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质量供给侧改革

仪器信息网质量供给侧改革专题为您整合质量供给侧改革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质量供给侧改革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质量供给侧改革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质量供给侧改革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质量供给侧改革话题讨论。

质量供给侧改革相关的资讯

  • 两会观点:统一质量检验检测标准 助力供给侧改革
    全国人大代表沈志刚  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17年工作的部署。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常委、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沈志刚8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保障产品质量对于推进供给侧改革至关重要,统一质量检验检测标准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  沈志刚指出,中国消费者海外抢购马桶盖和奶粉的现象,表明他们信不过国内的产品质量。“质量检验检测的不规范导致产品质量的公信力受到伤害,而造成这一结果的是检验检测机构没有把握好,给不合格的产品颁发了合格证书。”他说。  他进一步解释说,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检验检测机构分属不同的部门和行业,管理不统一。  针对这一问题,沈志刚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解决:首先,统一管理和质量检验检测标准 其次,公开质量检验检测机构资质和检验检测结果 再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建立追责机制。
  • 国产科学仪器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之路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国人出国旅游却狂买马桶盖、净化器、奶粉......国内生产的粗钢每斤价格与“白菜”相差无几,产能过剩成了重大包袱,但精钢特钢却需大量进口。这是供给侧出了问题。  事实上,这样的现象在科学仪器行业一直长期存在着。  在仪器仪表行业,我国是电表、水表的出口大国,但在高端科学仪器领域,却又不得不依赖进口。有单位此前曾经做过一项调查,考察统计了国内一些实验室的6万台检测仪器,其中90%都是进口仪器。  供给侧改革的大势下,将给国产科学仪器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国产科学仪器的三大囧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李跃光介绍,近年来,国产仪器与进口仪器之间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12年到2014年,逆差分别为170亿、166亿和177亿美元。  《2015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发展报告》中指出,2015年,仪器仪表行业进出口总额676亿美元,进出口总规模2003年以来首次下降。其中,进口金额414亿美元,出口262亿美元,逆差153亿美元,创六年来新低。国内市场需求疲软,本国企业水平提升,导致进口大幅减少 国际市场的疲软,既影响了在华三资企业高端产品的出口,又对本国企业中低端出口产生了一定影响。两个市场叠加的结果,为进出口逆差的下降创造了条件。  长期的进出口贸易逆差只是症状表现,根源还在于国产科学仪器的底气不足。  囧,可谓是国产科学仪器的目前处境。  第一囧是仪器企业小而散。  “贸易逆差的根源在于我国科学仪器行业长期以来基础比较薄弱,与国外企业的差距较大。”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顾问闫增序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们出口的大多是中低端的仪表或是零部件,很少有国内企业能做到检测仪器整机出口。”  “行业规模小,专业分散,有95%的企业年营收在亿元以下,没有过10亿元的企业。绝大部分企业的产品集中在低端,还处于‘满足于自己过小日子’的阶段。”闫增序说。  第二囧是科研单位只买进口仪器不买国产。  2015年4月20日,农业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仪器设备统一招标采购”公告。很快,这则公告让农业部成为舆论焦点。参与该项目论证、讨论工作的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蒋士强在细读了招标仪器一览表之后发现,招标采购的506台仪器设备中,拟定进口的竟然占97.8%,而拟定采购国产仪器设备仅占2.2%。  这其实只是我国科研机构购买仪器的一个真实写照。  近年来,我国对科研领域的投入大大增加。一些科研单位购买仪器时,只买进口的,即使价格比国内的贵上十多倍也无所谓。有人调侃,科研经费一拨,大部分钱都跑到国外仪器商手里了,拉动内需其实都拉动的是别国的经济。  记者了解到,在检测仪器领域,岛津、安捷伦等外资企业长期占领我国市场。功能、参数几乎相同的实验室检测仪器,进口价格相较国产的高出近50%,但仍成为客户首选。  第三囧是国产仪器的同质化和价格战。  很多国产仪器看到什么仪器赚钱就去做什么,直接导致仪器行业同质化竞争相当激烈。同质化竞争的直接表现就是价格战。“两个检测器的气相色谱系统原来卖8万元,现在只卖两三万元。”闫增序举例说,“利润被压到很低,企业还要满足不断上升的人力成本,导致没有研发投入,很多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掌握极其有限,只能在原来水平上吃老本。”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研发投入的企业自然会越来越退步,越来越不被市场所接受。  国产科学仪器的创新和培育  为什么国人跑到日本去买马桶盖,绕了一圈最后发现生产厂家在杭州?这是因为我国供给体系中的竞争环境制度供给出现问题,国内市场鱼龙混杂,优质产品和品牌不能从市场中脱颖而出。  而科学仪器行业竟然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有相当一部分中低端检测仪器是国内企业生产,被国外企业买去贴了外国牌子,再高价卖到国内。  这样的事情出现的根源在于国内产品无法得到权威公正的评价。消费者对国外的产品“迷信”,对本国产品的“不信任”,正是现有供给结构体系中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制度供给不到位的表现。  虽然,供给侧改革是今年才出现的高频热词。其实,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早就在科学仪器行业做了这样的事情。  北京市科委于2009年启动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2009年至今,北京市科委联合中科院、北大、清华、中电科等高校院所及大型企业,整合首都地区743个国家级、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价值209亿元、4.05万台(套)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促进了636项较成熟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聚集了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在内的10403位专家,形成了仪器设备、科技成果和研发服务人才队伍共同开放的大格局。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建立,为推动国产仪器发展,提升中国科学仪器产业竞争力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撑。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检测与认证领域中心是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质监局及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建立的面向检测与工具研发领域的专业服务平台。目标是整合各类具有检测、认证资质的创新主体及其所拥有的资源,整合分析测试仪器研发机构的科技资源,建设一个覆盖仪器研发、生产、应用全过程、全链条的创新服务平台,一个致力于提升检测服务和检测能力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中心承担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北京地区项目及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学仪器培育项目的组织管理与服务工作。  该中心探索创新服务行业企业的方法,启动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评价研究与应用工作。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郑焕敏介绍说:“北京市国产科学仪器设备的创新和培育工作是2012年伴随着国家启动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我们设的一个培育专项。”  经过业内专家大量的调研论证,这个培育专项必须要立足于两点。  第一点是原创方。目前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聚集了价值209亿元的仪器设备资源,很多仪器设备都是高端的,高端中大量是进口的,国家花了大量的资金投在实验室,为科技创新奠定一些装备和方法。在长期的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新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这些成果大量放在实验室没走出来。  第二点是需求端。北京的检测机构,包括央企、企业集团、大学、科研院所等,国家每年的财政科技经费采购大量的仪器设备,这是仪器设备的需求端。需求端如何发挥作用来支撑仪器设备的创新和产业培育,在重点实验室各类的技术、方法如何发挥作用,来支持国产仪器设备的企业产品的创新和改进。  基于这两点,北京市科委与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同建设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检测与认证领域中心承担了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的项目。郑焕敏指出,持续的合作走了几年,也为吉天、普析等企业创造了比较好的效果,形成了一套从企业到首都科技资源的重点实验室,到检测行业的机构,这三方合作协同推动的工作局面,也形成了一定的工作制度、工作模式。取得一定效果的基础上,下一步还要跟国家仪器设备重大专项做模式的推广。  为国产仪器打开市场的大门  5月20日,第四届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技术服务推介会在北京举办。会场外,来自七家国产仪器企业的八台仪器集中亮相,引人注目。  上海屹尧科技的全自动微波消解仪在半年前首次进入了北京市检验检疫局的实验室。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高峰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说:“我们主要是进行食物的消解实验,这个仪器的消解程度与进口仪器没有区别,而且操作设计、设定程序更加符合我们的习惯。用了这半年觉得挺好,下次招标我们还想再买一台。”  高峰以前遇到过进口仪器出现问题,等了两个月才等来国外企业派来了一个国内工程师,捣鼓了一个月还没修好,还得等外国工程师飞过来。经历过这个困扰之后,高峰觉得国产仪器还是很省心的,“它的企业在国内,如果出现问题,维修人员能够迅速赶到,最多也就是从上海飞到北京嘛!”  其他展示的国产仪器也各有神通。  北京吉天仪器的快速溶剂萃取仪销售量已经占了全国的半壁江山。而只要吉天的这个仪器参加招标会,国外同类产品的报价立刻降低。  这些十八般武艺都毫不逊色于进口仪器的国产检测仪器,能得到客户的赏识却不容易。  “以前我们用的都是进口的消解仪,如果没有验证评价活动,这个仪器就进不了我们的实验室。”高峰告诉记者,“因为我们压根不知道国内企业也有这样好的产品,因为觉得拿不到单子,他们企业也不会去我们那里介绍。”  “花大钱买进口仪器,出了问题是仪器的问题,与我无关 但为了省钱买国产仪器,出了问题,我就会担风险。”这是多位科研机构人员向记者描述的担心。  正是因为缺乏权威、公正的第三方评价,才导致了国产科学仪器进不去高端实验室。  鉴于这种现状,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才启动了这项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项目,就是要搭建国产检测设备厂商与检测机构对接和交流的平台,为解决国产检测仪器市场推广中缺乏权威的技术验证数据和检测方法的瓶颈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途径。  高峰介绍道:“去年我们已经对吉天的全自动流动注射分析仪和普析的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做了验证,提供了验证报告,这两份验证报告对企业的销售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实施过程中我们依据企业的需求,包括吉天的流动注射仪建立了一套检验检疫行业标准,解决了企业设备销售没有检测依据的难题。”  “我们去年验证的设备主要集中在光谱设备上,今年无论是从色谱设备还是色谱、光谱联用设备都进行了全方位的覆盖。”  “检验检疫局愿意做好检测服务业与仪器研发产业共同发展的桥梁。”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冷艳梅说。  今年该项目的实施重点是在原有验证与综合评价技术规范和流程规范的基础上,开展比对测试修订技术规范,促进仪器验证由企业找用户测试向利用第三方验证综合评价服务平台的转变,创新了国产仪器验证与综合评价模式。  25个实验室,长达5个月的时间,对7台仪器进行验证评价,数据汇总后得出的验评报告应该是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公正性的。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作为检验检疫工作的执法机关,使用的进口仪器最多。能来验评国产检测仪器相当难得,而且影响深远。”闫增序对记者说,“即使验评发现了仪器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反馈给企业,也很难得。因为企业生产出产品,缺乏长时间使用来检验,而很多实验室又不愿意花精力和时间去验证和评价国产仪器。这为国产仪器的销售造成了困难。”  闫增序认为,这个验评项目为国产仪器打开了一扇走向市场的大门。而确实,该项目的实施目的就是促进国产检测仪器设备的发展,为国产品牌创造商机,增强企业的信心。  仪器行业供给侧改革要分两步走  伟大的科研突破离不开先进精密的科学仪器的“陪伴”。美国商业部国家标准局评估调查报告中称:仪器仪表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但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达至66%。仪器仪表对国民经济而言是巨大的“倍增器”,对于整个社会发展都有着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近日,国外调研机构发布报告预测,中国计划将GDP的3%左右投资于研发,预计将在2019年年底有望成为全球研发的领导者,对于中国科学仪器市场前景看好,更预示着仪器上下游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机遇。  2016年两会期间,代表们围绕“十三五”开局起步,聚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关键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中国各方面的要素生产力。  “供给侧改革应该包括科学仪器。”今年两会期间,中科院院士崔向群代表表示,不可否认,国外仪器在质量和精度上可能要好于国内,但随着国内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仪器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不能得到国内市场的检验,国内仪器就很难越做越好,有些厂家甚至面临倒闭的危险,这很不正常。”  她赞同王大珩先生的观点:仪器仪表不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重要,还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人民的生命健康。而仪器仪表是个特殊行业,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创新发展,产业化必须有别于其他产业,国家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和大力支持。  对于科学仪器行业的供给侧改革,闫增序认为要分两步走。  一是呼吁在国产仪器能够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尽量买国产仪器。“不是所有检测需求都是高端的,石化领域有时候使用色谱仪器只检测一个指标,国产仪器完全能够满足。”  二是国产仪器行业要转型升级,走专精特的道路。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既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前提,也是创新研究的主体内容之一,创新成就的重要体现形式。因此,科学仪器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靠创新来引领。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标部主任刘先德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通过先进的检测仪器和完备的行业标准实现严把质量关。”  “仪器仪表行业是小行业,又是品种很多的行业。现在仪器行业的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价格战的最后结果必定是两败俱伤。所以就需要引导企业走有竞争特色的道路。即使是同样的产品,也要有自己的市场方向。”闫增序举例说,德国有很多小企业,挣钱并不多,但几十年、几代人都只专注做一个领域,非常难得。我们国内有四五十家搞色谱的企业,日本则主要就是岛津一家企业。  “企业不能看什么赚钱就去做什么,而要设定一个长远目标潜心钻研。”闫增序坦言,“无论是从供给侧改革也好,还是根据我们的行业现状也好,专精特的道路是必须要走的。”  2006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鼓励订购和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政策,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一批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依托工程。  “正是因为首台套政策的导向,我国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获益,在火电、冶金、核电等等领域发展良好,现在国产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才能与ABB等国外公司抗衡。”闫增序认为,正在进行的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项目也是一种推广国产仪器的政策导向,“它的作用可能现在体会不到,但三年、五年或更长时间内,一定能看到国产仪器行业的进步。”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仪器行业是下一个风口?
