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国家最高科技奖

仪器信息网国家最高科技奖专题为您整合国家最高科技奖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国家最高科技奖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国家最高科技奖话题讨论。

国家最高科技奖相关的资讯

  • 国家最高科技奖不能总是“老人奖”
    2月14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举行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吴良镛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记者统计发现,从获奖时的年龄来看,自2000年创立“国家最高科技奖”至今,20位获奖人中,得奖时年龄超过80岁的有15人,占总获奖人数的75%。(法制晚报2月14日)   无论是将“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学习、探索和进取”作为信念的谢家麟,还是将“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作为追求的吴良镛,他们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可谓实至名归。作为国家科技界的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技奖不只是500万的奖金,也不只是一座奖杯,更是一种荣誉。   我们当然要有理由为谢家麟、吴良镛先生的当选庆祝喝彩。但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那就是2011年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依然是白发苍苍。因为获奖的两位老人都已年过九十,谢家麟先生92岁,吴良镛先生90岁。我并非怀疑谢家麟、吴良镛先生的能力,因为谢家麟先生、吴良镛先生对科学的贡献有目共睹。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老龄化无非有两点原因,一是相比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和水平更胜一筹,也更有获奖的资格。二是中青年科学家中还没有人能超越前辈,独树一帜,异军突起。饶有意味的是,目前我国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已占队伍总人数的80%,也就是说我们80%这么大的人群也没有产生一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幸还是不幸?   2007年,90岁高龄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莱昂尼德赫维奇曾幽默地说,“我还以为我的时代已经过去,对于诺贝尔奖来说,我已经太老了。不过这笔奖金对一个退休老人的确不无裨益”。对于谢家麟和吴良镛先生而言,50万的个人奖金也不算什么,但他们却不得不继续自己的科学研究和规划设计,因为就目前而言,还没有谁有能力继承他们的衣钵。   我们希望谢家麟、吴良镛这样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获奖,但更希望能有更多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摘取中国科技界的这顶桂冠。
  • 王选、黄昆获2001国家最高科技奖
    中新网北京2月1日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出席大会并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王选,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黄昆颁发证书和奖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0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主持了今天的大会。   在颁奖现场,掌声热烈。党和国家领导人还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奖。    黄昆(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黄昆,中科院院士,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浙江嘉兴人,1919年9月生于北京。黄昆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院士),1980年被瑞典皇家科学院聘为外籍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昆因病医治无效,于7月6日16时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黄昆院士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对固体物理学作出了许多开拓性的重大贡献。20世纪40年代,黄昆提出的固体中杂质缺陷导到X光散射的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起为外国学者证实并得到应用,被称为“黄散射”。   1950年,他同夫人艾夫里斯(李爱扶)合作,首次提出多声子的辐射和无辐射跃迁的量子理论。该理论与苏联佩卡尔发表的有关辐射的理论,被国际学术界称为“黄─佩卡尔理论”或“黄─里斯理论”。   1951年,黄昆首次提出晶体中声子和电磁波的耦合振荡模式,为1963年国际上拉曼散射实验所证实,被命名为一种元激发──极化激元,所提出的运动方程,被国际上称为“黄方程”。   黄昆与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玻恩教授合著的《晶体动力学理论》,1954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成为该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著作,是该领域科学工作者的必读之书。   黄昆还著有《固体物理学》,与谢希德合著《半导体物理学》,对高等学校中普通物理、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的教学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1977年,黄昆调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十多年中,他与年轻的同事合作,先后在多声子跃迁理论和量子阱超晶格理论方面取得新的成就。以他为学术带头人,半导体研究所成立了我国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创并发展了我国在这一材料学和固体物理学中的崭新领域的研究工作。   1980年以来,黄昆与人合作发表了《无辐射跃迁的绝热近似和静态耦合理论》等论文,解决了二十多年来国际上在此理论发展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002年,为表彰其在固体物理学领域的杰出成就和贡献,黄昆荣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王选(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者) 2002年2月1日,江泽民同志为王选颁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2年2月1日,方正集团创始人之一王选教授荣获国家最高科技荣誉,由江泽民同志颁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选,1937年2月出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后一直从事计算机领域的教育和研究工作。   自1975年开始,他组织并进行了汉字激光照排和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工作。王选教授主要致力于文字、图形和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其多项成果都属国内首创并位居国际领先水平,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被誉为“当代毕升”的王选因病于2006年2月13日11时0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
  • 屠呦呦为何未能获评国家最高科技奖?因没人推荐
    p & nbsp & nbsp & nbsp 今天上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十五年举办同样的盛会,足见国家科技奖“成色之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其中“成色”最高的国家最高科技奖今年却再度空缺。 /p p   这是继2004年之后,国家最高科技奖第二次出现空缺。 /p p & nbsp & nbsp & nbsp 而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为何未能获评国家最高科技奖? /p p   1969年1月,屠呦呦以组长的身份加入青蒿素的研究工作,1971年10月4日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此后的时间里,她还参加了青蒿素的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充分证明了抗疟疾的有效性。 /p p   其实,早在2011年,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就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这年9月,美国拉斯克基金会把当年的年临床研究奖颁发给屠呦呦,以表彰她在青蒿素研究中做出的卓越贡献。拉斯克奖素有“诺奖风向标”之称,屠呦呦是该奖设立65年来首次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在2011年的颁奖典礼上,斯坦福大学教授露西· 夏皮罗这样评价屠呦呦: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 /p p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被国际同行誉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她荣获拉斯克奖后,不仅蜚声国际,在国内也引发广泛关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致贺信:屠呦呦研究员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充分说明了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展示了中医药学的科学价值,体现了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振奋了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精神。 /p p   “我们只能说,我们是严格按照评选程序办事。”据国家科技奖励办负责人透露,在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评审过程中,没有个人或单位推荐屠呦呦。 /p p   据了解,国家科技奖的评审都有严格的流程和时间节点。其评审工作流程为:推荐→形式审查受理(奖励办)→初评(通用项目从4万多名评审专家中随机遴选专家网络评审或审读、评审组会议初评)→评审(各评审委员会)→审定(奖励委员会)→审核(科技部)→审批(国务院)→颁奖(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p p   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的推荐工作自2014年11月初开始,截止日期为2014年12月15日;经公示、网络初评和会议初评,初评结果于2015年6月公布。 /p p   “屠呦呦先生发明的青蒿素为保护人类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她获得诺奖也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但是最高科技奖有自己的法定程序——如果没有人推荐她,我们也没有办法。”该负责人表示。 /p
  • 王忠诚徐光宪获2008年国家最高科技奖
    王忠诚、徐光宪获得200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徐光宪:化学大家的幸福哲学    中国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   快讯:王忠诚、徐光宪获得200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新华网快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其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奖。   人物解读:   “万颅之魂”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开创者之一   徐光宪:化学大家的幸福哲学(组图)   解读国家最高科技奖:   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 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据悉,目前中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其中,国家最高科技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 这两个奖项不分等级。其他三个奖项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分为一、二等奖两个等级 对做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的公民,对完成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可以授予特等奖。   王忠诚院士简介:   王忠诚 (1925.12.20- )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烟台人。先后在北京汇文中学,北京大学医学院就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50年代,在我国开展脑血管造影新技术,提高了颅内病变的确诊率,1965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神经外科专著《脑血管造影术》,推动了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70年代,在国内开展了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脑血管吻合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巨大动脉瘤及多发动脉瘤的手术切除、脑血管畸形的综合治疗等方面,都有新建树。80年代以来,潜心研究脑干肿瘤这个手术禁区的治疗方法,继而对脊髓内肿瘤进行了研究,成功地施行了手术治疗。这两项治疗从病例数量,手术方法及所得结果诸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做脑神经外科手术,双手不能有一点颤动,所以手术时要在椅子上坐稳。”他叮嘱着学生们。一位患有帕金森氏综合症的大妈,左手颤得非常厉害,连衣服扣子自己都扣不上。记者看到她把一杯水倒到另一个杯子里时,一大半的水都洒在了地上。博士生张建国在王教授的指导下,采用埋藏电极的方法给这位大妈成功地实施了手术。这种手术治疗的最大优点是不会破坏患者的正常脑组织。张建国对记者说:“王教授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不仅是技术方面的,还有医德方面的,尤其是做人的道理。”现任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吴中学博士也是王教授的学生,王教授经常对他说:“拿起手术刀,不停地去掉病人身上的痛苦。千万不要去割断与人民的感情。”这句话始终鞭策着吴中学不懈地研究医术,在治疗脑动脉瘤方面他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王忠诚面对学生骄人的成绩,他说:“我可以放心地走下手术台了。”   王教授今年已74岁高龄,虽不再亲自做手术,但科研工作却从来没有停过,并且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著书和育人上。从1998年至今已出版4部著作,发表17篇论文,在全世界医疗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王教授已是桃李满天下,在全国近1万名神经外科医生中,有近1/3是王教授指导出来的。近年来,他还组织讲学团到新疆、内蒙古、广州、泉州等地办讲座,诊治疑难病症,为当地培养研究生。最近,王教授又在积极地筹备全世界华人神经外科联合会,预计6月份在京成立。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光宪院士简介:   徐光宪(1920— )著名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汉族。1920年11月7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上虞市,194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化学系。1946年任交通大学化学系助教。1947年赴美留学,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不久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至今。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被选为亚洲化学联合会主席。现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北京大学原子能系(后改为技术物理系)副主任、稀土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中国化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徐光宪夫人高小霞,亦是化学家。   20世纪50年代,徐光宪发表论文《旋光理论中的邻近作用》,揭示了化学键四极矩对分子旋光性的主导作用 50年代,他改进仪器设备,把极谱法的测量精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在国际上较早测定了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与一些阴离子的配位平衡常数。根据弱配位平衡与吸附平衡的相似性,提出配合物平衡的吸附理论,可以简便地描述溶液中弱配位平衡过程。1957年,徐光宪被调往技术物理系工作,开展核燃料萃取化学的研究,1962年提出了被国内普遍采纳的萃取体系分类法   从70年代末开始,徐光宪主持开展了对稀土量子化学和稀土化合物结构规律性的研究。1982年,徐光宪通过总结实验资料和分析量子化学计算的结果,提出原子价的新定义及其量子化学定义,圆满解决了Pauling、Mayer等人定义中存在的问题。徐光宪非常重视科研基地的建设,1986年在他的主持下成立了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1991年,在他的努力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在北京大学建立了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徐光宪热心教育事业,积极组织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兼任多项学术职务,为培养科技人才倾注了心血。至今已发表论文400余篇和10本教科书及专著,由于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徐光宪1994年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北京大学首届自然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附: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2007年 闵恩泽、吴征镒   ■2006年 李振声   ■2005年 叶笃正 吴孟超   ■2003年 王永志 刘东生   ■2002年 金怡濂   ■2001年 黄 昆 王 选   ■2000年 袁隆平 吴文俊   相关新闻:闵恩泽、吴征镒获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附简介)
