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核酸适配体应用

仪器信息网核酸适配体应用专题为您整合核酸适配体应用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核酸适配体应用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核酸适配体应用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核酸适配体应用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核酸适配体应用话题讨论。

核酸适配体应用相关的资讯

  • 核酸适配体学术研讨与课程分享
    p   核酸适配体是一类功能类似抗体的分子,抗体在生活和科研当中使用非常广泛,它的全球年产值接近1000亿美金,目前有关抗体的制药厂商很多,我们去医院检查也会用到抗体。但是抗体有很多缺点,它比较大,不稳定,生产复杂。当有东西能克服这些缺点,一定会广受关注。核酸适配体就是这样一类分子,它的功能类似抗体,但是具有分子比较小和稳定性好等优势。这个领域发展非常迅速,在中国该领域论文发表数量和增速均超过美国,非常专业的会议居然有超过150人的参会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55801177-a2d6-424c-9aa3-af7ceb7c28cb.jpg" title=" 1.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68px " width=" 60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268"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第二届中国核酸适配体学术研讨会合影(2014年4月合肥、中国科大)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课程概述 /strong /span /p p 该课程相对完整地介绍了什么是核酸适配体、有何优势、有何应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如何,产业化前景如何,目前发展的瓶颈是什么;如何获得核酸适配体,国内的主要研究团队,交流平台和学习资源;适配体相关学术会议,以及筛选技术培训班,以及我们的研究兴趣,进展和提供的服务等。 /p p 除了介绍专业知识,也贯穿了一些科研的方法等。所以,即便你并不从事核酸适配体研究,也能从中借鉴一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适合人群 /strong /span /p p 从事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分析化学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刚入门和核酸适配体筛选者。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课程目录 /strong /span br/ /p p 课时1 核酸适配体 课程简介 /p p 课时2 作者简介 /p p 课时3 核酸适配体相关的几个概念 /p p 课时4 什么是核酸适配体 /p p 课时5 核酸适配体的研究现状 /p p 课时6 核酸适配体的产业化 /p p 课时7 核酸适配体的优势 /p p 课时8 核酸适配体发展的瓶颈 /p p 课时9 核酸适配体的应用 /p p 课时10 核酸适配体的筛选 /p p 课时11 核酸适配体国内的研究团队 /p p 课时12 国内的交流平台 /p p 课时13 我们的研究及进展 /p p 课时14 筛选服务与合作 /p p 课时15 课程的未来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课程评价 /strong /span br/ /p p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14a0cd1a-6251-4b4b-9d8c-ab50f45f7c47.jpg" title=" 1.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36px " width=" 60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436" border=" 0"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资源地址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在网易云课堂搜索核酸适配体即可。 /span /p p 微信公众号:aptamer 定期发布核酸适配体的科研资料,愿景是通过这个平台来连接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大家一起交流相互学习。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作者简介 /strong /span br/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pan /p p 罗昭锋老师的本职工作是中科大生命科学实验中心的高级实验师,科研方向:核酸适配体筛选机理和快速筛选方法以及数字PCR技术。教学方面:有《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等课程。 br/ /p
  • 三十而立年,核酸适配体迎来“春天”?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核酸适配体(Aptamer)或核酸适体是一类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单链DNA或者RNA核酸分子,利用指数富集的配体进化技术(SELEX)从特定的寡核苷酸库中筛选出来,能与靶分子特异性结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margin-bottom: 10px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10" height=" 378" title=" 微信截图_20190606160018.png" style=" width: 410px height: 378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微信截图_20190606160018.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426c56c7-c51c-4b49-9e26-31b977b0e733.jpg"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margin-bottom: 10px " 核酸适配体和蛋白肽链结合的示意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margin-bottom: 10px " 图片来源:http://aptamer.icmb.utexas.edu/images/aptamer-rre_rev.jp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从1990年第一篇核酸适配体的文章发表,距今已经近30年的时间。最早是由Craig Tuerk 和Larry Gold在Science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预测T4DNA polymerase可作为蛋白质配体,并首次提到SELEX;同一年,Ellington,A.D.和Szostak,J.E.affinity命名aptamer,确认RNA有完整的配体结合位点,预测保守序列区的结合和催化功能;1992年Bock LC、John Toole JJ首次筛选凝血酶ssDNA,ssDNA不存在生理作用,但却具有抑制凝血酶催化纤维蛋白凝结的功能。至今,已经有2000多种靶标被报道。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margin-bottom: 10px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50" height=" 335" title=" SELEX.pn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35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SELEX.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31663c3a-6e25-410b-81d7-4a33b6e73d08.jpg"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margin-bottom: 10px " 类似“达尔文进化理论”的SELEX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适配体和抗体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人们常将核酸适配体和抗体进行比较,是因为两者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都具有亲和性和特异性,都可与靶向目标特异性结合,并因此特性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随着筛选技术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把分子获得高亲和力的、高特异性的适配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分子识别检查的领域。与成熟的抗体实验相比,目前适配体可以补充抗体性能的不足,但是不能完全取代抗体。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为什么核酸适配体备受研究人员关注? /span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核酸适配体之所以受到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是因为其“可以做抗体不能做的事”。核酸适配体的作用本质是核酸分子折叠形成特定三维结构而与生物靶标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结合,具有与单克隆抗体相似的亲和力与特异性,同时又具有抗体无法媲美优点。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核酸适配体的优点 /span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核酸适配体的优点包括: /span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亲和力高,特异性强; /span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易于制备,可通过化学合成制备、改造与标记,可在体外筛选,可高通量获得;免疫原性和毒性低; /span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目标靶范围广,包括离子、小分子、多肽、蛋白质、细胞、组织切片等; /span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化学结构稳定,不易受pH、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而变性; /span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容易修饰,可操作性强。 /span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以上这些优点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在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领域均呈现了快速发展的趋势 /span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核酸适配体的广泛应用前景 /span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核酸适配体在分析化学、蛋白质组学、临床医学、药物研发及基因调控等领域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工具。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1)发现新靶标及生物标记物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作为亲和分子,用于复杂液相样品中差异分子的鉴定和肿瘤细胞及完整微生物的差异分子鉴定;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2)& nbsp 作为已知靶标的生物探针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可代替抗体进行免疫组化、ELONA、便携式生物传感器、可视化检测试剂及体内成像等方面的应用,在以上多个方面尤其是便携式生物传感器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3)适配体药物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一是本身作为生物技术药物及药物解毒剂,具有脱靶效应优势;二是作为靶向药物的导向分子(Aptamer-guided drug,AGD),用于精准医疗领域。2005年FDA已批准上市了第一个核酸适配体药物,商品名为Macuge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4)蛋白质组学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在蛋白组学的研究中,用核酸适配体制备成的核酸配基阵列具有抗体芯片和2-D胶不可比拟的优势,成为备受青睐的一项工具。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核酸适配体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核酸适配体发展将近30年的时间,但仍有很多问题,阻碍了其实际应用的脚步。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例如体内表现很差,在血液中易被降解;核酸分子结构太小,肾清除速度快,作为药物时药物动力学性能差;核酸适配体作为核酸分子探针,化学作用力非常有限,增加了不易被结合的靶标分子的时候筛选难度,且灵敏度不够高;利用适配体发现靶标时,缺乏高通量筛选及鉴定的方法;作免疫组化应用时,可用的特异性适配体还较少,临床应用不受认可,亟待推广等等问题。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198, 217, 240) " 有研究人员笑称,研究这么久,却没有成熟的产品,很怕会失业。当然,即便道路长且阻,研究人员也从未放弃,始终积极寻求突破。 /span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春天”不远,未来可期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2019年5月25日,在谭蔚泓院士的支持下,北京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学会成立,这是核酸适配体研究领域的第一个学术组织,聚集了北京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共同致力于核酸适配体的发展。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有人说,核酸适配体的“春天”就要到来。过去十年,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积极投身到核酸适配体的研究中来,使得该领域得到了迅猛发展。希望通过科学工作者们辛勤的付出,核酸适配体能够早日实现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的跨越,真正迎来“春天”。 /p
  • 第二届中国核酸适配体学术研讨会暨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培训班邀请函(第一轮通知)
    核酸适配体(以下简称&ldquo 适配体&rdquo )是一类具有特殊功能的单链DNA或RNA分子,类似抗体。1990年美国三个实验室同步建立了获得适配体的方法。适配体不仅在基础研究、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也已有基于该技术的药物上市,同时还有十余个基于适配体的药物处于临床阶段。适配体相对于抗体而言,具有分子量更小、可体外合成、易于保存和修饰等诸多优点,获得广泛的重视。   近年来,该领域取得快速发展。中国在该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年度发表的SCI论文数已经超过美国,成为该领域发展最快的国家。但筛选技术依然是制约适配体广泛应用的瓶颈。主要技术难题包括如何快速获得特定靶标的适配体、小分子适配体筛选、功能性适配体筛选以及复杂样本中特定靶标的适配体筛选等,另外,对于筛选机理的认识尚需进一步提高。   为推动中国在该领域的发展,促进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信息共享,避免重复研究,我们于2011年11月在安徽合肥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核酸适配体学术研讨会暨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培训班,取得良好效果。为了进一步推动国内核酸适配体方面的研究和加强国内同行学术交流,我们定于2014年4月14日至18日举办第二届中国核酸适配体学术研讨会暨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培训班。本次会议内容包括两部分,前两天(4月14-15日)为学术交流,第三至五天(16-18日)为筛选技术培训。学术交流将邀请国内外该领域的一流专家做报告。技术培训将由军事医学科学院、中科院化学所、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一线专家亲自指导。   我们真切地希望通过这次交流与合作,能够推动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进程,实现交流、合作与共赢。欢迎国内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参会,并进行学术交流。   会议主题   适配体筛选技术、筛选机理以及相关的基础研究 适配体的应用技术 适配体技术的产业化。本次会议主要关注于核酸适配体的筛选技术及相关基础研究,探讨筛选机理,交流筛选方法,开展筛选技术培训。同时也将积极探索适配体应用技术的产业化,并探讨和建立相关实验室的合作机制。   会议日程   2014年4月13日,全天报到   2014年4月14-15日,大会学术报告   2014年4月16-18日,筛选技术培训   组委会   谭蔚泓 邵宁生 滕脉坤 娄新徽 胡兵 罗昭锋   学术委员会成员(按拼音排序)   崔华 邓兆祥 樊春海 杜权 方晓红 光寿红 李少华 梁好均 刘杰 娄新徽 罗昭锋 屈锋 单革 上官棣华 邵宁生 谭蔚泓 滕脉坤 王光辉 王成龙 王均 吴缅 吴清发 谢剑炜 杨朝勇 杨宪斌 杨振军 余兴龙   会议地点   学术会议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校区生命科学楼一楼报告厅举行   适配体筛选培训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校区生命科学楼三楼生命科学实验中心进行。   会议住宿   本次会议安排的住宿酒店有两个,供与会代表选择。   柒加壹商务酒店 位于科大西区旁,会议期间房价168元/天。位于黄山路和肥西路交叉口,与会场的直线距离约150米。房价宽敞,标准间和单间均为25平米,提供早餐,24小时提供热水,免费拨打国内长话市话,免费上网。   德力华商务酒店 位于科大西区旁,与柒加壹商务酒店相隔一条马路。会议期间房价169元/天。与会场的直线距离约180米。房价宽敞,标准间和单间均为30平米,提供早餐,24小时提供热水,免费拨打国内长话市话,免费上网。   会议注册须知   拟参会代表请填写附件一的会议回执填写好,并发送至biotech@ustc.edu.cn,如果需要参加培训班,请同时填写附件二。   参会代表注册费:学者1200元,学生900元。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培训费:4800元(3天培训的试剂材料及仪器测试等费用)。会务费和培训费可以通过现场缴费或银行转账。由于培训班名额有限,请尽早确认。   账户信息   单位名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开 户 行:中行合肥南城支行   账 号:4933 00021 7080 94001   备 注:适配体会务费 或 适配体培训   会议服务事宜:   会务总负责:罗昭锋 0551-6360 3215,13956009879   会务组成员:欧惠超0551-6360 3215,186 5655 6163   张海燕 0551-6360 0425,139 6670 8479,   何海辉 0551-6360 7335,180 5517 4540,   程晓蕾 0551-6360 7335   会议联系email:biotech@ustc.edu.cn   举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湖南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科院化学所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   中国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联席会   2014年01月12日
  • 【收藏】核酸适配体会议精彩回放出炉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4月1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罗昭锋发起,仪器信息网联合主办的 strong “核酸适配体在新冠疫情中的应用”专题网络研讨会 /strong 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报名人数高达1707人,出席1380人,出席率达80.8%,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核酸适配体因其“可以做抗体不能做的事”,而受到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如今,核酸适配体在分析化学、蛋白质组学、临床医学、药物研发及基因调控等领域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工具。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strong 如何充分发挥核酸适配体的作用?如何通过各方通力协作,加快产品开发速度?如何完善核酸适配体产业链?核酸适配体产业如何布局和发展? /strong 24位来自全球核酸适配体领域的顶尖科学家针对上述问题作了精彩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16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03845238-73cb-4814-a39a-74113182d001.jpg" title=" 核酸适配体.png" alt=" 核酸适配体.png" width=" 600" height=" 167"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报告专家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以下是部分回放视频: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报告一、会议介绍及新冠蛋白核酸适配体的筛选& nbsp 罗昭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188.html" target=" _self"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0, 112, 192)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回放链接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介绍了核酸适配目前在全球的发展状况,与抗体比较的优缺点。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团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了N蛋白与S蛋白的适配体。分析核酸适配体目前遇到的瓶颈,推荐大家在筛选的时候需要考虑应用的条件,尽可能在复杂体系中进行筛选,并具体以N蛋白和S蛋白适配体筛选为例,分析了遇到的问题以及具体的解决方法。最后深入分析了目前适配体产业链发展遇到的问题。当下需要在获得优质适配体的基础上,开发出能真正走向实用的产品。最后,提出了在整个产业链上不同环节开发者之间的合作框架,希望借此机会推进不同团队之间的合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报告二、Functional nucleicacids as biosensors towards better human health:accomplishments andchallenges& nbsp & nbsp 李应福(McMasterUniversity(加拿大))& nbsp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介绍了如何进行COVID-19蛋白的检测,通过control line、IgG和IgM三条检测线的变化进行结果判断,具有操作简单,快速以及灵敏度高等特点,并阐明了核酸适配体领域的现状以及本身对于功能性核酸生物传感器的成就,并且对于核酸适配体的应用发展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意见,提出未来核酸适配体的重心应当集中到适配体的实际应用上,我们不仅要得到了好的核酸适配体,更需要好用的核酸适配体,同时提出我们在进行核酸适配体的医学应用研究时,我们应当与医生和临床密切的联系,让医生参与到我们的研究当中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 nbsp 报告三、Rapid directdetection at single virion level and differentiation of infectious fromnoninfectious virus using DNA aptamer-nanopore& nbsp 陆艺(University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 nbsp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189.html" target=" _self" 回放链接 /a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介绍了DNA酶的产品开发和DNA纳米孔传感器,在point-of-care检测中,在不需要预处理情况下提高选择性和灵敏度,快速检测传染性病毒和非传染性病毒。介绍了团队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中发展,例如将POC用于用药监测,选择合适有疗效的窗口,改进药物疗效;缩短研发时间,应用到现有的仪器中,比如血糖仪中试纸条的钠离子和锂离子检测,实现产品化;细胞内和体内成像剂,将此应用近红外光热激发DNA酶-金纳米在活细胞里金属离子的成像,目前已经通过光调节适配体传感器时空控制活细胞线粒体中的ATP成像以及活细胞里面看到钠离子成像。将DNA酶和荧光蛋白结合从而看到一些小分子。报告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无需任何预处理即可在单个病毒颗粒水平上快速(& lt 30min)检测和区分环境或生物样本中的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人类腺病毒。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报告四、核酸适配体体外诊断中的应用与挑战& nbsp 林振宇(福州大学)& nbsp & nbsp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190.html" target=" _self" 回放链接 /a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介绍了体外诊断的三种方法,基于抗原抗体的免疫诊断,基于酶的生化诊断,基于核酸的分子诊断。结合实验室基础,重点介绍了免疫诊断和基于核酸适配体分子诊断,并比较了两者的优缺点,进一步分析了核酸适配体在体外诊断中的机遇与挑战,及免疫分析检测的优点。就目前新冠病毒疫情而言,免疫体外诊断存在严重的假阴性及假阳性问题,如何在病毒含量低的时候,实现快速检测。这对于核酸适配体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报告五、核酸适配体自动化筛选方案解决方案& nbsp & nbsp 孙梅(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nbsp & nbsp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202.html" target=" _self" 回放链接 /a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介绍了核酸适配体的背景、自动化selex筛选的步骤原理,磁珠法自动化加速selex的筛选,磁珠法的工作流程及方案,进一步介绍了kingfisher转移磁珠等,kingfisher flex,kingfisher presto,dynabeads磁珠,筛选所要用的试剂等产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报告六、基于核酸适配体的生物医学信息获取& nbsp 羊小海(湖南大学)& nbsp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191.html" target=" _self" & nbsp /a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191.html" target=" _self" 回放链接 /a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介绍了基于核酸适配体的生物医学信息获取,从纳米材料、信号转换、靶标识别构建生物功能化纳米探针,开展细胞与活体层面信息获取的系列研究工作。重点阐述了通过aptamer筛选获取探针,检测模式和探针设计(夹心、竞争、激活、裂开型、多价结合及药物)对探针的影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报告七、新冠肺炎临床诊疗的困境与挑战& nbsp & nbsp 王晶、段静思(安徽医科大学)& nbsp & nbsp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介绍了新冠在临床的病程进程,临床症状、病理改变等。主要阐述了实验室的诊断方法、重症及危重症预警两方面。各种不同体外诊断检测的解析,不同检测方法与临床症状的矛盾,分析了核酸检出率低的原因可能在于人为因素,主要为采样位置、时间、连续性、样本保存、运输、技术问题、病毒变异、PCR技术等。此外,在诊断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如病毒载量,病毒分型,只有更好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为临床提供一个更好的诊断依据。当前的治疗,缺乏有效治疗药物,只能提供支持性辅助治疗。最后,从临床的角度对科研提出一些研究方向。&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报告八、Detectionof target byARP-PCR& nbsp 林俊生(国立华侨大学)& nbsp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192.html" target=" _self" & nbsp /a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192.html" target=" _self" 回放链接 /a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介绍了ARP-PCR用于检测的方法(aptamer-based regionally protected PCR),此方法结合了PCR的信号放大和aptamer的特异性。报告以结合FSHa的适配体A6为原型介绍了结合位点的判断,用干实验(电脑软件预测)和湿实验(分子生物学试验方法,例如斑点杂交,pull-down等),找到结合位置,用酶降解不结合分子以及分子的不结合区域,进行PCR扩增放大特异性的位点。使用恒温扩增代替RT-qPCR,可以on-site检测待测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报告九、基于机器学习的新冠病毒核酸适体筛选& nbsp 宋彦龄(厦门大学)& nbsp & nbsp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193.html" target=" _self" 回放链接 /a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介绍了基于机器鉴定的适配体筛选新方法。