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发展战略研究

仪器信息网发展战略研究专题为您整合发展战略研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发展战略研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发展战略研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发展战略研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发展战略研究话题讨论。

发展战略研究相关的论坛

  • 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发展战略论坛在京召开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78期双清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发展战略”。  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34个大学、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由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国桢、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金铎共同担任主席。  基金委副主任沈文庆为论坛致开幕词时,阐述了实施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的重大意义,强调专项战略研究一定要体现以重大科学目标为导向,突出定位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前瞻性。  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在论坛上强调了科学仪器研制自主创新以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性,并代表中国科学院表态对该专项战略研究的鼎力支持。财政部教科文司宋秋玲、科技部条财司吴学梯分别作了发言。基金委计划局副局长郑永和就重大仪器专项总体工作进展情况向会议作了报告,物理所杨国桢和金铎分别介绍了重大仪器专项战略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及发展思路和相关政策措施等研究成果。  中科院院士杨国桢、杨学明、叶朝辉等分别代表各调研工作组就各学科调研组工作作了进展报告。会议邀请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周兴江、沈阳工业大学教授杨理践、国家仪器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李跃光、美国科学院院士叶军等作了特邀报告。  本次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对进一步完善重大科研仪器设备专项管理、推动科研仪器设备研制工作和对于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的发展战略提出了诸多中肯的建议和意见,对专项资助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 高校科研院所招聘联盟刚刚发布了江西省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所-科技战略研究岗职位,坐标江西,敢不敢来试试?

    [b]职位名称:[/b]江西省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所-科技战略研究岗[b]职位描述/要求:[/b]江西省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所,是江西省科学院直属的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主要承担科技决策咨询、科技战略研究以及科技信息服务等工作,拥有权威数据库和专业分析软件及专业培训的研究人员,是全省首个集科技战略研究、科技文献服务、科技信息检索与科技决策咨询为一体的科技战略研究所。拥有国家级平台1个:"国家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示范机构";省级平台3个:"江西省科技发展战略软科学研究基地"、"江西省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与南昌大学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共建平台3个:"产业情报研究中心"、"文献信息共享服务站"、"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江西查新工作站"。二、招聘岗位、条件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生物学(0710)1人应用经济学(0202),金融学、金融工程或科技金融方向优先1人管理学(12),科技政策、公共政策、行政管理等方向优先1人1、全日制统招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第一学历为统招本科并获得学士学位,海外留学人员需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及留学回国人员证明;2、年龄不超过35周岁(即1984年2月1日以后出生的),博士后及海外留学回国人才年龄不超过40周岁(即1979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3、其他条件(1)身体健康,品行端正。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有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英语能力,能熟练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相关工作。(3)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信息整理、分析能力。(4)具备较好的团队合作意识。[b]公司介绍:[/b] 仪器信息网仪器直聘栏目针对高校科研院所的免费职位发布平台,汇集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的招聘信息。发布信息请联系010-51654077...[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55145]查看全部[/url]

  • 坚持国家使命导向 强化计量科技发展战略保障

    [align=center][b][size=16px]坚持国家使命导向 强化计量科技发展战略保障[/size][/b][/align]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国家意志和国家利益的重要体现,在关键领域和重点方向上发挥着战略支撑引领作用,有着重大原始创新效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十四五”规划从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出发,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路径。 从全球科技竞争格局和国家发展整体利益来看,计量成为战略必争领域。 其一,计量关乎国家公益。古时,计量是田亩、税赋、历法、商贸等封建基本制度的技术保障,关乎政治稳定和经济统治。那时的度量衡器具须由最高统治者确认,是国家主权的象征。现代国家将国际单位制([font=&][color=#333333]SI[/color][/font])确立为法定计量单位,体现了国家意志。各国建立了计量基准、计量标准、标准数据库、参考实验室等国家计量基础设施,作为全社会共享的公共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测量一致性和数据可靠性,传递信任,控制风险。 其二,计量关乎基础创新。计量被视为适用于所有科学的一门学科。就创新体系整体而言,计量被视为最重要的基础性技术,计量科技创新对提升研发效率和降低研发成本至关重要。数字化时代,没有精确计量,就没有准确数据,就难以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和高精尖产业发展。 其三,计量关乎战略全局。早在半个多世纪前的美苏导弹竞赛中,美国人将苏联领先的原因归结为“美国的计量不够准确”,并认为“文明的前程可能要押注在百万分之一英寸上,或十亿分之一秒上”。随着计量单位量子化变革,国家计量体系呈现扁平化发展趋势,国际规则正在重构,欧美国家都在积极部署战略对策,制定和实施量子化时代的国家计量发展战略,试图进一步强化全球科技创新版图的竞争优势,牢牢掌控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导权。[font=&][color=#333333] 19[/color][/font]世纪末,欧美主要国家为占领第二次科技革命制高点,支撑工业化发展,纷纷通过立法建立了国家计量院([font=&][color=#333333]NMI[/color][/font]),如美国的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font=&][color=#333333]NIST[/color][/font])、德国的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font=&][color=#333333]PTB[/color][/font])和英国的国家物理实验室([font=&][color=#333333]NPL[/color][/font])。 国家计量院的主要职责有以下三方面,一是作为国家量值源头,研究、建立、保存国家计量基准,复现和传递国际计量单位,保持国家最高测量能力,保证国家量值国际等效;二是作为国家公益机构,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公众健康和国防建设等各方面提供量值传递或溯源服务,保障全国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三是作为国家科研机构,从事计量科学技术,特别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先导性、基础性、关键性和共性计量技术研究与开发,担当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使命。[font=&][color=#333333] 100[/color][/font]多年来,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美、德、英三国的国家计量院为本国核心竞争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在量子科技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欧美国家不断强化国家计量院的战略地位和财政保障,支撑抢占科技创新国际竞争制高点。[font=&][color=#333333]2018[/color][/font]年[font=&][color=#333333]12[/color][/font]月,美国总统签署的《国家量子倡议法案》投资约[font=&][color=#333333]4[/color][/font]亿美元用于支持[font=&][color=#333333]NIST [/color][/font]开展建立量子计量体系、研究量子测量和安全标准。目前,美国国会正在审议的《[font=&][color=#333333]2021[/color][/font]年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未来法案》对[font=&][color=#333333]NIST[/color][/font]未来[font=&][color=#333333]5[/color][/font]年的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总预算近[font=&][color=#333333]80[/color][/font]亿美元。美国以正式立法与国家投资方式,全力支持计量科技前沿攻关,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进一步强化[font=&][color=#333333]NIST[/color][/font]作为世界第一国家计量院的地位。 不断强化对计量科技发展的战略保障和对国家计量院的持续支持,已成为欧美国家制胜的重要法宝,也给了我们深刻启示。从国家创新体系行为主体来看,国家科研机构是国家科技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规定,国家科研机构应当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为国家目标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新形势下,我们要高度重视计量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和先导作用,强化使命导向,不断加强国家计量院的战略力量和引领作用。 一方面,建议把计量摆在科技创新全局的优先位置,加快实施量子化时代的国家计量发展战略,将量子测量作为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发展的优先领域,并作为重点列入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和规则制定权。 另一方面,建议尽快修订完善计量法,明确国家计量院的法律地位和法定职责,以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构建以国家计量院为核心的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为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予以法律保障。(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06月14日A8版,作者:于连超)

  • 新世纪化学发展战略思考![转自《中国基础科学》](可下载)

    《中国基础科学》[color=red][b]新世纪化学发展战略思考[/b][/color]梁文平1 唐 晋 1 王 夔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 100083, 2北京大学药学院,100083 )摘要 评述了化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在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地位,分析了我国化学界的现状,特别强调了化学与人类安全的关系。提出化学发展的契机和可能突破口,提出了学科重组的新思路和新世纪化学发展的战略思考,并强调了原始创新在基础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化学作为一门核心、实用、创造性科学[1-2],已经为人类认识物质世界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化学寻求结构多样性和分子多样性,合成制备了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发展了化学合成理论和技术,为阐明生命的起源、发现生物活性物质、新材料以及新药物的设计合成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化学研究物质之间的变化规律,阐明各类化学反应的机理,从真实时空的水平上认识物质转化的化学过程。化学创立了研究物质结构和形态的理论、方法和实验手段,认识了物质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为设计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化学品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面对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其它学科迅猛发展的挑战和人类对认识和改造自然提出的新要求,化学在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思路的同时,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物质和品种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造福国家,造福人类。当前,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治理、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与健康和人类安全、高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等向我国的科学工作者提出一系列重大的挑战性难题,迫切需要化学家在更深更高层次上进行化学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发现和创造出新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并从学科自身发展和为国家目标服务两个方面不断提出新的思路和战略设想,以适应21世纪科学发展的需求。 自从进入90年代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就注意到化学学科内部的发展与来自外部的需求之间的距离,注意到化学在自然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变化,必须重新考虑学科建设问题。在“九五”计划制定之初,经过反复讨论,就开展了对优先资助领域的研究和调整,提出了重视学科交叉,淡化二级学科的原则,引起了化学界的广泛的讨论。在过去的5年中逐渐得到广大化学界的共识。20世纪末,在长期酝酿后又提出了几个新的发展领域,组织过多次讨论,提出要开展分子以上层次化学研究的创新思想,引起了又一轮的化学界的讨论。通过这一过程,吸取了经验。为了探索、研讨与展望化学发展趋势、发展战略及十年或更长远化学发展前景,使化学这一传统学科成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源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在几年来组织专家研讨和参与有关化学学科发展战略问题,尤其是《化学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第128次香山会议,和大陆、台湾、香港两岸三地《香港21世纪化学发展前景讨论会》,使化学界逐渐对我国化学学科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的根源和未来发展战略形成基本共识。

