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癌症早期检测

仪器信息网癌症早期检测专题为您整合癌症早期检测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癌症早期检测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癌症早期检测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癌症早期检测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癌症早期检测话题讨论。

癌症早期检测相关的资讯

  • 新型血液检测方法可查出早期8种癌症
    p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型血液检测方法,能一次查出尚未扩散的8种常见癌症,朝着实现通用型早期癌症检测的方向迈出一大步。 br/ /p p   这种名为CancerSEEK的无创检测方法由美国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开发,能通过检测血样中16种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及8种蛋白质,查出卵巢癌、肝癌、胃癌、胰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肺癌与乳腺癌。 /p p   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利用1005名癌症尚未转移的患者以及85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了测试,发现该方法的特异性为99%,这意味着健康人被误诊的可能性不到1%。 /p p   总体而言,该检测的灵敏度或者说准确率中位数为70%,即能准确发现七成的癌症患者,其中卵巢癌检测灵敏度最高,达到98% 而乳腺癌检测灵敏度最低,只有33%。 /p p   该检测适用的8种癌症中,卵巢癌、肝癌、胃癌、胰腺癌和食管癌目前尚无筛检方法,其检测灵敏度均在69%以上。 /p p   此外,该检测还能提供83%的患者的肿瘤位置的准确信息,在过去要做到这一点颇为困难。 /p p   研究人员估计,这种检测的成本可能低于500美元,与目前筛检单一类型癌症的检测费用相当或更低。 /p p   专家们说,该检测前景很好,但还需要开展更大规模的研究。此外,它对一些癌症的灵敏度还不够高,这意味着可能漏诊相当比例的早期癌症患者。 /p p br/ /p
  • 多国科学家共同研制出癌症早期检测仪 能检测8种常见癌症
    p   目前,由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匹兹堡大学、德州大学、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多国科学家研制的癌症早期检测仪CancerSEEK,用于8种常见癌症(包括卵巢癌、肝癌、胃癌、胰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肺癌与乳腺癌)的检测。其中,卵巢癌、肝癌、胃癌、胰腺癌、食管癌等5种癌症的敏感率范围为69%-98%。癌症早期检测仪CancerSEEK的特异性高达99%以上。另外,CancerSEEK能检测到83%癌症患者的原位病灶。该研究发表于2018年2月23日《Science》杂志。 /p p   大多数原位癌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进行治疗。一旦癌细胞发生转移,手术切除将无能为力。因此,癌症研究的一个很大的目标就是在癌细胞转移前进行检测。对于许多成人癌症来说,由初始原位癌病细胞恶化成晚期癌症,往往耗时20-30年。在如此之长的时间内,我们有机会在癌细胞转移前检测到癌症。即使在放射学上看很明显的转移早期,利用细胞毒性药物和免疫治疗,治愈率依然高达50%。而对于大面积的转移癌症,现有疗法将无计可施。 /p p   现有的液体活检(血液检测)主要检测驱癌基因的突变,这些驱动基因的突变一般仅存在于异常细胞中。截止到日前,绝大多数液体活检出阳性的患者已经处于癌症晚期。另外,针对检测特异性非常重要的健康人对照试验,也鲜有报道。由于同样的基因突变往往能诱发多种癌症,因此液体活检无法精确检测到癌细胞的原发病灶。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strong 癌症早期检测仪CancerSEEK不但能检测到早期癌症,而且能精准定位原发癌灶。 /strong /span /p p   我们采用一个蛋白和基因模块进行检测,这些蛋白和基因突变通常多发于早期的实体瘤患者中。通常,用PCR的方法检测驱癌基因的多个区间。接下来,CancerSEEK将利用各癌症早期的蛋白标志进行第二轮检测。我们鉴别出41种靶蛋白并检测它们在血浆中的含量,同时用健康人血浆进行对照研究。39种蛋白可以利用免疫分析平台进行可重复评估,其中8种蛋白能够用于鉴别健康人和癌症患者。 /p p   CancerSEEK的中位敏感率达70%,其中,卵巢癌高达98%,乳腺癌则为33%。CancerSEEK特异性超过99%,812个健康人中仅有7个显示阳性。 /p p   检测最重要的特征是采取综合ctDNA突变与肿瘤抗原水平的算法。这些肿瘤抗原主要包括CA-125、CEA、CA19-9、PRL、HGF、OPN、MPO、TIMP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6819395c-759c-47a3-962a-c87c586cc95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Fig.1 血浆样品中肿瘤特异性突变的PCR检测 /p p   曲线图显示,8种癌症检测的敏感性随着短扩增子数量的增加(& lt 40bp)而增加, 扩增子达到60时敏感性达稳定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b0c45d92-6f8a-49e0-a929-a4e607e2e6b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Fig. 2. CancerSEEK检测 /p p   A ROC曲线:图中红点显示特异性& gt 99%时检测的平均值(62%) /p p   B 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CancerSEEK的敏感性 /p p   C 不同癌症种类CancerSEEK的敏感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9c118ec3-420c-4602-83c7-fff53211e19f.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Fig.3 利用CancerSEEK鉴别癌症种类 /p p    strong 后记评论: /strong /p p strong   亮点1:能够早期预测8种最常见癌症 /strong /p p strong   亮点2:只需要少许血浆,取材方便 /strong /p p strong   亮点3:解决了液体活检无法解决的原发癌灶定位问题。 /strong /p p strong   亮点4:超过99%的特异性,可以较精确地区分健康人与癌症患者。 /strong /p p   因此,CancerSEEK将拥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及开发价值! /p
  • 激光纳米诊断方法可以检测癌症早期病状
    俄罗斯西伯利亚科学分院热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通过研究,找到了一种激光纳米诊断方法,可通过对尿液的检测发现癌症的早期病状。   据研究人员介绍,该方法最早源于通过间接测量相关蛋白质的流体力学尺寸,分析血红细胞沉降速度的实验中。在此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借助于激光光谱仪测量蛋白质流体力学尺寸的方法,但不是用在对血浆的检测,而是用于尿液,因为纳米粒子能够适用于各种液体中。    通过采用激光光谱仪检测尿液中相关蛋白质流体力学尺寸的实验,研究人员发现了何种尺寸属于正常范围,何种尺寸预示着癌症病症的规律。这种诊断方法通过医 院的临床测试,准确率超过了85%。目前,研究人员已致力于研制适于民用的小型检测仪,未来该检测仪有望进入普通人家庭,成为一种适于广泛推广的癌症早期 检测技术,届时,人们在家中即可完成早期癌症病状的检测。
  • 微型芯片实验室可用于癌症的早期检测
    日前,来自光子科学研究所(简称ICFO)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全新的芯片实验室,能够在一滴血液中检测出癌症的蛋白质标记物,可以用于癌症的早期检测。此种装置拥有检测低浓度标记物的能力,并且具备可靠、廉价以及便携等特点,为世界偏远地区的部署提供了可能。   众所周知,早期发现是成功治疗癌症的关键,然而不幸的是,很多癌症病例都是在晚期才被检查出来的,病毒早已扩散至全身细胞。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医疗设备只有在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够检测出来。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Romain Quidant教授带领他的团队研发出一种小巧便携的新型设备,利用流体微通道,可以在一滴血液中检测出浓度极低的肿瘤标志物。   血液进入装置后会分配至微通道网格中,每个通道都包含有金纳米颗粒和特定的抗体受体。如果癌症标记物蛋白存在于血液中的话,它会自动粘附至纳米颗粒。据研究人员介绍,装置将对所有通道中血液内的标记物数量进行监测,为患者的病情提供精准的风险评估。   Romain Quidant教授表示,该装置不仅能够检测出极低浓度的蛋白标志物,而且可以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完成,具有超高的灵敏度。
  • 东大学生研发早期癌症检测仪器 实现指尖采血5分钟查癌症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W020171024542146201040.jpg" style=" HEIGHT: 300px WIDTH: 45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noimg/ad0fd2a3-48dd-4bbf-bc39-fb62f4a6ca05.jpg" width=" 450" height=" 30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团队人员演示仪器 /strong /p p   “滴血验癌”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难点。就在刚结束不久的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东南大学MxHealth团队的癌症早期精准检测系统利用国内第一、世界领先的光子晶体微球技术,设计出一款自动化检测仪,通过指尖采血,只需要5—10分钟,可完成16项癌症筛检,摘得大赛“银奖”,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p p   MxHealth团队负责人常宁告诉记者,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检测仪则采用多指标联合进行检测,通过多种肿瘤的标志物大数据关系建立和分析,从而降低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概率,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通俗的说,我们研发的仪器通过荧光强度来判断。如果患者血液中的荧光度超过预警值的话,他可能身体中有了癌症病灶,后续会建议他进行详细检查。” /p p   那该检测系统与传统测癌仪器有什么区别呢?记者了解到,传统的癌症检测往往采用单一指标,针对的是某种癌症的一种标志物,而这种标志物浓度的高低会受用户的心情、饮食、所处环境等因素影响,因而影响检测结果。此外,现在医院内的测癌收费基本是50元单指标,而测试几个则需叠加。“在临床试验中,我们的仪器可以控制在100元以下检测5—6项指标。”常宁告诉记者。 /p p   由于这项癌症早期检测仪器属于三类医疗器械,必须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提出申请,在经过审批后才能进入市场推广。预计正式投入市场还需2~3年甚至更久,而这期间,常宁博士等人将不断优化仪器功能,提高检测准确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癌症早期筛查的观念能深入人心,做一次癌症早期检测和我们查血常规、血压血糖一样普遍。到那时,癌症就不那么可怕了。 /p p   肿瘤标志物不是肿瘤诊断的标准,只是起到一个引起警觉的作用。任何的检查都要遵循从简单、无创、廉价到复杂、有创、昂贵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怀疑到诊断既要有充分的检查,更要有充分的证据。我东的常宁博士等人的研究是相当有前瞻意义的,也许未来真的会有一滴血测癌症的方法。 /p
