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工业机器产品

仪器信息网工业机器产品专题为您整合工业机器产品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工业机器产品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工业机器产品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工业机器产品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工业机器产品话题讨论。

工业机器产品相关的资讯

  • 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智能化生产中的应用
    引言随着我国工业持续发展,工业主导地位不断提高,我国的工业生产结构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动能也逐渐从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与此同时,随着5G网络时代的到来,人民的生产生活将愈来愈智能化。为建设现代化强国,提高工业生产的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国家经济增长再创新的高度。我国工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仍然是工业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点,未来工业智能化的发展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工业智能化的迅速发展,具有便捷性、精确性、迅速性、智能化等优点的机器视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各领域,其作为一种现代化检测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机器视觉技术涉及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信号处理、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光学、自动化等多个领域。机器视觉通过光学设备和传感器获取到目标物体的图像信息,然后将图像信息转化成数字化信息,进而通过计算机分析数据显示在电子屏幕上或者通过控制单元指导机器完成任务。机器视觉偏重于信息技术工程化和自动化,但又构建在计算机技术视觉效果方法论的基础上,它的重点是感知目标物体的位置信息、大小形态、颜色信息及存在状态等数据信息。本文主要通过论述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生产智能化中的应用,分析机器视觉的优点及现如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性的方法,进而剖析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智能化生产上的发展趋势及方向,期望能为现代化的智能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借鉴。1 机器视觉的研究与发展机器视觉的概念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先应用于“机器人”的研制。通过机器视觉传感器采集图像信息并处理,进而通过计算估计下一步的位置来控制机器人运动。20世纪50年代:机器视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维图像的简单分析和识别上,像字符,工件、图片的分析和处理等,多用于航天、工业的制造与研究。20世纪60年代:利用计算机程序从数字图像中提取出诸如立方体、楔形体、棱柱体等多面体的三维结构,提出基于机器视觉的多面体零件特征提取技术,进而为识别三维物体和三维计算机视觉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这个时期才有人首次提出较为完整的机器视觉理论,也陆续出现了一些视觉应用系统.简单的视觉应用系统小部分的代替人工生产,让工业生产逐步向自动化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机器视觉技术在这个时期获得蓬勃发展,随着一些新概念、新方法、新理论的不断涌现。机器视觉技术也不断和其他技术相结合,产生新的生产方式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机器视觉也逐渐被人们熟知和应用,使其工业生产中掀起新的生产浪潮。20世纪90年代:机器视觉技术开始应用于零部件的装配。同时,这一时期有人提出将机器视觉和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机械零件表面粗糙度的非接触测量。这一技术的实现让众多机械零件表面的检测得到了应用,代替了人工检测,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让众多工人的双手和双眼从工厂生产中解放出来。21世纪:现如今,机器视觉的发展已相对成熟,很多企业借助机器视觉的优点将其大量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现如今的时代是智能化的时代,现代工厂的生产也不断追求自动化以及机械化,倡导将传统的人工生产解放出来,越来越多的产业已经在工业生产智能化方面做的相当出色。机器视觉技术作为工业智能化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也不断的被人们改进。由此可见,机器视觉技术一步步地发展到现阶段,已经相对成熟,并且在各个领域都大规模是使用,尤其在工业领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内的机器视觉技术相对起步较晚,相比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在技术、算法等方面努力跟进。2 机器视觉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工业机器人是现代科技的主要代表技术,工业机器人以其方便精确,省时省力,而被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服装、汽车、食品、等行业。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高标准、高效率已经成为众多企业追求的目标,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应运而生。其中让笔者印象深刻的就是京东自动化机器人仓库,硕大的仓库里面成千上万的机器人不停地在货架之间来回运动,将物品分类、投放、运输。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机器视觉具有如下功能。(1)定位和控制。现代工厂生产要求机器视觉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目标物并确认其位置。然后使用机器视觉进行定位,并引导机械手臂去准确地抓取。(2)识别。主要利用机器视觉获取图像,然后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以识别各种状态的目标和对象,用于跟踪和收集数据。一般的机器识别系统借助照相机完成。(3)检测。检测生产线上产品的质量,这也是取代人工最多的环节。在工业领域,主要检查包括尺寸大小检测,瓶子外观缺陷检测,瓶口缺陷检测,残次品检测等。(4)高精度检查。在工业生产中,一些精密的电子设备零件需要较高的精度,例如计算机、手机上高度集成的电子电路板,有些可达到精度0.01mm甚至μm级,人眼无法识别这些小的元器件,因此必须使用机器来完成。(5)分拣与搬运。现代工业生产与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都会有一些分拣的工作,而传统利用人力进行分拣工作的方式存在较大局限,但视觉机器人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及工作精确度,进而解放了人们的双手。机器视觉系技术在机器人的应用中起到一个核心内容的作用。机器视觉中最关键的一项就是:怎样让机器人对运动目标物进行准确识别。视觉系统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加入视觉系统技术,可以使机器人对目标物进行实时的运动跟踪与检测,进而准确的确定目标物的位置与方向,确保机器人对其的准确定位。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工作主要分为4个部分:相机定位、图像分析与处理、目标物状态识别及机器人的动作操控。先利用相机定位对目标物建立运动坐标系,获取物体坐标;然后将获取的目标物分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状态识别以图像分析为基础,对目标物的状态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根据图像处理与分析的结果操控机器人的动作行为。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是现代工业相对于传统工业的伟大进步与发展,其解决了传统工业成本高、效率低、耗时长等缺点,将人们双手解放出来,让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更加自动化、智能化。3 机器视觉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大多倾向机械一体化,例如,薯片的生产,从土豆的清洗,到最后薯片的装袋、封口,都不需要人为参与。当然有的人要说这样生产出来的东西没有人情味,但是我想说机械一体化的生产方式或许将是未来所有工业生产的大趋所示,其优点不在赘述。那么,怎么才能控制机械化生产呢?这就要用到机器视觉技术来控制机器生产。机器视觉控制器,因其具备出色的处理能力,可在10s以内高速完成最多128个点的检测,强大的处理能力可以直接影响可运行的算法以及视觉系统做出决策的速度。为了减少图像处理的时间,一些工厂现在使用同构处理来运行视觉算法。另外,现在的一些机器视觉控制器还具有用于网络连接的专用以太网端口以及用于连接外部数据存储器的端口。通过工厂连接功能,工作人员可以实现在办公室检测产品生产,查看图像,还可以实时回放,极大的方便了工厂的生产。这种直接进行工业一体化生产的方式在慢慢的取代传统生产方式,相信在未来的工业发展中,一大部分工厂将利用机器视觉控制实现工厂一体化生产。4 机器视觉在工业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在现代化工业生产过程中,目标检测多种多样,市场需求相对较大。比如,检测机械零件大小是否达标、辨别条形码或包装条码、测试商品的外表缺陷、瓶口缺陷、打印缺陷等等。这些应用均需大批量测试,并且都是高精度的测试,人眼识别在这些检测中处于劣势,如果仅仅通过人工,耗时可想而知。在啤酒瓶的生产过程中,瓶子大小以及外观是否有缺陷等这些都需要经过质量检测。一些工厂一天就会生产成千上万的啤酒瓶,如果都利用人工来处理,是让人无法胜任的。而且一般人眼一直盯着同样的物体检测,时间长了,会造成视觉疲劳,进而导致残次品率高,工作效率低下。不仅如此,一些工厂还要花费大量成本聘请人力检测,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化生产。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用机器检测代替了传统的人工,大批量检测可以快速完成,加快了工厂的产品生产速度;另外,减少了工厂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使工业生产不在受限于人眼识别的缺陷,提高了工业检测的精度和效率,使工业生产更加的自动化和智能化。5 机器视觉中的关键技术通俗来说,机器视觉的作用是代替了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系统利用照相机和照明设备获取图像信息,然后传送给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将图片进行颜色、亮度处理,然后将图像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最后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分析。机器视觉中的两大关键技术:图像采集和图像分析与处理。(1)图像采集图像的获取是机器视觉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他是后续图像处理的保障。利用摄像头进行图像捕捉,摄像头的选择因功能而异;有时,图像的质量优劣还与光线强度有关,因此,会添加照明功能辅助图像采集。图像采集工作涉及到图像传感器的使用,一般灵敏度高、像素大、动态范围大、功耗低的图像传感器较受人们欢迎。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传感器是CCD,其灵敏度高、读取噪声低,因此在图像传感器占据一定的市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像采集有数码相机、手机、各式各样的摄像头、多媒体等,图像采集的速度、质量直接影响到后面图像的处理以及机器的控制。(2)图像分析与处理图像分析一般利用数学模型对图像的色彩、透明度、色差进行分析,进而提取出有用的图像信息。主要包括图像信息识别与读取、图像的存储、图像数据变换、图像分割、模型匹配以及解释。图像分析步骤如图1所示。图1 图像分析步骤对于分析好的图像信息,下一步就需要进行处理。一般的图像处理方法是数字处理,主要技术和方法包括去噪、增强、复原、提取特征等。图像处理所需的硬件有数字图像采集器以及图像处理计算机,主要的图像处理操作,还是要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来完成。涉及的算法有傅里叶变换、正余弦变换、沃尔什变换,微分计算、滤波处理等。图像是机器获取和信息交流的主要来源。通过图像的获取、分析与处理,将外界信息转化成可供计算机分析的数字信号,进而通过分析系统传输给控制系统,发出下一条动作的指令,控制机器完成任务。6 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应用中的发展趋势机器视觉技术的优点:可以利用机器进行非接触测量,可以利用机器实现在人无法工作和到达的区域完成对目标物的检测;机器比人眼对光更加敏感,可检测人眼看不见的红外及微弱光检测测量,解决了人眼的缺陷,扩大了人眼的视觉范围;机器不会产生疲劳,可以长时间的稳定工作,机器视觉可以进行长时间工作、分析、处理与操纵;利用了机器视觉解决方案,可以节省大量劳动力资源,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为现代化工业生产带来可观利益。现在科技技术发展较迅速,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也相对成熟,但是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当工业生产车间现场的噪声很大时,机器视觉系统往往会受到干扰,会造成设备灵敏度的降低或设备的损坏;另外工业生产现场有的处于高温,有的处于低温,这就要求机器设备要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图像的采集有时还会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当光线昏暗时,就会影响目标物图像的提取、识别及分析,进而有可能造成生产产品次品率上升,影响生产的精度及效率。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机器性能,进行有效的图像识别,使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智能化生产中得到高效的利用,是当下研究的关键。(1)研发出高效率的图像处理软件和硬件。图像采集部分的快慢主要依赖于硬件的速度,高质量的硬件可有效减轻主机的负担,提高系统的对图像的分辨效率、采集效率、图像处理的速度及处理分析效率。高质量的软件也尤为重要,质量高的软件可以让机器的命令执行速度更加高速有效。(2)开发适用性强、高效、稳定、实时的智能算法。智能、高效、稳定化的智能算法可有效提高系统的分析处理速度,并且改善复杂环境下系统抗干扰能力较差的缺点,使系统有较强的即时性、鲁棒性、稳定性、抗干扰性以及环境适应性。7 结语由此可见,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制造有着广泛的需求,在工业领域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机器视觉技术的利用可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次品率;另外,还可以实现非接触测量。机器视觉技术的优点如此之多,因此,对制造业领域智能化的发展也具有较大的影响。但是,现在的机器视觉技术还有待提高,许多技术难题还亟待解决,当下任务应着力解决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生产上的智能化、自动化应用,以便以后全面投入工业领域生产,进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做出贡献。本文作者: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孙郑芬 吴韶波
  • 专家谈工业机器视觉与摄影测量技术及应用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在一些高精度加工产业,传统的检测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机器视觉测量技术是一种基于光学成像、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的无接触的测量方式,测量范围更广,测量精度和效率更高,成为先进制造中的宠儿。机器视觉系统核心功能包括识别、测量、定位、检测等,能够自动测量产品的外观尺寸,比如外形轮廓、孔径、高度、面积等尺寸的测量;还可用于外观缺陷检测,例如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动力电池表面缺陷检测等。据了解,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约122亿美元,国内机器视觉市场规模约164亿元;中国正成为世界机器视觉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应用范围几乎涵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其中工业领域是机器视觉应用比重最大的领域。为帮助广大工业用户了解国内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仪器信息网将于2022年10月20-21日举办首届“精密测量与先进制造”主题网络研讨会,特邀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及光电子工程学院邾继贵院长、合肥工业大学卢荣胜教授分享主题报告。点击图片直达会议页面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及光电子工程学院 邾继贵院长《工业视觉技术进展及装备应用》(点击报名)邾继贵,博士,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一直从事计量测试技术及仪器专业的科研教学工作,创新性地研究了基于激光技术、计算机视觉和精密测量理论的新型测量原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在流水线制造在线测量、大型装备制造现场测量领域研发了高性能测量系统及装备,成功解决了一些重点行业领域内测量新难题。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报告摘要:视觉信息作为一种大容量、高冗余的信息类型在工业制造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视觉检测技术是实现制造过程在线测量的最重要方法,随着制造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测量参数类型愈加丰富,测量精度不断提升,视觉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演化发展过程中。报告分析了视觉检测新技术方法及趋势,结合汽车制造新工艺需求,展示了最新的工业视觉检测装备及其体系化应用。合肥工业大学 卢荣胜教授《视觉在线测量与检测技术》(点击报名)卢荣胜,博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现任无锡维度机器视觉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董事长,安徽省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1998年获合肥工业大学精密仪器专业博士学位,1998-2000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与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三维机器视觉技术研究。2001-2006年在香港城市大学、英国Imperial College London、University of Huddersfield从事机器视觉与光学测量技术研究工作。2006年5月回合肥工业大学任教。主要研究方向:机器视觉与光学精密测量技术。主持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应用与开发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已表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2本,获发明专利20余项,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00余人。报告摘要:机器视觉在线测量与检测技术在先进制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先进制造过程中,机器视觉技术能够取代人工,快速高效地执行测量、检测、识别、定位与引导等任务,如对产线上的零部件进行视觉定位,实现产品外形轮廓三维测量和表面缺陷检测,字符、条码读取,产品分类和分组,引导机械手进行无序抓取、焊接、装配、码垛和拆垛等。 本报告以先进制造领域产品零部件在线三维测量与缺陷检测为应用背景,系统性地介绍视觉在线测量与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架构、系统集成中的共性关键技术,如视觉照明、高分辨率成像、分布式并行图像处理等技术。并以外观缺陷在线检测和三维视觉引导机械手无序抓取为例,阐述机器视觉在线测量与检测技术的实现过程。 报告还展示了近十几年来,我们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与应用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的研究与开发成果。此外,摄影测量是一门通过分析记录在胶片或电子载体上的影像来确定被测物体的位置、外形和尺寸的科学,属于测绘学的分支学科。数字摄影测量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被测物体关键点的三维信息,从而实现物体的三维数字化建模,尤其适用于大型繁杂工件的三维检测,具有非接触、自动处理等特点,为传统工业测量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技术,尤其是在智能化、自动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本届“精密测量与先进制造”主题网络研讨会特邀武汉大学郑顺义分享《工业摄影测量技术研究及应用》主题报告。武汉大学 郑顺义教授《工业摄影测量技术研究及应用》(点击报名)郑顺义,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任职于武汉大学遥感学院,长期从事数字摄影测量、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等方面研究,成果突出。授权专利100多项,发表论文120多篇,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100多人。先后获得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戴维森主席奖和波音奖等奖励。报告摘要:在制造业朝着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发展的潮流中,传统的工业测量技术难以同时胜任高精度、高效率、高便捷性的要求,本报告提出以工业摄影测量技术为基础的测量系统,其具有实时性、便捷性、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点,获取的高质量的三维数据,可用于逆向工程、质量检测、辅助智能制造等典型工业应用场景。同时介绍了该测量系统的技术路线,从硬件设计、算法优化等方面提出了见解。扫码报名抢位指导单位: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协办单位:上海大学会议日程报告时间报告主题报告人单位职务10月20日上午09:30-10:00工业视觉技术进展及装备应用邾继贵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及光电子工程学院院长10:00-10:30激光跟踪仪精密测量技术与应用周维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主任/研究员10:30-11:00激光回馈精密测量技术新进展张书练清华大学教授11:00-11:30待定胡鹏程哈尔滨工业大学长聘教授10月20日下午14:00-14:3020年来齿轮测量技术的发展石照耀北京工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4:30-15:00基于波长移相技术的光学平行平板轮廓和厚度信息测量技术于瀛洁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15:00-15:30视觉在线测量与检测技术卢荣胜合肥工业大学教授15:30-16:00面向智能制造的全过程、全样本、全场景测量李明上海大学教授10月21日上午09:00-09:30工业摄影测量技术研究及应用郑顺义武汉大学教授09:30-10:00装备空间运动误差被动跟踪测量方法与仪器娄志峰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10:00-10:30差分珐珀激光干涉微位移计量及应用研究崔建军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课题组长/副研究员10:30-11:00面向先进制造过程的在线计量技术研究赵子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 国家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计量 测试中心获批筹建
    为提升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发挥计量对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依托常州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研究院筹建国家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目前,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计量测试基础薄弱,现有计量测试技术能力满足不了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产业计量未与产品研发制造深度融合,存在“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如智能工业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伺服电机存在着加速疲劳测试、装配公差在线检测技术以及综合性能“参数壁垒”分析等计量测试难题。  常州是智能工业机器人的产业集聚地,机器人销量占全国1/4,产业链相对完善。常州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研究院,已建成全国第一家获得CNAS认可及CMA资质认定的机器人检测实验室、获批筹建江苏省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江苏省智能机器人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与江苏省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安全及可靠性)。依托常州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研究院建设国家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从智能工业机器人产品研发和应用需求追溯,梳理全产业链的计量测试需求,开展计量测试技术研究,补齐计量测试短板,解决产业中“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计量测试难题,建成“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全溯源链、具有前瞻性”的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计量测试体系,保障智能工业机器人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助推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 高精度三维扫描打造工业机器人“智慧之眼”,开辟锻造模具修复新路径!