    2016年,两会期间,代表们围绕“十三五”开局起步,聚焦重点任务:十三五规划实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关键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中国各方面的要素生产力。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全球经济现在复苏乏力,缓慢增长。但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发展却非常快。”而中科院院士崔向群曾在采访中明确表示??“供给侧改革应该包括科学仪器”??。伟大的科研突破几乎从未离开过先进精密的实验仪器的“陪伴”。美国商业部国家标准局(NBS)评估调查报告中称:仪器仪表工业总产值具占工业总产值的4%,但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达至66%。仪器仪表对国民经济是巨大的"倍增器",对于社会发展都有着强有力的拉动作用。近日,国外调研机构发布报告预测,中国计划将GDP的3%左右投资于研发,预计将在2019年年底有望成为全球研发的领导者,对于中国科学仪器市场前景看好,更预示着仪器上下游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机遇——“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nnualConference of China Scientific Instruments,ACCSI)”将于2016年4月22日迎来第十届会议的盛大召开。作为科学仪器行业最高级别峰会,本届年会也将从科学仪器行业以及上下游产业的现状着手,协同数百家业内主流仪器厂商共同追踪发展趋势,与企业高层专家分享创新理念,探讨如何打通仪器产业链上下游、促进各产业链之间紧密合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靠创新来引领。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既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前提,也是创新研究的主体内容之一,创新成就的重要体现形式。仪器仪表是个特殊行业,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创新发展,产业化必须有别于其他产业,国家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和大力支持。自2011年,十二五特别设立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十三五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专项已经启动。因而,对下游卖方而言,在政策利好的先驱条件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其整合能力,既包括对上游供应商核心技术的整合,也包括对产品、项目、市场、资金以及技术等各要素的整合。据悉,现代化宝钢的创新技术装备投资,1/3经费用于购置仪器和自控系统。另外,金融改革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有力的引擎。本届ACCSI 2016也为此特设“资本催化论坛”,届时,我们将共同探讨当前科学仪器上下游产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可信性发展路线:如强化开明开放意识,广泛开展各企业、金融机构、产业园等联合与合作,开辟更广阔的融资渠道等。最终,搭建科学仪器上下游企业真正长袖善舞的平台。在此,我们诚邀仪器行业上下游产业、零部件厂商、软件供应商等参加ACCSI 2016,针对以上话题共同商讨发展对策,与仪器厂商及行业专家共同发掘行业发展的新机遇。另外,我们也邀请到金融机构、律师、产业园等,从投资融资、产业链整合等多维角度,共同探讨科学仪器新业态的发展趋势。 点击查看ACCSI 2016专题网站
  • 崔向群院士:供给侧改革应包括科学仪器
    “供给侧改革应该包括科学仪器。”中科院院士崔向群代表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称,现在大部分科研仪器都是进口的,长此以往将不利于自主创新。  近年来,我国对科研领域的投入大大增加。一些科研单位购买仪器时,只买进口的,即使价格比国内的贵上十多倍也无所谓。有人调侃,科研经费一拨,大部分钱都跑到国外仪器商手里了。  崔向群表示,不可否认,国外仪器在质量和精度上可能要好于国内,但随着国内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仪器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不能得到国内市场的检验,国内仪器就很难越做越好,有些厂家甚至面临倒闭的危险,这很不正常。”  她赞同王大珩先生的观点:仪器仪表不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重要,还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人民的生命健康。而仪器仪表是个特殊行业,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创新发展,产业化必须有别于其他产业,国家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和大力支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有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这很好,但是还不够。”崔向群建议,主管部门要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确定是否必须购买国外的。“国内仪器如果可以替代进口,就必须采购国内的。”
  • 再谈供给侧改革,仪器仪表行业发力军转民
    p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电科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信息产业部直属电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十大军工集团之一。 /p p   2016年,中国电科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13亿元,利润总额181.6亿元,净资产1391.3亿元,在国资委考核中连续13年获得A级,连续4个任期A级,连续4次获得业绩优秀企业,连续2次获得科技创新优秀企业,在中组部和国资委首次开展的中管企业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中获得优秀。2017年7月,中国电科排名财富世界500强第400位。 /p p   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二级子公司,公司以中国电科第四十、四十一研究所为核心,致力于电子测试和互连技术最前沿技术的探索和研究,主要从事电子测量仪器、自动测试系统、微波 & nbsp 毫米波部件、元器件以及各类电子应用产品研发和生产,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测试解决方案和维修、计量、检测等服务。 /p p   为更好地面向全球市场提供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的电子测量仪器和元器件产品。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即将启用全新品牌——思仪Ceyea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d701faf6-d595-4997-8288-629f65b1045d.jpg" title=" 1.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07px " width=" 60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207" border=" 0" / /p p   思仪(Ceyear)品牌,含义是会思考的仪器,英文文字组合了Ce、 & nbsp ear(耳朵)、eye(眼睛),year(年),既沿袭了母品牌CETC(中国电科)的高品质,又表达了中电仪器通过观测、聆听等感知手段为用户提供持久的、精准的测试服务的企业定位,未来,中电仪器将继续秉承“责任、创新、卓越、共享”的核心价值观,为通信、国防、工业制造、高校等领域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测试技术支持,致力于成为“国内卓越,世界一流”的电子测试和互连技术供应商和服务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fa916f98-4dfd-4d6c-aad9-c5bfeca47a2b.jpg" title=" 2.jpg" / /p p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研究员范必用形象直观的语言做了供给侧改革的解释:“要改到生产要素、产品与服务领域的排队现象消失,价格机制可以灵活地调节供给和需求,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这时供给侧改革就算基本成功了。“思仪品牌的建立正好体现了这一点,一方面军工企业大步迈进激烈竞争的民用市场,肯定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地位。另一方面,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优势,感知用户需求提供服务,树立品牌形象,做到花香蝶自来,这更是供给侧的进步。 /p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
    p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p p   《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主要内容如下。 /p p   环境监测是保护环境的基础工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环境监测数据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实施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当前,地方不当干预环境监测行为时有发生,相关部门环境监测数据不一致现象依然存在,排污单位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屡禁不止,环境监测机构服务水平良莠不齐,导致环境监测数据质量问题突出,制约了环境管理水平提高。为切实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现提出如下意见。 /p p   一、总体要求 /p p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坚持依法监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构建责任体系,创新管理制度,强化监管能力,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行为,切实保障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公信力和权威性,促进环境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p p   (二)基本原则 /p p   ——创新机制,健全法规。改革环境监测质量保障机制,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健全环境监测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p p   ——多措并举,综合防范。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预防不当干预,规范监测行为,加强部门协作,推进信息公开,形成政策措施合力。 /p p   ——明确责任,强化监管。明确地方党委和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排污单位和环境监测机构的责任,加大弄虚作假行为查处力度,严格问责,形成高压震慑态势。 /p p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通过深化改革,全面建立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保障责任体系,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防范和惩治机制,确保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独立公正开展工作,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全面、准确、客观、真实。 /p p   二、坚决防范地方和部门不当干预 /p p   (四)明确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建立健全防范和惩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并对防范和惩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负领导责任。对弄虚作假问题突出的市(地、州、盟),环境保护部或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可公开约谈其政府负责人,责成当地政府查处和整改。被环境保护部约谈的市(地、州、盟),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对相关责任人依照有关规定提出处分建议,交由所在地党委和政府依纪依法予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书面报告环境保护部、省级党委和政府。 /p p   各级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对环境监测机构负监管责任,其他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所属环境监测机构的数据质量管理。各相关部门发现对弄虚作假行为包庇纵容、监管不力,以及有其他未依法履职行为的,依照规定向有关部门移送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的违规线索,依纪依法追究其责任。 /p p   (五)强化防范和惩治。研究制定防范和惩治领导干部干预环境监测活动的管理办法,明确情形认定,规范查处程序,细化处理规定,重点解决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利用职务影响,指使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限制、阻挠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监管执法,影响、干扰对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查处和责任追究,以及给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下达环境质量改善考核目标任务等问题。 /p p   (六)实行干预留痕和记录。明确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的记录责任与义务,规范记录事项和方式,对党政领导干部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干预环境监测的批示、函文、口头意见或暗示等信息,做到全程留痕、依法提取、介质存储、归档备查。对不如实记录或隐瞒不报不当干预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人员,应予以通报批评和警告。 /p p   三、大力推进部门环境监测协作 /p p   (七)依法统一监测标准规范与信息发布。环境保护部依法制定全国统一的环境监测规范,加快完善大气、水、土壤等要素的环境质量监测和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标准规范,健全国家环境监测量值溯源体系。会同有关部门建设覆盖我国陆地、海洋、岛礁的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各级各类环境监测机构和排污单位要按照统一的环境监测标准规范开展监测活动,切实解决不同部门同类环境监测数据不一致、不可比的问题。 /p p   环境保护部门统一发布环境质量和其他重大环境信息。其他相关部门发布信息中涉及环境质量内容的,应与同级环境保护部门协商一致或采用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公开发布的环境质量信息。 /p p   (八)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环境保护部门查实的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案件,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外,依法移送公安机关予以拘留 对涉嫌犯罪的,应当制作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调查报告、现场勘查笔录、涉案物品清单等证据材料,及时向同级公安机关移送,并将案件移送书抄送同级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应当依法接受,并在规定期限内书面通知环境保护部门是否立案。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环境保护部门与公安机关及检察机关对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情况通报、环境执法督察报告等信息资源实行共享。 /p p   四、严格规范排污单位监测行为 /p p   (九)落实自行监测数据质量主体责任。排污单位要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监测标准规范开展自行监测,制定监测方案,保存完整的原始记录、监测报告,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并按规定公开相关监测信息。对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逃避监管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实施按日连续处罚。 /p p   (十)明确污染源自动监测要求。建立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与环境质量监测原始数据全面直传上报制度。重点排污单位应当依法安装使用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定期检定或校准,保证正常运行,并公开自动监测结果。自动监测数据要逐步实现全国联网。逐步在污染治理设施、监测站房、排放口等位置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并与地方环境保护部门联网。取消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的有效性审核。重点排污单位自行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测的手工比对,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监测数据完整有效。自动监测数据可作为环境行政处罚等监管执法的依据。 /p p   五、准确界定环境监测机构数据质量责任 /p p   (十一)建立“谁出数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溯制度。环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其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采样与分析人员、审核与授权签字人分别对原始监测数据、监测报告的真实性终身负责。对违法违规操作或直接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p p   (十二)落实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环境监测机构应当依法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建立覆盖布点、采样、现场测试、样品制备、分析测试、数据传输、评价和综合分析报告编制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专门用于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的仪器设备应当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使用的标准物质应当是有证标准物质或具有溯源性的标准物质。 /p p   六、严厉惩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 /p p   (十三)严肃查处监测机构和人员弄虚作假行为。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环境监测机构开展“双随机”检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弄虚作假或参与弄虚作假的,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从事环境监测设施维护、运营的人员有实施或参与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破坏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等行为的,依法从重处罚。 /p p   环境监测机构在提供环境服务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法处罚外,检察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或者省级政府授权的行政机关依法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时,可以要求环境监测机构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 /p p   (十四)严厉打击排污单位弄虚作假行为。排污单位存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环境保护部门、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 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并对单位判处罚金 排污单位法定代表人强令、指使、授意、默许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依纪依法追究其责任。 /p p   (十五)推进联合惩戒。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将依法处罚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企业、机构和个人信息向社会公开,并依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同时将企业违法信息依法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p p   (十六)加强社会监督。广泛开展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完善举报制度,将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监督举报纳入“12369”环境保护举报和“12365”质量技术监督举报受理范围。充分发挥环境监测行业协会的作用,推动行业自律。 /p p   七、加快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监管能力 /p p   (十七)完善法规制度。研究制定环境监测条例,加大对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惩处力度。对侵占、损毁或擅自移动、改变环境质量监测设施和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的,依法处罚。制定环境监测与执法联动办法、环境监测机构监管办法等规章制度。探索建立环境监测人员数据弄虚作假从业禁止制度。研究建立排污单位环境监测数据真实性自我举证制度。推进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的标准化建设。 /p p   (十八)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结合现有资源建设国家环境监测量值溯源与传递实验室、污染物计量与实物标准实验室、环境监测标准规范验证实验室、专用仪器设备适用性检测实验室,提高国家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水平。提升区域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和管理能力,在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委托有条件的省级环境监测机构承担区域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任务,对区域内环境质量监测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督。 /p p   (十九)强化高新技术应用。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在环境监测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对环境监测活动全程监控,实现对异常数据的智能识别、自动报警。开展环境监测新技术、新方法和全过程质控技术研究,加快便携、快速、自动监测仪器设备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提升环境监测科技水平。 /p p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时间节点,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结合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研究解决环境监测发展改革、机构队伍建设等问题,保障监测业务用房、业务用车和工作经费。环境保护部要把各地落实本意见情况作为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内容。中央组织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监察部等有关部门要统筹落实责任追究、项目建设、经费保障、执纪问责等方面的事项。 /p
  • 《河北省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实施方案》印发
    p   日前,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实施方案》,并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组织实施。实施方案全文如下。 /p p   环境监测是保护环境的基础工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环境监测数据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实施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推进河北高质量发展,有效解决影响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制定本实施方案。 /p p   一、总体要求 /p p   (一)指导思想 /p p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九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及省“两会”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全省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坚持依法监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构建责任体系,创新管理制度,强化监管能力,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行为,切实保障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公信力和权威性,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河北。 /p p   (二)基本原则 /p p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地方不当干预环境监测、相关部门环境监测数据不一致、重点排污单位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监测机构服务水平良莠不齐等制约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和环境管理水平的突出问题。 /p p   ——坚持依法依规。进一步健全法规规章制度,改革环境监测质量保障机制,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健全环境监测标准规范。坚持依规管理,依法打击。 /p p   ——坚持综合防范。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立足系统治理,预防不当干预,规范监测行为,防范环境风险,加强部门协作,推进信息公开,形成政策措施合力。 /p p   ——坚持严格监管。强化地方党委和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排污单位和环境监测机构的责任,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加大对弄虚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追责问责,形成高压震慑态势。 /p p   ——坚持数据共享。建立独立、权威、高效的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健全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生态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实现各类环境监测数据共享,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p p   (三)主要目标 /p p   2018年,完善大气、水环境监测网,初步建成覆盖省市县乡和企业的五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省级以上开发区、乡镇空气质量监测站、秸秆禁烧红外线监测点全覆盖,入境河流、出境河流、重点湖库、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全覆盖,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测全覆盖,重点工业污染源和危废管理实现全流程监管 构建全省生态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大气监控指挥系统投入使用 建立全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保障责任体系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防范和惩治机制。 /p p   2019年,全面建成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固定污染源VOCs和土壤环境监测网,生态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实现平稳运行,水、土壤等环境要素和污染源信息纳入管理指挥系统,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纳入大数据平台。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防范和惩治机制有效运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p p   2020年,通过深化改革,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保障责任体系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健全完备,全省生态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充分发挥作用,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防范和惩治机制权威高效运行,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全面建成,确保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独立公正开展工作,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全面、准确、客观、真实。 /p p   二、主要任务 /p p   (一)坚决防范地方和部门不当干预 /p p   1.明确领导责任。各市县党委和政府认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建立健全防范和惩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并负领导责任。建立对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通报提醒、预警整改机制,对不能保障环境监测体系正常运行、影响监测质量的行为提出批评并发布预警通知,督促当地政府从速整改。建立约谈问责机制,对人为干扰环境监测数据和质量、弄虚作假问题突出的市县,省环境保护厅会同相关管理部门公开约谈其政府负责人,责成当地政府查处和整改。省环境保护厅依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处分建议,交由所在市党委和政府依纪依法予以处理,处理结果书面报送省环境保护厅。省环境保护厅将处理结果报告省委、省政府。 /p p   对地方党委、政府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建设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发现行政区域内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较为严重的,追究领导责任。将防范和惩治领导干部违法违规干预环境监测活动有关内容纳入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绩效考核,在国家或省级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对发生或出现弄虚作假、干扰环境监测数据质量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量化问责。 /p p   2.明确监管责任。各级环保、质监部门依法对环境监测机构负监管责任,制定《环境监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建立联合监管和检查通报机制。其他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所属环境监测机构的数据质量管理。发现对弄虚作假行为包庇纵容、监管不力以及有其他未依法履职行为的,依照规定向有关部门移送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违规线索,依纪依法追究其责任。 /p p   3.强化防范和惩治。依据《防范和惩治领导干部干预环境监测活动的管理办法》,明确情形认定,规范查处程序,细化处理规定。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务影响,指使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限制、阻挠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监管执法,影响、干扰对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查处和责任追究,给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下达环境质量改善考核目标任务等。环境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督政职责,发现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存在干预环境监测活动行为的,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查处,有关违纪违法线索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依规依纪依法作出处理。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的,交公安机关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报纪检监察机关。 /p p   4.实行干预留痕和记录。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对党政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干预环境监测批示、函文、口头意见或暗示等信息进行记录,规范记录事项和方式,保证做到全程留痕、依法提取、介质存档、归档备查。对不如实记录或隐瞒不报不当干预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人员,予以通报批评和警告,情节严重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追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p p   (二)大力推进部门环境监测协作 /p p   5.理顺全省环境监测体制和机制。省环境保护厅负责全省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调查评价和考核工作,实行生态环境质量全省统一布点、统一监测、统一标准、统一考核。按照“谁考核谁监测”的原则,省环境监测中心、各驻市环境监测中心按照统一要求,加强对市县大气、水、土壤监测工作,及时通报、公布结果。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环境监控中心负责本行政区域污染源的监测管理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调查评价,接受省环境监测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形成监测合力。 /p p   6.执行全国统一的监测标准规范。省环境保护厅会同相关部门统一规划布局,建设覆盖全省的大气、水(含海洋)、土壤、辐射、生态的省级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和污染源排放监控网络。各级各类环境监测机构和排污单位要按照生态环境部制定和实施的统一环境监测标准规范开展监测活动,切实解决不同部门同类环境监测数据不一致、不可比问题。 /p p   7.依法统一环境监测信息发布。制定环境监测信息发布清单,建立全省环境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和信息发布协调机制,规范环境监测信息发布出口、内容、频次和媒介,由环保部门统一发布环境质量结果和其他重大环境信息。其他相关部门发布信息中涉及环境质量内容的,应与同级环保部门协商一致或采用环保部门依法公开发布的环境质量信息。 /p p   8.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环保部门查实的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案件,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外,要依法移送公安机关予以行政拘留 对涉嫌犯罪的,应当制作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调查报告、现场勘查笔录、涉案物品清单及环保部门出具的监测、检验报告或认定意见等证据材料,及时向同级公安机关移送,并将案件移送书抄送同级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应当依法接受,并在规定期限内书面通知环保部门是否立案。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环保部门与公安机关及检察机关对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情况通报、环境执法督察报告、环保部门对企业行政处罚的信息、重点排污企业名录等信息资源实现共享。 /p p   (三)严格规范排污单位监测行为 /p p   9.落实自行监测数据质量主体责任。排污单位要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监测标准规范开展自行监测,制定监测方案,保存完整的原始记录、监测报告,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并按规定公开相关监测信息。对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方式逃避监管违法排放污染物的,环保部门严格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并将有关责任人移交公安机关追究责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 /p p   10.明确污染源自动监测要求。实行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与环境质量监测原始数据全面直传上报制度。重点排污单位应依法安装使用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检定或校准,保证正常运行,并公开自动监测结果。自动监测数据要实现全省联网。逐步在污染治理设施、监测站房、排放口等位置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并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取消环保部门负责的有效性审核。重点排污单位自行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测手工比对,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监测数据完整有效。自动监测数据可作为环境行政处罚等监管执法的依据。 /p p   (四)准确界定环境监测机构数据质量责任 /p p   11.建立责任追溯制度。遵循“谁出数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溯原则,环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其出具的监测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采样与分析人员、审核与授权签字人分别对样品、原始监测数据、监测报告真实性终身负责。对违法违规操作或直接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p p   12.落实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环境监测机构应当依法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建立覆盖布点、采样、现场测试、样品制备、流转、分析测试、数据传输、评价和综合分析报告编制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专门用于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的仪器设备应当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使用的标准物质应当是有证或具有溯源性的标准物质。 /p p   环境监测机构管理者要履行其对质量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环境监测全过程。严格执行原始记录和监测报告审核制度,作为监测全程留痕和监测数据终身负责的依据。 /p p   13.强化社会监测机构事中事后监管。省质监局要严格把好准入关,对符合相关规定的环境监测机构颁发资质认定证书。省环境保护厅、省质监局联合制定《河北省加强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管理暂行规定》,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环境监测活动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进行监测质量监督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建立环境监测机构“黑名单”制度,对发现违规行为的要责令限期整改,列入“黑名单”。 /p p   (五)严厉惩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 /p p   14.严肃查处环境监测机构和监测人员弄虚作假行为。环保、质监部门对环境监测机构开展“双随机”检查。