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十三五发展规划

仪器信息网十三五发展规划专题为您整合十三五发展规划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十三五发展规划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十三五发展规划话题讨论。

十三五发展规划相关的资讯

  • 《医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即将出台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对医疗产业空前关注。根据此前确定的思路,《医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已经进入收官阶段。按照相关工作流程,这一规划将在下半年正式出台。《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将重点发展重大疾病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新疫苗、新型细胞治疗制剂等多个创新药物品类,同时发展生物3D打印技术等重大医疗技术。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癌症确诊人数在430万例左右,且每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 2013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达1.14亿人,成人渗透率高达11%以上。然而针对某些恶性肿瘤和糖尿病,治疗效果好、患者生存质量高的药物较少,因此,“十三五”规划中我国将发展针对肿瘤、糖尿病、肾病、心脑血管病以及抗抑郁等大病药物,同时加大在临床中有巨大应用前景的蛋白及多肽药物、新型细胞制剂等生物医药制剂的研发力度。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但当前许多前沿生物技术仍落后于欧美等国家,许多药品专利技术都被诺华、辉瑞、罗氏及GSK等国际巨头垄断,通过仿制药物仿创结合,加以系统集成,既可以实现技术上弯道超车的目标,也可以满足当前我国防治重大疾病、突发疫情以及重大卫生事件的用药需求。根据规划目标,我国未来5年将重点研制20~30个临床需求巨大的药物品类,以达到产业化规模,实现到2020年国际专利到期的重要药物90%以上能够自主仿制生产。此外,生物3D打印、大分子药物、干细胞、基因等前沿性生物医药技术,在未来五年也将得到长足发展。  《规划》还将优化和完善新药审批制度。“十三五”计划中提出将优化和完善新药物优先评审和快速审批政策,强化审批检验人员队伍的扩充 细化落实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保障新药审批。  《规划》推动医药企业实现药品质量标准和体系与国际接轨。2004年我国全面实施GMP,现已有50余家企业GMP通过美国、欧盟、日本和WHO认证。本次规划指出,到2020年,至少100家药品制剂企业取得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WHO认证,并实现药品出口 按照国际药品标准,研制并推动10~20个化学药及高端制剂、3~5个新中药、3~5个新生物技术药在欧美发达国家完成药品注册,并加快其进入国际市场。  《规划》还建立标准化的临床前及临床评价平台。国家将遵照国际规范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化各项新药临床前和临床评价关键平台。  《规划》指出,到2020年,国家将推动3~5家基础好的大专院校与制药企业联合建立具有高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的大型医药研发基地 同时还将建立国家级转化科学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突破10~20项重大核心关键技术,初步建立国家药物创新体系和创新团队。
  • 仪器仪表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
    仪器仪表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在广泛听取会员单位、分支机构和行业领域相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完成了《仪器仪表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的编制工作。并经协会理事长联席会议专题讨论和审议后,进行了修改完善。 仪器仪表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摘要):   一、 行业状况   “十二五”期间,仪器仪表行业继续得到高速发展。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4321个,完成工业总产值为9500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80.85%;主营业务收入9378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83.86%;利润824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71.36%;进出口总额676亿美元,其中进口414亿美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43.08%,出口262亿美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83.26%。按经济结构类型统计,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国有、国有控股和民营企业占73.41%,利润占73.44%,三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占比分别为23.35%、22.79%。   对行业状况总的描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具备一定的行业规模,“十二五”行业产值规模接近一万亿元。本国企业市场份额持续上升,出现了收入超百亿的大型企业和一批成规摸的企业集团。三资企业虽然收入和利润规模在行业中占比不高,但单个企业营业规模、赢利能力、品牌影响力和依托母公司形成的良好的后续技术储备都较国有、国有控股和民营企业有明显优势,尤其在出口交货、新兴领域及大型工程应用业绩、稳定的中高端客户资源方面表现突出,依然是行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2. 行业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为“十三五”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行业新增12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承担了大批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项目,新增上市企业(含新三板)超过80家(其中主板35家),行业上市企业超过160家,培育了20多个重点企业开展生产过程信息化试点;骨干企业成功实施境外并购,迈出国际化步伐 以提供第三方检测、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检维修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制造服务业取得明显进展,有力拓展了行业的服务空间和赢利模式。  3. 产品技术显著提升,工程应用取得重大进展。流程工业用以控制系统DCS为代表的主控产品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技术指标、产品质量已可与知名跨国公司同台竞争并经常胜出 国产信号系统、监控系统也已经大量在高铁、地铁等装备上应用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系统(SIS)的诞生打破了跨国企业对我流程工业的长期垄断。  4. 科学仪器和流程工业用主干现场仪表进步明显;中高档实验仪器通过用户的实践验证,逐步得到认可;传统优势产品发展平稳,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取得较大进展。  5. 存在的主要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薄弱,拉大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尤其是在一些新兴产业和领域,差距更为明显;行业共性、基础等前瞻性研究缺失,国际化进展缓慢,低水平重复、无序竞争局面难以改变,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  二、 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1. 产业地位作用受到高度重视。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源头,对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现代国防建设、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 政策环境有利于行业发展。工业领域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等有利于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国防安全、社会安全、产业和信息安全等需要自主、可控的仪器仪表装备,成为全社会共识;石化、核电、煤化工、液化天然气(LNG) 、生物医疗、检验检疫、环境治理等领域大力推进装备国产化,有利于仪器仪表行业发展。  3. 市场需求空间加大。由于在重大工程、工业装备和质量保证、基础科研中,仪器仪表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和装备核心,除传统领域的需求外,新兴的智能制造、离散自动化、生命科学、新能源、海洋工程、轨道交通等领域也会产生巨大需求。  4. 行业发展任务艰巨。传统中低端产品面临更加激烈竞争,中高端产品整体发展不平衡,本土产品面临的“容错”、“试错”机会越来越少,新型、高端产品被国外长期垄断,自主化储备不足。  5. 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要求日益迫切。冶金、石油化工、建材、煤炭、通用装备制造业等传统应用领域效益普遍不佳,去产能任务重,需求下滑态势明显;而行业对新兴产业所需的产品技术和应有储备不够,短期难以转换为现实需求拉动。   三、任务目标   1.适应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互联网+”、军民融合等国家战略和宏观政策的需要,大力推进行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逐步改变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缩短大型精密科学仪器、生命科学仪器领域产品及应用代差。  2.以国家重点产业安全、自主、可控为契机,推进重点产品核心技术自主化进程,力争基本形成国家大型工程项目、重点应用领域自控系统和精密测试仪器的基本保障能力和重大科技项目所需自控系统和精密测试仪器的基础支撑能力。  3.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通过创新,形成支撑行业技术创新所需人才集聚、技术积淀、资金支持等方面的良好氛围。通过多种方式逐步提升原始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的水平,提高产业共性基础技术、核心功能部件和主要产品的科技研发能力。  4.全面提升主导产品性能,特别是稳定性、可靠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适应特殊工况、特殊应用条件的能力,实现产品由可用向适用、好用转变。  5.引导行业优势企业通过联合、重组更好地整合行业资源,提升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改善整体产业生态;积极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加强行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加快行业制造过程信息化步伐,夯实企业管理和行业发展基础,提升整体竞争力。   四、发展路径   1. 深刻理解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互联网+”、军民融合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实质和内涵,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抓住发展机遇,制订切实可行的策略和行动措施。  2. 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方向,顺应大的技术发展趋势,在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大背景下,自动化控制系统及智能仪器仪表、科学仪器、传感器、供应用仪表等专业要依据各自特点确定发展方向、技术趋势和侧重点。  3. 多渠道努力,缩短行业产品技术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十三五”行业技术发展要以追随、跟踪为主(主要领域和中高端产品),辅之以在个别传统优势领域(如供应用仪表)的并跑、领跑。要在国家营造的自主创新大好氛围下,通过多种方式,对标发展,争取在掌握和突破核心技术上取得较大进展。  4. 加快产品发展步伐,推进行业产品结构调整。从行业实际情况出发,将行业产品的升级改造作为产品发展的核心内容,主要瞄准进出口逆差长期居高不下的部分重点产品,跟踪并满足国民经济新常态下出现的新的需求,并将其作为重要抓手和行业发展的重要商机。  5. 更新经营理念,转变商业模式。引导企业扬长避短,聚焦主业,推动行业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改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把握由设备和产品供应商向服务提供商转型过程中巨大的市场空间;持续关注并下大功夫着重解决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问题;借助资本手段和金融工具,加强行业企业间的联合、兼并、重组,推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拓展。  6. 鼓励优势企业加快国际化步伐,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形成在国际市场的生命力。立足国内、逐步加大国际化步伐将是行业企业的主基调;考虑到“十三五”期间国内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将国际化推进作为结构调整和倒逼国内产业全面升级的突破口;关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国务院大力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重大举措,及时跟随跟进,争取国际化战略更好的实施。   五、重点发展内容   1. 努力打造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控制层、现场层的流程工业和离散工业综合自动控制为主要目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及智能仪器仪表,重点发展具有工业互联网和工业物联网功能的高端控制装备,实现行业产品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2. 科学仪器要重点满足检验检疫、食品与环境安全、生命科学相关仪器设备和可靠性研究的需要;关注环境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对相关仪器设备新的需要,抓住商机,拓展产品链和服务空间。3. 重点发展面向物联网、面向流程工业、离散工业的智能传感器,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发新型视觉传感器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技术和产品,逐步提升借助传感器技术和产品拓展应用服务领域并形成系统集成和工程服务的能力。  4. 供应用仪表的发展主要是适应物联网、智能电网、智慧水务、智慧燃气、智慧热力发展的需要,抓住农村电网/城市电网升级改造、提升清洁燃气和农村自来水应用普及的大好商机,提升产品的智能化、网络化水平。内容来自看仪器网
  • 《“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印发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科发政〔2017〕86号 /p 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中央、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司(局): /p p   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优化人才结构,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制度优势,努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科技部制定了《“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贯彻落实。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科 技 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7年4月13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 /strong /p p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为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科技人才支撑,为2050年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按照《“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以下简称《科技人才规划》)。 /p p    strong 一、形势与需求 /strong /p p   科技人才是指具有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具备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从事科学技术创新活动,对科学技术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劳动者。主要包括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技创业、科技服务、科技管理、科学普及等科技活动的人员。 /p p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大力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选择。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要求和国内外科技创新的新趋势,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一支数量与质量并重、结构与功能优化的科技人才队伍。 /p p   “十二五”期间,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我国科技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科技人才呈现竞相涌现、活力迸发的新局面。 /p p   ——科技人才队伍迅速壮大,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7100万,研究与发展(R& amp D)人员总量535万(折合全时当量为371万人年),均跃居世界第1位 企业R& amp D人员占全部R& amp D人员全时当量的78.1%,已成为我国R& amp D活动的主体 “十二五”期间回国人才超过110万,是前30年回国人数的3倍。 /p p   ——科技人才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青年科技人才成为科研主力军和生力军,科技创业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 区域科技人才布局趋向合理,中西部地区科技人才总量有较大增长 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新能源、农业科技等重点领域,涌现出一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p p   ——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连续六年居世界第2位,高被引国际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3位,农业、化学、计算机科学等8个学科领域被引次数位列世界第2位,国内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居世界第1位和第2位。我国科学家相继获得一批国际科技奖项。 /p p   ——科技人才计划效果显著,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千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万人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长江学者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一系列科技人才计划与工程,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创新人才。 /p p   ——科技人才聚集效应初步形成,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众创空间等科技人才基地,一批优秀企业家加速涌现,成为引领创新创业浪潮的核心力量。 /p p   但是,我国科技人才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科技人才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科学前沿领域高水平人才、高端研发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存在较大的供给缺口 二是科研机构选人用人自主权不够,“以人为本”的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亟待完善 三是科技人才投入整体不足,且在行业、领域、区域间的配置不均衡 四是科技人才流动渠道不够畅通,在产学研之间的流动存在制度性障碍 五是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和保障机制建设尚待加强。 /p p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冲刺阶段,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更加迫切的需求。我国科技人才工作要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加强人才工作的系统部署和谋划,使之与国家急需解决的战略任务相匹配。优化调整人才内部结构及区域布局,整体提升创新人才资源的供给水平,逐步形成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保证。 /p p    strong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strong /p p   (一)指导思想 /p p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确立在科技创新中人才资源优先开发的战略布局,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发挥政府在统筹协调、完善服务、优化环境中的主导作用和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制度优势,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提升科技人才创新能力,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推动科技人才队伍向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并重转变,为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p p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p p   ——以科技人才优先发展为导向。理顺人才工作和科技发展的关系,确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科技创新中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从战略高度确保科技人才优先发展。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做到科技人才资源优先开发、科技人才结构优先调整、科技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科技人才制度优先创新。 /p p   ——以服务国家战略为优先需求。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变革科技人才工作方式方法,加强重点领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有利于激活创新要素的探索和实践。研究制定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雄安新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国制造2025”、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及国家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工程等人才支持措施,促进区域间人才的合理流动与协同创新,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提升面向重点领域和产业发展的人才供给能力。 /p p   ——以优化科技人才结构为重点。促进科技人才优化配置,形成科技人才在不同年龄、区域、学科、领域、行业等的合理分布。以高层次科技人才为引领,着力解决基础前沿和重点产业领域人才匮乏的问题 加强培养企业创新人才,大力提升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和能力 实现科技创新的依托力量从“小众”到“万众”的转变,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各类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 /p p   ——以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为手段。加快科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重点破除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赋予科研机构选人用人自主权 健全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与激励机制,强化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激发全社会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p p   ——以提升人才创新能力为核心。注重提高科技人才队伍质量,把“质量优先”贯穿到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等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 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重点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 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释放科技人才创新潜能,大力提高我国科技人才国际竞争能力。 /p p   (二)规划目标 /p p   到2020年,适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初步形成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科技人才队伍,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和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在重点领域形成科技人才国际竞争优势,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p p   ——科技人才队伍规模稳步扩大。我国R& amp D人员全时当量由2014年的371万人年达到2020年的480万人年以上,R& amp D研究人员全时当量由2014年的152万人年达到2020年的200万人年以上,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究开发人力投入由2014年的48人年提升到2020年的60人年以上。 /p p   ——科技人才结构显著优化。基础研究人员占R& amp D人员的比重达到7%左右 重点产业领域人才和科技创业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企业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比重持续增加 年龄结构梯次配备,院士等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平均年龄逐步降低 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科技人才总量有较大增长。 /p p   ——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力度明显增强。健全多元人才投入机制,R& amp D人员年人均研发经费由2014年的37万元/年提升到2020年的50万元/年,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提高人才投资效益,人才使用效能获得较大提升。 /p p   ——科技人才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在基础研究领域涌现出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在前沿技术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拥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在重点产业领域拥有一批高端工程技术人才,在新兴技术领域拥有一批创新创业人才。 /p p   “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人才工作的总体部署是:一是理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创新型科技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快科技人才队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 二是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快优秀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重视对引进人才的使用、后续支持和跟踪服务 三是清除人才管理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给予科技人才科研自主权,尊重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对从事不同创新活动的科技人才实行分类评价和有效激励,充分激发科技人才特别是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 四是按照市场规律促进科技人才良性有序流动,优化科技人力资本配置,探索新型科技人才与智力流动服务模式 五是逐步形成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科研生态环境,依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推动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保证。 /p p    strong 三、重点任务 /strong /p p   (一)加快科技人才队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p p   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促进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科技创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协调发展,形成各类科技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合理分布的格局。 /p p   造就一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加大战略科学家、杰出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支持力度。打造一支具有前瞻性和国际眼光的战略科学家队伍。加快推进科学家工作室建设,采取自组团队、自主管理、自由探索、自我约束的管理制度,使科学家及其团队能够潜心从事科学研究,提升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研究制定国家重大战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等的人才支持措施,重点培养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逐步推广以项目负责人制为核心的科研团队组织模式,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和资助力度,对青年人才开辟特殊支持渠道,建立适合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用人制度,增强科技人才后备力量。以各种研发平台为载体,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系统培养大批产业关键领域优秀创新团队,形成科研人才和科研辅助人才的梯队合理配备。 /p p   加强产业技术人才、科技金融人才和科技型企业家队伍建设。围绕国家急需紧缺的重点产业领域,培养一大批面向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科技金融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家。每年培训百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 在全国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1000万名高技能人才。重点扶持一大批拥有核心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科技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 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 /p p   调整和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的区域结构。加大对西部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统筹支持符合条件的、在中西部开展的相关科研工作 鼓励和支持这些地区科技人才申报国家科技人才计划 完善人才到西部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创业的后补偿机制和奖励政策。进一步完善中西部与东部对口支援等制度,支持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提高欠发达地区人才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按照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统一部署,加强中西部地区科研基地建设,引导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高水平的区域性产业技术研发组织,吸引更多科技人才集聚,缓解科技人才区域分布不平衡和欠发达地区人才匮乏的问题。 /p p   (二)大力培养优秀创新人才 /p p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培养、锻炼和造就创新人才的体系,动员全社会参与到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探索中来。 /p p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开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改革试点,改革基础教育培养方式,尊重个性发展,强化兴趣爱好和创造性思维培养,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加快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试点,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科学调整研究生招生结构,有针对性地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探索增加专业型研究机构的博士点 探索研究生培养科教结合的学术学位新模式,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增进教学与实践的融合,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改革博士后制度,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在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培养中的主体作用,为博士后从事科技创新提供良好条件保障。完善高端创新人才和产业技能人才“二元支撑”的人才培养机制,适应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变化,推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科学分工与有效协同。突出用中培养,充分发挥国家科技计划、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科研基地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对人才培养的示范作用。引导推动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发展和创新活动全过程的有机衔接,形成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p p   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以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为契机,更大力度实施国家“千人计划”、国家“万人计划”等重大科技人才工程,落实好配套支持政策。加强相关人才工程的顶层设计和相互衔接,推动人才工程项目与各类科技计划和基地建设相衔接,合理确定各类人才支持数量和比例,积极发挥人才工程项目的牵引带动作用。启动实施基地和人才专项,在重大人才工程与人才专项中建立中青年领军人才承担任务的优先机制,对35岁以下具有研究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给予重点支持 给予女性科技人才适当的倾斜性支持。 /p p   加强科技管理、服务和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视野、了解国际科学前沿和国际规则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人才,提升科技管理人才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开展全国科技管理干部轮训,开展创新组织科技管理能力培训试点,分级分类构建科技管理培训体系和网络基地。加强专业化实验支撑和科研辅助人才队伍建设,壮大科技成果推广和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鼓励和促进公共科技传播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科学普及人才队伍,培育专业化的科普创作、产品研发和科普讲解人才。 /p p   (三)重点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 /p p   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更大力度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p p   加强重点领域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鼓励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个人等有序参与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围绕国家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大力引进能够引领国际科学发展趋势的战略科学家,从事科学前沿探索和交叉研究、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科学家,以及开展重大产业技术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家。着力引进具有推动重大技术创新能力的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引进适合领衔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大工程建设的领军人才。重视港澳台杰出科技人才的引进和使用,注重引进青年人才。制定并不断完善国家引才指导目录,更大力度实施国家“千人计划”,吸引万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对有助于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关键技术、核心部件难题的国家急需紧缺人才,开辟专门渠道,实行特殊政策,实现精准引进。率先在国家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基地开展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开展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非涉密部分岗位全球招聘试点,提高科研机构负责人全球招聘比例,吸引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全职工作。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设立短期流动岗位,聘用国际高层次科技人才开展合作研究。为海外引进人才及家属提供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切实解决生活难题。 /p p   实行更加开放的外国人才引进政策。改革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制度,精简许可办理程序,推进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全面实施。对高端人才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手续 对急需紧缺人才不设数量限制,优先审批。明确外国人才申请和取得人才签证的标准条件和办理程序,为外国人才来华工作、出入境提供便利。放宽外国留学生在华工作限制,允许获得学位的优秀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在华工作,逐步完善留学生实习居留、工作居留和创新创业奖励制度。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认定机制,进一步放宽外国人申请永久居留的条件。对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创办科技型企业等创新创业活动方面,给予中国公民同等待遇。 /p p   创新海外高层次人才引智模式。支持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加强国际研究网络构建,吸引当地高层次创新人才从事研发活动。实行支持中国公民设立的企业利用国外科技资源的政策,推动中国企业并购、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加强与国外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科研合作等,充分利用当地高层次创新人才为企业服务。打造“一带一路”科技人才智库,搭建创新创业人才跨界平台。 /p p   (四)营造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 /p p   着力构建符合学术发展规律的科研管理、宏观政策、学术民主、学术诚信和人才成长环境,为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打下良好基础。 /p p   优化科研学术环境。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厚植创新沃土,倡导学术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科技工作者打破定式思维和守成束缚,勇于提出新观点、创立新学说、开辟新途径、建立新学派。坚持道德自律和制度规范并举,建设集教育、防范、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实行严格的科研信用制度,建立学术诚信档案,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 /p p   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大力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创新收益和财产权,积极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型孵化模式,为创新创业人才成长提供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 /p p    strong 四、体制机制创新 /strong /p p   (一)改进科技人才选拔使用机制 /p p   完善科技人才使用管理体制,创新科技人才选拔和使用机制。 /p p   推动落实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在国家政策制度框架下,扩大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在编制管理、人员聘用、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分配、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实行有利于开放、协同、高效创新的扁平化管理结构。由用人单位根据需求自主设置岗位和内设机构,自主探索多样的岗位管理模式。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依据市场规则和市场价格,引进和使用高层次人才。明确绩效工资的来源渠道,由科研机构自主决定科技人才的绩效考核方式和分配办法。 /p p   完善国际人才使用机制。实施人才交流计划,形成制度化的人才国际交流支持机制。鼓励外国人才参与我国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放宽参与条件,取消不必要的限制性规定。支持引进国外科研管理理念和机制,试点建立外国高层次人才担任重大项目主持人或首席科学家制度。支持国内科技智库的能力建设,鼓励其与国外一流科技智库和国际组织开展长期合作。 /p p   (二)健全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p p   实行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p p   建立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标准体系。对从事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不同活动的人员,完善分类评价标准和办法,突出能力和业绩导向。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人才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推行代表作评议制,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允许科学家采用弹性工作方式从事科学研究。对从事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科技人才注重市场检验和用户评价。对从事成果转化的科技人才,重在考核其技术转移能力和其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p p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流程与制度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术自治制度,推行第三方评价,拓展社会化、专业化、国际化的评价机制,拓宽科技社团、企业和公众参与评价的渠道。在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引入国际同行评议,针对非共识性人才试点设立绿色通道。进一步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职称评审权限 探索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职称直聘办法,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申报参加职称评审渠道。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制度,优化结构、减少数量、提高质量,逐步完善推荐提名制,加大对杰出科学家、优秀创新团队和青年人才的奖励力度,强化奖励的荣誉性。健全监督机制,完善与专业评价结果相关联的信誉鼓励和追责机制。强化对各类人才专项及入选者的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严格执行退出制度。 /p p   推动形成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按照国家统一规定逐步提高科研人员的基本工资水平,在保障基本工资水平正常增长的基础上,推进科研机构实施绩效工资,并建立绩效工资稳定增长机制。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对从事基础性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人员,适当提高基础工资收入,对青年人才根据工作任务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加大激励力度。允许科研人员从事兼职工作获得合法收入,加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建立健全后续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反馈机制,推行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使科技人员潜心研究。改变个人收入与项目经费过度挂钩的评价激励方式,加强对科研人员的长期激励。提高科技人才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让各类主体、不同岗位的创新人才都能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得到合理回报,全面激发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业的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探索对符合条件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负责人实行年薪制,对急需紧缺等特殊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年薪制等分配办法。研究制定技术技能人才激励办法,探索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 /p p   (三)完善科技人才流动配置机制 /p p   清除人才流动障碍,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按照市场规律让科技人才自由流动,提高社会横向和纵向流动性。 /p p   建立健全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允许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科技人才兼职。允许符合条件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科技人才经所在单位批准,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形成可进可出的双向流动的保障机制。试点将企业任职经历作为高等学校新聘工程类教师的必要条件。改进科技人才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破除科技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试点推行“有限期聘用”制度,健全机制、畅通渠道,调整和优化队伍结构。推动内地与港澳台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 /p p   推动人才向基层和欠发达地区流动。鼓励支持基层一线和艰苦边远地区探索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在人事管理、职称评定、工资待遇、成果转化、财政支持、收入分配等方面进行改革试点。建立派出单位、科技人才和服务对象三方知识产权分享和利益分配机制,形成科技人才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通过提高补贴标准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科技人才的收入水平。加强对科技人才服务基层工作的支持,促进公共科研机构面向所有科技人才开放,提供研发、信息和咨询服务。 /p p   促进科技人才学术交流。对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出国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实行导向明确的区别管理,鼓励科技人才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放宽对学术性会议规模、数量等方面的限制,为科技工作者参加更多的国际学术交流提供政策保障和往返便利。完善访问学者制度,扩大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短期流动岗位数量,推动跨地区人才开展合作研究、学术交流或讲学。完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推送机制,支持我国科学家牵头组织或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在国际学术组织担任职务。 /p p   (四)创新科技人才服务保障机制 /p p   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服务体系,为科技人才的开发、培养、评价和流动等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障。 /p p   构建统一开放的科技人才市场。发展职业经理人人才市场、高新技术人才市场等内外融通的专业型人才市场及网络人才市场。制定人才服务业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加强人才市场执法队伍和人才中介机构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人才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实现人才服务机构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倡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人才服务领域,加大科技人才服务融资投资规模,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才培训、人才测评等人才服务专业领域发展。 /p p   建立健全专业化、行业化的科技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明晰政府部门在人才公共服务中的职能定位,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公共政策和管理服务向非公有制组织人才平等开放。推进公共人才服务主体的多元化与专业化,加强人才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对人才公共服务的监督管理,建立创新人才维权援助机制。建立重点产业、行业和领域人才供给和需求信息的调查制度,推进人才公共服务的信息化进程。加大对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投入。 /p p   拓展科技人才服务新模式。搭建科技人才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的平台,建设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探索人才和智力发展的长效服务机制。探索“互联网+科研服务”,促进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科技资源和科技服务对社会公众开放共享,完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运行和服务。鼓励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为科技人才,尤其是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法律、知识产权、财务、咨询、检验检测认证和技术转移等高端服务。 /p p    strong 五、组织措施 /strong /p p   (一)加强统筹协调 /p p   构建高效的科技人才工作组织体系,明确科技人才工作的制度规范、组织形态、任务目标和责任权限,协调推动各类科技人才政策措施和相关科技人才工程的实施。科技人才工作要涵盖从中央到地方的各个领域、系统、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科技部门设立相应的科技人才职能机构,具体承担本地区本部门的科技人才工作。承担相应科技工作的系统、部门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相应的职能机构,或在有关机构内确定相应的科技人才管理职能,具体承担科技人才管理和服务工作。 /p p   (二)落实条件保障 /p p   健全科技人才投入保障机制,为培育和开发高质量的科技人才队伍奠定基础。加强科技人才投入结构和布局的顶层设计,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政政策,各级政府合理保障对人才发展的投入。发挥人才发展相关资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政府投入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对新兴产业以及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加大人才中西部地区培养的投入力度,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加大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人才工作投入,推进科技人才政策分类支持、精准激励和普惠保障,形成定位清晰、公平透明、稳定预期的长效机制。 /p p   (三)夯实基础设施 /p p   以科技人才工作信息化为基础,坚持政府主办与购买服务相结合。建立重点行业和领域人才供给和需求信息的调查制度,探索推行科技人才唯一标识制度,建立多源信息的关联共享与安全机制,有序推进科技人才信息数据库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科技人才信息统计、分析和发布机制,强化科技人才流失问题研究,探索建立科技人才安全预警体系。 /p p   (四)强化督促考核 /p p   加强对《科技人才规划》各项政策制定、落实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将《科技人才规划》落实情况纳入对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绩效考核。加强科技人才计划全链条管理,建立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协同推进机制,加强对人才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估。 /p p br/ /p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组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近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组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规划编制专家组组长马俊如研究员主持,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负责同志、规划编制专家组成员、各重大专项技术总师或副总师及实施管理办公室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科技部重大办介绍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的总体情况,与会专家先后就规划文本中形势需求、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科技部重大办徐建国主任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重大专项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在“十三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各专项要切实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认真总结前期实施经验和成效,客观梳理当前存在的问题,强化聚焦瘦身,明确重点任务,确保形成重大标志性成果,为实现重大专项总体战略目标打牢基础。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马俊如组长在会议总结中指出,重大专项围绕国家战略目标集中攻关,努力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实施以来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三五”阶段,重大专项要继续在战略必争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快形成若干战略性产品和产业,为提高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和改善民生提供重要支撑,要培育形成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和国际顶尖的创新团队,夯实科技创新基础。目前,重大专项“十三五”规划文本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规划编制组将认真研究会议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文本。 /p p br/ /p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
    6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正式发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文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情况。     “《规划》的目标体系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实现基础研究‘三个并行’。”高文表示,2020年将达到总量并行,即学术产出和资源投入总体量与科技发达国家相当,学科体系更加健全,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奠定科学根基。  2030年达到贡献并行,即力争中国科学家为世界科学发展做出可与诸科技强国相媲美的众多里程碑式贡献,形成若干引领全球学术发展的中国学派,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夯实基础储备。  2050年达到源头并行,即对世界科学发展有重大原创贡献,为我国建成科技创新强国提供源头支撑。“‘三个并行’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相呼应,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第二个层面的目标是建设卓越科学资助机构。“我们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做到评审制度公正、绩效回报丰富、全球视野开阔、管理服务高效、资源总量宏大、资助谱系多样,实现世界一流的卓越管理。”高文说。  此外,《规划》还将统筹实施五项战略任务:一是聚焦科学前沿,加强前瞻部署。二是强化智力支撑,培育科学英才。三是创新仪器研制,强化条件支撑。四是聚焦重大主题,推动交叉融合。五是深化开放合作,推进国际化发展。  高文介绍说,在学科均衡布局基础上,《规划》遴选了118个学科优先发展领域和16个综合交叉领域,鼓励科学家结合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探索创新。  “规划还将推进精准管理,强化战略保障。”高文表示,规划从保障投入增长、加强战略管理、建设法治基金、强化经费管理、完善资助管理、强化信息支撑、加强组织建设、优化学术生态等方面,提出了8个方面18项保障措施。  基金委成立三十年来,科学基金投入总量从8000万增加至248亿,如何管好、用好财政经费,成为未来五年的重要任务。  “我们始终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确实把管好用好科研经费这份责任牢牢记心上。”国家自然基金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韩宇在发布会上说。附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
