中国2030”实现过程的重要一环。在深耕中国的20多年来,罗氏诊断始终将个体化医疗作为企业的重点战略发展领域,并致力于推进肿瘤个体化诊疗生态圈的建设。为此,我们不断探索与本土优秀行业伙伴合作的可能性,共同推进精准医疗的创新发展,更好地满足中国患者的实际需求。”优势互补,探索肿瘤防治新突破在本次签约仪式中,双方宣布将整合优势资源,共同建设“罗氏诊断-顿慧医疗精准医学转化创新中心”,在精准医疗领域加速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与应用。顿慧医疗深耕医疗行业十余载,形成了由基因组学、细胞表型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和人工智能等多组学技术平台紧密合作、协同发展的医疗产业创新模式,聚焦肿瘤诊疗产品研发、生产、应用和销售,与全国TOP100医院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肿瘤精准医疗方面具有先发优势。顿慧医疗董事长温冬顿慧医疗董事长温冬表示:“顿慧医疗致力于原研生物标志物的研发、生产及临床推广应用。近十五年来始终与全球领先的罗氏诊断在一起,为中国实验室提供服务。现与罗氏诊断成为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必将更有利于在精准免疫医疗时代,共同推进创新成果在临床的转化与应用。”罗氏诊断中国副总裁-生命科学部袁健中表示:“罗氏诊断生命科学致力于提供领先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着力于通过转化医学造福中国患者。随着此次战略合作的达成,罗氏诊断将与顿慧医疗共同推进在精准医疗领域中,肿瘤标志物产品的探索、开发与转化应用,以及肿瘤基因检测产品在自动化建库平台上的应用与开发合作,期待此次携手能为中国患者带去更多价值。”
  • 助力精准医疗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推广——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会长陈万涛
    “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最初由奥巴马2015年正式提出,旨在呼吁美国要增加医学研究经费,推动疾病个体化基因组学研究,依据个人基因信息为癌症及其他疾病患者制定个体化医疗方案,最终目的降低全社会医疗费用支出。在过去的五年里,精准医学在中国得到了逐渐稳步发展,对于大众而言也越来越不陌生。2020年5月19日,陈万涛教授领衔的研究项目“口腔颌面部肿瘤组织样本和生物信息库的建立和应用”获得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在大力推进我国精准医疗进程中,上海市政府对陈万涛团队为推动口腔癌诊治新技术发展所做工作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在今年召开的第三届中国精准医疗大会上,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会长陈万涛作了题为《基于组织样本和生物信息库口腔鳞癌分子分类转化研究》的大会特邀报告,反响热烈。陈万涛教授作大会报告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的成立初衷是什么?精准医疗于国民而言具有哪些重要意义?相关的产业发展需要哪些突破?带着这些问题,仪器信息网采访了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会长陈万涛。陈万涛接受仪器信息网专访精准医学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时期的内涵有所变化陈万涛表示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精准医学的概念各不相同。美国最初提出精准医学概念时,主要基于基因测序技术,通过寻找引起疾病发生的基因靶点进行靶向治疗;同时,也可预测药物的治疗反应,通过对基因的检测来预测机体对于药物的耐药性和毒副反应等,进而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反应,这是早期也是狭义上的精准医疗。中国提出精准医学概念的时间不算很晚,最初也称为个体化治疗。国内最初的精准医疗主要根据患者个体疾病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病理类型进行分类,来匹配对应的个性化用药或治疗方案。在此过程中,影像学指导的治疗、腔镜微创治疗和靶向介入治疗等也被归为精准医疗范畴。而现在国内精准医疗涵盖了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和器官水平等,对复杂疾病实施靶向特异性的预防、治疗及预测和监控,其范畴也随之扩大。“千人千面”的精准医疗初期落地困难,但正在不断发展据陈万涛介绍,精准医学最早提出时,在国内初期落地较难,社会对精准医疗也存在一些抵触和质疑的态度。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精准医学刚开始只是一个概念,对应的落地治疗技术方法、药物较少,并不能使多数患者受益。大部分临床实践还是倾向于传统治疗方法,比如对于检测出功能基因突变的患者而言,并没有相应的上市药物来精准下药。其次,新药研发周期长,尤其创新药物研发甚至需要十几年。此外,精准医学针对的是个体,而研究个体的发病机制、尤其是分子机理的成本代价很高。就算研制出相应的药物,但凡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靶基因突变等就会产生耐药性,那么治疗的代价就会更高。所以这也是精准医学最初备受人们质疑的原因。此外,就当今来看,精准医疗高昂的费用并非每个人都能承受。精准医疗并不适合每一种疾病,但是每一种疗效差的疾病都可以使用精准医疗的手段来提高。在国内,精准医疗更加适合于慢性、复杂性重大疾病。有一种观点认为精准医疗适用于富人阶级,会加剧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公平,其实大部分新兴医疗技术的初期应用门槛高、技术成本都会很高,相应的初期受益群体则较小。比如就目前而言,干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前沿治疗手段并非所有人都有条件使用,但其整体治疗技术进步方向毋庸置疑。随着时间推移,治疗技术成熟和普遍化后,患者受益者逐渐增多,治疗成本自然就会逐步降低,这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口腔恶性肿瘤具有特殊性,迫切需要高效的非创伤性治疗陈万涛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无论是临床资源还是人才梯队方面,在国内外口腔颌面头颈肿瘤领域均位居前列。该学科目前拥有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口腔学科前任带头人邱蔚六院士与现任学科带头人张志愿院士。陈万涛主要关注于口腔方面的重大疾病——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也称“口腔癌”)。据他介绍,尽管目前针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手术技术趋于完美、治疗效果也得到了提高,但总体看,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60%左右。口腔癌之特殊性在于颌面部器官结构十分复杂涉及的功能非常重要,包括呼吸、语言、咀嚼进食、视觉、嗅觉以及听觉等诸多方面。显而易见,手术治疗的最大弊端在于切除相应组织器官后,对于颌面部功能和外形都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因此,非创伤性治疗是口腔癌未来最理想的治疗方式。这就需要引进精准医疗,需要找到口腔癌靶向、特异性的药物以及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并减轻不良反应。精准医疗的发展是通过寻找每种疾病(如恶性肿瘤)的特异性功能基因等靶标分子,针对性对症下药,从而大幅度提高化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及靶向治疗的效果。大力推动精准医疗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品推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以下简称“精准医疗分会”)于2019年1月成立,是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的二级分支机构,下设肿瘤靶向药物、肿瘤诊断、肿瘤靶向治疗、医学智能装备、医学遗传和口腔疾病诊疗等6个专业学组。谈及成立初衷,陈万涛表示,精准医疗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公众对其基础理论、技术方法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急需一个组织机构对精准医疗的相关理论概念、成果转化、技术方法以及临床应用等进行调研和规范,这样的组织机构也将有利于精准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第三届中国精准医疗大会的主题为“精准医疗——发现、发明、发展”,这也是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办会主旨的体现。分会的宗旨主要是推进精准医疗领域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产品推广和市场规范化。精准医疗分会是该领域首家专注精准医疗产业基础创新、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的全国性专业技术平台和学术性专家组织。分会的工作目标是打造全国精准医疗专业技术平台,重点打通精准医疗领域上下游产业,打造完整的精准医疗相关领域的医药产业投资价值链和产业化生态,优化和规范精准医学相关产业市场、提高国际化水平。陈万涛也指出,作为医疗器械、制药的相关企业,必须要不断技术创新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但如果没有社会关注和资本投入也就没有了创新条件。多个专业平台共同推进精准医疗陈万涛表示,并非所有的慢性重大疾病都会纳入未来5年的重要攻关计划。鉴于精准医疗分会成立的目的和宗旨,未来计划将会聚焦重大疾病——恶性肿瘤的精准医疗,目标是将相关产业向前推进一步。据悉,目前精准医疗分会会员单位和专家智库支持的长三角肿瘤分子诊断平台、珠海先进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的智能医疗设备研发平台已经筹建和试运行。此外,规划建设的恶性肿瘤细胞治疗平台和粤港澳大湾区口腔诊疗技术平台都在有序进行中。至此,多个专业平台将全方位共同推进精准医疗的相关产业发展。未来5年,精准医疗分会的具体任务是:形成一支致力于精准医疗研究,以科学家、临床医生、工程师、企业家等为主要成员的专家团队,支撑精准医疗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不断规范和提高相关疾病临床精准诊治水平;布局建立多个精准医疗技术创新和转化研究基地;指导建立多个精准诊治临床技术应用平台,在疾病的精准预防、预测和诊治领域,实现研究成果的无障碍产业化;指导或参与建设多个高标准、高质量、规模化和智能化的临床生物样本和信息数据库,为精准医疗研究和智能技术、设备开发提供资源保障;成立全国性恶性肿瘤、遗传疾病、口腔疾病等慢性重要疾病的组织样本和生物信息数据资源库联盟;开展精准医疗相关的其他业务,如咨询服务、新成果和技术推广、产品和技术展销;通过创办的分会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协同医疗健康各界促进精准医疗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精准医疗发展与科学仪器和精尖技术密不可分,亟需进一步技术突破精准医疗的落地必然离不开仪器和技术平台。首先,组织样本库的建设需要组织冷冻、低温冰箱和常温冰箱等设备。而对于精准医疗很重要的分子诊断、靶向治疗而言,基因测序平台、PCR、质谱、组学研究等分子水平相关的科学仪器设备更是必不可少。此外,细胞水平、组织水平等一系列科学仪器设备都与精准医疗密不可分。陈万涛补充说:“值得一提的是,当今医疗装备智能化发展迅速。目前,精准医疗分会成员单位正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研发针对组织切片免疫组化(蛋白染色)图像自动识别的软件与硬件,以便最终实现蛋白标志物智能化扫描和判读。”陈万涛认为,未来精准医疗的发展还要关注对重大慢性疾病、罕见病的分子发病机制的解析,不仅要求从分子层面,还需要从细胞学水平和形态学等层面进行多维度解析和研究。相应的就需要相关的技术、分析方法、仪器、设备,这包括一些理论知识的突破,全方位对诊断治疗以及疾病预测等提供最有价值的帮助。从模仿到引领,精准医疗惠及民生指日可待据悉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国家对科学研究及技术创新转化应用的支持力度很大,仅在精准医疗领域就投入了600亿元。国家的投入在精准医疗科学研究的理论、创新技术和方法的发现、转化和应用都具有促进作用,尤其在操作层面可以实现一定的突破与创新。一方面,在市场层面使得研究人员创新成果能够顺利得以转化落地,并且研究人员能够从中受益。比如,会议介绍的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的转化发明收入的80%都会给到发明创造人,极大程度调动了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会使得相关领域持续不断良性发展下去。另一方面,国内医疗健康产业精密高端仪器、设备和创新药物,已经从早期的模仿阶段,逐步转变为走在世界前列的阶段。因此,中国医疗健康产业不仅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和新的技术,更要有源源不断地、充足的资本投入。据陈万涛表示,精准医疗分会在第三届精准医疗大会板块中,特设科学家和企业间面对面、青年创新成果展示等环节,为的就是促进产、学、研、医、用的良性转化和发展。后记:在采访中陈万涛谈到,国内相关企业在医学方面的创新成果表现不俗,但就总体而言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精准医疗的产业发展不仅需要精准医疗分会努力,更需要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不断发展和壮大,真正做到创新成果早日惠及民生。附:陈万涛个人简介医学博士、二级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现任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临床免疫学教研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GCP机构副主任、口腔颌面外科学系和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行政副主任、上海市口腔颌面部肿瘤组织样本和生物信息数据库技术服务平台主任和上海市口腔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等职务。美国得克萨斯大学 M.D安德森癌症中心头颈/胸肿瘤科客座教授。先后获得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上海领军人才(国家队、地方队)和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人才计划。现兼任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会长、先后兼任第一、第二届中华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一、第二届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基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转化医学产业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遗传学遗传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是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主攻领域是恶性肿瘤遗传和表观遗传学分子发病机制、基于分子分类的精准医疗、抗癌药物研发和靶向治疗。是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肿瘤精准医学)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作为负责人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级项目(课题)13项、市部级重点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15项;主编专著和教材4部,其中,英文教材1部;在国际知名杂志以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90多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包括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项。先后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科学中国人(2018)年度人物、上海市银蛇奖、上海市医务职工科技创新“新人奖”和创新标兵、上海市总工会职工科技创新标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特殊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 面对精准医疗的热潮 中国应寻找“自己的方向”
