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测绘遥感技术

仪器信息网测绘遥感技术专题为您整合测绘遥感技术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测绘遥感技术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测绘遥感技术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测绘遥感技术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测绘遥感技术话题讨论。

测绘遥感技术相关的资讯

  • 测绘遥感技术全方位服务奥运会 为奥运建设节省16亿元
    行驶在北京街头的移动测量汽车每天都在获取道路两旁的立体图像,制作成的影像式电子地图可以给人们提供最佳出行线路;如果有人在被征用建设奥运场馆的土地上违章盖房索要补偿,卫星照片将会说“不”;专门为北京奥运会装上的“天眼”——交通遥感电子地图,每天都在监控着北京地面上的一切。 由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带领的专家团队,利用该校研发的世界先进的测绘遥感技术,从北京奥运会申办、场馆建设到奥运会举办,全方位提供“贴身服务”。 据李德仁介绍,为了改善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北京市政府提出,要在北京五环和六环之间建一个绿化隔离带,以有效净化北京的空气,这个绿化隔离带的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是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专家专程到北京来做的。 为防止奥运会申办成功后,有人在已圈定的奥运用地上违法“种房”索要拆迁补偿,武汉大学和部队的测绘遥感专家一起建立了北京市违章建筑卫星监控系统。以申奥成功之前我国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为基准,每1~3个月获取一次北京现势卫星图像,用武大研制的软件自动查找违章建筑。据测算,这一成果给奥运建设至少节省了16亿元人民币。 武汉大学的移动测量汽车在奥运场馆建设方面起到了“监理”作用。移动测量汽车装有10个高清数码摄像头、罗盘及GPS全球定位系统,可对房屋、街道等进行随时拍摄,细小到3厘米的东西都能在数码照片上反映得清清楚楚,监测车每天工作12个小时左右,但拍摄的所有照片只用两小时就能全部量测完毕。该监测车每天把拍摄的数据提供给奥运指挥中心。这些数据可以清楚地显示每个场馆的建设进度、是否达到规定指标等,即“奥运场所进度监控”。 奥运会期间,市民和观众可以充分享受到测绘遥感技术提供的便利。目前,武汉大学的测绘遥感专家们把奥运会场馆所有的交通、遥感电子地图都已做好,这些电子地图可以帮助观众顺利找到运动场、体育馆甚至找到应从哪个门进去。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专家研制了大量高科技成果应用于北京奥运会,大部分成果都是免费的。李德仁说:“把武汉大学掌握的测绘遥感高科技运用到奥运会,保证其便捷与安全是科学家的责任和义务。”
  • 2018年高光谱遥感技术应用研讨会通知
    2018.05.14~15 北京 第二轮通知高光谱遥感技术能够有效探测和精细识别观测目标的光谱特性,对遥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和应用迅猛发展,高光谱遥感的相关研究逐步向更高层次的光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多维集成方向发展,取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并广泛应用于遥感科学、辐射定标、农业遥感、环境遥感、林业监测、地质勘查、土壤遥感、水体遥感、大气科学、材料研究以及伪装识别等众多研究领域。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在解决高光谱遥感信息机理、图像处理和多学科应用中的世界性难题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开创了高光谱遥感在农业、地矿、环境、文物保护等多领域的成功应用,获得国际同行高度赞誉,也使得我国在国际高光谱遥感学科发展方面始终处于国际前沿,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SOC公司和SEI公司是全球优秀的光谱测量设备领导者,与美国NASA、NIST、JPL、LMT、DOD、U.S.Navy等世界一流遥感相关单位有数十年的合作,在业界获得了高度认可。北京安洲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美国SOC公司和美国SEI 公司在中国区的总代理和技术服务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美国SEI公司、美国SOC公司,合作举办2018年度高光谱遥感技术交流培训及应用研讨会,旨在探讨高光谱技术的多元应用方向和热点,提升广大科研人员的光谱测量和光谱数据处理水平,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一个业界同行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会议期间,我们将发布并展示最新的SEI高端产品,指导高光谱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使用技巧、数据处理与分析、高光谱技术的应用以及最新的技术进展;同时,还有高光谱领域的专家为大家做应用专题报告,以促进不同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借鉴。 一、会议主办方: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美国SEI公司、美国Esri公司北京安洲科技有限公司二、会议时间:2018年5月14日-15日 三、会议地点: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奥运园区A501四、专家报告报告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5月14日 全天9:00-9:45作物长势与病虫害监测黄文江 研究员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9:45-10:30SEI最新产品发布与展示Maurice A. KashdanHead of Marketing/SPECTRAL EVOLUTION10:30-10:50茶歇(合影)10:50-11:50高光谱遥感环境污染监测研究进展田庆久 教授南京大学11:50-12:00仪器体验Maurice A. KashdanHead of Marketing/SPECTRAL EVOLUTION12:00-13:40午餐及午休13:40-14:40遥感指数设计新探索陈晋 教授北京师范大学14:40-15:25作物表型遥感技术研究进展杨贵军 北京农林科学院15:25-15:40茶歇15:40-16:25高光谱遥感预处理方法研究高海亮 研究员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16:25-17:00多源遥感数据获取与实践方墨人 经理北京安洲科技有限公司17:00-17:30ENVI高光谱处理最新进展和应用 邓书斌Esri中国遥感事业部5月15日 上午9:00-9:45测绘地物波谱本底数据库研究进展肖青 研究员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9:45-10:30植被光谱知识库与植被参量遥感定量反演柳钦火 研究员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10:15-10:30茶歇10:30-11:00仪器演示与操作培训吴瑞强 技术工程师北京安洲科技有限公司五、会议联系人:邮箱:service@azup.com.cn 六、参会须知1. 签到:8:30开始,参会人员签到,我们可以提供参会确认函,以便报销使用。2. 食宿安排 :免费提供5月14日午餐;其他食宿自理。七、参会登记表单位及部门电话 /手机姓名邮箱参会人数兴趣与方向是否需要午餐14日 是 否需解决的问题如有请填写注:1.请在5.10日前提交至service@azup.com.cn,以便安排会场。
  • 中科院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揭牌
    12月7日,中国科学院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揭牌暨学术委员会成立庆典仪式在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举行。   参加会议的学术委员会成员有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吴一戎院士、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任蒋兴伟研究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卢乃锰研究员、气象水文局林龙福研究员、西安测绘研究所胡莘研究员、复旦大学金亚秋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苗俊刚教授、空间中心主任吴季研究员及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姜景山院士等。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全体成员参加了庆典仪式。   庆典仪式结束后,学术委员会在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厅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听取了实验室主任刘和光研究员所做的工作报告、董晓龙研究员所做的实验室主要学科方向报告、蒋兴伟所做的“我国海洋微波遥感应用需求与技术发展”的报告和卢乃锰所做的“中国遥感卫星微波辐射校正场预研工作介绍”。   全体与会委员审议和讨论了重点实验室工作报告、主要学科方向报告和学术委员会章程,提出了修改意见,并通过了工作报告、主要学科方向报告和章程。
  • 美国再“拉黑”六家中国企业,涉及半导体设备、遥感技术等公司
    据媒体报道,2月10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以支持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工作,特别是与航空航天计划相关的实体,包括飞艇和气球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用于情报和侦察的相关材料和部件为由,将中国的六个实体列入实体清单。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入选清单的几家实体包括了两家半导体设备、遥感技术企业。2023 年 2 月 5 日,分配到爆炸物处理组 2 的水手在南卡罗来纳州默特尔比奇海岸附近回收了一个高空监视气球。(美国海军摄影:Tyler Thompson)六家企业包括:Beijing Nanjiang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北京南江空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48th Research Institute(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 Dongguan Lingkong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东莞凌空遥感科技有限公司) Eagles Men Avi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EMAST)(铱格斯曼航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Guangzhou Tian-Hai-Xi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广州天海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Shanxi Eagles Men Avi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山西铱格斯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美国政府授权,添加到实体清单中的公司或其他实体不得获得美国物品和技术。这通过对受美国管辖的物品的出口实施额外的美国政府监督来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并向全球公司、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发出明确的信息,即名单上的实体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隶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现有科研生产人员近1000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9人,研究员33人。48所是国内主要以半导体装备、光伏电池装备、锂电池材料整线制造装备、磁性材料装备、钒氮合金材料装备、智慧能源系统及解决方案、特种传感器与测控系统等技术为主的军民两用型骨干科研生产单位,产品销售覆盖含香港、台湾在内的全国29个省市、特区,出口到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新加坡、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48所拥有国防科技工业有源层优化生长创新中心、国家光伏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埃及可再生能源国家联合实验室、中国-埃及可再生能源“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薄膜传感技术湖南省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取得重大科研成果380余项,其中填补国内空白148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38项、列为国家替代进口119项,拥有专利396项。东莞凌空遥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01月10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飞艇遥感技术、飞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销售自行开发的全系列大载重长航时飞艇;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技术开发与销售;太阳能电池组件集成;高分子薄膜材料开发与销售;高强纤维纺织品、高强纤维编织品开发与销售;特种螺旋桨开发与销售;测绘服务;气象监测;环境监测;应急设备开发与销售等。
