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药效学研究技术

仪器信息网药效学研究技术专题为您整合药效学研究技术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药效学研究技术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药效学研究技术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药效学研究技术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药效学研究技术话题讨论。

药效学研究技术相关的论坛

  • 药效学研究的实验室有资质要求吗?

    [color=#444444]请问做新药药效学研究需要在什么资质的实验室做?只知道安评必须在GLP实验室,药效学研究的有文件规定吗?以前卫生部门有认定药理基地,现在国家局没有药理基地的认定,不知道是否有动物使用许可证就可以了。[/color]

  • 23.10钩藤碱提取工艺和质量标准建立、初步药效学研究

    23.10钩藤碱提取工艺和质量标准建立、初步药效学研究

    作者】 刘明; 【导师】 汤建林;【作者基本信息】 第三军医大学, 药物分析学, 2011, 硕士【摘要】 钩藤为我国传统中药,其药材中所含吲哚类生物碱为主要药效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钩藤生物碱除具有降压、抗癫痫作用外,还有一定抗焦虑作用,应用价值较高。为了进一步研究钩藤活性成分,特别是钩藤生物碱的药用价值,如何从钩藤药材中获得钩藤生物碱有效成分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关键。现有提取工艺主要针对钩藤粗提物及总生物碱,针对有效成分的提取研究较少。本课题对钩藤碱提取纯化工艺、质量标准及抗焦虑药效学进行研究,确定最佳提取纯化工艺,考察质量标准,并对其抗焦虑药效进行初步评价。1.定性定量方法建立建立薄层色谱定性分析钩藤碱的方法,以丙酮-石油醚-氨水(1:2:0.2)为展开剂,钩藤碱在GF254硅胶板(规格:厚度0.20.25mm,25×40mm)上能与其它生物碱及杂质有效分离,在5分钟内即可完成钩藤碱的鉴别。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定量分析钩藤碱的方法,采用Platisil ODS(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1mol/L磷酸二氢钾(KOH调pH8.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40 min内乙腈与0.01mol/L磷酸二氢钾比例由30:70线性递增至60:4...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7/201207311344_380867_2379123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7/201207311346_380868_2379123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7/201207311347_380869_2379123_3.jpg

  • 昆明动物所等研究揭示中药蜈蚣药效分子群和药理学活性

    蜈蚣是一味传统的重要动物药材,其中药药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根据《中国药典》和《中华本草》记述,蜈蚣具有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惊风、癫痫、痉挛抽搐、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头痛以及毒物咬伤等的治疗。虽然蜈蚣的药用价值被国内外医学专家所重视,用蜈蚣配成的中成药和处方在百余种以上,但由于缺乏系统全面的对蜈蚣药效分子群的识别和相应的药理学活性解析的研究,使得蜈蚣蕴含的丰富的天然药用活性物质未能得到充分认识,成为有效利用蜈蚣药用价值和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瓶颈。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生物毒素与人类疾病课题组在张云和李文辉研究员带领下,采用先进的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和手段,对蜈蚣的药效分子群和药理学活性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系统的揭秘,新识别了400余种蜈蚣肽类生物活性物质。 该课题组进一步与华中科技大学分子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丁久平课题组合作,揭示了许多蜈蚣肽类生物活性物质可作用于不同的细胞膜离子通道(包括钠、钾、钙离子通道等)而发挥药理学作用。人类离子通道是产生生物电信号和胞内钙离子信号的膜蛋白分子,离子通道功能的紊乱可导致人体几乎所有组织和器官的多种疾病,是目前药物开发中排名第二的药物靶点。上述研究成果不仅科学地诠释了传统中药蜈蚣的药理药效学基础,从分子水平直接证明蜈蚣药用的有效性,也提供了蜈蚣中药材更科学的标准制定、炮制和应用的科学依据。 该研究同时识别了一些导致过敏、出血等相关副作用的物质,为安全利用蜈蚣药材提供了有益指导。一大批结构新颖的离子通道调节剂的发现,也为基于蜈蚣药效成分的现代创新药物研发打下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 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联合会官方杂志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该研究受到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云南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的资助。

  • 中药蜈蚣药效分子群和药理学活性被揭秘

    中药蜈蚣药效分子群和药理学活性被揭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生物毒素与人类疾病课题组在张云和李文辉研究员带领下,新识别了400余种蜈蚣肽类生物活性物质。一大批结构新颖的离子通道调节剂的发现,也为基于蜈蚣药效成分的创新药物研发打下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  蜈蚣是一味传统的重要动物药材,已有几千年的药用历史。根据《中国药典》和《中华本草》记述,蜈蚣具有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惊风、癫痫、痉挛抽搐、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头痛以及毒物咬伤等的治疗。虽然蜈蚣的药用价值被国内外医学专家所重视,用蜈蚣配成的中成药和处方在百余种以上,但由于缺乏系统全面的对蜈蚣药效分子群的识别和相应的药理学活性解析的研究,使得蜈蚣蕴含的丰富的天然药用活性物质未能得到充分认识,成为有效利用蜈蚣药用价值和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瓶颈。  课题组在张云和李文辉研究员的带领下,采用先进的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和手段,对蜈蚣的药效分子群和药理学活性进行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的揭秘,新识别了400余种蜈蚣肽类生物活性物质。课题组进一步与华中科技大学分子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丁久平课题组合作,揭示出许多蜈蚣肽类生物活性物质可作用于不同的细胞膜离子通道(包括钠、钾、钙离子通道等)而发挥药理学作用。人类离子通道是产生生物电信号和胞内钙离子信号的膜蛋白分子,离子通道功能紊乱可导致人体几乎所有组织和器官的多种疾病,是目前药物开发中排名第二的药物靶点。  上述研究成果不仅科学地诠释了传统中药蜈蚣的药理药效学基础,从分子水平直接证明蜈蚣药用的有效性,也提供了蜈蚣中药材更科学的标准制定、炮制和应用的科学依据。该研究同时识别了一些导致过敏、出血等相关副作用的物质,为安全利用蜈蚣药材提供有益指导。  据悉,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联合会官方杂志《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 日研究发现一种能提高药效的酶

    新华社东京7月23日电(记者 蓝建中) 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发现一种酶具有集结“β-赖氨酸”的能力,而这种氨基酸又具有较容易渗透进细胞的构造,如果在一些药物中加入这种酶,就有可能提高其药效。 据日本《读卖新闻》网站23日报道,日本福井县立大学副教授滨野吉十率领的研究小组发现,“β-赖氨酸”不仅容易渗透进入细胞,而且它对动物没有副作用。研究人员在分析土壤微生物“放线菌”生成抗生素“链丝菌素”的过程中发现,名为“ORF19”的酶能够集结很多“β-赖氨酸”。 研究人员说,如果将这种酶加入到无法渗透进细胞、并对某些患者失去效力的药物中,有可能使其再次发挥作用。比如长期使用抗癌剂时,癌细胞产生耐药性使得药效下降,如果利用酶“ORF19”聚集很多“β-赖氨酸”,可帮助药物渗透进细胞,理论上有可能恢复药效。这种方法或许还有助于研发新药。 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新一期《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上。

  • 【转帖】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发现状及展望

    一、新制剂品种的开发除片剂和胶囊等常用剂型外,从多种剂型、多种用药新途径和新方法考虑开发制剂以提高药效,减低副作用,改善病人用药顺应性,是开发新制剂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将雌二醇、黄体酮、甲地孕酮等开发成软胶囊,将硫酸沙丁胺醇等药物开发成鼻腔给药制剂、雾化吸入剂等,将阿昔洛韦和环孢素分别制备成缓释制剂和微乳制剂等。  儿童及老人用制剂如滴剂和栓剂,五官科用制剂如牙线、毫微粒、口胶剂、眼胶剂以及速溶、速效制剂等都是具有治疗或技术特色的制剂。除分散片外,还有多种剂型可达到速溶和速效。如含水溶性药物的软胶囊和滴剂,可溶性包合物制剂,固体分散物制剂,可溶性片等。  研究复方制剂也是国外制剂行业的重要方向。大量的OTC药物是复方制剂。与普通制剂开发相比较,国内的复方制剂较少,对开发复方制剂应有充分的临床用药依据和药效学依据,对开发治疗危重疾病的复方制剂应充分调研。开发原则是应有协同作用,减少副作用。二、口服缓释及控释制剂的发展  缓控释制剂不断增加,对其技术及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国外对这类制剂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从仅要求平稳血药浓度发展到以提高病人在疾病状态下的药效为目标。开发这类产品应解决三个关键的问题:①该制剂能否提高治疗值?即该制剂能否有治疗需要的释药速度、释药时间及部位或靶位?②该制剂如何达到以上要求?即对上述释药特征是否优化?是否经药效学和药理学实验取得了药动学与药效学的相关,特别是在疾病状态下的相关?③该制剂选择的剂型和技术是否对以上特征最适合?是否包括了对经济学、方便用药和制定剂量方案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按此标准,仅有很少缓控释制剂符合要求。  但从现有开发角度,缓控释品种大大增加。许多作用强的药物、半衰期很短或很长的药物、抗生素药物、成瘾性药物均制成缓释制剂以适应特殊医疗应用。发展1天1次给药的缓释及控释品种、复方缓释及控释制剂、液体缓释及控释制剂是今后的重要趋势。三、注射给药剂型1、注射用微球 发展注射用微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缓释、长效。1986年法国Ipsen上市肌注曲普瑞林-聚丙交酯-乙交酯微球;此后又陆续生产了醋酸亮丙瑞林、布舍端林和米特瑞林肌注微球。正在研究的其它微球制剂有皮下注射的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RF)毫微球、羧基喜树碱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睾丸酮微球等。2、静脉注射用脂质体 各种抗癌药物等的脂质体均有研究,上市的有阿霉素、两性霉素、柔红霉素等。采用挤出冻干设备生产以及采用空白脂质体包合是发展脂质体的重要工艺改进。有报道将各种细胞因子如IFN-γ、IL-1、TNF-α等包埋于脂质体中,静脉注射达缓释效果,改变体内的分布特性,更易进入细胞发挥作用、提高受体敏感性,提高细胞毒活性。值得一提的则是脂质体用作基因治疗的载体。脂质体可携带各种基因片段,保护基因不被核酸酶降解,并且脂质与细胞膜融合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胞。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方法被美国癌症协会批准为应用于临床基因治疗的第一方案。3、疫苗控释制剂 一次接种疫苗以达到完全免疫、提高接种类、减低接种费用是世界卫生组织疫苗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目前进行的研究的疫苗控释制剂主要是微球或其它微粒制剂,通过材料的选择和包埋程度。可控制疫苗释放速度,如速释及恒释,脉冲释放等。研究的疫苗包括类毒素疫苗、病毒疫苗、核酸疫苗及人工合成疫苗等。4、脂肪乳剂 近年来已臻成熟的乳剂生产工艺和乳剂辅料为含药脂肪乳的开发生产创造了条件。如依托米酯、异丙酚、棕榈酸地塞米松脂质乳剂、氟比洛芬乙氧基α-乙酯脂质乳剂、前列腺素E1脂质乳等。

