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实验室条件建设

仪器信息网实验室条件建设专题为您整合实验室条件建设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实验室条件建设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实验室条件建设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实验室条件建设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实验室条件建设话题讨论。

实验室条件建设相关的资讯

  • 30家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2021~2022平台基地及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名单公布
    实验室与平台基地是开展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等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和省市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基础条件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是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任务。 为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推动科技资源整合共享与高效利用,有效服务保障科技创新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广东省计划建设一批省重点实验室,支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专项科学考察等科技基础条件建设。近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公布了2021~2022年度平台基地及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拟立项目名单,17家学科类省重点实验室、10家企业类省重点实验室、3家省市共建省重点实验室等上榜。根据《广东省2021~2022年度平台基地及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项目申报指南》,对于学科类省重点实验室,省级财政一次性事前无偿资助经费300万元/项;企业类省重点实验室,省级财政一次性事前无偿资助经费100万元/项,市级财政应同步给予不低于100万元/项的经费支持;省市共建省重点实验室,省级财政一次性事前无偿资助经费200万元/项,地市财政资助强度不低于省级财政资助强度。对于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省级财政一次性事前无偿资助经费300万元/项建设内容;实验动物平台,省级财政每年资助经费200万元/项研究内容,滚动支持3年;人类遗传资源监测网络平台,省级财政每年资助经费200万元,滚动支持3年;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共享平台,省级财政每年资助经费200万元,滚动支持3年;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省级财政每年资助经费200万元,滚动支持3年;科学数据中心,省级财政一次性事前无偿资助经费300万元/项;专项科学考察,省级财政一次性事前无偿资助经费100万元/项。广东省2021~2022年度平台基地及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拟立项目名单项目名称申报单位负责人专题一:学科类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先进生物材料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南方科技大学蒋兴宇广东省医学影像智能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2022年度)广东省人民医院刘再毅广东省磁电物性分析与器件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中山大学郑跃广东省城市生命线工程智慧防灾与应急技术重点实验(2022年度)东莞理工学院马宏伟广东省能量转换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谭启广东省地球物理高精度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南方科技大学陈晓非广东省植物适应性与分子设计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广州大学刘宝辉广东省食品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曾新安广东省粤北食药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韶关学院钟瑞敏广东省免疫调节与免疫治疗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南方医科大学叶丽林广东省心脏病发病机制与精准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朱平广东省中医心脾相关病机和方药研究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广州中医药大学王伟广东省数字孪生人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华南理工大学徐向民广东省未来智联网络重点实验室(2022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崔曙光广东省安全智能新技术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王轩广东省数据科学与技术交叉应用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潘建新广东省智能化锂电池制造装备企业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杜义贤专题二:企业类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隧道工程安全与应急保障技术及装备企业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田卿燕广东省智能厨电关键技术及5G+智能制造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唐相伟广东省特色药物研发企业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徐晓广东省城市安全智能监测与智慧城市规划企业重点实验室(2022年)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邱衍庆广东省电子政务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企业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徐延林广东省大尺寸陶瓷薄板企业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刘一军广东省医用体外循环吸附与分离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凡广东省云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企业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周旭广东省城市交通数字孪生企业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 公司张晓春广东省肠道微生态制剂企业重点实验室深圳万和制药有限公司马俊专题三:省市共建省重点实验室省市共建细胞自噬与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研究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广东医科大学刘华锋省市共建海洋灾害预警与防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汕头大学王铁宇省市共建高端牛仔产品低碳智造技术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韶关市北纺智造科技有限公司陈桂春专题四: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东省动物疫病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徐志宏广东乡村地域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州大学朱竑广东梅州水土流失机理与防控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李定强大湾区滨海大气环境与气候背景站南方科技大学杨新粤东上升流区海洋生态系统综合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龙丽娟韩江口-南澳岛海洋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董燕红广东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地生态系统微生物科学观测研究站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朱红惠广东省稻田不同耕作模式碳足迹及固碳效应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顾文杰专题五:实验动物平台实验Beagle犬遗传质量及保种平台广州医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胡敏华自发性强直性脊柱炎食蟹猴模型的研究及应用平台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李文德专题六:人类遗传资源监测网络平台人类遗传资源监测网络平台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潘金春专题七: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共享平台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共享平台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赵晓萌专题八: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曾祥效专题九:科学数据中心广东省科学数据服务管理中心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方少亮岭南特色农业科学数据中心建设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易干军广东林业科学数据中心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李大锋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地理科学数据中心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刘小丁粤港澳大湾区地理科学数据中心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荆文龙广东省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忠德广东省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王韧专题十:专项科学考察雷州半岛周边海域海龟资源科学考察广东海洋大学王中铎大湾区小型兽类调查及其携带病原体检测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礼标粤港澳大湾区河口及海湾湿地动物重点资源调查中山大学刘阳广东海岸带植物多样性科学考察与环境影响评估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王发国广东省海岸带牡蛎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现状调查与评估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张敬怀一、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创办《Light: Advanced Manufacturing》(光:先进制造)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创办季华实验室项阳《Annals of Eye Science》(眼科学年鉴)高水平期刊创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Aggregate》(聚集体)高水平期刊创办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Gastroenterology Report》(《胃肠病学报道(英文)》)高水平期刊创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甘可建二、高质量科技期刊建设《Cancer Communications》(癌症通讯)高质量期刊建设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阮继《Control Theory and Technology》(控制理论与技术)高质量期刊建设华南理工大学裴海龙《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热带气象学报(英文版))高质量期刊建设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林丽珊《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胸部疾病杂志)高质量期刊建设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曾广翘《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高质量期刊建设中山大学胡建勋《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高质量期刊建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立《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高质量期刊建设华南理工大学刘淑华《南方医科大学学报》高质量期刊建设南方医科大学陈望忠《分析测试学报》高质量科技期刊建设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盛文彦《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高质量期刊建设中山大学高国全《中国病理生理杂志》高质量期刊建设暨南大学戚仁斌《大地构造与成矿学》高质量科技期刊建设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邱亮斌《华南农业大学学报》高质量期刊建设华南农业大学刘雅红《润滑与密封》高质量期刊建设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严飞《中华胃肠外科杂志》高质量期刊建设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汪挺《控制理论与应用》高质量期刊建设华南理工大学裴海龙《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高质量期刊建设暨南大学孙升云《实用医学杂志》高质量科技期刊建设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 中心(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李国营《中华肾脏病杂志》高质量期刊建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毛海萍三、卓越科技期刊人才培训卓越科技期刊人才培训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龙秀芬
  • 动力电池安全性能检测实验室场地建设规划条件
    p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政策的利好和社会资本的涌入,新能源行业特别是动力电池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生长。怎么建设和规划好一个全新的新能源锂电池检测实验室是许多新能源制造关联企业的痛点。新能源锂电池实验室不同于其他家用电器、灯具照明或汽车电子产品实验,由于锂电池在试验过程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锂电池可能会产生有毒有害废气、冒烟、明火、甚至出现爆炸、溶液飞溅等情况,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环境空气污染、设备损坏、实验人员受伤,甚至对人身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无论锂电池试验室规模大小,都有必要在新能源电池实验室的场地建设,设备购置,以及日常的运营成本给予充分的重视和了解。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b5a6c188-4150-44ec-aebe-786d32141b2b.jpg" /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一、(规划)锂电池实验室设计依据及设备部署: /span /span /span /strong /p p    strong 1、依据标准规范: /strong /p p   满足GB/T 32146.2-2015《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技术要求 第2部分:电气实验室》标准规范要求设计。 /p p   实验室主要用于锂电池强制性安全检查试验,提供稳定可靠的环境条件。为了评估电池在存储、运输、误用和滥用等情况下,是否会引发过热、明火、爆炸、有害气体溢出、人员安全等情况,由此应运而生的电池安全检测标准有:国际标准(IEC 62660、IEC62133)、欧盟标准(EN62133、EN60086)、中国标准(GB31241-2014)、美国标准(SAE UL)、日本标准(JIS),针对新能源锂电池应用较为广泛的标准是UN 38.3、GB/T31467.3-2015、GB/T 31485-2015、SAND 2005-3123、UL1642、UL2054、UL2580、JIS C 8711、JIS C8714、JIS C 87115、ISO 16750、ISO 12405、SAE J2464。电池标准针对的检测项目,大体可分为电性能适应性、机械适应性和环境适应性测试三大类的检测。 /p p   1)电性能适应性:包括电池工况容量、各种倍率的充放电性能、过充性能、过放性能、短路性能、绝缘性能、自放电特性、电性能寿命等。其中过充、过放、短路的实验过程风险较大,可能会存在明火爆炸等剧烈现场。 /p p   2)机械适应性:加速度冲击、机械振动、模拟碰撞冲击、重物冲击、自由跌落、电池包翻转、洗涤试验、挤压和钢针穿刺等。其中钢针针刺和挤压的实验过程风险较大,可能会存在明火爆炸等剧烈现场。 /p p   3)环境适应性:热滥用(热冲击)、温湿度循环、高低温循环、冷热冲击、温度骤变、真空负压测试、盐雾试验、浸水试验、海水浸泡和明火焚烧等。其中明火焚烧实验过程风险较大,可能会存在爆炸的情况。 /p p    strong 2、(规划)锂电池实验室设备布局: /strong /p p   在实验室建设初期规划实验室,既可以降低实验操作风险,同时也能系统的形成检测能力,通常具有完整测试能力的电池检测实验室,可规划成如下功能分区: /p p   1)电性能检测区,此区域主要涉及的仪器是充放电机柜、内阻测试仪、绝缘强度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数据采集设备等,由于电池的实测容量与测试温度有关,因此应对此区域的温度、湿度进行控制。 /p p   2)机械性能测试区,此区域主要涉及的仪器包括充放电机柜、振动试验台、冲击碰撞试验台、翻转试验台、三综合实验台,由于设备质量重、体积大、噪音大,且部分检测设备需要下挖,因此此区域多放置在一楼,做好隔音和隔震措施。 /p p   3)环境测试区,此区域主要完成温度、湿度、老化、热分析等实验,涉及的仪器包括充放电机柜、高低温箱、负压箱、温湿度实验箱、热分析仪、数据采集设备等,此区域需要24h连续长时间工作,因此容易出现麻痹大意导致安全事故。 /p p   4)辅助功能区,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包括样品室(放置测试前后的电池样品)、库房(放置闲置线缆、工具等)、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区等。样品室存放电池样品,需要频繁检查电池状态。 /p p   5)电池安全测试区,此区域开展的测试均带有危险性,包括样品不成熟导致的风险以及测试本身的风险,包括的测试项目:跌落、针刺、挤压、燃烧、过充、过放、短路、浸水、海水浸泡、高温充放电等项目,涉及的设备包括充放电机柜、跌落试验台、针刺试验机、挤压试验机、燃烧试验机、短路试验机、浸泡设备、高温箱等。由于此区域着火爆炸概率较高,因此需要建设行之有效的尾气排放和处理措施,以避免对环境的影响。 /p p    strong 注意:GB/T 31467.3-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 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以及GB/T 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标准部分试验项目适用。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二、(规划)锂电池实验室测试程序: /strong /span /p p    strong 1. 