    业内认为,发展精准医疗,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好客观评判,制定好的路径图。精准医疗会颠覆传统医学?  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谈到“人类基因组计划”所取得的成果,并宣布了新的项目——精准医疗计划。一时间,“精准医疗”成为覆盖全球的热门话题,并引得医药健康产业市场风起云涌,国内外的医药巨头纷纷抢滩精准医疗。可以预见,精准医疗大数据、个人基因测序的普及化正带来全球健康产业大变革。  精准医疗产业前景如何?如何科学看待这一“新生事物”?近日,记者在上海举办的“从新药创制迈向精准医疗高峰论坛”采访期间,与会的多名专家指出,面对精准医疗的热潮,不必盲从跟风,要根据中国国情进行有针对性的部署和规划。  精准医疗并非奥巴马原创  其实早在奥巴马提出美国精准医疗计划之前,将精准医疗用于癌症治疗的例子已不鲜见。  遗传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表示:“2013年, ‘自然—遗传学’大会的主题为‘From GWAS to Precision Medicine’(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到精准医学),其中就已含有‘精准医学’这个概念。同年9月20日,第十三届东亚遗传学会学术研讨会,其主题中也有‘Precision Medicine’。因此,‘精准医学’对学界而言并非一个新的概念。”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詹启敏表示:“现代医学发展到现在有上百年,但是原来给你的信息很少,现在有了很多科学技术的帮助,包括基因组测序,生物医学分析工具,大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的出现,我们今天谈精准医学才有可能。”  百慕迪(上海)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健向记者表示,国内推动“精准医学”,被不少人认为是跟风美国“精准医疗计划”,但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就已经有了个性医疗的概念,这并非奥巴马提出,只是措辞有所区别。美国版“精准医学”中的关键词为基因测序、肿瘤、个性化。中国科学家眼中的“精准医疗”与美国存在较大差异。在“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学论坛”上,中国科学家对精准医学的定义是:集合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医学方法,科学认知人体机能和疾病本质,以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医疗服务获取个体和社会健康效益最大化的新型医学范畴。  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近600亿美元  今年3月,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提出了中国精准医疗计划。会议指出,到2030年前,我国将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200亿元,企业和地方财政配套400亿元。3月27日,我国发布了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  国家卫计委科技教育司司长秦怀金表示,国家卫计委和科技部正在准备精准医学计划工作,有望将其列入国家“十三五”科技发展重大专项。  一项数据显示了中国在早期癌症诊断、治疗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据《全球癌症报告2014》显示,2012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为306.5万,约占全球癌症发病人数的1/5 癌症死亡人数为220.5万,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1/4。一直以来,中国的很多患者在发现癌症之时已经到了晚期,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采访中有专家向记者表示,美国癌症患者5年存活率达到85%,中国患者5年存活率仅为25%。提高我国肿瘤早期诊断和精准医疗技术迫在眉睫。  目前,精准医疗更多地集中在人类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上,基于个体基因检测的肿瘤个体差异化治疗成为重要趋势。传统的药物治疗由于没有考虑到个体基因的差异性,在用药效果上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基于基因分析选择潜在的靶向治疗药物。  美国生命技术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江路卡在讲到现在的基因测序技术时显得特别兴奋:“1990年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花费了30亿美元,耗时10余年绘制出了人类基因组图谱。今天,我们全基因组测序只要花费千余美元,一天时间就可以完成。这样的改变难以想象。如果只是完成部分基因测序,成本甚至只需10美元或者100美元,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革命。”  肿瘤基因测序的前景广阔,A股中,以基因测序、细胞治疗、干细胞这三大方面为主的中国上市公司已有26家。而国外,一些国际大药企也都在积极开展细胞治疗研发。有研究报告称,2015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近600亿美元,今后5年年增速预计为15%,是医药行业整体增速的3至4倍,其中,基因测序行业增速将超过20%。  中国应寻找“自己的方向”  詹启敏院士指出,所谓精准医疗,就是应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结合患者生活环境和临床数据,实现精准的疾病分类和诊断,制定具有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诊疗方案。包括对风险的精确预测,疾病精确诊断,疾病精确分类,药物精确应用,疗效精确评估,疗后精确预测等,“中国在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方法的研究位于国际前沿,分子影像、靶点、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迅猛,中国在精准医疗的基础层面与西方国家保持同步,下一步的发展需要整合技术研发、临床转化、产业培育、示范推广,实现交叉融合、协同创新。”  詹启敏向记者介绍,中国在制定“十三五”规划过程中,专家形成了7个共识,包括基因组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已经趋向成熟,蛋白质组学将会取得重大突破,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已经进入临床应用和产业化阶段,疫苗和抗体将成为生物医药重点突破的领域,生物治疗、个性化诊疗技术成为现代医学重要方向,医疗器械成为与药物齐头并进的新型产业,最后是生物信息学向海量数据产出和广泛应用两个方向发展。  采访中,不少专家都认为,在与国际前沿技术和理念接轨的同时,中国在精准医疗上的目标,更要注重向人们提供更精准、更安全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为目标,建立国际一流的精准医学研究平台和保障体系,自主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国产新型防治药物、疫苗、器械和设备,形成一批中国制定、国际认可的疾病诊疗指南、临床路径和干预措施。“中国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将受惠于普通百姓,所以降低成本、完善医疗保险体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完全有能力根据我们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基础来建立精准医学,找寻中国自己的方向。” 百慕迪(上海)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健向记者表示,百慕迪正是基于精准医学理论,利用人体对创伤自我修复功能,在老化受损器官及神经障碍自我再生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百慕迪专注于心脑血管及神经障碍患者的再生康复。其产品系统Biomobie(生命核)涵盖了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衰、高血压、静脉曲张、中风以及失眠等慢性疾病的再生康复。”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也认为,发展精准医学,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做好客观评判,制定好自己的路径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曹雪涛:  精准医学和我们老祖宗提出的辨证施治,同病不同治,或者是同人不同治,这些理念都是相通的。精准医学是个系统工程,通过全面认识疾病的状态,对整个医疗过程和临床实践进行最优化的诊治。因为分析精准原因以后,有没有真正的利器去实施病人的治疗,还是要依赖于药物研发,不是仅凭测一下基因就可以的事。  清华大学副校长 薛其坤:  精准医学理念结合了诸多现代医学科技发展的新方向,已迅速推广和广泛进入到临床医学的各个学科领域。发展医学和生命科学学科是清华大学的重要战略,构建精准医学这一新型前沿学科,对于清华大学的医学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百慕迪(上海)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CEO 王健:  精准医学是对现有医疗模式的革命和创新,精准医学以基因测序行业快速发展、生物医学分析的日渐成熟和生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日新月异为前提,将会从现在“对症医疗”的模式逐步转化为“对个体医疗”的模式,针对每个人不同的生物医学特征设定不同的医疗方案,这也是对传统医疗模式的革命和创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郑树森:  现在肝胆胰外科手术已跨入“机器人(68.510, -0.07, -0.10%)时代”,机器人最大的优点是领悟性比较好、放大精度比较好、两只机器手非常灵活,而且这样的手术以后患者恢复很快,这是精准医学的一个典范,所以在精准医疗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苏州生物纳米园(BioBAY)总经理 庞俊勇:  如果把精准医疗扩充来看,可能涉及到基本产业的任何一个部分。而对于我们产业园的经营者来讲,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技术不断地通过创新、通过推向市场来真正地实现自身实力的提升,然后从国家层面再做精准医疗的整体布局,可能这样更加合理。
  • 聚多国精英,话世界"医"流--P4 China2016国际精准医疗大会重磅级演讲嘉宾发布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12月16-18日,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盛会之一“国际精准医疗大会(P4 China)”将来到中国北京,针对精准检测与治疗药物中的前沿科技转化与应用、国际融合、跨界整合、商业机遇、战略模式等新兴话题进行深入讨论及2016年回顾与展望。 /p p   P4 China 北京2016 的主题为“从系统生物学研究、精准诊断应用到转化医学研发,探索P4精准医疗之路”,积极推动以患者主动参与(Participatory)、早期预警(Predictive)、预防(Preventive)和个体化(Personalized)为特征的P4医学的落地。 /p p   P4 China 北京2016 分为第一天主会场-“领袖峰会”、第二、三天分论坛-“系统生物学与转化论坛”、“临床分子诊断技术开发与应用论坛”和“精准医药研发论坛”三个主题论坛同时进行。大会内容异彩纷呈,除了来自欧洲、美国、亚洲、中国各国的国家领军人物将做主旨讲演之外,来自产、学、研、医、资各领域的特邀专家嘉宾融合汇聚的圆桌讨论等都将成为本次大会的亮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Microsoft YaHei " P4 China 北京2016 特别策划 /span /strong /p p    strong 1. 巅峰对谈,预见P4未来 /strong /p p   主题:各国实现精准医疗之路 /p p   演讲人:法国基因组医学计划负责人Yves Levy,韩国精准医疗领导小组成员Bok-Ghee Han,欧盟创新与个体化医疗官员Jean-Luc Sanne,国家精准医疗专家组组长詹启敏院士,国家卫计委精准医学专项负责人李青 /p p   会场:领袖峰会(P4 China主会场) /p p   时间段:12月16日上午 /p p   把握国家政策与布局趋势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命脉。来自欧盟、法国、韩国、中国精准医疗战略领导人首聚中国,除了带来各国的战略与部署、实施进展分享的主旨讲演之外,更会有激烈的聚首讨论与交流。领袖汇聚,带来独一无二的前瞻精准医疗的国家发展与建设的研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8d1556f3-7f8e-4a06-bacc-cc06d914a179.jpg" title=" 1_resize.jpg" / /p p strong   2. 细胞治疗,产业化出路在何方? /strong /p p   主题:细胞治疗成药性规范及市场准入的探索 /p p   演讲人:国内临床细胞治疗权威韩为东、中检院细胞质控专家,企业顶级代表西比曼CEO刘必佐、四川新生命干细胞董事长张伟,科济生物创始总裁& amp CEO李宗海 /p p   会场:领袖峰会(P4 China主会场) /p p   时间段:12月16日下午 /p p   我国科研领域关于干细胞、免疫细胞基础和临床研究硕果累累。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细胞治疗在精准医疗上的潜力将很快显现。然而,其成药性与产业化道路还需要多久?来自临床、监管与企业领袖代表将汇聚一堂,深刻剖析与解读未来细胞治疗行业的发展机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211be499-b474-430e-96fc-01f0bc121989.jpg" title=" 2_resize.jpg" / /p p strong   3. 精准医疗企业的资金命脉 /strong /p p   主题:顶尖企业及风投眼中的中国精准医疗产业投资机遇 /p p   演讲人:阿斯利康生物投资负责人巢守柏,礼来亚洲基金风险合伙人赵奕宁,中美麦科生物医药董事长& amp CEO牛洪森,药明康德资本,天士力战略投资 /p p   会场:领袖峰会(P4 China主会场) /p p   时间段:12月16日下午 /p p   资金是企业的第二大命脉。来自跨国药厂基金、领先风投机构、国内外生物医药集团企业对于精准医疗产业的投资战略和产业链布局如何项目评估?如何做出关键决策?如何给予咨询建议?领先商务与投资人将现身说法,从不同投资角度为精准医疗企业及创业人士带来启迪。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3d2a7f02-f284-4d91-ae3f-30c498c4ecb4.jpg" title=" 3_resize.jpg" / /p p strong   4. 分子诊断的样本质量挑战 /strong /p p   主题:二代测序样本、检测、分析与验证在临床应用中的规范研讨 /p p   演讲人:中检院、卫计委、北京肿瘤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复旦华山医院等检验、病理、临床专家,格诺、Admera Health、达安、WuXi NextCode /p p   会场:分论坛2(临床分子诊断技术开发与应用论坛)及卫星会 /p p   时间段:12月17日下午 /p p   新一代测序的样本与文库的质量将严重影响到后续的检测、数据分析,继而影响到后续的结果解读、产品质量。大会特设主旨讲演及精彩群英讨论,就样本、方法、分析与解读的规范做详细研讨。更有神秘新品发布,带来全新技术下样本处理的绝佳解决方案。 /p p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a0477ebb-1be5-4836-aaff-3a2defad13d1.jpg" title=" 4_resize.jpg" style=" width: 660px height: 214px " hspace=" 0" height=" 214" width=" 660" vspace=" 0" border=" 0" / /p p strong   5. 免疫靶点药物研发的新模式 /strong /p p   主题:PD-1/PD-L1等热点免疫药物的精准研发案例分享 /p p   演讲人:阿斯利康、百时美施贵宝、恒瑞、友芝友、默沙东、诺华、葛兰素史克、罗氏、科济生物、协和医学院 /p p   会场:分论坛3(精准医药研发论坛) /p p   时间段:12月17日-18日 /p p   免疫靶向药物的研发进入白热化阶段,然而贯穿着药物研发整个过程的关键点:靶点的分子机理、临床的医药机理并不为研发人深刻知晓。如何以终为始,减少研发弯路,以临床指导及临床驱动的靶向与免疫治疗的精准研发将成为本次大会的亮点。 /p p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30584f76-3c8b-40a8-a7da-299377028855.jpg" title=" 5_resize.jpg" style=" width: 620px height: 255px " hspace=" 0" height=" 255" width=" 620" vspace=" 0" border=" 0" / /p p strong   6. 基因时代下的蓝海or红海? /strong /p p   主题:基因检测的行业合作、产业化机遇与商业模式探索 /p p   演讲人:豪华嘉宾阵容待揭晓(敬请关注下期会议信息) /p p   会场:领袖峰会(P4 China主会场) /p p   时间段:12月16日下午 /p p   在风起云涌的基因时代下,单纯靠一己之力的时代已然过去,多方协作、稳扎稳打、信息共享成为了迈向个体化精准医疗的必由之路。基因检测行业产业化机遇、国际国内行业产、学、研、医合作模式、新型技术广阔的应用领域探索将在此处深入研讨。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rong P4 China 北京2016概要 /strong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名称:P4 China 2016 (国际精准医疗大会)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日期:2016年12月16-18日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会场:北京万豪酒店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主办: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BMAP Global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支持: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台湾研发型生技发展协会、中美生物医药创业投资促进会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重磅演讲嘉宾: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主会场: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Yves Lé vy,法国国立生命科学与健康联盟 (Aviesan)主席、免疫学家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李 青,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Bok-Ghee Han, 韩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因科学中心主任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Jean-Luc Sanne,欧盟委员会创新与个体化医疗资深专家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巢守柏,阿斯利康高级副总裁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刘必佐,西比曼生物科技CEO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赵奕宁,礼来亚洲基金风险合伙人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分会场一: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Tim Hubbard, 英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生物分析首席科学家、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生物信息负责人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Henning Hermjakob,欧洲分子生物研究院欧洲生物信息所分子系统组长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祁 鸣,浙江大学医学院和沃森基因组学研究院特聘教授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杨焕明,院士,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吕有勇,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教授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李亦学,现任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主任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分会场二: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王新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DNA诊断实验室主任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王佑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检院副院长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张力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二科副主任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钦伦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助理兼外科主任,复旦大学肿瘤转移研究所所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康熙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检验科主任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分会场三: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高 福,院士,CDC副主任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杨宏钧,阿斯利康个性化治疗和生物标记物研发部负责人兼技术总监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华子春,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宁 毅,葛兰素史克流行病研究负责人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Katrin Rupalla,百时美施贵宝副总裁兼中国研发负责人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邵 辉,辽宁依生生物CFO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曹国庆,恒瑞医药副总裁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了解更多重磅演讲嘉宾信息及马上注册,请联系组委会。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组委会联系方式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联系电话:+86 021-6052 9512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邮箱:p4china@bmapglobal.com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网址:www.bmapglobal.com/p4china2016 /span /p p br/ /p
  • 精准医疗产业迎来黄金时代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1、精准医疗的定义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精准医疗被誉为医疗的未来,是一种将个人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差异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与处置的新兴方法,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其本质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于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并对一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分类,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d0dd4363-f293-4052-b2e0-9674ec88823c.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81129145944.jpg" alt=" 微信图片_2018112914594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发展历程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06年首先提出了精准外科的概念,后被引用到肿瘤放疗、妇科等医学领域。2015年,科技部召开了“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会议”,成立了中国精准医疗战略专家组,共19位专家组成了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委员会,并计划在2030年前投入600亿元。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目前,我国基因测序、PCR、抗体药物三领域公司占据大半,共有公司1395家(截止至2017年),主要分布在我国经济发达和东南沿海区域,并且企业的发展趋势逐渐向集中化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3、发展情况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基因测序服务是带动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成熟,基因测序成本呈逐年下降趋势,这将提高基因测序服务的渗透率,进而推动市场发展。目前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主要是科研和临床医疗两个方向,临床医疗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生殖健康和肿瘤诊断上。伴随着基因诊断市场接受度和渗透率的提高,该应用方向市场空间将会进一步扩大。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从技术角度考虑,基因检测主要包括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基因芯片和基因测序等,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基于原位杂交技术的遗传病诊断。荧光原位杂交(fl 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最先在美国用于产前诊断,1993年FISH技术被美国医学遗传协会允许用于产前辅助诊断。该技术可对异常基因进行定位分析,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染色体异常的检测,但由于其操作复杂且成本较高,应用范围十分有限。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基于PCR技术,特别是实时定量PCR和数字PCR的分子诊断。该技术灵敏度高、操作便捷,但是通量不高。目前PCR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遗传病、肿瘤的临床诊断中。实时荧光定量PCR在临床中最为常用,而数字PCR的准确性较高,已成为目前PCR技术的研究热点。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第三阶段是基于基因芯片的多指标、高通量基因检测。该技术通量高、准确性高、灵敏度高,但灵活度较低。目前基因芯片技术主要应用于产前诊断和感染性疾病、遗传病等的诊断。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第四阶段是基于基因测序技术在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遗传性肿瘤筛查及肿瘤个体化用药指导等方面的应用。2017 年Illumina公司推出该公司最新一代测序仪NovaSeq,有望将人类全基因组的测序成本从1亿美元降至100美元。目前以单分子测序和纳米孔测序为代表的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正走向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除了基因测序技术外,靶向治疗也是精准医疗中的重要部分,其包括分子靶向药物、抗体药物、细胞免疫治疗、干细胞治疗等,尤以肿瘤市场的需求最为迫切。我国精准医疗的发展,将使每年超过1000万~2000万的肿瘤病人从中受益,不考虑早期预防诊断及后端药物开发,仅肿瘤个性化用药指导的市场空间就将超过1000亿元。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4、发展趋势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高通量测序在肿瘤免疫精准治疗中未来应用价值巨大。一方面,基于NGS的基因检测可通过对相应指标检测预测病人使用PD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的疗效,并对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耐药性和超进展问题进行研究,还可以进行预后评价等。另一方面,基于NGS的基因检测试剂盒不断上市,进一步扩大了基因检测的临床医用,并且其技术可与免疫细胞疗法、个性化肿瘤疫苗相互配合,实现真正的个体化治疗。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总体来说,精准医疗的进步已经带来了一些列的重大发现,以及根据个体肿瘤基因档案等具体特征而定的新的治疗方法。这些理论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了确定最佳治疗选择所需的信息。伴随着基因组学的技术进步,这些信息将会进一步被挖掘,并推动可能从遗传学角度罹患某种疾病的人群的预防保健措施和生活方式的选择。(生物谷Bioon.com) /p
  • 莫把基因检测当“算命先生”——精准医疗研讨会
