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生物医药产业园

仪器信息网生物医药产业园专题为您整合生物医药产业园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生物医药产业园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生物医药产业园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生物医药产业园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生物医药产业园话题讨论。

生物医药产业园相关的资讯

  • 北京首个生物医药产业园落户河北沧州
    北京市经信委和河北省工信厅昨日在石家庄共同签订京冀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框架合作协议,北京首个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式落户河北沧州。   根据协议,京冀两地将在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共同建设国内先进、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占地6.1平方公里,四环科宝、康臣药业、泰德制药等首批22家北京企业在现场签约入驻。   据介绍,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地处国家级化工园区&mdash 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优惠的产业支持政策,开发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具备工业蒸汽、工业气体供应及危险废物处理能力,毗邻的黄骅港可提供液体化工原料装卸、仓储等,适合发展化学原料药。
  • 上海张江跻身前三,第一名是?2022年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排行榜出炉!
    2023年10月19日,《2023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2023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上正式发布,报告全面系统地比较了近3年相关园区数据(2020-2022),对全国有效完成数据填报的204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进行竞争力排名,并正式发布综合竞争力评价前50名以及各单项一级指标竞争力前10名。报告显示,样本园区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逐年增加,近年来主营业务收入的年均增速约为27.85%,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依然稳健,支柱产业地位稳固,园区依然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区域聚集效应加强;产业技术分工深化,特色发展态势明显;产业创新持续驱动,产业转型初见成效,对区域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集聚区的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呈现出规模体量快速增长、创新活力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等态势。报告还显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布局呈现区域聚集效应加强特点,一是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二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高新区聚集态势加强,本次调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108家,约占样本量的53%,但在许多指标上均处于优势地位。三是排名前20园区在人才与资金资源等方面产业聚集效应显著,持续扩大实力强劲企业的竞争优势。2022年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前50强排名园区名称所在省市1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2苏州工业园江苏3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4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川5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湖北6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东7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8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东9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苏10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东11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北12南京生物医药谷江苏13厦门生物医药港福建14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吉林15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徽16南京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苏17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苏18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苏19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20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苏21成都医学城四川22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苏23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24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陕西25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东26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西27萧山临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浙江28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29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山东30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云南31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浙江32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33海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南34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浙江35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北36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黑龙江37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东38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39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北40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庆41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苏42浙江余杭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浙江43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江苏44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辽宁45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西46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南47临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东48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东49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辽宁50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甘肃2022年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环境竞争力前10强排名园区名称1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3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6苏州工业园7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2年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产业竞争力前10强排名园区名称1苏州工业园2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3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7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2年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技术竞争力前10强排名园区名称1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苏州工业园3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6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2年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人才竞争力前10强排名园区名称1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苏州工业园3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6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成都医学城2022年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合作竞争力前10强排名园区名称1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苏州工业园3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6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厦门生物医药港10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关于2021年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评价前50名以及各单项一级指标竞争力前10名榜单信息,请查看:2021年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排行榜出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夺得多项第一附件下载:2022 年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前 50 强.pdf生物医药园区评价指标体系.xlsx
  • 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十年产值将达千亿
    3月24日,北京同仁堂、康美药业等一批投资总额近10亿元的重大项目落户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在亦庄和大兴区行政资源整合的大背景下,基地迎来了黄金增长期。这个年产值50亿元、汇聚了中生集团、同仁堂制药、紫竹药业等多家知名医药企业的基地,到2020年将实现园区产值1000亿元的目标,并肩负起打造“北京南部现代制造业新区”的历史重任,成为京南地区产业升级的引擎。   连续增长50% 年产值达50亿元   据了解,总投资2亿元的同仁堂中药前处理基地,将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中药炮制技术,推动中药产业的技术跨越和现代化进程,弘扬中华医药文化。投产后将形成年药材前处理500万公斤、精制饮片100万公斤,年产值10亿元的规模效益。投资3亿元的康美中药饮片生产基地,则要打造全国重要的中药饮片生产及物流基地,推进饮片行业生产过程控制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的形成,预计新增产值5亿元。四环科宝投资4亿元的生物制剂项目则是自主研发安全性高、疗效好的高标准生物制剂产品,投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4亿元。   据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管委会副总经理赵晓晨介绍,近年来,基地各项指标都取得了高速增长,2008年、2009年,基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分别为54.4%、57% 目前基地已经入驻60余家企业,年产值达50亿元。   “仅3月24日开工的北京同仁堂、北京四环科宝、康美(北京)药业三项工程,投产后新增的工业产值预计就可达近20亿元。”赵晓晨表示,“医药产业有特殊性,从建设到投产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有的可能要几年,随着前几年众多项目前期准备的完成,今年基地将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赵晓晨预计,企业产值至少会增长20%以上。   基地内的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参松养心胶囊”等3个自主研发的产品投产后,今年将实现收入7亿元,且目前公司以40%的平均增速迅猛发展。另一家北京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批产品年销售额预计达8亿元,项目全部投产后产值预计将达到44亿元。   基地成为京南制造业引擎   “生物医药产业是首都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当天的奠基仪式上,市委常委赵凤桐表示,“我们要紧紧抓住大兴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和空间资源整合的机遇,发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重大产业项目的引进力度,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和首都南部现代制造业集聚区的发展”。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上升8666.2亿元,增长了119倍。去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逆市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44万亿元,同比增长21.18%。尤其是近8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复合平均增长率为20.45%,比全球药品增长率高出12个百分点。   “生物医药产业有如此高的增长势头,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北京市委、市政府这么重视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建设了”,赵晓晨说,目前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已经成为城南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作为国家的新兴战略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已经起到了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而我们基地作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载体,正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我们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北京乃至全国最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随着市委、市政府提出加速亦庄大兴资源整合,基地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组成部分,我们在享受中关村先试先行政策方面具有极大优势,如果再能依托亦庄的优惠政策和产业上的资源互补,强强联合,我们必将取得更大的发展。我们已经被中关村列为重点培育的产业园区,到2020年要实现园区产值1000亿元的目标”。   打造生命科学城   赵晓晨介绍说,中关村生命科学城的建设构想是在北京后奥运时代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北京在后奥运时代,作为生物医药基地如何寻找新的发展点,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赵晓晨说。去年,由于生物医药产业在经济发展带动中的突出作用,我国政府出台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计划投入628亿元培育生物产业。   去年,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分行与中关村生命科学新城签署了融资协议,通过合作,科学城获得国家开发银行10亿元15年期的项目信用贷款,用于新城三期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   中关村生命科学城是由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一二期加上目前正在开发的三期土地构成的综合性产业聚集区。生命科学新城北靠南六环、东依京开高速,地铁4号线从腹地穿过,地理位置优越,同时生命科学新城拥有14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北京市土地资源保有量最大的专业用地,这为科学新城在资源集聚上提供了持续发展的保证。   目前生命科学城已经汇聚了中国生物制品检验鉴定所、国家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兽医微生物中心等国家重点研究创新项目和国药集团、北药集团、中生集团、同仁堂制药、以岭药业等6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相继入驻。赵晓晨说:“同时,北京市生物技术自主创新、项目孵化、技术成果转化等项目也将由生命科学新城承担。未来,这里将建设成为辐射北方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 南山区启动生物医药产业仪器共享平台
    12月14日下午,南山区生物医药产业仪器共享平台启动仪式暨南山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党委供需对接服务活动在清华信息港举行,通过党建引领出台支持政策和合作机制,链接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园区等多方资源,搭建共享平台,构建政产学研融服创新生态,超4亿元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破解中小企业科研难瓶颈。  此次活动由南山区委组织部、区两新组织党工委指导,南山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党委、区科创局、区企服中心、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力合科创(深圳)清华信息港主办。南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小蓉出席活动并为首批科研仪器共享示范机构授牌。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副校长张学记作线上主题分享。  科研仪器“忙起来”企业成本“降下来”  南山是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引领区”,自今年成立南山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党委以来,通过建组织、搭平台、聚资源,推动“政、企、学、研、用、资”多元协同创新,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山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党委在调研中发现,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团队对大型科研仪器的使用需求日益增长,但高校科研院所的大型科研仪器因人员配备不足、供需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程度。  深圳大学测试中心主任邹永东有一个妙喻,“科研仪器共享瓶颈就相当于大学有一堆豪车,但没有司机开,闲置在哪里。”  破解科研仪器共享瓶颈,就是要给这些“豪车”寻找匹配“司机”。南山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党委联合区科创局、区企服中心、力合科创(深圳)清华信息港、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等委员单位,搭建南山区生物医药产业仪器共享平台,汇聚政府、高校、产业园区、生物医药企业、专业服务机构等各方资源,探索开放共享新模式,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科研仪器共享落地,为科研成果转化及生物医药企业创新赋能。  活动现场正式启动了南山区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合作试点暨生物医药产业仪器共享平台,既让科研仪器“忙”起来创造更大价值,也为中小微企业降低创新成本,让创新企业无须购买昂贵且使用频率不高的设备,而是可以像网购一样便捷获取使用权,实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与会领导还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深圳市海洋智能感知与计算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材料与器件检测技术中心等首批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科研仪器共享示范机构授牌,不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王小蓉在致辞中表示,要做实仪器共享等“新赛道”、做强链链融合的“新引擎”、做优民之所盼的“新福利”,提高科研仪器的使用率,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快产品创新和产业化技术突破,扎实推进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力合科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臻表示,科研仪器共享为科技创新增添了新动力,为政产学研和创新生态赋予了新的内涵。公司将依托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为企业持续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助力更多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南山区科技创新继续领跑深圳。  政策激励促共享科研重器撑产业  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是赋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南山区非常重视科研仪器的共享,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科学仪器设备更好地服务南山区生物医药企业发展。区科创局副局长毛政现场作南山区推动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政策解读。  南山区编制印发了《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推动科研仪器设施共享工作方案》,提出8项重点任务,覆盖供给端、第三方服务商和需求端共享全链条,打造“高校科研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园区+金融机构+政府”共享模式,对共享示范机构奖补100万元,需求方可享受更大力度优惠,全方位保障和促进科研仪器开放共享。  南山区将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支撑深圳“20+8”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体系,形成统一标准、设施齐全、功能强大、运行高效的专业化、网络化、市场化服务体系。下一步将强化市场运营、推动多主体联动、打通跨系统对接、拓展多产业布局。  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积极推动高校优势创新资源与产业界联动,把仪器共享融入到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发展过程。南方科技大学公共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谢宇聪现场作科研仪器共享介绍。  目前,南方科技大学开放共享设备161台,设备总值达2.6亿元;深圳大学开放共享设备30台,设备总值达1.26亿元;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开放共享设备28台,总值达0.2亿元。测试领域覆盖理化、成像、生命科学、微纳。  生物医药产业仪器共享平台启动“i南山”链动资源助力企业发展  有政策、有资源,还需要有平台支撑。刚上线不久的“i南山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i南山”)开发了生物医药产业科研仪器共享功能,更精准服务生物医药企业。南山区企服中心吴鄂辉现场作平台推介。  “i南山”是南山区委区政府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打造一流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一网汇集实现惠企资源一站享。新上线的生物医药产业科研仪器共享功能,联动四方角色,包括负责仪器共享政策制定、组织实施的区科创局;深大、南科大、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机构,链接了超4亿元的共享仪器设备;此外还有仪器共享需求的企业,以及提供仪器专项服务的服务商。通过线上推动、多方联动,促进仪器共享,服务企业发展。  企业登录i南山仪器共享平台后,选择想要预约的仪器,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推荐,在线上预约,线下达成服务,企业可以在服务结束后,在平台上对服务进行评价,平台链接部门端、资源端、需求端、服务商四个端口,让各方的政策、资源、需求、服务等信息在平台上流动起来,推进合作共赢。“i南山”将坚持阳光公开、信息共享的原则,充当好桥梁纽带,促进各方合作。  拓宽校企合作通道助推高校人才培养  活动现场还邀请到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副校长张学记作线上主题分享。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材料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负责人李宝华现场分享仪器共享服务企业经验。  张学记通过线上的方式,作《从智能传感到数字生命——机遇与挑战》主题分享。他结合自身多年科研实践,将科技前沿理论结合人们生产、生活实际,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阐述了智能传感系统的研发和广泛应用,分析了人工智能研究的机遇和挑战。他认为智能生物传感研究的技术攻关重点是新型、高效的特异分子识别工具,超高时空分辨的检测技术;轻薄、柔性、可拉伸生物传感器制备工艺;高集成度、抗干扰和智能化的生物传感系统。  李宝华认为,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既为企业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助力企业发展创新,也避免了设备闲置,提高设备运行使用效率。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还拓宽了校企合作、交流的通道,帮助高校培养更符合企业需求的创新性人才。建议成立专职管理团队、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挖掘客户需求、提高服务客户意识,更好地推动高校科研平台服务企业创新发展。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南山将持续深化“党建+企业服务+产业服务”新路径,做大做强科技产业红色朋友圈,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支撑能力,共同浇灌南山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之树”,助推南山高质量发展“根深蒂固”“枝繁叶茂”。
