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最高科学技术奖

仪器信息网最高科学技术奖专题为您整合最高科学技术奖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最高科学技术奖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最高科学技术奖话题讨论。

最高科学技术奖相关的资讯

  •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名单中再添两位科学家——85岁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李德仁院士和61岁的凝聚态物理领域科学家薛其坤院士。记者了解到,自1999年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共有吴文俊、袁隆平等37位科学家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两位摘得至高荣誉的科学家,有着怎样的精彩人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李德仁,1939年12月出生,江苏泰州人。1963年毕业于原武汉测绘学院,1985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获博士学位,之后回国任教。曾任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现为武汉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李德仁一直致力于提升我国测绘遥感对地观测水平。他不仅攻克了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解决了遥感卫星影像高精度处理的系列难题,还带领团队研发全自动高精度航空与地面测量系统,为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建设作出杰出贡献。薛其坤,1963年12月出生,山东蒙阴人。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凝聚态物理领域著名科学家,薛其坤取得多项引领性的重要科学突破。他率领团队首次实验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学术影响;在异质结体系中发现界面增强的高温超导电性,开启了国际高温超导领域的全新研究方向。
  • 五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小行星命名
    2012年6月4日下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吴征镒、王忠诚、孙家栋、师昌绪和王振义小行星命名仪式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等出席命名仪式。万钢和詹文龙分别向孙家栋、师昌绪本人和吴征镒、王忠诚、王振义的代表颁发了小行星命名证书和小行星运行轨道图。命名仪式由科技部陈小娅副部长主持。   万钢在讲话中指出,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是我国科技界的杰出代表,他们心系祖国,默默奉献的高尚情操,已成为科技界薪火相传的精神财富。以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名字命名小行星,反映出我们对这些贡献卓越的科学家的尊重和爱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小行星命名是科技界的一大盛事,必将在鼓舞广大科技工作者、激励自主创新、营造和谐的创新环境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据悉,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以吴征镒、王忠诚、孙家栋、师昌绪、王振义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经国际天文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而正式命名的。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1999年设立以来,已评选出20位获奖者,在科技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袁隆平、吴文俊、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叶笃正、吴孟超、李振声、闵恩泽和谷超豪已获得过小行星命名。以后还将分批以最高奖获奖者命名小行星。
  • 李德仁院士、薛其坤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名单中再添两位科学家——85岁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李德仁院士和61岁的凝聚态物理领域科学家薛其坤院士。记者了解到,自1999年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共有吴文俊、袁隆平等37位科学家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两位摘得至高荣誉的科学家,有着怎样的精彩人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李德仁,1939年12月出生,江苏泰州人。1963年毕业于原武汉测绘学院,1985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获博士学位,之后回国任教。曾任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现为武汉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李德仁一直致力于提升我国测绘遥感对地观测水平。他不仅攻克了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解决了遥感卫星影像高精度处理的系列难题,还带领团队研发全自动高精度航空与地面测量系统,为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建设作出杰出贡献。薛其坤,1963年12月出生,山东蒙阴人。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凝聚态物理领域著名科学家,薛其坤取得多项引领性的重要科学突破。他率领团队首次实验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学术影响;在异质结体系中发现界面增强的高温超导电性,开启了国际高温超导领域的全新研究方向。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负责,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官网显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评选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奖章和800万元奖金。
  •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拟提名人选名单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随着2023年国家科技奖提名公示工作的陆续开展,本年度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名单逐渐清晰。  葛昌纯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提名北京科技大学的葛昌纯院士入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葛昌纯院士,1934年3月6日生于上海,原籍浙江省平湖市,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专家,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195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1983年获德国Dresden技术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6年国庆节,葛昌纯曾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这是国家对于分离膜研制团队对“两弹一星”工程所做贡献的认可。青年时代他临危受命,成为制造原子弹、氢弹关键材料——浓缩铀-235用复合分离膜研制的主要负责人,葛昌纯等一行科研工作者,从原理学起,攻克语言难关,忍耐有毒材料,突破大国垄断,证明了中国人在尖端科技、基础材料上有白手起家的勇气和能力。  何继善 中南大学  湖南省拟提名中南大学的何继善院士当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34年9月11日,何继善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原籍湖南省湘乡县。  ‍1950年,他在长沙云麓中学上了一个学期,终因家庭生活拮据而被迫中途辍学。两年后,他到湘东钨矿从事矿砂检验工作,为后来从事勘测探矿带来机缘。  1956年,在中国“向科学技术进军”的号召鼓舞下,何继善考入长春地质学院物探系金属物理勘探专业。  1960年,何继善从长春地质学院物探专业毕业,被分配到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地质系任教。  何继善院士研制出“普及型堤坝管涌渗漏检测仪”,这是世界上首台能在汛期恶劣环境下快速准确探测堤坝管涌渗漏入水口的仪器设备,为全国110多条江堤、20多座水库大坝溃坝垮堤隐患提供了准确信息。他发明的广域电磁法,可以实现7千米深度范围内的精细探测,为油气勘探、深部找矿、煤矿水害探测、地质灾害防治、压裂监测、城市物探、潜艇探测等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有力地支撑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深地”战略。他率研究团队对洞庭湖盆地生物气进行了采样化验,提出“气化湖南”战略思路,被誉为“湖南页岩气之父”……  李德仁 武汉大学  湖北省拟提名武汉大学的李德仁院士入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李德仁,男,生于1939年1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学院通讯院士,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荣誉会员,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德仁院士是国际著名地球空间信息专家。在地球空间信息学的理论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为我国成为世界本领域三强之一做出了重大贡献。  国际测量学界曾评价:“1985年提出用包括误差可发现性和可区分性在内的基于两个多维备选假设的扩展的可靠性理论来处理测量误差,被国际测量界称为“李德仁方法”,科学地“解决了测量学上一个百年未解难题。”  潘垣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省拟提名华中科技大学的潘垣院士入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潘垣,1933年8月出生于湖北宜昌,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他是我国核聚变电磁工程和大型脉冲电源技术的主要开拓者,脉冲强磁场技术专家,至今活跃在科研一线,力求从根本上解决人类能源问题,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诸多奖项。  在潘垣眼中,磁约束核聚变是世上最难的科学研究。他参与的有着“人造太阳”之称的“中国环流器一号”工程,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是我国首个磁约束聚变领域大科学工程,目的是在地球上模拟太阳的核聚变产生原理,制造一种科学装置,从而解决人类终极能源的问题。  安芷生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所  陕西省拟提名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所的安芷生院士入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安芷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AGU Fellow),瑞典哥德堡大学和中国西北大学荣誉博士。  安芷生长期从事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大气污染控制以及生态环境治理研究。他突破了经典的全球冰期-间冰期理论,首次系统提出东亚环境变化的季风控制学说,被美国科学院院士John Kutzbach教授评价为“照亮了东亚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的道路”, 引领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季风和全球变化研究的发展。他揭示了南北半球冰量变化对亚洲季风的影响以及季风和西风气候在冰期旋回和千年尺度上的关系 提出了冰期-间冰期印度季风动力学和亚洲季风-干旱环境耦合系统概念,催生了全球季风动力学,开辟了第四纪地质学与全球变化融合发展的新方向,推动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安芷生应用基础研究成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自本世纪始他牵头向中央提交了关于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对策等一系列前瞻性战略咨询报告,得到中央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采纳,为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刘旭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农村部拟提名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刘旭院士入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刘旭,1953年12月出生于河北省定县,植物种质资源学家。  1979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系,1983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机关党委书记,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擅长植物细胞学、作物遗传学、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多年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特别是对普通小麦起源演化、遗传多样化分析以及特异DNA序列克隆等研究有效高水平,并对生物多样性、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较深入的研究。  贲德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江苏省拟提名贲德院士入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贲德,男,满族,1938年4月4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14所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科技委副主任。  1963年,贲德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雷达专业 1963年—1965年,在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四研究所工作 1965年—1969年,在电子部第十四研究所担任专业组长 1969年—1984年,在电子部第十四研究所总体室担任主任 1984年—1990年,在电子部第十四研究所机载雷达部担任主任 1991年—2000年,担任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四研究所副所长 2000年,担任电子部第十四研究所教授、科技委常委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贲德长期从事雷达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工作。  汪品先 同济大学  教育部拟提名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入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图丨2018年82岁的汪品先院士搭载“深海勇士”号4500米载人深潜器,9天时间里在南海完成3次下潜。  汪品先院士是我国古海洋学的奠基人,是我国海洋领域的战略科学家,是我国南海深海科学研究的开拓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积极推动我国加入国际大科学合作计划—国际大洋钻探计划,1999年作为首席科学家,成功主持了我国首次南海大洋钻探ODP184航次 他积极响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成功推动了国家大科学工程“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立项建设 他领导了我国海洋科学领域第一个最大规模的基础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带领我国海洋领域科学家走向深海科学研究的国际前沿,赢得了南海科学研究的国际话语权。  他发现了大洋碳储库长周期及其变化,提出“气候演变的低纬驱动”假说,推进边缘海形成新机制的板缘张裂“中国学派”。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海洋与地质科学以及石油勘探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他获得过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以及欧洲地学联盟(EGU)“米兰柯维奇奖章”等。  薛其坤 清华大学  国家知识产权局拟提名清华大学的薛其坤院士当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薛其坤,男,汉族,1962年12月生,山东蒙阴人,1984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际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扫描隧道显微学、分子束外延、拓扑绝缘量子态和高温超导电性等。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获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陈嘉庚科学奖、国家特支计划杰出人才、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菲列兹伦敦纪念奖、北京市突出贡献中关村奖和复旦-中植科学奖等奖励与荣誉。2005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7年起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  毛二可 北京理工大学  工信部拟提名北京理工大学的毛二可入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毛二可 (1934年1月26日— ),雷达系统、信号处理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人。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他在雷达系统及杂波抑制信号处理和雷达跟踪的信号处理方面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国雷达动目标显示、检测性能及跟踪的精度和速度,对中国雷达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雷达信号处理领域的奠基人和开创者。  