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环境监测服务业

仪器信息网环境监测服务业专题为您整合环境监测服务业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环境监测服务业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环境监测服务业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环境监测服务业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环境监测服务业话题讨论。

环境监测服务业相关的资讯

  • 2015年度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数据新鲜出炉 环境监测利润率居第二
    作为当前环保产业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环境服务业拉动环保产业业态转型和升级的趋势日益凸显。本篇中,我会基于年度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调查数据,对2015年环境服务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多维度扫描。  2016年,按照国家统计局要求,环境保护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以2015年为基准年,覆盖环境与生态监测、环境治理业、生态保护三大领域(包含10个细分领域)中独立核算的环境服务从业企业、行政和事业法人单位的统计调查,技术支持机构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环境服务业统计口径内从业法人单位5676家,年收入逾2339亿元,期末从业人数近33万人。  以执行的会计制度划分,企业4080家,占71.9%,营业收入占年收入总额的92.4%,约2162亿元 占单位总数27.2%的事业单位贡献了年收入的7.5%,近175亿元 其余为行政单位。以登记注册类型划分,内资企业作为从业企业的主体类型,占比超过96%。以营业收入划分,大型企业不足百家,各类规模企业占比如图1所示。图12015年环境服务业各类规模企业占比(数据来源:2015年度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调查)  1分领域状况  从年收入看,环境治理业独占鳌头。环境治理业、环境与生态监测2015年收入分别为1853.4亿元、454.5亿元,生态保护年收入额在三大领域中最低,不足32亿元。  水污染治理、危险废物治理和环境保护监测位列细分领域年收入三甲,分别超过600亿元、500亿元和400亿元。各领域年收入占比如图2所示。图22015年环境服务细分领域年收入占比(数据来源:2015年度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调查)  从从业单位分布看,环境治理业最受青睐,集聚超半数从业单位,约是环境与生态监测从业单位的1.2倍。从事生态保护的单位数量不足环境治理从业单位数的1/10。  从业单位数量排名前三的细分领域是环境保护监测、水污染治理和危险废物治理,分别吸引了单位总数的42.2%、26.7%和8.1%。10个细分领域均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涉猎。在企业单位中,水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监测两领域的从业单位数分别占企业总数的36.4%和28.2%。77.9%的事业单位有环境保护监测业务。行政单位从事的领域则较为单一,仅涉及10个细分领域中的3个,并且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监测,约占行政单位总数的84.3%。从业单位领域分布如图3和图4所示。图32015年环境服务细分领域从业单位分布(数据来源:2015年度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调查)图42015年环境服务细分领域各类从业单位分布(数据来源:2015年度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调查)  从从业人员看,环境治理业从业人数以超总人数的60%居于首位。环境与生态监测领域以吸引近11万人从业而位居次席。从事生态保护的人员不足1.4万人。  细分领域中,环境保护监测和水污染治理从业人数遥遥领先,占比分别为33.4%、27.0%,位居前二位。放射性废物治理因从业单位较少,人数位居末位,不足400人,从业人员比其稍多的为生态监测领域,但未突破1000人。  从企业盈利水平看,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服务和环境保护监测的营业利润额位居前列,分别占营业利润总额的29.3%、22.0%和21.4%。细分领域中营业利润额最低的生态监测却以14.9%的营业利润率在营业利润率排位中居榜首,其后依次为环境保护监测、放射性废物治理和其他自然保护,仅自然保护区管理、固体废物治理和危险废物治理的营业利润率低于7.4%的全国均值,其中,危险废物治理以3.1%居于末位。各领域企业营业利润率如图5所示。图52015年环境服务细分领域企业营业利润率(数据来源:2015年度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调查)  从企业薪酬看,3个细分领域企业从业人员的年人均薪酬高于全国环境服务业从业企业薪酬均值。其中,放射性废物治理从业人员以18万元的年人均薪酬成为10个细分领域中的高收入人群,紧随其后的是环境保护监测、大气污染治理服务领域,生态监测从业人员收入垫底。各领域企业年人均薪酬如图6所示。图62015年环境服务细分领域企业年人均薪酬(数据来源:2015年度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调查)  从企业固定资产质量看,2015年,在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和减值损失比率方面,各有5个细分领域高于全国均值。其中,大气污染治理服务和自然保护区管理由于其高达13.5%、12.5%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3.3%、3.8%的减值损失比率在10个细分领域中固定资产质量相对较差,而生态监测企业则因其相对较低的折旧率和减值损失比率成为固定资产质量最好的领域。各领域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和减值损失比率分别如图7和图8所示。图72015年环境服务细分领域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数据来源:2015年度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调查)图82015年环境服务细分领域企业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比率(数据来源:2015年度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调查)  从事业单位收入构成看,年收入多以事业收入为主。2015年,从事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治理和其他污染治理业务的事业单位,其事业收入与经营收入之和未超过单位年收入的50%。从事其他环境服务业务的事业单位的年收入主要来自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占比最高的危险废物治理领域,也未超过17%。各领域事业单位年收入构成如图9所示。图92015年环境服务细分领域事业单位年收入构成(数据来源:2015年度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调查)  从事业单位经营收支看,细分领域中仅两领域的经营支出高于经营收入。其中,水污染治理的经营支出已逼近经营收入的1.6倍。各领域事业单位经营收入与支出如图10所示。图102015年环境服务细分领域事业单位经营收入与支出(数据来源:2015年度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调查)  2地域简况  从年收入看,浙江、广东和江苏三省位居前列。其中,浙江省以占年收入总额的14.8%领跑全国,广东省以低0.6%的微弱差距居于次席,排名第三的江苏省,占比约11.3%。占年收入总额不足0.1%有陕西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个地区。环境服务业年收入地域分布如图11所示。图112015年环境服务业年收入地域分布(数据来源:2015年度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调查)  从从业单位数量看,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均超过500家。三省分别占从业单位总数的10.54%、10.47%和9.23%,形成第一集团,重庆市作为第二集团的排头以近7%的占比紧随其后,包括青海省、甘肃省在内的7个地区,其占比分别均不足1%。环境服务业从业单位地域分布如图12所示。图122015年环境服务业从业单位地域分布(数据来源:2015年度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调查)  从企业盈利水平看,广东省、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的企业营业利润额位居全国前列,仅广东省一地的营业利润就达营业利润总额的近17%,尾随其后的北京市也以近22亿元的营业利润超过总额的13%,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年营业利润均为负值,显示亏损。  前述营业利润额较高的5地中只有北京市在营业利润率排行榜上表现依然优异,以14%左右的营业利润率仅位于陕西省和西藏自治区之后,而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却未进入营业利润率榜单中的top10,排位不尽人意。  数据简析:  纵观上述数据,2015年,基于中国城市环境现状和本届政府对环保产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气十条的实施、水十条的发布、土十条的制定以及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利于环境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对策措施的颁布实施,环境服务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环境服务业规模继续扩大,从业法人单位数量同比2014年增长11.1%,期末从业人数同比增加15.2%。  环境服务业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年收入同比2014年增长25.6%,企业营业收入同比提高26.7%。  企业经营成本大幅上涨,利润水平小幅下滑。由于受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融资成本高企等影响,企业营业成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增速分别为32.9%、31.1%和28.9%,攀升速度高于同期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增速,导致营业利润率比上年同期下跌0.15%。  行业集中度偏低,小微企业仍为服务业主体。以营业收入划分,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占比分别为2.4%和23.6%,小微企业占比高达74%。
  • 环境服务业上市企业初成气候?
    5家环境服务业上市公司净利润率情况(%)5家环境服务业上市公司净利润率情况(%)  近年来,随着环保产业的发展和公众对环境关注程度的不断提升,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日益凸显,仅靠传统手段与措施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环境治理的需求,这也促进了环保企业的转型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环保企业也逐渐出现分化,有企业由单一“装备制造商”向“环境综合服务商”转型。  笔者对环境服务业上市公司进行梳理发现,5家环保上市企业市值较高,负债率处于安全范围,流通股占股比例较大。在盈利能力上,环境服务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率普遍较高,成长能力良好。  流通股占股比例较大  市值普遍较大,流通股占比较高,资产负债率在15%~60%不等,相对安全  相对于其他细分行业,环境服务行业上市公司数量较少,仅有5家,占比5.38%。其中主板一家,为瀚蓝环境 中小板两家,为雪迪龙和理工环科 创业板两家,为三聚环保和先河环保。  就地域分布而言,5家企业分布于北京、河北、浙江和广东。就总市值而言,5家环境服务业上市企业的总市值均在50亿元以上,其中三聚环保的总市值最高,达327.76亿元。  就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而言,环境服务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流通比例为65.55%,5家企业中,雪迪龙(47.16%)和理工环科(39.26%)的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余3家公司流通比例均在70%以上,流通股占比较高。  流通股占总股本的比例越大,股价越能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流通股的比例越小,说明大、小非持股越多,股价越难以反映公司真实价值。  就总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而言,瀚蓝环境和三聚环保的总资产较高,均在100亿元以上,二者资产负债率在40%~60% 而先河环保和雪迪龙总资产规模较小,均不足20亿元,资产负债率也较低,均不到15%。  资产负债率反映的是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也反映了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是40%~60%。这几家环境服务类上市企业负债比较安全。这主要由于企业工程类项目占用资金较少,对外借款不多,因此负债率不高。  净利润率普遍较高  除了理工环科2014年营业收入出现短暂降低外,其余4家企业2013~2015年营业收入均处于持续增长状态,成长能力较好  在盈利能力上,环境服务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率普遍较高,2015年行业平均净利润率高达18.41%,同期环保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净利率约13.44%,A股整体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平均净利率约5.44%。其中,雪迪龙和理工环科的净利率较高,分别为26.21%和23.66%。  就净资产收益率而言,2015年环境服务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0.69%,高于环保行业上市公司7.93%的平均水平。其中,三聚环保和雪迪龙净资产收益率较高,分别为17.47%和16.71%,理工环科的净资产收益率最低,仅为3.77%。  在成长能力方面,除了理工环科2014年营业收入出现短暂降低外,其余4家企业2013~2015年营业收入均处于持续增长状态,成长能力较好。  从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来看,环境服务行业上市公司平均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45.05%,高于环保行业上市公司18.42%的平均水平。其中,三聚环保近3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最高,达91.71%,理工环科最低,为9.70%。  环境服务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总资产增长率较高,为60.28%,其中,理工环科最高,达147.10%,雪迪龙和瀚蓝环境最低,分别为11.72%和12.56%。  在资本市场表现方面,环境服务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为60.74,略低于环保行业上市公司64.08的平均市盈率,在各细分行业中亦处于中下水平,其中理工环科市盈率最高,达95.20。  案例  三聚环保从卖产品到能源净化综合服务商  在夯实传统剂种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的基础上,紧追市场趋势,向能源净化综合服务商转型的策略,是企业本身得到快速发展的关键  本报讯 三聚环保在今年的环保上市公司中表现亮眼。据统计,其市值已经排名国内环保企业第二,仅次于碧水源。  三聚环保即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2010年4月2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企业成立近20年来,经历了由传统催化剂、净化剂生产销售企业向能源净化综合服务商的转型。  2012年以前,三聚环保主要营业收入来源于脱硫净化剂、脱硫催化剂及其他净化、催化剂种的研发、生产、销售。2012年来,公司开始向能源净化综合服务商转型,在推动各个应用领域能源净化产品(剂种)销售的同时,根据不同行业脱硫净化差异化需求的特点,为客户提供脱硫成套设备及脱硫服务,开始战略转型。  2011~2015年,三聚环保的营业收入从6.01亿元增至56.9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从0.94亿元上升至8.15亿元,增速可观。  可以说,三聚环保在夯实传统剂种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的基础上,紧追市场趋势,向能源净化综合服务商转型的策略,是企业本身得到快速发展的关键。  伴随着公司的转型升级,三聚环保的研发投入也大幅增加,2012年是公司转型的起始年,公司当年研发投入是2011年的3倍,占营业收入高达7.17%。  一方面,三聚环保是科技部认定的高新企业,拥有北京研发中心、沈阳研发中心等,研发体系完备,技术优势突出。另一方面,企业注重与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合作开发、引进与公司发展方向密切相关的先进技术,推动公司转型升级,围绕公司战略和主业进行持续的科学的技术开发是其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雪迪龙从单一设备供应到提供综合监测治理服务  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对新兴市场的敏锐感知以及大刀阔斧的投资并购手段,是雪迪龙快速发展的三大要素  本报讯 与三聚环保不同,雪迪龙则以多种方式深耕监测领域,运用“一站式”服务打造综合平台。  雪迪龙作为环境监测行业的最早参与单位之一,是专业从事分析仪器仪表、环境监测系统和工业过程分析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运营维护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近年来,国家对于环保行业的持续投入及对于环保监管的严格执行,给环境监测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雪迪龙作为国内环境监测和分析仪器市场的先入者,在政策驱动的环保热潮中迅速由较为单一的监测设备供应商发展成为环境综合服务提供商。  目前,公司的业务范围已涵盖诸多领域,监测要素已覆盖废气、空气、废水、污水、土壤等多个方面,监测类别已涵盖在线监测、实验室监测、应急监测及第三方检测,并通过投资合作等形式开展环境治理业务。  2011~2015年,雪迪龙的营业收入处于持续增长状态,从3.28亿元增至10.0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也迅速增长,从0.79亿元增至2.51亿元。  通过梳理雪迪龙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对新兴市场的敏锐感知以及大刀阔斧的投资并购手段,是雪迪龙快速发展的三大要素。  一直以来,雪迪龙注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运用多种渠道和手段促进研发创新,一方面鼓励支持研发部门通过自主研发完善公司产品体系,另一方面重点寻求和引进海外高端的产品和技术应用于中国市场。  2011~2015年,公司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从0.14亿元增至0.55亿元,2015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高达5.48%。其研发的监测设备有3项技术产品入选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过硬的技术能力和紧随市场的可持续创新使得雪迪龙成为环境监测行业名副其实的技术龙头。  对市场的高度敏锐使得雪迪龙能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自己的业务布局,抢占市场先机。比如去年,雪迪龙及时捕捉到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中的商机,在积极开展智慧环保业务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智慧环境投资业务,提供监测领域相关的“产品供应+投资+建设+运营”一条龙服务。  此外,2015年公司已经着手布局VOCs监测市场,并取得了一定的销售业绩。2016年6月21日,雪迪龙更是发布公告,拟非公开募集资金不超过11.84亿元,用于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综合项目、VOCs监测系统生产线建设项目、监测系统生产线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敏锐地感知行业动态并及时调整业务布局是雪迪龙的第二项成功要素。  2015年雪迪龙继续推进外延扩张,综合筹划产业布局,除了收购国内多家企业股权外,还积极进行海外并购,先后收购了英国、比利时等企业。
  • 重磅丨2023年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报告发布!(附文件)