  • PanGIA生物技术公司融合AI与尿液活检技术,助力癌症早期检测
    随着对癌症相关研究的深入,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手段不断推陈出新,癌症治疗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而癌症患者的精准治疗离不开分子生物学及诊断技术的发展,液态活检作为新兴的检测技术在肺癌临床中的应用日趋成熟。而尿液检测是临床最常见的检测项目之一,不仅可以反映肾脏、肝脏、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状况,也可间接反映全身代谢性及循环等系统的功能。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蛋白质组学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标志物(Biomarkers)的发现和鉴定。随着技术的发展,尿液蛋白质组学分析成为备受关注的生物标志物发现研究领域之一。一方面,尿液中含有由肾脏滤过的血浆蛋白质以及由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质,通过分析尿液中的蛋白质组成,可以了解人体健康状况和疾病状态的变化。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与变化较为稳定的血液蛋白组相比,尿液蛋白组能够更早期、更敏感地反映身体内由于疾病而产生的变化。再加上尿液作为一种无创可得的样本,使得尿液成为疾病诊断,尤其是早期检测的生物标志物的理想样本之一。因此,尿液也被誉为寻找生物标志物的“金矿”,挖掘这个潜在金矿可能会极大地加快精准医疗的发展。图源:PanGIA总部位于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PanGIA即将完成一个为期三年的关于前列腺癌液体活检的临床研究。同时,PanGIA公司计划启动额外的临床研究,目标是实现各种癌症类型的早期检测,所有这些研究都将由PanGIA液体活检平台提供支持。PanGIA液体活检平台是什么?PanGIA 是一种基于尿液的非侵入性机器学习驱动的生物分子特征液体活检平台,目前该领域还存在很大的空白。这项创新技术融合了人工智能(AI)和基于尿液的液体活检技术,旨在对癌症进行早期诊断、监测和管理,从而有可能挽救无数生命。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提高癌症诊断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PanGIA液体活检平台有望改变癌症检测和治疗方式。这项研究最初在2020年获得IRB(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并开始,招募了在美国各地进行前列腺活检的泌尿科医生。虽然研究结果尚未公布,但结果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催生了PanGIA生物技术公司计划进行进一步研究。该公司现在正在准备在另外10种癌症类型上开展后续研究。这些包括乳腺癌、卵巢癌、肺癌、肾癌、膀胱癌、结肠直肠癌、胃癌、胰腺癌、肝癌和脑癌。该公司目前正在全美范围寻找医学专业人员建立临床研究点,并将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列出研究结果。这项扩大的研究预计将在2024年年中启动。PanGIA公司的方法结合了分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和机器学习的细微差别。这种结合有助于检测与疾病相关的模式,重点是对一系列疾病的非侵入性检测,这种方法的主要重点是各种癌症的早期第一阶段检测。【1】 BNN Breaking https://bnnbreaking.com/breaking-news/health/pangia-biotech-to-extend-cancer-detection-studies-with-proprietary-liquid-biopsy-platform/
  • 科学家研发出全新血液检测技术,号称可精准识别 18 种早期癌症
    1 月 10 日消息,癌症一直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每年死亡人群中六分之一有癌症。据 TheGuardian 报道,令人振奋的是,美国科学家们近日开发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 DNA 检测技术,能够识别包括肺癌、乳腺癌、肠癌在内的 18 种早期癌症。这项研究发表在知名医学期刊《BMJ Oncology》上,被专家们称为癌症检测领域的“变革者”。据IT之家了解,传统癌症筛查方法往往存在侵入性高、成本昂贵、对早期癌症诊断准确率低等缺陷。而这项由美国生物科技公司 Novelna 研发的技术,通过分析血液中的蛋白质,能够精准识别 18 种主要器官的早期癌症。研究人员指出,此前用于早期癌症检测的血液蛋白虽然存在,但准确性不足,难以区分健康人群和癌症患者。与传统的检测肿瘤 DNA 的方法相比,这种新方法分析血液中的蛋白质,对早期癌症的识别准确率“大大高于”目前英国 NHS 正在试用的 Galleri 测试。研究人员通过检测血浆中的蛋白质,不仅能将癌症样本与正常样本区分开来,甚至可以“高精度”区分不同类型的癌症。该研究还发现,癌症蛋白质信号可能具有性别特异性。更令人惊喜的是,研究结果还显示,癌症蛋白质信号可能存在性别差异,这为开发针对不同性别的个性化癌症筛查测试奠定了基础。研究团队在 BMJ Oncology 期刊上写道:“这一发现为开发一种多癌筛查测试奠定了基础,该测试可以高精度早期检测 18 种实体瘤,涵盖所有主要人类器官的早期癌症。这项技术有望成为常规体检的一部分,彻底改变癌症筛查指南,为大规模人群筛查提供经济高效、高准确率的多癌筛查手段。”该研究团队采集了 440 名被诊断患有 18 种不同类型癌症的人以及 44 名健康血样的血浆样本。然后,他们识别出了能够“高精度”显示早期癌症并确定其在体内起源的蛋白质。研究团队写道:“在 I 期(最早的癌症阶段)和 99% 的特异性下,我们的检测小组能够识别出 93% 的男性癌症和 84% 的女性癌症。我们的性别特异性定位小组由 150 种蛋白质组成,能够在 80% 以上的病例中识别出大多数癌症的组织来源。”血浆蛋白质的分析还显示,几乎所有蛋白质的含量都非常低。研究团队表示,这表明低水平蛋白质对于在肿瘤造成实质性伤害之前发现癌前和早期疾病非常重要。不过,研究人员也坦言,目前的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还需要更大规模的后续研究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未参与该研究的来自沃尔夫森预防医学研究所癌症预防中心的 Mangesh Thorat 博士表示,该测试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其高灵敏度和性别差异等特性确实值得关注,如果后续研究能够证实其效果,那么它确实有可能成为癌症筛查领域的变革者。另一位未参与该研究的来自西达尔-西奈医学中心癌症流行病学专家 Paul Pharoah 教授则谨慎乐观地表示,能够早期识别多种癌症且准确性高的简单血液测试一直是癌症早期筛查的终极目标,这项研究虽然初步结果令人鼓舞,但断言其是否能用于实际癌症筛查还为时过早,还需要更多研究和验证。
  • 阿里立功:“癌症之王”有救了!第一次实现大规模早期检测
    快科技11月21日消息,胰腺癌,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平均五年生存率不到10%,是中国乃至全球生存率最低的恶性肿瘤。早期胰腺癌,通过手术可以达到90%~100%的切除率,同时5年生存率可达50%。但80%的胰腺癌一旦发现就是晚期,这是因为胰腺癌变位置隐匿、在平扫CT图像中无明显表征,目前临床指南缺乏有效筛查手段。阿里巴巴官方发文称,国际医学顶级期刊《Nature Medicine》最新研究表明,通过“平扫CT+AI”,人类首次拥有了大规模早期胰腺癌的筛查手段。阿里达摩院(湖畔实验室)联合全球十多家顶尖医疗机构,将AI用于体检中心、医院等无症状人群的胰腺癌筛查,只需要最简单的平扫CT,就在2万多真实世界连续病人群体中发现了31例临床漏诊病变,其中2例早期胰腺癌病患已完成手术治愈。《Nature Medicine》 就此专门刊发评论文章:“基于医疗影像AI的癌症筛查即将进入黄金时代”。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独特的深度学习框架,利用AI放大并识别平扫CT图像中那些肉眼难以识别的细微的病灶特征,实现高效、安全的早期胰腺癌检测,并克服了过往筛查手段假阳性偏高的难题。据了解,此项研究构建了迄今最大的胰腺肿瘤CT训练集(包括3208名真实病人),最终通过全球十多家医院的多中心验证,测得92.9%的敏感性(判断存在胰腺病变的准确率)和99.9%的特异性(判断无病的准确率)。截至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医院、体检等场景被调用超过50万次,每1000次只出现一次假阳性,未来将持续进行多中心前瞻性临床验证,以期改写“胰腺肿瘤不推荐筛查”的悲观论点。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在胰腺癌、食管癌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等七种高发癌症上取得阶段性进展,研究成果先后登上《Nature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医学期刊及CVPR/MICCAI/IPMI等AI顶会。附《Nature Medicine》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3-02640-w
  • 纳米孔技术悄然改变癌症早期检测——访宣泽生物Farzin Haque博士
    p   在人类与癌症的斗争中,有一半的胜利是得益于早期检测。而纳米技术的出现,又使得癌症的诊断更早更准确,并可用于治疗监测。宣泽生物作为全球第一家从事基于蛋白纳米孔道的单分子检测技术进行癌症超早期检测的公司,一直在积极地推动这一创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近日,生物探索有幸采访了公司首席科学家Farzin Haque博士,请他分享了致力于纳米技术的故事。 /p p    strong 1 与纳米技术结缘 /strong /p p   “纳米技术”的理念最早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曼所提出,1990年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纳米科学技术正式诞生。在短短二十几年里,作为最具突破的战略性前沿技术之一,纳米技术已经在材料、医疗、环境等领域引起颠覆性改变。 /p p   纳米技术的兴起,同样吸引了当时还在普渡大学读博士研究生的FarzinHaque。他一直想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于是2008年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便开始积极寻找纳米技术领域的职位,希望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在膜生物物理学上的专长。 /p p   恰逢此时,Farzin Haque留意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纳米医学发展中心,这个中心由RNA纳米技术的先驱郭培宣教授领导,是NIH仅有的七个致力于纳米技术医疗保健的研究中心之一。在顺利进入该中心后,Haque博士主要负责开发基于噬菌体Phi29马达通道的纳米孔系统,并应用于疾病诊断。之后,他又加入另一个由郭培宣教授领导的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癌症纳米技术联盟资助的中心,开展用于药物递送的RNA纳米技术平台的研究。 /p p   在此期间,Farzin Haque博士取得了诸多科研突破,特别是设计了一系列功能强大的基于RNA的纳米传送平台,可以将治疗用的有效载荷(如siRNA,miRNA,核酶,化学治疗剂)靶向传递至癌细胞,并具有低毒性和高功效的特点。而在过去的十年中,虽然科学家们已经确立了多种候选癌症干预目标,但是在体内递送针对这些目标的治疗药物一直具有挑战性。 /p p    strong 2 从科研界向产业界的跨越 /strong /p p   虽然开发纳米孔平台超过8年时间,但想要将成熟的技术转化为临床,就必须得从实验室走出来。FarzinHaque博士很清楚这一点,于是2016年加入宣泽生物(pzbiology),公司使用的核心技术正是纳米孔平台。 /p p   如今,回想起这个决定,Haque博士笑着说,“这个决定对我来说很简单,我知道纳米孔技术的真正潜力。所以,当机会来临时,我很高兴加入宣泽来完成这项技术的临床转化。” /p p   在担任宣泽生物全球首席科学家的期间,Haque博士正式完成了从“科研界”向“产业界”的跨越。他说,“在学术界进行研究与在公司工作非常不一样。 学术研究往往是开放式的,而我之前更多的是从事纳米孔平台开发的基础方面的研究。在公司里,我们更专注于临床方面的转化,将推动技术走向临床应用。” /p p   Haque博士表示,宣泽目前进展基本按照计划稳步进行。