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城乡检测体系

仪器信息网城乡检测体系专题为您整合城乡检测体系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城乡检测体系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城乡检测体系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城乡检测体系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城乡检测体系话题讨论。

城乡检测体系相关的资讯

  • 中国将加强药品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13日表示,中国将建立覆盖城乡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   邵明立在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称,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是: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步入科学监管的轨道,整体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和监管工作持续加强,为实现食品药品安全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邵明立说,今后五年,中国将实现使民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体制机制的保障,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法规体系更为完善,基本形成覆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各领域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药品、医疗器械标准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安全,建立覆盖城乡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等。   邵明立表示,为此,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将完成丰富和发展科学监管理念、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提高监管能力、实行人才优先战略、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等任务。   “在资金安排、项目建设和技术援助向基层、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全面改善基层执法条件,提升基层队伍素质,实现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的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他强调,重点加强审评审批、检查认证、检验检测、监测评价等技术机构建设,完善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健全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重点提高基层不良反应监测能力和报告质量,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完成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建设,启动保健食品、化妆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邵明立说,当局还鼓励创制新药。以提高药物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探索完善鼓励创新、导向明确的审评审批机制与策略。加强和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制药企业及民间组织的技术合作与交流。鼓励中药、民族药创新和二次开发。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重磅文件!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健全质量认证体系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主要内容如下。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为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纲要。一、规划背景(一)我国扩大内需已取得显著成效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同时,不断提升国内供给质量水平,着力释放国内市场需求,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消费基础性作用持续强化。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11年保持在50%以上。住行消费等传统消费显著增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稳步提高,汽车新车销量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2021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4.5%,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44.2%。投资关键作用更好发挥。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合理水平,为优化供给结构、推动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全国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贯通,一批重大水利设施建成使用。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就,高技术产业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医疗卫生、生态环保、农业农村、教育等领域短板弱项加快补齐。国内市场运行机制不断健全。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建设,“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产权制度等重点改革稳步推进,流通体系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国际国内市场联系更加紧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0万亿元,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带动进口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国际经贸合作扎实推进,对外开放高地建设进展显著,我国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外资流入国之一,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我国市场与全球市场进一步协调发展、互惠互利。(二)重大意义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要求和发展条件都呈现新特征,特别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主动选择。大国经济具有内需为主导的显著特征。内需市场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逐步在市场需求、产业体系、人力资源、软硬基础设施等方面形成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扩大居民消费和有效投资,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的必然要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平衡不确定性增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以自身的稳定发展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更高效率促进经济循环的关键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促进国内大循环更为顺畅,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夯实国内基本盘;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也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更好依托国内大市场,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更高效率实现内外市场联通,促进发展更高水平的国内大循环。(三)机遇和挑战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国内市场基础更加扎实,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环境条件深刻变化。展望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同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相结合,我国这一全球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还将不断成长壮大。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很多方面还有较大投资空间,投资需求潜力巨大。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显著,宏观经济治理能力持续提升,改革创新不断孕育新的发展动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商品和要素流通制度环境持续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显著提升,国内市场空间更趋广阔。同时要看到,我国扩大内需仍面临不少制约。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趋紧制约投资增长,创新能力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财政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制约内需潜力释放的体制机制堵点仍然较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把我国打造成国际高端要素资源的“引力场”任重道远。综合来看,我国扩大内需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准确把握国内市场发展规律,未雨绸缪,趋利避害,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释放内需潜力,充分发挥内需拉动作用,建设更加强大的国内市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总体要求(四)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着力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五)工作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全过程,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显著优势,为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提供根本保证。——坚持人民立场,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扩大内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顶层设计,服务全局战略。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使扩大内需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内生动力。坚定不移用改革的办法释放和激发市场潜力,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制约内需增长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提高要素配置和产品流通效率,同时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高端要素资源,持续增强国内市场活力。——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协同高效。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统筹好供给和需求、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数量和质量、国内和国际、速度和效益、效率和公平、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使扩大内需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六)发展目标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展望2035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远景目标是: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完整内需体系全面建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强大国内市场建设取得更大成就,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以创新驱动、内需拉动的国内大循环更加高效畅通;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改革对内需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幅提升,高标准市场体系更加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全面建成;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持续增强,国内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十四五”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消费投资,内需规模实现新突破。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增强。内需持续健康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取得明显进展。——完善分配格局,内需潜能不断释放。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提升供给质量,国内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实体经济发展根基进一步夯实,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速推进,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不断增强。——完善市场体系,激发内需取得明显成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商品和要素在城乡区域间流动更加顺畅,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建立健全。——畅通经济循环,内需发展效率持续提升。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我国与周边区域经济合作程度进一步加深,对周边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七)重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针对我国中长期扩大内需面临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分配差距较大、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不高、消费体制机制不健全、投资结构仍需优化等堵点难点,部署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点任务。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投资再生产的全链条拓展内需体系,培育由提高供给质量、优化分配格局、健全流通体系、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等共同组成的完整内需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着力挖掘内需潜力,特别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进一步做大国内市场规模。通过优化市场结构、健全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市场韧性,进一步做强国内市场,促进国内市场平稳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支撑畅通国内经济循环。进一步推进各种要素组合有机衔接和循环流转,形成产品服务增加、社会财富积聚、人民福祉增进、国家实力增强的良性国内经济循环。以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为支撑,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高端要素资源“引力场”,使国内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三、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着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八)持续提升传统消费提高吃穿等基本消费品质。加强引导、强化监督、支持创新,推动增加高品质基本消费品供给,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倡导健康饮食结构,增加健康、营养农产品和食品供给,促进餐饮业健康发展。坚持不懈制止餐饮浪费。释放出行消费潜力。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布局,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便利二手车交易。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支持居民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完善住房保障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健全住房公积金制度。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促进家庭装修消费,增加智能家电消费,推动数字家庭发展。更好满足中高端消费品消费需求。促进免税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民族品牌加强同国际标准接轨,充分衔接国内消费需求,增加中高端消费品国内供应。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深入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九)积极发展服务消费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推进优质文化资源开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鼓励文化文物单位依托馆藏文化资源,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度假休闲旅游。拓展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快培育海岛、邮轮、低空、沙漠等旅游业态。释放通用航空消费潜力。增加养老育幼服务消费。适应人口老龄化进程,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释放生育政策潜力。增加普惠托育供给,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托育服务。提供多层次医疗健康服务。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鼓励发展全科医疗服务,增加专科医疗等细分服务领域有效供给。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着力增加高质量的中医医疗、养生保健、康复、健康旅游等服务。积极发展个性化就医服务。加强职业健康保护。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适时优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逐步将安全、有效、财政可负担的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健全国民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着眼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科研院所,加强科教基础设施和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全面规范校外教育培训行为,稳步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促进群众体育消费。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建设国家步道体系,推动体育公园建设。以足球、篮球等职业体育为抓手,提升体育赛事活动质量和消费者观感、体验度,促进竞赛表演产业扩容升级。发展在线健身、线上赛事等新业态。推进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带动群众“喜冰乐雪”。推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促进家政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规范化发展,完善家政服务标准体系,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深化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提升家政服务和培训质量,推动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加强家政从业人员职业风险保障。推进家政进社区,构建24小时全生活链服务体系。鼓励发展家庭管家等高端家政服务。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互助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供给,持续提升社区服务质量,提高社区服务智能化水平。支持家政、养老、托幼、物业等业态融合创新。提升社区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十)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支持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发展。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丰富5G网络和千兆光网应用场景。加快研发智能化产品,支持自动驾驶、无人配送等技术应用。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健全新型消费领域技术和服务标准体系,依法规范平台经济发展,提升新业态监管能力。培育“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做强做优线上学习服务,推动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健全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深入发展在线文娱,鼓励传统线下文化娱乐业态线上化,支持打造数字精品内容和新兴数字资源传播平台。鼓励发展智慧旅游、智慧广电、智能体育。支持便捷化线上办公、无接触交易服务等发展。促进共享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发展。拓展共享生活新空间,鼓励共享出行、共享住宿、共享旅游等领域产品智能化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共享产品相关标准。打造共享生产新动力,鼓励企业开放平台资源,充分挖掘闲置存量资源应用潜力。鼓励制造业企业探索共享制造的商业模式和适用场景。顺应网络、信息等技术进步趋势,支持和引导新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健康发展。发展新个体经济。支持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经营模式,鼓励发展基于知识传播、经验分享的创新平台。支持线上多样化社交、短视频平台规范有序发展,鼓励微应用、微产品、微电影等创新。(十一)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健全绿色低碳产品生产和推广机制。促进居民耐用消费品绿色更新和品质升级。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完善绿色采购制度,加大政府对低碳产品采购力度。建立健全绿色产品标准、标识、认证体系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规范发展汽车、动力电池、家电、电子产品回收利用行业。倡导节约集约的绿色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推进绿色社区建设。按照绿色低碳循环理念规划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完善城市生态和通风廊道,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持续推进过度包装治理,倡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推动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氛围。四、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努力增加制造业投资,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着力提高投资效率,促进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增强投资增长后劲。(十二)加大制造业投资支持力度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强国,引导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加大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投资力度,扩大先进制造领域投资,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力度,支持企业应用创新技术和产品实施技术改造。完善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制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升制造业盈利能力。加强制造业投资的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创新完善制造业企业股权、债券融资工具。(十三)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建设,增强区域间、城市群间、省际间交通运输联系。加强中西部地区、沿江沿海战略骨干通道建设,有序推进能力紧张通道升级扩容,加强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加快国家铁路网建设,贯通“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有序推进区域连接线建设,加快普速铁路建设和既有铁路改造升级。支持重点城市群率先建成城际铁路网,推进重点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并与干线铁路融合发展。完善公路网骨干线路,提升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质量,加快省际高速公路建设,推进普通国省道瓶颈路段贯通升级。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航空网络建设,加快建设国际和区域枢纽机场,积极推进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建设,推动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提升水运综合优势,在津冀沿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推动构建世界级港口群,支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加快长江等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构建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电网安全和智能化水平,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完善电网主网架布局和结构,有序建设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重点工程,积极推进配电网改造和农村电网建设,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优化煤炭产运结构,推进煤矿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优化建设蒙西、蒙东、陕北、山西、新疆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提高煤炭铁路运输能力。加快全国干线油气管道建设,集约布局、有序推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和车船液化天然气加注站规划建设。大幅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建设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统筹推进现役煤电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提升煤电清洁高效发展水平。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集防洪减灾、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保护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水网建设,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综合性水利枢纽和调蓄工程建设,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加快推进跨流域跨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实施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引调水工程,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加强节水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加快补齐大江大河大湖防洪短板,推进堤防加固、河道治理、控制性工程、蓄滞洪区等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进供水、灌溉、水源工程建设,加强供水区域间联合调度。有条件的地区可将城镇周边的村庄纳入城镇供水体系。强化农村中小型水源工程建设和饮用水水源保护,推进大中型灌区建设与现代化改造。在沿海缺水城市推动大型海水淡化设施建设。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统筹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示范物流园区等布局建设,优化国家层面的骨干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提高跨区域物流服务能力,支撑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优化以综合物流园区、专业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为支撑的商贸物流设施网络。加快建设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提高城乡冷链设施网络覆盖水平,推动食品产销供的冷链全覆盖。加大生态环保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构建集污水、垃圾、固废、危废、医废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动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全面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建设促进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水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态环保设施。完善社会民生基础设施。补齐医疗领域建设短板,完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救治能力,持续改善县级医院设施条件,补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础医疗设备配备,全面改善疾控机构设施设备条件,健全口岸公共卫生防控体系,提高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加快补齐教育资源短板,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增加普惠性养老和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完善妇幼健康服务设施,积极规划建设婴幼儿照护和未成年人保护服务机构及设施。提升县级公共文化设施水平,加强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等设施建设。加快高品质、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建设。提升体育场地设施水平,持续改善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十四)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增强数据感知、传输、存储、运算能力。加快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千兆光网建设,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布局建设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广泛、深度应用,促进“云、网、端”资源要素相互融合、智能配置。以需求为导向,增强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服务能力。全面发展融合基础设施。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交通物流、能源、生态环保、水利、应急、公共服务等深度融合,助力相关行业治理能力提升。支持利用5G技术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改造升级。积极稳妥发展车联网。前瞻布局创新基础设施。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性创新高地,适度超前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优化提升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强化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五、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把扩大内需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序衔接起来,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释放内需潜能、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坚持全国一盘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充分释放内需潜在势能。(十五)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经常居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提高市民化质量。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相关政策。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体系,健全农户“三权”市场化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培育城市群和都市圈。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城市群建设,完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协调布局、产业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环境共治。依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提高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培育发展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推进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严控中心城市规模无序扩张。