  • 探究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p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环境监测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可以发挥直观重要作用,随着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在大气、水质、固体污染监测等方面,比传统的环境监测技术具备了许多优势。本文对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遥感技术在环境各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p p    strong 一、前 言 /strong /p p   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依然严重,主要表现在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植被覆盖率降低、水生态系统失调、荒漠化速度加快、生物多样化骤减、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即为环境监测,其对于环境治理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性。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导致地面环境监测网点分布不集中,仅依靠传统的环境监测技术及监测台站无法准确及时的做出环境质量报告和污染预报。为了满足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应对日益恶化的环境的需求,环境监测技术需要进行快速准确的优化改进。由此,遥感技术逐渐被应用在环境监测当中。 /p p    strong 二、环境遥感监测技术 /strong /p p   遥感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地观测综合技术,具体是指基于电磁波和地球表面物质的相互作用,对地球的资源和环境进行探测与分析,以此揭示地球表面各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可以利用遥感探测仪器,在不和探测目标直接进行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体的电磁波谱,从而对目标物体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对大面积进行同步观测,还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同一区域进行动态的重复监测,具有综合性、可比性和经济型。 /p p   当前此技术已经被广泛地用于环境监测、自然资源动态监测、城市规划等各个领域,仍旧以多空间分辨率、多时相遥感图像等优势帮助人们分析环境自然资源等的时空变化规律,推动着人类和谐进步和发展。 /p p   遥感技术在环境中的发展非常迅速,可以测出水体的叶绿色含量、泥沙含量、水色和水温,还能够监测到大气中污染气体浓度分布,以及固体废弃物的分布、堆放情况和影响范围。除此以外,还能够追踪调查环境污染现象,并对污染源、扩散程度、分布面积进行预报,对污染损失进行估算。全球环境的问题也在不断加剧,遥感技术具备的全球覆盖、快速、信息量大等优势使其成为当前有效的环境监测手段。 /p p   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根据可利用的波段分为可见光、反射红外遥感技术和热红外遥感技术、微波遥感技术。 /p p    strong 1、可见光、反射红外遥感技术 /strong /p p   此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每个物体的反射率的差异性,通过记录地球表面对太阳辐射能的反射辐射能,来获取目标物体的信息,关键变量是大气的纯洁度、地物波谱特性和太阳辐射强度。因此这类技术通常用于检测各种污染,目前发展已经成熟。 /p p    strong 2、热红外遥感技术 /strong /p p   热红外遥感技术原理是一切物体辐射和其自身的温度及种类是相对应的电磁波,针对的是地面电磁波的辐射源,主要探测其辐射性能,包括发射率和温度。此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面积地表的温度的分布情况进行重复观测。 /p p    strong 3、微波遥感技术 /strong /p p   微波遥感不仅具备全天候和全天时的观测能力,还具有信号丰富、包含幅度相位极化等信息的特点,且对地球覆盖层的穿透力也较强。微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传播介质的不稳定使目标预期会产生反射、散射、投射等现象,因此该技术基于经验建立公式或模型,使信号和目标物体能够有一个严格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推导出相应的运动特性和物理特性,提高辨认和识别目标的能力。 /p p    strong 三、遥感技术在环境各方面的应用 /strong /p p    strong 1、水环境中的应用 /strong /p p   对水环境的遥感监测是基于污染水与清洁水的反射光谱特征分析,清洁水体的反射率要低于污染水的反射率,而在遥感影像中,水体表现为暗色色调,可以明显地在红外频谱段上表现出来,因此,可以将水体光谱特性和水色作为水质遥感监测的指标。海洋在地球表面占面积约为70%,海洋可以缓冲太阳辐射引起的大气自然温度变化,可以调整极端的气候变化。因此其中的污染也是需要重视的。目前对于海洋的污染观测主要是海水的颜色、表面温度、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坡度。遥感技术对海洋监测体现在能够提供天气数据 实现长时间的重复探测 进行大面积的同步观测 能够探测到遥远区域的数据。通过遥感监测海洋表面温度而得到的数据可以通过绘制分析得到海洋的近况和风力强度。 /p p    strong 2、大气监测中的应用 /strong /p p   大气遥感原理是大气中不同气体中有微量成分,尤其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气溶胶含量和各种有害气体无法被直接的遥感识别,而其中的微量成分有着固定的辐射和吸收光谱,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这些成分的光谱而监测大气结构、状态以及变化。大气遥感监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对大气的温度及水蒸气进行定期的检测,主要的电磁波谱是近紫外线到红外线的范围和微波范围。大气遥感监测是一项高新技术,灵敏度和分辨度都较高,还具有多组分、实时和快速监测等特点。 /p p    strong 3、土地和地面中的应用 /strong /p p   随着全球变化问题的不断严重,要求数据可以描述大范围土地的覆盖特性,因此,以人造卫星为基础的遥感技术可以依据多光谱扫描仪通过区分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光谱进行分类。地面发生污染后,污染区内的植物的光谱和正常区域内植物的光谱是有区别的,因此可以定期对地面的植物进行分辨。对于建筑物,可以基于其高反射率和形状的规则性进行检测。地面的遥感监测技术不仅可以可靠地对城市扩大的规模及速度进行跟踪,还能够对隔热性差的建筑物造成的热损失进行监测。 /p p    strong 四、结 语 /strong /p p   综上所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意义重大,也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在今后会随着高性能传感器研发水平的提高,以及对遥感数据精度要求的增加,会朝着高空间和高光谱分辨率的方向有所发展,也将会在环境检测中有更广泛的应用,也会更加有利于环境保护。 /p
  • 遥感技术成为环境保护重要的监测手段之一
    p   近些年,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遥感技术被有效地利用监测环境污染。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城市中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地面污染、 固体废物堆场污染和热污染,进行土壤侵蚀与地面水污染负荷产生量估算,生物栖息地评价和保护,工程选址以及防护林保护规划和建设。遥感技术由于具有时间、空间和光谱的广域覆盖能力,是获取环境信息的强有力手段,已成为环境保护重要的监测手段之一。   /p p & nbsp 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主要应用于:   /p p 1.大气环境监测   /p p & nbsp 利用陆地卫星图像可分析工厂的烟尘污染,如在陆地卫星相片上能清楚地看到炭黑厂的黑烟尘。卫星遥感可在瞬间获取区域地表的大气信息,用于大气污染调查,可避免大气污染时空易变性所产生的误差,并便于动态监测。 /p p /p center img alt=" 遥感技术成为环境保护最重要的监测手段之一" src=" http://www.3snews.net/uploadfile/2017/0824/20170824101420947.jpg" width=" 567" height=" 395" / /center center style=" text-align: left " 2.水环境监测   /center center style=" text-align: left " & nbsp 遥感水环境监测从一次性监测发展到了连续动态监测,从个别指标的定性研究扩展到了多目标、多层次的模型研究和定量分析,从单一卫星数据源的应用发展到了多数据源、多时相、多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应用。应用遥感手段,可以快速监测出水体污染源的类型、位置分布以及水体污染的分布范围等。 /center p /p center img alt=" 遥感技术成为环境保护最重要的监测手段之一" src=" http://www.3snews.net/uploadfile/2017/0824/20170824101451810.jpg" width=" 390" height=" 387" /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湖泊污染监测   /p p 3.海洋环境监测   /p p & nbsp 通过对遥感信息的分析、仿真和模拟,可以获得影响海洋理化和生物过程,如海冰运动、海流循环模式、海表面等温线分布、叶绿素浓度等相关参数。在现代海洋渔业中,遥感已成为渔情分析和预报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在海洋污染监测方面,卫星遥感可实现对海洋大范围、全天候的污染监测,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利用海洋遥感产品制作中国近海等温线分布,分布如下。 /p center img alt=" 遥感技术成为环境保护最重要的监测手段之一" src=" http://www.3snews.net/uploadfile/2017/0824/20170824101622930.jpg" width=" 466" height=" 363" /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海洋等温线分布   /p p 4.土壤环境监测   /p p & nbsp 土壤污染物包括:1无机物(重金属、酸、盐、碱等) 2有机农药(杀虫剂、除莠剂等) 3有机废弃物(生物可以降解和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废物) 4化学肥料 5污泥、矿渣和粉煤灰 6放射性物质 7寄生虫、病原菌和病毒。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城市周边、工矿区、交通线附近的As、Cd、Pb、Hg等重金属污染,已使土地不堪重负。  通过对不同时段的土壤侵蚀遥感监测,从而了解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为今后对敏感地区、沙化扩展地区、沙尘暴多发地区和重点治理地区进行重点监测和跟踪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为建立本区域动态监测信息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p
  •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科研人员使用一种名为高光谱的遥感技术,通过扫描古字画提取墨迹、识别颜料。高光谱遥感属于无损、非接触式的检测,文物古迹大多年代久远,有不可复原性,很难承受接触式测量带来的损伤和破坏,在这一点上,高光谱遥感和文物古迹保护不谋而合。将高光谱遥感和文物古迹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考古界的需求和呼声。1、高光谱遥感在乐山大佛保护上的应用很多的文物古迹都历经千百年时间,其表面或者内部都多少有一些损伤、风化或者腐蚀。这些文物又往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不能够随意进行接触式检测和调研,这对文物受损程度的评判带来了巨大的问题。乐山大佛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大佛表面受到的磨损情况十分严重。根据相关专家的推算,现在看到的大佛,已经比最初的大佛“清瘦”了许多,也就是说,乐山大佛表面受到的风化和腐蚀情况十分严重。而大佛表面受损的情况,如果采用接触式的方法,一方面难度极大,效果不会很理想;另一方面,会对大佛表面产生伤害,进一步加强其表面的风蚀等。高光谱遥感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高光谱遥感是一种非接触式检测方法,既降低了检测成本,又保护了文物古迹,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不同的物质对于高光谱遥感图像的不同波段有着不同的反应,这是基于高光谱遥感的特性。通过这些特性可以获得文物的一些内部信息,这些信息是很难通过文物表面检测而获得的。实际应用中,只要找到对大佛中的隐含信息较为敏感的波段,使用这些波段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就可以获取一些普通方式无法获取的特征,从而可以恢复出一些已经消失的信息。此种技术已经在实际中有过采用的先例,例如,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于2006年5月28日首次向公众披露,塞拉奇尼借助多光谱成像技术成功地发现了达芬奇的《三博士来朝》这幅世界名画背后的血腥的场面。因此,如果把高光谱遥感应用在乐山大佛的保护上,将会卓有成效。一方面,可以通过高光谱遥感的信息,了解大佛本身的受损情况,并针对这些问题做出更好的保护措施,避免大佛受到进一步的伤害;另一方面,可以从大佛身上获得更多信息,预测大佛表面一些可能发生的问题,例如何处已经出现裂隙,何处已经出现凹陷,通过这些方面,可以防患于未然,在真正发生不可挽回损失之前就发现这些问题。2、高光谱遥感在文物断代上的应用根据遥感学知识,即便是同一类型的文物,由于其年代不同,其原材料、加工工艺等方面都是大相径庭的,这些因素反应到成份上就造成了其光谱特征的不同。如果采用高光谱遥感对文物进行处理,就可以很容易的发现文物所含成分特征,进而可以推断出文物大致的年限。但是,使用高光谱遥感对文物进行断代,需要通过测试大量相应的同类型材料样品,进而获得大量的数据,并通过这些数据建立一个丰富的光谱指纹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就有了对比的准则,从而可以准确确定文物的年代。因此,如何建立一个数据量足够大的数据库,如何使得数据库的数据尽可能的涵盖各个方面,如何维护这个数据库,这些都是高光谱遥感在文物断代方面的一个现实问题。乐山作为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丰富地区,拥有着大量的文物储备。但是,专家对相当一部分文物的年代仍然存在着争议。对这些年限尚不明确的文物进行断代时就可以考虑使用高光谱遥感,相较于传统的断代方式,高光谱遥感方法可以更好的保护文物,避免断代时给文物带来的二次伤害,并且,在测量精度方面也有一定的保障。更多的去采用高光谱遥感断代方法,加快建设更完善的光谱指纹数据库,从长远角度来看,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3、高光谱遥感数字博物馆在现代社会中,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在文物古迹方面也是如此。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的数字博物馆。这些常见的数字博物馆,往往所涉及的都是可见光波段的图像,虽然已经具有很好的效果和实用价值,但相较于高光谱遥感,还有很多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地方。普通的基于可见光的数字立体图像仅仅是对文物的空间信息进行了记录和再现,缺乏对文物的进一步信息的全方位立体的保存和重现,这使得在对文物做深入研究时有很大的局限性。而高光谱遥感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除了三维信息、颜色信息之外,还有光谱信息。光谱信息是一个很广泛的事物,通过光谱信息,我们可以了解许多隐含的信息,例如文物的材质组成、历史变化、三维结构和外观形态等。埃及考古学家通过高光谱遥感技术,对已经淹没海底的古亚历山大港进行了数字重现,获得了极好的效果,古亚历山大港已经淹没海底,接触式的测量和评估是不现实的,高光谱遥感则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很好的评估手段,让沉睡海底千年的古城重新展现在人们眼前。4、总结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了解文物古迹的受损情况、年代推算;还可以对文物进行完好度评估,以及推算出受损文物的原貌等等。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大有可为。
  • 专家热议:遥感技术如何助力行业创新发展
    据悉,10月20日至21日,第三届水质高光谱遥感新技术交流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水质遥感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200余人,围绕 “遥感技术助力行业创新发展”主题,探讨水质高光谱遥感技术的最新进展,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与遥感大数据的深度融合。第三届水质高光谱遥感新技术交流研讨会。受访者供图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童庆禧看来,未来水质遥感要进一步充分发挥高光谱遥感数据光谱分辨率高的优势,要打破传统思维,在遥感物理模型研究基础上大胆拥抱新技术、新方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副院长张兵研究员呼吁,要建立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高度融为一体的事件预测新范式,大大提升水质预测能力。在大会圆桌对话阶段,针对水质遥感的产学研合作与发展等问题,多位专家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专家们强调了水质高光谱遥感技术在环保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并呼吁广大科研工作者和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水质遥感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更加科学和高效的技术手段。第三届水质高光谱遥感新技术交流研讨会。受访者供图天津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夏青林表示,希望与会专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高光谱遥感技术在环保、水利、水务和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助力天津智慧城市建设。天津高新区将一如既往提供“专家+管家”式服务,全力支持创新型企业在津发展壮大。