毛二可院士22岁,设计出“新中国第一个电视频道” 30岁,参与设计中国第一台相控阵雷达 61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75岁,“下海”创立学科性公司,让国家重大需求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陈立泉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拟提名陈立泉院士入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陈立泉,1940年3月29日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市,固体离子学和能源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博士生导师。  陈立泉于1964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 1976年至1978年在西德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固体所进修 1980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固体离子学实验室 1987年担任“863”计划“七五”储能材料(聚合物锂电池)项目总负责人 1999年牵头成立了北京星恒电源有限公司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立泉率先在中国国内研制出锂离子电池,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首次发现70K超导迹象,研制出液氮温区超导体并首次公布了材料成分。  欧阳自远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拟提名欧阳自远入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欧阳自远(1935.10.9 —),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航天科普营荣誉营长,国际院士联合体第一主席等。  欧阳自远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1960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床学研究生毕业,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等职 。欧阳自远长期从事地球化学、天体化学、比较行星学、地外物体撞击地球诱发生态环境灾变与生物灭绝等研究,其学术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与一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等。  尹泽勇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尹泽勇,1945年2月14日出生于重庆市,原籍江苏宝应,航空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两机”重大科技专项发动机工程总师,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  尹泽勇于1967年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结构力学专业毕业 1985年至1987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机械与航空工程系作访问学者 1990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1970年进入中航工业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工作,历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中航工业集团科技委副主任兼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大客发动机验证机项目总设计师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5年出任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首任院长。  尹泽勇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及直升机传动系统研发工作。
  • 2006-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设立于2000年,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按照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 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2006-2010年度,师昌绪、王振义、谷超豪、孙家栋、徐光宪、王忠诚、闵恩泽、吴征镒、李振声等9名科学家分别荣膺这一奖项。   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师昌绪 Shi Chang Xu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   师昌绪,男,1920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徐水县。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1952年,在美国欧特丹大学获冶金学博士学位。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3年,同时积极参与争取回国斗争,1955年回国后,在沈阳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作。曾任金属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等职,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他是我国著名的材料科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振义 Wang Zhen Yi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   王振义,男,1924年11月出生于上海。1948年毕业于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等职,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为一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院士在6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成功实现了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 确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上海方案”,阐明了其遗传学基础与分子机制,树立了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成功典范 建立了我国血栓与止血的临床应用研究体系。   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谷超豪 Gu Chao Hao 复旦大学   谷超豪,男,1926年5月出生于浙江温州,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59年获前苏联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现为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谷超豪是著名的数学家,在当今核心数学前沿最活跃的三个分支――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及其交汇点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孙家栋 Sun Jia Dong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孙家栋,男,1929年4月出生,辽宁省复县人。1958年毕业于前苏联儒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历任七机部五院(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航天部副部长,航空航天部副部长。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他是我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1985年获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徐光宪 Xu Guang Xian 北京大学   徐光宪,男,1920年11月生于浙江省绍兴市,北京大学教授,1980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由教育部推荐。   徐光宪院士195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旋即回国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他创建了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和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担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名誉主任。他曾任第4届亚洲化学联合会主席、中国化学会第22届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和名誉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一、二届化学科学部主任。   徐光宪院士始终坚持“立足基础研究,面向国家目标”的研究理念,将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在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稀土理论和配位化学、核燃料化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 王忠诚 Wang Zhong Cheng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王忠诚,男,1925年12月生于山东省烟台市,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教授、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由北京市推荐。   王忠诚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神经外科专家,也是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在半个世纪的医学生涯中,他为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壮大、走向世界做出了创新性贡献。   2007年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闵恩泽 Min En Ze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闵恩泽,男,1924年2月出生,教授级高工,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为资深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   闵恩泽院士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研究,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在国内外石油化工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吴征镒 Wu Zheng Yi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吴征镒,男,1916年6月出生,研究员,1955年6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   吴征镒院士是著名植物学家,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教学七十年,是我国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资源研究的著名学者。   2006年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李振声 Li Zhen Sheng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李振声,1931年2月25日出生,山东淄博人。遗传学家。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育成小偃麦8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位系等杂种新类型 将偃麦草的耐旱、耐干热风、抗多种小麦病害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小麦中,育成了小偃麦新品种四、五、六号,小偃六号到1988年累计推广面积5400万亩,增产小麦32亿斤 建立了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新体系,利用偃麦草蓝色胚乳基因作为遗肖像(5张)传标记性状,首次创制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解决了小麦利用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单价染色体漂移”和“染色体数目鉴定工作量过大”两个难题 育成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并利用其缺体小麦开创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 三人角逐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科技部网站7月13日发布消息称,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束,将有3名候选人角逐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据了解,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共评审推荐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候选人3位、国家自然科学奖候选项目4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候选项目53项等。   本月7日,科技部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已公示了2011年国家科技奖励初评结果,公示将于7月26日结束。记者看到,公示目录中包括305项可公开的初评通过项目,但3位候选人并未在公示目录中。   国家科学科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表示,将认真查处在评审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如发现初评公示项目有“请托”、“跑奖”等违规现象,一经查实,即取消其本年度评审资格。
  • 人民日报:什么人才能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设立,10年来共有16位科学家荣膺这一奖项。   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的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评选极其严格。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 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这些科学家紧紧围绕国家的战略需求开展科研工作,解决了制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难题。   这些科学家所进行的研究,大都是原始创新,不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示范,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这些科学家都是科学研究的道德模范。他们在为科研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坚持教书育人,把自己的成果和方法毫无保留地传给学生,对树立良好的学术风尚起到了正确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这些科学家长期坚守在科研第一线或者基层,他们淡泊名利,以超强的韧性和耐力坚持科研工作,终于作出重大贡献。
  • 盘点:2000-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9项。习近平总书记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讲话,他表示,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仅剩11年的时间,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针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科研仪器、核心种源等瓶颈制约,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为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提供科技支撑,同时,要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科技强国背后的是无数位科学家,他们将毕生的心血投入了国家各项科研事业中。其中,只有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科研工作者才能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殊荣。这个奖项每次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迄今已有37人获奖,他们分别是:
  • 王泽山、侯云德获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p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82岁的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89岁的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侯云德,共同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p p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正式设立至今,已有29位科学家获奖。每位获奖者奖金500万元人民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84ee5eac-c689-4b88-aea4-abfa591f8ec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资料图为王泽山院士在实验室。朱志飞摄 /strong /p p   生于1935年的王泽山是吉林省吉林市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火炸药专业。他是中国著名火炸药学家,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火炸药资源化治理军民融合道路的开拓者,系列原创技术的发明人。 /p p   王泽山曾于1993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又于1996年和2017年两次摘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自诩为“80后”的他头脑灵活、精力充沛,依然奋战在国防科研事业第一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c521f080-e47d-43c1-a333-aa22ccaabda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资料图为2006年8月侯云德院士在禽流感国际会议上。 /strong /p p   生于1929年的侯云德是江苏省常州市人,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七年制,1962年被原苏联医学科学院破格授予医学博士学位。回到祖国后,他历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等职。 /p p   侯云德是中国分子病毒学、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和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的主要奠基人。他从事科研工作60余年间,曾率先研发出中国首个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干扰素α1b,应用于上千万名患者的临床治疗 他率领团队成功应对近十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多次重大传染病疫情,包括2009年中国H1N1流感大流行的防控应对和科技攻关。(完) /p p & nbsp /p
  • 走近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赵忠贤:半世纪研磨超导体  1月9日,75岁的赵忠贤走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  走上领奖台,靠的是他近半个世纪持之以恒的高温超导研究和在这一领域取得的卓越功勋。40多年前,我国的高温超导研究刚刚起步 而今,已组建起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走在世界前列。他,则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领军人。  “赵忠贤胆子实在是太大了”  超导,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超导体在信息通讯、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巨大应用潜力。百余年来,已有5次诺贝尔奖颁发给了10位研究超导的科学家。  所谓“高温超导体”,是指临界温度在40K(约零下233摄氏度)以上的超导体。1968年,物理学家麦克米兰根据传统理论计算推断,超导体的转变温度一般不能超过40K,这一温度也被称为麦克米兰极限。  40K麦克米兰极限能否被突破?1974年,赵忠贤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接触到了世界超导研究最前沿。一年后回国,他立志要做高临界温度超导体。  “初生牛犊不怕虎。”经过缜密思考和实验,1977年,他在《物理》杂志上撰文,指出结构不稳定性又不产生结构相变可以使临界温度达到40—55K,并提出复杂结构和新机制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达到80K。挑战由经典理论推导出的麦克米兰极限,以至于当时不少人认为“赵忠贤胆子实在是太大了”。  十年磨一剑。虽然当时科研条件艰苦,好多设备是赵忠贤团队自己现造的,买设备都买二手的。好在研究不需要特别精密的仪器,1986年底,赵忠贤团队和国际上少数几个小组几乎同时在镧—钡—铜—氧体系中获得了40K以上的高温超导体。麦克米兰极限被突破,一时国际物理学界为之震动,“北京的赵”成为国际著名科学刊物上的新星。  再接再厉,1987年2月,赵忠贤带领团队又在钡—钇—铜—氧中发现了临界温度93K的液氮温区超导体,并在世界上首次公布了元素组成,刮起了一阵研究液氮温区超导体的旋风。赵忠贤成为国际超导研究领域代表中国的符号。他和团队也因此荣获198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集体一等奖。  及其团队的工作极大提升了中国物理学界的国际地位。1987年,他受邀参加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是五位特邀报告人之一。这宣告了中国物理学家走上世界高温超导研究舞台。  “我们必须坚守超导这块阵地”  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孙力玲,跟随赵忠贤从事超导研究。谈起赵老师科研的秘诀,她认为是扎得深、扎得住,根深才能叶茂。  赵忠贤40余年的高温超导研究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国际上第一次高温超导热潮中的主角——铜氧化物,是一种易脆材料,难以大范围普及应用。上世纪90年代,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热潮过后,全世界科学家对超导材料的探索一度陷入迷茫,一些团队甚至解散或转而研究其他领域。  困难面前,赵忠贤矢志不移:“我坚信,高温超导研究有潜力,未来有可能有重大突破。我们必须坚守这块阵地。”赵忠贤带领团队一干就是近20年。  2008年2月,日本科学家在四方层状的铁砷化合物中发现存在转变温度为26K的超导电性,但因为没有突破麦克米兰极限温度,还不能确定铁基材料是高温超导体。赵忠贤提出了高温高压合成结合轻稀土元素替代的方案,并组织团队全力以赴,很快将铁基超导体的临界温度提高到50K以上,创造了大块铁基超导体55K的纪录并保持至今。  赵忠贤团队为确认铁基超导体为第二个高温超导家族提供了重要依据,引领了国际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的第二次突破。我国科学家还对铁基超导体若干基本物理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确认了它的非常规性。赵忠贤小组的成果作为“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的重要部分,荣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赵忠贤仍然在奇妙的超导世界中探索̷̷他希望找到新的组合,寻找到临界温度更高、能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超导体 同时搞清楚超导机理,关注新材料、新现象,为超导研究的第三次突破提供信息。  “选择了科研道路,就要安下心来,不能心猿意马”  赵忠贤的团队成员、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董晓莉对赵忠贤充满了由衷的敬佩:赵老师对超导历史很熟悉,不仅记得像元素组成、超导温度这些重要参数,对很多超导体也可以随口报出发现年代、发现者的名字,可谓如数家珍。  专注,也是赵忠贤总结自己研究工作时最喜欢用的一个词。他常说,选择了科研道路,就要安下心来,不能心猿意马。  由于超导机理仍然是个谜,发现超导材料,多数时候凭的是直觉。40多年的钻研和积累,让赵忠贤培养出超出常人的直觉。  本世纪初,MgB2、NaCoO2等超导体被发现,但这两个体系都不是四方结构,和赵忠贤探索高温超导的想法不一致,就没安排团队全部投入。看到日本团队报道了四方结构的铁基超导体,他很快提出高温高压合成结合轻稀土替代的实验方案,组织团队全力以赴。  “搞研究,长期积累到一定节点后,在认识上就会有一个升华。发现超导材料并没有理论规律可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赵忠贤说。  荣誉等身,赵忠贤从未自满。他常说,自己就是个普通人。荣誉归于国家,成绩属于集体,自己只是其中的一分子。他还常常提醒前来采访的记者:“别光报道我,多看看我身后那些没露面的人。”面对媒体的聚焦,老先生坦率而诚挚̷̷他说,自己做研究从来没想过要得什么奖,能为人类文明添砖加瓦、满足国家重大需求,这辈子很值。屠呦呦:一辈子专注青蒿素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不仅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而且在2000年至今27位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中,创造了好几个“第一”:第一位女科学家、第一位非院士科研人员、第一位诺奖获得者、第一个“婉拒”多家媒体采访的获奖者。  从她同事的讲述中,我们得以“窥见”其人其事、其心其志。  “既然国家把任务交给她,她就要努力工作,一定要做好”  1969年1月底,39岁的研究实习员屠呦呦,忽然接到一项秘密任务:以课题组组长身份,研发抗疟疾的中草药。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侵入人体后引发的恶性疾病,病人高烧不退、浑身发抖,重者几天内死亡。应越南请求,中国军方从1964年起开始抗疟药研究。1967年5月23日,国家科委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在北京召开“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代号为“523”项目的大规模药物筛选、研究在全国7省市展开。1969年1月21日,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受命加入“523”项目。  屠呦呦的同事、曾任中药研究所所长的姜廷良研究员告诉记者,当时正值“文革”,年老的专家“靠边站”,屠呦呦在北京大学时学生药学,毕业后又脱产学习过两年中医,科研功力扎实,遂被委以重任。  “屠呦呦的责任感很强,”屠呦呦的同事、中药所廖福龙说,“她认为既然国家把任务交给她,自己就要努力工作,一定要做好。”由于丈夫李廷钊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屠呦呦把不满4岁的大女儿送到托儿所全托班,把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由老人照顾。  阅读中医典籍、查阅群众献方、请教老中医专家̷̷起初,屠呦呦用3个月时间,收集了2000多个方药,编辑成《疟疾单秘验方集》,送交“523”办公室。此后至1971年9月初,屠呦呦和同事对包括青蒿在内的100多种中药水煎煮提物和200余个乙醇提物样品进行了实验,但结果总令人沮丧:对疟原虫抑制率最高的只有40%左右。  “重新埋下头去,看医书!”终于有一天,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灵感:温度是关键!屠呦呦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案,夜以继日进行实验,终于发现:青蒿乙醚提取物去掉其酸性部分,剩下的中性部分抗疟效果最好!  1971年10月4日,实验证实,191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  “进行临床试验,需要大量的青蒿乙醚提取物。”姜廷良回忆:课题组用7口老百姓用的水缸作为常规提取容器,里面装满乙醚,把青蒿浸泡在里面提取试验样品。  “乙醚等是有害化学品,当时实验室和楼道里都弥漫着刺鼻的乙醚味道。”姜廷良说,一些人头晕眼胀,甚至出现鼻子流血、皮肤过敏等症状,但当时设备设施简陋,大家顶多戴个纱布口罩,也顾不得许多̷̷  在临床前试验时,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发现了疑似毒副作用,只有进行后续动物试验、确保安全后才能上临床。为了不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季节,屠呦呦提交了志愿试药报告:“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  1972年7月,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员成为首批人体试验的志愿者,幸而未发现该提取物对人体有明显毒副作用。经过多年反复试验和临床试用,1977年,经卫生部同意,课题组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论文,首次向全球报告了青蒿素这一重大原创成果。1986年10月,青蒿素获得卫生部颁发的《新药证书》。  不仅于此。1973年9月,屠呦呦课题组还首次发现了疗效更好的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1992年,青蒿素类新药——双氢青蒿素片获得《新药证书》,并转让投产。  “我不习惯这种场合上的事,咱们还是加紧青蒿素研究吧”  2000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首选抗疟药物,在全球推广。“2005年,全球青蒿素类药物采购量达到1100万人份,2014年为3.37亿人份。”姜廷良介绍说,世界卫生组织《疟疾实况报道》显示,2000年至2015年期间,全球各年龄组危险人群中疟疾死亡率下降了60%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65%。  近几年,屠呦呦两度实现了中国本土科学家在国际奖项上“零的突破”:2011年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她公开表示,中医中药走向世界,荣誉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认为:“虽然青蒿素是特殊时期团队协作的结果,但屠呦呦的贡献非常关键。”  “只要自己的研究得到认可,她就已经很满足。”廖福龙说,“对于国际奖项,她更看重的是 为国争光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回忆:“2009年中医科学院推荐屠呦呦参评唐氏中药发展奖,她直接打电话给我:我这么大岁数了,给我干吗!”  屠呦呦获得的诺奖奖金为4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00多万元。据张伯礼介绍,其中200万元分别捐给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和中医科学院,成立了屠呦呦创新基金,用于奖励年轻科研人员 其余则主要支付家人到瑞典领奖的相关费用等。  屡获大奖,屠呦呦的生活有什么改变?“如果说有改变,那就是家里的电话多了。采访她基本都谢绝。”廖福龙说。  “她也极少参加公开活动。”张伯礼补充道,“她多次跟我说:就到这吧。我不习惯这种场合上的事,咱们还是加紧青蒿素研究吧。”  (原标题:走近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 钢研纳克斩获冶金行业最高科学技术奖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近日,冶金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公布了2020年冶金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由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几家单位完成的项目《冶金材料成分定量检测与分布表征的lCP分析仪器开发与推广应用》获得了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冶金科学技术奖是2000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创办的奖项,是中国冶金行业最高科学技术奖。冶金科学技术奖授予在中国冶金工业领域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先进科技成果的中国公民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冶金科学技术奖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4个等级,其中特等奖为非常设等级,每年评审、奖励一次,获奖比例不超过40%。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获奖项目: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冶金材料成分定量检测与分布表征的 ICP 分析仪器开发与推广应用》:针对冶金流程和材料等复杂基体中微量至超痕量多元素定量分析和分布表征的需求,该项目形成了包括ICP光谱、ICP质谱测试方法数据库、自主知识产权的ICP光谱、ICP质谱仪器产品以及测试方法标准和仪器标准在内的完整解决方案;成套技术自主可控。该项目建立了完整的ICP-OES、ICP-MS定量和分布分析方法体系。通过所牵头和参与的60余项分析方法的国际、国军标、国家、行业标准的发布实施,该项目获得专利授权21项。通过攻克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了ICP-OES、ICP-MS、LA等仪器产品,使成分分析的核心仪器技术实现自给,并牵头制订第一个全谱ICP-OES仪器产品标准。产品已销售至全国并实现出口,直接和间接效益显著。 /p
  • 赵忠贤院士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  赵忠贤 院士  Zhao Zhongxian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由中国科学院推荐  赵忠贤,男,1941年出生,辽宁新民人,196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曾担任国防课题组业务负责人和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50多年来,除参加国防任务的几年外,他一直从事超导研究,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超导临界温度很低,广泛应用受到影响,寻找液氮温区的高温超导体甚至室温超导体一直是科学家长期的梦想。在百余年超导研究史中,出现了两次高温超导重大突破,赵忠贤及其合作者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即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和发现系列5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并创造55K纪录。  赵忠贤是国际上最早认识到柏诺兹和缪勒关于“在Ba-La-Cu-O中存在可能高达35K  超导性”(后获诺贝尔奖)的重要意义的少数几位学者之一。该工作与他多年坚持的“结构不稳定性可以导致高临界温度”的思路产生共鸣。1987  年2月,赵忠贤及合作者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并在国际上首次公布其元素组成为Ba-Y-Cu-O,推动了国际高温超导研究热潮。1987  年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 物理奖,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此奖项。1989 年因“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电性的发现”获国家自然科学奖集体一等奖(排名第一)。  赵忠贤的第二个主要贡献是发现系列5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并创造55K纪录。长期的坚持和积累,赵忠贤在探索新的高温超导体方面逐渐地发展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存在多种合作现象的层状四方体系中,有可能实现高温超导。2008年日本一小组报道了LaFeAsO有26K的超导电性,赵忠贤结合他的学术思路,认识到其中可能孕育着新的突破。基于LaFeAs(O,F)压力效应研究,赵忠贤提出轻稀土元素替代和高温高压的合成方案,率先将铁基超导体的临界温度从26K提高到52K,显著超过了40K的麦克米兰极限。很快又合成了绝大多数50K以上的系列铁基超导体,创造了大块铁基超导体55K最高临界温度纪录。2013年,赵忠贤因“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5年,获得国际超导领域重要奖项Matthias奖。  赵忠贤坚持高温超导研究40年。他注重培养人才,积极为年轻人营造良好环境。他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主要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为高温超导研究在中国扎根并跻身国际前列做出了重要贡献。
  • 访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程开甲:核试验带头"入虎穴"
