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前瞻产业研究院

仪器信息网前瞻产业研究院专题为您整合前瞻产业研究院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前瞻产业研究院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前瞻产业研究院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前瞻产业研究院话题讨论。

前瞻产业研究院相关的资讯

  • 我国成立汽车标准化研究院 聚焦汽车前瞻技术标准化研究
    11月28日,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在天津成立,这是目前我国唯一的专业从事汽车标准化研究与应用的科研机构。据了解,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将负责汽车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技术管理,对外代表中国参与联合国及其他国际汽车标准的法规协调及制定。未来将聚焦10余项汽车前瞻技术的标准化研究,推动制定80余项新标准项目。与汽车产业发达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的国际汽车标准制定达到15项。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 安铁成:我们将强化前瞻技术及标准化基础研究,围绕自动驾驶、网络安全以及电动汽车安全、燃料电池等汽车重点领域,加快新标准研究制定并积极推动国际汽车标准法规协调。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我国累计发布实施了1400多项汽车产业标准,并在国际标准法规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 郭守刚:坚持融合发展,推动汽车与5G、大数据、信息通信等跨领域标准协同,推动形成汽车与相关产业统筹推进的标准化工作。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同时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推动汽车标准的国际化建设。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司长 肖寒:推进中国汽车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兼容,贡献中国方案。
  • 庆祝我司与上海前瞻海洋新材料研究院达成友好合作
    2023年6月08日,我司和上海前瞻海洋新材料研究院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我司是一家专业研发、制造、销售力学检测类仪器的技术型企业。自成立以来,我司就以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不仅高度重视产品的研发和完善,更是始终严把质量关卡。多年的始终如一,使得我司在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此次上海前瞻海洋新材料研究院就QJ212C-50KN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与我司达成友好合作,不仅是对我司产品和服务的认可,也将激励我司继续开拓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多符合他们期待的产品。我司也将以可靠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来回馈上海前瞻海洋新材料研究院的信赖。上海前瞻海洋新材料研究院经营范围包含海洋信息监测、通讯材料,海洋防护材料,海洋防腐防污材料等研发及应用;海洋新材料公共服务、咨询平台建设。
  • 中日在京共建前瞻性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4月10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下称北京市科研院)和日本堀场制作所联合共建的北科理化堀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在京成立。双方将围绕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城市公共安全、食品安全与健康、环境保护和汽车废气处理、新材料等分析测试技术方面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研究。   前瞻性、预研性、探索性是当前分析测试研究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对此,北京市科研院院长丁辉表示,该测试研究中心将探讨未来中国市场对分析测试技术及其仪器的需求、前沿与前瞻性分析测试和科学仪器开发方法学的前景,以及策划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应急分析所需的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研究。   据悉,日本堀场制作所是国际著名的科学仪器制造厂商。北京市科研院是我国最大的地方科研院所,其下属的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等单位的相关研究领域与科学仪器都有着密切联系。
  • 前瞻科研中心开工 通用中国本地战略加深
    通用汽车在中国的本地化战略又向前推进了一步。7月19日,通用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科研中心在通用汽车中国园区内动工建设,该中心将负责很多未来5年到10年的前瞻技术的研发以及大量的设计和工程技术研发,这意味着通用汽车在中国的研发已经不仅仅是对引进技术的适应性应用开发,而是开始同步参与最先进技术的研发。   通用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科研中心的定位是通用汽车除北美外在全球最全面和最重要的技术科研中心,因为目前只有通用在美国的研发中心同时整合了前瞻技术、设计以及工程多各项业务职能。中国前瞻技术科研中心将于2011年年底竣工,在未来五年内,将拥有300余名设计、研发、工程和技术人员。   该中心由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车辆工程实验室、先进动力总成工程实验室以及前瞻设计中心四个研究机构组成,重点关注的领域将涵盖先进驱动系统研究、先进动力总成及可替代能源研究、先进电池技术、先进材料技术(包括轻质材料和可循环利用材料),以及前瞻性汽车概念等。上述技术中,包括一些全球最前沿的车辆设计和技术解决方案。   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兼总经理甘文维说,“中国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增长市场,所以我们会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中国在前瞻技术科研方面的工作,我们也希望在教育体制以及新一代的研发人员的能力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从而有助于我们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   通用汽车在中国建设前瞻技术科研中心的驱动力一方面是因为看重中国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飞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为通用汽车贡献了源源不断的利润,并且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是通用汽车最重要的海外市场。   另一方面,中国较低的研发成本和越来越多的成熟研发人员的出现也吸引通用汽车加大在中国的研发业务。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院长杜江凌博士说,通用中国前瞻技术科研中心将在中国本地招收很多研发人员。杜江凌本人之前就供职于英特尔中国,他说自己的研发管理经验和IT行业专业知识可以为通用中国的研发贡献力量。   在研发本地化方面,通用汽车一直走在所有跨国汽车公司的前面,并为其他公司做出了表率。事实证明,通用汽车本身也受益良多。它与上海汽车合资成立的泛亚技术中心为通用汽车引进中国的车型做了大量适应性的开发工作,现在,泛亚技术中心已经成长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最成功的研发机构,并且参与开发了上海通用的很多车型。   这些本地化工作,尽管由于技术溢出的效应使中国汽车企业间接获得了一些通用汽车的技术,也为中国培养了大量工程师,间接促进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但更重要的是,它为通用汽车的中国业务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 聚焦粤港澳半导体产业发展: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未来前瞻分享会成功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作为解决“卡脖子”问题之一,芯片自主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根据测算,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收入达到 8848 亿元,平均增长率达到 20%,为同期全球产业增速的3倍。技术创新上也不断取得突破,中国芯片产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为促进广东省半导体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作为“第九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同期重大活动之一,“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未来前瞻分享会”2021年4月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2号馆会议A区顺利召开。论坛现场广东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吕建新 致辞会议开始后,由广东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副会长吕建新致辞。致辞结束后,来自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龚政做了题为《Micro-LED显示学术及产业成果报告》的演讲。报告人: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首席科学家 龚政报告题目:Micro-LED显示学术及产业成果报告据介绍,Micro-LED每个LED尺寸通常为数十个微米,跟头发丝大小差不多,Microdisplay是以这些自发光的微米级LED为发光单元,组装到驱动面板上形成高密度LED阵列的平板显示技术。龚政表示,Micro-LED显示技术具有高亮度和对比度、响应速度快、超高分辨率等技术优越性,但在学术研究中存在小尺寸Micro-LED的刻蚀损伤和效率、彩色化涉及到的光转换效率和光串扰、外延生长等问题,在产业界也面临诸如驱动、巨量转移、低缺陷密度、坏点检测与修复、芯片效率和发光一致性等技术问题。报告人: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所副所长 赵维报告题目:广东省半导体产业展望—后摩尔时代的思考据介绍,集成电路已诞生60余年,2020年全球半导体行业的营收约为4498亿美元。 一直以来,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遵循摩尔定律,然而定律总有尽时—后摩尔时代来临,单个元器件大小越来越接近物理极限,进一步缩小以提高密度的技术难度越来越大,随着投入越来越高,能做的企业越来越少。赵维表示,2015年以后,集成电路的算力增长接近停滞,进入瓶颈期,后摩尔时代已悄然走来!与此同时,广东省将在代表未来发展趋势、国外尚未形成壁垒的领域有针对性地强长板、补短板,如基于先进封装的异构集成技术。报告人: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家 陈栋报告题目:半导体产业专利快速预审一直以来,国家和广东省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针对于此,广东省知识产权中心于2008年挂牌成立。陈栋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专利快速预审并表示,广东中心为公益单位,开展的专利快速预审业务为公益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陈栋的报告结束后,现场进行了广东省半导体产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的挂牌仪式和第九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创新奖的颁布。广东省半导体产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第九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创新奖报告人:深圳泰研半导体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方铭国报告题目:SIP封装的产业化趋势伴随着摩尔定律逐步失效,半导体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线宽线距越来越小,使得传统工艺难以应付。在此背景下实现线路微细化的先进封装制程应运而生,其中最具制程技术优势及产业吸引力者,当属系统级封装(SiP),SiP的成品率比较高、成本低,芯片互联可通过基板的多层互联布线实现引脚再分布,模组化的芯片具有优越的性能指标,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报告人:深圳市微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戴兴科报告题目:显示半导体的国产化之路谈到显示半导体的国产化之路,戴兴科认为,TFT/OLED/MiniLED显示屏的技术路线的迭代远未形成趋势,还需要长时间应用驱动更新;TFT未来市场可期,因为成熟度高,价格便宜实用,会新增许多应用场景,需求量持续,面板厂继续加大投资,挤占国际品牌市场;OLED会继续投资,主要集中在手机等中小尺寸屏,量会极速增长;MiniLED会开始放量,主要集中在超高清电视等大屏相关的应用上。同时,戴兴科表示,国内面板产业会稳固TFT,加大投资OLED,研发Mini/Micro等新型技术报告人: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姚保斌报告题目:投资福地 创享未来淮南位于安徽省中北部,地处淮河中游,是国家新型能源基地、华东工业粮仓、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区域中心大城市,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成员,中部“三基地一枢纽”建设的重点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之一,有“楚风汉韵、能源之都”之称。下辖二县五区和一个国家级综合实验区。面积5532平方公里,市常住人口349万人,工业化率40%,城镇化率65%。在报告中,姚保斌详细介绍了淮南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优势、政策体系等内容。
  •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发展趋势前瞻
    食品安全检测仪器是指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仪表。目前在食品分析检测中,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可进行光谱扫描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均得到了普遍应用。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仪器分析的快速、灵敏、准确等特点更加明显,多种技术的结合与联用使仪器分析应用更加广泛,有力推动了食品仪器分析的发展,使得食品分析正处在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 从市场需求规模来看,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需求规模达到300多亿元,近几年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图表1:2007-2013年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行业需求规模(单位:亿元,%) 前瞻产业研究院结合未来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发展,分析认为未来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发展将呈以下趋势: ◆ 产品将向高效、便携等方向发展 《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对食品安全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测项目将包括: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食品的卫生要求;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等。 项目的检测手段将更多的依赖食品检测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的市场需求将更加大而具体。仪器设备生产企业将向客户研发、提供专业化程度更高、高效、便携、功能集成、方便客户应用的产品,方便用户应对日常的食品安全检测和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检测工作,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基本、快速的技术保障。 ◆ 国产仪器将逐渐取代外资产品 目前,外资企业技术实力雄厚、产品成熟稳定、品牌知名度高;但产品价格高昂,维护维修费用不菲,可供选择的低配型号不多,对国内的设备采购方来说负担很大,不利于国内机构检测手段的提升。随着国产中低端检测仪器的市场和产业化形成强势突破,国产仪器的性价比优势势必加速作用市场的多层次检测需求,提升国内食品安全检测手段的整体水平。 ◆ 企业资产重组兼并加快 随着外资企业本土化进程加快,靠价格优势存在的一些小企业受到严重威胁,只有通过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性质的资产重组,打造旗舰式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食品安全仪器生产企业数量多,但是大而不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企业兼并资产重组进程加快是必然趋势。
  •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通过验收
