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检验检测服务业

仪器信息网检验检测服务业专题为您整合检验检测服务业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检验检测服务业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检验检测服务业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检验检测服务业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检验检测服务业话题讨论。

检验检测服务业相关的资讯

  • 南京加快建设“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
    近日,南京市质监局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召开&ldquo 南京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rdquo 联合工作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宣布联合工作组成立,并就集聚区的推介会、联盟构建、招商等具体事项达成一致意见。这标志着,&ldquo 南京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rdquo 的建设进一步提速。   &ldquo 南京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rdquo 位于南京开发区红枫科技园,地处南京仙林大学城东北部,东临李家山路,北临九龙山路,规划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其中一期投入使用20万平方米,将主要面向新型显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相关的产业领域,重点引进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设备研产、配套服务四类机构以及企业入区发展。   &ldquo 检测检验产业,不仅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也是集科技服务和科技创新为一体的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服务业。&rdquo 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随着软件、新能源、电子通讯、电力设备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企业对检测检验的需求日益迫切,检测检验市场非常广阔。今年,全市检验检测及相关产业整体规模预计将达到100亿元左右。   去年5月,市政府也出台《关于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和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的意见》,要求规划建设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力争2020年全市检验检测服务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市检验检测及相关产业整体规模达到500亿元,并建成1个国家级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
  • 重庆将培育千亿级检验检测服务业集群
    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发布《重庆市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重庆将培育千亿级检验检测服务业集群。现状西部唯一国家级示范区和集聚区重庆检验检测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初步建立起产品质量、卫生医疗、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交通运输等门类齐全的检验检测服务供给体系,检验检测产业链上、中、下游集群化发展态势基本形成。截至2022年,重庆检验检测全产业链规模突破450亿元,其中上游检验检测装备制造链产值突破100亿元、中游检验检测技术服务链营收突破300亿元、下游延伸技术服务链营收突破50亿元。重庆获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机构(CMA机构)689家,营收93亿元,涌现出川仪股份、中国汽研、招商车研、凯瑞机器人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头部企业和知名品牌,汽车(摩托车)、智能制造、先进材料等部分领域的检验检测能力居于全国领先地位。重庆已成为西部地区唯一获批同时建设检验检测国家级示范区与集聚区的省级区域。目标到2027年全产业链规模达千亿级为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规划》提出一系列目标。到2027年,初步形成检验检测服务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格局,构建统一管理、共同实施、权威公信、通用互认的检验检测体系,形成“两区五群多基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空间布局,基本建成千亿级检验检测服务业集群。重庆检验检测服务业规模实现倍增,初步建成国家中西部检验检测服务业高地。到2027年,检验检测服务业全产业链规模达到千亿级,其中上游年产值达到250亿元,中、下游年营收分别达到700亿元、150亿元。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的CMA机构营收在全市占比分别达到40%、25%,初步建成检验检测装备研发制造群、中心城区检验检测服务群、渝西地区检验检测服务群、生态三峡检验检测服务群、绿色武陵检验检测服务群等5个市级检验检测产业集群。CMA机构达到800家,新培育3个全国知名的检验检测品牌,基本形成适应重庆产业发展的检验检测新格局。到2035年,基本形成与重庆城市发展定位相契合、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匹配、与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需求相适应的检验检测服务体系。举措聚焦“33618”上中下游齐发力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检验检测服务业上游,《规划》提出,加强检验检测装备研发制造。例如,锚定世界500强、全国100强检验检测装备制造企业,招引一批虚拟检测、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量子计算、北斗导航、生物医药等前沿检验检测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同时,打造一批“业务流程信息化、关键检验环节可视化、主要检测项目自动化、记录与报告电子化”的数字化智能化实验室。力争到2027年,重庆CMA机构基本实现“通用+专用”相结合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系统)全覆盖应用。针对检验检测服务业中游,聚焦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需求,持续巩固汽车(摩托车)、先进材料等领域检验检测能力的领先优势,服务汽车(摩托车)产业发展;尽快补齐电子信息、智能装备、食品及农产品等领域的检验检测能力短板,支撑产业健康发展;超前谋划布局软件与信通服务、新能源、新型储能及前沿新材料、动力装备等领域的检验检测能力。例如,汽摩检验检测领域,引导中国汽研、招商车研等检验检测机构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及智慧交通科技创新基地、国家新能源质检中心、国家氢能动力质检中心、国家级车联网先导试验区、自动驾驶测试基地、比亚迪电池研究院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2—3家机动车产品进口国权威认证机构指定实验室,助力重庆汽车、摩托车产品出口。力争到2027年,汽车(摩托车)检验检测年营收达150亿元。在检验检测服务业下游,鼓励大型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为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软件及信通服务、普通工业产品(消费品)等重点产业提供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支持开展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态产品、城市轨道交通产品、铁路产品、无人机、智能家电,以及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碳足迹、碳标签、“同线同标同质”等高端品质认证;支持开展富硒认证、无抗认证、辣度认证等地方特色认证;探索开展新型储能、物联网、区块链、隐私计算等认证。推进“两区五群多基地”建设《规划》还提出,统筹推进“两区五群多基地”建设,优化检验检测全链空间布局。“两区”:即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和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五群”:即一个市级检验检测装备研发制造群和四个市级检验检测服务群。“多基地”:即一批区域性特色产业检验检测服务基地。其中,持续打造国家级集聚区、示范区。围绕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优势产业和重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服务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重点提升电子信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检验检测能力。到2027年,实现检验检测服务业年营收(产值)300亿元,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持续提升两江新区“一园三区八平台”检验检测能力,新建涉外商务专业服务集聚区、检测认证产业园,重点提升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生命科学、航空航天、前沿新材料、AI及机器人等检验检测能力。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智慧运营中心建设。到2027年,实现检验检测认证年营收(产值)400亿元,检验检测能力和营收居全国示范区前列。
  • 我国将加快培育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服务业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 记者从9日举行的第六个世界认可日主题活动上获悉,国家认监委将加快培育发展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服务业,完善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国家认监委组织开展认证认可促贸惠民行动,出台7项20条措施的一部分。   据了解,国家认监委将重点建设碳交易技术评价服务平台、北斗卫星导航检测认证平台等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展公共检测技术平台示范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低碳产品认证示范区、服务外包认证示范区等创建活动。   同时,国家认监委还将建立完善的中国检验检测资源共享平台,重点在高耗能产业、高对外依存度产业开展节能环保产品认证、低碳产品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在服务业推行供应链管理体系、售后服务、旅游服务等新型服务认证,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除培育壮大认证认可服务业之外,国家认监委的促贸惠民行动还包括服务节能减排行动,开展“认证提升质量、认证提升价值”活动,组织重点产品认证执法整治行动,扩大认证认可国际互认成果,积极促进监管职能转变,深入开展认证认可“下基层”实践活动。   认证认可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我国已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认证认可体系,包括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的认证制度、国家认可制度、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进出口食品注册备案制度等,颁发的有效认证证书总数达110.7万张,连续10年居世界第一。
  • 华盛检测入驻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重庆)
    近日,重庆华盛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盛检测)总部搬迁至位于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核心区的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重庆),并正式对外开展检验检测业务。检验检测产业再添新引擎据了解,华盛检测是一家具有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资质、建筑工程质量专项检测资质、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颁发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综合甲级资质和桥梁隧道专项检测资质的高新技术企业。重庆华盛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科学城总部。华盛检测供图华盛检测主要从事土木工程检测和交通工程检测等领域。华盛检测总经理张雪松表示,企业在大中型桥梁、隧道相关的检测,钢结构、道路检测等相关领域具有行业优势,在企业资质、仪器设备、实操项目经验等方面,华盛检测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重庆华盛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雪松。华盛检测供图据悉,重庆市仅有6家企业拥有交通运输部颁发的综合甲级资质,华盛检测便是其中之一。2022年至2023年,华盛检测连续两届获得“全国建筑类AAA企业”。企业拥有包括机器人全自动混凝土压力试验机、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微机控制电子环刚度试验机、26m工作平台桥梁检测车等多项先进智能检测设备,总投入超过千万元。目前,企业经营项目1000余个,其中包含桥梁及相关类103个、隧道及相关类28个。重庆华盛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验检测设备。华盛检测供图据悉,郭家沱长江大桥建筑材料的交工验收、白沙长江大桥健康监测及成桥荷载试验、白沙长江大桥健康监测、同茂隧道定期检查等项目检测工作均由华盛检测承担。搬迁至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后,华盛检测科学城总部办公场地和检测区域达9000平方米,在重庆市同类检测企业中集中面积最大。重庆华盛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验检测设备。华盛检测供图检验检测产业加快集聚按照《重庆市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规划》,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正在加快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重庆),做大做强国家质检基地,加快培育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重庆)地处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核心区,以国家质检基地为核心,集聚了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演练基地,国家电梯、升降机质检中心,国家城市能源计量检测中心,国家笔记本电脑质检中心,国家客车、摩托车、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质检中心,国家消防及阻燃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16个国家级质量基础服务平台,技术能力覆盖相应产业90%以上的产品或参数,汽摩整车及零部件、电磁兼容、车路协同及自动驾驶、能效测试等多个项目检测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四大质量技术基础的内涵集成,有效助推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质检基地。华盛检测供图据重庆科学城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重庆)集聚了国际国内众多知名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机构和检验检测龙头企业、行业领军企业,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据悉,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专门出台了加快发展检验检测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对落户集聚区的检验检测机构,在支持企业购置和租用重大设备、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检验检测企业集聚发展等方面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按照重庆市检测检验千亿级产业集群的规划,接下来我们也会朝着横向和纵向进行发展,横向包括开拓水利、铁路、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检测;纵向包括参与检测仪器设备、软件的研发等。”说到企业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张雪松满怀信心。
  • 南京检验检测服务业行业规模全省第一
    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高技术服务业,是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近日,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公布对驻宁检验检测机构统计分析情况:2022年,南京共有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711家,全年出具检验检测报告876.2万份,取得营业收入138.7亿元,行业规模继续位居全省首位。统计显示,2022年,全市共有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711家,从业人员3.2万人。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我市检验检测机构营业收入排在第二位,规模居同类城市前列。结构方面,大中型机构(从业人数100人以上)占8.0%,比例为全省最高;规模以上机构(年度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191家,数量居全省首位。全市检验检测机构主营业务涉及36个领域,覆盖面全省最广,在建筑、环境、特种设备等多个领域机构数量居全省第一。电力、软件与信息化检测机构较多,为南京市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软件和信息服务两大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资源方面,全市检验检测机构共有仪器设备21.08万台(套),仪器与设备资产原值107.7亿元,实验室面积173万平方米,同比均有较大幅度上升。在从业人员中,高学历(研究生及以上)人员占比18.5%,明显高于省内其他地区;共建有22个国家质检中心和11个省级质检中心,数量位居全省首位。
  • 认监委启动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