    1964年10月16日,伴随着一声惊天巨响,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腾起在戈壁荒漠上空,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50年后的今天,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颁给半个世纪前为那声东方巨响呕心沥血的杰出科学家、中国核武器事业开拓者和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创建者之一程开甲院士。   程开甲院士   男,1918年8月出生,江苏吴江人,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留学英国,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1950年回国后,历任浙江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副主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基地副司令员,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ldquo 两弹一星&rdquo 功勋奖章。   程开甲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是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   钱三强&ldquo 点将&rdquo 元勋&ldquo 消失&rdquo 20余年   科研经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我国果断决定研制&ldquo 两弹一星&rdquo ,突破国防尖端技术。   1960年夏,经钱三强亲自点将,南京大学教授程开甲调进了我国核武器研制队伍,自此,他在学术界销声匿迹几十年。   原子弹研制初期,程开甲被任命为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分管材料状态方程和爆轰物理研究。   1962年上半年,我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闯过无数技术难关,露出了希望的曙光。中央适时作出争取在1964年、最迟在1965年上半年爆炸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ldquo 两年规划&rdquo 。为加快进程,钱三强等二机部领导决定,另外组织队伍,进行核试验准备和技术攻关。经钱三强推荐,1962年夏,程开甲成为我国核试验技术总负责人。   从1963第一次踏入号称&ldquo 死亡之海&rdquo 的罗布泊,到回北京定居,程开甲在戈壁工作生活了20多年,历任核武器试验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试验基地副司令员,兼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所改为研究院后,任副院长,直至1977年。   20多年中,作为我国核试验技术的总负责人,他成功地参与主持决策了包括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两弹结合以及地面、首次空投、首次地下平洞和首次竖井试验等在内的多种试验方式的30多次核试验。   20多年中,他带领团队,建立发展了我国的核爆炸理论,系统阐明了大气层核爆炸和地下核爆炸过程的物理现象及其产生、发展规律,并在历次核试验中不断验证完善,成为我国核试验总体设计、安全论证、测试诊断和效应研究的重要依据。   上世纪80年代,程开甲提出开展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之后,他开创了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新领域,倡导开展了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领域,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师从&ldquo 物理学家中的物理学家&rdquo   学术经历   1931年,程开甲考入浙江嘉兴秀州中学,这所教会学校培养了包括陈省身、李政道在内的10位院士,在此他接受了6年具有&ldquo 中西合璧&rdquo 特色的基础教育和创新思维训练。初二时,他要&ldquo 发明&rdquo 水循环驱动的大船,想法幼稚,但老师还是要他再多动动脑筋,精心呵护他敢于想象、敢于&ldquo 发明&rdquo 的童心。   1937年,程开甲以优异成绩考取浙江大学物理系的&ldquo 公费生&rdquo 。在这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誉为&ldquo 东方剑桥&rdquo 的大学里,他接受了束星北(&ldquo 中国雷达之父&rdquo )、王淦昌(两弹一星元勋)、陈建功教育和(数学家)和苏步青(数学家)等大师严格的科学精神训练。   1946年,经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推荐,程开甲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来到爱丁堡大学,成为被称为&ldquo 物理学家中的物理学家&rdquo M· 玻恩教授的学生。玻恩一生共带过彭桓武、杨立铭、程开甲和黄昆4位中国学生,他们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桓武、程开甲被授予&ldquo 两弹一星&rdquo 功勋奖章,黄昆、程开甲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科研项目大胆用新人   授业经历   核试验研究所成立之初,程开甲根据专业需求,在上级支持下,从全国各地研究所、高校抽调了一批专家和技术骨干。   在选才用人上,程开甲始终牢记钱三强的一句话:&ldquo 千里马是在茫茫草原的驰骋中锻炼出来的,雄鹰的翅膀是在同暴风的搏击中铸成的。&rdquo   第一次核试验,立下大功的测量核爆炸冲击波的钟表式压力自计仪,就是程开甲鼓励林俊德等几名年青大学生因陋就简研制的 同样,我国第一台强流脉冲电子束加速器的研制,也与程开甲大胆将这一高难度项目放心交给邱爱慈不无关系。   后来,林俊德、邱爱慈都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爱慈还是研究所10位院士中惟一的女性。对此,邱爱慈感慨地说:&ldquo 决策上项目,决策用我,两个决策,都需要勇气,程老就是这样一个有勇气,敢创新的人。&rdquo   核试验带头&ldquo 入虎穴&rdquo   元勋故事   带队伍、培养人,程开甲总是坚持言教身教。每次核试验任务,他都会亲自到最艰苦、最危险的一线去检查指导技术工作。20世纪70年代,他多次进入地下核试验爆后现场,爬进测试廊道、测试间,甚至最危险的爆心。   一天,施工正在进行,程开甲来到现场。   在坑道口,工程队简要汇报了施工情况,防化部队汇报了剂量监测情况,研究所的现场技术人员也做了介绍,并说明了一些现象。因为洞内极其恶劣的高温、高放射性和坍塌等危险,技术人员担心发生意外,极力劝阻他进去。   程开甲说,&ldquo 你们听过&lsquo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rsquo 这句话吗?我只有到实地看了,心里才会踏实。&rdquo   最后,程开甲穿着简陋的防护服,顶着昏暗的灯光进入坑道。他一边详细地观察询问,一边嘱咐科技人员一定要把现场资料收集齐全,仔细观察记录每个现象。现场的同志们看到大科学家还到现场亲自调查研究,既亲身感受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也受到极大的鼓舞。   程开甲说,自己&ldquo 深入虎穴&rdquo 观察到地下核试验的许多现象,与只听汇报的感受大不相同。每次进洞,都会有新收获,每看到一个现象,都会增加对地下核爆炸现象和破坏效应的感性认识,使他对下次试验方案有进一步考虑和新的设计。   学普通话的任务没有完成   据《解放军报》报道,一次,程开甲在北京汇报氢弹空投试验的安全问题。周总理问:&ldquo 飞机安全是否有把握?&rdquo 在场的一位空军副司令指着程开甲说:&ldquo 他知道。&rdquo   周总理的目光转向程开甲。&ldquo 安全绝对没有问题。&rdquo 程开甲回答得很干脆。周总理问得很仔细,他对答如流,但就是方言太重。   程开甲话音一落,总理又突然发问:&ldquo 程开甲同志,你今年多大啦?&rdquo 程开甲猛地一愣,一时竟然没有答出来。总理笑笑把话岔开:&ldquo 程开甲同志,你要学普通话呀,你那&lsquo 吴语&rsquo 人家听不懂啊!&rdquo   时年82岁的程开甲接受采访时依然带着浓重的吴江口音。谈起这些,程开甲不免有几分遗憾:&ldquo 总理交给我的科研任务,我都完成了,学普通话的任务却没有完成。&rdquo
  •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揭晓 三院士获2019省最高科技奖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陕西省政府近期公布了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陕西省政府决定授予杨绍卿院士、安芷生院士、郝跃院士2019年度省最高科学技术奖 授予“新型杂化纳米生物功能材料应用基础研究”等8项成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渭河流域万年来特大洪水事件及其气候水文特性研究”等22项成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重型燃气轮机热障涂层制备关键技术与评价方法及应用”等12项成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铁锰复合氧化物催化氧化同步去除水中氨氮/锰关键技术”等9项成果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车载智能终端网联感知与接入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等28项成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苹果采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创制及产业化集成应用”58项成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油田用非金属管全尺寸试验评价新技术及装备开发”等122项成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授予科勒博(KLEBERA.SERNIK)先生陕西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p p   2019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人选)名单共计260项,其中一等奖48项(自然科学奖8项,技术发明奖1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28项),二等奖89项(自然科学22项,技术发明奖9项,科学技术进步奖58项),三等奖12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22项),国际科学合作奖1人。“太赫兹产生与探测用碲化锌基电光晶体的制备技术”、“多靶标高通量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等获一等奖,“新型非制冷抗辐照红外探测材料蹄铟汞单晶及器件制备技术”等获二等奖,“溶剂型离子液体的制备及污染物中离子的检测及其溶剂化研究与应用”、“智能氢电导率仪表的研发及应用”、“基于紫外差分光谱及激光前向散射技术的CEMS”等获三等奖。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 a style=" 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2004/attachment/e8649bff-c3bf-4fab-8a93-af913f054909.pdf" title=" 2019年度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员名单.pdf" 2019年度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员名单.pdf /a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 a style=" 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2004/attachment/6fbda9c6-4c78-4522-b4be-4118fd4fe183.pdf" title=" 2019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人选)名单.pdf" 2019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人选)名单.pdf /a /p p br/ /p
  • 201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谢家麟院士
    2012年2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为他们颁奖。   谢家麟简历:   谢家麟,1920年8月8日生,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领导研制成功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加速器研究室主任,兼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加速器部副主任,副所长,八七工程加速器总设计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经理,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加速器工程总顾问,国家高技术主题专家组顾问,粒子加速器学会理事长,高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个人简历:   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   1948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获硕士学位。   1951年,在斯坦福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启程回中国,船到檀香山被以所学专业与军事有关,遭到扣留,重返美国。然后在奥里根大学,斯坦福大学微波及高能物理实验室,芝加哥麦卡瑞斯医学研究中心从事教学和加速器研制方面的工作。   1955年回中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加速器研究部副主任、高能物理所副所长、八七工程加速器总设计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经理。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任中国粒子加速器学会理事长、高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在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科院上海原子核所、兰州近代物理所等单位任兼职教授、研究员,合肥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和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高技术主题专家组顾问。   2012年 2月14日,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为他们颁奖。   归国风波   1951年夏天,谢家麟获得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那年他29岁,风华正茂。他谢绝了美方的挽留,登上了一艘名叫克利夫兰总统号的邮轮,拟归国。但抵达美国旅游胜地夏威夷时,美国移民局的官员和联邦调查局的特工登船,并仔细核对每位中国学生的身份,以及所学专业和目的地。之后,他们向每位中国学生出示了一封信件,内容是根据美国1918年一项立法,美国政府有权禁止交战国学习科技专业的学生离境,与此同时,联邦调查局的特工,突然提出要检查谢家麟的行李。幸运的是,检查的箱子里是谢家麟携带的书籍,由于行李搬动不方便,检查暂时中断。检查结束后,谢家麟和其他几位中国学生被押下了轮船,下船后谢家麟气愤地给白宫打了一个电话,以示抗议。   面临问题   从檀香山返回之后,谢家麟面临生活问题。因为他预备回国是,有的钱都买了科学仪器,手里头没钱了。可是又不能够到斯坦福大学工作。因为原来他在斯坦福大学工作,那些未检查的箱子,特工称,箱子要运回后他们还要检查。为避免给斯坦福大学带来麻烦。他就到一个工厂去当工人做纯粹的体力活。   1952年夏末,被限制的行李终于托人领回,谢家麟重新回到了斯坦福大学微波与高能物理实验室,担任助教。半年后,他受学校委派,来到了芝加哥一家医学中心,用一百万美金,开展一项世界首创的科研项目,研制一台当时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医用加速器,用它产生的高能电子束来治疗癌症。他登报招聘了一名退伍兵,带着一位50多岁的机械工程师,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一创举,这台独特的治疗癌症装置的诞生,成为了芝加哥的重大新闻,在美国高能物理界产生了轰动。也就在这时,谢家麟接到了美国移民局的来信,要他在做美国永久居民还是限时离境回到中国上作选择。谢家麟再次选择了回国。1955年,谢家麟登上了美国总统轮船公司的威尔逊号邮轮,开始了他渴望已久的回乡之旅。   高能物理研究   1972年,中国科学界发生了一件大事,著名物理学家张文裕牵头、18位科学家参与撰写了一个报告。那一年,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加速器专家,谢家麟刚刚度过了50岁生日,这份报告很快被送往中南海,当时身患重病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看过报告后非常兴奋,随即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这件事不能再延迟了。 而“这件事”指的就是建造高能加速器,进行高能物理研究。   1973年初,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1977年文革结束,使中国获得了有利的发展契机,对国际形势,特别是发达国家情况的了解,无不强烈感受到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增加了中国提升科学技术水平的急迫感。这一年,一项规模巨大的科研工程在中国拉开了序幕,工程提出的日期是那年的八月七日,因此叫“八七工程”。工程完工后,将在北京郊外出现一座当时世界上规模巨大、技术先进的高能加速器。   人物生平   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47年,赴美留学,1948年,获加州理工学院硕士学位,随即启程回国,船到檀香山被以所学专业与军事有关,遭到扣留,重返美国。然后在奥里根大学,斯坦福大学微波及高能物理实验室,芝加哥麦卡瑞斯医学研究中心从事教学和加速器研制方面的工作。1951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加速器物理和技术方面的研究,领导过数项加速器建造工程,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50年代初在美国领导建成当时世界上能量最高的一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60年代初研制成功我国肪冲功率最大的速调管和我国最早的一台可向高能发展的30MeV电子直线加速器,国内第一台电子回旋加速器等,均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并在此时期领导国防任务中子管的研制。1981—1986领导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的设计,预研和建造。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由于该工程性能优异,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后来从事高科技术863自由电子激光的研制,担任课题负责人,建成继美,欧之后,在亚洲第一台出光饱和的红外自由电子激光设施,获中科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各奖均排名第一。1995年,获胡刚复实验物理奖,及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通过在加速器领域的研究和建造,培养了一批有实践经验的人才,为中国实验核物理,加速器物理及技术和电真空工业的发展,起了推进的作用。发表过研究论文数十篇,并与赵永翔合著《速调管群聚理论》一书、主编《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一书、与杜祥琬合编《1997自由电子激光国际会议论文集》、另著有《加速器-创造发明的故事》一书。   