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国杰出质量人

仪器信息网中国杰出质量人专题为您整合中国杰出质量人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中国杰出质量人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中国杰出质量人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中国杰出质量人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中国杰出质量人话题讨论。

中国杰出质量人相关的论坛

  • 福布斯中国发布最杰出商界女性排行榜

    福布斯中国发布最杰出商界女性排行榜,65岁董明珠再次问鼎榜首,其本人或将成为国内首位荣登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的女性职业经理人。榜单还出现了被称为“芯片女皇”的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新浪科技)

  • 【转帖】中国质量认证与国际互认制度

    [size=4]经过有关方面努力,我国的质量体系认证国际互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98年1月22日,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成立的中国质量体系认证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R)在国际认可论坛(IAF)大会上首次签署了国际认可论坛多边承认协议(LAF/MLA),标志着中国取得CNACR认可的所有认证机构颁发的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都取得了国际同行的互认,实现了与国际接轨的战略目标。首批获准签署国际认可论坛多边承认的国家认可机构共有17个国家的16个认可机构:中国CNACR、日本JAB、澳大利亚-新西兰JAS-ANZ、加拿大SCC、美国ANSI-RAB以及欧洲的部分国家(荷兰RvA、德国TGA、英国UKAS、瑞典SWEDAC、西班牙ENAC、意大利SINCERT、丹麦DANAK、瑞士SAS、以及法国COFRAC、芬兰FINAS、挪威NA)。其中,中国是唯一的发展中国家,亚洲仅有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此外,作为亚太区域多边合作组织的太平洋认可合作组织(PAC)于1998年1月24日也首次正式签订了多边承认协议(PAL/MLA),首签PAL/MLA的国家认可机构为:中国CNACR、日本JAB、加拿大SCC和澳大利亚-新西兰JAS-ANZ。国际认可论坛和太平洋认可合作组织的国际与区域多边承认协议首签仪式均在中国广州举行,中国政府主管部门代表、国家技术监督局王以铬副局长等出席了签字仪式并致词。 自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发布首版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际标准以来,全世界已有近100个国家和地区正积极推行ISO9000系列标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各国认可机构认可的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正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IAF于1997年4月提供的信息,目前全世界约有40各质量体系认证的认可机构,为约有300家认可的质量认证机构,为约有300家认可的质量认证机构,约有20万个企业持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各国质量体系认证体系认证与国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的国际互认打下了坚持的基础,但是,也发生过一些企业的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正数在国际贸易中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为适应国际贸易对合格评定(认证)的需要,遵照世界贸易组织(WTO)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有关规定,IAF作为各国的国家认可机构的国际多边合作组织,自19933年1月成立之初,即致力于建立质量体系认证的国际多边承认制度。1998年1月22日在广州签署的国际多边承认协议,标志着质量体系认证国际互认制度正式运行。 通过签订质量体系认证国际多边承认协议,一方面可以提高签约国相应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正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促进和实现签约国相应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的国际互认,避免或减少签约国企业为开展国际贸易而申请多ISO9000认证,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从而有利于消除非关税贸易技术壁垒:另一方面,由于加入国际认可论坛多边承认协议并保持签约方地位具有严格的条件,签约前需要按国际准则接受国际认可论坛全面的同行评审,签约后还需要继续接受国际认可论坛的监督性同行评审,可以起到监督有关国家改进和提高质量体系认证和认可水平,保证认证的质量,进而对全世界ISO 9000认证的持续、健康、有效和有序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我国的质量体系认证工作正式起步于1992年,为按照国际准则加强我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的管理,并实现我国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的国际互认,1994年4月23日,国家技术监督局根据国务院的授权,作为我国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计量、质量和质量认证工作的政府主管部门。依据《产品质量法》正式批准成立CNACR,授权CNACR建立和实施中国质量体系认证国家认可制度。几年来,我国的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得到了迅猛、健康的发展。目前,CNACR及其认可的31家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已经建立起一支基本能适应中国质量体系认证与认可工作发展需要的队伍;企业认证工作已经取得了迅速发展,截至1997年12月31日,已发出4042张带有国家认可标志的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涉及认可业务范围达到全部39类中的32类,地域分布已覆盖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已在产品实物质量的稳定与提高。整体管理素质的加强。。 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减少质量损失、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等方面不同程度取得了时效。为了实现质量体系认证与国际接轨的战略目标,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CNACR于1996年9月正式向国际认可论坛申请加入国际互认制度。在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CNACR于1997年4月顺利通过了IAF国际同行评审,并首批签署了国际认可论坛多边承认协议,加入可质量体系认证国际多边承认制度。实现了我国质量认证工作的历史性突破。 我国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目的,就在于促进企业强化技术基础,完善质量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进而对规范市场行为、促进经济贸易发展和保护消费者权益起到积极的作用。5年来,我国的质量体系认证工作从总体上看来是健康的、有效的、有序的。CNACR加入质量体系认证国际多边承认制度,将对国内持有中国认证证书的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提高中国带有CNACR认可标志的ISO9000认证证书的国际地位,确保我国质量体系认证制度的持续、健康、有效和有序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几年来的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实践表明,企业通过贯彻GB/T19000-ISO9000系列国家标准,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工作,有利于适应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闲心,随着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将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发挥积极的作用。[/size]

  • 【转帖】中国科学家陈焕文荣获瑞士分析化学杰出贡献奖

    日前,东华理工大学陈焕文教授因发明EESI-MS技术并开创EESI-MS活体分析的杰出贡献,被瑞士分析化学杰出人才中心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授予“杰出贡献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 陈焕文博士现年34岁,他所在的东华理工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学院有机质谱研究室,现有包括5名教授在内的12人的团队,在质谱研究方面异军突起,从2005年起,就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社会公益专项基金、国防科工委航天科技项目、欧洲Simon基金、瑞士自然科学基金多项资助,2006年,课题组发表论文57篇,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赞誉。所谓MS是质谱的简称,是指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中通过制备、分离、检测[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离子来鉴定化合物的一种专门技术和科学。而EESI-MS技术是指现代质谱中的萃取电喷雾电离技术,这是陈焕文博士于2003至2005年在美国普度大学做博士后期间发明的一种质谱技术。(来源:国防科工委 杨章跃殷学军江光亮)

  • 【分享】中国科学院颁发2007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

    中国科学院二○○八年度工作会议二十六日下午在北京闭幕,该院二○○七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在闭幕式上揭晓并颁奖,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学明和该院六个科研集体共获殊荣。  获奖集体包括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大科学工程研究集体”、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强场物理若干前沿问题研究集体”、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高端硅基SOI材料研究集体”等。据介绍,此次获奖个人和集体近五年来均为中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有的在世界科技前沿有重大科学发现,有的为中国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或高技术产业化做出重大贡献,有的则为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作为这次唯一一位获奖个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学明不仅科研贡献突出:成功设计、建造出中国第一台“里德堡态飞渡时间谱仪”;创新成果“在量子水平上观察到化学反应共振态”,突破解决了三十多年来化学研究中一个悬而未决的国际公认难题等,其堪称传奇的工作经历也备受瞩目:赴美留学、加入美国国籍、在中国台湾从事科研工作八年、放弃美国国籍、重新申请中国国籍、进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组建科研团队开展学科前沿研究。杨学明接受采访时说,从事科研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因为喜欢也就乐在其中,选择“回归”是因为在中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他将继续致力于自己喜欢的科研工作,争取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于二○○二年设立,翌年首次颁奖,该奖每两年推荐、评审一次,每次奖励不超过十个个人或集体。

  • 祝贺安谱员工荣获Dr. Ehrenstorfer标准品“销售杰出贡献奖”

    祝贺安谱员工荣获Dr. Ehrenstorfer标准品“销售杰出贡献奖”

    祝贺安谱员工荣获LGC旗下Dr. Ehrenstorfer标准品“销售员杰出贡献奖” 继上海安谱荣膺2014年度LGC旗下Dr. Ehrenstorfer标准品业务大中华区唯一一家“经销商之杰出贡献奖”之后,上海安谱的业务员马昊从一百多名优秀的销售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LGC 旗下Dr. Ehrenstorfer标准品“销售杰出贡献奖”。这是LGC授予中国地区代理商销售员的唯一奖项。 马昊是2014年7月加入安谱的新员工,在过去的一年中,马昊一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和对客户快速的热情服务,大幅提高了所负责区域Dr. Ehrenstorfer标准品的销售业绩,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他收获了众多客户的认可和信任,其突出的表现及贡献也得到了LGC的肯定,并因此获得由LGC提供的iPad Air2一台,以资鼓励。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201637_556299_1835694_3.jpg 在此,预祝更多的安谱业务员在中国的标准品市场中取得更为骄人的成绩,安谱为你们的出色表现倍感自豪。安谱代理标准品生产商简介:1)Dr.Ehrenstorfer(简称Dr.E)工厂坐落于德国的奥格斯堡,拥有近40年的历史,是德国乃至全球享有盛誉的标准品生产商,为残留分析和环境测试市场提供8000多种产品,并遵循标准品生产商的“黄金标准”,通过了ISO9001认证、ISO/IEC 17025以及ISO导则34认证。 2) LGC(英国政府实验室)于2014年初宣布收购了Dr.E。LGC是从事生命科学计量和检测业务的国际化组织,在标准品方面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为全球分析检测机构提供种类齐全、高品质的标准品。