  • 师昌绪、王振义获2010国家最高科技奖
    师昌绪(资料图) 王振义(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1月14日电(记者 孙秀艳)今天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刘延东宣读奖励决定。大会颁发了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为师昌绪、王振义两位院士。   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 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该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已有16位科学家荣膺这一奖项,他们是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孙家栋、谷超豪。   王振义简历   王振义(1924.11.30- )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兴化人。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2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   荣誉科学博士学位。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终身教授。自1954年起,从事研,199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究血栓和止血,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1980年起开始研究癌肿的分化疗法。1986年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恶性肿瘤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诱导分化疗法取得效果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因而获得国际肿瘤研究奖五项,国内国家级奖七项(一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14篇,主编专著5本。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师昌绪简历   师昌绪,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国务院明令禁止回到“红色中国”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著名的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等,现为国家基金委特邀顾问、金属所名誉所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名誉主席、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理事长、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会长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院长。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
  • 国家最高科技奖揭晓 评:人才"青黄不接"仍是科技界挑战
    【导读】爆炸力学专家郑哲敏、雷达工程专家王小谟分别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500万元。经济之声评论:让科技创新精神深入人心。   一年一度的国家最高科技奖1月18日上午揭晓,爆炸力学专家郑哲敏、雷达工程专家王小谟被授予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郑哲敏院士,生于1924年,将近90岁高龄,他是著名的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研究,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的爆炸力学事业,并在爆炸加工、岩土爆破、核爆炸效应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王小谟院士是雷达工程专家,生于1938年,今年75岁高龄。电子工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信息产业部科技委副主任,上世纪6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脉内扫描方法,使雷达系统大大简化。分别获得1986年、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作为中国科技界的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技奖历时12年,获奖的科学家平均年龄82岁,获奖者基本上都是倾尽一生的精力默默耕耘。在商品经济时代,这项国家最高科技奖励,对于鼓励科技创新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呢?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全国青联委员、全国青联新闻出版界别副秘书长吴永强来评论这个话题。   从2000年,袁隆平、吴文俊两位科学家获得第一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到今天,这个奖项已经成了国内科技界乃至全社会都非常关注的一个奖项。   吴永强:这个科技大奖确实对于鼓励推动国内科技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起码向所有的科技界,乃至向世界表明中国是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尊重科学,崇尚科学,同时希望推动科学对于社会经济科技各方面的发展起到有益作用,所以设立这个大奖是具有一定或者是相当的积极导向意义和推动意义。   每年都评科技大奖,但是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多少年都空缺,一方面我们尊重科学,推动科学,推动科技创新。一等奖又是多年空缺,这也说明在我们现在推出大奖的这个现状情况下,不得不承认或者说面试的一个问题或者说正视的一个问题。在某些科技领域具有标志性里程碑乃至于历史性突破性的这样一些科技成就,似乎还有所欠缺。所以这个一等奖多年空缺,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在高等的科技技术方面是有所成绩,但是在高精尖尤其是顶尖级引领世界的领域方面可能还任重而道远,需要继续治理的深入程度还需要再度加强。   要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从现在来看时间并不算多,而且从中央决策核心对中国国情的一个论断,叫做本世纪初的20多年是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怎么样把握好这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尤其是在科技创新领域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我们在今后的这个时间一以贯之的要为科技创新为人才的脱颖而出,破壳而出创造更好更宽松的环境,同时在一些束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的弊端方面要进行深入的改革和突破,从而给这个行业,给这个领域的大发展营造更好的一个氛围。第三个方面就是在推动全民向科技转型,整个经济结构和科技界进行精细化的思路和创新转型方面可能要做的工作还需要很多。   攀登这十多年的获奖者绝大多数是古稀以上70岁以上的,而且相当一部分都是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一方面在科技领域要想取得重大性的一些成就或者是成绩,必须要有相当时间量的积累,所谓的像古人说的横兀兀穷年执着的去追求,但另一方面也反衬出一等奖空缺是另外一个弊端,就是我们中青年结构性机制性的这个科技精英人才的队伍建设和他们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境。有一个词叫做青黄不接,正是反映出我们当前科技界重大的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和存在的一个问题。
  • 国家最高科技奖颁奖13年 500万奖金怎还一成不变?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一年一度的国家最高科技奖今天上午揭晓,爆炸力学专家郑哲敏、雷达工程专家王小谟被授予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高科技奖的奖金也是今天网友们议论热烈的一个话题。按照规定,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为500万元,450万元由获奖人自主选题,用作科研经费,50万元属获奖人个人所得。有人就说,颁奖13年来,北京房价从4千涨到了3万8,兰州牛肉面从不到2元涨到了6元,500万奖金怎么还一成不变?是科学的含金量减少了还是科学家贬值了?是不是该给科学家适当上浮奖金了?   吴永强:网友的想法或者说这些意见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更多的是从一个感性的角度来考虑或者看待这个问题。对于这个奖金的上浮问题,我倒是个人觉得有几个层面值得我们来重新的审视或者考虑,第一个层面对于这些获奖的七八十岁或者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他们本身对于物质的需求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顶范,绝大多数这样的科学家淡薄名利,对于你不管是给他五百万甚至五千万更多的,对于他来讲不会改变他对科学的执着追求。   另一方面,对于比如说年轻一些的中青年的科技人才,且不说科技家或者是科学家的科技人才,更多的注重个性,更多的注重自我价值的被认同和肯定。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可能如果说给他们个人的奖金占的比例多一些,对于他的激发作用、触动作用乃至于对于其他同类型、同年龄机制群体的示范作用效果会更好,所以这个基础上,我觉得给个人做一些高比例的倾斜或者说在总体奖金的分配比例上除了一部分科研以外,另外一部分给个人更大的自由度其实也是应该考虑的。   第三个层面像网友提到的现在物价是各方面什么成本都在涨,这个水准是不是也应该涨呢?我个人觉得这个倒是可以作为考量,但更多的这个奖项是做一个荣誉性的象征,而不是说给500万就能做成某一个科学实验,更应该是荣誉性的象征,依然保持使它更加容易,更加尊崇,更加难得,同时在获得这个领域的科学家和个体在进行科学实验和创新的基础上面应该给予更大程度的经费保障和机制保障。
  • 对话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谢家麟院士
    2月14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吴良镛分别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给谢家麟、吴良镛两位院士颁发奖励证书   最高科技奖授予两科学家   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按照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的要求,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 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该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已有18位科学家荣膺这一奖项。该奖项的“诞生”也是经过重重严格筛选。 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谢家麟院士   ■ 人物档案   谢家麟1920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51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是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5年,他冲破重重阻力回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高能所副所长、“八七工程”加速器总设计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总设计师和工程经理、粒子加速器学会理事长、高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863高技术主题专家组顾问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世界上第一台医用电子加速器、中国第一台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这些都和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先生联系在一起。昨日,92岁高龄的他登上了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   92岁院士每周仍上班   “他是个淡泊名利的人,一心工作,没想过工作后要得到什么,也不想出名。”昨日,谢家麟的妻子范绪篯这样评价丈夫。   今年,谢家麟92岁,妻子范绪篯91岁。范绪篯介绍,直到今天,每周一,谢家麟总是会到位于石景山区的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上班,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谢老的同事吴钢说,“我曾悄悄地问谢先生当年是怎样评上科学院院士的,他说,‘我至今不知道谁是我的推荐人。’”在吴钢看来,高能研究所副所长一职,是谢先生做过的最大的“官”。他回忆说,就在谢老事业渐近巅峰的时候,他主动退到课题负责人的位置。   总爱问“妙在何处”   在同事眼中,谢家麟看问题的视角与众不同。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在研制任何一台机器之前,总要问:有什么用?而谢先生提出的疑问往往是:妙在何处?   “这种思维不是只见树木,也不是只见森林,而是树木与森林并举。”吴钢说。   1952年,回国受阻而无奈留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工作的他接受了一项任务,研制一台高能电子束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用它产生的高能量电子束流,打入人体内部杀死肿瘤细胞,治疗癌症。“别人都问我,用加速器治疗癌症,风险这么大,你能睡得着觉?”他对新华社记者回忆。   他没有退缩,拿着100万美元的经费,和一个招聘来的退伍兵,领着一家化妆品公司的两个工程师和几个技术员上阵了。经过两年废寝忘食的工作,由谢家麟领导的团队,硬是抢在了别人的前面,建成了当时世界上能量最高、技术要求精尖的第一台医用电子加速器并用于临床,在美国高能物理界引起轰动。   为加速器事业“加速”   正当他一举成名之际,美国移民局给他来信,要他在做美国永久居民和限期离境之间选择,他毫不犹豫决定回国。有人问他后不后悔当初选择回国,谢家麟说:“我不但不后悔,而且感到非常庆幸。”   回国后,谢家麟决定建造中国自己的可向高能发展的加速器。当时许多设备和关键部件国内没有,国际上对我国禁运,苏联也以国家机密为由拒绝出售。可他相信,发达国家能做的,我们也能做。经过8年的艰苦探索研究,1964年,我国第一台可向高能发展的加速器终于研制成功。   反对论文署名“搭便车”   生活中的谢家麟乐观豁达,同事张闯回忆,五年前,自己突然患病,心情也同病情一样沉重。“在急症室,我接到谢先生的一个电话。问了病情后,他幽默地说:人的大肠就像加速器里的波纹管,有很大余量,把损坏的那段除去掉就好了。”张闯说,先生的一席话把他说乐了,也正是这种乐观和豁达,帮助他顺利走过了人生最艰难的一程。   “人应该有广泛的兴趣,世界上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你一点不知道是很遗憾的。”谢先生对新华社记者表示。   谢先生曾评价自己一生“只顾埋首拉车,拙于人事交往”。对于荣誉,他看得很轻,一些重要的荣誉奖章或证书,他可能很随意地就不记得放在哪里了。有时,看到他在指导学生论文时做了大量工作,学术秘书把谢家麟的名字也放在作者之列。但他坚决要求把自己的名字划去。他说:“对学术界‘搭便车’的陋习,我是十分反对的。”   慢慢燃烧,更久地发光   高能所的同事周述说,谢先生付出了常人双倍的努力进行科研。他四十岁时,健康状况不佳,医生规定只能半日工作,但高能工程期间,他一直是投入全天工作。”周述曾问,以他的身体条件,怎么能完成这么多工作?谢老回答:“我的身体好比一盏灯油较少的油灯,我可以将灯芯拧小点儿,慢慢点燃,也可以长久地发光。”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谢先生已是高龄,而科技攻关精神不减。“他70岁左右,迅速开辟新领域,开展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研制。在有限的人力物力下,艰苦创造条件,成功地建成了该装置。”周述介绍。   2000年后,谢先生更是老骥伏枥,提出了一个利用束调管同时作为微波源和电子源的高效加速器的创新性设想,他带着几个学生,在90高龄前将这一构思化为现实。   ■ 对话   “奖金全捐给单位做科研”   昨晚,记者联系到谢家麟院士,谈获奖感受和对年轻科学家的期待。   新京报:您何时知道自己获奖,当时什么感受?   谢家麟:我是今天上午去人民大会堂的时候,刚知道获奖的。很高兴啊。得奖了。另外,我也觉得自己很惭愧,没有特殊的优点和贡献,也是于心不安。我只是做了些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谈不上什么贡献。   新京报:500万奖金打算怎么花?   谢家麟:我现在还不知道这个奖的分量有多大,还不知道有500万一说。(他的老伴在旁边补充,按照规定奖金的9/10是作为科研经费,一般奖励是给单位的,1/10是给个人。)给我50万的话,我也都捐了(单位)做科研用,这是应该的。现在什么都挺好的,不需要额外的钱。   新京报:您一周工作一天,其余时间都做些什么?   谢家麟:我喜欢平时在家读读书,看看报纸,了解一些世界大事,而每个星期一,一定是要去单位。主要是在办公室里,有年轻人找我有事 如果没事,看看信件、上网看看邮件。还得学习,要不然跟(高能)所里完全脱节了。   新京报:近年来院士选举时出现一些丑闻,你怎么看?   谢家麟:(丑闻)太不好了,院士荣誉本来是名至实归的事,需要真的是自己做工作,国家给你的荣誉,不求自然会给你的,不是你求就能来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人的品质有问题,绝对不应该谁追求就给,不追求就不给,要杜绝这种现象。   新京报:您对年轻的科学家有何建议,会不会觉得有些浮躁?   谢家麟:现在年轻科研人员,“现实问题”比较多,买房、结婚生子,不能说都浮躁。有的年轻人做学问转进去了,像“书呆子”,赶都赶不出来 有的对做学问没兴趣,认为只是踏脚板,找个工作而已,比较浮躁一些。工作一定要和兴趣相匹配,只要有了兴趣就不会浮躁。