  • 【转帖】中国饮用水发展战略论坛召开

    长期以来,中国饮用水的发展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美国兰德公司提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八大瓶颈之一就是饮用水短缺和饮用水综合环境质量水平落后,水危机对经济增长率的负面影响达到1.5%~1.9%,高于能源价格上涨和外商投资下降的影响。保障饮水与用水安全,协调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饮用水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科研和产业三方联动——  3月9日,汇集了政府、科研、产业等全方位声音的“中国饮用水发展战略论坛”在浙江慈溪举行。本次论坛上,在如何更好解决中国饮用水战略安全保障问题的背景下,饮用水行业的未来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谈到对中国饮用水产业发展的期望,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表示:“此次论坛适逢我国两会召开之际,借助对中国饮用水发展在理念、技术、产品、服务上的不断创新,推动中国饮用水产业的发展和民生关怀相结合,实现企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高度匹配,是这次论坛的初衷,也是国家提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致信中国饮用水发展战略论坛,强调把饮用水的发展提到战略高度进行研讨具有前瞻意义,并希望与会嘉宾共同探索饮用水发展的新思路、新方式,深入开展各项工作,为中国饮用水长远发展规划出谋划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节约型社会,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由科技日报和慈溪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宁波沁园集团承办的中国饮用水发展战略论坛在美丽的滨海城市浙江慈溪隆重开幕。原国家科技部副部长韩德乾,原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高潮,原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马俊如,原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明廷华,北航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吴季松,科技日报社总编辑陈泉涌,中共慈溪市委书记洪嘉祥,宁波市科技局局长郑瑜,宁波沁园集团董事长叶建荣等出席论坛。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匮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水资源问题已经越来越尖锐。  马俊如认为,研讨饮用水发展战略问题意义重大。他提出水的问题可以归纳水的数量和质量两个问题。饮用水质量提升是一个朝阳产业,在提升水质量上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建立一套反映当代科技成就的水质标准;二是要有一套控制和检测水质的标准;三是要有适应老百姓承受能力的合理的价格;四是需要优秀的产品服务系统;五是不断研发,开发出适应不同标准的水。  “从技术和产品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保持着一个清醒的头脑,不能让利益驾临在人身安全之上。饮用水切乎老百姓的身体健康,沁园一直以来利用不断的创新研发解决饮用水的安全问题,这关系到老百姓的基本生活,也关系到沁园的未来。” 面对论坛上大家热议的饮用水水质和饮水安全问题,叶建荣这样表示。  高潮从另一个角度对饮用水质量和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说,许多疾病是由于饮水污染或者是饮水不合格而造成的,在研究饮用水的时候,能不能从医学角度来研究用水治疗疾病的问题。  明廷华认为,从饮用水发展战略或者说战略规划来看,重点要放在使城乡居民能够用到数量足够、质量够好的水上。同时,要对农村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对于城市,要在水的深度加工和处理上下功夫,还要特别注重分质用水。  吴季松认为,要用新的理论制订一系列新的标准。他说,在水的战略中一定要考虑供需平衡,从需求角度看主要包括生活、生产和生态三个方面。而生态方面以往是被忽视的,这是不对的。从供给方来看,除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外,一定要开发新的水源,即中水回用和海水淡化。吴季松同时强调,所有这些措施中最重要是节水,必须少用水。他说,多用水,然后修污水处理厂再处理,污水处理厂又占地又耗能,这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政府最大的作用是引导老百姓做正确的选择。通过节水,优化配置和科学技术,我们可以不缺水”,吴季松乐观地说。"要依靠科学技术彻底解决饮用水之忧",陈泉涌代表主办方在致辞中提出,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同大型飞机等被列入未来15年国家实施16个重大专项之一,上个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这充分说明水的洁净和污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大问题。科学技术是人和自然和谐的相处得助手,是改善民生基础性力量。  我国的饮用水资源形势确实十分严峻,急需国家像重视能源和粮食一样,做好饮用水长远规划。全国净水器及其系统国家标准工作组代表、沁园集团董事长叶建荣建议,对我国境内的河流、湖泊和其他水资源进行分区管理,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保护措施;分地区进行饮用水规划;规划和建设大型水利工程;制订相应的饮用水管理条例,加快对饮用水管理等。 就像硬币的正反面,当中国面临新的“水质型缺水”困扰时,对中国饮用水产业而言,却意味着遐想无限的市场空间。而中国饮用水产业的纵身一跃,将跳往何处,不仅是产业课题,同时也牵动了政府和学术界的神经。因为,这关系到“水”这个整个社会民生基础的变革。  “水量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双重困局 “中国不仅要解决‘水量型缺水’,更面临‘水质型缺水’的巨大压力。”中国水务权威、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季松明确指出,这是目前影响中国饮用水战略安全的两大因素。  虽然中国水体总量不低,但地域分配严重缺衡,华南、华东、华北和西北的水体总量分布比例为8:4:2:1,而且由于基数巨大,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仅为以色列的1/4。这种情况,形成了中国“水量型缺水”的长期基本现实。  而随着中国经济长期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发展,已经事实上同时造成了“水质型缺水”,这是对我国饮用水战略安全威胁的新总结。“水质型缺水”,指的是由于整体饮用水质量达不到使用标准,水生态不协调,而造成的水缺乏。叶建荣在发言中强调,系统的水质改善的急迫性,已经对国家经济、民生的改善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在上海,符合饮用水水源国家标准的地表水只剩下1%,水质劣于Ⅴ类的却占 到68.6%,黄浦江上的东方明珠,如今却成为了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  “水质型缺水”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水源地污染,长期简单追求经济总量的发展、环保相对滞后,造成我国很多水源地面临严重威胁。近几年,我国每年都会发生诸如太湖蓝藻的大规模水源地污染事件。其次,水处理手段滞后。我国饮用水的常规处理方法虽然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细菌,但对各种溶解性化学物质的去除率较低,不能完全消除水污染造成的危害。最后,是二次污染,长距离管网输送和水箱的二次污染、以及某些低劣的饮水设备产品,都会造成水质的下降。  对我国居民而言,“水量型缺水”是“如何喝到水”的问题;而“水质型缺水”,却是“如何喝到好水”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人类疾病的80%与水有关。“水”是事关民生的社会课题,具体到每个人,就是事关健康的问题。更何况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日益提高,对饮用水的需求标准也在提升。

  • 【转帖】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报告

    发信人: yangel (只要方向对就不怕路远), 信区: LSIA标 题: 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报告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8年11月15日14:12:36 星期六), 转信目 录 一、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 (一)生物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4 (二)知识产权对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8 (三)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迫在眉睫 9 二、国内及上海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现状         12 (一)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概况 12 (二)上海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现状 14 (三)全国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工作存在问题 17 三、上海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战略            19 (一)政府要强化政策引导和知识产权保护 19 (二)产学研要制定和实施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 20-------------------------------------------------------------------------------- 本报告《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主要讨论生物医药行业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重点是与专利有关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本课题所称“生物医药”主要指: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进入基因组时代的背景下,研究开发预防、诊断与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爱滋病及免疫缺陷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疾病的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和生物技术药物;开发现有生物技术产品的新剂型,包括涂剂、栓剂、气雾剂、滴剂等;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生产濒危和稀缺中药材;利用功能基因组研究手段鉴别和研究新型药物靶基因或靶蛋白,进行药物高通量筛选和开发的产物;利用重组DNA技术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新菌种或新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等产品的生产菌种、提高发酵水平、降低消耗的新工艺和新技术。 专利战略是政府、行业、企业和研究机构等结合自身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通过对专利信息及有关信息的收集和研究,了解有关技术发展、市场竞争和立法等方面动态,预测相关技术、经济发展趋势与方向,以赢得竞争能力和优势,赢得知识产权竞争以及整个市场竞争主动权,谋求更大市场分额和经济利益为目的,而在专利方面采取相应对策的综合。一、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生物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20年来,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世界各国医疗业、制药业、农业、畜牧业、环保业等领域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例如,生物技术引入医药产业,使得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最活跃、进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目前60%以上的生物技术成果集中应用于医药工业,用以开发特色新药或对传统医药进行改良,正在引发医药工业的重大变革。生物医药产业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 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工作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环境恶化,以及遗传和缺少有效防止手段等影响,众多疑难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呈现增长趋势,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20世纪末,国外高血压患者年均增加320万人以上,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占世界总死亡率的1/3;癌症患者有3710万人,每年死亡约630万人;糖尿病患者多达1.2亿人,2025年将上升到3亿人;艾滋病人从1981年首次发现到目前,累计近5000万人被感染,迄今已死亡1600万人,现有约3360万人;结核病人每年新增800万人,死亡约300万人,受结核菌感染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3;早老性痴呆症(即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已有1700万人。 我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人口年龄结构和流行病状况却兼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特征,即国内生产总值的人均收入还很低,但是已迅速向老龄化社会发展,传染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精神障碍疾病的发病率均较高。1999年报道,我国已有9.7亿人感染过甲肝病毒,6.7亿人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1.2亿人仍携带乙肝病毒,占世界总数的50%以上);受结核菌感染人数超过5亿,占总人口的40%以上,目前约有600万结核病人,最近一年就新增200多万病人;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1991年不到1000人,现已超过40万人,若不加控制,2010年很可能突破1000万人;高血压患者约1亿人,每年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约240万,占总死亡率的34%;癌症患者每年新增约140万人,死亡约105万人,占总死亡率的15%;糖尿病患者在短短的10年内由1300万人猛增到2500万人,30岁以上人的发病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0.9%上升到90年代的2.51%,2025年可能上升到5000万人;包括早老性痴呆症、脑血管性痴呆症和精神分裂症在内的精神障碍病患者已增至1600万人,病人之多已超过除高血压之外的心脑血管病人、呼吸系统病人和癌症病人。2000年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有一亿多,随着我国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几类病人还将继续增长。 中外专家指出,人类的绝大部分疾病都与基因受损有关,换言之,都直接或间接与基因有关。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投资数亿美元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并获得巨大进展。之后,随着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发表和破译,基因组研究正从大规模基因组测序,转向与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息息相关的功能基因组学领域。2002年4月,英国宣布投资4500万英镑,启动“英国基因库”计划,以研究基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日本也于2002年4月启动名为“蛋白质3000”的大型生命科研计划,以促进基因药物的开发。美国能源部于2002财政年度,正式开始为期10年的“生命基因组计划”。各国科学家们将弄清各个基因的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及其功能,彻底解释遗传密码,找到7000多种单基因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和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早老性痴呆症和艾滋病等许多慢性病的易感或相关基因以及许许多多与重要生命活动有关的功能基因,从而为人类防治各种疾病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和新药物。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国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发源地,又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新型药物的第一个国家,大多数基因工程药物都首创于美国。自1982年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胰岛素上市以来,截止2000年底,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已经批准了116种生物技术药品和疫苗,2001年上半年FDA又批准了27种生物技术药品,目前正在临床试验的生物技术药物和疫苗有369种。2000年美国生物技术药物和疫苗产值超过了200亿美元。到2001年初,美国已有生物技术公司2000家左右,约占全世界生物技术公司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中有300多家公开上市,其股票市值总额在2000年达到3308亿美元,这还不包括众多涉足生物技术的传统制药公司。现在越来越多非医药公司纷纷把资金投入到生物技术研发中,如美国的甲骨文公司近期将投入巨资开展蛋白质组研究。如今,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及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欧洲、日本、印度等国家在发展生物技术方面比美国落后,但进展较快,在研制开发和生产生物技术药品方面也成绩斐然,在生物技术的某些领域甚至赶上并超过美国。例如,德国科学家正在进行心脏病的尖端研究;印度则在治疗糖尿病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法国研究人员可能马上就会揭开肥胖的秘密;而英国的生物技术公司今年首次生产了3种生物技术产品,一种是麻醉剂,另外两种分别是治疗偏头疼和阿尔茨海默氏症的药物;瑞典的一家公司在生产DNA自动序列分析系统上已经成为技术领头羊,这种系统在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全图上将起到关键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速度令人赞叹,全球生物技术药品销售额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全医药行业年均不到10%的增长速度。2000年全球生物技术产品销售收入达到了500多亿美元,其中生物技术药物销售额为300亿美元。另外,生物技术药品销售额占整个医药行业销售额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这个比例已从1995年的不足4%提高到2000年的近9%。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的提前完成,生物技术的发展进入后基因组时代,研究重心由结构基因组转向功能基因组,未来基因组的研究与发展必将带来巨大商机。有鉴于此,2001年全球特别是美国生物医药行业掀起了购并和重组热潮,购并金额达到270亿美元;同时还吸纳129亿美元的风险投资等资金。大量的资金投入,将使生物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在新的千年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以美国为先导,医药生物技术产品和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将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成熟阶段,同时环保生物技术产品、化工生物技术产品和能源生物技术产品的发展将展示勃勃生机。国外专家预计,全世界2003年和2010年全球生物技术药品销售额将分别达到600亿美元和1500亿美元,将占同期世界药品市场总销售额的10%和25%;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和工业生物技术产业也将进入快速增长期,2010年仅转基因植物产品的销售额就可能达到3000亿