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业功能,支持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健全城镇体系,依法依规加强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进县城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配套等设施提级扩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鼓励东部城镇化地区县城加快发展,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城镇化地区县城建设,合理引导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建设。按照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推进城市设施规划建设和城市更新。加强市政水、电、气、路、热、信等体系化建设,推进地下综合管廊等设施和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城市内涝治理,加强城镇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补齐居住社区设施短板,完善社区人居环境。加快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加固改造,加强城市安全监测。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十六)积极推动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综合考虑村庄演变规律、集聚特点、现状分布,结合农民生产生活半径,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规模。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农房品质,严格建房安全标准。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加大农村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保护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和乡村风貌,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完善乡村市场体系。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强农村商贸体系建设,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完善以县级物流节点为核心、乡镇服务站点为骨架、村级末端网点为延伸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设施体系,完善农村电商配套服务。培育农产品网络品牌。推动农村居民汽车、家电、家具、家装消费升级。引导县域引入城市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充分满足县乡居民个性化、多元化、中高端消费需求。持续依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规范农村市场秩序。丰富乡村经济形态。深入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乡村文化等特色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扶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农民职业吸引力。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布局和建设管理,让城乡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推动城乡在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安全标准、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十七)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依托区域重大战略打造内需新增长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持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协调上中下游共抓大保护,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支持经济发展优势区域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补充,培育新增长极,带动全国经济效率整体提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内需增长空间格局。在全国统一大市场框架下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努力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释放区域协调发展的巨大内需潜力。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支持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等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健全区际利益补偿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六、提高供给质量,带动需求更好实现供给侧有效畅通可以打通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满足现有需求并进一步引领创造新需求。要面向需求结构变化和供给革命,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强化科技自立自强,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十八)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产品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优化国家创新体系整体布局,强化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推进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资源共享。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改进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前瞻性、战略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关键基础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引导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发挥好重要院所、高校的国家队作用,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加强科学研究与市场应用的有效衔接,支持产学研协同,促进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融通发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建设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全面提升信息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人工智能、先进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先进计算等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快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基因技术应用服务等产业化发展。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推进前沿新材料研发应用。促进重大装备工程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加快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等研发,推进卫星及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在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前瞻谋划未来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创新产品应用。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完善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等示范应用。建立重要产品快速审评审批机制。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发展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不断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建立完善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资源流通应用机制,强化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优化数据要素流通环境。加快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制度规范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大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力度。积极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规律,培养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领军人才。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鼓励大型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科技人才。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十九)积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扩大紧缺农产品生产。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地力恢复,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强化动物疫病风险防控,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规范有序发展海洋渔业。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智能化。推动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促进数据、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传统产业汇聚,推动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构建多层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规范发展再制造产业。优化区域产业产能布局。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化区域分工协作格局。优化石化化工、钢铁等重要基础性产业规划布局,严格控制建设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不断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等,支持引导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依托资源要素禀赋,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上承接国内产业梯度转移。推进老工业基地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加强对重大生产力布局的统一规划和宏观指导,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持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延伸。发展服务型制造,鼓励制造业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拓展研发设计、供应链协同、系统解决方案、柔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增值服务,促进制造业企业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提升价值链。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支持智能制造、流程再造等领域新型专业化服务机构发展。发展研发、设计、检测等生产性服务外包,鼓励电子商务等服务业企业向制造环节拓展。引导研发设计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嵌入式合作。培育专业化、国际化的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聚焦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供应链金融、信息数据、人力资源等服务创新发展。(二十)着力加强标准质量品牌建设健全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完善制造业高端化标准体系,动态调整消费品安全标准,健全旅游、养老、商贸流通等服务业标准体系。优化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大力发展先进团体标准。加快构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持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推进质量分级,稳步提高消费品质量安全水平。健全质量认证体系,完善质量认证采信机制。加快建设覆盖线上线下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实施优质服务标识管理制度,促进品质消费。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打造中国品牌,培育和发展中华老字号和特色传统文化品牌。持续办好中国品牌日活动,宣传推介国货精品,增强全社会品牌发展意识,在市场公平竞争、消费者自主选择中培育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七、健全现代市场和流通体系,促进产需有机衔接完善的市场体系可以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高效的流通体系能够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把生产和消费有机联系起来。要推动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有效提高市场运行和流通效率,促进生产与需求紧密结合。(二十一)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推进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保障城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利。建立协调衔接的劳动力、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完善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公共资源由主要按城市行政等级配置向主要按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转变。推动经营性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合理调节土地增值收益。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建设用地指标和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加快培育发展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推进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完善城乡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的制定与发布制度,逐步形成与市场价格挂钩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完善知识、技术、数据要素配置机制。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加大科研单位改革力度,支持科研事业单位试行更灵活的岗位、薪酬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间创新资源自由有序流动机制。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二十二)加快建立公平统一市场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标准制定、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竞争规则,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的竞争政策实施机制,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完善法律法规。完善市场竞争状况评估制度。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健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提升市场准入效能。推进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合理划分不同层级政府市场监管事权,构建跨区域市场监管机制,有效防止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二十三)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优化现代商贸体系。提升城市商业水平,发展智慧商圈,构建分层分类的城市商业格局,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加强县域商业建设,建立完善农村商业体系。加快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商贸流通业态融合创新,同时注意防范垄断和安全风险。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围绕做优服务链条、做强服务功能、做好供应链协同,完善集约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促进现代物流业与农业、制造、商贸等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公铁水联运、江海联运和铁路快运。探索建立城市群物流统筹协调机制,培育有机协同的物流集群。优化国际海运航线,强化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巩固提升中欧班列等国际铁路运输组织,推动跨境公路运输发展,支持优化海外仓全球布局,加快构建高效畅通的多元化国际物流干线通道,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八、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内需发展动力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实行更高水平开放,能够为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提供强大动力。要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加强改革开放举措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完善促进消费、扩大投资的制度安排,为国内市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二十四)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持续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实施宽进严管,对可以依靠市场充分竞争提升供给质量的服务消费领域取消准入限制。对于电力、油气等行业中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服务领域,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宽上下游竞争相对充分服务业准入门槛。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持续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事业单位改革。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健全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建立假冒伪劣产品惩罚性巨额赔偿制度。健全缺陷产品召回、产品伤害监测、产品质量担保等制度,完善多元化消费维权机制和纠纷解决机制。严格食品药品监管,确保安全。强化重点商品和服务领域价格监管,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二十五)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对民间投资支持和引导力度。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完善支持政策,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带动作用,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领域建设。鼓励民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鼓励和引导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培育和维护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持续完善投资管理模式。协同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规范有序推广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区域评估、标准地改革等投资审批创新经验,加强投资决策与规划和用地、环评的制度衔接。完善投资法规制度和执法机制,健全地方配套制度体系。加强投资项目特别是备案类项目的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投资审批数据部门间共享机制,推动投资审批权责“一张清单”、审批数据“一体共享”、审批事项“一网通办”。健全投资项目融资机制。持续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加大对补短板领域支持力度。有序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健康发展。通过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鼓励金融机构依法合规提供更多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增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功能,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扩大债券融资规模,推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二十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减少和优化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完善生产许可制度,简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程序。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提升企业开办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简化普通注销程序,建立健全企业破产和自然人破产制度。加快推动市场数据跨部门共享,规范商业机构数据公开使用与发布。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加强产权保护和激励,完善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完善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全面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审查能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侵权快速反应、惩罚性赔偿等机制。加强数据、知识、环境等领域产权制度建设,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完善国有产权交易制度,完善农村集体产权确权和保护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推进信用法治建设,健全社会信用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依法依规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开、应用,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同金融信息共享整合机制。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推广信用承诺和告知承诺制,依法依规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强化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和宣传教育,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二十七)发挥对外开放对内需的促进作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提高中欧班列开行质量,推动国际陆运贸易规则制定。支持各地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持续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推进投资便利化,稳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深入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鼓励外商投资中高端制造、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产业。加强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促进引资与引智更好结合,鼓励外资企业进一步融入我国创新体系。打造高水平、宽尺度、深层次的开放高地。坚持推动更高水平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协同推动扩大内陆开放、加快沿边开放、提升沿海开放层次。建设好各类开发开放平台和载体,加快培育更多内陆开放高地。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先导示范效应,打造面向东北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沿边开放合作门户。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建立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稳步推进多双边贸易合作。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后实施工作,推动商签更多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域贸易协定。促进我与周边国家地区农业、能源、服务贸易、高新技术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优化促进外贸发展的财税政策,不断完善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关税制度。扩大重要商品和服务进口。拓宽优质消费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能源资源进口渠道。支持国内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设备及零部件进口,鼓励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进口。扩大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优质商品、医药产品和康复服务等进口。支持边境贸易创新发展。持续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推动进口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来源多元化。九、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厚植内需发展潜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内需发展后劲。(二十八)持续优化初次分配格局提升就业质量增加劳动者劳动收入。持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挖掘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动就业潜力,创造更多更高质量更高收入的就业岗位。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快乡村产业振兴,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健全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工资、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等制度。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健全各类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构建知识、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机制,强化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发挥工资激励保障作用。完善国有企业科技人才薪酬激励政策。完善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完善股票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推动资本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创新更多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增加居民投资收益。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通过开展示范区建设等,探索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推进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等群体稳定增收,培育高素质农民,完善小微创业者扶持政策,支持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勤劳致富,使更多普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合理减轻中等收入群体负担。(二十九)逐步健全再分配机制加大财税制度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和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推动教育、养老、医疗、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重点加大对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有序增加社会民生领域资金投入,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基本养老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到法定人群全覆盖,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巩固完善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健全社会保障待遇调整机制。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兜底功能。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三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健全慈善事业发展体制机制,规范培育发展慈善组织。完善慈善褒奖制度,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壮大志愿者队伍,搭建更多志愿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探索建立文明实践积分银行,将志愿服务活动、践行文明行为等纳入积分管理,促进形成志愿服务良好社会氛围。十、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夯实内需发展基础把安全发展贯穿扩大内需工作各领域和全过程,着力提升粮食、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等领域供应保障能力,有效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应急事件能力,为国内市场平稳发展提供坚强安全保障。(三十一)保障粮食安全推进粮食稳产增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推进合理布局,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实现生猪基本自给、其他重要农副产品供应充足。健全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加快培育多元市场购销主体,科学确定粮食储备规模、结构、布局,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粮食、棉、糖等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强化地方储备体系建设,健全层级分明、运作高效的农产品储备体系。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持续倡导节粮减损。加强种子安全保障。建立健全现代种业体系,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提高资源保护、育种创新、品种测试、良种繁育能力,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在尊重科学、严格监管的前提下,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三十二)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增强国内生产供应能力。推动国内油气增储上产,加强陆海油气开发。推动页岩气稳产增产,提升页岩油开发规模。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采领域。稳妥推进煤制油气,规划建设煤制油气战略基地。深入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开展战略性矿产资源现状调查和潜力评价,积极开展现有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持续推进矿山智能化、绿色化建设。(三十三)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制造业补链强链。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健全产业基础支撑体系,加强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巩固拓展与周边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共同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实施制造业供应链提升工程,构建制造业供应链生态体系。围绕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关键原材料、技术、产品,增强供应链灵活性可靠性。保障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安全稳定运行。聚焦保障煤电油气运安全稳定运行,强化关键仪器设备、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和工业控制系统、重要零部件的稳定供应,保证核心系统运行安全。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产业链安全,实现极端情况下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大的影响。(三十四)推动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增强重特大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加强应急物资装备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公共卫生、灾害事故等领域应急物资保障,完善中央、省、市、县、乡五级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建设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升级地方应急物资储备库和救援装备库,中央应急物资储备向中西部地区和灾害多发易发地区倾斜。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区域布局,实施应急产品生产能力储备工程,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必要的产能储备,建设区域性应急物资生产保障基地,完善国家应急资源管理平台。健全应急决策支撑体系,建设应急技术装备研发实验室。加快提升应急物流投送与快速反应能力,完善应急广播体系。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完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推进新型智能装备、航空消防大飞机、特种救援装备、特殊工程机械设备研发配备。加大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专业救援队伍、社会救援队伍建设力度,推动救援队伍能力现代化。