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北大清华教授

仪器信息网北大清华教授专题为您整合北大清华教授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北大清华教授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北大清华教授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北大清华教授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北大清华教授话题讨论。

北大清华教授相关的资讯

  • 中科大将换校长 与北大清华成“化学三掌门”
    万立骏   3月25日晚,《赛先生》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博]有关人士处获得确切消息:万立骏将于本周五出任该校新校长,接替已调任科技部副部长的侯建国。   中国科大官网3月25日刊登的《关于召开全校教授干部大会的通知》侧面印证了这一消息。该通知显示会议召开时间是3月27日(星期五)上午11:00,据信这将是宣布万立骏上任的确切时间。   另有消息,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校长人选也已经确定,即将宣布。届时,中国五所著名大学的校长全部完成换届,人们拭目以待北大、清华、科大、浙大、北航步入新时期有何作为。   值得一提的是,万立骏与此前上任的北京大学新校长林建华、清华大学新校长邱勇同为化学家出身,由此,中国3所顶尖高校校长组成&ldquo 化学三掌门&rdquo 。   现年58岁的万立骏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科院化学所所长。公开资料显示,万立骏1996年获得日本国立东北大学[微博]博士学位,此后3年间先后任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研究员、日本国立北海道大学客座教授、日本国立东北大学助理教授。199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ldquo 百人计划&rdquo ,1999年成为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支持。目前,他还兼任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主任,中科院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万立骏是著名化学家,曾入选汤森路透集团公布的2014年全球&ldquo 高被引科学家&rdquo 名单。他长期从事扫描隧道显微学、电化学和表面科学的交叉科学研究,探索了电化学和纳米科学交叉研究新方向,致力于纳米材料在能源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绩,并推动纳米材料绿色打印制版技术、高性能纳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聚酰亚胺液晶取向剂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落户北京。   据中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总结,万立骏是约22年来第一次空降的中国科大校长。上一次空降校长为1993年7月,汤洪高被任命为校长。   万立骏也是第一位在日本获得博士学位的中科大校长。在中国科大历任校长中,严济慈为法国国家科学博士 管惟炎为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副博士 滕藤曾在苏联进修(非博士非院士) 谷超豪为莫斯科大学物理&mdash &mdash 数学科学博士 汤洪高曾在牛津进修(非博士非院士) 朱清时与侯建国均有留美经历。   同时,万立骏是中央候补委员,政治地位较高&mdash &mdash 这也是第三次出现由中央委员或中央候补委员担任中国科大校长。郭沫若曾出任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 而汤洪高曾任第十四、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其后又替补为中央委员。
  • 清华教授与北大博士生的感言:当学术遇到“冷板凳”,该怎么走下去?
    p   时下正是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陆续完毕之际,也是硕士研究生复试之时。长期以来,对于走上“硕士→博士”这样一条学术研究型道路,人们既对清心向学之路向往羡慕,又对“十年寒窗冷板凳”心中百感杂陈,似乎这条光荣的荆棘路走起来有些不容易。那么这条路该怎么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微信图片_20170401125028.jpg" style=" HEIGHT: 298px WIDTH: 45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noimg/7a1a6951-c036-4c76-b90c-cdbe4a24e3e7.jpg" width=" 450" height=" 298"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3月25日至26日,南开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举行 /p p strong   清华教授:学术研究,既是职业更是生活方式 /strong /p p   三四月间,莘莘学子复试求职正当时。如何看待学术研究?为何要从事学术研究?大千世界,千行百业,出路繁多,进机关下商海,挺进基层还是漂泊北上广,抑或继续求学,何处安身立命? /p p   我认为,学术研究,首先是种职业,可以养家糊口,但又有些特殊性。极而言之,学术研究是人类认识自然、社会、人生与自身的自觉探索,在古代,属于少数有闲精英人士的专利,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大学的制度化,分化为一种独立的职业。二战以后,大学教育日益大众化,到了21世纪,中国亦步入这一阶段。学术研究已从神坛跌落,不过,因其终极关怀犹抱有真、善、美之价值追求,仍与一般职业有所差别。自19世纪末研究生教育出现,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已成长为培养后备学术从业者的主渠道。一个人选择攻读博士学位,通常便意味着他将来要选择以学术为职业。 /p p   过去常常会说从事学术研究寂寞艰苦,又有所谓“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说法。今天来看,互联网的出现、微信的发达,“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方寸之间便可集合同道互通音信,反而更需要一份坚守才能保持清净与沉潜。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学术投入的增加,研究的物质条件大为改观,博士生的待遇,亦明显提高,“艰苦”二字已非学术研究的同义语。 /p p   相形之下,“冷板凳”却仍是每位立志读博治学者无法回避的考验。实验室中千百次枯燥的重复动作,图书馆中连年累月的潜心阅读与苦思冥想,无数次的失败与摸索,无路可走的痛苦与煎熬,这些都是必经的磨炼。一百多年前,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三句宋词,描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p p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p p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p p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p p   三段话语,核心便是探索的艰难与折磨。无论文理工医,莫不如此。 /p p   眼下,各个领域加速发展,积累的成果日益丰富,从入门到出师,除了各领域基本技能与知识,还有更多的知识、工具与能力需要掌握,耗费的时间相应在延长。举例来说,我自己从事的中国古代史,地下资料层出不穷,过去冷僻的简牍、石刻与文书知识与研究方法,一跃成为研究诸多领域必备的基础。历史人类学的兴起,亦将书本之外的田野调查方法引入明清近现代研究的工具库。外语的要求,同样也在提高,掌握第二外语不仅对于世界史,即便是中国史,也提升为基本要求。加上寻找课题的难度增加,从消化前人成果,到推陈出新,耗时更多。四年、五年甚至六年才能博士毕业,已趋常态。多年努力,无果而退,亦不鲜见。其他学科,恐亦类似。 /p p   立志向学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想获得成功,毅力与恒心是首要的,当抱有力争一流的决心,同时,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勤于思考更不可或缺。我接触同学多年,总担忧的是同学们思考上用心不够,常为各种貌似“定论”的权威说法所束缚,难以借助事实来挑战既有结论、提出新问题、开辟新领域。研究欲更上一层楼,首先须能发现新问题,新线索,并能加以解决。发现源于观察与思考。没有敏锐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无法从表象中捕捉到问题。理工科的对象不同,道理当无本质区别。 /p p   选择学术道路,实际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稻粱谋之外,更是一种生活状态。是在与全球同行的竞争中求生,压力无时不在,需要持续思考与投入,几十年中不断生产高质量的成果,取得成绩的同时,可能意味着放弃许多生活乐趣与享受,得失相伴而生,对此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这种状态内化为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内在追求,甘之如饴,才会从外在压力与束缚中解放出来,感受到幸福与成就。为此,参照学术史、参照旁人,不断反省自己必不可少,如前辈所言,不断磨砺中,使研究“似高手下棋无废子”才可能超越前人。(文:侯旭东,系清华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 /p p strong   北大博士:也谈谈博士的“呆相”和“钱包” /strong /p p   学术研究道路究竟是什么?首先,学术研究道路当然是一种生活方式:它相对悠闲自由,不至于像工作后那样加班加点(实际上,不少博士生也经常长时间工作。但相对而言,这类研究型工作时间安排较为灵活)。你可以在相对宽松的环境里专注自己的研究课题。 /p p   其次,学术研究也只是正常社会分工的一种,即与工、农、商一样正常的职业。某些人包括不少硕士、博士研究生可能会倾向于把学术道路“神圣化”,认为做学术的人必须阳春白雪、不食人间烟火……这种过度的“被神圣化”导致很多学术科研人员一方面坐着冷板凳,但另一方面却不能通过正常经济途径获得额外的适度收入补贴家用。 /p p   对从事学术研究的博士来说,常见的有两种趋于极端的评价:有些人觉得博士无所不能,也有的人觉得博士呆头呆脑。 /p p   我认为这两种极端化评价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博士也是社会分工中的一种。隔行如隔山,博士群体之外的社会分工人群对其产生误解也是可能的。我的博士同学中有穿着打扮相对考究的人,也有衣着随意的人。可能后者更符合社会一般人士对博士群体的感官。因为这种不时髦更符合一个“书呆子”的形象。美国社会人群对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博士生也有一个类似的说法,就是“nerd”(呆子)。应该说,人们对博士生的刻板印象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 /p p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在选择“硕士→博士”这一条学术道路的时候都有充分的考虑。有的人或是因为本科硕士毕业后工作不利转而选择治学,或者是因为家长、朋友劝说后读博。对这些所谓“稀里糊涂”或者“迫不得已”读博的人而言,治学路上的心态是较为复杂的。有的人得过且过,也有人在走上这条道路后发现了自己的真正科研兴趣所在,进而全身心投入。相对而言,那些经过了深思熟虑后选择读博的人,他们目的更明确,也更有方向感——比如获得博士学位,在工作中获得更好的待遇和升职机会。相对而言,这些人的迷茫更少,心态也更为坚定。 /p p   谈到学术研究道路,不可避免地涉及待遇问题,也就是传说中的“学术研究冷板凳”。以我所在的北京大学为例,博士生多数默认为二等奖学金,即抵消学费后,每个月获得大约2000元人民币补助。自去年以来,学校另增加每月225元的补助。据我所知,北大的这个补助力度已经是全国最高水平。如果是硕士研究生,补助就更少了。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调整好心态而动辄就与热门前沿行业同学的收入盲目攀比,自然可能会觉得读博不仅“寂寞”而且像是在“坐冷板凳”。 /p p   需要补充一点,如果将全球范围内博士生补助进行对比的话,其实我国高校的补助并不能算少。我曾经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交流一年。康奈尔大学作为美国著名的私立高校,其对博士的补贴在美国高校中相对较高,大约每月给每位博士提供2000-2500美元的补助(不同院系稍有不同,大致在这一范围内)。如果仅以汇率计算,多数国人可能会觉得很羡慕。但如果考虑到美国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那么值不值得羡慕就有待商榷了。康奈尔大学所在地伊萨卡(Ithaca)市规定,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约为每月2500美元。换言论之,康奈尔大学这个著名的常春藤高校能够提供的博士生补贴基本相当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而且美国高校并不向研究生提供任何形式的住宿。即便在伊萨卡这种较为偏远的小镇,当地房租约为每月350-1000美元 而如果恰好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这种大学就读,那么房租一般约为1300-2000美元每月。对比之下,美国大学提供博士生补贴就不怎么够用了。 /p p   我注意到,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如何加大对研究生的补贴力度。北京大学在两会后也宣布了新的补贴方案,这一方案将在今年9月开始的新学年正式施行。虽然具体增加多少尚未可知,但从整体来看,趋势是好的。(文:王龙林,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p
  • 翟家骥、向华、孙素琴、姚文清等北大清华教授和业内大牛6月来网络讲堂讲课啦!
    2015年6月 仪器信息网 网络讲堂 将举办网络会议18场,包含电镜大会、化妆品成分分析研讨会、环境等领域的专家讲座。 会议主题涉及纳米材料、水质检测、红外/近红外光谱技术、蔬菜中营养物质、化妆品成分分析、药企合规数据处理等的多种会议。 2015-06-02 10:00 北京电子能谱中心表面分析系列讲座&mdash &mdash 电子能谱技术与纳米材料表征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478 2015-06-02 14:00 安捷伦水质分析系列讲座(一):重金属分析解决方案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496 2015-06-03 10:00 红外光谱学系列讲座第三讲:红外光谱测量仪器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459 2015-06-04 10:00 饮用水安全快速检测解决方案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440 2015-06-05 10:00 ICP-MS/OES与生命及环境科学研究&mdash &mdash 概论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494 2015-06-09 10:00 蔬菜中营养物质的分析系列讲座&mdash &mdash 十字花科蔬菜硫代葡萄糖苷及其降解产物分析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467 2015-6-10 9:30-17:00 &ldquo 化妆品中成分分析技术&rdquo 网络主题研讨会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ubjectInsidePage/1486 2015-06-11 10:00 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453 2015-06-11 14:00 梅特勒-托利多&mdash &mdash DMA应用基础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427 2015-06-15 14:00 要审计了,你的数据完整吗?(药企合规管理)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493 2015-06-16至17 9:30-17:00 第一届电镜网络大会(iCEM2015)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icem2015/ 2015-06-18 10:00 临床试验药品的除菌过滤工艺验证-默克密理博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446 2015-06-18 14:00 奶粉中的兽药残留检测解决方案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492 2015-06-23 10:00 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技术进展 & SPME与GC/MS/MS快速高灵敏度分析水中异味物质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495 2015-06-23 14:30 NMR应用:如何灵活应用内标毛细管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361 2015-06-25 10:00 创新三维光学显微镜技术: 纳米尺度表面精密测量与高品质显微成像的集成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454 2015-06-25 14:00 三重四极杆液质应用于强极性农药定量分析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438 2015-06-29 14:00 污水和再生水中的需氧量指标测定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507
  • 哈佛讲席教授谢晓亮全职回北大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998年,他成为改革开放后哈佛大学聘任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 2009年,还是他,作为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哈佛冠名讲席教授 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化学和生物物理界最高奖获得者、是获得美国生命医学大奖——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的第一位华人,他就是北大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谢晓亮。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018年7月1日起,谢晓亮正式全职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担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今天新闻中心特推出谢晓亮教授为北大120周年校庆撰写的纪念文章:《梦想的启航与归程——我和北大的故事》。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走近这位北大人。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梦想的启航与归程——我和北大的故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谢晓亮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ad07802e-6e6f-468c-b004-0d623b7cf285.jpg" title=" 1.jpg" width=" 300" height=" 455"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300px height: 455px " / /p p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历经百廿沧桑,母校北京大学即将迎来120周年华诞。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b036acea-4224-42d8-9e31-f8d0bbc78490.jpg" title=" 2.jpg" / /p p   我生于北大,长于北大,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从北大幼儿园、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到北京大学,我在北大度过了大部分的学生时光,与北大一起经历了中国的历史变迁,建立了无法割舍的联系。每次回到燕园,我总会感觉到一种温暖的气息,使我变得沉着和平静。对我而言,北大不仅仅是一个学校,更是一个家园 她不仅是学术的殿堂,更是我心灵的归属地。如今在美国留学工作三十余载后,我选择回到北大,与燕园再续前缘——这里既是我的人生启蒙之地,也是我的科研回归之地。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百废待兴,科学理想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0055dd52-8f4b-43f6-a1b1-75a05d19ae92.jpg"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975年与父母和弟弟在新建北大图书馆前 /span /p p   1962年,我出生在风景秀丽的北大朗润园,父亲谢有畅和母亲杨骏英都是北京大学化学系教师。我幼年时期家里书香满屋,生活宁静幸福。燕园堪称世界上最美的校园,原是美英教会学校燕京大学的校址,也曾是明清皇家园林的一部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db3eca58-7bc8-41c2-b8dc-756f19852b91.jpg"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北京大学朗润园 /span /p p   燕园是我儿时的乐园。春天,繁花似锦,春意满园。夏季,园子里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我总喜欢到未名湖畔捕捉蜻蜓,然后再将它们放归自然,观察湛蓝的天空中它们舞动的翅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316fceb3-ef53-41b3-a2ce-6815583dbe0e.jpg" title=" 5.jpg" width=" 400" height=" 571"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571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童年时在未名湖边留影 /span /p p   秋天是燕园最美的季节,银杏树叶慢慢被染黄,在红墙绿瓦前随风飞舞,绚美如画。冬天,未名湖则成为冰上乐园,孩子们可以尽情享受冰上飞驰的快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b59d924a-fc0e-40b2-bf3e-50a763b2fe28.jpg" title=" 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北大未名湖冰场 /span /p p   然而,这样欢快的生活却在1966年戛然而止。那一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教学活动全部停顿。作为大学老师的我父母被接二连三地卷入政治运动。我不能忘记,宁静的深夜里,朗润园邻居家的教授们被红卫兵抄家、辱骂、带走,年幼的我被恐惧逼到墙角。彼时的我尚在懵懂,只是隐隐约约感到一切都变了。后来我父亲被下放到江西五七干校参加“劳动锻炼”,完全脱离教学和科研。而母亲、弟弟和我则留在北京,不得不和父亲分离。 /p p   虽然“文化大革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孩子们的世界却是单纯的。记得1969年,我刚上小学那年,父亲回到北京,在江西学得一手泥瓦木匠手艺的他,亲手为我做了一个陀螺。这个不断旋转且做工精致的陀螺引发了我的好奇心。 /p p   我用父亲的工具箱完成的第一个木工作品是杠秤——它是我人生中设计的第一个精准测量工具!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我相继动手做出了飞机和轮船模型,甚至还做出一个音箱。就这样,我的动手能力不断提高。随着制作的项目越来越复杂,我对于科学技术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强烈。 /p p   上中学时,我又开始动手制作各种电子仪器,先后做出了超外差收音机、遥控模型轮船,并完成了一套音响。我对实验科学的兴趣正是从这一个个电子仪器开始的。从那时起,我逐渐树立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做一名科学家。 /p p   在我的高中时期,国家恢复了高考,回归正常的北大附中充满了浓厚而愉悦的学习氛围,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和准备高考,我们还拥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我担任班长,是班上排球队的主攻手。我的同学许多是北大子弟,大家多才多艺,爱好广泛。记得当时我的同窗好友余廉,以其精湛的文笔,编写了一个展望未来的广播剧,颇受同学们的欢迎。那时的我也开始对西方古典音乐产生兴趣,不仅沉醉于艺术带给我的听觉享受,更痴迷于制造出更棒的音响。 /p p   高中时我曾写过一篇题为《圆明园》的作文。我以当时圆明园中的景色比喻在经历文化大革命浩劫之后祖国百废待兴的状况,憧憬改革开放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年轻一代带来的美好未来。基于其贴切的寓意和爱国情怀,这篇作文被语文老师选为范文在班上传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4be253ca-1af2-419c-a7bb-5ec59991ae90.jpg" title=" 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978年与北大附中同学们在圆明园 /span /p p   从学生时代开始,不管是写作,还是动手制作仪器,我都喜欢自己找课题和选项目。课题和项目的意义越大,难度越大,完成后就越能给我带来喜悦感。还记得那时,北大计算机所王选教授正在领导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项目的研创,彼时就读北大附小的我与其他小朋友还曾一起帮助该项目一个一个字地人工输入数字化的字型。多年后当人们体验到世界首创激光汉字照排技术取代铅字排版的伟大时,曾作为其中一名小小参与者而产生的自豪感使我更加肯定:要做就要做这样的大事!做有意义的课题成为贯穿我之后科研生涯的习惯。 /p p   在我的中学时代,我的父母终于重新回到他们心爱的教学科研岗位。记忆中父亲潜心完成了他的《结构化学》教科书,并时常沉醉于科研突破的喜悦中,而母亲则一心扑在教学上,深受学生们的爱戴。我耳濡目染,也对教学和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时,我考上了北京大学,被第一志愿的化学系录取。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治学之地,创新萌芽 /strong /span /p p   1980年,我带着儿时的梦想、美好的憧憬和对知识的渴望,开启了北大本科的学习和生活。 /p p   北京大学从五四运动起一直秉承民主、科学的理念,弘扬爱国精神。八十年代初的北大学子忧国忧民,追求民主与进步,各种思想流派在校园里百花齐放,“三角地”成为那个年代北大学子心目中永恒的记忆。 /p p   北大更是治学之地,学术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北大学子大都怀揣“科学救国”的理想。我中学时代就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进入北大这样一片学术自由的沃土后,便开始如饥似渴地吸收专业知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aff543a7-dc73-4633-aac4-57cca98d1a2f.jpg" title=" 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在北大求学时的谢晓亮 /span /p p   北大使我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我主动旁听了许多其他院系开设的我感兴趣的课程,如物理系的四大力学:经典力学、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电动力学以及无线电系的电子学课,数学系的概率统计课等等。这些知识的积累使我受益匪浅。 /p p   我的高中同窗好友余廉和我一同考入北大化学系。我们经常在课余时间进行学术讨论,探索科学问题,彼此相互鼓励。他现在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药学院的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6f0873f2-bddf-4cf4-86c0-8db86f9e45c1.jpg" title=" 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984年本科毕业照与余廉(右)在一起 /span /p p   大学的第一个暑假,自学计算机编程的我在北阁上机。经过苦思冥想,我发现了离子晶体的能量是一个无穷级数,需要大的计算量,于是试着写Fortran程序来计算晶体结构的能量。这个课题在现在看来也许微不足道,但对于当时学化学的我来说,第一次能用计算机解决这样一个“跨学科”问题,我喜不自胜,无比满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dbdf4ba6-23fe-4aa4-b0a1-afbee48cd293.jpg" title=" 1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北京大学南北阁 /span /p p   潜心专业之余,打排球是我喜爱的运动之一。作为一个排球迷,我喜欢的中国男排在我大二那年逆转制胜,进军世界杯预选赛。深受鼓舞的北大学子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之后几年中国女排蝉联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五连冠”,更加激励了北大学子奋发图强的爱国之情。这些在北大就读时的珍贵记忆一直都被我铭记在内心深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8ccd6682-86c5-4876-88a2-c8d69f7e0d35.jpg" title=" 1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位于北大校内的振兴中华石碑 /span /p p   大四的时候,我有幸跟随化学系蔡生民教授在化学南楼做毕业论文。蔡生民教授是一个实验技术精湛的电化学家,他兴趣广泛,思维活跃,精力充沛,讲一口流利的英文,幽默感极强。他的为人和对我的学术指导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很深的影响。蔡老师善于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解释复杂而抽象的概念,我当时的论文题目是用计算机来控制光电化学反应,其中用到锁相放大器,他对锁相放大器原理的解释,我仍记忆犹新。在做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我开始意识到,在仪器设备上的创新往往可以带来科学研究的突破,而我独立工作以后的科研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b4188acb-0461-4fe8-9de6-c46a64660443.jpg" title=" 1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赴美留学时的谢晓亮与北大导师蔡生民(左)团聚 /span /p p   大学本科是积累专业知识的阶段,而科研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创造新知识,难就难在创新。科研工作者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发展和保持创新能力。我在北大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经历,为我以后的科研生涯孕育了创新的萌芽,使得科研成为我毕生追求的目标。 /p p   本科毕业后我在北大做了一年硕士研究生。当时国内的科研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毕竟有很大差距,我打算出国深造。 /p p   我们比父辈们幸运得多,改革开放使我和许多同学得以出国留学。毕业那年,北大学子在国庆35周年天安门游行时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那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呼喊。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学术追求,济世理想 /strong /span /p p   1985 年,23岁的我第一次离开北大,飞抵美国,开始了我人生的另一段旅程。我来到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约翰· 西蒙(John Simon)教授,学习化学动力学,用超短的皮秒(10-12 秒)激光脉冲研究超快化学反应。在西蒙的大力支持下,我成功地实现了用快速圆二色性光谱检测生物大分子结构变化的设想[1],并以之作为我的博士论文。发明这项技术时我就用到了蔡生民教授之前讲解的锁相放大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3ebae267-597d-4bb5-bb5c-2e8cea81875f.jpg" title=" 1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990年与父亲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毕业典礼 /span /p p   随后我在芝加哥大学著名物理化学教授格雷厄姆· 弗莱明(Graham Fleming)的实验室做了短暂的博士后。在那里,我初步明确了自己独立工作后的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室温下单分子的荧光检测和成像。 /p p   1992年,我作为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科学家加入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并组建了自己的独立实验小组,很快就实现了室温下单分子的荧光成像。PNNL所在的华盛顿州在冷战期间受到原子弹核废料和化学试剂的严重污染,美国能源部拟在PNNL兴建一个耗资2.5亿美元的“环境分子科学实验室”,希望从基础研究入手解决环境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4abb3d1e-9a70-48eb-8a9f-e97b8cba7061.jpg" title=" 14.jpg" width=" 400" height=" 533"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533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在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留影 /span /p p   1998年,借助PNNL的良好条件和我实验室在荧光显微技术上的积累,我的博士后路洪(北大化学系本科毕业)与我在《科学》杂志上首次报道了用荧光显微镜实时观测到单个酶分子(生物催化剂)不断循环生化反应的动态过程[2]。这是一个具有突破性的工作——单分子的化学反应的发生是随机的,即化学反应发生所需的等待时间是随机分布的,而不像传统实验中大量分子的反应那样可被推测。而细胞中许多生物大分子,比如DNA,都以单分子的形式存在,因此实时观察到单分子化学反应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重要方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13894b87-2804-47bf-b5af-7a21ee84eaf6.jpg" title=" 1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998年在PNNL获得的胆固醇氧化酶(左上)的单分子们的荧光成像(右上)和其中某个酶分子的随机酶循环反应的实时观测 /span /p p   同时我实验室还发明了一个无需荧光标记的拉曼光谱生物成像技术[3]。1928年印度科学家拉曼发现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分子非弹性光散射现象,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拉曼光谱可以测量分子的振动频率,然而拉曼散射信号极弱,需要很长的测量时间。后来激光和非线性光学的发展使得拉曼信号大幅增强,但技术上的困难限制了拉曼光谱在生物影像上的应用。我们的新方法使快速非线性拉曼生物成像成为现实。