  • 超细中药材的应用及其制备技术

    一 、 超细中药材的应用超细粉体技术在中药方面的应用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应用领域。“中药”虽然是中国之国药,然而超细粉体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是日本人最先开创的,这对中国科技工作者无疑是一种鞭策。中药材自古至今一直沿用传统饿饮片、煎煮服用模式,日本日呢研究发现,饮片煎煮服用的方法只能将中药材中一部分有效成分被利用,而大量的有效成分被抛弃。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中药资源被浪费,而且服用极不方便,不能适应现代化节奏生活的需要。中国医药学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药是中医临床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我国有着丰富的重要资源,以往中药粗放的加工手段已不能适应当前人们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超细粉体技术的发展和延伸,开发疗效更突出.品质更优的超细中药粉体将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这对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防治疾病必将产生推动作用。中药作为中医临床治病的物质基础,其临床用药形式众多,中药材直接粉碎入药的也不少,但普通粉的颗粒粒径大小均在150~180μm之间,粉末中的有效成分,大部分被包裹在尚未被击破的细胞内,这些成分在容出前,首先要透过细胞壁,逐渐扩散到粉末表面,再经湿润、渗透、解吸、溶解等过程,才能被机体吸收与利用。对于一些外用散剂,引入超细粉碎技术将增加药物的分散性,有利于药物的涂布.附着。透皮吸收,并可减少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性。在冲剂、胶囊剂、片剂、膜剂等固体制剂中,根据处方性质,在制备工艺的某些环节引入超细粉体技术,亦有可能在溶解度、崩解度,吸收率、附着力及生物利用度方面改善其品质。为了更好地促进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和利用,借助于超细粉体技术。对中药材进一步加工,经超细化后,不仅可提高吸收率、疗效和利用率,而且还可使服用方便,避免了传统繁杂的饮片煎煮服用。中药材超细化后内服外用时,细胞内的有效成分不必再需通过细胞壁和细胞膜建立的屏障才能被给药部位吸收,而是直接和药部位接触吸收;同时,中药超细粉体的比表面积很大,与给药部位接触面积大,而且其黏附性能使药物在吸收部位的时间延长,因此可大大提高有效成分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从而达到速效、高效、长效的治疗效果。此外,由于超细粉体技术采用超音速气流粉碎、冷冻粉碎等方法,与以往的纯机械粉碎方法不同,在粉碎过程中不产生局部过热,且在低温状态下进行,粉碎速度快,可最大程度地保留中药中生物活性物质及各种营养成分。因此,中药超细粉体对提高中药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减少服用剂量具有重要意义。中药经超西粉碎后,对药效学的影响目前国内也有少量报道,山东省医药工业研究所的杜晓敏曾对中药复方桂附地黄丸及超细粉桂附地黄丸进行了药效学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采用超细粉碎技术制成桂附地黄丸在药效上与原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相同剂量时,前者的药效作用更加明显。而且,他们对超细粉体中药的外用进行了药效学方面的研究,通过对一种外用治疗妇女痛经及人工流产的外用贴脐剂的镇痛及活血昨用的研究,发现在相同剂量时,超细粉体制成的贴剂药效明显强于普通贴剂,而小剂量的超细粉体贴剂作用与大量剂量的普通粉贴剂的作用相当,提示利用超细粉体制面的制剂可增加药物在体内的吸收,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的服用量。第三军医大学也对超细粉体技术应用于贝壳类中药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鳖甲经超西分数后,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具有很好的免疫调节作用,而且鳖甲中钙元素的含量比较高,经超细粉碎后,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又可丰富鳖甲的功效作用。南京中医药大学郭立玮等用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方法对马钱子等有毒中药的超细粉体和普通分体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两种分体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有显著差别,这种差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学意义。对于一些含挥发油成分的药物,由于超细粉碎可以在常温或低温状态下进行,因此可以保留药物的活性成分,保证药物的疗效发挥。对于动物类的药材可以在不需要任何处理的条件下进行粉碎。而且一些生物活性物质也不会被破坏。采用超细粉体后,一般不再需要用浸提、煎煮等办法来提取有效成分,减少了有效成分的损失,最大限度地利用原药材。特别对于一些贵重药材和毒剧药尤其适宜。同时也减少了生产环节,可直接用于制剂,减少后继工艺设备的投资,降低了成本。另外,还可将一些药食兼用的且有滋补保健功能的中药加工成超细粉体,既可减少资源的浪费、增加吸收、改善口感,有可作为添加入饮料、面包、饼干等食品制成各种保健食品。将具有消除色斑、座疮、滋养皮肤等功效的中药进行超细粉碎,与其他原料调配成各种疗效型化妆品,可提高其疗效和品质。目前,利用超细粉体技术开发的中药品种较少,主要局限于一些作用独特的传统名贵中药,如西洋参、人参、灵芝、珍珠等保健3滋补药品及食品。而中药品种繁多,其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各异,如何应用超细粉体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形成中药的新材料.新剂型,是我国超细粉体工作者及中医药科研工作者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

  • 【7月-张家界】2012全国天然药物和中药毒理、药理学交流研讨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6/201206191413_373327_2546103_3.gif关于举办“ 2012全国天然药物和中药毒理、药理学交流研讨会”的通知各有关单位:天然药物和中药药理学是新兴学科,既遵循中医药理论,又结合现代医药知识,是中西医药结合的产物;是中药学和药理学的分支学科;是沟通中西医、联系中西药、跨越医学和药学、衔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为了交流毒理、药理学研究领域的新思路、新技术、新成果,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定于2012年7月22日-24日在张家界市举办“2012全国天然药物和中药毒理、药理学交流研讨会”,届时将邀请有关部门领导和行业专家到会演讲,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交流的主要内容1、天然药物、中药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研究2、天然药物、中药活性成分的体内过程及动态变化规律3、天然药物与中药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设计、实施及研究结果的评价4、天然药物与中药临床前药效学研究技术要求及非临床药效学试验设计 5、天然药物与中药临床药理研究关键技术研究6、天然药物与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的实验设计、实施与综合评估7、天然药物与中药有效部位、有效单体药理研究8、化学计量学和代谢学在研究天然药物、中药中的应用9、基于神经内分泌调节网络的中药复方药理研究 10、天然药物与中药神经药理、心血管药理、内分泌药理、免疫药理研究11、天然药物中神经保护活性成分的筛选和神经药理毒理学研究12、天然药物中药毒性成分研究及其配伍13、中药、天然药物长期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14、中药、天然药物早期毒性评价优化筛选系统的建立与应用二、时间、地点时间:2012年7月22日-24日 (22日全天报到)地点:张家界市(具体开会地点另行通知)三、会议费用 1880元/人(含会议费、餐费、资料费等),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四、论文征集1、本次会议会前将印刷会刊(论文集)作为会议资料,统一为word文档(A4纸),并于2012年7月10日前将电子版论文全文发至信箱。2、论文字数要求不超过6000字,文件格式为word文档。具体内容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论文摘要、关键词、正文、主要参考文献、英文摘等。3、请作者确保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文责自负。附件:参会回执表 二O一二年六月六日注意:不要发联系方式,否则作为广告处理。有需求的版友可以站短联系。

