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科技基础性工作

仪器信息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题为您整合科技基础性工作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科技基础性工作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科技基础性工作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科技基础性工作话题讨论。

科技基础性工作相关的论坛

  • 检验检测机构应做好哪些基础性工作?

    [font=Calibri][font=宋体]在当下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已经很少有人提及,更多关注的是营业额和利润。不关注并不等于不存在。机构想要实现稳定健康成长,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需要做好基础性工作。[/font][/font][font=Calibri][/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一是应做好人员管理。按照管理体系的要求,机构做好人员管理包括确定任职条件,做好人员选择、人员培训、人员监督、人员授权和人员能力监控,这是确保人员具备履行职责能力的完整流程。但作为一个机构,除这些之外,还应设计好薪酬结构、晋升渠道、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等机制,并逐步改进完善,以使人员形成能力、安下心来并具备较强的执行力,这是机构较为关键的一个基础性工作。[/font][/font][font=Calibri][/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二是应做好设备设施管理。实验室管理体系对设备设施的管理规定较为完整,包括设备设施配备、使用维护、检定[/font]/[font=宋体]校准、投入使用或重新投入使用前确认、设备标识、设备保护、期间核查、故障处理以及计量溯源性等要求。设备作为计量器具,按照《计量法》的要求,计量器具应确保量值准确;设施虽不算是计量器具,但对数据结果存在直接影响,应适宜于实验室活动。对设备设施的这些管理规定和要求,是对设备设施管理的经验总结,符合设备实施管理规律。机构应将其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注重设备管理人员的培养,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使设备设施始终保持良好状态,更好地支撑技术运作。[/font][/font][font=Calibri][/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三是应建立和运行好管理体系。实验室管理体系是实验室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建立和运行好管理体系,一方面能够获得相关方的承认或认可,另一方面可以较好地保证数据结果的质量。按照管理体系规范实验室管理,是国际国内确保数据结果质量的通行做法,它是在正确理解和有效描述对数据结果有影响的各要素前提下,提出了适当的管理要求。对机构来说,管理体系不仅是管理要求,更多的是对各项工作流程的设计和优化。实验室应将管理体系运行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尽可能使这些流程稳定运行,确保数据结果质量,还可提高效率、减少风险。[/font][/font][font=Calibri][/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四是应做好外部产品和服务采购。虽然[/font]“[font=宋体]采购[/font]”[font=宋体]也在管理体系中做了规定和要求,但考虑到[/font]“[font=宋体]采购[/font]”[font=宋体]的影响越来越大,机构也可将其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font]“[font=宋体]采购[/font]”[font=宋体]对机构的影响,包括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价格、交付时限和后续服务等因素。市场上供应商多不胜数,规模、品质、信誉参差不齐,机构选择一个好的供应商并非易事。机构并不能直接判断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会对数据结果的有效性造成影响;任何供应品总会有一个市场均价,关系到机构能否获得低于市场均价的供应品,对机构的议价能力是种考验;及时交付,关系到机构运行效率和对客户的交付时限,起码应受控,不能任由供应商决定。考虑到机构[/font]“[font=宋体]采购[/font]”[font=宋体]在选择供应商时还存在转换成本,做好外部产品和服务的采购显得较为重要。[/font][/font][font=Calibri][/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五是应保持适宜的检测能力。检测能力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检测范围和能够完成的[/font]“[font=宋体]最大检测量(相当于产品生产中的产能)[/font]”[font=宋体],实验室对检测参数范围的确定和对最大检测量的控制也应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机构对检测范围的确定大多是根据市场需求或参照同行而设计,而需要根据自身的目标市场确定,还需要考虑自身发展战略。对最大检测量的控制,许多机构需要建立起这个概念,无论是在营销活动中还是在日常检测工作中处于盲目或者依靠预估,使机构的成长发展受到限制。对自身检测能力作出定量的测定,并适时进行调整,应是机构一项需要关注的工作。[/font][/font][font=Calibri][/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对于这些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各机构会依据自身实际有所侧重。但只要意识到并逐步强化,实验室必然会得到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font][/font]

  • 【求助】分析食品中脂肪含量、水分含量等基础性分析问题?

    关于AOAC、AACC、GB之间选择谁的问题在分析食品中脂肪含量、水分含量等基础性分析时,发现AOAC、AACC、GB对待同一类食物的测定方法存在差异(如处理温度、时间、试剂均不相同),试问应该选择什么为标准?还发现SCI的文章都用的是AOAC或AACC(少一些),从未发现用GB的,这是不是也说明了,如果你要是用GB为标准做的实验是不能发SCI的?

  • 【分享】“颜色手册及术语”一份颜色测量、交流的基础性普及资料

    【分享】“颜色手册及术语”一份颜色测量、交流的基础性普及资料

    最近看到论坛资料库里有“颜色手册及术语”这份东西(http://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103547.shtml),因为也做过相关的工作,因此下载来看了一下,感觉写得深入浅出,归纳、概括得挺不错,很适合一般非该专业人员看的。现在数码打印、电脑显示、数字视频等越来越普及,这颜色究竟是如何检测和控制的,可能有不少人好奇,但基本上大多只停留在“三原色”概念上。颜色概念、测量、数字化表达及色差等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研究了,当时过后不久就显现出了它的重要用途。现在,我们几乎无时不刻地在享受着由此带来的科技成果。文中提到的“没有观察者”就没有颜色的说法,有些绝对化了,本人有点不敢苟同。因为颜色现象是个客观的东西,即使没有人类命名这种现象,其他生物也会感知它的。其实,这些应该都属于材料物性测试范畴,但是“物性测试”版面还鲜有这方面的内容。论坛里与之最为关系密切的大概还是要算“分光光度计”了;没有分光光度计、没有对颜色感觉的这些基础研究和后续的发展,我们可能现在还只能看单色显示屏、黑白照片、黑白电视啦!下面节选了几条最基础的内容,全文诸位可以到上面所标的资料链接中下载。在这里还要特别感谢ijingle资深版友提供了这个资料。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1/201101071828_272633_1633752_3.jpg目錄 1. 顏色交流 1 了解顏色 3 CIE顏色系統 11 光譜數據與三刺激數據 14 2. 顏色測量及控制 16 儀器簡介 17 印刷工作流程中的測量應用 19 顏色說明 20 顏色管理 21 配色 26 顏色控制 27 顏色檢驗 28 3. 術語 31

  • 【分享】关于印发《全国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文件 环办〔2008〕28号 关于印发《全国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战略思想的总体要求,为重点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确保《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关于饮用水安全保障目标的实现,我局决定开展全国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以下简称调查及评估工作)。这是继《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之后,开展的一次范围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时间更为紧迫、技术要求更为严格的基础性工作,将为各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全面准确的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也是2008年度全国环保厅局长会议上提出的明确任务。    为做好本次调查与评估工作,我局组织技术牵头单位(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编制了《全国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方案》(详见附件),并经专家审核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地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加强领导与协调,明确本地区技术牵头单位,积极配合总局环境规划院做好辖区内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并努力争取同级财政配套资金支持。    我局将采取调度与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督促指导,并于每季度将调查及评估工作进展情况予以通报。    特此通知。    附件:全国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方案  二○○八年三月六日主题词:环保 水源地 调查 评估 通知  抄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总局环境规划院、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各技术支持单位。

  • 基础性请教

    1移液管取液需要先润洗多少次?2单标线移液管取标准溶液,吸球和移液管左右手怎么那?3单标线移液管取液,先吸过刻度线,再回放,放出的液体应该回原瓶吗?4移液管取液时,发现管外壁沾有液体,应如何处理?5酸式滴定管调0位,旋钮该用左右手哪个。6棕色酸式滴定管取标准溶液时,可以先将液体放入玻璃烧杯,再加入管子吗?