针对新冠病毒,选择靶标:S蛋白的RBD结构域,筛选过程加入ACE2竞争辅助筛选,期望获得的适配体与RBD的结合区域与ACE2的结合区域相同。提出基于结构域、家族大小、结构稳定性的多维度综合分析策略,实验对高通量测序大数据中核酸适配体的快速、准确甄定。获得了系列针对SARS-CoV-2的受体结合域(RBD)的高亲和适配体并进行了截短优化,获得的CoV2-RBD-1C和CoV2-RBD-4C适体对RBD的Kd值分别为5.8 nM和19.9 nM。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相互作用模型及ACE1的竞争实验表明,两条适体可能在SARS-CoV-2 RBD对ACE2的结合上具有部分相同的结合位点。其筛选的适配体为SARS-CoV-2提供了新型识别探针,并且有可能将助力SARS-CoV-2的防控及治疗,同时为深入研究新冠病毒感染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子识别工具。目前文章已经发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报告十、适配体相关探针研制及其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nbsp 何治柯(武汉大学)& nbsp & nbsp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194.html" target=" _self" 回放链接 /a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介绍了配合探针与量子点探针两个方面的研究,分享了配合物探针中的核酸分子‘光开关’相关应用:可以替代EB用于核酸检测。核酸分子‘光开关’与量子点结合可用于核酸和蛋白的检测,实现传感与诊断,也用于药物筛选。核酸分子‘光开光’对活病毒双荧光标记用于胞内核酸示踪研究,实现多重荧光标记,10-15min可检测到病毒。其单个艾滋病病毒脱壳过程示踪研究,在科技日报上被称为2016年中国病毒学界重大发现。在量子点探针研制及其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主要讲了实现合成低毒CdTe量子点,一步合成DNA-CdTe:Zn2+量子点;Mucin 1适配体功能量子点成功实现靶向肿瘤。量子点用于病毒的检测实现可视化、多病毒同时检测,也朝着双色一体化发展。目前适配体功能化探针已用于癌症标志物检测与成像,量子点信标已成功应用于单个艾滋病毒RNA的标记与成像。&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报告十一、超灵敏单分子微阵列技术(SiMoA)在COVID-19研究中的应用潜能& nbsp 李朝辉(郑州大学)& nbsp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195.html" target=" _self" & nbsp /a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195.html" target=" _self" 回放链接 /a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介绍了超灵敏单分子微阵列技术(SiMoA)原理,开发出基于微珠的数字式ELISA。新的ELISA相对于传统ELISA,检测的灵敏度提高了1000倍、需要样本变得极低(10-50微升),且可应用与抗原抗体 MiRNA 、外泌体、 CTC与生物小分子的检测,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SiMoA已发展了针对近40种肿瘤标志物的超灵敏检测,针对已开发的20余种标志物测定方法的临床样品测定正在进行中,SiMoA平台用于检测新冠病毒蛋白具有巨大优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报告十二、适配体在新冠中潜在的应用& nbsp 廖世奇(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nbsp & nbsp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196.html" target=" _self" 回放链接 /a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介绍了适配体在新冠中的潜在应用,从五个方面着手:1、新冠的已有检测技术2、新冠需要的检测技术3、适配体的优势方面;4、新冠问题和拟解决的思路:问题主要是快速准确的确定和检测传染源以及病人病程检测监控。针对这个问题,思考利用分子信标、电化学检测和信标配基等方法快速检测和将蛋白信号转化为核酸,通过适配体形成检测信号的转换和统一监测,形成完整检测。5、目前面临的困难和机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报告十三、框架核酸拓扑适配体增强膜蛋白识别& nbsp 左小磊(上海交通大学) /strong &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介绍了框架核酸拓扑适配体的构成,框架核酸是一类人工设计的结构核酸;尺寸、形貌和力学特性可程序性调控;为分子识别提供结构支撑和微环境调控。且显著增强核酸适配体的分子识别结合强度。已经成功将拓扑适配体成功用于捕获循环肿瘤细胞;目前的结果显示,拓扑适配体,可用于多种细胞的捕获,随着适配体数量的增强,结构的复杂程度越高,分子的结合强度越高,捕获效率也会显著提高,且捕获效率高于常规核酸适配体。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报告十四、基于功能(寡)核苷酸的治疗药物与检测试剂研发& nbsp 杨振军(北京大学)& nbsp & nbsp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199.html" target=" _self" 回放链接 /a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介绍了主要的研究方向:1.化学修饰的小核酸药物研究;2.基于核酸适配体的疾病检测新技术研究;3.环核苷酸类信使分子化学生物学研究;4.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研究。利用基于氢键/π-π作用的中性胞苷脂材DNCA包载G-4核酸适配体有效转染入胞,在给药剂量大大降低的情况下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在DNCA包载下,发现G-4核酸适配体AS1411和TBA的选择性抗耐药肿瘤细胞作用,并初步探究了作用机制;AS1411和TBA磷硫代、loop拓展,获得了高效抗肿瘤且主要靶标蛋白不同的修饰物;初步构建了基于cRGD的G-4核酸适配(修饰物)靶向递送系统,考察其在动物体内的实体瘤靶向性。基于课题组的突破性核酸递送系统和修饰策略,研发功能寡核苷酸(核酸适配体、反义核酸、siRNA)及环二核苷酸)类精准治疗药物,可能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也可能会开发出更高效、更精确的临床所亟需的核酸适配体类病毒检测试剂盒,早日实现此类药物和诊断制剂的临床广泛应用,助力未来各类疫情的防控。&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报告十五、核酸适配体在生物传感及POCT诊断中的应用& nbsp & nbsp 杜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nbsp & nbsp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200.html" target=" _self" 回放链接 /a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介绍了COVID-19新冠病毒的检测手段、在新冠肺炎攻关项目相关的阶段性进展以及适配体对于靶细胞的识别和检测,同时提出未来适配体检测方面的应用需要把目光投向病毒、细胞、细菌等具有重要检测意义的物质这一观点。阐述动力学竞争的适配体传感器,通过在平衡竞争状态下的互补链替换法和非状态下的动力学竞争法来进行检测,另外基于动力学竞争的适配体比率传感器和无需构型转变的适配体传感器进行了简单的说明。认为POCT检测除了利用电化学的电化学信号和血糖仪的电子信号等分析手段,还需要寻求更有效的信号传导探针和实现基因和血清学检测一体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报告十六、如何应对aptamer亲和力测定中的挑战& nbsp & nbsp & nbsp 张玺(应用专家)& nbsp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203.html" target=" _self" & nbsp /a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203.html" target=" _self" 回放链接 /a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介绍了关于aptamer全球课题组的研究情况:中国拥有全球研究适配体最大规模的团队。分析适配体应用情况:目前可应用到临床的aptamer药物比较少,FDA批准的aptamer的药物仅有一个,很多处于临床阶段,但目前核酸适配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介绍一些适配体亲和力检测过程中的一些挑战:如何在复杂液体中检测、通量需求等。介绍aptamer用于检测时的优势,与SERS纳米探针亲和力测定检测原理;介绍CRISPR-Cpf RNA识别机制研究的基本情况与实验原理;介绍aptamer在复杂液体中检测靶分子的实验与对比情况。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报告十七、核酸适配体在临床中的应用& nbsp & nbsp 罗阳(重庆大学)& nbsp & nbsp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201.html" target=" _self" 回放链接 /a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介绍了基于适配体检测论文的概况(以荧光检测为主),适配体与抗体的优缺点以及适配体的应用范围。以及从多篇文献角度讲述现关于适配体的应用:核酸、小分子、蛋白、微生物、细胞、外泌体的检测,并分析了适配体检测的问题、意义、不足,同时阐述了适配体临床应用的局限性、运用前景、和实验室的优势。建立简单、易普及的筛查和检测手段是减少新冠病毒疫情传播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研发的基于核酸检测产品均受到检测时间的限制,而基于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的快速检测试剂盒需要制备高特异性的抗体,为突发疫情的及时监测和隔离带来困难。核酸适配体的临床应用能够在时间、成本及特异性上均能够避免上诉缺陷,为疫情的应急检测发挥巨大作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报告十八、内置样品处理器件的光谱快检技术& nbsp 杜一平(华东理工大学)& nbsp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198.html" target=" _self" & nbsp /a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198.html" target=" _self" 回放链接 /a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碱基胸腺嘧啶(T)与汞离子形成T-Hg2+-T结构,可使标记四甲基罗丹明的SERS探针适配体的拉曼信号显著降低,利用这一特点制备了一种高灵敏、高选择性的汞离子检测探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实用化,将技术投向应用,以光谱快检仪器为例,样品处理装置,光谱分析软件为主。分析了检测容易出现的问题,如何提高灵敏度,选择性。针对低含量样品检测,提出固相萃取光谱分析及其具体做法,和使用的主要仪器:膜固相萃取装置,光纤光谱仪等。用三个例子讲述了这项技术:SPES 光气的检测,膜固相萃取荧光检测苯并比,SPES检测伏马毒素。分析了SPES的优缺点,思考了新冠肺炎检测及合作思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报告十九、细胞与分子传感器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nbsp & nbsp 吴春生(西安交通大学)& nbsp & nbsp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介绍了生物传感系统及其发展,讲解嗅觉味觉等基本原理,以及其转到途径;再介绍LAPS单细胞传感器,原理和仪器系统的构架,并结合适配体开发新的传感器,包括分子传感器和DNA传感器。最后希望开发出能检测多种海洋生物毒素的仪器,运用到适配体,达到现场快检的目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报告二十、 适配体-有机电化学晶体管(Apatmer-OECT)传感器& nbsp 冀健龙(太原理工大学)& nbsp & nbsp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介绍了适配体-有机电化学晶体管(Apatmer-OECT)传感器,报告详细介绍了OECT与适配体生物传感器,OETC高灵敏度生物传感,OECT器件制备关键问题三个方面;Aptamer常规的传感方法有FRET,CV or EIS,Goldnanoparticles,OECT;介绍了Aptamer常规的传感方法,主要是电化学方法;介绍了电化学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一般进行信号放大的方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报告二十一、化学修饰核酸适配体用于肿瘤识别和治疗& nbsp & nbsp 谈洁(湖南大学)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197.html" target=" _self" & nbsp /a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197.html" target=" _self" 回放链接 /a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介绍了化学修饰核酸适配体用于肿瘤分子识别,实验引入化学修饰丰富核酸适配体的空间构象,核酸适配体设计二茂铁基和三氟甲基修饰核苷酸,硝基修饰人工碱基对化学修饰。研究了化学修饰核酸适配体调控蛋白活性:识别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膜上的整合素α3β1,从而抑制整合素α3β1介导的细胞迁移;自组装化学修饰核酸胶束,核酸二茂铁部分发生芬顿反应改变核酸从疏水变为亲水同时导致胶束尺寸变化,构建尺寸可变的胶束体系同时满足药物在肿瘤边缘的富集和肿瘤中心的渗透,研究了体内评估,表明胶束体系在活体中具有EPR效应,同时具有良好的肿瘤治疗能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报告二十二、新冠病毒的检测现状与核酸适传感器产品化机遇& nbsp & nbsp 代昭(天津工业大学)& nbsp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介绍了目前新冠病毒的现状,阐述了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和抗原检测的各个特点。若能以新冠病毒作为靶标,使用核酸适体开发出荧光生物传感器,则可以极大的简化检测步奏,提高检测准确性。未来的功能化产品方向(1.快筛试剂盒 2.无采样或被动采样可视化检测产品 3.智能警示与防护设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Video/Collection/10509" target=" _self"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核酸适配体在新冠疫情中的应用”网络研讨会精彩视频回放合集。 /span /strong /a /p
  • 第三届中国核酸适配体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为促进核酸适配体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适配体领域的发展,定于2016年11月4日至9日,在安徽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第三届中国核酸适配体学术研讨会暨筛选技术培训班,欢迎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以及相关产业领域的专家与学者参加会议。 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一类单链的DNA或RNA小分子,分子量通常在5-25kD之间。功能类似抗体,能够与各种不同的靶标结合。与抗体相比,核酸适配体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如无需使用动物、分子量小、可以化学合成、质控简单、性质稳定、易于修饰、靶标比抗体更广泛等等,因此近年来,核酸适配体获得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中国。继2011年中美在SCI期刊上发表的Aptamer论文数持平之后,近几年中国在该领域的论文数大幅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该领域发表论文数最多的国家。2016年至今,来自中国的论文数更是达到了全球该领域总论文数的50%以上。 对于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国际上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一点是筛选依然是这个领域的瓶颈问题。尽管近年来不断有新的筛选技术建立起来,但没有一个方法能够轻易被重现。这说明筛选机理我们并没有了解清楚,所有的筛选探索依然是在黑暗中摸索。与此对应,好用的核酸适配体数量非常少,约有40%的已发表论文使用6个明星适配体完成的,这种明星适配体的存在,反映了优质适配体的短缺。在适配体应用方面,也存在重复性差、抗干扰能力差、传感器再生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另外,在产业化方面,依然缺乏成功的案例。目前为止,仅有一例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药物经美国FDA批准上市,其它领域适配体的应用产业化规模仍较小。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认为适配体领域要想取得突破,需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针对适配体筛选和应用的瓶颈问题进行多学科的交叉合作研究。我们热情欢迎有志于在核酸适配体领域做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积极参加第三届中国核酸适配体学术研讨会及筛选技术培训班,共同探讨该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并通过信息和资源共享,以及切实的合作,推动该领域向前发展。 会议主题 1、核酸适配体筛选机理 2、核酸适配体应用与产业化 会议日程 2016年11月4日,全天报到 2016年11月5-6日,大会学术报告 2016年11月7-9日,筛选技术培训 组委会邵宁生 胡兵 娄新徽 罗昭锋 学术委员会成员(按拼音排序)崔华 邓乐 邓兆祥 杜权 樊春海方晓红 光寿红 郭磊 何军林 胡兵 李根喜 李少华 梁好均 廖世奇 林金明 刘杰 刘亚青 娄新徽 罗昭锋 屈锋 单革 上官棣华 邵宁生 石超 谭蔚泓 滕脉坤 汪海林王成龙 王家海 王均 王丽华 王周平 吴缅 吴清发 谢剑炜 杨朝勇 杨荣华 杨宪斌 杨振军 叶邦策 余兴龙 袁荃 曾令文 赵肃清 左小磊 会议地点 学术会议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校区生命科学楼一楼报告厅举行; 适配体筛选培训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校区生命科学楼三楼生命科学实验中心进行。 注册费用及截止日期 会议注册在官方网站(http://www.aptamer.club)进行,请在10月21日之前完成注册。会议摘要请在10月10日之前提交。由于不同单位财务要求不同,转账前请咨询本单位财务人员。也可以报到时现场现金缴费或者刷卡缴费(现场缴费无法享受提前缴费的优惠)。参会代表可以自行选择参加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为便于会务安排,学术交流费用在10月10日(含)之前缴费予以优惠(具体汇款日期以汇款凭据为准),具体费用详见下表:参会代表学术交流(10月10日之前缴费)学术交流(10月10日之后缴费)学生8001000学者12001500企业人士15001800 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培训班收费情况请参考网站(http://www.aptamer.club)会议信息说明。为保证培训班的培训效果,请所有参加培训班的学员填写一份学员情况表(网址:https://www.sojump.hk/jq/9518593.aspx,或者扫右侧二维码),以便我们根据大家的具体情况安排培训内容。汇款说明:由于具体会务工作由安徽万盛会议服务有限公司承办。会务费请汇至以下账户账户名:安徽万盛会议服务有限公司开户行:徽商银行合肥经济开发区支行账 号:1022001021000805490备 注:适配体会务费 或 适配体培训 会议交通 会议交通详见会议网站说明 http://www.aptamer.club/dct/page/65583 会议酒店 住宿安排详见会议网站说明 http://www.aptamer.club/dct/page/65584, 建议优先选择前面两家酒店。 会议服务事宜:会务总负责:罗昭锋 0551-6360 3215,13956009879会务组成员:欧惠超 0551-6360 3215,186 5655 6163张海燕 0551-6360 0425,139 6670 8479,何海辉 0551-6360 7335,180 5517 4540,程晓蕾 0551-6360 7335会议联系email:biotech@ustc.edu.cn 举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湖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化学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中国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联席会2016年7月20日
  • 精诚所至——第四届中国核酸适配体学术研讨会惊喜连连
    p 仪器信息网讯2018年11月10-11日,第四届中国核酸适配体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合肥成功召开。此次大会为期两天,共37位核酸适配体专家进行报告,征集到73篇会议摘要,吸引了来自全国140多家高校及科研院300余位学者参会交流。参会人数及参会单位数、投稿数量、大会报告数量均创历届新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第四届中国核酸适配体学术研讨会由军事医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联合举办。会议主旨为努力实现凝聚共识,合力突破。希望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对该领域存在的核心问题、限制性问题达成共识,然后集中攻关,突破瓶颈,从而推动适配体研究和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在核酸适配体领域的SCI论文已经占据全球一半,有着全球最大规模的研究团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d1260bf3-d5ed-48fb-8439-96995c5f0d76.jpg" title=" 1.JPG" style=" text-indent: 2em "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 大会现场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3b981f38-d491-4c10-9bb0-e543a29891e9.jpg"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 nbsp 图2 大会现场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80939303-01cf-49a0-b48e-ee44afc09a09.jpg" style=" "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3 邵宁生研究员致辞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大会伊始,大会发起人军事医学科学院邵宁生作大会致辞,希望参会学者积极交流,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共同克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推动该领域的持续深入发展。并提议今后核酸适配体学术研讨会将每两年举办一届,会议地点定在安徽合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a370b2af-b371-4d46-8a4a-b771039706ad.jpg" title=" 培训班合影.jpg" alt=" 培训班合影.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第四届中国核酸适配体学术研讨会大会合影 /p p & nbsp /p p strong 大会报告百花齐放(部分报告展示)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本次研讨会的报告主题包括: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及筛选机理;核酸适配体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基础研究);核酸适配体模拟、计算与优化(生物信息学);核酸适配体改造、靶向及药物& nbsp ;核酸适配体应用及产业化挑战等一些核心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e0605a61-53e1-457d-8147-febbe1a22a8b.jpg" title=" 4.JPG" alt="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核酸适配体领域的文献信息分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罗昭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nbsp & nbsp &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主办负责人罗昭锋作大会首个报告,报告中对全球核酸适配体领域的发展概况做了一个综合分析,主要包括该领域全球近年的发展情况、发展动向,主要研究机构以及重要的科研团队。通过各国发表核酸适配体(Aptamer)相关论文的数量变化,被引用情况,综合分析各国在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其次,分析了全球专利以及产业发展情况。全球主要的核酸适配体企业,研发方向和主要产品等。最后针对核酸适配体过去发展的情况以及相关数据,分析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指出目前该领域曾在的两个瓶颈性的问题。一是适配体筛选的瓶颈性问题并没有完全克服,所获得的适配体数量太少;二是适配体与结构功能关系的研究基础非常薄弱,有待研究方法的突破。一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需要经过漫长的努力。相信在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随着各项技术瓶颈的逐步突破,核酸适配体产业一定会得到快速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fe35ca68-a34d-426f-b268-c871bb59939d.jpg" title=" 5.JPG" alt=" 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核酸适配体研究领域的几个关键性技术问题及其探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娄新徽 首都师范大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会议发起人之一的娄新徽在报告中围绕如何建立标准化的核酸适配体传感器产业化研发流程的思路,介绍了其课题组近期在核酸适配体体外筛选、表征技术和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研发这三个技术环节的探索性工作。其中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环节将介绍一种快速富集核酸适配体文库的简单方法;在表征技术环节介绍一种具有普适性的电化学核酸适配体解离常数测定技术;在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环节将介绍一种设计结构开关型核酸适配体的简单方法以及关于传感器长期稳定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d4290c46-b9f7-40d9-a850-038bf3ebacf8.jpg" title=" 6.JPG" alt=" 6.JPG"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In vitro selection of catalytic DNA for detecting metal ions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刘珏文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刘珏文报告中介绍了其滑铁卢大学课题组分离出的一套新的RNA切割DNA酶,这种DNA酶对各种过渡金属离子以及生理上重要的金属离子具有高度特异性。我们的工作始于一系列新的依赖于镧系元素的DNA酶,显示出有趣的金属结合特性。我们还开发了硫代磷酸酯(PS)修饰的DNA酶,用于募集嗜硫金属,如Cd2 +和Cu2 +。还使用Ag +直接选择高活性DNA酶,这项研究增加了我们对RNA裂解反应的机制理解。最后,我们获得了Na + - 和Ca2 + - 特异性DNA酶,并显示了Na +结合适体的生化证据。大多数DNA酶被制成荧光生物传感器,用于金属离子,其浓度可低至十亿分之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2a9b8c04-aeda-48ef-8013-fc9d05f1c3c7.jpg" title=" 7.JPG" alt=" 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性胞嘧啶核苷脂质材料包载转染核酸药物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杨振军 北京大学&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杨振军课题组前期利用D-/L-异核苷(IsoNA)修饰siRNA及核酸适配体,提高了基因沉默效率或靶蛋白结合力,更清楚理解核酸蛋白选择性识别及结合模式,构建了核酸适配体修饰物介导的几种更高效的体内外肿瘤靶向检测和治疗制剂 以胱氨酸骨架阳离子脂质体包载双肽-siRNA缀合物,能够以避开溶酶体降解途径跨膜转运,发现在此基础上的基于酸敏感PEG及cRGD的制剂体内肿瘤靶向性明显提高;近期设计合成了基于中性胞嘧啶核苷脂质材料(DXCA)等,发现其能够以氢键及π-π堆积作用转染反义核酸及G-4链体核酸适配体入胞, 低浓度(~100 nM)给药情况下,发现了更高活性的反义核酸磷硫代修饰物及可以选择性抑制耐药肿瘤细胞生长的核酸适配体修饰物, 初步探讨了相关作用机制。该研究成果在核酸药物及基因编辑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6ddead75-595b-49a6-bf69-5ca0a6bd96bd.jpg" title=" 10.JPG" alt=" 1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基于NMR的核酸结构确定与分子识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曹春阳 上海有机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适配体大部分属于小核酸,在溶液中,它们可能以多种构象存在,导致利用结晶等技术难以获得结构信息,这对进一步序列筛选、优化造成一定的困难。但它们与靶标分子结合之后,一般以单一的构象存在,相关的特异性分子识别对适配体序列的优化与碱基结构的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曹春阳报告中以实验室类似课题成果为例,展示如何以核磁共振二维谱、三维谱等技术确定序列较短的DNA或者RNA分子三维结构,如何利用分子间NOE、如何结合同位素标记、蛋白质结晶、荧光标记等技术开展它们与靶标分子、与配体小分子特异性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以期为国内适配体相关的课题研究同行提供一定的技术帮助。 /p p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4a72f0b0-491b-45b7-98ee-d27e4bfceeb9.jpg" title=" 11.JPG" alt=" 1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核酸适体引导的长余辉纳米探针设计及其生物分析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袁荃 湖南大学& nbsp & nbsp &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袁荃课题组在核酸适体引导的长余辉纳米探针设计及其超低背景生物分析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通过离子掺杂合成了系列尺寸和发光可调控的镓锗酸锌长余辉纳米颗粒,并且在该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核酸适体构建了长余辉纳米探针,该探针能特异性识别肿瘤组织,实现了无背景肿瘤靶向成像。通过控制合成反应条件,实现了锗酸锌长余辉纳米棒的尺寸和光学性质的调控[3],并且构建了核酸适体修饰的长余辉纳米探针,实现了癌症病人血清中溶菌酶的检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346cc002-f64c-4158-92a5-e24cb5f57bad.jpg" style=" " title=" 1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定量分析化学研究及进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董益阳 北京化工大学&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北京化工大学董益阳报告中介绍了其研究组陆续开发的UVmag-SELEX、适配体微阵列、侧流试纸条、纳米可视化、小分子微热泳、native高分辨质谱等前沿技术。并分别实现了有机磷农药适配体的筛选、适配体表征芯片的制作、真菌毒素的快速检测、微污染物的定量分析、抗生素-适配体复合物的精准确证及化学计量比的研究,为现代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定量分析化学研究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核酸适配体技术的发展也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7cfa5943-b22a-45a9-b469-2763807c3f4e.jpg" style=" " title=" 1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毛细管电泳高效筛选核酸适配体进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屈锋& nbsp 北京理工大学& nbsp &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屈锋课题组基于毛细管电泳多分析模式,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毛细管在线反应电泳,双靶同步筛选等高效筛选模式。在SELEX流程中,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应用,实现蛋白亲和力快速评价,蛋白质和核酸高效一步快速反应及复合物分离,多轮筛选次级库的亲和力表征。 利用所建立的毛细管电泳法,可通过1-3轮筛选获得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的蛋白质的核酸适配体,筛选周期在10-30天(含高通量测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132dad7f-bcdd-4b47-8f6f-8400b908cea4.jpg" style=" " title=" 1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食品危害物适配体传感器与产品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王周平 江南大学&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王周平课题组在前期筛选完成鼠伤寒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福氏志贺氏菌、宋内氏志贺氏菌、化脓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黄金亚种、蜡样芽胞杆菌、致泻性大肠杆菌、大肠杆菌O157等食源性致病菌适配体,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T-2毒素、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伏马菌素B1、棒曲霉素、大田软海绵酸、石房蛤毒素、河豚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1等生物毒素适配体的基础上,通过适配体序列剪裁、结构优化、修饰等,获得了性能优异的系列食品危害物适配体探针,结合磁分离富集、上转换发光纳米探针、时间分辨荧光纳米探针等,发展了一批食品危害物适配体传感器,研制了一批试纸条、试剂盒产品,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系统评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77fa17d6-cced-4b8d-ade4-23ca89f7c8fa.jpg" style=" " title=" 1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适配体的筛选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裴仁军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 nbsp &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裴仁军介绍了课题组在针对小分子和肿瘤细胞的适配体筛选的几个进展。在适配体的生物医学应用方面,其借助电纺技术构建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壳聚糖纳米纤维,并利用抗粘附分子CBMA对血细胞的非特异吸附控制及循环肿瘤细胞CTC的适配体对CTC的特异识别作用进行界面设计,实现CTC的高效特异性捕获。利用适配体对肿瘤细胞的靶向作用,发展靶向的大分子磁共振造影剂,用于肿瘤的活体成像。进一步地发展适配体靶向的肿瘤治疗核酸药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2986a489-b589-46d6-819f-61e414af0796.jpg" title=" 16.jpg" alt=" 1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基于蛋白相互作用的基因调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梁好均& nbsp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梁好均报告中介绍了,其课题组利用失去核酸内切酶活性的Cas9(dCas9)能够作为可编程的转录因子实现细胞内的转录调控这一特性,设计了一种原位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体系。将待测蛋白对分别与dCas9和激活因子连接形成融合蛋白,可相互作用的蛋白对能够将激活因子牵引至转录起始位点附近,从而激活靶标基因的转录。通过报道基因的表达,验证了ALK4蛋白和FKBP16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且当加入小分子FK506时,该蛋白对之间的相互作用被破坏,从而终止转录激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41d7e321-01f3-4864-8d12-cf029d9f2102.jpg" style=" " title=" 1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抗生素适配体的优化和应用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周楠迪& nbsp 江南大学&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周楠迪课题组对部分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氧氟沙星、甲硝唑、磺胺嘧啶等进行了单链DNA适配体的筛选,尝试并比较了几种不同SELEX技术的特点,获得了具有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适配体序列。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基于结构分析的适配体截短策略,成功地实现了对适配体序列的截短优化。目前得到的最短序列是妥布霉素适配体序列,长度仅为15个核苷酸,与已有报道的最短序列凝血酶适配体长度相同,经验证该适配体的应用特性良好。该截短策略可进一步应用于其它适配体序列的截短优化。同时,以适配体为识别元件,结合多样化的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众多类型的抗生素传感器,检测限达到几个nM水平甚至数十pM水平。抗生素检测试纸的研制为适配体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展现了良好的前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14bc7fa7-2826-43de-8974-8d6d7fc0909b.jpg" style=" " title=" 20.JPG" / &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功能核酸的裁剪艺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许文涛 中国农业大学&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许文涛报告从核酸序列决定结构、结构决定功能,我们从序列裁剪、结构重组和功能变化三个层面探讨了功能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分析FNA序列的空间结构、确定配体的特定结合位点是裁剪其他冗余核苷酸的第一步,其课题组的工作是希望通过研究FNA-target在不同相中的相互作用,对功能核酸的结合位点、协同性和多功能性等方面的结构裁剪进行新的探索。此外,总结了裁剪FNA结构用来进行目标检测、目标定位、信号生成或放大、生物传感器的建立和药物传递的各种情形及基于稳定性、灵敏度和多样性的裁剪技术的生物传感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便为设计一些基于FNA裁剪的检测技术提供指导。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6d9bec8c-4db9-4fa2-bf5d-d53b508c4fdc.jpg" style=" " title=" 2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利用双链DNA分子力钳测定核酸适配体折叠能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瞿昊& nbsp 合肥工业大学& nbsp &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瞿昊课题组以亚相干长度的双链DNA分子作为“力钳”对适配体进行拉伸,并通过延时凝胶电泳的方法测定了整个核酸分子的总能量,包括适配体的拉伸能量和双链DNA分子力钳的弯曲能量。基于前期对双链DNA弯曲能量精确测量和描述的工作,利用数值方法计算出凝血酶适配体HD22的折叠能量为 4.2 kBT(~10.4 KJ/mol,其中kB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室温25℃)。此研究为测量平衡状态下的适配体折叠能量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方法,对适配体性能稳定性的判定和适配体构象的模拟等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ef61c60a-4daa-43e9-b0fa-014db1192035.jpg" style=" " title=" 2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类CAR多价适配体的构建及其初步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邵宁生 军事医学科学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邵宁生报告了其课题组最新的研究成果:以靶向免疫分子的多种适配体为主体,构建了一个类CAR多价适配体,能发挥CARs系统激活T细胞、靶向肿瘤细胞的作用,从而作为一种多价功能化的核酸药物制剂,能够与T细胞一起实现类似CAR-T的作用,发挥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他们选取了分别与小鼠CD28和CTLA-4这两个免疫靶点结合的RNA适配体——CD28Apt7与Del60,并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在一个相对稳定的3WJ核酸骨架序列上,通过退火搭接的方法组装上 CD28适配体的二聚体和CTLA-4适配体的四聚体。同时在骨架上标记叶酸,以靶向上皮来源的肿瘤细胞,整个聚体结构称为X聚体。实验结果证明CD28Apt7和Del60分别可以与小鼠CD28蛋白和CTLA-4蛋白结合,同时组装好的X聚可以同时与小鼠CD28和CTLA-4蛋白结合。CFSE增殖实验证实,X聚体可以刺激T细胞增殖。同时X聚体可起到封闭B7.1分子对CTLA4靶点的作用,ELISA证实X聚体能够逆转B7.1分子对T细胞上清的IL-2的分泌抑制作用。共聚焦以及流式细胞仪实验均证实X聚体不仅结合T细胞,还能靶向人H460肺癌细胞及小鼠结肠癌MC38细胞。体外肿瘤细胞与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加入的X聚体可以有效激活T细胞,使T细胞增殖并杀伤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该研究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32e3d10b-0d87-4781-a913-cd2a75d779a7.jpg" style=" " title=" 23.jpg"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海洋生物毒素特异适配体的筛选验证与改造优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王梁华 第二军医大学&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王梁华报告了其课题组利用筛选得到了源自海洋生物等多种毒素的高亲和力、强特异性的核酸适配体。并通过计算模拟、分子对接与动力学分析,解析了毒素与适配体结合的结构基础;建立了优化适配体序列及结构策略;引入了生物膜层干涉技术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等,并发现PTX的适配体,能阻断其溶血作用。利用单链DNA连接酶环化PTX的适配体,通过计算模拟环化的适配体,发现并不改变适配体结构,并能保持其抑制PTX的溶血作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其课题组初步建成了海洋生物毒素核酸适配体筛选平台,所获得的核酸适配体在海洋生物毒素的快速检测、实时监测,以及防护、中毒诊治等方面,可以作为分子识别元件,解决海洋生物毒素难侦、难防、难治等问题,满足降低国防、海洋作业等中由毒素引发的减员失能的重大需求。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7cc808dc-7e0e-418d-9d5b-ef8bdd568b16.jpg" style=" " title=" 2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利用琼脂磁珠快速筛选核酸适配体及检测制备靶分子——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廖世奇 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nbsp &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廖世奇课题组通过复合靶标-肿瘤血清核酸适配体的筛选、适配体肿瘤检测技术的建立,肿瘤血清标志物组检测技术建立等,发现利用琼脂磁珠全自动筛选适配体技术及检测制备靶分子技术在临床检测-亚健康检测监控中,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突破;并在基因工程制药领域上,利用琼脂磁珠快速筛选及检测制备蛋白技术,推演从未知蛋白阳性克隆的筛选,蛋白制备到菌种保存,纯化发酵蛋白等等原技术障碍的突破。表示核酸适配体在生物医药中非常具有应用前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990ceaf4-0dfa-472c-8809-ab41e342cfb1.jpg" style=" " title=" 25.jpg"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 Novel Small RNA-Cleaving Deoxyribozyme with a Short Binding Arm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于涵洋& nbsp 南京大学&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于涵洋报告了一种新的RNA裂解脱氧核酶,称为10-12opt,具有同样小的催化基序和异常短的结合臂。该脱氧核酶含有14个核苷酸的催化核心,其优先催化UN二核苷酸连接处的RNA切割。他们发现,该酶左结合臂仅含有三个核苷酸并与RNA底物形成两个经典碱基对。突变分析表明,切割位点下游的3个核苷酸的核糖核苷残基不能形成典型的碱基配对以获得最佳催化作用,并且该核碱基可能参与其羰基O6原子的催化作用。其课题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的RNA切割脱氧核酶形成了独特的催化结构而不是8-17,并且该序列空间可能包含可以在位点特异性切割RNA的DNA分子的其他方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0da1f723-4d0d-4dcb-8e43-21dab4006bf1.jpg" style=" " title=" 2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分子识别新策略:从生物传感到POCT检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杜衍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杜衍课题组利用微纳米材料的放大和增强功能,将微纳米材料用作探针载体或用作基底修饰材料,围绕新型高灵敏电化学/比色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的开发,开展了一系列系统的研究工作。致力于发展更实用、可靠以及普适的适配体传感新方法、新原理。通过蛋白质改性以及融合技术,设计出具有信号传导功能的蛋白质,并通过生物传感技术将传统的生物检测信号如荧光信号等转化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蛋白的信号,用价格低廉的商品化验孕试纸达到检测生物标志物的目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96c6ef05-2e63-4c35-8592-92d61444d8c5.jpg" style=" " title=" 3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四链DNA调控的可开关适配体传感器与智能逻辑电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李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李涛课题组设计了一种能够避免自身二聚行为的双分子i-motif,并将其与劈开的ATP适配体一起连接到三臂和四臂枝状DNA纳米结构上,以i-motif折叠来调控ATP与适配体作用,从而构建了一种pH开关的ATP传感分子器件;在此基础上,他们将设计的双分子i-motif和也可以采用DNA链置换反应,来实现ATP的可逆抓捕和释放,从而构建可逆的ATP纳米传感器;在以上实验中,我们发现ATP适配体可以很好的绑定G-四链体配体硫磺素(ThT),研究表明,ThT可以被包裹在平行或反平行双链中G?A或G?G摆动碱基对之间,ATP适配体在ThT诱导下正是形成了类似结构,从而表现出很强的结合ThT能力。进一步地,我们把G-四链体、i-motif及ATP适配体等序列包埋到DNA枝状结构的双链手臂中,加入K+、H+、ATP等外部刺激,诱导DNA枝状结构的手臂发生解旋,以凝胶电泳和荧光光谱对此过程进行检测,从而构建能够识别细胞环境的智能DNA逻辑电路,并应用于疾病相关的miRNA和基因检测方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45a0e641-1629-4847-9b15-87addc49b87b.jpg" style=" " title=" 2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适配体和分子印迹-SERS生物探针的构建及肿瘤标志物的靶向可视化拉曼成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吕永琴 北京化工大学&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吕永琴课题组建立了以纳米金探针和芯片为基础的高灵敏度多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体系,合成了针对肺癌的蛋白质肿瘤标志物(CEA、NSE和ProGRP)和microRNA检测的核酸适配体-SERS纳米生物探针,通过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实现肺癌多种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提高了肺癌检测的准确率。同时,研发了温度敏感和pH敏感的分子印迹-SERS纳米探针,作为“人工抗体”用于肿瘤标志物的主动靶向检测,检测限为10-14 mol/L。通过改变外界条件,即可实现目标肿瘤标志物的选择性捕获和释放,大大简化了操作。分子印迹-SERS纳米生物探针成功实现了活细胞内内源性肿瘤标志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靶向拉曼检测和可视化成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b2b8385a-bed8-4fb7-8c69-c76d35ce346f.jpg" style=" " title=" 2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基于适配体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痕量检测技术及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黄青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nbsp /p p 课题组致力于发展基于适配体(Aptamer)的SERS痕量检测技术,通过在一些SERS活性高的纳米材料和结构上修饰合适的、具有特殊拉曼信号的适配体,可以高效、特性地捕获环境中的污染物。报告介绍了他们最近对不同污染物(如多氯联苯、汞离子等)所发展的基于适配体SERS检测方法,即在制备多种纳米粒子/纳米阵列上进行适配体功能化修饰,并通过对来自适配体的拉曼光谱信号与其构象关系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可以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进行快速、特异性和半定量的痕量检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608d310e-2340-49fd-ac66-c1ec9279351d.jpg" style=" " title=" 3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基于SELEX技术的新发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邴涛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邴涛报告了其课题组基于可待因核酸适配体序列,发现了一种由G-四链体和G?GC三链组成的新型三-四链结构,这拓宽了人们对于核酸结构的认识,在基因调控和DNA组装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基于细胞-SELEX技术发现了识别异源二聚体蛋白核酸适配体,这为特异性识别蛋白复合物探针的筛选提供了新的策略,为其原位检测提供了新的探针;基于轴突-SELEX技术发现了可以实现神经细胞轴突成像和靶向探针,可用SH-SY5Y细胞所形成的三维神经网络的成像,并用于人脑组织切片中神经突的成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b5a76795-6d0e-4b7d-803d-1bd60e540a77.jpg" style=" " title=" 3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基于特殊核酸适配体的电化学生物传感设计及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冯凌燕 上海大学&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冯凌燕报告中介绍了以特殊核酸构象的多种适配体在电化学传感器方面的设计,实现了针对ATP小分子、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fLD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及癌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及检测。我们在功能化石墨烯电极表面实现适配体传感器的设计;利用传统界面修饰方法,对比起和“点击化学”方法修饰的优劣;进一步将适配体识别功能与逻辑门计算相结合,在表面构建“三明治”结构的核酸适配体,利用电化学分子整流实现电信号放大,构建多级电子逻辑门连接,以期把复杂环境中的多目标物检测信号简化为“0”或“1”的智能逻辑判断模式,为传感器信号处理提供新思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eb2f0ff5-a603-444c-a429-6f844d51d334.jpg" style=" " title=" 3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基于单分子收集的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罗昭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nbsp &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罗昭锋实验室一直在探索高效的核酸适配体筛选方法。一是朝向自动化方向发展,二是朝高通量的方向发展。他提出一种基于一体式数字PCR系统,结合流式分选技术,进行核酸适配体筛选的方案。将单个核酸适配体分子,包裹到液滴中,进行不对称PCR扩增,并向液滴中加入靶标分子,如果靶标分子与液滴中的适配体有相互作用,就会产生荧光增强。我们通过流式分选技术,直接分选出有荧光增强效应的液滴,即可直接获得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核酸适配体分子。报告中还介绍了他们成功搭建的装置,可以实现了单个液滴的分选。同时利用已获得小分子核酸适配体对系统可行性进行验证。该系统不仅可以用于核酸适配体的高通量筛选和鉴定,将来有可能将细菌或者酶分子包裹到液滴中,通过细菌的产物或者酶催化的产物实现筛选,或者筛选有催化活性的核酸适配体分子。因此,该系统将来有可能在合成生物学、分子进化,以及功能核酸适配体的筛选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rong 会议模式新颖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本次会议,主办方探索尝试了一种新型交流互动方式,报告期间,参会者可以通过基于微信的平台进行提问,每场报告结束,主持人将高质量的问题投影到大屏幕上,报告人可以根据大会屏幕上的提问,进行回答,大大提高了报告交流效率。同时,所有问题,经过了主持人的筛选,因此问题质量也很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eff8a203-d0d9-4f61-8f58-841681a79184.jpg" style=" " title=" DSC0485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c369d3a7-b309-4671-9e8e-b263d4da23b5.jpg" style=" " title=" DSC0496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网络提问答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571bfdfe-dc51-44a9-94a7-88d4339bd06d.jpg" style=" " title=" DSC0469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网络征集建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主办方力求所有的与会者能够更方便、更高效地交流,力图使会议真正成为同行们相互交流的平台、思想碰撞的平台、相互合作的平台和共同进步的平台。中国第四届核酸适配体学术研讨会的大会讨论环节主题为:如何更好得促进核酸适配体领域的发展。并通过弹幕的方式集思广益,并将与会者的建议一一展示在大会上进行交流探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98b4ce00-1ea6-423b-81eb-195b42d4ce15.jpg" title=" DSC04666.JPG" alt=" DSC0466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现场网络投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为在行业内建立统一的计量标准以促进整个行业研究的合作共赢,在大会讨论环节,大家就核酸适配体产业化各环节的权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投票。这将为适配体团队之间的合作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rong 墙报展示及优秀墙报评选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利用网络平台对所有的墙报进行无记名投票,并对获得优秀墙报的作者发放纪念品。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为了估计参与,还设置了“最佳评委奖”,即如果某位投票人选出的三份最佳墙报,与最终获奖的三份墙报一致,则给予奖励。这样鼓励积极参与,也锻炼了参与者的评判能力。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0863dad5-6077-4856-a2be-d631f220f0ff.jpg" title=" DSC04893.JPG" alt=" DSC04893.JPG"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墙报展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为了帮助更多的实验室掌握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11月12-14日,举办了第四期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培训班,共有50多位来自不同实验室的代表参加了培训。培训期间,还推出了针对小分子的筛选试剂盒。该试剂盒的推出,降低了核酸适配体的筛选难度,节约各实验室的时间成本和宝贵的科研经费,提升筛选效率。相信在未来1到2年时间内,一定会有大量的核酸适配体被筛选出来,这将进一步推动核酸适配体产业的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12518c90-e8f5-47cd-ad56-23c7aff30d18.jpg" style=" " title=" 培训班合影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培训班师生合影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核酸适配体领域发展到今天,限制性因素主要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无法跨越,也无法视而不见。中国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深厚的基础,有了全球最大的研究团队,已成为这个领域最重要的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科学家的努力下,核酸适配体领域一定会得到稳步的发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p
  • 曙光初现:首款核酸适配体试剂上市在即!