  • 【金秋计划】载雷公藤红素结肠靶向-酶敏感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药效学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未明,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于结肠和直肠的表浅且连续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1]。因其病因未明,病程绵长,发病机制复杂的病症特点,属于中医“久痢”的范畴,并且长期的UC是结直肠癌症发生的高危因素[2]。根据最新的专家共识数据推测显示,在我国UC的患病率约为11.6/10万,且近年来医院就诊人数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3]。但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激素、氨基酸水杨酸、免疫抑制剂等西医治疗手段,存在不良反应较多、疗效甚微、药物价格昂贵、药物靶向性差等不足,不宜作为长期治疗的最优选择。因此,亟待研究开发一种新型高效低毒且更具有临床价值的UC治疗药物。 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UC的临床研究逐年增多,因其具有多靶点治疗、复发率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多项优势,获得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4-5]。中药雷公藤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入药部位为卫矛科雷公藤属藤本灌木根的木质部,味苦、辛,有大毒,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雷公藤具有抗炎[6]、免疫抑制、抗肿瘤等多种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紫癜性肾炎皆归因于其可抑制炎症反应[7-9]。而诸多现代研究证实,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el),干预UC作用显著,疗效确切[10-13]。研究报道Cel通过降低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上调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抑制核转录因子-κB p65(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 p65,NF-κB p65)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从而发挥抗UC作用[14-15]。但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差、水溶性差[37 ℃时溶解度为(13.25±0.83)μg/mL]及靶向性差等不足,限制了其临床应用[16]。 纳米递送体系除具有能够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降低用量、提高靶向性、减少不良反应等优势之外,还能够精确递送药物成分抵达病灶部位以及精确控制其释放[17-19]。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纳米递送体系用于结肠相关疾病的防治,比如pH敏感、酶敏感、光热敏感等体系[20],但纳米载体材料毒性及结肠靶向等实际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多糖是一类由单糖结构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生物安全性高、成本低及易于功能化修饰等优点,在针对结肠疾病的靶向递送体系开发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和潜力[21]。在生物安全性方面,大多数多糖都存在于人体摄入食物中,具备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在医药及食品领域已有成功应用案例[22]。 透明质酸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黏附性较好、安全性较高,其特性能够防止所包载的药物被胃肠道破坏[23-25];另一方面,透明质酸能够与炎症部位巨噬细胞表面高表达的CD44受体相结合,提高纳米颗粒的主动靶向作用[26]。此外,随着刺激响应式控释系统在药物传递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可以充分利用UC炎症部位的微环境特性,设计药物控释系统。肠道酶是一种独特的刺激物,由于其底物特异性高,在控释系统中日益被用作触发器[27]。环糊精(cyclodextrin)是一种由α-1,4-葡萄糖苷键连接的具有锥形结构的天然环状低聚糖,具有亲水性的外表面和相对疏水的内腔,一方面环糊精的疏水空腔使其可同与之空间匹配的客体小分子[例如金刚烷甲酸(adamantanecarboxylic acid,AD)]形成稳定的“主-客体”包合物,另一方面这种结构的递送优势在于能将疏水客体药物有效装载于环糊精内部[28]。同时,环糊精在结肠微生物发酵和酶解作用下打开环状结构,酯键被水解,包载药物在结肠中释放[11]。 本研究立足于环糊精的“内疏水外亲水”空腔结构特性,充分考虑结肠病变部位的炎症性质,通过酯化反应合成透明质酸-金刚烷甲酸(hyaluronic acid-AD,HA-AD)聚合物,利用环糊精的疏水空腔装载疏水Cel客体药物分子,同时利用AD与环糊精的主客体结合力引入具有CD44靶向的透明质酸,制备出一种新型载Cel结肠靶向-酶敏感纳米粒(Cel/NPs)递药系统,以促进Cel结肠病灶部位的靶向递送和定位释放,为Cel精准递送治疗UC提供新思路。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Avance Neo-700 MHz型核磁共振仪,瑞士Bruker公司;Advanyage 2.0 & XL-70型冻干系统,美国SP公司;LC-2030C型高效[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color][/url](HPLC)仪,日本岛津公司;Zetasizer 90型激光粒度仪,英国马尔文公司;JY 92-IIN型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JEM-123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日本JEOL公司;Nikon A1R+SIM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日本尼康公司;Novo Cyte型流式细胞仪,艾森生物杭州有限公司;Leica RM2235型石蜡切片机,成都容信达科技有限公司;Olympus BX41型正置荧光显微镜,日本奥林巴斯公司。 1.2 药品与试剂 AD(批号P1937331)、环糊精(批号P2514301)、α-淀粉酶(批号L2008186)、4-二甲氨基吡啶(4- dimethylaminopyridine,DMAP,批号P1853043),上海阿达玛斯试剂有限公司;透明质酸(相对分子质量8 000),华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批号H2103262)、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1-(3- dimethylaminopropyl)-3-ethylcarbodiimide,EDC,批号H2117129],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PMI 1640培养基、0.25%胰蛋白酶、青-链霉素溶液,美国Gibco公司;Cel,质量分数≥98%,批号DSTDL00350,成都德思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杭州四季青公司;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试剂盒,广州硕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香豆素6(coumarin 6,C6),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乙腈,色谱纯,上海西格玛奥德里奇贸易有限公司;磷酸,色谱纯,成都诺尔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1.3 细胞株及实验动物 人正常结肠上皮NCM460细胞,购自广州赛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雄性ICR(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小鼠,SPF级,体质量(20±2)g,动物许可证号:SCXK-2019-0010,购于北京斯贝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饲养条件:温度为20~26 ℃,相对湿度为40%~70%。实验期间动物自由进食、饮水,昼夜节律正常。动物实验获得成都医学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批准号2023-044。 2 方法与结果 2.1 HA-AD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采用酯化反应合成HA-AD聚合物,具体方法如下:准确称取2 mmol AD、3 mmol EDC于20 mL DMSO中,在25 ℃条件下,反应2 h,期间持续通入氮气。然后将2 mmol透明质酸(以透明质酸1个分子单元计)和2 mmol DMAP加入反应液中,继续反应48 h。待反应完成后,采用透析法(透析袋相对分子质量为1 000)除去反应液中的杂质,在规定时间点更换介质,透析3 d后,冻干产物,白色团块即为HA-AD,HA-AD合成路线见图1。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在核磁管中加入少量待测样品和适量的氘代DMSO溶剂,通过1H-NMR检测相关样品。结果如图2所示,HA-AD的化学结构通过1H-NMR得到证实。HA-AD聚合物的1H-NMR氢谱中,在δ 3.06~4.90处识别出透明质酸糖环的特征峰;此外与透明质酸相比,δ 1.74~1.81、1.91~1.93、1.60~1.65处的特征峰证实AD与透明质酸的成功结合,综上,该结果表明AD在透明质酸上成功偶联。 2.2 Cel/NPs的制备 采用透析法制备Cel/NPs。按处方精密称取Cel和环糊精,加入2.0 mL DMSO,涡旋超声使其充分溶解。取处方量HA-AD溶解于10.0 mL反渗透水(reverses osmosis,RO)中,将上述DMSO溶液逐滴滴入,磁力搅拌器搅拌2.0 h(400 r/min)。将溶液转移到透析袋中(相对分子质量3 000),透析除去DMSO。待有机溶剂除尽后,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冰浴探超5 min(超声5 s、停5 s,功率50%)。 最后用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得到橘黄色Cel/NPs溶液。 2.3 Cel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2.3.1 HPLC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DiamonsilTM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80∶20);检测波长425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25 ℃;进样量10 μL。 2.3.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2.0 mL甲醇于1.0 mL Cel/NPs溶液中,涡旋、超声破乳,使得制备的纳米颗粒完全破坏,过0.22 μm有机滤膜,即得供试品溶液。 2.3.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Cel对照品10.0 mg于10 mL量瓶中,用甲醇溶液定容,得到1.0 mg/mL Cel对照品母液。 2.3.4 专属性考察 取“2.3.2”项下供试品溶液和“2.3.3”项下对照品溶液,按照“2.3.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结果如图3所示,Cel的保留时间为11.76 min,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出峰时间相同,供试品溶液中的溶剂和辅料对Cel的测定无干扰。 2.3.5 线性关系考察 取“2.3.3”项下Cel对照品溶液,用甲醇稀释成质量浓度分别为500.000、250.000、125.000、62.500、31.250、15.625 μg/mL的Cel对照品溶液,过0.22 μm有机滤膜,进样。以对照品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得到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17 130 X+1 714.5,r=0.999 0,线性范围15.625~500.000 μg/mL,结果表明,Cel在定量范围内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2.3.6 精密度试验 分别精密吸取同一对照品溶液(62.500 μg/mL),按“2.3.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连续进样6次,进样量10 μL,结果Cel峰面积的RSD为0.37%,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3.7 稳定性试验 按“2.3.2”项下制备一份供试品溶液,分别于制备后0、2、4、8、12、24 h按上述“2.3.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Cel的峰面积,结果Cel峰面积的RSD为2.52%,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3.8 重复性试验 按照“2.3.2”项下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并且按Cel色谱条件分析测定,计算Cel/NPs样品中Cel质量浓度的RSD为2.15%,表明重复性良好。 2.3.9 加样回收率试验 按照“2.2”项下Cel/NPs制备方法制备Cel/NPs溶液,分为6份,每份取500 μL Cel/NPs溶液,加入Cel对照品溶液(1.0 mg/mL)500 μL,涡旋、超声处理,过0.22 μm有机滤膜。平行6份,进样,计算Cel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2%,RSD为2.19%,表明该方法回收率良好。 2.4 Cel/NPs处方的单因素实验优化 对透析法制备Cel/NPs的处方进行单因素实验,考察Cel加入量、环糊精用量、HA-AD用量、DMSO用量、RO水用量、搅拌时间共6个因素对Cel/NPs包封率的影响。将制得样品加入甲醇破坏纳米颗粒结构释放Cel,HPLC进样分析,计算包封率,结果见表1。根据结果分析,在Cel为2.0 mg、环糊精为30.0 mg、HA-AD为5.0 mg、DMSO用量为3.0 mL、RO水用量为10.0 mL,搅拌时间为2.0 h,所得包封率最好。但DMSO用量、RO水用量以及搅拌时间对包封率影响较小。 2.5 Cel/NPs处方的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Box-Behnken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BBD-RSM)试验优化 2.5.1 Box-Behnken响应面法试验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Cel(X1)、环糊精(X2)和HA-AD(X3)的加入量为自变量,Cel包封率(Y)为因变量,采用Design-Expert V13软件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结果见表2。 2.5.2 模型建立与回归分析 对试验结果进行响应面分析,经过回归拟合后,得出响应值与影响因素X1、X2、X3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68.34-3.89 X1+18.47 X2-9.08 X3-0.892 5 X1X2+3.73 X1X3-10.59 X2X3+6.79 X12-13.35 X22-7.20 X32,R2=0.987 1>0.8。方程回归分析见表3。 Cel的回归模型F值为59.49(P<0.05),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显著性;失拟项数值为1.75,P值>0.05,说明失拟项对于误差不显著,回归方程拟合度较好。响应曲面图直观地反映了Cel、环糊精和HA-AD添加量的交互作用对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见图4。 2.5.3 最佳处方工艺确定及其验证 在Design Expert V13软件Responses项输入包封率测定结果并进行分析,得到最佳处方工艺为Cel 2.04 mg、环糊精27.19 mg、HA-AD 7.96 mg,Cel包封率为96.09%,按此工艺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Cel的包封率为(94.18±2.36)%(n=3),与预测值偏差小于±5%,表明该法预测与验证结果基本一致。 2.6 Cel/NPs的表征 2.6.1 粒径、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PDI)和电位考察 分别取一定体积的Cel/NPs样品溶液于粒径池和电位池中,采用马尔文粒度仪检测Cel/NPs的平均粒径、PDI和ζ电位。 结果如图5所示,测得Cel/NPs的平均粒径为(152.37±1.42)nm(n=3),PDI为0.262±0.009(n=3);ζ电位为(?32.1±0.8)mV(n=3),表明制得Cel/NPs粒径较小,均一性良好。 2.6.2 形态学考察 将稀释后的Cel/NPs悬浮液适当转移到铜网格上,然后用2%磷钨酸染色,待样品在室温下挥干后进行TEM观察。结果显示,Cel/NPs的形态圆整光滑,分布均匀(图6)。 2.6.3 储存稳定性考察 对制备的Cel/NPs的体外稳定性进行评价。将制备好的Cel/NPs样品溶液密封放置于4 ℃冰箱保存,连续7 d测量其粒径、PDI和ζ电位值变化,结果见表4,其各项值在低温储存条件下变化不大,表明制得的Cel/NPs具有较稳定的性能。 2.6.4 Cel/NPs酶敏感性考察 将Cel/NPs样品溶液与磷酸盐缓冲液(PBS)和含有10 IU/mL α-淀粉酶的PBS溶液共孵育,孵育24 h后,取出样品,检测其粒径分布,并采用TEM观察刺激后纳米溶液的微观形貌特征。结果如图7所示,采用α-淀粉酶处理后的粒径分布不均一,出现了多个粒径不同的峰。从TEM图中可以观察到纳米结构在α-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了裂解,由原来圆整光滑变成裂的碎片。因此,结果可以初步表明所制得的纳米具有酶敏感特性。 2.6.5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取2.0 mL甲醇于Cel/NPs样品溶液1.0 mL中,涡旋、超声破乳,使制备的纳米颗粒完全破坏,过0.22 μm有机滤膜,用HPLC测定样品中Cel含量,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包封率和载药量。计算得到Cel/NPs中Cel的包封率为(94.18±2.36)%,载药量为(5.17±0.13)%。 包封率=W0/W1 载药量=W0/(W1+W2) W0为纳米颗粒中药物含量,W1为药物投加量,W2为纳米材料量 2.7 Cel/NPs的体外释放行为考察 2.7.1 Cel/NPs的胃、小肠、结肠释放行为考察 根据模拟胃肠液动态的pH值变化来测试接近生理状态下Cel/NPs的体外释放度。采用透析袋法考察Cel/NPs的体外释放行为,将2.0 mL游离Cel和纳米溶液装于透析袋(截留相对分子质量3 000)中,扎紧袋口,置于30 mL释放介质中,按如下时间点进行。介质A:人工胃液(SGF,pH 1.2),时间0~2 h;介质B:人工小肠液(SIF,pH 6.8),时间2~6 h;介质C:人工结肠液(SCF,pH 7.4),时间6~48 h。分别于0.5、1、2、4、6、8、10、14、18、24、48 h时,取1.0 mL透析液(后补充1.0 mL透析介质,维持透析液体积不变),进行HPLC检测透析液中Cel含量。以透析时间为横坐标,透析液中Cel的累积释放率为纵坐标,绘制体外释放曲线。结果如图8所示,游离Cel在SGF中累积释放1.14%,然而在Cel/NPs释放液中未检测到Cel的释放;游离Cel在6 h内累积释放量达22.87%,而Cel/NPs的累积释放量明显低于游离Cel的释放;当释放时间达48 h,游离Cel的累积释放量高达92.55%,而Cel/NPs的释放量不到40%。通过对比发现,通过HA-AD和环糊精的装载,纳米粒中Cel得到了保护,延缓了药物的释放行为。 2.7.2 Cel/NPs的结肠突释行为考察 进一步考察Cel/NPs在结肠部位α-淀粉酶作用下的药物释放情况,同样采用透析袋法研究Cel的释放行为。分别将2.0 mL纳米溶液装于透析袋(截留相对分子质量3 000)中,扎紧袋口,置于30 mL释放介质中,介质A为含有0.5%聚山梨酯80的PBS(pH 7.4),介质B为含有0.5%聚山梨酯80和10 IU/mL α-淀粉酶的PBS(pH 7.4)。分别于0、2、4、8、12、24、48 h时,取1.0 mL透析液(后补充1.0 mL透析介质,维持透析液体积不变),进行HPLC检测透析液中Cel含量。以透析时间为横坐标,透析液中Cel的累积释放率为纵坐标,绘制体外释放曲线。结果如图9所示,在α-淀粉酶的刺激下4 h内纳米粒的累积释放量达45%,而无α-淀粉酶的PBS组,纳米粒的累积释放量仅为20.09%;当释放时间为48 h时,无α-淀粉酶的PBS组,纳米粒的累积释放量仅升高到36.49%,而在α-淀粉酶的刺激下,纳米粒48 h的累积释放量可达85.94%,远高于无α-淀粉酶刺激组的累积释放量。因此,结果表明在结肠微环境α-淀粉酶的刺激下,可使环糊精迅速解体,从而瓦解Cel/NPs,快速释放Cel。 2.8 Cel/NPs在NCM460细胞摄取能力考察 考虑到Cel无荧光,本研究采用带绿色荧光的C6作为表征药物,按照“2.2”项下方法制备C6/NPs。将NCM460细胞以每孔1×105的密度接种于激光共聚焦培养皿上,37 ℃孵育过夜。待细胞贴壁后,将培养基分别更换为含游离C6、C6/NPs以及C6/NPs(5 mg/mL透明质酸预先孵育细胞2 h,以C6计为100 ng/mL)的无血清新鲜培养基。在37 ℃孵育4 h后,弃去培养基,用冷PBS洗涤2次。加入DIL染色液染细胞膜15 min,冷PBS洗涤2次。然后用4%多聚甲醛固定20 min,冷PBS洗涤2次。加入Hoechst 33342(终质量浓度为10 μg/mL)染细胞核10 min,弃去染色剂,每孔加入1.0 mL PBS洗3次。加入1滴防荧光猝灭剂,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CM460细胞对药物的摄取情况。 结果如图10,C6呈绿色荧光,C6/NPs的荧光强度显著强于游离C6,表明C6/NPs可以增加NCM460细胞对药物的摄取。但当NCM460细胞经过HA预处理2 h后,其对C6/NPs的细胞摄取量明显减少,结果初步表明透明质酸的存在可增加细胞对递药系统的摄取能力。 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NCM460细胞对各药物的摄取情况。将NCM460细胞接种于6孔板(3.5×105个/孔)。待细胞贴壁后,弃去培养基,分别加入含游离C6、C6/NPs以及C6/NPs(5 mg/mL透明质酸预先孵育细胞2 h)(以C6计为100 ng/mL)的无血清新鲜培养基,恒温培养箱孵育4 h。弃去培养基,PBS洗3次,胰酶消化,离心收集细胞,用PBS重悬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定量分析NCM460细胞对药物的摄取情况。结果如表5所示,NCM460细胞对C6/NPs的摄取量显著高于游离C6(P<0.01),当细胞表面受体被透明质酸饱和后,细胞摄取量明显降低,与定性分析结果一致。 2.9 Cel/NPs的体内抗UC作用研究 用DSS溶液(30 mg/mL)ig 7 d建立UC小鼠模型。将ICR雄性小鼠(22~25 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游离Cel组、Cel/NPs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实验第1天将饮用水换成3% DSS水溶液,自由饮用7 d后停止,换成灭菌水。从第3天开始给药,连续7 d每天定时ig。其中对照组和模型组ig生理盐水,游离Cel组和Cel/NPs组每只小鼠ig 2 mg/kg(以Cel计)不同剂型的药物。每日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观察其大便性状,便血情况,计算DAI评分(DAI评分标准见表6)。实验结束后解剖小鼠,取脾脏称定质量,记录;剥离小鼠结肠组织,采用H&E染色法对4%多聚甲醛固定的小鼠结肠组织进行染色处理。 DAI=体质量下降分数+大便性状分数+便血分数 小鼠体质量变化结果(图11)表明,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P<0.001),实验结束时体质量下降到75%;相比于模型组,游离Cel组使得小鼠体质量下降明显减轻(P<0.001);Cel/NPs组实验结束时,小鼠体质量呈现增长趋势。 DSS破坏结肠黏膜屏障,导致肠道炎症发生、出现体重减轻、便血便稀等临床症状,DAI评分是UC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如图12所示,Cel/NPs组和游离Cel组均可以不同程度的降低小鼠DAI评分,缓解小鼠便血便稀等病理学特征,其中Cel/NPs组效果优于游离Cel组。 DSS诱导的UC模型容易发生纤维化导致结肠缩短,可通过测量结肠长度评价药物改善UC的效果。实验结果如表7所示,与模型组对比发现,Cel/ NPs组和游离Cel组均可以增加小鼠结肠长度。 脾脏作为机体的免疫器官,当机体发生UC炎症时,脾脏会变得肿大,因此脾脏系数可作为评估药物改善UC的又一指标。结果如表7所示,Cel/NPs组和游离Cel组小鼠的脾脏系数相较于模型组下降显著,且Cel/NPs组效果更好,表明通过纳米载体的递送,可使Cel更有效地改善UC。 图13为小鼠结肠组织拍照结果,模型组肉眼可见结肠组织呈充血肿胀状态,结肠内含血性不成形的粪便内容物,游离Cel组形态相较于模型组有一定的好转,Cel/NPs组与对照组小鼠结肠无明显区别,表明Cel/NPs组恢复结肠组织形态最佳。 从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图14)分析发现,对照组小鼠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结构完整,肠绒毛结构完整,杯状细胞含量高;但模型组小鼠结肠