  • 2021年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排行榜出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夺得多项第一
    《2022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于11月3日正式发布,报告采取在线问卷填报系统进行数据收集,调研了各园区近3年在产业现状及成果转移转化、研发投入及技术产出、人才、企业、产品、环境、合作等方面共计39项主题的237项数据。有效完成数据填报的园区211个,其中国家级高新区109家、国家级经开区84家、省级园区17家、其它园区1家。根据园区填报的数据和指标体系,对211家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各分项竞争力进行了排名。报告显示,2021年样本园区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约3.5万亿元,占园区总产值的比例为22.80%,且该比例逐年增加;其中高新区生物医药的占比相对更高,2021年占园区总产值的24.79%。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产业聚集和支柱效应越发显著,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对区域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集聚区的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呈现出规模体量快速增长、创新活力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等态势。报告还显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布局呈现出空间布局上的集群式特点,产业布局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水平高、人才聚集度高的地区。具体而言,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长江经济带、川渝等主要集聚区。总体上呈现东部强势,但中西部后发追赶、渐趋平衡的区域协同发展态势。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不断演化,聚集化的趋势加强。2021 年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前 50 强排名园区名称所在省市1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2苏州工业园区江苏3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川4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湖北5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6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广东7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东8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北9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10厦门生物医药港福建11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苏12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东13南京生物医药谷江苏14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徽15成都医学城四川16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吉林17南京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苏18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南19吴中经济开发区江苏20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苏21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苏22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苏23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徽24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辽宁25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苏26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东27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28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陕西29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北30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31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苏32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浙江33荆州开发区湖北34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35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黑龙江36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浙江37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东38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云南39萧山临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浙江40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北41海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南42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黑龙江43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44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东45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江苏46浙江余杭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浙江47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浙江48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东49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北50无锡马山生命科学园江苏2021 年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环境竞争力前 10 强排名园区名称1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4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5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苏州工业园区7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1 年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产业竞争力前 10 强排名园区名称1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苏州工业园区3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5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9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1 年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技术竞争力前 10 强排名园区名称1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苏州工业园区3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6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21 年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人才竞争力前 10 强排名园区名称1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苏州工业园区3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6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成都医学城9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厦门生物医药港2021 年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合作竞争力前 10 强排名园区名称1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苏州工业园区3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4厦门生物医药港5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6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南京生物医药谷
  • 最高资助1亿元,无锡出台十条“政策包”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无锡市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无锡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和“10条”配套政策,旨在进一步加快生物医药高层次人才向园区集聚,鼓励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和公共平台,赋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据了解,无锡在国内城市中规划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起步较早、集聚度高,已形成一条包括新药研发、医药制剂、基因诊疗、医疗器械在内的完整产业链。目前,无锡已有生物医药企业1277家,2021年产业规模超1400亿元。在无锡市政府领导看来,专业园区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成果转化、人才储备的重要载体,可帮助生物医药企业快速获取技术、资金、人才等优势资源,从而实现整个产业高质量发展。“从无锡已建成的一批生物医药专业园区发展来看,均遇到缺乏整体统筹规划、平台载体支撑不足、高端人才难引难留、核心竞争力还不强等瓶颈问题,亟待解决。在此背景下,出台的‘十条’政策措施,便是对园区发展‘望闻问切’后的‘对症下药’。”无锡市政府副秘书长周浩明说。据介绍,该《政策措施》主要包含明确园区发展目标和规划布局、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强化人才金融支撑、增强园区服务管理能力五方面内容。其中,在发展规划目标上,提出构建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头部基金、研发机构、服务平台“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坚持“一园一特色”的战略布局;到2025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筹划产业用地5000亩,新增建成科研产业载体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建成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功能园区10家左右,重大创新平台5个以上,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2000家,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关于促进无锡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共十条政策,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内容。一是明确园区发展目标和规划布局。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筹划产业用地5000亩,新增建成科研产业载体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建成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功能园区10家左右,重大创新平台5个以上,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2000家,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规划布局方面,提出构建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头部基金、研发机构、服务平台“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坚持“一园一特色”的战略布局。二是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在加快载体建设方面,提出用地指标、污染物排放指标优先保障生物医药园区建设,环保方面制药类项目与化工类项目区分管理,支持园区产业用地混合利用,推动园区建设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支持龙头企业、国内外专业机构、产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运营等;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支持与园区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最高给予1亿元资助,对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给予最高2000万元奖励。三是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对获批上市许可并在我市生产销售的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仿制药和高端医疗器械,连续3年根据销售额分档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对委托我市企业生产或对外委托生产但在我市实现销售的药品上市许可人或医疗器械注册人,连续三年根据销售额给予分档奖励,总额不超过500万元。四是强化人才金融支撑。对境外生物医药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针对性的经济贡献奖励;对申报“太湖人才计划”的高层次人才(团队),放宽申报人年龄上限、入锡时间、学历要求、股权比例等条件;对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购房补贴并为其子女就近提供优质公办教育资源;对生物医药股权投资机构落户最高奖励2000万元;对投资我市初创期生物医药企业的早期基金机构,按实际投资金额给予最高10%的奖励,单个投资项目奖励补贴最高100万元。五是增强园区服务管理能力,加快建设省药监局在无锡的三个分支机构,提升创新药、医疗器械产品审评审批服务水平;提高生物医药进出口产品的通关效率,支持综合保税区开展生物医药保税研发业务;支持园区建设药品生产GMP管理、医疗器械审批、生物医药知识产权交易等全周期一站式服务平台;支持在锡医疗机构与园区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在锡医疗机构使用经认定的无锡产创新药、医疗器械、生物材料等产品,不纳入医疗机构药占比和耗占比的考核范围;对创新药品、新批准注册药品和纳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上市产品等,可直接在无锡医药阳光招采平台挂网采购;优化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人员聘任、绩效考核、薪酬激励等机制,激励园区管理人员干事担当。  记者问答问:这次无锡出台十条政策的亮点是哪些条款?请问科技部门在服务园区和企业方面有哪些新举措?市科技局副局长刘红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园区在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我们在前期走访调研各生物医药园区时,了解到园区在过去10多年的发展中面临诸多瓶颈问题,如缺乏整体统筹规划、平台载体支撑不足、高端人才难引难留、核心竞争力还不强等,此次出台的政策措施,每一条政策都针对园区发展的具体诉求,力求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提升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加大了对创新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园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科学家团队、龙头企业、医疗机构等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最高给予1亿元支持;鼓励园区争创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推动园区加快建设更多高水平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公共平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生物医药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最为迫切。为加快生物医药高层次人才向园区集聚,《若干政策》提出“试点人才贡献奖励政策”、放宽 “太湖人才计划”高层次人才(团队)的申报条件、高层次人才享受购房补贴等措施。科技部门将继续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人才引育做好服务,积极运用柔性引才、“揭榜挂帅”、“以赛代评”等多元化方式,持续壮大生物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让无锡成为国内外生物医药人才汇聚之城,创新创业理想之地。问:无锡目前有一大批生物医药产业的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请问市场监管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增强综合服务能力,解决企业审评审批难的问题?市市场监管局调研员王朝阳答:市市场监管局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针对目前审评审批资源不足的现象,积极沟通省药监局,计划以“省市共建”的方式在无锡市药检中心基础上挂牌成立省药监局审评核查无锡分中心、省食药检院无锡检验室和省医疗器械所无锡检验室三个省药监局分支机构,“零距离”为我市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做好无锡生物医药企业的“后勤保障”。我们一方面希望通过省市合作,以落实"四个最严"为目标,推进我市药品监管能力提升,建立健全科学高效专业的药品、器械以及化妆品的审评、核查、检验工作体系,扩充我市审评审批资源,探索药品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建设之路;另一方面也希望整合省市资源,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审评审批服务“由点到面”升级,将省药监局三个分支机构建设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在强化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的同时,着力打造区域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平台。问:请问此次政策中提出要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先行先试新型产业用地政策,能简单介绍一下新型产业用地政策么?无锡市土地储备中心副主任邱宏杰答:前段时间,我市出台了新型产业用地管理政策,主要用于精准支持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而生物医药产业正是一种高技术、高投入、渗透率强的知识密集性产业,很多生物医药企业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生产功能,开始向研发、中试等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拓展延伸,需要更加灵活的用地模式。因此,这次政策中提出了要在生物医药产业园先行先试新型产业用地模式,给予生物医药这一无锡地标产业精准的规划用地政策支持。相较于一般工业用地,新型产业用地主要有“功能混合、配置灵活”两大优势。一方面,新型产业用地通过“工业+科研+商办”的用地模式,在满足安全和环保底线基础上,最大程度实现了用途互利的功能混合布置,配套用房实施负面清单管理,给企业提供了丰富多元化的设计空间,恰好可以满足生物医药产业科研比例较高、人才集聚生活便利要求较高等需求,实现以高品质空间吸引创新要素集聚。另一方面,新型产业用地配置方式更灵活。在价格上,对企业整体自持的新型产业用地,可参照工业用地价格评估,对转让部分分用途评估价格;在供应方式上,支持定制化供地模式,鼓励带规划设计方案挂牌,同时,也支持存量改造,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资格准入的前提下,园区低效用地改造为新型产业用地的可采取协议方式完善用地手续,土地使用年限可按照最高法定出让年限确定,提高园区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最具竞争力的混合产业用地政策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发展,助力无锡成为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策源地。
  • 展会推荐丨2024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会暨博览会
    展会推荐丨2024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会暨博览会2024年6月1日-3日 中国广州会议介绍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科技创新的制高点。随着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格局也在不断调整,中国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为了促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2024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会暨博览会应运而生。组织机构联合主办中国生命科学博览会组委会、广东省生物技术产业化促进会、深圳市医药行业协会、中国精准医疗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广东省民营医院行业协会、广东标杆会展有限公司协办单位深圳市生物医药促进会、东莞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南方医学网支持单位中国科学院(拟)、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拟) 、中国工程院(拟)、北京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拟)、生物岛实验室(拟)大会分论坛1、焦点活动开幕式、院士论坛、生物医药领袖峰会、世界生物⿊ 科技大会、主论坛2、生物医药单抗、双抗、ADC、mRNA、小核酸药物、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AAV基因治疗、基因编辑治疗、溶瘤病毒治疗、肿瘤疫苗高峰论坛、重组蛋白药物、融合蛋白药物、重组酶类药物、多肽药物、病毒载体、疫苗、新型偶联药物、外泌体治疗、靶向蛋白降解药物、创新药研发、新药靶点、生物类似药、CRO、CDMO、AI 制药、生物制药工程、生物制药装备、生物药工艺、药物递送、制剂开发、质控与分析、生物药注册、生物药原材料、商业化生产、生物制品供应链、生命科学工具、下⼀ 代肿瘤疗法、下⼀ 代自免疗法、下⼀ 代CNS疗法3、生物诊断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分⼦ 诊断、即时检验、血液体液诊断、微生物诊断、临床质谱、精准医疗、肿瘤早筛、基因测序、三方医检、伴随诊断、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液体活检、生育健康、生物标志物、多组学、宏基因组、单细胞、生物医学影像、Ai诊断、诊断原材料、LDT、MRD4、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未来产业、甲基化技术、类器官、基因编辑、生物计算、生物医学大数据、生物信息分析、生物芯片、脑科学、生物安全、生物样本库、生物能源、3D生物打印、手术机器人、生物医用材料5、实验室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室试剂耗材、实验动物、智慧实验室、实验室建设6、生物商业投融资、企业出海、商务拓展、产业园区、数字营销关于我们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集研发、制造和营销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目前是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多个仪器制造商的中国区营销合作伙伴和技术服务中心。我们持续引进技术解决国内食品行业检测难题,坚持做到“引进-吸收-再创造",实现对其的追赶、最终超越。北京盈盛恒泰的诸多设备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农产品检测相关领域,多年来以专业、专注、诚信、担当为核心理念,成就了在业界的口碑,始终坚持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不断改良产品性能,研发各类新产品,得到了行业及众多用户的认可和支持。日本INSENT电⼦ 舌、德国AIRSENSE电⼦ ⿐ 、美国FTC质构仪等仪器在新药研发、制剂工艺的优选、配方的改良、药材的鉴定、药品的质控、药物的分析等多个药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推动药学研究的发展。本次展会公司将携旗下多款产品和全新解决方案精彩亮相,并重磅发布新产品:高精度扭矩测试仪。我司将如期参展,与您相约广州。作为我们的重要客户/合作伙伴,我们诚挚邀请您莅临我司展位参观、洽谈!时间:6月1日-3日地点: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展位号:15.2号馆A02-2