公司在深圳拥有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在美国和深圳拥有强大的具有多学科研究背景的研发团队。我们共同制定了公司战略发展目标以及每一个发展里程碑,并努力不懈致力于产品的推出、优化、服务。 /p p   “研发并非个人,而是团队的合作。”这是Haque博士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体会,“而且作为创业公司,很难自己完成所有的事情,我们需要与世界各地的领先机构和公司建立了高效的合作关系。宣泽在过去的几年里,与英国的牛津纳米孔公司,意大利的Element,美国的俄亥俄州立大学,肯塔基大学和新泽西理工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和中国四川大学等机构展开了深入的合作,并取得良好的进展。” /p p    strong 3 纳米医学领域主要的发展方向 /strong /p p   专访中,Farzin Haque博士结合自身从业经历,还分享了许多宝贵看法。 /p p   诸如,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代表了现代医学的一个新发展方向,而纳米医学领域应用非常广泛,有许多使用不同纳米材料的平台,我们应该如何去辨别?对此, Haque博士认为:“每个平台都有各自的优势和挑战。从诊断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开发出一种在单一平台上即可发现和筛选多种生物标志物的纳米技术方法。我们还需要开发出可以保留被捕获生物分子的完整性以便进行下游活性分析的纳米诊断设备。从治疗的角度来讲,我们需要看到纳米材料可以穿透生物屏障并在目标器官积聚,并具有最小的脱靶效应。我们需要开发具有生理触发的下一代‘智能’纳米系统。我们还需要开发可以用于癌症免疫治疗的纳米技术。” /p p   “我们的重点应该是将成熟的技术转化为临床,使得普通老百姓能够从中受益。”Farzin Haque博士反复强调,“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对纳米颗粒、纳米器件与生物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深入的了解,还要不断培养具有医学应用价值的纳米技术研究领域方面的人才。” /p p   另外,在Farzin Haque博士看来,2017年可以说是纳米医学领域的元年,这一年这个领域取得了诸多重大突破,特别是在纳米孔技术应用方面。他还给我们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是牛津纳米孔公司将其开发的便携式Minion装置用于人类基因组测序,这也意味着基于测序的个性化医学即将成为现实。纳米孔测序可以解决医疗保健中的若干关键需求,例如基因表达变化,以及在临床中以经济有效和快速的方式积累遗传突变数据。而纳米孔应用的另一新兴并发展迅速的领域,是通过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诊断疾病。 /p p   值得一提的突破,还有就是将天然分泌的外泌体应用于疾病治疗。FarzinHaque博士说道,外泌体能够与细胞膜融合并以高效率将其装载物质递送到细胞中。然而,外泌体通常缺乏特异性的靶向能力,可以与许多细胞非特异性融合,因此该技术主要的挑战就是如何改造外泌体并应用于靶向治疗。最近,郭培宣教授团队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发表的文章展示了使用RNA纳米技术对外泌体进行再造并应用于癌症治疗。外泌体表面经由特异性的配体修饰,可以达到高效的肿瘤靶向和治疗性物质的递送,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p p   Farzin Haque认为,纳米孔癌症检测与基因测序、RNA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纳米医疗机器人等将是纳米医学领域主要的发展方向。 /p p   4 期待将宣泽打造成世界顶尖 /p p   作为全球第一家从事基于蛋白纳米孔道的单分子检测技术进行癌症超早期检测的公司,宣泽生物一直在积极推动创新技术的应用。相比于影像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基因检测等现有的癌症检测方法,基于蛋白纳米孔道的单分子检测技术有很多优势。Farzin Haque博士具体说道,“平台可以实现多指标联合实时检测,兼具低成本、无创伤、灵敏度高、特异性、可重复性好、易操作、便携式、实验时间短等优点。” /p p   同时,宣泽团队正在开发一系列具有高稳定性和高检测能力的纳米孔道平台,以及用于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新型探针,现正在优化各处组件之间的链接工作,以及同时启动开发供临床使用的软件。Farzin Haque博士预计,2019年初将开始临床试验,然后在2020年初有望推出产品。 /p p   身为宣泽生物的全球首席科学家,Farzin Haque博士也给自己确定了研发“小目标”——首先开发出诊断设备并开始针对某一种癌症的临床试验,根据需要改进设备的高通量和准确性,并在此之后推出产品。然后,不久的将来扩展到其他类型癌症以及病毒、细菌和真菌疾病。前期宣泽的市场将主要集中在中国,之后再向美国和欧洲拓展。 /p p   Farzin Haque博士希望,宣泽能成为世界顶尖生物技术公司之一,聚焦于基于纳米技术的个性化诊断与治疗。尽管这个市场竞争将非常激烈,但他相信,宣泽的产品将为诊断领域带来革命性贡献。 /p
  • 我国研制出全球首台癌症早期检测设备 5分钟检测是否得癌症
    首台适用于人体临床的“全数字PET” 中国一科研团队27日宣称,研制出全球首台适用于人体全身的临床全数字“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简称“PET”),可精准检测到最小尺寸病灶,大幅提前癌症发现时间。  该成果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首个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项目“超高分辨率PET的开发和应用”,由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教授谢庆国带队完成。  PET是继超声、CT和核磁共振之后当今的尖端医学影像技术,主要应用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诊断领域。  谢庆国介绍,“全数字PET”是中国自主拥有全套核心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医学影像技术,兼具精确采样和全数字两大特性,已获批国际、国内相关发明专利81项。该设备目前已进入创新型高端医疗仪器注册批号阶段,不久可投入临床应用。  记者看到,外观上该机器与一般PET设备差不多。但谢庆国介绍,该机器由300多个全数字PET探测模块组成,空间分辨率达2.2毫米,比当前进口设备的最高水平提升近一倍。同时,患者完成全身检测仅需5分钟,耗时比传统设备少一半。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是《中国制造2025》十大领域中的重点领域。据介绍,由中国自主创新的“全数字PET”,已成为业界大势所趋。德国西门子、荷兰飞利浦、美国通用电气等国际巨头已全面跟进,推出或布局他们的数字PET产品。
  • 12月8日HORIBA生命科学日—癌症早期诊断与疾病检测,直播间等你!
    癌症是目前威胁人类寿命的主要因素,每年全球有近千万人因癌症而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癌症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居全球首位。癌症的早期筛查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拉曼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无标记、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可以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2023年12月8日14:00,仪器信息网与HORIBA 联合举办《HORIBA 生命科学日——癌症早期诊断与疾病检测》网络会议。会议将系统地介绍拉曼光谱技术在癌症早筛领域的前沿进展,分享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在检测癌症标志物方面的最新工作,以及相干拉曼散射成像技术(SRS)在癌细胞脂质代谢过程的应用。拉曼光谱技术的加入将为癌症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做出贡献。会议日程(下方扫码报名,免费参会)时间 报告题目演讲嘉宾报告摘要14:00互动抽奖主持人-14:02HORIBA 光谱技术:打开生命科学领域的新视野周磊(堀场(中国)贸易有限公司 生物大客户经理、荧光产线经理)作为专注光谱技术的公司,HORIBA为生命科学领域提供多种分析工具,如拉曼光谱技术、荧光光谱技术、粒度分析技术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技术等。本报告将阐述这些技术如何为研究人员提供成分识别、示踪成像、定量分析和作用机制等解决方案,帮助您深入了解样品的理化性质,为药物研发、生物医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强大的支持。14:10面向临床拉曼光谱仪器研发及液体活检应用研究冯尚源(福建师范大学 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教授)我们亟需发展适用于临床的拉曼光谱检测技术。 课题组研发出内窥镜快速拉曼光谱仪开展人活体检测研究。此外,我们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显著增强吸附在其表面的分子拉曼光谱信号,以超高灵敏度获得样品自身的指纹信息,是一极具应用前景的检测技术。我们将结合课题组近年来在临床拉曼光谱仪器研发以及SERS光谱在液体活检领域所做的研究工作,介绍应用拉曼光谱技术的一些新的想法和特点,并通过实际研究案例说明SERS光谱技术在液体活检领域具有重大应用潜力。14:55液滴微流控-SERS平台用于单细胞分析徐抒平(吉林大学 教授)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具有极高的检测灵敏度和指纹特性,可实现原位、非介入检测等。采用液滴微流控与SERS分析方法相结合,借助机器学习,发展了一系列新颖的单细胞SERS分析技术,实现了单细胞酶活、表面聚糖、外泌因子和代谢物的分析。该技术为单细胞代谢组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也有可能成为疾病早筛的新工具。15:40幸运红包主持人-15:50分子光谱成像技术在癌症研究的探索与前景兰璐(振电(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是一种种新兴的无标记显微成像技术,具有高时空分辨率、高灵敏度和无侵入性等特点,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已经发展成为各领域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具。 基于高光谱和多元策略的相干拉曼光谱显微成像在每一个像素点都拥有一段光谱,因此其不仅可以区分拥有重叠拉曼谱带的不同分子,还能提供更加丰富的化学信息,成为近年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特别重要的是,相干拉曼显微成像系统可以天然地与传统的双光子荧光成像、二次谐波成像等共用一套光路传输系统,因此可以提供不同的成像模式,满足不同的成像需求。基于上述原因,集成了高分子特异性、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成像速度等优势,可以实现代谢小分子的无标记成像和测量,在癌症靶点研究、癌症诊断、微生物的代谢成像、发酵工程、模式动物化学组分成像,合成生物学、以及药物制剂的评价等方向广泛应用。16:35HORIBA 拉曼光谱技术助力疾病分析诊断王春阳(HORIBA 拉曼应用工程师)拉曼光谱作为一种无创、快速、非损伤性的分析方法,正逐渐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析技术之一,在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等)及单细胞代谢研究,生化分析、疾病检测及诊断、药物检测及分子相互作用研究等多方面都彰显了极具诱惑力的应用前景。从对于血清、唾液、尿液、人体分泌物等样本的测试到细胞、组织甚至是活体等样本的检测与成像分析,拉曼光谱在肿瘤等多种疾病诊断方面不断探索,本报告将介绍HORIBA Scientific拉曼光谱技术在疾病分析诊断领域的应用案例。17:05互动抽奖主持人扫码报名,立即参会