    工业机器人在制造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高精度三维视觉等技术的发展,也推动着工业机器人的多元化应用。本期,我们将介绍高精度三维扫描这项三维视觉技术,如何打造工业机器人的“智慧之眼”,实现以机器代替人工进行锻造模具修复的案例。本期案例的用户,以锻造工艺进行产品加工,在生产过程中,模具较易磨损。之前,用户单位是找第三方专业公司进行模具修复,主要通过人工一层一层堆焊+机加工的方式进行修复。如此一来,效率较低,加上模具来回运输时间等,使得模具修复耗时较久而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考虑到降本增效,用户单位考虑用自己的堆焊机器人和加工中心进行模具修复,并找到了先临天远,一起将这个创新方案落地。以机器代替人工修复锻造模具的技术突破口工业机器人具有高速和高效率的特点,由于机器人不受时间和疲劳的限制,它可以连续进行堆焊作业,可以大幅提高效率。但是,使用工业机器人进行堆焊,其难点在于,如何让机器人“看清”模具,“掌握”作业位置以及具体作业数值。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则解决了这一问题,能够将物理世界的模具特征转化成机器人可识别可操作的数字化信息,为工业机器人打造一双“智慧之眼”,助力机器人顺利完成堆焊作业。高精度三维扫描+工业机器人修复锻造模具流程1.工作人员使用碳刨将模具疲劳层清理干净。2.通过FreeScan Combo三维扫描需修复的模具,获取完整三维数据。一方面与原始的模具CAD设计数模进行对比测量所需堆焊作业的具体数值,另一方面,为模具的物理信息变成数字化信息提供数据基础。- 三维扫描 -3.将三维扫描数据和作业数值导入软件,进行工业机器人堆焊作业编程。4.通过工业机器人进行堆焊,实现模具的初步修复。- 工业机器人堆焊工作示意图 -- 工业机器人堆焊后效果 -5. 通过加工中心进行模具型腔的加工,进行模具的完整修复。作为工业机器人的“智慧之眼”,FreeScan Combo具有以下优势:“看得准”:高精度,精度0.02mm,且重复性精度稳定,能够为后面的堆焊修复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FreeScan系列产品 ISO 17025 认证:基于JJF1951-2021和 VDI/VDE 2634 第 3 部分标准。基于可追踪球体直径测量数据对探测误差性能进行评估,在工作范围内基于可追踪长度标准件从多视角方向进行测量,来评估球体间距误差。可通过集成或内置摄影测量获取体积精度进一步优化的数据。“看得快”:扫描速度最高可达225万点/秒,配合软件算法,扫描快速流畅;同时,FreeScan Combo还具有便携易用以及材质适应性广泛等优势,能够轻松进行整个修复过程中的3D测量工作。通过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用户单位实现了模具物理特征向数字化信息的转变,使得堆焊机器人得到良好应用,从原来的人工堆焊转化成工业机器人作业,从而提升效率,节降成本。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作为一种三维视觉,能够扩展工业机器人等的应用空间,除了这个锻造模具修复创新方案,接下来,我们也将分享更多创新应用案例,为工业制造企业提供降本增效的新思路!
  • 福禄克与云深处战略合作:声学成像仪+机器狗@工业巡检
    福禄克与云深处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搭载声学成像仪的四足机器人在工业巡检领域的应用福禄克中国宣布与国内具身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领导者云深处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四足机器人搭载在线式声学成像仪的自主巡检解决方案,推动其在工业智能化领域的应用,为行业客户提供更加高效、智能、创新的具身智能整体解决方案。福禄克与云深处达成战略合作工业自动化发展趋势下,自动巡检解决方案能够极大地提升检测精度和可靠性,同时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福禄克与云深处携手,致力于打造行业领先的集成声学成像功能的自主巡检解决方案——云深处X30四足机器人搭载福禄克SV600在线式声学成像仪,可代替巡检人员进入密闭空间或危险环境进行巡检和搜寻,保障运维安全,同时提高巡检频率,降低风险,快速完成对设备的检测。该方案在电力局放巡检,工业现场气体泄漏检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需求。福禄克和云深处自2023年开展在线式声学成像仪SV600和四足机器人X30的深度集成技术合作以来,携手斩获国际知名企业订单,实现了中国四足机器人搭载声学成像仪自主巡检的应用突破。福禄克作为电子测试工具的全球领导者,在工业检测及巡检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优势和行业积累。云深处科技是具身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引领者,在中国率先实现四足机器人全自主变电站巡检。未来,云深处和福禄克还将利用自身核心技术优势,共同探索四足机器人搭载在线检测设备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潜力,开拓“AI+机器人”的工业具身智能系统发展新局面。云深处科技创始人兼CEO朱秋国表示:很高兴能够与福禄克达成战略合作,未来结合福禄克领先的检测技术及深厚的工业行业经验积累,发挥云深处科技在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优势,我们将共同加速AI+机器人在工业巡检中的应用落地,向行业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整体解决方案。福禄克亚太区总经理、副总裁胡祖忻表示:福禄克致力于不断探索工业检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应用。此次非常高兴能与云深处科技进行深度战略合作,打造开创性行业解决方案,共同推动整个行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关于福禄克福禄克电子仪器仪表公司于1948年成立,福迪威(Fortive)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主营产品包括声学成像和热成像仪、红外测温仪和数字万用表等。福禄克是一个跨国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州的埃弗里特市,工厂分别设在美国、英国,荷兰和中国,其销售和服务分公司遍布欧洲、北美、南美、亚洲和澳大利亚。目前福禄克公司的授权分销商已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雇员约2400人。关于云深处杭州云深处科技(DEEP Robotics)是全球四足机器人行业应用引领者,在中国率先实现四足机器人全自主变电站巡检。云深处始于2017年,自主研发的“绝影”系列机器人已在安防巡检、勘测探索、公共救援等多种应用环境中落地应用,率先参与抗震救灾实战演习。曾在地下管廊服务亚运,参与新加坡国家电网项目,实战参演应急使命抗震救灾实战演习。相关应用与产品受到过人民日报、新华社、路透社、法新社、日本产业经济新闻、南华早报、美国NBC、英国BBC采访报道,曾荣登权威期刊《Science Robotics》封面;目前,云深处科技正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宝钢股份、中控技术等行业巨头开展长期深度合作。公司核心团队为来自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纽约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佐治亚理工学院、多特蒙德工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高等技术人才。
  • 沈阳华仪出席“2017长春国际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展览会”相关报道
    第十届长春国际工业自动机器人展览会于2017年3月23-25日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如期举行,沈阳华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东北地区知名代理商携其代理品牌FEI电镜、牛津仪器、徕卡显微镜、尼康LK、威尔逊等产品出席本届展会。 展会现场,沈阳华仪的员工耐心地与参观客户进行产品交流,为其推荐适合的型号及其样本,并对客户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详尽的讲解。本次展会,让更多东北三省的工业企业及科研高校人员了解沈阳华仪所代理的各种产品,充分体现了沈阳华仪在东北三省覆盖面积之广服务面积之大的优势,同时也给予了沈阳华仪更好地为广大用户提供性能更优异的产品及完善的产品解决方案的机会。沈阳华仪作为徕卡显微镜、牛津仪器、美国FEI电镜、尼康LK、美国威尔逊、日本堀场、美国英斯特朗、美国标乐等品牌东北三省总代理,将继续以支持东北地区科研、高校及工业企业发展为己任,为广大东北三省地区提供易用、快速、可靠的分析仪器;同时我们遍布东北三省的服务团队也可以为用户提供系列服务套餐,包括配件和耗材、延保合同、产品培训、服务维修和技术支持等。
  • 山东鲁能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第四代产品获产品设计金奖
    经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批准,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了2012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评奖活动。此次评奖活动共收到参评产品、作品1451件。经评奖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初评、终评产品作品展出、专家终评、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奖工作领导小组审定,9件产品获得2012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产品设计金奖,1件作品获得2012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概念作品金奖。其中,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申报的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第四代产品获得2012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产品设计金奖。   巡检机器人在北京顺义500千伏变电站巡检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及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试点,2010年,山东电科院开展了适应智能化变电站需求的第四代智能巡检机器人的研究。第四代机器人在浙江金华兰溪500千伏变电站和青岛午山220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项目中投入运行。智能公司机器人事业部工程服务部经理鹿宁说:“今年年初,我们建成了世界首条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生产线,实现了小批量生产,年设计生产能力达120台。2月,我们在山东省内首批推广的10台机器人全部投入运行。6月,机器人在1000千伏特高压晋东南(长治)站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们的产品应用范围已经覆盖110千伏到1000千伏各电压等级变电站及换流站。”
  • 工业4.0时代--日本Pulstec成功研发残余应力分析仪搭载工业机器人,赋能未来工业!
    金属构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残余应力,而残余应力与工件变形、服役寿命等息息相关,因此对金属构件进行残余应力无损检测至关重要。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方法和技术,因其具有理论成熟、数据可靠、无损检测等优势,在各种金属加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中,市面上的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主要采用零维(点)探测器和一维(线)探测器技术。2012年日本Pulstec公司成功发布了新一代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设备(μ-X360系列),该设备采用了新型圆形全二维(面)探测器技术,具有技术先进、测试精度高、体积迷你、重量轻、便携性高等特点,不仅可以在实验室使用,还可以方便携带至非实验室条件下的各种车间现场或户外进行原位的残余应力测量,这使得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方法和技术在应用上实现了更进一步的突破,也为“工业机器人”搭载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提供了可能! 近期,日本Pulstec公司推出了“μ-X360s便携式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搭载工业机器人”的全新工作模式,将全二维面探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的应用再次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该模式下可实现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的自主运动、自主检测、自动绘制应力分布云图以及三维振荡等功能。尤其,对于形状复杂的样品,比如:弹簧、齿轮、板材、棒材、连杆、曲轴、轴承、3D打印(增材制造)等各种异形样品,通过对被测工件残余应力检测部位的位置进行编程控制,工业机器人可带动残余应力分析仪(μ-X360s)自动位移至相应检测位置并进行残余应力检测工作,对于金属构件的区域应力测试还可给出应力分布云图,从而轻松改变常规的操作者手动测试的工作流程。三维振荡功能是日本Pulstec公司新推出的一套针对粗晶试样进行残余应力检测的选配方案,与无振荡模式及常规二维振荡模式相比,三维振荡方式可提高参与X射线衍射的晶粒数量,从而起到改善粗晶材料残余应力测试数据可靠性的目的。 “工业机器人”+“便携式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的模式可通过“人-机”互动实现基于新一代全二维面探技术残余应力无损检测的智能化、自动化,这将“工业4.0”的美好愿景在全二维面探X射线残余应力无损检测领域的实现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μ-X360s)工作模式:机器人工作模式实验室工作模式户外现场工作模式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μ-X360s)不同模式下的应用案例:机器人工作模式应用案例:异形工件检测实验室工作模式应用案例:弹簧检测曲轴检测齿轮检测T型接头角焊缝检测户外现场工作模式应用案例:大型油罐现场检测桥梁现场检测
  • 春风十里,沈阳华仪邀您参加“2017长春国际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展览会”
    沈阳华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东北地区知名科学仪器代理商将参加“2017第十届长春国际工业自动机器人展览会”。 展会时间:2017年3月23-25日展会地点 :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展会地址 :长春市会展大街100号展 位 号 :7号馆C20号 沈阳华仪作为徕卡显微镜、牛津仪器、美国FEI电镜、尼康LK、美国威尔逊、日本堀场、美国英斯特朗、美国标乐等品牌东北三省总代理,将继续以支持东北地区科研、高校及工业企业发展为己任,为广大东北三省地区提供易用、快速、可靠的分析仪器;同时我们遍布东北三省的服务团队也可以为用户提供系列服务套餐,包括配件和耗材、延保合同、产品培训、服务维修和技术支持等。
  • 工业机器人再成焦点:Pulstec与Sentenso共同开发的残余应力 自动测量系统赋能未来工业
    导读:金属构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残余应力,而残余应力与工件变形、服役寿命等息息相关,因此对金属构件进行残余应力无损检测至关重要。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方法和技术,因其具有理论成熟、数据可靠、无损检测等优势,在各种金属加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中,市面上的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主要采用零维(点)探测器和一维(线)探测器技术。2012年日本Pulstec公司成功发布了新一代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设备(μ-X360系列),该设备采用了新型圆形全二维(面)探测器技术,具有技术先进、测试精度高、体积迷你、重量轻、便携性高等特点,不仅可以在实验室使用,还可以方便携带至非实验室条件下的各种车间现场或户外进行原位的残余应力测量,这使得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方法和技术在应用上实现了更进一步的突破,也为“工业机器人”搭载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提供了可能! 近期,《Metal Finishing News》报道了工业机器人搭载Pulstec μ-X360s残余应力分析仪进行自动化残余应力测量的全新应用,在该模式下可以实现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的自主运动、自主检测、自动绘制应力分布云图以及三维振荡等功能,从而轻松改变常规的操作者手动测试的工作流程。工业机器人是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具有一定的自动性,可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相比于传统的工业设备,工业机器人有众多的优势,比如机器人具有易用性、智能化水平高、生产效率及安全性高、易于管理且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使得它们可以在各种环境下进行作业。使用圆形全二维面探测器的Pulstec μ-X360s残余应力分析仪采用了全新的理论及方法,在残余应力测量的过程中不再需要多次转动探测器,X射线单次入射即可获得500个衍射点进行残余应力数据拟合,测试速度快(钢铁样品典型测试时间:<90s),诸多特点使得残余应力测量与工业机器人的联合使用成为现实。Pulstec与德国Sentenso(Sentenso GmbH)公司合作,于近期推出了工业机器人搭载残余应力分析仪的全新解决方案,实现了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的自主运动、自主检测、自动绘制应力分布云图以及三维振荡等功能。该系统可采用Kuka公司(Kuka AG)或UR公司(Universal Robots)的工业机器人,通过专用夹具将Pulstec μ-X360s的探头部分搭载于工业机器人手臂上,得益于Pulstec的小质量探头,工业机器人的有效载荷仅需4kg即可满足测试需求。 图1. 搭载于UR5e上的Pulstec μ-X360s探头借助工业机器人强大的程序控制功能,此系统可轻松的对复杂形状样品进行多点残余应力自动测量功能,机器人带动探头多自由度运动,置于待测点上,通过Pulstec与Sentenso联合开发的软件,可自动进行测量,自动显示测量结果,自动绘制云图。软件内还可以设置残余应力阈值,自动判定样品的残余应力状态是否合格(OK/NG)。 图2. 铁素体钢零件的残余应力Mapping结果(图中红色部分为压应力,绿色部分为拉应力)图3. 使用自动系统测量涡轮盘的残余应力“工业机器人”+“便携式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的模式可通过“人-机”互动实现基于新一代全二维面探技术残余应力无损检测的智能化、自动化,这将“工业4.0”的美好愿景在全二维面探X射线残余应力无损检测领域的实现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参考文献:[1]. Jörg Behler, Yoshinobu Teramoto, and Eckehard Müller, Metal Finishing News, Volume 22, P22-25
  • 高精度3D视觉加速工业机器人创新应用,打开智能制造新“视界”
    凭借应用智能、控制可靠、效率便捷的优势,工业机器人已逐渐取代传统的人工作业,成为机械加工、焊接、铸造等行业的重要生产力。同时,被誉为“工业之眼”的高精度3D视觉技术,正在工业机器人的落地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期,将为大家揭秘高精度3D视觉技术如何加速工业机器人的创新应用。目前,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要求按照数字系统中设定的坐标系进行作业。如何才能将工业机器人的数字化作业系统与需作业的实物信息相连接?高精度工业3D扫描技术给出了答案,通过获取实物完整的三维数据并将其导入数字化系统中,把物体的尺寸信息、空间位置转化成数字化信息,赋予工业机器人“视觉”能力。应用案例:锻造模具修复以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锻造模具的修复作业,实现了工作的高效率和连续性。但是,如何让机器人“识别”模具需要修复的具体位置,以及怎样规划其作业路径,是实现工业机器人自动化完成堆焊作业的困境。先临天远的FreeScan Combo 计量级双光源手持三维扫描仪的助力,让问题迎刃而解。FreeScan Combo扫描需修复的模具,可获取其完整的三维数据。将扫描获取数据与原始CAD设计数模进行对比,即可得出堆焊机器人需要作业的具体数值。此外,扫描获取的数据还为模具的物理信息变成数字化信息提供数据基础。只需把相关数据导入软件,就能让机器人准确“识别”模具需要修复的位置和形状,提升自动化模具修复的准确率。应用案例:集成化智能打磨由先临三维用户自主研发,针对大型铸件的工业机器人智能打磨技术方案,结合高精度工业3D扫描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与人工打磨相比,效率提高30%-50%,综合成本降低20%以上。这一方案中,先临天远兼具“高精度、高效、便携”等优势的FreeScan UE Pro 多功能激光手持三维扫描仪,通过优化机器人路径规划流程,完善了该项技术方案的数字化应用闭环。利用FreeScan UE Pro高效获取完整铸件的三维数据,数字化系统会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机器人路径规划。高精度工业3D扫描仪,改变了传统方式中人工打点获取数据这一费时费力的方式,从而使智能打磨技术方案的整体效率大幅提升。从一种能力到多种能力,面对工业4.0对智能制造提出的生产力新要求,工业机器人+高精度工业3D扫描仪的组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精准定位、高效高质的自动化工作流程。高精度工业3D扫描仪的加成,不仅让工业机器人的作业愈加准确灵活,更助推多种创新解决方案的成熟落地,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带来无限可能。不局限于工业机器人,先临三维正将高精度3D视觉技术融合人工智能算法,向集成化、模块化、智能化、无线传输、云端计算等方向持续技术创新,不断引领高精度3D视觉技术的应用新趋势。
  • 自动与智能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
    无损检测技术主要依托于声、光、电、磁等原理内容,从而实现对被检测物体内部缺陷以及不均匀性问题的全过程检测与分析,已成为很多工业生产中用来控制质量的重要方法。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兴起,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无损检测技术也在不断优化和创新,逐渐朝着自动化、智能化以及图像化等方向发展,并逐步应用到相关行业领域。在即将召开的首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特别邀请了多位专家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无损检测技术相关的分享,部分报告预告如下:吉林大学 张建海副教授《极端工况下材料服役性能原位测试技术》点击报名张建海,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副教授,目前担任吉林省材料服役性能测试国际联合中心副主任,致力于极端工况材料服役性能试验装备与原位测试技术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局技术基础科研、军委科技委装备预先研究等项目的支持下,重点开展了极端工况材料服役性能试验装备和材料力学性能原位测试技术。开发了超高温双轴材料力学性能试验装备和超声、电磁等原位测试设备等10余套,发表 SCI/EI 检索学术论文20余篇;公开发明专利10余项。耐高温材料及其制品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特种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重要领域。因其制造或服役环境常伴有高温环境,及复杂载荷的作用,耐高温材料及其制品极易出现性能退化、裂纹萌生与扩展等情况,常常引发恶性事故。张建海副教授将在报告中重点讲述围绕极端工况下材料服役性能和点焊焊接高温熔核成型过程,开展超声无损在线检测技术研究,实现高温制造或服役工况下损伤缺陷与材料力学性能参数与快速精确测试的工作。大连交通大学 赵新玉副教授《曲面叶片几何量测量和缺陷检测》点击报名赵新玉,大连交通大学副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协会理事,超声检测专委会委员。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等纵向课题;主持完成中国中车、中国特检等企业科研课题10余项;并以主要完成人身份参与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等重点科研任务。曾研发设计多通道超声自动扫描和声场测量系统、高频超声显微系统、64通道超声相控阵系统、双机械手超声检测系统、ITO镀膜高精度激光刻蚀设备等,已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军工产品检测中获得应用。报告摘要:航空发动机叶片是典型复杂曲面结构,为实现叶片的自动化超声检测,提出基于曲面点云数据重建的自动化检测轨迹规划方法,在此基础上实现7轴联动复杂曲面自动扫描成像;叶片点云采用线激光轮廓仪配合工件旋转轴自动扫描获取,数据拼接整理后采用数据拟合方法获得曲面轮廓方程,基于曲面上的曲线方程规划加减速扫描轨迹,进一步对各扫描轨迹点进行多轴运动分解,获得包括六轴机械手和工件旋转轴在内的各轴轨迹;实际检测实验表明,轨迹规划算法可以实现叶片自动扫描,获得清晰C扫描图像。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樊俊铃高级工程师《航空复合材料构件超声自动化检测技术及应用》点击报名樊俊铃,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损伤检测与评估技术研究室副主任,中国航空研究院一级专家。承担、参与国家科工局、工信部、装发、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等各类预研课题10余项,主管、参与完成多个型号的结构强度验证工作,承担我国多型军民机结构试验的无损检测与评估任务,在损伤检测和结构强度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长期从事业务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4项,登记软件著作权3项,荣获集团公司航空报国奖个人三等功等多项奖励。报告摘要:针对航空复合材料结构人工超声检测效率低、成本高、结果可靠性低等技术瓶颈问题,重点开展了超声换能器设计、超声无损检测仿真、超声信号降噪与多模式成像、无损检测自动化系统研制等技术研究,突破了超声仿真分析、专用传感器设计、信号分析等关键技术,研发了多通道、宽带宽阵列传感器,自主开发了复合材料构件阵列超声自动化检测系统,有力的支撑了航空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缩短检测周期,保证了复合材料无损检测可靠性。北京科技大学 黎敏教授《高品质钢内部质量高精度检测与三维全息表征》(点击报名)黎敏,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导。主要开展先进检测技术、工业大数据分析等研究工作。独立负责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参与鞍钢、首钢、核动力研究院等10余项科研项目,共发表论文50余篇,专著2本,专利8项,转件著作权3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2013年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报告摘要:利用高频超声显微技术对高品质钢内部质量进行三维扫描检测,并通过超声信号特征提取、深度聚类、点云重构等现代信号处理方法,对高品质钢内部的夹杂、缩孔和裂纹等微观缺陷及凝固组织实现高通量表征。钢铁绿色化智能化技术中心 吴少波高级工程师《机器视觉技术及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点击报名吴少波,钢铁绿色化智能化技术中心,机器视觉组长,研究方向是钢铁机器视觉,博士,正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吴少波同志多年从事钢铁机器视觉智能检测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承担了国家“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等多项科研任务,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申请软件著作权10余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的“铁包自动化热检”课题首次实现了铁包全内衬厚度和全外壳温度的热态在线准确测量,负责了“银亮材直径在线测量和分拣系统”、“喷射锭面及中间包测温系统”、“液固相线检测系统”等项目的研发和应用实施,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报告以钢铁智能制造为背景,结合报告人及团组的工业实践,介绍机器视觉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技术及在钢铁行业中的典型应用,包括生产质量检测和生产物流检测两大方面,其中生产质量检测包括晶粒度级别、组织类别、表面质量、渣液位、形貌、尺寸、温度等生产质量相关的检测;生产物流检测包括工件/炉包/机车标识、生产工具、关键工况等生产物流相关的检测。钢研纳克 刘光磊高级工程师《管材表面缺陷自动智能检测技术及应用》点击报名刘光磊,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无损检测事业部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无损检测方法技术研究及自动化无损检测仪器装备研发等工作。主要参研的国家科研课题5项,参研制修订的标准6项,研发成果获省部级奖3项,获得授权的专利5项。报告摘要:管材表面缺陷自动检测常用超声、涡流、漏磁、磁粉等检测方法。针对采用常规检测方法不能有效检测短小裂纹、凹坑、划伤、结疤、异物碾压等难题,重点开展了CCD视觉检测技术的相机、镜头、光路配置、二维三位成像技术、相机景深自动校准技术及独特的缺陷检测算法,开发具有高性能、高处理速度、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的视觉检测技术和装备,从而实现管材表面缺陷在线智能检测、分类和记录,有效解决人工目视检测效率低,成本高,精确度低的问题。首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为了推动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和行业交流,促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仪器信息网将于2022年10月13-14日组织召开首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会议开设射线检测技术、超声检测技术、自动及智能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新技术四大专场,邀请无损检测领域专家老师围绕无损检测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仪器研制、相关应用等方面展开报告,欢迎大家在线参会交流。一、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二、支持单位:吉林大学、钢研纳克三、参会指南:1、点击会议官方页面(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DT)进行报名。2、报名开放时间为即日起至2022年10月14日。3、报名并审核通过后,将以短信形式向报名手机号发送在线听会链接。4、本次会议不收取任何注册或报名费用。5、会议联系人:高老师(微信号:iamgaolingjuan 邮箱:gaolj@instrument.com.cn)
