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挑战杯创业项目

仪器信息网挑战杯创业项目专题为您整合挑战杯创业项目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挑战杯创业项目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挑战杯创业项目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挑战杯创业项目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挑战杯创业项目话题讨论。

挑战杯创业项目相关的资讯

  • 第九届“挑战杯”上海交通大学赛区暨“人和杯”决赛开启
    &ldquo 挑战杯&rdquo 全国大学生大赛是一项全国性的竞赛活动,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承办高校所在的省政府主办,是大学生展示与培养创新性的平台。人和科仪是现代实验室领先的仪器代理商和方案提供商,我们致力打造一流的实验室,也愿意为广大莘莘学子提供实践和锻炼的平台和相应的资金支持。 12月17晚,第九届&ldquo 挑战杯&rdquo 上海交通大学赛区暨&ldquo 人和杯&rdquo 决赛开启。现场共有来自各个院系的共9支参赛队伍,评委老师也是各个系的主管教授,赛况可谓精彩纷呈,十分激烈。 人和科仪作为此次活动的独家赞助商,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在现场展示了部分实验室通用仪器。 吸引了不少前来参与会议的老师和同学们驻足咨询,场面非常热闹。 我们相信,通过与老师和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我们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更使得人和科仪对高校实验室需求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为以后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更多产品详情欢迎来电咨询:400 820 0117 同时欢迎点击我司网站 www.renhe.net 查询更多产品优惠信息。 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是添加微信号&ldquo renhesci&rdquo ,加入人和科仪的微信平台,即刻成为人和大家庭中的一员。 现在加入更有好礼相送! 上海人和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虹漕路39号怡虹科技园区B座四楼(200233) 电话:021-6485 0099 传真:021-6485 7990 公司网址: www.renhe.net E-mail:info@renhesci.com 【上海人和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十数年一直致力于提升中国实验室生产力水平,从提供全球一流品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到为客户度身定制系统的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通过专业、细致和全面的技术支持服务实现&ldquo 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rdquo 的承诺。主要代理品牌:DRAGONLAB、BROOKFIELD、GRABNER、EXAKT、ATAGO、ILMVAC、IKA、MIELE、MEMMERT、KOEHLER、YAMATO等。】
  • 对话Esco 总裁林向前:“第三次创业”,全面迎接“健康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如果说1978年,Esco集团创始人林丽右先生成立了Esco公司,生产洁净设备是林氏家族的“第一次创业”,Esco于2005年来到中国,并于2008年正式成立Esco中国子公司便是“第二次创业”之路的展开,而今Esco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林向前表示:“Esco正在进行第三次创业,Esco成立了Esco Ventures作为Esco集团的风险投资部门,在全球范围内投资生命科学初创企业,我们将进一步加快Esco的全球化进程,并不断将国外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带到中国!”Esco中国工厂全球高科技安全防护、无菌操作、细胞培养、样品处理的领导者Esco Micro Pte. Ltd. (新加坡艺思高科技有限公司)在江苏太仓设立生产中心。该中心在未来将为中国地区的客户提供Esco旗下的生物安全柜、细胞培养箱等多款产品的中国本土化生产与供货。在Esco太仓生产中心内不仅展示了众多广受市场好评的Esco明星产品,新建的产品生产线中也彰显了一家国际性高端科学仪器生产企业的严谨和对细节的专注,林向前总裁表示:“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中国市场已经是Esco全球战略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这也是我们坚持在中国成立新的生产中心的原因。”揭幕仪式现场深耕中国市场,加快中国产业布局!自2002年Esco生命科学仪器产品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如今已经过去19年。在过去的19年里,Esco持续为中国的生命科学工作者提供全球最顶尖的实验室专用设备,从2005年在北京成立办事处,到如今的江苏太仓生产中心的建立,Esco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对此,林向前总裁说道:“Esco即将建立全球双中心的策略,一个是在新加坡,另一个就是在中国,坚持深耕中国市场,也是未来Esco的核心战略之一。”推进产品创新,不断丰富Esco产品线Esco目前不仅面向全球生命科学工作者和机构提供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通风柜等洁净安全防护的明星产品,在细胞培养IVF产品(体外胚胎培养箱)、制药板块产品等,Esco集团通过全球化的合作与并购,不断丰富自身产品线,力求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解决方案。林向前总裁在现场微笑地告诉记者,Esco与一家欧洲的生命科学仪器生产商正在洽谈收购项目,该项目已经进入尾声,在2021年,Esco产品家族也将迎来新的离心机系列成员。针对新药研发市场,在新加坡,Esco已经建立CDMO的中试生产线,未来将会不断扩大规模,为全球药物研发与生产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快速响应抗疫行动,坚定成为生物安全护航者作为新冠检测实验室必备设备,2020年Esco生物安全柜的销量激增,这是整个市场对Esco品牌的认可,林向前总裁表示,相比于2011年,Esco在全球的生物安全设备销售增长了1倍,而中国区则增长了近6倍之多。业绩的激增,是市场的认可也是市场的鞭策,对此,林向前总裁说道:“Esco将一直把品质和性价比放在第一位,不忘初心,做好生物安全的护航者!”Esco核心价值驱动企业成长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Esco能保持高速发展的原因就是一直坚持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从2019年年底至今,全球范围内持续爆发新冠病毒疫情,全球经济遭遇重挫,林向前总裁认为,Esco全体员工的努力是保证Esco在疫情阶段保持高速发展的最大助力”,“我庆幸能与这样一群面对艰难险阻却没有退缩的人一起共事。”林向前总裁笑着说道。
  • 中科大学生研发出新型质谱仪 告别三聚氰胺
    如果有人告诉你,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彻底告别“三聚氰胺”,所有食品有害物质都将被检测出来。你肯定会说,这只是一个梦想。但是今天,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三支创业团队将这些梦想都变成现实,在刚刚落幕的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中,这支创业团队凭借这些富有创意和实用性的作品捧回了挑战杯。   彻底告别“三聚氰胺”   ◎创业团队:中科拓谱创业团队   ◎创业项目:飞行时间质谱仪   ◎核心竞争力:对未知样品进行检测,填补国内空白   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亚硝酸盐……几年来,不法商家制造了一个个食品卫生事件。如果我们拥有一个质谱仪,对于食品中的所有成分看得一清二楚,那么就可以吃得放心、买得安心了。   中科拓谱创业团队研发的飞行时间质谱仪完成了这一梦想。据队长吴问全介绍,飞行时间质谱仪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将食品中的未知成分检测出来。“举例来说,一杯牛奶合不合格,目前我国检测的方式比照标准,蛋白质多少,脂肪多少……如果牛奶中含有比照标准中没有的有害物质是检测不出来的,而这种质谱仪可以准确地检测这杯牛奶含有多少种成分,哪些是无害的,哪些是有害的。”吴问全同学表示,这种质谱仪只有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有,填补了国内空白。除了食品药品外,该发明还可应用在环境监测、生命科学、医药、石油化工等领域。   目前飞行时间质谱仪虽然还未走出实验室,但省内一家检测中心已联系他们,希望双方合作能够利用该发明解决蔬菜上的农药残留问题。 合影留念 中科拓普创业团队:(指导老师:严建文) 吴问全 SA07231021  潘子甲 SA07231006   石朝阳 SA07025005 彭 凯 SA08009018  关宏慧 SA08204098   封常青 BA08004045 徐松秀 SA08231038  朱伟经 BA10009007   王金金 BA10216016
  • 信立方-仪课通项目荣获首届“普天双创杯”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
    p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推进,创新创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激发企业活力和各创新要素面向产业化方向的可持续发展,2018年10月11-12日,由普天创新创业管理有限公司举办的首届“普天双创杯”创新创业大赛顺利举办。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立方)的参赛作品“基于云端的科学仪器行业深度学习SaaS平台-仪课通项目”荣获本次大赛的优胜奖。 /p p   此次参与评选的企业作品均为创新创业项目。经历层层选拔,信立方旗下的“基于云端的科学仪器行业深度学习SaaS平台-仪课通项目”取得优胜奖,该奖项为“互联网+仪器及检验检测”平台的研发运营增加信心,未来信立方团队将进一步加快脚步,砥砺前行,完善技术产品,为广大科学仪器及检验检测企业及用户研发出更多好产品。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微信图片_20181012163222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181012163222_副本.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7e8d1f6d-944c-4584-baa6-f522f7fa6b4a.jpg"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微信图片_20181012163217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181012163217_副本.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4d37148c-d52f-4dec-8d75-9f7c963c238b.jpg" / /p p    strong 仪课通项目简介 /strong /p p   仪课通是仪器信息网旗下的在线教育平台,专注于科学仪器与检测行业用户职业技能的提升。平台为每一位传播知识与技能的行业专家提供了优质的工具和服务,从而产出丰富的学习内容,满足用户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为行业用户提供一个高质量的自我提升的学习平台。我们提倡互助学习,在知识互通,交流互助的学习环境下完成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储备与升级。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1_副本.png" alt=" 1_副本.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cc9aaade-e4e3-4833-a6f3-28df0434ddfc.jpg" / /p p    /p p   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一家全资子公司—北京仪信网通科技有限公司,旗下运营两大专业门户网站:仪器信息网(www.instrument.com.cn)、我要测网(www.woyaoce.cn)。公司始终致力于以信息化带动中国科学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健康快速发展,从而推动中国科技进步。2014年12月成功登陆“新三板”(股票代码 831401),开启新的篇章。 /p p br/ /p
  • 科研人员创业最容易碰到哪些坑?
    科研人员创业在美国早已是家常便饭。光是在旧金山湾区,这样的创业公司就数以千计。随着近年来国内创业环境的改善,科研人员创业在中国也变得日益普遍。特别是近年来许多理工科高校不再禁止员工在企业兼职,一下子给很多高校科研人员松开了紧箍咒。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理工科水平很高的高校,早已衍生出了许多科技创业公司。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国产业升级的压力会捧红新的投资方向,在未来几年内有望促成科研人员的创业高潮。 就整体而言,科研人员创业是好事,因为这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最为直接的推动力。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是个长期以来的难题,否则国家不会年年强调“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大量经费换来的许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并未转化为应有的生产力。举例来说,我国20年前就开发出了抗腐蚀的热管工质溶液,这本来是个基于广泛工业应用的大市场;但是因为推广力度太低,直到这个专利过期,高性能热管工质溶液的年销量都远低于市场容量。如果做出原创技术的科研人员通过自主创业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就会拥有明显的优势:他们最了解科研成果的底细,对科研成果也最有感情,这些客观和主观的条件都有利于后续技术开发。2016年11月7日,贝达药业正式挂牌上市。这是我国科研人员创业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然而,科研人员创业也常遇到一些坑。由于工作原因,笔者深入接触过许多科技创业项目,发现中国和美国科技创业公司有许多高度相似的问题。 科研人员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曾在企业里积累较多研发工作的经验,至少大致知道产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可以称之为“实战派”。另一类任职于高校或研究机构,有了一些想法之后就出来创业,可以称之为“学院派”。因为高校或研究机构相对远离商业环境,“学院派”面临的挑战更多一些。 大坑之一:团队结构不合理 这几乎是科研人员创业最常见的坑。有些科研人员认为凭借技术可以包打天下,并不认为管理科技企业是一门专门的技能。在这种错误认识的指导下,几个科研人员瓜分了创业公司的所有管理职能,也就为公司的发展埋下了祸根。不客气地说,全靠“学院派”支撑的公司,运营两三年之后多数稀里糊涂地死掉了,侥幸活下来的业务也难有起色。究其原因,“学院派”是在用自己的“短板”做事,焉能不败? 运营科技创业公司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大量商业事务,例如投资人关系、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合规法务等等。完成这些事务所需的经验往往是科研人员自身不具备的,而且是在学术环境中无法获得的。整天围着实验室和讲坛转悠的理工科教授怎么可能无师自通民商法学和知识产权策略?如果他们非要“霸王硬上弓”、亲自处理这些商业事务,结果一般不会太好:经验不足往往导致低级错误或浪费大量时间。而且繁杂的商业事务会分散科研人员的大量精力,进而影响他们本应做好的研发工作——弄不好就是鸡飞蛋打。 在此列举几个笔者熟悉的业内案例,大家能够很容易看出问题所在: A公司的CEO是某资深免疫学家、纯种学术男。他平时70%以上时间在实验室,可是公司所有重大决策均需他亲自拍板。这造成公司团队好谋无断、议而不决。而且此人极不喜欢外出,安排他和潜在投资人个见面都很困难。在这位“大老爷”的领导下,公司的成长状况可想而知。 B公司的CEO是位恃才傲物的青年学者,缺乏起码的人际交往技巧。有生物企业主动上门探讨合作,按说买卖不成也该有仁义在;结果此君把对方喷了一通,不欢而散。此君后来去找他认为“高大上”的公司谈合作,不出意外地屡屡受挫。 C公司的核心人物是著名大学的教授,此君用自己实验室培养的博士、博士后甚至技术员充任CEO、CTO、COO。“拉壮丁”的原因无非是“信得过”和“管得住”。可是让这么一帮没有业界经历的“童子军”来管理公司真的好吗?因为知识储备不足,他们连药物的临床实验设计都说不清楚,和他们打交道的潜在投资人会怎么想? 从投资方的角度来看,创业公司的团队架构对于项目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完全由“学院派”运作的创业公司无异于“裸奔”。科研人员要想让创业公司活下来,首先应该打造一个结构合理的团队,这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解决。 一种途径是从内部培养人才。参与创业的科研人员里,推举出一个或几个人来,专门往商务人才的方向去培养。具体手段包括:接受系统的相关教育(例如读个MBA学位),经常参与企业间的交流,在朋友圈拜师学艺,在商务活动中刷经验值等等。笔者熟悉的生物制药领域确实不乏学者转型而来的优秀企业家,他们的成功其实建立在两个必要条件的基础上: 一是悟性足够好、底子不错,原本就懂人情练达。参加商务活动需要很高情商,随机应变和情绪控制的能力都很重要。有些人一和陌生人交流就打怵,那还是别勉为其难了; 二是确实对商务活动感兴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 然而,一些客观因素妨碍了这种途径的推广:参与创业的科研人员里不见得总能找到满足上述条件的人选。即使找到了相对合适的人选,培养过硬的商务才能客观上需要时间,可是创业公司真未必等得起。所以,科技创业公司更多采取另一种途径来解决问题,那就是从外部引入商务人才的“斯坦福模式”。 近水楼台先得月。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培养了协助科研人员创业的大批商务人才,使得“斯坦福模式”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斯坦福大学是美国高校中科研成果转化的典范,斯坦福师生在硅谷缔造了大量科技创业公司的成功案例。“斯坦福模式”的特点是,在科技创业公司里形成研发团队和商务团队的合理分工。由专业商务人才组成的的商务团队专门负责科技创业公司的运营保障、投资人关系、市场营销等活动,专注于实现科研成果的变现。商务团队的主要成员拥有在业界积累的丰富实际操作经验,所以足以应付公司运营中的多数问题。由科研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按照商务团队提出的需求专注于完善产品设计,通过不断制造新的知识产权来构筑应对竞争对手的技术壁垒,但他们不会随意插手公司的商务运作。 “斯坦福模式”已经在美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但在中国尚未得到普遍推广,一方面是因为能够支撑科技企业发展的商务人才属于稀缺资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院派”科研人员过于清高,在业界缺少人脉,以致很难找到商务人才来共谋大业。在技术变现和产品商业化的过程中,清高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带来麻烦。有心创业的科研人员平时就应留意结交业内的优秀商务人才。这就好比,你要是平时不交女朋友,最后怎么会有老婆呢? 大坑之二:缺乏时间观念 一般来说,“实战派”科研人员不容易掉到这个坑里。因为他们是在企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而在“学院派”的科研人员中,时间观念差的问题非常突出。其实这源于“学院派”的习惯性思维——很多人在高校和科研机构自由散漫惯了。 就多数情况而言,高校和科研机构里的实验室就像个体户的作坊,工作安排和时间分配的随意性较大。由于博士后、在校博士生和技术员的工资水平不高,许多导师热衷于让他们尝试五花八门的项目——手上的技术不熟没关系,可以在工作中慢慢锻炼嘛。这放在学术圈里倒也罢了,毕竟绝大多数科研课题的时间不会卡得太紧。但是松散的时间管理,对于科技创业公司来说却可能是致命的。 因为高等教育已经在发达国家和中国进入普及阶段,这世上的聪明人多得是。你能想得到的点子,别人也可能想得到。所以如今点子不算值钱,率先做出真东西的才是英雄好汉。甚至率先做出真东西,都不能保证胜券在握: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技术壁垒是个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概念。就算你的团队搞出了不错的产品,如果你的竞争对手雇佣了同样聪明的人、加以更大的投入,有可能很快做出性能差不多的产品来。 在科技领域,后发者颠覆先发者的例子屡见不鲜。例如,454生命科学是率先开发出第二代DNA测序技术的企业,在2005年推出了GS20测序仪。作为后起之秀的Illumina很快推出一系列测序仪,其测序通量和速度远远超过454生命科学的产品。2012年以后,Illumina成为二代测序领域最大、最耀眼的公司;而454生命科学于2007年被罗氏收购,最后在2013年关门大吉【1】。 毫不夸张地说,科技创业公司在研发中损失的任何时间,都等于给竞争对手创造良机。钱没了可以再弄,但是时间丢掉就再也回不来了。所以,科技创业公司必须高度看重时间管理,从企业开始运作的那天起就应该树立这样的文化: 1. 确定下来的事情就一定要执行,没有说说而已; 2. 为所有要做的事情规定一个预定完成的时间; 3. 没有按照预定时间完成任务的人,必须给团队一个说法。 对科技创业公司来说,倒推法是一种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先确定推出产品的预期时间,然后倒推三个月前应该做什么,六个月前应该做什么,一年前应该做什么。