环境监测机构和监测人员弄虚作假或参与弄虚作假的,环保、质监部门及公安机关要依法对其给予处罚 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刑事责任。从事环境监测设施维护、运营的人员有实施或参与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破坏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等行为的,依法从重处罚。 /p p   环境监测机构在提供环境监测服务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法处罚外,检察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或者省政府授权的行政机关依法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时,可以要求环境监测机构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 /p p   15.严厉打击排污单位弄虚作假行为。对排污单位存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环保部门、公安机关要依法对其予以行政处罚 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排污单位法定代表人强令、指使、授意、默许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依纪依法追究其责任。 /p p   16.开展打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专项行动。全省各级环保部门会同有关单位围绕环境质量监测、机动车尾气监测、社会化服务监测、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利益、影响环境管理决策的监测领域,自2018年起,连续3年开展打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专项行动,加大对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和弄虚作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对监测设施不正常使用弄虚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执法,严肃问责,形成高压震慑态势,确保监测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p p   17.推进联合惩戒。省环境保护厅负责将依法处罚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企业、机构和个人信息向社会公开,并依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河北),同时将企业违法信息依法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北),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p p   18.加强社会监督。广泛开展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完善举报制度,将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监督举报纳入全省“12369”环境保护举报和“12365”质量技术监督举报受理范围。要充分发挥环境监测行业协会作用,推动行业自律。 /p p   (六)建设全省生态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 /p p   19.构建全省生态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实现省市两级生态环境保护监控指挥,省市县乡监管执法四级联动。各市统一建设涵盖自然生态环境各要素信息、环境管理需求,并涵盖环保、公安、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气象、水利、农业、林业、国土资源、矿山、海洋、卫生、城市管理、排污单位环境监测数据及质量保证等有关信息的大数据监控指挥平台,发布环境质量预警预报,动员全社会参与并监督。 /p p   (七)加快提高环境监测和质量监管能力 /p p   20.制定全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方案。加强省市县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着力解决全省各级环境监测机构用房、监测资质、监测用车和工作经费等问题,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监测队伍专业化水平。省环境监测中心要具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环境监测全过程质控的能力 各驻市环境监测中心要具备大气、水、土壤、辐射、噪声等全要素、全指标监测能力,适应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要求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环境监控中心要具备各类污染源监测能力,有效发挥对企业的监测监管职责,为环境保护税的复核提供技术支持 按照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的要求,着力建设覆盖全要素、全方位、智能化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和生态环境预警与应急监测体系。 /p p   21.保障监测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准确界定各类弄虚作假行为和相应处罚措施,加大对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惩处力度。对侵占、损毁或擅自移动、改变环境质量监测设施和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的,将依法予以处罚。研究制定环境监测与执法联动办法、环境监测机构监管办法等规章制度,探索建立环境监测人员数据弄虚作假从业禁止制度,研究建立排污单位环境监测数据真实性自我举证制度,推进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存储标准化建设,确保监测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p p   22.加强对国、省控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点的安全运行和维护保障。各市县政府要切实做好行政区域内国、省控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点的站房安全保障、电力供应、网络通信、出入站房管理等基础保障工作,清退未经省环境保护厅允许而擅自安排的驻守人员,拆除各类私自安装的门锁栅栏、断电闸盒和喷淋喷雾设施等,保证国、省控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点稳定、不间断运行。 /p p   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监管,一旦发现人为干扰国、省控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点正常稳定运行的行为,要依法依规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作出处理,坚决杜绝类似问题发生,并将查处结果向社会公开通报。 /p p   23.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结合省环境监测中心现有资源建设省级环境监测质控中心,提高全省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水平,对全省环境质量监测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承担区域环境质量控制任务要求。 /p p   24.强化高新技术应用。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量子激光雷达、在线监测远程质控系统等高新技术在环境监测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对环境监测活动全程监控,实现对异常数据的智能识别、自动报警。开展环境监测新技术、新方法和全过程质控技术研究,加快便携、快速、自动监测仪器设备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提高全省环境监测科技水平。 /p p   三、保障措施 /p p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重要性,提高政治站位,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抓实抓好,建立党委政府主导、环境保护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本实施方案印发后,各地党委、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积极贯彻落实,在3个月之内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每年12月向省环境保护厅报送落实情况。各地要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时间节点,健全绩效考核机制,确保本实施方案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p p   (二)完善财政保障制度。各级党委、政府要结合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研究解决环境监测发展改革、机构队伍建设等问题,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保障环境监测业务用房、业务用车和工作经费,全面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高我省环境监测整体水平。 /p p   (三)加强督导落实。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把各地各部门落实本实施方案情况作为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内容,遇有重大问题及时报告省委、省政府。省环境保护厅各环境监察专员办公室要把提高环境监测质量防范干预作为驻点监察的日常内容,严格监督监察。省纪委监委和省委组织部、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质监局等有关部门要统筹落实责任追究、项目建设、经费保障、执纪问责等方面事项。 /p
  • 环保部监测司长解读《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
    p   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 /p p   那么,《意见》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台的?如何才能有效防范地方和部门的不当干预?如何解决环境监测机构的数据质量问题?带着以上问题,记者采访了环境保护部监测司司长刘志全。 /p p   记者:《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p p   刘志全: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存在人为干预导致数据失真的突出问题:例如,地方不当干预环境监测行为时有发生,如指使相关人员通过干扰采样设施等手段窜改、伪造监测数据等现象,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p p   再如,排污单位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屡禁不止。有些企业为了逃避监管,蓄意干扰监测现场采样,窜改、伪造监测数据。 /p p   再如,环境监测机构服务水平良莠不齐。一些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环境监测设备运营维护机构受利益驱动,或屈从于委托单位的无理要求,编造数据、出假报告以赚取利润 或者为了抢占市场低价竞争,为了降低成本不按规范开展监测活动,监测质量堪忧。 /p p   此外,客观局限的原因也会导致数据不准,从而引发公众对环境监测数据的质疑。 /p p   记者:如何有效防范地方和部门不当干预? /p p   刘志全:为破除不当行政干预,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独立性、公正性和真实性,《意见》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p p   一是构建责任体系 /p p   首次明确提出地方党委和政府对防范和惩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负领导责任,要建立健全防范和惩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 /p p   二是建立约谈机制 /p p   对弄虚作假问题突出的市(地、州、盟),环保部和省级环保部门可以公开约谈市政府负责人,责成当地政府查处和整改。 /p p   三是强化防范和惩治 /p p   要求环保部会同中组部、监察部研究制定防范和惩治领导干部干预环境监测活动的管理办法,明确情形认定,规范查处程序,细化处理规定。 /p p   四是实行干预留痕和记录制度。 /p p   明确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的记录责任与义务,规范记录事项和方式,对干预信息做到全程留痕、依法提取、介质存储、归档备查。 /p p   记者:如何解决环境监测机构数据质量问题? /p p   刘志全: /p p   强化主体责任 /p p   建立“谁出数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溯制度,明确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采样与分析人员、审核与授权签字人对原始监测数据和监测报告的真实性终身负责。 /p p   落实管理制度 /p p   《意见》明确要求,专门用于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的仪器设备应当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使用的标准物质应当有证、可溯源。 /p p   加大检查力度 /p p   《意见》明确了环境保护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管职能,要求两部门开展“双随机”检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p p   严格处罚 /p p   查实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弄虚作假的,环保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法处罚外,有关部门还将依法追究连带责任 质检部门依法予以处罚、撤销有关资质认定证书 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弄虚作假的企业、机构和个人信息应向社会公开,并依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发展改革、工商、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联合惩戒,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p p /p
  • 庞国芳院士获“质量之光-改革创新奖”
    创新者的风采   庞国芳院士出席&ldquo 质量之光&rdquo 2014年度质量盛典侧记   2014-12-29   冬至刚过,元旦在即。12月26日上午,北京天寒地冻,但人民大会堂北京厅温暖祥和。2014&ldquo 质量之光&rdquo 年度质量盛典在这里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卓越质量管理者、质量创新者、质量理论研究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质量发展的重要时刻。   在众多的获奖者当中,有一位长者神情宁静而喜悦,既平凡朴素又引人瞩目。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科院首席科学家庞国芳。颁奖快要结束时,记者走近他,进行了现场采访。   在本次盛典中,庞国芳获得了&ldquo 质检改革创新示范奖&rdquo 。据了解,本次&ldquo 质量之光&rdquo 相关活动共在全国检验检疫系统推选出10个&ldquo 改革创新奖&rdquo ,10个&ldquo 理论创新奖&rdquo 。前者,9个获奖者都属单位和集体,唯独庞国芳院士以个人名义获得,可谓殊荣。   即将过去的2014年,无疑是庞国芳的收获之年&mdash &mdash 3月7日,国际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授予他本年度最高科学荣誉奖&mdash &mdash 哈维· 威利奖(Harvey W.Wiley Award),以表彰他在分析化学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 9月8日,他出席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举行的第128届AOAC年会暨展览会,发表获奖演讲并捧回奖杯。与此同时,他带领他的团队,一个个科研项目扎实推进之中&hellip &hellip   记者了解到,当主办方告知他荣获&ldquo 改革创新奖&rdquo 时,他再三谦让,坚辞不受:&ldquo 改革创新奖怎么能发给我呢?&rdquo 主办方诚恳地告诉他:&ldquo 本次评奖群策群议,严肃认真,严格程序,并非哪个人哪个单位的指定,您得创新奖是众望所归、实至名归。&rdquo 甚至&ldquo 将&rdquo 他的军:&ldquo 您是否觉得这个奖项太低而不接受?&rdquo 再三坚持之下,庞国芳才同意接受这个奖项,并出席这个盛典。   即便如此,在记者采访时,他仍在说:&ldquo 创新奖就应该颁发给年轻人,鼓励他们奋进嘛!&rdquo   人们看到,70岁的庞国芳精神矍铄,意气风发。当颁奖主持人请他发表获奖感言时,他说:&ldquo 四十年前我刚参加工作时,有一句话叫&lsquo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rsquo 。在新的时期,我们已进入质量时代,只有共同努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科学技术强国、产品质量强国、生活质量强国,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rdquo   尽管,获奖之初庞国芳一再谦逊地说,这个改革创新奖与自己的常规工作没有太大关系。然而,探寻他的奋进足迹,历数他的科研成果,时时处处都体现着改革创新的精神,闪耀着改革创新的光辉。   &mdash &mdash 他在分析化学领域,开发出中国第一个用于农产品中1000多种农药残留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系列高通量方法,其成果已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促进了残留分析技术的巨大进步,这一成绩本身就体现着创新。   &mdash &mdash 他立足外贸,服务全国,在伴行AOAC三十年的时间里,研究领域跨越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低分辨质谱3个发展阶段,建立起三项国际AOAC方法,如今又开始了农药化学污染物高分辨质谱技术研究的新征程,这同样体现着创新。   &mdash &mdash 一直以来,他秉持&ldquo 技术要精炼到炉火纯青,工作要做到无可挑剔&rdquo 的态度,带领自己的团队严谨治学、攻坚克难、勇攀高峰,获得了国内外一个个大奖,这无一不体现着创新。   &mdash &mdash 四十多年来,他从一个普通青年学子成长为国际知名的优秀科学家,一路跋涉,奋斗历程,无一例外地体现着创新,其科学风范、科研道路无不体现着创新&hellip &hellip   宁静的表情,淡泊的心态,朴素的装束,年过七旬的庞国芳,内心激荡着献身科研、开拓创新的执着。记者了解到,目前他正带领他的团队开发一种一次样品制备、同时检测水果和蔬菜样品中1138种农药残留物及其他污染物的方法。   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桑榆虽晚,为霞满天。这,正是这位科学家情怀的真实写照。从他身上,能感受到科技质检的魅力所在,感受到中国检科院&ldquo 崇学尚德、慎思笃行&rdquo 的追求所在。从他身上,人们能领略到创新者的风采,领略到创新者不懈进取、不断攀登的精神力量!   正如他所言:&ldquo 在科研领域,我们要立足于本职工作,对接国际,不断创新,把我们的质量和标准搞上去,这是职责所在、使命所在!&rdquo   庞国芳的行为和追求,闪耀着&ldquo 质量之光&rdquo ,闪耀着改革创新者的风采。庞国芳院士,检验检疫人在关注着您,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科研的路上您将走得更远、攀得更高!
  • 总局发布!检验检测行业迎来重大改革,是机遇还是挑战?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快速发展,结构持续优化,市场机制逐步完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仍存在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不强、市场化集约化水平有待提升、市场秩序不够规范等问题。为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围绕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检验检测产业体系,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做优做强,实现集约化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推进经营性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改革,破除制约行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作为驱动检验检测发展的第一动力,完善检验检测创新体系,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行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增强检验检测行业发展内生动力,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坚持目标导向。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明确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统筹检验检测行业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检验检测行业集约发展。(三)总体目标。到2025年,检验检测体系更加完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行业总体技术能力、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公信力显著提升,涌现一批规模效益好、技术水平高、行业信誉优的检验检测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知名品牌,打造一批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形成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检验检测新格局。二、着力深化改革,推动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发展(四)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改革。按照政府职能转变和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性质检验检测机构的市场化改革。科学界定检验检测机构功能定位,经营类机构要转企改制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实现市场化运作,规范经营行为,提升技术能力,着力做优做强;公益类机构要大力推进整合,优化布局结构,强化公益属性,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相关管理政策,提升职业化、专业化服务水平。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按照地方党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改革,强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更好服务市场监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国有企业性质检验检测机构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坚持以资本为纽带完善混合所有制检验检测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方式,国有资本出资人和各类非国有资本出资人以股东身份履行权利和职责,使混合所有制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加快国有企业性质检验检测机构的优化布局和结构调整,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推动国有企业性质检验检测机构率先做强做优做大。(五)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检验检测行业。鼓励民营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检验检测服务,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申请相关资质,面向社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检验检测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非公有资本投资主体可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检验检测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检验检测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六)打造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加强政府实验室建设,完善检验检测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创建、整合、提升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平台,解决跨行业、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支持各地加强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促进检验检测行业与地方经济建设深度融合发展。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生产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开放共享检验检测资源,鼓励各类检验检测机构依法推进仪器设备、实验环境、标准物质等要素资源的社会共享共用,提升相关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三、坚持创新引领,强化技术支撑能力(七)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瞄准国际技术前沿,推进检验检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基础性、公益性和产业共性技术瓶颈。研究面向基础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的跨行业通用检验检测技术,重点发展在线、快速检验检测技术,实现关键检验检测技术自主可控。推动检验检测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和量子传感技术融合发展,引导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检验检测服务的智能化水平。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参与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试剂耗材、标准物质的设计研发,加强对检测方法、技术规范、仪器设备、服务模式、标识品牌等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国产仪器设备“进口替代”验证评价体系,推动仪器设备质量提升和“进口替代”。(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聚焦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支持检验检测机构从提供单一检测服务向参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使用全生命周期提供解决方案发展,引导检验检测机构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实现“一体化”发展,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综合服务。鼓励检验检测机构与科研机构、计量技术机构、标准研究机构、认证认可机构等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服务效能,加强检验检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组织开展检验检测助推产业优化升级行动,支持检验检测机构牵头组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加快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推动检验检测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产业集聚区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引导检验检测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推进军民检验检测体系融合,促进军民检验检测资质互认,强化大型检测设备共享共用,更好服务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九)加强国家质检中心建设。围绕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先进制造业支撑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点支持建设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智能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高水平国家质检中心。支持国家质检中心积极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鼓励国家质检中心积极参与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定工作,充分发挥国家质检中心的技术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强国家质检中心规范管理,严格建设标准和程序规定,完善退出机制,优化国家质检中心布局。(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围绕重点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加快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着力造就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支持地方政府、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培训机构以及检验检测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共建检验检测相关专业门类和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开设检验检测相关培训项目,不断增加检验检测领域的培训服务供给,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四、激发市场活力,提升质量竞争力(十一)完善市场要素资源供给。支持政府部门和金融部门完善针对检验检测行业的融资渠道和扶持政策,建立检验检测行业发展基金或科研创新基金,健全针对检验检测服务业特点的金融救助机制。支持保险部门建立检验检测服务质量保险制度,对于检验检测责任事故先行赔付,通过保险杠杆调节检验检测机构经营运行模式,提升质量竞争力。进一步打破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营造不同所有制检验检测机构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十二)引导行业品牌建设。完善检验检测行业品牌培育、发展、激励、保护政策和机制,营造良好的检验检测品牌成长环境。鼓励检验检测机构依法进行商标注册、品牌保护,不断提升检验检测行业品牌意识、价值和形象。着力扶持、培育一批技术能力强、服务信誉好的检验检测机构成为行业品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公信力,推动形成检验检测国际知名品牌。鼓励检验检测机构通过认可机构的认可,不断提升社会知名度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支持中小型检验检测机构“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一批“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十三)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围绕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检验检测内外相衔接,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拓展多双边合作机制、推动检验检测数据与结果国际互认为重点,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加强国际相关制度、标准和技术的跟踪研究。支持国内机构拓展国际业务,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办事处,通过合资、并购等方式加强海外布局。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开展“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培训、实验室共建、实验室间比对、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等业务,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五、加强规范管理,提高行业公信力(十四)加大监管力度。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检验检测监管机制。建立健全部门联合监管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各自监管优势,加强信息互通和协作联动,进一步规范检验检测机构从业行为,加大重点领域及高风险领域的抽查比例,强化线上线下渠道监管,严厉打击检验检测违法行为。加快推动检验检测机构行业监管及行政处罚信息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构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提高违法失信成本。积极利用“互联网+监管”“大数据”“云监管”等智慧监管手段和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等技术措施,加强监管方式创新,提升监管效能。(十五)强化行业自律。严格落实检验检测机构主体责任,鼓励检验检测机构通过向社会公开承诺、发布诚信声明、公开检验检测报告等方式接受社会监督。推动行业协会、商会等建立健全行业经营自律规范、自律公约和职业道德准则,规范会员行为。完善检验检测机构自查平台建设,引导行业开展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十六)加强社会监督。优化12315平台服务,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做到有案必查、查必有果。完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信息查询系统、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查询系统等信息查询平台,鼓励社会公众和消费者对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信息查询和监督。开展明察暗访工作,完善暗访线索与行政监管的衔接机制。探索建立“吹哨人”、内部举报人等制度,鼓励同业监督。六、保障措施(十七)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工作部署。依法界定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实施范围,发布资质认定领域范围清单。全面推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制度,加强对机构承诺内容真实性的核查。进一步压缩资质认定许可和评审时限,精简优化许可、评审程序和内容,便利机构取证。对事业单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集团化检验检测机构跨行业、跨区域发展等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业态积极进行政策研究,及时出台措施,持续优化检验检测市场营商环境。(十八)强化法治保障。结合地方检验检测立法工作经验,推动检验检测管理条例立法研究,进一步建立健全检验检测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相关法律制度的协调和衔接,优化完善检验检测机构经营运行、监督管理、资质认定、建设发展相关规章制度,形成完备的法律制度链条,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十九)积极争取支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发展改革、财政、税务、科技、工信等部门的支持,加强与各产业领域归口部门的协调沟通,完善工作机制,出台配套政策,推动检验检测融入地方和行业经济发展大局,形成政府引导、部门联合、社会参与的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工作格局。(二十)完善统计监测。大力推进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监测工作,完善统计调查制度和行业运行监测预警工作机制,推动建立行业监测工作队伍,不断丰富检验检测相关管理和运行数据的采集手段,提升统计监测工作质量。大力提倡检验检测行业管理信息公开,加快建设检验检测行业监测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引导社会监督。(二十一)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作用,结合“世界认可日”“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等重要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实验室开放、科普宣传、便民检测、技术培训等各种活动,增进社会公众对检验检测行业的了解和信任,宣传检验检测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成效,加大对检验检测违法违规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诚信有为成为检验检测行业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市场监管总局2021年9月10日
