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国产仪器开发

仪器信息网国产仪器开发专题为您整合国产仪器开发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国产仪器开发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国产仪器开发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国产仪器开发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国产仪器开发话题讨论。

国产仪器开发相关的资讯

  • 江苏“揭榜挂帅”推动国产科学仪器开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研发科学仪器遇到难题怎么办?科学仪器开发周期长投入大,如何化解资金难题?近日,由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2023年“揭榜挂帅”技术转移品牌活动科学仪器专场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江苏在国内首次采用“揭榜挂帅”技术转移专场活动方式,推进高校院所与企业加强国产科学仪器供需合作。  科学仪器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也是科学研究的“先行官”,更是先进制造的“急先锋”。据不完全统计,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中,74.6%的化学奖和90%的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成果都是借助各种先进仪器完成的。而在我国,科学仪器市场份额主要被国外知名企业所占据,部分品类的国产化率不到10%,打好科学仪器国产化攻坚战势在必行。  你有难题“发榜”,我凭能力“揭榜”。近年来,江苏大力推进科技攻关组织方式改革,根据不同任务性质和不同主体需求,分类探索“揭榜挂帅”新机制,在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揭榜挂帅’科学有效,国产科学仪器开发又有需求,我们期望通过专场活动推进高校和企业合作。”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总经理肖莺介绍,本次活动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领域,面向江苏省征集发布高校院所和企业关于国产科学仪器研发需求和成果超60项。博睿康科技(常州)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纽迈公司”)等进行了需求路演,总意向投入金额近7000万元。  “我们所研发的磁共振设备可用于材料、能源、食品等领域,比如可以检测高分子材料的变温性能,但是受限于传感器,目前最高检测温度只有200℃。我们希望能有高校院所‘揭榜’攻关,帮助提升国产科学仪器性能。”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石志东说。  博睿康科技(常州)股份有限公司拿出6000万元,向全社会征集数字脑电图机的相关技术。“我们希望借助智慧诊疗提升癫痫诊疗技术,比如癫痫术中脑功能区快速定位,建立癫痫脑电图数据库,研究智慧诊疗算法等。”该公司产品经理齐越告诉记者,这项技术需求得到“揭榜”攻关后,可进一步研究癫痫术中快速脑功能区定位技术,便于保证手术中需求,避免和减少脑功能损害,不出现并发功能障碍,也提高手术的疗效并保证安全。  为了解决科学仪器研发的资金难题,江苏银行(600919)现场发布了技术“交易贷”科技金融产品升级方案,尤其是重点推出服务于国产科学仪器的“仪器贷”产品,进一步支持科学仪器国产化研发与应用,推动科学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有效解决科学仪器研发企业资金需求。  “大批量生产工业检测仪器对资金需求量比较大,我们非常希望得到信贷支持,助力研制准确可靠的仪器产品。”纽迈公司目前正在扩大工业检测仪器产能,石志东对“仪器贷”充满了期待。  在当天的活动上,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发布相关研发成果。6家高校院所与企业分别达成合作意向并现场签约,签约总金额逾2000万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黄志球表示,学校将紧密围绕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需求,不断提升产教融合发展能力、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先进生产制造能力、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组建更多创新联合体和共同体,提升高端国产化仪器设备自主研发能力,推进国产科学仪器的自主可控,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江苏:“揭榜挂帅”推动国产科学仪器开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研发科学仪器遇到难题怎么办?科学仪器开发周期长投入大,如何化解资金难题?10月27日,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的2023年“揭榜挂帅”技术转移品牌活动科学仪器专场中,江苏省首次在国内采用“揭榜挂帅”方式,推进高校院所与企业加强国产科学仪器供需合作。  科学仪器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也是科学研究的“先行官”,更是先进制造的“急先锋”。据不完全统计,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中,74.6%的化学奖和90%的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成果都是借助各种先进仪器完成的。  本次活动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领域,面向江苏省征集发布高校院所和企业关于国产科学仪器研发需求和成果超60项。博睿康科技(常州)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纽迈公司”)等进行了需求路演,总意向投入金额近7000万元。  “我们所研发的磁共振设备可用于材料、能源、食品等领域,比如可以检测高分子材料的变温性能,但是受限于传感器,目前最高检测温度只有200摄氏度。我们希望能有高校院所揭榜攻关,帮助提升国产科学仪器性能。”纽迈公司技术部经理石志东说。  博睿康科技(常州)股份有限公司拿出6000万元,向全社会征集数字脑电图机的相关技术。“我们希望借助智慧诊疗提升癫痫诊疗技术,比如癫痫术中脑功能区快速定位,建立癫痫脑电图数据库,研究智慧诊疗算法等。”该公司产品经理齐越告诉记者。  为了解决科学仪器研发的资金难题,江苏银行现场发布了技术“交易贷”科技金融产品升级方案,尤其是重点推出服务于国产科学仪器的“仪器贷”产品,进一步支持科学仪器国产化研发与应用,推动科学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有效解决科学仪器研发企业资金需求。  “大批量生产工业检测仪器对资金需求量比较大,我们非常希望得到信贷支持,助力研制准确可靠的仪器产品。” 纽迈公司目前正在扩大工业检测仪器产能,石志东对“仪器贷”充满了期待。  在当天的活动上,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发布相关研发成果。6家高校院所与企业分别达成合作意向并现场签约,签约总金额逾2000万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黄志球表示,学校将紧密围绕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需求,不断提升产教融合发展能力、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先进生产制造能力、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组建更多创新联合体和共同体,提升高端国产化仪器设备自主研发能力,推进国产科学仪器的自主可控,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国产高端科学仪器新突破!海恩迈成功开发芯片式热重分析仪
    近日,致力于原创国产高端科学分析仪器研发和产业化的创业公司——海恩迈科技,成功开发出基于悬臂梁上的实验室(Lab on a CantileverTM)技术的创新性仪器——芯片式热重分析仪。这个基于全新原理的仪器,将传统热重分析仪天平称重+炉管加热+热电偶测温的结构,用一个尺寸仅为2mm2.5mm的MEMS谐振式微悬臂梁芯片替代,实现了片上热失重分析功能。得益于芯片微小的体积,每次分析所消耗的样品量,由传统仪器的数十毫克降低至几纳克,而且极大的改善了传统仪器的热滞后效应,升降温速率也可以获得数十倍的提升。7月初,海恩迈科技携芯片式热重分析仪等创新仪器产品参加了在厦门举办的2021中国材料大会暨展览会,获得了参会专业人士的一致好评。那么,这项Lab on a Cantilever技术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海恩迈科技开发的芯片式热重分析仪1.血统高贵的悬臂梁1981年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发明,为在苏黎世(Zurich)的IBM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盖尔德宾尼(Gerd Binning)和海因里希罗雷尔(Heinrich Rohrer)赢得了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力显微镜 (AFM) 是 STM 的后代产品,由 Binnig 在1986年开发出来,它通过对非导电材料进行成像而开辟了显微镜的全新应用领域。AFM的核心即为一根精细的微悬臂梁(Micro-cantilever)。1995年,美国橡树岭国家重点实验室的T. Thundat等人发表了表面吸附对微悬臂梁谐振频率影响的文章,为谐振式悬臂梁用于生化检测做了开创性的研究。之后,基于谐振式悬臂梁的生化传感器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海恩迈科技的创始人兼CEO于海涛博士于2009年,开发出了国内首款激励/检测元件片上集成的谐振式微悬臂梁,摆脱了传统的光学杠杆检测方式,有效减小了系统的体积与成本。之后,在时任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李昕欣研究员的支持和指导下,与研究伙伴许鹏程博士共同合作,从悬臂梁结构、电路、敏感材料等多方开展深入研究,开发出了一系列气体探测器。(左)宾尼与罗雷尔;(右)诺贝尔奖牌2.国产科学仪器的困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仪器是科研人员的重要工具,位于科技创新链的源头。科研的竞争,往往也是科学仪器的竞争。然而,在这个领域,现状让人唏嘘:中国被卡脖子到离开国外供应,就寸步难行的境地。按照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副所长韩立的说法,我国高端科学仪器现状惨淡——多种科学仪器基本被国外厂商垄断,某些类型的仪器国内厂商市场占有率甚至趋近于零。虽然国家一直鼓励自主研发,但当前成果还是主要集中于中低端领域,越高端依赖性越严重。以材料领域的通用仪器热重分析仪为例,进口仪器价格在30万元左右,部分可超过50万元,而国产仪器价格在10万元左右,相差数倍。这一方面是由于国产企业规模较小、名气不足、市场占有率不高,只能靠性价比抢占低端市场;而更重要的是技术上进口厂商占据先发优势,国产仪器基本上是仿制进口仪器,进行一些微改进,缺少原理性和方法论的创新,很难在性能上超越进口仪器。根据仪器信息网统计的“2020年全球仪器公司市值TOP20排行榜”,美国有11家科研仪器厂商上榜,日本上榜4家,德国和瑞士各上榜2家,英国上榜1家。中国作为GDP世界排名第二,工业总产值独霸全球的国家,没有一家。3.“中国制造”or“中国智造”?在中国的很多经济领域,依靠仿制进口产品,主打性价比,是可以获得成功的,比如纺织品、白色家电等。然而,这个方法在科学仪器领域很难行得通。这是因为在这个领域,用户第一追求的永远是高性能,为了追求极致的性能,用户愿意支付高价。因此,如果国产仪器仅靠仿制进口仪器,缺少关键性的创新,性能无法达到或者超越进口仪器,用户往往是不愿意为之买单的。科学仪器领域更需要的是在关键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智造”。Lab on a CantileverTM系列科学仪器就是“中国智造”的一个典范。目前,这一系列仪器包括气体吸附热力学动力学参数分析仪、微悬臂梁气敏测试仪以及芯片式热重分析仪。顾名思义,这一系列仪器的核心就是谐振式微悬臂梁。Lab on a Cantilever技术来源于于海涛博士团队一次逆向思维的头脑风暴。谐振式微悬臂梁之前一直被用作气敏传感器,受关注的是传感器的灵敏度、选择性、响应速度等参数,更多的是由敏感材料决定,谐振式微悬臂梁处于从属地位。而反向思考的话,可以通过微悬臂梁气敏传感器为主导,反过来研究敏感材料,去探究敏感吸附表象背后蕴藏着的科学本质。基于此想法,气体吸附热力学动力学参数分析仪首先被开发出来,利用世界首创的“变温微称重法”,定量测量功能材料与气体分子发生吸附时,焓变、熵变、吉布斯自由能、活化能等表界面分子作用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这些参数作为材料吸附的“基因参数”,决定了材料吸附的表象特征,可被用于材料吸附的机理研究以及指导新材料的调控,摆脱传统“试错法”研发新材料的盲目性。作为一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理性创新的科学仪器,气体吸附热力学动力学参数分析仪得到专家的认可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其研发过程受到了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仪器的检测方法也成功获得国家标准立项。目前,该仪器的用户包括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福建嘉庚创新实验室等多家国内顶级科研单位。海恩迈科技开发的气体吸附热力学动力学参数分析仪近期,随着微悬臂梁气敏测试仪以及可以实现片上热失重分析的芯片式热重分析仪的亮相,海恩迈科技公司成功踢出了高端科学仪器产品创新的“前三脚”。这三种仪器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全部具有原理及方法论上的创新,国内外没有类似的竞品,是国产高端科学仪器的新突破,“中国智造”的新典范!值得指出的是,在提出Lab on a Cantilever技术的时候,于海涛博士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当他发现这个技术的商业价值之后,便毅然决然的放弃了体制内的“金饭碗”,离岗创业与合作伙伴共同创立了厦门海恩迈科技有限公司,并通过有偿技术转让的形式将相关知识产权转移到公司。这项创新性技术也获得了投资机构的看好,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为海恩迈科技提供了千万级别的天使轮融资,为公司发展加注了“助推燃料”。做有独立思想的研发,做有技术灵魂的产业!秉承着“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宗旨,海恩迈科技将继续在“中国智造”高端科学仪器的大道上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 国产仪器开发与创新系列主题沙龙”活动在海淀区金隅智造工场成功举办
    2023年11月22日,由北京市科协创业服务中心、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指导,首都创新大联盟、金隅智造工场主办,中科智汇工场、仪器信息网协办的“国产仪器开发与创新系列主题沙龙 心血管创新研发技术与国产仪器验证及综合评价专场”活动在海淀区金隅智造工场成功举办。 本次沙龙活动由首都创新大联盟苏立清主持。出席活动的嘉宾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拔尖人才、博士生导师冯文韬,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正高级工程师、药物化学博士刘鑫,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监张小师,以及各合作单位代表等。会上,相关专家围绕国产仪器在心血管创新研发领域的应用及国产仪器验证及综合评价等做了专题报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拔尖人才,博士生导师冯文韬《介入式心脏瓣膜创新研发与评测技术》 冯教授主要从事心血管植介入医疗器械优化设计、评测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活动分享了介入式心脏瓣膜创新研发与评测技术的相关工作进展,国内外产业市场趋势变化,总结了目前存在的行业痛点,并讲解了体外评测的基本方法及人工心脏瓣膜的体外评测要求等内容。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正高级工程师,药物化学博士刘鑫《国产仪器验证评价工作进展和工作设想》 刘鑫提到,国家高度关注国产仪器自主创新,在海关系统内开展国产仪器验证评价和进口设备比对实验,一方面可为海关系统筛选适用的优秀国产仪器,另一方面通过验评,可进一步提升国门的安全执法,保证在检测设备中国产仪器设备的占有率和使用率。他表示,除了国产仪器验证评价工作,希望能与国产仪器企业强强联合,发挥各自优势,在开展国门安全保障应用技术研发、国产仪器检测标准制定、仪器性能验证标准物质研制、智慧实验室等方面开展更多合作,以推动国产科学仪器持续良性发展。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监张小师《“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助力国产仪器发展》 张小师详细介绍了“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的发展历程。早在2013年,为了解决国产仪器推广难、信任难的问题,仪器信息网启动了“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十年间,通过仪器信息网、仪器企业、行业专家及用户共同努力,如今已硕果累累。“国产好仪器”作为最早启动的“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活动之一,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聚焦分析仪器、实验室常用设备、物性测试仪器、生命科学仪器,以“用户说好才是真的好”为原则,通过对近3万用户的大规模调研,走访100+家企业、30+家典型用户单位,最终评选出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国产好仪器。 本次活动是首都创新大联盟携手金隅智造工场共同举办的“国产仪器开发与创新系列主题沙龙”的最后一场沙龙活动,旨在推动实现国家建设科技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战略目标,利用金隅集团科技创新园产业优势,首都创新大联盟集聚的科技研发和创新成果优势,依托北京各大高校院所的优质科技资源,对接科技需求与科技成果,进一步促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现场
  • 北京市科委投3000万开发培育国产科学仪器
    2014年5月16日,作为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学产业博览会系列重要活动之一,&ldquo 2014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技术服务推介会&rdquo 召开。   会上,北京市科委副主任郑焕敏提到,国产仪器与进口仪器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高端仪器市场,国产仪器占有率低。近几年,北京市科委一直在积极开展推动国产仪器发展的工作。例如,两年前北京市科委启动了科学仪器开发培育项目,现已投入了3000万,主要定位在北京市900家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时,北京市科委以北京市各企业主体为基础落实了十几个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获批项目经费近5亿元。 (编辑:刘玉兰)
  • “100家国产仪器厂商”专题:访北京先驱威锋技术开发公司
    为推动中国国产仪器的发展,了解中国国产仪器厂商的实际情况,促进自主创新,向广大用户介绍一批有特点的优秀国产仪器生产厂商,仪器信息网自2009年1月1日开始,启动了“百家国产仪器厂商访问计划”。日前,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走访参观了北京先驱威锋技术开发公司,该公司总经理范飞先生热情地接待了仪器信息网到访人员。   北京先驱威锋技术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先驱威锋”)成立于1994年,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其研究方向以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与模式识别技术为主,致力于电化学通用分析仪器、微生物检测仪器、食品医药专用检测分析仪器的开发、制造与销售。公司现有员工80余人,在全国建立了24个办事处,2010年收入约3000万元。   北京先驱威锋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 范飞先生   立足药典,微生物检测仪器国内称雄   范飞总经理介绍到:“先驱威锋以研制、销售微生物检测仪器起家,目前公司的微生物比浊法测定仪、抑菌圈测量分析仪等产品是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产品。”   “1992年,公司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合作研制出了第一代ZY-300A型抑菌圈测量分析仪。该仪器是公司的第一款产品,它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并因此获得了1994年‘国家级新产品奖’。现在抑菌圈测量分析仪已发展到Ⅳ型,用于所有实验用标示菌形成的抑菌圈的测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杯碟法一、二、三剂量抗生素效价测量的要求,并成为了1995版、2000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中的指定仪器。”   WBS-100微生物比浊法测定仪   (WBS-100微生物比浊法测定仪在2011年4月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CISILE 2011)上荣获“自主创新奖”。该仪器集精密恒温、电子振摇、细菌培养、在线检测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且可实现全自动操作,主要用于抗生素效价测定与微生物发酵过程的在线监测。)   “微生物检测仪器在医药领域应用广泛,所以国家药典是我们在研制新产品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先驱威锋此前推出的WBS-100微生物比浊法测定仪就是以2005版国家药典的规定为依据,参照相关要求而开发的新一代微生物效价测量仪,且其效价计算结果符合2010版国家药典中的规定,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由于2010年新版药典的实施,微生物检测仪器销售情况喜人,先驱威锋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有了较大增长。”   声名鹊起,电化学分析仪器与国外知名品牌“直接竞争”   “先驱威锋于1998年开始研制电化学分析仪器,先后推出了全自动多功能滴定仪、卡氏水分测定仪、全自动永停滴定仪、全自动电位滴定仪、油品测量分析仪、脂肪酸值测定仪等产品。”   “秉承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的一贯做法,先驱威锋不以价格作为市场的切入点,而是以产品的实用性与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赢得用户的青睐。先驱威锋的用户,不论具有什么样的技术背景,都可以获得量身定制的技术解决方案。对于有特殊需求的用户,公司甚至可以为其定制专用的操作系统和硬件设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服务体系是推动先驱威锋逐步发展的原动力。”   “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先驱威锋的卡式水分测定仪等电化学分析仪器逐步打开了市场。起初,先驱威锋的产品很少被人提起;但近几年,很多用户甚至竞争对手在谈到卡式水分测定仪的时候都会提到先驱威锋。目前,我们的电化学分析仪器在国内市场上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与竞争力,与国外知名品牌的同类产品直接竞争,迫使进口产品大幅降价,使用户获得了实惠。公司正逐步淘汰低端产品,在电化学分析仪器中端市场上谋求更大的发展。”   卡氏水分测定仪   仪器研制瞄准市场需求,意欲大力进军国际市场   范飞总经理也谈到了先驱威锋的仪器研发情况,“公司现有仪器研发人员十余名,每年的研发投入不低于总收入的10%。与大部分通用仪器生产商不同的是,先驱威锋是从行业专用仪器入手,‘走冷门’,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认为:行业专用仪器适用面较窄,国外仪器厂商对此可能不是非常重视,这可能就形成了仪器市场的空白点。”   “那么如何发掘这些市场空白点呢?专家与用户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合作专家会指出我们产品的不足之处,并给予具有市场前瞻性的宝贵意见。同时,用户也会告诉我们哪些仪器是他们迫切需要的。公司会综合考虑这些信息,确定仪器研制计划。公司目前正重点研制在线检测类电化学分析仪器,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未来考虑将这些产品推广到钢铁、冶金等工业领域。此外,多样品同时检测类的仪器也是我们产品开发的方向。”   “可以说,先驱威锋的产品大部分都源于市场需求,所以上市后必将会获得市场认可,深得国内用户青睐。下一步,先驱威锋要大力进军国际市场。日前通过一些接触,美国国家药典委员会已对我们的微生物比浊法测定仪产生了浓厚兴趣,所以我们想先与一些国外机构接触,力求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同时做好现有产品的CE认证,为产品大批量出口做好准备。”   左:微生物实验室 右:电化学实验室   客服服务作为“软性产品”越来越受到客户的重视,对此范飞总经理最后表示,“售后服务是先驱威锋最看重的方面之一。公司在国内已建立了24个办事处,完全有能力将客户服务做好。公司每周都会召开质量沟通会议,将客户反馈的意见加以落实,切实解决用户困难,促进自身提升。”   “虽然先驱威锋并不是大企业,但我们也建立了两个应用实验室——电化学实验室与微生物实验室。通过这些实验室,先驱威锋的应用工程师为客户建立、复核实验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参与到一些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中。”   范飞总经理(左一)为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介绍仪器   后记   在拜访中,笔者感受到先驱威锋踏实做事的工作作风。范飞总经理说到:“我们在与国外公司的竞争中,很明显地感觉到我们产品的不足之处,也正逐步去改正这些缺点,提升我们产品的性能与服务的质量。在WBS-100微生物比浊法测定仪鉴定会上,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朱明凯先生对我们评价很高,他称赞我们说,‘先驱威锋没有寻求国家支持,没有问国家要钱,想干事,找事干,还真的做成事了’。我们国产仪器厂商要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要有民族企业的荣誉感,不能给民族企业抹黑。靠低价做市场是对仪器行业发展不利的,以高质量的产品与客户服务取胜,公司才能持续发展。”   次日,笔者恰巧拜访国家粮食总局科学研究院,在该院实验室中见到了先驱威锋的电化学分析仪器,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先驱威锋的产品与服务给予了很高评价。在2011年4月26日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CISILE 2011)上,WBS-100微生物比浊法测定仪获得“自主创新奖”。我们预祝先驱威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采访编辑:杨丹丹   附录:北京先驱威锋技术开发公司   http://www.xqwf.com.cn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269/
  • 国产仪器开发与创新系列沙龙——医用检测与诊断仪器专场在京召开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学检验仪器在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快医学检验国产仪器的研发与应用摆在了每一位科学仪器行业人员的面前。为此,首都创新大联盟特别联合北京金隅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23年9月12日在金隅智造工场共同举办了“国产仪器开发与创新系列主题沙龙——医用检测与诊断仪器专场”活动,吸引近30位专家学者及仪器企业代表参与,就医学检验相关设备创新发展展开热烈讨论。国产仪器开发与创新系列主题沙龙——医用检测与诊断仪器专场活动现场首都创新大联盟苏立清主持沙龙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产科学仪器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主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聚集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此背景下,“国产仪器开发与创新系列主题沙龙”全新启航,首期聚焦医用检测与诊断仪器领域。专家发言企业代表发言  活动上,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等科研单位的专家,以及来自普析通用、齐碳科技、曼哈格、致知合一等科学仪器及标准物质生产企业的代表依次发言。  与会者们就医用检测与诊断仪器的需求现状与供给适配、国产医用检测与诊断仪器的市场份额与使用效果、国产医学检验仪器面临的瓶颈与急需解决的问题、医用检测与诊断仪器的国内外研发趋势,以及国产仪器计量验证与测试平台建立的意义等话题充分交流,结合实际工作遇到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各抒己见,为国产仪器的创新发展提供建设性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为“国产仪器开发与创新系列主题沙龙”的首次尝试,后续还将继续深化主题,针对细分领域举办针对性的专场活动,仪器信息网将为您带来持续性报道。
  • 国产仪器开发与创新系列主题沙龙 心血管创新研发技术与国产仪器验证及综合评价专场邀请函
    尊敬的各位专家、科技界同仁:大家好!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攻坚克难的阶段,为了推动实现建设科技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以世界科技前沿为对标、以人民生命健康为依归,以科技创新驱动为抓手,依托经济主战场,集聚科研力量和科技要素,开展原创性、前沿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我国完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奠定强大的科技创新基础。 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息息相关,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具有易发、多发特点,已成为当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已成为当前我国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的优先发展方向,特别是国产仪器的自主替代发展尤为关键。由首都创新大联盟与金隅智造工场共同主办的“国产 仪器开发与创新系列主题沙龙—心血管创新研发技术与国产仪器验证及综合评价专场”活动,将于2023年11月22日(星期三)下午14:00-17:00在金隅智造工场召开,诚挚邀请您拨冗出席! 1、 沙龙时间: 2023年11月22日(星期三)下午14:00 至17:002、 沙龙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建材城中路27号金隅智造工场N7栋隅翼空间3、 沙龙议程: 14:00-14:10 主持人介绍会议背景及参会嘉宾 14:10-14:40 “介入式心脏瓣膜创新研发与评测技术”主题报告 报告人:冯文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4:40-15:10 “国产仪器验证评价工作进展和工作设想” 主题报告 报告人:刘鑫—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15:10-15:25 茶歇15:25-15:55 《“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助力国产仪器发展》 报告人:张小师—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15:55-17:00 与会人员对接交流4、 专家简介1、 冯文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拔尖人才,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血管植介入医疗器械优化设计、评测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参与研制新型介入式人工心脏瓣膜、可降解血管支架、流出道单瓣补片、室间隔封堵器等无源植介入医疗器械以及ECMO系统、介入式左心辅助装置等有源设备。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获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二等奖;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 刘鑫 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正高级工程师,药物化学博士。主要从事检测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和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完成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1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制定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4项。连续7年承担北京市科委仪器验证专项,获科研经费1230万元,先后为来自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和浙江的26家企业共计38台套国产仪器开展了验评工作。任海关总署口岸监管专业委口岸设备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仪器分析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1)委员,全国电工电子产品与系统的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97/SC4)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红外光谱技术委员会委员,《分析仪器》期刊编委。3、 张小师 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监。2002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先后在北京玻璃仪器厂、北京中科科仪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工作,2006年加入仪器信息网,先后担任销售客服经理,我要测网事业部经理。现担任信立方战略发展部总监,ACCSI总负责人。五、活动组织方:指导单位:北京市科协创业服务中心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主办单位:首都创新大联盟金隅智造工场协办单位:中科智汇工场仪器信息网六、会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苏立清: 13681139030 (同微信)七、报名地址:点击查看报名主办方简介首都创新大联盟是2012年在北京市科委指导下与直接推动下,由国家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23家单位发起成立的社团法人机构,于2014年在民政局注册,目前联盟会员单位有73家,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现代农业、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共有成员单位约5000余家。联盟下设联盟秘书处、专家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联盟工作委员会分为重大项目工作委员会、战略研究工作委员会、开放创新工作委员会、知识产权与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京津冀协同工作委员会、资源对接与服务工作委员会、一带一路工作委员会、碳中和工作委员会。主要业务方向为:1、推进城乡科技创新。2、持续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3、品牌会议的举办与承办。4、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5、科技政策咨询与服务工作。