由此制定出明确的时间表,作为公司上下的指导,坚决消灭游击习气和懒散作风。为了加快研发进度,可以适当外包一部分工作。其实,让一个生手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开展工作,既不省钱也不省时间。明智的科技创业公司应该明白通过外包服务“花钱买时间”的重要性。 大坑之三:较少考虑外部需求 有不少科研人员都是直肠子:只要有了一个研发思路,巴不得按照这个思路径直走下去,一口气把产品制造出来。不光是“学院派”科研人员,就连有一定业界经验的“实战派”科研人员也难以摆脱这种“工程师情节”。然而,现实中的产品开发一般都不是这个“一站到底”的路数,往往要根据外部需求多次对设计作出修改。常见的外部需求包括市场趋势、用户偏好和监管环境。 市场趋势反映的是业界的迫切需求。以科技创业公司的小体量,“逆历史潮流而动”肯定不是什么好主意。笔者就见过这样的事情:某美国小型生物公司下大力气开发基于胶体金显色的现场诊断设备(POCT),而且希望研制成功之后推广到中国市场。这家公司一看就没怎么认真做过市场调研。其实中国的现场诊断设备进步很快,胶体金显色在国内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基于化学发光的技术才是发展趋势。这家美国公司的想法属于一厢情愿,它的设备刚开发出来就已经落伍了。 用户偏好往往对产品营销产生重要影响。例如,电子产品的用户界面设计需要符合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力求直观地展示产品的功能,使得用户通过短时间的学习就可以熟练使用产品,而且出现误操作的概率极低。科研人员和用户的视角有很大区别,科研人员认为“很美”的设计在用户看来未必“好用”,用户很可能因为产品使用不够方便而降低购买意愿。所以,明智的企业在产品开发阶段就引入大量测试,包括企业内部模拟用户体验的alpha-test,以及由真实用户参与的beta-test。这些测试能够为产品设计提供非常宝贵的思路。 监管环境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例如,医疗器械和生物制药都受到药监部门的严格管理,所以产品设计必须考虑具体的法规要求。在科研人员看来“很酷”的产品设计,在药监审批程序上可能会带来极大的麻烦——因为药事管理极为重视产品在使用环境下的安全性,其法规体系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很酷”的设计如果引起了药监部门对产品安全性的质疑,就会给产品通过上市审批制造极大困难。所以,科研人员必须足够尊重商务团队的建议,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要经常和商务团队坐下来一起商量事情。 煮酒论英雄 成功创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指的是时代大环境,比如Uber和Airbnb等“分享经济”的公司崛起,得益于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的长期经济低迷——虽然开网约车和出租住宅挣不了几个小钱,但是很多人还真就差这么几个小钱。地利指的是地域性的政策因素,政策可能带来利好,也可能带来利空。例如,国家卫计委于2015年7月发文取消了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而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恰在其列【2】【3】。于是国内迅速上马了大量免疫细胞治疗的创业项目,让投资人都快看花眼了。不料风向变得很快,2016年爆出了“莆田系”圈钱坑人的“魏泽西事件”,于是国家卫计委于2016年5月紧急叫停了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4】。这导致国内许多免疫细胞治疗领域的创业公司立刻无法开展工作,至2016年底,死掉的少说也有上百家。 严格来说,天时和地利都是不受创业团队掌控的外部因素,而人和是创业团队的主观因素,是完全可以自行掌控的。科技创业公司的发展受到天时地利的影响,尚有情可原;可是如果因为主观上的低级错误而掉进大坑,那未免太不应该了。今天我们在这里探讨了几个科研人员创业常见的大坑,就是希望有志之士不要在小河沟里翻船、争取早日壮志得筹。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https://en.m.wikipedia.org/wiki/454_Life_Sciences 【2】国家卫计委: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85/201507/c529dd6bb8084e09883ae417256b3c49.shtml 【3】国家卫计委:http://www.nhfpc.gov.cn/zwgkzt/mdml/201306/4d1b9d11323342dcacedd31e893efac0.shtml 【4】金报网:http://www.jinbaonet.com/speciald.php?pid=1211
  • 华东创业新地标-杭州创业大街落户聚光中心
    6月15日,由杭州高新区(滨江)指导,跨星主办,聚光科技、杭州银行滨江支行、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协会共同协办的“杭州创业大街首届创业周活动启动仪式”盛大开幕,丰富多元的首届创业周系列活动全面开启。  启动仪式上,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市科委副主任丁永刚、滨江区区长金志鹏、聚光科技创始人王健分别发言致辞,并一同来到杭州创业大街地标处,共同为大街揭幕。  杭州创业大街在哪里?  杭州创业大街位于滨江区物联网小镇阡陌路459号聚光中心内,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地处上市公司总部集聚区,周边行政中心、商业综合体、住宅小区、医院等配套齐全。  杭州创业大街内设有可容纳数百人的大型路演中心,多功能会议厅,多媒体展厅、创业媒体及创投机构办公室等,功能设施完备。  杭州创业大街怎么来的?  自从“双创”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众创空间,杭州作为全国创业第三极,已有近百家创业园区和创业服务机构。早期创业项目数量种类众多、高效的投融对接、便捷丰富全方位的创业服务使得杭州成为一方创业沃土,但杭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业集聚区,于是“杭州创业大街”应运而 生。  高新区(滨江)将与各方联动支持,积极互动配合,最大化发挥创新创业的资源集聚效应,共同打造“杭州创业大街”这个华东地区创业新高地。  杭州创业大街有哪些机构入驻?  截止目前,杭州创业大街有天使汇、创业邦、3W空间、华友会、腾讯南极圈、投资家、以太、脉脉、微链、亿欧、天天投、曲速空间、志趣社、跨星空间、联合农创、睿洋联创、杭州银行滨江支行、面包公装、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协会、华丽集、华兴资本逐鹿X、嗨创、品橙等机构组织的正式入驻。  众多合作伙伴将与跨星携手共创继中关村创业大街、深圳湾创业广场后华东地区首条创业集聚街区。  杭州创业大街最近有哪些活动?  从6月15日开始,会有省金控、跨星联合主办的“连接创新原力”项目融资对接会、3w空间杭州“成长进化论”主题日活动、天使汇闪投消费升级(杭州)专场、创业邦“新创业时代”主题日活动、志趣社主办的致匠心系列体验活动等十余场精彩纷呈的活动。  创业者们,一定要来这里逛逛哦!杭州创业大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杭州创业大街未来会越来越亮丽  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在致辞中说,希望杭州创业大街能够成为继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深圳湾创业广场之外,第三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业社区。  滨江区区长金志鹏在致辞中说,创新创业是高新区的基因,作为国内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杭州高新区已发展成为浙江省最重要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是全国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杭州高新区(滨江)每天都有3—4家科技型企业诞生,目前已经集聚了1万余家科技型企业。  高新区(滨江)涌现了像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华三通信、聚光科技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军企业,金区长说,高新区(滨江)将全力支持创业大街入驻单位及创业者,一如既往的提供高效服务。创业大街一定会成为杭州最亮丽的街区,自主创业者的温馨家园。  杭州创业大街联合发起方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归国留学人员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 2002年1月注册成立于浙江省杭州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1年4月上市,注册资金4.53亿元人民币,是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倡导者和引领者。  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包括:智慧环境监测与治理,智慧工业过程分析与运维,智慧安全监测,智慧水利水务,智慧实验室仪器、耗材供应及服务,水生态综合治理,土壤修复,固废危废处置等。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超18亿元,利润总额超3亿元。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营销和服务网络,在全球范围内设有近20个子公司,30多个服务网点和办事处,拥有超过1000人的技术支持、服务人员,提供24小时免费客服热线。  公司拥有近500人的研发团队,研发人员中硕博士人数约占60%,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 “浙江省首批创新型示范企业”、“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等。  通过十几年时间的快速发展,公司在企业规模、研发实力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排名国内行业首位,已成为中国分析仪器行业和环保监测仪器行业龙头企业,以及中国在智慧城市领域重要的创新平台。  聚光中心  项目概述  聚光中心地处杭州市滨江区高新产业示范基地的核心区域、北临江南大道,西侧临地铁1号、6号线江陵路C出口200米,项目位于阡陌路与物联网路交汇处。  聚光中心项目用地占地40390㎡,项目是由A楼、B楼及裙楼、C楼、D楼(配套楼)组成。A楼/B楼建筑高度为102米,地上24层 B楼裙楼建筑高度16.1米,地上三层 C楼建筑高度37.1米,地上八层 D楼建筑高度21.7米,局部四层,总高三层 地下二层为车库及设备用房等。
  • 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离岗创业 他成河北“吃螃蟹”的第一人
    p   在中国,事业单位的人才和技术资源优势十分明显。但是,他们可以到企业参与项目吗?参与项目,他们可以领取项目报酬、奖励吗?他们能够在职创办企业吗? /p p   这些疑问,在人社部前不久出台的《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都可以找到答案。事实上,近年来中央为释放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已经出台多项措施,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本次出台的《指导意见》,旨在进一步破除制约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力。 /p p    strong 谁有创业资格?怎么创新创业? /strong /p p   《指导意见》虽是面向所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但主要针对的群体,还是高校、科研院所这两类专业技术人员集中的单位,如教授、研究员等。当然,其他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如果符合不同创新创业方式的要求,也可向本单位提出申请。 /p p   今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将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创新创业、实现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 /p p   ——采取挂职、参与项目合作、兼职等方式,但是所到企业应与事业单位业务领域相近 /p p   ——在职创办企业,但创业项目须与本人在事业单位所从事专业相关 /p p   ——离岗创业,要求离岗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创办科技型企业或者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 /p p   而且,三种创新创业方式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流转到相关企业,与原单位解除聘用合同。对此,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规定既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又避免一哄而起、“一窝蜂”式的离岗潮,防止对事业单位正常开展工作造成影响。 /p p   与此同时,《指导意见》还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设置创新型岗位,而这些特设岗位不受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限制,可实行灵活、弹性的工作时间,并且规定创新岗位工作人员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 /p p   “通过特设岗位,可以让事业单位里人才的潜力释放出来,不再只是捆绑在单位,让他们有时间且有动力去转化科研成果。”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陈天祥说。 /p p   值得注意的是,事业单位所属企业包括独资企业或控股企业,都不在挂职、参与项目合作、兼职、离岗创业的范围内。 /p p   “这主要是与中央有关‘逐步实现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与下属公司剥离,原则上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不再新办企业’的规定精神相一致,也是与事业单位改革事企分开的目标相一致。”有关负责人解释,“同时也是为避免出现规避国家收入分配政策规定的行为。” /p p    strong “吃螃蟹”的效果如何? /strong /p p   “当我看到河北省出台支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文件时,我就向单位提交了申请,算是河北‘吃螃蟹’的人了。”2016年3月,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生态监测室原主任耿炜申请离岗创业的报告得到了单位批准,成为河北科技人员离岗创业第一人。 /p p    strong 从事环境监测技术及管理工作25年,耿炜在环境监测仪器仪表选型、设计、适用性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深知环境监测工作的痛点和难点。自2014年起,耿炜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远程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多篇论文、获批多项专利,但一直苦于无法将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转化为有效的监测工具。随着河北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政策的出台,耿炜2016年进入企业就职,担任鸿海环保总工程师。在耿炜的带领下,鸿海环保自主研发了水质在线监测远程质控系统,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并已将成果转化为适用产品,至今已有40多个站点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strong /p p   “国家政策给我离岗创业这样一根‘保险绳’,让我没了后顾之忧,能够大胆往前闯。”谈及离岗创业,耿炜感触良多,“我发自内心感谢原单位支持我创业,让我有更多时间更多精力把技术转化成有效的监测工具,这让我感觉更能实现自我价值。” /p p   如耿炜一般,限于政策和环境条件而无法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人才,在事业单位里还有很多。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江说:“我国有几千万事业单位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超过半数以上在事业单位,释放他们的潜能,将极大推动中国的创新创业发展。” /p p   因此,《指导意见》的出台,得到了广大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欢迎。以河北为例,全省目前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共493人,其中,自主创办或入股创办科技型企业448人、到企业从事科技成果转化45人。 /p p   各地在《指导意见》出台前后,也因地制宜制定了相应的支持政策。江苏出台《全民创业行动计划(2017—2020年)》,鼓励和支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携带科技成果在职创业、离岗创业,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人事管理、薪酬激励、科技成果转化、创业股权激励等政策,并明确每年支持科研人员创业不少于1000人,鼓励各地将个人贷款最高额度提高到不低于30万元 浙江在养老保险问题上给用人单位和个人更多的选择权,离岗人员在离岗创业创新期间,只要不重复参保,既可继续参加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也可选择在企业所在地参加企业社会保险?? /p p    strong 服务和管理如何跟上? /strong /p p   面对政策支持,也许有人仍有疑问:专业技术人员创业创新有没有约束、享受哪些权益?会不会造成事业单位运行上的困难?对此,人社部有关负责人和人事专家给出了解读。一个现实矛盾是,事业单位不少专业技术人员同时也是党员领导干部,这与党员领导干部不准经商办企业的相关规定是否冲突? /p p   “对党员干部或党员领导干部,应按照党员领导干部不准经商办企业的相关规定执行。”有关负责人解释,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研究制定实施细则时,规定专业技术岗位兼任领导职务的人员,需先辞去领导职务,才能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如陕西明确规定,担任单位及其内设机构领导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辞去领导职务后,可以专业技术人员身份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p p   允许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挂职或参与项目或在职创办企业,会不会影响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实际上,挂职或参与项目在事业单位中较为普遍,在职创办企业的新规定则颇受关注。按照规定,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创办企业需提出书面申请,并经单位同意,单位应将其在职创办企业情况在单位内部公示。同时,专业技术人员还得保证履行本单位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以高校教师为例,如果想在职创办企业,得先向学校申请,学校评估其在职创办企业不会对教学工作有大的影响,才可能同意。”陈天祥说,“同时,因为仍然在岗,教师还得首先完成好教学任务。” /p p   离岗创业的有关规定,则是《指导意见》另一大看点,且很有可能会成为多数有创业想法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择。 /p p   离岗创业期间,耿炜依法继续在原单位河北环境检测中心参加社会保险,工资、医疗等待遇不变,单位为其保留3年人事关系。这一期间,他既可与原单位解除聘用合同,也可提前回到原单位。 /p p   而对于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必然会带来岗位空缺。“按照新政策,可调整他人来完成空缺的岗位职责,也可根据规定聘用新人填补空缺。”有关负责人解释,“当然,如果离岗创业人员返回了,可能会造成人员数多于岗位数,可以暂时突破岗位总量聘用,再逐步消化。”浙江就规定,离岗人员所聘岗位不占原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p p   另外,创业项目涉及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的权益分配问题,也是很多创业专业技术人员将要面临的实际问题。专家表示,《指导意见》仅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即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相关企业可订立协议,明确权益分配等内容,但协议的订立直接影响到三方的权益,需要各地根据实际出台科学有效的操作细则。 /p p   “新政策将积极推动以前关在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转化出来,但地方的配套措施也非常重要。”吴江表示,要真正打破机制藩篱,还须继续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将释放人才潜能的政策红利真正落到实处。 /p
  • 广州:科技领军人才最高获1500万创业资助
