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英国皇家工程院

仪器信息网英国皇家工程院专题为您整合英国皇家工程院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英国皇家工程院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英国皇家工程院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英国皇家工程院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英国皇家工程院话题讨论。

英国皇家工程院相关的论坛

  • 英国皇家学会期刊投稿指南

    英国皇家学会RSC,旗下有诸多期刊可供投稿,其中分析类有个一影响因子1.5左右的Analytical Methods(分析方法)。与国内期刊相比,这些期刊基本都是SCI收录,并且不收版面费,给作者提供自己发表的pdf论文。在看投稿资料时,发现该学会针对非英语母语的中日两国人,专门制作了中文、日文的投稿指南,我把中文的贴在下面,供需要投稿的朋友参考! RSC旗下期刊列表及影响因子:Journal2010 Impact Factor5-Year Impact FactorAnalyst3.9133.843Analytical Methods1.451.45Chemical Communications (ChemComm)5.7875.581Chemical Society Reviews26.58324.641CrystEngComm4.0064.106Dalton Transactions3.6473.654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9.4469.446Faraday Discussions4.5384.267Green Chemistry5.4726.056Integrative Biology4.4394.439JAAS (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4.3723.480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1.8102.083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5.0995.441Lab on a Chip6.2606.927Metallomics3.5923.592Molecular BioSystems3.8253.986Nanoscale7.007.00Natural Product Reports8.8818.865New Journal of Chemistry2.6312.792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3.4513.321Photochemical & Photobiological Sciences2.3782.505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PCCP)3.4533.858Soft Matter4.4575.080

  • 【分享】华人科学家高锟等3人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新网10月6日电 据诺贝尔委员会网站6日报道,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高锟(Charles Kao), 韦拉德-博伊尔(Willard Boyle)和乔治-史密斯(George Smith)三人分享。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其中高锟将获得一半的奖金,另外两名获奖者平分另外一半奖金。另据新华网报道,瑞典皇家科学院6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科学家高锟以及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3名得主的成就分别是发明光纤电缆和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高锟简介:(1933年11月4日-),英国华裔科学家,生于中国上海金山区。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光纤之父,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和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学就读于香港圣若瑟书院,1957年毕业于帝国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 1965年,在以无数实验为基础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用石英基玻璃纤维进行长距离信息传递,将带来一场通讯事业的革命,并提出当玻璃纤维损耗率下降到20分贝/公里时,光纤通讯即可成功。他的研究为人类进入光导新纪元打开了大门。为此,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及爱迪生电信奖、马可尼国际奖、贝尔奖、巴伦坦奖章、利布曼奖和光电子学奖金等。 博伊尔简介:1924年出生于加拿大阿默斯特,3岁时随家人搬迁到魁北克城以北350公里的一个小村庄,这里交通不便,出行基本依靠狗拉的雪橇,因此上高中前博伊尔都是在母亲的指导下自学。博伊尔高中时代在蒙特利尔的一家私立学校度过,高中毕业后即加入加拿大海军,成为航空母舰战斗机飞行员以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但不久二战就结束了,博伊尔从没参与过真正的战斗。1950年,博伊尔又回到学校攻读博士学位,3年后他加入了美国贝尔实验室。今天,提起博伊尔,人们知道他是CCD图像传感器两名发明者之一,但实际上他作出的贡献很多,包括1962年与他人合作发明第一台红宝石连续激光器等。博伊尔还与另一名科学家获得了有关半导体注入式激光器设想的第一个专利。今天,光碟(CD)录制和播放大多需要依靠半导体激光器技术。史密斯简介:193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学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59年博士毕业后,史密斯加入了美国贝尔实验室。一开始,他的研究方向是半导体的电学性质和能带结构。1964年,史密斯成为贝尔实验室设备概念部门的负责人,成立这个部门的目的是研究下一代固态器件。1969年,史密斯和博伊尔共同发明了CCD图像传感器。史密斯先后撰写了40多篇科学论文,在美国拥有31个专利。由于史密斯作出的杰出贡献,2002年,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还专门设立了一个以他命名的奖项。

  • 中国工程院院士、计量学专家——张钟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计量学专家——张钟华http://www.jlbjb.com/zgjl/UploadPic/2008-2/20082209135587734.jpg 张钟华院士(前)与课题组同志共同讨论  计量学专家,男,1940年7月2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65年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毕业,而后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从事精密电测量工作至今。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5年至1979年他负责用交叉电容法建立国家电容标准,不确定度为1×10-7。1997年参加由国际计量局BIPM组织的10pF电容国际比对,与国际平均值的差别仅为4×10-8,为国际上的最好结果之一。  1983年到1988年他负责用低温核磁共振法建立国家强磁场标准(2~12特斯拉,不确定度6×10-5)。发明了"抑制法"克服低温核磁共振法信号长距离传输的困难。此标准至今仍为国际上最好的同类标准之一。1992年他因此项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1年中国工程院当选院士名单(生命科学)

    摘要:中国工程院8日上午在北京公布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从485名有效候选人中经过两轮评审和最终选举,共产生54名新院士。至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783人,学科覆盖更趋全面,地区分布更加广泛。中国工程院同步还完成外籍院士增选工作,经过全体院士大会选举,共从19名外籍院士候选人中产生6名新外籍院士,美国籍4名(其中1人具美国、德国双重国籍),澳大利亚籍、日本籍各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其院士增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名额不超过60名。中国工程院2011年当选院士名单(生物类)农业学部(6人)姓名年龄工作单位陈剑平48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康绍忠49中国农业大学李 坚68东北林业大学吴孔明47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喻树迅58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朱有勇55云南农业大学陈剑平http://www.biomart.cn//upload/userfiles/image/2011/12/1323695281.jpg男,1963年4月出生,浙江宁波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院长。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现任农业部病毒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1985年7月浙江农业大学植保专业毕业后分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室工作,1989年7月特例晋升助理研究员,1991年7月特例晋升副研究员,1993年3月特批晋升研究员。1989年至1990年11月在英国洛桑试验站进行合作研究,1992年11月至1995年12月赴苏格兰作物研究所开展合作与攻读博士,并于1995年10月在英国取得博士学位。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20年来,一直从事植物病毒和病毒病防治研究,曾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63”和欧共体等30个科研项目,首次揭示禾谷多黏菌与其传播病毒内在关系,系统研究了植物病毒缺失突变及其生物学特性,并在水稻和小麦等重要粮食作物病毒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介体真菌及传毒特性、抗源筛选及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鉴定了54种粮食和经济作物病毒,发现12个新种,开展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和系统进化研究,和有关单位合作,开展重要粮食作物病毒病综合防治工作,挽回巨大经济损失。出版专著3部(合计421.7万字)、论文集1册、参编专著3部,发表论文218篇(SCI收录97篇),专利5项,获1992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康绍忠http://www.biomart.cn//upload/userfiles/image/2011/12/1323695298.jpg男,1962年11月生,湖南桃源人,中共党员,1982年7月由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在西北农业大学分别获农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1993年9月破格晋升为教授,康绍忠教授是我国农业水土工程专业领域杰出的青年教师,也是我校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和学科带头人。康绍忠教授是我校节水与水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旱区农业水土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863计划”生物与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现代农业技术主题专家。曾先后获陕西省首届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陕西省首届科技新星、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水利部优秀教师等荣誉和奖励,首批入选农业部“神农计划”、陕西省“三五人才规划”第一层次人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人才工程计划。1998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还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是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首批入选的14名青年专家之一。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1年在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大会上获国家科技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总局联合授予的“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2001年7月批准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 【分享】英国小学生的SCI论文,IF=3.5

