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分离关键技术

仪器信息网分离关键技术专题为您整合分离关键技术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分离关键技术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分离关键技术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分离关键技术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分离关键技术话题讨论。

分离关键技术相关的资讯

  • 高性能分离膜材料的规模化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eefe34f4-d5d3-47f0-939e-bd1ca31d5a2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片来源于网络 /strong /p p   高性能分离膜是国家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材料,是新材料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高性能分离膜作为新型高效分离技术的核心材料,在过程工业、能源环境等领域具有的良好的应用前景。“十二五”期间,在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支持了 “高性能分离膜材料的规模化关键技术(一期)”重大项目。近日,863新材料技术领域办公室在北京组织专家对该重大项目进行了验收。 /p p   该项目突破了反渗透膜、纳滤膜、膜生物反应器膜和水质净化膜等膜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并建成了生产线,在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等领域实现了示范应用 突破了陶瓷纳滤膜、疏水性渗透汽化膜、酸碱回收膜等关键技术并建成规模化生产线,在油气分离、酸碱回收等领域取得了应用 攻克了金属微孔膜、纯质碳化硅膜、二氧化碳分离膜、复合钯膜等膜材料规模化制备及应用技术并建成了示范生产线,并在高温气体分离等方面取得示范应用。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突破了高性能水处理膜、特种分离膜材料、气体分离膜规模化制备的技术难点,奠定了高性能膜材料制备、应用的技术基础,整合了国内高性能分离膜材料研究的优势力量,推动了该领域自主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p p   “十三五”期间,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材料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科技部制定了《“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在新型功能与智能材料方向规划了高性能分离膜技术,重点研究高性能海水淡化反渗透膜、水处理膜、特种分离膜、中高温气体分离净化膜、离子交换膜等材料及其规模化生产、工程化应用技术与成套装备,制膜原材料的国产化和膜组器技术,旨在攻克高性能分离膜方向的基础科学问题以及产业化、应用集成关键技术和高效成套装备技术。 /p p & nbsp /p
  • 2012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关键技术与装备高级研讨会通知
    由中国生物产业发展协会定于2012年7月18-20日在广东*深圳市举办“2012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关键技术与装备高级研讨会”,详情请致电会务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主力军,它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前景已经成为当今科学界重要的研究发展方向之一,随之而来的也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和庞大的市场经济效益。各种先进技术、仪器设备的研发与应用,使得生物技术的研究更加准确和高效,因此,为总结国内外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仪器设备的开发与应用,提升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水平,推动生物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由中国生物产业发展协会定于2012年7月18日-20日在深圳市举办“2012生物产业发展暨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关键技术与装备”高级研讨会”。届时将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领导出席,就共同关心的热点议题做精彩演讲和讨论。欢迎有关单位积极安排人员参加,   会议交流议题:   涉及生物化学、生物分子学、合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色谱技术、生物农业、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分离,天然产物研究等。   参会对象:   生物化学、生物分子学、合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基因工程、色谱、食品、生物农业、生物活性物质与医药等研究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行业专家学者及研究人员 从事生物产业研发、医药、食品、等生产、研发、设备制造的企业等均可参加。   时 间:2012年7月18-20日(18日为全天报到)   地 点:广东*深圳市(具体地点请见第二轮报到通知)   ----------------------------------   中国生物产业发展协会   组委会联系人:陶老师 李老师 赵老师   电 话:010-57406551 邮 箱:tougaotg@163.com
  • 会议通知:中草药提取关键技术会议将召开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草药提取关键技术与提取物产业应用”研讨会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定于2009年9月25-27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第二届中草药提取关键技术与提取物产业应用” 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各大院校和行业专家就中草药提取关键技术的最新进展、研究重点及热点问题做精彩演讲,欢迎从事中草药生物技术研发、生产和应用的科研人员、医务人员和相关企业踊跃参会投稿。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1、中草药提取关键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2、中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技术体系研究   3、中草药提取关键技术与化学成分研究的相关性   4、中草药的药效评价及质量标准研究   5、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在中草药和天然产物领域的应用   6、中草药提取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7、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研究   8、国内外中草药提取物的市场分析研究   9、植物提取工艺及设备的国际发展现状研究及趋势   10、中药提取分离工艺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11、微波技术在中草药提取中的应用   12、中草药提取分离高新技术在现代中药提取中的联合运用   13、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14、中草药提取在各领域中的有效应用及成功案例(项目)   二、会议时间、地点:   时 间:2009年9月25日-27日(25日全天报到)   地 点:福建省*厦门市   三、会务费用:   会务费:1160元/人(含会务费、论文集、通讯录),食宿会务组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四、论文征集:   1.本次会议会前将印刷会刊(论文集)作为会议资料,统一为word文档(A4纸),并将论文全文发至zyyfz2008@126.com信箱。   2.要求论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文字简练、符合医学论文写作格式,具有先进性、科学新、实用性。文章简明扼要、语言通顺、层次清晰、文字规范、标点计量准确。综述一般不超过4000字,研究生论文一般不超过3000字,另附500字左右摘要。   3. 请作者确保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文责自负。无意参会,请不要邮寄论文。   4. 为扩大交流会学术成果影响,拟将论文集向有关论文收藏机构和检索机构推荐。凡向会议投稿未作特殊声明者,视为已同意授权推荐。   5.截稿日期: 2009年9月15日。   五、联系方式:   (一)第二届中草药提取关键技术与提取物产业应用研讨会会务组   电 话:010-51118178   传 真:010-51118178   联系 人:李 冰   电子邮箱:zyyfz2008@126.com   (二)中华中医药学会   联 系 人:赵婷婷 王琳琳   电话/传真:010- 64 202516 64215576   电子邮箱:fztcm@126.com   附件:第二届中草药提取关键技术与提取物产业应用研讨会(2).doc   中华中医药学会   2009年5月25日
  •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两课题通过验收
    2009年7月24日,由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牵头,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天津市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江南大学等单位参与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大项目“食品包装材料检测与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与“残留标示物高通量表征关键技术研究”课题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现场评审验收。   通过课题实施,获得了一批科研成果。“食品包装材料检测与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课题进行了PFOA和PFOS等动物毒理学试验,对食品新型包装材料和改性包装材料进行了安全性评价 建立了食品包装材料中酞酸酯、烷基酚、氟化有机物、氯化有机物、脂肪酸酰胺类、有机锡等有害物质的色谱和间接ELISA检测方法 提出了食品包装材料中20种重要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限量值建议。 “残留标示物高通量表征关键技术研究”课题集成多柱、多模式分离与色质联用技术,建立了代谢组学高通量表征技术平台,实现了从依赖生物NMR谱图表征技术向色-质高通量表征技术的过渡,弥补NMR 的动态范围有限、难以同时测定生物体系中共存的浓度相差较大的代谢产物等缺陷 开发了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的色谱峰匹配软件和全二维谱图对比软件 阐明模式毒物-镰刀菌毒素与植物交互作用的代谢产物通路,筛选、分离对小麦赤霉病菌和镰刀菌具有高度特异性及亲和力的抗体-抗真菌蛋白融合蛋白基因3个,获得转基因小麦株系9个,筛选获得抗镰刀菌株系4个 发现玉米赤霉烯醇在动物体内代谢的残留标示物1个。课题共获得发明专利1项,申报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提出国家标准草案9项,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29篇。课题获得的研究成果实用性强,将为我国食品安全控制提供技术保障。   本次课题验收评审会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组织召开,来自食品安全、疾病预防与控制、分析检测、财务审计等领域的11位专家,组成了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君石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对课题进行了现场评审验收。国家科技部社发司闫金副司长、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贾丰副主任以及卫生部科教司、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和农业部科教司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湖南省科技厅罗亚军副厅长及社发处、奖励办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
  • 计量院《高通量蛋白质检测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1月22日,《高通量蛋白质检测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验收鉴定会在中国计量院召开。此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验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的重视,国家科技部条财司条件处郑健博士,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技术发展处姚泽华副处长,计量院段宇宁副院长、科发部及生能环所的相关人员参加了验收会。会议由姚泽华副处长主持,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杨福全研究员为组长的8位专家对该项目进行验收鉴定。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食品安全等领域需求的不断涌现,蛋白组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各项相关分析技术的必备手段。一直以来,蛋白质组分析技术的发展受限于蛋白质分离手段的滞后,目前完整蛋白质的分离主要依赖于双向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不能满足复杂蛋白质混合物的有效分离 FFE技术(反向加样连续自由流电泳)的出现能较好地解决蛋白质组研究的两大难题:蛋白质组的复杂程度和现有检测手段的低通量。   《高通量蛋白质检测关键技术的研究》课题建立了以FFE分离方法为核心的高通量蛋白质分离检测技术中最为关键的“高稳定度自由流电泳(HSFFE)”装置,为高通量完整蛋白质的酶解、肽段分离和质谱鉴定接口的大规模系统集成奠定了基础,也是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实用大型地基液相制备电泳装置。该装置通过对自适应高压稳定电源、腔体热交换工艺、速率调整机构、应力同步机构等关键技术的完成,实现了高通量蛋白质制备分离 装置的整体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一些技术方法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对于改变我国蛋白质组分离长期以来依靠国外技术装备的现状,将发挥重大作用。   科技部条财司郑健博士谈到,科技部一直比较重视科学仪器的自主研发工作,近几年来在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我国的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已经到了一个新高度。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改变了我国在蛋白质分离技术研究方面依赖国外进口仪器设备的现状,希望计量院能进一步加强现有产品、现有装置、现有成果的工程化和应用方法的研究。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下一步我国的仪器创新发展获得更大的进步。   姚泽华副处长祝贺项目组出色完成了任务,他谈到,质检总局面临的许多社会问题是突发的、紧急的,又极具推动力的,如:08年的三聚氰胺,推动了国产仪器液相色谱的发展 09年的H1N1流感,又推动了国产的红外测温仪的发展。而计量院在此方面的研制开发一直是非常及时和有效的。该课题是计量院近年来在科学仪器自主研发方面所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希望计量院能够继续研制出更多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国产科学仪器装置,为我国进出口的产品贸易提供良好的支撑,满足国家社会更多更广泛的需求。   该项目的研制成功不仅增强了我国生命科学的系统创新能力,而且具有普及性强、性能价格比高和市场容积率高的优点,尤其是该系统的结构模块化、系统单元相对独立的特点,有效避免了国外仪器设备固有的售后维修困难问题,具有较好的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潜力。
  • 我国掌握小型质谱仪研制关键技术
    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院联合清华大学等单位,历时8年完成的“小型质谱仪关键技术创新及整机研制”项目获得了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攻克了质谱联用仪相关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成功研制出实验室质谱、车载质谱、生物质谱和小型便携质谱等6种质谱仪及其研发技术平台,并实现了四极杆质谱仪的产业化,开启了中国质谱事业的新局面。其中3项核心技术成果为国际首创,3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   图1 便携式质谱仪   图2 离子阱质谱仪   质谱仪是将物质粒子(原子、分子)电离成离子,通过适当电场或磁场将它们分离,并检测其强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仪器。因具有直接测量的本质和高分辨、高灵敏、大通量、高准确度的特性,质谱仪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医疗卫生、国家安全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质谱技术飞速发展,质谱仪市场需求迅猛,成为分析领域最重要的仪器。   图3四极杆质谱仪   在我国,受质谱仪核心技术“空心化”的制约,国内质谱仪市场一直被国外公司垄断,限制了相关领域的创新。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支持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于2002年开展了此方面的研究。   图4车载质谱仪   据了解,课题组从开放式质谱仪研究实验平台、关键技术及关键部件入手,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质谱仪研究与自主制造的瓶颈问题,建立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专利技术,并在质谱仪的关键核心领域——质量分析器和离子源方面提出了3项填补国际空白的重要发明:首次提出了“基于可独立调节射频电压的多电极结构来平衡机械误差带来的高阶场”和“用机械形状逼近来获得近似完美的电场”2种质量分析器发展新思路,首次提出利用介质阻挡放电技术实现低温等离子体电离新方法和新装置。目前,在6种开放式质谱仪研发技术平台基础上,3种型号质谱联用仪工艺样机,已进入产品工艺化阶段。   图5 LC单四极杆质谱仪   小型质谱仪关键技术创新及整机研制,打破了发达国家对质谱仪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的垄断,改变了国内质谱仪器研制落后的状况,带动了我国质谱仪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将在我国公共安全、生命科学、生物安全、航天科技等领域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图6研究团队:方 向(左3)、张新荣、熊行创、江 游(前排右1)、黄泽建(左1)、张小华(左2)等
  • 09中国新药创制关键技术国际研讨会召开
    新药创制关键技术是制约我国新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我国新药研发技术赶超国际标准、推动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升级和实现国际化的重要环节,大力推动新药创制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各相关部门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2009年6月4日,由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国医药产业技术联盟、《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杂志主办,GE(中国)医疗集团协办并独家赞助的“2009中国新药创制关键技术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好苑建国酒店召开。 “2009中国新药创制关键技术国际研讨会”现场   共有来自制药企业、新药研发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中、高层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近200人参加本次研讨会,进行为期2天的研讨和交流。仪器信息网应邀参加会议。   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芮国忠先生主持大会开幕式,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部全球市场拓展战略总裁Fredrik Sundberg先生首先致辞,对与会者的到来表示由衷地欢迎。随后,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肖诗鹰处长进行了简短致辞。 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芮国忠先生主持大会开幕式 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部全球市场拓展战略总裁Fredrik Sundberg先生致辞 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肖诗鹰处长致辞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张伟司长在开幕式上表示:“该会议具有前瞻性、重要性、指导性,我代表我们单位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支持,同时也表达我们对新药创制工作的支持。”张伟司长同时指出当前我国新药研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张伟司长讲话   卫生部科教司何维副司长在开幕式讲话中,说明了我国在新药研发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指出:“必须依靠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以掌握关键技术。” 卫生部科教司何维副司长讲话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陈志南院士、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部大中华区商务总监余德健先生。 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陈志南院士演讲: 哺乳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及药物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进展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GE医疗集团、美国诺华、哈佛医学院、麻省理工学院、葛兰素史克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中外机构的权威专家,围绕化药、生物药、中药研发和产业化关键技术发展趋势,进行19场主题演讲,并设置互动交流环节。   据了解,在中国以“新药创制关键技术”为主题进行研讨是前所未有的,该会议定位新颖。在刚启动实施不久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上,国家投入约60亿元用来提高中国新药创制的整体实力。 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部罗亮先生:生物技术新药中试放大及分离纯化技术平台   GE医疗集团旗下生命科学部同期参展,介绍了其Ä KTAdesignTM技术平台系统、Biacore系统等。据GE医疗集团产品专家介绍:Ä KTAdesignTM技术平台涵盖一系列不同型号的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系统,满足从实验室到工艺开发乃至工业生产的需要,仪器操作简单,均可以UNICORNTM软件控制。Biacore系统用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可以提供动力学参数、亲和力、特异性、热力学参数和浓度,测量的分子范围涵盖从蛋白到小分子化合物。众多用户到展台进行交流、咨询。 GE医疗集团展位 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部大中华区商务总监余德健先生(左二)与用户交流      附录1 GE Healthcare Life Science(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部门)产品简介     GE Healthcare Life Science(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部门)一直历来致力于将创新技术应用到疾病机理的研究和创新药物的发现、开发和生产,以达到让我们生活得更健康和更美好的远景目标。目前,GE Healthcare Life Science为创新药物的发现、开发和生产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不论是化学药,生物药还是中草药,GE Healthcare Life Science公司提供的创新技术都能在一些专门的应用领域解决瓶颈问题,从而提高药物开发的速度和成功率,或降低新药开发的成本和风险,以及提高药物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在药物靶点发现和确认阶段,GE的差异凝胶电泳(DIGE)技术能够通过准确的对蛋白质定量找到新的分子标志物,结合生物分子互作技术(BIA)可了解新型分子标志物和功能和结构从而确认新的药物靶点。在药物筛选阶段,非标记的生物分子互作技术(Biacore和ITC)和基于细胞筛选模型的高内涵药物筛选(In cell)能够通过动力学,热力学,亲和力等多种数据全面表征获选药物与药靶结合的特点,从而帮助研究人员设计得到和决定最佳的获选药物。在药物安全性评价阶段,非标记的生物分子互作技术可直接病人血清样本,研究生物药的免疫源性。独到的动物影相技术可实现活体动物的体内观察。在药物的开发阶段,变温差示扫描(DSC)技术能够在药物制剂的早期优化药物与赋行剂的化学或物理反应从而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无论在创新药物发现、开发还是生产的任何阶段,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蛋白质制备,GE公司超过50年的蛋白质纯化经验以及全球领先的技术和产品是所有环节中都不可或缺的。   附录2 GE Healthcare Life Science(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部门)网站   官方网站:http://www.gelifesciences.com.cn    本网展台:http://ge.instrument.com.cn
  • 江西省数字经济领域关键技术目录