  • 【有奖征集讲座内容】你最想学习哪方面的基础知识。

    论坛举办好多次的讲座了,都是关于一些仪器或者一些高科技理论的讲座,但是没有举办过关于水质检测或者化学方面基础知识的讲座,本着为广大版友贴心服务的原则,想举办一期这样的讲座,讲解一些关于水质检测和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虽然论坛里好多都是科班出身,但也有一些半路出家的检测人员,虽然实验做的也很顺利,但是有些原理或者基础性的东西却是一知半解,基于这种现象,要办一次讲座。版友们想学习哪方面的知识请跟帖说明,另,版友可以自荐,为大家解惑答疑。有人提供建议和意见的,给予加分奖励。

  • 【转帖】中国耕地质量现状调查 土壤基础地力不断下降

    近50年来,中国农业走过了一条高投入、高产出、高速度和高资源环境代价的道路;未来农业发展,必将面临资源短缺、生态恶化、技术薄弱、技术创新不足等困境困扰  “目前我国耕地质量‘低、费、污’问题严重,而耕地又在逐年减少,如果不能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解决耕地质量问题,势必将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张维理博士对此十分焦虑。  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这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级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土壤肥料、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研究的专家,一再向本刊记者强调:我国人均耕地资源紧缺,由此导致粮食安全与环境问题突出,而“了解土壤及土壤相关资源与环境状况,准确掌握全国土壤肥力、环境质量状况仍将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据张维理介绍,我国曾于上个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初进行了全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土壤普查;近10年来还实施了全国污染土壤调查、地质元素调查、农用地分等定级、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农田土壤养分状况调查等国家工程,对了解我国不同时期土壤肥力与环境质量状况发挥了作用。  “但这些调查,不同程度上存在调查资料深加工不足,保存和利用难以延续,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的科学数据共享难以实现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张维理说,“最主要的,这类调查属于科技基础性工作,不仅仅是工作量大、专业性强、难度大,更需要科学的方法、专业的队伍,应依托专业院所,长期坚持研究。靠目前这种人海战术是不科学的,国家投入不少,但效果并不理想。”

  • 计量的基础作用是什么

    [align=center][b][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6px][color=#333333]计量的基础作用是什么[/color][/size][/font][/b][/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333333][back=white]作者:卢敬叁 来源:中国计量[/back][/color][/font][/align][align=left][b][font=宋体][color=#333333][back=white] [/back][/color][/font][/b][font=微软雅黑, sans-serif][color=#333333]计量是人们定量描述物质世界,揭示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计量是通过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来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计量科学就是准确测量的基础。[/color][/font][/align][font=宋体][color=#333333] 计量科学技术是基础科学,是应用科学,同时也是先导性科学。在新兴科技领域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新的计量基准、标准的建立。因此,加强计量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对各学科的研究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D92142]计量的基础作用是什么[/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333333] 计量学是研究一切有关测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科学。其内容包括研究确定计量单位和单位制、计量单位的复现方法和建立基准、标准体系、量值传递和溯源方法,误差理论及测量结果的质量保证。我们知道,事物的性质是由质和量两方面来体现的。经验表明,科学研究往往是由定性的观察开始的,最后以理论来表述。通过数学表达是对自然规律最严谨的描述,没有定量的实验观测便难以证明这种表达的正确性,这一点在物理学中表现得尤其突出。所以,计量学的发展与物理学的发展关系密切。自然科学的发现为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技术成果若没有可供工程计算的基本数据就不可能进行工程设计,也不可能形成规模生产的能力,不言而喻,测量是获取基本数据必不可少的手段。现代化生产是专业分工的社会化生产,产品要有互换性,要求对工艺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保证产品性能的一致性,保证产品质量生产过程中的测量和控制。不可能像手工作业凭经验操作,而要求对多学科工艺参数进行在线的甚至随机的测量和控制。在商品的制造生产中,要求低投入多产出,提高劳动效率、节约原材料,即降低投入与多产出比两大方面。显然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是当前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而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除了有赖于设计和工艺方法的改进,还与生产过程的控制有关,自动测量不但替代了人的感官功能,并且在灵敏度、量程以及忍受的环境条件方面早已超出人类感官的范围,有些人类尚无法感觉到的物质和现象,我们可用传感器探测出来。所以测量是人类获取生产过程信息的唯一途径。[/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 计算机的出现推动了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和光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世界范围以“信息革命”为时代标志的科技大进军。信息科学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科学。人们获取信息,甚至对自然的认识,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定性到定量的过程。现代科学对自然的探索主要靠更精密、更灵敏、更高级的传感器技术及测量仪器定量而精确地获得信息。例如,对遥远的星际发出的脉冲波谱需要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对医学诊断中应用的核磁共振需要极高准确度的频率测量;对微小的脱氧核糖酸(DNA)也需要进行精确的测序。所有这些测量使用的仪器都必须通过计量校准,从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性来讲,计量科学技术是准确获取信息的基础和保证。[/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 计量与当代最前沿科学技术有着密切互动关系。当代基础性研究在继续依靠科学家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越来越依靠于复杂、精密、宏大的实验系统和科学测量手段。20世纪60年代对宇称不守恒理论的验证,就是应用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计量仪器设备完成的,从实验证实了宇称不守恒的理论。在物理学方面,牛顿力学自奠基以来得到不断的完善,揭示出各种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是以长度、时间和质量3个量为基本量,以量纲形式来表述的。但在作量的表述时,随着所采用的基本单位不同而需要引入不同的系数。自1780年法国提出米制作为单位制基础以来,米制因为以十进制为基础,显示出较其他单位制的优越性。同时法国也以当时较为先进的方法,建立了复现单位制的基准,米制逐渐也被其他国家所釆用。除了长度、质量和时间外,温度、电流、光强和物质的量也是基本单位,再由这7个基本单位导出其他物质的量。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证明,计量与基础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的关系从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彼此交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color][/font]