  • 苹果:iPad屏幕进灰因中国空气质量差

    分坛好像说一天只能转一贴:中关村在线消息:苹果公司的产品总是能让人拍案称奇,苹果公司的言论却经常雷倒众生。近日,国内出现了一个由300名苹果用户组成的维权小组,控告苹果iPad、iMac等产品屏幕太容易进灰,此“积灰”现象已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日常使用。 如果你认为iPad屏幕易进灰是最让人郁闷的事,那就真是小巫见大巫了,苹果公司的回应简直让人泪奔,“由于中国空气环境质量太差”。 上个月,国内一苹果产品用户致电苹果客服,对iPad屏幕进灰进行售后咨询。苹果公司技术人员先是问了该用户是否抽烟,当得知抽烟时,有了以下解释:“屏幕进灰缘于国内大气环境以及您日常在iPad周边抽烟,这属于个别情况,和产品质量没有任何关系。”出现同样屏幕进灰情况的另一位不抽烟用户,近日致电苹果客服,得到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空气质量太差,环境因素导致屏幕进灰”,该用户表示简直不可理喻。 不过遗憾的是,“苹果产品屏幕进灰”这个从2009年就出现的问题,至今都没有任何改善,甚至连一个合理的解释都没有。国内曾有过用户因“屏幕进灰”与苹果公司打官司的先例,可也不了了之。并且除了“中国空气质量太差”的说辞,苹果公司从未有过任何回应。原文地址:http://pad.zol.com.cn/306/3061657.html

  • 【原创】“中国为什么冒不出杰出人才”根本原因的浅析

    [size=4][font=Arial Narrow][size=3]不久前,钱学森先生去世,钱先生生前对一位政府官员讲的一句话也被广泛热议。那句话原文如下,[/size][font=Times New Roman]“[/font][size=3]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size][/font][/size][font=Arial Narrow][font=宋体][size=3] 钱[/size][size=3]先生提出了一个令中国人痛心的现象:目前的中国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不争的事实,中国本土至今未培育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可以证明这一点。钱先生还指出了这一现象的主因[/size][/font][size=3][font=Times New Roman]——[/font][/size][font=宋体][size=3]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简言之就是,中国目前的教育模式不能有效地激励人们去创新和发明创造。“[/size][font=宋体]中国冒不出杰出人才[/font][size=3]”[/size][size=3]的现象是有目共睹的,钱先生从自身的背景指出了一条主要原因,本人在此希望把更多的原因讲一下,“浅析”属于自谦之言。以下是本人总结的内容:[/size][/font][/font][size=4][font=Arial Narrow][font=Times New Roman]1 [/font][font=宋体]我国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创新和发明行为缺乏推动力[/font][/font][/size][size=4][color=black][font=宋体]知识产权,简言之就是指智力劳动者对智力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比如某人创作了一本阅读品或发明了一种器械,除非得到发明者的许可,否则在一定的年限内其他人是不得仿制的。发明者享有专属权,他[/font][/color][color=black][font=Arial]/[/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她就可以通过独家发售或转让知识产权获得金钱,这就是大多数发明家从事创新和发明行为的主要动因,这同样是投资者愿意为发明创造出资的主要动因。[/font][/color][/size][size=4][color=black][font=宋体]欧美文明晚于华夏文明,但欧美国家却很早就开始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font][/color][color=black][size=3]1236[/size][/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年,英王亨利三世曾颁发给波尔多[/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的一市民制作各种色布[/font][/color][color=black][size=3]15[/size][/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年的特权([sup]时值英法“百年战争”,波尔多处在英王的统治之下[/sup])[/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font][/color][color=black][size=3]1474[/size][/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年,威尼斯共和国制订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后来[/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科学家伽俐略在威尼斯共和国获得了扬水灌溉机的[/font][/color][color=black][size=3]20[/size][/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年专利权。美国于[/font][/color][color=black][size=3]1790[/size][/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年[/font][/color][color=black][size=3]4[/size][/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月[/font][/color][color=black][size=3]10[/size][/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日[/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由总统[/font][/color][color=black][size=3][/size][/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乔治华盛顿签署了奠定美国现代专利制度的第一个专利法案,当年批准了[/font][/color][color=black][size=3]4[/size][/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个专利[/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font][/color][color=black][size=3]1859[/size][/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年,洪仁扞在他著名的《资政新篇》中首次提出了建立保护专利的制度;[/font][/color][color=black][size=3]1881[/size][/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年,郑观应,就上海机器织布局采用的机器织布技术,想清朝皇帝申请专利,[/font][/color][color=black][size=3]1882[/size][/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年获得批准,它已经比西欧国家的类似进程迟了几百年。[/font][/color][color=black][size=3]1898[/size][/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年,在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签发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专利法。[/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中国目前实行的专利制度产生于[/font][/color][color=black][font=Arial]1985[/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年[/font][/color][color=black][font=Arial]4[/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月[/font][/color][color=black][font=Arial]1[/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日[/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font][/color][/size][size=4][color=black][font=宋体]没有专利保护的社会是怎样的呢?我作一个假设:[/font][/color][color=black][font=Arial]A[/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君发明了一项技术,可将生产效率提高数倍,其生产成本就被节约了,所以他的利润率要高于社会平均值,这正是他发明创造的初衷;由于专利权得不到保护,[/font][/color][color=black][font=Arial]B[/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font][/color][color=black][font=Arial]C[/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font][/color][color=black][font=Arial]D[/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font][/color][color=black][font=Arial]E[/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诸[/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君无偿享有了这项技术,[/font][/color][color=black][font=Arial]A[/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君的利润率跌为社会平均水平,再加上他此前为了发明和创造付出了一定数量的金钱,所以总体上发明创造行为为他带来的是负利润,是一次失败的行为,在家人的责备下和自己的反省下他决定从此以后不再进行发明创造了。该事例证明,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创新精神被扼杀。[/font][/color][/size][size=4][color=black][font=宋体]即使建立了知识产权制度,如果执行不力,上述假设也会发生。我国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保护总体上是不力的,至少没有很好地维护其他国家的智力成果,我们的许多科研行为主要是在仿制(也就是窃取)而非创新。我说这句话有充分的证据:其一,盗版光碟和盗版书籍遍布城乡的各个角落,只要有网线的地方就能下载到影视音乐,结果是只有大片才能赚点儿票房,明星更喜欢开演唱会;其二,诸位看客手里的笔记本应该很少有人安装正版操作系统,为此[/font][/color][color=black][font=Arial]Microsoft前[/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年在中国区域启动了“黑屏计划”。其他领域限于行业“潜规则”,只能做一些推测,比如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某企业的某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不排除的确出现了一些创新事例,但恐怕很多是通过仿制获得了国外企业的技术,这些领域尚未被抓到小辫子,所以本人不能断定他们是在仿制,但嫌疑是有的。还有就是学术论文方面,导师们总是让学生参阅外文文献,主要原因还是怀疑国内论文的创新性和真实性。由于山高皇帝远,我们的这一套做法[/font][/color][color=black][font=Arial]([/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仿制产品和技术[/font][/color][color=black][font=Arial])[/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用在国内和第三世界国家可能还行得通,但若想靠它挣发达国家的钱是门儿也没有。长此以往,我们顶多能够成为“制造大国”,若想爬到经济的高端位置只能是空想。[/font][/color][/size][size=4][color=black][font=宋体] 前不久,政府终于要整治视频音频的免费下载问题,这也许能够成为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开端。本人极其提倡“言论自由”,但如果还有人对政府的这一行为有非议,那他[/font][/color][color=black][font=Arial]/[/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她真是糊涂到家了。[/font][/color][/size]

  • 中国化学十大牛人 学者必看

    中国化学十大牛人中国化学十大牛人 (转载自两全其美)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个人感觉以下10人在化学领域年富力强,所作工作都属国际水平,国内领先。由于个人学识有限,观点难免有失偏颇,还请见谅。加之不同研究领域不好作出比较,本人主要参考依据是其所发文章,及其引用次数,排在后面的几位尽管还不是院士,所发IF5.0的paper基本也都有30篇左右, 国内同一水平的学者应该还可以找出一些,但要明显高出这10人的恐怕没有几位。纯属一家之言,还望各位大仙指正! No.1 侯建国院士——中国科技大学(选键化学) 他的工作国外同行比较关注,作了副校长依旧发science,鱼和熊掌他兼得了! No.2 李灿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催化化学) 天才出于勤奋,科学乐在其中! No.3 麻生明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所(金属有机化学) 他是在两家权威杂志上《Chemical Review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都撰写过文章的的唯一大陆学者,最年轻的院士。 No.4.吴奇院士——香港中文大学(高分子化学) 美国物理学会会士,他2003年评上院士时,有130篇文章的IF3.0 No.5 吴云东院士——香港科技大学(理论有机化学) 50多篇jacs,05年上的院士应该没有人不服吧! No.6 高濂——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无机材料化学) 他是大陆仅有2位论文被高频引用的学者之一。不晓得为什么就是上不了院士。 No.7 李亚栋——清华大学(无机化学) 他是正宗本土培养的青年才俊,土鳖可以做的比海龟更为出色 No.8 赵东元——复旦大学(分子筛材料) 已经是全国劳模,明师出高徒。与当年哈佛同门杨,冯等人相比,只有他选择了回国。 No.9 江雷——中科院化学所(界面材料化学) 很年轻就坐上863首席,不仅仅是血气方刚。化学所第一牛人。 No.10 杨丹——香港大学(生命有机化学) 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 【转帖】中国化学十大牛人!