  • 【资料】药代动力学研究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新药研发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随着组合化学等高技术和天然药物分离制备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候选药物的出现。在这些候选药物中,不仅需要对其药效学进行评价,药物代谢和动力学性质也是非常重要的新药筛选指标。理想的药物需要具有持久的药物作用时间和良好的生物利用度。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候选药物因为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和代谢特征不佳而被淘汰。因此,在新药的设计、筛选过程中应该考虑候选药物可能出现的代谢特征以及药代参数特点,以获得更为有效的药物。体内药物动力学和代谢研究在新药的研发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需要申报临床研究的药物都需要进行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除了传统的动物试验以外,目前一些体外实验技术也在新药研发筛选过程中应用,包括组合给药技术,代谢预测模型以及体外肝代谢研究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使对于药物代谢及动力学的筛选变得简便,几种技术的互补将大大加快新药研发的进程。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1999年公布的药学名词“pharmacokinetics”定名为“药动学”,而 “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代动力学”为不推荐用名。本文综述的是药物动力学及代谢的应用,故采用 “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and metabolism)表达以上意思。1 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内容药代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的药物,其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 tion),即ADME过程,并且探讨药物在体内发生的代谢或者生物转化途径,进一步确证代谢产物的结构,研究代谢产物的药效或者毒性,使其结果为新药的定向合成、结构改造和筛选服务。描述药物体内过程的药动学参数主要有以下几个,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包括吸收速率常数(ka)、总消除速率常数(k)以及尿药排泄速率常数(ke)等:生物半衰期(biological half life,t1/2),表征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者血药浓度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是衡量一种药物从体内消除快慢的指标;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AUC),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是药物的特征参数,对于一个具体的药物来说,其值大小能够表示出该药的分布特性;清除率(clearance),指单位时间从体内消除的含药血浆体积或单位时间从体内消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常用Cl,又称体内总清除率表示。

  • 药物的溶解度和分配系数对药效的影响

    在人体中,大部分的环境是水相环境,体液、血液和细胞浆液都是水溶液,药物要转运扩散至血液或体液,需要溶解在水中,要求药物有一定的水溶性(又称为亲水性)。而药物在通过各种生物膜(包括细胞膜)时,这些膜是由磷脂所组成的,又需要其具有一定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脂溶性(称为亲脂性)。由此可以看出药物亲水性或亲脂性的过高或过低都对药效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药学研究中,评价药物亲水性或亲脂性大小的标准是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用P来表示,其定义为:药物在生物非水相中物质的量浓度与在水相中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由于生物非水相中药物的浓度难以测定,通常使用在正辛醇中药物的浓度来代替。Corg表示药物在生物非水相或正辛醇中的浓度;CW表示药物在水中的浓度。P值越大,则药物的脂溶性越高,为了客观反映脂水分配系数的影响,常用其对数lgP来表示。  药物分子结构的改变对药物脂水分配系数的影响比较大。影响药物的水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性因素比较多,当分子中官能团形成氢键的能力和官能团的离子化程度较大时,药物的水溶性会增大。相反若药物结构中含有较大的脂环等非极性结构时,则导致药物的脂溶性增大。  各类药物因其作用不同,对脂溶性有不同的要求。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物,需通过血脑屏障,应具有较大的脂溶性。吸人性的全身麻醉药属于结构非特异性药物,其麻醉活性只与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有关,最适lgP在2左右。

  • 【分享】在新药研究实验中如何正确选择实验动物———从新药注册资料中的实验动物问题引出的讨论

    在研究新药过程中,由于实验医学的存在,尤其在新药毒性评价方面,用动物进行试验减少了许多人的牺牲。虽然动物实验做的再多,也无法完全预测人用后的结果,但是,如果能做的工作不尽心去做,那么新药在人身上使用的风险将会更大。在药效学研究和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过程中,正确选择实验动物对实验结果判断、对新药评价结论是至关重要的。 在新药注册申报资料中,因为选用实验动物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对实验结果的判断、妨碍了对申报资料的评价。有时因此不得不重新进行实验。这样,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减慢了新药的注册速度,延长了产品的上市时间。如何减少这些因为实验选择不当的实验动物而出现的错误,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怎样做才能减少或者避免这类错误呢?针对这些在注册资料中经常出现不正确选择实验动物的问题,进行一下相关的讨论是十分必要的。下面从三方面进行讨论,首先应该由从事药理实验工作的人员进行实验设计和实施动物实验,其次要了解实验动物的特点和实验的要求,第三要理解新药注册申报资料要求的目的和意义。一、应由专门从事药理实验工作的人员进行实验设计和实施实验。 这个问题似乎不应是个问题,但它的确是个现实问题。在1993年“西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总则、“1993年中药新药研究指南”药效内容和毒理内容对实验人员都有明确的基本要求;2005年“药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虽然没有类似内容,但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六条、第十七条都涉及了实验人员资质问题,并对非临床安全性研究执行GLP规范进行了明确,其中包括对参与实验人员资质的要求。在申报资料中出现过不能排除是不具有药理毒理实验资质人员进行的实验之类的问题,比如出现一些动物常规指标的错误、选择动物性别的错误、选择不适宜实验动物的错误、超出动物药容积的错误……,这些不是理解层面的问题,也不是实践经验积累的问题。还有一些实验需要专门的技能和长期实践积累人员进行,比如特殊毒理实验、病理组织检查实验、放射免疫测定实验……,如果实验人员不符合要求,出现的问题常常是无法解决的,实验结果也是不可信的。只有符合要求的人员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才能保证选择实验动物的科学性,为开展正式的实验打下基础。

  • 开展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五大领域

    开展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五大领域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内容和实际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五大领域:   一、中药指纹图谱测试   针对中药材、炮制品、饮片,以及各类中药复方制剂,研究不同的样品制备方法及有效组分的切割方法。运用包括色谱、光谱以及多维、联用分析技术,全面开展指纹图谱测试,建立具有普适意义的、规范化的中药指纹图谱。   1、中药有效组分提取及分离方法研究及其规范化。   2、色谱分离分析条件优化技术研究。   3、多维、联用分析新技术方法学研究。   4、指纹图谱中活性成分分析与鉴定。   5、中药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规范化研究。    二、指纹图谱鉴别方法研究   1、中药指纹图谱化学特征信息的提取方法研究。   2、同一分析方法不同检测方式及不同分析方法获得的多源检测数据间的相关性。   3、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方法。   4、中药指纹图谱的快速处理方法。       5、建立中药指纹图谱鉴别计算方法体系。   三、中药药效组分筛选及检测方法学   针对研究药材、方剂的功效和所涉及的有关作用靶位或靶点,开展从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等不同层次和水平药理学研究,寻找能够较准确反映方剂药效或功能主治,并具备快速、准确、样品用量小的活性筛选指标,在建立快速中药体内外组分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寻找中药的药效组分群,并建立中药药效指纹图谱,从而总结形成一套完整的中药药效组分快速筛选体系和方法。   1、中药药效组分靶细胞动态高密度培养技术和模型的建立。   2、中药药效组分细胞反应器计算机控制及在线检测的研究。   3、中药药效组分快速筛选方法关键技术研究。   4、中药复方体内组分的多指标检测方法学研究。   四、中药指纹图谱组效学   在中药化学指纹图谱、药效物质成分鉴定和中药药效活性测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化学与生物信息学研究的成果,开展指纹图谱信息与药效活性信息的相关性研究,以实现中药化学指纹图谱向中药药效组分指纹图谱的转化,从而建立中药指纹图谱组效学研究体系。    五、中药指纹图谱质量控制   将中药指纹图谱应用于中药材的真伪鉴别及质量评价、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最终产品的质量评价、中药新药开发研究   1、中药指纹图谱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及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2、中药指纹图谱在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最终产品的质量评价,提出采用中药指纹图谱来实现从药材、半成品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方法。   3、中药指纹图谱在中药新药创制中的应用研究。