  • 【原创大赛】乳制品检测基础性实验----清洗用酸碱样检测

    【原创大赛】乳制品检测基础性实验----清洗用酸碱样检测

    在乳粉的生产过程中CIP清洗尤为重要,现在一般工厂所用的酸为硝酸 盐酸 磷酸,或为几种酸的混合液体。用碱一般为氢氧化钠液体碱。在清洗的过程中,往往用电导率来检测CIP清洗的浓度。电导率的测定往往会出现偏差,所以在清洗过程中应间隔时间点应用酸碱滴定的方法对其进行监测。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最基础的实验,酸碱滴定。A:清洗用酸碱的测定1.酸碱样称取质量: 碱样7g(酸样称10g)于150ml三角烧瓶内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171431_518787_2786032_3.png2.加2-3滴10g/L的酚酞 加入酚酞后:碱样遇酚酞变红色,酸样遇酚酞不变色。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171431_518788_2786032_3.png3.酸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滴定,从无色变为微粉色,30s不褪色,为滴定中点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171431_518789_2786032_3.png4.读数,视线要和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计算:1)碱样=40*c*v/1000*m*100% 2)酸样=63*c*v/1000*m*100%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171432_518790_2786032_3.pngB:浓碱的测定1.加300ml水于1000ml容量瓶中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171439_518791_2786032_3.png2.准确称取浓碱50g(0.01g)m,置300ml水的1000ml容量瓶中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171440_518792_2786032_3.png3.定容至1000ml,取上述试样50ml注入250ml的具塞三角瓶中,同时做平行。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171440_518793_2786032_3.png4.加入氯化钡溶液10ml,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摇均匀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171440_518795_2786032_3.png5.用盐酸1.000mol/L标准溶液滴定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171440_518796_2786032_3.png6.滴至微粉红色褪去为终点,读数计算 氢氧化钠含量(%)=V(HCL)*C(HCL)*0.04000*100/m*50/1000=80*V* C(HCL)/m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171441_518797_2786032_3.pngC:浓酸的测定1.将15ml蒸馏水注入干燥的具塞锥形瓶中,精确称量,记录m1,加入试样0.8ml,立即盖好瓶塞轻轻摇匀,冷却,再称量,记录质量m2.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171519_518810_2786032_3.png2.加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剂10滴,用0.5ml/L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绿色为终点。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171521_518811_2786032_3.png读数计算:V(NaOH)*C(NaOH)*0.06301*100/(m2-m1

  • 【转帖】计量工作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计量是关于测量的科学,是实现测量单位统一,保证测量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人们在广泛的科技、经济、社会活动中,每天都进行着各种不同的测量。测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这些活动的成效,而计量是实现准确测量的基本保证。没有计量,就无法保证科技创新、质量控制、公平交易及健康、安全、环境监控、资源保护中各种测量的有效性,也就无法保证国家和公众的利益,从而无法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计量是整个国家科学技术、经济和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而计量工作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计量与质量: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现代科技与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现代企业只有重视与强化质量管理才能得以生存,而保证产品质量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就是加强计量管理。企业计量管理水平决定着企业产品质量的好坏。企业的发展过程,无不通过计量管理来监控产品质量,这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一项基础性的技术管理工作,是实现企业产品质量目标的保证。计量与质量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计量就谈不上质量。计量是质量的基础,离开了计量就无所谓质量。所以,计量是工业的眼睛,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加工、工艺控制和产品质量检验,是提高企业的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计量与市场经济:计量科学技术对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量”是一切客观事物及其运动的表现形式,它反映着客观事物的内在性质、相互联系和运动规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种活动日益社会化,特别是在贸易往来、科技交流等活动中,对同一“量”应有相对一致的测量结果,这就需要靠计量单位的统一和测量的准确可靠,也就是说,要靠计量来保证,否则社会经济秩序就要发生混乱,生产、流通就不能正常进行,科学实验、高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也会遇到困难,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交流也无法开展。所以,计量工作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是建立法制社会,规范市场秩序,保证公平交易,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