  • 检验检测行业深化改革,国产仪器迎来“进口替代”时刻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  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快速发展,结构持续优化,市场机制逐步完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仍存在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不强、市场化集约化水平有待提升、市场秩序不够规范等问题。为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围绕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检验检测产业体系,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做优做强,实现集约化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推进经营性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改革,破除制约行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作为驱动检验检测发展的第一动力,完善检验检测创新体系,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行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增强检验检测行业发展内生动力,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坚持目标导向。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明确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统筹检验检测行业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检验检测行业集约发展。  (三)总体目标。到2025年,检验检测体系更加完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行业总体技术能力、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公信力显著提升,涌现一批规模效益好、技术水平高、行业信誉优的检验检测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知名品牌,打造一批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形成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检验检测新格局。  二、着力深化改革,推动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发展  (四)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改革。按照政府职能转变和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性质检验检测机构的市场化改革。科学界定检验检测机构功能定位,经营类机构要转企改制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实现市场化运作,规范经营行为,提升技术能力,着力做优做强 公益类机构要大力推进整合,优化布局结构,强化公益属性,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相关管理政策,提升职业化、专业化服务水平。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按照地方党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改革,强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更好服务市场监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国有企业性质检验检测机构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坚持以资本为纽带完善混合所有制检验检测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方式,国有资本出资人和各类非国有资本出资人以股东身份履行权利和职责,使混合所有制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加快国有企业性质检验检测机构的优化布局和结构调整,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推动国有企业性质检验检测机构率先做强做优做大。  (五)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检验检测行业。鼓励民营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检验检测服务,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申请相关资质,面向社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检验检测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非公有资本投资主体可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检验检测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检验检测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  (六)打造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加强政府实验室建设,完善检验检测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创建、整合、提升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平台,解决跨行业、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支持各地加强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促进检验检测行业与地方经济建设深度融合发展。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生产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开放共享检验检测资源,鼓励各类检验检测机构依法推进仪器设备、实验环境、标准物质等要素资源的社会共享共用,提升相关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坚持创新引领,强化技术支撑能力  (七)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瞄准国际技术前沿,推进检验检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基础性、公益性和产业共性技术瓶颈。研究面向基础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的跨行业通用检验检测技术,重点发展在线、快速检验检测技术,实现关键检验检测技术自主可控。推动检验检测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和量子传感技术融合发展,引导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检验检测服务的智能化水平。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参与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试剂耗材、标准物质的设计研发,加强对检测方法、技术规范、仪器设备、服务模式、标识品牌等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国产仪器设备“进口替代”验证评价体系,推动仪器设备质量提升和“进口替代”。  (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聚焦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支持检验检测机构从提供单一检测服务向参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使用全生命周期提供解决方案发展,引导检验检测机构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实现“一体化”发展,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综合服务。鼓励检验检测机构与科研机构、计量技术机构、标准研究机构、认证认可机构等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服务效能,加强检验检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组织开展检验检测助推产业优化升级行动,支持检验检测机构牵头组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加快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推动检验检测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产业集聚区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引导检验检测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推进军民检验检测体系融合,促进军民检验检测资质互认,强化大型检测设备共享共用,更好服务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  (九)加强国家质检中心建设。围绕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先进制造业支撑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点支持建设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智能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高水平国家质检中心。支持国家质检中心积极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鼓励国家质检中心积极参与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定工作,充分发挥国家质检中心的技术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强国家质检中心规范管理,严格建设标准和程序规定,完善退出机制,优化国家质检中心布局。  (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围绕重点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加快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着力造就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支持地方政府、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培训机构以及检验检测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共建检验检测相关专业门类和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开设检验检测相关培训项目,不断增加检验检测领域的培训服务供给,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四、激发市场活力,提升质量竞争力  (十一)完善市场要素资源供给。支持政府部门和金融部门完善针对检验检测行业的融资渠道和扶持政策,建立检验检测行业发展基金或科研创新基金,健全针对检验检测服务业特点的金融救助机制。支持保险部门建立检验检测服务质量保险制度,对于检验检测责任事故先行赔付,通过保险杠杆调节检验检测机构经营运行模式,提升质量竞争力。进一步打破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营造不同所有制检验检测机构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十二)引导行业品牌建设。完善检验检测行业品牌培育、发展、激励、保护政策和机制,营造良好的检验检测品牌成长环境。鼓励检验检测机构依法进行商标注册、品牌保护,不断提升检验检测行业品牌意识、价值和形象。着力扶持、培育一批技术能力强、服务信誉好的检验检测机构成为行业品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公信力,推动形成检验检测国际知名品牌。鼓励检验检测机构通过认可机构的认可,不断提升社会知名度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支持中小型检验检测机构“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一批“单项冠军”“隐形冠军”。  (十三)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围绕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检验检测内外相衔接,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拓展多双边合作机制、推动检验检测数据与结果国际互认为重点,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加强国际相关制度、标准和技术的跟踪研究。支持国内机构拓展国际业务,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办事处,通过合资、并购等方式加强海外布局。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开展“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培训、实验室共建、实验室间比对、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等业务,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五、加强规范管理,提高行业公信力  (十四)加大监管力度。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检验检测监管机制。建立健全部门联合监管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各自监管优势,加强信息互通和协作联动,进一步规范检验检测机构从业行为,加大重点领域及高风险领域的抽查比例,强化线上线下渠道监管,严厉打击检验检测违法行为。加快推动检验检测机构行业监管及行政处罚信息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构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提高违法失信成本。积极利用“互联网+监管”“大数据”“云监管”等智慧监管手段和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等技术措施,加强监管方式创新,提升监管效能。  (十五)强化行业自律。严格落实检验检测机构主体责任,鼓励检验检测机构通过向社会公开承诺、发布诚信声明、公开检验检测报告等方式接受社会监督。推动行业协会、商会等建立健全行业经营自律规范、自律公约和职业道德准则,规范会员行为。完善检验检测机构自查平台建设,引导行业开展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  (十六)加强社会监督。优化12315平台服务,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做到有案必查、查必有果。完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信息查询系统、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查询系统等信息查询平台,鼓励社会公众和消费者对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信息查询和监督。开展明察暗访工作,完善暗访线索与行政监管的衔接机制。探索建立“吹哨人”、内部举报人等制度,鼓励同业监督。  六、保障措施  (十七)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工作部署。依法界定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实施范围,发布资质认定领域范围清单。全面推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制度,加强对机构承诺内容真实性的核查。进一步压缩资质认定许可和评审时限,精简优化许可、评审程序和内容,便利机构取证。对事业单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集团化检验检测机构跨行业、跨区域发展等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业态积极进行政策研究,及时出台措施,持续优化检验检测市场营商环境。  (十八)强化法治保障。结合地方检验检测立法工作经验,推动检验检测管理条例立法研究,进一步建立健全检验检测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相关法律制度的协调和衔接,优化完善检验检测机构经营运行、监督管理、资质认定、建设发展相关规章制度,形成完备的法律制度链条,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十九)积极争取支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发展改革、财政、税务、科技、工信等部门的支持,加强与各产业领域归口部门的协调沟通,完善工作机制,出台配套政策,推动检验检测融入地方和行业经济发展大局,形成政府引导、部门联合、社会参与的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工作格局。  (二十)完善统计监测。大力推进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监测工作,完善统计调查制度和行业运行监测预警工作机制,推动建立行业监测工作队伍,不断丰富检验检测相关管理和运行数据的采集手段,提升统计监测工作质量。大力提倡检验检测行业管理信息公开,加快建设检验检测行业监测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引导社会监督。  (二十一)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作用,结合“世界认可日”“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等重要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实验室开放、科普宣传、便民检测、技术培训等各种活动,增进社会公众对检验检测行业的了解和信任,宣传检验检测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成效,加大对检验检测违法违规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诚信有为成为检验检测行业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市场监管总局  2021年9月10日
  • 李侠:科技体制改革弹性有多大
    时至今日,科技体制改革面临的最大理论问题就是变革的弹性:即集中与自由是以二元形式存在,还是集中为主,自由为辅?或者反之,自由为主,集中为辅。其实,这个问题也是国际科学界长期以来没有根本解决的问题。个人和组织常常会陷入某种既有的观念框架中,以至于无法想象出其他的选择模式,这就是典型的&ldquo 认知路径依赖现象&rdquo 。人是自己所拥有的观念的奴隶,作任何决策时我们都不应该忽略认知模式所施加的影响。   回首即将过去的一年,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一些关键信号已经释放出来。例如,在今年由科技部、财政部共同起草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方案提出的&ldquo 科技计划体系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5个方面&rdquo 。这5方面的科技计划都要纳入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力度。这则信息内涵丰富:一方面,其界定了未来研究类型的划分 另一方面,明确提出了资源的重新集中化。这实在是近年来科技体制改革少见的大动作。   资源的集中管理解决了前期宏观管理上的&ldquo 九龙治水&rdquo 局面,在微观实践层面则解决了个体重复申报等问题。但现在的问题是,未来政府将不再直接管理科研项目,那么资源集中后将由谁来管理?按照2013年的科技统计公报数据,这笔中央财政拨款达2728亿元之巨,即便5个平台均分也各有约540多亿元。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资源平台。就目前口碑最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来说,它的资源总量也就200亿元左右。很难想象500多亿元的平台要拥有怎样的气概?如果仍用原班人马、原有管理模式,那些曾经的&ldquo 973&rdquo &ldquo 863&rdquo 换个名义重新出现在新的机构里,那么这些平台的权力实在太大了,完全有可能演变为霍布斯意义上的新的&ldquo 利维坦&rdquo 。如果这种可能性不能得到有效防止的话,那么只能说此次改革未来将充满不确定性。而且,如果试验失败的话,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举国科研被SCI牵引的局面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终结一项有问题的政策的成本将是巨大的。   其实,资源配置方式从分散到集中,只解决了表面问题,而未触及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质,即&ldquo 状态&mdash &mdash 结构&mdash &mdash 绩效&rdquo 的根本性改变。集中是我们所熟悉的管理模式,并且凸显了权力的自信,而分权恰恰是我们所不熟悉的。对于以往的&ldquo 集中型分散&rdquo 模式带来的问题,国家作为委托人的极度不满是可以被体会到的:投入与期望的产出严重不对称,同时各种不端行为发生,这种状况必须得到改变。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当改变成为所有人的共识时,恰恰意味着谁都不知道该怎么改。但是&ldquo 变&rdquo 又成为双方可化解尴尬局面的唯一出路。改革的潜在陷阱在于,我们所解决的问题远远不及我们所带来的新问题多。那么,如何预防这些潜在的风险?这就是我们所关注的改革的弹性问题,即收与放的问题。   在决定放与收的边界时,要考虑到科技事业的固有特点:科学与自由探索有关,而技术与目标导向与关。前者的产出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适合国家支持,而后者的产出具有商业价值,因此与市场机制匹配。如果完全被市场模式主导,就会出现遏制科学发展的情形。另外,两者的研究属性也不同,前者崇尚自由,后者则是集中约束下的目标定向行为。这些特点决定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弹性问题,而改革弹性约束了改革的潜在边界。基于此,科技体制改革就是要解决好实践层面的资源分配与激励机制。只有如此,才能带来国人期盼的&ldquo 状态&mdash &mdash 结构&mdash &mdash 绩效&rdquo 的根本性改变,否则片面追求绩效与状态只能是缘木求鱼。   在具体措施方面,我们不妨把资源的竞争性分配与保障性分配区分出来。以往的项目申报都属于竞争性的分配模式,这方面已有很多研究,不再多谈。这里只谈保障性供给模式的建设。科技界不能搞平均主义,保障性供给如何避免吃大锅饭并实现激励机制?笔者曾建议,中国科技界应向国际体育界学习,对各领域的科研人员实行排名制,而排名是定期动态调整的。该项工作可由行业协会与第三方独立机构完成。只有进入排名的才可以申请保障性供给,这样就解决了吃大锅饭与激励机制的问题。   客观地说,如果完全采用竞争模式,其危害主要有两点:其一,带来整个科技界的急功近利与浮躁气息 其二,落后的管理体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只能靠简单地增加资助额度来化解新增资源带来的日益增大的评审成本,从而导致资源的边际效用递减。实行各学科人才排名制,其优点有二:其一,管理部门能时刻掌握人才家底的库存,便于关键时刻解决国家之需 其二,排名制提供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集聚了当下的智力资源,并能永续地成为国家储备人才的蓄水池。   中国科技已到了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阶段,如何提升质恰恰是当下破题的关键所在。众所周知,知识产品的生产是有周期的,让科技工作者安静下来,有时间打磨自己的知识产品,就需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塑造群体的质量偏好。美国政治学家盖伊· 彼得斯曾说:市场模式的胜利只是意味着市场取向的解决方法已经取得了合法性。问题在于大科学时代,科技内在结构是非常复杂的,任何单一模式都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胶囊,我们必须在集中(举国体制)与分散(市场体制)之间寻找一种建设性的均衡。(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解读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解读9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负责人就《指导意见》有关情况进行了解读。一、《指导意见》的起草背景?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17〕24号),提出要支持发展检验检测认证等高技术服务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检验检测认证支撑能力。国务院也出台政策文件,提出要营造行业发展良好环境,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做强做优做大。随着“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我国检验检测市场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截至2020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4.9万家,从业人员超140万人,当年向社会出具检验检测报告5.67亿份,年度营业收入3586亿元。“十三五”期间,全国检验检测机构营业收入翻了一番,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78%;出具的检测报告增长72.3%,年均复合增长率11.5%。但是,对标高质量发展,检验检测行业还存在高端服务供给不足、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有待增强、市场化集约化水平有待提升、市场秩序需要进一步规范等问题。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建设,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近年来检验检测领域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研究出台了该《指导意见》。二、《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检验检测“十四五”期间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任务措施。一是着力深化改革,推动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发展。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性质检验检测机构的市场化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性质检验检测机构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检验检测行业,打造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二是坚持创新引领,强化技术支撑能力。加快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加强国家质检中心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三是激发市场活力,提升质量竞争力。完善市场要素资源供给,引导行业品牌建设,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四是加强规范管理,提高行业公信力。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检验检测监管机制,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三、《指导意见》对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总体考虑和发展目标?《指导意见》明确了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围绕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检验检测产业体系,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做优做强,实现集约化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指导意见》强调了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四项工作原则。一是坚持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推进经营性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改革,加强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行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作为驱动检验检测发展的第一动力,完善检验检测创新体系,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增强检验检测行业发展内生动力,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四是坚持目标导向。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明确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统筹检验检测行业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检验检测行业集约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了检验检测行业“十四五”发展目标,到2025年,检验检测体系更加完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行业总体技术能力、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公信力显著提升,涌现一批规模效益好、技术水平高、行业信誉优的检验检测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知名品牌,打造一批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形成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检验检测新格局。四、如何推动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改革?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检验检测市场化改革工作一直在持续推进。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4〕8号),提出要按照政府职能转变和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大力推进整合,优化布局结构。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业做强做大。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国发〔2018〕3号),提出加快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培育一批操作规范、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做强做优做大。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国办发〔2019〕39号),提出要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检验检测认证市场。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检验检测机构资源整合和市场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中国市场监管报》开辟专栏,专题宣传交流各地改革经验。近5年,我国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的比重分别为34.54%、31.30%、27.68%、25.16%和22.81%,占比逐年下降。民营检验检测机构持续快速发展,2020年底,全国取得资质认定的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共27302家,较上年年底增长18.92%,超过全部检验检测机构的半数;取得营收1391.94亿元,较上年年底增长18.44%。《指导意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提出“坚持市场主导”的基本原则,坚定不移推进经营性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改革。强调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按照地方党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改革。强调要科学界定检验检测机构功能定位,经营类机构要转企改制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实现市场化运作,规范经营行为,提升技术能力,着力做优做强;公益类机构要大力推进整合,优化布局结构,强化公益属性,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相关管理政策,提升职业化、专业化服务水平。考虑到各地情况不同,《指导意见》对检验检测市场化改革不搞“一刀切”,支持各地从实际出发,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指导意见》还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和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精神,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性质检验检测机构改革,加快国有企业性质检验检测机构的优化布局和结构调整,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推动国有企业性质检验检测机构率先做强做优做大 鼓励民营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检验检测服务,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申请相关资质,面向社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培育壮大检验检测市场主体。五、强化检验检测技术支撑能力的主要措施?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形成规模庞大、覆盖面广的检验检测产业体系,但在高端服务供给方面还存在不足,部分检验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还受制于人,特别是高端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被国外品牌垄断,迫切需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检验检测产业体系。为此,《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把创新作为驱动检验检测发展的第一动力,完善检验检测创新体系,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行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一是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瞄准国际技术前沿,推进检验检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基础性、公益性和产业共性技术瓶颈。二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聚焦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支持检验检测机构从提供单一检测服务向参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使用全生命周期提供解决方案发展,引导检验检测机构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实现“一体化”发展,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综合服务。三是加强国家质检中心规范管理,严格建设标准和程序规定,完善退出机制,优化国家质检中心布局。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围绕重点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加快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着力造就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六、如何发挥技术优势促进质量提升行动?为了进一步发挥检验检测技术支撑作用,推动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为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组织开展检验检测助推产业优化升级行动。今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提出多项重要举措。一是指导成立检验检测促进产业升级创新联合体,搭建产学研用测为一体的检验检测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产业上下游之间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攻关,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解决跨行业、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二是支持国家质检中心积极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积极参与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定工作。三是针对高端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卡脖子”问题,探索开展国产化验证评价体系建设,推动国产检测仪器产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先进制造业发展积极打造一批共性技术服务平台,重点支持建设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智能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高水平国家质检中心。支持各地加强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促进检验检测行业与地方经济建设深度融合发展。五是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检验检测促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优秀案例征集、发布工作,推动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带动检验检测服务业整体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七、引导检验检测行业品牌建设的主要举措?近年来,我国检验检测市场品牌化集约化发展趋势明显,全国规模以上(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有6414家,占全行业的13.1%;当年实现营业收入2771亿元,占全行业的77.4%;有481家营业收入上亿元,上市企业有102家,涌现了一大批在规模、水平、能力上都比较强的检验检测机构。但与国际先进同行相比,缺少在国际上真正叫得响的知名品牌,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实现检验检测数据和结果互认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为此,《指导意见》提出,要引导行业品牌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知名品牌。一是建立健全检验检测行业品牌培育、发展、激励、保护政策和机制,营造良好的检验检测品牌成长环境。二是鼓励检验检测机构依法进行商标注册、品牌保护,不断增强检验检测行业品牌意识、价值和形象。三是着力扶持、培育一批技术能力强、服务信誉好的检验检测机构成为行业品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公信力,推动形成检验检测国际知名品牌。四是鼓励检验检测机构通过认可机构的认可,不断提升社会知名度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五是支持中小型检验检测机构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发挥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一批“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八、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主要措施?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检验检测市场监管工作,2018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机关成立不久,就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认证检测乱象”专项整治行动,2019年和2020年又会同生态环境部等相关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2018年以来,累计检查检验检测机构超过4.5万家次,近三成机构受到不同程度的行政处理、处罚。经过持续整治,检验检测市场秩序有所好转,但部分领域不规范现象仍然突出,尤其是环境监测、机动车检验领域。公信力是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的生命线,为进一步规范检验检测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指导意见》提出,要着力加大监管力度。一是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检验检测监管机制,加大重点领域及高风险领域的抽查比例,强化线上线下渠道监管,严厉打击检验检测违法行为。二是加快推动检验检测机构行业监管及行政处罚信息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构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提高违法失信成本。三是积极利用“互联网+监管”“大数据”“云监管”等智慧监管手段和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等技术措施,加强监管方式创新,提升监管效能。检验检测监管不能单靠政府部门“单打独斗”,要依靠其他力量,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互动的治理格局。《指导意见》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严格落实检验检测机构主体责任,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向社会公开承诺、发布诚信声明、公开检验检测报告等,接受社会监督;推动行业协会、商会等建立健全行业经营自律规范、自律公约和职业道德准则,引导行业开展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优化12315平台服务,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做到有案必查、查必有果;探索建立“吹哨人”、内部举报人等制度,鼓励同业监督。九、推动《指导意见》实施的保障措施?《指导意见》提出5项保障措施。一是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工作部署,依法界定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实施范围。全面推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制度,加强对机构承诺内容真实性的核查。进一步压缩资质认定许可和评审时限,优化服务,便利机构取证。二是强化法治保障。推动检验检测管理条例立法研究,进一步建立健全检验检测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三是积极争取支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加强与各产业领域归口部门的协调沟通。四是完善统计调查制度和行业运行监测预警工作机制,推动建立行业监测工作队伍。五是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作用,结合“世界认可日”“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等重要活动,积极宣传检验检测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成效,加大对检验检测违法违规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诚信有为成为检验检测行业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 市场监管总局发文:强化检测机构市场属性,全面落实检验检测改革措施
    《规划》的基本原则提出,积极应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检验机构的公益属性和检测机构的市场属性,全面落实检验检测改革措施。加强制度创新与政策集成,促进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鼓励创新要素向企业、检验检测机构集聚,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进程。《规划》主要目标提出,培育一批特种设备跨国企业,打造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机构,创建10个以上特种设备产业集聚区,推动特种设备重点产品进出口总额增长5%以上。《规划》要求,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查,提升检验检测机构服务品质,引导检验检测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支持检验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促进新技术引进及特种设备产品和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出口,推动中国特种设备高端产品、成套设备走出去。推进检验检测改革。坚持市场监管部门所属检验机构的公益属性,完善检验供给模式,做优做精公益性检验技术机构,规范引导社会检验检测机构健康发展;引导检验机构加强科技研发创新,强化对特种设备监管工作的技术支撑作用,鼓励开展重大活动保障、服务产业提升、普法科普等公益性活动;完善以发现隐患为导向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要求;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自检工作。强化服务支撑。强化特种设备检验对安全检查工作和企业安全管理的技术支撑,以提升科研与技术能力为导向,创新检验检测方式,探索智能检验模式,提高检验工作质量。合理规划检验检测机构布局,支持特检机构做优做强,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技术竞争力的国家级特检机构和一批国内领先水平的区域级特检机构;发挥省,市级特检机构公益属性,积极承担属地保障性检验工作,有序引入社会检验机构和企业自检机构;鼓励特检机构拓展国际业务,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国际影响力。特种设备产业基础提升行动专栏明确,开展特种设备关键零部件质量可靠性评价技术研究,制订产品质量分级标准,实施高端品质产品认证。
  • 关系约8000万人的职称改革,改了啥?