    中国化学十大牛人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个人感觉以下10人在化学领域年富力强,所作工作都属国际水平,国内领先。由于个人学识有限,观点难免有失偏颇,还请见谅。加之不同研究领域不好作出比较,本人主要参考依据是其所发文章,及其引用次数,排在后面的几位尽管还不是院士,所发IF5.0的paper基本也都有30篇左右, 国内同一水平的学者应该还可以找出一些,但要明显高出这10人的恐怕没有几位。纯属一家之言,还望各位大仙指正! No.1 侯建国院士——中国科技大学(选键化学) 他的工作国外同行比较关注,作了副校长依旧发science,鱼和熊掌他兼得了! No.2 李灿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催化化学) 天才出于勤奋,科学乐在其中! No.3 麻生明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所(金属有机化学) 他是在两家权威杂志上《Chemical Review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都撰写过文章的的唯一大陆学者,最年轻的院士。 No.4.吴奇院士——香港中文大学(高分子化学) 美国物理学会会士,他2003年评上院士时,有130篇文章的IF3.0 No.5 吴云东院士——香港科技大学(理论有机化学) 50多篇jacs,05年上的院士应该没有人不服吧! No.6 高濂——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无机材料化学) 他是大陆仅有2位论文被高频引用的学者之一。不晓得为什么就是上不了院士。 No.7 李亚栋——清华大学(无机化学) 他是正宗本土培养的青年才俊,土鳖可以做的比海龟更为出色 No.8 赵东元——复旦大学(分子筛材料) 已经是全国劳模,明师出高徒。与当年哈佛同门杨,冯等人相比,只有他选择了回国。 No.9 江雷——中科院化学所(界面材料化学) 很年轻就坐上863首席,不仅仅是血气方刚。化学所第一牛人。 No.10 杨丹——香港大学(生命有机化学) 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转于http://www.51xuewen.com/Blog/B_aShow.aspx?blog=organic&ID=4230

  • 【讨论】【调查】平时工作中有接触到中国3C认证的吗?回帖奖励

    【讨论】【调查】平时工作中有接触到中国3C认证的吗?回帖奖励

    做一个调查:平时工作中有接触到中国3C认证的吗?回帖时请简单说明您的行业,谢谢。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的全称为“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它是我国政府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我国国家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1年12月3日一起对外发布了《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对列入目录的19类132种产品实行“统一目录、统一标准与评定程序、统一标志和统一收费”的强制性认证管理。将原来的 “CCIB ”认证和“长城CCEE认证”统一为“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 ) ,其英文缩写为“CCC”,故又简称“3C”认证。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2/201012280925_270250_1808387_3.jpg

  • 质量人的天堂?

    作为一个质量人(CMA/CNAS),坛友可以分享一些学习知识或查询资料的网站吗?如: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https://www.cnas.org.cn/,用处:下载/学习CNAS的相关标准知识

  • [转帖]调侃中国各省人的个性

    北京人。  渊源于山顶洞人。古老的历史,古老的底蕴。  北京本地历史上属于燕国之地,很少出名人。不过元杂剧《窦娥冤》的作者关汉卿倒是北京人。作为几代的古都,北京本地虽然很少出名人,但中国人近乎过半的名人却都在北京。  北京人自豪于元明清三朝的皇家胜地,北京的天地是大气的,人却显得小气。拘泥于传统而墨守成规。四合院,二锅头,花里胡梢是京剧。  真正的北京人是不排外的。就是排外,其排外的意识已被敦化。征服北京的不是北京本地人,而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各路"神仙"。  北京人的性格实在,没有过多虚伪的修饰成分。对人自然而随和。一碟小葱拌豆腐,一瓶二锅头,瞎侃乱侃是北京普通男人的特点,侃来侃去,。东北人(此指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起于满族之昌盛,大同于民国之初。  东北历史上名人很多。基本都为皇亲国戚。如努尔哈赤,张作霖。  东北人天性豪爽,激情而张扬。内质刚毅,外表强悍,实为表里如一也。身体强壮,以致历史上,东北人成为“智商者”的“枪杆子”,也从而就有了东北军的威震神州。  东北多伟男,少美女。男人多为身材魁梧,面堂高挺,声音洪亮;女人多为娇柔造做,华而不实。  东北人性格随意而张狂,欠温柔之涵养气息。天津人。  渊源于山顶洞人的旁支。自古京津是不分的。风俗和人情基本相同。  天津因地狭的原因,历史上属于燕国之属地。所以,本地很少出名人。倒有一个泥人张可以一提。  天津人性格豁达,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之嫌疑。天津人本性幽默,所以就有了他们幽默的“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和“十八街麻花”,另外还有马三立的“逗你玩”。  天津的本地话很有特点。原始而富有磁性。地方不大,正统的风俗却没被同化。实为庆幸。  内蒙人。  渊源于标准的蒙古人种。古时被统称为匈奴及北蛮族。崛起于成吉思汗的挥戈射雕,鼎盛于忽必烈的大元纪年,衰败于朱元璋的驱逐鞑虏。  内蒙历史上最伟大的名人为铁木真及忽必烈。  内蒙人体形粗壮,面宽耳阔;臂力过人,威猛彪悍。成为匹夫之勇的楷模。但心底善良,为人敦厚,少有歪门邪念。  一曲《草原之夜》,一只红通通的烤羊腿,一杯奶茶,天下的来客都会成为内蒙人的朋友。  山东人。  渊源于黄河文化之中原正统。鼎盛于春秋齐鲁儒道之传播。  山东的齐鲁文化曾经属于中国的先进文化之一。尤其孔子的儒学更是成为历代帝王所尊崇的正统。  山东历史上名人荟萃,尤以春秋战国时代为最。如一代明君齐楦公、神医扁鹊,书法大家王羲之、宋朝著名词人李清照、辛弃疾等等。  山东人的精神支柱是孔家思想及孔府。这也是他们聊以傲然的所在。中国历史上出思想家及哲学家最多的地方是山东(如孔子和孟子)。五岳至尊的泰山也在山东,古来就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说。就是始皇大帝也不忘在泰山的崖壁上刻上他包举宇内的功勋。  山东人思想保守而拘谨,好于精神胜利法。藐视现实好于理想主义。且不乏有乌托邦之超越想法。  山东人人高马大,就是女人,其脚的码寸也是江南女人的一倍。山东多伟男,但少俊男。山东无美女,就是有美女,本地话一出口,令人大迭眼睛。山东人好酿酒,但酒大多是劣质酒。山东人好吃大葱和大蒜,所以,大多数山东人都有口臭,但却很少有人得癌症。  山西人。  渊源于黄河正统。但也不排除有古代各路蛮夷之混杂血统。  山西是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区域之一。古史记载“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说的就是山西。山西历史上所出的名人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荀况,一代霸主晋文公,宋代学士司马光等等。  山西人对于中国民族的大融合起到了无疑伦比的贡献。洪洞县的大槐树下,自明初就有数百万人被被迁往全国各地开荒造田。  有俗语称谓山西人为九毛九。说明山西人的吝啬度是超乎寻常的。山西人的性格是复杂多变的。怕事,拘谨,羞于外露而又勇敢,放纵,具有献身精神。就如土军阀阎大人抗日一样,挥着大刀赤膊上阵。还真有点民族的骨气。山西自古很少出美女,仅有的一个貂禅也是空前绝后。  山西人好喝醋,所以,山西人更爱“吃醋”。河北人。  渊源于山顶洞人及蒙古人种的混合体。  自身的存在都是朦胧的,所以更难说清本在的真实了。  河北历史出了几个名人,但略显渺小。有名医李时珍,以及抗日将领冯玉祥。  河北人自古欠缺独立性,这是同他们和皇家胜地北京近在咫尺的距离有关。常年蹲在墙角下,又怎能不受城墙的影响。唯一的骄傲“承德避暑山庄”也只是皇帝的行宫而已。所以,河北人从来是看北京人行事而行事。就连说话,也是绕着圈儿的学北京话,但就是学不像。  河南人。  河南历史还算长,其洛阳,开封为历史著名古都。河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最杰出代表,不过现在河南人在外名声不好,广东警方才会挂出"严厉打击河南籍犯罪团伙"的横幅,各地尤其是广东才会集体抵制河南人,不租房子给河南人.河南人遍布全国各地,尤其是河南女子.现在的河南已经是小姐之乡,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河南小姐基本上都有比较悲惨苦痛的经历! 自卑而极其渴望改善名声的河南人!。湖北人。  渊源于黄河长江流域之中华正统。鼎盛于春秋战国之楚。  湖北的湖泊数量为中国之最。所以,湖北人爱吃鱼。尤以鲳鱼为名。楚人值得自豪的不仅在于他们的先古之楚文化远胜于中原,楚人庄王曾说自己“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说明了湖北人不愧为中国最自信的人。  更值得骄傲的是湖北人不但聪明智慧,而且富有才华,胆大心细,非常有爱心.  湖北历史上名人特别多,以屈原为甚,他的《离骚》,《九歌》,《天问》可谓登天之作。湖北出了个美女叫王昭君,也出了美男叫宋玉。湖北的女孩子非常漂亮,在中国大陆,湖北女孩子的漂亮是顶尖的!  湖南人。  湖南的名人有很多。造纸术的蔡伦,思想家王夫之,以及左宗棠和谭嗣同。近现代的名人尤其多,黄兴,还有画家齐白石等等. 湖南应该把湖北作为学习的榜样,希望湖南像湖北一样强大发达.

  • 【资料】中国出口欧盟产品质量问题快速通报

    [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56020]中国出口欧盟产品质量问题快速通报(第三期)[/url][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56021]中国出口欧盟产品质量问题快速通报(第二期)[/url][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56022]中国出口欧盟产品质量问题快速通报(第一期)[/url]

  • 【资料】中国化学十大牛人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个人感觉以下10人在化学领域年富力强,所作工作都属国际水平,国内领先。由于个人学识有限,观点难免有失偏颇,还请见谅。加之不同研究领域不好作出比较,本人主要参考依据是其所发文章,及其引用次数,排在后面的几位尽管还不是院士,所发IF5.0的paper基本也都有30篇左右, 国内同一水平的学者应该还可以找出一些,但要明显高出这10人的恐怕没有几位。纯属一家之言,还望各位大仙指正! No.1 侯建国院士——中国科技大学(选键化学) 他的工作国外同行比较关注,作了副校长依旧发science,鱼和熊掌他兼得了! No.2 李灿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催化化学) 天才出于勤奋,科学乐在其中! No.3 麻生明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所(金属有机化学) 他是在两家权威杂志上《Chemical Review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都撰写过文章的的唯一大陆学者,最年轻的院士。 No.4.吴奇院士——香港中文大学(高分子化学) 美国物理学会会士,他2003年评上院士时,有130篇文章的IF3.0 No.5 吴云东院士——香港科技大学(理论有机化学) 50多篇jacs,05年上的院士应该没有人不服吧! No.6 高濂——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无机材料化学) 他是大陆仅有2位论文被高频引用的学者之一。不晓得为什么就是上不了院士。 No.7 李亚栋——清华大学(无机化学) 他是正宗本土培养的青年才俊,土鳖可以做的比海龟更为出色 No.8 赵东元——复旦大学(分子筛材料) 已经是全国劳模,明师出高徒。与当年哈佛同门杨,冯等人相比,只有他选择了回国。 No.9 江雷——中科院化学所(界面材料化学) 很年轻就坐上863首席,不仅仅是血气方刚。化学所第一牛人。 No.10 杨丹——香港大学(生命有机化学) 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 质量人,怎样才能做出我们的威信?