    《江西省数字经济领域关键技术目录》一、编制说明(一)编制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为助力江西省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展先机,准确把握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助力我省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行稳致远,支撑江西经济换道超车,省科技厅基于近期院士专家团队针对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研究报告,在组织专家多次咨询、反复论证基础上,汇总编制了“江西省数字经济领域关键技术目录”(以下简称:技术目录),技术目录编制旨在实现两个目标:一方面,对数字经济相关领域技术发展趋势及发展状况进行梳理,以管窥豹力图以技术目录的形式描绘数字经济相关重点技术领域发展概貌;另一方面,对江西数字经济相关技术领域的优势、短板及重点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分析,为江西未来数字经济的技术发展思路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尽管技术目录编制团队本着求全、求准、求精的原则,但鉴于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并呈现出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深度融合态势,数字经济相关技术及细分领域庞杂、交叉且千头万绪,受到对全省数字经济相关领域的产业及技术发展情况掌握不全、不细的局限,技术目录在结构上不可避免有内容交叉、边界模糊等情况,在内容取舍上也难免断章取义、挂一漏万,相关内容后续持续完善和补充。(二)内容概要技术目录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数字关键技术、数字产品制造关键技术、数字融合关键技术。1. 数字关键技术数据资源、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两大要素,发挥数据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驱动作用,发挥数字技术创新作为重要推动力的引擎作用,共同构筑数字经济内生动力。因此,数字关键技术主要聚焦数据资源、数字技术,探讨相关领域核心技术,以信息感知、传输、分析处理、人机交互这一逻辑脉络逐一梳理,涵盖了感知技术、网络传输技术、计算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及以数据为主的信息安全技术。随着网络与计算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与普及应用,目前数字关键技术发展呈现出高带宽、低时延、广连接、高可靠、智能化、可溯源等特点,多技术交叉与集成成为主要趋势。江西应立足于在物联网、大数据(重点在数据清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产业基础和技术积累,着力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5G+扩展现实(XR)、云边端协同、数字孪生+数据中台等方面,推进技术协同攻关和应用创新。2. 数字产品制造关键技术按照国家统计局《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文件,数字产品制造业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我省在以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半导体照明、智能终端领域、物联网、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具有较好基础。结合全球数字技术创新方向、市场需求、产业发展前沿趋势,综合考虑产业发展阶段和江西产业发展基础差异,数字产品制造关键技术主要聚焦电子信息原材料、专业芯片、新型显示、核心元器件、移动智能终端等领域关键技术。随着 AI 技术快速发展与应用场景需求激增,数字产品及其配套器件技术也随之变化,从垂直分离向协同集成转变,多摄深度感知与高效视频编解码技术、高效语音识别交互技术成为数字硬件产品技术研究热点;随着元宇宙概念兴起与推动,支持沉浸感、交互感与存在感高度融合的虚实融合技术方兴未艾。现阶段虚拟现实技术供需面临多重挑战,近眼显示存在产品一致性难题,大带宽低时延网络与雾计算、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技术深度融合仍遭遇瓶颈,全身型虚拟化身、沉浸声场、追踪定位、环境重构等技术面临重大挑战。江西应着力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及智能设备关键技术领域开展技术攻关,补齐技术短板,培育技术竞争优势。3. 数字融合关键技术数字融合的核心是产业数字化,包括工业数字化、农业数字化以及服务业数字化。目前,数字技术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生态的融合将持续加速,驱动产业数字化的创新裂变。云计算+X、AI+DT、AI+大数据、AI+VR、AI+大数据+区块链成为主流技术发展趋势。云计算是当前数字融合的主要制约和技术发展瓶颈。江西应着力在工业设计、信创软件、信息技术和系统集成服务等技术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布局打造数字创意产业、信创软件业、行业及VR 应用软件、工业软件、信息技术和系统集成服务业等5个重点产业集群。(三)使用建议数字经济内涵极其丰富,涵盖的技术领域十分庞杂,技术目录结合数字技术前沿领域发展趋势,立足我省产业、技术发展基础和重点方向,尽可能系统完整地梳理相关技术目录,希望能为全省的数字经济领域技术攻关和创新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助力我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用好数字经济相关领域技术目录,建议如下:1. 把握主流趋势。数字技术是当今时代发展最为迅速,对经济社会渗透和影响最为深刻的技术领域,把握数字技术主流趋势有利于看清发展方向,辨别和避免掉入技术陷阱,有助于牢牢把握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2. 紧扣产业需求。数字经济的主体是融合经济,主要特征是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和商业模式的赋能和助力。因此,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应基于产业和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避免导致脱离现实需求的数字泡沫。3. 注重扬长避短。数字技术本身的快速发展和迭代升级,仍然无法避免在一些领域出现不足和技术短板,注意发挥自身优势,着力弥补技术短板,既是技术发展需要,也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技术目录(一) 数字关键技术1. 感知技术(1) 传感器技术小型化、低功耗、集成化、高灵敏度的敏感传感器技术,智能光纤传感器技术,新型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特种作业环境下无源传感器、北斗高精度定位及智能传感器技术,温度、气体、位移、速度、光电、生化、力学等类别的高端传感器技术,可靠性设施实验传感器技术,模拟仿真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传感器技术,电子自动设计(EDA)传感器技术。(2) 识别技术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抗环境干扰及方言语音识别技术,复杂环境下(如自动驾驶)的字符识别技术(OCR),新型生物认证技术(如声纹识别、步态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3) 音视频采集技术视频管理能力(高清增强、编转码、点播、上传、直播、推流、互动、分享等),音视频通信能力(一对一、一对多),泛智能监控能力(对讲、车载、看护),视频质检能力(工业视觉检测、互联网内容审查、分析、互联网内容审查、工业视觉检测)。(4) 短距离通信技术ZigBee无线传输技术,WIFI 6 无线传输技术,Bluetooth 5无线传输技术,超宽带技术(UWB),Lora无线通信技术。(5) 北斗技术基于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的高精度定位技术、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区域短报文通信技术,以北斗高精度定位和精准授时服务为基础,结合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提供精准时空数据服务。2. 网络传输技术(1) 5/6G5/6G低成本智简网络技术,5/6G减碳技术,6G空天地海通信一体化技术,5G上行增强技术,5G空口带宽切片技术。(2) 物联网基于5G的新一代物联网技术,无源UHF RFID标签技术,支持多源、海量数据接入的智能感知技术,低功耗、高安全、高速率的新型短距离通信技术,轻量级物联网操作系统研发技术。(3) 工业互联网工业机理模型构建、封装技术,基于5G+时间敏感网络(TSN)融合的工业互联网通信技术,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工厂技术,基于边缘计算的工业设备运行性能及负载分发技术,基于大数据的工业智能决策技术,基于区块链的产品防伪溯源技术,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节点设计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产品质检技术、标识解析技术。(4) 车联网高精度地图及车载终端定位技术,路侧融合系统研发技术,车联网边缘-区域-中心多级平台协同技术,基于5G的V2X(车联网)通信技术,车载终端身份、安全认证技术,车路协同核心融合算法及多级计算技术,面向服务的新型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构建技术。3. 计算技术(1) 大数据数据采集设备研发技术,物理世界数据的标准建模及特征分析技术,多源异构数据集成与共享技术,数据开发治理一体化,数据资产管理技术,数据融合计算技术,数据安全防护技术,开放动态评估技术,数据压缩存储技术,基于大数据的装置运行监测技术。(2) 云计算容器及容器管理、容器编排技术,服务注册发现、服务代理等微服务技术,云原生安全技术,云原生检测分析技术,云原生应用融合技术(如云原生AI、云原生区块链技术),云网融合、云边协同技术,高度安全的去中心化云技术。(3) 边缘计算本地缓存和转发技术,跨层优化技术,资源管理技术,服务迁移技术,边缘缓存技术,边缘节点管理技术,边缘智能技术,带宽管理能力(灵活设置上下行带宽、差异化服务),流量路由能力(灵活配置路由规则,特定业务流路由),用户标识能力(基于用户标识配置访问控制策略),多接入边缘计算技术。(4) 区块链非对称加密算法,混合型对等网络技术,运维管理、安全防护、跨链互通等扩展技术,多共识支持技术,高兼容性数据存储技术,高效率智能合约设计技术,轻量级、低能耗分布式账本技术。(5) 人工智能物体运行机理模型构建技术,知识图谱技术,算法轻量化、低成本化部署技术,人工智能开源开发工具、研发平台实现技术,自动机器学习技术,多模态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知识计算引擎与知识服务技术,跨媒体分析推理技术,群体智能关键技术,AI芯片技术,计算机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混合增强智能新架构与新技术,数据计算与存储深入融合的类脑芯片技术,人工智能大规模训练模型。(6) 算力网络算力原生,算力卸载,存算一体,基于OXC光电联动全光组网的全光灵活调度技术,新一代SD-WAN、应用感知及无损网络等技术,确定性网络,算力度量,算力标识,算力感知,算力路由和在网计算技术,算网自智,算力结构,泛在调度,异构计算/多样性算力技术。(7) 超级存算大型硬盘阵列技术,MPP架构分布式计算技术,智能磁带技术,光盘塔技术,大容量蓝光存储技术。4. 人机交互(1) 定位及导航民用集成化、小型化、多样化定位终端设计技术,目标检测跟踪技术,智能避障技术,遥感测绘技术,远距离数字通信技术,高可靠、广覆盖的复杂环境下“北斗+”融合定位技术,室内高精度定位技术,地理地图基础组件,蓝牙AOD高低精度融合技术。(2) 虚拟现实AR点云关键技术,云渲染关键技术,超高清视频编解码技术,内容管理分发技术,基于边缘计算的5G超高清VR 8K内容分发切片技术,新型VR渲染和输出技术,3D立体显示技术,VR光学空间定位技术,光学惯性混合算法技术,虚拟现实智能建模技术,3D眼镜跟踪技术。(3) 数字孪生感知和标识技术,多物理建模技术,数据融合与渲染技术,模拟仿真推演技术,交互与控制技术,数字线程技术,数字空间构建物理对象的精准数字化映射。(4) 元宇宙内容创作技术和治理技术,创建身份系统与经济系统的技术,超写实虚拟人技术,基于数字孪生的CIM平台构建。5. 信息安全(1) 信息安全防御技术DLP数据防泄漏、IDPS入侵防御技术,WAF应用防火墙、SWG安全网关、EDR终端防护技术。(2) 信息安全检测技术AST应用安全检测、NDT安全诊断、VCCT保密测评技术,UTM统一威胁管理(IDS、IPS),态势感知、SIEM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PPE个人信息安全、漏洞信息共享技术。(3) 信息安全测评技术等保测评、密码评测、安全认证、电子取证技术,安全评估、渗透测试、供应链库技术。(4) 信息安全数据技术VIRUS病毒解析、SPY反间谍、NI网络情报技术,NES加密解密、DataRec备份恢复、NMS舆情监控技术。(5) 隐私计算数据脱敏技术、差分隐私技术、同态加密技术、安全多方计算技术、联邦学习技术、可信计算环境、个人信息保护技术。(6) 量子通信后量子密码技术,量子密码技术,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技术。(二) 数字产品制造关键技术1. 电子信息原材料硅基混合光电集成技术,硅基III-V族激光器,sGrOI晶圆制备技术,高密度储存技术,弯曲诱导振荡剪切技术,片上光互连技术,锗基石墨烯生长技术,锗基单品石墨烯晶圆制备技术,MEMS薄膜晶体生长技术,微结构光电子材料制备技术,第三代半导体外延技术,紫外LED及电力电子技术。2. 专业芯片Mini/Micro LED芯片技术,高效低功耗5G射频和基带技术,半导体晶圆生产和封装测试技术。3. 新型显示可折叠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Mini/Micro LED高精度芯片键合技术,硅衬底GaN基LED外延技术,高质量、高锢组分、厚InGaN膜材料生长技术,高光效Mini/Micro LED芯片结构设计及制备技术,巨量转移技术,高效氮化镓基红光Micro LED 技术,高良率、高性能、高纯度和小尺寸的新型InGaN 基红光LED技术,大尺寸AMOLED面板生产技术。4. 核心元器件高频射频滤波器(包括BAW、FBAR 滤波器等)技术,有机材料涂层、全固态激光器、毫米波芯片等产业关键技术,北斗芯片及模组技术。5. 移动智能终端(1) 智能数据采集终端视频编解码技术,多摄深度感知技术,复杂环境下语音识别技术。(2) 智能可穿戴设备语义识别与推荐算法技术,全形态柔性模组技术,近眼显示技术。(3) 感知交互设备全身型虚拟化身技术,光场采集与显示技术,低负载三维渲染技术,沉浸式大空间多人定位系统技术,AR空间计算技术网络与雾计算技术,基于VR的轻量化终端应用技术,沉浸声场技术、全息影像技术,脑机交互、体感交互、眼动追踪等交互技术。(4) 系统软件泛在操作系统开发。(三) 数字融合关键技术1. 工业数字化(1) 工业机器人控制器核心算法,精密减速器技术,高性能伺服电机系统。(2) 智能无人机与反制技术高速数据传输技术,自动避障、智能导航技术,无人机新型电池研发制造,无人机编队控制技术,飞行控制技术,无线电压制技术、网捕拦截、激光拦截和欺骗干扰等技术。(3) 智能制造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生产安全监管技术,工业现场多维智能感知技术,装备与生产过程数字孪生,超精密加工技术,供应链协同优化技术,复杂环境动态生产计划与调度技术,设备故障检测与预测性维护技术。2. 农业数字化(1) 智慧农业农田环境信息检测技术,病虫害识别技术,作物长势检测、预测技术,农产品智能检测分级技术,基于知识图谱的农技知识交流,一体化智慧养殖。(2) 智能农机智能灌溉、驱虫、饲料投喂设备,植保无人机技术,基于无人驾驶技术的播种、收割等各类机车,农业机器人、丘陵山区实用高效作业装备。3. 服务数字化(1) 物流数字化智能路径规划等智能配送技术,AGV智能仓储技术,物流园区智慧管理平台建设,车载终端等物流设备研发。(2) 教育数字化教育机器人研发技术,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校园管理系统研发,电子黑板等数字教学设备研发。4. 社会治理数字化(1) 数字政府政务数据中台建设,一体化政务云平台建设,政务数据隐私计算和多方计算、异构数据的融合处理、电子政务、电子签章。(2) 智慧城市智慧基础设施(如智能路灯)的研发技术,智慧城市软件解决方案,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城市统一地址编码、城市知识图谱建设。(3) 智慧医疗智能化医疗器械研发技术,AI医疗辅助诊断等技术,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4) 智慧低空空域地理信息引擎、多源异构融合算法云平台、云端数据自动化处理引擎,新型飞行载运工具。(5) 智慧通航空天地一体化空管体系,城市空管体系,航空器制造数字化,数字网格空域离散建模。(6) 智慧消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干扰复合、多光谱光束的感烟、多光谱成像的智能化新一代火灾探测器,氢氟烃替代高效环保型气体灭火技术,锂离子储能电池、动力电池故障诊断技术和热失控燃爆事故早期预警与灭火技术装备,闭合式循环呼吸等智能化防护装备,大跨度及隧道、地下空间智能化灭火救援机器人。5. 数据价值化(1) 数据确权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确权技术。(2) 数据交易可信数据空间系统架构技术,数据交易流通平台建设。(3) 数据定价算法定价理论和算法实现技术。
  • 长春光机所突破航天高分辨率高光谱成像关键技术
    日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突破了航天高分辨率高光谱成像关键技术。该技术利用离轴三反非球面光学系统、复合棱镜分光、推扫成像 和指向镜运动补偿技术,有效解决了航天高光谱遥感中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与图像高信噪比之间的矛盾,突破了视场分离、光谱分光、在轨光谱辐射定标等 关键技术瓶颈,为我国航天高分辨率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工程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长春光机所研究员颜昌翔及其研究团队针对航天高光谱遥感领域的视场分离、光谱分光、图像信噪比、在轨光谱辐射定标等关键技术瓶颈提出了一系 列创新性的解决方法。研究团队采用离轴三反非球面光学系统、单晶硅无基底狭缝的视场分离器和复合棱镜分光加非球面准直成像光谱仪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全色、 可见近红外和短波红外三光路准确分离,保证了系统宽波长覆盖,并实现了高光谱和高空间分辨率、高信噪比,保证了光谱成像质量。该团队采用指向镜运动补偿方 案,建立了在轨实时计算指向镜运动补偿曲线的数学模型,实现了实时计算和控制,使探测器接收的光能量增加到4-6倍,显著提高了系统信噪比,解决了高光谱 和高空间分辨率成像的矛盾。同时,该研究团队还采用镀膜的钕镨玻璃加积分球的在轨定标技术,利用指向反射镜自准,实现了全光路光谱和辐射定标。该团队共发 表学术论文85篇,其中EI、SCI收录36篇,并有6项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目前,该技术已获吉林省2013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利用此项技术成果研制的天宫一号高光谱成像仪,为我国首次自主获取航天高分辨率高光谱图像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撑,填补了国内空白。天宫一号高 光谱成像仪已在轨稳定运行两年半,获取了大量高光谱图像数据,并已应用于油气勘探、矿物探测、林业调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海岸带资源调查等领域,为国 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据悉,此项技术已经在更高性能航天高光谱成像仪的研制工作中得到应用,必将在持续推进我国航天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中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 “十二五”蛋白质研究关键技术与应用战略研讨会召开
    为交流国内外蛋白质研究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系统总结“十一五”我国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成就和存在问题,研讨“十二五”蛋白质组工程技术研究的发展目标,2010年6月4日,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在合肥组织召开了“蛋白质研究关键技术与应用战略研讨会”。   国家基因组研究南方中心赵国屏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施蕴瑜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徐涛所长、军科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杨晓明所长、华中科技大学骆清铭副校长等专家,以及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植生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南方医科大学、山东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2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马宏建副主任等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会上,有关专家围绕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蛋白质组学新技术新方法、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生物成像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及酶蛋白分子改构研发进展等领域的研究做了专题报告。会议围绕蛋白质组学“十二五”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点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十二五”将是蛋白质组学研究和应用发展的关键时期,围绕加速应用技术开发、支撑我国创新药物研究的产业化,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提升我国前沿生物技术研究的国际地位,构建研究开发平台、增强我国生物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三大目标,重点发展人类肝脏蛋白质组应用技术研究、重要膜蛋白质功能与药物靶标发现研究、蛋白质分离富集技术系统集成与应用开发、蛋白质组数据库建设与信息处理关键技术研究、重要蛋白质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及生物成像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研究等,抢占国际生物科技技术制高点,支撑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攻克重大疾病和传染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技术支持。
  • 科技部组织召开“蛋白质研究关键技术与应用战略研讨会”
    为交流国内外蛋白质研究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系统总结“十一五”我国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成就和存在问题,研讨“十二五”蛋白质组工程技术研究的发展目标,2010年6月4日,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在合肥组织召开了“蛋白质研究关键技术与应用战略研讨会”。 国家基因组研究南方中心赵国屏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施蕴瑜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徐涛所长、军科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杨晓明所长、华中科技大学骆清铭副校长等专家,以及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植生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南方医科大学、山东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2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马宏建副主任等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会上,有关专家围绕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蛋白质组学新技术新方法、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生物成像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及酶蛋白分子改构研发进展等领域的研究做了专题报告。会议围绕蛋白质组学“十二五”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点进行了充分的研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十二五”将是蛋白质组学研究和应用发展的关键时期,围绕加速应用技术开发、支撑我国创新药物研究的产业化,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提升我国前沿生物技术研究的国际地位,构建研究开发平台、增强我国生物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三大目标,重点发展人类肝脏蛋白质组应用技术研究、重要膜蛋白质功能与药物靶标发现研究、蛋白质分离富集技术系统集成与应用开发、蛋白质组数据库建设与信息处理关键技术研究、重要蛋白质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及生物成像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研究等,抢占国际生物科技技术制高点,支撑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攻克重大疾病和传染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技术支持。
  •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p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64号)、《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改革过渡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科发资〔2015〕423号)等文件要求,现将“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见附件)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征求意见时间为2018年1月19日至2018年2月2日,修改意见请于2月2日24点之前发至电子邮箱。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征求意见稿) /strong /p p   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重点解决我国食品源头污染严重、过程控制能力薄弱、监管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聚焦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化学致癌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生物毒素等重要危害物,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危害识别与毒性机制、食品原料中危害物迁移转化规律与安全控制机理等基础研究,为科学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有效强化过程控制、检验检测、监测评估、监管应急等四个方向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加快研发快速检测和非定向筛查技术及产品,大幅提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和装备国产化率,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全国统一的追溯预警体系和全链条的过程控制体系及国家食品安全大数据云平台,进一步完善监管应急技术体系 积极转化研究成果,针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食品安全应急保障、社会共治等重点领域,开展区域和产业链综合示范,为实现我国食品安全从“被动应对”向“主动保障”的转变,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推动食品相关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p p   本专项按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下设食品安全保障机理机制基础研究、食品安全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研发、食品安全关键技术转化集成和综合示范等三个任务。在2017年任务部署的基础上,2018年,计划从上述三个任务部署24个研究方向。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1 食品安全保障机理机制基础研究 /strong /span /p p strong   1.2.1保健食品风险评估及功能评价基础研究 /strong /p p    strong 研究内容: /strong 重点研究保健食品常用重点原料、糖类(单糖及其衍生物、白砂糖等)、蛋白质(酪蛋白、乳清蛋白等)、功能性油脂(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功能肽(小分子蛋白肽)等食品原料的基本特性,重点分析评价保健食品其原料中的高风险物质和监测识别技术方法 开展重点保健食品及其原料不同制备工艺产生(或导致)的安全风险评估和关键控制点体系研究,重点关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的原料加工、高效提取、分离、改性、纯化精制等关键技术(如色谱分离、膜过滤、物化改性等),分析和快速检测生产过程中农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细菌、致敏原等危险物质的浓缩和积累。全面完善现行保健食品功能评价的生物模型、人体试食试验中受试者的纳入标准、评价方法及人体试食评价规范,对缓解体力疲劳、改善睡眠等7种欠缺人体试食评价的功能方法进行重点研究并提出适宜的评价体系 开展保健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风险评价、管控与预警技术 建立个性化的风险预警模型,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行业的保健食品原料预警通道,研发危险因子识别及控制关键技术,显著提高原料制备工艺的可靠性、耐久性和安全性 开展基于计算毒理学的保健食品原料典型风险物质的毒性预测、验证和安全评价模型的基础研究 重点研究利用人源性细胞、组织芯片或者器官芯片等技术方法,开展保健食品及其原料中重要污染物质毒理体外评价模型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研究构建重点涵盖《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中存在风险隐患的保健食品内源性风险物质的基础毒理数据库 集成技术建立关键控制点和多个技术指标,试验性验证多种原料在保健食品产品中的功能性和产品综合产率。 /p p    strong 考核指标: /strong 重点研究评价涵盖典型保健功能类别的25-35种保健食品中关键原料(如银杏叶等)的主要内源性风险物质 完善提升8-10种常用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法的基础科学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出包括缓解体力疲劳、改善睡眠等3-5种目前尚欠缺保健食品人体试食试验的评价指标体系、技术操作规范 重点研究评价8-10种糖类、蛋白质、功能性油脂、功能肽等重要保健食品原料的主要风险物质,分别建立上述保健食品原料风险控制标志物不少于20种,风险物质监测识别技术方法不少于6种,高效精制分离及风险防控技术体系不少于3套,制定相关技术流程和标准不少于5件,建立原料加工过程的实时监测、风险诊断模型不少于3套,形成3套工艺规范和工艺数据库。构建5-8套基于计算毒理学的保健食品原料内源性风险物质的毒性预测、验证和安全评价模型,研究创建保健食品内源性风险物质基础毒理数据库1个,至少涵盖《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中的20-30种常用、重点原料,完善保健食品功能评价的基础模型(含动物、人体评价模型)及科学评价体系 构建并验证保健食品及其原料中重要污染物质毒理体外评价模型3-5种,关键共性技术5-8种,技术操作规范2-3套 依据建立的内源性风险物质的可控程度和风险级别,提出调整《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或安全性限定要求的政策建议,系统提升保健食品安全的科学评价方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12件,发表研究论文30-4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15篇)。 /p p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p p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p p    strong 1.4.1 食品加工条件对食品中外源安全危害物的影响与作用机理 /strong /p p    strong 研究内容: /strong 系统分析空肠弯曲杆菌等致病菌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生长增殖及产毒机制 针对我国主要低温预制食品和低温食品物流过程,研究嗜冷菌在低温下的生长规律及在不同食品中的发生规律,阐明嗜冷菌低温生长机制及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机制,为嗜冷菌的控制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 以典型致病菌和病毒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口感影响、营养物质稳定性等指标,建立含光敏剂制备、设备研制等内容的成套光动力消毒实施方案。系统研究光动力消毒过程中致病菌、病毒的杀灭机制,重点关注在单线态氧作用下,光敏剂与细菌病毒等危害因子、食品营养成分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消毒副产物等风险物质,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为新型光动力消毒杀菌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配套技术储备 阐明食品原料中残留的真菌毒素等其他有害物在加工过程中的转化规律与产物形式,研究不同加工方式对真菌毒素等外源有害物的减控机制。 /p p    strong 考核指标: /strong 明晰5-6种致病菌在5-6种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产生及减控机制 阐明嗜冷菌在8-10种低温存储食品中的发生规律,建立安全风险预测模型2-3个 阐明5-6种真菌毒素等在3-5种食品加工方式中的转化规律及减控机制 重点建立以姜黄素、叶绿素、竹红菌素等光敏剂为主的光动力灭菌方案,以及含灭菌配套激发光源系统1套 研究构建3-5种生食水产品科学灭菌的关键技术,开展2-3种光敏剂灭菌副产物主要成分的安全性评价及风险防控研究,构建光动力灭菌副产物安全评价模型1-2套,制定适宜于食品光动力消毒灭菌的技术操作规范2-3个 形成低温预制食品加工控制操作技术规范3-5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4项 发表研究论文50-6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30篇)。 /p p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p p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p p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参与或牵头,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2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 /strong /span /p p strong   2.2 检验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strong /p p strong   2.2.1.1 食品中重点危害物质高效识别和确证关键技术研究 /strong /p p    strong 研究内容: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综合分析食品中农兽药残留、过程污染物、添加剂残留以及非食用物质等重点危害物质情况,研究危害物质检测前处理新型材料和新技术 建立高分辨质谱为主的内外源性危害物质全谱识别技术,构建典型食品基质多级质谱数据库 开发基于保守性标志物的多谱联用定性定量综合检测技术 建立以核磁共振技术等为主的多谱识别技术和方法,实现食品混合体系中未知组分定性分析,以及保健食品效应物质(含非法添加药物、风险物质及功效物质)高通量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和应用。 /span /p p   考核指标: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开发食品中危害物质定量富集与净化前处理新型材料15-20种,全自动高通量前处理技术20-30种 建立食品中多类化学污染物高效确证技术40-50种,包括基于保守型标志物多谱联用定性定量综合检测技术30-40种 构建高分辨质谱为主包含5000种以上危害物质的全谱识别确证数据库 构建核磁共振为主(含红外、拉曼等)多谱识别技术不少于5种,包含不少于10类300种激素、非法添加药物等的数据库,其中核磁共振谱库容量不少于100种 保健食品高通量效应物质检测技术10-15种 申报食品补充检验方法5-10项,形成技术标准草案30-50项,所有技术成果在不少于10家省级食品安全监管检验检测机构得到应用,并取得验证报告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10件,发表研究论文40-5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20篇)。 /span /p p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p p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p p   有关说明:优先支持牵头过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具有良好工作基础的技术机构。 /p p    strong 2.2.1.2 食品中化学危害因子非定向筛查技术研究 /strong /p p   strong  研究内容: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针对复杂环境污染、食品贸易全球化、食品非法添加现状和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需要,研发适用于非定向筛查的食品危害物全回收技术,开发食品安全热点关注毒理学效应终点、质谱筛查分析及多源数据解析、组学、流行病学和信息收集技术相融合的化学危害物多维监测筛查技术。 /span /p p    strong 考核指标: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形成食品中多类化学污染物高效确证技术40-50种,构建质谱筛查数据库,至少覆盖8000种化合物 流行病学数据库,容量不少于3000条 建立数据处理系统,能够兼容主要质谱公司数据 致神经毒性、致癌、氧化损伤、核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等毒理学效应终点测试技术不少于5个,其中自主知识产权测试系统不少于2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8件,软件著作权3-5项,发表研究论文25-3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15篇)。 /span /p p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p p   拟支持项目数: 1-2项 /p p   有关说明:优先支持从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检测技术机构,具有良好工作基础的牵头单位。 /p p    strong 2.2.1.3 食品中生物性及放射性危害物高效识别与确证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 /strong /p p    strong 研究内容: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研发多类型食品中不同性质(种类)生物毒素、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的高特异性及高敏感性检测、监测与确证关键核心技术方法、仪器及标准,筛选鉴定出我国主要食源性寄生虫的诊断标识性分子,构建我国常见食源性病毒的数据库。 /span 研究新型树脂分离纯化方法,建立食品中I-131、Cs-134/137、Sr-90、Pu-239/240等放射性核素的同步鉴定体系,建立放射性核素监测数据库,形成放射性物质鉴定和检测技术,开展食源性放射性核素对我国居民的内照射风险监测和评估,并进行技术验证和应用。 /p p    strong 考核指标:建 /strong 立样品全自动高效制备技术30-50种,形成标准检测方法及其技术标准30-50项,开发新型树脂分离纯化方法,建立食品中I-131、Cs-134/137、Sr-90、Pu-239/240等放射性核素的同步鉴定体系5-10种,建立食品安全的放射性核素监测数据库,数据库容量GB级,形成放射性物质鉴定和检测技术,开展食源性放射性核素对我国居民的内照射风险评估,食品中放射性核素快速检测方法不少于10项,其灵敏度达10Bq/L 开发出通用高灵敏快速荧光检测技术和生物芯片检测技术30-50种,形成不同食品种类、不同病毒或寄生虫的标准检测方法及其技术标准30-50项,多类型食品中生物性毒素等生物性危害物质及放射性物质非靶向筛查确证技术10-20 种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10件,发表研究论文20-25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10篇)。 /p p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p p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p p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参与或牵头,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p p    strong 2.2.1.4 防范食品恐怖应急处置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strong /p p    strong 研究内容: /strong 针对食品中重要涉恐危害物的防范与处置需求,建立食品源恐怖危害物的特征解析、精确识别及溯源追踪技术并形成平台体系,重点开展基于特征标志物的涉恐食品溯源追踪关键技术和基于共性致/解毒机制的涉恐未知危害因子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快速发现及通量筛查技术 /span 研究,开展食品源恐怖威胁的特征解析及防范关键技术研究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发展现场样品处理、原位检测、医学救援应急处置关键技术及产品 /span 。 /p p    strong 考核指标: /strong 解析并阐明食品源恐怖威胁特征及关键环节,提出并制定应对方案1个 建立防范食品源恐怖威胁应急处置平台,建立现场应急处置监测检测关键技术方法10-15项,产品不少于5项 建立未知危害物的筛查确证关键技术平台(不少于10项技术),筛查鉴定对象不少于1000种 构建10种标志物谱和共性筛查技术5项。编制反恐应急技术指南3-5项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5件,发表研究论文20-3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10篇)。 /p p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p p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p p    strong 2.2.2.1 食品安全化学性污染物智能化快速检测技术及相关产品研发 /strong /p p    strong 研究内容: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以食品非法添加物、农药、兽药和类激素等典型化学污染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开发化学污染物识别、富集、净化的样品前处理材料,研发自动提取、浓缩净化、自动分离等样品绿色制备关键技术及其智能化设备 研究基于新型纳米材料、免疫生物识别等的多残留、高灵敏、高通量快速检测新技术 开发基于低场核磁共振、化学及生物传感、高灵敏荧光等技术的便携式、智能化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新设备。 /span /p p    strong 考核指标: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研发样品快速前处理新技术10-15种及其便携式产品4-5套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建立适宜于现场或便民的化学污染物快速检测新技术15-20种、便携式产品4-5套,实现便携式低场核磁共振、高灵敏度荧光等快速检测产品的国产化 快速检测技术和产品检测时间比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缩短50%以上,回收率大于80%, /span 灵敏度符合相关污染物限量标准要求 编制定快速检测方法标准草案15-20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5-20件,发表研究论文15-2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8篇)。 /p p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p p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p p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参与或牵头,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p p    strong 2.2.3.3 食品基体标准物质制备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国际互认 /strong /p p    strong 研究内容: /strong 梳理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中食品基体标准物质资源,研究制定我国食品基体标准物质发展计划 研究食品检测急需纯度标准物质,研究多特性、多含量水平的混合溶液和食品基体标准物质定值技术与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参数、不同含量水平的食品基体标准物质制备技术研究,达到国际计量体系和欧盟参比实验室等国际互认水平 研究提出多参数痕量水平食品基体标准物质评价技术规范 参加/组织国际比对或相关的能力验证,示范应用相关技术和产品,并通过国际互认,实现量值的溯源和国际等效,获得国际认可的国家核心测量能力。研制我国食品安全监测检测所需的稳定同位素标记标准品及食品放射性标准物质以及食品中内分泌干扰物等标准物质。 /p p    strong 考核指标: /strong 建立食品安全重要标准物质制备技术5-7种 研制谷物、蔬菜及制品、乳制品、特殊食品等食品基体中农药、含溴有机物、环境激素、植物激素、有害元素和形态等标准物质20-30种 参加/组织国际比对或相关能力验证,实现等效互认3-5项 建立典型食品基体标准物质定值和不确定度评估模型1-2套 形成技术规范3-5个。研制稳定同位素标记标准品及食品中放射性标准物质、食品中内分泌干扰物等标准物质20-30种。制定食品基体标准物质制备技术标准5-8项,食品基体标准物质评价技术规范1-3个 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6件 发表研究论文5-1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3篇)。 /p p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p p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p p   有关说明:优先支持标准物质研制体系通过国际同行或第三方质量体系评审,具有相关国际互认良好工作基础的单位。 /p p    strong 2.2.4 新型生物识别材料库的构建及其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strong /p p    strong 研究内容: /strong 针对食品安全典型危害物(非法添加物、重要细菌和病毒、生物毒素、农兽药、环境污染物等),研究高适应性重组抗体库构建技术、筛选技术、体外亲和力进化技术,构建亲和力强、高稳定性的抗体库,筛选高适应性食品安全危害物抗体 基于新型骨髓瘤工程细胞、流式细胞精准分选技术、微流控等筛选技术,开展新型单克隆抗体高通量筛选、制备技术研究,制备食品安全危害物超灵敏、高特异单克隆抗体 针对食品安全新发危害物,综合利用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技术,构建高质量抗体基因资源库,开展虚拟筛选等快速筛选及制备技术研究,实现新发危害物特异抗体的快速筛选与制备 应用核苷酸修饰以及生物信息学技术,构建亲和力强的大容量核酸适配体资源库,利用数字/单分子 PCR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建立核酸适配体快速筛选平台,获得一批高特异性或高广谱性的核酸适配体 以典型食品安全危害物如农药、激动剂类、大环内酯类等对象靶标,构建可识别污染物族或类的高效受体资源库,开展受体蛋白筛选与制备关键技术研究,筛选获得污染物的高亲和力受体。 /p p    strong 考核指标: /strong 发展具有高特异性或广谱性的食品危害物特异筛查识别元件,建立食品安全危害物高适应性抗体库、抗体基因资源库、大容量核酸适配体库和受体资源库等生物识别材料库,制备食品安全危害物抗体不少于300 种、核酸适配体 15-20 种、受体 8-10 种,制备相关食品安全危害物检测试剂盒10-15种,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40件,发表研究论文不少于3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15篇)。 /p p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p p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p p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参与或牵头,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2.3 监测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strong /span /p p    strong 2.3.2.1 生鲜食品中混合污染物联合毒性效应评价及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strong /p p    strong 研究内容: /strong 以果蔬和畜禽等主要生鲜食品中近年来监测发现的残留杀虫和杀菌用农药、多类抗菌用兽药等化学物质形成的混合污染物为对象,研究建立基于毒性联合效应的广谱筛查与监测技术,实现混合污染物联合风险的高效识别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组学及毒理学等,开展典型残留农兽药及其代谢物等混合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探明联合效应互作规律 研究建立同类与跨类混合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效应评价技术方法,开展主要生鲜食品中农兽药混合污染物的安全性评价 研发联合风险评估整合模型,开展主要生鲜食品中典型农兽药混合污染物诱导的总风险概率评估 通过标准转化将部分技术及方法形成国家/行业标准,并在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制定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中得到实际应用。 /p p    strong 考核指标: /strong 构建生鲜食品中混合污染物联合毒性筛查与监测技术3-5种 摸清5-10种果蔬和畜禽等生鲜食品中20-25种典型农兽药等化学混合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效应规律 建立混合污染物的联合毒性评价方法5-8种,风险评估模型及方法3-5个,形成标准(草案)3-5项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10件 在国家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制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中应用技术方法5-10项 发表研究论文40-5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20篇)。 /p p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p p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p p    strong 2.3.2.2 食品污染物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strong /p p    strong 研究内容: /strong 研究食品污染物敏感效应靶点和剂量效应评估技术,研究基于替代毒理学测试方法和循证医学的危害物毒性识别方法及其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转化技术。开展不同类型污染物联合暴露的累积风险评估模型和技术研究。开发基于疾病负担等综合评价指标的化学物和微生物健康风险分级和定量风险评估模型,研究风险评估导向的国家食物消费参数模型和稀土元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长期低剂量暴露精准评估技术,开发食品污染物数据综合分析和快速风险评估技术平台,完成食品中典型污染物的系统风险评估。 /p p   strong  考核指标: /strong 建立经验证的替代毒理学测试方法3-4项并与动物模型验证形成标准草案,建立风险评估技术和模型7-8套 提出涵盖主要食物中典型污染物暴露表征的国家级数据库和评估参数2-3套 形成适用中国并且被国际接受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规范体系1套 构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综合技术平台和操作系统1套 提交污染物风险评估和安全管控科学报告4-5项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件,发表研究论文35-4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18篇)。 /p p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p p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p p    strong 2.3.3.2 进口新型食品接触材料检测与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strong /p p    strong 研究内容: /strong 开展进口食品接触材料中的新发安全因子侦测技术研究 开展进口离子交换树脂、薄壁金属容器、生物基包装、食品加工机械等食品接触材料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技术研究 开展新型进口厨具中危害物在工作工况下的迁移规律研究 开展进口食品接触材料经辐照后危害物的迁移规律研究 研究复杂供应链下食品接触材料有害物迁移动力学的规律 构建进口新型食品接触材料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p p    strong 考核指标: /strong 建立食品接触材料安全因子检测和筛查技术5-10种,筛查方法通量不少于100种 建立检测技术方法20-30项 揭示5-10种新型进口食品接触材料在供应链流转、工作工况或是辐照后危害物的迁移规律 构建进口食品接触材料安全风险定量评估模型2套 研究成果在5-8个重点口岸进行应用示范。起草国际标准制修订建议1-2项,起草国家标准制修订建议1-2项,提交进出口行业标准送审稿10-15项,申请发明专利8-10件,发表研究论文20-3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10篇)。 /p p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p p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p p   strong  2.3.4 食物过敏标识的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strong /p p    strong 研究内容: /strong 研制我国食物过敏临床诊断标准,基于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提出中国人群过敏食物标识清单,探索重要食物致敏原蛋白免疫交叉反应并测定其致敏性表位结构,研究食物致敏原致敏性多层次评价体系,重点研制稳定同位素标记多肽同位素稀释质谱技术等关键技术,升级食物致敏原检测确证技术,研发临床诊断和食品中致敏原检测的配套产品,研究我国食物致敏原标识相关的系列国家标准。 /p p    strong 考核指标: /strong 建立我国食物过敏临床诊断标准1项,构建人群食物过敏流行病学数据库2个,提出过敏食物标识清单,解析6-8种食物致敏原蛋白及其致敏性表位结构,构建食物致敏原致敏性多层次评价体系3-5套,建立8-10种食物致敏原检测的确证技术,开发食物过敏临床诊断和食品标识中致敏原检测的配套产品8-10种,修订过敏食物清单的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配套支撑技术标准3-5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0-15件(获得授权专利不少于4个),发表SCI论文30-40篇。 /p p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p p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p p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参与或牵头,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2.4 监管应急关键技术研究 /strong /span /p p    strong 2.4.1.1 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评价与智能化监督关键技术研究 /strong /p p    strong 研究内容: /strong 研究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评价原则与方法,研究基于风险分级评价结果并融合食品安全行政许可、日常监管、抽检监测、执法办案、举报投诉等相关数据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技术 基于风险分级评价结果和优先管理决策原则,研究建立适用于国家以及地方各级监管部门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监管指挥系统和食品安全法规标准现场监督检查与执法智能化移动终端,研发食品安全现场监督执法快速取证设备 针对互联网食品销售模式,研究互联网食品销售违法违规行为的智能化监测报警技术 利用物联网、纳米温控标签等监控技术研发网络销售食品变质信号模型与监测预警技术 综合利用相关风险分级技术和模型,建立基于风险分级评价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测机构、生产经营企业等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原则和指南,并在实际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落实应用。 /p p    strong 考核指标: /strong 建立食品安全综合多因素的多维关联性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评价指标体系不少于1种,分别建立食品以及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评价预警模型不少于4套,并对不少于40类(种)食品(包括食用农产品)、食品相关产品和食品添加剂及其企业进行评价预警 研发基于风险分级评价预警模型和优先管理决策原则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监管指挥调度系统不少于4个以及智能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抽检、法规标准现场监督检查执法移动终端不少于3套,研发食品安全现场监督执法快速取证设备不少于5套(包括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监管),在不少于2个国家级、8个省级、80个地市级或县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监管机构得到验证应用 建立互联网食品销售违法违规行为监测报警系统不少于1套,并在不少于4个省,每个省不少于8个市和15个县进行验证应用 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纳米温控标签等监控技术研发食品在不同场景下变质信号模型不少于5种,建立网络配送食品冷链监控平台1个,并在不少于4个省的8个市进行验证应用 形成监管技术规范不少于4个,制定食品以及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评价技术规范不少于3个,指南性文件不少于5个,发表研究论文不少于8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4篇)。 /p p   实施年限:2018-2022年 /p p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p p   有关说明:项目牵头申报单位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推荐,鼓励研究机构和检测机构联合申报。每个成员单位限推荐1项。 /p p    strong 2.4.1.2 食品安全检验在线质控系统研究 /strong /p p    strong 研究内容: /strong 筛选影响安全性检测和快速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研究建立复杂物质体系检测的质量控制与评价关键技术,构建食品安全实验室检验和现场快速检验的质量控制技术体系 开展有效的测量结果溯源和不确定度评估方法研究,建立科学的产品符合性判定准则,确保检测结论的可靠一致。研究食品安全检验资源管理、调配和检验方法技能强化关键控制和评价技术,研究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全程监控技术,研究检验结果在线比对与检验方法优化技术,研究快检方法筛查与质量再评估技术 建立实验室检验方法和快检方法评价指标体系与质控规范 开展快速检测技术的终端评价型转化和验证比对研究,针对风险监测和监督执法中重点快速检测方法进行评价。 /p p    strong 考核指标: /strong 建立适用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监督抽检与企业自检的食品安全实验室检验和现场快速检验综合质量在线控制系统各1套,建立适用于国家和省级食品安全实验室质量管理分析平台各1个,建立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价系统与量值溯源体系1套,在不少于1家国家级和10家省级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技术机构和30家食品安全检验机构得到验证性应用 研发快检方法现场使用的SOP以及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3 套,建立快验结果在线比对模型3套,建立国家级和省级食品安全快检结果汇总分析平台各1个,分别至少在3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抽检检验与管理机构以及50个现场快检站(室)得到验证性应用 建立快检方法评价与筛选模型3套,建立国家级快检方法评价筛选与管理平台1个,形成食品快速检测技术方法规范、使用管理指南2-3项,评价筛选食品安全补充检验方法50种、快速检测方法50-100种,在至少2个国家级食品安全快检管理或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技术机构得到验证应用,发表研究论文8-1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4篇)。 /p p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p p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p p   有关说明:项目牵头申报单位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推荐。每个成员单位限推荐1项。牵头申报单位应为具有实验室检验结果量值溯源、评价和质量控制能力的国家级技术机构。 /p p   strong  2.4.2.1 口岸食品安全控制与智能监控技术研究 /strong /p p    strong 研究内容: /strong 针对口岸食品存在的风险因子,系统开发口岸食品化学危害物的智能识别、分离及分析材料 开展境外过程风险关联标志组分捕捉模型研究 开展基于成像探测技术的口岸食品智能监测方法研究 研发进口特色食品有害因子快速侦测产品 开展口岸食品生物有害因子智能监控技术研究 开发口岸食品有害生物、毒素及危害物的非人工高效监控分选技术和设备。 /p p    strong 考核指标: /strong 研制口岸食品中化学和生物危害物的智能聚合物识别及分析材料不少于10种 建立基于食品风险标示组分的口岸监控方法5项以上 研发基于成像探测技术的食品智能监测方法1-2项 开发进口特色食品有害因子快速侦测方法不少于20项,相关产品不少于10种,并在3-5个口岸进行应用 建立生物危害因子的智能监控方法不少于5项 开发非人工食品有害生物、毒素及危害物监控分选设备1套 构建口岸食品的非人工高效通关模式1-2个 提交进出口行业标准送审稿5-10项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10件,发表研究论文20-3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10篇)。 /p p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p p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p p    strong 2.4.2.2 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溯源、预警、应急技术研究 /strong /p p   strong  研究内容: /strong 开发重要食品贸易国(地区)风险监控数据的汇聚和加工新技术,构建国家级食品风险信息云平台 开展进口食品安全风险的跨境溯源技术研究 开展基于灰色异构数据& quot 同质化& quot 转换的进口食品风险预警模型研究 开展进口食品安全风险的应急评估技术研究 开展适用于口岸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技术研究 研究建立基于全球定位技术和追溯码的进口食品追溯体系。 /p p    strong 考核指标: /strong 研究建立进出口国家级食品风险信息云平台1-2个,监控数据量不少于50万条 研究进口食品安全风险跨境溯源、预警技术2-3套,至少在2个建有区域性追溯体系的地区进行示范应用 建立风险应急评估系统1套 开发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数据库1个,并在3-5个重点口岸进行应用 建立全球定位追溯体系1套 提交进出口行业标准送审稿10-20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10-15件,发表研究论文20-3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10篇)。 /p p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p p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p p   strong  2.4.3.1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及重大事件应急演练及应急保障决策系统研究 /strong /p p    strong 研究内容: /strong 针对食品安全突发及重大事件时间紧、任务重、影响大的特点,开展食品安全应急队伍、应急保障技术、装备、现场处置、应急处置的相关标准和整体解决方案研究 系统研发快速分析诊断新技术、新产品及智能化分析系统,研究快速筛查诊断产品的模块化方案,并可智能化拼接集成为成套装备 开展应急队伍、应急保障技术、装备、现场处置的相关标准和整体解决方案研究 研究食品安全舆情分级预警系统及可远程提供专家辅助决策的智能系统,并研究构建效率高、反应快的应急处置演练模型,研究食品安全突发及重大事件数字化应急预案,在此基础上组建指挥决策平台以及构建食品供应与安全保障可视化智能化应急指挥决策平台。实现快速及时准确地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并开展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食品供应体系全链条关键技术研究 重特大自然灾害救灾食品物资储备和协议储备能力体系研究 不同类型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食品供应体系综合风险指标研究 不同类型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食品供应体系综合风险防范技术研究,阐明不同类型重特大自然灾害救援食品安全保障机制。 /p p    strong 考核指标: /strong 构建食品安全应急指挥以及食品供应和安全保障可视化智能化决策平台1-2个 构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大数据平台1个,构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评价指标体系1套,构建各类食品安全演练模型3-5套 构建食品安全演练评估的模型2套 研发基于快速诊断与专家辅助分析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原因智能化分析系统2套、应急救治资源管理与指挥信息平台1个,研发医疗救治与原因分析演练模型2套 开发中毒与污染物质快速检测技术6-8种,研制装备4-6台(套),制定标准2-3项,初步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体验中心 建立不同类型重特大自然灾害(地震、洪涝、泥石流、雪灾等)应急食品供应体系综合风险评估指标方案5-7个 建立重特大自然灾害救灾食品物资储备和协议储备能力体系评估方案4-5个 建立不同类型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食品供应体系综合风险防范技术8-10种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8件(获得专利3-5件),发表研究论文15-2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8篇) 阐明不同类型重特大自然灾害救援食品安全保障机制。 /p p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p p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p p   有关说明:项目牵头申报单位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推荐,每个成员单位限推荐1项。本项目优先支持具有国家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工作基础的技术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参与。 /p p   strong  2.4.4.1 国家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全基因组数据库及溯源网络建设 /strong /p p    strong 研究内容: /strong 针对我国食品微生物污染事件频发的现状,以最常污染食品并具有我国地域和饮食特点的8种致病细菌(沙门氏菌、弯曲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椰毒假单胞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克罗诺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4种病毒(诺如病毒、甲肝病毒、戊肝病毒、星状病毒等)、5种真菌(黑曲霉、红曲霉、镰刀菌、青霉、黄曲霉等)为研究对象,对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食品中分离的三类致病微生物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三类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基因组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提炼,建立快速(如Spark的高性能计算)基于测序数据的微生物功能(如血清分型等)检测算法 研究三类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全基因组测序数据生成、质量控制和数据交换关键技术,探索不同类别致病微生物的基因组多态性特征标识物,并对致病基因、环境抗性基因、耐药基因、产毒基因、新功能基因等进行注释 构建不同保密水平访问权限受控的国家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全基因组序列数据库和溯源网络,并与现有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和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构建的国家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全基因组数据库实现实时无缝对接。 /p p    strong 考核指标: /strong 构建涵盖全国32个地区食品来源的国家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全基因组序列数据库3个,其中细菌不少于9000株、真菌不少于500株、病毒不少于500株,各地区食品来源菌株不少于300株 菌毒株分离的食品基质种类不少于60种,项目执行期间每年动态向库里新增菌毒株序列不少于2000条 建立重要致病微生物全基因组测序标准操作程序3-5套 建立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基因组多态性特征标识物关键分析技术3-5种 建立全国32个地区食品来源、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的国家级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污染溯源网络1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4件 发表研究论文50-6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25篇)。 /p p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p p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p p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参与或牵头,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p p    strong 2.4.4.2 食品监管微生物追踪技术与网络平台的建立 /strong /p p    strong 研究内容: /strong 从我国食品监管需求出发,针对食品微生物特点,开展食品来源微生物快速、高通量溯源与追踪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不同微生物溯源方法的技术要求,研究不同类型的溯源质控物质体系 结合食品监管工作中对不同食品种类、不同微生物溯源技术需求,依托国家食药总局监督抽检平台,建立适用于我国食品监管来源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溯源与追踪平台,满足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致病微生物污染源溯源,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科技水平。 /p p    strong 考核指标: /strong 建立依托国家食药总局监督抽检系统、由不少于10家食品监督抽检检验机构构成的一套食品微生物高通量、溯源与分析关键技术平台 建立不少于5种食品来源微生物的快速溯源追踪技术 建立不少于20种食品来源微生物溯源分析质控物质 依托国家食药总局监督抽检系统,形成针对不少于5种食源性微生物的食品监管微生物溯源追踪平台,并对近三年国家食药总局监督抽检系统从食品中分离的致病菌进行基因组测序、入库。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5件,发表研究论文30-5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15篇)。 /p p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p p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p p    strong 2.4.5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系统评估研究 /strong /p p    strong 研究内容: /strong 比较研究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标准组成、标准研制、标准审查、标准实施等技术方案 研究食品安全标准实施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及进口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和新食品原料的标准化管理机制以及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体系。对食品中污染物、真菌毒素、致病性微生物、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等食品安全通用标准再评估 对保健食品、粮油产品、罐藏食品等食品产品安全标准再评估,提出相关标准的修改建议。 /p p   开展食品安全检验方法标准体系构建研究,系统梳理风险监测、市场监督抽检及新发未知食品安全危害因素所需的检验需求,建立与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措施相配套的检验方法体系 开展食品安全标准宣传培训模式和机制研究,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形成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指标体系。 /p p    strong 考核指标: /strong 研究提出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与审查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1套 提出6-1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食品标准体系比较研究报告 提出食品安全标准实施成本与健康、经济效益分析模型3-5套 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研究报告2-3项。提出主要食品中食品污染物、真菌毒素、致病性微生物、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等共1000项以上标准再评估报告。建立食品安全检验方法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及标准体系框架,建立检验方法标准验证评价模式5套。研发互联网+食品安全标准培训与解答系统2套。提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稿及修订编制说明6-8项,发表研究论文10-2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5篇)。 /p p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p p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p p    strong 2.4.6 食品安全大数据关键技术研究 /strong /p p    strong 研究内容: /strong 以促进我国主要食用农产品生产和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全链条安全为出发点,研究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食品安全企业自检、第三方检测、公共卫生健康监测、风险监测评估、监督管理、公共媒体、自媒体数据采集共享、分析挖掘和智能应用的相关核心技术,重点突破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采集与存储技术,研究多源数据融合、清洗、深度挖掘和数据可视化等分析关键技术,研发食品安全风险追踪与溯源、预测与预警、分析与决策等大数据应用与服务技术 研究自主可控的食品安全大数据加密与脱敏及相关信息安全技术,构建安全可信的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大数据中心及云服务平台。 /p p    strong 考核指标: /strong 研发支撑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的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15种,覆盖食品安全大数据采集、共享、分析挖掘、智能应用,及数据加密与脱敏等大数据应用与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实现食品安全分析可视化与监管智能化 提交智能化监管信息化支持集成技术1种,研究提炼3个典型食品安全监管大数据应用场景及其数据分析与应用模型 建立全链条食品安全风险发生发展各类影响因素大数据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系统1套,实现对5类以上食品安全风险智能化预警,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与事件处置决策系统1套 建立编码统一的食品安全风险追踪与溯源系统1套 建立食品安全(含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采集和智能化分析系统1套 示范建立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大数据中心及云服务平台1个 提出食品安全全链条大数据标准草案10项 获得软件著作权30件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件 发表研究论文3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15篇)。 /p p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p p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p p   有关说明:项目牵头申报单位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推荐。每个成员单位限推荐1项。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3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转化集成和综合示范 /strong /span /p p    strong 3.1 传统发酵食品加工过程内源性危害物控制技术的应用示范 /strong /p p    strong 研究内容: /strong 聚焦食品加工过程多元危害全程控制问题,以我国优势传统发酵食品为重点,基于诸如生物氨(胺)类,真菌毒素等内源生物与化学危害因子及其前体积累和调控的分子机制。 /p p   研究典型重要传统酿造食品产地特征鉴别技术 研发食品工业用发酵菌种特异性、转基因、抗性风险因子鉴定等安全性和过程控制技术手段,利用基于组学技术的微生物安全评价及原位理性改造的方法,系统建立典型工业发酵菌种安全评价标准和高通量筛选方法。研究集成群体微生物相互作用和定向调控、安全食品微生物高通量筛选、生产菌株抗性风险因子原位消除、危害物定向干扰阻断、特异酶制剂消除等关键共性技术,实现固态发酵过程生物与化学危害物的消减及其生产应用示范,酱油、黄酒、料酒等传统发酵食品加工过程内源性危害物形成与积累动态调控机制应用示范 创新食品添加剂与酶制剂产品的发酵全过程安全性评价体系与产品质量安全性评价体系,实现传统发酵食品非天然添加剂的生物替代制造。在酱油、黄酒、料酒、固态发酵酒精饮料和豆瓣酱等多个产品实现过程内源性危害物形成与控制标准化示范应用。 /p p    strong 考核指标: /strong 针对酒精饮料、酱油、料酒和豆瓣酱等易发生高风险的大宗传统发酵食品加工过程产生的内源性危害物等,形成发酵食品加工过程危害控制标准体系5-8套 在5-10个规模以上传统发酵食品加工及相关企业中进行应用示范,使得加工产生的典型危害物积累量降低50%以上 完成食品工业用发酵菌种(原位)安全选育、食品添加剂与酶制剂产品的安全与质量评价技术标准规范3-4个 建立3种以上典型发酵食品产地特征技术手段,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并在3家以上生产企业实现产业化示范。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3-5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12件,发表研究论文10-15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5篇)。 /p p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p p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p p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参与或牵头,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鼓励其他资金渠道投入。 /p p    strong 3.2 乳与乳制品加工靶向物质危害控制技术集成应用示范 /strong /p p    strong 研究内容: /strong 研究超高压、陶瓷膜等非热处理加工技术对乳制品加工中活性羰基化合物及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形成的抑制,建立低热处理活性羰基化合物及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控制技术 研究不同特性蛋白酶对乳源致敏蛋白的水解特异性及其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确定低致敏原乳制品生产所需的酶制剂和工艺参数 研究原料乳中耐药微生物的分布及耐药情况 研究原料乳中嗜冷菌种类的分布、蛋白酶和脂肪酶的产酶水平和耐热性,以耐热性脂肪酶、蛋白酶及菌体为指标,建立乳制品中耐药微生物和嗜冷菌及其代谢物全程控制技术 用代谢组学研究乳制品真实属性并应用于产地鉴别及品质控制 研究乳制品中非法添加物、抗生素、农药、兽药残留、真菌和细菌毒素、生物胺等食源性危害物的快速检测技术,建立乳制品中食源性危害物的在线监控技术 研究热反应香精、色素等乳品加工加工、存储及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建立热反应体系添加剂安全应用示范。 /p p    strong 考核指标: /strong 建立非热处理乳与乳制品的加工控制技术1-3种 建立乳制品中耐药微生物及嗜冷菌的全程控制技术1-2种 建立乳与乳制品中食源性危害物的在线监控技术1-2种 开发低致敏原乳制品产品1-3种 构建3-5套天然食品香精、色素添加剂安全风险评价体系 建立3-5条应用示范生产线进行工艺验证并实现工业化生产建成对乳与乳制品的安全质量全程控制生产示范线1-2条,危害物积累量降低50%以上 实现对乳与乳制品的全程控制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10件,建立国家行业标准及相关规程4-6项,发表研究论文10-15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5篇)。 /p p   支持年限:2018年-2022年 /p p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p p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牵头申报,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鼓励其他资金渠道投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申报要求 /strong /p p   1.原则上要求针对相应项目的研究内容进行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如无特殊说明,每个项目下设的课题数不超过6个,每个项目所含单位总数不超过12个。 /p p   2.对于拟支持项目数为1-2 个的指南方向,原则上该方向只立1 个项目,仅在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下,可同时支持2 个项目,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 /p p   3.本专项要求申报单位和项目(课题)负责人必须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承诺各领域项目产生的所有科学数据无条件、按期递交到科技部指定的平台,在本专项约定的条件下对本专项各个承担单位,乃至今后面向所有的科技工作者和公众开放共享。申报本专项则视为同意本条款。如不在商定的期限内履行数据递交,则由专项责令整改,拒绝整改者,则由专项追回项目资金,并予以通报。 /p p   4.本专项所涉食品安全关键技术转化集成和综合示范类项目的实施和管理须严格遵守国家食品安全创新工程相关规定。 /p p   5.鼓励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国际前沿理论和技术。 /p
