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标准化贡献率

仪器信息网标准化贡献率专题为您整合标准化贡献率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标准化贡献率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标准化贡献率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标准化贡献率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标准化贡献率话题讨论。

标准化贡献率相关的论坛

  • 【转帖】我国在世界上首次测算出认证认可贡献率

    我国在世界上首次测算出了认证认可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对社会发展进步水平的贡献率。  据悉,首次测算出的我国认证认可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671%,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为0.314%。以2005年为例,在当年18万亿元GDP中,认证认可事业做出了1229亿元的贡献;在当年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幅度中,认证认可所做出的贡献为0.314%。

  • 【转帖】涂国士——对传统中药及成方的标准化做出重要贡献

    【转帖】涂国士——对传统中药及成方的标准化做出重要贡献

    涂国士——对传统中药及成方的标准化做出重要贡献[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07/200707081323_57543_1634962_3.jpg[/img]涂国士,药物分析化学家。他提倡药品检验的“全面质量观点”,致力于适合我国国情的检定方法研究。采用现代科技研究传统中药及成方的标准化,为发扬祖国医药做出了贡献。主编中国药典1988年英文版,为对外交流开拓了道路。 涂国士,1919年6月21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四川江津。幼年丧父后流离在外,30年代初期,在延吉读书。“九一八”事变后,迁居青岛。1936年,在胶济铁路中学毕业后,无力升学。“七七”事变后,生活更无着落,辗转回川。1938年,考入重庆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并取得“战区学生贷金”得以完成学业。毕业后有志于教学工作,曾留校任教。工作中深感缺乏实践经验,即去化工厂工作,1945年,考取首届英美奖学金赴英国诺丁汉大学药学系学习。他想到将来从事药物化学工作,应具有坚实的药学和化学基础,因此在药学系毕业后又入化学系化学专业学习。毕业后在著名化学家皇家学会会员斯波林教授指导下,从事甾体化学的合成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涂国士怀着爱国之心,决定立即回国参加建设,但屡遭英当局无理阻挠,于1950年底才回到祖国。   回国后,适逢卫生部组建药物食品检验所,应孟目的所长的邀请,于1951年初到该所工作,担任调查研究课课长。涂国土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培训新人,添置仪器设备,建立规章制度和工作方法等,使检验工作逐渐开展起来。1954年,根据业务发展和工作需要,该所进行改组,涂国士任卫生部药品检验所(1962年改名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化学药物室主任,负责西药及其制剂和食品的化学检验,同时,还兼任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面对繁重任务,他不断总结经验,把化学药物检验操作归纳为36项基本操作,并多次开办学习班培训人员,组织流水作业的单元操作组合,提高了检验效率。   涂国士还积极推广控制药品质量的新方法,不仅在所内组织大家学习,而且委托有关药学院开办学习班,向全国推广介绍。1980年以来,涂国士还培养了药物分析专业硕士研究生,为提高药检队伍的水平,作出了成绩。   涂国士在总结长期工作经验基础上,提出药品标准化研究和药品检验的“全面质量观点”,并在常用中药及成方研究中探索质量标准的新路,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他热心对外学术交流,先后出国15次,在对外交流中为提高祖国医药科学的声誉和促进先进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做出了贡献。   涂国士是一位德高望重、正直、勤劳的爱国科学家。为了从事研究,他献出了许多业余时间及节假日。他为人朴实,谦虚谨慎,讲求实效,不谋私利。他从不以长者自居,非常平易近人,遇到疑难问题向他请教,他总是诲人不倦,尽心竭力,既放手发挥下级人员的积极性,又勇于为下级承担责任。他勤俭节约,严守纪律,每次出国参加学术活动均将节约的外汇上交国家。   涂国士除承担繁重的药检工作外,还担负大量的社会工作,曾先后任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兼药物分析分科学会主任委员,《药学学报》副主编、编委,《药物分析杂志》主编,农业部全国农业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74年起,担任世界卫生组织药物标准专家委员会委员。

  • 【转帖】《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和申报推荐2009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备选项目

    关于申报和推荐2009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备选项目的通知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行业协会、集团公司标准化主管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各直属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根据《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2009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审工作将于近期启动,现将2009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备选项目申报及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时间 网上申报:2009年9月10日至10月10日。 报送书面申报材料截止日期(以邮戳日期为准):2009年10月10日。 二、申报范围 (一)截至2009年9月10日,实施2年以上(含2年)的国家标准项目; (二)截至2009年9月10日,实施2年以上(含2年)且已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行业标准项目; (三)截至2009年9月10日,实施2年以上(含2年)且已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地方标准项目; (四)截至2009年9月10日,实施2年以上(含2年)并按有关规定备案的企业标准项目; (五)截至2009年9月10日,由我国主导起草、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或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或经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发布2年以上(含2年)的国际标准项目。 截止2009年9月10日,具有重大创新性或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且实施1年以上(含1年)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以及由我国主导起草、国际标准组织发布1年以上(含1年)的国际标准项目,也可以申报2009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三、工作的组织 2009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审工作由国家标准委负责组织实施。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行业协会、集团公司标准化主管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及国家标准委直接管理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备选项目的组织申报和推荐工作。 四、注意事项 (一)申报和推荐2009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的单位须认真阅读《2009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备选项目申报和推荐指南》(见附件1)。 (二)2009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实行限额推荐,请推荐单位严格按照备选项目推荐数量(见附件2)进行推荐。 (三)报送《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申报书》须由申报单位和推荐单位的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四)已获得过“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的标准项目(含系列标准)和2008年已公示的拟奖励项目(见国标委综合[2008]136号),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复申报。 五、联系方式 报送书面申报材料指定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 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质量所(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审办公室) 邮编:100088 联系人:谷艳君,田武 电话:010-58811724,58811733 传真:010-58811746 网上申报系统技术咨询电话:010-58811751 联系人:叶如意[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72753]附件1:2009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备选项目申报和推荐指南[/url][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72754]附件2:2009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备选项目推荐数量明细表[/url] 二OO九年九月七日

  • 2018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名单公布

    [color=#444444]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公布2018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名单的通知。共有59个标准项目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奖,其中一等奖9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30个。[/color][color=#444444][/color][align=left]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行业协会、集团公司,军委装备发展部,各直属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各有关单位:[/align][align=left]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全面标准化建设助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要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标准,以及在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align][align=left] 按照《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的规定,经各方申报、专家评审、结果公示、异议处理、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领导小组审定,GB/T 30149-2013《电网通用模型描述规范》系列标准等59项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奖,其中一等奖9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30个;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等4个单位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组织奖;果德安等4人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突出贡献奖,丁露等3人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优秀青年奖。[/align][align=left] 当前,标准化事业发展站到新的历史起点。全国标准化工作者要向获奖者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战略引领、法治先行、改革创新、协同推进、科学管理、服务发展,奋力开启全面标准化建设新征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align][align=left]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align][align=left]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align][align=left] 2018年9月30日[/align]

  • 【转帖】中国成为ISO常任理事国 取得标准制定话语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8年10月17日发布消息,10月16日结束的第31届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通过了修改ISO章程、扩大ISO常任理事国数量的决议,[color=#DC143C]按ISO贡献率排名第六的中国[/color],正式成为了ISO的常任理事国。  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标准化专门机构,在国际标准化中占主导地位。到目前为止,ISO有正式成员国100多个,负责制定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国际标准,以推进国际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国际间经济合作。  ISO有着“技术联合国”之称,中国成为ISO常任理事国普遍被认为是国际技术界对中国在标准化领域的承认和认可。国家标准委表示,这标志着中国标准化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虽然ISO制定的标准只是推荐给世界各国采用,而非强制性标准,但是由于ISO颁布的标准在世界上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指导性和通用性,对世界标准化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国都非常重视ISO标准。  在国家标准委制定的2006年到2020年中国标准化工作发展目标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力争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实现新的突破,成为ISO的常任理事国,争取中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高层的话语权。经过各方面的积极努力,中国成为ISO常任理事国的目标提前12年实现。  据了解,ISO贡献率指标主要包含各成员承担ISO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的数量和以该成员为主起草国际标准的数量。  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有影响的工业部门及有关方面都十分重视在ISO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参加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及工作组的活动积极参与ISO标准制定工作。