  • 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应用场景多样化,国产品牌崭露头角
    1. 机器视觉市场规模稳定扩张,国产替代显现,国家政策助力行业稳定发展1.1 机器视觉应用场景广泛,规模稳定扩张,国产品牌逐 渐崛起机器视觉指一种应用于工业和非工业领域的硬件和软件组合,它基于捕获并处理的图像为设备执行其功能提供操作指导。因此,成像和图像处理分析是机器视觉两大主要构成部分。继续拆分机器视觉系统,可知其主要包括光源及光源控制器、镜头、相机、视觉 控制系统(视觉处理分析软件及视觉控制器硬件)等。机器视觉的成像功能部分由光源及光源控制器、镜头、相机等硬件构成;对形成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输出分析结果至智能设备的其他执行机构的工作交给了视觉控制系统。 机器视觉行业产业链主要由上游零部件、中游装备及下游应用市场构成。上游的零部件通常包括光源、工业镜头、工业相机、图像采集卡、软件及算法平台,其中工业镜头、 相机、采集卡、软件算法平台等关键软硬件是机器视觉的关键价值组成部分。全球市场中,康耐视(Cognex)及基恩士(KEYENCE)有着深厚的技术支撑,占据市场份额较大,属于行业内领先企业。《中国工业机器视觉产业发展白皮书》提到,我国品牌奥普特 近年来在上游零部件的制造上也逐步发力,成为国内市占率最高的公司。行业中游中的装备协助企业对产品进行引导、识别、检测、测量及其他智能制造相关应用。这些装备随即可广泛应用于电子及半导体制造、食品饮料、汽车、制药等下游市场。 根据中商情报网数据,我国机器视觉下游需求市场一半以上由电子电气构成,占比 52.90%, 其次为半导体,占比 10.30%。除此之外,应用较为广泛的下游市场还有汽车、印刷包装、 以及食品加工,分别占比 8.80%、5.50%、4.90%。机器视觉的系统成本由零部件制造、软件开发、组装集成以及维护过程产生的成本构成, 其中以零部件为主要构成部分,占据的百分比接近所有成本值的一半。零部件生产和软件开发是上游企业的核心业务范围,二者合计占比高达80%。机器视觉行业自 1959 年起开始萌芽,神经生理学家 David Hubel 和 Torsten Wiesel 研究视觉皮层神经元的核心反应特性,同年 Russell 研制了一台可以把图片转化为被二进制机器所理解的灰度值的仪器;1969 年,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制出了 CCD 传感器(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可以直接把图像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储存到电脑中参与计算与分析,奠定了机器视觉基石。 90 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开始在机器视觉领域进行探索,开始在航空、航天、军工、及 高端科研(天文、力学研究)等核心机构及行业应用。1998 年我国开始引进机器视觉系统。 目前机器视觉已经达到了产业发展阶段,应用和算力的提升共同促进机器视觉产业发展, 各大生产领域纷纷布局于机器视觉产业。机器视觉相较于人眼视觉有较多优势,如在观测精度方面,机器视觉具备更细致的观测能力,可观测至微米级的目标;在观测速度方面,机器视觉快门速度可达 10 微秒左右, 使其具有高速且稳定的分析处理图像的能力。除此之外,机器视觉系统在感光范围、对环境的要求、效果客观性及可靠性方面均强于人眼视觉,这也是机器视觉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根据中国机器视觉产业联盟(CMVU)发布的《中国工业机器视觉产业发展白皮书》,2015 年至 2021 年我国工业机器视觉市场规模由 64.23 亿元增至 165 亿元,CAGR 为 17.03%, 其中 2021 年同比增长 10%。2020 年之前,我国机器视觉市场中国外品牌的份额高于国内品牌;2020 年上半年疫情对国外产品影响较大,CMVU 数据显示上半年销售额同比下降 50%,而我国自主品牌产品应对较好,销售额同比下降 12%左右。2020 年全年国内品牌 销售额为 77 亿元,超过了国外品牌的 73 亿元。我国机器视觉相关品牌正在逐步崛起, CMVU 预测 2022 年国内机器视觉品牌市场规模将达 100 亿元,国外品牌 80 亿元。我国自 1998 年开始引入机器视觉系统以来,参与机器视觉产业发展的企业逐年增长。根据企查查中得到的数据,2010 年至 2019 年每年新增行业内相关企业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到达 2019 年时,当年新增机器视觉企业数已达 819 个,达到近年来新增值的顶峰。2020 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以及行业内集中度的提升,每年新增企业数逐渐放缓,2021 年共计 新增 278 家机器视觉相关企业。1.2 国家政策推动机器视觉发展,机器人技术结合高端装备制造助力行业进步机器视觉是与工业应用结合最为紧密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高速发展的时代,国家对于这一有助于智能制造持续提升的技术也是给予了多次政策鼓励与支持。 2021 年 1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其中提到,要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推动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深度融合。推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应用,研制 一批国际先进的新型智能制造装备。 2020 年 9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财政部共同发布的《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中特别强调,要重点支持工业机器人、建筑、医疗等特种机器人、高端仪器仪表、轨道交通装备等高端装备生产,实施智能制造、智能建造试点示范。研发推广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维、农业生产专用传感器、智能装备、自动化系统和管理平台,建设一批创新中心和示范基地、试点县。 鼓励龙头企业建设“互联网+”协同制造示范工厂,建立高标准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通过各政府部门在不同方面发布的指导意见与规划,从智能制造、新产业发展、电 子元器件等多个角度对机器视觉行业发展提供助力,为机器视觉产业链内所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良好环境,对行业内相关公司的生产经营状态做出高度肯定。2. 下游应用市场广阔,各行业发展带动机器视觉需求不断提升2.1 消费电子市场为主要应用方向,产品更新速度拉动机器视觉行业需求当前,我国已经站在消费电子行业的创新潮头,产业链中各项产品的研发生产规模均比肩世界领先水平,同时,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也随着经济发展的历程逐渐提升,对于消费电子的需求日益增长。受益于各方面原因,消费电子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稳定发展。根据中商情报网数据,2017 年至 2021 年市场规模由 16120 亿元增至 18113 亿元,CAGR 为2.96%。在国内疫情逐年转好的背景下,按年均复合增长率估算,预计 2022 年市场规模 将达到 18649 亿元。消费电子作为人们生活中主要使用的电子产品,通常应用于娱乐、通讯、便民以及文书用途。智能、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属于消费电子的主要细分市场类型,目前广泛应用于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根据工信部数据,我国智能手机销售情况在 2017 年经历了一次高速发展,当年出货量达 到 4.44 亿台,市场逐渐靠近饱和。自那以后,消费者对于智能手机的需求有放缓的势头, 2018 年至 2020 年出货量均呈现下滑趋势。在 2021 年这种趋势被突破,当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回升,为 3.43 亿台,同比增长 3.94%。截止至 2022 年二季度,我国当年智能手机共出货 1.4 亿台,同比下降 14.40%。平板电脑作为一种便携式输入设备,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IDC 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平板电脑出货量为 0.28 亿台,同比增长 21.74%。截止至 2022 年二季度,我国平板电脑出货量为 0.14 亿台,同比增长 4.47%。 常见的可穿戴技术类型包括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可穿戴电子设备通常接近或在皮肤表面,对如生命体征和/或环境数据信息进行检测、分析和传输,在某些情况下允许对穿戴者进行即时生物反馈。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可穿戴设备的用例也在不断增加。 IDC 数据显示,我国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自 2017 年至 2021 年由 0.57 亿台增至 1.4 亿台, CAGR 为 25.19%,其中 2021 年出货量同比增长 30.84%。截止至 2022 年二季度,受宏观消费环境影响,当年总出货量有所下降,共 0.54 亿台,同比减少 14.29%。由于消费电子元器件通常尺寸较小,且产品对各元件精细度要求较高,因此使用机器视 觉检测对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大有裨益,能够使元器件完成尺寸更精准、工作效率更高。 同时,消费电子对产品精细程度的高要求也促进了机器视觉检测行业的技术变革与发展。 作为机器视觉应用最为广泛的下游行业,消费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短、更新换代快的特征 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至少两年需要重新购入一批,导致其上游机器视 觉产业需求持续增长,推动机器视觉市场蓬勃发展。2.2 与半导体相关研究追溯至上世纪 80 年代,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工艺逐年优化半导体产业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标准之一,全球行业迎来新增长周期。半导体产业作为信息时代的基础,已成为衡量国家产业竞争力以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据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统计,从 2017 年至 2021 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由 4122.21 亿美元 增至 5569.87 亿美元,CAGR 为 7.81%。截止至 2022 年 8 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 4015.8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88%。我国半导体市场销售额发展趋势基本与全球总额涨跌规律相近,2021 年全国共实现半导体销售额 1877.40 亿美元,同比增长 24.84%。按份额来说, 我国半导体市场销售额在全球总额的比重近五年内处于 31%-35%之间,截止至 2022 年 8 月,我国半导体销售份额为 32.71%。在半导体产业链中,从单晶片到制成品等各项产品的制造过程中都离不开检测工艺环节, 其市场规模随着新型技术及工艺环节不断增加,行业对检测的技术方法与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测行业市场规模随即逐年提升。 根据 VLSI Research 统计,全球半导体检测和量测设备市场规模自 2016 年至 2021 年由 47.6 亿美元增至 84.4 亿美元,CAGR 为 12.14%,其中 2020 年同比增长达到最高为 20.09%, 2021 年同比增长 10.33%。我国半导体检测和量测设备市场规模在同一时间区间内则由 7 亿美元增至 25.8 亿美元,CAGR 达 29.81%,高于世界平均水平。VLSI Research 预测 2022 年全球和中国半导体检测和量测设备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 92.1 亿美元及 31.1 亿美元。与消费电子同理,半导体设备的制造过程中,小到单晶片,大到制成品,外观缺陷、尺寸、数量、平整度、距离、定位、校准、焊点质量、弯曲度等方面的参数均离不开机器视觉系统的检测。 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起,国外已经开始研究机器视觉系统在半导体检测工艺环节的应用。 1980 年,Y. Y. HSIEH 和 K. S. Fu 提出一个自动视觉检查和最终包装系统的组合,用于集成电路(IC)芯片的自动视觉检测和线装,为机器视觉在半导体检测行业的应用提出可行性。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经过几十年的学习与尝试,近年来国内的 一些企业也在半导体检测设备研究方面也有所发展。如矩子科技部分产品布局于制造工艺外观缺陷 3D,2D 检测,具体包括晶圆表面缺陷,杂物,裂纹,切割崩裂等检测;封装工艺(DB,WB)晶片不良,胶水不良,焊线不良,焊球不良,以及杂物等缺陷检测。2.3 汽车制造产业蓬勃发展,机器视觉技术贯穿全产业链汽车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之一,发展非常迅速。随着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意愿不断变强,汽车成为现代人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之一,需求日益增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0 年受疫情影响,我国汽车产量全年不及上年水平, 全年产量共计 2522.5 万辆;自 2021 年起,由于防控得当,汽车产量值高速增长,其中 2021 年 2 月末以及 3 月末总产量增速达到 89.94%、82.84%,全年共产 2608.2 万辆。2022 年上半年,由于芯片短缺及宏观经济环境低迷,我国汽车产量小幅度下降,7 月后情况有所好转,到 8 月末,当年共生产汽车 1696.7 万辆,同比增长 4.95%。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方面看,2022 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呈现逐月负增长的趋势, 2022 年 6 月-8 月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 16.20%、22.50%、30.50%,高于同 期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我国汽车制造业中企业竞争激烈,据国家统计局披露,2022 年起行业内企业数超过 1.7 万家,截止至 2022 年 8 月底,共计 17369 个,同比增长 6.81%。在这 1.7 万余家企业的共同努力下,2021 年我国汽车制造业出口交货值为 4933.9 亿元,同比增长 39.49%;截止 至 2022 年 8 月底,出口交货值为 3899 亿元,同比增长 23.83%。受国内上半年疫情影响, 营业利润随着汽车产量的下滑出现小幅度减少,2022 年 8 月底我国汽车制造业实现利润 共 3162.8 亿元,同比减少-8.01%。现如今,汽车制造已经实现高度自动化,在这个过程中,机器视觉能够使生产过程更高效、产品质量更有保障、生产环境更安全可靠。在汽车制造产业链中,机器视觉存在于原材料质检、汽车零部件质检、制造过程工艺检测、整车质量把控等全过程中。《中国工业机器视觉产业发展白皮书》提到,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可用于车身装配检测、面板印刷 质量检测、字符检测、零件尺寸的精密测量、工件表面缺陷检测、自由曲面检测、间隙检测等几乎所有系统和部件的制造流程。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普及,汽车制造过程中的精细零部件数量将会进一步增长,对机器视觉系统的需求随之上升。2.4 机器视觉检测识别产品包装缺陷,高效剔除残损及不合格产品包装是产品的必要组成部分,除了保护产品不受碰撞伤害,优秀的包装设计也能够为产品带来额外的广告效应,吸引更多消费者来购买,提升产品的销售量。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截止至 2022 年 8 月,我国包装机械产品每月出口数量为 150.65 万台, 同比增长 88.01%,环比增长 70.30%;出口金额为 3.8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51%,环比 增长 3.01%。从产量方面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 年起包装专用设备每月产量开始大幅度增长, 每月产量均超过 40000 台,同比增速基本都超过 100%。到 2022 年,我国包装专用设备单月产量受上半年疫情影响出现波动,在 6 月疫情形势转好后,设备产量逐渐恢复,6 月-7 月生产设备数分别为139,005 台及 118,701台,同比增长81.44%以及 165.08%。通常来说,产品的包装过程由专门的工人负责完成,但囿于人工效率低于机器,且具有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等缺点,机器视觉系统在包装行业已经逐渐取代人工。高效、精准、 成品尺寸整齐等特征促使机器视觉系统在包装制造行业发展的历程中占据重要的一部分。 同时,机器视觉还可以应用于包装检测中,通过采用先进的机器视觉技术,自动识别所包装产品的缺陷状况,并自动从生产线上剔除残损及不合格产品。目前,机器视觉系统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包装生产与检测中,机械化产业线能够解决人工制造与检测效率不够的问题。通过输送链将待检测空瓶依次传送到视觉成像工位,获取图像,图像经工控机处理后,执行机构剔除不合格产品,完成产品质量检测。同样,玻璃药瓶与食品包装类似,随着制药机械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工厂有必要检测品包装的缺陷,以确保药品的运输和使用安全,避免出现缺粒、包装破损和夹杂异物等问题。药瓶相较于普通食品包装具有特殊性,玻璃药瓶在形态、精度等方面都需要精准的检测。《西林瓶缺陷自动视觉检测方法与系统研究》一文中,张寒乐团队开发了一套医药西林瓶在线视觉检测系统。根据对于检测系统的机械与电气结构的研究,团队设计了机械传动与图像采集装置。该装置能根据西林瓶不同部位的检测要求,采用瓶口、瓶身与瓶底 3 种成像方案,对玻璃药瓶进行精准检测。2.5 机器视觉为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机器视觉具有系统实时性好、定位精度高等优点,能有效地增加机器人的灵活性与智能化程度,是实现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机器视觉系统技术的研究为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当下生活中,机器视觉技术已经逐渐融入各项产业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生产力与自动化水平。 自动化设备的发展将在机器视觉技术的不断进步下更智能、更迅速,同时在各下游领域中,机器视觉的作用将呈现出更可靠、更高效的趋势。 机器人被各国视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根据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其中提到,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在 2021 年达到 175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90%;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为 82 亿美元, 同比增长 24.24%。我国工业机器人 2021 年市场规模达到 7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38%; 特种机器人为 18 亿美元,同比增长38.46%。机器人行业正处于上升期,增长幅度稳定, 根据中国电子学会预测估计,2024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 230 亿美元及 140 亿美元,我国市场分别为 115 亿美元及 34 亿美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止至 2022 年 8 月,我国工业机器人单月生产 41261 台,同比增 长 25.69%,环比增长 8.06%;累计产量为 277536 台,同比增长 16%。对比 2017 年至今的工业机器人产量月度数据,2021 年开始明显多于前四年,目前仍处于产能扩展阶段。3.重点公司分析3.1 天准科技——致力打造卓越的视觉装备平台型企业天准科技致力于以领先技术推动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致力打造卓越的视觉装备平台型企业,主要产品包括视觉测量装备、视觉检测装备、视觉制程装备和智能网联方案等。 公司产品下游应用行业广阔,包括半导体、汽车、消费电子等景气度高的高智能化制造业领域,同时也对智能驾驶、车路协同等智能化解决方案领域提供帮助,改善人们的生活。 公司产品中,视觉测量装备占比最大,其功能为使用自主研发的机器视觉算法对工业零部件进行高精度尺寸测量,2017 年至 2021 年收入占比分别为 57.68%、70.67%、61.92%、 85.27%、48.46%。自 2021 年起,视觉检测装备收入开始在总收入占比中增大。视觉检测装备主要用于产品缺陷检测,并按照缺陷特征分类分级。2022 年中报显示,视觉测量装备占比 32.47%,视觉检测装备占比 44.09%。公司营业收入增长迅速,2017 年至 2021 年营业总收入由 3.19 亿元增至 12.65 亿元,CAGR 达 41.12%。2022 年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 8.03 亿元,同比增长 35.59%。 归母净利润方面,2017 年至 2021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由 0.52 亿元增至 1.34 亿元,CAGR 为 26.70%。2022 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 0.30 亿元,同比增长 35.07%。公司一直重视自主创新,以不断提升的技术研发能力来巩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经过 10 余年的持续研发和深度挖掘,公司在机器视觉核心技术的关键领域获得多项技术突破, 具备了开发机器视觉底层算法、平台软件,以及设计先进视觉传感器和精密驱动控制器 等核心组件的能力。2022 年三季报显示,截止至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为 1.61 亿元, 同比增长 8.95%,研发费用率为 20.11%。 期间费用率方面,公司期间费用整体较稳定,2022 年三季报数据披露,公司销售、管理、 财务费用分别为 0.96、0.43、-0.03 亿元,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5.14%、6.11%、 -1.99%,同比变化-1.02pct、-1.17pct、-1.47pct。公司销售毛利率及净利率水平自 2018 年起开始缓慢下滑,盈利水平有待提升,主要由于公司正处于研发开拓期间,预计未来将所有改善。2022 年三季度末销售毛利率及净利率 分别为 42.93%及 3.70%,同比变动-0.17pct 和-0.01pct,基本维持稳定。3.2 矩子科技——华为、小米等知名企业重要机器视觉设 备供应商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设备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机器视觉设备、控制线缆组件、控制单元及设备。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信息制造、工业控制、金融电子、 新能源、食品与包装、汽车等多个国民经济重要领域。 从营业收入构成来看,机器视觉设备与控制线缆组件是公司营收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 机器视觉设备历年bbfeb2.jpg" style="padding:0px margin:0px auto border:0px display:block max-width:660px "公司收入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中,2017 年至 2021 年营业总收入由 3.03 亿元增至 8.75 亿 元,CAGR 为 30.36%。截止至 2022 年三季报,公司营业总收入为 9.10 亿元,同比增长 41.44%,主要得益于公司在新能源和 3C 电子领域多年的技术客户积累,以及下游行业景气度的提升。 归母净利润方面,2017 年至 2021 年由 0.76 亿元增至 3.03 亿元,CAGR 达 41.30%,2022 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 2.80 亿元,同比增长 28.34%。研发能力是公司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主要包括机器视觉软硬件的研究以及基于机器视觉解决方案的研究。公司以光源技术、光源控制器技术、镜头技术、视觉分析技 术为核心,并持续在深度学习、3D 处理、图像感知与融合技术等方面进行重点发展。公 司 2022 年三季报显示,截止至最新报告期,当年研发费用共投入 1.39 亿元,同比增长 43.84%,研发费用率为 15.25%,主要由于研发人员增长、研发项目增多及本期增加股份 支付费用。 期间费用方面,公司控费基本稳定,2022 年三季度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分别为 1.53、 0.23、-0.14 亿元,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6.85%、2.50%、-1.49%,同比变动+0.95pct、-0.49pct、+1.05pct,其中销售费用率增长是由于销售人员薪酬、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和样品增加所致。由于公司产品结构较为固定,销售毛利率与净利率维持稳定水平,2021 年,销售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为 66.51%和 34.61%;2022 年三季报显示,公司销售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 为 67.07%和 30.73%。报告出品方/作者:长城证券,于夕朦、陈郁双、孙培德;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
