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美华认证

仪器信息网美华认证专题为您整合美华认证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美华认证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美华认证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美华认证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美华认证话题讨论。

美华认证相关的资讯

  • 一认证机构被罚没18万
    行政处罚决定书穗天市监处罚〔2023〕46号当事人名称:皇冠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000MA1FL2950D法定代表人:侯恂住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114号1908房广州市天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皇冠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未取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IEC 27001:2013)认证资质而给其他公司发放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9月2日,我局执法人员依法前往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114号1908房的皇冠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发现该公司的认证机构批准书(批准号:CNCA-R-2018-403)附件上的认证业务范围不包含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在案件调查期间,当事人向我局提交了相关资料,接受了询问调查。调查认定的事实:经查明,皇冠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的认证机构批准书(批准号:CNCA-R-2018-403)附件上的认证业务范围不包含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认证机构资质审批“证照分离”改革的公告》(2022年第28号),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属于经批准方可从事的认证活动。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皇冠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给江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湖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城市投资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等十五家公司提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服务,发放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收取认证费用134100元。皇冠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退回了104100元,确认违法所得为30000元。上述事实,主要有以下证据证明:1.案件来源登记表及材料,证明线索来源。2.皇冠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执照,证明当事人合法商事主体资格。3.2022年9月2日现场检查笔录,证明当事人的认证机构批准书(批准号:CNCA-R-2018-403)附件上的认证业务范围不包含信息安全管理体系。4.询问笔录,证明当事人违法行为的具体情况。5.皇冠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的认证机构批准书(批准号:CNCA-R-2018-403)以及其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上的机构信息详情,证明当事人未取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IEC 27001:2013)认证资质。6.皇冠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给江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十五家公司发放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服务协议、审核计划以及审核报告,证明当事人违法行为的具体情况。7.皇冠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给江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十五家公司发放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收取的费用明细,以及收款凭证、退款凭证,证明当事人的违法所得。我局于2023年1月31日向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穗天市监罚告〔2023〕林和01号)后,当事人在法定期间提出陈述、申辩意见,未提出听证要求。当事人申辩称:一、湖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广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由皇冠认证检验(湖南)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并收取费费用,故不存在违法所得3万元。二、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五十条的规定处罚过严过重,当事人正在开展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备案,工作人员由于工作失误混淆了皇冠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和皇冠认证检验(湖南)有限公司的业务范围,目前已与投诉举报人协商和解,加之属于初犯且违法情节轻微,已经积极整改,要求免予处罚。经复核,我局认为:一、当事人违法为湖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广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了认证服务,虽然认证费用由皇冠认证检验(湖南)有限公司收取,但由此就认定涉及的违法认证活动没有违法所得理据不足,不予采信。二、其他申辩理由我局在自由裁量时已考量,免予处罚的要求不予支持。本局认为皇冠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未取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IEC 27001:2013)认证资质而从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活动并发放证书,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九条以及《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属于超出批准范围从事认证活动的违法行为。由于当事人无从轻减轻处罚或从重处罚情节,符合《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第七条规定,决定给予一般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五十九条“认证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撤销批准文件,并予公布:(一)超出批准范围从事认证活动的”的规定,现决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如下:没收违法所得30000元,并处150000元罚款。罚没款总计180000元。请在接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将罚没款缴到缴款通知书所列银行。逾期不缴纳罚没款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一、四项的规定,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并将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如不服本决定,可自接到本决定之日起60日内向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112号;电话:85590146)或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龙口东路210号;电话:38896350)申请行政复议;或者6个月内向广州铁路运输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行使行政复议职责有关事项的通告》(粤府函〔2021〕99号)的规定,自2021年6月1日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行使行政复议职责,建议向天河区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广州市天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02月14日
  • 梅特勒托利多中国荣获杰出雇主认证
    近日,梅特勒托利多中国凭借在企业文化建设、内部人才发展和变革管理等方面突出的人力资源战略和卓越的实践表现,荣获"杰出雇主"认证。"杰出雇主"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认证项目之一,由国际权威的"杰出雇主调研机构"发起,通过全球统一的认证标准检验,经过独立第三方机构审计,评审出该区域范围内能够为员工提供最佳人力资源环境的雇主。评估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人才策略、工作环境、人才招聘、学习、福祉、多元化与包容性等六大领域的20个话题。深耕中国市场梅特勒托利多是行业领先的精密仪器及衡器制造商,纽交所上市公司、标普500企业,服务全球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自1987年进入中国以来,梅特勒托利多深耕中国本土市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还通过各种举措帮助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在其各自的领域里实现长足的共同发展。聚焦人才培养梅特勒托利多的成长策略中,人才和团队是作为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文化来投入的。通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已经建立了非常完善的多元化培训机制及不同职能专属的职业发展体系。在梅特勒托利多,每位员工都能获得均等的发展机会。公司充分相信员工的潜力,鼓励员工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主导、负责和参与到各种有挑战的项目中。在包容创新的工作环境下,公司内部接近90%核心岗位的发展机会优先提供给了内部员工,每年员工的留任率保持在95%左右。可持续性发展梅特勒托利多中国早在2010年就成立了本地的低碳委员会,努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领先公司,致力于工厂、运营全过程的节能减排行动。其设立在常州和成都的工厂在2022年分别获得了绿色工厂的认证,同时分别评选为江苏省、四川省的重点行业应急减排A级绩效企业。梅特勒托利多深信女性员工的力量,开发了各种各样的职业女性相关活动,并通过为期一年的女性领导力发展项目,用心关注女性领导的成长和发展。梅特勒托利多热心公益,回馈社会。1992年,在江苏常州创立梅特勒托利多教育奖励金,迄今为止累计投入达700多万元,惠及4000多名师生,很多当年的优秀学生今天已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梅特勒托利多也持续为残疾人士提供工作机会,注重发展他们的特殊技能,这也诠释了公司公平对待所有员工的管理态度,并且还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2023年是梅特勒托利多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三十六年,多年来,梅特勒托利多见证了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与智能化蜕变。如今,中国市场已成为梅特勒托利多全球化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梅特勒托利多将继续与员工一起共同携手前行,打造美好的梅特勒托利多和充满员工幸福力的职场!
  • 媒体曝8000元就能买ISO9001认证
    号称“世界第一认证大国”的中国,各式认证项目、认证机构、认证咨询公司铺天盖地。其中,自然不乏一些严谨、严肃、严格的认证,但也有大量不靠谱认证。一位多年从事认证行业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几乎没有买不来的认证。 “ISO9001是吗?可以做!100%包通过,8000块钱就可以。”一家认证咨询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保证。   “某某公司已通过ISO9001认证”,是消费者常看见的信息。ISO9001看上去不仅仅是一种认证,更像是关于产品质量的保证。   但记者在没有出具任何生产、销售许可,只和这家认证咨询公司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大约5分钟交流的情况下,就得到了可100%拿到ISO9001认证的保证。此后的调查中,无论记者声称自己是鹿茸销售者、汽车修理厂负责人,还是热水器制造商,都被咨询公司鼓励:做9000认证吧,交钱之后,什么都不用管。   讽刺的是,一些被戴上“蓝帽”(由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审批认证的保健食品标志)螺旋藻产品被查出重金属铅超标820%。和ISO9001类似,“蓝帽”也是一种认证。   号称“世界第一认证大国”的中国,各式认证项目、认证机构、认证咨询公司铺天盖地。其中,自然不乏一些严谨、严肃、严格的认证,但也有大量不靠谱认证。一位多年从事认证行业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几乎没有买不来的认证。   无关质量   消费者以为它代表产品质量,企业乐得你误会   ISO9001是ISO9000族标准所包括的一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之一。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   而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英文缩写为ISO)于1987年制定,后经不断修改完善而成的系列标准。现已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此标准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   中国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引入ISO质量认证体系,目前相应的监管机构为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简称“认可委”),它是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并授权的国家认可机构,统一负责对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等相关机构的认证能力进行资格认可工作。   单从名词的解释看,ISO9001或者说ISO9000族标准,是个拗口又缺乏生活落点的东西。但多年从事认证行业的黄成(化名)告诉记者,ISO9000族标准,已是被中国企业广泛追逐的一种潮流。   一份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007年11月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底,在170个国家共颁发了ISO9001:2000版认证证书897866张,其中中国颁发了162259张证书,占颁发总量的18%,居世界第一位。   黄成说:“现在,有点规模的企业,都已经通过了或者正在准备通过ISO9000族标准认证,但是这个东西,只是代表管理水平的,它是对企业实施最佳标准管理的认证。对消费者而言,用ISO9000族标准来说明产品的质量是没有说服力的。不过在企业看来,拿到这套认证,会对消费者传达一个很积极的信号。”   记者联系上了在某认证咨询公司工作的张帆(化名),她言之凿凿地向记者保证,ISO9000族标准认证,不看产品质量。记者声称自己想在北京销售鹿茸制品,张帆问:“只是销售?没有生产吗?如果只是销售,那就不用去工厂看,也不用看产品,不用送产品去检验。生产质量属于产品认证,非ISO体系认证。”   交钱就行   有的甚至只要3000块钱,就敢保证100%通过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87年制定ISO9000族标准,当初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建立统一的标准,从而减少国际贸易的成本。目前,它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其中包括全部欧盟国家、日本、美国等。而许多跨国集团公司也把是否通过ISO质量认证作为条件用以约束供应商。在这种条件下,中国企业如果要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ISO9000质量认证无疑是第一张门票。   而记者在与认证咨询公司交流时,无论声称自己是鹿茸销售者、汽车修理厂负责人,还是热水器制造商,都被咨询公司鼓励,“做9000认证吧”。咨询公司告诉记者,ISO9000族标准认证在中国,就像是企业的名片,不管是做不做海外市场,企业都热衷于做一个ISO9000族标准认证。   记者从网上复制了一个鹿茸胶囊的产品说明书给负责认证咨询的张帆,她在看完之后给记者开了个价:“ISO9000,12000元,全包了”。   全包是什么意思呢?   张帆给记者解释,按照正规程序,ISO9000族标准认证申请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包括向企业员工灌输ISO9000的基础知识、成立文件编写小组、接受质量体系培训、编写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标准试运行、内审等环节,最后由认证机构组织模拟审核、现场评定、颁发证书等工作。   而全包意味着,这些所有环节,都由张帆所在的咨询公司帮忙打理,从文件制作到拿到证书,咨询公司全部负责。而每年的年审,咨询公司也可以帮忙,价格是每年5000元。   记者又以汽车修理厂负责人的身份,向另一家咨询公司询问,得到的回复是8000块钱全部搞定,而且最快1个月左右就能拿到证书。这家公司甚至任何关于企业的信息都没有咨询,而是直接跟记者说,“很简单,放心吧”。   12000元,已经是国家规定的ISO9000族标准初审最低限价。而正规程序下,从申请到拿到证书,需要约9个月时间。   作为业内人士,黄成告诉记者,这种所谓的“包干价”,通常是那些不太具备认证条件的企业获得认证的方法。“能提供这种服务的咨询公司,都有自己的关系,可以在少报价、少用时的情况下,到关系好的认证机构处拿到证书。”   黄成说,目前,国内具备认证资质的认证机构,大约有180个,而认证咨询公司则不计其数。据记者从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网站上查询,仅北京,就有注册在案的咨询公司83家。“这是备案的,其他没有备案的太多了”。   这些咨询公司为了争抢客源,把费用压到很低。   “现在的企业,其实最关心费用和时间,所以这些咨询公司拼命压价并压短时间,有的甚至要3000块钱就敢保证100%通过。但这样的企业也会被咨询公司套牢,因为只有通过他们,才能继续通过年审。”   黄成表示,其实ISO9000族标准已经开始受到业内质疑,“现在太泛滥,有的公司根本不认ISO9000标准了,都知道是花钱买的。谨慎的企业,会直接派人去对方公司进行审核。”   推崇洋货   一个认证滥了,还有很多其他国际认证   ISO9000不那么管用了,怎么办?没关系,还有很多其他认证体系,尤其是从国外引进的,更容易获得认可。   “ISO9000本身也是从国外引进的体系,现在,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多,更多的国际认证体系进入中国。现在,谁也说不清中国究竟有多少认证体系”,黄成说。   简单搜索一下,便会看到WRAP(负责任的全球成衣制作)、ICTI(国际玩具业协会认证)、BSCI(倡议商界遵守社会责任组织)等等。仅一个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就有诸多不同的认证体系,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的solar keymark、美国佛罗里达的SRCC、南非的SABS等等。   黄成介绍,有一种叫做SA8000的认证体系,由美国经济优先权委员会认可委员会发起,并联合欧美跨国公司和其他国际组织制定。其认证机构声称,SA8000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其标明的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皆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该标准适用于世界各地、任何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   2003年,SA8000进入中国,之后获得广泛认可,截至2006年6月,已经有129家中国企业通过其认证。   “很多人都误以为SA8000就是企业社会责任, 实际上SA8000只是目前国际上几百个社会责任守则中的其中一个,是一个社会责任认证体系的名称,不能代表社会责任国际管理体系全部,我们也可以制定并推出中国的社会责任国际管理体系,别国的机构也可以制定并推出社会责任国际管理体系。”黄成说。   产值百亿   企业盲目追求认证,正中认证机构下怀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长城认证广州中心总经理陈世国2003年时曾有过估算,当时,仅珠三角就有90余万家企业要通过企业体系认证,“以每家企业体系认证收费2万元计,可收取体系认证费180亿元 其中至少有60万家为生产型企业,这其中又至少有20万家出口型企业的产品出口要通过质量检验认证,以每家企业收费3万元计,则有一次性检验认证收费60亿的巨大市场。此后,跟踪服务要收取比例为认证收费1/3的年费,即每年可收取的年费就高达20亿元之巨。长三角的市场比珠三角更大,如果将全国检验认证市场囊括在内,至少有不下于500亿的一次性市场和200亿年费市场。”   当认证被染上浓重的商业色彩,那它还可不可信?   黄成介绍,在国外,认证机构必须是非营利机构。在商品经济社会中,认证机构必须是独立于买卖双方之外,且与买卖双方都没有经济联系的中立机构。但实际上,在中国,认证市场的商业色彩过浓。   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各种认证体系被渲染成“必须”达成,才可“准入”市场的魔力。很多企业盲目追求认证数量,而忽略产品质量本身。在认证机构、认证咨询公司眼里,这些企业都是肥肉。通过宣传手段,和网络平台合作,通过“提问+知道”的模式,强化认证的意义。一些认证机构,还和广告公司合作,在广告中大量采用认证体系的信息。   企业通过多种渠道获知了认证的重要性,从而成为了认证机构和咨询公司的客户,接下来,咨询费、培训费、服务费、年审费等等都流入了认证市场。
  • 媒体曝有机产品认证市场已被做烂
    如今,有机产品认证市场十分混乱,许多小型有机认证咨询公司违规操作,申请者花钱就能买到有机认证证书。这部分违规认证花费增加了有机产品的生产成本,也抬高了有机产品的市场价格。   混乱的有机认证   记者从山东省威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了解到,目前全国有20多家有机产品认证机构,主要分布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由于有机认证机构较多,个别认证机构在认证程序上可能存在不规范的现象。   为了了解市场上是否存在违规认证机构,记者在网站的搜索栏中输入&ldquo 有机蔬菜认证机构&rdquo 几个字,网页上出现一些有机认证机构和有机认证咨询服务公司的信息。随便打开其中一家认证公司的网页,记者发现该公司在业务介绍称:该机构可以认证有机蔬菜、有机水果等业务,认证后颁发全国通用的有机认证证书。随后,记者联系了这家有机认证公司,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可以认证多种蔬菜,要想认证某种蔬菜,需要先交纳几万元钱,所要交纳的几万元费用包括检测费、证书费以及其他费用。   此外,该公司负责人介绍,申请人在提出有机认证申请后,只要备齐资料,机构会派专员上门进行检测,保证通过认证。为缩短认证时间,该机构在认证程序方面会减少一些环节,以方便申请者拿到证件。至于验收不合格的有机产品,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和认证机构以及检测机构有固定业务往来关系,只要客户想认证的产品不是特别残次,他们就可以想办法通过认证,但费用相对高一些。   认证公司成立门槛低   据媒体报道,大多数有机认证机构和有机服务咨询公司都是正规的,认证程序非常复杂,时间也很长。但是,也有个别有机认证机构和有机认证服务咨询企业为了赚钱,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有机认证咨询服务公司很多,这类公司成立的门槛较低,不需要过多的注册资金,也不需要什么设备,只要有相关服务人员即可。有机认证咨询服务公司一般都会挂靠在有机认证机构下面,主要是承担认证业务。这些有机认证公司会在检测前准备好干净水或经过处理的达标水进行检测,这样就能保证申请者只要交钱就可以通过有机认证检测。   违规成本抬高有机产品价格   为了规范混乱的有机产品市场,国家于今年4月1日开始实施《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新规定的实施是否能够推高有机产品的价格呢?深圳艾维塔CSA菜园园长何铮认为,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有机产品认证成本原本一直就是生产商所要承担的,只是一些人为因素造成了市场的不规范。此外,有机产品超过一半的成本都来自于劳动力成本,认证费用仅仅是一小部分,这对企业来说不会增加太多成本。&ldquo 有机产品市场价格高并不是有机认证新规实施造成的,有许多质量不合格的有机产品生产厂家为了获得有机认证,花大钱向违规有机认证咨询公司购买假认证,成本高了有机产品的市场价格也就跟着高了,而这部分的花销就需要由消费者来买单。&rdquo 一位从事有机认证检测的工作人员表示。
  • 太原煤科检测公司获颁国内首张CMAC认证证书
    近日,由太原煤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承检的顺槽用破碎机获颁国内首张CMAC认证证书,进一步提升了太原煤科检测在国内煤矿井下破碎装备检测领域的行业影响力。太原煤科检测位于山西综改示范区唐槐产业园区,是CNAS认可的实验室,也是山西省唯一的国家级煤机检测检验机构,设有院士工作站,属于行业内技术领先的采掘机械工程实验室。该企业能够独立进行第三方检验,对外行文及开展业务,多年来承担着煤矿掘进机和刮板输送机标委会的相关工作,完成了多项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修制订工作。CMAC认证是国际上通行的质量认证模式,重点关注矿山设备功能、质量等产品特性指标,反映产品性能好坏、质量优劣、功能应用等要求,范围涉及电气设备、电子、化工、机械、金属材料及制品、照明、陆地交通设备、仪器仪表等10个领域。该证书的获得是太原煤科检测在提升产品认证服务、建设高水平检验平台方面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对推动矿山设备认证分级、促进矿山设备新产品快速投入使用、保障矿山生产安全、提高绿色矿山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珀金埃尔默旗下美正Microfast® ️微生物测试片获得AOAC国际认证
    珀金埃尔默日前宣布,旗下美正Microfast® ️微生物测试片已获得AOAC性能测试方法(PTM)国际认证。获得认证的这六种测试片可为乳制品、禽肉制品、水果、蔬菜、烘焙食品和环境表面样品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肠杆菌科、酵母和霉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提供快速、高效、简便的定量分析方法。这些高准确度、操作简单的测试片适用于食品企业及第三方实验室微生物检测,其简单的三步式工作流程比传统方法减少了66%的操作步骤。用户只需将处理后的样液滴加到具有自动扩散功能的培养区,无需按压即可均匀扩散,随后根据培养时间要求进行培养和计数判读。例如,大肠杆菌菌落呈现蓝色菌落,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呈现深紫色菌落。获得AOAC认证的Microfast微生物测试片,相较于传统方法,可以更快地获得检测结果,例如,酵母和霉菌的测试结果可以在48小时到72小时内判读,而国标传统培养方法需要5天的时间。这有助于用户处理大量样本并对结果快速响应。珀金埃尔默旗下美正总裁柳家鹏先生表示:“当今的食品实验室需要直观、快速和准确的检测方法,来满足不断增长的检测需求,符合严苛的法规要求,保护消费者的安全。Microfast测试片作为即用培养基,操作简便,对人力需求更小,可为食品企业的质量控制与保证环节节省大量时间、成本和资源。”Microfast测试片通过提供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可减少实验室人为操作误差;并节省培养及存储空间。此外,测试片的设计减少了实验室中的塑料垃圾,体现了珀金埃尔默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承诺。Microfast微生物测试片是珀金埃尔默食品安全和质量解决方案的一部分。珀金埃尔默针对肉与肉制品、乳制品、粮油制品、饮料、食用油、水产品、农产品、草药和香料等,提供涵盖仪器、软件、试剂和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关于AOAC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家协会 AOAC (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nalytical Chemists)成立于1884年,是非盈利性科学组织,致力于食品和农业领域分析方法验证和认可, 提供可信赖的分析检测方法,是国际公认的金标准验证者和颁布者。关于珀金埃尔默珀金埃尔默是全球领先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帮助科学家、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疾病、发现新的个性化药物、监测食品的安全与质量,并推进卓越的环境及应用分析。85年来,珀金埃尔默秉承为打造更健康的世界而持续创新的使命,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全球,我们拥有超过16,000名专业人员,与商业、政府、学术及医疗健康领域的客户保持密切合作,为之提供涵盖试剂、检测方法、仪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和战略服务的全面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加快工作流程,并带给其切实可行的洞见以作出更好的决策。珀金埃尔默也在通过极具活力的ESG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积极践行企业公民责任。2021年,珀金埃尔默年营收约50亿美元,服务于190个国家和地区,为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一员。了解更多有关珀金埃尔默的信息,请访问www.perkinelmer.com.cn
  • 认监委通报美水质协会在华开展非法认证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 2012年19号 国家认监委关于美国水质协会非法开展认证活动的公告   经查证,美国水质协会(Water Quality Association,简写WQA)未经国家认监委批准,擅自在中国境内从事对水处理产品进行认证并颁发认证证书活动。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规定,属非法认证。   国家认监委提醒社会各界,选择经国家批准的合法认证机构提供认证服务。合法的认证机构名录可从国家认监委官方网站查询。欢迎各认证申请单位在申请认证的同时,也对认证机构的资质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发现非法从事认证活动的机构,可向所在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质量技术监督局或国家认监委举报,共同维护我国认证市场的健康发展。   特此公告。   国家认监委   2012年7月25日
  • 梅特勒托利多(常州)公司通过OHSAS18001认证
    2008年12月28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授权机构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SAC)通报梅特勒托利多常州公司:经过该机构资深专家两个阶段的的现场审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测量技术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和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称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各方面实施效果均已达到OHSAS18001的要求,成功获得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这标志着梅特勒托利多在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方面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作为全球知名的精密仪器和衡器制造商,梅特勒托利多不仅追求技术、产品质量和服务等方面的领先,而且积极建设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梅特勒托利多(常州)公司于2007年9月正式启动&ldquo 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建设&rdquo 项目,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物力对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和改进;对工厂、设备缺陷进行纠正;对生产场所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监测和评估;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定期开展消防演习。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有计划地控制危险源,实现了降低公司和相关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改善工作条件,保护内外部人员安全健康的目的。 与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复评认证的同时通过OHSAS18001认证,这是梅特勒托利多在不断加强质量管理,深化环保意识的同时,更加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为员工和相关方提供一个更加和谐、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方面和谐发展、互相促进是梅特勒托利多永恒的责任和追求。
  •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合格评定助力服务贸易便利化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支撑多边贸易体系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据统计,全球80%的贸易活动与技术性贸易措施有关,其中三分之二涉及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合格评定活动。这是记者从2023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论坛上获悉的。作为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系列高峰论坛之一,2023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论坛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与会嘉宾认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贸易的桥梁,是贯通连接产业链各环节的纽带。质量认证是我国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的重要技术支撑,有助于促进全球产业链安全畅通和优化升级。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蒲淳在论坛上表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作为高技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在产业链的稳定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要围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强化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创新能力;围绕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强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全过程服务能力;围绕促进产业链开放包容,强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便利贸易能力。此次论坛发布了《中国质量认证国际合作报告》、质量认证“小而美”国际互认合作项目优秀案例等成果。《中国质量认证国际合作报告》显示,我国打造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紧密衔接的质量认证服务链,覆盖了食品农产品、电子电器、机动车、新能源等各个领域,国际互认范围覆盖占全球经济总量95%以上的区域,显著提高了贸易便利化程度。以电子电器产品为例,中国已全部加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四个合格评定互认体系,累计颁发IEC国际认证证书及检测报告5.5万张,惠及2万余家企业。此外,中国认证机构还通过获得境外认可、授权、签约海外实验室、设立分支机构、机构间合作等形式提高服务的宽度和广度,努力实现国际认证的“本土化”服务。市场监管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莉介绍了质量认证“小而美”国际互认合作项目优秀案例,这些案例通过开展互认合作,打通贸易堵点,在助力外贸保稳提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河南煤矿安全技术中心矿山实验室通过计量认证
    8月14-15日,河南省计量认证监督评审专家组陈传岭书记等一行四人对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心矿山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质量体系运行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在两天的工作中,专家组首先听取了安全技术中心主任刘士栋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工作情况汇报、通过仔细检查与对照标准、实验室现场察看、查阅资料、对有关人员询问、盲样测试等工作。专家组认为,安全技术中心矿山实验室符合实验室计量认证的要求、质量体系运行良好、管理工作到位,顺利通过计量认证。    安全技术中心主任刘士栋汇报实验室建设情况 现场演练模拟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是国家授权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实验室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的评价和承认活动。只有通过资质认定的实验室出具的检验结果才具有法律效力。
  • 连华科技产品通过CE认证!