  • 早期筛查技术提升助力癌症防控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全球每年约880万人死于癌症,每年1400多万新发癌症病例……随着发病率的上升,癌症已成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专家表示,早期筛查技术的进步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技术保障。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目前,国际上以肿瘤为主要对象,覆盖从早期筛查、辅助诊断、伴随诊断、精准治疗全流程的精准医疗产业在逐步形成。精准医疗也成为中国健康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表示,在世界范围内,每5个肿瘤病人中,就有1个是中国人 癌症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费用,是普通疾病5倍以上。专家指出,我国癌症死亡率高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癌症早期筛查不够,早癌发现率低,不能及早控制病情,癌症被发现时大多已处于中晚期。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针对严峻的防控形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表示,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实施国家攻克癌症科技攻关计划,提升癌症防控水平和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协同攻克癌症。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当前,新型肿瘤标志物检查技术快速兴起,为提升我国早期筛查水平提供了良好契机。有别于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等检查手段,新型肿瘤标志物检查通过抽血检测特定肿瘤的一些标志物,可以高效判断肿瘤的出现。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精准预防已经成为癌症预控的新趋势。专家表示,与传统活检相比,癌症血液检测具有一些优势。用于活检的组织是取自肿瘤的某个部位,能提供的基因信息量有限,相比之下血检结果可提供更全面的肿瘤DNA信息。通过抽血检测特定肿瘤的一些标志物,包括ctDNA(肿瘤细胞循环DNA)、miRNA(小分子RNA)等,可以高效、准确地判断肿瘤的出现。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由于肿瘤DNA的变化往往早于肿瘤组织的生长变化,因此血检有助医生更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朱兴奋表示,液体活检特别是“基于血清的miRNA”检测技术,目前主要用于胃癌、肺癌和乳腺癌的早期筛查。这表明,世界医学正在由传统医学方式向精准医学转变。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介绍,癌症血液检测概念的提出已有相当一段时间,又被称为“液体活检”。在一项迄今最大规模有关癌症的基因组分析研究中,美国研究人员对1.5万名癌症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了分析,提出这种技术成本低、易操作,并可避免传统侵入性组织活检所带来的痛苦。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促进基因检测、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还有质子、重离子等一些新技术研究与临床转化应用,探索优化适合中国人群科学有效的早诊早治技术方案。 /p p br/ /p
  • 癌症早期诊断五个新进展
    p   对大多数癌症来说,早期疾病的五年存活率远远高于晚期疾病,并且患者也有相对较多的治疗方案可供选择,所以早期诊断对于癌症治疗来说至关重要。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者和公司在癌症早期诊断方面有进展,本文将介绍一些近期的例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98" height=" 414" title=" 2018.7.25 1-1.jpg" style=" width: 515px height: 284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5c5b3ffe-2452-45e2-9c6c-8f549a0ca79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使用呼气测试检测胰腺癌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pan /strong /p p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of London)的研究人员近日在《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呼吸分析测试的论文,该测试有潜力更早地发现胰腺癌。与大多数癌症一样,晚期胰腺癌的预后非常差。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检查了患有局部和转移性胰腺癌的患者呼吸样本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并与来自良性胰腺疾病患者和正常胰腺人群的样品相比。测试确定了12种有潜力指示胰腺癌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分属于三个大类,即醛,烷烃和醇。最终,该呼吸测试在患者中的应用将会取决于大型、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显示的测试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在早期胰腺癌和高危人群中的表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早期检测黑色素瘤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br/ /span /strong /p p   澳大利亚Edith Cowan大学的博士候选人Pauline Zaenker开发出了使用血液检测来筛查早期黑色素瘤的技术。黑色素瘤如果较早检测到,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在90%到99%之间,但如果没有及早发现癌症并在体内扩散,那么五年生存率会下降到不到50%。目前的检测手段是由医生对患者皮肤进行观察,对可疑的皮肤病变区域进行活组织检查并送至病理实验室进一步观测。但据统计,大约3/4的活检都是阴性结果。Zaenker和同事开发的血液检测技术是检测身体对黑色素瘤产生的抗体。一旦黑色素瘤生成,身体就开始产生这些抗体,所以通过血液检测有望能在早期阶段检测到癌症。该研究发表在《Oncotarget》上,正在计划进行临床试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FDA批准23andMe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癌症测试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br/ /span /strong /p p   今年5月,美国FDA批准了首次针对特定癌症风险,直接面向消费者(DTC)的基因检测。它允许位于加州的23andMe公司向顾客出售基于DNA测序的癌症测试,以了解自己在乳腺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方面的相关风险。值得指出的是,这不是一个广泛的癌症筛查测试,无需医生处方。它只适用于检测在德系犹太人群(Ashkenazi Jewish)中最常见的三种BRCA1和BRCA2基因变异。在该人群中,有2.5%的人会拥有这三种基因变异其中一种。携带其中一种变异的女性在70岁时患上乳腺癌的风险为45%至85%。这项测试能为某些有较高乳腺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风险的人提供信息,在DTC基因检测的可用性方面向前迈出了一步,但要注意的是,只有一小部分美国人携带该测试能检测到的变异,而且还有许多与癌症相关的BRCA变异是该检测未覆盖的,所以这个测试尚不能取代由医生进行的癌症筛查和检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378" title=" 2018.7.25 1-2.jpg" style=" width: 511px height: 257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96646eb0-c0d5-4759-bcc3-c7f729c2d77d.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Mammoth Biosciences致力于使用CRISPR诊断疾病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br/ /span /strong /p p   今年4月,位于美国加州的Mammoth Biosciences正式启动开发用于临床诊断的CRISPR技术。 CRISPR是一种基因编辑技术,可以让使用者快速且准确地编辑DNA。与常用的Cas9不同,Mammoth Biosciences很可能会使用Cas12a,以前称为Cpf1的蛋白质进行疾病诊断的应用。该公司在开发的这项技术会利用sgRNA、CRISPR和报告蛋白的系统,让CRISPR蛋白在搜索到目标后令报告分子发出颜色,产生肉眼可见的效果,这个诊断技术可以对任何DNA和RNA目标进行检测,包括癌症的生物标记物和导致传染病的病毒基因等等。公司的目标是将其开发成简单且无需专门设备的轻便测试,让用户能在家中自行检测疾病,并进入医疗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Illumina和Loxo Oncology团队开发泛癌伴侣诊断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br/ /span /strong /p p   今年4月,Illumina宣布与Loxo Oncology合作开发和商业化多基因panel,用于广泛的肿瘤特征分析。此次合作计划将Illumina的TruSight Tumor 170作为Loxo抗癌新药larotrectinib和LOXO-292的伴随诊断(CDx),用于多种肿瘤类型。TruSight Tumor 170是一项全面而先进的下一代测序(NGS)技术,可以检测 170 个与常见实体瘤相关的基因中的点突变、融合、扩增和剪接变异。TruSight Tumor 170的CDx版本可以使当地的实验室为医生提供全面的基因组信息,以便为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这一版本的TruSight Tumor 170将在Illumina的NextSeq 550Dx平台上运行。Loxo 的larotrectinib是一种靶向 NTRK(神经营养酪氨酸受体激酶)基因融合的药物,而 LOXO-292则靶向RET(转染重排)基因改变。两种药物在多种肿瘤类型中都有潜在的应用。Larotrectinib已获得美国FDA的突破性疗法认定、罕见儿科疾病认定和孤儿药资格。 2017年11月,Loxo和拜耳(Bayer)签署了独家全球合作协议,联合开发和商业化该药物以及下一代TRK抑制剂LOXO-195。LOXO-292目前正在1期临床试验中评估。 /p p & nbsp /p
