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桩基及土壤氡气

仪器信息网桩基及土壤氡气专题为您整合桩基及土壤氡气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桩基及土壤氡气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桩基及土壤氡气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桩基及土壤氡气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桩基及土壤氡气话题讨论。

桩基及土壤氡气相关的论坛

  • 【原创】有奖征集土壤实验室图片与故事

    [color=#fe2419][size=5]大家都来秀一下自己的土壤实验室吧,也可以说一下土壤实验室发生的一些有趣的故事,[back=#0021b0]谁的图片多或者故事精彩都会获得相应的奖励[/back],还在犹豫什么,拿起你的相机或者手机,赶快行动起来吧。[/size][/color]

  • 【金秋计划】+土壤研磨仪的工作原理

    [color=#333333]土壤研磨仪用于实验室中土壤样品的研磨,仪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无污染等特点,可用于生态环境检测部门,农业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第三方检测公司,高校科研实验室等。[/color] 土壤研磨仪工作原理土壤研磨机本质是由行星式球磨机改进而来,使其更适合于土壤研磨。当设备工作时,主轮盘朝一个方向高速转动,而罐座底部的轴朝反方向转动,两种相反方向转动的作用力同时叠加作用在球磨罐上,球磨罐内部的研磨介质(一般为研磨球)被带动而赋予动能,获得能量的研磨介质对土壤样品进行反复的撞击、挤压和摩擦,从而完成土壤的研磨。 [color=#333333] 土壤研磨仪的性能优点包含以下几点:[color=#555555]通过磨盘间隙宽度的精确调节实现结果的可重复性,[/color]可对样品进行预粉碎和精细粉碎;[/color][color=#333333]研磨腔铰链设计,清洁简单方便,[/color][color=#333333]研磨盘使用寿命长;[/color][color=#333333]多种材料的无污染研磨;[/color][color=#333333]除尘设计[/color] [color=#333333][color=#000000]土壤研磨仪是土壤样品在检测前进行研磨前处理的仪器设备,其可将采集的土壤快速分散研磨至规定粒度,便于后续的检测分析。[/color][/color]

  • 【有奖】有奖征集最新土壤标准(本贴长期有效)

    [size=4]社会在进步,标准在更新,为了让大家能够了解最新的土壤标准,淘汰旧的标准,本人特发此贴征集最新土壤标准([color=#ff483f]必须是2006年以后的标准[/color]),只要查证有效即可得到丰厚的积分奖励,[color=#d40a00]如果能把旧的标准跟新的标准分享的话将得到双倍的积分奖励[/color],还在犹豫什么!!快快行动起来,GO!GO![/size]

  •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校园气象站六要素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校园气象站六要素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校园气象站六要素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多个气象要素而无需人工干预,自动定期生成气象数据,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输到电脑平台,起到便利了解环境状况的好处。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由多种气象要素传感器,微机气象数据采集设备,电源系统,辐射防护罩,全天候保护箱,气象观测支架,通讯模块等组成。可以应用在多种场景环境中,例如输变电线路,光伏发电站,智慧灯杆,环保生态园区,水利水文,森林景区,交通道路,校园科普和农业。结合应用场景的现状,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可以搭配适合的气象要素传感器,例如风速,风向,降雨量,温度,空气湿度,光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蒸发和大气压力。[img=自动气象观测系统,400,4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6/202206200911032538_6416_4136176_3.jpg!w690x690.jpg[/img]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形状可以分为一体化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和分体式自动气象观测系统两大类。可以通过外形结构清楚的做出辨别。一体化自动气象观测系统通过集成多种气象传感器在结构内,具有简洁美观,维护方便的特点,能够应用在大多数的气象监测环境中。分体式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则是在气象支架上分别安装气象传感器,整体结构显得与现场环境不协调,使用寿命也比较短。绿光新能源具备大量的一体化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和分体式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应用案例,可以提供专业的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安装维护建议,准确监测环境气象变化数据。[img=自动气象观测系统,400,4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6/202206200911389691_5499_4136176_3.jpg!w690x690.jpg[/img]

  • 【分享】美国探月发现月球土壤含有汞和银等物质

    时隔一年,美国火箭卫星双撞月任务终于向世人透露了研究发现:月球土壤不仅含有水冰,还有汞、银、氨和碳氢化合物。这些发现以一系列论文的形式发表在10月22日的《科学》杂志上。去年10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埃姆斯中心发射了半人马座火箭撞击接近月球南极处的凯布斯陨石坑,随后由月球坑洞观测与传感卫星(LCROSS)拍下照片,并对撞击掀起的尘埃成分进行分析,寻找水冰的迹象或其他成分。此前月球极地地区的土壤成分从未被取样分析过。美国布朗大学行星地质学家彼得·苏尔茨等和NASA科学家一起,对由火箭撞击而掀起的尘埃云团进行了分析,并在其中一篇论文中指出,月球的风化土被不仅含有水分,还有羟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钠原子等其他物质,最让人吃惊的是竟然还有银。这些挥发性物质轻微地附着在风化土层的颗粒上。论文主要作者苏尔茨认为,在彗星、小行星和流星体数十亿年不断撞击月球的过程中,各种元素、混合物分类聚集成许多挥发性物质,这些物质沉积在整个月球的土被中,在撞击或阳光加热后会获得能量释放出来,或在整个月球表面运动,直至到达极地“陷”入冰冷的坑洞阴影之下。苏尔茨认为,在凯布斯坑土壤中发现挥发性物质,这暗示了一场元素一边积累、一边损失到月球稀薄大气中的拉力赛,而且积累的力量占了上风。根据NASA阿波罗任务宇航员送来的资料,科学家还在月球的近面(朝向地球的一面)发现了微量的银和金。凯布斯坑发现银,这表示整个月球表面的银元素迁移到了极地,但银仅以小粒子的形式存在,无法被人类开采。论文详细描述了撞击坑和掀起的云。火箭撞击在凯布斯陨石坑内,产生了一个直径约21米到30米,深约1.8米的洞,激起的月球尘埃形成羽毛状云柱,在凯布斯地面之上达800米高。这样的高度可被阳光照射,因此尘埃柱的属性可用一种分光仪在4分钟内检测出来。激起的尘埃数量接近2吨,含水大约5.6%,大约10亿加仑,这些水足以填满1500个奥运会用的标准泳池。苏尔茨表示,详细研究结果在给出答案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新的课题:这些物质已在月球阴面的陨石坑里保存了数十亿年,那里可能埋藏着地球、太阳系甚至银河系历史的线索,等着我们去追溯。

  • 全自动气象监测系统实时气象测量方案

    全自动气象监测系统实时气象测量方案

    全自动气象监测系统实时气象测量方案全自动气象监测系统通过安装不同的传感器,可对大气温度,环境湿度,露点温度,大气压力,平均风速风向,瞬时风速风向,紫外照射,降水量,土壤温度,风力等级监测等多种常规气象要素进行采集、处理、存储、显示并输出。不同的全自动气象监测系统因具体配置不同,其功能略有差异,但其主要技术都具有以下特点:可进行长期的气象数据观测、测量精度高、通讯方式灵活,数据传输可靠、数据存储器容量大,大屏幕图形液晶显示屏可自观显示气象要素数据及图形,气象监测数据可上传到网络上,方便及时查阅,使用方便。自动站仪器不同于人工常规观测仪器,它主要由传感器和采集器通过电缆和主控电脑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使用全自动气象监测系统进行观测之前,必须学习和掌握自动站工作原理,了解全自动气象监测系统的结构、仪器布局、电缆走线方式。只有掌握了全自动气象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在使用全自动气象监测系统观测时,才能够正确操作各种设备,确保各项地面气象要素观测的顺利完成。[img=全自动气象监测系统,400,4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5/202205040919089031_7491_4136176_3.jpg!w690x690.jpg[/img]全自动气象监测系统具有对区域不气候的全方位观测功能。气象站的基本构造包括全自动气象监测系统、气象站主机、控制台、专业气象数据采集软件组成。全自动气象监测系统通过不同的传感器采集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数据采集完成后通过网络统一传输到气象探究学习服务器上,再经气象采集软件处理各项数据,观测的实时气温、气压、风向、风速等气象数据通过专业气象软件传出,并在气象站主机上自观显示各项气象要素值。全自动气象监测系统的硬件系统基本配置包括:具有液晶显示汉字与图形功能的全自动气象监测系统监测仪1台、传感器(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紫外辐射,雨量,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各1台、气象观测支架套、实时监测分析软件(光盘)1张、数据通讯及传感器连接电缆1户外大屏幕显示屏可根据实际需要选配。全自动气象监测系统的一般具备这些基本配置,都能完成各项自动观测功能。[img=全自动气象监测系统,400,4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5/202205040919374103_2372_4136176_3.jpg!w690x690.jpg[/img]