  • 《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环科技[2016]1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科技厅(科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科技局,环境保护部、科技部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升环境科技创新能力,我们组织编制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环科技[2016]160号--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pdf  环境保护部  科技部  2016年11月9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6年11月14日印发  《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一、“十三五”环保科技发展的形势与需求  (一)《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执行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环保科技工作。“十二五”期间,国家继续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不断加大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对环保科技的支持力度,《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布局的重点领域有序推进,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水污染防治领域,水专项共设置100个项目、259个课题,开展了流域减负修复关键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和水环境监控预警业务化运行技术研究 在其他科技计划中,开展了全国地下水污染综合调查评价、华北平原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以及简易垃圾填埋场、废弃矿井等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和管理等研究。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实施了“清洁空气研究计划”和“蓝天科技工程专项”,开展了大气颗粒物和臭氧等污染物的地区间输送机理、京津冀区域重污染形成过程机理、重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技术、大气污染预测预警和大气重污染应急技术,以及机动车尾气、挥发性有机物和汞、含氢氯氟烃等控制技术研究。在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开展了农村土壤环境管理与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典型工业污染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和修复、矿区和油田区土壤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土壤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等研究。在生态保护与建设领域,开展了生态环境基础研究以及重要生态功能区、资源开发区、农村地区、生态脆弱地区等生态风险评估、生态安全监控、环境监管、生态恢复等技术研究。在核与辐射安全领域,开展了大型先进压水堆审评关键技术、环境中低水平放射性气溶胶与碘监测、核电厂安全监督运行执照文件规范化、核与辐射数据交换标准及其应用、福岛核事故后核电厂改进措施等研究。  此外,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及化学品管理、环境与健康、环境监管技术、全球环境问题研究,以及绿色经济、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等领域也部署了一批科研项目。通过上述研究,产出了一批环境保护急需的科研成果,有力支撑了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二)“十二五”环保科技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是基础研究与创新研究成果丰硕。围绕水、大气、土壤、生态、核与辐射安全、环境健康等领域积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加强技术创新,科技成果丰硕。其中,水专项重点突破了1000余项流域减负修复关键技术、流域水环境监控预警业务化运行技术等,申请国内国际专利2300余项(已获得授权1221项)。“清洁空气研究计划”突破了细颗粒物(PM2.5)监测与来源解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清单构建、人群健康影响评估、移动源污染控制及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等理论与技术,探索了主要大气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分区分级等理论与技术。探索了设施农业土壤环境质量变化与风险控制关键技术,突破了有机物污染土壤及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关键修复技术。  截至2015年底,共有675项基础理论类、软科学类和应用技术类成果获得国家环境保护科技成果登记。“有机废物生物强化腐殖化及腐植酸高效提取循环利用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环境一号卫星环境应用系统工程”“湖泊底泥污染控制理论技术与应用”“中国生态交错带生态价值评估与恢复治理关键技术”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10项成果获得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其中,一等奖30项、二等奖120项、三等奖158项,科普类奖2项。  二是科技成果有效支撑了环境管理。按照环境管理的需求,建立了“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的工作机制。水专项成果支持了一批水环境领域国家政策、标准的制定,支撑了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提升了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有力支撑了国家和地方的污染减排、水质改善和水环境修复。依托“清洁空气研究计划”,先后制定发布《大气细颗粒物(PM2.5)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等8项技术指南,初步形成了我国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支撑体系,为污染物总量减排、空气质量达标等提供了核心支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成果大大提升了国产化监测仪器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利用高分一号卫星平台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灰霾、大气污染源排放和湖泊水华等遥感监测应用,为南京青奥会、北京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环境质量保障提供了技术支持。农用地、工业场地土壤环境调查、风险评估和修复等研究成果为我国《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等标准出台以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了技术基础。物种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调查、评价和观测等工作为《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等提供了技术基础。基于分区管理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估方法研究等成果支撑了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我国国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关键技术与保护战略研究推动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完成了核电厂安全监管运行执照文件规范化研究,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形成一系列国际先进压水堆安全审评技术,并应用于自主设计的中国先进压水堆核电站(CAP1000)和“华龙一号”的核安全审评工作。  三是环保科研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环保系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经科技部批准建设并通过验收,为我国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领域的研究搭建了高水平科研平台。“十二五”期间,批准建设了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14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以及大气、土壤等领域19个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启动国家环境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制定并发布《国家环境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办法(试行)》。发展改革委批复了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建设,建成核电厂全范围验证模拟机平台,提高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支撑能力。环境保护部与科技部联合批准建设了22个国家环保科普基地。  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新进展。“十二五”期间,环保系统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名、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1名、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2名。发布《环境保护部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选拔培养办法(试行)》,首批选拔环境保护领军人才19名、环境保护青年拔尖人才54名。  (三)环保科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环保科研前瞻引领不够。部分环保科研工作疲于应对当前的环境管理工作需求,缺乏对环境问题的适度超前预判研究,有时甚至处于被动应对局面。在环境基础理论和基础工作方面,对大气复合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电子废物污染、放射性废物污染、环境污染健康影响,以及重大工程引发的环境问题等新型和复杂环境问题的成因、机理和机制研究不足,科技引领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是环保科研整体统筹协调不足。环保科研顶层设计不足,部分科研项目立项、实施和管理存在条块分割、交叉重复现象,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一些研究项目在立项过程中对国家环保形势、环保政策分析不够,对国家环保科技需求定位不准,科技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环保科技创新能力仍然薄弱。环保系统科研队伍规模小,环保科技领军人才不足,地方环保科研能力十分薄弱。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布局尚不完善,建设与运行资金缺乏保障,环境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刚刚起步。环保领域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环境管理需要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是环保科技体制机制亟待深化改革。科技投入中竞争性投入比例过大,缺乏对公益性科研机构长期稳定支持,不利于科研工作的系统性和延续性开展。环保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不畅,对环境管理的支撑作用不明显,对环保产业的带动能力不强。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尚需建立有效的评估和退出机制。  (四)环保科技发展趋势与需求  1.国际环保科技发展趋势一是更加关注生态环境风险和人群健康问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过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常规污染问题得到了解决,现阶段重点关注环境风险识别和风险防控问题。主要表现在:更加注重环境污染物和化学品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技术研究。注重过程高效、结果准确、物种本土化的全生命周期毒性测试与预测技术的开发。重视源头上的绿色替代和末端治理的协同控制,以降低环境风险、保护公众健康。  二是更加注重解决复合性、系统性环境问题。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初步建立了以全球变化研究为目的的全球立体观测体系和研究网络,为各级政府提供了科学服务。环境问题需要系统解决,国际上环保科技已从单要素转向多要素综合研究、从局部地区污染防治向区域尺度甚至全球尺度生态环境问题研究转变。主要表现在:环境科学研究进入以地球系统为对象的综合集成研究阶段,开展了天地一体化、多环境要素交互影响的区域生态系统研究,建立了高度发达的环境信息网络,实现了环境要素的长期连续观测,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揭示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  三是更加注重多领域新技术的融合与应用。环保科技将绿色技术融入各行业各领域,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采取措施,寻求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随着分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发达国家突破了一批环境质量改善关键治理技术和管理技术,促进了环境质量监控、预警和环境风险防控技术的创新发展。具体表现在:分子生物技术通过基因杂交、测序来揭示微生物的遗传信息和表现性状,为在生物反应机理上认识环境微生物的遗传特性提供了有力的实验手段。无人机遥感技术向多尺度、多频率、全天候、高精度和高效快速的目标发展,大大提高了环境遥感技术的实时性和运行性。环保科技与新技术的不断融合进一步带动了环保产业大发展。  2.“十三五”我国环境保护科技需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呈现出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环境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在面临世界经济深度调整、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增大、国际履约任务繁重等形势下,国内高污染、高消耗、低附加值产业仍占很大比重,发展模式粗放等问题仍然在一些地区具有“锁定效应”,传统发展模式和路径转型难度大。另一方面,我国已进入环境高风险期,区域性、布局性、结构性环境风险更加突出,环境事故呈高发频发态势,核能核技术利用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部分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态服务功能呈下降趋势,守住环境安全底线的任务尤为艰巨。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建设生态文明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环保科技要紧密围绕环保中心工作,大力推动创新发展,为改善环境质量保驾护航。  一是识别环境演变成因,引领国家环境保护方向。充分发挥环保科技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引领性作用,需要探明水体、大气、土壤污染成因与作用机理,为全国环境保护工作指明方向。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环保工作将更加注重环境风险的防控,需要针对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影响公众健康的重大环境问题,研究复合生态毒理效应,探索环境风险评估、控制和监测预警技术,完善支撑绿色发展和全过程污染防治的技术体系。需要针对环境质量标准制订的科学基础,进一步完善环境基准理论、技术与方法以及支撑平台,建立国家环境基准体系。  二是攻克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技术,支撑环境质量改善。按照水体、大气、土壤污染治理三大战役要求,为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需要突破以环境质量为约束的污染负荷削减、环境修复以及区域联防联控技术。针对生态保护、固体废物和化学品污染防治、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需突破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恢复与重建、综合评估与可持续管理技术方法,建立固体废物和化学品污染的控制与管理技术体系,突破一批核设施安全运行、放射源安全使用、核废物处理处置、辐射与核事故应急等监管技术。面向我国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战略,需要不断依靠科学技术发展,解决国家相关战略过程中面临的区域环境问题。  三是推进环保科技体制改革,提升环保科技创新能力。针对我国环保科技整体创新能力不足问题,需要完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科学观测研究站创新机制,建立开放的科研数据共享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入融合。加大国际科技合作力度,“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服务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整合人才队伍,加强环保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形成与国家环保科技需求相适应的国家环保科技支撑能力。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立足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重大科研项目和工程为依托,提升我国环保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环境保护科技支撑。  (二)工作原则  1.理论创新与技术支撑相结合通过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探索新型环境问题,深化对现有环  境问题成因和机理的认识,引领环保工作的开展。通过环境治理技术研发和环境管理技术研究,突破关键和成套技术,建立环境管理的基础数据、模型和方法,为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支撑和服务,提升其科学化水平。同时,建立环境治理技术推广机制,培育环保产业发展。  2.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面向国家环境保护目标,围绕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核与辐射  安全监管中可能遇到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环境保护和监管体系关键技术研发,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支撑环境质量改善,保障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  3.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环保科技领域的科技创新既要鼓励原始创新,也要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同时,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要求,加强环保科技的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推进环保科技体制改革。  三、规划目标  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要求,围绕重大区域、流域的环境、生态及核设施安全问题,面向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和保护公众健康目标,深化对典型环境过程的认识,形成针对多污染物及多介质的污染减排、质量改善、风险防范、监督执法、环保产业等科技支撑体系,实现环保科技全方位的跨越发展以及部分领域的赶超引领。  (一)从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出发,进一步探明区域、流域环境污染的成因和调控机理,揭示区域、流域生态系统退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修复机理与机制,初步构建我国环境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理论体系,夯实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国家环境基准体系,引领国家中长期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和方向。  (二)突破天地一体化的环境监测与预警、清洁生产、末端治理和生态修复成套技术100套以上,重要授权专利300项以上。创新流域、区域和行业环境管理模式,形成技术政策30项以上,技术标准100项以上,全面满足国家中长期环境保护技术需求。  (三)新建一批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完善一批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建成环保科技基础数据和信息共享平台。争取新建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或国家工程实验室。科技人才队伍规模稳步扩大,科技人才的国际国内竞争力显著提高,形成一支结构合理、适应国家环境保护事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环保科技人才队伍。  四、主要任务  (一)强化环保应用基础研究,促进环保科学决策1.环境污染的成因与环境过程水环境污染的成因及生态效应。针对我国水环境污染来源与过程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面向水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分析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对流域地表水质和近海水质的影响,揭示氮、磷、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的产生、迁移、转化等机制及环境生态效应,为建立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大气复合污染的成因及反应机理。针对日益严峻的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问题,进一步阐明不同自然条件下污染排放与空气质量的定量关系。研究我国大气污染形成条件和二次污染形成的化学过程,揭示挥发性有机物等大气复合污染前体物的排放特征,构建我国主要排放源的源成分谱。观测研究典型大气环境下的挥发性有机物大气活性,诊断影响大气中化学活性的关键组分,揭示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形成的规律及其对区域细颗粒物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量化研究主要大气活性组分对臭氧和细颗粒物形成的贡献,分析我国典型城市群地区大气污染形成的科学机理。研究大气环境对水体和土壤环境的交互影响以及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双向反馈机制。  土壤污染成因及控制修复原理。针对我国重点区域土壤污染特征和发展态势,研究工业影响区、矿区和高背景值地区土壤污染、地球化学过程和生态效应,揭示区域土壤污染成因规律。研究农用地土壤——生物系统污染物吸收富集、生态效应,揭示土壤中有毒有害重金属和有机物的迁移富集规律、生态毒性效应及其影响机制。开展土壤环境容量与承载力研究。揭示复杂场地条件下土壤及含水层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净化规律,以及重金属价态变化与毒性削减控制因素。研究重金属和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原理及影响机理,以及重金属低积累作物和修复植物筛选的基本原理。  地下水污染过程与迁移规律。针对人为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和效应,研究地下水系统中污染物赋存与迁移动力学规律,突破地下水污染同位素示踪技术、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物解析技术等,阐明土——水、水——岩界面之间的物质交换,揭示平原地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污染机理及阻控途径,岩溶区地下水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其迁移转化机理,以及再生水补给地下水过程中新兴污染物和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和环境风险等。研究土壤——地下水系统主要污染物迁移扩散规律和预测模型,制定保护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土壤环境阈值。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机理。针对我国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态产品供需不平衡、人类活动剧烈等特点,重点开展区域生态格局形成机理和演变规律、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格局耦合机制等研究,建立生态系统服务优化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本理论体系。针对威胁我国生态安全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典型地区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与演变机理、外来物种入侵与扩散机制、区域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演变的驱动机制、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理论、传统知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促进机制等研究。针对我国森林、草地、湿地、荒漠等主要生态系统类型,研究生态系统动态干扰机理、演替规律、功能与稳定性维持机制以及生态退化机理与驱动因素,阐明生态退化演变规律和趋势,形成我国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理论体系。研究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机制。  固体废物危害识别与风险控制原理。针对新时期生活源和工业源固体废物变化特征,研究互联网时代消费品物质流动规律,揭示生活源固体废物产生、组成、回收规律。研究水体、大气污染控制条件变化和清洁生产要求条件下工业源固体废物产生、组成和污染规律,识别其环境风险。研究重点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特性、污染特性及处置利用特性,揭示工业危险废物环境风险控制的关键原理,建立工业危险废物分级分类管理清单,支持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更新。  2.环境污染物的健康影响机理和风险评估环境污染物人体健康毒理作用与暴露参数。针对我国社会人群特征和环境健康保护中的突出问题,开展区域性、流域性环境健康问题调查和评估研究,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代谢组学和暴露组学技术,研究我国主要高风险污染物和新型污染物快速筛选理论方法,提出健康效应终点评价指标。建立污染物多途径、多介质人群暴露贡献率研究方法、健康毒性数据筛选和评价方法,加强特殊人群暴露参数研究,为制定水、气、土健康基准提供依据。  优控污染物清单与优先序。针对我国区域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和污染特征,基于健康风险的区域性、流域性环境问题识别,研发优先控制污染物筛查、生物毒性综合测试、人群早期健康效应检测和早期危害筛查等技术,突破局部区域小概率环境健康效应的调查、判别和风险评估技术。评价环境有害因素(如重金属、抗生素、内分泌干扰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农药等)对生殖健康、癌症发生及儿童生长发育等的影响。建立环境与健康状况调查技术指南和系列技术规定,研发生物有效态浓度监测评价技术、瞬时暴露和连续暴露动态监测技术。
  • 《仪器仪表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编制完成
    在广泛听取会员单位、分支机构和行业领域相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完成了《仪器仪表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的编制工作。并经协会理事长联席会议专题讨论和审议后,进行了修改完善。现将《仪器仪表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摘要内容)奉送,以飨读者。仪器仪表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摘要)  一、 行业状况  “十二五”期间,仪器仪表行业继续得到高速发展。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4321个,完成工业总产值为9500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80.85%;主营业务收入9378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83.86%;利润824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71.36%;进出口总额676亿美元,其中进口414亿美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43.08%,出口262亿美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83.26%。按经济结构类型统计,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国有、国有控股和民营企业占73.41%,利润占73.44%,三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占比分别为23.35%、22.79%。  对行业状况总的描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具备一定的行业规模,“十二五”行业产值规模接近一万亿元。本国企业市场份额持续上升,出现了收入超百亿的大型企业和一批成规摸的企业集团。三资企业虽然收入和利润规模在行业中占比不高,但单个企业营业规模、赢利能力、品牌影响力和依托母公司形成的良好的后续技术储备都较国有、国有控股和民营企业有明显优势,尤其在出口交货、新兴领域及大型工程应用业绩、稳定的中高端客户资源方面表现突出,依然是行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2. 行业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为“十三五”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行业新增12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承担了大批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项目,新增上市企业(含新三板)超过80家(其中主板35家),行业上市企业超过160家,培育了20多个重点企业开展生产过程信息化试点;骨干企业成功实施境外并购,迈出国际化步伐 以提供第三方检测、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检维修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制造服务业取得明显进展,有力拓展了行业的服务空间和赢利模式。  3. 产品技术显著提升,工程应用取得重大进展。流程工业用以控制系统DCS为代表的主控产品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技术指标、产品质量已可与知名跨国公司同台竞争并经常胜出 国产信号系统、监控系统也已经大量在高铁、地铁等装备上应用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系统(SIS)的诞生打破了跨国企业对我流程工业的长期垄断。  4. 科学仪器和流程工业用主干现场仪表进步明显;中高档实验分析仪器通过用户的实践验证,逐步得到认可;传统优势产品发展平稳,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取得较大进展。  5. 存在的主要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薄弱,拉大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尤其是在一些新兴产业和领域,差距更为明显;行业共性、基础等前瞻性研究缺失,国际化进展缓慢,低水平重复、无序竞争局面难以改变,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  二、 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1. 产业地位作用受到高度重视。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源头,对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现代国防建设、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 政策环境有利于行业发展。工业领域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等有利于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国防安全、社会安全、产业和信息安全等需要自主、可控的仪器仪表装备,成为全社会共识;石化、核电、煤化工、液化天然气(LNG) 、生物医疗、检验检疫、环境治理等领域大力推进装备国产化,有利于仪器仪表行业发展。  3. 市场需求空间加大。由于在重大工程、工业装备和质量保证、基础科研中,仪器仪表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和装备核心,除传统领域的需求外,新兴的智能制造、离散自动化、生命科学、新能源、海洋工程、轨道交通等领域也会产生巨大需求。  4. 行业发展任务艰巨。传统中低端产品面临更加激烈竞争,中高端产品整体发展不平衡,本土产品面临的“容错”、“试错”机会越来越少,新型、高端产品被国外长期垄断,自主化储备不足。  5. 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要求日益迫切。冶金、石油化工、建材、煤炭、通用装备制造业等传统应用领域效益普遍不佳,去产能任务重,需求下滑态势明显;而行业对新兴产业所需的产品技术和应有储备不够,短期难以转换为现实需求拉动。  三、任务目标  1.适应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互联网+”、军民融合等国家战略和宏观政策的需要,大力推进行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逐步改变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缩短大型精密科学仪器、生命科学仪器领域产品及应用代差。  2.以国家重点产业安全、自主、可控为契机,推进重点产品核心技术自主化进程,力争基本形成国家大型工程项目、重点应用领域自控系统和精密测试仪器的基本保障能力和重大科技项目所需自控系统和精密测试仪器的基础支撑能力。  3.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通过创新,形成支撑行业技术创新所需人才集聚、技术积淀、资金支持等方面的良好氛围。通过多种方式逐步提升原始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的水平,提高产业共性基础技术、核心功能部件和主要产品的科技研发能力。  4.全面提升主导产品性能,特别是稳定性、可靠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适应特殊工况、特殊应用条件的能力,实现产品由可用向适用、好用转变。  5.引导行业优势企业通过联合、重组更好地整合行业资源,提升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改善整体产业生态;积极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加强行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加快行业制造过程信息化步伐,夯实企业管理和行业发展基础,提升整体竞争力。  四、发展路径  1. 深刻理解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互联网+”、军民融合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实质和内涵,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抓住发展机遇,制订切实可行的策略和行动措施。  2. 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方向,顺应大的技术发展趋势,在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大背景下,自动化控制系统及智能仪器仪表、科学仪器、传感器、供应用仪表等专业要依据各自特点确定发展方向、技术趋势和侧重点。  3. 多渠道努力,缩短行业产品技术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十三五”行业技术发展要以追随、跟踪为主(主要领域和中高端产品),辅之以在个别传统优势领域(如供应用仪表)的并跑、领跑。要在国家营造的自主创新大好氛围下,通过多种方式,对标发展,争取在掌握和突破核心技术上取得较大进展。  4. 加快产品发展步伐,推进行业产品结构调整。从行业实际情况出发,将行业产品的升级改造作为产品发展的核心内容,主要瞄准进出口逆差长期居高不下的部分重点产品,跟踪并满足国民经济新常态下出现的新的需求,并将其作为重要抓手和行业发展的重要商机。  5. 更新经营理念,转变商业模式。引导企业扬长避短,聚焦主业,推动行业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改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把握由设备和产品供应商向服务提供商转型过程中巨大的市场空间;持续关注并下大功夫着重解决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问题;借助资本手段和金融工具,加强行业企业间的联合、兼并、重组,推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拓展。  6. 鼓励优势企业加快国际化步伐,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形成在国际市场的生命力。立足国内、逐步加大国际化步伐将是行业企业的主基调;考虑到“十三五”期间国内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将国际化推进作为结构调整和倒逼国内产业全面升级的突破口;关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国务院大力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重大举措,及时跟随跟进,争取国际化战略更好的实施。  五、重点发展内容  1. 努力打造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控制层、现场层的流程工业和离散工业综合自动控制为主要目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及智能仪器仪表,重点发展具有工业互联网和工业物联网功能的高端控制装备,实现行业产品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2. 科学仪器要重点满足检验检疫、食品与环境安全、生命科学相关仪器设备和可靠性研究的需要;关注环境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对相关仪器设备新的需要,抓住商机,拓展产品链和服务空间。  3. 重点发展面向物联网、面向流程工业、离散工业的智能传感器,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发新型视觉传感器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技术和产品,逐步提升借助传感器技术和产品拓展应用服务领域并形成系统集成和工程服务的能力。  4. 供应用仪表的发展主要是适应物联网、智能电网、智慧水务、智慧燃气、智慧热力发展的需要,抓住农村电网/城市电网升级改造、提升清洁燃气和农村自来水应用普及的大好商机,提升产品的智能化、网络化水平。  六、相关政策建议......  《仪器仪表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全文)将在协会网站第6期电子版《中国仪器仪表行业信息》全文登载。仪器信息网也将跟踪报道,敬请关注!
  • 中科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发布 酝酿60项重大突破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50" height=" 338" title=" 01.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noimg/b910216d-33b8-4be2-92f7-cb8ea5845c24.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50" height=" 338" title=" 02.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noimg/6fb08aab-89d5-4220-be58-171511c398bf.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中科院31日发布了“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规划指出,中科院在2020年争取要有数十位有世界影响的科技大家,争取有1/3左右的研究所在优势领域处于国际领跑地位。 /p p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说,新发布的中科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是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四个率先”制定的,力求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国家创新发展新要求,系统调整优化科技布局,明确重点任务和目标。 /p p   在“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方面,规划指出,到2020年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研发活动经费支出比例大致保持在4∶5∶1 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地球科学等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十三五”期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使社会企业和院所投资企业新增销售收入累计超过4.8万亿元,利税4800亿元,提供15万个就业岗位。 /p p   在“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方面,要有数十位有世界影响的科技大家,百余位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 “十三五”共向社会输送7.7万名研究生和一批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p p   在“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方面,建设以学部为主的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体系 重点是建设好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成为高端科技智库的重要载体。在“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方面,院属研究机构整体处于国内领跑地位,大部分研究所与科技发达国家研究机构并跑,1/3左右研究所在优势领域处于国际领跑地位 发起3—5个国际大科学计划。 /p p   根据规划,中科院围绕基础前沿交叉、先进材料、能源、生命与健康、海洋、资源生态环境、信息、光电空间八大创新领域,凝练提出60项有望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突破和80个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的重点培育方向,力争在一些战略必争领域抢占国际制高点,在若干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领跑者和开拓者。 /p p   在60项重大突破中,生命与健康领域占了17项,数量最多。又将其细分为健康、生物多样性和现代农业三大方向,其中健康方向占主导地位,包含了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生物超大分子复合体的结构、功能与调控,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调控,病原微生物与宿主免疫,个性化药物——基于疾病分子分型的普惠新药研发,器官修复与再造,生物合成,健康保障技术与装备等8项。在资源生态环境领域,中科院部署了11个重大突破,其中生态环境方向有8项,包括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典型区域水体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00" height=" 1042" title=" 03.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1042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noimg/0e666a8d-cf19-4c98-a6bf-82cfc24c78b4.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00" height=" 1111" title=" 04.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1111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noimg/27633171-1be8-4c9e-8873-093a27d74953.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00" height=" 1087" title=" 05.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1087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noimg/c0ee87fc-7657-4c2d-893f-8c4615d1b718.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br/ /p
  • 基金委主任杨卫解读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fangtan.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6/insimg/7721eae8-9437-4e16-b1fb-a94f77c3029b.jpg" /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2016年6月17日,杨卫主任做客人民网高端访谈节目,接受人民网主持人许博的访谈,深入解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是本次访谈文字实录: /p p   [人民网科技]:大家好,这里是人民网视频访谈。[09:48] /p p   [人民网科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中央财政的五大计划之一,从1986年基金委成立以来,已经成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一个主要渠道,也受到了科研人员的普遍认可。[09:50] /p p   [人民网科技]: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十三五”期间他们会有什么样的任务和计划?将重点对哪些学科进行推动呢?逐年增长的科技基金投入将如何来管好、用好?就这些问题,今天在现场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欢迎杨主任。[09:51] /p p   [杨卫]:大家好。[09:52] /p p   [主持人]:其实刚才在前面我们也提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布了“十三五”发展规划,我们知道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呢?[09:52] /p p   [杨卫]: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部署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是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的发展战略。我们讲,创新是创新驱动的供给侧,基础研究又是创新的供给侧。基础研究是学科之源、学派之源、人才之源、创新思想之源、学术贡献之源,也是创新驱动的供给侧的供给侧。[09:55] /p p   [杨卫]: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来讲,我们凝练出了四个字,我们的愿景叫“渊、源、远、愿”。“渊”,我们叫筑探索之渊。“源”,叫浚创新之源。“远”叫延交叉之远。“愿”,叫遂人才之愿。这是我们的一个愿景。[09:55] /p p   [杨卫]:从我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来讲,我们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是全球卓越的资助机构。卓越体现在哪?我们要成为科学家的朋友。[09:56] /p p   [杨卫]:这个朋友,我们如果用英文字来写,是叫friend,有六个字母,我们如果把六个字母展开,就说明我们怎么样做科学家的朋友。[09:56] /p p   [杨卫]:第一个f,我们叫fair,也就是我们要求评审制度是公正的。第二个r,我们叫rewarding,也就是要绩效回报是丰富的。第三个i,是international,说明我们要有全球的视野开阔。第四个e,是efficient,说明我们的管理服务的高效。还有一个n,我们叫numerous,我们希望我们的资源总量宏大。最后一个d,叫diversified是资助谱系多样。这个是相当于我们的一个机构愿景。[09:58] /p p   [杨卫]:怎么样在“十三五”达到这样的目标。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刘延东同志给我们写了一段话,我们凝练成叫三个聚力。一个叫聚力前瞻部署,就是“十三五”规划我们要超前部署 第二个叫聚力科学突破,就是我们要慢慢从数量转向质量,争取重大的突破 第三个是聚力精准管理,意思是我们基金委本身的管理要做到更加精准。[09:59] /p p   [人民网科技]:刚才杨主任的话当中提到了很多现在时下的热点关键词,供给侧、聚力精准管理。大家知道,前些天习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两院院士大会上、科协九大上都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我们这个基金委“十三五”规划在保障三步走发展方面又有会什么样的助推作用呢?[10:00] /p p   [杨卫]:三个会,我都参加了,而且也感受到总书记讲话的时候,从后排到前排不断响起的阵阵的掌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强调要夯实科技的基础,在重要的领域要跻身于世界领先行列。[10:03] /p p   [杨卫]:从我们基础研究,我们讲我们应该是创新驱动之源,所以,在我们“十三五”规划的时候,我们针对三步走,提出了一个我国基础研究三个并行的目标。从时间节点上,是正好和三步走契合在一起的。三个并行对应于三步走,也是三步走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细化。[10:03] /p p   [杨卫]:三个并行就是说要在2020年达到总量的并行,即学术产出和资源投入的总体量与科研发达国家相当 2030年,达到贡献并行,即力争中国科学家为世界科学发展作出可以与科技强国相媲美的众多的里程碑式的贡献,在各分支学科能够形成若干引领全球学术发展的中国学派,助推我国跻身于创新型国家的前列 到2050年要达到源头并行,即对世界科学发展有重大的原创性的贡献,为我国建设科技创新强国提供源头的支撑。[10:04] /p p   [杨卫]:这次总书记的讲话,最响亮的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以前我们很少提这样的口号,这个也是三步走的终极的目标。三个并行,总量并行是为科技强国这样一个目标先奠定数量的基础。贡献并行是为了科技强国这样的目标奠定质量的基础。源头并行是为科技强国发挥高度作用。[10:05] /p p   [人民网科技]:从每个层面、每个角度都有非常细致的部署。刚才您在讲话中也屡次提到了我们基金委是支持基础研究,而基础研究又是创新驱动之源。习总书记在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是有一些差距的。这从某些方面对于我们的基础研究来说是不是还可以看出是面临着一些挑战的,这些挑战又是怎样的?[10:05] /p p   [杨卫]:总体来讲,基础研究的发展,等于是有一点一代传承一代的过程。本身可能进展的并不是像有些技术发展可以那么快,但是,一旦到达相当的高度,是可以保持很长的时间。从目前来看,我们国家总体来讲,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10:11] /p p   [杨卫]:这个差距,主要体现在几点。第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的原创成果偏少,缺乏开创重要新兴学科和方向的能力 第二个是引领科学潮流的世界级的科学家相对比较匮乏,青年人才的成长环境还需要改善 第三是基础研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地显现 第四是创新文化的氛围有待改善,科研诚信的不端行为目前还时有发生,科研的伦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10:12] /p p   [杨卫]:所以,我们国家的基础研究的发展,也还面临着一些矛盾。比如,公众一般都希望基础研究能够马上出来很多好的成果,但实际上基础研究本身,从一个国家的范围来看,相对来讲应该是一个稳步发展的规律。[10:12] /p p   [杨卫]:但是,我可以向大家讲的是,我们现在看到一些比较好的迹象。首先,我们看到,新一代的研究者,比如30几岁的研究者,他们的水平还是挺高的。最近几年,我去参加基金委的优秀青年基金答辩,他们都30多岁的,甚至少数是20多岁的,还有中组部委托我们给他们评审青年千人计划,就是听这些青年千人的工作汇报。他们比现在40多岁的人在30多岁时候好象原创性和突破性要强一些。而现在40多岁这一批人,又比50多的人在40多岁的时候要强。50多岁的人又比像我们这一代,我已经62岁了,50多岁的人大部分都是改革开放刚开始以后进大学进行学习的。[10:12] /p p   [杨卫]:我是“文革”期间进大学学习的,他们比我们这一代人又要强。所以,有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势头。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另外这种好的、影响力比较大的工作逐渐增多。[10:12] /p p   [杨卫]:最近,很多网友都很熟悉英国有一家非常著名的科技期刊叫《自然》,《自然》的一个编辑给了我一组数据,我看着还挺吃惊的,他讲到中国在世界学术产出的占比从20年以前到现在,是不断地上升。大概从不到3%上升到2015年大概到18%、19%左右。[10:13] /p p   [杨卫]:但是来自于中国的高影响力的工作,也就是说影响力在前千分之一的工作占世界的比值,这个比值上升的速度,比中国的学术产出上升的速度要高得多。1997年,十八年以前,大概是不到0.5%,到去年,达到20%。就是说在世界上前千分之一影响力的工作来自于中国的贡献,已经占到20%或者超过了中国人口在世界上的比例,也超过了我们学术产出总量在世界上的比例。就可以看到,尤其最近这几年,这方面的崛起是非常之快的。[10:13] /p p   [杨卫]:我们国家的科研手段、氛围、文化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我们想,今后五年,应该会有更多的具有在某一个学科发展上可以起到一定里程碑作用,比如像最近韩春雨在基因编辑这样的工作能够出现,在随后的五年,就会有更多的类似属于开创型的工作能够出现。我们希望到2030年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就可以以一种比较平常心来看待我们国家的科学家获得科技的大奖。[10:15] /p p   [人民网科技]:虽然我们面临不少的挑战,但是整个大的形势和发展势头是喜人的。刚才在介绍当中您提到了目前我们科研的手段、氛围也在逐渐改变着。克强总理强调,基础研究关键是要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在新的规划,在为科学家松绑、减负方面我们是不是有一些考虑呢?[10:16] /p p   [杨卫]:克强总理4月15号考察北大和清华的时候,和两个学校的很多老师作了交流。在那之后,在国务院的很多次会上,一直强调,对科研经费的管理等等这些方面,放、管、服、落。一方面放宽,一方面管理要到位、精准,另一方面,更好地做好服务,所有的措施希望能够落地,能够落实。这次克强总理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九大上也作了重要的报告,强调科技创新中关于放、管、服、落,要给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科研以更大的自主权。[10:17] /p p   [杨卫]:在此之前,总书记在他的第一天的上午的讲话里面,还专门强调说是创新不是管理管出来的。无论是总书记还是总理,他们的提法都是非常一致的。前几天,我们有幸聆听总书记的讲话,讲到他会见德国默克尔总理的时候,默克尔讲,创新好像是人们头脑中的东西,总书记非常赞同。[10:19] /p p   [杨卫]:所以,我们在“十三五”规划中,五大理念中,创新是放在首位的。我们所有的工作,不是要禁锢创新的思想和创新的行为,而是要激发。所以,基础研究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尊重科学。具体来讲,是要尊重基础研究的发展规律。另外,要尊重科学家的学术自由,营造包容和宽容创新的文化。[10:20] /p p   [杨卫]:在这次规划里面,我们提出要遵循科学规律,加强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基础研究,实行差异化的资助机制。比如针对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科学基金要充分尊重科学家的学术敏感,扩大自主选题的空间,鼓励自由探索,宽容失败。[10:20] /p p   [杨卫]:怎么宽容失败?比如100个项目,有10个项目没有完成,90个项目完成了或者超额完成了,是这种情况好,还是100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完成了目标,但是目标定的比较高。我们觉得可能还是前一种目标比较好。因此,我们基金委每年要评估我们的绩效,评估绩效的时候,我们提出不能从微观评估绩效,不能一个一个项目评估绩效,而是要把一类项目总体的绩效加起来进行评估。这样体现了基础研究可以容忍失败的情况。[10:21] /p p   [杨卫]:我们在资助管理机制方面,也有几个新的举措。第一,我们希望进一步完善从非共识的学术争议中甄别发现原创思想的工作机制,能够探索加强对挑战传统范式的变革性的研究。加大对这类研究的资助力度。第二,推动法治基金的建设,用法律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减少管理工作中的人为的干扰。第三,实现集约高效的管理,简化管理过程,避免频繁地考核。[10:22] /p p   [杨卫]:基金委在经费的管理上和在我们项目过程的管理上,一贯是比较宽松的。对广大科技工作者而言也是有目共睹的。从前年到去年,我们又和财政部共同制定了新的经费管理的办法。这个办法从去年开始已经实施。这个办法包括劳务费不设上限,包括设置间接经费,包括不是采用国库经费,直接到国库去提取经费的做法,而是由依托单位间接地管理经费,这样就给依托单位更大的权限。[10:26] /p p   [杨卫]:另外,不同的栏目,大多数栏目叫做“打酱油的钱可以买醋”,只要依托单位认可这个情况。有三个栏目是有限制的,就是差旅、会议费和国际合作费等等,这三项不可以和其他打通使用。科学工作者一直在诟病,就是有的时候一个项目做了很多时间钱还没到位,我们是坚持要求项目没开始之前钱要到位。[10:26] /p p   [杨卫]:比如,明年1月1号开始的项目,我们要求今年的10月份,项目一半经费到位,这一半经费是指执行期前两年的经费,就要到位。另外,我们的财政执行率非常高,比如去年执行率是99.99%。最近,我们又向财政部建议,在间接经费里面,是不是对绩效这一部分不做限制。我们看到,最近的这次修改,马上就要公布,是采纳了我们和其他单位这样做的建议。[10:27] /p p   [杨卫]:刚才讲到我们的绩效评估,是采用宏观的方式,这种方式实际上也得到了国家的肯定。在我刚刚收到的国家对若干部委和国家的机构部门的评价中,最后对我们的评价被列为优秀。我们并不要求科学工作者去做很多很多事情,为了迎接这个评估。另外,比如,这个评估是委托第三方进行的,不仅仅调查获得基金人的感受,还调查申请了但是没有获得基金人的感受。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有70%以上的没有获得基金的人还是认可我们的评审。[10:28] /p p   [人民网科技]:证明是很公正的。刚才杨主任也说了,我们主要来做放、管、服、落,从科学家的角度我们提供一个宽松,营造一个创新的氛围。对于整个的基金管理,我们也有自己的措施。我们就来细化一点,我们知道,今年是有248亿,这样一个很惹眼的数字。针对这样一个数字,我们又是如何来管理、如何来使用呢?[10:29] /p p   [杨卫]:248亿,首先,我是想,我们30年增长300倍,这个是在很大程度上非常感谢全国科技工作者对我们的支持,他们老说我们的好话。我们的经费可以不断地增加,也非常感谢国家财政,在整个的国家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还不断地增加对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10:30] /p p   [杨卫]:基金的经费管理、经费分配、项目评审,这个实际上是我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核心的内容。我们从建委开始,当时提出八个字,叫公平、公正、依靠专家。这个“依靠专家”不是说在口头上的,是落实在行动上的。比如,我们的指南、我们的优先发展领域,都是专家通过一定的程序提出来的,并且经过专家筛选的。[10:32] /p p   [杨卫]:我们的项目全是专家申请,通过专家函评、专家会评最后获得资助的。我们基金委并不决定谁能上、谁不能上,我们决定的是这一类项目今年可以上多少个,通过函评可以比最后的数目增加30%还是50%,我们只确定这样的线,而这个排列的顺序完全是参照专家评审的结果。[10:32] /p p   [杨卫]:我们会评的特点,叫做当场开票,专家投完票以后,我们马上就开票了,不是把票拿回去再研究研究,有没有不合理的。这样的话,专家开完票以后,比如,可以评五个,前五个就上了,类似于这样的情况。[10:32] /p p   [杨卫]:我们现在一共有4个系列、17类项目。17类项目中的每一类项目,我们都已经制定了规章。就是按什么样的程序,对这一类项目进行评审。如果不按照这个规章进行评审,可以投诉基金评审的情况。[10:34] /p p   [杨卫]:如果任何法律程序上的不公正,按照我们基金的条例,是可以投诉的。而且这个投诉是必须受理的、要给出说明。但是,如果一个专家申请一个项目,由其他的专家进行评审,评审的时候,有的专家说这个项目有哪些地方有问题,哪些地方不好,因此,可能这个项目的打分没有达到我们要的那条线,最后没有被通过,如果投诉说这个专家的意见不对,应该找另外专家评审,这类我们现在不予受理,因为我们是依靠我们的评审专家。这是国际惯例。[10:34] /p p   [人民网科技]:我们又该如何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这可能也是大家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10:35] /p p   [杨卫]:基金的使用效率,我可以用两个数字来说明。第一个数字,我们先说我们的管理效率。基金一年的经费,比如今年是248个亿,用在管理,包括基金委所有人员的费用,我们的办公费用,我们邀请专家开会的各种各样评审的费用加在一起,不是直接用到项目里的,这个是两个亿。也就是说,不到总数的1%。[10:37] /p p   [杨卫]:这大概是个什么水平呢?像美国的国家科学基金会这个数大概是6%,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是美国所有资助机构里面效率最高的。因此他们非常惊讶,因为我们基金委就200人多一点,固定编制的,他们将近2000人,我们一年接受的申请大概是它的4倍,甚至更多。[10:37] /p p   [杨卫]:我们一年资助的项目,大概也是它的三四倍这么多,他们不了解我们怎么可能达到这一点。应该说,我们有很多方法去提高我们的处理能力,比如包括我们的信息系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权限等等,这是第一个数字,说明我们自己的管理效率。[10:37] /p p   [杨卫]:再有一个,每年资助科研经费的基础研究的大概是248个亿,相对于全世界来讲,我们这个数并不算是很高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大概是我们的一倍左右,他一年大概是将近80亿美元。但是,美国还有另外一个,叫国立卫生研究院,英文缩写叫NIH,是资助医学和生命科学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其中基础大概占一半左右,它是300亿美元。[10:40] /p p   [杨卫]:他们的数量比我们多得多。但是我们的学术产出,据去年的统计,占世界整个学术产出,世界的学术产出里面标注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大概占11.5%,这个比例应该说是相当高的,在世界上是相当高的。是不是最高的,我还没有进行完全的调查。整个来讲,我们的效率也还是可以的。但是可能说,有的时候我们用的研究者的基金,比较宝贵,最后题目已经结题了,基金还没有花完。这种情况下,在我们财务制度里面,规定没有花完的在结题以后的两年还可以用在你的项目的延续性的研究。两年后,如果你还没有花完,学校可以采用统筹式的方式来把这个基金用于基础研究。[11:02] /p p   [人民网科技]:根据您之前提出这样的放、管、服、落的理念,我们对整个都有了一个了解。最后还有一个如何来落实。我想这个落实可能分为,一方面我们是对项目管理来进行配合、落实,还有一个大的方面,也就是对我们整个的宏观政策背景,比如“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三个并行发展目标和五大发展任务。针对这样两大项的方向,我们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如何让它去落实,来确保规划落地,来确保目标很好地实现?[11:04] /p p   [杨卫]:我们都讲一分规划、九分落实。为了避免我们常说的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我们自然科学基金将不断地完善以绩效评估为核心的评估体系。我们这个评估主要依靠第三方来进行的。[11:04] /p p   [杨卫]:首先是总体效果评估,我们认为国际评估是比较好的一个办法。在基金委建立25周年的时候,率先进行了国际评估。我们这个国际评估找了两位比较知名的国外的专家,说你们他们可以自己组织队伍,自己设立评估的指标,然后来进行评估。那次的评估效果,实际上是特别好。中央领导也高度肯定。[11:07] /p p   [杨卫]:所以从那次评估以后,那几年,我们的经费增加得还是比较快的。到今年,我们是基金委成立30周年,我们再想想,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对整体的效果进行评估。我们就想到是不是可以由一个世界上比较著名的科学机构进行评估。我们就问到《自然》,他们有没有可能对我们的情况进行评估。怎么评估,他们自己来决定。[11:07] /p p   [杨卫]:因此,几个月以前,《自然》出了一个专辑叫做“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科研”。在这个里面,它调研了2000多人,很多是比较年轻的,包括很多是从国外刚刚回来的,在中国工作几年的,在比较高水平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比较多的人。总的这个评估的效果,对基金委的看法,应该是比较正能量的。最近,我们还在思考能不能进行更全面的评估。这是一方面。这说明我们每隔五年左右,我们设想要有一个比较大的评估。[11:07] /p p   [杨卫]:另外,我们已经委托中科院的文献情报中心,对我们“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战略目标进行监测评估。我们提出了一些指标、目标,请他们进行监测,哪些指标基本上没问题,哪些还有点问题等等。及时了解目标实现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便针对性地进行调整。[11:08] /p p   [杨卫]:同时,我刚才也介绍了我们每年都有一个年度的绩效评估。这个绩效评估是委托国家科技评估中心,是科技部下面的一个单位。它来对我们评估,已经评估了几年了。今后这五年的每一年,要结合“十三五”的目标进行这方面的评估,对我们不同类的项目都进行评估。法治基金是我们“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我们委托了浙江大学的法学院,对我们“十三五”期间的法治建设的情况进行这方面的评估。[11:09] /p p   [杨卫]:最后,我们还要对我们的执行力进行评估,包括我们的财务执行力、各种改革措施的执行力、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执行力以及在推进科研诚信方面的执行力。我们希望在这些方面,在今后的五年,要不断地开展评估,以落实我们这个规划。[11:10] /p p   [人民网科技]:每次说到创新,我们都知道,一定是离不开人的,任何科技创新是以人为本的。在“十三五”期间,我们基金委对于人才资助这一方面又有什么样的考虑和打算?[11:10] /p p   [杨卫]:我们基金委是比较早地对人才进行支持的。22年以前,当时基金委启动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陈章良等科学家提议的,后来基金委予以实施。我自己本人就是第一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当时总共是49位。到现在,这个人才项目不断地发展,前年,专门在中南海召开了全国杰出青年基金的座谈会,总理主持了这次会议。[11:12] /p p   [杨卫]:杰出青年基金实施22年来成绩斐然,目前,60岁以下的中国科学院的内地的院士里面,有86%是先获得杰出青年基金,后当选院士的。2000年以来,由杰青主持和参与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占整个国家自然科学奖的77%,这个成效是非常显著的。[11:12] /p p   [杨卫]:除了杰青以外,在杰青之后我们又设立了一系列的人才项目,包括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等等,这些项目都是支持人的,包括国内外的学者,都可以来申请我们这方面的基金。[11:13] /p p   [杨卫]:我们觉得,对人才来讲,人才的项目,它的谱系的设计要体现几个特点。第一,要体现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包括青年基金、优青和杰青。第二,要体现不同的成长方式。要考虑不同的区域行业特色。另外,不同的人才汇聚的方式。比如群体就是若干个人才协同进行的。我们还有一个体会,要针对不同的学术发展阶段来设计人才项目,但是不能搞成像行政那样一个人才的层级,比如我有一个科级的人才项目、处级的人才项目,不能这样弄。它只是体现它的成长特点,但是,并不能说明你必须得一个级别待多少年才能上另外一个级别。[11:15] /p p   [杨卫]:不能固化人才层级,那样会破坏人才成长的突变性和孕育性。有时候需要很长的孕育时间,有的时候是厚积薄发等等。另外,不能搞拔苗助长的人才工程。我刚到基金委工作那一年,我们到瑞典访问,去诺贝尔奖物理奖委员会,我们就说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经验,有没有什么建议给我们,他们讲,你千万别搞一个诺贝尔奖工程,他说你搞完这个,名声就坏了,但是,你可以悄悄的,不动声色的支持一些你们觉得做得比较好的,需要稳定支持的一些年轻人。不要进行宣传,让他们自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你作为一个资助机构的管理者,或者我们所有的学科的主任,要对你这个学科有哪些人才要心中有数。[11:16] /p p   [杨卫]:另外,还要建设好一支公正的伯乐队伍。我们所有人才项目都是评出来的,评的时候,要形成很好的文化。不是说我评你的学生,你评我的学生。要形成一个很好的文化。[11:17] /p p   [人民网科技]:我们知道,在这次规划当中,基金委明确提出100多个优先发展的领域,针对这些优先发展领域,基金委在未来资源配置上会如何推动它,怎样考虑的?[11:17] /p p   [杨卫]:一百多个,看着比较多,但是你想一想,这是在“十三五”期间的,我们大概一共是118个学科优先发展领域和16个跨学科优先发展领域。我们基金委大概一年资助四万个项目,在“十三五”期间,估计要资助20万项目以上。所以,100多个优先发展领域,并不是很多,相当于每个领域接近一千项或者更多的项目给予支持。[11:19] /p p   [杨卫]:118个优先发展领域,是各个学科根据他们的特点,是由专家们一级一级地提出来的。比如,先是小学科的专家,比如二级学科的专家,然后一级学科的专家,然后大家共同讨论,凝聚出在哪些方面我们应该加强支持。另外,注意我们这儿讲的是优先发展领域,而不是优先资助领域。不是说这个项目我们要优先资助,其他的项目我们不优先资助。而是我们认为,这些项目的发展是比较重要的,我们基金委的“十三五”规划拿到网上征求意见的时候,我们科技工作者提出修改建议最多的,也是我们具体某一个领域、某一个方向应该怎么更体现学科前沿趋势,这方面提出的修改意见是比较多的。[11:19] /p p   [杨卫]:这些学科领域是专家们选的,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遴选的。另一方面,我们基金委随之还要出一套书,具体阐述在每一个大的学科领域,我们所期待的进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些也是全国几万名科技工作者的智慧结晶。[11:20] /p p   [杨卫]: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它也是动态调整的。我们这些优先发展的领域,一般是把它作为重点项目的参考。我们的重点项目大概基金委一年支持600项左右,有100多个优先发展的领域。每一年我们的学科评审组,要对下一年的优先资助的方向,就是从发展领域到资助方向,还要进行新的讨论和修改,以反映科学发展的新动态的信息。[11:21] /p p   [人民网科技]:今天非常感谢杨主任为我们带来的分享。因为时间关系,很多细致的问题我们不能在此进行讨论。我们也期待,在基金委的努力下能够给我们科学家提供更好的创新氛围,能够孕育出更好的创新项目,也助力在科技强国上迈出坚定的步伐。谢谢您的分享。[11:22] /p p   [杨卫]:谢谢你对我们的鼓励。也谢谢全国的科技工作者对基金委的厚爱。我们一定要争取把我们自己的工作做好。[11:22] /p p   [人民网科技]:今天节目就是这样的,感谢您的收看,再见![11:22] /p p & nbsp /p