  • X射线成像技术及其在科研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X射线成像技术能在对检测物体无损伤条件下,以二维断层图像或三维立体图像的形式,清晰、准确、直观地展示被检测物体的内部结构、组成、材质及缺损状况,被广泛应用于科研和工业领域。为促进相关人员深入了解X射线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在即将召开的首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特别设置射线检测技术专场,邀请了多位业内专家围绕X射线成像技术、产品、应用等展开分享,部分报告预告如下:中科院金属所高级工程师 王绍钢《高分辨X射线三维成像技术及应用》(点击报名)王绍钢,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技术支撑部射线组组长。长期致力于材料科学三维评价技术的开发及应用,进行多项软、硬件开发、改造或升级,在无损多相多维多尺度高分辨精确定量和原位多场动态三维评价等方面取得系列技术突破,相关技术在航空、航天、深海等多个重大任务关键材料或部件自主研制中成功应用;负责公共射线技术平台,建设了具有衍射、成像和谱学的综合X射线表征平台。在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Materials、Acta Materialia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60篇,被引用4200余次,H因子为25。申请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2项。射线检测技术是无损检测技术中的一类很重要的技术,其发展迄今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从硬件到软件,从空间分辨率到时间分辨率,从医用到工业,从生产到科研,射线检测技术日新月异,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报告将从历史中回顾射线检测典型特色事件,沿着射线检测技术发展的脉络,讲述从诞生到如今遍地开花多行业应用的发展过程。此外,将结合最新的高分辨X射线三维成像技术,探讨其在材料科学无损检测中的应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副研究员 刘珑《X射线CT成像技术在钢铁材料失效分析中的应用》(点击报名)刘珑,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副研究员。201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毕业后进入山东省材料失效分析与安全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工程材料失效分析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事X射线成像技术在金属材料损伤机理和失效分析中的应用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获批专利5项。X射线分析技术在材料失效分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报告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X射线CT成像技术在钢铁材料失效分析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腐蚀坑、裂纹和加工缺陷等内外部缺陷的识别和定量评估。在此基础上,结合有限元分析技术,评估内外部缺陷对局部应力及结构强度的影响。锐影检测总经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副研究员 刘宝东《X射线三维分层成像技术及其在半导体测试领域中的应用》(点击报名)刘宝东,锐影检测科技(济南)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理论与应用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10余项。主持研发“板状物X射线三维分层成像”相关技术及设备,解决了大尺寸板状物体(如集成电路先进封装、芯片、IGBT等)X射线三维高精度成像的关键问题,仪器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同类仪器的国产化突破。 集成电路规模与复杂度的增加和封装技术的发展对封装测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X射线成像利用不同材料对X射线吸收衰减能力的差异产生直观的图像,已被用于IC封装测试。目前,用于IC封装检测的X射线仪器正从2D/2.5D向3D转变。X射线三维检测设备对于IC封装测试企业改进工艺、提升质检水平、避免损失有重要的意义。报告介绍本团队成功研发的集成电路先进封装X射线三维分层成像仪,关键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设备同时具有显微CL(层析成像)和显微CT(断层成像)两种功能;显微CT适合小尺寸器件的高精度成像;显微CL采用射线倾斜入射扫描方式,适合板级封装的高精度检测,可以对封装后的板级样品的任意区域进行高精度成像。三英精密市场总监 张宗《三英X射线CT无损检测技术、产品与应用》(点击报名)张宗,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学院,2012年加入三英精密,主要负责X射线CT产品的应用技术拓展和新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熟悉CT技术在各个科研领域的应用与进展。本报告主要介绍X射线CT的成像原理,通过多个科研领域与工业制造业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展示X射线CT成像技术应用的必要性、高效性与实用性;介绍三英精密的技术与产品,包括实验室CT产品、在线CT产品及4D CT产品等。泰思肯应用工程师 袁明春《TESCAN Micro-CT系统及原位动态4D应用介绍》(点击报名)袁明春,泰思肯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动态原位Micro-CT应用工程师。主要负责动态原位显微CT和新产品-能谱CT的应用工作以及客户培训工作,熟悉亚微米扫描、真实时4D动态原位超快速扫描以及多尺度联动(大样品)扫描。了解CT系统在电子、半导体、汽车、航空航天、医疗、生物、材料、地矿等众多领域的3D成像和4D动态成像的应用。当下CT系统多专注于三维成像,随着原位实验需求与日俱增,静态3D结果已无法满足科研和工业需求,TESCAN显微CT不仅可实现多尺度的高分辨(亚微米)、高通量三维成像,也可进行长时间连续扫描(几百小时)以及快速“4D”动态成像。本报告将展示如何使用动态CT对原本无法观测的连续变化或只能模拟仿真的实验实现实时观测。首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为了推动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和行业交流,促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仪器信息网将于2022年10月13-14日组织召开首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会议开设射线检测技术、超声检测技术、自动及智能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新技术四大专场,邀请无损检测领域专家老师围绕无损检测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仪器研制、相关应用等方面展开报告,欢迎大家在线参会交流。一、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二、支持单位:吉林大学、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三、参会指南:1、点击会议官方页面(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DT)进行报名。2、报名开放时间为即日起至2022年10月14日。3、报名并审核通过后,将以短信形式向报名手机号发送在线听会链接。4、本次会议不收取任何注册或报名费用。5、会议联系人:高老师(微信号:iamgaolingjuan 邮箱:gaolj@instrument.com.cn)
  • 超声无损检测新技术及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已经发展了近百年历史。在多种无损检测技术当中,该检测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作用,如检测精度以及深度较大、检测成本较低并且在检测过程中不会对设备造成二次伤害。因此,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在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近年来,由于工业上对于设备的性能及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声无损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地优化和创新。在即将召开的首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特别邀请了多位专家进行超声检测新技术相关的分享,部分报告预告如下:北京工业大学 刘增华教授《超声导波阵列成像检测技术》(点击报名)刘增华,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无损检测》《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编委,《内燃机学报》编委会特邀编委,中国无损检测学会超声检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设备结构健康监测与预警分会理事、副秘书长,全国设备结构健康监测标准化工作组委员兼副秘书长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及期刊上发表和录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传感器阵列技术日益广泛应用于超声导波监(检)测方法中,可实现结构的大范围、全面和快速检测,已成为超声无损检测和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之一。刘增华教授将在报告中重点介绍全波场成像检测技术、密集阵列成像检测技术、稀疏阵列成像检测技术、智能阵列成像检测技术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周正干教授《先进超声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点击报名)周正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理事、中国声学学会检测声学分会理事、《无损检测》杂志编委等。从事先进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及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测试技术基础》和《现代无损检测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工信部两机专项子课题2项、民机专项子课题2项、总装预研项目4项。曾获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近年来,随着我国重大科技专项的开展,新材料、新工艺及新结构的开发和应用在先进制造领域不断出现,对超声检测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周正干教授将结合目前国内高科技领域复合材料及钛合金的应用技术特点,介绍超声检测仿真技术、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技术、多轴联动超声检测技术及其应用案例。天津大学 刘洋教授《超声导波智能成像技术及应用》(点击报名)刘洋,天津大学精仪学院教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地学仪器分会理事、中国声学学会检测分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结构声场理论、超声传感器及超高分辨率超声成像技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工程科学与力学博士。曾任美国斯伦贝谢道尔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怀俄明大学副教授、超声实验室主任。主持多项超声传感器、超高分辨率超声成像项目,部分成果已完成产业转化;目前已在国际权威期刊和会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获批专利20余项;多次担任声学检测相关国际学术会议主席,长期担任20余个国际期刊审稿人。超声导波成像技术在无损检测、结构健康监测及油气勘探中具有广泛而重要得应用。刘洋教授将以墨西哥湾漏油这一重大社会事件为引子,介绍本课题组近年来在超声传感器与多尺度超声成像方面的研究进展。北京科技大学 黎敏教授《高品质钢内部质量高精度检测与三维全息表征》(点击报名)黎敏,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导。主要开展先进检测技术、工业大数据分析等研究工作。独立负责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参与鞍钢、首钢、核动力研究院等10余项科研项目,共发表论文50余篇,专著2本,专利8项,转件著作权3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2013年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报告内容包括利用高频超声显微技术对高品质钢内部质量进行三维扫描检测,并通过超声信号特征提取、深度聚类、点云重构等现代信号处理方法,对高品质钢内部的夹杂、缩孔和裂纹等微观缺陷及凝固组织实现高通量表征等。广东工业大学 袁懋诞副教授《材料力学性能的超声无损评价研究及应用进展》(点击报名)袁懋诞,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超声无损检测、超声导波技术、残余应力测量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1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任务1项、主持企业横向项目6项,作为核心成员入选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和佛山“蓝海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企业横向项目4项。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材料的力学性能是保证结构稳定和服役安全的重要指标。超声检测技术由于其无损、高穿透、设备便携等优势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残余应力、弹性常数、强度等力学性能表征。袁懋诞副教授将重点介绍研究团队近年来在超声力学性能无损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超声兰姆波应力测量、增材制件弹性常数测量、涂层界面结合强度定量表征等三方面内容。首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为了推动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和行业交流,促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仪器信息网将于2022年10月13-14日组织召开首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会议开设射线检测技术、超声检测技术、自动及智能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新技术四大专场,邀请无损检测领域专家老师围绕无损检测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仪器研制、相关应用等方面展开报告,欢迎大家在线参会交流。一、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二、支持单位:吉林大学、钢研纳克三、参会指南:1、点击会议官方页面(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DT)进行报名。2、报名开放时间为即日起至2022年10月14日。3、报名并审核通过后,将以短信形式向报名手机号发送在线听会链接。4、本次会议不收取任何注册或报名费用。5、会议联系人:高老师(微信号:iamgaolingjuan 邮箱:gaolj@instrument.com.cn)
  • 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科研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X射线检测作为无损检测中一种相对较重要的检测方法,主要应用在工件内部形状缺陷检测,能够得到缺陷部位的直观图像,此外,还可对长、宽和高度等相关参数进行检测。因此,这项检测技术在各个行业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为促进相关人员深入了解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在即将召开的第二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特别设置射线检测技术专场,邀请了多位业内专家围绕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原理、仪器、应用等展开分享。部分报告预告如下: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 程国峰《X射线三维吸收成像技术原理及其应用》(报名听会)程国峰,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X射线衍射结构表征课题组组长。中国晶体学会粉末衍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固体缺陷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物理学会X射线衍射与同步辐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X射线衍射与散射理论及应用、三维X射线成像术、拉曼光谱学等。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和中国科学院项目多项,主编出版《纳米材料的X射线分析》、《二维X射线衍射》等专译著4部,发布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12项,获专利授权7项,在Nat. Mater.,J. Appl. Phys.,Mater. Lett.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王绍钢《Fe基非晶涂层的无损原位三维表征与评价研究》(报名听会)王绍钢,博士,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技术支撑部射线组组长。长期致力于材料科学三维评价技术的开发及应用,进行多项软、硬件开发、改造或升级,在无损多相多维多尺度高分辨精确定量和原位多场动态三维评价等方面取得系列技术突破,相关技术在多个重大任务关键材料或部件自主研制中成功应用;负责公共射线技术平台,建设了具有衍射、成像和谱学的综合X射线表征平台。在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Materials、Acta Materialia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被引用4900余次,H因子为29。申请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2项。主持或参与国家973课题、国家面上自然科学基金、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青年人才项目和中科院仪器创新项目等。国内外会议特邀报告、口头报告等40余次。Scientific Report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Intermetallics等14本SCI期刊特邀审稿人。曾获2014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2017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5000论文,乌鲁木齐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毕业生等。报告摘要:本报告将对X射线三维成像技术做个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重点汇报如何利用X射线三维成像技术对Fe基非晶涂层进行无损三维表征与评价研究。Fe基非晶涂层具有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和抗磨损能力强等诸多优点,有望应用于油气生产、舰船关键部件以及核废水处理等环境。本报告将围绕非晶涂层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一些腐蚀、冲击等问题,尝试通过无损三维表征与评价研究,来理解特定环境下的损伤机制,找出影响因素及规律,提高涂层的抗腐蚀和抗冲击性能,保障涂层实际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 詹科《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及应用》(报名听会)詹科,工学博士,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2010年-2011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University of Virginia联合培养。现为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委员,残余应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喷丸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物理学会X射线衍射学术委员会委员。目前主要从事金属基复合材料、材料表面工程、残余应力理论及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科研项目,发表SCI/EI 论文30余篇,申报专利10余项,参与编著《现代物理丛书-内应力衍射分析》,《金属材料喷丸强化及其X射线衍射表征》。先后与中国中车、中国船级社、宝钢中央研究院、上海航天装备总厂、新疆金风科技、上海华测等单位开展关键核心零部件的残余应力分析与优化研究。曾受邀作为主讲人开展材料喷丸强化及残余应力测试专题培训。报告摘要:在现代制造业中,从材料-零件-部件-整机装配-使用全寿命周期,残余应力对产品的疲劳,应力腐蚀性能以及尺寸稳定性影响较大,残余应力的检测及调控对提升产品质量及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残余应力的测试方法中,X射线衍射方法由于其理论严谨,是残余应力测试最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报告围绕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基本原理及应用,拟介绍以下三部分内容:第一:残余应力的产生及调控方法;第二: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方法,介绍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基本原理,参数选择,在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微旷科技总经理、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马毅《极端服役环境X射线CT研发与应用》(报名听会)马毅,工学博士,现为南京工业大学教授、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项目总监,微旷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担任总经理职务。长期专注于极端服役环境材料失效研究和原位X射线三维成像装备开发。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担任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作为骨干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cta Mater, Scripta Mater, Int J Fatigue, Eng Fract Mech, Fatigue Fract Eng M等材料和工程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引用超过1400次。申请发明专利四十余项授权多项。长期多个SCI期刊长期审稿人。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介绍高性能原位X射线CT设备的研发。该设备基于X射线强穿透能力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结合亚微米级精密控制转台和机械控制,实现微米级高分辨X射线CT成像,以及毫米/厘米级试样的三维无损成像。通过配置超高温模块、低温模块、高载荷模块(拉伸/压缩/弯曲/疲劳),构建热-力耦合系统,实现超高温变形、超低温变形以及热冲击、疲劳、蠕变等复杂工况下材料和工程构件的原位CT成像。奥龙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李义彬《2D、3DX射线智能检测系统》(点击报名)李义彬,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无损检测技术研发工作三十余年。先后取得10余项国家专利,参与制订4项国家及行业标准,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及市科技进步奖项11项。带头承担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等国家、省部重点项目6项。先后组织完成了XYD-4010/3型X射线实时检测系统等多项课题研究;其中组织完成的ICT-3400型工业CT无损检测系统课题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任辽宁省人大代表,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试验机分会副理事长,辽宁高层次科技专家库专家,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仪器仪表专业评审组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射线检测专业委员会委员,丹东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报告摘要:2D、3D X射线检测设备不光应用在工业领域,同样应用于科研、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2D、3D智能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解放了劳动力,并提供了全面且精准的检测结果,是X射线无损检测设备重要发展方向。TESCAN资深应用工程师 袁明春《TESCAN Micro-CT系统及原位动态4D应用介绍》(点击报名)袁明春,无损检测专业硕士,曾在BAM德国联邦材料研究与测试研究所(8.3)、上海材料研究所工作学习过。现就职于泰思肯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任动态原位Micro-CT资深应用工程师。主要负责动态原位显微CT和新产品-能谱CT的应用工作以及客户培训工作,熟悉亚微米扫描、真实时4D动态原位超快速扫描以及多尺度联动(大样品)扫描。了解CT系统在电子、半导体、汽车、航空航天、医疗、生物、材料、地矿等众多领域的3D成像和4D动态成像的应用。报告摘要:当下CT系统多专注于三维成像,随着原位实验需求与日俱增,静态3D结果已无法满足科研和工业需求,TESCAN显微CT不仅可实现多尺度的高分辨(亚微米)、高通量三维成像,也可进行长时间连续扫描(几百小时)以及快速“4D”动态成像。本报告将展示如何使用动态CT对原本无法观测的连续变化或只能模拟仿真的实验实现实时观测。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市场专员 李惠《应用于工厂快速筛查的三维检测工具》(点击报名)李惠,多年从事NDI产品工作,现负责NDI产品市场专员工作。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介绍岛津从客户实际应用出发,新研发的X射线台式CT。该设备操作简便、图像清晰,特别适合工厂的快速筛,为产线检测带来新思路。第二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为推动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和行业交流,促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仪器信息网将于2023年9月26-27日召开第二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本届会议开设射线检测技术、超声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新技术与新方法(上)、无损检测新技术与新方法(下)四大专场,邀请二十余位无损检测领域专家老师围绕无损检测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仪器研制、相关应用等方面展开研讨,欢迎大家在线参会交流。一、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二、支持单位:吉林大学三、参会指南1、进入会议官网(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dt2023/)进行报名。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会议官网报名2、报名并审核通过后将以短信形式向报名手机号发送在线听会链接。3、本次会议不收取任何注册或报名费用。4、会议联系人高老师(微信:iamgaolingjuan 邮箱:gaolj@instrument.com.cn)周老师(微信:nulizuoxiegang 邮箱:zhouhh@instrument.com.cn)
  • 一本书让你了解:原子光谱分析及其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