推进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推进重点场所消防系统改造。强化危险化学品、矿山、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生命防护,提高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防控能力。推进灾害事故防控能力建设。支持城乡防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风抗潮、森林草原防灭火、地震地质灾害防治等骨干设施。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逐步建立完善防洪排涝体系。优化国土空间防灾减灾救灾设施布局,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加快构建城乡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科技信息化支撑能力,加快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灾害事故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通信体系。发展巨灾保险。十一、实施保障(三十五)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抓好重大任务和政策落实。充分调动各有关方面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三十六)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部际协调,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动落实扩大内需各项工作;定期编制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实化规划纲要明确的重大任务和重大政策。地方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积极作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扩大内需战略政策措施,压实地方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责任,创新规划纲要组织实施方式,发挥各方面作用,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三十七)强化政策协同配合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强化宏观政策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统筹支持。着力发挥规划纲要导向作用,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的协同配合,推动形成扩大内需的政策合力。密切跟踪分析政策落实情况及内需形势变化,加强扩大内需政策研究储备,完善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强化政策成效评估,保障战略目标顺利实现。(三十八)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扩大内需战略的宣传和引导,综合运用各种媒体,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解读扩大内需战略的新举措新要求,进一步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及时总结规划纲要实施成效,充分挖掘各地区和不同行业、企业在扩大内需方面的成功案例,通过多种形式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 国家药监局加强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国家药监局加强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相关报道: 《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10年版)发布 2011-1-6 质检总局就进出口化妆品检验监督管理办法征意见 2010-12-29 多项化妆品禁限用物质检测方法征求意见 2010-12-24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调研国家食品、化妆品质检中心 2010-12-14 食品药监局就化妆品中10种禁用物质或限用物质检测方法征求意见 2010-12-10 化妆品中7种禁用物质检测方法公布 2010-12-6 《化妆品新原料安全性评价指南》征求意见 2010-12-1 《化妆品中禁用物质和限用物质检测方法验证技术规范》发布 2010-12-1 国家药监局发布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规范 2010-12-1 食品药监局调整化妆品中禁用组分、限用物质 2010-11-24   关于印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机构 装备基本标准(2011-2015年)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进一步提高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机构检验装备水平,保障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工作需要,结合当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机构装备现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国家局制定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保健食品检验机构装备基本标准(2011-2015年)》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化妆品检验机构装备基本标准(2011-2015年)》,现予印发,请参照执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年十月十一日  附:保健食品检验检测用仪器设备基本标准(2011-2015年) 分类 序号 仪器名称 省级 (台套) 地(市)级 (台套) 备注 样品储存及前处理、常规理化分析设备 1 冰箱冷藏柜 12 5 含防爆冰箱 2 超纯水装置(套) 1 1 3 红外分光光度计 1 1 4 超声波提取器 4 2 5 超声波振荡清洗器 4 2 6 氮吹仪 2 1 7 氨基酸分析仪 1 1 8 低温高速离心机 2 1 9 干燥箱(温控精度) 5 2 含真空干燥 10 均质器 10 5 11 离心机 5 2 12 马福炉 1 1 13 快速溶剂萃取仪 1 - 14 全自动固相萃取仪 1 - 15 碎花制冰机 1 1 16 微波消解仪 2 1 17 振荡器 4 2 18 旋转蒸发仪 4 2 19 样品粉碎机 5 2 20 磁力搅拌器 1 1 21 低温循环水浴 2 1 22真空离心浓缩仪 2 1 23 光学显微镜(带成像系统) 2 1 24 熔点仪 1 1 25 自动定氮仪 1 1 26 薄层自动点样及展开系统 1 1 27 薄层成像系统 1 1 28 卡氏水分测定仪 1 1 29 自动电位滴定仪 1 1 30 电导率测定仪 1 1 31 电子分析天平 5 2 32 微量分析天平 1 1 33 酸度计 2 1 样品储存及前处理、常规理化分析设备 34 全自动旋光仪 1 1 35 紫外分光光度计 2 1 36 智能循环水浴 4 2 37 崩解仪 1 1 38 高效液相色谱仪 4 2 UV/DAD、示差、荧光、蒸发光散射 39 气相色谱仪 3 2 顶空、FID ECD FPD NPD 4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 1 石墨炉、火焰 41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1 1 42 测汞仪 1 1 43 小型冻干机 1 - 44 X射线荧光分析 1 1 45 阿贝折射仪 1 1 46 氮气发生器 1 1 微生 物检 测设 备 1 全自动细菌鉴定仪 1 - 2 全自动菌落成像分析系统 1 1 3 光学显微镜(带成像系统) 1 1 4 厌氧培养箱 1 - 5 生物安全柜A2 2 2 6 恒温培养箱 2 2 7 超净台 2 2 8 干燥灭菌器 1 1 9 三气培养箱 1 - 10 高压灭菌器 2 1 11 浊度计 1 1 12 红外接种环灭菌器 1 1 13 低温冰箱 1 1 包装材料检测设备 1 恒温恒湿试验柜 1 - 2 热重分析仪 1 - 3 差热扫描仪 1 - 4 旋转粘度计 1 - 5 万能材料试验机 1 - 6 落镖冲击试验机 1 - 7 透湿仪 1 - 8 气体透过仪 1 - 9 热封仪 1 - 10 涂层柔性和粘附力测试装置 1 - 包装材料检测设备 11 内涂层连续性测试装置 1 - 12 氧化膜厚度测定仪 1 - 13 密度天平 1 - 14 折断力仪 1 - 15 扭矩仪 1 - 16 平氏粘度计 1 - 17 硬度计1 - 化学、 生物 危害 物质 微量 与痕 量检 测设 备 1 电泳仪 1 - 2 高效毛细管电泳仪 1 1 3 核酸蛋白分析仪 1 - 4 凝胶成像仪 1 - 5 荧光定量PCR 1 - 6 多通道可调移液器 4 - 7 可调试连续加样器 4 - 8 全自动核酸提取系统 1 - 9 PCR扩增仪 1 - 10 近红外光谱仪 1 1 11 拉曼光谱仪 1 - 12 制备型液相色谱仪 1 - 13 离子色谱仪 1 1 1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1 1 15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1 1 1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1 1 17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 1 - 18 凝胶渗透色谱仪 1 - 19 酶标仪 1 1 20 扫描电镜 1 - 功能评价与毒理学设备 1 定量PCR 1 - 2 标本脱水机 1 - 3 冰冻切片机 1 - 4 倒置显微镜 1 - 5 二氧化碳培养箱 1 - 6 超净工作台 1 - 7 流式细胞仪 1 - 8 迷宫 1 - 9 尿分析仪 1 - 10 切片机 1 - 11 γ-射线计数仪 1 - 功能评价与毒理学设备 12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 - 13 石蜡包埋机 1 - 14 封片机 1 - 15 自动读片机 1 - 16 烤片机 1 - 17 染片机 1 - 18 脱水机 1 - 19 显微镜 1 - 20 心电图仪 1 - 21 行为、学习记忆检测装置 1 - 22 血球计数仪 1 - 23 液氮罐 1 - 24 照相裂隙灯 1 - 25 紫外分光仪 1 - 26 自发活动记录仪 1 - 27 乳酸仪 1 - 28 骨密度仪 1 - 29 多导生理仪 1 - 30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1 - 31 隔离器 1 - 32 跳台仪 1 - 33 无创伤大鼠血压计 1 - 34心率监测器 1 - 35 超声波粉碎机 1 - 36 低温冰箱 1 - 37 体视显微镜 1 - 信息设备 信息化平台 1 1   化妆品检测用仪器设备基本标准(2011-2015年) 分类 序号 仪器名称 省级 (台套) 地市级 (台套) 备注样品 储存 及前 处理、 常规 理化 分析 设备 1 冰箱冷藏柜 12 5 含防爆冰箱 2 超纯水装置(套) 1 1 3 红外分光光度计 1 1 4 超声波提取器 4 2 5 超声波振荡清洗器 4 2 6 氮吹仪 2 1 7 低温高速离心机 2 1 8 干燥箱(温控精度) 5 2 含真空干燥 9 均质器 4 2 10 离心机 5 2 11 马福炉 1 1 12 恒温恒湿试验柜 1 - 13 碎花制冰机 1 1 14 微波消解仪 2 1 15 振荡器 4 2 16 旋转蒸发仪 4 2 17 样品粉碎机 5 2 18 磁力搅拌器 1 1 19 低温循环水浴1 - 20 真空离心浓缩仪 2 1 21 光学显微镜(带成像系统) 1 1 22 熔点仪 1 1 23 薄层点样及展开系统 1 1 24 薄层成像系统 1 1 25 电导率测定仪 11 26 电子分析天平 5 2 27 微量分析天平 1 1 28 酸度计 3 1 29 氮气发生器 1 1 30 紫外分光光度计 2 1 31 智能循环水浴 4 2 32 紫外透射率分析仪 1 - 样品 储存 及前 处理、 常规 理化 分析 设备 33 高效液相色谱仪 5 2 UV/DAD、示差、荧光、蒸发光散射 34 气相色谱仪 3 2 顶空、FID ECD FPD NPD 3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 1 石墨炉、火焰 36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1 1 37 测汞仪 1 1 38 小型冻干机 1 - 微生 物检 测设 备 1 全自动细菌鉴定仪 1 -2 全自动菌落成像分析系统 1 1 3 光学显微镜(带成像系统) 1, , 1 4 生物安全柜A2 2 2 5 恒温培养箱 2 2 6 超净台 2 2 7 干燥灭菌器 1 1 8 高压灭菌器 2 1 9 浊度计 1 1 10 红外接种环灭菌器 1 1 11 低温冰箱 1 1 禁限 用物 质检 测设 备 1 高效毛细管电泳仪 1 - 2 近红外光谱仪 1 1 3 拉曼光谱仪 1 - 4 粉末X-射线衍射仪 1 - 5 离子色谱仪 1 1 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1 1 7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1 1 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1 1 9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 1 - 10 凝胶渗透色谱仪 1 - 11 扫描电镜 1 - 12 全自动固相萃取仪 1 - 毒理检测设备 1 自动读片机 1 - 2 体视显微镜 1 - 3 标本脱水机 1 - 4 冰冻切片机 1 - 毒理 检测 设备 5 倒置显微镜 1 - 6 二氧化碳培养箱 1 - 7 超净工作台 1 - 8 流式细胞仪 1 - 9 全自动生化仪 1 - 10 血球仪 1 - 11 切片机 1 - 12 γ-射线计数仪 1 - 13 数字式紫外辐射照度计(UVA+UVB) 1 - 14 石蜡包埋机 1 - 15 封片机 1 - 16 尿分析仪 1 - 17 烤片机 1 - 18 染片机 1 - 19 冷台 1 - 20 脱水机 1 - 21 显微镜 1 - 22 液氮罐 1 - 23 照相裂隙灯 1 - 24 紫外分光仪 1 - 25 超声波粉碎机 1 - 26 低温冰箱 1 - 27 酶标仪 1 - 28 核酸蛋白分析仪 1 - 29 凝胶成像仪 1 - 30 荧光定量PCR1 - 31 多通道可调移液器 4 - 32 可调试连续加样器 4 - 33 PCR扩增仪 1 - 34 电泳仪 1 - 35 生物安全柜 1 - 信息设备 信息化平台 1 1 原文链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机构装备基本标准(2011~2015年) 相关新闻: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食药监许[2010]410号   2010年10月18日 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加强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检验检测体系在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管理中的技术支撑作用,保障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根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责,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践行科学监管理念,在现有食品药品检验机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重视和加强基础建设,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加快构建和不断完善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为履行好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管理职能提供有力保障。   二、总体目标   依据现有条件和优势资源,建设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中心(下称中检所检测中心)为龙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重点实验室(下称国家局重点实验室)为支撑、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和社会优质检验检测资源为依托的许可检验、监督检验和检测技术研究网络,形成以质量管理、技术交流、应急检验、队伍建设及信息服务平台为保障的管理系统,加快建成适应监管和发展需要的“一个中心、三个网络、五个平台”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组建“一个中心”   加强中检所检测中心建设,并根据需要在全国确定6—8个检验机构,承担区域性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工作。五至十年内,中检所检测中心应达到:具有覆盖保健食品化妆品许可检验、监督检验、评价检验和安全风险监测所需检验检测和应对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突发事件的技术能力,满足承担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协调管理、技术指导、技术研究等的需要,实现国内领先,具备国际先进水平;承担区域性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工作的检验机构应达到:具备保健食品化妆品许可检验、监督检验、评价检验和安全风险监测所需检验检测能力,协助中检所检测中心开展检验检测技术研究、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实现区域领先,具备国内先进水平。   (二)完善“三个网络”   1.许可检验网络。建立许可检验网络,完善准入制度,提高准入门槛,满足国家保健食品化妆品许可检验工作的需要。   2.监督检验网络。建立以省、地(市)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和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检验机构为基础,覆盖全国的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检验网络。   省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在理化、微生物、毒理学、功能学、包装材料等检验检测领域,能够满足辖区内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检验、评价检验和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需要,具备现场快速检验方法研究能力和对地(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技术指导能力。地(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在理化和微生物检验等检验检测领域能够满足辖区内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检验工作的需要,具备现场快速检验能力。县(区)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应用快速检验技术对保健食品化妆品实施监督管理。   3.检测技术研究网络。建设由中检所检测中心、国家局重点实验室和具有学科优势的研究或检验机构组成的检测技术研究网络,满足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有关检验检测、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安全性评价等工作的技术需要。   (三)构建“五个平台”   1.质量管理平台。按照《检测与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ISO/IEC17025)》、《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保健食品化妆品许可检验的相关要求,实施统一的质量管理,有效提升检验检测质量。   2.技术交流平台。建立科研协作和技术交流管理机制与制度,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产品安全性指标、原料要求、检验检测方法等研究工作,解决技术难题,提升体系科研综合能力。   3.应急检验平台。制定应急检验预案,建立并完善保健食品化妆品应急检验联动机制,组织开展应急检验演练,全面提升应急检验能力。   4.技术队伍平台。制定检验检测人员培训规划与计划,加强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检验检测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检验检测各类人员培训,培育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检验检测专家队伍,为解决检验检测有关难题提供技术支撑。   5.信息服务平台。制定检验检测体系信息化建设规划,建立检验检测信息系统、检验检测标准方法信息系统、技术交流信息系统等,实现系统内检验检测信息与资源共享,提供检验检测标准方法服务,建立保健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科研基础数据库、国内外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数据库、专家数据库等,搭建技术信息服务平台。   四、实施步骤   立足于现有资源,将体系建设划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一)建设阶段。建设中检所检测中心,完成技术能力建设并取得相关实验室认可、资质资格认定,具备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相关检验、研究与标准制修订工作的能力;制定中检所检测中心和国家局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并开展建设工作;制定“三个网络”、“五个平台”建设工作方案并逐步实施,启动“三个网络”体系和质量管理、应急检验、技术交流平台的搭建工作,开展检测技术与法规的培训教育,阶段性完成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信息与数据库和信息发布与服务系统等的建设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建立基本符合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工作需要的检验检测队伍。   (二)完善阶段。进一步加强中检所检测中心能力建设,初步完成中检所检测中心和国家局重点实验室建设,完成许可检验网络建设并建立基础的检测技术研究网络;大力推进省级、地(市)级监督检验机构检验检测能力和县(区)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快速检验能力建设,基本建立监督检验网络;初步完成“五个平台”建设并正式运行。   (三)提高阶段。全面加强体系内各检验机构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网络和平台,全面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工作,实现体系运转快速、高效,积极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我国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技术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制定加快推进体系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   (二)机制保障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增进相互交流,拓展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模式,建立与体系建设相适应的工作机制。   (三)制度保障   国家局制定保健食品化妆品实验室建设指南、装备基本标准等配套文件,加强对检验机构和实验室建设的指导。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体系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扎实推进,稳步开展。   (四)经费保障   充分利用和合理分配现有资源,积极争取有关经费支持。国家局将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加大对检验机构基础性建设的投入力度。各级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切实落实体系建设各项要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年十月十八日
  • 湖北将于2025年建成高水平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日前,从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到2025年,湖北将建成水陆统筹、空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高水平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实现环境质量、生态质量监测全覆盖,为守住流域安全底线,支撑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供坚强保障。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监测处处长刘爱华介绍,目前,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取得了长足进步,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更加完善,监测技术能力显著增强。其中,地表水监测网络方面,在现有361个省控监测断面的基础上,全省进一步织密地表水环境质量“一张网”,设置342个重点市控断面,监测数据与省级共享,为流域综合治理提供有效支撑。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方面,湖北已建立完善以自动监测为主、覆盖城乡的大气环境立体综合监测网络。土壤环境监测网络方面,在现有5668个省控土壤点位基础上,全省各地可结合土壤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需求,动态设置市控土壤监测点位,支撑土壤污染溯源和成因排查。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方面,在现有59个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点位的基础上,湖北设置省级地下水监测点位170个,覆盖所有县级行政区域、三级水文地质分区,基本覆盖重点污染区域,可客观反映全省地下水环境质量。水生态监测网络方面,湖北已建立省级水生态监测网络体系,在现有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洪湖、梁子湖81个水生生物监测点位的基础上,同步建立省级水生态监测点位279个。此外,还将结合湖北生态系统分布特点,增补省级生态样地,建设涵盖湖北森林、农田、水体、城乡、湿地和草地等6类典型生态系统的省级生态样地监测网络。湖北省还将推动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平台与移动执法、省级智能监控系统的数据对接、共享,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的综合运用。加强重点尾矿库监测,逐步覆盖全省一级库、二级库。在全省12480个入河排污口完成“查、测、溯、治”的基础上,加强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常态化巡查和监测,深入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持续巩固整治成效。
  • 环保部发文建立“天地一体化”生态监测体系
    关于印发《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各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的要求,通过强化生态监管、完善制度体系,促使生态空间得到保障、生态质量稳中有升、生态功能逐步改善,从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我部组织编制了《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环境保护部  2016年10月27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6年10月28日印发  附件:  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现制定《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依据环保部门生态保护的职能定位,提出“十三五”时期全国生态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明确重点工作和任务措施,指导各级环保部门开展自然生态保护工作。  一、 全国生态保护基本形势  “十二五”时期,各级环保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保护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在示范引领、系统保护、综合监管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部分重点保护物种种群数量稳中有升。但总体上,我国生态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活动的矛盾依然突出,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一)工作进展  一是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带动效应明显。全国 16 个省份开展了生态省建设,92个市、县(区)获得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命名,126个地区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编制《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积极推动生态示范建设提档升级,制定《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试行)》。组织开展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的评选,建立奖励机制,带动社会共建。  二是生态功能保护基础进一步夯实。完成全国生态环境变化调查与评估(2000-2010 年),印发实施《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制定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在江苏、海南、湖北、江西、重庆、沈阳等地开展划定和管控试点,天津、江苏发布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开展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估考核,在重庆、海南、陕西、宁夏等地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全过程管理试点,推动优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在全国 25 个省份开展 45个流域生态健康评估试点。联合国家旅游局组织开展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确定了北京市南宫旅游景区等 72 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指导浙江省仙居县、开化县开展国家公园建设试点,配合发展改革委指导北京、青海等 9 个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强化矿产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与监管,开展部分典型地区遥感调查和评估。  三是自然保护区综合监管得到加强。全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 274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28个),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 14.8%,超过 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89%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得到保护。规范和完善自然保护区晋升和调整的评审制度,联合九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监督管理的通知》。完成 400 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卫星遥感监测,查处一批涉及自然保护区的违法活动。推动中俄自然保护区的跨界合作。  四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决策与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成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发布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 年)》(以下简称《战略与行动计划》),启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2011-2020)”(以下简称十年中国行动),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完成 32 个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边界核定,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和脊椎动物卷”。积极推进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立法和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等国际公约。多数省份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机制,编制发布了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二)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有:  一是生态空间遭受持续威胁。城镇化、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垦等开发建设活动占用生态空间 生态空间破碎化加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河流水电水资源开发和工矿开发建设,直接割裂生物生境的整体性和连通性 生态破坏事件时有发生。  二是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低。低质量生态系统分布广,森林、灌丛、草地生态系统质量为低差等级的面积比例分别高达 43.7%、60.3%、68.2%。全国土壤侵蚀、土地沙化等问题突出,城镇地区生态产品供给不足,绿地面积小而散,水系人工化严重,生态系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净化空气的作用十分有限。  三是生物多样性加速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资源过度利用、工程建设以及气候变化影响物种生存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我国高等植物的受威胁比例达 11%,特有高等植物受威胁比例高达 65.4%,脊椎动物受威胁比例达 21.4% 遗传资源丧失和流失严重,60%-70%的野生稻分布点已经消失 外来入侵物种危害严重,常年大面积发生危害的超过 100 种。  同时,环保部门在履行指导、协调、监督生态保护工作职责时,还存在以下体制机制和管理上的突出问题:  一是统一监管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仍按生态要素分别设置生态保护管理机构,难以对生态系统实施整体性保护。由于权责一致的统一管理体制和协调联动机制尚未建立,未能实现所有者和监管者分离以及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直接影响生态保护效果。  二是全社会共同监督的机制尚未建立。部分地方领导干部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较为薄弱,还未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社会公众参与生态保护和监管的机制有待健全,企业生态保护和监管责任还不明确,部分地方环保部门履行生态监管职能时只能单打独斗、被动应对。  三是监督管理的基础能力薄弱。尚未建立统一的生态监测监控网络,难以准确监测我国重要生态区域生态状况,不能及时主动发现重大生态破坏行为。大部分县级环保部门没有设置独立的生态保护科室,难以开展常态化监管。市县环保部门生态保护人员队伍和装备严重不足,导致执法力量薄弱。生态保护科技支撑不够,生态大数据集成应用尚待发挥作用,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尚需完善。  (三)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保护面临重大机遇: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生态文明和加强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二是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把推动绿色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作为重要任务,明确要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生态保护工作指明方向。三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和措施陆续出台并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和监管体制将进一步理顺,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将全面实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将加快建立,生态统一监管能力将明显提高,为我国生态保护工作夯实基础。四是各地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共识,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合力正在形成。  同时,我国生态保护也面临挑战:一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生态环境风险逐步凸显。二是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需求不断增加与现有供给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三是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短期内难以根本遏制,国际履约压力不断加大。