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纳米科技产业园

仪器信息网纳米科技产业园专题为您整合纳米科技产业园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纳米科技产业园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纳米科技产业园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纳米科技产业园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纳米科技产业园话题讨论。

纳米科技产业园相关的资讯

  • 北京启动纳米科技产业园建设
    4月21日,北京市科委与怀柔区政府联合启动了纳米科技产业园建设。纳米产业园落户于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将汇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化学所、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优势项目,致力于纳米科技在能源、电子、环境、生物医药等四大领域的应用,并以下游应用带动上游纳米材料、纳米加工、纳米器件等产业链各环节实现快速聚集发展。   据了解,北京市的纳米科技研发实力和技术水平一直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北京市不断加大对纳米科技的研发投入,先后启动研发、中试、产业化、示范应用、平台建设等科技计划项目近五十项,累计投入科技经费过亿元,取得了碳纳米管薄膜材料、非晶纳米晶合金等多项重大成果,纳米材料绿色制版、纳米纤维动力锂电池隔膜等成果已完成中试并着手产业化。   纳米科技产业园规划总面积1500亩,园区主要涵盖纳米领域共性技术研发、科技成果孵化、成果落地转化、产业化支撑服务等功能,将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纳米科技创新中心、成果孵化基地以及国内领先的高端纳米产业发展基地。产业园完全建成后,预计可实现产值120亿元。   北京市科委还牵头组织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清华大学、首科喷薄公司等16家产、学、研、用优势单位,联合组建“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创新联盟”,以汇集多方优势资源和力量,共同推进北京纳米聚集发展。
  • 丹纳赫日常州站成功举办,与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达成战略合作
    2024年8月8日,由常州市科学技术局、江苏省药监局常州检查分局指导,丹纳赫集团携手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南医大常州医学中心及火石数链联合举办的“多元创联,赫彩中国——丹纳赫日常州站暨合成生物学技术发展和创新应用论坛”成功召开。多位行业专家、众多企业界代表以及200余名行业观众参与,共同探讨合成生物学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会议期间,丹纳赫与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正式签约,围绕建设常州市级合成生物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并在项目孵化与引进、标准制定、外脑咨询、商业培训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合成生物作为一项颠覆性前沿技术,已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是我们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常州抢抓合成生物产业风口,武进作为全市发展的主力军、排头兵,立足坚实的医疗健康产业根基,深耕“两湖”创新区核心区,加速推进政、产、学、研、用、金、服等全链条融合,全力打造长三角一流的合成生物产业创新高地。此次丹纳赫与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达成战略合作旨在打造“政—产—学—研”全链路优势互补的合成生物学产业融合平台。作为全球科学与技术的创新者,丹纳赫提供以高通量自动化技术为核心的合成生物学综合解决方案,加速赋能合成生物学的研究与转化。丹纳赫期待以此为起点,深化“创升中国”本土创新战略,加速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创新、发展、落地,加速服务新质生产力。 合作共建,共促合成生物学发展 合成生物学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Revolution",在医药、化工、能源、食品和农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在医药领域,合成生物学正成为引领生物科技变革的新兴力量,重大技术革新包括基因编辑、高通量筛选及人工智能的应用,正推动这一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丹纳赫作为全球生命科学与医学诊断领域的创新者,其深厚的行业积淀与强大的创新能力,将为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合成生物学平台建设和生态赋能提供重要助力。近年来,江苏常州正积极布局合成生物产业。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是常州市政府“两湖创新区”城市战略的核心区,以合成生物为核心的高端医疗健康产业基础扎实、发展迅速。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常州检查分局局长刘雨治,常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白冰天,武进区常委、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党工委书记徐俊,武进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斐,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沈立人出席签约仪式。 经验交流,合成生物产业的现在与未来 在论坛环节,嘉宾们分享了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并对其在食品、医疗等关键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交流。学习、设计、构建和测试是合成生物学的四个关键步骤。了解蛋白质三维结构的重要性对于疾病治疗和药物设计尤为关键。我们使用计算流程和AI评分来预测蛋白质/RNA-Ligand复合物结构,利用蛋白质-配体结构预测进行药物筛选,开发新算法和进行实验验证,使用AI生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序列。HMO作为母乳中的第三大营养成分,对婴儿健康至关重要。尤其在中国,对HMO等母乳替代品的需求巨大。合成生物学在HMO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使用酵母菌株进行的精密发酵技术,在生产HMO方面有着巨大优势,合成生物学也是推动营养品创新和改善公共健康的重要一环。我们研究了肝癌GPC3靶点,发现抗体构建与免疫突触间距对疗效至关重要。同时揭示了CAR-T细胞活化与耗竭机制,发现细胞因子稳态失衡影响其功能。我们正通过优化细胞因子环境,提升CAR-T疗效,并探索CD4与CD8细胞差异性调控。合成生物学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可形成工程化和模块化的新生产模式。其实现了化学物质到有生命物质的转变,从读取自然生命信息到编写人工生命信息的转变。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可以提高辅酶Q10的生产效率,解决了氧限制问题,并通过代谢组学分析优化生产过程。丹纳赫已成为一家真正专注于生命科学与医疗技术的公司,在合成生物学领域,丹纳赫也有着前沿的技术、成功的创新,以及卓越的成就。尤其以高通量自动化技术为核心的合成生物学综合解决方案,支持深圳先进研究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前沿研究,并深度参与北京昌平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合成生物制造转化加速中心的建设。线粒体基因(mtDNA)突变会导致线粒体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可致残、致死性遗传疾病疾病。目前对于这类疾病尚无可治愈性的药物和治疗手段,主要原因是缺乏mtDNA编辑技术和相应的突变动物模型。针对这一痛点,我们开发了系列高效安全的线粒体碱基编辑器,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线粒体碱基编辑器组装和筛选平台,率先在大鼠、斑马鱼和人类3PN胚胎上实现人类致病线粒体基因突变的精准模拟,在大鼠上实现线粒体编码基因的条件性敲除,首次在患者来源细胞中精确修复mtDNA致病突变,完成了线粒体疾病基因治疗的概念验证,这些工作为线粒体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动物模型和工具。合成生物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为HMO的商业化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推动配方奶粉更接近母乳的自然结构。虹摹生物将持续专注于人类营养健康领域,积极布局包括HMO、乳铁蛋白在内的重要营养物质。通过合成生物学与精密发酵技术的结合,虹摹致力于持续创新,力求打造出适合中国人饮用的“超级奶”,为食品领域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观点激荡,探讨合成生物学发展新模式 论坛期间,围绕“合成生物学的新模式、新技术和新未来”这一主题,江苏理工学院生物信息与医药工程研究所所长常姗、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与子代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沈彬、山东恒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方栩、常州市智态生创科技有限公司CTO刘天齐、江苏创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料研发事业部总监李佳佳就合成生物学发展的重大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的实践、企业不同的发展模式以及未来产业化应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共同展开深度研讨。丹纳赫作为“链主”之一,将继续推进合成生物学领域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持续为国内合成生物学创新与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关于丹纳赫在丹纳赫,我们汇集科学、技术和运营的能力,让未来科技对今日生活的影响得以加速实现。我们携手全球客户,构建方案,解决他们最为复杂的挑战,将科学的力量变为现实。我们的全球团队正在创造生命科学、医学诊断、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未来。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danaher.com.cn。
  • 怀柔科学城添硬科技产业园,主攻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
    3月31日,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硬科技产业园示范项目——长城海纳硬科技加速器正式开园,园区聚焦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项目,迎来首批13家企业集中入驻。长城海纳硬科技加速器位于怀柔科学城核心区,依托怀柔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优势,聚焦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等领域,外延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打造集产业技术研发、科技企业孵化、高端人才引进、重大成果转化于一体的产业技术转化基地。此次引入北京海舶无人船科技有限公司、华谱科仪(北京)科有限公司等13家创新主体,预计达产后年生产总值可达16.5亿元,将为怀柔科学城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是本市重点发展的29个高精尖产业之一。当天,市经信局也对外发布了《关于支持发展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市经信局副局长顾瑾栩介绍,实施细则是围绕产业集聚区,通过集成全市最优政策制定的市级专项支持政策,“该政策的特点是以场景需求为牵引,聚焦创新技术攻关,支持企业积极开展智慧水务、城市管理等领域的智慧城市感知体系建设。未来面对怀柔科学设施平台建设在科学仪器领域的需求,将在政策上全面突破。”据了解,长城海纳硬科技加速器也是怀柔科学城城市更新区试点项目,由闲置厂房改造升级而成,总占地面积约2.64公顷,原厂房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升级改造后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园区建筑外部保存原厂房红砖墙立面,修旧如旧,最大程度传承工业遗留风格,对内部的格局进行了重新规划改造;室外空间规划体现功能性和人性化,将原有厂区空地转化为以绿植和草坪为主的景观空间,满足科研人员户外休闲和活动的需求。园区主要有研发办公楼、共享实验室、展示活动中心和餐饮配套4大功能分区,共享实验楼包括质子医疗、核磁和温室3个实验室,为企业提供共享实验空间。“此次发布《细则》的目的是为了配套产业发展资金,提高产业吸引力和区域招商力度,全链条支持产业集聚发展,加速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端仪器和传感器产业集群。”顾瑾栩表示。针对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领域企业和研发机构,本市将从鼓励应用基础研究、加快成果转化应用、支持企业集聚发展、支持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吸引创新人才集聚、鼓励对外合作交流等六个方面进行政策支持。具体看来,在鼓励应用基础研究方面,支持企业进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开展揭榜攻关、样机研发、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以及建设创新平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加快成果转化应用方面,支持承接项目设备集成、综合解决方案的企业在怀柔布局,鼓励创业服务机构为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领域初创企业提供孵化服务;在吸引创新人才集聚方面,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对紧缺型人才及高层次国际人才引进,支持为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紧缺型人才办理落户;在加速布局创新要素、推动产业集聚方面,注重顶层设计,面向全球合作,在怀柔重点建设MEMS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等研发平台,集聚一批研发设计、封装测试企业。顾瑾栩表示,市有关部门和怀柔区将持续引导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领域的技术、人才、资本、服务等创新要素聚集,从加快推进园区建设、提供科学的配套空间、聚焦核心技术突破、打造应用场景示范区等四方面,着力打造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聚集区。当前,怀柔科学城全面进入建设与运行并重新阶段。“十三五”时期29个装置平台陆续进入科研状态并产出创新成果,“十四五”科学设施加快落地,中科院18个院所、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纳米能源所、德勤大学以及清华、北大等高校的科研团队相继进驻。截至2021年底,怀柔区累计落地112家仪器传感器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约22.98亿元,税收约7796万元,产业初具规模。“我们将结合各类企业和创新主体需求,进一步推进政策创新、拓展服务内容、加强产业和创业扶持。”怀柔区委书记、怀柔科学城党工委书记郭延红说。据悉,依托长城海纳硬科技加速器、怀柔科学城产业转化示范区、有色新材料科创园等产业园区,集聚相关企业,怀柔将形成聚集高端仪器和传感器产业的“N”个特色园区。
  • 江苏省机器人科技产业园正式揭牌
    近日,昆山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研讨会举行,江苏省机器人科技产业园同时揭牌。会前,昆山市委书记管爱国会见了前来参加研讨会的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张钹以及中国机器人产业研究领域的众多领军人物。市领导黄健、党建兵参加会见并出席研讨会开幕式。   会见时,管爱国说,当前,昆山正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更多品牌产业作为转型发展努力的方向,重点发展以机器人、生物技术等为重点的新兴产业,特别需要更多的领军人才、更高端的核心技术加盟,希望各位机器人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在为昆山机器人产业献计献策的同时,把技术、项目、人才带到昆山,扶持昆山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壮大。张钹期待进一步深化与昆山的产学研合作,促进昆山机器人产业发展壮大。   研讨会上,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院长、科技部863先进制造领域专家组组长王田苗,哈工大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机器人研究所所长、科技部863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组长赵杰,   科技部863机器人主题办项目主管刘进长等20多名国内机器人领域的专家,就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思考、机器人创新与应用、服务机器人产业化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给昆山发展机器人产业、抢占技术市场带来新思维、新路径。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和专家还参观了昆山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基地、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工研院智能机器人研究所等,对昆山市发展机器人产业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规划面积500亩的昆山高新区机器人科技产业园目前已聚集25家企业,投资总额超15亿元,正逐步发展成为自主创新能力强、产业竞争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要载体,今年10月被省科技厅确认为省级科技产业园。
  • 北京纳米电子材料检测中心落户怀柔