    原子光谱法按检测原理主要分为原子发射光谱法(AES)、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法。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冶金、地质、环境、食品、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生物等领域。近些年来,随着检测要求的不断提高,又产生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及相关联用技术,为元素的在线分析和元素化学形态的分析开辟了崭新的天地,本书也将该类技术一并列入介绍。  冶金工业产品的种类繁多,主要分为稀土、钢铁、贵金属、稀有金属、重金属、轻金属及其合金等几大类,并且已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材料、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业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样品前处理技术的不断改进,原子光谱仪器性能的不断提高,原子光谱法特别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在分析冶金工业产品或相关金属材料(包括镀层材料、金属材料夹杂物及重金属溶出量)的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分析金属材料样品中痕量元素的检出限更低、分析速度更快。  为了让广大从事冶金、地矿产品相关分析的企业检测工作者,特别是各个企业一线化验员和分析检测人员,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环境工程、冶金工程等专业的师生,高职高专分析化学和工业分析专业的师生能够通过查阅此书中相应的分析方法,直接进行相关检测,而无需查阅标准原文进行多次学习并试验。由天津科技大学现代分析技术研究中心赵娟等主编的《原子光谱分析及其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已于2020年8月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以冶金工业产品类别为索引,按照三大原子光谱法(AAS、AFS、ICP-AES)和ICP-MS将300多个国标方法全部分类归纳,详细解析。以大简表的形式,将各类冶金产品不同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被测元素(杂质)、测定范围、检出限、仪器条件、干扰物质及消除方法、国标号一一列出,方便读者查阅。天津科技大学现代分析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师 赵娟该书出版得到了行业内的广泛认可,原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光谱分会理事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光谱仪器评议专家组组长郑国经、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王永华研究员均为此书撰写了书评,并对本书的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和指导性表示认可。本书对于没有分析化学基础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原子光谱技术的快速入门工具书。通过查阅此书中相应的分析方法,读者可以直接进行相关检测,而无需查阅标准原文。本书内容编排合理、层次分明、叙述简练、可读性强、方便查阅,对相关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兼收并蓄 重点突出  原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光谱分会理事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光谱仪器评议专家组组长郑国经在书评中表示,该书将冶金产品化学分析方面所有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中涉及冶金产品化学成分分析的原子光谱分析方法加以系统汇集:分析技术上涵盖了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及质谱法在冶金产品分析中的分析技术 全书内容方面对实验操作的剖析和解释,从检测原理,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样品的预处理,仪器的参数设定,到分析结果的计算,分析质量控制等方面均有详细论述及具体解释 全书所涉及的冶金产品极为广泛,包含钢铁产品、铁合金材料、贵金属、稀土金属、重金属、轻金属及其合金等有色金属产品,应用范围涉及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稀土工业以及军工、材料、能源、通信等领域。对于从事冶金行业的分析技术工作者及实际操作人员均很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对国内从事金属材料、地质材料等产品质量监督和生产过程控制等监管部门也有借鉴价值。  本书最具特色并有别于同类型的原子光谱分析技术书册,在于突出在标准分析方法应用上的详解。本书采集了与冶金分析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三百多个,采用了原子吸收光谱法146个,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32个,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104个,采用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32个,使应用者通过查阅本书中相应的分析方法,可以直接进行相关检测,并可将本书内容作为分析参考书指导相关工作和学习。对于学校的培训教学,使其直接与实际需要相结合也极具意义。对于当前分析数据越来越具有法律效力需求,分析方法已经不是仅仅停留在给出一个结果数据,而是必须提供可比性的有效数据,实验室能力须得到认可、认证的要求,对于使用标准方法的要求越显出其重要性。目前还未见到比较系统描述标准分析方法讲解原子光谱法应用于冶金行业产品元素分析的相关书籍。  本书内容丰富,编排有特色,既有必要的基础知识描述又有实际操作的详细解析,资料表格齐全,使读者可以快速理解标准中的相关步骤及方法,对相关工作极具指导意义。可以看出本书编著者对冶金分析中的光谱分析技术既做到了全面了解并能做出详尽解释,也做到了兼收并蓄而重点突出。反映出作者基础知识扎实,具有深厚功底和很高的专业水平。  此外,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王永华研究员表示此书以现行314种的有效国家标准方法为基础,将冶金产品类型作为索引,重点介绍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在冶金产品的应用,由于应用范围一致,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三种原子光谱方法一并介绍。书中在方法原理、样品消解处理、仪器参数选择、干扰及消除、分析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都作了详尽讲解,特别是对这些分析方法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诠释和总结,并以实际工作出发,指出在分析过程中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的因素,为读者解决世纪问题。  本书虽然重点介绍的是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在冶金产品中的应用,但对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其他需要对金属元素进行分析测试的领域和行业,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  未来随着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数学处理方法、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等于光谱技术结合,必将使原子光谱分析技术获得更大发展,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前景广阔。  以下为本书目录:
  • 1050万!国家工业机器人质监中心采购温度巡检仪等设备
    p   广东采联采购招标有限公司& nbsp 受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委托,对 国家工业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仪器设备(第二批)采购项目 进行公开招标采购,欢迎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投标。 /p p 一、采购项目编号:440000-201705-118001-0034 /p p 二、采购项目名称:国家工业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仪器设备(第二批)采购项目 /p p 三、采购项目预算金额(元):10,500,000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p p 四、采购数量:1批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p p 五、采购项目内容及需求:(采购项目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需要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 /p p 六、投标截止时间:2017年08月24日09时30分 /p p 七、提交投标文件地点:广州市环市东路472号粤海大厦7楼广东采联采购招标有限公司会议室 /p p 八、联系事项 /p p (一)采购项目联系人(代理机构):黄小姐,何小姐 & nbsp & nbsp br/ /p p 联系电话:020-87651688-116,020-87651688-133 & nbsp & nbsp /p p 采购项目联系人(采购人):陈先生 & nbsp & nbsp & nbsp br/ /p p 联系电话:020-38835997 & nbsp & nbsp /p p (二)采购代理机构 :广东采联采购招标有限公司 & nbsp & nbsp & nbsp br/ /p p 地址:广州市环市东路472号粤海大厦23楼 & nbsp & nbsp /p p 联系人:梁群燕 & nbsp & nbsp 联系电话:020-87651688-688 & nbsp & nbsp /p p 传真:020-87651698 & nbsp & nbsp 邮编:510075 & nbsp & nbsp /p p (三)采购人: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nbsp & nbsp br/ /p p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363号 & nbsp & nbsp /p p 联系人:陈彦百 & nbsp & nbsp 联系电话:020-38835959 & nbsp & nbsp /p p 传真:020-38835525 & nbsp & nbsp 邮编:510620 /p p 九、采购内容 /p table width=" 614" cellspacing=" 0" cellpadding=" 0" border=" 1" tbody tr style=" page-break-inside:avoid height:39px" class=" firstRow" td style=" border-width: 2px 1px 1px 2px border-color: windowtext border-style: solid background: rgb(238, 236, 225) none repeat scroll 0% 0% padding: 0px 7px " width=" 58" height=" 3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 包组号 /span /strong /p /td td style=" border-width: 2px 1px 1px medium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background: rgb(238, 236, 225) none repeat scroll 0% 0% padding: 0px 7px " width=" 142" height=" 3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 采购内容 /span /strong /p /td td style=" border-width: 2px 1px 1px medium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background: rgb(238, 236, 225) none repeat scroll 0% 0% padding: 0px 7px " width=" 47" height=" 3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 数量 /span /strong /p /td td style=" border-width: 2px 1px 1px medium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background: rgb(238, 236, 225) none repeat scroll 0% 0% padding: 0px 7px " width=" 236" height=" 3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 交货期 /span /strong /p /td td style=" border-width: 2px 2px 1px medium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background: rgb(238, 236, 225) none repeat scroll 0% 0% padding: 0px 7px " width=" 131" height=" 39"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 最高限价 /span /strong /p /td /tr tr style=" page-break-inside:avoid height:24px" td style="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2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width=" 58" height=" 24"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 包组一 /span /p /td td style="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medium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padding: 0px 7px " width=" 142" height=" 24"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 软件质量测试工具 /span /p /td td style="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medium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padding: 0px 7px " width=" 47" height=" 24"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 1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 批 /span /p /td td style="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medium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padding: 0px 7px " width=" 236" height=" 24" p style=" line-height:normal"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font-family:宋体 letter-spacing:0"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50个日历日内 /span /p /td td style=" border-width: medium 2px 1px medium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padding: 0px 7px " width=" 131" height=" 24"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text-indent: 8px line-height:normal" span style=" font-size:14px font-family:宋体 letter-spacing:0" 人民币260万元 /span /p /td /tr tr style=" page-break-inside:avoid height:24px" td style="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2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width=" 58" height=" 24"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 包组二 /span /p /td td style="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medium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padding: 0px 7px " width=" 142" height=" 24"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 电气安全测试设备 /span /p /td td style="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medium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padding: 0px 7px " width=" 47" height=" 24"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 1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 批 /span /p /td td style="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medium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padding: 0px 7px " width=" 236" height=" 24" p style=" line-height:normal" span style=" font-size:14px font-family:宋体 letter-spacing:0"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50个日历日内 /span /p /td td style=" border-width: medium 2px 1px medium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padding: 0px 7px " width=" 131" height=" 24"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text-indent: 8px line-height:normal" span style=" font-size:14px font-family:宋体 letter-spacing:0" 人民币90万元 /span /p /td /tr tr style=" page-break-inside:avoid height:24px" td style=" border-width: medium 1px 2px 2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width=" 58" height=" 24"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 包组三 /span /p /td td style=" border-width: medium 1px 2px medium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padding: 0px 7px " width=" 142" height=" 24"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 嵌入式软件评测平台 /span /p /td td style=" border-width: medium 1px 2px medium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padding: 0px 7px " width=" 47" height=" 24"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 1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 批 /span /p /td td style=" border-width: medium 1px 2px medium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padding: 0px 7px " width=" 236" height=" 24" p style=" line-height:normal" span style=" font-size:14px font-family:宋体 letter-spacing:0"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50个日历日内 /span /p /td td style=" border-width: medium 2px 2px medium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padding: 0px 7px " width=" 131" height=" 24"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text-indent: 8px line-height:normal" span style=" font-size:14px font-family:宋体 letter-spacing:0" 人民币700万元 /span /p /td /tr /tbody /table p strong br/ /strong /p p strong 具体产品需求见附件: /strong /p p 1、委托代理协议: a href=" http://www.gdgpo.gov.cn/gdgpms/upload/files/article_attachment/2017/8/2/1501663545275.pdf" target=" _self" title="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委托代理协议 /span /a /p p 2、招标文件: a href=" http://www.gdgpo.gov.cn/gdgpms/upload/files/article_attachment/2017/8/2/1501663545306.doc" target=" _self" title="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招标文件 /span /a /p
  • 工信部公布第五批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名单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公布第五批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名单的通告 工信部科函〔2021〕340号 为提高工业行业检验检测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依据《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管理办法》(工信部科〔2010〕93号)和《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核定细则(暂行)》(工信厅科〔2010〕143号),经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专家技术委员会审议,现将“工业(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等28家第五批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名单予以公布。 通过核定的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要继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有关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特此通告。附件: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名单(第五批)工业和信息化部2021年12月3日附件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名单(第五批) 序号授予单位建议实验室名称所属行业1中铁检验认证(青岛)车辆检验站有限公司工业(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装备2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广州实验室装备3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业(印刷机械)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装备4沈阳电气传动研究所(有限公司)工业(防爆电器)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装备5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工业(机器人)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北京实验室装备6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工业(机器人)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沈阳实验室装备7大连光明化学工业气体质量监测中心有限公司工业(气体)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石化8国高材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工业(再生塑料)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石化9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淄博有限公司工业(工业陶瓷)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建材10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陕西)有限公司工业(建筑卫生陶瓷)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建材11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业(防水材料)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建材12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建材)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常州实验室建材13深圳市太科检测有限公司工业(建筑工程材料)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深圳实验室建材14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工业(铁精矿)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钢铁15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工业(轴承钢)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钢铁16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工业(高温合金及制件)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有色(新材料)17中航试金石检测科技(大厂)有限公司工业(航空材料)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有色(新材料)18云南锡业矿冶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工业(电子锡焊料)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有色(新材料)19山东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毛纺)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纺织20亿科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工业(儿童用品)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轻工21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化妆品)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轻工22中轻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工业(皮革产品)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轻工23丹阳市检验检测中心工业(眼镜)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江苏实验室轻工24四川省轻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工业(调味品)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食品25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工业(食品)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广东实验室食品26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天然色素)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工业(电力芯片)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电子信息