  • “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专项2022年项目申报指南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科发资〔2017〕152号)等文件要求,现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2年3月28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重点专项的凝练布局和任务部署已经战略咨询和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咨询评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研究审议,并报国务院批准实施。本次征求意见重点针对指南方向提出的目标指标和相关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先进性等方面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专家,根据征求意见情况,修改完善项目申报指南。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将不再反馈和回复。相关意见建议请于3月28日24点之前发至相应电子邮箱。联系邮箱:sfs_zyhjc@most.cn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2022年3月21日“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专项 2022 年项目申报指南 “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专项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需求,聚焦社会发展和二氧化碳难减排行业关键技术突破,综合提升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研发能力。到“十四五”末 时,使我国在该领域技术研发总体上取得重要突破,并与其他领域重点专项形成互补,为我国二氧化碳 2030 年前碳达峰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提供技术储备,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技术贡献和系统解决方案。 2022 年,本专项立足碳达峰碳中和问题的复杂性和迫切性,跨领域综合交叉形成重大科技创新,拟重点解决其他重点专项难以统筹考虑的碳中和共性支撑技术研究示范、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工艺技术与示范、面向碳中和的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创新与研发、面向碳中和的创新体系与全球气候治理技术等关键问题原则/要求, 围绕面向碳中和的脱碳模型构建与决策支持系统、面向碳交易检测和监测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新型二氧化碳捕集、化学利用、区域封存安全性评价、生物质负排放技术、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钢铁行业的富氢气体还原冶炼、钢-化联产技术、水泥行业耦合碳捕集利用封存流程再造技术、碳中和的前沿和颠覆性技术、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监测、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与创新支撑体系、碳中和进程重大治理策略、全球气候治理关键问题与应对等方向,按照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示范应用,拟支持 17 个研究方向。 同一指南方向下,除特殊说明外,原则上只支持 1 项(青年科学家 1项目除外),仅在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时, 可同时支持 2 项,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 本重点专项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青年科学家项目除外)。项目实施周期 3-4 年。一般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 5 个,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 10 家,项目设 1 名负责人,每个课题设 1 名负责人;青年科学家项目不再下设课题, 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 3 家,项目设 1 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年龄要求,男性应为 1984 年 1 月 1 日以后出生,女性应为 1982 年 1 月 1 日以后出生。 本专项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需推动研究成果 转化应用和支持专项数据共享。 1. 碳中和共性支撑技术研发示范 1.1 面向碳中和的脱碳模型构建与决策支持系统 研究内容:提出基于全国分城市/行业详细排放清单的地区与 行业减排进程与成效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和数据采集体系,构建碳达峰碳中和脱碳成本模型,并实现应用示范;针对重点控排企业,开发融合多源数据和基于先进算法的分布式企业碳排放数据智能核查信息管理系统,形成碳排放的监管动态监测预警系统;研究数据驱动的碳中和转型路径与关键不确定性评估方法,建成国家碳中和决策支撑系统;集成上述研究成果,在典型区域和城市开展系统的落地示范。 考核指标:研发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与成效监测评估的技术方法及指标体系 1 套;构建多维度的脱碳成本模型,并实现示 23 范应用;研发分布式企业碳排放数据采集与核证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1 套,并被政府管理部门采用;完成国家碳中和决策支持系统,具 备“平战结合”的全域管控与决策支持能力,系统应急响应时间小 于 6 小时,并被政府管理部门采用,集成以上系统在典型区域和城市示范应用。 1.2 面向碳交易检测和监测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代表性排放源和产业技术的升级迭代,开展以二氧化碳为主体的持续检测,获得具有产业和技术特征的排放因子集,形成面向碳交易的系列碳排放核算的国家标准;针对国家、省 市与工业园区碳排放复杂性和随机性,研究车载走航二氧化碳、甲烷及其碳 13(13C)的同位素在线监测技术,实现典型区域二氧化碳、甲烷浓度分布以及高浓度区域碳来源监测;研发无人机超光谱温室气体遥感监测设备和反演算法,实现对目标区域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多时段米级分辨率水平空间分布遥测,构建融合实测信息的高分辨率大气垂直分布先验廓线数据库;突破红外多波段下高精度、高覆盖率、高时空分辨的多源超光谱卫星温室气体(二氧化 碳、甲烷等)联合反演技术,形成典型区域碳排放的点-线-面-区 域全方位监测解决方案,发展区域和工业园区碳排放快速精准核算方法。考核指标:构建代表性行业持续检测体系,形成代表性排放行业排放因子集,形成 8-10 项面向碳交易的碳排放核算国家标准, 较现有方法精度提高 10%以上;监测体系中,二氧化碳测量范围: 380~1000ppm,二氧化碳测量精度 0.1ppm,δ13C-二氧化碳测量精度 1‰,甲烷测量范围:0~100ppm;甲烷测量精度 1ppb+5‰,δ13C-4 甲烷测量精度 1‰;无人机超光谱遥测设备,10ppm~100ppm 空间探测分辨率≤10 米,单格点探测时间分辨率≤10 秒;通过卫星的联合反演算法中,获取每日覆盖率30%,分辨率为 2 公里×2 公里的甲 烷 、二氧化碳浓度数据集,形成区域和工业园区碳排放快速精准核算方法体系。 1.3 新型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发和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新型相变吸收剂、非水溶剂吸收剂、复合吸收 剂等二代溶剂吸收法碳捕集技术和高效固体吸附法碳捕集技术,开展关键材料的设计、宏量制备和生产技术研究,开展示范工程设计、 建设和运行;研发用于直接空气捕集的新型吸收剂/吸附新材料, 开发强化吸收/吸附分离的技术和样机,完成技术验证;研发二氧 化碳捕集-转化一体化的可行途径,开发吸附-催化多功能新材料, 建立集成工艺,优化过程参数,形成与典型排放源紧密结合的新型碳减排集成方案,完成技术验证。 考核指标:形成新型吸收法碳捕集关键技术,建设和运行万吨 级示范线 1 套,二氧化碳捕集率大于 90%,能耗小于 2.2 吉焦尔(GJ) /吨二氧化碳;形成吸附法碳捕集关键技术,二氧化碳捕集率大于 90%,能耗小于 2.1 吉焦尔(GJ)/吨二氧化碳,并建设和运行万吨级示范线;研发并验证具备大规模推广潜力的直接空气捕集技术 1 项,创制百吨级样机并实现稳定运行;建立百吨级二氧化碳捕集- 转化一体化验证装置 1 套,二氧化碳捕集率大于 90%,转化率大于 90%。1.4 二氧化碳高值化化学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 研究内容:开展二氧化碳高效化学转化合成高附加值化学品研5 究,构建高活性、高选择性以及高稳定性的反应体系;探明二氧化 碳高效合成醇酯类化学键断裂重构规律及表界面微观反应机理,阐 明提高碳-氧双键活化的关键因素和传递反应耦合强化机制;探索新型可再生能源驱动的二氧化碳高效利用新途径,实现低成本、规 模化应用的技术突破。 考核指标:开发构建新型高效二氧化碳化学转化装置 2-3 套, 建设和运行十万吨级示范 1-2 套,二氧化碳利用率大于 90%,产物选择性大于 80%,完成新型二氧化碳光电催化转化关键技术验证, 并具备较好的经济效益。 1.5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风险监测、评价与控制技术集成示范 研究内容:面向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估和安全需求,解决地质封存二氧化碳潜力、泄漏和力学稳定性等问题。开展主要盆地 -重点区块的封存潜力评估,深化场地与各行业集中排放源的动态 匹配分析;深化二氧化碳在地层及井简内的迁移机制及泄漏规律研 究,研发封存过程大规模高效数值模拟软件;开发集成陆上地质封 存安全系统。 考核指标:形成我国区域与行业封存潜力的评估报告和图集; 完成实际场地千万网格非均质模型高效计算软件及陆上封存安全 评价方法 1 套;形成陆上二氧化碳封存安全监测系统 1 套,地表空气二氧化碳质量分数遥测量程 20000ppm 浓度、误差小于读数的 2%, 浅层水溶解二氧化碳质量分数监测量程 30000ppm 浓度、误差小于 读数的 2%(20~300 米深度区间),深层水溶解二氧化碳质量分数 监测量程 60000ppm 浓度、误差小于读数的 2%(1500~2000 米深度 区间),上述评价、模拟和监测技术需要通过规模万吨级以上、深度大于 1500 米的现场试验进行检验。 1.6 碳负排放的生物质综合精炼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农林生物质废弃物体量大、种类复杂和资源化利用率低等问题,开展生物质超微结构解译,建立典型农林生物质结构信息数据库,研究生物质微观结构、区域化学、键合机制在不同预处理环境下的时空演变规律与应答机制;研究纤维素酶解过程调控技术及基于纤维素糖利用的连续发酵技术,开展基于微生物集群效应的生物膜催化体系研究,降低发酵周期,提高总糖利用效率,开发面向木质纤维素成分的发酵强化与连续化技术;研究木质素组分的高效改性技术和选择性催化解聚的反应规律,开发木质素分离提取及高值材料化利用技术,实现传统生物炼制废弃物木质素的工业示范应用;研究生物质完全拆解系列生物基工业原料产品关键技术与装备,建立生物质利用高效可持续的碳负排放集成示范。 考核指标:建成百吨级秸秆高效预处理示范装置,实现高品质木质素与棕纤维的高效分离,木质素得率≥60%,纯度≥90%(残糖 <3%,灰份<5%),混合糖得率≥80%;形成生物质完全拆解单宁、 纤维素、木质素、糖、糖醛酸、糠醛、氨基酸、微生物肥等系列生物基产品成套关键技术,生物质原料干物质利用率 100%;建立生物质综合精炼的万吨级示范线 1-2 条,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1.7 分布式生物质光热转化制氢或合成气 研究内容:发展利用太阳能全裂解生物质制氢气或合成气的方 法,建立全套太阳能光热生物质转化的集光吸热连续反应装置。具体内容包括:发展高效的多种来源生物质的预处理方法,高收率低 能耗获得能用于太阳能光热转化的混合糖液;开发混合糖液光热转 67 化的光催化剂,将混合糖液全裂解转化为氢气或合成气,并探究糖类碳-氢和碳-碳健的断裂机理和光催化剂表界面微观反应机理。开发太阳能分光谱利用技术,研究高光透性的流动式反应器,建立集光吸热的太阳能光热连续反应系统,实现大规模的糖液全裂解转化制氢气或合成气的工艺流程。 考核指标:形成成套分布式生物质光热转化制氢或合成气技术, 建立集光吸热的太阳能光热连续反应系统,日处理混合糖 50 公斤, 实现连续稳定运行时间大于 200 小时。按混合糖计算,当目标产物为氢气时,每吨混合糖的氢气产量不低于 80 公斤;当产物为氢气 和一氧化碳时,每吨混合糖的氢气和一氧化碳产量分别不低于 30 公斤和 550 公斤。2. 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工艺技术与示范 2.1 富氢气体及氢气直接还原技术研发与示范研究内容:针对直接还原-电炉熔分短流程低碳炼铁技术体系 需突破的关键科技问题,研究富氢气体及氢气还原铁矿粘结机理与过程强化规律,研究直接还原竖炉氧化球团技术、竖炉直接还原技术和流化床直接还原技术、高能效电炉生产技术及装备,开发气基竖炉和流化床直接还原成套工艺及装备,开展工程示范。 考核指标:发展铁矿气基直接还原过程强化技术,形成 1-2 项 气基直接还原铁(DRI)成套关键技术与装备;建成不低于 50 万吨 DRI/年富氢气体竖炉直接还原生产线,DRI 金属化率>92%,富氢气体消耗折合能耗不高于 11 吉焦尔(GJ)/吨-DRI,二氧化碳排放不 高于 0.7 吨/吨-DRI,完成竖炉直接还原-电炉熔分成套技术示范。 建成 1 万吨 DRI/年流化床氢气直接还原示范装置,DRI 金属化率>8 92%,氢气消耗折合能耗不高于 10.5 吉焦尔(GJ)/吨-DRI。 2.2 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气体发酵技术研发与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钢铁行业尾气,针对将二氧化碳、氢气混合气体生物发酵法转化为乙醇等有机化学品实现工业化应用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针对不同气体组分的气体净化技术,研究不同氢气比例对二氧化碳生物发酵过程转化的影响规律,研究二氧化碳、氢气混合气体高效生物发酵关键工艺参数控制技术,研究气体发酵-蒸馏耦合膜系统技术,研究高效气液传质发酵反应器装备; 研究发酵菌体蛋白高值化利用技术,开发二氧化碳气体发酵制乙醇成套系统集成工艺技术,开展万吨级二氧化碳发酵制乙醇工业化示 范。考核指标:开展二氧化碳、氢气混合气体发酵制乙醇中试规模试验,二氧化碳利用率≥60%,氢气利用率≥75%,乙醇选择性≥80%, 实现连续稳定运行时间大于 200 小时,二氧化碳综合减排不少于 2 吨/吨乙醇,单级发酵乙醇浓度不小于 20 克/升;开发气液强化传质及高效发酵技术,形成 1-2 项成套发酵关键技术装备;形成二氧化碳生物发酵制乙醇集成工艺技术路线;建成万吨级二氧化碳发酵制乙醇工业化示范装置。 2.3 钢厂尾气制乙醇技术及 20 万吨工业示范 研究内容:研发钢厂尾气(焦炉气、转炉气、高炉气)为原料的甲醇制乙醇技术,实现钢厂尾气的高价值环保转化利用。具体内容包括:特定结构高性能二甲醚羰基化催化剂的可控合成;高性能乙酸甲酯加氢催化剂的开发;催化剂放大制备及对催化剂性能的影 响,以满足长期运行的需要;研究两步反应串接及一氧化碳、氢气循环利用工艺,有效解决工业化过程中反应热的撤离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完成不小于 20 万吨/年规模钢厂尾气制乙醇技术的工业示范。 考核指标:研制开发甲醇制乙醇技术高效催化剂,二甲醚羰基化催化剂单程寿命一年以上(>8000 小时),乙酸甲酯时空产量≥ 0.45/小时,乙酸甲酯选择性≥99%;研制开发高效乙酸甲酯加氢催 化剂,乙酸甲酯单程转化率≥90%,乙醇总选择性≥98%(相对于理 论值),催化剂寿命≥1 年;编制不小于 20 万吨/年规模的钢厂尾气制乙醇技术工业示范装置工艺包,并实现装置投产和运行,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4 低钙高胶凝性硅酸盐水泥熟料制备关键技术与低碳水泥生产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水泥行业碳中和迫切需求,以减低水泥生产中石灰石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目标,研究直接减少石灰石用量的低钙高胶凝性熟料新型物相体系设计与亚稳态结构调控,建立物相形成热动力学模型,形成高胶凝性新型熟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替代原料/被替代原料间的物理化学耦合效应及调控机制,开发典型富钙固废大比例替代石灰石关键技术与装备,形成熟料矿相调控及其品质与环境安全保障等综合技术体系。构建全流程低排放、低环境负荷的低碳水泥新体系及其评价技术体系,并实现规模化生产 与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低钙高胶凝性熟料体系石灰石用量较传统硅酸盐水 泥熟料降低 15%以上;富钙固废替代石灰石的比例不低于 30%。熟料28 天抗压强度不低于 58 兆帕,制备的 42.5 等级通用硅酸盐水 9泥的熟料系数不高于0.75。熟料二氧化碳排放减少 150 公斤/吨以 上,水泥二氧化碳排放减少 25%以上。编制相关标准(草案)3 项, 成果在 3 条不低于 3000 吨熟料/天规模化生产与应用示范。 3. 面向碳中和的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创新与研发 3.1 二氧化碳光/电催化前沿新材料与新技术试验验证 研究内容:研发用于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转化的新型催化剂材料和气体扩散电极,建立低成本、规模化催化剂合成和电极制备技 术;开展先进原位波谱表征技术,探究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过程中催化剂的演化过程和电极反应动力学;建立二氧化碳电还原制备高 附加值化学品的试验验证。研发新型高效稳定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 材料,构建新型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验证器件。设计构建高效光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全器件,并评估其实际运行稳定性等参数。 考核指标: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研发高效、稳定运行时长≥ 1000 小时的催化剂材料和气体扩散电极;揭示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过程中催化剂演化过程和电极反应动力学;实现电催化二氧化碳还 原制备高值化学品的试验验证,产物选择性≥80%,能量转换效率 ≥50%。研发新型稳定高效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材料 1-2 种;揭示 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转化机制;实现太阳能到燃料转化效率≥3%。 开发新型高效光电极材料和电催化剂材料 2-3 种;构建高效光电催 化二氧化碳还原全器件,实现太阳能到燃料转化效率≥5%;揭示光电催化过程中光生电荷分离和传输机制及光电极材料和助催化剂协同工作机制。3.2 变革性高能量密度、低成本水系液流电池储能技术 研究内容:在碳中和背景下,面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 10系统对电化学储能技术的重大需求,探索开发高安全、低成本、高能量密度液流电池新体系,构建以无机多电子转移电对为活性物质的电化学储能新过程,研究水系多电子转移体系电化学反应机制, 电解液中离子的输运机制和规律;离子跨膜输运机制及关键膜材料的选择与设计,电解液稳定调控机制等。突破高选择性、低成本离 子传导膜、高活性电极、高稳定性电解液制备技术,高功率密度单体电堆设计和集成技术,开发新一代高能量密度、低成本液流电池新体系,开展 100 千瓦级系统示范,推动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考核指标:研究探索新一代高能量密度、低成本多电子转移的液流电池新体系,阐明多电子转移体系电化学反应机制。突破其关 键材料和电堆的规模放大技术,推动示范应用。新体系液流电池单 电池在 80 毫安/平方厘米恒流充放电条件下,能量效率≥85%,能 量密度≥200 瓦时/升。 3.3 面向碳中和相关的颠覆性技术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 研究内容: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 开展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监测、源头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可再生能 源与传统化石能源化工衔接、能源和工业流程低/零碳改造等颠覆性技术研究;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与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融合颠覆性技术研究;开展氢能、光伏、核能等清洁能源替代颠覆性技术研究;石油基产业向可循环生物基产业转型的 颠覆性技术研究;碳基产业替代产品颠覆性技术研究;其他方向具有颠覆性特征的技术探索等。 有关说明:通过评审,拟部署前沿颠覆性技术 5-10 项青年科 11学家项目。6. 面向碳中和的创新体系与全球气候治理关键技术研究6.1 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与创新支撑体系研究 研究内容:面向 2060 年碳中和目标,研究关键行业和产业发 展的低碳/零碳技术需求,形成碳中和关键技术发展评估与预测方 法体系、行业领域数据库和综合分析评估模型;围绕电力、非电能源、工业、建筑、交通、负排放技术、系统集成优化等大类技术领 域,根据技术发展状况与趋势研究提出近中远期部署重点和实施路 径;研究重点技术路线的中长期跨系统影响,提出高精度产业部署 路径和高分辨率空间布局;编制和更新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围绕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的实施,研究提出面向技术、行业和产业 等多维度协同推进碳中和技术发展的创新体系方案。 考核指标:形成关键行业碳中和技术评估预测方法学 5-8 套, 技术数据库 5-8 套,综合评估模型 1 套;形成 5-8 个行业领域碳中 和技术路线图和总体技术路线图一套;3-5 个重点产业碳中和部署 路径和空间布局方案;提出推进碳中和创新体系方案 1 套。 6.2 我国碳中和进程重大治理策略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分析气候变化科学进展、国际政策及碳中和进程对我国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环境治理和经济社会的综合影响, 定量评估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碳边境调节措施、国际贸易与全球产业链中的碳排放标准等对我国相关产业与经济发展、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的影响,研究技术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系统评估我国绿色 低碳技术推广应用面临的行业性和区域性政策瓶颈,模拟研究技术创新政策、产业发展政策、财税金融政策、环境经济政策等对协同 12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效果及综合影响,研究提出政策优化方案;统筹发展和低碳关系,开发面向行业和区域碳达峰碳中和进展评估体系,引导行业和区域稳健推进;针对重点行业和区域开展协同碳达 峰碳中和与环境质量改善的技术路径识别和综合方案模拟研究。 考核指标:形成国际气候政策及碳中和进程对我国综合影响评估模型 1 套;形成 5-8 个重点行业受碳边境调节措施和产业链排放标准影响等评估和应对策略;提出绿色低碳技术发展政策评估体系 1 套及相关政策建议 4-6 套;形成碳达峰碳中和进展评估体系并应用于 5-8 个行业和区域;形成碳达峰碳中和与环境质量改善协同的模型 1 套。 6.3 全球气候治理关键问题与应对研究 研究内容:开展全球碳中和进程下气候治理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提出我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策略;围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与航空海运等国际组织与碳中和相关的谈判议题开展综合影响研 究并提出中国方案;研究以贸易、航运、制造业分包与来料加工等 跨境业务为基础的气候治理国际合作新路径,形成以碳中和目标与经济发展深度结合的合作机制;开展对主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气候、创新动向与合作需求研究,形成有针对性的双多边合作策略;开展进程与重大脱碳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机遇研究。 考核指标:提出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多双边气候合作战略、低碳和脱碳技术创新与产业机遇、技术合作与贸易、参与气候变化谈判策略等重大问题的策略方案 15 套。
  • 广东省开展农产品重金属检测及安全评价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公共监测中心等单位开展的农产品重金属检测及安全评价关键技术研究,系统创建了农产品重金属总量及其形态的高效快速检测方法;研制了一系列多套重金属总量和形态检测仪器及前处理设备;在此基础上全面开展了广东省农产品重金属污染风险科学性评估,实现了检测技术方法创新、仪器设备产品创新与安全评价应用创新。成果主要亮点1.率先应用振转耦合自动前处理提取技术和整体色谱柱流速梯度形态分离技术,建立了基于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仪和形态分析仪的10项检测方法,涵盖12种形态砷、5种形态硒、4种形态汞和3种形态锑等。突破了重金属价态分离差的难题,灵敏度提高了10倍,为开展基于重金属不同形态毒性的风险评估提供了精准技术手段。2.创建多孔碳/石英电热蒸发样品导入技术,原子阱基体干扰消除技术和灯内紫外在线高效消解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10个系列的高效重金属前处理及检测设备。突破传统酸碱消解效率低及快速测定基质干扰大的瓶颈,实现了直接固体进样,检测时间由8~10h缩短到10min左右。3.应用建立的新型检测技术和研发的高效仪器设备,检测广东省18个地市7279个样点的农产品重金属,基于获得的数据,通过对广东省农产品重金属全面系统的Monte-Carlo暴露风险评估及土壤-农产品-动物体系内的迁移和形态转化机制解析,回答了农田重金属超标而种出的农产品不一定超标的原因,提出标准制修订建议和污染物控制措施,指导安全种植、引导科学认知。主要完成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公共监测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深圳市易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员王旭、毛雪飞、耿安静、陈岩、王富华钱永忠、李伟、王敏、朱海、钟振芳
  • 北大召开仪器创制与关键技术研发基金项目总结交流会
    近日,“北京大学仪器创制与关键技术研发基金项目(一期)”总结交流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   2009年,北京大学成立了“北京大学仪器创制与关键技术研发中心”,并设立“仪器创制与关键技术研发基金”,中心成立的目的在于整合全校科研力量,加强仪器自主研制,搭建公共技术平台,促进研发成果转化,服务学校科研活动。截至目前,通过集中申报与评审,基金已支持两期仪器及技术研发项目共15项,基金支持的项目已产出多项技术专利,部分项目已成功试制出仪器样机或获得重大项目支持,进入成果转化阶段。   会上,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部长张新祥教授首先介绍了“北京大学仪器创制与关键技术研发中心”成立的背景和一年多来的建设情况。他谈到,充分发挥北京大学科研优势,突出学科综合特色,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整合相关领域内的科研力量,并在这一过程中探索高等学校开展仪器创制与关键技术研发工作的模式及后续的成果转移方式和渠道,是中心建设和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本次总结交流会的主要目的是展示项目成果,总结建设经验,凝练发展思路,开拓北京大学仪器创新新局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分析化学学科主任庄乾坤表示,基金委仪器研发专项主要侧重考量申报项目的原创性,重点支持能够填补国内空白的,能够对新概念、新理论具有显著验证价值的仪器创新研发,近年来,支持的力度始终保持稳定增长。同时,他希望北京大学充分利用基础研究和学科综合的优势,在仪器的原始创新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科技部条财司条件处处长孙增奇介绍了国家层面对仪器创新工作的总体思路。他谈到,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一直是我国科技工作的纲领和指南,而科学仪器的研发创新工作也始终是科技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过去的十几年间,我国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尚未建立起成熟的自主创新体制 科学仪器购置比例大,自主研发比例小 国内仪器生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 大量创新工作仍停留在模仿阶段,原始创新能力不足 缺乏相关学科和领域的高端人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十二五”规划中,针对科技创新,要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完善创新体系、体制建设 推动企业、产业联盟建设,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实现国产高精尖仪器的产业化 推动国产仪器的示范和应用 带动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   会上,首批获得“仪器创制与关键技术研发基金”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此后,与会专家就项目和仪器创新工作进行了热烈研讨。