    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骨干和中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日前,随着《关于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印发,27个职称系列的改革指导意见全部出台,历时5年的职称制度改革重点任务已完成。  这是现行职称制度实施30多年来首次进行的全面系统改革,涉及约8000万专业技术人才,到底改了什么?改革后,如何开展专业技术人才评价?评价标准、评审范围有无变化?  11个系列新增正高级职称,13个专业加入职称评审  “快递工程技术人员也可以评职称了!”虽然相关政策2019年已出台,可只要有人往群里发相关的内容,王应泉和他的伙伴们依旧很兴奋,每次都讨论热烈。  “我们作为快递小哥,现在还不能直接参与评职称,但却给了我们一个未来发展的方向。”王应泉说,快递员毕竟是“青春饭”,自己将快递工程技术人员列为转型方向。  本次职称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将新兴职业不断纳入职称评价范围。截至目前,共在相应职称系列中新增艺术创意设计、动漫游戏、运动防护师、快递工程等13个评审专业,各地增设特色评审专业113个。  对蒋雪梅而言,惊喜则来自职称级别的突破。  “从未想到自己这辈子还有机会评上正高级职称。”作为公司的老会计,蒋雪梅早早就评上了副高职称。可按照过去的规定,就算她再如何“精打细算”,也只能止步于副高。  2019年,《关于深化会计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提出要完善会计人员职称层级,增设会计人员正高级职称。有了打破职称“天花板”的机会,蒋雪梅再次踌躇满志,“生活有了新目标,工作就更有动力,获评后也更有成就感。”  不仅仅是会计师,本次职称制度改革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将所有职称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具体而言,增设工程、经济、会计等11个系列的正高级,惠及近3000万专业技术人员。”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说,5年间,11个首次设置到正高级职称的系列新增正高级职称6.6万人,有效增加了我国高层次人才供给。  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  没有发表一篇论文,南京林业大学教师蒋华松依然被评为教授。他所凭借的是出色的教学工作业绩。  蒋华松的个人经历,体现的正是本次职称制度改革的重点——让职称评价标准回归岗位需求和实际贡献。  标准是人才发展的风向标,评价一个人才,就是树立一个标杆。有好的标准,人才就会充分涌流。长期以来,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存在着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等问题。  “本次职称制度改革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着重解决评价标准简单量化、‘一刀切’等问题,充分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说。  ——破除唯学历论,主要比拼能力水平。  会计、经济等系列将起点学历放宽至高中。在工程、农业等系列中,不具备学历要求的,由行业内2名以上专家推荐即可参加职称评审。翻译、演员、计算机软件等系列或专业对学历没有要求。“应该说,学历问题已不再是参加职称评审的障碍。”这名负责人说。  ——不再只数年头,以实绩论英雄。  对科研人员主要看研究成果能否“顶天立地”;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主要突出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把能看病、会看病、看好病作为临床医务人员职称评价的主要内容;对各类教师主要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把教学质量作为主要标准。  ——论文不设“硬杠杠”,破除唯论文论。  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对高校教师不再以SCI、SSCI等论文指标作为参评前置条件和判断的直接依据;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设计与临床实践相关的评价指标,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等成果形式均可替代论文要求。  此外,为了让职称评价更加科学,改革细化了职称分类,实行分类评价。通过改革,将高校教师划分成教学为主型和教学科研并重型,其中,教学为主型对论文不做硬性要求。“本次改革,以职业属性和岗位需求为基础,细化人才专业分类,实行分类评价,从而确保评价标准的科学、有效。”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说。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改革还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等制约,扩大职称评价人员范围,畅通各类人才职称申报渠道。
  • 市场监管部门深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制度改革——质量“体检证”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通过国际认证,能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为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四川成都彩虹集团负责人说。该公司在成都市武侯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的帮助下,先后获得多项国际认证,生产的电热毯等取暖产品已成功进入欧盟市场,并逐渐拓展至澳大利亚、北美、南非等市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在6月19日举办的世界认可日中国主题活动上说。该活动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认监委)联合中国贸促会、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主题是“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建设质量强国促进全球贸易”。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具有市场化、国际化的特点,世界各国普遍采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方式来加强市场监管、促进经济贸易发展,被称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据统计,全球80%的贸易活动与技术性贸易措施有关,其中2/3涉及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合格评定活动。近年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围绕产业体系布局,全面推进能力建设,促进各行业加强质量管理,构建了统一开放的合格评定体系,有力促进市场制度规则统一,推动全球贸易便利化和内外贸一体化。我国合格评定体系与国际全面接轨,互认范围覆盖全球经济总量95%以上的经济体。助力企业抢抓市场机遇,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下一步,相关部门将充分发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传递信任、消除壁垒、促进循环等方面的作用,健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基础性制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和规则,加快完善统一管理、共同实施、通用互认、权威公信的合格评定体系,在推行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电子电器行业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促进市场规则统一和要素资源流通。要深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改革,在推进强制性产品认证、认证机构资质审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运用告知承诺、信用监管、智慧监管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要主动配合国家外交外贸战略,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合作机制建设,促进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框架下合格评定成果落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合格评定的便利化安排,促进全球贸易稳定增长,增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 国务院国资委负责人回应国企改革发展热点问题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9日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副主任翁杰明,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就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热点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落实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八字方针”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改革面临更多新任务、新挑战。  “2019年是国企改革的攻坚年。”肖亚庆说,下一步,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试点、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权多元化,以及强化正向激励等方面,将是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领域。  肖亚庆表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企业将贯彻落实好“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首先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要做强做精主业和实业。中央企业一定要突出主业、突出实业,进一步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肖亚庆表示,中央企业要严控非主业投资,推动各类要素向实业与主业集中,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也是重要着力点。据肖亚庆介绍,下一步中央企业将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装备制造、造船、化工等领域的战略性重组,持续推动电力、有色、钢铁、海工设备、环保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扎实推进区域资源整合,稳步开展国际化经营,不断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此外,他表示,还要在强化管理上下更大功夫,例如通过强化内控体系建设,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质量更优、效益更好。  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据肖亚庆介绍,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推进,上市公司已成为中央企业运营的主体。2018年,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新增2880户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  下一步,国资委将加大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力度,扩大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第四批混改试点会有一百多家企业。“更重要的是,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更加注重混改的质量和效果。”肖亚庆说。  他说,混合所有制只是改革的方式之一,不是私有化,也不可能“一混了之”“一混就灵”。  谈及中央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关系,他表示,中央企业要和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加强合作与战略协同。“混合所有制是合作的一种方式,但合作不仅于混改,还有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一带一路’项目上的合作等。”他说。  加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  促进国资监管职能转变,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对深化国企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具有重大牵引作用。  “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核心要义就是出资人要对所出资的资本负责,主要应关注国有资本布局、运营和收益。具体经营事务由企业依法自主决策。”翁杰明说。  他说,要进一步加大授权放权力度,让企业有切实的获得感。同时,要打好监管“组合拳”,除了常态化监管,还要以信息化提升监管方式的智能化程度,通过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对中央企业实行全方位监管。  “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使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使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翁杰明说。  严控风险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我们今年的重要任务之一。”肖亚庆说,这些年来,中央企业负债率稳定之中有所下降,但由于市场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要防范新的风险出现。  他说,要全面扫描排查,做到心中有数。各个中央企业都在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和业务特点进行风险排查,防患于未然。  “防范风险不是一刀切,要突出重点。”肖亚庆说,企业要根据自己特点,抓住重要发展机会,同时做好风险防范。  他说,防范风险重要的基础在于制度建设。中央企业要把制度建设得更加扎实,特别是内控体系要在针对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 机构改革后,检验认证工作的方向在哪里?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国家认监委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认证认可工作要点》的通知 /strong /p p   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各部室、下属单位: /p p   现将《2018年认证认可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实施。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国家认监委办公室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2018年3月14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COLOR: #ff0000" strong 2018年认证认可工作要点 /strong /span /p p   2018年认证认可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提高认证认可供给质量为主线,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统筹推进认证认可体系建设,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深入开展百万企业认证升级行动、高端认证质量惠民行动、认证服务地方行业行动、“中国认证,全球认可”行动、“认证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等五大主题行动,着力抓好以下八项重点任务: /p p    strong 一、着力抓好《意见》落实,统筹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 /strong /p p   1. 推动各地方、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 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国发〔2018〕3号,以下简称《意见》),将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出台推进质量认证的专门政策,建立协调机制,制定推进措施,完善配套条件,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对质量认证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 /p p   2. 推动各级政府结合各自实际,制定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方案,将质量认证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和质量工作考核,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意见》实施过程中,认证认可全行业对于新问题、新现象要深入研究,大胆探索,示范引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p p   3.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和宣传手段,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络加强宣传报道,对《意见》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解读,提高质量认证的社会认知度,及时做好舆情引导和协调应对。 /p p    strong 二、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深入开展认证认可助力质量提升行动 /strong /p p   1. 开展百万企业认证升级行动,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为抓手,推动100万家企业学用质量管理先进标准方法,完成45万家获证企业体系升级换版工作,树立一批质量标杆企业。发挥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的“主力军”作用,当好质量管理“领跑者”,带头推进质量提升。组织中小微企业质量认证帮扶活动,针对中小微企业需求开设免费培训课程,提供质量援助方案,补齐质量提升短板。 /p p   2. 各地认证监管部门和从业机构要大力推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版工作,开展行业特色认证、分级认证、管理体系整合、质量诊断增值服务,不断提升认证提升质量效果。 /p p   3. 开展高端认证质量惠民行动,引导市场增加高质量产品、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食品消费品领域,重点开展有机食品、智能家电、儿童用品、交通一卡通等产品认证,扩大“三同”工程实施范围,逐步增加“三同”企业及产品数量。在装备制造领域,重点开展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车联网导航产品、城轨交通装备等认证。在服务业领域,重点开展健康服务、养老服务、金融服务、教育服务等认证。 /p p   4. 开展认证服务地方行业行动,围绕各地方、各行业高质量需求,创建一批质量认证示范区(点),实施一批质量认证服务示范项目,打造一批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高端质量品牌。 /p p   5. 鼓励国务院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出台质量认证促进政策,支持具备条件地区开展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探索推动认证认可在政府监管、社会治理、污染防治、精准扶贫等领域的应用。健全政府、行业、社会多层次采信机制,推动广大企业尤其是中西部企业、服务企业、中小微企业获得认证,拓展质量认证覆盖面。 /p p    strong 三、 着力加强执法监管,坚决维护认证认可公信力 /strong /p p   1. 开展“认证乱象”专项整治行动,逐一排查问题,逐一整改落实,并向社会公布查处结果。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严厉打击非法从事检验检测认证活动和伪造、冒用、买卖证书或者标志等行为。严格强制性认证监管,针对抽查合格率下滑或波动大的产品,集中排查风险隐患 针对相关产业集聚区、问题多发区,加大对无证出厂、销售、进口等违法行为打击力度。 /p p   2. 根据产品风险程度和产业成熟度,对强制性认证目录产品及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加严新实施CCC产品、电商CCC产品的监管。对新设立认证机构、检验检测机构加大监管力度,适度增加监督检查项目及频次。基于风险管理模式,适时调整扩大《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实施目录》,对产品风险较高的已注册企业实施年度验证报告制度,落实境外企业主体责任、官方机构监管责任。推动制订《检验检测机构管理条例》、修订《认证认可条例》,完善执法监管的法律规范。 /p p   3. 建立认证认可全过程追溯平台,推广APP等移动监管工具,运用信息技术实时化、智能化识别异常认证活动。完善从业机构信息公示制度,探索建立获证企业承诺制,引入自我声明的合格评定模式,接受社会监督。 /p p   4. 落实《认证机构管理办法》,对违法主体追究民事连带责任,实行“谁出证,谁负责,谁签字,谁担责”。加强认证认可信用体系建设,对失信机构及人员列入“黑名单”,实施多部门联合惩戒,建立永久退出和终身禁入机制。 /p p   strong  四、着力优化制度供给,出台认证认可制度“一揽子”改革举措 /strong /p p   1. 落实CCC认证改革总体方案,推动“目录瘦身、简化程序、减轻负担”。实施认证目录法规式管理,推动强制性认证与强制性标准深度融合,建立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将长期质量稳定的低风险产品调出目录 依据产品的安全风险等级,实施分类管理,分别采用企业自我声明、“型式实验+企业自我声明”、“型式实验+工厂检查+证后跟踪检查”等多种方式 压缩认证单元,合并工厂检查环节,减少重复审核和发证数量 改革CCC标志发放管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扩大实施机构指定数量,进一步打破认证检测市场垄断,给予企业更多自主选择权。 /p p   2. 加快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体系,以绿色建材产品为突破口,切实做好标准协调、目录发布、能力评价、国际合作等工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要求,建立完善网络安全产品检测认证制度,会同网信办等有关部门发布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检测认证实施机构名录,推动认证检测结果互认,提升网络安全保障水平。 /p p   3. 适应产业形态和质量管理变革趋势,加快工业产品自愿性认证创新步伐,积极发展综合化、整合型认证服务项目,增强认证制度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整合完善食品农产品认证制度,推动“一审多证”,促进食品农产品认证与进出口食品注册备案融合发展,完善注册备案采信第三方认证机制。 /p p   4. 完善认证机构审批程序,升级网上审批系统,探索认证机构行政审批方式多元化。整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许可项目,精简合并相同、相似的技术评审事项,严格资质认定标准,规范司法鉴定机构等行业资质认定工作,提升技术评价工作有效性。 /p p    strong 五、着力完善行业环境,培育壮大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 /strong /p p   1. 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转企改制,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强化认证活动的第三方属性,健全市场化运行机制,营造各类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检验检测认证联盟,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与产业经济深度融合。着力解决认证服务“同质化”现象,提升获证企业和采信主体的“获得感”。 /p p   2. 重点提升食品农产品、生物医药、信息安全、智能制造、新能源、碳交易等领域支撑服务能力。培育一批区域型和专业型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以检验检测认证为“连接器”的产业聚合新模式。鼓励引导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一站式”服务和“一体化”发展,为社会用户提供优质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服务。构建军民通用检验检测认证体系,服务军民产业融合发展。 /p p   3. 积极应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在信息安全、物联网、电商服务等领域试点推行“互联网+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新模式,适应信息时代质量提升需求。构建“认证机构多维全景画像”,运用大数据技术多维度反映认证机构综合能力和运行状态,引导社会各方按需采信认证认可结果。推进认证认可证书和检验检测报告电子化,促进行业绿色发展,提高服务效率。 /p p    strong 六、着力夯实基础建设,提升认证认可工作效能 /strong /p p   1. 加快构建统一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大数据中心,系统优化综合业务管理信息平台,提升数据治理水平,解决“数据碎片”和“信息孤岛”问题。完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信息共享机制,推进与国家政务信息共享平台、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无缝对接,建设面向社会用户的信息数据共享接口,提升“云桥”信息共享平台服务功能。 /p p   2. 实施认证认可标准精品工程,组织制定一批协调一致、突出行业特色的认证认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为高端品质认证和中小微企业质量提升提供支撑。实施检验检疫标准提质工程,强化流程管理,提升检验检疫标准化保障执法把关、服务贸易便利的能力。实施认证认可科技攻坚工程,以“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为龙头,提升认证认可科技整体水平。 /p p   3. 巩固认证认可检测服务业统计制度实施机制,持续改进统计信息化系统,提升数据统计分析运用精细化水平。完成年度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报告,向社会公开发布年度统计数据。继续完善认证认可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建立认证认可有效性综合评价机制,提高认证认可事业发展质量。 /p p    strong 七、着力深化国际合作,扩大认证认可国际影响 /strong /p p   1. 主动对接《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重点国别规划》、《“一带一路”建设三年滚动计划》,以欧亚经济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等为重点,推动“一带一路”认证认可国际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借助行业联络机制和地方协作平台,形成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整体合力。推动合格评定政策沟通、标准协调、制度对接、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加快绿色低碳、跨境电商等新领域互认进程。 /p p   2. 积极引入国外先进标准、技术和服务,提高引资引智的质量效益。支持国内机构拓展国际业务,推动更多机构加入国际互认体系,在食品农产品、消费品、装备制造等领域深化双多边合作互认成果。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与海外投资、产能合作项目紧密对接,加大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力度。 /p p   3. 积极参与和主动引领认证认可国际标准、规则制定,向国际社会提供认证认可“中国方案”。积极推动绿色、有机等国内认证制度获得国际互认。办好认证认可官员国际研修班,促进国际政策技术交流,加强对外培训援助。做好第83届IEC大会筹备工作,支持办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p p    strong 八、着力加强党的领导,提升认证认可队伍建设水平 /strong /p p   1.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总局党组关于认证认可工作的决策部署。将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扣贯彻落实中央24号文件和国务院第185次常务会议的部署要求,严格落实各级党组织的政治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把党的领导落到实处。 /p p   2. 加强认监委对地方认证监管部门的指导,强化信息共享、交流反馈、调研督办机制,改进绩效考核办法,提高综合管理效能。组织开展“大学习、大培训”活动,各级认证监管部门、从业机构要针对实际需求制订培训计划,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做好财务保障,拓展培训层次、频率和深度,推进认证认可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健全认证认可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改进人员注册管理工作。 /p p   3. 全行业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指示精神,驰而不息反“四风”,树立优良政风行风。结合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推广“支部三级共建”等典型经验,增强认证认可服务基层、服务一线的实效。 /p p   4. 切实加强财务保障能力和监管能力水平,进一步加强认监委系统财务管理工作。调整监管模式,做好认证认可收费监管。 /p
  • 数字化改革“成绩单”②丨多个浙农系列应用场景取得实效
    2021年,浙江省“三农”数字化改革加速推进。这一年,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积极构建“业务牵头单位+数字‘三农’改革专班+技术开发公司”的“1+1+1”工作机制,按照“顶层设计—增量开发—迭代升级”的推进模式谋划开发,以“浙江乡村大脑”为顶层框架,应运而生了“14+2”的“浙农”系列多跨场景应用。 其中,浙江森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托普云农全资子公司)主要参与规划了“低收入农户帮促”、“浙农田”、“浙农机”、“浙农种业”、“浙农优品”(产销对接模块)等多项应用,并取得了良好实践成果。“低收入农户帮促”应用打通百余项数据实现目标农户全覆盖 “低收入农户帮促”应用围绕“我要帮促”一件事,横向打通民政、人社、文旅、妇联等20多个部门208项数据,纵向贯通省市县乡村五级应用。搭建服务端、治理端、社会端、管理端多跨场景,通过四端应用,做到农户诉求“一码通办”,结对干部“一帮到底”,监测预警“一键预警”,社会帮扶“一屏直达”。 该应用实现全省低收入农户帮扶对象全覆盖、帮扶流程全链条、帮扶服务全方位、帮扶监测全闭环。归集全省低收入农户48.2万户、72.92万人的数据,形成低收入农户幸福清单和主体画像。“低收入农户帮促”应用日均访问量超1万人次,三次成为“浙里办”月度热门服务。“浙农田”应用数字化管理助推耕地“非粮化”整治 “浙农田”应用场景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农田建设、生产、管护相融合。建立耕地“非粮化”情况通报机制。推进全省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一张图”管理,为农业生产力布局、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等提供决策支持。“浙农机”应用提升农机生产效率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转型 “浙农机”是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强化数字化技术和装备的应用。通过农机装备全生命、全周期、全流程的信息互通、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分析研判、服务保障,扩大农机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提高农机装备和主体的生产效率,增强农机生产的安全保障,提供精准有效的金融扶持,实现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浙农种业”应用全力推动种业创新助力打好翻身仗 “浙农种业”归集整合分散的种业数据资源,立志打破信息孤岛,满足各类用户需求,育好种、用好种、管好种,推进种业强省和特色品种大省建设。全面展示浙江省各地区主导品种、推荐品种,以及种子供需预警情况。 综合数据分析种质资源、品种管理、种业监管、种子保供、种业服务场景。让农户对品种进一步了解,知道品种专业知识,进行品种合理选用。还可线上预约购买种子,使企业与农户的供需需求便捷、快速达成。“浙农优品”(产销对接)应用抓好产销对接实现农民增产致富 “产销对接”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农业生产主体与商家提供数据服务,解决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卖难”与“买贵”难题,缓解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现象,力图拓宽农业生产主体销售渠道,从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应用。