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2e88078a-0005-44bf-adba-30a8edb71cb2.jpg" title=" 1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细胞的拉曼光谱显示其中不同分子(水,脂肪,蛋白质,DNA)各自特征的化学键振动频率。但传统拉曼光谱弱信号,需要长时间收集(& gt 0.1秒每个点,600x600 点成像需要 & gt 10小时)。谢晓亮的发明最终实现了拉曼视频成像。 /span /p p   这两项工作成为我实验室迄今为止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一步步拾级而上,1998年,我被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聘为终身教授。 /p p   哈佛大学的韦德纳图书馆旁边有一个来自中国的精美石雕赑屃,一个背着石碑的石兽。它是1936年哈佛三百年校庆时,由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胡适与其他哈佛的中国校友捐赠而来[4]。碑文写到:“我国为东方文化古国,近30年来,就学于哈佛,学成归国服务国家社会者,先后达几千人,可云极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5dd7c957-ab22-4725-bda1-d82c7e7dd54f.jpg" title=" 17.jpg" width=" 400" height=" 597"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597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哈佛校园里来自北大的石碑[4] /span /p p   有趣的是当初招聘我到哈佛的化学与化学生物系主任吉姆· 安德森(Jim Anderson)的父亲保罗· A· 安德森(Paul A. Anderson)曾于1925年被司徒雷登任命为燕京大学第一届物理系主任,在燕园生活和工作了数年[5]。 /p p   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人才济济,许多教授都是各自领域的顶级专家,更有四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此工作。著名华人科学家庄小威后来也加入哈佛化学与化学生物系,我们成了好朋友。2013年,吉姆、庄小威和我一起参加了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百年庆祝活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565f908e-c72c-426f-a36a-a231bfc956ef.jpg" title=" 18.jpg" width=" 400" height=" 615"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615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013年与吉姆· 安德森和庄小威参加北大物理学院百年庆祝活动 /span /p p   初到哈佛,我预感到单分子技术将会在生物学中有重要应用。虽然我在北大打下了很好的数理化基础,那时却还没学过分子生物学,所以我决定从头学习这门学科。于是,我与我实验室的学生一起旁听生物系的分子生物学课程。瑞驰· 罗思科(Rich Losick)教授用虚拟的动画片来讲解RNA聚合酶以及核糖体等生物大分子的工作机理。在聆听教授生动的讲解时,我的脑海里已经在思考,如何通过实验直接观察到这些生物大分子进行基因表达的过程?这就需要在一个活细胞里面观察单个DNA分子的行为——一个细胞里基因的拷贝数是一或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06ed793f-ee63-492a-9ad6-bccbfcd977bb.jpg" title=" 1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DNA以单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基因表达按照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进行 /span /p p   2006年,通过三年的努力,我的两篇分子生物学方向的“处女作”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同时发表。文章首次报道了活体细菌细胞中蛋白质分子一个一个随机产生的实时观察,数据与我们的理论相吻合,定量描述了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6,7]。文章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罗思科教授甚至开始在课堂上用我们实验的录像来讲解基因表达。这一工作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学科交叉的重要性:新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往往可以给生物学带来新的视角和新的发现,而对生命过程本质的了解非常需要定量实验和理论分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1ef7abc4-40de-400d-829b-b9f47fd74860.jpg" title=" 2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在不断分裂的大肠杆菌细胞中实时观测基因表达--每个黄色亮点标志着单个荧光蛋白分子的生成[6] /span /p p   两篇文章发表后一周,盖茨基金会打电话邀请我申请资金,希望用我们的新技术来研究一小部分肺结核的细菌细胞产生抗药性的原因–—那时肺结核每年可夺去数以百万计的非洲儿童的生命。来年比尔· 盖茨(Bill Gates) 作为“最成功的辍学者” 被授予哈佛的荣誉博士学位, 他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非常感人。后来他来我实验室交流,我感到他对相关分子生物学的理解颇深–—想必与我一样也自学补过课,而令我没想到的是他竟然也熟悉我们实验时用的超快激光。虽然我们至今还没有解决那个抗药性的科学问题,但这个盖茨基金会的项目却为我带来了新的思考:能不能用我们基础研究的成果来造福社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9b6506b3-96a7-4f9c-aa06-742a09836e3f.jpg" title=" 2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010年,比尔· 盖茨(右)到访谢晓亮哈佛实验室,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图为两人在讨论科学问题 /span /p p   科学研究需要好奇心和灵感,更需要不断的积累。而科研项目的选择至关重要 —— 科研难就难在选择做什么和选择不做什么。能在别人之前做出好的选择不容易,特别是需要足够的资金和优秀的团队来完成时,往往很困难而且有风险。我认为不管是基础研究,还是技术开发,一个科研领导者的最大挑战就是选择和组织完成真正意义重大的科研项目。然而很多人往往不是在最初选题时下功夫,却大力吹嘘一些实际意义并不大的研究结果。 /p p   我们的第一个科研成果转化是把我们发明的无荧光标记非线性拉曼成像技术[3,8]应用在脑外科肿瘤切除手术中区分肿瘤边缘[9]。核磁成像可以看到大脑何处有肿瘤,但空间分辨率不足以看到细胞。脑外科医生手术中需要利用更高分辨率的光学显微镜,传统的技术是冷冻、切片,用两种染料H& amp E染色后光学成像, 过程繁琐。而我们的快速拉曼光学成像技术看细胞无需标记,可以大幅度加快手术中肿瘤边缘的鉴别,现在已经被产品化并试用于脑外科医生们的手术中。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1f964448-7c2a-4075-adbc-facfd8c23a59.jpg" title=" 2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核磁成像(左)能看到大脑中的肿瘤,但空间分辨率不足以区分肿瘤边界。传统光学成像需要复杂的染色,否则不能看到单个细胞(右):而利用无标记拉曼成像(中)脑外科医生可以区分肿瘤(蓝,蛋白质分子为主)和正常脑组织(绿,脂肪分子为主) /span /p p   与此同时,正在发生的新一代测序仪的革命使得DNA测序的费用大幅下降,预示着个体化医疗的来临。我意识到做这样的工作才真正有意义,又恰好能用到我们的长处。于是我的实验室开始转型,从事单细胞基因组的研究,并于2011年研制出一种新型DNA测序仪[10]。 /p p   谈到转型,任何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兴旺之后会饱和甚至过时,转型往往是一个科研领导者科研生涯中必需的。实验物理化学家所需要的仪器上的投资很大,我曾担心转型难。我很幸运能两次得到美国NIH先锋奖的资助,该奖大力支持高风险高回报的课题,使我渡过转型期相当长时间的逆境。 /p p   2012年,我们发明了一种叫MALBAC的单细胞DNA扩增技术,能为单个人体细胞进行DNA测序[11]。 /p p   在一个人体细胞的细胞核里有 46条染色体,46条DNA分子,其中23条来自于父亲,23条来自于母亲。DNA有四种碱基 A、T、C、G, A与T配对,C与G配对。一个人体细胞共有60亿个碱基对。这些碱基ATCG排列的序列决定了遗传信息,也就是基因组,人与人相比绝大部分碱基序列都是相同的,只有千分之一的碱基对是不同的。碱基序列的突变会导致遗传疾病或癌症。 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当时测的基因组是几个人的综合,而不是一个人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7b42ddaa-0c98-436f-9639-23eaafe472f9.jpg" title=" 2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单细胞DNA扩增后测序,可以得到人的46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span /p p   不但每个人的基因组不一样,每个细胞的基因组也都不一样,因为基因组会随时间发生突变。但以前的技术不够灵敏和精准,无法让我们看到单细胞间的区别。MALBAC技术可以均匀地放大单个人体细胞的全基因组—— 60亿个碱基对中即使有一个突变都能被检测到。因为很多情况下,比如受精卵和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只有很少几个细胞存在,因此MALBAC技术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中均有重要的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251b61ca-411f-4ef3-a566-a788e39340bf.jpg" title=" 2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五十岁生日时与当时和以前的谢组组员及部分BIOPIC同事在哈佛团聚 /span /p p   我在哈佛最大的享受是与学生和博士后们夜以继日,同甘共苦的创新过程。他们中不少人比我幸运——在研究生和博士后期间就能做出许多重要的科研工作。我很欣慰他们现在已在世界上四十多所大学任教,很多人已经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或领军人物,比如堪萨斯大学的Bob Dunn、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Lukas Novotny、康斯坦茨大学的Andreas Zumbusch、鲍林格林州立大学的路洪、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Eric Potma、卧龙岗大学的 Antoine van Oijen、普林斯顿大学的杨皓、波士顿大学的程继新、康奈尔大学的陈鹏、加州理工学院的蔡龙、魏兹曼科学研究所的Nir Friedman、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肖杰、康涅狄格大学的俞季、乌普萨拉大学的Johan Elf、中国科技大学的张国庆、哥伦比亚大学的闵玮和 Peter Sims、哈佛医学院的Conor Evans、斯坦福大学的Will Greenleaf、贝勒医学院的钟诚航、麻省理工学院的 Paul Blainey 和李劲苇、奥勒冈健康科学大学的南小林、华盛顿大学的傅丹、复旦大学的季敏标、清华大学的孔令杰、纽约州立大学的鲁法珂等等。 /p p   同时也涌现出把我们实验室的技术发明转化成产业的人才,比如MALBAC的发明人之一——陆思嘉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创业,将MALBAC技术用于在试管婴儿中避免遗传疾病 非线性拉曼成像发明人之一 ——Chris Freudiger 毕业后将该技术产品化并促成了在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p p   2009年,哈佛任命我为Mallinckrodt化学和化学生物学讲席教授。然而,回归的种子早已在我心中萌芽。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怀北大情,圆中国梦 /strong /span /p p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赴美后每次回国,我都为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震惊和感慨。感恩改革开放和我们所处的时代,让幸运的我们得以邂逅中国近现代以来最快的发展时期。2008年回国看奥运会,我为祖国健儿获得最多金牌而振奋,但同时也感到夺取科学技术的金牌还任重道远。 /p p   2001年,我被北大化学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2009年,时任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教授也劝说我回北大工作。同年,北京大学聘我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后来,我与海归的苏晓东和黄岩谊教授共同向母校提出了建设成立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dynamic Optical Imaging Center, BIOPIC)的提案。这个提案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2010年12月BIOPIC正式成立。“BIOPIC”名字源于我之前在光学领域的单分子成像工作,旨在建立一个技术驱动型的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生命科学的发展特别需要研究手段的突破和多学科的交叉集成。我们最近将更名为“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medical Pioneering Innovation Center),仍称BIOPIC。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ab0dd220-f33e-4648-b0d0-b8c59362d124.jpg" title=" 2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010 年 BIOPIC 成立仪式 /span /p p   BIOPIC吸引了一批优秀的海外人才,汤富酬教授就是中心从剑桥大学聘请回来的第一个年轻海归学者,现已成为国内外引人注目的科研新秀。张泽民教授则是从美国加盟的癌症专家,他是国家千人计划学者。八年过去了,中心的学者们已经发表了很多高质量的科学论文,从事生命科学领域世界前沿的研究,实现具有实际意义的医学应用。过去几年我一直往返于北大和哈佛之间,我在哈佛的团队和北大的团队紧密地合作。几年来,BIOPIC逐渐在单细胞基因组学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b0ee1a0f-c95e-4a2c-878b-33cb56c49041.jpg" title=" 2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BIOPIC的测序平台 /span /p p   我的北大团队和北医三院乔杰团队、北大汤富酬团队合作,利用MALBAC技术,帮助那些携带单基因遗传疾病基因的父母通过试管婴儿的手段成功地拥有了健康的后代 [12]。没想到这项工作竟然让我在北大圆了单分子科学造福社会的梦。 /p p   目前已知有六千多种单基因遗传疾病。在患者的一个体细胞里,同一个基因有两个拷贝,分别来自其父方和母方,而致病基因一般只是两者之一。作为一个单分子的随机事件,患者的致病基因有50%的几率传给下一代,这本来是“命”!而我们的工作以精准战胜随机,利用MALBAC筛选和移植无致病基因的受精卵,避免了听天由“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0f858b6b-09d0-4420-9a07-dd36172e76ba.jpg" title=" 2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与乔杰(左二)和汤富酬(右一)看望第一位MALBAC婴儿 /span /p p   我至今仍然记得自己在2014年9月19日那天抱着第一例“MALBAC婴儿”时内心的那份激动。这项工作已经成为“精准医学”的范例。截至目前,国内MALBAC技术的应用已使几百例“MALBAC婴儿”成功避免了父母的单基因遗传疾病。我很自豪我们在北大的工作可以真正推动医学的进步,能为人类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d7a2c417-bf94-4d8f-94da-d0c0e6d0db28.jpg" title=" 2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BIOPIC 2017年会合影 /span /p p   2016年,在北京市政府支持下,北京大学成立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Beijing Advanced Innovation Center for Genomics,ICG),希望继续在基因组学相关领域做出更多世界领先的工作,造福百姓。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d76bf26c-7429-4746-bfd1-ba473460caad.jpg" title=" 2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018年谢晓亮北京大学实验小组合影 /span /p p   2018年毕业季到来,这是我20年来最后一次作为哈佛教授就座毕业典礼的主席台,很高兴这也是我的长子哈佛本科毕业的毕业典礼。我还参加了两个女儿的高中毕业典礼,她们也都要上大学了。很欣慰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这样我可以安心回北大继续我的科学研究事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f2a5136c-9a09-4ea3-afac-046c707923b8.jpg" title=" 3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谢晓亮与长子近影 /span /p p   动笔撰文之际,正值今年未名湖冰场又开放之时,让我回想起在学生时代,寒冬之日,同学们争先恐后在未名湖上滑冰的情景。而自己在未名湖冰面上纵情驰骋时的喜悦,至今难忘:从童年、大学、直到现在,滑冰和滑雪是我最喜爱的运动 —— 北大亦赋予了我相伴终生的爱好!如今,看着新一代的学子驰骋于冰场之上,我又不禁回想起那青春的八十年代——每个时代北大青年的样子,亦是北大的样子! /p p    strong 作者简介 /strong /p p   谢晓亮:生物物理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62年生于北京,198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9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博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后到美国太平洋西北实验室工作。1998年被哈佛大学聘为化学和化学生物系终身教授,2009-2018年任哈佛Mallinckrodt讲席教授。2010年起在北大任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2016年起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2018年7月起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文献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 Xie, X. Simon, J. D. “Picosecond time resolved circulardichroism spectroscopy: experimental details and applications,”Rev SciInstrum 60, 2614-2627 (1989).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 Lu, H. Peter Xun, L. Xie, X. Sunney & quot SingleMolecule Enzymatic Dynamics,& quot Science 282, 1877 (1998).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3.Zumbusch, A. Holtom, G. R. Xie, X. Sunney. & quot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Vibrational Microscopy Using Coherent Anti-Stokes Raman Scattering,& quot Phys. Rev. Lett. 82, 4142 (1999).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4.https://harvardmagazine.com/2012/11/studying-the-stele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5.潘永祥,吴自勤,范淑兰,物理,8,493-500(1993).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6. Yu, J. Xiao, J. Ren, X. Lao, K. Xie, X. Sunney. & quot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Probing Gene Expression in Live Cells, One Protein Molecule at a Time,& quot Science, 311, 1600-1603 (2006).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7. Cai, L. Friedman, N. Xie, X. & quot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ochastic protein expression in individual cells at the single molecule level,& quot Nature, 440, 358-362 (2006).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8. Freudiger, C. W. Min, W. Saar, B. G. Lu, S. Holtom, G. R. He, C., Tsai, J. C. Kang, J. Xie, X. Sunney & quot Label-Free Biomedical Imaging with High Sensitivity by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Microscopy& quot Science, 322, 1857-1861 (2008).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9. Ji, M. Lewis, S. Camelo-Piragua, S. Ramkissoon, S. H. Snuderl, M. Venneti, S. Fisher-Hubbard, A. Garrard, M. Fu, D. Wang, A. C. Heth, J. A. Maher, C. O. Sanai, N. Johnson, T. D. Freudiger, C. W Sagher, O. Xie, X and Orringer, D. A.& quot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Detection of human brain tumor infiltration with quantitative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microscopy,& quot Sci Transl Med 7(309), 309ra163, DOI:10.1126/scitranslmed.aab0195 (2015).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0. Sims, P. A. Greenleaf, W. J. Duan, H. Xie, X. Sunney. & quot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Fluorogenic DNA Sequencing in PDMS Microreactors,& quot Nat Methods 8, 575-580 (2011).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1. Zong, C. Lu, S. Chapman, Alec R. Xie, X. & quot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Genome-Wide Detection of Single-Nucleotide and Copy-Number Variations of a Single Human Cell,& quot Science 338, 1622-1626 (2012)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2. Yan, L. Huang, L. Xu, L. Huang, J. Ma, F. Zhu, X. Tang, Y. Liu, M. Lian, Y. Liu, P. Li, R. Lu, S. Tang, F. Qiao, J. Xie, X. Sunney.& quot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Live births after simultaneous avoidance of monogenic diseases and chromosome abnormality by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with linkage analyses,& quot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2, 15964-15969, (2015). /span /p p br/ /p
  • 亚洲科学家首次:北大陈鹏教授获国际生物无机化学会青年科学奖
    p   近日,国际生物无机化学会(Society of Biological Inorganic Chemistry, SBIC)将2017年国际生物无机化学会青年科学奖(SBIC Early Career Award)授予北京大学教授陈鹏,以表彰他在金属离子生物信号转导和过渡金属催化的生物正交反应等方面的出色工作,颁奖仪式将在下一届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Biological Inorganic Chemistry)上举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79a9deb9-9f51-4a68-be13-3b91e19710c1.jpg" title=" 1.jpg" style=" width: 268px height: 402px " width=" 268"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402"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3, 54, 93) " strong 北大教授 陈鹏 /strong /span /p p   在由SBIC主席Michael J. Hannon签署的获奖通知中,评奖委员会给予陈鹏的获奖理由是:“研究工作横跨了化学生物学和生物无机化学,发展了创新而有趣的研究策略来解决重要的科学问题。他的工作揭示了金属铜离子是一种生物信号转导分子。该发现不仅在细菌信号转导领域,而且在整个生物无机领域都是一个重要突破。除了在细菌抗药性和抗击胃酸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外,他还发展了利用过渡金属催化的生物正交反应新工具。他发表的工作在细致性、学术性和完整性上都具有很高的水准。(“The award panel was extremely impressed with the work you have undertaken and noted: & quot His body of work spans chemical biology and bioinorganic chemistry and shows creative and interesting approaches to important problems. His work on Cu as a signaling molecule was a major breakthrough not only in bacterial signaling but also in bioinorganic chemistry. In addition to his mechanistic research on MarR and E. coli acid sensor work, he has developed new tools using transition metal catalyzed bioorthogonal reactions. His papers are detailed, scholarly and complete pieces of work.”)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3, 54, 93) " 个人简介 /span /strong br/ /p p   陈鹏,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1998年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br/ /p p   本科毕业后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深造,导师为生物有机化学家何川教授,2003年取得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7至2009年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和诺华制药圣地亚哥研发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导师为Peter Schultz。 /p p   2009年归国,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2011年入选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PI,2014年8月晋升新体制教授(Full Professor with Tenure) 。 /p p   201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与北大青年共度五四青年节,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陈鹏教授作为唯一青年教师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 /p p   2015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以“海外学成毅然回国,5年时间成长为北京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之一,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系教授——我们这一代的爱国表达”为题,对陈鹏教授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p p   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高级研究员。他的科学研究集中在化学与生命科学的前沿交叉领域,开发了“活细胞化学工具箱”,实现了活体环境下的蛋白质特异标记、交联与调控,发展了基于化学键断裂的生物正交剪切反应,提出了利用“化学脱笼”的策略实现蛋白质功能的原位激活。利用这些新技术新方法,陈鹏课题组与生命学科科学家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在细菌抗药性和抵御胃酸的分子机制、磷酸激酶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以及组蛋白动态化学修饰的生物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上述工作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可:他是201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5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曾获陈嘉庚青年科学奖(2016)、教育部青年科学奖(2016)、Chem Soc Rev Emerging Investigator Lectureship(2014)等荣誉。 /p p   国际生物无机化学会青年科学奖由国际生物无机化学会于2007年设立,是该领域最重要的国际奖项,每年授予一位独立开展工作15年以内的杰出科学家,用以奖励其在化学(尤其是无机化学)与生命科学交叉领域的原创性成就。今年是该奖项首次授予来自亚洲的科学家。 /p
  • 清华教授南京造出热分析仪器 10所高校下订单
    昨天(11月8日),六合区经济开发区内,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董洪标创办的欧优科学仪器南京有限公司传来喜讯:经过一年的研发,公司成功推出智能高精度材料热分析仪器,打破该领域进口产品一枝独秀的局面,获得中北大学、中科院、清华大学等10家高校订单。   据悉,欧优公司主要研发材料热分析仪器系列产品,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冶金、塑料和高分子材料等行业材料热分析和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此次推出的首个新型分析仪器,采用直接接触式测温系统,确保热传感器与样品之间的热阻最小,可直接测量样品的真实温度,温度控制精度在0.1℃以内,超过进口仪器测量准度,而且,由于完全是自主研发,价格比同类进口产品便宜一半。   11月8日,六合经济开发区欧优科学仪器南京有限公司2013产品发布会暨&ldquo 现代热分析技术的现状与未来&rdquo 学术研讨会在六合区阿尔卡迪亚国际酒店隆重举行,欧优科学仪器南京有限公司的最新产品EC1000系列DSC热分析仪器正式发布。江苏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张锦道,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黄志臻,江苏省科技厅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夏太寿,南京市科委知识产权综合处副处长吴留成,六合区区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赵小华等领导及来自国内21所知名院校、7所科研机构、6家企业的嘉宾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赵小华在发布会致辞中,高度肯定了六合经济开发区对南京&ldquo 321&rdquo 入选人才的孵化成果,并表示,六合经济开发区将继续提供优惠的人才政策和优良的人才环境,并竭诚为人才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海内外人才来六创新创业。随后,中国金属协会秘书长赵沛,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白晨光,江苏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张锦道,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中国焊接学会副理事长吴毅雄,国家千人计划、欧优科学仪器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洪标与六合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高红进行了新品揭幕仪式。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十数家高校及科研机构与欧优举行了签约仪式。   欧优科学仪器南京有限公司由英国莱斯特大学教授、&ldquo 欧盟第七框架协议研究项目&rdquo 首席科学家、&ldquo 国家千人计划&rdquo 特聘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南京&ldquo 321&rdquo 人才计划入选者董洪标,与园区企业南京超州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合作创办于2012年11月。欧优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目前主要产品为材料热分析仪器系列产品。本次新品发布会后,预计明年销售额将超过500万元人民币。
  • 2017年过去1/3,北大发表Nature、Science和Cell达8篇!