  • 利与弊的对决 效与毒的博弈

    利与弊的对决 效与毒的博弈—— 关于中药重金属成分的专家见解 因中药在境外频频被检出重金属超标或含有有毒成分,一时间“中药有毒”的观点甚嚣尘上,引发了人们对传统药物安全性的种种怀疑。中药的毒性究竟有多大?服入人体后在治疗病症的同时是否会对身体产生毒副作用?这些问题成为专家和老百姓共同关心的话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告诉记者,中药安全性的关键不在于自身是否有毒性,而在于临床能否合理应用。“很多毒性药,通过炮制,通过复方配伍和辨证论治,只要应用得当,就能在临床上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如砷制剂治疗白血病就是很好的例子。” 他表示,中药其实是可以通过药材炮制和配伍最大限度地增加疗效和降低毒性的。“事实上有毒药物很少被单独使用,中成药基本都是复方制剂,并掌握中病即止原则。在适当时机停止用药,一般达不到人体中毒的积蓄量。” 目前我国药典中收载的含重金属中成药均是复方制剂,如果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不会出现重金属蓄积导致的不良反应,完全可以保证用药安全。“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在临床当中发现服中成药出现重金属毒性反应的情况。”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教授徐荣谦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朱砂为例,中药的四种剂型丸、散、膏、丹中很多都含有朱砂,丹剂在儿科用药非常普遍。” 然而近年来,我国传统药品在国外召回的案例时有发生,2007年“复方芦荟胶囊”汞含量超过英国标准11.7万倍;2009年“回春堂”五宝丸因汞含量超标,中国香港政府呼吁市民不要购买和服用;2013年年初,加拿大卫生部发出通告,警告公众不要购买、服用多款含有超标汞、铅等等一些重金属的中成药……“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反映了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药材的重金属污染,限量标准以及含重金属矿物药的毒效双重性问题等基础研究薄弱。”张伯礼说,“作为研究者,我们也十分关心中药的安全性问题,并且一直在做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实际上,我国已先后启动了关于中药毒性的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项目等一系列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果。去年的科技奖励大会上,一项有关“中药安全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研究还获得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面对问题的同时,张伯礼也强调,国外的相关标准是针对食品的重金属含量标准,而非药材,“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对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副主任郭兰萍博士也表示:“我们谁也不可能像吃土豆一样吃中药,某种食物可能被终身食用,但是药材极少有需要连续几年服用的情况,通常重金属有一个富集的过程,但短时间内针对病症的服用,还要看到它的药效,而非简单的毒性。”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叶祖光一直从事中药毒性成分的药效分析,十分赞同郭兰萍的观点:“面对西方科学家的时候,我们总感觉自己缺一块东西。能不能把研究安全性这方面的精力分出一点放在药效学上?”叶祖光以安宫牛黄丸为例,对其中朱砂和雄黄在药物中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做了系统的比对分析,“在动物身上我们并没有发现较明显的差别”,这引起他对重金属成分的反思“我们的药效学如此薄弱,还有很多要做的事。” 尽管专家都十分赞同需要从毒效双重性的角度来辩证看待中药中的重金属成分,但同时也表示,还有大量深入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吴以岭院士说:“围绕药效与毒性加强重金属中药研究,做到化毒为效、减毒增效、变毒为药、配伍减毒,这是每一位中医中药研究者的目标。” 张伯礼一直致力于用现代科技和科学语言来解释传统中医的内涵。“将传统医学知识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研究重金属安全性难题,不仅可以丰富对中药中重金属成分药用作用的科学认识、纠正偏见,还能为提高中药安全用药水平,解决行业技术难题做出贡献。对于中药,有些人现在不能接受不代表永远不接受,只有拿出科学的循证证据时,我们的传统药物才能有自己的话语权。”他说。

  • 【分享】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五大领域

    [B]一、中药指纹图谱测试 [/B]  针对中药材、炮制品、饮片,以及各类中药复方制剂,研究不同的样品制备方法及有效组分的切割方法。运用包括色谱、光谱以及多维、联用分析技术,全面开展指纹图谱测试,建立具有普适意义的、规范化的中药指纹图谱。   1、中药有效组分提取及分离方法研究及其规范化。   2、色谱分离分析条件优化技术研究。   3、多维、联用分析新技术方法学研究。   4、指纹图谱中活性成分分析与鉴定。   5、中药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规范化研究。   [B]二、指纹图谱鉴别方法研究 [/B]  1、中药指纹图谱化学特征信息的提取方法研究。   2、同一分析方法不同检测方式及不同分析方法获得的多源检测数据间的相关性。   3、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方法。   4、中药指纹图谱的快速处理方法。   5、建立中药指纹图谱鉴别计算方法体系。   [B]三、中药药效组分筛选及检测方法学[/B]   针对研究药材、方剂的功效和所涉及的有关作用靶位或靶点,开展从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等不同层次和水平药理学研究,寻找能够较准确反映方剂药效或功能主治,并具备快速、准确、样品用量小的活性筛选指标,在建立快速中药体内外组分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寻找中药的药效组分群,并建立中药药效指纹图谱,从而总结形成一套完整的中药药效组分快速筛选体系和方法。   1、中药药效组分靶细胞动态高密度培养技术和模型的建立。   2、中药药效组分细胞反应器计算机控制及在线检测的研究。   3、中药药效组分快速筛选方法关键技术研究。   4、中药复方体内组分的多指标检测方法学研究。   [B]四、中药指纹图谱组效学[/B]   在中药化学指纹图谱、药效物质成分鉴定和中药药效活性测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化学与生物信息学研究的成果,开展指纹图谱信息与药效活性信息的相关性研究,以实现中药化学指纹图谱向中药药效组分指纹图谱的转化,从而建立中药指纹图谱组效学研究体系。 [B]五、中药指纹图谱质量控制 [/B]  将中药指纹图谱应用于中药材的真伪鉴别及质量评价、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最终产品的质量评价、中药新药开发研究。   1、中药指纹图谱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及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2、中药指纹图谱在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最终产品的质量评价,提出采用中药指纹图谱来实现从药材、半成品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方法。   3、中药指纹图谱在中药新药创制中的应用研究。

  • 合成多肽药物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研读(三)

    合成多肽药物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研读(三)

    [align=center][b][img=,600,33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9/201909121439522763_1873_932_3.jpg!w690x387.jpg[/img][/b][/align][b]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质量研究[/b]🔥 原料药的质量研究合成多肽原料药的质量研究除参考一般化学药物的研究思路进行常规项目的研究外,还应根据合成多肽的结构特征、制备工艺特点和生物学特点等进行针对性的研究,研究项目一般包括:外观性状、理化常数、鉴别、氨基酸组成分析、水分、反离子含量、纯度、有机溶剂和反应试剂残留量、生物学安全性检查、含量和/或活性效价测定等。检测方法研究和验证的基本思路和要求与已颁布的相关技术指导原则相一致。对于合成多肽药物,除常规项目外,理化常数一般需要关注其比旋度、等电点(pI)、溶解性(主要为水和缓冲液中)等。一般而言,多肽药物的常规检查项目与其它化学药物相同。此外,与多肽药物的结构及合成特点相关的一些检查项目,例如氨基酸组成分析、反离子(例如三氟醋酸或醋酸根)含量、反应试剂残留量(例如从树脂上裂解多肽使用了氢氟酸,需要检查氟化物残留量)等,则需要在原料药质量研究中予以重视。相关肽检查(或称有关物质检查)是反映多肽化学纯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多肽的理化性质、分子大小,可选择合适的色谱、电泳等方法进行。短肽可参考一般化学药品有关物质检查的研究思路选用适宜的方法;长肽的有关物质检查方法除常见的RP-HPLC外,还可考虑使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HPIEC)、毛细管电泳技术等,非解离条件下的高效分子排阻色谱(HPSEC)、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以及激光散射粒度测定等技术可用于聚合体/低聚体的检查。有关物质检查的方法学验证应能证明所采用的方法可以有效分离目标多肽与工艺杂质(例如缺失肽等)、降解产物(例如二硫键交换或氧化产物等)、聚合物等。一般应考察两种以上不同原理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至少应包括一种梯度洗脱方法,并采用多肽粗品和强制降解试验等对方法的专属性等进行考察、对比,此外还应注意研究多波长检测的结果并选择合适的检测波长等。合成多肽因结构特征不同于通常的小分子化学药品,纯度检查有时难以从根本上有效控制产品安全性,需要进行必要的生物学安全性检查(如过敏试验、降压物质、升压物质、异常毒性等)以全面控制产品质量、保证安全性。此外,根据产品具体情况,对于长肽,有时尚需进行免疫原性或抗原活性等生物特性的研究。含量测定是评价多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理化方法测定其含量时称为“含量测定”,生物学方法或酶化学方法测定其效价时称为“效价测定”。对于短肽,理化方法测得的含量可以反映其有效程度时,首选简单、通用的含量测定方法;对于具有一定空间结构才能发挥其活性的多肽,需进行生物学方法或酶化学方法测定药物活性(效价)的研究,包括含量与活性的关系、相应的方法学验证等。🔥 制剂的质量研究合成多肽制剂的质量研究基本思路和要求可参照《化学药物质量标准建立的规范化过程技术指导原则》、《化学药物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等相关内容,根据合成多肽的具体特点,在原料药质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剂型特点、处方工艺以及临床使用特点,重点研究所用辅料和制剂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制剂辅料和制剂产生的降解产物对检测方法的影响以及与剂型相关的质量要素。研究项目一般亦应包括性状、鉴别、检查(安全性、均一性、纯度要求与有效性指标等)、含量或效价测定等几个方面。[b]质量标准[/b]合成多肽药物质量标准的制订原则、要求与《化学药物质量标准建立的规范化过程技术指导原则》是一致的。即,在系统的质量控制研究基础上,充分考虑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要求,以及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的影响,确定能够揭示、控制药物内在品质的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和限度要求,如原料药质量标准应包括氨基酸组成、等电点、中长肽的肽图等。合理可行的质量标准应能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有效地控制药品批间质量的一致性。相关质控项目的限度确定也应参考相关的指导原则,例如对于有关物质检查限度的确定可以参考《化学药物杂质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仿制品种同时还可参考《化学药品仿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等的原则性要求,并结合产品本身的特性及临床使用情况,视具体情况而定。随着药物研发进程的深入,研究数据积累的不断丰富、方法学研究的完善和药物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质量标准在不同研究阶段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b]稳定性研究[/b]合成多肽药物稳定性研究的基本原则应遵循《化学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一般性要求。与一般化学药物相比,多肽药物的稳定性较差。引起多肽药物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有水解、氧化、外消旋化、二硫键的断裂及重排、β消除、凝聚、沉淀、吸附等。当多肽处于溶液中或高湿下保存时,其降解或聚合的速度会比干燥条件下大为增加。因此,稳定性研究应根据多肽药物稳定性的特点合理选择试验条件、考察项目。加速试验和长期留样试验的试验条件应依据药物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的敏感程度的考察(影响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考察项目除常规项目(例如原料药的比旋度、有关物质和含量等)外,根据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考察其生物活性的变化。与其他化学药物不同,多肽药物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表面活性,有与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发生吸附等相互作用的可能,从而引起制剂效价、生物活性下降。例如有些多肽分子能够与玻璃表面的硅醇基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包装材料的选择方面需注意其与多肽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有些情况下可选择特殊处理后的包装容器,如表面经硅烷化处理的容器等。[b]名词解释非天然氨基酸:[/b][color=#717070]除自然界生物体中存在的氨基酸外,其它由人工合成制备的氨基酸。[/color][b]反离子:[/b][color=#717070]和多肽形成离子对的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color][b][b][/b][/b]参考文献1.Guidance for Industry for the Submission ofChemistry,Manufacturing,and Controls Information for Synthetic Peptide Substances,FDA,1994。2.合成多肽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药品审评中心,2001。3.多肽药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叶晓霞,俞雄,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3,34(7)。[b]著 者《合成多肽药物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课题研究组。[/b]