  • 国产仪器"创新100"企业报道第4站--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指导,仪器信息网主办的“国产仪器腾飞行动”自2013年启动以来,已连续举办三届“国产好仪器”。 /p p   2018年,为发掘产品和技术独具创新性的中小型仪器生产商,特开展“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项目。通过公益性的报道、走访、调研,筛选一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优质科学仪器厂商,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帮一把”,助力国产仪器中小厂商腾飞发展。 /p p   8月15日,“创新100”企业报道第4站,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高级顾问闫增序、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展览交流部主任郭志勇,仪器信息网副总经理赵鑫等组成的走访调研组来到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了解这家在试验机测控领域内深耕近二十年的企业。公司总经理沈波、客户关系部经理江天豪接待了调研组一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31ec5230-6b98-46a7-8d04-e6a9a4e9e601.jpg" title=" DSC0620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交流现场 br/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企业概况 /strong /span /p p   据介绍,早在1994年公司成立之前,公司总经理沈波就开始与当时国内最大的试验机生产基地济南试验机厂合作,助其研究和开发相应的试验机控制系统及配套产品,多年来在试验机行业内积累了丰厚的技术资源。 /p p   2001年,朗杰公司注册成立并成为一家专注于质量控制和工业现场自动化领域,提供精密测控产品和专业增值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十余年来先后获得国家3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并于2010年获评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有一万多套测控产品在世界各地稳定运行,为数以千计的客户成功实施专业测试解决方案。公司总部位于杭州,在济南设有办事处,现有员工近40人,其中约20人为专业研发人员。 /p p   深耕试验机测控领域近二十年,朗杰公司与国内大部分知名试验机厂家建立了多种层次的长期合作关系,成为试验机行业中配套品种最多、市场占有率领先的独立控制器供应商。其试验机控制系统涵盖疲劳、冲击、振动、拉伸、压缩、剪切、弯曲、扭转等,非标软件开发,多轴多路控制系统。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产品创新 /strong /span /p p   朗杰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试验机行业、生产自动化、教学实验室等测控领域。威程系列控制器已经在试验机行业享有十多年的良好声誉,代龙控制器系列在伺服、振动、冲击等高端动态试验领域处于国内领先,飞利系列控制器则着眼于互联网时代轻便型数据终端。DynaTest系列动态测试软件和MaxTest系列万能试验软件给客户带来更多的技术增值。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a259ff89-2c3b-4919-a31c-dd252e021556.jpg" title=" 未标题-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参观产品 /p p   谈到产品研发,沈总表示,朗杰公司的创新理念并不局限于单个产品的开发,而是构想一个广泛的应用场景,搭建技术平台,基于技术平台来开发产品。早前,公司针对试验机行业需求开发了UTK开放式技术平台并研制生产了UTK套件系列虚拟仪器系统、MaxTC?系列网络型万能试验机测控仪、MaxTest& reg 系列试验机控制软件、DynaImpact?仪器化冲击试验机控制系统等。为了拓展测控应用领域,满足更为严格的现场测试需求,朗杰公司又开发了更为可靠、灵活、集成互联同时足够简洁快速的新一代开放式测控开发平台ISD智能测控平台,并推出了代龙900/700、飞利500等新系列智能产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7320d65a-5b6e-4f90-aaac-58c411dd2be0.jpg" title=" 5300bd43b0f717b2d6f70bde181b6b76.png" width=" 450" height=" 226"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代龙700伺服控制器 /p p   代龙700控制器包括DSP+FPGA+ARM三核主控体系、滑膜变结构闭环伺服控制、C-PAD人机交互、CAN现场通讯、ISD智能开发平台。高速动态数据采集和实时控制运算能力,测控速率达10000Hz,主要应用于动、静态电液伺服微机控制试验机。在测控产品中,代龙700首次采用CAN总线通讯,更加方便、可靠、性能稳定,可长期用于工业生产中。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企业发展 /strong /span /p p   沈总表示,朗杰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向高技术服务型企业转型。试验机客户分布在各行各业,涉及标准颇多,因而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很多,如实验室方案策划、旧设备的改造升级以及现场安装调试和维护等。朗杰公司在业内首创了智动力品牌商业化服务,利用公司的综合技术优势,包括多专业的研发和工程团队、UTK和ISD测控技术平台、InterMax组网技术,为客户提供方案咨询及设计、定制及开发、现场安装调试、委托测试等全方位增值服务。 /p p   同时,公司还将逐渐由设备供应商向信息服务商靠拢。对试验机用户来说,真正有用的不是控制器或软件,而是数据。沈总表示,公司未来的控制器或将免费提供,收费的只是数据服务。公司下一步将加大在互联网、数据库建设方面的投入,以期实现现场测控网络、在线化,发挥测控数据的后期价值。 /p p   在交流过程中,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高级顾问闫增序、展览交流部主任郭志勇、仪器信息网副总经理赵鑫分别对针对朗杰测控的资本构成、市场定位、长期发展规划、产品质量考核体系、主要面临问题、国产控制器厂商的发展痛点等进行了询问交流,对朗杰测控的扎实技术基础表示了肯定,并针对企业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6d64789e-1a24-4849-9932-f70c3e3fa5fb.jpg" title=" DSC0622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合影留念(左至右:朗杰公司客户关系部经理江天豪,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展览交流部主任郭志勇,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高级顾问闫增序,朗杰公司总经理沈波、仪器信息网副总经理赵鑫) /p p style=" white-space: normal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附:国产仪器腾飞行动“创新100”介绍 /strong /span /span /p p style=" white-space: normal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为秉承“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宗旨,在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的指导下,仪器信息网于2018年启动“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项目,筛选一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仪器厂商,通过公益性的报道、走访、调研,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帮一把”,助力国产仪器中小厂商腾飞发展。 /span /p p style=" white-space: normal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一、“创新100”入选标准 /strong /span /p p style=" white-space: normal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 企业主营业务为科学仪器 /span /p p style=" white-space: normal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 企业主营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创新性 /span /p p style=" white-space: normal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3) 企业总部设在中国 /span /p p style=" white-space: normal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4) 企业科学仪器产品的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下 /span /p p style=" white-space: normal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5) 企业需是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器信息网会员之一。 /span /p p style=" white-space: normal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二、“创新100”申报流程 /strong /span /p p style=" white-space: normal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国产仪器腾飞行动“创新100”筛选流程包含以下环节:企业在线申报——企业创新能力审核——公益报道服务——线下资源对接——最具成长潜力企业评选。 /span /p p style=" white-space: normal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三、“创新100”报名方式 br/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7d8e7f1b-0d64-4f37-91ca-524fa4890e27.jpg" title=" “创新100”预报名表单_副本.jpg" alt=" “创新100”预报名表单_副本.jpg" / /p p style=" white-space: normal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255, 0, 0) " 扫描二维码填写申请表,完成“创新100”预报名。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pan /p
  • 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验收:8年风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迎来国产质谱新时代
    2019年7月10日,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1年首批启动项目——“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系统的研制及其在痕量有机物分析中的应用(2011YQ060084)”综合验收会议在杭州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柴之芳院士等专家组成了项目综合验收专家组,根据该项目的汇报内容进行了综合验收。验收会议由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主持,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科技处组织,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黄业茹研究员进行项目汇报,综合验收专家组对本次会议进行指导、评审。专家组分别对项目验收材料、项目目标完成情况、项目考核指标完成情况、项目成果应用推广和发挥作用、工程化与产业化情况等进行了验收。经过听取汇报、资料审查、生产线实地考察和质询,专家组成员就项目相关情况进行深入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验收材料齐全,整体符合验收要求,研究成果达到任务书中各项考核指标,并且已具备工程化及产业化能力,一致同意通过验收。01项 目 背 景◆ ◆ ◆该项目由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牵头,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谱育科技”)研发团队承担了该项目的仪器研发及产业化工作,该项目的参与单位还有清华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该专项围绕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针对复杂体系中痕量有机物高通量、高灵敏度和自动化检测需求,研制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系统产品和配套自动化前处理装置及其它关键部件,开发基于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系统的痕量有机物分析平台,在环境监测、环境生态毒理学、食品安全和蛋白组学等领域开展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实现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系统的国产化和产业化。02课 题 内 容◆ ◆ ◆谱育科技研发技术团队负责该项目中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器研发和产业化任务,攻克了高稳定度电喷雾离子源技术、高速碰撞反应池技术、射频驱动电源技术、串联质谱技术等核心技术;开发了三重四极杆质谱仪控制分析软件和数据分析软件;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和高通量三重四极杆质谱仪产品,建立了规划化生产线,实现了批量生产和销售。03应 用 成 果◆ ◆ ◆三重四极杆质谱仪产品样机已经分别提供给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及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进行了应用测试,获得了测试单位的一致好评,完成了环境领域、食品安全领域、生态环境DNA损伤以及蛋白质组学领域等4大类样品的应用方法研究,形成了覆盖生态毒理学、蛋白质组学、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应用领域的4个示范基地,并在临床医学检测和疾病诊断等领域实现了应用突破。该专项项目的实施,加快了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国产化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端分析仪器行业技术水平的进步,打破了国外产品在该领域的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促进了环境监测、环境生态毒理学、食品安全和蛋白质组学等众多领域的科学研究。谱育科技作为高端质谱分析仪器研制商,立志做未来实验室探索者和高端分析仪器国产化推动者。接下来,谱育科技仍将秉承基于用户需求的深度研发,为中国用户服务,为实现在高端分析仪器领域占 有一席之地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 2021重大仪器专项申报指南:开发核心部件国产化的核磁共振波谱仪
    日前,1月28日,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发布“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文件中指出,2021 年,本重点专项围绕科学仪器、科研试剂、实验动物和科学数据等四个方向进行布局,拟支持45 个研究方向。在科研仪器方向的高端通用科学仪器工程化及应用开发方面共包括辉光放电质谱仪、第三代基因测序仪、超高分辨活细胞成像显微镜、核磁共振波谱仪、宽频带取样示波器、高灵敏手性物质离子迁移谱与质谱联用仪、复杂微结构三维光学显微测量仪、聚焦离子束/电子束双束显微镜、高性能流式细胞分选仪9个方向。  其中,核磁共振波谱仪方向研究内容如下:针对化学分析、生物分子结构、代谢混合物组分等检测需求,突破超高场稳态磁体设计与制造、高精度磁共振谱仪控制、高效射频激发与接收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核磁共振波谱仪产品,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实现在化学化工、生命医学、食品制药和环境能源等领域的应用。  相关的考核指标如下:  磁场强度≥14 T 室温孔径≥50 mm 磁场稳定度≤9 Hz/h;磁场均匀度≤0.05 ppm 支持多核素频谱分析范围1H、13C、15N、31P、129Xe 等 射频带宽50~650 MHz;波谱频率分辨率≤0.003 Hz 射频发射通道数≥2 通道 液氦补充时间≥150 天。项目完成时通过可靠性测试和第三方异地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3000 小时,技术就绪度不低于8级 至少应用于2 个领域或行业。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经指定用户试用,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另外在核心关键部件开发及应用方面,特别详细阐述了磁共振成像低温探头方向的研究内容:开发磁共振成像低温探头,突破高密度射频 12 阵列、超低温制冷系统、低噪声前置放大等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质量稳定可靠的部件产品,实现在高场磁共振成像仪、 波谱分析仪等仪器的应用。  考核指标:通道数≥2;扫描孔径≥2 cm;射频探头匹配 ≤-15 dB;探头温度≤30 K;前置放大器噪声系数≤1 dB;灵敏 度提高(低温/常温)≥4 倍。项目完成时通过可靠性测试和 第三方异地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 小时,技术就绪 度达到9 级;至少应用于2 类仪器。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批量 生产能力,经指定用户试用,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详细内容请查看附件:“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pdf
  • 48小时!国产电镜技术进入“小时级开发”时代,开启中国速度
    8小时拆立交桥,10天建医院,这是“基建狂魔”让外国惊呼的中国速度。如今,这样的中国速度也在科研领域上演。日前,国产电镜厂商纳克微束,仅用时48小时,即完成了从能谱仪(EDS)到货到自主研发产品上的软硬件集成开发调试全过程!往往这样的研发任务,欧美厂商需要3-4个月才能完成所有集成调试工作。纳克微束的工程师们经过前期充分准备和周密部署,对自己开发的产品充满信心。在没有太多多余操作情况下:“小时级”发现问题——“小时级”解决方案——“小时级”验证解决,用干净利落的行动证明,我国科学仪器技术领域正在飞速的进步,率先进入“小时级开发”新时代。(能谱仪面扫成像图)分析型扫描电镜作为大型综合分析表征技术平台,其中最常用的分析附件便是能谱仪(EDS)。它是在真空室下通过电子束轰击样品表面,激发物质发射出特征x射线,根据特征x射线的波长,定性与半定量分析元素周期表中B-U的元素,进而完成样品表面微区定性或半定量分析。能谱仪被广泛应用于表面化学分析、分子结构、新材料、催化剂等科研领域。通常,从欧美厂商进口的能谱仪在国外电镜厂商原厂的集成开发环节至少耗时3~4个月,而对于国内电镜生产企业,进口电镜附件安装适配的研发周期就更加漫长。作为国产扫描电镜技术引领的企业,纳克微束日前将集成国外某厂商的新型能谱仪的设计调试时间率先缩短至以小时计算,应用技术开发能力远超国内外同行业水平。(48小时内完成能谱仪集成设计开发,能量分辨率达124eV) 长期以来,国产科学仪器的研发、生产、制造依赖国外先进经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纳克微束专注于以(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为代表产品的综合性显微成像解决方案的技术开发与探索,打造可以对标主流进口厂商的全品类电镜制造商。作为上市央企钢研纳克(股票代码300797)的控股子公司,也是钢研纳克在高端科学仪器领域的重点布局企业,实现了从分析仪器到科学仪器的板块跨越,使其成为国内仪器公司中技术领域覆盖最为全面的原创型高精尖技术企业。同时,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电子显微镜产品的上市公司,钢研纳克携手纳克微束正努力打破高端科学仪器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的现状,利用上市公司平台优势和央企技术策源地的原创能力,以技术路径与创新路径双轮驱动,助力我国科学与技术硬实力提升,打赢关键技术“卡脖子”攻坚战。该团队研发人员占比超过60%,通过十余年成熟的技术积淀及团队创新能力,在设计理念、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等方面超前布局,着力将国产电镜从传统、低端成像工具,发展为世界级综合显微分析“大平台”,实现国产替代乃至国产超越。今年11月1日,纳克微束发布了国内首款可搭载聚焦离子束(FIB)模块的大型场发射电镜平台——FE-1050系列国产扫描电镜“新旗舰”机型,实现了高端国产仪器生产、制造的突围。如今,纳克微束实现能谱仪集成设计“小时级开发”,代表了中国高端仪器厂商的创新实力和科研速度。相信经过国内厂商的不懈努力,终将推动中国高端仪器行业实现从“跟随”到“领跑”的跨越。
  • 国产仪器亮剑基因测序市场——访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DNA序列测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常务副主任任鲁风
    &ldquo 古代剑客和高手狭路相逢,假定这个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你明知不敌该怎么办?是转身逃走还是求饶?当然不能退缩,要不你凭什么当剑客?这就对了,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这叫亮剑,没这个勇气你就别当剑客。倒在对手剑下算不上丢脸,那叫虽败犹荣。&rdquo   &mdash &mdash 摘自电视剧《亮剑》   尽管近年来大家对于基因测序的关注越来越高,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这一领域也表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单就产前诊断这一应用领域的市场,据估算就在150亿元左右。然而,面对这样一块大蛋糕,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在有上百家企业提供基因测序服务,但是基因测序仪器的主要供应商却只有Illumina和Life Technologies(现被Thermo Fisher公司收购)这两家。而且这两家供应商不仅垄断着中国的市场,它们在全球基因测序仪器市场的占有率也接近90%。   面对如此强劲的竞争对手,国内依然有数家单位多年来执着于基因测序仪的研发。就在今年4月,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和吉林中科紫鑫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新一代基因测序仪样机正式亮相。   国产化任重道远   由于处于垄断地位,国外的基因测序仪器及试剂在中国的售价往往高于本国,在国外进行整个测序的费用在中国也许只够买试剂。作为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仪器试剂供应商,Illumina的试剂价格每年在全球涨价4%。华大基因曾在2010年购买了128台Illumina的HiSeq 2000测序仪,但却因为试剂价格的原因,和Illumina的合作逐渐疏远。之后华大基因收购了美国Complete Genomics(CG)公司,并开始了和Life Technologies的合作。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DNA序列测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任鲁风博士说:&ldquo 对我们来说,要改变受制于人的市场格局,并且为国内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实现基因测序仪国产化十分重要。&rdquo 任鲁风与国产新一代基因测序仪样机   说到北京基因组所和紫鑫药业的合作,虽然他们是在2013年10月29日的国际基因组学大会开幕式现场签订《测序仪项目产业转化投资意向书》,共同开发基因测序仪。但实际双方从2010年开始,就在中国人参基因组计划中开展合作。或许正是由于前期合作所建立的信任,以及对于基因测序市场前景的乐观看法,促使紫鑫药业敢于投入大量资金,力促基因测序仪的国产化。据介绍,在这个项目当中,中科紫鑫计划投资金额达到1亿元,前期投资2000万已经到位,并计划今年在吉林建设年产量在500-1000台的基因测序仪生产线。   与用户结合的产品研发之路   该新一代基因测序仪采用了焦磷酸发光测序技术,采用的是与Roche454类似的基因测序技术,测序读长现在可突破750bp,进一步优化处理后,可达到1000bp,单次测序最大通量为400M,最多可获得40万条reads。任鲁风说:&ldquo 2011年,我们就用该产品样机进行过细菌测序,并发表了文章,国内到现在还没有哪家单位像我们这样&lsquo 秀&rsquo 过自己的仪器。&rdquo   据了解,该基因测序仪的芯片还有数据分析软件等都将实现国产化,其成本低于进口设备的1/3以上,应用成本低于进口设备的1/5以上。该仪器现已经获得了8项授权专利,主要集中于原理技术,今年还计划要提出100项专利申请。   任鲁风介绍说:&ldquo 这台仪器样机研制成功后,最早是和一家制药企业合作,分析了某种工程菌的序列信息。今年下半年我们计划完成中试工艺的研发,推出20台试用机,在包括医疗、检验检疫、疾病防控、高校、科研院所等20家应用单位进行免费的测试使用。测试工作主要包括对系统性能的优化和改进,以及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进行应用产品的共同开发,即在基础试剂产品的平台上衍生出一系列专用型试剂产品,并开发相应的数据分析算法和数据库,实现测序技术实践应用的全面解决方案。&rdquo   让20家单位试用,除了产品开发的需要外,任鲁风说:&ldquo 我们希望让大家来评价这台仪器到底好用不好用。国产仪器总是要有一个被用户认可的过程,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尽力提高仪器的稳定性,让用户认可。有很多国产仪器一开始做就粗制滥造,直接打击了用户对国产仪器的信心。&rdquo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第二代测序仪只能对扩增后的序列进行并行测序,因而能够对单个DNA分子进行测序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得到众多研究单位的关注。对此,任鲁风表示:&ldquo 第三代基因测序仪有着更快的数据读取速度,我们也曾想过开发这类仪器,但是后来还是打算先不做。因为该技术有一个严重的缺点,测序的准确性不足,目前还只有85%左右。所以我们接下来的计划还是以第二代测序技术为主,明年我们将开发采用半导体技术测序的仪器,读长可突破2000bp,原始准确率达到99.9%,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如果顺利,预计2016年底能出样机。&rdquo 国产新一代基因测序仪团队人员合影   市场很大,责任更大   基因测序的市场可以说无限大,而对于临床诊断这一基因测序仪的主要应用领域,虽然有着潜在的市场,但目前的情形却不容乐观。美国FDA去年年底暂停了个人基因检测服务公司23andMe的健康分析业务,国家卫计委和食药监总局在今年春节后也叫停了基因测序仪的临床应用,宣布包括产前基因检测在内的所有医疗技术需要应用的检测仪器、诊断试剂和相关医用软件等产品,如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监护、治疗监测、健康状态评价和遗传性疾病的预测,需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批注册,要求相关产品都进行严格的申报,拿到注册证后才能应用于临床。   &ldquo 临床诊断的市场很大,但是责任也很大,可以说临床无小事,所以我一直对进入这一应用领域不是很积极。目前,我国基因测序仪应用于临床诊断还没有标准,大家所用的技术、方法、设备、试剂都没有经过CFDA的认证,这样风险也很大,所以国家叫停是必要的。&rdquo 任鲁风说道。   面对国家的叫停,为了加快审批注册的速度,Illumina和Life Technologies都选择和国内的测序服务公司合作进行贴牌生产,如:Illumina正在同贝瑞和康合作生产新型测序仪,Life Technologies则与华大基因及达安基因合作开发基于Ion Proton测序平台的新产品。这种模式的产品虽然用的是国外的仪器及技术,但申报CFDA走的却是国产仪器设备的通道,申报与审批相对比较快。如果进展顺利,国内这种仪器设备的正常审核时间约为1-1.5年。   由于基因测序仪是开放平台,可以开展几乎全方位的各种临床测序应用,在医院采购后,就很难短期内被替换掉了。当国家叫停基因测序仪的临床应用时,我们还曾揣测除了整顿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市场外,也许还另有深意。趁国家叫停基因测序之际,恰好有利于国内相关企业实现产业化,弥补其进入市场较晚的劣势。然而,面对进口仪器的这种 &ldquo 国产化&rdquo 进攻策略,国产测序仪的劣势就更明显了,如果错失时机无疑将付出更大的代价。   任鲁风说:&ldquo 我们以前总说狼来了,这回是狼真来了。大家一直在说国产,结果叫来一群披着国产仪器外衣的狼。当然,这也给我们更大的压力和动力去做好我们的基因测序仪。&rdquo 采访合影 (中为北京基因组研究所DNA序列测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常务副主任任鲁风)   后记   在本文将要完稿时,笔者得到消息,2014年6月25日紫鑫药业发布公告称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合作的基因测序仪产业化项目再向前推进一程。紫鑫药业收到基因组研究所通知,基因组研究所已完成对相关资产的评估工作,并完成向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办理国有资产产权备案登记等相关手续,基因组研究所已完成与紫鑫药业共同开发基因测序仪项目意向合作的内部决策程序,尚需公司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后即可实施。
  • 国产仪器发展座谈会引国产仪器进顶级实验室