  • 高光谱遥感技术 给土壤做“CT扫描”
    在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之下,农业升级的核心价值不在于人或技术,而是土地价值。土地的平整与否、集约程度,决定着机械化应用比例。标准化生产程度越高,越能提升土地生产效率,降低农户生产成本。也因此,先进的管理方式或技术手段所要做的是,去发掘出土地的最大价值。麦飞科技利用遥感技术,辅助农业生产,包括帮助农户精准施肥打药、农田病虫害探测防治、产量预测等软硬件一体化技术。麦飞科技通过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农田病虫害的实时精准探测,农药喷洒的精准控制,极大改善了因农户仅凭经验而导致的农药过量喷洒问题。利用农业遥感技术,通过监测土壤性质、农作物的生产过程,面向种粮大户、合作社、农场、粮食品牌商等,售卖一套技术解决方案。“相当于是对农田做了一次CT扫描,形成一张农田热力图谱,告诉农户不同农田位置生产参数的好与坏,例如病虫害的分布位置和分布轻重程度。如果农户想追加施肥,根据农作物的长势差异和茎叶含氮量的指标高低,在农田不同位置进行差异化施肥方案。”麦飞科技创始人宫华泽介绍道,这背后的核心逻辑是帮农户优化种植成本、生成利润。想了解高光谱更多信息,请关注仪器信息网“第十一届光谱网络会议(简称iCS2022)”,7月22日高光谱专场(光谱新技术与新方法三)。麦飞科技是一家拥有国际化技术背景、互联网基因、专注于智慧农业领域的AI大数据公司。公司创始于2016年。核心技术源于中科院遥感所十余年的创新科研积累。公司初创成员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大学、阿里巴巴、甲骨文、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欧洲空中客车集团等国内外知名团队。
  • "开扒"高光谱遥感技术 带你穿云透雾火眼金睛
    p   在2016年度中国遥感领域10大事件评选中,“遥感技术首次辅助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名列榜首。而这与高光谱遥感技术有很密切的联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9ced0203-c3d3-4be5-9ce3-cfd7eeb9418b.jpg" title=" 下载.jpg" / /p p   那么,高光谱遥感技术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是用很窄而连续的光谱通道对地物持续遥感成像的技术。在可见光到短波红外波段其光谱分辨率高达纳米(nm)数量级,通常具有波段多的特点,光谱通道数多达数十甚至数百个以上,而且各光谱通道间往往是连续的,因此高光谱遥感又通常被称为成像光谱遥感。 /p p   在电影《地雷战》中有一个情景:民兵埋地雷的时候,用树枝进行掩盖,让埋藏地雷的地方看起来和周围一样 还有的干脆把鞋脱了,轻轻地压一个鞋印,以迷惑敌人。但是在今天,这种伪装就一点用也没有了,高光谱遥感技术能将一个个地雷精确地找到。 /p p    strong 1.光谱:物体独一的身份证 /strong /p p   遥感可以概括为借助光、热、无线电波等电磁能量来探测地物特性的科学。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人类对地球和宇宙的观测还主要以可见光为主。 /p p   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光,是由多种颜色构成的复色光,通过棱镜等分光后显现的是单色光。这些单色光按不同波长(或频率)大小依次排列形成的图案,就是光谱。地球上不同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由于物质组成、结构等不同,都有不同的光谱特征。这些独特的光谱特性,类似于人类指纹的功能,是遥感科学中用以识别和分析不同物体特征的一种重要的“身份证”。 /p p   高光谱遥感实际上是一种简称,它的全称叫“高光谱分辨率遥感”。它不像多光谱遥感中根据颜色的差异来分辨目标,而是根据谱段光谱曲线的形态来分析目标是什么。光谱分析是人类借助光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如果说肉眼光学成像能看到物质的形状、尺寸等信息,光谱分析则能获取物质的成分信息。 /p p   据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张兵研究员介绍,高光谱遥感能在可见光到短波红外范围内连续光谱成像,不仅光谱探测范围超过了肉眼的感知,还能连续记录数百个光谱波段。因此,用肉眼甚至普通的光学遥感不能识别的地面物体,这项技术都能够更好地分辨出其内在的物理、化学特性,甚至是物质的分子和原子结构。 /p p   如果说彩色合成遥感图像主要是根据颜色和形态的差异来分辨地面物体,那么高光谱遥感则是根据光谱曲线的形态来识别地面物体。它利用成像光谱仪在连续的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光谱通道获取地物辐射信息,在取得地物空间图像同时,每个像元都能够得到一条包含地物诊断性光谱特征的连续光谱曲线。张兵举例说:“在数百公里高度运行的高光谱卫星,不仅能观测到地面覆盖的是不是植被,还能探知这些植被的具体种类和长势如何。” /p p   高光谱遥感的出现,是遥感领域的一场革命,使本来在宽波段遥感中不可探测的物质,在高光谱遥感中能被探测。 /p p    strong 2.“火眼金睛”怎样炼成 /strong /p p   上文提到的埋藏的地雷是如何被高光谱遥感技术轻易发现的呢?因为土壤被挖开后再回填回去,土壤的结构、水分都改变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就是根据这种细微的土质变化,发现了地雷的藏身处。在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军利用高光谱遥感仪器,可以探测出塔利班武装晚上经常走的道路。高光谱遥感技术还可以发现隐蔽的哨所、坦克,伪装起来的军事设施。 /p p   当前,农业生产管理存在作物营养和病虫害等农情信息大面积监测不及时、监测水平以定性为主、监测精度无法实现定量的精准变量肥水药管理等难题。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对任何一种农作物的品种、类型、种植面积等情况进行调查,甚至可以对农作物的叶绿素、氮磷钾含量进行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黄文江带领的植被定量遥感研究团队,开展的即是这一工作。 /p p   高光谱遥感技术还可以为地质学家提供帮助。以前,地质学家野外考察时,背着包、拿着罗盘,需要花很大气力把采集到的矿物标本一一背回来进行研究。而自从有了高光谱仪器,他们只要到一个地方用高光谱仪器扫描一下,就可以获得岩石的一条光谱曲线,从野外回来后根据光谱曲线进行分析,可以知道这个地方矿物分布种类以及区域。 /p p   近年来,成像光谱技术也逐渐渗透进了各种非传统遥感行业,比如在医学、生物、刑侦、考古、文物保护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探索性应用。2006年中科院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套摆扫式地面成像光谱仪,并与故宫博物院等单位合作在古画、唐卡、壁画、墨书等文物的识别和鉴别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果。光谱分析技术与智能手机的融合诞生了面向普通民众的高光谱应用,借助于嵌入到智能手机里的光谱仪,人们能够随时随地用手机快速检测果蔬农药残留和食品品质安全等信息。 /p p    strong 3.水质监测领域大有可为 /strong /p p   当前,全国城市黑臭水体的筛查、治理过程监督和整治效果评价,都迫切需要遥感大范围动态监测提供科技支撑,但黑臭水体遥感监测的有关研究几乎为空白。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对不同污染程度和不同污染来源的黑臭水体进行区分。 /p p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水环境遥感研究团队在北京等城市开展了十余次黑臭水体野外实验,积累了141个黑臭采样点的实测遥感反射率等数据。基于黑臭水体和一般水体的反射率细微的光谱差异,发展了决策分类树,可以区分一般水体、三种类型的轻度黑臭水体和七种类型的重度黑臭水体。并发展了基于纯度算法的多光谱遥感识别算法,可以识别一种类型的重度黑臭水体,识别精度约90%。基于这一方法,作为参研单位之一,进行了13个城市黑臭水体遥感筛查与实地验证。 /p p   利用高光谱数据对内陆水质开展水华和水生高等植物的识别,从而对水质分布情况进行监测,也是高光谱遥感的重要应用。由于水草和水华光谱与植被光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常用的多光谱遥感数据很难精确识别水华和水草,只有高光谱遥感数据才能够捕捉复杂多变的水华、水草和水体细致的光谱差异,从而对水华和水草进行精确识别。水环境遥感研究团队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等构建了水体叶绿素a浓度、总悬浮物浓度、水色FU值等9种水质参数、19个反演模型。其中,针对浑浊水体的悬浮物浓度精度提高了19.7% 研发了国内首个在国家级和省级环保部门业务化运行的内陆水环境遥感系统,为环保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等部门开展水环境遥感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93282d25-10de-41c1-8a91-870ce8ba1772.jpg" title=" 下载 (1).jpg" / /p p   高光谱遥感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已形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前沿领域。我国高光谱遥感的起步和发展基本与国际同步,在开创初期,中科院童庆禧院士和薛永祺院士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 /p p   1989年,中科院研制了我国第一台模块化航空成像光谱仪,并在20世纪90年代又陆续研发了推帚式成像光谱仪、新型模块化成像光谱仪、轻型高稳定度干涉成像光谱仪等。2002年“神舟三号”搭载了我国第一台航天成像光谱仪,此后我国发射的“嫦娥1号”探月卫星、环境与减灾小卫星(HJ-1)星座、风云气象卫星等也都搭载了航天成像光谱仪。 /p p   我国的高光谱遥感科技发展一直处于国际前列,中科院自主研发的高光谱图像处理与分析通用软件系统(HIPAS)被国际同行评为国际六大顶尖高光谱图像处理软件之一,并在高光谱遥感应用方面实现了向美、日、澳等发达国家的技术输出,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p p   目前,高光谱遥感技术和应用在中国科学院逐渐形成了一个成熟的研究方向和学科领域,具有一支从技术发展到应用研究的专业科研队伍。其中,以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张兵、张立福研究员和童庆禧院士为突出贡献者的“高光谱遥感研究集体”获得了2016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p
  • 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20年产生12项大奖
    作为主持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在12月30日召开的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该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宣布,实验室20年产生国家大奖12项。   设在武汉大学的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1989年获批建立以来,作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国家队,形成了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产业化较完整的创新体系,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以及大众化服务等领域做出了很大贡献。   两院院士、实验室前任主任李德仁教授介绍说,20年来,实验室一直站在学术前沿,引领测绘遥感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最近几年,实验室每年主持和承担研究项目约200项。2005年来,承担973项目6项、863项目4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项等,发表论文1294篇,其中,SCI论文121 篇,EI论文683篇,ISTP论文210篇。以实验室为核心的研究集体,先后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称号。   实验室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上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2002年,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原主席、东京大学教授村井俊治评价说:“最先商品化的软件是该室开发的利用数字影像匹配进行数字摄影测量的软件,”“这个软件就是一个数字摄影测量的‘优秀产品’,”“我想我们已经到了该向中国学习的时候了。”2008年11月,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在授予李德仁院士名誉博士仪式上表示,“武汉大学是今天世界上地球空间信息领域最著名的研究机构。”   据了解,20年来,该实验室英才辈出,5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在全国独占鳌头,其中李德仁院士指导的博士论文4次入选,成为全国获指导教师奖次数最多的博导。
  • “2018高光谱(多光谱)遥感技术应用全国用户会议”胜利召开
    由北京欧普特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2018高光谱(多光谱)遥感技术应用全国用户会议”于本月7日于南京大学仙林校区顺利召开。此次会议邀请到了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居为民所长为大会致开幕词,田庆久教授在会议上就高光谱遥感目前应用状况和前景进行了精彩发言。 会议上,美国Headwall公司Dr.Wong、美国Spectral Eolution Inc.公司Dr.Saenz、以及北京欧普特科技有限公司仪器事业部总经理徐胜艳女士,分别就高光谱成像光谱仪、便携式地物波谱仪及多光谱相机目前的应用领域、前景及案例与与会的广大新老客户进行了介绍与分享,并展开了积极热烈的讨论。同时,北京欧普特科技有限公司遥感事业部的团队成员在此次会议上为大家进行了美国Headwall和美国MicaSense机载高光谱(多光谱)成像光谱仪的飞行演示,并地面演示了美国Spectral Eolution Inc.公司便携式地物波谱仪,使广大与会者对相关产品留下了更深刻、直观的印象。此次会议吸引了遥感相关领域40余名专业科研与技术人员参与,广大与会者对此次会议的召开均表示了满意,同时对于北京欧普特科技有限公司为遥感领域的广大同仁提供了此次与相关技术专家及业内同行交流的难得的机会与平台表示了高度的认可。值此高光谱、多光谱遥感技术蓬勃发展之际,北京欧普特科技有限公司将继续发挥我司20年来在遥感领域的经验与技术优势,谨记我们“始终为我国广大用户提供国外**先进的设备与技术”的初衷,更好的为新老客户提供齐备且完善的系统化解决方案。我们会不断进取,与您砥砺前行。
  • 陕西省自然保护区无人机遥感技术培训