    今年1月,国家认监委启动我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并先期在5个省市和2个行业开展试点。目前,试点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根据试点工作经验,国家认监委将于今年6月启动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部署和协调地方质检两局、计量认证行业评审组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组织全国所有获得资质认定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依据《统计法》规范、如实、按期上报数据信息,并对上报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高技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和高端环节,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创新性强、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作用突出,对于扩大内需、吸纳就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检验检测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带动作用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将&ldquo 检验检测服务业&rdquo 列入重点推进的八个高技术服务领域之一。   为了充分摸清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具体情况及产业特点,制定符合我国现阶段检验检测市场发展需要的政策制度,加快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激发检验检测机构内在活力,亟需全面深入地开展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 2013年10月15日,国家统计局正式批准实施《检验检测统计报表制度》,将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纳入国家服务业统计序列。国家认监委进一步加快推进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进展,制定了统计工作方案,建成了全国统计联网直报系统。   全面开展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可以切实摸清检验检测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行业布局特点、产业发展趋势和资源配置状况等重要信息,为落实国务院&ldquo 整合业务相同或相近检验检测认证机构&rdquo 的工作任务,形成布局合理、实力雄厚、公正可信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体系,提供持续的统计分析数据和信息化支撑。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如期展开,将对规范检验检测市场运行、建立检验检测服务业诚信体系起到核心的支撑作用,有助于提升我国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的质量水平。
  • 重庆力争2027年基本建成千亿级检验检测服务业集群
    5月15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新闻发布会。本届西洽会期间安排了检验检测专项活动,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林介绍了相关情况。李林表示,检验检测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2022年,全市检验检测全产业链规模突破了450亿元。本届西洽会安排检验检测专项活动,主要是展示我市和西部地区、部分先进发达地区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先进检验检测方法和设备、检验检测服务现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宣传我市检验检测政策措施,传递检验检测行业治理最新信息,搭建检验检测交流洽谈和合资合作平台,助力打造我市千亿级检验检测产业集群,服务西部乃至全国检验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了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我市制定了《重庆市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李林表示,到2027年,初步形成检验检测服务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两区五群多基地”协调发展的检验检测供给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千亿级检验检测服务业集群,初步建成国家中西部检验检测服务业高地。
  • 山东省十二部门联合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
    为进一步统筹推进山东检验检测服务行业发展,更好发挥检验检测服务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11月6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省将基本建立完善“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集约化、规范化”检验检测服务体系,实现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行业总体技术能力、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的目标,涌现一批规模效益好、技术水平高、行业信誉优的检验检测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知名品牌,打造一批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形成适应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检验检测服务新格局。《实施方案》明确了五个方面的重点发展任务,一是坚持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二是加速专业化提升,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三是加快国际化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四是推动集约化服务,构建现代检验检测服务体系;五是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行业公信力。山东省将优化检验检测政策保障,每年培育一批优质检验检测机构纳入省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库,用好用活“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省检测认证总部经济奖补”“国家质检中心奖补”“泰山品质”认证等奖补政策措施,推动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检验检测重大项目落实落地。下一步,全省将选树一批检验检测服务重点产业的典型案例,以赛促建培育一批高层次检验检测技能人才,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人人关心、社会参与、共享发展的检验检测工作局面,切实提高检验检测“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认可度,树立检验检测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
  • 关注 | 2021年度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全面启动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2021年度认可与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市监检测发〔202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各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行业评审组,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各国家质检中心及检验检测机构:根据国家统计局批准的《检验检测统计调查制度》要求和《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认可机构监督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现将开展2021年度认可与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任务分工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负责认可与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组织实施。(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负责组织本单位颁发资质认定证书的检验检测机构统计工作,并在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中上传本单位颁发的全部有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的基本信息。(二)各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行业评审组在其行业(协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组织本行业取得市场监管总局颁发资质认定证书的检验检测机构统计工作。(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委托,承担无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行业评审组归口、且同时取得国家资质认定证书和认可证书的检验检测机构统计工作。(四)市场监管总局直属的检验检测机构,直接在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中填报相关统计数据并上传。(五)其他纳入统计范围的检验检测机构,由市场监管总局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统计工作。二、时间安排2022年1月,各单位转发本通知并组织学习。本通知及现行有效的统计调查制度,发布在市场监管总局网站(www.samr.gov.cn)首页—服务—我要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栏目“检验检测机构综合监管服务平台(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专栏。各有关检验检测机构登录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进行数据上报。2022年2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各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行业评审组,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按分工完成数据审核汇总工作。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组织对统计数据进行校验和质量审查,并根据校验和质量审查结果督促上报机构准确填报数据。三、填报说明(一)检验检测机构应依法如实报送统计数据和有关材料1.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依法如实、按期、准确、全面上报统计数据。检验检测机构登录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进行网上填报,填报内容包含2021年度统计调查数据和2021年度报告(具体要求见附件1)。2. 拥有国家质检中心的检验检测机构,还应在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中报送社会责任报告(具体要求见附件2)。3. 各检验检测机构应定期上传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每季度的第一个月内,各检验检测机构需在“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中报送上一季度出具的全部有效检验检测报告编号。市场监管总局根据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有效性查询平台(市场监管总局网站首页—服务—我要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查询)监测检验检测机构上传编号情况,并依据社会公众查询和投诉情况进行跟踪处理。上述填报内容的操作说明及检验检测统计调查制度,详见“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登录页面”。(二)同一法人实体所属的检验检测机构仅填写一次同一法人实体所属的检验检测机构,有多张资质认定证书或者多个名称的,应汇总检验检测机构的情况,仅填写一次统计报表,并在“资质证书状况”中列明每张资质认定证书的信息;同一法人检验检测机构有多场所的,应在“地址栏”中列明各个场所的地址;同一法人实体下有多个检验检测机构,其中有的机构又具有独立法人身份的,该独立法人机构应另行填报统计数据。(三)同一检验检测机构的统计数据仅由一个部门审核检验检测机构既获得省级资质认定证书,又取得国家资质认定证书的,以其资质认定证书能力范围覆盖面最大的为准,由检验检测机构选取一个上报审核的部门,并由该部门进行数据审核,同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在“资质证书状况”中列明获得的每张资质认定证书信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各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行业评审组可通过直报系统审核、查询和统计由本单位发证或者归口的检验检测机构上报统计数据的情况。数据审核过程中发现上报数据有问题的,应及时与相关机构沟通协调解决。(四)认可机构填报要求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应按照统计调查表的要求填写2021年度认可业务数据信息,并协助完成相关检验检测机构的统计工作;市场监管总局其他司局对认可工作有统计要求、需要另行提交统计数据的,还应按照相关要求提供。四、工作要求(一)认可与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是获取认可与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数据的重要工作,是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加强认可与检验检测市场监管、促进检验检测服务业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克服困难,在结合历年统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经费、人力以及组织保障方面的支持,制定工作方案和进度表,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确保统计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二)各有关机构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真整理归纳数据信息并及时上报。未按要求及时上报统计数据,以及故意瞒报、错报、漏报的,资质认定部门将依具体情况,采取警告、公告、不再受理其资质认定申请和列为异常检验检测机构等措施予以处理。(三)统计工作启动后,各单位要及时组织监督检查,重点解决实施不力、拖延不报、数据不实等问题。联 系 人:认可检测司 高楠、杨慧莹、谢澄联系电话:010-82260842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2022年1月12日
  • 南京与乌鲁木齐全面推进检验检测服务业战略合作
    p   8月7日,江苏南京市和新疆乌鲁木齐市《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推进质量提升、发展检验检测服务业战略合作协议》正式签署。南京市副市长孙建友和乌鲁木齐市委副书记、市长伊力哈木· 沙比尔参加签约仪式。 /p p   作为两地的省会城市,南京与乌鲁木齐都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国务院区域规划中占据中心位置,具有很强的区位优势。2014 年,南京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加快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制定了一揽子支持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目前已逐步形成“一区四园”的检验检测产业集聚区,具备一定的人才技术优势。乌鲁木齐则拥有面向全疆乃至中西亚的市场优势。因此,两地在检验检测服务产业合作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 /p p   伊力哈木· 沙比尔说,此次与南京市的合作将推动乌鲁木齐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提升质量竞争力。孙建友表示,南京将借助东部重要中心城市和全国重要科研教育基地的高校人才优势和市场理念优势,以共同合作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为抓手,助推乌鲁木齐质量强市战略。 /p p   在合作框架下,南京市质监局和乌鲁木齐市质监局也签订了《落实两市政府推进质量提升发展检验检测服务业合作协议》,包括《编制检验检测认证产业规划合作协议》、《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合作建设协议》、《检验检测认证业务与科技合作协议》、《质量强市合作协议》、《标准化战略合作协议书》、《人才培养合作协议》6项具体工作子协议。 /p p   通过“6+1”的合作模式,南京将发挥检验检测服务的产业和人才优势,从“输血扶持”变为“造血培养”,与乌鲁木齐共同打造面向西部地区,辐射中西亚区域的一流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共同建设市场化运作、服务西部地区的综合性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 /p p   南京市质监局局长孙宁告诉记者,以《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合作建设协议》为例,南京市质监局将在资金合作的同时,进行技术和人才输出,对乌鲁木齐现有的公益性技术基础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提高公共检测技术支持和服务能力,合作建设乌鲁木齐市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根据协议推进时间表,双方将根据乌鲁木齐及周边产业特点合作共建(包括但不限于)有色金属、金银珠宝制品检测、机动车检测设备、生命科学仪器计量等国家、省级质检中心和计量检测中心,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同时,双方还将围绕乌鲁木齐及周边主导产业,由甲乙双方共同出资成立股份制的检验检测认证公司,在检验检测项目上,与现有的自治区技术机构形成错位互补发展。” /p
  • 全国首个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获批
    记者近日从广州市发改委获悉,国家发改委和质检总局已批复广州建设全国首个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以下简称&ldquo 集聚区&rdquo )。集聚区将在番禺、南沙和萝岗分别建设面向传统优势产业、粤港澳合作和现代高端制造业的检验检测与认证服务集聚区。   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和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联合发函,同意广州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要求按照&ldquo 立足广州、辐射华南、服务全国、走向世界&rdquo 的定位要求,在番禺、南沙、萝岗分别建设主要面向传统优势产业、粤港澳合作、现代高端制造业的检验检测与认证服务集聚区。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广州)成为第一个获批建设的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   据介绍,建设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对于促进检验检测领域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试点示范作用,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质检总局将协助研究集聚区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在政策试点、能力提升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广州市发改委表示,集聚区获批将全面提升广州检验检测与认证服务市场化、品牌化、多元化和集约化发展水平。该集聚区是广州继国家批复认定为6大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后,获得的又一重大国家政策支持,是广州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广州在检验检测领域的改革创新被正式纳入国家规划战略布局,将在全国发挥试点示范作用,对广州今后进一步争取国家支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高技术产业具有重大意义。