    CE认证介绍  CE认证,即只限于产品不危及人类、动物和货品的安全方面的基本安全要求。  “CE”标志是一种安全认证标志,被视为制造商打开并进入欧洲市场的护照。CE代表欧洲统一。连华的CE认证 随着新年的到来,连华也迎来了喜讯,就在2017年1月5号,连华的产品通过了CE认证。证书展示
  • 地沟油通过QS认证 厂家称“没背景不敢炼”
    地沟油非法利益链 天津、河北甚至北京都存在“地沟油”加工窝点,其规模之大出人意料,仅记者实地探访的几家窝点日加工能力合计已近百吨。这些黑窝点加工工艺、提炼设备经过多年“升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通过“地下渠道”不断流向食品加工企业、粮油批发市场,甚至以小包装形式进入超市。据新华社电 泔水、炸货油、动物内脏成“食用油”原料 “我们餐厅的泔水从开业那天起就有专人来收了,大厨给介绍的,每天晚上来拉一趟,一个月还交几百块费用,挺好,省心。”北京丰台区一家餐厅老板说。 每一辆泔水车,都连接着泔水猪养殖户。在北京市六环路内外,环布着难以计数的以餐厨垃圾为主要饲料的泔水猪个体养殖户,他们收购泔水,经过熬煮,将“泔水油”打捞起来,以每桶1000元左右的价格卖给“地沟油”收购商,剩下的菜渣和饭羹则用来喂猪。 记者在河北某县一个加工厂里看到,厂区内虽然摆放着装满泔水油的铁桶,但工厂负责人说,他们的加工原料主要是从屠宰场弄来的鸡油、鸭油。工厂负责人说,厂子加工能力很强,原料需求旺盛。炸货油对他们来说也是宝,如果记者可以大量提供的话,他们就可以加工成色拉油。他甚至自豪地说:“这才是循环经济。” 形成利益链,机械化生产科技含量高 饭馆的泔水等经养殖户熬煮后,“泔水油”进入加工窝点,随后出产“地沟油”再卖给食品加工企业、工地、粮油批发市场,甚至流向了部分超市,最终去向仍是餐桌。一位曾做过多年“地沟油”生意的知情人说,北京有数千人从事这一行当,各有分工,合作紧密,年产值几个亿。“地沟油”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首先是生产规模惊人,机械化大规模生产,日加工能力动辄以十吨计。其次,科技含量高,来的油比茶水还要清亮。一厂家负责人称,“只要不进实验室,绝对看不出来是什么油”。 一些颇具规模的加工厂大多存在了十几年。天津一家工厂的办公室墙上挂着卫生许可证。一些工厂负责人说,他们各种证件齐全,不怕检查,甚至通过了QS(质量安全)认证。天津某“地沟油”加工窝点负责人说:“没有关系、没有背景是绝对不敢炼油的。” 一笔监管糊涂账 几家规模化“地沟油”加工窝点都自称三证齐全,走到哪都不怕查。那么,有关监管部门是怎么面对这一顽疾的呢?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离开监管视线的‘餐厨垃圾’被用来泔水喂猪、淘油,这几乎是大城市的通病。对违规清运单位的处罚权在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没有对餐厨垃圾违规排放的执法权,也没有相关执法记录。 北京市工商局:我们只负责进入商场、超市、批发农贸市场等区域的食用油检查,一般通过索票、索据的检查办法,了解厂家、价格等信息,至于卖的是不是“地沟油”需由质检部门判断。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我们基本依靠市民投诉、举报以及各区县和街道的主管食品安全的工作人员的产品抽检发现问题。近两年来,质监局未收到过“地沟油”的相关投诉。 然而中国粮油协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告诉记者,“地沟油”之所以能大行其道,一是食用后,不会立即产生恶果,二是“地沟油”被包装成食用油后,一般很难从感官上加以判断。如此一来,市民难以投诉,举报“地沟油”的概率几乎为零。 有关人士认为,要掐断“地沟油”产业链,单靠某一部门难以奏效,需“各兵种”联手齐心,把住原料、加工、资金和司法四道关。
  • 检测与认证同步推进内地 港业界指“没技术障碍”
    中新社香港11月24日电 现时在CEPA(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七和CEPA八的框架下,内地承认香港的检测服务,但尚未认可香港的认证服务。香港业内人士认为,港府应该进一步争取香港的认证服务打入内地市场,让检测和认证同步推进。   检测及认证是香港特区政府提出的六大新兴产业之一,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今年8月访港时宣布扩大CEPA开放措施,将允许香港认可的检测机构承担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的产品检测的范围,由4类指定产品一下子扩大至所有需要CCC认证的香港本地加工产品。   内地对港何时打开认证大门,成为香港业界的关注点。香港通用公证行(SGS)消费品检测部总监黄伟贤24日在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表示,香港检测和认证“手牵手”推进内地市场,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大大缩减客户等候的时间,生意也只会有增无减,这对香港发展检测及认证业有很大的帮助。   他指出,从技术层面上看,香港的认证业务要打入内地市场并没有任何障碍,“我们一直都有做欧美的认证,积累了不同国家的经验,所以在技术上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已准备就绪,现在只等待政府方面的批准。”   SGS今年7月正式成为香港首间获认可可从事CCC制度下特定的玩具类产品的检测实验室。黄伟贤称,虽然目前香港的认证服务仍未被内地认可,但现在已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能在境外做到检测,我相信这是一个突破。初时先做好根基,一步一步来。”他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熟习内地的测试要求。   SGS在取得CCC认可后,目前正筹备在内地的检测业大展拳脚。黄伟贤透露,目前内地可做玩具认证的认证机构只有两至三间,公司正积极与这些机构取得联系,希望尽快能签署合作协议。   他又表示,“十二五”规划出台后,在新材料、食品安全、节能绿化等方面都有新的要求,这为检测及认证业提供广阔的服务空间,市场将会越来越大。他说,目前越来越需要第三者的认证,估计在电器、食品以及安全有关方面的需求最大,故希望内地开放认证业的时间“不要等得太久”。
  • 福州大学-康宁反应器应用认证实验室氧化新案例
    背景介绍环氧苯乙烷又称氧化苯乙烯,可用作环氧树脂稀释剂、UV-吸收剂、增香剂,也是有机合成,制药工业、香料工业的重要中间体。如环氧苯乙烷催化加氢制得的β-苯乙醇是玫瑰油、丁香油、橙花油的主要成分,广泛应用于食品、烟草、肥皂及化妆品香精。 二、传统工艺分析环氧苯乙烷工业上主要通过卤醇法和过氧化氢催化环氧化合成。卤醇法由于其能耗高,污染重,是一个急需改进的工艺;而借助有机金属催化进行的过氧化氢环氧化因其环保,无污染等优点,使得该工艺具备广阔前景。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反应时间过长,过氧化氢用量过大,制约了其工业化应用。 三、连续流工艺探讨福州大学的连续流专家郑辉东团队就苯乙烯环氧化进行了一系列连续流研究,希望借助微反应器技术解决苯乙烯催化环氧化存在的问题。首先作者对2,2,2 -三氟苯乙酮的催化机理作了探讨。氟原子是一个良好的吸电子基团,2,2,2-三氟苯乙酮能与MeCN和H2O2反应后,生成一个更具活性的五元环氧化剂中间体,稳定这种过渡态是提高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关键。?接着郑教授团队用该催化剂进行了釜式工艺的对照实验,确定了反应的催化剂,溶剂及缓冲液体系(如上图所示),并完成了20mmol的放大实验。这里,作者进行了釜式条件下,反应时间和转化率相关性的研究,如下:结果表明,只有通过延长反应时间至5小时,且增加反应浓度(减小反应体系的溶剂和缓冲液用量),才能得到90.3%转化率,95.7%选择性(Fig 1b);此外,过氧化氢的用量需4个当量。作者分析原因,认为是非均相反应放大过程中,两相无法快速有效地混合以及换热效率低下导致局部反应差异化过大所致。因此,作者希望借助Corning 反应器高效优异的传质传热特性来解决这一问题。作者根据釜式工艺,在筛选优化了反应温度,催化剂比例,溶剂配比和流速等参数后,最终确定以模式3进行连续流环氧化,如下图所示,在模式3下,反应在80℃,背压8bar,总流速30ml/min,缓冲液流速8.5ml/min,通过过氧化氢的二次进料以及首次反应液的二次反应,可实现96.7%转化率,95%选择性,最终收率可达91.8%。整个反应耗时仅需3.17min,与釜式工艺的5小时相比,反应时间大大缩短,且反应效果更好(釜式工艺下,转化率仅90.3%),此外过氧化氢用量减小至3个当量。究其原因在于Corning反应器独特的心形结构设计,从而大大强化了反应过程中的传质和传热,使得反应速度大大提升。实验结论:●通过Corning连续流反应器发展并优化出一种新的苯乙烯环氧化工艺;●使用该连续流工艺,可获得较之釜式更为优异的反应结果,转化率96.7%,选择性95%;●该连续流工艺反应耗时更短(3.17min),安全性更高;●该工艺可以无缝放大,非常适合苯乙烯环氧化的工业化应用。参考资料:Journal of Flow Chemistry (2020). DOI:10.1007 /s41981 -019-00065-62018年9月5日,福州大学和美国康宁公司就微反应器应用创新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成立了福州大学-康宁反应器应用认证实验室。这是美国康宁公司在中国高校系统搭建的第一家反应器应用认证实验室,也是全球第6家反应器应用认证实验室。福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在坚持发展创新的同时,一直把环保和安全作为专业教育的重要内涵,同时积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了多方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福州大学-康宁反应器应用认证实验室成立一年多,在郑辉东教授的带领下,完成了多项研究,实验室成果的技术转化正在稳步推进中。康宁反应器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做任何形式的转载和出版
  • 华风科技顺利通过ISO9001认证
    2014年初,中联天润认证中心老师来我公司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在各位老师的辛苦及公司各位员工紧张、繁忙的配合下,华风公司于2014年7月2日顺利通过国家质检中心的认证。 我公司高层在实施各项管理体系中,对质量管理体系尤为重视,作为重点因素在认证前,公司专门成立了ISO小组,任命我司王总为管理者代表,确定了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政策,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在质量管理上投入大量资金,讲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责任人,每天跟进,长期维护。 ISO9001:2008的顺利通过表明华风公司已达到ISO质量管理的标准,在今后,华风公司将一如既往的遵循ISO精神,严格遵照ISO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通过不同的形式,不断加强管理,开展各种培训,将ISO精神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及员工的绩效考核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加强员工的服务意识,让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达到双赢。ISO9001文件如下:
  • 瑞士万通MARGA获美环保署ETV认证完整报告发布
    瑞士万通MARGA在线气体组分及气溶胶监测系统为大气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在线大气污染监测及研究手段。它采用独特的取样装置把颗粒污染物和酸性气体直接吸收到水相中,再使用离子色谱监测 其成分,整个过程全自动进行。玛伽MARGA采集到的液化样品可与其他分析仪器直接联用,分析诸如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机物污染物。MARGA可以同时采集和测定PM10和PM2.5的空气样品,过程完全自动,并可进行遥控数据的监控和采集。 MARGA是由荷兰能源研究所(Energy research Centre of the Netherlands, ECN)与Metrohm及Applikon共同研制的,是世界唯一获得美国环保署(EPA)ETV认证的在线气体组分及气溶胶离子监测系统。目前,玛伽MARGA已经在美国、欧洲、亚洲的中国、韩国等躲过安装并投入实地大气检测,获得大气环保专家的一致肯定。 日前,美国环保署(EPA)正是发布了MARGA在线气体组分及气溶胶监测系统通过ETV认证的完整报告,详实的数据证明了MARGA在该领域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而针对目前国内空气污染监控问题,MARGA正是这方面研究的最佳利器。随着国家将PM2.5列入空气污染监控范围,玛伽MARGA将毫无疑问成为国家有关部门最可靠和最权威的技术手段。 MARGA获ETV认证的完整报告 迄今为止,多套玛伽MARGA已经在中国国内多个地点安装并进入实地空气监测: 安装在上海环保研究所和上海复旦大学的多套系统,为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大海空气污染监控提供重要参数,并且继续在监控上海空气污染的项目中担任重要角色,特别是对上海阴霾天气研究提供重要和可靠数据。 安装在广州和深圳的几套玛伽MARGA,用户为了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研究所和深圳气象局,24小时连续监控广州和深圳,包括大亚湾的空气质量。 安装在香港的玛伽MARGA,为香港政府环保署,先后在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进行联合空气监控。经实验证明,仪器性能稳定,数据可靠,有效数据超出用户要求,为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空气污染研究和监控提供大量有力的科学依据,获得有关政府专家和环境学者的一致肯定。 资料下载:ETV简要声明:http://www.epa.gov/nrmrl/pubs/600r11106/600r11106vs.pdf ETV完整报告:http://www.epa.gov/nrmrl/pubs/600r11106/600r11106vr.pdf MARGA样本: http://www.metrohm.com.cn/UploadFiles/SupportFile/Marga_EPA.pdf 关于瑞士万通: 1950年,瑞士万通发明了第一支复合pH电极。1954年,瑞士万通设计出第一台用于痕量分析的实用自动极谱仪。1956年,瑞士万通开发出第一支活塞型滴定管。1968年,在瑞士万通诞生世界首台数字化滴定仪,第一台数字化电子滴定管。……2007年,瑞士万通研发出首台智能型离子色谱仪。2010年,瑞士万通研制出世界首台紫外离子色谱。 Metrohm - 瑞士万通,是当今世界唯一全方位涵盖各类不同离子分析技术的国际化分析仪器公司。
  • 科华生物子公司研发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获CE认证
    [世华财讯]科华生物控股子公司上海科华研制开发的卓越320、33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取得了国际认证机构TV SD(南德意志集团)颁发的CE认证证书。目前,上海科华已有十个型号的检验仪器类产品通过了欧盟的CE认证。   科华生物 ( 002022 ) 6月2日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科华实验系统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卓越320、33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取得了国际认证机构TV SD(南德意志集团)颁发的CE认证证书。完成CE认证,表明卓越320、33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符合了欧盟相关指令的要求,可加贴CE标志进入欧洲市场销售。   截止目前,上海科华已有十个型号的检验仪器类产品通过了欧盟的CE认证。
  • 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认证组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09年2月12日, 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英文缩写CQC)组织的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61)认证组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来自国家认监委、CQC等成员单位的共15位专家出席会议。   会议介绍了认证认可标准发展的情况以及国际国内标准制定的最新动态。CQC作为认证组召集单位向与会代表做总结汇报,并对2009年工作提出几点设想。   据悉,2008年TC261认证组共完成GB/T 27023-2008《第三方认证制度中标准符合性的表示方法》等四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对国际标准转化率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为配合标准实施编写了《合格评定系列国家标准理解与实施(三)》,并已正式出版。由认证组承担的科技部“十五”课题成果《消费类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实验室技术规范》已顺利通过标准立项,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期间,TC261归口的GB/T 27030-2006《合格评定 第三方符合性标志的通用要求》还荣获了“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三等奖”。
  • 美正生物助力梧州市农业农村局举办2022年农产品检测机构“双认证”及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培训班
    根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有关文件精神,为推动梧州市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双认证"工作开展,进一步提升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监测能力,更好地为保障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服务。经研究,梧州市农业农村局定于6月16—17日举办2022年农产品检测机构"双认证"及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培训班,现场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人员纷纷对本次培训效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知识量大、针对性非常强,对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与指导。学员们对美正给予了高度认可山东美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本次培训班的协办单位,由产品经理高君为各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详细介绍了202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情况以及食用农产品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为了让学员们更有效、更深入、更直观地理解食用农产品的快速检测方法,在培训现场对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产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做实操演示,学员积极参与实操演练,提问络绎不绝并给予了高度的认可。MZT 5162产品介绍MZT 5162 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集成分光光度模块、胶体金检测模块、数字化管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等为一体,一机可全面高效的实现以下物质等检测。●各种非法添加物●易滥用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兽药残留●农药残留●真菌毒素●有毒有害物质
  • 美农业部要求有机产品认证机构定期开展残留检测
    美国农业部(USDA)农业市场服务局(AMS)于2012年11月8日发布公告称,“国家有机项目”(National Organic Program,NOP)已发布一项最终法规,要求经认可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必须对标注为“100%有机”、“有机”或“采用有机配料制成”的农产品进行定期的残留检测。   该检测项目将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开始。认证机构要对其认证的有机产品经营商的至少5%产品进行检测,除非其认证的经营商少于30个,那么只要求对其中一家经营商的产品进行检测。这项检测为每年执行一次。值得注意的是,执行这项检测的实验室必须根据ISO/IEC 17025:2005认可。其他可开展的检测项目,如砷和其它金属污染物、转基因生物、抗生素和激素等,可算作对所要求检测的一部分。   具体的抽样项目程序也已发布。该文件中包含了具体禁用农药清单。此外,指南草案也制订完成,解释了根据检测结果所要实施的处理措施。美国农业部农业市场服务局NOP发布该最终法规的原因为,在此前开展的2010年至2011年有机产品农药残留审核中,AMS发现571个样品中有21个样本的农药残留水平超过了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规定的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量限值。
  • 美将强制执行儿童用品第三方检测认证
    近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正式通过一项新的针对邻苯二甲酸盐(phthalates)的第三方测试及认证要求,以确保儿童玩具和儿童护理产品符合美国联邦规定的邻苯二甲酸盐限值,该要求将于今年12月31日正式生效。至此,儿童玩具及护理产品中铅、邻苯二甲酸盐含量以及电、热、机械等安全标准,都已明确从明年起,只有通过CPSC认可的第三方实验室的检测并出具证书,该产品才能在美国境内销售。   第三方测试认证规定的儿童产品范畴包括限制使用邻苯二甲酸盐和铅的儿童玩具及护理产品,还包括ASTM儿童玩具安全标准规管下的玩具、婴儿学步车、全地形车、童用自行车、儿童睡衣等。根据美国《2008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规定,永久性禁止儿童玩具和护理产品中三种邻苯二甲酸盐物质DEHP、DBP、 BBP的使用量大于0.1% 暂时性规定在儿童吮吸、咀嚼的儿童玩具和护理产品中,另外三种邻苯二甲酸盐物质DINP、DIDP、DNOP的浓度不得大于 0.1%。此前CPSC对美国市场上销售的玩具和儿童产品中的铅含量限定为100ppm,已从今年8月14日开始实施。而玩具检测的强制性标准则根据 ASTM F963制定。   儿童产品第三方测试及认证要求在2008年制定消费品安全法案时就已提出,后因制造商、进口商等相关方的强烈要求,执行时间一推再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相关出口企业造成了“雷声大、雨点小”的错觉。而此次确定强制性执行日期,表明CPSC对执行该措施的决定依然未变,且力度不断加大。   强制实施的第三方检测认证将会导致企业出口美国的成本增加,难度加大。因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相关企业,在仅剩的这几个月的调整期内,企业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绿色环保意识,开拓新技术跟紧新标准要求,确认产品中的限制化学品含量以及其它安全标准已达到出口国要求,对不合要求的产品作好升级和改进 产品出口前做好监测和认证工作,寻求信誉可靠、技术先进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必要时可与当地检验检疫部门联系,寻求技术难关的突破。相关政府部门也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更多的国内检测机构顺利成为美方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给产品顺利出口美国提供更多方便。