    p   《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和《细胞》(Cell)作为目前国际上最顶尖的学术期刊,每期发表文章数量都很少,发表文章基本也代表了相关领域的顶尖研究成果。 /p p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仅仅过去1/3,北京大学已经发表Nature、Science和Cell8篇,其中第一单位发表Nature、Science和Cell各2篇,此外北大教师作为通讯作者合作发表的Nature共2篇。从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2017年以来发表顶尖论文的统计情况来看,北京大学目前发表的NSC论文数稳居首位。 /p p   如果按照前几个月的速度,北大2017年全年发表的NSC论文数将很可能超过20篇。本期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北大发表的这8篇顶尖论文。 /p p    strong 北大邓宏魁研究组发表一篇Cell /strong /p p   2017年4月6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研究组题为“Deriva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with In Vivo Embryonic and Extraembryonic Potenc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具有全能性特征的多潜能干细胞系,获得的细胞同时具有胚内和胚外组织发育潜能。 /p p   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合作课题组Salk研究所的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教授以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生殖中心的沈浣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杨杨、刘蓓、徐君、王金琳、吴军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本工作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昊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等的大力支持。 /p p    strong 邓宏魁个人简历: /strong /p p   1963 年出生,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 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首席科学家。担任国际干细胞学会(ISSCR)理事,Cell、Stem Cell Rep.、Cell Res.等杂志编委。 /p p   主要从事诱导多能干细胞及细胞重编程的分子机理、人多潜能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以及建立人源化小鼠疾病模型的研究。在SCI 收录杂志发表论文90 余篇,论文被国际引用7000 余次,发表的文章获选为2007 年,2008 年 和2009 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 /p p    strong 北大化学院马丁课题组Natur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strong /p p   2017年3月23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马丁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周武、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中科合成油温晓东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石川等课题组合作,针对甲醇和水液相制氢反应的特点,发展出一种新的铂-碳化钼双功能催化剂,在低温下(150-190oC)获得了极高的产氢效率。 /p p   该研究工作构建了新的化学高效储放氢体系,为燃料电池的原位供氢提供了新的思路,并有望作为下一代高效储放氢新体系得到应用。该研究成果以“Low-temperature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water and methanol using Pt/α-MoC catalysts”为题发表于2017年3月23日的Nature上(doi:10.1038/nature21672)。 /p p    strong 马丁个人简历: /strong /p p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12年国家优青获得者。199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学士学位。2001年获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先进催化实验室研究员。 /p p   马丁研究员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能源催化,非贵金属催化和仿生催化三个方面。目前已在相关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其中包括Science、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Engerg. Environ. Sci.等国际重要核心刊物,引用达4000余次,并担任国际期刊Catal. Sci. Techonol.副主编。 /p p    strong 北大化学院张锦课题组Nature发表研究成果 /strong /p p   2017年2月15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纳米化学研究中心张锦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利用碳纳米管与催化剂对称性匹配的外延生长碳纳米管的新方法,通过对碳纳米管成核的热力学控制和生长速度的动力学控制,实现了结构为(2m, m)类碳纳米管水平阵列的富集生长。他们选用碳化钼为催化剂,制备了纯度高达90%,结构为(12, 6)的金属性碳纳米管水平阵列,密度为20根/微米。他们还用碳化钨做催化剂,制备了结构为(8, 4)的半导体性碳纳米管水平阵列,其纯度可达80%。该研究为单壁碳纳米管的单一手性可预测生长提供了一种新方案,也为碳纳米管的应用,尤其是碳基电子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p p   该成果于2017年2月15日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doi:10.1038/nature21051)。该工作得到了来自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项目的资助。 /p p   strong  张锦个人简历: /strong /p p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1997年12月获兰州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培养理学博士学位。1998-2000年在英国利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5月到北京大学工作至今,2006年晋升为教授。 /p p   主要从事碳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应用及其拉曼光谱学研究,已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获授权专利30余项。在国际和各类双边会议上作大会或分会邀请报告60余次。 /p p   现任北京大学化学院副院长,兼任北京大学“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大学纳米化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Carbon杂志副主编以及Nano Res.、《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和《光散射学报》的编委。 /p p    strong 北京大学青年千人李晴研究组在Science发表论文 /strong /p p   2017年1月27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李晴研究组在DNA复制偶联的核小体组装的机制方面做出重要突破,该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RPA binds histone H3-H4 and functions in DNA replication–coupled nucleosome assembly )。 /p p   该工作发现单链DNA结合蛋白RPA通过结合组蛋白H3-H4,形成一个高效的平台递呈组蛋白到新合成子链起始核小体组装。这一发现揭示一条全新的DNA复制和核小体组装的偶联机制,大大促进染色质复制领域的发展。 /p p   北京大学2011级PTN博士生刘少锋、2014级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徐至韵和2014级前沿交叉学院博士生冷赫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生命科学学院李晴研究员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美国Weil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和Houston Methodist Hospital的Kaifu Chen博士参与指导了这项研究的生物信息数据分析。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的经费支持。 /p p    strong 李晴个人简历: /strong /p p   女,2001年及2006年分别获北京大学学士及博士学位,2006年-2011年在美国梅奥医学院癌症中心做博士后研究。2012年入选中央组织部第三批“青年千人计划”人才项目。2012年至今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 /p p   2008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ell上发表了一篇关于H3K56乙酰化调控DNA复制偶联的核小体组装的重要论文,后来还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有在PLoS genetics(2009)、Gene & amp Development(2010)、Nature(2012)和Cell Reports、MCB(2016)等期刊发表论文,大部分研究工作都是与核小体组装研究相关。 /p p    strong 北京大学彭练矛-张志勇课题组在Science发表成果 /strong /p p   2017年1月20日,北京大学彭练矛-张志勇课题组在5nm碳纳米管CMOS器件重要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 /p p   碳纳米管被认为是构建亚10 nm晶体管的理想材料,其原子量级的管径保证器件具有优异的栅极静电控制能力,更容易克服短沟道效应 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则保证器件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理论研究表明,碳管器件相对于硅基器件来说,在速度和功耗方面具有5~10倍的优势,有望满足“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的发展需求。可是,2014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所实现的最小碳管CMOS器件仅停滞在20 nm栅长,性能也远远低于预期。 /p p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彭练矛-张志勇教授课题组在碳纳米管电子学领域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发展了一整套高性能碳管CMOS晶体管的无掺杂制备方法,通过控制电极功函数来控制晶体管的极性。 /p p   北京大学信息学院博士后邱晨光为第一作者,张志勇、彭练矛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成果不仅表明在10 nm以下的技术节点,碳纳米管CMOS器件较硅基CMOS器件具有明显优势,且有望达到由测不准原理和热力学定律所决定的二进制电子开关的性能极限,更展现出碳纳米管电子学的巨大潜力,为2020年之后的集成电路技术发展和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p p    strong 彭练矛个人简历: /strong /p p   男,1962年9月生,1982年北京大学电子学系毕业,1988年在美国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8年获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1999年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从2001年起先后3次任国家“973”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2010年和201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5年7月31日,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p p   现任北京大学电子学系主任、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晶体学联合会电子晶体学委员会主席、美国《应用物理杂志》副主编。 /p p   主要研究领域为纳电子及功能材料的合成与结构 基于纳米材料的高性能电子、光电子器件的制备,器件物理,碳基集成电路的实现和系统 纳米器件在化学、生物传感及能源方面的应用。迄今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300余篇。 /p p    strong 北京大学青年千人陈雷研究组发表一篇Cell /strong /p p   2017年1月12日,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陈雷研究组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宁研究组合作,在《细胞》杂志发表题为《胰岛细胞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u结构》(Structure of a Pancreatic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的文章,解析了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KATP)的中等分辨率(5.6Å )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KATP组装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其工作机制提供了结构模型。 /p p   生物体进化出多种方式来感知细胞内能量状态,从而维持能量稳态。KATP通道可以在细胞内ATP水平升高时关闭,从而使钾离子无法外流,进而使膜的兴奋性增加。通过这种方式,它们将细胞内的代谢水平转化为电信号。这些离子通道广泛地分布于很多组织中,并且参与多种生命过程。在胰岛β细胞中,KATP可以间接地感受血糖浓度,控制胰岛素的释放:当血糖升高时,由于β细胞对血糖的主动摄取和代谢,细胞内ATP浓度升高,ATP直接结合在KATP上并抑制其活力,使钾离子无法外流,导致细胞膜的去极化,从而激活电压门控的钙离子通道,进而导致钙离子的内流。钙离子浓度的升高会引起胰岛素的释放,从而降低血糖浓度。KATP的突变会导致很多遗传性代谢疾病。例如,KATP的抑制剂可以用于治疗二型糖尿病,其激活剂可以用于治疗高胰岛素症。 /p p   陈雷和高宁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北京大学CLS项目博士后李宁宁(生命科学学院)和吴惊香(分子医学所)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工作最终的冷冻电镜数据采集在国家蛋白质科学设施(北京)的清华大学冷冻电镜平台完成,数据处理在国家蛋白质科学设施(北京)清华大学高性能计算平台完成。部分的数据处理也得到了北京大学CLS计算平台的支持。此外,国家蛋白质科学设施(上海)和生物物理所冷冻电镜平台在前期的工作中给予一定支持。本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青年千人计划、北京市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等的经费支持。 /p p    strong 陈雷个人简历: /strong /p p   2001-2005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5-2010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10-2016在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沃勒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于2016年任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膜蛋白结构实验室主任,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2016年入选“青年千人计划”。 /p p   陈雷实验室主要以结构生物学手段为主,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等方法为辅研究这些离子通道的工作机理。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数篇论文。 /p p   strong  北大工学院席鹏课题组合作发表一篇Nature /strong /p p   2017年2月22,北京大学工学院席鹏课题组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在超分辨显微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该工作通过高掺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将传统超分辨的光强降低了2-3个数量级,并揭示了由光子雪崩效应带来的受激辐射增强机制。这一机制使得研究小组仅用30mW的连续激光,即可实现28nm的超分辨,仅为激发波长的1/36。该成果以Amplified stimulated emission in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for super-resolution nanoscopy为题于2017年2月2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Nature)期刊上。 /p p   在本工作中,研究者采用了一种粒径仅为40nm的稀土纳米粒子,利用其能级特性,通过中间能级淬灭实现了超低功率超分辨。传统的STED由于限制在荧光的两个能级上,因此需要的功率较强。而稀土纳米粒子具有极为丰富的中间能级,通过适当选择中间能级,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用极低功率即可诱导淬灭。同时,研究者发现,只有在高掺纳米粒子上才会体现这一效应,而低掺纳米粒子则无法有效消光。通过对掺杂浓度和消光比的研究,科学家揭示了其中的光子雪崩效应。与共振能量传递相比,这一效应体现了更高的非线性。 /p p   结合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的荧光特性和中间能级受激辐射淬灭的机理,研究者在40nm和13nm的单颗粒样品上,均实现了28nm的超高光学分辨率。这一分辨率将有助于揭示细胞在不同生命周期中的结构与功能变化、病毒入侵细胞等过程。同时,由于上转换纳米粒子采用近红外光实现激发,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其在深层组织上实现三维超分辨。 /p p   本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刘宇嘉是上海交通大学和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联合培养博士(导师:席鹏、金大勇教授),共同第一作者杨旭三是北京大学工学院博士生(导师:席鹏)。共同通讯作者分别为席鹏、陆怡青(麦考瑞大学,共同第一作者)、金大勇教授。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国内部分)和澳洲ARC基金的资助。 /p p    strong 席鹏个人简历: /strong /p p   北京大学工学院研究员。致力于光学超分辨成像技术的研究,发展了一系列新型超分辨技术。2015年当选美国光学学会资深会员,和中国光学学会生物医学光学分会常务委员。 /p p   在Nature Nanotechnology,Light: Science& amp Applications, ACS Nano, Laser & amp Photonic Research, Opt. Expr., Opt. Lett.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49篇,总影像因子超过240。2013年获得绿叶生物医药杰出青年学者奖。2016年获得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奖。已授权美国专利2项,中国专利8项,编辑专著2部。多次被OSA和SPIE组织的国际会议邀请作大会邀请报告。 /p p    strong 北大物理学院林金泰研究组合作发表一篇Nature /strong /p p   2017年3月30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林金泰课题组与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张强课题组、环境学院贺克斌课题组及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在《自然》(Nature)期刊发表题为《全球大气污染输送和国际贸易的跨界健康影响》(Transboundary health impacts of transported global air pollu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的论文,首次定量揭示了全球贸易活动中隐含的PM2.5跨界污染的健康影响。 /p p   本次在《自然》杂志发表的研究将全球划分为十三个区域,通过耦合排放清单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大气化学模型和健康效应模型,首次定量揭示了全球多边贸易引起的PM2.5跨界污染的健康影响。研究揭示了空气污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已成为一个全球问题。发展中国家应该加速减排 国际社会应当提倡可持续消费,并通过建立相关合作机制促进技术转移,从而降低贸易中隐含的污染水平,推动空气污染全球治理。 /p p   张强教授及其研究组博士后江旭佳、四年级博士生同丹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张强教授、贺克斌院士、林金泰长聘副教授和美国加州爱尔文分校Steven Davis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的支持。 /p p    strong 林金泰个人简历: /strong /p p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新体制长聘副教授,2014年获国家优青资助。研究方向为大气化学与卫星遥感 。2008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大气科学博士学位,2008-2010年哈佛大学博士后,2010年起在北京大学大气物理系工作。 /p p   在Nature Geoscience、PNAS、JGR、ACP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SCI引用超过1000次 2013至今,全球大气化学模型GEOS-Chem科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源与汇‘工作组共同主席 2015年至今气象学报(英文版)编辑,2015年获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Cozzazelli奖、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一等奖等。 /p p br/ /p
  • 清华大学吴国祯教授:追忆四十年的“光散射”
    我应是1987年参加光散射会议的,记得那一次是在昆明举行。当时,我在科学院化学所,我并没有实际到会,是我的研究生去参加的。学生回来后和我说,科学院物理所的张鹏翔老师在会上介绍了我,说我是从美国回国的,并提名我做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1987-2001)。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包括会议)早期的运作,会议的组织,张鹏翔老师的付出最多,贡献也大。这些年来,很可惜,张老师生病了,有多年没能参加光散射会议。北大的张树霖老师也对光散射专业委员会付出过很多精力,记得《光散射学报》的封面刊名,就是张老师去请在台湾的吴大猷先生题写的。为着《光散射学报》能入核心期刊,张树霖老师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终于成功。此外,2000年时,国际拉曼光谱会议(ICORS)能在北京举行,张老师的努力是最主要的因素。张老师待人细致,当时科研的经费很少,他便费心去争取经费以让资深的老师,包括退休的,也尽可能来参加两年一次的光散射会议。在那期间的90年代, 我也曾任了几届《光散射学报》的主编(1995-2001)。同时,搭档的是四川大学的杨经国老师。非常令人吃惊的是在2007年,就听说他突然去世了。1993年,我离开台湾多年后,第一次返台。在台期间,见到一位在台湾亚洲化学公司做顾问的同学,这位同学热心引荐我去见该公司的董事长衣复恩。衣复恩先生曾服役台湾的空军,还是多年给蒋开座机的。那时,台湾退下来的高层军方人士都会去大公司任职,衣先生也不例外。衣先生人很豪爽,见我从北京来的,就说他有什么可以帮助的。大家知道90年代,大陆的经济情况比台湾还差很多。我就随口说,请衣先生的基金会能给《光散射学报》赞助经费。衣先生当场答应每年给2万元人民币。我回北京后,他的秘书也确实汇了2万元给《光散射学报》。这个事情,虽然以后因两岸关系的变动,而没有持续,但回忆起来,还是很感谢台湾的同学和衣先生。 我应是国内早期关注拉曼旋光的。80-90年代,国外也开始了这个领域的工作有几年了,如英国的Barron, Buckingham和美国的Nafie 教授。那时,我也曾想到傅里叶拉曼的工作。国内,那时的支持条件很拮据,探索性的工作,包括实验和仪器的开发,需要持久的坚持,这在当时是很难做到的,这是客观条件的限制。现在回想起来,我也把问题想的简单了,对困难的估计不足。固然,这些实验的工作没能坚持下去是有些可惜(也就在这段时期,我开始接触用非线性/混沌的角度来研究分子高激发振动态的领域),但凡事,付出了,总不会白流,会有收获的。这段时间的积累,也为我在2010年后的拉曼旋光工作奠定了基础。80年代,国外兴表面增强拉曼的工作。那时,国门开放不久,大家也开始做此领域的工作。表面增强拉曼的工作启发了我对系统研究拉曼峰强问题的关注。以后我为此提出了一个普适性的研究方法。这个方法在2006年让我们了解了隐藏在拉曼峰强中的拉曼虚态的电子激发的信息,并且在2011年以后的这几年,经过从90年代以来,近10多年的延宕后,在和王培杰、沈红霞老师的合作下,让我又重新开启了拉曼旋光的工作。我很高兴,这些研究的成果,均已总结成书,由科学出版社和World Scientific 出版。 “光散射”顾名思义,重在实验的手段,而工作的对象则可以是原子,分子,固体,等等。 目前的“光散射”手段主要集中在拉曼,还有Brillouin散射 。国外的光谱研究,包括会议的名称,经常把“光谱”和“分子结构”摆在一起,这样就更明确了研究的对象。强调这样的内容,是有助于谱学界的兼容物理和化学的领域,以及二者的相互促进和提升。而在我国,这似乎成了两张“皮”,搞物理的“光散射”和搞化学/分析的“分子光谱”。做物理的“光散射”多了解化学,有助于扩大视野,而做“分子光谱”的多些物理的概念,则有助于提高研究的层次,这是显然的。这样的扩大当有助于丰富“光散射”领域的内涵。 我在美国念研究生学业时,系的门口有张大牌子,牌子的最底下一行罗列着系里的老师们,往上的第二层罗列着这些老师们的博士指导老师,再上的一层罗列着这些博士指导老师们的老师。这样层层而上,最后就上溯到英国的牛顿或者德国的莱布尼兹等人。这张牌子予人印象深刻,一是表示不忘传统,一代一代人的接力;二是表示科学的发展,强调学生的发展总要不同于老师的。现在的环境,要求人们多出文章,多引用因子。这背后隐藏着“众人围火,相互取暖”,而缺少创新,持续发展的倾向。我们更应该鼓励年轻的学者,背离老师,开创新方向的作为。最后,引人担心的是,SCI,引用因子的标准,几乎摧毁了如“光散射学报”这类的国内期刊。科学无国界,但现实的世界告诉我们,科学必须在中国生根,因此也需要深耕于中国土壤中的期刊。我们寄望,即便再困难,从长远的角度看,也要维护这个学报的生存和发展。值此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和会议成立40周年之际,写上这几句,有回忆过去的事情,有顾往过去的经历,也有算是对未来的建言,谨供同行们参考,指正。 (作者:清华大学物理系 吴国祯教授,2021年11月5日)
  • 十余年攻关“免疫记忆”难题,清华大学祁海教授《Natrue Immunity》成果