    7月23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简报》。具体内容如下:报告摘要  截至2023年底,我国获得资质认定和其他专业领域法定资格、资质的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共有53834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共4670.09亿元,全年向社会出具检验检测报告共6.03亿份,共有从业人员 156.19万人,拥有各类仪器设备 1027.23万台套,全部仪器设备资产原值5278.94亿元,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面积10960.15万平方米。  一、总体情况  (一)检验检测行业规模继续扩大  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53834家,同比增长2.02%。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4670.09 亿元,同比增长 9.22%。从业人员156.19万人,同比增长1.31%。共拥有各类仪器设备 1027.23 万台套,同比增长 7.28%,仪器设备资产原值5278.94亿元,同比增长11.26%。2023年共出具检验检测报告6.03 亿份,同比下降7.23%,平均每天对社会出具各类报告165.23万份。  (二)检验检测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  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比重进一步下降,企业制单位占比持续上升。截至2023 年底,我国企业制检验检测机构 41634 家,占机构总量的 77.34% 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 10208 家,占机构总量的 18.96%,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占机构总量的比重同比下降 0.73 个百分点 其他类型机构 1992 家,占机构总量的3.70%。近10年,我国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的比重分别为40.58%、38.09%、34.54%、31.30%、27.68%、25.16%、22.81%、20.87%、19.69%和 18.96%,呈现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事业单位性质检验检测机构的市场化改革有序推进。图 1-1 2014-2023年企业制机构和事业单位制机构占比情况  检验检测行业集约化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23年底,全国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达到7558家,同比增6.63%,营业收入达到3751.22亿元,同比增长11.50%,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仅占全行业的14.04%,但营业收入占比达到80.32%,集约化发展趋势显著。目前,全国检验检测机构2023年年度营业收入在5亿元以上机构有71家,同比增加9家 收入在1亿元以上机构有685家,同比增加76家 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机构有1565家,同比增加154家。表明在政府和市场双重推动之下,一大批规模效益好、技术水平高、行业信誉优的中国检验检测品牌正在快速形成,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做优做强、实现集约化发展取得成效。  民营检验检测机构营收增长势头放缓。截至2023年底,全国取得资质认定的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共34171家,同比增长5.03%,民营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全行业的63.47%。近10年,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占机构总量的比重分别为31.59%、40.16%、42.92%、45.86%、48.72%、52.17%、55.81%、59.15%、61.66%和 63.47%,呈现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2023 年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全年取得营收 1867.06 亿元,同比增长6.13%,低于全国检验检测行业营收年增长率3.09个百分点。图 1-2 2014-2023年全行业和民营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及营收增速情况  非法人机构数量连续实现负增长。截至2023年底,从事检验检测技术服务的法人单位检验检测机构有49488家,占全国机构总数的91.93%,同比增长3.40% 非独立法人单位的检验检测机构有4346家,占全国机构总数的8.07%,同比下降11.49%。自 2021年非法人单位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首次实现负增长后,2023年继续跌落超10%,表明市场监管总局推动的整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实现检验检测机构“一家一证”取得成效,未来非法人单位独立对外开展检验检测服务的现象会进一步减少。图 1-3 2018-2023年全国法人机构和非法人机构数量增速情况  (三)外资检验检测机构保持稳中向好  截至2023年底,全国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外资企业共有547家,同比增长3.60% 从业人员为4.84万人,同比增长3.20% 实现营业收入291.98亿元,同比增长8.98%,外资检验检测机构企稳向好趋势明显。图 1-4 2014-2023年外资检验检测机构营收增速情况  (四)检验检测行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恢复发展  截至 2023 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中上市企业数量 103 家,同比增长1.98%,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11家,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3家,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15家,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2家,北交所2家,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65家,其他四板市场5家。  (五)检验检测“小微”型机构数量多、服务半径小特色显著  截至2023年底,就业人数在100人以下的检验检测机构共51814家,占比达到96.25%,同比增长2.00%,绝大多数检验检测机构属于小微型企业,承受风险能力薄弱 从服务半径来看,仅在本省区域内提供检验检测服务的机构共38911 家,占比72.28%,同比增长0.07%,“本地化”色彩仍占主流。检验检测业务范围涉及境内外的检验检测机构仅有347家,占比0.64%,同比增长9.12%,国内检验检测机构走出国门趋势有所向好,但仍任重道远。图 1-5 2014-2023年小微型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及占比情况  (六)检验检测领域差异化发展继续扩大  电子电器等新兴领域〔包括电子电器、机械(含汽车)、材料测试、医学、电力(包含核电)、能源和软件及信息化〕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这些领域共实现收入944.75亿元,同比增长13.76%,高于全行业营收增速4.54个百分点。相比较而言,传统领域〔包括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环境与环保(不包括环境监测)、食品、机动车检验、农产品林业渔业牧业〕2023年共实现收入1789.51 亿元,同比增长9.09%。总的来说,传统领域占行业总收入的比重仍然呈现下降趋势,由2016年的47.09%下降到2023年的38.32%。图 1-6 2016-2023年检验检测传统领域占行业总收入比重情况  (七)检验检测行业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不强  2023 年,全行业获得科研经费总计293.21 亿元,户均54.47 万元,比去年增加8.41万元 全行业仅有3851家参与科研项目,参与科研项目总计42323项,户均不足1项。多数小微型检验检测机构基本上不具备科研和创新能力,相关投入也十分不足。  截至2023年底,全国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5729家,仅占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总数的10.64%,占比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  从商标数量上看,截至2023年底,全行业仅有1704家机构拥有注册商标,同比增加167家,品牌意识仍有待加强。  从专利数量上看,截至2023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拥有有效专利161929件,平均每家机构3.01件 行业共有有效发明专利67134件,户均1.25件,有效发明专利中境外授权专利仅1231件。有效发明专利量占有效专利总数比重为41.46%,同比上升 1.58 个百分点,技术含量高的发明专利比重不高,创新能力偏弱,仍然是制约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图 1-7 2016-2023年有效发明专利量占有效专利总数比重情况和获得科研项目机构比重情 况  二、区域分布  (一)检验检测机构数量  从区域来看,截至2023年底,国内六大区域检验检测机构数量比重分别为华东地区31.09%,中南地区24.89%,华北地区13.34%,西南地区12.84%,西北地区9.71%,东北地区8.13%。其中,华东、中南、华北三大区域占到全国检验 检测机构总量的69.33%,同比下降 0.2个百分点。华东地区比重同比增加 0.36 个百分点,中南地区比重同比下降 0.26 个百分点,华北地区比重同比下降0.30个百分点,西南地区比重同比增加0.15个百分点,西北地区比重同比增加0.1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比重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除华东地区外,西部地区机 构数量增长势头明显。图 2-1 2023 年全国六大区域检验检测机构区域分布(单位:家)  截至2023年底,检验检测机构数量排在前十位的省市依次为广东省(4668家),江苏省(4089家),山东省(3882家),河南省(2984家),河北省(2597家),四川省(2571家),浙江省(2454家),云南省(2160家)、陕西省(1916家),湖北省(1892家)。以上10个省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全国总量的54.26%。图 2-2 2023 年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地区分布图  (二)检验检测机构营业收入  从实现营业收入的区域比重来看,2023年各区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华东地区37.97%,中南地区27.03%,华北地区15.43%,西南地区9.71%,西北地区6.23%,东北地区3.64%。其中:华东、中南、华北三大区域收入所占市场份额超过了八成,具体为80.42%,比重同比增加0.09个百分点,与各区域机构数量比重排序保持一致。图 2-3 2023 年全国检验检测业务营收区域分布(单位:亿元)  2023 年营业收入总额居前10位的省市依次是广东省(691.15 亿元)、江苏省(452.34 亿元)、上海市(376.05 亿元)、浙江省(347.67 亿元)、北京市(344.86 亿元)、山东省(262.92 亿元)、四川省(196.25 亿元)、安徽省(162.56 亿元)、湖北省(161.50 亿元)、广西壮族自治区(138.66 亿元)。以上10省市营业收入总额占全国营业收入比重是67.11%。从收入的增幅上看,共有 13 个省区市的同比增长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分 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 52.7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8.46%、西藏自治区 35.31%、 甘肃省 25.41%、天津市 23.16%、内蒙古自治区 18.11%、安徽省 16.46%、上海市 15.48%、重庆市 15.42%、江西省 13.41%、山东省 11.07%、浙江省 10.26%、青海 省 9.59%。 从户均营收来看,排名前 10 位的省市依次是北京市(3268.80 万元)、上海 市(2804.23 万元)、天津市(1882.36 万元)、广东省(1480.61 万元)、重庆 市(1439.15 万元)、浙江省(1416.76 万元)、江苏省(1106.24 万元)、安徽 省(891.21 万元)、湖北省(853.57 万元)、广西壮族自治区(843.42 万元)。 其中排名前 7 位的省市超过全国户均营收水平。图 2-4 2023 年全国检验检测机构营收地区分布图三、结构分布 从检验检测专业领域来看,截至2023年底,机构数量排在前十位的检验检 测领域为:机动车检验(15760 家)、环境监测(8601家)、建筑工程(8241家)、 建筑材料(7366家)、其他(6269家)、水质(3532家)、食品及食品接触材 料(3455家)、农林渔牧业(3117家)、卫生疾控(2645家)、材料测试(1641家)。其中材料测试领域机构数量首次突破 1600家。 营收排在前十位的检验检测领域为:建筑工程(761.94亿元)、环境监测 (456.68亿元)、建筑材料(398.99亿元)、其他(396.07亿元)、机动车检验 (340.47 亿元)、电子电器(286.05亿元)、特种设备(216.51亿元)、食品及 食品接触材料(205.48亿元)、机械(包含汽车)(203.38亿元)、电力(包含核电)(125.58 亿元)。以上 10 个领域营业收入总额占全国营业收入比重是72.61%。 从户均营收来看,共有 11 个检验检测领域户均营收超 1000 万元,分别是: 电子电器(2354.35万元)、医学(2331.79万元)、机械(包含汽车)(2198.68万元)、电力(包含核电)(2103.49万元)、国防相关(1998.36万元)、特种 设备(1924.54 万元)、纺织服装、棉花(1578.54万元)、软件及信息化(1567.31万元)、计量校准(1567.04万元)、产商品检验、验货(1512.61万元)、轻工 (1158.77万元)。图 3-17 2023年按专业领域划分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分布情况(单位:家)图 3-18 2023年按专业领域划分的检验检测机构营收情况(单位:亿元)附件下载:简报-2023年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报告.pdf
  • 环保部:全面放开服务性环境监测市场
    2月10日,环保部网站发布《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全面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有序放开公益性、监督性监测领域。 全文如下: 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   为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根据《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精神,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环境监测,规范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行为,促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良性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重要意义   (一)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是环保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由政府有关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为主开展监测活动的单一管理体制。在环境保护领域日益扩大、环境监测任务快速增加和环境管理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已迫在眉睫。一些地方已经开展了实践探索,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许多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已经进入环境监测服务市场。环境监测服务的社会化既是加快政府环境保护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必然要求,也是理顺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探索环境保护新路的现实需要。引导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进入环境监测的主战场,提升政府购买社会环境监测服务水平,有利于整合社会环境监测资源,激发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活力,形成环保系统环境监测机构和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二)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强化政府环境监测公共服务职能,加快转变环境监测职能,推进政事分开和政社分开,鼓励引导社会环境监测力量广泛参与,创新环境监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强化环境监测事中事后监管,形成以环保系统环境监测机构为骨干、社会环境监测力量共同参与的环境监测管理新体制。   (三)基本原则   &mdash &mdash 积极引导。坚持从实际出发,放宽准入条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励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提供监测服务供给。   &mdash &mdash 加快培育。积极培育环境监测服务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序放开环境监测服务业务领域,推动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工作稳步开展。   &mdash &mdash 规范管理。建立完善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管理规章制度,约束环境监测服务行为,促进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和管理水平。   &mdash &mdash 依法监督。强化环境监测行为的事中、事后监管,实施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及其监测服务行为的监督管理,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维护环境监测服务市场的正常秩序。   三、开放环境监测服务市场   (四)全面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凡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服务性环境监测业务,要创造条件,全面放开。鼓励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参与排污单位污染源自行监测、环境损害评估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清洁生产审核、企事业单位自主调查等环境监测活动,推进环境监测服务主体多元化和服务方式多样化。   (五)有序放开公益性、监督性监测领域。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应认真做好所承担的政府监测职能,包括环境质量监测、预报预警、跨境水体监测、履约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以及环境执法、环境质量目标责任考核、排污费征收、总量核算等环境监管中的监测工作。同时,可以根据财政部、民政部和工商总局关于政府购买服务的总体要求,将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能够承担,又不影响公平公正原则的相关业务,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地向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有序放开,包括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和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的运行维护、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鉴别等监(检)测业务。   四、扶持和规范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发展   (六)转变管理方式。凡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均可依据本行政区实际,选择采取委托、承包、采购、名录管理等方式交由社会力量承担。同时,要加强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事中和事后监管,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出台相关管理政策和办法,推动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工作的制度化、体系化、规范化。   (七)扶持行业发展。要充分发挥环境监测行业协会或第三方机构的作用,强化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行业管理,签订质量保证承诺,推动行业自律。组织开展社会环境监测技术人员业务培训、业务比武,评估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业务水平,促进环境监测服务行业水平的不断提升。   (八)加强诚信建设。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应对所提供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建立健全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规范环境监测行为。加强技术人员培训,鼓励监测技术人员积极参加省级及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业务培训。主动公开信息,自觉接受社会公众和环保部门监督,提高诚信意识和服务水平。   五、依法监督环境监测服务行为   (九)完善监管机制。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完善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加强过程监管和信息公开,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质量,公布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概况和环境监测服务行为监督检查结果,建立公示制度和退出机制。完善社会环境监测服务机构信用记录,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及其法定代表人在环境监测服务活动中存在不规范监测行为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将相应机构、法人、监测技术人员的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十)强化责任追究。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对不符合监测规范、监测结果有误的,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对于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或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依法予以处罚,并列入黑名单,抄送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环境保护部   2015年2月5日   抄送:国务院办公厅,环境保护部机关各部门、相关直属单位。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5年2月5日印发