  •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全文)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到2020年,高校科技创新质量和国际学术影响力实现新的跃升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增强 开放协同高效的现代大学科研组织机制基本形成 引领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支撑力量。  规划原文如下: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具有引领作用,高等学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引领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十二五”期间,高校科技战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中长期规划纲要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精心谋划,奋发有为,实现了科技工作新突破。高校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十二五”期间,高校科技经费总额达到5936亿元,较“十一五”时期增长约78%。高校牵头承担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大批973、863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牵头承建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的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的5项,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总数的60.0%,获国家科技三大奖占全部授奖数量的60%以上。在暗物质、干细胞、拓扑绝缘体、量子隐形传态、高强度氮化硼、半浮栅晶体管、超级计算机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主动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取得新跨越。“十二五”期间,高校服务产业、企业和社会需求获得的科研经费总额超过2028亿元,占高校科研经费总量的33.8% 科技成果直接交易额超过196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国年发明专利授权总数的26.3%。 依托高校建设的各类科技园区已经成为创新创业和创客空间的主要聚集区。新型科技智库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成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支撑。启动实施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一批协同创新中心正在成为服务国民经济的新生长点。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结合高校综合改革,全面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战略部署和重点任务,深入开展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科技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等改革试点,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联动效应逐渐彰显。  --——国际学术影响力再上台阶。我国高校科技论文数量达到全球八分之一,高影响力论文数量同步提升。若干高水平大学国际学术排行榜位置不断前移。在基于论文及其被引次数的国际学科评估中,2010年到2014年期间,进入世界前1%的学科从335个增加到616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的高校从104所增加到164所。受邀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做特邀、专题和主题报告,担任国际学术会议主席和著名学术期刊编委,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人数均大幅度提高。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引领国家基础研究和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已成为前沿技术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等方面成为重要战略支撑。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国家发展的新需求和新任务对高校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迫切需要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发挥引领创新的先导作用。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调结构、转方式、增动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根本之策。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研究 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布局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是“十三五”期间国家科技创新的战略任务。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迫切需要高校敢于担当历史重任,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提供战略支撑。  ——应对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迫切需要高校加强引领型创新,抢占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兴起,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战略竞争全面展开。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相继推出国家创新战略,围绕加强基础研究,吸引全球顶级人才,提高教育质量,加强重大科技装备和设施等方面展开部署,以求得主导权和竞争力。高校是引领创新的主体,各国科技创新的综合竞争力往往由其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决定,提升国家科技核心竞争力,必须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  ——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步伐迫切需要高校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明确了任务和路径。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等整体水平,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使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才能显著增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大力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既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有效手段和必然选择。  ——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深度实施,更加迫切需要高校服务国家安全重大战略。随着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国防科技和军事实力已成为决定国家主权、领土安全、国际地位和保障发展的核心要素。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提升国防科技创新能力,突破发达国家对国防关键技术的防范遏制,更加需要高校在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大力支撑。顺应时代要求和发展机遇,高校应加强国防科技原始创新,为国防科技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人才储备,成为支撑国家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对高校科技发展方式和科技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使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当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完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推动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共享,建立科技报告制度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已经形成联动效应。高校科技发展方式转型和科技治理能力必须紧紧围绕体制机制改革新要求,适应发展新环境,强化改革新动力。  高校科技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但与国家需求和社会期待,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明显差距。原创理论、原创发现仍然缺乏 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引领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作用有待充分发挥 有组织科研、高端人才聚集、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评价、稳定投入等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发展环境需要不断优化,高校科技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 激励潜心研究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尚未普遍形成。  “十三五”是我国高校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牢固树立教学决定生存、科研决定水平、服务决定地位、质量决定兴衰、制度决定成败的办学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拓展发展空间,凝练战略目标,落实战略举措,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引领和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二、发展理念与主要目标  (一)发展理念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国家“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署,全面落实国家教育、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坚持“引领创新,支撑发展,科教融合,开放协同,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牢固确立服务需求导向,以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和贡献为核心,以促进科教融合为主线,以推动开放协同为突破口,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科技、教育、经济三结合,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三并举,全面提升科学研究原始创新、支撑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三种能力。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高校科技创新质量和国际学术影响力实现新的跃升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增强 开放协同高效的现代大学科研组织机制基本形成 引领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支撑力量。具体目标包括:  ——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建成若干国际领先的国家实验室、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和一批协同创新平台 造就一批具有卓越国际声誉的科学大师、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涌现一批代表国家水平、引领国际科学前沿发展方向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引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牵头或参与组建若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一批标志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专业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和技术经纪人队伍 在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产业技术新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支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效果显著增强。培养汇聚高端人才,师资队伍结构更加优化、学术水平显著提升 以创新链引领学科群建设,以科研平台建设支撑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发展 科教融合、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主要模式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开放协同高效的现代大学科研组织机制基本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机制、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网络、军民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 牵头建成一批国际创新合作平台,牵头组织若干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评价改革、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稳步推进。  三、坚持引领创新,抢占原始创新战略制高点  全面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是高校科技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落实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速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  (一)大力加强需求引导的基础研究  ——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整合高校基础研究优势和特色,建立遴选和组织高校优势领域重大项目的运行机制。引导科学家集成跨学科、跨领域的优势力量,加快重点突破,提升高校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源头供给能力和水平。  ——围绕可能催生重大创新和深刻影响未来发展的前沿科学领域,组织高校积极参与脑科学、纳米科技、全球气候变化应对、量子信息、蛋白质、发育与生殖、合成生物学、变革性技术的科学基础等重大科学计划和重点研发计划的实施。  ——围绕严重制约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引导高校加强对信息、能源、安全、材料、核、网络、海洋、工程制造、深海、深地、深空等领域的重大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攻关。  ——围绕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民生领域,引导高校加强对医疗卫生、健康保障、现代农业、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资源开采利用、环境修复、生态保护等领域的重大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争取实现关键科学问题的突破,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加强面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基础性、共性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将行业产业技术发展需求转化凝练为基础性的关键科学问题,促进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有机衔接。  (二)聚焦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  ——面向市场需求,立足基础研究和多学科协同优势,前瞻性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战略高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源头供给。  ——发展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颠覆性技术。开发移动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量子信息技术,加强增材制造、智能机器人、基因组、干细胞、合成生物、再生医学、生物材料等技术研究。  ——发展安全、清洁、高效、低碳的现代能源技术。突破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瓶颈,加快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技术开发,加强大规模供需互动、储能和并网关键技术攻关。  ——发展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修复技术。加强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技术体系研究,加强水、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危险废弃物处置、环境监测与环境应急技术研究,加强城乡环境治理技术的研究。  ——加强深海、深地、深空、深蓝等领域的战略高技术部署。加快海洋立体同步观测、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资源开发等技术研究,大力提升空间进入、利用和控制等技术研究,推进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导航和位置服务技术研究。  ——发展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技术。发展交通、电力、通讯、地下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标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加强村镇规划、环境整理、新型民宅、社区服务等重点领域技术研究。  ——发展人口健康技术。促进生命科学、中西医药、生物工程等多领域技术融合,加强重大疾病、公共卫生、生殖健康、新药创制等技术研究,发展精准医疗、建立医学大数据库,研发基于分子诊断的遗传基因筛查技术和慢性病易感基因筛查技术。  ——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农业作物新品种,保障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丰产增效。发展畜禽和水产的健康、高效、安全养殖技术,提升精准施肥施药和减施降残能力,发展农业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强智能农机技术,加强食品加工、保藏以及有害物质检测等新技术的研发。  (三)加快培养聚集一流人才和创新团队  ——坚持人才驱动,深入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按照创新规律培养和吸引人才,按照市场规律推动人才有序流动、共享人才资源,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营造促进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机制。  ——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面向学术大师、全球顶尖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建设一批科学家工作室,进一步加强对未来领军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大力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推动实施更加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结合实施国际科技合作引导计划,建立国际访问学者制度,加快构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新机制 成建制引进海外学术团队,提升人才引进效益。  ——创新科研团队资助模式。支持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加强对从事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拔尖人才及优秀创新团队的稳定支持。推进薪酬制度改革,探索教师协议工资制,保证科技人员合理工资待遇水平。  (四)推进科技创新大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瞄准国际科技前沿,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在高校培育和建设若干高水平国家实验室,形成引领科学前沿发展,为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提供长期战略支撑的创新能力,成为国际一流的创新高地。  ——发挥高校多学科交叉和人才优势,加强顶层规划和组织预研,聚焦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领域,培育一批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承建若干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组织提出若干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国际合作计划,凝聚、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加速形成代表国家水平、有效应对重大需求、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的科技创新实力,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优化技术创新和工程化平台体系,聚焦产业需要布局创新链,建设一批国际领先、面向区域和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加强培育和布局,争取依托高校建设一批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对高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规范管理。提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质量和创新能力,完善结构布局,聚焦科学前沿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的新增需求,面向问题导向的交叉综合研究新布局一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继续在数理和生命等基础学科领域建设若干冲击世界一流水平、国际化的科学研究机构,为提出新的重大科学问题、形成新的交叉学科领域和开展原创性基础前沿研究提供平台和创新环境,力争产出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科技成果,历练出一批中国的世界知名学者。  ——加强科学实验与观测方法、技术和设备的创新,提升高校科研方法和手段的先进性。组织高校优势力量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开发和研制专项项目,鼓励自主研制具有原创性思想的探索性科研仪器和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端科研设备,提升自主创新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引导高校加强野外观测平台和基地的建设。  (五)推进高水平的交叉学科研究  ——保持自由探索优势,鼓励高校科技人员根据科研兴趣自主选题开展原创研究。引导高校支持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鼓励在思想、知识、原理、方法的原始创新上积极进取,大力支持开展交叉研究的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引导和鼓励高校积极争取自然科学基金的非共识项目。  ——重视基础学科建设,全面协调地发展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并推动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新兴交叉研究领域。  ——面向综合性科学问题,引导和鼓励高校大力开展促进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及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科学研究,特别是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物质科学与生命科学、能源科学与信息科学、脑科学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等的交叉研究。  四、坚持支撑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深化科技与经济融合,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实现动力转换,是高校科技支撑发展的直接体现。  (一)积极参与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围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依托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若干国家工程实验室,与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建立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积极参与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网络与工业控制安全及清洁能源工程。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大数据时代的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参与构建新型制造体系。增强高校对我国优势制造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技术支撑作用。  ——支撑服务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高校在工艺、材料、信息、控制等领域的优势,服务能源、制造、交通等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技术性能升级,通过科技服务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条的中高端转移。  ——面向智能制造、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需求,在生物医用材料、材料基因组、智能交通技术、智能机器人、3D打印技术和核能、互联网+等方面,加快市场导向的技术研发。  (二)支撑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支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创新管理模式,建立高校科技管理创新联盟,加强高校间科技资源整合力度,积极参与全球创新中心、创新设计中心和制造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支持各具特色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对接中关村、东湖、张江、深圳、苏南、天津滨海、长株潭、成都高新区、西安高新、杭州等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部署,加强高校与示范区科技优势互补和协同联动。发挥行业院校与所属行业产业紧密联系的传统和创新优势,对接示范区技术与产业布局,支撑主要产业向国际分工价值链高端攀升,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新高地。  ——加强区域内和跨区域高校优势科技资源协同。联合行业产业专家组建一批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和合作组织,发挥高校科技管理战略联盟的协调作用,组团服务东北、西部、中部区域和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珠三角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区域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先行先试,支持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科技支持力度。结合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发挥高校制造、信息、材料、交通领域的特色和优势,立足当地,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区域(专业)研究院、大学科技园分园等成果转移和产业化基地,积极支持建设西部科技创新港,发挥桥头堡作用,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三)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  ——围绕《中国制造2025》,面向汽车、航空、能源、高铁、石化等典型行业产业,组织开展工业软件与传感器、高端数控加工与成品制造智能化工艺、柔性电子制造技术、新一代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的研制和应用示范,参与智能机器人重大研究计划的实施。  ——围绕工业信息化,组织开展量子信息与量子通信、云计算与大数据、未来网络安全防御、智能融合媒体网络等创新研究,重点在互联网+、大数据(金融、交通、医疗)及智慧工厂协同工程上取得突破。  ——围绕新型城镇化中的生态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组织开展煤炭清洁利用与新型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及能源传输系统的可靠高效技术、特大城市交通的布局协同优化与决策支持、城市交通系统效能提升和安全保障等开展创新研究,支撑“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围绕航空航天、深海工程和核能与核安全等重大装备制造,在材料领域重点开展高性能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新型电子材料的研发,建立材料基因组工程创新战略联盟,加强材料设计、制备与表征技术的研究,支撑重大工程关键材料保障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发挥高校学科交叉优势,在信息-物理-社会三元空间融合系统、超高速高精制造、脑科学、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抢救保护及综合利用、超重力效应基础研究、关键技术与应用等方向开展超前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积累原创资源。  (四)加快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  ——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推动高校整合现有各种类型转移机构,建立专业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登记、公示和奖励制度,加强高校、企业的人才双向流动。  ——建立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化运营机制。探索高校科技创新融资模式,完善资金筹措、市场对接和技术保障,形成科技成果市场化运营体系。  ——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机制和年度报告制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年度统计和报告制度,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将作为高校绩效拨款的依据。  ——加强高校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职能,支撑科技服务产业集群建设。  (五)服务国防建设与国家安全  ——建立健全高校国防协同创新机制和组织体系。探索建立与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主管部门在政策、规划、投入、信息、科技计划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和工作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国防科研环境,加强协同创新,建设一批高校与涉军行业部门联合的协同创新中心,在空天、海洋与制造、新材料、信息控制与网络空间等领域组建国防科技战略联盟,充分发挥教育部联合研究中心作用,引导高校开展有组织的国防科研活动。  ——大力推进高校原始创新在国防中的应用。组织引导高校开展国防基础研究和武器装备预先研究,围绕海洋、空天、网络空间等国防重大战略需求,在先进设计与制造、新材料、信息与控制、电子元器件、动力与能源、仿生等领域,培育和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与国防科技及武器装备主管部门联,用于支持开放共享。  ——引导和鼓励高校建立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推动建立开放共享后补助机制。  (十)实施国际科技合作引导计划  ——继续实施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计划,坚持高标准、有特色,稳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强化对“一带一路”、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联合实验室和协同创新平台的支持,加强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培育。  ——继续实施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坚持服务需求,提升建设质量,推进规划化管理,实现高水平、实质性、可持续的国际合作。积极推进全球顶级科学家工作室建设计划。  ——组织参与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建设一批国际创新网络联盟。  ——实施“海桥计划”,推进产业技术国际创新合作与国际技术转移,支持高校在境外建立技术转移中心。  九、组织实施  ——明确责任,加强领导。教育部负责本规划的组织实施。省级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单位)教育主管部门应结合实际,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所属高校科技工作的领导。  ——建立高校创新调查制度,加强动态监测。建立本规划实施和高校科技发展情况的动态监测、及时反馈机制,开展中期评估,形成政策预调、微调的科学决策支持系统。  ——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环境。统一高校科技战线对提升创新能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识,引导社会各界加强对高校科技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 从“十三五”规划看仪器仪表的发展机遇
    在广泛听取会员单位、分支机构和行业领域相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完成了《仪器仪表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的编制工作。并经协会理事长联席会议专题讨论和审议后,进行了修改完善。今天我们来梳理一下“十三五”期间仪器仪表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一、仪器仪表在能源行业的应用 能源行业是仪器仪表重要的应用行业,《十三五规划纲要》在第三十章建设现代能源体系中指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同时,提出“十三五”期间能源领域八大重点工程。 未来五年我们值得关注的能源行业有: 1.水电,2.风电、光伏、光热,3.核电,4.生物质能、地热能、沿海潮汐能,5.完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发电扶持政策,6.煤炭,7.油气。 能源领域一直是仪器仪表重要的用户领域,从能源方面来看: 1.国家的能源支持方向有了大的调整,将以清洁能源作为主导发展方向。 2.国家未来五年的能源的发展逐渐将从粗放型的生产改变为精益生产,同时对仪器仪表及系统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 3.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下跌,空气、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煤炭、石化行业转型升级是关键。煤炭限制开发、提倡开采油气,落后产能的煤电、炼油企业将逐渐进行新技术改造或者淘汰。 4.对于仪器仪表行业来讲,能源行业的转型升级,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不过技术和质量仍是不变的竞争力。 二、仪器仪表与“十三五”制造强国战略 仪器仪表是信息采集、测量、传输、控制的基础,是奠定工业基础,发展工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基石。“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对工业基础、智能制造做出了引导思路。 这些政策与我们有关 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第二十二章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提出: 1.强化基础领域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2.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明显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 3.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强化智能制造标准、工业电子设备、核心支撑软件等基础。 4.加强工业互联网设施建设、技术验证和示范推广,推动“中国制造 互联网”取得实质性突破。 5.培育推广新型智能制造模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 6.鼓励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7.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引导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促进服务增值。推进制造业集聚区改造提升,建设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若干先进制造业中心。 三、“十三五”期间仪器仪表企业该如何自我建设 1.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实现重点领域向中高端的群体性突破。 2.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全面强化企业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解决一批影响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加强商标品牌法律保护,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3.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检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 4.鼓励企业并购,形成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集中度高、分工细化、协作高效的产业组织形态。 除此之外,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国家还将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国家级检测与评定中心、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仪器仪表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十三五”即将启程,在这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十字路口,这个国家、每个中国人的未来将翻开新的篇章。我们应该有理由相信,“十三五”期间中国仪器仪表将在历史的舞台大展宏图。 更多信息敬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吉天微信公众平台
  • “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印发 科学仪器助力精准医学
    p   据发改委网站12日消息,为进一步夯实生物产业创新基础,促进现代生物技术更多惠及民生,着力打造生物经济新动能,发改委印发了《“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p p   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显著提升,重点企业达到1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生物技术产品,一批优势生物技术和产品成功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国际产能合作步伐进一步加快。 /p p   《规划》明确把握精准医学模式推动药物研发革命的趋势性变化,立足基因技术和细胞工程等先进技术带来的革命性转变,加快新药研发速度, 提升药物品质, 更好满足临床用药和产业向中高端发展的需求。到 2020 年,实现医药工业销售收入 4.5 万亿元,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 3.6%。 /p p   《规划》中的推动重点领域新发展部分,有多处提及了科学仪器,仪器信息网编辑摘录相关信息如下(原文见附件): /p p    strong (一)构建生物医药新体系 /strong /p p   把握精准医学模式推动药物研发革命的趋势性变化,立足基因技术和细胞工程等先进技术带来的革命性转变,加快新药研发速度, 提升药物品质, 更好满足临床用药和产业向中高端发展的需求。到 2020 年,实现医药工业销售收入 4.5 万亿元,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 3.6%。 /p p strong   1、加速新药创制和产业化 /strong /p p   以临床用药需求为导向,依托高通量测序、基因组编辑、微流控芯片等先进技术, 促进转化医学发展, 在肿瘤、 重大传染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慢性病及罕见病等领域实现药物原始创新。加快创制新型抗体、蛋白及多肽等生物药。发展治疗性疫苗,核糖核酸(RNA)干扰药物,适配子药物,以及干细胞、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免疫疗法(CAR-T)等生物治疗产品。推动抗体/多肽-小分子偶联、生物大分子纯化、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等可规模化技术,完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技术,加快高端药物产业化速度。推动中药提取物、中药配方颗粒的规范化发展,完善基于药材源头的全过程质量可溯源体系建设,创制一批临床价值大、科学价值强的中药新品种。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广阔的海洋创新药物,构建海洋生物医药中高端产业链。 /p p strong   2、加快发展精准医学新模式 /strong /p p   以临床价值为核心,在治疗适应症与新靶点验证、临床前与临床试验、产品设计优化与产业化等全程进行精准监管,提供安全有效的数据信息,实现药物精准研发。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白质组、代谢组等相关内环境信息,整合不同数据层面的生物学信息库,利用基因测序、影像、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在产前胎儿罕见病筛查、肿瘤、遗传性疾病等方面实现精准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对特定患者量身设计最佳诊疗方案,在正确的时间、给予正确的药物、使用正确的剂量和给药途径,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 /p p strong   3、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 /strong /p p   以提升药物品质为目标,加快推广化学原料药绿色制备和清洁生产,积极推进化学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不断提高原料药和制剂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推动产业从原料药出口向终端产品出口的转变。持续推进中药技术标准化,提升中药质量及全产业链的规模化协调发展,开展基于互联网+中药材种植养殖平台建设,推广中药材无公害种植和综合利用、 中药质量溯源检定、 中药工业先进制造技术、中药健康产品制造技术和药材废渣利用,提高中药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单克隆抗体、长效重组蛋白、第三代胰岛素等高技术含量生物类似药的发展,提高我国患者的药物可及性。 strong 开发药物结晶设备和传感器、先进粉体工程设备、新型超临界萃取和色谱分离设备、新型固体制剂生产在线检测设备和自控系统、高密度流加式和连续培养生物反应器、蛋白质大规模纯化设备以及冷链储存运输系统等制药装备, /strong 加快制药装备的升级换代,提升装备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切实提升包材和辅料的品质,加强产业综合配套能力。 /p p strong   (二)提升生物医学工程发展水平 /strong /p p   把握智能、网络、标准化的新趋势,大力发展新型医疗器械,提供现代化诊疗新手段。到 2020 年,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年产值达6000 亿元, 初步建立基于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的现代智能医疗器械产品及服务体系。 /p p strong   1、构建智能诊疗生态系统 /strong /p p   重点发展智能医疗设备、软件、配套试剂和全方位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智能诊疗生态系统。制定相关数据标准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以大数据为依托的智能化诊疗系统,快速精准地进行疾病诊断、辅助个性化治疗以及系统性康复。打造智慧医疗新业态,实现基层城乡居民的远程健康管理、远程门诊、远程居家看护等远程诊断和健康管理服务。 /p p   strong  2、提高高品质设备市场占有率 /strong /p p   发展高品质医学影像、先进治疗、精准化检测设备等临床主要诊疗医学装备,破除国内企业长期的低端化、同质化恶性竞争。发展高品质影像诊断设备、医学影像数据库、先进的肿瘤治疗装备,开发基于影像的术前评估与手术规划系统,促进中医药原创性诊疗及康复设备研发。加强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攻关,开发低成本易用高效整合的测序样品自动化软硬件技术,以及基因测序、编辑配套耗材, strong 加快推进适应生命科学新技术发展的生命科学新仪器和试剂的研发, /strong 持续专注于技术创新,提升系统的性价比,提高我国在高品质医疗设备市场的竞争力。 /p p strong   3、推动植(介)入产品创新发展 /strong /p p   加速新材料技术应用,针对心脏科、骨科、眼科、耳鼻喉科等临床治疗需求, 继续加快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可降解血管支架、人工瓣膜、骨及周围神经等修复材料、人工关节、人工角膜、人工晶体、人工耳蜗等植(介)入医疗器械新产品的创新和产业化。针对器官修复等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推动生物技术与材料技术的融合,加速仿生医学、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推进增材制造(3D 打印)技术在植(介)入新产品中应用。 /p p strong   4、提供快速准确便捷检测手段 /strong /p p   针对急性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重大传染性疾病,包括外来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检测需求, strong 加速现场快速检测的体外诊断仪器、试剂和试纸的研发和产业化。 /strong 针对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等慢性病,加快便捷和准确的家用体外诊断产品的产业化。加快特异性高的分子诊断、生物芯片等新技术发展,支撑肿瘤、遗传疾病、罕见病等疾病的体外快速准确诊断筛查。 strong 完善产业链的配套建设, /strong strong 发展配套的高精度的检测仪器、试剂和智能诊断技术,支持第三方检测中心发展与建设。 /strong /p p    strong 附件 /strong :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style=" line-height: 16px "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1/ueattachment/f082f36f-bd29-42ca-aa45-6914f211245b.pdf" style=" line-height: 16px " “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pdf /a /p p br/ /p
  • 科技部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发展规划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科办高〔2017〕55号 /p 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p p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科技部组织编制了《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发展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做好落实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科技部办公厅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7年6月29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发展规划 /strong /p p   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包括众创空间等创业孵化载体,以下简称“孵化器”)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培育发展经济新动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制定本规划。 /p p    strong 一、“十二五”时期发展回顾 /strong /p p   “十二五”期间,我国孵化器事业在全社会形成雄厚基础和高度共识,进入全面深化发展阶段,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基本健全,规模不断扩大、能力显著增强、成效充分彰显,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做出积极贡献,有力助推了“双创”时代到来。 /p p    strong (一)孵化器战略地位凸显,社会共识高度凝聚 /strong /p p   “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及《关于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孵化器已成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结合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展众创空间工作指引》等具体措施,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孵化器支持力度,明确孵化器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在政府部门、高校院所、投融资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投资主体基础上,一大批成功企业家、天使投资人、龙头企业、新兴服务机构和创业媒体等市场主体投身于孵化器事业,社会各界对孵化器的认知与支持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断掀起大众创新创业新浪潮。 /p p    strong (二)孵化器行业开拓创新,孵化体系日臻完善 /strong /p p   “十二五”期间,我国孵化器发展突飞猛进,数量全球领先,并完成全国布局。2015年底,全国纳入火炬计划统计的孵化器达2530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736家,从业人员近4.3万人,孵化面积超过8600万平方米,分别是“十一五”末的2.8倍、2.1倍、2.9倍和2.9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等成为孵化器重要集聚区,实现对欠发达地区全覆盖,省级地区80%以上建立了孵化器协会体系。企业化运作的孵化器从不到30%上升至75%以上,天使投资、创业辅导、技能培训、咨询服务等深度服务成为重要的市场化服务手段。全国孵化器与1.3万家中介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共同为创业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我国孵化器为社会贡献了大量高成长企业。2011年至2015年,累计毕业企业数量从39562家上升为74838家,呈不断增长态势。专业孵化器与综合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国际企业孵化器等面向不同创业主体的孵化器深化发展。国有企事业孵化器与民营孵化器协同共进,孵化器的社会公益性与营利性融合互补。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形成了服务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等围绕创业企业发展的全孵化链条,创业孵化作为科技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现勃勃生机。 /p p    strong (三)众创空间迅猛发展,大众创新创业热情高涨 /strong /p p   孵化器不断探索新型孵化模式,创业孵化链条向早期创业者延伸,不断激励新企业诞生。“十二五”期末,一批顺应网络时代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众创空间大量涌现。2015年火炬调研数据显示,全国已建成各类众创空间2300余家(经科技部备案498家),出现了多种基于不同服务重点和核心资源的新型孵化模式,推动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创业者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业态提供了有力支撑。仅2015年,各地众创空间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7万余场次,服务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超过15万家,服务创业者超过50万人,多数地区成立了众创空间联盟组织。创业大街、创业小镇、创业社区等创新创业要素集聚发展的苗头初现。众创空间作为创业孵化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推动早期创新创业活动,营造了我国大众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p p   strong  (四)创业孵化绩效卓著,经济新动能不断汇聚 /strong /p p   “十二五”期间,我国孵化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源头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从注重载体建设向注重主体培育的转变、从注重企业集聚向注重产业培育转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创富源”和“就业源”。我国孵化器五年累计新孵化科技型企业10.5万家,孵化企业累计R& amp D投入近2000亿元。2015年末,孵化器在孵企业数达10.2万家,是2010年的1.8倍,拥有各类知识产权15万件,聚集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1350余名,提供就业岗位165万个,其中应届大学毕业生17万人。截至2015年底,累计毕业企业7.4万家,毕业后上市和挂牌企业累计已超过800家。超过1/3的孵化器是专业孵化器,出现了一批专注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生物医药、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新材料、现代农业、航空航天、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孵化器,带动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围绕自身产业链建设专业孵化器,不断催生出新产品、新产业、新服务、新业态,成为科技创新创业的重要阵地,源源不断为经济发展带来新活力。 /p p    strong (五)服务创新全面提升,社会影响持续扩大 /strong /p p   “十二五”期间,我国孵化器实现了从注重基础服务向注重增值服务转变、从注重科技创业孵化向注重科技创新创业的全链条孵化转变,实施了一系列鼓励社会力量融入大众创新创业活动的服务创新和重大举措,孵化器的社会影响力、带动力持续提升。中国创业导师数量猛增,从2010年的3500多人增长到2015年的21285人(火炬备案创业导师达1048名),对接辅导创业企业5万余家。孵化基金与天使投资形成规模,孵化器自身的孵化基金总额2015年达到365亿元,五年累计获得投资的在孵企业达26577家,共获得投资约842亿元。“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孵化链条建设取得突破,确定41家国家级孵化链条建设示范单位。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已经连续成功举办四届(2012-2015),服务了4万多个参赛企业和近3万个创业团队,带动社会融资超过100亿元、银行授信200亿元,成为孵化器服务大众创新创业的标志性品牌活动。全国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逐渐规范化、常态化,全国26个培训基地累计举办初、中、高级培训班超过120期,参训人员超过1.3万人。 /p p    strong (六)国际合作稳步推进,全球链接能力增强 /strong /p p   孵化器积极对接国际资源和市场,参与构建全球创新链,促成海内外互动孵化的新局面。我国孵化器在创新创业活跃的主要国家开办了数10家海外孵化器,与国外创新创业机构联合开展研发、跨国技术转移、跨国天使投资、跨境孵化加速等合作。外国孵化机构在华开展业务更加踊跃,带来孵化器发展新理念、新模式,促进了国际间技术、人才、创业投资等要素的引进、交流和转化。随着全球创新创业资源的流动和配置,一大批孵化器的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中国国际企业孵化器网络年会、中外创业孵化合作论坛、企业孵化器国际培训研讨班、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等一系列国际交流活动持续开展,为我国孵化器从业者与国际同行提供了交流合作舞台,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外孵化器的双向交流,我国孵化器的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高。 /p p   在取得辉煌业绩的同时,我国孵化器行业仍在很多方面有待提升和发展。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和全链条建设有待持续完善创新 孵化器链接与整合国内外创新创业资源的能力需要继续增强 孵化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增值服务有待深化,孵化器行业标准尚待健全完善 众创空间迫切需要规范发展,专业孵化器尚需合理布局并扩大数量规模 孵化服务职业化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孵化器地区和城乡发展差异仍较大,跨区域协同促进机制有待探索 孵化器的公益与营利双重属性,要求在现行体制下进行持续机制创新,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总之,我国孵化器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就是当前我国的创业孵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尚不能完全满足创新创业活动的巨大服务需求。 /p p    strong 二、孵化器发展新趋势和新要求 /strong /p p   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发展新引擎,创新创业活动呈现新规律,创业大发展对孵化服务产生新需求,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成为推动双创发展的必要条件,孵化器将面临更大挑战和更高要求。 /p p strong   (一)创新创业成为新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strong /p p   全球正处于生产方式转变、传统产业调整、新的主导产业诞生的经济发展新周期。创新创业资源全球配置日趋加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企业的竞争范式已发生重大变革,国家的繁荣进步越来越依赖于创新创业能否持续活跃。当前我国紧抓技术突破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全面推进结构性改革,采取新技术手段降低大众创新创业门槛和成本,通过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创造大量创业机会,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氛围鼓舞更多人投身创新创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战略选择,将在我国经济“三期叠加”和结构调整大背景中助力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提供经济发展新动能。 /p p strong   (二)双创战略下孵化器大有可为 /strong /p p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重要引擎。国家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支持和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文件,综合利用财政、税收等多种政策工具,支持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新创业生态,提倡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倡导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创业服务业。孵化器工作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在双创战略中位势日益升高,在营造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汇聚更广泛的创新创业资源,激发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创新创业,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 /p p    strong (三)创新创业新特点提出发展新要求 /strong /p p   我国创新创业进入新一轮高潮,成为全球创业最活跃地区之一,创业的形态和特征也不断演化。创新创业主体类型多样,大众创业更加普遍 创新创业的技术密集度持续升高,人才引进和技术成果转化需求日趋强烈 创新创业领域覆盖广泛,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成为创业活动高发领域 消费者个性需求不断增长,创新创业更强调生产定制化和敏捷性 创新创业生命周期缩短,企业迭代更新频繁 创业资本逐渐向创业早期阶段前移,天使投资更加活跃 创新创业活动从内部组织到开放协同,跨国、跨区域的创新创业活动日益增多。围绕创新创业活动新特点,创业孵化服务将更加重视营造主体协同、要素聚合、机制健全、环境友好的创新创业生态,鼓励各类市场主体进入创业孵化服务市场,不断创造新模式与新机制高效提供服务,服务对象兼顾小众和大众 特定创新创业领域更关注重度垂直细分和专业化服务 资源快速集聚和创业辅导能力对企业成败日益重要 技术支撑和创业投资的作用将更为凸显 创新创业资源将面向全球进行跨区域配置。 /p p   strong  (四)孵化器行业发展面临新变革 /strong /p p   我国孵化器行业进入全面深化发展阶段,创业企业对各种创业要素和孵化服务的需求正发生深刻变化,孵化器发展面临新变革。创新创业空前活跃导致创业服务的巨量需求 孵化质量提升要求驱动孵化器向专业化、链条化、多层次、立体化方向发展 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大量出现,带动孵化器的建设主体更加广泛,管理团队更加专业 创业社区、集团发展、连锁经营等新组织模式出现逐渐实现了孵化器跨地区、跨行业发展,创业孵化正由“器”之形转向“业”之态。孵化器行业正经历的变革,需要更多更好的创业孵化载体和更多元化的孵化服务,需要更加强化资源集聚、人才团队、运营管理等多方面能力建设,需要更水平的孵化器行业规范和创新,以迎接历史发展新阶段。 /p p   strong  三、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与目标 /strong /p p strong   (一)指导思想 /strong /p p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迎接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紧抓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契机,以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为主线,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加快引领经济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为导向,全面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持续推进我国从孵化器大国向孵化器强国迈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p p   “十三五”期间,要推动我国孵化器围绕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实现新的提升发展,即从服务初创企业到培育新经济源头的提升,从集聚创业要素到促进资源开放共享的提升,从注重综合服务能力到打造专业化服务能力的提升,从侧重服务供给导向到侧重服务需求导向的提升,从推动国际合作到融入全球创新创业网络的提升,从营造局部创业氛围到引领全社会创新创业文化提升。加快实现孵化器类型多元、服务高效、资源共享、机制灵活、区域协同、氛围浓厚的发展态势,形成多种力量、多种模式、多种机制共同促进的全链条、多层次创业孵化新格局。 /p p strong   (二)发展原则 /strong /p p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围绕培育创业主体、建设孵化载体、提供创业服务、拓展创业投融资服务等方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政府在宏观规划、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引导和指导作用。 /p p   多元共存,协同发展。坚持孵化器建设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多样化,促进孵化器新模式、新类型和新机制的不断衍生和发展。带动创业服务机构协同发展,兼顾公益性和营利性协调发展,倡导和推动区域互助发展。 /p p   强化服务,持续创新。综合运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手段,提升服务深度和广度,推动孵化资源基础化、创新技术资本化、孵化资本密集化、孵化流程链条化、服务行为职业化、服务要素生态化、孵化过程定制化。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持续探索和发展可持续商业模式。 /p p   面向大众,服务实体。扩大“双创”的源头供给,推进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放共享创新资源,以科技型创业为引领,构建经济发展新功能。为衍生创业、跨国创业、“互联网+”与跨界融合等各类新型创新创业创造条件,培育新主体、催生新业态、创造新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更好发展。 /p p   科学评价,分类指导。发挥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跟踪监测体系的作用,加强分级分类指导,促进孵化器绩效提升。以差异化支持政策和措施促进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孵化器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p p strong   (三)发展目标 /strong /p p   总体目标:到2020年,围绕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完善多类型、多层次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汇聚国内外资源、融合全球各类孵化要素,以强化导师辅导与资本化服务促进高水平创业,以打造一支职业化孵化队伍提升服务能力、质量和效率,以孵化未来、成就梦想的孵化文化引领更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创业企业和高成长企业大量涌现,催生新技术、新服务、新产品、新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大众创新创业的主阵地、创新模式的试验田、创业文化的引领者、新经济的动力源。 /p p   具体目标: /p p   ——载体建设呈现新格局。到“十三五”末,全国各类创业孵化载体达到10000家,国家级孵化器超过1500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超过3000家。30%的国家级孵化器建成科技创业孵化链条,专业孵化器超过40%,形成一批特色众创集聚区。 /p p   ——孵化绩效达到新水平。五年累计新增孵化创业企业和创业团队达20万个,孵化毕业企业达5万家 在孵企业R& amp D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获得有效知识产权超过20万件 创造就业岗位超过300万个,吸纳大学生就业50万人,上市和挂牌企业超过2000家。 /p p   ——服务能力实现新提升。到“十三五”末,国家级孵化器和国家备案众创空间中,50%以上具有创业投资功能,60%搭建或共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70%以上从业人员接受专业培训,80%形成创业导师辅导体系,孵化器从业人员突破10万人,孵化器合作中介服务机构超过2万家。 /p p   ——开放发展迈上新台阶。“十三五”期间,累计吸引超过10万个留学生和海外创业者来华创业,引进海外孵化机构100家,在海外建立孵化机构100家。 /p p strong 四、着力推动九大重点任务 /strong /p p    strong (一)服务大众创业,支持孵化器多元化发展 /strong /p p   加强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推动众创空间质效提升,实现专业化发展,促进科技企业加速器发展,加大专业孵化器布局力度。鼓励孵化模式创新,支持集团连锁孵化、企业内生孵化、平台开放孵化等新型孵化器建设,形成多元孵化、协同促进的孵化器发展新格局。 /p p   1. & nbsp 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孵化链条建设。引导众创空间基于能力和资源优势,强化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功能,通过市场化机制,开展专业化服务、资本化途径、网络化支撑、集成化应用和国际化链接,构建特色服务和商业模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形成一批高水平众创空间示范品牌。发挥孵化器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孵化链条的中坚作用,建立健全服务接力促进机制。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围绕企业高成长阶段的需要,不断完善技术研发、资本运作、人力资源、市场开拓、国际合作、知识产权、上市并购、股权转让等加速服务,加快企业总部型、技术中试型、专业园等多种类型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 /p p   2. & nbsp 加大专业孵化器布局力度,推进各类孵化器深化发展。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合理布局专业孵化器,壮大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等围绕优势专业领域建设专业孵化器,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和行业龙头企业围绕产业共性需求和技术难点,建设特色产业孵化器 促进一批综合技术孵化器转型为专业孵化器,面向细分市场实施精准孵化 新建孵化器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与当地技术、市场、产业等优势资源,建设专业孵化器。动员各方面力量,继续发展切合当地条件禀赋与实际需求的综合孵化器、留学生创业园等,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p p   3. & nbsp 拓宽孵化活动范围,促进各类新型孵化器建设发展。支持各类科技企业开展内部创业、衍生创业,鼓励内生孵化 鼓励有条件的孵化器成为专业化创业孵化服务提供商,形成集团连锁孵化 促进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拥有者建设孵化器,实施开放孵化 引导产业创新联盟等社会组织领办孵化器,开展跨区域孵化 推进各种类型的创业社区建设,开展集群孵化。鼓励灵活应用众包、众筹、众创、众扶等新模式建设新型孵化器,促进新企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创业成果不断涌现。 /p p strong   (二)优化金融服务,推进投资孵化融合发展 /strong /p p   强化孵化器投融资服务,加强资本驱动功能,围绕创业链部署资金链,建立由孵化器自有资金和外部资本共同构成的多层次创业孵化投融资服务体系,满足不同阶段的创业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深化“投资+孵化”发展模式。 /p p   1. & nbsp 构建梯度孵化投资服务体系。鼓励孵化器针对创业企业,设立创业投资基金 引导加速器为成长期企业,设立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 推动专业孵化器配套产业创业投资基金。鼓励各类孵化器充分利用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各类母基金建立子基金,积极与专业投资机构、金融机构等外部资本合作设立各类子基金。支持孵化器采取自投、跟投、领投等方式,投资在孵企业和毕业企业 支持科研院所、大型集团企业、上市公司、境外投资机构投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在孵和毕业企业 吸引知名企业家、成功创业者、企业高管、行业专家和孵化器从业人员等为在孵企业提供创业投资服务。 /p p   2. & nbsp 提升孵化器融资服务能力。建立健全由孵化器、创业企业、担保机构、投融资机构、政府机构等组成多元的投资风险分担机制。引导孵化器、加速器以联合授信、内部担保、与其他机构联合担保等方式,协助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在孵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探索与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合作,协助在孵企业利用股权众筹方式融资。支持孵化器与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开展长期战略合作,探索包括融资租赁、知识产权质押、打包贷款、小微贷、优先股、可转换债券等针对创业企业的融资服务。 /p p   3. & nbsp 多方位优化创业金融服务环境。支持孵化器建设创业金融服务平台,提供投融资方案设计、项目对接、信息共享等一体化服务。加强孵化器联合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投资银行机构等专业机构,开展上市辅导和咨询服务,推动优质在孵企业和毕业企业在各类证券交易市场挂牌。建立健全毕业企业数据库,加强企业跟踪服务。支持孵化器与专业投融资服务机构,以及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用评价、资产评估、会计、审计、法律、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中介服务机构,联合成立创业金融服务联盟。 /p p strong   (三)提升孵化质量,带动创业服务精益发展 /strong /p p   以创业者的需求为导向,强化“创业导师+创业辅导师”制度和职业化管理服务队伍建设,扩大孵化器与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合作,建立专业化、网络化、开放化的服务机制,扩大创业服务供给,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p p   1. & nbsp 深化落实“中国火炬创业导师行动”。支持各类孵化器聘请天使投资人、企业家、成功创业者、技术专家、行业专家等担任创业导师,形成专业化导师队伍,为创业者提供专业性、实践性辅导服务。鼓励创业导师与被辅导企业形成投资关系,建立创业者与创业导师共赢机制。支持孵化器选拔优秀人才成为专职创业辅导师,加强创业辅导师培养,强化创业辅导师在创业孵化工作中的作用,打造一支精干的创业辅导师队伍。推动成立“中国火炬创业导师联盟”,进一步扩大“中国火炬创业导师行动”活动覆盖范围,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并促进经验交流总结、资源对接共享。落实创业导师和创业辅导师认证备案制度,建立全国创业导师和创业辅导师数据库,完善创业导师和创业辅导师评价、激励机制。 /p p   2. & nbsp 加快管理服务队伍职业化建设。持续提升全国孵化器从业人员初、中、高级培训,拓展科技创业者企业家能力提升培训。强化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建设,加大培训开展的规模和力度,探索推进孵化器行业执业制度。扩大人才培养基地数量,推动各省孵化器培训机构将人才培养工作常态化,建立第三方培训效果评估机制。鼓励与高校、大企业、人力资源机构、创投机构等密切合作,探索开展创业与孵化服务人才联合、委托培养的新模式。积极推动孵化器从业人员国际化培训。推进创业孵化服务队伍的职业标准建设,加强对孵化器从业人员资质和能力的评定、考核和复核,引导孵化器完善内部人才成长和培训激励机制。 /p p   3. & nbsp 以创业者需求为导向提升增值服务能力。引导孵化器围绕创业企业实际需求,提供定制化的高附加值服务。巩固提升场地和设施供给、商务、项目申报等基础服务,提高服务平台运营效率 不断加强项目诊断、创业咨询、团队搭建、产品改进、财务顾问、市场拓展等创业辅导服务 积极拓展技术成果评估、科学实验、试制与检测、科技情报等创新支撑服务。推动创业服务利用新技术、应用新理念、开创新模式,以创业者为核心,主动整合创意与市场需求,实现创业机会和资源供给的有机结合。强化孵化器与知识产权、法律、会计、咨询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合作,提升孵化服务综合能力。 /p p    strong (四)促进开放协同,加速创业孵化生态发展 /strong /p p   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孵化器开放发展水平,实现线上线下服务协同,强化市场化资源整合链接能力,整合各类创业要素。支持各类创新创业孵化集聚区建设,构建开放协同的创业孵化生态。 /p p   1. & nbsp 运用“互联网+”手段提升开放水平。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创业孵化服务水平,鼓励孵化器探索研发众包、资金众筹、同步路演等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创业服务。支持孵化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提高整合资源的能力,通过自建或依托公共创新创业云服务平台,实现技术成果、信息数据、创新人才、投融资服务等资源的互联互通与开放共享。 /p p   2. & nbsp 强化孵化器资源整合链接功能。完善孵化器与各类创新创业要素和主体对接机制,深化孵化器与各类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合作,构建“孵化器+”资源网络。加强孵化器与高校院所、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对接,链接创新源头的人才和技术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孵化器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对接,围绕大企业主营业务方向和产业创新需求,促进在孵企业与大企业不同层面的紧密合作,实现双方共赢。鼓励以孵化器为平台,采用市场化机制整合社会创业教育和培训资源,依据创业企业需求选取品牌培训机构和参训课程。推动孵化器与媒体合作,加大对双创政策、活动和文化的宣传,搭建宣传渠道和资源链接桥梁。 /p p   3. & nbsp 推动众创集聚区建设。通过试点示范方式引导在创新资源丰富、大众创业活跃的区域建设创业街区、创业社区、创业小镇等众创集聚区。以集聚区为核心,聚集相关产业联盟、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吸引大量的创业团队、创业投资人聚集,开展丰富的创业活动,营造交流碰撞、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氛围,通过集群优势营造系统性、一揽子的培育孵化成长环境。支持集聚区实现政策集成和先行先试。研究制定试点示范工作方案和评价标准,建设一批开放式创新创业的样板区。 /p p    strong (五)增强区域合作,构建孵化器协调式发展 /strong /p p   加强区域内和跨区域孵化器的交流合作,完善区域孵化器网络,发挥行业组织促进区域合作的平台作用,强化中心城市和高新区对周边县市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形成区域内部协同、跨区域协调、各层级全覆盖的孵化器发展格局。 /p p   1. & nbsp 完善区域孵化器协作网络。加强省级、市级以及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珠三角、成渝等区域孵化器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孵化器联盟、协会等行业组织,促进区域内部孵化器之间的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实现互补合作、联动发展。推动不同服务模式的孵化器开展深层次合作,发挥孵化器的基础设施及各类孵化服务的综合优势。 /p p   2. & nbsp 引导跨区域孵化器合作。鼓励通过结对帮扶、联合共建、模式输出、异地孵化等方式,引导创新创业活跃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中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支持地区开展孵化器战略合作,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创业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精准链接,推动和支撑少数民族地区“双创”发展、中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内生动力培育。 /p p   3. & nbsp 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孵化器辐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建设众创集聚区、创业街区、特色小镇等,实现创业资源的集聚。发挥中心城市和国家高新区的孵化器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创新创业资源、创业项目及团队、创业服务机构的双向交流互动机制,带动整个区域孵化器转型升级。支持县域孵化器,借助外部资源开展咨询辅导、创业培训、技术支撑等孵化服务,以科技创新创业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p p strong   (六)融入全球网络,注重孵化器国际化发展 /strong /p p   加强创新创业的全球链接,支持孵化器“走出去”和“引进来”,通过参与和举办国际性的孵化器行业活动,促进全球创新创业要素的资源流动和跨国配置,进一步增强国内外孵化器间的交流合作,全面提升我国孵化器发展水平。 /p p   1. & nbsp 加快孵化器国际化步伐。鼓励我国孵化器开拓国际业务,设立海外孵化器,通过与国外高校、研究院所和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合作,对接海外创业团队、投资机构,优选高科技项目。吸引外国孵化机构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或共建孵化平台,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创业孵化的先进理念与模式。引导各类型孵化器注重链接全球创业资源,广泛开展海外资本、高层次人才、技术项目、跨境孵化等国际化交流与合作,鼓励在孵企业参与国际孵化行业的各项活动和创业大赛。积极推动留学人员创业园升级发展,通过海创大赛等活动,搭建人才引进与借船出海的双向平台,推动形成海外人才协同创新创业网络。 /p p   2. & nbsp 推动孵化器行业国际化发展。组织和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发展论坛、会展和学术活动。策划举办中国孵化器大会,邀请全球知名孵化器、天使投资机构、孵化器联盟等机构参与,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支持地方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搭建国际化的创新创业交流合作平台。支持我国孵化器及联盟协会加强与国际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全球孵化行业的信息交流、科研交流和项目合作。持续推动国际间的孵化器政府专项培训工作。 /p p   3. & nbsp 开展“一带一路”孵化器国际合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孵化器建设和管理经验,指导并帮助其建设一批发展理念新、创业服务优、孵化能力强的新型孵化器,提升当地创新创业水平。鼓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业人才开展国际化创业或来华创业,促进人才在区域间的流动。依托孵化器开展国际化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国际合作交流、国际技术转移,帮助在孵企业把握新兴市场的创业机遇,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企业全球化开放程度。 /p p   strong  (七)推动改革创新,促进孵化器可持续发展 /strong /p p   继续推动国有企事业孵化器转制,鼓励各类孵化器开展机制创新,推动孵化器探索政府采购、市场化服务及创业投资相结合的多维运营模式,鼓励孵化模式创新,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p p   1. & nbsp 继续推动国有孵化器改革创新。鼓励事业单位性质孵化器转制。鼓励国有企业孵化器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推进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职业经理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孵化器提供公共服务。支持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创办混合所有制孵化器。探索建立国有孵化器管理人员绩效奖励机制,调动从业人员积极性。 /p p   2. & nbsp 引导孵化器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鼓励孵化器形成政府采购服务、场地租金、增值服务和股权投资收益相结合的多元收入模式。支持孵化器以自有资金、应收房屋租金或增值服务费等入股优质企业,分享企业成长发展收益。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配套服务和服务平台搭建,通过提供有偿增值服务弥补公益服务投入。鼓励孵化器探索建立毕业企业反哺机制,引导毕业企业通过捐赠、设立种子基金、担任创业导师、共建服务平台等方式反哺孵化器。 /p p   3. & nbsp 鼓励孵化器不断创新孵化模式。鼓励孵化器创新孵化模式,支持各类孵化器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充分依托自身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探索促进创业资源整合、提升专业服务和投融资链接能力的新路径、新模式。鼓励品牌孵化器通过连锁经营、品牌输出、一器多基地等模式创新实现规模化发展,扩大优势创新创业资源的辐射范围,塑造创业服务品牌。鼓励孵化器以促进技术转移转化、新产品研发、传统业务转型和开放式协同创新等为切入点,融入龙头骨干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创业生态圈,形成资源共享和收益分享的联动发展机制。 /p p strong   (八)营造创业氛围,引领创业文化繁荣发展 /strong /p p   紧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机遇,以实施“创业中国”行动和举办“孵化器30周年系列活动”为契机,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创业孵化活动,加强创业文化宣传推广,积极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舆论氛围。 /p p   1. & nbsp 深入开展各类创业孵化品牌活动。鼓励孵化器组织创业者参与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创业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支持孵化器及行业协会组织联合国外创业大赛机构开展跨国创业大赛。鼓励创业服务机构通过创业大赛、双创活动周活动、创业论坛、创业沙龙等方式开展创业孵化活动。鼓励孵化器充分结合中国孵化器30周年系列活动等,全面总结区域或孵化器发展成就和经验,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开展区域孵化器论坛和峰会,开展多层次研讨及会展活动。 /p p   2. & nbsp 积极推动落实“创业中国”行动。结合“创业中国”行动,鼓励孵化器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参与“创业中国”国家引领、示范和发展工程。持续创新孵化器自身工作,成为领引区域开展创新创业的排头兵,加强工作指导及经验模式推广,加强对周边地区创新创业活动的辐射带动。 /p p   3. & nbsp 引领全社会创业文化建设。深刻总结创新创业的核心理念、共识,构建全面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国特色创新创业文化。大力培育、弘扬企业家精神、创客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氛围,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加强创业文化宣传,通过演讲、沙龙、论坛、媒体访谈等方式宣扬创业理念,引领树立高科技、大市场、活资本等新观念,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形成更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舆论导向。 /p p strong   (九)强化自律规范,形成孵化行业健康发展 /strong /p p   为顺应大众创新创业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提升服务能力的现实要求,充分发挥各层次行业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快建立孵化服务行业标准体系,推动孵化器行业研究常态化,形成规范与发展并重、有序与创新并举的良性局面。 /p p   1. & nbsp 强化孵化器行业组织作用。推动全国性孵化器行业协会建立,继续健全完善区域性行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业内协调、行业培训、监测研究以及制订孵化行业标准、规范相关主体行为、促进交流协作和资源共享方面的核心作用。加强地区性行业组织之间的沟通合作,促进跨区域的创新创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孵化服务资源的交互共享。增强区域内孵化器的共同治理能力,探索制定行业规则,实现行业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p p   2. & nbsp 健全完善孵化器行业标准。充分发挥孵化器行业组织及第三方机构等各方力量,建立完善涵盖孵化器类型标准、服务内容标准、服务流程标准等孵化行业标准体系。分类建立具有各行业特色、区域特色的众创空间标准、加速器标准、专业孵化器标准等多类型的孵化器标准。 /p p   3. & nbsp 持续开展孵化器行业研究。支持各级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专业研究机构、专业性媒体等研究力量开展孵化器行业研究。发展行业研究联盟、协会的智库作用,支持孵化器与研究机构形成良性互动,推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合作开展研究并发布研究成果。鼓励建立公益性研究基金,各地鼓励和支持围绕关注创业孵化生态、创业活动规律、孵化行业盈利模式等重点领域的调查与研究,形成一系列研究报告库及典型案例库,编写全国性和区域性孵化器年度发展报告,为孵化器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的理论基础。 /p p strong   五、保障措施 /strong /p p strong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现协调发展 /strong /p p   各级政府和科技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工作,深刻认识和牢固把握孵化器激发和服务科技创业的本质,加强对孵化器建设的宏观指导和工作协调,加强重点任务的统筹部署及创新资源的统筹配置。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减少行政干预,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遵循创业孵化活动的自然规律,保障创新创业服务活动和相关要素在自由流动、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下有序开展。各地科技管理部门以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应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制定规划,明确战略方向和目标,制定行动计划,探索建立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搭建有效的联络和指导平台,引导孵化器健康发展。 /p p   strong  (二)扩大资金投入,创新资助方式 /strong /p p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孵化器的宏观引导和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创新财政支持方式,丰富和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孵化器良性发展。运用后补助方式,以孵化业绩指标为考量激励孵化器提高孵化绩效 实施精准资助,激励孵化器切实服务创业团队和初创期企业,引导孵化器重点提升创业辅导、融资、市场开发等“软服务”能力 探索运用“创新创业券”等手段,鼓励创新源头向创业端投入技术成果,促进产学研融合,激励各类专业机构以孵化器为平台向科技创业者和创业企业提供有效服务,培育创业服务市场 发挥财政资金母基金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与民间资金建立天使孵化基金。综合利用各级财政专项资金、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资金、“双创”示范基地资金等,重点支持孵化机构在研发创新、投资能力、教育培训、导师服务、创业赛事、国际化拓展、品牌性创新创业活动等方面的投入,支持孵化平台建设。 /p p   strong  (三)分级分类引导,发挥政府作用 /strong /p p   发挥政府在孵化器建设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坚持孵化器分级分类发展。进一步修订《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开展国家级孵化器评定、众创空间备案、科技企业孵化链条试点和众创集聚区示范等工作。研究出台国家关于众创空间、众创集聚区、专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国际企业孵化器的分类指导意见 根据全国孵化器整体发展水平和规范要求,制定世界一流、区域标杆和行业特色的评价标准和细则,建设一批有国际影响力、区域影响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高水平孵化器。 /p p strong   (四)完善政策保障,形成组合支持 /strong /p p   继续深化落实鼓励高水平高业绩孵化器发展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税收优惠政策并放大政策覆盖面,研究出台面向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机构的新政策,推动将支持创业孵化机构建设和发展纳入长期公共政策体系。加强对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孵化器的发展支持。推动孵化器率先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创新创业各项优惠政策,在科技成果转化、商事制度改革、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政策实施中做出表率。鼓励地方积极探索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新政策,形成政策包,做到精准施策。建立政策实施情况第三方监测与评估机制,为调整完善相关政策举措提供支撑。 /p p strong   (五)强化考评结合,引导资源流动 /strong /p p   建立社会评价与政府考核相结合的评估体系,完善监督机制。持续开展孵化器年度审核和动态管理,强化对国家级孵化器和备案众创空间的公示、淘汰机制。完善孵化器火炬统计指标体系,启动众创空间统计工作。提升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信息管理平台的服务水平,拓展孵化器在线统计与申报系统功能。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对数据资源的挖掘分析,增加对毕业企业的跟踪评估,为研究孵化企业成长规律、社会贡献以及探索建立毕业企业反哺机制奠定基础。支持行业协会、智库机构等第三方社会组织开展孵化器社会评价,支持各类具有指导性和公信力的评价成果,为创业者、投资人提供决策支持,为政府采购服务提供重要参考。 /p p   (六)做好宣传引导,树立创业风尚 /p p   广泛利用传统媒体和各种新型媒介,及时总结孵化器良好的孵化实践经验和优良的孵化业绩,加大对优秀孵化器及其优秀孵化绩效、新颖高效孵化模式的宣传报道,树立品牌、扩大影响,推广成功经验。积极宣传孵化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创业导师、成功投资孵化等典型案例,激励更多的成功企业家和天使投资人投身到创业孵化活动中。积极宣传孵化企业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创业项目、成功创业人物等典型案例,激发出更多潜在创业者的创业意愿并付诸实践。加强国际形象宣传,建立国际化宣传与传播渠道,在国际上形成对中国孵化器与创业企业的良好认知。 /p p & nbsp /p
  •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食品药品安全发展规划》发布 建重点实验室20家以上
    11月22日,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食品药品安全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到“十三五”末,全市食品药品安全检验、评估、鉴定领域重点实验室达到20家以上,食品药品检验评估和审评认证机构的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比例达到70%以上。本市年监测抽检(抽验)食品药品样本20万个以上,重点食品监测抽检合格率、药品抽验合格率、社区基本药物和零差率药品抽验合格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以下为“规划”全文:北京市“十三五”时期食品药品安全发展规划   目  录  前 言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二)风险与挑战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规划目标  三、加强监管  (一)完善地方规章和标准体系  (二)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实施最严格监管  (三)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四)加强人才队伍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五)推进信用监管体系建设  (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  (七)强化应急管理,做好重大活动食品药品安全保障  (八)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  四、深化改革  (一)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转变职能服务发展  (二)落实国家试点改革政策,促进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三)推动京津冀协同监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  (三)严格督导实施  前  言  食品药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民生问题。“十三五”时期,全面推进本市食品药品安全发展,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落实国家食品安全战略的具体举措,是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基本保障,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食品药品安全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编制,是本市“十三五”时期市级重点专项规划。本《规划》总结了“十二五” 时期本市食品药品安全发展成果,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提出了“十三五”时期食品药品安全发展思路、重点监管任务和深化改革措施,是指导“十三五”时期本市食品药品安全发展的行动指南。  本《规划》所指食品药品为食品(含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药品(含中药、民族药)、医疗器械、化妆品的统称。  本《规划》实施期限为2016-2020年。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1.监管体制改革顺利完成。深入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全会精神,依据《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18号),本市组建了市、区、街道(乡镇)三级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和监管机构,实现了对全市食品药品的统一监管。  2.食品药品安全水平整体提高。“十二五”末,本市重点食品监测抽检合格率达到98.4%,药品抽验合格率达到99.7%,全市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  3.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修订实施了《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建立了符合市情、严格规范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执法规则,制定了24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和10项医疗机构制剂技术指导原则,为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4.技术支撑体系不断健全。建立了市、区、街道(乡镇)三级食品药品安全检测机构,组建了食品药品审评认证和风险监测机构,食品药品监管技术水平得到提升。目前,本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人员总数的90%,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占 23%,监管队伍呈现高素质、专业化的特点。  5.产业发展优势显现。“十二五”末,本市共有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34万余家,其中食品生产经营企业 25.9万余家,药品生产经营企业0.6万余家,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1.5万余家,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6万余家。一批大型食品药品产业集团在京落户,食品药品检测、研发机构和专家队伍集聚北京,成为助推产业发展的优势资源。  (二)风险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本市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统一、权威的监管体系仍需巩固完善。二是作为超大型消费城市,面临较大的食品药品安全输入性风险。三是相关法规规章尚不健全,标准体系有待完善。四是食品药品质量规范、技术规程等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检验检测资质国际互认与共享尚未实现。五是产业发展水平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协调,创新能力不足。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不断提高首都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让人民群众更放心、更满意,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大局。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水平与首都市民的基本需求相适应、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战略目标相适应。  2.依法行政,强化监管。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加强食品药品法治建设,严格依法监管,营造公平、和谐、有序的食品药品市场环境。  3.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探索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监管新政策、新机制,为科学监管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  4.科技引领,开放共享。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进食品药品监管现代化。开展食品药品国际通用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交流合作,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5.体系带动,整体提升。以法规标准体系、安全责任体系、风险防控体系、信用监管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社会共治体系等建设为牵引,不断改进本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升安全监管和服务发展的水平。  (三)规划目标  1.监管体系日益完善。各级政府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全面落实,各级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不断增强,各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履职规范高效,统一、权威的监管体系全面形成,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各项目标全部实现。  2.食品药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到“十三五”末,本市年监测抽检(抽验)食品药品样本20万个以上,重点食品监测抽检合格率、药品抽验合格率、社区基本药物和零差率药品抽验合格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3.技术支撑体系更加完备。国际一流的食品药品重点实验室建成并发挥作用,审评认证、监测评价、风险预警等体系不断完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进一步提升。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食品药品监管人才联合培养、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和科研项目合作的常态化,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  4.京津冀协同监管基本实现。京津冀三地食品药品监管政策、制度平稳对接,监管资源逐步整合,食品药品日常监管、行政许可、审评认证、监督执法、检验检测等信息实现共享,京津冀区域协同监管能力全面提升。  5.食品药品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政策引导效应显著,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在创新药物、医疗器械、检验检测精密仪器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实施一批重大应用工程,构建符合高精尖经济结构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相关产业集群,打造首都经济发展新引擎。  6.监管基础更加牢固。按照国家关于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执法基本装备配备的指导标准和办公业务用房建设的指导意见,本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执法装备、业务用房、快检设备、应急装备等全部达标,满足统一监管执法需要。  三、加强监管  (一)完善地方规章和标准体系。依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加快推进《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的修订工作。完善本市地方特色食品的食品安全标准,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研究制订本市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规范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行为。修订本市中药炮制规范和医疗机构制剂规程,满足药品、医疗器械监督检验和规范管理需求。  (二)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实施最严格监管。严格督促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依照法律、法规和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承担社会责任,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食品药品安全。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网络食品药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要严格履行入场(入网)食品药品经营者资质审查义务,学校校长、建筑工程承包单位法人代表要对所在学校、建筑工地的食品安全负总责。引导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采用先进的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到 “十三五”末,本市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均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良好生产规范(GMP)等管理措施,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均符合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要求。餐饮服务单位全部实现明厨亮灶,零售药店全部配备执业药师。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餐饮服务全过程监管以及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研发、生产、经营、使用全链条监管,严格实行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健全对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以及血液制品、生物制品、植入类医疗器械的监管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工作衔接,加大对跨区域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震慑力度。  (三)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完善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建立市、区、街道(乡镇)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督抽检、风险监测和社区监测、企业自检相结合的风险监测体系,实现“十三五”期间全市年度监测抽检(抽验)不少于20万个样本、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达到 700份/百万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达到200份/百万人。以畜产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以及药品、第三类医疗器械为重点,建立健全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风险信息通报机制和风险控制网络,完善食品药品召回、下架、退市全过程管理制度,定期发布风险监测结果和消费预警信息,对存在较高风险的食品药品及时采取市场控制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其风险和危害。  (四)加强人才队伍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食品药品监管队伍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培养熟练掌握法律法规和具备专业技术背景的高素质、复合型监管人才。全面整合市级食品药品专业检验评估机构,强化设施和装备保障,提升检验评估技术水平。着力提高食品药品中未知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质鉴定能力。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健全食品药品技术审评、认证机构。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共同开展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监管领域重大课题研究。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数据中心建设,推进互联网食品药品交易监测技术研发和应用。到“十三五”末,全市食品药品安全检验、评估、鉴定领域重点实验室达到20家以上,食品药品检验评估和审评认证机构的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比例达到70%以上。  (五)推进信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监管、国有资产监管、税务、工商、质量技术监督、银行业监管、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的严重失信行为,采取从严从重处罚、加大日常监督检查频次、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等级、限制相关责任人从事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等约束措施,同时对其申请信贷融资、参与政府采购等采取限制措施。全面公开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的行政许可、监督检查、抽检监测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记录,鼓励社会各界监督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行为。  (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履行诚信自律义务。强化媒体监督,完善举报奖励制度,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发挥首都智力资源优势,建立完善本市食品药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及其各专业委员会。在全市建立1000个社区监测点,为居民提供食品药品安全监测服务。在全市500个社区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基层联络站,组建食品药品安全义务监督员、信息员、志愿者队伍,参与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科普宣传等工作。  (七)强化应急管理,做好重大活动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完善全市统一的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食品药品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应急储备供应和应急处置能力。统筹做好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大活动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为成功举办北京 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积累经验。  (八)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根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要求,制定完善本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和标准细则。动员各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企业、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新闻媒体、市民共同参与,经过3年努力,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市民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四、深化改革  (一)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转变职能服务发展。修订药品注册快速审评办法,对国家政策支持、列入科技重大专项的创新药物实行特殊审评制度,推进创新成果在京快速转化。建立医疗器械绿色审评审批通道,优化医疗器械生产现场检查程序,缩短审评审批时限。编制食品药品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并主动向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社会公众公开。完善食品药品监管网上公共服务平台。  (二)落实国家试点改革政策,促进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试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调动药品研发机构和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全面推进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提高仿制药质量,实现与原研药品在临床上相互替代。支持临床试验机构按照国际标准开展药品、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学科建设,培养骨干人才。鼓励高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总部、研发中心以及绿色创新型药品和医疗器械企业落户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三)推动京津冀协同监管。建立完善京津冀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共同研究制定食品药品监管技术规范,统一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建立检验互认制度,共享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协作打击跨区域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推动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以及大型连锁超市、食品批发市场与天津市、河北省优质食用农产品基地建立产销衔接机制,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供应保障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的监督、指导、协调作用,统筹推进本《规划》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制定配套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各区政府要落实属地监管责任,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抓好贯彻落实。  (二)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用好用足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食品药品监管及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快制定本市配套措施,确保《规划》稳步推进、有序落实。坚持食品药品监管财政资金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为本《规划》顺利实施提供有效保障。  (三)严格督导实施。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对本《规划》确定的目标、重点监管任务和深化改革措施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单位和进度安排,加强督促检查。同时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对《规划》内容及实施情况主动公开,广泛接受公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 从“十三五”规划看仪器仪表的发展机遇