    2月12日,北京纳米电子材料检测服务中心在怀柔区雁栖经济开发区正式启动运行,检测项目主要包括纳米材料分析、电子材料的可靠性、材料的失效分析与预防、半导体及相关领域检测分析等四大类。   据悉,检测中心采取创新合作共建模式,以中科纳通作为中心的发起者,提供场地和自有设备,同时负责中心的运营管理和市场拓展 国家纳米中心提供检测服务资质,制定纳米电子材料检测标准 开发区管委会担任共建平台的协调管理单位,并提供一部分检测设备 中科院电子所和微电子所等五家单位参与了建设。目前,检测中心已整合了大量高精尖的专业检测设备,具备检测纳米电子材料的物理、化学等方面性能的能力。   根据CCID数据预测,2014年中国新材料的测试服务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20亿元人民币,材料测试服务对产业链起着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检测服务中心作为雁栖开发区第一家材料测试领域的科技服务机构适时成立,也是国内第一家专注服务于印刷电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光伏产业的第一、第二、第三方的检验机构。   作为纳米电子行业检测技术最高权威机构,该检测中心扎根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支撑怀柔和北京的纳米科技发展,辐射全国纳米科技产业。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中国印刷电子材料行业,提供“专业化、市场化”检测认证服务,推动中国电子信息和光电产业的发展。通过不断努力争取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纳米电子检测中心。中心也是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纳米科技产业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和发展对促进园区纳米科技产业成果转化落地,提升雁栖开发区乃至整个怀柔区的科技服务能力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对开发区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产业,探索专业化、市场化园区服务模式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意义。
  • 德国凯杰与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成立转化医学中心
    嘉宾启动开业仪式   千人同药、医疗支出居高不下,已然是目前医学界亟须攻克的弊端和难题。对个性化医疗的呼吁声也越来也高,对人下药,为个人制定最适合的诊疗方案,使每个个人受益于科技进步,亦是生命科学产业的使命。   早在2012年9月,样本制备和分析技厂商德国凯杰(QIAGEN)与苏州生物纳米园(BioBAY)在新兴的转化医学领域内展开战略合作,双方计划合资成立凯杰—苏州生物纳米园转化医学中心,并举行了签字仪式。   经过大半年的筹备,2013年5月24日,凯杰(苏州)转化医学研究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开业。公司成立后,将致力于开发出更多具有重要意义的个性化医疗产品。携手制药企业和相关机构推进生物标记物和个性化医疗产品的研发,推动新型伴随诊断技术的开发,加快转化医学在中国的发展。   凯杰公司亚太区总裁施晨阳博士表示:“与生物纳米园的合作是我们在推动转化医学发展方面的重要一步,我们相信,更高效地开发相关诊断产品和解决方案,为重要创新药物筛选出最适合的病人群体,为患者带来最好的治疗效果。”   凯杰贯穿整个研发生命周期的技术优势以及生物纳米园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领先地位将共同为转化医学中心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良好基础。   生物纳米园首席执行官刘毓文也表示:“非常欢迎凯杰入驻生物纳米园,凯杰基于伴随诊断技术的个性化医疗战略能极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整个生物制药行业有着革命性的影响。”   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作为苏州工业园引领未来增长的关键创新引擎,是中国生物科技与纳米技术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导者。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已聚集了330多家高科技研发企业,形成了新药创制、医疗器械(含体外诊断)、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产业集群,并成为近7000名高层次研发人才集聚、交流、合作的创新社区。冷泉港亚洲会议中心等项目更是使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成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和产业交流中心。
  • 重庆· 大学城科技产业园签40亿元大单 含蔡司合作项目
    p   如何让“刷脸”更安全、使用范围更广?如何把握住“芯片+物联网”迅猛发展的“风口”?如何让更多的“中国智制”走出国门、获得更广阔的市场?11月8日,沙坪坝区重庆· 大学城科技产业园集中签约8个、投资总额为40亿元的重点项目,涉及人工智能、物联网、医药、创新创业等领域,为该区借自身科教文卫优势完善“创新生态圈”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p p   沙坪坝区根据报告提出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等内容加紧布局,结合建设科教文卫中心、现代产业基地、西部创新基地、内陆开放高地的发展定位与目标,重点将招商引资项目放到集成电路、智能制造、医疗器械等方面。 /p p   昨日签约的项目中,包括国际著名精密光学和测量仪器制造商卡尔蔡司与国内企业合作建设的蔡司-开物精密测量工程中心,可为重庆及西部地区制造企业提供检测服务、培养检测人员 有我国银行业人脸识别第一大供应商云从科技在渝设立的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究院,可有效推动西部地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业等的发展,并辐射全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御芯微芯片则围绕以“海归”为核心的技术团队,着力研发物联网、车联网芯片项目,预计到2022年将年产芯片3000万片以上,全产业链年产值可达30亿元以上 欧中企业联合会将利用其在欧洲的各项资源,为重庆· 大学城科技产业园企业及其产品走出国门提供帮助 曾成功打造中关村创业大街等双创产业新平台的北京双创街投资管理公司将以位于沙滨路的“重庆S1938”为载体,打造沙坪坝双创街,使其成为高度汇聚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的创新创业平台,为更多有创业梦想的人提供支持。 /p p   据了解,昨日签约的8个项目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智能制造、医疗器械和新能源汽车等四大集群,与沙坪坝区的定位与发展目标高度契合,可进一步完善该区的“创新生态圈”。这些项目完全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50亿元。 /p
  • 泊菲莱再次深度参与国标制定:《纳米科技术语 第12部分:纳米科技中的量子现象》
    2023年5月23日,由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9)主持制定的国家标准《纳米科技术语 第12部分:纳米科技中的量子现象》正式发布,标准于202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北京泊菲莱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度参与此标准从制定到发布的全过程。助力产业发展中国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古训,在当今高科技纳米技术领域,中国权威人士又提出纳米技术研究标准应先行。国家标准委主任李忠海认为,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工业领域中总是先有产品后有标准。但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标准化工作的思维方式,提倡理念的创新。在纳米材料的标准化工作中,应提倡标准先行,用标准引导产业化发展,用标准来规范市场。纳米材料标准化是一项面向全新材料领域、具有前瞻性的标准工作,涉及多学科、多领域。2001年中国国家科技部将“纳米材料标准及数据库”列入基础性重大研究项目;2003年12月经国家标准委批准成立了“全国纳米材料标准化联合工作组”,目前已开展了近15项纳米材料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2023年5月23日,由北京泊菲莱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主要起草单位的国家标准《纳米科技术语 第12部分:纳米科技中的量子现象》(Nanotechnologies-Vocabulary-Part 12: Quantum phenomena in nanotechnology)发布(GB/T 30544.12—2023/ISO/TS 80004-12:2016, IDT)。该标准的制定及发布,将为纳米科技在与量子相关的生产、应用、检验、流通、科研等领域,提供统一技术用语的基本依据,是开展纳米科技量子相关各种技术标准研究及制定工作的重要基础及前提。北京泊菲莱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开发智能化、高精度、高性能的高科技设备企业。泊菲莱科技拥有多种自主知识产权,现已应用于新能源、药物合成、精细化工等各类科研领域,在立足于国内市场的同时,多款产品也远销海外。泊菲莱科技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符合GB/T27922-2011《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五星级标准。泊菲莱科技不仅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也一直秉持着“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创见、实干、卓越”的企业精神,作为科技型高新企业,积极创导高科技智能设备等尖端科技,不断革新,不断挑战,以卓越创新的进取精神,推动自身的不断成长和壮大。2005年4月我国颁布第一批七项纳米领域的国家标准,其中就有《纳米材料术语》(GB/T 19619—2004,terminology for nanomaterials)。这项标准规定了纳米材料一般概念和按技术分类的具体概念的术语。分为一般概念、纳米材料的种类、特性、制备方法、处理方法和表征方法6类,共68个术语。其中对纳米尺度的定义是在1到100纳米范围的几何尺度,没有涉及性质变化。近年来,很多企业意识到参与标准制定的战略意义,形成了共识:一流的企业制定标准,二流的企业销售服务,三流的企业售卖产品。随着我国纳米科技国标的发布,作为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泊菲莱科技将在行业中更具话语权,进一步引领相关产业发展。 相关背景 纳米科学技术是以许多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它是动态科学(动态力学)和现代科学(混沌物理、智能量子、量子力学、介观物理、分子生物学)和现代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核分析技术)结合的产物,纳米科学技术又将引发一系列新的科学技术,例如:纳米物理学、纳米生物学、纳米化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技术和纳米计量学等。纳米技术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综合学科,研究的内容涉及现代科技的广阔领域。纳米科学与技术主要包括:纳米体系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学、纳米力学等 。这七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的学科和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尺度的检测与表征这三个研究领域。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研究是整个纳米科技的基础。其中,纳米物理学和纳米化学是纳米技术的理论基础,而纳米电子学是纳米技术最重要的内容。当前纳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在材料和制备、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医学与健康、航天和航空、环境和能源、生物技术和农产品等方面。用纳米材料制作的器材重量更轻、硬度更强、寿命更长、维修费更低、设计更方便。利用纳米材料还可以制作出特定性质的材料或自然界不存在的材料,制作出生物材料和仿生材料。
  • 纳米材料绿色印刷技术走向市场
    无须感光成像、不会污染环境、印刷流程缩短……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纳米材料绿色制版印刷技术,日前在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纳米材料绿色打印印刷技术产业化基地开始运用于国家正式出版物印刷,且运行情况良好,标志着该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北京怀柔成为全球纳米材料绿色印刷原创地。   “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摒弃了传统感光成像的思路,通过开发新型纳米转印材料,直接打印制版,实现真正的印刷制版数字化。”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项目负责人、中科院化学所新材料实验室主任宋延林介绍说,非感光、无污染、低成本是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的三大特点。   据了解,这项绿色节能技术成为取代激光照排和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的前沿印刷制版技术。使用纳米绿色版材,理论上是传统版材涂布成本的20% 从应用效果看,印刷品成品锐利度更高,文字更清晰,色彩更丰富。   据悉,北京纳米材料绿色打印技术产业化基地包括中科院化学所两项重大产业化项目,即基于纳米材料新一代制版技术项目和纳米材料绿色打印印刷线路板项目,未来产品包括纳米材料印刷线路板、绿色打印制版设备、打印介质及相关软件等。   今年4月,致力于纳米科技在能源、电子、环境、生物医药等四大领域应用的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揭牌,并以下游应用带动上游纳米材料、纳米加工、纳米器件等产业链各环节实现快速聚集发展,预计可实现产值120亿元。产业园完全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重要的纳米科技研发生产基地。
  • 投资267亿 苏州工业园区建七大纳米项目
    苏州工业园区以纳米技术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又有大手笔。“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二期暨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集中开工奠基仪式”11月15日在独墅湖畔隆重举行,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等领导出席了开工奠基仪式。   开工的项目既有院校类项目、研发类项目,也有孵化平台和产业基地等载体项目,形成了从人才培养到科技研发、企业孵化和产业发展等较为完善的创新链。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当地超过500亿元的社会产业项目投资,带动相关产业领域产值达千亿级,使苏州工业园区在纳米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协作、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人才支撑、公共配套体系,推动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使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成为全国以纳米技术为引领的创新要素最集聚、创新氛围最浓厚、产业化环境最优、品牌影响力最强的产业高地。   集中开工的7大项目,特点是规模大、质量优、定位新,聚焦于以纳米技术为引领的新兴产业领域。这些项目分别是: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二期、生物产业园北区、苏州纳米城、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及大学科技产业园、纳米技术孵化基地和新兴产业基地、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二期。开工项目占地面积近4平方公里,建筑总面积约47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67亿元人民币。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二期工程占地面积约50亩,总投资9.4亿元。将以苏州纳米所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国际实验室、纳米测试、纳米加工与计算研发平台的建设,同时新建苏州纳米产业技术研究院。二期将通过突破若干关键核心技术,带动我国纳米科技领域中涉及材料、能源、环境、生物与医学、信息与先进制造等专业的技术提升,增强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苏州纳米城占地约100公顷,规划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将建成集纳米技术创新研发、工程化、中试、小规模生产、总部办公、会议展示、综合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纳米技术产业集聚区。   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占地8.2公顷,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是国内首个以专业化为特色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主要功能包括公共研发平台、产业孵化区、中小企业办公区及公共服务区四大部分。   纳米技术孵化基地占地约28公顷,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主要功能有研发办公、实验室及商业配套,将建成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特色鲜明、创新成效显著、服务体系高度发达的纳米技术创新及产业孵化园区。   生物产业园北区规划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入驻博瑞制药、辉源生物、弘健生物、吉玛基因等一批国际国内先进的研发企业,使生物纳米园成为一个完整的生物科技研发与产业化高地。   大学科技产业园占地面积约60公顷,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将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产业园、公共科技服务中心、配套人才公寓及生活商业设施,旨在形成大学研究机构集聚地和科研成果转化市场。   新兴产业基地占地100多公顷,聚焦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融合通信等新兴产业。京东方LED照明、永鼎超导线材、益高电动汽车、纳微氮化镓产业化、武田制药等数十个项目即将落户,投资总额106亿元。   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二期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主要包括苏州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沙钢钢铁学院、能源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纳米科学学院等8个学院。
  • 2011年中国国际纳米科技会议在京举行