  • 永诺生物&达健生物达成战略合作|​推进基于数字PCR技术早期癌症精准诊断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推动数字PCR技术在精准医疗及肿瘤早诊早治等场景的落地,2022年8月3日,永诺生物与达健生物达成全方位合作,双方将发挥各自技术优势,联合推动癌症早期检测的全国布局,全面建立基于MicroDrop数字PCR全生命周期的癌症早期检测及复发监控新模式。永诺生物董事长赖炳权与达健生物首席科学家邵建永等双方管理层人员出席签约仪式。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左:达健生物 右:永诺生物)永诺生物与达健生物的合作愿景一致,彼此将利用自身资源和行业优势为对方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联合探索创新的院端业务合作模式,深化合作空间。此次签约,双方明确了合作方向、合作目标、合作原则和合作内容,在接下来的市场推广中全力合作,重点布局临床端的准入以及商业化落地,共同助力提高我国医疗机构的宝贵资源,为中国用户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健康服务,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落地。双方管理层人员出席签约仪式作为癌症高发国家,癌症防治是国家健康战略关注的焦点之一。《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将癌症防治行动列为这一时期重大行动之一,确保到2022年,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5%以上。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持续深化,近几年我国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癌症防控形势严峻。癌症是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数据显示,虽然近十年来我国癌症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已有效提升,从30.9%上升到40.5%,但这一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本次永诺生物与达健生物携手合作,将助力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等工作的落地。永诺董事长赖炳权致辞“目前行业已有初步共识,数字PCR的绝对定量能力及灵敏性在ctDNA甲基化检测、病原体定量、MRD检测等方面相对于其他平台在性能上有明显优势。永诺生物推出的MicroDrop系列数字PCR平台,我们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希望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能够解决临床问题的应用试剂,共建数字PCR生态,推动数字PCR这一创新的分子诊断平台在临床的真正普及。永诺生物专注于微滴式数字PCR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达健生物是癌症早筛领域的优秀企业代表,此次合作,即能推动肿瘤早筛早诊试剂盒的开发报证及市场化进度,也是数字PCR应用于癌症防控的重要里程碑事件之一,将助力永诺数字PCR在临床的普及。”达健首席科学家邵建永致辞邵建永教授表示:“中国是癌症大国,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如何能更早地对于癌症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中国抗癌事业成败与否的关键领域之一。利用现代化的分子诊断技术对中国常见癌症进行早检早诊,将能提高早诊率,显著提高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实现最好的卫生经济费效比。达健生物一直专注于癌症诊断领域,希望为广大群众提供关于癌症的早诊早检、液体活检和预后监测领域最完整的解决方案。这次的合作,希望能借助永诺生物的数字PCR平台,助力达健更好地布局中国常见癌症单癌种、多癌种乃至泛癌种早诊早检产品的研发,为癌症精准诊疗产品市场化助力。”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现场关于 广州永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永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单分子第三代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系统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研发的MicroDrop系列数字PCR系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成为国内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通量微滴式数字PCR系统,基于这一自主平台开发的一系列肿瘤早筛和病原体定量试剂盒也正引领着分子诊断的新未来。永诺生物参与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 1824-2021 EB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国家药品标准物质(SARS-CoV-2核酸检测试剂国家标准品)》的标定。永诺生物致力于让基因分析更精准,推动基因分析进入绝对定量时代。关于 广州达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达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癌症早诊和精准诊断产品研发和生产,致力于癌症诊疗全流程应用场景的单癌种、多癌种乃至泛癌种早诊早检产品的研发。目前已完成基于脱落细胞和外周血游离DNA甲基化的辅助诊断产品的研发,包括膀胱癌、肠癌、甲状腺癌等中国常见的10余癌症,产品技术包括荧光定量PCR,数字PCR和液体活检等高灵敏技术。产品正在进行已经进入临床试验中期阶段,部分产品已经完成临床试验并进入审评阶段。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安徽达健分别在广州和安徽芜湖建立2个GMP标准厂房,广州联合易检检验实验室医学检验所和芜湖达健医学检验所实验室等两个第三方医学检验所,能提供包括荧光定量PCR、数字PCR、一代测序、二代测序(NGS)等分子诊断平台全方位的分子检测服务。广州达健始终秉承着“达仁济世,健康中国”的理念,希望在癌症的早诊早检、液体活检和预后监测等领域提供最完整的解决方案,保障人民健康。
  • 俄用激光光谱仪诊断早期癌症只需1分钟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热物理研究所科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开发出一种通过激光纳米技术诊断早期癌症的新方法,从采样到分析完成仅需1分钟,且不需要对病人进行穿刺,十分简便易行,准确率可达85%以上。   该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弗拉基米尔· 梅列京介绍,现有的诊断方法是根据血液中的血红细胞沉降率间接测量与癌症相关蛋白质的流体动力学半径,初步确定受检者是否患有癌症。研究人员发现,由于纳米粒子可以在不同液体间自由循环,借助激光光谱仪测量尿液中相关纳米粒子半径,可为诊断癌症提供依据。   梅列京说:&ldquo 我们已经研制出专门的激光光谱仪,用于测量尿样中的纳米颗粒。经过充分的试验论证,我们确定了这些颗粒的正常半径范围,如果超过这一范围,则说明受检者可能患有癌症。经过临床实验,该方法检测癌症的准确率超过85%,对于如此简便易行的早期诊断方法来说,这样的结果非常理想。&rdquo   梅列京指出,这项研究是与新西伯利亚市第一医院合作开展的,该院已利用新方法对数百名膀胱癌患者的尿样进行了分析。专家认为,该方法从采样到分析完成仅需1分钟,且不需要对病人进行穿刺,十分简便易行。   目前,该研究所已向俄罗斯专利局申请专利,希望获得相关企业的资助,用于项目的后续研究及产品化。梅列京说:&ldquo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生产一种廉价易用的早期癌症诊断产品,将来大家在药房就能够买到它,就像买眼压计一样方便。&rdquo
  • “一滴血”可筛查癌症 癌症检测板有望入驻药房
    癌症是人类健康杀手,能否实现准确的早期诊断,对患者的存活率至关重要。2013年的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上,长期在美国研发&ldquo 蛋白标定&rdquo 这一癌症早期诊断技术的夏继波博士签约落户相城,他期望通过自己和技术团队的共同努力,让这一技术惠及广大的人民群众。   4月28日,笔者走进夏继波博士创办的生物科技公司时,看见的场面不大、人数不多。但夏继波及其团队的梦想很大,他们期望通过&ldquo 蛋白标定&rdquo 检测技术,用&ldquo 一滴血&rdquo 让癌症现形,从而实现癌症的早期诊断,提供患者的存活率。   这位浓眉大眼、体格健壮的&ldquo 山东大汉&rdquo ,1998年出国,美国加州大学博士毕业后,一直在美国工作、生活。直到2013年参加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活动后,夏继波燃起了回国创业的梦想,来到苏州创办宇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在宇恒公司的实验室内,人数不多,但密布着很多先进的仪器设备。数位员工正在生产、检测一些生物试剂,&ldquo 实验室的9位员工,2个博士,5个硕士,2个本科&rdquo ,夏继波对他的团队颇感自豪。   &ldquo 目前,检测癌症的产品还处于和医院合作验证阶段,要拿到二类药械批号,才能上市。&rdquo 宇恒公司2014年11月才开始正式运营,夏继波表示,公司暂时以生产生物试剂为主,将争取第一年度实现销售额400万元,并争取在第四到第五年度达到3000万元。   归国前,夏继波长期在美国研发&ldquo 蛋白标定&rdquo 这一癌症早期诊断技术。这项技术的基础是利用每种癌症会产生不同的&ldquo 癌蛋白&rdquo 或者&ldquo 标的物&rdquo 。通过筛选效果比较好的&ldquo 标记&rdquo ,再做成联合检测试剂,只要用一滴血放在检测板上,就可以简单、方便、快捷地进行检测。   癌症是人类健康杀手。据统计,中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人约160万人,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约130万人。夏继波介绍说,每个人体内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癌细胞,但正常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会将其杀死,癌细胞一旦聚集就成为了癌组织。   目前,宇恒公司正在加紧推进前列腺癌、子宫癌、乳腺癌、肺癌等一系列癌症检测板的研究与测试。夏继波团队研发的核心技术&ldquo 荧光染料&rdquo ,可以跟不同的癌蛋白结合,这一技术为国内首创,并已申请专利。   夏继波反复强调,他研发的癌症检测产品不是&ldquo 筛选&rdquo ,而是准确的&ldquo 检测&rdquo 。未来,老百姓便可以在便利店或者药店购买到癌症检测板。
  • 癌症呈年轻化趋势 癌症检测产品成行业“新宠”
    两年前,坊间谣传&ldquo 王均瑶妻子改嫁其曾用司机&rdquo ,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已故浙商富商王均瑶的追忆。王均瑶拥有35亿资产的身家,年仅38岁却因为患肠癌35岁就离世,让不少人扼腕叹息。事实上,因癌症而早早离世的名人大腕屡屡见报,罗京患淋巴癌离世、因患乳腺癌离世的李婷、因患鼻咽癌离世的成奎安&hellip &hellip 癌症,已经成为危害人们生命的&ldquo 头号杀手&rdquo 。   癌症发病趋向年轻化,专家:40%的癌症死亡患者可以通过预防避免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资料表明,全国每分钟就有6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年新发癌症病例350万,每年因癌症死亡人数270万,我国癌症新增病例世界第一,癌症死亡人数占亚洲一半。在卫生部发布的公告中,癌症已经被定义为&ldquo 常见多发病&rdquo ,癌症预防工作更是被纳入新一轮的医疗改革中。然而,癌症的早期预防非常困难,九成以上的癌症病人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   医学专家表示,死亡的癌症患者超过四成都是可以通过定期预防避免的,然而,相关数据表明,九成以上死亡的癌症患者发病前从来没有做过癌症检测,国内在癌症预防检测领域亟需变革。此外,国际抗癌联盟统计数据表示儿童患癌症的几率约为万分之一,全世界每年都有16万儿童身患癌症,其中9万人最终死亡。癌症的发病率愈发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临癌症带来的压力,而在民间,基本上是&ldquo 谈癌色变&rdquo ,可谓&ldquo 癌症,猛于虎也&rdquo 。   十八大医改全力推行疾病预防,测癌试剂&ldquo 预检一号&rdquo 受追捧   据了解,十八大关于医改方案中,将以往的&ldquo 以疾病为中心&rdquo 转变为&ldquo 以健康为中心&rdquo ,将疾病早期预防早期诊断纳入了医疗保险范畴,全力推进疾病预防工作。然而,癌症的预防工作始终是横亘在医改面前的最大难题,常规的癌症检测往往以血液检测为主,还要经历数道程序,不仅对身体有所伤害,还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国内不同地区医疗水平的差异性,注定这种检测手段很难得到普及和推广。   2006年,由吉林省政府扶持的吉林生物研究院成功研发测癌试剂&ldquo 预检一号&rdquo ,经过7000例临床试验验证,90%以上的准确率,仅需5mL在5-10分钟就可以得到结果,刚出世就得到多方关注,&ldquo 预检一号&rdquo 也因此成为VC界的&ldquo 优质股&rdquo 。日前,华恒昌集团在众多投资机构中脱颖而出,与吉林生物研究院达成并购协议,将全面推进该产品的市场化进程。   分析人士称,健康绿色的生活一直是社会生活的潮流,癌症直接危及到人们的健康,&ldquo 预检一号&rdquo 开创了癌症预防的全新时代,一旦普及社会,必将改变癌症患者现状,造福世人。
  • 癌症检测699美元,靠谱吗?