    很多朋友都在抱怨质量很难做,吃力不讨好,好了不是你的功劳,已有质量问题首先被K的就是质量人员, 的确如此。这是现实,不管你是被认为没有管理水平的乡镇企业,管理传统的国营企业,还是管理技术先进的国际大公司。质量人员的名称中明明白白地包含了“质量”,就像生产部门一样如果出了生产问题产品做不出来了交不了货了人家不着你找谁呢? 原材料到不了货,不找采购找谁呢?这样你不就揭开了为什么一旦出了质量问题首先找的就是你——质量部门,质量人员,因为你就代表了“质量”!质量人——请做出你的威信! 怎么样做?听我发几句牢骚吧,我已经做好了挨砖头的心理准备呢。1)放弃埋怨 有人说站着说话不腰疼,呵呵的确如此。但是有谁能够证明你的埋怨起到了你预期的目的?老板听到你的埋怨就重视质量,出了质量问题就去找生产了还是去找技术部门呢?有人能够提供证据我就不说了,否则我认为埋怨不但起不到任何的正面效果,反而往往的结果就是事与愿违,逐渐地人家远离你,最后是你孤立!质量从业人员能够孤立奋战吗?不可能,所以,第一步就是立马放弃你的埋怨!从自身做起,这很重要。2)放弃扯皮 质量最忌讳的就是扯皮!扯皮的结果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客户给你的答复期限到了但是你手里没有东西答复,怎么办呢?据我了解的质量人员的第一反应就是作假报告骗过客户再说。然后呢这件事情往往就会被你丢到了脑门之后,因为客户部催你了,你理所当然的觉得我已经解决了!其他部门的人当然认为你已经的到了解决。下次除了同样的问题这里的皮就出来了,就开始了拉锯式的扯皮! 但凡作质量的人都喜欢有了问题责任部门能够很合作地顺利地帮你整改,给你报告恢复客户。那么作为质量人的第一素质就是留下你自己的证据,什么证据?很多,比如你是如何把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确定了主要的责任部门,然后让责任部门限期整改的证据,如果没有到时候你就根本没有办法跟人家交涉,只能扯皮!如果有了证据领导查问的时候开会的时候你可以借此机会借力推动,达到四两拨千斤的目的,逐步地合作表面上会有更善地,当然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周期和逐步升华的过程。具体使用何种具体的方法,这种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呢。注意不要使用过了,过犹不及!人家还以为你是专门跟他们过意不去,在领导面前告状地或者表现地。3)合作态度 作质量管理的人需要很好的合作态度,不要一开始就强势逼人命令的口气,毕竟没有几个人吃硬的,而且你的工作是得到别人的支持和配合,说的不好听一点是需要别人的“帮助”的。诚恳的合作态度十分必要,让人家理解你的目的,人嘛大部分还是讲道理的,不是吗?不要人家让你帮帮忙的时候不以为然,不要忘了你需要人家帮的忙还多了。因为这个社会就是合作的进步,企业何尝不是呢?4)自身素质要得到威信 你的自身素质必须过硬。不然人家都觉得你百皮不懂,怎么弄你都不可能树立威信的。我这里的素质主要指的是你业务领域范围内的综合素质,包含了你的人格魅力,诚信度以及专业业务技能等等。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或者不懂得,你可以轻松愉快予以解释和说明,比如:你是一个质量体系的管理人员,维修人员问你预防性维护和预知性维护有什么区别的?我们以前公司都没有听说过的呀。那你就需要能够头头是道地把它们之间的目的、作用和做法详细的解释清楚,他会对你有好感因为你帮了他的忙他学到了东西。现场QC工程师不清楚Cpk和Ppk的区别,问你为什么同样的东西要计算两次浪费时间?你就需要解释Cpk和Ppk之间的区别和使用条件。当客户审核发现问题,往往责任部门的领导比较着急(因为人都不喜欢自己的东西不好),可能来问你这个专家为什么有问题?哪里有问题?好一点的可能直接问你应该怎么样做?这个时候对你来讲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微笑着告诉他我们这里是有点问题,应该这么这么比较符合客户的要求的,很多客户都这么要求,而且有这样那样的好处。这样地循序渐进,你的威信逐步上升,有一天你可以成为公司内部的顾问!呵呵,当然你不敢说或者根本不确定如何正确自信地回答,只要一次两次!你玩完了!!!5)协助别人 从人性的观点来讲,人都是自私的。都是想着自己工作出色得到肯定得到提拔,那么作为质量人员何尝不想着屈从帮助别人开始呢?让他们明白我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你满足客户要求虽然你现在已经做得不错了,让他明白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客户的要求不同但是我们质量人员比较熟悉,能够帮他满足大多数客户的要求而得到客户的人可甚至表扬,自然地得到他们的领导表扬。他不想尝试跟你合作吗? 这里面注意你的场合和语言,怎么样的情况表达这些信息更适合呢?自然地不是会议上,个人体会可能是私人时间里面比较好。比如抽烟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或者集会喝酒的时候等等。6)领导支持 我这里讲的不是最高领导首先,而是各个部门的领导,因为你首先需要的就是他们下属的协助和合作,如果通过最高领导的话可能没有那么直接也没有那么容易。所要做的是让你的上述4个方面的表现得到他们的认可和理解,有些难度哦!大凡但部门领导的人都比较有见地、有些固执(认为自己在本部门领域最牛)、有些架子,所以需要注意方式哦,表现过了头还不如没有呵呵。如果他们能够参加你们客户的审核或者产品检查验收等等活动的情况下,这是你最好的机会了,让他们知道你完全理解和知道怎样的客户才会满意,毕竟客户的话是圣旨(老板的爷啊,有时候可能还不止的哦),客户夸你一句等于你的领导夸你几百句啊! 另外的可能的环境就是你有机会参加他们的领导会议,这种场合比较难的也比较直接,你可以大胆地提出你的理解和看法,对当前的质量管理以及个方面的问题加以阐述,处理得难点是什么等等。注意一点的就是你的立场是为了公司好,而不是找别人麻烦,这是客户的要求而不仅仅是ISO要求。跟客户比起来ISO算老几!7)最高管理者的支持 如果,我说如果,上面的几个方面你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那么最高管理者不用你去操心了,自然而然地他会支持你。毕竟它下面的臣子都会对你说好话的,一句,两句,不用太多众口铄金嘛。那么事实上呢,真到了那个时候最高管理者已经不是那么重要对你来讲,因为你的日常工作他们都会支持了,怕什么呢?有什么问题他们能够配合你完成不就的了?难道你真还想替代最高管理者把公司的质量体的很高?不可能,质量是有成本地,最高管理者往往怕的就是成本高!别忘了这时候你还是为公司着想的——节约成本,以合理的成本是客户满意!!——质量厨师