  • 重庆将培育千亿级检验检测服务业集群
    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发布《重庆市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重庆将培育千亿级检验检测服务业集群。现状西部唯一国家级示范区和集聚区重庆检验检测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初步建立起产品质量、卫生医疗、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交通运输等门类齐全的检验检测服务供给体系,检验检测产业链上、中、下游集群化发展态势基本形成。截至2022年,重庆检验检测全产业链规模突破450亿元,其中上游检验检测装备制造链产值突破100亿元、中游检验检测技术服务链营收突破300亿元、下游延伸技术服务链营收突破50亿元。重庆获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机构(CMA机构)689家,营收93亿元,涌现出川仪股份、中国汽研、招商车研、凯瑞机器人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头部企业和知名品牌,汽车(摩托车)、智能制造、先进材料等部分领域的检验检测能力居于全国领先地位。重庆已成为西部地区唯一获批同时建设检验检测国家级示范区与集聚区的省级区域。目标到2027年全产业链规模达千亿级为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规划》提出一系列目标。到2027年,初步形成检验检测服务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格局,构建统一管理、共同实施、权威公信、通用互认的检验检测体系,形成“两区五群多基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空间布局,基本建成千亿级检验检测服务业集群。重庆检验检测服务业规模实现倍增,初步建成国家中西部检验检测服务业高地。到2027年,检验检测服务业全产业链规模达到千亿级,其中上游年产值达到250亿元,中、下游年营收分别达到700亿元、150亿元。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的CMA机构营收在全市占比分别达到40%、25%,初步建成检验检测装备研发制造群、中心城区检验检测服务群、渝西地区检验检测服务群、生态三峡检验检测服务群、绿色武陵检验检测服务群等5个市级检验检测产业集群。CMA机构达到800家,新培育3个全国知名的检验检测品牌,基本形成适应重庆产业发展的检验检测新格局。到2035年,基本形成与重庆城市发展定位相契合、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匹配、与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需求相适应的检验检测服务体系。举措聚焦“33618”上中下游齐发力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检验检测服务业上游,《规划》提出,加强检验检测装备研发制造。例如,锚定世界500强、全国100强检验检测装备制造企业,招引一批虚拟检测、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量子计算、北斗导航、生物医药等前沿检验检测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同时,打造一批“业务流程信息化、关键检验环节可视化、主要检测项目自动化、记录与报告电子化”的数字化智能化实验室。力争到2027年,重庆CMA机构基本实现“通用+专用”相结合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系统)全覆盖应用。针对检验检测服务业中游,聚焦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需求,持续巩固汽车(摩托车)、先进材料等领域检验检测能力的领先优势,服务汽车(摩托车)产业发展;尽快补齐电子信息、智能装备、食品及农产品等领域的检验检测能力短板,支撑产业健康发展;超前谋划布局软件与信通服务、新能源、新型储能及前沿新材料、动力装备等领域的检验检测能力。例如,汽摩检验检测领域,引导中国汽研、招商车研等检验检测机构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及智慧交通科技创新基地、国家新能源质检中心、国家氢能动力质检中心、国家级车联网先导试验区、自动驾驶测试基地、比亚迪电池研究院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2—3家机动车产品进口国权威认证机构指定实验室,助力重庆汽车、摩托车产品出口。力争到2027年,汽车(摩托车)检验检测年营收达150亿元。在检验检测服务业下游,鼓励大型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为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软件及信通服务、普通工业产品(消费品)等重点产业提供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支持开展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态产品、城市轨道交通产品、铁路产品、无人机、智能家电,以及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碳足迹、碳标签、“同线同标同质”等高端品质认证;支持开展富硒认证、无抗认证、辣度认证等地方特色认证;探索开展新型储能、物联网、区块链、隐私计算等认证。推进“两区五群多基地”建设《规划》还提出,统筹推进“两区五群多基地”建设,优化检验检测全链空间布局。“两区”:即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和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五群”:即一个市级检验检测装备研发制造群和四个市级检验检测服务群。“多基地”:即一批区域性特色产业检验检测服务基地。其中,持续打造国家级集聚区、示范区。围绕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优势产业和重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服务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重点提升电子信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检验检测能力。到2027年,实现检验检测服务业年营收(产值)300亿元,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持续提升两江新区“一园三区八平台”检验检测能力,新建涉外商务专业服务集聚区、检测认证产业园,重点提升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生命科学、航空航天、前沿新材料、AI及机器人等检验检测能力。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智慧运营中心建设。到2027年,实现检验检测认证年营收(产值)400亿元,检验检测能力和营收居全国示范区前列。
  • 南京加快建设“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
    近日,南京市质监局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召开&ldquo 南京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rdquo 联合工作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宣布联合工作组成立,并就集聚区的推介会、联盟构建、招商等具体事项达成一致意见。这标志着,&ldquo 南京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rdquo 的建设进一步提速。   &ldquo 南京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rdquo 位于南京开发区红枫科技园,地处南京仙林大学城东北部,东临李家山路,北临九龙山路,规划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其中一期投入使用20万平方米,将主要面向新型显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相关的产业领域,重点引进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设备研产、配套服务四类机构以及企业入区发展。   &ldquo 检测检验产业,不仅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也是集科技服务和科技创新为一体的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服务业。&rdquo 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随着软件、新能源、电子通讯、电力设备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企业对检测检验的需求日益迫切,检测检验市场非常广阔。今年,全市检验检测及相关产业整体规模预计将达到100亿元左右。   去年5月,市政府也出台《关于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和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的意见》,要求规划建设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力争2020年全市检验检测服务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市检验检测及相关产业整体规模达到500亿元,并建成1个国家级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
  • 发改委废止环境监测服务费收费标准等文件
    p   近期,发改委决定废止133项价格规范性文件,其中涉及环保领域的包括《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发布环保系统行政事业型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污水处理费征收有关问题的复函》。 /p p   今年初,财政部和发改委废除了环境监测服务费等一系列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于环境监测站提供的强制性监测不再收取环境监测服务费,但是对于自愿委托的监测收费并没有取消,且一般收费标准都按照《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发布环保系统行政事业型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执行。此次收费标准的取消,可能意味着环境监测站可以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参与到我国环境第三方检测市场的建设和竞争中。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物价局财政部 关于发布环保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 /strong /p p   颁布单位:国家物价局/财政部  发文字号:价费字[1992]178号 /p p   颁布时间:1992-04-20  实施日期:1992-05-20 /p p   国家环境保护局: /p p   根据中发[1990]16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决定》的精神,对环保系统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了重新审定,经全国治理“三乱”领导小组同意,现将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p p   超标排污费。…… /p p   环境监测服务费。各级环境监测部门受企业、事业单位委托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可收取环境监测服务费。收费按《环境监测站开展专业服务收费暂行规定》执行(见附件五)。各省级物价、财政部门商同级环保部门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p p   城市放射性废物送贮费,由省级物价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本着不盈利的原则,根据废物库、容器、运输、服务等项费用核定。 /p p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费(建设项目取费)另行下达。 /p p   国家环境保护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90)环管字第359号《关于发布& lt 汽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 gt 的通知》中有关环保部门对生产、维修和用车大户汽车排气污染的抽检及公安部门的路检收费暂停执行,待国家物价局、财政部调查研究后另行规定。对车辆年检、初检(包括汽车排气污染检验)收费,按省级物价、财政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p p   上述各项收费收入要按照资金性质,分别纳入财政预算内或预算外管理,执行有关财政规章制度,接受财政部门监督。 /p p   环保系统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以本通知为准,过去有关收费项目和标准的规定一律废止。各地不得擅自扩大收费范围和提高收费标准。各收费单位应按规定到指定的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制定的收费票据。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本通知自一九九二年五月二十日起执行。 /p p   附件一: /p p   附件二: /p p   附件三: /p p   附件四: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附件五:环境监测站开展专业服务收费暂行规定 /strong /span /p p   全国环境保护系统的各级监测机构,在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责、确保完成上级指令性环境监测任务的前提下,积极挖掘内部潜力,开展对外监测和技术服务工作,是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也是改革发展的需要。通过这项工作,可以增强其技术和经济活力,补助事业费的不足,促进自身建设,推动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 /p p   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全国环境监测站开展对外监测和技术服务的现状,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p p   一、基本原则 /p p   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在开展对外监测和技术服务业务时,应加强管理,在不影响上级下达的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测任务的前提下,要严格保证服务的质量、合理收费、维护环境监测工作的权威性和声誉。 /p p   二、服务范围 /p p   1.各项环境背景值调查和环境评价 /p p   2.对外单位委托的样品分析、固定和流动污染监测以及污染纠纷、事故仲裁监测 /p p   3.治理工程项目的研究设计及其环境效益分析评价 /p p   4.受有关单位委托承担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成果转让和其他方面的项目 /p p   5.工业污染源成果综合服务项目,包括污染源档案、各类技术和研究报告、图集、数据库等。 /p p   三、收费办法 /p p   (一)监测项目收费: /p p   监测项目的收费标准主要依据各类专业监测项目的技术难度、实际消耗成本(材料消耗、仪器(表)设备折旧、水、电、气消耗、直接劳务的消耗和管理费)进行计算,其实际成本按以下项目进行核算。 /p p   1.材料费: /p p   包括(1)在监测过程中一次性消耗的材料如药品试剂等。其材料费的构成包括材料本身和运费、保管费及合理损耗的分摊费用。 /p p   (2)低值易耗品:原值500元以下使用寿命不超过一年者均列入低值易耗品,能多次使用的可分期摊入成本。对于易碎玻璃器皿、小电炉、万用表、工具之类可按小时费用进入成本。 /p p   2.水电费: /p p   指在检验过程中直接消耗的水、电、油、气等费用,不包括公用采暖照明等能源费用。 /p p   3.固定资产折旧费: /p p   原值在500元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仪器(表)设备均列入固定资产。所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不包括闲置未用的仪器设备以及不属于检验用的固定资产。其计算折旧费的折旧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p p   4.管理费: /p p   包括办公费、旅差费、会议费及部分管理和检验人员的工资费用。对人体危害程度较大的监测分析项目(剧毒、致癌、放射性)加收2-5倍的管理费。 /p p   (二)监测样品予处理和现场采样的收费规定: /p p   1.所分析项目若需样品分析前处理和使用色质联谱、高频等离子发射光谱、气、液相色谱、原子吸收、莹光分光光度计等大型仪器(表)分析项目,可适当收取样品予处理费和开机费。 /p p   2.委托单位要求到现场采样或监测分析时,工作人员到现场所需交通工具、开孔、搭架等辅助工作条件,由委托单位解决 委托单位需使用监测车、船可酌情收费。 /p p   3.污染事故的现场采样和监测分析,其收费标准可比正常的监测项目收费提高30%-50%。 /p p   (三)监测技术服务的收费,可按有关规定与需方与合同方式协商或酌情收费。主要内容有: /p p   1.科研、监测成果转让(包括工业污染源调查成果、档案、各类技术、研究报告、图集、数据库数据等)和环境评价等项目 /p p   2.仲裁样品、科研成果鉴定及其它特殊要求的监测分析 /p p   3.索取环境监测数据和磁带(盘)记录数据 /p p   4.代培监测分析人员。 /p p   四、收费的使用: /p p   监督检测机构按规定收取费用所得的净收入,主要用于弥补专项拨付购置检测手段(设备、仪器、药品)所需资金和弥补国家拨付的事业费不足。其余商同级财政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使用。 /p