科研人生   2010年8月8日,是我国著名的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90寿辰的日子。北京中关村一个普通的居民小区,迎来了前来向谢先生祝寿的学生、同事和领导。大家看到谢先生耄耋之年,耳聪目明,精神矍铄,都非常高兴,纷纷询问先生健康长寿的秘诀。谢先生幽默地回答:“我正在返老还童!”   60多年来,谢家麟以2项世界原创、3项填补我国空白的科研成果,奠基和开拓了新中国的高能粒子加速器事业,为我国高能粒子加速器从无到有并跻身世界科技前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加速器放疗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放疗已和手术、化疗一起,成为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但许多人并不知道,最早使用放射性元素产生的射线治疗肿瘤的,是居里夫人。后来人们发明了X光机,加大了辐射的杀伤作用,但X射线的穿透力很强,会导致肿瘤后面的组织也受到损伤。因此,科学家们设想,研制医用的高能电子加速器,使辐射的杀伤作用仅限于肿瘤局部。这种对人体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深度肿瘤的放疗装置,正是由谢家麟1955年初在世界上第一个研制成功的。当时,这个创新项目曾轰动了美国高能物理界,成为芝加哥媒体上的重大新闻。   从1947年去美国留学,到获得加州理工学院硕士、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谢家麟只用了4年时间。他就读的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很早就开始了世界上最早的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研制,由此形成的“斯坦福加速器中心”,先后产生了4位诺贝尔奖得主。谢家麟的两位博士论文导师,后来双双入选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任两院院士。   1951年9月,刚刚获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的谢家麟,满怀对新中国的向往和对亲人的思念,乘船踏上归国旅途。船到夏威夷,却被美国移民局和联邦调查局的人拦住,被迫返回美国本土。   一年后,谢家麟被斯坦福大学微波与高能物理实验室派往芝加哥,研制当时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医用加速器。他只有100万美元的经费,自己招聘的助手是一名退伍兵和一名50多岁的机械工程师,经过两年废寝忘食的工作,这套世界首创的装置成功问世并用于临床。正当他一举成名之际,美国移民局给他来信,要他在做美国永久居民和限期离境之间选择,他毫不犹豫决定回国。由于他归心似箭,甚至没来得及把自己的这个重大创新项目整理成文发表。   谢家麟说,留在美国工作只是锦上添花,而返回祖国却是雪中送炭。   科学基础   1955年7月,谢家麟回到祖国,立即投入到新中国火热的建设和科研当中。他不仅继续在加速器的研制上辛勤开拓,还到清华等大学讲课,到各地做学术报告,通过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在我国高能粒子加速器事业往前迈进的一个个里程碑上,都有谢家麟洒下的辛勤汗水。   从斯坦福大学的试验室回到中国,谢家麟面临着极其落后的科研条件。他回忆说,建国初期,国家一穷二白,科研人员短缺,经费投入有限。他当时开展的加速器科研项目,本来应该建立在最尖端的技术、设备和材料基础之上,但国内却没有,国际上则对我国禁运,苏联老大哥也以国家机密为由拒绝出售。谢家麟迎难而上,他形容自己是“想吃馒头,先种麦子”:给新分来的大学生补“核物理”、“电子学”、“微波技术”、“电子直线加速器理论”等课程 没有试验用的元器件和装置,他带着学生动手制作。1964年,他们终于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可向高能发展的加速器。   这台加速器的问世,大大推动了我国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建造和应用,带动了大功率微波电子元器件的研制,在辐射消毒灭菌保鲜、肿瘤治疗、集装箱检测、环境保护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谢家麟还承担了牵头研制中子管的任务,为我国原子弹爆炸的辐射模拟试验和其他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特快列车   1990年12月7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BEPC)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谢家麟作为这项工程的主要领导者和总设计师,在获奖人员中排名第一。   对于普通人很难完全弄懂的这个高精尖项目,媒体是这样报道的:这是中国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之后,在高科技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为我国高能物理实验和同步辐射应用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为我国尖端领域的科研培养了大批人才。   每当提起BEPC,谢家麟总是说,BEPC的顺利建成是党和政府,特别是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的决策和前后一贯支持的结果,是整个科研团队共同努力和攻关的结果,也是与国家各部门通力合作、国际科技交流协作分不开的。   参与BEPC研制的叶铭汉院士曾动情地说,谢家麟在我国选择建造高能加速器道路的关键时刻,以深入细致的分析,说服了持不同意见的同志,最终确定了BEPC的正确方案。BEPC技术难度很大,“以至于当时有人说,我们好比站在铁路月台上,要想跳上一辆飞驰而来的特快列车。如果跳上了就飞驰向前,如果没有抓住,就会摔下来粉身碎骨。”   由谢家麟担任对撞机工程经理的团队,最终跳上了飞驰的特快列车。他们仅用了4年时间,就创造了国际同类工程中建设速度快、投资省、质量好、水平高的奇迹。   自己动手   在科技领域里辛勤耕耘60余年,谢家麟获得了一长串共10多项科技大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胡刚复物理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等。进入80岁高龄,他还带着博士生,开展创新研究,从整体结构上成功改造了低能电子加速器,使这种应用广泛的装置降低了造价。   回顾自己的科研成果,谢家麟说:我这个人很喜欢自己动手,我的很多成果之所以能“因陋就简”研制成功,和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自己乐于动手是分不开的。谢家麟会多种焊接技术,会使用车床,试验中设备器材出的一些小问题,他总是自己动手解决。上世纪50年代,他跑遍南京无线电厂等国内工厂,也没找到加速器需要的微波源,便自行启动了尖端的制作速调管的工作。他说起自行启动做过或调试过的东西,例如:高导无氧铜的波导管、加速腔,电解槽等,一个个部件的名称脱口而出。   谢家麟经常告诫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要学会自己动手、手脑并用。他说,仪器设备是创新研究的物质基础,虽然今天许多仪器设备已成为工业产品,但这只限于标准的仪器设备,真正创造性的科学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仍然需要实验者自己去动手研制。“如果自己不动手,犹如开车时由一人观看路面情况,再告诉掌握方向盘的人调整方向,这样是很难高效地前进的。”   淡泊名利   谢家麟是一位不断奋进的科学家,更是一位胸怀宽广、淡泊名利的学者。当他总结自己漫长的科研人生时,最让他念念不忘的,是在科研道路上曾经和他一起工作的领导、同事、助手、学生。   如今55年过去了,谢家麟先生仍真诚地感激他研制医用加速器时的两位助手,感激当年“慷慨将检测设备借给他使用”的芝加哥大学的几位工程技术人员。提起回国初期的工作,他深深怀念中科院电子所首任所长顾德欢,“他原是浙江省副省长,为了发展我国的电子学事业,他不惜以高位低就。他谦虚正派,对于不熟悉的业务就像小学生那样孜孜不倦地问个究竟。”研制中子管,他高度评价陈俊美的业务能力和组织能力。就连三年困难时期,主持单位“给我送来黄羊肉、白糖等物”,谢家麟至今仍心存感激。   回顾攀登BEPC高峰的日子,谢家麟常向人们介绍中科院高能所张文裕所长,“他为了我国的高能加速器事业呕心沥血,献出了晚年的全部精力”。他说,朱洪元教授“对BEPC的物理目标、能区选择、方案论证等,都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钱三强副院长对我国高能物理的发展,正像对核科学技术一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张厚英副所长“有着丰富的科研管理经验、充沛的精力与干劲” 李政道教授“在我国高能事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和方面,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投入了无限的精力,做出关键性的贡献”……   谢家麟常说,青年人应该立志建大功、立大业,但也要能够耐得住“平凡”。“一个人没有成为伟大的人物是可以原谅的,因为他需要特殊的能力与机遇 但若没当好一块‘平凡’的砖瓦,却是不可原谅的,因为作为一个有道德的、勤奋敬业的优秀公民,是谁都应该而且可以做到的。”   广泛兴趣   为祖国“雪中送炭”的激情造就了谢家麟的不凡人生。殊不知,除了抽象的物理学和精密的仪器设备,谢家麟还有着诗词、小说、音乐等众多爱好。他说:人应该有广泛的兴趣,世界上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你一点不知道是很遗憾的。读些闲书可以扩大视野,了解社会和人生。“我现在读小说,听音乐,浏览诗词,连好的电视剧也不放过,临睡前还要读点英文小说。”   谢家麟的父亲是当年哈尔滨的名律师,在历史、文学、诗词、书法等方面也有造诣,年轻时曾与同学李大钊诗词唱和,晚年到了北京又常和著名文物鉴赏家张伯驹在一起“打诗钟”或游公园。受父亲影响,谢家麟很小就背诵了大量诗词名篇,后来在燕京大学学物理,却同时选修“苏(东坡)、辛(弃疾)词”课程,还在当时的报纸副刊上发过文章。   1951年,谢家麟首次回国受阻,心情郁闷的他写下一首诗:“峭壁夹江一怒流,小舟浮水似奔牛。黄河横渡混相似,故国山河入梦游。”十年浩劫,他用诗作表达如焚忧心 BEPC对撞成功,他写诗抒发跻身科学前沿领域的豪情 外出游览,他也会情不自禁赋诗,表达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如今,每个星期一,谢家麟仍按时出现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虽然已远离重大科研项目,但他仍带着一名博士生,研制创新课题,继续着“没有终点的科学旅程”。衷心祝愿谢老健康长寿!(杨丽琼)   科学成就   谢家麟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51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途中受阻。1955年他冲破重重阻力回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所工作。曾任高能所副所长、“八七工程”加速器总设计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经理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物理学会胡刚复物理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   在50多年的科学生涯中,谢家麟主要从事先进加速器技术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是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家,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1955年他在美国芝加哥医学中心,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以高能电子治疗深度肿瘤的加速器,开拓了高能电子束治癌的全新领域。   1955年他回国开展高能加速器研究,当时所需尖端器材受国际禁运,所需工艺远超当时国内的工业水平,他从研制基本关键部件做起,在没有人员派出、引进和采购国外器材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奋斗八年,建成我国第一台高能量电子直线加速器,跨越式地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该加速器建成即投入国防急需,为两弹研制做出重要贡献。通过该加速器的研制,发展了大功率速调管、加速管和微波管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带动了我国加速器事业的发展,奠定建设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人才、技术基础。   上世纪80年代,他领导建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他针对建造中国高能物理加速器的建议,组织数十次研讨,反复权衡质子打静止靶和正负电子对撞两种装置的优缺点,最终确定2.2GeV的正负电子对撞机方案。实践证明决策是正确的,使中国高能物理研究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他还确定了高能物理和同步辐射 “一机两用”的方案,既为高能物理研究提供实验装置,也为同步辐射提供的应用平台,同时填补两项国内空白。在方案设计过程中,他提出“六条”关键原则成功指导了对撞机设计,他带领工程团队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研制、精心调试数千台设备,1988年高质量完成了建设任务,创造国际加速器建设史上的奇迹,受到国内外的广泛赞誉。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性能优异,我国从此在τ-粲物理领域占国际领先地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为世界八大高能加速器中心之一。   他擅于把握国际加速器发展动向,不断拓展新领域。90年代,他基于国内的工业基础,领导建成亚洲第一台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研制总投资只是国外同类装置的十分之一。这是亚洲第一台产生激光并实现饱和振荡的装置,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及西欧之后实现红外自由电子激光饱和振荡的国家,奠定了我国自由电子激光光源发展的基础。这一重大突破受到国内外科技界的广泛重视,被列入当年全国十大科技新闻。   2000年,谢家麟院士突破加速器设计原理,将电子直线加速器几十年沿用的三大系统精简为两个系统,简化了加速器结构,大大降低制造成本。经过四年努力,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简易结构加速器样机,验证了设计理论的可行性,并申请了国际专利。   谢家麟院士还是我国有重要影响的高能加速器发展战略专家。他十分重视和关注我国加速器发展战略,多次就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重要建议和指导意见,对促进我国加速器领域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他发表科研论文40多篇并出版数部专著,其中《速调管聚束理论》已成为是我国加速器方面的经典著作。他兼任清华等多所大学教授,培养了一大批加速器技术专业人才,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加速器研究水平,为相关技术在我国国防和科学工程中的应用做出重大贡献。   谢家麟院士热爱祖国,学风严谨,毕生坚定不移地奉献于高能加速器研究,为我国粒子加速器从无到有并跻身世界前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现在仍活跃在加速器技术研究和建造的第一线,为我国高能物理和加速器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 万钢部长主持召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审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p   8月25日下午,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会议在京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主任委员、科技部部长万钢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p p   会上,万钢听取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任邹大挺做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工作报告》,审议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候选人,并对国家科技奖励改革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和评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万钢指出,我国的科技奖励制度,适应中国国情,具有鲜明国家特色,充分彰显了国家制度的优势,有力推动了科技进步。 /p p   万钢强调,今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科技奖励工作的高度重视。明年国家科技奖要推动提名制的具体实施、建立定标定额的评审制度。万钢指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精神,提早谋划,积极作为,理清改革台账,细化改革任务,研究制定一系列配套办法,提交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议,为修订《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奠定扎实基础。同时,要充分利用每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会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机会,做好科技奖励特别是改革亮点的宣传,引导科技界充分认同国家科技奖励变革,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做好应变准备,以此进一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p p   万钢部长的讲话,为新时期科技奖励工作指明了方向,振奋了人心。2018年是国务院发布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后推进实施的第一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将贯彻落实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精神,砥砺创新,推进改革,促进科技奖励工作不断完善。 /p p /p
  • 三思纵横庆祝师昌绪先生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今天,三思纵横公司全体员工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庆祝师昌绪先生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他们颁奖。   师昌绪先生是三思纵横公司、也是黄志方董事长的老朋友,多年来,师昌绪先生多次亲临深圳三思纵横公司,他作为材料界的泰斗,特别关注公司的发展,经常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并在去年亲自为三思纵横题词:“三思依旧纵横天下。”   黄志方董事长作为师昌绪老先生的老朋友,每年都到北京专程探望师昌绪先生,在师昌绪先生冬季期间前来珠海过冬,黄志方董事长也会安排人员专门照顾师昌绪先生的生活起居。   师昌绪老先生对三思纵横寄予厚望。他多次在多个场合表示,希望三思纵横成为中国试验机行业的龙头企业,成为中国民族品牌的骄傲。正是带着师昌绪老先生的厚爱和期望,三思纵横在2010取得了业绩翻番、全年5000万的佳绩。   三思纵横全体员工对师老获得国家的最高科学荣誉表示热烈的祝贺,衷心感谢师老对三思纵横的鼓励和支持,并衷心祝愿师老身体康健。三思纵横也将秉承师老的嘱托,在弘扬民族品牌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再创辉煌!