    【分享】英国小学生的SCI论文,IF=3.5

    英国小学生发表SCI 影响因子3.521 (注:Biology Letters,现在的影响因子为3.521) 英国一群小学生创造了一项科研“传奇”。他们对大黄蜂的觅食行为进行实验观察,并于12月22日在英国皇家学会主办的《生物学快报》(Biology Letters)上发表了研究论文。据称,这是国际学术刊物第一次正式发表主要由小学生完成的研究论文。这篇论文由来自英国德文郡布莱克沃顿小学的25名8岁至10岁的小学生完成,伦敦大学学院的博·洛托博士为他们提供了科学指导。“据我们所知,这是高质量学术刊物首次发表小学生的论文”,英国皇家学会的发言人告诉新华社记者。皇家学会是具有数百年历史的久负盛名的科学组织,其主办的《生物学通讯》属于影响力较大的国际学术刊物,而这篇小学生论文通过了该刊正常的同行评议审稿程序。小学生们观察了大黄蜂在实验装置中觅食的行为。在他们看来,科学实验充满了乐趣,就像是和大黄蜂之间玩的一场游戏。他们为“游戏”设置了规则,只有在具备某些颜色组合模式的“花朵”上才有糖水,然后观察大黄蜂能否识破这一点。洛托说,他只是帮助培育大黄蜂和提供实验器材,“整个实验都是属于孩子们的”,他们提出了大黄蜂能否判断颜色模式的问题,并自己记录数据和寻找答案。孩子们最终发现,大黄蜂的确具有观察和学习颜色组合模式的能力。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却为昆虫视觉辨识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证据。美国纽约大学和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两位专家在同期杂志上撰写评论文章说,这些小学生的确发现了大人们以前也不知道的事情。布莱克沃顿小学的校长戴夫·斯特拉德威克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与论文相比,更让他感到自豪的是,学校能让孩子们在玩耍的同时真正参与科学探索的过程,而不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说,有的孩子已经觉得科学是件“很不错的事”,希望能够继续干下去。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1/201101271228_276207_1709424_3.jpg

  • 多名工程院院士拟建言国务院撤销"烟草院士"资格

    拖延14个月未果的“烟草院士”一事,终于激怒科学界。昨日,在中国“ 减害降焦 ,科学还是骗局”研讨会上,谢剑平赖以获得院士提名的“降焦减害”研究成果,被多名工程院院士、专家,直斥为“伪科学”和烟草业骗局。与会近百位院士、专家达成共识:谢剑平作为烟草业的研究人员,其所谓“降焦减害”研究成果为烟草业利益服务,刻意隐瞒低焦卷烟对公众的健康危害,其所言所行,违背了科学伦理和科学道德,强烈呼吁中国工程院尽快撤销谢剑平院士资格;敦请科技部再审查谢剑平既往所获的3个国家科技进步奖,是否存在方向、伦理、学术造假问题。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和陈君石先后表示,谢剑平所谓的“降焦减害”研究成果是欺骗,已触犯科学界的道德底线,不能容忍。若工程院仍迟迟不做决断,科学界将考虑通过建言国务院、提请公益诉讼等方式,请国务院要求工程院撤销谢剑平院士资格。昨日,中国控烟协会宣传主管所超介绍,2011年底至今,中国控烟协会已连续六次致函工程院,建议尽快撤销谢剑平院士资格。然而,这些致函多数石沉大海,在几十次向工程院的致电询问中,得到的结果只有三种,“领导出差”,“领导开会”,电话无人接听。去年8月,中国工程院回复中华预防医学会等7家社会组织称“对谢剑平研究员当选院士引发的质疑,将继续进行调查。”截至目前,中国工程院尚未公布调查结果。

  • 【转帖】中国工程院2007年院士增选名单

    中国工程院2007年当选院士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共33人)没有一个认识的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5人)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张金麟 7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九研究所杨凤田 66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陈福田 6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臧克茂 75 装甲兵工程学院谭建荣 52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2人)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张尧学 51 教育部徐扬生 49 香港中文大学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3人)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张兴栋 69 四川大学姜德生 58 武汉理工大学屠海令 60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3人)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丁伯南 6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李立浧 6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彭苏萍 48 中国矿业大学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4人)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马克俭 73 贵州大学王小东 68 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黄 卫 46 建设部雷志栋 69 清华大学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3人)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方国洪 67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张全兴 68 南京大学庞国芳 63 河北(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农业学部(5人)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于振文 63 山东农业大学邓秀新 45 华中农业大学刘兴土 70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李 宁 44 中国农业大学颜龙安 69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医药卫生学部(6人)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李大鹏 57 浙江中医药大学邱贵兴 65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陈志南 55 第四军医大学陈香美(女) 56 解放军总医院陈肇隆 56 高雄长庚纪念医院袁国勇 50 香港大学工程管理学部(2人)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王玉普 50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许庆瑞 77 浙江大学中国工程院2007年当选外籍院士名单姓名 国籍 年龄 学科专业 工作单位奥德马格努斯• 福尔廷森Odd Magnus Faltinsen 挪威 63 船舶与海洋工程 挪威科技大学郭位Way Kuo 美国 56 工业工程(系统可靠性) 美国田纳西大学黄锷Norden E Huang 美国 69 数据分析,物理海洋学 美国航天总署戈达尔德航天中心