    广州开发区打造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人才特区   5年内至少引进100名 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将在8月新鲜出炉   罗国安领衔的应用高效逆流色谱技术的“现代组分中药双龙保心方的研制”项目入围   广州开发区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将在8月新鲜出炉,每位科技领军人才最高可获该区1500万元创业资金资助。昨日,广州开发区召开科技领军人才审定会议,确定首批科技领军人才5名候选人。5名候选人将在省级以上媒体公示15天,如无异议的,将成为该区首批科技领军人才。   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萝岗区委书记薛晓峰表示,人才是决定广州开发区能“开”多久、“开”多远的战略资源,广州开发区将加快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两轮驱动,以才聚财,相得益彰,紧紧围绕人才体系建设这一核心,打造“塔尖闪亮、塔身强壮、基座牢固”的“人才金字塔”,占领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以“人才特区”建设为契机,整合优化区域科技扶持政策,特别是发挥好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担保资金的作用,努力打造人才引进的“政策洼地”、人才发展的“创业宝地”。   据悉,为了广泛延揽高科技领军人才,广州开发区去年9月在全省范围内率先颁布实施了《广州开发区吸引科技领军人才实施办法》,提出从今年起,每年将引进至少10名的科技领军人才,经过3~5年,建设一支100人左右、具有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并带动形成一批创新型科技研发团队,引进一批高端领域的优秀科技项目,打造广州开发区高端人才工作的独特品牌。   记者还了解到,广州开发区日前被中组部批准成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成为“人才特区”,该区近期将研究有关具体实施方案,打造珠三角乃至广东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洼地”。   5项目入围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创业项目   自去年9月,广州开发区正式启动首批科技领军人才计划申报工作以来,国内外科技人员对此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许多国外知名的领军型科技人才、创业团队纷纷来该区寻求创业机会。该区共收到首批科技领军人才申报材料61份,电话咨询1050次,回复邮件咨询402封。经过大半年组织国家权威专家的严格评审筛选,5个项目脱颖而出,入围该区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创业项目。   据悉,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创业项目呈现出三大显著特点:   一是科技含量高。所有项目的核心技术都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均属广州开发区重点鼓励和发展的高科技领域,主要分布在生物医药、节能减排等领域,将成为引领这些产业发展的创新源头。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电子工程博士陈志樑领衔的“高集成、低功耗、高效节能型LCD-TV(Liquid Crystal Display-TV 液晶电视)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大幅度降低待机功耗,节能减排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利于实现LCD-TV的产业化 清华大学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罗国安领衔的“现代组分中药双龙保心方的研制”项目,应用化学物质组学的研究方法,通过高效逆流色谱技术和扩张床技术、中药在线质量控制等技术,获得国际先进的中药生产制造工艺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学术带头人冯自平博士的“动态冰蓄冷中央空调产业化”项目是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科技部863计划目标导向项目,已获得10多项专利授权,目前已建成国内第一个中试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国际先进水平。   二是市场开发前景广阔。这些领军人才创业项目大都具有较高的成熟度,能够在短期内进行产业化生产并形成规模。   中国科技大学理学博士和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相韶华的“广州先进生物医学光子技术产业园”项目,将在广州开发区以“OCT产业合成中心”为轴心,以“新型激光器技术”、“光子治疗及美容技术”及“OCT临床医学诊断治疗”等三大应用中心为延伸建立生物医学光子技术产业园,初步估计今后五年有望实现产值超过5.4亿 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首席研究员黄若磐及其“蛋白质芯片及功能性抗体在个体医疗的应用”项目已成功开发出两个具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的成熟的蛋白芯片(老年痴呆和卵巢癌早期诊断)和上千个功能抗体,已具备较好的产业化、市场化基础,预期其产品在临床早期诊断、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前景广阔。   三是人才层次高、实力强。这些创业项目的团队带头人,是广州开发区当前急需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均为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学术或技术带头人,大都拥有博士学位和在国内外成功创业的经历。每个领军人才都已形成自己的团队组合。此次引进的领军人才项目,不仅是引进了单一的高端人才和项目,还引进了5个创业团队。   启动项目可获600万元资助   广州开发区在创业资金、居住环境、本人及家属入户、家属就业、子女入学、交通、医疗保健等12个方面对科技领军人才提供资助与服务。   对于科技领军人才创办的项目,广州开发区将给予最高1500万元的创业资金资助,其中包括不超过6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资助、提供项目配套资金扶持、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参股投资、对其所获金融机构贷款给予两年期的贷款贴息(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于科技领军人才个人,区财政每年将按其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的50%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   在创新创业载体支持上,广州开发区对选择入驻孵化器、加速器等载体的科技领军人才创业项目提供高效的工作场所,其中入驻孵化器的项目提供最大不超过500平方米、入驻加速器的项目提供最大不超过2000平方米工作场所,并在3年内免除场地租金。   在生活待遇方面,广州开发区对入驻本区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了优质的居住配套。对单身的科技领军人才,可免租安排入住80平方米左右的公寓。对携同家属入广州开发区发展并已入户本区的科技领军人才,可免租安排入住150平方米左右的公寓。而对项目效益好,3年内其所创办项目累计营业收入达5000万以上的科技领军人才,一次性给予100万元(税后)的购房补贴。   科技领军人才本人和家属入户,广州开发区分别给予一次性2万和1万元的安家补贴。根据科技领军人才的意愿,其子女可在该区任何一所区属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就读,随父母从国外回来的子女,入学考试符合归国华侨子女照顾条件的给予加分。另外,区科技领军人才每人每月可享受2000元交通补贴。   广州开发区还为他们办理公费医疗,同时在区医院设立科技领军人才医疗服务机构,半年一次上门为科技领军人才提供免费医疗保健和体检服务,对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记录。
  • 三德科技董事长朱先德获评“长沙市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日前,长沙市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布长沙市第四批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名单,包括三德科技董事长、高级工程师朱先德在内的19人荣登榜单,被认定为长沙市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根据《长沙市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认定管理暂行办法》,认定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每次认定20人左右,分申报受理、初审、专家评审、审定、媒体公示等程序。认定范围为长沙市域内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有重大发明和重大技术创新,在信息网络、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新能源汽车、文化创意、现代农业、新能源及节能、资源与环境、航空航天等十大领域对长沙市产业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科技创新创业专家。朱先德先生现任三德科技董事长、湖南省煤质分析与检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是“长沙市知识产权创造领军人物”、“湖南省优秀专利发明人”、“发明创业奖”获得者,其所创立的三德科技是煤质分析这一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近年来,依托20余年行业深耕积累的技术、客户资源、品牌和管理优势,以及对客户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准确研判,在朱先德的带领下,三德科技产品线纵向延伸至样品的自动化制备、采集环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完整的燃料智能化管控整体解决方案,推向市场并赢得客户认可,正在实现由仪器供应商向方案提供商的转变。2016年,三德科技成功登陆A股创业板(股票代码:300515),公司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据悉,长沙市设立有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创业专项资金,支持由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主持的符合长沙市产业导向的重大产学研合作等相关科技创新创业项目。此外,对于该等人才及其所在单位承担国家、省科技重大专项、重点项目或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等给予优先支持,并酌情给予配套支持。
  • 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基地与清华大学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落户永清
    1月18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与廊坊市人民政府共建“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基地”项目和清华大学高分子研究所与永清县人民政府共建高分子、高性能材料研发中心项目共同签约,两个项目同时落户在河北省永清县后奕产业功能区。   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是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家”,拥有深厚的智力资源和广泛的人脉关系,通过和科技部联合举办“春晖杯”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为海外学子回国创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目前,该项活动已经举办了五届,总计入围的918个项目中已经有197个项目在国内启动或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位于廊坊市永清县后奕产业功能区内的华茂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就是由2006年首届“春晖杯”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路万里硕士创建的,2010年该公司产值达4500万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基地”挂牌后,计划未来3-5年内引进40-50名高层次海归人才到基地内创业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据清华大学高分子研究所负责人介绍,高分子、高性能材料研发中心项目签约后,清华大学化工系新材料实验室将搬迁到该研发中心内,研发新成果将优先应用于廊坊产业发展,争取实现区内就地转化,并且清华大学还将推介本校优先毕业生到廊坊、到永清工作、创业。   中共廊坊市委书记赵世洪出席项目签约仪式,他指出,廊坊市历来十分重视引进高层次人才,打造高科技领军团队,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海外留学人员来廊坊创业发展的暂行规定》、《廊坊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能够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和产业化提供优惠政策和场所。今后,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海归创业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为海外高层次人才营造更加良好的创业环境。   据清华大学高分子研究所负责人介绍,研发中心之所以选择落户在永清县后奕产业功能区,是因为该区具有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及产业基础。后奕产业功能区位于京津冀核心地带,距北京和天津市区均为60公里,建设中的廊沧高速纵贯功能区,并在区内设有出口,大广高速公路连接线横穿区内,东与廊沧、京台、京沪相连,西与保津、大广、106国道融汇,北与涿密高速贯通,廊泊线、京九铁路津霸联络线近在咫尺,与首都机场、天津新港等重要枢纽形成1小时交通圈 不仅如此,经过建设者的不懈努力,区内已签约高科技项目22个,其中17个项目的领军人才都有出国留学经历,其中高建华博士投资5.8亿元的四环高博制药项目、清华大学化工系胡平教授的新材料项目以及路万里硕士的生物医药项目已经成为区内高层次领军人才创业发展的典范。在他们的引领下,海外高层次人才已经形成抱团发展、强势崛起之势,有望成为引领廊坊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与此同时,教育部“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基地”和清华大学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两大项目花落永清,必将为该县打造人才、产业两大高地,推动县域经济崛起提供有力的支撑。
  • 兰友科技斩获2018“中关村· 智聚”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2018 年“中关村智聚”杯创业大赛暨第四届中关村地区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中创赛”)于12月5日圆满落幕。本次比赛旨在借助赛事平台,完善和建立起以“推介培训、竞赛评审、政府扶持、社会资本对接、专家辅导”为一体的中关村地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引导国家、地方创新资源和社会资本等资源合力支持企业创新和团队创业。本届大赛共有150余个项目参与角逐,经过半年的层层选拔,最终有40个优秀项目进入复赛网评,16个优胜项目进入本次决赛。北京兰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友科技”)作为16个优胜项目之一,在本次决赛中脱颖而出,最终斩获大赛银奖。2018“中关村智聚”创业大赛现场 兰友科技总经理马放均先生赛前在接受北京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表示:兰友科技在创业这条路上还算是一个“新人”,充满朝气有冲劲但也急需要帮助和扶持。我们此次参赛的主要目的是与其他行业初创公司相互交流学习,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创业辅导和融资支持,因此我们特别重视这个展现自己的机会。其实在筹备本次比赛的过程中,我们也重新梳理了一下自己的研发项目,查漏补缺,补足和修正了很多不足之处,这本身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兰友科技总经理马放均先生接受北京电视台记者采访 兰友科技总经理马放均先生在现场展示了《全自动土壤样品制备系统——构建智能实验室的核心装备》的商业计划。详细介绍了兰友科技开发FASP系列全自动土壤样品制备系统的背景、产品的创新点和先进性能、项目团队和商业模式以及财务预测和融资计划。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项目展示除了对FASP系列全自动土壤样品制备系统标准化、高效率、可溯源、智能化和一体化的特点介绍之外,更是提出了一站式智能化土壤样品检测解决方案,即土壤采样—制样—称量—元素分析各个阶段的全自动处理过程,真正实现无人值守智能化土壤监测实验室的理念。这是兰友科技在对国内土壤监测现状及需求充分深入了解后,结合现有的技术和手段提出的一站式智能化土壤样品检测解决方案。兰友科技总经理马放均先生在比赛现场展示商业计划 兰友科技对市场需求的深入挖掘和理解,以及产品对现有技术空白的填补得到了现场专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最终,兰友科技斩获2018“中关村智聚”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根据赛事流程,进入此次“中关村智聚”创业大赛决赛的所有项目都将被纳入中关村地区优秀创业项目库,获得相关投贷联动、融资对接、人才招聘、创业辅导、交流展示等后续跟踪服务。截至目前,已有多家银行、投资机构代表与兰友科技接洽并展开交流,相信这对兰友科技来说,是一个更好的开始!
  • 19个前沿团队晋级市级比赛,“创业北京”大赛海淀区决赛落幕
    8月14-15日,第六届“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海淀区选拔赛决赛举办。上百个创新创业项目经激烈角逐后,从事阴极荧光精密科学仪器研发制造的北京金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网络安全企业北京未来智安科技有限公司、无痛血检芯片设备项目等19个团队将代表海淀区参与北京市级比赛。8月14-15日,第六届“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海淀区选拔赛决赛举办。上百个创新创业项目经激烈角逐后,19个团队将代表海淀区参与北京市级比赛。主办方供图海淀区选拔赛自5月开展以来,累计吸引158个创新创业项目和团队参赛,报名数量居北京市第一。经资质审查,共有133个项目符合参赛条件,其中主体赛制造业项目组51个、主体赛服务业项目组25个、青年创意专项赛57个。本届海淀区选拔赛参赛项目涵盖人工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医疗健康、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参赛人群涉及在校大学生、科研人员、海归人员、复员转业军人等各类群体。决赛中,创业导师、技术专家及投资人组成了大赛评审委员会,对进入决赛的30个项目展开评审,北京金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未来智安科技有限公司、无痛血检芯片设备项目分别获得主体赛制造业组、主体赛服务业组和青年创意专项赛第一名。电子显微镜是人类探知微观世界最有力的工具。作为北京大学电子显微镜实验室成果转化项目,金竟科技自主研发的阴极荧光成像系统可搭载在任意一台电镜上使用,用于半导体缺陷检测、癌细胞荧光标记等众多领域。公司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俞大鹏为创始人,核心团队由来自北京大学电子显微镜实验室的多名教授、高级工程师组成。公司目前已完成总计超2亿元的融资,与国内外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单位开展深度合作,并实现多套产品的顺利交付。最终,金竟科技荣获主体赛制造业项目组一等奖,晋级市级比赛。从事三维基因组转录组及试剂盒开发的晨星基因、为车企与自动驾驶公司提供一站式数据解决方案的恺望数据、动作物理引擎技术研发商谋先飞……本届海淀区选拔赛参赛项目涵盖人工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医疗健康、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参赛人群涉及在校大学生、科研人员、海归人员、复员转业军人等各类群体。海淀区劳动服务管理中心主任菅培军介绍,对于区级选拔赛决赛优胜项目,海淀区将分别给予5000元至6万元不等的奖金支持。优胜项目还将获得园区落地、企业宣传、政策扶持、导师指导、投融资对接和产业资源拓展等一系列服务支持。“海淀区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持续优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强化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力度,抓好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基地的载体作用,加强创新创业指导和培训,组织开展各项创新创业比赛,激发了创新创业主体活力。”北京市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刘涵在颁奖典礼上表示。据介绍,2023年上半年,海淀区有效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拨付市区促进就业资金4.89亿元,地区财政投入1.1亿元,通过市区政策引领,促进就业及稳定就业7万人次,创业担保贷款发放量位居全市第一。下一步,海淀区将大力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发挥资源优势,优化配套服务,释放政策能量稳就业促创业,推动全区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 亮相CES!创业十年,尝试1000个品种后,它横空出世!