  • 一体式超声波自动气象站性能参数

    一体式超声波自动气象站性能参数

    一体式超声波自动气象站性能参数超声波自动气象站不同于人工常规观测仪器,它主要由传感器和采集器通过电缆和主控电脑构成个统的整体,在使用超声波自动气象站进行观测之前,观测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超声波自动气象站工作原理,了解超声波自动气象站的结构、仪器布局、电缆走线方式。只有掌握了超声波自动气象站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超声波自动气象站观测时,才能够正确操作各种设备,确保各项地面气象要素观测的顺利完成。规范使用超声波自动气象站的各项仪器是保证超声波自动气象站稳定运行的前提。需要特别注意采集器、变送器的插座对应电缆,清楚电源开关的位置,以及通电、断电的先后程序,在使用仪器之前必须检查超声波自动气象站的各项仪器安装是否规范,检查装备部门配备的仪器是否齐,各仪器是否有破损,电缆长度是否达到要求。超声波自动气象站安装有严格的规定,不能带电接插各种接线端子,不能带电撤换或安装传感器。 安装各类传感器(FIJ量传感器除外)时应先关闭采集器电源,然后再链接传感器的电缆。 雨量传感器由于其特有的电路工作原理,支持热插拔,在安装时可以不用关闭采集器,但应注意先把信号线拔下再更换,避免出现人为的降水记录,影响到记录的准确性。[img=超声波自动气象站,400,4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4/202204080855526124_588_4136176_3.jpg!w690x690.jpg[/img]超声波自动气象站的硬件系统基本配置包括:具有液晶显示汉字与图形功能的超声波自动气象站监测仪1台、传感器(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紫外辐射,雨量,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各1台、气象观测支架1套、实时监测分析软件(光盘)1 张、数据通讯及传感器连接电缆1套、户外大屏幕显示屏可根据实际需要选配。 超声波自动气象站的般具备这些基本配置,都能完成各项自动观测功能。超声波自动气象站通过安装不同的传感器,可对大气温度,环境湿度,露点温度,大气压力,平均风速风向,瞬时风速风向,紫外照射,降水量,土壤温度,风力等监测等多种常规气象要素进行采集、处理、存储、显示并输出。[img=超声波自动气象站,400,4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4/202204080856151790_8674_4136176_3.jpg!w690x690.jpg[/img]不同的超声波自动气象站因具体配置不同,其功能略有差异,但其主要技术都具有以下特点:可进行长期的气象数据观测、测量精度高、通讯方式灵活,数据传输可靠、数据存储器容量大,大屏幕图形液晶显示屏可自观显示气象要素数据及图形,气象监测数据可上传,使用方便。

  • 【分享】你知道氡气吗?

    【分享】你知道氡气吗?

    一、 氡的发现 1899 年欧文( R.B.Owens )研究钍放射性时 , 发现 220 Rn ; 1900 年道恩 (F.Dorn) 发现 222 Rn 。氡是自然界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气体,由镭衰变产生。地表岩石和土壤氡的发射率为 2 × 10 -2 Bq m -2 S -1 。二、 氡气的性质 氡( Rn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Ⅵ周期零族,为惰性气体元素,其化学性质不活泼。 氡气无色无味;比重 : 9.73 克 L -1 ;熔点 : -71 ℃;沸点 : -62 ℃;氡溶于煤油、甲苯、血、水、 CS 2 ;易被脂肪、橡胶、硅胶、活性炭吸附。常温下氡及子体在空气中能形成放射性气溶胶而污染空气。三、 氡的同位素 氡有 27 种同位素,即 200 Rn- 226 Rn, 其中 225 Rn 未完全确定。最重要的是三个天然放射系中镭的子体 222 Rn(Radon) 、 220 Rn(Thoron) 、 219 Rn(Actinium emanation) 。 222 Rn 的半衰期为 3.82 天, 220 Rn 的半衰期为 55 秒,而 219 Rn 的半衰期不到 4 秒,辐射卫生学意义不大。通常所说的氡指 222 Rn 。在讨论室内氡时以 222 Rn 为主, 220 Rn 次之。四、 氡的辐射特性 自然界中的氡是由镭衰变产生,是人类所接触到的唯一气体放射性元素。氡的半衰期只有 3.8 天,氡形成后很快衰变并产生一系列放射性产物,最终成为稳定元素铅。以下是 222 Rn 的衰变过程 。附表 1 天然放射系中氡 (Rn) 同位素的主要辐射特性:[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12/200912292139_192847_1615922_3.jpg[/img]表 2 天然放射系中氡及子体的主要辐射特性:[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12/200912292140_192849_1615922_3.jpg[/img]

  • 【资料】土壤中氡浓度测定

    土壤中氡浓度和空气中氡浓度的检测。4 仪器设备4.1 RAD-7电子氡气检测仪。5 符号、名称和单位名称单位氡浓度Bq/m36 试样6.1 土壤氡浓度取样标准:6.1.1采样孔深入地表土壤的深度为600-800mm,采样孔径为20-40mm,以10m网格测量取样,各网格点即为测试点(当遇较大石块时,可偏离±2m),布点数目不能少于16个,布点位置应覆盖基础工程范围。6.2 空气中氡浓度取样标准:6.2.1 氡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少于0.5m,距楼地面高度0.8-1.5m,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检测点应按房间面积设置:1 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m2,设1个检测点;2 房间使用面积50~100m2,设2个检测点;3 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m2,设3-5个检测点。7 检测前的准备7.1 土壤中氡浓度检测:7.1.1 成孔后,应使用头部有气孔的特制的取样器,插入打好的孔中,取样器在靠近地表处应进行密闭,避免大气渗入孔中,然后进行抽气。正式现场取样测试前,应通过一系列不同抽气次数的实验,确定最佳抽气次数。7.1.2 取样测试时间宜在8:00-18:00之间,现场取样测试工作不应在雨天进行,如遇雨天,应在雨后24h后进行。7.2 空气中氡浓度的检测:7.2.1 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7.2.2 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24h以后进行。8 试验步骤8.1 土壤中氡浓度检测步骤:8.1.1 正确连接仪器。8.1.2 Purge(净化)五分钟。在Test(测试)中选择Purge(净化探测器),再按Enter确认。8.1.3 设置运行方案。8.1.3.1 在Setup中选择Protocol(预置协议),按Enter确认,从中选Sniff(吸气)测试方案后,再按Enter确认。8.1.3.2 再在Setup中选择Cycle(周期时间),将时间设定为5min(或设定更长时间)。8.1.3.3 再在Setup中选择Recycle(循环次数),设定为4次(建议只取第三、四个结果)。8.1.4 关闭RAD-7,打开打印机,开启RAD-7。可打印设置情况。8.1.5 开始测试。在Test中选择Start(开始),再按Enter确认。8.2 空气中氡浓度的检测步骤:8.2.1 正确连接仪器。8.2.2 Purge(净化)五分钟。在Test(测试)中选择Purge(净化探测器),再按Enter确认。8.2.3 设置运行方案。8.2.3.1 在Setup中选择Protocol(预置协议),按Enter确认,从中选User(用户)测试方案后,再按Enter确认。8.2.3.2 再在Setup中选择Cycle(周期时间),将时间设定为30min(或设定更长时间)。8.2.3.3 再在Setup中选择Recycle(循环次数),设定为3次(按需要设定)。8.2.3.4 再在Setup中选择Mode(模式),设定为Normal(吸气)。8.2.3.5 再在Setup中选择Thoron(钍气),设定为off(关)。8.2.3.6 再在Setup中选择Pump(泵体),设定为Auto(自动)。8.2.3.7 再在Setup中选择Format(格式),设定为Short(短)。8.2.4 关闭RAD-7,打开打印机,开启RAD-7。可打印设置情况。8.2.5 开始测试在Test中选择Start(开始),再按Enter确认。9 试验结果处理9.1 试验结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试验结果无效:9.1.1 操作不当。9.1.2 试验记录有误或设备发生故障影响试验结果。9.2 对于试验结果出现异常而需重新试验的,应根据《检测原始记录修改程序》填写《试验数据修改单》。10 试验结果评定10.1 试验结果应根据GB50325-2001规范作出评定。污染物I类民用建筑工程II类民用建筑工程氡(Bq/m3)≤200≤40010.2 试验结果评定用语。10.2.1 合格10.2.2 不合格,应双倍取样复验。10.2.3 复验合格。10.2.4 复验不合格。