  • 环境监测上市企业去年总共才赚70亿 预测的434亿去哪儿了?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环境监测是分析环境问题的主要手段,是治理环境的基础。随着环境监测市场的需求越来也越大,传统的环境监测站已经不能够满足全社会的环境监测需求,第三方环境监测市场应运而生。  环境监测行业现状  环境监测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硬件、软件、检测试剂,中游监测仪器、监测系统,下游仪器维护、设备运营。目前上游产业基本由外资企业占领,中端市场主要由上市企业如雪迪龙、先河环保、中环装备、聚光科技、天瑞仪器等占据,下游方面主要为第三方环境服务产业如天鉴检测、中科检测、谱尼测试等监测单位。  雪迪龙:专业从事环境监测、工业过程分析智慧环保及相关服务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2016 年参与联合竞买沈阳绿环公司47%的股权,以东北区域为重点,针对某个区域开展环境治理、环境检测等PPP项目 设立全资子公司“北京雪迪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加快推进智慧环保项目的实施,推进公司业务模式的升级 在广州设立合资公司,充分利用公司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市场及资源优势,拓展VOCs治理领域的市场应用。  公司已由较为单一的监测设备供应商逐渐发展为环境综合服务提供商,公司的业务范围已涵盖环保及工业等诸多领域,监测要素已覆盖废气、空气、废水、污水、土壤等多个监测要素,监测类别已涵盖在线监测、实验室监测、应急监测及第三方检测 并通过投资合作等形式开展环境治理业务。  2016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9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49% 利润总额 2.2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23%。即使业绩报告不尽人意,但是在2017胡润全球富豪榜上雪迪龙是唯一一家主要业务为环境监测的中国环保企业。  先河环保:专业从事高端环境在线监测仪器仪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先河环保为迅速切入全球碳气溶胶分析市场,向美国子公司增资并收购Sunset公司60%的股份。Sunset公司在全球有机碳、元素碳监测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属于技术性公司。  按照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要求,全国各地均面临巨大的环境治理的压力,有机碳(OC)、元素碳作为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影响气候、环境和健康,且影响效应复杂,并且与冬日的雾霾天气有巨大关系,因此有机碳、元素碳成为源解析工作中的重要研究对象。收购完成后使公司能够在碳气溶胶分析市场这样的新兴领域抢占先机,完成公司在全球市场的战略布局。  控股子公司先河正源收购北京卫家环境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卫家环境在室内空气质量精准监测、破解去甲醛难题、物联网技术等方面拥有国内一流技术,已获得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收购卫家环境进一步推动先河正源切入民品净化领域,使其不仅具备了工业废气处理的能力,也拥有了居住、办公等环境的空气净化及监测能力。  2016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8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51% 营业利润实现1.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42% 利润总额 1.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58%。  天瑞仪器:为国内检测仪器龙头,业务覆盖环保等多个领域,公司通过收购问鼎环保行业。2016年公司连续收购上海贝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和江苏国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40%。通过收购贝西生物,公司的检测仪器所涉及的产业从工业、服务业进一步拓展到了医学领域,检测对象也从无机物、有机物拓展到了生物大分子,公司的检测产业链和检测对象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并购国测检测,公司将产业链延伸至独立第三方检测领域,与公司现有的分析测试仪器产业、环保治理及营运产业形成良好互动,实现“1+12”的效果。  2016年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4.12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 29.31% 营业利润为0.3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99% 利润总额为0.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9%。营业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主要原因是子公司天瑞环境毛利率下降7.3%,影响营业利润约0.09亿元。  中环装备:原为启源装备,实际控制人为央企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收购六合天融100%股权,布局环境与能效信息监测、脱硝催化剂业务。  2016 年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10.33% 营业利润1.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1% 利润总额1.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69%。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获核准,重大资产重组顺利实施,中节能六合天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因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公司2016年度营业收入和利润等主要业绩指标均取得重大突破,对公司 2016年度业绩产生显著积极影响。  聚光科技: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工业过程分析和安全监测领域的仪器仪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在线监测气体、液体和固体成分和含量,产品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冶金、石油化工、电力能源、水泥建材,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 收购东深电子后扩展水资源水环境监测领域。  2016 年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2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34.67% 营业利润为3.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96% 利润总额为5.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0.14%。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上升,主要因原有业务的大力拓展带来收入持续增长 营业利润同比上升,主要因公司对费用的综合管控收效,同时本期并购的子公司对利润也有贡献 在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了利润的同比增长。  盈峰环境:是国内领先的高端装备+环境综合服务商。公司前身是创办于1974年的上虞风机厂,2015年公司进行战略转型升级,高起点、大步伐跨入环保领域,重拳出击,打造综合大环保平台。先后以17亿全资收购国内环境监测行业龙头公司宇星科技(深圳)发展有限公司、1亿控股深圳市绿色东方环保有限公司、成立30亿环保并购基金布局未来。  2016年公司全资子公司宇星科技与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2、4号机组环保设施改造工程的管式热媒水烟气换热器(MGGH)及其相关系统改造项目技术改造合同》,总交易价格为0.96亿元。  据以上不完全统计,目前环境监测上市企业2016年总营业收入约76.34亿元。而专家预测,2016年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规模达434亿元,环境监测上市企业仅占市场规模的17.6%。  环境监测行业竞争格局  一外资高端过程分析仪器企业:由于环境监测行业技术门槛偏高,其中高端过程分析仪器市场大多被德国西门子、瑞士ABB、美国赛默飞世尔等外资企业所占领,据悉,这些领先企业占据环境监测市场的半壁江山。  二国外领先的环境监测企业:还有在全球环境监测市场中排名靠前的企业不少在中国设有分支机构。其中天祥集团早在1989年在中国深圳正式设立合资公司,成为首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第三方检测机构,目前已经在40多个城市设立了100多家实验室和办公室,内地员工9000余名。  环境监测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恶性价格竞争苗头已现:在争夺市场份额的战争中,价格战是企业管理常常使用的武器,但结果往往两败俱伤。企业之间要形成良好的竞争趋势,要从“价格战”转入“技术站”,环境监测的行业才能更加辉煌。  二环境监测仪器相对落后:国产环境监测仪器在中低端领域占据市场很大份额,而大型实验室监测仪器还有新兴的监测设备领域,绝大部分都被进口产品占领。所以企业必须加大研发力度,环境监测设备的国产率才会不断提升。  三监测人员能力比较薄弱:因环境监测行业涉及多个领域,监测行业需要精通水、电、大气、物理等多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而当前专业人员能力比较薄弱,如知识结构老化,科研能力不强,业务能力参差不齐。  政策利好和市场增量空间巨大为环境监测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企业自身要加大研发力度,缩小与外资企业关键技术领域的差距,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环境监测市场中分得一块大蛋糕。
  • 南京检验检测服务业行业规模全省第一
    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高技术服务业,是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近日,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公布对驻宁检验检测机构统计分析情况:2022年,南京共有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711家,全年出具检验检测报告876.2万份,取得营业收入138.7亿元,行业规模继续位居全省首位。统计显示,2022年,全市共有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711家,从业人员3.2万人。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我市检验检测机构营业收入排在第二位,规模居同类城市前列。结构方面,大中型机构(从业人数100人以上)占8.0%,比例为全省最高;规模以上机构(年度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191家,数量居全省首位。全市检验检测机构主营业务涉及36个领域,覆盖面全省最广,在建筑、环境、特种设备等多个领域机构数量居全省第一。电力、软件与信息化检测机构较多,为南京市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软件和信息服务两大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资源方面,全市检验检测机构共有仪器设备21.08万台(套),仪器与设备资产原值107.7亿元,实验室面积173万平方米,同比均有较大幅度上升。在从业人员中,高学历(研究生及以上)人员占比18.5%,明显高于省内其他地区;共建有22个国家质检中心和11个省级质检中心,数量位居全省首位。
  • 服务性环境监测市场 重点面向污染型企业
    2月10日,环保部网站发布《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全面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鼓励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参与排污单位污染源自行监测、环境损害评估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清洁生产审核、企事业单位自主调查等环境监测活动,那么这些监测活动面向的主体有哪些特点呢?   排污单位污染源自行监测   企业自行监测,是指企业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为掌握本单位的污染物排放状况及其对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等情况,组织开展的环境监测活动。相关法律规定,国家重点监控企业、以及纳入各地年度减排计划且向水体集中直接排放污水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需开展自行监测。   环境损害评估监测   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是指因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包括突发环境事件)导致人身、财产、生态环境损害、应急处置费用和其他事务性费用的鉴定评估。在鉴定评估中需要详细介绍环境损害确认过程所依据的基础信息、现场勘察、监测分析、实验模拟、数值模拟等过程和结果。面向的主要是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需对此事件进行评定的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的基础就是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水、气、土壤、噪声等环境要素的现状。面向的主要是需要进行项目建设的各公司。   清洁生产审核   清洁生产审核分为自愿性审核和强制性审核。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或者地方排放标准的企业,可以自愿组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严重企业 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进行清洁审查审核的企业应当在所在地主要媒体上公布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企事业单位自主调查   大型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分散在全国各地,为了解不同生产基地的污染物排放情况,企事业内部需要对各生产基地进行检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服务性监测市场主要面对是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包括工厂开工建设、工厂运行以及超排或发生意外后的处理等过程中的环境监测需求。
  • 山东省十二部门联合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
    为进一步统筹推进山东检验检测服务行业发展,更好发挥检验检测服务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11月6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省将基本建立完善“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集约化、规范化”检验检测服务体系,实现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行业总体技术能力、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的目标,涌现一批规模效益好、技术水平高、行业信誉优的检验检测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知名品牌,打造一批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形成适应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检验检测服务新格局。《实施方案》明确了五个方面的重点发展任务,一是坚持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二是加速专业化提升,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三是加快国际化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四是推动集约化服务,构建现代检验检测服务体系;五是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行业公信力。山东省将优化检验检测政策保障,每年培育一批优质检验检测机构纳入省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库,用好用活“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省检测认证总部经济奖补”“国家质检中心奖补”“泰山品质”认证等奖补政策措施,推动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检验检测重大项目落实落地。下一步,全省将选树一批检验检测服务重点产业的典型案例,以赛促建培育一批高层次检验检测技能人才,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人人关心、社会参与、共享发展的检验检测工作局面,切实提高检验检测“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认可度,树立检验检测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
  • 政府和企业 谁该对环境监测负责?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近日在谈环境监测时指出,要厘清国家、省、市、县等不同层级的监测事权,根据各地情况确定监测机构相应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全国环境监测质控体系。我们想知道,各级政府环境监测机构和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职责应该如何划分?职责明确后,政府和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又该如何行使好职责?  对话人: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  如何明确政府和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职责?  政府环境监测机构要履行好政府监测职能,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可以承担服务型环境监测和一些公益性、监督性环境监测。  中国环境报: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近日在谈环境监测改革时指出,要厘清国家、省、市、县等不同层级的监测事权,根据各地情况确定监测机构相应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全国环境监测质控体系。我们知道,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客观性十分重要,那么,您认为政府和环境监测机构的职责应该是什么?  马中:环境监测数据是政策制定、监督管理的基础。只有准确知道当前的环境质量状况、环境污染情况,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环境政策,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并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环境监测包括两类:一是环境质量监测 二是污染排放监测。环境质量监测的对象是环境质量,是关乎公众利益的公共物品,比如对大气质量、水质的监测。污染排放监测的对象是污染源,监测的是排污者的排放行为。  政府对环境质量这一公共物品负责。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要履行好自身所承担的政府监测职能,包括环境质量监测、预报预警、跨境水体监测、履约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以及环境执法、环境质量目标责任考核、排污费征收、总量核算等环境监管中的监测工作。  对于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服务性环境监测可以全面放开,鼓励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参与排污单位污染源自行监测、环境损害评估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清洁生产审核、企事业单位自主调查等环境监测活动,推进环境监测服务主体多元化和服务方式多样化。  对于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能够承担,又不影响公平公正原则的公益性、监督性环境监测,向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有序放开,包括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和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的运行维护、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鉴别等监(检)测业务。  建立政府和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共同参与的全国环境监测体系,从体制和制度上为我国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提供了保障。  首先,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参与,加强了环境监测能力。其次,厘清了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监测质量更有保证。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运行的环境质量监测站属于政府购买服务,监测机构有责任按合同约定提供优质监测服务。第三,有利于提高环境监测水平,防止企业造假,为环境监管提供服务。第四,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信息,可以摆脱对于环境监测的行政干扰。  以日本为例,日本采用的做法是将关系重大、涉及大多数公众的监测工作(如流域监测等)由政府监测部门承担 而对于企业环境监测,则采取的是政府监管下的市场监测模式。具体而言,日本的监测体系是由政府和相关市场主体构成的。其中政府主要承担项目管理、资质审核、技术监督等职责,而企业等则对污染源(包括环境质量)进行常规监测,二者之间通过招标、委托管理等形式构成联系。日本这样一套“政府规划监管、市场运行监测”的模式,节约了行政成本,提高了环境监测的效率。  政府和企业在环境监测上是否有条件尽职尽责?  政府要做好政策制定、监督管理工作,社会监测要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  中国环境报:环境监测职责明确后,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是否可以承担起监测责任?  马中: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是有监测能力的。以水质监测为例,我国很多地方的水体(国控断面、省控断面)已经由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实施监测,主要方式是服务购买,地方政府付费,企业运行操作。这笔钱由公共财政支出,包括购买监测设备、监测数据。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你拿钱,我监测。这种购买服务的做法很好,可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客观性。但是目前,监测数据是不可以公开的,只能提供给购买服务的政府,监测机构仍然称不上是独立的,因此只是走了第一步,我们希望看到下一步数据可以完全公开。  实践表明,水质监测交给市场并不难。推而广之,大气质量监测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逐步放开。水质监测对技术的要求高,需要定点监测断面,而大气布点相对容易。不只是企业,很多科研院所都具有这样的监测能力。仅就高校而言,目前全国设置环境类专业的高等院校超过300所,已遍布我国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这些院校绝大多数具备良好的环境监测的实验条件以及科研实力和人才储备。  