  • 多项指标居全国前列!山东省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最新成绩单出炉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6月12日上午,2024年山东省“世界认可日”暨合格评定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青岛举办,现场发布了2023年山东省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情况。检验检测方面,截至2023年底,山东省拥有3881家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位,营收256.4亿元,同比增长8.3%,拥有各类仪器设备88万台套,仪器设备资产原值346.3亿元,检验检测机构面积879.5万平方米,年均出具报告超4000万份,从业人数11.1万人。全省共获批国家级质检中心49家,省级质检中心83家,先后布局建设了三个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位。认证方面,在国家批准的1218家认证机构中,有737家在山东开展了认证业务,占全国机构总数的60.5%。全省共获得各类认证证书27.5万张,证书总数占全国的7.3%,数量位居全国第四位。其中,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5.3万张,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3万张,自愿性工业产品认证证书8.4万张,食品农产品认证证书1.1万张,服务认证证书0.35万张。服务产业发展方面,2023年,山东检验检测服务业聚焦发力服务“十强”产业,深化“质量惠企”行动,系统破解“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难题,全面支撑“十强”产业重点产业链提档升级。质量认证不断优化升级,全面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每年惠及小微企业超1.5万家。深入实施有机绿色食品、北斗导航、轨道交通、“泰山品质”、“小而美”国际互认等高端品质认证,聚焦服务“双碳”战略,大力推广节能节水绿色产品认证,全省绿色类认证证书达1.1万张,位居全国前列。据悉,下一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将深入开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进一步推动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做优做强,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技术支撑。
  • 一地方出台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聚焦“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数字化、规范化”发展目标,围绕服务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创新集群,补齐产业链创新链中知识产权与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领域、服务能力的短板,打造高水平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创新集群,助力产业集群攻克卡脖子技术、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国际竞争力。《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产业规模更加壮大,主营业务收入超250亿元;营收超亿元的机构总数达30家;累计引育国内外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知名机构、总部机构40个。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载体布局更加优化,建成一批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领域重点项目,建成国家、省知识产权、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区)9家。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产业成效更加凸显,3年累计新增国内发明专利授权57000件,累计新增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达3000件,累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超350亿元;累计建成国家、省级质检中心、计量中心38个,累计获批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工程技术)中心18个。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综合实力居于全国大中城市领先行列。《行动计划》明确,检验检测认证发展围绕苏州市四大产业创新集群及绿色低碳、民生保障领域六大方向,具体包括:电子信息领域检验检测认证做专做精、装备制造领域检验检测认证做大做强、生物医药领域检验检测认证提档升级、先进材料领域检验检测认证加快技术攻关、绿色低碳领域检验检测认证拓宽覆盖范围、民生保障领域检验检测认证做深做细。知识产权服务发展重点围绕知识产权数据加工与应用服务做强做深、知识产权代理服务行业提质增效、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做优做精三大方向。 《行动计划》要求,要从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支持行业做大做强、提升区域发展能级、提升服务产业链能力、拓展国际服务能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协同融合发展、严格行业监管执法8个方面,推动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服务供给水平显著提升。为推动该行动计划加快实施,从2023年开始,苏州市重点推进苏州国家质量基础基地、知识产权国际服务平台等21个重点项目建设,在各地区全面布局符合地方产业特色的检验检测认证能力。此外,还将从开展行业调研、健全行业统计制度、加强地区考核激励等方面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019年度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结果
    p   近年来,我国检验检测行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势头。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境内(不含港澳台)检验检测服务业共有检验检测机构44,007家,较上年增长11.49%。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225.09亿元。从业人员128.47万人。共拥有各类仪器设备710.82万台套,仪器设备资产原值3,681.17亿元,共对社会出具各类检验检测报告5.27亿份。相关数据表明,2019年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整体发展形势良好,近五年连续保持快速提升。 /p p   此外,在体制优化改革方面,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占比持续保持下降,2019年,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下降至机构总数的25.16%,而企业制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比提升到67.96%,企业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检验检测体系的主流模式。同时,我国民营检验检测机构继续快速发展。截止2019年底,全国取得资质认定的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共22,958家,较2018年增长19.38%,民营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全行业的52.17%,超过行业总量的“半壁江山”。2019年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全年取得营收1,175.22亿元,较2018年增长26.47%,高于全国检验检测行业14.75%的平均年增长率。 /p p   在集约化发展方面,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5795家,营业收入达到2478.86亿元。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仅占全行业的13.17%,但营业收入占比达到76.86%,规模效应十分显著。近三年,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年均增幅超过12%,年度营业收入平均值达到4277.6万元,人均年产值达到47.97万元。表明在政府和市场双重推动之下,一大批规模大、水平高、能力强的中国检验检测品牌正在快速形成,检验检测机构集约化发展取得成效。截至2019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上市企业数量100家,检验检测行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p p   在吸引外资方面,近年来我国检验检测市场中的外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持续增长。2019年,全国共有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外资机构415家,比2018年增长23.51% 从业人员为4.40万人,比2018年增长19.89% 实现营业收入238.25亿元,比2018年增长18.71%。 /p p   在科研创新能力方面。2019年,检验检测行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机构有2,220家,比2018年增长19.29%。高新技术企业收入为938.86亿元,同比增长28.75%。2019年,全行业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 amp D)经费支出总计158.45亿元,基本与去年持平 参与科研项目总计29,059项 拥有有效专利63,238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30,108件,同比增长29.44%,有效发明专利中境外授权专利251件。 /p p   统计数据也表明,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小散弱”的基本面貌还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从人数规模来看,就业人数在100人以下的小微型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比达到96.49%,承受风险能力薄弱 从服务半径来看,74.44%的检验检测机构仅在本省区域内提供检验检测服务,“本地化”色彩仍占主流。 /p p   综上,近年来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发展迅速,结构持续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小、散、弱”以及市场化发展不足的问题仍然客观存在。 /p p br/ /p
  • 重磅丨2023年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报告发布!(附文件)
    7月23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简报》。具体内容如下:报告摘要  截至2023年底,我国获得资质认定和其他专业领域法定资格、资质的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共有53834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共4670.09亿元,全年向社会出具检验检测报告共6.03亿份,共有从业人员 156.19万人,拥有各类仪器设备 1027.23万台套,全部仪器设备资产原值5278.94亿元,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面积10960.15万平方米。  一、总体情况  (一)检验检测行业规模继续扩大  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53834家,同比增长2.02%。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4670.09 亿元,同比增长 9.22%。从业人员156.19万人,同比增长1.31%。共拥有各类仪器设备 1027.23 万台套,同比增长 7.28%,仪器设备资产原值5278.94亿元,同比增长11.26%。2023年共出具检验检测报告6.03 亿份,同比下降7.23%,平均每天对社会出具各类报告165.23万份。  (二)检验检测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  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比重进一步下降,企业制单位占比持续上升。截至2023 年底,我国企业制检验检测机构 41634 家,占机构总量的 77.34% 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 10208 家,占机构总量的 18.96%,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占机构总量的比重同比下降 0.73 个百分点 其他类型机构 1992 家,占机构总量的3.70%。近10年,我国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的比重分别为40.58%、38.09%、34.54%、31.30%、27.68%、25.16%、22.81%、20.87%、19.69%和 18.96%,呈现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事业单位性质检验检测机构的市场化改革有序推进。图 1-1 2014-2023年企业制机构和事业单位制机构占比情况  检验检测行业集约化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23年底,全国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达到7558家,同比增6.63%,营业收入达到3751.22亿元,同比增长11.50%,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仅占全行业的14.04%,但营业收入占比达到80.32%,集约化发展趋势显著。目前,全国检验检测机构2023年年度营业收入在5亿元以上机构有71家,同比增加9家 收入在1亿元以上机构有685家,同比增加76家 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机构有1565家,同比增加154家。表明在政府和市场双重推动之下,一大批规模效益好、技术水平高、行业信誉优的中国检验检测品牌正在快速形成,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做优做强、实现集约化发展取得成效。  民营检验检测机构营收增长势头放缓。截至2023年底,全国取得资质认定的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共34171家,同比增长5.03%,民营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全行业的63.47%。近10年,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占机构总量的比重分别为31.59%、40.16%、42.92%、45.86%、48.72%、52.17%、55.81%、59.15%、61.66%和 63.47%,呈现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2023 年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全年取得营收 1867.06 亿元,同比增长6.13%,低于全国检验检测行业营收年增长率3.09个百分点。图 1-2 2014-2023年全行业和民营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及营收增速情况  非法人机构数量连续实现负增长。截至2023年底,从事检验检测技术服务的法人单位检验检测机构有49488家,占全国机构总数的91.93%,同比增长3.40% 非独立法人单位的检验检测机构有4346家,占全国机构总数的8.07%,同比下降11.49%。自 2021年非法人单位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首次实现负增长后,2023年继续跌落超10%,表明市场监管总局推动的整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实现检验检测机构“一家一证”取得成效,未来非法人单位独立对外开展检验检测服务的现象会进一步减少。图 1-3 2018-2023年全国法人机构和非法人机构数量增速情况  (三)外资检验检测机构保持稳中向好  截至2023年底,全国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外资企业共有547家,同比增长3.60% 从业人员为4.84万人,同比增长3.20% 实现营业收入291.98亿元,同比增长8.98%,外资检验检测机构企稳向好趋势明显。图 1-4 2014-2023年外资检验检测机构营收增速情况  (四)检验检测行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恢复发展  截至 2023 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中上市企业数量 103 家,同比增长1.98%,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11家,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3家,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15家,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2家,北交所2家,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65家,其他四板市场5家。  (五)检验检测“小微”型机构数量多、服务半径小特色显著  截至2023年底,就业人数在100人以下的检验检测机构共51814家,占比达到96.25%,同比增长2.00%,绝大多数检验检测机构属于小微型企业,承受风险能力薄弱 从服务半径来看,仅在本省区域内提供检验检测服务的机构共38911 家,占比72.28%,同比增长0.07%,“本地化”色彩仍占主流。检验检测业务范围涉及境内外的检验检测机构仅有347家,占比0.64%,同比增长9.12%,国内检验检测机构走出国门趋势有所向好,但仍任重道远。图 1-5 2014-2023年小微型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及占比情况  (六)检验检测领域差异化发展继续扩大  电子电器等新兴领域〔包括电子电器、机械(含汽车)、材料测试、医学、电力(包含核电)、能源和软件及信息化〕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这些领域共实现收入944.75亿元,同比增长13.76%,高于全行业营收增速4.54个百分点。相比较而言,传统领域〔包括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环境与环保(不包括环境监测)、食品、机动车检验、农产品林业渔业牧业〕2023年共实现收入1789.51 亿元,同比增长9.09%。总的来说,传统领域占行业总收入的比重仍然呈现下降趋势,由2016年的47.09%下降到2023年的38.32%。图 1-6 2016-2023年检验检测传统领域占行业总收入比重情况  (七)检验检测行业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不强  2023 年,全行业获得科研经费总计293.21 亿元,户均54.47 万元,比去年增加8.41万元 全行业仅有3851家参与科研项目,参与科研项目总计42323项,户均不足1项。多数小微型检验检测机构基本上不具备科研和创新能力,相关投入也十分不足。  截至2023年底,全国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5729家,仅占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总数的10.64%,占比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  从商标数量上看,截至2023年底,全行业仅有1704家机构拥有注册商标,同比增加167家,品牌意识仍有待加强。  从专利数量上看,截至2023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拥有有效专利161929件,平均每家机构3.01件 行业共有有效发明专利67134件,户均1.25件,有效发明专利中境外授权专利仅1231件。有效发明专利量占有效专利总数比重为41.46%,同比上升 1.58 个百分点,技术含量高的发明专利比重不高,创新能力偏弱,仍然是制约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图 1-7 2016-2023年有效发明专利量占有效专利总数比重情况和获得科研项目机构比重情 况  二、区域分布  (一)检验检测机构数量  从区域来看,截至2023年底,国内六大区域检验检测机构数量比重分别为华东地区31.09%,中南地区24.89%,华北地区13.34%,西南地区12.84%,西北地区9.71%,东北地区8.13%。