  • 谷超豪、孙家栋获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人民网科技北京人民大会堂1月11日电 (记者 孙秀艳)今天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颁发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为谷超豪、 孙家栋两位院士。   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 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该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已有14位科学家荣膺这一奖项,他们是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   谷超豪   谷超豪(1926—)男,汉族,我国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国际教育研究院院士,教授,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非线性科学”首席科学家,教育部数学和力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浙江永嘉(今温州市)人,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9年获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   历任复旦大学教授、数学系主任、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中国数理学会副理事长和上海数学会理事长等职,是第三、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复旦大学教授。   孙家栋   孙家栋,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在中国的航天史上,孙家栋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的传奇人生与中国航天发展中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 孙家栋是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4月15日0时16分,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加指挥的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任务又一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100个航天飞行器,这之中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在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孙家栋曾经动情地说:“搞了一辈子航天,航天已经像我的"爱好"一样,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了。”
  • 张存浩、程开甲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张存浩 程开甲   今天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授予了物理化学家张存浩和物理学家程开甲。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代表了我国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奖金为500万元。   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五项大奖。   在这五项奖励中,级别最高、也最引人注目的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获奖者不超过2名,奖金金额每人500万元人民币,由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自颁奖。主要是奖励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杰出科学家。
  •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师昌绪:出身书香世家周恩来做媒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图为师昌绪资料照片。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1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其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大营村家乡的亲人们闻讯后围坐在一起,欣喜地翻看族谱,共忆师昌绪少时聪慧凸显、勤奋努力求学的往事。   据村支书李志民介绍,师姓是该村两大姓之一,全村700多户3000多人口,四分之一姓师。师昌绪一家是当地有名的书香门第。   师昌绪侄子师兆仁说,据师家家谱记载,师家祖上曾出过进士,其父是清末秀才。师昌绪这一辈兄弟12人,他排行老七。小时候,师昌绪的父亲经常出题考他们兄弟。每逢此时,师昌绪总是在父亲出题后绕桌子转一圈,然后就能准确说出答案。   师兆仁说,七叔回国的时候,自己还小,后来听父亲讲,国家领导人都非常关心像七叔这样的知识分子,七叔的婚姻还是时任总理的周恩来做媒。这些年,听闻七叔取得了诸多成就,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家里人都为他高兴和骄傲。   师昌绪的十弟师昌泉回忆说,七哥小时候有个外号叫“老院子”。他从小就喜欢读书,也非常用功,经常独自躲到家里一个僻静的小院子读书,一呆就是一天,吃饭的时候得有人去喊好几遍才回来。兄弟们玩耍的事他一概不参与,是个标准的“书呆子”。也许,这是他后来钻研学问并取得成就的原因之一吧。   14日上午,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师昌绪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此前袁隆平、吴文俊等16位著名科技专家先后获此殊荣。
  • 李振声获2006国家最高科技奖
    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     胡锦涛向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颁奖   李振声简介   李振声长期从事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育成小偃麦8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位系等杂种新类型 将偃麦草的耐旱、耐干热风、抗多种小麦病害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小麦中,育成了小偃麦新品种四、五、六号,小偃六号到1988年累计推广面积5400万亩,增产小麦32亿斤 建立了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新体系,利用偃麦草蓝色胚乳基因作为遗传标记性状,首次创制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解决了小麦利用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单价染色体漂移”和“染色体数目鉴定工作量过大”两个难题 育成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并利用其缺体小麦开创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   曾任中科院原副院长的李振声1931年2月25日出生,山东淄博人。遗传学家。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1-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任研究实习人员,1956-1965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1965-1987年在西北植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83-1987年兼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与陕西省科学院院长,1987-1992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遗传研究所所长,1992-1997年任遗传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该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李振声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陕西省科技成果一、二等奖,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1985),陈嘉庚农业科技奖(1989),何粱何利农业科技奖(1995)。
  • 国家最高科技奖14日颁发 评审接受社会监督
    13日上午,法晚记者从科技部获悉,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明天上午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将颁发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奖项。   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介绍,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工作继续严格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实施细则》以及不同奖种的评价标准来进行,结合评审工作实践,进一步规范了评审程序,并在受理、初评和评审会三阶段三次公示项目,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介绍,评审的过程当中,加强了评审阶段成果的公示力度,主要目的是接受社会的监督。除此之外还邀请中纪委驻科技部的纪检监察局在评审的全过程当中进行现场监督,使评奖工作更加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   1999年,我国对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了部门设奖,加大了国家科技奖的奖励力度,并且增设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国家名义对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给予最高奖励。   这些变化让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也意味着国家对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越来越重视。   从奖励数量看,国家科技奖从改革前的每年800多项下降到每年约300项,省部级科技奖从改革前的12000余项减少到5500余项,社会力量设奖从无到有,并逐渐发展壮大。   历年获奖者名单   2000年: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2001年:著名固体物理学家黄昆院士 激光照排之父王选院士2002年:巨型计算机专家金怡濂院士   2003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院士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   2004年:空缺   2005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叶笃正院士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院士   2006年: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院士   2007年: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闵恩泽 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学家吴征镒   2008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   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谷超豪 中国科学院院士、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孙家栋   新闻链接   据了解,目前我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16人。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由国家主席亲自颁发证书和奖金,获奖者必须是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获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建树的。获奖者的奖金是500万元人民币
  • 刘东生、王永志获2003国家最高科技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2月2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黄菊、李长春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技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此前,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和金怡濂五位院士已荣膺这一奖项。这次获奖的刘东生长期奋斗在地球科学研究领域,从中国黄土的研究中对全球环境变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使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居于国际地球科学前沿。王永志从1992年起担任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至今,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创者之一,也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之一,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与此同时,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其他获奖人选和项目也一并揭晓。其中,“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8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酶转化法生产Rh2等人参稀有皂苷”等19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6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项成果获二等奖。美国数学家丘成桐、德国农业经济学家伏格乐、日本医学家水岛裕、意大利马塔切纳博士等4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刘东生,男,中共党员,1917年11月22日出生于辽宁省。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刘东生1946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第四纪地质研究室主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专家小组组长,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主席等学术职务。   刘东生院士是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近60年从事地学研究中,在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中,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   王永志 男,中共党员,1932年11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Moscow Aviation Institute)导弹设计专业,1992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5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工作。   王永志1961年回国以来一直从事航天技术工作,先后担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总体设计室主任、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主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长。曾任洲际火箭副总设计师、第二代液体战略火箭总设计师、固体战略火箭和地地战术火箭总设计师和研制总指挥,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等型号总指挥,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地地火箭系列总设计师,1992年11月至今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王永志是航天技术专家,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40多年来在中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科学技术上的突出贡献主要有: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他作为重要的技术骨干,参加了中国第一代战略火箭的研制工作,在中近程、中程和洲际火箭的研制工作中为增大射程,提高实用性能,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他是第二代战略火箭研制的主要技术带头人,为中国实现火箭技术更新换代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他主持完成了长征二号E大推力捆绑火箭研制任务。研制时间仅为18个月,首次发射取得成功,使中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实现了巨大突破。   1992年以来,他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研制工作呕心沥血,为2003年10月16日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7年起,他作为“863”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参与制定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蓝图。1992年1月,他被任命为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组组长,主持拟制了该工程七大系统的技术途径和主要技术方案。1992年8、9月,他代表论证组先后向中央汇报了工程主要技术方案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均被肯定。工程立项后,他即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他主持了工程方案设计、初样研制、试(正)样研制和无人飞行试验,以及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技术工作,在总体技术方案制定、提出对各系统技术要求、关键技术攻关、重大问题处理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   他是工程的技术总负责人,既能充分发扬技术民主,又较好地把握了大局,将一大批热爱祖国、技术过硬的科技人才团结在一起,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形成了一支优秀的航天科技群体。他是这一群体的杰出代表。王永志院士热爱祖国,将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老一辈专家的悉心培养下,成长为国际知名的航天技术专家。40多年来,始终奋斗在研制试验的第一线,树立了较高的威信,为祖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航天科技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从20世纪50年代起,刘东生院士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分布图、中国黄土分布图和多部专著,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学说”,把风成沉积作用从黄土高原顶部黄土层拓展到整个黄土序列,并把过去只强调搬运过程的风成作用扩展到物源-搬运-沉积-沉积后变化这一完整过程。   1958年,他从黄土地层研究中根据黄土与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发现第四纪气候冷暖交替远不止四次,发展了传统的四次冰期学说,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转折,奠基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学说”。   上个世纪80年代,他基于对中国黄土解释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使黄土与深海沉积、极地冰芯并列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4年至今,他一直致力于青藏高原隆起与东亚环境演化的研究,把青藏高原研究同黄土高原研究结合起来,把固体岩石圈的演化同地球表层圈的演化结合起来,开辟了地球科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他在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理论贡献,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他发表的文章被SCI论文引用2800多次,2002年获国际“泰勒环境成就奖”。同时,他的研究成果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重建以及东部沙地治理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他热爱祖国,奉献于地球科学事业,在学术生涯中,孜孜不倦,努力进取,团结奋进,做出了重大的科学贡献。他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在他们之中,有些人已经成为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的骨干。他领导建立了多学科交叉的现代化科学实验室,已成为我国及国际第四纪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心之一。他的工作推动了地球环境科学的发展,使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立于国际地球科学的前沿。