    仪器信息网讯 由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于2012年先后同仪器信息网联合主办的“国产仪器发展座谈会”,目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据了解,通过会议数家国产仪器厂商的产品进入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实验室。其中上海屹尧仪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屹尧科技”)同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合作就是其中之一。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其检测业务主要是对进出口商品进行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工作,对检测仪器的测量精度、稳定性和时效性要求很高。国产仪器厂商与检验检疫系统相关人员的沟通相对很少,信息交流不是很通畅,国产仪器在检验检疫系统的占有率相对较少。   为了促进国产仪器厂商与检验检疫系统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推动国产仪器设备自主研发和推广示范应用。2012年5月和9月,仪器信息网先后同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主办了“国产仪器发展座谈会”活动。   屹尧科技总经理倪晨杰说,“全自动固相萃取仪是屹尧科技推出的一款新产品,我们一直希望能和一些高端实验室合作,但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通过‘国产仪器发展座谈会’这个平台,我们同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取得了联系,双方经过多次技术交流,最终在2012年11月正式签订了协议。”   “屹尧科技将一台全自动固相萃取仪放在了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理化实验室,用来进行动植物和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检测、兽药残留检测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开发和验证”。   “目前双方的合作已经近6个月,初步完成了一些农药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开发,接下来将要进行兽药残留检测方法开发。通过合作我们的仪器性能获得了对方的认可,后来我们又向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推荐了屹尧科技的全密闭超高压微波消解仪,用于奶粉中碘元素的检测,对方也非常满意。”倪晨杰说。   倪晨杰分析说,同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合作能够成功一方面源于“国产仪器发展座谈会”这个平台,另一方面质检总局开始对国产仪器持开放支持的态度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当然,我们的仪器质量确实要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否则合作只能让这些高端实验室更加排斥国产仪器。   国产仪器成功入驻高端实验室,不仅用事实改变了大家一直以来对国产仪器的不信任态度,而且对于促进国产仪器今后更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测样品种类多,应用水平在国内领先,而且实验室内拥有世界领先的仪器,屹尧科技的研发人员在每天的交流中学到了非常多的技术,包括国外同类仪器先进的设计理念。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实验室对仪器的质量要求比较高,如果我们的仪器在这样的高端实验室应用良好,等于从客户角度证明了我们的仪器质量非常可靠,这样我们向其他实验室推广仪器也会容易许多。”倪晨杰说。   据了解,目前已有多个参与了“国产仪器座谈会”的企业与实验室达成了包括合作开发立项、仪器验证甚至仪器销售意向。仪器信息网还将陆续组织国产仪器企业与国内高端实验室的“面对面”合作洽谈。 撰稿:秦丽娟   相关新闻:   国产仪器验证与评价推介会将首现科博会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产仪器发展座谈会成功召开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产仪器发展座谈会成功召开   附录:   上海屹尧仪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http://www.preekem.com/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http://www.shciq.gov.cn/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http://www.bjciq.gov.cn/
  •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即将启动
    记者近日从科技部获悉,2013年度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即将启动。业内人士认为,专项将增强科学仪器设备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本土龙头企业的竞争力。   科技部要求,结合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的特点,以及我国科学仪器设备产业发展实际,强化风险共担机制,对企业牵头的项目,探索财政资助节点改革。具体方式是先立项,项目前半段主要由承担单位自筹经费实施,专项经费资助10% 经中期评估确认,有继续开发意义的,后半段再主要由专项经费给予支持。根据项目执行进度和绩效,拨付专项经费。   科技部明确提出,仪器专项以市场前景广泛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应用为目标。一般的仪器原理和方法研究,商业化前景不明确的仪器开发工作,不属于仪器专项范畴。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政府对空气质量越来越重视,今后高质量监测仪器有望成为开发专项的重点支持领域之一。根据有关资料,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任务中,496个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点安装的PM2.5设备,国产仪器仅占15%的份额。   对国产监测仪器而言,目前已经有雪迪龙、聚光科技、先河环保和天瑞仪器涉及监测仪器领域。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相关上市公司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但是这只代表现有水平。在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今后的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 “十一五”科学仪器设备研制开发项目通过验收
    相关新闻:“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与开发”项目汇总   2011年12月30日科技部条件财务司组织相关专家对质检总局组织实施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与开发”项目(项目编号2006BAK03A00)进行了验收。专家组通过审阅有关验收材料、听取项目组汇报,并在质询和讨论的基础上,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项目验收。   项目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大需求,重点安排环境、食品安全、能源、生命科学以及生物技术等密切相关的领域,对科技、经济和人民生活有重大影响的科学仪器设备共性技术和专用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示范。提升国产科学仪器研究开发水平,推动国产科学仪器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项目设置“分析测试仪器关键部件的研制与开发”、“生命科学实验室仪器的研制与开发”、“监测检测专业仪器产业化示范”和“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研发”四个领域共计24个课题,涉及单位75家,参与人员1000余人。   该项目攻克了一批生产工艺中的技术瓶颈,实现高性能元素灯、氘灯、中阶梯光栅和平面全息光栅、大功率激光器、高效液相色谱填料及色谱柱、气相色谱电子流量压力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产品性能大幅提升,加快了我国科学仪器的研发步伐,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提高了部分光谱、色谱等通用仪器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将逐步替代进口。 该项目在产业化示范方面卓有成效。研制开发了大气污染应急便携式现场快速检测仪、水质在线连续自动监测仪、药物溶出度仪、小型台式及车载应急检测气相-(四极杆)质谱联用仪、食品、空气、水质现场专用检测仪等20余种,并实现了批量生产,有效推动监测检测仪器市场的快速发展。   该项目在生命科学仪器领域在色谱--质谱联用接口等关键技术和部件方面取得突破进展,建了蛋白质分析测定和鉴定分析方法 天研制然物质分离、纯化和制备实验室设备,实现了实验设备的独立工作和任意组合 研制出国内第一台SPRI商品样机,探索和建立了多种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微点阵的SPRI生化分析方法。该项目中“核磁共振找水仪”、“高准确度频率仪”、“核磁共振谱仪”等大型精密仪器的研制,在高端仪器国产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该项目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从事科学仪器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工艺制作老、中、青相结合的技术骨干和团队,推动建立了一批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基地,提升了国产仪器研究研发水平,推动国产科学仪器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 “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器开发及产业化”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项目评估会议召开!
    我国是原子荧光光谱(AFS)技术、生产、应用的大国强国。如今,已有十余家原子荧光光谱仪生产商和上百种不同型号和用途的原子荧光光谱仪,其年销量在2500台以上,颁布的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也有百余项。原子荧光光谱方法广泛应用于食品、农产品、环境检测、水质监测等领域,也是众多实验室的常规分析方法,更是进入国家级实验室为数不多的国产仪器!然而,原子荧光光谱仪器仍存在光谱干扰和散射干扰等问题,对其更深入研究开发势在必行,国家也特别关注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2016年,北京博晖创生物电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承担了“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项目——“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器开发及产业化”。经过5年的时间,2021年9月24日上午9点,“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器开发及产业化”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项目评估会议在北京博晖创生物电技术集团股份有限(以下简称博晖创新)举办,多位专家参与了项目评估,并给出了专业性修改建议。项目评估会现场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王锋研究员、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张经华研究员、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欧阳劲松教授级高工、中国疾控中心闫慧芳研究员、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主任黄华高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食品化妆品检定所曹进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王圣瑞研究员等组成了此次评估会的专家组。本次评估会议由项目总负责人博晖创新首席科学家周志恒开场主持,博晖创新运营总裁王玮先生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谢正文处长分别致辞。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裁 王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谢正文处长江桂斌院士主持项目及任务介绍环节,期间还由相关人员带领各位专家参观了项目样机和关键部件。分任务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该承担任务完成情况、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经费执行情况等后,专家质询讨论形成了专家意见,最后由推荐单位总结发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设立了如下目标:研制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克服原子荧光光谱仪光谱干扰、散射干扰,提高仪器长期稳定性;在食品、农产品等领域建立重点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新检测方法,形成标准操作规程,开展应用示范;达到小批量试产要求,在项目验收后3年内达到3200万销售额;提升原子荧光产业竞争力,促进国际认可,获得更大市场空间。分任务承担单位、研究内容及负责人任务研究内容承担单位任务负责人一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总体设计、系统集成及工程化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周志恒二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系统稳定技术开发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舒迪三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测控系统及软件开发吉林大学田地四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光学系统开发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研究所于宏柱五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在进出口高关注食品中重金属监测的应用示范检科院食品所雍炜六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在农业领域高风险样品中重金属监测的应用示范农科院质标所毛雪飞左一: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周志恒 右一: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舒迪左二:吉林大学 田地 右二: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研究所 于宏柱左三: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所 雍炜 右三: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毛雪飞经过5年的不断努力,项目组开发了预激发及灯泡高能量技术,研制了汞、砷、铅、镉、硒5种无极放电灯及配套的控制器;开发了非损失能力取样技术,研制了激发光源漂移校正部件;开发了摆扫刻蚀技术,研制了高衍射效率凹面光栅;开发了DMD窗口无损更换技术,研制了高紫外反射率DMD器件和配套的专用设备;研制了专用数字微镜控制器、色散信号采集器和测控系统,开发了分析测试软件;研制了工程化样机7台,建设了300m2生产车间,具有年产100台的生产能力;完成了在食品和农业的应用方法6套和标准操作规程6套,并提供8家单位的验证报告,其中异地验证测试报告4份、可靠性测试报告1份。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7项、软件著作权3份;发表论文17篇,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9名。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完成了任务书的研究内容,达到了考核指标。与会者参观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关键部件与会者合影
  • 达锐斯等仪器公司用心研发产品 国产仪器助力工业化转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根据科技的发展史可以看出,科学仪器是进行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工具,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基本,从某种意义上讲,科研仪器的先进程度代表着科学技术的高度。但我国的一些高端仪器一直依赖着进口,因此,自身掌握高端仪器的核心技术科技变得刻不容缓。现在,越来越多的国产仪器企业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比如在各个领域行业生产中所需要用到的浓度计,用于测量产品在制作过程中不同物质的浓度含量,在线浓度计不仅能实现对物质浓度的在线实时监测,还能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浪费,节约成本,对于生产来说具有很多的实际价值。先前,国内使用的在线浓度计这种高精度仪器也都依赖于进口,而现在,许多国产浓度计企业也涌入了赛道,这对于国产高端仪器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比如DERACE(达锐斯),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仪器公司,致力于提供多种物质的浓度快速检测方案,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除了相关企业的不断出现,近年来,我国对科学仪器的创新和研发也有着高度的重视,在各种的政策、计划的支持下,我国仪器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已初见成效,显示出了我国对于加快突破高端仪器核心技术的决心。随着我国信息、医疗、材料等各个领域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我们对国产高端仪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端科学仪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基于目前中国经济的高质量转型与政策的持续支持,近年来许多国产高端科学仪器实现了自主研制。只要继续努力,国家的工业化转型进程也可以更进一步。
  • 国产仪器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9月11日,由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北京局”)、仪器信息网(www.instrument.com.cn)、我要测网(www.woyaoce.cn)联合主办的“实验室开放日暨国产仪器发展座谈会”活动在北京局举行。本次会议旨在加强质检部门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促进国产仪器厂商与检验检疫系统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推动国产仪器设备自主研发和推广示范应用。 会议现场   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大检验检测技术和检测装备的研发力度,推进重点仪器、关键检测设备的国产化进程,加快快速检测仪器设备、方法的筛选、推广和应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明确要求,“重视科学仪器与设备对科学研究的作用,加强科学仪器设备及检测技术的自主研究开发”,国家质检总局也提出了质检科技要拓展服务功能、主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及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要求。为响应国家有关部门对自主研发国产科研仪器的要求,北京局结合自身特点、研发优势等,提出了包括国产设备验证、共同合作开发、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多个方面的合作意向,这是不多见的国产厂商与国内高端实验室的“亲密接触”。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殷祥刚博士、国家认监委科技与标准管理部副主任刘仲书、北京局副局长王大路、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郭晓维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局相关实验室领导、技术骨干及十余家知名国产仪器厂商负责人或代表等50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北京局科技处处长刘来福、仪器信息网总经理唐海霞共同主持。   北京局副局长王大路介绍了北京局的基本情况,在讲话中谈到,北京局拥有食品安全和动、植物,以及机电、纺织品、玩具、医学和金属等9大类具有国际水平的实验室,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计划项目49项,国家质检总局科研计划项目161项,北京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6项,主持国家质检公益性项目6项,获得国家标准立项60项,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立项215项,实现了检验检疫领域全覆盖。对于此次会议的期望,王大路谈到,此次会议主要是要大力推进国产化检测仪器设备的有关要求,以国产化检测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验证、制标、应用为主题,搭建国产化检测仪器设备研发和应用的对接平台。 北京局副局长 王大路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 殷祥刚 国家认监委科技与标准管理部副主任 刘仲书 北京局科技处处长刘来福主持会议   北京局科技处副处长赵靖敏在讲话中透露,在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的主导下,质检系统正在启动‘国家大型检测仪器设备联盟’工作,联盟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建立一套支撑国产仪器设备发展全过程链的技术服务体系,北京局科技处成为联盟秘书处。 北京局科技处副处长 赵靖敏 北京局技术中心主任 周琦   北京局技术中心纺织实验室主任王强介绍了助力国产仪器设备发展的具体工作思路:一是帮助国产仪器厂商进行仪器验证。北京局拥有高素质技术人员和大量世界先进的检测设备,涉及不同的业务领域和不同类型的样品,并参与到了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很好地帮助仪器厂商开展仪器验证工作。二是与仪器厂商共同进行仪器设备的研发。作为仪器需求方,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了解并可以向仪器厂商反馈自身对仪器的使用心得及使用需求,并有一定的仪器研发基础及研发成果,可以与国产仪器厂商合作进行仪器研发。 北京局技术中心纺织实验室主任 王强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郭晓维在会上表示,北京局作为重要的政府测试机构及仪器用户单位之一,主动发起此次会议,且充分表达了与国产仪器厂商的合作意愿,此举无疑给我国仪器行业带来更多信心,希望未来双方能取得良好的合作和丰硕的合作成果。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郭晓维   据了解,北京局在助力国产仪器设备发展方面已经付诸行动,目前已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用于现场、快速、准确测定的原子光谱分析系统”的子课题“进出口产品的检测方法的开发和验证”的研究任务。此次课题的合作对象就是国产仪器厂商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目前该课题合作情况良好,北京吉天市场部经理黄荣在会上简要介绍了合作现状,并期待未来能和北京局展开更多更深入的合作。 北京吉天市场部经理黄荣介绍该公司与北京局的合作情况   会上,北京吉天、北分瑞利、天瑞仪器、普析通用、钢研纳克、海光仪器、普立泰科、莱伯泰科、上海屹尧、奥美泰克、华安麦科、东西分析、聚光科技和勤邦生物等国产仪器厂商还简要介绍了其公司概况、核心技术和产品以及仪器研制思路等,加深了北京局相关领导及技术骨干对国产仪器厂商及其产品的认识和了解。国产仪器厂商代表纷纷表示,此前很少参加这样的会议,该会不仅为其与北京局双方加深了解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也充分感受到政府、检验检疫系统对国产仪器设备发展的重视,希望有机会能与北京局就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验证、制标、应用等工作开展多角度的合作(以下为部分发言企业代表)。 部分国产仪器厂商代表发言    会议期间,各厂商代表以及仪器信息网、我要测网参会人员等还参观了北京局实验室,部分企业并就下一步的深度合作作了洽谈交流。 现场交流 与会国产仪器厂商参观北京局实验室      附录: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http://www.bjciq.gov.cn
  • "重引进,轻开发":自主尖端仪器为何难觅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科学家取得的科研成果越来越多,但有一个现象引起了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朱星的注意:“我们取得的许多成果是依靠外国生产的仪器设备完成的。”   在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专项课题支持下,朱星主持对国内科学仪器研发现状做了系统调研,长达100多页的调研报告揭示这样一个结果:目前我国的科学仪器研究和制造,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逐步拉大,对国外仪器依赖度逐年增高。   另一方面,“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科学仪器。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仪器研发技术,就掌握了科技发展的主动权。”朱星说。   多跟踪模仿,少原始创新――购置和自主研发投入比例严重失调   目前,我国科学仪器购置和自主研发投入比例严重失调。近年来科学仪器行业重引进、轻自主开发的现象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90%以上科学仪器依赖进口,去年购置进口仪器金额达到近千亿元,但科学仪器自主创新投入却严重不足。   “我国科学仪器行业的另一个问题是多跟踪模仿、少原始创新。而且由于我国科学仪器企业的研发能力较弱,大部分技术都是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来承担,成果转化率不高。”一位业内人士说。   据记者了解,一种原创性科学仪器设备从原理提出到形成成熟产品往往需要十多年,而现有的科学仪器设备自主研发支持方式是按照传统的科技计划方式设立项目,一般实施周期较短,通常仅数年,很多工作难以系统化实施,制约了原创性科学仪器设备产业化发展。另外,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分析测试中心等也较少开展科学仪器设备自主研发。   与此同时,据记者调查,一些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重研究人员,轻技术支撑人员”的现象比较普遍,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实验工程技术人员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影响了仪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很多人被外国大公司挖走,或者转入研究行列。   就国内生产科研仪器的企业而言,目前,企业数量多、小而全,但核心竞争力弱。我国科学仪器生产厂家近千家,大部分产值都低于1000万元,产值上亿元的却不多,并且自主研发能力弱,产品单一。   有关专家表示, “与国外大公司相比,我们与科学仪器设备相关的配套体系没有完善起来,即使一些技术问题解决了,也只能停留在图纸和样机阶段,无法迅速实现产业化。”   对于科研仪器存在的现状和问题,专家分析认为,我国促进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具体表现在产学研用结合都是在较浅层次的合作,缺乏长期性、战略性的合作机制,研发脱离用户需求。   正视差距,整合资源――重点建设一批科研仪器工程化基地   专家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谁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谁就有了科技发展的优先权、人民健康的保障权、经济交往中商业标准的制定权以及控制突发事件的主动权。   值得欣慰的是,尽管目前我国的科学仪器研究和制造与世界有巨大差距,但毕竟已经起步,并显露出良好状态。中科院物理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年,物理所在引进国外先进仪器设备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制定自己的大型科学仪器研制计划,提出要独立设计、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5年内在市场上买不到的世界最尖端仪器。   令人振奋的是,近年来我国已经有一批自主创新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和产品开始走向国外,如我国原创原子荧光光谱仪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仪器已经批量进入欧美市场。还有一大批自主研制成功的科学仪器设备,打破了外国产品的垄断。如,在东西电子分析仪器公司自主研发的我国第一台色谱―质谱联用仪问世后,外国同类仪器在我国的销售价格迅速大幅度下降。   业内专家指出,科研仪器设备在国际上是一个高利润行业。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京津冀、长三角和东北区域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活跃地带,有的地方还将科研仪器设备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退税管理办法》,专家评价称,这个新政策非常有利于科研设备“本土化”。   如何加快科研仪器的自主创新?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条件处处长孙增奇认为,首先要提高对科学仪器自主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将其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其次要构建一批科学仪器产业技术联盟。   再次是推进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多元投入格局的形成。包括加大中央财政对科学仪器自主研发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增加投入,推动企业成为投入的主体。   同时,将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国家分析测试中心在科学仪器自主研发方面的基础作用。重点利用国家工程中心、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立一批科学仪器工程化基地。
  • 盛瀚喜获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多功能离子色谱仪的开发与产业化”项目立项
    2012年10月12日,以青岛盛瀚为产业化单位联合其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8家单位获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ldquo 多功能离子色谱仪的开发与产业化&rdquo 项目立项,项目总预算8537万元,国家支持资金4063万元。 国家科技部设立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年)》和《国家&ldquo 十二五&rdquo 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高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装备水平,支撑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 我公司是国产离子色谱技术的一脉传承者,一直秉承着专业制造、自主创新的理念,成立10年来只专注于离子色谱事业,坚持让中国离子色谱走向世界不断努力。此立项是盛瀚的机遇和挑战,同时盛瀚也背负了更重的国家和民族责任!勤奋、厚道、踏实的盛瀚人将不负众望,开发具有自主创新核心技术的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多功能离子色谱仪并实现产业化,来发挥对我国离子色谱仪器研发和产业化的创新引领作用。
  • 2017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学仪器开发培育项目申报开启
    2016年10月28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申报2017年度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学仪器开发培育项目的通知》,通知宣布2017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学仪器开发培育项目申报工作正式开启。并对仪器研发项目内容、申报要求等进行了具体说明,11月14日17点前完成全部申报材料填报并提交,征集截至。以下为通知原文:关于申报2017年度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学仪器开发培育项目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发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产业突破功能,推进北京科学仪器创新及产业培育,推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现向社会征集2017度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学仪器设备培育项目。具体要求如下:  一、培育项目支持目标  培育项目将依据《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国家重大科学仪器项目需求及市场需求,结合北京市已有基础,支持一批“高、精、尖”的仪器联合创制项目,以促进产品质量提升、有效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开发出具有战略意义的特色科学仪器为主要目标,支持重点如下(临床医疗仪器、生产设备、机械装备等不属于本年度培育项目的支持范围):  (一)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项目  支持权威机构对国产优秀仪器进行性能、可靠性等验证测试工作,从而为优秀国产仪器技术性能“作背书”,为国产仪器参与市场竞争和“首购首用”做贡献,帮助生产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帮助验评单位提升仪器性能评价权威品牌。  (二)仪器研发培育项目  支持仪器研发技术水平高、产业化市场化实力强,可实现替代进口产品破垄断、提高技术水平填空白、提高应用前景扩市场的研发类项目。依据北京地区国产科学仪器行业优势,重点支持源部件、探测器与传感器、光学部件、分析分离与控制部件和样品前处理仪等核心关键部件开发及应用。支持研究并攻克仪器关键技术的高端科学仪器产品开发和技术升级需求。  二、支持方式  本专项采用“直接补助”资助方式,项目实施期为一年半,仪器研发类项目支持额度为100万以内,仪器验证评价类项目支持额度为200万以内,课题承担单位自筹资金与财政经费投入比例不低于1:1。  三、立项要求  培育项目遴选坚持“三个标准”(替代进口产品破垄断、提高技术水平填空白、提高应用前景扩市场),承担单位要求“两个标准”(仪器研发技术水平高、产业化市场化实力强)。  (一)仪器验证与综合评价类项目立项要求  1.承担单位主体要求为在行业地位高、权威性强、进口设备多的检测机构或实验室。  2.验评产品要求在北京产业基础好、市场份额大,品牌知名度高的国产仪器厂商的优秀产品。  3.验评内容要求对仪器性能进行综合验证与评价,形成国产与进口仪器在基础性能指标、特征性指标、仪器操作特点、软件控制系统、后期服务等方面的比较和验证,建立对验评仪器的技术指标体系和验证评价规范。  (二)仪器研发类项目立项要求  1.承担单位主体要求是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内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或仪器研发技术水平高、产业化市场化实力强的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优先支持。  2.拟研发项目应有良好的技术基础,成果应用方向明确,市场前景广阔,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3.项目可实现国内从无到有或技术等级提升、国内急需且技术受国外垄断或需突破国外禁运的仪器及关键部件。  4.《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中重大专项及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中,能够在业界形成有特色、有影响的仪器研发。  5.课题完成时需提供有资质的机构出具的有关产品测试报告、检测报告、仪器对比分析报告、用户报告等。  四、申报要求  请登录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学仪器开发培育项目申报管理系统,按照申报材料模板进行填报。网址如下:  http://www.bjtest.org.cn/bjpyxm2016/home/login.aspx  (附填报说明)  同时请将电子版资料打包发送至 kxyqproject@163.com, 压缩包名称以“项目名称-单位名称”命名。  五、申报进度安排  11月14日17点前完成全部申报材料填报并提交,征集截至。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尹晗、程志恒  联系电话: 66161592  邮箱:kxyqproject@163.com  地址:西直门南大街16号南楼307室  附件:  2017年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学仪器开发培育项目申报文本.doc  关于文档无法查看问题的解决方法.doc  2016年10月28日