    3月17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今天我们仪控工程网的小编梳理一下“十三五”期间仪器仪表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  一、仪器仪表在能源行业的应用  能源行业是仪器仪表重要的应用行业,《十三五规划纲要》在第三十章建设现代能源体系中指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同时,提出“十三五”期间能源领域八大重点工程。  未来五年您值得关注的能源行业有:  水电:统筹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坚持生态优先,以重要的流城龙头水电站建设为重点,科学开发西南水电资源。  2.风电、光伏、光热:继续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发展,积极支持光热发电。  3.核电:以沿海核电带为重点,安全建设自主核电示范工程和项目。  4.生物质能、地热能、沿海潮汐能:加快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积极开发沿海潮汐能资源。  5.完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发电扶持政策。  6.煤炭: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限制东部,控制中部和东北,优化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开发,推进大型煤炭基地绿色化开采和改造,鼓励采用新技术发展煤电。  7.油气:加强陆上和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有序开放矿业权,积极开发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油(气)。推进炼油产业转型升级,开展成品油质量升级行动计划,拓展生物燃料等新的清洁油品来源。  “十三五”期间这些工程与你相关  1.高效智能电力系统  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电站、龙头水电站、天然气调峰电站等优质调峰电源,推动储能电站,能效电厂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多种电源和储能设施集成互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及运行效率。  2.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实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对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使所有现役电厂每千瓦时平均煤耗低于310克、新建电厂平均煤耗低于300克,鼓励用背压式热电机组解决供暖,发展热电冷多联供,提高煤炭用于发电消费比重。  3.可再生能源  以西南水电开发为重点,开工建设常规水电6000万千瓦,统筹受端市场和输电通道,有序优化建设“三北”、沿海风电和光伏项目。加快发展中东部及南方地区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实施光热发电示范工程。建设宁夏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积极推进青海、张家口等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  4.核电  建成三门、海阳AP1000项目。建设福建福清、广西防城港“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开工建设山东荣成CAP1400示范工程。开工建设一批沿海新的核电项目,加快建设田湾核电三期工程。积极开展内陆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加快论证并推动大型商用后处理厂建设。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5.非常规油气  建设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和贵州毕水兴等煤层气产业化基地。加快四川长宁—威远、重庆涪陵、云南昭通、陕西延安、贵州遵义—铜仁等页岩气勘查开发。推动致密油、油砂、深海石油勘探开发和油页岩气综合开发利用。推进天然气水合物资资源勘查与商业化试采。  6.能源输送通道  建设水电基地和大型煤电基地外送电通道,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12条输电通道基础上,重点新建西南、西北、东北等电力外送通道。加强西北、东北和西南陆路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和配套干线管网建设。完善以西气东输、陕京线和川气东送为主的天然气骨干管网。  7.能源储备设施  建成国家石油储备二期工程,启动后续项目前期工作,加强成品油储备库建设,建设天然气储气库,提高储气规模和调峰应急能力。在缺煤地区和煤炭集散地建设中转储运设施,完善煤炭应急储备体系,扩大天然气铀储备规模。  8.能源关键技术装备  加快推进煤炭无人开采、深井灾害防治、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深海层常规油气开发、低阶煤中低温热解分质转化、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第四代核电、海上风电、光热发电、大规模储能、地热能利用、智能电网等技术研发应用。提升第三代核电、百万千瓦级水电机组、高效锅炉和高效电机等装备制造能力。突破大功率电力电子器材、高温超导体材料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制造及应用技术。  观点:  能源领域一直是仪器仪表重要的用户领域,从能源方面来看:  1.国家的能源支持方向有了大的调整,将以清洁能源作为主导发展方向。  2.国家未来五年的能源的发展逐渐将从粗放型的生产改变为精益生产,同时对仪器仪表及系统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  3.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下跌,空气、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煤炭、石化行业转型升级是关键。煤炭限制开发、提倡开采油气,落后产能的煤电、炼油企业将逐渐进行新技术改造或者淘汰。  4.对于仪器仪表行业来讲,能源行业的转型升级,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不过技术和质量仍是不变的竞争力。  二、仪器仪表与“十三五”制造强国战略  仪器仪表是信息采集、测量、传输、控制的基础,是奠定工业基础,发展工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基石。“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对工业基础、智能制造做出了引导思路。  这些政策与您有关  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第二十二章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提出:  1.强化基础领域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2.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明显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  3.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强化智能制造标准、工业电子设备、核心支撑软件等基础。  4.加强工业互联网设施建设、技术验证和示范推广,推动“中国制造+互联网”取得实质性突破。  5.培育推广新型智能制造模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  6.鼓励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7.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引导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促进服务增值。推进制造业集聚区改造提升,建设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若干先进制造业中心。  三、仪器仪表与全方位开放和“一带一路”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国产仪器仪表随着国际项目走出国门,随着我国工程质量的提高,国产仪器仪表质量和技术的升级,国产仪表越来越受到更多国家的认知和欢迎。中国仪器仪表将在未来5年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  1.全方位开放  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发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对外开放门户作用。(如支持宁夏等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支持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推进双边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探索建立舟山自由贸易港区等。)  2.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以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行业为重点,采用境外投资、工程承包、技术合作、装备出口等方式,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建立产能合作项目库,推动重大示范项目建设。引导企业集群式走出去,因地制宜建设境外产业集聚区。加快拓展多双边产能合作机制,积极与发达国家合作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建立企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商协会等共同参与的统筹协调和对接机制。完善财税、金融、保险、投融资平台、风险评估等服务支撑体系。  3.“一带一路”建设  秉持亲诚惠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展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推动与沿线国家发展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对接,,推进沿线国家间的运输便利化安排,开展沿线大通关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基础、各类基金引导、企业和机构参与的多元化融资模式。(推动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新亚欧大陆桥、中巴、孟中印缅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推进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同构建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  四、“十三五”期间仪器仪表企业该如何自我建设  1.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实现重点领域向中高端的群体性突破。  2.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全面强化企业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解决一批影响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加强商标品牌法律保护,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3.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检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  4.鼓励企业并购,形成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集中度高、分工细化、协作高效的产业组织形态。  除此之外,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国家还将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国家级检测与评定中心、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仪器仪表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安徽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出炉 科研投入占GDP达2.5%
    11月22日,安徽省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已正式发布。根据《规划》,到2020年,R&D(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例力争达到2.5%、发明专利授权量150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0件/万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力争达到 50%、高新技术企业数力争达到5000家。  2020年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例力争达2.5%  据了解,规划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附件部分。其中规划文本分4部分,第一部分总结“十二五”科技发展成就,分析“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第二部分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第三部分是五大重点任务,分别对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第四部分是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附件包含19个重大专项、51个优先主题。  我省将坚持“创新改革、统筹协调,聚焦产业、优化升级,开放共享、合作共赢,依法治理、包容创新”的基本原则,到2020年将实现10个预期指标:R&D投入占GDP比例力争达到2.5(%)、发明专利授权量15000(件)、PCT专利申请量3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0(件 /万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力争达到50(%)、高新技术企业数力争达到5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建研发机构比例40(%)、技术合同交易额260(亿元)、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10(%),科技进步贡献率60(%)。  我省将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根据《规划》,我省将遵循科技集聚和培育规律,坚持创新改革示范引领,以合芜蚌为依托,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改革试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成果,以创新改革引领驱动发展。  我省将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以中科大、合肥物质院的大科学装置群为基础,整合相关创新资源,集聚一流人才,培育原创性成果,提升我省战略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水平和辐射力。加强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服务自主创新、培育集聚人才、开放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强化高校院所科技创新基础作用,支持战略关键前沿技术研究,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建设产业创新中心。  同时,将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充分发挥合芜蚌基础条件和先行先试优势,推进创新政策落实和推广,加强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探索建立产业创新中心和创新平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到2020年,合芜蚌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创业环境日益完善 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60%以上,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  我省还将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发挥创新型省份建设“1+6+2”政策引导作用,进一步落实支持企业创新的普惠性政策,构建符合科技经济发展规律的创新政策体系。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开展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科技项目资金管理改革、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等,建立公开统一的省级科技管理平台,构建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的省级科技计划体系。  我省将构建科技创新协调发展新格局 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围绕区域创新资源特点,我省将坚持创新协调发展,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发挥金融创新对科技创新的助推作用,提升科技、产业和金融融合发展水平 加强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对产业创新支持力度,提高创新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增强区域创新活力和动力,构建全省创新协调发展新格局。  我省将拓展区域创新发展空间,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支持皖北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等新业态发展,促进皖西大别山片区特色支柱产业发展。  同时,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增强中央驻皖和省属高校院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速创新资源要素流动。加强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改革财政科技投入方式,扩大创新创业投资规模,培育和发展服务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机构,推动具备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到2020年,科技型企业在沪深交易所公开上市150家以上,在新三板挂牌500家以上。  此外,协调推进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新兴产业,组建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协作网等通用性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到2020年,国家级创新平台达160家。新建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装备等一批重点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我省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根据《规划》,围绕产业提质增效需求,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促进产业低碳化集约化绿色发展。推进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和建设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三重一创”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  我省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发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技术创新主导作用,加大中小企业创新人才高端平台建设和政策激励力度,支持企业牵头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和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0%,高新技术企业数力争达5000 家,创新型企业试点规模进一步扩大。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创新能力建设,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产业核心技术瓶颈。推动大数据处理应用中心和基地建设。到2020年,建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高端装备、智能语音等一批产值千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力争达50%。  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开展高新技术强基行动,加强科技攻关,推动产品升级换代。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比较优势,推动落后产能淘汰。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传统制造模式变革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推进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支持建设一批服务专业化、功能社会化、组织网络化、运行规范化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基地建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聚要素能力,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汇聚。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建设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六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专利、商标、技术标准、名牌等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  我省将提升科技创新开放发展水平 主动参与全球研发分工  我省将加大创新开放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抢抓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组合机遇,主动参与全球研发分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提升我省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  我省将主动参与全球研发分工,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国际创新园,支持我省企业主动参与全球产业协作和研发分工 加强省际区域创新合作,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 等国家战略,深化我省与长三角地区、中部地区、中关村示范区的科技合作交流,扩展新领域和新方式,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双向流动 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互联互通,推动省际之间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开放互通,构建更加开放的技术成果转移服务网络。  我省将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民生  我省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进创业服务、农业发展、精准扶贫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支撑作用,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和成果共享共用,增加民生福祉。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实施“江淮双创汇”行动,支持依托高校院所、科技园区、产业基地、企业等建设众创空间,进一步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到2020年,全省创建众创空间300家,孵化器160家,在孵企业5000家,吸纳就业人数10万人以上 强化科技服务三农发展,加快科技成果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高新农村建设科技发展水平。实施科技扶贫、三区人才、振兴皖北等专项计划 推进社会发展科技惠民。围绕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构建科技惠民技术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营造创新文化环境,提高全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科学素质。
  • 解读《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p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了《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卫医发〔2016〕64号),现对有关要点解读如下: br/ strong & nbsp & nbsp & nbsp 一、起草背景 /strong br/   护理工作是卫生计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及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进程中,我国护士队伍建设和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护士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截至2015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324.1万人,较2010年增长58%。每千人口护士数从2010年的1.52提高到2015年的2.36。全国医护比由2010年的1:0.85提高到2015年为1:1.07,长期以来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护士队伍的学历逐步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不断提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总数的62.5%,在日常护理工作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护理服务不断改善,获得群众认可。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服务更加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广大护理工作者为群众提供专业、规范、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br/ & nbsp & nbsp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根据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会议精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要求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为进一步加快护理发展事业,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特制定本规划。 br/ strong   二、制定过程 /strong br/   对“十二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执行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并开展全面评估,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研究起草了《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多次召开“十三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专题讨论会,组织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人员、卫生经济管理、医院管理及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等专家进行论证。此外,还广泛征求了相关专家,委内、外部门、委直属单位以及全国各省(区、市)的意见,对《规划》进行不断修改完善。 br/ strong   三、主要内容 /strong br/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分为6部分: br/    strong 第一部分,“十二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 /strong 全面总结和分析“十二五”期间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状况及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br/    strong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strong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促进护理事业发展。同时明确了基本原则。 br/   strong  第三部分,发展目标。 /strong 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4个具体目标。一是护士队伍的数量、素质、能力基本能满足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二是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纵深开展,群众获得感显著提高。三是护理管理科学化水平明显提升。四是老年护理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不断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 br/   strong  第四部分,主要任务。 /strong 明确了七方面的工作任务。一是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二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三是加强护理科学管理。四是拓展护理服务领域。五是加强护教协同工作。六是推动中医护理发展。七是加强与国际及港澳台的交流与合作。 br/    strong 第五部分,重点工程项目 /strong 。明确了“十三五”期间两个重大工程项目。(一)护士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期间,重点开展新入职护士、专科护士、护理管理、社区护理、助产士等人员培训,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二)老年护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期间,加强老年护理、医养结合及安宁疗护机构能力建设,切实提升老年护理服务水平。 br/    strong 第六部分,保障措施。 /strong 明确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加强指导评估四方面的工作要求。 /p p 相关链接: a title=" 护理事业发展2016-2020"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61128/207362.shtml" target=" _blank"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a /p
  • 从“十三五”规划看仪器仪表的发展机遇
    3月17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今天我们来梳理一下“十三五”期间仪器仪表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一、 仪器仪表在能源行业的应用 能源行业是仪器仪表重要的应用行业,《十三五规划纲要》在第三十章建设现代能源体系中指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同时,提出“十三五”期间能源领域八大重点工程。 未来五年我们值得关注的能源行业有: 1.水电,2.风电、光伏、光热,3.核电,4.生物质能、地热能、沿海潮汐能,5.完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发电扶持政策,6.煤炭,7.油气。 能源领域一直是仪器仪表重要的用户领域,从能源方面来看: 1.国家的能源支持方向有了大的调整,将以清洁能源作为主导发展方向。 2.国家未来五年的能源发展逐渐将从粗放型的生产改变为精益生产,同时对仪器仪表及系统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 3.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下跌,空气、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煤炭、石化行业转型升级是关键。煤炭限制开发、提倡开采油气,落后产能的煤电、炼油企业将逐渐进行新技术改造或者淘汰。 4.对于仪器仪表行业来讲,能源行业的转型升级,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不过技术和质量仍是不变的竞争力。二、仪器仪表与“十三五”制造强国战略 仪器仪表是信息采集、测量、传输、控制的基础,是奠定工业基础,发展工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基石。《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对工业基础、智能制造做出了引导思路。 这些政策与我们有关,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第二十二章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提出: 1.强化基础领域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2.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明显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 3.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强化智能制造标准、工业电子设备、核心支撑软件等基础。 4.加强工业互联网设施建设、技术验证和示范推广,推动“中国制造 互联网”取得实质性突破。 5.培育推广新型智能制造模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 6.鼓励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7.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引导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促进服务增值。推进制造业集聚区改造提升,建设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若干先进制造业中心。三、“十三五”期间仪器仪表企业该如何自我建设 1.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实现重点领域向中高端的群体性突破。 2.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全面强化企业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解决一批影响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加强商标品牌法律保护,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3.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检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 4.鼓励企业并购,形成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集中度高、分工细化、协作高效的产业组织形态。 除此之外,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国家还将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国家级检测与评定中心、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仪器仪表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十三五”即将启程,在这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十字路口,国家以及每个中国人的未来将翻开新的篇章。我们应该有理由相信,“十三五”期间中国仪器仪表将在历史的舞台上大展宏图。
  • 解读“十三五”规划建议 分析检测行业发展新趋势
    8月21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介绍了“十三五”规划建议稿起草过程以及“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新情况和改革发展追求的目标。  分析检测行业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在建议稿主要考虑和基本框架初露面貌时,一起来看看“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分析检测行业提出了哪些新趋势和要求?国内的分析检测行业未来的发力点在哪?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  第四,关于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这既有利于我国在战略必争领域打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更有利于开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14年8月,我们确定要抓紧实施已有的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进一步聚焦目标、突出重点,攻克高端通用芯片、集成电路装备、宽带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核电站、新药创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若干战略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培育新兴产业。在此基础上,以2030年为时间节点,再选择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力争有所突破。从更长远的战略需求出发,我们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深海探测、重点新材料、脑科学、健康保障等领域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已经部署的项目和新部署的项目要形成梯次接续的系统布局,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为攀登战略制高点、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支撑。  我国同发达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础平台。国家实验室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重要载体,诸如美国阿贡、洛斯阿拉莫斯、劳伦斯伯克利等国家实验室和德国亥姆霍兹研究中心等,均是围绕国家使命,依靠跨学科、大协作和高强度支持开展协同创新的研究基地。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已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急需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布局一批体量更大、学科交叉融合、综合集成的国家实验室,优化配置人财物资源,形成协同创新新格局。主要考虑在一些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打造聚集国内外一流人才的高地,组织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协同攻关,形成代表国家水平、国际同行认可、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的科技创新实力,成为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创新力量。  编者按:十三五《建议》五大基本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为引领和核心,将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对《建议》所做的说明中,重点说明的九大问题中也包括组建国家实验室等科技创新问题。创新发展战略升至新高度,作为创新的最重要的源泉与基地——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改革与作用发挥必须受到重视。  《建议》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分,多次强调高校与科研院所的部署,包括“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 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 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等,特别是首次重笔阐述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改革部署:“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励人才弘扬奉献精神。”我国专利数量现在是世界第一,但专利技术转化率却还不到15%,科研成果的低产业转化率导致创新资源与成果被大量浪费。  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无缝对接中,最受益的是大学衍生企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校企”,以及各类科研院所所拥有的企业,比如中科院等所拥有的企业本身就是产、学、研融合的产物,连接着高校与科研院所最前端的科研创新成果,如分析仪器行业内的大连依利特、钢研纳克等。另外,促进科技与产业对接、加快创新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主体,是孵化园区,国务院自去年起已经部署了在更大范围推广中关村试点政策,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园区类上市仪器公司也是值得我们后续持续关注的。环境监测治理管理制度变革  第八,关于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十三五”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现行以块为主的地方环保管理体制,使一些地方重发展轻环保、干预环保监测监察执法,使环保责任难以落实,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大量存在。综合起来,现行环保体制存在4个突出问题:一是难以落实对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监督责任,二是难以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干预,三是难以适应统筹解决跨区域、跨流域环境问题的新要求,四是难以规范和加强地方环保机构队伍建设。  建议稿提出的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主要指省级环保部门直接管理市(地)县的监测监察机构,承担其人员和工作经费,市(地)级环保局实行以省级环保厅(局)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县级环保局不再单设而是作为市(地)级环保局的派出机构。这是对我国环保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有利于增强环境执法的统一性、权威性、有效性。这项改革要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力争“十三五”时期完成改革任务。  编者按:五中全会公报要求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此外,也作出了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的要求。有环保专家表示,今后五年环境质量将不再恶化,出现转折,而环保监测监察垂直管理则将有效避免地方干预监测数据,并加强对地方的环保责任的追究。  从宏观层面讲,“十三五”环保投资规划有望达到10万亿元级别,而“十二五”规划仅在4-5万亿元,可以预见“十三五”规划环保投资将呈翻倍增长趋势。从固,气,水、土多方面环境监测的业务逐渐切入到海绵城市的建设,分析仪器行业内雪迪龙、聚光科技、先河环保等多家企业有望实现突破。  另外,随着我国对海洋经济开发、海洋环境监测等领域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在仪器技术装备方面有长足的进步空间,随着我国对海洋开发的重视,海洋专用仪器将获得较多的科研资金支持。食品安全检测创造更大空间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 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  编者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的诉求已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放心。“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这种顶层设计上的治理思路,意味食品安全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食品安全检测对分析仪器,尤其是快检仪器提出更高的要求,“十三五”会不会给快速检测产品的技术升级和标准规范创造更大空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我国仪器仪表“十三五”规划任重而道远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作为自动化领域的关键行业,仪器仪表在这一年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尽管未发布正式数据,但通过今年1-11月的数据我们仍可以大致推测。回看“十二五”规划,仪器仪表行业在做出巨大的成就的同时仍需咬紧牙关,奋起直追“十三五”规划目标。  《仪器仪表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要求,到2015年,仪器仪表行业总产值或接近万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5%左右。2014年,仪器仪表生产总值达8185.67亿元,同时2015年1-11月,仪器仪表制造业主营业务达7741.1亿元。在增长率方面,2011年增长率高达24.4%,2015年1-11月份同比增长为6.4%。从上可以看出,十二五规划中,我国仪器仪表发展尤为快速,在这期间,取得了很多行业生产最大值,同时总产值已经接近万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也达到了规划的要求。回首十二五,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主要在三大方面取得了突破。  首先是强化了国家的重大工程地位,满足了民众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在规划期间,积极培养了长三角、重庆以及环渤海三个仪表产业集聚地。仪表产业基地有利于我国仪表企业形成产业群,有利于各个仪表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我国仪表企业竞争力,提高出口值,缩小贸易逆差,达到平稳发展。十二五期间,无论是重庆多国展还是自仪股份重组,都借助了产业基地的优势扩大自身的发展影响力。仪器仪表企业需牢抓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的机会,帮助自身企业平稳发展,为“十三五”规划打下基础。
  •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
    p   7月11日,质检总局在官网上发布了《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提到,“十二五”时期我国质检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其中,各类检验检测机构达到28340家,实验室面积增长573%,仪器设备原值增长139%,建成以总局直属4个研究院和895个国家质检中心、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为龙头的检验检测体系,质检技术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p p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质检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攻坚时期。从《规划》中可以看出,未来五年我国在质检系统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力度与速度都将会有明显提升。如 strong “十三五”时期质检事业发展主要指标中就提到,2015年国家质检中心和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数量已达到895个,到2020年预期将增加至1000个。 /strong /p p   以下为《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p p   目 录 /p p   一、发展回顾和面临形势 /p p   (一)“十二五”时期质检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p p   (二)“十三五”时期质检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p p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p p   (一)指导思想 /p p   (二)基本原则 /p p   (三)发展目标 /p p   三、大力加强质量综合管理 /p p   (一)创新质量宏观管理 /p p   (二)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p p   (三)强化宏观质量统计分析与信息发布 /p p   (四)构建质量社会共治格局 /p p   四、全面提升质量总体水平 /p p   (一)加强品牌建设 /p p   (二)着力重点领域质量提升 /p p   (三)推动出口商品质量提升 /p p   (四)推进服务业质量提升 /p p   (五)促进纤维质量提升 /p p   五、全力维护产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 /p p   (一)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p p   (二)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p p   (三)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 /p p   (四)完善缺陷产品召回管理体系 /p p   六、切实守住国门安全底线 /p p   (一)提高国境口岸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 /p p   (二)提升国门生物安全保障水平 /p p   (三)强化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监管 /p p   (四)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 /p p   七、有效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p p   (一)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p p   (二)促进外贸健康发展 /p p   (三)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p p   (四)强化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 /p p   (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p p   (六)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p p   (七)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 /p p   八、夯实国家质量技术基础 /p p   (一)强化计量基础地位 /p p   (二)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 /p p   (三)完善认证认可体系 /p p   (四)加强检验检测技术能力建设 /p p   九、全面深化质检改革 /p p   (一)构建质检事业发展新体制 /p p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p p   (三)推进监管方式改革 /p p   (四)加强“互联网+质检”建设 /p p   十、加强质检工作体系建设 /p p   (一)完善质检法治体系 /p p   (二)推进科技创新 /p p   (三)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p p   (四)加强质检文化建设 /p p   (五)深化质检政策理论研究 /p p   (六)强化基层能力建设 /p p   (七)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p p   (八)加强党的建设 /p p   十一、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p p   (一)加强党的领导 /p p   (二)统筹规划衔接 /p p   (三)突出项目支撑 /p p   (四)注重工作协调 /p p   (五)严格考核评估 /p p   专 栏 /p p   专栏1:“十三五”时期质检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10 /p p   专栏2:质量品牌提升工程............................................ 17 /p p   专栏3:特种设备风险预警与应急能力提升工程............ 20 /p p   专栏4:缺陷产品召回技术支撑能力提升工程............... 22 /p p   专栏5:国门安全工程................................................... 26 /p p   专栏6: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工程............................. 37 /p p   专栏7:智慧质检工程.................................................. 42 /p p   专栏8:质检重点人才工程........................................... 45 /p p   为统筹谋划2016-2020年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作为指导“十三五”时期质检工作的行动纲领。 /p p   一、发展回顾和面临形势 /p p   (一)“十二五”时期质检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p p   “十二五”时期,质检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履行职责,攻坚克难,开拓进取,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奋力开创了质检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一是质量水平明显提升。成功召开中国质量(北京)大会,推动设立中国质量奖,发布实施质量发展纲要、计量发展规划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牵头建立4个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全面铺开,质量强(兴)省活动覆盖率超过96%,质量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明显加强,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以质取胜”出口战略取得显著成效,质量强国建设扎实推进。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从82.6提高到83.5,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从87.5%上升到91.1%。二是质量安全有效维护。围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完善监管链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消费品安全、国门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和食品安全状况得到改善,没有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事件。深入开展“质检利剑”行动,累计查处质量违法案件51.1万起、货值239.2亿元。万台特种设备事故死亡人数降至0.36,同比下降46%,创历史新低。264个口岸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条例(2005)》口岸核心能力达标验收,发现口岸传染病症状者21.9万人次、确诊传染病3万余例 截获外来有害生物8945种、351万次,分别增长39%和190% 检出并处置进出口不合格商品23.74万批次,增长60% 检出并处置不合格食品化妆品8.4万批次,增长26.3%。三是服务发展成效显著。与31个省级政府、15个中央国家部委签订合作备忘录,签署国际合作协议427份,跟踪评议技术性贸易措施445项,签发原产地证书获海外关税减免417亿美元,为服务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外交外贸大局、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四是自身建设切实加强。加强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建设,坚持从严治检,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中央国家机关中率先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和绩效考核“双轮驱动”,创建66个全国文明单位、305个全国青年文明号、10个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刚正廉明的依法行政形象、科学权威的技术执法形象、可亲可信的人民质检形象获得广泛认同。五是质检改革有序推进。全系统坚决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联合四部委印发《关于调整省级以下质监行政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质监系统分级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顺利实施 深化检验检疫监管体制改革,全部取消一般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检验,“三个一”“三互”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深入开展;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改革、标准化工作改革、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六是具有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人民质检、质检为民”核心价值观,“以质取胜、保国安民”质检精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工作方针,质检工作理论体系逐步完善。构建起由9部法律、13部行政法规、192部部门规章和298部地方性法规规章组成的质检制度体系。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获得国际认可的国家计量校准测量能力达到1266项,各类标准总数达到11.6万项,建立覆盖30余行业的11项基础认可制度和42项认证制度,各类检验检测机构达到28340家,实验室面积增长573%,仪器设备原值增长139%,建成以总局直属4个研究院和895个国家质检中心、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为龙头的检验检测体系,质检技术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span 质量宏观管理、质量安全监管、口岸疫病疫情防控和队伍管理等机制不断完善,大质量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p p   (二)“十三五”时期质检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p p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质检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攻坚时期。全面把握“十三五”时期质检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准确研判形势,是谋划好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p p   一是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十三五”时期质检事业科学发展明确了新目标。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十三五”时期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方向。质检系统必须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在大局下谋划质检工作,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质检事业科学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质量安全保障。二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十三五”时期质检事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质量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提升质量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成为新经济发展新的内生动力,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谋划和推动“十三五”时期质检事业发展,必须把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更加自觉地当好质量发展的推动者和质量安全的守护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增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对冲”速度放缓,助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三是确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对“十三五”时期质检事业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质检系统必须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用新发展理念审视各项工作,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进一步完善新思路、增添新举措、推动新发展,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为“十三五”时期质检事业改革发展开拓了新空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这为质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供了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质检系统必须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运用质检职能,加快质量供给创新,狠抓质量品牌提升,积极服务“三去一降一补”,为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p p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质检工作与中央的要求、群众的希望和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质量综合管理的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质量安全问题还时有发生,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服务转型发展的成效还不够显著,深化改革的步伐还不够有力,体制机制还不够顺畅,质检信息化建设、质监层级管理、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创新、质检资源整合与优势发挥等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基层基础建设和质检履职能力还存在薄弱环节,质检工作的有效性和影响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矛盾和问题,都给质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发展形势的深刻变化,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强化底线思维,不断开拓质检事业发展新境界。 /p p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p p   (一)指导思想。 /p p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全面深化质检改革为动力,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坚持不懈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进一步加强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量文化建设,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坚定不移推进质检事业改革发展,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质量安全保障。 /p p   (二)基本原则。 /p p   ——坚持立足大局、质检为民。必须始终站在国家战略全局高度谋划质检事业发展,更加准确地把握工作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更加充分发挥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和维护相关领域公共安全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彰显在国际治理中的独特优势,在更高的起点上全面推进质检事业改革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守人民质检的本质属性,履行质检为民的庄严承诺,把增进人民福祉、增强群众“质量获得感”作为衡量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认真履行质检职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安全需求。 /p p   ——坚持质量为本、安全第一。必须确立质量在质检工作中的核心地位,高举质量强国大旗,进一步普及质量发展理念,强化质量安全意识,突出质量引领作用,增强质检系统工作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质量总体水平持续提升,全面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必须统筹处理好维护质量安全与推进便利化的关系,创新监管方式,以强有力的手段落实从严监管,聚焦消费品安全、国门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p p   ——坚持创新驱动、改革当先。必须把事业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准确把握新常态下质检工作的基本特征,加快确立质检发展新理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突出质量创新的重要地位,让创新贯穿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必须进一步强化危机意识,紧紧围绕全面深化质检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系统谋划,打好改革组合拳,集聚力量主动改革,在改革中谋得先机、争得主动,全面构建质检发展新体制,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路子。 /p p   ——坚持统筹协调、重点突破。必须继续深化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量文化建设,统筹监管和服务,统筹质量监督和检验检疫工作,统筹事业发展和自身建设,统筹不同地区质检事业发展,深化质检业务融合、职能整合、工作联合,推动形成纵向统一、横向联动、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不断提高各项工作的有效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必须紧紧围绕事关质检事业发展全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顶层设计和统一领导,按照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的要求,大力推进“人才强检”“科技强检”“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等重点建设,研究确定一批带动性强的重大工程,谋划推出一批突破发展瓶颈的重大政策,推动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 /p p   (三)发展目标。 /p p   ——质量强国建设加速推进。质量强国战略深入人心,企业抓质量的主动性充分激发,质量诚信体系和统一的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初步形成,国家质量技术基础运行保障体系初步建成,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劳动者质量素质普遍提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得到弘扬,社会共治的质量工作格局稳步加强,质量研究广泛深入开展,先进质量文化发扬光大。 /p p   ——质量总体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信誉在国际市场大幅提高,培育一批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形成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质量水平一流的产业集群。