  • 【分享】前教育部长周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长

    在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顺利选举产生新一届院长、副院长和主席团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工程专家[b]周济[/b]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应用专家潘云鹤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家畜繁殖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专家[b]旭日干[/b]当选连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煤化学工程专家[b]谢克昌[/b],中国工程院院士、冶金专家[b]干勇[/b],中国工程院院士、消化内科专家[b]樊代明[/b]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1994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由院士组成,致力于促进工程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b]周济简历[/b]周济 男,汉族,1946年8月生,上海市人,1976年7月入党,1970年3月参加工作,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65-1970年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机械制造专业学习1970-1978年新疆工学院教师1978-1980年华中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硕士研究生1980-1984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机械工程专业学习,获硕士、博士学位1984-1995年华中理工大学(原华中工学院)教师、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1995-1997年华中理工大学副校长1997-1999年华中理工大学校长(其间: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2001年湖北省委常委、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湖北省科技厅厅长2001-2002年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2002-2003年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2003-2009年教育部部长第十七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 中国第一人!施一公获瑞典皇家科学院2014年爱明诺夫奖

    http://img.dxycdn.com/cms/upload/userfiles/image/2013/09/17/496868601_small.png根据清华大学官方网站消息,2013年9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宣布授予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2014年度爱明诺夫奖(Gregori Aminoff Prize),奖励他运用X-射线晶体学手段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奖金10万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币93358.4元),颁奖典礼将于2014年3月31日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年会上举行。细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是在所有多细胞生物中起关键作用的基本生命过程,细胞凋亡的异常会导致严重病变,比如癌症、老年痴呆症等等,因此揭示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可以加深科学家对这一基本生命过程的了解,并为开发新型抗癌、预防老年痴呆的药物起提供线索。爱明诺夫奖官方新闻稿提到,作为细胞凋亡机制研究的一部分,施一公的蛋白质晶体学研究不仅能让研究者深入了解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还能让他们详细了解蛋白质调节系统的详细机制。除此以外,施一公团队在生物学其他领域也提出了诸多开创性见解,例如,他的研究小组曾经确定了一组与早衰相关的跨膜酶,该酶在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施一公此次获得爱明诺夫奖,是该奖设立35年来,首次颁给中国科学家。对于施一公来说,是实至名归。施一公是中国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长江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首批国家特聘专家,现任清华大学教授,生命科学院院长,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其领导的实验室主要运用X-射线晶体学,结合其它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方法研究生命科学的基本问题,在细胞凋亡调节机制、生物大分子机器组装与功能、重要膜蛋白结构与机理三个主要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的原创贡献。施一公2013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美国双院外籍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创建于1739年,以其专设的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而闻名世界。自1901年起,瑞典皇家科学院就开始负责每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评选,自1968年起,又加入了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除诺贝尔奖外,瑞典皇家科学院还负责评选克拉福德奖、肖克奖等国际性大奖。爱明诺夫奖同诺贝尔化学奖一样,是属于瑞典皇家学院颁发的国际类奖项,设立于1979年,用以奖励世界范围内在晶体学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每年颁发给不超过3名科学家,个别年度空缺。本年度的爱明诺夫奖只有施一公一人获奖。

  • 【分享】比利时颁布关于玩具安全警示要求的皇家法令!

    据比利时媒体报道,比利时政府8月11日在政府通告中颁布了关于磁性玩具安全的皇家法律,要求今后所有在比利时市场销售的磁性玩具必须标有涉及危及健康和安全的警示说明。警示说明要醒目可读,置于包装明显位置或固定在磁性玩具上。      据报道,2009年夏天欧盟将出台新的玩具制造安全标准。在目前消费者投诉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这种强制性的警示说明在欧盟安全标准出台前仅是一种临时措施。

  • 【转帖】英国揭开2000年前木乃伊死因 肺结核为罪魁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在1825年,科学家格兰维尔向英国皇家学会宣布,他通过尸检发现了一具女性木乃伊的死因:恶性肿瘤。当时格兰维尔的这一发现引起科学界巨大的轰动。不过在格兰维尔宣布这具木乃伊的死因为肿瘤大约200年后,英国科学家推翻了其结论,称真正的死因是肺结核。  据悉,格兰维尔(Augustus Bozzi Granville)完成了世界上首次木乃伊尸检,该木乃伊故称“格兰维尔木乃伊”。该具木乃伊的女子生活在大约公元前600年的底比斯,死时大约在50岁左右。底比斯位于尼罗河中游,是古埃及新王国的都城,被古希腊大诗人荷马称为“百门之都”。在底比斯的大墓地被发现后,“格兰维尔木乃伊”被送到大英博物馆。格兰维尔经过尸检后,宣称这名女子死于恶性卵巢肿瘤。  然而,在格兰维尔宣布这名古埃及女子的死因是肿瘤约两个世纪之后,研究发现尽管这具木乃伊卵巢上有肿瘤,但却是良性的,因此不可能是导致其死亡的原因。英国科学家找到了更可能的死因:肺结核。  肺结核当年在古埃及肆虐。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海伦-多诺霍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格兰维尔木乃伊”体内发现了肺结核遗留下的痕迹。在“格兰维尔木乃伊”的肺部样本发现了由肺结核所导致的炎症和损害,在其肺部和胆囊也发现了结核分枝杆菌的DNA。结核分枝杆菌是导致肺结核发生的病菌。研究人员还在“格兰维尔木乃伊”肺部组织和大腿骨发现了酸,这也证实了这名古埃及女子确实患上了肺结核,因为这种酸只能来自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  研究人员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上发表文章称,“这名女子患上了肺结核,而且结核向其他部位扩散。”

  • 中国工程院2011年度当选院士名单公布,54人当选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spic/banner_148.jpg中国工程院12月8日上午在北京公布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从485名有效候选人中经过两轮评审和最终选举,共产生54名新院士。至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783人,学科覆盖更趋全面,地区分布更加广泛。  中国工程院同步还完成外籍院士增选工作,经过全体院士大会选举,共从19名外籍院士候选人中产生6名新外籍院士,美国籍4名(其中1人具美国、德国双重国籍),澳大利亚籍、日本籍各1名。