  • 解读我国认证认可发展事业“十二五”规划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先生   6月9日是世界认可日。认可是指由认可机构对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以及从事评审、审核等认证活动人员的能力和执业资格,予以承认的合格评定活动。   认证认可是国际通行的合格评定手段。近年来,认证认可在维护我国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组织管理水平、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记者采访了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请他就国家认监委新近制定的《国家认证认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做解读介绍。   规划编制遵循可操作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主持人:此次认证认可“十二五”规划编制遵循了怎样的原则?   孙大伟:认证认可“十二五”规划是未来五年指导认证认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因此,可操作性和对认证认可工作实际的指导意义是检验规划编制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为此,国家认监委先后组织了大量的调研和座谈、研讨活动,充分听取了政府主管部门、从业机构、获证组织、社会公众、专家学者等相关各方的意见和建议,调查了解了东、中、西部各区域认证认可发展状况,收集整理了关于认证认可历史和现状的诸多数据资料。   在编制过程中,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认证认可事业发展大局,把握未来五年乃至十年的发展趋势,较好地体现了前瞻性的要求。   与此同时,认证认可“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适当借鉴了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以及循环经济理论等技术学科的最新进展,客观反映了认证认可工作的内在要求,准确把握了认证认可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主持人:规划编制如何做好与其他相关规划文件的有机衔接?   孙大伟:在把握与国家其他规划文件的关系上,规划编制做到了“两个衔接”。一是注重与中央对“十二五”规划建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质检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衔接。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支持下,认证认可工作的内容在宏观发展规划中也得到反映,例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大力发展认证认可等专业的生产性服务,积极发展科技支撑服务和中介服务,探索建立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完善节能产品认证制度,完善信息安全认证认可体系,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检查等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二是注重与国家层面的相关专项规划或重点建设项目的衔接,例如与《“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十二五”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规划》等专项规划的配套衔接。   创新发展是未来五年认证认可事业的重要战略目标   主持人:未来五年,我国认证认可事业发展有着怎样的战略定位?   孙大伟:认证认可“十二五”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的五方面发展目标: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认证认可阶段性发展特征相适应、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国家认证认可制度;二是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进一步拓宽认证认可服务领域,创新认证认可手段,提升认证认可服务能力;三是进一步规范和培育检测、认证市场,促进认证认可行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四是继续实施认证认可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提升中国认证认可国际影响力;五是进一步加强认证认可基础建设。最终的战略定位在于“通过五年的努力,为实现建设认证认可强国的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主持人:认证认可“十二五”规划中多次强调了创新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请您介绍一下创新发展在未来五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孙大伟:此次规划将“创新认证认可手段,提升认证认可服务能力”作为未来五年的五大战略目标之一,整个规划也贯穿了“创新发展”的理念。   首先,在“十二五”时期,我们将加快制度创新步伐提升到首要任务的高度。“十二五”规划着重强调了树立创新理念,发挥首创精神,加强认证认可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着力推动以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为核心的认证认可制度创新,进一步推动认证认可工作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创新,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入新的动力。   其次,从整个行业发展的层面上,全面实施认证认可自主创新工程,促进认证认可行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具体说来,一是要加强认证认可创新政策研究,积极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二是要加快成果转化进程,为创新型认证制度的试点、推广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强调以自主创新推动认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即重点开发、实施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型认证制度 认证工作重心由偏重制造业到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重点促进在农业、服务业领域的应用。   最后,“创新发展”的理念还将贯彻到各项具体的工作机制体制建设、实施中。在巩固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健全行政执法监管体系、完善国家认可制度、加强国家检测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提升管理体系水平,以及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促进食品农产品认证、加快实施服务认证等方面都着重体现了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   推动认证认可行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主持人:认证认可“十二五”规划中提到“推动认证认可行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这一命题,请您就这一部分内容谈谈看法。   孙大伟:我们认为,《国家认证认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必须有一个更宽广的视野、更开阔的思维,要站在服务国家大局和推动整个行业发展的高度来谋划认证认可事业发展的蓝图。推动认证认可行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是对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具体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认证认可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积极发展检验检测等科技支撑服务”、“大力发展认证认可等专业服务”,营造有利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切实推动“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大发展。《“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等国家重点专项规划也对认证认可的产业发展做出了重点强调、科学谋划。在“十二五”时期,实现认证认可行业的创新发展、科学转型,在国家政策、产业规划和行业发展的各个层面上是一以贯之的。   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认证认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结合行业发展特征,提出了四个具体的实现手段:一是完善行业发展战略,统筹行业全面发展;二是在整个行业实施自主创新工程,提高创新能力,加快成果转化,以自主创新推动认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三是开展品牌建设,全面提升中国认证认可品牌的社会认知度、社会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四是强化从业机构建设,完善经营制度,推动规模化、集中化、规范化经营。
  • 喜讯|东西分析GC-4195煤矿用便携式气体分析仪取得安标认证
    近日,东西分析GC-4195A煤矿用便携式气体分析仪通过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认证,取得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认证是对煤矿安全产品的认证,该认证的顺利通过标志着该产品在井下使用安全、可靠,可用于煤矿井下作业。
  • UL Solutions为四方光电颁发基于UL 60335-2-40标准的亚太地区首张A2L冷媒传感器认证证书
    2024年6月14日,UL Solutions为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颁发基于UL 60335-2-40标准的亚太地区首张新型环保冷媒泄漏监测传感器的认证证书。授证仪式在四方光电技术中心报告厅举行,UL Solutions建筑环境安全科技事业部全球总经理 Karine Johnfroe、亚洲区总经理许洁、四方光电董事长熊友辉博士等双方代表2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仪式前,UL Solutions建筑环境安全科技事业部全球副总裁兼总经理Karine Johnfroe通过远程视频连线表达了祝贺。UL Solutions建筑环境安全科技事业部亚洲区总经理许洁表示:四方光电作为亚太地区首个获得A2L冷媒传感器UL认证的企业,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四方光电在技术创新方面卓越表现的高度肯定,更是对其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领域贡献的认可。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今天,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四方光电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使命,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成功推出了A2L冷媒传感器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四方光电的A2L冷媒泄漏监测传感器能够保证A2L冷媒的安全高效使用,对推动制冷行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四方光电的这一成就不仅为中国制冷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更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范例。四方光电董事长熊友辉博士发表讲话,他表示:UL Solutions作为全球著名的独立认证机构,一直致力于通过科学和创新推动世界向更安全、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四方光电取得认证不仅要感谢四方光电A2L冷媒传感器研究和产业化团队的创新开发和精诚合作,更感谢UL Solutions的认证测试团队在过去几个月里专业而高效的工作。六年前,公司就开始从事A2L冷媒泄漏传感器的研究开发,并进行过NDIR红外 、热导 、超声波 等各种原理的可行性研究,最终选择NDIR技术作为首要研究内容,开发了AM4203RM-R454B/ R454C等产品。这次A2L冷媒泄漏监测传感器UL认证证书的获得,体现了四方光电的技术创新能力和高质量产品的产业化能力,这也将大大加快四方光电A2L冷媒泄漏传感器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传感器作为工业装置供应链中重要部件,其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四方光电正在努力打造传感器领域的国际品牌,非常需要UL Solutions的支持和协助,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与UL Solutions保持紧密合作,把四方光电更多的智能传感器产品推向世界。随后,UL Solutions 建筑环境安全科技事业部亚洲区总经理许洁为四方光电董事长熊友辉博士颁发了A2L冷媒传感器UL 60335-2-40及CSA C22.2 No.60335-2-40认证证书。此次证书的获得不仅彰显了四方光电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也进一步巩固了四方光电在冷媒监测传感器产品领域的地位。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推动全球绿色环保事业的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华爱色谱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海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日前顺利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认证过程中,公司建立了&ldquo 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培训控制程序、与顾客有关的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改进控制程序&rdquo 等八个程序文件,公司将本着&ldquo 诚信为本、质量先行;科学管理、追求卓越&rdquo 的质量方针,严格做好记录,把好产品质量关,切实完成公司的质量目标,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的产品和服务。
  • 上海华爱色谱获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认证
    GC-9760变压器油专用微型色谱仪是上海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针对电力系统对变压器等设备进行现场绝缘监督试验的需求而专门设计的一款专用微型气相色谱仪。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做为供电核心设备的大型变压器的运行状况是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是否能够安全运行的关键所在,而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变压器油中溶解的七种气体(包括甲烷、乙烯、乙烷、乙炔、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以及通过分析这七种气体的变化趋势和其相互间的比例关系,就能够判断变压器的运行状况,从而对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起到监督检验的作用,避免因变压器的带病运行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   目前国内对变压器油的分析多采用的是试验室的色谱仪,由于体积庞大,过程繁琐,当变压器出现故障,需要连续跟踪分析的时候,特别是对地处相对较远的变压器而言,试验室色谱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上海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着手研制了专用于变压器油分析的微型色谱仪,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所以可以带到变压器所在的野外现场进行分析,弥补了试验室色谱的不足之处.   GC-9760变压器油专用微型色谱仪采用的是和经典的试验室气相色谱仪一样的原理,气相色谱法是一种物理化学分析方法,他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质在两相之间的分配系数的差别,当混合样品在两相之间做相对移动时,各物质在两相之间进行多次分配,从而使各组份得到分离。作为变压器油专用的微型色谱仪,他是将变压器油中溶解的甲烷、乙烯、乙烷、乙炔、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七种气体通过色谱柱分离,再通过氢火焰检测器(FID)和热导检测器(TCD)检测器检测其信号,工作站计算出各个气体的含量后用来分析变压器是否存在过热、放电等故障。   日前,GC-9760变压器油专用微型色谱仪通过上海市科委专家组评审,荣获上海市成果转化认证。
  • 华大又一款基因测序仪取得CFDA认证
    p   2018年3月9日,在易贸生物产业大会上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蒋慧博士正式发布了华大又一款取得临床认证的基因测序仪——BGISEQ-50,该产品将主打无创产前、植入前基因检测、病原快检等临床细分领域的应用方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300" height=" 246" title=" 1.jpg" style=" width: 300px height: 246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350fadf4-03cf-4fdf-a041-868e33e7e87f.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BGISEQ-50 /p p   在临床检测领域,体外诊断设备(In Vitro Diagnosis即IVD)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分子诊断领域目前是IVD中发展最快的子行业。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测序在通量上得到了显著提升,而成本却不断下降。华大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承担着引领业界进入百元基因组时代的责任。先后发布了BGISEQ-500,BGISEQ-50,MGISEQ-2000,MGISEQ-200等一系列基因测序仪。本次发布的BGISEQ-50已经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的审查,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这也是华大第四款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测序仪。 /p p   BGISEQ-50是一款更专注、更小巧、更精简的高通量测序平台。该系统沿用了先进的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技术(cPAS)和DNA纳米球(DNB)核心测序技术,采用高精密部件,内置独立的样本加载试剂槽和全自动试剂针穿刺系统,在简约化的结构中自动集成样品加载、测序和分析等多项功能。它还获得了德国IF2018设计大奖。 /p
  • 贝因美“伪高新门”续:丢了认证资格又补税
    自2011年9月补缴近6000万税款后,贝因美“伪高新”事件余波又袭:补税金额再增2785万元,并遭监管部门撤销高新资格。然而,由于公告的只言片语,贝因美此次补税疑惑颇多。   5月23日,贝因美公告称,收到浙科发文件《关于浙江贝因美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不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通知》,鉴于公司认定前三年研发费用归集不合理,经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公司不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根据该通知,公司将于5月30日前补缴税款2785万元。   贝因美因“伪高新”被查而补税已非首次。公司2011年9月29日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杭州滨江区国家税务局的通知,由于不符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条件,需补缴2008年、2009年税款5892.7万元。   当时的公告称,根据《审计署关于浙江省国家税务局2009年至2010年税收征管情况的审计决定》,审计署认定,贝因美在2008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时,前三年实际投入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65% 且申报的发明专利与其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不直接相关。   2011年9月贝因美高新资格已遭核查并补税,为何直到2012年5月相关高新资质监管部门才做出裁撤决定,并再次要求补税?从监管部门来看,2011年9月,系审计署核查浙江国税局2009年至2010年税收征管情况,随后由杭州滨江区国税局下发通知,要求贝因美补税 2012年5月,则是由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领导小组研究决定,裁撤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进而通过浙科发文件的下发,催缴公司补税。   前一次,是补缴2008年、2009年公司因高新资格而减免的所得税共计5892.7万元 而这一次,并未明确。   需要提及的是,由于一期高新资格期限为三年,故贝因美实际享受所得税优惠的时间为2008年、2009年、2010年。此后,公司并未延续获得高新资格,故2011年所得税率已从15%恢复到25%。   由此,这一次补缴的2785万,是否是上一次未涉及的2010年公司被减免的税收款项?公告对此未有明确。   但从会计处理上看,似不能支撑这种推论。前一次,贝因美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之相关规定,确认为会计前期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调整更正相应年度财务报表,即:减少公司的净资产及公司资金5892万元,影响2008年、2009年度净利润分别为1082万元、4810万元,对2011年业绩无影响 这一次,贝因美却将补缴税收款直接计入当期,影响公司2012年费用2785万元。   再从金额上推算,2785万似也少于贝因美2010年应被减免的所得税税额。   由于招股书、财报均未直接披露贝因美2010年因高新资格而减免的所得税额,故从利润总额来推算(因高新资格所得税率从25%降为15%),2010年合并报表项下为5.48亿、母公司报表项下为3.04亿,10%的减免税额理论上也高于2785万。