  • 工业产品质量发展
    为促进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11月9日发布《工业产品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包括工业产品质量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保障措施,组织实施等六部分,旨在指导 “十二五”工业产品质量加快发展提升。   附件:工业产品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   工业产品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   提高工业产品质量水平,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的主要任务,也是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为了促进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工业产品质量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持续向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制造能力日益提高,产品质量显著提升,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较好地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钢铁、有色、石化和建材等主要原材料产品技术标准和质量水平基本与国际接轨 航天、发电、轨道交通等重大装备研发生产实现自主化,工程机械、通用装备质量与可靠性水平不断提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轻工、纺织、家电等消费类产品实现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新产品层出不穷,质量档次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音视频、基础软件等信息技术产品的主要功能和性能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尽管取得了这些成绩,但受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制约,我国工业产品质量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总体发展不平衡。部分产品质量差、档次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 二是标准结构不合理,部分技术标准水平低、贯彻实施不力 三是产业基础差,创新能力不强。部分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品牌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 四是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一些企业质量责任意识不强,管理不规范,质量信誉不高 五是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六是基础能力建设投入不足,监管机制不健全,质量公共服务与管理能力薄弱。   (二)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进的重要阶段,工业产品质量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首先,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和产业转移呈现加速态势,驱动传统产业创新和新兴产业崛起,迫切要求我国建立更加坚实的质量基础,这为工业产品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动力。其次,经济全球化大势所趋,深度参与全球化进程和国际市场竞争,迫切要求我国工业加快产业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和进出口结构转型升级,这为工业产品质量发展提供了清晰路径。再次,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日益增长,显著提高生活质量的现实诉求更加强烈,迫切要求我国不断研发生产出品种更多、质量更好、服务更有保障的新一代工业产品,这为工业产品质量发展提供了持久需求。最后,全面完成“十二五” 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为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物质基础,迫切要求加快我国工业实现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跨越,这为工业产品质量发展指出了明确目标。   “十二五”期间,工业产品质量发展也将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第一,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质量法制建设滞后依然是产品质量发展必须面对的基本国情。第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抢夺市场机遇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常态,大量新产品在未经充分试验验证的情况下仓促投放市场,造成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不断聚集甚至集中爆发的趋势性特征日益凸显。第三,新一代工业产品呈现集成化、智能化、复杂化特征,研发生产日趋全球化与网络化,加之新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大量应用,致使产品质量问题的诱发因素越来越多与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内在要求越来越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第四,全社会对质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基础作用的认识仍然不高,制约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的体制机制问题在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   面对机遇与挑战,走出一条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互统一、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命题。破解这一命题的关键和难点在质量。“十二五”时期,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扣科学发展主题,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统筹规划工业产品质量发展,切实加强行业指导,着力改善品种质量,努力保障消费安全,全力推进工业产品质量建设。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遵循“强化基础,提升能力,创新形象,支撑发展”的方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为核心,以开发品种、提升质量、培育品牌、改善服务、提高效益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政府指导、行业自律、企业主体、社会监督”作用,构建工业产品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把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强化基础。围绕工业经济长远发展对产品质量的内生需要,加强标准贯彻、质量检测、技术评价、人才培养与公共服务等基础能力,以及公共质量资源与通用数据平台建设,改善工业产品质量发展的保障条件。   ——提升能力。通过加强技术改造与制度创新、加快技术进步与管理升级,推动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集成应用,突破制约工业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性、基础性、瓶颈性质量技术问题和系统性、全局性、机制性质量管理难题,大幅提升质量设计、保证与服务能力,推动质量技术水平与质量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平与服务质量水平实现同步提高。   ——创新形象。立足国内市场,面向国际市场,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丰富花色品种,提升质量档次,带动我国工业从以低端、低附加值产品研发生产格局为主,向以高端、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生产格局为主转型升级。接轨国际先进标准,研制生产出符合国内外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的高质量产品,提升我国工业产品的质量信誉与品牌形象。   ——支撑发展。抓住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有利时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实现我国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质量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积极治标与稳健治本相结合   围绕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急需,找准加快产品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加强技术改造、标准贯彻与产业政策引导,促进我国工业产品的质量水平在短期内有一个明显提升。同时,着眼工业经济长远发展,围绕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加快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构建质量工作长效机制,解决制约工业产品质量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推动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水平实现跨越发展。   2.坚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与加强政府监管相结合   加强法制建设、政策引导和宣传教育,促进企业发挥质量主体作用,切实履行质量发展与质量保证责任。同时,加强政府监管,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坚决打击假冒伪劣、质量欺诈、不实宣传、虚假声明等质量违法、违规行为,有效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3.坚持扶持先进与限制落后相结合   建立工业产品质量发展激励机制,通过典型示范与政策扶持,引导和带动全行业,特别是新兴产业与中小企业产品质量发展。同时,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与升级,营造供需基本平衡且竞争适度的市场环境,重建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良性选择机制,推动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4.坚持立足国情与接轨国际相结合   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实际需要,立足工业产品质量发展的现实条件,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抓好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与消费热点等领域的品种开发、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工作。同时,跟踪全球市场动态,接轨国际先进标准,满足不断升级的国际消费需求,以质量拓市场、谋发展。   (三)规划目标   1.总目标   到2015年,工业产品质量的总体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传统产业的产品质量、档次结构更趋合理,附加值和质量水平明显提高。依法淘汰质量、安全、卫生、环保与能耗不达标的产品。规模以上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的产品产值比重达到90%以上。高端高档工业产品和关键核心零部件自给能力明显增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国内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全面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产品检测能力基本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率达到100%,质量损失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0%,主导产业中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产值比重达到50%。   ——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全面达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产品品种更加丰富,售后服务更有保障,促进国内消费需求增长。   ——自主品牌的质量信誉与品牌形象明显改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主要行业内的自主品牌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5%,出口产品产值比重达到30%。培育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品牌。   2.重点行业目标   ——原材料工业。主要产品的质量水平全面达到国家、行业标准要求,重点产品的质量水平与国际接轨。特殊、关键与高端产品的质量水平与技术性能明显改善,国内配套满足率进一步提高,基本满足下游产业与重大科技工程发展需要。化工、建材产品的安全性、环保性大幅提升。   ——装备工业。主要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达到发达国家同类产品本世纪初的平均水平,售后服务质量与国际接轨。重要基础件、关键零部件、发动机和数控机床等重点产品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0%。主要通用装备和大型成套装备的整机可靠性大幅提升,农机、汽车、船舶和民用飞机的产品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水平,航天、发电和轨道交通的尖端产品质量达到或保持世界领先水平。高端关键基础零部件的国内配套满足率和高端基础制造装备的国内保障程度明显提高,高技术关键装备的产品质量实现大幅跃升。   ——消费品工业。主要产品的质量、安全、卫生、环保与能耗指标全面达到国家、行业标准要求。新兴消费品与重点耐用消费品的质量、技术、标准与国际水平接轨,耐用消费品的售后服务质量显著改善。高端高档纺织和服装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家电出口中,自主品牌产品的产值达到30%。食品、药品企业的质量管理更加规范,产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电子信息工业。主要产品可靠性、安全性、电磁兼容性及技术性能、环保与能耗指标全面达到国家、行业标准要求。通用元器件、集成电路和软件等基础产品的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基本满足下游及关联产业发展需要。重点消费电子产品的使用性能、可靠性与保障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重大应用软件的可靠性、安全性、兼容性和维护性水平显著提高,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质量与可靠性取得明显突破。   三、主要任务   (一)改善产品质量发展环境   ——健全质量发展政策与规章制度。在修订完善已有产业政策、部门规章与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形成目标清晰、任务明确、内容协调、措施配套的工业产品质量发展政策与规章体系,打造政策透明、措施有效、管理得力的质量发展政策与制度环境,为企业发挥主体作用提供明确、稳定、持久的政策预期与制度约束,保障工业产品质量的良性发展。   ——推动工业标准贯彻实施。结合地方、行业特点和企业需求,组织行业协会和标准化专业机构开展工业标准的培训与宣贯,促进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贯彻实施。围绕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和能耗等领域,检查、监督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防范和杜绝无标、违标、降标生产。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   ——严格行业准入与市场退出管理。加强对关系安全、卫生、环保以及国计民生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行业准入与市场退出管理。在产业政策中,将质量要求列为行业准入条件与考核重点,在严格审查申请企业的行业准入资质与能力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已获得准入资格的企业实际运营绩效的动态监控与考核,对不能持续满足质量要求的企业实施强制退出。进一步加强市场退出管理与制度建设,落实企业退出市场后的产品售后服务责任,有效保障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促进地方主管部门履行质量管理职责。支持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切实落实产业政策监管和质量管理指导职责。鼓励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制定实施地方工业产品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落实本地区“十二五”时期工业产品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关键保障措施。   (二)加快工业产品质量提升   ——依靠技术进步带动品种开发与质量提升。在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计划中,加大对产品品种开发和质量提升项目的支持力度,重点安排新产品开发、共性技术质量问题攻关、质量与可靠性水平提升,以及增加产品知识产权含量等项目。引导企业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大技术创新步伐,积极研发、引进和采用成熟、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快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种更新换代。鼓励企业加强工业软件的研发应用,大幅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支持企业加快科研成果的专利化、标准化和产业化,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深化推进质量示范工程。推动各地区、各行业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经济特点和产品质量发展需求,积极实施地方质量振兴和行业质量兴业活动。组织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针对本地区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或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产品质量瓶颈问题,实施质量振兴示范工程 组织行业协会针对制约行业整体质量提升的产品质量瓶颈问题,实施质量兴业示范工程。   ——开展共性技术质量问题攻关。围绕原材料、装备、消费品和电子信息产品等领域的共性、关键和重大技术质量问题,组织产学研用各方资源,联合开展设计、工艺、制造、检验、检测、试验等产品质量形成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验证与评价技术、方法与设备的研发与攻关。   ——促进工业产品质量达标。围绕钢铁、有色、石化、建材、轻工、纺织、汽车、船舶、装备制造及电子信息等行业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达标备案管理,推动工业企业全面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品质量达标率大幅提升,重点工业产品的质量水平全面达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 部分企业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推进品牌培育与发展。大力推进国家品牌、区域品牌、行业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塑造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新形象。优先安排与品牌建设有关的技术改造、质量攻关、标准制修订及检测能力建设项目。支持企业针对国际、国内市场的不同特点和消费需求差异,制定实施品牌多元化、系列化发展战略,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品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收购国外品牌,支持自主品牌在境外的商标注册,促进自主品牌的国际化。建立品牌培育评价机制,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宣传,加快产品开发和品种创新,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   ——扶持中小企业质量发展。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行业协会、社会中介机构和大中型骨干企业的支持、引导与帮扶作用,增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链的整体质量水平。鼓励具有行业经验、技术人才以及先进的检验、检测、试验设备和设施的第三方为质量保证能力不足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检验、检测、试验服务和质量技术支撑。鼓励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配套关系,带动中小企业的专业化发展和自主品牌培育。支持中小企业依靠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快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三)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建立质量信誉社会评价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社会中介机构、新闻媒体和消费者组织的社会监督作用,探索应用第三方信用评估服务,建立工业企业质量信誉社会评价机制,形成以企业为本、地方政府与行业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质量信誉建设格局。围绕有效保障消费安全和切实改善民生,突出抓好消费品工业和食品行业的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十二五”时期,工业企业的质量诚信意识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率持续下降,消费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明显减少。   ——发挥社会性组织的自律作用。支持区域性组织、行业协会、专业协会和企业联盟等社会性组织建立健全以质量保证和质量承诺为基础、面向组织内全体成员单位的自律性规范或公约,约束企业质量经营行为。鼓励区域性组织、行业协会、专业协会和企业联盟建立针对全体成员单位的质量安全预警信息披露、报告与共享制度,有效防范和化解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营造质量诚信的文化氛围。协调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社会中介机构、消费者组织和新闻媒体等各方面的监督、引导、教育、培训与宣传作用,大力宣传、奖励诚实经营、守信用、信誉好的优秀企业,及时曝光、制约和惩戒虚假经营、不讲诚信、信誉差的不良企业,营造崇尚诚信经营、追求质量卓越、尊重顾客利益的市场环境与文化氛围。   (四)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   ——规范企业自我声明行为。推行产品质量企业自我声明制度,引导企业通过产品质量自我声明,承诺和履行保证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协同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自我声明内容真实性、格式规范性的监督、评价与管理,防范和杜绝企业自我声明中的违法、违规、违约行为。   ——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发挥行业协会、社会中介机构和科研院所的作用,指导和督促企业建立覆盖研发、采购、制造、运输、销售与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着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支持企业加强班组建设和现场质量知识培训,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建立最高管理者对产品质量负总责的质量工作推进机制。鼓励企业依靠信息化手段,推进质量技术与质量管理创新,进一步增强对产品供应链和全寿命期的质量控制。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一批重点企业的质量管理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加强质量工程师和专业技能人员培养与使用。推行全行业质量教育,进一步普及质量知识。支持企业结合行业及自身特点,加强质量应知应会和岗位专业技能培训,严格检验、检测、试验、评审、验收等关键岗位的持证上岗与绩效考核。配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质量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与技能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引导企业积极培养和使用注册质量工程师和专业技能人才。   ——强化管理体系标准贯彻实施。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全面贯彻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测量、风险、能源以及社会责任等管理体系标准。加快推进具有行业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其配套标准的贯彻实施,重点在汽车行业贯彻实施ISO/TS16949,在通信行业贯彻实施TL9000,在航空、航天行业贯彻实施AS9100,在医疗器械行业贯彻实施 ISO13485,在食品行业贯彻实施ISO22000和HACCP,在药品行业贯彻实施GAP/GMP/GSP。鼓励企业结合产业特点和供应链结构,建立覆盖各级供应商的管理体系贯彻实施模式,推动各级供应商同步贯彻实施相关管理体系标准及其配套标准,全面提升供应链质量管理水平。   ——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组织行业协会、专业协会和科研院所,结合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共性或瓶颈质量问题,开展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示范应用。鼓励企业结合行业特点,开展统计过程控制、实验设计、质量功能展开、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可靠性工程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应用及典型经验交流推广,引导企业树立持续质量改进的先进理念,建立注重学习与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企业文化。到2015年,累计完成500项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推广应用示范项目。   (五)提高质量公共管理水平   ——推进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针对新兴的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圈、特色园区、孵化基地以及中小企业聚集区,继续规划建设一批质量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实现质量公共服务资源的合理布局、广泛覆盖和便利使用。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选择和设立一批技术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综合实力突出的产品质量和技术评价专业机构 建立完善行业计量技术服务体系 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工业领域国家产品质检中心的规划与建设,重点做好新兴产业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培育和实验室建设。到2015年,建成一批质量公共服务平台及产品质量和技术评价实验室。质量公共服务平台对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圈、特色园区、孵化基地和中小企业聚集区的覆盖率达到80%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质量服务平台覆盖率达到100%。   ——建立质量监测预警平台。建立自主品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质量竞争力评价体系和工业产品质量指标体系。整合利用监督抽查、执法打假、消费者投诉、出口商品检验等质量信息,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导,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利用现有检测机构、消费者组织等渠道,吸纳企业和消费者参与,建立国家、地方和行业两级的工业产品质量监测预警网络平台,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重大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与报告,有效防范和应对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   ——支持质量管理公共政策与法规研究。支持有关科研院所,结合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指导以及推进工业产品质量发展等需要,开展质量管理政策、法规与基础理论方法研究。重点开展质量法律、法规研究与制定,市场准入政策研究,社会监督机制研究,产品质量行政许可机制研究,工业标准贯彻与标准化政策研究,以及检测能力建设与合格评定政策研究。   ——组织开展质量管理国际交流。组织开展质量建设与工业发展、技术评价与质量控制、技术壁垒与工业标准、自我声明与合格评定、消费安全与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质量管理国际交流活动。通过组织国际性质量管理与发展论坛、参观访问国外工业企业、引进国外质量专家、出国培训等多种形式,学习、引进发达国家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先进经验与成功做法,不断提升质量公共管理水平。   四、重点工程   (一)质量基础能力发展工程   ——关键领域标准建设。围绕产业发展、质量提升与消费安全保障需要,加快关键领域的工业标准制定实施,带动质量、安全、卫生、环保与能耗要求与国际接轨。重点制定实施航空、航天、船舶、通信等支柱产业以及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技术与管理标准,家电及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与能耗标准,农机、工程机械、农药、纺织、服装、涂料等产品的安全标准,以及软件产品