  • 【资料】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简介

    艾 兴 切削加工和刀具材料专家。江西省东乡县人。194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中国高校切削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我国切削加工研究领域开拓者之一,首创融合切削学与陶瓷学于一体的陶瓷刀具研究和设计的理论新体系,先后开发成功6种陶瓷刀具,其中3种属国际首创。创建了超声与断续磨——间隙脉冲放电复合加工理论和技术,开发了专用直流电源和砂轮,研制了专用数控机床。首创复杂表面分解重构理论,开发了相应软件系统。研究成果被广泛推广应用,创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国家发明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级和部级优秀教材奖各1项,专利7项。发表论文360多篇,教材和著书9本。培养硕士生40多名,博士生33名,2002和2004年两次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为食品添加剂“喊冤”

    日前在沪举行的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主题宣讲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指出: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让消费者谈食品添加剂色变。实际上,许多食品安全事件不是真正的食品添加剂惹的祸,而是本不该出现在食品中的添加物浑水摸鱼炮制出各种假冒伪劣食品。“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发生过因使用食品添加剂而造成的真正的食品安全事件。要知道,苏丹红、三聚氰胺、孔雀绿等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陈君石说,食品添加剂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科,有明确而严格的使用范围及使用量,并被赋予明确的法律地位,任何超量、超范围使用都是违法的。每一种食品添加剂,通常都经过严格的风险评估,有着统一的国际和国家标准,未超范围超量使用,就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以备受消费者诟病的糖精为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曾做过细致严谨的风险评估。研究人员假定市面上所有允许添加糖精的食品都添加了,且添加量是规定的最大值,按照国人的膳食习惯来估算,即使是最喜好含有糖精食物的孩子,每人每天每公斤体重的摄入量也少于2.5毫克,仅为国际安全值5毫克的一半。陈君石坦言,研究中假定的糖精使用是极端现象,在现实调查中没有出现。

  • 工程院院士:中国发在SCI上论文85%都是垃圾[ZT]

    工程院院士:中国发在SCI上论文85%都是垃圾http://news.qq.com/a/20120907/000048.htm工程院院士钟世镇就此批评:  “发表一篇论文,有点创新,讲了自己的观点,然后有了个试验数据,就说是创新了”  新快报讯记者陈红艳实习生徐利欣报道8月30日,中山大学教授许跃生曾在广州论坛专家集体访谈会上,痛批国内学术界“唯SCI论英雄”,认为其“毒害”了国内许多发文量不够的优秀教师。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所长钟世镇在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材料“神桥”的新闻发布会上,“隔空”声援许跃生,称我国发表在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世界著名的一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上的论文,有用的不到15%,大批都是垃圾论文。  新快报记者了解,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教授、广东省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许跃生日前在广州论坛专家集体访谈会上吐槽:“现在的大学老师没有两三篇SCI,没有达到一定的影响因子,想评职称是没门的。我们太过于看重国外这种评价体系了,太在乎一个老师SCI论文的数量。SCI在中国已演变成一个(学术)毒瘤!”许跃生指出,如果这种评价体系不改变,大学老师等就不敢到企业做发明,就会遏制企业的创新发展。  昨日,钟世镇院士在“神桥”新闻发布会上,也就SCI问题提出批评。钟世镇表示,现在不断强调转化医学,是因为发现科技界最近几年有点“崇洋媚外”,评价科研结果一定用SCI,要在SCI中发表论文才算数,在中国发表的不算。“实际上,我们用SCI对外交流是对的,我们要跟国际接轨,但过多的就不对了。我们目前在SCI上的论文,在全世界中已经是排行第二了,仅次于美国,总数相差不远。”  “但是,我们发表在SCI上有用的论文却寥寥无几,15%都不够,另外85%都是垃圾论文——就是发表一篇论文,有点创新,讲了自己的观点,然后有了个试验数据,那就说是创新了。”钟世镇说,我们大声疾呼要搞转化医学,就是希望任何的学术研究都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这点而言,“神桥”是我们国家转换医学中非常鲜明的成就。

  • 【转帖】水晶宫的魅力——1851年英国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纪实-上海世博会介绍之二

    “天时、地利、人和”催发了首届世博会   19世纪前半叶,欧洲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英国,自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当时的英国在世界工业中一马当先。同时资本的高速聚集和运作,英国也成为当时欧洲金融的中心。这些因素触发了英国将在世界舞台上演绎主角的欲望。   此前,欧洲各国举办工业博览会已不是新鲜事,特别是英国、法国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都举办了多届有影响的工业产品博览会,以此来推广本国的工业生产技术和宣传新产品。1761年英国首次举办了仅有两周但非常成功的工业展览会;1828年至1845年,英国在国内组织过多次类似博览会的一些尝试;1849年,英国在伯明翰第一次为展览设计建造临时场馆。频频举办的工业博览会也使英国萌发了举办一次世界各国参与的博览会。   成立于1754年的英国皇家艺术协会历来承担国家展览会的组织工作,担任皇家艺术协会主席的阿尔伯特亲王具有一种与传统理念所不同的开明思想和创新精神。在他的组织下,成功举办了1847、1848年的工业博览会。1849年,艺术协会开始酝酿筹划规模更大的博览会时,阿尔伯特提出要求“博览会必须是国际性的、展品要有外国产品参加”的设想,要求能在伦敦海德公园中找到最好的展览场地,以举办一届规模宏大的世界博览会。阿尔伯特认为:艺术和工业创作并非是某个国家的专有财产和权利,而是全世界的共有财产。   “天时、地利、人和”催发了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诞生。

  • 化学信息学 7.5.1.2/ .3 英国出版的化学期刊/ 日本期刊

    7.5.1.2 英国出版的化学期刊:1)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英国化学会志):简称 J. Chem. Soc. (再简JCS),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主办, 1848 年创刊, 为最老的化学期刊. 1976 年起分成下面几个部分:有JCS (B), (C)2) J. Chem. Soc. Perkin Transactions I: 报导有机和生物有机化学领域的合成反应. 文献内容比较长, 本期刊强调不接受明显将完整文章分段投稿的情形. 影响因子 1.6.标题例: Synthesis of (4R, 5R)-(-)-4-Methyl-5-phenyloxazolidine-2-selone.3) J. Chem. Soc. Perkin Transactions II: 物理有机领域, 报导有机, 生物有机, 有机金属化学方面的反应机理, 动力学, 光谱及结构分析等文章. 影响因子 1.7.4) J. Chem. Soc.Faraday Transactions: 物理化学和化学物理领域, 报导动力学, 热力学文章.5) J. Chem. Soc. Dalton Transactions:无机化学领域.6) J. Chem. Soc. Chemical Communication: 为半月刊, 内容简短, 不超过两页, 没有前言讨论结论, 平铺直叙而简洁的介绍实验新的进展或发现. 影响因子 3.1.标题例: Chiral Silyl Acetals as Convenient Reagents for Determining Enantiomeric Purity of Alcohols.7) Tetrahedron (四面体