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和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的要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目标,以保障生态空间、提升生态质量、改善生态功能为主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生态监管,完善制度体系,推动补齐生态产品供给不足短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基于环保部门生态保护的职责定位,“十三五”时期,自然生态保护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把生态系统整体保护作为基本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的要求,陆海统筹、上下联动,打破要素、区域界限,对各类生态系统实施统一保护和监管,增强生态保护的系统性、协同性。  ——把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作为根本目标。严格落实生态空间管控,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保护最重要的生态空间,推动形成以“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建设生态安全屏障。  ——把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工作主线。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推动生物遗传资源惠益分享,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为重点,完善保护网络,强化生物物种和遗传资源保护能力,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把加强生态统一监管作为主要手段。建立全面、严格、及时、有效的监管体系,是加强生态保护统一监管的重要基础。建设“天地一体化”的监测体系和综合监管平台,及时发现和查处生态破坏行为,由被动核查变为主动发现,提高生态保护的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  ——把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作为主要载体。积极参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向有利于统一监管的方向改变。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创建工作的平台作用,有机融合生态保护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创新保护模式,提高示范效应,激发保护活力。  (三)主要目标  到 2020 年,生态空间得到保障,生态质量有所提升,生态功能有所增强,生物多样性下降速度得到遏制,生态保护统一监管水平明显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取得成效,国家生态安全得到保障,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  具体工作目标: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得到落实,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总体形成 自然保护区布局更加合理,管护能力和保护水平持续提升,新建 30-50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成 20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全国自然保护区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的比例维持在 14.8%左右(包括列入国家公园试点的区域) 完成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本底调查与评估,建立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加大保护力度,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类型保护率达到 95% 生态监测数据库和监管平台基本建成 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体制机制得到健全 推动 60~100 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一批环境保护模范城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效应明显。  三、主要任务  “十三五”时期,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根本目标,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空间,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建立监管预警体系,加大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力度,推动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一)建立生态空间保障体系  1.加快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制定发布《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按照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各省(区、市)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落地到水流、森林、山岭、草原、湿地、滩涂、海洋、荒漠、冰川等生态空间。2017 年底前,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区、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2018 年底前,各省(区、市)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2020 年底前,各省(区、市)完成勘界定标。在各省(区、市)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环境保护部会同相关部门汇总形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向国务院报告,并向社会公开发布。  2.推动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措施。到 2020 年,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推动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基础。各地组织开展现状调查,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台账系统,识别受损生态系统类型和分布。制定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方案,选择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导功能的生态保护红线,开展一批保护与修复示范。定期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价,及时掌握全国、重点区域、县域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状况及动态变化。推动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红线补偿机制。  3.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制定《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2016-2025 年)》。开展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遥感监测 2 次,省级自然保护区每年遥感监测 1 次,重点区域加大监测频次,定期发布监测报告。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状况评估。强化监督执法,定期组织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活动,加强问责监督。优化自然保护区布局,以重要河湖、海洋、草原生态系统及水生生物、小种群物种的保护空缺作为重点,推进新建一批自然保护区,加强生态廊道、保护小区和自然保护区群建设,到 2020 年,全国自然保护区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的比例维持在 14.8%左右(包括列入国家公园试点的区域)。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强化自然保护区管护能力建设,完善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界限核准以及勘界立标工作,推进自然保护区开展综合科考和本底调查。2020 年前完成 200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推动自然保护区土地确权和用途管制。推动建立自然保护区公共监督员制度。有步骤地对居住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与缓冲区的居民实施生态移民。  4.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与管理。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我国生态空间的集中分布地区,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推动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优先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布局,不断扩大生态空间。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功能状况评价,推动制定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强化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推动协调相关部门和地区针对目前人为活动影响较小、生态良好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特别是大江大河源头及上游地区,加大自然植被保护力度,科学开展生态退化区恢复与治理,继续实施防沙治沙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主要的山脉、江河、海岸带等防护林体系为脉络,构建形成大尺度国家生态廊道,提高生态保护区域的连通性。加快推动易灾地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二)强化生态质量及生物多样性提升体系  1.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为重点,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估,彻底摸清我国生物多样性家底。加强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完善保护网络体系,确保国家战略性生物资源得到较好保存。恢复生物多样性受破坏的区域,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示范,促进西部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脱贫。加强生物多样性监管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各级政府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水平。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工程所需资金,组织有关部门实施好重大工程,推进实施《战略与行动计划》和“十年中国行动”。  2.加强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与生物安全管理。加强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建立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 规范生物遗传资源采集、保存、交换、合作研究和开发利用活动,加强出境监管,防止生物遗传资源流失。强化生物安全管理,开展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风险评估、跟踪监测和环境影响研究 加强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环境安全监管。积极防治外来物种入侵,开展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和生态影响评价,加强入侵机理、扩散途径、应对措施和开发利用途径研究,建立监测预警及风险管理机制,探索推进生物安全和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制度化进程。  3.推进生物多样性国际合作与履约。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履行好《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名古屋遗传资源议定书》等国际公约,以国内工作支撑完成履约责任。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的相关工作。做好 2020 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 15 次缔约方大会(COP15)的申办和筹备工作。  4.扩大生态产品供给。丰富生态产品,优化生态服务空间配置,提升生态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大城市生态保护力度,推动城市生态建设与空间布局优化,提升城市生态服务能力。推动加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保护力度,适度开发公众休闲、旅游观光、生态康养服务和产品,加快城乡绿道、郊野公园等城乡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三)建设生态安全监测预警及评估体系  1.建立“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监测体系。加强卫星和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应用,提高生态遥感监测能力。建立生物多样性地面观测体系,到 2020 年新建、改建或扩建 50 个陆地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建成 800 个以上生物多样性观测样区。建设一批相对固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监控点。优先在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地区建立观测站和观测样区。  2.定期开展生态状况评估。加强年度重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和五年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价。2016 年启动 2010-2015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2020 年完成“十三五”时期全国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形成全国生态状况定期评估机制。全面开展生态保护红线、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流域及城市生态评估,系统掌握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变化状况。  研究建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预警体系,开发预警模型和技术,对生态系统变化、物种灭绝风险、人类干扰等进行预警。推动建立统一的监测预警评估信息发布机制。  开展县域生态资源资产评估试点。推动将生态状况评估结果应用于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城乡建设等规划编制,并作为生态补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生态监管制度的重要参考。  3.建立全国生态保护监控平台。建立生态保护综合监控平台,对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等的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常态化和业务化监控,实现由被动监管转为主动监管、应急监管转为日常监管、分散监管转为系统监管。2016 年,启动以自然保护区为重点的监管平台建设,作为全国生态保护监控平台一期工程 各省(区、市)应依托全国生态保护监控平台,加强能力建设,建立本行政区监管体系,实施分层级监管。2018 年,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作为全国生态保护监控平台二期工程。加强生态监管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遥感、物联网等技术手段,集成建立国家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并纳入生态环境大数据系统。  4.加强开发建设活动生态保护监管。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为手段,强化空间、总量、准入环境管理。发挥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事前预防作用,减少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空间的挤占,合理避让生态环境敏感和脆弱区域。强化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环评,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布局,推动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合理确定和布局大坝建设,加强调度监管,有效保障最低生态需水量 加强生态设施建设,科学合理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合理布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基于生态承载力确定游客数量。推动交通设施建设合理避让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加强生物廊道建设,减少生态阻隔 加强交通设施建成后的生态恢复和运营期的管理。  (四)完善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体系  1.创建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环境保护模范城。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以市、县为重点,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提高示范区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到 2020 年,创建 60-100 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修订《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与管理工作办法》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加强创建计划性和区域平衡性,强化分级管理和过程监管,加快审议命名 2016 年前通过考核验收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创建要加强统筹整合,并全面对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标准,打造成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制度成果的转化载体。  2.持续提升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水平。编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环保模范城创建指南,指导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加强创建与环保重点工作的协调联动,改革完善创建评估验收机制。强化后续监督与管理,开展成效评估和经验总结,宣传推广现有的可复制、可借鉴的创建模式。充实专家队伍,建立专家委员会。继续开展中国生态文明奖评选表彰,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凝聚全社会力量。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及实践研究,协助推动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法律法规  加快推动出台《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管理条例》,开展《自然保护区条例》后评估,推进制定自然保护区法,研究生态保护红线立法。加强相关立法协调,在自然资源法律法规修订时,推动将生态保护要求纳入相关条文。抓紧出台实施《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与核查规定》,加快完善生态保护相关的评估、监管、执法的标准规范体系。  (二)健全体制机制  充分发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部际联席会等已有机制平台的协调作用,推动制定和实施跨部门生态保护政策措施,协调相关部门加大生态保护投入。加快建立上下联动、沟通顺畅的各级环保部门联系机制。积极参与国家相关的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理顺相应机构与职责设置。开展国家公园体制研究及试点示范,探索建立国家公园行政管理体制。推动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制度,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和赔偿、生态保护补偿等制度。支持各地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三)强化科技支撑  加强生态保护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完善生态调查评估、监测预警、风险防范等管理技术体系。重点开展生物多样性科学规律与生物安全支撑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生态系统监测评价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推动加大生态保护科技相关专项支持力度。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生态保护理念、管理经验及技术手段,健全完善国内协调机制。  (四)推动共同保护  依托生物多样性日、环境日等活动平台,加大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力度,加强政策解读,扩大保护共识,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政府、企业、公众生态保护培训,建设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提高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生态保护责任意识。依托环境保护新闻发布制度,充分利用“12369”环保举报热线等平台,加大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定期发布生态保护信息,保障公众生态保护知情权和监督权。发挥社会组织的引导、监督作用,强化企业保护生态的主体责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保护的合力。
  • 征求意见中:《海洋检验检测标准体系》涵盖227项关键标准
    依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自然资源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支撑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的通知》等文件,以海洋检验检测工作方针和规划为指导,以国家标准《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为技术导则,按照“自然资源标准体系-海洋标准”结构框架的建设布局,建立海洋检验检测标准体系和体系表,将充分发挥标准体系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海洋检验检测标准的科学性、协调性和适用性,促进海洋检验检测行业服务质量提升,推动海洋检验检测行业科技创新。海洋检验检测标准体系是其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的统一体。纵向结构代表标准体系的层次,横向结构代表标准体系的标准化对象领域。不同层次的标准互相制约、互相补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按照GB/T 13016的规定,结合海洋检验检测工作的特点,海洋检验检测标准体系包括海洋检验检测基础通用、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生态、海洋地质、海洋测绘、海洋物理8个门类,共计标准227项。详细标准项目如下:《海洋检验检测标准体系》发布实施,对于指导和促进海洋检验检测机构面 向自然资源工作重大需求和“两统一”职责履行,积极主动开展海洋检验检测新 技术、新方法研究和新仪器、新设备研发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海洋领域 整体科技创新水平,推动海洋检验检测行业提质增效。
  • 新型评估体系可详细监测小城市空气质量
    最近,俄罗斯秋明国立大学提出了一种详细评估城市气候和空气质量的体系,有助于在不设大型气象中心的小城市组织环境质量监测。相关论文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政策》杂志上。  当空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和灰尘时,会危害环境质量。在这种情况下,空气检测经典统计监测模型不能很好发挥作用,需要扩展性的、一体化的方法和模型。秋明国立大学的科研人员制订出一种扩展方法,可用于更详细地评估城市环境质量。  这种评估体系的关键特点之一是“按需工作”。在大城市可能配备有空气质量连续监测和预报体系,但在问题同样严重的小城市可能没有。根据科学家的说法,当需要详细分析小城市环境质量时,通常方法的缺点也变得尤为明显。  研究人员提出的方法原理与天气预报模型相同,能更详细地计算空气流动。研究人员在俄罗斯北部小城阿帕季特进行了一项计算机试验:一个具有高分辨率的模型显示,污染羽流覆盖了整个城市,与此同时,传统模型却显示污染将被风吹往偏离城市的方向。  “秋明国立大学参与这个方向的研究工作,为在全新水平上研究秋明北部的社会生态问题并测试我们的研究成果提供了机会。我们目前在分析纳德姆市的环境状况。这项研究将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一些关键生态因素,确保生活在俄罗斯北部严酷自然气候条件下的人们的生活质量。”秋明国立大学低温学和冷冻学国际中心冷冻学术系高级研究员罗曼费奥多罗夫介绍说。  研究人员还指出,空气质量监测是联合国可持续人类发展计划的一部分,为实现这些目标,世界气象组织正在积极发展创建扩展性整体一体化方法,以开展详细环境评估。
  • 环保部印发《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
    关于印发《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为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加快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面推进环境监测的历史性转型,我部组织编制了《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年)》。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环保 监测 预警 纲要 通知   抄送:机关各部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各环保督查中心。   附件:   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   (2010-2020年)   环境保护部   二○○九年十二月   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是指为服务于环境保护工作大局,组织实施环境监测活动,建立的一套先进、完整和符合国情的环境监测法规制度、业务管理、基础能力、技术标准和人才保障综合体系。核心任务是说清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说清污染源排放状况、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未来十年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强化组织实施,全面提升环境监测的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制定本建设纲要。   一、形势与需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为环境保护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了大量科学、准确、及时的监测信息,为维护国家环境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近10年来,环境监测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监测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目前依托各类环境监测网的分级业务管理模式基本形成,以自动监测为基础的常规指标监测技术装备体系初具规模,建立了440多种国家环境监测技术标准与规范、230多种国家环境标准样品,以及数百种部门和行业的技术方法标准,每年发布多种环境监测报告,环保系统已建成2399个环境监测站,拥有近5万人的环境监测队伍。环境监测事业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深化发展和实现历史性转变的基础。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环境监测长期滞后于环境管理发展的需求,环境监测管理相对薄弱,环境监测的基础性和支撑性地位还不牢固,环境监测本身仍存在网络体系不完善、技术装备能力不足、技术与方法不完备、质量管理体系亟待提高、专业人才队伍匮乏以及环境监测信息统一发布平台尚未建立等一系列问题。加快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既是环境监测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环保历史性转变、探索环保新道路的迫切要求。   环境监测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是各级人民政府履行环境监督职能、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强调“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趋势,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如果常规环境监测工作滞后,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不全面、不准确,就无法准确判断和科学预测环境形势,无法准确核定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科学判断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效。如果预警监测工作滞后,不清楚环境安全隐患所在,就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生态安全的突出环境问题。如果应急监测工作滞后,就可能丧失控制突发环境事件的最好时机,应急工作就会无的放矢。总之,如果环境监测工作滞后,环境保护和环境监管工作就难以实现“由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的目标,环保工作就会出现偏差并陷于被动,环保事业的发展就难以顺利实现历史性转变。   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就是总结松花江水污染等环境污染事件经验教训,立足我国环境监管和环境监测面临的严峻形势,审时度势提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进一步明确了环保工作目标,为加快推进环境监测事业定位与转型指明了方向。   新的形势、新的挑战为新时期的环境监测工作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环境监测工作要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在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中发挥先锋作用,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必须遵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按照环保部的战略部署,以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眼光、战略思维和战略手段,以更加宽广的眼界准确把握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完善体制机制,加快科技创新,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面提升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能力水平,开创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统领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紧紧围绕环境保护工作大局,以法规制度为基石,以规划计划为先导,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数据质量为生命,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强化环境质量监督考核,全面提高环境监测法制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努力实现科学监测,促进科学管理,形成面向长远、联动响应、布局合理、装备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能力。   (二)建设原则。坚持统一规划、分类指导,远近结合、适度超前,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建设原则。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满足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区的环境管理需求,充分利用中央与地方两个资源,坚持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并重,在现有监测软件、硬件基础能力整合、集成、改造和提高的基础上,加强环境监测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国家引导和地方负责相结合,促进形成环境监测基础能力设施建设的合理布局。积极促进新技术、新设备等先进的科技成果在环境监测领域的转化和应用,加强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建设与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与重大科技突破相互促进,全面支撑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三)建设目标。到2020年,在国家环境宏观战略规划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全面改善我国环境监测网络、技术装备、人才队伍等方面薄弱的状况,重点区域流域具备前瞻性和战略性监测预警评价能力,支撑环境监测发展的基础得到有效巩固,环境质量监管能力显著提升,全面实现环境监测管理和技术体系的定位、转型和发展。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说清污染物排放情况,对突发环境事件和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有效预警与响应,形成监测管理全国一盘棋、监测队伍上下一条龙和监测网络天地一体化的现代化环境监测格局,建成满足环境管理需求、具有全局性和基础性公共服务能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三、加强环境质量监督管理   (一)强化环境质量监督考核机制   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的环境监测事权,落实地方政府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制 强化国家对地方环境质量监督职能,评估地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绩效。   明确环境质量考核目标,加快建立各级地方政府环境质量监督机制,将环境质量作为环境保护目标考核、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重要依据。   (二)促进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进一步加大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力度,定期发布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和监督考核结果。   指导和监督相关部门负责的资源监测活动中涉及的环境质量监测活动,促进各部门环境监测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构建和谐统一的环境监测格局。   (三)优化环境监测网   环境保护部负责建设国家环境监测网。建设包括城市空气质量、区域环境质量、空气质量背景和重点流域、重要水体等相关环境要素监测点位,保障监测网络高效运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主管部门负责建设地方环境监测网。国家环境监测网和地方环境监测网承担环境空气、酸沉降、沙尘暴、地表水、地下水、海洋、土壤、生态、生物、噪声、振动、光、热、电离辐射、电磁辐射、污染源等监测任务,网络间信息共享,逐步开展履行国际公约的相关环境监测。   