  • UL修订《风扇及其类似类产品 – ANSI/UL 507》
    基于ANSI/UL 507 第9版,UL于2013年7月9日发布了新的修订要求《风扇及其类似类产品 – ANSI/UL 507, 9th Ed., Rev. Jul. 9, 2013》。本次修订主要对之前版本中阐述不清楚的内容做了一些修正和更新,并且新增加了一些条款用于更全面地评估使用可充电电池的风扇的安全性能。这些修订以及新的要求,可立即执行。   对于已获得ETL认证的产品,我们将尽快评估其可能受到的影响,并且尽快通知贵司配合我们做相应标准更新的工作,以确保贵司ETL认证证书持续处于有效状态。   更新内容摘要   1. 增加了新的条款,更全面地评估使用可充电电池的风扇的安全性能。   2. 关于窗式风扇的安全要求,本次修订删除了一些不合理的关于户外使用的特别要求。   3. 对于商用或工业使用的风扇,本次修订明确了这种风扇,不需要使用耐磨抗压电源线(-R),只需要SJT、SJ等类型的电源线。   4. 对于电源线连接的家用抽油烟机,本次修订给予其免于做挂墙负重测试(第46章-Static Load Test for Mounting Means)。   5. 纠正或更新了一些关于警告标语的要求,详细如下。   1) 对于商用或工业使用的风扇,如果其是直接使用在地面、台面、窗户上或挂在墙上(非永久固定),其应该增加提供警告标语- “Suitable for commercial or industrial use only”   2) 关于更换保险丝的警告标语,新标准把它更正为 “Use Only With a Fuse Rated ___ Amperes, ___ Volts”。   3) 如果风扇不直接使用在地面、台面、窗户上或挂在墙上(非永久固定),不需要提供具有如下内容的电源线标贴。   Do not operate any fan with a damaged cord or plug. Discard fan or return to an authorized service facility for examination and/or repair.   Do not run cord under carpeting. Do not cover cord with throw rugs, runners, or similar coverings. Do not route cord under furniture or appliances. Arrange cord away from traffic area and where it will not be tripped over.   对产品设计和制造可能产生的影响   1. 对于使用可充电电池的风扇,本次修订增加非常详细的要求,可能对设计和制造产生影响。包括:   1) 充电电路的设计(限流、限压方面的考虑)   2) 充电电池(块)的安全性能的要求(可能需要符合UL 2054、UL 1642或UL 2054)   3) 新增加了一些测试(比如充放电测试、充电器温升测试、电池防护外壳的抗冲击测试、电池(块)的跌落测试、各类非正常测 试,等等)   4) 需要增加一些特别的警告语句   5) 需要增加一些特别的说明语句。   2. 常规风扇,可能需要更新相关警告标语。   3. 对于商用或工业使用的风扇,如果其是直接使用在地面、台面、窗户上或挂在墙上(非永久固定),其应该增加提供警告标语- “Suitable for commercial or industrial use only”。
  • 多款仪器产品入围2022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复评名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2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复评产品(作品)名单。由企业自主申报,各地方主管部门组织推荐,经专家评审,共有521件产品(作品)进入复评名单。其中,不乏有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X荧光在线多元素分析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被动式实时成像太赫兹人体安检仪”、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水质全自动实验室”、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离子阱量子计算机、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漳州市东方智能仪表有限公司“基于移动物联网的智能仪表终端”、歌尔股份有限公司“高通道芯片测试分选机、全自动元宇宙VR智能制造生产线”、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面向高阶自动驾驶的智能车载红外感知系统”、武汉爱迪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全自动荧光分析仪”、四川省工程装备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伽马射线成像仪”、山东朗云工业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智能新材料化工实验室仪器”等多个仪器仪表相关单位及产品的身影。2022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设金奖10个、银奖20个、铜奖30个,分为产品设计奖和概念作品奖,其中概念作品奖占比不超过20%。工业和信息化部对获奖产品(作品)颁发奖杯,对获奖单位和设计者(团队)颁发证书。申报范围包括机械装备、电子信息、消费品等大类。鼓励推荐申报人工智能、5G设备、工业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农机装备,工程机械,高端医疗装备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新消费以及乡村振兴、应急防护等领域产品。概念作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要求、具有前瞻性的设计作品。2022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复评产品(作品)名单
  • 机器视觉|产品合集:选对摄像头,才能拍摄高清图像
    上次介绍完新伙伴Machine Vision 之后很多菲粉们都对它表示好奇经过留言筛选今天小菲就来说说它的主要产品分类~No.1精致小巧的Firefly SFLIR Firefly® S以超紧凑的机身提供您所需的基本机器视觉功能。它体积小,功耗低,重量轻,非常适合嵌入便携式设备。Firefly S通过将强大的相机功能与CMOS传感器相结合,提供非凡的价值。No.2高性能的Blackfly S 板级FLIR Blackfly 板级变体属于高性能机器视觉区域扫描摄像头,设计用于嵌入狭小空间。与许多其他板级摄像头不同,它具有丰富的功能组,适合新的CMOS传感器,与箱式版本功能组相同。以其可靠的兼容性,随时可集成至主流SBC和SOM。Blackfly S 板级型号采用嵌入式系统连接,具有丰富的功能,能够使OEM开发更小、更轻且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No.3高质量成像的Grasshopper3 USB3Grasshopper® 3 相机系列将新的 CCD 和 CMOS 技术与 Point Grey 的专门技术相结合,实现了高性能、高质量的成像。No.4高速传输的Oryx 10GigE屡获殊荣Oryx 10GigE相机系列支持高达10Gbit/s 的传输速度,并能够以超过60FPS的帧率拍摄4K 分辨率的12位图像,从而允许系统设计员充分利用新传感器。Oryx的10GBASE-T接口是经过证明且广泛部署的标准,能够在线缆长度超过50米的经济实惠的CAT6A上或者长度超过30米的CAT5e上提供可靠的图像传输。相机内部功能(包括 IEEE1588 时钟同步以及与支持 GigE Vision 的热门第三方软件完全兼容)为系统设计员提供了相关工具,以便快速开发创新型解决方案。No.5应用程序——Spinnaker SDKSpinnaker SDK是FLIR的下一代GenICam3 API 库,专为机器视觉开发人员而构建。它拥有称为SpinView的直观GUI、丰富的代码示例及全面的文档,可助您更快速地创建应用程序。Spinnaker SDK支持FLIR USB3、10GigE和大多数GigE区域扫描相机。支持平台:Windows 7(32和64-bit)/Windows 10 (32和64-bit)/Desktop Ubuntu 18.04 (64-bit)/Desktop Ubuntu 16.04(32-bit)/Ubuntu 18.04(ARM64)/Ubuntu(16.04 ARMHF & ARM64)/MacOS(Mojave & High Sierra)。以上五款产品: 机器视觉摄像头还有相机深度学习——Firefly DL、冰块外形传感器——BlackflyS USB3/Blackfly S GigE、高性价比——Chameleon3 USB3、多功能结合——Blackfly USB3/Blackfly GigE等产品.
  • 上半年机械工业运行稳中向好 分析仪器产品增长态势良好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8月7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上半年机械工业运行情况综述,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超过全国工业平均水平,产销平稳增长、订货好于预期、投资有所改善,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行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趋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从综述中可以看出,今年以来,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呈现逐月提升的趋势,由年初1—2月的7%,一季度的7.6%,升至1—6月的8.4%。虽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但分别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和制造业1.7和1.5个百分点。行业经济效益稳定增长,1—6月机械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41% 实现利润总额7615亿元,同比增长6.73%。与全国工业比较,机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平均水平0.47个百分点,但利润增速则低于同期全国工业10.52个百分点。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从主要细分行业看,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相关的产品延续了销量上升的势头,如水质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设备等产量同比均超过20% 与智能制造产业相关的产品增长态势良好,如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分析仪器及装置、试验机、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速在17%—42%。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同时,在外部环境变化,外贸摩擦不断的情况下,机械行业对外贸易保持增长态势。根据海关统计,1—6月全国机电产品出口6867亿美元,同比增长14.9%,进口4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9.7%。仪器仪表出口343亿美元,同比增长4.2% 仪器仪表进口493亿美元,同比增长8.5%。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同时,综述对于下半年机械工业主要分行业的发展有如下判断: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电工电器行业作为机械工业第二大分行业,传统龙头产品发电设备形势不容乐观,火电市场大幅下滑,燃机和风电基本持平。但光纤光缆、电力电子、锂离子电池、电动工具等产品市场良好,形成了有力支撑。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仪器仪表行业受智能制造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战略的带动,近几年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预计2018年行业仍将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p p br/ /p
  • 工业过程分析:政策驱动之外的“真实需求”——访聚光科技工业产品线总监俞大海
    工业过程分析专注于利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和设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料、气体、液体进行实时监测和质量控制,以确保工艺流程的高效、安全与环保,在石化、冶金、电力、制药、食品等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演变,市场对高精度、高灵敏度、智能化的分析仪器需求日益增长,可以说,工业过程分析行业正处于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期。在第32届中国国际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展览会(原“多国仪器仪表展”)上,仪器信息网采访了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工业产品线总监兼研究部总监俞大海,请他为我们深入介绍了当前工业过程分析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公司相关技术成果等。聚光科技工业产品线总监 俞大海俞大海,长期从事高端分析仪器的研制与产业化工作,擅长依托激光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原子光谱、色谱质谱、光腔衰荡光谱和X射线荧光谱等各种先进光谱技术,研制高端分析仪器,开发了温室气体检测仪、激光气体分析系统、烟气在线分析系统、高端工业在线色谱仪等,应用于工业过程测量、温室气体检测、环境污染监测等领域,有效破除国产高端装备“卡脖子”问题。工业过程分析占据聚光科技战略发展的核心位置仪器信息网: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聚光科技在工业过程分析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阶段性突出成果? 俞大海:2003年,聚光科技进入工业过程分析领域,推出了首款产品——激光气体分析仪,率先将其应用于钢铁行业的冶金流程中,并在煤气管道和能源气体回收系统的成分分析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一创新使得聚光科技迅速扩展业务版图,逐步进入石化、煤化工和天然气等关键工业领域,奠定了其在工业过程分析领域的领先地位。2006年,聚光科技进入环境监测领域,成功研发并推出涵盖大气、水质和土壤的全系列环境监测仪器。同年,聚光科技正式启动高端实验室仪器业务,开始涉足质谱、色谱及金属分析的直读光谱仪等高端科研设备,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为科学研究与工业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持。聚光科技的战略定位始终聚焦于高端分析仪器市场,专注于研制高价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如激光气体分析仪和质谱仪等。相比之下,公司选择专注于核心领域,未涉足温度计、压力表等传统仪表领域,以确保资源能够集中在核心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上,实现专业领域的深耕细作。仪器信息网:在聚光科技的战略发展中,工业过程分析仪器目前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定位?近几年其业务增长情况如何?俞大海:2024年,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十大工作任务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为聚光科技工业过程分析业务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聚光科技发展的基石,工业过程分析业务凭借其创新产品持续满足市场需求,在公司战略中始终占据核心位置,其稳健的增长和持久的市场价值,使其成为公司长期发展的坚实支柱。近三年来,聚光科技在工业过程分析领域的产品线实现了显著扩展,从最初的激光气体分析仪和紫外气体分析仪两大技术平台,发展到如今的八大气体检测技术平台。与此同时,公司正积极拓展固体元素在线分析业务,进一步丰富了工业过程分析的产品系列。目前,聚光科技已拥有超过100种工业过程分析系列产品。仪器信息网:这次展会,聚光科技带来了哪些工业过程分析产品?与市面上同类的产品相比,贵公司的优势体现在哪里?俞大海:在此次展会中,我们重点展示了几款全新的工业过程分析产品,其中包括专为户外环境设计的工业在线气相色谱分析仪,这款仪器在工业在线色谱领域表现卓越,性能处于业内先进水平。此外,我们还推出了两款质谱产品,分别应用于在线质谱分析和泄漏检测,以及一款采用半导体光源的紫外吸收分析仪,在化学反应监控中表现出色。这些产品经过精准设计,针对特定应用需求,广泛服务于化工、精细化工以及锂电池行业。ProGC-3000工业在线气相色谱分析仪、ProMars-6000在线质谱分析仪ProRGA-7000残余气体质谱分析仪、UV-DGA-200半导体紫外气体分析仪在工业过程分析领域,聚光科技主要面对的是国际品牌的竞争。我们的优势在于,产品设计更加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在工艺控制功能方面表现出色。以色谱仪为例,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自定义选项,用户可以根据具体应用要求,灵活设置和调整功能,如输出格式等,确保产品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工业过程分析“真实”地解决行业的实际需求仪器信息网:从研发的角度,相对于实验室分析仪器,您如何评价工业过程分析仪器研发的难易程度以及目前存在怎样的挑战?俞大海:自我加入聚光科技以来,一直专注于工业过程分析仪器的研发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工业现场分析仪器与实验室分析仪器之间的关键差异:实验室仪器通常在标准化环境下运行,严格遵循国家标准,研发重点主要集中在仪器原理和性能的精细优化上。而工业过程分析仪器则需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场条件,如高腐蚀性、强震动等极端工况,每个细分应用领域都要求仪器具备极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因此,即使仪器在初步开发完成后,我们仍需针对具体应用进行深入的二次开发,包括算法调整、软件功能优化,以及预处理系统的设计等,整个过程既富有挑战性,又充满了创新机会。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研发过程中,我们曾面临脱硫脱硝过程中的氨逃逸检测难题,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项公认的挑战。尤其在中国,由于燃煤量大且煤炭含灰量高,管道烟气中尘埃含量极高,使得检测ppm级别的氨气浓度变得极为困难。初期,从国外引入的检测方法难以完全适应中国的特殊工况,原位安装方式也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为此,聚光科技自主研发了一整套符合本土工况的检测方案。面对大型脱硫脱硝装置的复杂性,我们无法直接在实验场景中应用并获取详细工况数据,因此只能通过构思方案,反复试用与迭代,不断完善技术方案。最终,经过约15次版本更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我们成功实现了氨逃逸检测技术的国产化,为国内企业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仪器信息网:您怎么看待工业过程分析市场的发展,有哪些机遇和挑战?俞大海:在聚光科技的18年里,尽管有多次机会可以跨领域发展,但我始终专注于工业过程分析领域。我认为工业过程分析仪器满足的是用户的“真实需求”,这种需求并非仅仅受政策驱动,而是切实帮助用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提升效率。当前,全球经济环境存在挑战,中国工业的规模依然庞大,展现了强大的韧性与潜力。近年来,中国工业的自动化水平取得了显著进步。未来,自动化升级将继续推动工业过程分析市场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需求的不断增长,这一领域蕴含着广阔的机遇。与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相比,工业过程分析仪器的推广节奏相对更为审慎,这主要源于工业现场环境的复杂性和高要求。在工业环境中,新产品的应用必须经过严格的验证,以确保其与现有装置的兼容性和稳定性。这与实验室仪器的独立性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工业领域,仪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任何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个生产流程的正常运行。因此,工业过程分析领域的客户在引入新产品时通常会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这也成为推动这一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挑战。国产化替代与技术升级是工业过程分析领域的发展方向仪器信息网:根据您的经验,您认为未来几年工业过程分析技术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俞大海:未来,工业过程分析领域的一个显著趋势将是国产化替代的加速推进。尽管当前市场上进口产品仍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国内企业技术实力的不断增强,国产替代已成为必然趋势,尤其在提升市场占有率方面潜力巨大。同时,技术升级与迭代是工业过程分析领域的永恒主题,鉴于工业过程对仪器可靠性和精度的高要求,持续的技术革新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也是确保产品能满足行业高标准的必要条件。在产品发展方向上,聚光科技一直聚焦于气体成分的测量,同时正逐步拓展研究领域。近期,公司在固体元素分析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熔融态金属元素的在线监测和钢铁煤炭输送过程中的固体元素分析领域,推出了相关产品并成功应用于现场。未来,聚光科技将进一步加大在工业过程分析领域的研发力度,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仪器信息网:您对中国工业过程分析行业发展有什么样的建议或者是期待?俞大海:在工业过程分析领域,国内企业在行业话语权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一方面,工业领域的多样性和专业性,使得制定统一标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另一方面,许多工业现场的仪器使用习惯源自进口工艺包,这些习惯已经被用户广泛接受,对国内分析仪器厂商而言,这意味着在推广国产产品时需更加注重技术的适配性和用户体验的优化。标准的权威性是其有效性和被广泛采纳的关键。没有权威性的标准难以赢得用户的信任。聚光科技深知标准制定的重要性,正在积极参与并推动相关标准的建立。然而,当前标准制定工作面临着挑战,在同一应用领域内,出现了多家团体制定相似标准的现象,这给用户在选择时带来了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帮助用户识别和选择最具技术含量和合理性的标准,成为行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因此,推进标准化进程不仅需要聚光科技等国内企业的智慧与耐心,也对整个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在复杂多变的工业过程分析领域建立起一套既符合国情又接轨国际的科学标准体系,才能为国内企业争取更多的市场空间和竞争优势。
  • 54家工业产品质控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名单公布