    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展在亚洲的分展,每年在上海的ces展览成为中国科技界的一大盛事,吸引着数百家展商参展,数千位记者报道,和几万名来自全球各地的观众前来观展。对于许多国内的科技企业来说,亚洲ces是一次盛会,更是一个机会,向业内人士、媒体和观众展示自己的高科技和产品。当然,能够参加ces,也代表着他们跨过了技术的门槛,丑媳妇终于可以见公婆了。和每次ces大会一样,总有许多新奇又酷炫的高科技产品冒尖,成为全场的焦点。今年的ces上,一款看似不起眼的“照妖镜”,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无锡迅杰光远的创始人阎巍告诉《创业最前线》:“我们的产品是食品界的火眼金睛,能够看穿色相背后的真相。”电视台采访迅杰光远其实,这种“火眼金睛”并不是什么神话,在技术原理上,近红外技术早就可以“看穿一切”。阎巍的产品,通过这种“透视眼”技术,可以把食品、生活用品的成分、添加剂看的一清二楚。“如果我们暂时无法根除威胁食品安全的源头,那至少让我们从保护自己做起”,阎巍告诉《创业最前线》。创业老兵的10年创业记阎巍是土生土长的江苏无锡人,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大学(2001年与江南大学合并),食品工程专业。毕业后的前3年,他就职于联想集团南京公司无锡分公司,从普通的销售员成长为南京公司无锡分公司总经理,从光杆司令到带领近二十人的销售团队,把公司从一无所有带到一年收入几千万。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阎巍年轻人有着不安分的心,1999年,他辞掉工作开始和朋友合伙创业,自此开始了从未间断的创业生涯。创业10年,他成功创办过3家公司,实现了公司过亿元的年营收额,其中一家主营it硬件产品的公司,公司一度成长为无锡最大的it硬件及系统集成公司 和政府合作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也成功被一家国企收购。创业10年,连续3个项目的成功,他却遇到了瓶颈,未来更大的突破在哪里?“以前我们只是做电子集成的事情,并没有自己的产品,我真心想做一个自己的产品,”阎巍告诉记者,迷茫随之而来。他无从选择,惴惴不安,而家里的一件突发事件让他萌生了新的创业想法。2015年1月的一天,年近80的母亲夜间突发疾病,上吐下泻,病情危重,让阎巍万分揪心。紧急送往医院后,医生诊断为食物中毒。这让他非常愤怒,也十分无奈。谁会想到一顿饭,就可能危机年迈老人的生命?那么,还有那些捧在手心里的孩子呢?每天都在外面吃饭白领呢?每天我们到底把多少有毒物质吃进肚子里?如果食品问题暂时无发从根源上杜绝,那有没有可能让我们先从保护自己做起?创业维艰,老兵斗志不减多年来一直在技术研发圈子里,他对近红外技术及其对物品成分的检测应用一直有所了解。他开始钻研起来,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在产品研发上他辗转各地向邵学广、陈斌等各地的专家学者请教,向技术大拿学习。没有任何一件事情的从0到1是容易的,有时候,在技术领域,即使有了1的想法,如何实现更多的突破,也是历史性的科学难题。近红外技术虽然在上世纪7,80年代就已经被科学家发现,但是因为硬件开发上的困难,一直长期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状态,与传统的检测手段并为一类。传统检测手段还有另一个术语,那就是实验室检测手段。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近红外只是被人们当做初级的检测方法,大致扫一扫,过一遍,也就算了。过去,传统的近红外检测仪器还有三个痛点十分明显:第一,价格高,高价的机器往往只有极少数的企业才能够负担的起,而且采购数量也会十分有限 第二,体积大,无法脱离实验室,进入到需要食品成分检测的生产场景和生活场景 第三,就是稳定性差,每次检测后输出的近红外线能量一致、两个同型号产品对同一目标分析得到的结果一致才有意义。把实验室的技术应用到生产和生活场景中,降低价格,提高稳定性,技术突破是个巨大的难题。原本钻研技术是阎巍的强项,可此时的他,陷入了焦虑:一方面技术需要突破,产品研发未果,另一方面团队几十人还要继续生存,资金从何而来?他遇到了创业以来最大的难题。怎么办?卖房子!这是阎巍给自己的解决方案。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去融资?或者去找生意上有多年交往的朋友借钱,这位70后大男人的回答是:我的技术还没有取得突破就去融资,就去借钱,我会觉得亏欠别人的,等我把技术突破了再去融资,这样才是对投资人负责。为了保证公司的产品研发不受阻碍,阎巍毅然卖掉了自己在无锡的两套房子。他说:“我从不亏欠别人。”同时他也坦诚的和自己的员工们沟通公司所处的困境:“发工资可能会有困难了,股权会给大家,但现在也只是空头支票。如果信得过我,就一起再干半年。”大家说:“阎总,我们不走,我们跟着您干!”就这样,老团队没有一个人离开。半年时间,阎巍为了几十个员工的基本生活开销,刷爆了3张信用卡。无锡迅杰光远创始团队“一个人深夜喝多了,在马路上坐在路牙子哭的时候都会有。但是每每看到公司的研发进度又向前推进一步,我就又充满了希望。这就好像是坐火车过隧道,虽然眼前一片漆黑,但我知道前方总有阳光在等着我,”每每回想起那段时光,他总是感慨万千。哀兵必胜。一起经历过磨难的团队,总是更加有凝聚力。很快,阎巍带领的技术团队取得了重大突破,攻破了传统近红外检测仪存在的三大痛点,找到了解决检测仪小型化,并保持稳定性的核心技术,价格也比传统仪器降低了近10倍。现在,阎巍已经推出了自己引以为傲的三款产品:ias2000、5000和8000,分别是针对b端的能鉴别食品工业中原材料成分,以及塑料玩具材质等有机物的检测仪,和针对普通消费者的手持便捷仪器。在记者的面前,他用几十秒为我们鉴定了几种奶粉的品牌及营养成分,而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机器已经扫描了数百个光谱,远远超过目前在工业上的两分钟扫一个光谱的水平。无锡迅杰光远近红外产品展示“目前整个市场能达到我们这个水平的产品还没有出现,”阎巍很自信地告诉记者。在近红外吸收光谱的测试上,光是大豆,他就尝试了超过1000多种,“大豆检测仪可以摆放在农场上,精准地判断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对于大豆农民和收购商来说,蛋白质每高1个点,收购价格每吨高出80元”。而如今,他的产品已涵盖了将近60个模型,从谷物水果一直到母婴用品。他还在向药品,石油等方面迈进,并已开始和政府的相关机构洽谈。年过40,他没有想到,这次的创业项目竟让他找回了20多岁时的那种拼劲。每隔两周,他要坐高铁,从无锡来一次北京,见投资人、见媒体,向他们介绍他的产品,讲他的创业经历,此外的时间,就是在各地见客户。超市、医院、进口商品的总代,他都想一一敲开他们的大门。“我从没想过停下来,生下来就是奔波的命吧”,阎巍笑说。从在部队大院长大的,家人对他的教育如军人般严格,一次考试失败,都会受到父亲彻夜的批评。从小时候起,他的字典里就没有“应付”二字。“任何事情,我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最认真的态度去完成,不亏欠任何人,于钱,于情”,阎巍说。他还在为推进近红外食品检测仪的应用继续奔走着,或许未来的某天,我们就能各自手持一个检测仪,为自己的家人放心的挑选食品了。等到那时,不安全的食品也就慢慢失去了伤害我们的途径,只剩下自我消亡的这一条道路,而记者相信,这一目标,将会很快到来。
  • 金义博参加首届创业就业博览会
    &ldquo 2011年中国无锡人才智力交流大会暨首届创业就业博览会&rdquo 于10月15日在无锡市体育中心隆重开幕。无锡市金义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此次参展机会,进入&ldquo 创业企业成果展示区&rdquo ,展会上,参会者对我司产品给予高度评价,并求职者前来投递简历。 无锡市首届创业就业博览会在体育中心二楼设立&ldquo 创业项目展示区&rdquo 、&ldquo 创业孵化基地展示区&rdquo 、&ldquo 创业企业成果展示区&rdquo 等专区,集中展示无锡市创业带动就业所取得的成果,推介近年来开发征集的适合各类人员自主创业的项目和创业孵化基地。 本次活动围绕无锡重点发展产业,充分突出行业和专业特色,精心设置了一楼、二楼两大展区,主要包括成长型企业专区、建筑房产装饰装潢专区、先进制造业专区、现代服务业专区、新兴产业专区和中高级人才交流区等特色专区。其中,成长型企业专区和中高级人才交流区都是本次活动首次设置的专区。 关于金义博 无锡市金义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高速分析仪器研制、开发、制造、市场营销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公司。公司荟萃了众多高科技人才和行业精英,致力于材料检测的发展和应用。专业制造红外碳硫分析仪、光电直读光谱仪、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系列高速分析仪器等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铸造、机械、建筑、大专院校、石油化工、质量监督及进出口商检等领域。 近年来公司奉行&ldquo 仪器精密、满意用户&rdquo 的经营理念,在全国设立十大销售服务中心,四十多个服务网点。产品遍及全国各地,并出口到南美、非洲、西亚、越南、台湾、香港等地。公司在发展材料检测仪器产品的同时,建立产品研发中心、材料检测中心、理化培训中心、产品展示中心及贸易结算中心五大中心。公司力求发展成为全面的检测仪器制造商和国际检测仪器供应商。 2010年,在母公司无锡市金义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全面依托上海材料研究所及江苏省机械设计院,成立了无锡市金义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无锡市金义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以检测技术服务为特色的、以材料检测为主体,下设检测中心、培训中心、贸易结算中心。中心拥有直读光谱仪、ICP光谱仪、红外碳硫分析仪、分光光度计、金相显微镜、硬度计、冲击试验机、**材料试验机等设备,能够覆盖钢铁材料中全项检测项目,同时能够对铜铝及其制品进行检测。中心配备化学分析、力学性能、金相检验等多个专业检测室。长期为流程型工业企业及各类中小型企业的生产运行提供最专业、最权威的检测服务。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 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833/index.asp 或公司网站www.jinyibo.com &mdash &mdash 开幕仪式 &mdash &mdash 领导前来参观展会 &mdash &mdash 参会者咨询信息 &mdash &mdash 求职者投递简历
  • 泰坦科技(Titan)CEO谢应波受聘为上海科技创业导师
    10月19日上午,以“创业创新——汇聚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2015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拉开帷幕。在位于杨浦区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的上海分会场,上海泰坦科技(Titan)董事长兼CEO谢应波博士受邀与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和其他3位创业者代表共同点亮“创新树”,并参观了上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果展。上海泰坦科技(Titan)董事长兼CEO谢应波博士(左二)在上海,有这样一批人:他们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他们为初创企业提供发展意见,他们为科技中小企业保驾护航。他们就是:上海科技创业导师。上海科技创业导师工作会在上海市科委领导下,由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负责组织实施,依托全市各孵化器、区县科委,面向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业项目、创业团队、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开展培训,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力,为全市创新创业企业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19日,在上海分会场,市委常委、副市长艾宝俊为包含谢应波博士在内的10位科技创业导师颁发了聘书。从一张办公桌,到6000平米的泰坦大楼,从走出校园,到频频走上荧屏,泰坦科技(Titan)为广大创业者树立了行业标杆和创业楷模。在双创以及回馈社会道路上,泰坦科技(Titan)从未停步,为支持和帮助大学生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泰坦科技(Titan)联合创业基金会发起了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并设立了探索创业实践基金,帮助中国大陆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化工、材料、化学、环境、生物等专业的相关研究生、博士生及博士后创业。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泰坦科技(Titan)将继续为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加油助力。
  • 科技创新,“铈”在必行!
    近日,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圆满结束。由南京科技职业学院高强等老师指导的《铈在必行——柴油降烟纳米添加剂》项目(项目成员:吴靓怡、韦淼、雷晴等)荣获全国决赛金奖!该项目团队通过应用康宁微通道反应器成功开发铈基纳米添加剂连续流全自动化控制生产工艺。“挑战杯”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国家为了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弘扬时代精神,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和提高创新、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而举行的中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每两年举办一届,迄今已成功举办12届。 “铈”在必行1. 项目背景:近年来,柴油车尾气黑烟导致的空气污染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环保法规不断升级。铈基纳米添加剂在欧美地区已成熟应用近20年。它能在柴油燃烧阶段减少颗粒物形成,并催化颗粒物氧化燃烧反应从而消除堵塞。国内部分柴油车厂家将在其国六车上使用铈基添加剂,但进口产品价格太高。市场迫切需求高性价比的国产化铈基添加剂2. 产品研发高老师带领团队剖析国外铈基添加剂组成,确认国外产品工艺路线,并创新性地采用化工领域前沿技术——微通道反应器技术对工艺进行优化革新,成功将国外15h、500℃的间歇生产改进为反应时间1min、70℃的连续性生产,产能达100吨/年,将生产成本降至国外的1/2。产品粒径低于20 nm,已达最优水准,项目技术国内领先。3. 产品试用经国家法定检测中心验证,本产品可有效降低卡车尾气颗粒物含量约30%。目前已推广至物流企业60余吨柴油中,经100多辆柴油车试用,累计行驶超20万公里,车辆运行状况良好。助力高校科研该项目除了在铈基纳米添加剂化学反应工艺研究上有了明显的进展,并且具有非常现实的应用价值!如果说此次参赛项目像高老师在组队打怪!那么康宁G1反应器则是打怪过程攻防之中最有力的武器!康宁G1玻璃反应器适用于实验室规模的连续流化学合成工艺的快速筛选和优化,以及吨位级的小批量合成生产,并具有以下特点:• 流量范围宽:15-250mL/min。适合数百种化学工艺的开发和优化,多用途“公斤级”和“几十吨”的批量生产;• 耐腐蚀性能强:反应物料管路无金属接触,可以耐各种化学品(HF,F2,强碱高温条件除外);• 温度压力范围广:-60℃到200℃,进口压力(表压)可承受18公斤;• 操作方式灵活:可进多股物料。可进行多个温区控温。反应器模块数量以及组合方式可以根据工艺要求灵活调整。• 玻璃反应器可视性强,易于清洁,可用于光反应。更重要的康宁反应器无放大效应,使得科研成果转化实现量产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未来可期多年来康宁一直致力于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享全球最新连续流技术科研成果和技术,推动产学研结合进程,助力中国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改善人民生活!技术发展要靠积累和沉淀,更要新生力量!我们诚挚邀请您加入连续流世界,无论您是代表中国科技未来的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者、是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生产技术的革新者,还是被誉为中国实业中流砥柱的实干企业家,让我们一起扩展新的应用,实现本质安全、连续高效、降本提质的研发和生产,让更多的人受益!