  • 【原创大赛】抗癌药物应用中的临床药学

    [align=center]抗癌药物应用中的临床药学[/align][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摘  要[/align][align=center] [/align][align=left]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死亡率占所有疾病死亡率的首位,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提高抗癌药物药效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命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痛苦。因此,抗癌药物发挥最大药效的研究十分必要。临床药学是研究药物防治疾病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药学学科,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重视并有了极大的发展。本文主要就抗癌药物如何发挥最大药效进行分析和探讨,阐述了各方面的研究进展和不足,并对抗癌药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随着医药学的飞速发展,更先进合理的肿瘤治疗方案必将普遍运用于临床。[/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关键词:抗癌药物;应用;临床药学;研究进展[/align][align=center] [b]Applicationof anticancer drugs in clinical pharmacy [/b][/align][align=center][b]ABSTRACT[/b][/align][align=center][b] [/b][/align]Malignant tumor is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health,its mortality accounts for the first place of all disease’s mortality, thus hascaused the widespread attention worldwide. Improving the efficacy of anticancerdrugs can prolong the lifetime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withthe alleviated pains. Therefore, study on the efficacy of anticancer drugs is maximumnecessary. Clinical pharmacy is a pharmaceutical subject includes validity of thestudied drugs for thei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s in the pastdozen years, which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and has a great development in China. This papermainly analyzed and discussed how to maximize the efficacy of anticancer drugs,and the progress on various aspects and its shortcomings, and the development ofanticancer drugs was also prospecte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cinetoday, more advanced tumor reasonable treatment program will be generally used inclinic.[b]Keywords[/b]: Anticancerdrugs Application Clinical pharmacy Research progress[align=center] [/align][b]1  引言[/b]近年来,由于对抗癌药物作用原理有了更深的了解,加之临床上可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药物不断增加,化学治疗已由单药连续化疗过渡到多药联合、间段大剂量用药,使化疗效果有很大改善,成为抗恶性肿瘤的一种“根治性”手段[sup][/sup]。另外,增强抗肿瘤老药的药效也正在成为肿瘤治疗药物开发中的新关注对象[sup][/sup]。但由于人们对抗癌药物认识不足,药源性疾病不断增加,导致无数人命丧九泉的事实,促使临床药学迅速崛起。临床药学主要通过药师进入临床,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协助医师提出个体化给药方案,并监测患者的整个用药过程,从而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发挥药物的最大药效。在抗癌药物的应用中,从临床药师的干预、最大限度克服耐药性等方面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发挥药物的最大药效至关重要。[b]2  临床药师的干预[/b][align=left]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人体正常细胞产生损伤,导致化疗相关毒副反应,并且化疗方案常常需多药联合、放化疗联合,使得化疗药的不良反应相对更多。临床药师可通过对化疗药及辅助用药的选择、剂量的调整、药物的相互作用及用药教育等几方面干预肿瘤患者的临床用药,提升合理用药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align][align=left]2.1 药物的选择[/align]化疗方案制定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态,充分了解肿瘤累及的范围,明确临床分期、既往接受药物治疗后的疗效等,权衡患者对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接受能力、对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的耐受力和经济承受力等因素,协助医师进行药物筛选,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治疗时要清楚方案中哪些药物需要做药学监护、监测指标及监测周期,并随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尽量规避风险,客观评估疗效[sup][/sup]。临床药师可以通过比较同类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别,协助医师把药疗方案设计得更完善、实用、规范。临床医师选药一般是从药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等方面考虑,而临床药师可从“专治”“首选”“药物相互作用”“成本/效果值最合理”来考虑。例如,从药物相互作用方面考虑,联合用药是肿瘤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达到药物间的协同作用以增加疗效,减少毒副反应。但肿瘤患者尤其是病情危重患者使用药品种类繁多,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sup][/sup]。对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与食物间的相互作用,临床药师要特别关注。实际工作中药物相互作用问题比较复杂,有药剂学,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方面的多种原因。当给医师提出药物相互作用的警示时,还要考虑是否有可替换的无相互作用的药物。如果有可供选择的药物,就调整为其他无相互作用的药物。如果没有可供选择的药物,可采用药物代谢动力学了解药物的清除情况,分析其血药浓度并调整剂量,将药物的相互作用降至最低[sup][/sup]。例如,使用培美曲塞时补充叶酸可降低培美曲塞的毒性[sup][/sup];甲氨蝶岭与其他骨髓毒性药物合用,可进一步抑制骨髓机能。大剂量使用该药后4-24h内静脉或口服给予亚叶酸钙,可防止发生严重而持续的骨髓抑制;白介素2能降低达卡巴嗪的血浆浓度,可能由于提高了达卡巴嗪的分布容积之故。白介素2与地塞米松合用可使患者耐受更大剂量的白介素2,并减轻其毒性[sup][/sup]。此外,化疗辅助药是化疗方案顺利实施的保证,也是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减少患者痛苦的主要措施。因此正确选择辅助药也是临床药师的干预点之一,防治骨髓抑制药和止吐药是化疗时常用的辅用药[sup][/sup]。抗肿瘤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尚未充分阐明。但是随着抗癌药物应用数量的增多及新的联合用药方式的发展,应重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充分了解药动学及药效学特征。若存在相互作用,就应改变用药方案或调整常用剂量,以求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可能产生的毒性或亚临床效应。2.2 化疗药剂量的调整恰当的药物剂量应是使药物在最小的毒副反应下发挥最佳的疗效。药物剂量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用药的安全与疗效。肿瘤患者的药物剂量尤其重要。根据影响代谢的因素来确定剂量,影响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是多因素的,抓住其中关键的因素来确定剂量,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如卡铂,主要根据肾功能来确定剂量[sup][/sup]。根据血药浓度监(TDM),测通过TDM了解患者的 PK 参数,从而实现个体化用药,确保患者在可耐受的情况下达到最优化的疗效。目前只有少数的抗肿瘤药物,其量效关系已经较为明确,TDM已较成熟,如甲氨蝶呤、氟尿嘧啶、依马替尼及卡铂等而大多数抗肿瘤药物,其PK参数和疗效的关系尚未完全明确,TDM的标准尚未建立,还需进一步研究[sup][/sup]。2.3 用药教育癌症治疗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心率、血压的变化,每日测体温4次,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sup][/sup]。同时,对于出院患者要进行出院带药的服药指导。告诉患者药品正确的储存与保管方法,特别是注射剂和生物制品等。使患者清楚药物的治疗疗程,提醒患者按要求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定期返院化疗。对重点病人应加强随访,跟踪用药教育的效果。[b]3  克服耐药性[/b]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药物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化疗过程中肿瘤细胞产生的耐药,以及多药耐药(MDR)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和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sup][/sup]。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很多,目前研究较多的是P-糖蛋白参与的耐药。肿瘤细胞的MDR是肿瘤化疗的一大障碍。因此,研制能逆转MDR的化疗增效剂是肿瘤研究的一大热点。但至今无一种有效的逆转MDR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以药物的特性及细胞增殖动力学为依据[sup][/sup]设计合理的联合化疗方案以及从中药中开发高效、低毒的逆转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国医科院天津血液病研究所杨纯正教授等发现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当归芦荟丸有效成分---靛玉红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逆转耐药和抗肿瘤的双重效应,此类药物值得期待,是寻找具有克服耐药的新抗癌药的重要方向。肿瘤多药耐药产生的机制极其复杂,迄今未有MDR 逆转剂成功地应用于临床,但近几十年来对 MDR 的研究和认识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随着对MDR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将有希望为克服肿瘤多药耐药提供更多的思路和途径。[align=center]4  其他方面[/align]4.1 有效防止静脉用药外渗在多种给药方法中,现在抗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还是依靠静脉输液。静脉注射给药能快速地将药物送入体内,提高血清中药物的浓度,达到化疗效果。患者在接受化学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因长期输液反复静脉穿刺及化学治疗药物对血管、黏膜、皮下组织、皮肤的刺激,药物从针眼外渗或从血管口外漏,均可致静脉无菌性炎症,局部组织疼痛灼热感,严重者可使组织坏死溃烂,长期不愈,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待解决的问题[sup][/sup]。因而为了达到减少静脉输注药物外渗以提高药效的目的,根据常见静脉抗癌药物损伤组织的机制,提出积极的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措施。护理工作者要对抗癌药物的毒性反应进行详细了解,并且要尽量保证静脉穿刺一次成功,加强静脉防治知识的宣教。为了防止抗癌药物外渗对患者所造成的痛苦,就要完善好预防工作,真正做到防患未然。在临床治疗当中,要避免抗癌药物外渗的发生,使患者的治疗能够得到正常进行[sup][/sup]。[align=left]4.2 加强护理[/align] 患者诊断为癌症后十分焦虑和恐惧,对各种治疗有疑虑,情绪紧张。应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知识层次、病情轻重及性格特点做好心理护理[sup][/sup],为让患者配合治疗,应采用多种沟通方式使其打消顾虑,消除紧张害怕心理,治疗前向患者讲解治疗法的安全性、可靠性、必要性[sup][/sup],主动关心病人,同时不隐瞒用药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在思想上有充分的准备,使其以良好的状态接受治疗。由于各种不良反应会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首先应建立起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工作中与病人多交流,用诚恳热情,乐观自信的情绪,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去感染病人,使其在心理上获得安全和信任。协调好病友间的关系,相互理解关心鼓励,提高病人家庭和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align=center]5  结语[/align][align=left]新抗癌药不断涌现,基础研究不断深入,合理用药和联合用药提高了化疗效果。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连续静脉滴注、动脉给药、介入治疗、抗癌药与增效药合用、抗癌药与解毒药合用、大剂量化疗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使化疗疗效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减轻抗癌药的不良反应,以增加病人对抗癌药的耐受性,提高药物的使用剂量,也可使化疗疗效提高。近年来在减少胃肠道反应和减轻骨髓抑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明显减轻病人用药期间的痛苦,提高用药剂量,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均起到很大作用。减少多药耐药性的发生,也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以提高对难治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和一般状况,给予支持治疗、扶正培本的中医中药治疗和免疫治疗,这将有利于增强病人对治疗的耐受性,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治疗作用。[/align]个人认为结合免疫治疗的多种肿瘤治疗方案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传统认为化疗主要通过细胞毒作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免疫治疗主要通过调动机体免疫系统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长期控制肿瘤的目的。由于化疗存在免疫抑制作用,因此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模式曾经受到质疑。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化疗和免疫治疗存在协同作用。[align=left] [/align][b]参考文献[/b] 卜风英.化疗患者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包头医学,2009,33(11):58~59 梁岩,何珩,孙翠萍.抗肿瘤用药的应用及进展.中国医疗前沿,2009,4(21):17~18 陈晓媛,张虹,高晨燕.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策略探讨及案例分析.新药申报与审评技术,2013,22(3):269~273 孙西洋,任常山,曹心珂.抗肿瘤药物的靶向给药系统研究进展.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8,3(6):461~464 王爱军,金永新,要林青等.抗肿瘤药物治疗中临床药师的干预技巧.中国药事,2013,27(1):97~99 Paz-AresLG, Smith MR.Genitourinary malignancies .Cancer Chemoter Biol ResponseModi,2001,19(21):573~595 van Meerten E [i]et al[/i].Interaction with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ntitumor drugs.Foreign Medical Scienceson Pharmacy,2006,23(1):31~35 王祎,刘燕,丁秀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包头医学,2012,36(3):129~132 李嘉,包春波.抗肿瘤化学药物研究进展.华西药学杂志,2009,4(21):1~5 徐贞,史美祺.抗肿瘤药物的剂量选择.读者园地,2012,28(5):379~380 张岩.肝癌介入治疗术前术后护理.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1(21):127~128 卿晨.恶性肿瘤化疗耐药及克服耐药的研究.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1~3 梁岩,何珩,孙翠萍.抗肿瘤用药的应用及进展.中国医疗前沿,2009,4(21):17~18 侯清平,李青枝.肿瘤患者化学药物治疗过程中的静脉管理.实用医技杂志,2013,20(4):406~407 王秋平.抗癌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大家健康,2013,7(3):121~127 张岩.肝癌介入治疗术前术后护理.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21(11):168~169 孙燕.50年来我国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的进展.新药研发论坛,2009,18(18):1695~1700[align=left] [/align]

  • 【已应助】求5篇中文文章

    【序号】:1【作者】:沈启英 【题名】:顺式阿曲库铵用于不同性别患者的药效学研究【期刊】:中国药房【年、卷、期、起止页码】:2009年11期【全文链接】:【序号】:2【作者】:姚群, 王静【题名】:年龄对顺式阿曲库铵靶控输注药效学的影响【期刊】:临床麻醉学杂志【年、卷、期、起止页码】:2010年2期 【全文链接】:【序号】:3【作者】:孟美金, 许幸【题名】:国产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临床肌松作用的观察 【期刊】:临床麻醉学杂志【年、卷、期、起止页码】:2010年1期【全文链接】:【序号】:4【作者】:林文前, 谭红鹰, 白晓晖, 操隆辉, 曾维安【题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全麻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药效学的影响【期刊】:《中华麻醉学杂志》【年、卷、期、起止页码】:2010年1期【全文链接】:【序号】:5【作者】:周洁, 王祥瑞【题名】:婴幼儿和成年患者活体肝移植术中顺阿曲库铵的药效学【期刊】:.中华麻醉学杂志 【年、卷、期、起止页码】:2010年3期【全文链接】:先谢谢了!