  • 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将带动区域发展加速度
    5月25日,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发布会暨202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近300位来自京津冀地区的优秀企业家代表、知名高校、专家学者等参加论坛。论坛以“聚焦新兴产业,打造专业园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从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仪表产业为切入口,聚焦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智能制造、仪器仪表行业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共话产业赋能,深入探讨解决新兴产业培育难题,促进产业领域项目对接合作,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10位合伙人授牌,12家企业签约活动中,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和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正式发布。通过两大专业园区的建设,将加强产业链合作和交流,不断强链、补链和延链,激发产业集聚效应,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青岛产业发展新名片。  同时,现场对青岛高新区及专业园区政策进行推介,介绍近年来青岛高新区一系列的成绩与成果,并从发展机遇、政策红利、要素禀赋三个方面,向与会的企业家们发出了邀请,表达了青岛高新区愿与企业谋求合作、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10名企业家和专家受聘成为两大专业园区聘请全球产业合伙人,共同为产业园区发展赋能。作为本次大会重要内容之一,活动现场举行了落地青岛中关村信息谷产业链项目签约仪式。12家企业与青岛中关村信息谷签约,共同助力青岛中关村信息谷打造装备制造产业园加速发展。  “我国高端医疗器械、仪器仪表的瓶颈在哪里以及国产高端仪器如何突围?”“数字技术赋能医疗领域、数字医疗行业发展前景如何?”现场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开展圆桌对话,就目前青岛高新区两大产业“发展”“破局”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一对一提出“解决方案”,一产业一策略,找问题,开方子,对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以“两园”为媒,相邀共创  作为两大产业园区的承载地,青岛高新区将最大化发挥区位优势,做好服务工作,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前来投资建设。  作为青岛高新区“核心”和“主导”的医疗医药产业及智能制造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企业招引方面,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招商策略,引进了阿斯利康、威高集团、海克斯康等一大批龙头、链主企业,极大地补强了产业链。  当前,两园的建设已经成为青岛高新区战略性工作,坚持“一园一业”,落实“5个1”机制,即1个行动计划、1张图谱、1份招商名录、1组项目清单、1组支撑平台,加快集聚产业资源,营造良好产业生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随着青岛高新区推介会的举行以及两大产业园的启用和相关政策的发布,青岛高新区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配套优势等会更得到加全面的展现,将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进入青岛高新区,从而加快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为全产业链的发展提供适宜的“温床”。  此次活动,青岛高新区不仅仅与众多产业链上的“佼佼者”企业达成了合作,更是向全国乃至全球释放了青岛高新区谋求合作,愿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积极信号。
  • 博雅生命获评2022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价值榜“生物医药产业优秀服务供应商TOP10”
    8月4日至5日,2022年第六届生物医药创新合作大会暨2022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价值榜颁奖盛典在苏州盛大召开,聚焦最前沿的技术资讯、解读最新产业政策,链接产学研资多方平台。博雅生命副总裁肖海蓉受邀出席大会,同与会专家交流探讨了当下生物医药前沿创新技术与产业链集群创新发展等话题。同时,博雅生命也在8月4日晚举行的颁奖盛典上被获评为2022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价值榜的“生物医药产业优秀服务供应商TOP10”奖项,一同评上这个奖项的还有美天旎、百因诺等生物技术企业。本次大会由万怡医学、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主办 由江苏省创业投资协会、上海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等单位支持。 “2022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价值榜”在现场发布了小分子创新药、抗体药、创新疗法、服务供应商等9大子榜单,评选主要聚焦生物医药企业的价值要素、商业化要素、战略要素、产品要素等,从行业、产业及企业深度多维度测评,在行业内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博雅生命经过在细胞科技研发与细胞药物开发等领域的多年布局,在全产业链优势及细胞治疗整体解决方案等方向上输出了创新成果和创新水平,逐渐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可。经过大会组委会及第三方评审,最终获评“生物医药产业优秀服务商TOP10”的奖项。博雅生命旗下的博雅感知医疗、博雅干细胞、博雅感知药业三大业务品牌板块,分别在在高技术壁垒的细胞自动化设备及医疗器械、符合国际AABB质量标准的细胞存储服务,以及细胞新药研发及临床应用等领域积聚了广泛的影响力。至今,博雅已经在在自动化设备与医疗器械的研发与应用、实验室标准体系的建设与管理、细胞提取及制备、细胞药物研发、细胞制剂的临床应用转化等多个领域累积了过百项国际国内创新专利,为细胞治疗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发展提供创新服务方案。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是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近20年来,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再加上利好政策的引导,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驶入“快车道”,一系列新产品及新服务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新助力。生物医药产业从基础研发到生产制造需要很长的链条,对创新能力及产业链的把控力有着很高的要求。经过13年的发展,博雅生命以产品创新及服务模式创新积累了发展的巨大动能,打通了全链条产业服务创新体系,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补齐产业链发展短板,秉承“最佳产品策略”,面向行业提供创新的“细胞治疗医疗器械-细胞存储-临床应用”整体解决方案。细胞治疗及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当下各国发展的竞争新高地。数据显示,我国细胞和基因治疗市场潜力无穷,有望在2025年市场规模达到25.9亿美元,以276%的复合增长率增长。未来,博雅生命也将以持续的创新力量为生物医药产业量级提升持续赋能,为健康科技的进步贡献力量。
  • 杭州市发布25项措施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10月15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措施自 2022 年 11 月 15 日起施行,有效期至 2027 年 12月 31 日。本文件中共包含25项措施,适用于已依法登记注册,从事生物医药相关领域研发、生产、服务等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组织等;重点支持药品、高端医疗器械、先进制药装备、新型服务外包、数字化医疗及医美等领域的研发、生产和服务。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加速构建生物医药创新高地,完善产业生态体系,夯实高质量产业支撑,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现就加快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措施。一、适用机构和重点支持领域本措施适用于已依法登记注册,从事生物医药相关领域研发、生产、服务等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组织等。本措施重点支持药品、高端医疗器械、先进制药装备、新型服务外包、数字化医疗及医美等领域的研发、生产和服务。二、提升创新研发能力(一)夯实创新策源基础。依托重点单位打造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等平台,鼓励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承担国家、省级攻关任务,对国家级重大创新载体建设,市级按省级资助实际到账金额50%予以配套支持,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二)加强药物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着力挖掘新药发现阶段极具潜力的临床前候选化合物,对开展新靶标、新机制、新原理等生物医药前沿领域高水平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的,经评审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的资助。(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三)支持创新药品研发生产。对已在国内开展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注册申请人获得许可并进行产业化的1类化学药、1类生物制品、1类中药,按临床试验不同阶段,经评审给予不超过研发投入40%,单个品种最高分别不超过1000万元、2000万元、4000万元的资助。(牵头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四)支持改良型新药研发生产。对已在国内开展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注册申请人获得许可并进行产业化的2类化学药、2类生物制品、2类中药,按临床试验不同阶段,经评审给予不超过研发投入30%,单个品种最高分别不超过500万元、1000万元、2000万元的资助。对已在国内开展Ⅱ期、Ⅲ期临床试验,注册申请人获得许可并进行产业化的3类化学药、3类生物制品和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按临床试验不同阶段,经评审给予不超过研发投入20%,单个品种最高分别不超过300万元、600万元的资助。(牵头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五)支持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对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或优先审批程序的医疗器械,首次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并进行产业化的,经评审给予不超过研发投入40%,最高不超过600万元的资助。对首次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并进行产业化的创新型二类医疗器械、三类医疗器械,经评审给予不超过研发投入20%,单个品种最高分别不超过200万元、400万元的资助。(牵头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三、完善临床研究应用(六)建立伦理协作审查工作机制。建立全市临床研究伦理协作审查联盟,探索建立多中心临床研究伦理审查结果互认制度,有效减少临床试验重复审批,缩短创新产品研发周期。(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配合单位:市经信局)(七)完善药物临床研究支撑平台体系。加强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建设市级临床生物样本库,统一临床生物样本库信息采集标准。建立全市统一的临床研究信息平台和人类遗传资源信息库,实现数据汇集,优化样本共享机制。(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配合单位:市经信局)(八)加强临床研究成果转化激励。对经认定的研究型病房可不纳入医院平均住院日、床位周转次数、病床使用率、DRGs临床绩效体系等考核。GCP项目按不同来源和规模视同相应级别的科研项目,纳入主要研究者和直接参加研究者的绩效工资、职称晋升、岗位聘用等管理。支持三级公立医院探索建立临床研究“大PI”计划,对引入的“大PI”按最高不超过1500万元予以资助。(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人力社保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医疗保障局)(九)提升医企融合创新能力。建立医企对接工作机制,以“揭榜挂帅”的形式鼓励医疗机构与企业、研发机构联合开展临床应用研究。鼓励医疗机构按相关规定委托企业开展研发和生产活动,加强院内制剂的开发和转化。(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配合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医疗保障局)(十)探索成立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和专业临床研究联盟。成立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的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和专业药物/医疗器械临床研究联盟,组织开展技术创新协作、临床研究服务、政策法规培训、高端展会等活动,支持联盟等社会组织发展,给予单个组织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资助。(牵头单位:市经信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十一)鼓励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服务。对于获得药物临床试验资质的医疗机构,每年为本市企业提供临床试验服务项目达到5、15、30项以上的,分别给予牵头单位最高不超过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的资助,分别给予参与单位最高不超过50万元、100万元、150万元的资助。积极支持实验室自建检测方法(LDT)试点,有条件允许LDT项目服务于临床推广。(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十二)推动创新项目产业化落地。对实际投资总额达2000万元的产业化项目,按实际投资总额(不含土地、厂房、旧设备等,含新设备、GMP标准厂房装修等)的30%予以资助。各区、县(市)国资平台建设的厂房出售给企业,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以上并全部用于产业化项目的,对所在区、县(市)按厂房交易金额的2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1亿元。(牵头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投资促进局)(十三)鼓励企业做优做强。规上生物医药企业当年市级留成新增贡献部分全额奖励给属地政府,由其统筹用于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发展,扶持企业做优做强。推动“一核四园多点”协同发展,鼓励开展区域合作,强化区县(市)联动,合理布局化学药、原料药和制剂生产基地,补齐生物医药发展产业链,支持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共同富裕示范区。(牵头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统计局、国家税务总局杭州市税务局)(十四)支持企业参加集中带量采购。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家、省级药械集中带量采购,按中标总价的3%予以奖励,单个品种最高奖励不超过300万元。(牵头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医疗保障局)(十五)提升产业化能力。获得国家药械注册证书并进行产业化的,1类新药每个品种最高给予500万元奖励,2类新药每个品种最高给予300万元奖励,3类生物制品和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3—5类以及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化学仿制药,每个品种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 3类医疗器械每个产品最高给予50万元奖励。产品获证后3年内本地化生产并形成销售的,按年度新增销售额,每增加1000万元给予50万元奖励,每家企业每年累计奖励额度不超过500万元。(牵头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市场监管局)(十六)支持MAH产业化落地。对药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本市企业(委托双方须无投资关联情况)生产其所持有药械产品,且销售税收结算在我市的,按其年度新增实际交易合同金额的5%给予奖励,单个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1500万元。对承担本市以外委托生产任务且产值结算在我市的企业(委托双方须无投资关联情况),按其年度新增实际交易合同金额的5%给予奖励,单个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1500万元。(牵头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十七)支持开拓海外医药市场。对首次取得FDA、EMA、PMDA等机构批准,获得境外上市资质并在相关国外市场实现销售的药品,每个产品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对取得国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产品,首次取得FDA、CE、PMDA等市场准入资质并在相关国外市场实现销售的,每个产品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每家企业每年累计奖励额度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牵头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钱江海关)(十八)加大生物医药特色园区建设支持力度。支持“一核四园多点”开展生物医药产业空间规划布局,合理布点特色产业园区。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开展生物医药标准厂房建设,经认定的市级特色园区建设10万平方米以上标准厂房的,市级财政对其所在地区、县(市)予以投资总额20%的资助,由各地对投资主体给予相应奖励。鼓励各区、县(市)对市级特色园区入驻企业给予相应的房租减免。(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市场监管局)五、健全生态服务体系(十九)支持重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GLP、GCP、CRO、CMO、CDMO、注册检验、MAH持证交易、知识产权交易、智慧医疗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经认定的市重点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按照不超过其核定的新增研发设备、软件投入等的30%予以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的资助。经认定的公共服务平台为本市生物医药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的(服务双方须无投资关联情况),根据其技术合同和服务绩效等,给予其不超过技术合同金额10%的创新券补贴,单个平台每年度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市场监管局)(二十)提升药械审核查验服务能力。依托浙江省医药创新和审评柔性服务站建设,提升审评检查咨询服务能力,缩短药械审评和变更备案周期;加强省药检中心杭州分中心建设,配强专业人员和装备,争取培养国家级药品注册核查检查员和省级GMP检查员;加强市食药检院经费投入,建设药品注册检验实验室,承担药品注册检验、重点领域或重点品种的监督检验和委托检验。(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二十一)加强医保、医疗体系对创新产品应用支撑。积极指导各类创新产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对纳入国家或省级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确定可单独收费的医疗器械注册上市产品,支持企业按我省药械采购平台阳光挂网政策规定申请挂网并向国家医保局申请赋码。对医疗服务项目以外且不能另收费的创新项目,按照我省医疗服务项目管理政策规定,及时申报立项,争取纳入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建立完善“卫健—医保—企业”面对面会商机制,引导优质创新产品进入在杭医院。健全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体制,指导和监督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行为。发挥本市商业保险等金融服务作用,丰富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产品供给。(牵头单位:市医疗保障局,配合单位:市经信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市场监管局)(二十二)支持创新优质药械应用。对医疗机构采购经省、市认定的首台(套)医疗器械,给予其采购金额20%的奖励,单家医疗机构奖励每年合计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对医疗机构使用经认定的创新优质药械,不纳入医疗机构药占比和耗占比的考核范围,并按最高不超过实际使用产品金额的3%给予奖励,每家医疗机构每年累计奖励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牵头单位:市经信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医疗保障局)(二十三)强化产业金融支撑。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投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向生物医药产业。鼓励“一核四园多点”,遵循市场化机制,设立多层次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对所投的重大产业项目,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策后,市级产业基金可采取市、区县(市)1:1联动出资机制进行直投。对依法设立的各类市场化运行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按其年度对本市或同意落地本市生物医药企业合计到账投资(不含约定返投)金额的2%给予基金管理公司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鼓励各区、县(市)对政府产业基金所投重大项目,使用政府投资的收益部分给予其一定奖励。(牵头单位:市国资委、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二十四)加大生物医药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具有“杭州特色”的生物医药人才评价标准,在高层次人才分类评价中予以支持。授权符合条件的重点用人单位试行按岗位、能力、实绩等方面对高层次人才进行分类评价。对生物医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予以一定额度无抵押融资担保。积极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及专项评审等工作,畅通生物医药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渠道。(牵头单位:市委人才办、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二十五)健全完善通关便利化措施。建立生物医药企业和物品“白名单”,健全生物材料仓储、冷链物流、通关检验等配套服务。进一步发挥“浙江生物医药特殊物品出入境集中监管平台”的作用,提升整体通关效率。支持保税研发、离岸外包服务、特殊物品及生物材料一站式进出口通关服务、保税冷链仓储物流等专业平台建设。[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自贸委)、钱江海关,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本措施自2022年11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由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牵头组织实施。本措施施行前符合扶持条件的,可参照本措施执行。本措施与本市各级其他同类政策有重叠的,按照“从优、就高、不重复”的原则予以支持,资助(奖励)资金由市和各区、县(市)按财政体制共同承担。前发《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杭政办函〔2021〕39号)同时废止。相关阅读:《上海发文鼓励开展LDT实验室自建方法学技术》
  • 北京未来3年发展1000亿生物医药产业