    精准医疗是医学界当下最热门的话题,可是何为精准医疗,精准医疗是否存在泡沫,作为精准医疗入口的基因检测又该如何发展?12月10日,一场由中国健康促进教育协会主办的“健康中国2030精准医疗互动研讨会”在江苏南京举行。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冯继锋教授,四川大学步宏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林冬梅教授,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韩晟教授等共同探讨我国精准医疗的未来发展。  精准医学是否存在泡沫  自从奥巴马提出“精准医学计划”,精准医学浪潮已经席卷全球。2015年3月,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会议决定在2030年前,中国精准医疗将投入600亿元。  然而大热的精准医学也迎来质疑之声。今年9月,两篇发表在《自然》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文章,将精准医疗推上审判台。文章指出,“精准策略没有给大多数肿瘤病人带来好处,肿瘤的精准治疗仅仅是一个待证明的假说”,在肿瘤治疗方面,精准医疗的前景并不乐观,并且在缺少有益证据的情况下相关概念炒作被兜售给病人。虽然有不少病人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找到解释肿瘤恶变的相关突变,但因为能用的药物有限,最后受益的病人非常之少(约1.5%)。这一观点在国内医疗界引起极大争论。  在12月10日的这场精准医疗互动研讨会上,肺癌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指出,精准医学浪潮虽然席卷全国,但是实际上很多人还不太清楚精准医学真正的内容是什么。精准医学必须利用人体遗传信息的异常,利用这种异常来指导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任何离开遗传医学谈精准医学就是傍大款”。  吴一龙指出,基因测序是精准医学的基础,从肺癌的治疗历史来看,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加快药物研发速度,也推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飞速发展。基因测序给肿瘤治疗带来的益处也明显可见。数据显示,如果携带驱动基因肺癌患者接受靶向治疗,病人的生存中位数可以达到3.49年,比没有靶向治疗的病人中位生存期提高了1年多,比没有驱动基因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1.5年。精准治疗也使 EGFR突变型肺癌患者逐渐成为临床可控的疾病。  基因检测面向大众为时过早  根据艾瑞发布《全球基因检测行业投研报告》显示,全球基因检测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07年全球基因检测市场规模为7.9亿美元,到2014年市场规模为54.5亿美元,预计2018年全球基因检测市场规模将超过1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1%。  基因检测服务和上游基因检测耗材和试剂是带动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成熟,基因检测成本呈逐年下降趋势,测序成本的下降,将提高基因检测服务的渗透率,进而推动市场发展。  不过,吴一龙认为,基因检测要面向大众,进入常规体检还为时尚早。在研讨会上,主持人现场调查在座嘉宾和媒体是否做过基因检测,无人举手。吴一龙对此表示欣慰。“我们现在做的基因检测跟我们的遗传体检只是一个概念,比如说体检告诉你,你可能得癌症的机会是3%,你怎么去理解?告诉你得癌症的机会是20%,你怎么理解?50%你又怎么理解?”吴一龙指出,在医学上,用概率来判断,甚至像朱莉那样做预防性切除,是现在伦理学上最为反对的,“我坚决反对用遗传学基因检测来当算命先生。”  基因检测不仅向大众推广还不够成熟,在临床上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吴一龙认为,必须要考虑到基因检测出来,有没有药物可以做治疗。“如果没有办法做治疗,你检测出来又有什么用呢?肺癌已经发现十个基因可以导致癌症,而这十个基因里面大概有四五个基因是可以找到药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检测出来,如果你说能够检测500个基因,但是只有一个有用,那检测那400多个干什么呢?”吴一龙强调,基因检测要因时因地,同时还要顾及伦理问题,这才是医生应该对基因检测的态度。  基因检测市场过热亟待规范  基因检测市场的火热,也带来一些乱象,其中步子迈得太大被多名专家诟病。  江苏省肿瘤医院院长冯继锋教授指出,现在有一个炒作过度的观点,认为所有肿瘤病人做了基因检测都能找到靶点,用上靶向药物,他对此持怀疑态度。冯继锋认为,基因检测应该要考虑病人的支付能力和药物的可持续性,有的病人会根据基因检测盲目放弃现有一些明确的、很有效的治疗方法,去选择一些没有得到证实的治疗方法,这种极端不应该出现。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分子诊断科主任邵建永教授指出,国内基因检测与国际相比,热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目前一方面缺乏核心知识产权技术产品,导致基因检测成本太高,不能惠及更多患者 一方面,基因检测被神秘化、超前化,把科研工作临床化,导致出现局部过热的现象。而在临床应用规范方面,基因检测也仍有很大空间。  对于目前一些基因检测的第三方平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林冬梅教授认为,基因检测涉及测前标本的质控、肿瘤成分的质控、对后续数据差异的调校等等,三甲医院在涉及诊断时,可以结合病理、临床、影像等多方面信息,但对于第三方平台来说,如何保证质量把控是一个问题。  四川大学副校长步宏也指出,基因检测市场需要更加理性化,不能把仍在科研的技术推到临床与市场上。多位专家指出,应该正视基因检测产业混乱现状,建立成熟的行业规范。  基因检测能否实现医保买单  在研讨会上,多位专家提出,经济因素成为限制基因检测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由于昂贵的价格,基因检测大多被医保支付体系拒之门外,令经济能力一般的患者难以享受到这一技术带来的益处。  基因检测能否纳入医保体系?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韩晟教授指出,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两万元左右,其中医疗保健占了7%左右,也就是说年人均医疗支出大概是1165元。而当前肿瘤靶向治疗费日均最高就可达3045元,是年均医疗支出的2.6倍。从社会风险共担机制来看,精准医学是否值得确实值得探讨。不过,韩晟指出,一种新的卫生技术是否值得,要从直接成本、直接医疗成本、间接成本以及相应的延伸出来的与人相关的隐性成本等多角度来分析。日本和新加坡等地的研究显示,接受基因检测和不接受基因检测相比较,前者使得治疗更有针对性,每增加一个患者生命年需要花费的成本在可接受范围内,反而是一种更为经济的方式。  韩晟认为,医保遴选一种药物或者遴选一种技术,第一条就是临床必须性,第二是要安全有效,第三是质量可控,第四是价格合理。“现在前三个门槛并不是问题,最主要的是价格是不是可负担。“基因检测技术纳入医保之后能不能为我们省钱,目前这方面的数据很欠缺,无法展示 因为没有相关的基因检测,那么我们在靶向治疗上会造成多少浪费 。”此外,这一技术能够带来多大的患者健康改善,能够创造多大的社会价值,也需要依赖未来相关研究和资料积累。韩晟认为,未来或借助价格谈判机制,让基因检测降价,实现医保支付的目的。  而从企业来说,基因检测有无降价的空间呢?燃石医学首席运营官揣少坤认为,从国内外差距来看,foundation medicine的一个组织检测费用大概是3000美元,仅仅就检测费用来讲,目前中国比国外便宜。“未来降价空间也是有的,企业非常期待着规模效应,也就是当基因检测这个工具真正到处落地开花的时候,一定会摊薄包括渠道、运营和研发。”  多位专家对基因检测的前景非常看好。不过,吴一龙指出,一定要防治精准医疗碎片化,精准医疗是系统工程,离开诊断、离开临床医生验证,永远不能称之为精准医疗。
  • 2016全球精准医疗(中国)峰会圆满召开!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1d68d83c-e16e-43a2-9e6b-6aa9271f9ee3.jpg" title=" 1.jpg" / /p p   “2016全球精准医疗(中国)峰会”于12月3日- 4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国际大酒店盛大召开。1000多位精准医疗产业的领军人物和从业者出席了本届大会,共同探讨我国精准医疗产业的创新发展。本届大会以“全球视野洞见前沿,本土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来自政府监管机构的政策制定者,中外精准医疗领域的院士教授学者及科研技术大牛,知名肿瘤医院院长及临床医师,优异创新的医药公司、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公司、CRO企业、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精准医疗投资的投资机构高层等代表齐聚一堂,通过思想的切磋与碰撞,共议互中美精准医疗市场前景与最新政策法规、大数据、前沿精准医疗科技创新应用与投融资机会、基因检测与体外诊断、肿瘤的个性化临床治疗、新型抗体药物研发的创新合作、生物样本库与人群队列研究、细胞治疗等精准医疗产业热点议题,共同探讨精准医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产学研创新发展。 /p p   本次大会在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徐汇区生命产业发展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由枫林集团、美中医药开发协会、万怡会展联合主办,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上海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上海医疗质量研究中心、浦东新区转化医学联盟、华大基因、火石创造协办,在筹备过程中得到上海枫林联盟、欧洲放射肿瘤学会的推荐,及美中抗癌协会、上海医药、中国精准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等机构单位的大力支持。论坛组委会精心安排了近70位重量级发言嘉宾的精彩演讲,3场互动圆桌讨论, 创新企业展演,项目路演投融资对接会,VIP晚宴等丰富多样的论坛创新形式和内容。 /p p   大会第一天上午的全体大会由美中医药开发协会执行董事,美国强生集团亚太创新中心资深总监夏明德博士主持。徐汇区人民政府方世忠区长为大会进行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辞。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以“HIM(整合医学)走向医学发展的新时代”为主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NIH临床研究中心中国项目负责人、全球医生组织中国总代表时占祥博士和与会嘉宾分享了转化医学的发展及临床应用。上海交大-耶鲁大学生物统计中心联席主任、上海市儿童医院生物医学信息中心主任吕晖博士就数据驱动的精准医学研究与应用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华大基因首席发展官李宁博士做了题为“围绕民生需求的华大基因精准医学共同体”的精彩主题演讲。枫林集团吴寅飞董事长结合精准医疗全产业,发表了题为“打造枫林产、学、研、医联动的精准医疗产业链”的精彩主题演讲。赛默飞世尔生命科学集团遗传应用与医学科学事业部,中国区副总裁张焱博士就“搭建中美精准医疗科技创新、转化桥梁,践行中国梦-健康梦” 做了精彩演讲。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cda2cff7-1068-4a6d-a75d-195ed7fc5b7e.jpg" title=" 1.jpg" / /p p   下午的全体大会由BVCF基金创始合伙人杨志博士主持,众多知名肿瘤医院院长、科研技术大牛、投资机构高层就大数据、前沿科技与投融资机会进行深入探讨。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刘雷教授做了题为“精准医学知识库与大数据平台”的精彩演讲。天津市肿瘤医院王平院长向与会嘉宾介绍了肿瘤生物医疗大数据科研平台的创新建设的成功经验。英特尔医疗与生命科学事业部亚太区总经理李亚东以“24 小时实现精准医疗”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志诺维思基因科技有限公司CEO兼首席科学家凌少平博士详解iGenomeCloud1.0–面向肿瘤精准医学的实时精准组学数据分析云。IBM沃森健康大中华区负责人、创新事业部首席技术官吴一多做了题为“科技,重启新生——沃森肿瘤专家(Watson for Oncology)助力高效规范肿瘤治疗”的精彩主题演讲。美年大健康产业集团、天亿投资集团董事长俞熔和与会嘉宾分享了题为“健康大数据时代的精准预防”的主题演讲。火石创造王尧副总裁做了题为“大数据下的肿瘤精准治疗领域投资与创业”的精彩主题演讲。 /p p   第二天上午分为基因检测与体外诊断/肿瘤的个性化临床治疗/抗体药物研发的创新合作三场平行分论坛。中外行业大咖们分别进行了精彩议题分享,创新思想碰撞为本次论坛锦上添花! 分论坛一基因检测与体外诊断专场由美中抗癌协会主席张微博士主持。上海宝藤医学检验中心技术总监许骋就“基于医学大数据的肿瘤精准医学”和与会代表分享了他的见解。BIO-RA中国区基因组产品经理赵云做了主题为“微滴式数字PCR 与液体活检”的精彩主题演讲。梅奥医疗集团医药与病理实验室David Smith 教授和与会嘉宾分享了梅奥二代测序技术的临床应用。赛默飞世尔科技资深临床应用顾问陈琦向与会嘉宾详细解读了赛默飞科技基因分析方案如何助力中国精准医学计划。维克森林大学浸礼会医学中心综合性肿瘤中心主任Boris Pasche 博士做了题为“从癌症遗传学到精准医疗看待肿瘤学的发展”的精彩主题演讲。国家“千人计划”和上海市“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中科院“百人计划”特聘专家金刚博士和与会嘉宾分享了我国基因测序现状与爆发性创新后的冷静思考。凯杰(苏州)转化医学中心业务发展部副总监张伟博士以“生物标记与CDx–精准医疗前半程”为题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赛默飞世尔科技转化医学全国市场经理张伟博士做了题为“蛋白基因组学——厚积薄发的精准医疗新方向”的精彩主题演讲。 /p p   分论坛二肿瘤的个性化临床治疗专场,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卫生部肿瘤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詹显全教授主持,并以“蛋白质组变异在肿瘤精准医学中的作用”为主题做了精彩的演讲。重庆市肿瘤医院吴永忠院长做了题为“放射联合免疫治疗的实践和思考”的精彩主题演讲。首尔国立大学医院、韩国科学院院士Yung-Jue Bang 教授和与会嘉宾分享了胃癌的个性化治疗成功实践。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刘宝瑞副院长以“肿瘤免疫治疗的个体化临床思考”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山东省肿瘤医院科研科科长兼放疗十病区邢力刚主任做了题为“肿瘤影像组学与个体化诊疗”的精彩主题演讲。美国德州大学 MD 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梁晗副教授和与会嘉宾分享了题为“精准癌症治疗中的大数据挖掘”的精彩主题报告。 /p p   分论坛三抗体药物研发的创新合作分专场由美中医药开发协会执行董事,美国强生集团亚太创新中心资深总监夏明德博士主持。复旦大学上海药物创制产业化开发中心邵黎明主任做了关于创新药物研发探索和实践的精彩主题演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全球研发总裁张连山博士详谈“生物大分子药研发进展暨恒瑞经验”。上海凌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陆茜以“在医药行业中探索迈进”为主题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嘉和生物CEO周新华博士和与会嘉宾分享了关于“在中国发现与开发创新生物制剂:单克隆抗体和生物疗法的关键因素”的主题报告。辉瑞全球创新制药中国总经理单国洪就辉瑞抗体药物的创新与合作策略进行了详细解读。诺华肿瘤执行总监 、恶性肿瘤部主管钱江和与会嘉宾分享了题为“精准医疗时代下的产业发展方向”的主题演讲。思路迪医药CEO龚兆龙博士详细介绍了精准医学时代的PD1/PDL1 抗体新药研发。 /p p   第二天下午分为生物样本库与人群队列研究/细胞治疗两场平行分论坛及一场项目路演投融资对接会。分论坛四生物样本库与人群队列研究专场由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黄菊芳主持。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样本中心总监、上海生物样本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阮亮亮博士就生物样本库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国际生物和环境样本库协会 (ISBER)前主席、美国NIH-BBRB负责人Jim Vaught博士和与会嘉宾分享了精准医疗生物样本库的国际标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生物样本库主任王伟业教授以“探讨系统性构建队列研究资源的策略与模式”为主题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江苏省人民医院赵俊副院长向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江苏省重大疾病生物资源样本库建设项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肖世富教授就“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诊断与队列研究”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首都医科大学临床资源样本库管理办公室主任王彭教授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北京生物银行的标准化建设与管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生物样本库主任孙孟红教授以“病理学在肿瘤生物样本库建设中的重要性”为主题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p p   分论坛五细胞治疗专场由301医院免疫室主任韩为东教授主持。第二军医大学肿瘤生物治疗诊治中心主任、上海细胞治疗研究院院长、上海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钱其军教授做了题为“在实体瘤中超越CAR-T的白泽-T技术”的精彩主题演讲。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时玉舫教授和与会嘉宾分享了T细胞和肿瘤微环境在细胞免疫治疗中的潜在应用。