    2021年3月17日,Aptamer Group宣布与快速诊断制造商Mologic建立商业合作关系。该合作伙伴关系将致力于为Aptamer Group的AptaDx SARS-CoV-2侧向快速测试提供CE注册。实验室样品的初步测试分析表明,其极好的灵敏度能够检测到每毫升低至1000的病毒颗粒,进一步临床验证正在英国纽卡斯尔东北的新冠肺炎综合中心进行,随后将进行CE注册。与Mologic合作将有助于加速Aptamer Group的诊断产品向市场的发展,并通过Mologic为最终的商业化提供制造能力。Aptamer Group也正在与其他全球制造商进行讨论,获取更大的产能,期望可以达到每个月数百万个测试。Aptamer Group的SARS-CoV-2 快速诊断试剂将是第一个基于适配体的商业化的产品。适配体基于核酸合成,与特异靶标有亲和力,通过固相合制备,易于扩大生产,具有高成本效益。与标准的基于蛋白质的试剂相比,适体的生产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从而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开发和提供测试,包括向中低收入国家/地区提供。内行从业人士曾咨询过报价,1g适配体约1万元,也就是 10元/mg,这还是没有扩大生产的成本。那么,究竟什么是核酸适配体?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一段寡核苷酸序列(DNA或RNA),是一种类似抗体的分子,能够识别特定的靶标分子,通常是利用体外筛选技术——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从核酸分子文库中得到的寡核苷酸片段。与抗体相比,核酸适配体具有分子量小、生产成本低、存储和运输简单、无批间差异、可以快速放大,以及质控简单等这样一系列优势。作为类似抗体的平台型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但目前来看,核酸适配体产业远不及抗体产业那么成熟。尽管中国的科研团队第一时间获得了新冠病毒S蛋白和N蛋白的适配体,领跑全球,但在产品推出方面依然落后于抗体产品。Aptamer Group推出首款基于适配体的商业化的产品,将是对核酸适配体产业化的极大鼓舞,推动未来核酸适配体产业布局和发展。
  • 不走寻常路的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会圆满结束
    p & nbsp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7年11月18日于安徽合肥召开的首届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及产业化资本对接会,为期两天,首天的学术报告与战略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共有21位专家带来每人15分钟的精炼又精彩的报告,紧凑的报告结束后大家争相提问交流,讨论激烈,学术灵感相互碰撞。该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140余位学者参会。可以看到,一大批科学家开始将目光转向核酸适配体的应用,希望用自己多年潜心研究的技术造福人类。 /p p strong 背景解读 /strong /p p & nbsp & nbsp 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通常通过指数富集系统配体进化(SELEX)筛选获得的,与靶标具有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结合的单链DNA 或RNA。核酸适配体(aptamer)被誉为是化学“抗体”,与通常所说的抗体功能相似但组成不同。抗体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核酸适配体则是由单链DNA或RNA组成的核酸分子。与抗体相比,核酸适配体具有分子量小、可以化学合成、质控简单、性质稳定可以耐受反复热变性,易于修饰,筛选无需使用动物,免疫源性低以及可以高通量筛选等诸多优势。并且可以广泛应用在疾病治疗、疾病诊断、靶标发现、生物传感、分子成像、靶向治疗、食品安全、环境检测、基础科研等多个领域。随着该领域的研究逐步走向成熟,市场需求会迅速增加,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普遍被大家看好。尤其核酸药物已经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和热点,被广泛地认为极有可能在未来10 年内为制药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形成现代制药的第三次浪潮。 /p p strong 会议初衷 /strong /p p & nbsp & nbsp 会议发起人之一同时也是会议组织者罗昭锋老师表示:核酸适配体的发展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尤其在核酸适配体基础研究方面,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克服。大家的工作进展,以及大家走过的坑,以及目前工作中的困难点在哪里?砍断别人的脚不能使自己走的更快,同样别人重复走100遍你走过的坑,也不会对你的研究有帮助。而交流各自进展,分享经验,分析碰到的问题,探讨该领域存在的瓶颈问题。希望中国的科研工作者能够,集中精力,攻克最重要的问题,而不是只被文章牵着鼻子走。希望经过各位与会专家总结的问题,能够指引未来几年国内高领域的发展方向,减少低水平的重复,做真正重要的研究。推动核酸适配体产业发展,并探讨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充分的交流,推动核酸适配体领域的健康发展,推进核酸适配体产业化进程。 /p p strong 有态度的会议模式 /strong /p p & nbsp & nbsp 会议原定为80人以内研讨会,但会议主题新颖,干货满满,会场逐渐爆满,曾两度更改会场。正式会议时,共有140多人参会,会场甚至有老师全程站着听报告。第一天的会议共21位报告人,每人15分钟的的报告时间,报告结束提问环节为秒杀模式即若倒计时10秒无人提问则直接进入下一个报告。但每位报告结束后总有与会老师争相提问交流,反而常是因时间限制不得不打断正酣的讨论进入下一位报告。 /p p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a707037c-94d1-4271-a150-dccd8240e05a.jpg" title=" 1.jpg" / /p p & nbsp & nbsp 据罗昭锋老师称,会议如此设置,一则因为报名做报告交流的老师越来越多,时间被迫压缩;二则也希望报告老师带来的报告聚焦核酸适配体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及遇到的实际瓶颈难题而非完全是已发表的工作和成果,着重学术探究,解决难题,借鉴相互经验,互通有无,避免弯路;三则希望有留出会后自由讨论的环节,供大家自由报告,自由进行讨论。 /p p & nbsp & nbsp 最后的自由讨论环节采用扫描二维码后进行网上提问并指定回答者,后主持人将问题整理公布,请被指定老师作答,未指定回答者问题进行抢答,无人抢答的问题最后交给三位资深专家也同为发起人的邵宁生教授,杨振军教授,娄新徽教授等进行回答补充。 /p p strong 会议实况小览 /strong /p p & nbsp & nbsp 今天会议主要聚焦于探讨:核酸适配体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并探讨这些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案,促进相关研究团队的合作,将有限的科研资源用来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5bb005a2-6aab-43b5-b310-87e744dee23a.jpg"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会议现场实况图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3d09b2cf-57f2-493e-8b86-87ea97b5478f.jpg"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科技大学罗昭锋带来报告:从全球文献看核酸适配体的未来趋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d2022145-423c-4927-9e92-d2704f939f07.jpg"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部杨振军带来报告:核酸适配体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探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ceba58e3-1280-4605-9c7e-8d557e2c6dd8.jpg" title=" 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首都师范大学娄新徽带来报告: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的界面效应及技术挑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361bda98-f600-4176-97eb-78fc289050fa.jpg" title=" 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北京理工大学屈锋带来报告:蛋白质的核酸适配体筛选进展及策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5b3da8d4-3752-4fe7-b3ed-406e3612fc99.jpg" title=" 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台湾中兴大学生医工程所洪振义带来报告:MARAS适配体筛选方法及基于适配体之多重检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e67ae653-8097-4456-8b52-a9deb5c9600f.jpg" title=" 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王周平带来报告:食品安全危害物核酸适配体应用进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c99bc245-55a7-40eb-8b8b-93baa0d0ee10.jpg" title=" 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朱全刚带来报告:基于适配体介导的靶向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41ef5640-b4b9-4a43-95a7-85ef51c27edc.jpg" title=" 1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李晓宏带来报告:核酸适配体作为结构信标分子的机制探讨 /p p strong 会议总结:领域存在的问题 /strong /p p & nbsp & nbsp 经过一天的研讨,专家们认为该领域的问题主要有:筛选还不够简便,需要进一步开发高通量、快速、低成本的下一代筛选技术;深入理解核酸适配体发挥功能的机理,理解不同条件下适配体可能表现不同,或无法重现的问题;核酸适配体结构研究同样是这个领域的额瓶颈之一;目前的筛选方法耗时费力,样品需求量大,解析周期长等。与会老师期待有新的技术出现,可以更灵敏满足监测适配体结构的变化。另外,对于适配体作为药物使用,药物的递送也是这里非常关键的问题。而核酸适配体作为传感器,界面问题,也是必须克服的问题。 /p p strong 会议反馈:高效、紧凑、干货满满 /strong /p p & nbsp & nbsp 本次会议无疑是成功的并且高效的,会议报告精炼,讨论精彩激烈,全程吸引着与会老师的注意力。会后,多位老师发言笑称:这是我所有参会经历中听会最认真的一次。 /p p & nbsp & nbsp 明天的核酸适配体产业资本对接会相信同样会有很多惊喜! /p p br/ /p p 附录: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news_8540.html" target=" _self" title=" " 《Aptamer中文译名倡议书》 /a /p p br/ /p p & nbsp br/ /p
  • 生物产业的下一个风口:核酸适配体
    p & nbsp & nbsp 核酸适配体是一个正在飞速发展的领域。根据国外4家市场调查公司发布的数据,该领域的未来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6.3%。为推动国内核酸适配体产业的发展。2017年11月19日,首届核酸适配体产业化资本对接会在安徽合肥隆重举行。本次会议致力于帮助希望创业的科研团队与投资人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让中国不仅成为核酸适配体论文产出大国,更要成为产业大国。 /p p & nbsp & nbsp 这次会议得到了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力支持。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孙余洲先生到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欢迎各位专家到经开区创业,共同建立合肥核酸适配体产业园。来自经开区科技局的副局长邹春森博士介绍了经开区的创业环境和政策等。随后中科大罗昭锋老师通过详实的数据、以生动活泼的语言介绍了什么是核酸适配体及其发展前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f0062185-8557-4733-92a2-ec6c4c8811b9.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从全球文献看核酸适配体未来趋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3997.html" target=" _self" title="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7080325f-1a5d-4ec0-bc32-4b3d292f99f0.jpg" title=" 4.jpg" / /a /p p & nbsp & nbsp & nbsp 随后共有来自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9位专家介绍了各自的产业化项目,包括产品,发展规划,资金需求等。受益于近两年核酸药物利好的驱动,多家创业团队已经获得了投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9932cb10-ab88-4608-85d4-1a023f23b8a2.jpg"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投资人代表与燕山大学刘老师进行沟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7bc5f78d-e379-486b-8f60-2cfe22185ffb.jpg"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投资人代表与江苏大学老师进行现场沟通 /p p & nbsp & nbsp 会议中有中信医疗健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安徽云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碧云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中科新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海恒创投,合肥市招商局,合肥市天使基金,启迪投资,5F创咖,赛智投资等共20多家投资机构参会。& nbsp /p p & nbsp & nbsp 核酸适配体整个产业刚刚起步,技术壁垒较高,竞争较小,先入优势明显。可喜的是,国内该领域已有部分公司初具雏形。其中昂普拓迈、生工生物、上海伯豪、湖南大学、南京大学等多家单位还为国内提供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服务。这将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成熟。从全球范围来看,核酸适配体产业处于起飞阶段,风口即将到来。 /p p br/ /p
  • 第四届中国核酸适配体学术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p   为促进核酸适配体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适配体领域的发展,定于2018年11月9日至14日,在安徽合肥市召开第四届中国核酸适配体学术研讨会暨筛选技术培训班,欢迎相关领域及相关产业领域的专家与学者参会。其中,10-11日举办学术研讨会,12-14日举办筛选技术培训班。 /p p   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一类单链的DNA或RNA小分子,分子量通常在5-25kD之间。功能类似抗体,能够与各种不同的靶标结合。与抗体相比,核酸适配体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如无需使用动物、分子量小、可以化学合成、质控简单、性质稳定、易于修饰、靶标比抗体更广泛等等,因此近年来,核酸适配体获得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中国。继2011年中美在SCI期刊上发表的Aptamer论文数持平之后,近几年中国在该领域的论文数大幅增长,成为全球该领域发表论文数最多的国家。2016年以来,来自中国的论文数更是达到了全球该领域SCI总论文数的50%以上。 /p p   2018年8月11日,美国FDA批准了第一个RNAi的药物,这也是FDA批准的第七个寡核苷酸类药物。由于核酸类药物面临很多共性的问题,如靶向递送、稳定性等问题,因此这些寡核苷酸药物的上市,也给适配体药物的前景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p p   面对美好的前景,我们依然需要正视核酸适配体领域面临的挑战。譬如到目前为止,优质的核酸适配体数量非常少,约有40%的已发表的SCI论文使用6个明星适配体完成的,这种现状反映了优质适配体极度短缺,也说明筛选技术依然是一个瓶颈,筛选效率的低下依然制约着这个领域的发展。另外,适配体结构与功能关系等基础研究依然缺乏。我们对核酸适配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的了解,这导致在适配体应用方面,存在重复性不佳、抗干扰能力差、传感器再生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时,我们很难给出合理的解释和改进建议。这里既有核酸结构研究历史时间短的问题,也有结构研究技术效率低下的问题。 /p p   在产业化方面,目前为止,仅有一例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药物经美国FDA批准上市,其它领域适配体应用的产业化规模仍较小。 /p p   因此,我们认为适配体领域要想取得突破,需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针对适配体筛选和应用的瓶颈问题进行多学科的交叉合作研究。本次会议将会全面展示近两年中国在适配体领域取得的进展,并将深入探讨该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会议形式除了大会报告,还将设置墙报、10分钟短报告等多样化的形式,并将借鉴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实时现场互动,促进大家的交流,努力将会议效率最大化。 /p p   面对核酸适配体的美好未来,我们热情欢迎有志于在核酸适配体领域做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积极参加第四届中国核酸适配体学术研讨会,共同探讨该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并通过信息和资源共享,以及切实的合作,推动该领域向前发展。 /p p   为帮助计划进入核酸适配体筛选领域的实验室,减少盲目摸索的时间,本次会议将在12-14日举办为期三天的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培训,相对于前几期培训班,本次将增加固定文库筛选小分子Aptamer、乳浊液PCR、筛选后优化、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等实用技术内容(详见会议网站关于培训班课程的介绍)。欢迎计划从事适配体筛选的实验室参加。 /p p   strong  会议主题 /strong /p p   本次研讨会我们将针对该领域的一些核心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主要包括: /p p   1、 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及筛选机理 /p p   2、 核酸适配体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基础研究) /p p   3、 核酸适配体应用及产业化挑战 /p p   4、 核酸适配体模拟、计算与优化(生物信息学) /p p   5、 核酸适配体改造、靶向及药物 (应用) /p p strong   会议日程 /strong /p p   2018年11月9日,14:00-22:00报到 /p p   2018年11月10-11日,大会学术报告 /p p   2018年11月12-14日,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培训班 /p p   组委会 /p p   邵宁生 娄新徽 罗昭锋 /p p   学术委员会成员(按拼音排序) /p p   邴涛 陈爱亮 崔华 邓乐 邓兆祥 董益阳 杜权 樊春海 方晓红 葛宏华 郭磊 韩跃武 何军林 李根喜 李少华 栗坤 李健 李运超 梁好均 廖世奇 林金明 刘杰 刘细霞 刘亚青 娄新徽 卢春霞 陆涛峰 罗昭锋 裴仁军 屈锋 瞿昊 上官棣华 邵宁生 石超 孙红光 谭蔚泓 唐卓 汪海林 王成龙 王家海 王开宇 王丽华 王梁华 王鲁梅 王珊 王苏鸣 王周平 吴文学 谢剑炜 许丹科 杨朝勇 杨荣华 杨宪斌 杨振军 叶邦策 于涵洋 袁荃 曾令文 张佩琢 张强 张子羿 赵国华 赵强 赵肃清 周楠迪 朱泽策 朱志 左小磊 /p p strong   注册费用及截止日期 /strong /p p   会议注册在官方网站(http://aptamer2018.csp.escience.cn)进行,会议注册请在10月31日之前完成注册。会议摘要请在10月15日之前通过在线投稿提交。参会代表可以自行选择参加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为便于会务安排,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费用在10月15日(含)之前缴费予以优惠(具体汇款日期以汇款凭据为准)。由于不同单位财务要求不同,转账前请咨询本单位财务人员。也可以报到时现场现金缴费或者刷卡缴费(现场缴费无法享受提前缴费的优惠)。具体费用详见下表: /p p   strong  学术交流会务费 /strong br/ /p table border=" 1" cellspacing=" 0" cellpadding=" 0" tbody tr class=" firstRow" td width=" 74" valign=" top" style=" padding: 0px 7px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8px margin-top: auto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参会代表 /span /p /td td width=" 205"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1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8px margin-top: auto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学术交流 strong ( span 10 /span 月 span 15 /span 日之前缴费) /strong /span /p /td td width=" 227"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1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8px margin-top: auto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学术交流( span 10 /span 月 span 15 /span 日之后缴费) /span /p /td /tr tr td width=" 7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8px margin-top: auto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学生 /span /p /td td width=" 205"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8px margin-top: auto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800 /span /p /td td width=" 227"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8px margin-top: auto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1000 /span /p /td /tr tr td width=" 7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8px margin-top: auto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学者 /span /p /td td width=" 205"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8px margin-top: auto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1300 /span /p /td td width=" 227"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8px margin-top: auto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1600 /span /p /td /tr tr td width=" 7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8px margin-top: auto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企业人士 /span /p /td td width=" 205"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8px margin-top: auto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1600 /span /p /td td width=" 227"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8px margin-top: auto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2000 /span /p /td /tr /tbody /table p strong   技术培训收费** /strong br/ /p table border=" 1" cellspacing=" 0" cellpadding=" 0" tbody tr class=" firstRow" td width=" 74" valign=" top" style=" padding: 0px 7px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8px margin-top: auto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参会代表 /span /p /td td width=" 205"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1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8px margin-top: auto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技术培训( span 10 /span 月 span 15 /span 日之前缴费) /span /p /td td width=" 227"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1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8px margin-top: auto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技术培训( span 10 /span 月 span 15 /span 日之后缴费) /span /p /td /tr tr td width=" 7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8px margin-top: auto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学生 span / /span 学者 /span /p /td td width=" 205"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8px margin-top: auto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4900 /span /p /td td width=" 227"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8px margin-top: auto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5600 /span /p /td /tr tr td width=" 7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8px margin-top: auto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企业人士 /span /p /td td width=" 205"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8px margin-top: auto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6800 /span /p /td td width=" 227"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8px margin-top: auto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 7800 /span /p /td /tr /tbody /table p   ** 如果同一人之前参加过培训,本次可以享受半价优惠。 /p p   ** 我们制作的培训课程视频,包含全部课程内容。如果参加培训时购买,仅需2000元。如果不参加培训,单独购买培训视频,价格为5200元。 /p p   汇款说明:由于具体会务工作由安徽万升会议服务有限公司承办。会务费请汇至以下账户 /p p   单位:安徽万升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p p   账号:34050148860800000454 /p p   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市钟楼支行 /p p   备 注:适配体会务费 /p p    strong 会议地点 /strong /p p   本次会议在合肥白金汉爵大酒店举行。 /p p   strong  会议交通 /strong /p p   会议交通详见会议网站说明。 /p p    strong 会议住宿 /strong /p p   会务组在酒店预留了房间,均为正常有窗房,可选双人标间、双人单间和双人标间-合住(表示与他人合住一个双人标间),如果需要会务组代为预订,请在会议网站注册后进行酒店预订,入住时支付房费。 /p p    strong 会议服务事宜: /strong /p p   会议联系人:方晓娜 136 5560 3422 /p p   会务总负责:罗昭锋 0551-6360 3215,139 5600 9879 /p p   会务组成员:欧惠超 0551-6360 3215,186 5655 6163 /p p   张海燕 0551-6360 0425,139 6670 8479 /p p   会议联系email:aptamers@163.com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举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化学所、清华大学、北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中国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联席会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承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8年8月6日 /p p & nbsp /p
  • 邀请函:第三届北京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学术年会暨产业推动会
    邀 请 函尊敬的各位专家:您好!核酸适配体研究和应用是生物医药、疾病诊疗、食品安全分析、环境污染监测等领域研究热点。我国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中有多个专项涉及了核酸适配体的筛选与应用研究。核酸适配体的产业化应用前景广阔。为进一步推动核酸适配体研究、应用及产业化发展,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北京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专业委员会,拟举办第三届北京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学术年会暨产业推动会。大会诚挚邀请京内外核酸适配体科研人员及企业同仁注册参会,共同探讨核酸适配体的研究和应用、机遇与挑战,以加强核酸适配体相关研究人员的交流协作,共同推动核酸适配体研究与应用的深入发展。会议安排如下:一、会议时间2023年11月25-26日二、会议地点北京辽宁饭店(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1号)三、会议组织单位会议主办: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北京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专业委员会会议协办:北京食品学会现代营养与健康检测专业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会议承办:中国农业大学“功能核酸”青年科学家创新团队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四、学术交流范围 1. 核酸适配体筛选与智能设计 2. 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与检测 3. 核酸适配体靶向递送与诊疗 4. 核酸适配体药物设计 5. 新型核酸适配体挖掘 6. 核酸适配体结构与修饰 7. 其它功能核酸相关研究五、会议报告内容屈 锋 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报告题目:毛细管电泳高效筛选多尺度靶标的核酸适配体方法杨振军 教授 北京大学报告题目:新型核酸药物制剂体内靶向递送及作用机制研究娄新徽 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报告题目:小分子靶标核酸适配体亲和力和特异性评价的若干问题分析杨先达 研究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报告题目:新型双特异性适配体对于抗肿瘤免疫的增强作用陈爱亮 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报告题目:基于智能手机和集成微流控芯片的POCT核酸检测-用于肉类掺假鉴别研究许文涛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报告题目:多能性功能核酸王 蒙 研究员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报告题目:基于功能核酸的生物毒素快检技术李晓宏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报告题目:高效特异性纳米酶的构建与应用龙 峰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报告题目:光纤嵌入式光流控芯片及其应用研究张力勤 研究员 北京大学报告题目:核酸适体功能化筛选策略何军林 研究员 军事医学研究院报告题目:适配体药物研发前景杨宪斌 教授 总经理 圣诺医药报告题目:修饰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栾云霞 研究员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报告题目:核酸适配体在农产品安全品质检测和前处理中的应用邴 涛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报告题目:核酸适体单轮筛选与液体活检瞿 昊 教授 合肥工业大学报告题目:核酸适配体高效筛选、优化及应用的基础“方法学”问题探索李 灏 教授 济宁医学院报告题目:基于筛选新策略和截短优化的适配体应用彭池方 教授 江南大学报告题目:适配体-侧流层析分析方法新进展杨 宇 研究员 上海交通大学报告题目:基于功能核酸的精准肿瘤免疫治疗乐 涛 教授 重庆师范大学报告题目:适配体荧光传感器研究与应用戴建远 副教授 四川大学报告题目:基于新型DNA环路和DNA纳米材料的核酸适配体传感研究李相阳 副教授 北京农学院报告题目:DNA/银纳米簇研究现状及抗菌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郭明璋 副教授 北京工商大学报告题目:合成生物学细胞传感系统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杨 歌 助理研究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报告题目: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核酸适配体筛选与应用田晶晶 讲师 南京农业大学报告题目:核酸微纳米花递送黄酮糖苷的靶向协同肥胖预防刘 梅 助理研究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报告题目:基于核酸适配体的乳腺肿瘤分子分型研究六、参会与报告邀请欢迎领域内专家、学者及企业同仁参会,会议注册方式微信小程序(扫描下方二维码)或邮箱发送参会回执。普通代表注册费1800 元/人,学生注册费1200 元/人。会议交通费、食宿费自理。七、缴费方式银行转账、现场POS机刷卡或现金。收款单位: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开户银行:华夏银行北京紫竹桥支行账 号:4043200001801900001154备 注:核酸适配体+参会代表姓名八、交通指南机场-酒店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辽宁饭店出租车:27公里,约43分钟地铁:乘坐首都机场大巴公主坟线到马甸桥(东)站下车到达酒店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辽宁饭店出租车:66公里,约1小时地铁:乘坐大兴机场线到草桥站,换乘地铁19号线到北太平庄站下车坐公交或步行1.3公里到达酒店北京南站-北京辽宁饭店出租车:25公里,约35分钟(马甸桥西南侧下桥)北京西站-北京辽宁饭店出租车:16公里,约25分钟(马甸桥西南侧下桥)九、组委会联系方式联系人:许老师、朱老师电话:18801066003邮箱:zhulongjiao@outlook.com主办单位: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北京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中国农业大学“功能核酸”青年科学家创新团队二〇二三年十月三十日2023年第三届北京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学术年会参会回执.docx
  • 第三届中国核酸适配体学术研讨会暨筛选技术培训班在合肥成功举办