  • 纺织服装行业“十二五”标准化发展五大特点

    纺织标准化作为纺织工业重要的技术支撑,在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科技创新、跨越国外技术壁垒以及规范市场、维护广大消费者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年间行业标准优化出新  “十一五”期间,纺织行业共制定修订757项标准,其中国家标准346项,行业标准411项。从“十一五”历年标准的增减变化来看,标准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但通过对标准的制定修订以及复审,标准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有很大提高,标准的内部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优化。现行的1453项标准已经形成一个国标与行标相结合,强制与推荐相协调,通用基础、方法标准与产品标准相配套,标龄结构基本合理,涉及纺织纤维、纱线、织物、制品、服装以及纺织装备各个产业,涵盖服用、家用、产业用三大应用领域的标准体系,基本满足了各产业发展对标准化工作的需求,为推动纺织工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十一五”期间,纺织行业加强了对新型纤维、生态纺织品、功能性纺织品等相关标准的研制,制定了《间位芳纶短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等高性能纤维和《超细涤纶低弹丝》等差别化纤维标准及纤维鉴别方法标准60多项,生态纺织品标准40多项,功能性纺织品检测与评价标准50多项;新制定了《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等童装安全标准3项;完成了《浆纱机》、《自动络筒机》、《高精度分段整经机》、《数字化簇绒地毯织机》等一批重要纺织装备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  “十一五”期间,纺织行业新增3个技术委员会(TC)、10个分技术委员会(SC),全行业标准化技术组织达到26个,其中TC6个、SC17个,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3家。我国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的3个技术委员会(ISO/TC38、ISO/TC72、ISO/TC133),相关联标准共452项,已不同程度转化为我国标准的有323项。  随着纺织品市场的进一步国际化和全球化,我国也认识到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重要性,有关标准归口单位积极提出制定国际标准的提案。ISO/TR12116-2008《纺织品使用试验室色牢度试验模拟实际穿用中褪色的方法》技术报告即由我国提出和起草。2010年,我国作为ISO标准项目提案人提出了制定《纺织品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和《生丝电子检测分级规范和试验方法》两项国际标准的立项建议和标准草案,并获得投票通过正式立项。2010年下半年,由我国组织召开了《生丝电子检测分级规范和试验方法》和《纺织品防霉性的试验方法》国际标准工作组会议。  主体转变企业从“用”到“定”  近年来,纺织行业有关标准化技术组织积极争取和承担了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一系列标准化研究工作。如多家单位参与商务部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项目,承担完成了多项出口商品技术指南的研制工作,先后发布了出口羽绒服、针织品、生丝电子检测、绸缎等8项出口商品技术指南,并成立了出口羽绒服装、针织品等2个出口商品技术服务中心。纺织品中有害物质含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婴幼儿用纺织品安全健康性的研究、新型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的研究、功能性纺织品检测方法与评价标准研究等多项标准化前期科研项目,列入国家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标准化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为促进标准化事业的健康发展,调动标准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设立了“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奖励标准项目实施后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也将标准制定修订工作纳入奖励范畴。“十一五”期间,全行业共获得“中国标准创贡献奖”7项;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23项。  “十一五”期间,行业各标准化技术组织和相关单位广泛开展新制定修订标准的宣传工作。同时,各标准化技术机构组织了大量的标准培训宣传贯彻会,帮助企业和相关检测机构准确理解和使用标准,对标准的有效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企业贯彻实施标准,我们将企业学标准、用标准的热情转化为制定标准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直接参与标准的制定,使企业从使用标准的客体转化为制定标准的主体。

  • 大国在崛起!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先后迎来中国面孔

    [align=left] 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82届大会上,IEC各国家委员会一致提名并选举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舒印彪为第36届主席,任期为2020年至2022年。这是该组织成立112年来,首次由中国专家担任最高领导职务。[/align][align=center][b]为啥说这是一件值得喜大普奔的质量大新闻呢?[/b][/align][align=center][b]IEC档案[/b][/align][align=left] 成立于1906年的IEC,成员覆盖171个国家(我国于1957年正式加入),是电工、电子和相关技术领域全球公认的标准制定和合格评定机构,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并称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之一,享有“电工领域联合国”的美誉。[/align][align=center][b]业内点评[/b][/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left]“舒印彪博士是唯一能够胜任IEC主席的人选!”[/align][align=left]——IEC现任主席 詹姆士香农[/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left] 舒印彪当选IEC主席,不仅表明各国专家对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技术标准的肯定,也意味着中国将完成从“标准执行者”到“标准制定者”的身份转变。[/align][align=left]——IEC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 弗朗斯弗雷斯维克[/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left] 舒印彪当选IEC主席,是各国际组织成立100多年来首次由中国专家担任最高职务,体现了中国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中所取得的又一个重大的、成果性的突破。中国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标准化活动中来。特别是中国的企业,中国的技术专家,要更加主动地在国际标准和国际规则的制定中,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为国际标准化活动作出中国的贡献。[/align][align=left]——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 田世宏[/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left]“舒印彪董事长当选IEC主席,不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电工领域国际话语权,而且对于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align][align=left]——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科院院长郭剑波[/align][align=center][b]众望所归的当选[/b][/align][align=left]本次,舒印彪当选为IEC主席,是由IEC各国家委员会一致提名并选举出来的,绝对可谓是众望所归。[/align]

  • 2022年度中国标准化十大新闻事件

    [b]2022年度中国标准化十大新闻事件[/b] 来源:中国标准化杂志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三年抗疫终见曙光,这是值得铭记于史册的一年。这一年里,标准化事业依然欣欣向荣,在维稳、强基、促发展、国际化方面建树颇多。《中国标准化》杂志社集纳了一年中标准化领域重要新闻事件、出彩新闻人物、具有较大反响的新出台标准,经专家评议,推出了年度评议结果,让我们用这种形式回忆标准化的2022年。[size=20px][b]1. 16部门印发贯彻实施《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b][/size]  7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6部门印发《贯彻实施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共33条,就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有关部门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提出具体要求。  制定《行动计划》是为贯彻实施《纲要》,明确2023年年底前重点工作,有序推进任务落实,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b]2. 国家标准委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意见》[/b]  2月23日,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规范团体标准化工作,促进团体标准优质发展,经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国家标准委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意见》。[b]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管理办法》[/b]  9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第59号令,修订后的《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第10次局务会议通过,予以公布,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要求,规范国家标准制定、实施和监督,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对原《办法》进行了修订。《办法》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为落实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在新修订的《标准化法》基础上,结合国家标准化工作实践,调整了国家标准的具体范围。二是为规范国家标准的制定和管理,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标准制定程序和各阶段的工作要求。三是为满足不断增长的标准需求和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明确了国家标准在制修订程序、组织管理、实施监督等方面的新要求。四是为促进国家标准的有效实施,进一步完善了从实施到制定的反馈机制和标准更新机制。[size=20px][b]4. 国家标准委开展2022年世界标准日宣传活动,确定中国主题为“ 数字时代的标准化”[/b][/size]  2022年10月14日是第53届世界标准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将世界标准日的国际主题确定为“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并发布国际祝词。为彰显数字时代标准化发挥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动标准的数字化转型,标准委将世界标准日的中国主题确定为“数字时代的标准化”,同步发布中国祝词。[size=20px][b]5. 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 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b][/size]  10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作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保障方案之一,明确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工作总体部署,为相关行业、领域、地方和企业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基本建立。到2030年,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更加健全。到2060年,技术水平更加先进、管理效能更加突出、服务能力更加高效、引领国际的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有力支撑碳中和目标实现。[size=20px][b]6. 我国代表队勇夺第17届国际标准奥林匹克竞赛白金奖[/b][/size]  2022年8月23日-25日,第17届国际标准奥林匹克竞赛通过线上方式举行。由北京市十一学校崔嘉起、蒋誉航、赵逸平组成的高中代表队勇夺白金奖,杭州外国语学校、杭州绿城育华学校初中部、北京中学等三支队伍分别获得ISO特别奖、金奖和铜奖,创造历史最好成绩。  第十七届国际标准奥林匹克竞赛为期三天,通过线上方式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韩国、印度尼西亚、卢旺达、日本、新加坡等7个国家的40支初、高中队伍,共120名学生参加了本届竞赛。[size=20px][b]7. 世界电信标准化全会闭幕 中国代表团取得积极成果[/b][/size]  3月1日-9日,世界电信标准化全会(WTSA-20)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共有来自成员国、部门成员和区域电信标准化组织的近千名代表参会。中国代表团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议题讨论,来自中国产业界的13名专家成功当选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相关研究组主席或副主席,携手各国共同推动“加强国际电联电信标准化部门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与非无线问题相关的标准化活动(第92号决议)”等决议修订并获批准,为进一步加强全球信息通信产业界的技术标准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世界电信标准化全会是ITU-T最高级别会议,每四年举办一次,对全球信息通信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次会议研究确定了2022-2024年研究期ITU-T的研究组结构、工作任务、研究组主席和副主席人选等重要事项。[size=20px][b]8.“ 2035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 项目启动[/b][/size]  2022年3月1日,“2035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启动会在中国工程院召开。  “2035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围绕双碳目标研究2035年前全面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领域战略布局,建立二元结构互为补充、统一协调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框架及分阶段重大标准项目建议清单 探索绿色低碳前沿领域创新技术与国际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协同布局技术路径 研究温室气体管理等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标准制修订策略及重点方向 建立绿色低碳领域强制性标准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价机制等内容。研究成果将重点为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完善绿色发展标准化保障”重点任务和有效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工程提供政策咨询建议。[size=20px][b]9.首个技术法规主题国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b][/size]  7月23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柳经纬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法治、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技术法规研究”(21&ZD192)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本项目是对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年10月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国务院2021年12月印发的《“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提出的“建立法规引用标准制度”的积极回应,旨在通过技术法规这一载体,建立法律法规与标准协调机制,运用标准支撑法律法规落地实施。[size=20px][b]10. 2022国际标准化(麒麟)大会召开IEC中国首个分支机构落户南京[/b][/size]  8月20日,2022国际标准化(麒麟)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许昆林出席会议,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标准委主任田世宏致辞。在大会开幕式上,与会代表共同见证了IEC国际标准促进中心(南京)的成立。