    当机体遭遇相同病原体感染时,有些记忆B细胞可以迅速分化为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来抵抗病原体的入侵,而另一些记忆B细胞则重新分化为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 GC)进行进一步的B细胞受体(BCR)高频突变和亲和成熟。由于针对流感、HIV等高度变异的病毒的广谱中和抗体往往积累了大量体细胞高频突变,记忆B细胞反复重返GC反应被认为是产生这类抗体的必要条件。然而,调控这些记忆B细胞分化命运的转录和表观遗传机制尚不清楚。近日,来自昌平实验室、清华大学医学院、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的祁海教授团队在免疫学顶级期刊《Nature Immunology》发表了题为《Epigenetic recording of stimulation history reveals BLIMP1–BACH2 balance in determining memory B cell fate upon recall challenge》的研究论文,报道发现了记忆B细胞再分化命运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记忆B细胞经历的每一次抗原刺激都被IRF4通过表观遗传印迹记录下来,并由此调控了该细胞中两个重要转录因子BLIMP1和BACH2的相对表达水平,进而决定了记忆B细胞在接受下一次刺激后分化为GC B细胞或浆细胞的可能性。BACH2和BLIMP1分别是GC B细胞和浆细胞分化所需的两个核心转录因子,它们彼此存在拮抗作用,是B细胞命运决定的基因调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在单细胞水平检测两个转录因子的表达,祁海课题组将在BACH2基因原位敲入了tdRFP的报告小鼠(BACH2tdRFP/+)与转基因报告小鼠BLIMP1-EYFP交配,获得的后代小鼠(简称为BARBE小鼠)可以用RFP监测BACH2的同时用EYFP追踪BLIMP1的表达。除此以外,作者发现在历史文献中倾向于分化成浆细胞的记忆B细胞(IgG型或者CD80+PD-L2+)表现出更低的BACH2水平和更高的BLIMP1水平,而倾向于分化成GC B细胞(如IgM型或CD80-PD-L2-)则呈现相反的趋势。这些结果说明BLIMP1和BACH2的相对水平(BLIMP-1与BACH2的比例,简写为BLIBA)与B细胞分化命运密切相关。为了探究这两个转录因子是否对记忆B细胞命运调控起决定性作用,作者构建了B细胞特异的BACH2/BLIMP1可诱导表达小鼠。他们发现,在二次应答里,如果在倾向于分化成浆细胞的记忆B细胞上时空特异地过表达BACH2,可以逆转这些细胞原有的命运,从而更多地形成GC B细胞。相反,如果在倾向于分化成GC B细胞的记忆B细胞上时空特异地过表达BLIMP1,则这些细胞很难再形成GC B细胞,反而是分化为浆细胞。这个结果说明,记忆B细胞的命运决定与它们的亚型和表面分子并无因果联系,这两个转录因子的相对表达量才是其充分且必要的条件。BLIMP-1-BACH2的相对表达量(BLIBA)随着B细胞分化和免疫反应的进程逐渐上升,但这个上升过程并非线性。为了探究其成因,作者对记忆B细胞中高表达BACH2(BACH2high)和高表达BLIMP1(BLIMP1+)的两群细胞进行了染色质开放程度高通量测序。作者发现,相比较BACH2high的细胞,BLIMP1+细胞在整体表观印迹的层面更类似浆细胞,在诸多浆细胞特异开放的位点呈现更开放的趋势,尤其是在转录因子IRF4所靶向的位点。IRF4是一个调控B细胞分化的重要转录因子,它可以直接促进BLIMP1的表达,也直接、间接地抑制BACH2表达。已知B细胞受体信号会刺激IRF4上调。作者进一步发现来自T细胞的CD40信号通路、先天刺激(如CpG信号通路)以及其他一系列的细胞因子刺激都能以一种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IRF4表达。高剂量刺激会导致染色质上IRF4靶向的浆细胞特异位点开放程度显著上升。作者进而利用S1PR2-CreERT2 Rosa26-Ai14小鼠模型,在免疫后第6-8天给小鼠灌胃他莫昔芬(Tamoxifen),然后在第10天和第21天分别收集同期标记上的tdTomato阳性的GC明区细胞进行ATAC-seq的分析。结果发现,第21天的细胞的染色质在IRF4靶向的、包含ISRE序列的位点开放程度更高。这一结果说明,即使是基本不转录表达 BLIMP-1的GC B细胞,仍然通过表观遗传机制在浆细胞命运决定染色质区域(包含BLIMP-1基因)记录下接受免疫刺激的历史。这些结果也解释了免疫应答后期的GC B细胞比早期GC会更多地产生浆细胞的现象。IRF4表观印迹调控B细胞分化模型祁海教授团队的这一工作,发现了记忆B细胞再分化命运调控的分子机制,首次提出了表观遗传进行性记录每一个B细胞及其后代的免疫刺激史,进而影响细胞命运决定过程的理论。这一表观遗传记录过程,贯穿每一个B细胞及其后代的生活史。这项成果暗示,对于旨在诱导针对诸如HIV等变异率高的病毒的疫苗,延迟IRF4依赖的表观印迹积累,会促进疫苗诱导出的记忆B细胞再次参与GC反应,从而提高产生广谱中和抗体的可能。相关发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B细胞命运决定理论,为广谱疫苗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底层理论支撑。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祁海教授是该研究论文的通讯作者。昌平实验室副研究员王毅峰博士和昌平实验室双聘博士后、清华大学医学院博士后邵雯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研究项目得到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号:2018YFE0200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31830023,81621002,31900629,32200725)、昌平实验室、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和新基石项目的支持。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24-01900-2
  • 卅载风华携手北大教授,砥砺前行共创中药辉煌
    北京大学陈世忠教授作为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中药研究室PI(首席研究员),国家生药重点学科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分析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同时担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鉴定学会常务理事、科研学会常务理事、分析学会理事等职务,从事中药和天然药物科研工作30余年,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其课题组在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领域不断开拓创新,整体水平始终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中华瑰宝,历久弥新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中国医疗保健不可或缺的资源与力量。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同疫病斗争中产生了《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温热论》等经典著作。在近两年的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中,中医药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再次充分证明,中医药学经受住了考验,历久而弥新,值得珍惜。 大咖团队,开拓创新陈世忠教授带领其团队在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领域不断开拓创新,其团队创建的在线天然药物成分高效分离-结构鉴定-活性研究平台,为中药复杂体系中活性成分的快速发现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体系。应用表明,该平台突破了天然药物研究的传统模式,具有高灵敏度、高可信度、简便快捷等优点,为高效率地从天然药物中快速发现活性化合物提供全新的研究模式和方法。利用该技术从天然药物中发现了一大批活性高、毒性小、作用机制明确的小分子化合物,为创新药物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提升了创新药物研究的速度。在此基础上,针对筛选得到的小分子开展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肿瘤、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阿尔兹海默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创新药物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识相知,相辅相成陈世忠教授带领团队在中药前沿领域砥砺耕耘30余年,硕果累累,而先进分析仪器是中医药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陈世忠教授深情回忆其在攻读研究生时期,使用的第一台液相色谱仪就是岛津的6A系列,北大博士后期间仍然使用的是岛津的4A、10A系列液相色谱仪,留任北大药学院后组建实验室,依然选择了岛津仪器作为重要科研工具,见证了岛津30年的创新发展之路。 陈世忠教授表示几十年科研生涯,岛津仪器一直相伴,其整体稳定性好;软件功能强大,使用方便,上手快;硬件故障率低,维护方便,配件便宜,性价比高;售后服务可靠,应答机制迅速。经过岁月的长河和时间年轮的见证,岛津的仪器品质和岛津工程师的专业技术素养得到陈教授团队的高度认可。 携手共进,硕果累累北京大学药学院-岛津中药分析联合实验室设立之后,岛津公司以优异的科学仪器和优质的技术服务,与学院的老师们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持续至今。在陈教授的实验室里,岛津仪器不断被委以重任,用于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及研究生的培养。目前共建实验室配备了一系列岛津分析仪器,从早期的光谱分析仪UV-2600,液相色谱仪LC-3A、LC-6A、LC-10A,到Prominence HPLC,高效液相-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仪 LCMS-IT-TOF,再到如今的Nexera LC-40 XS,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LCMS-8050,可谓几代同堂,携手共进。 此外,为满足广大医药生产企业、检验机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中检验和科研人员的需求,岛津公司与陈世忠教授合作,于2013年编写出版了《中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检定-(2010年版)收载品种对应方法集》,以期完善《中国药典》收载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为医药行业的检验人员、科研人员提供帮助。在此基础上,以《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颁布执行为契机,于2018年特编《中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检定-(2015年版)收载品种对应方法集》。本书根据新版药典对部分中药材的测定方法重新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对中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完善,期待为广大药物分析人员提供实用参考。 锐意进取,共创未来衷心感谢陈世忠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的杰出工作和无私分享,我们希望继续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质的服务与我们的用户一起创造价值,通过强强联合,以期合作共赢,共创美好未来! 撰稿人:石丹姝,任彪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清华北大论文抢发风波:两校疑认定该事件“违反学术规范”
    p   9月18日上午,近期一直忙于做论文的谢灿,邮箱和手机都热闹起来。“这两天,通过不同渠道转来的支持我的信件,已经超过1000封了。”他在微信中感慨道。 /p p   作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谢灿就是近日卷入清华、北大学者论文“抢发”事件的当事人之一。而该事件另一名当事人,清华大学学者张生家,则选择保持沉默。 /p p   两天前,本报记者曾致电张生家询问最新进展,他的助手称,他本人已被校方要求拒不表态。 /p p   事情的经过还得从被“抢发”的论文说起。 /p p   9月15日,《科学通报》(英文版)发表了一篇关于动物磁感应受体蛋白方面的论文,论文的通讯作者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学术带头人(PI)张生家。 /p p   论文刊出,即在同行学术圈内引发争论。质疑方认为,张生家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谢灿存在事实上的合作关系,张生家论文中提及的磁蛋白基因正是由谢灿 实验室发现的,而谢灿等人的相关研究论文已投递《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并正在审稿过程中,因此张生家“提前”发表的论文有 “抢发”他人成果的嫌疑。 /p p   《中国科学报》记者独家采访后了解到,涉事校方北大和清华早在8月下旬已就此事展开调查,但依然未能影响到该论文的投递刊发。9月15日晚,两校联名致信《科学通报》编辑部要求撤稿。 /p p   9月16日,中科院院 士、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在回复《中国科学报》记者的短信中说,两校科研管理部门已联合发函给朱作言院士、陈晓亚院士及《科学通报》编辑部,商谈撤稿事 宜。两校发给《科学通报》的函中指出:“张生家在有关争议调查期间,未征得有实质贡献的研究者同意,擅自向贵社投稿发表,违反了学术规范。” /p p   9 月16日下午,《科学通报》编辑部邮件回复了谢灿的质疑:“作为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成员,《科学通报》需遵循COPE的规则处理相关事宜,撤 稿应以确凿的违反国际出版道德规范的证据作为基础。如果此文被证实确有学术内容造假或者其他违反COPE规定的行为,或因其他原因作者要求撤稿的,我们将 按严格程序予以处理。”与此同时,《中国科学》杂志社也对北京大学科研部的有关来信进行了回复。 /p p strong   “合作”始末 /strong /p p   据 了解,2009年,谢灿从美国回国,磁感应课题是他在2009年加入北大之后启动的课题,由其独立设计展开。2012年,谢灿课题组首次成功筛选鉴定了动 物对磁场感应的受体基因(简称磁受体,并命名为MagR),其后经过两年多的结构生物学、生物物理学方面的研究,最终确定MagR介导动物对磁场的感知有 可能构成动物迁徙和生物导航的基础。 /p p   2014年12月8日,谢灿研究组将论文提交给《自然》杂志(Nature),因为该研究成果重大、新颖,论文很快被送审。 /p p   论文提交后,谢灿在自己的一次讲课中,提到了自己实验室在做磁蛋白方面的研究。因为这次讲课的缘故,张生家后来经人引见拜访了谢灿的实验室,并提出与谢灿进行磁蛋白方向合作研究的要求。 /p p   记者了解到,谢灿一开始误以为张生家是清华某教授实验室的助手,所以将自己实验数据和相关资料都透露给了他。“跟我合作的人很多,这个基因我给过6个课题组。科学圈子是比较开放的,我不会对合作者藏着掖着。”谢灿说。 /p p   谢灿认为,此后,正是在自己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张生家在神经细胞学层面开始了进一步的研究。然而在8月份的多次沟通中,张生家突然提出要在谢灿的论文发表之前提前发表自己论文的要求。 /p p   谢灿表示,此前双方之间已经有“君子协定”,并“有邮件、微信往来为证”。双方协议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张生家不能抢先发表文章,必须等谢灿的磁感应受体文章发表后才能发表,即使发表了,也需要注明谢灿实验室的工作 二是谢灿须作为论文的合作者。 /p p   该协议得到了张生家的同意。在回复谢灿的微信中,张生家说:“以上两点我从开始就已经同意,请你不要有顾虑。” /p p   张生家的要求让谢灿不能理解,而其最终“抢先”发表论文的行为则让谢灿无法接受。 /p p strong   事与愿违 /strong /p p   有合作,难免产生误解甚至矛盾。事与愿违,在9月15日刊发的论文作者名单中,并没有出现北京大学研究人员的姓名,论文只是在致谢中提及“蛋白基因来自谢灿实验室”。 /p p   今年8月22日,在张生家与谢灿关于是否能提前发论文争执不下时,北大、清华两大高校的高层介入此事。 /p p   在谢灿向北大、清华提交的“关于清华大学张生家在与北京大学谢灿关于动物磁感应受体蛋白项目的合作中违背学术道德行为的情况说明”中,附上了他与张生家的邮件及微信往来,谢灿希望“北大和清华能启动学术道德调查和相关程序阻止张生家私自投稿的行为”。 /p p   收到信件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在邮件中回应称:“清华会严格按照学术道德规范要求清华的老师对待合作”。 /p p   然而,上述种种举动并未影响到张生家论文的投递和刊发。 /p p   “科学本来就应该是开放的。这次事件发生后,无论是对于科学家还是科学,我觉得这都造成了一个幻想的破灭。”谢灿说。 /p p   不过,张生家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由于双方研究内容完全不一样,因此不属于抢发。“说抢发成果绝对不可能,所有的数据都在我手上,他发他的,我发我的,不存在抢发。” /p p   “我们之间是有一个口头协议,根本没有纸质版的协议”。张生家承认他和谢灿之间的确曾有过合作协议,“但北大方面后来试图与另一名清华大学教授分享研究成果”,张生家认为这样的做法实际上等于取消了他们之间此前的口头承诺。 /p p   2008年起,张生家夫妇二人师从世界著名电生理学家莫瑟尔(Moser)夫妇从事体内电生理方面的博士后工作,2014年,Moser夫妇和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约翰?奥基夫(OKeefe),因发现了大脑中的“GPS”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p p   记者了解到,张生家主要从事神经细胞学层面的研究,而谢灿主要是蛋白层面的研究。“张生家的研究更‘下游’一些。”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罗述金如是评价。 /p p strong   诺奖级别? /strong /p p   据了解,张生家在与谢灿沟通中,曾多次提到关于磁感应的研究是“诺奖级”的。 /p p   “磁感应确实是自然科学中尚未被摘取的一颗明珠。”谢灿说。不过,他对关于“诺奖级”的说法持有不同意见:“科学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拿诺奖说事本身就是很功利的。” /p p   那么,关于“动物磁感应受体蛋白”究竟是一项怎样的研究?它会是一项有望问鼎诺奖的研究领域吗? /p p   “人 类在白天是靠眼睛来辨别方向,但在夜晚无光条件下,我们就没有办法测定方向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毅向《中国科学报》解释说,动物之所以能够在 天黑的时候不迷失方向,靠的就是地磁(南极、北极)来定位方向,而它们的身体中是有一个蛋白专门起到定位功能的,这就是动物磁感应受体蛋白。 /p p   李毅指出,关于动物是如何定位的,在全世界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都是一个空白,而谢灿第一次找到了这个基因。“谢灿回国之后一直在从事这个研究,如果能够成功,将是一个重大发现,甚至有可能是一个诺奖级别的研究成果。” /p p   对于科研合作中的权责问题,李毅认为,如果双方之前确实签署过协议,这确实是张生家的问题。“尽管没有法律方面的明确规定,但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有悖科学道德的。” /p p   一般说来,科学家一旦确立科研合作关系,在没有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是不能单独发表合作的研究成果的。“如果是一个很重大发现,后发表成果的人,很可能会因为前者的越轨行为功亏一篑。”李毅说。 /p p   不过,记者了解到,目前北大、清华已经联名致信《科学通报》要求撤稿。记者致电《科学通报》编辑部想了解此事的进展,该编辑部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该事情较为复杂,暂时还没有处理方案,是否会撤稿也暂无定论。 /p p   中科院院士许智宏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强调,他不是动物磁感应受体蛋白领域的专家,清华、北大、中科院均有一批在神经科学方面很有造诣的专家,在事情清楚后他们对该成果应更有发言权。 /p
  • 清华大学杜亚楠教授团队最新研究进展:3D微载体细胞规模化智造技术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日内瓦国际发明展(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Inventions of Geneva)于1973年创办,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瑞士联邦政府等权威组织机构联合举办,是世界上举办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发明展之一,也是全球最新发明产品的重要展示舞台。所有参展项目均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专业评审。本次荣获的奖项,是世界对华龛生物科技成果认可的有力证明。【3D微载体细胞规模化智造技术】该技术由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杜亚楠教授及转化团队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龛生物)自主研发,可为细胞药物研发企业提供定制化扩增工艺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在再生医学、类器官与食品科技(细胞培养肉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核心产品3D TableTrix® 微载片(微载体)是一种多孔微球,具有化学、物理性质精准可控的特点,可以根据细胞种类进行细胞微环境的定制化设计;通过特异性裂解技术,能够实现细胞100%收获;具备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等相关权威机构的检验报告,已获得美国FDA DMF及中国国家药监局药用辅料资质;是全球创新型、国内首款可用于细胞药物开发的药用辅料级微载体。基于3D微载体细胞培养技术开发的3D FloTrix® 细胞大规模全自动化制备工艺系统,实现了细胞药物、细胞衍生品、病毒以及蛋白的全封闭式规模化、智能化的生产制备。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基因与细胞治疗、细胞外囊泡、疫苗及蛋白产品等生产的上游工艺开发。同时,在再生医学、类器官与食品科技(细胞培养肉等)领域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关于作者】杜亚楠,教授,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医学院和清华-北大生命联合科学中心研究员。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工程系 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在“微组织工程”这一特色交叉研究方向进行创新探索,实现理论探究和技术转化。研究内容为整合微纳加工技术、生物材料、基因编辑和生物力学构建精确可控、具有仿生结构和功能的各类生理和病理3D微尺度组织,为组织工程, 再生医学以及药物筛选和病理研究提供新型平台技术。团队开发的3D微组织技术,可作为新一代干细胞药物的扩增制备平台和药剂学递送系统革新再生医学 并通过构建体外仿生病理微组织模型首次报道了肝窦毛细血管化可通过胶原纤维介导的“旁张力信号”促进肝脏纤维化的全新病理机制,为肝病治疗提供了精准用药方案。为再生医学、药物开发和病理研究提供新型平台技术、理论模型和解决方案。共发表高影响力SCI论文80余篇 (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Science Advances 等杂志),发表图书章节8篇。批准授权专利14项,其中两项微组织工程技术专利已商品化。分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并获得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称号。同时为Tissue Engineering和ACS Bio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的编委。
  • 北大谢晓亮教授:单分子技术透视生命之谜
    2012和2013年,由北京大学多个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的世界首个高精度人类男性和女性个人遗传图谱相关论文相继发表于《科学》和《细胞》杂志。这一工作采用的单细胞DNA扩增技术MALBAC,与以前的技术相比,该技术将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的精确度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能够发现个别细胞之间的遗传差异。  MALBAC技术是由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主任、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谢晓亮领导的团队发明。他们的工作不仅大大拓展了单细胞基因组学研究技术,而且给现代医学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是“精准医学”的一个最佳范例 。  通过与BIOPIC的汤富酬教授团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团队的合作,2014年下半年,两对携带遗传疾病致病基因的夫妇在MALBAC技术的帮助下成功生下了健康的婴儿。此外,MALBAC技术还正在用于探索针对肿瘤患者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方案。  2015年7月18日,谢晓亮应邀在“未来论坛”上发表题为“单分子水平上的生命——通往精准医学之路”的演讲,回顾并展望了他在单分子基因组学上的基础研究和生物医学应用的探索之路。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饶毅教授在现场介绍他时说:“谢晓亮的第一个基础研究工作是1998年开展的单分子酶学,他开创了在单分子层面对生命过程的研究。近年他又开始探索在医学上的应用。中国引进现代医学后,在现代药学方面只有少数几个药物作用领域的发现,在现代医学技术上唯一的发明和应用就是谢晓亮和汤富酬、乔杰三个团队合作诞生的‘MALBAC婴儿’。”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认为,谢晓亮的MALBAC技术能够改变整个生物医学,其对未来精准医学的发展和应用的贡献是不可限量的。  “获得终身教授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够在人类历史上,特别是科技史上留下印记的科学家非常少见,而谢晓亮将理论和技术结合,用技术解决科学问题,是引领整个科学界发展的真正的一流科学家。”曹雪涛评价说:“他是一个让你无法预知将来还会做出什么创造性工作的科学家。这是一个科学家具有潜在创造力、影响力、引领力的标志。”  以下是根据现场录音和演讲PPT整理的演讲全文,全文已由谢晓亮教授审阅。  女士们、先生们:  我今天的讲座内容跨度会比较大,从物理学到化学、到生物、到医学。  著名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曾经说过:“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描述我们拥有的最重要的科学知识,这句话应该是:所有物质都是原子组成。”原子在宇宙中比比皆是,但是如果只有独立的原子,我们的世界会变得非常无趣,没有生命、没有爱。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分子的产生,分子们进行化学反应,产生新的分子,这才有了生命。  那么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过去半个多世纪生命科学的主要进展,这句话应该是什么?我想应该是:生命过程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得到解释。  单分子成像技术开启研究生涯  我在北大读本科时学的是化学,生物是到美国才学的。我1985年离开北大,来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攻读物理化学博士学位。我因从小就喜欢动手,在美国学的是用超快激光来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  在化学和生物化学的教科书里,分子相互作用和化学反应总是在单分子的水平上描述的,可是迄今为止,我们的化学知识几乎都是从含有大量分子的实验中得到的,量大到摩尔(mole)的数量级。1摩尔是2克氢分子的分子数目,被称作“阿伏伽德罗常数”。阿伏伽德罗是意大利的化学家、物理学家,虽然他定义了阿伏伽德罗常数,但他只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直到死也不知道到底是多大。现在我们知道,阿伏伽德罗常数是6.023x1023,这是个天文数字,我估算了一下,1摩尔1立方毫米的沙子,如果平铺在中国大地上,可以形成一个60米深的沙漠。  90年代初,我在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开始了我的独立研究生涯,带领一个团队研究在常温下用荧光来检测单个分子(见上图)。当时的研究非常令人兴奋,有几个小组在竞争,去年因为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两位科学家Eric Betzig和W.E. Moerner那时也在做同样的事。1994年7月,我第一次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文章,研究单分子的动态过程。在此前的研究生和博士后阶段,我还没在《科学》或《自然》杂志上发表过文章。  这篇文章是和我的第一个博士后Bob Dunn合作的。当我们把这些技术发展起来以后,我有了一个预感,单分子技术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上将有重要的应用。所以我们就开始研究酶。  酶是生物过程的催化剂,加速生物化学的反应。我们把带有荧光的胆固醇氧化酶分子固定在99%的琼胶中,让它们不能游动,以便我们长时间地观察胆固醇酶催化的胆固醇氧化反应。  这个酶有两个态,在氧化态下,它有天然的荧光,在还原态下,它不会发光。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它在这两个态之间循环,自己最后是没有变化的。所以当我们观测单个酶分子的荧光时,每一次荧光的“亮/灭”就对应着一个酶分子催化状态的循环。这使我们第一次实时观测到了单个酶分子的化学反应。在单分子层面上,化学反应是随机发生的,即化学反应发生所需的等待时间是随机分布的,而不像在拥有大量分子系统中的反应里,有可被推测的结果。因此单个酶分子的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不会在下一个实验中重复出现的,尽管这个曲线的统计结果是可以重复的。  因为这个工作,哈佛大学给了我一个资深教授的职位。这个工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很多生物大分子,比如DNA是以单分子或者少量几个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之中的,这个工作让人们能对单分子的生物化学反应进行实时观察。  大家知道,20世纪最重要的生物学发现是沃森(Watson)和克里克(Crick)解出遗传分子DNA的双螺旋结构。DNA是由四种碱基(A、T和C、G)配对构成的。遗传信息储存在碱基的序列里。  单分子酶学也具有实际应用意义。比如有人做了与我们类似的实验,造出了两个单分子DNA测序仪,其中一个美国加州的公司做的Pacbio测序仪,通过监测单个合成DNA的酶分子,将有荧光标记的四个碱基逐个加入到DNA模版上,以直接读取DNA分子的序列。这个技术的特点是它能够测很长的DNA序列。  在基础研究领域,单分子生物学增进了我们对许多生物大分子工作机理的深入了解,让我们在活细胞里直接观测蛋白质分子的逐个产生。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告诉我们,在DNA上的遗传基因会转录成mRNA,在翻译过程中mRNA导致蛋白质的合成。  由于一个基因在单个活细胞里只有1到2个拷贝,基因表达过程就跟单个酶分子反应一样,也是随机发生的,所以单分子生物学与单细胞生物学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对单个活细胞的基因表达进行了非常详细的研究,从而使得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得到了定量的描述。  上图右边的机体细胞有同样的基因和基因组,我们说它有同样的基因型,但它们有不同的表型,一个有荧光,一个没有荧光。这个细胞从一个表型变到另外一个表型,从没有荧光的状态变到有荧光的状态,可以证明这个过程完全是由于单个蛋白质分子从DNA的单链上随机脱落下来造成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单分子的小概率事件可以导致非常重要的生物学结果。  基因突变也是这样。这个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跟我生活中最大的奥秘是相连的,我的两个女儿是同卵双胞胎。同卵双胞胎被普遍认为有相同的基因组,我的双胞胎女儿确实非常相似,但她们有各自的特点,也许这跟基因表达的随机性是相关的。最近有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的基因组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的基因都是随时间变化的。不管怎么说,基因型和表型的关联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破解基因组的奥秘  生物遗传学起源于孟德尔的遗传法则。孟德尔是一位牧师,他的伟大是去世之后才被人们认可的。几个月前,我应邀在捷克斯洛伐克给了一个“孟德尔讲座”,有幸在他曾经工作过的修道院(见下图)做了报告。(右图是孟德尔种植豌豆的田地,其上是他的雕像)  孟德尔的实验(见上图左图)是把绿色的豌豆和黄色的豌豆杂交,开始是用纯种豌豆杂交,杂交的结果还是绿色的,后来他把两个杂交出的绿豌豆再次杂交,就发现有1/4的几率可以得到黄色的豌豆。