  • 顾诵芬、王大中两位院士获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隆重召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名单中再添两位科学家——91岁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顾诵芬院士和86岁的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王大中院士。据了解,自1999年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共有吴文俊、袁隆平等35位科学家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两位摘得至高荣誉的科学家,究竟有着怎样的精彩人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航空工业集团供图顾诵芬,1930年2月出生,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顾诵芬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发展。他组织攻克了一系列航空关键核心技术,主持建立了我国飞机设计体系,主持研制的型号开创了我国歼击机从无到有的历史,牵引并推动我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培养了大批院士、专家等领军人才,极大地支撑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型号研制。他是新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奠基人。他主持了歼教1、初教6、歼8、歼8Ⅱ飞机气动布局设计,奠定了我国亚音速飞机和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基石,推动了我国气动力研究、设计基础手段建设发展。他还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大飞机专项、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等多项发展建议,从航空武器装备体系发展层面提出了新一代战斗机、直升机等多项武器装备发展建议,从前瞻性颠覆性技术方面提出了军事人工智能、突防型轰炸机等一些技术群的发展建议,围绕航空强国等战略提出多项发展建议,均已被采纳并付诸实践,为新中国航空工业70年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清华大学供图王大中,1935年2月出生,清华大学教授、原校长,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中具有深厚的为国为民情怀,矢志建堆报国。他在先进核能技术研发领域耕耘数十年,主持研究、设计、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5MW壳式一体化低温核供热试验堆和世界上第一座具有固有安全特征的10MW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实验堆,并大力推动以上两种先进反应堆技术的应用。他领导清华大学核能研究团队以提高核能安全性为主要学术理念,成功走出了一条以固有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先进核能技术的发展之路。值得关注的是,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王大中和领导班子一起带领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道路,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 盘点:2000-2018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科技进步是国家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强大推动力,而科技的进步,得益于这样一批值得尊敬的科学家,将他们的毕生心血,投入到国家各项科研事业当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1999年设立以来,2004年度、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两次空缺,29位科学家分别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2000年度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5d19438f-6395-41c7-99f9-dacb2221cc03.jpg" style=" "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吴文俊,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strong br/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cda9fe91-9abf-4017-a1eb-1860fc353e4c.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2001年度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5bbbe596-86e7-49fd-be26-3d819424344d.jpg" title=" 3.jpg" alt="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黄昆,中国固体物理学、半导体技术奠基人之一。 /strong br/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36224717-0db1-4788-9d61-65798dcc2442.jpg" title=" 4.jpg" alt="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2002年度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989bfb33-549f-442a-8408-07b735b9b019.jpg" title=" 5.jpg" alt=" 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金怡濂,中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2003年度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23312d7c-6754-4950-ac06-c60f3f9bcc96.jpg" title=" 6.jpg" alt=" 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刘东生,中国环境学专家、地质学家、“黄土之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3af89b5b-62b6-4927-b877-9243e620561b.jpg" title=" 7.jpg" alt=" 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王永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2005年度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d0c2b997-56ea-4141-a673-36c3105e91b6.jpg" title=" 8.jpg" alt=" 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叶笃正,著名气象学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bfcaef32-5468-4c54-944e-0fc8903edfd3.jpg" title=" 9.jpg" alt=" 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吴孟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2006年度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40b096fd-800a-42e5-93c5-c4c83bb35381.jpg" title=" 10.jpg" alt=" 1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李振声,著名遗传学家、小麦育种学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2007年度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9622cfbc-bd1f-4063-8581-f0d6eff19c0c.jpg" title=" 11.jpg" alt=" 1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闵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0f1a31fe-8264-473b-81a0-8a48e42da1c2.jpg" title=" 12.jpg" alt=" 1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吴征镒,著名植物学家,植物区系研究的权威学者。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2008年度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55c717ae-6365-435a-8457-930ee3d8910a.jpg" title=" 13.jpg" alt=" 1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王忠诚,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32284e4a-753d-42dd-9556-438290949ec4.jpg" title=" 14.jpg" alt=" 1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徐光宪,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稀土之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2009年度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2c397f82-8312-4396-b658-c51ad46227cf.jpg" title=" 15.jpg" alt=" 1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谷超豪,享有国际盛誉的数学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e80e0d09-9f25-4090-872d-24af0292e17a.jpg" title=" 16.jpg" alt=" 1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孙家栋,“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2010年度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faa01714-bc5b-4416-b3b2-e52a6544ea69.jpg" title=" 17.jpg" alt=" 1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师昌绪,中国著名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8c039221-27ff-43e2-b4a3-de10e2360a5d.jpg" title=" 18.jpg" alt=" 1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王振义,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2011年度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da6525c2-707d-43de-89c5-46529b1d9499.jpg" title=" 19.jpg" alt=" 1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原副所长,被誉为“中国粒子加速器之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46913360-873b-4565-941b-d40f272cba7e.jpg" title=" 20.jpg" alt=" 2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吴良镛,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2012年度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e3452884-7d6f-49f9-b35b-232ea70a539b.jpg" title=" 21.jpg" alt=" 2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郑哲敏,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f48e0ebb-4c9d-4955-9352-f2aa911a2962.jpg" title=" 22.jpg" alt=" 22.jpg"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王小谟,中国著名雷达专家,中国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2013年度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191d5be7-6396-44c6-b56f-ce8423e843d9.jpg" title=" 23.jpg" alt=" 2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张存浩,我国高能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开拓者和奠基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6bdd86be-f691-4200-a6b1-2bf456db9e16.jpg" title=" 24.jpg" alt=" 2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程开甲,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2014年度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ee170d79-b584-4533-9c81-c70f6ff1a972.jpg" title=" 25.jpg" alt=" 2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于敏,核物理学家,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2016年度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fd0862e9-d7c5-4bdf-adfb-e83914ee2dba.jpg" title=" 26.jpg" alt=" 2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屠呦呦,药学家,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2017年度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d228c488-00d5-4dc0-9173-2fb7295a0eac.jpg" title=" 27.jpg" alt=" 2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王泽山,火炸药专家、含能材料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ce1c5810-5453-463c-94d2-2b8f37057bac.jpg" title=" 28.jpg" alt=" 2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侯云德,医学病毒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医学院客座教授。因研究仙台病毒方面的突出成就获苏联医学科学博士学位。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2018年度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022c679e-bf3b-453b-8e18-eaebc78e4355.jpg" title=" 29.jpg" alt=" 2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刘永坦,中国雷达技术与信号处理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c8d8a518-230c-4365-ba60-5e3ac378f836.jpg" title=" 30.jpg" alt=" 3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钱七虎,防护工程专家、军事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strong /p
  •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工程院院士王泽山、侯云德获奖
    p   今天,2017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br/ /p p   年过八旬的王泽山,一生专注于研究火炸药,突破了多项世界性的瓶颈技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25728ef4-76c9-45b5-8260-fa13c5896ea4.jpg" title=" 1.jpg" width=" 504" height=" 1302" style=" width: 504px height: 1302px " / /p p   年近九旬的侯云德,是我国分子病毒学和基因工程药物的主要奠基人,主导建立了举国体制协同创新的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成功应对了近十年来国内和国际数次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53f51f54-1f0e-411b-9f6c-3bb318df71f3.jpg" title=" 2.jpg" width=" 500" height=" 1282"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1282px " / /p p br/ /p
  • 黄旭华、曾庆存两位院士荣获2019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p   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备受关注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两位广东籍的科学家——94岁的中国船舶集团所属719所名誉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85岁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曾庆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fc950d5a-4bb8-4f4c-9b66-923f0e159ffb.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110104251.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110104251.jpg" /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科技日报记者 陈瑜供图 /span /p p    strong 黄旭华 /strong ,1926年3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作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黄旭华院士毕生致力于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与发展,先后担任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副总设计师和总设计师,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为我国海基核力量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p p   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数十年,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核潜艇精神。201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中,“共和国勋章”共授予8人,黄旭华便是其中之一。不仅如此,黄旭华还获得过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58e50b5f-95bd-4258-93bb-3642c2765842.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110104257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110104257_副本.jpg" /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供图 /span /p p   曾庆存,1935年5月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市,是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国际数值天气预报奠基人之一,为现代大气科学和气象事业的两大标志——数值天气预报和气象卫星遥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p p   曾庆存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半隐式差分法”和构建斜压原始方程模式,突破了同步计算涡旋和波动的技术瓶颈,首次成功实现原始方程数值天气预报,这一工作成为数值天气预报发展的里程碑。他的理论、模式和方法随即被世界气象组织“莫斯科世界气象中心”用于天气预报业务。 /p p   值得关注的是,曾庆存院士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和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2014年被美国气象学会授予其最高荣誉——荣誉会员,2016年被世界气象组织授予其最高奖——国际气象组织奖。 /p
  • 祝贺师昌绪先生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贺电
    敬爱的师老: 闻讯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成就奖,我们欣喜万分!我和公司的全体员工在深圳一起向您表示我们最为热烈的祝贺! 当天,公司的员工都在互相转告这个重大的喜讯,公司的电子邮件上大家互相转发的也都是您获奖的喜讯,当晚,我和家人又在一起收看中央电视台的现场访谈,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了您在中央电视台的专访风采,也看到了坐在台下的郭老师。 感谢您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感谢您对中国民族试验机工业的大力扶持,感谢您对三思纵横的各种勉励。正是带着您的厚爱与期望,三思纵横在2010取得了业绩再翻一番、全年销售5000万的佳绩。 我们将牢记您的嘱托,在弘扬民族品牌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再创辉煌。争取将三思纵横打造成国际知名的中国试验机民族品牌。 我和我们公司全体员工衷心祝福师老健康长寿! 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黄志方 2011年1月14日
  • 201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良镛院士