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叶圣勤就我国细胞治疗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GSK中国医学总监李缨以“基因治疗的临床研发进展和挑战”为主题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同济眼科研究所所长,华东干细胞库主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徐国彤博士以“从干细胞再生治疗视网膜变性看精准医学发展趋势”为主题和与会嘉宾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p p   在精准项目路演投融资对接会上共有上海美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基因猫 - 让肿瘤患者提高生存率提高200%、帝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帝基生物精准分子诊断平台和早期检测产品、上海嘉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个性化用药指导数据库、志诺维思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的志诺维思:精准医疗基因大数据专业云服务商、上海骇泰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的依据全基因组检测的精准健康管理系统、智海生物工程(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的精准预防的典范 - 少儿药物性耳聋筛查6个项目经过组委会筛选参加路演,凯石投资俞铁成、证大集团戴志康、中卫基金李文罡、华医资本合伙人曹锋、高特佳投资合伙人周志良、泽联资本董事沈洌海等投资机构大咖对路演项目一一进行了专业点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90d546f9-5665-45a8-9f5e-6f5cc38288ba.jpg" title=" 1.jpg" / /p p   本届大会的另一大看点是3场互动圆桌讨论。互动圆桌讨论一:“互联网+大数据”将给精准医疗产业带来哪些变革?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甘荣兴主任、天津市肿瘤医院王平院长、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党总支书记、副主任傅大煦、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江志成、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发展官李宁、英特尔医疗与生命科学事业部亚太区总经理李亚东、志诺维思基因科技有限公司CEO兼首席科学家凌少平博士、IBM 沃森健康大中华区负责人、创新事业部首席技术官吴一多对精准医疗产业背景下的互联网+大数据提出了各种真知灼见。互动圆桌讨论二:风口上的精准医疗与投资策略。BVCF 基金创始合伙人杨志博士、Illumina中国区总经理赵瑞林、凯石投资合伙人俞铁成 、高特佳投资执行合伙人王海蛟、金浦医疗健康基金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汪晓燕、亚商资本合伙人于伟霞、华医资本创始合伙人刘云就精准医疗时代的投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互动圆桌讨论三:医疗技术,如何监管? 301医院免疫室主任韩为东教授、上海市卫计委科教处张勘处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时玉舫教授、第二军医大学肿瘤生物治疗诊治中心主任、上海细胞治疗研究院院长、上海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钱其军教授、同济眼科研究所所长,华东干细胞库主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徐国彤博士、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联合创始人叶圣勤、GSK中国医学总监李缨结合我国政策情况,共议医疗技术监管。 /p p   本届大会吸引了众多精准医疗产业链国内外知名的创新标杆企业。赛默飞用创新引领精准医疗革命,冷泉港生物科技携多款“精准武器”亮相,英特尔分享大数据工具,梅特勒-托利多带与会嘉宾领略了高通量移液新主张,美吉生物在大会上重磅推出其液体活检新系列产品,海云基因隆重推出了GeneAPPsTM2.0产品, 烈冰科技也携NovelBrain& reg 云计算平台参展。志诺维思,凌凯医药,伯乐,山东巴罗克生物,Celemics, Illumina,亚特斯中国,美菱生物医疗,浙江硕华,海尔生物医疗,云健康,天根生化,诺唯赞生物,Macrogen,,EONE- Diagnomics Genome Center,基银生物,首度基因,安捷伦等知名厂商也都积极参与到大会演讲/展演环节,来自卫计委和相关行业协会领导、医疗机构代表纷纷来到展区参观各种创新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eb12f9ff-b66e-4170-b5a6-25b6d9813a09.jpg" title=" 1.jpg" / /p p   除此之外,12月3日分别由志诺维思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及上海凌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冠名赞助的VIP午宴和晚宴上,与会代表们觥筹交错,相聚甚欢。 /p p   “2016全球精准医疗(中国)峰会”见证了中国精准医疗产业的创新发展。组委会将继续与行业优秀专家,企业保持紧密合作,打造精准医疗产业最具有影响力的平台,携手打造第二届全球精准医疗(中国)峰会,组委会期待与您相约2017年9月北京站! /p p   关于更多大会资讯,敬请登录: http://www.wpmcs.com.cn/ /p p   组委会联络人:杨女士17721324082,邮箱:mileyyang@healife.com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br/ /p
  • 华大基因汪建:中国要建立10个精准医疗中心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635799764880942844584.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noimg/78b1646d-1665-4975-9f61-12ba72b30a5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 /strong /p p   “国家要成立10个精准医疗中心,华大申报了一个。”在2015深圳国际BT领袖峰会期间,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如是表示。 /p p   今年1月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提出“精准医疗”计划。此后,美国多部门公布细则响应精准医疗计划:FDA计划建立一个名为“精准FDA(precisionFDA)”的平台,为研究人员、新一代测序技术开发者等提供存放和共享基因信息的云工具 而在不久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负责人FrancisCollins则公布NIH将着手收集多达1百万美国人的基因信息.. /p p   与此同时,精准医疗一词也在中国国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据报道,国家卫计委和科技部多次召开会议,论证、启动“精准医疗”计划,到2030年前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精准医疗甚至有望列入国家“十三五”科技发展重大专项。据推测,汪建透露的精准医疗中心也将是中国具体实施精准医疗计划的开始。 /p p   “中国在过去的发展状态中很少有引领性发展,都是跟随性的,我们这几年没有跟人走,是牵着别人,”汪建指出华大基因早在三年前就提出了三个百万计划(包括百万出生缺陷、百万肿瘤、百万心血管病等),“但是很遗憾,我们只是民间呐喊,美国是通过政府行为牵头。” /p p   作为全球最大的测序公司,华大基因的野心也不仅仅局限于基因领域,在本届深圳国际BT领袖峰会上,华大基因宣布与松禾资本、同创伟业等机构共同投资的孵化器——蓝色彩虹正式启动。 /p p   据蓝色彩虹创始合伙人兼联席CEO刘靓介绍,蓝色彩虹将连接上游的华大基因、科研机构,与下游的各行业的创业者,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635799765368981643881.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noimg/169ed413-712e-4218-b8dd-1f02b81182b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左:蓝色彩虹创始合伙人兼联席CEO刘靓右: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 /strong /p p   该机构计划每年投资20家生命科学初创公司,先期布局国内一线城市和美国硅谷、波士顿。除了为创业者提供资金外,蓝色彩虹还将从三个层面共享基因产业核心的数据资源:个体的一手数据 特征数据,即根据同一类人提炼出的共同特征信息 以及应用层面的数据。“华大将会提供基础平台资源,降低创业门槛,我们开放这样的生态系统,欢迎大家一起创业,”刘靓补充道。 /p p   此外,输送行业人才也是蓝色彩虹孵化器的另一亮点。目前遗传咨询师和生物信息分析师人才需求达百万人次,全行业仅有10万人才的供应量,刘靓表示华大希望借助一期项目中的基因人才学院填补这一缺口。同时他也提及未来将引入大量IT人才,进行跨行业的整合。 /p
  • 央视聚焦精准医疗,基因测序再迎机遇
    7月29日,央视《朝闻天下》以“聚焦精准医疗”为主题,全面回应了这一在2015上半年引爆科学界和医药圈的概念。报道称,国家卫计委和科技部等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精准医疗的战略规划。  那么,究竟什么是精准医疗,它会给患者带来什么好处,今后看病就医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据国家精准医学战略专家组负责人詹启敏院士介绍,精准医疗是应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结合患者生活环境和临床数据,实现精准的疾病分类和诊断,实现具有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传统的经验医学导致医疗资源浪费,效果欠佳。据美国医学研究机构测算,美国医疗系统每年因不必要的治疗和没有效果的治疗造成的浪费高达7500亿美元,相当于医疗总开支的30%。在中国,无效医疗耗费更为严峻。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表示,精准医疗的出现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进一步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 第二,进一步降低了不必要的药物的副作用 第三,进一步节约医疗费用。  今年3月,我国成立了精准医疗战略专家组,国家卫计委和科技部多次召开会议,论证启动精准医疗计划。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三甲医院正在筹建精准医疗研究中心。其中,华西医院将开展总数达一百万人的全基因组测序,建立数据库和样本库,分析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精准医疗奠定基础。  基因检测,重在“未病先治”  简单来说,精准医疗就是利用现代化的医学手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事实上,在目前看病就医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就用到了精准医疗的概念。我国医学界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精准外科的概念。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疾病,而传统的药物治疗由于并未考虑到个体基因的差异,在用药效果上可能会产生很大的不同。据统计,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统计仅为25% 这就意味着患者使用的药物有75%是部分有效或者根本无效。  然而,随着基因检测的应用,这个局面正在逐步改善。肿瘤的耐药性是导致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而基因检测的出现让临床医生找到了解决办法。  基因检测是精准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该技术能够预测人类未来可能会患有哪种疾病,从而更好的预防。近年来,基因检测在预防出生缺陷和遗传性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重要。现在,一块国产的基因芯片可以检测人体近3000个基因位点,预测13大类、150种疾病的患病风险。  精准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分子学诊断、基因检测、靶向药物,这些与精准医疗相关的治疗方式离我们越来越近。基因测序成本的降低让精准医疗的普及成为了可能。在部分三甲医院,全基因组测序只需要花费七八千元,单项基因测序花费不到一千元。  专家认为,随着基因检测的普及、大数据的完善,靶向药物的研发模式将发生改变,价格将逐步降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表示,如果事先了解药物可能对哪些靶点有效,再对特定的人群进行研究 这样一来,不但成功率会提高,研究时间也会缩短,成本下降了,药品价格也就减低了。  逐步完善的医保政策也为新药物、新技术打开了绿灯。目前,为了让更多的癌症患者用上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靶向药物,成都等地已将天价药格列卫纳入了医保,报销比例达到了75%,最高限额,每人每年6万元。  接下来,中国将重点开展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出生缺陷和罕见病的精准医疗。作为一种崭新的医疗模式,人们对它也充满了期待,但是要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决策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我国临床资源丰富,病种全、病例多、样本量大,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位于国际前沿水平。然而,精准医学还面临生物样本和数据不能共享的难题。基因信息采集涉及大量的个人隐私,与疾病和个性化健康需求息息相关。在构建这个庞大的数据库时,如果没有建立完善的隐私保护机制,很可能带来一场信息灾难。  自精准医疗概念提出以来,从大热,到平淡,再到有点让人“不耐烦”,半年的时间让这个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虽然国家依然没有正式出台相关的计划,但这是央视首次如此全面的回应精准医疗。
  • 精准医疗大起底:将引领一批国产医疗设备、疫苗、抗体的发展
    从单基因遗传病到肿瘤精准医学,从心血管领域到风湿免疫领域,精准预测、精准治疗、精准预后不再是梦想;  基因测序服务在科研和临床领域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生物企业和云计算企业联合攻关,基因组数据每天海量产生;  从基因编辑到细胞免疫治疗,从液体活检技术到分子影像,伴随一股股热潮席卷全球,人们不禁要问:究竟什么是精准医学?中国精准医学的现状究竟怎样?发展精准医学意味着什么?精准医学热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近日深入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调研发现,精准医学热的背后,一场科技革命乃至产业革命正在全球发生,一扇通向未来的大门已经打开。  “理论上,几千种单基因遗传疾病,都可进行高精度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23岁的王强患高血压3年多,一直吃4种降压药也无法控制,突发脑梗后进行基因检测,发现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基因突变,确诊为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这是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病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患者往往在35岁之前就出现高血压,伴有低血钾、低肾素等症状。”主治医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宋雷教授说,“我给病人开了靶向药物阿米洛利,结果他血压控制得很好,血钾也正常了。”  从以前每天吃4种药不管用到只服一种药见效,在中国,已经有一些患者体验到了精准医学的好处。  “即使患者有相同症状、患相同疾病,也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征进行治疗,为患者选择最可能获益、副作用最小、花费相对低的治疗。心血管疾病治疗正进入精准医学时代。”阜外心血管医院原副院长惠汝太说。  “在基因指导下用药是精准医学的内涵之一,这个大幕刚刚拉开。”国家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青说。  最近10多年来,伴随人类基因图谱的绘制完成、基因突变和疾病关系认识的深化,精准医学正向人们走来:取孕妇5毫升静脉血,通过基因测序仪寻找胎儿的游离DNA,就可以进行无创产前检测,避免“唐娃娃(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疾病新生儿的出生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找到肿瘤患者的基因靶点,精准用药̷̷  6月1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罗氏公司首个基于EGFR基因突变的液态活检方法,用于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变异。  