    12月17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通过中国科学院和深圳市的正式验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广东省委常委、代市长王荣等共同为深圳先进院揭牌,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深圳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市长科技顾问刘应力,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应春,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邓麦村,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中科院广州分院院长陈勇,深圳市政府秘书长李平、副秘书长高国辉,中科院院地合作局局长戚强、规划战略局局长潘教峰出席了验收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施尔畏主持。   与会人员观看了深圳先进院筹建工作汇报片,听取了樊建平代表筹建工作组的工作汇报,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验收意见,表彰了在研究所筹建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宣布了研究所第一届领导班子。   2006年9月22日,中科院与深圳市签署了共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协议书,与深圳市、香港中文大学签署了共建“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的协议书。在深圳市、香港中文大学的关心支持下,在筹建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筹建组和深圳先进院的创业者们,坚持“边筹建、边招聘、边科研、边产业化”,经过艰苦努力和创造性的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三年来,深圳先进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珠江三角洲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现实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坚持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工作定位,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和重大系统集成创新,不断凝练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围绕集成工程学、健康工程学、数字工程学三大前沿领域,系统的部署科研工作。多途径多方式吸引凝聚高端科研和技术人才,建立起了一支质量较高、结构较合理、与国际前沿研究和产业发展接轨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科研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学术技术影响力不断扩大,体现出很强的竞争能力。大胆探索基础前沿研究与应用研发工作协调发展的资源动态调整机制,探索构建科研院所与企业携手创新的“双螺旋结构”模式,探索建立新型国家工业技术研究院的体制。园区规划和建设、公共科研装备与技术平台建设等成效显著,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管理规范。融汇中科院和深圳市的文化,唯实求真,敢于探索,形成了勇于创造的独特文化和精神。深圳先进院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筹建任务,并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初步形成了“学科交叉、集成创新、技术预见、市场开拓”的特色和竞争优势,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基本实现了“共建方满意、人民群众满意、社会各界满意,国内外同行认同”的目标。   深圳先进院通过正式验收,标志着筹建工作圆满完成,已正式成为知识创新工程序列新的重要一员,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刘遵义代表香港中文大学向深圳先进院筹备组各位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他指出,深港两地密切合作,有助于推动珠三角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共建,香港中文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市政府建立了紧密的关系,今后将继续加强合作,支持深圳先进院的发展,务求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代市长王荣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代表深圳市委、市政府祝贺深圳先进院顺利通过验收,对深圳先进院前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该院未来得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热切的期望。他指出,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深圳先进院秉承敢为天下先的深圳精神,发扬创新无极限的先进院精神,瞄准国家战略需求,构建了三所两中心的框架,探索出了一条体制机制创新的特色发展之路,形成了多学科交叉、集成创新的特色优势,在前沿技术研究、产业共建技术研究、工业合作与高科技企业孵化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成为深圳应用基础技术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抓手,为深圳乃至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希望深圳先进院结合深圳市产业优势和发展需求,加快集聚创新资源,继续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吸引更多的国际高端人才,持续推动新兴战略性产业在深圳的快速发展,为深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路甬祥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广东省、深圳市、香港中文大学等对中国科学院给予的信任、支持和关心,筹建工作组与先进院的全体职工及其家人的奉献表示感谢,并表示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共同分享深圳先进院通过验收这样一个十分值得纪念和庆贺的美好时刻。   路甬祥指出,当前,系统集成创新已经被列为三大创新方式之一,利用先进技术实现重大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健康服务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是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快速城市化进程对城市资源的动态监测和应急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发展数字工程学,支持数字智能城市建设的需求无限广阔,这些需求是深圳先进院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   路甬祥要求深圳先进院要以这次验收为契机,进一步深刻思考,前瞻谋划未来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坚持改革创新,加快发展的理念不动摇。要充分利用深圳市改革开放前沿、深港澳合作以及深圳作为高科技产业创新城市的优势,有利于集聚高科技人才的良好环境,大胆开拓、不断创新、加快发展,创造国家科研机构服务支持国家和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模式和典范。   第二,坚持需求目标牵引不动摇。深圳先进院是高技术研发与集成创新的机构,必须坚持立足深圳、立足广东和珠三角,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民生改善的需求,在需求中提炼基本科学问题、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在需求中寻找发展动力,要始终把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引领新兴战略产业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作为检验深圳先进院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人才队伍、干部队伍的建设要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坚持人才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立足于培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技术转化人才的培养和高技术创业人才的培养,创造凝聚、培养人才和促进人才有序流动的有效模式。   第四,充分重视高技术前沿领域的系统性和前瞻性布局。建设坚实的学科与技术基础,开拓重要的战略应用领域,创造新的创新手段、方法和平台,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提供持续的知识源泉和发展动力,创造形成深圳先进院的特色和优势。   最后,路甬祥强调,深圳先进院通过验收后,迈入了一个新起点,希望深圳先进院继续按照“三满意一认同”的要求,不断取得新的重大成果,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希望深圳先进院发展得更好、更快、更强。   深圳市相关委、局、区的领导,中科院办公厅、生物局、资环局、高技术局、院地合作局、规划局、计财局、人教局等机关局领导,中科院广州分院领导,中科院有关研究所领导及相关合作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至此,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城市环境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五个新建研究机构的正式验收工作圆满完成。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验收会现场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讲话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施尔畏主持验收会     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代市长王荣讲话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筹建工作组组长樊建平作工作汇报     在研究所筹建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获表彰     院市领导共同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揭牌
  • 计量标准对药物和诊断试剂产业发展意义重大——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所李红梅研究员
    计量是研究测量的科学,是科学和工程技术赖以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计量科学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工业发展水平。11月,在南京召开的“药物及诊断试剂研发与质控—测量与标准,质量与安全国际研讨会”(简称 “TD-MSQS研讨会”),仪器信息网专访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化学所所长李红梅研究员,就我国药物和诊断试剂计量工作与相关产业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谈。李红梅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所所长/研究员从实现高纯试剂的进口替代 到支撑生命科学产业发展李红梅早期从有机小分子的计量研究做起,在高纯有机溶剂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的年代,中国计量院化学所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国家十一五的支撑计划任务,支撑了一批国产企业的高纯试剂进口替代。她介绍说:“这是先前数十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通过此次联合攻关,满足重点需求的高纯试剂问题解决了,超痕量精确测量的基础就有了。”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试剂难题解决后,李红梅团队研究方向逐步推向与国民健康密切相关的临床诊断试剂和大分子生物药物。李红梅讲到 :“药物和诊断试剂计量标准对于国民健康意义十分重大。诊断试剂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中起到关键性作用,要保证诊断结果准确有效,需用标准物质作为标尺,给临床诊断试剂赋值。”我国的临床领域计量标准研究和国际比对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现行国际标准明确规定体外诊断试剂(IVD)量值溯源路径,通过标准物质或参考方法,最终溯源至SI基本单位。中美贸易战背景下,诊断试剂大量依赖于进口,存在被垄断的情况,而原材料的进口依赖使其研发生产成为“卡脖子”的事情。在此背景下,李红梅团队依托于国家质量技术专项,与多家诊断试剂上市企业开展项目研发合作,她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批中国诊断试剂行业的龙头企业,让计量技术落地于企业的产品并支撑产业发展。”我国生物药物计量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只有不足10年的时间。对此,李红梅解释道,“这与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我国先前以仿制药为主,生物药的创新研发也是相对较晚的,随着经济和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我们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生物制药行业迅猛发展,生物药物的合成、工艺过程控制和改进是核心技术,而计量表征就像高清眼睛,可以看到更精确、更真实的物质及其特征信息,以实现精准的过程控制和工艺改进。因此,计量研究急需持续加大投入,通过计量标准来支撑生物药物研发。”关于计量研究与生物医药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的关系,李红梅举例2008年美国的肝素事件:因在肝素药物生产中采用了一种比较劣质的原材料,导致产物中出现相应的杂质,而这类杂质的含量很低,大约在千分之一左右,但却使药物产生较大副作用,最终导致几十甚至上百人死亡。肝素事件直接促使美国药典对限量标准要求的提升,而更加严格和精确的计量标准的产生,反过来又可以指导药物研发,这是计量标准和药物研发相互支撑的典型案例。“这样的事件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痕量杂质质量控制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在药物研发中十分关键。通过精准计量和计量标准,去提升产品研发的质量,实现精准工艺控制,从而提升药物研发的产业竞争力,这是基本的手段。在单抗类药物、多肽类药物等研究领域我们有更多类似案例。”李红梅讲到。大分子药物计量三大挑战:分子量大、结构复杂、基质复杂针对生物医药领域,团队目前重点开展多糖、多肽和单抗三大类生物药的计量研究。由于相关计量研究工作开展时间相对较短,大分子药物的计量技术还存在诸多挑战。首先,因生物药分子量大,定性和定量分析复杂,所以其杂质的定性定量分析是一大挑战。例如C肽的杂质分析,肽类物质的分子量并不算很大,但相较于小分子药,其杂质研究也十分复杂。目前,团队研制的C肽纯度标准物质中共有63个杂质,要确认单个杂质对药品的功效是否有影响,首先要一一定性和定量每一个杂质。C肽是直链,没有糖基和二硫键,而许多更大的蛋白分子在键合方式上更加复杂,如二硫键、磷酸化、糖基化等,这些复杂结构在解析过程中不稳定,真实的位点也会有变动,这些问题使得在揭示大分子物质结构变化和功效活性关系时增加了技术挑战。例如,通过质谱仪器分析时得到的信息量很大,其中可能产生较多的赝信号,因此,保证分析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支撑产业发展,这是第二大挑战。第三是复杂基质和痕量分析带来的技术挑战。生命科学研究,许多大分子是在血清、全血或尿液基质中,这些基质特性十分复杂,给目标物的分析带来难度;此外,目标物在基质中往往是痕量的,这又带来了新的技术挑战。正如李红梅讲到:“以前我们1年可以完成1-2个小分子的计量,现在我们可以实现3-5年完成一个单抗、C肽等大分子的标准物质和计量技术的研究,这速度已经比较快了。为应对目前大分子药物计量分析中的技术挑战,中国计量院在资金和人员方面加大了投入,同时对团队技术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立联盟 促进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计量难点为了更加高效的解决IVD和生物药物产业发展中的计量测试难点和痛点,在今年的TD-MSQS研讨会开幕式上,成立了“全国药物及诊断试剂产业计量测试联盟”,30家高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诊断试剂企业等作为首批单位在会议开幕式上签署入盟协议。李红梅讲道:“联盟成立属于顺势而为,源于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在前期良好合作的铺垫下最终成立。”企业早期多是求生存,接下来是扩大规模,再然后是要做大做强。制药和IVD企业通常发展到第二阶段就有了十分明确的行业和产品标准的需求,而要发展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则要求在标准建立时与国际接轨,以便在国际平台上打造自己的品牌,如此,产业发展需求就对联盟成立产生推动力。李红梅介绍道:“目前联盟还没有对外广泛征集会员,但已经有很多的企业加入进来。现在我国IVD龙头企业在几十亿规模的比较多,我们需要打造一批百亿规模的世界级龙头企业。”谈到联盟成立后的运作机制,李红梅介绍到,“我们计划将一批国内有较强生产、服务能力以及明确计量需求的单位,同具有高端计量技术能力和前沿研发技术团队联合,以持续稳定的合作机制,形成紧密合作“大团队”,把原来量值传递较长的纵向链条模式进行扁平化发展,进一步推进前沿科技和计量标准研究对接产业化,保持与产业需求同步,这样形成有产品就有标准支撑的格局,最终可快速推进产品和产业发展。”她还表示:“未来,我们还会持续组织每两年一次的国际会议,以跟踪国际最新动态,参与更多国际标准的制定,让更多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参与,将我国企业推向国际大平台。”联盟成立后记:采访是在李红梅主持间隙进行的,作为组织该国际会议的秘书长,李红梅被称为“全场最忙的人”。有人曾形象地比喻,计量就像空气一样,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连,但往往又不被人们注意。从关键技术攻克到推进国际合作,李红梅的奔波,无非是希望中国的计量科学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更好的发展。采访中,李红梅谈到,对于我们举办的国际研讨会,许多国际专家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由对第一届会议的不以为然转为对第三届会议大力支持。有一位重量级外国专家因同期有另一个大型国际组织会议,特别向李红梅说明:“请务必协调好时间,我一定要参加你们的会议。”我问:“您觉得是什么让他们的态度发生转变?”李红梅回答:“一方面,这是在IVD和生物药物的巨大跨界交流,全球很少有的同时聚集了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平台,国际专家可利用该平台进行良好互动,充分讨论,所以他们特别珍惜这样的平台;另一方面,他们看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显著进步,他们期待中国将来为国际临床化学和国际计量委员会做出更多重要贡献。”
  • 海南组建省检验检测研究院 助力自贸港重点产业发展