  • 404亿!全国37个省市提前下达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预算
    近日,中央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2024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规定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作,加大统筹力度,突出支持重点,向困难地区、民族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向办学质量高、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校倾斜,向服务区域发展成效显著的高校倾斜,向资金管理绩效好的高校倾斜,支持地方公费师范生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培养,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高校现有学生宿舍维修改造。对于民办本科高校,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支持方式和力度,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共计403.87亿元!关于下达2024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财教〔2024〕5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育厅(教委、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教育局:经研究,现下达你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24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预算(项目代码:10000017Z175050020001),详见附件1,收入列2024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1100245 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支出列“205 教育支出”相关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按照《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315号)规定,各地应结合已提前下达资金,统筹安排使用资金,及时下达地方高校。在安排具体项目时,要同发展改革部门安排的基本建设项目进行核对,避免用于基本建设项目。二、各地应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结合本地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作,加大统筹力度,突出支持重点,向困难地区、民族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向办学质量高、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校倾斜,向服务区域发展成效显著的高校倾斜,向资金管理绩效好的高校倾斜,支持地方公费师范生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培养,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高校现有学生宿舍维修改造。对于民办本科高校,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支持方式和力度,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三、此次下达的资金纳入直达资金管理,直达资金标识贯穿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整个环节,财政部对直达资金实行动态监控。省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做好直达资金分配、备案、下达、监控等工作,在接到中央直达资金指标发文后21日内,提出分配方案,报财政部备案,按财政部反馈意见及时下达预算。在下达该项转移支付时,应单独下达预算指标文件,并保持中央直达资金标识不变。在报送的备案文件中,除反映资金分配结果外,还应当反映分配原则、分配方法、资金投向、预期效果等。同时,要对照区域绩效目标同步分解省以下绩效目标,强化绩效监控和评价,注重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做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四、各地应指导有关高校结合预算安排,科学合理使用资金,加快预算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地应切实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和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接受财政部当地监管局的监督。财政部 教育部2024年4月10日
  • 国家科技奖励改革关键词:提高质量 减少数量
    记者&ldquo 上交&rdquo 手机、相机后,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轻轻走进正在进行评审的某专业组会议室。每个桌上都有姓名座签和一台专用电脑,评委用座签上印着的账号密码才能进入评审系统,看到项目的材料,打分过程也是通过系统进行&hellip &hellip   自2011年起,中央主要媒体走进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会现场,亲身感受候选项目网络视频答辩的全过程。为实现评审过程的公开透明,2014年,公众旁听制引入其中。   在近日闭幕的2015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透露,今年要加快修订《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更加强化学术性和荣誉性。   提高质量、减少数量、优化结构、规范程序,成为国家科技奖励改革的关键词。   提质减量 优化结构   削减数量、提升质量、优化奖励结构,贯穿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全过程。   2012年,我国修订了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和自然科学奖的评价指标体系,将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分开单独评审,鼓励原始创新和重大发明创造的导向。2014年,为克服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在严格要求自然科学奖代表性论文、论著不超过8篇的基础上,规定提交的授权发明专利最多不超过10项(前3项填写核心发明专利)。   数据显示,2012年,三大奖励项目总数比2011年减少11.8%,其中科技进步奖减少25.1%、自然科学奖增加13.9%、技术发明奖增加40%,奖励结构进一步优化。2013年,三大奖项总数减少16.3%,比例结构大体上从原来的10%、15%、75%调整为15%、25%、60%,其中科技进步奖从2011年的283项减少到188项。2014年,总数和结构与2013年基本持平。   值得关注的是,为进一步提高推荐质量,2014年首次对连续三年获奖数为零的推荐单位,不直接下达推荐指标,形成了动态调整机制。   激励青年 协同创新   在提质减量的同时,改革还着重发挥奖励的激励性,激活青年科技人员创新创造热情,突出对创新团队、企业自主创新的奖励。   2012年,鼓励推荐45岁以下青年工程师或科学家作为牵头完成人申报国家科技奖,并适度向这些项目倾斜。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首次为40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设立专门推荐渠道,不受推荐指标限制,2013年和2014年,各有1项通过该渠道推荐的项目通过评审。   2012年,科技进步奖试点设立创新团队奖励,并奖励了3个创新团队 2013年,扩大试点推荐单位范围,奖励了3个创新团队 2014年,试点面向所有推荐单位,3个创新团队通过评审。   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2013年,修订创新企业奖励办法和评价标准,完善评审程序和规则,加大了对企业主导完成的产学研用项目的激励力度。   规范评审 社会监督   国家科技奖励评审的公正、公开、透明,历来是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改革回归学术和荣誉的根本之道。   从推荐项目公示、规范评审程序,从&ldquo 一天评审制&rdquo 、网络评审全盲管理到全面实行视频答辩,从提高专家队伍质量到建立小同行专家评审制度,这些改革举措让评审过程暴晒于阳光下。   在连续四年举办媒体开放日活动的基础上,2014年探索建立公众旁听制。初评会期间,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两院院士和专家学者代表,到评审现场旁听,并进行交流座谈,听取意见建议。   3年来,国家科技奖励专家数据库完成新老交替,增加海外专家数量,吸收行业、产业(企业)专家参与评审,专家库规模已达2.5万多人,并探索建立评审专家信用评价制度。   小同行专家评审制度的引入,无疑是国家科技奖励的一大亮点。这是&ldquo 为提高评审专家与被评项目在学科专业上的一致性,杜绝外行评内行。&rdquo   2012年,小同行专家审读试点,在国家自然科学奖中选取2个评审组,用小同行专家审读评议替代网评,以审读评价的结果确定进入初评会的答辩项目。2013年,扩大小同行专家审读制试点范围,逾80%的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都进行了小同行审读 2014年,全面推行国家自然科学奖小同行专家审读制,每个审读组有5名以上专家参与评价并撰写审读意见。   引导诚信 潜心科研   &ldquo 针对频繁报奖、搭车报奖的问题,今年明确规定同一年度每个人只允许作为一个项目的完成人,参加国家科技奖励的评审。&rdquo   这意味着,想通过&ldquo 搭顺风车&rdquo 或频繁报奖,来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不再那么容易。为引导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从2014年明确上述规定。   &ldquo 针对占用他人成果报奖和拼凑报奖的问题,我们今年要求报奖人提交知识产权共有人的知情同意证明和不同单位间的人员合作关系证明。&rdquo 国家科技奖励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早在2013年,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就要求提供不在报奖人之列的论文合著者对报奖事项的知情同意证明。   据悉,国家科技奖励从2013年就细化奖励评审的评议事项和重点内容,对申报奖种、组别投机取巧,题目、效果明显夸大,成果拼凑、拆分等问题进行专题评议,如虚假浮夸情节明显,可直接取消该项目的评审资格。(原标题:国家科技奖励改革进行时)
  • 数字化改革“成绩单”④丨产业大脑:“梅”好兰溪数字孪生应用场景
    兰溪是中国杨梅之乡,浙江省十大精品杨梅县市之一,位列浙江省前列。兰溪杨梅栽培历史悠久,已形成特色的“五十里杨梅长廊”。为进一步促进杨梅产业发展,托普云农全资子公司——浙江森特信息以数字经济为主线,以“4+2”为指导思想,围绕梅农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应用,构建“梅”好兰溪杨梅产业大脑,以“产业大脑+未来农场”推动产业大脑产业数字化应用,实现兰溪共同富裕。 一、需求与痛点 兰溪杨梅是以马涧、柏社、云山、香溪为主的杨梅主产区,杨梅种植面积约7万亩,产量约3.6万吨,产值约3.96亿元。在兰溪杨梅全产业链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耕、种、管、销”方面存在诸多需求与痛点: ①生产端 存在“管理水平粗放、技术指导推广难”的问题:杨梅种植技术高低不齐,一些优秀的大棚杨梅种植经验无法数字量化、学习和推广;梅农不知道如何“用好一瓶药”,即存在禁药期违规打药、农药购置超量及不合理使用农药等现象;并且杨梅种植严重受气候灾害影响,经营风险相对较大。 ②监管端 存在“质量监管难、信息不对称和服务碎片化”的问题:产业底数摸不清、公共品牌管理难、主体监管难,农事过程数据可信度低。 ③销售端 存在“渠道单一、商品化处理难和市场拓展难”的问题:兰溪杨梅销售仍以单家独户闯市场为主体,商品化处理薄弱,亟需通过数字赋能。 二、模式创新 浙江森特信息(托普云农全资子公司)在兰溪县委县政府和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全面落实浙江省委数字化改革精神,基于兰溪市当前产业和农业农村局业务的实际情况,建设了兰溪市数字田园产业数字化平台项目。通过杨梅产业数字化改革,积极探索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路径,总结出一大脑、一指数、一农场、一棵树、一个码、一张图的产业大脑+未来农场的建设运营模式。 三、改革亮点 ①首个杨梅产业数字孪生应用场景打造 运用数字孪生技术融合杨梅科学化生产,利用3D建模、全景拍摄技术和神经网络、大数据等技术结合,搭建杨梅“孪生”一棵树。通过孪生一棵树将数字模型与经验数据进行匹配、孪生模型与应用培训进行匹配、物联感知与技术指导进行匹配、业务服务与科学管理进行匹配,结合“e兰茗果”掌上应用,实时指导梅农剪枝、除草、打药、养护等农事行为。 ②首个杨梅指数联合团队,共创杨梅高品质发展 兰溪市围绕数字化改革的核心,以实用性为主旨,将数字技术与农业技术进行有效结合,通过农业农村局+科研院所+大数据发展中心+技术单位(森特)方式组建杨梅指数研究团队。2022年1月18日下午在浙江农科院召开首次兰溪杨梅指数研讨会,进一步完善指数内容、优化指数标准。 省农科院副院长戚行江与兰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玉祥签订《签订杨梅兰溪综合指数研究协议》,共同加快建立兰溪杨梅综合指数的评价体系,推动杨梅产业数字化发展、智能化管理。 ③首个人工智能应用于品质管理,以禁药期为切入智能管控肥药使用 应用AI农事行为识别、AI农技专家,禁药期农事AI行为监测、肥药两制绿色防控,进一步实现农场生产管理与政府监管方面的无人化、智能化,确保农业数据的百分百真实采集,高可靠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杨梅主产区42个入口配置图像识别摄像头,对禁药期上山打药的行为进行自动监控,实现发现药桶进山,村干部思想教育,全面提升梅农品质意识,提高品质品牌。 ④首个主体信誉管理模式,以数据分析赋能产业服务 汇聚省乡村大脑、市大数据局等100多项数据,对杨梅主体进行画像,创新“兰农码”三色管理机制与每个主体关联,并与“浙农码”无缝对接,通过监测农业主体生产经营情况,制定预警模型,监测其是否存在违规行为,打造一个标准化的农产品全链路数字保障体系。通过大数据科学决策分析,为农业农村监管与产业发展及时精准掌握产业发展情况,管理部门分级进行管理、指导、聚焦红黄码的主体教育和指导。 四、未来农场 兰溪数字果园积极探索未来农场生产模式,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物联网感知等先进技术,从产、供、销等多个环节切入,打造智能监测、智能预警、智能控制、数字营销等内容,实现农场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推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保障前端生产提质量、中端管理降成本、后端销售增效益,用“数字技术+互联网思维”赋能农产品种植销售。 产前:主要以产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企业大户资源管理、农服农资资源管理、种植经验信息管理、公众资源信息共享等形式体现。实时了解市场供给需求及价格动态,结合农场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及技术资源有效调整产业规划方向,做到先规划、再学习、后推广的科学模式,降低产业风险,提高生产标准。 产中:主要以精准农业、节能节源的形式体现(环境监测、病虫灾情预警、苗情监测、绿色防控、农资管理、农事管理等)。通过数字化推广应用,大大降低农投入品使用及劳动力投入。打造数字化应用产区、农产品优势区。 产后:产后主要以农产品安全监管的形式体现。全面梳理区域农产品质量监管的流程,建立起追溯岗位责任制,强化质量安全关键环节的管控,有效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建设从生产基地、品种信息、种植过程、投入品管理、采收管理、质检体系、生产加工、物流等生产档案。完善区域种植标准化生产和追溯管理制度规范,严格规范企业质量内控管理,促进区域种植的标准化生产水平的提升。生产过程中,建立产品可溯品牌,强化品牌追溯标识的统一管理,实现溯源信息的便捷查询,提升消费者对兰溪杨梅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五、应用成效 2021年,兰溪精品杨梅种植面积从810亩增加至1490亩,鲜果产值增加2800万元,每亩增收3.5万元。加工杨梅收购价格从往年的3元/公斤提高到8元/公斤,仅此一项,兰溪梅农可增收5000余万元。 下一步,浙江森特信息将从完善功能、丰富场景、迭代升级等方面着手,继续深化产业大脑应用,并将“兰溪杨梅”的成功经验复制推广到兰溪市的其他农业产业、数字赋能农业产业,以促进乡村产业多维立体融合发展,打响杨梅品牌,实现产业兴旺,达到共同富裕。
  • 《“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 强化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加速技术要素跨境流动
    25日,科技部官网公布《“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发展目标明确:“十四五”期间,现代化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和运行制度基本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技术要素市场基本建成;到2025年,我国技术要素市场制度体系基本完备,互联互通的技术要素交易网络基本建成,技术要素市场服务体系协同高效,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成效大幅提升。值得关注的是,到2025年,中国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3个国家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基本建成,与若干区域性、行业性技术交易机构互联互通,形成层次多元、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技术要素交易网络;全国技术交易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万亿元。《规划》还提出,到2025年,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达到20家,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达到15家,国家技术转移机构达到500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超过60家,技术经理人数量突破3万名。《规划》明确了6项重点任务,分别为:健全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强化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建设高标准技术交易市场、提升技术要素市场专业化服务效能、促进技术要素与其他要素融合、加速技术要素跨境流动。《规划》指出,深入推进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探索赋权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决策机制、转化模式,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容错纠错机制,及时凝练典型经验举措并推广;开展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试点,推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管理从“行政控制资产”向“市场配置资源”的转变。围绕强化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规划》提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在研究制定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科技计划、创新政策和技术标准中的参与度,把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作为核心要求纳入国有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同时,开展科技计划项目经理人制度和“业主制”试点,开展应用类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试点,以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或行业推广情况作为科技计划项目接续实施、滚动支持的重要参考。“提升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规划》明确,完善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布局,围绕国家区域战略,推动黄河流域、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建设;开展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试点。谈及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时,《规划》强调,“支持科技人员通过创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兼职离岗创新创业。探索建立科技人才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流动机制,完善校企、院企科研人员“双聘门”或“旋转门”机制,畅通高校院所和企业间人才流动渠道,等等。附件:《“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doc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茅谈机构改革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解决职能交叉、多头执法、互相推诿等难题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统一市场监管 添活力增便利 /strong /p p   近日,新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目前机构改革进展如何,面临哪些挑战?总局今年有哪些工作重点?会给企业和群众带来什么影响?记者专访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茅。 /p p   原监管体系在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职能交叉、协调不畅等问题 /p p   当前,市场监管执法标准不统一、执法力量分散、基层力量薄弱、专业能力不强。张茅表示,组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出于多方面考虑: /p p   首先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我国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从根本上解决原有市场监管体制与新时代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问题,将在强化市场监管、完善政府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p p   其次是基层实践转化为顶层设计的成功探索。近年来,全国七成县区、1/4左右的地市实行了综合执法,较好解决了市场监管体制不顺畅、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不科学、职能转变不到位等问题。这次机构改革充分吸收基层经验,整合优化市场监管重要领域监管职能,完善了国家层面制度设计。 /p p   同时,是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原有监管体系在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职能交叉、协调不畅、监管空白、资源难以共享等突出问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通过改革,有利于整合优化行政资源,提高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减少行政审批,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维护市场经济高效运行,推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p p   新组建的市场监管总局将整合涉及原国家工商总局职责、原国家质监总局职责、原国家食药监总局职责、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职责、商务部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执法以及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办公室职责。 /p p   “总局将负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统一登记市场主体并建立信息公示和共享机制,组织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工作,承担反垄断统一执法,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组织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负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统一管理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工作等。”张茅介绍,总局还负责管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全国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守住市场监管安全底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p p   确保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做到机构改革和市场监管平衡有序、协同推进 /p p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成立涉及多个部门,必然面临一些挑战,目前机构改革进展如何? /p p   张茅介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成立了总局机构改革工作小组,他和党组书记、副局长毕井泉负总责;下设11个专项工作组,负责机构改革过渡期各项重点工作;制定了机构改革组织实施工作方案和过渡期若干工作规则,对学习动员部署、以新部门名义对外工作、集中办公、挂牌、完成转隶、报批“三定”规定、清理修订法律法规等重点改革内容作出安排。目前,正在按照中央机构改革协调小组和国务院专项小组的要求完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时限,抓紧落实。 /p p   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张茅认为,应做好4方面重点工作: /p p   一是做好干部思想工作。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届三中全会、全国两会精神,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关注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干部以大局为重、以事业发展为重,自觉服从组织安排,正确看待个人“进退留转”,严明改革纪律,确保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 /p p   二是做好职责和队伍转隶。按照“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原则和先转隶、再做“三定”要求,抓紧与相关部门衔接职能转隶问题。转隶后加强部门文化建设、队伍建设,真正实现职能转变,优化组合、深度融合。 /p p   三是抓好“三定”规定编制。以中央改革方案为根本遵循,深入总结地方综合执法改革经验,推动职能整合、机构融合,研究提出“三定”草案,体现中央已经明确的重大改革要求,确保职责划转不能遗漏,该划转的要划转到位。 /p p   四是统筹抓好机构改革与市场监管工作任务落实。做到机构改革和市场监管协同推进,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抓好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底线不放松,维护好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推动全面质量提升和知识产权保护,确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p p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市场添活力,办事更便利;让群众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 /p p   新成立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如何给市场主体添活力,让群众办事更便利?“营商环境是生产力,也是增强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张茅说,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运用“互联网+政务”方式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p p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方面,继续大幅压缩企业开办时间,10月底前,在北上广深等城市率先实现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至8.5天。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力争年底前全国基本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1天以内。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努力实现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 /p p   质量技术监督方面,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启动《政务办事“最多跑一次”工作指南》等国家标准研制。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再压减一批,大幅度下放一批,2018年生产许可证产品拟压减的目录,按法定程序报国务院审批后发布。出台认证认可制度“一揽子”改革举措。推动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改革。 /p p   食品药品监管方面,将食品生产许可证书由原来3年有效期限延至5年。力争12月31日前,实现1岁以下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产品类别全覆盖。逐步实现新药上市审评审批时间由7—8年缩短到2—3年。 /p p   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今年把商标注册审查周期从8个月压缩到6个月。严格实行专利代理行政审批事项清单管理,年底前将专利代理机构设立审批时间再减少一半,审批时间由20天减为10天。 /p p   当前,行政垄断、市场垄断、假冒伪劣、食品安全、侵犯知识产权等市场秩序问题依然突出,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组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吗? /p p   “‘七八个大盖帽管不住一顶破草帽’,过去市场监管职能分散在不同部门,几个部门虽各司其职,但存在职能交叉、多头执法、互相推诿等监管难题。不能有效高效地对市场进行监管,使得我国消费环境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张茅表示,在大市场监管时期,市场监管部门将立足统一协调的执法体制、规则和程序,顺应百姓消费水平提升、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建立从生产、流通到消费全过程的商品质量监管机制,为群众创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下一步—— /p p   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加强日常消费领域市场监管,围绕消费领域突出问题,建立联合打假工作机制,加大重点商品质量抽检力度,强化重点商品和服务领域特别是网络商品交易市场的规范监管,严厉打击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加大消费维权力度。 /p p   让消费者“用得放心”。重视保障消费品质量安全,提升质量发展总体水平,全面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消费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保障水平,强化计量基础,服务国家质量强国战略,维护好消费品安全。 /p p   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加强食品药品领域监管,严防严管严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着力解决非法添加、制假售假、虚假宣传以及校园食品安全等问题,提高食品全产业链供给质量,推进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推动药品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推进“互联网+”食品药品安全。 & nbsp (林丽鹂) /p p br/ /p
  • 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副局长任命出炉!医疗改革将迎新举措?