  • 【分享】标准化知识集锦

    [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44377]标准化概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基础标准化研究所所长于欣丽研究员[/url]标准化发展史1.古代标准化李时珍《本草纲目》秦统一度量衡、文字人类从原始的自然人开始,在与自然的生存搏斗中为了交流感情和传达信息的需要,逐步邮现了原始的语言、符号、记号、象形文字和数字,西安半坡遗址出土陶钵口上刻划的符号可以说明它们的萌芽状态。元谋、蓝田、北京出土的石制工具说明原始人类开始制造工具,样式和形状从多样走向统一,建筑洞穴和房舍对方圆高矮提出的要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对药物、特性、制备工艺和可视为标准化“药典”;秦统一中国之后,用政令对量衡、文字、货币、道路、兵器进行大规模的标准化,用律令如《工律》、《金布律》、《田律》规定"与器同物者,其大小长短必等"是集古代工业标准化之大成;

  • 【分享】农业标准化以及标准文献的管理-标准化基础材料之二

    农业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是由标准化概念按行业分类衍生而来的。因此,要准确表达这一概念,首先要理解标准化的概念。标准化学科包括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即标准和标准化。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称为标准。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订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订共同的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它包括制订、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称为农业标准化。标准化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措施一、前言  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优选的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成标准,并加以实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标准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产品生产商品化、规范化、集约化、最终目标是提高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实行标准化的管理和有效的监测,并贯穿于农业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全过程。只有通过标准化才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数量,从而形成社会化的、批量生产的大农业。  农业标准化的作用表现在:  (1)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产量  通过多年各地实施种子标准证明:仅种子标准化一项工作,就可使粮食单产平均提高5%~10%,特别是农业综合标准化的实施,提高农产品产量的效果更加明显。  (2)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如瘦肉型猪综合标准,在各商品瘦肉商品基地组织实施后,提高了瘦肉率,获得直接经济效益显著(2 500万头,每头增值10元,直接经济效益25亿元),提高了养殖生产标准化饲养整体水平,带动了新技术及设备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3)有利于推广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  70年代农村家用沼气发展很快,数量达到700万个,但没有制定沼气池型系列标准,建池无章可循,绝大多数变成废池,无法使用。80年代制定了沼气池型系列标准,沼气池严格按标准进行建设,沼气池合格率达到98%,沼气灶具的热效率由原来的30%~40%提高到60%,每年节约原煤约80万吨。目前沼气池标准已被20多个国家采用,受到第三世界的普通欢迎。  (4)有利于安全、卫生、环境保护  如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已发布了五批标准,实施效果非常明显,既保护了农产品安全卫生,有利于人身安全、健康,又节约了农药,减少了环境污染。现已批准发布了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11个标准,使农药评价登记工作有了科学的技术依据和方法。  (5)有利于规范农产品购销行为和市场秩序  建国以来,农产品等级标准对于保证国家收购农副土特产品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烟草、棉花等级标准的贯彻和监督检查,有效地规范了市场秩序,合理调整了农民、购销和企业的利益。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农产品质量等级标准将成为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对规范市场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如种子、饲料等)不法行为,对于增加农产品的出口创汇等,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总之,农业标准化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对推动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加强科学管理,保护环境和资源、扩大出口贸易,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有着显著的作用。    二、农业标准化工作情况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国发[1992]56号),尽快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以主要农产品等级标准为重点,逐步向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面标准化发展,率先在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实施。我局会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993年,我局会同农业部、国家科委联合召开了“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与标准化研讨会”,研究建立两个体系的目标、任务、措施。1996年我局和农业部商林业部、国内贸易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科委等有关部门,提出了《关于加强农业标准和农业监测工作,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的意见》[技监局标发(1991)183号],对建立健全两个体系的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此件经国务院同意下发到各地、各有关部门。  同年10月我局与农业部联合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研究落实农业标准化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这次会议取得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会后即发了《全国农业标准化“九五”计划》。  全国有20个省市、区召开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传达了全国农业标准化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了经验、部署了工作。21个省市、区是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召开的,7个地方是以省政府、自治区政府名义召开的。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对农业标准化工作进行了研究和布置。  我局主要抓了农业标准体系完善工作并率先在主要农产品重点产区进行实施;农业监测机构的完善,开展了农业生产资料国家监督抽查、专项抽查、统检等工作。  1、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  到目前为止,共有农业方面国家标准900多项,行业标准1 600多项,省级农业标准规范11 000多项。这些标准覆盖了农业基础管理、粮食与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业、水产渔业、林业、植物保护、土壤与肥料、农林机械与设备。  一批生产和市场急需的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得以顺利完成。近几年优先安排了一批农作物种子、动植物检疫和病虫害测报,工程造林和农产品等级划分等急需的标准项目。  如农作物种子,经过6年16个省市试验、验证,已完成5项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制定、修订任务,包括粮食作物种子、油料作物种子和蔬菜作物种子。此外还对20种农作物种子质量分级指标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标准全部淘汰了三级指标,整体水平有了提高。  为规范生产、保证种子质量,又制定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原种等6个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为适应种子加工的需要和国际种子检验技术的新发展,配套制定、修订种子包衣技术规程和种子检验规程等9项标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基本上满足实施“种子工程”的需要。  又如完成了动物检疫规程、植物病虫害预报等22项标准,这些都是生产和市场急需的重要标准。总体上说,农业标准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  2、农业标准在主要农产品重点产区率先实施  通过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形式,推进农业标准的贯彻实施和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第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分布在29个省、自治区,直辖区的117个县。确定中心示范镇1 405个,示范村19 513个,示范户450万户,覆盖了粮食、棉花、油料、禽畜产品、水产品、水果、蔬菜、林业、烤烟等生产领域。  各地在实施标准过程中,配套制定了大量适合当地应用的技术标准规范,有的地方还把标准技术要点制成了通俗易懂的图表,深受农民欢迎。据初步统计,117个示范县共制定地方标准规范741项,地方技术监督部门为推广实施标准,共印发标准文本240多万册,培训人员540万人次。与此同时,示范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还制定了大量的企业标准,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使企业发展有了较好的技术基础和管理基础。  为了确保标准实施工作有序进行,取得预期的效果,我局制定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各示范县普遍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技术工作组等,使各项示范工作得以有效进行。  3、农业标准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第一、转化一批成熟适用的农业技术。如水稻旱育稀植、水稻再生高产栽培、玉米地膜覆盖、吨粮田栽培、棉花丰产栽培、蓄禽快速养殖、蔬菜保护地栽培、果树矮密早丰产栽培、速生丰产林营造等,1996年达405万公顷,1997年达229万公顷。  第二、主要农作物单产显著提高。据统计,各示范县连续5年示范项目的农作物均取得丰收,增产效益十分显著,粮食单产幅度提高。  第三、示范项目的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水果、蔬菜、茶叶等经济作物方面,通过搞示范区质量等级普遍提高。如:新疆建设兵团103团哈密瓜示范项目,从1992年实施标准以来,哈密瓜糖度一直稳定在14%~16%,比示范前提高2~3度,使哈密瓜“甜、香、脆、酥”的优良品质得以恢复和稳定,出疆销售哈密瓜的商品逐年提高,这充分显示了标准化对于提高哈密瓜质量从而提高市场信誉的巨大作用。