  • 【分享】土壤和土壤污染

    土壤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地球上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随着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土壤也相应形成。土壤由矿物质、有机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和土壤微生物)、水分和空气组成。所以,土壤组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从生态学的观点看,土壤是物质的分解者(主要是土壤微生物)的栖息场所,是物质循环的主要环节。从环境污染的观点看,土壤既是污染的场所,也是缓和和减少污染的场所。从环境工程角度看,防治土壤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调查统计,自然干燥土壤元素多数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例如,粘土、砂土、有机物等。土壤污染是指进入土壤中的有害、有毒物质超出土壤的自净能力.导致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土壤污染危害农作物生长,使农产品有毒物质含量增高,影响人体健康。

  • 【分享】认识氡气

    一、 氡的发现 1899 年欧文( R.B.Owens )研究钍放射性时 , 发现 220 Rn ; 1900 年道恩 (F.Dorn) 发现 222 Rn 。氡是自然界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气体,由镭衰变产生。地表岩石和土壤氡的发射率为 2 × 10 -2 Bq m -2 S -1 。 二、 氡气的性质 氡( Rn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Ⅵ周期零族,为惰性气体元素,其化学性质不活泼。 氡气无色无味;比重 : 9.73 克 L -1 ;熔点 : -71 ℃;沸点 : -62 ℃;氡溶于煤油、甲苯、血、水、 CS 2 ;易被脂肪、橡胶、硅胶、活性炭吸附。常温下氡及子体在空气中能形成放射性气溶胶而污染空气。 三、 氡的同位素 氡有 27 种同位素,即 200 Rn- 226 Rn, 其中 225 Rn 未完全确定。最重要的是三个天然放射系中镭的子体 222 Rn(Radon) 、 220 Rn(Thoron) 、 219 Rn(Actinium emanation) 。 222 Rn 的半衰期为 3.82 天, 220 Rn 的半衰期为 55 秒,而 219 Rn 的半衰期不到 4 秒,辐射卫生学意义不大。通常所说的氡指 222 Rn 。在讨论室内氡时以 222 Rn 为主, 220 Rn 次之。 四、 氡的辐射特性 自然界中的氡是由镭衰变产生,是人类所接触到的唯一气体放射性元素。氡的半衰期只有 3.8 天,氡形成后很快衰变并产生一系列放射性产物,最终成为稳定元素铅。以下是 222 Rn 的衰变过程 。 附表 1 天然放射系中氡 (Rn) 同位素的主要辐射特性: 质量数 习用名称 衰变方式 半衰期 粒子能量 (MeV) 限值( Bq m -3 ) 工作场所 住宅 219 锕射气 (An) α 3.96s 6.819 220 钍射气 (Tn) α 55.6s 6.288 222 镭射气 (Rn) α 3.824d 5.489 1000 年均 200 表 2 天然放射系中氡及子体的主要辐射特性: 238 U 衰变链 232 Th 衰变链 235 U 衰变链 核素 半衰期 α粒子能量 核素 半衰期 α粒子能量 核素 半衰期 α粒子能量 222 Rn 3.824d 5.49 220 Rn 55.6s 6.29 219 Rn 3.96s 6.12 218 Po 3.04min 6.00 216 Po 0.15s 6.78 215 Po 1.78ms 8.35 214 Pb 26.8min β , γ 212 Pb 10.64h β , γ 214 Bi 19.7min β , γ 212 Bi 60.6min 6.05 214 Po 164 μ s 7.69 6.09 211 Po 0.516s 6.22 210 Po 138.8d 5.30 212 Po 0.30 μ s 8.78 五、 氡的危害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 UNSCEAR )估计, 来自天然的辐射对公众的年有效剂量为 2.4mSv ,其中氡及其子体的贡献占 54% 。 氡对人类的健康影响表现为 确定性效应 (determination effect) 和 随机效应 ( stochastic effect )。确定性效应表现为:在高浓度氡的暴露下,机体出现血细胞的变化如外周血液中红细胞增加,中性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并可见到血凝增加和高血糖。氡对人体脂肪有很高的亲和力,特别是神经系统与氡结合产生痛觉缺失。随机效应主要表现为肿瘤的发生,由于氡是放射性气体,当人们吸入后,氡衰变过程产生的α粒子可在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诱发肺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氡及其衰变子体的吸入是矿工肺癌发病的重要原因。美国估计每年有 7000-10000 例肺癌由于是室内氡所引起的,即除吸烟以 外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荷兰认为由氡引肺癌为交通事故的 2/3 。 在瑞典,氡在所有癌症诱因中排第五位。氡是 ICRP 推荐的慢性照射行动水平具体数据的唯一核素,被 WHO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为 19 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质之一 。 1987 年氡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入室内重要致癌物质。不过目前对由居室内氡引起的照射的潜在健康的认识仍然有限。 氡衰变产生一系列的氡子体,氡及其子体对人体产生内照射,使肺癌发病率增高;另外,氡还对人体脂肪有很高的亲和力,从而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地板、墙壁和天花板析出的氡是人类接受的天然辐射有效剂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公共场所以及各工厂工作车间也大量用使用各种基本建筑材料、装璜材料铺设地面和贴墙壁,这势必增加广大公众的集体有效剂量当量。六、 室内氡的来源 氡是由放射性元素镭衰变产生 , 镭又是由放射性元素铀衰变而来 , 铀起了一个氡的永久源作用。室内氡的主要来源如下 : 1 、 从建材中析出的氡; 2 、 从房基土壤中析出的氡; 3 、 由于通风从户外空气中进入室内的氡; 4、 从供水及用于取暖和厨房设备的天然气中释放出的氡

  • 【分享】土壤小知识(土壤酶活性)

    [size=3][font=宋体]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情况密切相关。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酶活性有很好的相关性。脲酶活性较高的羽扇豆。微生物是土壤酶的重要来源。脲酶的活性与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及土壤交换性量有明显相关性,增加土壤湿度,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font][font=Times New Roman]C/N[/font][font=宋体]比、全氮、速效氮、盐基饱和度及物理性沙粒有明显相关性,增加土壤湿度,过氧化氢酶活性液增强,土壤干燥时,活性下降。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效磷含量有关,增加可溶性磷,酶活性逐渐提高,以后便逐渐下降,当大量供给磷肥时(如达[/font][font=Times New Roman]60~80mg/100g[/font][font=宋体]土),则完全察觉不到磷酸盐水解酶的活性。一般认为,富含腐殖质的高肥力土壤,脲酶的活性也最高。总之,许多研究者认为,酶的功能是明显的,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font][/size]

  • 【实战宝典】土壤分析时应选用新鲜的土壤,还是用干燥后的土壤?