    4月23日,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工程)启动。未来3年,该产业整体规模(不含商业)将从现在的不到400亿元发展到1000亿元,确立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实现北京生物医药产业从“小散弱”向“高聚强”的战略转变和跨越发展。   G20工程将分两期滚动式发展,一期工程计划2010—2012年实施,重点关注产业规模的迅速提升,实现产业规模1000亿元的跨越发展;二期工程再用5年时间,将生物医药产业对北京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度提高至5%以上,推动北京医药产业成为支撑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据介绍,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具备了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础与条件。首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完成销售收入374.36亿元,同比增长21.06%,连续几年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上亿元的规模企业2008年已达44家;医药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北京化学制剂、医疗器械、生物制药、中成药等高端领域贡献了90%以上的产业规模;第三,创新能力日益增强,每年有近1/10的一类新药在北京产生,亿元品种不断问世和提升2008年北京“亿元品种”已达60余个;第四,北京整合国内外资源的能力正在提升,2008年,北京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前20强企业中,外资企业占据9个席位,其主营业务收入合计占全北京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45.6%,占近半壁江山。   此次入围G20工程的第一批23家企业,包括17家规模企业和6家潜力企业,规模骨干企业均为年销售额亿元以上,对产业发展贡献突出的企业 潜力企业具备突出的创新能力,具有资助知识产权或技术含量高的品种 并将在2年内进入亿元企业行列。G20企业将构成未来北京1000亿元产业规模的主体及支柱产业的核心力量。   随着“G20工程”的启动,一批知名的企业已相继签署了合作开发、海外代工、投资入驻等协议。“国家北京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的正式挂牌,为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建设国际制造及产业化基地,助推“G20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金湾生物医药产业引入珠海首台检测“神器”
    日前,珠海首台6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以下简称“核磁共振波谱仪”)落户珠海金湾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并顺利完成安装调试及性能验收,现已正式投入使用。此次由金航公司代表金湾区政府投资购买的一台价值935万元的布鲁克6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在珠海金湾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完成安装调试,该款机器省内只有7台,在珠海是首次引进。该仪器分罐体、柜机、控制器、液氮罐等多个部分,检测人员将需要检测的试剂插入核磁管,放置在自动接样器相应位置,在电脑上进行简单操作,仪器便可自动完成取样、检测、分析等一系列程序。据介绍,该仪器具有完整的HD NMR电子器件,完全自动化操作,配有高灵敏度液氮超低温探头、适用于超低温探头的前置放大器,准确的调谐和匹配单元,检测结果更精密。珠海金湾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李俊明博士称,核磁共振波谱仪就像是化学家的眼睛,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收集不同环境下不同原子的波普信号,来对化学物质进行结构的确证。核磁共振波谱仪属于贵重的精密仪器,它用于测量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被广泛用于化学学科、材料学科、生物学分子的结构测定和表征,有极大的需求量。但鉴于国内的一些技术暂未突破,未能完全实现自主生产该台仪器,所以该仪器的采购依靠进口,价格比较昂贵。原来,珠海本地没有该设备,企业需要做相关检测都需要送到外市甚至外省进行检测,长途运输影响样本的稳定性,和检测结果的真实性。珠海国际健康港日前,珠海金湾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打造的仪器共享平台或微信小程序已经开放了对该仪器进行检测预约,日检测量可达近百个样品。该台仪器的投入使用,标志着珠海金湾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正式开启综合性的精准检验技术服务。除了该仪器,研究院近期还投资近3000万元购入高配实验设备,有效弥补金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研究检验检测能力薄弱的问题,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更专业精准的检测检验服务,为金湾、珠海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深刻变革中的生物医药产业
    仔细关注每年各个生物医药论坛上业内人士探讨的内容便不难发现,尽管不同论坛的主题有所不同,而“变革”却是反复被提及的主题。   近日,美中医药开发协会中国主席(2010~2012)、罗氏研发(中国)有限公司前首席科学官陈力向《中国科学报》阐述了他对行业变革的理解。   他认为,生物医药产业正处在深刻变革的过程中: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创新的成功率明显降低,同时,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对医疗产品的要求却在不断提高。相应地,生物医药公司正在加速转型。如何认识和适应这一趋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研发成功率降低的背后   整个医药行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共同难题,便是新药研发越来越难。   陈力认为,表象的背后是新科技、新研发手段的兴起,以及研发模式的转变。   他解释道,传统医药研发是科研人员发现某些化合物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分析出其化学成分,然后逐步产业化,例如紫杉醇和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   而现在的新药研发则是通过分子生物学、基因学和遗传学的研究,分析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导致疾病产生和发展的蛋白和生物大分子,这些蛋白和生物大分子就成了药物开发的靶点,针对靶点开发靶向药物。   “从自然筛选开发出医疗产品到针对疾病来开发新药,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研发模式,前者可以说是‘发现新药’,后者则是‘新药的研制和创新’。”陈力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他认为,尽管研发产出降低,但生物医药界仍然获得了重大突破,那就是,人们认识到疾病与不同的遗传和生活背景有关,不同病人对于药物的敏感度和响应是不一样的,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体化医疗”。   如何针对不同患者,将预防、诊断和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成为生物医药界的新议题。   认识和要求在提高   随着医药科研的进步,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以及患者对医药的要求也在相应提高。   陈力以糖尿病为例。其传统治疗模式是:在确诊后,医生先是让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失效后再加其他药品,最后再使用胰岛素。   而目前国内外有学者认为,在糖尿病被确诊之后,应根据病情发生和发展的情况,同时采用不同的药物和治疗手段,而不是在一种药物失败后再用另一种。   “以前是得了癌症就吃杀灭癌细胞的药,患上糖尿病就吃降糖的药。”陈力说,“现在治疗癌症要根据肿瘤的不同类型,同一种肿瘤也可根据基因分成不同类型。治疗糖尿病也要根据不同阶段、种类和发病机理来使用相应的药物。”   陈力表示,随着治疗手段和评价标准的变化,患者对医疗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希望获得更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用药和治疗方案。   制药巨头“瘦身求变”   上述问题给制药企业造成了愈发巨大的压力,传统制药巨头难以维持原有的研发和运营模式,纷纷“瘦身求变”,欧美疲软的经济更是加剧了这一变化。   据陈力介绍,在经济形势和医药市场较好的时候,药品开发的传统模式是:在初始阶段依靠大专院校科学家在科学上的新发现,借助天使投资,将其推进到获得专利和确定产品方向的阶段 此时,风险投资进入,将产品从临床前实验推进到临床实验阶段 随后,大型制药公司通过收购等方式接手,最终将产品推向市场,从而获得巨额回报。   “这些巨额回报可以反馈到早期研究者手中,从而形成正向的反馈机制。”陈力说。   然而,目前的现实则是,随着对药品要求的提高和研发成功率的降低,此类正向反馈越来越少,药企斥资数亿元研发新药,但在临床三期功亏一篑的案例比比皆是。   一系列“重磅炸弹”药物纷纷到期,这对于研发经费本已吃紧的药企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近些年跨国制药巨头纷纷裁减研发人员,无不面临如何穿越新药开发“死亡谷”的难题。   陈力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进一步分析,传统意义上的制药巨头往往横跨多个药品领域,但如今都不约而同地剥离非主干业务,主攻优势项目。   同时,为适应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医药公司开始尝试与医生联合,从单纯的制药商向集预防、诊断和治疗于一身的综合医疗服务商转型。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创新的成功率明显降低,同时,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对医疗产品的要求却在不断提高。
  • 深圳发改委发布《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
    近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告,《征求意见稿》中对支持方向、支持对象以及支持方式作了详细描述,原文如下:为加快推进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努力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地,我委研究起草了《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为保障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根据《深圳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市政府令第305号),现就《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可在2021年11月30日前,将修改意见和建议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反馈。  一、通过信函方式邮寄至:深圳市福田区福中三路市民中心C3109室,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处收,联系电话:88120546(邮编518055),并请在信封上注明“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字样。  二、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gjsc@fgw.sz.gov.cn。  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特此通告。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11月18日 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措施 (征求意见稿)全文为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圳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方案》(深府〔2018〕84号)等政策精神,充分衔接《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指导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深府办〔2020〕2号),加快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倍增发展,按照精准、可操作的原则,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措施。一、总体要求(一)支持方向本措施重点支持创新药物、生物技术,围绕新机制抗体药物、小分子药物、抗体偶联药物、核酸类药物、细胞治疗药物、基因治疗药物、新型疫苗、全新结构蛋白及多肽药物、罕见病药物、儿童用药、临床优势突出的创新中成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生物酶技术、全新剂型及高端制剂技术、个性化治疗技术等方向,推动生物医药的临床前及临床合同研发组织(CR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CMO/CDMO)、人工智能辅助药物开发产品、数字医疗解决方案、产业化信息化等技术融合应用平台、生物医药产业科技综合服务公共平台、创新孵化平台等建设。(二)支持对象本措施适用于在深圳市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从事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和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民办非企业等机构。对技术含量高、应用前景好、示范带动作用强,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产品、平台和项目,在产业政策、资金扶持、用地用房、人才奖励、注册审批、投资建设、政府服务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二、鼓励各区错位协同集群发展(一)加快推进“一核多中心”发展格局按照产业集群发展行动计划,鼓励坪山区、南山区、福田区、龙岗区、光明区、大鹏新区等重点片区加速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发展,优化布局各具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坚持市区联动,充分结合市级统筹协调作用与区级实施推进落实作用,引导各区突出功能定位,用好资源禀赋,统筹产业布局,强调错位发展,注重精准招商,推动各区特色产业集群的高速发展。(二)建立市区联动机制建立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市区联动”协调机制,由市区两级生物医药产业主管部门组成协调专班,加强与重点园区、优秀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战略咨询机构、产业促进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加速推进重点区特色园区建设落地,生物医药产业市级财政资金优先支持生物医药重点园区发展。三、全面夯实产业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一)组建产业创新中心及产业促进机构支持组建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等产业促进机构,开展重大产业项目引进、创新平台规划建设、孵化器培育等工作。(二)建设国家科技和产业创新平台。对承担国家级重大技术攻关和科技转化任务的,以及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的,市财政给予1:1配套;对争取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落地的,给予最高2亿元财政补贴;对争取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和高级别生物安全生产线落地的,给予5000万元财政补贴。对已建成的“国家级”平台、载体和经市政府认定的省市级重大创新载体和机构,按照项目给予每年最高不超过1亿元稳定支持。(三)布局和提升省市级重大产业服务平台1.加快建设行业龙头合同研发机构(CRO)、合同外包生产机构(CMO)、合同定制研发生产机构(CDMO)等生物医药产业应用基础平台,加快建设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机构(GLP)、生物医药检验检测平台、生物医药产业中试及生产平台、生物医药产业关键人才培养平台等重大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重大平台类按项目总投资的4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2.对于已建成运营的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经认定后,按照其上年度为本市企业(与本机构无投资关系)服务金额的30%予以资助,每年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于经认定的省市重点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按照不超过其核定研发设备、软件投入等新增投入的40%予以最高2000万元的资助。四、全面提升产品研制支持力度(一)布局市级重大技术攻关计划聚焦突破新靶点化学药、抗体药物、基因治疗药物、细胞治疗药物、多肽药物及酶工程、AI药物研发芯片等核心技术,采用“赛马制”“揭榜制”等方式,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按照项目总投资40%给予资助,最高不超过3亿元;对有望解决重大临床需求与市场需求,进行新靶标、新位点、新机制、新原理、新方法、新分子实体等前沿领域高水平基础研究,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的全额资助。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等牵头组织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围绕生物医药前沿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对牵头或参与单位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二)支持药物研发成果转化对在国内开展临床试验并在本市进行成果转化的药物,根据其研发进度给予一次性奖励。1.对第1类化学药、1类生物制品、1类中药及天然药物(创新药物的分类及界定规则,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注册分类标准适时调整),已取得临床批件的,给予800万元奖励;已完成Ⅰ、Ⅱ、Ⅲ期临床试验的,分别给予1000、2000、3000万元奖励,单个企业每年获得的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1亿元。2.对第2类化学药、2类生物制品、2类中药及天然药物(改良型新药的分类及界定规则,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注册分类标准适时调整),已取得临床批件的,给予500万元奖励;已完成Ⅰ、Ⅱ、Ⅲ期临床试验的,分别给予800、1200、1500万元奖励,单个企业每年获得的奖励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3.对于委托本地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开展临床试验并取得临床试验报告的,额外给予500万元奖励。4.对在本地完成研发并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日本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PMDA)等机构批准,获得境外上市资质并在相关国外市场实现销售的药品,每个产品给予1000万元奖励。5.对在全国前三个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按实际投入一致性评价费用的2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对其他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按实际投入研发费用的2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对于新获批的仿制药产品,按实际研发费用的2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单个企业每年资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6.对于使用本市CRO、CDMO服务的生物医药企业,每年按实际服务金额10%予以补贴,单个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对于为本市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服务的CRO、CDMO企业,按照其上年度为本市企业(与本机构无投资关系)服务金额的10%予以补贴,单个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五、强化临床研究转化与医企协同(一)推动临床机构建设1.对于获得药物临床试验资质(GCP)的医疗机构,每年为本市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临床试验服务项目达到5、10、15项以上的,分别给予100、200、300万元奖励,建成Ⅰ期临床研究病房并投入使用的,一次性给予1000万元奖励。支持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试验,将临床试验条件和能力评价纳入医疗机构等级评审。2.对本市医疗机构使用经认定的创新药品、优质本地药品,不纳入医疗机构药占比的考核范围,且给予其最高不超过实际使用产品金额3%的奖励,单家医疗机构奖励每年合计最高不超过300万元。3.完善“卫健—医保—企业”面对面机制,引导本市优质创新产品进入本市医院。鼓励相关保险机构提供生物医药人体临床试验责任险、生物医药产品责任险等定制化保险产品,按其实际缴纳保费的50%予以资助,单个保单最高不超过50万元,单个企业每年资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二)加强临床研究成果转化激励1.支持相关医院开展临床研究及成果转化。对经认定的临床研究床位不纳入医疗机构床位数管理,不做病床效益、周转率、使用率考核。对在临床研究成果转化中做出主要贡献的医务人员,允许其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计入当年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但不受总量限制,不纳入总量基数。2.组建专业临床研究联盟。试点建立专业临床研究联盟,为临床研究提供试验设计、研究者筛选、伦理审查、GCP核查、患者招募、药物警戒、生物统计等全方位服务,并实现统一的业务申请受理、医学伦理审查、业务资源分配、质控标准建设、信息发布渠道、项目监督评价和数据交换使用。推动多中心临床研究伦理协作审查工作,试行伦理审查结果互认制度,有效减少临床试验重复审批,缩短创新产品研发周期。(三)完善临床研究支撑平台体系统一本市临床生物样本库信息采集标准,实现数据汇集,优化样本共享机制。制订卫生健康大数据开放分级分类标准,建设医疗大数据开放基础设施,推动临床数据向企业有序开放。依托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加强菌毒种库的能力建设。启动市级专病数据库建设。(四)提升产医融合创新能力建立产医融合示范基地和医企对接工作机制,以“揭榜挂帅”形式鼓励医疗机构与企业、研发机构联合开展临床应用研究。健全市级医院医企协同研究创新平台和临床试验数字化管理平台。支持有条件机构建设研究型医院,与企业联合建立技术转化平台。支持研究型医院开展临床试验用药拓展性同情使用。支持有条件医疗机构挂牌院内临床研究中心。六、加速医药审批进程(一)加强审评检查咨询服务。依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制定可实施的临床前会议沟通安排时限,畅通药品进入临床前的会议沟通机制,并从药品的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到申报材料提交,提供全流程的咨询服务,对临床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二)探索建立港澳已上市药品快速审批制度。依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申请国家下放港澳已上市药品在本市上市的审批权限,编制港澳已上市药品快速审批管理办法,规范已在港澳上市未在内地上市的药品在本市上市的审评审批流程,推动港澳已上市药品在本市上市使用。七、大力提升“深圳制造”能力(一)推进生物医药技术及产品的产业化1.对获得新药证书并在本市实现产业化的,或本市生物医药企业按照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承担生产的(委托双方无投资关联关系),按实际投入费用的20%予以资助,每个品种最高不超过1500万元,单个企业每年资助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2.1类生物制品(按生物制品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除外,下同)、1类化学药品、1类中药的创新药,获得新药生产批件并在本市实现产业化,经认定给予最高1.2亿元奖励。3.2类生物制品、2类化学药品的改良型新药,获得新药生产批件并在本市实现产业化,经认定给予最高3000万元奖励。4.对于在全国同类仿制药中前三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并在本市实现产业化,奖励300万元。每个企业每年累计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二)支持企业纳入带量采购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拓展市场,中标品种按当年采购总金额的3%予以奖励,单个品种最高奖励不超过300万元。(三)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对本市生物医药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新项目建设或对现有生产设施、工艺装备进行技术改造的优秀项目,给予不超过核定项目总投入的10%,最高5000万元资金支持。推进药品连续制造审评标准研究,推广技术应用示范,鼓励微反应器等绿色化、小型化生产设备及工艺开发,鼓励生物医药生产装备与材料的国产替代化开发,对于开发成果产业化后给予销售收入的10%,最高2000万元资金支持。(四)支持“深圳制造”产品走向全球鼓励生物医药企业接受官方审核或权威认证,对通过中国GMP审核或通过国际GMP审核(WHOGMP,美国GMP,欧盟GMP,日本GMP,PIC-SGMP)的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补贴。(五)支持优质国际化项目引入支持生物医药企业、科研院所以项目导入为目的设立海外办事机构,加快国际化项目引进,引进一个总投资额超过5000万元项目并落地,按照项目总投资的2%予以奖励,单个机构年度奖励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八、加快创新产品应用推广(一)优化创新药入院流程1.成立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为本市药事管理和药学服务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加速创新产品入院流程。对于本市创新药,及时统筹召开药事会,做好药品进院工作。2.对于暂时无法纳入医疗机构供应目录,但临床确有需求的本市创新药,纳入建立临时采购范围,建立采购绿色通道。健全处方流转机制,通过“双通道”等渠道提升药品可及性,支持开展创新产品上市后再评价。(二)鼓励品种培育和创新。对企业单个品种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3亿元、5亿元、8亿元、10亿元的,每上一个台阶给予企业300万元奖励,奖励金额可累加。10亿元以上的重点培育品种,按照年销售收入每增加5亿元,给予一次性奖励1000万元。(三)加强医保体系对创新产品应用支撑。争取将各类创新产品纳入国家药品常规目录或谈判药品目录。