  • 中药六味地黄丸符合科学药理

    近日,科研人员通过对中药经典方剂六味地黄丸的系统研究,证明经典中药验方配伍科学合理且有规律可循。日前,以该项目获科技进步一等奖。六味地黄丸是中药经典验方,始出于宋代医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由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化裁而来,具体组成为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6味中药,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儿“五迟”、“五软”等肾阴不足症,被认为是大补元阴的代表方剂,千百年来受到广大医家和患者的推崇。虽然临床实践证明,六味地黄丸药理作用较广泛,但因其化学成分较复杂,临床药效定位至今尚不明确,因此也制约了相关制剂工艺的进一步革新和药效作用的科学表述,给六味地黄丸体内动态特性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专家带领课题组对六味地黄丸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复方配伍机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他们利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方法,先后分离和鉴定了口服六味地黄丸后的11个血中成分,确定了这些成分在体内吸收、分布和消除的状况,揭示了古方六味地黄丸的药效物质基础变化与配伍、药效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了11个血中成分的生药来源,发现其中4个为代谢产物。例如编号为1号的成分5-HMFA,是由地黄、泽泻、山茱萸3味中药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新的代谢产物,有很好的补肾及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功能;它和9号成分丹皮酚,可使肾虚模型动物的体重、心率、胸腺和脾脏重量指数、血清、血浆黏度等11项指标回调,表现出明显的补肾功效。动物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莫诺苷、獐牙菜苷、马钱子苷为六味地黄丸治疗骨质疏松的药效物质基础;由5-HMFA、马钱子苷、2.4-二羟基-苯乙酮、丹皮酚的药动学参数分析显示,其原型成分均呈现出吸收快、分布快、消除缓慢等特点,尤其是代谢产物可维持长时间的血药浓度平台期,与口服单体化合物的体内行为明显不同,这反映出六味地黄丸的体内动态过程特点。课题组还通过“衰老+血瘀”的动物模型,深入研究了5-HMFA的药理作用,发现它可明显改善实验动物的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率、细胞黏附因子等,由此揭示5-HMFA为六味地黄丸治疗衰老和血瘀的药效物质基础。专家评价认为,这项研究不仅揭开了千年古方六味地黄丸的奥秘,也为人们认识方剂配伍规律提供了方法学技术平台,有助于祖国医药走出国门,提高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 【分享】中药制药的前处理工艺技术

    [B]1.1中药制药的前处理工艺技术[/B] 1.1.1粉碎技术 粉碎是中药前处理过程中的必要环节。通过粉碎,可增加药物的表面积,促进药物的溶解与吸收,加速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根据中药不同来源与性质,粉碎可采用单独粉碎、混合粉碎、干法粉碎和湿法粉碎等方法。对一些富含糖分,具一定粘性的药材可采用传统粉碎方法如串料法;对含脂肪油较多的药材可用串油法;对珍珠、朱砂等可采用“水飞法”;对热可塑性的物料可采用低温粉碎等方法。 近年来,超微细粉化技术在中药粉碎中的应用日趋增多,运用超声粉碎、超低温粉碎等现代超细微加工技术,可将原生药从传统粉碎工艺得到的中心粒径150~200目的粉末(75μm以下),提高到现在的中心粒径为5~10μm以下,在该细度条件下,一般药材细胞的破壁率≥95%。这种新技术的采用,不仅适合于各种不同质地的药材,而且可使其中的有效成分直接暴露出来,从而使药材成分的溶出和起效更加迅速完全。由于超微细粉化技术是采用超音速气流粉碎,冷浆粉碎等方法,与以往的纯机械粉碎方法完全不同,在粉碎过程中不产生局部过热,且在低温状态下进行,粉碎速度快,因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中药材中生物活性物质及各种营养成分,提高了药效。将中药珍珠、炉甘石分别采用气流超细和球磨粉碎的方法,并从粉碎时间、粒度上加以比较,结果气流超细粉碎的粉碎时间仅为原来的1/30左右,而粒度则增加了3倍左右[1]。将两种不同粉碎技术加工的原生药材制成的治疗痛经中药制剂——诚年月泰和治疗糖尿病的糖泰胶囊进行了药效学比较研究发现,在镇痛、改善微循环、降血糖等方面采用微粉技术加工原生药制成的作用强度显著大于传统粉碎技术加工原生药制成的制剂[2]。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往往与药物粉碎度有关,而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与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之间常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对不同粉碎度的三七进行了体外溶出度试验,结果表明三七药材45min溶出物含量和三七总皂甙溶出量大小顺序为:微粉细粉粗粉颗粒[3]。 中药超细粉化的研究开发刚刚起步,常用于一些作用独特的传统名贵细料中药,如:西洋参、珍珠等的粉碎。这些滋补保健中药经微粉化后可使利用率大大增加。 目前中药生产中应用的粉碎机械有SF-170、SF-170-3、SF-200等锤击式粉碎机;YF-130、YF-240等风选式粉碎机;30B、30BⅡ万能粉碎机;F-400、FS-320、721型柴田式粉碎机;SQA、SQB球磨机;新型无尘粉碎机等等。

  • 药物基因组学的应用前景

    药物基因组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发展起来,基于药理学和基因组学,将传统的药物科学与基因、蛋白、单核苷酸多态性等知识结合起来的一门科学。正因为药物基因组学是研究基因序列变异及其对药物不同反应的科学,所以它是研究高效、特效药物的重要途径,通过它为患者或者特定人群寻找合适的药物,药物基因组学强调个体化;因人制宜,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一、促进新药研发 由于药物基因组学规模大、手段强、系统性强,开辟了医药工业研究的新领域,可以直接加速新药的发现。首先药品制造商不仅把注意力放在可能引起疾病的基因上,而且对药物效应基因产生了兴趣,这些药物效应基因为新药研究提供依据。由于新一代遗传标记物的大规模发现,以及将其迅速应用于群体,流行病遗传学也可以大大推进多基因遗传病和常见病机理的基础研究。还可以帮助制药厂商在一些与基因和疾病相关的蛋白质、酶和RNA分子等基础上开发新药,这样不仅促进了药物的发现,还有利于开发出针对某一特定疾病的药物,从而增强疗效,并减少对健康细胞的损伤。对于每一个药物来说大约都有10-40%的人没有疗效,又百分之几的或更多的人有副作用。如果制药公司利用药物基因组学理论可以实现预见结果或筛选人群的话,可以大大增加新药的通过率,也可以对未通过药检的新药重新估价,这些药物中一个经常引用的例子是第一个非典型性抗精神活性药氯氮平(clozapine),在氯氮平的使用过程中,由于1%的病人服药后出现严重的粒细胞缺乏症,因而只有当其它药物使用后无效才使用。但是在粒细胞缺乏症的药物效应基因被确定后,极大地改善了氯氮平的使用,除极少数敏感的病人不能服用此药外,对于99%的病人来说,这一药物是一线治疗药物。在新药的临床试验研究中,如果事先知道人群可能对药物反应的话,如代谢酶的基因型,可以减少参试人群,试验的时间表也可以大大缩短。对药物有效或毒性变异的预测试验中,可用于筛选病人。经过药物效应基因突变筛选的受试者,可以加强临床试验的统计学意义,可以用更少的病例数达到所需的统计学意义,这样可以大大节约时间和费用。 二、用药个体化合理用药的核心是个体化用药。药物基因组学通过对患者的基因检测,如对一些疾病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进而对特定药物具敏感性或抵抗性的患病人群的SNP差异检测,指导临床开出适合每个个体的“基因处方”,使患者既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又能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真正达到“用药个体化”的目的。 医生在疾病的首次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临床实验来确定适合病人的药物,而药物基因组学则可以通过分析病人的遗传组成来确定最合理的治疗药物。这样就免去了先期用于药物选择的临床过程及由此带来的可能的副作用,并缩短了病热的康复期。更准确的用药剂量 通过基因组分析可以判断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效果及代谢时间,并以此来确定不同个体的用药剂量,对比依据体重和年龄的方法,其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降低了过量服药的可能性。一些临床上经常出现的现象,例如两患者诊断相同、一般症状相同、血药浓度相同,但疗效却大相径庭,这些用传统的药代动力学原理是无法解释的。这时应考虑到与药物作用相关的位点(如受体等)是否发生了变异?是什么水平的变异?药物作用的位点的变异可能发生在基因水平,也可能发生在转录、翻译等水平,基因水平的变异相对比较容易鉴定,研究也表明基因的变异与药物效应的差异是更具相关性。研究基因突变与药效关系的药物基因组学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因此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前景是非常之好的。将基因功能学用于合理用药,利用药物基因组学的技术和方法增加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实现个体化、可预测及可预防的医疗,这就称之为临床药物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应用到合理用药中,弥补了只根据血药浓度进行个体化给药的不足,惟以前无法解释的药效学现象找到了答案,为临床个体化给药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这样药物基因组学原理为特定人群设计最为有效的药物,不仅提高了药效,缩短了病程,而且减少了毒副反应和成本,真正达到了“物美价廉”的要求。目前,已经有人将药物基因组学知识应用于高血压、哮喘、高血脂、内分泌、肿瘤等的药物治疗中。如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因素诱发的疾病,对于许多患者,高血压药物的不同药效和耐受性与遗传变异有关。Ferrari发现,一种细胞骨骼蛋白(cytoskeletalprotein)、内收蛋白(adducin)的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发病、对钠敏感性以及对利尿剂的效果相关。因此在抗高血压治疗需要用利尿剂时,可以对患者预先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选择使用此药。通过对β2肾上腺素受体的基因多态性及其对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敏感性关系的研究,发现β2肾上腺素受体的基因多态性影响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福莫特罗(formoterol)的脱敏效果,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改善肺通气的作用对Gly纯合子个体明显比Arg纯合子个体要强,杂合子个体介于两者之间。 载脂蛋白E(APOE)的基因多态性,影响绝经后妇女用雌激素替代疗法(ERT)时的血脂和脂蛋白的浓度。人群中的APOE有3个等位基因:E2、E3、E4,ERT能使具有E2型基因的妇女血中总胆固醇含量大大高于E3、E4型。提示医生在绝经期妇女中使用ERT时,可事先检测患者的APOE基因,对具有E2型基因的妇女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甘油三酯浓度。如此,通过对不同个体的药物代谢相关酶、转运因子、药物作用靶点的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对突变的等位基因进行分离和克隆,在分子诊断水平上建立以聚合酶链反应(PCR)为基础的基因型分析方法,在治疗患者各种疾病前检测其基因型,更精确地选择适当的治疗药物和合适的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的治疗具有很大的意义。 随着基因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药物效应的个体差异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被阐明,药物基因组学将更广泛地指导和优化临床用药。

  • 【分享】代谢组学研究简介

    代谢组学研究代谢组学(metabonomics/metabolomics)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对生物体内所有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并寻找代谢物与生理病理变化的相对关系的研究方式,是系统生物学的组成部分。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别从基因和蛋白质层面探寻生命的活动,而实际上细胞内许多生命活动是发生在代谢物层面的,如细胞信号释放(cell signaling),能量传递,细胞间通信等都是受代谢物调控的。代谢组学正是研究代谢组(metabolome)——在某一时刻细胞内所有代谢物的集合——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大都是相对分子质量1000以内的小分子物质。先进分析检测技术结合模式识别和专家系统等计算分析方法是代谢组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化学分析技术中最常用的是^1H核磁共振(^1HNMR)以及色谱(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X—MS)。代谢组学属于全局系统生物学(Global systems biology)研究方法,便于对复杂体系的整体进行认识.譬如,一个正常工作的人体包括“人体”本身和与之共同进化而来且共生的消化道微生物群体(或称菌群),孤立地研究“人体”本身的基因,转录子以及蛋白质当然可以为人们认识人体生物学提供重要信息,但无法提供使人体正常工作不可缺少的菌群的信息.人体血液和尿液的代谢组却携带着包括菌群在内的每一个细胞的信息,因此代谢组学方法对研究如人体这样复杂的进化杂合体十分有效.早在20世纪60年代,代谢物组学的核心技术——核磁共振技术(NMR),就已经被应用到代谢研究中。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模式识别分析技术的发展,代谢谱的定量分析才得以实现,并应用于药物和基因功能的研究。利用代谢物组学研究药物对整体的作用主要依赖于多参数检测外源物质攻击所导致的机体新陈代谢改变。这种方法也适合研究基因突变和转基因所产生的代谢改变以及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价。在药物发现阶段,它可以进行体内毒性研究、先导药物的筛选和目标化合物的优化及体内动物模型的药效筛选。在药物开发阶段,它可以在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方面进行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毒性机制的研究,从而可有效地利用动物模型研究人类疾病的治疗,发现与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关的生物标志物。代谢组学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了包括药物研发,分子生理学,分子病理学,基因功能组学,营养学,环境科学等重要领域.在代谢组学诞生的过去6年里,有关代谢组学的研究论文和专利以指数的形式逐年增长.可以预见,这门新兴学科将应用到更为广泛的领域.