  • 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项目汇总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食品安全关键技术”课题共资助28个项目,其中与分析测试相关的课题20个(请参见下表)。截至本文发稿之日,这20个课题中共有9个已通过相关部门验收(本文根据已公布信息整理而成,如某课题已通过验收,但未对外公布,则不在本文统计之列)。 表1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资助课题情况 课题 编号 项目/课题名称 课题牵头承担单位 课题负责人 资助金额(万) 是否验收 验收时间 1 化学污染物暴露评估技术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吴永宁 已验收 2009.12 2 农药及内分泌干扰物的复合效应评估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彭双清 3 抗生素残留引起细菌耐药性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 沈建忠 4 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王运浩 5 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王竹天 180 已验收 2009.11 6 食品包装材料检测与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 天津市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王利兵 已验收 2009.7.24 7 食品新资源与功能食品的安全利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李 宁 8 农药与兽药残留确证检测技术研究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储晓刚 已验收 2009.11 9 化学残留物检测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开发 军事医学科学院 高志贤 10 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检测技术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赵云峰 已验收 2009.11 11 食品中有害残留集成检测设备的研究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陈志锋 12 残留标示物高通量表征关键技术研究 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黄志强 已验收 2009.7.24 13 食品中微生物高通量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曹际娟 已验收 2008.10.13 14 食品中病原生物芯片检测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开发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汪琳 15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溯源与预警技术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刘秀梅 16 食品污染溯源技术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魏益民 已验收 2009.6.28 18 粮油、蔬果等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浙江大学 朱 诚 19 动物产品兽药残留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四川大学 王红宁 20 重要食品安全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张志强 27 重大活动中食品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及示范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邵 兵 已验收 2009.6   备注:1. 课题是否验收情况截至本文发稿之日 2. 本表根据已公布的信息整理而成,如某课题已通过验收,但未对外公布,则不在统计之列 3. 本表仅列举仅列举“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项目中分析测试相关课题情况。 以下是部分课题情况:   课题1:化学污染物暴露评估技术研究   该课题根据第4次中国总膳食研究,按12个省获得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和氯丙醇、丙烯酰胺、二恶英的膳食暴露的点评估国家数据,通过国家环境保护部向联合国提交了我国履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公约成效评估的基础数据。   该课题建立了膳食暴露评估用的食物消费量数据库和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数据库,以CAC编码系统与代码为基础,建立了中国食品的分类和编码系统,补充完善了CAC编码系统中加工食品编码的不足使之适合于中国的食品分类,在中国食品编码与国际接轨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建立了膳食暴露评估用的食物消费量数据库和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数据库。……【详细】   课题5: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研究   该课题以食品添加剂的风险评估作为切入点,与国家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重点在添加剂管理所需的各项基础性研究内容上,在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新品种审批和安全性评价、食品添加剂相关标准管理工作中逐步探讨科学合理的评价原则和模式,编制了我国食品添加剂的风险评估指南,并建立了食品添加剂毒理学资料数据库。   在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效果评价、使用管理、质量规格、检测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极大推动了我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详细】   课题6:食品包装材料检测与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   该课题进行了PFOA和PFOS等动物毒理学试验,对食品新型包装材料和改性包装材料进行了安全性评价 建立了食品包装材料中酞酸酯、烷基酚、氟化有机物、氯化有机物、脂肪酸酰胺类、有机锡等有害物质的色谱和间接ELISA检测方法 提出了食品包装材料中20种重要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限量值建议。……【详细】   课题8:农药与兽药残留确证检测技术研究   该课题在大量农兽药及其代谢物残留分析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先进设备处理样品和精准的检测手段,达到痕量级和超痕量级农兽药残留确证检测水准 该课题还在样品净化处理、检测质量控制、残留设备研发及应用方面取得进展,首次成功研制了一台集食品样品均质、过滤、氮吹浓缩、定容、凝胶渗透和固相萃取、浓缩等功能于一体的自动化、高通量样品前处理设备,该系统能够一次性连续处理样品16个,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详细】   课题10: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检测技术研究   该课题建立的食品中溴代二噁英(PBDD/Fs)的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以及海产品中砷元素形态和汞元素形态的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等方法,在检测限、准确度、精密度等技术指标方面满足国内外该领域分析技术要求。   课题组研发的AF-610D原子荧光光谱仪、AF-610D2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具备元素形态和总量测定的功能,其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产品的研制成功,将为我国卫生等有关部门开展砷、汞、硒等金属元素形态及砷、汞、硒、铅、镉等11种元素总量测定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目前该设备已进行产业化转化,形成了商业仪器。……【详细】   课题12:残留标示物高通量表征关键技术研究   该课题研究集成多柱、多模式分离与色质联用技术,建立了代谢组学高通量表征技术平台,实现了从依赖生物NMR谱图表征技术向色-质高通量表征技术的过渡,弥补NMR 的动态范围有限、难以同时测定生物体系中共存的浓度相差较大的代谢产物等缺陷 开发了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的色谱峰匹配软件和全二维谱图对比软件 阐明模式毒物-镰刀菌毒素与植物交互作用的代谢产物通路,筛选、分离对小麦赤霉病菌和镰刀菌具有高度特异性及亲和力的抗体-抗真菌蛋白融合蛋白基因3个,获得转基因小麦株系9个,筛选获得抗镰刀菌株系4个 发现玉米赤霉烯醇在动物体内代谢的残留标示物1个。……【详细】   课题13:食品中微生物高通量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该课题研制出了ATP生物发光法微生物快速检测试剂盒,解决了食品微生物从多目标菌一次复合增菌、一次提取核酸、多目标菌一次同时检测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难题,在食品微生物检测的节能、节时、节力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打破了以往实验室检测试剂被国外公司“牵着鼻子走”的垄断现象,节约了30%的检测成本,缩短了30%的检测周期。……【详细】   课题16:食品污染溯源技术研究   课题组利用统计分析和信息技术,结合溯源对象的产业链过程分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富有特色的和具有知识产权的食用农产品及污染物溯源技术体系。   通过该技术课题的实施,在食用农产品产地溯源研究方面,建立了牛羊肉的同位素指纹、矿物元素指纹溯源技术和溯源数据库,以及茶叶产地的近红外光谱指纹溯源技术 在大型动物个体溯源方面,建立了牛、羊、猪个体虹膜识别与溯源技术以及猪个体的DNA指纹识别与溯源技术 在电子标签溯源方面,建立了包括食品分类技术、食品代码技术、条码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标签技术、网络技术为一体的食用农产品全程电子标签溯源技术体系,并在上述技术开发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原产地溯源、污染物溯源、大型动物个体溯源和电子标签溯源的食品污染溯源系统与查询平台。……【详细】   课题27:重大活动中食品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及示范   通过该课题的实施,建立了能与国际接轨的食源性“兴奋剂”检测技术 形成了一批能用于现场快速检测的检测试剂并组装成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在北京奥运会、青岛奥帆赛和汶川地震灾区得到了应用 开发出首都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和进口食品安全电子预警系统,并在奥运保障和日常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奥运会的成功示范应用,建立和完善了卫生监测、快速检测、远程在线监控等科学技术为支撑的八大监管手段。……【详细】   (本文根据网络媒体相关信息整理而成,可能存在某些遗漏或不妥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邮箱:yangdd#instrument.com.cn (发送邮件时请将#换成@))
  • 第三届中国国际新药创制关键技术研讨会即将在京举行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的开局之年,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未来我国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承载着艰巨而伟大的历史使命。制药业是生物医药产业重中之重,抢占和攻克制约我国药物创新和产业化过程中许多亟需解决的瓶颈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等关键技术,是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技术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所在。为此,在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将再度联袂GE(中国)医疗集团拟定于2011年4月8-10日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中国国际新药创制关键技术研讨会(Key Tech'2011)”。   本届研讨会着重围绕全球和我国新药创制关键技术发展趋势、策略和措施的热点问题,以及新药创制关键技术最新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动态,邀请政府主管部门有关领导,以及国际、国内各有关领域顶级技术权威,做精辟分析和互动交流。   会议时间、地点与日程安排   1、时间:2011年4月8日全天报到,4月9-10日正式会议   2、地点:北京稻香湖景酒店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清路往西10公里,TEL:(010)58718888、58710288   3、日程安排 时 间 会 议 内 容 4月8日(星期五) 报到注册、入住 Label-Free用户技术交流会 4月9日(星期六) 开幕式 2011新药创制关键技术研讨会 欢迎晚宴 4月10日(星期日) 2011新药创制关键技术研讨会 互动交流   会议主要内容与嘉宾   4月9日(周六) 09:30 - 12:00 AM 牡丹多功能厅   9:30-10:00 开幕式   我国新药创制关键技术进展及“十二五”发展策略与措施   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主任、卫生部科教司司长 何维   完善我国新药审评批机制,鼓励新药创制,促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司司长 张伟   10:00-12:00 主题报告   10:00-10:40 与重大疾病相关的蛋白质结构、功能以及创新药物的关键技术研究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饶子和教授   10:40-10:55 茶休   10:55-11:25 GE生命科学---促进全球创新药物研发和生产   Darby Nigel,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LS - GE Healthcare   11:25-12:00 肿瘤抗体药物的产业化发展进展   抗体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郭亚军研究员   12:00-13:15 午餐   4月9日(周六) PM 13:30 - 17:30 牡丹多功能厅   13:30-14:05 肿瘤治疗药物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 詹启敏教授   14:05-14:40 我国新药研发与产业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副所长 杜冠华研究员   14:40-15:15 肿瘤血管新靶分子的发现及抗体药物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阎锡蕴教授   15:15-15:30 茶休   15:30-16:05 中国抗体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进展    北京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白先宏   16:05-16:40 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    中美奥达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生产总监 孙雷博士   16:40-17:15 应用生物反应器进行乙型脑炎灭活疫苗的工业化生产    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高军高级工程师   17:15-17:45 神经炎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新药研究    Head, Neuroimmunology DPU, GSK R&D China 卢宏韬   17:45-18:00 互动交流   18:30-20:00 欢迎晚宴   4月10日(周日) 09:30 - 12:00 AM 牡丹多功能厅   09:30-10:05 天然产物组合生物合成   武汉大学药学院组合生物合成与新药发现重点实验室 孙宇辉教授   10:05-10:40 An integrative application of Biacore and ITC in early drug discovery   现代(后基因组)药物开发中生物物理应用研究   诺华(美国)生物医学研究院分析科学部生物物理及光谱学实验室负责人 周劲博士   10:40-10:50 茶休   10:50-11:25 复方中药抗艾滋病毒的关键技术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李泽琳教授   11:25-12:00 干血点(DBS)检测在临床前研究的应用   Walter King R&D Leader, LS consumables - GE Healthcare   12:00-13:15 午餐   4月10日(周日) 13:30 - 17:30 PM 牡丹多功能厅   13:30-14:05 人工血液代用品研制中的关键技术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首席科学家 苏志国研究员   14:05-14:40 聚合物纳米胶束体内输运过程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与多肽药物实验室副主任 梁伟研究员   14:40-15:15 核酸药物的合成和修饰关键技术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核酸技术实验室主任 梁子才教授   15:15-15:30 茶休   15:30-16:05 利用心肌干细胞进行药物毒性筛选    GE Healthcare 产品市场经理 王冬   16:05-16:40 有效开发生物制药新产品   GE Healthcare Fast Trak 生命科学中心经理 隋礼丽   16:40-17:15 抗药性抗体(免疫原性)检测的新方法   Stefan Lofas,Principal Scientist - GE Healthcare   17:15-17:30 互动交流   参会对象   热忱欢迎国际、国内生物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大学、科技开发公司、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药研发服务机构,以及医药科技产业园区、大学科技园、药物孵化基地等相关机构专业技术骨干和负责人踊跃报名。   参会费用   本次会议参会代表须缴纳会务费1800元/人(《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杂志理事单位免费,单位组团参会可优惠),包括会务费、资料费等。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请在确定报名后将会务费汇至如下指定帐户:   户 名:北京华创阳光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开户行:工行北京鼓楼分理处   帐 号:0200003209006832105   联系办法   联系办法   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电 话:(010)51665863-879\801\870或(010)64011361(直线)   联系人:秦璇、姚宝莹、黄敏   传 真:(010)64014452或51665863-828   E-mail: forum@pharmtec.org.cn   http://www.pharmtec.org.cn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网)   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二0一一年三月十二日 附件:报名回执表.doc
  • 我国秸秆生物气化关键技术取得进展
    我国在秸秆生物气化技术方面取得进展,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这项由北京化工大学科研团队攻关的技术既可解决大量秸秆露天焚烧导致的大气污染和交通安全问题,又可生产清洁可再生能源。   北京化工大学李秀金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进行了10多年的研究。针对秸秆木质纤维素含量较高、不易被厌氧菌消化、厌氧发酵产气量低、经济效益差问题,他们发明了一种常温、固态化学预处理技术,利用该技术在厌氧发酵前,对秸秆进行快速化学处理,预先把秸秆转化成易于消化的“食料”,可使秸秆的产气量提高50%至120%,为秸秆的规模化生物气化提供了前提条件。此外,针对秸秆的密度小、体积大、不具有流动性以及传热传质效果差等问题,他们研制出一种新型反应器。该反应器采用组合式强化搅拌系统,可实现机械化进出料和自动化高效搅拌。
  • “药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日前,科技部组织召开“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验收会,“药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专家组验收。   “药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是“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共同启动的“药品安全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作为组织部门的首个国家支撑计划项目。   科技部专家组在听取项目执行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对项目的组织管理情况、项目任务和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审核验收。并对项目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评价。   该项目分7个课题,涉及从药品的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生产规范、检验技术、质量标准、用药规范到不良反应监测等药品生命周期的各关键环节,围绕药品安全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培养了一批药品安全监管专业技术人才,并取得了以下四项成果:一是药物非临床安全评价技术的建立 二是药品的质量控制与安全性研究 三是GCP、GMP关键技术研究 四是安全用药监测研究与预警技术系统的研究。
  • “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名单公示
    近日,科技部公示了“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拟进入审核环节的2016年度项目信息,其中41个项目名列在内,涉及光谱、原位检测、痕量金属分析等多项深海检测技术研发,获得中央财政经费共计12.21亿元,项目实施周期为4-4.5年。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科技部、财政部关于改革过渡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科发资[2015]423号)等文件要求,现将“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拟进入审核环节的2016年度项目信息进行公示。 通知原文如下:  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安排进行公示的通知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牵头 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中央财 政经费 (万元)项目实施周期(年)12016YFC0300100全海深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锌银电池研究河南新太行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田伟龙10004.522016YFC0300200全海深高能量密度锂电池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朱刚10004.532016YFC0300300全海深潜水器声学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朱敏33574.542016YFC0300400全海深机械手研制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张奇峰9954.552016YFC0300500全海深海底水体和沉积物气密取样装置研制浙江大学吴世军10004.562016YFC0300600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体设计、集成与海试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叶聪363224.572016YFC0300700全海深无人潜水器(ARV)研制上海交通大学葛彤84434.582016YFC0300800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ARV)研制与海试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徐会希94074.592016YFC0300900大型深海超高压模拟试验装置四川航空工业川西机器有限责任公司蒋磊37244.5102016YFC0301000一万一千米载人潜水器水面支持保障系统研制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张福民33174.5112016YFC0301100长航程水下滑翔机研制与海试应用天津大学王延辉23004.5122016YFC0301200可组网模块化长航程水下滑翔机研制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俞建成22004.5132016YFC0301300自主变形仿生柔体潜水器研制西北工业大学潘光8014142016YFC0301400基于数据驱动技术和智慧型复合材料的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研发中国海洋大学何波10004152016YFC0301500圆碟形水下滑翔机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大连海事大学王天霖3104162016YFC0301600基于升力原理的深海高速潜水器研发与试验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刘开周10004172016YFC0301700深海爬游混合型无人潜水器研制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陈虹10004182016YFC0301800面向深海地球物理科学研究的新型磁震传感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李芳10004192016YFC0301900激光多普勒深海热液流速测量系统研制及应用安徽大学俞本立6814202016YFC0302000基于深海潜器平台的海底底质精细结构原位探测器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冯海泓3324212016YFC0302100深海热液化学场多光谱联合原位综合探测系统中国海洋大学郑荣儿10004222016YFC0302200基于载人潜水器的深海原位多参数化学传感器研制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赵月霞4974232016YFC0302300深海高精度痕量金属与溶解气体分析系统研制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杜梦然10004242016YFC0302400深海生物数字化原位观测记录系统上海大学屠大维5954252016YFC0302500深海生物功能基因原位检测与传感系统研制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王勇10004262016YFC0302600基于载人潜水器的深海通用配套技术规范化海上试验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周玉斌8074.5272016YFC0302700饱和潜水系统自航式高压逃生艇和外循式环控设备研制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洪力云35464.5282016YFC0302800大直径随钻测井系统装备研制与示范作业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杨锦舟25004.5292016YFC0302900海洋浮式平台工程设计一体化集成系统软件上海利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华祥15264.5302016YFC0303000深水油气近海底重磁高精度探测关键技术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陈洁10004.5312016YFC0303100深水双船拖曳式海洋电磁勘探系统研发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余平10004.5322016YFC0303200适用于深海深地层地震拖缆高速率高可靠数据传输关键技术及通用平台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宋克柱4724.5332016YFC0303300极地冷海钻井关键技术研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侯绪田10004.5342016YFC0303400新型极地冰区半潜式钻井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滕瑶10004.5352016YFC0303500随钻电磁波高速率传输技术研究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刘西恩10004.5362016YFC0303600新型深水多功能干树半潜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中海油研究总院粟京10004.5372016YFC0303700基于深水功能舱的全智能新一代水下生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段梦兰6864.5382016YFC0303800超深水多用途柔性管的研制与示范威海纳川管材有限公司沈义俊10004.5392016YFC0303900近海底高精度水合物探测技术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温明明30004.5402016YFC0304000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技术和工艺中海油研究总院陈伟50004.5412016YFC0304100深海多金属结核采矿试验工程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李向阳143004.5   公示时间为2016年6月22日至2016年6月26日。对于公示内容有异议者,请于公示期内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书面材料,个人提交的材料请署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单位提交的材料请加盖所在单位公章。  联系人:孙清、钱洪宝  联系电话:010-58884871/4877  传真:010-58884870  电子邮件:sunqing@acca21.org.cn qhb@acca21.org.cn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2016年6月22日