电池材料检测 /strong /p p   电池材料的测试主要为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测试,所有测试过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均属于仪器分析,测试的全过程不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最终产生的废弃样品及未测试的多余样品均交还送检单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f6c52bd6-dbf2-4a1a-887f-274ec60e8e5f.jpg" / /p p   工艺流程简述:称取电池材料—电池材料制样—上机分析—结果输出。 /p p    strong 2、电池单体常规测试、电性能、安全性能和失效性能、可靠性检测 /strong /p p   电池单体常规测试包括外观、极性、尺寸和质量,涉及到目检、电压表检测、量具和衡器检测手段,四种测试项目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均不产生任何环境有害物质。电池单体电性能测试包括放电容量、倍率、循环寿命,涉及到的设备有电池充放电性能测试仪和电池模块充放电性能测试仪,以上两种设备基于电化学原理进行检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测试过程中不产生任何环境有害物质。 /p p   电池单体安全性能测试包括过充、过放、短路、跌落、高低温、针刺、挤压多项,涉及到针刺机、挤压机、跌落台、高低温箱和过充过放专用设备,所有的测试项目都在专用测试设备内执行,同时操作人员按照国标要求配备有严格的防护措施,测试过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测试结束后产生的失效电池交由送检单位回收处理,对环境不产生影响。电池单体可靠性测试主要包括循环寿命、不同倍率放电特性、不同温度放电特性、充电特性、自放电特性、不同温度自放电特性、存贮特性、过放电特性、不同温度内阻特性、高温测试、温度循环测试、跌落测试、振动测试、容量分布测试等,以上测试涉及到的设备主要为电性能测试仪和部分安全性测试设备,电化学性能测试设备基于电化学原理对电池进行电性能检测,测试过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 不产生化学反应,不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 /p p   电池单体失效分析和电池模型分析在上述可靠性检测、安全性检测、常规检测及化学组成检测等基础上开展,检测过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不产生化学反应。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p p   工艺流程简述:电池单体试样遴选—电池试样连接检测设备—设备自动检测—数据输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3.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cc2f2757-c359-499b-b8d0-caf36db2fe17.jpg" / /p p    strong 3. 电池模块常规测试、电性能、安全性能和失效性能、可靠性检测 /strong /p p   电池模块常规测试包括外观、极性、尺寸和质量,涉及到目检、电压表检测、量具和衡器检测手段,四种测试项目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均不产生任何环境有害物质。电池模块电性能测试包括放电容量、倍率、循环寿命,涉及到的设备有电池充放电性能测试仪和电池模块充放电性能测试仪,以上两种设备基于电化学原理进行检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测试过程中不产生任何环境有害物质。 /p p   电池模块安全性能测试包括过充、过放、短路、跌落、高低温、针刺、挤压多项,涉及到针刺机、挤压机、跌落台、高低温箱和过充过放专用设备,所有的测试项目都在专用测试设备内执行,同时操作人员按照国标要求配备有严格的防护措施,测试过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测试结束后产生的失效电池模块交由送检单位回收处理,对环境不产生影响。电池模块可靠性测试主要包括循环寿命、不同倍率放电特性、不同温度放电特性、充电特性、自放电特性、不同温度自放电特性、存贮特性、过放电特性、不同温度内阻特性、高温测试、温度循环测试、跌落测试 、振动测试、容量分布测试等,以上测试涉及到的设备主要为电性能测试仪和部分安全性测试设备,电化学性能测试设备基于电化学原理对电池进行电性能检测,测试过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 不产生化学反应,不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 /p p   电池模块失效分析和电池模型分析在上述可靠性检测、安全性检测、常规检测及化学组成检测等基础上开展,检测过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不产生化学反应。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p p   工艺流程简述:电池模块试样遴选—电池模块试样连接检测设备—设备自动检测—数据输出。 /p p img title=" 4.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b7a7a4dd-b45a-46cf-bc6f-1964c0ab31ef.jpg" / /p p    strong 4. 电池系统常规性能、电性能、安全性能和失效性能检测、可靠性检测 /strong /p p   电池系统常规测试包括外观、极性、尺寸和质量,涉及到目检、电压表检测、量具和衡器检测手段,四种测试项目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均不产生任何环境有害物质。电池系统电性能测试包括放电容量、倍率、循环寿命,涉及到的设备有电池充放电性能测试仪和电池模块充放电性能测试仪,以上两种设备基于电化学原理进行检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测试过程中不产生任何环境有害物质。 /p p   电池系统安全性能测试包括过充、过放、短路、跌落、高低温、针刺、挤压多项,涉及到针刺机、挤压机、跌落台、高低温箱和过充过放专用设备,所有的测试项目都在专用测试设备内执行,同时操作人员按照国标要求配备有严格的防护措施,测试过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测试结束后产生的失效电池系统交由送检单位回收处理,对环境不产生影响。电池系统可靠性测试主要包括循环寿命、不同倍率放电特性、不同温度放电特性、充电特性、自放电特性、不同温度自放电特性、存贮特性、过放电特性、不同温度内阻特性、高温测试、温度循环测试、跌落测试、振动测试、容量分布测试等,以上测试涉及到的设备主要为电性能测试仪和部分安全性测试设备,电化学性能测试设备基于电化学原理对电池进行电性能检测,测试过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 不产生化学反应,不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 /p p   电池系统失效分析和电池模型分析在上述可靠性检测、安全性检测、常规检测及化学组成检测等基础上开展,检测过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不产生化学反应。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p p   工艺流程简述:电池系统试样遴选—电池系统试样连接检测设备—设备自动检测—数据输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5.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b6ae167e-9e9b-439b-8098-99f7fc7e2f3f.jpg" / /p p    strong 5、(温馨提示) 由于新能源锂电池能量高度集中,且密集安装,因此即便是正常的试验测试(如各种充放电性能、高空模拟),也可能因误操作导致危险,下面列举新能源锂电池存在的潜在风险: /strong /p p   1)着火、燃烧、爆炸 /p p   磷酸铁锂电池在电解液中添加过充添加剂非水有机体系的电解液具有低燃点的易燃性质,它在温度升高的密闭电池体系内极易和充放电过程中非常活跃的电极材料发生一连串催化放热反应,从而引起热失控。同时电解液和电极材料之间的副反应伴有气体产生,当电池内压力达到设定的阀值,泄爆阀开启,并伴随气体泄放。如果电池内部集聚温度过高,与空气种的氧气的接触的情况下引起有机电解液的燃烧,最终导致电池的爆炸。 /p p   电池检测中的各种滥用实验的实质,是通过各种手段使电池发生外部短路或内部短路,引起正负材料和电解液的直接反应,电池温度急剧升高。电池的散热性和压力的释放能量决定了电池着火、燃烧或爆炸。对实验现场的着火、燃烧、爆炸的防护,重点是保证试验现场压力要有足够的释放空间,防止燃烧扩展和压力的突然释放,可采取加固防爆壳体、快速压力泄放、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进行预警检测,以实现不爆炸货弱能量的反应。 /p p   2)有毒气体的排放 /p p   由于电解液含有有机溶剂,在安全检测过程中,电解液的高温气化导致有毒气体的排放,通常有毒气体是通过电池泄爆阀打开后溢出,其气味刺激。当被测样品是大功率的新能源电池时,有毒气体的含量较多,且成分更为复杂,其排放问题更要注意,UL 2580规定了有毒气体释放量的检测要求。有毒气体的排放的防护重点,是加装有害气体检测传感器监测有害气体含量,加装抽风装置或无害化处理装置将有毒气体抽离实验室,避免操作人员与有害气体的接触。 /p p   3)漏液的污染性 /p p   电池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液,漏液会腐蚀设备和测试台的外表面。应加倍关注富液设计电池的这种危害。因此无论是在有意破坏的漏液,或是实验过程意外泄露,都应该关注人员防护、设备防护和测试环境防护。其防护重点是通过严格操作流程管理和规范,将漏液的腐蚀侵害降至最低。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三、(规划)锂电池实验室——通风系统特点: /strong /span /p p   1、因锂电池在做破坏性测试时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烟雾或者燃烧废气,需要考虑到通风环保设施要求 系统所作用的通风设备较复杂,流量较大。通风设备在工作期间可根据实际须要控制使用数量,风机负载随通风设备增减而变化。 /p p   2、系统控制采用各实验室布点控制,即利用同系统的各通风设备的电动调风阀或在附近设置信号开关,利用电动调风阀或信号开关输送信号远距离控制风机启停。采用电动调风阀对通风设备进行流量调节。 /p p   3、采用在风机入口处加装消声器的方式对通风系统进行噪声处理,对于电机功率小于4KW,A式传动的风机采用橡胶减振,对于电机功率大于4KW,C式传动的风机采用阻尼弹簧减振器减振。 /p p   4、因应节能要求及实际需要,对全面排风系统P1及局部排风系统P3、P4、P5、P6系统功率≥4KW的通风系统采用变风量变频控制系统控制。节约电能同时也可大大延长风机使用寿命。 /p p   5、因应现代环保要求,根据废气类别对P4、P5、P6系统的排气采用酸雾净化塔、活性炭干附等进行环保治理。 /p p   6、实验室的通风换气次数取每小时10~20次。 /p p   7、支管内风速取6~12m/s,干管内风速取8~14 m/s。 /p p   8、通风设备设计风量:单台1800*800*2350mm排毒柜设计排风量:1400~2100CMH 单台1500*800*2350mm排毒柜设计排风量:1100~1700CMH 单台500*500mm原子吸收罩设计排风量:800~1300CMH 单台万向排烟罩设计排风量 180~300CMH。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四、(规划)锂电池实验室——内部装饰 /span /strong /p p    strong 1、天花 /strong /p p   (1)实验室、办公室天花采用轻钢龙骨吊600*600mm的铝合金扣板天花。 /p p   (2)结合通风和机电要求,实验室天花选用铝合金扣板天花可以大幅度降低通风和机电施工难度和强度,也利于日后的正常维护和检修。 /p p   (3)实验室天花采用铝合金扣板天花美观,大方,无污染,还可以搭配其他一体化装修完成整个装修工程。 /p p   (4)实验室天花采用铝合金扣板天花可以有效的防霉、防潮。 /p p   (5)洁净室采用彩钢板天花板。 /p p    strong 2、地面 /strong /p p   (1)实验室地面按照甲方要求保留原有抛光砖地面600*600mm。 /p p   (2)抛光砖技术成熟,整洁,美观,灰缝小,易于清洁。 /p p   (3)在装修过程中,抛光砖的铺设最适合于办公场所。 /p p   (4)抛光砖可承受多人办公场所的磨损,维护后不变色不需打蜡抛光等繁复操作。 /p p   (5)洗涤室利用原有地面,节约成本。 /p p   (6)优质防滑地砖可以有效杜绝液积留在地板上对实验室工作人员造成的不便。 /p p    strong 3、墙体 /strong /p p   (1)新砌墙身采用轻质砖砌180mm厚砖墙,双面批荡面贴500*500抛光砖。 /p p   (2)采用其他墙体全部贴500*500抛光砖 /p p   (3 走廊用12mm厚钢化玻璃做玻璃隔墙,踢脚线材质选用抛光砖。 /p p   (4)采用玻璃间隔的设计使得开放式实验成为一种可能。 /p p   (5)采用玻璃间隔的设计令人视野开阔,整体实验室洁净、明亮。 /p p    strong 4、门窗 /strong /p p   (1)实验室统一采用12mm厚钢化玻璃地弹簧门,增加实验室通透性。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分为900*2100mm、1200*2100mm、1500*2100 mm三种规格,根据具体情况,洁净室的门为800*2100 mm。 /p p   (2)实验室主通道入口用1500*2100mm钢化玻璃双开门,外加电脑磁卡感应门锁(配10张卡)。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四、(建议)锂电池实验室注意事项: /strong /span /p p   实验室设计之初就应该全面性的考虑到被测试锂电池出现爆炸、燃烧、漏液等问题。 /p p    strong 1.爆炸前预警: /strong 由于电池起火爆炸前会有很大的变化,可以传感器充分检测指标达到爆炸前预警的目的。这些变化包括——温度升高、电流突然增大、泄爆阀打开、有害气体溢出等,其中温度和电流是预警的重要指标,对相同规格的电池具有相似的指标,通过概率分布可形成较好的爆炸预测。 /p p    strong 2.爆炸过程控制: /strong 电池连锁爆炸是爆炸过程控制的重点,通过切断电流回路、降低爆炸现场温度、阻断燃烧路径、撤离着火源头等方式,其中以切断电流回路和干冰灭火方式最为有效。既能起到控制火情,同时也保留了测试样品。 /p p    strong 3.污染物可回收: /strong 污染物包括固态污染物和气体污染,通过电池回收罐收集固态污染物回收时,要避免二次危险。有害气体的回收成本非常高昂,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 /p p    strong 4.试验室防爆系统: /strong 房间内安装2个传感探头。测试单元放置在室外可随时的监测试验室内的气体是否超标。报警系统分2级控制当第1级报警时启动声音报警,此时不切断电路。当浓度继续升高时达到2级报警时报警器自动打开风阀启动抽排风系统并切断实验室电源。防爆室内部采用1.2mm厚的钢板焊接而成,墙体可采用铝塑板或其他材料支撑,整改防爆室具有耐火、防止爆炸物飞出等功能。防爆门采用往里面推开的开门方式,必须具有防止冲击波导致开门的问题,门上配置有防爆玻璃观察窗,并且窗上焊接有铁柱防止玻璃破裂。防爆室上空设置有铁制的通风管道,其作用有二 1、当有燃烧、烟雾时,开启风机抽风,2、主要用于泄放爆炸时的压力。因此通风管道需要做宽,建议尺寸不小于500mm× 600mm× 870000mm。 /p p    strong 5.每个防爆室配置有防爆灯,视频监控探头。 /strong 视频监控探头对准被测物位置。每个防爆室的底部设置有设备的连线门洞:100mm× 200mm 在高1000mm处也设置有直径500mm的连线门洞,门洞的里面一侧设置有钢铁挡板。防爆室作为样品储存室使用,并配置有小一匹分体式空调作为恒温,外墙配置有直径120mm的排气扇。里面配置有消防烟感探头。 /p p    strong 6.充放电区: /strong 设置有试验台,台面分有仪器操作位置和样品区,样品区四周及底面采用1.2mm不锈钢板焊接 前面设置有开门 上方开孔,用于泄放用。也可以在上方加装排气管道。样品区的侧面开有直径50mm的孔用于连接线。样品区可放置定做的防爆箱。 /p p    strong 7.消防要求: /strong 在人员操作区和样品区设置有消防烟感探头。 /p p    strong 8.视频监控要求: /strong 共用七个视频监控探头,五个用于防爆室,两个用于冲放电区,在防爆室外配置有视频监控显示器,可在测试过程中查看到里面情况,并具有连接内网功能,可便于在办公室查看具体情况。空调恒温功能:在人员操作区采用原来配置有的5匹空调,另外在A防爆室加装小一匹空调用于储存室。 /p p    strong 9.实验室噪音: /strong 实验室噪声源主要为测试设备、风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其噪声值约为 50~75dB(A)之间。 /p p    strong 10.电气控制柜及电气连线,有永久性的标志,并与图纸相符,同时符合国家有关的标准。 /strong 设备供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可靠地保护人身安全。测试系统应增加电源切换开关,能够给各台位提供不同频率的电源(同时包括每台的一路市电供电。试验室有高温保护装置,具有过流、漏电保护、有保险丝。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五、(规划)锂电池实验室水电要求: /span /strong /p p   1.配备电源:3Φ5W 380V,50/60Hz 总功率约130KVA /p p   2.独立地线:接地电阻≤4Ω /p p   3.给水:配管连接直径Φ20 水压≥0.15MPa,水质洁净无杂质 /p p   4.排水:配管连接直径Φ100。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六、(设计)锂电池实验室测量系统精度: /strong /span /p p   1.所以控制值的准确度应在以下范围内 /p p   2.电压:± 1.0% /p p   3.电流:± 1.0% /p p   4.温度: ± 2℃ /p p   5.时间:± 1.0% /p p   6.尺寸:± 1.0% /p p   7.容量:± 1.0%。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七、锂电池防爆实验室典型设计应用: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img title=" 6.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99c27761-dfaf-494b-a3db-5c2355573e90.jpg" /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锂电池实验室效果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7.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cab6d5f4-6ae1-4329-ab4d-24dfb53560e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测试系统综合交钥匙工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8.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839110f4-dffb-4911-a168-6afd61901ad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电池整体实验室正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9.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d9e4888e-a8a8-465a-9cfc-f8526ff437a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电池整体实验室背面) /p p    strong 作者:东莞市高升电子精密科技有限公司(DELTA德尔塔仪器) /strong /p
  • 510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实验动物中心建设项目实验室条件建设(二期)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202211300041-ZWD36项目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实验动物中心建设项目实验室条件建设(二期)预算金额:51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本项目共分为5个包,总采购预算:510.00万元(人民币),其中01包采购预算:27.70万元,02包采购预算:259.35万元(已做进口论证,允许采购进口产品),03包采购预算:98.30万元,04包采购预算:109.65万元(已做进口论证,允许采购进口产品),05包采购预算:15.00万元(具体内容和要求详见招标文件)。包号序号货物名称数量第1包1隔离包1件2小鼠繁育饲养架(35个笼盒)10套3大鼠繁育饲养架(20个笼盒)2套4大鼠独立通气笼1套5小鼠尾静脉注射1台6软水机1台7不锈钢桌子3台8洗衣机2台9干衣机2台第2包1小鼠独立通气笼2套2大鼠独立通气笼1套3多功能步入式洗笼消毒机1台4微酸水消毒系统1套5PH计1台第3包1双层低温摇床2台2脱色水平摇床2台3轨道式摇床1台4生化仪1台5超净台10台6制冰机1台7大容量冷冻柜4台8普通冰箱6台9实验边台50米10实验凳30件11高压锅1台12干燥箱2台13培养箱2台14磁力搅拌器4台15微波炉1台16超声波清洗仪1台17超声波破碎仪1台18微量移液器4套19电热恒温水槽2台20基因扩增仪2台21双板夹芯式垂直电泳仪2台22琼脂糖水平电泳仪2台23凝胶成像仪1台24化学发光成像仪1台25组织研磨仪1台26倒置显微镜1台27轮转切片机1台28冷冻切片机1台29自动组织脱水机1台30包埋机1台31烤片仪1台32外科手术器械2套33显微镜3台34液氮罐便携式2件第4包1生物安全柜1台2酶标仪1台3洗板机1台4纯水和超纯水仪1台5微量移液器4套6万位分析天平1台7千分位天平1台8基因扩增仪2台9水平电泳1台10垂直电泳1台11二氧化碳培养箱2台12显微操作系统1台13大容量移液器2件14迷你离心机5台15拉针锻针磨针仪1套16液氮罐常规式2件第5包1配套桌子30张2配套椅子60件3会议桌6件4会议椅子12件5主讲桌1张6音响2台7功放1台8话筒1套9OPS电脑1台1065寸交互式一体机1台11移动支架1套12教学平板1台13反馈抑制器1台14机柜1台合同履行期限:国产设备:自合同签订后30个日历日内供货完毕交付验收。进口设备:自合同签订后90个日历日内供货完毕交付验收。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138万!宁夏大学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条件建设设备采购项目开始招标