    [font=宋体][font=宋体]发帖人:[/font][font=Times New Roman]Belinda He[/font][/font][font=宋体]链接:[/font][url=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7467996][u][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ff]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7467996[/color][/font][/u][/url][font=黑体][b]问题描述:[/b][/font][font=宋体]土壤分析为什么要用风干状态的土壤称样?为什么要先测风干土壤的含水率,然后测出风干土壤中待测元素含量再利用含水率换算成烘干土壤的含量呢?为什么不用烘干的土壤直接称样呢?[/font][font=黑体][b]解答:[/b][/font][font=宋体]从野外采回的新鲜土壤是暂时的田间情况,它的分析结果会随着土壤中水分状况的改变而改变,不可靠,称样误差也大,也不便于比较数据结果。为了样品的保存和工作的方便,从野外采回的土壤样品一般都先进行风干处理,再称样分析。[/font][font=宋体]风干土壤样品中水分含量受大[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color][/url]对湿度的影响,它不是一种稳定的含量,在计算土壤各种成分时通常不包含这部分水分,因此,一般不用风干土作为计算的依据,而用烘干土作为计算的依据。因此,分析时一般用风干土,计算时就必须根据水分含量换算成烘干土。[/font][font=宋体]但是样品在风干过程中,有些成分,如低价铁,铵态氮,硝态氮等会起很大的变化,这些成分的分析,一般用新鲜的土壤样品。另外,也有一些分析,如土壤速效养分分析有效磷、有效钾的测定,风干和不风干的土壤,差别也很大。但是考虑到新鲜样品是暂时的田间情况,而且土壤样品称量误差大,测得的结果不是一个稳定的常数,而风干土壤样品测得的结果更稳定、更可靠,因此测定有效磷、有效钾时,仍以风干土为宜。[/font][font=宋体][font=宋体]为什么不直接用烘干的土壤分析呢?如果用烘干的土壤分析,如何保证其不吸水?烘干土壤测水分,是要放到干燥器中平衡的。而且,要考虑超过[/font][font=Times New Roman]100 [/font][font=宋体]℃的温度,对土壤中有些成分测定有影响的。风干土壤,是土壤在自然条件下的转变,利于对土壤原始状态的检验,而烘干过程会造成某些待测成分变化或者含量损失,使测定结果失真。[/font][/font]

  • 【分享】土壤小知识——土壤消毒

    土壤消毒是一种高效快速杀灭土壤中真菌、细菌、线虫、杂草、土传病毒、地下害虫、啮齿动物的技术,能很好地解决高附加值作物的重茬问题,并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土壤消毒是通过向土壤中施用化学农药,以杀灭其中病菌、线虫及其它有害生物的现象。一般在作物播种前进行。除施用化学农药外,利用干热或蒸气也可进行土壤消毒。  破坏、钝化、降低或除去土壤中所有可能导致动植物感染、中毒或不良效应的微生物、污染物质和毒素的措施和过程。  土壤消毒是一种高效快速杀灭土壤中真菌、细菌、线虫、杂草、土传病毒、地下害虫、啮齿动物的技术,能很好地解决高附加值作物的重茬问题,并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 【资料】土壤基础知识--土壤的形成

    土壤是怎么形成的 1,土壤的由来地球作为一个天体出现于宇宙,据说距今约45亿年.可是在那时候既无空气也无水分,当然也没有生物,所以也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土壤。利用太阳能形成自身的原始生物,出现在地球的时间,据推测距今约二十亿年,所以地球上土壤的发生,估计也在这个时期。 土壤与此种原始生物同时出现于地球上以后,就不停息地继续生存变化着,直至现在。相应地,虽然和地球几乎同时出现于宇宙的月球,距今已几十亿年了,但仍旧停留在原始的岩石状态,而没有我们在地球上所看到的土壤。这是由于月球上既无空气也无水分,因而也没有生物。因此,要形成土壤,生物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 也有一个时期认为土壤是岩石破碎后所生成的最终产物,土壤是静止不变的物质。然而,由 于参与了生物活动,土壤实际上继续不断地变化着,今后也将变化,它是活动的物质。特别对于耕作土壤,一方面由于作物的根引起化学变化,一方面由于施用有机物和化学肥料,而引起惊人的变化。当仔细观察土壤时,就可以发现土壤有千差万别的姿态。2,生物活动过程最初,地壳由大块坚硬的固态岩石组成。后来,这些岩石的外层缓慢地碎裂成越来越小的碎片。最终形成了石头、卵石和沙砾。它们置于空气中,经常处于适宜的湿气里,受到适宜的太阳能的作用,起初苔藓类生物滋生进来,苔藓能分解岩石,当苔藓死后,躯体变为粉末状,这种粉末中包含它们从岩石中吸收的矿物质,经过多年堆积,变成了最初的土壤。 于是不久,一些高等植物在上面依次发展起来。随着高等植物的生长,在地面以下,由于植物根的活动和腐植质逐渐增加,而形成了土壤,因而地下岩层逐渐变为土层。上述土壤形成的过程长的达几亿年,最快的也有几百万年的周期。3,地球运动过程从地球整体成土过程来看,土壤要经过不断地产生、消失和再产生的反复过程。地表部分的土壤不断地被剥蚀而搬运入海,但由于岩石从下方上升,所以陆地的容积自从陆地在地球上形成以来,古今变动不大。沧海良田,环境变迁。通过几百万年至几亿年的周期,土壤一面在地表显露出来,一面深入到地壳以内。我们通常遇到的冲积土和洪积土就是这种运动模式的产物。 冲积土和洪积土是已出现的土经过搬运和堆积而形成的。这些土中仍含有岩石和矿物质的碎片和细粒。为了形成土壤,必须在上面生长植物,植物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 这就是说,土壤的形成是巨大地球运动中的一环,如果没有生物的作用, 就既不能形成土壤,也不能继续生存和变化。

  • 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如何检测土壤中土壤铵态氮吗

    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如何检测土壤中土壤铵态氮吗

    [size=16px]  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是用来快速测量土壤中各种养分含量的仪器,其中包括土壤铵态氮。土壤铵态氮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营养元素,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以下是一般步骤,说明如何使用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来检测土壤中的铵态氮含量:  准备样品: 从你要测试的土壤样品中采集一部分,通常会根据仪器的要求采取一定的样品量,一般为几克。  处理样品: 样品可能需要进行前处理,如干燥、研磨等,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仪器校准: 在进行测试之前,你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校准通常涉及使用标准样品,以确保仪器能够准确地测量样品中的铵态氮含量。  取样测量: 将处理后的土壤样品放入仪器的样品槽中。根据仪器的操作说明,可能需要将样品与一定的试剂或溶液混合,以便测量铵态氮。  测量过程: 启动仪器,让其进行测量。仪器会根据样品中的反应或特性,测量出样品中铵态氮的含量。  记录结果: 一旦测量完成,仪器会显示或输出土壤中铵态氮的含量。将这个数据记录下来,作为土壤养分含量的参考。  数据解释: 根据测量结果,你可以判断土壤中铵态氮的含量是高还是低,从而作出相应的调整,比如适当调整施肥量或种植策略。  请注意,不同的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可能有不同的操作步骤和原理,因此在操作仪器之前,务必详细阅读仪器的操作手册和使用说明。同时,定期校准仪器以及遵循正确的样品处理步骤都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281534204968_1351_6098850_3.jpg!w690x690.jpg[/img][/size]