  • 关于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药物分析发展战略研讨会的通知

    关于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药物分析发展战略研讨会的通知(第一轮)____________教授/博士:药物分析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科学和现代医药的发展, 向药物分析提出了更高、更严峻的挑战。为了我国药物分析学科更好的发展和进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决定于2006年9月20日至22日在河北省保定市召开“药物分析发展战略研讨会”,特邀请您参加,并请做好发言准备(约15 min)。会议主要内容有:1.我国药物分析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2.药物分析的发展战略、前沿领域和新的生长点;3.药物分析人才的发现及培养。本次会议由中科院化学所和河北大学共同承办。会议地点: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中心。研讨会的有关具体事项如下:1、参加会议人员的交通费用自理。会议期间的会务费和食宿费用由大会负责。每人只交参会认定费100元。2、请参会者提交研讨论文摘要,内容主要涉及药物分析的发展、研究成果及对药物分析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研究和建议。论文采用word97/2000排版。以“.doc”文件保存。 内容排列如下: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邮编、Email内容摘要论文每人A4纸1页,以5号宋体或Times New Roman体打出,论文集将在大会前统一排印。3、请将研讨论文摘要于2006年9月10日前寄“河北大学药学院杨更亮教授”(邮编:071002)或Email给yaoxueyuan@mail.hbu.edu.cn。因特殊原因无法到会者,不必提交论文。感谢您对基金工作的一贯支持!联 系 人: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庄乾坤教授电话:010-62327075 传真:010-62327164通讯地址:北京海淀双清路83号,北京8610信箱 E-mail: zhuangqk@nsfc.gov.cn2.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杨更亮教授电话:010-82627290 或0312-5971108 传真:0312-5971107 通讯地址: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00080; 或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药学院,邮编 071002Email: yaoxueyuan@mail.hbu.edu.cn注:本次会议只发一轮通知,参会者请于2006年9月1日前返回会议回执作为参会认可,会议将根据回执做出安排。参会者如果直接到达保定不方便,可于9月20日下午三点在北京中关村北一街中国科学院化学所门前统一乘车前往保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河北大学药学院 2006.7.6

  • “贵族后裔”结缘中国——天美气相色谱及气质联用全球发展战略新闻发布会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4年11月18日,天美科技气相色谱及气质联用全球发展战略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石油科学研究院陆婉珍院士,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渝英女士,北京大学化学系刘虎威教授,分析仪器行业前辈孙建一先生,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刘长宽秘书长、刘文玉副秘书长,辽宁省分析测试研究院刘成雁院长,天津理化测试中心王皎瑜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谢孟峡教授,中国色谱协会武杰副秘书长等领导和行业专家以及媒体参会,天美(中国)分析产品线总监张海蓉女士主持新闻发布会。http://bimg.instrument.com.cn/show/NewsImags/images/20141118192940.jpg

  • 【转帖】对于我国科学仪器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金钦汉

    [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73284]文章[/url](1)我国分析仪器发展历史和现状及面临的问题;(2)国际分析仪器发展趋势。在这个基础上,就比较容易研讨(3)我国对于分析仪器发展所应该采取的战略了。 [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73283]文章[/url]