    6月8日,记者从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充分论证基础上,提出工作方案,拟在整合所属11家检验检测事业单位的基础上组建海南省检验检测研究院。据介绍,针对检验检测机构规模较小、设置分散、资源集约不够、检验资源共享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海南将建立集约高效的检验检测机构作为优化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的重要措施。海南省委编办就整合组建机构事宜进行了研究,向省委编委履行报批手续,于5月15日批准成立海南省检验检测研究院。遵循优化协同高效的改革原则,新组建的海南省检验检测研究院不定机构规格,适度精简了编制数和领导职数,综合设置内设机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正蓬勃展开,为服务重点产业发展,强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构建与国际检验检测标准相衔接的营商环境,亟需建设一个公益性、基础性、保障性的权威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行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服务附加值高等特点,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也是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海南自贸港的重要保障和关键环节。立足公益、精简高效、资源共享,组建公益性、基础性、保障性的检验检测研究机构,将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促进海南自贸港重点产业发展,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揭牌
    7月20日,中国科学院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在嘉兴市举行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施尔畏和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共同为研究院揭牌。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杨柏龄、原秘书长竺玄、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局长田静、上海分院常务副院长朱志远,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孟刚、省科技厅厅长蒋泰维和省有关部门领导,中科院14家入驻嘉兴的研究所领导,中科院、浙江省和嘉兴市有关方面的领导,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有关科研单位和企业家代表等共250多人出席了揭牌仪式。嘉兴市委书记李卫宁致欢迎词,嘉兴市委副书记、市长鲁俊主持揭牌仪式。   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是全国首家经浙江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事业法人性质的院地合作平台机构。研究院是在中科院嘉兴中心6年来取得快速良好发展的基础上,由中科院、浙江省和嘉兴市三方共建,以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的技术、人才为依托,面向国际竞争,面向浙江省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突破重大产业核心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和引领地方未来产业发展为目标,组织前瞻性工业技术和应用研发,构建浙江省公共科技研发平台,公共孵化中试服务平台,公共测试检测服务平台。在现有建成面积11.5万平方米,科研人员505人,仪器设备1.51亿元,年转化新增产值116亿元的基础上,5年内规划投资9.55亿元,建成面积扩展到26.5万平方米、科研人员规模达到1500人,每年为浙江省转化新增产值300-500亿元,努力促进中科院项目和成果的规模产业化,支持浙江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战略产业。   揭牌仪式上,研究院的新光源及其装备技术、光伏光热及其装备技术、低碳烯烃三个产业创新联盟,化工新能源研究所,听力与电子辅助技术实验室,中俄科技产业孵化园,上海物联网创业基金浙江投资中心等九个重点项目与浙江省32家行业龙头企业及科研机构进行签约。   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首届理事会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学家王曦担任该院技术委员会主任。
  •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揭牌
    11月2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验收大会在中科院上海浦东科技园召开。通过验收后,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和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杨雄共同为上海高研院揭牌。会议由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主持。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江绵恒等参加验收仪式。   根据2008年中国科学院党组(扩大)会议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市政府院市合作协议精神,上海高研院由中科院与上海市政府共建。研究院定位于原始创新研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集成技术解决方案,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研、产、学、用为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科教机构。   上海高研院筹建工作组组长、院长封松林介绍,历经3年筹建,全院15万平方米的科研用房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近1.5亿元的科研装备也已到位并运行,建成了交叉前沿与先进材料、信息科学与技术、空间科技、能源与环境、生命科学与技术共5个研究部,集聚形成了一支近800人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队伍,初步具备服务国家战略和支撑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能力。   目前,上海高研院承担着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技部“863”、“973”和科技支撑计划,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以及上海市重大科技项目等各类项目,开展了广泛的院地、院企、国际合作。上海高研院正与上海交大、帝国理工等国内外名校展开科技合作,培养高级创新创业人才 与上海电气、壳牌等国内外企业和组织,或设立前瞻研究基金,或建立联合实验室,或联合进行技术开发,或成立技术公司,实现共性技术研发与集成。
  • 激发新活力,引领新发展——访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新实
    p   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简称“论坛”)已经陪伴检验检测行业走过了十年。十年征程,以梦为马,其与检验检测行业齐发展,共命运,对检验检测行业的影响愈加深远,已成为检验检测行业不可或缺的标志性盛会。年年论坛年年办,今年有何不寻常?为此,我要测网特在第十一届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即将召开之际,邀请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李新实院长为我们讲述今年论坛的“不寻常”之处以及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未来的发展思路。 br/ /p p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25ad2eac-7ea2-4224-83aa-2392d7354544.jpg" title=" 12121212.jpg" alt=" 1212121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院长 李新实 /p p   strong  1、作为论坛的主办方,本次论坛和长沙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有什么意义? /strong /p p   长沙历史悠久,自古就是楚汉名城,名人辈出。“唯楚有才,于斯为盛”。著名的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1925年12月,伟人毛泽东在美丽的橘子洲头、湘江之滨写下了气势磅礴的《沁园春· 长沙》,“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体现了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商贸中心,近年来发展迅速,面貌焕然一新,令人震撼。作为中部重镇,2017年GDP突破万亿元,成为中国第13个万亿都会 检验检测认证作为高技术服务业之一,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近年来,随着中部地区检验检测行业迅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检验检测行业已成为推动长沙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长沙市委、市政府战略谋划,瞄准检验检测高新技术产业,立足打造中国检验检测“第四城”,将检验检测认证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努力建设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和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彰显了“中国中部检测之都”的魅力。2016年长沙市政府投资十几亿元建设岳麓检验检测产业园,园区起点高、品位高、环境美、政策实,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发展前景,获批湖南省检验检测特色产业园。 /p p   今年恰逢伟大祖国70华诞,我们将第十一届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安排在长沙,既向伟大祖国献礼,也向以长沙检验检测为代表的中国第三方检测的辉煌过往致敬。本次论坛由我院和长沙市政府联合主办,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检科院与长沙市政府开展更深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大家也可以学习借鉴长沙经验,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为激发我国第三方检测产业新活力、引领经济社会新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p p    strong 2、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激发新活力,引领新发展”,请您介绍一下确定这一主题的思路。 /strong /p p   检验检测被誉为“工业之眼”,处于产业最前沿,肩负着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重任。早在2011年,“检验检测服务”就首次以一个产业的形态,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8个高科技服务业之一,体现了鲜明的产业特征。第三方检测产业自身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工业之眼”的明亮程度。为此,本届论坛确立了“激发新活力 引领新发展”的主题,目的就是希望从内、外两个维度,引发大家对第三方检测产业自身发展的深层次思考,更好地发挥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实现两者的互促共进,同步提升。 /p p   激发新活力,就是要激发第三方检测的内在活力,促进行业自身持续健康发展。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作为“传递信任的行业”,检验检测自身必须首先为社会所信赖。这就要充分激发第三方检测的内在活力,做大做强第三方检测产业自身。 /p p   引领新发展,就是优化检验检测服务供给,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国民经济运行提供技术支撑,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检验检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着眼于优化检验检测服务供给,以自身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保驾护航。 /p p   strong  3、今年是论坛举办的第十一年,为什么今年论坛举办时间有所推后?您对论坛近年发展有何看法?对论坛未来有何期待? /strong /p p   今年是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举办的第十一个年头,往年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基本都在九月初举办,今年到长沙举办,一方面是长沙“三伏”过后,炎热天气还会有一段时间的反复 另一方面是由于九月初学生开学,大家都比较忙,综合考虑,为了方便大家,时间向后延了一段。 /p p   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作为国内第三方检测行业的首个高峰论坛,自2009年创办以来,始终秉承“搭建交流平台,凝聚各方智慧,探讨前沿趋势,引领行业发展”的初心,淡化官方色彩,不以营利为目的,搭建平台,凝聚共识,在传达国家政策、分析检测行业现状、反应市场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这个平台是第三方检测领域的有识之士共同培育、共同打造的一个公共交流平台。近年来,平台的展示能力和推广能力不断提升,举办地点由东部地区走向西部、中部地区,辐射范围越来越广,影响日益深远,目前已发展成为检测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重要活动和重要品牌。但我也注意到,近年来一些机构、组织借助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的影响力,改头换面,“山寨”出了不少类似的活动,有的甚至与我们的论坛名称都差不多。更有甚者,有的机构打着中国检科院的旗号进行招展,给中国检科院以及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造成了负面影响。反过来说,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论坛的影响力。在此,我代表中国检科院及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呼吁,希望大家珍惜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这个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共同维护第三方检测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p p   strong  4、检科院整体划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后,未来的发展将如何调整? /strong /p p   大市场机制的建立,是当今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市场监管总局职能涉及企业注册、质量安全监管、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各个领域,业务范围十分广泛。中国检科院划入市场监管总局,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我们将牢记使命,抢抓机遇,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p p   一是加强科研创新,不断提升自身实力。科研是中国检科院的立院之本,必须一以贯之的坚持。中国检科院未来发展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国计民生,集聚全院优势力量,联合系统内外专家,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进行凝练攻关,不断解决检验检测工作中带有全局性、综合性、关键性、突发性、基础性的科学技术问题。同时,密切关注国际国内行业的技术发展和前沿动态,围绕大市场监管、食品农产品安全、消费品安全、大宗战略资源性商品检验监管等涉及国计民生和行业发展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不断提升科研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p p   二是强化技术支持,持续拓展服务领域。中国检科院将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积极对接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在为市场监管总局服好务的前提下,继续为海关总署、农业农村部、司法部等部委做好技术支持工作,为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p p   2019年中国检科院开始承担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秘书处工作,负责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体系设计、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风险监测和评价性抽检数据统计分析、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和食品快速检验方法的立项审核、跟踪评价等技术支持。目前已与全国32个省(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局本级承检机构、牵头机构建立了工作联系。其他各项工作也在抽检司的支持和兄弟单位的配合下稳步推进。 /p p   为配合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周宣传活动,加强餐饮业智慧管理,中国检科院受市场监管总局经营司委托,负责组织了“互联网+餐饮智慧管理系统”方案征集活动,遴选出一批优秀方案,对提升餐饮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p p   2019年5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推动建立食品安全司法鉴定制度,中国检科院配合法规司和执法稽查局,在食品安全司法鉴定制度建设中,参与起草了《食品安全司法鉴定制度主要内容》、《食品安全司法鉴定办法》,组织召开多次研讨会,对食品安全司法鉴定的体系架构、食品安全司法鉴定的专业领域及系列配套工作等提出意见或建议,为国家食品安全司法鉴定制度建设技术支撑单位提供了技术支撑。 /p p   三是促进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办法。8月21日,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发文,为高校、科研院所松绑,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的自主权,这对全面增强创新活力、提升创新绩效、增加科技成果供给、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中国检科院将深入推行“大市场”战略,不断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转化方式,持续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施,积极推动院属企业参与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和示范区建设,为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p p   论坛最新日程及参会报名请点击链接: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829/492241.shtml" target=" _blank" 大咖云集|第十一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暨展览会震撼来袭! /a /p p br/ /p