  • 新《标准化法》 解读

    [align=left]文/孙琪(华测检测 食药农化事业部)[/align][color=#444444]2017年[/color][color=#444444]11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标准化法[/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新《标准化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标准化法》是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法,新修订的《标准化法》发布引发了各界强烈关注,[/color][color=#444444]这部法律的修订对促进标准化改革创新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color][color=#444444]1. [/color][b][color=#444444]《标准化法》修订的背景与意义[/color][/b][color=#444444]《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颁布于1988年,已施行近30年[/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对国家经济社会生活贡献巨大。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989年施行的《标准化法》确立的标准体系和管理措施已不能完全适应实际需要。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11月4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标准化法。新的标准化法将于2018年1月1日开始施行,对于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意义[/color][color=#444444]重大。[/color][color=#444444]2. [/color][b][color=#444444]《标准化法》修订的指导思想[/color][/b][color=#444444]此次标准化法的修订,主要以解决活力与秩序的关系问题为核心,以下[/color][color=#444444]3[/color][color=#444444]点为修订的主要指导思想:[/color][color=#444444]1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不断拓展标准范围,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适应建设质量强国、创新大国的需求,发挥市场主体活力。3.鼓励参与国际标准化竞争活动,适应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需要,争取话语空间。[/color][color=#444444]3. [/color][b][color=#444444]《标准化法》修订前后的区别[/color][/b][color=#444444]标准化[/color][color=#444444]法的修订[/color][color=#444444]以“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和“促进共同效益”为目的,[/color][color=#444444]进一步明确了标准分类,建立了政府标准化工作协调机制,及时淘汰落后标准,切实解决标准老化滞后问题。修订前后的主要区别见表[/color][color=#444444]1.[/color][color=#444444]4. [/color][b][color=#444444]结束语[/color][/b][color=#444444]新《标准化法》是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法,这部法律的修订对促进标准化改革创新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该法的修订,[/color][color=#444444]有利于更好的规范行业标准化,有利于企业提高标准化水平和能力,有利于提高群众[/color][color=#444444]参与标准化活动的积极性[/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 [/color][color=#444444] [/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表1 新旧《标准化法》对比表[/color][table][tr][td][align=center][color=#444444]项目[/color][/align][/td][td][align=center][color=#444444]旧《标准化法》[/color][/align][/td][td][align=center][color=#444444]新《标准化法》[/color][/align][/td][td][align=center][color=#444444]区别[/color][/align][/td][/tr][tr][td][color=#444444]标准范围[/color][/td][td][color=#444444]第二条 对下列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标准:[/color][color=#444444](一)工业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或者安全、卫生要求。[/color][color=#444444](二)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的方法或者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卫生要求。[/color][color=#444444](三)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color][color=#444444](四)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法和安全要求。[/color][color=#444444](五)有关工业生产、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和制图方法。[/color][color=#444444]重要农产品和其它需要制定标准的项目,由国务院规定。[/color][/td][td][color=#444444]第二条 本法所称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color][/td][td][color=#444444]标准制定范围从工业领域扩大到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并明确标准样品属于实物标准,属于标准体系的组成部分。[/color][/td][/tr][tr][td][color=#444444]标准分类[/color][/td][td][color=#444444]第七条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color][color=#444444]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的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是强制性标准。[/color][/td][td][color=#444444]第二条 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color][/td][td][color=#444444]现行法从制定主体角度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从标准效力又将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color][/td][/tr][tr][td][color=#444444]标准化协调机制[/color][/td][td][color=#444444]/[/color][/td][td][color=#444444]第六条 国务院建立标准化协调机制,统筹推进标准化重大改革,研究标准化重大政策,对跨部门跨领域、存在重大争议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进行协调。[/color][color=#444444]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建立标准化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标准化工作重大事项。[/color][/td][td][color=#444444]增设了标准化协调机制,对跨部门跨领域、存在重大争议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进行协调[/color][/td][/tr][tr][td][color=#444444]标准化奖励[/color][/td][td][color=#444444]/[/color][/td][td][color=#444444]第九条 对在标准化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color][/td][td][color=#444444]增设了对有关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的规定[/color][/td][/tr][tr][td][color=#444444]强制性标准管理[/color][/td][td][color=#444444]第七条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它标准是推荐性标准。[/color][color=#444444]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的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是强制性标准。[/color][color=#444444] [/color][/td][td][color=#444444]第十条 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color][color=#444444]  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责负责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项目提出、组织起草、征求意见和技术审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编号和对外通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否符合前款规定进行立项审查,对符合前款规定的予以立项。[/color][color=#444444]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建议,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决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可以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建议,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认为需要立项的,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决定。[/color][color=#444444]  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批准发布或者授权批准发布。[/color][color=#444444]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对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color][color=#444444] [/color][/td][td][color=#444444]新标准化法取消了强制性行业标准和强制性地方标准,仅保留强制性国家标准一级,限定了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范围,并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进行了职责分工。[/color][/td][/tr][tr][td][color=#444444]推荐性标准的管理[/color][/td][td][color=#444444]/[/color][/td][td][color=#444444]第十一条 对满足基础通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对各有关行业起引领作用等需要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color][color=#444444]  推荐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color][color=#444444] [/color][/td][td][color=#444444]新标准化法增加了对推荐性国家标准范围的规定。[/color][/td][/tr][tr][td][color=#444444]地方标准的管理[/color][/td][td][color=#444444]第十二条 制定标准应当发挥行业协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作用。[/color][color=#444444]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组织由专家组成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标准的草拟,参加标准草案的审查工作。[/color][color=#444444] [/color][/td][td][color=#444444]第十三条 为满足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特殊技术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color][color=#444444]  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特殊需要,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地方标准。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通报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color][/td][td][color=#444444]新标准化法将地方标准的制定权下放到设区的市[/color][/td][/tr][tr][td][color=#444444]团体标准的管理[/color][/td][td][color=#444444]/[/color][/td][td][color=#444444]第十八条 国家鼓励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由本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团体的规定供社会自愿采用。[/color][/td][td][color=#444444]新标准化法赋予了团体标准法律地位[/color][/td][/tr][tr][td][color=#444444]企业标准的管理[/color][/td][td][color=#444444]第六条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已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color][/td][td][color=#444444]第二十七条 国家实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企业应当公开其执行的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团体标准或者企业标准的编号和名称;企业执行自行制定的企业标准的,还应当公开产品、服务的功能指标和产品的性能指标。国家鼓励团体标准、企业标准通过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开。[/color][/td][td][color=#444444]新标准化法取消了企业标准备案制度,建立了企业产品或者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并对公开的方式、内容等做了规定。[/color][/td][/tr][tr][td][color=#444444]标准公开[/color][/td][td][color=#444444]/[/color][/td][td][color=#444444]第十七条 强制性标准文本应当免费向社会公开。国家推动免费向社会公开推荐性标准文本。[/color][/td][td][color=#444444]新标准化法对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的公开的规定[/color][/td][/tr][tr][td][color=#444444]技术委员会[/color][/td][td][color=#444444]第六条 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公布国家标准之后,该项行业标准即行废止。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公布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之后,该项地方标准即行废止。[/color][/td][td][color=#444444]第十六条 制定推荐性标准,应当组织由相关方组成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担标准的起草、技术审查工作。制定强制性标准,可以委托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担标准的起草、技术审查工作。未组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应当成立专家组承担相关标准的起草、技术审查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专家组的组成应当具有广泛代表性。[/color][/td][td][color=#444444]现行法规定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都应当由技术委员会承担草拟和审查工作。新标准化法对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进行了区分处理。[/color][/td][/tr][tr][td][color=#444444]标准实施监督[/color][/td][td][color=#444444]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color][/td][td][color=#444444]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法定职责,对标准的制定进行指导和监督,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color][/td][td][color=#444444]增加了实施监督部门,新标准化法在保留现行法“县级以上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基础上,新增“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作为监督检查部门[/color][/td][/tr][tr][td][color=#444444]标准实施后评估[/color][/td][td][color=#444444]第十三条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以确认现行标准继续有效或者予以修订、废止。[/color][/td][td][color=#444444]第二十九条 国家建立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制度。[/color][color=#444444]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根据反馈和评估情况对其制定的标准进行复审。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经过复审,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术进步的应当及时修订或者废止。[/color][/td][td][color=#444444]新标准化法增加了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的内容,并规定标准的复审周期。[/color][/td][/tr][/table][color=#444444] [/color]

  • 【转帖】以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为抓手

    5月6日,农业部在大连市召开全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启动会,继续深入推进畜禽标准化生产。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在会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必须以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为抓手,以农牧结合、适度规模为基础,以规模化带动标准化,以标准化提升规模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科技支撑,努力实现生产水平明显提高、畜产品供需基本平衡、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资源开发利用适度、生态环境友好和谐。 高鸿宾提出,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为畜牧业持续平稳快速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中央扶持政策的推动和市场的拉动下,我国畜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主要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主要表现在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发展,区域优势进一步显现,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完善,饲料工业快速发展,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增强。畜牧业发展的有利形势,提升了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了畜产品的有效供给,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为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高鸿宾强调,当前,我国畜牧业正处于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只有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才能加快提升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才能从根本上破解现代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实现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深入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扶持和推动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落实好畜禽规模养殖用地政策,加强畜禽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要大力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做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要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重点解决好污水处理技术和成本问题,指导养殖场户完善畜禽粪污处理设施,总结推广养殖废弃物综合防治和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模式。要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找准创建内容,抓住关键技术,强化技术培训与示范引导,以点带面,提升全行业的标准化生产水平。要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采取“公司+农户”等形式发展标准化生产。同时,要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重要意义,推广各地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成功经验,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 标准和标准化