  • 挖掘“硬核”科技,2020年“国科大杯”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举办
    div class=" content" div class=" videoBox" p id=" video" style=" text-align:center right: -191.5px " script src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div p style=" line-height: 1.5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5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2pt text-indent: 2em " 气体传感器及其芯片、悬浮背包、原子磁力计脑磁图& #8230 & #8230 10月25日,来自全国顶尖科研机构、优秀科创企业的28支团队带着创新创业项目齐聚怀柔科学城,角逐2020年“国科大杯”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span br/ /p p style=" line-height: 1.5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 据悉,大赛总奖金达300万元人民币,用于奖励获奖团队、优秀指导教师与优秀组织单位。 /span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 1.5 text-indent: 0px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5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17f74e0c-2004-4e7c-bbaa-d971bb2e240d.jpg" title=" 563cd45705194332acf6673ad4e12aed.jpg" alt=" 563cd45705194332acf6673ad4e12aed.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 2020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 年“国科大杯”创新创业大赛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怀柔区人民政府、北京怀柔科学城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旨在提高大学生、科研工作者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新创业动力,联合社会各界力量,集聚创新创业资源,注重科研成果转化,推动项目落地,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 1.5 text-indent: 0px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5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e21ca4ca-5c41-4b3e-8640-aa6244ecec45.jpg" title=" 4254e2dcb2f4464d85714fb3822d4042.jpg" alt=" 4254e2dcb2f4464d85714fb3822d4042.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 大赛于5月启动,设置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与医疗康养、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共五个分项赛,吸引来自中科院各院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各企业的近200个项目报名参加。进入总决赛的28个项目全部为分项赛一等奖的明星项目。各项目团队分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3个组别逐一登台路演。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 1.5 text-indent: 0px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5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a74abe88-3c1a-49e6-a640-dbfa989bb1e3.jpg" title=" cc7499b31b0b406ea2a3e6feda3f809b.jpg" alt=" cc7499b31b0b406ea2a3e6feda3f809b.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 来自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团队展示的5G通讯用行波管智能制造项目,实现5G基站用行波管由传统手动加工迈向自动化生产的突破,解决行波管产能低下、良品率低等问题,同时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整个行业向智能制造的发展,在5G商用基站发射机、通信卫星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 1.5 text-indent: 0px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5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e811f4d1-ad06-4db5-b5da-ba57f5dcc2c8.jpg" title=" f6f44237a93243eabd5f60ba3e47c74b.jpg" alt=" f6f44237a93243eabd5f60ba3e47c74b.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 在污水处理领域实现重要创新的超导磁分离水处理系统项目,代表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李来风研究员团队的科研和转化实力。项目引入超导技术对生活污水、黑臭河道水、工业废水等的污染物进行高效物理分离,是超导磁体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国内首次应用,具有从0到1突破的意义,也是国际上首个工程化应用系统。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 举办2020年“国科大杯”创新创业大赛是怀柔区加快推动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构建科技创新生态的重点任务之一。今年以来,“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科学设施平台建设按计划推进,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怀柔仪器和传感器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怀柔科学城产业研究院等6家新型研发机构、创新主体挂牌,2家企业在深交所、上交所敲钟上市,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所整建制迁入,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形成了创新要素加速集聚的发展势头。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 据介绍,活动主办方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 下一步 /span 将积极开展项目对接,力争推动大赛的优秀项目落户怀柔。 /span /p /div
  • 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青海)企业技术需求公告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根据《科技部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的通知》(国科发火〔2021〕138号)的有关部署,2021年科技部火炬中心会同西宁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青海)。本次挑战赛以解决生物领域技术需求为目标,面向社会公开“悬赏”解决方案,通过“挑战”“比拼”的方式,择优确定解决方案。  经公开征集,遴选了61项技术创新需求,现面向全国公告,寻求挑战者。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 需求清单  序号  需求名称  1  熊去氧胆酸的化学合成  2  阿扑吗啡舌下片开发  3  盐酸阿扑吗啡原料药变更研究及注射液开发  4  盐酸罂粟碱原料药质量标准提高及注射液开发  5  藏药新剂型开发  6  藏药传统剂型改造技术  7  藏药“十一味维命胶囊”物质基础及药理药效研究  8  多肽有机合成与液相分离纯化技术研究  9  萌芽黑青稞粉冲调技术  10  青稞方便速食食品开发及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研究  11  功能微生物发酵青稞系列产品研发  12  青稞酒糟植物蛋白及膳食纤维提取制备技术及产品研发  13  青稞方便主食化产品品质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14  青稞藜麦挂面研究开发  15  青稞酒加工废水再利用-八眉猪液体发酵饲料的开发  16  基于青稞黄酮的高原特色新产品研发  17  高原低气压下青稞类产品品质提升技术  18  高品质青稞类乳品新产品研发  19  青稞荞麦等杂粮重组食品研发  20  功能性牦牛乳制品研发  21  高原特色功能性菌种筛选  22  高原特色乳品冷链技术  23  生鲜肉保质保鲜与嫩化调理技术  24  青海特色牛羊肉保鲜技术  25  牦牛鲜肉保质期延长及副产品综合利用研究  26  牦牛副产品高值化加工技术产业化应用  27  牛羊屠宰血液无害化处理技术  28  柴达木有机枸杞干果结块、氧化变色产业化技术研究  29  青海枸杞中抗衰老成分活性鉴定研究及产品开发  30  柴达木枸杞贮存关键技术  31  有机枸杞病虫害防控技术开发与应用  32  柴达木枸杞干果抗板结褐变加工储存技术  33  黑枸杞综合加工利用技术  34  土榨菜籽油物理脱色技术  35  菜籽油高效静态挤压工艺研究  36  低温冷榨菜籽油高出油率压榨及高效脱色技术  37  智能油菜籽烘炒技术  38  油菜籽恒温蒸炒工艺研究  39  固体发酵蝙蝠蛾被毛孢菌丝体提高有效成分含量技术  40  发酵冬虫夏草菌粉分离干燥生产工艺优化及装备优化  41  特色油脂类产品去除塑化剂产业化技术研究  42  特色浆果清汁产业化生产技术研究  43  白刺果工业化除盐技术  44  棘豆消痒洗剂技术问题解决  45  羊肚菌深加工关键技术  46  发酵冬虫夏草菌粉液体培养液肥料产品研究开发  47  枸杞酒糟、藜麦秸秆、枸杞枝叶中营养蛋白二次发酵转化研究  48  烈香杜鹃良种选育、繁育基地建设及其挥发油高效提取技术  49  香菇多糖提取技术  50  沙棘多肽膜分离技术  51  低脂液态亚麻奶新产品研发  52  利用微生物修复高寒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技术  53  微藻异养发酵技术问题  54  蒲公英抗衰老和祛斑活性成分提取筛选技术  55  喜马拉雅旱獭作为模式动物的研究  56  藜麦皂苷分离纯化技术  57  青海省区域性牦牛肉相关地方标准制定  58  隔离固体旋压饮料瓶盖研发  59  羊毛地毯纱高效染色技术  60  高原地区规模化蛋鸡养殖环境智能调控技术研发  61  农、林、牧、菌业三产融合九次产业研究  备注:具体需求内容见附件。  二、挑战须知  1.挑战资格。凡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挑战赛规则,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企业、自然人均可报名挑战。  2.挑战报名。挑战者登陆中国创新挑战赛官网在线注册报名(网址:http://challenge.chinatorch.gov.cn),填写《中国创新挑战赛声明》和《报名表》,于2021年9月8日前发送扫描件及电子版至dtkjjhy@foxmail.com邮箱,同时索取需求相关文件和解决方案编制提纲,即取得参赛资格,逾期不再受理。  3.提交解决方案。挑战者请在2021年9月15日前将解决方案一式二份邮寄至西宁市科技创新促进中心,电子版发送至dtkjjhy@foxmail.com,逾期不再受理。解决方案一经寄出,不予退还。  三、其它事项  1.联系方式:  联系人: 蒋汉元 0971-3922113  13997415986     刘丽莉 0971-3922114 13997297866  2.联系地址:  青海省西宁市生物科技产业园区经四路22号西宁市科技创新促进中心(西宁科技大市场)  3.举报电话:  科技部火炬中心赛事投诉受理电话:010-88656297  青海赛委会赛事投诉受理电话:0971-39221111_中国创新挑战赛声明.docx3_挑战报名表.docx2_挑战须知.docx4_挑战报告.docx
  • 首批创业领军人才带项目来穗创业发展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来穗创业和工作的办法》和《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精神,2010年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启动了广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面向海内外,计划5年内引进扶持3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来我市开展重大关键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2011年2月28日,周振等17名高层次人才代表入选首批广州市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在首批创业领军人才中,3人曾主持过国家863计划项目,1人率领的团队入选首批省科研创新团队。17名创业领军人才中,11人曾在国外大学学习,获硕士、博士学位;14人有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研究和工作的经历。17名创业领军人才中,出生于50年代的4人,占23 .5% 出生于60年代的10人,占58 .8% 出生于70年代的2人,占11.8% 出生于80年代的1人,占5 .9%。   我市首次评选出来的17名领军人才所带项目主要分布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制造业、节能环保等领域。经专家评审,有1项项目的核心技术国际领先,2项科研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项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果可填补国内空白,5项项目的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根据我市扶持创业领军人才的政策,这些创业领军人才除享受住房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休假体检等高层次人才政策外,政府还将给予300—5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100—5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3年内免收场租;市属风险投资公司给予最高500万元的股权投资;产业化项目最高给予100万元的贷款贴息;特别优秀的留学回国创业人员,还将一次性给予30—100万的安家费。(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 40天,成功挑战艰巨任务!——致奋斗在研发生产一线的正业人
    进入21世纪,科技成为时代发展的主动力,衡量一个企业发展的好坏不仅要看科技成果,更要看该企业是否能聚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正业科技自创业21年来,在全国构筑起卓越的人才优势,聚焦客户需求,专注科技创新和优质产品。在这里,汇集了一群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正业人,他们坚守平凡的岗位,又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真正阐释了“创造才能超越,挑战才会成功”的精神。压力化动力,勇于挑战7月30日,应某国际知名品牌手机代工厂商的需求,正业科技激光智能制造事业部毅然接下了一项艰巨的任务,要求必须在9月7日前完成客户所需的激光设备项目。根据以往项目经验来看,新项目从立项、设计、下单采购、生产装配到调试出货至少需要90天,而此次项目的完成时间限制在40天内,工期缩短了将近三分之二,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但正业人从不向困难低头,化压力为动力,勇于挑战。在光电SBU制造部总监王总和技术总工赵总的统领下,快速组建了机械、电气、软件、光学、采购、装配及调试人员组成的项目团队,大家协助作战,全身心投入产品研发和生产、调试之中。40天来,他们夜以继日奋战在一线,不辞辛苦,毫无懈怠。匠心精神,铸就正业好产品该项目经理拥有十几年丰富的项目管理和技术研发经验,也不乏年轻人的满腔热血,带领一群拥有多年技术沉淀的老工程师和干劲十足的年轻人突破技术重重难关。9月6日,距离交货日期仅剩一天,为确保激光切割机的运行稳定性,项目经理带着团队连夜奋战,不间断去解决难题,持续奋斗了36个小时,困了,就在办公室短暂休息,最终保质保量完成挑战任务,第二天按期出货。经过此次项目考验,正业科技各部门间协作更加密切,战斗力更上一层楼。客户至上,诚信第一为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即使是奋斗到最后一刻,正业人也绝不言弃。项目团队最终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按期完成挑战任务,创造了新的奇迹,兑现了对客户的承诺。后续,项目团队将会为客户精心准备专业的售后服务。正业科技发展经营21年来,始终坚持“技术精益求精、品质持续改进、交货快捷准确、服务专业用心”的质量方针,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不断完善服务体系,确保客户利益最大化,满足客户企业的多元化需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每一位坚守岗位的正业人都在用匠心精神打造“优秀民族品牌企业”,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为客户带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 携手共燃,华创之光 | 方圆科技受邀参加2023年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
    “万侨结同心,共启新征程”!2023年11月15日—11月17日,第23届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以下简称华创会)在武汉市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华创会历来倡导“凝聚侨心侨力,实现合作共赢”。借助华创会平台,包括节能环保在内的许多高新领域项目得以签约。华创会不仅为华侨华人提供了创新创业机遇,也为全国包括湖北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1月16日下午,湖北方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圆科技)受邀参加第23届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董事长廖辉女士代表方圆科技在匈牙利-潜江合作专场上进行项目推介路演。董事长廖辉从方圆的发展现状、方圆的社会责任、方圆的企业使命三个方面,向与会领导及嘉宾详细介绍了方圆科技的品牌故事,分析了方圆科技当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望了未来与华创会共创共赢的信心。正如廖总会上所说,方圆科技是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文化实体,深耕仪器设备领域20余载,始终视“打破国外壁垒,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和国产仪器空心化”为己任。无论是贯彻“国产仪器,自主可控”的国之大计,还是落实从“两会”提案到“二十大”精神都明确强调的“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又或是积极应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带来的国际核污染危机,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方圆科技都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连续两年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发布“空气、水体、土壤”污染的监测及防治解决方案,发布“核污染水放射性检测解决方案”……这些积极行动,无不生动地展现出方圆科技时刻关注国计民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面貌。方圆科技首次登上华创会平台,预示着这将是一次良好的开端。方圆科技期盼未来能在产品推广、技术创新、人才交流、成果转化等诸多领域,与各界华侨华人达成合作,共创共赢,携手共燃,华创之光!关于方圆科技湖北方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科工贸一体化的专业从事环境监测、质量检测仪器设备研发与生产企业。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注册资本4000万元。公司产品包括放射性检测仪器、室内环境检测仪器、食品水质检测仪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固定污染源监测仪器共5大类100多个品种。公司获得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国检测设备行业质量领先企业”、“湖北省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湖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武汉市环保产业骨干企业”等认定;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被评为“武汉十大科技创新示范企业”、“武汉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示范企业”;先后获得知识产权70余项,参加起草各类标准20余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省、市、区各级科技专项30余项。免责声明:文中引用素材均会注明出处,转载需联系作者授权。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跟我们联系删除!