    一、项目基本情况采购计划编号: 2023NCZ000934项目编号: HSZB-2023ZC036项目名称: 宁夏大学“双一流”建设资金——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条件建设设备采购项目预算金额(元): 1380000.00最高限价(如有): 1380000.00元采购需求:采购标段标的名称数量简要规格描述或 项目基本概况预算金额(元)备注宁夏大学“双一流”建设资金——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条件建设设备采购项目其他仪器仪表1详见招标文件1380000/数量合计:1预算合计:1380000采购清单:合同履行期限:交货期:国产设备合同签订后60日内,进口设备合同签订后90日内。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小微企业、监狱企业、残疾人福利性单位。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① 提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如投标供应商为自然人的需提供自然人身份证明。②法人授权委托书、法定代表人及被授权人身份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直接投标可不提供,但须提供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③投标人提供资格承诺函(包含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或提供相应证明材料。④在“信用中国网”下载的信用信息和“中国政府采购网”查询页面截图,如无法查询的行政事业单位或自然人等可不查询(由代理公司按招标文件规定时间查询)。三、获取招标文件时间: 2023-04-07 17:00:00 至 2023-04-14 17:00:00 (提供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每天上午00:00至12:00,下午12:00至24: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中国政府采购网;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采购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网方式:电子下载售价:0元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2023-04-28 09:00:00(北京时间)(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于20日)地点: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五、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六、其他补充事宜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于2023年4月7日起至2023年4月14日下午17:00时持CA认证锁登入宁夏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通过 CA 锁进行网上报名,报名成功后,不要拔锁,按系统提示即可下载电子版采购文件。 2、系统实行 CA 锁认证安全登录管理,请及时将软硬件升级更新至最新版本。办理 CA 锁业务及CA 锁升级更新等事宜请咨询西部安全认证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联系电话:4008600271 按 1 键咨询,办理地点:银川市紫荆花商务中心 A 座 1303 室。 3、投标供应商报名如出现疑问,请加投标供应商 QQ 交流群:331010760 进行咨询。 4、未在规定时间内按以上程序进行网上报名登记及下载采购文件的投标供应商,投标一律不予接收。5、本项目采用网上"不见面开标"方式,投标供应商开标时不到开标现场,通过网上在线参与开标,完成在线签到、远程投标文件解密。签到、解密要求∶①投标供应商须在提交投标文件截至时间前1小时内登入“宁夏不见面开标大厅”网址在线签到,未签到视为放弃本次投标。②投标供应商使用CA 锁进行远程解密,解密的 CA 锁与生成加密电子投标文件时的CA 锁须为同一个CA 锁,否则无法解密,造成的后果由投标供应商自行负责。③投标文件递交截至时间后根据系统提示,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解密,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解密,其投标文件将被拒绝,不参与后续投标流程。具体操作流程参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网-服务指南-操作手册-宁夏不见面开标系统-政府采购操作手册-(投标供应商),由于系统按标段进行公布投标人后才可进行解密,未公布投标人的需在线等待公布投标人后进行解密。如有疑问,致电软件公司0951-6891120、4009980000或加入技术支持QQ群311870151获得帮助。6、本次公告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采购网、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网同时发布。 注:请各投标供应商在报名结束至开标前随时关注相关网站‚澄清/变更?公告栏。项目有可能进行时间或内容上的调整,调整内容只在‚澄清/变更?公告栏中以公告形式公示。代理机构不再以其他方式通知。如因自身原因未及时关注招标公告或变更(澄清、补充等)公告从而导致投标失败,后果自行承担。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 宁夏大学 地 址: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号 联系方式: 09512061502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如有) 名 称: 宁夏恒盛招标有限公司 地 址: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泰康街隆基商务大厦18楼 联系方式: 0951-5969335 3、项目联系方式 采购人项目联系人: 闫颖 电话: 09512061502 代理机构项目联系人: 张莹 电话: 0951-5969335
  • 共探极端条件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广东省极端条件重点实验室在莞启动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广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四家省实验室之一,如今松山湖科学城再添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极端条件重点实验室启动会暨2023年极端实验条件研讨会,11月19日至20日在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召开,其间广东省极端条件重点实验室正式启动,这是东莞2023年唯一获批、第一个依托散裂中子源设施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按照规划拟于2025年12月建成。| 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牵头揭牌仪式现场,广东省极端条件重点实验室正式启动。该重点实验室由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牵头,中山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合作共建。按照规划这一重点实验室拟于2025年12月建成,目前实验室已具备种类丰富的科研仪器设备设施,绝大部分设备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这一重点实验室聚焦极端温度场、极端电磁场与惰性气体极化环境等三个方向,致力于研发国际先进的相关关键技术,实现多种极端条件设备的国产化,助力量子、材料、生命、高端医疗器械等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促进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水平的提升。“极端条件是科学前沿探索必备基础,同时也是大科学装置实验不可或缺的手段,近年国内已建成、待建设的大学装置有着迫切极端条件需求,以实现极端条件技术和设备的国产化,在相关重要领域进行突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广东省极端条件重点实验室主任童欣表示,在广东省部署建设极端条件重点实验室正当其时。东莞市科技局调研员罗广林介绍称,该重点实验室是加强东莞与省内顶尖高校合作的又一成功案例,希望实验室在聚焦前沿科学技术的同时立足地方产业,推动关键核心设备工程国产化,为提升东莞、广东乃至华南地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水平做出重大贡献。| 共探极端条件领域前沿科学问题活动期间,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以及强磁场科学中心、大型电气传动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6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极端条件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为广东省极端条件实验室的建设部署重点研究方向。研讨会上,专家围绕极端条件相关的量子、材料、生命、高端医疗器械等科学技术领域及多学科应用研究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会上还围绕极端条件装备自主可控设计的共性问题和瓶颈问题开展讨论,为极端条件装备的设计、建设、运行提供指导和建议。据了解,如今依托散裂中子源,东莞已支持建设了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广东省硼中子俘获治疗工程技术中心等3个省级实验室平台,以及东莞市中子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6个市级实验室平台,初步形成了方向多样、学科互补的实验室体系。
  • 国家药监局就8类重点实验室条件征求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单位:   为推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管工作,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保健食品化妆品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意见》,我司组织制定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理化分析等8类重点实验室条件(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12年1月12日前将修改意见反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司。   联 系 人:刘小力   电  话:010-88330537   电子信箱:liuxl@sda.gov.cn   附件: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理化分析重点实验室条件(征求意见稿)   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条件(征求意见稿)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快速检测重点实验室条件(征求意见稿)   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添加剂安全重点实验室条件(征求意见稿)   5.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替代毒理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条件(征求意见稿)   6.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禁限用物质检测重点实验室条件(征求意见稿)   7.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植物原料安全重点实验室条件(征求意见稿)   8.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功效评价重点实验室条件(征求意见稿)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司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 “100家实验室”专题:访中关村生物医药园科技条件平台
    为广泛征求用户的意见和需求,了解中国科学仪器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仪器应用情况,仪器信息网自2008年6月1日开始,对不同行业有代表性的“100个实验室”进行走访参观。日前,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参观访问了本次活动的第七十一站:中关村生物医药园科技条件平台。中关村生物医药园(北京中关村上地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綦京梅副总经理和平台事业部詹少春部长热情地接待了仪器信息网到访人员。   中关村生物医药园坐落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核心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是面向从事生物技术产品、天然药物、化学合成药研发机构和团队的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2004 年 4 月北京市科委正式授牌“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生物医药园总建筑面积约3 万平方米,设有相对独立的办公区、实验区和开放平台区。其中,办公区面积6000平米、开放平台区面积3500平方米、实验区面积6500平方米,配备了41个可供企业独立使用的标准实验室。 中关村生物医药园获得的资质和荣誉   针对生物医药领域仪器设备投入大、维护成本高、通用性强和创新企业设备投入资金大、阶段性使用等特点,中关村生物医药园自2003年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资金,通过购置和资源整合,配备360多台(套)仪器,形成一个全面开放、功能配套的科技条件平台。   綦京梅副总经理表示,“开放平台可向生物技术创新企业开展实验室共享、委托实验开发、中试研究、样品制备、项目孵化、人才培训、专业咨询等多种模式的服务,全面支撑创新创业机构的前期研发和先期启动。”   “结合硬件条件建设,中关村生物医药园先后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动物实验研究中心及启迪创投、鼎辉投资、晨兴投资等多家机构和园内具有平台技术优势的多家企业共同组建了工程化发酵技术、分离纯化技术、分析检测技术、药品注册、GMP 体系建设、资金融通等专业技术服务体系。” 綦京梅副总经理进一步介绍到。   目前,中关村生物医药园科技条件平台包括“生物技术平台、生物制品中试平台、分析测试平台、医疗器械试生产平台”等4个公共服务开放平台。在平台事业部詹少春部长的陪同下,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参观了“生物技术平台”和“分析测试平台”。   关于平台服务的收费模式,据詹少春部长介绍到,“为满足不同客户对仪器设备使用和实验研究的需要,客户不仅可以委托开放平台进行委托开发、检测、实验,同时经过平台工作人员培训后,客户可自行进行仪器操作,开放平台根据客户使用设备的时间来计算使用费用。”   生物技术创新平台   生物技术创新平台拥有分子蛋白实验室、细胞室、无菌室、固体制剂实验室、冻存室、低温室、检测室等1000多平方米的功能实验室,分别配置了分子生物学实验仪器、细胞生物学实验仪器以及固体制剂设备等200多台(套)仪器设备。企业、机构或团队可以实验室共享、委托开发等多种形式使用该平台完成生物制品的前期实验,及化药、中药产品的制粒、包衣、压片等小试生产以及样品冻存等工作。 分子蛋白实验室一角 生物技术创新平台部分仪器设备   詹少春部长重点介绍到,“根据国家三类医疗器械生产标准和医疗器械GMP管理规范的要求,中关村生物医药园建立了医疗器械试生产平台,,洁净面积约690平方米,配备了完善的工艺用水、工艺用气体系统等配套设施,可进行各类医疗器械产品、诊断试剂注册前的生产资质申请、体系考核、样品制备工作及细胞培养、蛋白纯化等有洁净条件要求的实验,同时配备的独立万级无菌实验室可以完成样品、原辅料的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   分析测试平台   分析测试平台是中关村生物医药园根据园区内药品及生物制品企业的研发及质量控制需求,完全按照CNAS认可标准建立的。实验室面积400余平米,配有大型分析测试仪器20余台。该平台以委托测试、方法学开发及验证等多种服务形式,面向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生物检测等方面的第三方独立检测服务。 分析测试平台——仪器室 分析测试平台——仪器室部分仪器 分析测试平台——理化分析室 分析测试平台——生化分析室 分析测试平台——生化分析室部分仪器   生物制品中试平台   该平台完全按照国家GMP规定的硬件条件要求建设,洁净区域760多平方米,分为完全独立的微生物车间、哺乳动物细胞车间,具有小水针和冻干粉针两种制剂加工生产线,在全面参照生物制品GMP要求建设的质量控制体系下,可以全面实现生产环节的精确模拟。   该平台各车间分别配置了满足发酵纯化、离心破碎、制剂加工、清洗灭菌的多种中试设备,同时哺乳动物细胞车间可提供“生物反应器、转瓶恒温”两种细胞培养生产模式。企业、机构可以使用中试车间完成符合国家新药注册要求的临床样品制备、中试放大、中试工艺优化、生物制剂加工等工作。   除技术服务外,据詹少春部长介绍,中关村生物医药园还针对园区内的生物医药创业企业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和融资服务。在咨询服务方面,中关村生物医药园汇集了一批优秀的中介服务机构,构建了一个针对产业技术、产业信息、药政管理、知识产权、财会法律、创业管理等方面提供完善咨询服务的平台,为创业企业从基础性研究向应用性研究和商业化转化提供有力的支撑 针对创业企业面临的资金瓶颈,中关村生物医药园以天使投资、政府融资、风险投资对接、产业资金引入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与綦京梅副总经理(左二)、平台事业部詹少春部长(左三)合影   附:中关村生物医药园     www.biozgc.com
  • 360万!合肥工业大学物理基础实验室实验条件改善项目
    项目编号:22AT03017102107项目名称:合肥工业大学物理基础实验室实验条件改善项目预算金额:36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36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本次采购共分为4个包次:第一包:主要采购内容为声速测量仪、动态磁滞回线测量仪、超声光栅仪等第二包:主要采购内容为导热系数实验仪、分光计、杨氏模量实验仪等第三包:主要采购内容为晶体声光效应实验套件、晶体电光效应实验套件、红外光谱仪、FROG脉冲测量系统、原子超精细光谱实验套件、溅射靶源、离子溅射仪、真空泵组、可编程线性直流电源、函数发生器等第四包:主要采购内容为单光子探测器、激光扫描共聚焦实验套件、光纤倍频激光器、微尺度测量实验仪等 合同履行期限:国产设备:供货及安装期限:合同签订后45个日历日内完成供货、安装和调试;质保期验收合格之日起 3 年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重磅!大规模新冠检测实验室管理办法出炉!1000管/天检测能力成县域实验室必备条件