从根据基因突变“同癌异治”或“异癌同治”到药物基因组学,再到备受瞩目的液体活检技术--检测血液样本中的肿瘤DNA̷̷肿瘤,已经成为精准医学的主战场之一。  “打个比喻,如果把肿瘤组织比作座机,血液中的游离DNA即ctDNA就是手机,跨越了一个时代。”长期从事肿瘤基因组研究的北京吉因加有限公司董事长易鑫说,“ctDNA是撬动肿瘤精准医学的支点,因为可以早防早治。”  放眼世界,DNA测序已经精确到单个核苷酸。单细胞和单分子技术将引领未来体外诊断技术的发展。  在这方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走在前列。经过多年努力,乔杰院长率领的团队和其他团队合作,已完成21例18种单基因疾病的胚胎植入前诊断,使做试管婴儿的夫妇避免将疾病遗传给下一代,目前9例成功妊娠,验证诊断准确率100%,其中7例分娩健康新生儿。  “理论上,突变基因已知的几千种单基因遗传疾病,都可进行高精度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乔杰说。  “基因信息对临床的改变可以说初露端倪,但要说彻底改变还比较远。科学家要和临床专家联合起来,进一步寻找基因、寻找标志物。”李青说。  “精准医学计划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续集’”  “目前临床疾病诊断治疗的现状就像一座冰山,人们看到的只是海面上的部分,治疗的也是海面上的部分,而对海面下巨大的冰床了解还非常有限,这是现阶段临床治疗的局限性。”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说,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免疫组等组学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分析工具的出现以及分子影像、分子病理的进步,让实施精准医疗有了可能。  所有生物体的DNA语言,都可以用A、T、C、G四个“字母”即碱基对来表达。本世纪初,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诸多物种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使生命科学进入一个大爆发时代,人类对生命的认识达到了空前水平。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11年,美国基因组学与生物医学界的智库发表《迈向精准医学:建立生物医学研究的知识网络和新型疾病分类法》,宣示基因组学的研究成果和手段可以促成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交汇。  “精准医学计划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续集’。”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原副所长于军教授说。  “基因科学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诞生了精准医疗。”“基因空间”创始人、基因产业观察家罗奇斌博士说,简单说,需要对每个人进行基因检测,精准医疗时代标志着基因检测开始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标准之一。  疾病的分型方法因之改变。  “以前在显微镜时代,肺癌就是肺癌,胃癌就是胃癌。”易鑫说,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肿瘤是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其敏感性、耐药性、预后等都与基因有关。“肿瘤的基因型决定表型,以后就不一定叫肺癌或胃癌,而应该叫某种基因突变导致的肿瘤了。”  疾病的分型更细更精确。  “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例,目前可以分为A、B、C、D、E、F、G、H、I等9个基因型,在我国以C型和B型为主。”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说,不同基因型的致病性有所差异,并且与临床表现、预后等都有一定关系。  伴随基因测序技术“超摩尔定律”式的发展,生物医学领域的发现可以用“日新月异”形容,海量数据蓬勃而出--一篇篇研究论文刊登在重量级国际刊物上,阐述和报告全世界一个个新的发现,人类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一点点加深̷̷  “精准医学使医疗诊断更准确,治疗更有效。”长期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的中科院院士陈润生说,更重要的是,利用分子水平的各种组学数据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疾病发生的潜在风险,精准医学有可能使当前的医疗体系发生本质性变化,从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到对正常个体的健康保障,使医疗关口前移。  “精准医学是我国医学发展的历史机遇,是医学科技发展的必然,对目前临床疾病诊断方式、疾病分类类型、临床诊疗路径、规范指南标准,都将产生革命性影响。”詹启敏说。  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中国面临历史性机遇  当前,许多国家把精准医学作为新一轮国家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精准医学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在美国,“精准医学计划队列项目”今年启动,在2019年前招募100万名志愿者,收集医疗记录、基因信息和生活方式等数据   --在英国,推出了针对癌症和罕见病患者的“十万人基因组计划”。  --法国近日宣布,投资6.7亿欧元启动基因组和个体化医疗项目“法国基因组医疗2025”,计划在未来10年将法国打造成世界基因组医疗领先国家̷̷  进入2016年,中科院、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先后公布同精准医学有关的重大科研计划、政策举措,吹响了进军精准医学的号角。  “系统加强精准医学研究布局,对于加快重大疾病防控技术突破、占据未来医学及相关产业发展主导权、打造我国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新驱动力至关重要。”科技部“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2016年度申报指南开头的一段话,道出了真谛。  透过精准医学,人们看到,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到来: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生命天书”的逐步破译,人类已经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进入生物经济时代。  “几十年来的生命科学研究以及日益强大的生物信息获取和利用工具的开发,使人们更加接近以前无法想象的未来之门。”2012年发布的《美国生物经济蓝图》指出,基因工程、DNA测序以及自动化高通量分子操纵这三项基础技术的潜力还远未发挥出来。  可喜的是,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做好了迎接新时代到来的准备--中国科学家不仅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承担了1%的任务,而且参与了人类单倍体型图计划、千人基因组计划、微生物组计划、肿瘤基因组计划等一系列国际合作计划,积累起相当的生物经济时代的基本能力和人才储备。  基础设施层面,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卫计委等多个部委和广东省、深圳市联合共建的国家基因库也已竣工,即将投入使用。  而作为精准医学时代甚至是生物经济时代的核心,一批中国企业在国家部委支持下向基因测序仪等核心仪器发起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人类基因组等一系列国际计划的主要参与者,华大基因继2013年并购美国基因测序公司Complete Genomics后,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通量测序仪,不仅自己大规模应用,而且即将大规模推向市场。  “这意味着我们的测序成本有望不再受制于人。随着基因测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临床健康领域,在迈向个人基因组时代的路上,中国人的‘推波助澜’将功不可没。”罗奇斌认为。  以精准医学为切入口,在高科技赛场上,中国正面临一个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历史性机遇--  “精准医学是人类医学史上一场深刻变革,是生物经济时代的新引擎,更是中国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詹启敏说。  “工业经济时代,家家有‘工业之花’汽车,人人享受交通便利 信息经济时代,处处有网络和智能手机,人人享受信息便利 生物经济时代,到处都应该有测序服务,人人享受健康便利。现在,我要问:我们不应该准备好吗?”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这样发问。  中国精准医学之路:几大重点任务亟待突破  依据患者基因组信息进行个性化医疗,用二氧化碳直接生产液体燃料,用可再生生物质生产可降解塑料̷̷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虽然生物经济时代将给各方面带来深刻影响,但健康领域仍然首当其冲,精准医学必将成为一个崭新时代的突破口。  精准医学,已经进入最高决策者的视野。  “从总体上看,我国在主要科技领域和方向上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谈到“基础科学突破”时“点”到了干细胞研究、肿瘤早期诊断标志物、人类基因组测序。  面向未来,人们异常清醒。  “精准医学的发展总体上是很初步的,因为还有很多未知数。”王辰院士指出。  “应当说,当前是精准医学的早期阶段。”陈润生院士认为,一是人类基因组的绝大部分序列即非编码RNA,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功能,二是如何从海量复杂的组学数据中获取生命活动的知识,已成为基因组及相关研究的关键。  专家们呼吁,虽然各主要国家都有相应计划启动,但着力点各有不同,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准医学发展之路,当前有几大重点任务亟待突破。  --建立中国国家生物样本库,加强应用和共享。生物样本库又称“国家生物银行”,存储组织、血液、细胞、DNA等生物样本以及与其相关的临床资料,建立质量控制信息管理与应用系统。“谁拥有生物样本资源,谁就占据医学竞争制高点,谁就拥有医学未来。”詹启敏这样评价。  “中国是疾病资源的优势大国,加强生物样本资源建设和共享,统一标准和规范认知,是解决中国自身重大疾病的根基。”宋雷说。  为加速数据的挖掘、整合及共享,国家基因库正有序与国际权威数据库开展数据交换与共享,形成全球联盟体系,以支撑引领生物大健康产业和生物经济快速发展。  --把精准医学与疾病预防关口前移紧密结合,加快推进临床应用。  “基因科技已能够快速、准确、经济地检测唐氏综合征、地中海贫血、遗传性耳聋、宫颈癌、遗传性乳腺癌等疾病,可有效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如能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用5年到10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大幅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生率,这将是何等令全国人民鼓舞和振奋的情景?!”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说。  --研发一批国产新型医疗装备、疫苗和抗体,掌握测序、大数据分析等一系列核心技术。  “要实现精准医学,首先是测量技术和手段的精准。”于军说,单细胞和单分子技术将会引领未来体外诊断技术的发展。RNA直接测序、蛋白质质谱、液体微流控、微纳加工等技术的国内空白都亟待填补。  “中国开展精准医学计划绝不是‘跟风’。中国在很多领域与世界精准医学前沿发展几乎同步,完全有能力根据自己的想法、基础发展精准医学,找寻中国自己的方向。”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尹烨说。
  • 中国酝酿精准医疗计划 显著区别美国版本
    中国式的精准医疗计划正在酝酿,并有望进入国家&ldquo 十三五&rdquo 重大科技专项。   4月21日,&ldquo 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学论坛&rdquo 在清华大学主楼举办,来自国家卫计委、北京市卫计委、北京市医管局、清华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主管领导及院士,以及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院长出席了此次论坛。   从论坛参与者的所在单位及身份可以观察到中国精准医学的政策风向,在开幕式发言时,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院士透露:&ldquo 国家正在研究制定重大科技专项,以推动精准医学的发展。&rdquo   国家卫计委科技教育司司长秦怀金的表述则更加明确,&ldquo 目前,国家卫计委和科技部正在准备精准医学计划工作,待到完善后会上报国务院,并有望把其列入国家"十三五"科技发展的重大专项。&rdquo   对于精准医学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不过,这并不影响其成为2015年世界各国医学界的最热关键词,而中国启动精准医学计划主要缘于两个重要事件。   第一个是那个众所周知的奥巴马发言。201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宣布&ldquo 精确医学计划&rdquo ,计划2016财年投入2.15亿美元,以个性化治疗引领医学新时代。   第二个是中国领导层的重视。消息传到中国后,据多位人士透露,美国的举动得到了中国高层领导的关注,并做了重要批示。   随即,精准医疗一词在中国主管部门、医学界、科技界甚至普通医务工作者中引起了极大反响,各种形式的论坛、会议密集召开,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科技部举办了首届&ldquo 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会议&rdquo ,一个19人的专家委员会在这次会议上火速成立,并计划在2030年前投入600亿元。国家卫计委也于近期公布了首批肿瘤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单位名单。   &ldquo 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学论坛&rdquo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拉开帷幕。   参会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的精准医学不应与美国雷同,并已初具规模和基础,但同时也在学科交叉、数据共享和监管层面存在瓶颈。   中美版本之别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看来,精准医学起始于11年前。   2004年,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一篇精准医学的标志性论文,这篇文章描述了一个癌症患者的治疗过程:用基因测序的方法找到患者基因突变的靶标,再辅以有针对性的化疗药物治疗小细胞肺癌,即所谓的&ldquo 精确打击&rdquo ,以代替肿瘤治疗中的放疗、化疗、手术等地毯式轰炸手段,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率,还能降低患者痛苦程度和经济负担。   普遍的观点认为,欧美国家的精准医疗大多围绕最难治愈的肿瘤、白血病基因测序和治疗开展,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曾刊文指出,50年抗癌之战收获不大,胰腺癌五年生存率只有4%,而抗癌药物支出每年增长15%。   事实上,美国版&ldquo 精准医学&rdquo 中的关键词为基因测序、肿瘤、个性化,奥巴马曾这样解释,&ldquo 把按基因匹配癌症疗法变得像输血匹配血型那样标准化,把找出正确的用药剂量变得像测量体温那样简单,总之,每次都给恰当的人在恰当的时间使用恰当的疗法。&rdquo   但从&ldquo 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学论坛&rdquo 上,21媒体记者发现,中国科学家眼中的精准医疗与美国存在较大差异。   在&ldquo 会议指南&rdquo 材料的第一页上体现了&ldquo 清华系&rdquo 的定义:&ldquo 精准医学是集合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医学方法,科学认知人体机能和疾病本质,以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医疗服务获取个体和社会健康效益最大化的新型医学范畴。