  • 我国开展能源计量标准关键技术研究
    我国正在对建筑供热、太阳能光伏电池等涉及节能减排的若干能源计量标准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这些能源计量技术是实现节能增效的基本保证。   据介绍,要实现节能减排,首先要准确掌握能源生产、输送、交接、使用各环节的真实数据。目前,我国一些用能领域的能源计量关键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建筑供热、太阳能电池、高压电能和油品等计量关键技术急需研究并建立相应的计量标准装置。   建筑供热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我国急需研制建立高准确度、大口径热能表检定标准装置及热能量值传递体系,这将能使供热热能节约5% 我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90%以上出口,由于尚未取得国际互认的计量标准,出口产品需要到国外检测和认证,因此需要建立相关计量标准及量值溯源体系,促进产业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目前我国高压电能计量存在诸多问题,采用原创性电磁式方法研制高压电能现场校准装置和计量检定装置能从根本上解决高压电能计量问题,预计每年可以节省互感器的耗能1亿千瓦时。   为此,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正在开展热水热量、太阳能光伏电池、高压电能等能源计量标准关键技术研究,并推广相关的检测技术,提升对相关领域能源的计量水平。据了解,该项目完成后,我国将建立实物计量标准装置6套,建立现场校准装置8套,形成多项计量检测能力。
  • 综述:可变冷光阑红外探测器研究进展和关键技术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高红外变焦光学系统的性能,兼顾其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的要求,基于可变冷光阑技术的制冷型变F数红外探测器需求迫切。相较于传统的红外变焦光学系统,变F数红外变焦光学系统可在大视场和小视场切换时保持分辨率和灵敏度的平衡,提高光学系统的孔径利用率,进而缩小光学系统的径向尺寸,有利于红外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提升和小型化设计。昆明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对变F数与变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概述了国内外在可变冷光阑红外探测器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主流技术路线的关键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相关研究内容以“可变冷光阑红外探测器研究进展和关键技术分析”为题发表在《红外技术》期刊上。变焦和变F数的关系变焦光学系统的理论依据:光学系统的焦距是一项重要的设计指标,其关系到系统的视场角、空间分辨率等关键性能。变F数与变焦的关系:为了理清变焦与变F数的关系,首先对传统的红外变焦系统进行分析。传统变焦系统中,探测器的F数是固定不变的,而光学系统(为方便讨论,将冷屏作为光学系统的一部分)的F数则分以下几种情况:① 假设系统在最长焦距时入瞳尺寸与物镜尺寸相等:该种情况下,光学系统的F数由最长焦距和物镜尺寸的比值决定,此时冷屏开口即为系统的孔径光阑。在系统由最长焦距切换到短焦状态时,孔径光阑及其尺寸均保持不变,入瞳由原来占满整个物镜逐步等比例缩小。由F数的公式可知,此时光学系统的F数保持不变。如图1所示,探测器的F数固定不变,为F/3,在长焦窄视场时,通光孔径被完全利用,见图中浅蓝色部分;当系统切换至短焦大视场状态时,通光孔径大幅减小,见图1中深蓝色部分。图1 传统变焦红外光学系统的孔径利用率示意图② 假设系统在最短焦距时入瞳尺寸与物镜尺寸相等:该种情况下,系统的F数由最短焦距和物镜尺寸的比值决定。在系统由短焦向长焦切换时,由于物镜尺寸固定,孔径光阑不再是冷屏开口,物镜边框成为了新的孔径光阑,也就是说此时虽然焦距在变大,但是入瞳直径保持不变,使得光学系统的F数逐步增加,并大于探测器的F数,造成冷屏效率的下降。如图2所示,光学系统的F数为F/6,探测器的F数为F/3,光学系统的F数大于探测器,光学系统自身产生的红外辐射大量的进入焦平面,大幅增加系统的NETD,干扰成像。图2 25%冷屏效率系统的辐射示意图实际的变焦光学系统设计时,往往是上述两种情况的平衡,通常不会只考虑某一个状态的性能。而对于变F数光学系统来说,在设计时保证系统在各个焦距下的孔径光阑均为探测器冷光阑,则当系统由长焦变换到短焦时,通过等比例增大冷光阑尺寸,可保证入瞳尺寸保持不变,通光孔径被充分利用,如图3所示。图3 变F数红外光学系统的孔径利用率示意图当系统由短焦变为长焦时,变F数光学系统可以通过等比例减小探测器冷光阑开口尺寸,使得探测器的F数变大,从而保持100%的冷屏效率,避免系统自身的杂散辐射进入焦平面,如图4所示。图4 100%冷屏效率系统的辐射示意图变焦光学系统可兼顾大视场搜索目标和极小视场识别目标的需求,但是由于探测器的F数固定不变,因此要么不能充分利用通光孔径,要么引入大量杂散辐射,不能达到最佳的成像质量。而变F数光学系统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因此理论上,凡是红外变焦光学系统应用的场合,变F数光学系统均可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变冷光阑红外探测器的研究进展可变冷光阑的优势可变冷光阑红外探测器技术是目前实现变F数红外系统的重要技术路线。相对于温阑来说,其具有以下几个优势:F数调节范围大且可连续调节。为了解决温阑自身及反射的杂散辐射对成像的影响问题,通常做成球面温阑,这使得F数调节范围小,通常只有两个F数可以选择,或者只能在某两个接近的F数之间进行调节,而可变冷光阑红外探测器可实现系统F数的连续可调,且调节范围较大。可降低系统的复杂度。在传统变焦光学系统中增加温阑设计,将大幅增加光学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而采用可变冷光阑红外探测器,只需针对探测器杜瓦封装结构进行设计和装配,可大幅降低系统的复杂度。可提升系统的灵敏度。长春光机所的常松涛等人研究了球面温阑对中波640×512(15 μm)红外探测器的NETD的影响,假设球面温阑的温度为20℃,球面温阑的发射率为0.01,当温阑发生0.5℃的温度变化时,温阑引入的NETD达到3.6 mK,虽然引入的NETD很小,但也接近目前探测器本身的NETD。而采用可变冷光阑探测器的方法,引入的NETD可进一步降低。可变冷光阑红外探测器的研究进展国外研究进展:美国弹道导弹防御局(BMDO)在2000年为高空观测系统(HALO)进行更新时设计了一个双波段红外分光系统。如图5所示,该系统在中波和长波的焦平面前端分别设置滤光片转盘,每个转盘上可放置5片不同带通的滤光片以及一片用于背景测试的空白片。美国OKSI公司的Nahum Gat等人先后开发了两套中继光学系统,如图6所示。2013年Nahum Gat等人提出了与杜瓦集成封装的内置式可变冷光阑结构,该结构相较于外置可变冷光阑结构来说结构紧凑,如图7所示。2014年,雷神公司的Jeffrey和Eric等人在Nahum Gat的基础上改进了刀片虹膜式的可变冷光阑结构,其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雷神公司的第三代前视红外系统是可变冷光阑探测器技术的集大成者。其冷光阑结构如图9所示。此外,雷神公司将中长双波段探测器芯片、双F数可变冷光阑、制冷机、制冷机驱动电路、成像控制电路、冷光阑控制电路等均集成为一个前视红外系统,该系统的体积和重量相对于第二代长波标准先进杜瓦组件(SADA Ⅱ)来说反而更小。包含中长双波段探测器芯片、双F数可变冷光阑、制冷机、成像控制电路、冷光控制电路等均在内的第三代前视红外系统的组成以及实物如图10所示。图5 HALO的双色红外系统图6 带可变冷光阑的真空密封结构和外置可变光阑与滤光片转盘的集成结构图7 刀片虹膜式可变冷光阑图8 双稳态螺线管驱动的可变冷光阑示意图图9 雷神公司可变冷光阑杜瓦俯视图图10 第三代前视红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及系统的实物图国内研究进展:国内对基于可变冷光阑的变F数红外探测器研究较少。上海技物所于2001年发明了一种带可变冷光阑功能的用于红外探测器芯片中测的杜瓦(如图11所示),上海技物所的可变冷光阑结构用于芯片的中测筛选,对结构的小型化以及制冷时间、制冷量的要求不高,因此不适合正式的红外探测器。2014年长春光机所发明了一种与滤光片转盘相似的可变光阑机构(如图12所示)。在光学系统设计方面,613所于2017年设计了可以匹配不同F数探测器的中波大视场光学系统;中电科11所于2022年设计了F/2和F/4可调的变F数光学系统。图11 用于中测杜瓦的可变冷光阑图12 可变式的固定光阑目前国内对于可变冷光阑红外探测器的研究较少,相关产品不够成熟;国外也只有美国雷神公司对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目前产品已进行小批量试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对比,可以发现雷神公司采用的与杜瓦集成封装的内置式可变冷光阑是实现变F数红外探测器的可行的技术路线。该技术路线有如下几点优势:1)集成度高:针对640×480(20 μm)的芯片封装,雷神公司的探测器体积和重量甚至还略小于SADA II探测器;2)可靠性高:可变冷光阑在制冷状态下可进行1万次的开合运动,在非制冷状态下可进行10万次的开合运动;3)功耗低:由于可变冷光阑机构与杜瓦进行集成封装,无需单独为其再配备制冷机,因此功耗不大于75 W,且常温降温时间小于10 min;4)响应时间快:虽然雷神的报道中没有明确说明F数的切换时间,但是根据其使用的压电电机的特性,F数的切换时间可满足光学系统视场切换时间的要求。可变冷光阑红外探测器的关键技术采用刀片虹膜式的可变冷光阑结构,并将其与杜瓦进行集成封装,存在以下关键技术:1)可变冷光阑杜瓦的整体设计技术可变冷光阑杜瓦与传统的固定光阑杜瓦在设计上有很大的不同,需从整体设计上来保证功能的实现。主要需考虑整体结构设计、光阑片的设计、驱动方式的选择、结构的温度控制、整体装配集成、小型化以及可靠性等多方面的技术。2)可变冷光阑精密装配技术可变冷光阑涉及到光阑片的精密装调、驱动电机的隔热装配以及整体结构的精密封装等装配步骤,由于其结构比传统冷屏结构复杂得多,且存在运动部件,其装配更加困难。而光阑片的装配精度关系到运动机构的长期可靠性以及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同时影响驱动功率的大小;而驱动电机的装配精度关系到光阑片的受力均匀性以及温控效果;整体结构的装配精度关系到成像的质量。因此需从设计和工艺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保证其装配精度及长期可靠性。3)微型电机设计和制造技术对于可变冷光阑来说,压电陶瓷电机是一种比较适合的驱动方式。压电陶瓷电机单位体积下的力矩较大,没有电磁干扰,具有断电自锁功能。一方面,为了缩小可变冷光阑红外探测器的体积,压电陶瓷电机的体积必须很小,另一方面,光阑片的运动阻力要求压电电机的力矩不能过小。因此需通过电机结构设计优化、高性能压电陶瓷的制造、电机制造工艺的改进等多个方面实现小型化大力矩电机的研制,将杜瓦的体积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4)杜瓦热固耦合设计技术可变冷光阑由于引入了复杂的运动机构,冷头热质量大幅增加,因此,需从结构设计以及材料选择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和考虑,减小杜瓦热质量,解决快速制冷的问题。此外,可变冷光阑通过电机与杜瓦外壳热连接,需通过结构设计减小杜瓦的漏热。最后,光阑片之间通过叠加的方式互相贴合,热阻很大,需减小光阑片之间以及光阑片与冷屏之间的热阻,从而使光阑片温度降低至不影响焦平面成像的水平。5)可变冷光阑运动控制技术探测器的F数由冷光阑的开口尺寸决定,因此需精确控制冷光阑的运动,从而精确控制探测器的F数。压电陶瓷电机具有断电自锁的功能,即电机断电后可变冷光阑将立即停止运动,停在断电瞬间的位置,因此在控制方面只需要考虑可变冷光阑运动的反馈问题即可,这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小型化位置传感器,并结合可变冷光阑的结构设计,将传感器安装固定在合适的位置。6)光阑片表面镀膜技术光阑片表面需进行镀膜处理,膜层需满足摩擦系数小、耐磨以及反射率低3个条件。摩擦系数小可以减小光阑片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压电电机的力矩需求,有利于电机的小型化;耐磨性高则有利于可变冷光阑机构的可靠性,防止出现膜层脱落干扰成像的现象;反射率低则可以防止芯片的冷反射。结论这项研究从变焦和变F数的关系出发,阐述了变F数光学系统的优势。与传统的变焦光学系统相比,具有可变F数功能的变焦光学系统可兼顾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需求,提高系统的孔径利用率,有利于成像质量的提升和系统的小型化。对可变冷光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发现雷神公司的内置刀片虹膜式可变冷光阑是可行性高、性能优异的技术路线,并对该技术路线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可变冷光阑红外探测器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论文信息:http://hwjs.nvir.cn/cn/article/id/7222d189-ab24-490d-9bd9-98f665c31ed1
  • "千克"即将重新定义 福禄克为此提供关键技术
    p   1875年5月20日,17个国家共同签署了“米制公约”,该公约旨在协调统一当今世界范围内使用的测量系统,即国际单位制(SI)。公制系统是该协议使用的测量系统的基础,最先定义的两个参数是用于衡量长度的米和用于衡量质量的千克。依据“米制公约”,还建立了一个组织来管理和维护世界各地的此类标准,并于法国巴黎郊外创建了国际计量局(BIPM)。 /p p   我们将每年的这一天,5月20日,确定为世界计量日,在这一天,致力于计量科学的人们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为国际贸易和精密测量基础的测量系统对改善我们生活品质发挥的重要作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48a0506f-a44b-4ba3-89e6-0d3927708ef8.jpg" title=" 1_副本.jpg" / /p p   2018年国际计量日的主题是“国际单位制(SI)的量子化演进”,虽然长度和时间等测量单位已经发展为利用自然界的通用常数来更精确地进行定义,但自1875年以来,千克一直由铂和铱制成的圆柱形砝码来定义,即国际千克原器(IPK)或“一千克标准物”。 /p p   然而,现代世界对测量准确度和稳定度的要求需要对质量的全球标准有更精确的定义,最好是采用基于自然界常数的标准。而就在2018年,我们终于准备好了对千克进行重新定义的方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9bcd6d4d-b764-440c-9b41-4a90096e26a2.jpg" title=" 2_副本.jpg" / /p p   2018年,我们将对过去20年的最终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并对提案行审查,该提案将质量单位与科学家使用的自然界常数——普朗克常数联系起来。 今年11月,负责监督“米制公约”的国际计量大会将听取重新定义千克的提案。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我们将于2019年5月20日实施对该定义的更改。 /p p   Fortive公司致力于为创造、实施和加速发展进步的人们提供关键技术。计量是Fortive子公司福禄克提供的重要技术之一。福禄克创建了世界一流的电学、温度、压力和流量测量的可商用标准,福禄克仪器是世界顶尖科学家推动测量系统演进的常用仪器,其成功与福禄克公司每一位员工的宝贵贡献和不懈努力密不可分。 /p p    strong 福禄克公司(FLUKE) /strong /p p   福禄克公司成立于1948年,是世界电子测试工具的佼佼者,多年来,创造和发展了一个特定的技术市场,为各个工业领域提供了优质的测量和检测故障产品。福禄克的用户涵盖面广,包括技术人员、工程师、计量人员等等,他们利用福禄克的测试工具进行工业用电、电器设备和过程校准的安装、故障诊断和管理,并以此控制质量。在过去的五年中,福禄克的测试工具屡获殊荣,赢得了《测试与测量世界》最佳测试工具奖、《控制工程》工程师选择奖等50多个年度产品奖项,备受用户赞誉。 /p
  •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课题通过验收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两项课题在长沙通过验收   7月24日,由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牵头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大项目“食品包装材料检测与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与“残留标示物高通量表征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在长沙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评审。   受卫生部、质检总局、农业部委托,本次课题验收评审会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组织召开。来自食品安全、疾病预防与控制、分析检测、财务审计等领域的11位专家,组成了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君石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对课题进行了验收评审。国家科技部社发司闫金副司长、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贾丰副主任以及卫生部科教司、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和农业部科教司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湖南省科技厅罗亚军副厅长及社发处、湖南省科技奖励办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
  • “十一五”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项目通过验收
    由科技部社发司和条件财务司组织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项目验收会于近日在京召开。根据支撑计划管理的有关规定,验收专家对照项目任务合同书,在审阅项目相关材料、听取该项目组汇报并进行质询的基础上一致同意通过该项目验收。   该项目通过三年的攻关,重点开展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与检测前沿技术、溯源与预警、控制技术和综合示范等方面的研究,强化了食品安全科技与生物、信息等前沿高新科技的交叉和融合研究,初步构建了化学污染物点评估和随机暴露评估模型及农药、细菌耐药性、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新资源食品的评价体系,建立了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溯源、食品污染物溯源体系和预警网,制(修)订国家标准(草案)203项、行业和地方标准135项以及企业标准和规范141项,参加制订国际标准7项,提出动物源性食品中农药残留、食品包装材料中重要有毒有害物质、食品添加剂、食品污染物等的安全限量值780个,研发出165项实验室检测方法和相关技术,制备出15种我国急需的标准物质和试剂,开发出胶体金试纸条25种及试剂盒116种,研制出34种相关检测设备 形成了15个食品安全示范区和130余个示范基地,辐射近150个基地和门店,开发出相关软件34套,建立了抗生素耐药基因、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食品添加剂、基于症状查询的毒物、未知毒物筛查、农药与兽药残留等数据库18套,申请专利328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17篇,出版著作51部。   评审专家认为该项目示范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并建议国家加大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该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   科技部社发司、科技部风险中心、卫生部科教司,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科技部生物中心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项目汇总 课题 编号 项目/课题名称 课题牵头承担单位 课题负责人 资助金额(万) 1 化学污染物暴露评估技术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吴永宁 2 农药及内分泌干扰物的复合效应评估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彭双清 3 抗生素残留引起细菌耐药性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 沈建忠 4 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王运浩 5 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王竹天 180 6 食品包装材料检测与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 天津市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王利兵 7 食品新资源与功能食品的安全利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李 宁 8 农药与兽药残留确证检测技术研究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储晓刚 9 化学残留物检测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开发 军事医学科学院 高志贤 10 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检测技术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赵云峰 11 食品中有害残留集成检测设备的研究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陈志锋 12 残留标示物高通量表征关键技术研究 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黄志强 13 食品中微生物高通量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曹际娟 14 食品中病原生物芯片检测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开发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汪琳 15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溯源与预警技术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刘秀梅 16 食品污染溯源技术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魏益民 18 粮油、蔬果等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浙江大学 朱 诚 19 动物产品兽药残留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四川大学 王红宁 20 重要食品安全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张志强 27 重大活动中食品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及示范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邵 兵
  • 海关专家详解石油沥青及关键技术指标
    石油沥青简介石油沥青是原油加工过程中的一种产品,在常温下是黑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的液体、半固体或固体,主要含有可溶于氯仿的烃类及非烃类衍生物,其性质和组成随原油来源及生产方法的不同而变化。从元素组成上,石油沥青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及非金属(氧、硫、氮)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其元素组成主要是碳(80~87%)、氢(10~15%);其余是非烃元素,如氧、硫、氮等(<3%);此外,还含有一些微量的金属元素。 从组份分析,石油沥青的主要组分是油分、树脂和地沥青质,还含2~3%的沥青碳和似碳物,还含有蜡。沥青中的油分和树脂能浸润沥青质。沥青的结构以地沥青质为核心,吸附部分树脂和油分,构成胶团。虽然目前对于沥青质的分子结构尚无定论,但是一般认为可以把沥青质分子看成是由若干个单元片所构成,每个单元片中含有一个芳环-环烷环系,分之中单元片之间由以碳原子为主的链连接。此类单元片的结构大体可以用下图1所示的结构模式来表示。应强调的是,这仅仅是一个虚拟的模式,并不是单元片实际的分子结构。 沥青状组分单元片结构模式示意图石油沥青评价体系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道路沥青的评价体系有三种,即针入度分级体系、粘度分级体系和PG分级体系。 针入度分级体系是由针入度、软化点、延度、闪点、溶解度、蜡含量、抗老化等指标构成,是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体系;粘度体系主要考虑了沥青的高温性能,主要是由粘度、针入度、老化、延度和闪点组成;PG分级体系是美国联邦公路局研究的成果,是以气候分区确定沥青的使用范围。目前针入度评价体系是我国技术规范中采用的评价体系。由于我国石油应用的行业比较广泛,制定相应标准的部门包括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生产加工领域的石油化工部门、应用领域的交通部,采用的评价标准也因行业不同、用途不同而有差异。就以70号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标准为例,针对三种技术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汇总如下表所示。三种技术标准对比表70号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标准项 目 国家标准 (GB/T15180-2010) 中石化1 标准 (Q/SHR 003 - 2000) 交通部标准 * (JTG F40-2004) 针入度(25℃,100g, 5s),1/10mm 60~80 60~80 60~80 针入度指数 PI//-1.5~1.0延度(10℃,5cm/min),cm 不小于 // 15 延度(15℃,5cm/min),cm 不小于 100 150100 软化点(环球法),℃ 44~57 46~54 ≮46溶解度(三氯乙烯),% 不小于 99.0 99.5 99.5 闪点,(开口)℃ 不小于 230 230 260 密度(25℃),g/cm3 实测1.00~1.05 实测蜡含量,%(m/m) 不大于 3.0 2.0 2.2 60℃动力粘度,Pa 不小于//160薄膜烘箱试验(163℃,5h) 质量变化,% 不大于 0.8 0.5 0.8 针入度比,% 不小于 55 6861 延度(10℃,5cm/min),cm不小于 //6 延度(15℃,5cm/min),cm 不小于 30 100/*:交通部JTG F40-2004中给出的是70号A等级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从上表分析中可以看出,国家标准综合考虑了全国性的实际情况,对沥青指标的要求总体上相对宽松,如延度指标的试验条件为15℃,而交通部标准中还规定了10℃的延度;软化点、蜡含量、针入度比及溶解度等指标较石化标准和交通部标准也相对较低。对比分析中Q/SHR 003-2000 与JTG F40-2004可以发现,Q/SHR003-2000标准在部分指标上对要高于交通部标准,如15℃延度、蜡含量及质量损失等指标。交通部标准根据道路应用实际情况加强了低温性能的指标要求,新增了10℃延度及60℃动力粘度检测指标,以及针入度指数。关键技术指标1、针入度沥青的针入度与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具有密切的关系,是我国选择沥青标号的最主要依据。针入度表示沥青软硬程度和稠度、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反映在一定条件下沥青的相对黏度的指标,是指在规定温度条件下,以规定质量的标准针经过规定时间贯入沥青试样的深度,以 0.1mm计,如图所示。针入度测试示意图2、高温稳定性指标高温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慢速荷载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最典型的高温变形就是车辙。车辙的产生是路面破坏的起点,在车辙下凹处如果不能够很好的排除,就容易导致水损害。车辙处积水还是行车的安全隐患,行车舒适性变差。所以车辙等高温稳定性破坏的后果严重,必须加以防止。在抵抗高温变形中,沥青起到重要的作用,SHRP研究表明沥青的性能提供了40%的抗车辙能力,所以准确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指标非常的关键。目前,用于表征沥青高温稳定性的指标主要有软化点、粘度。沥青软化点是人为选定的沥青由固态到液态度转变温度的范围中的一个条件粘度,同时也是沥青达到规定条件粘度时的温度。一般来说,沥青软化点越高,沥青的温度稳定性越好。因此,软化点即是反映沥青材料温度稳定性的一项指标,又是沥青粘度的一种量度,我国乃至许多国家均把沥青软化点作为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软化点作为我国道路沥青最常用的三大指标之一,为一般技术人员所熟悉,数值表达也很直观,直接与表示路面发软变形的程度相关联,较高的软化点可以抵抗高温永久变形。