  • 【原创大赛】中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新国标标签要求解读

    【原创大赛】中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新国标标签要求解读

    文/庄婷燕(华测检测)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是食品生产、运输、销售、食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功能是确保食品在产、销、食链条上处于相对安全的接触环境之中, 尽可能规避污染、质量下滑和营养流失等不利因素, 以确保食用安全和产品商业价值的正常体现。作为食品生产、流通重要的组成部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2016年11月18日发布的53个关于FCM的新国标,连同之前发布的GB4806.2奶嘴、GB 31603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和GB31604.1迁移试验通则,以及GB 31604.2等方法标准,构建了一个从原料、添加剂到产品,以及生产过程和检测方法全覆盖的标准体系。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包括(如图1所示):① 通用安全要求GB 4806.1-2016;②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31603-2015; ③ 添加剂标准 GB 9685-2016;④产品标准 GB 4806.2~10 系列,共10个;⑤ 检测方法标准 GB 31604.1~49系列和GB 5009.156-2016 共50个。 GB 4806.3~11-2016已于2017年4月19日正式实施。除GB 9685-2016、GB 4806.1-2016还未正式实施(实施时间2017年10月19日)外,其他FCM新国标均已生效实施。新国标对食品接触材料的监管模式与旧国标相比完全不同,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生产企业产生较大影响,包括标识标签方面。[align=center][img=,690,244]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8/201708111445_01_3051334_3.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1[/align][b]1 新国标体系对于食品接触材料标识标签要求[/b]1.1通用要求 旧国家标准体系中对标识缺乏统一的规定,食品接触及制品的标识不规范。 GB4806.1-2016《通用安全要求》标准中,对产品信息作出了如下规定: 8.1 产品标识信息应清晰、真实,不得误导使用者。 8.2 产品应提供充分的产品信息,包括标签、说明书等标识内容和产品合格证明,以保证有足够信息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进行安全性评估。 8.3 标识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材质,对相关法规及标准的符合性声明,生产者和(或)委托方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适用时)等内容。 8.4 符合性声明应包括遵循的法规和标准,受限物质及其限量,非有意添加物的评估信息和总迁移量合规性情况(仅成型品)等。 8.5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终产品除应符合上述要求外,还应注明“食品接触用”、“食品包装用”或类似用语,或加印、加贴调羹筷子标志(如图2)。有特殊使用要求的产品应注明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用途、使用环境、使用温度等。对于相关标准明确规定的使用条件或超出使用条件将产生较高食品安全风险的产品,应以特殊或醒目的方式说明其使用条件,以便使用者能够安全、正确地对产品进行处理、展示、贮存和使用。[align=center][img=,118,172]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8/201708111445_02_3051334_3.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2 调羹筷子标志图[/align] 8.6 上述标识内容应优先标示在产品或产品标签上,标签应位于产品最小销售包装的醒目处。当由于技术原因无法将信息全部显示在产品或产品标签上时,可显示在产品说明书或随附文件中。 GB 4806.1-2016第8章对产品信息作出了统一的强制要求。新国标对产品标识信息要求得更加全面细致,特别是提出了产品标识内容应包含产品对相关法规及标准的符合性声明,且符合性声明应包括遵循的法规和标准,受限物质及其限量,非有意添加物的评估信息和总迁移量合规性情况(仅成型品)等,要求食品接触材料供应链中每个节点的生产商有效传递产品的符合性声明。1.2具体材质要求 除GB 4806.1通用要求外,具体材质的产品标准也有相应要求,包括: a) 塑料材质需要根据GB4806.6附录A在标签、说明书或附带文件中标示树脂名称、聚合物共聚物应标示所有树脂名称。 b) GB 4806.11-2016要求橡胶产品,如产品含有天然乳胶,应标明“产品含有天然乳胶”。 c) 金属材质:根据GB 4806.9-2016,金属基材应明确标示其材料类型及材料成分,或以我国标准牌号或统一数字代号表示,如“不锈钢06Cr19Ni10”或“不锈钢S30408”“铝合金3004”等。食品接触面覆有金属镀层或有机涂层的,应标示镀层或涂层材料,如“镀铬”“镀锌镍合金”“聚四氟乙烯涂层”等。金属镀层不止一层时,应按由外层到内层顺序标出各层金属成分,并以斜杠隔开,如“镀铬/镍/铜”。 d) 涂层材料和制品根据GB 4806.10-2016应分别标示基材和涂层的材质名称。[b]2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签常见问题关注[/b] 2014年颁布的GB/T 30643-2014《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签通则》参照了食品标签标注的基本要求,结合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生产、流通特点, 对产品名称、规格、日期、贮存条件、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号、质量等级、产品批号、标志和使用说明等方面进行了要求。结合GB/T 30643-2014以及FCM新国标体系,食品接触材料产品标签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2.1标签的位置 GB 4806.1-2016提出:上述标识内容应优先标示在产品或产品标签上,标签应位于产品最小销售包装的醒目处。当由于技术原因无法将信息全部显示在产品或产品标签上时,可显示在产品说明书或随附文件中。GB/T 30643-2014中5.1 条款规定: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签应印刷、连接或粘贴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本身或其销售包装上, 且不应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或其销售包装分离”。GB/T 30643-2014对于销售包装定义为“以销售为目的, 与盛装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一起交给消费者的包装物”。由此可见,标识标签应优先标注在产品最小销售包装的醒目处。以一次性纸杯的销售包装为例,固定数目的纸杯用塑料包装袋装好,然后再装到纸箱中。则最小独立销售包装应为塑料包装袋,塑料包装袋应有详细的标注。2.2与食品接触的材质名称 GB/T30643-2014要求在产品名称应标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专用名称, 且应优先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当没有名称的标准依据时, 则以不误导、不易混淆为基本原则。新的FCM国标实施后,对于材质名称要求更为具体。如塑料食品接触材料,材质需要根据GB 4806.6附录A在标签、说明书或附带文件中标示树脂名称、聚合物共聚物应标示所有树脂名称。以PC材质为例,依据新国标体系要求,不能简单的标注“PC”,或“聚碳酸酯”,必须根据实际所用到的PC树脂类型标注其树脂名称,如“4,4'-亚异丙基二苯酚(双酚A)与碳酰二氯或碳酸二苯酯的聚合物”、“对叔丁基苯酚封端的聚碳酸-4,4'-亚异丙基二苯酯”等。GB/T30643-2014中6.5 条款规定需要标注主要材质的通用名称,但是对于多个部件构成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应分别标注材质。以不锈钢保温杯为例,除杯体不锈钢应按照根据GB 4806.9-2016标注外,杯盖所用到的塑料、密封圈所用的橡胶硅胶也要标注。2.3生产日期 GB/T30643-2014中6.7.4 条款中明确规定: “日期的年代号一般为4位数字, 小包装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年代号可为2 位数字。月和日为2位数字”。但是很多生产者在标注日期时经常出现月和日使用1位数字的情况。例如生产日期是2015年7月8日的产品, 其正确的标注应为2015年07月08日。2.4产品执行标准 GB/T30643-2014规定, “国内生产并销售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应标注所执行的标准编号”。 FCM新国标体系中的产品标准已于2017年4月19日实施,对应的旧国标产品标准已经废除。在这个日期之后生产的产品必须执行新国标。如生产日期标注为2017年04月20日生产的密胺餐盘,执行标准应为GB 4806.7-2016,标注GB 9690-2009将被视为不合格2.5使用说明 GB/T 30643-2014规定“凡国家法律规定和标准明确规定使用条件或超出使用条件将产生较高安全风险的产品, 应标注安全警示语或警示图形标志。安全警示语应以“注意: ”、“警告: ”或“禁止: ”等作为引导语, 其字体高度不小于3 mm”。使用说明的意义在于最大程度规避错误消费和错误使用所造成的安全风险。 生产者在使用说明方面必须做到两点: 一是风险提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二是使用方法、条件、禁忌详细而周全。这样既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安全, 也可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以一次性塑料餐饮具为例, 按照其使用时的耐温程度, 可以分为耐温和不耐温一次性餐饮具, 或者分为微波炉用和非微波炉用一次性餐饮具。若生产企业未对产品使用条件进行明确标注, 可能会造成消费者错误判断产品的使用条件,导致不耐温的一次性塑料餐饮具出现变形、渗漏现象使消费者被烫伤;甚至如果在微波炉中不当使用, 不耐微波炉的一次性塑料餐饮具可能出现电火花, 进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安全事故。2.6质量等级和规格型号 GB/T 30643-2014规定“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产品标准已明确规定质量等级的, 应标注质量等级”,“应标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规格。根据需要标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型号和(或)技术参数”。如纸杯按质量可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个级别;按照大小可以承装不同体积的饮品。为了让消费者更加科学、方便地选购产品, 建议生产企业在等级、规格标注时应该充分体现关键技术参数, 如纸杯的杯身挺度、不锈钢缸体壁厚等。2.7符合性声明 GB 4806.1-2016中第8章要求“标识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材质,对相关法规及标准的符合性声明,生产者和(或)经销者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适用时)等内容。符合性声明应包括遵循的法规和标准,有限制性要求的物质名单及限制性要求和总迁移量合规性情况(仅成型品)等。”这是我国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体系将历史性地引入“符合性声明”(Declaration of Compliance, DoC)这一概念,并强制性地将其列为产品标识的组成部分。但是标准对于符合性声明格式并未做更多的要求。 为更好地执行新国标,针对性地做好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评估,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接触材料专家委员会牵头制定的《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供应链责任及符合性声明行业指南》亦于4月19日正式发布。作为中国FCM领域首个关于符合性声明的行业指南,可作为企业制定符合性声明提供参考。[b]3 结语[/b] 新国标中管理模式和具体要求等多方面的变革,给FCM整个行业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在产品标识标签方面,新国标也做了统一的强制要求,信息要求更加全面细致,特别是提出了产品标识内容应包含产品对相关法规及标准的符合性声明。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产品标签是其本身的“名片”,起到引导消费者购买合适的产品、指导消费者正确使用产品的作用。逐步规范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标签同样是保障食品安全战略的重要环节,应引起以生产者、销售者及监管部门为主的社会各界的重视。

  • 高校科研院所招聘联盟刚刚发布了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杰出学者职位,坐标上海,敢不敢来试试?

    [b]职位名称:[/b]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杰出学者[b]职位描述/要求:[/b]同济大学创建于1907年,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和“2011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2016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QS, No.13 US News, No.16)。同济大学化学系创建于1937年,首任系主任为著名化学家王葆仁院士,曾培养了以唐有祺、卢佩章、黄志镗、曹楚南、邓景发、戚正武等六位中科院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化学化工精英人才,2006年获批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6年组建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近百人,正教授42人,副教授38人,其中国家级人才计划(包括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获得者等)7人,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10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为进一步加强同济化学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现面向海内外诚聘精英学者,聘任岗位具体类别、条件、职责及待遇如下:杰出学者: 1. 诚聘对象:已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但不限于此);或在近年内有实力冲击申报上述国家级人才计划的杰出学者。 2. 支持方式: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薪酬津贴、住房补助、科研启动经费、实验办公条件等。应聘方式: 申请时请提供下述材料: (1) 个人简历:包括个人主要学术成就,研究方向,从大学起的详细不间断的学习及工作经历,在国内外机构及学术组织中的任职情况,发表学术论文专著的详细清单,主持及参与的国内外科研项目,所获得的科研奖励等; (2) 提供5篇重要代表性论文以及其它重要论文专著的PDF文件。 学院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评估,初评合格者将组织独立第三方进行评审。评审合格者将受邀来我院参加学术交流访问,并由我院支付往返旅费和食宿费用。[b]公司介绍:[/b] 仪器信息网仪器直聘栏目针对高校科研院所的免费职位发布平台,汇集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的招聘信息。发布信息请联系010-51654077...[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61986]查看全部[/url]

  • 【讨论】我国的论文与房屋都是数量惊人质量“雷人”