  • 国产纺织仪器的发展和未来趋势分析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我们从 20世纪 80年代就开始研究纺织仪器"那时对德国的清纱器进行研究)消化)和吸收"从而研制出我们自己的光电式电子清纱器和电容式电子清纱器。 二十几年来"我们研制出电子条干均匀度仪)电子清纱器动态特性测试仪"便携式静电测试仪"清花金属探测仪"等等*在此期间"我们对大量国内外纺织仪器做了调研工作"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对国内仪器仪表业科技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得知。 我国仪器仪表整体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际80年代中期水平"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仪器仪表的普遍采用"约 ,-.的产品实现了智能化"达到了 /$年代的水平"#$.实现了数字化"达到了国际较高水平"中高档测试仪器国内市场满足率为 #$."中低档测试仪器国内市场满足率为 0-."生产过程测量控制及系统"在大型工程项目中"满足率为."这些数字表明"进口仪器往往是科研)生产所需的重大)关键设备"其技术含量大)附加值高"因此我们应进一步促进我国纺织仪器制造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开展现有的常规纺织仪器的更新换代"力求追赶"甚至超过国际水平"另一方面"应立志研究开发高档次的纺织测试仪器"应在全国范围内营造国产纺织仪器的著名品牌。 近几年"国内的常规纺织仪器"一般都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功能控制和数据处理"例如"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我所研制的织物抗渗水仪和织物透气仪"就是用计算机程序控制传感器自动采集压力值"使之达到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取代了 (80年代的用人工读取水柱刻度的老仪器*从国外纺织仪器的发展趋势来看"标准化)规模化的控制技术可以使一台计算机通过多块标准化模块控制相应的同类或不同类的检测仪器或装置"标准化模块可以规模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从而获得最大利润"而对用户来说"采用了一台计算机控制多台设备"也可大大降低使用成本*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用户对纺织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检测仪器的需求"将不仅仅是数量"而将更注重仪器的功能"是否满足其日益增加的需求"仪器的质量是否能经得起用户的长期使用。 另外"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已应用到纺织仪器中"且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规纺织仪器的改造上"而且也用于新产品的开发"正成为相当一部分新型纺织仪的核心技术之一"象光电式条干均匀度仪"电子黑板"纤维细度仪等等*这些仪器"不仅在国际上已有产品出现"而且在国内也有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部分生产企业正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基于光电成像的检测原理"与其类似于眼感官的成像特征"已成为众多新仪器开发者关注的对象"曾经是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竟争对手的光电式条干均匀度仪"正借助于计算机图象处理术"焕发出潜在的生命力"除了光电条干均匀率与之相关各类疵点"波谱图等常用指标外"还可借助于条干的光电信号"开发出电子黑板"织物仿真等一系列更为直接,更为实用的功能*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还可以使传统的必须用人眼感官才能检验的+如0织物起毛球"织物表面和磨损"验布等纺织品的质量指标更新为用仪器进行直接自动的测量"应该说该技术在开发新型纺织仪器方面"应有巨大的潜力和用武之地。 在当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每一个致力于发展国产纺织仪器的有识之士"都应努力促进研究部门,生产企业和计量检定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支持*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新型纺织仪器"争取早日营造出技术先进,质量过硬的品牌"参与国际竞争"以种类多,质量好,性能价格比更高的产品满足广大用户日益增长的需要。 目前我国国产纺织仪器生产的企业已经逐步的增多起来,其中极大又名的民营企业包含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以及其他分布在浙江和广东的企业也有不少;从2014-2015的行业发展来看,整个国产纺织仪器行业的发展和转型和升级中,目前纺织纺织都在提倡机器换人,那么纺织检测仪器行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必将是未来的大趋势,也是我国国产纺织仪器在借助互联网的春分弯道超车的实际,所以我国纺织仪器行业企业必须在研发和创新上多投入,广纳人才,才能将纺织仪器的&ldquo 中国制造&rdquo 品牌做大做强,出口国际市场。 文章来源: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 国产好仪器发展随想
    国产好仪器发展随想 &mdash &mdash 以中国试验机技术为例   (上海三思纵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亚东)   前言:试验机技术会怎样发展,未来好的试验机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大题目、大思考,凭个人的经验和学识应是无法展开或说出些真知灼见的。然而,转念想做为试验机工作人员说说感想也无妨,虽是管中窥豹,坐井观天,抑或能抛砖引玉,给同仁们些许启示亦不失为一件好事。再者,谈谈三思纵横液压试验机技术水平则是心悦情愿。   ■ 关于试验机技术发展的思考:   ▼思考一: 国人态度。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转型阶段,而先进技术、新型工艺、优质材料是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尤其是材料质量的保证,材料性能的优化,新材料的开发几乎影响到所有领域产品的进步和创新,材料劣质和落后所带来的恶果和受制处处可见,究其原因之一:不重视材料检测,不重视检测手段的提升和先进试验机的使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各行各业的迅猛发展,如何加快检测仪器设备的创新进步,如何严格试验标准摈弃或限制技术落后的试验装备,如何推广促进先进试验技术与设备的使用,为我国材料工业发展提供保证,应该引起国人的关注和重视。   三思纵横在董事长黄志方领导下长期以来坚持研发先进检测技术,生产制造高质量水平的试验机设备,近年先后推出动态试验机、高温疲劳试验机、自动摆锤、大吨位落锤和大型液压试验机等先进产品,不仅为中国试验机技术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同时也铸定了三思纵横在我国试验机行业的领头地位。然而,做为民族企业在完全市场化环境下进行诸多的先进技术设备的开发实属不易,坚持投入发展与国外先进企业比肩更不易。一边在黄董引领下对企业产品改革创新思考探索,一边盼望得到广大用户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民族振兴应是大家的共同愿望。   ▼思考二:发展趋向。   与材料专家探讨试验机技术发展认识到:试验机是材料检测的关键工具,通过它按照规定要求装夹,按规定制度加载来获得材料的各种参数 其核心的要求是:精密的机器、合理的夹持、科学的加载、准确的采集。尤其是加载过程不能随意,须科学严密的控制使之能够揭示受力材料的真实性能变化,同时准确采集变化参数并可处理形成结果曲线,这是试验机技术的发展方向。   与标准制定专家探讨感悟到:我国材料检测试验标准已进入到全面更新换版时期,不断推出的新标准多增加了更细致更严格的检测要求,更注重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未来的试验标准需要匹配更好的试验手段,对试验机技术和质量水平将会有更高的要求。他们认为三思纵横品牌是现今中国的好试验机,前途光明。   与用户们探讨试验机技术发现:各个行业有共同的期望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需求。共同点如,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更细致的试验功能,试验操作更为人性化等。不同点如,钢厂希望试验设备能完成高效、规范、严格的检测,完成特种钢材全性能检测 学校想做高频率、多参数、多样化检测 建工行业则希望快速、专业化检测等。   ▼思考三:希望何在。   纵观试验机行业,虽有少数企业在做订单式开发,但做超前式研发(针对国内水平),想赶超国际先进技术的唯有三思纵横了。有可能吗,我想回答是肯定的。用户实践证明,三思纵横试验机产品是当今中国质量最好的,最具有先进技术含量,最贴近未来技术发展趋向。在此基础上,借助国际化环境,依靠有理想的三思人不懈地努力,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引领中国试验机发展潮头抢滩上国际一流技术装备舞台。   从三思纵横现有情况看未来几年或将注重两个方面的发展,一是:突破性发展,意在动态试验领域,高性能检测和测控软件技术方面有更大突破 二是:趋势性发展,依据市场需求趋势在各类静态性能试验设备上取得进步。   ■ 静态试验机发展趋势浅析:   根据一些新试验标准的要求趋势和广大客户反馈的意见倾向,感觉今后两年试验设备可能变化的趋势是:精密化,智能化和细分化。   ▼精密化:未来精密化程度有些方面将提升,例如:   ---测量采集频率提高:涉及传感器,采控硬件及软件,通讯方式等。将会提高规定时间对参数的采集精准度,对屈服点准度、微变形测量、冲击性能、衰变性能检测均会改善。   ----加载控制频率提高:将改善速率控制精度,分段控制平滑过渡质量,以及多通道同步控制水平。   ----动力平稳及精度提高:除了减少缸、泵、阀随压泄露外,运动与加载动力源分体,消除液压泵脉冲后的伺服泵技术也将得到应用。   ----试验主机精度提高:将逐渐淘汰用料差,变形大,加工粗,精度低的机械设备,德国30年前的机械都比国内现在许多设备好得多。   ----顺便介绍一下我们正研发等待推出的静态控制器参数:采集频率100、500、1000Hz可切换 控制频率50、100、200Hz可切换 主芯片DSC32位 3路AD、5路QEI、2路DA、2路232接口、1路TCP/IP网络接口。   ▼智能化:是提高试验效率和安全可靠性的需要。这方面在宝钢中厚板和薄板全自动试验机上有充分体现。目前其它行业在单个工位的智能化也有需求,例如:   ----全自动引伸计需求量增多,用于提高试验效率和完成最大力伸长率和断后伸长率。   ----双空间万能机和压力机要求双位移控,实现横梁自动复位。   ----在压力机上实现混凝土试块上样、对中、压缩自动化。   ----需要单独的试样测量仪,试样尺寸自动测量读取,称重,扫二维码。   ----需要单独的断后伸长率测量仪,替代人工测量和记录。   ----需要更强大的试验软件,在同一台试验机上自动完成更多试验项目。   ----需要试验机故障自动判断和显示,提高维修服务效率。   ▼细分化:试验机功能细分化趋势也较明显,主要是建工行业为实现大批量快速检测的需要。例如:   ----:专做拉伸的单空间试验机需求增多,追求拉伸试验精度,一机多用的咨询减少。   -----选配专用混凝土四点抗折机,单独的水泥试块抗折机,专用的螺栓拉伸试验机等(克服万能机存在的问题)。   -----试验软件操作人性化希望明显,如试验标准、方法、各种具体参数都能细分,不同控制方式组合细分,引伸计摘取位置细分等,并均可直接打钩选项运行。   ■ 三思纵横液压试验机水平:   通过以下介绍再结合用户反映足以表明三思纵横品牌试验机是名副其实的:国产好仪器。   ▼品种齐全:   静态液压类标准机型有10大类42个规格,有16种专用试验机型。试验机吨位从20kN到20000kN,均可实现多种方式伺服闭环控制,同步采集多个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完成不同试验标准要求的各类试验。   ▼不断更新:   新近改进机型有:   新三缸式钢筋弯曲机。特点是,改为立式垂直及水平加载分开,加载吨位加大为垂直250kN,水平200kN,直辊加宽,可一次做多根试样。用触摸屏和集成电路板控制,可凭记忆重复运行。进口泵、阀、电机,保持高寿命,低噪音特色。   3000kN双空间万能试验机。采用蜗轮蜗杆横梁移动,封闭式刚性钳口,采用夹块专用缓冲机构解决大力值破断冲击,横梁水平开孔方便夹块更换。   单空间平推对夹试验机。软件和动力改进后,可完成高应力反复拉压及大变形反复拉压试验。可直接读取数显量具测量试样截面尺寸。主油缸停止时钳口可定位不动,解决活塞及钳口因自重不停下坠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国内同类产品仍存在)。   ▼特色专机:   例1:20000kN-8000kNx4五面同步加载压力试验机特点:大吨位五面同步等速率闭环控制技术。   例2:2000kN全自动卧式拉力试验机特点:远端横梁自动行走定位,自动插销,反力架球面全方位调心设计。   例3:10000kN压剪机特点:大吨位上置油缸快速移动和精密加载的分压动力系统。   例4:2000kN石油钻井吊具高位拉伸试验机特点:6米高位拉伸同轴度保证。   例5:2000kN刚管压扁机特点:圈形管试样自动送取定位。   例6:1000kN超高精度压缩回弹试验机特点:直径400,超薄缠绕垫片,8点同步检测回弹变形。   例7:300Kh-10000kN大空间专用压力试验机特点:自动进样,各种结构件试验。   ▼扩展器具:   许多试验需要配用专用的夹具和仪器,我们可生产几十种,例如:   长杆拉伸钳口(上下横梁有通孔),岩石直剪夹具,岩石变角剪切夹具,闸阀拉伸夹具,台肩夹具,超高硬度拉伸夹具,混凝土抗拉夹具,混凝土四点抗折夹具,混凝土霹雳抗拉具,砌块专用夹具,水泥抗折夹具,弯曲夹具,钢球压碎夹具,长管件拉伸夹具,精密管件变形测量夹具,高温拉伸及压缩夹具,混凝土弹性混凝土模量仪,断后伸长仪,应力应变仪(可与加载同步显示),全自动引伸计,全程测量引伸计,视频引伸计,残余变形测量仪,等等。可以较全面的为客户提供试验解决方案。   ▼质量水平:   三思纵横液压试验机质量水平在国产试验机中是一流的,主要表现在:刚性好,精度高,动力平稳,噪音低,频率高,扩展性强。例如:   试验主机:通过材料和加工精度的保证,其刚性好,可靠耐用,在最大力值作用下钳口水平开度变形低于0.2mm.,整机同心度在5%以内 油缸设计结合柱塞缸与活塞缸特点保证运动平稳及无泄漏。模具钢夹块保证寿命周期。   液压动力:科学合理的设计和高水平配件保证了液压系统压力平稳,流量适中,波动小,精度高,低噪音,可靠。液压元件配置见表。恒扭矩电机,低泄漏泵和油缸,精密的伺服阀,压差控制技术使用形成对油压的精密控制,设计各种阀组成的集成系统涵盖了安全设置,阻压块泄,快速差动,节约能耗等。   电气及测控:主要包括强弱电控制,传感器元件,测控主板和软件。逻辑电路控制采用信号输出式固态继电器配开放式集成电路板,反应快,可靠性高,可通过软件实现自动控制。测控装置设有5路AD(含载荷和引伸计)、3路QEI(含位移和光栅尺)、伺服阀控制(DA)、逻辑控制输出、通讯接口及扩展通道各1个 最大采集频率120Hz,控制频率60Hz,分辨力450000码,通过国家级认证。整机通过欧洲出口标准(CE)认证。   ▼质量对比:   结束语:   好仪器,是多方面的:品种配套、技术先进、质量上乘、服务优异,实事求是地进行综合对比评价,三思纵横试验机是当之无愧的国产好仪器 三思纵横品牌是现实中的中国一流的试验机民族品牌 超前的发展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真诚的服务态度预示着三思纵横一定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代表中华民族的国产世界好仪器,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编者注: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谨供读者参考)
  • “国产质谱仪器研发论坛”即将召开
    2013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3)将于2013年4月19日在北京召开,年会第七分会场“国产质谱仪器研发论坛”将在4月19日下午13:30-17:00如期举行。论坛分两分部进行:报告会和研讨会。   本次“国产质谱仪器研发论坛”将更加聚焦质谱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和仪器设计思路,关键部件的开发以及提高仪器稳定性。组委会特邀了国内资深应用专家、仪器研发专家作报告和现场交流。 第一排从左至右:苏焕华、郭冬发、周振 第二排从左至右:刘兴宝、陈焕文、魏开华   国内资深质谱应用专家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苏焕华高级工程师、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郭冬发研究员就国产气质联用仪器、ICP-MS使用情况作报告,让国内用户从专业的角度了解国产质谱仪器的性能,并为国内质谱研发单位提供借鉴。   上海大学研究员、广州禾信首席科学家周振博士长期从事飞行时间质谱的研发,为我国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的发展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周振博士根据多年来在飞行时间质谱方面研发经验,将为大家讲解飞行时间质谱最新技术进展及国产质谱仪器研制思路探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承担着军民两用技术开发任务,刘兴宝工程师将为大家汇报四极杆质量分析器制造技术进展情况,涉及分析器理论模型建立、组建制造工艺、专用加工机床、组件装配工艺及装置、测量技术及装置等方面内容。   东华理工大学陈焕文教授长期从事质谱基础研究,在现代质谱理论、质谱技术、关键部件及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次在Nature Protocols、Angew、Chem. Commun、J. Am. Soc. Mass Spectrom.等有影响力的期刊发表文章。此次陈焕文教授将为大家作如何提高质谱仪器稳定性方面的报告。   现场研讨往往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本次现场研讨是质谱仪器研发人员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研讨会将总结前三次研讨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为大家提供更加精彩的内容。   研讨会由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位魏开华研究员主持。   特别感谢广州禾信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对本次“国产质谱仪研发论坛”的大力支持。   附录:   一、国产质谱仪器研发论坛召开背景   近年来,质谱技术日新月异。相对于20年前,质谱的灵敏度提高了上万倍 飞行时间质谱的分辨率提高到了10万,Orbitrap组合质谱的分辨率达到了24万。质谱仪的质量分析器由原来单一的扇形磁质量分析器,发展成为多级四极杆、四极杆-飞行时间、四极杆-离子阱、离子阱-Orbitrap等多个质量分析器的串联和组合,以适应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中国市场对质谱的需求量近年来激增,年增长率超过了20%,食品、环境和制药是三大需求领域。2003年我国进口质谱300多台,2007年达到了1700台,2010年已近3000台,2012年度进口各类质谱仪超过了6000台。   质谱技术与市场与市场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我国本土质谱产业的发展。自2006年东西分析推出了国内第一台商品化气质联用仪以来,国内普析通用、江苏天瑞、聚光科技、广州禾信、舜宇恒平共六家国产厂商都推出了商业化质谱仪,涉及四极杆、飞行时间和离子阱等多个领域。显然,近10年是国产质谱发展最快的十年。国产质谱技术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已经逐渐拥有了数量可观的用户。   国内仪器厂商对于质谱研发持续地投入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行业内共同解决。例如:多家厂商上马量大面广的质谱项目,导致重复开发 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与企业的需求脱节 用户对于国产仪器的信任度还有待提高 国产仪器本身的稳定性有待加强,质谱研发人员之间的交流不畅等。   自2008年开始,仪器信息网在不同时期分别联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共同举办了三届专业的仪器研发论坛,以加强国产仪器,尤其是质谱仪的快速发展,推出适合中国市场的创新产品。   二、历届与质谱仪器仪器研发相关的论坛回顾   1、2008年,嘉兴 聚焦“国产质谱仪器研发与产业化   本次论坛聚焦“国产质谱仪器研发与产业化”。由浙江大学科学仪器研究中心金钦汉教授主持报告会。参加人员有汪正范研究员、李海洋研究员、杨芃原教授、李杰博士、乔晓林教授、储焰南研究员、周振研究员、郭寅龙研究员、苏焕华研究员等。会后举办了研讨会,仪器信息网编辑对会议内容进行整理,形成对中国质谱产业发展的建议书并递交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会审议通过后,上交国家有关部门。[详细]   2、2010年,北京 聚焦“未来质谱技术与国产质谱发展之路”   本次论坛聚焦“未来质谱技术与国产质谱发展之路” 于“2010年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0)”期间举办,采用了现场研讨的形式,参加人员有魏开华研究员、聂宗秀研究员、刘春胜博士、李钧副总经理、李平经理、李选培总工、王勇为经理、赵贵平经理。各位专家就近年来质谱仪器的研发热点、未来哪种类型质谱增长最快、国内质谱仪研发和产业化应该采取哪种模式才能跨越式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详细]   3、2012年,北京 通过仪器之“最”,探索国产仪器发展之路   本次论坛通过仪器之“最”,探索国产仪器发展之路,于“2012年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20)”期间举办。参加人员有陈江韩研究员、董亮研究员、林金明教授、刘明钟高工、刘春胜博士、袁洪福教授。论坛各位专家从整个科学领域出发,讨论了科学仪器技术存在哪些突破性进展?哪些仪器技术是最值得发展?哪些仪器技术又需要谨慎发展?各位嘉宾就“最具潜力的仪器技术、最应扶持的仪器技术、最自豪的仪器技术、发展速度最快的仪器技术、对人类健康影响最大的仪器技术、最失意的仪器技术”技术进行了别具一格的点评。[详细]   报名参会,请访问2013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3)了解详细情况。
  • 两项重大在线烟气仪器开发专项最新研制进展
    两项重大在线烟气仪器开发专项最新研制进展 &mdash &mdash CIOAE 2014之在线烟气分析专场   仪器信息网讯 2014年11月25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联合主办的&ldquo 第七届中国在线分析仪器应用及发展国际论坛暨展览会(CIOAE 2014)&rdquo 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召开。仪器信息网作为战略支持媒体参加了此次会议。 CIOAE 2014之在线烟气分析会议现场   作为CIOAE 2014的重点分会场之一&mdash &mdash 在线烟气分析专场于26日上午在国家会议中心307B会议室举行。会上,河北工业大学张思祥教授、北京雪迪龙韩占恒分别介绍了各自承担的重大仪器开发专项的最新进展,吸引了近100位业内人士参会。 河北工业大学张思祥教授   目前,国内现有的恶臭检测方法包括GCMS、HPLC离线分析与嗅辨员感观分析,取样送检过程繁琐,费用高,且无法实现实时在线测量,缺乏预警执法的依据,已无法满足环境监测的需求。&ldquo 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整个市场对恶臭在线监测设备的需求超过了几十万台,市场规模则超过千亿元。&rdquo   在这样的社会需求与市场前景下,&ldquo 恶臭自动在线监测预警仪器开发及应用示范&rdquo 项目被列入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将攻克超高灵敏激光传感、恶臭嗅辨、电子感知、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掌握大气有害气体在线监测预警仪器的核心技术,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恶臭在线自动监测预警仪器,可同时实现恶臭气体的感官测定和成分分析。  张思祥教授团队主要承担其中的复合恶臭嗅辨阵列传感器的研制任务。他介绍说,微流控芯片主要以微管道网络为结构特征,可以有效实现气体分离 同时,光电离(PID)检测器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体积小、实时性好等优点。基于此,张思祥教授通过微机电加工技术将连接器、分离器、检测器、微阀、微泵、微通道等微结构加工到一起,研制出微流控芯片气体检测系统,具有尺寸小、易便携、试样消耗少、分析时间短、效率高等优点。   另外,张思祥教授还研制出了综合多种类传感器的恶臭专用嗅辨阵列传感器及前端调整模块,可对含硫、含氮及复合VOC气体进行测量,实现了我国恶臭监测设备的国产化。自行设计的恶臭气体分析软件,则实现了系统所需的基本功能,能够检测并分析部分恶臭气体。 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韩占恒   汞具有挥发性、迁移性、毒性以及沉积效应,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我国是汞生产和使用大国,也是排放污染大国,因此,汞排放监测是国家&ldquo 十二五&rdquo 重金属污染防治的主要目标之一。   2012年,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mdash &mdash 重点防控重金属汞、铬、铅、镉、砷便携/车载/在线监测仪器开发与应用示范项目获批立项,雪迪龙承担了其中&ldquo 基于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的大气/烟气汞在线监测关键设备研制与产业化&rdquo 的研发任务。   2014年5月,雪迪龙自主研制的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气态汞排放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设备(SCS-900Hg)样机测试成功,性能稳定、可靠,填补了我国在固定污染源废气重金属排放中汞的在线自动监测设备的空白。   韩占恒在会上详细介绍了SCS-900Hg的组成以及性能特点。SCS-900Hg核心单元包括汞在线分析仪、元素态汞标准气发生器、离子态汞标准气发生器等。其中,汞在线分析仪检测单元采用了双气室长光程差分技术,有效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可有效消除SO2、NOX等其他烟气组分对汞检测的干扰;汞标准气发生器可模拟发生出标定仪表所需要的单质态汞、离子态汞标准气。   据了解,SCS-900Hg已成功进行了现场测试,测试结果良好。该系统设备根据需求可实现批量产业化生产,可广泛应用于燃煤火电厂、垃圾焚烧厂、冶金厂等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气态汞排放在线监测。 编辑:刘玉兰
  • “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8年度申报指南发布(附全文)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strong /span /p p   科学仪器设备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石,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为切实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经国家科技计划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际联席会审议,“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已于2016年度启动,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strong 一、指导原则与主要目标 /strong /span /p p   本专项紧扣我国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对科学仪器设备的重大需求,充分考虑我国现有基础和能力,在继承和发展“十二五”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成果的基础上,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以关键核心技术和部件的自主研发为突破口,聚焦高端通用科学仪器设备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仪器开发、应用开发、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开发,带动科学仪器系统集成创新,有效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设备行业整体创新水平与自我装备能力。 /p p   通过本专项的实施,构建“仪器原理验证→关键技术研发(软硬件)→系统集成→应用示范→产业化”的国家科学仪器开发链条,完善产学研用融合、协同创新发展的成果转化与合作模式,激发行业、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强化技术创新和产品可靠性、稳定性实验,引入重要用户应用示范、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大幅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p p   本专项按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共设置了关键核心部件、高端通用科学仪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3类任务,本指南为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8年度指南,拟支持53个研究方向,经费总概算约为6亿元。 /p p    strong 二、总体要求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1. 专项定位 /strong /span /p p   本专项充分利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或其他渠道,已取得的相关检测原理、方法、技术或科研装置,开展系统集成、应用开发和工程化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皮实耐用”和功能丰富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产品,并服务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项目成果是以市场前景广泛的关键核心部件和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为目标(一般的核心部件与科学仪器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商业化前景不明确的核心部件与仪器研制等工作,以及临床医疗仪器、生产设备、机械装备、平台建设等,不属于本专项的支持方向)。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2. 申报主体 /span /strong /p p   结合本专项的特点和定位,本指南所设项目均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企业结合国家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联合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优势力量参与项目研发工作(主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技术支撑),建立目标任务明确、产权和利益分配明晰的产学研用结合机制。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发挥企业在专项中的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项目实施组织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主体地位作用。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3. 支持方式 /strong /span /p p   本专项每个指南方向可支持1~2个项目(对评审结果相近且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同一指南方向先期可支持2项,经中期评估后择优支持)。所有立项项目通过技术评审和非技术评审,且实施“后端资助”机制和“限额资助”机制。“后端资助”,即结合科学仪器开发的特点,以及我国科学仪器产业发展现状,强化风险共担机制,在任务书约定的中期节点前主要由承担单位自筹经费实施,资助20%的国拨经费。经中期评估,对达到预期目标、组织管理和经费使用规范的项目,再按计划给予支持。“限额资助”,即根据专项总概算和评审立项情况,分别设定核心关键部件和整机的国拨经费资助额度上限。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4. 立项要求 /span /strong /p p    strong 4.1 项目基本要求 /strong /p p   (1)国内外需求迫切,目标仪器设备应用单位明确且具有代表性,相关原理、方法或技术已取得重要突破,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核心部件与科学仪器产品。 /p p   (2)目标核心部件与仪器设备整体设计完整、结构清晰合理,技术路线(含软件开发)可行,工程化方案、应用开发方案可操作性强 项目质量管理和产业化策划、企业资质和能力、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等非技术内容可行。 /p p   (3)拥有本领域的核心关键人才,且具有相关理论研究、设计、工程工艺、系统集成、应用研究以及产业化研究等相关方面结构合理的人员队伍。 /p p   (4)对核心部件类项目:原则上承担单位主营业务为核心部件生产企业,项目实施后能够获得全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并在相关仪器主要生产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一定市场规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p p   (5)对仪器整机类项目:根据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和应用的自身规律,每一个项目应包括仪器开发(含软件开发)、应用开发、工程化开发(含可靠性开发)和产业化开发等类型工作。除仪器设备开发单位外,产业化单位、应用单位也应从项目设计开始,全程参与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工作。项目验收时,目标仪器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可形成一定市场规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p p   (6)承担仪器开发任务的单位,不得同时承担应用开发任务。 /p p    strong 4.2 企业牵头承担项目的基本要求 /strong /p p   (1)在中国大陆境内注册1年以上,具有较强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和产业化能力,运行管理规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p p   (2)经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或达到同等条件 /p p   (3)项目与企业重点发展方向相符 /p p   (4)与项目参与单位具有前期合作基础 /p p   (5)与项目参与单位事先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明确任务分工、专项经费分配、成果和知识产权归属及利益分配机制 /p p   (6)企业投入的自筹研发经费与国拨经费投入比例不低于1:1。自筹研发经费和国拨经费均应用于项目研发活动,不得用于生产线、厂房等产业化能力建设。 /p p    strong 4.3 项目组织要求 /strong /p p   (1)项目推荐单位要加强本部门、本地区、本行业领域科学仪器设备发展的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和扶持培育。 /p p   (2)项目推荐单位要组织项目牵头单位,会同产、学、研、用等各方面,积极开展项目设计和策划工作。在项目设计时,既要注重技术问题,也要注重工程化和产业化策划、企业资质和能力以及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机制等非技术问题。 /p p   (3)项目推荐单位要督促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提出时落实法人负责制、落实项目配套条件 督促项目承担单位联合优势力量共同开展项目设计和实施。 /p p   (4)项目推荐单位在组织推荐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作用。除考虑技术可行性外,还应重点关注工程化和产业化策划、企业资质和能力以及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机制等非技术内容。在此基础上,择优推荐项目。 /p p    strong 三、主要任务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1. 核心关键部件开发与应用 /strong /span /p p   共性考核指标:目标产品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和第三方异地测试,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 至少应用于2类仪器。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原则上,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4个,项目所含单位总数不超过5个,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1 微焦X射线源用菲涅耳透镜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微焦X射线源用菲涅耳透镜,突破纳米尺度微结构的高深宽比加工技术难题,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同步辐射、显微CT、软X射线成像等仪器中的应用。 /p p   考核指标:最外环宽度≤25nm@500eV,环高≥200nm@500eV 最外环宽度≤40nm@9keV,环高≥700nm@9keV 衍射效率≥1%@9keV X射线聚焦≤60nm。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 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2 S波段高功率微波源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S波段高功率微波源,突破高压电子枪、高功率容量输出窗口技术,解决高功率微波源工作稳定性难题,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高能对撞机、同步辐射光源、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辐射成像装置、辐照加速器等仪器装置中的应用。 /p p   考核指标:频率范围1.55~3.4GHz 带宽2MHz 最大输出功率≥50MW 脉冲宽度2μs 脉冲重复频率≥50Hz 效率≥55% 增益≥50dB。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 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3 太赫兹倍频源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太赫兹倍频源,突破太赫兹倍频电路设计与精密制造技术,采用国产倍频芯片,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太赫兹信号发生器、太赫兹矢量网络分析仪、太赫兹安全检测仪、太赫兹成像仪等仪器中的应用。 /p p   考核指标:3倍频输出频率范围0.325~0.5THz,最大输出功率≥-10dBm,倍频损耗≤20dB 4倍频输出频率范围0.5~0.75THz,最大输出功率≥-20dBm,倍频损耗≤25dB 4倍频输出频率范围0.75 ~1.1THz,最大输出功率≥-30dBm,倍频损耗≤30dB。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 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4 通用高精度匀场超导磁体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通用高精度匀场超导磁体,突破大口径超导强磁体加工和高精度匀场设计等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量子振荡检测仪、核磁谱仪、磁致冷和强磁场材料处理装置等仪器中的应用。 /p p   考核指标:磁场强度≥18T 孔径≥60mm 磁场相对不均匀度≤10-4@直径10mm内 磁场不稳定度≤10-5/h。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 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5 双曲面线性离子阱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双曲面线性离子阱,突破双曲线形电极加工和四电极高精度平行绝缘装配等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离子阱质谱仪、大型离子反应仪等仪器中的应用。 /p p   考核指标:电极长度≥100mm 双曲面电极表面粗糙度Ra≤0.1μm 双曲面线轮廓度≤0.4μm 离子阱综合几何精度≤5μm 质量范围50~4000amu 相对质量分辨率≤0.5amu(2000amu范围内)。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 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6 宽光谱高灵敏电子倍增CCD成像探测器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宽光谱高灵敏电子倍增CCD成像探测器,突破高灵敏光生电荷采集结构制备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高灵敏度显微镜、微光探测仪、光谱分析仪等仪器中的应用。 /p p   考核指标:波长范围260~1000nm 像元数目≥1024× 1024,像元尺寸≤13µ m× 13µ m 倍增增益≥1000 最高信噪比≥45dB 峰值量子效率≥80% 暗电荷≤350e/pixel/s(常温) 最高输出帧频≥10fps。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 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7 太赫兹混频探测器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太赫兹混频探测器,突破太赫兹混频电路设计与精密制造等关键技术,采用国产混频芯片,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太赫兹矢量网络分析仪、太赫兹频谱分析仪、太赫兹安全检测仪、太赫兹成像仪等仪器中的应用。 /p p   考核指标:2次谐波混频频率范围0.325~0.5THz,中频频率范围20~300MHz,变频损耗≤17dB 4次谐波混频频率范围0.5~0.75THz,中频频率范围20~300MHz,变频损耗≤30dB 4次谐波混频频率范围0.75~1.1THz,中频频率范围20~ 300MHz,变频损耗≤35dB。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 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8 InGaAs探测器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InGaAs探测器,突破单光子信号探测芯片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近红外成像仪、光纤光谱分析仪等仪器中的应用。 /p p   考核指标:光谱范围760~1800nm 平均光子探测效率≥20% 暗计数≤3kcps 暗电流≤0.3nA@击穿电压 时间分辨率≤2ns 峰值量子效率≥80% 工作温度范围-40~+65℃ 湿度范围5~ 95%RH。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 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pan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9 大面积低剂量闪烁体平板探测器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大面积低剂量闪烁体平板探测器,突破高速帧率采集、高填充系数大面积探测、高效率低剂量探测等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工业检测X射线成像仪、医学X射线成像仪等仪器中的应用。 /p p   考核指标:有效探测面积≥30cm× 30cm 像素尺寸≤150µ m 最高帧频120fps 最低成像剂量≤5nGy 量子检测效率≥75% @20µ Gy 极限分辨率≥3.3Lp/mm。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 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10 高分辨耐辐照硅探测器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高分辨率耐辐照硅探测器,突破离子注入与表面钝化等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X射线衍射仪、高能粒子谱仪和X射线成像谱仪等仪器中的应用。 /p p   考核指标:探测面积≥5cm× 5cm 位置分辨率≤100μm 漏电流密度≤2nA/cm2@耗尽电压 探测器工作电压≥600V 抗辐照指标≥1× 1015nep/cm2。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 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11 高精度高空多参数监测传感器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高精度高空温度、湿度、气压和风速监测传感器,突破温度漂移抑制和高空环境适应性等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探空仪、灾害天气预警系统等仪器中的应用。 /p p   考核指标:温度测量范围-90(+50(C 温度测量误差≤0.3(C 相对湿度测量范围0(100%RH 相对湿度测量误差≤5% 气压测量范围5(1060hPa 气压测量误差≤1hPa 风速测量范围3(30m/s 风速测量误差≤1m/s 响应时间≤140s@5hPa 功耗≤100mW。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次数≥50次 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12 小型化高精度姿态传感器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小型化高精度姿态传感器,突破微型化传感器芯片及制造工艺一致性等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工业机器人导航仪、无人装置姿态性能检测仪和姿态实时校准仪等仪器中的应用。 /p p   考核指标:姿态角测量范围0~360° 航向姿态精度≤0.07° @60s 俯仰与横滚姿态精度≤0.03° @1σ 传感器体积≤100cm3 重量≤150g 功耗≤1W。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10000小时 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13 高分辨率多功能原子探针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高分辨率多功能原子探针,突破高耐磨材料制备和纳米尺度结构制备工艺的难题,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原子力显微镜、磁力显微镜等仪器中的应用。 /p p   考核指标:普通探针尖端曲率半径范围5~1μm 深宽比≥5 弹性常数范围0.01~40N/m 加工误差≤± 10% 高分辨探针尖端曲率半径≤5nm 深宽比≥3 磁性探针曲率半径≤30nm 电性探针曲率半径≤30nm 成品率≥90%。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使用寿命≥1000幅扫描成像 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14 高精度微型压力传感器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高精度微型压力传感器,突破多参量协同敏感和低残余应力封装等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工业流程监控仪、大气数据采集仪、高精度压力控制仪等仪器中的应用。 /p p   考核指标:压力测量范围0~1MPa 测量误差≤0.03%FS 测量分辨率≤0.01%FS 长期稳定性≤± 0.05%FS/年 芯片尺寸≤5mm× 5mm× 5mm 工作温度-40~+85℃ 过载能力≥2倍FS 抗加速度冲击≤0.05kPa/g。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 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15 阵列式微型声压传感器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阵列式微型声压传感器,突破大幅面阵列阵元制备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超声成像和流量检测等仪器中的应用。 /p p   考核指标:阵列尺寸≤40mm× 40mm 阵元数量≥64× 64 工作频率范围300~2MHz 空气中声压级≥75dB(20µ Pa/V@1m) 波束宽度≤30° 机械品质因数≥30 具有电声与声电相互转换功能。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 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16 微型风速风向传感器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高性能微型风速风向传感器,突破闭环控制和温度漂移抑制等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风电厂风场检测仪、野外便携式气象检测仪、环境检测仪等仪器中的应用。 /p p   考核指标:风速测量范围0(60m/s 启动风速v≤0.2m/s 风速测量误差± (0.3+0.03v)m/s 风向测量范围0(360( 风向测量误差± 2( 功耗≤200mW 封装体积≤?50mm× 50mm。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 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17 高稳定宽量程电流传感器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高稳定宽量程电流传感器,突破大电流高精度检测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核磁共振成像仪、电流标准装置、高精度电能计量装置等仪器中的应用。 /p p   考核指标:电流测量范围0~10000A 100mA量程指标为带宽DC~800kHz,电流分辨率≤1μAT,线性度≤100ppm,温度系数≤50ppm/K,准确度≤200ppm 600A量程指标为带宽DC~800kHz,电流分辨率≤10μAT,线性度≤1ppm,温度系数≤0.1ppm/K,准确度≤1ppm 10000A量程指标为带宽DC~500kHz,电流分辨率≤50μAT,线性度≤1ppm,温度系数≤0.1ppm/K,准确度≤2ppm。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10000小时 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18 微型电场传感器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高性能微型电场传感器,突破工艺一致性和温度漂移抑制等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探空仪、静电监测与安全防护系统、雷电预警系统等仪器中的应用。 /p p   考核指标:测量范围± 120kV/m 分辨力≤0.05kV/m 准确度≤5% 功耗≤600mW 封装体积≤?50mm× 80mm 实现直流、交流电场测量。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 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19 高速高精度二维扫描微镜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高速高精度二维扫描微镜,突破低应力薄膜加工、片上角度检测等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共聚焦显微镜、3D激光扫描仪、微型激光雷达等仪器中的应用。 /p p   考核指标:工作波段800~2500nm 微镜可以绕快轴和慢轴进行二维扫描振动 绕快轴扫描角度≥40(,扫描谐振频率≥25kHz 绕慢轴扫描角度≥60(,扫描谐振频率≥600Hz,指向性扫描时光线扫描角度≥30(,指向性偏转步进精度≤2µ rad 抗冲击≥1200g 具有对转角的实时检测功能。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10000小时 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20 紫外凸面光栅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紫外波段闪耀凸面光栅,突破光栅槽形精密刻划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紫外超光谱成像仪、紫外多光谱成像仪等仪器中的应用。 /p p   考核指标:工作波长范围250~400nm 凸面光栅最大口径≥55mm 线密度范围500~700线/mm 曲率半径≤150mm 光栅衍射效率≥60%。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 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21 宽谱段高分辨中阶梯光栅单色器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宽谱段高分辨中阶梯光栅单色器,突破二维色散自动定位校正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拉曼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等仪器上的应用。 /p p   考核指标:波长范围160~1000nm 波长误差≤± 0.03nm 波长重复性≤0.005nm 最小光谱带宽≤0.009nm@257.610nm。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 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22 微型集成扫描光栅微镜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微型集成扫描光栅微镜,突破微型扫描光栅设计制造、光学准直与集成等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近红外光谱仪、荧光光谱仪、共聚焦显微镜等仪器中的应用。 /p p   考核指标:波长范围800~2500nm 镜面面积≥6mm× 6mm 衍射效率≥40% 最高扫描频率≥700Hz 扫描维度1维 最大扫描角度≥± 7° 扫描精度0.1度 驱动电压≤1.5V。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10000小时 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23 精密微量注射泵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精密微量注射泵,突破高精度位移及温度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流动注射分析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电位滴定仪、固相萃取仪等仪器中的应用。 /p p   考核指标:流量范围20~5mL/s 准确度≤0.3% 重复精度≤0.2% 最小加液体积≤5nL 加液管容积10~100mL 满足定时加液、定量加液、变流量加液、超微量加液等多种加液需求,满足强酸强碱及多种有机溶剂的使用要求。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10000小时 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24 快速反应分析转化器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快速反应分析转化器,突破秒级反应原位驱动与快速捕捉等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与质谱检测器、红外检测器、热导检测器等的联用。 /p p   考核指标:最高加热温度≥1400℃ 温度控制精度≤0.3% 最高反应压力≥5MPa 在线热启动时间≤0.5s 适用的最快反应时间≤1s。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10000小时 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25 长行程精密运动平台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长行程精密运动平台,突破高精度复合直线运动机构和超快直线驱动等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高通量基因测序仪、超分辨显微成像仪、工业快速检测仪等仪器中的应用。 /p p   考核指标:X-Y行程≥150mm 移动速度≥1m/s Z向跳动幅度≤± 0.4µ m 闭环分辨率≤5nm Z向行程≥20mm 移动速度≥1m/s X-Y向跳动幅度≤± 0.2µ m 闭环分辨率≤5nm 非线性度≤0.03% 最大负载能力≥10kg。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 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26 宽频带同轴步进衰减器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开发宽频带同轴步进衰减器,突破弹性件热处理与表面处理工艺、精密微组装、电磁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矢量网络分析仪、信号源、频谱分析仪等仪器中的应用。 /p p   考核指标:频率范围DC~26.5GHz时,最大衰减量90dB,步进量10dB,驻波比≤1.5,插入损耗≤1.8dB。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寿命≥500万次,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频率范围DC~50GHz时,最大衰减量60dB,步进量10dB,驻波比≤1.6,插入损耗≤2.5dB。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寿命≥200万次,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频率范围DC~67GHz时,最大衰减量50dB,步进量10dB,驻波比≤1.7,插入损耗≤3.0dB。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寿命≥100万次,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2. 高端通用仪器工程化及应用开发 /strong /span /p p   共性考核指标:目标产品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和第三方异地测试,技术就绪度不低于8级 至少应用于2个领域或行业。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原则上,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所含单位总数不超过8个,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2.1 气相分子分析仪 /strong /span /p p   研究目标:针对食品、环保等行业多种形态氮和硫的检测需求,突破高效连续反应气化分离、高信噪比检测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气相分子分析仪,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实现多种形态氮和硫的自动高效检测。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p p   考核指标:分析化合物种类≥50种 基线稳定性≤± 0.0002Abs/30min 单个样品气化和测量时间≤3min 检测下限≤0.5ppV/V 测量精度≤3%。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3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2.2 高精度光声光谱检测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电力、核能、石油化工等行业化学成分检测需求,突破光声光谱分析、微弱信号提取与识别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高精度光声光谱检测仪,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实现电力设备、石油化工设备等行业气体化学成分的在线监测和离线检测。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p p   考核指标:光声光谱范围3~14μm 光声光谱带宽≤150nm 光源光功率≤10W 声探测灵敏度≥15mV/Pa CO、CO2、CH4、C2H4、C2H6的检测限≤0.1μL/L C2H2检测限≤0.05μL/L H2检测限≤2μL/L SO2F2和CF4检测限≤1.0μL/L SO2、H2S、COS检测限≤10.0μL/L 上述气体最高检测浓度≥2000μL/L。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2.3 高灵敏紫外成像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电力和铁路等行业安全运行的电晕放电检测需求,突破高灵敏紫外探测、精准图像融合处理、图像补偿与校正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高灵敏紫外成像仪,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实现日盲条件下高压设备放电位置定位和强度检测。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p p   考核指标:紫外波长范围240~280nm 灵敏度≤1× 10-18W/cm2 电晕探测灵敏度≤1PC@10m 可见光波长范围400~780nm 可见光灵敏度≤0.1Lux 紫外和可见光图象叠加精确度指标≤0.5mrad 具备自动聚焦及增益功能,聚焦范围2m~无穷远 具备高压设备缺陷性质判断、故障严重程度智能评估和诊断功能。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2.4 高速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成像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材料工程等领域微区物质化学结构空间分布探测与分析的需求,突破低波数、高分辨、高速光谱成像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关键部件国产化的高速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成像仪,实现激光拉曼光谱远场扫描探测与光谱成像。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p p   考核指标:探测光谱范围200~1050nm 激发波长覆盖紫外到近红外三个以上波段,拉曼光谱探测分辨率≤0.7cm-1 低波数≤30cm-1 图像横向分辨率≤200nm 轴向分辨率≤500nm 样品轴向定焦分辨率≤10nm 成像时间≤10min@1024× 1024。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3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2.5 荧光数字基因扩增单分子检测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低丰度核酸样本定量检测、稀有突变检测和核酸标准物质标定的需求,突破生物样本低丰度核酸富集、大规模微反应体系生成、原位痕量核酸高通量平行检测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荧光数字基因扩增单分子检测仪,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实现靶基因单分子检测和变异分析。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p p   考核指标:光谱范围420~740nm 动态范围≥5log 检测误差≤5% 突变检测灵敏度≤0.001% 微液滴数量≥5万 多重靶基因检测数量≥12 全自动检测通量48/96可选 检测时间≤60min。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3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2.6 高速网络协议与安全检测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高速数据通信及数据中心网络设备研发与运行监测需求,突破高速数字传输速率全线速测试、全协议多参数跨层分析、攻击特征提取及攻击库构建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高速网络协议与安全测试仪,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实现高速通信网络及设备2~7层协议与安全威胁检测。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p p   考核指标:测量端口线速覆盖100Mbps~100Gbps 发送流数据量≥1024个 接收流数据量≥2048个 单卡新建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数≥80万个/s 在线TCP连接数≥1600万个/s 攻击检测2000种 具有路由协议、接入协议、交换协议、城域网协议、数据中心协议以及应用层协议仿真测试能力 具备应用层回放、定时及时间同步、网络安全威胁检测、互联网请求评注标准(RFC2544)测试等功能。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2.7 大型复杂结构件力学性能检测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大型曲轴锻件、大型齿轮、大型叶片等核心关键部件制造行业的质量控制需求,突破复杂构件力学性能定量无损检测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大型结构件力学性能检测仪,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实现大型复杂结构件多项力学性能检测与扫查成像。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p p   考核指标:检测深度0~10mm 检测横向分辨率0.5mm× 0.5mm 屈服强度相对误差± 10% 残余应力误差± 15MPa 硬度及硬化层深度相对误差± 5% 自动化检测参数:最高速度40次/s 重复定位精度0.1mm。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2.8 材料高温高频力学性能原位测试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航空、航天和核工业等领域材料在高温高频载荷作用下性能测试需求,突破高温高频复杂载荷下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微观力学性能表征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材料高温高频力学性能原位测试仪,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实现高温环境复杂载荷作用下材料拉伸、弯曲、高频疲劳等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原位测量。