    为期五天的第三届中国核酸适配体学术研讨会暨筛选技术培训班于11月9日顺利落下帷幕。本次会议共有33个大会报告,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美国等地的250多位学者参加学术研讨会,比上届会议多出一百多人。另有40多人参加了为期三天的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培训班。 与上一届会议相比,中国在适配体领域的研究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特别是从研究的深度以及适配体的产业化角度都有了显著的进步。不仅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并从事筛选工作,在筛选机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使得筛选速度和筛选成功率上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在从事适配体应用的报告中,人们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建立一个新方法,而是进一步将检测方法推向应用。这次会议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已有一些成型的基于适配体的产品。这将极大地推动我国适配体领域的产业化发展。另外,还有多家公司开始介入到适配体筛选以及产业化进程中来。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就aptamer中文译名进行了研讨。译名不统一,影响学术交流。目前aptamer的中文译名有多种,例如,核酸适配体,核酸适体,核酸适配子等。根据来自搜索引擎,三大中文数据库,国家基金委获资助的项目,已出版的中文图书,以及历届会议中大家的使用习惯等途径统计得到的数据显示,核酸适配体已经成为多数人都接受的中文译名,而且适配体能够表达“适应”“配合”这样的含义,与aptamer的前缀apta- 部分也能很好地对应起来。核酸适体 在台湾和香港地区使用较多,总体使用频率略低于核酸适配体。而核酸适配子使用人数较少。组委会提醒各位学者,关注aptamer的中文译名问题。 这次会议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核酸适配体的整个产业链当中,从实验室的检测方法开发到实际的应用,其实有较大的差异。目前来看,将核酸适配体推向实际产业应用的产品还为数甚少。而这种应用场景的转化,将会面临多种挑战,有来自基质变化带来的影响,也有界面变化的影响,有环境改变对适配体结构以及稳定性的影响。如何克服这些问题,这将是适配体应用无法回避的问题。 核酸适配体要想真正发展成一个产业,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中,不仅需要筛选得到大量的核酸适配体,需要做方法开发,还需要有产品开发经验的团队,将实验室的方法进一步开发成实际场景中可以使用的产品,也需要有企业来真正推进产业化,开拓市场。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核酸适配体产业才是刚刚起步,这个领域要想繁荣发展,需要更多人加入进来。我们也希望通过会议,整合资源,促进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只有当这个领域出现一些重要的产品,才会有更多的资本进入这个领域,核酸适配体产业才会迎来快速发展。历届会议报告及照片参见:中国核酸适配体学术研讨会暨筛选技术培训班
  • 第三届北京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学术年会暨产业推动会在京召开
    2023年11月25日,由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市食品学会现代营养与健康检测专业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共同协办,中国农业大学“功能核酸”青年科学家创新团队、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北京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学术年会暨产业推动会在京成功举办。来自各大科研院所、企业的专家、学者近百余人齐聚本次会议,首日现场座无虚席,共同交流探讨核酸适配体的研究和应用、机遇与挑战,推动核酸适配体研究与应用的深入发展。会议现场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北京理工大学屈锋教授、北京大学杨振军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娄新徽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陈爱亮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功能核酸”青年科学家团队负责人许文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先进环境与健康检测技术中心负责人龙峰教授、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邴涛研究员、江南大学彭池方教授、圣诺生物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宪斌博士等31位专家老师带来精彩报告。会议首日,共计20位老师分别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北京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学会理事长屈锋教授为现场观众介绍了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历届会议的基本情况,并作了题为《毛细管电泳高效筛选多尺度靶标的核酸适配体方法》的报告分享。报告分享了多种基于毛细管电泳的筛选策略以及如何根据不同蛋白、不同目标物的特点进行不同的策略设计,详细介绍了适配比筛选的模式和效率。屈锋北京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学会秘书长许文涛教授作了题为《多能性功能核酸》的报告,本次报告分享了他从早期的PCR研究到功能核酸技术的思考,他表示“在思维里,所有的技术都能交叉,而交叉促进了进步。”许文涛首都师范大学娄新徽教授作了题为《小分子靶标核酸适配体亲和力和特异性评价的若干问题分析》的报告,本次报告聚焦到了小分子靶标核酸适配体亲和力和特异性的评价技术,以及分享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亲和力和特异性评价的普遍性问题。娄新徽 中国农业科学院陈爱亮研究员作了题为《基于智能手机和集成微流控芯片的POCT核酸检测-用于肉类掺假鉴别研究》的报告,报告分享了陈研究员通过等温扩增技术、荧光技术以及离心式微流控技术三者的结合实现了对食品肉类的快速检测。陈爱亮 北京大学杨振军教授作了题为《新型核酸药物制剂体内靶向递送及作用机制研究》的报告,他表示RNA体内递送的重点是要解决肝以外的递送,并分享了在探索体内递送机制过程中发现的药物新靶标。杨振军 中国人民大学龙峰教授作了题为《光纤嵌入式光流控芯片及其应用研究》的报告,报告指出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已经发展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款智能化光学分析仪器,可以实现靶标物“小、快、灵、准”的检测。龙峰 中国科学院邴涛研究员作了题为《核酸适体单轮筛选与液体活检》的报告,在核酸适体筛选与表征、标志物的发现与甄别、即用型核酸适体验证、单细胞核酸适体组学以及液体活检应用平台这五个方面进行了介绍。邴涛江南大学彭池方教授作了题为《适配体-侧流层析分析方法新进展》的报告,报告分享了通过选择关键碱基杂交和设计辅助杂交片的方式解决了靶标与互补序列竞争力匹配度差的问题;通过两款设计解决了靶标与适配体结合效率低的问题;通过CRIPR酶识别长短链转换和荧光纳米猝灭的方式解决了竞争型LFA“turn on”模式缺乏的问题。彭池方 圣诺生物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宪斌博士作了题为《修饰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的报告,他提出“想搞定适配体的修饰应该从刚开始做的时候就引进一些功能性的基团”,同时也从产业化的角度为核酸适配体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建议。杨宪斌 北京理工大学黄渊余教授作了题为《核酸药物递送与疾病防治》的报告,报告针对核酸药物高效入胞、快速逃逸以及长效作用等关键科学问题,探求了疾病诊疗的新方案。黄渊余 合肥工业大学瞿昊教授作了题为《核酸适配体高效筛选、优化及应用的基础“方法学”问题探索》的报告,报告从核酸适配体的研究现状、定向演化高效发掘、动态构型性能优化以及超灵敏生物传感系统五方面进行了介绍。瞿昊 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何军林研究员作了题为《适配体药物研发前景》的报告,报告讲述了适配体-靶互作机制以及适配体的药物研发。何军林 北京师范大学李晓宏教授作了题为《高效特异性纳米酶的构建与应用》的报告。李晓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杨先达研究员作了题为《双特异性适配体对于抗肿瘤免疫的增强作用》的报告。报告指出PD-1/Nucleolin双特异性适配体是提升免疫疗效的新策略,并具有一定的应用潜能。杨先达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栾云霞研究员作了题为《核酸适配体在农产品前处理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的报告,她指出前处理是农产品检测的重要环节。栾云霞重庆师范大学乐涛教授做了题为《基于适配体荧光传感器研究与应用》的报告,他表示“在快检领域困扰我们的是抗体”。乐涛 济宁医学院李灏教授做了题为《基于筛选新策略和截短优化的适配体应用》的报告,强调要通过筛选本身提高适配体的稳定性和真实性,并介绍了在适配体筛选策略的开发、适配体优化以及在食品安全领域、疾病诊断、环境检测等领域应用的主要工作。李灏吉林大学孙春燕教授做了题为《功能核酸荧光生物传感器设计及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的报告,主要介绍了在核酸适配体荧光生物传感器和DNA酶荧光生物传感器的主要工作。孙春燕 北京农学院李相阳副教授做了题为《DNA/银纳米簇研究现状及抗菌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的报告,报告在基于核酸适体的银纳米簇制备及优化、DNA银纳米簇可视化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性能两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李相阳 北京大学张力勤研究员做了题为《核酸适体功能化筛选策略》的报告,他认为现有的筛选方法不够完美,并对两大平台:新药物形式开发平台、药物新靶点发现平台的研究工作做了详细介绍。张力勤
  • 合工大研发新型核酸适配体筛选法 重金属超标实时检测新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成功研发出一种快速无标记的核酸适配体体外筛选方法,通过这一方法筛选的核酸适配体,对金属离子表现出高度的亲和力和特异性,提供了性能优良的金属离子亲和物质,从而实现了对重金属超标的快速实时检测。该成果论文近日发表在国际纳米材料领域顶级学术期刊之一《美国化学学会纳米》上。  传统方法对金属离子的检测,需要借助质谱等大型仪器设备,成本高昂费时费力难以普及。如何摆脱对大型仪器的依赖,实现对金属离子的快速实时检测,关键就是找寻能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特定金属离子的“亲和物质”。由于金属离子在生物体内不会引起免疫反应,能够特异性结合金属离子的“标准”亲和物质——单克隆抗体非常难以生产,使用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技术等传统的筛选方法,仍需要对靶标进行化学标记或者修饰,这一要求对于金属离子和小分子靶标十分困难,且容易改变其结构和性质。  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瞿昊博士,通过使用乳液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荧光激发细胞筛选两项技术,成功研发了以金属离子为特定靶标的核酸适配体高效筛选的革新方法。这一筛选方法无需对靶标进行任何标记或修饰,同时筛选周期短,非常适用于针对金属离子和小分子靶标的核酸适配体筛选。通过这一方法,瞿昊通过3—4轮筛选便获得了适用于二价汞离子的核酸适配体,其结合强度较传统核酸适配体提高了30倍,并首次获取了适用于二价铜离子的核酸适配体。  “这一筛选方法可适用于所有金属离子和小分子靶标,将为针对其他离子和小分子靶标的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工作提供非常高效的平台。”瞿昊说,这一成果突破了生物传感器领域匮乏性能优良的亲和物质这一瓶颈,不仅可以应用在金属污染治理上,同时在生物技术、医疗保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 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学会会议通知(第二轮)
    p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 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学会会议通知(第二轮) /p p   2019年05月25日 /p p   核酸适配体研究和应用是生物医学和药学基础研究、生物传感检测、食品安全分析、环境污染监测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加强北京地区核酸适配体研究人员的交流协作,推动核酸适配体研究的深入发展,搭建核酸适配体技术开发及成果转化平台,在谭蔚泓院士的支持与鼓励下,经过北京地区有关学者数次研讨,拟成立北京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学会,并召开第一届北京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学术年会。 /p p   大会将邀请国内知名核酸适配体领域专家作专题学术讲座,并针对适配体筛选及应用领域相关疑难问题进行学术交流。本次会议旨在为北京地区核酸适配体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加强合作、增进友谊的平台,我们诚挚地欢迎各位专家同行及青年学生踊跃参会。 /p p   strong  一、会议主题 /strong /p p   1.选举产生北京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学会第一届理事,召开理事会一届一次会议。 /p p   2.举办北京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 /p p    strong 二、学术委员会(按姓名拼音首写字母排序) /strong /p p   主 任: 谭蔚泓 院 士 /p p   委 员: 方晓红 郭 磊 何军林 蒋兴宇 鞠煜先 梁子才 廖世奇 龙亿涛 /p p   娄新徽 罗昭锋 裴仁军 屈 锋 上官棣华 邵宁生 孙佳姝 王梁华 /p p   王周平 杨朝勇 杨先达 杨振军 袁 荃 张丽华 张学记 /p p   秘 书: 邴 涛 /p p    strong 三、会议时间与地点 /strong /p p   会议时间:2019年O5月25日,08:30-O9:30报到,09:30-17:30开会 /p p   会议酒店:北京理工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大厦 /p p   会议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66-1号 /p p   strong  四、会议费用标准及报名方式 /strong /p p   1、会务费:参会代表每人交会务费500元,学生200元。会议交通、食宿费自理。 /p p   北京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请于O5月25日O8:30前报到、注册。 /p p   2、报名方式:参会者请填写报名表(附件2),为便于会务组织及安排,请参会代表 /p p   将报名回执表E-mail至会务组。 /p p   3、缴费方式 /p p   银行转账、现场POS机刷卡或现金。 /p p   收款单位: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 /p p   开户银行: 华夏银行北京紫竹桥支行 /p p   账 号: 4043200001801900001154 /p p   纳税识别号: 5111000050O3038760 /p p   备 注: 会议注册费 /p p   strong  五、联系方式 /strong /p p   联系人: 王蒙18601922335 /p p   吕雪飞 1512OO53393 /p p   陈爱亮 13811661539 /p p   电子邮件: apatamerbj@163.com /p p   附 件: /p p   1.会议日程 /p p   2.参会回执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1.png" style="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21.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498737bd-519e-40b7-9384-1b8cf9e9926f.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tyle=" margin-right: 2px vertical-align: middle "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 a title=" 核酸适配体会议二轮通知.PDF.pdf" style=" color: rgb(0, 102, 204) font-size: 12px "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5/attachment/ccc782f7-cea7-4046-89e6-7115c88590bc.pdf" 核酸适配体会议二轮通知.PDF.pdf /a /p p img title=" 3.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ced4af36-9cac-447a-9c49-632badf391ce.jpg" / /p p & nbsp img title=" 4.png" style="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4.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e0fbbc82-7304-4026-87f3-9d8abcf25d62.jpg" / /p
  • 北京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学会成立,第一届学术年会同期召开
    p style=" margin-top: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核酸适配体研究和应用是生物医学和药学基础研究、生物传感检测、食品安全分析、环境污染检测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为加强北京地区核酸适配体研究人员的交流协作,推动核酸适配体研究的深入发展,搭建核酸适配体技术开发及成果转化平台,在谭蔚泓院士的支持与鼓励下,经过北京地区有关学者数次研讨,于2019年5月25日成立了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北京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分会,并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5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56e6d6fe-cd15-4753-b85e-325fd316d679.jpg" title=" 1.jpg" alt=" 1.jpg" width=" 600" height=" 45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第一届理事会合影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同日,在北京理工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大厦召开了第一届北京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学术年会。谭蔚泓院士发来视频致辞,祝贺理事会成立,预祝学术年会举办成功。 strong 本次会议旨在为北京地区核酸适配体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加强合作、增进友谊的平台。学术年会吸引了京内、外150余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参加。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e6941310-b5bb-49ec-8b35-2e04049985c3.jpg" title=" 2.jpg" alt=" 2.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会议现场 /p p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85f1407b-4e55-48de-9719-f6a554e800a3.jpg" title=" 3.jpg" alt=" 3.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北京理工大学屈锋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6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3d925305-1303-4c0b-bba8-7fa81b37f7df.jpg" title=" 4.jpg" alt=" 4.jpg" width=" 600" height=" 467"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谭蔚泓院士视频致辞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军事医学研究院邵宁生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杨先达研究员、北京大学杨振军教授、北京化工大学董益阳教授、中国农业大学许文涛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屈锋教授、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上官棣华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李晓宏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赵强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龙峰教授等十位适配体领域的专家先后做了精彩的报告分享,报告内容丰富,涉及了核酸适配体筛选、应用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eba6ca97-a7b8-419d-bda0-13057ae2e094.jpg" title=" 5.png" alt=" 5.png" width=" 600" height=" 237"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237px "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6e217049-ed0f-4fcd-9007-92c602425963.jpg" title=" 6.png" alt=" 6.png" width=" 600" height=" 237"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237px "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9460c7d7-9e3a-4241-9a04-ebd46e05365e.jpg" title=" 7.png" alt=" 7.png" width=" 600" height=" 239"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239px "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b5bad1d6-68fe-4395-9c0c-6902b06e38e2.jpg" title=" 8.png" alt=" 8.png" width=" 600" height=" 242"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242px "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1fc11f02-77f6-4410-95d2-124a16e84a91.jpg" title=" 9.png" alt=" 9.png" width=" 600" height=" 233"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233px "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大会报告嘉宾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大会还设立了“快闪”环节, 9位青年学者、博士生和硕士生同台,每人7分钟展演自己的核心研究内容。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f7c638dc-ecd1-4d94-8c2c-20b18706e906.jpg" title=" 10.png" alt=" 10.png" width=" 600" height=" 408"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青年人的7分钟“快闪”报告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大会最后,特别邀请了理实国际集团王颖董事长作“构建生态圈,推动大健康产业”的主题发言。报告全面介绍了科技成果产业化需解决的各环节问题,并为核酸适配体领域的产业化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15851d0f-c5fb-4f04-ad1d-b10a49aa753a.jpg" title=" 11.jpg" alt=" 11.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理实国际集团董事长王颖发言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9f709b0c-c697-44f5-b1e0-1f6f410ac8a8.jpg" title=" 12.jpg" alt=" 12.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全体与会人员合影 /p
  • 石河子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用于格链孢酚检测的电化学和电化学发光双模式适配体传感器
    石河子大学洪成林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铁酚双功能信号探针的新型双模式电化学和电化学发光适配体传感器,用于敏感检测格链孢酚(Alternariol,AOH)毒素。这一研究不仅为AOH的检测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也为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开辟了新路径。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Analytica Chimica Acta》上发表(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23, 1272, 341476.)背景介绍格链孢酚(AOH)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和谷物中的霉菌代谢物,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和细胞毒性,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当前,检测AOH的主要方法包括微生物检测法、色谱技术、光谱技术、酶联免疫技术和适配体传感器技术。然而,传统的适配体传感器通常面临检测准确性低、易出现假阳性等问题,同时,信号放大物质的使用往往难以实现最终检测信号的有效放大。主要研究内容本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构建了一种基于二茂铁羧酸-DNA2(Fca-DNA2)作为猝灭电化学发光(ECL)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信号响应探针,结合Ru-MOF/Cu@Au纳米粒子作为ECL基底平台的双模式适配体传感器。首先,研究人员通过电沉积方法将Ru-MOF快速合成并固定在电极表面,随后在其表面修饰Cu@Au纳米粒子,以协同催化三乙醇胺(TEOA)放大ECL信号,增强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导电性。最终,研究人员利用AOH和Fca-DNA2之间的竞争反应,通过ECL和DPV信号的变化对AOH进行敏感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双模式适配体传感器在0.1至100 ng/mL范围内表现出优异的检测性能,检测限分别为0.014和0.083 pg/mL,且在实际水果样品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图1. (A) 通过ECL测试探测基底材料的发光稳定性。 (B) ECL的重现性。 (C) Ru-MOF/Cu@Au纳米粒子的循环稳定性。 (D) CV测试扫描速率对ECL强度的影响。 (E) 和 (F) 研究Cu@Au NPs/Ru-MOF/GCE的有效工作面积。小结该研究开发的新型双模式适配体传感器有效克服了传统传感器所面临的挑战,并在AOH的检测中表现出卓越的性能。此项研究不仅为AOH在食品中的检测提供了更为敏感和可靠的方法,也为未来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基础。**因学识有限,难免有所疏漏和谬误,恳请批评指正**原文出处:免责声明: 1.本文所有内容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无商业用途。2.我们尊重原创和版权,如有疏忽误引用您的版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侵删处理!
  • 默克大讲堂开课啦!学术大牛为您解读膦配体设计之妙
    手性配体的结构对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活性和立体选择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汤文军教授带领课题组在烯烃的氢酯化反应(Reppe反应),大位阻的手性联硼酸酯试剂,不对称偶联构建轴手性联芳基结构,钯催化的去芳化环化反应构建多种桥联多环骨架的衍生物等方面取得喜人成果,研究成果多次发表于Angew. Chem. J. Am. Chem. Soc.等知名期刊。默克大讲堂第一期,我们很荣幸邀请到汤文军教授讲解膦配体研发中的设计思想及其在催化中的应用。课程主题:膦配体促进的药物绿色合成工艺主讲嘉宾:汤文军教授课程简介:结构独特的P-手性单膦和双膦配体设计思想基于手性膦配体的高效不对称催化和氢化反应开发膦配体促进的药物合成新进展 默克大讲堂三大课程板块生物大讲堂为您带来生物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涵盖核酸分子、细胞培养、蛋白印记、抗体和生物标记物检测的解决方案。化学大讲堂为您带来化学、材料方面的科研动态和先进技术,讲解创新化学产品和技术在实际药物研发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分析化学大讲堂为您带来分析化学相关的行业应用与案例解读,包括溶剂与试剂、样品前处理、标准物质、气液相色谱柱和水质分析等。 三月 & 四月课程表时间课程主题主讲嘉宾第一期3月25日化学大讲堂:膦配体促进的药物绿色合成工艺汤文军教授第二期4月8日生物大讲堂:cTnI等超低丰度蛋白标志物的检测方法陈成涌第三期4月15日分析化学大讲堂:2020版药典更新解析-化药篇殷承华第四期4月22日生物大讲堂:3D细胞培养及检测应用解读崔晓语第五期4月29日化学大讲堂:基于动态键的刺激响应型交联诱导荧光材料姜宇副教授
  • 2022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核酸药物重大项目“揭榜挂帅”
    近日,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发布了2022年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核酸药物“揭榜挂帅”技术攻关拟立项目公示清单。核酸药物“揭榜挂帅”项目是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发布的首个技术攻关方向,该项目由谭蔚泓院士组织开展专家论证,凝练形成了新型高效递送系统,新靶点、新机制核酸药物发现研究,以及核酸药物原液生产主要原材料、仪器设备开发三大技术攻关方向。为解决制约我国核酸药物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2022年3月,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发布了《核酸药物“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项目指南》。经组织申报、专家评审、主管部门审议等立项程序,现将拟立项目共39项予以公示(见附件)。公示时间自2022年9月14日至9月21日,公示期间如对项目有异议,请向我中心书面反映。凡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要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具实名并附联系方式。受理电话:0512-62956666转6019分机受理邮箱:macp@biobay.com.cn受理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218号A1楼北座5楼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2022年9月14日2022年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核酸药物“揭榜挂帅”技术攻关拟立项目公示清单序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负责人一、重大项目(3 项)1CALNP 核酸递送载体的成药性评价和临床前研究北京多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佟淑文2基于 AI+核酸药物设计及递送平台开发急慢性肝病的 mRNA 疗法杭州剂泰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赖才达3新型 mRNA 加帽类似物的设计及规模化绿色制备工艺开发江苏申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黄磊二、重点项目(5 项)4基于 lncRNA 的新型核酸药物递送系统的研发成都凌泰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宋旭5新一代核酸递送载体开发及应用研究达冕疫苗(广州)有限公司沈栋(Dong Shen)6靶向中枢神经系统的核酸药物自组装外泌体递送技术平台艾码申华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孟夏 7新型可吸入核酸纳米递送系统及其在抗特发性肺纤维化新药研发的应用荣灿生物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章雪晴8AKT-1 反义寡核酸靶向药物 HC- 0301 的抗肿瘤 研究与临床开发浙江海昶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赵孝斌三、引领项目(11 项)9新型 LNP 递送系统应用于mRNA 疫苗研发南方科技大学王鹏10基于工程化牛奶外泌体的高效核酸药物递送系统构建与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甘勇 11开发转铁蛋白受体特异性的小分子配体用于核酸药物靶向性递送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周洁华(JIEHUAZHOU)12可静脉给药的 PEG 化白蛋白溶瘤病毒产业化研究及成药性评价上海锦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梁旻13高效基因递送工具开发以及在遗传性疾病中的应用上海玮美基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钟桂生 14AGT SamRNA/LPP 蛋白替换疗法治疗早期 I 型原发性高草酸尿症的临床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夏强15冻干型新冠变异株 mRNA 疫苗研发深圳市瑞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胡勇16数千种罕见病的通用 tRNA 治疗技术杭州嵌化合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林世贤 17融合理性设计与定向进化方案开发可降低核酸药物免疫原性的耐热 T7 RNA 聚合酶苏州晶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胡振新18核酸药物中非天然核苷的规模化生产及性能评价苏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郜鹏19mRNA 药物原液生产原料制备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浙江恒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薛亚平四、创新项目(20 项) 20抗体核酸偶联物(AOC)新型靶向递送系统研究及创新 AOC 药物开发启德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秦刚21新型透黏膜 mRNA 递送载体与滴鼻疫苗技术苏州百迈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刘庄22面向临床转化的 CLAN 纳米载体及其递送核酸药物的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杨显珠23器官靶向的 LNP 核酸药物递送系统的开发及应用浙江大学平渊24小粒径脂质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在CAR-T 细胞构建中的应用中国药科大学张灿 25“多级屏障渗透”策略的口服脂质纳米疫苗在核酸药物递送中的应用 中国药科大学 尹莉芳26非肝靶向纳米酶载体的核酸递送协同催化抗癌研究北京化工大学刘惠玉27“锍盐关环”稳定多肽运载系统用于核酸药物递送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李子刚 28表面功能化外泌体核酸药物递送系统在杜兴肌肉萎缩症靶向治疗中的研究 天津医科大学 尹海芳29靶向降解 PD-L1 的 BioPROTAC核酸药物开发浙江大学吕志民30mRNA 肿瘤疫苗的抗原发现新策略及其相关技术研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孙仑泉31广谱抗病毒口服核酸药物研发南京大学张辰宇 32RAG-01:一款首创作用机制的saRNA 抗肿瘤药中美瑞康核酸技术(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Long-Cheng Li (李龙承)33新型 RNA 适配体及相关药物的智能化设计与应用浙江大学周如鸿34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核酸-细胞联合治疗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宋亚锋35环状 mRNA 编码的细胞因子组合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研发苏州科锐迈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左炽健36适配体修饰外泌体包载 MR34X3靶向治疗结直肠癌的药学研究苏州大学汪维鹏37小核酸药物固相合成专用载体树脂的研究开发天津南开和成科技有限公司马玉新38基于适配体实时荧光激活液滴分选的 T7 RNA 聚合酶的定向进化上海交通大学杨广宇39mRNA 疫苗关键技术及核心原料研发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廖国阳附件: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核酸药物“揭榜挂帅”技术攻关拟立项目公示清单.pdf
  • 庞国芳、李景虹、樊春海、任发政四位院士推荐!《功能核酸》正式出版!