    “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报告刚刚正式公布,其中内地共有22所高校进入世界500强行列,这一数据比7年前增加了14所。中国内地进入500强的高校,为何由2003年的8所增至2010年的22所?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程莹解释:“主要还在于论文数量增长非常快,有的学校论文数量成倍增长”。如果仅看论文一项的排名,内地高校进入前50名的就有4所。但综合评价下来,都在150名之后。(8月15日《长江日报》)   每每看到我国高校学术排名靠前的原因,我们都不由发笑!大学学术排名的增长,完全得益于论文数量的增长,也似乎只能依赖于论文数量的增长。这就像我们的房地产,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支柱产业。没有它的快速增长,我们的经济恐怕也就要“举步维艰”了。拿我国的论文和房屋相提并论,好像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但事实上,论文和房屋虽风牛马不相及,可它们在我国的目前现状和情况,倒真的很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不妨进行一番比较,也可从中窥见一斑。   据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透露,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二十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四成的水泥和钢材。反观我国的论文产量呢?据ThomsonScientific的消息,中国的科研产出从1998年的2万多篇论文增加到2008年的接近11.2万篇论文,自2004年以来科研产出发生了翻番。中国在2006年超越了日本、英国和德国,目前仅次于美国。也就是说,我国论文产量已经跃居为世界第二。当然,成为世界第一也是指日可待。   一个是地面建筑一个是纸上建筑,两者在产量上都取得了“骄人”成绩,值得“可喜可贺”!产量上已成为世界首屈一指无需置疑,但在质量上究竟如何呢?据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介绍,我国新建建筑的寿命只能持续25-30年。而据资料显示,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达到132年,美国的建筑平均寿命达74年。同样是建筑,差距咋这么大?我国新建建筑的寿命便是人家的一半也未达到。质量如此糟糕,虽谈不上世界第一,也应有资格“杀入”倒数名单之列了。   地面建筑寿命令人不敢恭维,纸上建筑质量又是怎样?据汤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团发布的最新榜单显示,若以论文的影响力(即单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评判各国(地区)科研实力,瑞士以每篇论文被引15.73次的高引用率取代了美国“冠军”地位,紧随其后的分别是丹麦、荷兰和苏格兰,英格兰、瑞典、芬兰、比利时和加拿大分列第六至第十名。而据查阅到的我国论文平均引用次数为5.24次/篇,引用频次仅为瑞士的1/3,就是上榜的“最低门槛”,论文引用频次也高达10.52次/篇。看来,论文数量可以上榜,论文质量便是进入人家的准入门槛也是遥不可及。   由此可见,我国学校的论文和房屋都具备相同特点,即数量惊人质量雷人!数量惊人地上去了,质量却糟糕到一塌糊涂。如此,还有什么骄傲与自豪的呢?即使你到处都是万丈高楼平地起,论文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皆是,但经不起风吹雨打、缺乏发现和创新的东西,又谈何价值可言?但若说一点“价值”没有又冤枉了他们,起码房子多了论文多了,相关产业也被带动起来。如建房子能带动水泥钢材等产业,发表论文能带动印刷造纸等产业。更为重要的,则是富了一大批人。盖房子的都富了,有些还跻身于世界富豪的行列;原本陷入经济困境的学术期刊,也因论文而迅速起死回生和富裕起来

  • 【讨论】为什么国外高端仪器进入中国市场质量就有所下降?

    为什么国外高端仪器进入中国市场质量就有所下降?问题很值得人深思。“国产化”的国外仪器一旦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虽在价格上有了优势,但质量上却不尽人意。因此有人说“不管再好的牌子只要到国内生产,牌子就得砸了。”这种说法固然偏激了,但也很直接的反映了现象。 从技术方面来说,国外厂商出于技术保密,一些影响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如精密加工技术、密封技术、焊接技术等并不肯轻易外泄,国产化的国外仪器未必就是原产品技术一致,导致产品的性能不够稳定和可靠。   在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资质方面,国外一般都会由统一的学会进行培训和考核,而国内开展人员培训和资质认可的部门太多,过于分散,没有完整的标准体系,很多公司对生产一线的员工并未做过系统培训。

  • 《国外食品接触材料法律法规汇编——欧洲委员会食品接触材料政策综述和指南》

    《国外食品接触材料法律法规汇编——欧洲委员会食品接触材料政策综述和指南》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4/201304242301_436921_1623050_3.jpg国外食品接触材料法律法规汇编欧洲委员会食品接触材料政策综述和指南征订回执前言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食品的生产、加工、储运、烹制技术水平日益提高,方式和手段也日益多样。这不仅大幅改善了人类的膳食结构、丰富了饮食文化,而且也不断提升着人类的生活品质,促进了全球食品贸易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一系列与食品相关的加工设备、承载设施、包装容器、烹饪工具、盛放器皿等食品接触材料涉及塑料、橡胶、金属、纸和纸板、玻璃、陶瓷、竹木等多种材料,也涉及用于这些产品和材料的涂层、印刷油墨、黏结剂等辅助原材料。食品接触材料中所含化学危害物质的迁移风险的始终存在,是食品安全领域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在新兴技术的催生下,大量新材料、新工艺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应用,客观上也加剧了这种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此,加强食品接触材料安全监管,更好地保护全球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和有良知的食品从业者的普遍共识和共同挑战。食品接触材料门类复杂、品种繁多、功能各异、材质多样,除了其自身材质的安全性应该受到高度关注以外,其安全性也随着与食品的接触程度不同、接触周期长短、周边环境差异等外在因素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风险特征,因此属于一个非常复杂而系统的监管领域,也是长期以来备受世界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和食品安全科技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各国都在该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致力于完善监管法规、细化监管措施、强化标准体系、提高检测能力。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陆续发布了多项法律法规和市场准入制度,并且利用其科技和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不断提出日益严格复杂的技术规范和合格评定要求,成为阻碍其他经济体对其出口的重要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之一。因此,加强对国外食品接触材料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了解和研究,对于加强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监管,改进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扩大对外贸易,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包括食品接触材料在内的一切食品安全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扎实推进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水平的提升,切实加强了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监管工作。国家质检总局作为我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重要主管部门,在不断加强食品接触材料检验监管工作的同时,积极利用自身职责优势,不断学习欧美国家的监管和应对经验,为加快提升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监管能力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积累了大量可资借鉴的文献和研究素材。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好上述资源,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国家质检总局检验监管司的大力促进和直接指导下,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广泛联合检验检疫系统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了对国外食品接触材料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专项研究工作,翻译编纂汇辑成《国外食品接触材料法律法规汇编》并得以最终付梓,丛书共分为《欧洲委员会食品接触材料政策综述和指南》、《欧盟及其成员国食品接触材料法律法规》、《美国、日本等七国食品接触材料法律法规》等部分,本书系该套丛书的第一分册。本书是在2009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欧盟食品接触材料法规与指南》基础上,根据欧洲委员会最新修订文件重新编译整理而成。全书收录了欧洲委员会“社会和公共健康领域的部分协议”发布的有关食品接触材料的一系列政策综述和指南文件,涵盖了多种食品接触材料的技术规范和使用指南。这些文件虽然目前仍没有成为正式的法律法规,但由于其涉及欧盟至今尚未立法的纸和纸板、橡胶、涂料、包装油墨等材料,事实上构成了欧盟今后立法的基础,是对欧盟现有食品接触材料法律法规的补充,对于跟踪研判欧盟在该领域的立法动向及重点关注问题,探索完善我国政府监管措施和相关行业应对举措具有非常关键的借鉴意义。本书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和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同编译纂辑完成。本书可以为广大食品接触材料生产企业的原材料选择和使用、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产品检验提供技术指导;为各级质检、卫生、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供参考技术规范和合格判定依据;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本领域的科研、教学提供参考资料。同时,由于书中内容涉及多个行业和学科,受时间和水平所限,不可避免存在诸多错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最近刚开始接触第三方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

    最近刚开始接触第三方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作为质量负责人平常应该要做的具体工作是什么? 对于环境监测,最后要写的质量控制报告要怎么写啊?有没有模板之类的? HJ/T91 里对全程序空白的解释:空白值是以实验室用水代替样品,其他分析步骤及使用试液与样品测定完全相同的操作过程所测得的值。 又有另一种解释:将纯水带出实验室采样过程中打开,采集样品结束后,将其一起带回实验室。 全程序空白是要做全部项目吗?还是只选一两个?

  • 【转帖】刘源张院士:缺乏诚信和认真,是中国质量问题的“癌症”