    仪器信息网讯 为推动我国纳米科技研究的发展,集中展示我国纳米科技研究水平和研究队伍,2011年9月7日,由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主办、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承办的2011年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China Nano 2011)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代表参加了这一纳米科技领域盛事。 China Nano 2011大会嘉宾   作为中国最大规模的纳米科技国际会议,China Nano每两年举办一届,这是继2005、2007、2009三届后,China Nano第四次在京成功举办。本届大会还得到了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中国科学院院长、China Nano 2011大会主席白春礼院士致开幕词   中国科学院院长、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副主任白春礼担任本次大会主席,并在致辞中说到:“近年来,中国的纳米科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中国纳米科技研究群体也已获得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和挑战。而China Nano 2011的召开,不仅扩大了我国在国际纳米科技界的影响和地位,而且将有助于提高中国纳米科技整体水平,促进国际纳米科技界的学术交流,对全球纳米科技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白春礼院士还介绍到:“会议主办方特别邀请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7位国际知名专家作大会报告、128位科学家作分会报告,听会者可以就纳米科技前沿动态及纳米科技应用问题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学者专家进行交流。另外,会议主办方还设置了小型的仪器设备展,数十家与纳米科技有关的仪器设备厂商纷纷到场,展示了其最新的设备与最先进技术。” 白春礼院士为Mihail C. Roco教授、日本名城大学Sumio Iijima教授颁奖   会上,白春礼院士还特别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Mihail C. Roco教授和日本名城大学Sumio Iijima教授颁发了“China Nano Award”奖,以表彰其在纳米科技领域的杰出成就与突出贡献。 China Nano 2011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为期3天,将围绕纳米信息材料、纳米能源与环境材料、纳米器件与传感器、纳米医药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纳米加工与纳米计量、纳米结构表征、纳米光学与表面等离激元学、纳米结构建模与模拟等领域,分为10个分会场展开精彩的学术讨论和交流。   以下为China Nano 2011中部分参展仪器厂商: 布鲁克公司 安捷伦科技公司 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 QuantumDesign中国子公司 英国马尔文仪器有限公司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英国雷尼绍公司 美国TSI公司 北京汇德信科技有限公司 先锋科技公司 上海富格贸易有限公司 北京中精科科技有限公司   此外,由中国颗粒学会、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过程所联合主办的“2011年中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论坛”与China Nano 2011同期同地举办,论坛主要围绕纳米材料制备、表征、应用、标准化及产业化应用技术进行交流,以推动我国纳米材料制备和纳米制造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促进我国纳米材料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相结合,实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效衔接和成果快速转化。
  • 我国纳米科技领域论文数和专利量世界第一
    p   第六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3日至5日在京召开。记者了解到,纳米技术已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并列,成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三大重要支柱之一。目前,我国纳米科技领域的论文数量、专利数量以及论文被引用次数等指标已达到“世界第一”的水平。 /p p   纳米技术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研究结构尺寸在0.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目前,纳米技术已经渗透到全行业、全领域,特别是在健康、能源、电子学、材料、环境、化工催化剂等方面已有广泛应用。 /p p   “纳米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柱。”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会议的开幕式上点出了纳米技术的重要性。他表示,中国是最早研究纳米技术的国家之一,近年来,纳米论文和专利在中国更是经历了一个快速成长期。目前,我国纳米科技领域的论文数量、专利数量以及论文被引用次数均排在世界第一。 /p p   我国很早就认识到了纳米技术的发展机遇,并且给予了大量的科技投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刘鸣华在此间举行的第九次《国家科学评论》(NSR)论坛上透露,“我国在纳米技术研究上的总体投入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这在国际上也处于前列。” /p p   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忠范院士以北大的纳米研究为例说,北大是较早涉足纳米科研的高校,早在上个世纪就成立了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以促进跨学科的纳米技术研究。现在北大每年大概发表3000至4000篇科技论文,其中将近三分之一是纳米科技贡献的。 /p p   “不过,统计数字常常掩盖很多问题。” 刘忠范说,我国纳米科技投入虽然总量很大,但“投入特别分散”。也就是说具体到每个项目,投入的强度并不高。另外,我国纳米技术领域的“跟风”现象严重,哪个概念热就一拥而上,真正的原创性研究不多。为此,他也呼吁国家应当在重点的、原创性的项目上加大投入力度。 /p p   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杨培东也赞同这一看法。他说,在纳米研究上,不仅论文数量要上去,而应该花更大的精力投入在原创性的研究上,做出真正原创性的知识产权来。“这个知识产权的储备不是短期的,更重要的是着眼长期。” /p p   为解决我国纳米技术研究中存在的这些弊端,中科院已经做了初步试点,设立了纳米“先导专项”,要做领域内“有影响力的研究”。白春礼表示,先导专项需要符合两个条件,首先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其次中科院要有优势。中科院的纳米先导专项以锂离子动力电池和绿色印刷为代表,整合了物理所、化学所等十几个院所的资源,进行全面部署,计划用2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相关技术从基础研发到产业转化的全部过程。 /p p   在先导专项中,对科学家的考核不再是以论文为标准,而是以其产业规模、企业投资以及经济社会效益来衡量。这也预示我国科技体制和科研考核指标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p p   “纳米技术的一大难点就是大规模应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赵宇亮表示,纳米技术是我国跨越发展的一个机遇,能够帮助很多产业实现升级。“我国在纳米技术领域的积累很丰富,希望国家能够在这方面保持持续投入,将它推向真正的应用。很多时候就是临门一脚的事儿。”同时他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能够加入到纳米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领域中来,促进纳米技术向产业更加顺畅地转化。 /p
  • 昆明市五华区科技产业园开发经营管理有限公司201.00万元采购VOC检测仪
    html, body { -webkit-user-select: text } * { padding: 0 margin: 0 } .web-box { width: 100% text-align: center } .wenshang { margin: 0 auto width: 8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 20px 10px 0 10px } .wenshang h2 { display: block color: #90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10px border-bottom: 1px dashed #ccc font-size: 16px } .site a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ntent-box { text-align: left margin: 0 auto width: 80% margin-top: 25px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biaoge { margin: 0 auto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25px } .table_content { border-top: 1px solid #e0e0e0 border-left: 1px solid #e0e0e0 font-family: Arial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10px margin-left: 15px } .table_content tr td { line-height: 29px } .table_content .bg { background-color: #f6f6f6 } .table_content tr td { border-right: 1px solid #e0e0e0 border-bottom: 1px solid #e0e0e0 } .table-left { text-align: left padding-left: 20px } 详细信息 五华区数字经济产业园西北新城园区项目第三方检测服务招标公告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4-02-26 招标文件: 附件1 招标名称五华区数字经济产业园西北新城园区项目第三方检测服务 是否为电子标电子标 招标编号E530100202400094001 代理机构 昆明晨晟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招标人 昆明市五华区科技产业园开发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招标文件获取开始时间2024-02-26 16:00:00 招标文件获取结束时间2024-03-04 23:59:59 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2024-03-19 10:00:00 招标文件提问截止时间2024-03-09 10:00:00 招标文件答复截止时间2024-03-12 10:00:00 五华区数字经济产业园西北新城园区项目第三方检测服务招标公告 项目编号:KCFW-2024-08018 1.招标条件 本项目为五华区数字经济产业园西北新城园区项目第三方检测服务(项目名称)项目,已由昆明市五华区发展和改革局(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机关名称)以五发改投资[2023]41号文(批文名称及编号)批准建设,建设资金来自企业自筹(资金来源),项目出资比例为:100%,招标人为昆明市五华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招标代理机构为昆明晨晟招标有限责任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特邀请有兴趣的潜在投标人参与本项目投标。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项目概况:五华区数字经济产业园西北新城园区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产业用房、配套用房、人才公寓、地下室等。总建筑面积152849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125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1598平方米。 2.2招标范围:对五华区数字经济产业园西北新城园区项目进行第三方检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桩基工程(含试桩检测)、实体质量检测、建筑电气检测、防雷检测、建筑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建筑节能现场检测、建筑沉降和变形观测、钢结构现场检测、人防工程、消防工程/消防系统检测与评估、常规见证取样检测、各类特殊特种材料、产品检验、建筑给排水现场检测、幕墙检测(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风压性能、平面内变形性能)等全部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1)桩基工程(含试桩检测):各类桩、墩、桩墙竖向或横向承载力检测,包括单桩及群桩承载力检测;墩底持力层承载力及变形性状的检测;各类桩、墩及桩墙结构完整性检测;考虑桩土共同作用或复合地基中桩土荷载分担比的检测,桩体及土体应力-应变的检测;施工中对环境影响(如震动、噪音、土体变形)的检测;特殊条件下或事故处理中的其它检测,并完成检测报告; (2)建筑结构实体检测:主体结构的柱、梁、楼板、墙工程质量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混凝土实体强度检测、梁板主要受力钢筋分布及保护层厚度检测、楼板(梯板)厚度检测等,并完成检测报告; (3)建筑电气检测、防雷检测:进行项目地基土壤电阻率检测、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管线检测、防雷验收检测及协助办理防雷验收等相关工作,并完成检测报告; (4)建筑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主要包括室内外游离甲醛、氨、氡、苯、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浓度检测等,并完成检测报告; (5)建筑节能现场检测:不限于维护结构节能现场实体检测,系统节能性能检测。检测项目、检测报告质量必须满足《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云南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程》,同时满足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要求; (6)建筑物沉降和变形观测:沉降观测基准网点、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控制点等观测,位移观测、倾斜观测、裂缝观测和挠度观测,以及按照现行国家相关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需要完成的所有沉降观测工作(直至建筑物稳定为止),并完成观测报告; (7)钢结构现场检测:包括钢结构和特种设备的原材料、焊材、焊接件、紧固件、焊缝、螺栓球节点、涂料等材料和工程的全部规定的试验检测内容,并完成检测报告; (8)建筑人防检测;满足人防验收要求; (9)消防工程/消防系统检测与评估:包括消防设施检测、消防疏散通道检测、电气线路检测、建筑物外观检测、消防安全评估、消防漏洞评估、消防应急预案评估等,满足消防验收要求; (10)常规见证取样检测:对常用建材(水泥、砂、石等)、钢筋、钢筋焊接头、钢材、钢筋机械连接接头、铝材、预应力、铝材、混凝土配合比、抗压、抗渗、砂浆、砖、砌块、防水材料、混凝土外加剂、涂料、腻子等进行取样检测,并完成检测报告; (11)各类特殊特种材料、产品检验:进行检验并完成报告; (12)建筑给排水现场检测:包括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及阀门水压试验,重力排水管道灌水、通球及通水试验,给水管道通水试验及冲洗、消毒检测,卫生器具通水试验,具有溢流功能的器具满水试验,地漏及地面清扫口排水试验,消火栓系统测试等,并完成检测报告; (13)幕墙检测(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风压性能、平面内变形性能):进行幕墙四性检测并完成检测报告; (14)除以上所列检测项外,应包含为满足项目验收所需要的其他检测项。 2.3项目费用:约201万元。 2.4项目地点: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西北新城,北至王筇路,东至普吉路,南邻研科路,西至小屯路。 2.5服务期限:以招标人通知为准,自合同签订后至完成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为止。进场、检测及提交报告时间严格按照招标人要求,必须满足实际施工要求,不得超过正常的检测时间,并不得因此影响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 2.6质量标准:符合现行相关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建筑工程质量评定的标准、规范和规程,根据招标人要求按质、按量、按时提交第三方检测报告,并满足招标人使用需要。 2.7标段划分:本项目不划分标段。 3.投标人资格要求 3.1投标人须为经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独立企业(事业)法人或其他组织,具备有效的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其他类似的法定证明文件,并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服务能力。 3.2投标人须同时具备以下资质: (1)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有效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资质范围须包括本次招标所涉及的检测内容); (2)具备国家或省(直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有效的CMA《计量认证证书》或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包含节能检测、人防工程防护设备检测等内容; (3)人民防空办公室颁发的人防工程防护设备检测机构资格认定证书; (4)根据《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关于落实 有关事项的通知》(云消函〔2019〕269号)的要求,在投标时提供在“社会消防技术服务信息系统(www.xhhxf119.com) ”上查询投标人的基本信息截图。 3.3投标人自2021年01月01日(以中标通知书落款时间或合同签订时间为准)至今承担过1个单项合同金额不低于150万元或建筑面积不低于10万平米的房屋建筑工程检测业绩。 3.4拟派项目负责人需具备检测人员岗位资格证书、高级工程师及其以上职称;并提供项目负责人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社保证明;作为项目负责人2021年01月01日(以中标通知书落款时间或合同签订时间为准)至今承担过1个单项合同金额不低于150万元或建筑面积不低于10万平米的房屋建筑工程检测业绩。3.5拟派本项目组专业检测人员不少于10人,其中具备中级职称检测人员不少于5人,配备的检测人员均须具有岗位资格证书,其中注册消防工程师不少于1人,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或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不少于1人,均须提供投标单位为其缴纳的社保证明(以社会保障部门出具的为准)。 