  • 求助——电子版《中国计量校准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0年版)》

    《中国[url=https://www.cir.cn/7/21/JiLiangXiaoZhunHangYeXianZhuangY.html]计量校准[/url]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0年版)》主要研究分析了计量校准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并对计量校准行业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报告首先介绍了计量校准行业的相关知识及国内外发展环境,并对计量校准行业运行数据进行了剖析,同时对计量校准产业链进行了梳理,进而详细分析了计量校准市场竞争格局及计量校准行业标杆企业,最后对计量校准行业发展前景作出预测,给出针对计量校准行业发展的独家建议和策略。中国[url=https://www.cir.cn/]产业调研[/url]网发布的《中国计量校准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0年版)》给客户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具有借鉴意义的发展建议,使其能以更强的能力去参与市场竞争。  《[url=https://www.cir.cn/7/21/JiLiangXiaoZhunHangYeXianZhuangY.html]中国计量校准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0年版)[/url]》的整个研究工作是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是相关计量校准企业、研究单位、政府等准确、全面、迅速了解计量校准行业发展动向、制定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专业性报告。[b]第一章 计量校准行业发展综述  第一节 计量校准行业定义及分类[/b]    一、行业定义    二、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三、行业特性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与工业发展程度正关系      2、与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状况正相关[b]  第二节 计量校准行业统计标准[/b]    一、统计部门和统计口径    二、行业主要统计方法介绍    三、行业涵盖数据种类介绍[b]  第三节 计量校准行业产业链分析[/b]    一、产业链结构分析    二、主要环节的增值空间    三、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b]第二章 中国计量校准行业的国际比较分析  第一节 中国计量校准行业的国际比较分析[/b]    一、中国计量校准行业国际竞争分析    二、中国计量院校准与测量能力排名保持亚洲第一[b]  第二节 全球计量校准行业市场需求分析[/b]    一、市场规模现状调研    二、设备需求分析    三、行业需求结构    四、市场前景展望[b]  第三节 全球计量校准行业市场供给分析[/b]    一、生产规模现状调研    二、产能规模分布[b]第三章 我国计量校准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计量校准行业发展状况分析[/b]    一、我国计量校准行业发展阶段    二、我国计量校准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三、我国计量校准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1、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2、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特征    四、我国计量校准行业商业模式分析[b]  第二节 2016-2019年计量校准行业发展现状调研[/b]    一、2016-2019年我国计量校准行业市场规模    二、2016-2019年我国计量校准行业发展分析    三、2016-2020年中国计量校准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1、资质壁垒      2、人才壁垒      3、技术壁垒      4、品牌壁垒[b]  第三节 我国计量校准行业经济环境特征[/b]    一、国际宏观经济走势    二、国内宏观经济走势    三、经济环境对计量校准行业的影响[b]  第四节 我国计量校准行业政策环境特征  第五节 我国计量校准行业技术环境分析第四章 我国计量校准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第一节 2016-2019年中国计量校准行业总体规模分析[/b]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行业资产规模分析[b]  第二节 2016-2019年中国计量校准行业产销情况分析[/b]    一、我国计量校准行业总产值    二、我国计量校准行业工业销售产值    三、我国计量校准行业产销率[b]  第三节 2016-2019年中国计量校准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b]    一、营运能力分析    二、偿债能力分析    三、盈利能力分析    四、发展能力分析[b]第五章 2016-2019年我国计量校准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第一节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供需分析[/b]    一、2016-2019年我国计量校准行业供给状况分析      1、我国计量校准行业供给分析      2、我国计量校准行业设备产值分析    二、2016-2019年我国计量校准行业需求状况分析      1、计量校准行业需求市场      2、计量校准行业需求的地区差异[b]  第二节 计量校准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及预测分析[/b]    一、产品市场结构    二、区域市场结构    三、重点行业计量校准产品(服务)需求分析预测[b]  第三节 计量校准行业顾客需求分析[/b]    一、客户企业的需求    二、客户需求的影响因素[b]第六章 计量校准行业细分市场结构分析  第一节 计量校准产业结构分析[/b]    一、市场细分充分程度分析    二、各细分市场占总市场的结构比例[b]  第二节 中国计量校准行业细分市场结构分析[/b]    一、计量校准行业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二、计量校准行业细分结构特征分析    三、计量校准行业细分市场发展概况    四、计量校准行业市场结构变化趋势预测分析[b]第七章 计量校准行业细分市场分析及预测  第一节 无线电校准市场分析预测[/b]    一、无线电校准技术发展进程    二、无线电校准市场规模分析    三、无线电校准市场结构分析    四、无线电校准市场竞争格局    五、无线电校准市场趋势预测分析[b]  第二节 电磁校准市场分析预测[/b]    一、电磁校准技术发展进程    二、电磁校准市场规模分析    三、电磁校准市场结构分析    四、电磁校准市场竞争格局    五、电磁校准市场趋势预测分析[b]  第三节 光伏校准市场分析预测[/b]    一、光伏校准技术发展进程    二、光伏校准市场规模分析    三、光伏校准市场结构分析    四、光伏校准市场竞争格局    五、光伏校准市场趋势预测分析[b]  第四节 力学校准市场分析[/b]    一、力学校准技术发展进程    二、力学校准市场规模分析    三、力学校准市场结构分析    四、力学校准市场竞争格局    五、力学校准市场趋势预测分析[b]第八章 计量校准行业(产业集群)及区域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中国计量校准产业集群发展特色分析[/b]    一、长江三角洲计量校准产业发展特色分析    二、珠江三角洲计量校准产业发展特色分析    三、环渤海地区计量校准产业发展特色分析[b]  第二节 中国计量校准重点区域市场分析预测[/b]    一、计量校准"东北地区"销售分析    二、计量校准"华北地区"销售分析    三、计量校准"华东地区"销售分析    四、计量校准"中南地区"销售分析    五、计量校准"西部地区"销售分析[b]第九章 2020-2026年计量校准行业竞争形势及策略  第一节 行业总体市场竞争状况分析[/b]    一、行业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三、替代品的威胁    四、供应商的威胁    五、购买方议价的能力[b]  第二节 中国计量校准行业竞争格局综述[/b]    一、计量校准行业国内外主要竞争对手对比分析    二、中国计量校准行业竞争力分析      1、我国计量校准行业竞争力剖析      2、我国计量校准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势      3、内计量校准企业竞争能力提升途径[b]  第三节 2016-2020年计量校准行业竞争格局分析[/b]    一、2016-2020年国内外计量校准竞争分析    二、2016-2020年我国计量校准市场竞争对策分析    三、2016-2020年国内主要计量校准企业动向[b]第十章 2020-2026年计量校准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形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计量校准企业总体发展状况分析[/b]    一、计量校准企业主要类型    二、计量校准企业竞争力分析    三、计量校准行业企业排名分析[b]  第二节 中国领先计量校准企业经营形势分析[/b]    一、上海颐森计量校准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概述      2、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发展战略    二、浙江大寺计量校准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概述      2、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发展战略    三、浙江华义计量校准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概述      2、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发展战略    四、上海恒河计量校准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概述      2、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发展战略    五、芜湖赛宝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概述      2、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发展战略    六、昆山方圆计量技术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概述      2、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发展战略    八、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概述      2、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发展战略    九、深圳天溯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概述      2、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发展战略    十、深圳华科计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概述      2、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发展战略[b]第十一章 2020-2026年计量校准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20-2026年计量校准市场发展前景[/b]    一、2020-2026年计量校准市场发展潜力    二、2020-2026年计量校准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三、2020-2026年计量行业政策发展趋向分析[b]  第二节 2020-2026年计量校准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分析[/b]    一、2020-2026年计量校准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二、2020-2026年计量校准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三、2020-2026年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b]  第三节 2020-2026年中国计量校准行业供需预测分析[/b]    一、2020-2026年中国计量校准行业产能预测分析    二、2020-2026年中国计量校准行业产值预测分析    三、2020-2026年中国计量校准行业需求预测分析[b]  第四节 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预测分析[/b]    一、市场整合成长趋势预测分析    二、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预测分析    三、企业区域市场拓展的趋势预测分析    四、科研开发趋势及替代技术进展    五、影响企业销售与服务方式的关键趋势预测分析[b]第十二章 2020-2026年计量校准行业投资价值评估分析  第一节 计量校准行业投资特性分析[/b]    一、计量校准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1、资质壁垒      2、人才壁垒      3、技术壁垒      4、品牌壁垒    二、计量校准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三、计量校准行业盈利因素分析[b]  第二节 2020-2026年计量[url=https://www.cir.cn/5/93/XiaoZhunSheBeiDeFaZhanQuShi.html]校准设备[/url]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2020-2026年计量校准行业投资方向评估分析[/b]    一、计量检测手段的颠覆      1、远程测量      2、网络化测量和控制    二、机构组织的运作方式突破      1、依托综合型高校的大型多功能公共测试平台      2、由行业权威机构发起组建的行业检测集成服务中心    三、“一站式”计量检测服务[b]第十三章 2020-2026年计量校准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防范  第一节 计量校准行业投融资状况分析[/b]    一、行业资金渠道分析    二、计量校准行业投资现状分析[b]  第二节 2020-2026年计量校准行业投资机会  第三节 2020-2026年计量校准行业投资风险及防范[/b]    一、行业政策风险    二、行业技术风险    三、行业市场竞争风险    四、行业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五、行业人力资源风险    六、行业其他风险[b]  第四节 中国计量校准行业投资建议[/b]    一、计量校准技术开发注意要点及应对策略    二、计量校准项目投资注意要点及应对策略    三、计量校准产品市场及销售策略建议[b]第十四章 计量校准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 计量校准行业发展战略研究[/b]    一、技术开发战略    二、产业战略规划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营销战略规划    五、区域战略规划    六、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b]  第二节 对我国计量校准品牌的战略思考[/b]    一、企业品牌的重要性    二、计量校准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计量校准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我国计量校准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计量校准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b]  第三节 计量校准企业发展策略[/b]    一、市场定位策略    二、服务组合策略    三、价格策略    四、市场拓展策略    五、市场推广策略[b]  第四节 计量校准行业投资战略研究[/b]    一、投资对象    二、投资模式    三、预期财务设计分析    四、风险资本退出方式[b]第十五章 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计量校准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二节 计量校准子[url=https://www.cir.cn/]行业研究[/url]结论及建议  第三节 计量校准行业投资建议[/b]    一、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    二、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实施    三、企业自身应对策略[b]  第四节 中 智 林 :计量校准战略管理的策略[/b]    一、成本控制策略    二、定价策略    三、竞争策略    四、并购重组策略    五、营销策略    六、人力资源    七、财务管理

  • 【分享】武汉大学质量战略发展研究院 高端质量人才摇篮!

    在历史悠久、环境幽雅的武汉大学老图书馆旁,有一个以质量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集成经济、管理、应用数学、计算机、工业工程、标准计量等专业的跨学科教学和科研机构,这就是武汉大学质量战略发展研究院(简称武大质量院)。 武大质量院是国家质检总局与武汉大学共建的。经过四年的发展,该院在高端质量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一种“突破性的现象”:质量人才在职人员的培训遭热捧,一个月四期培训班的数量已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质量工程方向的硕士报考人数远远超过计划招生人数,呈3~4倍的放大;100位浙江企业家,赴武汉大学进行为期5天的脱产学习,与武汉大学的教授专家们探讨卓越绩效管理之道。 武大质量院呈现“突破性现象”的成功秘诀何在?由此,记者采访了武大质量院院长程虹教授。他介绍,该院受“追捧”的原因之一是不断创新的教学方式,既始终坚持“案例式+咨询式”、“技术+艺术”和“双导师制”,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个受“追捧”的原因是“量身定制”开设了“宏观质量管理原理”、“质量法律制度”、“质量分析报告”的应用等多门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质量管理学科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大量的质量信息,全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特色课程加上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赢得了学员的普遍称赞:一位来自黑龙江的学员以一副对联——“龙江学子求知问道珞珈山,武大名师传经送宝质量院”表达了他的学习感言,表达了他对武大质量院高水平授课、高质量服务的衷心感谢。还有一位云南的学员说,在这里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缺乏理论的支持,而在这里我们找到了,而且通过学习,我们的视野扩大了,思路也理清了。 记者在深入采访中还获悉,武大质量院从2008年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首次开设质量工程方向的硕士学位教育,今年已经是第四届连续招生,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00余人。这些人毕业后,均已成为我国质量战线的“精英”,参与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和决策咨询。据悉,来自新疆的2008级质量工程硕士钟伟、武垠杉、李永新等三人学成回去后,立即被单位抽调组成专门小组,担当起“西部地区质检工作比较研究”的课题研究重任。2008级硕士优秀毕业生黎毅、陈晓、周湘栋、杜平、覃红郴等回到原单位后,被提拔到重要的管理岗位,成为当地质量事业的中坚力量。 目前,武汉大学2011年质量工程方向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正全面开展,计划招收60名,现报名人数已达100余名,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中。另悉,武大质量院开办的“宏观质量高级研修班”也十分“火爆”,出现了排队预订的现象,每月四期的培训计划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该院的质量工程方向博士生招生也将于明年启动。------转自《中国质量新闻网》

  • 招商局检测认证控股有限公司刚刚发布了战略发展部战略与企业管理岗职位,坐标北京市,速来围观!