支持将本市重大疾病治疗相关的创新药优先纳入《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发挥本市商业保险等金融服务作用,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丰富医疗保险产品供给,加快惠及更多需求人群。(四)支持企业拓展国际业务对年度出口规模达到100万美元以上的药品或原料药,给予10万元补贴,对同一企业补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鼓励企业积极对接拟出口国大使馆和行业协会或当地药监部门,加速本市新冠疫苗产品在当地的Ⅲ期临床试验审批进度,同步争取纳入当地紧急使用清单。九、优化发展环境(一)推动研发用物品及特殊物品通关便利化。建立研发用物品进口多部门联合评估和监管机制,搭建覆盖通关全过程的信息互通和监管平台,建立本市生物医药试点企业和物品“白名单”,简化清单内企业相关物品前置审批手续,便利企业通关。在全市试点推广出入境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加强安全监管。(二)专业人才支持。1.生物医药领域的诺贝尔奖、拉斯克医学奖获得者、中国两院院士等领军人才,在深圳拥有项目、技术和团队进行产业化的,经认定后按照项目总投资的40%予以资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亿元。2.对国家、省、市重点人才计划或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在深圳实施成果转化或产业化的,经认定后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创业支持。3.对深圳市符合生物医药产业重点领域企业的核心管理人才、研发人才、技术人才、高水平临床试验研究者及其他紧缺专业人才,在住房保障、子女就学、医疗保健、职称评审等方面予以保障。4.对生物医药企业通过中介机构引进领军人才团队的,给予每年最高100万元佣金补贴。对领军人才的生物医药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引才奖励。对生物医药企业通过中介机构引进年收入在40万以上的产业人才的,可最高获得猎头费用的50%、15万元/职位的招聘补贴,每个企业每年最高补贴100万元。鼓励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海外人才机构等申报鹏城伙伴机构,为深圳引荐高端人才,引荐人才成功入选国家和省市各类领军人才的,最高予以100万元奖励。5.构建具有深圳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成立生物医药人才专家委员会,整合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各类资源;建立高层次顾问专家智库,集聚国内外生物医药领域各类科技、产业、金融等高层次专家,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开展各类技术创新交流,组织培训及举办高端论坛、展会等大型活动,推动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6、完善离岸引才体系。瞄准全球产业创新资源集聚区,新建一批国内外创客育成中心,每年给予每家10-20万元合作经费,其中在孵人才项目视同在深创新创业,来深注册后经认定可享受相应人才政策。鼓励我市企业“出海”设立独立研发机构,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支持雇佣外籍专家和研究人员,引进的全职高层次人才视同在深工作,可享受相应政策待遇。7、支持设立生物医药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可最高给予300万元建设资助,鼓励开展领军人才高级研修和紧缺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单个培训项目最高补贴为30万元。(三)优化生物医药环保准入管理。1.对符合条件的生物医药特色园区,加快推动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简化环评办理流程。市级重大产业项目享受绿色审批通道,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由三级分配调整为全区或全市统筹。2.对处理生物医药园区内危险废弃物的专业机构,鼓励建设的生物医药企业危险废弃物处理设施,按项目总投资的30%给予资助,资助金额最高为200万元。(四)强化科技金融支撑。1.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引导基金,通过并购重组、直接投资等方式,投资并促成相关创新项目落户深圳;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生物医药股权投资基金,加大对初创型创新药企业的支持力度。2.设立总额1亿元、首期2000万元生物医药企业创始股东贷款风险补偿资金。重点鼓励银行针对符合条件、拥有核心技术的生物医药企业创始股东(不包括财务投资的天使投资人)获得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转增的股本对应缴纳的所得税部分予以信贷支持。3.鼓励社会资本以捐赠或建立基金,对用于资助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研发、技术攻关、成果转化、重大项目建设等的公益基金予以一定支持。十、优化产业空间供给能力(一)优先保障产业项目用地指标。对在“一核多中心”重点片区落地的重点项目,争取市重大产业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能耗、排污指标,并给予重点保障,在确保产业集聚区环境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在全市范围内将其它产业削减的氮、磷等指标,优先向生物医药类项目倾斜。每年新增20万平方米产业用地供给及50万平方米载体服务空间供给,对即将进入产业化的优质生物医药项目,优先予以产业化用地保障。(二)规范项目用地供给成本。市级确定的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集约的重大招商引资工业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按比例计算后低于该项目实际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应收取的相关费用之和的,应按不低于实际各项成本费用之和的原则确定出让底价。十一、附则本措施自XXXX年XX月XX日起生效,有效期5年。执行期间如遇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及规定调整的,本措施可进行相应调整。鼓励各区、各产业园区根据各自产业规划布局特点独立制定补充配套措施。本措施与本市其他同类优惠措施,由企业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自主选择申报,不重复资助。附件2 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docx
  • 第六届中国(天津)国际生物医药产业暨技术装备展
    第六届中国(天津)国际生物医药产业暨技术装备展览会The 6th China (Tianjin) InternationalBiomedical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 Equipment Exhibition 时间:2016年7月6-8日 地点:中国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同期举办:互联网+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 第六届中国(天津)国际制药机械及包装设备展览会【展会介绍】历届数据 ——中国(天津)国际生物医药产业暨技术装备展览会(CIBE)已连续举办五届,历届总展出面积达80000多平米,上千家企业及十多个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参展,专业观众达10万多人次,通过展会实现的包括现场采购、技术合作、项目建设、投融资、金融租赁等成交额达数百亿元。 品牌荟萃 ——CIBE共吸引了包括哈药集团、广药集团、天士力、中新药业、云南白药、红日药业、悦康药业、百泰生物、金耀集团、凯莱英、达仁堂、天津医药集团、新生源、国药(天津)、康弘药业、地奥集团、中天药业、中新科炬、通用医药、毕玛时、弘祥隆、裕隆生物、戴德纳士、圣莱特、瑞莱、维萨拉等品牌企业加盟展会。 媒体云集 ——天津电视台、滨海电视台、天津日报、今晚报、新华网、人民网、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网、中国网、中华网、中青网、千龙网、中国财经网、北方网及两百多家专业报刊、杂志、网站在展前、展中、展后以不同形式对展会进行了报道宣传。 高度关注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桑国卫,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天津市委代书记、市长黄兴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崔津渡,天津市副市长宗国英、何树山等领导出席并参观了历届展会。 共襄盛举 ——CIBE 2016将于7月6-8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办。预计展会面积2万多平米,展商数600多家,专业观众50000余人次,展会规模、展商及观众数量将创历届之最。大会同期举办高层论坛、技术对接、现场签约、投融资、人才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将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年度盛会。【参展范围】 ? 生物制药与相关技术 ? 制药机械,原料药加工设备,药品包装材料与设备,电子标签、喷码、防伪技术 ? 分析仪器与实验室设备 ? 环保与洁净技术、设备 ? 产业基地(园区)展示,产业成果展示,孵化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 ? 制药生产企业,原料药、生物医药研发外包 ? 合同定制 ? 药房设施、展示和物流设备 ? 药品、天然与营养保健品 ? 行业相关:服务外包、专利技术转让、信息咨询、质量管理、专业媒体、风险投资、金融租赁等行业相关 上海嘉鹏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生产:紫外分析仪、三用紫外分析仪、暗箱式紫外分析仪、暗箱三用紫外分析仪、暗箱紫外分析仪、手提式紫外分析仪、三用紫外分析仪暗箱式、紫外检测仪、部分收集器、恒流泵、蠕动泵、凝胶成像系统、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化学发光成像分析系统、光化学反应仪、旋涡混合器、漩涡混合器、玻璃层析柱、梯度混合器、梯度混合仪、核酸蛋白检测仪、玻璃层析柱、荧光增白剂测定仪、馏分收集器、切胶仪、蓝光切胶仪、层析系统等产品。欢迎来电咨询。
  • 沃特世生物制药高端会议圆满落幕,共话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近日,由沃特世公司组织的华南地区生物制药高端会议在广州成功举办。来自生物制药企业、监管机构及重大创新载体的业内人士汇聚一堂,分享分析科学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共话生物医药质量体系搭建,共谋产业创新发展。近年来,凭借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及大湾区自身在资源、人才方面的区域优势,广州、深圳、珠海、中山等大湾区主要城市已初步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大湾区国际生物科技创新中心已“初具轮廓”。沃特世华南及渠道区域运营总经理于笑然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在国家政策鼓励及资本助力下,生物医药作为大湾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60余年来,沃特世凭借对企业核心价值——‘客户的成功是我们的使命’的执着坚守,对技术创新的不断追求,研发出了诸多颠覆性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在行业壁垒高、监管标准日趋严格的新形势下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要求。未来,沃特世将一如既往地提供关键分析技术和全方位服务支持体系,与产业界、学术界、科学监管机构密切合作,为大湾区成为世界生物医药产业高地的国家战略提供助力。 沃特世华南及渠道区域运营总经理于笑然先生致欢迎辞分析科学技术——为生物医药“保驾护航”大会上,百奥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刘翠华博士做了 “分析科学技术发展在生物医药领域的见证和展望”的主题报告。刘博士指出,分析科学是基石,帮助搭建满足国际化的生物医药集成研发(IPD)体系,分析科学可以走在工艺与制造之前,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此外,它可以帮助建立CMC研发到产业化的大数据库,其发展需要随着生物医药领域分子复杂谱而动态演化。刘博士从亲身经历谈起,分享了先进的分析技术影响产业界和法规监管门槛的精彩案例,并对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化给予了前瞻性的见解和建议。 百奥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刘翠华博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在不久前刚发布的《治疗性蛋白药物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提到“LC-MS具有特异性、敏感性、可快速建立方法以及提供与定量信息相关的结构信息的能力,正成为蛋白质和多肽定量分析中的重要技术”。在题为“分析技术在药物PK和TK研究领域的现在与未来”的报告中,广东莱恩医药研究院生物样品分析室主任林俊粒女士针对LC-MS分析蛋白和肽药的难点进行了主要策略和工作流程的经验分享。莱恩医药研究院基于沃特世先进的ACQUITY UPLC、ACQUITY UPLC-MS/MS、UPC2-MS/MS、UPLC-Vion IMS QTof及科学信息管理系统,已成功打造了符合国际AAALAC要求、国际/国内GLP规范的药物非临床评价研究技术的完善体系。 广东莱恩医药研究院生物样品分析室主任林俊粒女士质谱技术——生物医药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新型生物分子结构复杂、分子量大且具有天生“非均一性”的特点,需要深入结构剖析,质谱技术作为强有力的分析工具,能够解决其他方法可以发现却无法解释的问题。百奥泰理化分析副总监刘育杰博士在会上分享了“现代高分辨质谱在抗体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与实例”。他从抗体药物常规表征的流程和案例谈起,介绍了新兴的非变性质谱(Native MS)及离子淌度技术(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在ADCs药物、双特异性抗体、PEG/多糖修饰蛋白质分析、蛋白复合药物的结构学和拓扑学研究中的应用。他认为,随着质谱技术的不断进步,可获取更多高级结构信息,应用领域也将愈发广泛。与此同时,未来质谱的角色将从定性半定量向绝对定量转变,并从研发分析实验室走向质量控制实验室。 百奥泰理化分析副总监刘育杰博士沃特世以生物制药整体解决方案,全面助力生物科技创新沃特世同全球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保持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专注于不断开发和完善生物制药研发、CMC、生产和上市申报要求的流程化应用方案。在企业追求质量、效率和日趋严格的监管科学体系下,沃特世完整、高效、合规的平台化解决方案贯穿药物研发和质控全流程,以帮助客户获得高质量数据、实现高效决策。会议上,沃特世大中华区生物大分子应用经理聂爱英博士分享了沃特世质谱技术的最新应用进展。沃特世在2019发布的BioAccord系统是一款专门针对生物制药市场开发的全面解决方案,基于BioAccord智能系统的MAM应用,结合Waters_Connect/UNIFI科学信息系统,能更好地对CQA甚至PQA进行监控分析,进而保障生物药物质量。聂博士还介绍了沃特世创新的淌度技术在完整蛋白、糖肽、异构化肽段、二硫键异构体和糖型异构体鉴定可靠性方面的应用,更好的淌度分辨率和特异性可以帮助理解化合物的结构、构象等特征。 左起:沃特世大中华区生物大分子应用经理聂爱英博士、信息学与合规部门业务顾问张立先生、化学消耗品部资深产品专家胡学桥博士此外,沃特世实验室信息学管理系统及化学消耗品可帮助生物制药实验室提升工作效率,应对当今分析实验室越来越严峻的管理挑战。在主题报告中,沃特世大中华区信息学与合规部门业务顾问张立先生介绍了NuGenesis专业实验室管理系统针对实验室的三个核心提升——样品流转电子化、实验记录自动化、数据管理规范化,可在确保合规性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并分享了业内其他企业的成功应用案例。沃特世大中华区化学消耗品部资深产品专家胡学桥博士则以肽图分析为例,重点介绍了沃特世新发布的ACQUITY PREMIER系列色谱柱,其采用创新的MaxPeak高性能表面(HPS)技术可以帮助最大程度降低非特异性吸附、保证良好的重复性。胡博士还针对迅速增长的双抗、融合蛋白市场,介绍了Glycan AX混合模式色谱柱与自动化液体处理机器人Andrew+、快速样品制备试剂盒GlycoWorks RapiFluor MS相配合,解决唾液酸化N糖分析难题的创新方案。在圆桌讨论环节,刘翠华博士、中山康天晟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袁军博士、广东莱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健敏博士,以及聂爱英博士就平台化分析方法建设的思路和要求、UPLC和MAM应用趋势、生物技术药物PK/TK的挑战应对、大数据如何帮助上游工艺中细胞培养工艺开发等话题进行了分享和讨论。 嘉宾代表进行圆桌讨论关于沃特世公司沃特世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是全球知名的专业测量仪器公司,作为色谱、质谱和热分析创新技术的先驱,沃特世服务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食品科学等领域已有逾60年历史。公司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运营,下设15个生产基地,拥有约7,000名员工,旗下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关于沃特世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沃特世的规模与实力与日俱增,在大陆及香港、台湾均设有运营中心,拥有六百多名本地员工,并在上海、北京、广州、成都设立实验中心和培训中心。自2003年成立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来,今天的中国已成为沃特世全球营收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作为分析科学家的合作伙伴,沃特世始终坚持提高本地技术能力、支持本地技术人才培育,并推动制药、食品安全、健康科学、环境保护等相关行业标准和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凭借出众的人才与全球布局,沃特世已经为其商业合作伙伴创造了显著的价值,并致力于满足广大中国消费者对更美好生活的需求。
  • 2016成都国际生物医药产业高峰会暨 2016中国蛋白药质量与技术创新研讨会Ⅱ通知
    中国蛋白药物质量联盟定于2016年11月11-13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 “2016成都国际生物医药产业高峰会暨2016中国蛋白药质量与技术创新研讨会Ⅱ”(Chengdu International Summit of Biomedicine 2016 Biomedicine China:Quality & Innovation 2016 II)。  一、会议介绍  中国蛋白药物质量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由我国从事蛋白药物行业的企业和学术研究机构等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产品质量自律与产业技术创新专业团体,力图通过生物制药企业与学术研究机构合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我国蛋白药物的质量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协助国家相关部门完善生物药质量标准与监督保障体系,提高我国生物药企业的国内外竞争力。联盟成员包括中信国健、苏州金盟、沃森嘉和、复宏汉霖、海正药业等国内近40余家生物制药领域领军企业与学术研究机构,这些联盟成员占据着中国整个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制高点。自2013年联盟成立以来,联盟已连续成功举办过六届蛋白药质量与技术创新研讨会,逐渐成为我国具有广泛影响的蛋白药/生物药学术产业交流平台。  2016中国蛋白药质量与技术创新研讨会II(BioMed China 2016II)将聚集来自权威法规部门、生物科技、生物制药企业、医疗机构及科研院所等相关领域顶尖专家,探讨最新生物医药科技发展、法规政策、生物制药关键技术、质量与安全、临床研究与应用、产业平台及供应链等医药行业当下关注的焦点问题,如生物制药相关政策法规更新、生产过程优化、药学与质量分析、质控及标准、临床研究设计及生物药国际注册等。  会议亮点  产业高端:联盟成员单位近40家,遍布各省市直辖市,基本涵盖了中国主要生物医药企业及相关学术机构   影响广泛:联盟成员单位在生物医药行业的地位举足轻重,会议影响深远,吸引了众多生物医药相关产业和学术人士参会,会议预计人数300人以上   焦点关注:生物大分子药物开发与注册经验分享、技术转移及投融资   地理优势:成都是中国西南政治经济区,天府国际生物产业城是四川省、成都市发展生物产业的重要支撑性项目,重点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大健康服务等领域,建设生物医药园、生物医学工程园、健康产业园等三大园区。积极促进创新合作模式,加速高端资源的聚集热土。  二、会议时间、地点  时间:2016年11月11-13日(11月11日全天注册签到)  地点:成都望江宾馆(成都市下沙河铺街42号)一楼五福堂  三、会议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  中国蛋白药物质量联盟  承办单位: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管委会  四川国际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筹)  天津市滨海新区蛋白药物质量和产业技术创新研究会  支持媒体:成都市电视台、成都日报、成都商报、仪器信息网、易科学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国药学》(英文版)、生物谷  四、会议同期活动  闭门座谈会、招商引资及签约  五、会议日程  2016成都国际生物医药产业高峰会  暨 2016中国蛋白药质量与技术创新研讨会Ⅱ  同期培训  (2016年11月11日)  会议日期:11月11日(星期五)  会议地点:成都望江宾馆一楼五福堂(成都市下沙河铺街42号)  2016成都国际生物医药产业高峰会  暨 2016中国蛋白药质量与技术创新研讨会Ⅱ  (2016年11月12-13日)  会议日期:11月12日(星期六)  会议地点:成都望江宾馆一楼五福堂(成都市下沙河铺街42号)时间 主题/内容 上午注册登记,领取会议材料史晋海博士,中国蛋白药物质量联盟秘书长,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副总裁,介绍来宾彭红卫,中国蛋白药物质量联盟理事长,苏州金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介绍中国蛋白药物质量联盟。成都高新区管委会领导致欢迎辞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管委会领导介绍当地及其发展规划参会人员合影、茶歇主题演讲主持人:吴辰冰博士,中国蛋白药物质量联盟前理事长,上海岸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上午魏于全 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四川大学副校长,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七、八届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第五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常委委员 题目一:TBDXinjing Wang, Director, NEI DNADiagnostic Laboratory (CLIA certified) National Eye Institute/NIH Bethesda, Maryland 题目二:Precise molecular diagnostics after the whole genome sequencing张嗣良 博士,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主任,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题目三:大数据時代的生物过程研究与生物医药产品生产(我国生物反应器装备技术的发展机遇)小组讨论中午午餐:与会人员请至餐厅用餐新药研发主持人:王海彬博士,中国蛋白药物质量联盟前理事长,海正药业高级副总裁下午邓声菊,北京国之专利预警咨询中心副总经理 题目四:创新生物药专利技术标准战略周新华 博士, 嘉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沃森生物副总裁,研发总监 题目五:Discovering and Developing Innovative Biologics in China—Key consideration for mAb and biological therapeutics苏建华 博士, 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恒瑞全资子公司)总经理 题目六:From Discovery to Commercialization – A Long Journey for a Successful Biological Product Development茶歇李浩 博士,杭州泰格益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题目七:Good Clinical Development Plan汪裕 博士,北京博纳西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题目八:肿瘤药物早期临床研发的关注的问题 园区参观晚上欢迎晚宴:与会人员请至马六甲餐厅(望江会馆一楼),期间抽奖 主持人:彭红卫,中国蛋白药物质量联盟理事长,苏州金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晚上创新药物研发闭门论坛 (限质量联盟成员高管及特邀嘉宾参加) 主持人:周新华博士, 中国蛋白药物质量联盟前理事长创始人,嘉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沃森生物副总裁,研发总监  2016成都国际生物医药产业高峰会  暨 2016中国蛋白药质量与技术创新研讨会Ⅱ  (2016年11月12-13日)  会议日期: 11月13日(星期日)  会议地点: 成都望江宾馆一楼五福堂(成都市下沙河铺街42号)新技术新产品 主持人:TBD上午Morris Zalman Posenberg,founder and CEO,Ardeagen 题目九:The recent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in innovative biologics development屈向东 博士,上海海雁医药科技有限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副总经理,上海海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题目十:Developability Assessment of Novel Antibody Therapeutics 吴辰冰 博士,上海岸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题目十一:使用双特异性抗体进行新一代生物靶向药物的开发田文志 博士,宜明昂科生物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题目十二:肿瘤免疫治疗:技术、产品、临床茶歇分析质控 主持人:TBD 上午孟淑芳 副主任,中国食品药品鉴定研究院细胞室 题目十三:生物技术产品生产用细胞要求中的要点及问题 李婷婷,SCIEX高级应用工程师 题目十四:CE及CESI-MS技术在生物药领域的应用 李孟捷 高级总监, 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题目十五:从数据完整性到数据可靠性到药品数据管理黄岗 博士,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副总裁,分析和制剂开发以及生物制药全球法规事务 题目十六:Analytical Strategy in