    【[B][color=#DC143C]转2009年08月24日《中国经济周刊》,文章有点长,但是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color][/B]】  “中国质量之父”刘源张院士:缺乏诚信和认真,是中国质量问题的“癌症”  上海“楼脆脆事件”仍未平息。8月12日,涉案相关嫌疑人被批捕,民众关于建筑质量的质疑依然未了。  “虽然这是个案,但也反映了某些普遍现象。中国的质量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缺乏诚信和认真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全国劳动模范、中国迄今唯一一位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也是“哈灵顿-石川”奖的唯一中国获得者刘源张,作为中国质量管理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谈到“楼脆脆事件”时指出。  “这些年,我早已不讲技术了。”在中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长达半个世纪,一直为质量奔走呼号、摇旗呐喊的“中国质量之父”刘源张院士,言及至此,面色非常凝重。  中国的产品质量一流,但“三性”不尽人意  “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是好的,而且在逐年提高。”刘源张院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机电产品接近世界最好水平 电子产品,尤其是家电产品已经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 纺织、轻工产品也很不错。[color=#DC143C][B]中国的产品堪称‘价廉物美’。但在国际市场,因为缺乏品牌认知,价值被严重低估[/B][/color]。”  说起几十年来中国产品质量的飞跃,出生于1925年的刘源张院士体会颇深,“改革开放初期,电视机开始普及时,国产电视机质量很难保证。朋友见面经常问,你家电视今天怎么样?答曰:‘今天我休息’。当时电视机平均无故障时间(从一次故障到下一次故障的平均时间)只有约250个小时,而现在,已经超过了10万个小时。”  作为质量专家,他告诉记者,在质量监督管理方面,中国政府有项中国独有、世界无二的制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据记者了解,从1984年第4季度起,全国出现了部分工业产品质量下降的趋势。到1985年上半年,全国主要工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同比下降了11.6个百分点。对此,原国家经委组织有关部门成立了16个质量调查组,开展了产品质量大检查。  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朱镕基,代表国家经委向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关于扭转部分工业产品质量下降状况的报告》,措施之一便是实行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制度。1985年9月,这项制度正式确立。同年10月31日,国家经委向社会发布了第一号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公报。自2001年4月起,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下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这项工作。  刘源张院士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通报来看,仅全年产品质量抽样合格率(不包括出口产品)一项来说,自1995年74.6%上升到了2007年87%。12年间,中国产品质量合格率提高了近13个百分点。  记者注意到,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2008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全年四个季度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最低为92%,说明我国主要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仍在稳步上升。  中国产品整体竞争力在国际上究竟如何?“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是排头兵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与主流水平相当。”刘源张说,“尽管如此,中国产品有一个通病,就是‘三性’不尽人意。”  刘源张所说的“三性”,即[color=#DC143C][B]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B][/color]。首先是一致性难达到,很难做到同一厂家生产的大量产品质量一致 其次,稳定性较差,在分批交货中,更为明显,第一批货还可以,第二批货就差点,第三批货用户就无法忍受 三是可靠性较差,性能不稳定。  究其原因,刘源张院士一针见血地指出:缺乏诚信和认真,是中国质量问题的“癌症”。  日本为什么有2万多家“百年老店”  “2008年在中国发生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其实国外也都出现过,美国大概发生在100年前,日本发生在50多年前。而美国、德国、日本的质量问题都走过了不同的道路。”刘源张向记者详细解析道。  美国最早的一批工人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来自欧洲的移民。他们既无财产,也无文化。但是,美国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科学家精心研究标准流程再加以推广。而美国产业工人经过了四代人的更替,用血和泪认识到了不遵守标准的代价:小则丢掉工资奖金,大则丢胳膊丢腿。现在的工人已经是非常娴熟的产业工人,按照标准化生产,一丝不苟,保证了产品质量。  德国则是工匠精神的传统使然。现代工厂之前是作坊,而作坊之前是工匠。工匠精神是德国制造的精髓。譬如,做鞋的工匠,他会在鞋上钉上一个本家族的姓氏标牌,其实就是最早的品牌意识。过硬的产品质量象征着家族的荣誉,容不得半点马虎。  “第二汽车制造厂,曾经请过德国老师来培训徒工,我去现场看过,似乎很简单。十个小伙子站成一排,学钳工活,每人拿着锉刀,德国老师站在旁边,喊号子一、二、三、四,工人按号子在做。动作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多一个毫米、少一个毫米都不行。其实,这就是培养一种认真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什么也干不好。”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非常匮乏,国民对资源特别珍惜,对质量的追求简直到了极致。“一辆汽车下线后,会摆放在一边,要求厂内工段长以上的人带着放大镜去仔细查看。一旦在某处发现瑕疵,立即插上一面小红旗予以标识。”刘源张说,“日本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几乎可以用苛刻来形容。”  据东京商工调查公司今年8月12日发表的一份调查报道显示,日本创建时间早于100年前的长寿企业已经达到了2万多家,最老的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寺院建筑的金刚组公司,始建于中国隋唐时期,已超过1400多年。而这些企业长寿的秘诀之一就是在质量要求上的认真与诚信。  朱镕基曾说“质量是上海的生命”  我们应该说“质量是中国的生命”  1942年,年仅17岁的刘源张从燕京大学远赴日本留学,1949年毕业于日本国京都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54年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获运筹学博士学位 1956年,刘源张应钱学森之邀回国,就职于中科院力学所,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质量工作。  1957年夏天,刘源张开设第一期质量控制讲习班,播撒了中国质量管理的第一批种子。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刘源张蒙冤入狱。文革结束出狱,但仍戴着“特嫌”帽子,找不到工作。这时,北京清河毛纺厂需要质量专家,赋闲的他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是质量工作救了我的命。”回忆起这些坎坷往事,刘源张的脸上却是一脸淡定。但他谈起质量问题时却情感丰富:“什么豆腐渣工程,什么假冒伪劣产品,什么假农资假种子坑农误农……”刘源张显得义愤填膺,“朱镕基同志曾经在上海说过,质量是上海的生命。我推而广之,质量是中国的生命。只有以质立世,才能成就品牌企业,也才能成就品牌中国。”  1980年6月,刘源张关于开展“质量月”活动的提议被国家经贸委采纳 1999年,全国第二次质量工作会议召开时,刘源张在京西宾馆给时任国家总理的朱镕基写信,要求设立质量工程师职业资格,获准 2007年,他得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在海外受到非议,立即上书吴仪副总理反映情况。“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商品出口呈现下滑趋势,更需要质量过硬的产品。产品的质量必须要用心来完成。”刘源张动情地回忆起往事,“上个世纪50年代,我刚从国外回来,看到工厂里工人们的那股认真劲,我真的很感动。问道:“你们为什么这么认真?’原来,他们都是解放前的老工人,新中国的成立让他当家作主,充分发挥了主人翁的精神。”  “让现在的工人重新回到那个年代是不现实的,但诚信和认真是必须给予的教育。缺乏诚信和认真,是中国质量问题的‘癌症’。三鹿奶粉就是一起惨痛的实例。”刘源张严肃地说。(记者 胡雪琴)

  • 你知道中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为啥比国外低吗?

    http://mmbiz.qpic.cn/mmbiz/ZxHwhb26PzILxb5v3A2Dxv1kNYxveN4gxTM0ocJgabGK09Y9TPpS53U5NgC5xa6rfEWTmm2qC5nx51BllRkqEw/0?wxfrom=5  “别的国家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标准都是强制性的吗?”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VOC标准中,几个国家标准各有千秋,但中国标准最低,特别是甲苯,二甲苯量几乎是国外标准的2倍,是基于什么方面考虑的?”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出台之后,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施行?能否顺利实行?”  “最近在做车内voc的检测,不过是驾驶模式下,我在做实验时发现TENAX TA对湿度很敏感,湿度大的时候,测出来的苯类物质值就很高,湿度对TENAX TA吸附是不是有相当大的影响?”  关于“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27630—2011)”,以上的问题您知道吗?在仪器信息网2015年2月4日举办“汽车车内环境检测技术”网络主题研讨会,参会用户提出的这些问题都得到解答。  “汽车车内环境检测技术”网络主题研讨会诚邀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刘保献老师、安捷伦那顺老师、广电计量任祥祥老师分别从标准制定、仪器应用、第三方检测的角度针对“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27630—2011)”做报告,在20多天的报名期间报名达183人,2月4日当天参会超过120人,网友针对自己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多种问题,并得到充分的解答。  在此,感谢三位老师为我们准备专业、丰富的报告内容,也感谢网友的积极参与。同时,感谢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对“汽车车内环境检测技术”网络主题研讨会的支持与赞助。

  • 【转帖】中国耕地质量现状调查 土壤基础地力不断下降

    近50年来,中国农业走过了一条高投入、高产出、高速度和高资源环境代价的道路;未来农业发展,必将面临资源短缺、生态恶化、技术薄弱、技术创新不足等困境困扰  “目前我国耕地质量‘低、费、污’问题严重,而耕地又在逐年减少,如果不能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解决耕地质量问题,势必将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张维理博士对此十分焦虑。  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这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级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土壤肥料、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研究的专家,一再向本刊记者强调:我国人均耕地资源紧缺,由此导致粮食安全与环境问题突出,而“了解土壤及土壤相关资源与环境状况,准确掌握全国土壤肥力、环境质量状况仍将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据张维理介绍,我国曾于上个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初进行了全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土壤普查;近10年来还实施了全国污染土壤调查、地质元素调查、农用地分等定级、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农田土壤养分状况调查等国家工程,对了解我国不同时期土壤肥力与环境质量状况发挥了作用。  “但这些调查,不同程度上存在调查资料深加工不足,保存和利用难以延续,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的科学数据共享难以实现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张维理说,“最主要的,这类调查属于科技基础性工作,不仅仅是工作量大、专业性强、难度大,更需要科学的方法、专业的队伍,应依托专业院所,长期坚持研究。靠目前这种人海战术是不科学的,国家投入不少,但效果并不理想。”

  • 外媒:中国向地下水污染宣战 部门间数据有出入

    外媒:中国向地下水污染宣战 部门间数据有出入

    参考消息网8月7日报道 英媒称,中国环保部2015年6月发布的《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中国近三分之二地下水和三分之一地面水人类不宜直接接触。今年4月,中国水利部报告又称,中国逾80%被测地下水污染严重。这些作为监测样本的井水不宜作为饮用水与生活用水。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8月5日报道,刚在中国深圳参加了“第九届地下水质量国际会议”的“2016李光耀水资源奖”得主、加拿大著名水文地质学家约翰·谢利称,中国正在经历快速工业化的过程,对于地下水质的监测应该越早越好。这些数据将在几十年后成为划分责任的依据。“数据打架”报道称,谢利对中国南方科技大学主办的这场国际会议的规模感到惊讶。他说,大约有300名学者参加了这次关于中国地下水质量的讨论,其中包括大量中国同行。他认为这说明了中国地下水污染问题受到关注的程度。但 最近两年的中国地下水监控数据却让人感到迷惑。今年4月,中国水利部的报告被众多媒体解读为“中国80%的地下水污染严重”。中国水利部迅速站出来“辟谣”,称报道中说的水是浅层地下水,而如今的地下饮用水水源大多都是深层的。媒体梳理的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水利部、环保部以及国土资源部三方公布的数据不尽相同——前两者的数据称约八成水质达标,国土资源则称,过去五年监测点水质大约六成是差水。报道称,尽管不同部门“数据打架”,但中国政府在向地下水污染“宣战”的行动正在承认这一污染的严重性。中国表示将在2016年年底前取缔那些污染水环境的炼油和造纸等工厂。长期研究中国的水污染与水资源稀缺问题的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教授关大博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城里人每天都看得到空气污染,所以民众在这方面施加了很大压力。不过人们在城里看不到水污染的情形有多糟,所以他们没有同样的感受。”谢利也认为,地下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非常不同。大气污染和以河流污染为代表的地表水污染很容易监测,地下水往往在人们的视野之外。必须建立相关法律谢利认为,防治地下水污染需要一个综合系统。“保 障清洁用水是一项基本人权。在相关产业领域必须建立(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法律。哪个行业制造了地下水污染,就应该对此付出代价。如果这些污染企业倒闭或者 消失了,这些污染就变成了政府的问题。政府必须建立有力的地下污染监控体系和法律体系,预防污染问题的发生,否则公众就会成为受害者。”他说。“制造污染的公司,如果在污染问题被发现时仍然存在,它们就应该为此付出代价。如果这些公司已经消失或者无法承受相关损失,那政府就必须承担责任。这也是为什么政府越早介入越好的原因。”谢利表示。“政 府要让企业行动起来。一旦发现企业制造了污染,就要求他们付费进行清理。每个使用化学品的企业都有义务通过采集样本的方式证明所在地附近的地下水是干净 的。如果地下水受到了污染,企业就需要为此负责。”谢利称,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遏制制造地下水污染的行为。10年、20年后,这些措施 会让后代受益。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8/201608071240_603803_2290250_3.jpg常州外国语学校以及马路对面的“化工污染地”。