    2016年7月下旬,陕西师范大学-易科泰无人机遥感研究中心与陕西林业厅等合作,在陕西秦岭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陕西省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培训,并现场进行了无人机遥感作业演示。陕西师范大学叶新平老师介绍无人机遥感技术及其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应用易科泰无人机遥感事业部现场进行无人机遥感飞行作业演示培训中演示的EcoDroneTM无人机遥感平台,系易科泰生态技术公司自主研发集成的 UAS-8八旋翼专业无人机生态遥感系统,具备模块式结构、强大的可扩展性,可搭载多光谱、高光谱、LiDAR、红外热成像等多种传感器,有效作业时间20-30分钟(搭载多光谱镜头),飞行速度10m/s,高精度GPS定位,地面站在线监测,遥控器在线图传,具备航点导航、定点、绕航、盘旋(绕圈)及follow-me等飞行模式。可应用于野生动物栖息地调查评估、湿地调查评估、森林调查评估、森林管护、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生态恢复调查评估、样线调查监测、高精度高分辨率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等。在长青保护区华阳保护站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北京易科泰无人机遥感事业部利用EcoDrone UAS-8无人机遥感系统对保护区局部地区开展了试验性生态遥感调查作业,通过一次 约20分钟遥感飞行作业,采集了作业区内蓝、绿、红、近红外、红边5个波段的多光谱数据和RGB可见光数据,利用专业分析软件,当天对光谱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参见下图)。可见光图像处理后的彩色正射影像和DSM多光谱图像红外波段正射影像图 易科泰生态技术公司无人机遥感事业部
  • ASD | 基于地面高光谱遥感技术估算城市河流水质参数
    城市河流水资源是重要的生态资源,是城市生活和生态的根本保障。但是近年来,河流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水污染监测、水体保护、生态系统健康动态监测以及修复方法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水质监测是水污染控制的基础。传统水质监测主要基于野外采样后的实验室检测和分析,由于空间布局和采样点密度限制,在分析污染物在水面的连续迁移过程或大面积污染时,难以获得反映整个水体生态环境的总时空数据。遥感技术因其快速、实时和非接触操作的独特优势,逐渐成为水质参数反演和水质监测的有效工具。其中,地面遥感监测技术以其小范围、高精度和点源信息获取等优点而取得较好效果。因此,该方法在小流域水质监测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以实现河流水质单一指标的高精度定量反演。然而,基于地面遥感技术进行水质监测时,还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反演水质指标过于简单,反演精度较低,无法充分反映河流水质信息。其次,常用的回归和反演模型种类繁多,但对相关算法应用效果的系统比较和科学评估较少。因此,急需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为模型合理选择提供决策支持,提高水质反演效果。基于此,在本研究中,一组研究团队以邯郸市滏阳河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测量获取水样的高光谱数据(ASD FieldSpec 4光谱仪)以及通过化学实验获取相应水质检测结果。然后引入偏最小二乘法(PLS)、随机森林(RF)和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建立样本高光谱数据和6个对应水质参数(浊度(Turb)、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NH4-N、总氮(TN)、总磷(TP))的拟合模型,并进行验证和评估。在考虑高光谱数据非线性特性的基础上,上述三种算法的应用重点是消除数据之间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效应以及消除多种水质参数数据经光谱转换后可能存在的稀疏数据结构的影响。本文研究目的是寻找最佳反演算法,探讨高光谱监测技术代替实验室理化指标测试的可行性,评估反演模型对水质变化的预测效果。为城市河流水质监测提供更方便、更经济、更广泛的方法。图1 目标研究区水样收集断面分布图。图2 研究方法流程图。【结果】表1 PLS模型及其估算精度表2 Lasso模型及其估算精度表3 RF模型及其估算精度表4 水质参数最佳回归模型以及估算精度【结论】研究结果表明PLS模型对Turb,SS,COD,TN和TP的回归精度较好,但泛化性较差;RF模型对Turb,SS,COD,NH4-N和TP的预测效果优于PLS模型,具有更好的普适性;Lasso模型对COD,TN和TP有机污染物的反演效果最好,但对SS和NH4-N的反演效果较差。结果表明地面高光谱数据可以准确反演水体污染状况,实现大尺度、多参数水质监测。三种非线性反演算法具有较强的拟合能力,尤其是RF模型和Lasso模型在适用性和预测精度上相得益彰。与传统的回归模型PLS相比,机器学习算法综合实力更强,是城市河流水质参数分类、反演和预测的有效方法。提供了更高的反演精度和更好的鲁棒性。由于采集样本数据的限制,本研究仅分析了光谱和相应水质之间的关系。此外,讨论了三种算法的反演精度。对于后续研究,在更多补充数据的基础上,研究组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不同时间条件下水质参数的变化规律;二是研究同一水质参数在不同采集位置相同时的光谱敏感波段。然后进一步探索不同采样周期下是否具有相同规律;三是进一步研究不同污染条件下基于光谱信息的污染状态反演精度和迁移规律反演能力。
  • 西安引进遥感技术控制汽车污染 测尾气0.8秒
    “蓝天行动”以来,西安市的环境质量状况不断好转,但在二环内的道路上你会感到空气较污浊,主要原因是西安市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05万辆,增长速度达到16.7%,这些急剧增加的汽车尾气排放成为污染城市空气的杀手,为控制汽车尾气污染,西安市引进遥感技术检测汽车尾气。    西安首辆机动车尾气遥感车在雁塔南路上进行监测   二环内一氧化碳超标1.59倍   今年,国家对小排量汽车优惠政策的出台和养路费的取消,购买汽车的用户日益增多,截至10月底,西安市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05万辆,增长速度达到16.7%,汽车尾气污染是西安市二环路以内低层面空气质量趋于恶化,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超过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的和0.2倍。   为了严控汽车尾气排放超标,西安市环保部门首次采用先进的遥感检测执法检查手段。   0.8秒检出一辆车   遥感检测是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技术,通过激光穿过汽车尾气后能量的衰减情况来计算行驶中机动车的污染物浓度,是一种集激光遥感、图像识别、网络通讯、软件集成为一体的高科技检测技术。遥感检测可对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进行检测,0.8秒就能检测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碳氧化物以及烟度等污染指标。据了解,一辆遥感检测车理论上一天可检测5000辆车左右,效率是目前人工检测方法的80倍左右。   结果显示在LED显示屏   昨日,记者在曲江某路段感受了遥感检测技术,当车辆通过监测区域时会触发检测程序:检测系统对车辆牌照进行拍照识别——实施污染物检测,并将牌照和检查结果显示在LED显示屏上提醒车主。据此,执法交警将对遥测超标车辆进行拦挡,同时,环保执法人员会对车主下达 《限期治理通知单》,要求其在30天内对车辆进行治理并复检 对预期不复检或者复检不合格上路行驶的,由环保部门处2000元罚款 一年内连续三次检测不合格上路行驶的,处5000元罚款。   三天检测13680辆车   遥感检测的启动,标志着我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迈出了新的一步。从近三天的遥感监测情况看,设备运行良好,检测效率极高,一共检测了机动车13680辆,发现超标车5745辆,超标率为42%。
  • 澳大利亚工程院张立人院士:把高光谱遥感技术应用于实际,在市场中实现不断完善
    高光谱遥感技术作为一项基于融合光谱和遥感两项技术的新兴科技,正在数字经济的发展中彰显出无限的可能性与活力。在日前召开的空天信息与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论坛上,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张立人对高光谱遥感技术及应用进行了介绍,并表示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高光谱遥感技术研究将融合5G 物联网和云计算综合平台不断为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服务。高光谱成像技术则结合了光谱技术和成像技术,将光谱分辨能力和图形分辨能力相结合,造就空间维度上的面光谱分析。再借助遥感技术对物体进行高光谱成像分析,形成每一个物体独一无二的“指纹”,借助这一“指纹”,物体的物理结构、化学成分等指标得以进行独一无二的呈现。在此项技术的基础之上,张立人团队研发出了深蓝智谱高光谱遥感平台。“这项技术多机协同、灵活机动并且成本较低;运用5G 物联网平台+ 云计算+ 数据库,打破地域限制,大大缩短了数据处理时间;除此之外,根据不同需求,30~500米之内灵活可测。”张立人介绍道。除此之外,团队还实现了GPS网格化同步,将亚米级卫星图谱拓展至了厘米级精度。技术一定要应用于实际 在市场中实现不断完善张立人认为,技术一定要应用于实际,在市场中实现不断完善。目前,该团队将高光谱遥感技术应用于小麦的田野上,实现了让小麦条锈病“无处遁形”。小麦条锈病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小麦病害之一,也是影响中国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生物灾害,小麦条锈病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 所以若能对其潜育期实现快速识别及检测, 则对病害的防控、农药的安全使用、环境的保护等具有重大意义。过去防治条锈病的措施多为大田喷药、带药侦察等,现有的侦察技术不仅病害诊断和识别技术具有滞后性。“于是我们想到了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对早期的小麦条锈病进行识别,”张立人介绍到,“早期小麦叶片上用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在光谱的帮助下无处遁形。首先通过对目标区麦田进行遥感成像,再预处理综合光谱特征,消除光照角度、阴影、背景等因素,得到目标区的高光谱图像,进一步利用超级像素团分割不同类似条锈病的高光谱数据,对提取分割后的目标物光谱特征的能量概率分布进行归一化处理,融合得到条锈病的高光谱特征,以此作为标准,就能迅速匹配识别出早期的条锈病小麦株。”在此过程中,团队创造并使用了三项核心技术:采用窗口滚动式的多模态数据取样,进一步增强了有效性和实时性;运用多元贝叶斯学习模型动态估算温度、湿度、风向等干扰因素权重;将时-频域跳转算法应用于小型无人机载的高光谱遥感成像,利用高光谱遥感的测量数据实现小麦条锈病菌的精准捕捉。除了麦田,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南半球的葡萄田间也发挥着妙用。葡萄的丹宁成分含量高低是影响葡萄酒品质高低的重要因素,通过高光谱遥感技术对葡萄属的含氮量进行分析,再反演出葡萄的丹宁含量分布,实现了从人工品尝到用高光谱技术推演的跨越,让葡萄的含丹宁量更加可视,也让葡萄酒的品质更加可控。“除此之外,还能用高光谱遥感技术结合无人机进行水质遥感检测,从陆地到河海,从农业到工业,万物的‘指纹’用途十分广泛。”张立人总结道。更小更轻更便捷 让高光谱走进千家万户下一步,张立人团队打算开发微型高光谱测量仪,在深蓝智谱微型高光谱检测技术发展项目基础上,让高光谱走进千家万户。基于高光谱遥感能分辨出观测物质分子或元素的光谱特性,团队致力于将微型高光谱遥感结合5G物联网和云计算综合平台进行研发和应用,使其更加机动灵活、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并成本低廉。进一步让测量仪更加便捷轻便,走进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有助于让更多的家庭享受到技术的便利。微型高光谱遥感的应用将非常广泛,通过将微型化的设备嵌入智能手机系统。在进行光谱采集和储存传输的预处理技术后,再在数据分析和云处理的帮助下实现数据处理,最终通过手机APP让技术在终端得以实现。在未来,微型高光谱遥感设备在检测食品的添加剂含量、辨识真酒假酒、测量农药残留、进行文物鉴定等场景下都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在水果市场上,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明确水果甜度,便利了消费者的购物行为的同时,也有利于水果商提前规划运输周期,以防治出现因为甜度过高运输过程中自然腐烂的情况等。高光谱加美容也是未来的一大发展方向,通过高光谱成像检测人脸的瑕疵,进一步对其化妆品适宜性进行测评,从而提出个性化的护肤养颜建议。试想在未来,通过一个小小的机器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食品新鲜与否、物品是真是假、水质是好是坏,无疑能进一步优化人们的生活质量。张立人进一步强调:“商业成功是检验技术成功的唯一标准,永远要重视市场,将技术应用在市场中。”这是他的信念,更是他对高光谱遥感技术研发和发展的要求。
  • 第二届大气光散射及遥感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6月21日到24日在兰州召开
    2011年6月21日到24日,第二届大气光散射及遥感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兰州召开。 会议网址:http://www.isalsars.org/welcome.htm 联系方式: Chairman Huang, Jianping Lanzhou University jhuang@lzu.edu.cn Secretariats Zhang, Beidou Lanzhou University beidou@lzu.edu.cn Chen, Siyu Lanzhou University Yan, Hongru Lanzhou University Huang, Zhongwei Lanzhou University huangzhongwei@lzu.edu.cn Wang, Tianhe Lanzhou University wangth@lzu.edu.cn Ge, Jingming Lanzhou University gejm@lzu.edu.cn Cao, Xianjie Lanzhou University caoxj@lzu.edu.cn 追溯会议历史: 2009年7月13日至17日,第一届大气光散射及遥感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成功举办。有来自欧美各主要国家的68名国外专家学者以及53名国内专家学者参加此次大会。 第一届大气光散射及遥感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是探讨大气光散射及遥感技术领域最新进展。包括大气的光散射及辐射传输过程理论,地基-天基激光雷达探测技术与理论,主被动大气遥感观测技术与应用,信息反演技术与方法等。大气遥感技术是理解大气物理现象与变化过程的必须手段,是研究全球变化的基础,也是对地遥感数据定量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全世界范围内的大气遥感领域专家济济一堂,进行大气光散射及遥感技术学术研讨是非常有意义的。大气光散射及遥感技术国际研讨会将以两年一届的形式持续召开。
  • 方家熊院士:卫星遥感技术民用化 促进国产光谱仪发展——访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方家熊院士