    中共中央、国务院2月1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一、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吴良镛,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吴良镛简历:   吴良镛,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教育家。长期致力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教学、科学研究与实践工作。教学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建筑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为北京、桂林、三亚、深圳等城市的规划,特别是旧城区改造整治规划设计工作做出重要贡献。专著《广义建筑学》对建筑学与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进行了重要的理论探索。   履历   中国建筑学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江苏南京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1922年生于江苏南京。1944年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毕业,获工学士学位。1946年开始协助梁思成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   1948年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学习,1949年获硕士学位。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被授予国际建协教育/评论奖。   1950年获美国罗马奖金竞赛荣誉奖,两次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亚洲建协金质奖章。主持编写城市规划设计报告多种。   1951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系主任等职。还与北京农业大学合办园林专业,创办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并任所长。曾兼任建筑工程部科学规划建筑城市规划组副组长、国际建协、人类聚居学会的副主席、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资深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为培养建设人才和师资队伍作出贡献。在建设实践方面,多年来参与天安门广场改建工作,北京图书馆设计,唐山地震改建规划,北京市亚运会建设研究,北京市危旧房改造等。   吴良镛教授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为培养建设人才和师资队伍做出了杰出贡献,多次获得国内外嘉奖,1996年被授予国际建协教育/评论奖。此外他主持参与多项重大工程项目和科研课题,如北京图书馆新馆设计、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广西桂林中心区规划、孔子研究院规划设计、京津冀北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基本理论与典型案例研究、滇西北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东北亚地区城市化发展新途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点项目--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研究等。   1999年6月23日,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一致通过了由吴良镛教授起草的《北京宪章》。《北京宪章》总结了百年来建筑发展的历程,并在剖析和整合20世纪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成就与问题以及各种新思路和新观点的基础上,展望了21世纪建筑学的前进方向。   这一宪章被公认为是指导二十一世纪建筑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献,标志着吴良镛的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说,已被全球建筑师普遍接受和推崇,从而扭转了长期以来西方建筑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吴良镛主持的北京市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试点工程获1992年度的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和世界人居奖,2000年获得国家建设部颁布的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先后出版了《中国古代城市史纲》(1985,西德英文版)、《城市规划论文集》(1986)、《广义建筑学》(1989)、《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1994和1999,中英文版)、《迎接新世纪的来临》(1996)、《建筑学的未来:世纪之交的凝思》(1999)、《人居环境科学导论》(2001)、《北京宪章——建筑学的未来(中英文版)》(2002)、《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2002)等著作以及近200篇学术文章。他参与创建了中国建筑学会等多个全国性专业学术团体,担任副理事长、理事长等职,并担任建筑和城市规划专业杂志和刊物的主编。在国际学术界享有较高声望,担任过多个学术团体的领导人,被美、日、英等国的建筑师学会聘任为荣誉资深会员、俄罗斯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并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国文化艺术骑士勋章。2012年2月14日,吴良镛院士与谢家麟院士一道获201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主要成果   主持参与多项重大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研究项目,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江苏省南通市城市历史与发展研究、天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江苏省徐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江苏省常武地区空间发展规划、江苏省无锡县县域规划、江苏省无锡市空间发展规划、江苏省苏州市及苏州地区空间发展规划、江苏省张家港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等。此外还参加北京、秦皇岛、北戴河、邯郸、保定、唐山、北海、厦门、桂林、酒泉、张家港、苏州 、无锡、柳州等城市的总体规划工作。   主持参与多项城市设计、建筑设计项目,如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博物馆、江苏省南京市金陵红楼梦博物馆、江苏省南通博物馆、山东省济南市城市设计、北京白塔寺地区旧城改造规划设计、曲阜孔子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及美院附中校园规划、中国历史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前期方案、北京市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新四合院工程、海南省三亚市中心区城市设计、广西省桂林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北京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北京长安街规划设计、北京汇通祠修复工程、北京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为中选方案的五位建筑师之一)等。   主持参与多项重大科研课题,如中长期规划(科技部研究课题)、中国城市化与文化发展(子课题: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研究,中国工程院科研项目)、京津冀北(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 (建设部重点项目)、中国住宅2000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基本理论与典型案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项目)、滇西北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东北亚地区城市化发展新途径研究、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点项目,与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合作)、亚洲城市研究网(加拿大国际开发署项目 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人居研究中心合作)等。   长期从事建筑、城市规划教育工作,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 参与创建中国建筑学会等多个全国性专业学术团体,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副理事长、顾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顾问,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顾问,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并担任国内建筑和城市规划专业刊物的主编。此外,曾经任职多个国际性学术组织,如曾任世界人类聚居学会主席、副主席、理事,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理事,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家学会理事等。   吴良镛:殚精竭虑谋万户居   他是我国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新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活跃在国际舞台的世界著名建筑与城市理论家、教育家和活动家。吴良镛,这位84岁高龄的建筑大师至今仍为   “人人皆能安居”的古老理想积极奔走,为和谐社会与美好建筑环境的共同缔造疾声鼓呼。他以毕生精力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家居”的人生格言,《北京宪章》是作为他理论结晶的文字,中国众多城镇的规划蓝图是他传世的无字丰碑。2006年,吴良镛院士被授予“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   苦难中迸发的建筑梦   促使吴良镛义无返顾走上建筑这条路的,是早年痛切的国仇家恨——少小时被收账人揭走屋瓦,不得不带着伤寒高烧的妹妹告别祖居 日军铁骑逼近金陵,加入逃难者队伍的他从此开始无穷无尽的颠沛流离 大学入学考试最后一科刚刚结束,轰炸机的阴影就降临合川,死伤无数,毁掉半座城池的大火直到次日还在熊熊燃烧。   没有室,没有家,一年年目睹国土的沦丧。层层累积的苦难在青年吴良镛心中激发出巨大的反向力,带着重建家园的热切愿望,他于1940年走进了中央大学建筑系。   在中央大学图书馆的暗室里,吴良镛看到了一批越过“驼峰航线”运来的国外建筑杂志缩微胶卷。他惊讶地发现,同样饱受战乱侵扰的西方建筑界并未无所作为,而是信心百倍地放眼未来,致力于战后城市重建和住宅建设的研究。国破山河在!战后重建的美好愿景如同一道划破黑夜的闪电,照亮了这个建筑学子的心。   1946年抗战胜利后,刚毕业两年的吴良镛应梁思成之约,协助他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系之初,梁思成赴美讲学,吴良镛和梁思成夫人林徽因成为系里最初的两名教员。1948年夏,梁思成推荐吴良镛去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深造。在著名建筑师沙里宁的指导下,吴良镛开始探索中西交汇、古今结合的建筑新路,其间曾获罗马奖金建筑绘画雕塑设计竞赛荣誉奖,青年吴良镛在美国建筑界崭露头角。   百废待兴的曲折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恩师梁思成、林徽因给吴良镛寄去了一封信。“百废待兴”,这四个字足以让吴良镛明确抉择。1950年底,和那个时代许多充满赤子情怀的科学家、艺术家一样,吴良镛也冲破重重阻挠,绕道归来,投身新中国的建设和教育事业。他于1951年开始主持清华建工系市镇组工作,并与中国农业大学汪菊渊教授一道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园林专业。1952年起,吴良镛历任建筑系副主任、主任,全面推动建筑技术科学、建筑历史与文物保护等学科的发展。   在梁思成的影响与感染下,吴良镛迅速成长为新中国建筑教育和建筑事业的开拓者之一。1959年,吴良镛倡导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在此前后,他还曾主持全国建筑学会议、制定共同教学计划,参与领导全国建筑学专业通用教材的建设,并主持《城乡规划》教学用书的编写。他是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顾问和保定、北戴河、秦皇岛、邯郸等城市的规划建设顾问 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图书馆等著名建筑都曾凝聚他的心血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余震未消,他就作为最早一批专家参加重建规划。   旧中国民生凋敝的影像在一批批拔地而起的新建筑、一座座百废俱兴的新城市身后渐渐淡去,吴良镛的心头却萦绕着日益浓密的困惑:40年代初,他抱着绕过西方“城市病”的愿望开始学习城市规划,回国后也曾相信计划经济可以完全避免交通拥挤、住宅缺乏、失去自然等现象的发生。然而,数十年间中国城乡变化虽巨,现实面貌却似乎和这一理想呈现出较大偏差。在曲折中,吴良镛蓄积力量、摸索前进,新的变革契机正在下个路口转弯处等待着他。 足底心间的万里沙盘   建筑界有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凡是到过北京的人,都曾亲身品读过吴良镛。”其实何止是北京?无论你去到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生机勃勃的改革开放前沿都会,还是流连于苏州、桂林、丽江等古典与现代气息交融、自然与人文色彩竞艳的新兴旅游城市,你都曾亲身品读过吴良镛。改革开放20多年来,吴良镛从“建筑天地”走向“大千世界”,视城乡聚落为“最巨大的艺术品”。他和同事、助手一起踏遍千山万水,为解决中国城乡建设的实际问题做出了一项又一项贡献重大的开创性工作。   20世纪80年代初在吴良镛指导下完成的“北京奥林匹克建设规划研究”,就是其中较早的一项成果。针对当时已申办成功的亚运会和未来北京奥运会的建设工作,他们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将项目策划、项目运行和赛后安排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力图以最少的投资取得最大的建设效果。最终提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以及按需修建比赛场馆、建好的场馆尽量做好赛后使用的衔接安排等建议。这些建议都得到了国家决策层的首肯,该项研究获得198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申奥成功、北京奥运会渐行渐进的今天再来看这项研究,我们更能体会它的前瞻性意义:奥林匹克运动对场馆设施建设的要求已经跨了相当大的一步,如果那时就把奥运会的主场馆盖好了,如今只会成为尴尬的“鸡肋”。拒绝“大而全”,结合实际留下发展空间,这一思想对北京的奥林匹克建设助益良多。   1984年4月底,62岁的吴良镛正式发表离职演说,卸去他担任多年的系主任职务。这年夏天,他在清华主楼9层的半间屋子里(由于用房紧张,另半间屋子堆满了杂物),带领一名教师和数名研究生,开始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的初创工作。   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迅速发展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吴良镛的视线。东部这片肥沃丰美的土地已经加速行驶在城市化的快车道上,城市规划的思想、原则却相对落后,发展中出现了种种尖锐的矛盾和问题。于是,他带着助手几下江南,在沪宁地区(包括上海、苏锡常和宁镇扬三个地区)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一次又一次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建议。   199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终于第一次将重点项目资助投放在建筑领域。以吴良镛为主持,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和同济大学联袂开展“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研究。这样一个多单位、跨学科、多领域、综合性的区域性研究,是我国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的首次尝试。   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主要负责苏锡常地区的规划研究。其间,吴良镛对苏锡常整个区域的发展和每个城市的规划都做了认真考察和科学预测,还指导学生和助手做了一些城镇和县域规划,使研究呈现出城、乡并重的丰富性和整体性。   不能不提的是苏州。时至今日,苏州的城市规划仍然基本遵循了吴良镛10多年前的整体设计思路。这是一个灵巧的“九宫格”布局:旧城居中,四角留出湖泊与空地,楔形绿地沿山脉、水系插入市中心 新加坡工业园居东,开发区在西,吴县新区和苏州新城区分列南北,此外还利用外环路沟通了周边城镇。城乡结合,园林式开放,四围都有轴向发展,吴良镛用他的匠心妙手让“白发苏州”焕发出新鲜活力。   这项长达5年的研究于1997年结题,区域协调发展观念的首次提出和地方建筑特色的保留与发扬使它赢得各方好评,并获得2000年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社会学家费孝通主持进行了项目技术鉴定和结题验收。这位改革开放之初以《小城镇 大问题》推动中国小城镇建设的著名学者对吴良镛的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们为苏南小城镇的物质空间环境改善做出了贡献。阔别故土半个世纪,吴良镛终于在生养他的江南水乡实现了一个久远的梦想。   北京西北文教区和中关村科技园规划建设、上海浦东规划、广州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深圳城市总体规划和福田中心区规划、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滇西北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历史文化环境保护研究……在这一个又一个至关重要的现实性课题中,吴良镛倾注了自己对吾土吾民的热爱,渗透了自己的才学与思想。他在探索适合我国文化传统与现实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居环境建设道路过程中做出的巨大贡献,一直为世人所铭记。   《北京宪章》的世纪凝思   “我们需要激情、力量和勇气,自觉思考21世纪建筑学的未来。”1999年6月下旬,在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时任大会科学委员会主席的吴良镛宣读了由他起草的《北京宪章》并获得通过。作为国际建协成立50年来的首部宪章,它成为指导新世纪世界建筑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献,并在2002年以中、英、法、西、俄5种文字出版。   当时的国际建协主席V. Sgoutas认为这是一部“学术贡献意义永存”的文献。英国著名建筑评论家Paul Hyett则评价说,吴教授以一种乐观和利他主义的姿态,提出了引导未来发展的“路线图”。   这幅业已成为国际建筑界共识的“路线图”,就是吴良镛两大标志性理论成果——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的有机结合。   基于20世纪“大发展”与“大破坏”并存的时代背景,面对大自然报复、城市化混乱、技术“双刃剑”、建筑魂失色等盘根错节的问题,吴良镛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广义建筑学”的思考。   “广义建筑学”的学科内涵在于“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从观念上和理论基础上把建筑、地景和城市规划学科的精髓整合为一体,将关注焦点从建筑单体、结构最终转换到建筑环境上来”。在1989年出版的《广义建筑学》一书中,吴良镛将其分为聚居、地区、文化等“十论”,以“一法得道,变法万千”的思想对建筑学及其相关方面进行整体综合研究。1990年,该书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同时,吴良镛也是我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奠基人。面对我国城乡建设的复杂性、整体性,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创造性地建构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体系、学术框架和方法论,成为指导我国城乡规划与建设的理论基础。他提出的“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的建议已得到国家的采纳和重视。   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科学相结合,构建起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学理论体系,它在建筑学理论上的重大意义毋庸置疑 而如果对吴良镛主持的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进行一番回顾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同样是以这一理论体系为指导,并以其现实成就印证了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重要价值。   例如吴良镛自改革开放之初起就一直在思考、到1999年1月终于正式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资助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的基本理论与典型范例”,其主要课题是京津冀地区(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的发展规划研究。随后,相关研究又先后得到我校985研究基金和建设部重点科研项目的支持。   最初的研究是以我校1995年成立的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为依托进行的。后来,吴良镛以其个人声望和课题的重大战略意义动员了十多个单位、几百位专家直接参与,组织了北京、天津、河北等两省一市有关部门和不同专业的合作,利用多层次的沟通与交流,建立起“科学共同体”,在区域层面具体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进行研究。研究确立了地区规划的一些基本思路,如核心城市“有机疏散”与区域范围“重新集中”的结合、明确划定保护地区或限制发展地区、“交通轴+葡萄串+生态绿地”的发展模式等,无不体现出塑造区域人居环境新形态的理念。   2002年研究报告发表后,北京市、天津市先后邀请课题组参加其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并由吴良镛担任首席领衔专家。以让北京走出“同心圆”、避免城市功能过度中心聚焦的思想为核心,北京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成果正在逐渐展现。 矢志不渝的民生情怀   吴良镛做过许多宏观和中观的战略性规划,但在1993年,他却因为对一个胡同四合院的改造项目获得了“世界人居奖”。   菊儿胡同是吴良镛探索北京旧城保护与发展问题的一块“试验田”。自改革开放之初起,他带着一批又一批研究生,进行调研和规划设计。通过居民互助、政府资助、单位补贴等途径和房改加危改的方式,当年破败的“危积漏”(危房、积水、漏雨)院落变成由一座座功能完善、设施齐备的单元式公寓组成的新四合院住宅。扩展形成的“跨院”又突破了北京传统四合院的全封闭结构,形成邻里交往的崭新空间。粉墙黛瓦、绿树成荫,气象一新的菊儿胡同仍旧保持了与北京旧城肌理的有机统一。   菊儿胡同实验的成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和赞许,先后获得“亚洲建筑设计金奖”和“世界人居奖”。1994年5月,颁发“世界人居奖”的基金会组织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专家和政府官员学习团,专程来京举行该项目学习研讨会。今天的菊儿胡同,已成为北京旧城有机更新的重要一景。   从那以后,北京旧城又发生了种种变化,这当然不是建筑师以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事。在与一些现实问题和错误交锋的过程中,他们并不能每次都赢,但是,努力一直都在进行。建设部举办各种专题会议,很多城市邀请做规划指导,吴良镛都会千里迢迢赶到会场去,畅所欲言。他一直关注的北京旧城保护问题,也总是在可能的范围内据理力争。   吴良镛坚信“人文精神的复萌是当代建筑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他赞同海德格尔的理想,立志使人们“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之上” 他希望作为城市规划决策者的市长都能具有诗人的情怀、旅行家的阅历、哲学家的思维、科学家的严格、史学家的渊博和革命家的情操。   这样的理想让人动容。当然,至为可贵的是他总是投身现实,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过程中推进理想。在吴良镛身上,你可以看到“兼济天下”的传统士人理想与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交融。他说:“我豪情满怀地目睹祖国半个多世纪的进步,每每扪心自问:我们将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交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为了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他每天清晨拖着装满图书资料的小车走到建筑馆。中午让家里送饭,然后在办公室里小睡一会儿,接着一直工作到傍晚才离去。   “所有人都敬佩他的精神。”这是熟识吴良镛的人共同的评价。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逝世 享年96岁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官方微博&ldquo 央视新闻&rdquo 消息,今晨7时7分,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ldquo 两院&rdquo 院士师昌绪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岁。师昌绪院士不仅是我国高温合金研究的奠基人、材料腐蚀领域的开拓者,更是参与国家科技政策制订的战略家,为中国的材料科学作出巨大贡献。   师昌绪,著名的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直隶(今河北)徐水人。1945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2年获美国欧丹特大学冶金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国务院明令禁止回到&ldquo 红色中国&rdquo 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等,现为国家基金委特邀顾问、金属所名誉所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名誉主席、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理事长、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会长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院长。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   师昌绪院士是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发展了中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领导开发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可用作耐热、低温材料和无磁铁锰铝系奥氏体钢等,具有开创性。