  • 通用中国前瞻技术科研中心二期明年落成
    2011年12月19日,通用汽车在上海宣布,通用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科研中心二期将于2012年下半年落成。   通用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科研中心ATC(Advanced Technical Center)乃是目前国内汽车业最具综合性的前瞻技术研发中心。通用中国总裁甘文维表示,通用中国研发团队将以中心为依托,协同全球各地专业人士为中国及全世界开发可持续性汽车解决方案。   该中心毗邻通用汽车国际运营部及通用汽车中国总部,占地面积为6.5万平方米。科研中心二期项目将着眼于前瞻设计、车辆工程、先进动力总成、城市交通及汽车生产工艺的研究与开发。二期工程始于夏末,目前已完成四分之一。   二期工程将对一期“先进材料实验大楼”建设工程形成补充。一期工程落成于9月,致力于研发电池及轻型材料。通用汽车中国的电池测试系统已全面投入运营,调试及相关实验均已完成。该测试系统一直在对部分中国电池供应商提供的不同电池进行测试,测试预计于明年第一季度完成。随后,电池将经过通用汽车严格的全球电池质量认证审查。本文相关推荐中国经济明年如何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待遇高中通用技术作品图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通用技术试验设计架桥机通用技术条件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明年中国经济会倒退。
  • 北林大成立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
    日前,北京林业大学与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国际交流和管理中心签署协议,共同组建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建立的研究院,将带动我国生物质林木资源培育学科的建设、培养高端专业人才、创建产学研用的新模式。   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和利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林木生物质资源研究是能源研究中的新兴领域。据悉,新建立的研究院是北林大科技园区的入驻机构之一,将筹建国际交流合作、非粮生物质能源重点实验室和科技成果孵化中心等3个中心。
  • 福建厦门市质检院前瞻布局打造“智慧+”检验检测创新服务平台
    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质检院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在检验检测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国内外科技合作、两岸交流合作等方面起到引领作用,多项工作得到地方政府的肯定。其中,打造“智慧+”检验检测创新服务平台属该院的特色之举。 据介绍,“智慧+”检验检测创新服务平台是由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电池、智能医疗器械、智慧家居、智慧健体、智能消防等几个领域共同组成的服务性平台,尽显厦门市质检院在检验检测创新上的前瞻性眼光。 近年来,厦门市质检院围绕厦门市产业发展,以现有的3个国家级质检中心为技术支撑,创新性提出建设福建省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为知名汽车制造企业提供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品测试。 “平台项目的实施,为福建省智能网联的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将极大填补福建乃至东南地区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领域空白。”厦门市质检院院长史园介绍,该平台将建成福建省唯一具备完整覆盖34类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标准法规模拟场景及17类V2X系统测试模拟场景的测试场,实现“人—车—路—云”一体化实景加孪生模拟测试技术。同时,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安全及关键零部件试验室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整车带载电辐射性能实验室之一,也将成为国内首条按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 18384-2020)设置的综合安全检测线。 面对高速发展的宁德时代、中创新航、海辰新能源、福建巨电等新能源电池生产企业强烈的检验检测需求,厦门市质检院敏锐抓住发展机遇,于2018年就前瞻布局建设新能源电池检验检测创新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就近“一站式”检测技术服务,解决企业产品研发效率低下的痛点。 据悉,该平台设有可靠性试验区、耐候性能试验区、电性能试验区、滥用测试试验区等。平台检测产品涵盖储能、动力和消费类电池领域,从电芯、模组、电池包到整车应用,全覆盖了电池性能、电池滥用、气候环境、机械环境四大关键测试能力。目前,该平台已通过CNAS、CMA实验室认可,取得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合格测试与认证组织(IECEE)CB实验室资质,是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安全标准特别工作组全权成员单位、全国纳米技术标委会纳米材料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福建省动力电池风险监控站承担单位。该平台还与瑞士SGS共建动力电池联合实验室,为企业提供动力电池设计、研发、制造等的“一站式”服务。 同时,该平台也是市场监管系统唯一一个检测能力覆盖新能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消费电池三大应用领域的CB实验室,填补了市场监管系统在锂离子电池全领域全球互认资质上的空白,成为市场监管系统仅有的两个通过ISTA(国际安全运输协会)认可且为ISTA中国理事单位的机构之一。主动上门为厦门宙隆运动器材公司和厦门金双胜健康科技有公司开展标准培训;为企业新研发的产品进行首样评估;为知名品牌产品制定评价测试方法;联合辽宁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院,为厦门大博医疗、厦门致微仪器等有源医疗器械企业提供本地注册检验服务… … 厦门市智能医疗器械产业的壮大和发展,也离不开厦门市质检院对智能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创新服务平台的布局。 据介绍,为了深度服务产业,厦门市质检院依托现有的电磁兼容、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能方面的检测能力,积极规划智能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创新服务平台,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共性需求、产业链上某一个或几个关键环节的共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和综合服务,提升厦门市在智能医疗器械领域的研究与评价能力,营造强有力的创新支撑环境。 此外,厦门市质检院还积极规划了智慧家居、智慧健体、智能消防等多个检验检测创新服务平台,共同发挥“智慧+”平台在检验检测、创新研究、标准制修订、检测技术研究等方面的作用。 “‘智慧+’检验检测创新服务平台不仅为产业和企业提供服务,还为地方政府决策服务,发挥质量参谋作用。”史园介绍。截至目前,厦门市质检院有多项工作被纳入《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厦门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的意见》《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政府文件中。 与此同时,厦门市质检院规划的创新服务平台还为地方政府重大活动和应对公共危机、风险舆情提供技术服务。在2021年厦门市针对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开展的质量专项抽查中,平台对比分析了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与锂离子蓄电池的产品质量状况与风险,撰写了《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质量监测评价》等。针对新能源电池的市场状况,该院承担了福建省内所有的动力电池的舆情监测和风险监控工作。作为福建省动力电池风险监控站承担单位,截至目前,共监测筛选动力电池风险舆情30多条。
  • 李灿院士获得2010年A3前瞻计划项目支助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和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NRF)各自评审的基础上,经三方协商,就资助2010年A3前瞻计划可再生能源的项目达成共识,以下1个项目将获得NSFC、JSPS和NRF三个机构为期3年的资助,其中NSFC资助200万元:   项目名称:助催化剂及表面结在分解水光催化体系中的作用   中方PI:李 灿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日方PI:Kazimaro Domen  教 授  东京大学   韩方PI:Jae Sung Lee   教 授  浦项科技大学   亚非及国际组织处   2010年7月27日
  • 大健康研究院2024年全球遴选项目征集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安徽省共同发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安徽省卫生健康系统和省内外大健康领域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力量和骨干企业参与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健康研究院以“全省联动、辐射周边、服务全国、对标国际”为发展战略,以“源头创新、促进双转”为使命,力争5年内建成国内一流的大健康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并带动安徽省大健康产业发展,争创国家实验室。2024年大健康研究院持续进行全球遴选项目的征集工作。大健康研究院将瞄准市场,以全球视野遴选并支持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突破性和发展潜力的项目。申报项目需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能够在1-3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产业化前景明朗,并获得投资机构投资,大健康研究院将为项目设置“一对一”的项目服务小组,与项目团队共同迈出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第一步。一、申报条件(一)支持方向1. 创新药物类:新发现的疾病治疗靶点,新合成的靶向化合物,创新型大分子、细胞药物,创新的治疗药物组合,创新的药物制剂或递送方式等。2. 医疗器械类:用于疾病防控、疾病治疗和康复治疗的新型医疗器械等。3. 疾病诊断制品类:新型的疾病体外诊断试剂,包括临床生化试剂、免疫诊断试剂和分子诊断试剂等。4. 其他类:符合大健康研究院总体建设宗旨的其他项目。5. 项目需具有创新性和显著临床价值,能够在1-3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产业化前景明朗,并获得投资机构投资。(二)项目申报主体1. 申报主体为个人,需在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等机构从事大健康相关领域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一般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不具备博士学位(工程类)的研究者需提供两位具有高级专业职称的同行专家的推荐信。个人申报主体须提供拥有相关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的证明,以避免后期转化中出现产权纠纷问题。项目在研期间工作单位在境外的研究者或外籍研究者申请该项目时,需与国内研究者合作共同申请。项目申请人必须为本项目的实际负责人,且有较为完整的研发团队及足够的时间保证研发工作顺利开展,并参与项目从立项到验收的全过程。2. 申报主体为企业,需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人才团队和一定的资金实力及研发基础,企业运行管理规范,并已经过一定时间(至少半年)的正常运营,无不良社会信用记录,且核心团队成员至少一人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不具备博士学位(工程类)的研究者需提供两位具有高级专业职称的同行专家的推荐信。二、申请与立项(一)材料提交项目申报主体为个人的可联系大健康研究院科研与教育处,项目申报主体为企业的可联系大健康研究院成果转化与对外合作处,申请大健康研究院官网科研管理系统账号,登陆后在“项目申报”处填写相关申报材料。联系方式科研与教育处邮箱:djkkjc@ihm.ac.cn 电话:0551-63661316成果转化与对外合作处邮箱:cgzhc@ihm.ac.cn 电话:0551-63661219(二)初筛大健康研究院对申报项目的形式、内容、已有研究基础等进行初步筛选,通过的项目可进入下一环节。(三)会评大健康研究院相关部门将组织专家评委对申报项目进行现场答辩评审,项目评审结果分为A、B、C、D类。其中,A类项目最高支持经费不超过500万元,B类项目最高支持经费不超过300万元,C、D类项目原则上不支持经费,但可入驻研究院孵化器。(四)终评大健康研究院将结合专家会评和项目尽职调查结果,与项目核心团队沟通洽谈。大健康研究院与项目方就项目落地意愿与资助方案达成一致后,报院务会审议。(五)结果公示与签订协议对通过审议的项目进行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期满后,大健康研究院与项目申报主体签订项目资助协议、相关法律文件。三、遴选时间大健康研究院全球遴选项目采用滚动式征集,每期具体截止日期在大健康研究院官网上及时发布。四、经费管理遴选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3年,资助金额一般为200-500万/项,特别优秀者可以一事一议。项目经费拨付严格根据项目实施节点下达至项目方在大健康研究院的专属账户。经费报销程序在大健康研究院内完成,经费使用依据《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遴选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试行)》(院字〔2024〕13号)进行。五、考核验收(一)进度汇报:根据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办公室要求,立项项目方需每月5日前在大健康研究院科研管理系统中更新项目进展。(二)年度考核:项目方提交年度进展报告并进行现场答辩。对不参与年度考核,或无故未按项目资助协议中项目研究计划进度表推进研究计划,或资金使用不合理的项目,我院有权利终止资助。(三)结题验收:大健康研究院将根据实际情况统一安排专家会议进行结题答辩,项目方需提交结题报告和论文、专著、专利等成果材料。对未提交结题材料或验收不合格者,大健康研究院将取消其今后遴选项目的申请资格。院字〔2024〕21号 关于印发《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2024年遴选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pdf
  • 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举办“创新分析技术产业生态链”论坛
    p   11月16日,由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与上海分析技术产业院主办的”创新分析技术产业生态链”论坛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论坛正值慕尼黑上海生化展首日开幕,吸引了六十余名企业与学界代表前来聆听。论坛邀请市科委、清华大学药学院等领导和专家做了专题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1082708a-d48f-4d31-aa0a-52fafab0d11f.jpg" title=" 0张延军.jpg" alt=" 0张延军.jpg" / /p p   论坛伊始,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副总经理张延军致辞。他表示,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自2018年成立以来,以政策和创新为驱动力,搭建产业创新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汇聚龙头企业,打造分析技术产业创新高地。G60科创走廊建设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启迪漕河泾科技园和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将把握机遇,努力把上海松江建设成为分析技术产业发展的热土,打造世界一流的分析技术产业集群,促进我国国产科学仪器与分析技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e6acda0e-1ccb-47e5-91ec-8a4fd7ee22ba.jpg" title=" 1张露璐.jpg" alt=" 1张露璐.jpg" / /p p   上海市科委研发基地建设与管理处副处长张露璐带来“上海科学仪器创新发展”的主题报告。报告中总结梳理了国内外科学仪器发展的研发生产情况,并从上海科学仪器的现状和优势领域出发,提出上海科学仪器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近期规划。他表示上海科学仪器将重点推进关键技术突破、原创性科研仪器和大科学设施核心部件研制以及面向应用的科学仪器开发,实现我国仪器研发从跟跑到并跑,最终领跑的突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92364602-5b4a-4472-a4b8-dd9bc806d1b7.jpg" title=" 2尹航.jpg" alt=" 2尹航.jpg" / /p p   清华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尹航教授介绍了清华大学药学院在科研方面的布局,以及分析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7cbb69f0-d7d0-4399-b5b3-fabf69d789fe.jpg" title=" 3吴余阳.jpg" alt=" 3吴余阳.jpg" / /p p   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项目总监吴余阳介绍了研究院在搭建产业专业平台,为分析技术领域企业提供创新服务,推动分析技术产业发展方面的探索。目前,松江区已聚集60余家分析技术领域企业,引进多个高层次人才项目,松江区分析技术产业集群已初步建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49e6c48d-98ef-4abf-94f6-1b44b71acfa1.jpg" title=" 4闫帅帅.jpg" alt=" 4闫帅帅.jpg" / /p p   上海理工大学刘箐教授课题组闫帅帅带来“拉曼光谱结合机器学习对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的主题报告,课题组将传统分析技术与新兴技术创新的结合,应用于快检领域,建立了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拉曼指纹图谱数据库。分析技术行业与新兴学科的交叉研究,将成为未来推动行业向外拓展的新动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f7421afa-1f14-48ac-9d3f-c18ff87e9b28.jpg" title=" 5任兴发.jpg" alt=" 5任兴发.jpg" / /p p   月旭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兴发带来“新冠后疫情时代液相色谱技术的市场机会”的主题报告。报告以液相色谱技术为观察点,介绍此项分析技术的现状,阐述技术未来发展的动力将来自材料学的发展和应用开发研究领域的拓展。在新冠后疫情时代下,月旭科技在实验室分析检测、制备分离纯化、医疗体外诊断三大领域积极布局,已经推出色谱柱、色谱仪器的部分产品,未来将向工业规模制备色谱的目标发展。 /p p   本次论坛是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第二次参加慕尼黑上海生化展。研究院持续参加行业高端展会活动,与行业企业和业内人士保持沟通联系,促进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 /p