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p p   考核指标:静态拉伸载荷0~100kN,分辨率≤2N,准确度± 1% 变形测量范围0~100mm,分辨率≤10μm,准确度± 2% 静态弯曲载荷0~10kN,分辨率≤1N,准确度± 1% 变形测量范围0~50mm,分辨率≤5μm,准确度± 2% 高频疲劳交变载荷0~10kN,交变载荷频率≥20kHz 温度加载范围-20~1100℃,温控误差± 5℃ 力学测试成像放大倍数500~1000倍 应变测量范围100μ?~10?。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3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2.9 固态量子材料自旋信息测量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量子计算、量子传感器件所用核心关键材料量子自旋信息测量及表征需求,突破量子探针制备、量子自旋态空间形貌表征、自旋态时空信息解耦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固态量子材料自旋信息测量仪,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实现室温环境下固态量子材料自旋信息的高精度测量。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p p   考核指标:样品尺寸1nm~20μm 自旋保持时间≥100µ s 间分辨率≤50ps 自旋空间测量范围0.1nm~2μm 自旋空间横向分辨率≤0.1nm 纵向分辨率≤0.01nm 自旋间力测量范围0.2~5nN 分辨率≤0.2nN。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3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2.10 低场量子电阻测量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电阻高准确度校准的需要,突破低场量子电阻测量和计量传递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低场量子电阻测量仪,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实现低磁场、无需补充液氦低温条件下可移动和不间断运行的高准确度电阻测量。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p p   考核指标:测量范围1Ω~10kΩ 低磁场量子电阻不确定度≤1× 10-8 高准确度电阻传递装置不确定度≤1× 10-8 可移动式基准级低场量子电阻测量系统的整体不确定度≤2× 10-8 所需超导磁体磁感应强度≤6T 低温装置温度范围4.2~10K。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3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2.11 差分高能电子衍射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薄膜、异质结、超晶格人工结构制备工艺过程中的测试需求,突破宽气压高能衍射电子枪和衍射电子气体散射干扰抑制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差分高能电子衍射仪,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实现宽气压范围晶体取向和薄膜厚度等原位实时测试。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应用。 /p p   考核指标:能量范围15~35keV 束流50~100μA 束斑直径50~80μm 纹波系数0.05% 束流稳定度系数0.15%/℃ 工作气压范围1× 10-8Pa~100Pa 一次实验采集图像≥50幅 自动焦距调整响应时间≤5秒 观测强度震荡≥50个周期。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3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3. 专业重大科学仪器开发及应用示范 /strong /span /p p   共性考核指标:目标产品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和第三方异地测试,技术就绪度不低于8级 至少应用于2个领域或行业。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原则上,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所含单位总数不超过8个,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3.1 钢材超声在线自动探伤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钢质板材、管材和棒材制备过程中在线自动检测与探伤需求,突破多通道非接触式超声在线自动检测及高本底噪声下信号有效获取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钢材超声在线自动探伤仪,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实现钢材缺陷的自动检测与报警。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p p   考核指标:钢板检测厚度6~100mm 钢板检测宽度1~5m 钢板检测精度?3mm平底孔和0.5mm× 10mm纵向裂纹 钢板检测线速度≥60m/min 钢板检测误报率≤2% 钢板检测漏报率≤1% 管材直径≥?350mm最大壁厚≥80mm时检测精度20mm× 1mm× 5%壁厚的内外刻槽 管材检测线速度≥50m/min 棒材检测精度?2.0mm平底孔@距表面225mm以内,棒材检测线速度≥30m/min。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3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3.2 水下综合无损检测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核电、海洋资源开采、船舶等水环境下关键部件的无损检测需求,突破水下零重力综合无损检测及缺陷定量评估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水下综合无损检测仪,实现水环境下关键部件损伤的超声、射线和涡流综合检测。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p p   考核指标:超声检测为通道数≥32,工作频率范围0.2~25MHz,检测厚度≥65mm,灵敏度≤10mm× 0.2mm× 3mm裂纹 射线检测为检测厚度≥65mm,灵敏度≤?1.25mm× 20mm体积性缺陷 涡流检测为通道数≥640,灵敏度≤5mm× 0.2mm× 1mm裂纹 水下重复定位精度≤2mm。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3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3.3 太赫兹三维层析成像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复合材料三维形貌与内部缺陷形貌检测的需求,突破太赫兹高分辨率成像、大景深自适应聚焦、图像信息融合与解译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太赫兹三维层析成像仪,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实现材料表面形貌以及内部缺陷三维形貌的无损检测。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p p   考核指标:中心频率≥0.5THz 调制时间≤10µ s@90GHz 成像景深≥50cm 成像时间≤5s@50cm× 50cm 穿透深度≥10cm@碳纤维材料 成像分辨率≤0.3mm× 0.3mm× 1.5mm。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4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3.4 高精度三维螺纹综合测量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先进制造领域螺纹几何参数的综合性检测需求,突破内外螺纹三维扫描高精度测头和三维参数高效重构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高精度三维螺纹综合测量仪,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实现螺纹全参数的三维自动扫描检测。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实现产业化。 /p p   考核指标:三维旋转扫描测量范围:外螺纹1~400mm,内螺纹3~400mm,分辨率≤0.01μm,径测量精度± (4.0+L/200)μm,螺距测量精度± (0.9+L/200)μm,牙侧角测量精度± 0.03° ,空间坐标测量精度± (1.5+L/200)μm 具有表面缺陷自动识别、三维模拟装配功能 数据库覆盖国内外螺纹量规标准和紧固件标准140份以上 溯源校准仪器的计量标准器1套。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3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3.5 微纳结构动态特性测试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微纳结构与微机电系统(MEMS)器件动态特性测试的需求,突破高信噪比时空调制和自动调焦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微纳结构动态特性测试仪,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实现微纳结构与MEMS器件的振动频率、模式模态等特性测量分析以及典型缺陷识别。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p p   考核指标:振动频率范围300~24MHz,相对频率分辨率≤0.5% 振幅测试范围1nm~100μm@1kHz,振动位移分辨率≤1nm,速度分辨率≤1(m/s 平台扫描范围≥5mm× 5mm,分辨率≤1(m 缺陷识别准确率≥90% 具有振动模式模态分析功能,测试模态与实际模态拟合优度≥85%。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3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3.6 机载地下矿产与水资源探测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地下矿产与水资源等快速探查需求,突破地下矿产和水资源非接触大范围快速探测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机载地下矿产与水资源探测仪,开发相关数据处理与反演解释软件,实现陆地地下资源和人工目标体的高效大范围探测。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p p   考核指标:最大探地深度≥500m 横向分辨率≤10m 探测深度分辨率≤10m(100m深度以内) 可探测异常体时间常数≤50μs(可探测金属矿、地下水、地热等资源分布) 可探测地质断裂和构造的空间分布和走向、地下水与油气资源含量及赋存状态 软件具备三维电性结构成像、地质断层和构造分布实时成像与显示功能。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3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3.7 自组网海洋环境多参数测量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近远海区域海底地形地貌全时域测绘需求,突破测绘航行智能同步控制、自主避障航行、多艇协同管理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自组网多参数海洋环境地形测量仪,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实现海底地形地貌和海流剖面高精度动态检测。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p p   考核指标:海底地形测量,工作频率≥170Hz时,斜距量程≥500m,斜距量程分辨率≤2cm 海流剖面测量,工作频率≥600kHz,量程≥70m,水流速度测量准确度≤水流速度0.3%± 0.3cm/s,流速测量分辨率≤0.1cm/s 实现超视距无人自主航行测量功能,远程作业和控制距离≥30km 具备测绘和导航同步控制、测绘数据实时自动三维拼接、自组网等功能。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3.8 深地地质结构成像探测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深部矿产和油气资源探查、重大地质灾害监测等需求,突破勘探深度有限、检测灵敏度低、背景干扰复杂、异常信号识别和提取难等关键问题,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深地地质结构成像探测仪,开发相关数据处理与反演解释软件,实现地下深部资源探测与地质灾害监测。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p p   考核指标:最大探地深度≥3000m 地面横向分辨率≤10m 探测目标X-Y方向尺寸误差≤5m@1km× 1km× 1km Z方向尺寸误差≤10m@1km× 1km× 1km 位置定位误差≤1m 自组织网络数据质量监控,联合定性及定量反演。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3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3.9 材料高温环境电磁特性测试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航空和航天设备高温环境条件下材料电磁特性测试评估,以及电子设备材料电磁参数的测试需求,突破宽频宽温测试夹具设计制造与校准标定、超宽带激励信号发生与响应信号分析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材料高温环境电磁特性测试仪,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实现常温和高温环境电磁材料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等参量的高精度测试。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p p   考核指标:频率范围,10~110GHz 动态范围,120dB(40GHz以内)、110dB(50GHz以内)、90dB(110GHz以内) 工作温度范围,20~1000℃ 相对介电常数测试范围1~100,测试准确度± 5% 相对磁导率测试范围0.6~10,测试准确度± 5% 测量方法,同轴传输线法、波导传输线法、谐振腔法、自由空间法、探头法等 可测材料形态,块状、薄膜、粉末、液体等。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3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3.10 空间电离层环境层析成像测量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空间天气监测预警、地震前兆预警、空间科学研究对空间电离层大范围、不间断、高精度测量需求,突破空间电离层反射、折射和闪烁效应检测、电离层参数实时监测与成像反演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空间电离层环境层析成像测量仪,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实现对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和电子密度、电离层闪烁等参数的精确测量。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p p   考核指标:绝对总电子含量的测量范围0~300TECU,测量精度≤3TECU 相对总电子含量的测量范围0~300TECU,测量精度≤0.03TECU 电子密度的测量范围106个电子/m3~1013个电子/m3,相对测量误差≤15% 闪烁指数的测量范围0~1.5,测量误差≤0.1 测量高度范围60km~1000km 具备电离层不均匀体参数反演功能。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3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3.11 气液两相流参数测量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能源、化工等领域对气液两相流的分析测量需求,突破探测器设计制备、高压防水密封、多相流层析成像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气液两相流参数测量仪,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实现多相混合物的体积流量、质量流量的连续实时检测。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p p   考核指标:含气率测量范围0~100% 气相测量最大流量≥1万m3/h 气相质量测量精度≤± 2%FS 液相最大流量≥200m3/h,液相质量测量精度≤5%FS 最大耐压≥100MPa 空间分辨率≤2mm(入口管内径60~300mm)。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10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3.12 高精度光热电位分析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食品、药品、石化、材料、能源、环保等行业化学成分分析需求,突破光度法、热分析法与电位法综合分析和高精度高通量滴定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高精度光热电位分析仪,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实现对物质中离子或基团的含量检测。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p p   考核指标:光度分析,其光谱范围≥400~700nm,波长准确度≤± 1nm,吸光度精度≤0.001Abs 热分析,其温度范围-10~60℃,分辨率≤10-4℃,准确度≤10-3℃,响应速度≤0.3s 电位分析,其测量范围± 2400mV,稳定性± 0.03mV,分辨率≤0.01mV 滴定通道数≥4,馈液精度≤1/80000滴定管体积。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3.13 有机物主元素分析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食品、农业、石油化工、地矿等行业对有机化合物中碳、氢、氮、硫、氧元素分析的需求,突破有机物快速分解、高精度检测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有机物主元素分析仪,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实现对有机物的碳、氢、氮、硫、氧元素高精度定量分析。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p p   考核指标:C、H、N、S元素检测限≤30ppm C、H、N、S元素测量重复性≤0.4% O元素检测限≤2ppm 元素测量重复性≤0.2% 系统进样量0.05mg~1g 具有全自动进样功能。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3.14 海洋物性参数监测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深海探测与海洋气候多物理参数检测需求,突破海洋多参数测量、补偿解算、多参量数据融合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海洋物性参数监测仪,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实现温度、压力、湿度、风场、雨量和太阳辐射等参量的高精度检测。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p p   考核指标:深海测量,其深度测量范围0~1000m,精度≤± 2% FS,电导率测量范围0.2~65 mS/cm,精度≤± 0.05 mS/cm 水温测量精度≤± 0.05℃,流速分辨力≤1.5cm/s 气候监测,其气压测量误差≤± 0.2%FS,湿度测量范围0~100%RH,精度≤± 2%,风速测量范围0~70m/s,精度≤0.5m/s,风向测量范围0~360° ,精度≤± 3° ,雨量测量范围0~15 mm/min,精度≤0.5mm/min,太阳辐射测量范围0~2500W/m2,精度≤1.5%FS,气温测量精度≤0.1℃。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3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pan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3.15 大型设施挠度非接触测量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桥梁、高塔、隧道、起重机械等大型设施健康监测、安全性评估及寿命预测的需求,突破三维图像获取、低质量图像高分辨分析、快速自标定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大型设施挠度非接触测量仪,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实现多点动静态三维挠度实时非接触测量及安全性评估分析。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p p   考核指标:测量区域范围(FOV)0.1~500m 挠度测量分辨率(1/100000)FOV 工作距离1~500m 挠度测量精度≤± 0.02mm (≤10m),≤± 1mm (≤100m),≤± 10mm (≤500m) 挠度测量采样频率≥300Hz 具备自动标定、实时输出、超限预警和安全评估等功能。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3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3.16 宽频带高性能电磁信息安全测试仪 /span /strong /p p   研究目标:针对电磁空间安全测试、重大活动和核心要害部位电磁信息安全测评、电子信息设备电磁泄漏信号测试等领域的测试需求,突破电磁泄露信息高灵敏探测、异常信号跟踪监测与特征提取、信息还原与安全评估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宽频带高性能电磁信息安全测试仪,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实现电磁信息安全评估、电磁信息泄漏检测和窃听装置探测。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p p   考核指标:频率范围9kHz~67GHz 分析带宽≥500MHz 测试灵敏度≤-165dBm 扫描速度≥10GHz/s 相位噪声≤-127dBc/Hz@(载波1GHz,频偏10kHz) 镜频抑制≥70dB 具备全景、频率、存储扫描等测试模式。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科发资〔2018〕40号 /p 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各有关单位: /p p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的相关要求,现将“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发布。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p p   strong  一、项目组织申报要求及评审流程 /strong /p p   1.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项目可下设课题。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项目申报单位推荐1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每个课题设1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可担任其中1个课题的负责人。 /p p   2. 项目的组织实施应整合集成全国相关领域的优势创新团队,聚焦研发问题,强化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典型应用示范各项任务间的统筹衔接,集中力量,联合攻关。 /p p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评审采取填写预申报书、正式申报书两步进行,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p p   ——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3000字左右的项目预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简要说明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项目申报单位应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并明确协议签署时间 项目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须签署诚信承诺书。从指南发布日到预申报书受理截止日不少于50天。 /p p   ——各推荐单位加强对所推荐的项目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按时将推荐项目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统一报送。 /p p   ——专业机构在受理项目预申报后,组织形式审查,并根据申报情况开展首轮评审工作。首轮评审不需要项目负责人进行答辩。根据专家的评审结果,遴选出3~4倍于拟立项数量的申报项目,进入答辩评审。对于未进入答辩评审的申报项目,及时将评审结果反馈项目申报单位和负责人。 /p p   ——申报单位在接到专业机构关于进入答辩评审的通知后,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项目正式申报书。正式申报书受理时间为30天。 /p p   ——专业机构对进入答辩评审的项目申报书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答辩评审。申报项目的负责人通过网络视频进行报告答辩。根据专家评议情况择优立项。对于支持1~2项的指南方向,如答辩评审结果前两位的申报项目评价相近,且技术路线明显不同,可同时立项支持,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结合过程管理开展中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 /p p    strong 二、组织申报的推荐单位 /strong /p p   1. 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 /p p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主管部门 /p p   3. 原工业部门转制成立的行业协会 /p p   4. 纳入科技部试点范围并评估结果为A类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纳入科技部、财政部开展的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行业试点联盟。 /p p   各推荐单位应在本单位职能和业务范围内推荐,并对所推荐项目的真实性等负责。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与其有业务指导关系的单位,行业协会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行业试点联盟推荐其会员单位,省级科技主管部门推荐其行政区划内的单位。推荐单位名单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上公开发布。 /p p    strong 三、申请资格要求 /strong /p p   1. 牵头申报单位和参与单位应为中国大陆境内注册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时间为2017年1月31日前,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政府机关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申报单位同一个项目只能通过单个推荐单位申报,不得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 /p p   2. 项目(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1958年1月1日以后出生,每年用于项目的工作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 /p p   3. 项目(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为该项目(课题)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申报项目(课题)。 /p p   4. 项目(课题)负责人限申报1个项目(课题)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以下简称“改革前计划”)以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牵头申报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的在研项目负责人(不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也不得参与申报项目(课题)。 /p p   项目骨干的申报项目和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研项目总数不得超过2个 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因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课题)而退出目前承担的项目(含任务和课题)。 /p p   计划任务书执行期(包括延期后的执行期)到2018年6月30日之前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不在限项范围内。 /p p   5. 特邀咨评委委员不能申报项目(课题) 参与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或本年度项目指南编制的专家,不能申报该重点专项项目(课题)。 /p p   6. 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重点专项的项目(课题)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提供全职聘用的有效证明,非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和境外单位同时提供聘用的有效证明,并随纸质项目预申报书一并报送。 /p p   7. 申报项目受理后,原则上不能更改申报单位和负责人。 /p p   8. 项目的具体申报要求,详见各重点专项的申报指南。 /p p   各申报单位在正式提交项目申报书前可利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相关科研人员承担改革前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在研项目情况,避免重复申报。 /p p    strong 四、具体申报方式 /strong /p p   1. 网上填报。请各申报单位按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网上填报。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将以网上填报的申报书作为后续形式审查、项目评审的依据。预申报书格式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相关专栏下载。 /p p   项目申报单位网上填报预申报书的受理时间为:2018年2月22日8:00至2018年4月16日17:00。进入答辩评审环节的申报项目,由申报单位按要求填报正式申报书,并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提交,具体时间和有关要求另行通知。 /p p   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 /p p   http://service.most.gov.cn /p p   技术咨询电话:010-88659000(中继线) /p p   技术咨询邮箱:program@most.cn。 /p p   2. 组织推荐。请各推荐单位于2018年4月23日前(以寄出时间为准),将加盖推荐单位公章的推荐函(纸质,一式2份)、推荐项目清单(纸质,一式2份)寄送科技部信息中心。推荐项目清单须通过系统直接生成打印。 /p p   寄送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15号,北京西三环专家公寓6层,邮编:100036。 /p p   联系电话:010-88654074。 /p p   3. 材料报送和业务咨询。请各申报单位于2018年4月23日前(以寄出时间为准),将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的预申报书(纸质,一式2份),寄送至承担项目所属重点专项管理的专业机构。项目预申报书须通过系统直接生成打印。 /p p   咨询电话:010-68104402,68104487。 /p p   寄送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一号9号楼,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计划与监督处,邮编:100044。 /p
  • 2017首都科技平台科学仪器开发培育项目入选名单公布