3.6投标人财务状况良好,提供2020年~2022年经会计师事务所或第三方审计机构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及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若成立不足3年的则提供成立至今的经会计师事务所或第三方审计机构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及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若为2023年以后成立公司且成立时间不满一年的,可提供公司内部自行编制的财务报表或情况说明或银行开具的资信证明文件或银行开具资金证明文件】。 3.7信誉要求: (1)投标人信誉良好,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投标资格被取消,没有处于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状态而导致无法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2021年至今没有骗取中标和严重违法违约的记录(提供相关承诺)。 (2)投标人未被列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http://zxgk.court.gov.cn/shixin/)的“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中国(https://www.creditchina.gov.cn/)”网站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www.gsxt.gov.cn)”网站经营异常名录且未被移出情况或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黑名单)且未被移出情况及“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网站“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信息记录”的网页截图。对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或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或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信息记录的投标人将否决其投标资格。 3.8投标人不允许以任何形式分包或转包,若虚假承诺,一经查实,取消中标资格。 3.9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投标人,不得参加同一合同项下的招标活动。 4.资格审查方式 本次招标采用资格后审的方式进行资格审查。 5.招标文件的获取 5.1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于2024年02月26日16时00分2024年03月04日23时59分(北京时间)登录阳光臻达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网址:https://dzztb.ygzdztb.com/),凭注册的账号或者是企业数字证书(CA)在网上获取电子招标文件(格式*.SPCZ)及其它招标资料;未办理企业数字证书(CA)的企业需要按照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认证的要求,办理企业数字证书(CA),并在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完成注册通过。数字证书(CA)办理流程详见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的相关要求,并在阳光臻达公共服务平台完成信息注册,绑定CA并审核通过后,才可以登录获取招标文件,此为获取招标文件的唯一途径。 5.2招标文件获取费用500.00元,售后不退。6.投标文件的递交 6.1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投标截止时间)2024年03月19日10时00分(北京时间)。 6.2递交方式:网上递交。 6.3本项目开标采用“智能开标”的方式,开标网址为:阳光臻达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网址:https://dzztb.ygzdztb.com/),投标人须在投标截止时间前完成所有投标文件的上传,网上确认电子签名,投标截止时间前未完成投标文件传输的,视为撤回投标文件。 注:智能开标的操作流程详见《阳光臻达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智能开标系统培训教材(适用投标人和供应商、招标代理)》网址:https://dzztb.ygzdztb.com/,登录官网后点击下载专区,资料下载模块即可下载相关资料。技术操作咨询:上海思佩驰科技有限公司服务热线:400-883-9300。投标人无须到现场开标,请投标人仔细阅读以保证开标顺利进行,投标人须在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前1小时内登录阳光臻达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开标端(网址:https://kaibiao.ygzdztb.com/user/login/)。找到网上开标室页签,进行网上签到。网上签到后,根据网上远程解密、开标的要求,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线解密、开标一览表确认签字等相关操作。未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以上相关操作的,则视为撤销其投标文件,不再进入评标阶段。 7.发布公告的媒介 本次招标公告同时在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http://www.cebpubservice.com/)、元博网(原)(https://www./)及阳光臻达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网址:https://dzztb.ygzdztb.com/)上发布。我公司对其他网站或媒体转载的公告及公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8.联系方式 招标人:昆明市五华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学府路690号金鼎科技园内十六号平台联系人:田工 电话:0871-68337310 招标代理机构:昆明晨晟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昆明市世博路16号世博生态城低碳中心B座1单元12层 联系人:陈红(18487253467)、李俊(15911723151) 邮 箱:1079254518@qq.com 电 话:(0871)68338999 传 真:(0871)63145686 技术支持 阳光臻达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咨询服务-上海思佩驰科技有限公司 咨询服务电话:400-883-9300 公告附件 下载 暂无内容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click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show() }) $('.close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hide() })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VOC检测仪 开标时间:2024-03-19 10:00 预算金额:201.00万元 采购单位:昆明市五华区科技产业园开发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昆明晨晟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五华区数字经济产业园西北新城园区项目第三方检测服务招标公告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4-02-26 招标文件: 附件1 招标名称五华区数字经济产业园西北新城园区项目第三方检测服务 是否为电子标电子标 招标编号E530100202400094001 代理机构 昆明晨晟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招标人 昆明市五华区科技产业园开发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招标文件获取开始时间2024-02-26 16:00:00 招标文件获取结束时间2024-03-04 23:59:59 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2024-03-19 10:00:00 招标文件提问截止时间2024-03-09 10:00:00 招标文件答复截止时间2024-03-12 10:00:00 五华区数字经济产业园西北新城园区项目第三方检测服务招标公告 项目编号:KCFW-2024-08018 1.招标条件 本项目为五华区数字经济产业园西北新城园区项目第三方检测服务(项目名称)项目,已由昆明市五华区发展和改革局(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机关名称)以五发改投资[2023]41号文(批文名称及编号)批准建设,建设资金来自企业自筹(资金来源),项目出资比例为:100%,招标人为昆明市五华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招标代理机构为昆明晨晟招标有限责任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特邀请有兴趣的潜在投标人参与本项目投标。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项目概况:五华区数字经济产业园西北新城园区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产业用房、配套用房、人才公寓、地下室等。总建筑面积152849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125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1598平方米。 2.2招标范围:对五华区数字经济产业园西北新城园区项目进行第三方检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桩基工程(含试桩检测)、实体质量检测、建筑电气检测、防雷检测、建筑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建筑节能现场检测、建筑沉降和变形观测、钢结构现场检测、人防工程、消防工程/消防系统检测与评估、常规见证取样检测、各类特殊特种材料、产品检验、建筑给排水现场检测、幕墙检测(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风压性能、平面内变形性能)等全部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1)桩基工程(含试桩检测):各类桩、墩、桩墙竖向或横向承载力检测,包括单桩及群桩承载力检测;墩底持力层承载力及变形性状的检测;各类桩、墩及桩墙结构完整性检测;考虑桩土共同作用或复合地基中桩土荷载分担比的检测,桩体及土体应力-应变的检测;施工中对环境影响(如震动、噪音、土体变形)的检测;特殊条件下或事故处理中的其它检测,并完成检测报告; (2)建筑结构实体检测:主体结构的柱、梁、楼板、墙工程质量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混凝土实体强度检测、梁板主要受力钢筋分布及保护层厚度检测、楼板(梯板)厚度检测等,并完成检测报告; (3)建筑电气检测、防雷检测:进行项目地基土壤电阻率检测、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管线检测、防雷验收检测及协助办理防雷验收等相关工作,并完成检测报告; (4)建筑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主要包括室内外游离甲醛、氨、氡、苯、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浓度检测等,并完成检测报告; (5)建筑节能现场检测:不限于维护结构节能现场实体检测,系统节能性能检测。检测项目、检测报告质量必须满足《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云南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程》,同时满足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要求; (6)建筑物沉降和变形观测:沉降观测基准网点、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控制点等观测,位移观测、倾斜观测、裂缝观测和挠度观测,以及按照现行国家相关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需要完成的所有沉降观测工作(直至建筑物稳定为止),并完p 邮 箱:1079254518@qq.com 电 话:(0871)68338999 传 真:(0871)63145686 技术支持 阳光臻达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咨询服务-上海思佩驰科技有限公司 咨询服务电话:400-883-9300 公告附件 下载 暂无内容
  • 白春礼院士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米科技奖章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11月3日宣布,将“为纳米科学与技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奖章授予俄罗斯科学院院士Zhores Ivanovich Alferov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Irina Bokova博士在2日晚上,将奖章颁发给Alferov院士和白春礼院士的代表——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代表师淑云大使。据悉,白春礼因国内公务繁忙,未能赴法国巴黎参加颁奖仪式。   Alferov教授是俄罗斯籍物理学家,通过发明快速晶体管、激光二极管和集成电路,在“信息技术方面做了基础性工作”,曾获200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白春礼教授是中国化学家和纳米科技专家,主要工作集中在扫描探针显微技术,以及分子纳米结构和纳米科技研究。白春礼现在是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Bokova总干事在颁奖仪式上说,该奖项是为了奖励两位科学家在纳米科学与技术领域,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等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Eleonora Mitrofanova教授介绍,白春礼在1987年回中国以后,主持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原子力显微镜、计算机控制的扫描隧道显微镜、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激光原子力显微镜、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白春礼作为纳米科技领域有影响的代表人物,通过发表文章、专著和演讲报告等方式,积极推动社会对纳米科技内涵的全面理解,促进纳米科技研究与产业化在我国的健康发展。他现在是中国纳米科技的领军人物。Alferov发明了“理想”半导体体系,为今天微纳电子器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Alferov在半导体物理、半导体、纳米电子学和应用物理领域,发表了500多篇科学论文和50多项发明专利。   EOLSS即“生命支持系统大百科全书”,是1992年联合国召开的各国首脑会议上宣布启动的,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目前,已经出版包括人文、社会、经济、政治,数、理、化、生物、医学、天文、地理、农学、环境、工程技术等600个卷本,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庞大、最权威、引用最广、影响最大的主题知识库。UNESCO-EOLSS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属下的全球最大的百科全书。该奖项由EOLSS为发展纳米科学与技术而发起。
  • 投资百亿元 四大纳米科研基地落户苏州
    3月3日,在苏州工业园区召开的科技暨知识产权工作推进大会上,江苏省纳米器件重点实验室举行揭牌仪式,这也标志着江苏省内首家省部共建纳米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落户园区。据悉,未来三到五年,园区还将投百亿元建设苏州纳米城等四大纳米科研高地。苏州市副市长浦荣皋出席大会。   四大纳米科研高地分别是:中国科学院纳米技术产业研究院、苏州纳米城、中国(苏州)纳米技术大学科技园和纳米技术创新孵化基地。   总投资70亿元的苏州纳米城将于下月动工。苏州纳米城是在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二期内规划建设的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吸引孵化基地毕业企业和规模型纳米技术企业入驻,推动纳米技术产业快速集聚发展。   中国科学院纳米技术产业研究院预计总投资约6.8亿元,以中科院与江苏省、苏州市、园区共建方式,加快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二期建设,将于2年内建成4个应用研究所、10个工程化中心和中试基地、1个纳米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纳米技术产业研究院的主要功能是加强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内纳米科技资源的合作,共同推动建设纳米科技领域的国家实验室。   中国(苏州)纳米技术大学科技园预计总投资10亿元,将在科教创新区内规划建设20万平方米载体,重点引进国内外大学、中科院研究所的纳米技术成果到园区转化或设立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引导和鼓励江苏省内高校选派10名纳米科技特派员到园区有关科技载体及部门挂职。   纳米技术创新孵化基地首期以生物纳米园已建成的6.6万平方米研发群楼为主要载体,力争2-3年内打造成为国家级纳米技术产业专业孵化器,3-5年内吸引300家以上纳米技术企业进驻。
  • 寻求生命科技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共享实验室
    寻求生命科技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共享实验室为初创生物企业打造的高端实验室项目介绍 与园区共建共享实验室,降低初创生物企业起步门槛,用最.低的费用使用上一.流的进口设备;增加园区招商入驻率。 技术支持团队介绍 痛点分析 解决方式 共享实验室介绍 实维在仪器设备领域的专业性与园区运营方的区位优势共建的高端共享实验室,由实维提供仪器设备资源及运营维护,园区提供场地及流量导入。增加园区服务的多样性,促进招商;同时也为园区创收增加新的业务点。 解决了初创公司受资源限制,没能力采购大量进口高端设备,但做一些复杂实验又需要使用高端设备的矛盾。使初创公司能够以极低的价格使用上进口高端仪器,为科创助力! 资源匹配 业务模块 运营规划
  • 国家纳米中心携手《科学》杂志发布十大前沿纳米科技难题
