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转基因生物监管

仪器信息网转基因生物监管专题为您整合转基因生物监管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转基因生物监管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转基因生物监管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转基因生物监管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转基因生物监管话题讨论。

转基因生物监管相关的论坛

  • 湖北调查非法销售转基因种子事件 严格追究监管不力单位或个人

    湖北调查非法销售转基因种子事件 武汉全市紧急排查;追查转基因水稻种子源头、去向,严格追究监管不力单位或个人 综合新华社电 日前有媒体曝光,在湖北武汉一家大型超市随机购买的5种大米中,有3种被检测出含有转基因成分BT63,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与质疑。湖北省委、省政府要求相关部门认真调查,一查到底,严肃处理。 省农业厅:坚决铲除转基因田块 据湖北省农业厅介绍,根据媒体报道反映的相关线索,目前已经安排部署查处工作:查种子源头,联合公安部门,对相关涉案人员进行调查,追查转基因水稻种子的源头、去向和农户大田种植的田块与面积;查种植面积,对江夏区在田的中稻,以快速检测为主要手段,再次开展转基因水稻成分检测普查,对确认田块坚决铲除;查监管责任,向涉案地区派出督察工作组,对转基因安全监管不力的单位或个人,严格追究责任。 湖北省农业厅厅长戴贵洲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始终保持对转基因水稻种子非法生产销售的严打高压态势。戴贵洲表示,欢迎社会公众积极举报投诉,提供相关线索,农业部门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 武汉市委市政府成立调查专班 记者28日从武汉市委有关部门获悉,武汉市委市政府为此成立调查专班,对全市所有大米种植基地、加工企业、作坊和超市展开排查,严控转基因大米流向餐桌。 据媒体26日报道,今年4月记者在武汉一家大型超市随机购买了5种大米。这些大米被送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有3种含有转基因成分BT63。 据了解,BT63是华中农业大学研发的转基因水稻,1999年研制成功,2009年这种水稻获得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但未得到商业化种植许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转基因作物在没有获得商业化种植许可之前,不允许被商业化种植。 相关报道引发社会关注。武汉市政府成立了由农业、公安、工商、食药监等部门组成的调查专班,在科研、生产、仓储、加工、流通5个环节排查转基因水稻。一旦发现含有转基因成分的种子或大米,将立即封存下架。

  • 转基因食物安全性再次引发争议

    转基因食品是使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质量、花费质量等方面向人们所需求的目标改变。普通人能接触到的转基因商品根据功用可分红三类。一种是环境适应性的转基因商品,比方抗虫、抗病、抗霜冻等。当前绝大多数的转基因商品都是这种类型;第二种是质量改良型的转基因商品,它可以改动营养成份;还有一种是免疫药用类型的转基因商品,用于出产疫苗和药品。对于转基因对健康的影响,许多试验成果彼此对立。欧盟耗资2.6亿英镑对超越50个转基因安全项目进行危险评价,并在2000年和2010年的欧盟委员会报告中得出“两个有力的定论”:一、没有科学依据标明转基因作物会对环境和食物及饲料安全形成比传统作物更高的危险;二、因为采用了更准确的技能和遭到更严厉的监管,转基因作物乃至也许比传统作物和食物愈加安全。

  • 【转帖】转基因食品为何不敢亮身份?

    “目前广东市面上九成多木瓜为安全的转基因木瓜!”但令人诧异的是,国家明明规定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的农业转基因产品,应当加贴明显的标识。而记者走访广州市场却发现,广州市面上木瓜的转基因标识集体性“缺席”。 调查:   转基因食品敢卖不敢言   据了解,卫生部已于2001年12月11日讨论通过《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由生产、分装单位和个人负责标识;未标识的,不得销售。”   但令人诧异的是,记者昨日走访广州多个市场发现,市面上的木瓜并没有任何“转基因”字样的标识。记者在广州多家超市看到,里面的木瓜散装摆放,除了一个硕大的价格告示牌,告诉消费者产地、价格、品种等之外,并无其他提示。   “广州市面上竟然有这么多转基因产品?”面对记者的提问,受过高等教育的何小姐也一脸茫然,她说,之前听过转基因大豆的新闻,但是不知道广州市面上95%的木瓜是转基因产品。“标识了转基因,有些消费者怕转基因木瓜有潜在风险不敢吃呢!”客村附近的某大型超市的销售人员一语道破天机。   在番禺海鸥岛种植木瓜的冯志佳告诉记者,目前内地与香港地区处理转基因产品方面有差别。他说,其种植的“华农1号”转基因木瓜已经成功打入香港市场,但要贴上“转基因”字样的标识后方能出口到香港。而国内的采购商或者经销商并不理会这些,买了就走,也没有人过来管是否贴“转基因”字样标识的事情。   明明是转基因食品,为什么不告诉消费者,难道这不是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吗?李华平教授说,国内这种情况确实比较普遍,监管部门应有所作为。   令人遗憾的是,冯志佳告诉记者,广州市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并没有要求他们加贴“转基因”字样标识。

  • 【转帖】转基因生物与食品

    转基因生物在联合国公约《生物安全议定书》上,各个国家全部都接受的一个概念,称做“改性活生物体” Living Modified Organisms ,简称 LMOs ,或者叫“遗传饰变生物”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 GMOs 。 LMOs 或 GMOs 就是指凭借现代生物技术获得的遗传材料新异组合的活生物体。实际上就是将外源 DNA 导入生物体基因组,引起了遗传改变,改变了遗传组成的生物,就是转基因生物。 这里强调活生物体,活体就是能够遗传或者复制遗传材料的生物实体。比如说种子就是一个活体。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是讲试管核酸技术, DNA 重组或者核酸导入细胞或细胞器,或者是超分类学科的细胞融合,这就是现代生物技术。   转基因食品是转基因生物的产品或者加工品,它可以是活体的,也可以是非活体的。比如说转基因动植物直接产品,转基因的油菜籽,转基因的番茄,还有一些大豆油、大豆,包括豆腐。这些转基因食品主要来源于植物性的转基因生物。目前市场上的转基因动物还不多,几乎没有商业化的生产,主要是转基因的植物。转基因植物从 1996 年开始大面积的推广。   目前全世界转基因的生物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四个国家。其中美国与阿根廷两个国家占了 90% ,还有加拿大与中国。这四个国家加在一起占了 99% 。在作物方面主要集中在四种作物。其中大豆与玉米占了 80% ,加上棉花、油菜加在一起达到 99% 。当然,商业化生产已经有几十种转基因的植物,比较大的有小麦、水稻,转基因的鱼等,这些都还有待于环境释放,还没有正式的批准,但是作为转基因的作物品种,都是已经成功了的。   从转的基因来讲,具有三个特性。一个是耐除草剂的基因。耐除草剂的基因占了 77% ,主要是用于大豆 -- Roundup Ready ,中文叫农达。农达实际上就是一种除草剂,草甘膦。转了这种基因以后,使用草甘膦除草剂的时候,所有其它杂草都死,就大豆不死。因此可以省功。此外,抗虫的基因占 15% ,主要是抗虫玉米,抗虫棉花。比如中国种的抗虫棉,可以抗棉铃虫,把一种抗虫的基因转到棉花里面,棉花就能够表达毒性的蛋白质,虫子吃了以后可以致死。另外还有一种双价的,所谓双价就是既耐除草剂又抗虫的,大约占 8% 。   所有这些转基因作物的来源,主要来源于美国的孟山都公司,还有先正达公司,阿凡迪斯公司,这三家公司比较大。其中孟山都公司提供了 91% 的转基因植物的品种。美国也是一个最大的转基因生物释放、生产的国家,它每年要批准 1000 多个商业化申请。   从 80 年代末期以后,国际社会对这方面比较关注。 1992 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开的联合国高峰会议,通过了一个叫做《 21 世纪议程》,提出了要重视发展中国家,对环境无害化生物技术的应用。因为发展中国家没有能力来处理转基因的技术。包括一些转基因生物的引进,引进以后,万一发生了环境灾害,它没有能力来处理。所以发展中国家特别关注。因此, 1992 年在高峰会议上通过了一个公约,这个公约就叫《生物多样性公约》。在《生物多样性公约》里面的第 8 条、第 19 条都提到,要各个国家制定能够管制、管理和控制生物技术改变、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以及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活生物体在释放当中产生的风险,公约里面特别强调了要制定一项议定书。目前这个《议定书》有 103 个国家签署了,有 46 个国家已经批准加入,等到 50 个国家批准的时候,这个《议定书》就要生效。中国也在批准手续进行当中。《议定书》的焦点就是关于要控制越境转移,转基因生物出口到另外一个国家,需要进口的国家同意,才能够进口。另外,对进口的转基因生物要进行风险评估、风险管理,还要进行标识,还要提供资料,将这方面涉及的所有的有关资料都要提供给进口的国家。还包括责任与赔偿,发生环境灾害或者对人体健康产生危险以后要有个说法,国家之间要有一个协议,如何进行赔偿。

  • 美国科学院最新报告揭示: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无害,你怎么看?