  • 【原创大赛】建立实验室部门基础工作标准数据库的体会

    【原创大赛】建立实验室部门基础工作标准数据库的体会

    [b]建立实验室部门基础工作标准数据库的体会山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李学哲摘要:[/b]本文是我院化工产品检测部在建立健全基层部门工作用标准数据库的一些体会。部门标准数据库由三级、七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产品标准、参数标准、检验标准、管理标准、试剂标准、抽样标准及其他标准。通过建立部门标准数据库,可以强化实验室管理,规范检验工作,规避检验风险,是搞好实验室建设的关键一环。[b]关键词:[/b]实验室,部门,标准,数据库,建立[b]1 绪论[/b] 实验室标准体系数据库是建立在部门数据库基础上,由部门标准数据库组成该实验室标准体系最为原始的信息来源。部门数据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好的基础标准数据库可为建立健全良好实验室,打下坚实基础。数据库的分类一般是按专业领域不同有所区别,我们化工产品检测部就是根据工作重点不同,由七个分支数据库组成了适合我们部门工作需要的标准数据库。数据库建立后有效改善我们过去标准管理分散、管理时效性不强等问题,为科学公正、准确满意的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标准依据。由于工作的局限性,建立标准数据库的经验不足,有必要把我们建立数据库的过程及经验总结出来,供业内同仁参考,批评指正,以便更好的完善这一工作。[b]2 标准数据库的基础2.1 什么是标准数据库[/b] 标准化是一门应用科学,如何扎实搞好实验室标准化工作?集中体现在标准的活学活用上,属于综合标准化工作范畴[sup][/sup]。要求实验室有关部门工作的第一步就要掌握好本部门相关专业的各级、各类现行有效标准,做好这些标准的归纳整理工作,简而言之其目的就是建立健全部门标准数据库。 部门标准数据库是指以标准文献的收集、系统化处理,方便工作中检索、取用标准资料便捷为目的,建立健全的部门专业领域的标准数据元系统[sup][/sup]。 根据载体的不同,这里所说的标准文献是特殊文献,分为印刷型和机读型两种文献[sup][/sup]。 标准数据元是指单一现行有效的不同类型的单个标准文本,是正确、独立、完整、无歧义的标准信息单元。标准分类按制定标准机构的级别可以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sup][/sup]。按照标准的属性分类可以分为13类标准,其中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试验标准等[sup][/sup]。根据分类的不同,选择相关的标准数据元编入数据库。[b]2.2 标准数据库编制原则[/b] 为了把编制数据库工作做好,编制之前要确定一定的原则,为什么建立数据库?建立数据库的原则涉及哪几个方面?不同的数据库的建立由于目的不同,原则会不同的。所以建立部门标准数据库时遵循的原则我们认为有以下六个原则。[b]2.2.1规范性原则[/b] 规范也可以理解为“典范”,要合乎理性。规范性原则突出了标准化特点,所谓的规范性就是先进性、科学性的充分体现。标准数据库是建立在标准之上的一个文献库,它的科学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这就要有判断的,要注意事实依据,不是臆想,要能溯源,前后要一致等等。正确可靠、完整全面的数据库一定是建立在科学、先进基础之上的。[b]2.2.2系统性原则[/b] 系统性体现在循序渐进、逻辑缜密、连贯完整的特点。质量检验工作是围绕产品或参数标准展开的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若想做好工作就需要系统的学懂弄通各类标准,工作中如何把握好质检工作,系统性活学活用标准是必须要做到的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这里标准文献系统性的划分就是关键,所述的系统性原则是指建立在三级分类基础上的特点明确的规则。[b]2.2.3适用性原则[/b] 也称之为实用性原则。适用体现在简化、高效、易用、易扩缩性上,目前网络化发展迅猛,介于此,数据库已有原来的单一文本式数据库演变为“机读体+印刷体”两种模式并行的运行方式。由于“互联网+”的互联网思维网络平台的发展,机读模式必将会有更快发展,为适应这一现状,我们开发了机读式标准数据库,同时也完善了印刷体标准文献库。[b]2.2.4有效性原则[/b] 标准具有周期性和时效性,也可称之为现势性,所以也可以称为现势性原则。[color=#333333]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color][sup][color=#333333][/color][/sup][color=#333333],[/color]企业[color=#333333]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进行技术改造的同时标准也要制订、更新和修订。[/color]标准最新版本的跟踪就显得十分重要,工作中一定要使用符合现势性的标准,否则就会给工作带来很大失误。[b]2.2.5经济性原则[/b] 标准数据库建设不同于一般的科技项目,不好用经济效益指标去衡量它。由于标准化项目只能见到的是为社会所作的贡献值,是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的,只有间接经济效益。标准化后的高质量、高效率,低投入、低消耗不就是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吗?!同时也要看到标准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慢热性、非显性的特点,往往要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后才能发挥出来。[b]2.2.6安全性原则[/b] 数据库的安全性主要涉及到可靠性和易维护性两个方面,也就是运行要安全,一旦发生问题解决起来也好处理。数据元的完整性、时效性非常重要,所以标准的实时更新是关键。一定要注意在第一时间里更新你需要更新的标准数据元,更新的同时还要注意标准的扩容和删节,密切关注标准的动态变化。标准数据库一定要体现及时、有效、完整的理念。[b]3 化工类部门标准数据库的建立3.1 部门数据库的基本组成及要求[/b] 根据数据库编制原则,该库由三级标准组成,分别是第一级是由“产品+参数”的标准组成;第二级由检验、检测方法的标准组成;第三级由检验时涉及到的一些相关标准、基础标准、管理标准等组成。从上面三级标准数据库的组成可以得知,第一级是关注了部门检验室“能做什么”的问题;第二级的组成是涉及第一级标准外的“如何检验”问题;第三级是如何在第一级和第二级的工作基础上做好各级检验工作相关标准资料的汇总。部门标准数据库的组成图,如图1所示。[img=,424,37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9/201809211141215883_1543_2345874_3.png!w424x376.jpg[/img] 建立标准数据库后要防止误操作,要有备份与恢复能力,机读与印刷的目录高度一致性、几乎不存在重复性。同时防病毒能力要强,杀毒软件要及时更新,实时监控。加密管理文献分类分级,要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权限。[b]3.2 标准数据库的建立[/b]标准数据库的建立我们是按下面的路线进行的,如图2所示的路线图。[img=,651,16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9/201809211143126866_6983_2345874_3.jpg!w651x162.jpg[/img]从图2可以知道,建立标准数据库首先要确定实验室检验能力范围,能力范围一般由两部分组成,是“产品+参数”标准。确定了检验能力就要收集检验方法标准,这些都要在资料目录的指引下去完成。根据上面所说的一级、二级标准,去完善检验用基础标准,我们主要是从事化工类产品检验的基础是化学,所以基础标准应该包括化学试剂类标准,有关化学实验的数理统计标准,合格评定委员会的专业应用说明要求,如《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sup][/sup]等。检索为了保证资料的准确性一定到官方网站或机构去检索和购买,这些网站上均可查到,如: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山东标准信息网、深圳标准信息网等。[b]4 标准数据库建立后的应用[/b] 标准数据库建立后的应用主要是标准的检索,分内部检索和外部检索;或者是机读型检索和印刷型检索;以及综合检索。检索相对简单,印刷型检索一般是目录型检索;机读型有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两种模式。目前我们多用机读型的计算机检索,快捷方便。机读时多用我们自己编制的目录,采用超链接法,直接打开文件,阅读使用。由于计算机不便随时随地使用,印刷型标准的使用率也比较高。总之,数据库建立后,改善了我们标准检索使用模式,较好的为我们提供了实时有效标准。[b]5 总结[/b] 部门标准数据库的建立是扎实搞好实验室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标准数据库的建立的原则有六点,分别是规范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适用性原则、有效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安全性原则。在此原则基础上建立健全了三级、七类、两型的部门标准数据库。数据库建立后要注意日常维护,这一年多的试运行体现了这一数据库的科学性、实用性等标准化特点。说明了检测机构部门标准数据的设立是可行的,是成功的,是值得推广的。[b]6 结束语[/b] 我们的标准数据库项目是2013年开始设立,2016年初具规模试运行,截止到2017年初步完善,前后运行了四年多时间。机读型和印刷型文献并行,极大的方便了日常检验工作,改善了我们过去查阅标准不全面的问题,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科学、公正、及时、可靠。这一工作的展开得益于国家、省局及我院的大力支持,特别上级领导在我院视察后指出:这一工作若能向全国推广,才能体现出它的真正意义所在。我们希望这一工作的展开能够为检测机构的规范化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为质检事业的发展多做贡献。[b]参考文献(略)[/b]

  • 【求助】实验室认可的基础知识

    新手,对实验室认可这一块非常感兴趣但是缺乏基本的了解,那位能够给一些基础性质的介绍使我等菜鸟学习的时候有的放矢。代广大新手谢谢[em09502]

  • 民科认为是错误的,而官科却当做是基础常识的理论观点:

    民科认为是错误的,而官科却当做是基础常识的理论观点:物质可以无限分割,物质世界(宇宙)是无限大。这就是你们主流的基础常识。宏观物质可以无限大,微观物质可以无限小,无限小的微观物质可以组成无限大的宏观物质,这是什么鬼常识,简直就是一派胡言,只有是“有限小的基本粒子组成有限大的宏观物体”。还有一基础常识就是说地球是由尘埃聚合而成的,这也是大错特错的基础性常识,其实地球是由太阳光粒子转化形成的。还有空间弯曲、回到过去、等等。

  • 计量按照工作内容如何分类?

    [font=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6px][color=rgba(77, 74, 74, 0.98)]按工作内容分为科学计量、工程计量和法制计量。科学计量是计量基础,指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计量科学研究, 通常是国家计量研究机构的主要任务。工程计量是计量应用,指各种工程、工业、企业中的实用计量,又称工业计量。法制计量是政府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事业,指与法定计量机构工作有关的计量,涉及对计量单位、计量器具、测量方法及测量实验室的法定要求。法制计量由政府或授权机构根据法制、技术和行政的需要进行强制管理来保证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测量工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color][/size][/font]