  • 2019(第四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拟定议程

    [align=center][b]2019(第四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初步议程[/b][/align][align=center][b]大会主题:城市防洪与科学管理 [/b][/align][align=center][b]举办时间:2019 年 11 月14-15日[/b][/align][align=center][b]举办地点:广州逸林假日酒店[/b][/align][b] [/b]此次议程仅作为初步议程参考,有变动随时更新修正。[b] [/b][table][tr][td][align=center][b]大会主论坛[/b][/align][align=center][b]11月14日(星期四)9:00-18:00[/b][/align][/td][/tr][tr][td]主持人:熊正元,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院长[/td][/tr][tr][td]开幕式致辞嘉宾:1.张建云,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原院长2.郭允冲,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3.刘咏峰,中国水利学会副秘书长4.龚海杰,广州市水务局局长5.范瑞威,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6.日下部 治,国际静压桩学会(IPA)理事长、日本岩土学会原理事长、日本土木学会原副理事长[/td][/tr][tr][td][b]演讲题目:气候变化对城市洪涝带来的影响分析(拟)[/b]主旨报告:丁一汇,中国工程院院士[/td][/tr][tr][td][b]演讲题目:保持环境生态平衡的方法(拟)[/b]主旨报告:Asit K Biswas(加),国际水资源协会原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杰出客座教授[/td][/tr][tr][td][b]演讲题目:暴雨带来的水质污染治理(拟)[/b]主旨报告:任南琪,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或侯立安,中国工程院院士[/td][/tr][tr][td][b]演讲题目:待定[/b]主旨报告: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td][/tr][tr][td][b]演讲题目:中国防洪排涝的规划与实施(拟)[/b]主旨报告:张建云,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原院长[/td][/tr][tr][td][b]午餐[/b][/td][/tr][tr][td]主持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领导[/td][/tr][tr][td][b]演讲题目:日本城市针对洪涝灾害发生的行动与对策[/b]演讲报告:日下部 治,国际静压桩学会(IPA)理事长、日本岩土学会原理事长、日本土木学会原副理事长[/td][/tr][tr][td][b]演讲题目:以国际视野打造上海城市排水雨水规划[/b]演讲报告:唐建国,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总工[/td][/tr][tr][td][b]演讲题目:广州市城市水资源的应用(拟)[/b]演讲报告:广州市水务局领导[/td][/tr][tr][td][b]演讲题目:城市水安全保障能力的全面提升:困境与出路[/b]演讲报告:程晓陶,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委会主任委员[/td][/tr][tr][td][b]演讲题目:待定[/b]演讲报告:张 韵,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经理[/td][/tr][tr][td][b]演讲题目:如何构建高效能的防洪排涝应急服务体系[/b]演讲报告:杨文龙,国际应急管理学会亚洲办公室主任[/td][/tr][tr][td][b]演讲题目:待定[/b]演讲报告:徐 波,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td][/tr][tr][td][b]演讲题目:待定[/b]演讲报告:案例分享[/td][/tr][tr][td][b]圆桌讨论:城市防洪排涝的的管理或规划方面(拟)[/b]主持人:程晓陶,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委会主任委员1. 张建云,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原院长2. 丁一汇,中国工程院院士3. 任南琪,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4. Asit K Biswas(加),国际水资源协会原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杰出客座教授5. 日下部 治,国际静压桩学会(IPA)理事长、日本岩土学会原理事长、日本土木学会原副理事长6. 广州市水务局领导[/td][/tr][tr][td][b]餐叙(一楼西餐厅)[/b][/td][/tr][tr][td][align=center][b]雨洪资源利用与排水论坛[/b][/align][align=center][b]11月15日(星期五)上午9:00-12:00[/b][/align][/td][/tr][tr][td]主持人:广州市政院领导或专家[/td][/tr][tr][td][b]演讲题目:日本防洪管理背景现状和未来[/b]演讲嘉宾:森田 弘昭,日本非开挖技术协会会长,日本大学教授[/td][/tr][tr][td][b]演讲题目:海绵城市下垫面数字化技术及智能化应用[/b]演讲报告:张胜雷,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总工程师[/td][/tr][tr][td][b]演讲题目:城市雨水径流综合管控平台与辅助决策系统(拟)[/b]演讲报告:黄 瑾,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td][/tr][tr][td][b]演讲题目:如何建设治水长效机制(拟)[/b]演讲报告:陈贻龙,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td][/tr][tr][td][b]演讲题目: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防洪排涝的结合(拟)[/b]演讲报告:束 昱,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同济大学副理事长、教授[/td][/tr][tr][td][b]演讲题目:洪水预报与水库优化调度(拟)[/b]演讲报告:陈洋波,中山大学水灾害管理与水利信息化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td][/tr][tr][td][b]演讲题目:智慧城市与水资源的协调之道(拟)[/b]演讲报告:章卫军,宜水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td][/tr][tr][td]圆桌讨论:主持人:待定1. 侯立安,中国工程院院士2. 张胜雷,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总工程师3. 黄 瑾,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4. 束 昱,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同济大学副理事长、教授5. 陈贻龙,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6.章卫军,宜水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td][/tr][tr][td][b]午餐[/b][/td][/tr][tr][td][align=center][b]城市水利与防涝论坛[/b][/align][align=center][b]11月15日(星期五)上午9:00-12:00[/b][/align][/td][/tr][tr][td]主持人:朱浩川,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总院给排水环境工程设计研究一院院长[/td][/tr][tr][td][b]演讲题目:雨洪管理中的蓝绿统筹思想(拟)[/b]演讲报告:郭祺忠,美国罗格斯大学(新泽西州立大学)工程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终身教授、美国美华水利协会会长、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td][/tr][tr][td][b]演讲题目:城市防洪排涝规划——以哥本哈根和纽约实践为例[/b]演讲报告:Henrik Sø gå rd olsen,安博集团全球气候适应性和景观设计部门总监[/td][/tr][tr][td][b]演讲题目: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暴雨风险及应对[/b]演讲报告:马京津,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中心副主任[/td][/tr][tr][td][b]演讲题目:静压植桩工艺在城市洪涝灾害中的技术应用及案例分析[/b]演讲报告:陈国主,日本株式会社技研制作所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td][/tr][tr][td][b]演讲题目:城镇内涝防治技术与工程案例[/b]演讲报告:张 辰,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td][/tr][tr][td][b]演讲题目:城市内涝防空的竖向设计和“大排水”系统构建[/b]演讲报告:车 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td][/tr][tr][td][b]演讲题目:[/b]待定演讲报告:案例分享[/td][/tr][tr][td]圆桌讨论:主持人:待定1. 