优化调整环境监测网。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基本形成覆盖主要环境要素、覆盖主要城镇和农村地区、覆盖重点流域和水体、覆盖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污染物指标的监测网络架构,重点敏感区域流域考虑增加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污染物监测,力争“十二五”末开展生态和土壤例行监测。   加快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建设。充分依托基础性、前沿性应用领域的创新技术,推进环境卫星后续星工程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进一步拓展卫星影像和数据的综合应用领域,充分发挥卫星在水体富营养化、秸杆焚烧、沙尘暴、灰霾、赤潮等遥感监测中的应用。及时跟踪航空、雷达、传感和网络通讯等行业新技术成果,形成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   四、完善环境监测法规制度体系建设   (一)加快环境监测法规体系建设   依法开展和管理环境监测工作。加快环境监测法制化进程,制定并贯彻《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加快出台与其配套的职业资格、机构资格、监测专用设备监管等方面实施细则和相关办法,推进环境监测的统一管理。   (二)完善环境监测相关制度   建立全国环境监测报告制度,实行环境监测月报、季报和年报。环境监测机构负责编制相关环境监测报告,各级环保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科学、规范、全面、准确,及时报告环境监测结果和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   依法建立环境监测信息发布制度,加强环境监测信息发布。依托环保电子政务专网,建设环境监测信息分发系统,及时向社会发布环境监测数据和报告,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环境监测数据分级存贮、部门和地方共享、依法统一发布的信息网络平台。   ¬ 逐步完善环境监测网络长效运行保障制度。建立环境监测活动的统一标识管理制度,¬ ¬ 建立监测点位(断面)管理等相关办法,保证各级环境监测工作正常稳定运行。   建立健全污染源稳定运行达标保障制度。建立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审核和自动监测设备监督考核制度,逐步探索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市场退出制度,建立监督性监测数据信息发布制度。   五、深化环境监测业务管理体系建设   (一)深化环境质量监测   国家环境空气监测基本覆盖东、中部地区的建制县,西部地区的建制市,国家地表水监测基本覆盖全国重点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重点湖库、近海海域和跨国界河流。进一步加强省界断面、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站建设,重点做好反映城市、区域和环境背景的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逐步在县级城市推进空气质量监测,进一步扩大酸沉降监测覆盖范围。力争“十二五”末,环境质量监测业务领域和监测指标实现“两个全覆盖”。   推动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联动监测。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   角等区域为重点,辽宁中部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武汉周边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等区域加快推进开展空气质量的联合监测。鼓励在条件成熟的区域监测指标率先全部覆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逐步开展PM2.5、臭氧、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汞等项指标例行监测。   强化重点流域地表水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监测。继续做好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结合流域污染特征,选择重要断面补充生物毒性、重金属、POPS等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监测。“十二五”末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监测范围和监测指标基本实现全覆盖,全面实施跨国界水体例行监测。   统筹城乡环境监测。继续探索农村环境监测特点和规律,对已经列入中央农村环保资金“以奖促治”的村庄(乡、镇) 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十二五”期间,启动农村环境质量调查,开展农村环境试点监测,为农村环境保护积累经验。   (二)强化污染源监测   加强污染源监测。以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体系建设为突破口,按照自动监测与手工监测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逐步完善污染源监测体系,引导和鼓励使用新技术提高污染源监测水平,推动建立科学、完整、统一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科学应用监测数据。   强化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以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切入点,监测指标要逐步覆盖各类污染源排放标准要求,强化监测系统的运营与质量管理,推动污染源排放稳定达标。   (三)加强环境应急监测   加强环境应急监测。加强重点区域、流域和跨国界河流的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建设,健全应急监测管理,形成顺畅的应急监测响应、数据报送、信息通报、协调联动等环保系统内部之间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定期开展应急监测演练,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应急监测物资储备库。   (四)建立环境预警监测体系   构建先进的环境预警监测体系。统筹先进的科研、技术、仪器和设备优势,充分利用全天候、多区域、多门类、多层次的监测手段,依托先进的网络通讯资源,及时调动包括高频的数据采集系统、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支撑系统、快捷安全的数据传输系统、充足的数据库存储系统、功能完备的业务处理系统和及时的监测信息分发系统,科学预警监测和报告,实施联动的预警响应对策。   建立重点城市、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环境质量评价模型,规范环境质量评价。开发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工具和预警表征发布平台,实现预测预警模拟分析的可视化表达,提高环境质量综合分析评价水平,促进监测数据在规划计划、政策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环境监察等方面的有效应用。   六、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一)实施环境监测基础能力建设   实施环境监测业务用房保障建设工程。切实加大监测业务用房建设资金投入,保障各级监测站的办公用房和实验用房,使各级监测站的业务用房逐步满足监测工作的基本要求。   实施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工程。按照全面加强省级监测站、重点加强地市级监测站、逐步完善重点县级监测站的建设思路,加大向中西部及边境地区倾斜力度,开展各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到“十二五”末,按照队伍专业化、装备现代化要求,所有省级监测站、90%地市级监测站实现全面达标,县环境监测站达标率比“十一五”末提高20个百分点,东部和中部等发达地区要力争提前并超额完成。   (二)实施环境监测专项能力建设   实施环境监测专项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推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和重点环保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指标监测示范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分析、农村环境监测、生态/生物监测、有机物监测、应急监测等方面能力建设,提高承担跨国界水体监测任务监测站的采样能力。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能力建设,省级监测站、地市级监测站具备按照排放标准开展监督性监测能力,县级监测站具备常规项目的监督性监测能力。   实施环境监测重点设施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国家环境保护监测质量管理重点实验室和环境监测样品库的建设,加强移动监测能力和高效适用的新技术监测能力建设。   实施重点区域、流域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设工程。统筹优势监测资源,形成若干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心、重点流域水质监测中心、区域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和质量控制中心。加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能力建设,形成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监测技术评估、数据综合分析、环境潜在风险预测、预警的能力,不断强化重点区域、流域的环境管理。   七、完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建设   (一)健全环境监测标准与技术规范体系   结合国家环境标准制(修)订规划,加快推动环境监测标准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相关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监测分析方法、环境监测技术路线体系,逐步建全环境监测专用仪器设备技术条件与实用性检测技术规范、监测信息标准和监测标准样品等方面体系建设。   (二)推动环境监测科技创新   开展环境监测基础理论、测试技术、评价方法、指标体系、表征技术研究,以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污染源监测、总量核算和应急监测等为重点,重点加大应用技术领域的新成果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和转化力度,促进环境监测网络“天地一体化”。   开展农村环境监测指标体系、技术方法与评价体系研究,形成统筹城乡的环境监测体系 研究区域性生态评价、环境质量评价和流域水环境评价方法 研究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环境风险级别划分与评价标准 加强应急监测技术与方法研究,健全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程序规范和技术体系 建立污染源监测评价体系,研究环境质量与污染减排之间的关系。   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评价考核体系研究。突出重点监测领域、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的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完善监测要素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逐步实现环境监测全程序质量保证。   推进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产业化进程,重点加大环境监测专用仪器和设备的创新性研发与转化,基本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智能化、业务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环境监测技术装备体系。   八、推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一)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统一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和保证体系。逐步完善各监测要素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实现环境监测全程序质量控制和保证。加快建立健全相关环境监测活动的质量管理监督体系,加强内、外部监督。“十二五”末,出具监测数据所用的仪器合格率达100%,具有监测能力的环境监测机构的计量认证通过率达100%。   (二)健全环境标准样品   制定环境监测标准样品发展规划。重点加强有机标准物质、气体标准物质、混合标准物质、固体标准样品、生物标准样品、海水标准样品等方面的研制,制定环境监测标准样品名录,继续拓展实物型环境标准样品。   九、加强环境监测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一)建立环境监测人才教育基地   拓展人才教育和培训途径,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一批环境监测人才教育、培训和实习基地。有计划地遴选一批典型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设环境监测系统的教育基地 强化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技术优势,建设环境监测系统的培训基地 结合各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站)特色业务,建设环境监测系统实习基地,形成基础培训全面覆盖、特色培训相互补充的培训体系。到“十二五”末,主要技术骨干人员轮训率达到100%,新上岗的技术人员培训率达到100%。   (二)推进环境监测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大力开展环境监测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培养环境监测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比例,促进人才建设的专业化。加快培养一批与国际水平接轨的尖端人才和业务技术骨干,注重国际高端人才引进,加快培养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力量,努力打造一支人员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的专业化监测队伍。充分利用社会科技、仪器设备等监测资源,鼓励和引导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为主体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积极健康发展,使之成为环境监测事业力量的重要补充。“十二五”末监测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   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环保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坚定不移地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厅(局)要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纲要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贯彻落实纲要的实施方案,层层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资金落实到位,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二)强化协调配合   发挥全国环境监测的整体合力。协调好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监测机构与监测管理部门、各级监测站3个关系,加强对监测机构的管理和技术指导,理顺环境监测的行政管理体制,规范运行机制以及社会监测机构和企业的监测行为。   (三)拓展投入渠道   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和运行保障的投入,将环境监测工作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把环境监测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环境监测事业。   (四)严格监督检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厅(局)要积极开展自查,环境保护部对本建设纲要的实施情况进行年度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重点建设任务的组织实施。
  • 六五环境日|广西组织开展监测点位5000多个,推进现代化监测体系建设
    由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自治区政府联合举办的2024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于6月5日在南宁市举行。此次活动落户广西,是首次在自治区举办,首次在祖国南疆举办,首次在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和窗口举办。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在《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暨2024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相关人员答记者问(摘选):问:2024年3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请问广西在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上的进展和亮点体现在哪些方面?接下来还有何工作打算?答: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生态环境部出台的《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将对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广西全力推进现代化监测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监测网络更健全了。建成陆海统筹、河岸贯通、城乡协同、要素齐全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监测全覆盖。自治区每年直接组织开展监测的点位达5000多个。二是监测数据更真实了。上收环境质量监测事权,“谁考核、谁监测”,建立“谁出数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溯制度,加强对各级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能力验证考核、实验室间比对和监督指导检查,公众主观感受和客观监测数据更加一致。三是监测能力更高效了。空气和地表水常规指标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监测,智能化实验室分析仪器,便携式快速应急监测仪器,以及无人机、激光雷达、移动走航等先进监测装备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四是支撑作用更突出了。利用“真、准、全、快、新”的监测数据,形成监测预报、月报、年报等数据报告,充分发挥“评估、预警、溯源”作用。特别是大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等数据全面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考核排名,引导全社会共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下一步,广西将认真落实《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各项要求,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导向,以科学客观权威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宗旨,全面推进监测网络、技术、业务、管理等优化升级,更好发挥生态环境监测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撑、引领和服务作用,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广西贡献监测力量。问:从公报来看,广西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情况怎么样?下一步,为了加强北部湾海域综合治理,在海洋环境监测方面,广西将进一步采取哪些行动和措施呢?答:2023年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趋好。海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改善趋势,全区近岸海域水质已连续12年均为“优”。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综合质量等级为“优”。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均保持健康状态。红树林面积、覆盖度和密度,活珊瑚礁盖度,以及海草盖度、密度等,与5年前相比均有所增加。全区入海河流水质状况总体保持“优”,水质优良比例为90.9%。下一步,为加强北部湾海域综合治理,充分发挥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撑和服务作用,将采取以下四方面行动和措施。一是深化广西近岸海域、北部湾近海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在茅尾海、铁山港等重点海湾,深海排污区以及平陆运河入海口等区域持续开展海洋生态环境加密和跟踪监测,全面掌握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保障北部湾“水清滩净”。二是夯实海洋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监测。持续做好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监测,进一步拓展布氏鲸、中华白海豚等海洋重要指示物种和渔业生物多样性调查,开展海洋自然保护地和滨海湿地监测,守护北部湾“鱼鸥翔集”。三是推进美丽海湾精细化调查。深入开展海漂垃圾、微塑料、新污染物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碳监测,维护北部湾“人海和谐”。四是提升海洋生态环境现代化监测能力。积极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自主巡航、地面和海域的自动监测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海洋生态环境智慧监测水平,切实服务美丽海湾建设和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问:2023年广西自然生态系统状况总体稳定。生态质量指数为74.85,生态质量为一类,与2022年相比保持稳定。请问从生态监测角度来看广西生态质量状况呈现的特征和趋势,下一步有什么工作打算?答:2020年以来,广西生态质量呈现四周区域优于中部的特征,生态系统总体保持稳定。其中,生态系统功能持续向好;局部区域生态格局指标轻微变差,其原因主要是受区域开发建设导致生态用地占用、属性转变,以及用材林轮伐等因素影响。下一步,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按照生态环境部工作部署,建立健全广西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统筹推进生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强化生态保护监管支撑,守护好祖国生态安全“南大门”。一是加强生态遥感监测体系建设。组织全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配备、更新20余架无人机等监测设备,积极开展航空遥感监测,建立卫星遥感为核心,航天遥感为补充,样地监测为验证辅助的生态遥感监测体系,提升主动发现生态影响、生态破坏问题的能力。二是加强生态质量地面监测网络建设。持续推进广西桂林漓江站、环江喀斯特站、北部湾站等第一批3家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建设,完善生态综合监测指标体系。统筹推进广西桂林城市站、百色金钟山站等第二批5家野外监测站,申报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强化生态地面监测网络运行管理,组织实施全区森林、农田、海洋等7大类典型生态系统745个生态质量样地监测。建立健全以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为区域中心,以生态质量样地为主要监测对象,以地面移动巡视为补充的生态质量地面监测网络,强化生态质量监督监测支撑保障。三是强化生态质量监测评价体系与考核机制建设。充分整合广西生态质量监测管理资源,开展生态质量监督监测与评价体系研究,完善评价结果与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生态质量评价考核机制。完善分级培训机制,加大生态质量监测培训力度,着力提升广西生态质量监督监测能力,建立健全生态质量监督监测与评价专家库,完善专家支撑体系建设。问:2023年,广西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在全国名列前茅,同时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水质排名中,柳州市连续四年第1名,前30名中广西占9个。为持续保持广西地表水环境质量优良,在地表水环境监测方面,广西还有哪些进一步举措?答:“十四五”以来,广西建成了以239个自动监测站为主,115个手工监测断面为辅的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络,网络覆盖广西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80%的河流,水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具有供水属性功能的水库,基本夯实地表水监测数据基础。2023年,珠江流域的西江干流、桂江支流、柳江支流、郁江支流和长江流域、粤桂沿海诸河流域、红河流域水质状况均为“优”。下一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络,推进从质量浓度向污染通量、水生态监测发展。一是深入优化以自动监测为主,手工监测为辅的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络,补充、调整区控地表水监测断面,使其覆盖全区14个设区市,以及所有70个县级行政区域主要河流、主要污染源下游等,着重对重点流域、行政区域跨界、污染区域实时监控。二是提升水环境监测信息分析能力。利用全区水环境监控系统,及时对水质异常信息预警预报,排查存在问题、研判未来3天水质趋势,开展地表水国家考核目标可达性分析,助力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三是推进水生态监测评价。以促进水生态保护修复和水生生物多样性提升为导向,按照国家统筹、流域实施、部门合作的模式,组织开展漓江、湘江西源、平陆运河等重点流域水生态调查监测试点,覆盖生物、理化、生境等监测内容,为建立区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夯实基础。问:2023年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7.9%,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创有监测数据记录以来最优纪录,请问生态环境监测还将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助力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答:2023年,除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历史最优外,全区75个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也持续向好,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8.3%,比2022年上升0.6个百分点。下一步,我厅将以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拓展延伸空气质量监测,加快开展颗粒物组分和大气光化学监测,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准确率,支撑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巩固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在14个设区市和75个县(市、区)设置163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实时监测PM2.5和臭氧等主要污染物,支撑空气质量评价、排名与考核。推进移动站、微型站等多种模式,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二是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监测。完善大气颗粒物组分和光化学监测网络,注重指标、时空协同布局,提供PM2.5和臭氧污染综合分析与来源解析水平,支撑大气污染分区分时分类精细化协同管控。三是拓展大气污染监控监测。加强秸秆焚烧与跨境传输分析预警。加强机场、港口、铁路货场、物流园区等内部或周边大气污染监测监控和管理。四是提升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水平。健全污染天气的预测预警、会商研判机制,积极有效应对污染天气。强化自治区大气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技术能力建设,开展未来24小时的临近预报。开展空气质量中长期预测,实现未来15天逐日小时空气质量预测以及未来30天城市空气质量趋势预报。完善空气质量分级预报体系,提高城市精细化能力和预报准确率,全面助力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 江苏构建生态环境监测新体系
    p   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江苏省加快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提升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提高环境监测能力水平,着力构建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新体系,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重要支撑。 /p p   构建先进的监测预警网络 /p p   在全国先行先试积极探路 /p p   “江苏有着‘人口密度大、人均环境容量小、单位国土面积污染负荷高’的特殊省情,总体上没有迈过环境高污染、高风险阶段,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资源环境约束愈加明显。”2013年出台的《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2)》对全省的生态环境状况有着清晰的阐述。 /p p   改善环境,监测先行。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要求,着眼提升监测监控能力,着力构建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大气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在全国实现多个“率先”,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在全国推广,“天空地一体化”生态遥感监测网络初步构建,覆盖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基本建成。 /p p   建立大气污染综合立体观测网,将分布在全省城乡各区域的182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组网运行,实现区域、指标“全覆盖”。率先完成72个国控站点空气质量新标准能力建设,率先完成模范城市和所有县(市)PM2.5监测能力全覆盖,率先建成直连直管的省级质控站网。 /p p   建设预报预警系统平台,集成全省182个省级空气质量监测站常规观测以及省级大气多参数站复合污染物观测数据,采用先进的大气质量模型进行预测运算和分析会商,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科学决策。目前,已形成5日区域预报、48小时城市预报能力。 /p p   全省共计建成36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点(国建站11个、省建站182个、市建站169个),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实现三大流域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建成流域地表水环境监控网络,构建先进的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p p   江苏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始于2003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生态遥感监测的单位之一。通过多年发展,生态遥感技术处于全国同行领先水平,基于国产新型高分系列遥感数据等高空间分辨率数据和美国MODIS等高时间分辨率数据、无人机和视频监控平台、地面监测等“天空地一体化”生态遥感监测网络初步构建。2012年~2014年,顺利完成全省生态10年遥感调查与评估工作,2016年获得原环境保护部和中科院联合通报表扬,2016年~2017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质量检查评比连续保持第一。 /p p   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布设方面,江苏共布设土壤监测国控点位1690个,其中基础点位807个,风险点位801个,背景点位82个,为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奠定基础。 /p p   提升环保支撑保障能力 /p p   发挥污染防治大脑作用 /p p   “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竞争力,在污染防治工作中要发挥污染防治大脑的作用。”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负责人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 /p p   近年来,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围绕国家大气十条目标,完善全省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站网,积极开展大气监测预报预警工作,为打赢全省蓝天保卫战提供有力支撑。 /p p   为保障公众大气环境质量知情权及获得感,省环境监测中心通过手机APP、江苏环保网等多种方式,及时发布空气质量预报信息,通过重污染天气预报,及时提出重污染预警信息发布与解除建议,指导各地采取管控措施,最大限度减缓大气重污染程度,为公众出行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 /p p   此外,每周、每月发布PM2.5平均浓度和空气质量达标率情况,不定期开展专题分析,提出治理对策及建议。在重大活动期间,开展每小时加密预测、预报空气质量,及时提出管控建议,圆满完成青奥会、“国家公祭日”、G20峰会、江苏发展大会、中日韩环保部长会议等重大活动期间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和保障工作。 /p p   江苏省还在全国率先建成流域地表水环境监控网络,构建先进的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有力保障了全省水环境质量安全。 /p p   连续10年圆满完成太湖“安全度夏”监测保障,平均每年解译卫星图片600多张,编制太湖蓝藻监测预警日报200多期、周报30多期,支撑流域管理制定针对性治理措施。 /p p   水十条实施以来,每月第一时间对全省104个地表水国考断面、25个地级饮用水水源地开展水质达标情况分析,开展季度、年度水质变化分析、预警,及时提出治理对策建议,水十条年度考核目标顺利完成。 /p p   面对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水污染,环境监测人员临危不惧,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应急监测任务。2013年苏州市太浦河二氯甲烷水污染事件,2014年泰州市靖江长江水源异味事件,2015年南京市长江沉船漏油事件,2015年天津港“8· 12”危化品仓库爆炸事故,2016年靖江市德桥化工事件等,在这些重大环境事件中都留下了奋战在一线的江苏环境监测人员的身影。 /p p   开展土壤环境质量摸底调查,2012年~2015年,开展国控重点污染源周边、基本农田、菜篮子基地、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及畜禽养殖基地周边的土壤试点监测,2016年~2017年完成了974个国控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监测,及时掌握全省土壤环境污染状况,支撑土壤污染防治。 /p p   提高监测数据质控水平 /p p   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 /p p   “虚假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可怕,因为它会影响环境决策。”党的十九大代表,江苏省太湖水质监测中心站站长胡冠九在接受采访时的回答掷地有声。 /p p   江苏省牢牢把握监测数据质量就是生命线这一准则,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出台江苏省实施方案,积极探索质控管理新模式。 /p p   开展全省现场采样规范性质量检查,覆盖全省13个设区市,先后抽查26个市县监测站 完成全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全程信息化管理升级,开展全省监测能力验证和实验室比对,推进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数据质量管理持续加强 连续3年开展环境监测质量专业检查,完成全面自查及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检查,自动监测站质控管理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p p   目前,全省共建设省级空气自动监测质控站26个,通过加强自动站运维检查和质量监督抽查,开展颗粒物自动监测与手工比对工作,健全臭氧量值溯源体系,空气自动站质控水平得到有力提升。