质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凸显,主要产品标准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 /p p   ——质量安全监管更加有效。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科学高效,以事中事后监管为主的监管方式全面推广,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持续加强,国门生物安全查验机制更加健全,疫病疫情防控体系更加完善,进口环节把关更为有效,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食品农产品进出口安全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重点消费品安全状况持续改善,群众举报投诉率和质量违法行为发生率明显下降,特种设备安全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风险底线。 /p p   ——服务发展成效更加突出。服务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有力,服务全方位开放战略更加主动,服务外交外贸大局更加有为,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更加自觉,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有效。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计量科技基础更加坚实,标准实施效益明显增强,认证认可国际互认步伐加快,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改革有序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布局全面优化。 /p p   ——质检工作体系更加完善。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内涵更加丰富,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建设更有成效,“人民质检、质检为民”的核心价值观充分彰显,质检业务互联互通、整合融合不断推进,质检理论体系、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和工作机制更加成熟,具有中国特色的质检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27px " title=" "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noimg/5e283265-5d66-48e6-81c0-3195ced6b6d7.jpg" width=" 600" height=" 327" / /p p   三、大力加强质量综合管理 /p p   加强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的顶层设计,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健全“中国制造”质量保证体系机制,认真履行质量宏观管理职责,加大管理力度,改进管理方式,培育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大质量工作格局。 /p p   (一)创新质量宏观管理。加强和改进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考核不达标地区实行约谈制度,推动开展市、县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严格质量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加大警示问责和督导整改力度。进一步健全大质量工作机制,制定实施质量强国行动计划,继续深入开展质量强省、质量强市、质量强县活动,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达到50个以上。完善质量奖励制度,评选表彰“中国质量奖”,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开展质量奖表彰,树立质量发展标杆。完善政府质量奖配套激励措施,引导地方政府在采购、招投标等方面给予政策性优惠。加强部门协同,创新引导政策,以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政策工具推动质量提升。 /p p   (二)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结合国家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完善产品质量追溯和责任追溯体系,健全信用标准体系,搭建质量信用平台,完善企业质量信用信息采集、考核、管理、公示、评价机制,开展企业质量信用评级,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管理。推进质量信用信息社会公示和部门共享,完善质量信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大激励惩处力度。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开展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示范活动。对进出口食品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依法实施信用管理,建立进出口信用记录制度。推动企业强化质量主体责任和诚信意识,实施产品质量信息自我披露,公开产品质量承诺,发布质量信用报告,强化企业自觉承担质量主体责任意识。 /p p   (三)强化宏观质量统计分析与信息发布。加强宏观质量和效益研究,探索建立科学反映质量提升成效的综合指标,健全以产品质量合格率、质量竞争力、质量工作满意度、质量技术基础等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指标体系,推动将质量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研究建立城市发展质量指标体系,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完善质量统计调查和监督抽查制度,加强质量状况分析,提供着眼经济发展全局、反映质检部门作为的高水平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建立质量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区域性质量竞争力指数,将质检部门打造成为“质量信息权威发布机构”,建立集信息发布、在线调查、资源共享、沟通交互于一体的质量综合服务平台。  /p p   (四)构建质量社会共治格局。建立健全公众参与质量治理机制,依法公开行政处罚、监督抽查结果等质量监管信息,曝光重大质量违法行为及其后续处理情况。推动建立质量问题有奖举报、惩罚性赔偿、公益诉讼以及小额诉讼等制度,推行质量首负责任制,健全质量安全多元救济制度,构建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持续深入开展“质量月”活动,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工匠精神,营造精益求精、崇尚质量、追求卓越的氛围,培育扶持公益性质量社会组织,鼓励和支持商会、学协会、中介组织、特邀监督员、大学生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质量监督。支持企业实施质量升级计划,推动万家中小企业在质量管理、标准、品牌等方面开展过程控制和质量绩效对比,指导千家制造业、服务业龙头企业开展竞争性绩效对比,加快标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规范企业产品合格出厂机制,加强行业指导,形成政府监管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和消费者质量控制联动机制。加强质量学科建设,强化质量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完善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政府领导、企业经营管理者、产业工人的质量素养,组织各地培训500名政府质量工作分管领导,10000名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质量主管,推动全民质量素质的显著提升。 /p p   四、全面提升质量总体水平 /p p   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加大打击质量违法力度,促进质量整体水平提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质量获得感”。 /p p   (一)加强品牌建设。加大品牌创建支持力度,完善品牌评价标准体系,规范品牌价值评价活动。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打造知名区域品牌,举办特色品牌展示活动,放大品牌效应,形成品牌竞争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引导企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塑造自有品牌,推动品牌评价国际化进程,助推中国品牌“走出去”。强化品牌维权机制,利用现代防伪溯源等技术手段加大品牌保护力度。加强品牌战略研究,发挥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打造一批社会公信度高、有广泛影响的管理体系、服务和自愿性产品认证品牌,服务质量提升、产品创新、产业升级。打造一系列管理体系、服务和产品认证机构品牌及养老、健康、低碳、节能认证制度品牌。加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新批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500个,新核准专用标志使用企业4000家,新建设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30家,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改革,开展地理标志产品品牌评价,培育地理标志国际知名品牌40个和国内知名品牌80个,命名80个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开展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立法研究,完善保护制度 制定一批保护产品标准 加快建设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溯源监管平台,建设50个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500个保护产品,应用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和示范区建设,助推生态产业发展和生态扶贫,以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助推品牌建设,推进绿色消费和境外消费回流 倡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生态互惠发展行动 引导APEC绿色供应链在中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成功实践基础上,合作研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制度评定标准与绿色供应链评价标准对接 在APEC绿色供应链平台宣传推广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项目,与APEC成员国交流最佳实践,不断提升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品牌的公共和国际认知度。 /p p   (二)着力重点领域质量提升。开展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制定重点产品质量监督目录。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对重点消费品开展重点性能指标比对抽查,突出消费者普遍关心的空气净化器、电饭煲、智能手机、儿童玩具等重点产品,不断提高国内消费品供给质量,积极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在婴童用品、家电等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贯彻落实《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提升汽车产品质量,推动建立汽车同质配件、汽车联网产品、安防产品、轨道交通产品认证检测体系。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加强工业计量标杆示范,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和传统产业升级,实现汽车、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电子测量仪器、通讯设备等重点行业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志性支柱性产品质量。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定期分析重点地区质量状况,开展重点地区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和产业聚集区实施一批质量提升示范工程。帮扶电子商务生产企业提升质量保障能力,助力电子商务经营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促进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提升。推动中国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全面接轨,以标准提升引领质量提升,创新运用认证认可手段,提升国内市场个性化、高品质产品供给水平,促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探索建立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加强艺术品市场质量监管。 /p p   (三)推动出口商品质量提升。开展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清风”行动,建设出口假冒伪劣商品海外打假维权监测网,履行双边检验监管合作协议,与进口国建立跨境执法协作机制,以打击假冒手机、摩托车及零配件、服装和手包、小商品、化工品、轮胎为重点,促进输非、输中东、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商品质量提升。加强对国际采购体系和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动态监管,完善便利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等新型贸易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检验检疫措施,探索完善“监督抽查”“追溯标签”“追溯调查”等监管新模式,促进跨境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提升。大力推动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示范企业建设,培育中国制造品牌,提升中国制造形象,增强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研究建立服务农产品出口公共技术平台,加强农产品出口质量安全监管。推动构建基于检验检测认证技术服务的全球商品溯源平台。 /p p   (四)推进服务业质量提升。健全以质量管理、诚信评价、行政监管、风险监测、测试评价、认证认可等制度为核心的服务质量治理体系,提升服务业标准化水平,规范服务质量分级管理,推动建立优质服务承诺标识与管理制度,培育一批能够代表“中国服务”形象的优质企业。完善顾客满意度、万人投诉量、品牌价值增长率等服务质量发展指标,开展服务业质量监测分析,加快构建重点服务行业质量监测体系。实施服务标杆引领计划,提升重点服务行业质量水平,联合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单位遴选,在物流等重点服务行业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构建全国重点城市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网,发布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报告,引导地方政府加强公共服务质量管理。深入开展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强化金融、物流、养老、文化等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完善服务认证体系,健全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平台。深入研究质量工作与服务贸易加快发展的切入点,建立服务外包认证制度,推动我国服务贸易质量提升。 /p p   (五)促进纤维质量提升。完善纤维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公证检验服务能力建设,国家储备棉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监管棉的公证检验覆盖率达到100%,其它类棉花公证检验覆盖率达到80%以上,山羊绒公证检验覆盖率达到90%,麻类纤维公证检验覆盖率达到80%。建立协调配套、科学先进、适合中国国情的纤维标准化体系,完善监督抽验制度,推进系统技术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纤维质量大数据平台。&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79px " title=" "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noimg/a653b86d-714d-4e60-bdce-e179849673d0.jpg" width=" 600" height=" 379" / /p p   五、全力维护产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 /p p   加强风险防范,突出监管重点,创新监管方式,保持执法打假高压态势,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水平,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p p   (一)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扎实推进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专项行动,提升民生类重点消费品安全标准水平。健全质量安全风险快速预警系统和质量追溯体系,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监督抽查和联动处置,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事故调查,发布风险警示和消费提示。严格CCC认证市场准入要求,动态调整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适时纳入安全风险高的产品。完善覆盖认证全过程的强制性产品认证专项监督机制,强化CCC指定认证机构主体责任的落实。研究制定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完善风险监测、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信用管理的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机制,推行良好电子商务规范认证制度。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及商品备案制度,开展商品质量安全风险监管,健全跨境电子商务进口食品、化妆品检验检疫监管制度。引入推广互联网“过滤”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防伪溯源技术,严厉打击网络销售假冒产品,构建网络销售产品的质量安全“防火墙”。深入开展重点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加强食品相关产品监管,加大烟花爆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获证企业专项检查。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为契机,探索实施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负面清单制度,改革完善工业企业分类监管工作,加快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p p   (二)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建立以多元共治为特征、以风险管理为主线的特种设备安全治理体系。完善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与运行保障机制,健全分类安全监管制度,实施重点监督检查制度。加强重点使用单位和薄弱环节的安全监察,创新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机制,完善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防控体系,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根据不同设备、不同环节的安全风险和公共性程度,推进生产环节、使用环节行政许可改革。以电梯、气瓶等产品为重点,严格落实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推动企业对电梯产品的制造、安装、维护保养、检验以及气瓶产品的制造、充装、检验等过程信息进行记录,推动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追溯体系。推进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方式改革,构建锅炉安全、节能与环保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推进特种设备技术检查机构设置,加强安全监察人员培训。实施特种设备风险预警与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增强定期监测、分级响应、快速联动能力。&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52px " title=" "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noimg/9091f956-3be3-4d42-a576-79baa1381ea3.jpg" width=" 600" height=" 252" / /p p   (三)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深入开展“质检利剑”行动,建立省级质监部门组办督办大案要案制度,通过严查彻办大案要案,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强化舆论震慑力,增强执法打假力度。完善质检系统行政执法体系,推动地方政府和部门加大对稽查机构人员、经费、装备等方面的投入和保障。进一步理顺与相关部门的职能关系,结合举报投诉、风险排查、监督抽查、舆论曝光等渠道反映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打假行动。加大对非法认证活动的打击力度,加强对儿童用品、机动车、灯具、家电等领域强制性认证产品无证出厂、销售、进口等行为的监管和查处。保持高压态势,加强农资、建材、汽配、日用消费品、电子商务产品、食品相关产品等关系国计民生、健康安全、节能环保重点产品的执法打假。加大区域整治力度,强化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市场的执法打假。对问题复杂、整治困难的重点地区建立挂牌督办等制度。强化技术手段在执法打假中的应用,不断提高执法效能。健全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作联动机制,推动形成大稽查工作格局。 /p p   (四)完善缺陷产品召回管理体系。完善缺陷产品召回法律规范体系建设,推进消费品召回立法进程,科学制定召回目录,逐步把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消费品全部纳入召回范围。完善进出口产品质量追溯和责任追溯体系,构建进口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召回行政监管工作体系,推动地方质检部门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建立统一的全国缺陷产品召回信息协作平台,形成总局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地方质检部门分级负责的召回监管体系,提升缺陷产品召回行政监管能力。建立健全缺陷产品召回技术支撑体系,构建涵盖召回技术机构、技术检测机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体系,强化缺陷信息收集分析、缺陷调查、缺陷验证、风险评估的技术研究,增强缺陷产品召回管理的技术支撑能力。建立完善缺陷产品召回技术标准体系,制修订一批涉及缺陷风险评估、产品追溯技术、召回效果评估等方面的产品缺陷召回基础标准。加大缺陷信息收集分析、缺陷调查、召回信息公开等力度,督促企业履行召回义务,提高召回影响力和公信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09px " title=" "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noimg/9012f6f4-dad6-4289-ae6a-7fa4c7639bb7.jpg" width=" 600" height=" 209" / /p p   六、切实守住国门安全底线 /p p   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质检非传统安全理论的研究运用,加快推进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创新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监管,实施国门安全工程,强化生物安全、食品农产品安全、国门环境安全和进口消费品安全防范,严防疫病疫情和有毒有害物质传入,坚守国门安全底线。 /p p   (一)提高国境口岸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健全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国境口岸及输入性病媒生物监控制度,规范病媒生物监测与病原体检测,完善口岸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完善口岸卫生检疫查验模式,创新跨境电子商务、卫生船队、跨境自助游、电讯检疫等卫生检疫监管。加强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大力推进口岸一线全面实现现场快速筛查,完善口岸核生化反恐怖袭击防范体系,全面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强化生物医药类特殊物品出入境监管。推进智慧卫生检疫建设,建立口岸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决策系统、病媒生物远程鉴定系统和虫媒传染病预警系统,以及国际旅行卫生风险预警和健康服务平台。积极参与实施国家生物安全战略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及国家生物安全重大科技专项,提升口岸生物安全保障和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世界卫生组织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合作中心和国际旅行卫生合作中心的作用,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及周边和相关国家、地区的合作。 /p p   (二)提升国门生物安全保障水平。围绕国家大开放平台建设要求,以健全国门生物安全查验机制为主线,着力加强国门生物安全、口岸动植检规范化、农产品优进优出、“互联网+智慧数字动植检”、动植检创新人才、动植检科技等6方面建设,推动构建国门生物安全联防联控和动植检疫情防控全球共治格局。加强国门生物安全查验机制理论和制度体系建设,深度参与全球动植物有害生物跨境传播防控进程,严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和物种资源流失。完善内陆沿边口岸及监管点规划布局,加强不同类型货运及旅邮检口岸动植检规范化建设,加强跨境电子商务、邮(快)件、会展物品动植物检疫查验工作,开展高风险农产品指定口岸建设。加强进出境食用农产品和饲料安全风险监控。支持优质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引导建立现代化农业世界品牌。全面加强动植检签证岗、查验岗资质管理。组建进出境动植检专家智库和专家组,实施动植检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科研技术攻关,健全外来有害生物检疫及物种资源鉴定实验室网络。探索建立覆盖全球的有害生物监测网络,完善应急处置指挥及响应中心建设。 /p p   (三)强化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监管。履行安全、卫生、健康、环保和反欺诈质量安全监管职责,严格进出口战略资源性商品、危险品、消费品、汽车等重点敏感商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建立、运用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影响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质量的进口商品、节能环保项目的监测。拓宽风险信息收集途径,完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及预警管理体系,探索构建以事中事后监管为核心的进口消费品监管体系,加强出口退运调查,改革监督抽查、检验鉴定机构监管和检验结果采信等三项制度,创新检验监管业务一体化、服务新业态科学发展、打击假冒伪劣等三项机制,突出国门环境安全、进口消费品安全、出口商品质量提升等三大建设。积极参与WTO、国际消费品安全组织、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标签制度专家委员会等国际组织活动,推进与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质量安全监管规制合作。 /p p   (四)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完善《食品安全法》配套规章,形成由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双多边协定组成的进出口食品安全治理法规体系。实施进口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加强进口食品准入管理,加大对境外源头食品安全体系检查力度,有序开展内陆指定口岸建设,建立以风险评估、监督抽检、合格评定和分类监管为主要内容的进口食品口岸一体化监管制度。实施出口食品质量竞争力提升工程,建立以进口国标准为导向、与产地质量安全控制水平相结合的出口食品监督抽检制度,出台一批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的政策措施,推动出口食品企业建立健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推动出口食品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加大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力度。完善供港澳食品安全保障制度,确保供港澳食品安全。加快进出口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建设进程,实施人才培训“繁星”计划,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关键技术、突发事件应急技术、非传统食品安全预防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储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质检.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noimg/f4e20868-81de-4507-a46f-f662ce9e60c1.jpg" / /p p   七、有效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p p   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地方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质检职能作用,积极服务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对外开放、区域协调,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p p   (一)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发挥质检技术优势,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标准,实施农产品安全标准化工程和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提升工程,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助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助推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推动自愿性产品认证,大力开展网络安全、节能、低碳、环保、新能源、智能网联、机器人等重点新兴领域,以及养生保健服务、养老服务、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良好农业规范、能源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等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认证,为推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政府创新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促进计量测试服务向过程计量、系统计量和嵌入式计量转变,助推提质增效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进标准、计量国际互认和量值国际等效,推动高铁、机械设备、第三代核电技术及装备等“走出去”。加强化解产能过剩标准化支撑、新材料产业等新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发挥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生产许可证的政策约束作用、执法检查的威慑作用,大力服务“去产能”和有效处置“僵尸企业”。推动特种设备产品标准与国际互认,引导企业通过标准自我声明等方式提供高于国家标准要求的特种设备产品与服务,促进特种设备产业提质增效。建立和完善服务认证制度,推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服务业中的应用,提升传统服务业质量和水平,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完善设备监理制度,推进设备监理行业规范发展。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质量技术服务示范工程,建设一批服务示范点。 /p p   (二)促进外贸健康发展。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等外贸领域新型贸易方式和商业模式发展,创新工作方法和制度,营造更加便利的外贸环境。加强与口岸相关部门“三互”协作,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一站式作业、一体化通关措施,加强口岸管理相关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共用,推动落实WTO《贸易便利化协定》,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对重要和优势“中国制造”产品的服务支持,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打造中国制造金字品牌。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发挥自贸试验区政策创新优势,全面复制推广成熟的检验检疫试验经验,推进监管模式改革。充分发挥海西经济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对台合作平台,前海、横琴、南沙等粤港澳合作平台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以及沿边国家级口岸、边境城市、边境和跨境经济合作区等沿边重点地区的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加大口岸查验和通关放行模式创新力度,开展跨境查验监管模式合作试点。充分发挥原产地证书出口商品“经济国籍”证明作用,探索应对国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提高自由贸易协定、普惠制、联合国“冲突钻石”和“冲突矿产”等实施水平。深化双多边质检合作,巩固港澳台合作,积极参与相关国家的自贸区谈判,加强检验检疫证书交流合作,推动自贸区战略实施。加强人才推送,积极参加相关国际和地区组织活动,实质性参与有关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提升质检对外合作层次、质量和效果。服务农业“走出去”战略,推动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开展国外食品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扶持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出口食品农产品龙头企业及国际品牌。保障优质动植物种质资源、粮食、木材、饲料等安全进口,推动先进技术、重要能源原材料进口,服务外交外贸大局和宏观调控。 /p p   (三)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对接和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发挥质检部门的职能优势,畅通“一带一路”经济走廊,推动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落实《“一带一路”检验检疫合作重庆声明》《“一带一路”食品安全合作联合声明》《共同推动认证认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等文件,加强与沿线国家开展产品质量安全、疫病疫情防控信息通报、传染病及其媒介物控制、动植物检疫援助等方面合作,强化风险数据收集,建立完整的风险分析评估体系,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沟通协商机制,提升务实合作水平。落实标准、认证认可服务“一带一路”工作部署,制定实施《“一带一路”计量合作愿景与行动》,创新CCC入境监管模式,以海湾国家、上合组织等国家为重点,加强与沿线国家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方面的双多边合作。实施跨境经济合作区检验检疫分线管理,优化检验检疫口岸查验流程,推进沿线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贸易合作区建设。助推中欧、中亚国际货运班列扩量增效,缩短准入许可时限,简化备案审批手续。加快“一带一路”有关国家食品农产品和相关企业准入进程,采取便利化措施,扩大我国资源短缺和急需的食品农产品进口,支持进口农产品落地深加工等产业升级。 /p p   (四)强化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推动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建设的顶层设计,充分利用WTO/TBT-SPS国家通报咨询中心、全国技术性贸易措施部际联席会议两大平台,加快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改革创新,完善政府部门间、政府和企业间信息共享、措施协调、一致对外的体制机制。推动建立国家级技术性贸易措施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做好WTO/TBT-SPS通报评议及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加强对国外重大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跟踪、研究、预警和应对,完善重要商品进出口数据通报交流制度。配合国家宏观调控,进一步强化技术性贸易措施在服务国家外交外贸战略中的独特作用。借助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倒逼作用,促进我国企业按照更高的技术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和产业层次,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培育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完善体制机制,统筹做好全系统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 /p p   (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及各区域发展的实际,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质检支持政策,支持沿边、内陆地区开发开放,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完善边民互市贸易点查验设施建设和快速检疫检测设备配备,加强中西部通关查验场所、配套检测实验室和检疫处理场所等建设,完善铁路口岸检验检疫通关基础设施。优化业务流程,统一业务规则,推进检验检疫全过程无纸化,健全和完善检验检疫一体化制度体系,大力推进实施全国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支持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span 总结推广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经验,加大《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宣贯普及力度。扩大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范围,建立完善重点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和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以“浙江制造”“深圳标准”为试点,推动联盟认证、区域认证模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建立“节能低碳认证示范区”等新型区域认证项目。加大援藏援疆和扶贫力度,支持赣闽粤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用好技术手段,帮助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发展特色产业,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 /p p   (六)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绿色制造标准化提升工程和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制修订节能节水、低碳环保、绿色产品、资源循环利用等标准,实现重点行业、设备节能标准全覆盖。建立能源资源计量数据监测、分析系统,完善能源资源计量体系,提升能源资源计量技术服务能力。完善节能低碳认证认可体系,推进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加大能效标识监督检查力度,提升服务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以及大气污染、废水、固废防治等领域的能力。健全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法规标准体系,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加快落后燃煤锅炉的淘汰和升级改造,提高燃煤技术标准,加强锅炉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实现锅炉实际运行效率提升5个百分点。建立典型换热器和热交换系统评价方法,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将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产品统一整合为绿色产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推动森林认证。加强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的推广应用和宣传推介工作。强化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完善外来有害生物监测防控体系及应急预警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以车用汽柴油、内燃机产品为重点,通过提高生产许可质量准入门槛和严格后续监管,提升车用汽柴油、内燃机产品质量,协调有关部门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机动车排放监督检查,推动汽车燃油消耗纳入国家碳交易市场。加强对“两高一资”出口商品监管,引导企业开发低碳技术。 /p p   (七)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对涉及民生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完善12365、96333、政务大厅等平台,畅通产品质量安全诉求渠道,建立举报投诉、核实查处的快速反应机制。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制度,完善产品三包制度,健全提升产品售后服务质量机制。加强质量安全教育,广泛开展质量月、3· 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国门生物安全、进口食品安全社区行、消费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进企业等系列活动。及时发布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权威数据,强化质量安全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服务大众消费。完善国际旅行健康服务体系,提供高效的国际旅行卫生服务。加强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民生计量监管,深入开展计量惠民活动,充分发挥计量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作用。 /p p   八、夯实国家质量技术基础 /p p   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质量工作的根基,四者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构成了科学严谨的技术链条。大力实施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工程,加快推进计量、标准、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的融合发展,推动形成质检质量技术基础合力,提高整体水平,为质检事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p p   (一)强化计量基础地位。紧紧抓住以量子技术为基础的国际单位制变革历史机遇,加强计量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推进新一代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量子计量基准等基础前沿领域研究,加强新领域计量基标准和标准物质研究研制,加快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突出国家计量基标准战略资源地位,科学规划国家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统筹国家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升级换代和科学布局。 /span 建立先进、统一、权威的国家时间频率体系。加强计量监管体系建设,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构建国家计量科技创新体系、产业计量测试体系和区域计量支撑体系,开展重大计量科技攻关和合作研究,按照全产业链、全量传链、全生命周期和产业前瞻性计量技术研究的思路,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加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积极融入国家产业新体系构建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计量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建设,建成一批符合新领域、新业态发展需要的计量实验室。 /span 加强军民统筹计量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军民协调、协同高效、系统完备的计量军民融合发展体系。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突破一批基础前沿、实用新型和关键测试技术,推动过程计量、系统计量和嵌入式计量发展进程。提升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研发一批自主可控的计量器具和测量设备。 /span 实施计量国际化战略,深度参与国际计量体系建设和国际规则制定,积极推动国际计量互认,提升我国的国际计量互认水平。 /p p   (二)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实施标准强国战略,突出标准化工作在国家创新中的地位。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放开搞活企业标准,构建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健全标准研制、应用与国际化的技术支撑体系,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发展壮大一批专业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标准化科研机构,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完善标准样品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标准样品的研制、管理和应用推广,提升标准样品的使用率。加大标准实施监督和评估力度,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加快军民标准通用化建设,完善军民标准融合体制机制。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提高重点领域产品标准水平。建立全国统一的标准信息网络平台,加快培育标准化服务业,建立完善标准化服务体系,提升标准化服务能力。发挥我国作为相关国际组织主席国作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治理,提升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质量,推动我国自主优势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p p   (三)完善认证认可体系。加强认证认可制度建设,强化认证认可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统一管理、共同实施”的工作机制。加快建立政府、行业、用户等多层次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采信机制。建立健全认证认可服务业统计制度,进一步完善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体系,继续深化认证机构资质准入、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进出口食品注册备案等制度创新。加强认证认可创新驱动能力建设,鼓励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攻克一批认证认可评价关键技术,推动自主研发、原始创新的认证认可项目占比提升。进一步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推进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改革,优化认证单元。完善国家统一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加强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建设。鼓励取得国家认证认可资质的认证机构对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开展审核认证活动。支持将追溯管理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探索建立追溯体系专门认证制度。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增强复合型服务能力,加快发展自愿性产品认证工作,实现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健康有序发展,促进我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做大做强,提升品牌国际竞争力。加强市场监管,提高监管效能,提升认证认可社会公信力。深度参与认证认可国际标准规则制定和互认体系建设,全方位提升我国认证认可国际影响力,实现整体迈入认证认可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四)加强检验检测技术能力建设。落实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改革总体部署,建立定位明晰、治理完善、监管有力的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检验检测技术联盟和集聚区建设,强化“一带一路”核心区产业基地工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基地建设,弥补空白地带,突破薄弱环节,加强共性检验检测技术和仪器装备开放发展,形成布局合理、实力雄厚、公正可信的检验检测服务体系,打造一批检验检测认证知名品牌。鼓励国有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构建内部创业机制,激发国有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活力。推进基层检测技术机构发展,提升口岸检验检疫技术保障能力。夯实检验检测技术基础,结合“第三方检验检测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示范应用”等项目建设,推进检验检测认证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质检.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noimg/fb4f5343-861c-4c72-a467-c2648132620a.jpg" / /p p   九、全面深化质检改革 /p p   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和总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规划部署,积极推进质检系统各项改革,建立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改革落实机制,确保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p p   (一)构建质检事业发展新体制。全面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研究提出与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相适应的“大质量”管理体制框架。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检验检疫监管体制改革、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改革、标准化工作改革、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改革等。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做好质监事权划分工作,明确职责权限,支持改革试验区域的质监工作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结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加快直属系统检验检疫类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span 加快组织机构代码工作职能转变,重点围绕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加强码段资源管理、数据核查,推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的建设、运行和应用。深入推进纤维检验体制机制改革,重点加大非棉领域改革发展力度。遵循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原则,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进一步强化业务综合、风险管理、缺陷召回、技术性贸易措施、政策研究等工作,不断完善行政运行机制。稳步推进业务主管单位为质检总局的协学会与行政单位脱钩试点工作。 /p p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取消审批项目,最大限度下放审批权限,最大限度优化审批流程,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进一步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和子项,做好已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推行一个窗口办理、限时办理、规范办理、透明办理,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强化审批流程监督,主动向社会公开行政审批实施和结果,提高行政效能。加强网上办事大厅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推行覆盖全事项的网上审批,实现办理进度和办理结果网上实时查询。优化调整各种强制性管理目录,合理划分单元,并制定目录调整的程序性规定。深化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依法减少许可种类,下放许可权限,构建“市场配置资源、企业承担主责、政府依法监督、社会质量共治”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监管体系,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许可收费,对行政事业性收费、行政许可收费、中介服务收费实行清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布。在全系统进一步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做到职责法定,权责统一。积极推动统一市场质量准入规则,打破市场垄断和地方保护,营造企业优质产品畅通无阻、脱颖而出的市场环境。 /p p   (三)推进监管方式改革。以“三个清单”倒逼监管方式创新,有效落实监管责任,强化质量安全追溯调查和责任追究。推动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监管模式改革,加大综合集成力度,创新国内生产和进出口工业品市场准入监管方式,逐步建立基于企业产品质量自我声明、采信第三方评价和吸纳社会监督机制的监管模式,实现从事前监管为主到事中事后监管为主的转变。建立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公布查处结果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执法效能,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构建全国统一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建立全国联动的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布控、处置等机制,提高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处置能力。健全产品伤害监测机制,扩大监测覆盖面,构建科学完备的产品伤害处置链条,发布产品伤害预警,在引导消费的同时,促进产品质量提升。 /p p   (四)加强“互联网+质检”建设。围绕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强质检信息化建设,通过构建大机制、搭建大平台、整合大数据,加快实现质检业务互联互通。完善信息化工作机制,加强集中统一管理,强化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信息化相关重点工程项目立项、建设、应用、运维等规章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推动质检业务与信息化深度融合,落实“互联网+质检”行动计划,实施“智慧口岸”“智慧质检”等工程,搭建质检云计算“大平台”,按中央要求稳步推进总局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建立质检信息资源标准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完善质检信息化标准体系,制定数据交换标准和接口规范,加快推动质检系统内部信息资源的归集与共享,推进与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互换,合理适度向社会开放质检数据信息。加强质检大数据开发利用,进一步拓展数据、信息采集渠道,针对重点业务领域开展数据挖掘、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等大数据应用相关工作。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保障体系,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质检.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noimg/bcba2188-8f9e-4bec-8d41-95f426d10846.jpg" / /p p   十、加强质检工作体系建设 /p p   加强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建设,进一步完善质检工作体系,提升工作水平,推动质量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p p   (一)完善质检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检,大力开展质量促进法、消费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立法研究,全力推进标准化法、计量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等修法工作,配合做好电子商务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制修订。推动法律制度互联互通,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质检法律制度体系。制定技术规范(规程)的程序性管理规定,完善规范性文件管理,建立规范性文件清理长效机制。研究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规范决策流程。完善行政执法公示和程序制度,细化行政执法裁量标准,强化执法层级监督,严格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法治监督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规范权力运行流程,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完善法治保障体系,开展“七五”普法工作,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面提高质检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完善法律顾问制度,提高质检法治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 /p p   。(二)推进科技创新。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支持国家质创空间、“互联网+科技服务平台”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加强质检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质检科技成果转化。组织申报国家科技计划,启动实施“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NQI专项),积极申报国家科技奖励,培养高层次人才,建立和完善国家“大质检”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整合社会资源开展质检科技协同创新。加强国家质检中心、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实验室建设,统筹布局,调整发展方向,逐步打造成为国家或区域公共服务平台。 /span 多渠道加大科技经费投入,保障质检科技攻关基本经费投入。面向公众开展形式多样的质检科普活动,鼓励质检科普基地建设,办好“质检科技周”。 /p p   (三)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坚持党管人才、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高端引领、统筹推进的原则,深化人才强检战略,实施质检重点人才工程,培养造就一支由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行政执法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组成的高素质质检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人才集聚机制,优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探索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机制,强化人才激励机制。注重事业留人,关心爱护偏远艰苦地区一线职工。坚持从严管理,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严格干部选任,坚持“把三关”“两核查”,全面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质检总局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和《质检总局领导干部交流管理办法》,做到严格标准、严把程序、严肃纪律。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养力度,完善干部双向交流挂职制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薪酬制度配套改革,做好考试录用公务员和离退休干部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质检.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noimg/245c08ee-4a13-4cdc-bf14-a30256dc86b7.jpg" / /p p   (四)加强质检文化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聚力,建立分层次、成体系的质检文化服务平台,完善质检文化基础设施,扩大质检文化传播影响力,打造质检文化品牌,发挥文化的先导和浸润作用,用先进文化凝聚人、塑造人、激励人。树立“大宣传”意识,整合质检新闻宣传力量,建立质检系统新媒体矩阵,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扩大质检声音影响面。总局、两委、直属检验检疫局、直属事业单位新媒体平台开通率达到100%。加强政务信息工作,形成全系统合力,更好地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关心干部职工生活,激发主人翁责任感,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树立刚正廉明的依法行政形象、科学权威的技术执法形象、可亲可信的人民质检形象。 /p p   (五)深化质检政策理论研究。围绕质检事业改革发展,加强政策理论研究的统筹和指导,深入调查研究,注重研究成果储备,增强质检政研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加强中国特色新型质检智库建设,充分发挥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等智库功能,为质检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大质检智力资源整合力度,广泛吸纳系统内外、社会各界、国际国内各领域专家,加快构建“大政研”格局,形成质检政策理论研究整体合力。加快决策咨询制度建设,以科学咨询支撑质检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质量发展,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质检决策支撑体系。及时跟踪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把握质量工作主攻方向和质检事业发展方向,抓住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和质检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加强质监体制机制改革、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创新、质量技术基础建设等重大课题研究。注重政策理论研究的务实性和前瞻性,形成解决实际问题、体现改革精神、回应群众期盼、具有战略高度的顶层设计,使之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既适应发展趋势又符合履职要求,既能激发市场活力又能守住安全底线,推进质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六)强化基层能力建设。 /span 坚持重心向下、强化基层,完善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总结推广基层建设经验,强化基层人员业务培训。参与国家口岸工作条例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的研究制定,加快推进口岸设施规范化、标准化,加强与进口油气管道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内陆沿边地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基层基础设施、技术手段、执法装备、人员配备和作用发挥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推动质检基层机构能力建设。加强对质监分级管理和基层机构整合后相关问题的研究,制定加强基层质监工作指导意见,加快建立分级管理后基层质监工作新秩序,夯实基层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工作基础,开展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大培训,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基层质监履职能力和执法成效。 /p p   (七)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加强内部监督,完善督察内审工作机制,扩大审计监督覆盖面,坚持业务督察和内部审计相结合,提高“一审双查”有效性,防范工作风险。健全督查激励问责机制,加强督查结果应用,进一步推进质量管理体系与绩效考核双轮驱动管理模式创新,严肃整治庸政、懒政、怠政,对不作为、乱作为的严肃问责处理。严格财务管理,完善财经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预算编制和约束,强化收费、国有资产管理,规范采购行为。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强化“规划引领项目、项目决定预算”理念,突出重点,合理配置资源。建立完善“规划、项目、资金、执行、资产、评价”的全过程管理体系,加大财务监管力度。完成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完善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后勤服务保障水平。科学推进系统公共机构节能。 /p p   (八)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从严治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健全述职考评机制和监督执纪问责机制,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肃惩治腐败行为,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紧紧围绕质检事业改革发展,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入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等党内教育,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抓好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好党的群团工作。 /p p   十一、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p p   “十三五”时期,质检事业改革发展任务艰巨,必须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力和执行力,确保规划各项任务的有效落实。 /p p   (一)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各级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要高度重视规划的组织实施,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加强规划的宣传和解读,将规划实施管理所需经费纳入预算予以保障。要根据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组织编制实施方案,细化发展目标,分解工作任务,落实相应责任。 /p p   (二)统筹规划衔接。本规划是“十三五”时期质检系统各专项规划和相关规划编制的基本依据,系统内各级各类规划要与本规划搞好衔接。本规划确定的重大任务和工程项目要纳入各单位有关规划优先安排。 /p p   (三)突出项目支撑。加强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研究出台相应管理办法,加强规划项目管理,建立完善的质检系统规划项目库,规范项目事前审批,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强化对规划实施的财力保障。 /p p   (四)注重工作协调。加强与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军队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相关工作落实。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在财政资金、产业发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方面对规划落实予以政策支持。 /p p   (五)严格考核评估。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问效,实行规划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制度,对实施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将规划目标任务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实施年度考核,确保落到实处。& nbsp & nbsp & nbsp /p