夏 军,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水安全研究院院长2. 郭祺忠,美国罗格斯大学(新泽西州立大学)工程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终身教授、美国美华水利协会会长、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3. Henrik Sø gå rd olsen,安博集团全球气候适应性和景观设计部门总监4. 陈国主,日本株式会社技研制作所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5. 朱浩川,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总院给排水环境工程设计研究一院院长6. 张 辰,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td][/tr][tr][td][b]午餐[/b][/td][/tr][tr][td][align=center][url=http://www.ches.org.cn/ches/2017xsnh/2017fhc/201710/t20171020_1004454.html]水生态环境论坛[/url][/align][align=center][b]11月15日(星期五)上午9:00-12:00[/b][/align][/td][/tr][tr][td]主持人:待定[/td][/tr][tr][td][b]演讲题目:待定[/b]演讲报告:郑能师,德国PADDI环境咨询总监[/td][/tr][tr][td][b]演讲题目:绿色市政基础设施发展理念——城市水系统构建模式示例[/b]演讲报告:郑兴灿,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td][/tr][tr][td][b]演讲题目:全面推行河长制暨水环境治理(拟)[/b]演讲报告:吴学伟,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td][/tr][tr][td][b]演讲题目:高强度城市建成区洪涝灾害治理[/b]演讲报告:辛玮光,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环境所副所长、给排水高级工程师[/td][/tr][tr][td][b]演讲题目:水系治理的生态与景观[/b]演讲报告:赵敏华,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td][/tr][tr][td][b]演讲题目:粤港澳大湾区水陆资源优势及发展分析[/b]演讲报告:吴小明,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副总工兼河流海岸工程研究所总工,水利部珠江河口海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教授级高工[/td][/tr][tr][td][b]演讲题目: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分类及在我国的适应性分析[/b]演讲报告:孙跃平,上海管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td][/tr][tr][td]圆桌讨论:主持人:待定1. 王 超,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教授2. 郑能师,德国PADDI环境咨询总监3. 郑兴灿,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 吴学伟,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5. 赵敏华,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td][/tr][tr][td][b]午餐[/b][/td][/tr][tr][td][align=center][b]参观考察[/b][/align][/td][/tr][/table][table][tr][td]11月15日(星期五) 14:00-17:00[/td][/tr][tr][td][b]考察地点一:广州明珠湾大桥[/b][/td][/tr][tr][td]简介:明珠湾大桥位于广州市南沙区,起始于万环西路,止于[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9%8E%E9%97%A8/581261]虎门[/url]联络道,项目全长9.1km,其中明珠湾大桥长为2.64km,是广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交通枢纽核心控制工程。大桥主线全长约7.774公里,主桥设计双向八车道,采用三桁六跨连续钢桁拱,结构美观秀丽,承重能力大,工程主桥主跨436米,是我国跨度最大的三桁钢拱桥。[/td][/tr][tr][td][b]考察地点二:广州石井净水厂和石井河景观带[/b][/td][/tr][tr][td]简介:石井净水厂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石槎路,张村涌以南、石井河以东,项目占地面积约16公顷,分2期建设。其服务范围为大坦沙系统中新市涌、白云一线以北地区,服务面积约33平方千米,服务人口约36.1万人。一期项目建设主要内容: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厂区按地面景观湿地、地下污水处理主体构筑物采用地埋式方式布置,采用改良AAO工艺,规模为15万m3/d 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总投资12.37亿元。石井净水厂秉持了集约、便捷、绿色、亲民的设计理念,将水污染治理与城市更新改造、生态景观营造相结合,通过优化的空间、实体、场地构成整个建筑环境,在力图节约用地的基础上,对建筑空间、交通组织、入口、广场及室外绿化等方面进行了仔细推敲,从丰富人的空间体验与感知的角度入手,使整个净水厂给人深刻的印象,成功做到以最小的用地、最流畅的工业建筑流程、最小化噪音与废气排放,把地面绿地和景观留给市民,提升了周边土地的环境质量和使用价值。[/td][/tr][tr][td][b]备注:两处考察地点并行,可自由选择一处进行参观。仅限注册报名成功的与会代表参加。根据活动落实的实际情况,组委会将保留调整部分行程的权利,最终行程以当日实际考察为准。11月15日下午,请凭参观考察证件乘坐指定班车前往考察地点,并提供往返接送。[/b][/td][/tr][/table][align=center][b]广州市政院专题论坛[/b][/align][table][tr][td][align=center][b]城市建设技术创新论坛[/b][/align][align=center][b]11月14日(星期四)下午13:40-20:30[/b][/align][/td][/tr][tr][td]主持人:宁平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td][/tr][tr][td]论坛致辞致辞嘉宾:广州市政院领导院士[/td][/tr][tr][td][b]演讲题目:水环境[/b]演讲报告:任南琪,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或曲久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国际水协(IWA)常务理事[/td][/tr][tr][td][b]演讲题目:桥梁隧道[/b]演讲报告:聂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未来城镇与基础设施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或陈政清,中国工程院院士,[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9%96%E5%8D%97%E5%A4%A7%E5%AD%A6%E5%9C%9F%E6%9C%A8%E5%B7%A5%E7%A8%8B%E5%AD%A6%E9%99%A2]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url]教授,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主任[/td][/tr][tr][td][b]演讲题目:特大跨度三主桁双层桥面公路钢桁拱桥技术创新[/b]演讲报告:宁平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td][/tr][tr][td][b]演讲题目:城市中心区沉管隧道技术创新[/b]演讲报告:魏立新,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td][/tr][tr][td][b]茶歇[/b][/td][/tr][tr][td][b]演讲题目:城市快速公交(BRT)技术创新与实践[/b]演讲报告:段小梅,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td][/tr][tr][td][b]演讲题目:城市桥梁装配化技术[/b]演讲报告:待定,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td][/tr][tr][td][b]演讲题目:不同水源切换条件下的净水厂工艺方案设计[/b]演讲报告:尹文选,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td][/tr][tr][td][b]演讲题目:地埋污水处理厂的应用实践[/b]演讲报告:周建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td][/tr][tr][td][b]餐叙[/b][/td][/tr][/table]