    美国科学院最新报告揭示: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无害,你怎么看?

    前言:针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问题,农业部于4月也组织专题新闻发布会,公开说明情况,这是近年来头一次。农业部公开表示:转基因 “致癌、致不育、欧美不吃”都是谣言。美国科学院于5月17日发布的一份详尽报告称,没有证据表明转基因农作物对人类或环境有害。去年,仪器信息网也对崔永元“反转”的行为做了一个调查,过半认为小崔的翻转并非“恶”为。👉小崔的“反转”是恶与否?科研人当以确凿的数据论证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5/201605251700_594788_1610895_3.jpg转基因是否有害的言论形成“两极”分化,对此您怎么看?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和国家医学院召集了50多位科学家、研究人员、农业和工业专家组成编写委员会,花费两年时间撰写完成了这份长达388页的报告。报告回顾了自转基因作物诞生以来,20年间的900多项研究和相关数据。此次发布的报告名叫《基因工程作物:经验与展望》(Genetically Engineered Crops: Experiences and Prospects),旨在对有关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的安全性和环境、社会效应的研究做一次客观的综述。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5/201605251701_594790_1610895_3.jpg01转基因对人体无害?为了确定转基因作物制成的食品对人类是否安全,编写委员会将美国、加拿大与英国和西欧国家近年来的疾病报告进行了比较。美国和加拿大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便开始消费转基因作物,而英国和西欧地区则一直消费得较少。结果发现,自90年代转基因作物问世以来,美国和加拿大并没有哪种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长期的增长态势。肥胖或2型糖尿病与转基因食物之间没有任何相关性。乳糜泄,即对麸质(小麦中的蛋白质)不耐受的问题,在欧美两地人群中均有增加。此外,英美两国儿童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增长趋势也是相似的。该报告最后总结道:转基因作物与传统方式种植的作物相比,并不会为人体健康带来更高的风险。 02与传统育种没有明显差异?该报告指出,从总体上来看,转基因作物减少了农民的劳作时间,降低了杂草和害虫带来的损失,因此为农民节省了不少费用。但对于害虫控制、农耕活动和农业基础设施而言,转基因既有积极影响,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此外,该报告还指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太确定采用转基因作物是否让让农业产量明显增加。虽然种植转基因大豆、棉花与玉米对农民有着积极的经济影响,但“产量增长的速率没有变,至少没有显著性改变。”转基因作物的增产潜力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影响更大。一些新的作物改良技术可能会增加产量的增长率,但报告无法给出肯定回答,因此建议通过多种农业技术保证产量稳定提高。当然,报告也指出,任何育种技术都有可能产生安全问题,不可能一概而论其益处和风险。因此,无论新植物品种是通过转基因技术还是杂交技术培育的,都应接受安全评价。03“基因污染”是否存在?“没有可靠证据表明转基因作物与环境问题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报告称,“使用抗虫或抗除草剂的作物并没有减少农场中植物和昆虫整体多样性,抗虫作物的大田甚至还会有更多的昆虫多样性。” 没有证据表明大斑蝶种群数量的减少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相关。尽管基因漂移(基因从转基因作物到野生近缘物种)已经产生,但没有实例证实这种转移对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总体而言,委员会未发现转基因作物和环境问题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然而,即使对于杂交作物,由于评估长期环境变化的复杂性,也很难得出明确的结论。04监管困境:评估方法被批判?报告还批评了根据生产技术对食品进行分类的监管方法。“国家科学院从1987年就在讨论应该基于食品本身,而不是过程。”报告委员会主席,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演化生物学家Fred Gould对美国《科学》杂志(Science)说道,“现在的监测问题是,你如何决定某样食品比其他食品需要更多的检验?”报告指出,监管部门应主动向公众传播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农业产品如何被监管,以及监管的新方法,也应积极向公众就这些问题征询意见。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在科学层面,关于转基因作物的政策将涉及科学、法律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对于急需指导的监管部门,美国国家科学院将于今年年底发布另外一项报告,以预测下一个10年内的生物科技产品及监管这些产品所需的科学工具。05争议仍在继续在美国,这份近400页的报告并未结束转基因作物引发的的争论。据《纽约时报》报道,生物科技创新组织(Biotechnology Innovation Organization)表示“很高兴”,这项报告指明,“农业生物技术能为农场主、消费者及环境带来许多益处”。而消费者联盟资深科学家Michael Hansen对转基因作物的应用持批判态度,他指出这些作物并没有显著的产量提升。在一份声明中他说,“这些作物并不是世界饥饿问题的解决方案。”也许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敏感性与复杂性,这份文件的许多结论都列出了警告作为限定。来源:仪器信息网

  • 转基因检测技术知多少~~~

    事件一:7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法令,禁止在俄境内种植转基因作物、养殖转基因动物、生产转基因食品,并禁止俄罗斯进口转基因食品,违者将处以罚款。=======================================================================事件二:7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一项有关转基因食品销售的法律,要求生产商在食品包装上标注其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从而让消费者“买得明白”。======================================================================= 美俄两个超级大国在转基因领域的大动作,代表着一个趋势,那就是政府部门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会越来越严格,立法越来越完善,因此对检测的技术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那么目前国内转基因发展现状,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技术都有哪些,依据什么原理,准确度怎么样呢,就由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统计报道,目前国内共批准60项转基因作物事件,分别为转基因玉米17项、转基因阿根廷油菜12项、转基因大豆10项、转基因棉花10项、转基因西红柿3项、转基因水稻2项、转基因杨树2项及转基因甜椒、转基因甜菜、转基因矮牵牛花和转基因木瓜各1项。转基因技术的核心是对物种遗传物质进行人为改造,导入外源基因,从而获得预期的目的性状。因此可以通过检测材料中是否含有外源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目的基因(抗虫、抗除草剂、抗病和抗逆等基因)及其表达产物来判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目前国内外对转基因成分的检测从原理上可以分为两类,基于外源蛋白靶标检测和基于外源核酸成分检测。基于外源蛋白靶标的检测技术主要是以免疫分析技术为基础,利用转基因作物产生的特定的外源蛋白与抗体的特异性识别进行检测和定量的技术。常见的基于外源蛋白靶标的转基因检测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技术、免疫层析试纸条技术及蛋白质芯片技术(Protein chip)等。ELISA方法和免疫层析试纸条法快速准确,但仅可检测一种目标蛋白,而蛋白质芯片可通过设计不同的探针阵列和特定的检测方法,使一次反应同时检测多个蛋白,具有通量高、微型且自动化等优点,但背景信号高、蛋白质活性难以长久保持。蛋白质检测方法往往不能检测加工食品,而且受目的蛋白质在转基因作物中的表达部位、表达时间及环境等的影响,限制了其应用。而核酸成分,尤其是DNA,因其稳定性好,在加工过程中不易降解,被广泛用于转基因检测中。基于外源核酸成分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 PCR 技术、恒温扩增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PCR技术已经成为转基因作物及产品日常检测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国内以及国际发布的食品和饲料中转基因产品的检测标准方法大都采用的PCR技术原理,应用普通PCR方法或实时荧光定量PCR可以对检测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在此基础上,新的PCR技术如巢式和半巢式 PCR、多重 PCR、PCR-免疫层析等技术也成功应用于转基因成分的检测中。同 PCR 检测技术相比,恒温扩增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等温高效、操作简单、耗时较短、产物易检测及设备要求低等优势, 在快速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前景。基因芯片综合了 PCR 技术和分子杂交的优点,可用于一种转基因作物中多个基因的平行检测或对多种转基因作物进行同时检测,其快速简便、自动化、微型化、高通量、准确度高等优点,使其在转基因作物检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数字 PCR 是一种基于单分子 PCR 的对DNA分子直接计数的绝对定量方法,不需要标准品作为参考,融合了定量 PCR的准确性及基因芯片的高通量,因此有望成为绝对定量新标准,也有潜力解决转基因检测通量和劳力成本的问题。目前, 国内外针对转基因成分的检测主要以DNA为检测对象的核酸扩增检测技术为主,但是却面临着两大挑战:1、Talen和CRISPR等基因组编辑技术在转基因研发中的应用;2、加工技术水平和加工精度的提高, 导致DNA的提取难度加大,提取质量下降。但是我们相信,正是在这些挑战的激励下,我们的检测技术会不断地发展,检测人员的水平也会不断地提高。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资料】中国将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 环保部起草法案

    中国将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 环保部起草法案科学而健全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包括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及其有效实施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这些现实的或者潜在的负面影响。  自1985年人类首次试种成功转基因作物以来,世界转基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已占到世界总耕地面积的2%,转基因生物已达120种左右,其中主要的4种是玉米、棉花、大豆和油菜籽。目前已有超过25种转基因作物上市。在我国,目前也出现了转基因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多种转基因作物。近日,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在有关报告中提出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对立法涉及的粮食转基因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争取2011年将粮食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目前,环保部正组织转基因生物安全法起草工作,科技部正为启动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做前期准备工作,商务部建议结合粮食法起草加强对转基因立法问题的研究。