  • 【分享】土壤基础知识--土壤的性质

    【分享】土壤基础知识--土壤的性质

    土壤的性质 土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因为土壤分布在地球表面,所以其中也含有水分和空气。这些物质的含量和性质,极大地左右着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理解土壤的各种性质,必须知道构成土壤的要素和成分,就是说,必须了解土壤的组成。 土壤的三相 如果抓一把土放到手掌上仔细观察,就可以注意到,有的部分松散,有的部分粘粘糊糊。这是因为在土壤中含有岩石的细小碎片、粘粒、有机物的腐解物和半腐解物。另外,在土壤中还含有水分,当以干手握住土壤时,从手变湿可以知道含有水分。把一块土放到水中,可以看到,有气泡产生并跑到空气中去。这 是因为土壤孔隙中藏着的空气被水赶出的缘故。这就是说,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成分组成的,而把它们分别叫做土壤的固相、液相和[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统称土壤的三相。由于土壤三相比例不同,表现为土壤的透水性、保水性、通气性以及保肥能力也不相同。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2/200902271731_135828_1615922_3.jpg[/img]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是由砂粒、粉粒和粘粒在土壤中的数量不同决定的。土壤颗粒越小越接近粘粒,越大越接近砂粒。人们按砂粒、粉粒和粘粒在土壤中的含量,将土壤分为砂土、粘土和壤土。 砂土的砂粒含量高,它们之间就会有许多大空隙。这些空隙里大多有空气。有时这些空隙里有水。但是水很快通过这些空隙流失。水流过后,砂土很快又变干。 粘土主要由非常小的粘粒组成。这些颗粒互相靠得很近,它们之间的空隙非常小,不含有很多空气。如果你拿起一些干粘土,就会感到它是粉末状的。湿粘土很粘,而且干得很慢,水不能很快从中流出。粘土能保持水分。 当砂砾、粉粒和粘粒在土壤中比例相等时,该土壤称作壤土。壤土含有合适比例的空气、水和由动植碎片组成的腐殖质 。是最佳土壤类型。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随着土壤在风化过程中形成,一些矿物和有机质被分解成极细小的颗粒。化学变化使得这些颗粒进一步缩小,肉眼便看不见。这些最细小的颗粒叫做“胶体”。每一胶体带净负电荷。电荷是在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它能够吸引保持带正电的颗粒 ,就像磁铁不同的两极相互吸引一样。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养分离子,如钙(Ca)、镁(Mg)、钾(K)、钠(Na)、氢(H)和铵(NH4)。粘粒是土壤带负电荷的组份。这些带负电的颗粒(粘粒)吸引、保持并释放带正电的养分颗粒(阳离子) 。有机质颗粒也带有负电荷,吸引带正电荷的阳离子。砂粒不起作用。 阳离子交换量(CEC)是指土壤保持和交换阳离子的能力,也有人将它称之为土壤的保肥能力。不同CEC的土壤性质不同,主要不同见下表: CEC 11-50的土壤 CEC 1-10的土壤 粘粒含量高 砂粒含量高 矫正一给定的pH需石灰较多 氮、钾易淋失 保持养分能力高 矫正一给定的pH需石灰较少 土壤持水量高 土壤持水量低 土壤生物一些生活在土壤里的植物和生物小到我们看不见它们。细菌或微生物是显微镜可见的生命形态。许多细菌生活在土壤里。这些细菌中有一些能致病。有一些有益处,它们以死去的动物和植物为食。能将有机物分解,所以土壤微生物能把作物不能利用的物质变为有效的养分。这是很重要的作用。除了细菌之外,还有叫做水藻的其他带状植物生活在土壤里。在土壤里还能找到叫做原生动物的用显微镜可见的动物。 有许多昆虫生活在土壤里。它们中由一些终生都生活在土壤里,如白蚂蚁和蝼蛄。大多数生活在土壤中的昆虫以枯叶之类等死的植物为食。还有许多蠕虫生活在土壤里。它们是蚯蚓、线虫。对它们来说,肥沃的土壤是最佳的土壤,因为这种土壤含有大量死去的植物体。

  • 【分享】土壤小知识——什么是土壤墒情

    墒指土壤的湿度。墒情指土壤湿度的情况。土壤湿度是土壤的干湿程度,即土壤的实际含水量,可用土壤含水量占烘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土壤含水量=水分重/烘干土重×100%。也可以土壤含水量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或相对于饱和水量的百分比等相对含水量表示。根据土壤的相对湿度可以知道,土壤含水的程度,还能保持多少水量,在灌溉上有参考价值。土壤湿度大小影响田间气候,土壤通气性和养分分解,是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土壤湿度受大气、土质、植被等条件的影响。在野外判断土壤湿度通常用手来鉴别,一般分为四级:(1)湿,用手挤压时水能从土壤中流出;(2)潮,放在手上留下湿的痕迹可搓成土球或条,但无水流出;(3)润,放在手上有凉润感觉,用手压稍留下印痕;(4)干,放在手上无凉快感觉,粘土成为硬块。