    仪器信息网02/20日讯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今天发布了《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目的是为指导各地规范开展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保障检测效率和质量,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笔者根据全文将部分关键内容整理如下1、该管理办法主要针对: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即检测量超过辖区内单体医疗卫生机构日常最大检测能力,需调动辖区内更多或辖区外检测力量,共同完成的核酸检测工作。同时,也对设区的地市级以上城市及县域内开展大规模检测的实验室进行分类管理。2、承担设区的地市级以上城市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原则上应当具备每天检测至少5000管的能力。3、承担县域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原则上应当具备每天检测至少1000管的能力。4、县域内的最大检测能力不足时,可委托其他大规模检测实验室开展检测。5、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可根据检测工作需要,对不具备大规模核酸检测能力的实验室统筹分派检测任务。完整政策原文如下: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保障检测效率和质量,有效控制疫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指辖区内局部或全部人群需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检测量超过辖区内单体医疗卫生机构日常最大检测能力,需调动辖区内更多或辖区外检测力量,共同完成的核酸检测工作。第三条  开展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以下简称大规模检测实验室),包括具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资质的医疗机构实验室(含医学检验实验室,下同)和疾控机构实验室。第四条  根据交通条件、人口及医疗卫生机构资源分布等因素,对设区的地市级以上城市及县域内开展大规模检测的实验室进行分类管理。第五条  大规模检测实验室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一)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或取得《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疾控机构;(二)医疗机构实验室应当符合《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要求;(三)按照规定规范开展室内质控,并参加省级及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委托临床检验中心或其他机构组织的实验室室间质评,且最近两次质评结果合格;(四)具备经过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核备案的生物安全二级或以上实验室条件;(五)近两年内未受行政处罚,信誉良好;(六)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根据检测时效要求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六条  承担设区的地市级以上城市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除具备第五条规定的条件外,原则上还应当具备每天检测至少5000管的能力。承担县域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除具备第五条规定的条件外,原则上还应当具备每天检测至少1000管的能力。县域内的最大检测能力不足时,可委托其他大规模检测实验室开展检测。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可根据检测工作需要,对不具备大规模核酸检测能力的实验室统筹分派检测任务。第七条  按照《进一步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工作方案》建设的公共检测实验室和城市检测基地,应当承担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任务。第八条  接受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调度前往支援的大规模检测实验室应当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受援地应当为实验室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交通、食宿、场地、医疗废物收集和处置等条件,保障检测及时顺利安全开展。第九条  拟承担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任务的实验室应当向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按照规定的条件提供书面材料,并保证材料真实、准确、可靠。主要包括实验室场地、人员、仪器设备、检测能力、室内质控记录、室间质评结果等。第十条  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收到材料后,应当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材料进行审核,必要时进行现场查验。对符合条件的,应当在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技术审核合格的证明文件中,加注“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或通过证明文件、文书等方式标明该实验室具备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同时,在“全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信息平台”中予以标识,供辖区内开展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参考使用。第十一条 开展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可通过临时增加人员、设备等快速提高检测能力。拟承担检测任务的实验室,应当按照前款规定向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出审核申请。审核通过的,在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技术审核合格的证明文件中,加注“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或通过证明文件、文书等方式标明该实验室具备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并标明有效期。第十二条  大规模检测实验室应当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制订工作预案,加强物资储备,强化人员技术培训,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确保随时开展工作。第十三条  大规模检测实验室应当根据自身检测能力接收新冠病毒核酸样本,避免样本数量明显超出检验能力导致的样本积压、样本失效、检测结果反馈迟缓等问题。第十四条  大规模检测实验室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应当是按照规定接受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持有《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技术人员上岗证》的卫生技术人员。签发核酸检测报告的人员还应当同时具备相应资质。第十五条  大规模检测实验室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具核酸检测结果,出具的核酸检测结果应当真实、准确、客观、公正。第十六条  各地决定开展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后,应当根据交通条件、检测能力等,从通过审核的大规模检测实验室中遴选相关机构,签订委托协议,明确检测量、完成时限、检测费用等,并约定其他有关事项。第十七条  接到检测任务后,大规模检测实验室应当立即激活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在短时间内人员到位、设备到位、物资到位,样本送达后即刻开展检测。第十八条  大规模检测实验室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每批次检测时,随机进行弱阳性和阴性室内质控,并定期参加国家或省级组织的室间质评。第十九条 鼓励大规模检测实验室在每个分区的核心工作区域安装摄像设备,安装位置能清楚记录检测的关键流程、关键部位和操作,实时录制加样、抽取、扩增和报告等关键环节全过程。影像资料至少保存一个月。第二十条  在开展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期间,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向大规模检测实验室派驻质量监督员,对实验室室内质控等工作进行监督,并做好记录。出现问题时,派驻的质量监督员应当及时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第二十一条  大规模检测实验室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不再允许其承担检测任务,废止加注“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技术审核合格证明文件: (一)实验室条件发生明显变化,不符合大规模检测实验室规定条件时;(二)在质量监督过程中发现检测不规范,可能影响检测质量的;(三)擅自将样本转包给其他实验室的;(四)样本积压超过样本保存有效期的;(五)在检测过程中未开展室内质控,未参加室间质评的;(六)未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同意,擅自进行混采、混检的;(七)未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核酸检测结果的;(八)未在约定时限内完成核酸检测任务的。第二十二条 室间质量评价连续两次以上不合格,经整改后仍不合格的,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暂停其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业务。第二十三条 使用未经专业培训、无核酸检测培训证明的人员从事核酸检验工作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处罚。第二十四条 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大规模检测实验室,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处罚。对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医师,按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处罚。第二十五条 出现其他违反《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依法依规从严从重处理。第二十六条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未按照规定从具备条件的大规模检测实验室中确定检测单位的,各地应当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予以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解释。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举办“百家实验室进千家企业”专场对接会
    为切实有效地推动首都科技条件平台&ldquo 百家实验室进千家企业&rdquo 活动的深入开展,积极践行检测领域技术升级和科研创新的发展目标,6月19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检测与认证领域中心组织平台内成员单位和社会企业走进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开展对接活动。来自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清华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北京师范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北京理化分析测试学会等单位的代表共计4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检测与认证领域中心、北京建材总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分别介绍了各自领域的基本情况、服务特色及服务功能。其中,北京建材总院基地还重点介绍了其固废资源化利用与节能建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科技成果,并带领大家参观了实验室及建材院检验业务受理大厅。   与会人员还进行了自由交流和讨论环节。大家针对本单位的科技需求向平台内的建材总院基地、北大基地等单位进行咨询和洽谈,并纷纷表示,这次活动很有意义,不仅通过参观实验室了解平台单位的资源情况,还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加强了活动的有效性。   最后,检测与认证领域中心建设运营单位&mdash &mdash 北京科学仪器装备协作服务中心副主任孙月琴作了总结发言。她表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ldquo 百家实验室进千家企业&rdquo 活动是将平台内600多个开放实验室与企业需求建立有效联系,深化服务的一种探索形式,不仅能够增加活动交流沟通的有效性,还是传播平台文化的有效方式。今后,检测与认证领域中心将继续致力于深入挖掘企业需求和深化服务,将多组织此类型的沟通交流活动,让具有研发检测能力的实验室和仪器研发企业进行对接,深入服务企业,为国产检测仪器的开发和培育贡献力量。
  • 广西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十一五”期间,广西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综合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以重点实验室为支撑开展的项目研究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成果,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为提升广西科技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2年广西开始启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自2005年起,自治区科技厅先后组织认定了36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逐渐形成了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重点实验室建设格局,重点实验室涉及化学化工、生物医药、地球科学、材料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领域,及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优势领域。各重点实验室凝练和研究了100多个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工作,研究内容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紧密结合。自治区在本级财政中设立了自治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集中支持和培育高层次的实验室,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培养国家级的研究人才和创新团队。自2007年起,广西财政下达支持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资金共计9900万元。   “十一五”期间,广西有2家重点实验室获批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有1家公司获批建设“非粮生物质酶解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现了广西依托转制院所和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2011年,广西大学联合华南农业大学获批建设“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广西依托高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十一五”期间,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5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7项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092篇 共申请专利602项,授权专利282项,其中发明专利183项,占授权专利的65% 重点实验室的专利产出效率明显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发挥出广西发明创造的领军作用。   依托专业研究平台,重点实验室在一批重大科学研究上取得突破。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先后获得多项世界级成果:世界首例单精子显微授精的转基因水牛龙凤双犊、世界首例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水牛、雄性牛犊及世界首例转基因克隆水牛等 地方性高发疾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完成《广西地中海贫血的防治研究》,首次在国内外开展大规模的地中海贫血流行病学诊断、预防与治疗等方面研究,首次在国内外报道12种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和异常血红蛋白,研究成果填补国内外空白。   重点实验室吸引、培养和稳定了优秀科技人才队伍。目前,广西依托重点实验室建立了1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十一五”期间共培养出博士后54人、毕业博士451名、硕士6604名,形成了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等94支研究团队。
  • 安徽:力争3年时间布局建设10家省实验室、300家省重点实验室
    4月21日,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公布《安徽省级实验室体系重组行动实施方案(试行)》(下称《方案》),提出,力争通过3年时间基本完成省级实验室体系重组优化任务。到2025年,面向安徽省科技创新发展“336614”重点领域,布局建设(重组)省实验室10家左右、省重点实验室300家左右(其中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100家左右)。《方案》明确,省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每年给予实验室不少于200万元的稳定运行经费,作为验收和评估的必要条件;省和市县依据其创新成果产出等绩效情况择优给予资金补助或定向科技项目支持;省对成功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给予1000万元资金补助,完善国家实验室(基地)、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和省级创新平台政策支持衔接。《方案》全文如下:安徽省级实验室体系重组行动实施方案(试行)安徽省级实验室体系包含省实验室和省重点实验室,是我省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省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汇聚创新人才、推动学科发展、产出重大创新成果的重要支撑和载体,但与新形势下创新平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比,还存在学科和领域布局不适应发展需求,原始创新和产学研融通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精神和重塑我省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要求,拟重组优化安徽省级实验室体系,进一步明晰实验室定位,切实发挥实验室作用,更好地支撑引领我省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发展。现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强省建设为牵引,以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产业化融通发展为目标,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布局、整合集聚资源、创新体制机制,系统构建以省实验室为核心、省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目标明确、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显著的省级实验室体系,加强有组织科研攻关,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为安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动能。二、基本原则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加强顶层规划设计,推进资源优化整合,避免布局交叉重复,分类别、分领域、分批次推进重组。选择部分单位先行开展重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需求导向,突出能力。围绕国家战略和我省发展重大需求,坚持任务导向,积极支持实验室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任务,强化提出和组织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的能力和机制,实现我省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从有高峰到筑高原的跃升。