  • 【资料】中国将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 环保部起草法案

    中国将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 环保部起草法案科学而健全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包括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及其有效实施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这些现实的或者潜在的负面影响。  自1985年人类首次试种成功转基因作物以来,世界转基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已占到世界总耕地面积的2%,转基因生物已达120种左右,其中主要的4种是玉米、棉花、大豆和油菜籽。目前已有超过25种转基因作物上市。在我国,目前也出现了转基因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多种转基因作物。近日,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在有关报告中提出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对立法涉及的粮食转基因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争取2011年将粮食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目前,环保部正组织转基因生物安全法起草工作,科技部正为启动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做前期准备工作,商务部建议结合粮食法起草加强对转基因立法问题的研究。

  • 世界上对转基因生物产品的标识阈值的规定

    农业部发文通报世界上一些国家对于转基因生物产品标识阈值的规定时说:除中国外,世界其他实施转基因生物标识制度的国家,大都设置了标识阈值。如欧盟法规规定其标识阈值为0.9%,当食品中转基因成分含量低于0.9%时,可以将该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视为“无法避免的少量无意混杂”,不需要标识;当食品中转基因成分含量高于0.9%时,则必须标识。韩国的法规规定其标识阈值为3%,当食品中前5种含量最高的成分中含有转基因成分,且含量均低于3%时,不需要标识。日本的标识阈值为5%,当食品前3种含量最高的成分中含有转基因成分,且含量低于5%,不需要标识。标识阈值的高低,主要是各国依据国情在转基因产品管理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成本方面取得平衡。

  • 【转帖】Nature:转基因酵母细胞制造出能互相交流的“生物电路”

    Nature:转基因酵母细胞制造出能互相交流的“生物电路”生物电路, 转基因, Nature, 酵母, 细胞典和西班牙科学家使用转基因酵母细胞制造出了能够互相交流的“生物电路”,未来,科学家有望使用人体细胞构建出更复杂的系统,来检测人体健康状况。相关研究发表在12月9日出版的Nature杂志上。作为欧盟“分子计算机”项目的一部分,瑞典哥德堡大学和西班牙巴塞罗那庞培法布拉大学的科学家在哥德堡大学施特芬·霍曼教授的领导下进行了该项研究。哥德堡大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系肯塔罗·弗瑞卡瓦表示,尽管经过重新编程的细胞不能像真正的计算机做同样的工作,但该研究为使用这样的细胞建立复杂的系统铺平了道路。未来人体健康状况有望通过这种“分子对分子”的交流系统来探测,将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或者将其作为生物传感器来探测污染物,分解环境中的有毒物质等。合成生物学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其中的一个应用是设计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生物系统。例如,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使用转基因细胞构建出许多不同的人工连接装置,诸如电路断路器、振荡器和传感器等。尽管这些人工连接器具有很大的潜力,但迄今为止还存在很多技术限制,主要原因是,分处不同细胞中的人工系统很少能按科学家的期望来工作,因此影响了最终结果。

  • 11月起燕窝、土壤、转基因生物等将禁止入境

    11月起燕窝、土壤、转基因生物等将禁止入境11月1日起,新版《出入境人员携带物检疫管理办法》将实施。新办法规定的禁止进境物名录更加清晰、准确,比如禁止进境的动物产品中,旧办法仅规定“蛋”,新办法将规定改为“蛋及其制品,包括鲜蛋、皮蛋、咸蛋、蛋液、蛋壳、蛋黄酱等蛋源产品”。同时,禁止入境物新增了燕窝、土壤、转基因生物材料等。携带宠物入境也仅限犬或猫,且每人每次限带一只。  非疫区宠物隔离时间缩短  根据新办法,旅客携带入境的活动物仅限犬或猫,并且每人每次限带1只。携带人应当向检验检疫机构提供输出国家或者地区官方动物检疫机构出具的有效检疫证书和疫苗接种证书。宠物应当具有芯片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明。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处副处长张兆平介绍,与旧办法相比,新办法首次明确我国对携带入境的宠物依据狂犬病疫区和非疫区进行分类管理。  以往,旅客携带宠物入境,无论宠物来自于哪个国家都需要到指定地点隔离30天。新办法实施后,检验检疫人员会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狂犬病疫区和非疫区名单,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宠物“区别对待”。  来自狂犬病发生国家或地区的宠物,继续在指定隔离场隔离检疫30天;来自非狂犬病发生国家或者地区的宠物,在指定隔离场隔离7天后,可转至其他场所隔离。此外,携带宠物属于工作犬的,如导盲犬、搜救犬等,携带人提供相应专业训练证明的,可以免予隔离检疫。  张兆平说,此举将更加方便旅客,有需要的市民可到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上查询狂犬病疫区和非疫区名单,提前做好准备。  燕窝、土壤、转基因被禁  对比旧办法,新办法扩大了旅客携带物检疫的范围。首次将农业转基因生物和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列入出入境人员携带物检疫范畴。  同时,新办法规定的禁止进境物名录更加清晰、准确。比如禁止进境的动物产品中,旧办法仅规定“蛋”,新办法将规定改为“蛋及其制品,包括鲜蛋、皮蛋、咸蛋、蛋液、蛋壳、蛋黄酱等蛋源产品”,同时新增了燕窝(罐头装燕窝除外)为禁止进境物。  旧办法规定的禁止进境的植物及植物产品包括水果及茄子、辣椒、番茄果实,新办法将范围扩大至新鲜水果、蔬菜。  此外,土壤、转基因生物材料等之前未列为禁入物,此番也一并成为禁入物。

  • 【转帖】绿色和平:违法转基因食物已进入婴幼儿食物链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今天(20日)公布了在北京、武汉、广州,及香港等多个城市进行的食品抽样检测结果:在中国多地出售的婴儿食品、普通餐馆的快餐米饭,及加工米粉中,均含有转基因成分。 面对如此大范围的转基因食品污染情况,绿色和平呼吁中国政府立即停止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进程,进一步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体系,加强对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研究,特别是针对婴儿及未成年人的食品安全研究;同时呼吁企业担负起为消费者提供安全食物的责任,立即下架和销毁相关问题产品,清查源头,加强监管。 据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方力峰介绍,绿色和平从2010年底到2011年4月份,在北京、武汉、仙桃、广州和香港等地市面上的婴儿食品、快餐米饭,及米粉进行了随机取样,共购买103份样品,并送至独立第三方实验室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结果发现共有10份样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 据介绍,本次检测随机抽取了27份婴儿食品样品,均在北京和香港的大型连锁店购买,品牌覆盖了惠氏、多美滋、雅培、雀巢、伊利等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其中1份惠氏的"S-26爱儿素婴儿配方豆粉"和1份伊利的"胡萝卜营养米粉"样品中被发现含有转基因成分。

  • 【分享】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不等于商业化生产许可

    据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 农业部审批发放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和转抗虫基因水稻安全证书的消息,引发了公众的关注。近期,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接受新华社记者的专访时说,安全评价试验和检测验证表明,转基因水稻和玉米与非转基因对照水稻和玉米具有同样的安全性。同时,发放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并不等同于允许商业化生产。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1999年和2004年,农业部相继首次受理了转基因水稻和玉米的安全评价申请,分别经过11年和6年的严格评价过程,于2009年8月17日依法批准发放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及杂交种“Bt汕优63”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我国制定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转基因生物分子特征、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多年的安全评价试验和检测验证表明,转基因水稻、玉米的分子特征清晰;未发现环境安全不良影响;关键营养成分没有差异,毒性试验对试验动物未发现不良影响,与已知过敏原无同源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综合评价认为,转基因水稻和玉米与非转基因对照水稻和玉米具有同样的安全性。  这位负责人说,转基因水稻和玉米获得安全证书后,还要根据国家品种审定法规的规定,首先进行严格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达到标准的才可获得品种审定证书;之后,相关种子企业还要通过严格审核才可获得转基因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方可进行种子生产经营。  这位负责人同时指出,农业部从未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种植,在国内也没有转基因粮食作物种植。截至目前,经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审,已先后批准了转基因棉花、大豆、玉米、油菜4种作物的进口安全证书,用途仅限于加工原料。  这位负责人强调,自1996年首例转基因农作物商业化应用以来,发达国家纷纷把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要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突破耕地、水等资源约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推进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是重要途径。