  • 【原创大赛】质量手册的编写雏形记—4.2人员

    质量手册的编写雏形记—4.2人员 前言:人员是实验室最宝贵的资源,实验室的水平高低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素质与水平,特别是对关键人员的任职资格条件应加以规定,如受教育程度、理论基础、实际工作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工作经验等。实验室管理和技术人员任职不仅要明确任职资格,还要明确所承担的职责,在此将依据评审准则4.2编写的质量手册-人员部分分享与大家,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5.gif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5.gif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5.gif准则条文:4.2.1“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管理程序,对人员资格确认、任用、授权和能力保持等进行规范管理。检验检测机构应与其人员建立劳动或录用关系,明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和工作关系,使其满足岗位要求并具有所需的权力和资源,履行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职责。”对条文的理解:一是建立《人员管理程序》规范管理;二是建立劳务关系,确定实验室人员;三是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对照条款,编写质量手册如下:4.2.1人员管理4.2.1.1中心制定了《人员管理程序》,并对人员的资格确认、任用、授权和能力保持等做了详细的规定。4.2.1.2中心人员均为事业编制人员,并与其签订出《河南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确保所有人员满足检验检测技术工作的需要。对与检验检测有关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关键支持人员,保留其当前工作的描述(详见工作人员当前工作状态一览表)。4.2.1.3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和工作关系规定如下:中心设主任、副主任、技术科长、检测科长、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和授权签字人各一名,中心主任由****副局长兼任。设质量监督员和内审员若干名。以上各位均以中心文件形式任命(见附图4中心主任、副主任、科长任命文件和附图5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等任命文件)。中心主任、副主任、技术科科长、检测科科长因工作需要发生变更时,变更前需要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批准后方能按干部管理权限实施变更,并有上级主管部门的任命文件。人员配置的具体情况以及对检测检验质量有影响的所有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的规定:1)中心主任在***领导下,负责本中心各项工作及管理体系的整体运作,组织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签发行政文件及重要公函,在中心内部建立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沟通机制,组织召开全中心办公会,作为法人代表,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 组织制定行政、业务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监督检查执行情况;b 负责审批本中心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审定年度工作总结;c任命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和授权签字人,聘任专业技术人员和部门负责人,任命关键岗位人员,指定关键管理岗位的代理人,明确各部门和各有关人员的职责;d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批准管理评审计划,主持管理评审;e批准颁布《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管理性作业指导书;f负责审批新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科研立项、仪器设备等物品的购置计划;g负责组织对本中心人员的考核、奖惩等工作;h负责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其它职责。2)中心副主任a协助主任做好全面工作的管理;b负责管理财务工作,安排和审批经费开支,审批日常支出;c参与本中心的工作发展计划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检查;d负责策划、建立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负责人、财、物、信息资源的配置;e参与组织内审和管理评审;f参与组织对全中心人员的考核、奖惩等工作;g负责监督各科室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h负责检测检验业务的组织协调工作;i受主任委托,在主任离所期间,代行主任职责;j完成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3)技术科科长a在主管主任领导下,协助做好全中心行政管理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b负责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和控制;c负责组织资质认定相关法律、法规、计量知识和管理体系文件的宣贯;d负责管理评审会议记录;e按照《质量手册》和管理体系的要求开展工作;f做好全中心物资财产的供应和管理工作,负责行政、后勤工作计划起草,组织落实和总结评比;g带领本科室人员做好中心房屋、水电设施的管理与修缮工作;h领导本科室人员做好中心物资、仪器、试剂、耗材的采购、登记、保管、分发和仪器设备维修等后勤工作,保障中心检测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转;i督促检查公共物资、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j负责综合中心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k负责与各受检单位的沟通,签订委托代检协议;l负责组织全中心人员培训、培训考核,培训效果评价工作;m完成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4)检测科科长a在主管主任领导下, 负责协调中心内外业务工作,保证本中心日常业务工作的正常进行;b按照《质量手册》和管理体系的要求开展工作;c根据上级精神,草拟业务工作计划,经主任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并督促检查贯彻落实情况;d负责业务文件、质量标准,农产品标准的管理及控制;e负责掌握了解各检验室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协助解决有关技术问题,安排外来进修、实习和来中心参观人员及检测检验工作业务接洽事宜;f领导本科室人员做好中心业务文件的收发、登记、查阅和农产品质量档案及技术档案的归档管理工作;g负责审核检验报告书,对有疑问的检验记录,应向有关检验室提出;h负责督促检查样品的接收与分发、检验报告书的打印、样品留样管理等工作;i负责完成中心业务工作计划、总结,以及专项、实验室间比对工作计划、小结的起草工作;j负责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和控制;k负责组织安排、指导、检查并参与检品检验、技术咨询服务、培训等业务技术工作,及时解决本专业疑难问题;l负责管理体系文件适宜性、有效性的监督和保证;m负责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日常监督检查和记录的收集、整理和归档;n负责组织资质认定相关法律、法规、计量知识和管理体系文件的宣贯;o负责具体承办客户申诉与投诉的处理工作;p负责检验报告与原始记录一致性审核;q完成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5)任命人员a技术负责人负责授权范围的技术管理、评审;b质量负责人负责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c授权签字人经授权负责对检验报告进行质量控制、审核并签发;d报告审核人负责对检验报告进行质量控制、审核并签字;http://bbs.instrument.com.cn/xheditor/xheditor_skin/blank.gife合同评审委托代理人负责对检验合同进行评价、签字;f管理人员负责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某项管理职能,如负责设备管理、人员管理、业务技术管理等工作;g检验人员负责检验工作,进行数据处理,编制检验报告(草案);h内审员是负责对本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审核;i质量监督员负责对检验过程进行监控、对报告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实施监督; j仪器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所授权的特定仪器设备操作;k校核人员负责对检验人员的原始记录及数据处理的真实性、完整性、正确性进行核对;l关键支持人员人员负责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后勤保障工作。-―――――――――――――――――――――――――――――――准则条文:4.2.2“检验检测机构的最高管理者应履行其对管理体系中的领导作用和承诺:负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确保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融入检验检测的全过程;确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确保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客户要求;提升客户满意度;运用过程方法建立管理体系和分析风险、机遇;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对条文的理解:这里规定了最高管理者的9项职责和1个承诺。对照条款,编写质量手册如下:4.2.2. 最高管理者的作用与承诺4.2.2.1最高管理者对管理体系全面负责,承担领导责任和履行承诺,并负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客户要求;提升客户满意度;运用过程方法建立管理体系和分析风险、机遇;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4.2.2.2 最高管理者确保制定本中心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融入检验检测的全过程;确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确保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4.2.2.3 最高管理者应识别检验检测活动的风险和机遇,配备适宜的资源,并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

  • 初接触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怎样快速入门?

    鄙人菜鸟一枚,化学专业本科毕业,在前处理呆了三年,两个月后转岗去做质量管理,对质量方面可谓一窍不通,不知道各位前辈能否指点一二?我所在的实验室刚建立不久,去年12月份CNAS现场评审通过,虽然前期帮忙整理了一些资料,但充其量只是知道有这个东西,今后这些资料要怎么接着弄、怎样从本质上提高实验室的质量水平真是一点头绪也没有。实验室只有化学方面的测试,规模不是很大,所以以后要一个人hold着质量方面的所有零碎事,简直是愁死了...希望各位高人能指点指点:(1)有什么特别推荐的资料?(参考书、标准、论坛里面的好文章...)(2)CNAS认可、监督评审、扩项评审方面必看的资料?(3)实验室常用的一些质控手段?(3)好的学习方法?各位是怎么成长起来的?....灰常灰常感谢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6.gif

  • 痛悼!中国环境法学奠基人之一马骧聪逝世

    据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主办的“生态法研究”公众号消息,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中国环境法学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马骧聪先生,于2024年4月6日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align=center][img=,500,717]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uepic/a10ba3ef-7ca9-4783-90b5-d9476aaa798d.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源“生态法研究”公众号[/align]1960年,马骧聪先生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最初,马骧聪先生研究的是国际法、苏联东欧国家法,后来,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公益性使他爱上了这项造福人类的事业,决心为其奋斗终身,于是转向了环境法学这一新兴法律学科的开拓研究,成为我国最早从事环境资源法研究与立法工作的学者之一。马骧聪先生参加了很多环境资源法律的论证、起草工作。他作为执笔人之一积极参与了我国第一部环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79年9月通过)的起草工作,并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外国环境保护法规选编》,发表了我国第一篇环境法学论文《环境保护法浅论》。《环境保护法基本问题》是我国最早出版的比较全面系统论述环境法的专著,在上世纪80年代产生了较大影响和作用,许多学校将其列为参考书。马骧聪先生在学术研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例如,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保护环境是现代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能与任务,环境保护法是现代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国家加强环境立法和依法管理,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并提出了环境法律体系框架;重视环境法的实施问题,建议建立一整套保证环境法实施的机制,从环境行政执法、司法、监督、宣传教育等多个环节,保证环境法的实施;认为保护环境不仅需要环境法,还需要其他法律和相关部门的配合,法律应当生态化,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都应该尊重自然生态规律,从各个方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骧聪先生是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的主要发起者和创始人之一,为研究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曾担任研究会第一届副会长、第二至四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马骧聪先生为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学术界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肯定。2010年7月被原环保部、中国工程院授予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被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环境资源法专家”;2014年因“一生致力于环保法的制定与修改,笔耕不辍”被中央电视台和全国普法办公室评为2014年度法治人物;2019年3月,被中国法学会授予“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荣誉称号。马骧聪先生还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环境资源法学的专门人才。他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生态法研究室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同时也在中国政法大学担任兼职导师。目前,他的学生都已成长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和高级律师,有4人担任法学院院长、副院长。据闻,先生平易近人,爱护学生,治学严谨,言传身教,为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奉献了毕生精力。[来源:中国环境][align=right][/align]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