  • 发改委谈“十三五”规划:环境方面不可能“放水”
    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今日谈及&ldquo 十三五&rdquo 规划编制工作时表示,&ldquo 十三五&rdquo 规划在资源环境、生态建设方面的力度,只会进一步加大,不可能弱化,更不可能&ldquo 放水&rdquo 。   国家发展改革委今日召开启动&ldquo 十三五&rdquo 规划编制工作新闻发布会,请发展规划司有关负责同志,围绕启动&ldquo 十三五&rdquo 规划编制工作基本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部署等方面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在谈及&ldquo 十三五&rdquo 规划中节能减排领域时,徐林表示:&ldquo 我记得总书记有一句话讲得特别好,他说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觉得现在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环境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域。&rdquo   徐林指出,收入水平提高之后,人们更多关注生活质量,关注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生活,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各地越来越多地出现一些为了环境问题而产生的社会性事件,这说明老百姓对这块的诉求是越来越高了。既然老百姓有越来越高的诉求,作为&ldquo 十三五&rdquo 规划不可能不响应百姓的诉求。   徐林表示,&ldquo 十三五&rdquo 规划在资源环境、生态建设方面的力度,只会进一步加大,不可能弱化,更不可能&ldquo 放水&rdquo 。
  • 纺织业“十三五”规划成型 交通内饰和环保滤布或成发展之重
    据悉,纺织行业“十三五”规划已经成型。相关人士透露,“十三五”期间,产业用纺织品将被重点培育,并有望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点金”产业用纺织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介绍说,纺织行业“十三五”规划已经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列为部级规划之一,预计在2016年上半年由工信部发布。  该人士透露,根据全球状况和中国国情,“十三五”期间,纺织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的地位不会变,但是基于比较成本层面的国际竞争优势正在进一步转换为产业链层面的国际化新优势。因此,纺织行业“十三五”规划对新时期纺织业有了新定位:“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是科技和时尚融合、衣着消费与产业用并举的产业,在美化人民生活、带动相关产业、拉动内需增长、建设生态文明、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联合会人士介绍说,“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科技和时尚的融合、衣着消费和产业用并举”,这三点是新提出的表述,会在“十三五”期间有明显的体现,而这也是中国纺织工业转型升级走向高端的必然要求和必经过程。  行业增速有望保持两位数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认为,对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来说,“十三五”时期最大的机遇是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中高速增长。  专家表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是国民经济依存度较高的产业,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大政方针密切相关。  李陵申说,只要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增长能保持在6.5%到7%之间,基本就能保证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主要经济指标以两位数增长。  交通内饰和环保滤布凸显潜力  近年来,交通工具用纺织品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行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长超过15%。据统计,现如今在汽车中应用纺织材料的零件已超过80种,每辆轿车大约需要20千克的纺织材料。  有测算指出,到202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0亿辆,也就是说,在未来的7年内,每年的汽车保有量涨幅将达到12%~15%,因此车用纺织品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并将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向高端系列迈进。  同时,交通运输、外贸旅游业的日益繁荣,海陆空涉及的交通工具都有快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在交通工具朝着高端大型、节能环保发展的驱动下,高速铁路近几年得到了迅猛发展,国产大飞机C919也即将为国人效力,这些都推动着轻量、高性能的纺织品及其复合材料逐步替代钢铁,应用量进一步增加,是近年来纺织行业最具发展潜力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产品。  另一方面,标准集团分析认为,随着新大气法的相继出台,环保滤布等产品也将是产业用布中发展势头较有潜力的领域。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提供纺织品材料检测设备的综合供应商,通过引进国际最先进的产品,整合技术和服务优势,吸收常见问题的解决经验,为国内客户提供最优化方案,带动国内科研及相关行业水平的提高 我们紧跟行业标准和政策更新,及时提供符合更新标准的测试仪器。  选择优质供应,就选标准集团!
  • 青岛“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发布(详解) 发展十大创新中心
    11月17日下午,青岛市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十三五”青岛市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高端资源集聚、高端服务提升、高端产业培育和高效体制改革,为实现我市打造“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的目标提供行动指南。  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市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人才作用更好发挥,科技成果转化更加顺畅,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增强,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全面优化,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建成特色鲜明的科技强市。  具体发展目标:  到2020年,科技创新投入大幅提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由2015年的2.84%提高到3.2%,全社会研发活动人员总量达到73000人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由13件提高到25件,PCT国际专利年申请量由339件提高到1000件以上   蓝高新产业取得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41%提高到46%,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2%   企业主体地位持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5000家,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由89亿元提高到200亿元   高端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国家级创新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达到100家以上,建成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各类创业载体数量达到300家,孵化面积达到1300万平方米。  为实现核心目标,我市在科技创新发展战略部署上,将重点建设十大科技创新中心、布局面向未来产业的十大科技创新中心、搭建十大科技服务平台、实施十大科技创新工程,具体实施增强创新源头供给、培育新兴产业策源、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统筹区域创新布局、建设知识产权强市、提升创新治理能力等八大战略任务。(记者 王娉)  解读:  《“十三五”青岛市科技创新规划》部署“四个十”重点任务  今天,我市发布《“十三五”青岛市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青岛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市科技局副局长吴绪永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规划》的制定是为了对接国家战略,争取在海洋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中抢先布局。同时要彰显城市特色,围打造“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的目标,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软环境,优化创新体系,突出科技供给,发挥科技创新在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十三五”时期,我市在科技创新发展战略部署上,将重点建设十大科技创新中心、布局面向未来产业的十大科技创新中心、搭建十大科技服务平台、实施十大科技创新工程。  靶向产业发展的十大创新中心  十大科技创新中心是围绕我市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做出的布局谋篇,重点围绕海洋、高速列车、橡胶材料与装备、智能制造、虚拟现实、科学仪器设备、新材料、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十大领域和方向,部署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大力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能力。  其中,青岛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将依托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海洋生物医药、深海与海工装备、蓝色粮仓等海洋科技创新分中心。高速列车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将重点建设“三平台、两中心、一基地”,即面向行业基础共性前沿技术、促进成果转化的高速列车技术与产品研发平台,科研成果产业化平台,大数据应用与服务平台 面向全球的高速列车产业技术合作、转移与辐射中心,设施先进的国际化轨道交通装备检测认证中心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化基地。这两个创新中心目前已经正式启动。  着眼未来产业的十大创新中心  着眼未来,聚焦国际前沿科技,我市还重点围绕脑科学、量子信息、纳米技术与材料、深空深海探测、氢能与燃料电池、再生医学、无人技术、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超高速管道交通等领域和方向,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培育未来产业。  其中,脑科学科技创新中心将重点开展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综合症等脑疾病机理研究与早期诊断和干预手段研发,支持类脑模型与智能信息处理、类脑器件与系统、脑功能联接图谱等技术研究,实现类脑器件、芯片和类脑机器人等类脑智能软硬件系统的突破。该项目已经正式落户蓝谷。  政府引导建立投资基金达到百亿元  我市将强化科技服务,重点打造研发创新、新型孵化、国家海洋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投融资、检验检测、科技基础资源、科技智库、数字科普网络、产业集群等十大科技服务平台,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同时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实施创新资源集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育、众创空间建设、科技惠民、科技金融、技术转移促进、军民融合、科技大数据、知识产权强市等十大科技创新工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到2020年,我市政府引导资金规模将达到20-30亿元,引导建立各类产业投资基金达到100亿元,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的科技信贷资金达到100亿元。  基本形成“三核一带一区”发展空间  聚焦未来5到10年可能产生重大变革的前沿技术,打造我市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竞争新优势,《规划》首次提出要在“十三五”时期基本形成“三核一带一区”的科技创新发展空间布局, “三核”指由蓝色硅谷核心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和西海岸新区组成的科技创新核心区 “一带”指从蓝色硅谷核心区沿滨海一线延伸到李沧区的滨海创新创业带 “一区”指从城阳和胶州一直向北延伸到即墨、平度、莱西的北部科技创新拓展区。  统筹区域创新布局,我市将增强创新源头供给,培育新兴产业策源,部署智能机器人、3D打印、石墨烯等20多个重点专项,突破300多项共性关键技术,建设150多个创新平台载体,孵化和培育200多家骨干企业。
  • 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启动
    2014年6月16日,科技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三部门)组织召开会议,启动并部署重大专项&ldquo 十三五&rdquo 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会议由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许倞主任主持,三部门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各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实施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专项专职技术责任人/技术总师、副总师等参加了会议。   根据国家&ldquo 十三五&rdquo 发展规划和国家&ldquo 十三五&rdquo 科技发展规划研究编制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按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4年重点工作安排,三部门认真研究,制定了《关于研究编制的工作方案》。会上,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金奕名副主任对工作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主要包括工作依据和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工作安排和时间节点以及基本要求等,并对各专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会议还下发了《关于开展重大专项(民口)&ldquo 十三五&rdquo 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的通知》。   许倞主任在总结中强调,&ldquo 十三五&rdquo 是全面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战略任务的最后五年,也是落实中央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系列决策部署的关键五年,重大专项发展规划研究编制意义重大、时不我待。他指出,&ldquo 十三五&rdquo 发展规划既要面向2020年重大专项任务的全面完成和总体目标的实现,在中期评估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任务聚焦调整和资源集聚,又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面向战略必争重点领域紧迫需求,体现采用非对称策略集中力量抢占和构建战略制高点 要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上有新办法,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加关注企业发展需求,真正反映企业意愿 要强化专项成果应用成效,突出与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的结合,注重与产业、金融、财税等相关政策对接 要突出体现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等。   会议还通报了重大专项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
  • 江西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 发展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重点领域
    近日,《江西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升级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正式出台。  “十三五”时期是江西实现发展升级,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决胜时期,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优生态、惠民生”中的支撑作用。《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全省科技创新将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人才和团队建设为核心,以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和重大科技专项为抓手,坚持“战略导向、统筹协调、改革创新、服务产业、夯实基础、开放合作”原则,大力实施创新驱动“5511”工程,着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着力增加创新成果有效供给,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氛围,加快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为实现发展升级、绿色崛起、全面小康提供强劲动力。  《规划》共十二章,分别是:回顾与展望、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提升优势和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适度超前部署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培育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深化和扩大科技大开放合作、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大众创新创业、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规划》提出到2020年的总体发展目标是: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重点领域和优势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能力进一步增强,具有江西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形成,符合科技创新要求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和充满活力,使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初步实现创新型江西的建设目标。  《规划》还提出到2020年十大具体目标:一是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提升,在全国位次前移2-3位,力争进入前20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二是科技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达到1.0% 三是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00万人,培养各类国家级创新人才和团队50个,新增院士1至2名 四是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园区、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和载体50个 五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全省专利申请总量达到10万件,授权总量达到6万件 六是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 七是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不断健全,实施重大科技专项100项(个),其中重点研发专项50项,科技协同创新体50个 八是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率大幅提升,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常设技术市场基本建成,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100亿元以上 九是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升级能力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0% 十是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和功能更加完善,建设科技公共服务机构100家,其中国家级20家。  《规划》强调,“十三五”时期,全省科技创新工作将紧密围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赣江新区建设以及赣南原中央苏区振兴等国家和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5511”工程,努力完成以下几方面重点任务:一是着力提升优势和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 三是加快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培育集聚 四是大力培育创新创业主体 五是深化和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六是全面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 “十三五”环保规划意见稿印发 250项标准项目将启
    12月14日,环保部对外发布《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系统地制定出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施工图,同时提出,我国“十三五”期间将启动约250项环保标准项目、推动约30项重点环保标准实施评估。“十三五”环保规划意见稿印发 250项标准项目将启  环保部12月14日发布《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规划意见。  意见稿指出,“十二五”期间,共发布国家环保标准493项,在现行环保标准中,环境质量标准15项,污染物排放标准161项,环境监测规范(包括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监测仪器技术要求、环境标准样品1001项,环境基础类标准(包括环境基础标准和标准制修订技术规范)21项,管理规范类标准499项。  同时,我国环保标准工作中存在部分标准制修订项目进展滞后、与排污许可制度的协同配套有待加强、标准制修订的科学基础需夯实强化、标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需着力提升等问题。  意见稿提出,我国“十三五”期间将启动约250项环保标准项目、推动约30项重点环保标准实施评估,并计划开展国家级培训3000 人次以上,带动地方培训15000人次以上。  土壤污染方面,要求贯彻落实国务院《土十条》要求,2017 年底前发布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  水污染物排放方面,要求贯彻落实《水十条》要求,围绕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等水污染防治重点领域,优先配套相关排放标准。以提高标准制修订的质量与效率、加强标准间协调、便于标准实施为原则,整合农药、食品加工、酒类、无机颜料、无机磷化工、电子等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优化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积极配套排污许可等新型环境管理制度的实施,研究将达标判定、达标排放量核算等技术要求纳入排放标准,完善标准技术内容,提高标准科学性、适用性。在“十二五”末期64 项标准的基础上制修订形成由约90 项标准构成、覆盖全面、重点突出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  大气污染方面,要求贯彻落实《大气十条》相关要求,围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大气污染、面源污染、移动源污染等大气环境管理重点领域,优先配套相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提高标准制修订的质量与效率、加强标准间协调、便于标准实施为原则,整合无机磷化工、无机颜料、化肥等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优化标准体系。配套排污许可制的实施,研究将达标判定、达标排放量核算等技术要求纳入排放标准,完善标准技术内容,提高标准科学性、适用性。在 “十二五”末期47 项大气固定源和26 项移动源标准的基础上制修订形成由约70 项大气固定源和40 项移动源标准构成的覆盖全面、重点突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  固体废物方面,要求根据《土十条》中加强工业废物处理处置的要求,按照全过程管理与风险防范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固体废物收集、贮存、处理处置与资源再生利用全过程的污染控制标准体系。修订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完善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控制要求。制修订皮革废料、煤化工废渣等固废污染控制标准,促进行业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处置。修订危险废物贮存、填埋、焚烧等处理处置污染控制标准,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修订医疗废物、含多氯联苯废物的处理处置污染控制,针对环境风险控制重点环节,完善污染控制要求。制订生物有机质堆肥污染控制标准,促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 “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体系日趋成型
    p   随着《“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出台,相关行业的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也进入密集出台期。《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科技部官网获悉,今年以来,科技部会同相关部委已经公布了25个与科技紧密相关的“十三五”专项规划项目。其中,超半数围绕基础研究、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资源、环境、海洋等民生及高新重点领域进行部署。 /p p   业界专家普遍认为,在构筑国家先发优势方面,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必须完善技术支撑体系以促进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而“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体系的日趋成型,有助于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健康、公共安全等瓶颈。 /p p strong   瞄前沿 构筑国家先发优势 /strong /p p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等13个部委日前联合印发《半导体照明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不断突破,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规模稳步扩大,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形成1家以上销售额突破100亿元的LED照明企业,培育1-2个国际知名品牌,10个左右国内知名品牌 推动OLED照明产品实现一定规模应用 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市场环境更加规范,为从半导体照明产业大国发展为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p p   这是科技领域又一项发展规划。今年以来,仅从科技部口径便已公布了25个与科技相关的“十三五”专项规划,包括《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技术市场发展专项规划》等。其中,17个专项规划与民生和高新技术领域有关。有关医疗健康领域就有3个。 /p p   “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速赶超引领的步伐。”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此前向记者表示。他透露,未来五年,我国科技创新将围绕深入实施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有力支撑“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重点布局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域。 /p p   科技部部长万钢也明确指出,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采取差异化策略和非对称路径,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任务部署。“重点从六个方面加强‘十三五’科技创新的系统部署和谋划: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拓展创新发展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万钢表示。 /p p   在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李红军博士看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十三五”各个专项规划是整体与部分、宏观与具体的关系。以农业专项规划为例,它是对我国“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科技的详细规划与部署,与科技创新规划具有一致性和衔接性,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 /p p   “粮食安全是我国社会稳定的基础。比如育种和种业工程,它必将成为今后农业科技领域的重中之重。例如,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被列为包括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在内的2020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 在2030年需要实施的15个重大项目中,种业自主创新为9个重大工程之首。从单个品种培育到整个种业的创新,体现了国家对自有种业的重视。”在谈到公布的专项规划超半数涉民生、高新重点领域时,李红军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解释时称。 /p p strong   补短板 引创新源头“活水” /strong /p p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原始创新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科技创新的短板。主要表现在,重大原创成果偏少 支撑产业技术创新的应用基础研究薄弱 在引领前沿方向、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等方面欠缺 基础研究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数量匮乏 基础研究经费稳定性支持机制有待完善等。 /p p   为此,6月8日发布的《“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明确,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加强前瞻部署,强化创新源头供给。具体来看,主要加强自由探索研究与学科体系建设、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强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变革性技术科学研究、加强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和科研条件建设、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和加强重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等六大举措。 /p p   创新的源头在基础研究,而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更是引入“活水”的捷径。为此,《“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要求深化基础研究领域科研人员国际交流,支持和推荐我国科学家到国际学术组织交流和任职,选派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到国外一流研究机构深造。大力引进从事科学前沿探索和交叉研究、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科学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在重点学科领域建立联合研究中心或创新团队,支持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来华开展科研合作,成立研究中心。 /p p   事实上,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最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中也明确,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在服务业、制造业和采矿业等领域对外资的限制。与2015版本相比,新增6条,删除7条。新增的鼓励类条目包括智能化紧急医学救援设备、水文监测传感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3D打印、加氢站、城市停车设施等。 /p p strong   促改革 打造良好创新生态 /strong /p p   创新驱动作为国家战略,在“十三五”规划中的地位不言自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重要引擎。国家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 /p p   作为创新创业培养皿的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平台,在“十三五”规划中也自然成为了热词。“‘十三五’期间我国载体平台建设呈现新格局。全国各类创业孵化载体达到10000家,国家级孵化器超过1500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超过3000家。30%的国家级孵化器建成科技创业孵化链条,专业孵化器超过40%,形成一批特色众创集聚区。”6月29日发布的《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 /p p   “未来将推进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细分化方向发展,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高校院所积极参与、辐射带动中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许倞说,从金融创新来说,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多元化和差异性的科技创新融资模式 从围绕创新链完善服务链而言,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业态,建立统一开放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等。 /p p   另外,我国还将着力打造一批区域创新高地,引领带动区域创新水平整体跃升。比如,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东中西部具备条件的地方再建设一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带动性强的创新型省市和区域创新中心,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p p   不过,在许倞看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是“十三五”我国科技创新规划体系中的亮点之一。这不仅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也要全面提升创新治理能力和水平。 /p p /p
  • 《“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印发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科发高〔2017〕92号 /p 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p p   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推动我国材料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明确“十三五”时期材料领域科技创新的思路目标、任务布局和重点方向,规范和指导未来五年国家材料科技发展,科技部制定了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style=" line-height: 16px "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4/ueattachment/b6bd1c9d-a29d-4939-87ec-725388bee13e.doc" style=" line-height: 16px " 《“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doc /a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科 技 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7年4月14日 /p p br/ /p
  • 重磅!32部委联合印发《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附全文)
    12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32个部委联合印发《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认证认可强国的战略目标,科学设定了认证认可强国指标体系。围绕服务能力、创新能力、行业治理、产业发展、国际合作、基础工作,规划提出了6方面发展目标以及10个量化发展指标。  附件:质检总局等关于印发《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docx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统筹谋划“十三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作为指导“十三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环境  (一)“十二五”时期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紧贴发展大局,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切实加强制度建设,着力夯实发展基础,按照“统一管理,共同实施”的原则,大力加强部际合作,紧紧依靠全系统全行业和社会各界,奋力开创中国特色认证认可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建设质量强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服务发展成效显著。“十二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截至2015年末,共颁发各类有效认证证书145.8万张,对外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29亿份。保障质量安全更加有效,强化了强制性产品认证事中事后监管,强制性产品认证抽查合格率由2010年的82%提高到2015年的92.5%,将水产品、肉类、乳品境外生产企业纳入进口注册管理,提升了进口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服务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更加有力,共授权设立了206家国家产品质检中心,批准上海静安、苏州吴中等6地创建国家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浙江制造、深圳标准等产品认证制度成为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扎实,新增低碳产品、能源管理体系等认证服务,获证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型产品逐年递增,“十二五”期间获证产品共节约或替代电能6890.91亿千瓦时,节约水资源1545.17亿吨。推动将有机产业发展状况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全国共54家县区获批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植物类有机产品生产面积达197.5万公顷。建立实施了知识产权、保健服务、非金融机构支付、移动金融等新型服务认证,促进了现代服务业发展。  ——基础地位日益提升。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创新能力、引领作用更加突出,赢得更多国际话语权。以评价技术、质量保证技术以及相应的检验检测支撑技术为核心的认证认可技术体系初步建立,“十二五”期间,组织实施国家级科研课题73项,经费1.04亿元,在节能低碳、信息安全、海上风电、司法鉴定认可等多个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已经成为1.4万余家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增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光伏、节能产品认证等被纳入政府采信范围,低碳产品认证被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有效发挥了政策引导作用。与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国家/地区实现了机制化合作,51家机构加入了国际多边认证互认体系,在与新西兰、韩国、瑞士等国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和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口食品生产企业注册有力提升了我国与巴西等国外交外贸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推进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了认证机构行政审批制度,推动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管理制度整合,优化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中国特色认证认可制度体系已基本建立健全。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创新发展,“统一管理、共同实施”工作机制日益完善。法规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先后主导或参与制修订涉及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共52部,提升了立法质量,巩固了改革成果。行政执法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执法监管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认证执法监管区域合作机制覆盖到全国90%省区,省级质检部门认证执法监管体系建设覆盖面达到100%。认可制度进一步加强,认可约束机制充分发挥。认证认可国际合作国内运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产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十二五”时期,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11类生产性服务业、8类高技术服务业以及9类科技服务业之一,写入有关重点规划和政策文件。到2015年,全国共有检验检测认证机构31343家,从业人数99.5万,营业总收入1934.95亿元。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进一步加快,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初见成效,并涌现出了一批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专栏1“十二五”主要发展任务完成情况指标名称2010年2015年累计增长服务发展有效认证证书总数(万张)79.1145.866.7获认证组织总数(万家)33.15319.9认可证书数(张)529479642670对GDP贡献率(%)0.8850.9470.062创新驱动认证认可国家标准数(项)688921完成国家级科研课题数(项)377336产业水平认证机构数(家)17022151检验检测机构数(家)21960311229162治理能力强制性产品认证抽查合格率(%)8292.510.5国际合作双边国际合作协议数(份)7710326加入国际互认体系检测认证机构数(家)325119国际组织管理层重要任职人数(人)21254  (二)“十三五”时期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事业发展同样机遇和挑战并存。准确研判形势、分析任务,主动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是“十三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科学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总体上看,“十三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日益临近,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在服务国家治理、提升质量安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发展空间巨大,政策和市场需求强劲。深化改革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增添了新的发展动力,依法治国、从严治党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和组织保障。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了新的机遇。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亟待解决,使得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借助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手段,可以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和辐射,给产业发展带来技术外溢效应,提升创新驱动能力,从而为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和科学的制度安排。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质量为先”的基本方针,确定了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点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了建设网络安全监测评估和标准认证体系、数据安全流动认证体系的任务。新一代产业及技术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兴产业及新兴市场的形成发展,新技术的持续升级,带来了新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需求,也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服务模式、增强服务能力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条件。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加快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应用,全面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将是检验检测认证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必由之路。“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实施带来了新的机遇。“一带一路”建设明确将认证认可作为合作重点,将为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促进贸易便利、增进双边互信、推动国际质量共治带来更大的作为空间 自贸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将会显著提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制度创新水平,持续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监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十三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必将面临众多新要求和新挑战。全面深化改革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深化改革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果,但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监管体系建设有待深化,需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新趋势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以及新的消费趋势和新的增长动力,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如何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并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仍是一个亟待破解的命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提出了新要求。检验检测认证供给侧仍存在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资源、机构布局不尽合理,仍存在“小、散、弱”现象 认证认可制度供给和检验检测认证技术能力建设尚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低端供给过剩和高端供给不足的矛盾并存 服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能力存在明显不足,主动利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手段跟进服务的意识不强。创新发展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提出了新要求。“十二五”期间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但仍以模仿型创新为主,集成创新、协同创新有待加强,原始创新有待深化,亟需一批叫得响、立得住、影响大的创新成果加以固化和推广。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建设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为动力,以巩固发展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为着力点,建立健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制度保障作用,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在国际同行业部分领域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的中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加快推进认证认可强国建设,整体上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为贯彻落实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指导思想,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深化改革,服务发展大局。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服务发展大局是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基本功能。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完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认证认可制度优势。必须紧贴发展大局,充分体现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价值和作用,并加快推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自身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夯实质量基础。创新是引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始终保持中国认证认可制度先进性、适用性和有效性的必然选择。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活力,进一步提升其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引领作用。必须加强原始创新、系统创新和协同创新,构建完善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发展体系,进一步夯实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在质量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为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注入新动力。  坚持市场导向,优化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从业机构的主体作用,强化主体责任。限制政府对从业机构经营决策的干预,切实维护其自主经营权。坚持不懈优化政策引导,加快建立行业发展政策与财政、金融、土地、产业政策联动机制。加强政策支持,推动政策落地,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协调发展。统筹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发展,促进深度融合,加快一体化进程,提升我国合格评定水平。统筹供给侧和需求侧,以改革举措推动解决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以创新思维推动需求侧更加优化,实现两端发力。统筹国内和国外两个大局、兼顾政府和市场两种需求,着力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结果在国内普遍采信和在国外广泛互认,为国家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统筹各行业、各部门发展需求,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上,推动各部门共同开展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统筹东部、中部和西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优化资源布局,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化发展,在基础薄弱的地区推动检验检测认证资源共建共享,实现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区域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  围绕加快推进认证认可强国建设,整体上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目标要求,今后五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服务领域更加广泛,基本覆盖国民经济主要门类以及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布局更优、作用更广 服务结果更加有效,在保障质量安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服务手段更加丰富,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 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制度供给和制度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在政府、市场及消费者中得到广泛采信,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加快创新方式转变,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原始创新比重,推动制度、技术、服务、管理创新取得全面进展。