    [size=16px][color=#ff0000][b][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position-78794.html]立即投递该职位[/url][/b][/color][/size][b]职位名称:[/b]战略发展部战略与企业管理岗[b]职位描述/要求:[/b]岗位职责:1、收集整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相关产业发展状况及公司经营状况,参与起草公司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2、负责总部各部门及下属公司年度KPI的制定及考核,配合下属公司股东会议、董事会议、监事会议议案处理工作;3、组织公司的经营分析活动,编制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报表;4、开展对下属公司经营活动的综合分析与评价,参与对下属公司重大投资项目方案的审核与论证,并提出可行性建议;5、推进下属公司管理提升工作,监督、指导、协调和推动公司经营策略在下属公司贯彻实施。任职资格:1、政策研究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强,有较强的逻辑思考能力和文字功底;2、熟悉规划制定、规划执行、规划考核等管理流程;3、熟练操作PPT、WORD等OFFICE系列办公软件;4、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管理类、经济类、工科类相关专业,具有大型国有企业或政府机关工作经历者优先。[b]公司介绍:[/b] 招商局检测认证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招商检测”)于2020年10月10日在北京西城注册成立,为招商局集团独资二级公司,是招商局集团“十四五”期间重点培育的战略新兴产业单元。目前,招商检测拥有4个国家质检中心,位列国内检验检测行业“第一梯队”,“十四五”期间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检验检测认证高科技企业。...[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position-78794.html]查看全部[/url][align=center][img=,178,17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160948175602_3528_5026484_3.png!w178x176.jpg[/img][/align][align=center]扫描二维码,关注[b][color=#ff0000]“仪职派”[/color][/b]公众号[/align][align=center][b]即可获取高薪职位[/b][/align]

  • 作为国家战略发展国产仪器

    科学仪器的创新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发展科学仪器应当视为国家战略。分析仪器是科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 浅析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领域

    国家对振兴仪器仪表工业的重视和支持,是仪器仪表工业能够得以振兴的重要保证。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领域如下:  1、战略目标  通过政策引导,鼓励资金和人才等资源投向仪器仪表产业,加快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力争在5到10年内,实现如下战略目标:  ①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包括工业自动化仪表与系统、科学仪器、医疗仪器、各类测量仪器仪表以及相关的传感器、元器件和材料,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达到或接近21世纪初期国际水平;  ②2005年,我国仪器仪表产业中的工业自动化仪表与系统、科学仪器能够占领国内市场45%以上的份额,医疗仪器和其他仪器仪表能够占领国内市场30%以上的份额;2010年,工业自动化仪表与系统、科学仪器能满足国内市场60%以上的需求;医疗仪器和其他仪器仪表能满足国内市场 50%以上的需求;  ③在仪器仪表各主要领域,新建设一批,约18至20个工程技术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大力推进仪器仪表科技创新,加快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  ④在仪器仪表各主要领域,培育和发展总数不少于30个具有综合实力与相当规模的生产基地和重点企业。在带领和推动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发展中,生产基地和重点企业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⑤支持和发展一批仪器仪表系统集成公司,5到10年内迅速集聚力量,能在钢铁、石油、化工、电力、环保等多种大型重要的工程中承包自动化项目,促进我国仪器仪表产业的迅速发展。为了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国家必须加大对发展仪器仪表产业的资金投入。

  • 宗庆后:当前形势下饮料行业发展破局的战略思考!

    宗庆后:当前形势下饮料行业发展破局的战略思考!  今日,2015年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年会在上海举行,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出席并发言,以下为全文:  当前形势下饮料行业发展破局的战略思考  ——在中国饮料工业协会2015年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很高兴能够在金秋时节与大家欢聚一堂,参加饮料协会一年一度的盛会,在这里要感谢协会的赵理事长和各位领导、同事一年来的辛勤工作,感谢协会为大家提供这样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  确实这几年饮料行业的发展又到了一个瓶颈期,以前我们行业始终保持着每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是这些年的增速却明显放缓,去年仅11.72%,今年1-8月就仅有4.72%。这说明增长乏力已经成为行业性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大企业遇到的问题更为突出。我想这也是今天我接到“当前形势下饮料行业发展破局的战略思考”这个题目的原因,在此我仅能抛砖引玉冒昧地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想法,讲的不对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有人把饮料行业这几年发展势头慢下来归结为是经济低迷造成的,但我感觉经济大环境对我们行业的影响不是太大,毕竟饮料是快速消费品,哪怕经济差一点但吃还是要吃的、喝亦是要喝的,像08年经济危机时我们饮料行业还是大幅增长的。我认为我们饮料行业这二年增幅下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分享】让硫酸钾镁肥纳入中国钾肥发展战略

    [color=#000000]从资源战略考虑 从示范监管入手[/color][color=#000000] ——中国农业大学陈新平教授谈硫酸钾镁肥推广[/color][color=#000000] 从中国钾资源的保有量上看,中国钾资源是匮乏的。从当前国内钾肥产量上看,每年在300万吨左右,这与国内每年七八百万吨的需求存在较大缺口。从国家资源战略角度上看,中国钾肥的自给率还是比较低的。如果钾肥国产化能达到70%,就能很好地规避进口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增加国产钾肥产量和寻找钾肥替代品的道路曲折而漫长,而硫酸钾镁肥在增加国内钾肥产量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新平表示,作为一种含有钾元素、镁元素的肥料,对硫酸钾镁肥的推广,应从资源战略上考虑去做三件事情。[/color][color=#000000] 首先,引导品种有的放矢。[/color][color=#000000] 国家有关部门需要和科研部门联手推广硫酸钾镁肥。特别在硫酸钾镁肥适用的地区进行广泛的试验,在成本和肥效上做出示范。[/color][color=#000000] 通过土壤分析表明,中国有两个区域最适合施用硫酸钾镁肥。一个是华南地区。该区土壤本身既缺少钾元素又缺少镁元素,一些果树施用含钾元素的肥料过多,导致镁元素更加缺少。华南地区的香蕉和龙眼等经济作物施用硫酸钾镁肥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一个就是北方地区,温室蔬菜如黄瓜、番茄等适用硫酸钾镁肥。北方土壤本来并不缺少镁元素,但因为氮肥施用多,导致土壤酸化,镁元素流失严重。使用硫酸钾镁肥不仅可以补充土壤的镁元素,而且可以改善酸性土壤,增强作物抗旱、抗寒、抗药害的能力。单纯比较钾含量(换算为K2O),硫酸钾镁肥没有硫酸钾和氯化钾等钾肥养分高,但在上述两个地区,钾、镁元素可以同时起作用,使用性价比明显优于其他钾肥。[/color][color=#000000] 目前国际上硫酸钾镁肥的主要生产商——K+S公司出口中国的硫酸钾镁肥主要是针对华南地区的经济作物进行销售。一方面,可以从政策及科研上引导硫酸钾镁肥将试验示范的重点放在这些区域上去;另一方面,企业应在这些主要销售区域通过试验示范,结合产品优势,发挥产品最大作用。[/color]

  • 高校科研院所招聘联盟正在寻找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编辑职位,坐标北京,谈钱不伤感情!

    [b]职位名称:[/b]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编辑[b]职位描述/要求:[/b]一、招聘岗位及专业聘任岗位:助理研究员、编辑;专业:国际关系、世界经济、社会学等相关专业。二、基本条件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忱于社会科学研究。2.具备良好学术道德,自觉遵守学术规范,热爱工作,为人正直,无违法违规违纪行为。3.具有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国际社会文化、地区与国别问题研究等专业教育背景,取得博士学位。4.身体健康,能胜任本岗位科研工作。5.京外生源应届毕业生户口进京按国家及北京市有关规定执行。三、招聘人员范围将于2019年7月毕业的应届博士毕业生(京内、京外生源均可),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4年1月1日后出生);出站博士后、海外留学博士毕业人员、京内在职人员,年龄不超过40周岁。四、岗位要求1.基本了解国际关系、世界经济等相关学科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必要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关研究工作的基本方法;2.在高级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参加集体项目和重点课题的研究,辅助高级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能够承担所级或青年课题,独立开展研究工作;3.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深入基层了解实际,外语水平达到学术交流要求;4.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接受研究室的工作安排,完成单位交办其他工作任务。五、应聘人员提交材料1、个人简历(中英文)电子简历请务必投递到:bgs-yts@cass.org.cn;2、发表的论著目录、论著引用情况及3-5篇代表性论文;3、相关证明材料(已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证明、国内外任职情况证明、最高学位证书等);4、两位教授级国内外同行专家的推荐信(中英文);5、对开展应聘学科科研工作的设想、计划和要求(中英文);6、应届毕业生相关证明材料。六、截止时间2018年12月30日。[b]公司介绍:[/b] 仪器信息网仪器直聘栏目针对高校科研院所的免费职位发布平台,汇集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的招聘信息。发布信息请联系010-51654077...[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50280]查看全部[/url]

  • 战略新兴产业名单敲定 生物医药前景开阔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会议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深化体制改革,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结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会议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一)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二)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三)积极培育市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建立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四)深化国际合作。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提高国际投融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产品、技术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五)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制定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 会议强调,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编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优化区域布局,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格局。编者按: 经过漫长的等待后,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名单终于敲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将被重点培育,成为资本市场未来的兴奋点。《决定》提出,对七大产业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这些都将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 生物医药是生物产业的重要细分子行业之一。发展到一定规模开始遭遇扩大瓶颈已成为目前众多生物医药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随着生物产业被定为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自主创新驱动力不足、药品流通体制、药品价格和监管体制不完善以及投融资渠道不健全,这些固有的产业顽疾有望得到有效化解,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据中国医药产业技术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18个生物类产业园区特聘顾问 张法宝 博士介绍,未来5年,国家会通过政策引导等多种手段,促进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整体升级。“创新、投资、并购”将成为下个五年生物医药产业的关键词。 自《决定》发布起,生物医药板块也持续走强。截至9月9日上午9时37分,鲁抗医药涨停,四环生物涨8.84%,达安基因、联环药业、莱美药业、上海医药涨幅均超过6%,安可生物涨5.31%。

  • 广西南宁政府出台技术标准发展与名牌战略奖励政策措施

    广西南宁政府出台技术标准发展与名牌战略奖励政策措施2012-04-05 10:47:13南宁市人民政府网站  近日,广西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南府发〔2012〕13号)正式出台,明文规定对实施技术标准发展和名牌战略成效显著的企业进行奖励,标志着南宁市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工作相关配套奖励制度正式建立。  该通知(南府发〔2012〕13号)明确规定:一是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标准化工作。支持企业牵头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推动技术标准的产业化应用,以标准促进创新产品开发。从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经费中安排对技术标准制定项目进行资助,制定国际标准资助50万元、国家标准资助30万元、行业标准资助10万元。二是支持企业塑造知名品牌。实施名牌战略,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商业信誉,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培育和自律活动。支持企业通过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赞助国内外知名赛事等推广品牌。对新增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从产业发展资金中安排予以奖励,获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0万元;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获南宁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一次性奖励3万元。三是鼓励建设重点产业技术研发机构。企业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予以50-100万元资助。四是鼓励企业开发自主创新产品。对本市企业生产的符合政府采购技术标准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实行政府首购。

  • 青岛海检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寻找战略发展主管职位,坐标青岛市,谈钱不伤感情!