    [font=&]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语很好地解释了秩序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工作就非常容易产生混乱,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个人意愿行事,就会造成的无序、浪费,甚至产生更加糟糕的事。规矩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人们总是要在规与矩所成形的范围内活动。人们要遵守规矩,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个人更好地发展与进步。那如何来衡量规和矩到底是否符合当前面对的情况呢,就需要一个评判准则,那这个评判准则就是标准,那到底什么是标准呢?我们就来共同了解下什么是标准和标准的实现过程-标准化。[/font][font=&]什么是标准呢?[/font][font=&] 唐代人吕延济在《三国名臣序赞》中“器范自然,标准无假”的题注中“器量法度出於自然,为人标望准的,无所假借也” ,这应该是我国有证可查关于“标准”的最早记录了。而“标准”一词最早出现在同是唐代人的杨倞在《荀子?儒效》中“行有防表”的题注“行有防表,谓有标准也”中。[/font][font=&]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制定和使用标准,而近代我国从改革开放后,敞开大门,与世界接轨,各种新的理论和思想开始涌入,“标准管理”理念也是在此时进入我国,而我国关于标准的定义是在1983年颁布的国家标准(GB 3935.1)中,其涵义为:“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实践经验和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198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ISO第二号指南(第四版)对“标准”的重新定义是:“由有关各方根据科学技术成就与先进经验,共同合作起草,一致或基本上同意的技术规范或其它公开文件,其目的在于促进最佳的公众利益,并由标准化团体批准。”[/font][font=&] 1996年颁布的GB/T 3935.1中对标准的定义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font][font=&] 在2014年的GB/T 20000.1中将标准定义修改为:“通过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文件。” 附录A中对标准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文件。”[/font][font=&]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所称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这从法律层面对标准进行了定义。[/font][font=&] 目前,我国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等。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font][font=&] 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font][font=&] 根据WTO的有关规定和国际惯例,标准是自愿性的,而法规或合同是强制性的,标准的内容只有通过法规或合同的引用才能强制执行。[/font][font=&]那什么又是标准化?[/font][font=&] 标准是一个准则,而标准化则是标准实现的过程,在GB/T 20000.1中,标准化被定义为“为了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font][font=&]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以及对标准的制定、实施进行监督。[/font][font=&] 所以简单来说,标准化就是一项制定条款、制度或细则的活动;所制定的条款、制度或细则应具备的特点是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内容是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这些条款、制度或细则将构成规范性文件,也就是标准化的结果是形成条款、制度或细则,一组相关的条款、制度或细则就形成规范性文件。如果这些规范性文件符合制定标准的程序,经过公认机构发布,就成为标准。所以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结果之一。[/font][font=&]标准化的对象是什么?[/font][font=&] 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凡具有多次重复使用和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产品,包括产品、过程、服务等,以及各种诸如材料、元件、设备、系统、接口、协议、程序、功能、方法或活动等,都可成为标准化对象。[/font][font=&] 标准化对象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标准化的具体对象,即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事物;另一类是标准化总体对象,即各种具体对象的总和所构成的整体,通过它可以研究各种具体对象的共同属性、本质和普遍规律。[/font][font=&] 总之,标准和标准化是一个统一整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形成标准,就要有标准化的过程;而如果有标准化的流程,就会形成标准这一最终结果。[/font]

  • 标准化的意义在哪呢?

    [color=#333333]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标准的作用则更加突出,尤其是国际标准已成为全球市场的准入证。与此同时,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断加剧,谁先在标准上占有优势,谁就能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为有效地迎接这些挑战,我国颁布了质量法和标准化法,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质量,世界有关组织和国家也不断出台新标准,新规范。人们对标准的认识和要求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而越来越高,查询和查询标准信息已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广泛使用。[/color][color=#333333]那么标准化的意义在哪呢?[/color][color=#333333]1.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color][color=#333333]现代化大生产有两个显著特点: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前者表现为品种、质量、效率和效益。后者表现为过细的社会分工。两者都离不开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实际是标准化体系,认证是对标准化实施程度的认证,所以称之为合格评定。[/color][color=#333333]标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标准事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和经营的依据,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正如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教授在总结日本质量管理经验时说,“没有标准化的进步,就没有质量的成功。”[/color][color=#333333]2.科学管理的基础[/color][color=#333333]现代生产讲的是效率,效率的内涵是效益。1798年,美国人艾利惠特尼在制造武器中运用标准化原理成批制造可以互换的武器零部件,为大规模生产开辟了新路。1911年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又用标准化的方法制定了“标准时间”和“动作研究”,证明标准化可以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所以在企业管理中,无论是生产、经营、还是核算、分配都需要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都离不开标准。现代企业实行自动化、电算化管理,前提也是标准化。[/color][color=#333333]3.促进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平台[/color][color=#33333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是在科学技术没有走出试验室之前它只在科学技术领域发生影响和作用,是潜在的生产力,还不是现实的生产力,只有通过技术标准提供的统一平台,才能使科学技术迅速快捷地过渡到生产领域,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从而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color][color=#333333]所以说一套可以使办公室人员到野外施工人员,管理层到一线作业人员随时精准的查阅标准的技术是多么重要,希望我们能够一起提高标准使用的效率和质量。共同实现现场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使得夯实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基础,为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推进企业提质增效提供坚强保障。[/color]

  • 标准化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标准的作用则更加突出,尤其是国际标准已成为全球市场的准入证。与此同时,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断加剧,谁先在标准上占有优势,谁就能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为有效地迎接这些挑战,我国颁布了质量法和标准化法,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质量,世界有关组织和国家也不断出台新标准,新规范。人们对标准的认识和要求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而越来越高,查询和查询标准信息已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广泛使用。那么标准化的意义在哪呢?1.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现代化大生产有两个显著特点: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前者表现为品种、质量、效率和效益。后者表现为过细的社会分工。两者都离不开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实际是标准化体系,认证是对标准化实施程度的认证,所以称之为合格评定。标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标准事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和经营的依据,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正如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教授在总结日本质量管理经验时说,“没有标准化的进步,就没有质量的成功。”2.科学管理的基础现代生产讲的是效率,效率的内涵是效益。1798年,美国人艾利惠特尼在制造武器中运用标准化原理成批制造可以互换的武器零部件,为大规模生产开辟了新路。1911年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又用标准化的方法制定了“标准时间”和“动作研究”,证明标准化可以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所以在企业管理中,无论是生产、经营、还是核算、分配都需要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都离不开标准。现代企业实行自动化、电算化管理,前提也是标准化。3.促进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平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是在科学技术没有走出试验室之前它只在科学技术领域发生影响和作用,是潜在的生产力,还不是现实的生产力,只有通过技术标准提供的统一平台,才能使科学技术迅速快捷地过渡到生产领域,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从而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说一套可以使办公室人员到野外施工人员,管理层到一线作业人员随时精准的查阅标准的技术是多么重要,希望我们能够一起提高标准使用的效率和质量。共同实现现场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使得夯实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基础,为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推进企业提质增效提供坚强保障。

  • 【简讯】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标准化科技创新工作会议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讲话、李长江局长在“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科技兴检突出贡献奖”表彰大会和李传卿书记、刘平均主任在全国标准化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重温李长江局长、李传卿书记等总局和标准委领导自我院成立以来对我院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进一步矫正我院的发展思路,推动我院各项工作快速前进,实现跨越式发展,我院于4月3日至4日、4月30日先后两次举办干部学习班,院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共30余人参加了学习和讨论。 为了使学习班收到应有的效果,院领导班子要求参加学习班的人员事先认真自学,并按照总书记讲话、总理报告、总局和标准委领导的讲话精神准备发言提纲。在学习班上,大家进行了深入学习,围绕总书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结合我院的“十一五”规划和总局及标准委领导对我院工作的一系列讲话精神,进行了热烈讨论,进一步明确了我院的发展思路,校准和界定了我院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提出了我院在今后工作中以创新带动跨越式发展的具体措施。学习班就以下五大方面求得共识,取得了丰硕成果。

  • 【资料】-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方法标准化的研究

    [b]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方法标准化的研究[/b] 摘要:概述了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国家标准制订中在方法验证、分析步骤、条件对比试验、干扰及分离度研究、多个实验室质量控制等内容,为方法标准化提供可资借鉴的实例。 关锐词:BHC DDT 农药残留分析方法 国家标准 制订 研究[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38242]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方法标准化的研究[/url]文献为caj格式。下面是PDF格式的:[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60733]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方法标准化的研究.pdf[/url]