  •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研究所签约落户南通
    12月18日上午,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研究所合作签约仪式在南通创新区举行。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胡义东,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吴新明出席签约仪式。根据协议,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将联合清华大学许军教授团队,在南通创新区设立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研究所,围绕芯片设计、制造工艺等进行技术攻关,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集成电路创新发展之路。该研究所也是南通市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首批在南通落地的专业技术研究所。吴新明在讲话中介绍了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他说,随着北沿江高铁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加快推进,南通与上海、苏南的交通更加便捷、联系更加紧密,今后将充分用好多重国家战略的叠加优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更高水平对接上海、融入苏南,努力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大力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南通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工艺技术研究所的发展,加快推动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同时希望省产研院进一步关心支持南通发展,加快高端创新要素向南通集聚,打造产业技术创新高地,助力南通高质量发展。胡义东表示,南通集成电路产业基础雄厚,希望工艺技术研究所充分利用各方优势,尽快突破“卡脖子”技术,着力孵化和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集成电路创新平台和制造企业,为全省乃至全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副市长王凯、市政府秘书长凌屹参加活动。
  • 青岛将建全国最大3D打印产业研究院
    6月19日,在第二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暨博览会专场推介会上,青岛市委常委、青岛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陈飞介绍,青岛高新区正在积极筹建国内最大的3D打印产业研究院、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和3D创新总部基地,产业特色初步显现。今后5年内,青岛高新区将面向全球着力聚集创新资源,突破产业关键技术,建设国内知名的3D打印创新产业集群,打造比较完整的3D打印产业链,将青岛高新区打造成为我国3D打印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中心,全球3D打印技术领域创新的重要节点。   目前,青岛高新区已将3D打印产业作为&ldquo 1+5&rdquo 主导产业体系中高端智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力推进,已引进了西安交通大学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卢秉恒院士团队、中科院自动化所王飞跃研究员团队、清华大学机械系等7个3D打印领域产业化项目。
  • 客户见证---LAUDA接触角测量仪入驻山东能源研究院
    北京冬奥会的赛事刚刚落下帷幕,东方德菲公司工程师便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在山东能源研究院顺利安装调试了一台德国LAUDA公司的LSA100型光学接触角粘滞力测量仪。山东能源研究院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世界能源科技前沿,立足山东能源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洁净能源科技基础性、前瞻性和重大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集中了一批包括院士科学家,杰出青年、长江学者领头的高科技人才。仪器使用培训时,我司工程师对用户特别感兴趣的滚动角测量和垂直粘附力及水平滞留力测量做了详细讲解并指导了操作实习。用户全面掌握了仪器的使用要领,并就一些关键的测量问题和我司工程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北京东方德菲仪器有限公司将一如既往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和高品质的专业仪器。
  • 中国化学计量标准从跟跑国际走向部分引领——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所李红梅研究员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计量一直是衡量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砝码和标志,从农业文明时代就有了度量衡,为了更高效地保证商品交换和房屋建设等人类基本需求,秦始皇了统一度量衡。如今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实现计量单位制全球统一对于科学进步、贸易和社会发展尤其重要。李红梅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所所长,到今年,她已经在计量岗位上工作了35个年头。近年来,在李红梅的带领下,我国的化学计量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通过广泛开展国际间计量合作研究,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化学计量和标准物质的国际影响力。近日,仪器信息网专访了李红梅,听她讲述化学计量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对国民健康的意义和国际化发展历程。李红梅 研究员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所我国食品安全测量标准工作展现国际影响力计量是国际公认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建立全球一致的测量系统能够为科学发现和创新、工业制造竞争力提升、国际贸易和立法等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国际合作则能够更好地促进和完善国际互认。李红梅长期任职并活跃于多个相关国际组织,对于开展国际合作,李红梅有着很深的体会。早期的官方国际计量组织,更多是由欧美国家发起并进行具体事务的实施,而如今,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无论在官方的国际计量组织还是非官方的国际组织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李红梅讲道:“大约十七年前,我刚进入国际组织工作时发现,无论是技术研究还是针对国际规则的制定,我们都起步比较晚,语言非母语也是一个阻碍。经过数十年来中国计量人持续的努力,我们从一开始的学习,到后来的跟跑、并跑,到现在,已实现了部分领域的领跑。”李红梅以食品安全领域的计量工作为例,讲述了我国化学计量工作如何一步步获得国际认可并起到了引领发展的作用。早些时候,李红梅提出要做国际上第一个食品领域的测量标准国际比对,当时的国际组织主席认为欧美国家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没有必要开展国际关键比对,但允许一些国家结合区域需求,开展研究型国际比对。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代表我国成功主导了食品安全领域的第一个研究型国际比对。后来,中日韩和亚太区域的同仁们达成共识,认为食品安全十分重要,很有必要开展相关测量标准的关键比对工作,同时鉴于李红梅团队早期在这一领域持续的研究成果,她被推荐为第一届亚太区的食品安全焦点工作组召集人。这样的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我国食品安全计量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再后来,我国的食品安全测量标准成果在非洲、拉丁美洲国家均产生广泛的影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大。近期,欧美国家围绕食品产业竞争力提升和大众健康需求,也大大加强了食品安全领域测量标准的研究投入。2020年,国际计量委员会将食品质量与安全列入了2030七大发展战略之一。亚太区域食品安全工作焦点工作组的工作也受到了国际计量界的认同,成为先期示范。“这是我们在国际舞台逐步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包括主动开展研究工作、对发展中国家的持续援助得到国际认可以及在国际规划和规则制定中发挥主导作用。计量研究工作竞争压力还是挺大的,所以我们需要目标定位有科学性、规划布局有前瞻性、技术成果有先进性、人才队伍有可持续性,才能保证我们的计量水平保持在国际前列的水平”,李红梅讲到。除了具有对大众健康的保护意义,食品安全领域测量标准工作的另外一个重要性体现在对食品工业的支撑上。“食品工业在任何国家的工业发展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国的食品工业占国内总GDP的10%以上,这样一个过万亿产业的发展通过计量技术支撑将释放更大活力,也可以实现科学防范风险。在我们多年持续努力下,食品安全测量标准的研究工作在全球范围被广泛重视起来,逐步实现了测量标准对安全的守护,同时在支撑食品工业发展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李红梅自豪地说。支撑和服务生物药新兴产业发展生物医药领域是当下最热的工业生产领域之一,近年来,李红梅团队结合生物药产业的发展,开展了大宗生物药的计量研究工作,在构效关系精准表征和工艺关键环节的嵌入式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李红梅介绍道:“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测量标准研究一直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使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测量标准都是等同采用国际标准。随着计量技术的深入研究,我们最终探索出计量支撑生物医药发展的路径,通过紧密结合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开展关键计量技术研究,以先进技术标准支撑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目前我国在多肽类物质的精确表征、肝素寡糖和人源单克隆抗体的标准物质研究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中肝素寡糖和C肽的标准物质均是国际首个。李红梅讲道:“这些技术和标准物质将对生物药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技术支撑作用。单抗、肝素和肽类药物涉及千亿美元的产业,所以相关计量研究工作非常重要。未来,我们还会在“十四五”期间持续深入地研究。”对年轻一代计量人的建议:既要耐住寂寞“精耕细作”,又要“勇于创新”李红梅称自己是计量战线的一名“老兵”,回顾35年的计量工作,她说:“我们的工作环境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60年代工作的前辈们相比,我们这些80年代工作的同志是幸运的。老一辈计量人很多工作都是从零开始的,甚至连基本的测量装置都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搭建,他们是开创者。在我的工作历程中,听取了多位老领导、老前辈的嘱托、吸收了经验、更传承了他们的开拓精神。”在潜心科研的同时,李红梅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年轻化学计量工作者。对于他们,李红梅给出了殷切的建议:第1, 要“精耕细作’。当我们确定计量研究方向后,要有牢固的基本功、耐得住寂寞,做好付出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厚积薄发的准备。急功近利做出的成果往往是“昙花一现”。第2, 要敢于创新。勇于走出舒适区,保持适度的压力感,要善于学习国际先进思路和创新方法;敢于挑战,力求在国际计量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实现部分领域引领;第3, 要交叉共融。建立更加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科学思维体系;同时要开拓视野,找准计量技术与我国现阶段的产业发展急迫需求的结合点,为我国食品药品领域“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后记:采访过程中,李红梅多次强调要准确测量,要以SI单位为“标尺”来衡量测量的准确程度。“作为计量人,追求准确是我们的基本素养,做不准的、没有研究清楚的内容不会拿出去。”出于计量工作的性质和团队所具备的能力,在三聚氰胺、新西兰奶粉投毒等需要快速准确测量的食品安全重大事件中,李红梅团队都冲到前面,为国民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历次的重大突发事件中,国家从众多备选方案中选择我们的测量技术方案,是对我们团队能力的肯定。追求精益求精和客观评价科研成果,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我们在关键时刻服务于国家急需。”李红梅如是说。
  • 攀枝花筹建四川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
    攀枝花筹建四川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   近日,攀枝花市全面启动四川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筹建工作。该市计划在半年内初步搭建起研究院整体框架,探索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研究院初步运转。   钒钛磁铁矿是全省重点开发的4大资源之一,钢铁钒钛产业是工业强省的7大支柱产业之一。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钒钛产业科技支撑力不足,资源闲置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大量关键技术尚未取得突破。攀枝花市组建四川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将从更高层面进行设计,有效整合国内钒钛产业优势科研力量,推动钒钛磁铁矿资源高水平综合开发利用。 据了解,该研究院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共同投入并参与管理,以钒钛及相关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为研发对象,成立后力争一年内实施研发项目5-10个,整合利用投入研发资金5000万元至1亿元,申请专利20项。
  • 科技部明确今年十大任务 加强战略技术前瞻部署