    血液检测,在癌症早期检测领域越来越火,因省时省力,受到众多医学专业人士的青睐。近期也有研究表明血液检测可准确诊断肺癌,还可预测乳腺癌症的复发。如今不光是科研工作者热衷于挖掘血液检测在癌症早期检测中的潜力,企业对此也很感兴趣。美国圣地亚哥一家诊断公司Pathway Genomics在市场上销售699元的癌症检测产品,该产品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突变DNA来检测看不见的癌症细胞。对于699元的癌症检测?你怎么看?  699元癌症测试产品通过数百样本验证。数百?这个数值够吗?  这种测试听起来不错,没有人不想知道身体中潜藏的癌症。但没那么简单。如果这种测试产品真的有效,那么对医学来说是一大进展,因为它可以在症状发生前低价检测到癌症。但Pathway Genomics公司并没有给出具体数据来证实该产品的有效性。  Pathway Genomics公司的CEOJim Plante表示,他们公司的测试产品已经通过数以百计的样本验证。这个数字并不让人印象深刻,验证该测试产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需要成千上万的样本或数百万美元,Pathway Genomics公司并没有做到这些。  然而,Pathway已经在市场上销售该产品,名为“癌症拦截”,对于测试结果消费者可通过“远程医疗”在线咨询医生。销售商同时还提供一个订阅计划,花费1196美元消费者每年可获得四次血液检测。  该公司向疑似患有癌症的消费者推销该测试产品,主要包括具有癌症遗传风险、长期吸烟者或暴露于辐射的人群。但这种订阅计划可能会误导人,根据路透社报道:该公司曾在同样的问题上陷入困境。2010年,美国最大连锁药店Walgreens 在收到美国卫生监管机构警告后,停止出售Pathway的所有基因检测产品。  试剂产品不成熟,但血液检测技术仍很有前景  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表示,对于某些癌症,血液检测发现早期癌症是有可能的,但对于推出这样的早期检测项目他们并没有那么大的胆量。有些科学家认为,有些企业可能会采取鲁莽的方法,没有合适的科学和临床评价,这些测试产品可能很危险。  即使这些检测试剂不成熟,但血液检测在癌症早期检测领域的确很有前景。事实上,谨慎的科学家一直在收集成千上万的证据来证明血液检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今年2月份,香港的一项大型研究对血液检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该研究总共有20000名健康中年男性参与。在第一批筛查中(10000人),研究人员筛查出13名志愿者处于癌症早期,如今这13名男子均接受癌症放射治疗并打败癌症。  同时在今年的世界肺癌年度大会上,英国皇家布朗普顿医院以及英国国家心肺研究所的新研究涉及了223名已知的、疑似的或二次肺癌患者,然而,研究人员并没有被告知哪些患者已被确诊患肺癌,但研究人员通过血液检测准确诊断出了70%的肺癌病例。同时研究人员还将血液样本和组织样本进行匹配,结果证实了血液检测的准确性。  担忧:将来血液检测是否如PSA检测、乳房X线检测一样遭质疑?  对于血液检测癌症,有专家表示,这种产品可能让病人和医生产生误解。该产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误导性:技术、生物背景和临床环境 另外一个问题是“生物制品”或突变的累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些突变有时并不意味这什么 最后一个误导性可能来源于医学。在癌症筛查医学史上,也有一些备受争议的先例。例如前列腺癌PSA检测和乳房X线检测。  20世纪90年代早期,FDA批准了PSA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用于筛查男性前列腺癌。尽管一些医疗保健专家称赞PSA检测是筛查男性前列腺癌最好的方法,但PSA作为常规筛查长期以来受到争议。PSA筛查会导致许多假阳性,这意味着有些诊断结果并不符合实际情况。此外,有些人认为PSA筛查会导致过度诊断,引发许多不必要的治疗。  关于乳腺X光检查的必要性一直存在争议。之前《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曾发表的一项研究称,把乳腺X光检查作为健康女性乳腺癌的常规检测手段正在导致检查与治疗的泛滥,而某些肿瘤可能根本就不会引发症状。  这就是为什么Pathway公司的癌症测试产品可能是个大问题。从技术角度来说,血液检测绝对可以从血液中检测到癌症DNA,但这是否是一个很好的医学检测手段还未被确定。
  • 儿童癌症基因检测 任重而道远
    p   两项独立的先驱性临床研究同时发现了四成儿科癌症患者肿瘤或生殖系的共有突变,这些共有突变位点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p p   发现该成果的科研团队由得克萨斯儿童癌症中心和贝勒医学院领衔,两个团队共同致力于开发疾病确诊初期的癌症干预手段。另外,波士顿儿童医院达纳法博癌症中心与布莱根妇女医院也参与了此次研究,共同寻找晚期和高风险癌症的治疗方法。 /p p   通过肿瘤患者的全基因组测序,来自贝勒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在121位肿瘤患者中发现48例潜在的临床相关突变,这些医学上已被证明可操作的突变可能会为癌症疗法的开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p p   “研究中发现的大量病历所显示的突变序列是我们尚未发现的,我们尚未发现它们与儿科癌症之间的具体联系,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仅对寥寥几种基因进行检测确实难以满足早期肿瘤患者的健康需要。”文章的第二作者,贝勒医学院分子和人类遗传学教授Sharon Plon在声明中表示。 /p p   达纳法博癌症中心Katherine Janeway教授领导了另一项名为个性化癌症诊疗“iCat”的科研项目,该项目致力于晚期实体肿瘤的个性化疗法开发,以找到癌症患者的基因组可操纵位点为最终目的。 /p p   除了上述的两项研究之外,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Javed Khan和Lee Helman认为与全基因组测序相结合的癌症疗法虽然仍处于初步阶段,但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Sharon Plon和Katherine Janeway教授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结合基因组测序的癌症疗法所具有的局限性。 /p p   Sharon Plon的研究展示了全基因组测序可以为癌症研究带来大量的有效数据,但是现阶段大部分测序所得数据并不能转化为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或临床建议。Katherine Janeway所领导的iCat项目在另一方面体现了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癌症疗法所面临的巨大问题与系列挑战,该项目中的89位癌症测序患者中只有31位能得到有效的临床治疗建议。 /p p   然而,结合测序技术的癌症疗法仍然拥有光明前景。随着测序成本的下降,测序分析将成为常规诊断测试,测序技术将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肿瘤异质性与肿瘤突变。在高风险、难治性以及复发性癌症的诊断与治疗领域,日益成长的测序技术正逐渐成为临床医生诊疗病人所进行的第一步也是必须的一步,对于精准医疗与个性化医疗来说测序技术更成为了临床医生的基本工具。 /p p   “测序技术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文章的作者们最后总结道。 /p
  • GE医疗和TGEN宣布开展早期癌症研究合作
    皮斯卡塔韦市,美国新泽西州——今天,GE医疗(NYSE:GE)和美国翻译基因组学研究院(TGen)宣布签署一项战略合作协议,将一起运用先进的细胞基因组技术和战略来改进和加速新药的发现和开发。这项研究合作协议符合双方共同的目标,旨在将基因组的基础研究转变成早期的健康解决方案,解决当前医疗保健面临的一些最迫切问题。 TGen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市,关注于把基因组的研究发现快速转变成更早的诊断、更精确的治疗,让病人直接受益。 “此次合作将使医疗人士更好地理解肿瘤发展过程中的生物机制,他们的许多人现在对此并不十分了解,”TGen药物基因组和癌症药物开发部门主任Dr.Spyro Mousses说。“GE提供的高级成像系统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细胞形态,以前所未有的速率进行血细胞计数。更重要的是,对于细胞如何响应特定的基因扰动(gene perturbations)和特定的药物,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收集多参数信息。这使我们的研究人员在调节癌症细胞对药物的反应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观察其中的复杂过程。” GE医疗的IN Cell Analyzer细胞功能图像分析系统受到制药和科研实验室研究人员的广为应用,分析各种各样的细胞过程,用于疾病定义和药物开发。TGen高处理量的细胞分析研究项目也将装配IN Cell Analyzer3000和1000。这个新的图像分析系统将使TGen科学家从功能上检查基因组,识别出癌症相关的基因,并定义其特征,从而有助于开发更有针对性的药物。 “在把基因组知识转变成为病人服务的更好的诊断和治疗解决方案方面,TGen的研究人员是公认的领先者。我们非常高兴和他们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GE医疗发现科学部总经理Ger Brophy说。“GE的创新技术和TGen的基础突破研究结合在一起,将为病人和医生提供更好的医疗选择。”
  • 红外指纹可以帮助检测癌症?前景光明!
    癌症可以在我们体内的许多地方生长,并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但是,如果能在早期发现癌细胞的生长,那么成功治愈的机会将更大。有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吗?来自慕尼黑大学(LMU)激光物理部的宽带红外诊断(BIRD)研究团队揭示,红外光谱图谱可以用于拾取实体瘤在我们血流中留下的分子痕迹。检测早期和侵袭性较低的癌性病变对于有效的药物治疗选择至关重要。除了使体内肿瘤组织显影的射线照相工具,以及从内部器官中切下用于显微镜检查的组织活检之外,现代诊断方法通常专注于非侵入性的癌症检测:他们分析体液并试图捕获癌症引起的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变化。事实上,肿瘤将许多异常的代谢产物和信号分子传播到周围环境中。同样,肿瘤也与邻近组织的正常细胞相互作用,随后与我们的免疫细胞和血管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实质上影响了许多分子的类型和数量,这些分子最终在我们的血流中循环,甚至在肿瘤仍然局限于一个器官而尚未转移的时候。然而,明确识别癌症分子(医学诊断和制药的圣杯)仍然是一个挑战。慕尼黑大学的attoworld研究团队做出了巨大努力,为复杂液体基质中分子的最可靠和最灵敏检测铺平了新的技术途径。在此背景下,BIRD研究团队刚刚在《eLif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Infrared molecular fingerprinting of blood-based liquid biopsies for the detection of cancer”,他们将极小体积的血样流过比色皿,并通过其发出红外光,并根据溶解在样品中的数十万不同分子的同一性和数量,对来自血液样品的光波模式的复杂变化进行定量。通过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提取信息可以确定签名,该签名是个体血液样本的高度特征,因此该签名可以称为“分子指纹”。BIRD团队早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题为“Stability of person-specific blood-based infrared molecular fingerprints opens up prospects for health monitoring”表明,这种红外分子指纹在重复抽取个体血液时具有高度重现性。现在,通过红外分子指纹来追踪癌症等疾病的问题变得非常明显:必须转移到人群水平。因此,科学家们必须分析近两千名个体的这些指纹,才能提取出平均健康指纹和平均疾病指纹之间的差异。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工作?与LMU诊所的医生合作下,BIRD团队建立了一个匹配的病例对照临床研究,并对独立诊断为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或膀胱癌的患者样本进行了比较红外分子指纹图谱分析。事实上,血液的红外指纹图谱具有惊人的稳健性,能够正确检测癌症状态。令人兴奋的是,红外指纹不仅可用于检测癌症,还可用于区分不同的癌症类型,表明每种癌症都引发了特定的分子改变。这种方法有一天可以进入诊所吗?虽然远非一种患者可以在医疗诊所获益的方法,但已发表的研究证实了一种预期,即在未来,红外指纹图谱可能会成为有用的辅助癌症诊断,甚至用于使用当前癌症检测方法会被忽略的低级癌症的癌症筛查。红外指纹图谱可能很快会发展到另一个水平,特别是当attoworld研究中的超快光源和高精度电场计量学将发挥作用时。探索将会继续,道路十分光明。
  • 新型设备检测癌症最有效
    日前,“哈尔滨上海PET/CT肿瘤临床医用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会议邀请北京、上海等地肿瘤临床专家和PET/CT专家,就临床需求及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探讨。   PET/CT是一种全新的功能现象设备,可以从功能代谢水平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尤其是能够早期发现恶性肿瘤,它是现今检测癌症最有力的工具。目前,该设备已广泛应用于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的诊断等,还为肿瘤的放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明显提高了放射治疗的有效性。   据悉,黑龙江省是国内较早引入该设备的省份之一,现拥有4台PET/CT系统。哈医大三院作为东北地区首家引进该设备的三甲医疗单位,已扫描患者超过15000例,居东三省首位。2011年该院PET/CT被纳入省医保范畴。
  • 一文了解|为什么癌症早期诊断离不开单EV分析?