  • 【原创大赛】转基因大豆产品对我国生物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

    【原创大赛】转基因大豆产品对我国生物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

    题记:看到大家讨论分辨转基因食物的方法?可信度多大呢?(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30902/4943086/),一时兴起,一篇小文,供大家参考!转基因大豆产品对我国生物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目前,世界黄大豆生产和贸易的总体格 局是面积稳步增加、总产显著提高、贸易日趋活跃,如2004年总产量为2.1332亿t、黄大豆总贸易量(进口)为5,664.7万t、金额123 亿美 元。世界黄大豆生产主要集中于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和印度,2003 年5大主产国黄大豆收获面积达到7,60514万hm2,占当年世界黄大豆种植面积的91.0%。美 国孟山都(Monsanto) 公司在1994年研究出商品名为Roundup Ready Soybean (RR黄大豆)的转入抗除草剂 (Roundup,草甘膦)基因的黄大豆新品种,并于1996 年开始大面积商业化生产。此后,由于成本和现代田间操作的需求,转基因黄大豆的推广面积迅速扩大。2001年全球种植面积已达3,330万hm2,占全世界黄大豆种植面积7,200万hm2的46%。,而且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近 年来,中国国内黄大豆消费需求迅速增长,国产黄大豆远远不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同时,转基因作物种植大国的黄大豆销售在欧、日、韩等国遇到了阻力,出口市场转向了发展中国家,造成我国进口转基因黄大豆及加工品的数量持续上升。中国2002年进口黄大豆1,131万吨,2003年达2,074万吨,2004 年为2,023万吨,已超过我国的1,600万吨年产量,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大豆进口国,我国正成为世界上越来越重要的转基因农产品进口国。一、黄大豆与转基因黄大豆的发展趋势大 豆的起源认为是由原产中国的乌苏里大豆演生而来,中国古名“菽”。(“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毛泽东《到韶山》)。常分为黄豆、黑豆、黑皮青豆、青仁乌豆等。在中国栽培并用作食物及药物已有5000年历史。大豆的种子含17%的油和63%的粗粉,其中50%是蛋白质,不含淀粉,大豆是豆科植 物中最富有营养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是蛋白质最丰富最廉价的来源。在今日世界上许多地方是人和动物的主要食物。大 豆,隶属于真核域,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豆目,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大豆。约10种,分布于东半球温带和热带地区,我国有7种,南北 均产之,其中大豆G.soja(L. )Sieb. etzucc.各地广为栽植,东北尤盛,变种多至30余个,一年生草本,是重要的油料、食用和饲料作 物。大豆植株直立,有分枝,高度从几厘米到2米以上。自花授粉,花白色或微带紫色。种子为黄、绿、褐、黑或双色。每个荚果内含1至4粒种子。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51113_462504_1782539_3.jpg大豆是一年生豆科植物,其种子也称为大豆(大家习惯将黄皮黄子叶的黄大豆称为“大豆”)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成为世界大豆生产大国,巴西和中国次之。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51118_462505_1782539_3.jpg1.1 转基因黄大豆的重点研究领域由 于明显的经济利益驱动和分子生物学的进步,转基因黄大豆的重点研究领域为:改良脂肪酸、氨基酸成分,提高营养价值;降低植酸磷含量、降低水苏糖的含量;增加蔗糖含量和甜度,提高可消化性,改善适口性;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高价值蛋白药物;对非生物逆境如干旱、盐渍、低温、紫外线辐射、恶劣条件的耐性,抗虫 病害等特性。1.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分 子标记辅助选择(MAS) 已成为黄大豆育种中的重要手段。已在黄大豆的20 个连锁群中发现了1,845 个连锁标记,总遗传距离为2,527cM。主 要方法包括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APD(随机扩增DNA多态性)、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SSR(简单重复序列)、SNP(单一核甘酸多态性)等。其中,SSR 为广泛采用的遗传标记,SNP是新一代的遗传标记,其应用正日益受到重视。分 子标记辅助育种(MAB) 在黄大豆抗病虫育种上也得到了成功应用。在黄大豆常见的十几种主要等病虫害中均已找到了一些与抗性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并运用于抗源筛选及后代选择上。在非生物逆境抗性方面,如抗旱、耐盐碱等的分子标记,产量及重要品质性状的QTL定位也已取得显著进展。1.3 转基因育种应用前景虽 然目前的转基因黄大豆品种主要是Monsanto公司的RR黄大豆,但AgrEvo公司的抗草丁膦黄大豆等其它品种的转基因黄大豆在国外均已有不同面积商品化种植;在品质改良方面也取得许多新进展,美国已育成了不含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新品种并投入商业化生产,DuPont公司的低水平抗营养因 子、高斑鸠菊酸和蓖麻油酸含量的黄大豆新品系已获得成功;豆油品质改良成功的高酸和低酸转基因品种黄大豆已商业化种植,其中3.5%低棕榈酸转基因黄大豆 油于1997年已获准在美国市场销售;高蛋氨酸转玉米纯溶蛋白基因的转基因黄大豆的实验前景也是乐观的,中国将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导入黄大豆已获成 功。高产育种是最重要的黄大豆育种目标之一。近年来,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培育广适应性品种选育工作和耐逆育种品种,如耐旱、盐碱、湿、热、低温、缺铁性黄化、耐贮藏性和抗乍荚性、抗种子机械损伤等特性的育种研究获得一定成效。改善皂苷、异黄酮含量的育种和共生固氮也提上日程。[size=12.

  • 转基因食品市场化,支持or反对?

    转基因食品市场化,支持or反对?

    2018年1月26日,农业部印发《2018年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管工作方案》。近年来备受争议的转基因话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众说纷纭。有人说,崔永元赢了,国家开始出手整治转基因食品;也有人说,这是国家在为转基因农业产业化创造条件。且不论真相如何,这都可能是转基因相关检测及仪器市场迎来发展新机遇的信号之一。那么各位在这场持续多年的转基因争论战中站在哪一边呢?是支持崔永元还是方舟子?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话题,您有什么看法? 您认为这些转基因管理法规的相继发布是否会带来相关检测市场的需求增长?对于转基因产品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您的态度是什么? 更多详情,敬请关注热点专题:[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zt/zhuanjiyin][b]转基因再起波澜,相关检测或仪器市场或将迎来新机遇![/b][/url][align=center][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zt/zhuanjiyin][img=,690,216]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270941200662_5717_3047599_3.png!w690x216.jpg[/img][/url][/align]

  • 【讨论】转基因水稻的背后--郎咸平谈转基因(文字版)。

    [color=#f10b00][size=4][b]这几天在青岛出差,看了青岛电视台的郎咸平教授的节目,觉得说的很有道理,特地在网上找了文字版和大家分享。感觉国家的监管专家脑子都有问题,有很多简单的问题都想不到,并且对国家的未来和百姓的生命一点都不考虑。哎,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b][color=#000000]郎咸平谈转基因主持人:马克思有句名言,新生事物第一次出现是悲剧,第二次出现是戏剧,第三次出现是闹剧。玉米转基因了,大豆转基因了,现在水稻也转基因了。郎咸平:在讲水稻之前,我想念一段数据给我们的观众朋友们听。2007年,法国科学家证实,世界最大的种子公司美国孟山都,它们出厂的转基因玉米,对人体的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2008年,美国科学家也证实了,转基因玉米用在小白鼠身上,发现它的免疫系统受到伤害。最新的数据是 2009年12月22日 ,法国生物技术委员会最后宣布,转基因玉米弊大于利。在这些安全问题上,我们来变谈中国的水稻。而且我小片里讲得很清楚,我们中国将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转基因水稻,这句话听得我毛骨悚然。李银:真是敢为人先啊。郎咸平:国外还没搞,因为太多的问题出来了,所以迟迟不敢发布,我们抢第一,肯定很多安全问题值得我们关切。主持人:现在全球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还没有一个共识的情况下,中国现在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李银:而且这个争议非常大,包括您说的那些案例,就是宣布或者发现了安全隐患的案例非常之多,还有很多是没有被发现的。我在日本会发现,他们当地人跟我介绍说,日本本土种植的有机食品,价格卖得很高,反而是进口的卖的很低,包括了很多转基因的种子。美国在游说日本,你进口吧,你进口吧,转基因木瓜特别好,你进口吧。日本说,我不。主持人:欧盟和日本很多其实对于美国第一个开发的转基因西红柿已经下架了。而且对于各种转基因的指标会有一个严格的限制,在他们的食品结构中,尤其欧洲是比较排斥转基因的。包括这次,刚才教授说到以前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的一些危害。这个转基因水稻,我看有个报道,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叫蒋高明,他介绍说:什么叫转基因水稻呢?就是在水稻中引入抗虫基因,就是使水稻分泌一种叫做Bt毒蛋白的物质,虫子食用后会毒死。这个问题就来了,虫子无法下口,人类长期食用就没有危害吗?郎咸平:这就是转基因的问题,所以玉米、大豆都有类似的问题。为什么会破坏免疫系统?为什么会破坏肾脏跟肝脏?很清楚了,肾脏跟肝脏是干嘛的?是解毒的么,可见这个毒已经破坏到肝脏了。我们就以2007年转基因玉米数据为例,它就是毒性太强破坏人类的解毒系统,肝脏与肾脏,就是你刚才讲的这个问题。李银:我们之前做过一个专题,我们报纸做过专题,关于被发现的中国种业,这是一个产业链,种子对农业的贡献高达30%,会发现孟山都、先正达拜耳、陶氏化学、杜邦纷纷在中国抢占种子市场。主持人:这些公司已经控制了中国50%的蔬菜种子。李银:蔬菜种子还好一点,但是大田作物的种子就很危险,大米属于大田作物的种子,换句话来说,一个中国人一年平均要消费 97公斤 大米,我们每个人都有权知道这个食物是不是安全的,这是个公共决策的话题了,当你推动转基因商业化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跟每个人的生命安全都相关,每个人都有权知道这个信息。[/color][/size][/color]