  • 最高科技奖24位得主平均年龄82.5岁 多有海外留学经历
    从2000年开始,我国对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科技工作者颁发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3年度是该奖产生以来的第14个年头,除了2004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空缺及2002年和2006年有一位院士获奖外,其余年份都有2位院士获此殊荣。   此外,有14名获奖者年龄在80岁以上,占总获奖人数的近6成。   获奖者· 年龄   取得成就到获奖 至少差10年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奖人数每年不超过2名,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   据《法制晚报》记者统计,自200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开评以来,共有24人获此殊荣,获奖时平均年龄超过80岁,为82.5岁。   获奖者中,获奖时年龄为90岁或超过90岁的有4人,其中最大为95岁,就是此次获奖的两弹元勋程开甲院士,还有一位是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另一位是高能物理学家谢家麟,另外一位是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   年龄最小的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王选,时年64岁。多数人集中在80岁以上,获奖时年龄80岁(含)至89岁的科学家共有14人,占所有获奖人数的近6成。   看来,要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条件之一是长寿。其中有7位在获奖数年后去世。   此外,记者还发现,在24位已经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院士中,获奖的时间与他们从事研究所取得成就的时间差都在10年以上,9成人数时间差集中在20年以上。   获奖者· 身份   全是院士 代表最高学术水平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无一例外都是院士身份,有的还是两院院士,如吴良镛,但总体来看,出自中国科学院的院士略多一点。   由此来看,院士作为我国科技战线的领军人物,的确代表了我国科学家的最高学术水平。   除了都是院士外,这些获奖者几乎有8成都有国外求学经历,包括在国外获得学历或者科学奖励称号的经历。   如此次获奖的程开甲和张存浩都有国外求学经历,如程开甲在1946年8月,抱着&ldquo 科学救国&rdquo 的思想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成为物理学大师波恩教授的学生,1948年秋,程开甲获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张存浩则在1950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学位。50年代,对研究水煤气催化合成液体燃料有所贡献,与合作者进行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研制出高效熔铁催化剂。   如数学家吴文俊是2000年与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一道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这位中科院院士,早年赴法国留学、工作,归国后在数学多个领域有独创性的研究。例如他创立的拓扑学的公式,很早就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ldquo 吴文俊公式&rdquo ,而被广泛应用了。   获奖者· 行业 航天、物理学 近几年成为热点   法晚记者梳理发现,从14年的奖励情况来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都有涉及。   除此之外,记者发现,航天、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也是国家近几年发展的重点。这与近几年我国航天科技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不无关系。在航天领域,2003年,航天科学家王永志获得最高科技奖,2009年,著名航天科技专家孙家栋也获此殊荣,而当年另一位大奖得主谷超豪,也为我国尖端技术,特别是航天工程的基础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而本届当选的张存浩,曾研究火箭助推剂,而程开甲则是两弹一星的元勋。   此外,稀土开发也是近几年国家的重要课题,为我国的稀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徐光宪于2008年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国家最高科技奖也是对能解决国内民生的重大问题者的一种奖励。记者发现,有三位农业专家获此殊荣,包括&ldquo 杂交水稻之父&rdquo 袁隆平和&ldquo 小麦之父&rdquo 李振声。   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工作50多年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世界水平,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ldquo 小麦之父&rdquo 、中科院院士李振声则开创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并育成了&ldquo 小偃&rdquo 系列品种。   获奖者· 地域 江苏最盛产&ldquo 最高科技奖&rdquo   从获奖者出生地域分布上看,省份之间极不平衡,相差悬殊,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中西部省市极少。   在24位已经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院士中,江苏籍最多,包括本届获奖的程开甲在内的6名院士都是来自江苏。   24位获奖者主要分布在全国12个省份,辽宁省产生了3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京津沪地区共产生了8位获奖者 1/3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出生地为长三角地区。而这恰恰与我国两院院士出生地分布惊人的相似:1955&mdash 2013年当选的中国两院院士出生地区分布在全国29个省区,其中长三角地区最&ldquo 盛产&rdquo 两院院士,堪称&ldquo 院士摇篮&rdquo 。   20世纪初,江浙地区较内地更早进入现代文明,西方现代技术与当地工农业融合。当地人的求学方式和教育理念也因而发生改变,相应的技术学校兴起,新式学校普遍讲授数理化专业。作为西学传播的中心,上海形成中国最初的都市,东往上海念大学也成为一时的风潮。2010年获奖的王振义是江苏兴化人,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 2008年度获奖者徐光宪出生于浙江绍兴,24岁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 2000年首届获奖者吴文俊在上海出生,21岁时就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毕业 还有出生于浙江温州的谷超豪,江苏南京的吴良镛等。   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区域和历史的优越性,加上政策的鼓励与扶持,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人民的生活水平较高。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是决定获奖者总体成长的最根本性的因素。文/记者 李洪鹏   专家分析   最高科技奖   是终身成就奖   今天上午,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蔡言厚教授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最高科技奖是我国科技界的最高奖项,是&ldquo 中国版的诺贝尔奖&rdquo ,代表科学家最高的荣誉,同时其科研成果也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认可。   &ldquo 不仅仅看科学家的研究理论,更要看其研究是否得到有效应用。&rdquo 蔡言厚表示,一些科学研究的应用,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现。所以获奖者都是高龄才获此殊荣。&ldquo 如果四五十岁就给奖了,有可能使其骄傲,阻碍继续搞科研的动力。&rdquo 蔡言厚说,最高科技奖是一个终身成就奖,是奖励一位科学家的终身贡献。   此外,对于为何历年获奖者都缺少女性科学家,蔡言厚表示,早些年代,女性的家务比较多,搞科研获科学奖的也比较少,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把女性从家务事中解放出来,未来有可能会有女性获得最高科技奖。   他说,女科学家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例如林兰英院士、何泽慧院士都是非常著名且了不起的女科学家。对于女科学家获奖比重偏低的问题,有关部门已经关注到,并开始深入调查和研究。
  • 国家科技奖2017获奖者名单出炉!附历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名单
    p    strong 国家科技奖2017获奖者名单 /strong /p p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经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三级评审,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出271个项目和9名科技专家。 /p p   具体授奖情况如下: /p p   1、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 /p p   2、 国家自然科学奖35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3项 /p p   3、 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62项 /p p   4、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0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1项(含创新团队3项),二等奖146项 /p p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7人:厄尔· 沃德· 普拉默(美国)、肖开提· 萨利霍夫(乌兹别克斯坦)、张首晟(美国)、菲利普· 戴维· 寇茨(英国)、陈德亮(瑞典)、施扬(美国)、保罗· 斯潘诺斯(美国) /p p    strong 历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名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1e420f45-87cf-430f-b383-5333912d4a5f.jpg" style=" "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1643b7fd-aec3-4285-ae54-7933dce6445e.jpg" style=" "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7a784739-2ddc-4470-9c5b-b5f3ae764177.jpg" style=" "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adb7ae91-1c4e-420e-99d7-195c039c9ac6.jpg" style=" "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50534e79-32ab-4d93-8df0-a2e190aee3ad.jpg" style=" " title=" 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1428b64e-7f94-4017-9485-fef4f5df8c71.jpg" style=" " title=" 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e8638f33-690b-488c-a4ce-d4bdce91b29d.jpg" style=" " title=" 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f07b6867-32c7-4017-92ca-79572a0d64dc.jpg" style=" " title=" 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ab07d11a-2bec-4529-a380-ad4517ce0fe9.jpg" style=" " title=" 9.jpg" / /p
  • 科学报国追梦人 2013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张存浩
    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和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张存浩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求学路坎坷 学成毅归国   1928年2月23日,张存浩出生于天津的一个书香世家,2岁时母亲就教他认字。抗日战争爆发时,他正在天津读小学,母亲龙文瑗不愿自己的儿子接受日本的奴化教育,将只有九岁的张存浩交给在重庆大学任教的姑父母带到后方抚养。   张存浩在抗战早期极其艰苦的环境下随姑父姑母辗转于重庆和福建,于1938年考入重庆南开中学学习,1940年转入福建长汀中学。1943年,15岁的张存浩由高二肄业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次年转入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1947年毕业,1947~1948年在天津南开大学化工系读研究生,1948年赴美留学,先入爱阿华州大学化学系,后又转到密歇根大学化工系读研究生,从事酸性树酯相中的催化酯化反应研究。1950年8月获密歇根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   1950年6月,美国入侵朝鲜,从中美关系发展看,他料定美国会很快阻止中国留学生归国,致使他的科学报国梦遭到延误。虽然张存浩的姑母曾坚持要求他在美国念完博士再回国,但在取得硕士学位后,他立即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和国外多家单位给予丰厚待遇的工作机会,在国家最需要他的时候,毅然回到当时条件还十分艰苦的祖国。   回国之后,张存浩暂居北京。后来,机缘巧合下,张存浩遇到了东北科研所大连分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前身)的奠基人张大煜先生,张大煜邀请他到大连分所参观。张存浩在大连分所看到了很多当时国际上都是十分精良的先进仪器设备,认为大连分所是做科研的好地方,于是谢绝了北京大学等京区四家著名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聘请,于1951年春,只身一人来到大连,开始了他为祖国科学事业做贡献的征程。   解祖国之急 实现报国梦   张存浩初到研究所时被分配到合成燃料研究室工作。当时,中国只在玉门有很小的油田,石油资源十分匮乏,加上西方对新中国进行全面封锁,石油紧缺的形势十分严峻。为解决国家急需,他接受了张大煜所长交下的任务,投身于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研究。张存浩和楼南泉、王善鋆、陶愉生、汪骥等很在短的时间内研制出了高效氮化熔铁催化剂,建立了流化床水煤气合成油工艺体系,并解决了流化床传热与返混等难题,取得了&ldquo 小试&rdquo 和&ldquo 中试&rdquo 的成功。这项成果在1956年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20世纪50年代末,紧张的国际形势迫使中国必须独立自主地迅速发展前沿技术,张存浩迅速转向火箭推进剂这一新领域。作为研究火箭推进剂和发动机燃烧的负责人之一,他率领团队冒着生命危险在火箭试车台上做固液型火箭发动机实验,经数千次实验,先后研制出液体氧化剂喷注器等关键部件。   20世纪七十年代,面对国外挑战,激光成为国家战略需要的前沿课题。张存浩回首当年:&ldquo 搞激光比搞火箭推进剂还难,主要是一无所有。数据、仪器、设备样样都缺,光谱仪、示波器什么都没有。&rdquo 在这种条件下,他率领团队开展我国第一个重要的化学激光体系的研究,解决了化学激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连续波超音速化学激光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ldquo 文革&rdquo 期间,成功进行了验证试验,激光器整体性能指针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化学激光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此项成果获1978年国家部委的重大成果二等奖。   为了搞清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本质,张存浩、沙国河等测得了脉冲氟化氢激光支持的气体爆震波的波速,在此基础上,张存浩率领团队转而研制波长更短的氧碘化学激光,这与国际上开展氧碘化学激光研究基本同步。在张存浩、庄琦、张荣耀等的带领下,于1985年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的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此项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张存浩在研制化学激光的同时,十分注重化学激光的机理和基础理论研究。上世纪八十年代,张存浩领导的团队率先开展了新&ldquo 泵浦&rdquo 反应和分子碰撞传能动力学方面的研究,以此为基础,作为奠基人之一开创了我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或领先的研究成果。   张存浩是&ldquo 任务带学科&rdquo 的典范。他在开创我国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研究领域并取得了多项杰出成果的同时,还推动我国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等学科的建立和快速发展。他用一次次研究成果解了祖国的燃眉之急,也实现了他的科学报国梦。   治学求严谨 倾力育英才   张存浩在他六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做出多项重大贡献,与他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勇于开拓创新的献身精神、严谨治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密不可分。张存浩一贯主张开展有利于科学繁荣的学术研讨。据他的学生回忆:&ldquo 研究室有一次举行学术报告。张老师发表一个意见,我站起来反驳,不同意他的说法,而张老师一点也没有生气。张老师和别的学者有时因学术上的不同意见也争得面红耳赤,但这更加深了他们的学术友谊&rdquo 。   对于修改学生论文,张存浩从不假手他人,有时甚至会带病修改,从标点、用词到理论引用阐述,他都会给出详细的修改意见。他的学生石文波告诉记者:&ldquo 谈到张老师,我首先想到的是幸福。&rdquo   在参与研究的科学理论和思想在取得成果和获得的各种重大奖励时,张存浩总是把最大的功劳归于工作在第一线的学生和合作者。他的学生解金春博士回忆:&ldquo 获首届吴健雄物理奖的那篇论文,张先生排我为第一完成人,把自己排在最后。如果换了别人处理这类事,很可能导师把自己排在第一位,可能也是理所当然的&rdquo 。   张存浩在培养青年人才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对真正优秀的青年人才,他是发自内心的爱惜。他积极创造和提供有利条件,促进了他团队中一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和学生,如何国钟、沙国河、杨柏龄、朱清时、杨学明等,已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的科学家。何国钟在介绍张存浩时曾说道:&ldquo 老张对年轻人很关注,很提拔。&rdquo   张存浩在我国科技领域奋斗了六十余年中,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现在不顾年事已高,仍然活跃在科学研究的前沿,继续追寻着他那强国富民的科学报国梦。