Development of Protein Therapeutics and Understanding of Product Quality Attributes中午午餐:与会人员请至餐厅用餐下午贾国栋 博士,GE Healthcare Lifesciences Fast Trak China Leader 题目十七:单抗工艺放大的挑战及产业化成本分析俞小淙 博士,Instructor of Medicine,Harvard 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 题目十八:A robust platform for generating fully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infectious diseases茶歇 生物药项目&投资论坛, Partnering Session 主持人:李梅 下午Dr. Dave Tapolczay,CEO,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Technology, UK 题目1:How international healthcare cooperation leads to a healthier ChinaDr. Lulu Li, Senior Innovation Officer, Innovation Centre Denmark, Shanghai 题目2:Building Strategic and Innovative Life Science Partnerships between China and Denmark倪振民 医学博士,美国南加创投平台发起人,美国汇盛科技转化平台合伙人,海西中美医疗项目牵头人 题目3:跨境医疗科技投资和转化平台Dr. Laszlo Urge, CEO DBH Investment Honorary Professor, Pannon University 题目4:Innovation ecosystems to expedite biomedici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EU. Potential for transcontinental technology transfer Dr. Shelby Yue Zhang, Commercialization division / Senior Manager,Exploit Technologies–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A*STAR) 题目5:Innovation & Enterprise, A*STAR - a case from Singapore 主持人:夏芳 蔡胜和 博士,天津石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题目6:hyF-CAR-T迈向攻克癌症治愈的生物学障碍 邹培建 博士,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特聘研究员 题目7:蛋白质药物载体技术-ZT技术杨成民 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输血研究所,协和同仁科技(天津)有限责任公司 题目8:新型肿瘤治疗增敏剂研发及其产业化 张加慧 修正生物医药(杭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题目9:PEG修饰蛋白药物技术平台 于山 上海海抗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工商管理学硕士 题目10:碘[131I]爱克妥昔单抗注射液(DK-001) 杨志行 博士,中科院生命科学院湖州创新中心 题目11:生物技术药物和医疗产品的质控工具与服务 Vasilii Stepanovich Gvozdetsky博士Professor,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The Ukrainian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UNAS) 题目12:电子癌症治疗仪(野战急救止血仪)(翻译:胡连军 博士)TBD 题目13:TBD马兴元 博士,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题目14:新型抗肿瘤重组蛋白药物及抗体研发技术平台简介Q&A  六、目标参会人员  制药生产企业的中高级管理层决策者、技术负责人,负责药物研发、法规事务、临床开发、工艺开发、分析开发、药品生产、质保,质控等领域的人员, 以及医药工业设计院、医药工程公司、制药设备和仪器制造企业的高级管理层、项目负责人和监管机构相关人员。  七、注册事宜  1)注册费用  2016中国蛋白药质量与技术创新研讨会Ⅱ  会议注册价格  注:注册费包含会议费、资料费和会议期间午餐、晚宴(12日)  参会代表住宿费、交通费用及早晚餐费用自理,联盟可协助订房。  2)银行汇款信息:  户名:天津市滨海新区蛋白药物质量和产业技术创新研究会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泰星支行  账号:1200 1830 4510 5251 5897  联系人:蒋婉莹  电 话:+86-22-65378072  手 机:+86-15900209767  邮 箱:office@cpdqa.org jiangxiaowan@126.com  2016年中国蛋白药质量与技术创新研讨会II筹备组  中国蛋白药物质量联盟秘书处  2016年10月16日
  • 天津生物医药产业5年实施100项重大项目
    本市生物医药产业进一步抢占发展制高点   五年内实施100项重大项目   聚集100家顶尖企业及研发机构实现产业规模500亿元   记者从昨天结束的“2009国际生物经济大会”上获悉,生物医药产业不仅成为本市工业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而且已成为近年来本市发展最为强劲的新兴主导产业。未来五年内,本市将陆续实施100项重大生物医药研发转化项目,进一步抢占该前沿产业制高点,实现产业规模500亿元,产业水平继续领先全国,为实现本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本市高度重视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把它列入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结合科技力量,组织项目攻关,推进产业化进程,相继组建了“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字号”团队。目前,全市已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产业化基地及众多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涉及生物产业的多个领域,形成了规模庞大、设备先进、人才丰富、覆盖领域全面的多层次、多方向创新研发体系。如今,本市在克隆技术、干细胞药物等重点生物领域的技术不但领先全国,且处于世界前列,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服务百姓生活。   据介绍,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将把疫苗与诊断试剂、生物技术药物、生物芯片、干细胞技术及组织工程产品、化学原料药与制剂、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生物制造、天然产物提取及深加工研究等领域作为优先鼓励发展的方向。通过建设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在五年内实施包括艾滋病及新型流感等重大疾病疫苗与诊断试剂研发、心脑血管和代谢病等重大常见病新型诊疗技术等100项重大生物医药研发转化项目,聚集100家国内外顶尖生物医药企业及研发机构,并吸引一批海内外创新人才,将滨海新区建设成为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实现生物产业规模达500亿元。   在未来几年内,本市将借助大企业和大院所的研发及产业化实力,利用众多大项目带来的资金、人才集聚优势,使生物医药产业呈现出产值规模不断扩大、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高端资源相继涌入、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的良性发展局面,力争成为亚太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瞄准世界领先技术水平研制针对重大疾病新药   本市在研国家一类新药品种达20余种   记者从市科委获悉,近年来本市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大量新品种生物药物的研发创制工作,特别在两批共35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中,分别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创新药物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小分子药物研发与制造服务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等立项支持了多种针对艾滋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疾病的新药产品,其技术水平世界领先。   如今,心脑血管病、代谢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最可怕的“杀手”。运用先进的生物技术,研发疗效更为稳定、确切的新药是应对疾病的重要手段。据统计,本市针对重大疾病的在研国家一类新药品种已经达20余种。目前,本市研发的如艾滋病病毒膜融合抑制剂“西夫韦肽”、用于肺结核治疗的“无细胞耻垢分支杆菌疫苗”、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环化变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CPT)、抗乙肝病毒药物盐酸艾咪朵儿等最新型的生物药物已经陆续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开发前景极佳。   “小细胞”帮您治大病   本市干细胞技术全国领先   成功研发国内唯一进入临床试验产品   风湿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当前医学上较难治疗甚至无法治愈的疾病,将有望通过干细胞移植技术得到有效治疗。目前,本市干细胞技术全国领先,拥有目前国内唯一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干细胞产品,将为部分疑难病症提供更有效的诊疗手段。   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更新的特性,能在特定条件下发育成不同的细胞,被医学界称为“多能细胞”。干细胞治疗就是把健康的干细胞移植到病人体内,以达到修复病变细胞或重建功能正常细胞和组织的目的。   据介绍,本市干细胞技术水平和产品开发处在国内前列,并拥有“国家细胞产品工程技术中心”等一流研发团队,特别是间充质干细胞(MSC)产品的开发成效显著。间充质干细胞是干细胞的一种类型,可分化为成骨细胞、骨髓基质细胞、多种血管内皮细胞,甚至神经系统的神经元等多种细胞类型,成为治疗多系统疾病的“实用型干细胞”。目前,本市自主研制的“骨髓原始间充质干细胞”正在申报进入Ⅲ期临床试验,是国内第一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同类产品。同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技术研发工作也在有条不紊进行。   此外,本市另有数个干细胞治疗多种组织器官损伤性疾病产品正在研发过程中,如治疗肝脏、心脏疾病和糖尿病的干细胞产品等。这些产品的试验进展与国际同步,部分工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同时,本市还拥有容量50万份、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干细胞库,目前存量超过10万份。    生物芯片,医疗检测大帮手   本市多项生物芯片技术居世界前沿水平   说起生物芯片您可能有些陌生,实际上这种只有一块指甲大小的薄片,作为当今生物产业中最顶尖的高新技术,已在食品卫生监督、药物筛选、环境监测、司法鉴定、基因诊断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市作为国家863专项资助的五个生物芯片研发基地之一,是唯一专注于微生物检测芯片研发的基地,承担着多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自主研发的微生物特异分子标识筛选技术居世界前沿。   据介绍,目前,本市已经开发出奶粉致病菌检测芯片等多种功能的微生物检测芯片产品,而用于人体检测的芯片产品的检测范围业已覆盖了人体多个循环系统。   由天津医大主持的“肝癌预防及早期诊断免疫生物芯片的研制”项目应用血清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寻找到可作为肝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对肝癌早期诊断,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作用。   由天津生物芯片技术有限公司负责的“外科感染中重要致病菌检测基因芯片的研制”项目所开发出的芯片产品,可对常见的9类病原菌进行检测,应用于临床检验,为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提供有效参考。    本市携手诺贝尔医学奖评委会顶尖专家   抢占世界分子医学制高点   就五大重大疾病领域展开科技攻关   记者从市科委获悉,作为本市生物产业的核心研发项目,“瑞中分子医学研究中心”日前落户滨海新区,该中心将集中全球最顶尖的医学专家,对心血管、脑血管、恶性肿瘤、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心理和精神因素疾病五大领域展开联合攻关,抢占世界分子医学制高点,更好地保障群众健康。   据介绍,分子医学作为现代医学的主攻方向,从分子角度提出治疗新思路、新途径,直接涉及国民医疗健康水平的提升,是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生物高端技术。“瑞中分子医学研究中心(CMM-tianjin)”项目由瑞典卡罗琳斯卡大学分子医学研究中心和天津医科大学合作承担。瑞典卡罗琳斯卡大学分子医学研究中心是世界最著名的分子医学研究机构,该中心的7位专家是现任诺贝尔医学奖评审委员会成员,在代谢病、心血管和肿瘤等多领域居国际领先地位。   据介绍,今后5年市科委将投入1.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瑞中分子医学研究中心”就“中国人冠心病的遗传学及功能研究”、“恶性肿瘤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等首批10个重大项目展开国际合作,建立集临床、科研和产业化为一体的创新基地,进一步推动本市生物产业发展,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 百名专家学者助力2018年精 准医疗和离子通道年会 暨顺德生物医药产业招商推介会
    2018年11月14日至16日,2018年精 准医疗和离子通道年会暨顺德生物医药产业招商推介会在广东顺德金茂华美达广场酒店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GIBH)、香港生物医药创新协会(HKBMIA)、北京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和加拿大欧罗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urora Biomed)共同举办,并得到了佛山市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管理委员会、广东中佛恒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爱思益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德国耐尼恩(Nanion)和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与赞助。2018 PMICR大会现场顺德区副区长招霞红、佛山市中德工业服务区管委会副主任朱锡雄、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副局长赵松顺、香港生物医药创新协会(HKBMIA)主席卢毓琳、加拿大驻中国广州总领事馆领事及高级商务专员唐开明(Tom Cumming)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加拿大、意大利、法国等21个国家的著 名大学及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山大学等27所著 名大学的科研机构;以及瑞士罗氏(Roche)创新中心、美国的AnaBios、梅奥医学中心、Genentec. 美国奥克兰警察局物证鉴定中心、加拿大Ionsgate、加拿大安大略省癌症研究所、英国伦敦癌症研究所、香港Novoheart、药明康德、华大基因、安科生物/中德美联、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领导的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和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国内外知名生物医药企业和机构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投资人、企业家等共计二百多人出席了本次大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多维度解读离子通道技术及精 准医疗应用前景,并就生物医药方面的技术开发、项目投资及产业转化应用等课题进行深入广泛的交流。关键词:大会致辞香港生物医药创新协会主席卢毓琳:多年前,精 准医疗和离子通道领域不被大众所认知,关注度较少。随着研讨会议的举办与大家的努力,越来越多人了解并进入该领域。现在是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大时代,今天的PMICR正提供了一个好机会,非常适合大家共同参与产学研互相交流与沟通,找到潜在的合作伙伴、投资者、支持者或导师,以助生物医药产业更上一层楼。顺德区副区长招霞红: 顺德区先后搭建了六大生物医药产业载体,出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政策,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项目引进、行业发展、企业自主创新、金融服务、人才引进和服务等方面进行扶持。欢迎各位科学家到顺德生物医药产业园走访交流,欢迎更多的国际生物医药业落户顺德,探讨国际项目合作机会,携手实现互利共赢发展。加拿大驻中国广州总领事馆领事及高级商务专员唐开明(Tom Cumming):我们领事馆覆盖华南六省,其商务处致力于促进中国与加拿大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而我本人正是负责生命科学行业领域。2018精 准医疗暨离子通道研讨会在今天举行,让来自各地的与会嘉宾齐聚一堂,这是非常难得的。2003年,精 准医疗暨离子通道研讨会正式启动。至今已经是第十六届,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能促进中加两国在学术、产业、技术等方面产生更多的合作。关键词:顺德推介会会议上,还同期举办了“2018顺德生物医药产业招商推介会”,通过播放宣传视频、介绍顺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等环节,向在场的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推介顺德生物医药产业投资环境,共同探讨新发展。顺德区代表推介顺德生物医药产业投资环境关键词:投资路演14日晚上,2018年精 准医疗和离子通道年会暨顺德生物医药产业招商推介会投资路演活动精彩上演。出席本环节活动的领导有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管委会副主任朱锡雄、顺德区经科局副局长赵松顺、顺德区投资服务局副局长廖启行、佛山中德工业区招商局副局长刘晓波。本环节由陈晋宇先生主持.陈晋宇(Wayne Tan)先生是香港展腾资本的创始人及执行总裁,香港生物医药创新协会的常务会董,香港长者产业联会董事。陈晋宇先生拥有25年于大型跨国机构出任高级管理职位的丰富经验,在过去的10年,他曾任职于医疗保健和制药行业,支持从药物临床试验开发到市场商业化,凭借在过往成功的筹集资金和授权协议。本次投资路演活动一共展示了7个项目,如:ZellChip Technologies Inc Dr.Paul Li介绍的单细胞生物分析仪。河北工业大学安海龙教授介绍双靶向抗癌药物系统开发与示范。药明激创代表Dr.Dong.Liang介绍新型抗肿瘤药物筛选平台研发项目。本环节共有10多家投资公司出席:深圳启明创投、万联证券、香港展腾资本、香港Shinco Capital Limited,广发信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平安证券等。他们与到场嘉宾分享了他们如何筛选、投资与帮助生物医药领域项目的经验和建议。其中启明创投、万联证券、香港展腾资本等都对今天的投资部分项目产生兴趣,他们将会在会后进行进一步深入探讨交流。与会嘉宾在投资路演环节上的交流合照,从左到右依次为:HKBMIA常务会懂陈晋宇先生、顺德区经科局副局长赵松顺先生、AURORA BIOMED董事长兼CEO梁洞泉博士、中德工业服务区管委会副主任朱锡雄先生、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Prof. Annarosa Arcangeli、HKBMIA会长卢毓琳先生、美国生物科技公司AnaBios首席执行官Andre Ghetti)AnaBios首席执行官Andre Ghetti从左到右依次为:比邻星创投李喆先生、广发信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陈曦女士、香港展腾资本Wayne陈晋宇先生、澳银资本李晋先生、黄一凡女士、广发信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张颖先生。关键词:嘉宾精彩演讲2018年,响应中国政府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理念,今年的会议继续探索精 准医疗与离子通道相关议题。承接历来传统课题,同时突出我们近来重点探索领域,本次会议着重探讨离子转运蛋白在人类疾病与药物研发中的重要应用与相关研究技术,以及深度挖掘癌症诊断与治疗、液态活检技应用、NGS临床应用研究等前沿科技。会议涵盖了多个议题,包括离子通道和离子转运蛋白作为药物靶点特别是对癌症的研究、疼痛靶点研究、筛选原理与技术、心脏安全性评估等传统议题,以及扩展的新专题,如癌症辅助诊断手段机精 准医疗的发展、法医科学与身份识别的新工具/方法等。在主题报告与大会演讲中,来自美国AnaBios的CEO Andre Ghetti、加拿大病童医院的首席研究员Xi Huang、瑞士罗氏制药巴塞尔创新研究中心的Yang Wen围绕止痛类药物转化研究、脑瘤上的离子通道、和离子共转运蛋白NKCC调节剂的检测方法,发表精彩演讲,向大家分享了各自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新进展以及技术发展。大会:美国罗切斯特梅奥诊所实验室医学和药理学系教授 David Smith 、加拿大AURORA BIOMED的CEO Dr. Dong Liang、和加拿大生物科技公司BIOMIME SOLUTIONS的Myriame Gabay分别就DNA测序的发展进程、癌症中离子通道及转运蛋白精 准检测的新方法、及多肽阵列作精彩演讲。法医科学分会:河北医科大学法医学学院副院长李淑瑾(左)分享如何通过高效DNA甲基化标记物辨别单卵双胞胎;美国奥克兰警察局犯罪实验室高级犯罪学专家Helena Wong(右)讲述搜集性侵案件证据方法——差异消解法 的自动化过程。离子通道与肿瘤分会:来自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的教授Annarosa Arcangeli讲述离子通道作为有效的癌症靶点赢得热烈的提问与讨论。NGS分会: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蒋慧分享MGI测序仪在肿瘤检测种的应用。会议吸引了国内外精 准医疗和离子通道研究专家参与,踊跃交流关键词:珠江夜游交流活动珠江夜游活动让嘉宾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有更好的交流体验。 图为珠江夜游交流现场关键词:园区参观及交流活动16号下午,会议结束后,嘉宾们参观中德工业园和奥罗达科技园,进一步实地深入了解顺德生物医药发展及投资环境。参观结束后他们对顺德的投资环境充满信心。图为参观中德工业园图为参观奥罗达国际商务科技园关键字:媒体报道 顺德区区委宣传部、佛山市中德工业服务区、顺德外商协会、香港生物医药创新协会、南方日报、珠江商报、丁香园、基因快讯等国内外媒体对本次会议进行了采访报道,对本次会议的专业性、创新性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3年精 准医疗和离子通道年会由Aurora Biomed的董事長梁洞泉(Dong Liang)博士在加拿大温哥华发起以来至今已成功走过了15载,已发展成为了业界首屈一指的生物医药行业分享交流平台。2014年会议首次被带到了大洋彼岸中国广州举办;自2014年开始,会议每年在北美或中国举行。2016年欧罗拉公司首次将精 准医疗与传统离子通道会议融合,传统的年会有了创新;2018年PMICR会议又增加了新的元素---法医科学领域的探讨和与投资路演,进一步拓宽和丰富了精 准医疗与离子通道平台的内容,投资路演更是基于往年以学术科研交流为基础的创新性地尝试与探索。 近年来,在国际合作重要平台中德工业服务区的推动下,顺德在产业引进、经贸交流、文化互融等国际化合作领域已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生物医药产业正成为顺德重点打造的新兴产业,在国家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政策指引下,“2018精 准医疗暨离子通道研讨会”的举办,为顺德在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合作打开了新的篇章,将创造更多国际化合作机遇,实现多方共赢。