    关于公布首批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名单的通告   工信部科函〔2012〕5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有关中央企业,部属各单位:   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求,提高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水平,根据《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管理办法》(工信部科[2010]93号)及《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核定细则(暂行)》(工信厅科[2010]143号),经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专家技术委员会审议,首批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名单已经确定,现予公布(名单见附件)。   通过核定的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应继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促进工业产品质量提升发挥积极作用。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和中央企业应加大对通过核定的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的支持力度,为实验室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特此通告。   附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名单(第一批).doc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三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名单(第一批) 序号 授予单位 核定实验室名称 所属行业 1 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 工业(汽车)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上海实验室 装备 2 长春汽车检测中心 工业(汽车)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长春实验室 装备 3 天津汽车检测中心 工业(汽车)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天津实验室 装备 4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工业(制冷空调设备及压力容器)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装备 5 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 工业(起重运输机械)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装备 6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工程机械军用改装车试验场 工业(工程机械)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装备 7 上海材料研究所 工业(机械基础材料)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装备 8 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 工业(电机电器)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上海实验室 装备 9 上海机械工业内燃机检测所 工业(内燃机)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装备 10 上海仪器仪表自控系统检验测试所 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装备 11 洛阳西苑车辆与动力检验所有限公司 工业(拖拉机与低速汽车)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装备 12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元器件质量检验所 工业(仪器仪表元器件)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沈阳实验室 装备 13 上海电缆研究所 工业(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装备 14 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工业(高压输配电设备)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装备 15 广州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工业(电机电器)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威凯实验室 装备 16 许昌智能电网装备试验研究院 工业(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开普实验室 装备 17 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电器)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装备 18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工业(液压元件)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装备 19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工业(农机具及包装食品机械)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装备 20 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 工业(机械密封件及密封材料)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装备 21 中纺标(北京)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工业(纺织)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中纺标实验室 纺织 22 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 工业(涂料和颜料)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石化 23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工业(轮胎)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石化 24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业(农药)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石化 25 上海天科化工检测有限公司 工业(电池)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石化 26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业(染料)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石化 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工业(石油产品)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石化 28 化学工业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工业(化工设备)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石化 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工业(化学建材)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石化 3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工业(石油石化工业管材)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石化 31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江汉机械研究所 工业(石油井口作业设备和工具)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石化 32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工业(建筑用钢材)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钢铁 33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建筑材料类)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CTC实验室 建材 34 北京建筑材料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工业(建筑材料类)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BMT实验室 建材 35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工业(建筑工程材料)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建材 36 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 工业(建筑卫生陶瓷及卫浴产品)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建材 37 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 工业(照明电器)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北京实验室 轻工 38 天津市自行车研究院 工业(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轻工 39 上海时代之光照明电器检测有限公司 工业(照明电器)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上海实验室 轻工 40 轻工业杭州机电设计研究院 工业(轻工机械)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轻工 41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工业(有色金属及半导体材料)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有色 42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工业(有色金属矿冶产品及矿山化学品)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有色 43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工业(有色金属及再生有色金属)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有色 44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工业(软件)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赛迪实验室 软件 45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工业(基础软件)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软件 4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所研究所 工业(工程软件)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软件 47 中国赛宝实验室(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工业(嵌入式软件)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软件 48 中国赛宝实验室(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工业(电子信息)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赛宝实验室 电子信息 49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赛西实验室) 工业(电子信息)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赛西实验室 电子信息 5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工业(半导体器件及其照明)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电子信息 51 北京尊冠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计算机及电子标签)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电子信息 52 北京泰瑞特检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工业(广播电视)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电子信息 53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华东分所 工业(网络基础)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电子信息 54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中国泰尔实验室) 工业(通信)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电子信息
  • Teledyne收购工业相机制造商Adimec,继续扩大成像产品组合
    近期,Teledyne宣布了收购荷兰工业相机制造商Adimec的交易,这进一步扩大其成像技术组合产品。Adimec由Just Smit、Bas Heijn和Jochem Herrmann于1992年创立,研发和销售各种用于机器视觉、医疗保健和国防应用的相机,其产品在可见光、红外和X射线光谱区域工作,包括自定义选项。Adimec一款典型产品是该公司用于高分辨率检测的1.03亿像素“DIAMOND D-103A12-T”相机:面向LCD、OLED和MicroLED检测的显示器行业。Adimec另一个专业领域是主动镜头对准系统,该系统使用实时测量来辅助图像传感器的定位,以优化国防应用中使用的短波红外(SWIR)图像传感器性能。Adimec的'TMX'相机系列Adimec的技术将增强Teledyne成像产品阵容,该产品阵容在过去十年中通过一系列相机和图像传感器制造商的收购而大幅扩展。Teledyne Technologies首席执行官Edwin Roks在谈到最新交易时表示:Adimec在医疗保健、全球国防以及半导体和电子检测等共同战略重点领域拥有独特的互补技术、产品和客户。Adimec的两位联合首席执行官之一Alex de Boer评论道:“几十年来,在我们总部位于荷兰埃因霍温的X射线成像业务中,我见证了Adimec成长为利基应用领域的领导者,这些应用需要非常准确的图像,以便在时间关键的流程中做出精确的决策。”Alex de Boer继续说道:“作为工业和科学市场先进成像技术的领导者,Teledyne是在创始人和管理层过去三十年建立的坚实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完美公司。整个Adimec团队期待与Teledyne一起创造令人兴奋的未来,同时扩展成像技术边界,为我们的客户提供相机支持,并根据他们的应用需求进行完美优化。”Joost van Kuijk自2014年起与Alex de Boer一起领导Adimec,他补充道:“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公开宣布Adimec将成为Teledyne的一部分。”Teledyne最新的销售数据显示,其数字成像部门2023年的年销售额为31.4亿美元,占该纽交所上市主体公司总收入56.4亿美元的一半以上。2010年,成像业务仅占Teledyne年销售额16.4亿美元的7%,略高于1亿美元。然而,此后Teledyne收购了Dalsa、e2v Technologies以及Roper子公司Princeton Instruments、Lumenera和Photometrics等公司。然后在2021年,该公司完成了该行业最重大的举措,以约80亿美元的现金加股票成本收购了红外热成像巨头FLIR。Teledyne执行董事长Robert Mehrabian在Teledyne最近一次投资者电话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表示,他预计今年整体业务的销售收入将增长4%左右,其中FLIR部门的增长速度将略高于其它成像子公司。“特别是FLIR国防应用领域,正在经历非常好的订单接收,我们预计该领域的增长将超过成像业务部门的其它产品部分。”Robert Mehrabian补充道。
  • 丹东百特参加2016年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大会暨产品展示会
    2016年7月27日至29日,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大会暨产品展示会在山水如画的桂林隆重举行,来自工信部、国家税务总局以及非金属矿工业协会领导, 非金属矿材料的工业企业,从事非金属材料研究的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代表400余人出席了本次大会。丹东百特大区经理吴斌和于强,携最新激光粒度仪参 加了本次大会及产品展示会,会议期间接待了大批新老用户的咨询,并为十几家用户进行了现场粒度测试,有人当场拿出国际著名品牌粒度仪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 发现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一些用户还对百特仪器极其简便的“一键操作”功能赞不绝口,一些老用户也纷纷来到百特展台前,表达对百特仪器优良性能和周到服 务的赞赏。 此次大会百特收获了友谊,结交了朋友,拓展了市场,开阔了眼界。广大非矿粉体材料专家和代表也近距离体验了百特激光粒度仪比肩国际著名品牌的综合性能。百特将继续努力,为推动非矿行业发展做出新贡献。
  • “长江存储”谈2000+半导体工业测试及设备集采及其国产替代
    p 主持:开源通信赵良毕 /p p 1、长江存储规划进行3期30万片/月的扩产能计划,每一期10万片。一期10万片产能预计2021年年中完成:2018年底量产32层堆叠的NAND闪存5000片;2019年实现2万片/月的产能,并开始64层堆叠设备的集采,疫情推迟至2020年5、6月份64层堆叠设备安装完成(原计划2020年3月份),预计2020年11月份开始64层堆叠产品的5万片/月的产能爬坡;2020年9月份开始下单2.5万片128层堆叠产品的设备,2020年底实现7.5万片/月的产能。 /p p 二期项目基地已经开始动工,计划2021年年底开始二期设备的采集和安装。项目一期共采购设备2000台,其中ETCH(刻蚀设备)和CVD沉积设备占设备总数的40%及以上。随技术突破和层数的增加,可预见设备的采集数量还会大幅增长。为了追赶三星/海力士/镁光的128层堆叠技术,长江存储跳过96层堆叠产品直接研发128层工艺。 /p p 2、按照芯片制作工艺:所需要用到的主要设备如下: /p p 1)CMP抛光设备中国产替代产品有华海清科,较AMAT(应用材料)设备相比稳定性稍微差一些,价格便宜50%,没办法抛干净,淮海金科不能应用在复杂工序,目前主要使用应用材料设备。 /p p 2)清洗设备,主要来自LAM,部分采用国产设备,主要来自北方华创(002371)(5%),盛美(15%),志成科技(5%)。北方华创产品线很全,但清洗设备质量一般,性能不稳定,盛美的稳定性较好。现阶段国内清洗机设备比国外设备价格要便宜一半及以上,可以覆盖中低端设备,但高端设备仍有技术难题需要攻破。 /p p 清洗之后是三酸,两者合起来叫化学抛光研磨。三酸的话80%设备是应用材料,还有20%是国产器材,十万件清洗设备,三酸大概需要80-90台设备,国外的设备大概是一台500-600万美金。 /p p 3)光刻机,目前采集设备主要来自于ASML(90%)和佳能(5%-8%)。 /p p 4)刻蚀设备来看,设备主要来自于LAM(泛林)(占55%-60%)、应用材料(占10%),国产方面中微公司(688012)(目前20%,10万件/月的产能能占到30%)、北方华创(002371)、屹唐半导体(屹唐半导体和华创占5%左右)。中微的价格是国外设备的70%。刻蚀的设备用的比CVD多,10万件/月的产能大概需要接近200台。 /p p 5)炉管设备主要分为扩散和离子注入,离子注入设备,80%-90%都是应用材料,一台机器约为1000万美金。离子注入在业界中设备分为高频和低频,国内相关领域属于初级阶段,无法完成规模供货。北方华创有七台炉管,但没有做离子注入。扩散设备,最主要为北方华创及TEL,TEL占70-80%,剩余份额为北方华创。 /p p 6)退火环节看,70%以上都是应用材料,剩余的都是忆唐半导体。5万片产能约为50台规模。单台设备约为400-500万美金。 /p p 7)CVD沉积设备来看:主要以应用材料和泛林为主,分别占比60%,20%。泛林的工艺目前还没有国产替代品,沈阳拓金主要取代的是应用材料的工艺,应用材料的设备价格在500万美金,拓金大概是1800万人民币,价格不到一半。 /p p 8)PVD镀膜设备来看: 主要来自泛林(70%),应用材料(15%)和北方华创(15%)。PVD设备需求量较CVD小,大概是CVD的三分之一,50-60台左右,但单机价格相对较高。 /p p strong 9)检测设备有很多种,厚度等指标检测设备被美国KLA公司垄断,线宽等检测设备以美国公司为主,测缺陷形状的机器以应用材料为主,测电性能的机器以应用材料、KLA等为主,有国产替代,集中于测量膜厚机器中,以瑞利光学、精测电子等为代表,整体仍在追赶态势中。国产替代看,5万片产能中用到国产替代设备的有500台左右,其中检测设备40-50台左右,目前膜厚检测中精测电子比瑞利光学精度更高一些,价格端看,价格同功能有关,KLA及应用材料等美方公司检测设备单台约为400万量级左右,国产设备约为其价格的30%左右,以价格抢市场,中微半导体、北方华创等都采取相应策略。 /strong /p p 3、不同层比较来看,128层比32层, ETCH(刻蚀设备)和CVD增加10%-15%左右,同时清洗会减少。但由于光刻机价格比较昂贵,虽然128层比32层的工艺有所增加,光刻机的数量增幅相较于ETCH和CVD会小一些。第一期10万片计划集采2000台设备,但由于层数由32层增加到了128层,设备集采数量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增加。如果第二期10片全部按照128层的工艺建造,设备采集数量预计增加500台,总共采集数量预计达到2500台。如果第二期10万片能够达到192层,设备采集预计达到3000台以上。目前,192层工艺已经研发成功,预计2021年6月份左右能够达到量产。 /p p 4、蚀刻技术看,ICP刻硅和金属, TCP主要刻介质,其中ICP对工艺及精度要求较高。目前ICP比TCP要多一些。国产替代情况看,ETCH中国产品牌主要以中微为主,ICP设备一台满配价格约为1000万美金,TCP设备800-900万美金,应用材料、LAM公司在ETCH领域无论ICP/TCP占比不超过20%,TEL占比更少,同国产公司占比相似。 /p p br/ /p
  • 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管理办法颁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部直属单位,各有关行业协会、学会,各有关单位:   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求,提高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水平,依据相关政策和法规,我部研究制定了《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三月八日   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加强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质量基础工作,提高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水平,依据相关产业政策和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指在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以下简称工信系统),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核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能力居全国领先水平,并在推动产业开发品种、提升质量、创建品牌、改善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工业产品质量检验与评价技术服务机构。   第三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择优选用、重点扶持的原则,对实验室进行核定和管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地方主管部门)、有关综合性行业协会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本地区、本行业所属实验室进行指导和管理。   第二章 实验室基本条件、工作内容及义务   第四条 实验室应具备的条件: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相关规定   (二)通过国家实验室资质认定或实验室认可审查   (三)在相关技术领域,具备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的专业设施条件和高水平的技术带头人,具有较强的专业人员队伍和产品质量验证、检测、分析、评价服务能力   (四)对促进行业或区域产品质量提升发挥重要作用,并在核心业务领域有较好的业绩表现   (五)得到工业和信息化部或所在地政府部门在产业规划、发展政策、财政等方面的支持   (六)建立了按规定要求开展质量检验检测技术服务的管理制度规范。   第五条 实验室的工作内容   (一)跟踪国际先进质量控制技术发展趋势和技术性贸易政策动向,及时为政府部门提供相关领域技术发展报告和政策性建议   (二)定期评估国内相关专业领域的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国内外产品技术质量水平和差距,为指导工信系统质量管理和解决重大质量安全问题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   (三)受各级工业主管部门委托,参与行业质量规划、法规、政策、标准的研究制定,承担行业管理的技术检测、认定、评价等工作(行政许可事项涉及的检测业务按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办理)   (四)代表行业开展相关领域产品质量控制与技术评价国际合作与交流   (五)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质量培训,推广先进质量控制方法,为企业提供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质量检测、评价、分析、验证等服务   (六)承担地方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委托的其他任务。   第三章 工作程序   第六条 申请核定的实验室(简称“申请机构”)由地方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按本办法第四条规定审查推荐。中央管理企业集团和部直属单位,可直接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报。   第七条 实验室核定程序   (一)申请机构需提供以下材料:   1、《工业和信息化部产品质量控制与技术评价实验室申报表》(见附件一)   2、国家实验室资质认定或实验室认可相关资质证明   3、申请机构基本情况介绍   4、申请机构核心业务及主要业绩事例   5、其他有关能力证明。   (二)资料审查   地方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应对申请机构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推荐意见后,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三)能力评定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专家技术委员会,根据申请材料和相关信息对申请机构能力进行评定,必要时可进行实地考察,提出评定意见。   (四)审查批复   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专家技术委员会的评定意见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并具有能力优势的申请机构,正式核定为“工业(产品门类)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第八条 实验室名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公布。   第四章 实验室的管理   第九条 实验室应当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按照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服务需求,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并自觉接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地方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的指导。   第十条 实验室应以国家实验室资质认定或实验室认可授权名称对外开展检验检测业务,不得以实验室名称对外出具产品检验检测报告。   第十一条 实验室应于每年1月31日前,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地方主管部门提交上年度业务发展报告和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   第十二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地方主管部门,在产业规划及专项资金安排方面,对实验室予以重点扶持,并逐步将其纳入工业和信息化经济运行监测体系。   第十三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实验室的核定每三年确认一次。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实验室发布公告予以撤销。   被公告撤消的实验室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   第十四条 实验室如有下列行为之一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次给予书面警告、通报直至发布公告撤销的处理:   (一)以核定的实验室名义对外出具检验检测报告的   (二)接受可能对其检验公正性产生影响的资助的   (三)从事可能影响公正性的产品开发、生产,或参与其检验的产品经营活动的   (四)因弄虚作假、检验或评估结果严重失实、牟取不正当商业利益,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或社会不良影响的   (五)违反国家保密规定,泄露、窃取企业技术秘密,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未经批准,以核定的实验室名义参与社会组织的商业活动,或擅自对外披露委托任务信息,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   (六)不按规定上报年度业务发展报告和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或不能按规定要求完成委托任务的   (七)未尽对实验室自身人员管理职责的   (八)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规定的。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具体实施细则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组织制定。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申报表(下载)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