    p   5月31日,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一直悬而未决的国家医疗保障局终于正式挂牌,其关键任职人选已经确定。 /p p   其中,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国家财政部副部长胡静林任局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施子海、人社部医保司司长陈金甫,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司司长李滔任副局长。 /span /strong 此前一直传闻将被调入国家医疗保障局的“医改明星”詹积富则缺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8fccb131-58cc-4bc3-82e6-703d9fb84eb7.jpg"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444px " title=" 1.jpg" width=" 400" height=" 444"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bf9f6cbc-4a4b-4111-9060-ee8d353afa60.jpg"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342px " title=" 2.jpg" width=" 400" height=" 342"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新任领导已确认!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目前已经确定,原国家财政部副部长胡静林将出任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一职。 /span /p p   胡静林,男,汉族,1964年6月出生,安徽歙县人。1988年到1998年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工作,先后任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政策法规司法规处副处长、政策法规司副司长、企业司副司长等职。1998年进入财政部工作,历任财产评估司司秘书、副司长、经济建设司副司长、经济建设司司长、财政部办公厅主任、财政部部长助理、财政部副部长等职。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三位副局长,则分别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施子海、人社部医保司司长陈金甫,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司司长李滔。 /span /p p    strong 施子海,男,汉族,浙江余姚人,196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1991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 /strong /p p   施子海1991年进入国家计划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历任综合处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一直到1999年进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历任政策法规司综合处处长、政策研究室综合处处长,期间曾在河南新乡挂职一年,任市长助理、市政府党组成员。2006年1月之后,历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价格司司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 /p p    strong 李滔,女,土家族,1967年11月出生,湖北恩施人,中共党员,教授,1990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 /strong /p p   对于医药卫生领域,李滔无疑是极为熟悉的。李滔本身是眼科医生出身,在地方卫生系统与原国家卫计委都有过丰富的任职经验。在地方上,其先后担任武汉市卫生局办公室副主任、科技外事处副处长、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处处长、副局长、局长等职务。在原国家卫计委,其先后担任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司长。 /p p   在担任基层卫生司司长的近两年时间里,能够看到李滔经常到基层进行调研,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李滔此前的主要研究领域在于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改革与发展、农村卫生及农村合作医疗、公立医院改革及医联体建设、政府在卫生领域中的作用、卫生筹资、卫生总费用研究等。 /p p   此前在中国保险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上,当时还在任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的李滔就大病医保工作的开展还曾发表过专题演讲。李滔认为,大病保险工作离完善还有很大空间,要加强制度的衔接,就是保险医疗救助、民政救助、商业保险等等各个制度的衔接。大力发展商业健康险,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鼓励商业保险与基本医保,参与基本医保的经办,加快发展医疗职业保险等等。 /p p    strong 陈金甫,男,汉族,1962年8月生,江苏常州人,江苏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长期从事医疗保险政策制定和研究工作。 /strong /p p   对于业界来说,陈金甫已经是一个无比熟悉的名字。陈金甫最早在1997年就在原劳动保障部医疗保险司综合处任处长,此后又先后任原劳动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副司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副司长、司长,对于中国的医疗保险政策的制定与研究非常深入,尤其是近年来关于新版医保目录、医保支付标准、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等问题的研究,使得其理所当然的成为国家医疗保障局的理想人选。 /p p   2017年底,陈金甫还专门就“实施价值导向的医保战略性购买”撰文,其指出,当前中国医疗服务与医药市场呈现了快速发展和质量总体向好的态势,但也存在着总体供给不足和质量堪忧的现实,既有普遍的过度医疗和资源短缺,又有“神药”当道与好药难卖等怪象。无效的医疗无异会给医疗供给和医疗负担雪上加霜。 /p p   对此,陈金甫还专门明确了三条解决办法。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第一,要旗帜鲜明地强调更高质量和具有价值的医保购买目标 第二,要用未来投资的战略思维强化医保购买的方向引领。要坚持问题导向,突破现有禁忌,着眼未来的改善,将当下的购买视同未来的战略投资 第三,要在医保集团购买中增强集聚资源效能,增强基金风险平衡能力。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机构设置如何? /strong /span /p p   根据E药经理获得讯息显示:医疗保障局下设8个组成部门,包括办公厅、基本医疗保险司、协议及法规司、内控监管司、信息中心、清算中心、经办中心以及医疗保险研究室。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a8b5a7c3-252d-413c-8150-29bc1579c41d.jpg" title=" 3.jpg" width=" 600" height=" 952"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952px " / /p p   从职能来看,基本医疗保险司将负责三保合一后的政策制定和监管工作,药品器材的招投标工作则将由协议及法规司负责,其还将与内控监管司共同拟定医保支付价值等有关事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2018医疗保障局要做什么? /strong /span /p p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其中列出的关于医疗保障局所需承担的工作,将成为其接下来工作的重点。根据文件内容如下: /p p   (十九)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协调推进医疗价格、人事薪酬、药品流通、医保支付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下大力气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 /p p   (二十二)加大精准脱贫力度。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深入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和文化等扶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改进考核监督方式。 /p p   (三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消费升级,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增加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供给。 /p p   (三十七)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 /p p   (三十九)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4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大病保险救助,扩大大病保险病种。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把基层医院和外出农民工、外来就业创业人员等全部纳入。 /p p   加大医护人员培养力度,加强全科医生、儿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发展“互联网+医疗”、医联体等,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疾病防控。改善妇幼保健服务。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鼓励中西医结合。对境外已上市销售的药品,研究简化进口使用的审批手续,更好地保障群众用药可及。 /p p   (四十一)强化民生兜底保障。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抚恤优待等标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关心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加强城乡困境儿童保障。做好伤残军人和军烈属优抚工作。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支持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国家医疗保障局角色如何当? /strong /span /p p   随着医疗保障局的成立,此前卫计委、发改委和人社部在药品价格上三足鼎立的状态瓦解,前者将正式接管药品市场流通以及销售最终价格的决定权。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同时拥有定价权、招标采购权以及支付权的“史上最强医保部门”,控费力度无疑会加大。 /p p   根据机构改革内容,医疗保障局将成为医药市场的最大购买方,省集中招标——医院使用药品——医保报销药品的体系很可能会产生重大变化,同时这对企业药品、医疗耗材的销售和使用也将产生巨大影响。另一方面,拥有价格管理权也可以有效地从源头进行控费,而受影响最大的无疑将会是一批“神药”、“辅助用药”以及“高值耗材”。 /p p   在近日举办的“新形势下医疗保障的发展和治理”论坛上,专家们认为医疗保障局的职能包括组织制定和调整药品、医疗服务价格以及收费标准,制定药品和医用耗材招标采购政策并监督组织实施,确定医疗机构医保费用结算办法和金额,两定机构管理,购买价格谈判,药品准入和医保支付标准管理,医疗救助费用确定,其他医保政策和待遇的确定。 /p p   而专家们认为,医疗保障局接下来面临的挑战也同样明确。如何平衡医保基金和供需矛盾,平衡医疗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三保合一后如何有效统一,如何在新架构下应对新的诉求,如何有效管理仍继续留在人社部门的工伤保险并如何与医疗保险服务管理相衔等问题。具体来看包括: /p p   一、经济新常态下,医保筹资增长空间有限,通过医保管理针对有限资源提升效率的压力陡增,需要日益精细化的管理去挖掘潜力,平衡供需矛盾 /p p   二、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整合后,新的城乡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之间是稳定的分割并行还是逐步统一及如何统一将是新的挑战 /p p   三、随着医疗救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融合,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将转变为基本医疗保障加补充保险的架构,参保人会提出新的诉求 /p p   四、长期照护保障是完整的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经济形势不佳、服务市场发育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建立有效的照护保障体系需要关注 /p p   五、需要特别关注工伤保险的管理。当前工伤保险继续留在人社部门进行管理,未来如何有效管理、如何与医疗保险服务管理相衔接需要观察和研究。 /p p   专家们表示,并非所有的问题和挑战都能够在短期解决,需要区分近期和远期目标,近期解决一些亟需解决的制度架构、机制建设问题,对于制度未来发展的大问题则需要前期认真研究、未雨绸缪,从现在开始策划、设计和推动。 /p p   此外,如何与外部环境有效合作互动也是医疗保障局要面临的重要命题。 /p p   多位专家强调未来医疗保障局的管理绩效,取决于其与公立医院以及公立医院主管部门之间的互动关系。尽管新一轮机构改革整合并加强了医保的职能,但医疗服务体系格局暂未有所变化,新的卫健委也暂未提出医疗服务体系改革整的思路和举措,仍沿袭旧有的思路,两部门博弈依旧存在,需协调的事项并未减少,协调力度却因部门级别下降存在挑战。 /p p   有专家强调公立医院管办分开的改革情况决定了独立医疗保障局的改革效果。如果管办不分,则重回传统医改困境,社会办医仍难发展,医保也将步履维艰 而如若实现了管办分开,则医改再无深水区。 /p p   专家们建议新的卫健委应该以民众健康为中心,重新调整与公立医院之间的治理结构,并提出两种改革建议。一是卫健委转型成为公立医院的国资委,管理公立医院的人、财、物 市场准入交由市场监管局负责,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则由人社部门认定。二是卫健委成为行业监管者负责市场准入、安全和质量的事中和事后监管、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认定,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归于财政部门,医师管理交由人社部门,院长和书记任命交由组织部门。 /p p   作为掌握三权的国家医疗保障局,不仅仅是改革的利器,也是风险的集聚。有专家表示,权力集中,如若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可能导致机构官僚化并降低运作效率。新的医疗保障局可谓权力集中,其管理效果关系到医疗机构发展、医药耗材企业的生存、医保基金的健康可持续及民众的医疗保障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p p   多位专家还提出,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是当前最亟需改革也是最容易成功的领域。建议未来能够淡化政府对医疗服务和药品的定价权,逐步从原来的政府定价管理转变为依托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在此背景下,招标平台妥当转型。 /p p   同时,有专家强调应依托于医保支付标准进行相应改革,建议将支付标准与目录动态调整有机衔接,对有重大价值的创新药品和医疗技术,可采取谈判方式同时解决医保准入和支付标准确定的问题 大多数不能谈判的新药或市场上已有的仿制药,支付标准的目的不应是压低价格,而应是调整不同品种、不同类别产品间的比价关系。因此,建议在现有支付标准仅依赖于实际销售价格进行测定的做法上,引入一些新的技术方法。 /p
  • 财政部印发2022年政府购买服务改革重点工作 加大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力度
    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改革工作。2021年,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在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改革推进过程中,还存在政府购买服务合同管理不够规范、绩效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购买边界把握不够准确、事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改革进展不够平衡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力度、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管理。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挑战多,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强化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大力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等发展目标任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的重要决策部署,强化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执行,充分发挥政府购买服务对于改善公共服务、创新社会治理和提升政府支出绩效的积极作用,现就做好2022年政府购买服务改革重点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力度充分认识实施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的重要意义,尊重改革规律和客观实际,统筹群众需求和财力许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采取有力措施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政府购买服务改革,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切实支持市场主体培育发展,有效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一)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城乡社区公共服务。按照国务院关于“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相关要求,在社区养老、托育、助残、矫正、未成年人关爱、就业、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科普、法律、应急等公共服务领域,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将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的服务事项交给社会力量承担,提升城乡社区服务效能,助推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二)加大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力度。适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需要,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核酸检测、消毒消杀、防疫宣传等疫情防控工作,以及其他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三)推广政府购买基本养老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务实拓展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领域和范围,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失能、高龄、无人照顾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加大对基层和农村养老服务的支持。适宜通过政府购买提供的养老服务,政府不再直接举办公办养老机构提供。确需由政府直接提供的养老服务,应当发挥好公办养老机构托底作用。(四)鼓励政府购买就业公共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扩大就业服务供给,为劳动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为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群体开展就业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就业帮扶举措,促进社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五)做好政府购买教育公共服务工作。在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等非义务教育领域,积极探索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通过发放助学券、购买学位(服务)等创新方式,支持增加普惠性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做好义务教育领域政府购买学位(服务)工作,规范开展购买活动,助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鼓励推行政府购买优质在线教育服务,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和资源共享,助力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六)持续推进其他领域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继续加大助残、法律、青少年社会工作、文化体育、交通运输、社会救助、公租房运营管理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力度,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助力公共服务精准提供。二、严格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管理严格按照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有关规定开展购买工作,加强政府购买服务全过程管理,着力提升政府购买服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一)规范调整指导性目录设置。尚未制定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的中央部门,应当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本级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的通知》(财综〔2020〕57号)要求开展目录编制工作,于2022年6月底前完成,并报财政部(综合司、部门预算管理司)备案。各地要规范本地区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编制,省级财政部门编制的通用目录一级目录与二级目录设置应与财综〔2020〕57号文件保持一致。三级目录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研究确定,能够与财综〔2020〕57号文件保持一致的,应当保持一致。各地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三级以下目录。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于2022年9月底前完成通用目录调整编制工作。(二)加强政府购买服务合同管理。政府购买服务合同应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完备合同要件,明确对购买主体和承接主体相关责任、监督管理要求,防范合同履行中的各种风险。不得超出法定期限签订政府购买服务合同。购买主体要加强政府购买服务合同履约管理,及时跟踪购买服务合同履约情况,确保严格按合同约定执行,切实改变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重购买、轻管理”现象。各地区、各部门可结合不同领域特点,研究养老、就业、教育、卫生健康等特定服务项目合同履行中的权利义务、风险防控等事项。(三)完善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管理。加强政府购买服务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政府购买服务支出要纳入预算。对预算未安排的事项,不得开展购买服务。落实民生政策管理要求,对不符合有关管理要求和未履行相关规定程序的服务事项,不得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绩效管理链条,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新增重大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要做好事前评估。加强需求管理,在充分开展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购买服务需求,明确相关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技术保障,强化对购买服务需求和采购实施计划的完整性、合规性、合理性审查和风险管理。加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事中监控,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处理好项目绩效评价与履约验收的关系。合理运用第三方绩效评价,不得借第三方绩效评价推卸应当直接由政府履行的职责。(四)严禁将禁止性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要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102号)等规定,规范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准确把握政府购买服务范围,严禁将应当由政府直接履职的事项外包,严禁借政府购买服务名义变相举债融资或用工。各级财政部门要发挥好监督作用,发现违法违规问题限期整改。三、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根据《财政部 中央编办关于做好事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的意见》(财综〔2016〕53号)要求,继续推进政府向公益二类事业位购买服务,增强改革激励约束,激发事业单位内在活力。(一)加强改革组织推进。要全面梳理明确现由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承担、通过预算拨款方式安排、适合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的服务事项,将相应预算拨款改为政府购买服务,纳入改革的服务项目原则上通过竞争择优方式确定服务承接主体,对暂不具备竞争条件的,改革当年可按规定通过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直接委托原提供该服务的事业单位承接。必须由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承担且不适合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的服务事项,不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改革范围。各级财政部门要做好改革组织协调工作。(二)规范做好有关管理工作。开展改革的各级部门要按相关预算管理规定,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相关经费预算由事业单位调整至主管部门本级管理。事业单位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事业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税后收入由事业单位按相关政策规定进行支配。主管部门作为购买主体应当加强合同履约管理和绩效管理等。四、切实加强政府购买服务宣传培训切实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宣传和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各级相关领导干部的培训,牢固树立政府购买服务理念。运用好线上培训、短视频等创新培训方式,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广泛开展宣传,确保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人员准确把握相关政策、背景知识及操作规范,为推进工作营造良好氛围。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典型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五、适时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工作调研指导加强对本行业领域、本地区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的调研指导,及时研究并妥善处理工作开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相互配合,确保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平稳有序推进。财政部将适时组织对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及本通知执行情况开展调研指导。请各省级财政部门及城乡社区、公共卫生、养老、就业、教育、助残、法律、青少年社会工作、文化体育、交通运输、社会救助、公租房运营管理等行业领域中央主管部门,于2022年12月15日前,向财政部(综合司)报送本地区、本领域2022年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包括主要做法及成效、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等。
  • 第三方检测行业管理——改革是必然