企校联合,科产融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扩大以企业为主体组建实验室比例,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实验室,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牵头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绩效导向,完善机制。完善与省级实验室目标定位相一致的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形成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机制。三、重组目标力争通过3年时间,基本完成省级实验室体系重组优化任务。到2025年,面向我省科技创新发展“336614”重点领域(3大科创引领高地、3大战略优势领域、6大基础引领领域、6大应用倒逼领域和14个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域),布局建设(重组)省实验室10家左右、省重点实验室300家左右(其中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100家左右),建立健全“核心平台+创新网络+任务协同+人才支撑”的实验室创新生态架构,全面提升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综合性研究能力,集聚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突破一批基础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领跑并跑的高水平、标志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四、重组任务(一)科学布局建设省实验室1. 明晰定位使命。省实验室是面向国家战略和安徽发展重大需求,有组织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突破重大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凝聚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开展高水平创新合作,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融通,在省内外具有显著特色优势和影响力的综合性、交叉性、引领性重大科技创新基地,是省级最高层次的科学与工程研究类科技创新平台。省实验室是争创国家实验室(基地)、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的战略后备力量,与国家级创新平台形成有效联动。2. 优化领域布局。突出需求导向、任务导向,坚持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统筹谋划设计,聚焦我省科技创新“336614”重点领域和科大硅谷等重点区域,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布局建设省实验室。3. 创新组建模式。采取省市联动、部门协同、以市和组建单位为主,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市场基金等多元化投入方式,按照“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的原则,打造省实验室升级版。支持我省优势高校院所、领军企业牵头,由战略科学家领衔,围绕产业链创新链整合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和优势科研力量共建省实验室;支持引进集聚国内外名校名院名所名企等共建省实验室。新布局建设的省实验室按照新型科研实体管理运行,注册为独立法人,或为依托单位二级独立机构,具有独立场地、设备和人员,实行实体化运行。(二)重组优化省重点实验室1. 明晰定位使命。省重点实验室是面向学科前沿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基础科学、工程科学和学科前沿交叉发展细分领域,主要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聚集培养优秀人才,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的科学与工程研究类创新平台骨干力量,是培育全国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的后备力量,与省实验室共同构成梯次布局的省级实验室体系。分为高校院所类、企业类、联合共建类三个类别。高校院所类:依托在皖高校、科研院所等建设,以服务国家和地方高质量发展需求为导向,在基础、前沿、新兴、交叉、特色学科领域布局建设,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研究,集聚高层次人才,建设高水平学科。企业类:依托在皖科技领军企业、骨干企业等建设,围绕我省十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产业化,辐射带动我省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联合共建类: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为主体,与具有应用型优势特色的在皖高校院所联合共建,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开展应用基础、前沿科技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促进高校重点学科和科研院所相关专业领域优化发展。2. 优化领域布局。聚焦我省科技创新发展“336614”重点领域,特别是重要产业链创新链的断链、卡链和薄弱环节,依托我省高峰(培育)学科和优势特色专业,加强省重点实验室规划布局。优先在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大硅谷等科技创新高地以及省重点实验室数量较少或空白地区(行业)布局建设。3. 明确重组路径。按照“新建一批、整合一批、调整一批、撤销一批”的思路,推进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新建一批。坚持以增量带动存量结构优化,依托在皖高校、科研院所等,在基础、前沿、新兴、交叉、特色学科领域布局建设省重点实验室;依托科技领军企业、骨干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等,围绕我省产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凝练研究方向,新组建省重点实验室;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强强联手,产学研结合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整合一批。按照省重点实验室的目标定位、科研任务、人才队伍建设、条件保障等新要求,指导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部门等,根据本系统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进行内部整合。对已成功布局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含省部共建)和省实验室的,不再列入省重点实验室序列。对同一依托单位建设多家省重点实验室的,由依托单位和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科研人员、仪器设备、科研场地有重叠,研究方向相近的实验室进行重组或合并。对管理运行体制机制不健全、依托单位条件保障不力的实验室加强整合。调整一批。对研究方向前沿属性和需求属性不突出、研究方向不适应科技发展需求、体制机制固化、实验室主任超期和履职不力的省重点实验室予以调整,引导其优化研究方向、重组科研队伍和领军人才、高效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推进学科发展和交叉融合。撤销一批。对发挥作用绩效不明显、重组评估不合格或无故没有参加重组评估的省重点实验室予以撤销。五、保障措施(一)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省实验室建设实行省市联动、以市县和组建单位投入为主,灵活运用财政资金、共建单位配套、横向合作、成果转移转化收入、社会资本参与、专项基金等多元化投入方式支持运行发展,所在市县在政策、土地、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条件保障。建设期省依据建设规模、研发投入、项目进展等情况给予专项奖补经费支持,运行期省依据创新成果产出等绩效,分档给予资金补助或定向科技项目支持。以新型研发机构模式新组建的省实验室,享受省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相关支持政策。对由省委省政府重点引进或建设的省实验室,省市可通过“一事一议”方式共同支持。省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每年给予实验室不少于200万元的稳定运行经费,作为验收和评估的必要条件;省和市县依据其创新成果产出等绩效情况择优给予资金补助或定向科技项目支持。省对成功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给予1000万元资金补助,完善国家实验室(基地)、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和省级创新平台政策支持衔接。(二)强化资源统筹配置建立省级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直接委托省实验室承担机制,支持省级实验室围绕我省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卡脖子关键技术引领、倒逼、替代、转化“清单”中最紧急、最紧迫的科学技术问题,以“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竞争赛马”等方式承担重大科研任务,以“军令状”方式组织省内外相关领域科技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建立面向省级实验室定向征集重大科技项目需求机制,支持其参与有关科技项目指南编制。给予省实验室省科技计划项目单列申报资格,省实验室自立30万元以上开放基金项目视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省级实验室加强资源整合,建立科学数据、科研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共享机制,推进科学仪器设备使用的社会化服务。(三)加强人才激励支持依规赋予省级实验室“自主荐才权”,省有关科技人才计划优先给予申报、倾斜支持;优先支持省级实验室引进的高端科技人才认定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省级有关人才称号。鼓励省级实验室与省内外院士及其团队共建院士工作站,支持有条件的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增强实验室人才培养引进磁场吸引力。支持省级实验室与中科大科技商学院联合培养复合型科技产业组织人才。落实科技人才激励等政策措施,对省级实验室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人员进行分类激励,保障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四)鼓励开放合作共建支持我省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联合共建实验室,联合开展前沿科技和关键技术研发。鼓励各类实验室对接利用长三角等地区创新资源,开展人才培养、联合攻关、共建共治共享等深度合作。支持省级实验室积极融入羚羊工业互联网建设运行,探索建设虚拟实验室,发展云端研发、协同创新、分布式研发等新模式、新生态。加强省级实验室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创新交流协作,探索共建实验室创新联盟,打造创新共同体。(五)支持成果转化应用支持省级实验室研制产出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并纳入省和各地“三首”“三新”产品目录,在政府投资的重点项目招标采购中应率先购买。对处于中试和市场推广阶段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在融资、税收、应用场景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省级实验室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市场化绩效评价与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对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人员实行单列考核和评价,重点考核成果转化绩效及贡献。(六)完善运行管理机制支持省级实验室在科学研究、资产管理、人员配置、资源共享、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学术交流等方面研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办法,为实验室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支持省级实验室在主任负责制、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目标导向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和对外合作交流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全面落实实验室人财物独立自主权。发挥学术委员会指导作用,鼓励任用中青年骨干担任实验室主任。支持省级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以重大科研任务为牵引,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学术交流合作。建立优胜劣汰的省级实验室动态管理机制,注重目标导向、任务导向、成果导向,分类开展绩效评估,加强对实验室科技成果产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等考核,定期晒成绩,对验收或定期评估不合格的实验室予以撤销。六、组织实施(一)加强统筹协调省级实验室体系重组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下,由省科技厅牵头,会同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部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联合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中央驻皖单位、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及各市科技局等,统筹协调推进。(二)稳步推进重组1. 省实验室:采取新组建和重组并行的方式组织实施,争取2025年底完成重组布局工作。新建一批省实验室。对标省实验室新的模式、标准条件和组建原则,力争到2025年新组建10家左右省实验室。其中2023年拟在生物育种、人工智能、碳中和等领域培育布局。重组一批省实验室。组织对现有15家省实验室开展全面评估,依据评估结果,结合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进展和省实验室体系重组要求,分门别类指导制定重组方案。对已纳入国家创新平台序列并通过验收或评估且获得支持的省实验室,不再纳入省实验室序列;对尚未获得国家级创新平台认定的,指导其按照新的省实验室标准条件进行重组优化调整,达到要求的纳入新的省实验室序列管理。省实验室重组期间原则上保持现有科研队伍和建设目标任务不变。2. 省重点实验室:采取试点先行、分批推进的方式组织实施,争取2024年底完成重组布局工作。新建一批省重点实验室。坚持边新建边重组,聚焦我省科技创新重点领域,锻长补短,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新布局组建一批省重点实验室和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结合新布局组建情况,对同一依托单位、研究方向和领域存在交叉重合的省重点实验室同步整合优化。坚持重组试点先行。选择建有5家及以上省重点实验室的单位先行开展试点。由各单位组织对已建省重点实验室在全面自评估基础上,综合我省科技和产业创新重点、本单位学科(专业)发展以及本轮省重点实验室新布局情况,研究提出重组方案报省科技厅,按程序审定后实施。全面开展重组工作。组织各归口管理部门对本辖区(系统)尚未完成重组的已建省重点实验室全面开展自评估。在自评估基础上,结合区域科技和产业创新布局、本单位学科(专业)发展以及本轮省重点实验室新布局等情况,研究制定重组方案报省科技厅。省科技厅组织专家按领域分批论证和现场考察,研究提出重组意见,按程序审定后实施。(三)规范管理制度按照省级实验室体系重组工作部署要求,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修订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明确建设标准,建立科学规范的建设布局、申报认定、验收评价、考核评估等制度。省实验室由牵头组建单位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制定建设方案,经归口管理部门审核,报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论证和现场考察,研究提出组建意见按程序报省政府审定。省重点实验室由依托单位组织编制组建方案等,经归口管理部门审核,报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评审和现场考察,择优研究提出认定意见,报厅会议审定。(四)加强跟踪监测省级实验室重组工作是一项全面系统工程,各地各有关单位、各实验室必须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稳步实施。重组工作中加强调研沟通,及时掌握实况。建立科研诚信和统计追责制度,对统计填报的数据,严格要求真实性准确性,不得弄虚作假,实行一票否决。建立重组工作成果绩效监测跟踪机制,为顺利实施省级实验室体系重组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附件:1. 安徽省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组建标准条件.docx2. 安徽省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组建(认定)流程.docx
  • 原子荧光光度计安装使用实验室条件
    原子荧光光度计作为为数不多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分析仪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等众多领域中的砷、汞等重金属元素检测。如果想充分发挥原子荧光光度计的测试性能,需要实验室具备一定的检测条件。下面金索坤小编和您分享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安装测试条件。首先实验室需有排风设备和良好的供电系统。从操作人员的健康和仪器正常使用方面考虑,要求有排风设备。排风量不宜过大,以免影响仪器的稳定性,而且不得与其它设备共用一个排风通道。在电力供应不稳定地区或周围有其他高耗电设备的实验室,应为仪器至少配备1KVA以上的交流稳压电源,其输出端应配有一个多用插座盒。实验室供电需有良好的接地。此外仪器应放置在稳定的实验台上,避免阳光直射,并避免正对房间内的窗户,否则将影响仪器测定的准确度及精密度。实验台表面应具有防酸、碱,建议工作台尺寸见图一所示。需要注意的是工作台后部距离墙壁或其他设备应具有至少50厘米的空隙,以利于仪器的联接和维修。安装仪器的房间应保持在15-30℃温度范围内,湿度不超过75%。在南方或湿度、温度较高的地区,建议安装去湿设备和空调。图一还需要注意原子荧光光度计需要使用氩气作为载气和辅气,所以需要实验室准备纯度在99.99%以上的氩气。同时需要给氩气钢瓶配置气体减压阀。减压阀需要带两个压力表,出口压力一端压力表压力范围0-2.5Mp。在使用原子荧光光度计前,需要确认实验室准备了需要的各类酸试剂、还原试剂及标准溶液等常用试剂。原子荧光光度计作为精密仪器只有在适当的条件下才能测试的更灵敏更稳定。所以需要关注实验室的相关测试条件及环境条件变化,及时调整让原子荧光仪器发挥最佳性能。北京金索坤最为原子荧光光度计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也会不断探索乾坤推出更佳优质的原子荧光产品,能够在更多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稳定检测工作。