    11月30日,北京市科委发布《关于公布2017年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学仪器开发培育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公布了2017年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学仪器开发培育项目立项名单,共计13个仪器项目入选,先驱威锋、华科仪等多家仪器公司的相关项目入选。  据悉,本专项采用“直接补助”资助方式,项目实施期为一年半,仪器研发类项目支持额度为100万以内,仪器验证评价类项目支持额度为200万以内,课题承担单位自筹资金与财政经费投入比例不低于1:1。  根据《关于申报2017年度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学仪器开发培育项目的通知》,2017年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学仪器开发培育项目依据《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国家重大科学仪器项目需求及市场需求,结合北京市已有基础,支持一批“高、精、尖”的仪器联合创制项目,以促进产品质量提升、有效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开发出具有战略意义的特色科学仪器为主要目标,支持重点如下(临床医疗仪器、生产设备、机械装备等不属于本年度培育项目的支持范围):  (一)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项目  支持权威机构对国产优秀仪器进行性能、可靠性等验证测试工作,从而为优秀国产仪器技术性能“作背书”,为国产仪器参与市场竞争和“首购首用”做贡献,帮助生产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帮助验评单位提升仪器性能评价权威品牌。  (二)仪器研发培育项目  支持仪器研发技术水平高、产业化市场化实力强,可实现替代进口产品破垄断、提高技术水平填空白、提高应用前景扩市场的研发类项目。依据北京地区国产科学仪器行业优势,重点支持源部件、探测器与传感器、光学部件、分析分离与控制部件和样品前处理仪等核心关键部件开发及应用。支持研究并攻克仪器关键技术的高端科学仪器产品开发和技术升级需求。  立项要求:培育项目遴选坚持“三个标准”(替代进口产品破垄断、提高技术水平填空白、提高应用前景扩市场),承担单位要求“两个标准”(仪器研发技术水平高、产业化市场化实力强)。  (一)仪器验证与综合评价类项目立项要求  1.承担单位主体要求为在行业地位高、权威性强、进口设备多的检测机构或实验室。  2.验评产品要求在北京产业基础好、市场份额大,品牌知名度高的国产仪器厂商的优秀产品。  3.验评内容要求对仪器性能进行综合验证与评价,形成国产与进口仪器在基础性能指标、特征性指标、仪器操作特点、软件控制系统、后期服务等方面的比较和验证,建立对验评仪器的技术指标体系和验证评价规范。  (二)仪器研发类项目立项要求  1.承担单位主体要求是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内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或仪器研发技术水平高、产业化市场化实力强的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优先支持。  2.拟研发项目应有良好的技术基础,成果应用方向明确,市场前景广阔,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3.项目可实现国内从无到有或技术等级提升、国内急需且技术受国外垄断或需突破国外禁运的仪器及关键部件。  4.《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中重大专项及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中,能够在业界形成有特色、有影响的仪器研发。  5.课题完成时需提供有资质的机构出具的有关产品测试报告、检测报告、仪器对比分析报告、用户报告等。
  • 吕喆:国产原创性科研仪器研发都欠哪些账
    一个国家的科研仪器研发水平,特别是能否研制出原创性的科研仪器,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基础科学研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潜力。然而,当下原创性的国产科研仪器常常是“千呼万唤难出来”,原因何在?盖因“欠账”太多。   一欠需求牵引   这种牵引首先应该表现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及生产的具体任务对某种仪器的需求上。有了需求,才会有人去研制和生产仪器,如果这些仪器能够占领市场并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自然会有人去做。   目前牵引拉动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我们的科研还远未成为当今世界的领跑者,反而是以跟踪研究居多。这种状态下所用的科研仪器以已经商业化的、有钱就买得到的成熟产品为主。而目前拥有充足经费的采购者们倾向于采购比较现成的进口仪器,似乎除了国防等领域需求的高端仪器,很少有人愿意进行自主研发或采买国产仪器。   实际上,真正有望做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实验科学研究工作必须依靠有自己特点的先进科研仪器,特别需要那些运用到许多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自主研发的仪器,这样的仪器没有现成的产品可买,即使有类似的也需要买回来再升级改造和进行系统集成。显然,如果不重视仪器的研发,在实验手段这个环节上就轻易地输掉了关键的一局,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直接使自己处于落后的位置。   此外,国人惯有的崇洋心理,还造成同档次的国产货无法和进口货平等竞争,这种现象在高端科研仪器方面表现尤其明显。   要形成高端科研仪器研发的有效牵引,一方面,研究工作要超越目前的跟踪模仿阶段的“二流”水平,达到国际领先的“一流”水平 另一方面,仪器研发水平本身也要上去,帮助大家建立对国产科研仪器的信心。   二欠投入和政策   目前我国的仪器研发经费是不足的,而且还很不均衡,因此“钱”必然长期困扰仪器研发工作。   我们应该注意到,除了直接投入,目前用在采购仪器上的钱,有一部分实际会间接用到研发上,因为如果国内的科研院所都能花比较多的钱用于采购国产的新型科研仪器,就可以使国产科研仪器的创新—研发—销售形成一个顺畅的良性循环,如能让企业乐于投入大笔的经费在研发环节,这样研发和生产的队伍也容易稳定,自然会对创新非常有利。   因此,在科研仪器采购的经费安排上,也应有适当的政策鼓励科研院所采买国产仪器,虽然这些国产仪器在技术指标上尚不能全面和国外进口仪器抗衡,但是却在使用、维护和维修方面要比进口仪器便利和便宜得多。   此外,大到国家,小到一个具体的单位甚至课题组,都欠缺一些合理、稳定的针对仪器研发的激励政策。当前的考评和奖励体系中,罕有涉及自主研发仪器的工作量如何换算的内容。这种激励政策的缺失,造成科研人员除非必须或者自己本身痴迷于仪器的改进和研发,否则基本上不会对仪器的自主研发感兴趣。   为了搞好原创性的科研仪器研发,项目主管部门应该把仪器自主研发成果作为科研项目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各单位在制定员工考评和奖励制度时,应该明确新仪器开发和改进方面工作量的计算标准及相应的奖励规格,这样才能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科研仪器的研发。   三欠基础和能人   国产科研仪器研发根基尚浅,基础薄弱。   这一方面源于我国在基础材料和加工技术方面比较落后,这种落后影响到了包括仪器仪表行业在内的整个工业技术领域。主要表现在常用的基础材料和器件的质量不够好,虽然可凑合着用在普通的民用技术中,但用于高端的研究型仪器,则很难保证其技术指标能够达到科学研究的要求 有时虽可以通过“优中选优”选出最合适的材料和器件,但成本太高很难被产业化大量生产和使用。   另一方面的基础薄弱,是指理论基础。目前做仪器研发的人主要是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在理论水平方面通常低于那些需要使用仪器做研究的科学家,对一些与仪器研发相关的重要的科学原理没有吃透或掌握不全面,难以对仪器的相关原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因而难以迅速形成新的设计。此外,由于大学的分科教育体制,很多研究和技术开发人员的知识面不够宽,也影响了他们对仪器的研发能力的提升。   而做仪器研发,有些能人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有基础扎实、立足于科学前沿、对所涉足领域的科学问题非常清楚的一批高素质、有实践经验的人作为设计师,他们要知道目前急需的研究手段和实验技术,能提出原创性的解决方案,并善于整合资源实现设计。随后,还要有能工巧匠做出好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国产科研仪器。当然,这些能人都不是天生的,需要长时间的仪器研发工作去培养和锻炼,研发团队也需要不断的磨合。   四欠核心和深度   我国对科研仪器研发的介入深度不够,经常是浅尝辄止。由于全新原理的原创科研仪器的价值通常不容易迅速被人所认识,因此靠新仪器打开市场赚钱较难。从事仪器研发和生产的单位更习惯于生产、改进和销售那些在市场上受欢迎的仪器,包括以往市场份额大、口碑好的老型号仪器和对这些老型号仪器做小的改进,通过提高数字化和自动化程度、增加部分功能、改进外观设计等方式来获得用户青睐。这种小修小改的“研发”远远无法达到原创的级别,只是这样做便于赚钱,所以不少科研仪器的研发生产单位乐此不疲。   目前我国很多仪器的核心部件实际是进口国外产品。这种利用产自不同国家的零部件进行组装生产仪器的状况在全球化时代虽属正常现象,但其中有一些根本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却仍自我标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货精品,则完全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实际上,科研仪器如果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是难以占有稳定的市场份额的,更无法在科学界获得良好的口碑。   五欠信心和人气   正是由于前面提及的一系列原因,国产仪器的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往往都缺少足够信心。   生产者对原材料和器件没信心,对自己的产品也没信心。销售者在向用户推销时更喜欢炫耀他所卖的仪器里面有哪些部件完全是进口的,仿佛进口的“标签”就是高质量高性能的保证书一样,却对自己的技术和产品没有足够的信心。   许多使用者也对国产仪器缺乏信心。真正理解原创性的国产科研仪器研发工作的意义,并能够自觉支持和投入这方面工作的人还不多。目前不仅主管领导对仪器研发重视不够,有时甚至在科研队伍中也有很多人不赞同做自主研发,或者即使不反对,也不会积极协助做仪器研发的人。没有一定的人气,这种科研仪器的研发可能会变成一个“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从而影响研发积极性。   此外,一件复杂的研究型仪器的研制涉及很多学科的知识,通常需要一定规模的团队(甚至是跨单位、跨行业的组合)的合作。这个研发团队应该建立行之有效的团队合作制度,其成员应该具有高度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合作中尽可能多地沟通交流,避免闭门造车,这样才能把仪器的研发工作真正做好。目前,国内包括仪器研发在内的很多科研合作还需要加强。   总之,只有补上这些“欠账”,才能指望未来有一些新型的国产原创性科研仪器被研发出来,而以新的实验技术和研究手段为基础的原创性领先成果才有可能被做出来。   (作者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 2016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明确10个重点支持方向
    2月19日,科技部网站发布关于发布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6年度指南的通知,本指南共设置了关键核心部件、高端通用科学仪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3类任务,下设10个重点方向,支持数量不超过实施方案内容的30%。  其中核心关键部件开发与应用中包括:源部件、探测器与传感器、分析分离与控制部件;  高端通用仪器工程化及应用开发包括:分析仪器、 物理性能测试仪器、电子测量仪器、计量仪器;  专业重大科学仪器开发及应用示范包括:支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专业重大科学仪器、服务公益行业和民生改善的专业重大科学仪器、保障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专业重大科学仪器。  此外,指南中还指出,项目成果是以市场前景广泛的关键核心部件和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为目标,一般的核心部件与科学仪器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商业化前景不明确的核心部件与仪器研制等工作,以及临床医疗仪器、生产设备、机械装备、平台建设等,不属于本专项的支持方向。  详细内容如下:“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2016年度申报指南  科学仪器设备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石,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为切实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经国家科技计划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际联席会审议,“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作为2016年度启动的专项之一,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一、指导原则与主要目标  本专项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原则,紧扣我国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对科学仪器设备的重大需求,充分考虑我国现有基础和能力,在继承和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成果的基础上,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以关键核心技术和部件的自主研发为突破口,聚焦高端通用科学仪器设备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仪器开发、应用开发、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开发,带动科学仪器系统集成创新,有效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设备行业整体创新水平与自我装备能力。  通过本专项的实施,构建“仪器原理验证→关键技术研发(软硬件)→系统集成→应用示范→产业化”的国家科学仪器开发链条,完善产学研用融合、协同创新发展的成果转化与合作模式,激发行业、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强化技术创新和产品可靠性、稳定性实验,引入重要用户应用示范、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大幅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本专项按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共设置了关键核心部件、高端通用科学仪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3类任务,下设10个重点方向,本指南为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6年度指南,支持数量不超过实施方案内容的30%。  二、总体要求  1. 专项定位  本专项充分利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或其他渠道,已取得的相关检测原理、方法、技术或科研装置,开展系统集成、应用开发和工程化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皮实耐用”和功能丰富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产品,并服务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项目成果是以市场前景广泛的关键核心部件和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为目标(一般的核心部件与科学仪器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商业化前景不明确的核心部件与仪器研制等工作,以及临床医疗仪器、生产设备、机械装备、平台建设等,不属于本专项的支持方向)。  2. 申报主体  结合本专项的特点和定位,如无特殊说明,本指南所设项目均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企业结合国家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联合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优势力量参与项目研发工作(主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技术支撑),落实目标任务明确、产权和利益分配明晰的产学研用结合机制。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发挥企业在专项中的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项目实施组织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主体地位作用。  3. 支持方式  本专项每个指南方向下的项目可支持1—2项,实施“后端资助”机制。即,结合科学仪器开发的特点,以及我国科学仪器产业发展实际,强化利益共享、风险分担机制,对企业承担的项目,实施专项经费后端资助政策。项目立项后,前半段主要由承担单位自筹经费实施,资助20%的专项经费 经中期评估确认,项目进展顺利、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科研管理和项目经费管理规范的项目,后半段再主要由专项经费给予支持。  4. 立项要求  4.1 项目基本要求  1)国内外需求迫切,目标仪器设备应用单位明确且具有代表性,相关原理、方法或技术已取得重要突破,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核心部件与科学仪器产品。  2)目标核心部件与仪器设备整体设计完整、结构清晰合理,技术路线(含软件开发)可行,工程化方案、应用开发方案可操作性强 项目质量管理和产业化策划、企业资质和能力、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等非技术内容可行。  3)拥有本领域的核心关键人才,且具有相关理论研究、设计、工程工艺、系统集成、应用研究以及产业化研究等相关方面结构合理的人员队伍。  4)对核心部件类项目:原则上承担单位主营业务为核心部件生产企业,项目实施后能够获得全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就绪度达到7级以上,并在相关仪器主要生产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一定市场规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5)对仪器整机类项目:充分利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或其它渠道,已取得的相关检测原理、方法、技术或科研装置成果,开展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形成“皮实耐用”、功能丰富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产品,并服务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和应用的自身规律,每一个项目应包括仪器开发(含软件开发)、应用开发、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开发等类型工作。除仪器设备开发单位外,产业化单位、应用单位也应从项目设计开始,全程参与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工作。项目实施三年后,目标仪器技术就绪度达到7级以上,可形成一定市场规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4.2 企业承担项目的基本要求  (1)在中国大陆境内注册,具有较强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和产业化能力,运行管理规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经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或达到同等条件   (3)项目与企业重点发展方向相符   (4)与项目参与单位具有前期合作基础   (5)与项目参与单位事先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明确任务分工、国拨经费分配、成果和识产权归属及利益分配机制   (6)企业投入的自筹研发经费与国拨经费投入比例不低于1:1。投入的自筹研发经费应用于项目研发活动,而不得用于生产线、厂房等产业化能力建设。  4.3 项目组织要求  (1)项目推荐单位要加强本部门、本地区、本行业领域科学仪器设备发展的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和扶持培育。  (2)项目推荐单位要组织项目牵头单位,会同产、学、研、用等各方面,积极开展项目设计和策划工作。在项目设计时,既要注重技术问题,也要注重工程化和产业化策划、企业资质和能力以及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机制等非技术问题。  (3)项目推荐单位要督促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提出时落实法人负责制、落实项目配套条件 督促项目承担单位联合国内外优势力量共同开展项目设计和实施。  (4)项目推荐单位在组织推荐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作用。除考虑技术可行性外,还应重点关注工程化和产业化策划、企业资质和能力以及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机制等非技术内容。在此基础上,择优向科技部推荐项目。  三、主要任务  1. 核心关键部件开发与应用  攻克源部件、探测器与传感器、分析分离与控制部件等科学仪器核心部件的关键技术,研究部件的核心关键材料以及生产工艺,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核心关键部件。  共性考核指标:目标产品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和异地测试,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至少应用于2种类型仪器。  原则上,每个项目下设任务数不超过6个,承担单位数不超过6个。  1.1 源部件  1.1.1 光源  (1)高强度、高稳定空心阴极灯  研究内容:研发高强度、高稳定空心阴极灯,优化空心阴极灯结构设计,研究合金阴极材料组成及制作工艺,改善空心阴极灯生产工艺,研制空心阴极灯性能测试特殊装置,研究影响噪声、同心度等关键指标的因素及改善方法。开展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开发,形成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为原子吸收光谱仪和原子荧光光谱仪等仪器提供核心部件。  考核指标:稳定性指标,铜灯在30 min内基线漂移0.2%,其它元素灯在5 min内基线漂移0.6% 普通元素灯的使用寿命≥ 6000 mA.h,易熔、易挥发元素灯≥ 4000 mA.h 改善空心阴极灯性能,灯噪声≤ ± 0.2% T,灯旋转360。的能量偏移10%。应提出明确合理的可靠性指标要求,项目完成时,目标产品应参照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进行测试。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量达到2万支。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1.1.2 射频源  (1)ICP射频源  研究内容:开发ICP射频源,研究大功率射频自激发生、频率锁相、功率调谐和高效散热技术,开发能够有效的降低等离子体电势的全固态自激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射频源 实施ICP射频源的工程化和工艺化开发,形成可靠的产品,解决相关国产仪器对高性能射频源关键部件需求的难题。  考核指标:工作频率27.12 MHz,频率稳定度± 0.02%,功率输出0.6~1.6 kW可调。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量达到100只以上。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2)双相射频源  研究内容:开发双相射频源,研究双相射频源高精度驱动与高稳定反馈、过载保护电路、辅助激发信号耦合与双相射频电源数字控制技术,开发能够精密驱动线性离子阱的双相射频高压电源 实施双相射频源的工程化和工艺化开发,形成稳定可靠的产品,有效解决相关国产仪器对高性能双相射频源关键部件的需求。  考核指标:射频高压最大2 kVpp,频率0.9~2 MHz,辅助信号带宽50 kHz~450 kHz 射频高压最大10 kVpp,频率1 M~1.2 MHz,辅助信号带宽10 k~550 kHz。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10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1.1.3 新型质谱离子源  研究内容:研究敞开式离子化新技术,研制新型电喷雾、介质阻挡放电、激光/气体辅助喷雾和高度集成化敞开式的离子源,开展新离子化应用方法开发和数据库构建,实施新离子源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满足原位实时快速分析、单细胞分析、质谱成像分析、超痕量样品分析需求,推动我国质谱离子化技术与装置的跨越式发展。  考核指标:形成6种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敞开式质谱离子源产品,有力支撑食品安全、环境应急、新药研发、现场快检、生物研究、质谱成像、公共安全等质谱检测应用。形成敞开式质谱离子源工艺化、产业化基地,实现批量生产。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40套以上。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有关说明:每个项目形成5种以上不同的离子源产品。  1.2 探测器与传感器  1.2.1 光探测器  (1)光电倍增管  研究内容:开发侧窗型、端窗型光电倍增管,研究侧窗型、端窗型光电倍增管的结构设计,优化阴极材料及倍增极材料配方和制作工艺,研究包括激活工艺、封装工艺等在内的各环节生产工艺,探究影响光电倍增管灵敏度、暗电流、响应时间等关键性能的因素及改进方法,进行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为分析仪器、辐射测量仪器、高能物理研究、石油测井及军用设备提供关键部件。  考核指标:阳极光照灵敏度≥ 300 A/lm(典型值) 最大暗电流50 nA(30分钟后) 增益106。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500支。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2)太赫兹探测器  研究内容:研制基于栅控二维电子气的新型室温太赫兹探测器,突破场效应混频探测器芯片及其模块制造的关键技术,实现全国产化。建立定量化的场效应混频探测器模型和模拟仿真技术 从外延材料、天线设计、阻抗匹配到模块化集成实现场效应混频探测器的优化设计 开发纳米栅极及其低漏电率的工艺制备技术 研究二维电子气场效应阈值电压的调控技术,研制两端结构的高灵敏度太赫兹场效应混频探测器。  考核指标:研制成0.1~1.1 THz波段内系列化的室温太赫兹场效应混频探测器芯片及其模块,满足室温下高灵敏度的太赫兹波探测需求。0.11、0.22、0.34、0.65和0.90 THz探测器芯片的等效噪声功率小于10 pW/Hz1/2 响应度大于2800 V/W 带宽大于80 GHz 响应时间小于100 ns 硅透镜和波导喇叭集成的两种探测器模块。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10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1.2.2 辐射探测器  研究内容:攻克高密度快衰减无机闪烁晶体生长及阵列加工制备、PIPS探测器的高阻硅材料研制、吸收区结构设计及漏电流工艺控制等关键技术,建立辐射探测器成套的完整生产、测试工艺,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高能量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可靠性辐射探测器系列产品,开展工程化和产业化研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为医疗诊断仪器、工业无损探测仪器和核辐射环境检测仪器提供核心关键部件。  考核指标:辐射探测器实现国产化和批量生产,基本满足我国科学仪器和工业应用对辐射探测器的需要。闪烁晶体探测器光输出≥ 45000 ph/MeV 衰减时间≤ 100 ns 密度≥ 6.5 g/cc 能量分辨率≤ 9%@662 keV 阵列规格:4×4~16×16 PIPS辐射探测器灵敏面积13 mm2 暗电流小于2 nA 击穿电压大于100 V。位置灵敏型闪烁探测器像素面积1 mm×1 mm~6 mm×6 mm 暗电流500 nA 脉冲恢复时间50 ns 几何填充因子60% PDE在380 nm~550 nm范围内最小值不小于30% 批量生产90%以上产品雪崩电压偏差± 0.2 V 雪崩电压随温度变化系数50 mV/℃ 后脉冲0.5% 微像素间串扰10% 本征位置分辨率≤ 0.5 mm 能量分辨率能量分辨率≤ 12%@662 keV 时间分辨率≤ 300 ps。X射线成像探测器灵有效灵敏面积≥ 100×100 mm2,CMOS读出工艺 X射线空间分辨率≥ 15 lp/mm能量响应范围:30~160 keV。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1000支。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1.2.3 物理量探测器  (1)超高温温度和压力传感器  研究内容:攻克信号背景噪声抑制、高速动态光谱采集、高精度信号反演等关键技术,研究超高温环境下工作材料试验、结构设计、加工制作工艺、校准与标定方法,解决超高温环境下温度、压力和振动参数原位测量问题,研究超高温环境下温度和压力传感器静态和动态特性测试技术,开发高性光路系统、信号采集系统以及温度反演软件等,解决长期制约我国燃煤燃气锅炉、航空发动机等试验参数原位测量问题,为我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高超发动机、重型燃气轮机等先进能源动力系统提供有力支撑。  考核指标:对于高温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范围—50~1800 ℃,响应时间200 ms,综合精度± 5% 对于高温压力传感器考核指标,工作温度范围—50~1200 ℃,频响范围:0~200 Hz,压力测量范围0~400 kP,综合精度± 5%(—50~500 ℃)、± 10%(500~1200 ℃) 对于高温振动传感器工作温度范围0~1200 ℃,频响范围0~1 MHz,振动测量量程10 g。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100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2)高端应变式传感器  研究内容:攻克应变式传感器多因素耦合计量特性仿真设计理论 研究高性能弹性体、应变计、粘贴剂及传感器生产工艺 研究高稳定度传感器检测技术 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应变式传感器及其检测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业化开发,满足我国力学量值传递、航空航天台架测试、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等领域对力传感器的需求,打破关键领域国外产品的垄断,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测量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量程为1 kN~2 MN,应用于国内量值传递领域的参考标准传感器或传递标准传感器,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线性≤ 0.01% FS 重复性≤ 0.002% FS 复现性≤ 0.005% FS 长期稳定度≤ 0.005%/年FS。实现量值传递等领域使用的高端传感器的产业化 促进传感器产品质量的提高。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5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3)精密位置传感器  研发内容:针对高端数控机床、3D打印、几何量计量、精密转台等应用需求,开发大量程、高精度金属光栅,突破金属光栅纳米压印成型工艺、新型光栅结构、高性能光栅读数、光栅校准和误差补偿等关键技术,实现大量程、高精度长度测量与高精度动态角度测量等性能,在航空航天、机器人、机床等行业开展示范应用,在此基础上开展工程化研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精度金属光栅,替代国外进口,为我国先进制造及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关键部件。  考核指标:平面光栅精度± 0.5μ m/m。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200个。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1.2.4 化学生物传感器  研究内容:攻克基于红外特征分子光谱、集成光学免疫传感以及电化学测量的关键技术 研究高特异性、高亲和力植物激素识别分子的方法和技术,并建立相应的生物传感测定技术 研究基于基因工程生物放大原理的特异型生物传感器、主要植物激素的高灵敏生物传感器,建立特定结构分子的识别元件库。建成基于传感器的成套高灵敏在线测量系统,满足研究大气、环境、疾病等领域二次污染形成机理研究和生物医学研究的需求。  考核指标:针对含氮化合物N2O等大气气体检测支持多档量程,在0~10 ppm量程,分辨率达到0.001 ppm,气体类检测稳定运行时间不少于3年,期间免校准 基于免疫或核酸适配体的电、光、磁传感器,针对血液或体液特定分子开展快速检验,如甲胎蛋白、肌红蛋白等标志物等特诊分子,特征分子体系不少于30种标志物 基于基因工程生物放大原理的新型生物传感器,实现不少于10种肿瘤标志物等特定生物分子目标检测 10种主要植物激素的高灵敏生物传感器。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50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1.3 分析分离与控制部件  1.3.1 光栅  研究内容:开发体光栅,研究宽光谱基底材料的配方及制备工艺技术、高效率体全息曝光记录技术、高损伤阈值技术和热定影技术,研究高光谱选择性和高角度选择性的体全息光栅性能优化与制作工艺。进行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为激光器行业、精密制造行业和国防工业提供核心关键部件。  考核指标:完成体光栅在3种以上典型仪器的集成应用示范,衍射效率95%,适用光谱范围400 nm~2600 nm,光谱透过率90%,损伤阈值20 J/cm2。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8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1.3.2 泵  (1)高精度超高压液相泵  研究内容:开发高精度超高压液相泵,研究耐高压泵的制作工艺,攻克降低流量脉动和死体积的关键技术,研究影响产品可靠性的因素,开展工程化和产业化研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为国产超高压液相色谱仪发展提供核心关键部件。  考核指标:最大工作压力≥ 100 MPa(1 mL/min流速) 流量准确度≤ 1.0% 流量精度≤ 0.06% RSD 一定条件下连续运行1000 h不漏液 死体积小于微升级别。满足超高相液相色谱梯度分析需求,故障率低。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10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2)精密微量注射泵  研究内容:开发精密微量注射泵,研究微量流体流量控制的准确性及稳定性的方法,研究制作工艺及制作材料,开展可靠性设计与测试,为流动注射分析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提供关键部件,满足多种实验需求。  