    [size=16px][color=#ff0000][b][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position-78889.html]立即投递该职位[/url][/b][/color][/size][b]职位名称:[/b]战略发展主管[b]职位描述/要求:[/b]1.研究跟踪国家、地方政策,跟进海工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海试场编制进入国家规划。2.负责对接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及各涉海单位等;3.负责重大项目申报与投资管理;4.提出战略发展规划建议,提出市场业务布局建议。5.建立对外合作体系,对外合作实务,战略合作、资本合作、市场合作。6.协助对外推介公司项目,项目路演以及项目深入沟通和谈判;7.组织开展投融资相关的尽职调查、方案制定、预警跟踪、风险提示等。不限[b]公司介绍:[/b] 海检集团是2016年5月青岛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市属国有独资企业,围绕检验检测全产业链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建设运营国家海洋设备质量检验中心、海洋水下设备试验与检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海洋设备重大产品研发和试验检测平台等三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建有水下设备、电磁兼容、海洋电缆、材料分析、环境及可靠性、电气、新能源电力电子7个国内领先水平的实验室,可为海工装备、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军工等12个重点行...[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position-78889.html]查看全部[/url][align=center][img=,178,17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160948175602_3528_5026484_3.png!w178x176.jpg[/img][/align][align=center]扫描二维码,关注[b][color=#ff0000]“仪职派”[/color][/b]公众号[/align][align=center][b]即可获取高薪职位[/b][/align]

  • 落实8337战略 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在伊利集团挂牌

    落实8337战略 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在伊利集团挂牌7月22日,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在伊利集团挂牌成立。这是落实8337战略,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一项重大举措。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白向群,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刘美菊,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刘琳,呼和浩特市市长秦义,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姜华以及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等出席了揭牌仪式。研究院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呼伦贝尔市等多家政府机构通过项目支持的新型研究与开发机构。它将加速乳业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促进自治区乳业产业集群的成长,提升自治区乳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而选择在伊利集团挂牌是看重了伊利集团雄厚的科研技术实力和丰富的人才储备支持。在挂牌仪式上,内蒙古科技厅厅长李秉荣表示,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的成立,将落实“8337”战略提出借助科技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和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要求,通过机制体制创新,集聚政府资源、行业资源、企业资源和科技项目资源,整合乳业创制链条,促进项目、平台与产业的融合发展。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表示,乳业技术研究院选择在伊利集团挂牌落户,是自治区和呼市等各级政府对伊利的科研实力和人才储备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伊利也将充分发挥科研成果转化的优势,并通自身资源优势引进国内外先进的乳业技术,加速自治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深入落实自治区8337计划。在仪式上, “青少年乳品科技创新基地”也同时成立。这也是全国首个青少年乳品科技创新基地,成立后将为青少年提供学习乳品知识、参观乳品生产、开展乳品科研的机会。同时伊利集团与团中央未来网共同发起“寻找乳品科技小博士”活动也一同启动。

  • 【转帖】生命科学仪器发展新趋势

    科学离不开测量,仪器是测量的重要工具。现代的科学仪器不仅是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前提,也是创新研究的主体内容和成果的重要体现形式。甚至不乏部分学科分支是以某种科学仪器的发明而发展起来的,科学研究与仪器的互动也日益频繁。各国都把发展科学仪器作为国家发展战略。 比如美国通过NSF和NIH扶持发展科学仪器,日本的高精密科学仪器振兴计划、欧盟的第七框架计划、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都明确将科学仪器的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甚至,有学者称科学仪器的发展水平标志着国家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传统和新兴网络媒体告知我们科学仪器的最新发展,而能亲身感触这种变迁的莫过于参加展览会。2010年6月2日,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中国国际生物技术和仪器设备博览会(2010 BIOTECH CHINA)无疑为我们提供了绝佳机会。展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120余家展商参加。其中不乏岛津等国际品牌的加入,也可以看到上海光谱仪器等国内科仪的新贵。

  • 【新闻视点】路甬祥:科学研究的动力需要战略引导

    [size=4][font=黑体]路甬祥日前在中科院化学所调研时表示,科学研究的动力来源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科学家的好奇心、创造欲、想象力,但如果没有战略引导则不能形成完善创新的价值链。[/font][/size]12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进行了调研。  路甬祥指出,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实力今非昔比,但我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资源消耗过大、环境压力过大等一些新问题,经济发展总体还处在依靠投资拉动的发展阶段。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我们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同时,着力发展科学技术,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将经济发展从量上的优势转移到质的提高、结构优化上来;依靠人口素质的提高,提升在世界产业链的位置。这是国家全面发展科技的新起点,也是中科院创新跨越的新起点。  路甬祥表示,跟在别人后面作研究,我们只能进行局部创新,我们不仅要向发达国家学习,还要向自然界学习,向生命演化的过程学习,提出科学问题,开展研究。三四十亿年的生命演化过程也是自然优化选择的过程,也是“效率最高,能耗最低”的优化过程,可以给化学研究以很好的借鉴。仿生化学需要生命学家和化学家的共同参与。

  • 关于修订《计量法》的战略思考

    [align=center][b]关于修订《计量法》的战略思考[/b][/align][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5px][color=rgba(0, 0, 0, 0.3)]刘兆彬[/color][/size][/font][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ize=0px][color=#333333] [/color][/size][/font][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5px][color=#333333]计量资讯速递[/color][/size][/font][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5px][color=#333333] 计量是支撑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color][/size][/font][align=center][size=16px][color=#d92142][b]计量事业取得巨大进步[/b][/color][/size][/align][size=15px] 1985年9月6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计量法》,这是有利于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维护国家、人民利益而制定的法律。[/size][size=15px] 《计量法》施行以来,我国计量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巨大进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单位制——千克的重新定义,提出能量天平测量方案,比对结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重力加速度计量基准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球重力基准原点落户北京,成为全球重力加速度量值溯源地,标志着我国科学计量达到新高度。[/size][size=15px] 目前,新一代国家秒长基准已达到3500万年不差一秒。[/size][size=15px] “十三五”期间,我国平均每年强制检定计量标准器具300多万台,发放国内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1万多张。工业、农业、服务业、生态环保、医疗等各个领域的应用计量,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作出了新贡献。特别是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共检定/校准138万台(件)温度计,检定/校准126万台(件)医用计量器具,研制审批新冠病毒核酸标准物质,彰显了计量工作的重大作用。[/size][size=15px] 此外,我国还拥有获得国际承认的校准与测量能力1600余项,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65份计量国际合作协议,我国在国际计量体系中的地位显著提升。[/size][size=15px] 这些成就的背后,计量法制建设功不可没。目前,我国已形成以《计量法》和实施细则为核心,60多件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规章为补充的比较完整的计量法制体系,在规范、引领、支撑、保障我国计量事业的发展中作出巨大贡献,成为计量事业的基石、航标、灯塔和保护神。[/size][size=15px][/size][align=center][size=16px][b][color=#d92142]《计量法》需要与时俱进[/color][/b][/size][/align][size=15px] 在古代计量的几千年,近现代计量1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一直很重视计量法制建设。秦始皇立法统一度量衡,1915年发布《权度法》,1929年发布《度量衡法》。改革开放后,我国于1985年发布《计量法》,并先后作出5次条款修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部发布36年、施行35年的大法一直没有作整体性重大修改。[/size][size=15px] 当下,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不断扩大深化,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历史阶段,新形势对计量事业的发展提出新要求、新期待,迫切需要对《计量法》进行整体性重大修改,推动计量管理体制机制深化改革,适应国际计量示范法的原则要求,以更好地发挥法制对计量事业的规范、引领、支撑和保障的根本性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size][size=15px] 总体来看,我国现行《计量法》已滞后于实践发展和经济社会现实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size][b][size=15px]首先,我国现行《计量法》严重滞后于深化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size][/b][size=15px][/size][size=15px] 1985年发布《计量法》时,大背景是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计量管理体制基本采取前苏联模式,以行政管理和强制检定为主体,以行政区域分层量传、溯源。纵向到县、到企业,横向各部门之间,都靠行政命令管理。法制计量、科学计量、应用计量界限不清,都靠财政供给,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都是国有。这一基本管理架构延续至今。[/size][size=15px] 1992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加入WTO,2017年提出转向高质量发展,2020年提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这些重大的体制改革给旧计量体制带来巨大冲击,但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企业市场化了,事业单位改革了,计量管理也实施“放管服”改革,减少了行政许可,缩小了强制性检定计量器具的目录。但是,计量体制还是原有体制,没有通过立新法进行市场化的彻底变革。计量管理体制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新定位、定向、定标,缺乏宏观战略研究、顶层设计和立法支持,迫切需要深入立法研究,以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社会化为方向,使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彻底改革原有计量管理体制。[/size][b][size=15px]其次,我国现行《计量法》严重滞后于高质量发展的全面要求。[/size][/b][size=15px][/size][size=15px] 高质量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保五大文明,这些都离不开计量事业的支撑、保障和引领。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产品合格率达93%左右,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也在90%左右,但不合格产品造成的损失在万亿元以上,根源都涉及计量检测的精准度问题。[/size][size=15px] 计量是质量基础的一部分,《计量法》不是只管计量器具的法律。现行计量管理的窄化、简单化,严重制约计量事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也严重低估计量在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基础、支撑、引领、保障作用。目前,迫切需要确立大计量观和大计量发展战略,这样才能充分体现计量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环保价值,推动计量对五大文明建设的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size][b][size=15px]再次,我国现行《计量法》严重滞后于科技现代化的迫切需要。[/size][/b][size=15px][/size][size=15px] 计量是科技现代化的根基、引领、保障。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说,没有计量就没有科学。对我国度量衡制的统一作出巨大贡献的化学家吴承洛说,人类对自然界的一切知识都是计量得来的,计量越精准,知识越准确。[/size][size=15px] 我国科技水平总体不高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计量水平总体不高。虽然我国科技计量这些年不断有新突破、新进展,但距离世界第一计量强国还有很大差距。我国计量基标准实现国际等效的项目占总项目数量的50%左右,而国内主要计量基标准、标准物质和量值传递溯源体系覆盖率不到60%。特别是国际单位量子化变革后,以量子技术为引领的计量尖端技术还存在不少短板。扁平化、多中心、网络化、智能化、即时、在线的量传、溯源体系尚未形成,多维计量、复合计量、解决方案式计量尚不能完全支撑科技创新。[/size][size=15px] 谭久彬院士曾指出,要成为制造强国,关键要解决超精密测量能力问题。以光刻机为例,中等精度的光刻机有3万多个光机零件,其中70%是精密和超精密的,需要600多种专用精密和超精密测量仪器。诸如高端芯片、高端数控机床、高端传感器、高端医疗器械、高端发动机、飞机轮胎等,大多依赖进口,即通常说的“卡脖子”。[/size][size=15px] 究其根源,其中之一可以归因到计量。计算、测量、检验能力严重滞后于高科技发展,创新能力、协同能力和系统解决问题能力既受制于技术水平,更受制于体制机制束缚。全社会对计量重要性和战略性的认识、重视、支持、投入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size][b][size=15px]最后,我国现行《计量法》严重滞后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size][/b][size=15px][/size][size=15px] 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和目标。毋庸讳言,现阶段我国生态环保问题依然比较严重,水、土、气、废、声、光、电各类污染影响着人类健康以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当前全球集中关注的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等问题,已上升为我国未来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问题。[/size][size=15px] 2020年,我国确立的“3060”气候目标,既是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硬指标,又是向全世界的庄严承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前提,就是计量、测量和检验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在2021年“3060目标的实现路径和经济金融影响”研讨会上的发言指出,应对气候变化一定要夯实数据与计量基础,否则,碳达峰数值一算就差10亿吨。基础数据如果不够清晰,未来减排的指标、任务、重点也难以落实。因此,计量、测量、检验检测在绿色发展、气候应对方面的作用极为重要和关键。[/size][size=15px] 目前,我国在碳排放测量,主要污染排放量在线检测,碳中和计量测试技术,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能源计量测试,能源资源大数据计量、能效分析等诸多领域的计量测试技术研发、应用、系统化、协同化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不少方面刚刚起步。如果不加快修改《计量法》,不高度重视、不加大投入、不改变体制、不聚集人才,就难以支撑保障绿色可持续发展。[/size]