  • 哈尔滨工业大学发挥仪器学科特色创造一批一流技术成果——挑战尖端 仪器报国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园,无论平时还是节假日,无论办公室还是实验室,时时处处都闪现着哈工大人奋斗的身影。多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发挥仪器学科优势,勇于担当强国建设的新使命,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长于工程,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传统,形成了“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体系培养高端精密仪器人才“世界科技强国一定是仪器科学强国,世界高精尖装备制造强国一定是具有超精密测量能力的仪器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研究院院长谭久彬说。哈工大精密仪器专业有着厚重的历史,始于1952年精密仪器实验室扩建,是全国第一个精密仪器专业。1956年,学校成立仪器制造系,成为全国高校仪器学科领域中最早建系、最早成体系培养高端精密仪器人才的学科专业,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研究生班,为我国精密仪器领域培养了第一批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领军人才。据了解,哈工大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简称“仪器学科”)是首批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首批博士后流动站、首批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目前,仪器学科设有精密仪器、智能感知工程和测控技术与仪器3个本科专业,建有超精密仪器及智能化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仪器是实现科学发现与基础研究突破的手段。为了更好地借助仪器推动科技工作者实现突破,哈工大于2018年10月8日成立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支持仪器学科快速发展。目前,该学院有专业教师120余人,是国内体量最大的仪器学院之一。作为仪器学科带头人,谭久彬每天行程满满,当班主任、参加会议、搞研究、带团队……4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超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工程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致力于高端装备制造中的超精密测量与仪器工程研究,提出多模复合运动基准方法、多轴运动基准误差分离方法和主动负刚度隔微振方法等。如今,谭久彬研制成功4种国家级计量标准装置及21种大型超精密测量仪器和超大型超精密测试装备,形成系统的超精密测量体系,精度水平达到国际前列地位;解决我国高性能卫星相机等30余个重大型号高端装备研制生产中的超精密测量难题,推动了该类装备性能的提升。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近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实行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不论资历、不设门槛,以教学能力、创新价值、科研贡献为评价导向,很多年轻教师、科研人员迅速成长,破格晋升教授。自2014年以来,学校建设了178个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加速青年领军人才由“一个课题方向、一个人”交叉融合形成“一个前沿领域、一群人”。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教授李浩宇就是其中之一。1986年出生的他,如今已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并成为哈工大先进光电成像技术研究室主任、项目组组长,哈工大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学术带头人。李浩宇2005年考入哈工大通信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他在海外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并开始博士后课题研究。2017年12月,他与众多知名大学青年学者一起参加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青年学者神舟论坛。感受到学校对高端人才的渴求、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李浩宇决定把国家需求当作第一选择,回到母校担任教职。回国后,李浩宇依托哈工大研究平台,在谭久彬的大力支持下,瞄准国际显微光学仪器技术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专注于超高分辨率显微镜系统的研发。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需要兼顾,如何突破超高时空的成像能力限制,一直困扰着这个领域的科研人员,李浩宇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该难题。记者来到李浩宇办公室时,电脑屏幕上呈现着计算画面。他说,团队又熬了一个晚上。桌子上放着一堆资料和教材,他还给本科生主讲专业必修课“工程光学2”和创新研修课“新一代光学显微成像技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李浩宇深知其中的含义和分量。他的团队基于计算光学成像的新一代高通量三维动态超分辨率成像方法,通过计算成像技术增强荧光涨落探测灵敏度,突破了现有显微成像技术难以兼顾高通量视场、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等难题,将目前世界上超分辨显微镜中最高通量视场成像范围提升至毫米级,可在10分钟内对包含超过2000个细胞的视场实现128纳米的超高空间分辨率成像。“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李浩宇团队这一成果,标志着在生物医学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细胞学异质性和生物医学等研究提供新的科学影像仪器。今年6月15日,该研究成果以《通过增强荧光涨落检测实现高通量超分辨率成像》为题,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自然—光子学》。“作为科研人员,就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原创性、基础性、前沿性研究,解决‘卡脖子’难题。”李浩宇说。挑战尖端的勇气与长年累月的耕耘2017年9月,哈工大物理系优秀毕业生赵唯淞保送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直博。2021年11月,在教授李浩宇的指导下,赵唯淞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论文。2023年7月,还是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的赵唯淞,又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光子学》发表研究成果。“挑战尖端,仪器报国。”不到两年时间,两次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995年出生的赵唯淞是哈工大人才培养成果的一个缩影。“我很感恩学校的多年培养,在哈工大遇见了很多‘大先生’、好老师,本科的教育方式和环境激发了我学习的内驱力,养成了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好习惯,也让我在后来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渐找到了兴趣和方向。”2017年,赵唯淞加入谭久彬牵头的仪器学科团队,主要从事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研究,聚焦超分辨荧光显微镜、计算成像、深度学习、生物信息学等。一流的事业需要一流的人才。提起2021年发表的学术论文,赵唯淞说,研究团队首次从计算的角度提出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通用模型,结合自主研发的超分辨结构光显微系统,实现了目前活细胞光学成像方法中分辨率最高(60纳米)、速度最快(564帧/秒)、成像时间最长(1小时以上)的模态。该成果被评为“2021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赵唯淞也因此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受邀作主题或邀请报告多次,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国际发明专利3项,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第十八届王大珩光学奖……“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技术创新,都需要挑战尖端的勇气、长年累月的潜心耕耘。”这是赵唯淞从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得到的感悟,“在哈工大,只要真正做事就一定会有舞台。”68岁的谭久彬、37岁的李浩宇、28岁的赵唯淞……正是这些“勇于创新、敢当重任”的哈工大人,创造出一批一流的技术成果,培养出一批一流的人才,擎起“挑战尖端,仪器报国”的精神火炬,一代又一代传递。
  • 广州明美携智能型倒置荧光显微镜闯入创新创业大赛的复赛阶段
    广州市明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美”)携智能型倒置荧光显微镜参加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二届“羊城”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得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顺利通过预赛,进入到复赛阶段。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由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科技日报社、陕西省现代科技创业基金会、北京国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会承办,旨在扶持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创业项目,是各行各业的公司展示成果,吸引投资的一次绝佳的机会。此次大赛上,明美展示了一款最新研制的智能型倒置荧光显微镜。该显微镜采用led荧光照明系统,提升了本产品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采用微扫描技术,可以把原来的图像分辨率提升9倍;采用红外传感器,自动感应控制荧光模块的自动切换;光源自动适应调整,人体离开后自动待机等功能;集成计算机处理模块,图像显示模块,无需借助电脑,即可观察和保存图像。这款智能型倒置荧光显微镜具有多种人性化的功能,代表了未来智能型显微镜的发展方向。答辩会上,评审组的专家对这款智能型倒置荧光显微镜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意义的问题;同时也对这款产品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明美也顺利的进入到了此次大赛的复赛阶段。在复赛阶段,明美势必会遇到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但相信这款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智能型倒置荧光显微镜能够击败对手,并取得最终的胜利。
  • 第六届中关村智聚创新创业大赛高端仪器装备行业复赛成功举办
    11月3日,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第六届中关村智聚创新创业大赛高端仪器装备行业赛复赛成功举办。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调研员张若松,中关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白永浩,京仪集团总经理沈洪亮,京仪集团副总经理马亮,京仪科技孵化器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杨晓霞,京仪科技孵化器总经理齐子杨,怀柔硬科技总经理佘凌霄,德仁微课研究院院长、华图教育联合创始人于洪泽,北京华冶浩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邓浩,招商银行北京分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桑蔚,仪器信息网投资总监焦海维等多名仪器行业资深人士和专注于仪器仪表创业孵化的服务机构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中关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白永浩为复赛致辞,表示街道将进一步打造“智聚”双创品牌,拓宽项目来源渠道,提高优质创新创业项目的选拔效率和质量,着力“聚才引智”,全力推动中关村重点产业链优化升级和集群发展。  随后,京仪集团总经理沈洪亮、招商银行北京分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桑蔚分别为大赛致辞。京仪科技孵化器总经理齐子杨以《京仪科技孵化器专注“仪器仪表和传感器”领域产业孵化》为主题作赛前报告。  “中关村智聚”创新创业大赛是中关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打造的一项重要“双创”品牌赛事活动,大赛已成功举办五届,累计吸引了1300余个优秀项目参赛,重点跟进孵化项目超过60个。中关村街道对本届“智聚”创新创业大赛赛事进行了全新升级,大赛共设五个分项赛道,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仪器装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生命科学。高端仪器装备赛道以“众聚仪器仪表英才、培育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联合仪器信息网“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计划,在全国范围发现筛选、挖掘一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仪器领域优质创新项目,定向征集了100个项目(仪器仪表项目50个,节能环保、智慧城市项目20个,人工智能高端装备项目30个)。经过初赛项目评审,40个项目脱颖而出进入复赛,并将决出行业赛12强。  根据项目细分领域,活动分为科学仪器组和仪表装备组两个会场,分别邀请所属领域知名行业专家组成评审小组现场打分。评分规则按照成长/初创分型进行了权重设计,保证了项目评审的公平公正。参赛代表围绕项目背景、技术创新、产品转化、项目支撑等多个维度展开详细讲解,在互动环节,与会嘉宾纷纷提问,现场气氛热烈,高质量的项目路演引来阵阵掌声!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最终12个参赛优秀项目脱颖而出,成功晋级。  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生命科学其他四个分赛道赛事正在火热进行中,欢迎广大创业者朋友关注“中关村智聚”创新创业大赛各项赛事活动。
  • 2023拥抱AI视觉时代:机器视觉的机会与挑战
    机器视觉与AI的机会近年来,传统科技公司和新创公司竞相将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结合,使其能够超越传感器像素数据,从而在各种应用中开创新的机会。这一结合的潜力巨大,相关的新创公司在交通运输、制造业、医疗保健和零售等各个市场中筹集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然而,要充分实现其潜力,这项技术需要应对许多挑战,包括提高性能和安全性,以及设计灵活性。从根本上讲,机器视觉系统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可以以数字像素的形式捕捉和处理信息。这些系统可以分析图像,并根据其编程和训练来采取相应的行动。典型的视觉系统包括图像传感器(摄像头和镜头)、图像和视觉处理组件(视觉算法)以及SoCs(片上系统)和网络/通信组件。无论是静态图像还是视频数字相机,都包含图像传感器。汽车感测器(如激光雷达、雷达、超声波)也能以数字像素形式提供图像,尽管分辨率可能不同。尽管大多数人对这些类型的图像都很熟悉,但机器也能够“看见”热和音频信号数据,并分析这些数据以创建多维图像。Synopsys公司的战略市场经理Ron Lowman表示:“在过去几年中,CMOS图像传感器取得了显著的改进。传感器的带宽不再优化用于人类视觉,而是用于提供人工智能的价值。例如,主导视觉传感器接口的MIPI CSI不仅提高了带宽,还增加了智能ROI(Region of Interest)和更高的颜色深度等人工智能功能。虽然这些颜色深度增加对人眼来说无法察觉,但对于机器视觉来说,它可以大大提高服务的价值。”机器视觉系统的基本组成机器视觉系统由软件和硬件组成,其中关键的组件是图像传感器。在过去几年中,CMOS图像传感器取得了显著的改进,这使得传感器的带宽不再仅仅优化于人类视觉,而是为了提供人工智能的价值。MIPI CSI作为主要的视觉传感器接口,不仅增加了带宽,还增加了智能ROI(Smart Region of Interest)和更高的颜色深度等人工智能功能。虽然这些颜色深度的增加对人眼而言无法察觉,但对于机器视觉来说,它可以大大提高服务的价值。除了图像传感器外,机器视觉系统还包括图像和视觉处理组件以及片上系统和网络/通信组件。这些组件协同工作,使机器能够理解和解释图像数据。图像和视觉处理组件包括视觉算法,它们能够分析图像并根据其训练和编程进行相应的处理。此外,片上系统和网络/通信组件则负责数据处理和传输,以实现机器视觉系统的功能。图 1:机器视觉系统包括用于执行图像处理和分析的硬件、软件和芯片。 AI 通常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并且 MV 通常连接到云。 来源:Arcturus 网络机器视觉与计算机视觉的区别机器视觉是计算机视觉的一个子集,两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图像数据的观察来推断信息。然而,机器视觉更加强调在工业或工厂环境中的“检测类型”应用。Cadence公司的Tensilica Vision and AI DSPs的产品管理、市场营销和业务拓展总监Amol Borkar指出,机器视觉在感测方面高度依赖摄像头。然而,“摄像头”这个词是个负面词,因为我们通常熟悉的是一个能够产生RGB图像并在可见光谱范围内运作的图像传感器。不过,根据应用的不同,这些传感器可以在红外线下运作,包括短波、中波、长波红外线或热成像等多种变体。最近还引入了对运动非常敏感的事件相机。在装配线上,线扫描相机是与典型的快门相机略有不同的一种变体。当前的汽车、监控和医疗等大多数应用都依赖于这些传感器中的一个或多个,通常结合使用以实现比单个摄像头或传感器更好的感测融合结果。机器视觉的优势机器视觉相较于人类有着更出色的视觉能力,这使得机器视觉在制造业中能够提高生产力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与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DAS)结合使用时,机器视觉能够接管部分驾驶功能。此外,搭配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能够协助分析医学影像。应用机器视觉的好处包括更高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以及更大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取决于摄像头的分辨率)。而且,与人类不同,机器在获得例行维护的前提下不会感到疲劳。视觉系统的数据可以在本地或云端存储,需要时进行实时分析。此外,机器视觉通过检测和筛选出有缺陷的零件,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OCR(光学字符识别)和条码扫描读取,提高了库存控制的效率,从而降低整体制造成本。如今,机器视觉通常与人工智能结合使用,大大增强了数据分析的能力。在现代工厂中,自动化设备,包括机器人,与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结合,以提高生产力。机器视觉(MV)和人工智能(AI)是密切相关的领域,它们通常以各种方式进行交互。机器视觉利用摄像头、传感器和其他设备捕捉图像或其他附加数据,然后将其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而人工智能则使用算法和统计模型来识别模式并基于大量数据进行预测。AI/ML与MV的交互作用这还可以包括深度学习技术。Arteris IP公司的产品市场副总裁AndyNightingale表示:“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子集,它涉及使用大量数据对复杂的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以识别模式并进行预测。”机器视觉系统可以使用深度学习算法来提高其在图像或视频中检测和分类对象的能力。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另一种交互方式是通过使用计算机视觉算法。计算机视觉是机器视觉的一个超集,它使用算法和技术从图像和视频中提取信息。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分析这些信息并预测场景中正在发生的事情。例如,计算机视觉系统可以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交通模式并预测何时某个十字路口可能会拥堵。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还可以在自主系统(如自动驾驶汽车或无人机)中进行交互。在这些应用中,机器视觉系统用于捕捉和处理来自传感器的数据,而人工智能算法则解释这些数据并对环境进行导航等决策。AI/ML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现代车辆中扮演着越来越多的角色,但其中两个主要的角色是感知和决策制定。Siemens Digital Industries Software公司的混合和虚拟系统副总裁David Fritz表示:“感知是通过车辆内部和外部的感测器阵列来理解周围环境的过程。决策制定首先需要理解周围环境的状态和目标,例如向目的地移动。然后,人工智能根据控制方向盘、制动、加速等车辆内部致动器的方式来决定最安全、最有效的路线。”这两个关键角色涉及到非常不同的问题。从摄像头或其他感测器获得的原始数据,AI算法将使用这些数据进行目标检测。一旦检测到目标,感知系统将对目标进行分类,例如该目标是否是汽车、人或动物。训练过程非常冗长,需要大量的训练集来展示不同角度的目标。在训练完成后,AI网络可以加载到数字孪生体或实体车辆中。一旦检测到并分类了目标,另一个训练有素的AI网络可以进行决策,控制方向盘、制动和加速等。使用高保真度的数字孪生体来虚拟验证这个过程已被证明比纯粹使用实地测试更安全、更有效。开发人员经常问到需要多少AI/ML。在现代工厂的情况下,机器视觉可以仅用于在装配线上检测和筛选出有缺陷的零件,或者用于组装汽车等工序。后者需要更高级的智能和更复杂的设计,以确保装配过程中的时机、精确度、运动和距离的计算等。Flex Logix公司的首席执行官Geoff Tate观察到:“机器视觉和机器人在现代工厂中提高了生产力,许多应用中使用了人工智能。一个简单的应用,例如检测标签是否正确贴上,不需要太多智能。另一方面,进行复杂、精密的三维运动的机器人手臂需要更多的GPU算力。在第一个应用中,一个AI IP的核心将足够,而在第二个应用中可能需要多个核心。拥有灵活且可扩展的AI IP将使机器视觉和机器人的设计更加容易。机器视觉的应用机器视觉的应用几乎没有限制,只受想象力的限制。