    从核酸的发现到其结构的解析再到各种生化功能的探索,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如Watson和Crick等人,他们的贡献被广泛认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核酸越来越多的功能被揭示,为我们深入探索生命的奥秘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同时,这些功能核酸也为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本书亮点1. 本书入选国家科学技术学术出版基金项目,并获得相关领域院士和知名专家推荐。2. 按照结构—性质—功能的思路,本书从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对功能核酸进行立体化梳理,基于作者团队多年研究成果形成多个功能核酸原创性外延科学概念,引领前沿。3.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功能核酸的理论体系,梳理完善功能核酸的基本概念,对“功能核酸”这一概念的具体范畴、类别、特点进行明确的界定和归纳性的概述。4. 将功能核酸的裁剪上升到功能核酸多能性为导向、分子对接为助力的裁剪;对于功能核酸的自组装及功能核酸纳米材料的形成与应用方面从其基本特性出发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说明。5. 本书为首部系统阐述功能核酸的专著,可作为学生、专家、产业技术人员的必备工具书,也会是促进该领域加快发展的铺路石。主要内容本书从科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出发,对“功能核酸”这一概念的属性、具体范畴、类别、特点进行明确界定和归纳性概述。将内容系统划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功能核酸的内涵;第二部分介绍功能核酸的共性技术,包括功能核酸的筛选、表征、修饰、固定化、裁剪,以及分子对接;第三部分介绍功能核酸的外延,涵盖核酸适配体、功能核酸酶、核糖开关、发光功能核酸、四链体核酸、三螺旋核酸、功能核酸自组装、功能核酸材料、核酸药物、核酸补充剂、DNA存储技术;第四部分介绍特殊存在的功能核酸,主要是功能核酸纸基生物传感器和功能核酸细胞体系生物传感器;第五部分介绍功能核酸文献数据库。封面揭秘《功能核酸》书籍封面设计匠心独具,以其独特的艺术构思与深刻的科学内涵,引领读者踏入核酸科学的奇妙殿堂。封面背景选用深绿色作为主色调,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恰如核酸作为生命密码的深邃与活力。在这绿意盎然的背景下,一条由核酸构成的吉祥巨龙图腾跃然纸上,成为视觉的焦点。龙须轻盈飘逸,由DNA杂交链式反应产生的长链精细编织而成,象征着核酸分子间复杂而精密的相互作用。龙身则巧妙融合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与传统三核酸的构想,展现了核酸结构的多样性。龙爪则以发夹结构的发光核酸为原型,形态矫健有力,象征着功能核酸在精准操控与靶向识别方面的卓越能力。下方点缀着五彩斑斓的荧光珠子,它们是以核酸为模板合成的荧光纳米材料,预示着功能核酸在纳米材料领域的璀璨前景。“龙戏珠”的传统意象被赋予了新的科学寓意,龙口喷吐的红色珠子,不仅是DNA组装纳米结构的生动象征,更寓意着功能核酸在纳米尺度上的创造性突破与希望之光。而环绕其周围的祥云,则由各种核酶/脱氧核酶的图案交织而成。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龙尾的巧妙设计——融入了团队的Logo,不仅是对团队研究成果的致敬与展示,也象征着团队在功能核酸研究领域的不懈追求与卓越贡献。封面的设计不仅是对科学内容的高度抽象与艺术化表达,更是将功能核酸的本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相融合,展现了科学与文化、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和谐共生。中文书名由许文涛教授的授业恩师罗云波教授受邀题写;英文书名则由许文涛教授书写。 作者说在时间的长河中,每一个重要的时刻都值得我们铭记。从壬寅虎年的初步构想,到甲辰龙年的最终定稿。历经三年的辛勤耕耘与不懈努力,《功能核酸》这本书最终在龙年圆满完成,与封面设计中那条由不同结构核酸绘成的龙形象不谋而合,象征着功能核酸研究领域的无限可能性。该书的出版,不仅是对过去研究成果的一次总结与展示,更是对功能核酸这一领域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专家书评 自从核酸结构被人们解析后,“核酸”的内涵逐渐丰富。文涛的《功能核酸》一书,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对“功能核酸”进行立体化梳理。本书内容全面、体系完整、引领前沿。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立体化、多维度的功能核酸研究视角。——中国工程院院士《功能核酸》按照结构—性质—功能的顺序,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立足于功能核酸的基本结构,对其内涵进行溯源,对其外延进行拓展,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以核酸为“骨架”的大世界。——中国工程院院士本书在 2 年前的《功能核酸生物传感器——理论篇》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总结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内容全面。相信该书的出版,能够吸引更多的学者和研究生进入该领域,做出更多发现和创新。——中国科学院院士读到许文涛老师的新作《功能核酸》一书时,我再次被其对于功能核酸多能性的深刻总结与内涵外延的独到见解深深吸引。相信此书能为广大科研爱好者打开思路,会给同行在功能核酸相关研究中提供一本工具书。——中国科学院院士文涛老师新作《功能核酸》 展示了功能核酸源于核酸,而优于核酸的特点,对于从事核酸研究的同仁及想进入多彩功能核酸世界的有缘人而言,这本书无疑是一盏引路明灯。——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功能核酸》是文涛老师探索功能核酸多彩世界收获和体会的精心梳理及系统总结,我相信这本书将是有缘人攀登核酸高峰的铺路石及探秘核酸宝藏的指南针。 ——麦克马斯特大学教授《功能核酸》一书系统而详实地介绍了核酸适配体、核酶以及核糖开关等各类具有生物功能的特殊核酸结构,同时紧密联系了它们在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中的应用。这本书对致力于功能核酸研究的人员有益。——滑铁卢大学教授阅读人群本书内容涉及分子生物学、化学、材料学、光学等多个领域,适合于多个专业领域的读者群,本书兼顾科学性与科普性,既适合资深研究人员的深度阅读,也适合初涉生物传感研究或只出于科学爱好的一般读者兴趣阅读。作者简介许文涛 教授,长期从事功能核酸、功能食品及生物安全评价方面的研究。入选神农青年英才、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中国农业大学“人才培育发展支持计划”青年新星A类及“功能核酸”青年科学家创新团队;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分会秘书长、北京市食品学会现代营养健康检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农业农村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食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副主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医食品注册审评核查专家、保健食品现场核查专家、婴幼儿配方乳品配方注册咨询专家,“三新食品“评审专家,第六届农业转基因安全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连续入选爱思唯尔“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担任Journal of DNA and RNA research期刊主编,Food Biomacromolecules期刊副主编,Toxins、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Exploration、Mini-Reviews in Organic Chemistry、《生物物理及生物化学进展》、《生物技术通报》等期刊编委。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重大仪器专项等项目20余项。出版中英文专著/教材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H指数为52,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95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转化20余项。获湖北省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等科研奖励15项。在全国建有3个教授工作站、2个博士农场、3个科技小院。
  • 广州大学王家海教授在体外诊断领域(核酸传感器)取得系统性进展
    王家海教授在过去十多年,对核酸探针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开发了一系列基于核酸纳米结构或者G-quadruplex为主题的核酸传感器,开发了生物芯片新的修饰方法,设计了一种的Insertion Approach,极大地提高了传感器电信号重现性,2021年王家海团队构建了以三维核酸纳米结构为信号传导载体的纳米孔传感器。团队另外一个方向纳米孔单分子计数器和整流器平台的发展,也充分得益于我们在功能核酸探针上所开展的系统性工作。体外诊断,尤其是分子诊断离不开对探针的设计。在功能化核酸探针的优化和设计上,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工作。运用核酸四链体(G-quadruplex)构建了探测各种离子,小分子的高灵敏,高选择性的生物化学传感器,并被国际刊物邀请撰写综述。为纳米孔的可控功能化,选择性识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优化设计的核酸探针需要参考如下标准:更好的检测限,选择性,更高的稳定性,更稳更强的信号放大系统和更好的实验信号重现性。我们设计的能结合荧光分子的G-quadruplex能对铜离子,钾离子和毒素小分子灵敏探测(G-quadruplex facilitated turn off fluorescent chemosensor for selective detection of copper ion. Chem. Commun., 2010, 46, 7385-7387. Qin Haixia,Ren Jiangtao,Wang Jiahai*,Wang Erkang*;G-quadruplex-modulate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of potassium ion in the presence of 3500-fold excess of sodium ion , Anal. Chem., 2010, 82 (19), pp 8356–8360. Qin Haixia,Ren Jiangtao,Wang Jiahai*,Wang Erkang*.;图 1.四链体核酸高灵敏检测K离子图 2.四链体核酸高灵敏检测Cu离子PVP-coated Graphene oxide for Selective Determination of Ochratoxin A via Quenching Fluorescence of Free Aptamer,Biosensor and Bioelectronics, 2011, 26, 3494-3499. Sheng LinFeng, Ren Jiangtao, Miao Yuqing, JiaHai Wang* Erkang Wang*.)。其中对真菌毒素小分子OTA的检测,他引已经超过100多次,对钾离子的探测选择性达到3500倍,他引超过50多次。后续的工作中,可以探索用纳米孔结合这些探针进行检测。图 3. 对真菌毒素小分子OTA的检测可以预期的是修饰适配体的纳米孔可以结合离子整流区分手型多肽(Enantioselective and label-free detection of oligopeptide via fluorescent indicator displacement” Biosensor and Bioelectronics, 2012, 35, 401-406. Ren Jiangtao, Jiahai Wang*, Jin Wang*, Nathan W. Luedtke, Erkang Wang*.)图 4. 手性多肽的检测设计了劈开的G-quadruplex探针对病毒核酸小片段进行了探测,并对其机理做了详细的阐述(Label-Free Detection of Nucleic Acids by Turn-ON and Turn-OFF G-Quadruplex Mediated Fluorescence. 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2011, 399:2763-2770. Ren Jiangtao, Qin Haixia, Wang Jiahai*, Luedtke, Nathan W, Wang ErKang*, Wang Jin*;Contribution of potassiumion and split modes of G-qaudruplex to the sensitivity and selectivity of label-free sensor toward DNA detection using fluorescence Biosensor and Bioelectronics, 2012, 31, 316-322. Ren Jiangtao, Jiahai Wang*, Jin Wang*, Nathan W. Luedtke, Erkang Wang*.)。有理由相信,对这类探针了解的越多,将其应用在纳米孔上的机会越多:譬如G-quadruplex的重新组装引起局部体积和局部电荷的变化,这都是纳米孔传感器很重要的特征。图 5.分裂式探针有三种,在乙肝病毒基因存在下,四链体核酸可以被激活根据多年的经验和大胆展望,体外诊断(分析化学)的进一步发展还离不开探针体系本身的优化和信号放大。2011年我们建立了两种核酸马达,运用A方案组建了一个免标记的核酸传感器,该方法可以扩展到探测其他一些小分子,譬如毒素。运用B方案建立的另一个马达可以把四极子(G-quadruplex)加入到核酸纳米结构中,应用前景广泛;可以进一步把核酸纳米结构组装成三维结构用于药物释放(Kinetically grafting G-qaudruplex onto DNA nanostructure a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encoding via DNA machine,Chem. Commun., 2011, 47, 10563–10565. Jiangtao Ren, Jiahai Wang* , Lei Han, Erkang Wang*, Jin Wang* .)。图6. 这个体系中A途径可以用于生物分子的探测的信号放大,这个体系中B途径有很强的扩展性,可以用于制备其他一些智能化材料或者信号放大免标记,免修饰方法并不能覆盖全部探测对象,其他绝大多数探测系统都需要表面探针修饰。2014年我们发展了一种新的表面修饰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分子表面组装和信号放大的重现性(Insertion Approach:Bolstering the Reproducibility of Electrochemical Signal Amplified via DNA Superstructure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4, 86, 4657-4662. Yang, Li, Zhang, Caihua, Hong, Jiang, Li, Guijuan*, Jiahai Wang*, Wang, Erkang*.)。通常在金电极上修饰核酸探针,都是先修饰巯基核酸,然后修饰小分子覆盖的空白区域。但这种方法重现性并不高。我们设计了一种新方法,先修饰小分子,后修饰核酸探针是通过插入小分子空白区域。发现核酸超级结构在电极表面的组装就有非常好的重现性。期待这种方法能在将来运用到纳米孔表面的内部修饰。图 7.核酸修饰新方法(Insertion Approach)2021年,构建了以三维核酸纳米结构为信号传导载体的纳米孔传感器。(Insertion Approach:Bolstering the Reproducibility of Electrochemical Signal Amplified via DNA Superstructure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4, 86, 4657-4662.)。小尺寸分析物的检测仍然是限制固态纳米孔应用的主要挑战之一。要实现具有良好抗干扰能力、高信噪比和可重复使用的固态纳米孔传感器,一种潜在的策略是使用大孔径纳米孔(直径大于10 nm)。孔径远大于靶标和干扰物的尺寸,可以满足干扰物通过纳米孔无电阻脉冲的要求,解决了孔堵塞问题。DNA纳米结构具有精确形状和可调节大小等优点,有潜力成为最通用的一种。可以根据特定的孔径组装出尺寸均匀的DNA纳米结构。另外,CRISPR-Cas12a已被证明是一种优秀的信号放大策略,Cas12a通过将序列特异性靶标转化为其他可检测信号,如荧光、生物发光或比色信号,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中。图8 基于CRISPR-cas12a转换机制,使用DNA四面体作为信号传导载体的固态纳米孔传感器示意图。对于目标分子,Cas12a的反分裂活性导致连接器ssDNA的降解,导致DNA四面体信号传导载体通过纳米孔的易位率增加;如果没有目标分子,Cas12a就不会被激活,因此DNA四面体信号传导载体被磁铁拉下,不能观察到任何易位事件
  • 四小名助|快速核酸药物表征全攻略来了
    又到周五啦!四小名助如约而至,给大家带来色谱耗材相关的实用技术小贴士。内容涉及色谱柱及前处理产品选择、使用、维护保养等内容。实用干货,不容错过!FAST mRNA快速核酸药物表征核酸药物不但将药物治疗拓展到了蛋白质之前的基因层面,mRNA 疫苗体液免疫与T 细胞免疫的双重免疫机制,提高了免疫活性。同时放大制备更容易。这些优势使得核酸药物成为继小分子药物,蛋白药物,抗体药物后的新一代创新药物。2018 年后Patisiran 药物的递送技术解决了小核酸药物面临的给药效果差,脱靶造成副作用的难题,更是迎来了核酸药物研发的新高潮。新guan疫情中核酸疫苗的成功更是拓宽了核酸药物的应用潜力。新赛道上如何快速表征核酸药物,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选对耗材是关键核苷/寡核苷酸分析和制备色谱柱的选择(点击查看大图)核酸分析色谱柱的选择(点击查看大图)滑动查看更多寡核酸药物分析全助攻寡核苷酸药物中,根据作用机理可以分为反义核苷酸,小干扰RNA,微小RNA,小激活RNA,信使RNA,适配体等,这些药物由于容易被核酸酶降解,延长半衰期的考虑,会做一些修饰,如硫代PEG修饰等等。在固相合成过程中也会有些杂质需要监控,针对这些需求,相应的方法开发和方案展示如下:01DNAPac RP分析寡核苷酸药物关键杂质滑动查看更多(点击查看大图)02DNAPac PA系列阴离子交换柱分析寡核苷酸药物关键杂质滑动查看更多(点击查看大图)核酸药物分析全助攻核酸药物特别是mRNA在新guan疫情大流行期间,同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核酸成产过程中,质粒纯度测定, mRNA序列测定,mRNA帽子结构确定,mRNA的PolyA测定,mRNA的降解产物的研究等等这些需求,对于分析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专用DNAPac系列反相色谱柱和离子交换色谱柱可以满足这些检测需求。01mRNA原液检测攻略滑动查看更多(点击查看大图)核酸药物载体的表征核酸药物的成功,离不开药物递送技术的突破,不同基质,不同官能团的色谱柱在纳米脂质体组成的测定,腺相关病毒组成以及聚乙酰亚胺残留的检测中各显神通,点击下面详图获得。01纳米脂质体的表征滑动查看更多(点击查看大图)02腺相关病毒载体的表征滑动查看更多(点击查看大图)工艺监控在寡核苷酸和核酸生产工艺中,会用到一些有机溶剂等其他原料,这些原料如何检测,点击下图查看:滑动查看更多(点击查看大图)一键获得★ 这么多应用是不是有些眼花缭乱了呢,贴心的核酸项目分析选择手卡,扫描以下二维码,即可一键获得如需合作转载本文,请文末留言。这样的应用图书馆不来了解一下?点击进入小程序完成注册即刻抽取盲盒好礼
  • Solvias手性膦配体免费赠
    五月起,任意订购STREM旗下Solvias系列产品,购满金额就可免费获赠二茂铁基双膦配体,数量有限,送完为止,敬请关注! 百灵威精心为您挑选的热销Solvias系列产品,在不对称氢化、消旋体拆分、生物催化、偶联反应中应用广泛,并且供货稳定,可提供公斤j大包装定制,加速您的实验进程,满足科研和生产的不同需求。 ■ 活动说明 1、活动时间:2013年月5月1日-7月31日; 2、活动期间内Solvias系列产品,金额达到1,200元,可获赠100 mg包装二茂铁基双膦配体(26-1200)价值840元; 3、每位客户在活动期间内仅可以兑换y次,并需要提供有效联系方式; 4、Solvias 系列产品目录请点击查询; 5、本次活动z终解释权归百灵威所有。 ■ 赠品介绍 26-1200 属于二茂铁基双膦配体(Josiphos 配体,七大优势配体类别之y) 赠品: 26-1200 (R)-(-)-1-[(S)-2-(Diphenylphosphino)ferrocenyl]ethyldi-t-butylphosphine, min. 97% 产品特色: 具有独特性质的二齿配位体,可以在立体侧链的功能化,以适应电子和空间的需求; 选择性和收率明显提高(ee90%, Y95%) 底物适用广,应用在多种基团功能化 Technical Note: Reference: 1. Org. Lett., 2010, 12, 276. 2. Angew. Chem. Int. Ed., 2003, 42, 4789. ■ Solvias系列产品 百灵威与美g有名工厂STREM合作,引进113种具有*权的Solvias手性膦配体及催化剂系列产品,在高校有机合成实验室、医药研发中心及药物研究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产品优势 您的收获 创新性好,90%以上配体为*产品 更多选择,创新研发,优化反应条件及工艺 选择性高(ee90%以上),收率z高可达99% 纯化更简单,成本更低,项目进程更快 产品纯度高,底物适用广 应用在多种基团功能化
  • Solvias手性膦配体及催化剂
    手性制药是医药行业的前沿l域,在手性药物获得的诸多方法中,z理想的是催化不对称合成,它具有手性增殖、高对映选择性,易于实现工业化的优点,选择y种好的手性催化剂及配体可使手性增殖10万倍。 百灵威精心为您挑选Solvias系列产品,在不对称氢化,消旋体拆分,生物催化,偶联反应中应用广泛,并且供货稳定,可提供公斤j大包装定制以及高通量筛选(HTS)设计合理的实验(DOE),加速您的实验进程,满足科研和生产的不同需求。 ■ Solvias 系列产品 百灵威与美g有名工厂STREM合作,引进113种具有*权的Solvias手性膦配体及催化剂系列产品,在高校有机合成实验室、医药研发中心及药物研究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产品优势 您的收获 创新性好,90%以上配体为*产品 更多选择,创新研发,优化反应条件及工艺 选择性高(ee90%以上),收率z高可达99% 纯化更简单,成本更低,项目进程更快 产品纯度高,底物适用广 应用在多种基团功能化 ■ 特色系列介绍 Josiphos 配体产品(二茂铁基双膦配体,七大优势配体类别之y),通过实验验证: 活性高、用量更少 应用在多种催化反应、适用底物广 对映选择性高、纯化更简单 Josiphos 配体 96-3650 Solvias Josiphos Ligand Kit References: 1. Chimia 53, 1999, 275. 5. Angew. Chem. Int. Ed., 39, 2000, 1992. 2. Solvias AG, unpublished. 6. Chimia 51, 1997, 300. 3. J. Am. Chem. Soc., 116, 1994, 4062. 7. EP 744401, 1995. 4. Org. Lett. 2, 2000, 1677 8. Adv. Synth. Catal. 343, 2000, 68. J. Am. Chem. Soc.,122, 2000, 5650. 9. J. Organomet. Chem. 621, 2001, 34. Solvias 产品列表: ■ 手性膦配体 15-0038 395116-70-8 15-0042 352655-61-9 15-0043 910134-30-4 15-0044 192138-05-9 15-0045 167709-31-1 15-0074 552829-96-6 15-0108 505092-86-4 15-0109 1044553-58-3 15-0112 145214-57-915-0113 145214-59-1 15-0117 1133149-41-3 15-0156 133545-24-1 15-0157 133545-25-2 15-0158 256390-47-3 15-0159 256235-61-7 15-0162 868851-47-2 15-0164 868851-50-7 15-0178 133545-16-1 15-0179 133545-17-2 15-0483 321921-71-5 ■ 二茂铁类膦配体 26-0240 494227-35-9 26-0244 494227-36-0 26-0245 847997-73-3 26-0246 793718-16-8 26-0248 494227-37-1 26-0252 210842-74-3 26-0253 831226-39-2 26-0650 246231-79-8 26-0955 914089-00-2 26-0956 1016985-24-2 26-0960 292638-88-1 26-0965 166172-63-0 26-0975 158923-11-6 26-1000 167416-28-6 26-1001 158923-07-0 26-1101 162291-01-2 26-1120 494227-32-6 26-1130 494227-30-4 26-1150 360048-63-1 26-1153 851308-47-9 26-1310 388079-60-5 26-1315 388079-58-1 26-1320 494227-31-5 26-1555 494227-33-7 ■ 手性金属催化剂 44-0442 849921-25-1 44-0443 212133-11-4 45-0172 511543-00-3 45-0173 507224-99-9 45-0174 45-0176 45-0177 45-0178 99143-48-3 45-0415 45-0750 908128-78-9 45-0752 908128-76-7 45-0766 45-0770 46-0270 359803-53-5 46-0272 614753-51-4 46-0290 172418-32-5 77-5009 880262-14-6 77-5010 583844-38-6 77-5019 880262-16-8 77-5020 405235-55-4 ■ 套包装 96-3650 Solvias Josiphos Ligand Kit 96-3651 Solvias Walphos Ligand Kit 96-3652 Solvias MandyPhosTM Ligand Kit 96-3655 Solvias (R)-MeO-BIPHEP Ligand Kit 96-3656 Solvias (S)-MeO-BIPHEP Ligand Kit 96-6651 Solvias cataCXium® Ligand Kit for C-X coupling reactions 更多产品信息请点击查询