    方家熊院士是我国光传感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总工程师,兼任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光学学会红外与光电器件委员会主任。   方家熊院士历年来从事中、长波红外传感器、紫外传感器、短波红外传感器等半导体传感器的研究开发。其主持开发的多种传感器成功应用于“风云1号”、“风云2号”气象卫星,“神舟3号”航天飞船等,相关成果获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为我国航天红外遥感解决了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开拓了中国航天遥感用红外传感器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方家熊院士   近日,仪器信息网编辑专访了方家熊院士,方家熊院士系统介绍了航天遥感用红外传感器技术民用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目前我国分析仪器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发表了见解。 航天红外遥感技术在民用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我们原来一直在研究航天红外遥感技术,并未涉及民用近红外光谱仪领域。而现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开始全面涉足红外多光谱技术的研究。”方家熊院士说道。   “为什么我们会对航天红外遥感技术民用化感兴趣?”   方家熊院士首先介绍了他和他的同事们由原来研制航天红外传感器转向民用近红外光谱仪器技术研究的相关背景。   2006年,我们参加了第一届全国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获得了一个有用的信息:一些仪器公司在生产小型光谱仪器时,一些关键的器件国内没有,都是向国外公司购买。对此我们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近10年来科技部等部委通过各个渠道支持了很多研制小型、微型近红外光谱仪项目。但这些项目研制出的仪器其核心部件都采用了国外的,并且,这些仪器完成后并没有产业化。   事实上,上面所说的核心部件正好是四年前我们为航天应用研发的“铟镓砷近红外焦平面”,仪器就缺这个器件,用户很迫切,而我们又能够生产这个核心部件,那么,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做一点事情了。   另外,将航天红外遥感技术民用化还有一个大的背景:国家明确提出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希望中国科学院不光是研究一些“大”科学,像发展航天技术等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发表科技文章,还要为工业、农业、医学等各领域做“一些”具体事情,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在这个指导思想下,中国科学院有两个“大部署”:一是创办新所,这个新所要和地方政府联合创办,其目的很明确,不仅要研究尖端技术,更要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一些有用的事情;二是一些老所办分所,分所的研究领域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相结合。中国科学院各个所都在“动”,我们所也在努力。例如,我们所办了两个分部,一个常州分所 另一个嘉定分部正在建设中。   航天仪器技术转向民用:重点在于研发低成本技术   中国航天遥感用红外传感器技术,毋庸置疑是先进的、高水平的。但航天仪器技术应用到民用领域,需要突破哪些“瓶颈”呢?针对这一问题,方家熊院士谈到:   将一些航天仪器技术转向民用有许多需要再研发的地方,以近红外光谱为例,近红外光谱技术发展是以应用为驱动的,所以,我们在2008年就开始和“外面”联系。其中,一位是江苏大学的陈斌教授,他研究的领域主要是食品工业,自己也研制一些近红外光谱仪器分析软件和硬件。另外一位是浙江大学的龚淑英教授,她研究的领域主要是茶叶质量评价。两位教授都是从事应用研究的,他们对近红外光谱仪的要求是小型化、可靠、便宜。   说实话,研制符合这三个要求的近红外光谱仪的难度不比研制航天仪器低。航天仪器也要求小型、可靠以及低功耗,但对成本没有过多要求。小型、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器在工业、农业、医学等各方面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但是现在一般一台仪器需要几十万,如果是野外使用的常常需要上百万,所以迫切要求降低成本。   然而,对我们来说,“便宜”不是通常认为的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成本,而是要研发低成本技术。例如,原来在航天仪器中使用铂金、黄金材料,现在转向民用需要使用铝等普通金属材料,成本降低的同时要保证相应的性能也能满足使用要求。低成本技术要求从原理上、基础上研究,进而带动基础技术研究。而且,这些相关课题的提出是我们从应用中移植过来的,不是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完全是我们自创的。   成立“组件应用技术研究组”:已完成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原理样机   2009年的时候,方家熊院士团队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组——组件应用技术研究组,研究组的近期发展目标是建立三个设计平台、三个测试平台,还要研制出微型近红外光谱仪。   其中,设计平台分别是大规模电路设计平台、工艺设计平台、可靠性设计平台;测试平台分别是红外器件MTF(调制传递函数)测试平台、小型光谱仪参数测试平台、短波红外焦平面参数测试平台。这些设计平台、测试平台属于应用基础技术,主要是为了我们的“铟镓砷近红外焦平面”器件能在近红外光谱仪中得到很好应用,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器件性能、降低成本,也为航天应用中的器件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手段。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近红外光谱仪的原理样机,正在测试“铟镓砷近红外焦平面”器件的应用效果。同时,我们也搭建了MTF测试系统,现阶段主要测试“铟镓砷近红外焦平面”的传递函数,目标是找出传递函数与器件的设计、加工、物理机理之间的关系,将器件本身搞清楚,以提高器件的传递函数。MTF测试系统项目就是我们从应用中提炼出来的基础研究课题。   在这个过程中,方家熊院士团队有两点体会:首先,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以应用带动有关技术的发展,这里的“技术”包括软件技术、基础技术、硬件技术,基础技术主要是化学计量学;其次,从新应用要求——低成本技术要求中提炼出基础技术课题进行研究,获得我们自己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而且这个成果是可以马上实现应用的。 方家熊院士谈我国分析仪器行业存在问题及与国外差距   方家熊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光传感器专家,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针对我国分析仪器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方家熊院士以其40多年科研工作的经验指出:   我国分析仪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生产制造脱节   首先最大的问题:我国科研力量分散,如何将其“捏合”起来?   我国科研力量存在着分散、“小打小闹”、“捏不起来”的问题。如何能把科研力量捏合起来,形成我国分析仪器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的攻坚力量是目前我们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如何与国外仪器公司相处?   一方面我国分析仪器行业应该感谢国外仪器公司的帮助,另一方面两者之间还存在着竞争关系。所以,国产分析仪器公司与国外仪器公司之间是一种又合作又竞争的关系,而在这个关系中,最好的结果是能够获得双赢,国外仪器公司能够赚到钱,我们的相关工业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共同使仪器的价格降下来,共同努力使应用范围更广泛。   第三个问题:如何将企业人才培养计划提升至更重要的位置?   国家基金委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主要有两个任务:第一就是把基础研究成果成功延伸到应用研究和生产制造环节中,为应用研究和生产制造提供科学方法 第二是培养科技人才。当前的科技人才培养主要在大学和科研院所,未来应该把企业人才培养列到更重要的位置上,促进企业提升技术水平,促进企业能很快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到生产中。   第四个问题:我国科技界只紧盯、跟踪国际前沿技术,这是一个误区!   紧盯、跟踪国际科技前沿以前是需要的,但做不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所谓“紧盯国际科技前沿”就是一些人在做,但领头的人多是外国人,等于说我们是跟着别人跑、是落后的。“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则是别人已经做了五六年、已经产业化了,我们再跟着做,距离“前沿”就更远了。   为什么过去我们一直都是在跟踪国际先进技术?我认为是我们对应用技术没有研究透彻。没有研究透彻,就发现不了问题、提炼不出基础研究课题。我们的基础研究通常是看到国际上发表了什么文章,跟着做。我想我们要努力改变这种状况了。   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器与国外的差距:不在水平而主要在可靠性   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器与国外的技术水平相差并不大,差距主要在可靠性方面。但我国分析仪器行业对仪器的可靠性研究并不太重视。陆婉珍院士曾经提出的“我国分析仪器企业应发展稳定、可靠的硬件”的经验之谈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另一个差距是在仪器的配件方面,通常,国产仪器配备的附件没有国外仪器配备的完善。国内仪器生产企业与应用者的联系不紧密,生产企业对用户不了解,不知道用户想干什么。并且,若只是为一部分用户的应用需求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多数国内生产企业是不愿意的。   事实上,在仪器的关键器件方面,国内与国外差不多,国内外仪器公司的关键部件都是购买的,区别只在于,国外仪器公司的国内有这方面的器件,或有价格的优势;而我国的仪器公司则需要向国外购买,无法实现完全本土化生产。   对年轻基层科研工作者的建议:在干中学、在干中提升水平、在干中获得利益   首先,做好当前的工作。即使只做一天的工作,也不要马虎的混过去。遇到什么问题,记录下来,再寻求各种方式去解决。   第二是碰到任何分析仪器、分析方法时,主动把它们的原理搞清楚,这个学习过程比在大学里的学习有效得多。   第三是在做一个实验时,尽力将实验的所有配置以及它们相互之间是如何配合的全部弄明白。   总的来说,就是在干中学,在干中提升自己的水平,在干中获得自己的利益。在当前的工作中磨练创新思维,从小改小革向重大创新发展。   后记   采访过程中,方家熊院士谈到,“今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未来我国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我国科技界肩负着重大使命。”   “那么,科技界如何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我认为具体就是提炼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如专利、生产方式等。大家常说为国家做出贡献,但上升到‘贡献’的程度还需要几年的时间,现在只是做一点有用的事情吧。”   “科技要为国家经济战略转型做贡献”,是方家熊院士反复强调的观点。这充满深情的话语,折射出这位年过七旬的老科学家对国家民族、对科学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和远大抱负!   采访编辑:刘丰秋   附录:方家熊院士简历   方家熊,1939年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光传感技术专家,安徽黄山市人,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66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方家熊院士多年从事光传感器研究,为我国空间遥感系统提供了多种红外传感器。他提出了变能隙半导体红外传感器的工程优值参数概念和测试方法 解决了空间用红外传感器的技术基础及工程问题,满足了我国首次从卫星对地球的长波红外遥感的要求;为新型空间遥感系统的需要实现了碲镉汞红外器件对1~15微米探测的全波段覆盖;提出了我国第一个多光谱红外焦平面组件方案并研制成功;为“风云1号”卫星、“风云2号”卫星以及“神舟3号”飞船提供了各种多波段红外传感器组件,并推广应用于航空遥感系统和工业、交通、环境和医学等领域。   方家熊院士近几年从事光传感器组件应用技术研究,包括组件应用功能的增强方法,涉及微弱信号提取和处理电路设计和测试分析以及各个接口技术及综合集成系统组件的发展。   联系方式:jxfang@mail.sitp.ac.cn
  • 第二届无人机遥感比测活动在江西举行
    9月20日,第二届无人机遥感比测活动在江西共青城启幕。活动旨在通过以测代引方式,深化集技术比武、学术研讨、产业对接的三位一体平台,推动无人机遥感技术创新发展。  遥感技术作为观测地球、认知地球、解决重大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科技强国竞相发展的战略高技术。无人机遥感以其自动化、智能化、专用化特点,机动、快速、经济等独特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开幕式上,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陈家昌视频致辞。他表示,科技部高度重视无人机遥感科技创新工作。自“十五”计划起持续进行支持,推动我国无人机遥感科技快速发展,无人机遥感系统形成产品谱系,无人机遥感产业实现蓬勃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测绘、水资源开发、自然灾害监测、应急减灾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应用效益。此次无人机遥感比测活动是推动无人机遥感技术进步、成果应用推广与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学术交流研讨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德仁、周成虎等分别发表主旨演讲,与会青年科学家和企业代表围绕“无人机智能化遥感 赋能低空经济发展”主题深入研讨,研判无人机智能化遥感创新发展趋势,为如何助力地方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据了解,此次活动将持续4天,参测队伍涵盖了从事无人机遥感技术相关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活动共设置“无人机组网遥感数据获取”“无人机遥感数据实时智能处理”“无人值守无人机迅捷遥感观测”3个比测项目,裁判专家组将根据比测细则的评分规则确定各参测团队的最终得分。  本次活动由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主办,江西省科学技术厅联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共青城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测绘学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光学学会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协办。
  • “高分五号”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使我国高光谱遥感技术再上新台阶
    p   2018年5月9日,北京时间2时28分,我国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高分五号”高光谱卫星。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承担研制卫星红外地平仪(已在入轨初期成功捕获地球)和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 /p p   作为“高分五号”卫星六大主载荷之一,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是国际首台同时兼顾宽覆盖和宽谱段的高光谱相机,对复杂地物、环境具有突出的识别和分类能力。它可同时获取观测对象的几何、辐射和光谱信息,并以足够高的光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辐射分辨率,定量获取观测目标的构造和成份等信息,同时获取观测路径上大气等相关信息,实现对陆地表面高光谱、高空间、高辐射分辨率成像光谱观测。 /p p   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以高光谱的方式实现对地优于30米空间分辨率的连续成像,它具有330个光谱通道,比一般成像相机多了近百倍 其光谱覆盖可见光至短波红外的2100纳米范围宽度,比一般相机宽了近9倍 特别是同时实现的60公里高光谱成像幅宽,将极大提高对全球陆地环境生态资源的探测能力。与国际上经典的高光谱相机相比,该载荷幅宽提高8倍,光谱数增加近百个,信噪比提升近4倍 与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际上当前发展的高光谱相机比较,其综合性能和主要技术指标可保持5年以上的国际领先水平。 /p p   上海技物所创新性地提出基于视场倍增远心成像和凸面光栅大平场度低畸变分光的高光谱成像方案,历经10年时间,突破了小F数大视场低畸变远心成像,大平场度超低畸变精细分光、在轨高精度光谱辐射定标、大规模高帧频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等关键技术,完成高光谱相机的原型样机、工程样机、鉴定产品、发射产品的研制。相机入轨后,将有力提升我国在环境、生态、资源、农业、林业等多个领域遥感监测方面的能力,有效服务“美丽中国”建设,使我国高光谱遥感技术再上新台阶,走在国际前列。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39eacb35-8a94-47c6-87c3-a8a96b880be2.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8051009445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卫星发射现场 br/ /p p br/ /p