  • 检测大整合:集团化运营将成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改革新模式?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从去年2月机构整合文件的发布,到今年3月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指导意见出台,上至管理部门,下至地方各局,各地整合动作频频。相较于去年,今年的整合动作似乎“小”了许多。除了质检总局出台的系统内机构整合指导意见,以及贵州、甘肃、湖北等中西部的几个省份的一系列举措,关于整合工作的内容,确实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节奏。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由此也可见,机构整合工作已经完成了前期的部署、动员,进入了更加复杂的操作层面。因此,整合的动态会趋于平静,毕竟按照国务院转发的整合指导意见,机构整合的总体目标实现将至2020年,在政策出台上,很多事情需要从长计议。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但是,在已经进行的机构整合中,一个词汇不容忽视,那就是组建集团。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盘点去年以来,各地或者各系统发布的文件、召开的会议、以及已经完成的动作,组建的检验检测认证集团已近10家。加上已经运作相对成熟的中检集团、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华测检测认证集团等大的机构,这些新组建的集团公司,同样将成为未来检测认证行业的主力军。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或许未来,检测认证行业将成为国内“集团军”对垒外资机构的局面。那么,目前已经筹建或者即将筹建的检验检测认证集团又有哪些呢?下面根据相关报道,一起来盘点一下。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1 重庆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组建完成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上周五(6日),重庆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组建,这成为近期检测认证行业内的一个不小的动作。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据介绍,该公司将在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现有检定、监督检验业务外,开展校准、测试、检验、认证、仪器设备销售、维修等服务。业务范围涉及计量器具校准,计量产品检验、维护,纺织品、鞋类、皮革检测,黄金珠宝、食品、化妆品检测等多个领域。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这次整合是根据《关于同意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投资组建重庆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的批复》完成的。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2 中国特检集团有望年底正式挂牌成立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在今年6月,质检总局在成都召开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改革专项小组座谈会,对前一阶段质检系统整合改革进行总结,对2015年整合工作计划进行完善。在这次会议上,三大检验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浮出水面。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据有关消息透露,中国特检集团已于2014年底正式启动组建工作,已形成组建方案上报总局和中央编办审批,力争在年底前正式挂牌成立。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其实,中国特检集团的组建工作,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去年11月,中国特检院、青岛特检院、宁波特检院等8家单位共同举办了组建中国特检集团的合作协议签字仪式。而到今年6月,集团发起的成员单位由举行签字仪式时的8家,陆续增加到了15家。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在组建方案中明确,中国特检集团将参照国际惯例逐步探索改造成非营利性机构,力争在2020年以前发展成为国内权威、国际一流的大型检验认证集团。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3 长江检测认证集团组建方案基本完成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同样是6月的座谈会,从湖北省质监局代表所做发言中获悉,长江检测认证集团组建方案已基本完成,即将以省政府文件正式印发实施。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组建长江检测认证集团的工作是14年9月,湖北省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进行部署后,组建筹备工作正式启动。按照目前的组建方案,根据组建思路:整合进入集团的机构主要是湖北质监系统省本级7家技术机构和重点市州质监系统9家技术机构,其中包括13个国家级质检中心。下一步,再以集团为主体,推动同城同类和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检验检测机构以资产为纽带加入集团,引进境内外重要战略投资者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4 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年底前将投入运营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到2020年,将把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打造为具有知名品牌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综合性现代化大型检验检测集团。这是广州市质监局在上述座谈会发言时,提到的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工作思路。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该代表同时透露,《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组建方案(草案)》已形成征求意见稿,在向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后,最终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上报广州市政府。2015年底前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将投入运营。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集团定位为市管大型国有集团企业,原则上不再开展公益性检验检测业务,集团成立后以独立企业法人形式存在,由市质监局代管,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在条件成熟后,集团将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采用转让收购、品牌加盟等方式,跨行业跨地区整合相关检验检测认证业务。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5 上海、安徽欲打造检验检测认证集团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今年3月份,有媒体报道,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与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在合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媒体报道,此举也是两地加快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改革,培育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认证集团迈出的实质性一步。因此有猜测,两地欲打造检验检测认证集团。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根据战略合作内容,双方将在以下10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一是人员交流与培养。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二是技术经验共享与科研项目共同研发。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三是业务、项目合作与开拓。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四是仪器设备共享。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五是制定共同发展规划。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六是逐步实施统一管理模式。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七是信息化共享。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八是应急援助。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九是统一对外宣传、树立品牌形象。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十是建立决策沟通机制。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6 方圆将组建认证检验集团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今年4月,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成立了方圆标志认证检验集团筹建领导小组,将切实推进方圆与质检系统内外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整合重组,构建股份制方圆标志认证检验集团。同时召开了筹建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明确了领导小组及下设工作组的人员构成、目标任务及后续工作要求与安排等。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在今年3月质检总局正式印发《全国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指导意见》(国质检科〔2015〕86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做出部署。《指导意见》中明确,支持方圆标志认证集团发挥品牌与全国性网络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与质检系统内外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进行资源整合,重组构建股份制方圆标志检验认证集团。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7 甘肃将组建2个检测集团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去年11月,甘肃省人民政府第60次常委会议,对加快甘肃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做了专题研究。甘肃将省质监局所属的甘肃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和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作为试点,整合省内同类机构,形成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集团 以归口省工信委管理的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作为试点单位,整合省内建材行业检验检测机构,形成甘肃建材产品检验检测股份集团 在市级层面,在庆阳市进行区域性整合试点,以庆阳市产品质量检验所为基础,将市属国有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成庆阳市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总结经验,逐步推进。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8 成检公司同城整合整体效能基本实现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检公司)没有在名字中加入“集团”二字, 但其却开创了全国省与副省级城市质检机构整合的先例,并且已经运行了一年多时间,整体效能基本实现。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据悉,成检公司现已拥有建材、包装、家具、光伏等10个国家产品质检中心,固定资产10亿元,其中检验检测仪器设备7200余台(套),总价值约近4亿元。拥有一支集管理、专业技术和营销“三位一体”的人才队伍。公司还具备石化、电器、珠宝、轻工、包装等4100余种产品、10700余个参数的检测技术服务能力。特别是发挥公司化运作体制优势,成功取得了建设工地材料见证检测资质,消防产品见证检测也获得四川省消防总队批准。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公司整合后检测业务持续增长,仅2014年就完成工业产品检验任务40704批次,完成食品检测45340批次,形成《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报告书》203份。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机构整合,将成为检测认证行业未来几年的话题。而组建检测认证集团,或将成为整合工作的破局之选。如今,质检改革、机构整合都已进入深水区,寻找一条适合机构发展、符合当地检测认证市场的整合之路,成为地方各局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机构整合破局,除了组建集团,期待有更多的模式,成为大家参考学习的范本。 /span /p p br/ /p
  • 重磅!32部委联合印发《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附全文)
    12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32个部委联合印发《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认证认可强国的战略目标,科学设定了认证认可强国指标体系。围绕服务能力、创新能力、行业治理、产业发展、国际合作、基础工作,规划提出了6方面发展目标以及10个量化发展指标。  附件:质检总局等关于印发《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docx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统筹谋划“十三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作为指导“十三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环境  (一)“十二五”时期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紧贴发展大局,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切实加强制度建设,着力夯实发展基础,按照“统一管理,共同实施”的原则,大力加强部际合作,紧紧依靠全系统全行业和社会各界,奋力开创中国特色认证认可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建设质量强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服务发展成效显著。“十二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截至2015年末,共颁发各类有效认证证书145.8万张,对外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29亿份。保障质量安全更加有效,强化了强制性产品认证事中事后监管,强制性产品认证抽查合格率由2010年的82%提高到2015年的92.5%,将水产品、肉类、乳品境外生产企业纳入进口注册管理,提升了进口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服务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更加有力,共授权设立了206家国家产品质检中心,批准上海静安、苏州吴中等6地创建国家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浙江制造、深圳标准等产品认证制度成为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扎实,新增低碳产品、能源管理体系等认证服务,获证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型产品逐年递增,“十二五”期间获证产品共节约或替代电能6890.91亿千瓦时,节约水资源1545.17亿吨。推动将有机产业发展状况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全国共54家县区获批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植物类有机产品生产面积达197.5万公顷。建立实施了知识产权、保健服务、非金融机构支付、移动金融等新型服务认证,促进了现代服务业发展。  ——基础地位日益提升。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创新能力、引领作用更加突出,赢得更多国际话语权。以评价技术、质量保证技术以及相应的检验检测支撑技术为核心的认证认可技术体系初步建立,“十二五”期间,组织实施国家级科研课题73项,经费1.04亿元,在节能低碳、信息安全、海上风电、司法鉴定认可等多个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已经成为1.4万余家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增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光伏、节能产品认证等被纳入政府采信范围,低碳产品认证被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有效发挥了政策引导作用。与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国家/地区实现了机制化合作,51家机构加入了国际多边认证互认体系,在与新西兰、韩国、瑞士等国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和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口食品生产企业注册有力提升了我国与巴西等国外交外贸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推进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了认证机构行政审批制度,推动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管理制度整合,优化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中国特色认证认可制度体系已基本建立健全。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创新发展,“统一管理、共同实施”工作机制日益完善。法规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先后主导或参与制修订涉及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共52部,提升了立法质量,巩固了改革成果。行政执法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执法监管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认证执法监管区域合作机制覆盖到全国90%省区,省级质检部门认证执法监管体系建设覆盖面达到100%。认可制度进一步加强,认可约束机制充分发挥。认证认可国际合作国内运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产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十二五”时期,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11类生产性服务业、8类高技术服务业以及9类科技服务业之一,写入有关重点规划和政策文件。到2015年,全国共有检验检测认证机构31343家,从业人数99.5万,营业总收入1934.95亿元。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进一步加快,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初见成效,并涌现出了一批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专栏1“十二五”主要发展任务完成情况指标名称2010年2015年累计增长服务发展有效认证证书总数(万张)79.1145.866.7获认证组织总数(万家)33.15319.9认可证书数(张)529479642670对GDP贡献率(%)0.8850.9470.062创新驱动认证认可国家标准数(项)688921完成国家级科研课题数(项)377336产业水平认证机构数(家)17022151检验检测机构数(家)21960311229162治理能力强制性产品认证抽查合格率(%)8292.510.5国际合作双边国际合作协议数(份)7710326加入国际互认体系检测认证机构数(家)325119国际组织管理层重要任职人数(人)21254  (二)“十三五”时期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事业发展同样机遇和挑战并存。准确研判形势、分析任务,主动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是“十三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科学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总体上看,“十三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日益临近,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在服务国家治理、提升质量安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发展空间巨大,政策和市场需求强劲。深化改革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增添了新的发展动力,依法治国、从严治党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和组织保障。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了新的机遇。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亟待解决,使得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借助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手段,可以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和辐射,给产业发展带来技术外溢效应,提升创新驱动能力,从而为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和科学的制度安排。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质量为先”的基本方针,确定了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点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了建设网络安全监测评估和标准认证体系、数据安全流动认证体系的任务。新一代产业及技术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兴产业及新兴市场的形成发展,新技术的持续升级,带来了新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需求,也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服务模式、增强服务能力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条件。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加快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应用,全面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将是检验检测认证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必由之路。“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实施带来了新的机遇。“一带一路”建设明确将认证认可作为合作重点,将为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促进贸易便利、增进双边互信、推动国际质量共治带来更大的作为空间 自贸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将会显著提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制度创新水平,持续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监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十三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必将面临众多新要求和新挑战。全面深化改革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深化改革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果,但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监管体系建设有待深化,需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新趋势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以及新的消费趋势和新的增长动力,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如何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并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仍是一个亟待破解的命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提出了新要求。