  • 专题 | 机器学习方法预测蛋白质-配体结合构象
    引言准确预测蛋白质-配体(在本文的语境中,配体意指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的结合构象是计算生物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方面,它有助于人们理解蛋白质与内源小分子或药物分子的互作机制。另一方面,在药物设计或药物筛选(无论是单个蛋白-多个配体的正向筛选,还是单个配体-多个蛋白的逆向筛选)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对复合物构象的准确预测:这是准确计算蛋白质-配体结合稳定性(亲和力)的必要条件。对于给定蛋白和给定配体分子,依据是否已知结合口袋(也称配体结合位点)可以将复合物构象预测任务分为两类:口袋未知的盲对接(blind docking)任务和口袋已知的局部对接(local docking)任务。其中,盲对接任务是更普遍的、更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在传统的对接流程中,这一任务又被划分为几个子任务:先借助口袋搜索算法确定可能的结合位点(即,转化为局部对接任务) 再利用构象生成(采样)方法生成大量可能的复合物构象,并依据打分函数评价各个构象(即,进一步确定配体的位置、朝向,以及各个键对应的扭转角) 挑选出打分值最优者作为最终结果。但是,对接过程面临着打分函数不够准确、构象搜索空间巨大导致计算耗时过长等挑战。比如,对于后者,文献[1]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单个配体复合物的盲对接任务而言,借助GNINA和Glide这两款传统的对接软件,生成百万量级的复合物构象并从中挑选最优者,平均耗时分别约为150 s和1500 s。在巨型分子库的(如ZINC 15数据库,含有约数十亿个化合物分子[2])虚拟筛选过程中,使用传统方法逐一对接每个分子在计算速度上是不可接受的。而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为优化各个子任务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带来希望。此外,同样基于机器学习方法,部分研究者发展出“端到端”的、更为直接的对接流程:训练一个拟合自由能面(free energy landscape)的模型,无需将原有的对接任务划分为多个子任务,以蛋白质与配体的三维结构为输入,输出即为可能的复合物构象。参照Anfinsen提出的蛋白质折叠热力学假说,可以设想:如果存在一个能量函数,能够将复合物在三维空间下的所有状态映射到它对应的自由能,那么可以将复合物构象预测问题转化为该能量函数的最优化问题[3]。这是机器学习拟合自由能面的出发点。与传统的对接方法相比,这样的方法也同样可能在准确性和计算效率等指标上得到提升。本文将针对口袋搜索、构象生成、打分函数、自由能面建模这四个方向:整理相应的评价体系,包括常用的评价指标或测试集 挑选并简要介绍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机器学习模型 结合模型评估实验讨论当前模型或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1.机器学习口袋搜索 1.1 评价体系目前存在两种描述蛋白质-配体结合口袋的方式。其中一种方法借助蛋白质表面的点云(surface points)来描述。这种方法被称作以配体为中心(ligand-centric)的方法。另一种方法则借助蛋白质上的原子来描述,那些蛋白质上的、与配体重原子距离小于一定阈值的重原子被定义为配体结合原子。这种方法被称作以蛋白质为中心(protein-centric)的方法。这两种描述方法相应地衍生出两类评价指标。对于前者,通常以配体原子中心距(预测的口袋中心与配体任意原子的距离,distance between the center of the predicted site to any atom of the ligand,DCA)、配体中心距(预测的口袋中心与配体中心的距离,distance between the center of the predicted site to the center of the ligand,DCC)、体素交并比(预测的口袋体积与配体所占据的空间体积的交并比,discretized volume overlap,DVO)等指标来衡量[4][5]。直观上,在这三个指标中:DCA最为宽松(只需大致判断配体位置),DCC更为严格(额外考察了配体大小),DVO最为严格(额外考察了配体构象)。但在多数文献中,常使用DCA和DCC这两个指标,并以4 Å作为预测成功与否的阈值[4]。对于后者,Yan等人以原子水平的交并比(Intersection over Union)来衡量[6]。具体地,计算预测的配体结合原子与标注的配体结合原子的交集与并集的比值。这也是机器学习目标检测任务中的常用指标。1.2 模型方法目前发展的大多数口袋搜索算法,都是以搜索蛋白质表面点云为目标。例如Krivák等人于2015年提出的P2Rank[7]:刻画蛋白质Connolly点云中各个点的物化特征,并使用随机森林模型对每个点进行可靶性预测,最后对点聚类得到口袋预测结果。以DCA为评价标准,P2Rank在多个数据集上表现优于传统方法Fpocket。Krivák等人后续还提供了P2Rank的网络服务[8],并对多种方法口袋搜索方法进行了更加全面的总结和比较,其中包括Jiménez等人于2017年开发的、使用3D网格(体素)刻画结合位点的DeepSite[9]。值得一提的是,在Krivák等人的结果中(测试数据集为COACH420、HOLO4K,评价指标DCC),DeepSite表现不及Fpocket 而在Jiménez等人的结果中(测试数据集CHEN251,评价指标DCC、DVO),DeepSite表现显著优于Fpocket。最近,Yan等人另辟蹊径,以鉴定蛋白质上的配体结合原子为目标,发表了PointSite方法[6],并声称其在多个数据集上(包括COACH420、HOLO4K、CHEN251等等,以原子水平的交并比为评价指标)取得了SOTA。Yan等人将口袋搜索问题转化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点云分割问题 此处的点以蛋白质上的原子表示,以充分挖掘原子之间的键连特征。此外,作者还指出:将PointSite方法引入到其它口袋搜索方法如FPocket、P2Rank中(具体而言,使用点云分割的结果对后者的预测结果进行过滤),可以进一步提升配体结合位点的鉴定效果。1.3 讨论从以上几种方法的评估实验中可看出,模型在不同测试数据集上的相对表现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统一的、合适的数据集进行测试。另外,在训练数据集的准备过程中,将未鉴定到配体结合的位点直接划分为负样本也值得考量。2.2在具体使用建议上,最近有研究将口袋搜索方法引入到完整的对接流程中[10][11],相较于FPocket、P2Rank等方法,PointSite表现最优。  2. 机器学习构象生成 2.1 评价指标对于构象生成模型而言,需要考察所生成构象的多样性和准确性,由此分别衍生出两类指标:覆盖率(COV,coverage)和匹配程度(MAT,matching metrics)。针对测试集中的每一个构象:查看是否能够在生成的构象集合里找到RMSD值小于给定阈值的构象(如果能,则表示该模型能够覆盖当前测试构象),可以计算得到覆盖率 计算生成的构象集合与当前测试构象的最小RMSD值,取平均可以得到匹配程度的值。以上是从测试集的角度衡量模型表现(召回率) 相应地,将测试集构象与生成集构象在计算中对调,则可判断模型的准确率。目前常见的测试数据集包括GEOM-QM9和GEOM-Drugs[12]。2.2 模型方法构象生成模型沿着两个思路发展:直接生成各个原子的3D坐标 先生成原子对距离、二面角等中间参数,再将分子3D坐标还原。对于前者,技术难点在于保证模型对于输入分子的旋转-平移不变性(整体改变分子坐标,得到的构象是相同的,也即对齐过程)。对于后者,则可能生成不合法的中间参数(比如违反三角几何关系),或者中间参数的误差在训练过程中不断累积,影响分子3D坐标重构,需要进行后续的力场优化 但这是目前大多数方法所选取的道路。此处简要介绍最近发展的GeoDiff模型[13]和DMCG模型(Direct Molecular Conformation Generation)[14]。Xu等人于2022年提出GeoDiff,使用扩散模型直接生成原子坐标。GeoDiff在GEOM-Drugs数据集上测试集覆盖率可达约89%、匹配程度约0.86 Å,并且经过力场优化之后可以进一步提升模型表现。作者指出:在逆向扩散过程中(生成过程),如果某一时刻T的密度函数具有旋转-平移不变性,且逆向生成的条件概率函数具有旋转-平移不变性,则T时刻以前任意时刻的密度函数也具有旋转-平移不变性。同年, Zhu等人提出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DMCG模型,在GEOM-QM9和GEOM-Drugs数据集上均取得最优(对于后者,覆盖率约96%,匹配程度约0.70 Å)。作者指出:模型除了满足旋转-平移不变性外,对于对称结构还应当满足置换不变性(交换对称原子的坐标,得到的构象是相同的)。为此,计算任意旋转-平移操作以及对称原子置换操作下的两个结构的距离最小值,并将其引入损失函数中,以满足以上两种不变性。消融实验表明,如果不考虑这一项损失,则覆盖率将下降约20个百分点,匹配程度将提高约0.3 Å。2.3 讨论今年3月,Zhou等人[15]基于RDKit设计了一种简单的生成算法:使用RDKit分别采样二面角、采样几何片段、采样能量并生成相应的构象,随后按照能量大小进行聚类。在GEOM-QM9和GEOM-Drugs两个数据集上,与GeoDiff、DMCG等深度学习方法相比,该算法几乎在所有指标上取得SOTA。作者认为,目前的测试基准不足以覆盖实际应用中(如分子对接中)涉及的构象生成任务。  事实上,生成足够的分子构象不会降低测试构象集上的匹配程度和覆盖率(召回率),但可能降低生成构象集的相应指标(查准率)。而Zhou等人(包括Zhu等人的DMCG)并未在文中给出关于后者的模型评价,因此模型的实用性仍有待考察。另外,目前的构象生成方法均以单个配体的势能极小值作为优化目标,针对(已知口袋的)复合物中配体的构象生成模型仍有待开发。最后,GeoDiff模型与DMCG模型的发展也启示我们挖掘任务目标中蕴含的性质(对称性、不变性),在模型训练中引入合适的归纳偏置。  3. 机器学习打分函数3.1 评价指标Su等人[16]于2019年建立了一套打分函数的基准测试数据集CASF-2016。CASF-2016及其前身CASF-2013已被广泛用于评估打分函数的表现。同时,Su等人设计了四类指标分别考察打分函数的打分能力、排名能力、对接能力和筛选能力。打分能力通常以Pearson相关系数来衡量:考察天然蛋白复合物的计算打分值与实验结合常数的对数之间的线性相关性。排名能力通常以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或Kendall等级相关系数来衡量:对于同一蛋白、不同配体的多个天然蛋白复合物结构,考察计算打分值给出的排名与实验结合常数给出的排名之间的匹配程度。对接能力以对接成功率衡量:对于单个复合物,在天然配体结合构象和一系列计算生成的诱饵分子构象(decoy)中,若计算打分最高者与真实结合构象的RMSD小于2 Å,则认为对接成功 对于多个复合物,进一步计算对接成功率。筛选能力以筛选成功率衡量:在天然配体和一系列其它配体分子中,计算打分前1%(5%、10%)结果里包含天然配体的比例。由此可见,打分能力直接以实验数据作为参考,是评估打分函数是否可靠的基本测试。排名能力是对打分能力的补充。打分能力越好,排名能力通常也越好 反之则未必成立(存在对实验结合常数进行非线性拟合的打分函数)。对接能力测试将计算生成的构象引入测试集中,因此更贴近实际对接操作、对于打分函数的选择更具参考意义。需要指出的是,对接能力测试给出的结果通常只能代表该打分函数的对接能力上限,在CASF-2016的测试中可能呈现分数虚高的情形(在测试中能够以90%的成功率在top-1中挑选出天然配体构象,但在实际应用中却不能达到这一表现)。这主要归结于实际应用中计算生成的构象不够充分。筛选能力涉及多种配体的对接,因此可视为对排名能力和对接能力的综合考察。3.2 模型方法针对打分函数的机器学习方法,前人已给出详尽的综述[17][18][19]。本文将展开介绍经典的ΔVinaRF20打分函数[20],以及最近发展的DeepDock[21]和RTMScore[22]。ΔVinaRF20由Wang等人于2016年提出,在CASF-2013、CASF-2016测试集上的各指标中均排名靠前[16][20]。具体地,在CASF-2016测试集上,ΔVinaRF20在打分能力和排名能力两个指标上分别以0.82和0.75取得最优,在对接能力上以89.1%(top1)仅次于Autodock Vina(90.2%),在正向筛选能力以42.1%(top1)取得最优、逆向筛选能力以15.1%(top1)位居第五(次于最优方法ChemPLP@GOLD约2.4%)。Wang等人指出:机器学习打分函数与经典的打分函数在这些指标中各有所长,前者长于打分,后者长于对接和筛选。因此作者拟结合二者优点:一方面对训练集进行数据增强,将计算生成的诱饵结构引入训练集中(同时计算估计亲和力作为标签),以提高机器学习打分函数的对接和筛选能力 另一方面使用随机森林方法对AutoDock Vina中的打分函数进行参数化修正(使用Δ-machine learning方法,类似残差拟合)。Méndez-Lucio等人于2021年提出的DeepDock方法在CASF-2016的正向筛选和逆向筛选能力评估中分别以43.9%和23.9%取得SOTA,但DeepDock给出的打分值与实验结合常数的对数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在训练过程中未引入实验结合常数的相关信息)。DeepDock方法使用二维分子图刻画配体、多面体网格点刻画蛋白质口袋(参考了MaSIF的编码框架[23]),分别学习蛋白质口袋与配体原子的节点表示 随后两两组合配体和靶蛋白的节点形成节点对,使用混合密度函数拟合节点对的距离分布(概率密度函数)。作者指出:相较于通过最小化距离误差来学习节点对距离的平均值,混合密度函数能够学习训练集中节点对多个可能的距离,从而更好地刻画构象预测任务中的多值特性。在DeepDock的基础上,Shen等人从两方面进行改进得到RTMScore:一方面,使用无向图编码蛋白质口袋残基,在编码过程中满足对于输入复合物坐标的旋转不变性 另一方面使用Graph Transformer模型以学习更深层次的特征。作者声称RTMScore在CASF-2016测试集上的对接能力和筛选能力达到SOTA,相较DeepDock得到大幅提升:对接成功率达到98.6%,正向筛选成功率达73.7%,逆向筛选成功率达38.9%。3.3 讨论DeepDock等方法的发展展现了图模型在捕获蛋白质-配体互作的潜力,以及直接拟合蛋白残基-配体原子距离似然函数的有效性。事实上,距离似然函数不仅能作为打分函数评估当前构象,还能够作为某种“势能面曲线”指导构象优化。此外,这些新近提出的DeepDock等方法有待更广泛的测试验证。在其它论文的评估实验中[24],RTMScore在对接能力中依旧表现最优。但考虑到缺少打分能力、排名能力等测试数据,后续仍需要更多的测试评估(尤其是将打分函数整合到完整的对接流程中)以验证这些方法的可靠性。  4. 机器学习自由能面4.1 评价体系拟合自由能面的模型直接处理盲对接任务,生成复合物构象。其中存在两类评价指标。一类指标评估计算准确性。通常以预测复合物(如果模型给出多个可能的构象,则选取打分值top-1者)中配体重原子RMSD小于2 Å所占的比例来衡量模型对接能力。一般以2 Å作为对接成功与否的判断阈值[10]。还有通过配体质心距离小于2 Å(或5 Å)所占的比例来考察模型是否能够找到正确的结合口袋。此外,为判断生成的配体构象在化学上是否合理,Corso等人额外考察了配体构象中存在位阻冲突(steric clash,配体内部重原子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0.4 Å)的比例。另一类指标评估计算效率 这在大型分子数据库的虚拟筛选过程中同样不可忽视。以对接一个分子所需的平均CPU(如果可能,使用并行加速)或GPU时间来衡量。4.2 模型方法拟合蛋白质-配体自由能面的机器学习方法最近得到逐步发展,代表性的方法包括EquiBind[1]、TANKBind[25]、DiffDock[10]。Stärk等人于2022年提出基于图几何深度学习的EquiBind方法,在机器学习方法直接预测蛋白质-配体结合构象这一问题中做出开创性贡献。该方法以随机的配体分子构象(比如使用RDKit生成的构象)作为输入,无需经过大规模的构象采样即可在约0.1 s的时间内给出复合物结构。由此给出的结构在寻找结合口袋的能力上与传统方法(如QuickVina-W)相当(配体质心距小于2 Å的比例均约40%),但在配体结合构象的预测上却表现不佳(配体RMSD小于2 Å的比例约6%,不及QuickVina、GLIDE等方法所达到的约20%)。虽然可以在该结构的基础上结合传统方法进一步微调配体位置和构象,但将增加预测所需的时间成本至数十秒或数百秒。同年,Lu等人提出TANKBind。相较于EquiBind,在保留推理速度(约0.5秒)的同时,TANKBind在配体构象预测上取得和传统方法相当的结果(配体RMSD小于2 Å的比例约19%),口袋预测能力则获得较大提升(配体质心距小于2 Å的比例约56%)。不同于EquiBind对整个蛋白质进行编码的方法,TANKBind采用P2Rank寻找口袋位置,随后针对该位置的蛋白质区块(由半径20 Å内的残基构成),拟合蛋白质残基与配体原子的距离。此外,受AlphaFold2的启发,TANKBind将三角几何约束引入残基与配体原子的距离建模中。消融实验表明,三角几何约束可以显著提升模型表现:配体RMSD小于2 Å的比例提升约15%,配体质心距小于2 Å的比例提升约12%。同年十月, Corso、Stärk等人提出DiffDock模型。该模型在对接准确性上首次实现了对传统对接模型的大幅超越。在holo态的蛋白晶体对接结果中,配体重原子RMSD小于2 Å所占的比例可达到38.2%,约为传统方法的两倍。这一结果对应于40次采样,消耗计算时间约40秒。与DeepDock想法类似,DiffDock使用生成模型来学习构象的概率分布并建立了一套相应的“扩散”方法(构象采样方法)。4.3 讨论今年2月,Yu等人[11]重新设计实验,考察了DiffDock等机器学习模型在盲对接任务中的哪一阶段领先传统方法、领先到何种程度。作者将盲对接任务拆分为口袋搜索和局部对接两个子任务,设计了三组实验:完全使用DiffDock等模型完成盲对接 使用其它方法搜索口袋(如前文所述的PointSite、P2Rank),使用Uni-dock[26](一种基于AutoDock Vina 1.2的GPU加速对接方法)局部对接 使用DiffDock搜索口袋,使用Uni-dock局部对接。结果表明:DiffDock方法在口袋搜索中效果更佳(相较于PointSite等方法而言,引入了配体分子的结构信息),但与ground truth、即表中的GT pocket相比仍存在提升空间 口袋确定,传统对接手段得到的结果优于DiffDock等机器学习模型。作者进一步指出:给定口袋下预测蛋白质-配体构象的机器学习方法是后续发展的方向(正如机器学习构象生成中所讨论的) 对于端到端的模型比较实验中,需要更审慎地评估传统方法的表现。另外,随着蛋白质结构预测方法的发展,评估模型在apo态蛋白质上的对接表现是有必要的,也是更符合实际情形的。事实上,目前几种模型所使用的训练集均为holo态蛋白(缺乏足够数量的与holo态对应的apo态蛋白结构)。为泛化模型的对接能力至apo态蛋白结构,通常采取折中方案:假定apo态与holo态的主链变动不大,而在模型编码过程中只使用主链碳原子的信息。DiffDock论文中首次评估了各种方法在ESMFold给出的蛋白质结构上的对接能力。结果显示,各模型的对接表现均显著下降(对于DiffDock而言,配体重原子RMSD小于2 Å所占的比例从38.2%下降至20.3%)。机器学习方法建模对接过程中蛋白质的结构变化仍然道阻且长。将分子动力学模拟过程中产生的动态信息引入模型中也许是一种可能的突破方向[27]。最后,正如AlphaFold2可作为打分函数评估蛋白质结构是否合理[3],DiffDock等拟合自由能面的模型,其在打分函数的各项评价指标中表现如何也值得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 Equibind: Geometric deep learning for drug binding structure prediction  [2] Artificial intelligence–enabled virtual screening of ultra-large chemical libraries with deep docking  [3] State-of-the-Art Estimation of Protein Model Accuracy Using AlphaFold  [4] A Critical 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Predictions of Protein-Binding Sites for Biologically Relevant Organic Compounds  [5] Improving detection of protein-ligand binding sites with 3D segmentation  [6] PointSite: A Point Cloud Segmentation Tool for Identification of Protein Ligand Binding Atoms  [7] P2RANK: Knowledge-Based Ligand Binding Site Prediction Using Aggregated Local Features  [8] P2Rank: machine learning based tool for rapid and accurate prediction of ligand binding sites from protein structure  [9] DeepSite: protein-binding site predictor using 3D-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10] DiffDock: Diffusion Steps, Twists, and Turns for Molecular Docking  [11] Do Deep Learning Models Really Outperform Traditional Approaches in Molecular Docking?  [12] GEOM, energy-annotated molecular conformations for property prediction and molecular generation  [13] GeoDiff: a Geometric Diffusion Model for Molecular Conformation Generation  [14] Direct Molecular Conformation Generation  [15] Do Deep Learning Methods Really Perform Better in Molecular Conformation Generation?  [16] 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Scoring Functions: The CASF-2016 Update  [17] Machine-learning methods for ligand-protein molecular docking  [18] Protein–Ligand Docking in the Machine-Learning Era  [19] From machine learning to deep learning: Advances in scoring functions for protein–ligand docking  [20] Improving scoring-docking-screening powers of protein–ligand scoring functions using random forest  [21] A geometric deep learning approach to predict binding conformations of bioactive molecules  [22] Boosting Protein–Ligand Binding Pose Prediction and Virtual Screening Based on Residue–Atom Distance Likelihood Potential and Graph Transformer  [23] Deciphering interaction fingerprints from protein molecular surfaces using geometric deep learning  [24]: A fully differentiable ligand pose optimization framework guided by deep learning and a traditional scoring function  [25] TANKBind: Trigonometry-Aware Neural NetworKs for Drug-Protein Binding Structure Prediction  [26] Uni-Dock: GPU-Accelerated Docking Enables Ultralarge Virtual Screening  [27] Pre-Training of Equivariant Graph Matching Networks with Conformation Flexibility for Drug Binding  本文作者:ZF责任编辑:WFZ