    今年主要推进的十大重点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央6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 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强战略高技术的前瞻部署,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加强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和产业化,支撑产业结构调整 加强基础研究,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加强科技惠民,促进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基层科技工作,促进区域创新发展 深化科技开放合作,提升科技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本报北京1月19日电 2013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今天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作工作报告。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万钢在工作报告中回顾了2012年科技工作,总结了5年来科技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提出了2013年重点任务。万钢强调,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科技工作,必须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各项任务,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实现科技改革发展新突破,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新贡献。   万钢指出,2012年是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全国先后有21个省(区、市)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出台了一批针对性操作性强、改革力度大的政策措施。全社会R&D支出有望突破万亿元,占GDP比重可达2.0%,其中企业R&D支出占74%以上 研发人员总量预计达320万人年 发明专利授权量预计达21.7万件,比上年增长26.2%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预计超过6000亿元 全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预计突破10万亿元。过去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08年的48.8%上升到2011年的51.7%,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回顾5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必须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促进科技经济紧密结合 必须坚持把促进民生改善作为科技工作的本质要求 必须坚持把增强科技长远发展能力作为战略重点 必须坚持把深化科技改革和开放作为强大动力。   万钢强调,当前我国科技工作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第一,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要牢牢把握新时期科技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第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科技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科研体制与创新模式加速变革。第三,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需求。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我国科技改革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包括如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如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如何加强创新政策落实,如何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管理等。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大幅提升,一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完全有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因此必须坚定信心,更具胆识和智慧,切实把握和用好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释放科技体制改革红利,不断开创科技事业发展新局面。   万钢提出2013年主要推进十大重点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央6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 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强战略高技术的前瞻部署,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加强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和产业化,支撑产业结构调整 加强基础研究,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加强科技惠民,促进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基层科技工作,促进区域创新发展 深化科技开放合作,提升科技发展的国际化水平。他要求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王志刚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要充分认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准确把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要求。王志刚要求,为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重点把握好几点:一是坚持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二是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实力和社会生产力 三是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整个进程中,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他要求各地方、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要加强统筹推进、完善创新政策、注重机制创新、加强试点示范,扎实做好科技体制改革各项工作 要紧扣主线、突出重点、夯实基础、务求实效,着力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提高科技管理科学化水平。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等部门负责人,科技部领导及各司局主要负责人,全国各地方科技厅局主要负责人,部分国家级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 河南:3家省实验室、13家省中试基地和15家产业研究院集中揭牌
    3月22日,河南省第二批省实验室和省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集中揭牌仪式举行。本次集中揭牌的共有3家省实验室、13家省中试基地和15家产业研究院。据悉,龙门实验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任实验室主任,河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牵头组建,依托洛阳市、河南省科学院、中信重工等相关单位参与建设。实验室围绕国家“制造强国”战略,聚焦新材料与智能装备领域重大需求,重点在智造基础、先进材料、高端基础件、智能系统、成套装备等智能装备领域五方面开展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研究,建设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季麟任实验室主任,依托郑州大学牵头建设,与三门峡市政府合作共建,有研科技集团、中原黄金冶炼厂、河南豫光金 集团等相关单位参与建设。实验室面向国家关键金属原料安全保障与高端材料自主供应的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关键金属基础与交叉科学、关键金属资源与材料战略、关键金属提取与纯化、关键金属材料与靶标、特色关键金属产品、金属循环与材料再生等6个研究方向,着力解决关键金属领域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任实验室主任,依托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牵头建设,省农科院、河南大学等相关单位参与建设。实验室面向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物安全重大战略需求,聚焦超级疫苗、抗体与蛋白质药物、免疫检测与诊断技术、食品安全、生殖免疫与动物性别控制等5个研究方向,努力实现重大疫病免疫机制和疫苗创制核心技术突破,引领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以及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世界一流的现代免疫领域创新平台。此外,13家省中试基地分别是河南省电子装备柔性中试基地、河南省低碳能源技术中试基地、河南省体外诊断产品中试基地、河南省智能制造系统中试基地、河南省碳基新材料中试基地、河南省先进高温材料中试基地、河南省光子集成芯片中试基地、河南省微电子中试基地、河南省生物基材料中试基地、河南省生物发酵与植物提取中试基地、河南省先进光学与功能镀膜中试基地、河南省地下工程中试基地、河南省医用防护用品中试基地。15家省产业研究院分别是河南省煤矿智能开采装备产业研究院、河南省先进光子技术产业研究院、河南省高温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河南省动物疫苗与药品产业研究院、河南省高端轴承产业研究院、河南省智慧康养设备产业研究院、河南省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器产业研究院、河南省新型动力及储能电池材料产业研究院、河南省钛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河南省生物基材料产业研究院、河南省金刚石材料产业研究院、河南省数字光电产业研究院、河南省中药现代化产业研究院、河南省聚乳酸可降解材料产业研究院、河南省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研究院。
  • 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刘兵院长一行赴托普云农调研数字产业化建设
    为更好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号召,以切实举措推进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9月8日上午,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刘兵、正处长级调研员李青绵、副院长王国勇、副院长王静一行人走进托普云农调研数字产业化建设。刘兵院长一行在托普云农合影留念 刘兵院长一行在托普云农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朱旭华及相关技术负责人的陪同下,对托普云农发展历程、重要科研成果、智能农业装备以及数字三农服务应用等区域进行了参观。对于托普云农数字技术在农业产业端打造的多个应用场景,刘兵院长一行表现出极大兴趣,在详细了解托普云农落地实施的“产业一件事”发展规划后,刘兵院长表示,从硬件仪器设备出发,做到如今软硬件双驱,协同发展,托普云农在数字农业发展方面确实比较专业。刘兵院长一行参观托普云农数字三农展厅 座谈会上,刘兵院长表示,当前得益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数字化改革等重大战略机遇的多重叠加。制造业和信息化企业迎来发展最好时期,企业要把握好战略机遇期,描绘好发展蓝图。同时要走“专、精、特、新、深”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研发专业度高、精细化程度深的机械设备,充分应用数据逻辑,推动多跨场景应用,协同发展,延伸产业价值链,增添更多数字经济系统中的农业动能。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刘兵 双方还围绕数字化技术如何赋能农机装备产业、农业大脑如何解决市场痛点问题等展开广泛交流。刘兵院长在最后表示,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标志性产业链缔结方面的经验对托普云农未来发展有着一定的引导支持作用。希望双方今后取长补短,在重大攻关项目、农业大数据、农业产业链纵深发展等方面探索尝试院企合作的新模式,共同打造更多农业应用场景,把数字化改革成果造福于农。托普云农董事长陈渝阳 托普云农董事长陈渝阳表示,托普云农一直致力于科技改变传统农业,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专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以数字技术为主导赋能的改革创新,例如,智能感知设备、大数据中心、农业大脑等等,在纵横方向上不断拓宽空间格局,强化企业战略定位,实现长足发展。希望此次调研是双方谋求合作发展的起点,托普云农会全力以赴做好支撑和服务,共同探讨、研究数字产业化的更多建设,助推农业更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 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各部分负责人及相关人员陪同调研。
  • 校企地强强联合打造共赢产业链——中节能哈工大环保装备技术创新研究院启动
    p   中节能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坚持“创新求精产业报国”的初心,为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11月23日上午,中节能哈工大环保装备技术创新研究院在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落成并正式启动。威海市副市长张伟,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长徐晓飞,中节能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朱彤,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柯学民,哈工大(威海)副校长、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董事长、总经理张文丛,威海国有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仁波共同按动启动按钮,“点亮”研究院标志牌。张文丛主持仪式。研究院将作为校企地三方联合的桥梁,实现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市场开拓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和融合,支持创新创业,建立特色环保产业集群,建设成科技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打造共赢产业链,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助推地方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ce763eb4-c4d0-4e2e-bbe5-fff928fbcc69.jpg" title=" 1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97666127-7c74-406a-b793-b7a5cc5ee5fb.jpg" title=" 2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7a660d54-2f73-4e24-97c1-b24811a031e9.jpg" title=" 33_副本.jpg" / /p p   徐晓飞在致辞中向出席仪式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研究院的落成启动表示衷心祝贺。他讲到,哈工大是一所具有浓厚家国情怀的高校,此次围绕节能环保行业为国家发展、地方需求做贡献是哈工大义不容辞的责任。哈工大(威海)扎根齐鲁大地办学30余年,在威海市和高新区各级政府的持续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校区按照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校区的目标,以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和国际化为重要驱动,不断加快发展步伐。2019年正式启用的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平台高效聚集了一校三区的科研成果,中节能哈工大环保装备技术创新研究院是在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内启动的又一个重大项目,代表着校地企联手在智能环保领域共同奏响了全新的发展篇章。今天到场庆祝的百余家企业中有众多的校友企业,感谢各位校友把充满感情的友谊之手伸向母校。在哈工大百年校庆即将到来的激动时刻,期待母校与校友心手相牵,高校与地方携手共进,共同打造以节能环保作为主题的产业生态,拉动创新创业园发展、支持地方经济需求、带动校区学科建设,助力哈工大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百年强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3189928d-c648-4b99-84b6-bdc3fd1511d5.jpg" title=" 44_副本.jpg" alt=" 44_副本.jpg" / /p p   朱彤在致辞中讲到,在哈工大百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在主题教育第二批收官之际,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齐鲁大地上,在校企地三方的关注支持下,中节能哈工大环保装备技术创新研究院正式启动,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他讲到,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主业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中央企业,是中国节能环保领域最大的科技型服务型产业集团,也是节能环保领域的“国家队”。哈工大环保学科享誉中外,特别是在水处理方面国内最强。央企与名校强强联合,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打造技术和人才的加速器、企业家创新创业的乐园,这就是研究院成立的初心和使命。他希望校企地三方在未来的发展中持续营造良好的生态圈,地方政府发挥聚集效应、打造灯塔企业、以市场换产业 学校发挥三帮一平台优势,打造产学研生态圈,推动技术和人才升级加速 央企在生态圈中做好骨干,责无旁贷地提供服务和支持,大家唱好大合唱,共同把环保产业做好,为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0015e23a-c33e-498c-bb3a-2df913d5ad31.jpg" title=" 55_副本.jpg" alt=" 55_副本.jpg" / /p p   张伟代表中共威海市委、威海市人民政府向研究院的建成落地表示热烈祝贺。他讲到,中节能哈工大环保装备技术创新研究院是落实国家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有效示范,是威海环保产业领域的一件大事,它的落成是哈工大勇于承担国家使命的强力宣誓,更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集中体现,可谓“迎天时、合地利、顺人和”。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是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三大平台之一,此次中节能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与哈工大(威海)强强联手建设中节能-哈工大环保装备技术创新研究院,必将为威海环保产业经济业态注入强劲动力。相信依托哈工大的技术、研发、人才优势和中节能的市场生态、管理、资金优势,研究院一定能够在搭建环保体系、助力环保产业、培养环保人才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与突破,成为节能环保领域国内领先的研发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及产业孵化中心。