  • 【资料】科技论文的定义及写作格式

    1、什么叫科技论文,基本特征是什么 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撰写成的论文。科技论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在于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学论述,是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是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因此,完备的科技论文应该具有科学性、首创性、逻辑性和有效性,这也就构成了科技论文的基本特征。 科学性——这是科技论文在方法论上的特征,它不仅仅描述的是涉及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命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论述的内容具有科学可信性,是可以复现的成熟理论、技巧或物件,或者是经过多次使用已成熟能够推广应用的技术。 首创性——这是科技论文的灵魂,是有别于其他文献的特征所在。它要求文章所揭示的事物现象、属性、特点及事物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或者这些规律的运用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首创的,必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对前人工作的复述、模仿或解释。 逻辑性——这是文章的结构特点。它要求科技论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前提完备、演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图表精制、推断合理、前呼后应、自成系统。 有效性——指文章的发表方式。当今只有经过相关专业的同行专家的审阅,并在一定规格的学术评议会上答辩通过、存档归案 或在正式的科技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才被承认为是完备和有效的。这时,不管科技论文采用何种文字发表,它表明科技论文所揭示的事实及其真谛已能方便地为他人所应用,成为人类知识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2、科技论文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对科技论文进行分类会有不同的结果。从目前期刊所刊登的科技论文来看主要涉及以下5类: 第一类是论证型——对基础性科学命题的论述与证明,或对提出的新的设想原理、模型、材料、工艺等进行理论分析,使其完善、补充或修正。如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具体指标的确定,流域初始水权的分配等都属于这一类型。从事专题研究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二类是科技报告型——科技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记述型文章是它的一种特例。专业技术、工程方案和研究计划的可行性论证文章,科技报告型论文占现代科技文献的多数。从事工程设计、规划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三类是发现、发明型——记述被发现事物或事件的背景、现象、本质、特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和人类使用这种发现前景的文章。阐述被发明的装备、系统、工具、材料、工艺、配方形式或方法的功效、性能、特点、原理及使用条件等的文章。从事工程施工方面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稿件多些。 第四类是设计、计算型——为解决某些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而进行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某些系统、工程方案、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优化设计以及某些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某些产品或材料的设计或调制和配制等。从事计算机等软件开发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五类是综述型——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科技论文(如文献综述),与一般科技论文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要求在研究内容上具有首创性,尽管一篇好的综述文章也常常包括某些先前未曾发表过的新资料和新思想,但是它要求撰稿人在综合分析和评价已有资料基础上,提出在特定时期内有关专业课题的发展演变规律和趋势。它的写法通常有两类:一类以汇集文献资料为主,辅以注释,客观而少评述。另一类则着重评述。通过回顾、观察和展望,提出合乎逻辑的、具有启迪性的看法和建议。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较多。

  • 中国科学院与国家质检总局签署科技战略合作协议

    7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与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北京签署了《中国科学院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战略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重大科技问题研究、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高端人才培养、优秀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进质量强国战略的实施。签字仪式由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主持。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张沁荣、总检验师项玉章、总工程师刘卓慧,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秘书长邓麦村、副秘书长潘教峰参加了签字仪式。支树平在签字仪式上表示,质检总局非常看重与中科院的科技战略合作。他说,当今世界,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中科院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发展中心,在解决事关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问题和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多年来,质检总局与中科院在计量、标准、认证、检验检疫等多个领域,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科研合作,围绕科学仪器设备研发、计量基标准研究、物种资源关键技术和支撑体系建设等重点项目,共同钻研、联合攻关、共克难题,已经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今天签署《合作协议》,是质检总局与中科院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广领域的深入合作,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支树平指出,质检部门是“凭技术执法、靠数据说话”的技术执法部门,涉及领域广、专业门类多、技术要求高,质检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质量安全责任特别重大。一方面必须脚踏实地,爬坡奋进,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升质量总体水平,切实维护质量安全;另一方面也特别期待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不断提升自身科技实力。我们真诚希望通过这次合作协议的签署,中科院对质检科技的支持力度更大,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优势明显增强、合作机制更加紧密。支树平表示,质检总局将把加强与中科院的战略合作作为新的契机和动力,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他说,科学发展、加快转变,质量是基础,科技要先行。质检科技是国家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国,质检部门责无旁贷。质检总局将认真落实好《合作协议》各项内容,力争使双方的科技战略合作成为部委与科研院所合作的新典范、成为科技工作的新亮点,力争为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白春礼表示,《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科院和质检总局科技合作进入全面的战略合作新阶段。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是国家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维护国家与公共安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知识与创新要素在全球加速流动,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的质量监管、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质检工作的科技需求是国家战略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重大科技问题也是世界科技的前沿重大问题,为质检工作提供基础研究积累、关键科技支撑和技术解决方案是中科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将更好地实现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根据《合作协议》,国家质检总局和中科院将立足质检工作实践和“科技质检”建设,瞄准世界质检科技发展前沿,围绕质检事业发展中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对科技的需求,加强双方在信息交流、人才培养、联合攻关等方面的合作。双方将各自成立合作领导小组和联合工作组,促进合作内容的落实。

  • 【转帖】新中国成立60年来质检科技工作回首

    无论在科技领域,还是质检系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天初都是德高望重的科研专家。可是,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却一直声称,自己只是科研团队中的“小字辈”,眼前备受瞩目的科研成果源自于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和奋斗。  从当初成立时只有5万元资金、两个人的海淀质检所,历经10年发展后成为固定资产6000多万元、100多名工作人员的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中心主任曹宝森却始终强调,他们是刚刚起步的“小兄弟”,还有很长的科技创新之路要走。  正是这种谦虚谨慎、敬畏自省的集体性格,使得一代代质检科技工作者在经历了无数次从零开始、从无到有的艰难考验之后,依然保持了继续攀登、继续探索的旺盛动力。也正是一代代质检科技工作者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才有了世界瞩目的科研成果和令人自豪的丰硕收获。   技术是基础更是优势  “国外商检技术水平进步飞快,中国商检科技工作必须跟上,否则将无法适应外贸持续发展的需要。”1972年,关于科技工作的话题已在全国商检(检验检疫前身)工作会议上全面预热。到1979年,《商检工作十年发展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到1988年底,商检部门检验技术实现现代化,应用型检验技术应与国际同步,研究型高精尖技术逐步引进加强”。  “技术监督的突出特点,是凭借一定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通过相应的权威性机构实现监督。”1988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成立之际,首任局长徐志坚用标准化、计量、质量监督等关键词串起了一张技术主导的蓝图雏形。1991年,时任国家技术监督局局长的朱育理提出,标准、计量、信息、统计等基础工作既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手段,也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至此,质检科技的轮廓渐渐显现。  时至今日,伴随质检事业的一路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技术蓝图上的科技脉络日渐清晰,“科技兴检”更成为系统上下工作报告中频频闪现的关键词。 2009年1月11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在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大力实施科技兴检,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完善科技体制和机制。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资源共享的原则,高标准建设检验检疫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质检中心、国家计量器具型式实验室和大区计量测试中心,进一步完善质检技术保障体系。  一路走来,在质检领域的技术蓝图上,张钟华院士、高洁院士、李同保院士、庞国芳院士等重量级专家足印深深,标准化、计量、质量监督等相关工作齐头并进。据统计,1991年~2008年,质检系统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17项 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三等奖各3项。 [color=#DC143C][size=4]向质检工作者致以双节的祝福!![/size][/color]

  • 大家都来谈谈自己实验室的业务运作模式,如何组建一个通用基础分析实验室?

    大家都来谈谈自己实验室的业务运作模式吧,作为一个综合检测的第三方实验室,涉及的产品和项目领域众多,有些检测是使用专有的设备,配有专门人员,有些则是使用通用的检测设备如气相色谱等常规分析仪器。目前是按产品大体分类来运做下去,一个检测人员可能需要会使用多种检测设备,完成相关项目检测,这种方式得好处是可以一包到底,检测人员可以全面掌握产品的特性参数,适用于样品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但效率低,每个部门都有自己检测仪器,有些仪器则是重复购买分散在每个部门,仪器使用率低,人员的替代性不易。现在计划组建一个基础性仪器分析实验室,就是把大型的现代仪器都集中起来,组建一个仪器分析室,全公司涉及到仪器分析的项目都送到仪器室,由相应的仪器操作人员完成,以提高仪器使用效率。不知大家都采用什么样的运做模式,对于组建基础实验室有何注意事项和建议,或者有何更好的运做模式提供一下,讨论一下利弊吧。