    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行业管理专场   我要测讯 2013年8月22日,第五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暨实验室展览会在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如期举行,我要测网作为独家战略合作媒体同本届会议合作媒体仪器信息网共同参加了本次会议。本届论坛举办多个分论坛,对检测行业管理和行业发展进行了关注。其中行业管理专场从国家政策、相关认可认定部门在行的工作以及对中国质量检测机构的科学发展战略等层面阐述了检测行业需向市场化发展、监管层面需不断改革,改革成为行业管理的主题。   从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行业管理专场获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7月底,已获得法定资质的国内从业资格的机构约29424家,其中司法鉴定机构逾393家 取得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机构有3827家 国家级质检中心大约538家 而我国检测市场上规模超亿元的检测机构已超过100多家,多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天津、山东等地区。从地区获得国家资质认定机构数量分析,获得认定机构的数量与当地的经济体量有一定的关系,29494家获得资质的机构分布最多的地区是广东、河南、山东、江苏和河北,但在一定的经济体量下,机构数量越多,检测机构的规模越小。   对第三方检测行业正处于一个利好的发展局面。从十八大会议开始,从体制改革、机构改革、服务发展政策以及质量发展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第三方检测行业的发展,包括基本建成食品质量安全和重点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整合相同相近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从服务业的角度促进检测行业市场化运作 鼓励检验检测机构要提供单一类型的合格评定服务,向复合型的延伸,向品牌化、专业化发展,把检验检测定位八大高技术服务业领域之一 从质量发展的角度要求培育和规范认证检测市场。此外大幅度削减出口法检商品目录的商品检验制度改革以及国务院要求的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都大力度的推进了检测行业市场化、规范化的步法。   国家认监委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主任肖良对近期实验室资质认定重点工作和重点要求介绍中提到,实验室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重点关注几个方面,一是提高技术评审环节的要求,尤其是对相关技术人员的要求,重点对技术评审环节进行监督 二是增加对获证机构从业规范的要求 三是充实了监督管理的内容,提高监督的力度 第四,增加“罚则”,对于检测行业的违规行为,给予一定的惩处。   此外,从大会报告中获悉,截至7月31日,国家累计认可实验室5700多家,医学实验室132家,生物安全实验室53家,标准物质生产者8家,能力验证提供者384家。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副秘书长宋桂兰表示,相对于市场是已获得认定资格的2万9千多家实验室,实验室认可工作面临着实验室数量增长速度过快、被认可对象不成熟、水平层次不齐等问题。   面对新形势,实验室认可工作也必须要转变观念,实验室不但要在数量上有提升,在质量上更要注重。针对现有的问题,我国设立了两套实验室评价的基本制度,一个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资质认定制度,一个是与国际接轨的国家认可制度,技术要求逐步提高。宋桂兰指出,目前我国已经与WTO157个成员签署了多边互认协议,未来WTO会更加重视并利用认可的结果,通过认可,证实机构符合相应国际导则或建议,可视为具有适当的技术能力。也由此,国际上各个国家充分利用这一工具设置自己国家合理的技术贸易壁垒。面对国际认可对高技术的要求,建议实验室要慎重选择一个合适的定位,确定实验室本身的技术实力,选择最适合实验室的评价体系,并且在新领域,如司法鉴定、能源、低碳等,不断学习,逐渐提升自身的实力。除技术方面,实验室要转变理念,将实验室作为责任主体,在制度上进行创新,服务发展。   对于中国检测机构的科学发展,武汉大学质量研究院张继宏做了详细介绍。质量检测机构的功能是提供准确的质量信号,其核心价值是公正性,是一个提供质量信号服务的市场主体,应当定位为质量检测服务的提供者,即企业。相对于质量检测机构,政府对质量安全的监管是一种公共物品,在质量检测市场中,应当定位为产品质量和质量检测机构的监管者。   作为监管者,对检测机构的管理体制是政府面临的问题:公平的质量检测机构制度 对质量检测机构统一的管理制度 国有质量检测机构综合的审批制度 政府购买的方式实现质量安全监督信息的需求 政府管理制度的核心转为检测行为的监管以及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检测机构管理制度。   张继宏介绍说,通过集团化操作,未来,我国质量检测机构改革的目标定为构建政府对质量检测机构科学监管的体制、建立有效竞争的质量检测市场以及培育合格的质量检测的市场主体三个方面。在全球质量市场规模以15%到30%的增速下,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其质量市场规模将以20%至25%之间的增速快速发展,到2020年,中国检测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人民,需要更大的质检集团。 报告题目:中国实验室资质认定管理新进展 报告人: 国家认监委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主任 肖良 报告题目:实验室认可发展动态 报告人: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副秘书长 宋桂兰 报告题目:中国质量检测机构的科学发展战略 报告人: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 张继宏   从本次会议上看出,检测行业的发展,需要实现市场化操作,监管体制的改革成为必然。对国有检测机构和第三方检测机构来讲,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无论是行业监管政策还是现行实行的监管体制的改革都将对检测机构带来一定的冲击,寻找合适的改革路径成为当下所有检测机构关注的焦点,如何适应改革大潮也成为检测机构立足中国市场的重要考虑之一。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周年重要成果
    8月15日上午,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生态文明重要成果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发布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周年重要成果。发布内容如下。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作出我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宣示。三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狠抓工作落实,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双碳”工作取得良好开局和积极成效。   一、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双碳”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各有关部门出台12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实施方案和11份支撑保障方案,31个省(区、市)制定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双碳”政策体系构建完成并持续落实。   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   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着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累计完成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超过5.2亿千瓦。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推动构建煤、油、气、核及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能源安全保障根基进一步扎牢。   三、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调控粗钢产量,“十四五”以来压减超4000万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外贸增长新动能,今年上半年“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出口整体增长1.8个百分点。发布重点行业、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标杆水平,引导节能降碳更新改造。严把新上项目碳排放关,修订发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2022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由“十三五”末的77%提升至91.2%;推动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节能建筑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超过65%。加快调整交通运输结构,2022年全国铁路货运发送量49.84亿吨、同比增长4.4%,水路货运发送量85.54亿吨、同比增长3.8%。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374.7万辆,同比增速均超过40%;保有量超1620万辆,占全球一半以上。   五、生态系统碳汇稳步提升   优化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扎实推进重要区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狠抓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高质量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十四五”以来年完成国土绿化超1亿亩。我国森林覆盖率达24.02%,森林蓄积量194.93亿立方米,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的国家。   六、绿色低碳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坚持节约优先方针,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夯实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高水平高质量开展节能工作,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持续优化财政资源配置,落实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税费优惠政策,2020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生态环保相关资金1.78万亿元。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截至今年6月,两项工具余额分别为4530亿元、2459亿元。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首期募资885亿元。深化能源价格改革,推动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新能源平价上网政策,完善分时电价机制,健全抽水蓄能两部制电价政策。健全绿色电力交易体系,全国绿色电力交易电量超600亿千瓦时。   七、“双碳”工作基础能力显著增强   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将碳排放统计核算正式纳入国家统计调查制度。成立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总体组,实施“十四五”百项节能降碳标准提升行动。强化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建成5个“双碳”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可再生能源技术”等重点研发专项,强化“双碳”专业人才培养。   八、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统筹对外合作与斗争,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达成《沙姆沙伊赫实施计划》,着力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扎实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有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帮助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第一阶段国家自主贡献承诺。在此基础上,“十四五”前两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4.6%,节能降碳成效显著。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重要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切实履行“双碳”协调职责,坚持以我为主、保持战略定力,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和方式,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将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盘点】2015年中国标准化改革十大事件
    p   2015年,是必将载入我国标准化改革史册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一系列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在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各部门、各地方、各领域、各阶层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今天,笔者精心梳理了2015年标准化工作的10件大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nbsp /p p    strong 一、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四举措改革“中国标准” /strong /p p   2015年2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必须深化改革,优化标准体系,完善标准管理,改变目前一些方面存在的标准管理“软”、标准体系“乱”和标准水平“低”的状况,促进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激发市场活力,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p p   会议确定,一是完善标准化法规制度,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强化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二是全面清理和修订现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整合现行各级强制性标准,建立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逐步缩减推荐性标准,推动向公益类标准过渡。三是鼓励学会、协会、商会和产业技术联盟等制定发布团体标准 允许企业自主制定实施产品和服务标准,建立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四是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放宽外资企业参与中国标准制定工作,为中国制造走出去提供“通行证”。 /p p    strong 二、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 /strong /p p   2015年3月26日,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部署改革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改进标准制定工作机制,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p p   《方案》提出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健全统一协调、运行高效、政府与市场共治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形成标准化工作新格局,有效支撑统一市场体系建设,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 /p p    strong 三、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敲定行动计划 /strong /p p   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行动计划(2015~2016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协同有序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 /p p   《通知》明确了14项工作任务:开展强制性标准清理评估 开展推荐性标准复审和修订 优化推荐性标准制修订程序 开展团体标准试点 开展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试点 加强标准实施与监督 改进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 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 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加强信息化建设 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加强标准化工作经费保障 加强标准化法治建设 建立国务院标准化统筹协调机制。 /p p    strong 四、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有了发展规划 /strong /p p   2015年12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标准化领域第一个国家专项规划。 /p p   根据《规划》,到2020年,基本建成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国家标准化体系,标准有效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显著增强,“中国标准”国际影响力和贡献力大幅提升,迈入世界标准强国行列。《规划》明确了主要任务、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对强制性标准改革、推荐性标准改革、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改革试点、标准国际化和统筹协调机制建设等重大改革举措都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p p    strong 五、国务院全面部署节能标准化工作 /strong /p p   2015年4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部署进一步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 /p p   《意见》要求创新节能标准化管理机制,健全节能标准体系,强化节能标准实施与监督,有效支撑国家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升级,更好发挥标准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意见》提出探索能效标杆转化机制,将能效“领跑者”指标纳入强制性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和行业能耗限额标准指标体系 完善标准体系,实施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形成覆盖工业、能源、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的节能标准体系 推动节能标准国际化,扩大节能技术、产品和服务国际市场份额。 /p p    strong 六、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确立 /strong /p p   2015年6月1日,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正式确立,联席会议由39个部门和单位组成,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为牵头单位。 /p p   2015年7月2日和12月30日,国务委员、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王勇主持召开两次联席会议全体会议。在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王勇强调,要认真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化标准化结构性改革,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加强标准实施与监督,更好地发挥标准化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 /p p    strong 七、标准联通“一带一路”重点任务确定 /strong /p p   2015年10月22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以下简称《计划》)。 /p p   《计划》确定了10个重点任务:加快制定中国标准“走出去”专项规划 深化标准化互利合作,推进标准互认 推动共同制定国际标准,组织翻译500项急需的中国国家、行业标准外文版 开展大宗进出口商品标准比对分析,加强面向企业的标准化服务 在特色农产品领域逐步开展东盟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加强标准化文化交流,研究建立标准化合作沟通机制 加强重点国家和区域标准化研究,建立“标准化智库”体系 支持各地发挥地缘优势、语言文化和特色产业优势,全方位开展特色标准化合作。 /p p    strong 八、智能制造国家标准体系建设有了指南 /strong /p p   2015年12月29日,根据《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由工信部、国家标准委组织编制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以下简称《指南》)发布。 /p p   《指南》明确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总体要求、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和组织实施方式,从生命周期、系统层级、智能功能等3个维度建立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参考模型,并提出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包括5类基础共性标准和5类关键技术标准以及10大应用领域在内的不同行业的应用标准。 /p p    strong 九、企业标准公开声明试点和团体标准试点启动 /strong /p p   2015年1月,企业产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开通。平台开通运行后,企业可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自主发布企业产品标准信息,向消费者公开承诺自己的产品质量,企业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主体作用得以发挥,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 /p p   2015年7月,国家标准委启动了中国电子学会等39家社会团体开展团体标准试点。试点基础上将提出团体标准服务、引导、规范和监督的建议,开展良好行为评价,完善团体标准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推动营造团体标准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p p    strong 十、张晓刚就任ISO主席 /strong /p p   2015年新年伊始,我国专家张晓刚正式就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席,任职时间为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p p   ISO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机构,其制定的国际标准在世界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张晓刚此次就任ISO主席,是ISO成立68年来中国人首次担任这一国际标准化组织最高领导职务,对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具有里程碑意义。 /p
  •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改革有效推进
    p   要去河北、山西出差,浙江姑娘顾明真点开手机APP,除了查天气,还特意看看未来几天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非常方便,现在实时监测数据和预报也挺准的。”小顾可能并不知道,这些数据,浓缩的正是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这几年改革的成果。 /p p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监测改革工作。2015—2017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连续3年,分别审议通过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等环境监测方面的改革文件,基本搭建形成了环境监测管理和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p p   几年来,我国生态环境要素监测网络建设不断提速,生态环境家底说得清、说得准,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支撑决策,服务着万户千家。 /p p   水土气三网初步建成,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p p   按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全面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的要求,生态环境部不断完善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监测网络布局,扩大监测范围,进一步提升对环保重点工作的支撑能力和水平。 /p p   空气质量监测最受关注,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布设1436个国控监测站点,且全部具备PM2.5等6项指标监测能力,加上地方建设的省、市、县监测点位近4000个,形成了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 /p p   不仅这张网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持,酸雨、沙尘监测网也已建成。在京津冀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还建设了颗粒物组分及光化学监测和降尘监测网,进一步提高了京津冀及周边区域重污染天气应对的精细化水平。 /p p   小顾看到的空气质量预报信息,来自“国家—区域—省级—城市”四级重污染天气预报网络,这张网络实现了对未来1—3天空气质量精准预报,以及未来7天空气质量潜势预报。 /p p   逐月召开视频会、半月通报各地进展,最近,生态环境部对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站建设的调度紧锣密鼓。截至4月12日,959个需要地方新建的水站中,842个水站站房已开工建设,为7月底前全面建成联网打下坚实基础。 /p p   目前,地表水国控断面从“十二五”期间的972个扩展到2050个,覆盖全国十大流域1366条河流和139座重要湖库,实现了说清水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基本满足水环境质量评价与考核需求。对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2856个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常规水质监测已成常态。与此同时,由38800多个点位组成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也基本建成。 /p p   环境要素监测数据是决策的基础和重要参考,环境卫星遥感监测在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自然保护区监管、环境监察执法等重点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每年对700多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开展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p p   对弄虚作假零容忍,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真、准、全 /p p   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的生命线。过去,国家用地方提供的数据考核地方,这种“谁监测,考核谁”的固有制度,可能导致造假行为,曾经广受诟病。 /p p   改革刻不容缓。按照国家考核、国家监测、数据共享的原则,2016年环境保护部全面完成空气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工作,有效提高了数据质量。 /p p   截至目前,全国2050个地表水考核断面已全部以采测分离模式开展监测,并实现平稳运行,监测数据更加真实、准确、客观,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进展顺利。 /p p   空气、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厘清了国家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化解了地方行政干预,减轻了基层压力和负担,实现了监测与考核对象脱钩,是我国环境质量监测机制的重大改革,切实保证了监测数据独立、客观、公正。 /p p   然而,新的运行机制下,还有人对数据打歪主意。给监测取样探头“戴口罩”、用雾炮车降低监测站点附近污染水平……“花式造假”开始冒头。 /p p   对此,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司司长刘志全明确表示:“对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绝不姑息。” /p p   2017年6月16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给采样头“戴口罩”的李森等7人因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获刑从一年三个月到一年十个月不等。之后曝出的所有类似事件,均已做出严肃处理。 /p p   杀一儆百的警示作用很有效,但防患于未然,形成不敢造假、不能造假的机制更重要。生态环境部狠抓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各项工作,不断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p p   同时,建立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监督机制,通过远程监控与实地抽查相结合,采用飞行检查、例行检查、专项检查等形式,加大环境空气、地表水监测质量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全面。 /p p   打造有文化的监测站点,给公众了解环境、参与环保打开一扇窗 /p p   一则《生态环境部全面启动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文化建设工作》的消息,让人有点匪夷所思——建个监测站房,难道还要搞文化噱头?可是,打开建设方案文档,站房示意图一下子吸引了眼球。立足服务公众,强化水站多重功能,正是“文化建设”的深意所在。 /p p   按照要求,每个水站站房都要充分应用新媒体,通过水站二维码和APP应用,为公众提供水质实时监测结果、历史数据和变化趋势等信息,为公众参与和监督提供便利。 /p p   了解是参与的基础,环境监测与百姓距离最近,是公众了解环境状况的好窗口 向公众开放环保设施,监测站点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p p   3月28日,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迎来了昆明一中西山附小的小朋友们。了解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查看动态的气象变化和空气质量变化,孩子们对空气质量监测有了初步的认识。一名姓徐的同学说:“那么多不一样的监测仪器很有趣,到监测站参观让我们长了见识,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p p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环境监测是评估污染治理成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支撑,同时,监测为民,一方面要做好服务,方便公众获取环境信息,另一方面要承担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普功能。无论是新建的水站,还是大气或者其他环境要素的监测站点,都要力争成为本地区的“科普小站”,引导公众走进、了解、信任生态环境监测,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