  • 土壤怎么变脸了呢? —土壤液化与下陷的研究

    一.研究动机: 我们看到电视和报纸有关土壤下陷的各种报导,有提到中部好多地方出现了「土壤液化」的现象,我们不了解「土壤液化」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为什么会造成灾害呢?研究目的: (一) 了解土壤液化的意义、成因和现象。 (二) 由模拟实验了解土壤液化的基本状况。 (三) 探讨不同水量对土壤液化的影响。 (四) 探讨不同大小的外力对土壤液化的影响。 (五) 探讨震动力量对土壤液化的影响。 (六) 探讨土壤液化的程度与承载力的关系。二.研究设备与器材: (一)250cc的塑料杯、700cc的塑料筒、注射针筒、量筒、量杯、砝码(500公克、100公克)、水桶、铲子、米达尺、1公升的塑料筒。(二)六种土壤―灾区现场喷砂口的2种细砂土、种花的细砂土、荒地的土、田里的土、工地的土。(三)照相机、简易摆动碰撞器、简易震动器(旧电风扇改装)。三.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一】了解土壤液化的意义、成因和现象。 1.(文献探讨)从各种报纸和相关研究报告加以讨论、分析,得到下面的结论: (1)土壤液化的意义和成因―它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是松软的砂土层,它受到强大的外力时,使地下水有机会进入土壤中,进而造成土壤的水分饱和,就变成像泥浆一样的液体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土壤液化」。 (2)土壤液化造成的现象―有:喷砂或喷泥水现象、土壤承载力减弱、地层下陷或断裂、建筑物倾斜或塌陷等现象。 2.(现场勘查) 88年12月5日和12月11日两次我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 下,前往中部作现场的勘查: (1)勘查结果与纪录 【研究二】各种土壤成分的分析和比较。1.实验材料:6种土壤—甲(大肚溪喷砂口细砂土)、乙(仑雅里水井的喷砂)、丙(种花的细砂土)、丁(荒地的土)、戊(稻田的土)、己(工地的土) 。2.实验方法: (1)将6种土壤分别晒干并捣碎,观察各种土壤的土质、粗细。 (2)6个试管各倒进10cc的水。 (3)每种土壤各拿10立方公分,分别放进试管中。 (4)封住管口然后用力上下摇晃,使土壤完全混合。 (5)静放一天,观察沉淀后的土壤分层情形。3.实验结果:4.讨论: 经过观察和沉淀分析法的比较,发现丙(种花的细砂土)的土质、粗细与成分,最接近甲和乙土壤样本的成分,因此就采用丙做为下面实验的材料。 【研究三】土壤液化的简单模拟实验。 1.实验材料:种花的细砂土、水。 2.实验方法: (1)在10个塑料杯中装入细砂土(5个150立方公分,5个200立方公分)。 (2)用针筒将水打入杯中(先打入20cc的水,每次再加10cc的水)。 (3)每次打完水观察1分钟,等整杯土壤都潮湿时再摇晃杯子。 (4)观察、比较并纪录土壤液化的情形。 3.实验结果: 4.讨论: (1)土壤中水分向上扩散的高度,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升高,速度也越快。 (2)土壤也会随着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陷,水不再增加会停止下陷。 (3)整杯土壤都潮湿再摇晃,摇晃次数越多表土渗出的水量越多。当表土开 始渗水时有软化的情形,用手轻压表土感觉软软的,用手挤压杯子,表土 会上升,放手就恢复原状,整杯土壤就像果冻一样。这应该就是土壤液化! (4)所以足够的水和适当的外力是土壤液化的主要因素。 【研究四】不同水量对土壤液化的影响。1. 实验方法:(1) 在5个塑料杯中各装入200立方公分的细砂土。(2) 用针筒将水打入杯中(先打入30cc的水,每次再加10cc的水)。(3)注水到土壤渗水软化为止,观察、比较并纪录土壤变化的情形。2. 实验结果: 3.讨论: (1)水会造成土壤的液化,水量越多土壤越快液化,下陷也越深。 (2)当水量达到一个限度后土壤会停止下陷。 (3)实验之后的整杯土壤静放到隔天,表土的水会减少,土壤还会下陷大约0.1〜0.2公分。【研究五】不同大小的外力对土壤液化的影响。 (实验一)向下碰撞法:1. 实验方法: (1)在5个塑料杯中各装进200立方公分的细砂土。 (2)每个杯子用针筒打进60cc的水。 (3)经3分钟后,将杯子在1公升的塑料容器内5公分的高度放下,碰撞容 器底部,到土壤全面渗水液化为止。 (4)观察、比较并纪录土壤变化的情形。 (实验二)重物侧面碰撞法: 1.简易摆动碰撞器:铁杆加摆长80公分(包括长12公分的500公克砝码)2.实验方法: (1)在5个塑料筒中各装进500立方公分的细砂土。 (2)把160cc的水打进塑料筒中。(3)用简易摆动碰撞器碰撞塑料筒的侧边,到土壤完全渗水液化为止。 (4)观察并记录土壤变化的情形。3.实验结果: (每次碰撞塑料筒都变换侧边) 4.讨论:﹝实验一和实验二﹞(1)碰撞次数会影响土壤液化:次数越多土壤液化越严重,土壤下陷更深。(2)开始碰撞时土壤会裂开,有些部分会裂成大小不同的小土块,再经过碰撞后小土块会逐渐变成小圆球形,越来越小越潮湿,最后完全不见。(3)当土壤渗水时就是液化的现象,轻轻压下软软的,好像果冻一样。【研究六】震动力量对土壤液化的影响。 ﹝实验一﹞时间相同,震动力量不同:1. 实验方法:(1) 9个塑料杯各装进200立方公分的土壤,各打进50cc的水。(2) 每3杯为1组,分别放在简易震动器上,用3种不同的震动力量(电风扇转动的速度)来震动。(每次震动时间3秒钟)(3) 比较土壤液化的速度。2. 实验结果: (1速最快,2速第二,3速最慢)(液化速度¬最快第二®最慢) ﹝实验二﹞震动力量相同,时间不同:1.实验方法:(1)把200立方公分的土壤装进塑料筒中,打入50CC的水。(2)把塑料筒放在震动器上开第3速的力量,震动到土壤完全液化为止。 (3)实验5遍,计时并观察土壤的变化情形。2.实验结果: 3.讨论:﹝实验一和实验二﹞ (1)震动速度越快,土壤液化越快,越容易下陷。 (2)震动的时间越长,土壤液化的情形越严重,下陷也越深。 (3)震动的力量比碰撞的力量更容易使土壤液化和下陷。【研究七】土壤液化的程度与承载力的关系。1. 实验方法:(1)将200立方公分的土壤分别装进5个塑料杯中,都打进40CC的水。 (2)把100公克的砝码放在塑料杯内的土壤上面。 (3)再把杯子放在电风扇上,开第三速的力量来震动。(4)每3秒钟把杯子拿下来,观察并记录砝码下陷的情形。(5)最后把100公克的砝码放在【研究六】﹝实验二﹞中已液化的五杯土壤 中,观察砝码下陷情形。3. 讨论:(1)把砝码放在干燥的土壤上不会下陷,表土顶多留一点小痕迹。(2)当土壤含有水分变潮湿时,砝码会有些下陷,再加上外力砝码下陷越深。(3)震动越久土壤液化越严重,承载力量也越小,砝码陷得越深。(4)把100公克的砝码放在液化的土壤上,会慢慢下陷。如果再加上外力 (如敲打、碰撞、震动),砝码下陷的速度变快,甚至完全沉没。四. 结果与讨论: (一) 综合以上的实验结果,我们的结论是:1. 松软的砂土层含有足够的地下水再受到强大的外力,会造成土壤液化和下 陷的现象,所以「水」和「外力」是造成土壤液化和下陷的两个重要因素。 2.土壤含水量越多越容易液化,也越容易下陷。 3.土壤液化时通常会渗水,会变软,像泥浆也像果冻一样。 4.土壤含水后,加上外力(摇晃、碰撞、震动)的影响,土壤越容易液化和下 陷;外力越大或作用越久,液化和下陷的情形越严重。 5.土壤逐渐液化,承载重物的力量变小;液化越严重,承载的力量越小。 (二)在本实验后我们了解到:1. 土壤中水分越多外力越大,土壤的液化和下陷越快越严重;土壤液化时,土 质变软、出现裂痕、大量渗水,甚至喷砂,变得像果冻或流沙一样;结果承 载力量变弱,上面如果有重物,会倾斜,甚至塌陷。2. 我们再对照921地震有关的灾害报导以及几次现场的勘查,发现彰化县员林仑雅里、伸港大肚溪口等受灾地区,大多是粉砂或细砂土壤,比较疏松,含水量较多,所以

  • 【分享】土壤基础知识--土壤的生态意义

    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植物生活的基质和陆生动物生活的基底。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和水分,而且也是土壤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场所。土壤的形成从开始就与生物的活动密不可分,所以土壤中总是含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物、轮虫、线虫、蚯蚓、软体动物和各种节肢动物等,少数高等动物(如鼹鼠等)终生都生活在土壤中。据统计,在一小勺土壤里就含有亿万个细菌,25克森林腐植土中所包含的霉菌如果一个一个排列起来,其长度可达11千米。可见,土壤是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一个极为复杂的复合体,土壤的概念总是包括生活在土壤里的大量生物,生物的活动促进了土壤的形成,而众多类型的生物又生活在土壤之中。   土壤无论对植物来说还是对土壤动物来说都是重要的生态因子。植物的根系与土壤有着极大的接触面,在植物和土壤之间进行着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有着强烈影响,因此通过控制土壤因素就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对动物来说,土壤是比大气环境更为稳定的生活环境,其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幅度要小得多,因此土壤常常成为动物的极好隐蔽所,在土壤中可以躲避高温、干燥、大风和阳光直射。由于在土壤中运动要比大气中和水中困难得多,所以除了少数动物(如蚯蚓、鼹鼠、竹鼠和穿山甲)能在土壤中掘穴居住外,大多数土壤动物都只能利用枯枝落叶层中的孔隙和土壤颗粒间的空隙作为自己的生存空间。   土壤是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基底或基础,土壤中的生物活动不仅影响着土壤本身,而且也影响着土壤上面的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中的很多重要过程都是在土壤中进行的,其中特别是分解和固氮过程。生物遗体只有通过分解过程才能转化为腐殖质和矿化为可被植物再利用的营养物质,而固氮过程则是土壤氮肥的主要来源。这两个过程都是整个生物圈物质循环所不可缺少的过程。