  • 标准化实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标准的作用则更加突出,尤其是国际标准已成为全球市场的准入证。与此同时,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断加剧,谁先在标准上占有优势,谁就能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为有效地迎接这些挑战,我国颁布了质量法和标准化法,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质量,世界有关组织和国家也不断出台新标准,新规范。人们对标准的认识和要求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而越来越高,查询和查询标准信息已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广泛使用。那么标准化的意义在哪呢?1.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现代化大生产有两个显著特点: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前者表现为品种、质量、效率和效益。后者表现为过细的社会分工。两者都离不开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实际是标准化体系,认证是对标准化实施程度的认证,所以称之为合格评定。标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标准事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和经营的依据,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正如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教授在总结日本质量管理经验时说,“没有标准化的进步,就没有质量的成功。”2.科学管理的基础现代生产讲的是效率,效率的内涵是效益。1798年,美国人艾利惠特尼在制造武器中运用标准化原理成批制造可以互换的武器零部件,为大规模生产开辟了新路。1911年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又用标准化的方法制定了“标准时间”和“动作研究”,证明标准化可以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所以在企业管理中,无论是生产、经营、还是核算、分配都需要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都离不开标准。现代企业实行自动化、电算化管理,前提也是标准化。3.促进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平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是在科学技术没有走出试验室之前它只在科学技术领域发生影响和作用,是潜在的生产力,还不是现实的生产力,只有通过技术标准提供的统一平台,才能使科学技术迅速快捷地过渡到生产领域,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从而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国内标准查询网站看似内容全面、功能完善。但是存在局限性:限制了移动终端(手机用户)的查询体验、查询系统涉及多个行业,看似全面实际实用度不高,普遍存在以下局限性:1.PC为终端查询系统。绝大多是标准网站的终端系统为PC机,这样就限制了移动终端(手机用户)的查询体验。2.大而不精、大而不全。多数标准网站貌似很庞大,可以提供所有行业的标准,但没有考虑为某个行业或企业进行定制。3.企业标准更新不及时。个别查询网站(如标准网)可以中国石油企业标准(Q/SY)、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T/CEC)、南方电网企业标准(Q/CSG)、中国石化企业标准(Q/SH)等企业标准查询功能,但存在标准过期没有及时更新、新颁布标准没有录入等问题。4.缺少在线阅读功能。多数标准网站提供标准有效或废止、标准发布信息的查询,但对于标准的内容需要单独下载查询。5.缺少模糊查询功能。个别网站虽然可以在线阅读,但提供的照片、PDF等版本,用户既无法根据“关键词”迅速检索到相关标准条款,也无法根据需要复制粘贴相应条款。6.查询界面、方式与查询需求不符。所有查询网站,是基于“专业/类别——标准号/标准名称——标准内容”顺序查询,也就是说查询人员要先知道标准名称或标准号,然后一个个去通读,找到“贴切”的条款;不能按工程建设特点“工程/管理类别——专业/管理类别——专业/管理内容”的形式查询,即“想查询的内容,查找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内容”。鉴于上述局限性,因此绝大数“工程人员”急盼一种便捷的标准查询平台:既可以PC终端查询,也能移动终端查询;既可以查询标准的有效性,也可以查询标准内容;既可以下载保存,也可以在线阅读;既可以在线阅读,也可在线模糊查询;既可以按标准名称检索,也可以按关键词快速检索等。作为工程人员(项目管理方、监理单位、总承包单位、施工单位、监督人员),在项目建设期间,需要根据项目类型、工程阶段、管理内容、专业工程等查询大量的国家、部位、地方、企业甚至是国际标准。因此建立一个便于“工程人员”使用的专业的工程建设领域质量、安全、环境及项目管理的标准查询系统尤为重要。标准实施根据分部分项抽取标准条文,确定适用规范及条文;依据规范创建检查记录,提升标准执行效果。借助平台发起定制化的检查,帮助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严查管理漏洞。辅助用户贯彻落实三大管理体系,规范企业管理行为,提高标准化程度。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完成标准查询平台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补充原有的以纸张推动的标准查询系统,提高标准使用的效率和质量。共同实现现场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使得夯实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基础,为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推进企业提质增效提供坚强保障。

  • 【转帖】中国标准化水平你知多少?

    中国的标准化水平有多高?现阶段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这是众多行业人士关注的问题,的确,毕竟标准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的高新水平、生活水平和质量水平,各行各业的运营都已经无法离开标准了,必须执行人们制定的标准来运营。 业内人士纷纷议论的标准化水平在国内也开过不探讨会议,对我国家的标准化水平有一定的认识,对标准化的普遍制定了规划! 目前中国的标准化水平相对于一些发达的国家来说还是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有很多标准的制定不得不借鉴于国外的标准来制定,所以在这点上可以看出中国的标准化水是处于怎样的一个阶段。 还有就是中小企业甚至是大型企业对标准化的认识不够强,导致对中国的标准化水平进步有一定的影响,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如三鹿奶粉事件。 再来最为严重的就是标准(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工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胡乱传播、非法传播,导致了标准化水平处于一个混乱繁杂的阶段。标准是由国家制定的,标准的最终知识版权归属于制定标准的专家所有,所以为了尊重知识产权,国家法律规定,使用标准就得花钱购买了。可是现在的网络上却随处都可以看到标准的拷贝、共享、免费下载,这些行为都是非法的,属于非法传播盗版标准,此行为不但侵害了标准制定都的知识产权,还导致了标准质量问题的出现,因为正版的标准是有很大量的技术含量的,制定一个标准得花上很大功夫,制定标准的对象的结构图是要求要非常清晰的,然而拷贝、共享、免费下载的盗版标准在仿制的技术上不够成熟,使得标准内容出现模糊,缺乏仿制技术,就会在内容上出现了乱删乱改的现像,那些爱贪慕免费标准、使用盗版标准的企业人士使用了盗版的标准后对企业、对产品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财产的损失,导致中国标准化水平的混乱繁杂。所以为了避免以上的危害,建议使用正版标准,杜绝盗版标准。正版的标准可以在相关的标准部门、标准局里买到,也还在国家标准的权威官方网站网上邮购到正版标准,如(工标网)-[url=http://www.csres.com/][color=#0070af]http://www.csres.com[/color][/url]和(国家标准网)-[url=http://www.chinagb.org/][color=#0070af]http://www.chinagb.org[/color][/url] 以上是中国的标准化水平现状,最后让我们为中国的标准化水平的提高作出自己的努力吧! 来源--工标网

  • 分析铝合金标准样品如何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标准化

    各位大大,我们单位直读光谱每天都要分析铝合金标准样品,看状态如何,但是买的国外的标样给的不确定度较低,比如Si标准值是0.446,不确定度是0.007,Mn标准值是0.0507,不确定度是0.0008,范围特别小,很容易就超出不确定度范围了。有的时候仪器标准化之后也打不到这个不确定度范围里。想问一下各位大大,我能不能进行一定扩展比如按照7999中的实验室允许差进行扩展范围?我试过挂类标,但是挂类标一开始能分析到这个范围里,但是过几天可能就会有元素超出不确定度范围了,这时候我是应该校类标还是做标准化?做完标准化后还需要校类标吗?

  • 【资料】品质管理工具之一标准化

    有一次在某企业进行内训时,该企业生产部部长提问道:我们部门有一位设备维修工,经常违反纪律,但有些设备只有他会修理。请问我们是否该处分他?其实国内不少企业都会出现类似这样让管理者头疼的问题。在一个企业里,如果出现像这样不可缺少的人,那对企业来说是十分危险的。避免或减少这种危险的法宝就是标准化。    所谓标准化,就是将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或称标准书)。制定标准,而 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那些认为编制或改定了标准即认为已完成标准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经过指导、训练才能算是实施了标准化。   创新改善与标准化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2大轮子。改善创新是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驱动力,而标准化则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没有标准化,企业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管理水平。  一、标准化的四大目的  在工厂里,所谓“制造”就是以规定的成本、规定的工时、生产出品质均匀、符合规格的产品。要达到上述目的,如果制造现场之作业如工序的前后次序随意变更,或作业方法或作业条件随人而异有所改变的话,一定无法生产出符合上述目的的产品。因此,必须对作业流程、作业方法、作业条件加以规定并贯彻执行,使之标准化。   标准化有以下四大目的:技术储备、提高效率、防止再发、教育训练    标准化的作用主要是把企业内的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保存,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整个技术、经验跟着流失。达到个人知道多少, 组织就知道多少,也就是将个人的经验(财富)转化为企业的财富;更因为有了标准化,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在效率与品质上出现太大的差异。   如果没有标准化,老员工离职时,他将所有曾经发生过问题的对应方法、作业技巧等宝贵经验装在脑子里带走后,新员工可能重复发生以前的问题,即便在交接时有了传授,但凭记忆很难完全记住。没有标准化,不同的师傅将带出不同的徒弟,其工作结果的一致性可想而知。  二、良好标准的制定要求  国内许多企业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标准,但仔细分析你会发现许多标准存在操作性差、不明确等问题,例如,“要求冷却水流量适中”。什么是流量适中?不可操作。“要求小心地插入”,什么是“小心”?不可理解。其实,一个好的标准的制定是有要求的,要满足以下六点:   1、目标指向:标准必须是面对目标的:即遵循标准总是能保持生产出相同品质的产品。因此,与目标无关的词语、内容请勿出现。   2、显示原因和结果:比如“安全地上紧螺丝”。这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如何上紧螺丝。又比如“焊接厚度应是3微米”这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为:“焊接工用施3.0A电流20分钟来获得3.0微米的厚度”。   3、准确:要避免抽象:"上紧螺丝时要小心"。什么是要小心?这样模糊的词语是不宜出现的。   4、数量化-具体:每个读标准的人必须能以相同的方式解释标准。为了达到这一点,标准中应该多使用图和数字。例如,使用一个更量化的表达方式,“使用离心机A以100+/-50rpm转动5~6分钟的脱水材料”来代替“脱水材料”的表达。   5、现实:标准必须是现实的,即可操作的。标准的可操作性非常重要。可操作性差是国内许多企业的通病。我们可以在许多企业车间的墙上看到操作规程、设备保养等标准,我们比较一下下面二个表,感受一下什么是可操作性。   下面是国内某企业的《空气压缩机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应熟悉操作指南,开机前应检查油位、油位计。   2)、检查设定值,将压缩机运行几分钟,检查是否正常工作。   3)、定期检查显示屏上的读数和信息。   4)、检查加载过程中冷凝液的排放情况,检查空气过滤器,保养指示器,停机后排放冷凝液。   5)、当压力低于或高于主要参数表中限定值时,机组不能运行。   6、修订:标准在需要时必须修订。在优秀的企业,工作是按标准进行的,因此标准必须是最新的,是当时正确的操作情况的反映。永远不会有十全十美的标准。在以下的情况下修订标准:   • 内容难,或难以执行定义的任务  • 当产品的质量水平已经改变时  • 当发现问题及改变步骤时   当部件或材料已经改变时   当机器工具或仪器已经改变时   当工作程序已经改变时  • 当方法、工具或机器已经改变时  • 当要适应外部因素改变(如环境的问题)时  • 当法律和规章(产品赔偿责任法律)已经改变时  • 标准(ISO等)已经改变   三、标准化的过程   标准化是一个过程,我们不能指望本月发出红头文件,下个月各种符合要求的标准就完成了。在进行标准化时一定要有耐心,有些人会认为我把经验写出来后就变得不重要,工作与薪水都不保险了,有这种想法十分正常,完全可以理解。因此,营造良好的改善氛围非常重要,比如管理看板、合理化提案制度、部门/公司改善发表大会、改善能手、标准化竞赛等等,让做得好的有成就感,做得不好的有压力,逐步引导,最终完成有效的标准化过程。   笔者指导的甘肃山丹水泥厂经过8个月的努力,在现场管理工作标准化方面卓有成效,成为甘肃省建材行业现场管理标兵。他们提出现场管理的工作都要按照“五按五干五检”,即:   • 按程序、按线路、按标准、按时间、按操作指令  • 干什么、怎么干、什么时间干、按什么线路干、干到什么程度  • 由谁来检查、什么时间检查、检查什么项目、检查的标准是什么、检查的结果由谁来落实   用这样的要求来规范、评价及检查每项工作,使现场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水平大幅度提升。下图是山丹水泥厂为了现场工作标准化而在各个岗位设立的工作管理图(工作程序图:标识所属工作职责、设备巡检线路、设备保养点、保养方法;时间序列分解图:以15分钟为单位明确所要做的事情;岗位工作内容:明确具体工作内容)。   管理水平的提升是没有止境的。虽然标准化在国内许多企业有体系、制度、意识上的障碍,但必须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魄,才能真正让“中国制造”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