同时,加强流域水质自动站质量管理,定期开展标准样品考核和比对监测,评估自动监测数据质量可信度,建立“省、市两级质控、第三方机构运行维护”的运行管理模式。 /p p   出台《江苏省社会检测机构环境监测业务能力登记管理办法》,先后完成114家社会化检测机构的核查和登记工作。配合省环保厅制定社会化检测机构质量督查技术方案,对6家社会化检测机构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并将结果在江苏省社会环境检测机构信息管理平台通报,配合省质监局对10家环境检测机构进行专项大检查。 /p p   承担生态环境部委托的“华东区域质控中心”职责,完成安徽、福建等省臭氧二级标准的量值传递工作,加强“青岛上合组织峰会”区域质控,区域质控工作初显成效。 /p p   下一步,江苏省环境监测工作将紧紧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能力、污染源监控能力和环境监测质控水平,增强大气和水质自动监测和预警预报能力,推进环境监测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发挥环境监测支撑科学治污、精准施策的决策参谋作用,千方百计推动全省生态环境监测水平继续高质量发展。 /p p   推进监测体制改革创新 /p p   13个省厅驻市环境监测中心挂牌 /p p   截至7月中旬,江苏省13个省厅驻市环境监测中心已全部完成挂牌。目前,环境监测机构人员上划正在有序开展,预计9月底前全部完成。 /p p   江苏省作为全国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管改革试点省份,积极推进全省环境监测垂改,优化调整省级环境监测机构内部机构设置,着力构建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的环境监测新体系。2017年7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改革实施方案,启动实施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 /p p   推进改革中,江苏省优化调整设区市环境监测职责任务,明确省级环境监测机构主要负责全省监测业务指导,明确驻市监测机构以承担辖区内省级及以上事权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为主。 /p p   人员机构上收方面,坚持“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设区市环境监测机构在编在职人员,随其职能、机构和编制成建制移交省环保厅管理。 /p p   资产和经费方面,坚持“资产随机构走”的原则,设区市环境监测机构监测用房的划转,原则上应划尽划,不能划的保障长期无偿使用或保障足额租金经费,确保现有使用面积不减少,保障监测工作平稳运行。 /p p   围绕构建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新体系的新要求,江苏省全面提升监测能力水平,制订实施《全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结合各设区市发展特色,在地下水、水生生物、土壤、生态遥感等多方面形成各具特长、相互补充的监测格局。 /p p   为提升全省环境监测人才梯队建设,优化专业人才结构,全面增强环境监测核心竞争力,江苏省制定实施了全省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选聘业务精、能力强、工作表现好、实绩突出的优秀人才到关键岗位,完善管理制度,激发监测竞争活力,更好地保障生态环境管理需求。 /p p   开展业务技能竞赛 /p p   打造环境监测铁军 /p p   8月1日,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伴随着激昂的颁奖乐曲,为期3天的2018年度江苏省环境监测技能竞赛决赛落下帷幕。 /p p   这次竞赛活动由江苏省环保厅、省总工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委省级机关工委联合举办,并列为2018年度江苏省职工十大职业技能竞赛之一。来自省环境监测中心、13个驻市环境监测中心及6支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20支参赛队伍共60名参赛人员入围最终决赛。 /p p   2008年,江苏省率先在全国环保系统内举办了全省环境监测技能竞赛,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技能练兵,形成了全省环境监测人锐意进取、勇攀高峰的良好氛围。十年磨一剑,在全省环境监测垂管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再次组织全省环境监测技能竞赛,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p p   此次竞赛活动规格高、参加人数多、参赛覆盖面广,特别是6支已通过江苏省环境监测协会组织选拔的社会化检测机构队伍也参加本次决赛,在江苏省环境监测领域前所未有。 /p p   据了解,本次技能竞赛活动在全省广大社会化检测机构、环境监测系统全面展开,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全省各级环境监测(中心)站、各行业、企事业单位近千名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积极响应,在全省环境监测系统掀起了一股比学习、比业务、比技术的竞技高潮。 /p p   各设区市均通过比武、竞赛等方式选拔出优秀选手组成参赛队,与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代表共同参加江苏省环境监测技能竞赛。 /p p   本次技能竞赛决赛主要包括环境监测理论考试和现场技能操作两部分。理论考试重点考查选手对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实验室技能操作考核主要为分析测试水中总磷和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重点考核实验室常规分析和便携式GC-MS的操作技能 现场技能操作考核主要通过实际监测废气污染物排放、对已知浓度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气体进行测试,考核废气中颗粒物、废气参数测试以及定电位电解法烟气测试仪器的操作技能。 /p p   经过激烈角逐,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获得团体一等奖,来自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的宋兴伟获得个人第一名。 /p p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此次竞赛,进一步激发全省环境监测队伍“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创造新业绩”的工作热情,形成刻苦钻研、技能熟练、锐意进取、服务创新的良好工作氛围,有力推动环境监测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贡献广大环境监测人的一份力量。 /p
  • 我国土壤环境监测体系总体滞后 市县级监测仪器匮乏
    原标题:水气土唯有“土十条”没有专门法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日前已由国务院发布实施。至此,水、气、土三大环境领域,从国务院层面均出台了行动计划。然而,与水污染、大气污染防治不同的是,至今,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仍是空白。  就“土十条”的发布实施,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锁表示,针对大气、水和土壤三大环境介质,我国已经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但至今还没有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生态部(土壤环境保护中心)主任王夏晖研究员告诉记者,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法规,但是,我国土壤环境立法工作相对滞后,目前仍在起草过程中。  林玉锁认为,加快制定一部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刻不容缓。  “土壤污染的危害较大,主要是对农产品安全、人居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在王夏晖看来,农作物吸收和富集某些污染物,影响农产品质量,造成减产,长期食用超标农产品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同时,住宅、商业、工业等建设用地土壤污染可能通过呼吸、皮肤接触等方式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地块未经治理修复就直接开发,会给有关人群造成长期的危害。  土壤污染的危害不容置疑,令人更加担忧的是,目前,我国土壤环境监管能力不足。据王夏晖介绍,目前,我国在空气、地表水、声环境等常规环境监测领域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监测体系,具有较强的监测能力,但土壤环境监测能力亟待加强,尚不能及时掌控全国和区域土壤环境状况。同时,市、县级环境监测机构土壤环境监测仪器设备、专业监测人员匮乏,土壤环境监测体系总体滞后,对酞酸酯、激素类等新型土壤污染物的监测更为缺乏,常常使区域环境综合分析遇到瓶颈制约。此外,土壤环境监督执法、风险预警、应急体系建设也较为滞后,大气、水、土壤全要素协同监管机制尚未建立。  王夏晖说,大多数地方规划部门在编制城乡规划时,尚未将地块土壤环境质量作为规划用途的重要考量因素 建设部门发放选址意见书、国土部门用地预审环节,尚未充分考虑用地的土壤环境状况。  王夏晖认为,各级地方政府对本辖区土壤环境质量负责、依法公开环境信息等职责落实不到位。很多重污染企业尚未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用地土壤环境,没有切实履行公开环境信息的义务。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污染与控制研究室主任谷庆宝告诉记者,从世界范围来看,土壤环境保护立法始于20世纪70年代。各个国家土壤环境保护的立法背景和法律设计有所不同,从立法体例上看,既有专项立法模式,也有分散立法模式。  谷庆宝说,从各国土壤环境保护立法的模式来看,专项立法已经成为世界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潮流。“一些国家虽然没有制定专门的土壤环境保护或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但多在其环境保护法中设专章规定土壤环境保护或土壤污染防治的问题。”  对于土壤污染立法,“土十条”也提出明确要求。比如,2016年年底前,完成农药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发布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 2017年年底前,出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等部门规章 到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  据环保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推进土壤立法工作,近两年来,环保部配合全国人大环资委深入开展调研,修改草案10余稿。根据全国人大环资委安排,拟在今年年内进行两次内部初审,2017年提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完成提请和审议的任务。
  • 检验检测湘军面对面丨尹小波:检验检测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检验检测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充分赋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关键抓手。近年来,湖南省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持续向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为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近日,央视网记者专访了湖南省检验检测学会会长、中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大科技”)董事长尹小波。在这次专访中,尹小波对检验检测在推进产业发展、保障社会民生、服务市场监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解读。  当好质量强国建设“把关员”  国务院发布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的目标,其中涉及“加强检验检测技术与装备研发”。  “想要推进整体目标实现,我认为还是要从检验检测的手段和方法以及相关检验检测设备软件和硬件的融合入手。”谈及质量整体水平提升,尹小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千岛湖赛区自行车赛事经过的桥梁运用的正是融合性的监测技术。通过中大科技提供的系统和硬件,工作人员可对应变、振动、梁端位移、V型墩位移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从而达到了确保桥梁结构健康的结果。  “这三项融合中,其中最重要的还是高端检测设备,因为行业的趋势是在往设备方向发展。”尹小波表示,为实现“纲要”中提出的目标,中大科技正加快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干扰能力强的高精度检测设备。  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有创新突破,才能有前进动能。近年来,中大科技通过巨额研发投入和长期技术储备,已在检测装备各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  “比如我们的雷达产品——地基微形变雷达在工程检验检测行业,属于自主研发监测雷达第一梯队。”尹小波介绍,地基微形变雷达功能强大,可以用于应急救援、建设、交通、矿山等众多领域。  国家战略需求也是检验检测行业确定研发方向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大科技对此进行了积极响应。  新疆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发达,但对于镓、锗、铼这些伴生矿面临着矿石指标检测不准和检测不出来等问题。“我们与中南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成立新疆有色金属检测实验室,共同针对稀有金属有没有、量多少、是否达到高精度标准方面进行相关设备的研发。”尹小波表示,目前,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色矿业产业链发展,中大科技已研发出便携式现场检测设备和实验室定量精准检测设备。  截至2022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达到5.2万家,我国认可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已经占到全球认可总数的1/7,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最具潜力的检验检测市场。  “我们更希望能作为先锋表率,与行业企业携手,向数字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让更多检测企业走出湖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尹小波说。
  • 国务院:食品检测体系不够完善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   会议指出,必须看到,我国食品产业基础薄弱、量大面广,存在素质总体不高、生产经营管理不规范、安全隐患多等问题,特别是少数生产经营者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行的监管体制、法规标准、检验检测体系等仍然不够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水平还不高,监管执法力量不足,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薄弱,保障食品安全的任务繁重艰巨。   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食品安全工作作了部署:(一)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和基层工作体系。(二)严格食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治理整顿,规范生产经营秩序。依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对犯罪分子刑事责任追究到位。加强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经营监管,建立健全严格的食品退市、召回和销毁管理制度。(三)严格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食品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负首要责任,企业质量安全主管人员负直接责任。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信用情况。(四)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充实和强化基层监管执法力量。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风险监测评估体系,提高检验检测和应急处置能力。(五)完善食品安全政策法规,着力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六)大力推行食品安全有奖举报。   此外,会议还审议通过《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草案)》。草案按照加强管理、规范工作、保障正常运行、降低运行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的要求,明确了机关运行经费、机关资产和服务管理的基本制度。草案对公务接待、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因公出国(境)的预算管理作了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公开制度,定期公布预算和决算情况 要求各级政府推进机关后勤服务、公务用车和公务接待服务等工作的社会化改革,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 药物分析检测仪的整体体系有待提升
    随着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药品质量一直是行业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因此药品分析检测仪就成为了重要的设备,国产药物分析检测仪器的发展越来越迅速。   对药品检测设备而言,检测效果无疑是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也是设备的核心竞争力。当前,自动化已成为药机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那么药品检测设备必然也要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加强产品的技术实力,从而在药品检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在药物分析检测仪器行业中,对于研发、生产、市场流通、应用环节,创新总被形形色色的因素所困扰,这让人们对检测仪器研制陷入尴尬的局面。因此,加快推进医用检测仪器由&ldquo 中国制造&rdquo 向&ldquo 中国创造&rdquo 转型升级,仍有不少现实困境需要突破。   据了解,国内研制生产的检测仪器,整体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技术水平,但是高端需求主要依赖进口。国产仪器给一般用户的印象是产品可靠性差、精密度低、工艺水平不高。   造成检测仪器质量不佳是个很复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产品设计开发不到位,工艺文件不完善;其次是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业产业链;此外药物分析检测仪器行业内部品质保障体系也不完善。   由此可见,中国的检测仪器行业的整体质量体系不完善,要解决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是个长远而复杂的过程。因此各企业要拥有长期投入的理念,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不断生产研发出精良产品,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 我国食药检验检测体系顶层设计已初步完成
    1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日前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ldquo 四三二&rdquo 的层级架构模式,即食品(含保健食品)检验检测体系重点支持建设国家、省、市、县四级检验检测机构;药品化妆品(统称药品)检验检测体系重点支持国家、省、市三级检验检测机构;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体系重点支持建设国家、省两级检验检测机构;《指导意见》的制定发布,标志着总局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的顶层设计已初步完成。   原文如下: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检验检测技术支撑的重要作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制定了《关于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014年12月18日经总局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于2015年1月23日印发。   《指导意见》充分考虑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按照优化配置资源、提升能力水平、保持检验检测体系的系统性的指导思想,确定了&ldquo 到2020年,建立完善以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为龙头,省级检验检测机构为骨干,市、县级检验检测机构为基础,科学、公正、权威、高效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充分发挥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作用,使检验检测能力基本满足食品药品监管和产业发展需要&rdquo 的总体目标。   《指导意见》提出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ldquo 四三二&rdquo 的层级架构模式,即食品(含保健食品)检验检测体系重点支持建设国家、省、市、县四级检验检测机构;药品化妆品(统称药品)检验检测体系重点支持国家、省、市三级检验检测机构;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体系重点支持建设国家、省两级检验检测机构;明确了各层级检验检测机构的功能定位,强化了检验检测体系服务食品药品监管的核心职能,突出了检验检测机构的公益性属性。部署了落实改革任务、强化硬件保障、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完善制度体系、提升检验检测科研能力、推动检验检测信息共享六项重点任务,建立完善了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明确机构、落实责任,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加强考核、促进发展四项保障机制。   《指导意见》的制定发布,标志着总局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的顶层设计已初步完成,为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服务食品药品监管奠定良好基础。
  • 江苏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江苏省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依托全省60余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构建起“省市县乡”四级检测网络,大力开展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应用工作,不断拓展检测能力,在农产品质量精准监管上发力,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一、将发现问题作为衡量各地检测工作的主要依据,不断推动检测机构转变工作作风 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发现问题、查处问题的积极性。将“1.5批次/千人”检测量和监督抽查问题发现率作为重要指标,并将其纳入省级政府食品安全专项考核、质量工作专项考核和全省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考核。完善省级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的监测方案,采用“异地交叉抽检”和追溯平台“双随机”的方式,全面真实掌握全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开展专项风险监测,除监测主要粮食品种外,还先后对茶叶、水生蔬菜、草莓、蜂蜜、鸭蛋、螃蟹、小龙虾等地方特色品种及韭菜、芹菜、豇豆等小散户种植较多、用药复杂的产品开展风险监测。针对监测发现的突出问题,先后印发了《鳊鱼质量安全风险提示》《水稻质量安全风险需要重视》《草莓质量安全风险提示》等风险监测快报。及时开展部门会商,协调产业部门开展水稻、鳊鱼等专项整治,约谈问题较多的市级农业农村部门,对2512家水产养殖户开展了执法检查,对4家违法水产养殖单位进行了查处。 二、发挥快检“雷达”作用,在全省扩大运用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 针对基层快检技术“检不出、检不准”问题,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农业科学院开展胶体金免疫快检技术在农产品监测中使用的筛选、验证和试点应用工作,该技术可行性得到国内权威专家充分认可。常州市发挥监测技术优势,在检测经费中划出800多万元,支持基层快检建设,并制定了6个快检地方标准,形成了市级为龙头、区县级为骨干,镇为基础的“三级”检测体系,连续多年举办快检技能竞赛。苏州市以“农安先锋”党建品牌创建为契机,与涉农企业结对,定点提供快检技术指导,形成定量检测与快速检测相结合的联动检测机制,培训快检人员1000余人次。常熟、铜山区等县市区借助农产品快速检测车,对时令蔬菜、果品等地产农产品进行快速检测。 三、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机构编制部门对农产品质检机构的重视和支持,稳定和加强基层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江苏省将健全“省市县乡”四级检测网络、加快应急监测和风险筛查能力建设列入《江苏省“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同时,省农业农村厅转发《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稳定和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通知》,要求各地确保农产品检测机构定位不变、职能不弱、任务不减、效率不降、能力不退。省农业农村厅分管同志带队到检测体系薄弱的市县开展现场办公,现场协调解决问题。2021年,淮安市编办发文明确,农产品检测机构从以前的挂靠变为正式挂牌单设。南通市财政拨付500万元,专门用于农畜水产品检测机构能力提升,开展实验室智能系统配置。截至目前,全省13个地级市实现了市级农、畜、水农产品检测机构全覆盖,资质认定和检测机构考核全覆盖。 四、规范开展农产品检测机构考核发证和证后监管,实现检测机构能力跨越式提升 积极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并将近2年未参加能力验证或者能力验证不合格机构纳入重点检查范围。7月中旬,组织对12家检测机构进行飞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机构除督促整改外,还推动检测机构结对帮扶,不断提高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9月组织检测机构开展农产品质检机构检测能力验证工作,能力验证参数达80项,能力验证结果合格率97.5%。对承担省级例行监测任务的检测机构采用随机抽取留样复检的方式,促进检测机构自查和检测能力的提升。建立激励机制,定期组织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提升队伍检测能力的同时,激励农产品检测人员服务三农,扎根基层,推动乡村振兴,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作贡献。
  • 豫检集团构建检验检测智慧化生态体系
    商品的质量是否合格,只需扫描检测报告上的二维码,消费者便可获知商品来源、送检、检测结果的全过程记录,了解检测时间、地点、机构、人员、设备等各方面信息。在检验检测全流程数据上链的情况下,结果无法被更改,更加真实和公正。作为河南省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单位之一,河南省检验检测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豫检集团)规划建设基于区块链的检验检测管理平台,将促进检测数据共享、实现产品质量追溯、优化业务流程、构建诚信体系,推动我省检验检测行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研发】区块链提高检验检测可信度消费者购买商品,结果遭遇了质量问题,在与商家交涉的过程中,对方出具的却是伪造的同一批次商品的检验检测报告,或是没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报告。这样一来,消费者不仅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增加了维权的成本。豫检集团数智化管理部负责人袁驰说,作为制造业大省,检验检测在我省质量强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传统的检验检测过程中,往往缺乏透明度和可追溯性,消费者也难以了解完整的检测过程和结果生成过程。与此同时,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服务水平又良莠不齐,篡改检测数据、出具不实和虚假检验检测报告等违法行为也时有发生。这就对消费者利益造成了极大的侵害,也影响到了整个行业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区块链技术具有的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等特性,则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袁驰告诉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豫检集团积极参与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工作,拟建设基于区块链的检验检测管理平台,为检验检测领域引入区块链技术手段,为行业带来全新的变革和升级。通过将检测过程及结果上链存证,检验检测结果信任度得到提升,信息的可追溯性也得到加强。【技术】扫描标识码追溯检验检测全流程试想一下,消费者若想查询某一批次商品的检测报告,只需扫描一个二维码,就能了解商品检测全流程的信息,通过区块链技术,这样的场景也将照进更多消费者的现实之中。豫检集团数智化管理部高级工程师李承浩向记者介绍,豫检链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检验检测管理平台,其核心特点便是实现了检验检测全过程可追溯、数据不可篡改和去中心化。检验检测业务的需求,高度契合区块链技术的全程可追溯性。检验检测结果需要确保每一个检测环节的可追溯性,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过程的可靠性。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在规划建设的豫检链平台上,每一件送检商品都被分配唯一的标识码,并将其记录在区块链中,通过物联网、RFID(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技术)、5G通讯技术等手段实现自动信息采集,在豫检链平台上记录所有的检验检测过程和结果,将每一个样品的来源、送检、检测结果记录在案,包括检验时间、地点、检测机构和人员、检测设备有效性等。这样一来,客户通过扫描检测报告上的二维码,或者输入相关信息,即可查询商品检验检测过程和结果等信息,以确保商品符合质量标准,也能为后续的数据分析、质量溯源提供依据。【平台】覆盖整个行业的可信信息共享网络袁驰说,豫检链平台将送检商品的检验检测数据分散存储在去中心化的多个节点上,这样一来,每个节点上都保存着一套完整的数据副本。建成后的豫检链,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发展空间。客户可以从平台上找到一站式的检验检测服务,任何人和系统都可以来获取平台开放的产品质量检测数据信息。而随着平台的推广和使用,将会有更多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接入本链,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和检测过程、结果等信息全部上链,能保障数据的真实可信及权责清晰,构建一个覆盖整个行业的开放可信信息共享网络。【价值】助力河南省质量强省建设建设豫检链,也是质量强省的题中之义。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推动三个转变建设质量强省的实施意见》规定,改革完善社会质量诚信体系。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以物品编码管理为溯源手段,搭建反映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信用资源互通共享的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加快制定质量信用建设标准,建立规范的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和信用信息发布制度。豫检集团副总经理白平在接受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采访时说,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市场监管、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河南省新组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豫检集团重视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构建检验检测智慧化生态体系。“建设基于区块链的检验检测管理平台——豫检链,对于促进监测数据共享、实现产品质量追溯、优化业务流程、构建诚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白平说,对于政府监管层面,平台也将实现行业管理、行业自律的有机整合,宏观了解辖区内检验检测机构、人员分布、发展等情况,对产品质量进行分析预测。下一步,豫检集团将加快推进豫检链建设,持续拓展检验检测业务数智化应用新场景、新模式,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可信的检验检测服务,让数智化成为推动豫检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助力河南省质量强省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新能源拓展新领域 着力打造检测认证体系
    近日,科技部连续发布《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风力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方向。   业内专家表示,今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防止太阳能、风电设备制造能力的盲目扩张”之后,新出台的太阳能、风电专项规划并未如部分业内人士所担忧的那样转向保守,而是在强调增强自主创新与并网能力的基础上,太阳能、风电各有新的重要拓展领域,并且提出建立科技研发和公共服务体系,这是一种积极而冷静的发展策略。   此次出台的太阳能、风电“十二五”专项规划有一个显著特点是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着重强调检测与认证体系建设。《太阳能“十二五”专项规划》指出,我国在标准电池计量、电池、组件测试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系统模拟和测试技术能力刚刚起步,大型逆变器的研究测试和室外实证性的研究测试示范基地仍然处于空白。因此将完善太阳能产品及系统的检测技术和认证标准作为规划的五大重点任务之一,提出建立国家级的光伏系统及平衡部件的实证性研究基地和大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测试平台,建成第三方的与国际对等的权威检测机构。   《风电“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十二五”风电发展的重点任务,将加强公共数据库及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国家级风力发电公共数据库及信息服务中心,建立国家级公共研发与试验测试中心 加快标准、检测与认证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大型及中小型风电产品检测与认证能力,加强检测认证机构能力建设,统一规范认证模式 加速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建立风力发电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联盟以及产业化基地等技术创新平台。   “风电产业监测和评价体系建设已被提上日程。”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专家胡润青表示,目前我国风电行业存在不少质量问题,其中并网问题和弃风限电问题严重。该体系建设的目的是实时掌握风电设备质量状况,为分析风电故障原因提供行业基础数据,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促进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优胜劣汰,为政策制定提供支撑。具体而言,一是建立全国风电行业监测系统 二是建立定期指标考核发布机制,定期发布风电产业发展评估报告。   “加强新能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规范行业秩序,对于新能源产业集约化、有序化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资深委员姚小芹对记者表示:“尤其是加强与完善标准、检测与认证体系,是提高行业质量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实施严格的第三方检测认证,甚至推行强制认证制度,对于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也将是未来的一种趋势。”