通过这个实验,他推断每个豌豆有2个等位基因,分别来源于上一代,一个是显性基因(绿色),一个是隐性基因(黄色)。  后来人们发现,人类也遵循类似的遗传法则。人的体细胞与豌豆一样,正常情况下都是双倍体,有46条染色体,其中23条来自父亲,23条来自母亲。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内,是46条不同的DNA分子。它们有60亿对碱基,携带2万个基因。(编者注:人类基因组由30亿对碱基构成,分布于23条独立的染色体中。人类的体细胞是双倍体含有46条染色体,生殖细胞是单倍体,含有23条染色体。体细胞中的两套染色体分别源于父亲和母亲,它们所包含的碱基有微小的差异,因此人的全基因组包括约60亿对碱基)。  基因组的主要变化是点突变(SNV)和基因拷贝数的变化( CNV)。我们每个人之间的不同就是由于点突变,也就是单碱基发生了变化。60亿对碱基中大约只有千分之一的碱基在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另外一个基因组产生变化的是基因拷贝数的变化(CNV)。一般来讲,基因拷贝数应该是2,一个来自于父亲,一个来自于母亲,形成两个等位基因。但有的时候,特别是发生癌症的时候,拷贝数可以变成1,3或者4,这叫染色体不正常。  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也就是这30亿对碱基的顺序被测定了,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意义重大。当时美国的一个私人公司(领导人是Craig Venter)和美国组织的国际团队(领导人是现任美国国家卫生局主任Francis Colon)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他们分别在《科学》杂志和《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这项工作花了30多亿美金,用的方法是第一代电泳技术。这是1980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技术,是由Fred Sanger(1918-2013)做出的。这是一个传统的办法,通过测DNA的长短来测序。  以这个技术为基础研发的第一代测序仪由美国公司ABI生产,该产品是产学研结合的范例。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Leroy Hood和他的研究生Mike Hunkapiller先在他们的实验室里改造了传统的 DNA测序方法,把电泳的方法用到毛细管里,用激光来代替放射性DNA监测仪,然后成立了ABI公司。这是一家车库公司,但后来这家公司很快垄断了世界测序仪市场。刚才说的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序竞争的私人公司领导人Craig Venter就是买了250台这种仪器来完成的人类基因组的测序。  Craig Venter的一大科学贡献是把人类的基因库组装起来,他发明的方法是很有意思的“鸟枪法”。比如说我要知道《三国演义》这本书里文字的序列,但是我能得到的只是打碎的一行一行的片段。Venter的方法是找很多本《三国演义》,然后打碎成一行一行的,由于是随机的,所以每行的断裂都不一样,然后把得到的千千万万碎片上下重叠起来,就可以得到《三国演义》中原始的文字序列(见下图)。当时没有人觉得这个方法可行,而Venter坚信可以由此得到百分之八、九十的人类基因序列,虽然不是100%,但已经很了不起了。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测序仪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7年以来,新一代的DNA测序仪层出不穷,主要是因为CCD(电荷耦合元件)的应用,使得大家可以在很多不同的位置上观测大量的序列,提高测序通量,这样一来,测序价格的衰减比指数衰减还快。现在如果你想测你的基因组,一天之内就可以完成,价格大概1000美金。其中Illumina公司的仪器占据了90%的市场。第三代测序仪是单分子测序仪,但它现在在成本、准确性和通量方面还不能与基于大量分子的DNA测序仪相竞争。  我的哈佛实验室也做过一个测序仪,但是我们起步比较晚,这是因为到哈佛以后要学怎么做教授,怎么教书,怎样申请基金。 我们只发表了一篇文章,没形成产品。中国目前还没有自己的测序仪,但就像中国需要自己的飞机一样,中国也需要自己的测序仪。这几年我和北大的黄岩谊教授一直在合作做这个工作。  哈佛实验室的新发明  新一代测序仪对医学的贡献是革命性的,它使个体化医疗成为可能。什么是个体化医疗?就是通过个人的基因组测序,为预防、检测和治疗疾病提供个体化的解决方案,所以基因测序成为了个体化医疗的基础。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美国好莱坞影星安吉丽娜?茱莉公开宣布她切除了乳房,因为她知道自己携带一个有缺陷的基因BRAC1,她的医生估算过,她有87%的几率患乳腺癌,50%的几率患卵巢癌。她宣布切除乳房的这一天,是2013年5月13日,当时我正好在美国卫生局进行一个申请项目的答辩。我的实验室有一种技术,可以让父母避免把严重的遗传病遗传给胎儿。评审委员会听到朱莉的新闻后就问我,如果把我的技术用来避免把有缺陷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伦理上行不行?我当时还没想好,结果这个项目没有在美国启动。关于伦理问题,我到今天也没有一个好的答案。但我今天想告诉大家,我们这两年在北京大学的一个工作,是伦理上可以接受的。  这个新技术对我来讲是一个新的单分子实验。如果给我一个人的体细胞,我能告诉你这个人的基因组,就是46条染色体的序列是什么样的。  我们以前是测多细胞的,抽10毫升血来测。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测单细胞的基因组?因为由于种种原因,基因组对每个细胞来讲都不相同。比如说人类生殖细胞(精子、卵子)在分裂时发生随机重组,使得每个生殖细胞都不相同。另外癌细胞中剧烈的基因组变化,也使得原发肿瘤中的细胞之间存在高度不同。  刚才说到在一个细胞中最常见的基因组改变包括点突变和基因拷贝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单分子的变化,所以是随机的,不同细胞是不同步的,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发生,也不知道它在哪发生,因此每个细胞都拥有不同的基因组,这使得单细胞测序成为必须。只不过以前技术上不可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台单分子测序仪可以把46条染色体从头测到尾进行测序,我们必须借助于单细胞基因组的扩增,就是把46条染色体放大,然后进行高通量的测序。  第一种方法是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这是一个在1985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技术,有单拷贝的高灵敏度。在犯罪现场,只要拿到一个DNA分子,我们就可以把信号放大到被检测的点。但是如果用它来覆盖全基因组,指数放大覆盖率只有6%。因为PCR技术是指数放大,让一个DNA变成两个,两个变成四个。这种指数放大过程不够精确,因为它是对拷贝进行拷贝,一旦拷贝件出错,错误就会被传下去,结果就不准了。  2012年,我在哈佛的实验室发明了新的单细胞扩增方法——“多重退火环状循环扩增法”(MALBAC)。它的最大优势是线性扩增,而不是指数扩增,不针对DNA拷贝再做拷贝,我们只拷贝原始DNA。就像一台复印机把原始的一份文件复制成多份,如果一次复制出错的话,在扩增后的产物里是微不足道的。哪怕单个细胞的30亿个碱基对里有一个碱基错了,我们都能看出来,而且没有假阳性。这种方法比此前广泛应用的MDA(多重置换扩增)方法能更准确地检测SNV(点突变)和CNV(拷贝数变异),将覆盖率大大提高到了93%。  做出这个工作的是我哈佛实验室的博士后宗诚航和我当时的博士研究生陆思嘉。目前,宗诚航正在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做助理教授。陆思嘉在哈佛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MALBAC技术。他想看到他毕业论文的社会效应,所以两年前回国跟我创立了做单细胞测序的公司——亿康基因。他目前担任亿康基因的CTO。  我们当时做的第一个实验就是测单个精子的序列。精子作为生殖细胞,是单倍体,有23条染色体,其中一半基因来自父亲,一半基因来自母亲。  如图所示,绿的是父源DNA,红的是母源DNA,每条染色体都是父源和母源基因的组合。由于基因组合交结的地方不一样,所以每个精子的序列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兄弟姐妹都不一样。  这项工作是与我以前BIOPIC的同事李瑞强教授合作的。精子来源于一位华人教授,我们检测了他的99个精子,发现了几个染色体不正常的精子细胞,其中一个缺第19号染色体,一个6号染色体出现了2个拷贝。好在这个人还算正常,因为任何一个正常的男子都会有~5%的精子出现拷贝数不正常的现象。这种不正常是由于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没有正常分裂。这种染色体不正常的精子会导致生殖障碍、流产、胚胎停育或者唐氏综合症等遗传疾病,尽管父母看起来完全健康,但就是有5%的出错几率。对男子而言,这5%的几率是不随年龄变化而变化的。但对女士的卵子来讲,染色体不正常的几率在30岁之前是25%,此后很快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到40岁的时候是70%。这就导致发生生殖障碍的比率和流产的比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生育成功率则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  利用MALBAC技术,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染色体正常的受精卵来提高生育成功率,特别是对高龄产妇。这是可能的,因为她们染色体不正常的几率并不是100%,即使在43岁以后,妇女仍然有正常的卵细胞,只不过几率小一些。即使是50多岁的妇女,只要有一个染色体正常的受精卵,不管是本人的还是别人捐献的,她怀孕的成功率就和年轻妇女一样。也就是说有一个好的卵子是正常生育的前提条件。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出生缺陷率高,遗传疾病患者多,大概有1%。不孕不育的夫妇也越来越多,高达育龄夫妇的10%,全国大约有一千万对育龄夫妇存在不孕不育问题,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此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头胎生育年龄逐渐增加,这个问题也会日益严重。不孕不育和遗传疾病不仅为患者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大大增加了家庭、社会与政府的负担。  MALBAC宝宝的诞生  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于1978年,迄今已有超过600万个孩子是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出生的。Robert Edwards是试管婴儿的创始人,他于2013年去世了。然而直到他去世前两年,也就是2010年才荣获诺贝尔奖,并获得爵士封号。可以想象他当年的研究工作困难有多大,绝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困难。  中国第一个试管婴儿于1988年在北医三院诞生,由张丽珠教授完成,她是现在北医三院院长、著名妇产科医生乔杰教授的导师。当时张教授比Edwards晚了10年,而这次乔杰院长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为了将单细胞基因组学在生殖医学中进行应用,我和乔杰院长、汤富酬教授,还有亿康基因公司展开合作。汤富酬是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的一位年轻有为的科学家,BIOPIC成立于2010 年,致力于技术推动生物医学的研究。作为BIOPIC的主任,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不断往返于北大和哈佛之间。我们的合作是怎么开始的呢?我当时需要一份精子活力的报告,找到乔院长帮忙,乔院长了解我们的技术以后,就说你可别光研究精子,一定要研究卵子,因为研究女人要比研究男人有意思得多。2010年,我们的“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成立了,立志于用技术推动生物医学的研究。  我们要做的实验是对单个人卵细胞进行高精度的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下图是一个卵母细胞,里面有两根DNA是从父亲来的,两根DNA是从母亲来的。刚才讲过,基因在重组时的交结点不一样,使得每个卵子和精子都不同。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会在旁边产生一个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作为卵细胞减数分裂的产物,它们分别是双倍体和单倍体,这两个极体细胞是没有用的,会在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被降解。我们为了不影响受精卵正常发育,所以选择分析两个极体细胞的全基因组来推断这个受精卵的全基因组是否正常。  不正常的第一种情况是染色体拷贝数不正常。 原因是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分裂异常,即使父母完全健康。这种染色体不正常会导致生殖障碍或者唐氏综合症等遗传疾病。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父亲或母亲的基因有点突变,导致严重的遗传疾病,它们也会传给下一代。如果发生突变的基因只在极体内,受精卵没有点突变,那就没事 如果传到了受精卵里,就会让下一代患上遗传疾病。  用MALBAC技术来进行单细胞基因组扩增,我们可以同时检测并避免上述两种情况,来提高生殖细胞健康发育的成功率,避免遗传疾病发生。具体做法就是用激光打一个小洞,把毛细血管插进去,吸出两个极体细胞来测序。如果疾病遗传自母亲, 我们用这个办法。如果疾病遗传自父亲,我们则在受精第5天时取1—3个囊胚细胞来测序。  2013年,乔院长在北医三院开始了临床实验,利用MALBAC技术进行胚胎遗传诊断。我们第一个病例,是一位患有遗传性多发性软骨瘤(HME)的男性患者,他从10岁开始,几乎每过两三年就长一个瘤子,所以他的身上充满了金属。这种病是由于名为EXT2的基因发生单碱基杂合缺失,造成移码突变。与孟德尔推测豌豆遗传类似,他和正常女性生育的后代会有50%的概率患病。与豌豆实验不同的是,这是人命关天的事,不能出任何差错,所以我们特别需要MALBAC技术的精确性。  通过体外受精技术,共得到这对夫妇的18个胚胎,经过致病突变位点检测和染色体筛查,发现共有7个胚胎是既没有点突变,也没有染色体异常的,乔院长从中选了第4号胚胎进行移植。  2014年9月19日,世界首例MALBAC婴儿诞生了,我们去看这个孩子的时候,她真是完美,她一声都没哭,一直冲我笑。  第二个病例是一位携带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致病突变基因的女性,她和丈夫已经有了一个遗传了这种疾病的儿子,没头发、没汗腺、没牙齿,他们想要二胎生一个正常的孩子。此病的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一,美国电影演员迈克尔?贝瑞曼(Michael Berryman)也患有这种病,他没有毛发、汗腺和指甲,一直在呼吁医学界对他这种遗传病进行研究。这个致病基因EDA1是在X染色体上,如果生男孩,患病的概率是1/2,如果生女孩不会发病,因为女孩有两个X染色体,而致病基因EDA1是个隐性基因,但该女孩有1/2的概率携带这种致病基因。  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共得到这对夫妇的5个胚胎,其中2个胚胎既不携带致病基因,也没有染色体异常,乔院长选了一个看上去最健康的移植。这个孩子于2014年11月30日出生,不但正常而且肯定不再会把该疾病传给后代。  总结一下,MALBAC技术可以同时避免染色体不正常和非常严重的基因点突变导致的遗传疾病,使得我们可以提高生殖的成功率,得到健康的后代。  想要孩子的朋友可能会想,我们能不能用这种技术来选择一个胚胎,让孩子拥有更漂亮更聪明的基因?首先,基因组学还没有发展到这种程度,能够让我们非常了解哪个基因是控制长相的,哪个基因是控制聪明程度的。那不是单基因的问题,而是多基因的事情。我们现在做的,就是避免非常严重的遗传疾病。目前世界上大概有7000多种单基因遗传疾病,常见的有400多种。避免这类遗传疾病在伦理上是可以接受的。  能否在更广泛的情况下使用这类技术?比如是否应该筛选掉得癌几率高的BRAC1 基因,它导致癌症的几率是70%, 而不是100%, 我们能不能让父母决定婴儿以后的命运?我认为这不是我们科学家或者医生能解决的问题,整个社会应该进行伦理上的研究和讨论。  MALBAC的第二个应用是癌症。在中国,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根据2012年的统计数据,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为312万例,中国人一生患癌概率高达22%,死于癌症的概率为13%。  癌症是由于基因组改变所引起的疾病,针对癌症的很多重大课题都需要单细胞基因组学。首先是个体化治疗,即靶向治疗,就是要对症下药,通过测序找到基因组哪里出现了改变,现在很多新药都是靶向治疗。  癌症难以治愈和高死亡率的罪魁祸首是肿瘤的转移。其机理是癌症先出现在原发灶,然后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到身体的其他器官。然而,癌症病人血液中肿瘤细胞数量很少,一般只有几个,传统的研究手段往往基于大量细胞才能进行分析。因此我们的单细胞测序技术就可以用到循环肿瘤细胞的研究上。对病人来说,还有个好处就是抽血分析的检查是无创的,不用做活检。北大肿瘤医院的王洁教授、BIOPIC的白凡教授,以及天津医科大学的张宁等教授和我的实验室一起参与了这项工作。  我们在一个肺癌病人的几毫升血液样本中共找了8个循环肿瘤细胞,对它们进行基因测序,看到基因组不同位置点突变,这突变信息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这8个循环肿瘤细胞的单碱基突变存在异质性——也就是说每个细胞都不一样,这样对癌症检测意义
  • 爱上化学是宿命——记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李彦
    李彦与心爱的碳纳米管模型   见到李彦,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和以往采访过的&ldquo 大腕儿&rdquo 不同,尽管已逾不惑、已经是长江学者、已经是&ldquo 杰青&rdquo 、已经是北大的博导、已经是国际上颇有名气的学者,李彦身上还是有着这个年龄与身份并不常见的&ldquo 稚气&rdquo ,或者说是一股&ldquo 愚劲儿&rdquo 。   采访,本是为成果一桩。不久前,李彦带领学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文章《单一结构碳纳米管合成》,在碳纳米领域引发&ldquo 强地震&rdquo ,这一成果或将推动已停滞近20年的纳米管研究重新向前,或将使得国际材料学领域多年来&ldquo 以碳基替代硅基&rdquo 的梦想成为现实,是国际材料化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可几个钟头下来,我竟对这个人以及她所代表的一群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深深的思考。有关科研态度,有关人生价值。   说起来,在科研的路上,李彦绝对不算一个幸运儿。30多年与化学为伴,多次迫于无奈改变科研方向,缺少经费、到处&ldquo 蹭&rdquo 试验场所和设备,捉襟见肘是常态,她也不会&ldquo 来事儿&rdquo ,不懂得找关系、拉课题。30多年的科研历程中,有20多年都是默默无闻。而就在所有人都劝她放弃,所有人都以为她再也撑不下去的时候,震惊世界的成果就这样翩然而至,突如其来,却也在意料之中。   她说,&ldquo 在科研的道路上,当你不求回报的时候,回报也许就来了。&rdquo 她还说,&ldquo 在科研的道路上,朝着目标一辈子,哪怕终其一生仍默默无闻,那也是一种幸福。&rdquo   李彦,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众多北大&ldquo 愚人&rdquo 中的一员。   &mdash &mdash 记者手记   爱上化学,没有理由,不回头   爱上化学是宿命,这是李彦的话,很实在,也很贴切。   父母都是教授物理与化学的老师,直到现在,已过去近40年,李彦还清楚地记得,早晨,父亲采摘牵牛花,用酒萃取之后,做成酸碱指示剂,加上醋或者石灰水,给学生演示酸碱指示剂遇到酸碱之后的不同颜色变化。   神奇的,那一幕就这样深深印在了李彦的心中,自此抽离不去。   于是,小小的李彦有了特殊的爱好,收集各种药瓶当试管,石灰水、用来做滤网的手纸是她童年最爱的玩具。填报高考志愿时,李彦执拗地填下了这样的志愿:第一志愿,北京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第二志愿,山东大学化学系。第三志愿,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专业。   科研的起步,竟有着戏剧性。本科毕业后,进入导师的实验室开展研究生阶段的研究工作,尽管受导师的喜爱,但主持实验室工作的老师却对女生有着莫名的排斥。这位老师给了李彦一道考题,通过有沉淀生成的氧化还原滴定来标定溶液浓度,这项测试非常考验基本功。   显然,这是老师给的一记&ldquo 下马威&rdquo 。   一般人做此实验,往往称三份样品做平行实验,滴定完了,根据消耗的溶液的体积,计算浓度。可李彦只用了两份样品,滴定完成以后直接把记录的体积数据交给老师,老师计算之后发现两份滴定结果几乎一模一样,这说明李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有着极大的&ldquo 准头&rdquo 和细心,就是这一个实验,让实验室里的男子汉们彻底&ldquo 服了&rdquo 。   自此,李彦开始了自己与化学的不解之缘,低头前行,一走就是30多年。   哪能事事都要求回报呢,科研这事儿尤其如此   人说做科研,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劲头,李彦可不止坐了十年。   选择无机化学之后,李彦的研究方向发生过几次重大变化。本科、硕士一直研究的领域是萃取化学,博士和博士后阶段主要从事红外光谱和溶液结构的研究,参加工作后转为化合物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溶液相合成。到出国访问,才开始碳纳米管的研究。   外人看来,相对频繁的转换研究领域,打乱了在一个领域长期的知识积累。但&ldquo 单纯&rdquo 乐观的李彦却认为,&ldquo 百步九折&rdquo 的经历,其实是对自己的考验,也是在帮自己选择一扇真正适合自己的&ldquo 门&rdquo 。此后,事实果然证明,曲折的研究经历为李彦在碳纳米管可控生长研究中的独特思路埋下了种子。   1999年,李彦进入碳纳米管研究领域,并带着老黄牛的精神,一头扎进了探究碳纳米管生长机制中催化剂作用的方向。了解纳米管研究领域的人都知道,碳纳米管是纳米材料领域的前沿方向,但如何让碳纳米管材料结构一致是困扰纳米管领域的难题,也是让纳米管研究停滞十多年的重要原因,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如果结构无法固定并一致,那么碳纳米管研究将很难继续发展下去。   在李彦看来,通过催化剂作用影响碳纳米管的生长机制是一条可行之路,选择一种合适的催化剂,并让催化剂在合适的条件下&ldquo 听话&rdquo ,就有可能使得在催化剂上生成的碳纳米管的形状一致起来。   埋首实验室,转眼就是15年。李彦带领学生利用钨钴均匀混合的分子团簇作为前驱体(原料),通过反复的实验,最终制备出高熔点、结构独特的钨基合金作为催化剂。而从钨基合金上生长出的碳纳米管能够复制钨基合金的结构,形成一致的结构,从而表现出稳定的性质。这项成果一举攻克了困扰学界多年的&ldquo 制备结构(手性)完全一致的碳纳米管材料&rdquo 的问题。   不久前,李彦带着这项成果,在日本遇到了纳米管的发现者饭岛澄男,老先生高兴得像个孩子,&ldquo 太好了,这会让多少无奈离开纳米管领域的科学家重燃信心。&rdquo   15年,5400天,129600个小时&hellip &hellip 已记不得中间有多少次遇到了看似无法逾越的&ldquo 坎儿&rdquo ,已记不得有多少次被劝放弃,李彦就是倔强地一直埋头走下去,在她看来,基础科学的重要问题就得有人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不问收获,不问回报,&ldquo 没人把这个问题攻克,碳纳米管的研究和应用就无法往前走。总得有人做下去。&rdquo   做老师是一生夙愿,同样没理由,没商量   1999年,李彦出国,在杜克大学做访问学者,本有机会留在美国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但面对诱人的橄榄枝,李彦拒绝了,丝毫没有犹豫。   在外人看来,这是错失良机,是愚笨的行为,但在李彦看来,拒绝是一种本能。因为在她心中,有着最朴素,却也最深沉的梦想,做一名老师,一名可以和学生真正&ldquo 交心&rdquo 的老师。在她看来,陪伴学生一同成长的幸福,是一名实验室里的研究员永远无法体会的。   回国之后,李彦主动申请走上讲台,教鞭一拿就是十几年,从未旷课、迟到、早退。   李彦讲授的课程是《普通化学》,这是化学院本科生最先接触的基础课程,能否对化学产生兴趣、能否建立良好的思维方式,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李彦将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与最基础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将枯燥的概念同生活实际相结合,一门涵盖现代化学所有基本原理和知识的课程,被她讲得妙趣横生。她常常和学生们分享儿子参加玩具赛车比赛的故事,&ldquo 车就是用来跑的,跑得好最重要,你把它装饰得再漂亮也没有用。做研究做学问也一样,要抓住最根本、最朴素的东西。&rdquo 她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们必须牢记&ldquo 一个问题的是与否,都是有条件的&rdquo ,用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学习知识。   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繁重的科研任务偶尔会与教学任务发生冲突,李彦有笨办法&ldquo 两全&rdquo ,不耽误课程的前提下,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做科研。   在李彦看来,科研与教学二者之间并不矛盾,教学过程要求老师将每一个概念都搞清楚、搞透彻,这反过来还能促进科研,而且,教学过程中得出的&ldquo 育人非一日之功,不可急功近利&rdquo 的感悟,也被她带到科研当中,成就其不浮躁、有静气,埋首躬耕,不问收获的科研品性。   采访结束,走出北大化学楼,李彦的一句话久在耳畔:   &ldquo 在北大,像我这样的人很多,有点傻、很较真,做喜欢的事,喜欢做事,与功利无关。&rdquo 原标题:《在北大,还有这样一些&ldquo 愚&rdquo 人》
  • 王建华:"流动注射"20年的坚持与守望——访东北大学王建华教授
    日前,在第19届国际流动注射分析及相关技术大会上,因在流动分析方法学及样品预处理等方面的突出成就,东北大学理学院王建华教授获得了&ldquo 流动注射分析科学奖&rdquo 。   其实,在90年代后期的时候,中国做流动注射分析(FIA)研究的人已经明显减少了,中国的FIA全国性学术会议也在1996年之后停办,种种迹象表明,FIA 已经不再是科研的热点领域,目前研究人员多是将FIA作为一种工具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那么,王建华教授是如何与FIA结缘、并且20多年来一直坚持、如今取得了哪些让自己自豪的成果、以及是如何看待FIA的发展呢?   &ldquo 好容易学会了一种东西,舍不得扔。并且一直研究下来,越发觉得FIA挺有意思,用处多、也挺重要,&rdquo 王建华笑到。&ldquo 我有幸成为今年的两名获奖人之一,并参加了在日本福冈举行的第19届国际流动注射分析及相关技术大会和颁奖仪式。这应该感谢国际同行对我本人所作的一点贡献的认可和肯定,&rdquo 王建华介绍,&ldquo 我个人觉得这不能算是多大的成功,我们只是在流动注射分析领域中进行了一些个人或课题组成员感兴趣的研究,我一直认为,在流动系统中进行样品预处理的尝试是十分有意义的。&rdquo 东北大学王建华教授   结缘&ldquo 流动注射&rdquo   王建华教授与FIA结缘可以说是件意料之外又顺理成章的事情,&ldquo 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期间,我学的是无机合成,后来才转行到分析化学领域的。&rdquo 王建华教授谈到如何进入FIA领域时说到,&ldquo 我在1990年开始接触FIA时,有一个梦想&mdash &mdash 到流动注射的发祥地跟FIA的创始人学习。做过了一些FIA研究之后,机缘巧合,居然&lsquo 梦想成真&rsquo ,不仅到FIA发祥地学习,而且还直接师从FIA创始人 Elo Harald Hansen教授。&rdquo Hansen教授对中国十分友好,王建华在他的系统指导下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并跟随他进入了国际流动注射分析研究的前沿领域,也因此与国际同领域中的顶尖学者有了接触和交流,包括流动注射分析的创始人Jarda Ruzicka教授等。   方肇伦先生是我国流动注射分析研究领域的主要开创人,在1992年的全国FIA学术会议上,王建华认识了方肇伦先生; 2003年,在Hansen教授的推荐、方肇伦先生的&ldquo 感召&rdquo 下,王建华&ldquo 一激动&rdquo 就留在了东北大学。&ldquo 自从我来到东北大学分析科学研究中心,就一直得到方先生的关怀,我学到了方先生宽厚待人的为人之道,更领略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这对于我后来的科学研究和指导研究生极为重要。&rdquo 谈起方先生,王建华就滔滔不绝起来,&ldquo 方先生做人做事非常低调,科学研究耐得住寂寞。他从90年代初开始研究微流控分析技术,经过了长时间的探索奠定了研究基础,直到五六年之后才发表了第一篇微流控分析的文章。&rdquo   虽然在90年代后期,国内对流动注射分析的关注已经减弱,但是王建华认为,流动注射尤其是顺序注射和阀上实验室作为一种进样技术具有独到的优点,是在线分析的理想手段。在过去的20多年间,王建华一直将在线分析技术和在线样品预处理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并且,坚持了20多年,如今王建华教授和他的课题组在FIA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其中让王建华自己满意、认为比较有意义的研究也有不少,如建立了一些在线样品预处理方法,包括对生命样品中DNA和蛋白质的分离富集,以及对环境样品中金属及其形态的分离分析 还建立了一些专用于特定组分分析的顺序注射在线检测系统,仪器公司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将其产业化后在环境检测领域有较好的推广应用 另外,实现了在阀上实验室中进行微珠注射及微填充柱的在线表面更新,并用于固相萃取,这对于后来阀上实验室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与方肇伦先生一起提出了&lsquo 介观流控&rsquo 分析系统的概念,即介于微流控和常规流动系统之间的流动分析模式,可成为常规样品引入与微流控系统进样的桥梁。   不过遗憾的是,尽管目前FIA的相关理论已经相对成熟,但由于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稳定性不足等局限,使得FIA在常规检测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王建华教授说到,&ldquo 总的来说,流动注射及相关技术在我国的产业化还不太广泛,我们课题组在这方面也只是进行了一点探索,离真正的实际应用还有差距。&rdquo   谈到下一步研究工作,王建华说,&ldquo 在流动注射分析方面,我们课题组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目前的研究,即加强在流动系统样品预处理方面的探索,特别是对生命样品的预处理。同时继续进行基于流动系统的微型化仪器研究。&rdquo   流动注射与原子光谱&ldquo 微型化&rdquo   王建华教授在不断研究流动系统中样品预处理技术的同时,也探索了基于第三代FIA技术&mdash &mdash 阀上实验室技术的微型化原子光谱系统。如建立了介观流控-分离富集-原子荧光微型集成系统、报道了基于阀上实验室的微型化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系统、利用介质阻挡放电技术(DBD)发展了微型化原子荧光光谱及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系统&hellip &hellip   这里所说的&ldquo 微型&rdquo 比微流控系统中的&ldquo 微型&rdquo 装置要大,但又显著小于常规的分析系统,且在样品消耗、废液排放等方面也位于二者之间。王建华教授课题组在阀上实验室-介观流控系统中集成了样品预处理单元和检测装置,建立了小型化仪器装置,包括原子光谱系统。   &ldquo 这种微型化仪器系统与大型仪器的原理一样,只是利用了阀上实验室技术,在阀上加工了一些模块,包括流路、微型填充柱、光学检测系统等。不过,这些研究成果后续并没有产业化,只是在原理上论证了在那样小的系统中可以做原子光谱分析。在产业化之前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rdquo   王建华指出,&ldquo 目前这种微型化原子光谱的应用还受到一些限制,比如样品通常需要以蒸汽状态引入,而液相直接进样尚有待研究&hellip &hellip .。总之,基于这些原理的微型化原子光谱仪器在实现真正的产业化之前还需要深入系统的研究。目前国内有数个课题组和仪器公司也正在进行相关瓶颈问题的攻关。&rdquo   在采访的最后,王建华教授说到,&ldquo 我本人认为,基于流动注射的进样技术今后在中国仪器分析领域仍有较大的潜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它仍将是一种有效的进样技术,与此相关的在线分析仪器的应用也将不断扩大。&rdquo   采访编辑:刘丰秋   附录1:王建华教授简历   王建华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于吉林大学获硕士学位,导师为徐如人院士和冯守华院士,获丹麦科技大学博士学位。   现为东北大学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担任TALANTA(ELSEVIER)副主编(2005年起),英国皇家化学会《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编委(2007-2010)、《分析化学》、《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分析试验室》、《分析科学学报》等编委,还担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原子光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在Angew Chem、Anal Chem、Chem Commun、Chem-Eur. J、Lab Chip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近年主持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等。2005年被评为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2006被评为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2008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年获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并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师,2014年被评为沈阳市劳动模范。   附录2:流动注射分析科学奖   流动注射分析(Flow Injection Analysis,简写为FIA)是1974年丹麦化学家茹奇卡(Ruzicka J)和汉森(Hansen E H)提出的一种新型的连续流动分析技术,其发展经历了三代,即第一代流动注射分析,第二代顺序注射分析,第三代阀上实验室。国际流动注射分析及相关技术大会(ICFIA)是FIA领域内的系列国际学术会议,迄今已成功举办了19届。&ldquo 流动注射分析科学奖&rdquo 是用来奖励在国际FIA及相关技术研究领域中做出过相应贡献的学者的专有奖项,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的创始人--美国华盛顿大学Jarda Ruzicka和丹麦科技大学Elo Harald Hansen教授均获得过此奖。