其中,华东、中南、华北三大区域占到全国检验 检测机构总量的69.33%,同比下降 0.2个百分点。华东地区比重同比增加 0.36 个百分点,中南地区比重同比下降 0.26 个百分点,华北地区比重同比下降0.30个百分点,西南地区比重同比增加0.15个百分点,西北地区比重同比增加0.1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比重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除华东地区外,西部地区机 构数量增长势头明显。图 2-1 2023 年全国六大区域检验检测机构区域分布(单位:家)  截至2023年底,检验检测机构数量排在前十位的省市依次为广东省(4668家),江苏省(4089家),山东省(3882家),河南省(2984家),河北省(2597家),四川省(2571家),浙江省(2454家),云南省(2160家)、陕西省(1916家),湖北省(1892家)。以上10个省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全国总量的54.26%。图 2-2 2023 年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地区分布图  (二)检验检测机构营业收入  从实现营业收入的区域比重来看,2023年各区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华东地区37.97%,中南地区27.03%,华北地区15.43%,西南地区9.71%,西北地区6.23%,东北地区3.64%。其中:华东、中南、华北三大区域收入所占市场份额超过了八成,具体为80.42%,比重同比增加0.09个百分点,与各区域机构数量比重排序保持一致。图 2-3 2023 年全国检验检测业务营收区域分布(单位:亿元)  2023 年营业收入总额居前10位的省市依次是广东省(691.15 亿元)、江苏省(452.34 亿元)、上海市(376.05 亿元)、浙江省(347.67 亿元)、北京市(344.86 亿元)、山东省(262.92 亿元)、四川省(196.25 亿元)、安徽省(162.56 亿元)、湖北省(161.50 亿元)、广西壮族自治区(138.66 亿元)。以上10省市营业收入总额占全国营业收入比重是67.11%。从收入的增幅上看,共有 13 个省区市的同比增长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分 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 52.7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8.46%、西藏自治区 35.31%、 甘肃省 25.41%、天津市 23.16%、内蒙古自治区 18.11%、安徽省 16.46%、上海市 15.48%、重庆市 15.42%、江西省 13.41%、山东省 11.07%、浙江省 10.26%、青海 省 9.59%。 从户均营收来看,排名前 10 位的省市依次是北京市(3268.80 万元)、上海 市(2804.23 万元)、天津市(1882.36 万元)、广东省(1480.61 万元)、重庆 市(1439.15 万元)、浙江省(1416.76 万元)、江苏省(1106.24 万元)、安徽 省(891.21 万元)、湖北省(853.57 万元)、广西壮族自治区(843.42 万元)。 其中排名前 7 位的省市超过全国户均营收水平。图 2-4 2023 年全国检验检测机构营收地区分布图三、结构分布 从检验检测专业领域来看,截至2023年底,机构数量排在前十位的检验检 测领域为:机动车检验(15760 家)、环境监测(8601家)、建筑工程(8241家)、 建筑材料(7366家)、其他(6269家)、水质(3532家)、食品及食品接触材 料(3455家)、农林渔牧业(3117家)、卫生疾控(2645家)、材料测试(1641家)。其中材料测试领域机构数量首次突破 1600家。 营收排在前十位的检验检测领域为:建筑工程(761.94亿元)、环境监测 (456.68亿元)、建筑材料(398.99亿元)、其他(396.07亿元)、机动车检验 (340.47 亿元)、电子电器(286.05亿元)、特种设备(216.51亿元)、食品及 食品接触材料(205.48亿元)、机械(包含汽车)(203.38亿元)、电力(包含核电)(125.58 亿元)。以上 10 个领域营业收入总额占全国营业收入比重是72.61%。 从户均营收来看,共有 11 个检验检测领域户均营收超 1000 万元,分别是: 电子电器(2354.35万元)、医学(2331.79万元)、机械(包含汽车)(2198.68万元)、电力(包含核电)(2103.49万元)、国防相关(1998.36万元)、特种 设备(1924.54 万元)、纺织服装、棉花(1578.54万元)、软件及信息化(1567.31万元)、计量校准(1567.04万元)、产商品检验、验货(1512.61万元)、轻工 (1158.77万元)。图 3-17 2023年按专业领域划分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分布情况(单位:家)图 3-18 2023年按专业领域划分的检验检测机构营收情况(单位:亿元)附件下载:简报-2023年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报告.pdf
  • 2016年度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信息发布
    p   2017年7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认监委副主任董乐群发布了2016年度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信息和认证认可强国建设有关情况。 /p p   认证认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效率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也是国际通行的贸易便利化工具和世界公认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在保证产品安全、提高质量水平、推进贸易公平、保护消费者权益、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p p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高供给质量、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系列决策部署和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的战略任务,去年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国家发改委等32个部委发布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认证认可强国建设,整体上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发展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国家认监委着力提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供给质量,同时不断加强宏观管理的基础统计工作。2016年8月,国家统计局批复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执行《认证认可统计报表制度》,标志着认证认可统计正式纳入了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此前,检验检测统计已执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本次发布会是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一并纳入国家统计制度后首次向社会发布。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截至2016年底,全国各类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共有33622家,较上年增加7.02%,各机构共实现营业收入2319.17亿元,较上年增长14.79%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科研投入共计181.72亿元,研发收入比达到7.84% 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共有1061家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占机构总数的3.16%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全年共吸纳就业人口111.6万人,较上年增加9.09%。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仍保持了较快发展,充分发挥了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的优势,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扩大就业容量方面成效明显,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平台,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一、认证认可方面 /strong /span /p p    strong (一)行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 /strong 从机构数量看,截至2016年底,全国各类认证认可机构共计387家,较上年同期增长31.19% 从营业收入和利税总额看,认证认可服务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54.06亿元、利税总额46.70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5.33%和29.39%。 /p p    strong (二)行业供给水平明显提升。 /strong 截至2016年底,各认证机构颁发的有效认证证书共计170.9万张,较上年底增加21.61%,其中自愿性认证证书116万张,占证书总量的67.9%。获得认可的认证机构有157家,较上年底增加11.35% 获得认可的实验室及相关机构有7904家,较上年底增加12.03% 获得认可的检验机构有456家,较上年底增加15.15%。2016年新发布认证技术规范956个 新增发明专利授权74件。 /p p    strong (三)行业结构布局逐步优化。 /strong 从机构属性来看,企业类型的认证认可机构361家,占机构总量93.28% 事业单位类型26家,占机构总量6.72%。从企业从业人员规模来看,截止2016年底,认证认可行业拥有大型机构67家、中型机构107家、小微型机构213家。从区域分布来看,2016年华北区域(主要是北京地区)占全国认证认可机构总数的44.96% 华东区域占30.23%,西南区域占4.39%,东北区域占4.65%,中南区域占12.40%,西北区域占3.36%。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二、检验检测方面 /span /strong /p p    strong (一)检验检测资源稳定增长。 /strong 截至2016年底,我国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为33235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65.11亿元,较2015年增长14.73%。从业人员102.5万人,较上年增长7.98万人,增幅为8.45% 我国检验检测机构共拥有各类仪器设备526.6万台套,仪器设备资产原值2597.63亿元,实验室面积6115.42万平方米,拥有有效专利32692件,参与科研项目总计29988 项,当年获得科研经费共计176.54亿元,研发收入比达到8.55%。全国检验检测机构2016年共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56亿份,平均每天对社会出具各类报告9.8万份。检验检测供给资源保持稳定增长。 /p p   从区域分布上看,在区域经济发达、检验检测需求较大的环渤海地区、华东沿海地区以及华南沿海地区检验检测机构数量更为集中。国内六大区域检验检测机构规模比重分别为:华东29.47%,华北15.32%,中南23.78%,西南12.12%,东北9.85%,西北9.47%。从不同区域检验检测机构的营业收入来看,华东营业收入占比为35.1%,华北17.4%,中南27.0%,西南9.6%,东北5.0%,西北5.8%。 /p p    strong (二)检验检测市场化机制正在形成。 /strong 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检验检测机构改革与整合成效明显,市场化机制正在形成。目前我国企业制的检验检测机构21012家,占机构总量的63.22% 事业单位制11479家,占机构总量34.54% 其他法人类型744家,占机构总量2.24%。2013年以来,我国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占机构总量的比重从42.5%变为34.54%,呈逐步下降趋势。从股权结构来看,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机构16773家,集体控股1096家,私营企业14265家,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267家,其他机构834家。 /p p    strong (三)检验检测机构竞争力存在提升空间。 /strong 统计数据显示,人数规模为100人以下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比达到96%,绝大多数检验检测机构属于小微型企业 从服务区域来看,80.3%的检验检测机构仅为本省区域内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具有典型的“本地化”特征。从专利数量来看,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拥有有效专利32692件,平均每家机构不足1件,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存在不足,整体竞争力还存在提升空间。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三、认证认可强国建设方面 /span /strong /p p   依托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统计工作,借助认证认可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认证认可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算”的开展,国家认监委正在有序推进认证认可强国建设和评估,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果。 /p p   我国首次构建了包括6个维度的评价体系框架,通过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比较,中国认证认可在制度建设、服务发展、产业实力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具体讲: /p p   在制度建设方面,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已有30多部法律法规写入认证认可工作,在统一管理、严格监管等方面显示了中国特色的制度优势。 /p p   在服务发展方面,认证认可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与国家发展战略结合日益紧密。服务社会治理成效明显,以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对认可结果直接采信的数量为例,2016年中国采信的认可结果数有17项,高出世界其他国家水平,体现了认证认可对加强社会治理的贡献。促进质量提升效果显著,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获得的有效IS09001认证证书为44.7万张,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IS09001认证已成为我国40多万家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的工具,助力中国企业有效规范自身管理,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了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证明。促进贸易便利作用彰显,以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合格评定体系(IECEE-CB)证书为例,中国企业获得证书3.9万张,在57个成员国中排名第7,惠及中国2万多家企业,有效促进了贸易便利化。 /p p   在产业实力方面,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成为新兴的现代服务业,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以我国等同采用ISO国际标准开展管理体系认证为例,截至2016年底共颁发有效体系认证证书总数为75.1万张,占全球同类认证证书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认证大国 单位GDP的体系认证证书数为每十亿美元66.953张,居世界前列。 /p p   在创新驱动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专业主导等能力有所提升。我国主导建立的LED认证制度被国际电工委员会采纳,成为首个由发展中国家引领的国际认证制度 我国主导制定的《合格评定 服务认证方案指南和示例》成为首个由发展中国家制定的合格评定国际标准。但总体来讲,技术创新尤其是原创能力相对主要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 /p p   在国际影响方面,我国已加入21个认证认可国际组织,签署13份多边互认协议和115份双边合作互认协议。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互认体系为例, 2016年我国认证机构在IEC合格评定体系颁发的证书数为5583张,证书数居世界前列。我国在相关国际组织中担任管理层职务29人次,担任技术层职务224人次,实质性地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但在从业机构的服务输出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差距。 /p p   在基础能力方面,从业机构和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但专业能力和人员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虽然我国共有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数量3.36万家,从业人员111.6万人,但“小散弱”现象仍比较突出。 /p p   从整体来看,我国的认证认可发展水平处在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前列,正加快迈入认证认可强国行列,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服务输出和机构品牌实力等方面,这也是我国认证认可今后发力赶超的方向。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图片解读: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602px " title=" 9.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noimg/8f488f2d-f2cb-44f9-bf16-dc7280e05ba8.jpg" width=" 50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602"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833px " title=" 8.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noimg/1b70a126-4d3a-4624-a137-a37d51e91fa6.jpg" width=" 60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833"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896px " title=" 7.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noimg/b66cc481-0148-4241-885b-7f705a95a3b5.jpg" width=" 60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896"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952px " title=" 6.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noimg/a97e54d9-33ad-4a8d-8205-9955907540c5.jpg" width=" 60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952"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909px " title=" 5.