  • 首批白名单管理体系检测资质实验室发布
    6月28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了首批白名单管理体系检测资质实验室名单。本次发布的检测实验室共16家,名单如下: 1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北京) 2 佛山市南方纺织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南方检测) 3 苏州中科纺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苏州检测) 4 上海天祥质量服务有限公司 5 深圳天祥质量服务有限公司 6 天祥(天津)质量服务有限公司 7 上海天祥质量服务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8 无锡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9 通标标准技术(上海)服务有限公司 10 通标标准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11 通标标准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12 通标标准技术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 13 必维申美商品检测上海有限公司 14 广州市纤维产品检测院 15 福建省纤维检测局 16 国家针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白名单管理体系作为以诚信为本的管理系统,要求体系中的企业具备良好的信誉、优秀的管理水平和过硬的产品质量,从而保证企业的产品得到市场的不断认可。鉴于此,白名单管理体系必须有严格的准入标准,需要有具备实力的检测机构拿出严谨的检测数据,为体系保驾护航,这样才能保证产品得到客户百分百的信赖,最终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影响力。 作为一个纺织品安全管理平台,合理完善的流程,供需双方的积极参与,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督认证,这三个要素是缺一不可的。此次检测资质实验室的发布,标志着白名单管理体系的建设日臻完善。国内申报白名单管理体系的企业,将由具备资质的检测实验室进行产品抽检,抽检结果达标是企业进入白名单管理体系的重要条件。而进入白名单管理体系的企业,出口日本时将得到体系内的日本进口商认可,免予检测特定偶氮染料,这意味着检测实验室被白名单管理体系认可的同时也获得了日本进口商的认可,在这样一个三方参与的体系中,供需和检测机构被充分的整合起来,共同保障消费者能够得到更加安全的纺织品。同时,白名单管理员体系包括印染企业及出口商、检测机构,日本进口商在内,将供应链条的上下游有效的结合起来,为供需双方提供了更加丰富、更加可靠的商业机会。 首批白名单管理体系检测资质实验室的公布,意味着中国的检测机构首次被国外承认,打破了国外检测机构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一方面降低检测费用,另一方面提升检测机构的服务质量。出口企业的选择权更大,可选择更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产品的检验,享受更加快捷、优惠与便利的服务。在企业享受服务的同时,更多的优势得以体现,例如相对于逐批检验,获得白名单管理体系免检资质的企业,每年只需定期抽检,成本优势显而易见。 随着白名单管理体系的进一步推广实施,将会有更多的出口企业、进口企业加入其中,共享白名单管理体系所带来安全的产品、便捷的贸易通道、以及更多的商业机会。
  • 湖北加快建设现代检验检测服务体系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的一组数据令人振奋,截至2023年年底,湖北省共获批国家级质检中心34家,建成32家,在全国排第10名,中部地区第2名;批筹省级质检中心82家,建成62家。湖北省现代检验检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效。“‘十四五’以来,为更好地服务现代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我们坚持以产业为主导,以需求为导向,重点从规划布局、产业引领、融合发展等方面发力,不断加快建设和完善现代检验检测服务体系,扎实推动检验检测机构做大做优做强。”湖北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说。据了解,湖北省以“产业引领、市场标杆、社会公信”为目标,鼓励相关部门围绕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推动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在区域协同方面,湖北省推动武汉“1+8”“襄十随神”“宜荆荆恩”三大都市圈检验检测集聚发展。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湖北)武汉园区,目前已基本形成“一心多园”“三级推进”格局。该园区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汽车零部件、通用航空、标准认证、智能制造等领域,成立检验检测联盟,会员机构70多家,从业人员超3000人,产值近30亿元,仪器设备原值10亿多元,每年出具检验检测报告近60万份。为探索认证检验检测做大做强新路径,2022年9月,湖北成立“宜荆荆恩”公检机构一体化发展技术联盟,标志着该省检验检测区域一体化发展迈开实质性步伐。在重点突破方面,湖北省强化质检中心技术高地作用,加大已批筹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建设攻坚力度,建成一大批能够满足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区域性重要质检中心。湖北省重点聚焦现代产业集群,统筹质量技术资源,充分发挥质量技术服务平台作用,助力现代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光电子领域,以国家光电子信息产品质检中心为代表的质量技术服务平台,积极服务该省1000余家光电子信息企业,为光电子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支撑。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湖北省推动建设国家汽车质检中心等15家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及智能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中试公共服务平台。在北斗产业领域,该省布局推动筹建国家北斗应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推进“北斗导航产品中试公共服务平台”等服务北斗产业的平台建设,积极破解北斗产品工艺、器件、装备、产品领域质量与测试检验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促进北斗和5G、大数据、卫星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进检验检测与产业链融合发展,是湖北省加快建设和完善现代检验检测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湖北省计量院承担的市场监管总局科研项目“光电模块电磁兼容快速检测方法研究”,预期可降低50%电磁兼容检测成本,满足产品快速、准确、灵活的检测需求。湖北省标质院建立潜江虾-稻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研制《潜江龙虾》等系列标准,依托标准规范小龙虾相关产品分级分类、检验检测;帮助制定《小龙虾尾肉中兽残及有机危害物的快速检测》等5项快速检测相关团体标准,突破检测方法领域空白,有效促进潜江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据了解,截至2022年年底,湖北省共有检验检测机构1797家,营业收入约152.49亿元,共有从业人员52917人。全省检验检测机构总面积1345.24万平方米,实验室面积363.84万平方米,设备35.34万台(套),仪器设备资产原值约181.66亿元,共出具检验报告2595.76万份。
  • 安徽:聚焦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监测能力和水平
    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基础。近年来,安徽聚焦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坚持“强基础、补短板、抓弱项”,一手抓机构管理,一手抓重点环节,不断推进检验检测机构发展,逐步提升检验监测能力和水平。目前全省有部、省、市、县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92家,快速检测室1494个,共有3754名检测人员,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系统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最初一公里”建设已见成效。   一、抓机构管理,规范检验检测机构健康运行   建立健全检验检测工作体制机制,构建“省市县乡”四级检测网络,形成以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牵头,省农检中心技术负总责,市县级农检机构固根本,乡镇监管机构保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把推进基层检测机构的“双认证”工作作为强化基层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管理的重要抓手。印发《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基层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及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调查统计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管理的通知》,将“双认证”工作纳入对各市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推动加强各地检测机构建设管理、落实人员设备、明晰功能定位、强化运行保障。预计2021年市级农产品质检机构全部通过“双认证”,县区级农产品质检机构通过“双认证”比例不低于40%。截至目前,十一五、十二五两期规划建设的89家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 “双认证”数量较上年同比增长112%。   二、 抓事后监管,提升检验检测机构能力水平   一方面,扎实开展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开展检验检测能力验证是强化行政审批证后监管,提升检测技术能力的重要措施。2021年全省共有22家农检机构参加省级能力验证考核,合格率73.3%。坚持问题导向,指出样品编号、原始记录填写、实时记录、检测报告等过程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进一步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管理,不断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技术支撑。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检测机构飞行检查工作。根据“谁发证谁管理,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对检验检测获证机构开展监督管理。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要求,组织“合肥组”“皖南组”“皖北组”三个专家组,对全省39家获证机构开展飞行检查,全面了解获证机构的运行情况,督促机构规范管理、健康发展。对未按规定对人员、仪器设备、检测工作等实施有效管理的,无正当理由未按照考核机关要求参加能力验证或不接受、不配合监督检查的农产品质检机构,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等有关规定,责令限期改正,不断推进检验检测机构规范、健康发展。   三、抓能力培训,切实提高监管质量和水平   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安排省财政专项资金320万元,补助各地开展基层监管和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市县级农产品监管检测人员培训覆盖率100%、乡镇农产品监管检测人员培训覆盖率近半数。举办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会,对基层监管人员开展质量监管、检验检测、农产品合格证等集中培训,基层监管和监测人员能力水平得到稳步提升。2021年,依托基层骨干人员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开展了3期共500多名县乡级检测人员参加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骨干人才培训班。   四、抓监测预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可控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专项监测、监督抽查和快速检测“四位一体”的监测体系,充分发挥监测“雷达”作用,加强风险隐患排查。监测方式突出随机性,现场随机确定监测地点;突出普遍性,加大对产地小农户的抽样比例;突出“三前”环节和禁用药物的抽检,及时发现和排除风险隐患。截至2021年11月,全省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督抽检累计130余万批次;全省乡镇快检平台共上传样本数量122万批次。
  • 云南将完善艾滋病监测检测体系
    记者25日从云南省第二轮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2011年工作会上获悉,去年,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在全省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11年,项目将以咨询检测为基础,完善艾滋病监测检测和关怀服务体系,做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综合管理、抗病毒治疗与关怀救助等工作。   云南省防艾委副主任、省卫生厅副厅长徐和平说,2011年,省、州、县三级将加快项目资金的审批与下拨速度,保证项目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使项目经费与项目计划挂钩,经费支出与项目活动相匹配 以咨询检测为基础,完善艾滋病监测检测和关怀服务体系,做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综合管理、抗病毒治疗与关怀救助等工作,及时、规范管理传染源,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流行与蔓延。
  • 雅士利近期花重金打造检测体系
    日前,雅士利集团中心实验室从美国引进了价值近50万元的赛默飞世尔ice3400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这是继去年,中心实验室耗资300万元重金购买美国沃特斯液质联用仪后,又一大动作。   据了解,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分为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目前应用原子吸收法可测定的元素超过70种。就含量而言,既可测定低含量和主含量元素,又可以测定微量、痕量甚至超痕量元素 就元素性质而言,既可测定金属元素、类金属元素,也可间接测定有机物 就样品的状态而言,既可测定液态样品,也可测定气态样品,甚至可以直接测定固态样品。此次石墨炉的引入,一方面使雅士利集团中心实验室在原子吸收检验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另外也给一些重金属(例如“铅”)的检测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设施,大大提高产品质量和新产品的研制。   赛默飞世尔ice3400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已于本月由专业工程师安装完毕,目前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部分企业标榜“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然而一遇到产量或者效益和质量产生矛盾时,质量往往就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东西。却不知,忽视了质量问题,企业的生命也慢慢地受到蚕食。在没有质量保证基础上的市场营销,做得越成功其实越糟糕。的确,“质量”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经常只是一句“口号”。作为知名的食品企业雅士利集团更多的是行动。一次次的资金投入、设备投入、人员投入,这就是企业不需言表的行动。   据介绍,近两年,雅士利集团中心实验室在原有的设备基础上先后从国外进口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和气相色谱分析仪等国际先进检测设备,使实验室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的位置。在2009年成功引进凯雷、复星投资后,雅士利更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整合国际资源加强管理水平,打造世界级的质量控制体系。此次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引进又再次印证了雅士利集团 “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生命”的发展宗旨。
  • 明确甲烷监测体系建设实施要点,8部门印发《广东省甲烷排放控制工作方案》
    8月26日,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甲烷排放控制,根据生态环境部等11部门印发的《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环气候〔2023〕67号),结合本省实际,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等8部门印发《广东省甲烷排放控制工作方案》,加快形成甲烷排放监管体系,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有力有序有效控制甲烷排放。《方案》提出,到2025年,甲烷排放控制政策、技术和标准体系逐步建立,甲烷排放统计核算、监测监管等基础能力有效提升,甲烷资源化利用和排放控制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和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持续提升,污水处理甲烷回收利用水平持续提升。种植业、养殖业单位农产品甲烷排放强度稳中有降。到2030年,甲烷排放控制政策、技术和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甲烷排放统计核算、监测监管等基础能力明显提升,甲烷排放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有效提高,甲烷排放持续稳步下降。全省废弃物处理往资源化、减量化方向持续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单位农产品甲烷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能源领域甲烷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其中,重点任务“监测体系建设行动”指出:探索开展甲烷排放监测试点,在重点领域推广甲烷排放源监测,建设农田甲烷排放试验监测站。在现有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下,逐步建立地面监测、无人机和卫星遥感等天空地一体化的甲烷监测体系。结合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推动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建立重点行业企业甲烷排放核算和报告制度,推进甲烷排放因子本地化,逐步实现甲烷排放常态化核算,促进跨部门数据共享。探索开展大气甲烷浓度反演排放量模式等研究,加强反演数据对核算数据的校核。文件具体内容如下: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等8部门关于印发《广东省甲烷排放控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粤环〔2024〕6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有关单位: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东省甲烷排放控制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广东省能源局2024年8月22日广东省甲烷排放控制工作方案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甲烷排放控制,根据生态环境部等11部门印发的《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环气候〔2023〕67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处理好减排和发展、安全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夯实基础能力为关键,以高效利用、技术创新、协同控制为手段,加快形成甲烷排放监管体系,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有力有序有效控制甲烷排放。到2025年,甲烷排放控制政策、技术和标准体系逐步建立,甲烷排放统计核算、监测监管等基础能力有效提升,甲烷资源化利用和排放控制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和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持续提升,污水处理甲烷回收利用水平持续提升。种植业、养殖业单位农产品甲烷排放强度稳中有降。到2030年,甲烷排放控制政策、技术和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甲烷排放统计核算、监测监管等基础能力明显提升,甲烷排放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有效提高,甲烷排放持续稳步下降。全省废弃物处理往资源化、减量化方向持续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单位农产品甲烷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能源领域甲烷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二、重点任务(一)固废填埋甲烷减排行动。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推进生活垃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填埋场设置导气收集设施,对填埋气体进行无害化处理。鼓励采取库容腾退、生态修复等措施有序推动填埋场封场整治。到2025年,珠三角地区实现垃圾“零填埋”,粤东西北地区垃圾焚烧占比达65%以上,全省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不低于60%。(省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废水处理甲烷减排行动。全面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和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开展高甲烷排放行业企业甲烷回收利用试点示范,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成果。鼓励有条件的污水处理项目采用污泥厌氧消化等方式,并加强沼气回收利用。到2025年,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5%以上,其他城市达到90%以上。(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种植业甲烷减排行动。强化稻田水分管理,推广稻田节水灌溉技术。鼓励试点改进稻田施肥管理,推广缓控释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秸秆炭化还田、秸秆基质还田、秸秆腐熟还田等技术。选育推广高产、优质、低碳水稻品种,示范好氧耕作等关键技术,创建示范项目和工程。推广绿色高效种养模式,开展水旱轮作试验示范,集成示范全过程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农业农村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畜禽养殖减排行动。以畜禽规模养殖场为重点,推广工业化生产的集约化养殖模式,推广低蛋白日粮、全株青贮等技术和高产低排放畜禽品种,降低单位畜禽产品肠道甲烷排放强度。改进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推广粪污密闭处理、气体收集利用或处理等技术,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实施畜禽粪污养分平衡管理,提高畜禽粪污处理水平,减少畜禽粪污排放甲烷等温室气体。到2025年,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2030年达到85%以上。(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农业碳汇提升行动。推广有机肥施用、秸秆科学还田、绿肥种植、粮豆轮作、有机无机肥配施等技术,构建用地养地结合的培肥固碳模式。将农田整治提升作为重点事项,推进退化耕地治理,提高土壤肥力,提升固碳潜力。持续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和基料化利用,发挥好秸秆直接还田耕地保育固碳和种养结合功能。推广秸秆还田后的水分、氮肥优化管理等科学技术措施,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到2025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6%以上。(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农业农村厅、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六)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发展农村沼气,鼓励有条件地区建设规模化沼气工程,推进沼气集中供气供热、发电上网,开展生物天然气车用或并入燃气管网等替代化石能源的试点示范。推广生物质成型燃料、打捆直燃、热解炭气联产等技术,配套清洁炉具和生物质锅炉,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灯、太阳房,利用农业设施棚顶、鱼塘等发展光伏农业,助力农村地区清洁用能。(省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厅、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七)油气系统甲烷减排行动。促进油气田放空甲烷排放管控,鼓励企业因地制宜开展伴生气与放空气回收利用,不能回收或难以回收的,应经燃烧后放空。完善油气领域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规范体系,推动全产业链泄漏检测与修复常态化应用。加强管线先进维检修技术、设备的研究与应用,有效提升甲烷泄漏控制能力。全面强化无组织排放控制,减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甲烷逸散排放。科学规划设计新建油气作业项目,在确保生产安全的基础上,努力逐步减少常规火炬燃放。到2025年,油气行业单位油气当量甲烷排放强度下降40%以上,油气放空气回收利用率达到50%以上。(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生态环境厅、应急管理厅、市场监管局、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八)污染物与甲烷协同控制行动。制定重点领域污染物与甲烷协同控制技术指南,构建污染物减排与甲烷排放控制一体推进的治理体系。加强挥发性有机物与甲烷协同控制,妥善处置工业生产产生的含甲烷可燃性气体。推进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物与甲烷协同控制。鼓励对废水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较好的行业依法依规与城镇污水处理厂协商水污染物纳管浓度。推动机动车船动力系统技术提升,实现污染物与甲烷协同控制。到2025年,污染治理与甲烷排放协同控制能力明显提升。(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九)监测体系建设行动。探索开展甲烷排放监测试点,在重点领域推广甲烷排放源监测,建设农田甲烷排放试验监测站。在现有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下,逐步建立地面监测、无人机和卫星遥感等天空地一体化的甲烷监测体系。结合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推动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建立重点行业企业甲烷排放核算和报告制度,推进甲烷排放因子本地化,逐步实现甲烷排放常态化核算,促进跨部门数据共享。探索开展大气甲烷浓度反演排放量模式等研究,加强反演数据对核算数据的校核。(省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科技创新支撑行动。加大科技研发支持力度,持续开展资源化利用、高产低排放育种、监测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发布各领域甲烷减排技术目录,形成一批综合性技术解决方案。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甲烷排放控制装备和技术集成化和产业化,部署建设一批国家重点研发创新项目和重大工程。全面落实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等标准,鼓励大型企业开展甲烷减排,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一)标准体系建设行动。开展甲烷排放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适时提升油气甲烷泄漏排放标准,制订水稻、畜禽养殖及废物资源化利用甲烷排放控制技术规范,制修订甲烷排放监测、核算、报告、核查等技术规范,完善甲烷利用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核算方法,及时更新缺省排放因子。开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减少甲烷排放的方法学。(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二)经济激励政策创新行动。推进具有甲烷减排效益的项目纳入EOD项目库。探索研究水稻种植和畜禽养殖甲烷减排奖补政策。探索将甲烷纳入广东碳市场或碳普惠等市场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甲烷利用和减排项目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鼓励甲烷排放控制工程项目开展气候投融资。(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省生态环境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加强统筹协调和调度指导,推动信息互联互通,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作用,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强化责任落实。健全甲烷减排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省与市县政策的纵向协同和财政政策与相关体系的横向协同,形成政策与资金的工作合力,确保各项重点举措落地见效。生态环境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行动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调度分析,定期调度落实甲烷排放控制目标任务。(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加强国际合作。通过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平台,在甲烷控制政策、技术、标准体系、甲烷监测、核算、报告和核查体系以及减排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强化宣传引导。开展对甲烷排放监测、核算、报告和核查体系建立以及污染物与甲烷控制的相关培训。充分利用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拓宽宣传渠道,加强对甲烷排放控制的气候、经济、环境和安全效益的宣传,开展甲烷减排优秀做法和典型经验做法宣传。(省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附件:广东省甲烷重大项目专栏广东省甲烷重点项目专栏专栏1固废填埋甲烷减排行动实施要点1.珠三角地区的江门市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阳江、河源、清远、云浮市等焚烧能力占比较低的地市,要加快谋划和推进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提升焚烧处理能力。2.对于有富余焚烧能力的地区,鼓励开展生活垃圾填埋场存量垃圾筛分治理工作,腾退填埋场库容。3.鼓励通过联合重整方式实现垃圾填埋气柔性制备绿色氢气/甲醇,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甲烷排放。支持广州市垃圾填埋气联合重整柔性制备绿色氢气/甲醇关键技术示范项目。专栏2 废水处理甲烷减排行动实施要点1.推进污泥源头减量和末端无害化处置,推行“深度脱水+焚烧掺烧”技术路线,按“集中+分散”模式建设污泥处理处置设施。鼓励引导污泥干化减量,鼓励与燃煤电厂协同处理、与城市固废协同资源化利用。支持推进佛山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掺烧)项目、东莞市污泥焚烧处置设施等项目建设。2.鼓励食品饮料、造纸等行业和园区开展工业废水厌氧处理甲烷回收利用试点示范项目。专栏3 种植业甲烷减排行动实施要点1.开展华南双季稻节水减排与绿色高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根据粤、东、西、北和珠三角稻作区的气候生态环境和耕作模式(直播、抛秧、机插秧等)特点以及各地稻米产业的品种需求,筛选适用于直播和机插秧等耕作模式的低甲烷排放、节水耐旱和优质高产品种4-6个。通过节水灌溉、水肥耦合高效运筹技术和秸秆好氧还田耕作等关键技术的创新集成低碳高产综合技术模式2-3套,建立低碳高产综合技术示范基地2000亩,技术示范推广50000亩次,培训农技人员600人次以上。2.开展农业水旱轮作碳减排及耕地固碳增汇试验示范项目。从土壤灌溉优化管理、低碳减排栽培技术模式构建、耕地固碳增汇等技术研究形成不同水旱轮作模式下的协同控制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肥料运筹和栽培管理技术,开展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3.推广集成示范全过程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采用无人拖拉机耕田,无人平地机整地,无人插秧机和无人直播机播种,无人收割机收获,机械烘干的现代化种田模式,进行耕、种、管、收及加工,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专栏4 畜禽养殖减排行动实施要点1.鼓励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指导规模养殖场制定畜禽粪肥还田利用计划,推动建立畜禽粪污处理和粪肥利用台账。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先进技术和装备研发,支持养殖场户建设畜禽粪污处理和利用设施。积极推广全量收集利用畜禽粪污、全量机械化施用等经济高效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支持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气体收集利用工程及协同控制示范项目建设。2.开展畜禽养殖甲烷排放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开发微量高效的甲烷减排高效饲料添加剂,研究制定畜禽生产过程中甲烷排放核算标准,开展畜禽甲烷减排评估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畜禽养殖全过程甲烷排放控制方案,开展试点示范工作,进行新技术示范推广。专栏5 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实施要点1.开展基于秸秆低碳高值利用的稻田固碳减排产业链技术集成与示范,创建基于植物成型的生物炭碳足迹计量方法,制定秸秆低碳利用技术标准/规程1-2个,建立相应的试验示范区1-2个,合计面积500亩-1000亩。2.开展水稻秸秆低碳利用技术示范项目,基于还田方式、水分管理和养分管理集成并构建水稻秸秆低碳利用综合技术。建设典型示范区3个,示范面积500亩以上,评估示范技术对甲烷排放、有机碳、产量等的影响,形成可推广的技术模式。3.开展零甲烷排放的固碳型秸秆基快递包装材料及应用示范,建成可消纳1万亩农田秸秆的示范基地,建成千吨级秸秆基复合材料及易回收循环利用快递箱加工生产示范线。专栏6 监测体系建设行动实施要点1.开展甲烷监测技术试点项目,以深圳市为试点,构建环境条件的垃圾填埋场甲烷浓度监测和排放反演方法,建立全面、高准确度的城市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清单,全面了解城市的垃圾填埋场排放规模和分布,并进一步推广至其他重点行业和区域(如工业园区、港口码头等)的甲烷浓度监测及排放反演,以提升对不同行业和区域的甲烷排放源的认知水平。通过这种“自上而下”的方法系统梳理整个城市的甲烷排放情况,为甲烷控排行动提供数据支撑。2.开展省稻田甲烷监测技术试点示范项目,围绕我省主要稻田种植区域,采用原位监测耦合大尺度气象数据,建设1个广东省稻田甲烷原位监测体系,全面系统监测稻田生态系统甲烷碳排放,结合实地监测数据和模型预测,评估广东省典型稻田甲烷减排固碳潜力。
  • 中国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初步建立