  • 高光谱遥感技术守护黑土地 黑土地保护法8月1日施行
    2022年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在今年“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的主题下,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以下简称“国土卫星中心”)在京召开“光谱感知耕地 天眼守护良田” 中国黑土地土壤关键参量高光谱反演技术成果发布会,介绍国产高光谱卫星土壤质量监测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情况,并正式发布2021年中国黑土地土壤关键参量高光谱反演技术成果。据介绍,本次发布的中国黑土地土壤关键参量高光谱反演技术成果,是国土卫星中心面向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利用5米光学业务卫星等自然资源高光谱遥感卫星数据和技术优势,以翻耕期耕地表层土壤为观测目标,联合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内蒙古等自然资源省级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和专业机构,经过3年的技术研发,结合大量外业实测工作而形成的。该成果实现了土壤有机质、砂粒、粉粒、粘粒四种土壤关键参量信息的量化反演,编制形成了高光谱反演图、地块统计分级图、县域分级占比统计图和县域统计分级图四种专题图件,可以满足像元、地块以及区域尺度上的不同应用需求,具有区域性、时效性、准确性等多方面优势,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现有黑土地本底数据,在黑土地保护相关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会上,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童庆禧院士表示,我国高光谱卫星综合观测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高光谱技术推广应用正当其时,中国黑土地土壤关键参量高光谱反演技术成果是一项非常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的工作。童庆禧说,下一步要进一步将高光谱卫星遥感应用标准化、规范化,拓展高光谱卫星遥感在黄淮海平原潮土、南方水稻土、西北黄土区的应用,持续开展东北黑土区的动态监测,同时充分利用我国卫星遥感技术优势,开展东北黑土区与国外其他黑土区遥感监测对比,推动高光谱卫星遥感应用国际化。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司长姚华军在会上称,此次发布的黑土地土壤关键参量高光谱反演技术成果非常及时,是自然资源部高光谱卫星应用技术试验迈向业务应用的坚实一步,也是在“土地日”向公众宣传卫星遥感技术、提高土地保护意识的科普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于2022年6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将于2022年8月1日起施行。以下为黑土地保护法全文:  第一条 为了保护黑土地资源,稳步恢复提升黑土地基础地力,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条 从事黑土地保护、利用和相关治理、修复等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土地管理等有关法律的规定。  本法所称黑土地,是指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四省区)的相关区域范围内具有黑色或者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性状好、肥力高的耕地。  第三条 国家实行科学、有效的黑土地保护政策,保障黑土地保护财政投入,综合采取工程、农艺、农机、生物等措施,保护黑土地的优良生产能力,确保黑土地总量不减少、功能不退化、质量有提升、产能可持续。  第四条 黑土地保护应当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用养结合、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结合、突出重点、综合施策的原则,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农业生产经营者实施、社会参与的保护机制。  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水行政等有关部门,综合考虑黑土地开垦历史和利用现状,以及黑土层厚度、土壤性状、土壤类型等,按照最有利于全面保护、综合治理和系统修复的原则,科学合理确定黑土地保护范围并适时调整,有计划、分步骤、分类别地推进黑土地保护工作。历史上属黑土地的,除确无法修复的外,原则上都应列入黑土地保护范围进行修恢复。  第五条 黑土地应当用于粮食和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蔬菜等农产品生产。  黑土层深厚、土壤性状良好的黑土地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划入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实行严格保护,确保数量和质量长期稳定。  第六条 国务院和四省区人民政府加强对黑土地保护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监督管理,统筹制定黑土地保护政策。四省区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黑土地数量、质量、生态环境负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水行政、发展改革、财政、生态环境等有关部门组成的黑土地保护协调机制,加强协调指导,明确工作责任,推动黑土地保护工作落实。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组织实施黑土地保护工作,向农业生产经营者推广适宜其所经营耕地的保护、治理、修复和利用措施,督促农业生产经营者履行黑土地保护义务。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黑土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黑土地保护意识。  对在黑土地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八条 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水行政等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和完善黑土地质量和其他保护标准。  第九条 国家建立健全黑土地调查和监测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土地调查时,同步开展黑土地类型、分布、数量、质量、保护和利用状况等情况的调查,建立黑土地档案。  国务院农业农村、水行政等主管部门会同四省区人民政府建立健全黑土地质量监测网络,加强对黑土地土壤性状、黑土层厚度、水蚀、风蚀等情况的常态化监测,建立黑土地质量动态变化数据库,并做好信息共享工作。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黑土地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应当充分考虑保护黑土地及其周边生态环境,合理布局各类用途土地,以利于黑土地水蚀、风蚀等的预防和治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以调查和监测为基础、体现整体集中连片治理,编制黑土地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目标任务、技术模式、保障措施等,遏制黑土地退化趋势,提升黑土地质量,改善黑土地生态环境。县级黑土地保护规划应当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落实到黑土地具体地块,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一条 国家采取措施加强黑土地保护的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将黑土地保护、治理、修复和利用的科技创新作为重点支持领域;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等协同开展科技攻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生态保护等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推广应用。  有关耕地质量监测保护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对农业生产经营者保护黑土地进行技术培训、提供指导服务。  国家鼓励企业、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科研机构、科学技术社会团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科技人员等开展黑土地保护相关技术服务。  国家支持开展黑土地保护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加强黑土地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一)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善水田、旱地灌排体系;  (二)加强田块整治,修复沟毁耕地,合理划分适宜耕作田块;  (三)加强坡耕地、侵蚀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四)合理规划修建机耕路、生产路;  (五)建设农田防护林网;  (六)其他黑土地保护措施。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广科学的耕作制度,采取以下措施提高黑土地质量:  (一)因地制宜实行轮作等用地养地相结合的种植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推广适度休耕;  (二)因地制宜推广免(少)耕、深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适宜的农业机械;  (三)因地制宜推广秸秆覆盖、粉碎深(翻)埋、过腹转化等还田方式;  (四)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科学减少化肥施用量,鼓励增施有机肥料,推广土壤生物改良等技术;  (五)推广生物技术或者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等绿色防控技术,科学减少化学农药、除草剂使用量,合理使用农用薄膜等农业生产资料;  (六)其他黑土地质量提升措施。  第十四条 国家鼓励采取综合性措施,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防止黑土地土壤侵蚀、土地沙化和盐渍化,改善和修复农田生态环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开展侵蚀沟治理,实施沟头沟坡沟底加固防护,因地制宜组织在侵蚀沟的沟坡和沟岸、黑土地周边河流两岸、湖泊和水库周边等区域营造植物保护带或者采取其他措施,防止侵蚀沟变宽变深变长。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因害设防、合理管护、科学布局的原则,制定农田防护林建设计划,组织沿农田道路、沟渠等种植农田防护林,防止违背自然规律造林绿化。农田防护林只能进行抚育、更新性质的采伐,确保防护林功能不减退。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沙治沙,加强黑土地周边的沙漠和沙化土地治理,防止黑土地沙化。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黑土地生态保护和黑土地周边林地、草原、湿地的保护修复,推动荒山荒坡治理,提升自然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维持有利于黑土地保护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十六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黑土地调查和监测数据,并结合土壤类型和质量等级、气候特点、环境状况等实际情况,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黑土地进行科学分区,制定并组织实施黑土地质量提升计划,因地制宜合理采取保护、治理、修复和利用的精细化措施。  第十七条 国有农场应当对其经营管理范围内的黑土地加强保护,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并依法接受监督检查。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应当依法发包农村土地,监督承包方依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和保护黑土地,制止承包方损害黑土地等行为。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应当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黑土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应用保护性耕作等技术,积极采取提升黑土地质量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养护措施,依法保护黑土地。  第十八条 农业投入品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应当依法对农药、肥料、农用薄膜等农业投入品的包装物、废弃物进行回收以及资源化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防止黑土地污染。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支持农药、肥料、农用薄膜等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废弃物的回收以及资源化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  第十九条 从事畜禽养殖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科学开展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以畜禽粪污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为重点,促进黑土地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开展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第二十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破坏黑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禁止盗挖、滥挖和非法买卖黑土。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农业农村、水行政、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保护黑土地资源监督管理制度,提高对盗挖、滥挖、非法买卖黑土和其他破坏黑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行为的综合治理能力。  第二十一条 建设项目不得占用黑土地;确需占用的,应当依法严格审批,并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建设项目占用黑土地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对耕作层的土壤进行剥离。剥离的黑土应当就近用于新开垦耕地和劣质耕地改良、被污染耕地的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复垦等。建设项目主体应当制定剥离黑土的再利用方案,报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备案。具体办法由四省区人民政府分别制定。  第二十二条 国家建立健全黑土地保护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黑土地保护资金纳入本级预算。  国家加大对黑土地保护措施奖补资金的倾斜力度,建立长期稳定的奖励补助机制。