  • 【网络会议】:11月24日 10:00 钻石的鉴定与分析

    【网络会议】:11月24日 10:00 钻石的鉴定与分析

    【网络会议】:钻石的鉴定与分析【讲座时间】:2015年11月24日 10:00【主讲人】:麦智强中山大学岩矿学硕士,国家注册珠宝玉石质检师CGC,英国皇家宝石学文凭FGA,英国皇家钻石学文凭DGA,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珠宝鉴定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具有15年的珠宝检测、培训经验。【会议介绍】珠宝玉石分类国家标准解读1、珠宝玉石分类2、珠宝玉石国家标准3、国内市场常见宝玉石品种鉴定方法4、国内珠宝玉石检测证书解读-------------------------------------------------------------------------------1、报名条件:只要您是仪器网注册用户均可报名,通过审核后即可参会。2、报名并参会用户有机会获得100元手机充值卡一张哦~3、报名截止时间:2015年11月24日 9:304、报名参会: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6005、报名及参会咨询:QQ群—171692483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5042911235201_01_2507958_3.jpg

  • 为什么华测(CTI)证书上有那么多资质章?

    具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及计量认证CMA资质,取得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授权,并获得英国皇家认可委员会UKAS、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新加坡SPRING等诸多国际认证机构认可,这些机构有些是签署互认协议的吧,有协议在,在CNAS区域,一般别的认可机构不会在此开展业务吧,相对应地,CNAS也不会到英联邦等地开展业务。我的理解对吧?各位老师?

  • 【讨论】中国工程院院士谈食品安全三个原因,您是如何看待着三个原因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为什么最近几年我们中国食品安全的事件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第一个原因,我觉得我们是生产规模太小而分散;第二个原因,我认为没有把假冒伪劣和真正的不安全食品真正的区分开来;第三个原因现在我们消费者和媒体保障食品安全的意识,包括维权意识的增加……他说的真的是中国目前食品的根源所在么?如果让您抓食品安全问题,您该从何处下手?

  • POPs专委会主任余刚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北京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双聘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主任 余刚教授 当选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align=center][img=image.png,197,272]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311/uepic/c089f11c-9ef9-4a57-bd85-c0e49d5523e0.jpg[/img][/align][align=center]余刚教授[/align]余刚,北京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兼任国家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工作协调组和国家履行《汞公约》工作协调组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主任、期刊《Emerging Contaminants》主编。主要从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等新污染物控制理论、技术和战略研究,在排放源和环境污染特征、控制原理与技术、国家控制战略与国际履约支撑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建立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因子、清单方法和清单,研发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催化降解新技术和机械化学处置新工艺与新设备,研究制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以及国际技术导则,为我国和全球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发挥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研究成果获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光华工程科技奖。已培养36名博士和24名硕士,获1项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北京市教学名师奖。[b]POPs专委会简介[/b]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POPs专委会)成立于2008年,宗旨是加强国内从事以POPs为代表的新污染物的基础理论、政策法规以及削减控制技术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之间的学术联系,促进与相关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以POPs为代表的新污染物的知识普及,密切科研单位、政府管理机构、企业、公众之间的联系,为我国履行 POPs 公约以及消除POPs等新污染物提供决策支撑和技术服务。自成立以来,POPs专委会已连续十五年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评为优秀分支机构。[来源:POPs论坛][align=right][/align]

  • 【分享】T著名物理学家 约瑟夫.汤姆孙

    中文名称: 约瑟夫.汤姆孙   外文名: Jospeh John Thomson   生卒年: 公元1857~1940年   故居: 英国,曼彻斯特,齐山姆   洲: 欧洲   国别: 英国   省: 曼彻斯特   约瑟夫.汤姆孙,也译做作约瑟夫.汤姆生,英国物理学家。1856年12月8日生于英格烂曼彻斯特郊区齐山姆的一个书商家庭。他的父亲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没有知识的苦处,便发誓要教子成材,请了家庭教师指导儿子的学习。14岁进入曼彻斯特大学欧文学院学习。不久父亲病逝,只能靠微薄的奖学金维持学业。1874年,他年方18岁,便在物理学家B.史迪华指导下完成了第一篇科学论文《绝缘体之间接触电的实验研究》。1876年考试合格,被保送到剑桥大学,成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数学研究生,1880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并留校,次年便成为三一学院研究员,此后便在剑桥度过一生。由于对完全不同压缩流体中两个闭合旋涡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1883年他获得亚当斯奖金,因而当年升任讲师。1884年春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随后转入卡文迪什实验室工作。1884年12月他完成精确测定电量的静电单位与电磁单位两数值之比(结果为2.997×10-10cm/s)等实验研究,即被剑桥大学评选委员会评选为卡文迪什实验室教授,接替瑞利的主任职位;1905年接替瑞利担任皇家学院自然哲学教授。因为发现了电子,汤姆孙获得了19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1913年任英国皇家学会副会长,1915~1920年任会长。1918年起担任三一学院院长,1919年他辞去卡文迪什实验室教授的职位,推荐他的学生E.卢瑟福继任,而自己留在实验室继续进行研究工作,指导青年研究生长达21年, 1940年8月30日汤姆孙在剑桥逝世。享年84岁。他的遗体和牛顿、达尔文和开尔文等著名学者一起安放在伦敦市中心的威斯敏斯特教堂。研究领域:物理学1、在气体放电领域的研究和发现汤姆孙在物理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发现了电子的存在。1897年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从实验上发现电子的存在,这一发现标志着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层次。后来有发现电子的许多性质,指出电子既象气体中的导电体,又像原子中的组分。还同阿斯顿合作,找到有力证据证明元素气体氖至少有两种不同重量的原子。1912年,通过对某些元素的极隧射线研究,指出存在同位素。2、发明质谱方法,后经同时在卡文迪什实验室工作的F.阿斯顿的改造和完善,发展成今天的质谱仪。3、汤姆孙的第一篇重要论文,是关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在带电球的远动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带电球可以具有由电荷产生的表现附加质量,其大小与静电能量成正比。这是想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等价定律迈出的第一步。作品:1、《动力学在物理和化学中的应用》(1886年)2、《电磁学数学理论基础》(1895年)3、《气体导电》(1903年)4、《光结构》(1907年)5、《电子和化学》(1923年)曾获奖项:1、1883年获得亚当斯奖金2、190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3、1908年被封为勋爵4、1912年获梅里特勋章5、此外,还获富兰棵林奖章、道尔顿奖章和法拉第奖章等