  • 对话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良镛院士
    2月14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吴良镛分别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给谢家麟、吴良镛两位院士颁发奖励证书   最高科技奖授予两科学家   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按照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的要求,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 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该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已有18位科学家荣膺这一奖项。该奖项的“诞生”也是经过重重严格筛选。 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良镛   人物档案:   吴良镛1922年5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1949年毕业于美国匡溪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投身新中国建设。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   吴良镛是新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六十多年来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呕心沥血,勤耕不辍,为城乡建设领域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他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   “从事建筑行业,立志修整城乡”,是吴良镛少年时立下的志向。   1922年,吴良镛出生在江苏南京一个普通家庭。1937年日寇入侵,让他深刻体会了国破家亡、流离失所。“那是(高中)一个毕业统考,考完最后一门科目后的午后,日本飞机轰炸了合川,整个城市几乎一半都给烧了。”90岁的吴老至今记忆犹新。   1940年,吴良镛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开始了建筑规划生涯。   操刀菊儿胡同改造获“世界人居奖”   吴良镛参与过北京、北海、三亚、张家港、深圳、无锡、苏州等城市的规划设计,主持了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和中央美术学院校园的设计。而操刀北京菊儿胡同的改造,探索出一条旧城有机更新之路,得到了国内外建筑学界的充分肯定,更凭此获得了联合国授予的“世界人居奖”。   菊儿胡同,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   在1989年前,这里却与诗意无关:以41号院为例,建筑密度83%,许多家庭无日照,近80人居住的院落只有一个水龙头,一个下水道,厕所在院外100米处,是一个典型的“危积漏”(危房、积水、漏雨)地区。   吴良镛受邀来操刀“动手术”,他和学生出了上百张施工图,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有机更新”的原则得以确立。在吴良镛看来,城市永远处于新陈代谢之中,基本原则应该是保留相对完好者,逐步剔除其破烂不适宜者。但是新的建设要自觉地顺其肌理,用插入法以新替旧。   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工程,推动了从“大拆大建”到“有机更新”的政策转变,为达成“个体保护”到“整体保护”的社会共识,做出重要贡献。   当时媒体关于菊儿胡同危房改造的报道,引发了钱学森的思考。1990年7月31日,他致信吴良镛,提出设想:“我近年来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人离开自然又返回自然。”   吴良镛曾说,菊儿胡同实现了自己多年的一个梦想,“北京的旧城不能让它毁坏下去。从太和殿前面的广场到小胡同里的四合院,都反映着古老的中华文明。”   提出“人居环境学”受到国际认可   吴良镛在规划设计上卓越,理论构建也非凡。   1993年,他领衔公开提出“人居环境学”的设想。   1999年,北京举行的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负责起草的《北京宪章》,引导建筑师全方位地认识人居环境的方法论,受到国际建筑界的普遍认可。   进入新世纪,他发表著述《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提出以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为核心学科,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等角度,较为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集中体现了整体、统筹的思想。   他反对不少地方片面追求特色,使得一幢幢不讲究工程、不讲究结构、不讲究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也反对一些人盲目追随西方,不来个国际招标就凸显不出所谓的“规格”,殊不知西方国家已经在为曾犯下的错误买单,美国人早就喊出了要“将我们的城市从埋葬在墓碑群式的天际线下拯救出来”。   他曾以北京王府井大街北口为例。中国美术馆的形态是“立正”,路口东北侧的民航信息大厦的形态是“稍息”,这两幢建筑都是坐北朝南,可是路口东南角的华侨大厦却是坐东朝西,来了个“向左转”,把美术馆和民航大楼撇在一旁,显得很不礼貌。   他提醒北京有可能成为“二手货城市”,他痛惜北京旧城以剃光头的速度和方式进行改造,“已经像一个瘌痢头”,“出现一片片‘平庸的建筑’和‘平庸的街区’”。   吴良镛认为出现城市建设的危机,实际上是地方意志、部门意志、长官意志在作祟,是文化灵魂失落的表现。吴良镛说,他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 大师印象   九旬翁站讲台   90岁吴良镛仍坚持在一线工作。   去年记者采访吴老时得知,他带7个博士生,每位学生博士论文从开题到写作再到修改,都是亲自指导。“还给研究生带一门课,每堂课他都坚持亲自去讲授。”清华大学左川教授说,总叮嘱吴老坐着讲课,可他讲着讲着就会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吴老笑着说,“他们还给我定了‘八大注意’,我总是遵守不了。”   爱笑童心未泯   吴老总是笑眯眯的,笑得敦厚、诚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朱文一说,吴老喜欢用“童心未泯”来形容自己。因为上年龄的原因,有一段时间,吴老开始装假牙了。装完假牙不久,一只耳朵也不大好使了。有一次开会,来了一屋子人,吴老耳朵听不清楚,就拿出那个小助听器,自己戴上了。他还解嘲,“一般都说,武装到牙齿,我都武装到耳朵了”。   精力旺工作狂   平时,吴老给人的印象是“儒雅”,衣着整洁。朱文一说,但只要工作起来,吴老就不大注重穿着。工作投入时,吴老斜挎着书包,衣服都不对称,一边长一边短。精力旺盛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师们对吴老的评价。他们都经常纳闷,吴老早上7点钟就去参加会议,“精神头比年轻人都好”。   ■ 对话   “我很关心梁林故居”   新京报:恭喜您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吴良镛:得这个奖,责任很大、负担很重。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我只是一个小小的蜡烛。得奖更大的作用是更多的发挥学术、社会力量,使得人居环境等得到更好的保护。   新京报:建筑大师梁思成和林徽因是您的老师,最近“梁林故居”被拆,您怎么看?   吴良镛:我知道,我知道。我对梁林两人的感情很深刻。“梁林故居”那片是北总布胡同,以前的美术专科学校在那边,最早我个人也住过,好多艺术家都住过。那块都应该保护起来。我也很关心。我对历史名城古建的保护,观点是一贯的,一定要保护好。关键是要贯彻好、从体制上更好地解决。   新京报:您怎么看待旧城保护?   吴良镛:旧城需要保护。从学术上讲,各个地方要探讨,本地的历史和实际,创造性提出新的、好的办法。但不是把“旧”的保护了就行了,要积极地整体保护。   比如北京城是一个整体,现在不是一两个地方的事情。整个北京的旧城,要努力进行创新保护。从建筑科学、规划设计、市政管委等部门一起发挥作用。我个人觉得,要创造性对旧城保护提出整体思路。北京应该有一个宏观、大的战略。旧城保护,不能“就事论事”、“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一定要从整体出发,形成一个整体的规划。
  • 闵恩泽、吴征镒获2007国家最高科技奖
    2007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日揭晓。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闵恩泽院士和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获此殊荣,并分别获得500万元的高额奖金。   闵恩泽院士1924年2月出生,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研究,是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在国内外石油化工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闵恩泽为开发从源头上根治环境污染的绿色化学技术做了诸多基础性工作,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并得到广泛应用。   “我将继续在绿色化学和生物质能源化工领域奋力拼搏,努力实现我国化学和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闵恩泽在获奖后说。   吴征镒院士1916年6月出生,著名植物学家,是中国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资源研究的权威学者,是中国植物学家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   吴征镒提出的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种质资源库”的建议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了前瞻性的部署。   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   此前获奖的李振声、叶笃正、吴孟超、刘东生、王永志、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和金怡濂等10位科学家在中国乃至世界科学界都享有崇高声誉。   除了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4项国家科学技术奖也同时揭晓。   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二等奖授奖项目39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0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5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235项   “2007年度获奖项目创新性突出,说明中国原始性创新能力在逐步增强。”国家科技奖励办副主任胡晓军表示,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奖励数量在不断增加,说明近年来中国在科学理论、技术原理和技术方法等原始性创新成果数量在不断增加。
  • 袁隆平、吴文俊获2000国家最高科技奖
    江泽民与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右)、吴文俊合影   2001年2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这次会议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盛会,是对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一次检阅。从2000年起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国家名义对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给予最高荣誉奖励,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定。   会上,江泽民首先向获得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颁发由他亲笔签发的奖励证书和奖金。在如潮的掌声中,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奖。   朱镕基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首次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位院士表示热烈祝贺,向所有获奖人员和集体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朱镕基指出,要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崇尚科学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对做出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利用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制度。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优良传统,是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对科技工作者辛勤工作与所作贡献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其他奖励,就是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气氛,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为我国的科技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一崇高荣誉的吴文俊、袁隆平两位院士,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吴文俊院士在代数拓扑学领域的奠基性工作,半个世纪以来对国际数学领域的发展一直产生着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他运用计算机进行数学定理证明和非线性方程组求解,彻底改变了数学机械化领域的面貌,为信息时代数学发展开辟了新途径。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现在我国杂交水稻的优良品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从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以来,已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朱镕基说,他们的卓越成就,不仅对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也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贡献。这再一次证明,中华民族是富有智慧和创造力的民族。我们相信,两位院士的感人业绩,必将对我国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年轻科学家努力奋斗,勇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   朱镕基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的精神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创新。他说,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核心就是以创新促进发展。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自己的命运,就必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朱镕基提出,要依靠科技实现经济社会新发展。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动力,是我国科技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在本世纪初期,我们要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这一主线,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我国经济的效益和竞争力。要继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力争在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朱镕基指出,要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科技人才。当今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要注重培养年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前,建立和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体制和机制,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特别是学术带头人,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在科学领域,要大力营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勇于创新和竞争、宽容失败的环境和氛围。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认真贯彻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鼓励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提高科技人员特别是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的收入,充分体现他们的劳动价值。