检验检测认证供给侧仍存在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资源、机构布局不尽合理,仍存在“小、散、弱”现象 认证认可制度供给和检验检测认证技术能力建设尚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低端供给过剩和高端供给不足的矛盾并存 服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能力存在明显不足,主动利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手段跟进服务的意识不强。创新发展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提出了新要求。“十二五”期间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但仍以模仿型创新为主,集成创新、协同创新有待加强,原始创新有待深化,亟需一批叫得响、立得住、影响大的创新成果加以固化和推广。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建设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为动力,以巩固发展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为着力点,建立健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制度保障作用,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在国际同行业部分领域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的中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加快推进认证认可强国建设,整体上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为贯彻落实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指导思想,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深化改革,服务发展大局。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服务发展大局是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基本功能。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完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认证认可制度优势。必须紧贴发展大局,充分体现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价值和作用,并加快推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自身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夯实质量基础。创新是引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始终保持中国认证认可制度先进性、适用性和有效性的必然选择。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活力,进一步提升其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引领作用。必须加强原始创新、系统创新和协同创新,构建完善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发展体系,进一步夯实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在质量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为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注入新动力。  坚持市场导向,优化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从业机构的主体作用,强化主体责任。限制政府对从业机构经营决策的干预,切实维护其自主经营权。坚持不懈优化政策引导,加快建立行业发展政策与财政、金融、土地、产业政策联动机制。加强政策支持,推动政策落地,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协调发展。统筹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发展,促进深度融合,加快一体化进程,提升我国合格评定水平。统筹供给侧和需求侧,以改革举措推动解决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以创新思维推动需求侧更加优化,实现两端发力。统筹国内和国外两个大局、兼顾政府和市场两种需求,着力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结果在国内普遍采信和在国外广泛互认,为国家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统筹各行业、各部门发展需求,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上,推动各部门共同开展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统筹东部、中部和西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优化资源布局,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化发展,在基础薄弱的地区推动检验检测认证资源共建共享,实现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区域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  围绕加快推进认证认可强国建设,整体上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目标要求,今后五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服务领域更加广泛,基本覆盖国民经济主要门类以及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布局更优、作用更广 服务结果更加有效,在保障质量安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服务手段更加丰富,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 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制度供给和制度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在政府、市场及消费者中得到广泛采信,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加快创新方式转变,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原始创新比重,推动制度、技术、服务、管理创新取得全面进展。着力打通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与产业、政策需求的连接通道,加快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在绿色认证、服务认证等关键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引领国际同行业发展。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治理日益完善。进一步简政放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基本到位。监管创新不断推进,维护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的能力不断增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积极发挥作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治理能力不断优化。法治建设水平稳步提升,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中国特色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制度体系不断巩固发展。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质量品牌提升活动取得重大成果,从业机构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品牌效应更加突出,行业营业总收入显著增长,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加快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成为最具增长潜力和市场活力的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门类之一和特色鲜明的技术性基础产业。  国际化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双边合作机制化水平有新的提高,多边合作取得新的突破,我国在国际认证认可领域的话语权显著增强。国际互认取得显著成效,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走出去”初步形成规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卓有成效。  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更加稳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自身能力建设稳步推进,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支撑作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动力转换中发挥引领作用,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保障作用。专栏2“十三五”主要发展指标指标名称2015年2020年累计增长指标性质服务发展有效认证证书总数(万张)145.824094.2预期性对外出具检验检测报告数(亿张)3.294.41.11预期性认证覆盖率(%)4.14.60.5预期性对GDP贡献率(%)0.9470.960.013预期性创新驱动主导制定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国际标准项数(项)405010预期性绿色产品认证服务覆盖领域(个)2108预期性从业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占比(%)5.460.6预期性产业水平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营业总收入(亿元)193530001065预期性国际合作双边国际合作协议数(份)10311815预期性加入国际互认体系检测认证机构数(家)516413预期性  三、发展任务  (一)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围绕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加快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实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助推经济发展桥梁工程,着力增强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的全面性、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大力强化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作用,使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在国家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挥更加重要的推动作用。  1.服务质量提升  强化质量基础。以管理体系认证作为促进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并为企业品牌建设夯实基础。进一步强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森林管理体系认证质量,优化服务内容,推动认证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增值服务、延伸服务。面向行业质量提升需求,鼓励引导认证机构加强技术研发和服务创新,着力提升管理体系认证在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金融、房地产、租赁服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服务业重点领域的覆盖率。面向重点产品,推动建立追溯管理体系认证。  保障产品安全。推动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管理模式改革,实施技术法规式的管理,推动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向产品标识制度转变,参照国际通行的技术法规形式,以发布产品认证通用要求为主,辅以适用目录的方式,形成更加通俗易懂、科学合理、边际清晰的认证适用范围表述。强化企业分类管理,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模式,在控制认证实施风险的前提下,推动“自我声明”模式由特殊化需求向制度化安排方向改革。严格市场准入要求,加大对获证产品市场监督抽查力度,强化指定机构和认证人员监管,提高发证质量。  强化信息安全认证。不断完善信息安全标准和认证认可体系,提高信息安全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完整统一的信息安全国家认证制度建设,与相关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实现有效衔接,避免重复检测和认证,进一步保障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建立完善全面覆盖信息技术产品、系统、服务、管理和人员的信息安全认证评价体系。按照促进产业发展、便利贸易的原则,在统筹协调的基础上扩大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认证目录范围,建立信息技术产品信息安全认证认可制度。推行国家信息安全服务认证制度,加强信息安全服务认证对政府部门、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等工作的技术支撑。推动实施信息安全保障从业人员认证。加强国家级网络安全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完善网络安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价规范。  筑牢进出口食品安全基础。推动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全面注册管理实施,充分发挥进口注册在进口食品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创新境外源头监管手段,探索推行进口商或进口商委托第三方认证机构对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实施检查的管理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进口食品境外企业注册编号等产品标识管理。积极推动进口注册信息系统与其它政府监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促进通关便利化,建立进口食品企业社会信用基础档案。进一步完善出口食品企业先备案后监管模式,推进备案采信企业自我检查声明和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等认证结果。  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在新材料、新能源、重大装备、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食品农产品安全、化学品安全等重点领域,支持一批技术有特长、服务有特色的专业化检验检测机构发展,不断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移动通信、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加大技术储备、培育力度,不断满足新的市场需求。支持传统领域检验检测机构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完善专业化服务网点建设。推动中小微检验检测机构开展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填补生产和生活末端的检验检测需求。鼓励有条件的行业部门建立质检中心。推进艺术品鉴定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建立健全供销合作社系统检验检测服务体系,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水平。  发挥认可作用。关注多元化服务需求,为政府及行业部门提供范围更广、效果更好的技术支撑服务,为认可对象提供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的能力证实服务。持续提升管理体系和产品认证机构认可水平,积极推进温室气体审定核查机构、低碳产品认证机构认可。保持实验室认可数量稳步增长,重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节能减排、疾病防控、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气象和防雷减灾安全等领域的认可工作。推进医学类实验室认可技术研究,推动能力验证提供者和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认可发展,加快完善实验室安全认可,推动形成四级实验室评价体系。持续推动检验机构认可。适应各行业检验活动发展新趋势,深化研究金融、信息安全、交通、司法鉴定等新领域认可技术创新和制度设计。  2.服务供给侧改革  支撑制造强国建设和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强制性产品认证与自愿性产品认证协同发展,支持先进制造业、绿色制造、新兴产业崛起以及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产品认证在新兴领域进一步拓展,成为质量、性能/产品特性的主要评价手段。形成市场机制为主导,政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产品认证工作机制。大力推动我国自愿性产品认证工作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构建以需求为导向,以认证机构为主体,国家统一推行、联盟区域认证、机构自主研发等多种形式并存,采信度高、有效性强的自愿性产品认证工作体系,有效改善认证制度(项目)供给结构和质量。重点推动光伏、风电、机器人、无人机、轨道交通、汽车联网产品认证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可再生产品和原料认证体系。到“十三五”末基本形成充满发展活力、规范有效、服务作用凸显的自愿性产品认证工作局面,在5-10年内形成一批社会公信、影响广泛的自愿性产品认证品牌。  服务绿色发展。以制度创新为基础,以共性技术研究为突破口,加快推动出台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标识体系建设方案,统一管理要求、统一技术支撑和信息平台。研究建立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产品评价体系,建立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共同参与、共同推动,认证机构及企业自愿参加的绿色产品体系建设实施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森林认证,拓展认证范围,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水利认证,促进水利单位全面提高水安全保障措施的制定和运行管理能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食品农产品认证。发展有机产品认证,提高农产品食品增加值和农业质量效益。继续加强覆盖全产业链的食品农产品安全认证制度建设,加快发展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推动农业生产向优质高效发展 发展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提高重点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 研究论证清真食品认证问题。探索开展食品农产品追溯体系认证。提升管理水平,用3-5年时间在国内肉类、水产、乳制品等行业企业重点推行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指导出口食品备案企业内销转型,推动出口与内销产品实现同一生产线、按照相同标准生产的要求。以推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良好农业规范应用与认证为主要措施,帮助出口食品企业实现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加强部门协作,共同推进“出口食品内销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高品质食品内销引导高端消费回流。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坚持创新为先,提高宣传推广力度,突破发展瓶颈,加快推动服务认证建立与实施。加强部门协作,推动政府采信,调动企业积极性,在交通运输、金融服务、医疗保健、环境服务、知识产权、旅游、商务、体育、教育、中医药以及农村流通等领域加快建立认证认可体系。吸引更多社会专业力量加入,扩大服务认证影响力和公信力。  引导公众消费。主动适应大众消费结构转变的新趋势,加强消费品领域检测认证技术、服务创新,加大宣传力度,加快技术平台建设,为消费者提供权威、可靠的专业技术服务,切实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推动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  3.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  支持宏观政策实施。在产品、食品、信息安全,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等方面,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手段创新,配合相关国家重大政策实施,提供评价手段,提升实施效果。推动认证认可在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评价手段和技术支撑。推动绿色产品标识和认证在相关政府优先采购政策中发挥实施保障作用。  服务行政执法监管。鼓励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为行政执法监管提供公正数据和技术支持,进一步提升政府监管的可靠性和公信力。构建信息平台,畅通政府部门、行业组织采信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结果的信息渠道,加强对相应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质量的专项监督抽查。  推动公共信用信息体系建设。积极探索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信息与公共信用信息互联互通,推动第三方评价结果成为公共信用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引入有资质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大力完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相关业务数据、监管数据、风险信息的统计和监测工作,推动重点信用数据和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平台,提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信用信息的可靠性、可用性。专栏3助推经济发展桥梁工程1.制造业质量提升支撑工程聚焦工业强基,在航空航天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能源装备、轨道交通、节能汽车、现代农业装备、文物保护装备、机器人、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创新或完善一批认证制度(项目),科学配置检验检测资源,新增相关国家级质检中心。着力突破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领域认证认可关键技术,完善上述领域国家级质检中心布局。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强认证认可能力建设,强化检验检测资源配置。加快推进应急产品、铁道及轨道交通产品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建设。2.服务业质量提升支撑工程推动认证认可在服务业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在交通运输、第三方物流、物联网、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知识产权管理、金融普惠、金融服务、售后服务、农村流通等生产性服务业新增一批认证制度(项目),引导检验检测在生产性服务业急需的领域跟进服务,加强服务创新。