  • 转基因生物明确列入出入境人员携带物检疫范畴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修订发布了《出入境人员携带物检疫管理办法》,今年11月起施行的新版《出入境人员携带物检疫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和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被列入出入境人员携带物检疫范畴。

  • 转基因检测的必要性

    近来小编有幸找到了英格尔检测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的赵老师,跟赵老师讨论了一些关于转基因检测的问题,总结如下:问:转基因食品的现状答:第一例转基因食品要追溯到1983年的转基因烟草。这是一门跨世纪的技术。是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到2009年时,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已经发展到120多种植物,包括抗虫,抗毒等方面的研究。如今大面积种植的作物有大豆,水稻,玉米,棉花等,而大豆的转基因作物则领先于其它。 生物技术发展到如今所显示的强大潜力,还在进一步的推进转基因食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转基因作物出现在市场上或者实验室里。到2009年共有25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作物。其中美国是种植大户,占全球种植面积的72%。转基因作物将会在以后获得更多的发展问:转基因食品在我国是什么现状答:我国对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研究非常重视。我国的基因改良作物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基本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产品研发的技术体系。我国在大田作物的转基因技术中处于世界零线地位,例如棉花和水稻。如今我国正在更进一步的发展和研究基因技术,并获得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其中基因植物达47钟,微生物达31种,动物基因30余种。问: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您怎么看答: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如今没有一个定论。科学界一直也争论不休。同时没有长时间的实践经验我认为是无法判断其是否安全的。毕竟基因技术是在改变原有作物基因的基础上来实现其作用的。而我们生物体的构成又是以基因为基础的,所以这是个矛盾。它是否有危害需要时间来检验,谁说了都不算。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问:您觉得对转基因食品检测有必要吗答:我觉得是非常有必要的。既然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得不到证实。那么,普通民众就有权决定自己是否食用。说的简单点是自己选择的问题,说的大一点,隐瞒真相就是侵犯民众权利的问题,这事民权的问题了。因为实验室太忙的原因采访告于段落,后续的采访下次带来。编辑: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发布范围: 微信口 媒体网站口 企业站口 论坛口 周刊 口 其他 口

  • 中药需要转基因么?

    先看新闻——来自中国药材GAP网“转基因”之争在美国 作者:曹明华     我作为一个上世纪90年代在美国学习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研究的研究生,一个至今在美国已生活了20年的中国人,在中国人传统的主粮——稻米,有可能被“转基因”的时候,不得不谈一点我所目睹和了解的,这些年发生在美国的有关转基因食物产业的争论。  首先要提一下的是,为什么著名生物学家Barry Commoner会说,目前的转基因食物产业所基于的“科学”,是已经过时了的生物学理论?  这位曾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科学家的意见是:转基因食物的研究和制造产业,最初发展起来时所基于的、对于“基因”的认识和研究的理论,以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模型——在日新月异的分子生物学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发展到了今天这个阶段)——已一再被证明是“错了的”。  因此,失去了可靠的生物学原理的指导,目前的转基因食物行业,便成为一门充满风险的、带有赌博性质的“实验科学”。  Commoner博士还说:“公众所惧怕的,并不是这门实验科学本身,而是根本性的荒谬——在我们还没能真正弄懂它的原理之前,就让它溜出实验室、进入现实世界中。”  他说得没错,事实上,它不正在溜上我们的餐桌吗?  美国的转基因生物公司在面对政府时,所用的游说词是:“任何事物都有风险,而发展转基因食物的利益要大于风险。”  ——可问题的关键是:谁获利益?谁得风险?  而后来的事实是,美国这些年已将转基因食物尽可能向落后国家“转”移,而美国国内的转基因食物正愈来愈减少——除了动物饲料、生物燃料和工业原料,已趋于将“转基因”只用作极微量的食品添加剂了,就是这样,它还被人避之不及。  但眼下美国政府大概还不想让转基因公司倒闭吧,它巨额的股票还在上市,而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转基因”,还可以为政府带来税收。所以对美国政府来说,这个“利益”与“风险”的“不等式”,目前还是很微妙的。  但在中国,假如在自己本土将几千年传统的主粮“转基因”了,其“利益”与“风险”的“不等式”又会怎样?转基因专家鼓动中国学习美国,他们有没有作过这个简单的“利益”与“风险”的“不等式”的逻辑推导呢?  孟山都之类的生物公司及其鼓吹转基因食物的专家,曾经信誓旦旦地保证:转基因食物对人体,在短时间内没有危害,长时间后也没有危害,对吃了转基因所生的后代也没有危害……  可他们自己连几年之后,转基因食物研发所基于的重要的生物学原理的变化都未曾料到;对于农作物转基因后,农田里的小害虫转成大害虫也未料到;对于农田里次要的小杂草可以被“转”成农民无法对付的“超级草”,亦未曾预料到——人们何以能相信他们对于消费者未来健康,以及消费者后代健康的预料和担保呢?  预料不到——说明他们对于生命体系的宏观认识缺乏整体、长远、智慧的洞见。这离真正的科学探索的精髓,相去有多远?  “转基因”食物的得天独厚之处是,它所导致的健康危害,比一般的致病因更隐蔽、更深远——因此被“当场捉拿”的机会便大大减少。——这是孟山都之类的生物公司值得庆幸之处;这也是它目前在世界各国一片抗拒声中,还有可能在某些地区大行其道的奥秘之一。  近二三年来,关于转基因食物危害生命体健康的科学研究,已愈来愈为人们所了解。各国科学家在国际“主流”科学期刊上——包括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网站——已发表了大量对转基因食物危害健康的研究论文。孟山都公司在四面楚歌声中,已于2008年8月,被迫宣布撤除它整个的转基因牛生长激素部门——从部门管理人员到科技团队,到销售团队……  “但是,这个基因巨人是不会轻易倒下的!”——支持它的人这样说。也就是在2008年,它开始种植转基因甜菜(beet),可以制作糖和调味添加剂。  也许的确要感谢我们人所拥有的这一了不起的免疫系统!当它足够强壮时,我们可以指望它有力量抵御所摄入的形形色色的“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也包括“转基因成分”。但这有两个前提——  前提一:所摄入的量不能太大,必须低于某个“阈值”——这就是少量疫苗可以产生抗体,大量疫毒就会损害肌体的原理。  这也是孟山都这样的“转基因巨人”始终没能“玩成”它的“主粮转基因”这一宏伟目标的原因——因为量变可以引起质变(著名的“三聚氰胺”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例子)。  孟山都到了目前这个地步,除了指望“出口”,就只能指望“甜味添加剂”这样的小打小闹来保证公司的生存了。  它不是没有拼命努力过。就拿美国人的主粮小麦和另一主要食品土豆来说吧,2001年,在全美国的“麦当劳”连锁店拒绝销售Bt转基因土豆所制的法式炸薯条后,才迫使孟山都将转基因“NewLeaf”土豆彻底撤下了市场。  2004年,孟山都不得不宣布撤销它的抗除草剂(Roundup Ready)转基因小麦的商业化种植计划——因为面对主粮小麦,全美国的抵抗太强大了!而且美国的农民也起来抵抗了,还有小麦加工业的组织团体……假如主要是“出口”到别的国家或让动物吃呢,农民还没有那么大的抵抗的动力,因为最初几年种“转基因”,农民可以省力,而且生物公司也会给农民以“优惠”,这就很容易把他们套住……  前提二:要能够有效地抵抗这些“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和转基因成分”,人的免疫系统必须处于健全地行使功能的状态。而对于病人,或人的免疫机能刚好下降时,风险便加大。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环境医学研究院的医生强烈忠告病人不能吃转基因食品的原因,因为在病人的免疫系统已经薄弱的状况下,转基因食物所可能导致的对人体的侵害便难以抵抗。  孟山都公司2008年开始种植转基因甜菜,那么去年和今年,它的衍生物应已加工上市了。在过去几个月里,我特别注意观察了美国各类超市里对糖的供应,发现有一个醒目的金色“标识”明显增加:“100%purecane,contains no beet sugar”(100%纯甘蔗,不含甜菜制的糖)。  ——就连最普通的、并不专卖有机食品的超市里,六个品种的糖中的五个,都有这样的标示。  看到这个孟山都的最新品种——转基因甜菜制的糖在美国国内如此没有市场,我就十分担心,它会不会又要被出口到“发展中国家”来了,而这里,很可能包括我们中国……  最后再来说一下“转基因”理论依据上的问题。  关于“转基因”农作物能高产的神话,是在2009年被美国“忧虑的科学家联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发起组织的科学家联盟)戳破的(《Failure to Yield/失败了的增产》)。而最初“转基因食物”行业的研究刚刚兴起时,确实主要是以高产,以尽可能增长效益为目标的。科学家曾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到猪的身上,目的是要制造出极快速生长的猪来,可没料到,所产生的小母猪居然没有肛门。科学家又制作了转基因酵母,目的是增加酿酒产量——但很惊讶地发现:这种酵母中原有的一种自然毒素——可能致癌的因子被意外地提升了40到200倍。这个实验的研究者不由得感叹:“看来公众对转基因食物的恐惧是有道理的……”他们指出,在这一实验中,还并没有转入任何异类基因,而只是——将酵母自身的基因多转了几个拷贝进去……  不是基因操作可以精确、定向、“一对一”地产生我们想要的效果吗?为什么毫不相干的系统会出现预料不到的情况呢?  转基因技术刚开始时,生物学家还以为,真核生物(如植物、动物、和人)的基因编码规律与原核生物(如细菌)是一样的,即:一个基因只编码一个特定的蛋白质。按这一传统的遗传学模型,生物学家曾估算:人体中的蛋白质约有十万个或更多,那么,他们预测在人类DNA中的基因约有十万个。  而在2000年6月26日,整个科学界在震惊中发现:人类基因总共只不到三万个。更令人困惑的是,比人低等得多的杂草却可以有二万六千个基因。那么,大多数基因都不只编码一个蛋白质,有些基因可以产生许多许多不同的蛋白质,比如果蝇,它的一个基因可以产生(38016)个不同的蛋白质分子。  在这一更新了的分子生物学模型面前,转基因食物产业的主要根基动摇了!——而转基因食物产业主要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  有意思的是,中国的有些转基因专家,在2011年的今天,还在用上世纪80年代对于原核生物所适用的基因学理论来认识真核生物(包括农作物、动物、人)。他们的知识更新跟不上时代发展固属情有可原,但由此引发的严重后果则难以让人忽视与原谅。  不妨再想一想:人与杂草间的特性、功能等等有那么巨大的差异,而在基因数量上却并没有呈现出数量级的差异——那么一定是有些什么东西错了。  那是错在我们对于基因的认识,我们错把生命当作机械来处置了。这是一种工匠式的思维。  因篇幅所限,这里暂且省略其他几个重要的、与转基因食物研发有关的生物学原理上的新认识。但这些更新了的生物学原理,令人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叹:  基因学研究实在还是一门处于“婴儿期”的科学。转基因专家们完全可以关起门来,继续实验,继