  • 北大教授称喝三聚氰胺没事 人类排毒能力强大
    茅台集团昨天在贵阳召开媒体见面会,回应对其产品含塑化剂的质疑。   在发布会上,北大教授李可基声称,塑化剂的标准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他说,卫生部将所有食品中塑化剂含量用同一个简单的数值来规范,本身就是匆忙应急的,是很粗线条的参考,该标准本身是不科学的,或者科学上是有局限的。   李可基还谈到三聚氰胺,他表示三聚氰胺基本是无毒的物质,成人继续喝下去不会损害人体。   李可基表示,人类几百万年都没有灭绝,说明人类的排毒、解毒能力实际上是非常强大的。过去一百多年间,各种各样的有毒有害物质,铅、砷、汞、二恶英等等这些物质都是几十倍、上百倍在增加,但是人的寿命在过去一百多年中增加了一倍。所以各种有毒有害的物质我们基本上都应付掉了。   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则在会上称,有人想利用大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关切的心理,把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利用和放大为食品安全问题,制造公众恐慌,打击中国的白酒行业,损害投资者利益,从中牟利。中国白酒行业有几千年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不会因一个事件而停止或者消亡。   袁仁国说:对“水晶皇”这个人,首先我要感谢他,是他给中国白酒行业提个醒,让企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但我同时要提醒这个人,白酒行业发展了几千年,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质疑而衰落。   上周末,ID为“水晶皇”的个人博主宣布送检茅台酒塑化剂超标,茅台股价应声而跌。一贯沉默应对公众的茅台公司连发三份检测报告,自证产品质量无虞。
  • 北大-清华汤富酬和黄岩谊与合作者发布肝癌无创早期诊断新技术
    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大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研究员汤富酬、黄岩谊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肝胆胰外科合作,研发了一种肝癌无创早期诊断新技术——甲基化CpG短串联扩增与测序(MCTA-Seq)。该项技术是通过对患者血浆游离DNA中异常高甲基化CpG岛进行全面测序分析,来实现对肝癌的早期诊断,是癌症诊断方法上的一个突破。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10月30日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  DNA甲基化是指DNA的胞嘧啶(C)被加上一个甲基而形成甲基胞嘧啶的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发生于CpG二核苷酸。CpG二核苷酸高度聚集于被称为CpG岛的基因组区域,这些区域主要位于基因转录起始处,具有重要的转录调控功能。CpG岛在正常细胞中大多处于去甲基化状态,但在肿瘤细胞中,大量CpG岛会发生异常高甲基化。CpG岛异常高甲基化不仅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也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肿瘤标志物。  坏死的癌细胞会将DNA释放到血液中成为循环游离DNA,能否通过检测血液中携带异常高甲基化CpG岛的游离DNA而发现早期癌症呢?虽然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学者开始这种尝试,但研究工作一直进展缓慢。其中,一个关键的瓶颈是缺乏能够同时检测大量CpG岛的高通量技术。早期肿瘤释放到外周血中的游离DNA极其微量且呈高度片段化,目前已有的DNA甲基化组检测技术灵敏度均较低,无法满足对其进行高通量检测的要求。  MCTA-Seq技术巧妙地突破了这一瓶颈。通过选择性扩增甲基化CpG短串联CGCGCGG序列和随后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MCTA-Seq可以在一个反应中同时检测到近九千个CpG岛 检测下限可低至1~2个细胞的基因组DNA。  肝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第三位。由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众多,肝癌的发病率在我国一直居高不下。目前,血清甲胎蛋白(AFP)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肝癌早筛标记物,但有约40%的假阴性率,因此迫切需要研发新的肝癌早筛生物标记物。  研究者采用MCTA-Seq技术共分析了151份临床样本,包括57份癌与癌旁组织样本和94份来自肝细胞癌患者、肝硬化患者及正常个体的血浆样本。在肝癌组织中,他们发现有近九百个CpG岛发生了异常高甲基化。而在小肝癌(≤ 3cm)患者血浆样本中,则鉴定出近四百个甲基化水平显著增高的CpG岛 进一步提高筛选标准后,获得了四十多个表现最佳的血浆CpG岛标记物。研究发现肝癌患者血浆CpG岛标记物可以分为两类,其中一类部分直接来自肝癌组织,而另一类则由肝癌组织与非癌肝组织共同释放。在小肝癌(≤ 3cm)患者的血浆中,后一类标记物上升的水平甚至超过了前一类。肿瘤手术切除后,两类标记物均显著下降,表明它们都与肿瘤密切相关。后一组新型血浆CpG岛标记物的发现展示了MCTA-Seq技术无偏见筛选的优势。  通过联合两类血浆CpG岛标记物,MCTA-Seq技术诊断肝细胞癌的灵敏度为94%,特异度为89%。尤为重要的是,MCTA-Seq成功地对本研究中全部15例AFP呈现假阴性的肝细胞癌患者做出了正确的诊断。  鉴于大多数类型的肿瘤都会发生CpG岛异常高甲基化,MCTA-Seq技术还有望用于其它类型癌症的无创性早期筛查。另外,由于不同类型的肿瘤有独特的甲基化图谱,MCTA-Seq同时还具有识别肿瘤组织来源的潜力。MCTA-Seq的三步建库反应在一个PCR管中即可完成,仅需浅度测序,是一种简便、经济和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游离DNA测序新技术。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博士文路,博士研究生李静宜、刘晓萌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硕士研究生郭化虎是这篇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研究员汤富酬、黄岩谊和北京世纪坛医院胰外科教授彭吉润是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 北大教授联手打造GC-MS技术精品课,从入门基础到实践精通,助力领域成长
    气质联用技术是气相色谱法-质谱法联用(GC-MS)的简称,具有GC的高分辨率和MS的高灵敏度,已成为定性定量测定复杂基质中有机物最普遍的分析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微生物检测、石油化工、环境监测、室内检测和医药卫生等领域。气质联用仪操作原理复杂、造价昂贵,因此了解仪器的构造,掌握应用方法才能更好的解决工作难题,准确判断故障原因并排除,然而很多初入实验室的检测/科研工作者却苦于没有系统的学习资料,不知如何从入门到进阶...为了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实操应用能力,仪课通联合北大化学学院教授--刘虎威、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高级工程师--付晓芳,联手打造《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精品课,全面解读气质联用技术的基础理论、仪器构造、操作方法、样品处理以及多领域应用;从入门基础到实践精通,助力领域成长。课程即将上线,限时开启预售优惠活动,参与方式:①扫码进群,抢占优惠名额(支付0.1元抢占)②支付完成后,发放200元课程优惠券③用券报名正式课,领取15天仪课通会员+《气相色谱方法及应用》图书1册(附主讲刘虎威签名,限量50册,送完为止,先到先得)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参与预售:
  • 韩春雨事件:北大教授饶毅等向河北科大致公开信
    韩春雨在实验室。  自5月2日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论文发表引起关注、5月底质疑的声音开始出现,韩春雨实验的可重复争议,不仅科学界议论纷纷,在社会层面也引发了相关讨论。昨日,实名公开质疑韩春雨实验者中,再增两名学界大咖——北大教授饶毅及中科院院士邵峰。他们曾在9月初就尝试与河北科技大学取得联系,却迟迟没得到任何答复。直到10月10日下午,饶毅收到河北科技大学9月28日盖章寄出的挂号信。“这是中国学术生态节点性事件,需要科学共同体认真对待,我们此前通过多种方式致信河北科技大学校长孙鹤旭,但似乎收效甚微,所以选择公开这封信。”11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院士邵峰表示。在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的13位课题组负责人实名公开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的NgAgo基因编辑新技术的实验后,《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饶毅和邵峰公开了这封信。  两大咖致信河北科大 迟迟得不到任何回应  事实上,他们早在9月初就尝试与孙鹤旭校长沟通。饶毅透露,他们于9月7日给孙鹤旭发邮件。邮件写道,他们属于今年5月第一批对韩春雨的科研工作给予正面评价的科学工作者。初期,鉴于韩春雨的工作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发表在严肃的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且未有同行看出明显问题,根据他们的学术背景,按照国际学术惯例正面肯定了韩春雨的工作。后来,国内外陆续有很多学者宣告无法成功使用韩春雨的这项新技术,对韩春雨的这项工作提出质疑,给韩春雨本人、河北科技大学乃至中国生物学研究带来了很大影响,且这些质疑一直未得到来自韩春雨及其团队的正面和有说服力的回应。他们在信中建议各方包括河北科技大学谨慎对待韩春雨及其研究成果。“鉴于这件事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以及科学研究成果的严肃性,请允许我们建议河北科技大学按照国际惯例成立由校内和校外相关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如果需要,我们可以帮助建议委员会成员),认真仔细核实韩春雨的研究成果。如有必要,可安排韩春雨及其团队在委员会成员知晓或在场情况下,重复实验结果,以尽快得出严谨的结论,澄清事实。”他们在这封信中写道。这封邮件没有得到回应。饶毅回忆,9月13日,他们托校长的同学电话询问,带回的信息是校长没有收到邮件。9月14日,他短信询问孙鹤旭准确地址以便邮寄信件,同样没有回应。9月15日,饶毅的助手电子邮件致信河北科技大学校长,告知饶毅、邵峰计划用挂号信寄此前那份电子邮件的信。9月23日,由他们两位签名的挂号信寄给孙校长,并显示两天后由学校收发室代收。10月10日下午,饶毅收到河北科技大学9月28日盖章寄出的挂号信。  “学校回应过于笼统”饶毅:希望看到的不是推脱  挂号信里写道,学校将认真考虑他们的建议,同时希望继续支持河北科技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正如信里所说,按照学术惯例,当一个新的研究成果刚出来时,我们默认它是真实可靠的,至少不应该公开怀疑,但对该研究成果的最终认同和褒奖,则需要经过同行的验证并取决于相关研究者如何评价该成果对自己工作和领域发展的推动作用。”邵峰说。  邵峰说,当互联网最初出现一些零星的质疑时,他倾向于认为韩春雨也许隐瞒了某些技术细节。“但随后出现大面积质疑时,我们认为学校和韩春雨本人应该出来面对,因为在学术期刊上公开报道一个新的技术成果,其根本目的是要让别人用,作为一名学者,作者也有义务使其他研究者能够使用该新技术,否则即使发表了文章,但对科学却是没有贡献的。”  邵峰认为,现在重要的不是给韩春雨本人下个结论,而是把事情推向正规程序,按照通行的学术规范来处理。  饶毅认为,河北科技大学的回复比较笼统,不清楚将有什么措施,“很多人希望河北科大是在认真讨论,而不是推脱”。  如果学校不回应,学术共同体下一步该如何推进这件事?“我们只能先看看这封信公开后的效果,学校也可以继续不回应,但我们认为应该尽这个义务,因为好的学术生态需要科学共同体的每一员一起去维护,我们也在建议,未能重复和有效使用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者发表同行评议的学术论文,报道他们的实验结果,以更为正规化的方式进行学术探讨和质疑。”邵峰说。  本组稿件综合《科技日报》、《人民日报》、《知识分子》等
  • 211高校无一公开财政资金使用情况
    编者按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教育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信息的公开,参照条例执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机构制定。2010年3月30日,教育部审议通过《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并于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在《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实施一年之际,为深入了解各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情况,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法中心以《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对高校信息公开规定的各项法定义务为考评指标,对其2010-2011年度的信息公开工作情况进行考察和分析。   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法中心12月1日发布《2010-2011年度高校信息公开观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法制日报》记者独家获悉,教育部“211工程”中的112所大学,没有一所向社会主动公开学校经费来源和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也没有一家高校公布其财务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   高校财务信息状况最不透明   《报告》负责人、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敬波教授介绍,我国“211工程”共纳入高校115所,其中第四军医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为军事学校,因涉及保密性,未被列为观察测评的对象。   同时鉴于《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自2010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次调研将测评时间定为2010年9月1日至2011年9月1日,超出此时间段的信息均为无效信息。   根据《报告》相关数据显示,财务信息公开情况在所有高校信息公开中最不透明。在考察高校是否主动公开了学校经费来源、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情况时,112个被观察高校得分全部为零。这也是此次透明度调查28个测评项目中,唯一一个所有被观察高校全部都得零分的项目。   虽然《报告》调研人员曾检索到复旦大学公布的该校2009年预决算信息,但因其未在此次考察测评的时间期限内,因此没有得分。   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全不公开   财务问题一直是高校主动公开信息领域中的敏感问题。《报告》调研团队在考察是否主动公开了学校财政性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时发现,112所高校中居然有108家透明度测评为零,即没有公开学校财政性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而得分的那4家高校,也仅仅是公布了自己学校财政资金的相关管理制度,并没有交代如何具体使用。   也就是说112所高校没有一家主动公开学校财政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   此外,高校收费信息的公开度也不高。根据《报告》显示数据,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被观察高校没有主动公开学校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与投诉方式,收费信息透明度还有待提高。   85%高校公开招标采购信息   在诸多高校信息透明度不高的背景下,招标采购信息的公开度却相对较高。根据《报告》调查数据显示,112家高校中有96家都在主动公开学校仪器设备、图书、药品等物资设备采购和重大基建工程的招投标考评中,获得满分。   《报告》分析指出,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和相关政府部门规章都明确规定,高校招标采购信息必须在指定媒体上进行公告,因此各高校在招标采购信息的主动公开度相对较高。   财务信息透明利于公众监督   近年来,高校腐败大案频频见诸报端,高校反腐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王敬波指出,高校腐败案频发的深层根源是高校财务信息不透明。我国高校的经费来源大多来自政府财政拨款,从法律属性上高校办学经费属于公共财政领域。虽然高校拥有办学经费的自主支配权,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处置。作为公共财政拨款的使用人和管理者,高校有义务对其信息公开,以便于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进行监督。而且今后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扩大办学融资渠道,发展多种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只有对自身财务信息进行公开,才能使社会力量提高参与热情和实施有效管理。   对于“无一家高校公开自己的经费来源、年度预决算等信息”和“无一家高校公布财务资金具体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王敬波认为,我国高校在树立信息公开,特别是提高学校财务信息透明度的水平急待提高。而其中的关键就是高校管理理念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都习惯于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体制,习惯于向上级机关或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工作管理情况,还不太适应向社会公众公开自己的内部管理信息。   王敬波还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根据团队的观察,有的高校通过内部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公开部分学校财务经费状况,但是没有向社会主动公开,因此透明度考评得分都是零分。因此,转变理念是当前高校提高信息公开工作水平的当务之急。   王敬波认为,根据《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的规定,学校经费来源、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以及财政性资金、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都是高校应当主动公开的内容,是法定义务。因此公开高校财务信息,提升财务资金使用情况透明度,既是履行法定义务,也是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背景   近年来,高校腐败大案频频见诸报端,据媒体披露,2009年10月初,因涉嫌在基建工程中巨额受贿等问题,武汉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原党委常务副书记龙小乐,被当地检察机关正式批捕。据悉,湖北的7所部属院校中有3所校级领导有贪污腐败行为。武汉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李海婴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总额达1400多万元,被判处无期徒刑。湖北大学原副校长李金和受贿80多万元,获刑13年。湖北美术学院原副院长李泽霖受贿25万余元,获刑5年。   业内人士表示,高校贪污案件主要发生在财务部、医院收费处等财务管理部门和有资金往来的部门,受贿案件主要发生在仪器设备采购、医院药品采购等部门,挪用公款主要发生于房地产管理、财务管理等部门。   (资料漫画)   北大清华多项考核指标得分为零   12月1日发布的《2010-2011年度高校信息公开观察报告》显示,名校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信息公开程度较低。在总分为100分的高校透明度排行评比中,北大得分仅为10分,排第84位,而清华得分为11分,居第79位。原因是北大清华多项测评指标得分均为零。   北京大学得零分的项目有3个,即组织机构设置、制度规范建立以及依申请公开的情况考察。调查显示,北京大学在“是否设有负责高校信息公开日常工作的机构 是否向社会公开了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名称、负责人、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电子邮箱等 是否制定了信息公开实施细则 是否制定了高校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指南中是否包含了法定内容 是否制定了高校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目录中是否包含了法定内容 是否建立健全了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以及开展公民申请信息公开等方面,还是一片空白。   而清华大学得零分的项目也有3个,即在制定高校信息制度规范、推进公民申请信息公开及设立监督和保障信息公开工作方面毫无作为,透明度为零。   在主动公开方面,北大、清华的信息透明度表现也不佳。在分值为30分的前提下,北大、清华得分均为7分,得分率仅为20%左右,低于主动信息公开考评的及格分数线。也就是说,两校在推进学校财务信息公开、收费信息公开以及财务资金使用情况的公开方面,并未完全履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所规定的法定义务。   业内人士评析认为,在国外大学普遍实行年报制度并向公众公开学校财务情况的背景下,北大清华较低的高校信息透明度,与其教育水平、口碑声誉和社会地位不相匹配。
  • 中国大学海外网络传播力排名出炉 北大、清华及香港城大居前三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了解,大学的学术传播力数据来源于ESI数据库,而ESI数据库在世界范围内都有较高的影响力和可信度。报告研究团队将中国高校的学术传播力排名和海外网络传播力排名作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显著相关,学术传播力排名越高,高校的海外传播力也越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1月8日晚,《2018中国大学海外网络传播力》报告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发布,2018年内地高校中海外网络传播力排名前十位的高校名单揭晓。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当晚,未来网记者在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举办的《2018中国大学海外网络传播力》报告发布会上了解到,该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以及中国日报网联合发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报告的研究团队选取我国184所高校进行了考察,其中我国内地高校141所(涵盖所有“双一流”大学和原211大学)以及港澳台地区高校43所。同时选择了4所日韩大学、4所美国大学作为参照,通过挖掘Google、维基百科、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六个平台数据,对中国高校的海外网络传播力做全景分析。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研究显示,高校海外网络传播力排名与学术传播力排名、QS排名呈强相关关系;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四地高校海外网络传播力表现突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北大、清华、中国美院位居内地高校前三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报告显示,2018年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海外网络传播力排名前十位的大学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澳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38e5b620-5552-4e2d-8d2d-c99e7f6c0c09.jpg" title=" 1.png" alt=" 1.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近四年中国内地高校海外传播力前十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2018年内地高校中海外网络传播力排名前十位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中国美术学院跻身2018年内地高校中海外网络传播力排名第三名令现场一些学者颇为意外。对此,报告发布方负责人指出,研究中发现中国美术学院十分注重海外宣传,Twitter等账号活跃度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对比近五年的大学海外网络传播力前十强排行榜来看,有三所高校四年均入围前十,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其中,清华大学蝉联三年冠军(2014、2015、2017),北京大学也始终保持在前两位。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三次上榜(2015、2017、201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异军突起,近两年入围排行榜前十名。其他两次入榜的高校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山大学(2014、2015)。北京师范大学等15所大学曾入围前十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传统综合性高校海外网络传播力优势明显,一些有学科特色优势的高校近年来独树一帜,在海外网络传播力上也形成了自己的传播优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内地高校海外网络传播力不断提升 与美国高校差距不断缩小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报告研究团队将每年内地高校海外网络传播力排名第一的大学与美国参照大学、日韩参照大学第一名、港澳台地区高校第一名的大学得分相比,发现内地高校的海外网络传播力不断提升,相较于之前有明显进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内地高校海外网络传播力第一名由得分远低于港澳台高校第一名、日韩参照高校第一名逐渐发展成如今已经超越港澳台地区高校第一名、日韩参照高校第一名。