  • 十大跨国仪器公司发布2024年发展战略

    近日,一年一度的JP摩根医疗大会落下帷幕。会上,多家跨国仪器公司CEO发表演讲,回顾了2023年面临的挑战,并眺望2024年科学仪器行业的市场机会。此前,仪器信息网曾进行专题报道:[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topic-471.html]从JPM2024——看科学仪器市场发展[/url]。今天,仪器信息网带您从实操的角度,[b]不听他们怎么说,看看他们打算怎么做,围观十大跨国仪器公司2024年的“工作计划”[/b]。[align=center][img=仪器信息网配图.jpg,650,433]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ca0263d2-9d77-46f0-aa59-74c1aaba3699.jpg[/img][/align] [size=18px] [color=#ff0000][b]1、[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650/]赛默飞[/url][/b][/color][/size]  [b]挑战:中国的生物技术行业存在“疫情泡沫”  机会:制药、生物技术行业、半导体、先进材料、蛋白质组学[/b]  2024年赛默飞的重点运营产品还是Orbitrap Astral高分辨质谱,该公司近日宣布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color][/url]公司Evosep达成协议,将Evosep的样品分离产品与赛默飞世尔的质谱分析系统共同销售,包括与Orbitrap Astral一起使用的端到端样品制备工作流程。  赛默飞还会聚焦电子显微镜等高端产品。集团董事长Casper表示:“以我在行业25年的经验来看,当环境面临挑战时,常规仪器常会让人感到压力。而无论环境如何,客户都会为高端产品找到资金。” [size=18px] [color=#ff0000][b]2、[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11158/]丹纳赫[/url][/b][/color][/size]  [b]挑战:生物制药融资环境衰退,生物加工业务遇到阻力,大型制药客户对资本支出更加谨慎  机会:呼吸检测收入[/b]  自新冠肺炎大流行以来,丹纳赫旗下Cepheid的年呼吸检测收入从大流行前的约2.5亿美元增加到超过10亿美元。Cepheid的GeneXpert仪器的安装基础增加了一倍多,该公司针对A/B型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新冠肺炎的四合一呼吸道病毒检测“非常抢手”。据预估,Cepheid70%的呼吸检测收入来自四合一检测,30%来自新冠肺炎检测。  新冠肺炎疫情也为丹纳赫进行交易提供了充足的现金流。丹纳赫表示已“准备就绪”,未来将进一步部署资本,并拥有强大而活跃的交易渠道。简而言之就是准备好了要“买买买”。  [size=18px][color=#ff0000][b]3、[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20/]安捷伦[/url][/b][/color][/size]  [b]挑战:制药客户的收入总体下降,全年缓慢复苏  机会:癌症检测和治疗[/b]  在诊断方面,个性化治疗应用的普遍增加,正在驱动对与病理学应用相关的及时诊断(POCT)的需求,因此安捷伦将投资重点放在癌症检测和治疗开发上。  安捷伦还计划增加对细胞分析部门的投资,该部门在过去四年中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0%,成长为约4亿美元的业务。公司最近将该业务移入其诊断和基因组学集团,二者共享许多相同的客户,这一举措使为这些客户服务的公司团队保持一致,并为跨产品工作流程的连接提供了机会。  [size=18px][color=#ff0000][b]4、[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3701/]Illumina[/url][/b][/color][/size]  对于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首席执行官Jacob Thaysen与Illumina管理团队设定了三个主要优先事项。首先,扩大NovaSeq X等产品装机量,赢得更多市场份额;其次是专注商业运营,进一步提高利润率;最后是尽快出售或拆分Grail。  Jacob Thaysen谈到了测序业务的竞争格局,指出在过去十年或更长时间里,降低测序成本是测序公司及其客户“绝对首要”的担忧。最近,重点已转移到完整的端到端工作流程的成本和易用性上。鉴于Illumina在这些领域的投资,这一转变将使其受益。  Thaysen还讨论了Illumina与专注于长读测序的竞争对手的定位。他说,虽然他相信长读测序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但测序中许多增长最快的领域——如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肿瘤组织分析和液体活检——都涉及对片段DNA进行测序,使其“更符合短读技术”。 [size=18px] [color=#ff0000][b]5、Oxford Nanopore[/b][/color][/size]  [b]机会:发育障碍、罕见人类遗传病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等临床领域[/b]  Oxford Nanopore首席执行官Gordon Sanghera表示,虽然产品距离临床可能还有三年的时间,但该公司正在追求这一目标,希望在2026年左右及以后做好准备,抓住这些(临床)机会,并真正将其转化为(创造)收入。  从长远来看,Oxford Nanopore将其技术设想为实现多组分析,在单个平台上测量包括DNA、RNA和蛋白质在内的分析物。该公司已经证明了蛋白质展开并通过纳米孔转移的能力,但尚未在单个氨基酸通过纳米孔时进行检测。Oxford Nanopore的最终愿景是提供一个可以对单个蛋白质分子进行完全测序的平台。  [size=18px][color=#ff0000][b]6、[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230/]布鲁克[/url][/b][/color][/size]  [b]机会:蛋白质组学、多组学、空间和单细胞生物学[/b]  布鲁克重申了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Frank Laukien所称的“后基因组”时代的承诺,强调了公司在蛋白质组学、多组学、空间和单细胞生物学等领域的投资。该公司“有望连续三年实现超过10%的有机收入增长”,并表示这些新兴领域将在未来10至20年内快速增长。  布鲁克在“后基因组”工具上的投资部分诠释了其在中国相对稳健的表现。他说:“中国市场在蛋白质组学方面有着可与世界其他地区媲美的巨大雄心。”2023年,中国启动了蛋白质组人体导航计划(π-HuB Consortium),一个旨在绘制人体蛋白谱图的长达30年规模及300亿人民币的项目。该联盟已购买了一些timstOF质谱仪用于开展工作。  [size=18px][color=#ff0000][b]7、[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4622/]凯杰[/url][/b][/color][/size]  [b]机会:生物信息学、组学研究[/b]  公司CEO Thierry Bernard强调凯杰计划包括扩大其液体活检组合,美国监管批准和推出莱姆病测试,新发射和监管提交的测试QIAstat-Dx投资组合,和推出QIAcuity Dx数字[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产品在美国和欧洲的临床应用。  凯杰计划于2024年在美国和欧盟推出第一个QIAcuity Dx测试,致力于将该平台从研究环境转移到诊所。凯杰的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在QDI内推出至少5款新产品,重点是组学研究。该公司还计划扩大其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并开发一种新的符合法规的二级分析解决方案,用于临床实验室内的快速下一代测序分析。  [size=18px][color=#ff0000][b]8、[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1991/]Revvity[/url][/b][/color][/size]  [b]挑战:应用基因组学领域下滑,制药行业与生命科学领域的预算紧缩  机会:免疫诊断[/b]  2024年Revvity的首要增长动力将是跨公司创新,因为该公司利用了过去两年中进行的十多次收购。公司首席执行官Prahlad Singh指出,在整合收购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该公司还专注于有机和非有机投资以及资本部署,并将继续努力寻找收购机会,寻找能够增强现有产品或帮助填补任何潜在空白的技术或产品组合。  简而言之,也是一位科学仪器市场潜在的“大买家”。  [size=18px][color=#ff0000][b]9、[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287/]沃特世[/url][/b][/color][/size]  [b]挑战:生物技术行业急剧停滞,宏观经济条件导致制药客户减缓了采购周期  机会:早期疾病检测、食品和环境中PFAS等杂质检测、电池和电动汽车相关材料检测[/b]  在制药领域的未来展望中,沃特世首席执行官Batra认为生物技术公司已经企稳。加上中国未来的结构性趋势非常有吸引力。因此,Batra预计复苏主要集中在生物技术领域、CDMO领域、品牌仿制药领域以及其他一些业务领域,这些地方的业务已经放缓。  [size=18px][color=#ff0000][b]10、[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4231/]Bio-Techne[/url][/b][/color][/size][b]  挑战:生物技术资金疲软,制药客户更加保守  机会:空间生物学、癌症检测[/b]  这家聚焦于单细胞分离分选技术的生物仪器公司计划推出一种空间生物学分析产品,在一个工作流程中包括12个RNA探针和20个抗体。首席执行官Kim Kelderman表示:“这种组合是朝着我们的空间使命迈出的一大步,相当于在同一张幻灯片上看到多组视图,并对组织进行全面评估。”。  Bio-Techne在液体活检和分子诊断市场也有多个计划。Kim Kelderman引用了肠癌检测的开发,该公司目前正在为其生成数据,以及基于外来体的实体瘤突变分析。他指出,该公司“希望与另一家公司合作”进行结直肠癌癌症检测。[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align=right][/align]