期待研究院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和品牌优势,做大做强,研发出更多的新产品,引领地方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发展,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企业家、投资者、创业者在这里落户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3958b69e-6b99-4782-88b7-7ba8ba1170c1.jpg" title=" 66_副本.jpg" alt=" 66_副本.jpg" / /p p   中节能哈工大环保装备技术创新研究院由中节能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共同筹建。研究院依托哈工大的技术、研发、人才优势和中节能的市场生态、管理、资金优势,搭建大环保创新生态体系,促进大环保人才培养。通过合理设置研究院运营及激励机制,紧跟行业趋势,提前布局基础研究,快速响应应用开发,最终将研究院建设成中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源泉,快速响应、解决技术问题的基地,哈工大产品技术落地的出口,节能环保领域国内领先的研发机构、人才培养基地及产业孵化中心。 /p p   据悉,创新研究院将围绕且不限于以下方向开展研究:环境监测传感器、仪器仪表以及大数据软件开发、无人船、水处理技术以及装备、固废处理技术以及装备、绿色电工装备、石墨烯新装备、氢能源汽车、生物能源高端智能装备等。通过“孵化服务+创业培训+天使投资+开放平台”四位一体的孵化服务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创业创新机制,打造专业化、国际化和网络化的新型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帮助创业者把发明和成果尽快形成商品进入市场,提供综合服务,帮助新兴的小企业迅速成长形成规模,搭建以中环装备为核心的环保创新生态系统,打造由系列周边产品拱卫的“环保装备航母舰队”,借此将中节能的央企品牌势能在多个环保细分领域得到利用和释放,实现品牌价值最大化。 /p p   启动仪式上进行了重点项目签约,分别签署了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与中节能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协议、威海市生态环境局与中节能哈工大环保装备技术创新研究院合作协议、中节能哈工大环保装备技术创新研究院与中欧膜技术研究院合作协议、中节能哈工大环保装备技术创新研究院与威海超车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快车道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63ef2785-77f8-451f-9c8a-d3198993ae7f.jpg" title=" initpintu_副本.jpg" alt=" initpintu_副本.jpg" / /p p   威海市相关局委办、高区管委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平台单位、中节能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市相关环保企业代表、校友创业俱乐部代表和省、市新闻媒体单位,哈工大(威海)相关领导、老师、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相关负责人,创新创业园入驻企业代表、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学生代表等参加揭牌仪式。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进行现场参观、听取项目介绍,并观看中节能与哈工大对接成果展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6d824c31-23c0-47c4-8095-0a0471cdc96a.jpg" title=" 88_副本.jpg" alt=" 88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d8eb6013-59db-452f-80d9-27ec044c0d72.jpg" title=" initpintu_副本1.jpg" alt=" initpintu_副本1.jpg" / /p p   中节能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节能集团旗下5家上市公司之一,公司深耕环保行业几十年,已由专业环保公司逐渐成长为“产学研用融”一体的综合性的环保上市公司,目前有20多家子公司,10个高端环保产业园,业务分布全国各省市及境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一贯重视创新研发,目前拥有11大研发中心,研发人员300余名,驻站院士5名,享受国务特殊津贴专家3名,合作高校12所,外部专家270余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参与863计划课题2项、国家科技支撑技术项目2项,授权专利400多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十多项,发表论文两百多篇。 /p
  • 推动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 天津给予科研仪器采购补贴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从天津市科委获悉,为有效破解科研与产业“两张皮”,打通科研到产业的“最后一公里”,天津市将加快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发展,并根据评价考核结果择优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奖励。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指在天津注册,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创新链后端的新型研发机构,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模式国际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管理制度现代化的独立法人组织。主要功能包括集聚资源、技术供给、转化孵化、人才输送和战略导航。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天津市科委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处副处长王祯祥表示,加快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发展就是为了畅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通道,面向社会供给产业技术,推进创新创业。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他介绍说,为了营造有利于产业技术研究院快速发展的创新环境,天津市将建立产研院年度考核与财政资金奖励制度。根据评价考核结果择优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奖励,特别优秀的可突破奖励补贴上限。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支持产研院创新能力建设。产研院申报市级科技计划不受申报数量限制。产研院进口科研仪器设备未能享受进口税收优惠的,市财政按照纳税额给予不高于50%、每家每年不高于500万元的补贴。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加快衍生企业发展。产研院衍生企业主要负责人优先纳入天津市新型企业家培养工程。对投资于产研院衍生且在天津市注册企业的天使类投资,发生投资损失的,给予不超过损失额50%的补偿,单个企业项目投资损失最高补偿300万元。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记者了解到,天津市首批产研院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认定。根据建设目标,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2020年,经认定的产研院达到20家,到2025年,将达到30家。 /p p br/ /p
  • 重磅里程碑!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10月21日,石墨烯在纺织产业应用发展论坛在2019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成功召开,石墨烯高端纺织应用代表专家齐聚一堂,交流了石墨烯纺织新材料的最新科研及产业化发展成果,期间,“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论坛由西安市政府、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西安工程大学和西安丝路石墨烯创新中心联合承办,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200余人参会。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1aa721e7-f944-46af-ab4b-ae8fd488a9fd.jpg" title=" 重磅里程碑!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 (2).JPG" alt=" 重磅里程碑!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 (2).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会议现场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2bd33252-6d34-4c25-9e7b-2779caffa905.jpg" title=" 重磅里程碑!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JPG" alt=" 重磅里程碑!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贺辛亥主持揭幕仪式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揭牌仪式由西安工程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执行院长贺辛亥主持,出席的领导和嘉宾有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义春,西安工程大学副校长、纺织学院院长李鹏飞,浙江大学材料学院教授高超,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研究员丁古巧,陕西金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党波,西安工程大学纺织学院科研副院长王进美,西安工程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马建华,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长兴国家大学科技园副主任胡斌、青岛加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李东一、西安丝路石墨烯创新中心副主任王丽萍、西安工程大学材料学院党支部书记张茂林,西安工程大学材料学院科研副院长苏晓磊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由西安工程大学与西安丝路石墨烯创新中心联合共建,旨在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共同致力于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和新技术开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并为企业培养相关领域科技人才,促进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还将构建石墨烯在纺织领域应用推广平台,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协同发展,为拓展石墨烯在纺织领域的市场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2a19f9b1-f638-45f8-9676-c888ad499fae.jpg" title=" 重磅里程碑!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 (3).JPG" alt=" 重磅里程碑!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 (3).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李义春致辞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aafa4044-84fc-4dcd-a89a-e4ae45f85c79.jpg" title=" 重磅里程碑!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 (4).JPG" alt=" 重磅里程碑!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 (4).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李鹏飞致辞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d2186bf8-0aca-4cd5-9cb6-e3ec8a019f3a.jpg" title=" 重磅里程碑!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 (5).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alt=" 重磅里程碑!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 (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揭牌仪式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07bcb6ca-56e8-485f-b984-d3058956205f.jpg" title=" 重磅里程碑!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 (8).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alt=" 重磅里程碑!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 (8).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trong strong 签约仪式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会上,李义春秘书长和李鹏飞副校长相继致辞,并共同为“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王丽萍副主任、苏晓磊副院长代表双方单位为共建研究院签约。与会领导嘉宾共同上台见证了这一石墨烯在高端纺织应用领域的重要里程碑时刻,并合影留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59f12475-97fb-4a74-a3df-a92623827635.jpg" title=" 重磅里程碑!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 (9).JPG" alt=" 重磅里程碑!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 (9).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浙江大学材料学院教授高超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揭牌及签约仪式后,在丁古巧研究员的主持下,论坛进入专家报告环节。高超教授首先做《纯石墨烯纤维及石墨烯复合纤维》报告。我国纺织业市场容量超万亿,从业人员2000万,化纤产量占全球70%,每年生产服装高达456亿件,但是中国纺织行业却也存在缺乏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高端品种的不足。高超强调,石墨烯纤维正是促进中国从纤维大国走向纤维强国,为中国制造2025担当硬科技产业革命先导,实现国人的新时代健康小康生活的重要推手。报告中他介绍了自己科研团队的一系列石墨烯复合纤维科研成果,2010年首次研制成功的氧化石墨烯-尼龙6原位聚合复合纤维荣获IGCC颁发的全球首个单层氧化石墨烯及多功能石墨烯复合纤维认证证书;多功能石墨烯复合纤维,具有可添加多功能、耐水洗、无重金属添加、手感纤细顺滑,无皮肤瘙痒等优势,该成果目前已经实现石墨烯与锦纶、涤纶、氨纶等的复合。纯的石墨烯碳纤维一项是美日等发达国家控制、禁运的高端产品,报告中,高超还介绍了由其团队首创的由天然石墨制备碳纤维的新途径。通过对石墨进行化学剥离得到氧化石墨烯,再经过湿法纺织得到石墨烯新型碳纤维。这一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具有结构功能一体化,微结构设计性强等优势。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e518ec40-f16f-484e-98fa-39c07d0f2047.jpg" title=" 重磅里程碑!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 (11).JPG" alt=" 重磅里程碑!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 (11).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陕西金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党波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身穿自研石墨烯西服的金党波总经理做了《石墨烯对未来纺织业的影响》报告。他介绍了金澧科技研发团队、产品及经营状况介绍。他表示,纺织品的可纺性是第一要素,其团队研发产品可在不改变任何行业机械、加工设备的前提现,提高纺丝的纤维强度,并且提升了20% 的弹性。他表示随着石墨烯制备的成本不断下降,石墨烯在穿着舒适性、可纺性、功能性特征等方面的优势将更加凸显。展望未来,他认为石墨烯定会取代正常面料,石墨烯服装终有一天,也将成为服装市场的主导产品。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a3d66b9b-0e92-4e7b-8919-d2ddf3e4f4f3.jpg" title=" 重磅里程碑!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 (15).JPG" alt=" 重磅里程碑!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 (15).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学院科研副院长王进美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现如今,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促使了细菌的繁殖和各种传染病的增加。另一方面现代电子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移动无线技术的日益普及,也催生了第四大公共污染源——电磁辐射。