  • 【资料】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在京成立

    7月11日,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在京成立。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党组书记李传卿出席成立大会并为受聘委员颁发了首批中国标准化科学家、首批中国标准化专家证书和委员聘书。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刘平均主持会议并宣读了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关于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成立的决定》和专家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李传卿代表总局党组对专家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说,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十一五”规划对我国的标准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标准化工作者任重道远。专家委员会的组建非常必要、非常及时,委员会结构科学合理,一定能够有效发挥作用,进一步为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尽快建立健全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运行机制发挥顾问作用。他表示,专家委员会是整个标准化知识的宝库,必将对推进我国标准化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由23位标准化科学家和标准化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由刘源张院士担任主任委员,国务院参事郎志正担任副主任委员。 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是中国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机构,是中国标准化领域的思想库和智慧库。成立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国际标准化发展的新形势,构建一个高层次的信息交流、决策咨询和资源共享平台,科学规划我国标准化各项事业发展,加强重要技术标准制定的指导协调,充分发挥各领域标准化专家作用,提高标准化工作科学决策的水平,使我国的标准化发展战略、发展规划、重大决策和重要技术标准充分满足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在自主创新、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支撑作用。 成立大会结束后,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还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编制情况的报告。专家委员会原则通通过了委员会章程,对《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草案)》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相关信息: 7月11日,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该委员会由11位两院院士,一位国务院参事,一位原IEC副主席和15位标准化专家组成。委员会的成立将对我国标准化重大问题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对我国“十一五”标准化工作各项目标的实现发挥重要保障作用。委员会成立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标准委主任刘平均。 记者:国家标准委为什么要成立一个作为高层咨询机构的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 刘平均: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按照中央的要求抓紧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标准化工作,涉及一些事关我国标准化事业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重大政策和重要技术标准。这些都是具有很强前瞻性、宏观性和战略性的问题。 我们认为,确保标准化工作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成立高层次的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形成标准化领域的专家咨询机制,专家出谋划策、提供咨询、提出建议,可以提高标准化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使标准化工作能够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我们成立了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 记者: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要参与哪些重大问题的咨询,要在哪些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刘平均:标准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在推动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措施,其中涉及很多重大问题。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的职责就是对国家标准化发展规划纲要及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提出指导意见;对标准化事业发展和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改革措施、重大举措提出咨询意见;对标准化重大科技项目提出论证意见;对重要技术标准的制修订进行指导和协调;对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和以我国为主形成国际标准的前瞻性战略提供决策建议。 记者:我国标准化工作将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在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发挥哪些作用? 刘平均:成立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是国家标准委已经确定、将要陆续推出的12项自主创新的举措之一。主要措施还包括以企业为主体参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修订的新机制,以龙头企业专家为主体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的新机制,设立标准化创新贡献奖,改变现行企业标准备案制度,确立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实行标准化工程师制度,构建新型国家标准体系,增设全国性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解决我国标准老化、提升国家标准水平,以科研带动标准化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建设统一、权威的国家标准化信息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等。这些创新措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对我国实施标准战略,实现标准化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对各项自主创新措施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发挥重要的作用。

  • 祝贺安谱员工荣获Dr. Ehrenstorfer标准品“销售杰出贡献奖”

    祝贺安谱员工荣获Dr. Ehrenstorfer标准品“销售杰出贡献奖”

    祝贺安谱员工荣获LGC旗下Dr. Ehrenstorfer标准品“销售员杰出贡献奖” 继上海安谱荣膺2014年度LGC旗下Dr. Ehrenstorfer标准品业务大中华区唯一一家“经销商之杰出贡献奖”之后,上海安谱的业务员马昊从一百多名优秀的销售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LGC 旗下Dr. Ehrenstorfer标准品“销售杰出贡献奖”。这是LGC授予中国地区代理商销售员的唯一奖项。 马昊是2014年7月加入安谱的新员工,在过去的一年中,马昊一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和对客户快速的热情服务,大幅提高了所负责区域Dr. Ehrenstorfer标准品的销售业绩,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他收获了众多客户的认可和信任,其突出的表现及贡献也得到了LGC的肯定,并因此获得由LGC提供的iPad Air2一台,以资鼓励。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201637_556299_1835694_3.jpg 在此,预祝更多的安谱业务员在中国的标准品市场中取得更为骄人的成绩,安谱为你们的出色表现倍感自豪。安谱代理标准品生产商简介:1)Dr.Ehrenstorfer(简称Dr.E)工厂坐落于德国的奥格斯堡,拥有近40年的历史,是德国乃至全球享有盛誉的标准品生产商,为残留分析和环境测试市场提供8000多种产品,并遵循标准品生产商的“黄金标准”,通过了ISO9001认证、ISO/IEC 17025以及ISO导则34认证。 2) LGC(英国政府实验室)于2014年初宣布收购了Dr.E。LGC是从事生命科学计量和检测业务的国际化组织,在标准品方面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为全球分析检测机构提供种类齐全、高品质的标准品。