  • 转基因检测方法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基因工程技术的成熟,转基因技术在农作物的改造中得到广泛运用,转基因农作物的面积越来越大。正是因为转基因品种具有他独特的优势,比如具有很强的抗病虫害能力、高产、减少劳动投入等,给种植的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降低了成本和人的劳动。但由于转基因食品对于人体的影响,并未经受长期的检验或者有明确的论点证明,因此转基因食品遭到大多数国家及其民众的反对和质疑。将未经验证安全可靠的食品投入市场为民所食用,是极度不安全也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因此国家食品安全法指出必须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而且个人认为,改变传统生物进化的做法是有违进化论,以及人类生命特征发展的。基因是决定一个个体的基础,倘若基因变了,对于食用者真的就没有一丝改变么,而这发生的改变是好是坏如今依旧无法定论。因此对于转基因食品应该做出检测并贴出明确的标识。对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对外源基因的检测和对外源蛋白质的检测二大类。1. 外源基因的检测现阶段对于外源基因的检测主要是对转入的外源基因进行PCR扩增,进而在做紫外检测或荧光检测。PCR技术全称“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这是一种聚合反应,是在体外由引物介导的DNA聚合酶催化的,能在短时间内准确地大量复制序列。目前英格尔检测公司(ICAS)是用自己独立的实验室,通过这种方法在做转基因检测。2.蛋白质印迹法蛋白质印迹法将电泳的较高的分离能力、抗体的特异性和显色酶反应的灵敏性结合起来,是检测复杂混合物中特异蛋白质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普遍用于分离、检测特异的目的蛋白质,灵敏度为1-5ng。它可确定一个样品中是否含有低于或超过预定限值水平的目的蛋白质,特别用于不可溶蛋白质的分析。

  • 中科院士朱作言:让中国转基因鲤鱼尽快“游”向餐桌

    [color=#999999]2017年08月14日 10:54:18[/color][color=#999999]来源:[/color][color=#999999][url=http://info.xinhua-news.com/cn/security/detail.do?sw=&docId=273808782&libId=2&docType=1&cid=37&ct=]新华通讯社[/url][/color]原标题:专访:让中国转基因鲤鱼尽快“游”向餐桌——访中科院院士朱作言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专访:让中国转基因鲤鱼尽快“游”向餐桌——访中科院院士朱作言新华社记者彭茜 林小春最近,一家美国公司宣布其转基因三文鱼已上市销售,这是第一种获准上人类餐桌的转基因动物产品。鲜为人知的是,全球最早培育成功转基因鱼的是中国科学家。那为什么中国的转基因鱼迟迟未能上市?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就此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有关转基因食品的科学知识还需加强普及,打消公众的疑虑,推动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鲤鱼——冠鲤尽快“游”向人们的餐桌。朱作言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他介绍说,早在1983年他们就研究转基因鱼,1985年正式发表了世界首批转基因鱼培育成功的论文,比西方同行领先3年以上。后来研究团队将草鱼生长因子的基因植入黄河鲤,经多代选育出冠鲤。他还记得初次品尝冠鲤时的口感:一条红烧冠鲤被端上餐桌,吃起来味道鲜美,肉质细嫩,“从口感上并不能区别冠鲤和黄河鲤”。“与对照组的鲤鱼比较,在同等养殖条件下,冠鲤生长速度更快,当年可达到上市规格,养殖周期缩短一半,减少养殖成本和人力投入,降低养殖风险;且冠鲤的品质与对照鲤相似,并没有因为长得快而不好吃。”朱作言说。北美上市的转基因三文鱼体内植入了鲑鱼家族中体型最大的太平洋奇努克三文鱼的生长激素基因,以促进其快速生长。与之相似,冠鲤体内植入了生长速度快的草鱼的基因。因此,冠鲤体内含有微量草鱼生长激素。但这不影响食用安全,吃一条冠鲤所摄入激素的量也只是相当于吃两条普通鲤鱼。并且鱼类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经过蒸、煮、炒等烹调加工后,就分解为氨基酸而失去激素的生理功能,并非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类固醇激素。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已对冠鲤进行了营养学、毒理学和致敏性研究,系统评价并证实冠鲤与黄河鲤实质等同,食用同样安全。至于冠鲤是否会逃到野外造成“基因污染”,朱作言团队从分子、个体、种群和群落等不同层面进行生态学研究后发现,冠鲤生存力比普通鲤鱼低,即使与普通鲤鱼交配产生后代,也不会形成优势种群而带来“基因污染”。研究团队还培育出了三倍体鲤鱼“吉鲤”,就像无籽西瓜一样,不能产生可繁育的后代,从根本上避免了风险。“与美国的转基因三文鱼研发比较,中国冠鲤的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评价以及生态安全对策研究不仅完全符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审批转基因动物的所有法规要求,而且部署更为超前,实验更为充分,数据更为详尽。”朱作言说。但是冠鲤一直未能上市。根据我国现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相关法规,转基因安全评价需经过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安全证书等五个阶段。冠鲤安全评价自2000年完成中间试验后,由于社会上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议等原因,长期没有进展。近年来,社会和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有了更多的认识,北美转基因三文鱼的成功也给了研究团队信心。因此,研究团队又重新申请并完成了冠鲤的中试,目前处于环境释放试验阶段。转基因三文鱼在北美上市前经历了漫长的审批流程。早在1989年,加拿大科学家就培育出了转基因三文鱼,但直到2010年美国药管局才确认这种三文鱼作为食品与传统三文鱼“一样安全”,对环境也不构成危害。又经过5年审批流程,美药管局于2015年正式批准转基因三文鱼可供人类食用。半年后,加拿大监管机构也做出类似决定。不过,由于美国国内对转基因食品也有争议,以及一些人士为保护野生三文鱼市场而进行游说等因素,转基因三文鱼暂时未能在美国上市,只能先销往加拿大。朱作言说:“作为第一种获准登上人类餐桌的转基因动物产品,转基因三文鱼经过近20年的严格审核,这充分说明,对包括转基因鱼在内的生物技术新产业的管理决策既要尊重科学规律,也要考虑社会民意的接受程度。相关科学知识普及与企业接手产业化,是推动高新技术发展和创新产业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他认为,中国转基因鲤鱼要想从实验室“游”向餐桌,还需有关部门制订我国基因改良农业动物品种市场准入的条例和操作细则。面对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疑虑,还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媒体秉持科学理念,向公众全面客观地宣传和解读。