  • 国家计量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

    日前,国家计量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致辞中指出,计量不仅是控制质量、提升质量、创造更高质量的基础,也是经济运行、社会发展的保障。特别是在科技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计量被赋予新的内涵和使命。质检总局作为计量工作主管部门,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就是要邀请专家提出前瞻性、专业化、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发挥好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等作用,为计量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支树平表示,希望专家咨询委员会在推动计量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突出的指导作用。近年来我国计量科技水平显著提高,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计量工作体系,但在计量科技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整体处于从“跟跑”向“并跑”过渡阶段,期望各位专家能帮助把握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对接国家重大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推动计量事业发展。希望专家咨询委员会在推动计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突出的指导作用。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新研判,对计量事业发展提出新要求。计量工作要全面对接国家战略,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让全社会分享更多的“计量红利”。期望各位专家加强指导,推动计量工作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希望专家咨询委员会在推动质量强国建设方面发挥突出的指导作用。近年来,我国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但质量水平的提高依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监管能力和供给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安全需求。期望各位专家加强质量研究,弘扬质量文化,引领全社会关心质量、重视质量,掀起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的新高潮。  质检总局副局长吴清海指出,计量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和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保障经济和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技术手段。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成立能够更好地从经济、科技、法制、国防等多个维度和角度提供咨政建言,发挥好我国计量事业“领头雁”的作用,当好我国计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领航员”,并在建设质量强国中担当国家的“智囊团”。

  • 【原创】战略目标制定过程

    一般来说,确定战略目标需要经历调查研究、拟定目标、评价论证和目标决断这样四个具体步骤。1、调查研究。在制定企业战略目标之前,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工作。但是在进入确定战略目标的工作中还必须对已经作过的调查研究成果进行复核,进一步整理研究,把机会和威胁,长处与短处,自身与对手,企业与环境,需要与资源,现在与未来加以对比,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为确定战略目标奠定起比较可靠的基矗调查研究一定要全面进行,但又要突出重点。为确定战略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是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调查研究的,它的侧重点是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和对未来研究和预测。关于企业自身的历史与现状的陈述自然是有用的,但是,对战略目标决策来说,最关键的还是那些对企业未来具有决定意义的外部环境的信息。2、拟定目标。经过细致周密的调查研究,便可以着手拟定战略目标了。拟定战略目标一般需要经历两个环节:拟定目标方向和拟定目标水平。首先在既定的战略经营领域内,依据对外部环境、需要和资源的综合考虑,确定目标方向,通过对现有能力与手段等诸种条件的全面衡量,对沿着战略方向展开的活动所要达到的水平也做出初步的规定,这便形成了可供决策选择的目标方案。前面对企业战略目标包含的内容已经做出了介绍。在确定过程中,必须注意目标结构的合理性,并要列出各个目标的综合排列的次序。另外,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减少目标的个数。一般采用的方法是:①把类时的目标合并成一个目标;②把从属目标归于总目标;③通过度量求和,求平均或过程综合函数的办法,形成一个单一的综合目标。在拟定目标的过程中,企业领导要注意充分发挥参谋智囊人员的作用。要根据实际需要与可能,尽可能多的提出一些目标方案,以便与对比选优。3、评价论证。战略目标拟定出来之后,就要组织多方面的专家和有关人员对提出的目标方案进行评价和论证。(1)论证和评价要围绕目标防线是否正确进行。要着重研究:拟定的战略目标是否符合企业精神,是否符合企业的整体利益与发展需要,是否符合外部环境及未来发展的需要。(2)要论证和评价战略目标的可行性。论证与评价的方法,主要是按照目标的要求,分析企业的实际能力,找出目标与现状的差距,然后分析用以消除这个差距的措施,而且要进行恰当的运算,尽可能用数据说明。如果制定的途径,能力和措施,对消除这个差距有足够的保证,那就说明这个目标是可行的。还有一个倾向要注意的是,如果外部环境及未来的变化对企业发展比较有利,企业自身也有办法找到更多的发展途径、能力和措施,那么就要考虑提高战略目标的水平。(3)要对所拟定的目标完善化程度进行评价。要着重考察:①目标是否明确。所谓目标明确,是指目标应当是单义的,只能有一种理解,而不能是多义的;多项目标还必须分出主次轻重;实现目标的责任必须能够落实;实现目标的约束条件也要尽可能明确;②目标的内容是协调一致。如果内容不协调一致,完成其中一部分指标势必会牺牲另一部分指标,那么,目标内容便无法完全实现;③有无改善的余地。如果在评价论证时,人们已经提出了多个目标方案,那么这种评价论证就要在比较中恰当进行。通过对比、权衡利弊,找出各个目标方案的优劣所在。拟定目标的评价论证过程,也是目标方案的完善过程。要通过评价论证,找出目标方案的不足,并想方设法使之完善起来。如果通过评价论证发现拟定的目标完全不正确或根本无法实现,那就要回过头去重新拟定目标,然后再重新评价论证。4、目标决断。在决断选定目标时,要注意从以下三方面权衡各个目标方案:①目标方向的正确程度;②可望实现的程度;③期望效益的大校对这三个方面宜作综合考虑。所选定的目标,三个方面的期望之都应该尽可能大。目标决断,还必须掌握好决断时机。因为战略决策不同于战术决策。战术目标决策常常会时间比较紧迫,回旋余地很小,而且战略目标决策的时间压力相对不大。在决策时间问题上,一方面要防止在机会和困难都还没有搞清楚之前就轻率决策;另一方面又不能优柔寡断,贻误时机。从调查研究、拟定目标、评价论证导目标决断,确定战略目标这四个步骤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后一步的工作要依赖于前一步的工作,在进行后一步的工作时,如果发现歉意不工作的不足,或则遇到嘹新情况,就需要回过头去。重新进行前一步或前几步的工作。

  • 【讨论】“在低碳中发展”还是“在发展中低碳”

    目前,国内国际关于中国低碳方向的议论很多,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个是“在低碳中发展”,一个是“在发展中低碳”,这两个方向有很大的区别。我国选择“在发展中低碳”的模式,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低碳中国,绝不是“在低碳中发展”  “在低碳中发展”是对中国发展进程的不合理修改。“在低碳中发展”,即事先设定一个“低碳”的框架,预设一大堆约束性指标,迫使中国被动接受“有条件的发展”模式。“先低碳,再发展”的路线图是一个无条件的普遍性约束,它不考虑中国的国情,带有强加于人的意味。  低碳,并不仅仅是低碳经济、低碳城市,还包括很多方面,如低碳文化、低碳政治、低碳外交等等,研究“低碳中国路线图”不宜仅仅用“低碳经济”来概括。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又是全面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长。“发展”的概念包括解决“人人对立”和“人天对立”的两个方面,是对实现物质极大丰富、文化极大满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度概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目的本身就包含了低碳理念的成分,科学发展观在根本上与低碳理念并不冲突。因为,发展会带来综合国力的提升,科学发展的成果可以有效地降低碳排放,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发展是目前的第一要务,不能离开发展谈低碳。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已经展开了自己生态改善、环境友好、资源永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这是中国依据国情作出的发展战略选择。  “在发展中低碳”,符合国情和国家利益  与处在后工业化阶段的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目前的中国正处在中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阶段,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导,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占比高达90%,其中煤炭就占了68%,而工业化对这种能源的需求仍然在增长。经济增长对能源供给的增量需求加上能源供应结构的制约,使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峰值有可能到2035年以后才能出现下降的拐点。在可预见的未来3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减排降碳的压力巨大。中国的国情,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不可能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低碳标准采取行动,中国只能从自己的国情现实出发尽最大努力积极采取自主行动。  保障自己的发展权是中国的国家利益,不发展或者减缓发展就谈不上低碳。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统筹安排,决不能以延续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和落后为代价。中国有13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超过3000美元,按照联合国标准,还有1.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低碳中国的主要内容,包括节能、增效、化石能源清洁化、大力发展新能源。  “在发展中低碳”,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国家利益,在发展的框架内安排低碳行动才是中国正确的选择

  • 日扩大对华禁售:范围空前(含精密仪器) 欲遏华技术发展

    日本政府近期扩大了对华禁售高科技产品技术黑名单,禁售涉及航空航天、生物制药、精密仪器等高科技行业,名单中多为中国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范围之广令人震惊。据相关文件显示,禁售名单中:高校方面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均榜上有名;上海航天科技研究所,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电科10所、54所等研究机构位列其中;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中国精密仪器进出口公司、成都蓉生制药等企业也被涉及。中国航天集团、中国电科集团更是禁售重灾区,与之相关的公司、研究所占据名单一半位置。中国电科作为国有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主要从事国家重要军民用大型电子信息系统的工程建设,重大装备、通信与电子设备、软件和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生产。中国航天则属特大型国有企业,承担着我国全部的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飞行器等宇航产品及全部战略导弹和部分战术导弹等武器系统的研制、生产和发射试验任务。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样是从事航空、航天教育及科学研究的重点高校。日本政府黑名单的更新将技术出口再度缩紧,无疑是对中国加快高精尖技术发展战略的反馈。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