依法保护知识产权。要继续支持出国留学或进修,鼓励留学人员学成回国工作或以多种方式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还要创造条件,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专门人才。   朱镕基说,获奖科学家之所以能够取得卓著的成就,不仅由于他们对国家兴盛和社会发展有强烈的责任心,还在于他们对科学和真理有执着的追求。他们那种朴实严谨的作风,敢于创新的勇气和追求,值得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也应该在全党和全社会发扬光大。   朱镕基最后指出,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我国进一步走向繁荣富强的世纪。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努力发展先进生产力,用科学知识造福于人民。让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开拓创新,团结奋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胡锦涛在主持讲话中指出,这次大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他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再接再厉,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勇攀高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希望全党全社会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努力形成崇尚科学、探索新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创造有利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优秀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胡锦涛最后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实现“十五”计划的宏伟目标,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而努力奋斗。   袁隆平在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时表示,科技战线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无一不是党和政府长期以来关怀和鼓励的结果,并向全国科技工作者倡议,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勤奋工作,大胆探索,为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会上,颁布了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选和项目。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5项 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3项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2项,二等奖228项。美国科学家潘诺夫斯基和印度科学家库西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 谷超豪、孙家栋获2009中国最高科技奖
    数学家谷超豪航天专家孙家栋获2009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0年01月11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上午10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谷超豪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项(人)。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28项,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27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5项,包括一等奖2项、二等奖53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82项,包括特等奖3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262项 授予7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为历年最多。据悉,“绕月探测工程”等3项成果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谷超豪:一生尝尽数学的深奥与抽象   中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83岁的谷超豪成为2009年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2009年10月20日,我国将一颗新近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谷超豪星”,作为对这位享誉海内外的数学家的褒奖。60余年,从微分几何到偏微分方程,再从偏微分方程到数学物理,谷超豪一生尝尽了数学的深奥和抽象,在其中得到了人生的最大乐趣。   人言数无味,我道味无穷   “人言数无味,我道味无穷。良师多启发,珍本富精蕴。解题岂一法,寻思求百通。幸得桑梓教,终生为动容。”这是谷超豪1991年为母校温州中学90周年校庆作的一首诗。   谷超豪出生在浙江温州。他阅读进步书籍、加入学校的进步组织、写文章、贴标语,积极为抗日宣传做后勤工作,年仅14岁时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当科学家、做革命者,两种身份同一种使命,成了谷超豪人生历程中并行的两条线。   1943年,谷超豪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在这里,他遇到了仰慕已久的苏步青教授,受到了苏教授的言传身教。谷超豪还同时选修了著名数学家陈建功的复变函数等课程。这样的经历,为他以后在数学研究中的传承与超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50年代初,谷超豪主要从事古典微分几何的研究,国家制定的“1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变了他最初的想法。当时,计算数学、概率论、偏微分方程都是新中国比较薄弱的学科,国家希望在这些领域能有所突破,谷超豪就自觉地想要承担起这个使命。1957年,他被公派到苏联进修,在完成规定课程外,他还有意识地学习了与高速飞行器密切相关的空气动力学。随后,谷超豪便由微分几何转入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这一国内数学的薄弱领域。放弃已有成绩,归零后重新出发,谷超豪作出了影响自己一生的重大抉择。   夫人是惟一的数学女院士   1950年,谷超豪在数学系图书室里,偶遇胡和生,胡和生说苏步青先生给了她一篇论文,有些地方没弄清楚,想让谷超豪帮她看一看。谷超豪答应了。当时已经是秋天,但天气依然很热,胡和生气喘吁吁地跑去宿舍拿论文回来,给谷超豪留下了一个好的印象。   如今,近60年过去了,在谷超豪荣膺国家科技最高奖的时候,当年那位青涩的小姑娘胡和生也早已经成为中国数学界唯一的女院士。一间书房两张写字台,丈夫的书桌朝阳,妻子的书桌面墙。书房里堆放着各种文件、会议通知、报纸以及书籍。这就是谷超豪和妻子胡和生的家,两位院士每天就在这里并肩研究,数学成就了谷超豪的爱情之梦。而当年的同学少年,如今已经白发苍苍。   谷超豪说:“我做的工作可以讲给她听,她做的工作可以讲给我听。我们可以互提问题,这是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最大业余爱好是古典文学   数学家答记者问,特点相当鲜明:反应机敏、答案简短。   ——“恭喜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您有什么获奖感言吗?”   “感谢小学、中学、大学老师。”   整天与数学打交道的谷超豪,最大的业余爱好却是古典文学,尤其是古诗词。记者们追问起这方面的问题。“诗人中我比较喜欢杜甫,因为他的作品更多反映的是社会民生。”“我爱读《三国演义》,因为这是一本很聪明的书,写了很多聪明的人和聪明的事。”   “数学和诗词有许多相通之处,比如数学重视对称,中国古典文学中也讲究‘对仗’,很有味道。”   孙家栋:见证中国卫星第1次和第100次发射   翻开孙家栋的履历,一颗颗璀璨的中国“星”熠熠发光——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他是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 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他再次挑起工程总设计师重任……这位见证了中国卫星第一次和第一百次发射的航天人,在他81岁高龄之际获得了最高荣誉。   38岁的他把“东方红一号”送上了天   腰杆笔直,精神矍铄,出现在记者面前的孙家栋带着股军人的硬朗气质。说起最初接触航天,孙家栋觉得是命运的机缘。   孙家栋,辽宁省瓦房店市人,求学时,希望成为一名空军军人,到部队不久他就被选派到苏联儒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制造。回国后,孙家栋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事导弹研制工作。   学了7年飞机,搞了9年导弹,1967年,孙家栋的命运却来了个急转弯——由钱学森亲自点将,38岁的他被任命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   当时,苏联、美国、法国已经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日本也在加快准备,孙家栋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但很快他就展现出了自己的战略眼光。根据实际情况,孙家栋大胆对原来的卫星方案进行了简化。他说服一些老专家,去掉了原设计方案中的卫星探测功能,先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卫星上天,在此基础上,再发射有功能的卫星。同时一批航天人才聚集到他身边。   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巨大轰鸣声中,从戈壁大漠腾空而起,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能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后,孙家栋就与卫星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数十年,他相继担任了我国第二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等的技术总负责人和总设计师,并参加领导了其他各类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工作。   2009年4月8日,孙家栋迎来了自己的80大寿。几天后的4月15日,他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加指挥的卫星发射任务又一次获得成功。这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100个航天飞行器,而其中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   为了表彰他在航天领域的突出贡献,1999年,孙家栋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他还创造了一个奇迹:令半瘫妻子完全康复   在孙家栋取得各种辉煌的背后,有一个人一直在默默地支持着他,那就是他的妻子魏素萍。   1994年11月,我国第一颗大容量通信卫星即将发射,孙家栋坚守在卫星发射第一线。而此时,魏素萍却患脑血栓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出院后,魏素萍身体半边麻木,胳膊和手不听从大脑的指挥。   为了让魏素萍的四肢恢复正常功能,孙家栋一有空就搀扶她到户外散步,坚持每天给她按摩,说笑话逗她开心,想方设法调剂老伴的饮食,让保姆按照他列出的食谱买菜。阳光雨露般的关怀温暖了魏素萍,一年后,孙家栋这个创造奇迹的科学家,再次创造了奇迹,魏素萍竟然完全康复了。
  • 俞汝勤院士获得“湖南最高科技奖”
    记者从湖南省科技厅获悉,2009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2月10日正式发榜:在湘院士刘友梅、俞汝勤分享了本年度有“湖南最高科技奖”之称的这一奖项 两位鲜为人知的幕后英雄——肖岩(美国)、海顿罗伯特(美国),双双获得本年度湖南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此外,“纳米尺度和分子水平上生物信息获取的新原理与新方法”等39项成果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GPS时差型电网故障高精度行波定位技术及应用”等14项成果获湖南省技术发明奖,“新一代内燃机车微机网络控制系统”等171项成果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   据湖南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获奖项目中,企业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成果约占30%,高校、科研院所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成果约占65% 其中,属于产学研结合的成果约占29%。   刘友梅院士:我国著名的“轨道电力牵引动力”专家、电力牵引领域奠基者和开拓者。   俞汝勤院士:我国分析化学学术带头人,中国“化学计量学”的探索者。   肖岩教授: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   海顿罗伯特高工:美国Sandvik AB. MILFORD Corp Ltd.高工,他指导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攻克了一系列金属切割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
  •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赵忠贤:科学研究不能只图“短平快”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我从事探索高温超导体40年。总有人说,我是把冷板凳坐热了。事实上,很多人也是几十年做一件事,比如一辈子教数学,或者一辈子教语文,虽然具体工作内容不同,但本质都是一样的。我与他们不同的一点是,选择了搞科学研究。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我们这一代人基本上是在老红军的精神和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精神感召下成长的。老一辈科学家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科学精神。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多年来,在学习和实践中,我不断地理解这些前辈名家的治学精髓。我逐渐体会到,搞科学研究需要扎根,长期的坚持和积累就会在认识上有所升华,才会抓住机遇、厚积薄发。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de222bf5-ad0d-4c25-ba9c-a1496aa07e6e.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8072010075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font-size: 20px " strong 持之以恒会有认识上的升华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我选择探索高温超导体有几个原因:第一,它是科技前沿,有重大的科学意义。第二,一旦成功,它有很大应用价值。第三,探索过程中,还能解决跟超导有关的其他问题,如与应用有关 我从事探索高温超导体40年。总有人说,我是把冷板凳坐热了。事实上,很多人也是几十年做一件事,比如一辈子教数学,或者一辈子教语文,虽然具体工作内容不同,但本质都是一样的。我与他们不同的一点是,选择了搞科学研究。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冷板凳并不总是冷的。在研究过程中,尽管遇到很多困难,但我越做也越有兴趣。兴趣很重要,你有瘾了,便非常愿意做它。同时,在工作中有新的进展,也是一种鼓励。比如,我们曾协助沈阳金属所研制多芯NbTi合金超导线,这项工作后来获得中国科学院科学进步三等奖。尽管在获奖名单上,我排在第二获奖单位的最后一名,但却挺满足,觉得做了一件有益的事。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坚持做某一项工作,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会产生认识上的升华。这个升华可以意会,不能言传。当你有这种认识以后,你突然对你从事的工作有一种感觉,这种感觉虽然你说不清楚,但凭借它所做的决定,最后往往是对的。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以前的例子不说了。最近的例子是,我们团队做出了五个1结构的铁硒基超导薄膜,临界参数都很高,也做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物理工作。这个新超导体是中国科技大学陈仙辉院士发明的。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我们是用水热法做出的薄膜,到目前为止,还是国际上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用该法制成薄膜的团队。但如果你问当初是怎么想出来用这种方法的,还真说不太清楚。可能是上面说的长期积累之后产生的直觉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20px " 关键是要安下心来做事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中科院物理所成立90周年的时候,录制了一个节目。在节目中,让我对物理所年轻的同事们讲几句话。我觉得现在这些年轻人的基础都很好。首先,他们接受的教育非常完整。第二,现在的科研设备都是世界一流的。第三,科研经费充足。所以我觉得现在的条件非常好,关键是要安下心来做事。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做什么事?科学研究,需求是最大的动力。需求来自两个方面,国家需求和科学发展的需求,这两者都服务于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在需求推动下怎么选题?选题实际上就是按照上述需求,设定一个长远的目标,不要急功近利。如果你设定十年的目标,可能五年就完成了。如果设置的都是短平快的目标,即使短期内能出一些东西,也很难做出像样的成果。所以,我觉得安下心来做事很重要。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现在全国有非常多的科学技术人员和团队。我认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要花十年或者二十年的时间,解决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或者解决一个核心的技术问题。如果大家都能做到这样,那加起来还得了吗?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只要我们大家都能够安下心来,集中做事,而不是赶“潮流”去做同性质的、短平快、急功近利的事,我觉得我们国家科学技术会有更快更好的发展。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作了关于“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抢占先机迎难而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报告,对我们科技界寄予厚望。我预祝大家,为建立世界科技强国,为人类文明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赵忠贤。本文为其在参加中科院“讲爱国奉献,当时代先锋”主题活动时的发言摘要) /strong /p p & nbsp /p