  • 计量的主要分类

    [color=#333333]  计量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根据其作用与地位,计量可分为科学计量、工程计量和法制计量三类,分别代表计量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公益性三个方面。  科学计量是指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计量科学研究,它通常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来准确定义和实现计量单位,并为最新的科技发展提供可靠的测量基础。  工程计量,又称工业计量,是指各种工程、工业、企业中的实用计量。随着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和复杂性的增大,为保证经济贸易全球化所必需的一致性和互换性,它已成为生产过程控制不可缺少的环节。[/color][color=#333333]  法制计量是指由政府或授权机构根据法制、技术和行政的需要进行强制管理的一种社会公用事业,其目的主要是保证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资源控制、社会管理等有关的测量工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color][color=#333333] 本文由品信检测整理http://www.szpxjc.com/,欢迎大家转载。[/color]

  • 【分享】质量管理基础工作

    [size=4]1[font=宋体]、质量教育工作―――[/font] [font=宋体]质量教育是质量管理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质量教育不断增强职工的质量意识,并使之掌握和运用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使职工牢固地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明确提高质量对于整个国家、企业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自己在提高质量中的责任,自觉地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增以及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font]2[font=宋体]、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工作主要指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对于企业来说,从原材料进厂到产品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有标准,不仅有技术标准,而且还要有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标准化体系。[/font]3[font=宋体]、计量工作―――计量工作是保斑点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做好计量工作,保证计量的量值准确和统一,确保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保证零部件互换,是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计量工作要求必需的量具和化验,分析仪器仪表等要配备齐全,完整无缺,质量稳定,示值准确一致修复及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正确的测定计量方法。因此企业应建立健全计量机构和配备计量人员,建立必要的计量管理制度,以充分发挥其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font][/size]

  • 科技论文的分类与写作方法

    来源:中华临床医师会字体大小: 1.科技论文的分类与写作要求科技论文的分类就像它的定义一样,有很多种不同的分法。科技论文可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按学科的性质和功能不同,可分为基础学科论文、技术学科论文和应用学科论文3大类;按论文内容所属学科、专业的不同,可分为数学论文、物理论文、化学论文、天文学论文、机械工程技术论文、建筑工程技术论文等等;按研究和写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理论推导型学术论文、实(试)验研究型学术论文、观测型学术论文、设计计算型学术论文、发现发明型学术论文、争鸣型学术论文、综述型学术论文等。如果按照写作目的和发挥的作用,则可分成学术性论文、技术性论文、学位论文。1.1 按研究和写作方法不同分类1.1.1 理论推导型理论推导型学术论文是对基础性科学命题的描述与讨论。如对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等基础性学科及其它众多的应用技术性学科的公理、定理、定律、原理、原则或假设的建立、论证及其适用范围、使用条件的讨论。这类论文主要是提出的新的假说通过数学推导或逻辑推理,从而得到新的理论,包括定理、定律和法则。其写作要求是数学推导要科学、准确,逻辑推理要严密,并准确地使用定义和概念,力求得出无懈可击的结论。1.1.2 实(试)验研究型针对科技领域的一个学科或一个专题,有目的地进行调查与考察,试验与分析,或进行相应的模拟研究,得到系统的观察现象、实验数据或效果比较等重要的原始资料和分析结论。原始资料的准确与齐备,往往使它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依据与基础。实验研究型的论文占现代科技论文的多数。这类论文不同于一般的试验报告,其写作重点应放在研究上。它追求的是可靠的理论依据,先进的实(试)验设计方案,先进、适用的测试手段,合理、准确的数据处理及科学、严密的分析与论证。1.1.3 设计计算型它往往是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讨论不同类型(包括不同的边值或初值条件) 数学物理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其他数列或数字运算,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计算机在其他领域中(对某种系统工程中的优化设计、方案比较或控制管理)的应用原理、方法与计算收效性、稳定性、精确度等分析。它一般是指为解决某些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而进行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某些系统、工程方案、机构、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优化设计,以及某些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某些产品或物质的设计或调制、配制等。对这类论文的总的要求是相对要“新”,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参数的选择要合理,编制的程序要能正常运行,计算结果要合理、准确;设计的产品或调制、配制的物质要经试验证实或经生产、使用考核。1.1.4 发现、发明型记述发现事物的背景、现象、本质、特性及其运动变化所遵循的规律和人类使用这种发明的前景。阐述发明的装备、系统、工具、材料、工艺、形式或方法的性能、特点、原理及使用条件等。1.2 按写作目的和发挥的作用分类1.2.1 学术性论文指专业技术领域里的专门人员(包括从事各类学科的专门研究人员、教学人员和生产第一线的科技人员)提供给学术性期刊发表或向学术会议提交的学术论文。它以报道学术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学术性论文反映了该学科领域最新的、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发展动向,对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类论文应具有新的观点、新的分析方法和新的数据和结论,并具有科学性。从一个单位、部门、民族、国家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可以看出其科学技术已经达到的水平。1.2.2 技术性论文指工程技术人员为报道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而撰写的论文。这种研究成果主要是应用国内外已有的理论来解决设计、技术、工艺、设备、材料等具体技术问题而进行的技术性研究。技术性论文对工程技术的进步和提高生产力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这类论文应具有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科学性。1.2.3 综述性论文这类论文应是在作者博览群书的基础上,综合介绍、分析、评述该学科(专业)领域里国内外的研究新成果、发展新趋势,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作出学科发展的预测,提出比较中肯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它与一般科技论文的主要区别在于综述型文章不要求在研究内容上的创新性,但一篇好的综述性文章也常常包括有某些先前未曾发表过的新资料或新思想,它要求撰稿人在综合分析和评价已发表过的资料基础上,提出涉及该专题在特定时期发展演变的规律和趋势。它的写法通常分两类:一类以汇集文献资料为主,辅以注释,非常客观,很少评述,某些发展较活跃的学科的综述属此类;另一类文章则着重评述,通过回顾过去,察看现状,展望未来,提出合乎逻辑的具有启发性的评价与建议。综述型的论文撰写要求比较高,具有权威性,一般应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才能写出高水平的综述型学术论文,此类论文往往对所讨论的专题或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引导作 用。1.2.4 学位论文指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交的论文,这类论文依申请学位的高低可分为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2.标题层次的格式要求论文的层次标题是指除题名之外的各个级别的标题。通常将其分为章、节、条、款几个层次。层次标题在结构形式上可使整篇内容层次分明;从内容上是对每章、每节中心内容的概括。层次标题的写作要求与总题名相同,即用简单得体的语词表述本章、节中的特定内容。论文的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不同层次的2个数字之间用下圆点(.)分隔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如“1”,“1.2”,“3.5.1”等;各层次的标题序号均左顶格排写,最后一个序号之后空一个字距接排标题。其表达形式如下例。

  • 【转帖】研究性实验相关知识!

    【转帖】研究性实验相关知识!