  • 部分安全检测认证协会英文简称说明

    UL:美国安全检测实验室公司CE:欧盟产品认证GS:德国安全性认证UKAS:英国皇家认证CCC:3C中国强制产品认证CEN:欧洲标准委员会EC:欧洲委员会EU:欧盟RIVM:国家公共卫生和环境研究所SCF:食品科学委员会SANCO:"健康与消费者保护"理事会

  • 中国工程院院士:当前已是历史上中国食品最安全阶段。请问您怎么看?

    http://easyread.ph.126.net/ZJHmquxNXw3_ejio1-UGLA==/7916509008758112999.jpg岳国君据中新网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粮集团总工程师岳国君认为,由于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越来越严,当前已是历史上中国食品最安全的阶段,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期待也在不断上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也在不断严格,所以,食品安全永远“在路上”。

  • 『光学显微镜知名人士』列文虎克

    1674年,荷兰布商列文• 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1632~1723)为了检查布的质量,亲自磨制透镜,装配了高倍显微镜(300倍左右),并观察到了血细胞、池塘水滴中的原生动物、人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精子,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完整的活细胞。列文• 虎克把他的观察结果写信报告给了英国皇家学会,得到英国皇家学会的充分肯定,并很快成为世界知名人士。列文• 虎克的一生致力于在微观世界中探索,发表论文402篇,其中《列文• 虎克发现的自然界的秘密》是人类关于微生物研究的最早专著。

  • 【分享】A著名物理学家 奥斯特

    中文名称: 奥斯特   外文名: Hans Christian Oersted   生卒年: 公元1777—1851年   故居: 丹麦兰格朗岛鲁德乔宾   洲: 欧洲   国别: 丹麦   省: 朗格兰德岛   奥斯特,丹麦著名物理学家。1777年8月14日,奥斯特生于兰格朗岛鲁德乔宾的一个药剂师家庭。12岁开始帮助父亲在药房里干活,同时坚持学习化学。由于刻苦攻读,17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哥本哈根大学的免费生。他一边当家庭教师,一边在学校学习药物学、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等,179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800年任哥本哈根大学副教授,1801~1803年去德国、荷兰、法国访问,结识了许多物理学家及化学家。1806年起任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学教授,1812-1813年再出访法国和德国。1822-1823年又到英国访问。回国后,创立了丹麦科学知识振兴学会。1815年起任丹麦皇家学会常务秘书。1820年因电流磁效应这一杰出发现获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利奖章。1821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23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后来任丹麦皇家科学协会会长。1829年起任哥本哈根工学院院长。1851年3月9日奥斯特在哥本哈根逝世,终年74岁。相关研究领域:奥斯特对物理学、化学和哲学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他在科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电流引起的磁效应。由于受康德哲学与谢林的自然哲学的影响,坚信自然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并长期从事探索电与磁之间的联系。早在读大学时奥斯特就深受康德哲学思想的影响,认为各种自然力都来自同一根源,可以相互转化。富兰克林发现的莱顿瓶放电使钢针磁化的现象启发奥斯特,使他认识到电向磁的转化也是可能的,关键是要找出转化的具体条件。他在1812年出版的《关于化学力和电力的统一性的研究》中,根据电流流经直径较小的导线会发热,推测如果通电导线的直径进一步缩小,那么导线就会发光;使通电导线的直径变得更小,小到一定程度时,电流就会产生磁效应。他指出:“我们应该检验电是否以其最隐蔽的方式对磁体有所影响.”寻找这两大自然力之间联系的思想,经常盘绕在他的头脑中.  1819年冬,奥斯特在哥本哈根开设了一个讲座,讲授电磁学方面的课题。在备课中,奥斯特分析了前人在电流方向上寻找磁效应都未成功的事实,想到磁效应可能像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热和光那样是向四周散射的,即是一种横向力,而不是纵向的。1820年春,奥斯特安排了一个这方面的实验,他采用讲演时常用的电池槽,让电流通过一根很细的铂丝,把一个带玻璃罩的指南针放在铂丝下面,实验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1820年4月的一天晚上,奥斯特在讲课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想法,讲课快结束时,他说:“让我把导线与磁针平行放置来试试看。”当他接通电源时,发现小磁针微微动了一下。这一现象使奥斯特又惊又喜,他紧紧抓住这一现象,连续进行了3个月的实验研究,终于在1820年7月21日发表了题为《关于磁针上的电流碰撞的实验》的论文。这篇仅用了4页纸的论文,是一篇极其简洁的实验报告。奥斯特在报告中讲述了他的实验装置和60多个实验的结果,从实验总结得出:电流的作用仅存在于载流导线的周围;沿着螺纹方向垂直于导线;电流对磁针的作用可以穿过各种不同的介质;作用的强弱决定于介质,也决定于导线到磁针的距离和电流的强弱;铜和其他一些材料做的针不受电流作用;通电的环形导体相当于一个磁针,具有两个磁极等。这篇短短的论文使欧洲物理学界产生了极大震动,导致了大批实验成果的出现,由此开辟了物理学的新领域——电磁学此外,1812年奥斯特最先提出了光与电磁之间联系的思想。1822年采用精致的压力计并确保增加的压力作用于水容器内外两侧,首次得到水具有压缩性的相当精确的数据,对气体的压缩性也进行了相应实验研究。1823年根据对温差电偶接头的研究结果,得出结论:这种接头在比伏打电池低得多的电位差下,能产生较高电流。1825年提炼出铝,但纯度不高。在声学研究中,他试图发现声所引起的电现象。他的最后一次研究工作是抗磁性。  奥斯特不只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他的讲课有表演,也有分析,非常重视实验。他说过“我不喜欢那种没有实验的枯燥的讲课,因为归根到底,所有的科学进展都是从实验开始的。”他的作品有:1、《关于化学力和电力的统一性的研究》(1812年)2、《关于化学定律的见解》(1812年)3、《关于磁针上的电流碰撞的实验》(1820年)曾获奖项:1、1820年因发现电流磁效应获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利奖章。2、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法国科学院院士。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