    癌症早期诊断的目标是在1 mL血液中检测出小于1 mm3的肿瘤。目前单个EV分析技术已经应用于多种癌症的诊断,包括结直肠癌、鼻咽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宫颈癌、黑色素瘤以及胰腺导管腺癌等。INTRODUCTION某个患者的癌症会持续发展直至转移吗?这是基础保健、肿瘤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以及医疗保健系统持续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需要具有高度灵敏和特异性的同时且低成本的“液体活检”技术来解决。肿瘤在其生长过程中释放到循环系统中的多种成分就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其主要包括循环肿瘤细胞及其团簇、ctDNA、EVs、蛋白质等。癌症早期诊断的关键问题是:哪种血液成分最适合检测;某一个标志物的含量(罕见或超罕见);对于特定的癌症,包括癌症发生的位置,这个标志物有多独特?1.为什么是EV而不是CTC或ctDNAEVs的优势首先在于其含量丰富,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可持续不断地分泌EVs并进入循环系统,且因其代谢速率高导致EV的产量也远高于正常细胞。此外,相比于ctDNA的生成依赖于肿瘤细胞的死亡,EVs由活细胞所产生,它的产生更像是一个持续发生的事件,可以实时反映肿瘤发展的进程。例如,在晚期黑色素瘤中,含有突变等位基因BRAFV600E和cKITD816V的DNA更多与EVs之间并无相关性,但并不能据此判断为早期黑色素瘤;而另一项研究发现了exoDNA和ctDNA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但exoDNA的KRAS突变的存在与新辅助治疗后的疾病进展紧密相关。此外,EVs的磷脂双层膜结构可有效保护其所运载的RNA和蛋白质,避免其在循环系统中的降解,使得RNA和蛋白可被用于肿瘤的“液体活检”。图1. 液体活检在癌症分析中的作用2.为什么要进行单EV分析?现有的文献模型通常认为外泌体以及其它EVs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核酸。这些观点大多数基于不考虑异质性的前提下,对一群EVs选用的集权平均的分析方法获得的结果。随着EV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单个EVs上的蛋白质和核酸远没有那么丰富,只有很小一部分EVs含有肿瘤特异的标志物,如突变的蛋白质等(图2)。那如何在循环系统这一EVs的汪洋中检测出这部分高度特异但是稀有的ctEVs?此外,高度的异质性是EVs的主要特征之一,即使来源于同一个细胞的EVs之间也是千差万别,且肿瘤群体中的细胞本就具有极大的多样性。基于以上因素,EVs的单颗粒水平分析就成为了基于EVs的“液体活检”的必经之路。图2. EV的组成单个EV分析技术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揭示EVs的异质性,并将EV蛋白、核酸组成与亲代细胞的组成进行比较。在单个EVs水平,蛋白标志物的含量比mRNA以及DNA生物标志物的含量高很多,且这些肿瘤相关标志蛋白可被抗体简单有效识别。最近,来自麻省总院的Weissleder教授团队发现即使几乎所有的ASPC1细胞(人转移胰腺癌细胞系)均表现为KRASmut,P53mut或者其他生物标志物(MUC1,EGFR或FG-P4OH等)阳性,但其所产生的EVs也仅有40%表现出KRASG12D阳性或P53mut阳性。类似的现象在其它胰腺癌细胞系中也均有发现,即从细胞上清中收获的EVs中大约40-50%没有相关肿瘤标志物的表达。人血液中的ctEV被其他细胞衍生的EVs进一步稀释了,那血液中ctEV的丰度和异质性如何呢?有模型计算得出,人体内的肿瘤每增大1 mm3,每毫升血液中相应地会增加23-1900个ctEVs。即使是分泌速度最慢的肿瘤细胞,其所释放EVs的速度也比非肿瘤细胞高至少一个数量级。这个结果与很多文献报道的发现吻合,在晚期肿瘤患者体内,均发现循环囊泡的数量成倍增加。因此,一种灵敏的检测方法,如果能在1 mL血液中检测出小于1 mm3的肿瘤,将有望把癌症早期检测和监控提前几年甚至十几年。可惜目前绝大多数的分析技术远远达不到这么高的灵敏度。由于非特异性的背景信号占据主导和并非所有的ctEVs的癌症特异标志物都是阳性的这两大原因,传统的集权平均的方法,如WB和ELISA等,能够测到小于1 cm3的肿瘤的概率微乎其微。而新型单囊泡分析技术在这一领域则被寄予厚望。3.单个EV分析技术针对EVs的集权平均分析方法的相关综述屡见不鲜,而利用EVs真正实现癌症早期诊断的报导则屈指可数。近5年才开始陆续出现能够实现单个EV的表型分析的方法,其中大多数方法利用荧光传感,光散射或者电子吸收等原理。典型的研究型方法包括透射电镜,冷冻电镜,原子力显微镜,超分辨荧光显微镜,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拉曼光谱等,而这些方法往往伴随着需要比较多的操作时间、贵重的仪器设备以及专业的操作技能,通量低等局限性。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在临床环境中实现单EV分析并且具有诊断前景的技术已经出现,主要围绕分离或者传感等需求。这些方法在准确度、复杂程度、诊断时长以及每个样品的花费方面均有差异。其中,无偏见单EV分析已经成功应用于几种癌症类型的诊断,包括结直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宫颈癌、黑色素瘤以及胰腺导管腺癌(PDAC)等。表1.单个EV分析案例方法癌症类型分期(n)发现无偏见分析所有EVssEVA胰腺导管腺癌I(16)15/16检出纳米流式结直肠癌I-IV(37)CD147阳性的EVs,AUC 0.932纳米流式鼻咽癌I/II(15),III/IV(27)鼻咽癌,AUC 1.000;区分鼻咽癌和鼻咽炎拉曼光谱前列腺癌格里森评分7b-9(4)发现了癌症特异的特征,需要更多样品验证单EV成像前列腺癌和乳腺癌I-III(10例乳腺癌,5例前列腺癌)分离特定粒径范围EVs的概念验证装置Lambda-DNA粘弹性分选结合单EV成像乳腺癌II(7)HER2/EpCAM成像分离乳腺癌和健康人全内反射单囊泡成像宫颈癌,黑色素瘤和乳腺癌ND(3例宫颈癌,3例黑色素瘤,3例乳腺癌)miR-21阳性EV的数量区分癌症病人和健康人原子力显微镜口腔癌1-4a(6)口腔癌患者的EVs含量更高,尺寸更大,形貌不规则免疫亲和捕获EVs(可能有偏见)液滴数字ELISA乳腺癌ND(12)12/12检出,没有分期;CD63捕获EV可能会导致结果有偏见SiMoa(PD-L1)与纳米流式(CD19/20)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I/II(117),III/IV(47)PD-L1阳性的淋巴瘤EVs AUC 0.87;捕获PD-L1阳性的EVs,检测CD63定量单分子定位显微镜胰腺导管腺癌ND(5)EGFR或CA19-9可以捕获到更多癌症EVsSiMOA结直肠癌0(3), I(34),II(52), III(74)EpCAM捕获,CD63检测,对比CRC和健康人,AUC为0.9;没有分期相关的分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纳米流式检测技术(NanoFCM)是一个备受关注并被寄予厚望的技术领域,有可能实现快速高通量、自动化和规模化。早在2018年,就有学者利用纳米流式检测技术在单EV水平实现了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今年厦门大学的科研团队基于EVs发展了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方法,AUC可达1.000,该方法同时可实现鼻咽癌和鼻咽炎的区分。(厦大团队揭秘如何通过EVs区分癌症和炎症)4.如何分离纯化EVs?从复杂的体液环境中获得高纯度的EVs,一直是EV研究和临床应用中亟需突破的重要瓶颈。目前市面上的EV分离方法,所需的时间和获得EV的纯度都有差异。务实地说,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要解决的是临床前还是临床的问题。超速离心(密度梯度离心)是EV分离最经典的方法,但耗时长和回收率低是一直被诟病的问题。一些更快速的方法,如聚合物沉淀、免疫捕获以及超滤、尺寸排阻色谱等也可以提供EV分离的方案,它们各自有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不管选用什么分离纯化方法,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EV的富集效率和纯度,检测一些指标:合理的尺寸和电性;可控的凋亡小体、脂蛋白或者其他蛋白团聚体的干扰。在早期的推文中,小编详细介绍过血浆来源EVs的常见分离纯化方法对比(做外泌体,我的纯化方法靠谱吗?如何质控?)以及不同来源的EVs的分离纯化方法的比较分析(外泌体分离纯化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回顾一下。表2.单个EV分离分析方法总结临床前方法(细胞培养基)临床方法(血浆)分析前富集超速离心微流控超滤声学分方法尺寸排阻色谱(SEC)双柱色谱法离心去除细胞/碎片一次性过滤器预处理一次性SEC增强双模色谱法传感(冷冻)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STORM纳米流式检测技术荧光相关光谱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拉曼技术数字液滴PCR数字液滴测序基于超高灵敏荧光显微镜的单EV分析方法纳米流式检测技术数字EV筛选技术5.EV进入临床诊断的难点?目前基于EV的发现研究绝大多数基于集权平均的分析方法,且鲜有验证研究的报道。一种方法能否进入临床,有一些先决条件:(1)处理小体积血浆的能力(2)速度快且高通量(3)自动化和规模化(4)重现性(5)合理的花费, 2022, 94, 24, 9740-9749.
  • 蛋白组学研究发现癌症早期诊断新标记物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相对不明显,经常导致癌细胞扩散到其他器官之后才被发现。为了改善胰腺癌病人的预后,开发早期胰腺癌检测方法变得非常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来自日本的科学家们在血液中发现了一些蛋白能够加强对胰腺癌的检测。结合传统的生物标记物,能够实现对早期阶段胰腺癌的诊断,这在之前是非常困难的。  为了发现可以用于胰腺癌检测的生物标记物,研究人员决定对已经报道过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的基因进行分析。随后他们利用两种类型的蛋白质组学方法检测了大量临床样本,分析候选基因表达的蛋白在胰腺癌病人和健康人血液中的变化情况。最终在130个候选蛋白中找到23个变化显着的蛋白质。  研究人员使用质谱技术和定量蛋白组学技术对这些胰腺癌候选标记物进行了证实。为了更加高效地对大量临床样本进行分析,他们还开发了一种自动分析系统,对65名健康人和38名早期胰腺癌患者血浆中的候选蛋白进行了比对,发现IGFBP2和IGFBP3这两种蛋白在早期胰腺癌患者体内存在显着变化。除此之外,研究人员借助这两个生物标记物在15名病人中诊断出12名早期胰腺癌患者,这些病人在用另外一种叫做CA19-9的标记物进行诊断时呈阴性结果。  研究人员还发现IGFBP2和IGFBP3对于胃癌,胆囊癌,结直肠癌,十二指肠癌以及肝细胞癌的筛查也十分有效。  癌症早发现能够为实现手术完全治愈癌症提供更好的机会,因此研究人员希望这些诊断标记物的发现能够帮助提高病人的预后。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LOS ONE上。
  • 既然验血那么重要,还能检测很多癌症指标,为什么还有很多癌症未能及时发现?