  • 叶笃正、吴孟超获2005国家最高科技奖
    在2006年1月9日上午举行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叶笃正与吴孟超两位科技工作者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以下是这两位获奖者的介绍:    叶笃正   叶笃正,男,1916年2月出生于天津市,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 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 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 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 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 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 曾在许多国际国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叶笃正院士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如下:   (1)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叶笃正首先发现围绕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及它们汇合成为北半球最强大的急流,严重地影响着东亚天气和气候 他与国外气候学家Flohn各自指出了青藏高原在夏季是大气的一个巨大热源,叶笃正还首先指出青藏高原冬季是冷源 他同时还深入地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热源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他的研究工作,国际上才接受了大地形热力作用的概念,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2)创立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提出了大气平面Rossby波的能量频散理论,从理论上证明了西风环流中的能量可按远大于风速的群速度向下游(或上游)传播,为现代大气长波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也对阻塞高压天气系统的生成、维持和移动给出一种动力学解释。这个理论31年后才由B.Hoskins的“大圆理论”所推广,成为对遥相关和遥响应的理论解释。   (3)创立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叶笃正与陶诗言等发现东亚和北美环流在过渡季节(六月和十月)有急剧变化的现象,这一发现对中国天气预报有重要意义。他们还发现阻塞形势的建立和崩溃常伴随着大范围环流形势的强烈转变,它的长期维持则带来大范围气候反常现象,从而证明了阻塞高压在持续异常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性。这些发现和理论成为研究东亚气象学问题的重要文献,奠定了中国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国外的学者在10多年后,由于1976年冬季北美出现极其寒冷的天气,才开始提出各种系统理论,并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4)创立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大气环流中究竟是气压场还是风场为主导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也是天气预报的关键之一。叶笃正等通过一系列工作建立了大气运动适应尺度理论:对不同空间尺度的运动都存在着特征尺度,当实际运动的空间尺度大于这个特征尺度时,气压场起主导作用 当运动的空间尺度小于特征尺度时,风场起主导作用 对中小尺度的大气运动,同样存在适应问题。这个独创的理论完善了大气运动各分量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物理解释,在天气预报业务上有重要的应用。   (5)开拓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叶笃正积极组织并领导中国开始气候变化的研究。他积极参加全球变化科学组织(IGBP)的创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贡献了一系列科学思想,如:气候和植被过渡带的敏感性、全球变化中大气化学的作用和“有序人类活动”适应全球变化等。他通过模拟计算后指出,大范围的灌溉对气候和水文的影响时间可长达3-6个月,从而证明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的可能性(被称为“陆面记忆”)。   (6)对中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的卓越贡献。叶笃正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提高气象业务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有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如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在业务天气预报中俗称为“上游效应” 阻塞高压形成和维持的理论,一直是业务上对持续异常天气预报的重要理论基础 青藏高原气象学理论,在中国气象业务中不仅是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之一,更是气候预报的主要基础 大气运动的风场和气压场的适应的尺度理论至今仍是天气分析和预报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此外,他积极参与和指导建立中国气象业务系统,为中国气象局的“气象中心”、“气候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建立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叶笃正的科学贡献得到了国内外一致承认,也为他赢得许多荣誉,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陈家庚地球科学奖 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第48届IMO奖等。世界气象组织在授予叶IMO奖时确认叶笃正获奖理由为:建立青藏高原气象学 大气环流的突变的发现 提出大气能量频散理论 倡导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全球变化研究和人类有序活动对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等。    吴孟超   吴孟超,男,1922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 肝脏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 曾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 12次担任“国际肝炎肝癌会议”等重要学术会议的主席或共同主席。   吴孟超院士的主要科技成就如下:   (1)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   为奠定肝脏外科的基础,从1958年起,他进行了肝脏解剖的研究,在建立人体肝脏灌注腐蚀模型并进行详尽观察研究和外科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 为解决肝脏手术出血这一重要难题,在动物实验和临床探索的基础上,建立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的肝脏止血技术 为掌握肝脏术后生化代谢的改变以降低手术死亡率,通过临床和肝脏生化研究发现了“正常和肝硬化肝脏术后生化代谢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纠正肝癌术后常见的致命性生化代谢紊乱的新策略 为进一步扩大肝脏外科手术适应症,提高肝脏外科治疗水平,他率先成功施行了以中肝叶切除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手术。以上述工作为基础,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肝脏外科关键理论和技术,建立了中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并使之逐步发展、壮大。   (2)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他针对肝癌发现时晚期多、巨大且不能切除者居多的特点,提出“二期手术”的概念,即对巨大肝癌先经综合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为晚期肝癌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针对肝癌术后复发多、但又缺乏有效治疗的特点,率先提出“肝癌复发再手术”的观点,显著延长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针对中国肝癌合并肝硬化多,术后极易导致肝功能衰竭的特点,提出肝癌的局部根治性治疗策略,使肝癌外科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有机统一。上述研究使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由60-70年代的16.0%,上升到80年代的30.6%和90年代以来的48.6%,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肝脏外科事业。为了提高中国肝脏外科的科学研究水平,使肝脏外科事业持续、深入的发展,吴孟超院士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脏外科专业研究所,牵头指导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工作,研制了细胞融合和双特异性单抗修饰两种肿瘤疫苗,发明了携带抗癌基因的增殖性病毒载体等,研究结果发表于《Science》、《NatureMed》、《Hepatology》、《Oncogene》、《CancerResearch》等学术刊物。   (3)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他领导的学科规模从一个“三人研究小组”发展到目前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和肝胆外科研究所,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 设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奖励为中国肝胆外科事业作出卓著贡献的杰出人才和创新性研究 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他和同行们的共同努力,推动了国内外肝脏外科的发展,多数肝癌外科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原创于中国,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诊治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   他从事肝脏外科领域研究近五十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96篇,主编《黄家驷外科学》、《PrimaryLiverCancer》等专著15部,获得国家、军队、省部级科技奖励26项,获中央军委授予的“模范医学专家”称号和国际肝胆胰协会授予的“杰出成就奖”等荣誉26项。   年逾八旬的吴孟超院士,为了中国的肝脏外科事业,至今仍奋斗在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
  • “两弹一星”功勋于敏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著名核物理学家、&ldquo 两弹一星&rdquo 功勋、 中国&ldquo 氢弹之父&rdquo 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主席习近平为他颁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此前已有24位著名科学家获此殊荣。   于敏不仅是核物理学家,也是中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他在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方面屡有突破。   于敏是一个神秘人物,曾经&ldquo 隐身&rdquo 三十年之久,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时间,创造这个奇迹的其中一位杰出代表就是于敏。   他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胡锦涛为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颁奖
    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刘云山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这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小谟颁发奖励证书。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刘云山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这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小谟颁发奖励证书。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刘云山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这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颁发奖励证书。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刘云山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这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小谟颁发奖励证书。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 金怡濂获2002年国家最高科技奖
    江泽民为金怡濂颁奖后合影   中共中央、国务院二十八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的二00二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性能计算机领域著名专家金怡濂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亲自向他颁奖。   奖励大会由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讲话,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宣读《国务院关于二00二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等出席大会。   今年七十四岁的金怡濂院士是中国巨型计算机事业开拓者之一,其一九五八年从前苏联回国后,即开始了他为之奋斗的计算机事业。半个世纪以来,金怡濂作为技术开发的主要负责人,先后提出多种类型、各个时期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巨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并组织科技人员攻关予以实现,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突破性成果,为中国高性能计算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金怡濂院士主持双机并行计算机系统研制,在中国大型计算机系统中采用双机并行处理技术并获成功 八十年代中期,他提出基于通用CPU芯片的大规模并行处理计算机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实现了中国巨型计算机向大规模并行处理方向发展 九十年代,他担任国家重点工程--“神威”巨型计算机系统总设计师,使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从每秒十亿次跨越至每秒三千亿次以上,实现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历史性突破。   金怡濂院士随后继续担任中国新一代巨型计算机系统的总设计师,他提出的多项创新思想,为系统关键技术指标进入国际领先行列、再次实现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跨越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中国另四项国家级科技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今日同时揭晓,共有两百六十八项(人)获奖。   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二000年开始设立,获奖者奖金为五百万元人民币。此前已颁发两届,共有四名科学家获此殊荣,分别是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计算机应用专家王选和物理学家黄昆。   附:金怡濂简介   金怡濂,男,汉族,1929年9月出生于天津市,原籍江苏常州,中共党员。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 1956~1958年在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电子计算机技术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1994~2000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和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任。现任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   金怡濂是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是我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半个世纪以来,金怡濂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先后提出多种类型、各个时期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巨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并组织科技人员共同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成果,为我国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赶超世界计算机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8年,金怡濂从苏联归国,从此,开始了他为之奋斗的计算机事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致力于计算机体系结构、高速信号传输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50年代到60年代末,他作为技术骨干、运控部分技术负责人,相继参加了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和多种通用机、专用机的研制。70年代初,金怡濂敏锐地认识到双机并行在性能、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性上比单机将有较大提高,提出了双机并行计算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案。70年代后期,金怡濂与其他科学家一起,主持完成了多机并行计算机系统的研制,取得了我国计算机技术的突破。