  • 雀巢、品客、维维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

    雀巢、品客、维维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

    北京,2015年5月11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今日发布的北上广三地超市所售食品的转基因检测报告显示,在抽检的样品中有超三成的样品被测出含有转基因成分,其中包括品客薯片、维维维他型豆奶,及雀巢蛋奶星星等,然而,这些商品的包装上均未有任何转基因相关标识。绿色和平呼吁农业部完善转基因标识法规,加强监管,在转基因议题上给予公众充分的知情权,让消费者在食品选择上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042255_553525_1751239_3.pn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042255_553526_1751239_3.pn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042255_553527_1751239_3.png  “没有标识,就没有选择的可能,”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王婧说,“人们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消费着转基因食品”。  绿色和平于2015年1月至3月分别在京沪穗三地的主要大型超市针对含有大米、大豆和玉米成分的食品进行了随机采样,包括国产及进口食品,当中不乏国内外知名品牌,例如品客、雀巢,以及维维等,并送往独立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在抽查并检测的43件食品中,14件样品被检出含有转基因成分,占样本的三成以上(33%)。特别是抽检的9款雀巢品牌食品中有2款含有转基因成分。另外,普遍被消费者认为“高端、安全”的进口食品中也有近四成(36%)被检出含有转基因成分,例如品客薯片等。  上述所有被检出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全部没有明确转基因标识。“目前市场上含转基因成分但未标明的食品泛滥,表明了农业部监管的失职,同时农业部在转基因信息公开上的不透明,使得一些消费者展开了捍卫知情权和选择权的行动,”王婧说。  今年年初,继黄乐平律师和市民杨晓陆就“转基因信息公开”对农业部提起行政诉讼立案后,2月10日,北京义派律师事务所提起的关于向农业部“申请转基因作物相关科研现状和违规处罚情况”的行政诉讼也在法院正式立案。不到半年时间,农业部三度成为被告,立案事由均涉及转基因信息公开。  绿色和平呼吁农业部及相关部门能够加快更新和完善转基因标识法规,对检出的非法转基因食品下架并彻查来源,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绿色和平同时希望农业部和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能够主动公开转基因相关信息,给予消费者在转基因议题上充分的知情权,将公众意见作为制定法律法规的重要依据。讨论:闻转色变,转基因食品到底能不能食用,雀巢、品客、维维这些大品牌食品被检出转基因成分意味着神马?请各位老师谈谈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11.gif

  • 【转帖】转基因食品的危害和检测及评价

    80年代初,美国最早对转基因生物进行研究。首例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GMO)于1983年问世,转基因作物(1986)批准进行田间试验,延熟保鲜番茄(1993)(Calgene公司生产)在美国批准上市,开创了转基因植物商业应用的先例。6年来,其发展更为迅速,超出人们预料。1998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和种植面积达2780万公顷,1999年增至3990万公顷,增长44%。1995-1998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销售额由0.75亿美元猛增至12-15亿美元。4年间增加了20倍。迄今,美国已批准50种转基因植物产品商业化,1/4的耕地种植的是转基因作物,其中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占美国大豆总面积的55%,转基因玉米占总面积的30%。美国市场上已有近4000种食品来自转基因化生物。据国际有关方面的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的转基因食物的种植面积将增至6000万公顷,市场总收入将达到3万亿美元,其种子收入将达到1200亿美元。因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转基因食品的新时代已经到来。随着GMO的发展,近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一场转基因生物、食品安全性的争论。支持和反对两派争锋相对,势不两立。为此,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成为历次缔约国大会、国际和区域性组织、民间团体等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就有关转基因生物和食品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检测和评价研究综述如下。

  • 烟草及烟草制品转基因检测

    在中国我们的烟民有很多,像老一辈的老人百分之八十都有着不断的烟史,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地在号召远离烟草,但是这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一种习惯,现今在全球范围内转基因科技的广泛应用,而烟草也成为了众多转基因科技的一份子。转基因烟草就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应用到烟草植物的种植中,把吞噬毒素的生物基因嫁接到了烟草植物身上,我们可以通过检测来判断是否是转基因烟草,烟草及烟草制品转基因的测定项目主要包括:1.机打片烟卷烟2.烟叶样品DNA提取方法3.样品前处理(包鲜烟叶、烤后烟叶)4.DNA提取(包括:鲜烟叶、烤后烟叶)5.DNA含量和纯度的测定(紫外区波长扫描、硝酸还原酶基因序列PCR扩增)6.转基因烟叶检测方法7共有序列引物的PCR检测(引物设计、PCR扩增体系)。这样一套完整的流程就可以为一些生产加工的烟草及烟草制品定性了。检测是一种保护手段,可以让我们看转基因产本的本质,为我们的认知选择上提供了便捷。英格尔基因实验室的专业检测团队采用PCR技术,从分子水平检测农产品、加工原料、成品中的转基因成分,为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检测机构、研究院所提供全面快速、简便经济的专业基因检测服务。

  • 【转帖】专家:转基因生物技术已成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今年以来关于转基因技术的争论一直不断。生物技术是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农业生物技术已在现代农业中广泛采用。自1996年以来,国内外推广转基因作物种植,到2010年整整走过了15年历程。全球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农作物面积已超过我国耕地总面积,并且成为近年来世界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虽然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经历了种种争论,走过了风风雨雨,但是从1996年到2010年,转基因作物面积前所未有地增长了87倍,是现代农业历史上采用速度最快的作物技术。 中国2008年启动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旨在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健全生物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政策环境与配套设施,培育现代生物农业企业和农业生物产业基地。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美国谷物协会北京办事处共同举办的2011年中美农业生物技术研讨会于6月20日在北京举行,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中美农业生物技术和种业企业的专业人士,就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分析产业现状和社会经济环境,共同探讨中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本报将研讨会的精彩内容集纳在此,以飨读者。