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就有两个大气质量监测点,其中一个设在黄山,是我们的教学基地。受到能力限制,黄山当地政府的大气监测站或者设在山顶的气象站,海拔1800米 或者设在山底的县城,海拔100米。于是,我们的监测站就设在了半山腰,可以弥补黄山大气质量监测的空白。  除了高校以外,众多企业、研究机构等都具备了相当的环境监测能力。只要把全国这些监测点进行筛选、利用,就形成了很好的监测网络。政府要做的就是出规则,把监测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中国环境报:政府对环境质量监测是否有足够的管理能力?国外能提供哪些经验?  马中:对于政府来说,主要是做好政策制定、监管等工作。  应针对环境监测的特点以及市场化的特征,对环境监测的标准、方法,监测机构的资质、能力,监测质量控制及数据采集、处理、发布等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为环境监测市场化提供依据。建立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证分级制度,建立监测信用档案与淘汰机制,从制度层面规范市场的环境监测行为。政府要积极引导,放宽准入条件,鼓励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提供监测服务供给。要积极培育环境监测服务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序放开环境监测服务业务领域,推动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工作稳步开展。要对环境监测行为实行事中、事后监管,实施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及其监测服务行为的监督管理,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维护环境监测服务市场的正常秩序。  美国在环境监测商业实验室运作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美国政府对商业实验室的建立和运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标准,将实验室依照监测能力、监测内容、监测范围划分不同等级(美国商业实验室可以提供的报告级别有第二级、第三级和第四级,其中第四级的要求最高,可以为美国环保局提供监测报告),详细规定了不同等级实验室应当具备的条件。一旦实验室达到某一级别,就可以通过投标等形式获得政府委托的监测项目进行运营。同时,其在运营过程中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一旦出现疏漏,就面临处罚、降低等级甚至取消监测资质的危险。  政府和企业在环境监测上应该分别承担怎样的责任?  政府必须做好监管工作,让企业说真话。  中国环境报:环境质量监测的职责已经明确,那么,排放监测的主体又应该是谁?政府和企业又应该分别承担怎样的责任?  马中:排放监测针对的是排污企业。从理论上讲,监测主体应该是企业自身,原因有两个:第一,企业有环境责任,监测排污,把排污情况说清楚是企业的责任。第二,信息不对称,企业对自己的排放情况最了解,政府相关部门即便每天盯着企业去查也不如企业自己说得明白。更何况即使排放末端信息是对称的,但前端、中端生产过程的相关信息(生产工艺、加工流程)还是不对称。因此,对于排污企业的监测,还应该实行排放者负责制度。不管用在线监测还是其它方式,排放企业要把排污情况说清楚,并对提供的数据负法律责任。  当然,出于经济利益考虑,有的企业不愿意说真话,往往把超标说成达标,这就要用法律、制度去约束。我们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排放标准、收费标准、排污许可制度,但这些制度还存在一定的漏洞。这样的条件下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最守法的企业做到达标排放 另一种是明明超标或者偷排,但因为违法成本低,企业谎称达标。排放监测数据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些数据是真实、可信的,才知道污染情况到底什么样,要怎样治理。因此,政府必须做好监管工作,让企业说真话。  政府怎样监管才有效?我认为根本在于转变监管思路,把末端监管转变为全过程监管,把以技术为重心转变为以管理为重心。企业生产有一个物料平衡原则,也就是说,投入多少原材料、使用什么样的工艺会排放多少污染物,是可以算出来的。例如,钢厂炼X吨钢,就需要买Y吨煤和Z吨焦炭,煤和焦炭的含硫量都是有记录的。煤和焦炭用炉子来烧,就一定会产生N吨二氧化硫。按照这样的排放量,就需要安装一定的脱硫装置才能进行处理。如果现有的脱硫设施不够用,或者有了设施但不运行,就会产生偷排或超标排污。  因此,企业申报的监测数据是否真实可靠,政府相关部门需要有一个基本判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不敢不说真话。这就需要我们完善排污许可制度,把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搞清楚、算好账,成为环境管理的依据。  在对末端排放的监管方面,也可以转变思路,更重视对企业抽查的方式。一旦抽查发现超标排放,就严格进行处罚。以美国为例,如果这次抽查发现有问题,就从上次达标之日起开始计算进行罚款。抽查的好处有两个:一是准确。按照概率来说,如果几次抽查都没发现问题,一般来说排放情况比较好。二是震慑。如果抽查发现问题后处罚的力度特别大,就会促进企业守法。  在监管方面,美国经验值得借鉴。美国对排放监测的监管重心不是技术,而是人,他们有一大批专业人员在做这些事情。  中国环境报:学到美国环境监管模式难不难?当前环境监管人员能否胜任?  马中:我们需要的是综合型的人才。当前,我们的环境管理人才都是“专才”,技术型人才比较多,懂经济、管理的比较少。因此,要注重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我们现在已经开始这样的尝试。  马中简介: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国家重点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环境保护部科技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环保联合会理事,《SustainabilityScience》、《中国环境科学》、《自然资源学报》等期刊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环境和自然资源经济评价。
  • 铜梁:建水资源检测中心 促新兴服务业发展
    工作人员进行检查。铜梁区委宣传部供图7月5日下午,一份来自铜梁区蒲吕街道新联村“母亲水窖”的水样送达铜梁区龙都水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检测中心,样品接收员蔺桐将水样登记入册后送入清洁水样室,这份水样进行冷藏后,将依次进行近十项严格检测,确保让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铜梁区龙都水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检测中心是铜梁区通过政企合作共建的模式,在铜梁区国资中心、区水利局、区龙廷公司的指导下,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按照推动新兴服务业聚集壮大的工作思路,成为渝西地区率先取得的环境检测资质的国有企业。“今年5月,公司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正式开始提供水质检测服务。”检测中心负责人华德桦介绍,目前检测中心用于检验检测的实验室有三十余间,拥有离子色谱、原子吸收、原子荧光、气相色谱等各类先进检测设备七十余台,能提供地表水、生活饮用水、工业废水污水各项检测指标156项,是目前渝西片区占地面积最大,检测能力覆盖最完善的国企检测机构。在检测中心各实验室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各委托方水样进行各种类别的检测,认真细致地监测记录对比每一个数据,确保检测成果的准确性。在离子色谱分析室,检测中心技术负责人龙海燕正在对送检样本进行过滤和稀释前处理。“离子色谱技术是目前水质检测中重要的分析手段之一。”龙海燕介绍,在高峰期每天能收到送检样本上百份,通过仪器能同时测定水质中氟化物、氯化物、硫酸盐等多种成分,分析速度快,测定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经过离子色谱分析等检测程序后的送检样本将送往微生物实验室。“在进行配制培养基以及样品的处理后,我们会利用仪器对水样的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等菌群进行检测,最后形成检测报告,客观、公正地评价送检水样卫生质量。”检测员倪凤娥表示。据了解,目前检测中心服务范围已经实现铜梁区各镇街全覆盖,通过委托方的要求可以提供地表水、生活饮水、工业废水污水、水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水资源水生态监测检测服务,准确掌握铜梁区水质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发现饮水安全隐患问题。“我们将持续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在水质检测之外,拓展土壤、噪音、气体等检测服务。”华德桦介绍,检测中心服务地域在不断拓展,目前除铜梁外,委托方已经扩展到渝西地区其他区县,下一步还将搭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快车”,与川东地区开展水资源检测合作,持续扩大专业检测团队,提升检测能力。
  • 北京市检测服务业质量现状课题开始招标
    北京市检测服务业质量现状及质量管理模式研究课题资格预审公告   北京明世继元招标有限公司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委托,就其北京市检测服务业质量现状及质量管理模式研究课题进行竞争性谈判采购,现接受报名。   1、课题名称:北京市检测服务业质量现状及质量管理模式研究课题   2、项目编号:BJMSJY-110052   3、采购人名称: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4、采购代理机构名称:北京明世继元招标有限公司   5、课题初步预算:叁拾万元整(¥300000.00)(详见谈判文件)   6、课题任务   鉴于检测服务领域较为庞杂。本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将把检测服务按照检测主体、检测对象和检测服务对象等维度进行细分。一方面,通过在国家和城市地区(以北京为主)两个层面上搜集分析产业发展关键数据,来研究和解决问题。一方面,通过政策法规方面的分析、梳理,借鉴各地在发展、规范检测服务业的一些具体做法,为北京检验检测服务业的发展从法规、政策的角度提供决策建议。   对各种不同的检测服务,其服务质量如何进行测评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管理、提高顾客满意度并发挥其应有作用是本研究的重点。   6、课题目标   鉴于检测服务业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将通过文献梳理、法规研读、调查访谈等多种手段,全面把握北京市检测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了解这一行业的服务质量水平 通过访谈,研究国内外检测行业优秀的质量管理做法和模式,为提高北京检测服务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7、课题研究开发内容   (1) 检测服务业总体状况研究   (2) 检测服务业的相关法规和政策研究   (3) 检测服务业服务质量水平和质量管理研究   8、投标人资格要求: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良好的信誉、有技术基础及服务能力的研究所、大专院校及企业   2)具有完成类似或近似课题经验的(提供投标人在三年内完成的类似或近似课题情况介绍并附合同复印件等证明材料)   3)投标单位项目负责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提供相关资格证书复印件等证明材料)   4)联合体投标的,可以由联合体共同推举的法人作为代表,此代表对与本次招   标有关的一切事宜有执行权,执行结果对联合体内各方均具有约束力 投标资格以   联合体中资格最低一方为准   5)能提供课题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的。   10、报名时必须提交的资料:   1) 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年检有效并加盖公章)(独立科研院所或企业提供)   2) 税务登记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独立科研院所或企业提供)   3)法定代表人授权书(独立科研院所或企业提供)   4)财务报表(包括现金流量表、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等)、最近一年度审计报告或银行出具的近三个月内的资信证明(独立科研院所或企业提供)   5) 单位社会保险资金缴纳记录(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资金的有效票据凭证复印件   加盖公章)(独立科研院所或企业提供)   6)学校相应证明文件(加盖学校公章的授权文件或其他证明文件)(大专院校投标时提供)   7)三年内完成类似或近似课题的情况介绍(需提供加盖公章的合同复印件等证明材料)   8)投标单位项目负责人副高级以上职称证明(提供相关资格证书复印件等证明材料)   11、购买采购文件说明:   资格审查:招标采购单位从评审合格的报名人中随机抽取三家或三家以上单   位作为谈判人,发出谈判邀请并向其发售谈判文件。   12、报名资料的送达:   1)报名地点:北京明世继元招标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路11号一商大厦1503室   2)递交报名资料时间:2011年11月21日至2011年11月23日9:30-11:30 ,   14:00-16:30(节假日除外)   11、谈判文件的发售:   发售地点: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路11号一商大厦1503室   发售时间:2011年11月24日至2011年11月29日 9:30-11:30 、14:00-16:30(节假日除外)   标书价格:人民币200元(本项目不接受邮购),售后不退。   12、项目联系人:张秋月   联系方式:010—63518887-806 传真:010-63518887-86   电子信箱:bjmsjy@163.com   开户名(全称):北京明世继元招标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安门支行   帐 号:0117014170014132   北京明世继元招标有限公司   2011年11月21日
  • 我国将加快培育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服务业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 记者从9日举行的第六个世界认可日主题活动上获悉,国家认监委将加快培育发展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服务业,完善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国家认监委组织开展认证认可促贸惠民行动,出台7项20条措施的一部分。   据了解,国家认监委将重点建设碳交易技术评价服务平台、北斗卫星导航检测认证平台等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展公共检测技术平台示范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低碳产品认证示范区、服务外包认证示范区等创建活动。   同时,国家认监委还将建立完善的中国检验检测资源共享平台,重点在高耗能产业、高对外依存度产业开展节能环保产品认证、低碳产品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在服务业推行供应链管理体系、售后服务、旅游服务等新型服务认证,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除培育壮大认证认可服务业之外,国家认监委的促贸惠民行动还包括服务节能减排行动,开展“认证提升质量、认证提升价值”活动,组织重点产品认证执法整治行动,扩大认证认可国际互认成果,积极促进监管职能转变,深入开展认证认可“下基层”实践活动。   认证认可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我国已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认证认可体系,包括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的认证制度、国家认可制度、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进出口食品注册备案制度等,颁发的有效认证证书总数达110.7万张,连续10年居世界第一。
  • 一地方出台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聚焦“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数字化、规范化”发展目标,围绕服务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创新集群,补齐产业链创新链中知识产权与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领域、服务能力的短板,打造高水平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创新集群,助力产业集群攻克卡脖子技术、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国际竞争力。《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产业规模更加壮大,主营业务收入超250亿元;营收超亿元的机构总数达30家;累计引育国内外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知名机构、总部机构40个。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载体布局更加优化,建成一批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领域重点项目,建成国家、省知识产权、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区)9家。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产业成效更加凸显,3年累计新增国内发明专利授权57000件,累计新增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达3000件,累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超350亿元;累计建成国家、省级质检中心、计量中心38个,累计获批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工程技术)中心18个。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综合实力居于全国大中城市领先行列。《行动计划》明确,检验检测认证发展围绕苏州市四大产业创新集群及绿色低碳、民生保障领域六大方向,具体包括:电子信息领域检验检测认证做专做精、装备制造领域检验检测认证做大做强、生物医药领域检验检测认证提档升级、先进材料领域检验检测认证加快技术攻关、绿色低碳领域检验检测认证拓宽覆盖范围、民生保障领域检验检测认证做深做细。知识产权服务发展重点围绕知识产权数据加工与应用服务做强做深、知识产权代理服务行业提质增效、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做优做精三大方向。 《行动计划》要求,要从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支持行业做大做强、提升区域发展能级、提升服务产业链能力、拓展国际服务能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协同融合发展、严格行业监管执法8个方面,推动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服务供给水平显著提升。为推动该行动计划加快实施,从2023年开始,苏州市重点推进苏州国家质量基础基地、知识产权国际服务平台等21个重点项目建设,在各地区全面布局符合地方产业特色的检验检测认证能力。此外,还将从开展行业调研、健全行业统计制度、加强地区考核激励等方面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 华盛检测入驻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重庆)