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noimg/32239716-02a5-4759-9e3b-c381407a0e66.jpg" width=" 60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909"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984px " title=" 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noimg/c1e8e36e-3307-4852-9958-3b90b6b18045.jpg" width=" 60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984"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822px " title=" 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noimg/8946cd55-9732-412d-9520-8b3fe298b6c8.jpg" width=" 60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822"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909px " title=" 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noimg/f25385e7-2db3-4ada-8dd2-1c4fb45eb41a.jpg" width=" 60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909"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16年度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统计专题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723px "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noimg/af7c7fc9-b276-4e29-bdcf-6c1b9c7b6726.jpg" width=" 60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723" border=" 0" / /p p   今天,在2016年度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统计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认监委副主任董乐群、国家认监委政策与法律事务部主任刘仲书、国家认监委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主任乔东就媒体关心的问题作现场解答。质检总局新闻办主任李静主持新闻发布会。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答记者问 /span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问:质量强国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要战略,质量提升行动是党和国家作出的专门部署,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您刚提到的建设认证认可强国和“促进质量提升,建设质量强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国家认监委有哪些具体措施来推动质量提升? /strong /span /p p   国家认监委副主任 董乐群 /p p   答:建设认证认可强国是我们对建设质量强国战略的积极响应。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而建设质量强国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加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 & nbsp 认证认可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是世界各国市场准入和监管的有效技术性措施,同时也是支撑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质量技术基础。通过强化认证认可基础建设、提升认证认可行业治理能力、提高认证认可有效性和公信力,能够为质量技术基础建设注入新动力,能够更好地支撑质量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 /p p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要求,国家认监委今年发布了《认证认可助力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围绕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2025、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点战略,在认证认可领域重点开展10个方面的先导性质量提升行动,即:统一整合绿色产品认证体系、着力打造高端品质认证服务、深入实施“同线同标同质”、大力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培育壮大认证认可新业态、积极创建认证认可示范区、加快构建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巩固扩大国际合作成果等。目前,这些质量提升行动已在建筑、航空、机械、汽车、家电、玩具、食品等行业率先实施。今后,我们还将根据中央部署和社会需求,推动更多行业采用认证认可手段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全面提升我国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p p   我们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不懈努力,质量强国战略会不断深入人心,认证认可强国建设会更加稳步推进,而认证认可助力质量提升行动也将为国家的质量提升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保障,并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多获得感。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问:我们注意到《认证认可统计报表制度》是2016年8月获得国家统计局批准的,属于一项新的统计制度,能否请您谈一谈这项统计制度建立的背景情况? /span /strong /p p   国家认监委政策与法律事务部主任 刘仲书 /p p   答:认证认可统计报表制度的建立,的确是认证认可行业的一件大事。“十二五”以来,认证认可行业快速发展、不断壮大,先后被写入到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纲要和相关政策文件当中,成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的重要门类 但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服务业门类,没有在国家层面拥有专门的统计调查项目,这无疑是一种基础缺失。因此,适时弥补这一缺失,加快建立认证认可统计报表制度,就成为认证认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p p   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国家统计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从基础抓起,通过一个个细节工作,不断校准方向、修正错误、完善设计,最终形成了相对系统完整的认证认可统计报表制度,并获国家统计局的批准执行。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认证认可统计对于我们准确把握行业整体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深入分析行业发展趋势、提升行业管理决策水平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国家认监委将不断优化和完善统计制度设计,加强统计数据的分析运用,让统计工作更好服务于认证认可强国建设。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问: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目前发展迅速,与世界发达的检验检测机构有什么差距? 外资检验检测机构在华发展情况如何? /strong /span /p p   国家认监委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主任 乔东 /p p   答: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我国检验检测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机构数量众多,资源总量很大。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缺少世界知名的检验检测品牌,大多数检验检测机构还没有国际竞争力,小、散、弱,是目前国内检验检测体系的普遍状况。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经核算,2016年,外资检验检测机构共267家,全年取得营收166.05亿元,营收比2015年增长21.50%,平均每家机构取得营业收入6219.1万,是市场平均水平的10倍,其盈利水平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外资检验检测机构全年吸纳就业人员 35134人。平均每个机构131.59人,是行业平均水平的近4.27倍。外资机构数占全部机构数约0.8%,但营收前100名中有21家是外资机构。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21家外资检测机构的营收规模占营收前100名的检测机构总规模的29.43%,比去年外资机构占比提高8.54了个百分点,外资规模和实力在逐步提升。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我们检验检测市场仍存在比较严重的重复建设和条块分割问题,行政色彩浓,第三方检验检测市场以及国有检验检测品牌仍亟待培育壮大。 /strong /span /p p   本次发布会是由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共同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我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业2016年度统计数据信息以及认证认可强国建设的有关数据,质检总局质量司、科技司以及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的代表出席。 /p p & nbsp /p
  • 市场监管总局:加强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和监测 完善统计监测体系
    目前,市场监管总局已连续9年组织开展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建立了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的统计资料库。为进一步加强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尤其是基于统计数据开展检验检测行业监测分析,不断完善统计监测体系,持续提升统计数据和监测分析质量,市场监管总局发出加强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和监测的通知。  通知从统计范畴、数据质量、监测预警工作、统计和监测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作出要求。  一、进一步明确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范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检验检测行业统一管理的要求,适应检验检测行业快速发展和“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不断提升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权威性,依法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和其他专业领域法定资格、资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特种设备、安全生产、雷电防护、水利、海关等)的检验检测机构均应当填报统计数据。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应当与相关领域主管部门共同推进检验检测统计工作,将以上要求宣贯培训到位,及时为相关领域的检验检测机构分配账号,为2022年度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顺利开展做好准备。  二、进一步提升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  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资质认定行业评审组和认可中心应当建立完善检验检测统计工作制度,确保数据填报及时、完整、准确,加强数据质量审核。对未按时、按要求上报统计数据的检验检测机构加强提醒和监督检查。对数据上报不准确、不完整、不及时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查明原因并及时提醒修改。  各国家质检中心、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按要求及时完成本单位统计数据整理和上报工作,自觉接受相关主管部门的询问和核查。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将统计工作要求固化到质量管理体系中规范管理,持续提升统计工作质量。同时,应当继续按照相关要求,定期通过市场监管总局网站上传对社会出具的各类检验检测报告编号,并接受社会公众的查询和监督。检验检测报告编号上传系统为市场监管总局网站(www.samr.gov.cn)首页—服务—集成服务—检验检测机构综合监管服务平台(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未按要求上传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或者拒不接受报告编号查证的检验检测机构,市场监管部门应当予以提醒和纠正。对经提醒无理由仍不上报、不修改统计数据或不上传报告编号的机构,在按照相关规定实施行政处理的同时,将列入异常名单对社会公布,并作为监管重点加强监督检查。  三、进一步开展检验检测行业监测预警工作  开展检验检测行业监测预警,预判可能存在或者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风险、减少损失,是实施行业治理的重要工作方法。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资质认定行业评审组和认可中心应当高度重视监测预警手段对检验检测行业的宏观支撑作用,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因地制宜,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检验检测行业监测预警工作,并及时将有关风险和趋势信息报送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  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将继续利用检验检测行业监测简讯、景气指数跟踪测评、年度统计简报等方式开展检验检测行业监测预警,并及时向业内发布相关监测预警信息。  四、进一步加强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和监测队伍建设  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资质认定行业评审组、认可中心、国家质检中心应当建立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监测员制度,指定专人作为统计监测员,承担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及行业监测相关工作。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的要求,统计监测员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统计工作布置、数据采集审核、进度核查催报、信息汇总报送等工作。统计监测员发生变动的,应当及时指定新的统计监测员,并将变动信息向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报告。鼓励检验检测机构指定专人承担本单位的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并将相关人员信息向资质认定部门报备。  市场监管总局定期组织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资质认定行业评审组、认可中心及国家质检中心等单位的统计监测员进行业务培训。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资质认定行业评审组、认可中心负责对本辖区、本行业和获认可检验检测机构的统计监测员培训宣贯相关统计监测要求。
  • “高技术服务业-检验检测”标准体系课题预研会召开
    12月21日,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1)秘书处在京召开了“高技术服务业—检验检测”标准化体系课题预研会。会议深入探讨了检验检测标准化体系的框架结构,明确了相关研究课题的申报内容。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1)秘书长赵宗勃,国家认监委科标部、实验室部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参加了研讨。来自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等单位的10余位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
  • 国际第三方检测检验认证服务业博览会