  • 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  屠呦呦 研究员  Tu Youyou  中国中医科学院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  屠呦呦,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宁波人,1955年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屠呦呦的科学贡献是发现青蒿素。她从中医古籍中得到启迪,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的低温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青蒿素发现的关键性突破 率先提取得到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并在全国“523”会议上作了报告,从此带动了全国对青蒿提取物的抗疟研究 她和她的团队最先从青蒿抗疟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一成分“青蒿素” 率先开展“醚中干”、青蒿素单体的临床试验,证实了其治疗疟疾的临床有效性 并与合作单位共同确定青蒿素的化学结构,为其衍生物开发提供了条件。她和她的团队按国家药品新规,将青蒿素开发为我国实施新药审批办法以来第一个新药。  青蒿素是与已知抗疟药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新化合物,改写了只有含N杂环的生物碱成分抗疟的历史,标志着人类抗疟药物发展的新方向。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现已为全球疟疾流行地区所广泛使用,近年来ACT年采购量达3亿人份以上。据WHO《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由于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包括ACT的治疗,从2000年全球疟疾发病2.14亿例、死亡73.8万人,到2015年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下降37%和60%,挽救了大约590万名儿童的生命。  屠呦呦及其团队因研制青蒿素获得多项国内外重要奖励。1978年她领导的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523”研究组受到全国科学大会表彰,1979年“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国家发明奖二等奖。2011年屠呦呦以“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2015年10月,屠呦呦又以“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青蒿素,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近年来,屠呦呦研究团队在开展青蒿素功效的拓展研究方面,获得了新进展。
  • 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
    程开甲院士   程开甲,男,1918年8月出生,江苏吴江人,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留学英国,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后,历任浙江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副主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基地副司令员,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ldquo 两弹一星&rdquo 功勋奖章。   程开甲院士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是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   上世纪40年代初,程开甲先后在自由粒子狄拉克方程严格证明、五维场论等方面做出了出色的工作,与导师波恩共同提出了超导电性双带机理,在Nature、Physical Review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50年代,他在国内率先开展系统的热力学内耗理论研究,在多年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固体物理学》。   上世纪60年代,程开甲建立发展了我国核爆炸理论,系统阐明了大气层核爆炸和地下核爆炸过程的物理现象及其产生、发展规律,并在历次核试验中不断验证完善,成为我国核试验总体设计、安全论证、测试诊断和效应研究的重要依据。以该理论为指导,创立了核爆炸效应研究领域,建立完善不同方式核试验的技术路线、安全规范和技术措施 领导并推进了我国核试验技术体系的建立和科学发展,指导建立核试验测试诊断的基本框架,研究解决核试验的关键技术难题,满足了不断提高的核试验需求,支持了我国核武器设计改进和作战运用。   上世纪80年代,程开甲开创了我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领域。在他领导下,系统开展了核爆辐射环境、电子元器件与系统的抗辐射加固原理、方法和技术研究,利用核试验提供的辐射场进行辐射效应和加固方法的研究 指导建设先进的实验模拟条件,推动我国自行设计、建造核辐射模拟设施,开展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促进了我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提升我国战略武器的生存与突防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90年代以来,他不顾年迈,仍在材料理论、高功率微波等方面继续进行研究。   程开甲院士毕生在国防科学领域辛勤耕耘,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严谨求实,崇尚科学,无私奉献,勇于登攀,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和国防高新技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张存浩院士   张存浩,男,1928年2月出生,山东无棣人,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1948年留学美国,195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及化学部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执行局成员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张存浩院士是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我国高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上世纪50年代,张存浩与合作者研制出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高效熔铁催化剂,乙烯及三碳以上产品产率均超过当时国际最高水平。60年代,致力于固液和固体火箭推进剂及发动机的研究,与合作者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比较全面完整地解释了固体推进剂的侵蚀燃烧和临界流速现象。70年代,开创了我国高能化学激光的研究领域,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氟化氢\氘化学激光器,整体性能指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张存浩开拓和引领了我国短波长高能化学激光的研究和探索。1983年,与合作者开展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研究 1985年,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效率及性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992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整体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为推动我国化学激光领域的快速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张存浩院士还注重化学激光的机理和基础理论研究。上世纪80年代,他领导的研究团队率先开展了化学激光新体系和新&ldquo 泵浦&rdquo 反应的研究 开展了以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技术研究分子激发态光谱和分子碰撞传能动力学。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或领先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创研究极短寿命分子激发态的&ldquo 离子凹陷光谱&rdquo 方法,并用该方法首次测定了氨分子预解离激发态的寿命为100飞秒。该成果被《Science》主编列为亚洲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在国际上首次观测到混合电子态的分子碰撞传能过程中的量子干涉效应,并明确此量子干涉效应本质上是一种物质波的干涉。 这项成果被评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张存浩院士一贯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几十年来,他积极创造和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团队中一批中青年骨干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的科学家。在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期间,积极推动制定资助青年科学家成长的政策和制度,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科研环境,为优秀青年科学家的快速成长提供了良好发展空间。
  •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 最高奖项再度空缺
    p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李克强在大会上发表讲话。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insimg/59ff1fbc-0294-4bdf-a5bd-3661a2709196.jpg" title="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现场.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现场 /p p   经过严格评审,今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予295个项目和7名外籍科技专家。具体授奖情况如下: br/ /p p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空缺。 /p p   国家自然科学奖4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1项。 /p p   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65项。 /p p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7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7项(含创新团队3项),二等奖167项。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p 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7人:杨克里斯特· 杨森(瑞典),冲村宪树(日本),叶甫盖尼· 维利霍夫(俄罗斯),彼得· 史唐(美国),维尔特· 伊恩· 利普金(美国),卡洛· 鲁比亚(意大利),约翰尼斯· 弗兰肯(荷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insimg/93ebb62e-c5ee-48a0-9ea4-d518f0081da4.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insimg/61254d33-9c36-43c3-a0ed-94abfbebc374.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insimg/670f847e-ec6c-47c3-a237-b76b56864fbb.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insimg/79facb0d-91a3-430f-8327-87142e2148e4.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insimg/93cc79be-5929-4114-a540-c0a7d39b211b.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insimg/926234b4-4072-4660-8000-bdb555fb97aa.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insimg/9e171812-067e-45b8-a2ff-c59a507b801b.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insimg/3c5b3e62-2bcc-44fc-8471-651a549063d8.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insimg/49d88aae-37f0-4ff8-bb47-6ad1a7d5ad49.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insimg/4d7059d2-44b1-47aa-9798-27316dc41cd6.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10.jpg" / /p p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家科技奖共分五大类: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际科技合作奖。其中,最受瞩目的自然是国家最高科技奖。该奖须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由国家主席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为500万元人民币。相比之下,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奖金就少得多:一等奖为20万元,二等奖为10万元,特等奖为100万元。 /p p   今年是继2004年之后,国家最高科技奖第二次出现空缺。 /p p   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为何未能获评国家最高科技奖?“我们只能说,我们是严格按照评选程序办事。”据国家科技奖励办负责人透露,在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评审过程中,没有个人或单位推荐屠呦呦。 /p p br/ /p
  • “最高科技奖”不如更名为“终身成就奖”
    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皆老人 被称像终身成就奖   师昌绪,90岁 王振义,86岁。这两位老人站在了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他们的科学成就和为人得到公认。媒体在报道师昌绪院士时,突出了一个细节,“退休后坚持上班30年” 在报道王振义院士时,描写了他从巅峰时退下来提携陈竺、“一门三院士”的美谈。可以说,这是对两位老先生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全面评价,而非仅针对他们获得的某项重大成果颁奖。回顾以往16位获奖者的情况,也是如此。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从2000年设立以来,媒体就将其称为“中国的诺贝尔奖”,因此,公众也常以诺奖的评选来审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评选,结果发现,获得“中国诺奖”的,全是德高望重的老人,而获得诺奖的,很多是年富力强的中年人,还有不少青年人面孔。比如,李政道31岁、杨振宁35岁便获得诺贝尔奖。   从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设立意图看,确实有打造“中国诺奖”的那么点意思。但从实际评选结果看,最高科学技术奖更像科学技术终身成就奖。评选针对一个人的全部科学技术成就,而非像诺奖般完全针对某项重大科研成果,所以18位获奖者中80岁以上的达13位,没有一位60岁以下的获奖者 奖励金额达500万,其中450万鼓励课题研究,但从18位获奖者的平均年龄高达80.83岁看,他们早已经超过进行科学研究的黄金期。   评选针对一个人的全部科学技术成就,还是针对某项重大科研成果,会有完全不同的评价结果。客观上说,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字面理解,这两者有些模糊不清,既有针对重大成果的用意,又有考虑终身成就的意味。可能给人的误会是,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是要论资排辈的。以笔者之见,这有必要清晰,以使其更好地发挥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激励、导向作用。目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更名为“国家科学技术终身成就奖”或更合适(这类似于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奖励那些德高望重、取得突出学术贡献的科学家。   至于如果要奖励重大科研成果,目前已有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但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奖项太多,每年几百项之多,而且带有很强行政评价色彩,导致学术界跑奖、要奖现象日益增多,一些学术研究甚至还未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就被包装去报奖。于是,我国教育界、学术界课题越来越多、论文越来越多、奖项越来越多,可真正有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却寥寥。对于这些奖项,很有精简的必要,如果要打造“中国诺奖”,可借鉴诺贝尔奖,取消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每年只设少数几项真正的“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由独立的专家委员会评审。这实质也是学术管理去行政化,将学术评价由政府评价,转向专业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的重要方面。
  • 国家最高科技奖不能总是“老人奖”
    2月14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举行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吴良镛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记者统计发现,从获奖时的年龄来看,自2000年创立“国家最高科技奖”至今,20位获奖人中,得奖时年龄超过80岁的有15人,占总获奖人数的75%。(法制晚报2月14日)   无论是将“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学习、探索和进取”作为信念的谢家麟,还是将“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作为追求的吴良镛,他们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可谓实至名归。作为国家科技界的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技奖不只是500万的奖金,也不只是一座奖杯,更是一种荣誉。   我们当然要有理由为谢家麟、吴良镛先生的当选庆祝喝彩。但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那就是2011年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依然是白发苍苍。因为获奖的两位老人都已年过九十,谢家麟先生92岁,吴良镛先生90岁。我并非怀疑谢家麟、吴良镛先生的能力,因为谢家麟先生、吴良镛先生对科学的贡献有目共睹。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老龄化无非有两点原因,一是相比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和水平更胜一筹,也更有获奖的资格。二是中青年科学家中还没有人能超越前辈,独树一帜,异军突起。饶有意味的是,目前我国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已占队伍总人数的80%,也就是说我们80%这么大的人群也没有产生一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幸还是不幸?   2007年,90岁高龄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莱昂尼德赫维奇曾幽默地说,“我还以为我的时代已经过去,对于诺贝尔奖来说,我已经太老了。不过这笔奖金对一个退休老人的确不无裨益”。对于谢家麟和吴良镛先生而言,50万的个人奖金也不算什么,但他们却不得不继续自己的科学研究和规划设计,因为就目前而言,还没有谁有能力继承他们的衣钵。   我们希望谢家麟、吴良镛这样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获奖,但更希望能有更多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摘取中国科技界的这顶桂冠。
  • 王选、黄昆获2001国家最高科技奖
    中新网北京2月1日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出席大会并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王选,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黄昆颁发证书和奖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0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主持了今天的大会。   在颁奖现场,掌声热烈。党和国家领导人还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奖。    黄昆(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黄昆,中科院院士,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浙江嘉兴人,1919年9月生于北京。黄昆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院士),1980年被瑞典皇家科学院聘为外籍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昆因病医治无效,于7月6日16时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黄昆院士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对固体物理学作出了许多开拓性的重大贡献。20世纪40年代,黄昆提出的固体中杂质缺陷导到X光散射的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起为外国学者证实并得到应用,被称为“黄散射”。   1950年,他同夫人艾夫里斯(李爱扶)合作,首次提出多声子的辐射和无辐射跃迁的量子理论。该理论与苏联佩卡尔发表的有关辐射的理论,被国际学术界称为“黄─佩卡尔理论”或“黄─里斯理论”。   1951年,黄昆首次提出晶体中声子和电磁波的耦合振荡模式,为1963年国际上拉曼散射实验所证实,被命名为一种元激发──极化激元,所提出的运动方程,被国际上称为“黄方程”。   黄昆与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玻恩教授合著的《晶体动力学理论》,1954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成为该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著作,是该领域科学工作者的必读之书。   黄昆还著有《固体物理学》,与谢希德合著《半导体物理学》,对高等学校中普通物理、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的教学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1977年,黄昆调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十多年中,他与年轻的同事合作,先后在多声子跃迁理论和量子阱超晶格理论方面取得新的成就。以他为学术带头人,半导体研究所成立了我国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创并发展了我国在这一材料学和固体物理学中的崭新领域的研究工作。   1980年以来,黄昆与人合作发表了《无辐射跃迁的绝热近似和静态耦合理论》等论文,解决了二十多年来国际上在此理论发展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002年,为表彰其在固体物理学领域的杰出成就和贡献,黄昆荣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王选(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者) 2002年2月1日,江泽民同志为王选颁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2年2月1日,方正集团创始人之一王选教授荣获国家最高科技荣誉,由江泽民同志颁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选,1937年2月出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后一直从事计算机领域的教育和研究工作。   自1975年开始,他组织并进行了汉字激光照排和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工作。王选教授主要致力于文字、图形和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其多项成果都属国内首创并位居国际领先水平,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被誉为“当代毕升”的王选因病于2006年2月13日11时0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