因此研究开发新型抗菌材料和电磁屏蔽材料已成为当今科研领域的热点之一,石墨烯凭借众所周知的优异性能,在相关功能纺织品上的应用日益广泛。王进美教授以此为切入点,带来了《智能调温石墨烯复合功能纺织品开发与性能》报告。其团队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更彻底的氧化石墨烯,采用上浆工艺用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对棉纱、涤棉纱进行处理,并织造成布,其成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并具有出色的电子屏蔽特性。报告中,王进美详细介绍了这一成果的制备加工工艺以及相关的检测方法及指标参数。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f5f7840c-3892-4688-a64e-bfe5aa0a1ab3.jpg" title=" 重磅里程碑!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 (14).JPG" alt=" 重磅里程碑!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 (14).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西安工程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马建华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马建华副教授做《石墨烯规模化制备及其在纺织结构传感器领域的应用》报告,《石墨烯规模化制备及其在纺织结构传感器领域的应用》报告,其团通过引入可电离基团、碱性体系中的离子化、机械剪切剥离等方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超高浓度大尺寸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最大尺寸可达128um。利用这一成果,马建华团队制备了浓度低至20ug/ml的LGO凝胶,并且通过3D打印获得了形状可设计的石墨烯三维结构体。该结构体具有极低的密度、良好的导电性和极高的比强度。在此基础上,其团队继续通过3D打印,结合正弦波的网状结构设计,制备了PDMS/石墨烯柔性传感器。他们成功研制了灵敏度、拉伸应变更高达350%的石墨烯复合导电纤维,并通过针织、机织或者编织实现功能织物的制备,进而通过结构设计实现其在应变传感以及柔性可穿戴领域的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995c4da7-3d84-47d6-8f87-c8170e4c5a6c.jpg" title=" 重磅里程碑!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 (13).JPG" alt=" 重磅里程碑!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 (13).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研究所研究员丁古巧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丁古巧研究员报告的题目是《亚微米尺寸石墨烯定制及其在纤维领域的应用探索》。石墨烯材料的成本是桎梏其应用的敏感原因,石墨烯的制备技术和能力也决定了产业的加速度。报告中,丁古巧首先介绍了其所在的上海烯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石墨烯生产线情况,包括可在常温快速氧化2-4h,只用浓硫酸等3种试剂,并采用Go与浓硫酸压滤分离,提高重复利用率并减少污染排放的氧化还原石墨烯生产线;可生产亚微米尺寸、水性分散、强碱兼容、分散剂兼容的石墨烯产品的的机械剥离生产线;以及生产石墨烯单层率高、可控性高、生产污染性同比氧化还原法大幅降低的电化学生产线。在此基础上,丁古巧团队研发了一系列具有优异特性的石墨烯改性纤维。通过对亚微米石墨烯进行湿法纺丝、熔融纺丝,制备了石墨烯复合纤维,进而研制了一系列拥有抗菌、导电、抑螨、远红外、抗紫外等优良特性的石墨烯改性面料,并继续往下游延伸,成功研制了石墨烯智能点电灸膜。另一方面研制了Gr-PVDF 压电传感,通过水与石墨烯的共同诱导,得到了高压电相含量的PVDF/石墨烯涂布。进而通过结构设计,成功搭建了反应非常灵敏的Gr-PVDF-TPU应变传感装置,该成果已在跆拳道计分、心脏监测等方面进行了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82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8f804898-7d36-4525-9a14-f5c40d4a8df7.jpg" title=" 重磅里程碑!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 (12).jpg" alt=" 重磅里程碑!石墨烯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 (12).jpg" width=" 600" height=" 822"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会议研讨剪影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论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期间,报告嘉宾们与参会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卓有意义的学术研讨,并与多个石墨烯制备、加工、应用企业达成了产业合作的初步意向,论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王丽萍副主任会后表示,主题明确,贴近实际应用和产业化,正是本次论坛乃至整个2019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的创新之一,希望通过这样的模式,在汇聚石墨烯最新学术成果交流碰撞的同时,促进整个石墨烯行业产学研更好的结合与发展。 /p
  • 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130.00万元采购发酵罐
    html, body { -webkit-user-select: text } * { padding: 0 margin: 0 } .web-box { width: 100% text-align: center } .wenshang { margin: 0 auto width: 8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 20px 10px 0 10px } .wenshang h2 { display: block color: #90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10px border-bottom: 1px dashed #ccc font-size: 16px } .site a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ntent-box { text-align: left margin: 0 auto width: 80% margin-top: 25px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biaoge { margin: 0 auto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25px } .table_content { border-top: 1px solid #e0e0e0 border-left: 1px solid #e0e0e0 font-family: Arial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10px margin-left: 15px } .table_content tr td { line-height: 29px } .table_content .bg { background-color: #f6f6f6 } .table_content tr td { border-right: 1px solid #e0e0e0 border-bottom: 1px solid #e0e0e0 } .table-left { text-align: left padding-left: 20px } 详细信息 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海洋生物资源提取线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3-08-07 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海洋生物资源提取线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 项目概况 海洋生物资源提取线采购项目 采购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福建桃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泉州市洛江区万盛街85号万安里2号楼6楼)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3年08月18日 15点00分(北京时间)前提交响应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TCZJCG(2023)FZ001 项目名称:海洋生物资源提取线采购项目 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 预算金额:130.0000000 万元(人民币) 最高限价(如有):130.0000000 万元(人民币) 采购需求: 采购包1: 采购包1预算金额(元): 1300000 采购包1最高限价(元): 1300000 采购包1保证金金额(元): 26000 序号 标的名称 数量 所属行业 备注 1 酶解发酵罐 8台 工业 2 单层搅拌罐1 7台 3 刮板刮底罐1 1台 带压力容器证 4 单层搅拌罐2 2台 5 刮板刮底罐2 1台 带压力容器证 6 搅拌罐 2台 7 单层储罐1 1台 8 单层储罐2 2台 9 纯水设备 1套 10 超滤膜系统 1套 11 陶瓷复合膜 1套 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90日 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进口产品:不适用 节能产品:适用,按照最新规定执行 环境标志产品:适用,按照最新规定执行 信息安全产品:适用,按照最新规定执行 信用记录: (1)供应商应在首次响应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前分别通过“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查询并打印相应的信用记录(以下简称:“供应商提供的查询结果”),供应商提供的查询结果应为其通过上述网站获取的信用信息查询结果原始页面的打印件(或截图)。(2)查询结果的审查:①由磋商小组通过上述网站查询并打印供应商信用记录(以下简称:“磋商小组的查询结果”)。②供应商提供的查询结果与磋商小组的查询结果不一致的,以磋商小组的查询结果为准。③因上述网站原因导致磋商小组无法查询供应商信用记录的(磋商小组应将通过上述网站查询供应商信用记录时的原始页面打印后随采购文件一并存档),以供应商提供的查询结果为准。④查询结果存在供应商应被拒绝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相关信息的,其资格审查不合格。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采购包1:不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无 三、获取采购文件 时间:2023年08月07日 至 2023年08月14日,每天上午8:00至14:00,下午12:00至21: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福建桃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泉州市洛江区万盛街85号万安里2号楼6楼) 方式:凡有意参加磋商者,按照本项目磋商公告或更正公告(若有)规定的时间,在福建桃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泉州市洛江区万盛街85号万安里2号楼6楼)购买磋商文件。 售价:¥200.0 元(人民币) 四、响应文件提交 截止时间:2023年08月18日 15点00分(北京时间) 地点:福建桃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泉州市洛江区万盛街85号万安里2号楼6楼) 五、开启 时间:2023年08月18日 15点00分(北京时间) 地点:福建桃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泉州市洛江区万盛街85号万安里2号楼6楼) 六、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个工作日。 七、其他补充事宜 无 八、凡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 地址:石狮市海宁路2023号石狮国际食品城BF-01 联系方式: 邹工 13636972996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福建桃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地 址:福建桃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泉州市洛江区万盛街85号万安里2号楼6楼) 联系方式:李工18059998383,林工15605911807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林工 电 话: 15605911807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click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show() }) $('.close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hide() })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发酵罐 开标时间:null 预算金额:130.00万元 采购单位: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福建桃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海洋生物资源提取线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3-08-07 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海洋生物资源提取线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 项目概况 海洋生物资源提取线采购项目 采购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福建桃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泉州市洛江区万盛街85号万安里2号楼6楼)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3年08月18日 15点00分(北京时间)前提交响应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TCZJCG(2023)FZ001 项目名称:海洋生物资源提取线采购项目 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 预算金额:130.0000000 万元(人民币) 最高限价(如有):130.0000000 万元(人民币) 采购需求: 采购包1: 采购包1预算金额(元): 1300000 采购包1最高限价(元): 1300000 采购包1保证金金额(元): 26000 序号 标的名称 数量 所属行业 备注 1 酶解发酵罐 8台 工业 2 单层搅拌罐1 7台 3刮板刮底罐1 1台 带压力容器证 4 单层搅拌罐2 2台 5 刮板刮底罐2 1台 带压力容器证 6 搅拌罐 2台 7 单层储罐1 1台 8 单层储罐2 2台 9 纯水设备 1套 10 超滤膜系统 1套 11 陶瓷复合膜 1套 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90日 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进口产品:不适用 节能产品:适用,按照最新规定执行 环境标志产品:适用,按照最新规定执行 信息安全产品:适用,按照最新规定执行 信用记录: (1)供应商应在首次响应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前分别通过“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查询并打印相应的信用记录(以下简称:“供应商提供的查询结果”),供应商提供的查询结果应为其通过上述网站获取的信用信息查询结果原始页面的打印件(或截图)。(2)查询结果的审查:①由磋商小组通过上述网站查询并打印供应商信用记录(以下简称:“磋商小组的查询结果”)。②供应商提供的查询结果与磋商小组的查询结果不一致的,以磋商小组的查询结果为准。③因上述网站原因导致磋商小组无法查询供应商信用记录的(磋商小组应将通过上述网站查询供应商信用记录时的原始页面打印后随采购文件一并存档),以供应商提供的查询结果为准。④查询结果存在供应商应被拒绝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相关信息的,其资格审查不合格。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采购包1:不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无 三、获取采购文件 时间:2023年08月07日 至 2023年08月14日,每天上午8:00至14:00,下午12:00至21: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福建桃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泉州市洛江区万盛街85号万安里2号楼6楼) 方式:凡有意参加磋商者,按照本项目磋商公告或更正公告(若有)规定的时间,在福建桃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泉州市洛江区万盛街85号万安里2号楼6楼)购买磋商文件。 售价:¥200.0 元(人民币) 四、响应文件提交 截止时间:2023年08月18日 15点00分(北京时间) 地点:福建桃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泉州市洛江区万盛街85号万安里2号楼6楼) 五、开启 时间:2023年08月18日 15点00分(北京时间) 地点:福建桃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泉州市洛江区万盛街85号万安里2号楼6楼) 六、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个工作日。 七、其他补充事宜 无 八、凡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 地址:石狮市海宁路2023号石狮国际食品城BF-01 联系方式: 邹工 13636972996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福建桃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地 址:福建桃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泉州市洛江区万盛街85号万安里2号楼6楼) 联系方式:李工18059998383,林工15605911807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林工 电 话: 15605911807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