  •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相关标准化情况

    1.1 国际标准化背景情况介绍1.1.1 IEC TC111概况、主要任务、下设工作组情况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一个由各个国家的电工委员会(IEC 国家委员会)组成的世界范围的标准化组织。IEC 的宗旨是为了促进电子电气领域内有关标准化和国际合作,加上其他的活动,最终IEC 颁布了国际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委托于技术委员会,任何有兴趣的IEC国家委员会都可以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与IEC 建立联系的国际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也参与了标准的制定工作。IEC 与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在二者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密切合作。 IEC标准管理局(以下简称SMB Standard Manage board)于2004年6月16-17日召开会议, 设立新的技术委员会——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标准技术委员会。新TC代码于2004年10月在韩国举行的IEC年会上公布,正式命名为IEC/TC111 电工电子产品和系统的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ENVIRONMENTAL STANDARDIZATION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SYSTEMS)。IEC/TC111与ACEA和 IEC/SC 17B, ISO/TC 207等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会联系密切。其中ACEA为IEC的环境咨询委员会(Adivisory Committee on Environmental Aspects,已成立3年,主要为IEC的各TC提供环境标准方面的技术咨询); ISO/TC207 为ISO的环境标准技术委员会;IEC/SC17B为低压控制开关技术分委员会。 IEC TC111下设工作组:工作组Working GroupWG1:材料声明(美国)WG2:环境意识设计(日本)WG3: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德国)项目组Project TeamPT3:HWG3样品拆分(荷兰)PT62476:成品中限用有害物质符合性评价指南(法国)1.1.2 IEC TC111下设工作组标准制定情况WG1:材料声明(美国):IEC62474 电子电气产品的材料声明WG2:环境意识设计(日本):IEC 62340 电子电气产品的环境意识设计WG3: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德国):IEC 62321 电子电气产品中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浓度测定程序PT3:HWG3样品拆分(荷兰)PT62476:IEC62476 成品中限用有害物质符合性评价指南(法国)1.2 中国标准工作组参与国际标准化的情况1.2.1 组织机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标准化工作组下设5个项目组:认证与标识项目组无铅焊接项目组限量与检测项目组环保使用期限项目组标准体系研究项目组全国电子电气产品和系统的环境标准化工作组国家标准委高新技术部目前批准成立了以下工作组总体组(对应IEC/TC111)材料声明工作组:对应IEC/TC111/WG1的国际标准化环境意识设计工作组,对应IEC/TC111/WG2的国际标准化有害物质检测工作组,对应IEC/TC111/WG3的国际标准化回收利用特别工作组1.2.2 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情况 参与IEC TC111&TC 111/WG3的全会和工作组会议 积极参与IEC TC111/WG3的IEC 62321《电子电气产品中六种限用物质浓度的测定程序》国际标准的制定。 对IEC62321的CD稿进行研究,代表中国提出24条意见,12条交流意见。组织成员单位研究,提出在IEC62321标准中增加使用AFS方法(原子荧光 法)测定铅、镉和六价铬的提案2006年1月向IEC TC111提交了与IEC62321国际标准配套使用的新工作项目:“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sample disjointment of electrotechnical product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检测 样品拆分通用要求》2006年6月IEC TC111的第三次 全会决定成立HWG3样品拆分特别工作组,编制一个PAS,将以中国提案和法国提案为基础。目前中国负责样品拆分国际技术规范的第六章的编写,参与1,3,5章的编写。1.3 围绕《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开展的标准化活动1.3.1 制定原则1.3.2 围绕《管理办法》已开展了8个行业标准的制定,包括3个正履行报批程序行业标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识要求》、《电子信息产品中有害物质限量技术要求》和《电子信息产品中限用物质的检测方法》。1.3.3 标识标准介绍:规定了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环保使用期限、可否回收利用及包装物材料名称的标识。电子信息产品分类注释1.3.4 限量标准介绍:规定了电子信息产品中含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适用于《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中规定的进入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的电子信息产品。电子信息产品的组成单元分类组成单元类别组成单元定义EIP-A构成电子信息产品的各均匀材料EIP-B电子信息产品中各部件的金属镀层EIP-C电子信息产品中现有条件不能进一步拆分的小型零部件或材料,一般指规格小于或等于4mm3的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单元类别限量要求EIP-A在该类组成单元中,铅、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十溴二苯醚除外)的含量不应该超过0.1%,镉的含量不应该超过0.01%。EIP-B在该类组成单元中,铅、汞、镉、六价铬等有害物质不得有意添加EIP-C在该类组成单元中,铅、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十溴二苯醚除外)的含量不应该超过0.1%,镉的含量不应该超过0.01%1.3.5 检测方法标准介绍规定了对电子信息产品中含有的铅(Pb)、镉(Cd)、六价铬[Cr(VI)]、汞(Hg)、多溴联苯(PBBs)和多溴二苯醚(PBDEs)六种限用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检测的方法。用X射线荧光仪对电子信息产品中有害物质进行筛选的测试方法电子信息产品中多溴联苯(PBB)和多溴二苯醚(PBDE)的测试方法电子信息产品中铅(Pb)、镉(Cd)以及汞(Hg)的测试方法比色法定量测定电子信息产品中的六价铬附录A有害物质检测过程中的机械制样方法A1电子信息产品的结构A2电子信息产品的拆分目标与拆分原则A3典型拆分示例1.4 企业应做的工作1.4.1 《管理办法》实施有关的几个时间点2006年2月28日 《管理办法》颁布2007年3月1日 《管理办法》开始实施重点管理目录实施期限1.4.2 《管理办法》要管理的内容和位置1.4.3 企业符合管理办法要做的工作确定产品是否落在管理目录范围之内;认真学习贯彻管理办法和跟踪配套标准的制定建立绿色供应链系统,导入绿色产品设计按管理办法配套标准要求做好自我声明(对产品标注:环保使用期限、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的名称、含量、所在部件及其可否回收利用等。)做好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替代工作,做好产品进入目录的准备1.4.4《管理办法》的解决方案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导入策略确保供应商零件材料化学成分信息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有害物质过程管理系统导入产品环境意识设计技术(EOP)取得第三方机构的评价、验证或认证[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26541]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相关标准化情况[/url]

  • 【资讯】人参标准化及产品开发获进展

    由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领衔完成的“人参标准化及系列产品开发研究”,经过5年多的刻苦攻关取得了国内领先的创新成果。近日,该项目通过了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为解决我国人参的种植方式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炮制加工和产品开发水平还较落后、应用基础研究较弱、人参生产企业研发和竞争能力还亟需大力增强等问题,2001年10月,在吉林省科技厅的支持下,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与吉林大学、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等9家单位联合承担了吉林省重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人参标准化及系列产品开发研究”。   经过5年攻关,研究人员利用现代分析技术,揭示了中药炮制、复方中药配伍规律、组方原则及物质基础;建立了快速、简便的人参有效成分,特别是皂苷类化合物结构鉴定和含量测定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了人参基因组文库。在进行项目研究过程中,课题组还组织推广了13000多亩示范田,占吉林省全省人参生产总面积30%以上,创造利润8亿多元,并开发出多个人参高端产品。

  • 【转帖】标准化基本概念

    标准化基本概念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制定标准:是指标准制定部门对需要制定标准的项目,编制计划, 组织草拟、审批、编号、发布的活动。它是标准化工作任务之一,也是标准化活动的起点。 标准备案:是指一项标准在其发布后,负责制定标准的部门或单位,将该项标准文本及有关材料,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存案以备查考的活动。 标准复审:是指对使用一定时期后的标准,由其制定部门根据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对标准的技术内容和指标水平所进行的重新审核,以确认标准有效性的活动。 标准的实施:是指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地贯彻执行标准的活动,是标准制定部门、使用部门或企业将标准规定的内容贯彻到生产、流通、使用等领域中去的过程。它是标准化工作的任务之一,也是标准化工作的目的。 标准实施监督:是国家行政机关对标准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处理的活动。它是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和管理标准化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标准化工作任务之一,其目的是促进标准的贯彻,监督标准贯彻执行的效果,考核标准的先进性和合理性,通过标准实施的监督,随时发现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修订标准提供依据。 标准体制:是与实现某一特定的标准化目的有关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根据一些要求所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它是有关标准分级和标准属性的总体,反映了标准之间相互连接、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 标准化法律:从严格意义上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标准化法律是指调整涉及有关标准化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包括《标准化法》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各项法规和规章;狭义的标准化法律,即是指198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它是我国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根本法。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是一定专业领域内从事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工作组织。 国家标准:是指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其他各级标准不得与之相抵触。国家标准是四级标准体系中的主体。 行业标准:是指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行业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是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国家标准公布实施后,相应的行业标准即行废止。 地方标准:是指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适用,不得与国家标准和标业标准相抵触。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公布实施后,相应的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企业标准:是指企业所制定的产品标准和在企业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 强制性标准:是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要求对于一些标准所规定的技术内容和要求必须执行,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或方式加以违反、变更,这样的标准称之为强制性标准,包括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对违反强制性标准的,国家将依法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 推荐性标准:是指国家鼓励自愿采用的具有指导作用而又不宜强制执行的标准,即标准所规定的技术内容和要求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允许使用单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加以选用。 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已列入《国际标准题内关键词索引》中的27个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和公认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某些标准。 国外先进标准:是指国际上有影响的区域标准,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制定的国家标准和其他国家某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标准,国际上通行的团体标准以及先进的企业标准。 采用国际标准:包括采用国外先进标准,是指把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内容,通过分析研究,不同程度地纳入我国的各级标准中,并贯彻实施以取得最佳效果的活动。 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是采用国际标准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我国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国际标准完全相同,编写上不作或稍作编辑性修改,可用图示符号“≡”表示,其缩写字母代号为idc或IDC。 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是采用国际标准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我国标准在技术内容上基本与国际标准相同,仅有小的差异,在编写上则不完全相同于国际标准的方法,可以用图示符号“=”表示,其缩写字母代号为eqv或EQV。 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是采用国际标准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我国标准在技术内容的规定上,与国际标准有重大差异。可以用图示符号“≠”表示,其缩写字母代号为neq或NEQ。 图形标志:是指用于表达特定信息的一种标志。它由标志用图形符号、颜色、几何形状(或边框)等元素的固定组合所形成的标志。它与其他标志的主要区别是组成标志的主要元素是标志用图形符号。 指令标志: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行为或动作的图形标志。[em24]

  • 这篇文章,把标准化讲透了!

    [align=center][b]这篇文章,把标准化讲透了![/b][color=#808080]发布时间:2019-07-15[/color] [color=#808080]作者:[/color] [color=#808080]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秘书处[/color] [/align]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国家标准共36949项,国家标准样品共1439 项。其中,强制性标准2111项,推荐性标准34464项,指导性技术文件374项。我国行业标准共有67类,备案行业标准共61854项。我国备案的地方标准共37066项。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团体标准共8818项,制定标准的社会团体总数为2470个;企业通过统一平台自我声明公开标准约107万项。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