    11月24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携手《科学》杂志向全球发布了十大前沿纳米科技难题,分别是:1.是否可以构建涵盖量子和宏观物理特性的纳米理论,进而能可靠地预测材料在纳米尺度的特性?2.纳米材料的安全性与哪些特性有关?在不同的环境中如何实现对其安全性的有效调节?3.纳米科学如何助力生物学发展?4.纳米技术将为医疗技术带来怎样的变革?5.如何借助可视化技术研究纳米材料的表面和界面?6.纳米技术如何影响不同类型催化剂的制备?7.如何实现原子精度制造的大尺寸化?8.纳米技术将如何提升算力进而助推光电器件的发展?9.纳米技术会对电子行业发展产生哪些影响,未来电子器件的能耗极限在哪里?10. 纳米技术如何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十大前沿纳米科技难题旨在为全球纳米科技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指引,为探索纳米科技的知识边界、挖掘纳米科技潜能带来新的启迪;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前沿应用的纳米理论、纳米安全性、纳米催化、纳米生物、纳米医药、原子精准制造、极限测量及纳米科技对光电技术、电子器件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与推动作用等十个纳米科技研究领域。 2023年4月底,国家纳米中心联合《科学》杂志开启了前沿纳米科技难题的全球征集工作。该项工作的目的是深入研究和分析目前纳米科技发展面对的关键问题,国内外纳米科技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学科支撑、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改善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推动纳米科技的发展,得到了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二十多个国家从事纳米科技研究的知名科学家和青年学者的积极反馈与响应。本次发布的十大前沿纳米科技问题结合当前国际前沿研究、未来科技发展和人类共同需求,对进一步激发纳米科技工作者的好奇心和自由探索的热情,引领未来纳米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集中力量攻克纳米科技难题,推动人类进步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杂志曾于2005年和2021年两次面向全球发布“125个科学问题”,激发了全球科研工作者对未来科技发展的热烈讨论与思考。2022年,“纳米科学与工程”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列为一级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纳米科技已成为集交叉性、引领性和支撑性为一体的前沿研究领域。
  • 国家纳米中心项目落户嘉兴创新园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纳米中心”)、浙江嘉兴秀洲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与嘉兴创新园发展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署了《长三角纳米科技产业发展研究院项目租赁合同》。此合同的签订标志着我国纳米科技领域的权威机构——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合作项目正式落户嘉兴创新园。   长三角纳米产业蓄势待发   在国家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今天,长三角区域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深入,特别是沪杭高铁、上海虹桥枢纽等区域设施的完善,位于长三角核心腹地的嘉兴,其优越的地理区位、发展空间、商务成本、人居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嘉兴市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创新引领”战略的大力实施,也必将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新的机遇。   “十二五”期间,嘉兴市将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社会发展和公共安全、加强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六大科技发展重点领域。   嘉兴创新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樊建伟表示,嘉兴长三角创新园在产业定位与产业促进方面与嘉兴市战略保持高度一致,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国家纳米中心落户嘉兴长三角创新园,是三方战略的高度认同,也是符合各方的利益诉求,对于嘉兴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据悉,纳米中心以“长三角纳米科技产业发展研究院”为依托,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纳米科技产业示范基地为目标,计划在5~10年内累计完成15~30个纳米科技及相关领域的产业化项目,实现全球纳米技术领域的“政、产、学、研、金”等资源的聚集。   此次纳米中心签约面积为8120.5平方米,需求总面积为1.6万平方米。纳米中心入园后将陆续开展纳米科技应用性成果实验室试验、中试与产业化转移研究,适时组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长三角纳米技术检验、检测分中心、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长三角纳米技术应用标准研究中心、长三角国家软实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以及纳米技术实用性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等机构和基地,并计划5年内实现年产值规模达到5亿元,10年内实现年产值规模达到10亿~20亿元。   樊建伟说,纳米技术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国家前沿科技实力,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撑点。嘉兴市政府将纳米技术等新材料产业作为嘉兴市未来产业发展重点,高度重视纳米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在政策上给予此类高科技新兴产业极大力度的扶持,包括专项资金支持,科研人才及团队住房补贴、工资外津贴等一系列政策等,比如对于入选“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的人才,财政给予100万~300万元的创业资助。创新园自身也发挥综合优势,从产业服务、人员生活等为项目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多功能园区吸金更引智   纳米中心与嘉兴长三角创新园合作,是对园区高水平的规划、完善的功能配套、高度的产业聚集、周到的产业服务以及优美环境的充分认同。   嘉兴长三角创新园是北科建集团集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开发经验之大成,按照科技地产全新模式开发的科技新城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遵循“以城带业,以业兴城,宜居宜业,和谐发展”的开发理念,建造一座以产业研发区为核心、商务功能区、生态住宅区有机融合,集科技研发、企业总部基地、商务办公、五星级酒店、时尚商业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中心,助推嘉兴成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桥头堡。   同时,北科建集团围绕产业发展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要素,整合资源,携手27家服务机构成立北科建(嘉兴)产业服务创新联盟,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产业服务,降低企业的创新创业成本。比如,嘉兴创新园还将与国家纳米中心这一全国纳米技术检测的权威机构共同搭建长三角纳米检测中心平台,并在其科技产品成果转化之后为其做好市场推广的服务。   清新优美的园区环境、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优质专业的产业服务、高效精干的管理团队成为嘉兴创新园吸引企业入驻的关键。“随着国家纳米中心、华映星球、厦门漫乐等一批行业知名企业的入驻,产业的聚集和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嘉兴创新园的产业招商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樊建伟表示。他同时还强调,嘉兴创新园作为北科建集团科技新城产品,非常注重入园企业的质量和资质水平,“只有符合园区定位的企业才可进入园区”。   随着产业招商工作的开展,嘉兴创新园的产业聚集和示范作用必将进一步凸显,成为推动嘉兴乃至长三角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的新高地。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纳米科技等9个重点专项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2月16日,科技部网站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根据通知内容,本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包括9个项目: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1.“纳米科技”;2.“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3.“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4.“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5.“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6.“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7.“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8.“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9.“智能农机装备”。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详细内容如下: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科发资〔2016〕37号 /p 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各有关单位: /p p   《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以下简称国发64号文件)明确规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针对事关国计民生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重大国际科技合作,按照重点专项的方式组织实施,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重点专项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的载体,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围绕解决当前国家发展面临的瓶颈和突出问题、以目标为导向的重大项目群。重点专项按程序报批后,交由相关专业机构负责具体项目管理工作。 /p p   按照国发64号文件的要求,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根据“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的项目形成机制,面向2016年凝练形成了若干重点专项并研究编制了各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已经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以下简称“特邀咨评委”)和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并按程序报国务院批复同意。根据“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的原则,现将“纳米科技”等9个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p p   一、项目组织申报要求及评审流程 /p p   1.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根据项目不同特点可设任务(或课题)。申报项目应根据总体目标提出明确、可考核的约束性指标。项目申报单位推荐一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每个任务(或课题)设1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可作为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之一。 /p p   2. 项目的组织及实施应整合集成全国相关领域的优势创新团队,聚焦研发问题,强化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典型应用示范各项任务间的统筹衔接,集中力量,联合攻关。 /p p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评审采取填写预申报书、正式申报书两步进行,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p p   ——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3000字左右的项目预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简要说明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项目申报单位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并签署项目申报单位及项目负责人诚信承诺书。从指南发布日到预申报书受理截止日不少于30天。 /p p   ——各推荐单位参考往年推荐规模,加强对所推荐的项目申报单位及其合作方的资质、科研能力的审核把关,按时将推荐项目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统一报送。 /p p   ——专业机构在受理项目预申报后,组织形式审查,并开展首轮评审工作。首轮评审不需要项目负责人进行答辩。根据专家的会议评审结果,遴选出3—4倍于拟立项数量的申报项目,确定进入下一步答辩评审。对于未进入答辩评审的申报项目,及时将意见反馈项目申报单位和负责人。 /p p   ——申报单位在接到专业机构关于进入答辩评审的通知后,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项目正式申报书。从接到通知日到正式申报书受理截止日不少于20天。 /p p   ——专业机构对进入正式评审的项目申报书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会议答辩评审。申报项目的负责人通过网络视频进行报告答辩。专业机构将根据专家评议情况择优建议立项。 /p p   二、组织申报的推荐单位 /p p   1. 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 /p p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主管部门 /p p   3. 原工业部门转制成立的行业协会 /p p   4. 纳入科技部试点范围并评估结果为A类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纳入科技部、财政部开展的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行业试点联盟。 /p p   各推荐单位应在本单位职能和业务范围内推荐,并对所推荐项目的真实性等负责。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与其有业务指导关系的单位,行业协会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行业试点联盟推荐其会员单位,省级科技主管部门推荐其行政区划内的单位。推荐单位名单将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上公开发布。 /p p   三、申请资格要求 /p p   1. 申报单位应为中国大陆境内注册1年以上(注册时间为2015年3月31日前)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政府机关不得作为申报单位进行申报。申报单位同一项目须通过单个推荐单位申报,不得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 /p p   2. 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申报当年不超过60周岁(1956年1月1日以后出生),工作时间每年不得少于6个月。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为该项目(含任务或课题)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申报项目(含任务或课题)。 /p p   3.“纳米科技”、“量子调控与量子通信”、“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3个重点专项中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青年科学家项目不设课题,项目负责人及参与人员申报项目当年不超过35周岁(1981年1月1日以后出生)。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须同时具有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 /p p   4. 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限申报一个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以下简称“改革前计划”)以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牵头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 项目主要参加人员的申报项目和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研项目总数不得超过两个 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因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而退出目前承担的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计划任务书执行期到2016年12月底之前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不在限项范围内。 /p p   5. 特邀咨评委委员及参与重点专项咨询评议的专家,不能申报本人参与咨询和论证过的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 参与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或本年度项目指南编制的专家,不能申报该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 /p p   6. 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重点专项的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提供全职聘用的有效证明,非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和境外单位同时提供聘用的有效证明,并随纸质项目预申报书一并报送。 /p p   7. 申报项目受理后,原则上不能更改申报单位和负责人。 /p p   8. 对于项目的具体申报要求,请详见各重点专项的申报指南。 /p p   各申报单位在正式提交项目申报书前可利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相关参与人员承担改革前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情况,避免重复申报。 /p p   四、具体申报方式 /p p   1. 网上填报。请各申报单位按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网上填报。专业机构将以网上填报的申报书作为后续形式审查、项目评审的依据。预申报书格式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相关专栏下载。 /p p   项目申报单位网上填报预申报书的受理时间为:2016年2月25日8:00至3月18日17:00。申报项目通过首轮评审后,申报单位进一步按要求填报正式申报书,并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提交,具体时间和有关要求另行通知。 /p p   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http://service.most.gov.cn /p p   技术咨询电话:010—88659000(中继线) /p p   技术咨询邮箱:program@most.cn。 /p p   2. 组织推荐。请各推荐单位于2016年3月21日前(以寄出时间为准),将加盖推荐单位公章的推荐函(纸质,一式2份)、推荐项目清单(纸质,一式2份)寄送科技部信息中心。推荐项目清单须通过系统直接生成打印。 /p p   寄送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木樨地茂林居18号写字楼,科技部信息中心协调处,邮编:100038。 /p p   联系电话:010—88654074。 /p p   3. 材料报送和业务咨询。请各申报单位于2016年3月21日前(以寄出时间为准),将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的预申报书(纸质,一式2份),寄送承担项目所属重点专项管理的专业机构。预申报书须通过系统直接生成打印。 /p p   各重点专项的咨询电话及寄送地址如下: /p p   (1)“纳米科技”重点专项:010—58881073 /p p   (2)“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010—58881078 /p p   (3)“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010—58881079 /p p   (4)“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010—58881071 /p p   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寄送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一号9号楼,邮编:100044。 /p p   (5)“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010—59199380。 /p p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寄送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邮编:100122。 /p p   (6)“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010—68510207 /p p   (7)“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010—68598087 /p p   (8)“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重点专项:010—68511009 /p p   (9)“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010—68511832。 /p p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寄送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邮编:100045。 /p p   附件: /p p   1.“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p p   2.“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p p   3.“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p p   4.“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p p   5.“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p p   6.“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p p   7.“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p p   8.“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p p   9.“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科 技 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6年2月5日签发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6年2月16日发布 /p p br/ /p
  •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拟立项的2018年度项目公示清单
    p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 lt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gt 的通知》(国科发资[2017]152号)等文件要求,现将“纳米科技”等5个重点专项的2018年度拟立项项目信息进行公示(详见附件)。 /p p   公示时间为2018年5月4日至2018年5月8日。对于公示内容有异议者,请于公示期内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书面材料,逾期不予受理。个人提交的材料请署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单位提交的材料请加盖所在单位公章。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如下: /p p   strong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 /strong /p p   联系人:闫金定 /p p   联系电话:010-68104460 /p p   传真:010-68104461 /p p   电子邮件:yanjd@htrdc.com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拟立项的2018年度项目公示清单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3c3647d1-487f-46d0-b306-de438f2d336d.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575d1a01-2d58-487b-8d3e-449dd7aa19cd.jpg" / /p p   附件: a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805/ueattachment/fe812139-0426-4610-b75c-156f0eb2f6d2.pdf"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 拟立项的2018年度项目公示清单.pdf /span /a /p p /p
  • 大湾区纳米产业联盟成立50家企业、院所共建良性生态圈
    7月初,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基地开园暨纳米产业联盟启动活动在广州市黄埔区、广州高新区举行。近50家粤港澳大湾区纳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发起粤港澳大湾区纳米产业创新联盟。  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纳米产业创新高地建设方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成纳米技术创新及应用示范区和国际一流的纳米产业创新高地。  作为大湾区纳米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广州市黄埔区、广州高新区以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广纳院)为牵引,建设广纳院总部园区、中国纳米谷“一园一谷”重大平台,孕育纳米经济发展新动能,加速向规模化和集聚化发展。  活动上,粤港澳大湾区纳米领域龙头企业、重点研究机构等创新主体共同发起粤港澳大湾区纳米产业创新联盟。  “联盟的目的是打造良性生态圈,实现互联共通、合作共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纳米科技企业‘共生共长’。”广纳院副院长、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杨祥良教授表示。  广纳院院长助理、广东省广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节玲表示,公司将在科技成果转化与运营、专业协同与资源整合等方面发挥优势,助力纳米科技产业化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科学技术成果引进来,在这样一个整体协作的氛围里,高效率地进行成果转化。”  “未来,我们还将把粤港澳大湾区的纳米产业联盟与全国的纳米产业联盟结合起来,共同形成一个全国的纳米产业创新联盟,推动国家纳米产业从黄埔走到大湾区,再走向全国。”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广纳院院长赵宇亮说。  当天,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基地开园。该园区位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由纳米科技研发核心区、中试孵化区与生活配套区三大功能区组成。这里将成为广纳院的总部研发基地,承担纳米技术研发与孵化功能,未来将汇聚超过2000名纳米科研工程师,培育强大的纳米产业研发及孵化能力。  “广纳院的使命是‘为国家科技创新补短板’,我们聚焦科技创新链的4—6级,打造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成建制的世界一流的纳米产业基地。”赵宇亮表示。
  • 海峡两岸纳米专家齐聚丹东,交流纳米科技最新研究成果
    由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委会主办,丹东百特仪器公司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委会2011年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超微颗粒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8月8日在丹东中联大酒店召开。来自中国大陆五十多位从事纳米技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来自台湾十几位纳米专家齐聚风景秀美的丹东,交流在纳米技术研究中的最新成果,展望纳米科技发展的美好未来。 上午8时许大会开幕。专委会主任、著名纳米学家张立德教授首先致开幕词,他详细回顾了十一年来海峡两岸纳米科学家密切交流的经历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提出了本次学术交流会的主要研讨方向,并对丹东百特为本次会议的召开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给予积极评价。丹东市副市长徐春光、市台办主任李秀环、市科技局局长于波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徐副市长和李主任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详细介绍了丹东美丽的自然风光、优越的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台交流成果,对来自海峡两岸的纳米科学家来到丹东进行学术交流表示热烈欢迎。在大会报告中,两岸纳米学家在纳米电池材料、中药纳米化、纳米技术在太阳能的应用以及在核能方面的应用等十几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其中张立德教授所作的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与表征、清华大学程虎民教授所作的中药纳米化、台湾大同大学吴溪煌教授用纳米技术对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徐安武教授的纳米表面等离子体光子学及应用等报告,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受到与会代表的普遍欢迎和好评。此外,一批年轻的博士、硕士和青年教师也做了精彩的报告,提出了许多创新的思维、观点和研究方法,表明纳米科技后继有人。台湾学者的报告语言生动精炼,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都有很多独到之处,为大会增添了许多亮点。历时两天的大会及报告,海峡两岸的纳米专家畅所欲言,交流各自的研究心得和成果,大家都受益匪浅。8月9日下午大会举行了闭幕式,张立德教授对本次大会的报告一一做了点评,他认为本次大会的报告“基础研究有深度,应用研究有突破”。通过海峡两岸的长期密切交流,将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将为两岸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会议期间,海峡两岸的纳米专家还参观考察了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他们对百特优美的厂区环境,规范的仪器制造流程,优良的仪器性能和公司多年来为中国颗粒测试技术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大家希望百特公司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加强创新技术研究,强化质量控制,早日把百特打造成国际知名的粒度仪品牌! 大会在热烈的掌声和两岸学者的祝福声中闭幕。
  •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拟立项的2017年度项目公示
    p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科技部、财政部关于改革过渡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科发资[2015]423号)等文件要求,现对“纳米科技”等5个重点专项2017年度拟立项的项目信息进行公示(详见附件)。 /p p   公示时间为2017年5月27日至2017年5月31日。对于公示内容有异议者,请于公示期内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书面材料,逾期不予受理。个人提交的材料请署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单位提交的材料请加盖所在单位公章。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如下: /p p    strong “纳米科技”重点专项 /strong /p p   联系人:闫金定 /p p   联系电话:010-68104827 /p p   传真:010-68104461 /p p   电子邮件:yanjd@htrdc.com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拟立项的2017年度项目公示清单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1fb1ab8f-a5a2-477f-a45d-c9cc1edcb5ae.jpg" style=" "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65760160-684a-4188-91ec-b5a5aff96d8a.jpg" style=" "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dce5b201-23dd-4a25-bec4-ad0472470fe4.jpg" style=" "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9e6e3846-0c68-404d-87ef-b6503c80e052.jpg" style=" " title=" 4.jpg" / /p p   附件: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6/ueattachment/f4794362-28d6-4213-9642-0968cc25da76.xls" style=" line-height: 16px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拟立项的2017年度项目公示清单.xls /span /a /p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9月25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由国家发改委委托中科院和教育部组织的验收。   建设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是国务院为强化科技前沿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做出的战略部署。按照有关批复要求,纳米中心按指标、按概算,高质量地完成了建设任务。基本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资金使用合理规范,仪器设备运行良好,档案齐全管理规范。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批复的“边建设边运行”原则,纳米中心围绕纳米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组织和承担国家重大纳米科技项目,在纳米基础研究和重大应用、公共技术平台和基础科研条件建设、纳米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人才队伍与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天上午,验收会议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隆重举行,验收委员会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北京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等有关单位的相关领导和纳米领域的专家33人组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纳米中心科研人员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首先致辞,会议由中科院基础局局长刘鸣华和计划财务局局长孔力共同主持。   