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黑土地保护作为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投入的重点领域,并加大投入力度。  国家组织开展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水土保持、防沙治沙、农田防护林、土地复垦等建设活动,在项目资金安排上积极支持黑土地保护需要。县级人民政府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统筹使用涉农资金用于黑土地保护,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第二十三条 国家实行用养结合、保护效果导向的激励政策,对采取黑土地保护和治理修复措施的农业生产经营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奖励补助。  第二十四条 国家鼓励粮食主销区通过资金支持、与四省区建立稳定粮食购销关系等经济合作方式参与黑土地保护,建立健全黑土地跨区域投入保护机制。  第二十五条 国家按照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黑土地保护活动,并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国家鼓励保险机构开展黑土地保护相关保险业务。  国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等以多种方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和社会化服务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产品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高黑土地产出效益。  第二十六条 国务院对四省区人民政府黑土地保护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将黑土地保护情况纳入耕地保护责任目标。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行政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依法对黑土地保护和质量建设情况联合开展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黑土地保护情况,依法接受监督。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国务院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截留、挪用或者未按照规定使用黑土地保护资金;  (二)对破坏黑土地的行为,发现或者接到举报未及时查处;  (三)其他不依法履行黑土地保护职责导致黑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行为。  第三十条 非法占用或者损毁黑土地农田基础设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水行政等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处恢复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 违法将黑土地用于非农建设的,依照土地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重处罚。  违反法律法规规定,造成黑土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功能退化或者生态环境损害的,应当依法治理修复、赔偿损失。  农业生产经营者未尽到黑土地保护义务,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可以不予发放耕地保护相关补贴。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条规定,盗挖、滥挖黑土的,依照土地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重处罚。  非法出售黑土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没收非法出售的黑土和违法所得,并处每立方米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明知是非法出售的黑土而购买的,没收非法购买的黑土,并处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建设项目占用黑土地未对耕作层的土壤实施剥离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处每平方米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未按照规定的标准对耕作层的土壤实施剥离的,处每平方米五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拒绝、阻碍对黑土地保护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造成黑土地污染、水土流失的,分别依照污染防治、水土保持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重处罚。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林地、草原、湿地、河湖等范围内黑土的保护,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有关法律;有关法律对盗挖、滥挖、非法买卖黑土未作规定的,参照本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八条 本法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
  • 高光谱遥感技术再立功!可建立森林土壤预测模型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人员利用光谱技术建立了森林土壤光谱反演预测模型,从而较好地实现对高异质性森林SOC和TN的快速预测。森林土壤预测模型  快速、廉价、准确地获取土壤中碳(C)、氮(N)含量信息是当前土壤质量评价和全球土壤碳库收支管理研究的基础和前提,而土壤空间异质性加大了人们对土壤属性动态监测的难度和成本。  森林土壤是调控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平衡的重要基础。利用近地高光谱遥感技术实现多层次森林土壤C、N含量信息的快速、高效、无损、低成本建模估测,有望为当前土壤C、N动态研究及制图开辟新的途径,必将有助于加深对土壤C、N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的理解,对于森林土壤碳库管理和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土壤层次的影响,土壤属性的高光谱反演模型的预测能力降低,限制了模型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助理研究员姜庆虎在研究员刘峰的指导下,以中亚热带(八大公山)森林不同层次土壤为例,利用光谱技术建立了该区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的光谱反演预测模型,从而较好地实现对高异质性森林SOC和TN的快速预测。其中,光谱模型对SOC预测的R2为0.79-0.90,对TN预测的R2为0.66-0.86。在此基础上,针对模型难以实现层次间的传递性应用问题,利用spiking法并借助加权算法,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使得预测模型的传递性得到大幅提升。该研究的开展,为快速获取高异质性土壤属性信息提供了潜在的可能。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515,31470526)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954004)的资助,结果发表在Geoderma杂志上。
  • 广西引进高光谱遥感技术
    2010年初,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成功申请中国气象局小型业务能力建设项目“南方典型作物光谱测量技术能力建设”。   广西气象减灾研究所完成了美国SVC公司便携式地物光谱仪HR-768的采购任务,并于近日举办了南方典型作物光谱测量技术标准与规范培训班,培训班邀请北京师范大学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志刚副教授莅临指导。刘教授介绍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我国典型地物标准波谱数据库”的科研特色和主要成果,并对地物高光谱反射率测量技术进行详细的讲解。南宁市气象局、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的业务科研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后,项目组奔赴广西贵港市协同合作单位相关科研骨干开展HR-768实地测量培训。
  • 易科泰参加YellowScan激光雷达无人机遥感亚太合作伙伴交流会
    2024年3月19日-21日,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公司作为法国YellowScan在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参加了在泰国苏梅岛举办的2024年度激光雷达APAC亚太地区合作伙伴交流会,易科泰公司光谱成像与无人机遥感事业部经理吕敬敬和技术工程师彭丽晓出席会议。 会议期间,易科泰公司技术工程师彭丽晓应邀进行了“Ecodrone® All-in-One UAV Remote Sensing Solution Features and Application Examples” 的主题演讲,讲解了以易科泰自主研发无人机平台为基础的一体式高光谱-激光雷达-红外热成像无人机遥感系统在农林领域的应用,赢得了全体与会人员的广泛关注,进一步提升了Ecodrone® 无人机遥感品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YellowScan公司团队围绕LiDAR产品的发展历史、主要特色、应用场景以及LiDAR的市场竞争等关键议题发表演讲,对主推的测深LiDAR Navigator、空陆双用LiDAR Ultra3-OEM等产品进行了飞行演示,基于采集到的数据介绍了CloudStation软件特色及操作流程,也对不同LiDAR产品的点云效果进行了对比,并与包括易科泰在内的亚太区合作伙伴共同探讨LiDAR产品市场的重点发展领域及未来营销的主要方向。 易科泰公司作为长期致力于“生态-农业-健康”领域的科技公司,特别是在农林业、生态监测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是YellowScan在该领域重要的合作伙伴,公司基于光谱成像与无人机遥感技术研究中心(西安)强大的创新应用技术及研发集成经验,利用自主研发的Ecodrone® 系列无人机平台,结合YellowScan先进的LiDAR技术及国际先进的高光谱成像、Thermo-RGB成像等多传感器技术,为精准农业研究、森林植被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水深地形测量、地质矿产勘查、航空测绘等低空遥感应用领域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未来我们将与YellowScan等多名优秀厂家紧密合作、共同创新,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技术水平,为广大客户提供精准高效的产品方案,可访问易科泰官网查看公司主营产品,欢迎与我们合作。
  • 5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 无人机遥感技术相关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征求《入河(海)排污口三级排查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等5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意见的通知,涉及入河(海)排污口及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的无人机遥感监测,全文如下: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提高生态环境管理水平,规范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遥感调查工作,我部制定《入河(海)排污口三级排查技术指南》《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 无人机遥感航测技术规范》《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 无人机遥感解译技术规范》《入河(海)排污口命名编码规则》和《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风险源遥感调查技术规范》等5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目前,标准编制单位已完成征求意见稿。按照《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制修订工作规则》(国环规法规〔2020〕4号)要求,现就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你单位意见,请认真研究并提出书面意见,于2021年3月28日前通过信函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将意见反馈我部,逾期未反馈的按无意见处理。  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可登录我部网站“意见征集”栏目(http://www.mee.gov.cn/hdjl/yjzj/zjyj/)检索下载查阅。  联系人:生态环境执法局 李亚龙 仇鹏  电话:(010)65646332 65646334  传真:(010)65646335  邮箱:hjjqyc@mee.gov.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安门大街82号  邮编:100006入河(海)排污口命名与编码规则(征求意见稿).pdf入河(海)排污口命名与编码规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 无人机遥感航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pdf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 无人机遥感航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 无人机遥感解译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pdf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 无人机遥感解译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入河(海)排污口三级排查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pdf入河(海)排污口三级排查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风险源遥感调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pdf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风险源遥感调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 我国遥感成像探测技术获重要突破
    记者近日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研究员王建宇领衔完成的“多维精细超光谱遥感成像探测技术”将应用在探月工程嫦娥三号月球车上,这表明我国遥感成像探测技术获重要突破。   据介绍,该成果已先后应用在载人航天目标飞行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重大专项和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基础建设中,引领了我国航空遥感系统多传感器集成技术的发展。   光学遥感成像是当前航空航天遥感和测绘领域最主要的技术手段,超光谱成像和三维成像技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王建宇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多维精细超光谱遥感成像探测技术及系列解决方法,发明了以“主被动同步采集+多维度信息融合+时空维信号增强+多手段精细分光”为特色的多维精细超光谱遥感成像探测技术,在各项指标均达国际先进水平的前提下,解决了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辐射灵敏度和宽视场遥感信息同时获取的世界难题 将高分辨率超光谱遥感成像和三维激光测高有机结合,实现被测目标光谱和三维空间信息准确匹配,同时获取空间三维、光谱及灰度五维信息。   目前,多维遥感集成系统已先后在遥感制图、铁路勘探、考古探测以及海洋、核电站排水、农业、城市安全监测等领域得到应用,并出口马来西亚,经济效益达5.59亿元。