只要需要视觉和图像处理的工业和商业领域,机器视觉都可以应用其中。以下是部分应用领域的例子:交通领域(自动驾驶、车内监控、交通流量分析、违规行为和事故检测);制造和自动化领域(生产力分析、质量管理);监控领域(运动和入侵检测);医疗领域(影像学、癌症和肿瘤检测、细胞分类);农业领域(农场自动化、植物病害和昆虫检测);零售领域(顾客追踪、货架缺货检测、盗窃检测);保险领域(通过图像进行事故现场分析)。还有许多其他应用。以饮用水或软饮料瓶装为例。机器视觉系统可以用于检查填充水平,这通常由高效的机器人完成。但是机器人偶尔会犯错。机器视觉可以确保填充水平一致,并确保标签正确贴上。检测任何偏离测量规范限制的机器零部件也是机器视觉的一项工作。一旦机器视觉根据规范进行了训练,它可以检测出超出规范限制的零部件。机器视觉可以检测均匀的形状,如正方形或圆形,以及奇形怪状的零部件,因此它可以用于识别、检测、测量、计数,并与机器人一起进行抓取和放置。最后,通过结合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可以实现轮胎组装的精确和高效。如今,原始设备制造商(OEM)使用机器人自动化车辆组装的过程之一是安装四个轮胎。利用机器视觉,机器人手臂可以检测正确的距离,并施加适当的压力,以防止任何损坏的发生。机器视觉的类型机器视觉技术根据处理的图像维度可以分为一维(1D)、二维(2D)和三维(3D)。这些不同的类型在应用中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一维机器视觉系统主要用于条形码和二维码的识别和读取。它们通常使用扫描设备,按行扫描产品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并从中提取信息。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零售行业、物流和运输领域,以实现快速且准确的产品识别和追踪。二维机器视觉系统可以用于更复杂的图像处理任务。它们使用摄像头逐行扫描物体,形成一个区域或二维图像。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图像分类、目标检测、人脸识别等各种任务。在工业自动化中,二维机器视觉系统可以用于检测和验证产品的外观特征,确保产品符合设计和质量要求。三维机器视觉系统通常使用多个摄像头或激光传感器来捕捉物体的三维形状和结构。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对物体的精确定位和测量,对于需要进行三维分析和处理的应用非常重要。例如,在机器人导航和自动化领域,三维机器视觉系统可以用于对环境进行三维建模和障碍物检测,实现更精确和安全的运动控制。除了以上提到的类型,还有其他形式的机器视觉技术,如超光谱影像和热像仪等。超光谱影像可以捕捉物体的不同光谱特征,拥有更丰富的信息,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安全和医疗诊断等领域。热像仪则可以检测物体的热能分布,用于温度监测、火灾检测等应用。每种机器视觉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势。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机器视觉类型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果,实现更准确、高效和可靠的图像处理和分析。MV设计的挑战训练机器视觉系统仍然存在一些挑战。MV的准确性和性能取决于其训练程度,因此需要大量的标注数据和强大的计算能力。MV设计所面临的挑战包括:首先,检测的范围可能涵盖方位、表面变化、污染程度以及直径、厚度和间隙等精度容限。当检测到化妆品和服务变化效应时,3D系统通常比1D或2D系统表现更好。然而,在遇到不寻常的情况时,人类可以借助其他领域的知识,而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可能无法具备这种能力。其次,数据流管理和控制是当今的关键挑战之一,特别是在具有实时延迟要求(例如汽车应用)的情况下,同时需要保持带宽的最小化。在基于摄像头的系统中,图像质量(IQ)至关重要。这要求硬件设计支持超宽动态范围和局部色调映射,同时还需要进行IQ调整,传统上需要由人类专家进行主观评估,使得开发过程冗长且成本高昂。然而,对于机器视觉而言,这种专业知识可能不一定能获得最佳系统性能,因为感知引擎可能会根据任务的不同而更喜欢以不同于人类和其他机器之间的方式看待图像。此外,确保机器视觉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随着网络攻击不断增加,确保产能不受干扰或遭受来自威胁行为者的干扰至关重要。尤其在关键应用中,如自动驾驶等,保证机器视觉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安全对于确保机器视觉技术的输出不受破坏至关重要," Arm的Zyazin表示。"汽车应用是展示硬件和软件安全性重要性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例如,从机器中处理和提取的信息会影响到制动或车道保持辅助等决策,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对车辆内部的乘客构成风险。"总结来说,训练机器视觉系统的过程面临着一些挑战。为了提高准确性和性能,需要丰富的标注数据和强大的计算能力。同时,确保机器视觉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在关键应用如自动驾驶中。这些挑战需要在系统设计和实施中得到充分考虑,以实现可靠和高效的机器视觉应用。新兴的MV创业公司和创新新兴的机器视觉(MV)创业公司和创新技术正推动着机器视觉的应用和发展。像是Airobotics、Arcturus Networks、Deep Vision AI、Hawk-Eye Innovations、Instrumental、lending AI、kinara、Mech-Mind、Megvii、NAUTO、SenseTime、Tractable、ViSenze、Viso等公司,正在开发新的机器视觉解决方案,其中一些已成功筹集了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在运输领域,保险公司可以利用机器视觉来分析事故场景的照片和视频,进行财务损害评估。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还可以用于安全平台,分析驾驶行为,提升道路安全性。在软件领域,创业公司正在开发无需编程知识的计算机视觉平台,使更多人能够使用机器视觉技术。机器视觉身份验证软件也是市场上的一个创新解决方案。体育产业也在探索人工智能、视觉和数据分析的潜力,以向教练提供有关选手在比赛中的决策过程的洞察。此外,有一家创业公司通过将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结合到无人机设计中,提出了一种节省成本的监视方案。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都在快速发展,其性能,包括准确度和精确度,不断提高。高性能GPU和机器学习能力的成本也有望降低,推动新的机器视觉应用的应用。Arteris公司的Nightingale表示,随着硬件(如传感器、摄像头和处理器)的进步以及算法和机器学习模型的改进,机器视觉系统的准确性和速度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深度学习算法尤其在近年来推动机器视觉技术的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有望在未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些算法能够自动学习数据的特征和模式,从而提高准确性和性能。机器视觉系统将具有更强大的能力,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从而开展更为复杂和智能的应用。此外,预计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将与其他技术相结合,提供更多高性能、实时的应用。Nightingale指出,机器视觉技术已经与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等其他技术整合,这一趋势有望持续发展,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机器视觉在医疗保健、交通和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此外,对于需要实时处理的应用,机器视觉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例如人脸识别和物体追踪。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需要实时处理的应用,例如自动驾驶汽车和无人机。结论机器视觉(MV)的设计涉及芯片(处理器、存储器、安全芯片)、IP核、模块、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结合。芯片组件和多芯片封装的推出将使这些系统能够更容易、更快速地进行组合,添加新功能,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和能力。Winbond的DRAM经理Tetsu Ho表示:“已知良好晶片(KGD)解决方案可以提供成本和空间效率高于有限接触点和线材的封装产品的替代方案。”这有助于提高设计效率,提供增强的硬件安全性能,特别是产品上市的时间。这些晶片经过100%热激测试,测试程度与离散部件相同。 需要KGD 2.0来确保2.5D/3D组件和2.5D/3D多芯片设备的末端良率,以实现带宽性能、功耗效率和面积等PPA的改进,这是由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爆炸所推动的迷你化趋势。这将为机器视觉在新旧市场中开拓新的选择。它将用于在自动驾驶中协助人类,帮助机器在制造业中实现精确高效,并通过无人机进行监控。 此外,机器视觉将能够探索对人类而言危险的地方,并为保险、体育、交通、国防、医疗等众多领域提供数据输入和分析。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扩大,机器视觉将继续成为推动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革新的关键技术之一。机器视觉系统的进一步提升和创新将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无论是在工业生产、医疗保健、交通运输还是其他领域,机器视觉的应用都将继续拓展,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 “双碳”背景下的环保产业发展分析:调整、挑战与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在这一背景下,环保产业如何更好地参与到碳达峰、碳中和的实践中去,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双碳”目标下的国家政策部署“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国家层面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进行了系列部署,从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等方面进行指导。“双碳”目标下环保产业的新调整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环保产业内涵被数倍打开,产业责任也数倍增加。环保产业将从过去的“治污”为主,进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和良好生态协同推进的新阶段。目前,为实现“双碳”目标,环保产业正在进行相应优化调整。例如,在水处理行业,基于资源回收、能源开发与利用和碳平衡理念的未来污水处理厂在领先的环境公司已经开始实践;在大气治理领域,提出了碳排放与大气污染物的协同控制。并且将通过在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示范试点,进行减排技术/措施的协同控制效果评估;在土壤治理领域,聚焦到土壤修复产业中,恢复土壤碳库容量,减少土壤修复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碳排放等;在固废处理处置领域,开发了提高生产效率,开展节能降耗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的减碳技术路径。土壤修复产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选择其中,在固废处理处置领域,一些先行先试企业在分享经验时,着重提到要关注小规模垃圾处理技术,如垃圾热解气化技术,探索其联合环卫业务形成一种商业模式的可行性;拓展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完善资源化产业链;探索可行的工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路线,如废酸资源化、金属提纯等技术;研究有机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例如探索生物柴油、生物质制氢等。“双碳”背景下环保产业的挑战和困境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在“双碳”的目标下,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政策为主导,只有国家和政府对整体进行宏观把控才能有利于环保产业的发展,但是实际上,我国环保企业所面临的普遍情况是:没有一个科学的发展指导方针,多数企业还处于摸索状态,常常事倍功半,得不到一个理想的效果。具体表现为:①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相关制度不完善;②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来统筹协调整个行业,政府难以统一管控,也就无法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和扶持措施,也就难以有效激发资本家对环保事业进行投资的兴趣和积极性;③硬件设施水平低下,大量环保设备粗制滥造,难以真正起到作用,严重阻碍了环保产业市场的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尽管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已经陆续颁布了大量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且正在逐步修订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法律的某些规定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的需求,甚至还有一些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相关的经济政策都不适用于实际情况,还需要进一步修复和完善。长期、持续、深度减排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并通过法治建立起应对的长效机制。无论是采取更严厉的碳减排措施,还是建设完善碳市场机制,无论是增加碳汇的措施,还是借助技术革新和金融支持等,法治在规范相关行为主体作为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双碳”目标对环保产业提出的发展新要求需要科学分析市场前景在新时代的新要求之下,环保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碳中和也成了世界各国的前进目标,环保产业受到了高度重视,因此,需要对环保产业的前景有一个乐观的认识,抓住发展机遇,用发展的目光对待环保市场,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的作用,不但需要加快法律法规的建设,还需要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环保氛围。同时,碳减排纳入环境监管后,对环保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未雨绸缪,尽早对未来行业可能带来的变化有所布局。在环保行业各个细分领域内,除了直接的节能效益,其他碳减排效果有能被国家认可的碳核算方法都可去做,在工业领域的碳减排行动中应考虑生产全流程中的节能低碳,把降碳作为长期方向,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最优解。需要合理利用科学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 我国有些环境治理技术虽然已经基本达到了国际的平均水平。然而,对于大部分核心技术而言,还都处于起步阶段,远远落后于国际的先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环保产业的发展。要想在“双碳”目标下快速发展环保产业,就必须要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特别是对于中国来说,大部分环保类企业都是以中小企业和乡镇为主,生产规模不大,只有依靠于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政府也可以在政策和资金上对科学技术的创新提供相应的优惠制度,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科技体系。在“双碳”目标下,我国的环保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尽管还存在一些困境,但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研发核心技术、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构建支持绿色制造产业发展的技术体系等手段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期待环保产业未来能更好地参与到碳中和、碳达峰的实践当中去。
  • 海光喜迎创业三十四年
    2022年6月24日,在庆祝海光创业34周年的重要时刻,海光大家庭严防疫情、云聚庆生,特邀嘉宾、事业合作伙伴、行业媒体、全国各省用户以及海光员工线上线下参加了庆祝活动,回顾创业历程,展望美好未来。三十四年,海光从原子光谱业务起步,发展为研发新型现代科学仪器、助力分析检测事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三十四年,海光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脉搏不断跳动,开启崭新奋斗征程。主题大会:34年相伴,感恩有你‍6月24日上午,海光创业34年主题大会正式开始,原北京地质仪器厂总工程师吴天彪、海光公司前任总经理杜江、清华大学分析中心邢志老师到场与海光员工共同庆祝,并通过线上平台对全员进行了直播。海光公司前身为北京地质仪器厂,此次活动特邀原地质仪器厂总工程师吴天彪先生讲厂史。吴老先生用拉家常、接地气的讲述方式,将几十年来北仪厂的发展历程与拼搏奋斗的故事娓娓道来,深入人心。原地质仪器厂总工程师吴天彪先生海光公司前任总经理杜江出席会议,祝贺公司34岁生日快乐,对近几年事业发展以及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同时,鼓励新一代海光人要从前辈们手中接过“接力棒”,为公司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前任海光公司总经理杜江清华大学分析中心邢志老师在活动中讲话,邢老师祝贺海光全体同胞生日快乐,对海光在创新研发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希望海光公司再接再厉,抓住发展机会、秉持创新理念,以成为国际领军企业为目标继续前进。清华大学分析中心邢志老师新老员工代表先后发言,表达了对海光的祝福。追随海光一路走来的老国企人,领略着海光人创业的忠诚与梦想;朝气蓬勃的新入职员工,畅想着海光人对成长的孜孜以求;不一样的工作足迹,一样精彩的奉献故事。老员工代表王洪生发言新员工代表孟洁发言最后刘海涛总经理总结发言,刘总指出当前世界与社会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既是变局,又是机遇。面对纷繁复杂变化,海光人要找准发展趋势、聚焦事业领域,持续提升为客户创值的能力。刘总号召全体海光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要满怀信心,昂首阔步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最后,刘总对长期支持、关心和帮助海光的社会各界朋友和海光家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海光公司总经理刘海涛超级品牌日:与时光的对话6月24日下午,海光公司联合仪器信息网共同举办“海光34周年特别活动——与时光的对话”,公益捐赠、高层专访、联合揭牌、推出新品、红包好礼等环节高潮迭起,全国各地事业合作伙伴相约云端,直播间热闹非凡。仪器信息网编辑部主任傅晔主持活动海光公司向清华大学博物馆捐赠第一代原子荧光,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收藏部负责人刘年凯出席活动,同海光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刘海涛先生共同进行了签约仪式。XDY-1型原子荧光光度计刘老师介绍了正在筹建中的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是综合类收藏型科学博物馆。它将以科技文物和高科技互动展品相结合的展陈方式,再现人类科技史上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刘总表示海光长期致力于公益事业,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子荧光诞生地,为XDY-1型原子荧光找到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这样一个好归宿而感到骄傲,希望这项技术及产品能被更多清华学子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所熟知。随后,仪器信息网对海光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刘海涛先生进行了专题访谈。刘总从个人与海光的变化、与海光的共同成长谈起,回望了海光诞生以及发展壮大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分享了“国企混改”给海光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列举了海光应对当下疫情反复的措施;介绍了海光挖掘人才、留住人才、培育人才的举措;展望了产品研发和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与海光仪器联合举行“实践育人基地”揭牌仪式,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齐友明等5位老师及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秘书长桂三刚以及海光公司领导、全体党员现场见证。双方以“精诚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原则,建立实践育人基地,立足学院专业特点结合企业配套资源,双方将在信息交流、技术支持、科研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合作。市场部经理赵慷主持揭牌仪式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齐友明与海光公司总经理刘海涛共同揭牌最后,海光推出创新产品——HGF-S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原子荧光事业部部长梁敬作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产品技术特点及应用方案。HGF-S原子荧光产品基于三大技术平台:高性能荧光总量技术平台、形态分析技术平台、自动化技术平台,将为广大用户带来全新体验。HGF-S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未来已来,梦想可期。34年前,海光创业者们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劈波斩浪,34年后,海光新生代站在梦想起点见证事业扬帆远航。海光人将不畏艰难、积蓄力量、脚踏实地、勇担重任,创造属于新一代海光人的辉煌!