验收会现场   经过认真审议项目建设总结报告和实地考察,验收委员会认为:经过6年来的建设,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圆满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发展目标明确,体制机制新颖,科技布局合理,管理科学规范,已逐步成为我国纳米科技创新的重要开放平台、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在我国纳米科技发展中发挥了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致辞   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代表中科院对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顺利通过验收表示祝贺,对科学家和项目建设人员表示感谢,并对长期支持中科院工作的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表示感谢。   白春礼指出,纳米中心是中科院与教育部共建,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共管,旨在交叉共享的创新单元。纳米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边建设、边运行”的方针,建设期间,抓住机遇,不断改善科研工作条件。园区从无到有(现园区面积2万多平方米),科研和办公场所先后经历了从地下室、到平房、再到现代化办公大楼的跨跃,面积也从最初计划的1.38万平方米,扩展到目前的2.49万平方米,并且还留有未来发展的空间。纳米中心在进行基本建设同时,积极承担各类科技项目近200项,并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的工作。特别是在纳米标准制定方面发挥了核心和引领作用,使我国在国际纳米标准领域迅速成为主导国家之一。在国内外合作、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白春礼强调,建设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是国务院为强化科技前沿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做出的战略部署。中科院在近期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已把纳米科技列入重点支持的创新领域之一,将进一步有效集成和优化整合资源,促进纳米科技的原始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期待各部委和北京市的领导和专家继续对纳米中心的后续建设和发展给予支持和帮助。希望中科院和教育部共同努力,把纳米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纳米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研究基地,成为纳米科技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在国家发展战略指导下,通过“创新2020”规划的实施,希望纳米中心进一步加强科技目标凝练,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加强中科院与北大、清华的联合与合作,力争为我国纳米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国家发改委綦成元司长在讲话中提出,发改委2004年批复由中科院和教育部共建的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为纳米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一个公共平台,促进了我国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和高新技术的研发。希望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继续发扬创新精神,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为广大纳米科技工作者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尽快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实现基础前沿研究和高技术发展的新突破,在促进我国纳米科技发展上作出贡献。   验收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建设项目验收,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继续支持纳米中心建设与发展。   北京市委常委赵凤桐,中科院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李志刚,中科院秘书长邓麦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等出席验收会议。   北京市委常委赵凤桐出席会议      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出席会议并致辞      中科院纪检组长、党组成员李志刚出席会议      中科院秘书长邓麦村(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出席会议
  • 带您走近牛津仪器纳米科技:高端利器助力前沿技术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6年8月1日,经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IUPAP)批准,由北京大学主办的第三十三届国际半导体物理大会(ICPS2016)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500多名半导体物理领域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大会。 /p p   作为全球半导体物理领域内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本届大会特邀曼彻斯特大学Andre Geim教授等4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参会并作了精彩报告。在为期5天的大会日程中,参会代表们就半导体物理与凝聚态物理领域的各个研究方向和前沿进展展开讨论,议题涵盖材料生长和结构表征、纳米碳管和石墨烯、新型二维材料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299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8/insimg/70dd3928-0f1b-4746-a9be-359aa564e71a.jpg" title=" " height=" 299"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作为ICPS2016赞助商,牛津仪器纳米科技携旗下纳米科学、等离子技术、Andor Technology等业务品牌亮相此次大会。借此机会,仪器信息网编辑现场采访了纳米科学部亚太区副总裁李俊云、等离子技术部区域销售经理王宏、Andor Technology华北区销售工程师涂志超,带您近距离了解一下牛津仪器纳米科技的前沿技术及解决方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8/insimg/474027da-e9fc-4a7e-bdda-79d7ae8dd955.jpg" title=" " height=" 300"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牛津仪器展位现场 /strong /p p    strong 纳米科学部:掌握世界领先低温和强磁场技术 /strong /p p   牛津仪器纳米科学部具有世界领先的超导磁体、低温恒温器和稀释制冷机产品及技术服务,可以提供低温和强磁场环境下纳米表征及测量的全程解决方案,此次大会上该部门现场展出了无液氦光谱学恒温器Optistat sup TM /sup Dry。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8/insimg/e43c6eac-b69f-4301-8a1f-6ee8e1c8892a.jpg" title=" " height=" 300"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无液氦光谱学恒温器Optistat sup TM /sup Dry /strong /p p   据了解,Optistat sup TM /sup Dry可以在完全无需液氦的条件下将样品温度降至3K,其样品腔的设计也为更换样品及电学测试提供了便捷性 同时,模块化设计更使得仪器具备可升级条件,满足未来的多种实验需求。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8/insimg/54bceea4-0cef-4e2a-9a3b-7d5e04a33e41.jpg" title=" " height=" 300"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采访现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为纳米科学部亚太区副总裁李俊云,右为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刘剑研究员) /p p   关于低温设备和强磁场领域的发展前景,李俊云谈到,更方便、更精密及更可靠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此外,低温设备、强磁场环境等尖端技术的不断突破带来的革新也不可小觑,尤其无液氦低温技术在量子计算和量子调控应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前景。参与现场采访的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刘剑研究员对此也表示认同。刘剑研究员同时也表示,他在90年代初就开始使用牛津仪器的产品,至今仍然十分认可牛津仪器,主要是由于它优异的产品质量和专业的售后服务。 /p p   近年来中国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在科技研发的投入不断增加,这对于以科学研究高端仪器为主要市场的牛津仪器纳米科学部而言是非常有利的。李俊云表示,“目前,中国已成为牛津仪器纳米科学部在亚太地区最大的市场所在,业绩表现超出预期。” /p p   李俊云透露说:“在下个月,我们将在上海成立纳米科学部全球首家Demo实验室,用于加强与科研院校用户的合作。同时,纳米科学部将深入实施跨国企业的本土化战略,密切关注中国客户的需求以指导我们中国业务的发展,未来仪器的研发也紧密与中国的应用和发展相结合。在中国从生产大国到创新大国的转型过程中,我们将融入其中,积极参与。” /p p    strong 等离子技术部:率先推出石墨烯及二维材料解决方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8/insimg/c5c3ed6b-164a-4801-a132-f430b874c017.jpg" title=" " height=" 300"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牛津仪器半导体处理工艺 /strong /p p   牛津仪器等离子技术部主要为客户的研究、开发、生产提供一系列高性能、灵活易用的半导体工艺加工设备以及售后工艺支持。等离子技术部区域销售经理王宏介绍称,牛津仪器的半导体处理设备被广泛应用于LED大规模生产制造、MEMS、光电子器件、传感器与二维材料生长等领域。 /p p   王宏谈到,借着国家半导体产业促进计划和产业基金的推动,以及“十三五”规划的启动,相关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强劲,未来5年半导体处理设备市场将会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在此大好形势之下,牛津仪器等离子技术部率先推出了石墨烯及二维材料行业解决方案,用以巩固其在半导体处理领域的领先地位。 /p p   因此,牛津仪器在积极参展之余还倾情赞助了8月3日的大会晚宴,来自牛津仪器总部的二维材料专家SUNDARAM Ravi在晚宴上重点推介石墨烯及二维材料解决方案。 /p p    strong Andor Technology:加入牛津仪器实现共赢 /strong /p p   作为牛津仪器的新收购品牌,Andor Technology是全球领先的高性能科学级相机的研发和制造商,应用领域可从微观的单细胞生命科学跨越到宏观的天文物理科学。 /p p   Andor Technology华北区销售工程师涂志超介绍说,作为该公司ICCD系列的旗舰产品,iStar相机具有纳秒时间分辨的成像/光谱功能,适用于科研和工业应用。该公司的高灵敏度代表产品iXon Ultra 888 EMCCD,读出速度达30MHz,是传统电路的3倍,是业界最快的百万像素EMCCD。 /p p   涂志超表示,Andor Technology在CCD、EMCCD、ICCD、sCMOS等成像和光谱领域占据世界的前沿位置,加入牛津仪器后双方产品都得到了互补,如光谱仪、CCD和显微镜结合研究显微光谱就是当下的一个热门应用。同时,借助于牛津仪器的一系列本土化市场推广、技术服务等措施,Andor Technology的销售业绩已实现了稳步增长。 /p
  • 邀请函:津京冀纳米科技青年科学家论坛
    2019 NanoScientific Symposium China津京冀纳米科技青年科学家论坛2019年津京冀纳米科技青年科学家论坛(NSSC2019)将于2019年8月5-6日在天津大学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TICNN)举行。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解决后莫尔时代电子学器件和材料问题的外延石墨烯基电子学器件的研发和相关物理的研究、自由空间中纳米颗粒电子结构演化机理研究以及相关仪器设备和测量方法的研究、纳米系统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本次论坛将邀请国内的青年专家学者,聚焦石墨烯等二维材料,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等最先进的研究手段,深入探讨石墨烯等二维材料合成、制备以及相关电子学器件的研发、物理机制及纳米技术的前沿科学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大会日期:2019年8月5日-6日大会地点:天津大学,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天津大学第二十教学楼西配楼大会报告人Walter A. de Heer乔治亚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天津大学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石墨烯电子学奠基人和开拓者,荷兰著名物理学家、纳米科学研究者,因发现金属团簇的电子壳结构、过渡金属团簇中的磁性、碳纳米管中的场发射和弹道传导以及石墨烯电子学而闻名。被评为“科学美国人50强”之一,他在石墨烯晶体管方面的工作被《技术评论》评为2008年“最有可能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十大新兴技术之一。2009年9月被授予ACSIN纳米科学奖。H因子是71.C.P. Wong 汪正平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院长及卓敏电子工程学讲座教授。在封装材料领域已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申请美国专利60余项,被IEEE授予电子封装领域最高荣誉奖——IEEE元件、封装和制造技术奖。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共发表研究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35篇,EI收录625篇),其中包括发表于Science(科学)文章2篇,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国化学会志)文章5篇,Nano Letters (纳米快报)文章6篇,以及发表于ACS Nano(ACS纳米)、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等电子材料领域顶级期刊论文多篇。撰写了《Polymers for Electronic and Photonic Applications》(美国高校常用的材料和电子专业教科书)、《Electronic Packaging, Design, Materials, Process and Reliability》等12本学术专著,其中的多部著作已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国内出版。分会报告胡名列天津大学周期量级光纤飞秒激光及其应用包文中复旦大学Wafer-scale devices and circuits based on 2D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向东南开大学Atomic switches andanstrom gaps controlled by light张文凯北京师范大学超快激光和X射线光谱及其应用杨天新天津大学利用窄带缝隙双层石墨烯实现THz波无粒子数反转光放大的新方法李志青天津大学Hopping conductance and macroscopic quantum tunneling effect in Pbx(SiO2)1-x nanogranular films李荣金天津大学2D Molecular Crystals: Rational Molecular Design, Controllable Self-Assembly, and Unique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米文博天津大学专家报告王德强中科院CAS专家报告吴孝松北京大学专家报告王培杰首都师范大学专家报告李志鹏北京师范大学专家报告惠飞以色列理工学院基于SPM技术的二维材料表征王贺首都师范大学专家报告李小英天津大学专家报告于曦天津大学专家报告何明南开大学专家报告侯峰天津大学专家报告如有任何问题,请与会务组联系纪梅:mei.ji@tju.edu.cn马丽娜: linama@parksystems.com
  • 2009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在京召开