    一、研究性实验的基本框架 1、基本框架图: 研究性实验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即基础性研究实验,应用基础性研究实验和应用性研究实验。基础性研究实验是指拟以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不直接考虑应用目标的研究性实验;应用基础性研究实验是指以获得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为目的的研究成果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的研究性实验;应用性研究实验则指为某种具体的实用目标提供技术管理、方法和途径的研究性实验。不论哪种类型的研究实验,其基本框架相似,概括如下:[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2/200902201645_134383_1643419_3.jpg[/img]

  • 【转帖】环保部通过《环境保护部工作规则(草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2日10:1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22日电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21日主持召开第一次部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环境保护部工作规则(草案)》。周生贤强调严格执行工作规则的要求,忠于职守,从严治部,从我做起,全力推进历史性转变,努力开创环保工作的新局面。  会议认为,为适应机构改革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促进环境保护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国务院工作规则》的规定和环境保护部组建后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环境保护部工作规则》是十分必要的。修改后的《工作规则》共十三章五十九条,它进一步明确了环境保护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职责,规范了内部工作程序,强化了对会议和重大活动的审批管理,同时还对环境保护部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环境保护标准实施进行后评估,以及政务公开、廉政建设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体现了坚持依法行政、转变职能、从严治部的要求。会议决定,该规则经进一步修改后出台施行。  周生贤指出,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组建环境保护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面对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勤勉尽责,知难而进,兢兢业业、干干净净地为国家和人民工作,举全局之力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为人民健康鞠躬尽瘁。  周生贤强调,环境保护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全面实施三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科学编制并组织实施“十二五”环保规划;继续开展机关“五大建设”,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环保队伍,全力推进历史性转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周生贤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的攻坚年。要按照刚刚结束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和《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的要求,认真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切实完成好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各项任务,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前,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要抓紧提出和落实好“三定”方案。“三定”方案批准后,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转变职能,突出重点,改进方法,优化结构,完善机制,提高效率。要切实加强机构改革的组织领导,统筹兼顾,保证机构改革、业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第二,努力完成污染减排目标。一要着力推进结构减排,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关停小火电、淘汰炼钢、水泥、炼铁、造纸、酒精等落后产能的任务。二要着力推进工程减排,下功夫抓好促进度、保质量、抓运营三个环节,加大工业废水治理力度,按计划完成燃煤电厂3000万千瓦以上机组脱硫设施安装工程和1000平方米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三要着力推进管理减排,通过加强环境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第三,建立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适当提高排污费、污水和垃圾处理费标准,研究设立环境税,开展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试点,制定高污染产品目录,深化绿色信贷、绿色证券和绿色保险等工作,综合运用环境经济政策推进减排工作。  第四,努力为北京奥运会提供优良的环境保障。加大协调周边省市共同行动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区域联防机制,减少施工扬尘、机动车尾气、工业企业、燃煤锅炉和生活污染,坚决落实北京奥运会环境质量保障各项措施。  第五,加大力度保障群众饮水安全。进一步落实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加大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在太湖、巢湖、滇池等重点湖库区开展生态安全评估,提出“一湖一策”的综合治理方案。坚决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确保今年年底实现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主要指标达标率100%的目标。  第六,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继续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完善环保后督察机制,重点监管城市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和化工、造纸、电力、钢铁行业,严厉打击危及群众饮水安全的环境违法行为。  第七,认真做好全国污染源普查、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和水体污染治理与控制重大科技专项等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为环境保护事业提供强有力的基础和科技支撑。  第八,深化机关“五大建设”。继续在统一思想、转变作风,理顺机制、强化培训、建章立制上下功夫,为机构改革和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力的思想、作风、组织、业务和制度保障。

  • 国家认监委办公室关于征集2016年度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通知

    国家认监委办公室关于征集2016年度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通知时间:2015-11-17  作者:国家认监委  来源:国家认监委认办科〔2015〕17号各有关单位,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为进一步加大检验检测认证从业机构及社会相关各方在认证认可科技方面的投入力度,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专项经费的导向激励作用,2012年认监委设立了“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下简称支撑项目),用于开展认证认可行业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重点资助对认证认可行业发展有重要引领与支撑作用但未列入国家科技计划的科研项目开展研究。现启动2016年度支撑项目的征集工作,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管理机制 支撑项目由国家认监委批准下达,委托认证认可专业技术委员会开展立项评审和验收,并对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监督管理。 二、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 质检系统内外的检验检测、认证认可从业机构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相关机构均可申报,项目申报单位应吸纳产学研等国内优势单位参加。鼓励青年科技骨干担任项目负责人。 2.项目经费 项目经费以申报单位自筹为主,国家认监委补助为辅,原则上自筹经费与补助经费的比例应不低于5:1。根据项目研究内容,每个项目认监委补助2-4万元。 3.申报流程 项目申报单位填写《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建议书》(格式见附件)一式十份并签字、盖章后(一份原件,其他可复印),于2015年12月15日前(逾期将不予受理)提交至指定地址,同时电子版发至指定邮箱。 三、联系方式 资料联系人:梁丽娟、梁吉娜 联系电话:010-83886164、010-83886592 电子邮箱:lianglijuan@cqc.com.cn 邮寄地址:北京市南四环西路188号9区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质量技术部 认监委联系人:娄丹 联系电话:010-82262812 附件: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建议书 国家认监委办公室 2015年11月13日(此件公开发布)

  • 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项“纳米科技平台上纳米材料和器件的若干基础研究”研究课题申请指南

    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项“纳米科技平台上纳米材料和器件的若干基础研究”研究课题申请指南 一、总体目标本专项的设立旨在充分利用国家纳米科技平台,实现数据和研究设备的共享;强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会)“纳米科技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整体布局的集成,推动学科交叉和合作研究;促进纳米科技的稳定健康发展,提升我国在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竞争能力。本专项的依托单位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二、基本原则本专项将根据自然科学基金会“纳米科技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申请指南以及其他与纳米科技密切相关的研究课题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各协作实验室相关仪器设备,在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关键研究领域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 三、研究领域 1、纳米尺度的相关检测和表征 (1)纳米材料的表面物理化学过程和自组装方法研究 (2)纳米尺度内物理、化学性质的检测和表征 (3)分子纳米结构和单分子检测 2、纳米结构、纳米器件的设计和应用探索 (1) 准一维纳米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工艺技术研究 (2) 基于新原理的纳米电子器件和纳米光子器件 (3) 纳米材料及器件的设计和数学建模 3、纳米生物和医学器件研究 (1) 用于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纳米材料及相关器件技术 (2) 探索靶向治疗的纳米药物及其载体的定向输送和缓释体系 (3) 单分子和单细胞的探测、表征和传感技术 四、申请本专项研究课题注意事项 1、申请人资格本专项各研究课题申请人必须符合自然科学基金会面上项目申请者资格,承担过或正承担着自然科学基金会“纳米科技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项目以及基金会与纳米科技密切相关的项目。研究课题申请不受自然科学基金会基金申请限项规定的制约。 2、申请者可根据拟解决的具体科学问题,自由确定项目名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每个课题资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10万元,执行期限为2年。 3、本专项经费原则上应使用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协作实验室的大型仪器上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测试等方面的工作,在课题申请书上应明确表示使用大型仪器所在的协作实验室名称。课题经费按照申请内容和使用设备的情况划拨至相关的协作实验室。 4、申请者请于2006年1月10日前提交课题申请。使用统一电子版面上基金项目申请书,申请者可自行在基金会网站上下载,然后安装在个人计算机中,按照帮助文档的说明操作即可。基本信息表中的资助类别选择“专项基金项目”、亚类说明选择“其他”,附注说明填写“纳米科技平台上纳米材料和器件的若干基础研究”,报告正文按照面上项目撰写提纲撰写。一式5份报送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5、为避免重复资助,项目申请书应明确论述该项申请与其它相关研究项目的联系与不同。 6、自然科学基金会委托“纳米科技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专家指导组成员、协调工作组成员、本专项负责人和部分特邀专家组成本专项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项目评审等工作。评审中坚持择优和重点支持的原则,以到会评审专家投票的方式确定资助课题(赞成票须超过到会专家半数)。 7、在课题执行过程中,各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应保持稳定,确需变更的,课题负责人须及时提交变更申请及相应变更材料,经专项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管理领导小组审定。 8、本专项资助的课题研究所形成的论文、专利和数据库等须标注: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90406024”等相关字样。 五、联系方式 联 系 人: 汲志华 王荷蕾 联系电话: 010-82613928,62652123 传 真: 010-62652116Email: jizh@iccas.ac.cn wanghl@nanoctr.cn 通讯地址: 北京中关村北一街2号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邮 编: 100080