  • 转基因的流言与真相

    不久前,俄罗斯宣布取消对耐草甘膦转基因玉米NK603的临时禁令。至此,去年下半年出现的关于转基因玉米有毒甚至致癌的传言又算画上了句号。 事实上,自从转基因作物引入种植以来,关于它的各种流言就层出不穷。在日前中国科协举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转基因技术安全管理》活动上,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流言:转基因玉米容易致癌? 真相:实验设计有严重漏洞! 最新的一起关于转基因作物的流言,来自于去年9月19日法国卡昂大学分子生物学家塞拉利尼等人在英国期刊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报告称,其长达两年的研究显示,喂食美国孟山都公司NK603转基因玉米的实验鼠寿命比正常实验鼠短,且前者出现肿瘤的几率更高。该报告对已经在欧盟获准上市的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提出质疑。 事件发生后,俄罗斯相关部门反应十分谨慎,决定暂停进口和使用转基因玉米品种NK603. 法国国家卫生安全署、生物技术最高委员会和欧洲食品安全局均对塞拉利尼等人的研究展开调查。去年11月,欧洲食品安全局作出最终评估,彻底否定了这种转基因玉米有毒甚至致癌的研究结论。 欧洲食品安全局认为,卡昂大学研究人员得出的研究结论不仅缺乏数据支持,而且相关实验的设计和方法都存在严重漏洞,这些问题说明,可接受的科研标准在实验中没有得到遵守。该局要求研究负责人提供更多相关信息,以增强报告的可信度。但这一要求被塞拉利尼拒绝。 有人指出,实验所用的老鼠类型本身易患癌。 俄罗斯有关部门也对此进行了安全性评估,结论认为,转基因玉米NK603与其常规品种中的化学组分等同;其中的转基因蛋白既不对人体有毒,也不是过敏源;未发现其具有任何毒性、遗传毒性、致敏性、过敏和免疫调节作用;目前,转基因玉米NK603经17个国家核准登记,并在饮食中获准使用,未发现其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基于此,俄罗斯已于日前取消了对转基因玉米NK603的临时禁令。 流言:转基因大豆引发过敏? 真相:实验室阶段就已中止! 其实,早在1994年,关于转基因作物的流言就已经出现了。 大豆是富含氨基酸的营养食物。但在大豆的氨基酸中缺乏含硫氨基酸。而巴西坚果中有一种富含甲硫氨基酸的蛋白。为了进一步提高大豆的营养品质,1994年,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科研人员就尝试将巴西坚果中的这种蛋白转入大豆中。但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同样对这种大豆过敏,而转入的这种蛋白质可能正是主要过敏源。基于此,先锋种子公司立即停止这项研究计划。 然而,这件事后来被一些人说成"转基因大豆可以引起食物过敏",成为反对转基因的一个主要事例。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陈茹梅研究员指出,转基因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可以用它来做好事,也可以用它来做坏事。正因为如此,各个国家对于转基因作物的安全管理都有严格的要求。而"巴西坚果事件",恰恰是转基因技术管理的成功案例。 流言:转基因马铃薯造成消瘦? 真相:单吃淀粉老鼠也受不了! 1998年秋天,苏格兰罗威特研究所的普斯泰博士通过电视台发表讲话,声称在实验中用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的马铃薯喂食大鼠,大鼠"体重和器官重量严重减轻,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此言一出,立刻引发了反对转基因技术的一轮热潮。 英国皇家学会对"普斯泰事件"高度重视,组织专家对该实验展开同行评审。1999年5月,评审报告指出普斯泰的实验存在失误和缺陷,主要包含六个方面: 不能确定转基因与非转基因马铃薯的化学成分有差异; 对实验用的大鼠仅仅食用富含淀粉的转基因马铃薯,未补充其它蛋白质以防止饥饿是不适当的; 供实验用的大鼠数量太少,且使用食物都不是大鼠的标准食物,欠缺统计学意义; 实验设计差,未进行双盲测定; 统计方法不恰当; 实验结果无一致性。 不久后,普斯泰博士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说法表示道歉。罗威特研究所宣布普斯泰提前退休,并不再对其言论负责。 流言:抗虫转基因玉米危害帝王蝶? 真相:野外帝王蝶并不吃玉米花粉! 帝王蝶是美国民众十分喜爱的一种野外观赏昆虫。199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昆虫学教授洛希发表文章称帝王蝶在对抗害虫的同时,也对非目标昆虫产生威胁。在实验室中用拌有转基因抗虫玉米花粉的饲料喂帝王蝶幼虫,死亡率高达44%. 转基因抗虫玉米本来的培育目的就是为了对抗害虫,帝王蝶作为一种昆虫,吃多了这种玉米花粉会死,其实并不奇怪。问题是,转基因抗虫玉米真的会对帝王蝶产生巨大威胁吗? 美国环境保护局组织昆虫专家对帝王蝶问题展开专题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野外帝王蝶通常不吃玉米花粉,因为它们在玉米散粉之后才大量产卵。而事实上,在所调查的美国中西部田间,转基因抗虫玉米地占总玉米地面积的25%,而田间帝王蝶的数量很大,并未受到影响。 流言:转基因玉米致精液异常? 真相:纯属张冠李戴子虚乌有! 2010年2月起,一篇题为《广西抽检男生一半精液异常,传言早已种植转基因玉米》的帖子在网络上流传甚广,引起了不少公众对转基因产品的恐慌。 2010年3月3日,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农业部从未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进行种植,在国内也没有转基因粮食作物种植。 而广西抽检男生一半精液异常的说法则确有出处,来自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性学科主任梁季鸿等人完成的《广西在校大学生性健康调查报告》,而研究者根本没有提出广西大学生精液异常与转基因有关的观点,而是列出了环境污染、食品中大量使用添加剂、长时间上网等不良习惯的因素。 专家观点 为什么公众 对转基因如此敏感?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工程院院士吴孔明指出,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面临的资源约束是非常明显的。只有依靠技术创新才能支撑我们的粮食、食品需求。而转基因技术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去等待。 事实上,我国在推广转基因作物生产方面是十分谨慎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落后了。比如按照2010年的数据,我们国家在转基因作物种植的面积上,只排在世界第六位,这和我们国家的人口与经济规模是不相称的。历史的经验证明,落后就要挨打,这从我国的大豆生产受到美国转基因大豆的全面排挤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那么,为什么有些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格外敏感,甚至有着本能的不信任呢?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周云龙对此做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以下几点原因: 转基因技术涉及生物本身甚至人本身的改变,容易引起心理上的抵触; 公众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有着本能的怀疑和回避; 转基因作物一旦推广,会涉及到每一个人,而且往往只能被动接受,难以主动选择; 转基因技术确实可以用来做坏事,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风险的确存在。如果没有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必然会带来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 有些人出于狭隘的心理,认为转基因技术是少数大国、大垄断公司的专利。但事实上,技术发展属于全人类。我国在转基因技术发展上也已进入了世界先进水平。 周云龙介绍说,我们国家在转基因技术、产品管理上,无论是理念还是方法,都是和世界发达国家接轨的。而且在某些方面,我们的管理标准更严格。(转自: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网)

  • 许智宏院士: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关键是看转的什么基因

    不能笼统地讲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关键是看转的什么基因,所以必须一个基因一个基因地去讨论,就像我们不能因为牛奶、鸡蛋出了问题就否定整个食品行业。1996年,从美国第一批批准的转基因作物品种推出以后,至今已有15年时间,目前还未发现有安全性问题。至今已有29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2009年全球种植面积已达1.34亿公顷。从作物种类而言,主要是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等。以大豆为例,目前全世界种植的大豆中约3/4的面积是转基因大豆,美国作为全球大豆的主要生产国,转基因大豆的面积已达90%左右。转基因的安全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是否安全,这属于食品安全的范畴;二是对环境是否安全。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对转基因的生物安全性检测来讲,也需要由不同的部门开展工作。首先,对已经研发出来的转基因作物品种,如新近我国批准的转基因抗虫水稻、转植酸酶基因玉米,都要做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各种试验,测试对人体是否可能有害,是否有过敏反应,还要看其营养成分等方面是否有变化。其次,是看所试验的特定转基因作物对环境生态的影响,比如转的抗虫基因除了杀死害虫以外对有益的昆虫有没有影响,对生物多样性是否有影响。对老百姓来讲,一般会首先关注转基因作物的食品安全性问题。我个人觉得,截至目前,不少人仍对转基因作物缺乏基本的了解,一听到抗虫基因、毒蛋白,就开始怀疑它是不是对人体有毒。其实,抗虫毒蛋白只对部分昆虫有毒,有很强的专一性。就像现在的转基因棉花、转基因水稻里的抗虫基因所产生的抗虫毒蛋白,它只对鳞翅目害虫有毒性,这方面已经做过大量的毒理试验。这个抗虫毒蛋白并不是从转基因作物才开始使用的,人类知道这个抗虫蛋白已几十年了。所谓“BT”,其实就是一种细菌——苏云金杆菌的缩写。科学家早就发现这种细菌在其芽孢中生产一种可起到抗虫效果的晶体蛋白,以前人们是通过发酵生产把它作为生物防治药物用于农业,拿到田间去喷,但其缺点是很不稳定,一下雨很易被雨水冲刷掉而失效。现在,科学家只是让植物自己生产这种晶体蛋白杀虫。我国现在有40%多的污染源来自农业,主要是使用了太多的农药、化肥。我年轻时曾在棉花地里工作过。当时,每年因农药使用不当或过量导致中毒、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因为棉花的病虫害很严重,而喷洒农药都是在最热的夏天,而且棉花在生长过程中要多次喷洒农药。种植抗虫转基因棉花后,不用喷那么多农药,这其实也是对环境的一种保护。而转基因的棉花地里也会播种非转基因棉花,或在周围种植其他作物,给昆虫提供繁殖后代的机会,以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一些人认为转基因植物对生物多样性不利,也只是通过一两个假设的例子推出来的结论,并没有确实的科学研究依据。现在,人们仍对转基因的基本科学知识了解不够,所以才会产生种种误解。这只能通过更多的科普宣传,使公众了解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作物是怎么回事。科学家应该通过合适的方式,用公众明白的语言,增强人们对转基因作物的了解。(作者为中科院院士、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来源:光明日报)

  • 央视叫停非转基因广告词:更健康安全属误导

    10月9日,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禁止在广告中宣称非转基因产品更健康、更安全。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如上述规定属实,食用油市场愈演愈烈的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商战预计将告一段落,行业竞争会更加规范。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微博发布的消息对象为其广告代理公司,该文件称:根据农业部向国家工商总局下发的《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商请对涉及转基因广告加强管理的函》(农办科函【2014】76号),国家工商总局将加强对非转基因广告的监督审查工作。我中心对于涉及转基因、非转基因的产品广告审查做出如下要求:对我国乃至全球均无转基因品种商业化种植的作物如水稻、花生及其加工品的广告,禁止使用非转基因广告词;对已有转基因品种商业化种植的大豆、油菜等产品及其加工品广告,除按规定收取证明材料外,禁止使用非转基因效果的词语,如更健康、更安全等误导性广告词。此前鲁花等食用油品牌被媒体报道在食用油包装上标示“非转基因”字样,而事实上,中国花生本身没有转基因品种。此外,还有涉足粮油行业的企业高调宣称产品确保源自大兴安岭生态圈世界黄金纬度产区;确保从选种到销售等全产业链流程管控,所有油品纯物理压榨,玻璃包装;确保100%非转基因、绿色、原生态。而宣称非转基因食用油更健康的企业也屡见不鲜。早在今年6月,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中国科协科普部,编印了《理性看待转基因》科普读本,对于转基因的安全性问题,该读本指出:“国际组织、发达国家和我国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均认为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同样安全。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目前尚未显示转基因食品批准国的广大民众食用转基因食品后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任何影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广泛充分研讨后得出‘目前上市的所有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的结论。”一家粮油企业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一些企业大打非转基因牌,混淆视听,放大对转基因产品的恐惧,有意将消费者分裂成几个不同的人群;甚至声称支持转基因产品就是汉奸,已经不是科学的态度。另一位行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央视的规定如果属实,能够使行业竞争更加规范,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国家是认可的,国家批准的转基因产品并不存在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东西。行业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央视的规定往往在行业内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如果央视确实按照新的规定审查广告,各地方媒体估计也会效法。如果确有其事,下一步要明确的问题有,央视何时执行新的广告审查规定,已有的广告与新规定不符的,是否需要调整。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