  • 【分享】土壤基础知识--土壤的作用

    壤最根本的作用是为作物提供养分和水分,同时也作为作物根系伸展、固持的介质。土壤不仅仅是储存、供应养分,而且在土壤中各种养分都进行着一系列生物的、化学的和物理的转化作用。这些作用极大地影响养分的有效性,也极大地影响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 土壤中的水分也完全不同于江河中的水。首先它含有对作物最有效的各种养分,所以又称土壤溶液。另外,它在土壤中受土粒的吸引,所以并不是土壤中的所有水分都对作物有效。再有,它在土壤中的运动受土壤不同孔径的孔隙影响。这些都影响土壤作为水分的供应能力。 除去作物需要养分水分以外,作物还需要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和化学环境。 土壤物理环境包括土壤的固相(固体)、液相(液体)和[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气体)三部分。肥沃的土壤,它的固相占土壤体积的50%左右,另外一半是大大小小的空隙,这些空隙充满着水分和空气。 土壤空隙对作物生长十分重要。比如一个肥沃的土壤必须有相当数量直径大于250微米的大空隙,有了这些大空隙作为根系才能顺利地伸展。土壤中还应有不低于10%的直径大于50微米的中等空隙,这些空隙相互连通保证能了土壤的良好排水功能。另外,为了使土壤具有良好的水分保持功能,土壤必须有不小于10%的直径0.5-50微米的小孔隙。所以土壤物理环境和土壤的养分水分供应能力有很大关系。 土壤化学环境也是保证作物健康生长的另一重要环境条件。比如土壤太酸,太碱,盐分太多,都使作物生长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长。 所以,土壤的根本作用是为作物提供养分和水分,同时土壤还要具有保证养分水分良好供应的物理和化学环境;左图中在肥沃土壤中菜豆生长健壮,在不良土壤上,菜豆生长不良。 作物怎样吸收土壤养分呢?从右图可以看到,在土粒的周围存在着土壤溶液,根尖是根的生长点。从根尖5一15毫米的地方,生长着密集的根毛。把它放在100%的湿度下,根毛就很快伸长。根毛吸收养分以后,通过细胞逐步送到根中部的导管,然后再运送到茎和叶子中去。根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分叉形成无数的毛细根,它能加大植物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为植物提供充足的营养。

  • 土壤健康全景之土壤修复

    [size=16px]土壤酸化是指土壤pH值降低,酸性增强的过程,这一现象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过度使用化肥、酸雨沉降、森林砍伐和土壤侵蚀是主要原因。这些活动导致土壤中硫酸盐和氯化物的积累,以及酸雨中的硫酸和硝酸的沉降,从而降低土壤pH值。自然因素如降雨冲刷和土壤有机质分解也对土壤酸碱度产生影响。[/size][size=16px]土壤酸化的直接影响包括土壤结构破坏、有益微生物减少、植物根系受损,以及重金属毒性增强。这些影响最终导致作物生长受阻,产量下降,甚至生态失衡。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科学家和农业专家提出了多种修复技术。物理修复如石灰施用可以中和土壤酸性物质,提高pH值。化学修复[i][/i]则使用硫酸钙、硫酸镁等物质调整土壤酸碱度。生物修复则利用微生物和植物的代谢活动改善土壤环境,例如种植耐酸植物和施用微生物菌剂。[/size][size=16px]土壤碱化与土壤酸化类似,也是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导致土壤pH值升高。修复策略同样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以调整土壤酸碱度,恢复土壤健康。[/size][size=16px]土壤重金属污染涉及铅(Pb)、镉(Cd)、汞(Hg)、铬(Cr)和砷(As)等元素的过量积累。这些元素在自然界中微量存在,但工业排放、矿业活动、城市垃圾填埋和农业化肥的使用导致其在土壤中的浓度显著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破坏土壤生态系统,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健康构成威胁。[/size][size=16px]污染的成因包括工业活动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农业实践中使用的含重金属的农药、化肥和污泥肥料,城市扩张中建筑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渗透,以及自然过程中的地质活动。这些污染对植物生长、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都有负面影响。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如土壤替换、固化/稳定化)、化学修复(使用螯合剂)和生物修复(利用微生物、植物或其代谢产物)。[/size]

  • 土壤健康全景之土壤管理

    [size=16px]在现代农业和环境保护领域,土壤检测与监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还有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size][size=16px]土壤检测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它通过分析土壤样本,揭示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这些特性包括土壤肥力、污染水平、酸碱度、有机质含量以及微生物活性等,对于指导农业生产、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测定土壤中的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可以评估土壤的肥力状况。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提高作物产量,同时避免环境污染。同时,识别和量化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以及病原体等,对于防止土壤污染、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size][size=16px]土壤的酸碱度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活动。测定pH值有助于了解土壤的酸碱环境,为土壤改良和作物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影响土壤结构和保水能力。土壤水分状况关系到作物生长和灌溉管理。这些参数的检测有助于优化农业实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土壤微生物在维持土壤健康和促进植物生长中起着关键作用。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理解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size][size=16px]土壤检测通常包括采样、实验室分析和结果解读。采样时需考虑土壤的代表性和深度,实验室分析则依赖于化学和生物技术,如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结果解读需要专业知识,以便将数据转化为实际的农业管理建议。[/size][size=16px]土壤监测是确保土壤健康和农业生产可持续性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对土壤质量的定期评估和跟踪,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土壤变化,预防和解决土壤退化问题,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支持。监测土壤的物理特性,如质地、结构、密度和渗透性,可以评估土壤的耕作适宜性和改良需求。化学特性监测,包括pH值、营养元素含量、有机质含量以及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水平,是指导合理施肥和土壤改良的重要指标。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活性的监测,揭示土壤生物活性和生态平衡状态,为生态农业和土壤生物修复提供依据。通过建立土壤质量数据库,分析土壤质量随时间的变化,为土地管理政策和农业实践提供科学依据。随着物联网和遥感技术的发展,实时土壤监测成为可能。安装土壤传感器和使用无人机等技术,可以实时收集土壤水分、温度、盐分等数据,为精准灌溉和作物管理提供即时信息。[/size][size=16px]总之,土壤检测与监测是现代农业和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通过综合运用传统和现代技术,我们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土壤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定期进行土壤检测与监测,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壤问题,还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的科学指导,促进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和地球的未来。[/size][size=16px]土壤营养、修复、消毒、生态和管理工作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实践,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保障作物健康,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发展。全球多家农业科技公司正在研发和推广相关技术和产品,为农民提供支持,共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size]

  • 【分享】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土壤质地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其类别和特点,主要是继承了成土母质的类型和特点,又受到耕作、施肥、排灌、平整土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是土壤的一种十分稳定的自然属性,对土壤肥力有很大影响。其中,砂土抗旱能力弱,易漏水漏肥,因此土壤养分少,加之缺少粘粒和有机质,故保肥性能弱,速效肥料易随雨水和灌溉水流失,而且施用速效肥料效猛而不稳长,因此,砂土上要强调增施有机肥,适时追肥,并掌握勤浇薄施的原则;粘土含土壤养分丰富,而且有机质含量较高,因此,大多土壤养分不易被雨水和灌溉水淋失,故保肥性能好,但由于遇雨或灌溉时,往往水分在土体中难以下渗而导致排水困难,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阻碍了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对此类土壤,在生产上要注意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以避免或减轻涝害,并选择在适宜的土壤含水条件下精耕细作,以改善土壤结构性和耕性,以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壤土兼有砂土和粘土的优点,是较理想的土壤,其耕性优良,适种的农作物种类多。