  • 【转帖】计量立法应关注国家计量基础体系的建设

    -学习OIML D1 2004版《计量法要素》认识体会之三金华彰和1975笫一版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国际文件 No.1《计量法》相比,OIML D1 2004版《计量法要素》(第二版)(以下简称D1文件)有了很大的变化。D1文件中增加了建立“国家计量基础体系”的内容,作为十分重要的要素,用了大量的篇幅,并建议写入计量法条款,这充分说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计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刻理解和学习D1文件,有助于推动和促进我国计量工作的发展。 一. 国家计量基础体系在D1文件 第三部分 “建议性的法律规定”中,第二章为 “国家计量基础体系”。该章中明确指出了国家计量基础体系所包涵的内容,即:“国家计量基础体系应包括:·法规汇编,由与计量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组成;·一个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计量政策,并协调与计量有关的其它各部门的关系;·根据计量政策在国家层面设置一个或多个负责指定任务的计量机构;·国家计量标准体系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传递体系;·校准实验室(自愿)认可体系,如果需要,也可对测试实验室、检查机构和认证机构进行认可;·计量知识和技能的传播机构(例如培训、教育和咨询机构);·为经济和工业提供计量服务的机构(例如校准、维护、培训、咨询、型式试验、检定等)。” 二. 计量基础体系是必需的在D1文件 第二部分 “理论基础”中明确指出:“为什么计量基础体系是必须的?没有计量和计量基础体系,就无法保证任何量值的一致性。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涌现,测量结果的重要性变得突出起来。消费者和工业界每天都必须依据测量结果作出许多决定,这些测量结果会影响他们的经济状况和个人身体健康,以及据此判断公共部门、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行为和效率。由于是大多数商品的生产商、进口商和销售商负责相关的测量过程。通常购买者(个人或公司)一般不被完全告知这些过程,因此对于测量结果及其解释,他们就处于潜在的劣势方。公正和准确的测量有助于保证公平竞争。”这说明只有建立有效的国家计量基础体系,才能确保全国量值的一致,确保测量的公正和准确,确保测量结果的信任度。

  • 坚持国家使命导向 强化计量科技发展战略保障

    [align=center][b][size=16px]坚持国家使命导向 强化计量科技发展战略保障[/size][/b][/align]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国家意志和国家利益的重要体现,在关键领域和重点方向上发挥着战略支撑引领作用,有着重大原始创新效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十四五”规划从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出发,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路径。 从全球科技竞争格局和国家发展整体利益来看,计量成为战略必争领域。 其一,计量关乎国家公益。古时,计量是田亩、税赋、历法、商贸等封建基本制度的技术保障,关乎政治稳定和经济统治。那时的度量衡器具须由最高统治者确认,是国家主权的象征。现代国家将国际单位制([font=&][color=#333333]SI[/color][/font])确立为法定计量单位,体现了国家意志。各国建立了计量基准、计量标准、标准数据库、参考实验室等国家计量基础设施,作为全社会共享的公共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测量一致性和数据可靠性,传递信任,控制风险。 其二,计量关乎基础创新。计量被视为适用于所有科学的一门学科。就创新体系整体而言,计量被视为最重要的基础性技术,计量科技创新对提升研发效率和降低研发成本至关重要。数字化时代,没有精确计量,就没有准确数据,就难以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和高精尖产业发展。 其三,计量关乎战略全局。早在半个多世纪前的美苏导弹竞赛中,美国人将苏联领先的原因归结为“美国的计量不够准确”,并认为“文明的前程可能要押注在百万分之一英寸上,或十亿分之一秒上”。随着计量单位量子化变革,国家计量体系呈现扁平化发展趋势,国际规则正在重构,欧美国家都在积极部署战略对策,制定和实施量子化时代的国家计量发展战略,试图进一步强化全球科技创新版图的竞争优势,牢牢掌控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导权。[font=&][color=#333333] 19[/color][/font]世纪末,欧美主要国家为占领第二次科技革命制高点,支撑工业化发展,纷纷通过立法建立了国家计量院([font=&][color=#333333]NMI[/color][/font]),如美国的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font=&][color=#333333]NIST[/color][/font])、德国的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font=&][color=#333333]PTB[/color][/font])和英国的国家物理实验室([font=&][color=#333333]NPL[/color][/font])。 国家计量院的主要职责有以下三方面,一是作为国家量值源头,研究、建立、保存国家计量基准,复现和传递国际计量单位,保持国家最高测量能力,保证国家量值国际等效;二是作为国家公益机构,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公众健康和国防建设等各方面提供量值传递或溯源服务,保障全国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三是作为国家科研机构,从事计量科学技术,特别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先导性、基础性、关键性和共性计量技术研究与开发,担当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使命。[font=&][color=#333333] 100[/color][/font]多年来,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美、德、英三国的国家计量院为本国核心竞争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在量子科技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欧美国家不断强化国家计量院的战略地位和财政保障,支撑抢占科技创新国际竞争制高点。[font=&][color=#333333]2018[/color][/font]年[font=&][color=#333333]12[/color][/font]月,美国总统签署的《国家量子倡议法案》投资约[font=&][color=#333333]4[/color][/font]亿美元用于支持[font=&][color=#333333]NIST [/color][/font]开展建立量子计量体系、研究量子测量和安全标准。目前,美国国会正在审议的《[font=&][color=#333333]2021[/color][/font]年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未来法案》对[font=&][color=#333333]NIST[/color][/font]未来[font=&][color=#333333]5[/color][/font]年的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总预算近[font=&][color=#333333]80[/color][/font]亿美元。美国以正式立法与国家投资方式,全力支持计量科技前沿攻关,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进一步强化[font=&][color=#333333]NIST[/color][/font]作为世界第一国家计量院的地位。 不断强化对计量科技发展的战略保障和对国家计量院的持续支持,已成为欧美国家制胜的重要法宝,也给了我们深刻启示。从国家创新体系行为主体来看,国家科研机构是国家科技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规定,国家科研机构应当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为国家目标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新形势下,我们要高度重视计量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和先导作用,强化使命导向,不断加强国家计量院的战略力量和引领作用。 一方面,建议把计量摆在科技创新全局的优先位置,加快实施量子化时代的国家计量发展战略,将量子测量作为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发展的优先领域,并作为重点列入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和规则制定权。 另一方面,建议尽快修订完善计量法,明确国家计量院的法律地位和法定职责,以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构建以国家计量院为核心的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为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予以法律保障。(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06月14日A8版,作者:于连超)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