  •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将启动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抓紧开展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厅(委、局),部属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改善科技创新条件”的要求,在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我部在编制《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2013-2017年)》的同时,拟于今年在部分省区先期启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定位与目标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是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力军,是凝聚和培养优秀农业科技人才、组织行业科技创新、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十二五”期间,根据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以及专业性、区域性重大农业科技问题,我部以“学科群”为组织单元,布局命名了一批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和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通过农业部重点实验室项目建设,建成一批科研设备先进、数据处理高效、资源共享程度高的综合性、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形成完备的农业科研体系,推动农业科技资源的共用共享和成果信息的有序流动,为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建设布局及内容   依据“十二五”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布局和正在编制的《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2013-2017年)》,综合考虑学科布局、产业特点、区域特色和建设基础,2012年拟在农业环境学科群的1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6个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14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先期开展建设试点。具体名单详见附件1。   (一)综合性重点实验室。支持购置单台套20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及改造实验设备配套的用气、用水(纯净水)、动力电与通风装置等相关配套实验设施。其中土建工程投资不得超过总投资的10%,主要仪器设备类型包括:气候、环境因子、农田生态监测设备 植物、土壤养分和水分检测设备 土壤性能评价和结构分析设备 碳、氮等同位素检测设备 农田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物检测与监测设备 微生物检测、分离、培养与鉴定设备等。   (二)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支持购置单台套40-200万元的仪器设备,并改造实验设备配套的用气、用水、动力电与通风装置等相关配套实验设施,基本配置表详见附件2。   (三)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支持建设与其承担任务及发展方向紧密相关的农业设施,并购置单台套5-40万元的观测、分析仪器设备,基本配置表详见附件3。   三、总投资和资金来源   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总投资分别按1200、800、400万元控制。资金来源为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配套资金。部直属单位和原部属高校承担的项目全部由中央投资解决。地方单位承担的项目中央与地方配套资金比例,按照东、中、西部地区1:0.5、 1:0.2、1:0.1进行测算,项目建设内容中土建工程投资由地方配套资金解决。地方配套资金原则上由省级财政安排。   四、选项条件   (一)项目承担单位应具备实验室所需的基本科研用房条件,具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有实验室章程和管理办法,开放共享、学术交流等机制良好,运行管理规范。   (二)优先支持区域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基础条件好的省级以上科研教学单位承担的项目,以及多个学科群共同迫切需求、可供多个学科群或区域共享的项目。   (三)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必须代表区域典型类型区、且远离大中城市,选址应是承担单位自有建设用地或农用地,不支持选址在院所本部的项目。新建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取得当地规划部门审批的规划意见书(规划设计条件)、环保部门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意见书(表、登记表)。   (四)项目单位不重复申报相关农业行业专项建设规划中功能定位相同的建设内容。   五、有关要求   有关农业主管部门计划处和科教处要高度重视,加强协调和指导,精心组织,密切协作,抓紧做好项目前期、地方资金落实等工作,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每份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应一份申报文件),于2012年6月5日前报送农业部发展计划司5份、科教司1份。同时,通过农业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http://ac.agri.gov.cn)填报申报项目相关信息,并将系统生成的建设单位基本情况表、项目建设内容投资一览表、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表、招标投标事项申请表,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随纸质文件一并报送。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 济南将加快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和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建设
    3月8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大力深化项目 建设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5场,围绕济南市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综合科技创新实力持续提升的有关情况进行介绍。济南市科技局党组成员、正处级领导干部李明强介绍,近年来,市科技局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加快建设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基础支撑,系统提升突破性创新能力,以高质量科技源头供给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努力构建国家级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基地、全国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市重点实验室等梯次化布局的实验室体系。强化攻关协同,加速突破性创新。以实验室为主体,联合高校院所、企业等开展跨学科、大协同攻关,组织实施了一批国家2030重大专项、省实验室重大专项、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量子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人体微生态与重大疾病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完善治理机制,促进自强化发展。充分保障实验室在学术和内部管理上的独立性、灵活性和自主性,全面提升实验室攻关效能、发展能力、引领优势。比如,3家省实验室健全“三会”治理结构,在科研管理上,实行项目负责制,实验室自主设立研究课题,在人员激励上,不设工资总额限制,实行社会化用人和市场化薪酬制度,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制度。创新容错机制,激发创新活力。绩效考核注重目标导向,只考核研究成果,不过多干预科研活动的过程。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探索构建以实际贡献评价人才的新机制,如微生态省实验室组建了院士领衔、人员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引进院士3人,海外高层次人才、杰青、优青等国家级人才5人,泰山学者等省级人才19人。李明强表示,下一步,济南市科技局将系统谋划和合理布局全市实验室体系建设,努力提升各类实验室建设质效。加快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和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建设。组织开展第三批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重点支持济南市参与重组的实验室及山东大学、山东天岳公司等有关单位,做好申报方案编写、答辩筹备等工作,争取更多国家级科研平台落地济南。同时,抢抓量子信息科技发展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合肥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建设,凝聚量子领域高水平人才,形成量子产业领域先发优势。统筹推进省实验室建设。推动实验室科研设施改造,打造较为完善的科研基础条件 加快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育,建立由院士牵头的较为稳定的科研人才队伍,承担实施一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转化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高标准筹建空天信息山东省实验室,引领带动全市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抓好省重点实验室重组。组织符合条件的驻济高校院所、企业和已备案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参与省重点实验室重组或新建省重点实验室。优选我市“链主”企业,推动特色鲜明、优势显著、真正解决关键核心技术或重大科学问题的“特长生”,成为省重点实验室的新生力量,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中国地质调查局推进国土部重点实验室建设
    6月8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召开的重点实验室建设进展交流会要求,加快推进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围绕国家目标和重大需求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   重点实验室是国土资源科技基础条件的骨干平台,承载了国土资源科技中优势资源、高端人才和创新成果。中国地质调查局目前拥有25个部重点实验室,涉及基础地质与勘查技术、矿产资源与综合利用、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等三大领域。通过重点实验室建设,地质调查仪器装备能力显著提升,一批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搭建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和科技资源共享窗口,取得的创新性科研成果提升了地质调查科技水平。   会议着重介绍了16个部第三批重点实验室建设一年来取得的进展,并围绕促进学科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提出了下一步建设计划和目标任务。总体来看,依托单位重视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完成了建设计划书中设定的阶段性目标任务,个别实验室提前完成了建设任务,基本达到了验收条件要求。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姜建军表示,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应体现高标准管理、高规格建设、高层次人才、高起点研究、高效益运行和高水平成果,国土资源部今后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把实验室作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的骨干平台加强建设,充分发挥地调局、依托单位在建设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指出,在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各依托单位要把握好重点实验室的定位,整合资源,全面支持,为实验室发展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同时,要加强实验室的开放共享与人才流动 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围绕国家目标和重大需求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 要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产、学、研、用的融合 健全与完善实验室制度。
  • 山东新批建设16家省重点实验室
    日前,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发布《关于批准建设山东省新一代半导体技术与系统等重点实验室的通知》。通知事项如下:一、请组织省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认真制定《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明确具体措施、阶段性目标任务和违约责任;于2023年3月22日前通过山东省科技云平台省重点实验室管理系统填报《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二、各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要高度重视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落实有关政策,加大各类创新资源投入,为省重点实验室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三、省重点实验室筹建期为3年;筹建期间可以“山东省xxx重点实验室(筹)”名义开展工作;筹建期满,省科技厅将组织验收,通过验收的正式认定为省重点实验室。根据《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鲁科字〔2018〕72号),省重点实验室依托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新型研发组织等单独或联合组建,分为学科重点实验室、企业重点实验室、省市共建重点实验室三类。其中,申请建设学科重点实验室、企业重点实验室一般应为已开放运行2年以上的部门或市级重点实验室,并满足:(一)研究方向符合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战略目标要求;(二)具有高水平科研队伍,研究水平在本领域处于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具有较强的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三)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管理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在凝聚学科优势、汇集科技资源和对外开放交流等方面能力突出;(四)依托单位、主管部门重视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提供自主创新研究、科研仪器设备更新维护和开放运行等必须的资源条件。省市共建重点实验室的申报条件由省科技厅与相关市参照上述条件共同商定。新批建设的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名单(共16家)序号重点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主管部门1山东省新一代半导体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山东大学2山东省新型智慧媒体重点实验室山东齐鲁壹点传媒有限公司、山东财经大学、浪潮智能终端有限公司济南市科技局3山东省数字与数据融合出版传媒重点实验室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学、山东未来网络研究院济南市科技局4山东省城乡环境智能化设计重点实验室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城建设计院、济南城市建设集团山东省教育厅5山东省检验医学创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学6山东省深空自主着陆技术重点实验室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教育厅7山东省空间碎片监测与低轨卫星组网重点实验室青岛理工大学、陆海空间(烟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纬横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教育厅8山东省智慧海洋牧场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山东海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9山东省深海矿产资源开发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10山东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东营市科技局11山东省平板显示材料重点实验室烟台显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烟台京师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烟台市科技局12山东省虚拟现实重点实验室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学潍坊市科技局13山东省海洋电子信息与智能无人系统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省教育厅14山东省口腔材料重点实验室山东沪鸽口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学日照市科技局15山东省显示与集成电路用聚酰亚胺材料重点实验室波米科技有限公司聊城市科技局16山东省烯烃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端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菏泽市科技局
  • 安徽:到2025年,培育建设联合实验室超过100家
    10月26日,安徽省科技厅、教育厅联合印发《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实施方案(试行)》(下称《方案》),以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大力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贯通、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方案》提出,到2025年,在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以企业为主体,培育建设(含转建)联合实验室100家以上;通过3-4年的努力,形成一批协同攻关成果,解决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集聚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力争若干优势特色学科率先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支撑服务安徽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全文如下: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实施方案(试行)为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大力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贯通、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破解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不匹配、产学研深度融合不够的深层次矛盾,现就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提出以下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落实《安徽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和《安徽省高等学校高峰学科建设五年规划(2020-2024年)》等相关部署,坚持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院所,以产业发展和学科建设为引领,加强产学研协同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为安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动能。二、目标定位(一)功能定位。联合实验室是开展应用基础、前沿科技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和科技成果转化需求,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我省相关重点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共建,以“企业出题—高校院所与企业联合攻关解题—成果与资源双方共享”的开放合作建设模式,实行开放的运行管理机制。面向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将企业技术需求和高校院所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相结合,开展有组织、系统性的研究。