同时其与美国参照高校第一名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四地高校海外网络传播力突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四地高校海外网络传播力得分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传播力得分上,位于北京的34所高校海外网络传播力平均得分为72908.35,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北京高校中得分最高的两所高校,同时也是我国内地高校排行榜的前两位。 span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727a40cc-2482-4b9c-b0c9-7c0d49facf39.jpg" title=" 2.png" alt=" 2.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内地高校海外传播力前三十名分布图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位于上海的14所高校海外网络传播力平均得分为43104.76,复旦大学为上海高校得分最高,在我国内地高校海外网络传播力总得分中排名第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排名第三位的中国美术学院位于杭州,位于南京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两所高校则居第四位、第五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根据报告,中国内地高校海外网络传播力排名前十位中有八所高校位于这四座城市。前20名中有11所高校位于这四座城市,其中有3所北京高校,4所上海高校,南京和杭州的高校各有2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内地高校海外社交平台建设较薄弱 与港澳台、日韩高校差距较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报告还显示,我国内地高校普遍忽略海外网络社交平台建设,海外社交平台建设较为薄弱。内地高校中只有40座高校拥有Twitter账号,拥有Facebook账号的高校有134所,拥有Instagram账号的高校仅有32所,拥有YouTube账号的高校最少,为28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同时我国内地高校普遍缺少各个社交平台的官方认证,缺乏公信力,仅有北大、清华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完善。Twitter、Facebook和Instagram三个社交平台中,我国内地高校粉丝量偏少,获得关注不够,粉丝量与港澳台高校相比差距巨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我国内地高校社交平台活跃度不足,Twitter年发布量超过一百条的只有五所内地高校。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大学学术传播力排名越前 海外网络传播力越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了解,大学的学术传播力数据来源于ESI数据库,而ESI数据库在世界范围内都有较高的影响力和可信度。报告研究团队将中国高校的学术传播力排名和海外网络传播力排名作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显著相关,学术传播力排名越高,高校的海外传播力也越强。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87cb71c7-71a8-4fb3-a557-072de149142d.jpg" title=" 3.png" alt=" 3.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高校QS世界排名与海外传播力排名对比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学术传播力排名前十的高校依次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内地学术传播力排名前十位的高校有4所在中国内地高校海外网络传播力的排名中位列前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2017年英国高等教育资讯和分析数据提供商QS发布第14届QS世界大学排名榜,中国内地进入排名前400的高校有14所,包括清华、北大、复旦等。对比报告显示,这14所大学中有11所位居中国内地高校海外网络传播力前20,且14所高校都位于中国内地高校海外网络传播力排名前40。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建议:高校可将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纳入高校国际化整体战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根据2018年中国内地高校海外网络传播力的情况,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团队向高校提出了五点政策建议:第一,将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纳入高校国际化整体战略;第二,实现高校海外传播形象的品牌化;第三,海外网络传播平台建设矩阵化;第四,运营团队的专业化;第五,海外传播视频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随着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与世界深度融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高校是开展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更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报告认为,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持续深入,各高校应加快自身海外网络传播力的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国际影响力,更积极主动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当晚,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陆先高、北师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程红光、北师大教育学部教授曾晓东、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毓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中心主任颜梅、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万安伦等参会就报告相关内容展开了深入讨论。 /p
  • 北大教授坚持塑化剂无害 称未收报酬
    上周在贵州茅台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三聚氰胺、塑化剂无害言论的北大教授李可基,昨天(12月1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为自己的信息不能完整地传达给公众由此产生了误导表示可以道歉,但是他不会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而道歉。   致歉   信息沟通不畅导致误解   记者昨天联系到李可基,他向记者表示,自己其实以前就多次公开发表过这些观点,而且都是基于对相关政策的了解和自身的科学水平。   “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沟通渠道不畅通,我没有渠道、也没有办法把完整的信息传递给公众,导致公众产生误解,就此可以向公众道歉。”李可基表示,“但是我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李可基还表示:“我充分理解网民的各种质疑,因为那种场合说的,肯定会引起不同角度的各种看法,但我作为一个读书人,我上去说话,始终忠实于我对科学的认识。我只想把正确的知识告知公众,希望公众都能理解,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我的能力所限吧。”   释疑   差旅费由协会负责   对于参与此次发布会是否收取了代言费、往返车旅费等质疑,李可基昨天表示,并未收取茅台报酬,自己是受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邀请参加研讨会的,此次差旅费由行业协会负责。   观点   三聚氰胺与食盐毒性相当   对于三聚氰胺无毒论,李可基表示:自己当时的原话是,对于成人来说三聚氰胺基本无毒。   “这句话的依据是毒理学最常用的最重要的指标:急性毒性分级”,李可基说,按照急性毒性分级,以老鼠做实验,每公斤体重食用3.8-6克的三聚氰胺,可致一半的老鼠死亡 而每公斤体重食用3-4克的食盐,同样会导致一半老鼠死亡。“这如果分级的话,那么三聚氰胺对老鼠的急性毒性和食盐是相当的”,李可基表示,自己在茅台发布会上说的三聚氰胺对成人基本无害就是根据这点来说的。   塑化剂是相对安全的物质   李可基表示,当时记者问他的问题是,网友称检测到茅台中DEHP含量是3.3mg/L,那么这对人体会产生什么伤害?   “对这个问题,我当时的回答是列举了一些简单的小学计算题,让大家自己判断有害无害”,李可基表示,如果每天喝一公斤酒的话,对人体的伤害应该是酒本身了,整天醉醺醺的,出去被车撞死远远大于其他的概率。但如果每天喝上二两酒,才吃进去0.33毫克,离所谓的安全人可耐受的上限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正因如此,李可基此前表示:“所谓的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绝对不等于它致癌,或者毒害。我们其实生活在各种致癌物的包围之中。而从欧美的做法来看,塑化剂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安全的物质,因为无论是欧美的药店,还是中国的药店,药里面的片剂的包衣剂都是合法使用塑化剂的。”
  • 清华张新荣教授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   日前,接到英国皇家化学会主席的通知,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张新荣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FRSC)。这是继张希和帅志刚入选后,化学系第三位教授入选。   英国皇家化学会成立于1841年,是欧洲最大的化学科学团体。   附录1:张新荣简介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大化学系(学士)。1985年毕业于陕西师大化学系(硕士)。1997年毕业于比利时根特大学(博士)。1984-1993年在陕西师大化学系工作。1993-1998年在比利时根特大学原子能研究所学习、工作。1998- 至今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光谱 / 质谱分析的方法、仪器和应用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他人引用1700余次。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点项目、863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国际原子能机构项目等。   附录2:元素形态分析——一个环境与食品安全检测的新领域 ——访清华大学分析中心主任张新荣教授
  • 清华大学黄翊东教授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
    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NAE)院士是工程领域专家的最高专业荣誉之一,以表彰入选者"在工程研究、实践、教育等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在新兴领域技术做出的开拓性工作和传统工程领域中的重大贡献",以及"在开发/实施工程教育方面的创新贡献"。每年的新成员投票于 12 月进行,成员资格的最终投票在 1 月进行。日前,美国国家工程院公布了2024年新增院士名单,包括114名院士和21名外籍院士。其中,清华大学黄翊东教授当选外籍院士,当选理由是其在光源和成像仪,及其在工业应用方面所做的突出贡献。据悉,新当选的院士将于 2024 年 9 月 29 日举行的 NAE 年会上正式就职。清华大学 黄翊东教授黄翊东,清华大学教授、天津华慧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与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光函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199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1991-1993年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荒井研究室留学,1994年加入NEC光-无线器件研究所的任特聘研究员,从事用于光纤通信DFB激光器的研究开发工作。2003年作为清华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回国任教,2005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年被评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入选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致力于纳结构光电子学领域的研究并取得创新突破,带领课题组研制出具有自由电子辐射、片上光谱成像、轨道角动量辐射、量子态产生及操控等功能国际领先的集成光电子芯片;发表论文300余篇,引用数千次;拥有数十项国际专利,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项目以及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同时积极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是光电子芯片企业华慧芯、与光科技、光函数科技的创始人。2013-2019年担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系主任, 2015-2019年兼任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院长;现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为美国光学学会会士,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微纳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微纳光电子集成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副理事长、高等教育分会副会长,ACS Photonics杂志副主编。在ACCSI2023之“中国科学仪器产业化高峰论坛”中,黄翊东教授作为论坛嘉宾,就产业化面临哪些难题、如何解决、高效产业化中人和团队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精彩内容请查看:产业化大咖谈 |黄翊东:搭建平台 支撑光电子芯片前沿研究和产业化落地
  • 清华教授获日内瓦世界发明展会金奖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dd661d19-bfd7-4536-9be2-e762499d25a2.jpg" title=" m32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清华大学邢新会教授 /strong /span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 nbsp 2017年4月1日,清华邢新会教授团队研发的ARTP生物育种技术在瑞士日内瓦获得第45届世界发明展会金奖! /p p   ARTP是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的简称,能够在大气压下产生温度在25-40 ° C之间的、具有高活性粒子(包括处于激发态的氦原子、氧原子、氮原子、OH自由基等)浓度的等离子体射流。为了从生物技术应用的角度突出这种等离子体源的特点,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即ARTP来代表这种RF APGD等离子体源。 /p p   科学研究表明:与传统诱变方法相比,采用ARTP能够有效造成DNA多样性的损伤,突变率高,并易获得遗传稳定性良好的突变株 与分子操作手段相比,ARTP进行微生物诱变育种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无有毒有害物质参与诱变过程等优点。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个人简介 /strong /span /p p    strong 教育经历: /strong br/ /p p   华南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本科,理学学士,1985 /p p   国家教委出国预备研究生(华南工学院),1985-1986 /p p   日本宇都宫大学大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工学硕士,1989 /p p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大学院化学工程专业,工学博士,1992 /p p    strong 工作经历 /strong /p p   1992.4-1998.2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生命理工学部 助理教授 /p p   1997.5-1997.7 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国家生化工程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 /p p   1998.3-2001.7 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工学部物质工学专业 讲师、副教授 /p p   1999.7-1999.10 清华大学化工系客座教授 /p p   2000.9-现在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百名人才工程入选者从事生物化工、 /p p         环境生物技术、生物能源、酶工程及其应用等研究 /p p   2002.9-现在 担任清华大学化工系生物化工研究所所长 /p p   2004.1-现在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药物研究所副所长 /p p   2009.3-现在担任清华大学化工系副系主任 /p
  • 清华大学分析中心孙素琴教授
    简介   孙素琴,1978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物系放射化工专业,于当年留校工作至今,现为清华大学分析中心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二维相关光谱法、分子光谱法与中药及食品分析。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获发明专利3项,出版了《中药二维红外光谱鉴定图集》、《中药红外光谱分析与鉴定》两部中文专著和《Infrared Spectroscopy for Complex Mixtures—Applications in Foo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一部英文专著 曾获得国家教委二等奖,清华大学基础理论奖、分析测试协会(CAIA)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作为国内较早从事中药及食品光谱分析工作的科研工作者,孙素琴教授选择这项工作的由衷是什么?多年的工作中,又有哪项工作是她认为最值得纪念的?对于广大女性分析测试同行,孙素琴教授又有怎样的寄语?在2013年度“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仪器信息网采访了孙素琴教授。   Instrument:孙老师,您好!就我们所知,您在分析化学领域已经工作了二十多年,请问您当初选择分析测试这份职业的原因是什么?   孙素琴教授:从事这项工作是基于一个大的背景:在国家教委大力支持下,部分高校于1983年集中引进了一批大型仪器设备,用于装备化学实验室,清华大学也是其中一个。为了推动这批新型仪器及时高效地发挥作用,清华大学将这一批价值1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集中共管,便于更好地服务于校内外的教学科研。在此环境下,1986年我有幸与红外光谱分析结缘。从那时开始,二十多年间,我们还与国外的大型仪器公司开展了合作,直接与国际接轨,及时了解国外仪器发展的新动向,不断利用这些公司提供的最先进仪器开展各项分析测试研究工作,完善我们的分析测试手段。与其说我长期以来从事的这个分析测试领域是当时的选择,不如说是机遇和需要。   Instrument:二十多年的工作中,您始终热衷于您的事业,请问您如何看待您的工作的?   孙素琴教授:不断开发仪器的新功能,使红外光谱技术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是每个分析测试工作者的重要职责。运用红外光谱技术长期进行多学科研究的过程中,我逐渐地熟悉它,掌握它,并喜欢上它,以至于决心最大程度地发挥和开发它的功能:从仪器部件的组成,到控制仪器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功能再到各种采样分析手段等。为了将运用红外光谱技术对食品和中草药这样复杂混合物体系的质量监控研究这项工作做好,我有时几乎不分白天和夜晚,很多节假日也都在加班,只为了做好样品分析测试研究。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最终创建了“红外光谱宏观指纹鉴定法”,为复杂混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奠定了基础,使红外光谱技术用于中药等样品分析成为可能。对于我的工作,因为有热爱、有感情,所以我依然愿意继续从事我的工作。   Instrument:同样的,在您的工作历程中,您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   孙素琴教授:我所研究的红外光谱技术主要分析对象是食品和中药,众所周知,经典的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主要是用来分析和鉴定单一组分化合物的,而中药却是一个复杂多变、组方灵活的混合物体系。借用红外光谱技术进行中药质量控制的技术曾被认为几乎是不可能的,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如同走进了“禁区”。   从98年开始,我和我的团队经过近15年的努力,在对大约10万张红外光谱数据的分析中,总结了大量样本间的相关性及其中的变化规律,最终建立了一套正确合适的方法体系。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利用红外光谱技术进行中药质量监控研究方面,我们取得了不少成果,使曾经的不可能变成可能。我们的研究成果也已被多家大型制药和食品企业采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如今,我们可以利用红外光谱技术来进行食品、保健品和中药的质量控制,譬如快速地识别中药材的真伪(如真假冬虫夏草的识别)、跟踪中药的炮制过程(如生、熟地黄的判定)以及进行产品质量(过量辅料的添加等)的评价等。   总的来说,面对困难与挑战,我们需要坚持和努力,最终会有收获!   Instrument:值此“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请您对即将进入分析测试行业的女性送上您的寄语。   孙素琴教授:我从事光谱分析测试研究工作已有30个年头了,与许多同行一样,尽管工作中遇到过不少困难和挑战,但也从中得到很多快乐。回过头来想想这些年的坚持与努力,我深深地体会到任何工作要想做得好,做得长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既要认真,又要勤奋,仅仅有兴趣还不够,还要耐得住寂寞。   现在国家非常重视对科研和检测机构的投入,仪器设备的大量购置为分析测试者提供了极好的硬件基础,希望有志选择分析测试行业的朋友们,要勇于承担,敢于挑战,借助于分析仪器设备,大胆地去探索,不断开创科学研究和分析测试的新天地。   人物专访:   快速无损的中药识别“利器”--访清华大学孙素琴教授
  • 清华教授称施一公今年再次参评院士 排名靠后
    成也“院士”,败也“院士”。院士之名,近日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推上了风口浪尖。   4月30日,施一公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外籍院士,而在两年前,他曾落选中科院院士。   巧合的是,在施一公落选中科院院士之前,他曾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批评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许多科学家把太多的时间用在了拉关系上,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做研究。   “当初他来清华时,对学校承诺三年内将在《细胞》、《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12篇论文,这是三份国际权威的杂志。但是他做到了,这种能力非常不一般。”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的一位教授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鉴于施一公的科学造诣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而他却在国内疑似“得罪了人”,因此一“成”一“败”,被许多人视作是中国科研体系的尴尬写照。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背后逻辑。   “评选只是一个过程,我不认为他没有评上中国院士就说体制不好,中国有中国的评价体系,美国有美国的评价体系。但是这不妨碍他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博雅干细胞集团董事长许晓椿对本报表示。   科学成就卓著   在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前的4月25日,施一公还当选了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就是这样一位美国双科院士,却曾在两年前从中科院院士增选名单中落选,这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施一公当年以全国数学竞赛河南赛区第一名保送进清华,又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后又赴美留学,很快就拿到了终身教职的铁饭碗。   他选择癌症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研究的课题是:细胞凋亡和癌症发生的分子机理。致癌原因一直是全球科学家致力研究的目标之一。2003年,由于破解了这一类生命科学之谜,当时年仅36岁的施一公获得全球生物蛋白研究学会颁发的“鄂文西格青年研究家奖”,成为这一奖项设立17年以来首位获奖的华裔学者。   但是这些并没有阻挡住他的回国之路。2008年2月,施一公全职来到清华,受聘为清华大学终身教授。   “他组建了生命科学的团队,培养着人才,不仅仅是为了科研。”上述教授表示。   迄今为止,施一公已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系统地揭示了哺乳动物、果蝇和线虫中细胞凋亡通路的分子机理,已有若干研究成果申请专利,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研发。   “当选美国院士,不仅仅是为国争光,也是中国科学家走出中国的第一步。施一公是一个顶级的科学家,他的研究,对于生命科学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对蛋白质机构的解析,是因为结构和功能直接挂钩。生命科学中有4万多个蛋白质,目前全球才解析上千个,还有很多蛋白质没有解析。”许晓椿对本报表示。   曾抨击中国科研文化   拥有如此成就的科学家竟然落选中科院院士,众多舆论开始聚焦中国的院士选举机制。而力挺施一公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更曾挥笔4000字抨击院士选拔不公、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受到排挤的现状。   在施一公落选前,他和饶毅曾联合署名发文抨击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和科研文化。在这篇名为《中国的科研文化》的文章中,他们指出尽管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没有对中国的科学和研究起到应有的强大的促进作用,现行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   他们认为,目前正是中国打破研究经费管理中各种潜规则、建立健康研究文化的时机,一个简单但重要的起点是所有新的研究经费必须基于学术质量优劣来分配,而不再依赖私人关系。   对于中国院士选拔的过程以及科研经费分配的现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对本报表示,说这些话都是需要证据的,中国和美国的评价体系完全不一样,但是都有一套规矩,非常严格。   “虽然评价体系不同,但是科学是没有边界的,研究领域对科学界的影响也是无国界的。唯一不同的是两个国家对院士的待遇是不同的。”陈君石说。   “在美国,院士没有特别的待遇,收入也不会有变化,名片上也不会印刷院士的字眼,是教授就是教授,是博士就是博士。”陈君石表示,“但是在中国不同,名片上、称谓上,都带着院士,个别地方单位还给院士特别的待遇,这个差别是存在的。”   而接受本报采访的另外一位科学家表示,中国的“院士官本位”比较严重,都往官上靠,院士相当于副部级干部,房子是180平方米的规格,出行配车,病了有高干病房,这样的环境导致一些科学家的终极目标就是院士,不搞学术,只去搞关系了。   “想当院士,必须自己找3个以上的院士去推荐,如果不拉关系,谁去推荐你?而在美国,只是靠科学贡献,而且没有任何待遇。而事实上很多科学家都不去评选中国院士,拿个美国的院士也不错。”上述科学家表示。   落选院士之谜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描述,院士的义务与责任是积极促进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努力创新,做出成绩 提倡科学道德,维护科学精神,发扬优良学风,普及科学知识,起表率作用 积极培养人才,推动科学技术队伍建设的人。   要当选为中国的院士,本人申请是不予受理的,而要由院士直接推荐候选人,以及由国内各种有关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按组织系统推荐候选人。   不管中国的院士是如何诞生的,在中国,它都代表着一种科学的地位和身份。虽然此前施一公曾表示,院士不是他回国的目标,但是他仍在角逐着中国的院士地位。   “施一公今年又参与了中国院士的评选,但是据说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排名比较靠后。”前述清华大学教授表示。   这位清华大学的教授表示,两年前的落选是因为施一公当时并没有取得中国国籍,虽然美国已经取消了他的美籍,但仍需要中国方面同意。不过两年前也有公开报道显示,中科院曾回应称,施一公的落选与“国籍”无关。   而此次排名靠后,上述教授表示施一公受到了刁难。   这令舆论质疑施一公是因为“得罪人”或是“没搞关系”才当不上院士的,许多人都为施一公鸣不平。但也有观点认为,这种质疑是建立在当美国院士就一定说明他能当上中国院士的推断上,可事实上各国都有自己的标准,美国和中国的院士选拔并无太大可比性,不能简单一概而论。   许晓椿就表示,落选并不是一件坏事,中美都有各自的评价体系,每个地方都要经过很多次选拔才能当选,即使现在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不等于以后不是,这也不妨碍施一公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