  • 上海首个核酸产业园7月正式开工,一起来聊聊寡核苷酸药物解链温度
    导 读近年来,以核酸药物为首的功能性核酸备受关注,2021年底治疗罕见病脊髓性肌肉萎缩的反义寡核苷酸药物诺西那生钠进入中国医保,几乎同一时间,诺华降血脂的小干扰RNA药物Leqvio获FDA批准上市,据悉一年只需用药两次。寡核苷酸药物已经从罕见病过渡到了常见慢性病,并可大大降低患者用药频率。随着寡核苷酸类药物的陆续上市,核酸药物已成为当前生命科学和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更好促进核酸药物的快速发展,上海首个核酸产业园于7月中旬在上海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开工,该产业园是以生物医药产业为发展方向,基于核酸开发各种疫苗及药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核酸药物以及解链温度等话题。01核酸药物小科普核酸类药物核酸类药物是各种具有不同功能的寡聚核糖核苷酸(RNA)或寡聚脱氧核糖核苷酸(DNA),能够直接作用于致病靶基因或者靶mRNA,在基因水平上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常见的寡核苷酸药物主要包括反义寡核苷酸(ASO)、小干扰RNA(siRNA)、微小RNA(microRNA)、小激活RNA(saRNA)、适配体(Aptamaer)、信使RNA(mRNA)。解链温度在这些核酸药物中,对于具有双链结构的药物,需要对其解链温度进行分析。解链温度是衡量双链结构核酸类物质热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它是控制结构和功能的关键因素。例如小干扰RNA(siRNA)药物等具有双链结构,当温度升高时,氢键断裂,双链逐渐解体,形成单链结构。这种现象称为核酸的“溶解”,将双链和单链所占比例相等的温度定义为解链温度(Tm)。因为核酸类物质在260 nm附近有一个紫外吸收峰,吸收值在解链过程中增加,通过测试该吸光度变化,以确定Tm值。因此在进行核酸药物Tm值分析时,可以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加上控温附件和对应的数据分析软件来完成。02分析利器对于核酸解链温度Tm测试,岛津拥有成熟的方法和分析设备,该设备一般为UV-1900i配Tm分析系统(TMSPC-8)。Tm分析系统由8列控温支架、专用8列微量比色池、温度控制器和Tm分析软件构成,最多可同时测定8个样品。UV-1900i和Tm分析系统专用8列微量比色池(光程10 mm)03案例分享接着小编带您看看具体的寡核苷酸分析案例,操作步骤简单快捷,结果直观。测试样品为M13-25mer核酸,测试前先进行样品溶液脱气的预处理,通过UV-1900i和Tm分析系统可以轻松获得Tm 曲线(绘制260nm处的吸光度对温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该曲线可以显示升温时和降温时的结果。样品的Tm曲线测试完成后,可以通过中线法和微分法两种方法计算Tm值,最终得到的Tm值结果基本一致。Tm计算结果结 语核酸分子的解链温度对核酸药物的稳定性、有效性等研究有重大意义,在核酸药物研发生产过程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指标。岛津紫外配合Tm分析系统,可以满足轻松获取Tm曲线,通过中线法或者微分法均可计算Tm温度,满足测试要求,为核酸药物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数据。更多寡核苷酸药物分析,敬请持续关注。撰稿人:王娟娟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青岛能源所利用质谱技术研究铜纳米团簇配体效应获得进展
    金属纳米团簇是一类由几个到数百个金属原子组成,尺寸一般小于2 nm的新型无机材料。纳米团簇确定的组成和结构、高的比表面以及不饱和配位点,使其成为一种在原子/分子水平研究催化反应构效关系的理想模型。铜团簇(Cu NCs)由于较低的成本和丰富的自然储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然而,Cu NCs生长机制的不确定性和结晶过程的复杂性阻碍了对其特性的深入理解和开发。特别是,配体效应对Cu NCs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其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的调控机制仍然不清楚。   前期孙晓岩研究员带领的团簇化学与能源催化研究组利用基于质谱技术的离子-分子反应方法,探究了高价态铁氧物种活化甲烷的本证活性并揭示了其生成甲二醇的微观机理(J. Phys. Chem. Lett. 2023, 14, 1633-1640)。受气相反应的启发,并结合质谱技术的优势,该团队将质谱应用于凝聚相团簇中,来探究配体效应对Cu NCs生长、结构、性质以及反应活性的调控规律。   研究人员通过化学还原法成功合成了三种不同配体(2-巯基苯并咪唑、2-巯基苯并噻唑和2-巯基苯并恶唑)保护的相同核数的Cu6 NCs(Cu6-1,Cu6-2和Cu6-3),这三种仅有微小差异的配体结构为精准对比配体效应提供了良好的模型(图1)。团队首先利用实时监测质谱技术探究了配体对Cu6 NCs合成过程的影响,发现团簇的生长过程经历“尺寸聚焦-热力学平衡-氧化刻蚀”三个阶段,由于配体的作用,使得这三个过程在时间维度上出现了显著差异,因此,通过质谱对团簇尺寸聚焦过程的准确监测能够为实现多种Cu NCs的精准合成提供重要思路。针对Cu团簇难以获得晶体结构的问题,团队利用碰撞诱导解离(CID)质谱技术进一步解析和对比了三种配体对团簇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图2)。基于碎片离子与O2的反应,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推导出Cu团簇催化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ORR)的活性位点,并筛选出Cu6-3可能具有较高的ORR活性。这项工作不仅为质谱技术研究团簇的配体效应提供了基本的见解,也为凝聚相中精准设计高活性的Cu基纳米催化剂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图1. 三种不同配体Cu6团簇的合成与表征 图2. 三种不同配体Cu6团簇结构和多级质谱分析   相关工作近日发表在Small上。青岛能源所博士生张丽丽为论文第一作者,孙晓岩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山东能源研究院科研创新基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 华大智造MGISTP-7000适配多种管型和孔板,自动化转移新升级
    华大智造一直以来注重于研发并布局实验室自动化产品,是高通量基因测序、大规模核酸检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并已逐步形成样本前处理、自动化核酸提取、自动化移液工作站等全方位、全流程的自动化产品线布局。随着新冠疫情的暴发,华大智造实验室自动化产品进入大众的视野,如全自动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是行业内从零到一的创新型产品,多次在大规模核酸检测中,强有力地验证了产品性能和安全性等重要指标。事实上,全自动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的能力不仅限于此。它不仅可以对常规病毒采样管做开盖分杯操作,还可以实现对采血管、冻存管、粪便采集管等进行自动开盖分杯,使得 MGISTP-7000实现一机多用。采血管/粪便采集管原管带盖上样 适配采血管,兼容大通量、安全性和独立性血液检测是检测项目中常见且重要的一环。血液样本通常是标准的采血管,那么对采血管进行开盖并转移血液样本就变成了必需步骤。目前市面上采血管自动开盖设备,一部分是通量较小,样本安全性保障有限,亦或者是必须集成在大型流水线工作站之中,独立性较弱。华大智造基于全自动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开发了专门用于开盖采血管的配套套装,可以实现采血管带盖上样、开盖、扫码信息录入、吸液、排液至深孔板中,自动关盖等一系列操作,以便后续对血液样本的处理。在保证通量和安全性的情况下,具备独立性强的优势。此外华大智造还专门为此配备了1000 μL 黑色导电无菌带滤芯宽口吸头,能够更好地转移血液等粘稠样本。适配冻存管 衔接样本处理为了实现大通量冻存管自动开盖、样本分装及保障样本安全性,华大智造全自动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研发了专门用于开盖微量管和冻存管的配套套装。可以实现螺纹盖冻存管带盖上样、开盖-扫码-吸排液至深孔板中(或至96孔0.75 mL冻存管中)-自动关盖等一系列操作,实现后续对冻存管中样本的处理。如此一来,全自动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能够使得小体积的样本前处理与后续样本分装、提取、生物样本库储存的衔接都更加顺畅。适配粪便采集管,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除此之外,在面临一些特殊样本比如粪便样本时,华大智造全自动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便凸显出自动化的优势性。它可以适配粪便采集管,解决对粪便样本前处理过程中人工操作会面临的气味和难以取样的困扰。不仅如此,华大智造全自动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还可以搭配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MGIEasy粪便基因组DNA(meta)提取试剂盒,无缝实现从用户端样本采集到样本前处理的过程,能够适用于16s rRNA微生物分析、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qPCR及阵列等多种应用。同时该款试剂盒适配多款自动化设备,包括华大智造高通量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MGISP-960和高通量自动化核酸提取系统MGISP-NE384,大大释放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搭配MGIEasy粪便样本采集管上机大多数情况下,在复杂繁琐的实验样本和实验流程中,仪器硬件设施和软件操作都需要做到“两不误”。因此,常常需要不止一种液体转移方案,转移样本体积和转移路径也需要更加多样化。华大智造全自动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的自定义转移功能能使用户的工作更加便捷,全自动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可以在自定义转移模板中自行定义样本来源孔位、目标孔位及移液体积,使得转移路径更加灵活,并且支持用户二混一,三混一,四混一,八混一等多种场景下的需求。除此之外,每次转移体积也可根据需要自行定制,满足用户的所需所求。 值得一提的是,华大智造全自动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不仅仅能实现液体转移至标准96孔板,还可以将样本转移至48孔、35孔、24孔板。很多生物样本都有它最佳的“放置形态”,常见的是96孔板与384孔板,但仍有少数生物样本的操作流中适合用48孔板及24孔板,甚至35孔板。在这种情况下,华大智造全自动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能适配多种孔板类型,完美适配2 mL冻存管以及其他如细胞板,Roche Cobas管的样本转入。
  • 干货分享:PCR体系构建,“酶”有选择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看作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能将微量的DNA大幅增加。整个PCR反应过程中有几种不可或缺的物质,酶就是其中一种。不同的酶有不同的试验特性,根据其特性又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场景中。如何选择试验中最适合的酶是我们在试验之初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PCR实验中几种常见的酶。Taq DNA聚合酶PCR试验之初使用的是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但由于每一个循环都需要补充新的酶,其操作步骤稍显复杂。1988年科学家们从水生栖热菌中分离得到了Taq DNA聚合酶,从此DNA的自动扩增变成现实。也是由于这个酶的发现使PCR成为了一项便利、实用、普遍的技术。Taq DNA聚合酶也成为了DNA试剂盒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聚合酶。野生的Taq DNA聚合酶虽然已经具备良好的功能性以及广泛的应用范围,但由于分子诊断技术要求的精确性及各项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其扩增能力、保真性、耐热性等方面进行优化。从而提高Taq DNA酶在分子诊断中的稳定性、灵敏度以及特异性。改造后的Taq DNA酶具有以下优势:1 良好的耐热性,最适催化浓度为75-80℃,95℃半小时后仍保留50%以上的活性。2 有5’-3’聚合活性,这一特性使Taq DNA酶对温度有较高的敏感性。3 有5’-3’外切酶活性,Taq DNA酶也是少数具有这一特性的DNA聚合酶之一。4 可以在PCR产物3’末端添加无模板核苷酸,这一特性可以使Taq DNA酶的PCR产物直接用于TA克隆。但它没有3’-5’的校正活性,可能在PCR反应中引起错配,这一缺点使其在PCR扩增中的忠实性大幅度降低。PfuDNA聚合酶为了避免因错配而出现的非特异性扩增,造成试验结果不准确,科学家们对Taq DNA聚合酶进行了修饰。而PfuDNA聚合酶正是利用了酶的修饰物在常温下抑制DNA聚合酶活性,加热至变性温度时修饰物失活,释放酶活,从而使PCR反应得以正常进行。它可以很好地弥补Taq DNA聚合酶的劣势,有效提高目标基因的扩增成功率,因此应用范围较广。目前市面上常用的PfuDNA聚合酶修饰方法主要有化学修饰法、配体修饰法和抗原抗体结合法,修饰原理不同其优劣势各有不同。1 化学修饰法利用化学小分子和DNA聚合酶活性中心结合封闭酶活,当温度为95℃的时候酶活性释放。优点:酶活性维持更加稳定且无任何外源DNA污染,性价比高。缺点:酶激活的时间较长,可能会影响酶的活性,导致PCR产物的产量降低。2 配体修饰法核酸适配体(一般指一类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单链核酸分子,DNA或者RNA)通过非共价键作用与聚合酶结合封闭酶活。当温度高于60℃酶活性释放。优点:不需要激活步骤,稳定性高,减少了样本降解的可能性。缺点:由于核酸适配体是一种可逆抑制剂,较化学修饰法来说稳定性较低,特异性不够强。3 抗原抗体结合法是当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利用DNA聚合酶抗体与聚合酶进行结合封闭酶活性,当温度到达变性温度时(95℃)开始释放酶活性,可以大大避免错配或引物二聚体引起的非特异性扩增。另一方面针对低丰度基因,封闭抗体在避免预变性前的DNA聚合酶和模板的非特异性结合的同时,增加了引物与微量的正确模板碰撞退火的效率,从而保证低丰度基因的有效检出,大大提升反应灵敏度和扩增效率。优点:酶激活时间短,保证酶活,亲和力强,灵敏度高。缺点:抗体生产成本高,试剂配比优化时间长。逆转录酶1970 年Temin发现了逆转录酶,该酶以RNA 为模板,以dNTP 为底物,根据碱基配对的原则,按5'-3'方向合成一条与RNA 模板互补的DNA 单链。逆转录酶具有依赖于DNA或RNA模板的DNA聚合酶活性,因此没有3’-5’外切酶活性。但其具有RNase H活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逆转录酶的合成长度。由于野生逆转录酶的保真性和热稳定性较低,因此科学家们对其进行了改造。常见的逆转录酶主要有HINV1 RT、AMV RT、M-MLV RT,但由于前两种酶的应用范围较窄,因此研究者们主要针对最后一种逆转录酶不断进行升级改造。升级后的第三代逆转录酶整体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表现在有更高的cDNA产量、更广的温度范围以及可以适用于复杂结构RNA模板,提升了cDNA的合成长度。虽然第四代的性能更好,但由于其价格过高,实际应用并不广泛。第三代逆转酶主要有以下优势:1卓越的延伸能力2 灵敏的检测范围3 优良的耐热特性4 高效的扩增性能5 超高的合成速度Bst链置换DNA聚合酶1972年Stenesh和Roe首次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中分离了Bst链置换DNA聚合酶,与Taq DNA聚合酶有相似的结构域。经基因工程改造去除了DNA聚合酶Ⅰ的 5’-3’核酸外切酶活性,但保留了 5’-3’ DNA 聚合酶活性和强链置换活性。Bst链置换DNA聚合酶作为等温扩增的核心酶,其优势十分明显:1 微量、高产扩增2 高灵敏度、特异性RT-LAMP扩增3 快速反应,可以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完成整个试验其缺点为不具有5′→3′外切核酸酶活性,因此没有纠错功能。不同的酶由于优劣势各有不同因此其常见的应用场景也各有侧重。Taq DNA聚合酶的应用范围十分的广泛,可应用于常规PCR扩增、易错PCR扩增、位点特异性PCR、RT-PCR、qRT-PCR,同时也是探针法qPCR技术的指定聚合酶;使用热启动Taq酶是提升PCR特异性的常用方法,因此热启动Taq酶常用于qPCR反应中,除此之外,由于其较高的特异性和高灵敏度,也经常被用于构建DNA文库、DNA测序、突变体的分析构建、基因分离、遗传病诊断、法医鉴定等;逆转录酶可以为qPCR合成第一链cDNA,有构建cDNA文库、DNA测序、末端标记DNA等作用;Bst链置换DNA聚合酶适用于较低温度下(68℃)的DNA测序、防污染的等温扩增反应,如 LAMP 等。
  • 谭蔚泓:基于核酸适体质谱条形码的精准分子分型
    近日,湖南大学谭蔚泓院士团队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河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核酸适体的质谱流式技术,用于单细胞的细胞表面蛋白分析,旨在为疾病的精准分子分型提供一个新的平台技术。该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培养细胞的分子分型和分类,还能结合机器学习,实现临床样本亚型的分类。该方法极大地扩展了核酸适体的应用领域,并为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背景介绍:  高度异质性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同一疾病的不同亚型可能对临床治疗有着完全不同的反应。因此,疾病的精准分子分型对其诊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基因组测序和转录组测序已经成为最常用的分类策略,但它们无法提供蛋白质的表型和功能数据。单细胞水平的膜蛋白分析将为疾病分型提供重要信息。流式细胞术提供了高通量的单细胞测量技术。然而,由于荧光光谱重叠问题,限制了荧光流式细胞术的多元分析能力。质谱流式作为一种先进的替代方法,具有信号重叠小和细胞背景噪声低等优点,已展现出在一次实验中同步测量超过40个细胞参数的能力。尽管质谱流式技术在多路复用单细胞分析中的巨大潜力,但其在肿瘤分类中的潜力受到识别探针种类不足的限制。  核酸适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识别配体,具有特异性高、合成简单、免疫原性低、修饰方便等优势。此外,以完整的活细胞为筛选对象,可以通过Cell-SELEX(指数富集配体进化技术)获得大量能够特异性识别细胞膜蛋白标志物的核酸适体。  本文亮点: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湖南大学谭蔚泓院士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河教授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种由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基元组成的聚合物,用于螯合多个金属离子。然后,选择了一系列识别不同细胞表面生物标志物的核酸适体,每个适体分别与螯合了不同金属离子的聚合物偶联(Apt-MICP)。最后,评估了基于Apt-MICP的细胞表面蛋白分析在培养细胞和临床样本中用于血液恶性肿瘤(HM)精确分类的潜力(图1)。图1. 基于核酸适体的质谱流式分析技术用于血液恶性肿瘤的分子分型作者首先对聚合物进行了设计与合成,并通过点击化学将其与核酸适体相连(图2a)。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对产物进行表征,证明了sgc8c-MICP的成功合成(图2b,c)。同时,在核酸适体上修饰上荧光基团,利用荧光流式验证了sgc8c-MICP仍然能够靶向CEM细胞,而不会结合Ramos细胞(图2d,e)。图2. sgc8c-MICP的合成与表征  在证明了该策略的有效性之后,作者挑选了15条相关的核酸适体,将其连接上螯合了不同金属离子的聚合物,得到15条Apt-MICP。将15条核酸适体联用,依次对8种血液恶性肿瘤细胞系进行结合,通过质谱流式进行分析。将得到的结果进行归一化,并用热图进行展示(图3a)。利用viSNE降维分析方法对分型结果进行分析,实现8种细胞的区分(图3b)。结合无监督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实现血液恶性肿瘤细胞系更精确的区分(图3c)。图3. 血液恶性肿瘤细胞系的细胞表面特征分析及分类  利用上述合成的15条Apt-MICP,结合五种相关的抗体,实现了31例血液恶性肿瘤临床样本(包括AML、ALL、B淋巴瘤以及CML四种亚型)的分子分型(图4a)。由于临床样本的异质性高,作者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行PLS-DA建模,并成功将四种亚型的样本区分开来(图4b),总体准确率达到了100%(图4c)。图4. 临床样本训练集的分子分型和分类  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作者又收集了15例临床样本,得到了分子图谱(图5a)。将分型结果输入到模型当中,实现对每个样本亚型的判定,总体准确率达到了80%(图5b)。图5. 临床样本测试集的分子分型和分类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该研究开发了一个基于核酸适体的质谱流式检测平台,用于精确的癌症分类。作者合成了一系列核酸适体-金属标签探针,并证明了它们在细胞类型特异性结合以及质谱流式检测方面的良好性能。通过用15个核酸适体探针分析细胞表面特征,可以很好地区分8个HM细胞系。此外,通过结合机器学习(PLS-DA),对HM临床样本的四个亚型构建了一个高质量的分类模型,在训练集中分类总准确率为100%,在测试集中分类总准确率为80%。基于这些结果,基于核酸适体的质谱流式平台有望在其他疾病的分类和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该工作以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发表在CCS Chemistry。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