  • 【分享】土壤基础知识--土壤的组成

    土壤的组成 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组成的,固体包括土壤有机质(包括腐殖质)和土壤矿物质,液相主要是土壤水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当然是土壤空气了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一、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砂粒、土粒和胶粒)。土壤矿物质种类很多,化学组成复杂,它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作物养分的重要来源。 二、有机质 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和矿物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一般耕地耕层中有机质含量只占土壤干重的0.5-2.5%,耕层以下更少,但它的作用却很大,群众常把含有机质较多的土壤称为“油土”。 土壤有机质按其分解程度分为新鲜有机质、半分解有机质和腐殖质。腐殖质是指新鲜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所形成的黑色胶体物质,一般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85—90%以上。腐殖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作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腐殖质既含有氮、磷、 钾、疏、钙等大量元素,还有微量元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以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 (二)增强土壤的吸水、保肥能力 腐殖质是一种有机胶体,吸水保肥能力很强,一般粘粒的吸水率为50—60%, 而腐殖质的吸水率高达400-600%;保肥能力是粘粒的6一10倍, (三)改良土壤物理性质 腐殖质是形成团粒结构的良好胶结剂,可以提高粘重土壤的疏松度和通气性,改变砂土的松散状态。同时,由于它的颜色较深,有利吸收阳光,提高土壤温度, (四)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腐殖质为微生物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和能量,又能调节土壤酸碱反应,因而有利微生物活动,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 (五)刺激作物生长发育 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腐殖酸、有机酸、维生素及一些激素,对作物生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强呼吸和对养分的吸收,促进细胞分裂, 从而加速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 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施用的有机肥料和残留的根茬。 许多社队采用柴草垫圈、秸秆还田、割青沤肥、草田轮作、粮肥间套、扩种绿肥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使土壤越种越肥,产量越来越高,应当因地制宜加以推广。 三、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很多,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 和原生动物等。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也很大,l克土壤中就有几亿到几百亿个。l亩地耕层土壤中,微生物的重量有几百斤到上千斤。土壤越肥沃,微生物越多。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主要作用如下: (一)分解有机质 作物的残根败叶和施入土壤中的有机肥料,只有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才能腐烂分解,释放出营养元素,供作物利用;并且形成腐殖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二)分解矿物质 例如磷细菌能分解出磷矿石中的磷,钾细菌能分解出钾矿石中的钾,以利作物吸收利用。 (三)固定氮素 氮气在空气的组成中占4/5,数量很大,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土壤中有一类叫做固氮菌的微生物,能利用空气中的氮素作食物,在它们死亡和分解后,这些氮素就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固氮菌分两种,一种是生长在豆科植物根瘤内的,叫根瘤菌,种豆能够肥田,就是因为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增加了土壤里的氮素;另一类单独生活在土壤里就能固定氮气,叫自生固氮菌。 另外,有些微生物在土壤中会产生有害的作用。例如反硝化细菌,能把硝酸盐还原成氮气,放到空气里去,使土壤中的氮素受到损失。 实行深耕、增施有机肥料、给过酸的土壤施石灰、合理灌溉和排水等措施,可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发挥微生物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四、土壤水分 土壤是一个疏松多孔体,其中布满着大大小小蜂窝状的孔隙。直径0.001-0.1毫米的土壤孔隙叫毛管孔隙。存在于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分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同时,还能溶解和输送土壤养分。 毛管水可以上下左右移动,但移动的快慢决定于土壤的松紧程度。松紧适宜,移动速度最快,过松过紧,移动速度都较慢。 降水或灌溉后,随着地面蒸发,下层水分沿着毛管迅速向地表上升,应在分墒后及时采取中耕、耙、耱等措施,使地表形成一个疏松的隔离层,切断上下层毛管的联系,防止跑墒。“锄头有水”的科学道理就在这里。 土壤含水量降至黄墒以下时,毛管水运行基本停止,土 壤水分主要以气化方式向大气扩散丢失。这时进行镇压(碾地),使地表形成略为紧实的土层,一方面可以接通已断的毛细管,使底墒借毛管作用上升;另一方面可减少大孔隙,防止水汽扩散损失,所以群众说“碾子提墒,碾子藏墒”。镇压后耱地,使耕层上再形成一个平整而略松的薄 层,保墒效果更好。 五、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对作物种子发芽、根系发育、微生物活动及养分转化都有极大的影响。生产上应采用深耕松土、破除扳结、排水、晒田(指稻田)等措施,以改善土壤通气状况, 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 【分享】土壤基础知识--土壤质地分类与改良

    土壤质地分类与改良 土壤质地是土壤的一项非常稳定的自然属性,它可以反映母质的来源和成土过程的某些特征,对土壤肥力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在制定土壤利用规划、确定施肥用量和种类、进行土壤改良和管理时必须重视其质地特点。  土壤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机械组成指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数,也称颗粒组成。——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的百分率的组合称为土壤质地(土壤的颗粒组成、土壤的机械组成)。   一、土壤质地的分类  目前,对土壤的分类有国际制、卡庆斯基制(前苏联制)和中国制三种。  1、国际制: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是根据砂粒(2-0.02毫米)、粉粒(0.02-0.002毫米)和粘粒(0.002毫米)三粒级含量的比例,划定12个质地名称,可从三角图上查质地名称。先找到该颗粒的定点(100%),按3个粒级含量分别做各顶点对应的三角形的3条底边的平行线,3线相交点,即为所查质地区查三角图的要点为:  以粘粒的含量为主要标准,<15%→砂土或壤土,15%-25%→粘壤土, >25%→粘土;   当粉粒含量达到45%以上时,在质地分类名称前要加冠“粉质”字样,当砂粒含量达到55—85%时,在质地类别名称前要加冠“砂质”字样;  当砂粒含量>85%时,直接称为壤砂土,>90%→砂土。  例如:某土壤:砂粒30%、粉粒50%、粘粒20%→粉质粘壤土  某土壤:砂粒60%、粉粒20%、粘粒20%→砂质粘壤土  某土壤:砂粒10%、粉粒50%、粘粒40%→粉质粘土  2、卡庆斯基制(前苏联制)  卡庆斯基制土壤质地分类制有简制和详制两种。其中以简制应用最为广泛,这里我们只介绍简制,在我国的两次土壤普查中都采用了卡庆斯基简制作为质地分类标准。  卡庆斯基简制是根据物理性砂粒(>0.01㎜)和物理性粘粒(<0.01㎜=的含量来划分土壤质地类别。  3、中国制  1987年《中国土壤》第二版中公布了中国的质地分类制,分为3组12种质地名称。  与其它的质地制相比,我国的质地制有以下的特点:  与其配套的粒级制是在卡庆斯基粒级制的基础上修定而来的,主要是把粘粒的上限由0.001㎜提高到大家公认的0.002㎜, 粘粒级分为粗(0.002~0.001㎜)和细(0.001㎜)两个粒级。  我国的质地分类标准还处在试用阶段,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纵观各种质地分类制,尽量存在着一些差别,但大体上还是把土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粘土三类。     二、土壤质地层次性(质地剖面)  许多土壤上下层的质地差别很大,呈现土壤质地层次性。形成原因有自然条件(冲积性母质发育的土壤)和人为耕作等(犁底层)。质地层次性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侧重在致低层次排列方式和层次厚度上,特别是土体1m内的层次特点。  上砂下粘:胶泥底、上浸地,托水又托肥——蒙金土;  上粘下砂:砂砾底、菜蓝地,漏水又漏肥——倒蒙金。   三、土壤质地的改良  1、增施有机肥料  无论是砂质土还是粘质土,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OM含量,都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因为OM的粘结力和粘着力比砂粒大,但是比粘粒小,可以克服砂土过砂,粘土过粘的缺点。  另外,OM还能促进土壤结构的形成,使粘土疏松,增加砂土的保肥性。  2、掺砂、掺粘,客土调剂  对于砂土地可以掺入粘土(河沟中的淤泥),对粘土可以掺入砂土,从而达到改良土壤质地的目的。  3、翻淤压砂、翻砂压淤  砂粘相间的土壤,可以先把表土翻到一边,再把下层土翻上来,使上、下层的土壤混合,可以达到改良土壤质地的目的。  4、引洪漫淤、引洪漫砂  对沿江河的砂质土壤,利用洪水中携带的泥砂来改良砂土和粘土。但要注意引洪漫淤改良砂土时,要提高进水口,以减少砂粒的流入量,引洪漫砂时则要降低入水口,以使有更多的粗砂进入。  5、耕作管理  根据不同的土壤质地采用不同的耕作管理措施。

  • 【分享】土壤基础知识--土壤的用途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关系十分紧密, 有机质含量高低往往决定了土壤的生物活性,同时许多有机物能借助微生物的作用分解转化为有机胶体,大大增加了土壤的吸附表面积,并且产生许多胶粘物质,使土壤颗粒胶结起来变成稳定的团粒结构,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和透气的性能及调节土壤温度的能力,为植物根系的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土壤养分测定值的大小反映出土壤养分含量多少和供肥状况,是衡量施肥效果和确定是否需要施肥的依据,常用来进行不同土壤或不同田块土壤养分状况的比较,同时在田间施肥试验、植株营养诊断和施肥诊断有着广泛的应用及指导作用。在测土配方施肥中,土壤养分测定值和田间试验结果是确定用什么肥?施多少量?是制定肥料配方和施肥措施的主要依据。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