(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在我省十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以企业为主体,培育建设(含转建)联合实验室100家以上。通过3-4年的努力,形成一批协同攻关成果,解决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集聚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力争若干优势特色学科率先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支撑服务安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建设任务(一)打通创新链条。聚焦企业产业创新需求,坚持市场化导向,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融通发展,解决行业共性问题、企业发展技术难题,强化科技成果与产业对接,进一步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二)加速成果转化。推动相关重点企业与高校院所的优势团队协同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推实验室产生的具有重大产业应用前景的成果有效落地,支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三)促进学科发展。联合高校院所合作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建稳定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汇聚平台,有效促进高校Ⅰ、Ⅱ、Ⅲ类高峰学科和科研院所相关专业领域优化发展。(四)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企业技术研发与高校院所实验室平台条件建设,促进双方资源开放共享,利用科技投入和成果转化收益进一步提升高校院所科研实验条件。四、组织实施(一)建设主体。联合实验室建设主体原则上是我省行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统称“相关重点企业”)和具有应用型优势特色学科的在皖高校或具有优势专业领域方向的科研院所。一般以一家企业和一家高校院所共建为主。高校的学科团队如为教育部或安徽省认定的一流、高峰(培育)学科,给予优先支持。支持原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等对照联合实验室定位要求转建,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转型。(二)建设方式。联合实验室统筹利用企业自筹资金、社会资金、成果转化收益、财政资金等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逐步实现自我运营、自我发展。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鼓励探索实体化独立运行,可在共建企业和高校院所同时挂牌。探索柔性引才和人员双向流动机制,鼓励高校院所应用研究、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双向兼职。加强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的成果共享与技术合作,共建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基地,构建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和成果转化效率。(三)建设条件。联合实验室应当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凝练提出明确的技术创新目标和攻关任务,有明确的建设任务和建设目标;能够集聚整合该领域内优势突出、具有紧密合作基础的在皖高校院所、骨干企业等,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具有在相关领域有效成果持续供给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能够集聚本领域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形成稳定的技术攻关、支撑服务及成果转化应用团队;共建双方签订有效的合作共建协议;具备开展相关研究的场所和条件,依托单位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基本保障。(四)建设程序。具备条件的企业和高校院所根据学科发展和技术成果研发转化需求,联合编写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按属地原则,由各市科技管理部门会教育部门推荐报送省科技厅。省科技厅会同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结合现场考察,择优组建挂牌。联合实验室申报认定工作与省重点实验室同步组织部署,纳入省重点实验室序列管理。五、保障措施(一)建立联动机制。省科技厅和省教育厅加强总体设计、统筹布局,指导相关单位凝练重大需求,推进联合实验室建设。所在地市(县)科技和教育管理部门负责指导联合实验室遴选推荐,协助解决建设和运行中有关问题。(二)强化政策支持。省市相关部门在科研项目指标、人才引进、联合培养研究生指标、学科建设等方面给予联合实验室倾斜支持,充分调动企业和高校院所积极性。对新组建和绩效评估优秀的联合实验室以重大任务为牵引,给予统筹支持。(三)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联合实验室内部运行管理机制,支持联合实验室在科研布局、经费使用、人员激励、成果转化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坚持开放共建,不排斥多方合作资源。鼓励依托“羚羊”工业互联网等平台,定期发布科研成果,对接技术需求。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科研设施与科研仪器等资源开放共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鼓励探索知识产权共享共用机制。(四)加大人才激励。全面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股权分红激励等政策措施,建立市场化绩效评价与收入分配激励机制。鼓励联合实验室人员双向挂职、兼职兼薪,在高校院所试点开展技术经纪人系列职称评审。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加强人才流动合作。(五)实施考核评价。联合实验室建设期为三年。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对联合实验室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服务、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技术合同成交额、学科评估等级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对验收不通过或考核评价不合格的联合实验室予以整改,直至摘牌。
  • 河南新批建设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
    近日,河南省科技厅下发了《关于同意建设河南省心脏电生理重点实验室等河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的通知》豫科〔2022〕154号,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获批。河南省心脏电生理重点实验室由河南省贝威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申报,依托河南省科学院、河南大学共同建设,主要针对心脏疾病和临床药物应用中所遇到的共性和核心基础问题及“卡脖子”技术,着力研究心脏疾病分子机制,开发药物心脏安全评价仪器,进行临床前药物心脏安全评价,研发抗心律失常药物,指导心脏疾病临床药物治疗。河南省罕见病重点实验室由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姜宏卫教授主持申报,将重点围绕罕见病的诊、治、筛、防、阻、研等领域开展系统研究,深入分析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挖掘新型致病基因,进一步提高罕见病的诊疗服务能力。河南省水圈与流域重点实验室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牵头,联合清华大学、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和南方科技大学建设。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校学术副校长、欧洲科学院院士刘俊国教授担任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该重点实验室将面向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生态文明战略、“双碳”战略,聚焦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的水利基础科学及核心技术问题,旨在科学回答水圈循环规律及变化条件下的区域响应机理,突破适应气候变化的水资源利用和水灾害防御核心关键技术。据《河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豫科〔2019〕166号,申请建设重点实验室需具备一定规模的科研实验条件和工作基础,其中实验室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拥有的科研仪器设备基本能满足科研实验的要求,其总值(原值)1000万元以上。重点实验室建设遵循“边建设、边运行、边开放”的原则,建设期一般为2年。省科技厅对重点实验室运行发展中所需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给予政策上支持。
  • 2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
    教育部关于2011年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的通知 教技函[2011]82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   为加强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重点学科发展,提升地方高等学校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布局,按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在有关省(区、市)推荐的基础上,我部对2011年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遴选。经研究,我部决定批准天津师范大学“无机有机杂化功能材料”等22个实验室为2011年度立项建设的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详见下图)。   希望各有关省(区、市)教育厅(教委)按照《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切实落实各项建设措施与投入,加强机制建设和规范管理,为实验室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环境,努力把实验室建设成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基地。同时要结合区域发展需求和地方特色,引导实验室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根据《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立项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期一般为1—2年。请接此通知后,抓紧组织相关实验室认真编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格式参见http://www.dost.moe.edu.cn/下载中心),明确实验室建设期间的目标与任务,制定相应的建设措施,落实配套支撑条件,并于2012年4月底以前完成建设计划论证,启动建设。 2011年度立项建设的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单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共建地方 1 无机有机杂化功能材料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市 2 先进锻压成型技术与科学 燕山大学 河北省 3 矿山热动力灾害与防治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省 4 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省 5 松辽流域水环境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吉林省 6 半导体纳米复合材料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省 7 运动健身科技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市 8 中医骨伤及运动康复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省 9 离子性稀土资源开发及应用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省 10 分子药理和药物评价 烟台大学 山东省 11 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 河南大学 河南省 12 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 江汉大学 湖北省 13 经济林培育与保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省 14 环境理论化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省15 长寿与老年相关疾病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16 热带动植物生态学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省 17 地方病与少数民族性疾病 贵阳医学院 贵州省 18 普洱茶学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省 19 西藏高原森林生态 西藏大学 西藏自治区 20 敦煌医学与转化 甘肃中医学院 甘肃省 21 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 青海大学 青海省 22 回医药现代化 宁夏医科大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 教育部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一日
  • 广西完成21个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建设
    记者2月8日从自治区科技厅了解到,2013年广西共有12个自治区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项目通过验收。至此,从2007年至今,广西在科研院所已完成21个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项目的验收工作,通过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认定的科研院所有10家。   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体制改革,突出科研院所建设重点,培育科研特色和优势,增强科技创新能力,2007年广西设立了自治区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项目,计划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明确重点实验室建设研究方向、内容、重大科学问题及考核指标,同时给予连续的科技经费支持。   项目实施后,财政的科技投入有效带动和促进了科研院所的投入。据统计,刚刚通过验收的12个自治区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项目经费投入共1.09亿元,其中财政科技投入0.58亿元,财政科技投入起到接近1带动1的效果。同时,12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科研用房、仪器设备等条件有了较大改观。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在培育期间,围绕研究主攻方向,面向市场,整合内部有限资源,加强并建立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技术研发平台,科研方向、创新目标和研发重点更加突出。其中,广西汽车拖拉机零部件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建有柴油机和汽油机、发动机附件、汽车制动系统及其零部件、汽车零部件与整车匹配性、汽车零部件环境适应性和汽车及工程机械液压液力机械检测研究技术平台,已经建成广西汽车领域国家CNAS认可实验室,形成市场竞争优势。   此外,项目的实施使科研院所初步建立了开放合作交流机制,促进了对外交流合作。广西建筑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在培育建设期间,积极与广西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申报课题及实施、培养研究生联合和编制标准等共有29项。   通过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科研院所还培育建设了一批优势学科,吸引和集聚了大批人才。目前12个实验室有科研人员455人,其中高级以上职称183人,聘请客座专家59名,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初具规模。同时,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成果转化提速。6年来12个实验室共承担科研项目400多项,获得科研经费2.2亿多元,科研项目已经通过成果鉴定(验收)229项,成果登记109项,获奖成果44项,获专利77项,主持、参与起草和审定行业标准50多件,发表论文513篇。
  • 广西重点实验室建设连续实现零突破
    4月7日,记者从在南宁召开的广西重点实验室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十一五”期间,我区先后有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和广西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 2010年12月广西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科技部批准建设“非粮生物质酶解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广西依托转制院所和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2011年3月,广西大学联合华南农业大学获科技部批准建设“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广西依托高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5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7项,占一等奖总数的65%。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092篇。重点实验室共申请专利602项,获得授权专利282项,其中发明专利183项,占授权专利的65% 重点实验室的专利产出效率明显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发挥出广西发明创造的领军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区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综合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以重点实验室为支撑开展的一些项目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成果,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为提升我区科技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重点实验室是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培养高层次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具有先进科研设备的科学研究平台和科技创新基地。我区2002年开始启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自2005年起,自治区科技厅先后组织认定了三批共36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十一五”期间,我区形成了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重点实验室建设格局,重点实验室涉及化学化工、生物医药、地球科学、材料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领域,及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优势领域。各重点实验室凝练和研究了100多个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工作,研究内容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紧密结合。自治区在本级财政中设立了自治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集中支持和培育高层次的实验室,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培养国家级的研究人才和创新团队。自2007年起,自治区财政下达支持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资金共计9900万元。   依托专业研究平台,重点实验室在一批重大科学研究上取得突破。其中,2010年12月,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先后获得多项世界级成果:世界首例单精子显微授精的转基因水牛龙凤双犊、世界首例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水牛、雄性牛犊及世界首例转基因克隆水牛等 地方性高发疾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完成《广西地中海贫血的防治研究》,首次在国内外开展大规模的地中海贫血流行病学诊断、预防与治疗等方面研究,首次在国内外报道12种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和异常血红蛋白,研究成果填补国内外空白。   此外,由于重点实验室具有吸引、培养和稳定优秀科技人才优势,目前,我区依托重点实验室建立了1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十一五”期间共培养出博士后54人、毕业博士451名、硕士6604名,形成了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等94支研究团队。