    9月1日,2009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ChinaNANO 2009)在京召开。本次大会主席、中科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副主任白春礼指出,本次大会旨在促进对国际纳米科技前沿问题的研讨与交流,进一步提高我国纳米科技的整体研究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纳米科技界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会议将围绕纳米信息材料、纳米能源与环境材料、纳米器件与传感器、纳米医药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纳米加工与纳米计量、纳米结构表征、纳米光学与表面等离激元学、纳米结构建模与模拟等领域进行学术交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等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同时,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还向大会发来贺电。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王琛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表示:“前几年,我国纳米科学研究主要以基础研究为主,而现在则更为重视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工业、产业应用为导向的技术应用和技术集成研究。因此,与前两次大会相比,本次大会的目标更为明确。8个分会场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纳米技术在相关产业发展中的应用问题。不仅如此,大会还邀请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Horst Hahn教授、美国加州大学纳米技术研究所主任Paul Weiss教授等7位国际纳米科技界活跃的专家作大会特邀报告,同时邀请了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瑞士等国家和地区的68位科学家作分会邀请报告,并重点阐述纳米技术在能源、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的应用问题。”   大会组委会有关人士还表示,本次大会是继2005、2007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在京成功举办之后,由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主办、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承办的第三次国际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300多篇,来自美国、俄罗斯、巴西、泰国和中国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名代表到会注册,其中海外学者近500人。   白春礼强调,纳米科技是未来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是提升国家未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支撑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技术之一。以纳米科技的研究成果为依托,有可能在未来的20~30年内持续产生新技术和推动新产业的诞生。我国纳米科技研发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目前已在世界纳米技术研究阵营中占据重要席位。而两年一度的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的召开,不仅扩大了我国在国际纳米科技界的影响和地位,促进了国际纳米科技界的学术交流,而且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纳米科技事业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   会后,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副主任白春礼院士接受了《科学新闻》杂志的专访,品谈中国纳米科技的布局和未来规划。   科学新闻:当前世界各国在纳米科技方面的布局怎样?   白春礼:纳米科技是未来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也是提升国家未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以纳米科技的研究成果为依托,有可能在未来的20~30年内持续产生新技术和推动新产业的诞生。   当前发达国家纳米科技布局有5大特点:一、强调以应用为导向,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转化的一体化研究 二、集中投入,建设不同类型的专业纳米技术研发平台,以保持可持续的发展 三、整合各学科的研究力量,集中解决重大的科学挑战问题或孕育重大突破的应用技术 四、强调基础研究的长期性,强调重要的科学突破对未来技术的影响 五、全球大型企业越来越重视纳米技术,投入大量预算进行纳米技术应用研发。   科学新闻:中国目前在纳米领域的发展情况如何?   白春礼:中国纳米科技的布局应该说是起步较早的。目前,我国在纳米功能材料、器件设计与构建、“自下而上”的关键技术与基础等一些主流发展方向上进行了全方位、分层次的战略布局。国家部署了纳米技术重大或重点计划,成立了指导和协调我国纳米技术研发的委员会,建立了国家级研发中心。   我国纳米科技在基础研究方面,据有关机构统计,2006年以来发表论文数量和论文引用次数都只仅次于美国,排名全球第二 在纳米材料研究、纳米结构的高分辨表征与检测、分子组装与调控、量子点与纳米线的生长、组装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某些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但在应用研究方面,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导向性的应用研究能力不足,研究水平中等 在可转移技术研究方面,能力较差,同国际最新进展相比,整体上我国纳米科技的工业化应用水平仍然处于初始发展阶段。   科学新闻:中国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白春礼:我个人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政府投入总量不足,并且投资部门多,领域分散,缺乏协调,造成研究课题不集中和研究工作偏离纳米科技发展的主流 二、纳米技术与能源、信息、生命、环境等领域的交流渠道不畅,交叉合作研究的程度不够,对各领域的主流问题的贡献度偏低 三、在应用研究方面,尽管我国申请或获得授权的国内专利数量有显著增长,但与产业界的联系和合作仍较薄弱 四、纳米科技的多学科性、复杂性和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其长期发展的前景不明朗,造成产业界不愿早期介入。   科学新闻:中国应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白春礼:在当前形势下,应该根据我们现有基础,在各学科中找到适当的切入点,加强纳米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重大应用为导向,进一步推动纳米科技基础研究成果走向应用。在能源领域,加强纳米科技在高效率、低成本、长寿命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电力防“污闪”涂层材料、聚合物微纳米球驱油等方面的应用 在信息技术领域,加强纳米科技在新一代超薄、柔性和大面积光电集成器件、新型纳米环形磁随机存储器、光电探测器件等方面的应用 在生物医学领域,加强在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再生医学与组织工程、药物靶向输运,以及具有个性化治疗前景的低毒性多功能纳米药物等方面的应用 在环境领域,加强在自然水体(包括饮用水)污染的治理、工业废水处理、基于纳米材料和结构的新一代打印制版技术研发以及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应用。
  •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一行调研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2021年6月7日,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企业科技工作委员会一行赴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纳米中心”)调研交流,参加调研的人员有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会长陶元兴、企工委秘书长刘哲鸣、仪器信息网董事长唐海霞等。到访人员在纳米中心副主任唐智勇、科技发展与促进处副处长窦凯飞的带领下参观了纳米先导展厅,双方就纳米中心整体情况、科技成果产业化、合作交流模式等话题展开交流。参观纳米先导展厅为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方针,中科院组织26个研究纳米科技相关的重要研究力量,针对新能源汽车、绿色印刷、能源工业、医药健康等国家重大需求,力求解决行业关键瓶颈问题,实现纳米材料的规模化制造、产业应用和标准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发展。2013年7月,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变革性纳米产业制造技术聚焦”( 简称纳米先导专项)正式立项。纳米先导专项充分发挥集群优势,与国内70多家相关领域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促进了纳米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格局,推动我国纳米产业制造技术进入了世界前列。参观介绍后,窦凯飞详细介绍了纳米中心的基本情况。纳米中心组建于2002年,以中科院为依托,由中科院纳米科技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共建,定位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基础研究的先锋、成果转化的基地、人才培养的摇篮;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纳米技术、纳米生物医药、纳米多级次制造、纳米标准、标准物质等。纳米中心人才济济,科研工作硕果累累,中心特出台多项激励政策,鼓励科研人员成果转化“名利双收”,现为中科院4家、全国40家“赋权试点”单位之一,“分田而不是分粮”,进一步调到科研人员积极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目前,纳米中心研发的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纳米)胶束已获批进入临床阶段;提出的肿瘤捕手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获得多个奖项;成功开发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并建立中试线。然而,可穿戴设备柔性电池、多次可洗室内空气净化器过滤网、全生物降解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基薄膜、基于冷阴极X光源的微焦点高速无损检测系统这几项成熟技术亟待产业化,欢迎感兴趣的企业垂询、合作。最后,双方围绕纳米中心合作需求、科技成果产业化痛点难点等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 2013年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举行
    2013年9月5日,2013年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在北京开幕,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代表与会。就纳米科技研究和教育、纳米科技政策、纳米科技未来发展等进行了深入交流。3天会期中,还将有176位科学家在10个分会场作邀请报告,300余位科学家做口头报告,并有800余篇论文以墙报交流,另有近50家企业带来最新实验设备和技术展示。 会议现场   白春礼致开幕词时表示,国际纳米科技发展趋势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从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技术转移转化一体化研究 二是专业平台支撑纳米技术研发 三是全球大型企业越来越重视纳米技术。当前我国发表纳米科技SCI论文数量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论文引用次数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的一些纳米科技研究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影响,如在实验上首次发现反常量子霍尔效应,被认为是世界基础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科学发现 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亚纳米分辨的单分子光学拉曼成像,将具有化学识别能力的空间成像分辨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0.5纳米等。近年来,我国纳米科学领域申请或授权的发明专利数量显著增长,跃居世界第二,还积极参与并部分主导了国际纳米技术标准工作。   &ldquo 十二五&rdquo 期间,我国纳米研究展现出很大的产业化应用前景,碳纳米管触摸屏、绿色印刷、纳米抛光液、纳米传感器等产品在多个行业实现规模化生产 传染性疾病快速检测、组织工程修复材料、纳米化药物研发不断推进,纳米技术应用于生物医学前景良好 纳米技术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此外还开创了能源与环境纳米技术新领域。   作为国际纳米科学界的重要盛会,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由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主办、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承办,2005年至今已举办5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奖于2011年设立,在全球范围内遴选优秀纳米科学家进行评奖。   今年的第五届会议开幕之前,主办方还邀请各国纳米科技中心主任首次举办&ldquo 纳米科技主任论坛&rdquo ,就各国纳米科技研究和教育中的共性问题、纳米科技政策、纳米科技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   会上,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迈克尔· 格兰泽尔教授、德国马普高分子所卡洛斯· 穆伦(Klaus Mü llen)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奥马尔· 亚吉(Omar M.Yaghi)教授,5日在北京获授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奖,以表彰他们分别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机功能材料与碳材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方面做出的开拓性贡献。   9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白春礼院士向获奖者颁发奖牌。   9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白春礼院士向获奖者颁发奖牌。
  • 尖端纳米科技的互融未来——2019中科大· 牛津仪器纳米技术论坛侧记
    2019年11月6日,“2019 中科大牛津仪器纳米技术论坛”在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功召开。论坛由牛津仪器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联合举办,国内外学术及应用科学家共聚一堂,共同交流了纳米科技前沿成果及相关的检测手段。 中科大微尺度物质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中怀致欢迎辞 2018年,中科大与牛津仪器联合开展了第一届纳米技术论坛,相比于去年,今年的论坛更加聚焦应用,不仅从中科大内部邀请优秀学者作最新科技的演讲,而且从外校也邀请到了著名专家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论坛获得了参会嘉宾们的高度赞誉。英国驻上海领事馆科技创新领事Stephen Brennan、中科大微尺度物质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中怀、中科大微纳研究与制造中心副主任周成刚、牛津仪器中国区总经理张鹏出席盛会并致辞。安徽大学葛炳辉教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杜海峰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鹏飞副研究员做特邀报告,分享了纳米科技结构调制、磁性纳米材料表征,以及纳米材料在生命科学、量子检测等方面的最新成果。牛津仪器的应用科学家也在会上介绍了EDS、EBSD、原子力显微镜、VR/AR光学元件等牛津产品在纳米科技领域的最新应用方案。 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科技创新领事Stephen Brennan谈中英科技合作 周成刚主任在接受采访时高度肯定了本届论坛,认为是牛津仪器搭建的一个很好的合作交流平台。“通过这个机会,我们可以和牛津仪器的应用科学家们一同探讨最新技术与应用难点。”周成刚说,他表示牛津仪器与中科大合作已久,2014年双方在中科大成立联合实验室,2015年开首次中科大设立“明日之星”奖学金,先后曾有18位中科大优秀学子获奖,本届论坛又有6位新星抱得奖金归。通过这些合作,不仅为牛津仪器赢得了更好的商业口碑,更让双方在先进科学、技术经验等方面实现了融合互助和共利双赢。 颁发“明日之星”证书 辩证统一中的不可或缺——纳米未来看仪器 科学仪器对于科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呢?王鹏飞研究员认为,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共生关系,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非常重要的工具,同时也是科学技术不断迭代、积累、突破、成熟后的成果。而对于纳米科技而言,想要取得突破性的前沿成果,更是离不开仪器设备的不断创新进步。 “例如量子精密测量,就是一个很前沿的仪器研发方向。该技术的载体是金刚石里面的固态点缺陷,可以用其作为空间分辨率非常高的探针,在大气环境下完成对纳米样品的高精度测量。”王鹏飞说。这种技术可以让诸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向前迈一大步,例如:在生命科学里可以把传统磁共振这种宏观的方法推进到纳米尺度;在材料学领域,可以通过新的磁场表征手段,对纳米级新材料实现结构解析;在信息学领域,可以测量纳米尺度的微波,助力微电子、晶体管的研发。 左至右第一行:周成刚主任(中科大),葛炳辉教授(安徽大学) 第二行:杜海峰教授(中科院),王鹏飞研究员(中科大) 第三行:周宏敏主任(中科大),竺仁博士(牛津仪器) 第三行:眭孟乔博士(牛津仪器),黄承扬博士(牛津仪器) 尖端科学研究都是做前人所未做,经常会有非常特殊的个性化需求,该怎样创新仪器技术,才能直击科学家的痛点呢?周成刚提出,仪器设备厂商与科研院所之间可以大力开展更多有关仪器设备性能改造和提升方面的合作。通过合理的开放共享和联合研究,将更多的先进技术和特殊特征集成到现有仪器设备上面,进而加速科学仪器的研发升级进程。 现场有奖竟答环节获奖观众 张鹏也表示,牛津仪器不仅是英国的牛津仪器,更是中国的牛津仪器,世界的牛津仪器,本次论坛是公司与中科大合作一个从点到面的里程碑,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以中科大为首的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为中国的科研和工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走向小、远、低、强——牛津仪器未来在中国 近两年,虽然中国制造业普遍增长乏力,但中国仍是牛津仪器业绩最好的市场,并且还在持续快速增长,目前已在牛津仪器全球业绩中占比达到约20%。大学和科学院所是牛津仪器的主要增长点,究其原因,牛津仪器中国区总经理张鹏表示,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产能过剩阶段,而牛津仪器始终专注于尖端科研、技术和产品,因此能够在高科技领域维持强势增。 牛津仪器中国区总经理张鹏 纳米科技正是牛津仪器增长迅猛的主要领域和未来布局的重心之一。牛津仪器7大产品部门中,有5个的产品都与纳米科技相关。采访中,张鹏特别分享了牛津仪器未来在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走向小、远、低、强。 走向小:走向微观结构,深耕微纳领域,牛津未来的产品研发和收购战略都将以此为基点展开。针对纳米研究,2019年牛津仪器升级了Aztec Live系统包括透射能谱和软件系统,实现了原位实时表征;此外还升级了可对大样品进行高精度测量的原子力显微镜。 走向远:牛津仪器的相机在中国的天文行业占有绝对优势,最新研发的大视野、高帧频、低读出噪声的sCMOS相机可以应用于太阳研究、轨道碎片追踪、天梯目标研究和系外行星搜寻。 走向低:牛津仪器的设备可以提供接近绝对零度的极低温设备,能够为量子研究和凝聚态物理提供充分的助益。走向强:牛津仪器在强磁场领域也是世界领先,结合牛津仪器的低温技术,可以高效率制备并表征二维材料和半导体材料,尤其是现在非常热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除了产品升级换代,走向小、远、低、强之外,为了更好地为中国用户服务,张鹏表示,牛津仪器同时在不断升级中国的应用团队,输送更多的工程师去总部培训。现在有些业务线的应用产出率甚至高于了总部。“我们不单单是要销售极致的产品,更多地是为中国科研用户提供极致的服务,帮助客户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张鹏说。 合影留念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