    血液,这个维系我们生命的红色液体,不仅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还承载着身体的健康密码。医学界一直在努力破译这些密码,希望通过简单的验血就能发现潜伏在体内的健康隐患,包括可怕的癌症。然而,尽管科技日新月异,为何仍有许多癌症病例像隐形的刺客一样,直到病情严重时才被发现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验血与癌症早期发现的微妙关系,揭开这背后的科学奥秘。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癌症指标。简单来说,癌症指标就是一些特定的物质,比如蛋白质、DNA片段或者是细胞本身,它们在癌症患者体内往往异常增多或减少。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医生可以对患者的健康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这里有个“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癌症都会产生明显的指标变化,也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意味着癌症。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身体是一片广阔的森林,那么癌症就像是其中的一棵病变的树。在森林的早期阶段,这棵树可能并不显眼,它的变化微小到几乎无法察觉。这就是许多癌症在早期难以被发现的原因。而验血就像是在森林上空飞过的一架飞机,虽然可以从高空俯瞰,但要想看清楚每一棵树的状况,难度可想而知。此外,即使血液中的某些指标异常,也可能是由其他非癌症因素引起的,比如炎症、感染甚至是生活习惯的影响。这就给诊断带来了挑战,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检结果以及其他检查来综合判断。那么,我们是不是就束手无策了呢?当然不是!科学家们正在不断研究和开发新的检测方法,以提高癌症早期发现的准确率。例如,液体活检技术就是一种新兴的方法,它通过分析血液中的游离DNA来寻找癌症的迹象。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无需侵入性操作,且能够提供更全面的肿瘤信息。同时,公众的健康意识也在提高。定期体检、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对于身体异常信号的敏感性,都有助于癌症的早期发现。就像森林中的巡逻队,虽然不能立刻发现每一棵病变的树,但至少可以在树木开始枯萎时及时采取措施。在这场与癌症的较量中,验血无疑是一位重要的盟友,尽管存在一些局限性,但验血在肿瘤筛查和治疗中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验血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患者接受起来相对容易,且可以作为常规健康检查的一部分。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癌症的可能性。此外,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癌症,如多发性骨髓瘤和某些类型的白血病,验血可以直接诊断。早期发现某些类型的癌症,对于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验血也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和癌症复发情况。
  • PerkinElmer ICP-MS助力癌症早期诊断单细胞分析方法
    在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的今天,如何获得癌症等其他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正逐渐被科学家所关注,但由于分析方法的限制,过去的细胞研究往往只能以细胞群体为研究对象,探索细胞的生命活动。但是由于细胞之间存在差异,研究细胞群体往往会掩盖这种差异。单细胞分析可以获得细胞在微环境中准确的个体信息,对于研究细胞的信号传导、生理病理和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学科中心丰伟悦课题组王萌博士发展了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的单细胞分析新方法,拓展了ICP-MS的应用范围,丰富了单细胞研究的分析工具。研究人员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得到的皮升量级的液滴作为单细胞定量的标准,使用激光烧蚀(Laser Ablation, ESI NWR 213)与ICP-MS(Perkin Elmer NexION 300D)联用,成功实现了单细胞中金属纳米颗粒的原位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浓度为100 nM金纳米颗粒(30 nm, NIST RM 8012)暴露4h后,70个单细胞中的金元素含量呈对数正态分布,分别含有9-370个金纳米颗粒,方法对金元素的定量限为2飞克。上述研究结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杂志Anal Chem(Anal. Chem., 2014, 86: 10252)。研究人员还利用时间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完成了单细胞内必需微量元素的定量和分布模式研究。通过改进细胞样品前处理方法和使用Perkin Elmer NexION 300D具有的动态反应池(DRC)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单细胞分析本底水平和多原子离子干扰,实现了单细胞内Fe, Cu, Zn, Mn, P, S等元素的定量分析,揭示了这些元素在单个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中分布模式。这些微量元素在单个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中不同的含量和分布模式将为癌细胞的检测和识别提供很好的证据。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杂志Analyst上(Analyst, 2015,140: 523)。上述工作得到了科技部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 癌症新型液体活检技术 一小时出检测结果
    位于西班牙的AWSensors公司开发的这种高敏感性的分子诊断系统可用于癌症的筛查,其是一种基于液体活检的技术,即对类似于血液或唾液的小型液体样本进行分析,从而实现了对癌症诊断的完全非侵入性,而且该技术可以在一小时内给出检测结果,当同基因组分析进行结合时其就有可能获取可靠的诊断结果,并且为后期开发癌症的精准化疗法提供帮助。  这种新型的诊断系统将同瓦伦西亚理工大学开发的石英微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石英微传感器技术可以提供实时分析,两者结合后就可以可靠地进行DNA突变的检测。这种新型检测系统在未来3年里将用于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而目前结直肠癌是欧洲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也是和乳腺癌、肺癌及前列腺癌并行的常见癌症。  当前可靠的癌症诊断的首选方法就是肿瘤组织活检,但该方法是侵入性的,而且对患者而言非常疼痛且费用昂贵,而且该技术仅可以向患者提供疾病进展单一方面的信息;而本文中这种新型系统的开发或比当前实时监测方法的费用便宜至少三倍,比如实时定量PCR等技术。研究者开展这项LiqBiopSens计划旨在开发简单、便宜且无创的癌症早期诊断及监测方法。  通过检测机体肿瘤组织和癌症相关的突变释放的DNA,该新型技术就可以可靠地对癌症的存在及进化过程进行诊断,并且避免出现假阳性结果。目前AWSensors公司已经开始设法利用晶体来制造传感器,以使其可以高效工作,并且更好地检测不同液体活检组织和材料的分子差异性。
  • 美发明快速检测癌症的纳米传感器
    新华网洛杉矶12月13日电 美国科研人员日前研发出一种可快速检测癌症的纳米传感器,这种仪器能在更短时间内发现癌症的早期迹象,从而为治疗争取更多时间。   美国耶鲁大学的科研人员13日发表公报说,他们研发的这种仪器可以从病人的血液中找到前列腺癌、乳腺癌和其他癌症的生物标记,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其检测结果更加准确,而且成本不高。生物标记是监测及追踪癌症发展的重要工具。   研究报告的撰稿人、参与研究的马克里德介绍说,这种仪器操作方便,医生只需从病人手指上取一点血,便可很快完成检测,整个过程只需20分钟。   他说,由于血液的成分复杂,为找到能监测癌症的生物标记,研究人员使用了一个类似过滤器的装置,使这种纳米传感器能直接从血液中过滤出所需检测的物质,其精度相当于从一个巨大的游泳池中找到一颗盐粒。   研究人员认为,虽然这种仪器目前还不能马上投入实际应用,但在进一步对其完善的基础上可以制造出更简便快捷的癌症诊断仪器。   这份研究报告已刊登在英国《自然纳米技术》杂志网络版上。
  • NCCN增加新的女性癌症基因检测
    p   第21届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年会于2016年3月31日至4月2日在好莱坞召开,会议增加了几个针对乳腺癌和卵巢癌遗传风险管理的新基因突变检测。 /p p   最近的研究发现PALB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侵袭性相关,而RAD51C、RAD51D、BRIP1基因突变增加卵巢癌的终生危险。美国莫非特癌症研究中心的Tuya Pal博士表示:“在过去一年中,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这些新基因与卵巢癌风险相关。以往NCCN指南中推荐或考虑采用降低风险的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受到BRCA1、BRCA2和林奇综合症的很大限制。” /p p   她说:“当存在BRCA1基因突变时,卵巢癌终生危险达到44% 当BRCA2基因突变时,这一危险达到27% 当存在林奇综合征时,估计该危险在10%左右。基于目前的多个研究,我们认为,和BRCA1、BRCA2相似等级的证据表明 BRIP1、RAD51C和RAD51D基金突变会增加罹患卵巢癌的风险。” /p p   Pal博士注意到,NCCN指南并未将这些新突变作为输卵管卵巢切除的推荐指征。她表示:“这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推荐,但我们还可以再讨论。我并不会因此强烈推荐输卵管卵巢切除术,但应该将这一情况与患者进行沟通。如果他们身体有这些突变,那么预防性卵巢切除也是合理的选择。”有卵巢癌家族史的人群也应该了解这一信息,Pal博士补充到:“家族史是重要的参考,如果我们发现了家族内卵巢癌病史的强烈风险,就应该基于新的基因突变推荐预防性的癌症风险管控。”鉴于目前卵巢癌还没有比较好的筛查方法,基因突变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p p   PALB2现已成为乳腺癌高风险基因突变的一员,其他与乳腺癌风险相关基因还有BRCA1、BRCA2、PTEN和PT53。为降低患癌风险而预防性切除乳腺时,要参考这些基因变化情况。 /p p   PALB2突变的女性一生中发生乳腺癌的风险约为35-40%。有研究显示伴PALB2基因突变的乳腺癌侵袭性较强。“如果携带BRCA1突变的个体发展成乳腺癌,或许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绝大多数患者都在早期确诊。但当伴随PALB2突变时,鉴于此类患者肿瘤较强侵袭力,因此需要认真考虑是否采取预防性乳腺切除。” Pal博士说。 /p p   乳腺癌基因检测对治疗有重要的意义。一旦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可以通过检测了解自己的基因易感性,并据此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治疗方式。如果在肿瘤发生前检测到乳腺癌或卵巢癌的遗传风险,就可以主动预防并阻止这些癌症。 /p p   随着多基因检测的推广应用,乳腺癌基因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01-T000-1-1-1.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诊断 /strong /span /a 领域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技术的发展不能改变医师的作用,对检测结果合理、适当的解释至关重要,无论是阴性结果还是阳性结果都应充分告知患者,讲解这些结果对癌症管理的意义。 /p
  • 日本研发彩色医疗电镜 助力癌症转移早期诊断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28日报道,日本九州产业大学当天在福冈市成立了医疗诊断技术研发中心,研发世界首台彩色电子显微镜。据悉,此种显微镜有助于癌症转移的早期诊断。   据研发人员介绍,使用现在的电子显微镜观测用莹光色素染过色的活性组织标本时,莹光色素一碰到电子就会被破坏,所以只能拍摄到黑白的影像,这不利于病理诊断。他们在2003年开发出一种遇到电子之后稳定性也很高的莹光色素。目前,他们正在进一步强化此种莹光色素的性能,准备研发出分辨率更高的彩色电子显微镜。   预计2018年彩色电子显微镜将正式投入使用。届时,使用这种显微镜将能对染色的癌细胞放大图像进行分析,并在早期诊断其转移的危险性。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