着力打通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与产业、政策需求的连接通道,加快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在绿色认证、服务认证等关键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引领国际同行业发展。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治理日益完善。进一步简政放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基本到位。监管创新不断推进,维护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的能力不断增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积极发挥作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治理能力不断优化。法治建设水平稳步提升,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中国特色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制度体系不断巩固发展。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质量品牌提升活动取得重大成果,从业机构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品牌效应更加突出,行业营业总收入显著增长,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加快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成为最具增长潜力和市场活力的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门类之一和特色鲜明的技术性基础产业。  国际化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双边合作机制化水平有新的提高,多边合作取得新的突破,我国在国际认证认可领域的话语权显著增强。国际互认取得显著成效,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走出去”初步形成规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卓有成效。  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更加稳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自身能力建设稳步推进,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支撑作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动力转换中发挥引领作用,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保障作用。专栏2“十三五”主要发展指标指标名称2015年2020年累计增长指标性质服务发展有效认证证书总数(万张)145.824094.2预期性对外出具检验检测报告数(亿张)3.294.41.11预期性认证覆盖率(%)4.14.60.5预期性对GDP贡献率(%)0.9470.960.013预期性创新驱动主导制定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国际标准项数(项)405010预期性绿色产品认证服务覆盖领域(个)2108预期性从业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占比(%)5.460.6预期性产业水平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营业总收入(亿元)193530001065预期性国际合作双边国际合作协议数(份)10311815预期性加入国际互认体系检测认证机构数(家)516413预期性  三、发展任务  (一)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围绕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加快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实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助推经济发展桥梁工程,着力增强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的全面性、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大力强化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作用,使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在国家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挥更加重要的推动作用。  1.服务质量提升  强化质量基础。以管理体系认证作为促进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并为企业品牌建设夯实基础。进一步强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森林管理体系认证质量,优化服务内容,推动认证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增值服务、延伸服务。面向行业质量提升需求,鼓励引导认证机构加强技术研发和服务创新,着力提升管理体系认证在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金融、房地产、租赁服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服务业重点领域的覆盖率。面向重点产品,推动建立追溯管理体系认证。  保障产品安全。推动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管理模式改革,实施技术法规式的管理,推动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向产品标识制度转变,参照国际通行的技术法规形式,以发布产品认证通用要求为主,辅以适用目录的方式,形成更加通俗易懂、科学合理、边际清晰的认证适用范围表述。强化企业分类管理,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模式,在控制认证实施风险的前提下,推动“自我声明”模式由特殊化需求向制度化安排方向改革。严格市场准入要求,加大对获证产品市场监督抽查力度,强化指定机构和认证人员监管,提高发证质量。  强化信息安全认证。不断完善信息安全标准和认证认可体系,提高信息安全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完整统一的信息安全国家认证制度建设,与相关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实现有效衔接,避免重复检测和认证,进一步保障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建立完善全面覆盖信息技术产品、系统、服务、管理和人员的信息安全认证评价体系。按照促进产业发展、便利贸易的原则,在统筹协调的基础上扩大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认证目录范围,建立信息技术产品信息安全认证认可制度。推行国家信息安全服务认证制度,加强信息安全服务认证对政府部门、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等工作的技术支撑。推动实施信息安全保障从业人员认证。加强国家级网络安全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完善网络安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价规范。  筑牢进出口食品安全基础。推动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全面注册管理实施,充分发挥进口注册在进口食品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创新境外源头监管手段,探索推行进口商或进口商委托第三方认证机构对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实施检查的管理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进口食品境外企业注册编号等产品标识管理。积极推动进口注册信息系统与其它政府监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促进通关便利化,建立进口食品企业社会信用基础档案。进一步完善出口食品企业先备案后监管模式,推进备案采信企业自我检查声明和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等认证结果。  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在新材料、新能源、重大装备、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食品农产品安全、化学品安全等重点领域,支持一批技术有特长、服务有特色的专业化检验检测机构发展,不断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移动通信、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加大技术储备、培育力度,不断满足新的市场需求。支持传统领域检验检测机构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完善专业化服务网点建设。推动中小微检验检测机构开展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填补生产和生活末端的检验检测需求。鼓励有条件的行业部门建立质检中心。推进艺术品鉴定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建立健全供销合作社系统检验检测服务体系,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水平。  发挥认可作用。关注多元化服务需求,为政府及行业部门提供范围更广、效果更好的技术支撑服务,为认可对象提供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的能力证实服务。持续提升管理体系和产品认证机构认可水平,积极推进温室气体审定核查机构、低碳产品认证机构认可。保持实验室认可数量稳步增长,重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节能减排、疾病防控、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气象和防雷减灾安全等领域的认可工作。推进医学类实验室认可技术研究,推动能力验证提供者和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认可发展,加快完善实验室安全认可,推动形成四级实验室评价体系。持续推动检验机构认可。适应各行业检验活动发展新趋势,深化研究金融、信息安全、交通、司法鉴定等新领域认可技术创新和制度设计。  2.服务供给侧改革  支撑制造强国建设和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强制性产品认证与自愿性产品认证协同发展,支持先进制造业、绿色制造、新兴产业崛起以及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产品认证在新兴领域进一步拓展,成为质量、性能/产品特性的主要评价手段。形成市场机制为主导,政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产品认证工作机制。大力推动我国自愿性产品认证工作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构建以需求为导向,以认证机构为主体,国家统一推行、联盟区域认证、机构自主研发等多种形式并存,采信度高、有效性强的自愿性产品认证工作体系,有效改善认证制度(项目)供给结构和质量。重点推动光伏、风电、机器人、无人机、轨道交通、汽车联网产品认证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可再生产品和原料认证体系。到“十三五”末基本形成充满发展活力、规范有效、服务作用凸显的自愿性产品认证工作局面,在5-10年内形成一批社会公信、影响广泛的自愿性产品认证品牌。  服务绿色发展。以制度创新为基础,以共性技术研究为突破口,加快推动出台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标识体系建设方案,统一管理要求、统一技术支撑和信息平台。研究建立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产品评价体系,建立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共同参与、共同推动,认证机构及企业自愿参加的绿色产品体系建设实施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森林认证,拓展认证范围,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水利认证,促进水利单位全面提高水安全保障措施的制定和运行管理能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食品农产品认证。发展有机产品认证,提高农产品食品增加值和农业质量效益。继续加强覆盖全产业链的食品农产品安全认证制度建设,加快发展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推动农业生产向优质高效发展 发展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提高重点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 研究论证清真食品认证问题。探索开展食品农产品追溯体系认证。提升管理水平,用3-5年时间在国内肉类、水产、乳制品等行业企业重点推行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指导出口食品备案企业内销转型,推动出口与内销产品实现同一生产线、按照相同标准生产的要求。以推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良好农业规范应用与认证为主要措施,帮助出口食品企业实现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加强部门协作,共同推进“出口食品内销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高品质食品内销引导高端消费回流。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坚持创新为先,提高宣传推广力度,突破发展瓶颈,加快推动服务认证建立与实施。加强部门协作,推动政府采信,调动企业积极性,在交通运输、金融服务、医疗保健、环境服务、知识产权、旅游、商务、体育、教育、中医药以及农村流通等领域加快建立认证认可体系。吸引更多社会专业力量加入,扩大服务认证影响力和公信力。  引导公众消费。主动适应大众消费结构转变的新趋势,加强消费品领域检测认证技术、服务创新,加大宣传力度,加快技术平台建设,为消费者提供权威、可靠的专业技术服务,切实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推动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  3.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  支持宏观政策实施。在产品、食品、信息安全,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等方面,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手段创新,配合相关国家重大政策实施,提供评价手段,提升实施效果。推动认证认可在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评价手段和技术支撑。推动绿色产品标识和认证在相关政府优先采购政策中发挥实施保障作用。  服务行政执法监管。鼓励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为行政执法监管提供公正数据和技术支持,进一步提升政府监管的可靠性和公信力。构建信息平台,畅通政府部门、行业组织采信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结果的信息渠道,加强对相应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质量的专项监督抽查。  推动公共信用信息体系建设。积极探索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信息与公共信用信息互联互通,推动第三方评价结果成为公共信用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引入有资质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大力完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相关业务数据、监管数据、风险信息的统计和监测工作,推动重点信用数据和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平台,提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信用信息的可靠性、可用性。专栏3助推经济发展桥梁工程1.制造业质量提升支撑工程聚焦工业强基,在航空航天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能源装备、轨道交通、节能汽车、现代农业装备、文物保护装备、机器人、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创新或完善一批认证制度(项目),科学配置检验检测资源,新增相关国家级质检中心。着力突破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领域认证认可关键技术,完善上述领域国家级质检中心布局。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强认证认可能力建设,强化检验检测资源配置。加快推进应急产品、铁道及轨道交通产品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建设。2.服务业质量提升支撑工程推动认证认可在服务业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在交通运输、第三方物流、物联网、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知识产权管理、金融普惠、金融服务、售后服务、农村流通等生产性服务业新增一批认证制度(项目),引导检验检测在生产性服务业急需的领域跟进服务,加强服务创新。围绕居民和家庭、教育和培训、健康、养老、旅游、体育、中医药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认证认可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新增一批认证制度(项目),显著提高认证认可在生活性服务业的覆盖面。3.绿色发展支撑工程推动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体系建设。将目前分头设立的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产品统一整合为绿色产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标识体系。推动在节能量审核、碳排放核查、碳减排、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审计、“两型”社会建设以及合同能源管理、农村饮水安全等领域探索引入认证认可手段。4.网络强国建设支撑工程以保障网络安全为目标,加强网络安全、智能网联、大数据安全等领域的创新,实现相关认证评价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认证制度(项目)的建立。5.农产品食品安全支撑工程加强农产品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提升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质量及覆盖面。探索建立木本食用油质量认证体系。“十三五”期间,建成100个有机产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等食品农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6.检验检测认证品牌提升工程。培育3-5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检验检测认证品牌,指导、支持机构着力发展品牌战略,做好品牌经营和品牌宣传,提升中国检验检测认证品牌形象,打造具有世界知名度的检验检测认证品牌。专栏4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工程1.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创建工程在严格标准、规范要求、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再增加3-5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2.进口食品境外企业注册管理与质量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工程推进进口食品境外企业注册信息与检验检疫主干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实现进口食品境外企业质量信息的搜集、研判、处置等信息化管理,构建进口食品境外企业社会信用基础档案。3.出口食品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整合已有的出口企业(包括基地和果园)备案注册和认证信息,增加出口企业符合“同线同标同质”要求的自我声明、企业相关产品等信息。向相关商务服务平台开放相关数据信息,实现商务服务平台招商和注册备案认证信息的自动校验。加强对信息平台使用相关方的培训。4.第三方检验检测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示范应用工程结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第三方检验检测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示范应用”项目,构建中国大质量服务平台,推进检验检测认证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引领我国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电商化转型。  (二)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面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创新驱动作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的主要动力,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突出创新重点,提升创新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和服务平台。  1.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强化创新引领。以创新作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基点,积极推动从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转变,改变不同领域认证认可制度(项目)供给不均衡状况,加快提升认证认可制度(项目)供给质量。面向从业机构,有计划分批次组织开展创新宣传教育和培训辅导。加快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激发从业机构的创新活力,鼓励从业机构进行内部创业机制建设,形成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提升创新水平。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推动技术、制度、服务、管理及营销模式创新。引导资源、经费和项目重点向原始创新倾斜。提高引进技术及项目的质量,鼓励引进基础上的二次研发和再创新。整合检验检测和认证评价技术,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加大投入,加强政策理论研究,组织开展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等重大理论问题研究,攻克一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基本理论和政策问题,以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积极参与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实施。系统改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中创新最为活跃、引领作用最为突出的组成部分之一。  2.健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体系  发挥从业机构作用。强化从业机构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支持从业机构面向市场和政策需求研发检验检测认证新技术和新认证项目,推动从业机构增加创新投入,逐步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指导、支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专利、版权、商标等形式保护自有知识产权,促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在不同创新主体之间依法自愿转让,实现创新社会效益最大化。进一步明确界定认证创新活动中产生的知识产权,对认证机构自行研发的认证项目以加注企业名称、商标等方式设立排他性名称加以保护。加强管理、服务创新,提升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从业机构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充分激发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活力。  优化创新治理职能。科学制定规划、计划,加强政府对创新活动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将政府投入聚焦于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攻关以及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上,充分发挥公共投入的创新导向作用。加强重大创新活动的过程管理,建立健全监督评估制度。建立创新主体各负其责、共同推进的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国家认监委统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的创新发展工作,并负责强制性认证以及基础性、战略性、政策性和公益性认证等制度创新的组织、建立和实施,国务院各相关部门负责提出政策需求并协助建立实施相关认证制度,认证机构自行负责本机构市场化认证项目的创新及实施,各级地方认证监管机构负责相关认证制度(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加快创新型认证项目及技术规范备案,逐步增加新增认证项目中原始创新的比重。探索设立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引导基金、建立创新孵化器。  推动创新多元发展。加强协同创新,建立官产学研创新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协同推进的创新模式。支持以从业机构、企业、科研院所等为主体组建认证(创新)联盟,自主研制标准规范,开展联盟认证。推动整合创新资源,支持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建立检验检测认证创新集群,探索跨区域、跨领域开展检验检测认证协同创新活动。加快建立一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基地,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能力建设。  3.聚焦创新发展战略重点  加快提升供给水平。以改革推动减少现有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中的低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以创新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从低端向中高端发展。进一步加大认证认可制度(项目)供给,调整发展重心由技术含量低、服务效果不明显、经济社会需求不迫切的传统认证领域转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推动作用明显、知识技术密集的新型认证领域。在保障基本检验检测公共服务的基础上,逐步提升检验检测供给侧的个性化、智能化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紧贴国家战略要求。面向中国制造2025,加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检验检测认证支撑技术攻关,搭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服务平台。聚焦服务评价共性技术,突破服务认证发展瓶颈,构建完善的服务认证创新体系。按照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要求,推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纵深发展,探索知识产权服务认证,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创新发展。依托行业及地方标准,支持有条件的行业和地区开发新型认证项目,推动行业、区域质量品牌提升以及特色经济发展。  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纵深发展。针对市场差异化需求,探索开展定制服务,提供检验检测认证一站式服务。加快攻克快速检测、在线检测、智能检测等市场急需的关键技术。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认证评价技术和模式,提升认证活动的智能化、增值化水平。支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创新营销模式,建设网上营销平台,打通检验检测认证走向企业和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专栏5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驱动能力建设工程1.强化国家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基地建设集聚行业创新资源,集中建设2-5家国家级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研究试验基地,面向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重点产业领域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并推进国家智能制造认证认可服务平台、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建设。2.完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大数据应用和网上服务体系整合信息资源,推进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挖掘、大数据应用、产品质量治理和管控、在线服务等。3.推进国家信息安全认证认可和基准体系建设重点建立完善基础环境、标准规范体系、关键认证技术、信息安全基准体系、核心机构技术能力。4.加强国家节能减排认证认可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攻克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发展以及新能源等领域的关键认证技术。组织开展碳排放核查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基于温室气体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体系,研究建立我国的核查通用规范。  (三)不断完善行业治理能力  发挥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导性作用,不断推进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准入制度改革,着力推动事中事后监管创新,完善“统一管理、共同实施”工作机制,健全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行业治理体系,构建完善“放、管、服”三位一体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体系。  1.推进准入制度改革  继续推行简政放权。进一步完善认证机构行政审批审查要求,规范程序,提高效率,充分保障从业机构的自主经营权利和自主创新活力。积极推动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与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二合一”、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资格认定取消的行政审批改革方案。坚持统一性、开放性、便利性原则,统筹推进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建设,完善“通用要求+行业特殊要求”模式,减少各类资质资格审批,打破地区行业条块分割,推动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检验检测市场。探索产品认证“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服务清单”建设,依托自贸区等制度创新平台,试点汽车平行进口等改革创新举措。继续推动出口食品企业先备案后监管审批模式改革。  建立行政审批便捷化渠道。全面公开行政审批的依据、条件、流程、结果,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工作的公正性。积极探索建立“互联网+”行政审批模式,建立并逐步完善认证机构行政审批、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实验室指定审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网上审批系统。建立完善全国资质认定获证机构信息查询平台,推动社会各界监督。  完善准入退出机制。全面建立从业机构信用承诺制度,明确检验检测机构违法失信经营应当接受资质处罚的情形、条件和程序,并对从业机构、地方监管部门予以公示告知。基于从业机构诚信经营信息、风险管理信息,实施分类监管,建立动态化、流程化监管惩戒机制,增强检验检测认证市场退出机制的程序性、科学性。将失信联合惩戒记录输入相关监管信息平台,建立跨部门监督信息联动响应和失信联合约束机制。  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供给侧改革。以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为契机,促进现有检验检测认证资源整体优化、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做强做大,引导从业机构提升高效优质服务供给能力。加强新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科学论证和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各项准入制度的导向性作用,力争“十三五”末基本构建形成适应经济新常态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区域行业发展协调、具有较强服务提供能力的检验检测认证市场格局。  2.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加强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和检验检疫机构的检验检测认证监管事权划分,大力推进监管信息互换、执法互助机制建设,实现监管全覆盖。继续推动区域监管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联通地方质检两局的全国执法监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认证执法监管体制,强化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突出国家认监委的统一管理和分类指导职能,加强省级监管机构在认证监管中的综合协调职能,强化市县两级认证执法监管能力建设。探索建立认证监管行政指导制度,进一步强化执法层级监督。以资质认定制度为依托,加快构建检验检测领域行政监管体系。支持地方综合执法体系建设,研究建立对接地方综合执法平台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加强基层执法监管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途径的教育培训活动,建立新上岗人员培训档案。  加强监管制度创新。强化问题导向,丰富风险信息收集渠道,完善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制度,建立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将监管重点向高风险领域及对象转移,实现精准监管。全面推进执法内容、执法程序、结果处置标准化,制度化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公布查处结果。加强监管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以依法依规为核心的合规监管。  加强监管手段创新。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探索引入在线监管、全程监管,提升认证执法监管智能化水平。探索在生产、进出口、销售等重点监管环节利用物联网等手段进行跟踪监管,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研究利用二维码技术,实现食品消费品等重点监管对象以及检验检测认证证书报告的全程可追溯。  3.改进部际合作模式  深化“统一管理、共同实施”工作机制。面向市场需求和各产业部门的要求,重点推动国务院各部门主动参与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共同实施认证认可制度,充分利用检验检测手段。完善部际联席会议运作机制,进一步充实职责、健全机制,加强宏观协调、强化动态协调、完善日常交流,为共同推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创造必要条件。提高共同实施工作力度,以服务为宗旨、以需求为导向,提高各部门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中的参与程度,支持各部门开展相关认证评价活动,改进各部门“共同实施”的工作机制。  完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结果采信机制。研究建立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配合宏观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实施的联动机制,逐步完善与各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渠道。提出政府部门在政策实施和技术监管过程中采信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结果的工作措施,推动政府购买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4.健全行业治理体系  强化主体责任。明确从业机构主体责任,推动机构自我监督、自我完善。在诚信经营、履行社会责任以及工作质量等方面健全自我承诺制度,建立各领域检验检测认证工作规范,完善从业机构对检验检测认证过程内部监控机制。  改进认可约束。不断完善认可风险分析及防控机制,强化认可约束措施。进一步改进认可工作,充分发挥认可事中事后监督检查作用。加大在风险分析基础上的专项监督、确认审核等监督检查的力度。建立健全认可工作警示机制,不断提升认可工作对检验检测认证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加强对认可机构的行政监管,提高其履行认可约束责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完善行业自律。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新气象。为行业自律组织的发展营造宽松政策环境,鼓励和推动行业自律组织以同行评议、通报等多种方式参与到行业治理中来,推动行业自律组织在认证有效性提升及行业自我监督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加强对行业自律组织的行政指导、监督检查,提升行业自律和认证人员管理水平。  加强社会监督。进一步加强社会监督,广开信息收集渠道。健全社会公众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申投诉渠道,完善调查、处置及回复工作机制,提高公众参与积极性。探索利用大数据技术、委托第三方调查等方式,收集舆情、调查行业满意程度以及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公信力状况。加强行风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  建立联动机制。打通信息渠道,推动行政监管与认可信息互联互通、深度结合,探索在行政审批和日常监管工作中利用认可手段、采信认可结果。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的有效互动。在有机产品认证监管等领域试点推行地方政府统筹下的各职能部门间执法监管联动机制。  完善治理基础。加强统筹协调和工作保障,推动建立认证认可统计报表制度,进一步完善检验检测统计体系,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治理和宏观决策打下科学基础。深入探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治理规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先行先试。  (四)加快促进产业化发展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和市场驱动,实现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主体多元化和服务方式多样化。进一步扩大检验检测认证市场规模,培育良好市场环境,提升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使其真正成为我国高技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连接第二、第三产业的重要桥梁,成为具有知识化、创新性和增值效应,特点鲜明的技术性基础产业。  1.增强检验检测认证市场主体活力  加快国有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改革。鼓励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国有机构改革,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上市。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供给侧改革,引导国有检验检测认证资源向关系行业发展的关键领域聚焦,向技术密集、资源密集的基础性、战略性领域集中。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明确公益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功能定位,加快具备条件的经营性事业单位与行政部门脱钩、转企改制,完善过渡政策。  引导促进第一方、第二方合格评定健康发展。支持和推广应用第一方、第二方合格评定手段,与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共同为产业发展和贸易便利提供技术支撑。鼓励、支持相关各方采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结果,减少重复检验检测认证,减轻企业负担。加强通用性合格评定技术共享共用,推动第二方合格评定技术、服务模式创新。规范和促进第二方合格评定健康发展,构建合格评定市场新业态。  稳步推进公平开放的检验检测认证市场体系建设。简政放权,打破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推动形成竞争性检验检测认证全国统一市场。鼓励民营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检验检测认证产业,支持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提供第二方合格评定服务。有序推进对外开放,探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积极稳妥引入境外资金和先进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技术,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强化过程监管,完善退出机制,切实维护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的公正性。  2.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转型  推动检验检测和认证一体化发展。鼓励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从提供单一合格评定服务向综合合格评定服务以及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发展,逐步提高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技术咨询、标准研制、培训等增值服务的比重,并在投资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  支持检验检测认证规模化发展。鼓励从业机构通过资本纽带、市场运作等手段,以兼并重组、股权互换、资产置换以及投资建设等方式实现产业的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加快各级各类业务相同、相近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整合,适度提高检验检测认证市场集中度。  支持检验检测认证品牌化专业化发展。提升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品牌意识,鼓励机构实施品牌经营和品牌发展战略,依法进行商标注册、品牌保护和推广,着力培育一批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认证知名品牌和优势机构。在新材料、新能源、重大装备、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食品安全、化学品安全、应急救援技术、消防、安防以及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一批技术有特长、服务有特色的专业化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发展。鼓励专业化认证机构在本专业领域内开展认证标准、技术规范、特定性能等方面的深度研究与创新,切实提高认证技术的精细化和纵深度。开创灵活多样的国际合作模式,提供以专项研究为主的国际合作研究工作平台。  3.促进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协调发展  推动检验检测认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检验检测认证公共资源重点向中西部以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面向民生、安全、环保等领域分布。推动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明确其功能定位,优化地区行业布局,强化政策引导和支持,为中小企业、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的一站式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促进检验检测认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推动供给侧改革和面向需求并重,完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布局。加强中西部地区检验检测认证公共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支持中部地区面向优势产业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鼓励东部地区检验检测认证产业集聚区建设,服务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和做大做强。发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在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保障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现代物流、航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作用。鼓励“一带一路”核心区及相关地区发挥地缘优势,深化与中亚国家、东盟等经济体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合作。  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产业集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具备条件的地区引导检验检测认证机构集聚发展。将集聚区建设、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创新产业集聚区管理和服务,促进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进一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五)显著提升国际化水平  以服务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为目标,实施互利共赢的国际化战略,加快推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双多边合作与互认进程,提高我国在国际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推动中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走出去”。  1.开创国际合作互认新局面  进一步提升国际合作互认的质与量。机制化发展双边合作,扩大双边互认,拓展合作领域区域,积极推动与主要贸易国以及区域重点国家的双边合作,积极参与自贸谈判中涉及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部分的磋商,推动双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合作与双边经贸合作同步发展。充分发挥IEC合格评定体系、国际认证机构和实验室认可互认体系等国际多边互认体系作用,稳步扩大加入国际多边互认范围,优化多边互认体系国内应用,强化双多边互动。开展国际合作互认评估,加强国际合作目标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研究、互认评价关键技术研究以及互认策略和战略研究。以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为试点,务实推动我国与主要贸易国以及区域重点国家对认证认可结果的双边互认。  构建大国际合作格局。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企业的沟通联络,谋求国际合作互认的最广泛利益。建立国内从业机构国际合作联络官机制,加强国际组织国内对口工作组建设,扩大国际合作参与主体,支持从业机构自主开展国际合作,搭建高效信息平台,大力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国际合作互认共谋共治共享。  全面参与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全球治理。加强在IEC、ISO等国际组织中的运作水平,巩固和提升我国在IAF、PAC、ILAC、APLAC等认证认可国际组织中重要管理任职,加大技术层面参与力度,建立完善国内支撑体系。优化国际组织任职管理,加大复合型人才发掘和培养力度,确保国际任职的可持续性。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活动。参与和主导国际规则制修订,逐步实现由被动跟随到主动引领的转变,增强我国的制度性话语权。  2.加快开放发展  推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落实《共同推动认证认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逐年提升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覆盖率。加强与沿线国家政府主管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共同开展国别制度研究、标准比对、能力验证等活动,举办“一带一路”认证认可合作论坛,鼓励沿线各国从业机构开展技术交流合作,以体制、技术、能力互信促进结果互认,加大推介我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制度,共同推广我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优良实践。  深入落实“走出去”战略。以自由贸易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加强“走出去”战略研究和政策推进。在行政审批、结果互认、认可服务、创新支持等方面,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出口集中区域提供支持。加强部际合作,建立健全“走出去”联动机制,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走出去”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加大“走出去”投融资支持措施,推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与政府援助项目、政府招标项目、亚投行项目等的深度融合,鼓励检验检测认证机构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竞争能力,加强风险防范,积极推动中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制度跟随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等优势产业和先进产能“走出去”。  3.深化内地和港澳台合作  加快落实《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各项协议中认证认可相关内容,推动内地与港澳间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拓宽合作广度,加强合作力度,提升合作水平。积极围绕CEPA协议中认证认可相关开放措施,制定发布实施方案并推动落实,切实提高合作成效。发挥港澳服务贸易平台优势,助力内地与港澳经济的共同发展。深化两岸认证认可合作工作组机制,积极促进两岸认证认可主管部门、认证检测机构和行业协会间的紧密交流,推进工作组下设各项目组的合作进程,扩展新领域合作。专栏6“认证中国,联通世界”工程1.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国内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海外网络的既有优势,加强我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技术及规范的推介与输出,加快推进国际互认,积极推动中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制度跟随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等优势产业和先进产能走出去。继续加大对重点国家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的援助力度,推动提升我国合格评定制度体系在相关国家的影响力。推动高铁、电力、工程机械、化工、有色、建材等产品和金融服务认证认可结果互认和采信。2.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及技术研究开展重点国家认证认可领域国别研究。以梳理、分析各国认证认可管理架构、制度建设以及市场准入要求为研究重点。开展重点业务领域技术研究。以突破区域互认技术瓶颈,构建开放、共赢、共享的认证认可数据系统,探索区域贸易便利化认证认可互利共赢发展模式为核心,加快推进支撑“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的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汽车、食品农产品国际认证制度比较研究。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评价技术、许可制度研究。探索研究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认机制。  (六)夯实国家质量技术基础  持续提升技术能力,加强“智慧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建设,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强化舆论宣传引导,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健康发展筑牢根基。  1.提升技术支撑能力  改善通用技术能力。立足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实际,围绕通用性评价手段和技术,加大认证认可基础技术、区域认证实施等效性评价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提升评价技术智能化水平和评价可靠性,为认证认可技术手段的持续创新奠定基础,发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在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中的支柱作用。  强化应用技术能力。围绕国家改革发展大局,找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与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契合点,主动开展应用评价技术创新工程。以保障质量安全、环境保护以及信息、能源安全为目标,聚焦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在资源环境、信息产业、新能源、智能制造以及电子商务、旅游、养老、金融等领域进行重点攻关,着力攻克一批急需的应用型关键技术,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认证认可重大科技成果。  建立完善标准体系。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自主制定协同发展,建立布局合理、领域完整、结构清晰、系统完善、功能协调的新型认证认可行业标准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协调、运行高效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协调推进检验检疫标准化改革,调整工作领域、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标准制定,组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鼓励制定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以先进认证认可标准保障技术能力的提升。鼓励用认证认可标准化手段固化和推广认证认可创新成果。力争“十三五”期间组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从业机构完成有关行业标准1500-2000项左右,承担国际标准达到50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提升计量服务能力。突出国家计量基标准战略资源地位,建立一批新一代高准确度、高稳定性的国家量子计量基准,紧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领域的需求,突破一批关键测量技术,用先进测量技术保障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能力的有效提升。按照全产业链、全量传链、全寿命周期和产业前瞻性的建设思路,拓展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平台、联盟整体发展路径,构建起国家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资源和更广阔的平台。探索推进计量校准市场和校准机构建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规范计量校准市场,满足社会对校准服务的需求。  2.加强信息化建设  应用互联网技术。以“互联网+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业务”、“互联网+监管”、“互联网+公共服务”为抓手,推进“智慧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建设。加强信息化顶层设计,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深度融合。  突出大数据分析。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各类信息数据的实时采集、深度挖掘、整合处理,建立风险分析模型,通过“智能化”手段实时进行风险监测和预警,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各项决策和推进提供依据。  构建共享化网络。按照“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原则,加快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共享管理服务网络。打通与各相关部门、从业机构的横向互联,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建立多元主体互利共赢的生态圈。  优化云信息服务。加快推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数据铁笼”建设,改进标准化业务组件设计,优化重组业务流程,倒逼行政审批改革,推动简政放权,力争“十三五”末70%以上的社会服务事项实现线上服务。规划建设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云应用体系,努力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云应用打造成面向公共服务的第一门户和行业大数据直接获取的第一入口。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深化用人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既符合国际化需要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人才队伍。围绕重点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重点聚焦高层次领军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着力造就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积极与高等院校、教育培训机构开展联合办学,共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相关专业门类和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人才队伍管理。推进认证人员注册制度改革,严格落实注册执业人员的法律责任。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职业道德建设,充分发挥从业人员独立性、公正性和在检验检测认证工作中的中坚作用。  4.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加大宣传力度。依托“世界认可日”、“全国质量月”、“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有机产品宣传周”等重大主题活动,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制度宣传、成就展示。巩固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渠道,积极探索与网络、移动等新兴媒体的合作,做强官方网站、官方微信等宣传载体。主动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交流,接受舆论监督,加强舆情监测处置,建立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注。  扩大对外宣传。主动配合“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实施,加强对重要贸易伙伴、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策法规沟通和宣传。创造条件,积极鼓励从业机构开展境外宣传、推介活动,营造认证认可对外宣传立体化网络。  四、保障措施  (一)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立法研究和协调,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完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法律框架体系。加快推动《检验检测机构管理条例》立法。梳理现行部门规章,对不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的部门规章进行修订或者废止。利用部际合作和部省/市合作机制,推动在行业、地方管理和立法中引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手段,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二)加强配套政策支持  进一步加强对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检验检测认证发展基金,发挥公共资金对社会资金投入的引导效应。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申请高新技术企业配套政策落实。创新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开发适合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特点的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从业机构上市融资、发行债券。  (三)强化重大工程引领  广泛征求意见,加强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调查研究,围绕服务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以及提升创新驱动能力等重点领域,谋划建设一批重大工程。充分发挥重大工程的辐射作用,以财政资金保障工程实施,以工程实施带动能力提升,以能力提升推进规划落实,为全面实现“十三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要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加大组织实施力度。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认证认可部际合作机制优势,加快制定各领域内的相关配套政策,共同推动规划实施。各级认证监管机构、认可机构、行业自律组织要按照规划要求,制定并落实与本规划相衔接的实施方案。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充分依靠检验检测认证各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努力实现本规划关于服务发展、创新驱动和产业发展的各项预期性指标和工作任务。国家认监委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及时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定期组织有关方面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检查,确保高质高效完成“十三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