  • 中国环境产业大会系列报道之二:聚焦伟瑞迪工业园区气体污染监测应用案例分析和创新创业平台介绍
    环保部日前公布,第四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完成对吉林、浙江、山东等8个省份的督察进驻工作。在此期间,8省份因环境问题约谈4210人,问责5763人。环保新政时代,不论是政府、园区、企业都承受巨大压力,随时处于违法的边缘。01工业园区气体污染监测应用案例分析伟瑞迪常务副总白华进行了主题为“工业园区气体污染监测应用案例分析”的演讲。演讲分别从行业前景及市场机会、伟瑞迪解决方案、应用案例、应用效果和推广合作五个方面进行介绍。针对面临污染源管控面临的主要难题,如:出现问题之前不能预警、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报警、出现问题后不能追查溯源、无法进行快速、准确的预警预报等。我们提出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伟瑞迪实时动态微尺度实时溯源分析技术,采用50米精细网格分析,实现污染物分布实时精准监测,提高设备响应速度;排放源等效排放源强、等效排放量精确计算;污染源排放溯源分析,快速定位重点排放源;污染物超标排放预警报警,实现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污染浓度分布及扩散趋势分析,提供污染排放贡献比;减排评估分析,真正的实时、动态、多尺度溯源分析。本次报告以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区试点项目案例分析,通过该项目建设和技术应用,园区周围群众投诉降为零;企业减排明显,影响力提高,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吸引世界500强入住。得到了相关领导的高度肯定!02伟瑞迪创新创业平台伟瑞迪将集合行业内众多环保人士力量,打造一个协同创新 、开放融合、收益共享的平台,提供一下几个方面支持:合作模式代理合作:根据项目情况进行多方位的合作,包括产品、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合作等。1、以代理价格为合作伙伴提供产品和技术;2、在项目合作过程中提供商务、技术、环保专家咨询服务;3、提供样机展示和免费培训服务;4、提供数据云平台服务;5、可以oem方式进行合作,并配合提供整合方案;项目一站式合作根据项目情况进行多方位的合作,包括产品、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合作等。1、在平台基础上,为平台上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2、融合平台的力量(资金、技术、咨询、服务、政策),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协同创业项目公司、区域推广合作公司、利益共享合作。1、合作成立推广公司,协助并支持合作伙伴进行市场推广;2、在项目前期免费提供试点服务;3、提供样板工程参观和客户考察交流;4、提供项目托管服务;创新创业平台得到了与会人员众多关注 如您对创新创业平台感兴趣,与我们联系哦,可以获得免费培训机会。
  • 聚焦分析仪器创新进展、挑战及对策,第八届中国分析仪器学术大会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11月29日,第八届中国分析仪器学术大会(ACAIC 2023)在浙江杭州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主办,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和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测试工程学院承办。大会主题是“分析仪器创新进展、挑战及对策”,吸引了全国500余位科技管理人员、专家学者和和仪器企业相关人员齐聚杭州,积极为我国分析仪器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凝聚共识。仪器信息网作为战略合作媒体对本次大会进行报道。 会议现场会议伊始,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名誉副理事长刘长宽主持开幕式,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向、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秘书长张莉、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院士、中国计量大学副校长王新庆分别致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名誉副理事长 刘长宽 主持开幕式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理事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 方向 致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秘书长 张莉 致辞浙江大学校长 杜江峰院士 致辞中国计量大学副校长 王新庆 致辞开幕式后,本次大会进入到了大会报告环节。会议设置了15个大会报告,分享了多个领域的前沿研究进展,同时也对国产科学仪器高质量发展模式等发表了有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为加快推进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报告人:浙江大学校长 杜江峰院士报告题目:教育科技人才与科学仪器高质量发展科学仪器对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争取早日实现用我国自主的研究平台、仪器设备来解决重大基础研究问题。”杜江峰院士从概念、重要性、发展等方面出发,阐述了科学仪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于我国科学仪器的教育科技人才问题,杜江峰院士认为,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有待强化;在人才方面,培养集聚能力有待增强。杜江峰院士提出一体统筹推进科学仪器发展的建议,要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供给;强化学科建设,培养高端人才;优化管理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做好引育留用,激发人才活力;坚持市场导向,健全服务支撑。报告人: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通用机械处副处长 徐雪峰报告题目:仪器仪表产业政策报告报告人:深圳大学副校长 张学记教授报告题目:From WISE (Wearable intelligent Sensors and Electronic) to the BEST -Roadmap to Eternal Life---Fact or Fiction2021年,深圳市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的增加值规模仅40亿元,是市二十大产业集群中体量最小的集群。但传感器产业是未来万物互联的基础,是未来整个IOT产业增长的核心所在,更是让下游万亿级的终端产业有了新的活力,形成了产业发展的闭环。张学记谈到,要像重视集成电路产业一样重视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基于此,张学记团队瞄准了核酸分析和诊疗体系、便携式分析检测方法、荧光金簇传感检测、智能微纳米马达、仿生智能界面传感、智能传感器等研究方向,并表示,掌握了传感就控制了世界;堂握了生物传感,就知道了生命的密码。报告人: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陈世桢研究员(代周欣院长作报告)报告题目:核磁共振波谱与成像技术的自主创新之路临床MRl是无侵入、无辐射、高清晰获取生命信息的最重要疾病诊断工具之一。磁共振的检测范围跨越微观、介观、宏观,涵盖分子、细胞、组织、个体,其相关研究五次获诺贝尔奖。如今,磁共振已从物理、化学领域跨入生物医学领域。对此,陈世桢研究员在报告中介绍了从核磁共振波谱(NMR)到磁共振成像(MRI)的发展历史,精密测量院NMR仪器研制历史,以及现代磁共振成像设备(MRI)发展,并表示灵敏度是MRI设备永恒的追求。精密测量院研究团队围绕解决肺部医学影像中“看得见、看得快、看得全、看得准”的科学难题,“点亮”了肺部磁共振盲区,攻克了肺部结构和功能的无创、定量、可视化检测的瓶颈技术。实现了多种原子核(简称“多核”)磁共振信号增强原理与关键技术的突破,研制成功多核磁共振成像 (MRI) 装备,获该领域全球首个医疗器械注册证并率先进入临床。陈世桢表示,中国临床MRI设备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正迅速崛起,MRI设备汇聚尖端精密技术,是高端医疗器械“皇冠上的明珠”,中国MRI市场容量大,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需要立足国产设备,实现MRI设备的自主创新。报告人: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院长 张宏教授报告题目:放射性分子影像探针合成系统研发分子影像是重大疾病防治重要途径,正电子发射断层(PET)分子影像是新一代医学影像技术,可以从分子水平、无创、准确可视化病灶,实现精准诊断。当前影像医学面临如何突破传统解剖形态影像方式的局限,实现无创、在体的疾病代谢和分子可视化的重大挑战,解决途径在于采用核素示踪影像方法无创在体可视化细胞、分子水平的生化事件。PET分子影像是最先进医学影像,其探测器通过捕获γ光子,实现人体影像可视化,可以定量刻画生命代谢活动,实现重大疾病诊断。分子影像探针是影像诊断的关键,而PET分子影像探针是诊断核心环节。针对我国核医学PET分子影像探针制备系统依赖进口的现状及仪器自身局限,张宏团队创新提出“微流控放射性合成”理念,充分发挥微流控芯片高传质、传热等优势,突破微尺度下快速蒸发、主动混合等关键问题,通过原始创新与技术迭代,成功研制了两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ET分子影像探针微流控模块化集成合成系统”,实现了同一台仪器上快速合成不同种类的超微量分子影像探针,推动我国PET分子影像探针原创研发,支撑重大疾病精准诊治发展。报告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韩立研究员报告题目:科学仪器中的核心关键部件发展的重要性和问题十四五“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紧紧围绕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国家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需求,重点支持核心关键科学仪器和核心关键部件国产化研制,丰富和完善科学仪器与核心关键部件型谱体系,解决核心关键科学仪器“卡脖子”问题。重点专项重点聚焦科学仪器的“卡点”和“堵点”,构筑安全底线,按照高端通用科学仪器和核心关键部件两大整体任务进行布局,其中高端通用科学仪器任务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光电测量仪器、物理性能测量仪器、电子测量仪器等高端通用科学仪器整机的集成研制。重点专项核心关键部件任务主要包括源部件、探测器与检测器、分离与控制部件、软件平台与数据库等科学仪器核心关键部件研制,主要疏通科学仪器的“堵点”,核心关键部件实现国产化替代。韩立在报告中介绍了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专项中核心关键部件的定义和分类、存在问题、未来发展解决方案等内容,及其关于核心关键部件、真空电子学仪器等的思考。报告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 方向研究员报告题目:科学仪器自立自强发展思考前沿探索对科学仪器提出重大需求,突破极限科学仪器是前沿探索的关键,而计量变革奠定了突破测量极限的物理基础。而质谱在全球测量活动中拥有无法替代的测量基准地位。基于此,方向特别介绍了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四极杆-线形离子阱 (Q-LIT) 串联技术。该技术能很好的克服“空间电荷效应”对离子阱实现准确定量分析的负面作用,充分挖掘离子阱优势,有效提升了复杂基质中目标物的测量准确性。工程化的Q-LIT结合液相色谱,通过了医疗质谱仪检验测试相关标准,获得了注册许可,鉴于其兼具小型化、高灵敏和高准确特点,是临床诊断以及其它需要定量检测工作的一种新选择。报告人:国仪量子技术 (合肥)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贺羽报告题目:科学仪器的国产化之路的思考科学仪器,尤其是应用于半导体领域的科学仪器,是我国被“卡脖子”的代表性行业,制约了我国很多科学研究和先进科技产业的发展。振兴科学仪器产业是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在科学仪器的国产化探索过程中有很多困难和痛点,贺羽在报告中结合国仪量子创业发展过程,分享了其对于国产仪器如何突破重围观点。贺羽强调,国产仪器企业突围之路在于:找对人就能做对事;质量好、响应快、价格优是客户最朴素的追求;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持续创新。报告人:广州国家实验室 曹小宝研究员(代徐涛院士讲报告)报告题目:高端科学仪器自主创新挑战及建议科学仪器是开展科学研究、取得前沿成果的必备工具,2021年全球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规模约730亿美元,2026年全球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规模可达1020亿美元。据研究统计,分析仪器应用最多的是生命科学领域,制药领域占据分析仪器市场需求的14%,医院/临床占比11%,生物技术占比10%,CRO 占比6%。伴随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研究资金的持续投入、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全球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额的快速增长,将进一步推动全球科学仪器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容。针对于此,曹小宝介绍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拟定攻关重点任务布局等内容,探讨了制约我国高端科学仪器创新的主要因素、破局之策、产业链条、国内外差距等问题,提出了搭建高端科学仪器创新联合体的发展思路。报告人:聚光科技总经理、谱育科技董事长 韩双来报告题目:科学仪器的国产替代思考韩双来在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科学仪器产业现状,并以聚光/谱育为代表分享了高端科学仪器国产替代经验和进程。据介绍,2006年聚光科技实验室研发团队组建布局科学仪器相关技术,2011年开始承接系列化国家任务;2015年谱育科技成立、专注成果产业化,2019年谱育科技入驻青山湖创新基地,2022年谱育+聚光集中力量发展科学仪器。对于实现高端科学仪器国产替代,韩双来建议要在前沿技术平台上持续投入,不断面向细分市场聚焦突破,支持重点大型仪器一站式科研。报告人:南开大学 张新星教授报告题目:我的质谱技术研究成长之路无论是环境中占地球表面70%的海洋表面和云彩表面,还是人体中肺部、眼睛和各种粘膜的表面,均为气液界面。因此气液界面化学的研究对理解气候和污染的生成以及生命体内的关键生化过程都极为重要。然而,气液界面仅有数十到数百纳米厚,因此在技术上如何仅采样此极薄的界面层而不受到体相的干扰成为了十分关键的科学和技术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张新星实验室通过对质谱电离进样过程的物理原理上的创新,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场致液滴电离-质谱技术,攻克了上述技术难题,并以此为基础解决了一系列气液界面化学测量学的具体科学问题。报告人:上海磐九岭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产品经理 高启凡 报告题目:洞见真实——全二维气相色谱GC1212全二维气相色谱是分析复杂样品的利器。2023 年磐诺推出了一体式的全二维气相色谱仪 GC1212,通过降低系统复杂度、简化操作、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实现数据自动处理等,降低用户使用门槛。目前已有较多的石油化工、煤化工等领域的应用案例,有望解决基层实验室对相关复杂样品的分析问题。报告人: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应用工程师 樊朝阳报告题目:突破组学极限:全新一代OrbitrapAstral质谱仪基于质谱的代谢组学和蛋白组学是质谱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色谱质谱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不断突破为组学这一领域带来的蓬勃的发展机遇。赛默飞作为质谱行业的领军者一直致力于技术的创新,为组学领域的前沿发展提供助力。2023年全新发布的Orbitrap Astral质谱仪将组学的发展又推上一个新的台阶。本次报告围绕Orbitrap Astral在组学方面的更高通量,更高灵敏度,更高覆盖深度,准确且精确定量等方面进行展开介绍。报告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设备验证评价中心(生命科学站)主任/正高级工程师 张丽娜报告题目:助力科学仪器国产化替代水平提升之经验分享2021年6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在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挂牌成立“科学仪器设备验证评价中心(生命科学站)”。该中心紧紧围绕国产仪器的创新发展这一核心目标,团结有志于推动国产仪器发展的单位和个人,开展国产仪器应用示范、验证评价、宣传推广等工作,有效促进国产仪器质量提升和推广应用。张丽娜表示,验评中心以国产仪器可靠性、稳定性和应用场景验证评价为核心,努力探索国产仪器验证评价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积极发挥“政产学研用”自主创新发展体系中应用推广的作用,搭建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和国产仪器企业的桥梁,促进国产仪器高质量创新发展。报告人: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副部长 武思宏报告题目:中国仪器仪表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3 (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综合采用数据调查、案卷研究、专家咨询等方法,对3808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仪器仪表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组织编写仪器仪表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报告分为仪器仪表总体情况、传感器领域、雷达领域、谱系仪器领域共4篇,旨在为各部门、地方、高校院所、企业和科研人员等提供参考,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仪器仪表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情与活力,推动仪器仪表领域科技成果真正落地生根。会议同期还设置了分析仪器、关键部件等展览,近40家相关仪器设备企业展出了最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会议期间,与会的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主任们参观了参展商展台,针对展示的新产品新技术展开了交流。本次大会还设置了11个分论坛,聚焦分析仪器、生命科学仪器、电镜、半导体,以及核心零部件、临床诊断等主题,11月30日会议第二天将展开精彩的专题报告与讨论。中国分析仪器学术大会(ACAIC)已成功举办七届,累计吸引数千人次专业人士积极参会与广泛关注,已成为推动我国分析仪器技术与产业发展的重要交流平台,将助力学科发展、探索最新前沿应用,激发创新思维,促进合作共赢,为分析仪器的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 理化所所长汪鹏飞:直面挑战持续创新,建设低温科技研究高地
    作者:汪鹏飞 来源:中国科学报大型低温制冷系统广泛应用于大科学装置、航天发射、氢能储运、氦资源提取、量子计算等国家安全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是我国重要战略支撑技术。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对大型低温技术和装备的需求日益迫切,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理化所)曾于2010年和2015年先后承担两项财政部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专项任务,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套液氢温度(20K)大型低温制冷装备、2.5kW@4.5K/500W@2K大型低温制冷系统,关键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由于当时我国尚未具备液氦温度万瓦级超大型低温制冷技术和装备制造能力,多个大科学装置建设还需要进口西方的制冷装备系统,并随时遇到漫天要价和断供的风险。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理化所迎难而上,揭榜挂帅,发起对“液氦温度万瓦级超大型低温制冷技术和装备制造”这一低温技术制高点的新一轮冲刺,承担起中科院C类先导专项重大攻关任务,努力为氦资源自主保障以及航天工程低温制冷装备的自主可控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从早期的重大专项到如今的先导专项,研究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工程化能力。包括两方面,一是科研团队偏小、偏散,实施重大任务的工程化研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统筹协调难度更大,特别是先导专项,理化所需要牵头数十家单位共同研发,需要院内外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对研究所工程化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几年来,面对挑战,研究所做了三方面尝试:一是打破PI制,重组课题组成立研究中心。以重大任务为牵引,整合研究所内研究开发、系统集成和工程应用三个课题组,组建“低温工程与系统应用研究中心”,形成首席科学家领衔、科研骨干、技术支撑人员联合攻关的创新团队模式,建立了一支集研究开发、集成制造、工程应用于一体,具备工程开发能力的大型低温技术核心团队。二是任务为经、方向为纬,实行矩阵化管理模式。在传统任务专项-项目-课题层级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工艺流程设置流程设计与控制、透平膨胀机、冷箱集成、冷压缩机、氦压缩机及滤油系统、系统集成调试六大方向,由各个方向统筹把握各类任务实施进度,加强不同任务之间的统筹协调,确保高效协同作战。三是技术管理、党建高效协同,深化“三线”工作法。借鉴理化所在空间制冷研制中发展的“三线”工作法,在大型低温制冷系统研制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设置项目指挥线、技术线和党建线,指挥线抓管理,技术线抓节点,党建线抓思想,形成三线高效协同的管理模式,有力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大家的努力,在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下,2022年7月底,先导专项经过1年多的紧急攻关,成功研制出300L/h氦液化器样机,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通过专家成果鉴定。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任务的实施,理化所建立了一支不计个人得失、敢于创新和特别能战斗的年轻的低温技术研发团队,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程化管理模式,为后续重大任务实施提供了有益借鉴。与此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由于科研团队长期围绕重大任务持续攻关,重在关键节点的把控,对于事关长远发展的一些基础科学问题还考虑不足,因此,我们正在以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为抓手,不断凝练重大战略需求背后的基础科学问题,着眼未来可持续发展。面向未来,理化所仍将继续秉持“低温国家队”的使命定位,承担“国家事”、“国家责”,为国家战略资源、能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战略支撑。“十四五”末,我们将突破万瓦级制冷机核心关键技术,推动我国大型低温制冷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未来,理化所还将在极低温乃至mK温度大型低温制冷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制的路上继续拼搏持续创新,努力成为国际低温科学与技术的研究高地。(作者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所长,记者倪思洁采访整理)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