  • 生态遥感工作要加强针对性
    p   生态环境遥感作为宏观尺度的 a title=" " target=" _self"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industry-S02.html" strong 环境监测 /strong /a 手段,重点关注的是可为肉眼感知的生物和生态环境变化。遥感技术近年来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多个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尤其在太湖蓝藻监测、秸秆焚烧污染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p p   为适应遥感技术发展新形势,一些省级环境监测站先后成立内设机构,专门开展相关工作。但总体来看,生态环境遥感技术发展不均衡,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存在一定差异。有的省级监测站基本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能按流程完成遥感解译工作,有的省只能承接工作任务,委托给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完成。从这几年生态遥感工作开展情况来看,由于技术力量有限且工作量大,深入推进存在一些困难。尤其是在南方山区,各种地类犬牙交错,加上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准确解译面临一定挑战。 /p p   如何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能力?笔者有以下建议: /p p   首先,要根据地方实际明确工作目标。遥感监测功能强大,尤其是对范围广、均质性强的环境介质来说,遥感监测效率高,准确度也高。但是对于一些地方来说,人力、物力、财力有限,需要准确、科学调整遥感监测范围。实践中,只要将遥感目标进行聚焦,成果就会立即显现。如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山东长岛、广东丹霞山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包括违规建设风力发电项目或水电站、畜禽养殖、采矿等,就是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发现的线索。因此,各地环境监测部门应明确具体监测目标,然后针对性地进行资金投入和科学研发。 /p p   其次,要强化问题导向。建议未来生态环境监测要加强问题导向,提升成果的应用价值。例如,各种自然保护区是环保系统综合监管的重点,要对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严密监视。一些重大项目环境敏感,可用卫星对其建设、生产状况等进行监测。一些地方出现灰霾天气,可借助卫星遥感技术分析其分布状况、污染原因等。近年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区)转移支付启动,因资金量较大引起广泛关注,生态环境遥感结果也用于评价投入资金产生的环境改善效益。每个县(区)上报项目建设信息,再用卫星遥感进行核查,考核就可以落到实处。 /p p   实现监测业务天地一体化,卫星遥感是主要手段。要充分运用技术特长,根据任务性质,在合适的时段精准监视指定区域。要将遥感监测面宽、实时等优势发挥出来,为环境质量改善做贡献。 /p
  • 理加联合参加2024 年遥感地面观测联盟年度会议
    2024 年 4 月 20 日-21 日,遥感地面观测联盟年度会议在中国科学院河北怀来遥感综合试验站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定量遥感专委会、遥感地面观测联盟和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河北怀来遥感综合试验站、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办。近年来我国建设了大量遥感地面观测场点,形成了多个观测网络,有力支撑了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促进了遥感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遥感地面观测联盟年度会议的召开,旨在更好地研讨并促进我国遥感地面观测场建设和遥感观测的发展。来自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单位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共同探讨我国遥感观测事业的发展,分享了在遥感技术研究与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加联合)作为参展单位之一,携带公司相关遥感产品亮相会议现场,详细的介绍和专业的技术讲解受到了与会专家和学者的高度关注。会议期间,理加联合的郑宁博士作报告《基于光谱技术的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立体监测方案及实践》,详细介绍了理加联合在高光谱遥感技术方面的突破性成果。郑博士的报告不仅展示了理加联合在遥感技术领域的专业实力,也为在场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通过此次会议,各位专家学者和行业同仁之间的交流探讨无疑将推动遥感地面观测技术的发展,为相关领域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并为未来的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理加联合将继续致力于科技创新,在未来的研究和产品开发中更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和科技前沿,助力遥感事业的发展。
  • 2019年无人机遥感及高光谱应用技术交流会
    2019年无人机遥感及高光谱应用技术交流会暨安洲科技优秀论文表彰大会2019.6.12~14 北京 第二轮通知无人机技术与高光谱遥感的结合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目前已经成为遥感应用的热点,广泛应用于遥感科学、辐射定标、农林业遥感、环境遥感、地质勘查、土壤遥感、水体遥感、材料研究等众多领域。本次无人机遥感及高光谱应用技术交流会邀请了多位遥感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做应用专题报告(请见会议日程)。会议期间还将分享无人机多源遥感技术方案与成功应用案例,并展示新型无人机遥感载荷及光谱测量设备。最后将进行无人机多源遥感平台的飞行演示,展示无人机搭载高光谱、多光谱、热红外等传感器的实际应用。一、会议主办方: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德国Cubert公司北京安洲科技有限公司二、会议时间:2019年6月12~14日中午,其中6月14日上午为无人机飞行演示,中午返城三、会议地点: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奥运园区A501四、日程安排会议日程报告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6月12日 8:30 签到9:00~9:10致辞嘉宾9:10~9:45高光谱矿物填图及应用甘甫平 研究员 自然资源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9:45~10:20无人机视角下的植被高光谱特性田庆久 教授 南京大学10:20~10:45茶歇(合影)10:45~11:20机载遥感系统集成及林业应用庞勇 研究员 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研究所11:20~11:55旋转扫描高光谱成像系统的三维信息获取巫兆聪 教授 武汉大学12:00~13:40午餐及午休13:40~14:15地表水体污染遥感监测研究李俊生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14:15~14:50近地面/无人机平台新型传感器及其应用方墨人 产品经理 北京安洲科技有限公司14:50~15:10茶歇15:10~15:45遥感时空数据融合算法新探索陈晋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15:45~16:20被动微波土壤水分反演及降尺度技术研究毛克彪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区划所16:20~16:55企业级遥感平台技术在高光谱中的应用探讨邓书斌 技术总监 ESRI中国遥感事业部16:55~17:30新型无人机遥感载荷展示及技术答疑李建国 技术经理 北京安洲科技有限公司6月13日9:00~9:35The latest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UAV based hyperspectralDr. Matthias Locherer Cubert9:35~10:10高光谱植被参数反演与病虫害遥感监测黄文江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10:10~10:20茶歇10:20~10:55无人机高光谱遥感及科学应用肖青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10:55~11:30基于无人机遥感的作物氮素营养诊断研究陈鹏飞 副研究员 中科院地理所11:30~12:00无人机遥感数据获取及数据预处理经验分享李建国 技术经理 北京安洲科技有限公司12:00~13:40午餐及午休13:40~14:15多传感器下的稻麦遥感监测方法探索研究张东彦 副教授 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14:15~14:50复合翼无人机在低空遥感中的应用骆海洋 产品经理 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4:50~15:10茶歇15:10~15:30基于成像高光谱的油松毛虫危害等级评价张凝 博士 北京农林科学院15:30~15:50基于近地成像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的红树林分类研究曹晶晶 博士 中山大学15:50~16:25无人机面阵高光谱成像的几何精度探讨谭骏翔 工程师 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中心16:25~17:00新型多功能地物光谱测量技术进展及演示吴瑞强 技术经理 北京安洲科技有限公司17:00~17:30优秀论文颁奖6月14日 飞行演示 上午 9:00从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奥运园区楼下出发,中午返城,会议结束五、会议联系人:方经理18201326729 李经理18501052465 邮箱:support@azup.com.cn 微信二维码: QQ群二维码: 六、参会须知1. 签到:6月12日8:30开始,参会人员签到,我们可以提供参会确认函,以便报销使用。2. 食宿安排 :免费提供6月12日及13日会议午餐,其他食宿自理。参加6月14日上午飞行演示活动的统一安排往返车辆,如需自行前往或返回的差旅费自理。七、参会登记表(同一单位多人参加的,请分别填写)单位及部门电话 /手机姓名工作邮箱兴趣与方向是否需要午餐第一天?第二天?是否参加飞行演示是? 否?是否自行前往?是否自行返回?注:请在6.10日前提交至support@azup.com.cn,以便安排。
  • 2019年无人机遥感及高光谱应用技术交流会
    2019年无人机遥感及高光谱应用技术交流会暨安洲科技优秀论文表彰大会2019.6.12~14 北京 第三轮通知无人机技术与高光谱遥感的结合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目前已经成为遥感应用的热点,广泛应用于遥感科学、辐射定标、农林业遥感、环境遥感、地质勘查、土壤遥感、水体遥感、材料研究等众多领域。本次无人机遥感及高光谱应用技术交流会邀请了多位遥感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做应用专题报告(请见会议日程)。会议期间还将分享无人机多源遥感技术方案与成功应用案例,并展示新型无人机遥感载荷及光谱测量设备。最后将进行无人机多源遥感平台的飞行演示,展示无人机搭载高光谱、多光谱、热红外等传感器的实际应用。一、会议主办方: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德国Cubert公司北京安洲科技有限公司 二、会议时间:2019年6月12~14日中午,其中6月14日上午为无人机飞行演示,中午返城三、会议地点: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奥运园区A501四、日程安排会议日程报告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6月12日 8:30 签到9:00~9:10致辞嘉宾9:10~9:45高光谱矿物填图及应用甘甫平 研究员 自然资源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9:45~10:20无人机视角下的植被高光谱特性田庆久 教授 南京大学10:20~10:45茶歇(合影)10:45~11:20机载遥感系统集成及林业应用庞勇 研究员 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研究所11:20~11:55旋转扫描高光谱成像系统的三维信息获取巫兆聪 教授 武汉大学12:00~13:40午餐及午休13:40~14:15地表水体污染遥感监测研究李俊生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14:15~14:50近地面/无人机平台新型传感器及其应用方墨人 产品经理 北京安洲科技有限公司14:50~15:10茶歇15:10~15:45遥感时空数据融合算法新探索陈晋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15:45~16:20被动微波土壤水分反演及降尺度技术研究毛克彪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区划所16:20~16:55企业级遥感平台技术在高光谱中的应用探讨邓书斌 技术总监 ESRI中国遥感事业部16:55~17:30新型无人机遥感载荷展示及技术答疑李建国 技术经理 北京安洲科技有限公司6月13日9:00~9:35The latest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UAV based hyperspectralDr. Matthias Locherer Cubert9:35~10:10高光谱植被参数反演与病虫害遥感监测黄文江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10:10~10:20茶歇10:20~10:55无人机高光谱遥感及科学应用肖青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10:55~11:30基于无人机遥感的作物氮素营养诊断研究陈鹏飞 副研究员 中科院地理所11:30~12:00无人机遥感数据获取及数据预处理经验分享李建国 技术经理 北京安洲科技有限公司12:00~13:40午餐及午休13:40~14:15多传感器下的稻麦遥感监测方法探索研究张东彦 副教授 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14:15~14:50复合翼无人机在低空遥感中的应用骆海洋 产品经理 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4:50~15:10茶歇15:10~15:30基于成像高光谱的油松毛虫危害等级评价张凝 博士 北京农林科学院15:30~15:50基于近地成像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的红树林分类研究曹晶晶 博士 中山大学15:50~16:25无人机面阵高光谱成像的几何精度探讨谭骏翔 工程师 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中心16:25~17:00新型多功能地物光谱测量技术进展及演示吴瑞强 技术经理 北京安洲科技有限公司17:00~17:30优秀论文颁奖6月14日 飞行演示 上午 9:00从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奥运园区楼下出发,中午返城,会议结束 五、参会须知1. 签到:6月12日8:30开始,参会人员签到,我们可以提供参会确认函,以便报销使用。2. 食宿安排 :免费提供6月12日及13日会议午餐,其他食宿自理。参加6月14日上午飞行演示活动的统一安排往返车辆,如需自行前往或返回的差旅费自理。六、参会登记表(同一单位多人参加的,请分别填写)单位及部门电话 /手机姓名工作邮箱兴趣与方向是否需要午餐第一天?第二天?是否参加飞行演示是? 否?是否自行前往?是否自行返回?注:请在6.10日前提交至support@azup.com.cn,以便安排。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