粘度是对流体流变特性的一种量度,反映流体发生流动时其内部分子间摩擦阻力的大小。粘度大的沥青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小的剪切变形,弹性恢复性能好,残留的永久性塑性变形小,其抵抗车辙的性能好。60℃粘度指标常作为反映沥青在盛夏季节耐热性的指标。粘度的测试方法比较多,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旋转粘度、标准粘度、恩式粘度等。目前我们采用比较多的是旋转粘度,采用的是布洛克菲尔德黏度计进行测试。旋转粘度是由淹没在沥青试样内转子的阻力力矩和转动的速率计算所得,旋转粘度本质上是剪应力与剪变率的比值,单位Pa• s。旋转粘度测定的是沥青的表观粘度。3、低温性能指标沥青的低温性能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低温性能直接与路面的功能相关。目前道路沥青的技术规范中,评价低温的指标是延度。脆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表征沥青的低温性能。SHRP研究计划中提出两种评价指标,分别是BBR和DDT。路用沥青的延度是通过在规定的速度和温度下,拉伸标准试件的两端直到断裂的长度,用以表征沥青的延伸性。所谓延性是指受到外力拉伸作用时,所能承受的塑性变形能力,用于衡量沥青的内聚力。沥青的延度与沥青路面的低温抗裂性密切相关。一般而言,沥青延度越大,说明沥青柔性越好,在低温下开裂的风险就越小。沥青延度示意图脆点的实际意义是沥青弹性破坏的界限,作为一种低温抗开裂的指标。通过图4这个沥青形态分布可以看出,软化点到脆点的温度范围是沥青的弹塑性范围,也就是同时兼顾高温和低温性能的范围,所以性能好的沥青软化点要高,脆点要低。粘弹性形态分布图4、温度敏感性指标 沥青的感温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目前用来评价沥青感温性的指标主要有针入度指数PI值,针入度粘度指数PVN和复数模量指数GTS。目前纳入技术规范中的只有针入度指数。针入度指数是由下列公式 计算来的,依据就是针入度的对数与温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A就是直线的斜率。针入度粘度指数是麦克劳德提出的,用25℃的针入度和60℃的粘度计算出来的,见公式3 。对于PI和PVN两个指标哪个更能表征沥青的感温性,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北美和加拿大的学者们比较认可针入度粘度指数,而我国学者指出针入度粘度指数在表征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上存在弊端,与针入度指数PI值相冲突。 在美国SHRP研究计划中,提出了复数模量指数,就是复数模量的双对数与温度的对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线性关系的斜率就作为复数模量指数,详见公式4。 由于复数模量的测试温度范围是28~76℃,可以表征沥青中温和高温区的感温性。下表给出了三个感温性指标的优缺点,其实将针入度指数和复数模量指数相结合可以有效的评价沥青的感温性,但是由于复数模量的测试采用的仪器弯曲梁流变仪,价格较贵,普及比较困难。三种温度敏感性指标的优缺点PIPVNGTS参数针入度针入度,粘度复数模量温度15℃,25℃,30℃25℃~60℃(或135℃)28℃~76℃试验仪器针入度仪针入度仪和粘度仪动态剪切流变仪试验时间长较短较长优点试验设备普及,容易操作。试验设备较普及,评价温度区间较宽。温度区域很宽,数据采集点的温度差很小,能够反映沥青流变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缺点评价温度区域较窄,无法反映整个使用范围内的性能变化,针入度属于条件性指标,计算结果受试验方法精度的影响很大。数据采集点的温度差较大,无法准确反映沥青随温度变化的趋势。试验设备不普及,其准确性和适用性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对操作者要求高。5、抗老化指标由于沥青组成的不稳定性,因此抗老化指标也是表征沥青性能的重要指标。目前评价沥青老化性能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自然老化方法,第二种时室内模拟老化的方法。在自然老化方法中,主要有大气老化实验法和路用性能跟踪实验法。大气老化法就是将沥青放在一定的容器中,放在室外固定的位置经受风吹日晒,一定时间后对沥青进行测试;路用沥青跟踪试验法就是将沥青铺建在道路上后,一定时间后从路面中取样,将沥青从石料表明分离出来后进行评价和测试。室内模拟沥青老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短期老化,有薄膜烘箱法(TFOT)和旋转薄膜烘箱法(RTFOT),模拟的是沥青和石料拌合过程中的老化程度,还有一种是长期老化,采用的是压力老化法(PAV),模拟的是在道路上使用10年后的沥青的老化程度。日本和加拿大的沥青联合试验研究对TFOT和RTFOT做出了评价认为TFOT试验的精度虽高,但重现性较低,且对于不同的沥青未必给予同等程度的老化效果。而RTFOT试验则不仅精度高,且重现性也好,尤其是对于不同的沥青能给予同等程度的老化影响。但是众多研究表明,两种试验的结果大体上是相当的,因此许多与沥青有关的标准中注明两种试验方法可以相互替代。目前压力老化容器试验(PAV)已经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标准长期老化方法,并已经被许多国家推广采用。但压力老化容器试验(PAV)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主要考虑到了动态车载、氧、热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并未涉及紫外光与氧的联合作用及水分对沥青性能及组分的影响。6、蜡含量蜡含量是评价沥青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沥青中含有较高的腊,高温时,会使沥青变软,导致出现车辙;低温时,容易使沥青变脆,使得沥青路面出现开裂;同时蜡可以降低沥青和石料之间的粘附性,使得沥青和石料发生剥离,此外,沥青中含有蜡的话会使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降低,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目前蜡含量的测试方法比较多,有裂解法、吸附法、硫化法、色谱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等,目前我国采用的是裂解法。裂解法测试沥青的蜡含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且影响因素很多、主要过程是先在高温条件下蒸馏,将蜡蒸馏出来,在用无水乙醚和乙醇的混合液溶解后,在低温条件下让腊析出,在通过洗涤将析出蜡纯化,再用石油醚溶解将蜡从漏斗中洗脱下来,再通过蒸发和真空干燥等恒重得到腊的含量。(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泰州海关 才洪美)
  • 第四届中国国际新药创制关键技术研讨会
    时间:2012年4月14~16日 地点:上海   近期,科技部、工信部等相继颁布了我国《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统领全局的纲领性文件。“十二五”时期,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快推进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等各领域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医药工业转型升级和由大变强快速发展。   新药创制关键技术是制约新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我国新药研发技术赶超国际标准、推动医药产业技术升级和实现国际化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瞄准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的技术瓶颈,突破和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支撑和引领我国创新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在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国医药企业发展促进会、中国医药产业技术促进联盟将再度联袂GE(中国)医疗集团拟定于2012年4月14~16日在上海举办“第四届中国国际新药创制关键技术研讨会(Key Tech'2012)”。   本届研讨会将围绕全球和我国新药创制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最新发展动态,重点关注药物发现、中试放大与工程化集成,以及规模化生产等环节中热点关键技术问题,邀请政府主管部门有关领导,以及国际、国内各有关领域顶级科技和产业化专家,做精辟分析和互动交流。   一、时间、地点   1、时间:2011年4月14日全天报到,4月15~16日正式会议。   2、地点:上海世博洲际酒店(上海浦东新区雪野路1188号)   二、组织机构   1、支持单位: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司、国家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公室等   2、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国医药企业发展促进会、中国医药产业技术促进联盟   3、协办单位:GE(中国)医疗集团   4、承办单位:上海奉贤生物医药技术转移中心、上海奉贤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5、媒体合作:中国医药技术经济网、生物谷、生物通、丁香园、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米内网、维普资讯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中国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世界》、《中国新药》、《中国药学》、《药物分析》、《生物产业技术》等等。   三、会议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开幕式及主题报告   我国新药创制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的进展与突破(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领导)   加强产学研技术联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国家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公室领导)   “十二五”时期,我国新药注册技术审评与质量标准进展与趋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司)   建立我国转化型新药研发的新途径   全球生物制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技术进展   New technologies support drug innovation from R&D to manufacturing   (Lotta Ljungqvist 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部生物技术研发总裁)   第二部分: 新药研发关键技术   重大新药创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关键技术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分子标靶发现与药物筛选   靶向治疗肿瘤的纳米载体制剂关键技术研究   人源化抗病毒基因工程抗体关键技术研究   再生医学与新药发现   治疗性乙肝疫苗研究关键技术进展   生物标志物在药物发现和发展中的作用   利用Capto平台解决抗体片段纯化的挑战   第三部分:转化与放大   全球生物仿制药的市场前景   重组蛋白和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前生产技术研究   生物制药CMO在中国的发展   肿瘤靶向细胞凋亡诱导剂及靶向性高效抗血栓蛋白药物的研制   药物质量控制和分析新技术   构建创新药物孵化基地作为关键技术集聚创新的新模式   第四部分: 新药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   QbD和DoE 在胰岛素工艺研发中的应用   重组疫苗研制与产业化关键技术   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制与产业化关键技术   建设中国首个国际GMP标准下的以哺乳细胞培养为主的生物药产业基地   Fc-融合蛋白和重组治疗性蛋白的研发与产业化   新GMP标准下的工艺验证   包含精益生产在内的企业整体解决方案   第五部分:分会:药物发现前沿和手段:分子和细胞水平的最新应用,助力新药发现   第六部分:参观GE(中国)总部和研究开发中心(张江开发区)   (以上具体报告题目和演讲嘉宾请参见第二轮会议通知)   四、论文征集   在总结往届研讨会经验基础上,本次研讨会特设论文征集环节,面向广大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单位征集与主题相关的学术研究、课题研究、工艺技术改造等论文。入选文章,大会将统一整理成论文集随大会资料一起发放,并优先安排在《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中国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世界》、《中国新药》、《中国药学》、《药物分析》、《生物产业技术》等杂志发表。欢迎大家踊跃赐稿!   五、参会费用   本次会议参会代表须缴纳注册费2000元/人,包括会务费、资料费等。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费用详情请见报名表)。请在确定报名后将注册费汇至如下指定帐户:   户 名:上海奉贤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开户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奉贤支行   帐 号:110 115 1373 2502   七、报名办法   热忱欢迎国际、国内生物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大学、科技开发公司、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药研发服务机构,以及医药科技产业园区、大学科技园、药物孵化基地,以及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课题承担单位的负责人、专业技术骨干踊跃报名。   联系方式如下:   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北京)   北京华创阳光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电 话:(010)51665863-879/828/829   传 真:(010)64014452或51665863-889   联系人:秦璇、周雪梅、刘志宏   E-mail:forum@pharmtec.org.cn   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上海分中心(上海)   上海奉贤生物医药技术转移中心   上海奉贤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电 话:(021)37195217、37195801   传 真:(021)37195217   联系人:陆燕、谈建国、彭雷   E-mail:fxbiotech@pharmtec.org.cn   附件:参会报名表   2012第四届中国国际新药创制关键技术研讨会   The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Key Technologies for New Drug Innovation and Manufacture   参会报名表   编号: 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 邮 编 联系人 姓名: 办公电话: 手机: E-mail: 参会人员 姓 名 部门/职务 联系电话 Email 1 2 3 住宿与交通 世博洲际酒店(5星),□单间(900元/天/含早)□合住(1000元/天/含早) 富驿商旅酒店,参考价:220元/天,预订电话:021-61009100,步行5分钟 汉庭快捷酒店,参考价:229元/天,预订电话:021-22064088,步行8分钟 格林豪泰酒店,参考价:259元/天,预订电话:021-61055566,步行10分钟 (以上酒店除世博洲际酒店外,其他酒店请代表自行预订,报会议名称可享受协议价) 是否参加参观活动 □是 □否 注:4月16日下午组织参观GE(中国)总部和研究开发中心(张江开发区) 是否参加论文征集 □是(论文请按照规定格式以附件发送) □否 论文题目: 是否有参加互动 □药物发现专题与专家进行互动交流 □生物医药转化与放大专题与专家进行互动交流 □生物医药产业化专题与专家进行互动交流 希望会议中听到哪个领域或哪位专家的演讲? 备注   注:请认真填写本表,并以传真、Email或从Http://www.pharmtec.org.cn 下载后发送至010-64014452(FAX)、021-37195217(FAX)或E-mail:forum@pharmtec.org.cn、fxbiotech@pharmtec.org.cn
  • 我国特高压换流阀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p   ± 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当今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的先进输电技术。换流阀是实现电能交直流转换的核心装备,± 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对换流阀的绝缘配合、电气应力和电磁兼容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00kV换流阀的研制对于建设± 11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br/ /p p   “十二五”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 1100kV直流换流阀研制”项目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 11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特高压换流阀关键技术的理论体系、综合指标优化的流程化设计体系和试验体系,完成了± 1100kV特高压换流阀试验能力建设,并最终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1100kV特高压换流阀的研发,属国内首创、国际领先。该项目由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承担,联合华北电力大学、中车株洲时代电气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于近期通过验收。 /p p   该项目成功研制了世界首套± 1100kV/5500A换流阀样机,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换流阀系统集成体系,攻克了电压等级提高带来系统绝缘配合、表面场强显著增高和分布参数一致性控制难题,提出了换流阀集成宽频分析方法和杂散电容调节控制、开通暂态非线性参数配合、关断恢复电压过冲抑制等技术,形成了± 11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阀功能性试验、运行和绝缘等效试验能力 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 11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阀全套试验。项目的完成有力推动了世界首个± 1100kV(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顺利实施。 /p p   项目成果有利于推进我国特高压输电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降低工程造价,为电网大规模远距离跨国互联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对于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p p   【原标题:我国特高压换流阀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十二五”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 1100kV 直流换流阀研制”项目通过验收】 /p p br/ /p
  • 中国计量院“超痕量物质精密测量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p   分析化学中的“超痕量”是指物质含量在10-9g/g及以下的极微小量。单细胞成分量、早期肿瘤诊断标志物含量、高纯标准物质中杂质含量等往往都在超痕量级。检出并准确量化这些超痕量物质往往有着“见微知著”的效果。例如,单细胞成分量间的超痕量差异很可能是区别细胞功能、判断细胞是否病变的依据 血液中超痕量的诊断标志物则可能是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早期诊断的最有效途径。然而,“超痕量”已接近主流分析测试方法的检出极限,更难以在样品量极少、基质复杂的情况下保障超痕量成分测量的可靠和稳定。 /p p   为此,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计量院”)针对超痕量物质精密测量的系统解决方案、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与复旦大学等单位联合展开技术攻关。经近六年的努力,项目组成功开辟了超痕量物质精密测量的新途径,破解了关键测量环节的世界技术难题,将目标分析物的检出限下拓至主流方法的千分之一。项目组自主研发的核心器件和测量系统,成功将我国相关仪器的自主研制能力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物质科学、生命科学重大研究的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日前,中国计量院领衔的“超痕量物质精密测量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00" height=" 676" title=" 001.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676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ced4e547-3372-4c84-854b-a44fa0f88ab6.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图1 项目负责人方向研究员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现场 /strong /span /p p   据项目负责人、中国计量院院长方向研究员介绍,对全技术链条的系统创新和对关键环节的重点攻关是项目取得突破的两大核心。项目组首先从主流色谱-质谱技术路线各个环节出发,分析了制约测量精度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以气相离子为研究对象、基于离子精确测量技术的全新测量系统模型。与此同时,项目建立了基于超算的多物理场离子运动模拟仿真系统,促进了全研发过程多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快速验证、优化和实现。在此基础上,项目聚焦系统关键环节,成功构建了可精确调控的多物理场,发明了新场型调控离子操控新技术,研制出系列关键部件和三类基于不同原理的科学装置,实现了离子选择性高效传输、富集和精准分离,最高离子富集效率可达10000倍。 /p p   项目还针对弱极性、易降解化合物,研制出高效的辉光放电离子化装置,实现了纯物质中全杂质的精确扣除,大幅提升了我国基准纯物质的自主研制水平,2种生命科学领域标准物质定值方法被国际发布为参考方法,彰显了我国化学计量的国际地位和水平。项目针对单细胞分析中样品量极少、基质复杂等难题,开发出基于电场诱导解析电离离子化的独特科学装置,成功实现了pL(10-12L)级单细胞中基质和待测分子的分离,检测限达fmol(10-15mol)以下,可同时观测到单细胞中上千种代谢物含量的极微小变化,为我国生命科学前沿和尖端研究提供了可靠支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eff03197-7557-449c-9ee8-e58c8df8884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图2 三类科学装置国际首创、核心技术国际领先 /span /strong /p p   除支撑计量科学、生命科学等前沿尖端研究外,项目组与相关科研单位和企业合作,聚焦质谱仪器新产品自主研发、技术升级和产业化,依靠创新引领我国基础前沿研究自主装备能力和原始创新水平,形成的关键技术和部件应用于多个企业和多种质谱仪的研制,在一些重要领域打破国外垄断,增强了国产质谱仪器的国际竞争力。 /p
  • “神十四”成功发射背后的关键技术
    6月5日上午,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顺利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发射告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采取径向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方式同空间站组合体对接。3位航天员将进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正式开启6个月的太空之旅。“神十四”成功发射背后的关键技术有哪些?下面由小编汇总。点火发射的“火工品”此次神舟十四号发射任务中,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了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上点火器、起爆器、爆炸螺栓、火药装药、点火药盒、固体小火箭和非电传爆类产品等30余种共计500余发火工品的研制生产工作,为此次任务提供了充分的动力保证。保驾护航的“护甲”与“隔热衣”此次神舟十四号发射任务中,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长寿命低比值无机热控涂层、耐高温隔热材料与组件、返回舱舷窗防烧蚀污染涂层、姿控发动机热防护材料、舱内通道照明和仪器仪表等多种载荷表面高辐射热控涂层、舷窗玻璃及光学涂层、消杂散光涂层、不锈钢灰色化学转换热控涂层、返回舱防热天线窗等十余种涂层与部件得到应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制的有机温控涂层、导航用陀螺油助力神舟十四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在液浮导航系统关键原材料的全方位自主可控。此外飞船、火箭上60%以上关键铝合金材料是“西南铝造”,还有“河南造”特种阀门配套系统、“苏州造”配套电路等许多关键技术也为神舟十四号的成功发射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助力。近在咫尺的“实时画面”此次神舟十四号发射过程中,火箭飞行中喷射的尾焰、在火箭高速运行过程中三位航天员的状态以及解体过程等高清画面离不开北京理工大学研发的高效视频编码技术。自2005年首次应用于长征火箭以来,该项技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迭代,持续为“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将火箭飞行动态的珍贵图像实时传回地面。交会对接的“精准测量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与中国空间站成功“牵手”。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研制的微波雷达与安装在空间站核心舱上的微波应答机配合工作,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保驾护航。同样在交会对接任务中屡立新功的还有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3所研制的高精度加速度计组合及多只加速度计。它们出色完成了微重力环境下加速度的测量任务,帮助飞船精准把握速度和位置,让交会对接又稳又准。太空生活的“贴心服务员”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红峰公司自主设计生产的“太空厨房”“太空医院”和“太空空调”系列产品,它们为航天员舒适的太空生活提供保障。此次随神舟十四号出征的食品加热装置、气体流量调节阀、液路截止阀、生理信号测试盒、心电记录装置等5种产品,主要用于神舟飞船环控生保分系统和医监医保设备分系统,它们是“太空厨房”“太空医院”“太空空调”的一部分,为航天员营造了舒适的太空之家。技术精湛的“护航员”由中国航天科工二院706所研制的搜救信息系统,是技术精湛的“全程护航员”,它承担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待发段、上升段、运行段、返回段应急搜救指挥保障任务。系统具备搜救力量管理、搜救任务筹划、搜救预案仿真推演、任务执行跟踪与态势展示等功能,为航天员搜救任务事前运筹规划、事中指挥调度与事后复盘分析提供服务,是空间站任务实现航天员救援保障的关键系统,为载人航天工程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另外一个“护航员”是护航飞行通信,保证全程清晰的声表滤波器。据介绍,航天器发射在太空中一旦有信号干扰,地面接收到的内容就像接听串了线的电话,难以分辨准确信息。为保障飞行全程通信清晰,由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自主研制的声表滤波器,能有效滤除不同飞行阶段和太空中宇宙杂波的各种干扰信号,确保通信清晰准确传回地面。夜空中的最亮“船”在本次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任务中,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承担研制2台交会对接灯、轨道舱照明灯和返回舱照明灯等4台光电产品。交会对接灯配置在载人运输飞船舱外,在交会对接过程中为“太空拍摄”提供照明服务;轨道舱照明灯和返回舱照明灯为宇航员在舱内工作生活提供照明。由于篇幅限制,除了上述列举的技术外,还有诸多重要技术尚未提及。神舟十四号成功发射离不开我国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各界人士的支持,在此,小编预祝神舟十四任务圆满成功。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