他运用Markov链随机过程方法,分析主存供数矛盾,提出了混合互连网络方案,解决了多机系统中互逢拓扑结构的难题 运用叠堆原理,分析、解决了小信号高速传输问题 提出系统重新组合,运行、维护两个系统并行互不干扰的思路,提高了机器的可用性。   80年代中期,随着微处理机芯片迅速发展,金怡濂预见到大规模并行处理计算机将成为国际巨型机发展的主流,提出了基于通用CPU芯片的大规模并行计算机设计思想、实现方案和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混合网络结构,解决了240个处理机互连的难题,从而研制出运算速度达到当时国内领先水平的并行计算机系统,实现了我国巨型计算机向大规模并行处理方向的发展,我国巨型计算机研制进入与国际同步发展的时代。   90年代,他撰写了“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的发展和我们的对策”等专论,倡议抓住机遇,发展大规模并行计算机,使我国赶上世界巨型机技术先进水平。在西方强国对我实行高性能计算机禁运的背景下,金怡濂受命主持研制国家重点工程——“神威”巨型计算机系统,担任总设计师。他提出了以平面格栅网为基础的“分布共享存储器大规模并行结构”的总体方案,提出了网上多种集合操作以无匹配高速信号传送等技术构想和解决方案,均获得成功,使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从每秒10亿次跨越到每秒三千亿次以上。江泽民主席为该系统亲笔题名“神威”。   “神威”计算机先后安装在北京高性能计算机应用中心和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国家气象中心利用“神威”计算机精确地完成了极为复杂的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在国庆五十周年和澳门回归等重大活动的气象保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用“神威”计算机作为通用的药物研究平台,大大缩短了新药的研制周期。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用“神威”机进行新一代高分辨率全球大气模式动力框架的并行计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神威”计算机为气象气候、石油物探、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材料工程、环境科学和基础科学等领域提供了不可缺少的高端计算工具,取得了显著效益,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后,金怡濂继续担任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的总设计师。他提出以三维格栅网为基础的可扩展共享存储体系结构和消息传送机制相结合的总体方案,为系统关键技术指标进入国际领先行列奠定了基础 率先将消息传递、全局共享、规模可变的结点共享三种工作模式集于一体,能够适合不同用户、不同课题的需要,有利于不同模式的国内外已有程序的移植,扩展了使用范围 提出具有双端口异构访问的大规模共享磁盘阵列群的构想,提高了系统效率 针对巨型计算规模庞大、功耗过高等难题,提出循环水冷却、分布式盘阵、透明的保留恢复、高密度组装等创新构想。在研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攻克了相关的技术、工艺难关,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缩小了系统的体积并降低了功耗。   金怡濂由于主持研制了系列巨型计算机,为我国在世界高性能计算机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多次获得国家和部委科技进步奖,其中,一次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嘉勉,朱镕基总理称赞他是“做大事的人”。   五十多年来,金怡濂和他的研究集体在发展民族计算机事业的道路上披荆斩棘、顽强拼搏、开拓创新、不懈奋斗,取得很多重大的创新成果。他是一个具有很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严谨求实作风的科学家。他把“研制一代机器、培养一流人才”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以超人的胆识,打破常规,不拘一格用人才。金怡濂在研制“神威”计算机时委任的课题主管和副主管设计师平均年龄28岁,这在当时是少有的。为了带出这支年轻队伍,他象托举自己的儿女一样,让他们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真情带飞,精心培养。和金怡濂一起工作过的年轻人都深情地说,我们特别乐意跟着金总干,他不仅给我们成才的机会,而且千方百计帮助我们成才。他通过科研实践以及带研究生,为国家培养了上百名优秀科技人才,有的已成为工程院院士,有30佘名科技干部走上了科研领导岗位。   “晚霞未必逊晨曦”。五十多年来,金怡濂一直致力于民族计算机事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创造力,至今仍奋战在研制的第一线,不断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 谢家麟、吴良镛获2011年国家最高科技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2月1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等领导人出席大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一、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吴良镛,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为他们颁奖。   中国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83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8人。其中,“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院士   谢家麟简历(来源:中国科学院)   加速器物理学家 1920年8月8日生于黑龙江哈尔滨,籍贯河北武清。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48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1951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副所长。   主要从事加速器研制。在美国期间领导研制成功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1964年领导建成我国最早的可向高能发展的电子直线加速器。20世纪80年代领导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的设计、研制和建造。90年代初领导建成了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代表作有《对撞机工作原理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Design Considerations of the Beijing Feee Electron Laster Project。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 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吴良镛院士   吴良镛简历(来源:中国科学院)   建筑学家。1922年5月7日生于江苏南京。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获工学士学位。1948-1950年在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学习,并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至今。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在建筑教育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多次获得国内外嘉奖,1996年被授予国际建协教育/评论奖。此外他主持参与多项重大工程项目,如北京图书馆新馆设计、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广西桂林中心区规划、中央美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孔子研究院规划设计等。其中他主持的北京市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试点工程获1992年度的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和世界人居奖。先后出版了《中国古代城市史纲》(英文版)、《城市规划论文集》、《广义建筑学》、《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迎接新世纪的来临》、《建筑学的未来:世纪之交的凝思》、《人居环境科学导论》等著作,并参与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多个全国性学术组织的创建工作。
  • 王忠诚、徐光宪获2008国家最高科技奖
    胡锦涛为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忠诚、徐光宪院士颁奖   2009年1月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徐光宪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   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其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奖。   会上,颁布了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选和项目。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奖项目34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5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2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54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225项 授予3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最高奖 王忠诚   ■辉煌成就 让中国的神经外科跻身世界之林   1925年生,神经外科专家。山东省烟台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上世纪50年代,在我国开展脑血管造影新技术,提高了颅内病变的确诊率,1965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神经外科专著《脑血管造影术》,推动了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70年代,在国内开展了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脑血管吻合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巨大动脉瘤及多发动脉瘤的手术切除、脑血管畸形的综合治疗等方面,都有新建树。80年代以来,潜心研究脑干肿瘤这个手术禁区的治疗方法,继而对脊髓内肿瘤进行了研究,成功地施行了手术治疗。这两项治疗从病例数量、手术方法及所得结果诸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平常心境 “病人的生命比医生的名誉更重要”   病人的安危是王忠诚心中的“晴雨表”,而让患者术后基本享有正常人的生活是他始终不渝的追求。他常说:“只要我拿起手术刀,就要不停地去掉病人身上的痛苦。”   王忠诚的学生刘佰运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恩师在他第一次临床时跟他说的话:“你一定要爱护病人,要去理解他们的痛苦与渴求康复的心情,要把他们当亲人看待。他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他们用自己的身体,甚至是生命才换来我们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我们的神经外科。”他的从医哲学就是:“病人的生命比医生的名誉更重要。”   他常对学生讲:“我希望你们拿起手术刀,在世界神经外科状元榜上不断刻上中国两个字。”   最高奖 徐光宪   ■辉煌成就 打造稀土出口大国   1920年生,化学家。浙江绍兴人。194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涉及量子化学、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核燃料化学和稀土科学等领域。通过总结大量文献资料,提出普适性更广的(nxcπ)格式和原子共价的新概念及其量子化学定义,根据分子结构式便可推测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原子簇化合物的稳定性。建立了适用于研究稀土元素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无机共轭分子的化学键理论。合成了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一系列四核稀土双氧络合物。在串级萃取理论、协同萃取规律、萃取机理研究方法及萃取分离稀土工艺等方面,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平常心境 “我是个金庸迷”   许多科学大师在音乐、艺术方面颇有造诣,徐光宪先生坦承自己不懂。“音乐和艺术需要天才,我没有这方面的细胞。”让人意外的是,先生自称是个不折不扣的“金庸迷”。“晚饭后,我经常看金庸的武侠小说,感到倦了,放下就睡。”老人说自己还爱看“三国”、“红楼”。   围棋是先生保持时间最长的业余爱好,但年纪大了,精力不够,就自己放弃了。拿得起,更放得下——先生对围棋如此,对生活中的不幸和苦难也是如此。“文革”中,先生被当作“特务”关了好几个月,出来后还被人监视。但他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门心思扑在科研上,从不对人讲自己的遭遇。   同窗共读,同年回国,同时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学部委员,同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先生和妻子高小霞“十同”的故事在高教科技界传为美谈。令人痛惜的是,1998年,妻子患病,不幸去世。   巨大悲痛中,先生很快瘦了下去。但为了妻子的遗愿,为了钟爱的科学事业,先生逐步恢复了与学生的学术讨论,并努力调节好自己的状态。几个月后,先生回到了科研第一线,虽高龄而不辍。先生说:“我有稀土情结,永远解不开……”。
  • 郑哲敏王小谟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据中国政府网1月18日消息,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授予郑哲敏院士、王小谟院士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郑哲敏院士(左)、王小谟院士(右)   国务院批准,授予“水稻复杂数量性状的分子遗传调控机理”等41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等3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新技术及其应用”等74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嫦娥二号工程”等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盾构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22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特色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等187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美国化学家理查德杰尔等5名外国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郑哲敏院士、王小谟院士及全体获奖者学习,自觉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郑哲敏简历   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早期在水弹性力学研究中取得成就。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研究,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的爆炸力学事 业。擅长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理论,并在爆炸加工、岩土爆破、核爆炸效应、穿甲破甲、材料动 态破坏、瓦斯突出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倡导海洋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性能、环境灾害力学的研究,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 连续介质力学实验室,为推动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93年被选为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1924年10月2日 生於山东省济南市   1943~1947年 西南联合大学电机工程系及机械工程系学习,获工程学学士学位   1947~1948年 任清华大学助教   1948~1952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先后获科学硕士、理学博士学位   1952~1954年 任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教师   1955~1956年 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956~1978年 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弹性力学组组长,第四研究室副主任,爆炸力学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1978~1989年 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   1982~1986年 任力学学报主编   1986年~ 兼任中国科学院海洋工程中心主任、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理事、大会委员会委员   1988年~ 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实验室主任   王小谟简历:   王小谟 (1938.11.11-- ) 雷达工程专家。上海市金山县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电子工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信息产业部科技委副主任。   60年代创造性提出脉内扫描方法,使雷达系统大大简化。   70年代担任JY-8雷达主持设计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自动化引导雷达。   80年代主持设计的JY-9雷达,具有较好的低空性能,在国外的演习和综合评分中名列前茅,获得了国内外多部订货,是国际上优秀低空雷达。从事雷达科研30余年,设计研制了多种型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雷达,尤其在三坐标雷达和低空雷达方面卓有建树,为国家创造出较大的经济效益,为军事电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分别获1986年、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要论文有《计算机模拟试验法-雷达发展概率的计算》、《三坐标雷达的最佳设计》等。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