    近日,重庆华盛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盛检测)总部搬迁至位于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核心区的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重庆),并正式对外开展检验检测业务。检验检测产业再添新引擎据了解,华盛检测是一家具有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资质、建筑工程质量专项检测资质、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颁发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综合甲级资质和桥梁隧道专项检测资质的高新技术企业。重庆华盛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科学城总部。华盛检测供图华盛检测主要从事土木工程检测和交通工程检测等领域。华盛检测总经理张雪松表示,企业在大中型桥梁、隧道相关的检测,钢结构、道路检测等相关领域具有行业优势,在企业资质、仪器设备、实操项目经验等方面,华盛检测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重庆华盛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雪松。华盛检测供图据悉,重庆市仅有6家企业拥有交通运输部颁发的综合甲级资质,华盛检测便是其中之一。2022年至2023年,华盛检测连续两届获得“全国建筑类AAA企业”。企业拥有包括机器人全自动混凝土压力试验机、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微机控制电子环刚度试验机、26m工作平台桥梁检测车等多项先进智能检测设备,总投入超过千万元。目前,企业经营项目1000余个,其中包含桥梁及相关类103个、隧道及相关类28个。重庆华盛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验检测设备。华盛检测供图据悉,郭家沱长江大桥建筑材料的交工验收、白沙长江大桥健康监测及成桥荷载试验、白沙长江大桥健康监测、同茂隧道定期检查等项目检测工作均由华盛检测承担。搬迁至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后,华盛检测科学城总部办公场地和检测区域达9000平方米,在重庆市同类检测企业中集中面积最大。重庆华盛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验检测设备。华盛检测供图检验检测产业加快集聚按照《重庆市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规划》,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正在加快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重庆),做大做强国家质检基地,加快培育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重庆)地处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核心区,以国家质检基地为核心,集聚了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演练基地,国家电梯、升降机质检中心,国家城市能源计量检测中心,国家笔记本电脑质检中心,国家客车、摩托车、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质检中心,国家消防及阻燃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16个国家级质量基础服务平台,技术能力覆盖相应产业90%以上的产品或参数,汽摩整车及零部件、电磁兼容、车路协同及自动驾驶、能效测试等多个项目检测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四大质量技术基础的内涵集成,有效助推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质检基地。华盛检测供图据重庆科学城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重庆)集聚了国际国内众多知名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机构和检验检测龙头企业、行业领军企业,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据悉,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专门出台了加快发展检验检测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对落户集聚区的检验检测机构,在支持企业购置和租用重大设备、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检验检测企业集聚发展等方面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按照重庆市检测检验千亿级产业集群的规划,接下来我们也会朝着横向和纵向进行发展,横向包括开拓水利、铁路、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检测;纵向包括参与检测仪器设备、软件的研发等。”说到企业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张雪松满怀信心。
  • 雪迪龙等四上市公司入选首批环保服务业试点名单
    日前,永清环保、雪迪龙、桑德环境、现代投资四家上市公司入选首批环保服务业试点名单,将分别针对不同领域开展环保服务试点工作。   环保部已正式向19家单位下发《关于同意开展环保服务业试点的通知》,首批19家试点单位中包括辽宁省环保厅、江苏省环保厅两家省级环保部门,涉及到永清环保、雪迪龙、桑德环境、现代投资四家上市公司。   四家上市公司试点方向各有侧重,永清环保重点开展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综合环保服务试点,雪迪龙重点开展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试点。据永清环保介绍,该公司已与江西省新余市,湖南省湘乡市、宁乡县、怀化市签订合同环境服务协议,在环保咨询、培训、监测、设施运营等领域展开试点。   桑德集团重点开展乡镇污水处理综合环保服务试点,探索乡镇污水处理服务模式和服务要求。该集团拥有两家上市公司,分别为桑德环境和桑德国际。   湖南现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重点开展环境金融服务试点,探索环保项目融资机制。该公司是现代投资的全资子公司。环保类金融投资试点也是本次试点工作的新兴领域。   环保部自2012年起不断推进环保服务试点工作,2012年11月,环保部印发《环保服务业试点工作方案》,全面启动试点工作 2013年初发布《关于发展环保服务业的指导意见》,9月起召开多次会议探讨试点方向及试点企业名单。   根据《环境服务业&ldquo 十二五&rdquo 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到&ldquo 十二五&rdquo 末,环境服务业在环保产业中的比重将达到30%。
  • 市场监管总局:加强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和监测 完善统计监测体系
    目前,市场监管总局已连续9年组织开展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建立了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的统计资料库。为进一步加强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尤其是基于统计数据开展检验检测行业监测分析,不断完善统计监测体系,持续提升统计数据和监测分析质量,市场监管总局发出加强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和监测的通知。  通知从统计范畴、数据质量、监测预警工作、统计和监测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作出要求。  一、进一步明确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范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检验检测行业统一管理的要求,适应检验检测行业快速发展和“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不断提升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权威性,依法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和其他专业领域法定资格、资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特种设备、安全生产、雷电防护、水利、海关等)的检验检测机构均应当填报统计数据。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应当与相关领域主管部门共同推进检验检测统计工作,将以上要求宣贯培训到位,及时为相关领域的检验检测机构分配账号,为2022年度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顺利开展做好准备。  二、进一步提升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  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资质认定行业评审组和认可中心应当建立完善检验检测统计工作制度,确保数据填报及时、完整、准确,加强数据质量审核。对未按时、按要求上报统计数据的检验检测机构加强提醒和监督检查。对数据上报不准确、不完整、不及时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查明原因并及时提醒修改。  各国家质检中心、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按要求及时完成本单位统计数据整理和上报工作,自觉接受相关主管部门的询问和核查。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将统计工作要求固化到质量管理体系中规范管理,持续提升统计工作质量。同时,应当继续按照相关要求,定期通过市场监管总局网站上传对社会出具的各类检验检测报告编号,并接受社会公众的查询和监督。检验检测报告编号上传系统为市场监管总局网站(www.samr.gov.cn)首页—服务—集成服务—检验检测机构综合监管服务平台(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未按要求上传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或者拒不接受报告编号查证的检验检测机构,市场监管部门应当予以提醒和纠正。对经提醒无理由仍不上报、不修改统计数据或不上传报告编号的机构,在按照相关规定实施行政处理的同时,将列入异常名单对社会公布,并作为监管重点加强监督检查。  三、进一步开展检验检测行业监测预警工作  开展检验检测行业监测预警,预判可能存在或者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风险、减少损失,是实施行业治理的重要工作方法。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资质认定行业评审组和认可中心应当高度重视监测预警手段对检验检测行业的宏观支撑作用,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因地制宜,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检验检测行业监测预警工作,并及时将有关风险和趋势信息报送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  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将继续利用检验检测行业监测简讯、景气指数跟踪测评、年度统计简报等方式开展检验检测行业监测预警,并及时向业内发布相关监测预警信息。  四、进一步加强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和监测队伍建设  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资质认定行业评审组、认可中心、国家质检中心应当建立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监测员制度,指定专人作为统计监测员,承担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及行业监测相关工作。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的要求,统计监测员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统计工作布置、数据采集审核、进度核查催报、信息汇总报送等工作。统计监测员发生变动的,应当及时指定新的统计监测员,并将变动信息向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报告。鼓励检验检测机构指定专人承担本单位的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并将相关人员信息向资质认定部门报备。  市场监管总局定期组织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资质认定行业评审组、认可中心及国家质检中心等单位的统计监测员进行业务培训。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资质认定行业评审组、认可中心负责对本辖区、本行业和获认可检验检测机构的统计监测员培训宣贯相关统计监测要求。
  • 构建省级质量基础设施“互联网+”服务平台84个 山东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在10月20日举行的解读《关于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赵风勇介绍了前期山东省在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他介绍,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山东是检验检测大省,据统计全省共有检验检测机构3886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位,年出具报告4200余万份,检验检测从业人员11.2万人,实现营业收入240亿元,基本构建了适应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检验检测体系。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在服务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支撑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推动规范运行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检验检测服务业保持稳中向好、提质增效态势,行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强化政策引领。制定出台《关于推动检验检测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十二条措施》,推动检验检测与产业发展有效融合,深化检企对接,建立标志性产业链、重点产业链检验检测供需清单。加快质量基础设施(NQI)综合应用,积极推动“质量驿站”机制,构建省级质量基础设施“互联网+”服务平台84个,引导优质龙头检验检测机构围绕产业集群、“链主”企业就近设置分支机构,打造检测链、标准链、认证链集成服务,有效解决传统检验存在的“周期长”“距离远”“花费大”等难题。夯实平台建设。围绕满足产业优化升级、服务高质量发展、支撑政府监管等需要,建设完善了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国家锂电池产品质检中心、国家网络软件产品质检中心等一批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家质检中心。全省拥有国家质检中心47家,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8家,各类技术标准创新中心32家。持续推进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完善济南、青岛、烟台园区布局;建成了3个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位。加强综合保障。积极谋划和培育现代检验检测服务业优质项目,实行清单式管理、责任化推进。今年,推动国检集团山东检测认证平台、检验检测集聚区烟台园区等15项优质检验检测服务项目,入库省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库,在土地、能耗、资金等方面进行政策支持。出台检验检测认证奖补政策,引导行业做优做精、做大做强。四是优化行业管理。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山东省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信用风险分类监督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综合监管工作的通知》,积极构建以“法治监管”为根本、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智慧监管”为手段的新型检验检测监管机制,在机动车、农业畜牧等领域连续多年推行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大幅提升联合发现问题和联动处置风险的能力,服务检验检测行业健康发展。
  • 我国环境监测相关企业上半年新增近2万家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20焦化行业环保综合治理技术研讨会 10月29-30日 临汾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北极星环境监测网讯:近日,自如出租屋再现甲醛超标事件,由此牵出的环境监测话题引发网友热烈关注。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相关企业共有11万家,2019年共新注册企业2.2万家,同比增长36.83%,今年上半年新增近2万家企业,同比增长88%。从地区分布来看,江苏省以1.4万家企业排名第一,广东、山东、浙江、陕西分列2-5位。此外,近年来环境监测行业专利数量逐年增长,2019年已达到1600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9年新增企业2.2万家,今年上半年注册量同比增长88%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据《电商报》报道,近日,针对自如出租屋甲醛超标事件中,自如出具的由自家团队检测交出的认证报告,有专家表示,自如检测可信度不高,且无资质发布数据涉嫌违规。企查查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9月份,我国共有在业、存续的环境监测相关企业共11万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18px height: 21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22bd7a68-f285-424c-b083-ba1d0e9ce17d.jpg" title=" 6373646994735184166158255.jpg" alt=" 6373646994735184166158255.jpg" width=" 318" height=" 216" /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环境监测总体可以分为环境质量检测和污染源检测,环境质量监测对象包含空气、水、土壤、噪声等,“十二五”期间,各项国家政策推动监测行业快速发展,“水十条”“大气十条”等环保政策落地,大大刺激了环境监测市场需求的爆发。企查查数据显示,2014年起,环境监测相关企业新注册量呈直线上升趋势,2019年共新注册2.2万家,同比增长了36.83%。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97px height: 20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e9079082-c5d5-4a25-8883-183dd5dee3c9.jpg" title=" 6373646992308464534604188.jpg" alt=" 6373646992308464534604188.jpg" width=" 297" height=" 207" /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随着“十三五”环保规划的出台,及各项新的环保政策的指引下,环境监测行业得到稳步发展。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新注册近2万家企业,同比上涨88%。特别是二季度,共新注册相关企业1.3万家,环比增长133%,同比增长130%。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江苏广东山东排名前三,三场企业隶属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90px height: 21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0bf87c65-4d63-43d2-95f2-62174e5682bd.jpg" title=" 6373646990520391841431767.jpg" alt=" 6373646990520391841431767.jpg" width=" 290" height=" 212" /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国内环境监测相关企业主要聚集在我国的华东、华南地区。企查查数据显示,江苏相关企业拥有量最高,达1.4万家,广东、山东、浙江、陕西居二至五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1px height: 21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3ba1fc74-496f-43dc-8eb9-545bf48f95f1.jpg" title=" 6373646988977655004315591.jpg" alt=" 6373646988977655004315591.jpg" width=" 201" height=" 217" /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目前国内环境监测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由于环境监测技术门槛偏高,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据很大的比例。企查查数据显示,环境监测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数量占总体的31%,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建筑业,分别占总量的13%和6%。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9年行业专利数量达1600件,28%企业注册资本高于1000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61px height: 19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9c65829f-52cb-4881-a2e4-f8325335d20a.jpg" title=" 6373646986661655211790413.jpg" alt=" 6373646986661655211790413.jpg" width=" 261" height=" 195" /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近十年来,环境监测相关专利申请量逐年稳定增长。企查查数据显示,环境监测相关专利共8千余件,2018年相关专利量破千,2019年达1600件,是2010年的22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39px height: 23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65e5a705-64ba-4c13-9e15-741188bfba57.jpg" title=" 6373646984291991808892830.jpg" alt=" 6373646984291991808892830.jpg" width=" 239" height=" 234" /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从注册资本角度来看,企查查数据显示,环境监测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分布较为均匀,其中注册资本100万-500万相关企业占比最高,达33%,其次为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占比达28%。 /p p br/ /p p br/ /p