    30年来,环境监测方法从无到有,从没有任何依据和规范,到现在总站参与编写并完成标准规范300多项,环境监测技术的方法体系正在持续完善。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已经牵头初步建立了我国环境监测的技术体系框架。研究并确立了环境空气、地表水、噪声、固定污染源、生态、固体废物、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的监测路线体系;编制了地表水和污水、空气和废气、生物、噪声、放射性、污染源等环境要素的监测技术规范以及污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研究制定了地表水水质定性评价、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沙尘天气分级评价、噪声环境评价、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技术规定;组织或参与制订了近300项环境监测方法标准,这些标准和方法均由环境保护部颁布实施。   总站牵头编写了《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和《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写了《中国环境监测技术路线研究》、《中国环境监测方略》、《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工作手册》和《环境空气监测质量保证工作手册》等书籍。这些书籍的出版,标志着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已经基本完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基本健全,为指导环境监测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总站正在编制包括降水、土壤、固体废物、生物、放射性、噪声、恶臭、热辐射、光辐射、电磁辐射等分析方法,尤其是有机污染物、生物监测和连续自动监测的标准方法。   在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总站始终重视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认真开展计量认证、持证上岗、质量控制考核等工作,在普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基本知识、建立技术规范和监测方法、开展监测技术研究、研发环境标准样品与质控样品、开展质量控制工作检查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逐步形成了以技术培训、质控考核和检查为主线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模式,发挥着统领全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   据介绍,“十一五”末期,总站启动了以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为研究方向的环境保护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到“十二五”中期,基本建成国家级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技术平台,形成量值溯源/量值传递和环境监测仪器校准功能,以及质量控制考核和监督的技术实力。   30年来,总站紧紧围绕我国重大环境问题,积极参与完成重大科研与公益性项目。以《环境背景值研究》、《我国酸雨污染来源、影响及控制对策研究》、《全国工业污染源调查评价与研究》、《中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地图集》等为代表的环境监测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目前,总站承担了11项环保公益性行业专项、正在承担4项863课题、水专项1个项目和7个课题、3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课题、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研究以及一些国家水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2009年6月,为支持技术转型,总站设立了技术转型科研项目,确定课题54个,安排经费577万元,这些课题将带动总站转型发展走向深入。   30年来,总站的技术培训工作从无到有,从简单的专业培训班到国际性的研讨会,从单一的站内培训到全国性的技术交流,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培训思路不断拓宽,受训人员不断增多。按照“全国监测队伍一条龙”的技术培训目标,总站根据各级环境监测站的需求,分层次、分区域、分专题地制订培训计划,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2006~2009年,总站组织各类培训班共109期,考核和培训全国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累计11052人(次),为环境监测事业在全国的均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我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将统一评价体系
    p   12月7日,质检总局在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部门规章的“立、改、废”情况。国家认监委副主任董乐群表示,我国将逐步建立统一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价体系,有效减少重复评审,减轻机构负担,提升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p p   据董乐群介绍,自2015年8月1日《认证机构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新批准认证机构共计9家,已经受理正在审批过程中的认证机构25家。而从2001年8月国家认监委成立至2014年11月底,国家认监委共批准设立认证机构184家。2014年11月底至2015年11月底,国家认监委新批准认证机构31家,累计批准认证机构共计215家。 /p p   同时,认证机构批准书和检验检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分别由4年和3年统一延长为6年,减轻了从业机构频繁评审、频繁换证的负担。 /p p   “通过优化审批程序,有效缩短了审批时限,提高了审批效率。根据164号令的规定,认证机构设立的审批时限由以前规定的90个工作日,缩短为45个工作日,审批效率提高了1倍。”董乐群称,随着相关部门规章的“立、改、废”,改革红利逐步释放,截至今年11月底,认证机构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6%,检验检测认证领域呈现发展活力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日益活跃。 /p p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也于8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家认监委陆续制定了近20件配套文件。下一步,国家认监委将以《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为基础,以不同行业要求为补充,逐步建立我国统一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价体系,有效减少重复评审,减轻机构负担 还将加快制定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建立新领域的认证认可制度,形成更加完善的认证认可体系。 /p p   董乐群同时介绍了我国节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的发展方向。11月起实施的《节能低碳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是我国节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建立实施的重要依据,国家认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建立实施我国统一的节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尽快确定和发布国家统一的节能产品认证目录、认证依据、认证结果采信等有关事项,推进节能产品认证制度全面实施。 /p p   据介绍,在低碳产品认证制度方面,国家认监委正在研究和制定我国低碳认证的产品目录体系、技术规范体系和认证实施体系,同时,也在着手建立国家低碳认证网络平台。 /p p   我国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迅速。截至今年11月底,我国已累计颁发各类有效认证证书超过140万张,认证证书总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年产值达1700多亿元,从业机构主体约2.9万家,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撑和增长点。 /p
  • 我国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
    记者24日从国家卫生计生委获悉,为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32家省级疾控中心将成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省级中心”,北京市疾控中心等6家省级疾控中心将成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参比实验室”。   国家卫生计生委陈啸宏副主任24日在相关电视电话会议上说,各省级中心主要职责是在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发挥技术统领和牵头作用,负责对辖区内风险监测工作机构业务管理,开展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并承担监测结果汇总分析和上报等工作 6家参比实验室要按照各自的参比项目,承担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质量控制、监测结果复核、技术培训和新方法新技术研究等相关工作。   陈啸宏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系统、持续地监测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物、食品中有害因素及其变化情况,并经过科学评估,将为制定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确定监管重点以及评价管理措施效果等提供科学依据。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健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到2015年末,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覆盖全部县级行政区域,并逐步延伸到社区、乡村,覆盖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三定”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牵头组织开展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和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牵头在本辖区组织实施。
  • 朱建平:探索建设新时期环境监测体系
    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和贯彻落实好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部署做好环境监测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   一、提高对做好新时期环境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党中央、国务院对环境监测高度重视。   温家宝总理在去年会见参加国合会2011年年会外方委员和代表时强调,要努力改进监测手段,提高监测水平,要重视完善环境监测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使监测结果与人民群众对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切实感受更加接近。   李克强副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讲话中要求,要抓紧修订和发布严格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PM2.5等监测指标,改进空气质量评价方法。   国务院《意见》指出,要改进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健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全面推进监测能力标准化建设,提高环境应急监测处置能力,完善国家重点监控点位和自动监测网络,扩大监测范围,建设国家环境监测网,推进环境专用卫星建设及应用,提高遥感监测能力建设,完善环境监测体制机制。   战略已经确定,方向已经指明,号角业已吹响,关键在于落实。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精神,推动环境监测事业科学发展,实现“三个说得清”的环境监测目标。要坚持理论指导实践,积极探索建设新时期的环境监测体系,这既是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国环境监测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准确把握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新形势   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对环境监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是环境保护工作对环境监测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保障总量控制目标实现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强污染源监督监测能力 以保障环境质量为切入点,满足公众环境知情权,需要不断增强环境质量监测能力 以防范环境风险为目的,加强对重大环境风险源和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微量有机污染物的监控,需要不断增强环境预警与应急监测能力 以保障核与辐射安全为目标,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增强核与辐射监测能力。   二是公众对环境监测基本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推进环境监测事业科学发展,需要大力推进环境监测的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探索建立环境监测管理全国一盘棋、监测队伍上下一条龙和监测网络天地一体化的现代化环境监测格局。加强监测管理,完善体制机制,提高监测技术和科研水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环境监测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认真做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环境监测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以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为统领,以科学监测为主题,以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为主线,紧紧围绕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和公众需求,逐步完善环境监测法规制度和体制机制,着力强化监测基础能力,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加快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努力提高环境监测公共服务水平,客观反映环境质量、监督考核环境状况、预警预测环境风险,为主动超前开展环境监测、先行引领环境污染防治奠定基础,努力开创环境监测工作新局面。   (一)围绕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做好新增指标的监测   环境保护部党组要求,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和O3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监测。监测司将配合有关部门统筹安排监测经费、仪器,统一调度时间进度,确保2016年1月1日前全国各地都能按照新的空气质量标准监测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并实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二)加强监测数据质量监督检查   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开展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大检查活动。支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逐步实现国控网所有监测数据的“直传”,确保监测数据客观真实。   (三)强化环境监测制度建设   《环境监测条例》已列入国务院一类立法计划,监测司将积极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做好相关修改协调工作,争取《条例》尽早出台。   完善环境监测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建立流域、区域联合监测机制,初步建立省界断面上下游联合监测制度、空气区域联防联控监测制度 建立土壤例行监测制度,组建土壤监测网 完善企业自行监测制度。   (四)进一步夯实环境监测基础   全面开展环境监测站达标建设及验收工作,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市县能监测、省市能应急、国家能预警的目标。2012年,监测司将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大力推进环境专用卫星建设,配合有关部门推进环境一号C星早日发射 同时初步形成无人机环境监测能力。   (五)加强人才队伍和行风建设   启动环境监测“三五”人才工程。修订印发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管理制度。建立国家与地方分级培训制度,编写全国环境监测人员培训大纲,修订环境监测培训教材。2012年将新增空气质量指标监测培训放在首要地位。   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 加强廉政教育,时刻牢记“四常四戒四珍惜” 强化“诚信监测”的职业道德教育,做到“出真数、不出假数,说真话、不说假话,干实事、不图虚名”。   (作者系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副司长,本文刊发时有删节)
  • 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监测体系的特点及其启示
    p   1 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监测的体系 /p p   1.1 美国环境监测体系 /p p   由于工业化较早,19世纪末美国就开始了环境监测,领导机构由起初卫生部门负责到成立国家环境保护局 监测项目由常规监测转为重点有毒有害成分监测,当前侧重“三致毒物”(致癌、致畸、致突变)与室内微环境的监测 监测领域已由起初水质和大气监测形成当前的监测网络 监测理念逐步形成,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贯穿着从数据采集、处理、保存等全过程,旨在保证分析数据准确可靠。美国拥有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国家环境保护局设有5个专业办公室负责领导地区办公室。专业办公室设有专业的监测技术研究所,是技术研发、数据汇总、网络控制中心,为国家环境保护局法规的制定提供参考(图1)。环境监测方面经费充足,仅常规监测每年保证在3亿美元以上。经费中50%以上用于监测和技术研发,重视高端、便携式仪器的技术研制与开发,其余经费用在污染源的控制上。监测人员编制充足,监测技术研究所设有顾问、合同顾问和实习生。美国环境监测尤其重视质量保证工作,贯穿环境监测的各个环节,设有专门从事质量保证的专业部门(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室),保证数据的测取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详细计划。 /p p    /p center img alt=" 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监测体系的特点及其启示" src=" http://imgs.h2o-china.com/news/2017/11/1510284752218663.jpg" width=" 550" height=" 166" / /center p br/ /p p   1.2 欧盟环境监测体系 /p p   欧盟的前身是欧共体,起初仅涉及经济和贸易领域。随着环境事故频发,1970年欧共体开始在环境领域采取统一行动,欧盟环境监测体系也不断完善,从大气、水环境领域监测到辐射环境监测。当前,欧盟的环境监测与治理能力在世界环境发展方面具有领先地位,大部分国家的环境状况已经接近于工业化社会发展的前期,生态资源得到恢复,污染得到治理。其中,立法和监测方法标准化是欧盟环境监测采取的两大手段。在立法方面,欧盟拥有全面的法律体系,包括500多个政令与法规。例如,水环境领域方面,法令就涉及监测目标、污染物来源与控制、监测报告规范性等方面。在监测方法标准化方面,其工作由欧盟标准委员会负责制定,并将全部转化为各成员国的内部标准(图2),统一监测方法使各成员国的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和可操作性。此外,欧盟拥有成员国间与成员国内两套监测网络与信息公开制度,并有严格的排污与执法标准,使欧盟环境监测走在世界前列。 /p p    /p center img alt=" 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监测体系的特点及其启示" src=" http://imgs.h2o-china.com/news/2017/11/1510284752999975.png" width=" 550" height=" 167" / /center p br/ /p p   1.3 日本环境监测体系 /p p   1950年前后日本开始出现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1967年日本制定《预防污染基本法》,开启了环境监测的历程。起初环境法规定污染企业有义务对大气、水质、噪声等污染源进行监测。但是,由于监测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和设备,加上使全国所有污染源都有自己的监测设施显然不太可能。在这种形势下,就产生了环境监测公证事业(分析中心),陆续有企业加入监测队伍中。当前,在日本都道府县都相应开展了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的组织形式主要有环境省、地方自治体和其他省厅(图3)。环境省是日本国家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自身具有监测系统,协助地方自治体实施环境研究、调查、购置仪器等工作,同时统一监测标准。其他省厅和地方自治体定期向环境省报告监测状况并提供相关数据,环境省和地方自治体均要及时向社会发布监测信息。除了地方自治体,其他负责环境监测的省厅有:国土交通省、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和市场化监测企业,国土交通省设有道路局、河川局、汽车交通局等专门从事相应的环境监测,厚生劳动省侧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进行监测,农林水产省主要负责对农业污染监测。为确保监测科学可靠,日本设有专业的计量认证机构为:经济产业省,监测数据必须通过其认证,并附有证明书。 /p p    /p center img alt=" 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监测体系的特点及其启示" src=" http://imgs.h2o-china.com/news/2017/11/1510284752576791.jpg" width=" 550" height=" 174" / /center p br/ /p p   2 当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监测的特点 /p p   2.1 先进的环境监测管理理念 /p p   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管理理念决定了其环境监测地位和实施效果。美国环境监测中提出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贯穿着样本采集、运送、处理、测定,以及数据加工分析的全过程,旨在防止某一环节出现失误,造成监测误差大。同时,每年都会召开一次全国环境监测大会,增进国家环境保护局与各监测组织、机构、社区、公众的联系和沟通。而且,美国拥有强大的环境保护协会,协会在环境监测的样本搜集、监测监督等方面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觑。欧盟具有最完善的立法和细致的监测标准,是有效进行环境监测的前提,是严格执法的依据。此外,欧盟建有成员国间与成员国内两套监测网络,相互促进,互为补充,有利于推进欧盟联防联控的整体管理。在日本,一般法律的制定颁布会比较困难,往往反对者较多,难以达成一致,但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进展非常顺利,很大部分原因在于环境机构重视环境保护理念宣传。同时,日本独创性的设立监测数据认证机构充分说明其对环境监测的重视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p p   2.2 完善的环境监测制度和机制 /p p   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监测均具有完善的制度和良好的运行机制,立法、监测方法标准化与监测相互配套,互为补充。美国拥有许多环境监测法律法规与一系列监测标准方法,并建设有环境监测数据库。地方数据由地方环境保护部门整理后汇总给国家环境保护局(EPA),并汇报国会通过。美国是由EPA领导下的多重部门协作机制,注重市场化运作方式,绝大部分的监测任务由市场承担,政府基本不直接负责日常监测。准入非常宽泛,任何单位、企业甚至个人都可以参与到环境监测中,但拥有复杂的认证制度,确保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在立法与监测方法标准化方面,欧盟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环境保护与监测的法律与标准体系,并建有特有的监测网络,相互补充促进,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各成员国根据法规拥有自身的监测体制,定期汇报监测数据同时接受欧盟委员会的监督。日本环境立法工作比较顺利,日本工业标准(JIS)根据相关法律制定各种环境领域的监测标准。监测体制是由环境省主管,地方自治体与其他省厅、组织协助,有效利用民间资金,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在日本,民间组织只要具备监测技术能力且认为监测工作有利可为,即可以向环境省或地方自治体申请业务许可,完全市场化运行,但要向地方自治体定时报告,同时接收地方自治体与公众的监督。 /p p   2.3 健全的监测网络 /p p   监测项目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监测水平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监测发展较早,环境监测网络比较健全。监测项目全面,监测覆盖面积广,技术先进。不仅包括常规监测,还会监测臭氧、气溶胶,以及一些致癌物质等涉及人类健康的项目监测。美国监测项目发展精细化,例如水质监测中包含放射性物质、含氯农药、工业废水对生物的毒性影响等。其监测网络范围广、力度强,注重自动监测设施的建设,同时增加手动监测频率。例如水质监测不仅要对污水、废水和供应水监测,对未出现污染的全国各大水系均要监测,繁重的工作量促使其分清重点和要点,提高工作效率。欧盟环境监测的两套监测互为支持,同时相互监督。由于各成员国面积不大,其监测网点设置较密,极大地保证了监测的准确性,监测项目非常广泛且技术成熟。其在辐射、土壤、黑炭等监测方面都对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日本监测组织形式多样,地方自治体负责常规项目监测,其他省厅负责不同类型的监测项目,农林水产省专门负责对由农业引起的土壤、水质、大气、海洋及生态环境进行监测,2011年大地震后尤其重视辐射对土壤的影响监测。 /p p   2.4 先进的技术装备 /p p   科技是带动环境监测高效化的最佳途径,不但能避免人工采样不及时、效率低,而且能够进行实时监测、节约人工成本。发达国家和地区尤其重视技术研发,提高监测效率。技术装备的先进是美国环境监测一直领先于世界的根本原因,美国环境保护局中设有一个研究和发展办公室,重在对新技术、新设备的技术研发。不断改进监测技术始终是其发展环境监测的必要手段,逐步实现精细化和微型化。注重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安装在志愿者身上的便携式设备能直接测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此外,利用光导纤维技术测定水中有机物、红外光谱仪测定空气污染物质等。在日本,40多个都道府县行政区域中,都设有环境科研监测的专门机构,如国立公害研究所、资源公害研究所等。研究所不仅从事环境监测工作,而且特别重视对突发环境问题机理分析。注重精度管理,加强微量技术分析研究。同时,与高校之间有着广泛的合作研究机制,把实际监测与研究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提高监测技术水平。 /p p   2.5 社会参与和信息公开 /p p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发达国家和地区尤其重视社会参与和信息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在美国,及时向公众提供环境监测信息,包括监测报告、监测数据等。针对公众质疑,环境保护部门会责成专门人员落实。发布的监测数据都要有QA/QC的认证。即使未能及时认证,也需附上说明以等待事后补充认证。公众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途径提出相关意见和评论,美国环境保护局规定各州上报的环境监测报告要附有这些公众评论。同时,美国各州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会定期邀请环境保护协会、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参加听证会。欧盟要求其成员国定期上交排放与监测清单,同时在网络上进行公告,确保公众能够查询下载,实现监测信息的透明化。在日本,环境省会向社会发放环境白皮书,并组织民意调查,听取公众意见。此外,日本还有大胆的做法,就是在城市的街头,设有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显示器,将监测数据实时发布。很多社会团体会利用节假日时间采集环境样本,交由环境监测机构检验,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参与度。 /p p   2.6 严格的环境执法 /p p   环境执法是环境监测后的落实环节,是保障环境生态友好,人民生命安全必要手段。美国拥有完备的环境执法体系,美国环境保护局设有专职的法律顾问,各州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具体执法工作,并为执法工作提供充足的行动经费。环境保护法律涉及监测的各个方面,为执法工作提供了充足的执法依据。此外,为使执法工作更能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局专门成立环境执法办公室,并设执法官,以保证环境执法。欧盟规定各成员国污染物排放量的最大限额,并要求制定相应减排计划,对于排放超过限额的国家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如欧盟曾经对超过排放上限的德国进行了巨额罚款。 /p p   3 对中国的启示 /p p   中国环境监测起步较晚,近年来,中国提出一系列环境监测机制的改革方案,加大环境监测力度,扩大监测范围,提高普及程度。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国环境监测体系基本建立,但面对当前的环境问题中国环境监测体系尚有很多不足。主要存在立法体系不全面 市场化引起机制不成熟,制度不健全 监测网络不全面 社会参与度不强 环境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监测的发展经验,提出以下相关启示。 /p p   3.1 加强环境监测的立法工作,完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p p   环境监测首先是重视立法工作,相比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环境监测立法工作相对落后。由于原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公布的《全国环境监测条例》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环境监测现状和要求,环境监测的地位、作用和性质不明确,亟须修订。当前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存在内容不完整、数量不全面、适用性不足、科学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十三五”以来,为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要求,“十三五”规划、《政府工作报告》等一系列中央文件中都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发展要求,这将加速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的补充与完善。 /p p   3.2 加大环境监测市场化机制建设,打造高效的环境监测体制 /p p   建设市场化机制,加强竞争,能够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有利于政府监督。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其环境监测均有高效的市场监测机制,而且大多监测任务由市场来承担完成。尝试走市场化的道路,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和市场竞争优势。宜采用“试点先行、分步推进”的模式稳步实施。先由城市监测引进入手,逐步向乡村扩散。要准入宽泛,只要通过相关部门的认证,任何单位、组织、协会均可加入环境监测领域中来。市场机制的引入重在企业的利润,要探索环境监测成本分摊的路径。例如,市场化的土壤监测企业要能够赚取相应利润,利润来源可以考虑政府补贴、公众参与和相关当地企业的资金投入共同承担等方式。 /p p   市场化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放手,相反,政府要在标准统一、技术指导、技术认证、监察监督、听取意见等方面加强监管。具体来说,一方面要着力建立完善的资质认证制度,加强对市场监测机构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另一方面,要加快监测方法标准化建设,统一监测方法、设备安置、数据标准等。 /p p   3.3 “补齐短板”,完善环境监测网络 /p p   当前,中国环境监测网络已经基本形成。主要包括:由覆盖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 436个点位的常规环境空气监测网、覆盖82个点位的沙尘天气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覆盖全国3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以及3个温室气体背景站的温室气体监测网、覆盖423条河流和62座湖泊的972个断面组成的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覆盖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近8万个点位组成的城市声环境监测网、覆盖31个省份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等。但生态环境监测、土壤监测、辐射监测等是当前环境监测的短板,同时,在一些涉及人们身体健康的监测项目上中国尚未起步,如致癌物质监测。在这些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具备先进的监测技术经验,加强技术创新研发和技术引进,同时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的长效合作机制,有利于完善中国环境监测网络。 /p p   3.4 增强公众参与,加大社会监督 /p p   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加强社会监督是改善环境监测质量的有效途径。发达国家和地区信息公开制度和公众参与机制已非常成熟。中国要继续加大公众参与感,实施环境政策、规划等的听证和专家咨询会制度,积极学习先进经验。要大力培养民间环境保护协会的组织发展,民间环境保护协会会对地方监测部门起到强大的监督作用。环境保护部门在环境保护网站中及时公开环境监测数据,与网民互动,全面增强公众参与感。尤其公开重点排污企业污染信息,建立企业责任终身制度和公众举报制度,对污染企业起到强有力的监督作用。 /p p   3.5 探索建立数据分析科和环境执法官制度 /p p   保证监测质量和数据的可靠性是环境监测的灵魂,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管理理念很大部分体现在注重监测质量上。探索在各地区环境保护部门建立数据分析科,对取得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认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利于保证监测质量,同时对不同的监测主体具有强大的监督作用。 /p p   环境执法官是专门针对环境保护的执法人员。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配有专门的环境执法官,主要意义在于环境执法专业性要求高,不同于普通治安执法。从制度方面看,刑事执法上会产生强大的震慑力,树立并保证环境执法机构的权威性。中国环境执法力度不够,很多环境污染问题屡禁不止,甚至死灰复燃。设立环境执法官制度,专门就环境问题进行处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可通过试点工作开展。 /p
  • 投资1.15亿 海南三级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初步成形
    p   记者从海南省食药监部门获悉,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整体技术支撑能力正在持续提高。 /p p   据介绍,概算总投资1.1亿余元的省食品检验检测中心主体建筑已封顶,项目建成后, 填补了海南没有省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空白,彻底扭转海南省在食品检验检测方面有些项目检测不了需要送出岛外检测的落后局面。 /p p   此外,海南省在2015年投入493.83万元,在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设置的209个农残免费检测点,在免费检测室装备了精准快速、容易操作的检测仪器设备,既为消费者提供免费检测服务,也解决了学校、工地食堂和中小餐馆等集中用餐单位的食材检测难题。 /p p   目前,海南省已形成责任明确、覆盖全省的省级中心检测、市县快速检测和乡镇(街道)免费检测的三级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