  • 目标诺奖还是扎根应用?——走近北大教授的“非典型人生” |仪器追梦人第四期
    (点击观看)本期栏目通过6分钟为您带来一位北大教授的故事,揭秘行业大咖成功背后的方法论与哲学思想,从孙老师的普通一天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下文将为您简述此行我们眼中的孙俊良教授,一睹这位“务实北大人”的精湛水准与人生哲学。 俗话常言道:“失败的原因千奇百怪,成功的路只有一条”,很显然,从多位行业大咖的成功故事来看,这是一条“谬论”。成功不止是方法,贯穿一生的思维方式,决定着天赋能否被兑现,能力是否能得到最大发挥。今天这位,就是如此。低调务实,水到渠成。(北京大学主校门)北京大学——我国最高学府,最难考入的高校榜一榜二常驻客。其中化学与分子学院更是招牌之一,这里汇集了国内化学教学科研最强的一拨人。孙俊良——其中的一员,从97年考入北大化学系,到如今整整26载光阴,称得上一位“地道北大人”。1997年填志愿时,心向北大的孙俊良本立志投身计算机行业,最终却阴错阳差被“调剂”到了化学系,正是这份意外之缘,虽使互联网黄金时代少了一位潜在“大佬”,却让化学界多了一位杰出的实干家。(穿梭于实验室间)谈到实干、务实的特性,并非孙俊良后天习得。从孩提时代起,他已具备异于常人的规划思维: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哪些用全力去钻研、哪些仅仅是浅尝辄止即可。追求自己所需使孙俊良目标明确,行动精准。考上北大、出国进修、归国任教,每一次抉择,他都会追随自己心中所想,并精心践行,全力以赴。对待主业科研,孙俊良一直秉持研究是为了更好的应用,要做对这个世界有实际用途的科研。用他的话说:“科研无非是两条路,要么是上书架,要么是上货架”。他的研究方向将为包括新能源在内的,许多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应用领域提供重要的科研支持。数年的积累与突破使孙俊良成为我国电子晶体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业界享誉盛名。(科研中的孙俊良)在未名湖畔的20余年,孙俊良从打开化学世界的大门到成为科研翘楚。他是一个“典型的”北大人——钻研学术,勇于突破。低调内敛,闷头干大事。在美国、瑞典进修的经历,曾让孙俊良面临抉择:他曾获得瑞典顶尖学府的教职机会,但初心使然,他的根在这里,他也希望归国投身我国电子晶体学的研究,将所学付诸实践,掷地有声的落实。很有幸,在拍摄期间,我们见到并采访了孙俊良的导师——北大前校长林建华老师,师徒二人的性格何其相似。林校长在任期间依旧坚持每天进实验室,一如几十年的日日夜夜,无论是作为北大化学院院长、重庆大学、浙江大学校长期间,始终保持做科研的初心。(北京大学前校长 林建华)当然,身为北大教授,教学是重中之重。孙俊良的教学理念一如科研方式——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刻,提供有效的支持。孙俊良课题组每周都会举办一次例行组会,往往会开至深夜。根据每位同学的研究难点提供方向与方法的支持,在关键之处打开学生思路,画上点睛之笔。与“刻板印象”中高冷的教授不同,孙俊良采用的,是与学生打成一片,全面的参与到学生的科研进度中,重视学生在细微之处的发展。但又不会过度干预,阻碍学生的自主创造力。用一句时下流行的话说,就是:既有“教师力”,又遵“分寸感”。孙俊良对栏目组表示:“老师的本职工作我永远不会减少精力,这是一个教师的责任,是应该做的事”(孙俊良课题组组会)在本职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之外,孙俊良还肩负着中国晶体学会副理事长的重任,肩负起行业发展的重担,不惜余力为我国广大从业者传授毕生所学。同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形式贯穿始终。(孙俊良于未名湖畔)这不是一篇“被塑造”的故事,而是一位北大教授平常一天的真实纪录。孙俊良的人生没有过多的“title”,也没有波澜壮阔的恢弘规划。只是把眼前的每一次研究,每一次教学用心做到极致。在实验室,在讲台上诠释着北大教授,尖端科研专家最朴实,也是最辉煌的人生。《仪器追梦人》栏目介绍《仪器追梦人》采用对行业典型人物的工作与生活纪录形式,深度挖掘人物故事,在人物挖掘上,我们从千万从业者当中,为身处仪器行业,科研行业,检验检测行业的您,寻找各个行业领域的标杆人物,讲述有“干货”,有“思考”的立体故事。通过精神品格,成长经验的分享,在观看体验的同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当然,通过人物精神与品牌特质相联系,亦可传递品牌理念,产品优势,加深用户对企业文化认知,塑造人文价值。往期栏目回顾仪器追梦人VOL.1 《廿二载复旦人的坚守》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30804/678297.shtml仪器追梦人VOL.2 《北师大孤胆巨匠-电镜专家雕琢记》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40110/700770.shtml仪器追梦人VOL.3 《电镜中的烛光——东大教授传奇四十载》https://www.instrument.com.cn/videocentre/video/videoinfo?id=33898如您有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栏目负责人:安先生联系方式:13720054374
  • 安捷伦授予清华大学余刚教授“思想领袖奖”
    p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这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清华大学教授因其在有机污染物控制理论、技术和策略研究贡献而荣获该表彰。 /span /strong /span /p p   2019 年 8 月 16 日,北京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今日宣布将“安捷伦思想领袖奖”授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余刚教授。该奖项旨在表彰余教授在认识有机污染物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以及开发相应解决方案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p p   余刚教授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以及清华大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是世界领先的环境教育和研究机构之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9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aff37b59-693d-45b5-8e76-56e715266001.jpg" title=" 111.jpg" alt=" 111.jpg" width=" 600" height=" 399"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安捷伦副总裁兼实验室解决方案大中华区总经理陈亮(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为余刚教授颁发“安捷伦思想领袖奖” /strong /p p   通过该奖项,安捷伦将为余刚教授及其团队提供支持,助力他们继续研究水中的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等有机污染物,继续努力开发先进的风险控制技术和策略。 /p p   通过非靶向筛查方法同时进行疑似物筛查和未知化合物鉴定(基于LC/Q-TOF),并结合安捷伦的靶向定量分析(使用LC-QQQ)仪器,余刚教授及其团队目前正在开发方法和技术以推动对水中高关注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和鉴定,提出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清单,研究控制技术和策略并研究,为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p p   安捷伦全球应用细分市场总监Mary McBride表示:“余刚教授正在开展前沿研究来鉴定尚未受到监管的有机污染物,特别是一些未知的有机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尚未列入控制清单。他的工作对控制环境中的高关注有机污染物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很荣幸能将这一奖项颁发给余刚教授,感谢他为推动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所做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p p   McBride还表示,安捷伦与余教授已合作多年。她补充道:“我们开发了用于定量测定水中高关注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目前正致力于将这一方法应用到更多的实际水环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9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acaee922-9e37-4820-9241-b97cf03f0000.jpg" title=" 112.jpg" alt=" 112.jpg" width=" 600" height=" 399"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颁奖典礼现场合影 /strong /p p    strong (左起依次为: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主任余立风,安捷伦副总裁兼实验室解决方案大中华区总经理陈亮,余刚教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刘毅教授) /strong /p p   余刚教授表示:“作为地球的守护者,我们有责任创造一个没有有毒污染物的健康环境。然而,对高关注有机污染物的监管往往落后于对其性质、范围和对环境影响的基本认知。对这些有机污染物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找到控制有机污染物风险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方法。我们很高兴能与安捷伦携手合作,共同开发快速、经济的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并研究它们在水环境中的风险。” /p p   “安捷伦思想领袖奖”为生命科学、诊断学和化学分析领域的权威思想领袖的研究提供科研经费、产品和专业技术方面的支持,期冀推动基础科学的长足进步。如需了解包括此前获奖者在内的更多信息,请访问安捷伦思想领袖奖网页。 /p p   关于安捷伦科技公司 /p p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化学市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拥有 50 多年的敏锐洞察与创新,我们的仪器、软件、服务、解决方案和专家能够为客户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提供更可靠的答案。在 2018 财年,安捷伦的营业收入为 49.1 亿美元,全球员工数为 15550 人。 /p
  • 饶毅教授辞北大院长做公众号搞科普,你怎么看?
    section style=" left: -5px height: 75px line-height: 25.6px border-left-color: red border-left-width: 1px border-left-style: dashed box-sizing: border-box " em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line-height: 24px text-indent: 32px font-size: 15px white-space: pre-wrap " “有些人不能理解我的这些选择,认为放弃行政很可惜,但我不这么认为。如果别人只看到你的官衔,就说明你本人没有其他东西值得别人去尊重,我觉得一定是叫我的名字才是对我真正的尊重。” /span /em /section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trong style=" line-height: 1.5em font-family: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font-size: 20px " strong style=" line-height: 1.5em " class=" 135brush" data-brushtype=" text"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line-height: 24px text-indent: 32px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你眼中的饶毅教授是什么样子的?” /span /strong /span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white-space: normal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这是一条在《知乎》上被回答了29次,受到796次关注的问题,其中,被点赞最多(560次)的一个答案这样写道:“饶教授可谓孟德尔脑残粉??我该感谢他把枯燥无聊的政治课强行改成生物学历史课??他的研究也很有意思??不过另一方面,我觉得他的说话方式常常太冲了,大众可能根本听不进去他的那些刺耳的言论,公关也是一门学问,饶教授显然不善于此。”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2007年,在海外待了22年的饶毅下定决心回国,在他看来回国的最大目的总结起来无非是为了中国的“教育”和“科学”四个字。如今,接近十年的时光过去,他构想中对于教育的推动也由当时的“行政推动”变为一种“社会行为”的推动,甚至无意间成为了中国最炙手可热的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169, 0) " “科学IP” /span /strong ,成为了很多投资者最想见的人。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62, 62, 62) line-height: 25.6px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img style=" width: auto !important visibility: visible !important " src="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qcGcvTEhpYlVUdE1IUFJPREZrNlluNnY3Nk1USVByZ3FvV012S2h6Vjl3NjJpYjNYQnpMeW84cjRZa2xDZmswSmJUdkNOQU1tZG1pYVFkRE50THZXZXFiRVRRd3cvNjQwP3d4X2ZtdD1qcGVn" height=" 258" data-ratio=" 0.6671875" data-s=" 300,640" data-type=" jpeg" data-w=" 640" /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color: rgb(62, 62, 62) line-height: 25.6px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color: rgb(136, 136, 136) line-height: 28px font-size: 14px " 饶毅,《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讲席教授。 /span br/ strong style=" line-height: 1.5em font-family: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font-size: 20px " strong style=" line-height: 1.5em " class=" 135brush" data-brushtype=" text"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line-height: 24px text-indent: 32px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一位透明的学者 /span /strong /span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以上这条获赞最多的留言来自一位在北大就读博士的学生,在他读书的那一年,原本的政治课由饶毅主持,可他整整一学期未讲任何政治理论,取而代之的是传授了这近一百年来生物学最重要的发现,饶毅的理由是:“因为理科学生最重要的是做好科学,不是其他。”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这位学生的这条洋洋洒洒几百字的评价得到了大多数北大学生的赞同,事实上,哪怕是在采访饶毅的短短三个小时时间里,这些特征也显露无遗,正如很多接触过饶毅的人所评论的,他是一位透明的、可以预计的学者。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饶毅的办公室在北京大学王克桢楼三楼的拐角间,办公室的外面是一走廊,那儿有好几个书架,他挑选了来给学生读的,再往里,就是饶毅平时办公的地儿:沙发前的茶几上杂乱地堆满了外文期刊,他说自己不开心的时候就会读这些期刊“解闷”,还有他自己编写的讲课教材;柜子里放置着这些年出版他各类论文的期刊、一些早年时期他自己做科研的数据和稿件,还有一堆堆珍藏的读物,绝大部分是英文;在他书桌后的墙上挂着一幅别人送他的埃舍尔的画,埃舍尔是他所欣赏的一位著名的荷兰思维版画大师,饶毅特别强调,这幅画是赝品。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不过饶毅办公不完全是在这间办公室里,如今还有一些时间他需要花在微信上,他上下班坐公交车时就用微信。对很多饶毅的粉丝而言,他还有一个身份:微信公号“知识分子”的三位创始人及主编之一:他需要每天抽出时间来筛选选题,他自己微信朋友圈也有科学趣闻、文化讨论,对了,还有对川普的讽刺挖苦。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你们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也许是错误的,真正的科学家应该是我这个样子的。”饶毅毫不避讳地回应了大多数人不理解他做公号的质疑,毕竟,过去在大众眼里他是一位研究着相当顶尖科学的学者,“实验科学的教授在科研方面主要是去阅读文献,思考、设计实验、分析结果、撰写论文。对生命科学来说,这些所花的时间远远少于做实验的时间。而实验都是学生去做的,你不可能每个小时都去问一次学生实验结果怎么样,所以对大多数科学家而言,每天大概有一半的时间在做科研,一半的时间可以去做讲座、上课、写文章自由支配,我觉得你反而要去问问那些号称每天做实验科学的老师,他们每天在做什么,我很好奇。”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饶毅就是这样,他会很直白地告诉别人自己对待一个人、一件事物的喜欢或者不喜欢,毫不遮遮掩掩,“科学讨论没有客气不客气,错了就是错了,不同意就是不同意。”用他实验室“徒弟”的话语来表述就是,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169, 0) " “饶教授在批评学生和接受学生批评时态度一样,我们是探求、讨论、争议科学真理,不是进行心理按摩。 /span ”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2007年,在海外教学已有十年的饶毅回国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引起很大反响。一方面是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位在国际一流大学成为讲席教授全时回国工作,另一方面是因为早在2004年,他就与鲁白、邹承鲁合作在《自然》杂志增刊上撰文,批评中国的科研体制问题,并建议科技部只管政策,不管经费。所以对于外界而言,他们是带着考量的眼光来看待饶毅的回归的:这个批判中国教育制度的人,究竟能试水改革成功吗?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九年后,饶毅受邀参加央视的一档电视公开课《开讲啦》,其中他如此公开评价自己在任北大生科院院长时的成绩:他没有用成功、好坏与否来对这次改革进行定义,只是说他认为自己想要进行的改革在北大已经完成了,包括对教学体制、个体化教学等多个方面的改革。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当时为什么接任,是因为我知道改革工作背后一定要用行政的力量,五年后我觉得自己完成了改革,我改革了别人,但同时也要改革自己,所以我从院长这个位子退了下来。”饶毅说。 /span /p p style=" white-space: normal " strong style=" line-height: 1.5em font-family: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font-size: 20px " strong style=" line-height: 1.5em " class=" 135brush" data-brushtype=" text"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line-height: 24px text-indent: 32px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从行政力量到社会力量 /span /strong /span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span img src="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qcGcvOW9JTGV3Q0d6cXIySWljYnV2V0xldEx6S1JqczVZUXpXcTFQRWUzU1BsU3BOdFg3UFVkRUd4dmVqa2V0aWNpYXhoY202aWF4SmV0ZUIzNUUxTHFocWliWjRYQS8wP3d4X2ZtdD1qcGVn" data-ratio=" 0.626" data-type=" jpeg" data-w=" 500" /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但让我们最感兴趣的,却不是饶毅主导的这场行政改革对于大学体制的影响大小,而是此后饶毅对于教育推动方式的转变,他想跳出体制,通过社会的力量来推动科学教育在国内的普及。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不过如果因为这些转变就想简单地给饶毅贴上“自媒体人”的标签,恐怕是不合适的。他不太懂得运营,甚至面对纷至沓来的投资者时也常常是“一脸懵逼”,他坦言,在最开始做这些微信公号时,他完全没有想到事情的复杂性。从象牙塔走进社会,饶毅不是没有走过弯路。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其实在开始做微信公众号时,我完全不懂。”面对记者,说,“因为当时我的博客也是科学网帮我打理,所以我简单地认为就是把我的博客搬到了微信上,我不知道微信还有其他事情。”经历了一些曲折,促成了后来饶毅、鲁白、谢宇创立“知识分子”。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我们在查看“知识分子”的股权信息时不难发现,其注册主体为“北京自在分享贸易有限公司”,也有徐小平的真格基金成为天使投资人,纪中展为CEO。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这个公司(指知识分子)的投资可能还算是我亲自去找的,当时我去找了徐小平,徐小平再去找的纪中展,他来负责“知识分子”的运营,我们几个科学家主要负责内容。”饶毅说。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这位科学家“主编”每天拿出或多或少的时间来参与这个已有了40多万粉丝的微信公号,慢慢地,他发现其实这与过去自己写博客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过去在博客上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是在“知识分子”上不再是自己一个人说了算了,“我是主编之一,可是我也会被毙稿,有时候他们认为一些文章不适合发,他们就会投票把我投掉。” /span /p section data-tools=" 135编辑器" data-id=" 85884" data-color=" rgb(255, 129, 36)" data-custom=" rgb(255, 129, 36)" p strong style=" line-height: 1.5em font-family: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font-size: 20px " strong style=" line-height: 1.5em " class=" 135brush" data-brushtype=" text"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line-height: 24px text-indent: 32px font-family: font-size: 20px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仍用“科学家”定义自己 /span /strong /span /strong /p /section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饶毅的主业是科学研究,他在北大的实验室研究果蝇、老鼠、猴和人。他带领的研究生日以继夜地用新的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遗传学、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基因与行为和认知的关系。他自己常规阅读大量英文专业文献,而其中可以科普的交给“知识分子”,介绍国际科学前沿。所以他的科学文献阅读与“知识分子”的科普内容有重叠部分。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知识分子”公号成立一年多至今,已经陆陆续续地完成了几轮融资,这在“投融资遇冷”的大环境里算是特例了。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他是一个谨守本分的人,‘知识分子’从来没有一篇人情稿,我们也不会用内容去做广告,目前所有的收入来源也都是来自于内容授权。”纪中展说,在目前“知识分子”每年可以获得百万级别的内容授权收入,不过他们的开销也很大,因为要保持有品质的原创,需要有大量的作者队伍。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img src="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i85b0lMZXdDR3pxcjQ5YmJmWm1EZDhBUlhWek1aaWEzR1BCTFNVSDdJUHBEM3hhMU1EejBKVVByNGJiZlh2VFJLcm1qQW5zb2JobWtVbUlkYVViaWFpY0VmQS8w" data-ratio=" 0.7506234413965087" data-w=" 401" /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对于饶毅来说,商业化不是不可接受的问题,“其实我并不认为商业化有什么不好的,最重要你要做合适的东西。”饶毅透露,团队提出来的建议,他积极配合。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在9月20日,“知识分子”创立一周年时他们推出了一款新的付费音频内容产品——科学队长,由科学家来给孩子们讲述生活中、动画中的科学道理,上线十多天,它为“知识分子”带来了还不错的收入。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科学队长其实不是我的想法,甚至一开始我连‘队长’是什么意思我都不知道,以为孩子家长也不一定感兴趣。但是我愿意配合。”饶毅坦言,直到科学队长推出去,他认识的家长都还很支持这个新的项目,他才发现,原来挺不错。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而为了配合推广科学队长,在本报记者采访的那天晚上饶毅甚至要尝试在285个群和“斗鱼”上的直播,这对他而言,也是第一次。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尽管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不能算作一个非常成熟的“直播”——他让实验室的助手为他准备了一个专门的演讲PPT,但他不知道PPT并不能在微信群里同时展现,对着PPT的授课也并不适合直播这种“非主流”形式;在直播开始,他开玩笑道:一会请给他准备一个“托儿”,因为他有一个关于英语学习的经验想要分享;他的主持人小助手让他和全世界的网友打个招呼,可他却严谨地指出,“你确定是全世界吗?”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不过你却不得不承认,尽管有诸多准备不充分的地方,但他依然有能力把一张张常人难看懂的PPT深入浅出地讲得连台下的小学生都入了迷。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尽管身份很多,我想我还是希望用一个科学家来定义我自己。”饶毅坦言,对于“知识分子”和科学队长他也认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在这位理想主义者眼里,中国十几亿人,有一亿人感兴趣才是正常,只算大学毕业生也不止“知识分子”目前40多万粉丝量这么多,至少他们应该都会感兴趣。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如何让中国人不是为了考试而对科学感兴趣,对我们来说是下一阶段的挑战,照理说,哪怕只是大学生看看,一篇文章也不止几万的点击量。”他说,“在中国文化里对智力的追求比较多,对真理对好奇心追求的不太多,我希望这些产品可以让科学走出考卷。”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如果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小目标”,饶毅的小目标则是寄托在受众对于科普知识的认知度提升上。他发现,在国内的机场很少可以看到科普书籍,但在国外不一样,他们甚至有专业的科普作家,比如斯蒂芬霍金、费曼??这些科普知识几乎每过一段时间都有更新,但中国没有,饶毅说,现在他想缩短这个差距。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正如今年初他做客央视的一档公开课节目《开讲啦》,在节目中他如此回应别人对他主动请辞北大生科院院长的决定: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25.6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169, 0) font-size: 15px " “有些人不能理解我的这些选择,认为放弃行政很可惜,但我不这么认为。作为一个科学家,真要追求的是不朽。所以如果你要问我什么是有意义,我觉得有意义是我退休的时候北大认为我有很重要的贡献,我去世了以后还有人觉得或者我的科研、我的教学、我的改革或者我的微信公号有良好的影响,这些才重要。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55, 55, 55) font-size: 15px " ”饶毅说,他特别反感别人一提到自己首先就说起官衔,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169, 0) " “如果别人只看到你的官衔,就说明你本人没有其他东西值得别人去尊重,我觉得一定是叫我的名字才是对我真正的尊重。” /span /span /p p & nbsp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