    2021第23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国际第三方检测检验认证服务业博览会International 3rd party Inspection Testing and Certification Services Expo 2021 同期举办:2021第二届深圳国际分析测试与智慧实验技术博览会前言每年一届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每年 11 月在深圳举行,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类展会,被誉为“中国科技第一展”。 “深圳国际第三方检测检验认证服务业博览会”是高交会重要的专题展之一。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全球贸易活动更多更大更频、国际服务外包需求的激增、检测标准系统改革、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加大购买服务力度等,2018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指出,要深化和推动质量认证国际合作互认,要提高国内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开放度,同时加快我国检验检测认证“走出去”步伐,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诸多利好因素都为检验检测认证行业提供了绝佳的历史发展机遇。本届展会以“服务、创新、融合、机遇”为主题,展会举办地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示范区,“深圳质量”和“深圳标准”已在全国掀起了城市质量和地方标准的热潮,届时将围绕市场需求将设立“行业服务优秀品牌”、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自助服务超市”、投融资对接、技术交流、商务合作、成果展示等特色活动,致力于为中国检验检测认证业“政产学研金服用”领域打造国际一流的交流、合作、贸易平台。一、展览时间与地点展览时间:2021 年 11 月 17 -- 21 日(共 5 天)展览地点:深圳会展中心 7 号馆(福田区)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商务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深圳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协办单位: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执行单位:北京中招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广东中科航国际会展有限公司3、 展览范围: ◆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涉及生命科学、航空航天、农业、汽车、石油和天然气、食品、工业、石油化工、环境保护、海洋、大宗商品、化工医药、电子、纺织等领域的经典案例或业绩展示,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先进实验室技术设备,全方位解决方案,最新科研成果等;◆医学实验室、基因检测、生物制药检验检测认证、生命科学领域检测等;◆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智慧实验室:实验室自动化、实验信息化、实验室智能化、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产品技术或服务的溯源系统等;◆实验室仪器、设备、耗材等;◆检验检测产业园区、金融服务单位、媒体等;四、参展事项1、展位规格、收费及安排:展位类型展位面积展位价格光地36 平方米起租¥1600 元/平方米/展期标准展位1 个展位(3m*3m)¥15800 元/展位/展期角标准展位1 个展位(3m*3m、双开口)¥16800 元/展位/展期备注1、标准展位含:1、楣板、2 只日光灯、地毯、2 张折叠椅、1 张桌子、1 个电源插座;2、展位安排:根据产品类别规划和安排,按报名和付款的先后顺序安排展位。其他相关事宜请参阅“2021 第 23 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参展手册”执行。2.、会刊广告:封 面封 二/扉页封 三封 底彩色内页黑白内页25000元18000元15000元20000元5000元/版3000元/版注:会刊版面规格(140mm×210mm)、进口铜版纸、四色精印,已订会刊广告的展商,3、其他广告:参观券请柬升空球胸 牌手提袋5000元/万张6000元/万张15000元/个20000元8000元/千个4、技术交流会:(第一小时)15000元/场,每增加一小时加收1000元,须另行申请举办,主题自定。技术交流会提供的设施:50-100人左右会议室、投影仪、屏幕、讲台、椅子、音响、纸、笔、饮用水。 五、往届高交会精彩回顾1、展会效果超预期,务实风格获美誉大会委托的调研公司对第 22 届高交会参展商的现场调查数据(见附图)表明:高交会的实效性的到了参展企业的认可,良好的参展回报使高交会拥有了一定数量的固定参会群体。●关注相关领域的观众人数比例: ●展商对展会整体的评价:超过九成展商对参展效果满意 2、优质专业观众齐聚,商务洽谈促成交易●大会委托的第三方调研统计,有超七成观众在采购时有影响力(见下图)●专业观众岗位情况:中高层人员占比超六成 ● 专业观众对展会整体的评价:超过九成观众对参会效果满意 六、观众组织是展会服务品质的保障(一)国内重点观众的邀约1、质量监督、认监监管、标准制定、检科院、计量院、特检院及标准化院有关专家和负人;2、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计财等部门相关负责人;3、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区域中心实验室负责人和技术人员4、政府主管部门、认证机构、国内外检测机构、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和企业质量控制部门5、生物、制药、食品、化工、环保、石油、机械、材料、军工、航空航天等工矿企业相关负责人;6、质量诚信企业负责人、品控、实验室负责人;7、第三方检测机构、认证机构及其它质量检测监督机构;8、与实验室建设相关的设计、科研、施工、供应、投资机构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等。9、投融资机构、金融服务单位、产业园区,检验检测领域相关学会、协会、商会;10、相关媒体;(二)国际重点观众的邀约1、各国大使馆、领事馆、国外代表处、外企驻国内办事处或分支机构;2、“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参观团;3、外商在国内独资企业高管团队。(三)全方位动员、组织和通知观众1、组委会依托整合 22 届高交会积累的庞大、专业的观众数据库,有 50 多万家单位和 1千多万观众,涉及各行业或领域单位的专业人士及其负责人前来参观交流;2、组织业内的院士、研究员、技术员、决策人、采购负责人等专业人士与会交流;3、活动形式丰富多彩(论坛、讲座、沙龙、新闻发布、演示等),用心满足客户互动需求;4、与近六十家专业媒体网站全方位合作,大力推广宣传,吸引其前来参观交流。七、宣传推广全方位覆盖1、专业媒体:《仪器信息网 》《仪商网》《智能制造网》《实验室与分析》《仪器设备网》《化学试剂》 《食品安全与检测网》《食品伙伴网》《找我测》《环球生态环保》《制药设备网》《中国采招网》《仪表网》《华夏检测检验网》《 中国化工仪器网 》、《 分析测试百科网 《中国实验室采购网》《现代资讯 》《中国生物器材网 》《星球国际资讯》《中国仪器仪表商情网 》、《高教仪器商情》 、《中国实验仪器网》、《分析化学》 等。2、大众媒体:高交会不仅吸引了央媒、省市和港澳台媒体、海外媒体进行全方位覆盖的广泛报道,还通过门户网站、专业媒体和自媒体等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进行深入采访推广。不仅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新社、科技日报、工人日报、中国改革报社、消费日报社、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中外新闻社、文汇报、大公报、香港商报、香港卫视、凤凰卫视、南华早报、香港经济导报、香港有线电视、真晨报、联合报以及海外媒体包括路透社、亚太时报、亚洲时报、日本广播协会 NHK、欧洲新闻图片社、日本读卖新闻、东京电视台上海支局、英国金融时报、俄罗斯 Ruptly 视频通讯社等,还包括新浪、腾讯、凤凰网、中国科学报,科技日报、太平洋电脑网、中关村在线、头条网、OFweek 网、中国能源网、北极星节能环保网、全球节能环保网、新材料在线、寻材问料、九正建材网、链塑网等等,到会媒体 306 家,记者约 1253 人。官方微信阅读量 95 万次,粉丝 27 万;官方微博阅读量 226 万次,粉丝 32 万;展会期间官网页面浏览量超 110 万PV,全年页面浏览量超 270 万 PV。八、参展报名1、组委会执行办公室:广东中科航国际会展有限公司联系人:曹老师 13058118011(同微信号)电话:0755-28511859邮箱:siate2021 @ 163 .com 2、组团参展和组团参观咨询 13058118011
  • 构建省级质量基础设施“互联网+”服务平台84个 山东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在10月20日举行的解读《关于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赵风勇介绍了前期山东省在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他介绍,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山东是检验检测大省,据统计全省共有检验检测机构3886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位,年出具报告4200余万份,检验检测从业人员11.2万人,实现营业收入240亿元,基本构建了适应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检验检测体系。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在服务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支撑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推动规范运行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检验检测服务业保持稳中向好、提质增效态势,行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强化政策引领。制定出台《关于推动检验检测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十二条措施》,推动检验检测与产业发展有效融合,深化检企对接,建立标志性产业链、重点产业链检验检测供需清单。加快质量基础设施(NQI)综合应用,积极推动“质量驿站”机制,构建省级质量基础设施“互联网+”服务平台84个,引导优质龙头检验检测机构围绕产业集群、“链主”企业就近设置分支机构,打造检测链、标准链、认证链集成服务,有效解决传统检验存在的“周期长”“距离远”“花费大”等难题。夯实平台建设。围绕满足产业优化升级、服务高质量发展、支撑政府监管等需要,建设完善了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国家锂电池产品质检中心、国家网络软件产品质检中心等一批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家质检中心。全省拥有国家质检中心47家,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8家,各类技术标准创新中心32家。持续推进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完善济南、青岛、烟台园区布局;建成了3个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位。加强综合保障。积极谋划和培育现代检验检测服务业优质项目,实行清单式管理、责任化推进。今年,推动国检集团山东检测认证平台、检验检测集聚区烟台园区等15项优质检验检测服务项目,入库省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库,在土地、能耗、资金等方面进行政策支持。出台检验检测认证奖补政策,引导行业做优做精、做大做强。四是优化行业管理。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山东省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信用风险分类监督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综合监管工作的通知》,积极构建以“法治监管”为根本、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智慧监管”为手段的新型检验检测监管机制,在机动车、农业畜牧等领域连续多年推行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大幅提升联合发现问题和联动处置风险的能力,服务检验检测行业健康发展。
  • 244.77亿!江苏省发布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分析报告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该省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分析报告。这是江苏省市场监管局首次发布全省检验检测行业统计分析报告。统计结果表明,江苏省2018年该行业发展速率位于全国前列、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检测能力不断增强。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检验检测机构2221家,从业人员80196人,拥有检验检测仪器设备48.53万台套,仪器设备资产原值256.81亿元,检验检测机构面积1184.98万平方米,参与科研项目1872项,拥有专利3926件,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05家,在境内上市和在新三板挂牌19家,总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行业发展速度快,新兴领域优势显著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2018年江苏全省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同比增长6.01%,从业人员增长3.86%,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增长4.86%,实现营业收入244.77亿元,同比增长14.62%,位居全国第三。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各领域发展来看,新兴领域包括电子电器、机械(含汽车)、材料测试、医学、电力(含核电)、能源和软件及信息化等7个专业检测领域,传统领域包括建筑工程、建筑材料、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机动车、农产品林业渔业牧业等5个检测领域。2018年,从机构数量看,新兴领域同比增加14.41%,传统领域同比增加12.33%;从营业收入看,新兴领域同比增长55.81%,传统领域同比增长21.91%。在新兴领域,电力行业服务机构数量增比最大,达42.86%,软件及信息化营业收入增比最大,达70.13%。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集约化市场化发展趋势明显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从地域分布看,2018年全省60%机构、70%从业人员和仪器设备、83%机构收入分布在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区。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从机构性质看,2018年企业性质的检验检测机构1581家,占比71.18%,同比增加4.12%;事业单位性质的检验检测机构544家,占比24.49%,同比减少4.58%。从控股情况看,私人控股机构占比46.11%,同比增加1%;国有控股机构占比31.16%,同比减少7.03%;集体控股机构占比4.55%,同比减少0.46%。2018年规模以上(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机构同比增加16.1%。统计显示,规模以上机构以10.45%数量占比,创造了67.32%行业收入占比。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较高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在学历方面,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超半数,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10.6%,大学本科占比45.7%,专科及以下学历占比43.7%;在技术职称方面,具有技术职称人员超半数,其中,高级技术职称占比13.5%,中级技术职称占比22.6%,初级技术职称占比21.7%。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检验检测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初步成效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一是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2018年全省2221家检验检测机构服务范围覆盖江苏95%的国民经济行业,尤其在电子电器、机械(含汽车)、材料测试、软件及信息化等新兴领域,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同比增加14.41%,为新产品研发、质量判定等出具社会委托报告1864.1万份。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二是在推进市场高质量监管方面。2018年江苏检验检测服务业以法律为准绳,以标准为基础,采取科学有效的检测方式,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统计显示,江苏79家检验检测机构承担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任务,出具报告2.74万份,386家机构承担产品质量地方监督抽查任务,出具检验检测报告41.63万份,促进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三是在保障司法鉴定客观公正方面。检验检测机构作为第三方公证机构,运用科学的鉴定技术和方法,帮助案件承办部门查明真相,保证案件审理质量。2018年江苏省136家检验检测机构承担司法鉴定、仲裁检验检测,出具报告10.01万份,其中94家机构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8.1万份,为司法公正提供了技术保障。 /span /p p br/ /p
  • 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安徽)建设按下“快进键”
    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安徽)建设按下“快进键”通过“内育、外引、转化、改制”4 个路径 加快推进集聚区建设近日,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安徽)建设推进会在安徽省蚌埠市召开。从会上了解到,按照“打造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发展引领区、高端发展示范区和创新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安徽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从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激发市场活力、加强品牌建设、强化目标考核等方面,着力推进集聚区建设。合肥、芜湖、蚌埠等市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出台针对检验检测行业的扶持政策,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安徽)建设按下“快进键”。合肥市区两级不断完善优化政策引导,出台《合肥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对检验检测机构能力提升、产能增长、平台建设、国际交流互认等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今年新(扩)建机构的奖励总额达到1800万元。高新区引进检验检测机构7家,总投资额10.3亿元,涵盖了生物医药、环境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检验检测领域。包河经开区为服务园区汽车产业发展,与全球知名检验认证集团法国必维中国区域总部达成投资意向,拟投资4.5亿元设立必维安徽区域总部;与中国汽研院(重庆院)达成合作意向,拟投资3.06亿元共建合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检测中心、封闭测试场等项目,以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和检验检测产业协同发展。芜湖园区加大检验检测机构政策支持力度,2020年兑现检验检测机构奖补资金1336万元。推动国家汽车零部件质检中心与奇瑞汽车测试中心合作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质检中心;支持海螺集团企业实验室注册成立安徽精公检测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奇瑞集团注册成立安徽普思技术标准有限公司、三只松鼠注册成立安徽中创食品检测有限公司,为建材、汽车零部件和食品产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认证服务。目前已引进芜湖中一检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芜湖国泰数字检测认证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5家检测认证机构,多次赴上海电缆研究所开展招商,该所拟与芜湖市政府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投资1亿元提升芜湖电线电缆检测和研发能力。蚌埠园区围绕“双基”产业发展,以“双招双引”为路径,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集聚区建设,切实把集聚区这块“国”字号招牌变为推进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蚌埠市政府出台《2021年蚌埠市招商引资绩效考评办法》《蚌埠市驻外招商小分队考核管理办法》,将检验检测机构纳入“双招双引”考核范围,统一部署。在出台《关于大力支持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安徽)蚌埠园区建设的十四条意见》基础上,又出台含金量更高的“蚌十条”,目前该市兑现检验检测机构奖补资金660万元。据悉,安徽省市场监管部门将瞄准目标任务,通过“内育、外引、转化、改制”4个路径,加快推进集聚区建设。一是聚焦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检验检测服务业。通过新上项目、增加装备、引进人才、科技创新等手段,提升检验检测机构服务能力,做到检得出、检得快、检得准、服务优。支持机构整合资源,围绕标准制定、检验检测、产品认证、知识产权服务、品牌建设等各个环节,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加强与发达地区检验检测机构的交流合作,努力拓展服务领域。二是抢抓战略机遇,扎实推进“双招双引”工作。明确产业方向,突出发展重点,发布一批“双招双引”项目和需求人才目录,优化招商路径。吸引一批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检验检测机构在集聚区落地发展,合作共建十大新兴产业及其相关部件的检验检测实验室。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突出“高精尖”导向,重点引进检验检测高层次领军人才或紧缺急需人才。三是挖掘内部潜力,充分释放企业检验检测能力。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实验室转为独立的第三方机构,面向社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满足社会需求。四是着力深化改革,推动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发展。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性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改革,科学界定检验检测机构功能定位,推动集聚区检验检测机构做优做强,实现集约化发展。