  • 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 相关思路

    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现状中药的临床疗效是确切的,而中药是由配伍组分构成,中药的疗效是以配伍组分的化学成分为物质基础的。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难点在于其化学成分的复杂性。中药及复方中的化学成分通常有10种,甚至100余种,而药材来源、加工炮制工艺、药味加减、剂量等因素都会引起中药及复方化学成分发生复杂的变化。中药复方是一个有层次和结构的有机整体,但它的疗效不是各配伍组分化学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复方中各配伍组分所含化学成分的相互综合效果。迄今,关于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思路,有不少作者提出了相关的构想和见解,如王艳萍等提出的以活性导向的标准组分模式的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强调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的关键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杨奎等提出的中药复方组合化学研究方法,是以中药复方为天然组合化学库,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确定能反映该方剂主治病症的药理学指标,通过组分或单体成分的组合筛选,找出其活性最强的组分结构。这些思路对于开展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工作均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价值。随着分析化学技术与仪器的不断进步,多种手段用于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和测定,以色谱及其联用技术应用较多,如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荧光分光光度联用等。对中药化合物进行的结构研究,同样也是生物活性评价的基础,过去用于结构研究的技术如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R)、核磁共振(NMR)、质谱(MS)、旋光谱(ORD)等目前多与计算机和色谱技术合用,使得结构解析工作达到自动化和高效化。此外,随着细胞膜生物色谱法、分子印迹技术、基因芯片技术、中药血清药理和血清药物化学等先进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使中药的化学物质基础和药效机理得到了进一步科学地阐述。以中药化学成分研究为单一目标的弊端单一的有效化学成分并不能阐述中药的药效物质机理,中药的药效来自于多种化学成分多靶点的相互协同和增效作用。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是其所含的化学成分,中药的药效不是在孤立的状态下实现的,它是一个多成分参与的复杂过程。单一的有效化学成分并不能阐述中药的药效,只能以新药的形式存在于临床。如从麻黄中分离的麻黄碱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从黄杨树中提取的黄杨树碱可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等。陈磊等通过查阅600多篇关于丹参的文献,整理了近年来与丹参药理机制研究相关的文献报道,归纳出丹参的药理活性成分,揭示出单味中药丹参是通过多组分、多靶点的整合效应而产生的药理作用。朱大元等在白玉茶降血糖的研究中发现,在药筛选始终有效的有效部位中分到30多个化合物,每个化合物分别进行动物实验,没有一个化合物显示有效部位的降糖效果,单一化合物最高降糖效果仅达13%,对这些化合物按有效部位中的比例进行组合,最终发现由4个化合物组成的组分,经多次动物实验,组分的降糖效果与有效部位完全一样,但从此配方中去掉一个化合物,降糖效果马上下降。这说明药效的产生是由多成分相互协同或增效而产生的。由此可见,中药的药效是确定的,中药的药效物质是存在的,但它绝不是单一的化合物,而是一个由多种化学成分构成的药效组分群。以西药单个靶点为方向的中药药效研究并不完全适合于中药药效的研究。西药研制体系的科学性在于它是建立在明确的临床实验结果以及分子结构、手性、氨基酸排序等基础上,有确切的分子结构或形态与靶目标之间具有明确的对应关系。西药研究的是单个结构化合物在孤立情况下对靶点的作用。而中医药理论源自于与此不同的更加复杂的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四气五味、经络、升降浮沉等。以西药的思路研究中药并不完全适合。如果以西药的思路研究中药,一旦所谓的研究指标被否定,则意味着整个研究成果的失败。适合于中药化学物质研究的思路1.中药的药效研究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从传统中药着手,以临床确实有效的中药(饮片、复方、中成药)为研究的对象和基础。张贵君教授指出:中药的研发要基于传统中药的继承,要以传统标准中药为基准,起点对象定位在临床中药(复方),原料药定位在饮片,科学地揭示传统中药的本质。闫润红等采用饥饿+心得安+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家兔“气虚血瘀”模型,观察两个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配方对该模型全血粘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重用黄芪的配方“祛瘀”效果优于不重用黄芪的配方,为中医方剂“补气活血,气旺以促血行”的配伍理论提供了现代药理学依据。陈建萍等通过串联质谱ESI-MS/MS及HPLC测定附子中的主要成分在与甘草配伍前后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附子与甘草配伍后产生不溶性物质从而减少了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两药配伍起到了降低附子毒性的作用,用现代分析技术解释了“附子得甘草性缓”的机理。2.中药的药效来自于药效组分张贵君教授创立了中药药效组分理论,对中药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性意义。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是指中药的疗效是由其药效组分所决定的。中药药效组分理论认为:中药药效是以药效组分为基础,按照中药的生源规律进行有序地组合、各药效成分之间具有量和比例的关系。中药药效组分包括配伍组分、化学组分、信息物质组分3个方面。配伍组分是中药饮片中多种成分遵循自然规律有序地结合作为复方中药的个体,这个组分是有机的结合而非随机搭配,存在质和量的必然规律,而这种组合的实质又是化学组分和信息物质组分的组合,从而构成了有序的药效组分。中药多以复方入药,其功效是以单味药的功效为基础,但不是简单的单味药功效的总和。中药复方的疗效源自于中医经长期临床实践摸索总结出的配伍组分,在复方中各配伍组分所含的化学成分之间相互发生着复杂的化学变化,从而使复方本身就具有了增强疗效、降低毒性的作用或通过产生新的化学成分而增强了药效,药效组分的产生离不开复方中的每个配伍组分,并且各配伍组分之间存在着质和量的必然规律,从而各药效成分之间也具有量和比例的关系,中药的药效组分是一个由多种有效化合物构成的药效物质总和。中药是中医几千年来临床实践的产物,中医和中药有着紧密的依从性和独特的理论体系。中药的药效源自于所含的复杂化学物质,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是对中药复杂的化学成分的有效和高度的概括。中药药效组分理论的意义在于它与中医药整体观念的学术思想相吻合,并阐述了中药药效与物质、物质与品质、品质与临床疗效的等问题。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应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前提下,从整体出发,以传统标准中药为基准,临床确实有效的中药(饮片、复方、中成药)为研究对象和基础,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深入加强对中药药效组分的研究,从而确实明确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中药治疗疾病的原理,实现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控性,实现中药现代化。

  • 人参与石榴同食会影响人参的药效

    人参与石榴同食会影响人参的药效人参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的功效,因此许多人进补的时候都少不了人参。人参与石榴同时食用会有什么影响?人参中的蛋白质与石榴中的鞣酸极易结合生成沉淀,影响人参中有效成分的吸收而降低药效。

  • 2.8 女贞子及其复方制剂色谱指纹图谱和质量控制研究

    2.8  女贞子及其复方制剂色谱指纹图谱和质量控制研究

    作者:丁雪(第二军医大学)摘要:女贞子为传统补益类中药,应用已有数千年历史,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基础。制定、完善和建立现代中药质量标准评价体系,使中药具备国际认可的标准规范是中药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之一。用代表中药药效学物质基础的化合物群所表征的指纹图谱来综合评价中药质量,符合中医理论和中药化学成分的特点,能较全面地反映中药质量的本来面貌,并为国际认可。本文联用几种现代检测分析技术,如 HPLC/UV 和 UPLC-ESI-TOF/MS,建立起女贞子药材及其复方制剂的指纹图谱,并分离和鉴别重要的活性成分,将化学信息学和药效学相结合,并进行质量评价和相关研究。第一部分 女贞子药材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目的:提取女贞子不同部位群,保留不同部位的活性成分。方法:比较了 100%、75%、50%不同比例的乙醇溶液和不同的提取方法,超声提取法和冷浸提取法;再按照极性差异选用不同的萃取剂分层萃取;将提取样品经合适的 HPLC 条件分析测定,比较共有峰面积和数目,确定合适的前处理方案。结果:确立了合适的对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的提取方法:以 75%的乙醇溶液超声提取 2 次,每次 30min;再分别以氯仿和乙酸乙酯为萃取剂分层萃取,挥去萃取剂后,即得到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第二部分 女贞子药材 HPLC 指纹图谱研究目的:建立 HPLC 分析方法,建立女贞子药材的 HPLC 指纹图谱,评价不同产地女贞子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 Platisil(铂金)C18ODS (250×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水和乙腈,梯度洗脱,脂溶性成分的检测波长为 240nm,洗脱程序为:t:0-15-23-33-80min,A%(乙腈比例):15%-30%-40%-90%-100%;水溶性成分的检测波长为 220nm,洗脱程序为:t:0-25-35-40-60min,A%(乙腈比例):20%-30%-60%-90%-100%,流速均为 1.0ml·min,柱温为 25℃。结果:用梯度洗脱得到的色谱图各色谱峰分离效果较好,达到指纹图谱要求。为更好地控制女贞子的内在质量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10 个产地的相似度差异较大,不同产地的女贞子药材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 0.85 以上,而脂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相似度则在 0.45~0.93 不等,表明不同产地的女贞子药材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而其差异主要体现在脂溶性成分上。运用聚类分析证明产地来源是影响女贞子质量差异的重要因素。其中,江苏地区 GAP 基地的女贞子药材有效成分含量较高,说明在我国推行 GAP 制度对保障中药质量十分重要。第三部分 女贞子药材化学成分UPLC-ESI-TOF/MS 定性目的:运用 UPLC-ESI-TOF/MS 技术对中药材女

  • 【转帖】解读葡萄的五大“药效”

    9月份许多应季水果轮番登场,西瓜、葡萄、李子、蜜桃、梨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今天我们说说各家各户少不了的葡萄。   葡萄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糖类、维生素A、B1、B2、C、蛋白质、矿物质钾、磷、铁等多种营养物质,葡萄中的多量果酸有助于消化。葡萄是药食同源的食品,适当吃些葡萄,能健脾和胃。   中医解读葡萄的“药效”:我国历代医药典籍对葡萄的功效均有记载。《神农本草经》载文说:葡萄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食,轻身不老延年。”中医认为,葡萄味甘微酸、性平,具有补肝肾、益气血、开胃力、生津液和利小便之功效。   现代医学解读葡萄的“药效”:   1、迅速缓解低血糖:现在医学认为葡萄的含糖量达8%~10%,葡萄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能很快的被人体吸收。当人体出现低血糖时,及时饮用葡萄汁,可很快缓解症状;   2、抗衰老:葡萄中含的类黄酮是一种强力抗氧化剂,可抗衰老,并可清除体内自由基;   3、防癌:葡萄中含有一种抗癌微量元素,可以防止健康细胞癌变,阻止癌细胞扩散。   4、对抗疲劳和神经衰弱:葡萄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常食葡萄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大有补益。   5、补虚弱:把葡萄制成葡萄干后,糖和铁的含量会相对高,是妇女、儿童和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老人饭前嚼食几粒葡萄干,既能开胃口,又可补虚弱。   美味多食也有害   值得注意的是: 葡萄含糖量高,多吃易引起内热、蛀牙、肥胖,多食导致腹泻等副作用。肠胃虚弱者、糖尿病患者最好少吃。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