  • 认监委启动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
    今年1月,国家认监委启动我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并先期在5个省市和2个行业开展试点。目前,试点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根据试点工作经验,国家认监委将于今年6月启动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部署和协调地方质检两局、计量认证行业评审组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组织全国所有获得资质认定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依据《统计法》规范、如实、按期上报数据信息,并对上报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高技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和高端环节,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创新性强、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作用突出,对于扩大内需、吸纳就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检验检测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带动作用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将&ldquo 检验检测服务业&rdquo 列入重点推进的八个高技术服务领域之一。   为了充分摸清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具体情况及产业特点,制定符合我国现阶段检验检测市场发展需要的政策制度,加快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激发检验检测机构内在活力,亟需全面深入地开展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 2013年10月15日,国家统计局正式批准实施《检验检测统计报表制度》,将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纳入国家服务业统计序列。国家认监委进一步加快推进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进展,制定了统计工作方案,建成了全国统计联网直报系统。   全面开展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可以切实摸清检验检测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行业布局特点、产业发展趋势和资源配置状况等重要信息,为落实国务院&ldquo 整合业务相同或相近检验检测认证机构&rdquo 的工作任务,形成布局合理、实力雄厚、公正可信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体系,提供持续的统计分析数据和信息化支撑。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如期展开,将对规范检验检测市场运行、建立检验检测服务业诚信体系起到核心的支撑作用,有助于提升我国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的质量水平。
  • 企业排行榜|环境服务业及细分领域最新排名权威发布!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基于2015年度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调查数据,按照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分别对纳入该统计的全部环境服务从业企业以及水污染治理服务、大气污染治理服务、 环境保护监测服务、固体废物治理服务、危险废物治理服务5个细分领域的环境服务从业企业进行了排名。并于近日发布了年度环境服务业统计口径内30强和前述每个领域20强的企业名单。  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是环境保护部按照国家统计局要求组织实施,由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提供技术支持的年度统计制度,统计范围覆盖从事环境治理业(不含排放污水的搜集和治理活 动等)、环境与生态监测(不含高空大气监测等)、生态保护(不含林业自然保护区管理、野生动物保护和野生植物保护)三大领域的环境服务业务活动且独立核算的企业、行政、事业法人单位。  仪器信息网摘录其中的综合排名与环境保护监测服务领域,供广大网友参考。  综合排名与简析  2015 年,我国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口径内从业企业共计4080家,年营业收入超过2100亿元,营业利润约161 亿元,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2014 年增长27%和24% 左右,年度平均利润率7.4%。  统计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度环境服务业从业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营业收入(企业全部营业收入额)排名top30名单如下:中国环境服务企业top30排行榜  营业收入排名前30位的从业企业,以股份有限公司或其他有限责任公司等非国有企业为主,仅有7家国有企业或国有独资企业。Top30营业收入之和约占环境服 务业年度营业收入总额的36%,且危险废物治理服务企业最多,占据top30中的12席,水污染治理服务企业6家,大气污染治理服务和环境保护监测服务企 业均分别瓜分了榜单中16.7%的席位,其余2家分别从事固体废物治理服务和其他污染治理服务。  环境保护监测服务领域  2015 年,环境保护监测从业企业共计1152家,年营业收入约321亿元,实现营业利润约34 亿元,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上年大幅拉升50% 和54% ,行业年度平均利润率高达10.7%。中国环境保护监测服务企业top20名单如下:中国环境保护监测服务企业top20排行榜  涉猎环境保护监测业务,营业收入排名前20位的企业,以1.7%的行业从业企业数量占比贡献了该领域年度营业总额的近62%,行业集中度高,且以国有企业或国有独资企业为主,top20中仅有7家非国有企业。  (本排名依据2015年度全国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数据,部分企业因未填报,故不在排名之列)
  • 企业排行榜|环境服务业趋势分析及细分领域最新排名
    p   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是生态环境部按照国家统计局要求组织实施,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提供技术支持的年度统计制度,统计范围覆盖我国境内(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正式登记注册的从事环境治理业、环境与生态监测、生态保护(不含林业自然保护区管理、野生动物保护和野生植物保护)三大领域的环境服务业务活动且独立核算的企业、行政、事业法人单位。 /p p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基于2017年度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数据,按照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分别对纳入该统计的全部环境服务从业企业以及水污染治理服务、大气污染治理服务、环境保护监测服务、固体废物治理服务、危险废物治理服务5个细分领域的环境服务从业企业进行了排名。在此,发布2017年度环境服务业统计口径内30强和前述各领域20强的企业名单。 /p p   一、综合排名与简析 /p p   2017年,我国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口径内从业企业共计5150家,比上年增长9.4%,增幅较上年下滑6个百分点 实现年营业收入2943.5亿元,营业利润291.4亿元,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19.2%和50.1%,增幅较上年分别上扬5.0和29.5个百分点 营业利润率实现近5年内的首次大幅提升,达9.9%,较2016年提高2个百分点。 /p p   从企业数量看,水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监测领域从业企业数量领跑五个细分领域。2017年,企业数量加速增长的两领域中,大气污染治理领域较上年的增幅居各领域首位,达17.9%,固体废物治理领域增幅较上年提高了4.9%,增长提速幅度高于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增长放缓的两领域中,环境保护监测领域增幅较上年下跌最大,降低了15.5%。危险废物治理领域是唯一企业数量萎缩的领域。 /p p   从营业收入看,水污染治理、危险废物治理、大气污染治理三领域营业收入高于上年。其中,水污染治理、危险废物治理两领域2017年表现亮眼,以830.3亿元和36.4%分列2017年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较上年增幅两项的五领域首位。营业收入下滑的两领域中,环境保护监测较上年下跌最为明显,约为-10.0%。 /p p   从营业利润看,五领域2017年营业利润均高于上年。2017年营业利润增长加速的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监测三领域中,水污染治理领域增速从2016年的-1.5%大幅升至2017年的72.5%,增幅居五领域之首。营业利润增速放缓的两领域中,固体废物治理领域增速降幅相对最大,下跌约60个百分点。 /p p   从营业利润率看,五领域2017年营业利润率均较上年有所提高。其中,仅固体废物治理领域营业利润率(12.1%)高于同期全国环境服务业平均水平(9.9%)。2017年营业利润率增长最多的是水污染治理领域,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增幅相对最小,分别较上年提高了2.7和0.7个百分点。 /p p   从领域集中度看,五领域集中度2017年较上年3升2降。集中度升高的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和危险废物治理三领域中,大气污染治理领域2017年集中度为五领域中最高,水污染治理领域集中度较上年提升最多。集中度下滑的两领域中,环境保护监测领域虽略低于2016年,但仍基本与水污染治理领域持平,固体废物治理领域2017年集中度为五领域中最低。 /p p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度环境服务业从业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营业收入(按企业全部营业收入额计)排名Top30名单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环境服务企业Top30排行榜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4bfcbfbe-510d-4a61-8db8-d06da5ffcbc9.jpg" style=" " title=" 服务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9afb7db6-151d-46c9-a4c9-0d74a1bdff68.jpg" style=" " title=" 服务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注:2017年度新入榜企业以★标注 /p p   2016年度环境服务企业Top30中的19家保持强势,继续位列2017年度前30强,11家企业新入榜。 /p p   营业收入排名前30的从业企业,以股份有限公司或其他有限责任公司等为主,国有企业或国有独资企业仅7家,较上年减少2家。榜单上,从事危险废物治理服务的企业数量最多,占据Top30中的11席,数量与上年持平 水污染治理服务企业6家,较上年减少1家 大气污染治理服务和其他污染治理服务企业各5家,分别较上年增加1家和3家 固体废物治理服务、环境保护监测服务企业各1家,分别较上年减少1家和3家 其他自然保护服务企业1家,上年无此领域企业上榜。Top30营业收入之和约占环境服务业年度营业收入总额的38.5%,比2016年提高1.8%。 /p p   二、细分领域排名与简析 /p p   5、环境保护监测领域 /p p   2017年,环境保护监测从业企业共计1655家,比上年增长12.4%,增幅较上年下跌15.5%,年营业收入约333.8亿元,增幅从2016年的15.5%跌至-10.0%,营业利润32.7亿元,增速从上年的-6.1%升至1.2%,领域年度平均利润率9.8%,较2016年上升1.1个百分点。环境保护监测服务企业Top20名单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环境保护监测服务企业Top20排行榜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421a40b0-b7b8-47c0-831c-355bd2297b0c.jpg" style=" " title=" 监测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e046cf66-f922-4105-a3e9-938aa4e6916d.jpg" style=" " title=" 监测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注:2017年度新入榜企业以★标注 /p p   上年度环境保护监测服务企业Top20中的11家出现在2017年度前20中,9家企业新入榜。榜单中国有企业占据7席。 /p p   涉猎环境保护监测业务,营业收入排名前20的企业,以1.2%的领域从业企业数量占比贡献了该领域年度营业收入总额的50.7%,Top20营业收入占比较上年下跌10.1%。领域集中度较2016年有所下滑。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本排名依据2017年度全国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数据,部分企业因未填报,故不在排名之列。) /span /p
  • 重庆力争2027年基本建成千亿级检验检测服务业集群
    5月15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新闻发布会。本届西洽会期间安排了检验检测专项活动,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林介绍了相关情况。李林表示,检验检测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2022年,全市检验检测全产业链规模突破了450亿元。本届西洽会安排检验检测专项活动,主要是展示我市和西部地区、部分先进发达地区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先进检验检测方法和设备、检验检测服务现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宣传我市检验检测政策措施,传递检验检测行业治理最新信息,搭建检验检测交流洽谈和合资合作平台,助力打造我市千亿级检验检测产业集群,服务西部乃至全国检验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了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我市制定了《重庆市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李林表示,到2027年,初步形成检验检测服务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两区五群多基地”协调发展的检验检测供给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千亿级检验检测服务业集群,初步建成国家中西部检验检测服务业高地。
  • 环境监测仪器企业将受益于十二五垃圾分选规划
    国务院23日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会议指出,到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50%的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要推广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焚烧发电、生物处理等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方式。加快存量垃圾治理。   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认为,相较于“十一五”而言,国家在“十二五”规划首次明确提出垃圾分选,将垃圾作为一种资源来加以利用,是国家环保政策的一大进步。此次会议传递出的核心信号是,作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垃圾焚烧发电将在“十二五”期间获得国家层面的大力推广。   垃圾填埋现瓶颈   此次会议指出,近年来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激增,垃圾处理能力相对不足,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我国超过80%的生活垃圾通过填埋处理,但由于用地紧张和二次污染,填埋已经出现瓶颈。中国环境学会固体废物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聂永丰教授早先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垃圾处理采用焚烧还是填埋,要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在中国东部,很多省份人口密度甚至高于日本,这决定了这些地区垃圾处理应以焚烧为宜。   各地反对上马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主要原因是担心焚烧产生的二噁英排放会影响周边居民身体健康。此次常务会议提到,要加强对设施运营状况和处理效果的监管,完善全国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监控系统,定期开展排放物检测。   骆建华认为,合适的焚烧设备加上运营管理得当,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可以完全控制在对人体无害的范围之内。选择定期将垃圾焚烧排放数据向市民公开,将有助于获得市民的理解支持。   环境监测仪器公司将长期受益   在垃圾分选及之后的垃圾焚烧的过程中,会有酸性气体、烟尘等废气排放,这将需要相应的环境监测仪器对垃圾处理过程进行监测。同时,随着全国垃圾处理运营监控系统的建立,市场对环境监测仪器的需求量将持续放大。由此相关环境监测仪器公司将从中获益。
  • 广州招标8家环境监测机构 建环境监测服务库
    广东省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公开招标8家环境监测机构。市政府采购网公示内容显示,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称按照环境管理部门的要求完成监测任务难以实现,需要通过公开招标环境监测机构,建立东莞市环境监测服务库,以循环排号为主的方式委托中标单位开展辐射类、验收等环境监测业务。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称,当前东莞环境管理需要大量的监测数据,但中心站人力资源较为紧张,按照环境管理部门的要求完成繁重的监测任务根本难以实现。因此,通过公开招标建立东莞市环境监测服务库,选取8家环境检测机构入库,并在东莞市环境保护局网站上公示入库名单,服务期限二年。   按照相关文件要求,中标机构负责企业委托监测业务、辐射类监测业务、验收监测业务,以及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暂不具备检测能力的业务,或由于人力所限无法按期完成的环境监测业务等。   据介绍,监测机构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并对监测数据保密,同时提供纸质版、电子版监测报告及原始记录、数据等。
  • 国际第三方检测检验认证服务业博览会