&rdquo   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强调的基因组、蛋白质组学等大多存在于分子层面,并以癌症等重大疾病为主要攻克对象;相比之下,&ldquo 清华系&rdquo 的定义更加宽泛,现代科技中不局限于分子层面,且加入了其他科技以及传统医学,并把有效与安全、经济,个体和社会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ldquo 我们现在虽然还不清楚美国要怎么做,但中国要有自信,不能盲目地跟风。&rdquo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长庚医院CSO程京强调。实际上,所有参会的发言人都认为,我国应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精准医学。   这个&ldquo 国情&rdquo 包括发病病种的巨大差异。程京举例,美国很少发生结核病、美国没有滥用抗生素、美国也不是肝病高发区,但中国却是上述三个病种的发病大国,如拥有1.2亿的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即使在肿瘤领域,中美之间也存在癌种差异,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詹启敏在发言中提到,我国的癌症发病具有中国特色,西方国家的高发癌症是胃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但我国除了肺癌以外,主要癌种为消化道、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石肠癌等。   &ldquo 其中,有四种肿瘤的死亡率位于世界第一位,肺癌占世界的32%、胃癌47%,肝癌和食管癌超过50%。&rdquo 詹启敏补充。   而在两位一线的院长看来,在中国的精准医学中,外科手术应占有重要地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表示,精准外科是一种基于高度确定性的外科实践,它以病灶清除、脏器保护和损伤控制三个要素的精确平衡,实现外科治疗的安全、高效和微创的多目标优化,最后达到病患康复最大化的目标。   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郑树森提到,该院于2008年推出的肝脏移植&ldquo 杭州标准&rdquo 受到国际认可,与之相关的手术应纳入精准医学范畴。   中国式精准医疗已初具规模   自从美国宣布精准医学计划以来,中国突然加大了对精准医学的支持力度,在短短两个月内接连发生里程碑式举措。   科技部召开&ldquo 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会议&rdquo ,组建19人专家委员会,并计划在2030年前投入600亿元;国家卫计委首次公布&ldquo 肿瘤高通量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单位名单&rdquo ,20家左右医疗机构入选,其速度超过医学界和资本界的预期。   两个重要举措虽然在美国之后,但与会专家认为,近年来中国在精准医学领域并非从零开始,而是早已有所斩获,具有一定基础。   以高发病的诊断为例,程京说,结核病菌快速诊断、结核耐药、乙肝耐药检测、宫颈癌诊断、不明原因发热、腹泻以及细菌耐性诊断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曹雪涛认为,中国在应对传染病方面令国际刮目相看,&ldquo 以H7N9为例,从病原体的鉴别和诊断、测序能力,一直到临床救治水平中国表现优异,WHO(世界卫生组织)主席专门表扬了中国有效应对H7N9。&rdquo   针对癌症早期诊断,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薛平在&ldquo 实时三维细胞分辨的光学CT影像&rdquo 的发言中将CT技术比喻为&ldquo 光学活检&rdquo ,&ldquo 相当于把显微镜直接放到人体内,目前最高分辨率的CT达到微米,这恰好是细胞的尺寸,并且可呈现出三维立体的影像。清华大学的这个技术在国际上引起了重视。&rdquo   在外科手术领域,中国的肝脏移植位列世界第二位,据悉,浙江大学附属系医院累计完成肝移植1706例。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郑树森称,肝移植过程中的胆道重建、血管重建等技术是中国式精准医疗的典范。   &ldquo 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学论坛&rdquo 虽然没有邀请基因测序类企业,但中国的基因测序产业在近年呈现爆发式增长,已经形成了华大基因、达安基因、博奥生物、贝瑞和康、安诺优达、普世华康等一大批基因测序公司,这些公司在无创产前、癌症基因测序、肿瘤早期诊断、胚胎植入前筛查、罕见病筛查甚至微生物测序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此外,&ldquo 与精准医疗密切相关的生物大数据、再生医学、免疫治疗、移动医疗等产业也陆续成型,为中国的精准医疗奠定了基础。&rdquo 中科院生物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杨胜利在&ldquo 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医学&rdquo 的发言中表示。   发展瓶颈犹存   两个支持精准医学的项目正在落地。   董家鸿透露,正在筹建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将成为面向全校和校外的开放性研究平台,重点建设四大中心,即重大疾病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包括肝胆胰、神经疾病、心血管、肿瘤中心;临床与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临床转化平台;以及健康科技孵化器。   另一个落地项目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研究所,&ldquo 中国医学科学院在苏州投资3亿元,占地72亩,建设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研究所,预计2015年底可以建成,研究所瞄准系统医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将来为精准医学做探索。&rdquo   不过,中国特色的精准医学也将面临中国式的瓶颈。   &ldquo 精准医学是医学与生物大数据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清华大学理工科学与医学、生命科学合作研究与交叉优势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rdquo 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表示。   数据的共享也是发言人屡次提及的困难。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詹启敏院士说:&ldquo 数据共享、生物样本共享是精准医学发展的瓶颈。&rdquo   而最为令业界担心的瓶颈是监管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   &ldquo 在新型治疗、诊断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中,我国的法律法规没有跟上,法律法规应该是动力而不能成为瓶颈。&rdquo 詹启敏强调。
  • 詹启敏:未来大数据会对医疗做出精准决策
    p   6月3日上午,由北京常春藤医学高端人才联盟、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中国行为法学会养生保健行为研究会主办,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协办的2017北京常春藤医学高端人才联盟健康产业论坛正式开幕。本次论坛的议题是“医疗大数据的现在和未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c67742ec-7be4-4be8-8707-0094e827797b.jpg" title=" 201706061346185182_副本.jpg" / /p p   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讲述了他对大数据与现代医学的理解。 /p p   演讲全文如下(有删减): /p p   发言人:詹启敏 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p p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p p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来参加第三届常春藤的健康产业大会。今天的主题是大数据,全世界都在关注大数据,而大数据也是中国健康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根据会议主题,我想从科技创新、精准医学、大数据三个方面来谈一下我对健康大数据的一些感想。 /p p   实际上今天所谈的健康是一个大健康的概念,首先,应该关注全生命周期,全民族覆盖,也就是从生命形成的第一天起一直到灵魂关怀,这就是大健康发展战略。 /p p   其次,大健康战略要关注健康全过程,从一个人的健康到他的亚健康、出现疾病高危因素、疾病前的症状、疾病的管理、康复和养老等健康的全程观念。 /p p   再次,大健康的策略要关注健康管理,要关注个人健康、家庭健康、事业健康、医院健康。今天中国一带一路以及中国的国际战略让医疗领域还要关注全球健康。 /p p   大健康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从2015年开始,中央审改小组启动一批国家重大工程,要解决三个95%的问题,第一个目前我国临床药物95%以上都是国外知识产权 第二是现在大型的医疗装备95%都是国外的 第三是现在一个疾病来了,怎么治?临床标准指南95%是国外的。 /p p   我国卫生健康事业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医学科学研究、疾病的预警和监控、临床治疗以及健康管理和服务。健康大数据不是简单的收集过程,都暗含着科学的思维,同时还要研究产生这些数据的标准,数据的分析、伦理、安全等。更重要的是,以大数据为代表的科学研究,需要与社区健康需求紧密整合,这是大数据产生的主要来源——从临床和社区的问题或需求入手,进行转化研究,形成科学成果,在通过新的干预手段和管理措施,或者新的分子标记物和早期诊断方法等,回馈到服务临床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去。 /p p   过去的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在维持,这种方式不可持续,所以我国一直在寻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根据战略的研究,我国已经确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就是健康经济。目前健康经济对于我国的贡献约为百分之七点几,发达国家一般在12%以上,美国是24%,所以我国健康经济推动我国总体发展仍存在很大的空间。 /p p   之所以说精准医学是健康大数据的源泉,是因为精准医学将一般信息的分析包括家庭信息、遗传信息、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与蛋白质组、基因组、代谢组、微生物组、分子影像、分子应用等多数据的信息精准整合在一起,所以有了精准的医疗,给健康医疗数据提供大量的、高质量的、结构化的数据。 /p p   人群发生的所有疾病,即使是一个资历很深的专家从医60年活到80岁,从医80年要活100多岁,但是对于整个临学来讲,我们看到的病是非常一线的。就像我们看的一个病不太清楚,我们所做的就是现在不行的话我们进行专家会诊,本院的专家会诊不行,我们请国际的专家会诊。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p p   医生遇到不清楚的病情,目前能做的是上网查资料,无法解决时要进行本院专家会诊,甚至国际专家会诊。但是未来的智能医学数据库中会存在几百万、几千万、上亿万份的病例,包括从来没有见到过的疑难杂症,而且运算速度很快,随时为医生诊治提供线索。在知识量和判断速度方面,人都是无法与大数据库相比拟的,因此未来大数据会对医疗做出精准的决策。 /p p   这不是替代,而是为医生做出精准的医疗方案发挥重要的科技支撑。因此大数据是一个支撑,为精准医学数据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像“惠民工程”,“大病不出县”等。智能医学支持国家的战略,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国家重大的战略,未来智能医学是推动中国发展,支撑中国健康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39588880-d0cc-49c0-b2e8-477832527758.jpg" title=" 201706061346466824_副本.jpg" / /p p   大数据为精准医学提供重要的支撑,精准医学可以提供海量优质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人工技术,可以促进精准医学的发展,最终实现精准医学服务于健康的目的。总结而言,完整的临床信息、多种形式的分析数据以及分子影像、分子病理、临床药物等数据,最后汇总形成大数据,它给医疗提供一个支撑,实现个性化的治疗,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降低费用,这也就是我国医改的目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支撑我国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支撑伟大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p
  • 中美精准医疗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p   2018年3月29日,北京——由防癌抗癌总裁圆桌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联合举办,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承办的中美精准医疗高峰论坛(以下简称:峰会) 于本周四在北京盛大召开。本次峰会汇集了来自中美两国政府、学术以及业界的代表,旨在加速推动精准医疗在两国的发展,探讨癌症治疗水平的提升并改善人类福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嘉宾云集的中美精准医疗高峰论坛.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513076ae-076c-4c1b-8017-763800e0210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嘉宾云集的中美精准医疗高峰论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艾礼德(Tony Acciarito)赛默飞世尔科技 大中华区总裁.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7dc174b5-6cde-464e-8753-91197e62675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艾礼德(Tony Acciarito),赛默飞世尔科技 大中华区总裁 /p p   美国一直在持续推进精准医疗领域各个方向的研究,而在中国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也将精准医疗的研究和发展列为重中之重。为期一天的峰会以“精准医疗,智护一生”为主题,邀请了防癌抗癌总裁圆桌会首席执行官马丁· 墨菲博士(Dr. Martin J. Murphy)、美国驻华大使特里· 布兰斯塔德(Terry Branstad)、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副主任道格拉斯· 洛伊博士(Dr. Douglas Lowy)、北京大学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教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长李进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主任王宇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教授、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主任秦钧教授、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亦学教授等众多重量级嘉宾参加,从政策、研究和临床应用等多个维度对精准医疗展开了深入探讨,并以此呼吁增强中美两国以及各行业之间在精准医疗领域的密切合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王辰院士 论坛联合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6faa44c9-3081-4bfd-b2c2-4332b685a55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王辰 院士,论坛联合主席、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 /p p   “我们共同的目标就是通过不断加强沟通、分享各自的见解,进一步改善目前的癌症诊治水平,并解决当下亟待解决的医疗需求。”