  • 我国首个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获批建设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和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联合发函,同意广州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要求按照&ldquo 立足广州、辐射华南、服务全国、走向世界&rdquo 的定位要求,在番禺、南沙、萝岗分别建设主要面向传统优势产业、粤港澳合作、现代高端制造业的检验检测与认证服务集聚区。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广州)成为第一个获批建设的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   建设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检验检测领域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试点示范作用,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质检总局将协助研究集聚区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在政策试点、能力提升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据悉,广州市政府决定以&ldquo 一区三园&rdquo 模式建设&ldquo 集聚区&rdquo 。据介绍,&ldquo 一区三园&rdquo 即集聚区由传统优势产业检验检测与认证服务番禺园区(约0.13平方公里)、粤港澳检验检测与认证全面合作示范南沙园区(位于南沙岛&ldquo 慧谷&rdquo 地块,约1平方公里)、现代高端制造业检验检测与认证服务萝岗园区(主区位于萝岗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南部地块,约1平方公里)三部分构成。广州市政府力争通过7年时间,建好这个服务平台。
  • 一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核心区项目启动
    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设立,湖北省采取武汉园区和鄂州园区“一区两园”模式推进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武汉园区)由武汉经开区承建,武汉市市场监管局共同推进。根据规划,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武汉园区)分为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沌阳街民营工业园(核心区)两大区域,着力打造中国中部检验检测机构聚集高地。其中,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总占地面积1312亩,可组合形成130余种测试场景,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检测、认证等服务,已于去年8月全面竣工。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武汉园区)核心区位于武汉经开区沌阳街民营科技工业园,1月31日,核心区二期项目启动建设,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计划2024年6月竣工。此前,核心区一期已建成8万平方米,企业入驻率达95%,配套生活设施也已投入使用。据介绍,自国家批复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以来,武汉经开区稳步推进武汉园区建设,高标准编制了产业规划,制定了检验检测专项优惠政策,成立检验检测联盟,集聚和整合检验检测行业和产业相关资源,拓展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和业务市场。与此同时,武汉经开区引进了20余家检验检测机构,筹建了3个国家级检测中心,全区检验检测业产值达30亿元。
  • 关于4月25日下午参观南京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报名通知
    p   2017年第十一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7)将于2017年4月24--25日在南京国际青年会议酒店隆重召开。会议第二天下午(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2017年4月25日13:30-17:00 /span ),年会主办方联合南京新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组织参观南京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限额60人,如需参加,请提前扫描二维码填写报名表报名。 /p p    strong 参观地点: /strong 中国 南京开发区兴智科技园、汇智科技园 /p p    strong 集聚区参观: /strong /p p   1.江苏华测品标检测认证技术有限公司 /p p   2.南京玻纤院质检中心(国家玻璃纤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p p   3.南京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p p   4月25日下午13:30在酒店正门(详见指引)集合,主办方将安排大巴接参会活动嘉宾前往参观地点,如果确定参加,请于4月24日17:00前扫描二维码报名。 /p p   咨询热线:魏先生 13552834693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南京参观二维码.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noimg/1d097a45-3dad-4ef4-878c-e01aa780700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如需参加,提前扫码报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截止4月24日17:00 /span ) /p p & nbsp /p
  •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2023年度认可与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
    各州、市市场监管局,各检验检测机构:根据国家统计局批准的《检验检测统计调查制度》要求和《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认可机构监督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认可与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市监检测函〔2023〕426号)统一部署,现就开展2023年度认可与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任务分工(一)省市场监管局认可检测处负责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组织实施,并将除获得国家级资质认定证书外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基本信息汇总上传至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二)各州、市市场监管局负责本辖区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整体推进,督促各检验检测机构按时填报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调查数据及年度报告,按时完成各检验检测机构上报数据及年度报告审核工作。(三)各检验检测机构要按要求积极组织专人按时填报,及时完成统计调查数据、年度报告上报。二、时间安排统计直报系统开放时间为2024年1月-4月底,请检验检测机构在此时间内完成填报,并提交通过审核,超过这一时间段将无法进入系统进行录入和修改。2024年1月-3月,各有关检验检测机构登录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完成数据上报。4月底前,各州、市市场监管局按分工完成数据审核汇总工作。省市场监管局认可检测处组织对统计数据进行校验和质量审查,并根据校验和审查结果督促各州、市市场监管局及相关机构完成数据修正完善、审核。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3年度认可与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及现行有效的统计调查制度,发布在市场监管总局网站(www.samr.gov.cn)首页—服务—集成服务—检验检测机构综合监管服务平台(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http://qts.cnca.cn/qts/)。三、填报说明(一)检验检测机构应依法如实报送统计数据和有关材料1.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依法如实、按期、准确、全面上报统计数据。检验检测机构登录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进行网上填报,填报内容包含2023年度统计调查数据和2023年度报告(具体要求见附件1)。为适应检验检测行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提升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权威性,依法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和其他专业领域法定资格、资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特种设备、安全生产、雷电防护、水利、海关等)的检验检测机构均应填报统计数据。2.拥有国家质检中心的检验检测机构,还应在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中报送社会责任报告(具体要求见附件2)。3.各检验检测机构应定期上传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每季度的第一个月内,各检验检测机构需在“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中报送上一季度出具的全部有效检验检测报告编号。市场监管总局根据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有效性查询平台(市场监管总局网站首页—服务—我要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查询)监测检验检测机构上传编号情况。上述填报内容的操作说明,详见“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登录页面”下“系统帮助”栏目。(二)同一法人实体所属的检验检测机构仅填写一次同一法人实体所属的检验检测机构,有多张资质认定证书或者多个名称的,应汇总检验检测机构的情况,仅填写一次统计报表,并在“资质证书状况”中列明每张资质认定证书的信息;同一法人检验检测机构有多场所的,应在“地址栏”中列明各个场所的地址;同一法人实体下有多个检验检测机构,其中有的机构又具有独立法人身份的,该独立法人机构应另行填报统计数据。(三)同一检验检测机构的统计数据仅由一个部门审核检验检测机构既获得省级资质认定证书,又取得国家资质认定证书的,以其资质认定证书能力范围覆盖面最大的为准,由检验检测机构选取一个上报审核的部门,并由该部门进行数据审核,同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在“资质证书状况”中列明获得的每张资质认定证书信息。各州、市市场监管局可通过直报系统审核、查询和统计由本单位归口的检验检测机构上报统计数据的情况。数据审核过程中发现上报数据有问题的,应及时与相关机构沟通协调解决。四、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狠抓落实。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是获取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数据的重要工作,是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加强检验检测市场监管、促进检验检测服务业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各州、市市场监管局要高度重视,及时将通知要求传达到辖区内所有机构,组织部署好检验检测机构统计数据上报工作,督促机构按要求如实报送统计数据和有关材料(包括统计调查数据、年度报告、社会责任报告、有效检验检测报告编号等)。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其他专业领域具备法定资格、资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特种设备、安全生产、雷电防护、水利、海关等)的检验检测机构的填报要求,转达至当地行业主管部门。(二)严格把关,注重质量。各有关机构主要负责人要落实第一责任人主体责任,亲自把关,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在结合历年工作经验及对照2022年度直报系统统计异常数据情况的基础上,认真整理、归纳、核实有关数据信息,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制定工作计划,确保统计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三)强化监督,严肃问责。统计工作启动后,各州、市市场监管局要及时组织监督检查,重点解决实施不力、拖延不报、数据不实等问题。未按要求及时上报统计数据,以及故意瞒报、错报、漏报的,市场监管部门将依具体情况,采取警告、公告、不再受理其资质认定申请和列为异常检验检测机构等措施予以处理,并列为本年度“双随机”重点监管对象。联系人及联系电话:认可检测处:余锋林,63215515 徐天恒,63215527统计直报系统技术支持单位联系方式:网站校验报错等问题:400-813-5888(拨2咨询)总局信息中心:兰鹏(其他技术问题),010-88650335附件:1.2023年检验检测机构报告2.2023年国家质检中心社会责任报告3.2022年度直报系统统计异常数据情况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1月2日(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2023年检验检测机构报告.docx 附件2+2023年国家质检中心社会责任报告.docx 附件3+2022年度直报系统统计异常数据情况.docx
  •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开展2023年度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
    各市、自治州市场监管局,各有关检验检测机构:根据国家统计局批准的《检验检测统计调查制度》要求和《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认可及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市监检测函〔2023〕426号)工作部署,现就开展 2023年度贵州省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统计对象截至2023年底,全省依法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和其他专业领域法定资格、资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特种设备、安全生产、雷电防护、水利、海关等),且证书在有效期内的检验检测机构。二、任务分工(一)省市场监管局负责全省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组织实施。(二)各市、自治州市场监管局负责组织辖区内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证的检验检测机构填报统计调查数据。(三)取得建筑工程、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雷电防护、水利、海关等专业领域法定资格、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统计工作,由省市场监管局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四)省质检院根据省市场监管局委托,承担全省检验检测机构统计数据审核汇总工作,并提供统计数据填报咨询服务。(五)各有关检验检测机构要依法如实报送统计数据和有关材料。三、时间安排(一)数据上报阶段(2024年3月底前)。各有关检验检测机构登录市场监管总局网站首页—服务—集成服务—检验检测机构综合监管服务平台(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http://qts.cnca.cn/qts/)进行统计数据和材料上报。(二)数据审核阶段(2024年4月底前)。省质检院对上报数据进行审核汇总。四、填报说明(一)检验检测机构应依法如实报送统计数据和有关材料1.各有关检验检测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统计工作。在填报数据前,应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本通知及《检验检测统计工作手册(适用检测机构)》(《检验检测统计工作手册(适用检验机构)》在“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登录页面”下“系统帮助”栏目下载),确保依法如实、按期、准确、全面上报统计数据。2.首次参加统计工作的检验检测机构,使用填报人手机号码注册并登录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进行填报。已参加2022年度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的,使用原用户名(手机号或邮箱号)和密码登陆,请勿注册新账号。3.各有关检验检测机构登录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填报内容包含:2023年度统计调查数据和 2023年度报告(附件1)。拥有国家质检中心的检验检测机构,还应同时报送社会责任报告(附件2)。4.各有关检验检测机构应定期上传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每季度的第一个月内,各检验检测机构需在“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中报送上一季度出具的全部有效检验检测报告编号。市场监管总局根据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有效性查询平台(市场监管总局网站首页—服务—我要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查询)监测检验检测机构上传编号情况。(二)同一法人实体所属的检验检测机构仅填写一次同一法人实体所属的检验检测机构,有多张资质认定证书或者多个名称的,应汇总检验检测机构的情况,仅填写一次统计报表,并在“资质证书状况”中列明每张资质认定证书的信息 同一法人检验检测机构有多场所的,应在“地址栏”中列明各个场所的地址 同一法人实体下有多个检验检测机构,其中有的机构又具有独立法人身份的,该独立法人机构应另行填报统计数据。(三)检验检测机构应准确填写行业分类代码各有关检验检测机构应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填写行业小类代码(4位),按照本单位的主要经济活动确定其行业性质。当单位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时,按照该经济活动确定单位的行业 当单位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时,则按照主要活动确定单位的行业。非独立法人检验检测机构的行业分类代码与所属法人单位行业分类代码相同。检验检测常用行业分类代码如下:检验检疫服务7451 检测服务7452 环境检测7461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431。(四)检验检测机构应完整准确填报资格、资质证书信息检验检测机构应完整上报取得的现行有效检验检测资格、资质证书信息。一家机构取得多张证书的,每张证书都应扫描上传,填报的证书对应机构名称、证书编号、发证单位、证书有效期等,应和上传的证书扫描件一致。过去取得现已失效的证书,不再上传。(五)同一检验检测机构的统计数据仅由一个部门审核检验检测机构如取得国家资质认定证书的,提交国家市场监管部门相关行业评审组审核 如取得省级资质认定证书或其他专业领域法定资格、资质证书的,提交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审核。既获得省级资质认定证书,又取得国家资质认定证书的,以其资质认定证书能力范围覆盖面最大的为准,由检验检测机构选取一个上报审核的部门,并由该部门进行数据审核,同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在“资质证书状况”中列明获得的每张资质认定证书信息。五、工作要求(一)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是获取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数据的重要工作,是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加强检验检测市场监管、促进检验检测服务业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克服困难,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确保统计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二)各市、自治州市场监管局要督促指导辖区内有关检验检测机构按时上报统计数据、年度报告和检验检测报告编号。省局将动态反馈各地检验检测机构统计数据上报情况,对未按要求上报或修改统计数据、上传报告编号的,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应当予以提醒和纠正。(三)省质检院应按照要求做好统计数据质量审核、上报进度统计、信息汇总报送等工作,对数据审核中发现上报数据有问题的,应及时与相关机构沟通协调解决。(四)各有关检验检测机构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认真整理归纳有关数据信息并及时上报,填报过程中如有疑问应及时沟通咨询(联系方式详见附件3)。对经提醒无理由仍不上报、不修改统计数据或不上传报告编号的检验检测机构,市场监管部门将按照有关规定实施行政处理,并作为监管重点加强监督检查。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认证认可检测处:陈佳琳,0851-86505070特种设备处:王明英,0851-85850063统计填报咨询:李欣,15285092410(负责贵阳市、六盘水、安顺市、黔东南州辖区内机构统计咨询) 王小东,18786634685(负责遵义市、毕节市、铜仁市、黔南州、黔西南州辖区内机构统计咨询)附件: 附件1. 2023年检验检测机构报告.docx 附件2. 2023年国家质检中心社会责任报告.doc 附件3.各市、自治州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联系方式.docx2024年1月3日