围绕居民和家庭、教育和培训、健康、养老、旅游、体育、中医药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认证认可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新增一批认证制度(项目),显著提高认证认可在生活性服务业的覆盖面。3.绿色发展支撑工程推动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体系建设。将目前分头设立的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产品统一整合为绿色产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标识体系。推动在节能量审核、碳排放核查、碳减排、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审计、“两型”社会建设以及合同能源管理、农村饮水安全等领域探索引入认证认可手段。4.网络强国建设支撑工程以保障网络安全为目标,加强网络安全、智能网联、大数据安全等领域的创新,实现相关认证评价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认证制度(项目)的建立。5.农产品食品安全支撑工程加强农产品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提升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质量及覆盖面。探索建立木本食用油质量认证体系。“十三五”期间,建成100个有机产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等食品农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6.检验检测认证品牌提升工程。培育3-5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检验检测认证品牌,指导、支持机构着力发展品牌战略,做好品牌经营和品牌宣传,提升中国检验检测认证品牌形象,打造具有世界知名度的检验检测认证品牌。专栏4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工程1.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创建工程在严格标准、规范要求、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再增加3-5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2.进口食品境外企业注册管理与质量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工程推进进口食品境外企业注册信息与检验检疫主干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实现进口食品境外企业质量信息的搜集、研判、处置等信息化管理,构建进口食品境外企业社会信用基础档案。3.出口食品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整合已有的出口企业(包括基地和果园)备案注册和认证信息,增加出口企业符合“同线同标同质”要求的自我声明、企业相关产品等信息。向相关商务服务平台开放相关数据信息,实现商务服务平台招商和注册备案认证信息的自动校验。加强对信息平台使用相关方的培训。4.第三方检验检测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示范应用工程结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第三方检验检测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示范应用”项目,构建中国大质量服务平台,推进检验检测认证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引领我国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电商化转型。  (二)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面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创新驱动作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的主要动力,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突出创新重点,提升创新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和服务平台。  1.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强化创新引领。以创新作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基点,积极推动从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转变,改变不同领域认证认可制度(项目)供给不均衡状况,加快提升认证认可制度(项目)供给质量。面向从业机构,有计划分批次组织开展创新宣传教育和培训辅导。加快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激发从业机构的创新活力,鼓励从业机构进行内部创业机制建设,形成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提升创新水平。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推动技术、制度、服务、管理及营销模式创新。引导资源、经费和项目重点向原始创新倾斜。提高引进技术及项目的质量,鼓励引进基础上的二次研发和再创新。整合检验检测和认证评价技术,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加大投入,加强政策理论研究,组织开展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等重大理论问题研究,攻克一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基本理论和政策问题,以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积极参与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实施。系统改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中创新最为活跃、引领作用最为突出的组成部分之一。  2.健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体系  发挥从业机构作用。强化从业机构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支持从业机构面向市场和政策需求研发检验检测认证新技术和新认证项目,推动从业机构增加创新投入,逐步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指导、支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专利、版权、商标等形式保护自有知识产权,促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在不同创新主体之间依法自愿转让,实现创新社会效益最大化。进一步明确界定认证创新活动中产生的知识产权,对认证机构自行研发的认证项目以加注企业名称、商标等方式设立排他性名称加以保护。加强管理、服务创新,提升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从业机构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充分激发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活力。  优化创新治理职能。科学制定规划、计划,加强政府对创新活动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将政府投入聚焦于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攻关以及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上,充分发挥公共投入的创新导向作用。加强重大创新活动的过程管理,建立健全监督评估制度。建立创新主体各负其责、共同推进的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国家认监委统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的创新发展工作,并负责强制性认证以及基础性、战略性、政策性和公益性认证等制度创新的组织、建立和实施,国务院各相关部门负责提出政策需求并协助建立实施相关认证制度,认证机构自行负责本机构市场化认证项目的创新及实施,各级地方认证监管机构负责相关认证制度(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加快创新型认证项目及技术规范备案,逐步增加新增认证项目中原始创新的比重。探索设立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引导基金、建立创新孵化器。  推动创新多元发展。加强协同创新,建立官产学研创新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协同推进的创新模式。支持以从业机构、企业、科研院所等为主体组建认证(创新)联盟,自主研制标准规范,开展联盟认证。推动整合创新资源,支持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建立检验检测认证创新集群,探索跨区域、跨领域开展检验检测认证协同创新活动。加快建立一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基地,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能力建设。  3.聚焦创新发展战略重点  加快提升供给水平。以改革推动减少现有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中的低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以创新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从低端向中高端发展。进一步加大认证认可制度(项目)供给,调整发展重心由技术含量低、服务效果不明显、经济社会需求不迫切的传统认证领域转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推动作用明显、知识技术密集的新型认证领域。在保障基本检验检测公共服务的基础上,逐步提升检验检测供给侧的个性化、智能化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紧贴国家战略要求。面向中国制造2025,加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检验检测认证支撑技术攻关,搭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服务平台。聚焦服务评价共性技术,突破服务认证发展瓶颈,构建完善的服务认证创新体系。按照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要求,推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纵深发展,探索知识产权服务认证,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创新发展。依托行业及地方标准,支持有条件的行业和地区开发新型认证项目,推动行业、区域质量品牌提升以及特色经济发展。  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纵深发展。针对市场差异化需求,探索开展定制服务,提供检验检测认证一站式服务。加快攻克快速检测、在线检测、智能检测等市场急需的关键技术。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认证评价技术和模式,提升认证活动的智能化、增值化水平。支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创新营销模式,建设网上营销平台,打通检验检测认证走向企业和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专栏5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驱动能力建设工程1.强化国家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基地建设集聚行业创新资源,集中建设2-5家国家级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研究试验基地,面向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重点产业领域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并推进国家智能制造认证认可服务平台、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建设。2.完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大数据应用和网上服务体系整合信息资源,推进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挖掘、大数据应用、产品质量治理和管控、在线服务等。3.推进国家信息安全认证认可和基准体系建设重点建立完善基础环境、标准规范体系、关键认证技术、信息安全基准体系、核心机构技术能力。4.加强国家节能减排认证认可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攻克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发展以及新能源等领域的关键认证技术。组织开展碳排放核查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基于温室气体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体系,研究建立我国的核查通用规范。  (三)不断完善行业治理能力  发挥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导性作用,不断推进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准入制度改革,着力推动事中事后监管创新,完善“统一管理、共同实施”工作机制,健全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行业治理体系,构建完善“放、管、服”三位一体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体系。  1.推进准入制度改革  继续推行简政放权。进一步完善认证机构行政审批审查要求,规范程序,提高效率,充分保障从业机构的自主经营权利和自主创新活力。积极推动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与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二合一”、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资格认定取消的行政审批改革方案。坚持统一性、开放性、便利性原则,统筹推进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建设,完善“通用要求+行业特殊要求”模式,减少各类资质资格审批,打破地区行业条块分割,推动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检验检测市场。探索产品认证“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服务清单”建设,依托自贸区等制度创新平台,试点汽车平行进口等改革创新举措。继续推动出口食品企业先备案后监管审批模式改革。  建立行政审批便捷化渠道。全面公开行政审批的依据、条件、流程、结果,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工作的公正性。积极探索建立“互联网+”行政审批模式,建立并逐步完善认证机构行政审批、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实验室指定审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网上审批系统。建立完善全国资质认定获证机构信息查询平台,推动社会各界监督。  完善准入退出机制。全面建立从业机构信用承诺制度,明确检验检测机构违法失信经营应当接受资质处罚的情形、条件和程序,并对从业机构、地方监管部门予以公示告知。基于从业机构诚信经营信息、风险管理信息,实施分类监管,建立动态化、流程化监管惩戒机制,增强检验检测认证市场退出机制的程序性、科学性。将失信联合惩戒记录输入相关监管信息平台,建立跨部门监督信息联动响应和失信联合约束机制。  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供给侧改革。以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为契机,促进现有检验检测认证资源整体优化、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做强做大,引导从业机构提升高效优质服务供给能力。加强新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科学论证和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各项准入制度的导向性作用,力争“十三五”末基本构建形成适应经济新常态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区域行业发展协调、具有较强服务提供能力的检验检测认证市场格局。  2.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加强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和检验检疫机构的检验检测认证监管事权划分,大力推进监管信息互换、执法互助机制建设,实现监管全覆盖。继续推动区域监管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联通地方质检两局的全国执法监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认证执法监管体制,强化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突出国家认监委的统一管理和分类指导职能,加强省级监管机构在认证监管中的综合协调职能,强化市县两级认证执法监管能力建设。探索建立认证监管行政指导制度,进一步强化执法层级监督。以资质认定制度为依托,加快构建检验检测领域行政监管体系。支持地方综合执法体系建设,研究建立对接地方综合执法平台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加强基层执法监管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途径的教育培训活动,建立新上岗人员培训档案。  加强监管制度创新。强化问题导向,丰富风险信息收集渠道,完善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制度,建立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将监管重点向高风险领域及对象转移,实现精准监管。全面推进执法内容、执法程序、结果处置标准化,制度化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公布查处结果。加强监管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以依法依规为核心的合规监管。  加强监管手段创新。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探索引入在线监管、全程监管,提升认证执法监管智能化水平。探索在生产、进出口、销售等重点监管环节利用物联网等手段进行跟踪监管,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研究利用二维码技术,实现食品消费品等重点监管对象以及检验检测认证证书报告的全程可追溯。  3.改进部际合作模式  深化“统一管理、共同实施”工作机制。面向市场需求和各产业部门的要求,重点推动国务院各部门主动参与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共同实施认证认可制度,充分利用检验检测手段。完善部际联席会议运作机制,进一步充实职责、健全机制,加强宏观协调、强化动态协调、完善日常交流,为共同推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创造必要条件。提高共同实施工作力度,以服务为宗旨、以需求为导向,提高各部门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中的参与程度,支持各部门开展相关认证评价活动,改进各部门“共同实施”的工作机制。  完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结果采信机制。研究建立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配合宏观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实施的联动机制,逐步完善与各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渠道。提出政府部门在政策实施和技术监管过程中采信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结果的工作措施,推动政府购买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4.健全行业治理体系  强化主体责任。明确从业机构主体责任,推动机构自我监督、自我完善。在诚信经营、履行社会责任以及工作质量等方面健全自我承诺制度,建立各领域检验检测认证工作规范,完善从业机构对检验检测认证过程内部监控机制。  改进认可约束。不断完善认可风险分析及防控机制,强化认可约束措施。进一步改进认可工作,充分发挥认可事中事后监督检查作用。加大在风险分析基础上的专项监督、确认审核等监督检查的力度。建立健全认可工作警示机制,不断提升认可工作对检验检测认证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加强对认可机构的行政监管,提高其履行认可约束责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完善行业自律。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新气象。为行业自律组织的发展营造宽松政策环境,鼓励和推动行业自律组织以同行评议、通报等多种方式参与到行业治理中来,推动行业自律组织在认证有效性提升及行业自我监督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加强对行业自律组织的行政指导、监督检查,提升行业自律和认证人员管理水平。  加强社会监督。进一步加强社会监督,广开信息收集渠道。健全社会公众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申投诉渠道,完善调查、处置及回复工作机制,提高公众参与积极性。探索利用大数据技术、委托第三方调查等方式,收集舆情、调查行业满意程度以及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公信力状况。加强行风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  建立联动机制。打通信息渠道,推动行政监管与认可信息互联互通、深度结合,探索在行政审批和日常监管工作中利用认可手段、采信认可结果。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的有效互动。在有机产品认证监管等领域试点推行地方政府统筹下的各职能部门间执法监管联动机制。  完善治理基础。加强统筹协调和工作保障,推动建立认证认可统计报表制度,进一步完善检验检测统计体系,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治理和宏观决策打下科学基础。深入探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治理规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先行先试。  (四)加快促进产业化发展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和市场驱动,实现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主体多元化和服务方式多样化。进一步扩大检验检测认证市场规模,培育良好市场环境,提升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使其真正成为我国高技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连接第二、第三产业的重要桥梁,成为具有知识化、创新性和增值效应,特点鲜明的技术性基础产业。  1.增强检验检测认证市场主体活力  加快国有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改革。鼓励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国有机构改革,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上市。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供给侧改革,引导国有检验检测认证资源向关系行业发展的关键领域聚焦,向技术密集、资源密集的基础性、战略性领域集中。