峰会共同主席、防癌抗癌总裁圆桌会首席执行官马丁· 墨菲(Martin Murphy)表示:“更加重要的是本次峰会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让我们互相学习、促进合作,共同努力消除癌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马丁· 墨菲 博士 (Dr. Martin Murphy)论坛联合主席、防癌抗癌总裁圆桌会首席执行官.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1c8d6742-bb54-41a7-a7a9-184c010c109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马丁· 墨菲 博士(Dr. Martin Murphy),论坛联合主席、防癌抗癌总裁圆桌会首席执行官 /p p   赛默飞世尔科技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马克· 史蒂文森(Mark Stevenson)表示:“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知识,赛默飞积极支持政府、学术专家们、生物制药企业和临床医生们,加快精准医学研究向临床发展的进程。峰会促进各界互相交流,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治疗成本。”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施杰奕(Mark Stevenson)赛默飞世尔科技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b868f42e-b8e3-46e0-b028-8eb968dc7fd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施杰奕(Mark Stevenson),赛默飞世尔科技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中美精准医疗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办.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a91bcb28-3431-4f4f-bc5c-e908295ae63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美精准医疗高峰论坛盛大召开 /p p & nbsp /p p   # # # /p p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 /p p   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公司年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在全球拥有约65,000名员工。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我们帮助客户加速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发展、加速药物上市进程、提高实验室生产力。借助于首要品牌Thermo Scientific、Applied Biosystems、Invitrogen、Fisher Scientific和Unity Lab Services,我们领先结合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全方位服务。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p p   关于防癌抗癌总裁圆桌会 /p p   防癌抗癌总裁圆桌会成立于 2001 年,是在美国前总统乔治?H?W?布什先生的号召下成立的。他鼓励企业高管“要勇敢并具有开拓精神地在公司内部为防治癌症做些实事”。当时一些美国大公司的CEO通过创立并推广 CEO 抗癌黄金标准& #8482 来响应布什总统的号召。该标准要求组织评估健康福利和工作场所文化,在五大关键的健康领域采取广泛而具体的措施,从而解决工作场所的癌症问题。 /p p   关于中国医学科学院 /p p   中国医学科学院(下称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面对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机遇,院校确立了将北京协和医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以精英教育为特色的研究型医学院校,将中国医学科学院创建成为中国医学科学研究创新体系核心基地和新型国家医学科学院的战略发展目标。院校拥有一大批在医药卫生领域内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并做出杰出贡献的著名专家、教授。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临床医学家、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护理学家和医政管理学家,为我国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院校科研实力雄厚,医学科研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物以及与医药学有关的生物、物理、化学等相关学科,覆盖了医学科学各领域。院校拥有6所直属医院,集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于一体,在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病、疑难皮肤病、遗传性疾病、器官再造、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重大疑难疾病的诊治方面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国内外闻名的医疗、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的医疗服务体系。院校十分重视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与数十个国家(或地区)的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科研、教育、医疗领域的合作关系。 /p p & nbsp /p
  • 中科院专家解读精准医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医疗大数据的布局
    事件:3月7日,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将“精准医学研究”列为2016年优先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并发布了项目申报指南,实施周期为2016-2020年。被业界解读为标志着行业期待已久的精准医疗国家战略部署终于揭晓。 对此我们邀请了参与2016年项目指南编制的专家,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马普计算生物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主任,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亦学教授,针对指南的意义、特点、产业影响等进行解读。主要结论如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专项的意义重大。1)顺应医药研发的国际发展趋势的国家战略部署 2)希望通过新的国家项目推动生物医学大数据的共享 3)设计原则是要发挥我国自身优势。 此次专项的性质和特点有别于以往专项。公益性(平台建成后数据共享)、系统性(闭环设计,涵盖范围、技术体系设计的完备性均超过了美国计划)、强制性(设置了一些约束条件以规避以往国家专项在共享机制上的缺陷)、中国特色(建立中国人群典型疾病精准医学临床方案)。 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是精准医疗能否实现的重要关键。平台功能上,类似于美国的NCBI数据库,但内容和功能上有拓展 数据收集对象上,以科研院所和医院为主 数据质量上,指南有明确的考核指标 约束力上,将对申报单位提出数据汇交的强制性要求。将通过这些措施推进和保证平台顺利建设。 此次专项对精准医疗产业的影响总体积极,归根结底是国家层面在医疗大数据方面的一个前瞻性的布局。1)短期来看,专项对企业大数据将形成一定冲击,但长期来看,其通过推动数据链的整合服务于科研和产业创新链,将加速检测技术在临床的转化应用,企业可在自身技术和分析体系基础上,借助公共数据平台的支持,进行整合与价值挖掘 2)对整个产业链上下游都将是积极的带动作用。a、将带动检测行业上游分子检测诊断设备、试剂的研发与产业转化 b、利好中游提供基因检测服务、数据解读的公司。此项目将会产生大量测序和解读的需求,科研院所和医院很有可能通过与高质量的第三方公司合作提高进度和效率 c、将催化生物样本库、大型人群队列、生物医学大数据的深度发展。
  • 安科生物拟收购三七七生物 加码精准医疗
    p   安科生物(300009)9日早间公告,公司拟以人民币10,500万元收购湖北三七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0%股权。 /p p   公告称,为了进一步推进公司精准医疗领域的产业化发展,推动公司全面发展,近日公司与湖北三七七生物股东签订《关于湖北三七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股权收购协议书》,公司拟以现金人民币10,500万元收购湖北三七七30%股权。 /p p   三七七是一家中美合资企业,其作为基因检测和精准医疗领域的核心上游供应商,从事基因检测仪器研发,再生产,维修,技术支持,仪器销售,仪器租赁,以及DNA实验室仪器整体打包等综合性专业业务,为基因检测实验室提供硬件、技术和运营的保障。经营产品主要有核酸测序仪器,核酸合成仪器,核酸定量检测仪器,核酸扩增仪器,以及核酸提取前处理等配套工作站等。 /p p   日前,湖北三七七拥有2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为北京拓普塞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枫胜国际有限公司。 /p p   三七七2017年一季度及全年净利润分别为2,615,826.40元及23,559,516.87元。 /p p   公司称,本次交易,有利于强化公司在核酸检测领域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拓展公司精准医疗的产业领域,发挥对公司在精准医疗方向上的战略指导意义。 /p p & nbsp /p
  • 精准医疗市场持续放量 赛默飞加速中国布局
    p   136亿美元收购Life Tech后,坐上全球下一代测序(NGS)市场排名第二的赛默飞世尔(以下简称“赛默飞”),开始向最大的精准医疗市场中国加速布局。 /p p   日前,赛默飞宣布,与瑞士诺华、美国辉瑞两大制药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和商业化基于基因测序的诊断市场,此次协作将重点针对多个非小细胞肺癌药物项目的开发。 /p p   “协议可能产生一个模式转变——从一种药物一种测试转变为多个非小细胞肺癌疗法测试,这次合作将使精准医疗向前跨出一大步。”评价这一全球医药界“三巨头”的合作, 赛默飞生命科学总裁Mark Stevenson表示。 /p p   事实上,药物研发并不是精准医疗唯一重要的发展方向——对已经占据全球最高发肺癌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持续维持这一高位发病率的中国来说,研发有效治疗的药物固然重要,如何通过精准医学的诊断视线对疾病的早期干预似乎更加迫切。 /p p   “如果比较中美人均GDP中花费在健康方面的比重,会发现两者仍然具有很大差距 但现实是中国有12亿人口,如果在医疗健康方面要和美国一样投入巨大是非常困难的,那么如何利用技术更好地实现诊断效果就成为关键。” 赛默飞世尔中国总裁江志成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 /p p   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诊断的发展及靶向药物的广泛应用,推动癌症治疗进入个体化治疗时代——由“对症治疗”转为“对个体治疗”,大大提高了癌症治疗的精准性。而部分癌症病人从发现病症到死亡十分迅速,治疗的窗口期相应也非常短,因此及早、准确地对癌症作出诊断,找到精准“靶点”可更有效地抗击癌症,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p p   以癌症早期诊断为例,发达国家的早期诊断率为50%以上,北欧甚至达70%~80%,而中国却不足20%——中国的多数癌症诊断都是中晚期,治疗非常被动和盲目。 /p p   江志成告诉本报记者,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都面临着癌症带来的困扰,基因筛查和测序可以迅速让医生知道病人适用于哪种治疗方法,而赛默飞的技术就是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p p   公开数据显示,精准医疗要做到个性、高效及预防的关键在于筛查和诊断,因此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是关键,成本的下降让基因测序商业化市场的打开成为可能。 /p p   而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成熟和商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最新的全球NGS(二代基因测序)的应用市场规模预计为200亿美元,其中药品研发和临床应用是增速最快的领域,增速超过15%,肿瘤诊断和个性化用药是最有应用前景的领域,市场规模120亿美元。 /p p   2015年初,奥巴马提出精准医学计划使得精准医疗从小众话题上升为国家战略 与此同时,英国也开展了“10万人基因组计划”,重点攻克癌症和罕见病遗传研究。 /p p   同年3月,中国科技部召开国家层面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提出了中国精准医疗计划——2030年前,中国将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200亿元,企业和地方财政配套400亿元。 /p p   面对中国正在迅速放量的精准医疗市场,江志成认为,“本地化创新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现在需要和一些本地企业合作,目前的业务重点是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帮助提升合作伙伴的创新性。” /p p   已经公开的信息是,在赛默飞与中国最大的第三方医学检验集团金域检验展开的战略合作中,双方正在探讨精准医疗在肿瘤个性化治疗上的临床方案和中国分子肿瘤市场的开发。 /p p   “我们在基因组学分析、蛋白组学分析上面拥有高端的技术和产品,很多人说这些技术价格比较贵,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技术的运用能够帮助后期的诊断做得更好,反而节省了很多费用,是更经济的一种方式。我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与此同时,我们所有的努力最终目的都是在于帮助中国普通百姓减轻医疗开支,医疗费用可以进一步降低。”江志成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p p   但现在,江志成和他的团队必须面临首先解决的是,如何让更多的中国医疗机构认识到赛默飞世尔仪器的价值。 /p p   在此之前,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凤凰号登陆火星北极圈的探测任务中,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为凤凰号的湿化学法实验提供烧杯 在北京奥运会上,赛默飞曾与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合作,为其提供兴奋剂快速检测设备——在国际上,赛默飞具备足够的名气和市场,但在中国,它必须加快速度。 /p p   “赛默飞提供包括质谱在内的整套解决方案,其中涵盖定量蛋白质组学稳定同位素标记TMT、各类翻译后修饰分离与富集、蛋白质提取与酶切等全面前处理试剂与方案,全面助力生命科学研究实现组学大项目开展、大数据产出和大发现成果。”江志成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p p   赛默飞目前是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的长期合作伙伴,并与国内生命科学行业展开合作,通过创新技术和前沿科技帮助其提升科研能力。 /p p   而赛默飞针对中国市场的云端服务即将推出——云端解决方案由集团内部研发,目前将只是在赛默飞基因检测设备/解决方案中应用,这将数据和应用案例集中在云端,帮助客户在实验室解决方案、测试方面都能够得到更快更准的数据来源。 /p p   12月18日,备受关注的基因测序公司华大基因拟登陆创业板,使本已异常火爆的精准医疗投资再度升温 而12月28日,汇添富精准医疗主题基金将正式发行,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只精准医疗主题基金。 /p p br/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