  • 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办公室开展2023年度认可与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市场监管局,各行业评审组,各有关检验检测机构: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认可与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市监检测函〔2023〕426 号)要求,为准确、按时完成我省2023年度认可及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统计对象湖北省辖区内依法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和其他专业领域法定资格、资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特种设备、安全生产、雷电防护、水利、海关等)的检验检测机构。二、时间安排统计直报系统开放时间为2024年1月—4月底,请检验检测机构在此时间内完成填报,并提交通过审核,超过这一时间将无法进入系统进行录入和修改。2024年3月20日前,各有关检验检测机构登录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完成数据上报。2024年3月31日前,各市州局完成本辖区内检验检测机构上报数据的汇总、审核工作。2024年4月15日前,省局完成检验检测统计数据的质量审查及数据上报工作。总局通知及现行有效的统计调查制度,发布在市场监管总局网站首页—服务—集成服务—检验检测机构综合监管服务平台(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网址http://qts.cnca.cn/qts/)。各有关检验检测机构登录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进行数据上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机构统计直报情况要及时督促、跟进及审核。三、填报要求(一)检验检测机构应依法如实报送统计数据和有关材料1.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依法如实、按期、准确、全面上报统计数据。检验检测机构登录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进行网上填报,填报内容包含2023年度统计调查数据和2023年度报告(具体要求见附件1)。为适应检验检测行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提升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权威性,依法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和其他专业领域法定资格、资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特种设备、安全生产、雷电防护、水利、海关等)的检验检测机构均应填报统计数据。2.拥有国家质检中心的检验检测机构,还应在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中报送社会责任报告(具体要求见附件2)。3.各检验检测机构应定期上传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每季度的第一个月内,各检验检测机构需在“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中报送上一季度出具的全部有效检验检测报告编号。市场监管总局根据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有效性查询平台(市场监管总局网站首页—服务—我要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查询)监测检验检测机构上传编号情况。上述填报内容的操作说明,详见“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登录页面”下“系统帮助”栏目。(二)同一法人实体所属的检验检测机构仅填写一次同一法人实体所属的检验检测机构,有多张资质认定证书或者多个名称的,应汇总检验检测机构的情况,仅填写一次统计报表,并在“资质证书状况”中列明每张资质认定证书的信息 同一法人检验检测机构有多场所的,应在“地址栏”中列明各个场所的地址 同一法人实体下有多个检验检测机构,其中有的机构又具有独立法人身份的,该独立法人机构应另行填报统计数据。(三)同一检验检测机构的统计数据仅由一个部门审核检验检测机构既获得省级资质认定证书,又取得国家资质认定证书的,以其资质认定证书能力范围覆盖面最大的为准,由检验检测机构选取一个上报审核的部门,并由该部门进行数据审核,同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在“资质证书状况”中列明获得的每张资质认定证书信息。四、工作要求(一)认可与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是获取认可与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数据的重要工作,是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加强认可与检验检测市场监管、促进检验检测服务业质量提升的基础。由于统计直报工作正处于春节假期前后,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确保按时保质完成统计工作。(二)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组织实施好依法取得其他专业领域法定资格、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统计直报工作。统计工作启动后,各单位要及时组织监督检查,重点解决实施不力、拖延不报、数据不实等问题。(三)各有关机构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真整理归纳数据信息并及时上报。未按要求及时上报统计数据,以及故意瞒报、错报、漏报的,资质认定部门将依具体情况,采取警告、公告、不再受理其资质认定申请和列为异常检验检测机构等措施予以处理。联系人:喻李、刘芳联系方式:027-87836957、027-87310667附件: 附件1——2023年检验检测机构报告.doc附件2——2023年国家质检中心社会责任报告.doc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2023年12月28日(此件公开发布)
  • 浙江:促进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大型仪器国产化替代
    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促进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近日,浙江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省行业总体规模达到600亿元,培育产值5亿以上检验检测机构20家,建设一批高能级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新增国家及省级质量标准实验室、质检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0家以上。《意见》从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方面展开,制定了到2027年的主要发展目标,围绕六个方面部署了18项重点任务,并提出三项保障措施助力落地实施。《意见》多处提及创建实验室与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开展新兴领域检验检测服务、完善相关标准,支持开展大型仪器国产化替代、计量测试、检验检测等技术攻关,未来将释放大量仪器采购需求。具体来看:支撑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检验检测行业规划,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和单位积极培育创建一批国家及省级质量标准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质检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高能级平台。围绕绿色石化、新能源汽车、智能物联、现代纺织与服装、集成电路、高端新材料、智能光伏、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8个重点产业集群,鼓励龙头企业、检测机构及科研院所等联合共建公共检测平台,强化“一集群一平台”支撑。优化国家及省级质检中心布局,建设、整合、提升一批质检中心,加快建设国家无人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机动车产品质检中心。助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研究发布重点领域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指导目录,积极发展氢能、光伏、风电、核电、新型储能设施等领域检验检测服务。加强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有机、碳汇等领域标准、检验检测、认证技术储备。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核查相关标准,加强碳核查认证认可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建设碳排放核查检测技术实验室;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用电信息推算碳排放量、碳追踪、碳足迹核算等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完善生态系统碳汇监测和计量体系,支撑服务“双碳”目标。增强社会民生安全保障能力。着力发挥检验检测在民生民安、公共安全领域的技术支撑保障作用,重点提升食品药品、日用消费品领域有毒有害物质痕量检测技术能力,加快发展医疗器械、进出口商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检验检测服务,提升特种设备领域极端环境材料、高端焊接性能、高压储氢装备、长输及燃气管道检测、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电梯可靠性检测评价等能力。建设完善公众健康保障、疾病预防控制检测与评价标准体系,支持传染病检测技术研发与防控效果评价平台、化学物安全性检测与监测技术平台建设。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加大支持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技术研发,组织实施省重点科技研发专项,研究出台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支持开展大型仪器国产化替代、计量测试、检验检测等基础公益性和产业共性技术攻关。推进智能精密测量、智能化仪器仪表功能安全测评等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支持符合条件的检验检测装备申报首台(套)产品认定,引导机构优先使用首台(套)装备。提升行业专业能力水平。鼓励机构提高检测能力覆盖率,向具备专业领域全类别全型号产品(参数)发展。支持开展检验检测方法、仪器设备、标准规范、试剂耗材、标准物质等设计研制,申请相关专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争取承担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工作,争创各级知识产权奖、标准创新奖、政府质量奖等。鼓励机构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发展在线检测、自动化检测、物联网智能检测,加快检验检测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引导机构开展能力验证、实验室比对等活动,加强内部质控,保证检测结果合规、准确。培育扶持一批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强产业协同能力。支持检验检测机构积极嵌入全产业链上下游,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内容,推进检验检测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鼓励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检验检测联盟,促进检验检测与产业深度融合。深化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行动,加强“检企”对接,鼓励龙头机构在产业集聚地设立实验室或服务平台,促进检测人员和技术服务双下沉,助推企业研发中试、产品质量提升、技术创新和参与国际竞争。围绕绿色“双碳”战略目标,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标准、计量、检验检测方法和认证制度。提升首台(套)产品质量、安全、环保、可靠性等检测评定能力。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强财政资金统筹,用于支持促进检验检测设备更新、技术升级和高端人才引育。落实发展总部经济支持政策,大力引进省外境外检验检测机构在浙设立区域型总部或功能性总部。鼓励各地对引进国际行业龙头机构、上市企业、重大检验检测项目,落户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含计量测试中心),新认定品牌机构,以及新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的企业给予奖励。积极利用引导基金、创投基金等形式,引导各类主体建设弥补市场失灵的公益性检测项目,填补国内省内技术空白、配套8个重点产业集群等的公共检验检测项目,并在场地保障、设备投入、发展激励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2023年度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
    各市市场监管局、示范区市场监管局,各国家质检中心、各检验检测机构:根据国家统计局《检验检测统计调查制度》要求和《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认可与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市监检测函〔2023〕426号)要求,现将开展2023年度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任务分工(一)省局负责全省省级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统计工作的组织实施,并在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中上传省本级颁发的全部有效资质认定证书基本信息。(二)各市局及示范区局负责组织辖区内纳入统计范围的检验检测机构上报统计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审核。二、时间安排2024年1月,各市局、示范区局组织辖区内省级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上报统计数据;2月至3月,各有关检验检测机构登录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进行数据上报;4月15日前,各市局及示范区局完成数据审核汇总工作。现行有效的统计调查制度,发布在市场监管总局网站首页—服务—集成服务—检验检测机构综合监管服务平台(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http://qts.cnca.cn/qts)。统计直报系统开放时间为2024年1月至4月底,超过时间将无法进入系统进行录入和修改。三、工作要求(一)检验检测机构应依法如实报送统计数据和有关材料1.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依法如实、按期、准确、全面上报统计数据。检验检测机构登录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进行网上填报,填报内容包含2023年度统计调查数据和2023年度报告(具体要求见附件1)。依法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和其他专业领域法定资格、资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特种设备、安全生产、雷电防护、水利、海关等)的检验检测机构均应填报统计数据。2.拥有国家质检中心的检验检测机构,还应在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中报送社会责任报告(具体要求见附件2)。3.各检验检测机构应定期上传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每季度的第一个月内,各检验检测机构需在“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中报送上一季度出具的全部有效检验检测报告编号。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根据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有效性查询平台(市场监管总局网站首页—服务—我要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查询)监测检验检测机构上传编号情况。上述填报内容的操作说明及检验检测统计调查制度,详见“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登录页面”下“系统帮助”栏目。(二)同一法人实体所属的检验检测机构仅填写一次同一法人实体所属的检验检测机构,有多张资质认定证书或者多个名称的,应汇总检验检测机构的情况,仅填写一次统计报表,并在“资质证书状况”中列明每张资质认定证书的信息;同一法人检验检测机构有多场所的,应在“地址栏”中列明各个场所的地址;同一法人实体下有多个检验检测机构,其中有的机构又具有独立法人身份的,该独立法人机构应另行填报统计数据。(三)同一检验检测机构的统计数据仅由一个部门审核检验检测机构既取得省级资质认定证书,又取得国家级资质认定证书的,以其资质认定证书能力范围覆盖面最大的为准,由检验检测机构选取一个上报审核的部门,并由该部门进行数据审核,同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在“资质证书状况”中列明获得的每张资质认定证书的信息。各市局及示范区局可通过直报系统审核、查询和统计检验检测机构上报统计数据的情况。数据审核过程中发现上报数据有问题的,应及时与相关机构沟通协调解决。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认证处:张春雷,0351-7680108 18903577691网站校验报错等问题:400-813-5888(拨2咨询)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1月5日附件: 1-2023年检验检测机构报告.docx附件: 2-2023年国家质检中心社会责任报告.doc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