  • 矿山重型装备省级重点实验室在太重建设
    25日,从太重传来消息,省科技厅于日前就在太重集团公司建设矿山重型装备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作出正式批复。   今年9月29日,省科技厅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对依托太重集团建设的矿山重型装备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基础条件进行了现场勘查,同时对实验室建设方案进行了论证。专家组认为,实验室应以太重技术中心、太重理化中心实验室和博士后流动站等为支撑,针对产业和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前沿技术,重点围绕矿山重型装备的应用基础、整机开发、材料与工艺的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开展研究。   据悉,省科技厅已正式聘任太重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科协主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吉生为实验室主任,聘任东北大学闻邦椿院士为学术委员会主任。该实验室将本着“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在建设过程中,紧密结合行业实际开展研究,突出研究特色 在运行管理中,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进一步规章建制,规范管理,扩大交流合作,集成优势力量,创出品牌 同时定期向主管部门报告实验室建设进展情况,积极接受和配合实验室的考核、评估等工作,努力把实验室建设成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研究基地,为推动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行业发展做出新贡献。
  •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南宁企业入列
    日前,国家科技部公布第二批56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名单,广西明阳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物质能源酶解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名列其中,成为南宁市首家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的企业,同时也是自治区首家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的企业。   2008年以来,南宁市科技局围绕南宁市重点支持的生物、有色金属等优势产业,优选了3家企业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并通过政策、项目和运行补助等各种方式,大力改善科研实验条件和设施,积极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研发人才,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运行和科研工作进行支持,为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打下了良好基础。   广西明阳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物质能源酶解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旨在瞄准南宁市优势产业生物质能源开发领域高技术前沿,针对生物能源产业和行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技术壁垒高、难度大的生物质能源酶解技术及其高端辅料的研制开发,带动和促进行业技术水平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 首个央企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建设验收
    2009年12月4日,依托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建设的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了建设验收。这是中央企业承建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第一个通过验收的“重点实验室”。   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科技部批准建设的首批依托转制院所和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2007年经专家评审、科学技术部批准建设。在两年多的建设中,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紧密围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及国家重大工程的需求,凝练形成了数字化成形、先进成形工艺、先进成形装备三个研究方向。在科研任务、条件建设、团队建设、开放交流、科技成果等方面,均达到或超过了建设任务书的指标。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依托单位负责人及实验室主任的建设验收工作报告后,进行了现场考察和相关问题质询,一致同意实验室通过验收。同时,专家组也就探索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本次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实验室通过建设验收,标志着该实验室正式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标志着中央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始步入正式运行期,是实验室建设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实验室将继续围绕国际上装备制造成形技术领域前瞻性、前沿性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国内装备制造业对各种先进的、竞争前的共性关键技术所提出的重大需求展开技术研究,建设成为装备制造行业基础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基地、面向产业集群和行业联盟的技术创新基地、国家重大工程任务的开发基地以及机械工业科技创新工程人才的培养基地。   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郭哲副主任、国资委规划发展局科技处袁雷峰处长、科技部基础司基地处周文能处长等参加会议。专家组由来自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的专家组成,中国工程院、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曹春晓院士担任验收专家组组长。
  • 西藏新批建设3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
    近日,西藏自治区科技厅批准建设高原环境工程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传染病预防控制重点实验、藏猪遗传改良与繁殖工程重点实验室等3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其中,西藏自治区高原环境工程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依托西藏大学建设,将围绕高原污水处理与水安全保障技术,高原固废高效安全处理处置及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西藏自治区传染病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依托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将重点围绕西藏新发、突发传染病预防控制关键技术,西藏新发传染病病原鉴定和跨物种传播机制等方面开展研究。西藏自治区藏猪遗传改良与繁殖工程重点实验室依托西藏农牧学院建设,将围绕藏猪适应性进化机制、藏猪遗传资源动态保存与功能基因挖掘研究等方面开展研究。根据《西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自治区重点实验室需具备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基础设施,实验室面积不少于300m2,具备开展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所必需的仪器设备和设施。据悉,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按照择优、择重、择需及“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布局建设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截至目前,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达到39家。
  • 农业部启动十二五重点实验室建设
    农业部8日全面启动和部署了“十二五”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此举标志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制约农业科技进步的条件能力建设、联合协作等难题有望破解。   这项工作根据产业需求、区域发展和学科布局设计了30个学科群,每个学科群又按照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专业或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三个层次进行一体化布局。30个学科群包括重点实验室228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269个,涵盖了农业领域的主要学科。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目标是实现由单个实验室建设向实验室体系建设的突破,力争到2015年以综合性实验室为龙头、专业和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为骨干、观测实验站为延伸,建成层次清晰、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学科群”体系。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启动仪式上说,长期以来农业科研领域存在的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分工不明、协作不力等问题一直没有根本解决,重点实验室相互之间业务交流和联系不密切,与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不配套,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联系不紧密,严重制约了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农业科技整体效率的发挥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张桃林表示,按照学科群思路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体系化,使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思路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得力。首次在国家层面开展农业科技机构创新资源的统筹协调与优化整合,突破了传统的隶属关系,在不同的农业科教机构间架起了桥梁,使重点实验室逐步成为一个纵横交错的农业科技创新网络,形成上下贯通、大联合、大协作的农业科技创新新机制。
  • 西藏"十二五"将投资30亿 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获悉,“十二五”期间,西藏将投资30亿元开展“高等教育发展工程”,以加强高等教育建设,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   今后5年,西藏将投资10亿元,对6所高等学校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投资20亿元,推进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建设、信息化建设、教学条件保障建设等。   “十一五”期间,西藏高等教育稳步发展,已经形成包括研究生教育、普通本专科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高等教育体系。目前,6所普通本专科学校在校生已达3万多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4%,建设了国家特色专业10个。   西藏日前发布的《西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西藏的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尽合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卫生、农技、畜牧等实用人才严重短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开发型人才紧缺。因此,“十二五”期间,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是:高等教育结构更为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为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西藏将调整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加快特色、优势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十二五”期间,西藏将重点建设20个特色学科,20个重点实验室,100个教学实验室,10个科研平台,并实现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突破。
  • 化学品测试分析和评估实验室建设要求印发
    日前,环保部印发《化学品测试分析和评估实验室建设要求》。文件中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化学分析设备及系统、生物测试设备及系统、计算毒理学及风险评估系统等。   其中,化学分析设备及系统中包含的仪器设备有:   实验室常规仪器和耗材,如试剂柜、样品柜、天平、纯水仪、移液器、常用玻璃仪器、采样设备等。   分析仪器设备,如BOD仪、COD仪、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总有机碳分析仪、原子吸收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离子色谱仪等。   聚合物分析设备,如凝胶色谱仪等。   样品前处理设备,如微波消解仪、固相萃取仪、氮吹仪、旋转蒸发仪、加速溶剂萃取仪、凝胶色谱净化系统等   详情如下: 关于印发《化学品测试分析和评估实验室建设要求》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各直属单位,各有关测试机构:   为提高我国化学品测试分析和评估能力,落实《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ldquo 十二五&rdquo 规划》和《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ldquo 十二五&rdquo 规划》,进一步提升化学品环境管理技术支撑能力,我部制定了《化学品测试分析和评估实验室建设要求》(以下简称《建设要求》),现印发给你们。   相关实验室可按照《建设要求》加强化学品测试分析和评估能力建设,符合条件的单位可向环境保护部提出区域化学品实验室申请,经验收合格后,由环境保护部授予区域化学品实验室资格。   附件:化学品测试分析和评估实验室建设要求   环境保护部   2014年2月18日
  •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清华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 关于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7周年 开放实验室活动的邀请函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正值清华大学建校107周年庆之际,清华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将清华实验室向社会开放,并带领参观部分清华实验室。活动旨在通过交流洽谈和实验室参观,挖掘合作潜能,推动资源和需求对接,推动产业链合作共赢。现诚邀各单位参加,具体会议日程如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主办单位: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清华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协办单位: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检测与认证领域中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时间:2018年4月28日星期六上午9:00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华业大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活动详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00-9:10 华业大厦楼下集合(华业大厦建设银行门口)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9:20-9:50清华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中国下一代互联网运行演示中心(信息科学技术大楼Fit楼1区101)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3、10:00-10:30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机器人实验室(李兆基科技大楼BD)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4、10:45-11:15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院B座门外集合,由志愿者带队分组参观)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报名方式: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请有意者在2018年4月27日星期五下午15:00之前报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2em " 清华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2em " 2018年4月26日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2163f470-db9f-42b8-91b3-88c33afed2cb.jpg" title=" 71524712715747_article7.png" /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