  • 安捷伦携手云泰集团推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安捷伦携手云泰集团推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2013年12月5日,上海——今日,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与云泰集团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在上海锦江饭店举行。安捷伦全球高级副总裁、生命科学与诊断事业部总裁Lars Holmkvist先生、云泰集团CEO熊慧女士,双方高层及媒体和用户代表共同出席了此次新闻发布会。会上,双方联合宣布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借助双方优势,共同致力于血液病和癌症疾病的分子诊疗产品的开发,为推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生物产业是中国政府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生物医药产业居生物产业之首。据全球生物技术工业组织(BIO)预测,到2015年,中国的生物医药市场将会达到1,000亿美元规模;而到2020年,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生物医药市场。今年,由国务院印发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会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对国内生物医药行业进行扶持,未来我国生物医药的新药研发创新力度将会增强。安捷伦全球高级副总裁、生命科学与诊断事业部总裁LarsHolmkvist先生做主题演讲 为促进国内生物制药领域发展,安捷伦积极与国内一流企业寻求合作,搭建完善的合作生态系统,为客户提供创新、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云泰集团拥有一流的国际大型研发和交流平台、丰富的医药试剂研发经验,已在白血病、淋巴瘤、肺癌和结肠癌等众多肿瘤的分子诊疗领域取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是该领域内的佼佼者。双方将基于优势互补,建立起长久的、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契合目前国内、外生物制药领域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国际、国内医学界创造成绩。双方将投身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在血液病和癌症疾病的分子诊疗行业标准的规范,和国内外分子诊断市场的开拓等各个方面实现“双赢”,最终造福于人类健康。 作为生命科学和诊断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安捷伦始终着力打造生命科学和诊断产品线,建立起融合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合的系统生物学解决方案,产品涉及生物、医学、制药、食品和环境监测等广泛领域,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技术方案。同时,随着安捷伦分拆战略的展开,新安捷伦将专注于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测试领域(LDA),并将在分拆完成以后,致力成为该领域的全球领先公司。安捷伦全球高级副总裁、生命科学与诊断事业部总裁LarsHolmkvist先生与云泰集团总裁郁涵先生签署合作协议 Lars表示:“健康是全人类的头等大事,也是中国政府一直紧抓不放的工作重点。在我们保持业务增长、加强技术领域领导地位的同时,携手国内优秀企业,打造完善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让我们的技术和产品造福中国人民也是我们重要的责任。与云泰集团的合作是我们践行‘植根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熊慧女士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够和全球的领导企业安捷伦合作。与安捷伦的合作将帮助我们共同发挥技术优势,通过提供先进的生物制药技术和产品,攻克人类顽疾,同时创造新的商业效益。”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有助中国在各类疾病治疗领域实现突破创新,弥补大量尚未满足的医疗需求,尤其是在血液病、癌症、传染病和疾病基因检测服务等领域。安捷伦与云泰集团紧密合作,着手血液病的分子诊疗产品的开发。双方希望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推动在临床代谢组学、临床蛋白质学和临床基因组学等领域的全面合作,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为中国人民的健康担当企业的一份社会责任。 关于安捷伦科技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公司,同时也是化学分析、生命科学、诊断、电子和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拥有20,600 名员工,遍及全球100 多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在2013财年,安捷伦的净收入达到68亿美元。了解关于安捷伦的详细信息,请访问 www.agilent.com。 关于云泰集团 云泰集团是一家致力于生物医药科技研发、生产和服务的集团公司,属下有上海源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苏州云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澳斯泰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上海源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月,是一家致力于个体化分子诊断试剂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的公司。公司创始人、总裁熊慧博士以发展基因分子诊疗事业为己任,领导公司研发和规模化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个体化用药基因突变和基因表达检测试剂盒,为临床医生对患者的诊疗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使患者及时得到个体化诊断及合理化治疗。目前企业拥有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体系要求的洁净厂房近1000平米,已通过CFDA认证,并有四个分子诊断产品完成研发下线,并通过CFDA的审核,获得产品注册证。 苏州云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公司总裁熊慧女士是该公司创始人。该公司是上海源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四个注册产品目前在国内的唯一代理商,公司按照现代化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进行运作,结合现有公司团队,依托现有的分子遗传诊断产品开发技术平台、医学检验技术平台、基因检测技术平台,形成全产业链的技术组合。目前公司已取得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盒医疗器械销售许可证书,生产许可证也将在近期获批。 上海澳斯泰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依托于云泰集团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把肿瘤个体化诊疗检测融为一体,建立了形态,免疫、遗传、分子生物学的检测平台,涉及病理学、血液学、实体瘤个体化、分子遗传等专业检测领域。以信息化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务、先进的仪器设备、个性化的检验项目、完善的配套服务、合理的市场价格,为临床医生和医疗机构提供高品质的检测服务。公司严格按照国家ISO15189标准及美国的CAP认可要求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 如欲了解关于苏州云泰集团的详细信息,请访问 http://yuanqicompany.w107.mc-test.com/gy/gsjs/ 。
  • 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揭牌仪式举行
    4月6日下午,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青岛市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揭牌暨国药科技城项目启动仪式在高新区举行。市委书记陆治原,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出席仪式并共同为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揭牌。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精密仪器仪表产业是青岛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去年以来,我市聚焦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高标准布局建设15个专业园区,“一园一业”落实“5个1”机制,加快集聚产业资源,营造良好产业生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总占地4630亩,分为医药器械片区和康复医疗片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领域的生物创新药和罕见病药物、医疗器械领域的体外诊断和先进治疗设备以及康复医疗。青岛市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总占地2903.5亩,聚焦工业测控系统与装置、实验分析仪器、传感器及核心元器件三大重点领域,努力建设成为“北方仪器仪表产业总部基地”和“全国仪器仪表创新示范窗口”。揭牌仪式上,市委常委、副市长耿涛,国药集团融资租赁公司总裁王国梁,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大中华区执行总裁郝健分别致辞。青岛高新区有关负责同志作了专业园区推介。落户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的国药科技城项目同步启动,中科院青能所合成生物产业技术研究平台等一批合作项目集中签约。省科技厅、省工信厅和康复大学(筹)有关负责同志,市领导常红军、栾新、王波,市直有关部门和城阳区、高新区负责同志,部分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参加。
  • 议程出炉|7月28-29日,北京细胞暨生物医药产业大会邀您参与
    现代生物技术是当代最具潜力和活力的科技领域之一,近年来,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等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发展迅速,给很多难治性疾病带来了治愈希望:干细胞疗法和免疫细胞疗法在治疗恶性肿瘤、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多领域展现出了较大的应用潜力;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应运而生,成为研究疾病的又一利器;类器官技术在疾病建模和药物发现、药物筛选和药敏检测和再生医学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抗体药物研发高速增长,形式不断增加,并研究应用于癌症、血液病和自身免疫病等多个领域。正值生物医药产业高速发展之际,2022CBIC第四届细胞生物产业大会、第二届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合作大会将于2022年7月28-29日在北京隆重举办,会议将邀请100+生物医药权威专家和行业先进,分享相关细胞治疗、干细胞、类器官、单细胞、抗体和新药等领域最前沿的资讯和政策动态,一站式链接产学研资多方平台,促进行业合作和发展。 诚邀您7月相聚北京,共襄盛会!大会详情一、会议架构1)组织单位北京生命科技产业协会、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上海实验室装备协会、深圳市生物医药促进会、深圳市细胞治疗技术协会、广州市仪器行业协会、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救援资源保障分会、上海市室内和环境净化行业协会、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深圳市生命科学行业协会、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深圳市洁净行业协会、珠海高新区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协会、广州正和会展服务有限公司等2)时间与地点2022年7月28-29日,北京朝阳区渔阳饭店3)合作媒体中国益生菌网、生物探索、中美健康咨询网、药路通网、环球医疗器械网、云同盟、O距离信息网、华夏医界网、爱爱医、测序宝网、中国仪器批发网、肽度、前瞻网、再生医学、优年网、药源网、分析测试百科网、现代实验室装备网、泛互联网BTOB平台、医脉同道、细胞世界、南京生物医药谷、制药在线、露森科研、药方舟、风云药谈、世易医健、肿瘤免疫资讯、会会药咖、化学+、盖德化工网、仪器信息网、3618医疗器械网、医药英才网、医疗器械创新网、康强网、药咖荟、戊戌数据、药启程、医世象、知了干细胞、肽研社、生物船、风云药谈、生物咖啡茶、医脉同道、药启程、3156 医药网、医盟网、投资界等数十家二、大会议程专题一、细胞疗法创新与应用1)主题:待 定 —张 宇,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官中源药业CEO主题:探索肿瘤细胞免疫治疗与传统中西医的多元融合—李定纲,北京陆道培血液医院执行院长主题:CSCO CAR T治疗淋巴瘤指南解读 —应志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主题:健康人免疫细胞治疗晚期肿瘤:临床应用研究,机遇与挑战 —祁岩超,广州药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主题:光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性应用 —毕馨文,中科医学投资控股(深圳)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官、深圳干细胞库首席科学官、泰成分院肿瘤康复科主任主题:超微创肿瘤自体免疫治疗 —于保法,山东保法肿瘤治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专题二、干细胞临床应用与产业转化主题:IPSC及衍生细胞制备与产业化应用核心法律问题研究 —左玉杰,北京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主题:待定—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题:隔离器系统及A级环境下细胞培养系统在细胞无菌生产工艺中作用 —陈 超,温州维科生物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主题:CAR-NK细胞临床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 —任 伟,卡恩细胞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首席医学官主题:干细胞药物-非临床药效评价策略与案例分享 —陈芙蓉,天津天诚新药评价有限公司药效学技术总监主题:信息化助力细胞质量管理能力提升 —杜保昊,青岛大数华创科技有限公司细胞全流程质量管理系统软件负责人,销售总监 主题:先进医疗在长寿医学中应用 —周光前 深圳大学抗衰老与再生医学中心主任专题三、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临床应用主题:类器官与将来心脑血管疾病研究 —郑乐民,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长主题:类器官与器官芯片的构建及应用 —丁卫平,安徽骆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主题:微肿瘤PTC在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的应用和探索 —尹申意,北京基石生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主题:中国原代肝细胞库建设与应用 —周 明,立沃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主题:肿瘤类器官和原代细胞药物筛选在临床的应用和研究-肿瘤精准治疗 —马永贤,爱克精医(北京)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专题四、细胞外泌体与单细胞测序多组合应用1)主题:单细胞水平探索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奥秘 —高 帅,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青年新星A类特聘青年研究员主题:待 定 —北京寻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题:单细胞质谱流式在细胞治疗中的应用 —曾 浔,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担任研究员4)主题:外泌体的高效纯化技术及其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李 萌,深圳汇芯生物科技医疗有限公司产品经理5)主题:外泌体方面蛋白组—赵 焱,北京青莲百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官精准医疗时代的外泌体研究:机遇与挑战细胞外囊泡/外泌体作为诊断标志物的应用和前景新型外泌体免疫抑制剂的研发和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单外泌体高通量识别技术与液态活检专题五、新型抗体药物研发与应用主题:安捷伦技术平台在ADC药物结构表征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韩治国,安捷伦科技应用工程师主题:全景组织切片扫描及分析应用方案—马英杰 丹吉尔产品应用工程师主题:抗体药物CMC的质量控制策略 —白 羊,赋成生物分析配方科学总监抗体药物产业化发展之路抗体药物设施与连续化生产的展望新型抗体药物研发的核心策略多抗药物研发如何实现差异化设计专题六、基因治疗与溶瘤病毒主题:三维基因组学与疾病 —李 程,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统计科学中心、生物信息中心研究员主题:金斯瑞CAR-T临床前研究一站式解决方案 —李一行,中国业务部应用科学家团队负责人主题:溶瘤病毒的工艺及质量控制—彭 姣,深圳源兴基因技术有限公司主题:基因治疗结合热放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肖绍文,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医师主题:核酸行业发展机遇与GMP环境下的生产支持平台构建 —蒋 云,清华工研院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常务副总经理主题:溶瘤病毒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范宇飞,北京燕化医院肿瘤科主任主题:溶瘤Ⅱ型单纯疱疹病毒(OH2)临床研究进展 —汪 洋,武汉滨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主题:慢病毒插入位点检测技术与应用 —张静宇,北京阅微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专题七、CXO助力生物医药新发展主题:动物模型如何助力于细胞治疗药物的临床前药效评估? —宫世玲 维通利华首席产品专家●新挑战与新机遇 CDMO+细胞培养生态圈平台●MAH制度下CDMO在中国发展的祛湿和挑战●MAH制度下,生物制药企业该如何建设自身平台,以及与外包企业合作模式●CDMO规模化助力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新一代高质量、灵活和完善的CDMO平台满足未来激烈市场竞争的挑战●控制抗体类药物从基因序列到IND研发时间的策略●新药研发的专利策略注:实际议程以主办方最后公布为准。三、展示范围生物医药CDMO企业;实验室仪器/耗材/装备提供方;动物模型技术服务企业;药物分析/临床前/CRO服务机构;生物工艺、制造及解决方案提供方;检测/冷链/信息化/数据情报/医学翻译等相关服务提供方;抗体/蛋白/细胞等原料提供方;生物产业园区等等四、会务注册VIP尊享票:1280元/人,原价1980元,VIP尊享团体票(4人):3840元,7月20日恢复原价权益:1.大会通用门票;2.两日午餐;3.大会现场专属座位;4.大会会议资料;5.专属纪念礼品;组委会:广州正和会展服务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大道东8号国际采购中心713房 联系人: 廖小姐电话/微信: 18023374070
  • 【霆科动态】重庆市大渡口区生物医药产业工作组来访霆科生物
    重庆市大渡口区生物医药产业工作组来访霆科生物2017.07.177月17日上午,重庆大渡口区毛伟副区长、生物医药产业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吴刚、招商部部长谢海长、服务部部长张李琳一行莅临霆科公司考察指导。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萧山生物工程中心孵化并参股创立的高科技企业。重庆市大渡口区生物医药产业组参观完霆科生物后,一行来到同在萧山科技城内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萧山生物工程中心,清华长三院生物医药板块负责人、萧山中心主任吕志荣博士,萧山中心副主任史龙博士,华园云创谷副总裁刘佩佩女士参与接待并座谈。会上,叶嘉明博士作了题为“基于微流控芯片和物联网技术的新一代食品安全监管系统”的报告,详细地介绍霆科生物发展近况,微流控芯片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上的应用,得到各位领导对技术领先性的高度评价与肯定。重庆市大渡口区生物医药产业组领导对霆科生物微流控芯片技术及商业化模式提出具有建设性、前瞻性的意见,双方明确未来将在重庆市大渡口区共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全面合作意向。
  •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隆重开幕
    仪器信息网讯 为了更好的推动中国以及北京的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2010年10月25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医药业商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论坛以“跨越发展:打造全球医药创新城市”为题,内容涉及医改新政策、技术成果转化、金融激励、对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及专业技术等方面。 开幕式现场   本届论坛邀请到百余位来自国内外政界、学术界、企业界重要人物发表了他们的观点并展开讨论,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科技部、国家卫生部、北京市的高层领导,拜耳(Bayer)、赛诺菲-安万特(Sanofi-aventis)、默克(Merck)、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强生(Johnson & Johnson)、安进(Amgen)、诺华Novartis、赛诺菲巴斯德(Sanofi-Pasteur)等著名跨国医药巨头,以及国药集团、北药集团、同仁堂集团、以岭集团、中生集团、华北制药、江中集团、九州通集团、华立集团等国内知名医药企业首脑,共同探讨国内外企业在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些来自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巨头一致认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应立足世界城市的目标,在已有增长速度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把北京打造为全球医药创新城市。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杨伟光副主任主持开幕式   北京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卫华诚致辞 美国默沙东制药公司(Merck&Co,lnc)首席战略官 Mervyn Turner 致辞 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做开幕式讲话 作为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高端论坛之一,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转变观念、推动跨国公司来到中国发展、引进全球人才服务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目前,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已举办13年,累计举办了125场分组会,曾吸引国际生物医药跨国公司50强和国内生物医药企业300强等5千余人次参会,已成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名片”。论坛始终秉承“透视产业现状、解决发展问题、构筑健康未来“的宗旨,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创理念、提观点、指方向、出经验、聚人才、拢资源。   背景: 2010年是G20工程启动年。在市科委与市经信委、中关村管委、市投促局协同推进下,在金融资本的支持下,通过“一品一策 、一企一策”等措施,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取得了一批喜人成果。市科委负责人介绍,2010年1-7月,G20企业完成销售110.9亿,实现利润22.7亿,分别占北京医药工业销售收入的44.1%,利润的54.9%,成为支撑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专家分析,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聚集了一大批有发展潜力的骨干企业,吸引了拜耳医药等国际巨头的落户,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和较高的增长率,具备了跨越发展的产业基础,蕴含了跨越发展的巨大能量,完全有可能在“十二五”从战略产业迈进支柱产业。为进一步落实和支撑G20工程,分别围绕“提高国际化能力,参与国际创新合作”和“打造生产性服务平台,构建产业发展环境”同政府决策者、产业联盟代表、国内外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高层领导人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   走国际化发展道路,融入全球医药创新产业链,是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北京打造全球医药创新城市的信心所在。为此,北京市政府计划把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打造为 “中国药谷”,优化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环境,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和国内外企业的进驻。现在,“中国药谷”得到了德国拜耳制药公司首席科学顾问、前法国安万特公司首席科学官Frank L. Douglas教授等国际专家的认可,并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医药巨头的关注。 出席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的业界高层达成的共识是,只要秉承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使命,抓住全球生物产业格局转移的机遇,在G20工程的拉动下,就可以实现产业跨越式大发展,把北京打造成全球医药创新城市。
  • 药品标准化: 生物医药产业困局