考核指标:流量范围为0.01~50 mL 准确度0.5% 精度0.05% CV 不漏液,耐腐蚀。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50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1.3.3 流量控制部件  研究内容:开发高精度、高稳定性、反控能力强的电子流量控制系统,研究流量控制精度及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攻克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算法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改善流量及压力稳定时间的方法。提升国产气相色谱仪智能化程度及性能。  考核指标:流量及压力稳定时间≤ 5 s 流量控制精度≤ 0.001 psi 满量程偏差≤ 5%。具备温度补偿功能。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50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1.3.4 自动进样器  研究内容:开发高可靠、高性能自动进样器,研究产品制作工艺,研究影响质量可靠性的因素和保障措施,开发顶空进样、固相微萃取、吹扫捕集、在线过滤、富集和分析等功能。为质谱、色谱等化学分析仪器、生命科学仪器配套。  考核指标:进样重复性RSD0.2%,样品残留0.01%,定位精度优于0.2 mm。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10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1.3.5 样品前处理仪  研究内容:攻克在线提取、浓缩净化、蒸馏分离的多元自动化控制、在线联机、微痕量破碎等前处理关键技术,研制智能加样、加载、分离、液面分层感应、色度识别、微流控等关键部件和模块,开发农、食产品安全、环保等领域的样品前处理的往复式在线数控提取仪、多道自动浓缩仪、程序消解仪、微流控核酸提取仪、高通量微量破碎仪、DNA富集“磁力枪”及多功能集成处理系统,软件研究基于高精度激光光衍射算法,实现单元独立控制和多元集成控制,达到破碎、消解、提取及浓缩等操作全程自动化,开展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可与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定量PCR仪、基因测序仪等联机匹配。  考核指标:研发前处理仪器不少于10种,实现色度识别数字化,高压制样、富集等一体化,多道处理连续化。回收率、重复性等技术指标符合相关分析方法标准要求,满足食品安全、环保、生物技术等领域样品前处理快速、高通量、自动化需求。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销售达到50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2. 高端通用仪器工程化及应用开发  攻克分析仪器、物理性能测量仪器、电子测量仪器和计量仪器开发的关键技术。  共性考核指标:目标产品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和异地测试,技术就绪度不低于8级。  原则上,每个项目下设任务数不超过8个,承担单位数不超过10个。  2.1 分析仪器  2.1.1 基于射线类的显微成像仪  研究内容:攻克多能谱光子计数X射线成像、多模态X射线成像、X射线成像探测器封装和集成工艺等关键技术,开发基于多能谱光子技术X射线的图像重建算法和处理软件,形成具有自主只是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基于射线类显微成像仪。并在此技术上开展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开发,解决小型化和产品化问题,形成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实现生物体内器官和组织的深度、密度、体积等参数快速采集和全方位成像或结构件的显微成像,为核医学研究、工业无损探测和安全检查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分辨率优于3.6 lp/mm,最高计数率108/mm2S,多能谱甄选阈值8能区,单系统成像面积400 mm2,并可扩展拼接,单系统像素单元256×256像素尺寸100 μ m。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产值达到1.5亿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2.1.2 高分辨荧光显微成像仪  研究内容:攻克光切面成像、动态成像、荧光标记与共定位、三维空间还原、定量或半定量分析、单分子荧光探测、荧光漂白后恢复技术 以及高速高精度扫描控制技术。研制复眼照明、高精度Z轴调焦、微分干涉、荧光滤色块、平场复消色差物镜等关键部件和模块。开发四维全自动分析测量软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高分辨荧光微分干涉显微镜。进行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实现对活体组织微观结构、各种肿瘤细胞的显微成像,为细胞组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肿瘤学等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具有复眼照明、高精度调焦、微分干涉、图像分析,四维全自动分析等功能,平场复消色差物镜,最高100倍,数值孔径大于1.4,分辨率0.2 μ m,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2.1.3 小型高灵敏度低能射线纳米尺度三维成像仪器  研究内容:攻克超高灵敏度低能射线探测、超高增益光信号采集、系统小型化等关键技术,研制激光等离子体低能量射线发生器、探测器等关键部件,开发组织深度、密度、体积等信息的快速采集软件系统,构建相关数据库,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完备、质量稳定可靠的小型化、灵敏度高、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的低能射线纳米尺度三维成像仪。开展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应用于生物体内器官、组织的空间结构、物理性质等信息的快速采集、分析和融合。  考核指标:可实现单光子级别检测,光电信号增益大于106,在2D成像时间低于30 s、3D成像时间低于15 min的情况下分辨率优于50 nm。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2.1.4 高分辨共轭激光显微断层成像仪  研究内容:攻克共轭激光显微高分辨及快速成像关键技术,开发高灵敏度弱光探测器、高精度扫描机电平台等关键部件和模块,开发超快响应速度、超高探测效率、超宽光谱探测范围的探测系统。开发相关软件系统和数据库,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完备、质量稳定可靠的高分辨共轭激光显微断层成像仪,实现该仪器图像分辨率和成像速度的同时提高,满足对活体组织结构动态、定量、三维的显微观测需求。  考核指标:光电探测灵敏度达到单光子级别、光谱有效探测范围350 nm~850 nm、光探测效率60%、成像响应时间80 ns、成像速度300帧/秒、平面分辨率0.15μ m、轴向分辨率10 nm。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2.2 物理性能测试仪器  2.2.1 差式扫描量热仪  研究内容:攻克宽幅变温与控温、高温磁场耦合、磁环境精密测量、微型加热与样品固定等关键技术,研制宽幅变温控温和磁—热—电耦合等关键部件,开展磁场环境热分析仪器综合集成,开发温度和磁场精确控制、信号传输补偿与校正、数据分析等软件,丰富仪器功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差式扫描量热仪。并在此技术上开展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开发,解决宽幅变温差式扫描量热仪器的工程化和产业化问题,形成可商业化、通用型热分析仪器的系列化发展,满足特征温度、反应热、熔融与结晶、结晶度、热稳定性、固化、玻璃化转变、比热、质量变化、热膨胀系数、反应动力学等参数测量要求,为精密测量和制造行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温度范围100 K~973 K 温度重复性± 0.1 K 温度准确度0.1 K 升/降温速率0.01 K/min~50 K/min。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1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2.2.2 高精度数字散斑干涉检测仪  研究内容:研究超光滑、超精密、超高温零部件形貌和误差以及相关材料的力学性能测量、测试方法及仪器设备,攻克三维特征高精度动态重构、全息干涉条纹的高精度数值衍射算法和基于散斑技术的超高温下材料性能测试等关键技术,研制相干与非相干照明光源、定向加热激光、动态加载、数据采集处理等关键部件和模块,开发软件丰富仪器功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高精度数字散斑干涉检测仪,并在此技术上开展产业化开发,实现常温和超高温对被测物体的位移、变形、振动及材料力学特性等参量的高精度动态无损检测。研究数字散斑干涉及散斑结构视觉三维测量系统的集成 不同温度下光测手段和材料高温本构关系 数字散斑传感器的精密标定 为不同条件下材料力学性能精密测量和精密制造行业提供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测量灵敏度小于50 nm 测量面积大于200 mm×200 mm 测量速度大于20 Hz 实现常温和超高温材料力学特性的测量 支持多相机同步测量,三维数据自动拼接。项目完成时产品应通过可靠性测试,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预计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2.2.3 超光滑表面无损检测仪  研究内容:研究多幅重叠干涉条纹的相位分离算法,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超光滑表面无损检测仪。并在此技术上开展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开发,解决质量可靠性和产品化问题,形成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开展新型连续变波长激光器在相位移中的应用研究,实现非透明物体超光滑表面及具有多层超光滑平行反射面透明物体的纳米级表面形貌高精密测量,满足现代工业对大面积表面形貌和厚度变化测量的需要,为LED、光伏和半导体制造行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口径尺寸≥ 120 mm 测量精度达到RMS≤ 20 nm 测量重复精度RMS≤ 10 nm。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产值达到2亿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2.2.4 精密光学器件在线检测仪  研究内容:攻克尖端光学器件的精密间距测量、偏心检测与光学像质评价技术。探索镜片间隙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实现在线的镜片间距高精度测量与引导装调 研究快速高精度的光学器件自动偏心测量方法 开展波前测量与波前标定方法研究,形成基于波前像差的光学像质判定算法。根据大型光学镜面、高数值孔径显微物镜、树脂压印镜片等至少三种应用场景的需求,开发一体式的综合测量仪器设备,并在国内高端的光学加工车间、国家质检系统、规模化的光学元器件生产线,开展应用示范,为精密光学加工、器件性能检测和尖端物镜装调,提供仪器支撑。  考核指标:口径尺寸100mm 间距测量精度优于800nm 偏心测量精度优于100nm 波前测量精度RMS≤ 15nm,测量重复精度RMS≤ 7nm 发明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2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年销量达到100台。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2.3 电子测量仪器  2.3.1 高性能多功能矢量网络分析仪  研究内容:攻克多端口微波网络幅频和相频特性测量、半导体功率器件非线性特性测量、多端口网络误差修正算法、测量校准与量值溯源等关键技术 研制多通道大动态范围低温漂混频、高隔离度定向耦合、超宽带低相位噪声激励信号发生、宽频带开关倍频滤波、宽带同轴机械和电子校准件等关键部件和模块 开发多端口网络误差修正算法、非线性网络模型、时域和频域分析等测试软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不同频段不同端口数量组合的系列化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并在此技术上开展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解决质量可靠性和产品化问题,形成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实现对微波毫米波网络的S参数、X参数、噪声系数、混频器件变频损耗、信号频谱等参数进行高精度测量,为相控阵雷达、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卫星导航、电子侦察与电子对抗等电子设备科研生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频率范围100 kHz~67 GHz 测试端口数量2和4 系统动态范围80~128 dB 具备机械和电子校准件、频谱分析、噪声系数测试、混频器测量等附件或功能。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2.3.2 无线通信信道模拟与监测分析仪  研究内容:攻克空中接口性能测试与比较、大多普勒频偏及频偏变化率模拟、长传输时延模拟、终端运动时延变化模拟、多天线通信终端多维度无线信道模拟、无线通信信道自动监测等关键技术,研制移动通信复杂传输环境模拟、卫星测控与通信信道模拟、电子对抗环境模拟等关键部件和模块,开发路径衰减、吸收损耗、遮挡衰落、多径衰落、多普勒频移、传输时延、群时延、多通道天线阵列相位等多种无线信道传输特性模拟软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无线传输信道模拟与监测分析仪。并在此技术上开展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开发,解决质量可靠性和产品化问题,形成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实现无线传输信道传输特性定量模拟和多种环境条件无线信道传输特性遍历模拟,为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卫星导航、电子对抗等电子系统科研生产和工程建设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工作频段1 MHz~18 GHz 通道数8 测试带宽125 MHz 每个信道衰落路径48个。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2.3.3 时域电磁干扰测量监测分析仪  研究内容:攻克大动态宽带信号高速采样、多通道并行采样数据动态重构、宽带信号并行数字检波等关键技术,研制高速、宽带时域电磁干扰测量监测仪,开发实时接收、分析等软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时域电磁干扰测量监测分析仪。并在此技术上开展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开发,解决质量可靠性和产品化问题,形成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为大型水面舰艇中复杂电磁环境效应快速测量评估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频率范围25 Hz~3.6 GHz、25 Hz~7 GHz、25 Hz~26.5 GHz 分辨率带宽符合CISPR16—1—1和GJB 151B的分辨率带宽 实时分析带宽≥ 40MHz 30 MHz~1 GHz频段的测试速度较传统电磁干扰测量接收机提升千倍以上 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和安全性均满足GJB 3947A—2009中对三级设备的相关要求。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2.4 计量仪器  研究内容:研究宽带大电流测量仪,攻克宽频带超大电流传感和校准技术,研究宽频带大电流溯源方法,研发高精度宽频带大电流计量仪器及校准装置,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宽带大电流计量仪。在此基础上,开展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开发,满足我国高铁、冶金、电力和国防军工等行业对宽频带大电流高精度测量应用和溯源需求,为精密测量和制造行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交流和直流大电流测量范围100 kA~300 kA,不确定度0.2%~0.5%,k=2,带宽≥ 10 kHz。宽频带电流频率测量范围50 Hz~2.5 kHz~1 MHz,电流测量范围10 A~2 kA,不确定度:1E—5~1E—2,k=2。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有关说明:非企业牵头申报,参与企业自筹资金与国拨总经费投入比例不低于1:1。  3. 专业重大科学仪器开发及应用示范  重点支持支撑经济和产业发展、服务公益行业和民生改善、保障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3类专业重大科学仪器。  共性考核指标:目标产品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和异地测试,技术就绪度不低于8级。  原则上,每个项目下设任务数不超过8个,承担单位数不超过10个。  3.1 支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专业重大科学仪器  3.1.1 工业过程在线分析检测仪器  研究内容:研发石油、化工、制药、能源、冶金、矿产、有色等重要流程工业的生产过程产物及排放物的在线监测技术,燃料、原料、材料等物质的物理与化学转化过程的样品在线快速采样、高压快速反应测试、在线无损检测、产物高速分离分析及多组分高频检测技术,并研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先进、质量稳定可靠的流程工业生产及物质转化过程的在线分析检测及监测仪器 开发仪器应用方法,实施仪器产品与系统的工程化,实现产业化应用。  考核指标:达到相关国家标准,通过可靠性测试,技术就绪度8级以上,其中工业过程产物在线监测分析下限1 ppm、系统响应时间0.1 s 物质转化在线颗粒采样0.5 g、高压反应测试适用50 atm压力、产物在线高速分离分析适用20 ppb~1000 ppm浓度、多组分高频检测数据输出频率100 Hz并适用10个组分。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5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1.2 油气探测与管道检测仪器和设备  研究内容:攻克阵列侧向测量、岩性密度测量、油气管道测量、阵列感应测量、在保护套中的悬挂、井下大功率高可靠电源、井下仪器测量信息与地面仪器信息的匹配技术,并集成补偿中子测量、声波测量、井径测量、连斜测量、三参数测量等测井技术,进行软件开发,丰富仪器功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油气探测仪器,并在此技术上开展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开发,为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等勘探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工作环境温度—25~175 ℃,工作压力≤ 140 Mpa 仪器供电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30小时 数据采集与存储,存储间隔每帧250 MS 适应4~12英寸井眼,可任选钻杆输送泵出存储和电缆输送方式,同时具备裸眼井测井、套管井固井质量测井功能。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2 服务公益行业和民生改善的专业重大科学仪器  3.2.1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监测仪器  研究内容:针对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监测需求,研制基于光谱技术的气态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低浓度SO2、NOx等气态污染物精确测量 攻克SO3的采样和前处理关键技术,开发SO3以及硫酸雾在线监测系统 研制基于光散射与β 射线技术融合的颗粒物监测系统以及低浓度颗粒物手工采样设备,实现低浓度颗粒物的快速、准确测量以及手工比对。  考核指标:SO2量程范围0~75 mg/m3,NOx量程范围0~100 mg/m3,线性误差≤ ± 2% F.S.,24小时零漂≤ ± 2% F.S. SO3量程范围0~100 ppm 最低检出限0.5 ppm 颗粒物检测限≤ 0.1 mg/m3,响应时间≤ 15 s,测量准确性≤ ± 10%,颗粒物手工采样器测量范围0~10 mg/m3 形成技术标准体系并实现年产100台套以上的生产能力。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40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2.2 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仪器  研究内容:针对地表水/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采用固相微萃取、自动富集与热解析技术,研制开发固相微萃取搅拌材料、自动萃取与热解析装置、GC—检测器分离单元,定性、定量自动检测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和农药残留 通过系统集成,开发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仪器 通过在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及实验室检测示范应用,建立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技术方法体系。  考核指标:实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至少24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监测因子的连续自动监测 准确度≤ 10%,线性≥ 0.99,检出限≤ 0.5 μ g/L,重复性≤ 1% 形成技术标准体系并实现年产100台套以上的生产能力。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2.3 大气颗粒物源识别在线分析仪  研究内容:研究大气颗粒物特征提取和源识别在线测量方法,攻克高灵敏度和高对比度的弱散射信号检测提取、多维信息实时同步处理、散射颗粒特异性分析、多维信息组合分类等关键技术。研制多角度高吸收气密散射室、多参量同步偏振数据检测器、高精度流量测量及控制单元、温湿度动态补偿采样单元、微弱电信号提取及放大等关键部件和模块 开发大气颗粒物散射仿真模型和演化、反演颗粒物特定属性和群分布特性等算法,以及颗粒物光学识别经验数据库的颗粒物分类辨识软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大气颗粒物源辨识在线分析仪。开展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应用于大气污染防治、高污染产业升级和改造等所需的基础数据采集,为获得雾霾与特定污染源的关联关系提供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快速识别至少三类典型颗粒物 颗粒物组成分析的百分比误差,快速在线方式下小于50%,长时间校准方式下小于20% 颗粒物质量浓度范围1~1500 μ g/m3 颗粒物测量分析的时间分辨率小于180秒 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2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年销售量不少于100台。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2.4 高通量微生物快速检测仪器  研究内容:攻克紫外激光诱发生物固有特征物质荧光、空气动力学粒谱测量、高频高Q悬臂梁传感等关键技术,研制虚拟撞击切割器、生物气溶胶监测与甄别处理电路、悬臂梁阵列谐振器等关键部件和模块,进行软件开发,丰富仪器功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生物气溶胶采样器、生物气溶胶监测仪、生物气溶胶报警器、生物检验分析仪、高精度悬臂梁生物检验仪。软件研究基于光谱特征信息提取数学模型及谱特征匹配等算法,实现对生物气溶胶活性、生物病原体种类等现场在线自动监测检测。研究数据甄别处理和自动系统集成,开发精密标定技术。开展工程和产业化研究,为生物安全防控和其他国家安全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生物气溶胶监测报警时间≤ 30 s,生物气溶胶采样流量不小于1000 L/min,检测时间≤ 30 min,检测种类涵盖细菌、病毒和毒素等生物病原体,细菌检测灵敏度105 cfu/mL,毒素检测灵敏度300 ng/mL。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年销售80—100台。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2.5 高性能智能化食品药品无菌检测仪  研究内容:攻克基于VHP快速灭菌消毒及评价待检样品自动处理、细菌自动富集、功效检测等关键技术,研制洁净操作舱、传递系统、自动加样系统、阳性菌加注、传感反馈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和模块,进行控制软件开发,丰富仪器功能,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高性能智能化食品药品无菌检测仪。开发智能化管理软件系统,实现无菌检查自动监测检测。开展工程和产业化研究,为食品药品行业质量控制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VHP灭菌浓度持续稳定在1000 ppm以上,灭菌保障水平达到10—6 SAL 整体效率达到手工的5倍以上。同时实现检测系统自动监控与远程监管功能,具有全自动调压气压控制,全自动精确传递定位机构,全自动操作系统,网络远程受控接口等,可自定测试程序。年产能达到300台以上。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生产能力达到300套,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2.6 新型全谱线快速光谱仪  研究内容:研究全谱线快速采集技术、激发光源校正技术、高稳定蒸汽发生技术,研制全谱、高灵敏度、高传输效率的单色器系统,开发新型全谱线快速光谱仪器和检验方法,解决食品、农产品中微痕量元素分析广普、精准的难题。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仪器产品,并开展工程和产业化应用,为食品和农产品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波长范围190~320 nm,波长误差0.5 nm,分辨率2 nm,长期稳定性优于5.0%,光谱干扰、散射干扰0.1%。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2.7 井下甚宽频带地震仪  研究内容:攻克井下定位等关键技术,研制易于操作的下井装置、与井壁进行良好耦合等关键部件和模块,研制数据输出可与现有台站的甚宽频带地震计兼容的数据处理系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井下甚宽频带地震仪,实现对慢地震、固体潮汐、地震前兆和地壳运动等方面的观测能力。进行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为地震研究和地球科学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井下地震仪包括地震传感器、井下密封装置和下井装置等部分,可用于井下地震观测,具有遥控锁松摆、遥控调零、遥控姿态调整、标定等功能,具有真实记录长周期地震波、中长周期地震波和短周期地震波的能力。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2.8 空地全息三维自主技术装备  研究内容:研究新型低、中高空遥感技术装备,攻克高分辨率激光成像总体技术、高精度激光指向控制技术和高灵敏度阵列探测技术等关键技术,进一步丰富多种平台和环境下,对空地多种目标进行数据获取的手段,基于多模式、多光谱、多时相、多平台的装备优势,研制多种装备一体化处理的智能后处理软件,全自动处理生产三维模型数据,形成国产高端空地全息三维自主装备体系,为航空航天、测绘等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系统兼有陆地、航空、低空等作业模式,具有集成化和轻量化设计,能保证稳定性与安全性 全息智能处理软件支持多种平台、多种数据格式,支持部件自动提取自动分类,准确率达到80%以上。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2.9 大视场机载高光谱成像仪  研究内容:应用于遥感探测、地质找矿、环境保护、农业评估、海洋观测等领域需求,研究大视场,宽谱段,高信噪比的机载成像高光谱仪。主要突破大视场,小F镜头,光分离技术,宽谱段谱仪及拼接技术,高信噪比的电子学技术以及大容量存储技术。  考核指标:视场大于60度,瞬时视场优于2豪弧度,F:1.5,光谱范围400 nm~2500 nm,波段大于128,光谱分比率由于15 nm,信噪比优于500:1。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生产、销售2台。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3 保障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专业重大科学仪器  3.3.1 基础设施安全在线检测监测仪器  研究内容:攻克材料劣化、缺陷演化过程中的无损检测监测关键技术,研制智能化在线实时监测仪器的相关核心关键模块,开发配套软件,实现大规模远程传感器监测网络的数据采集、缺陷智能化辅助识别、风险评估预警等功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民生或工业基础设施安全在线检测监测仪器,进行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开发,为重要民生或工业基础设施安全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目标仪器缺陷探测能力和功能达到相关领域检测标准与安全评价规范要求。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3.2 快速通关检测专用仪器  研究内容:攻克激光诱导击穿、光频梳激发分辨、指纹识别、微阵列分析等关键技术,研制高性能信号激发、光谱分辨、光密度扫描等关键部件和模块,进行软件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工矿产品及固体废物全元素分析仪、贵重货物无损鉴别仪、有毒有害物高分辨散射谱仪、真菌毒素偏振荧光免疫检测仪,病原生物纸基多靶快检仪,生物恐怖因子气溶胶监测仪,实现对跨境的大宗和贵重货物无损鉴别、高风险有毒有害物快速检测、病原及恐怖因子监测和及早预警。开展工程和产业化研究,为口岸安全和快速通关等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研发口岸安全快速检测仪器不少于6种。对工矿产品,检出限:Pb为0.01%,S为0.05%,Ca为0.1%,Cu为0.01%,Zn为0.01%,H为0.05%,F为0.1%,Cl为0.1%,C为0.01%,2分钟内,所有元素同步给出。同时,完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定量分析 对贵重品鉴别,建立不少于100种特征谱库 对有毒有害物,单点测量时间小于10ms,检出限满足SN标准要求 对真菌毒素和病原生物,技术指标满足国家相关要求 对恐怖因子,覆盖国际组织公布的气溶胶传播全部生物恐怖因子。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年销售80—100台。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3.3 物流安全快检仪器  研究内容:攻克多通道荧光探针设计与检测、同轴嵌套多模离子化等关键技术,研制核心生物传感器件模块,进行软件开发,强化系统集成、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成套生物传感检测技术装备、液—气多模离子源检测仪,精准控温多道荧光定量核酸检测仪,诊疗设备评价系统,建立物流安全监控系统,实现贸易全流程、即时风险预警。开展工程和产业化研究,为物流和公共安全等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研制物流安全的危害因子专用检测仪器不少于4种,检测范围覆盖违禁危害因子85%以上,检出率95%以上 服务系统可达百万级用户。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年销售80—100台。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3.4 放射性核素在线监测仪器  研究内容:攻克专有低本底、高效率、多晶体谱仪部件直接探测水体放射性水平的测量技术以及数据通讯和集成分析软件核心技术,攻克自动采集、制样、实时在线监测水体的测量技术以及数据通讯和集成分析软件核心技术 实现水中放射性实时在线快速监测、网络化辐射监测,分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放射性核素在线监测系统,进行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为环保行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γ 核素探测下限137Cs,探测下限0.5Bq/L 90Sr探测下限10mBq/L 3H探测下限1.2Bq/L 14C探测下限2Bq/L 总α 探测下限0.05Bq/L 总β 探测下限0.1Bq/L 适用温度—20℃~+50℃ 适用湿度95% 防护等级IP54。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三年销售50台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3.5 航空航天装备安全仪器  研究内容:研究复杂工况下姿态运动的高精度视频测量及其抗扰方法、海量时序视频图像特征的实时处理技术、载荷随姿态运动的变化规律分析方法、测试数据的微弱特征提取方法 攻克高噪声/振动环境下姿态运动的高精度实时测量,载荷/姿态测试数据的时/频/空耦合分析,及其嵌入式软硬件仪器化等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复杂工况下姿态运动的高精度视频检测分析仪,在噪声/振动环境下实现姿态运动的高精度测量、提供载荷/姿态运动间的耦合特性参数。  考核指标:成像分辨率最高3600万像素,时间分辨率1微秒~1秒,采样频率1~10000 Hz 角度测量范围0~360。;姿态角测量精度最高0.01。;工作环境噪声0~130 dB 单路时序视频图像特征的实时处理速度最高2 GB/秒 检测分析信号的信噪比可达—20 dB。技术就绪度达8级,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版权3项,企业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产值达到1.2亿。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