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明确公益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功能定位,加快具备条件的经营性事业单位与行政部门脱钩、转企改制,完善过渡政策。  引导促进第一方、第二方合格评定健康发展。支持和推广应用第一方、第二方合格评定手段,与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共同为产业发展和贸易便利提供技术支撑。鼓励、支持相关各方采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结果,减少重复检验检测认证,减轻企业负担。加强通用性合格评定技术共享共用,推动第二方合格评定技术、服务模式创新。规范和促进第二方合格评定健康发展,构建合格评定市场新业态。  稳步推进公平开放的检验检测认证市场体系建设。简政放权,打破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推动形成竞争性检验检测认证全国统一市场。鼓励民营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检验检测认证产业,支持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提供第二方合格评定服务。有序推进对外开放,探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积极稳妥引入境外资金和先进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技术,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强化过程监管,完善退出机制,切实维护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的公正性。  2.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转型  推动检验检测和认证一体化发展。鼓励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从提供单一合格评定服务向综合合格评定服务以及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发展,逐步提高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技术咨询、标准研制、培训等增值服务的比重,并在投资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  支持检验检测认证规模化发展。鼓励从业机构通过资本纽带、市场运作等手段,以兼并重组、股权互换、资产置换以及投资建设等方式实现产业的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加快各级各类业务相同、相近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整合,适度提高检验检测认证市场集中度。  支持检验检测认证品牌化专业化发展。提升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品牌意识,鼓励机构实施品牌经营和品牌发展战略,依法进行商标注册、品牌保护和推广,着力培育一批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认证知名品牌和优势机构。在新材料、新能源、重大装备、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食品安全、化学品安全、应急救援技术、消防、安防以及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一批技术有特长、服务有特色的专业化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发展。鼓励专业化认证机构在本专业领域内开展认证标准、技术规范、特定性能等方面的深度研究与创新,切实提高认证技术的精细化和纵深度。开创灵活多样的国际合作模式,提供以专项研究为主的国际合作研究工作平台。  3.促进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协调发展  推动检验检测认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检验检测认证公共资源重点向中西部以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面向民生、安全、环保等领域分布。推动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明确其功能定位,优化地区行业布局,强化政策引导和支持,为中小企业、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的一站式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促进检验检测认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推动供给侧改革和面向需求并重,完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布局。加强中西部地区检验检测认证公共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支持中部地区面向优势产业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鼓励东部地区检验检测认证产业集聚区建设,服务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和做大做强。发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在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保障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现代物流、航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作用。鼓励“一带一路”核心区及相关地区发挥地缘优势,深化与中亚国家、东盟等经济体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合作。  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产业集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具备条件的地区引导检验检测认证机构集聚发展。将集聚区建设、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创新产业集聚区管理和服务,促进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进一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五)显著提升国际化水平  以服务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为目标,实施互利共赢的国际化战略,加快推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双多边合作与互认进程,提高我国在国际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推动中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走出去”。  1.开创国际合作互认新局面  进一步提升国际合作互认的质与量。机制化发展双边合作,扩大双边互认,拓展合作领域区域,积极推动与主要贸易国以及区域重点国家的双边合作,积极参与自贸谈判中涉及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部分的磋商,推动双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合作与双边经贸合作同步发展。充分发挥IEC合格评定体系、国际认证机构和实验室认可互认体系等国际多边互认体系作用,稳步扩大加入国际多边互认范围,优化多边互认体系国内应用,强化双多边互动。开展国际合作互认评估,加强国际合作目标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研究、互认评价关键技术研究以及互认策略和战略研究。以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为试点,务实推动我国与主要贸易国以及区域重点国家对认证认可结果的双边互认。  构建大国际合作格局。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企业的沟通联络,谋求国际合作互认的最广泛利益。建立国内从业机构国际合作联络官机制,加强国际组织国内对口工作组建设,扩大国际合作参与主体,支持从业机构自主开展国际合作,搭建高效信息平台,大力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国际合作互认共谋共治共享。  全面参与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全球治理。加强在IEC、ISO等国际组织中的运作水平,巩固和提升我国在IAF、PAC、ILAC、APLAC等认证认可国际组织中重要管理任职,加大技术层面参与力度,建立完善国内支撑体系。优化国际组织任职管理,加大复合型人才发掘和培养力度,确保国际任职的可持续性。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活动。参与和主导国际规则制修订,逐步实现由被动跟随到主动引领的转变,增强我国的制度性话语权。  2.加快开放发展  推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落实《共同推动认证认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逐年提升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覆盖率。加强与沿线国家政府主管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共同开展国别制度研究、标准比对、能力验证等活动,举办“一带一路”认证认可合作论坛,鼓励沿线各国从业机构开展技术交流合作,以体制、技术、能力互信促进结果互认,加大推介我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制度,共同推广我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优良实践。  深入落实“走出去”战略。以自由贸易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加强“走出去”战略研究和政策推进。在行政审批、结果互认、认可服务、创新支持等方面,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出口集中区域提供支持。加强部际合作,建立健全“走出去”联动机制,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走出去”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加大“走出去”投融资支持措施,推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与政府援助项目、政府招标项目、亚投行项目等的深度融合,鼓励检验检测认证机构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竞争能力,加强风险防范,积极推动中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制度跟随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等优势产业和先进产能“走出去”。  3.深化内地和港澳台合作  加快落实《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各项协议中认证认可相关内容,推动内地与港澳间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拓宽合作广度,加强合作力度,提升合作水平。积极围绕CEPA协议中认证认可相关开放措施,制定发布实施方案并推动落实,切实提高合作成效。发挥港澳服务贸易平台优势,助力内地与港澳经济的共同发展。深化两岸认证认可合作工作组机制,积极促进两岸认证认可主管部门、认证检测机构和行业协会间的紧密交流,推进工作组下设各项目组的合作进程,扩展新领域合作。专栏6“认证中国,联通世界”工程1.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国内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海外网络的既有优势,加强我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技术及规范的推介与输出,加快推进国际互认,积极推动中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制度跟随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等优势产业和先进产能走出去。继续加大对重点国家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的援助力度,推动提升我国合格评定制度体系在相关国家的影响力。推动高铁、电力、工程机械、化工、有色、建材等产品和金融服务认证认可结果互认和采信。2.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及技术研究开展重点国家认证认可领域国别研究。以梳理、分析各国认证认可管理架构、制度建设以及市场准入要求为研究重点。开展重点业务领域技术研究。以突破区域互认技术瓶颈,构建开放、共赢、共享的认证认可数据系统,探索区域贸易便利化认证认可互利共赢发展模式为核心,加快推进支撑“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的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汽车、食品农产品国际认证制度比较研究。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评价技术、许可制度研究。探索研究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认机制。  (六)夯实国家质量技术基础  持续提升技术能力,加强“智慧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建设,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强化舆论宣传引导,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健康发展筑牢根基。  1.提升技术支撑能力  改善通用技术能力。立足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实际,围绕通用性评价手段和技术,加大认证认可基础技术、区域认证实施等效性评价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提升评价技术智能化水平和评价可靠性,为认证认可技术手段的持续创新奠定基础,发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在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中的支柱作用。  强化应用技术能力。围绕国家改革发展大局,找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与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契合点,主动开展应用评价技术创新工程。以保障质量安全、环境保护以及信息、能源安全为目标,聚焦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在资源环境、信息产业、新能源、智能制造以及电子商务、旅游、养老、金融等领域进行重点攻关,着力攻克一批急需的应用型关键技术,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认证认可重大科技成果。  建立完善标准体系。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自主制定协同发展,建立布局合理、领域完整、结构清晰、系统完善、功能协调的新型认证认可行业标准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协调、运行高效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协调推进检验检疫标准化改革,调整工作领域、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标准制定,组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鼓励制定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以先进认证认可标准保障技术能力的提升。鼓励用认证认可标准化手段固化和推广认证认可创新成果。力争“十三五”期间组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从业机构完成有关行业标准1500-2000项左右,承担国际标准达到50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提升计量服务能力。突出国家计量基标准战略资源地位,建立一批新一代高准确度、高稳定性的国家量子计量基准,紧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领域的需求,突破一批关键测量技术,用先进测量技术保障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能力的有效提升。按照全产业链、全量传链、全寿命周期和产业前瞻性的建设思路,拓展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平台、联盟整体发展路径,构建起国家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资源和更广阔的平台。探索推进计量校准市场和校准机构建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规范计量校准市场,满足社会对校准服务的需求。  2.加强信息化建设  应用互联网技术。以“互联网+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业务”、“互联网+监管”、“互联网+公共服务”为抓手,推进“智慧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建设。加强信息化顶层设计,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深度融合。  突出大数据分析。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各类信息数据的实时采集、深度挖掘、整合处理,建立风险分析模型,通过“智能化”手段实时进行风险监测和预警,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各项决策和推进提供依据。  构建共享化网络。按照“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原则,加快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共享管理服务网络。打通与各相关部门、从业机构的横向互联,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建立多元主体互利共赢的生态圈。  优化云信息服务。加快推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数据铁笼”建设,改进标准化业务组件设计,优化重组业务流程,倒逼行政审批改革,推动简政放权,力争“十三五”末70%以上的社会服务事项实现线上服务。规划建设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云应用体系,努力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云应用打造成面向公共服务的第一门户和行业大数据直接获取的第一入口。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深化用人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既符合国际化需要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人才队伍。围绕重点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重点聚焦高层次领军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着力造就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积极与高等院校、教育培训机构开展联合办学,共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相关专业门类和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人才队伍管理。推进认证人员注册制度改革,严格落实注册执业人员的法律责任。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职业道德建设,充分发挥从业人员独立性、公正性和在检验检测认证工作中的中坚作用。  4.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加大宣传力度。依托“世界认可日”、“全国质量月”、“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有机产品宣传周”等重大主题活动,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制度宣传、成就展示。巩固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渠道,积极探索与网络、移动等新兴媒体的合作,做强官方网站、官方微信等宣传载体。主动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交流,接受舆论监督,加强舆情监测处置,建立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注。  扩大对外宣传。主动配合“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实施,加强对重要贸易伙伴、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策法规沟通和宣传。创造条件,积极鼓励从业机构开展境外宣传、推介活动,营造认证认可对外宣传立体化网络。  四、保障措施  (一)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立法研究和协调,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完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法律框架体系。加快推动《检验检测机构管理条例》立法。梳理现行部门规章,对不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的部门规章进行修订或者废止。利用部际合作和部省/市合作机制,推动在行业、地方管理和立法中引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手段,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二)加强配套政策支持  进一步加强对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检验检测认证发展基金,发挥公共资金对社会资金投入的引导效应。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申请高新技术企业配套政策落实。创新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开发适合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特点的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从业机构上市融资、发行债券。  (三)强化重大工程引领  广泛征求意见,加强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调查研究,围绕服务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以及提升创新驱动能力等重点领域,谋划建设一批重大工程。充分发挥重大工程的辐射作用,以财政资金保障工程实施,以工程实施带动能力提升,以能力提升推进规划落实,为全面实现“十三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要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加大组织实施力度。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认证认可部际合作机制优势,加快制定各领域内的相关配套政策,共同推动规划实施。各级认证监管机构、认可机构、行业自律组织要按照规划要求,制定并落实与本规划相衔接的实施方案。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充分依靠检验检测认证各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努力实现本规划关于服务发展、创新驱动和产业发展的各项预期性指标和工作任务。国家认监委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及时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定期组织有关方面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检查,确保高质高效完成“十三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