    2021第23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国际第三方检测检验认证服务业博览会International 3rd party Inspection Testing and Certification Services Expo 2021 同期举办:2021第二届深圳国际分析测试与智慧实验技术博览会前言每年一届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每年 11 月在深圳举行,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类展会,被誉为“中国科技第一展”。 “深圳国际第三方检测检验认证服务业博览会”是高交会重要的专题展之一。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全球贸易活动更多更大更频、国际服务外包需求的激增、检测标准系统改革、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加大购买服务力度等,2018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指出,要深化和推动质量认证国际合作互认,要提高国内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开放度,同时加快我国检验检测认证“走出去”步伐,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诸多利好因素都为检验检测认证行业提供了绝佳的历史发展机遇。本届展会以“服务、创新、融合、机遇”为主题,展会举办地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示范区,“深圳质量”和“深圳标准”已在全国掀起了城市质量和地方标准的热潮,届时将围绕市场需求将设立“行业服务优秀品牌”、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自助服务超市”、投融资对接、技术交流、商务合作、成果展示等特色活动,致力于为中国检验检测认证业“政产学研金服用”领域打造国际一流的交流、合作、贸易平台。一、展览时间与地点展览时间:2021 年 11 月 17 -- 21 日(共 5 天)展览地点:深圳会展中心 7 号馆(福田区)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商务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深圳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协办单位: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执行单位:北京中招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广东中科航国际会展有限公司3、 展览范围: ◆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涉及生命科学、航空航天、农业、汽车、石油和天然气、食品、工业、石油化工、环境保护、海洋、大宗商品、化工医药、电子、纺织等领域的经典案例或业绩展示,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先进实验室技术设备,全方位解决方案,最新科研成果等;◆医学实验室、基因检测、生物制药检验检测认证、生命科学领域检测等;◆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智慧实验室:实验室自动化、实验信息化、实验室智能化、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产品技术或服务的溯源系统等;◆实验室仪器、设备、耗材等;◆检验检测产业园区、金融服务单位、媒体等;四、参展事项1、展位规格、收费及安排:展位类型展位面积展位价格光地36 平方米起租¥1600 元/平方米/展期标准展位1 个展位(3m*3m)¥15800 元/展位/展期角标准展位1 个展位(3m*3m、双开口)¥16800 元/展位/展期备注1、标准展位含:1、楣板、2 只日光灯、地毯、2 张折叠椅、1 张桌子、1 个电源插座;2、展位安排:根据产品类别规划和安排,按报名和付款的先后顺序安排展位。其他相关事宜请参阅“2021 第 23 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参展手册”执行。2.、会刊广告:封 面封 二/扉页封 三封 底彩色内页黑白内页25000元18000元15000元20000元5000元/版3000元/版注:会刊版面规格(140mm×210mm)、进口铜版纸、四色精印,已订会刊广告的展商,3、其他广告:参观券请柬升空球胸 牌手提袋5000元/万张6000元/万张15000元/个20000元8000元/千个4、技术交流会:(第一小时)15000元/场,每增加一小时加收1000元,须另行申请举办,主题自定。技术交流会提供的设施:50-100人左右会议室、投影仪、屏幕、讲台、椅子、音响、纸、笔、饮用水。 五、往届高交会精彩回顾1、展会效果超预期,务实风格获美誉大会委托的调研公司对第 22 届高交会参展商的现场调查数据(见附图)表明:高交会的实效性的到了参展企业的认可,良好的参展回报使高交会拥有了一定数量的固定参会群体。●关注相关领域的观众人数比例: ●展商对展会整体的评价:超过九成展商对参展效果满意 2、优质专业观众齐聚,商务洽谈促成交易●大会委托的第三方调研统计,有超七成观众在采购时有影响力(见下图)●专业观众岗位情况:中高层人员占比超六成 ● 专业观众对展会整体的评价:超过九成观众对参会效果满意 六、观众组织是展会服务品质的保障(一)国内重点观众的邀约1、质量监督、认监监管、标准制定、检科院、计量院、特检院及标准化院有关专家和负人;2、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计财等部门相关负责人;3、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区域中心实验室负责人和技术人员4、政府主管部门、认证机构、国内外检测机构、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和企业质量控制部门5、生物、制药、食品、化工、环保、石油、机械、材料、军工、航空航天等工矿企业相关负责人;6、质量诚信企业负责人、品控、实验室负责人;7、第三方检测机构、认证机构及其它质量检测监督机构;8、与实验室建设相关的设计、科研、施工、供应、投资机构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等。9、投融资机构、金融服务单位、产业园区,检验检测领域相关学会、协会、商会;10、相关媒体;(二)国际重点观众的邀约1、各国大使馆、领事馆、国外代表处、外企驻国内办事处或分支机构;2、“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参观团;3、外商在国内独资企业高管团队。(三)全方位动员、组织和通知观众1、组委会依托整合 22 届高交会积累的庞大、专业的观众数据库,有 50 多万家单位和 1千多万观众,涉及各行业或领域单位的专业人士及其负责人前来参观交流;2、组织业内的院士、研究员、技术员、决策人、采购负责人等专业人士与会交流;3、活动形式丰富多彩(论坛、讲座、沙龙、新闻发布、演示等),用心满足客户互动需求;4、与近六十家专业媒体网站全方位合作,大力推广宣传,吸引其前来参观交流。七、宣传推广全方位覆盖1、专业媒体:《仪器信息网 》《仪商网》《智能制造网》《实验室与分析》《仪器设备网》《化学试剂》 《食品安全与检测网》《食品伙伴网》《找我测》《环球生态环保》《制药设备网》《中国采招网》《仪表网》《华夏检测检验网》《 中国化工仪器网 》、《 分析测试百科网 《中国实验室采购网》《现代资讯 》《中国生物器材网 》《星球国际资讯》《中国仪器仪表商情网 》、《高教仪器商情》 、《中国实验仪器网》、《分析化学》 等。2、大众媒体:高交会不仅吸引了央媒、省市和港澳台媒体、海外媒体进行全方位覆盖的广泛报道,还通过门户网站、专业媒体和自媒体等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进行深入采访推广。不仅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新社、科技日报、工人日报、中国改革报社、消费日报社、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中外新闻社、文汇报、大公报、香港商报、香港卫视、凤凰卫视、南华早报、香港经济导报、香港有线电视、真晨报、联合报以及海外媒体包括路透社、亚太时报、亚洲时报、日本广播协会 NHK、欧洲新闻图片社、日本读卖新闻、东京电视台上海支局、英国金融时报、俄罗斯 Ruptly 视频通讯社等,还包括新浪、腾讯、凤凰网、中国科学报,科技日报、太平洋电脑网、中关村在线、头条网、OFweek 网、中国能源网、北极星节能环保网、全球节能环保网、新材料在线、寻材问料、九正建材网、链塑网等等,到会媒体 306 家,记者约 1253 人。官方微信阅读量 95 万次,粉丝 27 万;官方微博阅读量 226 万次,粉丝 32 万;展会期间官网页面浏览量超 110 万PV,全年页面浏览量超 270 万 PV。八、参展报名1、组委会执行办公室:广东中科航国际会展有限公司联系人:曹老师 13058118011(同微信号)电话:0755-28511859邮箱:siate2021 @ 163 .com 2、组团参展和组团参观咨询 13058118011
  • 节能环保产业前景广阔 环境服务业成新亮点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世界主要经济实体都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刺激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重要内容,我国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也开始全面提速。 国务院日前印发了《&ldquo 十二五&rdquo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为:&ldquo 十二五&rdquo 期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 《规划》与5月底刚刚通过的《&ldquo 十二五&rdquo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2010年出台的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相衔接。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节能环保业正在加速形成支柱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标准煤,可带动上万亿元投资;节能服务总产值可突破3000亿元;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市场空间巨大;城镇污水垃圾、脱硫脱硝设施建设投资超过8000亿元,环境服务总产值将达5000亿元。 &ldquo 发展新兴产业的关键是发展模式的转变。&rdquo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张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我国国内储蓄资产中相当部分是以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所换来的,是以资源的超常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为代价的。 据悉,到2007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已降至1.16吨标煤,但仍是发达国家的3至4倍;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不到7%,但消耗的煤炭、钢铁和水泥却占世界的30%、26%和50%。 张琦指出,必须提高产业技术标准,降低和减少资源能源、原料和原材料的消耗,杜绝高耗能的产业、产品的生产。 而实现这一变革的核心要素是要着眼于培育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形成对产业链中最具附加值和影响力环节的控制力。 &ldquo 争取以最低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用,这就要求较高的科技产品来替代原有的产品&rdquo ,张琦因此认为,产业技术标准、市场准入标准还是要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国家应在节约能源、资源等方面加大科技投入。 《规划》还将促进节能环保产品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争取到2015年,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由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30%以上,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和环保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 张琦指出,现在处于初期,人们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很多技术还套用以前的标准,消费也是传统的观念,人们的接受还有个过程。 另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ldquo 十二五&rdquo 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发展新兴产业的热情还将持续高涨。 环境服务业成新亮点 《规划》显示,节能环保服务将得到快速发展,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业销售额年均增速保持30%,这一产业产值在2010年已达830亿元。 到2015年,还将分别形成20个和50个左右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专业化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和环保服务公司,节能服务业和环保服务业总产值将分别突破3000亿元和5000亿元。 环保部于2011年4月发布《关于环保系统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助力环境服务业发展,提出推进环境保护设施的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服务和发展环境咨询服务业,明确强调了环境服务业在环境产业中的地位。 同时,环保部也已完成 《环境服务业&ldquo 十二五&rdquo 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草案提出的&ldquo 十二五&rdquo 发展目标是,环境服务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40%,服务业在环保产业中的占比达到30%。 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对本报记者表示,我国环保产业转型的序幕已经拉开,将逐渐由以设备为主导的产业形态,向综合服务形态进行转型。一批环境服务企业也正在逐渐以服务形态进入产业链。 &ldquo 环境保护所面对的环境压力越来越综合,仅靠传统手段,环保的基本措施已很难达到当前的环境要求,所以需要一个跟环境效果密切关联的产业形态来进行支撑。&rdquo 傅涛表示,环保产业的转型已经非常必要。 节能环保产业:政策驱动型产业 傅涛表示,与普通竞争性行业不同,节能环保产业属于典型的政策法规驱动型产业,与政策密切相关,既要突出市场导向,又要加强政府引导,驱动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市场。 《规划》将进一步助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研究制定鼓励余热余压发电及背压热电的上网和价格政策,完善电力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同时,对能源消耗超过国家和地区规定的单位产品能耗(电耗)限额标准的企业和产品,实行惩罚性电价。 由于投资主体单一,资本流向环保市场十分困难,再加上环保投资往往投资大、周期长,此前相应的激励政策不到位,环保产业的资本市场一直不温不火。 《规划》中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上市融资。按照政策规定,探索将特许经营权、收费权等纳入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 张琦认为,节能环保产品推广起来,企业动力稍显不足,国家应尽可能从标准、技术等方面逐渐制定这方面政策,提供各方面政策的优惠。 此次《规划》也在技术支撑方面给予了强化,计划发布国家鼓励的节能环保产业技术目录,同时推进国产首台(套)重大节能环保装备的应用。 傅涛提醒,在确定了市场、企业为主体的思路后,政府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也会直接影响到产业发展的态势。除监管角色外,政府还是环境治理的责任主体,政府应该充当好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相关服务的采购者角色,才能摒除一些不必要的干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吕薇曾撰文提醒,要注意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一般新兴产业区分开。战略性产业需要政府重点支持,而一般性新兴产业主要靠市场选择,靠市场竞争来发展。而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借发展新兴产业,开展新一轮投资激励政策,导致新一轮扩大投资和重复建设。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 环境监测领域上市企业2020年度财报对比与分析
    仪器信息网讯 日前,各大上市公司2020年度财报相继披露,在经历了2020疫情黑天鹅事件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之后,企业2020年的业绩情况备受关注。为了解环境监测领域上市企业2020年度业绩情况,本文摘取了聚光科技、力合科技、先河环保、雪迪龙、蓝盾光电、皖仪科技6家企业2020年度财报进行简要分析。这6家企业中,聚光科技的主营业务是研发、生产和销售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过程分析、实验室仪器等领域的仪器仪表,侧重全产业链发展,在线仪器和实验室仪器都有涉及。力合科技现阶段的主营业务主要围绕着在线仪器的研发及服务,包括水质监测系统、空气/烟气监测系统和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并提供运维、咨询服务,目前主要是以水质在线监测设备为主,运维服务也主要是围绕着水环境质量监测。先河环保和力合科技的产品从大类上来说是一样的,分为环境监测系统、运维及咨询服务两大类。不同的是,力合科技侧重于水环境质量监测,先河环保侧重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雪迪龙目前的业务包括环境监测系统、工业过程分析系统、气体分析仪及备件、系统改造及运营维护服务、节能环保工程等。其中环境监测系统主要为CEMS系统和VOCs监测业务,运营维护改造业务也主要围绕这些领域。蓝盾光电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应用于环境监测、交通管理、气象观测和军工雷达等领域。客户主要为全国环境监测、公安、交通、气象等政府部门、企业及科研单位和部队等。其环境监测领域产品主要有空气质量监测系列产品、烟气污染源监测系列产品、颗粒物监测系列产品、激光雷达系列产品、FTIR系列产品、TDLAS系列产品、水质在线监测系列产品、大气环境综合立体走航监测系统等。  皖仪科技自成立以来,以光谱、质谱、色谱、频谱技术为基础,形成了环保在线监测仪器、检漏仪器、实验室分析仪器、电子测量仪器四大产品体系,产品主要应用于环保、化工、电力、汽车制造、新能源锂电池、制冷、生物医药、科研等领域。表1. 6家企业2020年与2019年同期营收对比营收(亿元)2020年2019年增长率聚光科技41.0138.965.26%先河环保12.4813.74-9.17%雪迪龙12.1312.43-2.41%力合科技7.747.345.45%蓝盾光电7.157.78-8.10%皖仪科技4.174.091.96%  表2. 6家企业2020年与2019年同期净利润对比营收(亿元)2020年2019年增长率聚光科技4.890.401122.50%先河环保1.342.63-49.05%雪迪龙1.501.416.38%力合科技2.612.3013.48%蓝盾光电1.301.53-15.03%皖仪科技0.590.67-11.94%注:本表中的“净利润”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表1所示为6家企业2020年与2019年同期营收对比,可以看到,6家企业的业绩情况各不相同,有一半的企业2020年的营收同比2019年是增长的;一半的企业2020年的营收同比2019年是下降的。其中其中力合科技的营收增长是最大的,先河环保的营收下降是最大的。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行和施工条件不便,环境监测项目建设安装进度受阻,大部分公司的业绩及盈利在上半年受到一定影响,而下半年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公司紧抓复工复产和项目建设,经营活动恢复正常。有部分企业下半年恢复了元气,实现了全年度的增长,而部分企业因各种其他原因未能恢复。综合表1、表2可以看到,聚光科技2020年营收同比2019年增长了5.26%,但其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很大,据了解,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聚光科技出售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份,增加净利润约为3.63亿。近年来,环境监测设备和运营服务业前景良好,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参与竞争,导致市场竞争加剧,环境监测行业一方面吸引了众多小体量技术型公司纷纷进入市场,推动环境监测新技术发展应用;另一方面,一些IT公司、甚至房地产公司等其它行业公司,跨界进入环境监测领域。与此同时,一些大的央企通过参股入股、跨行并购等方式,加快在生态环境领域的业务布局,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也组建了省级国资委直接管理的环保产业集团或环保科技集团。另外,随着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实施,市县党委和政府逐步承担起本地区环境治理的具体责任,市场主体逐渐从省市下沉到区县。上亿、大几千万级的特大项目在减少,百万级项目在增多,环境监测市场下沉形势明显。对于先河环保来说,报告期内,因环境监测行业市场下沉,更多的企业参与竞争,导致市场竞争加剧,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同比下降。对于雪迪龙来说,整体来看报告期因疫情的影响,部分项目实施与验收等有所延缓或滞后,导致销售收入有所下降,但不同的业务表现也有所不同。其中因报告期石油化工行业污染控制要求提高,对工艺过程检测需求有所增加,业务量相应增加,工业过程分析系统销售收入较上年上升71.59%;气体分析仪及备件业务销售收入较去上年同期上升10.27%;系统改造及运维业务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0.54%;节能环保工程业务则受疫情影响较大,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63.10%。与其他4家企业不同的是,除政府环保客户以外,蓝盾光电的主要客户还包括公安、气象等部门。公司仪器设备及系统、系统集成及工程业务在安装调试完毕,并取得客户验收确认的单据后确认收入。疫情发生以来,受差旅控制的影响,公司部分项目的实施进度延迟;受政府环保、公安、气象等部门投入疫情防控的影响,公司部分项目未能按期验收,2020年一季度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导致整体业绩受到影响。  皖仪科技2020年营收同比2019年是增长的,但净利润同比下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皖仪科技2020 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较大,第四季度公司通过采取积极的市场政策、加大市场开发力度等措施使得经营情况迅速好转,最终在2020年全年实现营收的增长。但因营业成本、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的增长,导致其2020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家措手不及,进入下半场,每个企业都在以压倒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攻坚克难、勇毅笃行,在危机中寻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经历这次疫情的突发情况,不同企业的恢复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企业的应急管理能力,未来或许可以将这方面进行改善。扫二维码加“绿仪社”为好友 了解更多科学仪器市场深度分析!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