    药品标准被视为保护公众用药安全有效的&ldquo 防护墙&rdquo ,但这堵&ldquo 墙&rdquo 却屡遭诟病&mdash &mdash 药品质量不达标甚至引发严重事故的报道频现报端。   特别是近日,反复引发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入选基药目录的消息再掀争议浪潮。   一方面,是我国近些年不断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投入 另一方面,这一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却始终难解标准化困局。   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直言不讳:我国药品标准整体水平仍然偏低,其中突出表现在中药上。   而从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透露的信息来看,我国正在推进药品标准化战略。前不久,国家药典委员会秘书长张伟向记者分享了他对实施中国药品标准化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    整体水平偏低   从定义来看,药品标准是针对某一目标化合物或处方工艺所作出的基本技术要求,是日常检验或评价药品质量符合性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药品标准的完善与否也是工艺水平、分析技术、人员素质等综合实力的最终体现。   &ldquo 药品标准的发展水平也间接地代表着一个国家药品行业发展的水平。&rdquo 张伟说。   而我国药品标准却饱受诸多问题的困扰。   据介绍,受历史条件和我国医药工业发展阶段所限,我国药品标准水平相对较低,普遍存在检测方法落后、专属性不强、不能准确测定有效成分、不能真实反映杂质含量等问题,标准老化问题也较为突出。   孙忠实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上述问题在中药领域尤甚。&ldquo 中药的管理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形成国家级的、统一的、科学规范的体系。&rdquo   他举例说,中药制剂质量受原材料影响很大,但对于原材料,至今没有国家级的统一标准。&ldquo 有效成分含量要有个标准,不同地区生产的原材料有效成分会相差很多倍。&rdquo   在标准老化问题的背后,还同时存在淘汰机制不健全的难题。   张伟指出,目前,药品标准执行情况缺少评估手段,监督缺乏力度,药品标准&ldquo 只生不死&rdquo ,迫切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药品标准淘汰机制。   据孙忠实分析,&ldquo 老化&rdquo 的药品标准难以淘汰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对药品不良反应数据收集能力不足。&ldquo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能够说清某种药品不良反应有多少例,&lsquo 枪毙&rsquo 该品种有依据,但我们缺乏健全的申报机制,难以掌握详尽的数据。&rdquo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药企人士推测,这其中也牵扯到落后品种药企的利益。&ldquo 药企做出一个产品花费很多时间和资金,有的甚至是中国第一个此类药品,即使逐渐落后了,也不容易从药典上剔除掉。&rdquo   信息建设滞后   对于药企而言,还存在提高药品标准的能力和内在动力不足的问题。   张伟表示,长期以来,我国药品标准提高工作的主导者是政府部门,而企业不愿主动参与,仅是被动执行。   &ldquo 企业缺少提高标准的经费投入和技术能力,仅满足于生产的药品符合标准。另外,政府缺乏提高药品标准的政策扶持和利益保护措施。企业主动提高标准后不仅不能获益,还有可能增加生产、检验及质量控制成本。&rdquo 张伟分析道。   他认为,长此下去,企业必然会从标准提高的参与者变成旁观者,从对个性注册标准的主动提高变成对共性国家标准的被动执行。   一位国内生物制药企业质量副总监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企业没有太多机会参与到有关药品标准研究的项目或课题中,药典委员会专业委员中来自企业的代表有限,同时,企业提高标准会增加时间和资金成本,目前尚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市场也未体现优质优价的回馈,因此,企业提高标准的动力不足。   此外,我国还存在药品标准信息化建设滞后的问题,未建立起统一、动态、高效的药品标准信息平台。   这造成的后果便是:难以统计我国药品标准数量,标准总体底数不清 难以对现有药品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标准整体水平不明 难以查询最新标准,执行容易出错 由于未建立统一的药品标准数据词典,信息共享没有基础。   对于上述问题,这位不愿具名的质量副总监深有体会:FDA有着相对完善的已上市药品注册的数据库,而由于我国在这方面信息化水平比较落后,药企有时难以查询到必要的药品注册标准建立的相关信息。&ldquo 希望国家能够建立相关的标准数据库,哪怕是付费查询,也会对企业很有帮助。&rdquo   强化企业主体   目前,药品标准难题如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咽喉。而发达国家大多把药品标准化上升到战略高度,争相使自己的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张伟说:&ldquo 三流企业卖苦力,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专利,超一流企业卖标准。&rdquo 这句话深刻揭示了&ldquo 得标准者得天下&rdquo 的国际市场竞争游戏。   据他介绍,我国目前正在积极推进药品标准化战略,其核心是提高药品标准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在政府引导的同时,首先要使标准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使企业成为标准化活动的主体。   张伟建议,根据企业自身定位,积极开展本企业的标准化活动,在采纳和吸收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形成既有自身技术特点又有竞争力的标准。企业也应积极从事本行业的标准制修订工作,争取成为主导者。   对此,多位受访的企业负责人表示认可并谈到,目前可以看到一些积极变化,政府部门会比以往更多地征询来自企业的想法。   在体制层面上,张伟指出,应改变目前标准多头管理的现状,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关系顺畅、合作密切的药品标准管理工作体制。完善药品标准制修订的启动机制、激励机制、评估机制和淘汰机制。   此外,他还建议,加快药品标准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药品标准信息平台,实现药品标准的公示发布、查询检索、分析审核乃至制定修订等工作的网络化和自动化,增强药品标准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高药品标准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 石家庄药品进口口岸建设助力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
    日前,石家庄药品进口口岸建设取得重大进展。8月26日,国家药监局、海关总署联合印发《关于增设石家庄航空口岸为药品进口口岸的公告》,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增设石家庄航空口岸为药品进口口岸。石家庄药品进口口岸的成功获批,标志着河北省正式拥有了自己的药品进口口岸,石家庄成为全国第28个拥有药品进口口岸的城市。9月22日上午,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石家庄药品进口口岸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省药品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石家庄药品进口口岸的成功获批,彻底结束了我省“只有进口药品、没有药品进口”的历史,改变了我省进口药品借助外省口岸过关的模式,对河北省来说意义重大。有利于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近年来,京津两地搬迁至河北的药品生产企业近150家,全省药品进出口业务需求快速增长,该口岸将支持北京非首都功能向河北省疏解转移,驱动京津冀各城市发挥医药产业优势,减轻京津药品进口通关检验负荷,并辐射周边省份,产生更大协同效应。有利于促进我省医药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医药营商环境,增强对医药企业的政策吸引力,有利于医药企业参与国际医药大流通,促进医药产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有利于服务人民健康用药需求,全省进口药品不再“绕道”外省市口岸,能够有效减少进口药品中间环节,缩短药品进口周期,降低进口药品成本,缓解人民群众购买使用进口药品贵、慢、难等突出问题。对我市而言,石家庄药品进口口岸的获批,将有效集聚医药行业全球高端要素,促进医药类大项目的招商引资,缩短药品进口采购周期和降低生物医药成本,必将对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产生强大推力,为形成进出口贸易经济新增长点提供有力支撑。在石家庄设立药品进口口岸,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药品进出口业务便利度,降低运营成本,保障人民群众早日用上放心药、便宜药,促进医药企业迅速提高研发、生产、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  我市将以该口岸获批为契机,精准培育本地相关国际贸易企业,从少到多、从弱到强、从单一经营到规模经营,逐步形成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在内的集约型特色医药产业;同时,充分发挥河北自贸试验区正定片区的政策叠加优势,进一步增强对外地市医药企业的吸引力,承接京津医药产业转移,打造医药产业高水平、高效率药品集散地,形成城市经济新增长点。  下一步,用足用好石家庄药品进口口岸,充分释放口岸红利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着力点。全省正扎实推进口岸药品监管部门建设,力争早日开展业务,支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参与国际医药大流通。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各负其责,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研究制定支持药品进口口岸业务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通关便利化措施、鼓励医药第三方物流企业入驻措施、促进临床急需药品和药物研发参比制剂进口措施等,大力支持药品进口口岸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药品进口口岸作用。
  • 刘昌孝院士:2015生物医药产业结硕果
    p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生物医药仍然被列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在精准医疗的当下,生物医药产业至少将迎来5年黄金发展时期,各细分行业都将从中获益。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都取得了哪些突破?今年又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机遇? /p p   由天津药物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撰文,从战略和策略的高度盘点2015年生物医药研发特点,并展望2016年生物医药研发形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7304dcfd-d58d-4c3b-a08a-f9aa51dd0f67.jpg" title=" 无标题.jpg" / /p p    strong 美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strong /p p   2015年新药数量基本与2014年持平,小分子药物继续是全球首批新药中的主流。据统计,2015年,全球首次批准的新药包括:26个新分子实体药物、12个新生物大分子药物、8个新复方制剂,总计46个。其中,小分子药物占70%以上。另外,美国还批准了两个生物相似药物,欧盟则批准了54个扩大临床适应症产品。 /p p   去年,美国共批准新药32个,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其中,新抗癌药物数量最多。从美国和欧盟批准的44个新药类别来看,美国批准的抗癌药物和其辅助药物共14个、神经系统类药物5个、内分泌与代谢类药物5个、心血管药物4个、血液系统药物4个、抗感染药物3个、遗传性疾病治疗药物3个、消化系统药物2个、泌尿系统药物2个、呼吸系统药物1个和疫苗1个。 /p p   另外,复方制剂和生物相似药开发显示出优势。美国FDA批准的世界首个3D打印新药Lmlygic 可用于黑色素瘤和淋巴瘤治疗,为新制剂产业化发展打开先河。生物相似药Zartio是在安进公司原研药物“非格司亭”基础上开发的新药,用于骨髓移植患者防止免疫系统感染等。 /p p   不仅如此,在3D打印技术陆续应用于医疗设备等众多领域后,制剂领域终于也迎来了此项极具创新的技术。3D打印技术的优点是药物剂量可根据患者的需求添加,可达到本地化、个性化的生产。2015年7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首次批准了世界第一个3D打印药物SPRITAM,该3D打印药是一款抗癫痫症的药物,共有4个规格的片剂。 /p p   3D打印药物开发被认为是一种从药品批量生产到流水式生产的革命,具有迅捷灵活满足订单式需求、无须工艺反放大和剂量剂型激射的灵活性等优势。但也有专家认为,药物的核心作用是治疗疾病,需要通过严格的药理毒理及临床试验等考验,绝非个人在家中自主设定药物。药厂中的大规模生产机器早已满足药物常用剂量批量生产的需要,如果将生产机器替换成3D打印机,对目前的行业并无实质改变,且需大量资金。 /p p    strong 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挑战仍在 /strong /p p   总结实施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审评通道两年半以来的得失发现,优先审评权受到持续关注,新分子实体首轮批准率创历史新高,生物类似物继续呈现上升势头。尽管成绩斐然,但仍面临重大挑战。 /p p   2015年美国FDA受理了36份新分子实体申请 批准41个新分子实体,其中包括19个罕见病用药,首轮获批率创历史新高。 /p p   突破性治疗药物计划启动以来,美国药品评价和研究中心已经受理307份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请求,给予95个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批准20个突破性治疗药物原始/补充申请。对于申请人和FDA而言,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起到了参与者各就各位的作用。申请人的关注点从“跟随式创新”药品和存在较少有利的获益/风险平衡的多种治疗药品选择的疾病转移。 /p p   药物研发是一种科学性极强的转化过程,研究发现许多以替代性临床疗效为指标的快速审评存有异议。由于FDA采用替代性疗效指标批准一些抗癌药物(如易瑞沙)上市,而后期的临床研究未能证明这些药物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有效率,事后FDA也未对这类药物的后续监管来确保新药的疗效。因此,有美国学者呼吁将减慢快速审评的步伐。 /p p   美国政府问责局(GAO)日前指出,FDA新药的加快审评批准后未能充分跟踪与这些药物相关的安全性问题,特别对跟踪的安全性问题及上市后研究缺乏可靠的可存取数据。GAO 建议FDA制定计划,通过上市后的安全性数据纠正证实的问题,确保这些数据能够为监管所用。GAO建议美国卫生和社会服务部对FDA的上市后安全性努力提供其他信息。 /p p    strong 中国原创药物开花结果 /strong /p p   与美国和欧盟为主的研发新药数目相比,中国在过去一年里的创新药物屈指可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2月25日,2015年的批文总数约为301个,其中化学药210个,中成药75个,生物制剂16个,但是原创药并不多。而在国家重大创新药物专项激励下,中国原创药开始开花结果。2015年,国家卫计委共批准了56个药物进入新药专项拟推荐的优先审评的新药清单。 /p p   具有明显原创性成果的有三个新药:第一,首个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此产品采用减毒活疫苗的生产毒株,经过Vero细胞生物反应器培养收获病毒,再结合灭活疫苗的工艺制备而成的注射制剂,填补了国内脊灰灭活疫苗生产领域的空白,并打破脊灰灭活疫苗生产技术的垄断。 /p p   第二,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该疫苗为我国自主研发的预防用生物制品1类新药,突破了疫苗二倍体细胞规模化生产和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瓶颈,为生产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疫苗产品奠定基础,该疫苗对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流行至关重要。 /p p   第三,中国抗癌原创新药西达苯胺,是全球首个获准上市的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口服抑制剂,也是中国首个授权美国等发达国家专利使用的原创新药。深圳微芯生物科技公司的“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成果西达苯胺上市标志着我国基于结构的分子设计、靶点研究、安全评价、临床开发到实现产业化全过程的整合核心技术与能力显著提升,是我国医药行业的历史性突破。 /p p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医药产品还以零缺陷通过美国FDA检查。随着国内原料药和制剂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美国这个全球最大、最规范的医药产品消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国际化重要目标。我国华海制剂就对外走出了一条围绕特色原料药、欧美仿制药、国际原研企业合作、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绿叶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在策略上突围 华海和恒瑞出口产业步步升级,未来制剂国际化将呈现品种和策略并进的局势。 /p p br/ /p
  • 喜讯 | 雅睿生物入选苏州生物医药产业潜力地标企业培育名单!
    近日 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示2022年生物医药产业潜力地标企业培育名单苏州共17家企业入选其中,苏州工业园区8家雅睿生物入选在列2022年生物医药产业潜力地标企业培育名单(BioBAY部分) 生物医药产业潜力地标企业,普遍具有领先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在细分赛道拥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和活力潜能,是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和“生力军”。雅睿生物作为专注于分子诊断及基因检测赛道的领军企业强势入选。 雅睿生物历经多年研发,在“自动化控制、图像处理、光学检测、镜检、液路、电子应用和软件”等方面形成了自主技术的积累,拥有国内外专利40余项和软件著作权约20项;自主研发了国际领先的 “基因检测技术平台”、“全自动液路提取技术平台”和“全自动微生物检测技术平台”,在此技术平台上,形成了“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等温荧光定量PCR扩增检测仪、便携式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核酸提取加样系统”和“核酸快速诊断系统”的产品组合。雅睿生物表示: 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健康关注和分子诊断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的推动,医药卫生、疾控疫控等各行业对分子检测技术的需求和要求将持续提升。目前,国产分子诊断仪器已呈现出追赶崛起并逐渐替代进口的趋势,雅睿生物助力分子诊断和基因检测领域加速发展。 雅睿生物本次入选名单,充分证明了苏州市对其研发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认可,同时为将来持续分子诊断及基因检测奠定了坚实、可靠基础。 多年耕耘载誉而归,全新征程再次出发。未来,雅睿生物将持续创新,化荣誉认可为前进动力,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贡献雅睿生物力量!
  • 第六届(2013)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及生化仪器(上海)展览会 即将举办
    第六届(2013)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及生化仪器(上海)展览会   The 6th (2013) International Biopharmaceutical and Biochemistry Instrument Shanghai Exhibition   暨第六届(2013)国际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亚洲峰会   展览地点:中国. 上海光大会展中心西馆 时间:2013年5月27-29日(星期一-星期三)   主办:国际创新药物研发联合会 承办:中欧生物医药委员会(SEBMC)   中欧生物医药委员会(SEBMC) 吉耳会展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由中欧生物医药委员会(SEBMC)联合国际创新药物研发联盟发起组织的第六届(2013)国际生物医药技术及生化仪器(上海)展览会,定于2013年5月27-29日在中国上海隆重举行,同期举办:第六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创新论坛暨第六届(2013)国际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亚洲峰会,本届展览会将全面展示亚洲及国际前沿生物医药技术、创新生物制品、实验室仪器、临床医学治疗及诊断检验设备、诊断试剂及生化分析设备等创新产品,展会将是亚洲最具前沿盛会,届时论坛也将邀请来自美国、欧洲、中国及亚洲国家知名生物制药、新药研发、创新药物研发外包、医药临床研究、转化医学领域400多位跨国制药公司研发领袖和全球顶尖药物及医学科学家与会,论坛关注抗肿瘤药、心脑血管药物、抗糖尿病药、抗感染药、神经退行性药物等抗重大疾病新药研发与临床医学及新药研发外包亚洲机会,探寻亚洲创新药物发展与研发共赢新模式,参与国际生物技术及医药创新项目对接及洽谈合作。   SEBMC致力于全球药业发展和创新药物研发与人类健康,促进生物医药技术及科技创新应用、倡导全球药物创新联盟倡议,发起“药物研发创新与人类健康上海宣言”“药物发现-健康关爱行动亚洲宣言”公益活动,在中国已连续五年成功举办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创新论坛暨国际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亚洲峰会暨展览会,并先后组织100多场行业性学术交流、技术应用、国际合作主题活动,得到中国-欧盟政府及生物技术和医药业界好评。2013年亚洲生物技术及医药产业市场持续增长,SEBMC将继续搭建亚洲生物技术及医药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医药科技发明与创新应用及行业可持续发展。   一、展览会参观/出席会议/专业群体   (1)医院医学及临床治疗、基础和临床药物研究、药物临床中心医师占15%   (2)欧洲和美国、中国、亚太地区医药生产企业负责药物研发领袖占20%   (3)基础医学科研院所、国内外知名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占15%、   (4)生物技术及医药外包合同服务机构(CRO公司)12%   (5)、欧美、亚太地区政府相关药物和科技主管部门、相关医药行业协会占10%   (6)医药生物技术及实验室分析仪器,诊断设备、制药生产配套设备8%   (7)中欧生物医药协会、海外合作协会会员企业采购负责人占15%   (8)医药科技园区、投资、海外仪器贸易、重点实验室设备及辅料采购商等占5%   二,特邀海外专业买家团   1、制药厂,负责采购仪器、设备,试剂,辅料负责人,   2、医疗机构,医院临床及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设备采购,   3、政府采购,欧美及亚太地区药物和科技主管部门、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疾控中心等   4、生物技术及医药外包合同服务机构负责生化分析实验室应用仪器采购负责人。   5、科研院所及高校重点医学实验室教授及专家。   三、同期配套举办活动:   ■第六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创新论坛   ■暨第六届(2013)国际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亚洲峰会,主题论坛   ■亚洲肿瘤药物研发与临床医学峰会 专题论坛   ■亚洲生物新药开发与研发外包合作国际会议 专题论坛   ■药物发现-健康关爱行动亚洲科技周活动 行业专题   ■国际创新药物研发联盟亚洲合作会议 市场专题   ■亚洲生物医药技术及项目合作商务会议 一对一项目对接会   ■亚洲生物医药及生化分析技术会议暨买家大会 市场专题   ■抗体药物研制技术与新药开发研讨会 专题论坛   四、展览范围   1 、生命科学与前沿生物技术:基因组、蛋白质组、系统生物学、代谢组学、生物医药,基因药物,生物芯片,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组织(器官)工程,生命科学,医药纳米科技等新技术、新成果及生物制品,实验室耗材,临床生化检验试剂。   2、生物医药实验室技术及分析仪器 实验室设备与生化分析、分析测试技术、多肽合成仪、氨基酸测试仪、DNA 合成仪、诊断仪器、生物生化技术设备、生物培养箱、发酵罐、酶标仪、生物传感器、生物工程过程控制与生产工艺装备。   A、实验室技术仪器领域   ◆实验室、中试设备系统集成   ◆实验室技术、中试仪器设备   ◆洁净室技术设备、液体处理设备   ◆玻璃仪器、器皿、器材   ◆ 化学制品和试剂   ◆测试、质控技术和设备   B、分析仪器和测量测试领域   ◆分析测量仪器(色谱、波谱、频谱、质谱、光学、光谱等)   ◆分光镜、显微镜和光学图象处理等设备   ◆生化、诊断试剂,各种分析测试仪器和方法   ◆研究、诊断和商检等专用试剂及仪器   C、生命科学领域   ◆ 医学仪器、诊断、检验试剂   ◆ 生命科学分析仪器及设备   ◆ 生命科学实验室技术   3 、临床诊断检验设备:生物诊断试剂、体外临床免疫诊断试剂、体外临床化学诊断试剂、核酸诊断试血液分析系统、生化分析系统、免疫分析系统、细菌分析系统、尿液分析系统、生物分离系统、基因和生命科学仪器、临床医学检验辅助设备、病理分析前处理设备、血液化验设备和器具、医用低温冷藏设备、专用消毒设备、体液处理设备、输血器具及管路、医用诊断用显微镜、输送设备与连接装置。   4、生物制药工程技术、生物制品、疫苗、抗体、多肽、抗生素 血液制品、药物制剂、现代中药、制药设备、生物医药与诊断仪器,生物医药园等。   5、纳米生物技术及产品   药物设计、纳米药物及基因载体、DNA芯片、蛋白质芯片、卫生保健芯片、生物反应装置、基因药剂创制、纳米生物传感器和成像技术、智能化医学仪器   6、医药技术及临床外包服务:临床医药研发与实验外包服务、临床医学试验外包、药物基础医学与外包基地、药物发现、新药设计、新药临床实验、安全评价、新药专利与许可等药物科技服务。   五、展览会规模   展商将来自全球20个国家及地区超过500家展商参展,参展展出面积 12,000 平方米   展会特设5大专题展区及10个海外专业展团,包括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专业参观及目标采购总人次预计达110,000 ,其中18%来自欧洲、美国和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展览时间:2013年 5月27 日8:40AM — 17:00PM   2013年 5月28日8:40AM — 17:00PM   2013年 5月29日8:40AM — 14:00PM     大会组委会 :   联系人:周小姐 15618817996   邮箱:kelly.zhou@secma.org.cn   网址:http://www.secma.org.cn/huiyi2
  • 2009 CECIA 将与首届“珠江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 携手亮相
    2009年6月18-20日,由广东省科技厅主办,广东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承办的“首届珠江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将携手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年会(Chinese Bio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USA,简称CBA)于南粤之都---广州隆重举行。 首届珠江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将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科学家及知名的医药企业首脑、海外学者作为论坛的演讲嘉宾,结合国内市场尤其是华南市场现状,引领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给您带来最前沿热门议题,让您掌握行业更多前沿资讯。 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宗旨是推动生物医药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生物医药领域的基础研究、科技发展、技术转让和产业开发,加强世界各国和地区尤其是美国和中国及泛太平洋地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迄今为止,CBA已成功地组织了13届年会,每届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业界知名人士参加。 为了让本次活动的规模更大、层次更高,主办单位采用了“会展合并,以会带展,以展促会”的互动模式,2009第十届中国(广州)国际分析测试仪器/生物技术展览会暨技术研讨会将与“首届珠江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暨第14届CBA年会”同期举行。为配合多个大型的高规格的会议同时举行,2009分析展将移师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2009年6月18-20日,逾千名著名跨国生物医药产业技术领域的专家,知名生物医药制造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将齐聚广州,为您奉上一场科技盛典! 参展联系:广东国际科技贸易展览公司(广东科展) 地 址:广州市连新路171号广东省科技厅大院(510033) 联 系 人:陈倩筠 黄秋端 陈小兰 联系方式:0086-20-83561592 0086-20-83555190 传 真:0086-20-83549078,83517123 E-mail: bio@ste.cn ,cecia@ste.cn 展会网址:www.chinacecia.com 公司网址: www.ste.cn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