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国家发展改革委

仪器信息网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题为您整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国家发展改革委话题讨论。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的资讯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周年重要成果
    8月15日上午,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生态文明重要成果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发布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周年重要成果。发布内容如下。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作出我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宣示。三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狠抓工作落实,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双碳”工作取得良好开局和积极成效。   一、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双碳”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各有关部门出台12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实施方案和11份支撑保障方案,31个省(区、市)制定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双碳”政策体系构建完成并持续落实。   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   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着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累计完成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超过5.2亿千瓦。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推动构建煤、油、气、核及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能源安全保障根基进一步扎牢。   三、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调控粗钢产量,“十四五”以来压减超4000万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外贸增长新动能,今年上半年“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出口整体增长1.8个百分点。发布重点行业、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标杆水平,引导节能降碳更新改造。严把新上项目碳排放关,修订发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2022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由“十三五”末的77%提升至91.2%;推动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节能建筑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超过65%。加快调整交通运输结构,2022年全国铁路货运发送量49.84亿吨、同比增长4.4%,水路货运发送量85.54亿吨、同比增长3.8%。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374.7万辆,同比增速均超过40%;保有量超1620万辆,占全球一半以上。   五、生态系统碳汇稳步提升   优化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扎实推进重要区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狠抓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高质量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十四五”以来年完成国土绿化超1亿亩。我国森林覆盖率达24.02%,森林蓄积量194.93亿立方米,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的国家。   六、绿色低碳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坚持节约优先方针,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夯实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高水平高质量开展节能工作,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持续优化财政资源配置,落实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税费优惠政策,2020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生态环保相关资金1.78万亿元。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截至今年6月,两项工具余额分别为4530亿元、2459亿元。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首期募资885亿元。深化能源价格改革,推动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新能源平价上网政策,完善分时电价机制,健全抽水蓄能两部制电价政策。健全绿色电力交易体系,全国绿色电力交易电量超600亿千瓦时。   七、“双碳”工作基础能力显著增强   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将碳排放统计核算正式纳入国家统计调查制度。成立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总体组,实施“十四五”百项节能降碳标准提升行动。强化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建成5个“双碳”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可再生能源技术”等重点研发专项,强化“双碳”专业人才培养。   八、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统筹对外合作与斗争,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达成《沙姆沙伊赫实施计划》,着力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扎实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有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帮助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第一阶段国家自主贡献承诺。在此基础上,“十四五”前两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4.6%,节能降碳成效显著。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重要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切实履行“双碳”协调职责,坚持以我为主、保持战略定力,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和方式,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将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35亿元中央投资 治理重点流域水环境
    p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国家目前已下达2020年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央预算内投资35亿元,支持全国25个省(区、市)的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67baceae-49c2-4a27-9ebc-8919f1abe85a.jpg" title=" 图片.jpg" alt=" 图片.jpg" / /p p   据介绍,本批投资重点支持黄河流域、太湖、丹江口库区及上游以及白洋淀、洱海等16个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地市的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对疫情防控任务较重的湖北、河南、山西、安徽、湖南、江西等中部六省予以倾斜支持,共计安排11.13亿元,约占投资总规模的31.8%。其中,安排湖北省中央预算内投资2.17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地方投资将向符合条件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等进行倾斜。预计本批中央预算内投资可带动地方投资约300多亿元。 /p
  • 就《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
    近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2030年前碳达峰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碳达峰十大行动”有哪些?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26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将完成碳排放强度全球最大降幅问: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答:碳达峰,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经历平台期后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实现碳达峰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脱钩”,即经济增长不再以增加碳排放为代价。因此,碳达峰被认为是一个经济体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方案,经党中央审议通过,由国务院印发实施。问:方案主要目标是什么?答:方案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两个碳达峰关键期,提出了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等方面主要目标。比如,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需要指出的是,主要发达经济体均已实现碳达峰,英、法、德以及欧盟早在上世纪70年代即实现碳达峰,美、日分别于2007年、2013年实现碳达峰,且都是随着发展阶段演进和高碳产业转移实现“自然达峰”。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人均碳排放不及美国一半,人均历史累计排放量更是仅有美国的八分之一。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还在深入发展,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很重,能源消费仍将保持刚性增长。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完全符合《巴黎协定》目标要求,体现了最大的雄心力度。中国的碳达峰行动,将完成碳排放强度全球最大降幅,并为之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重点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问:方案提出哪些重点任务?答:方案提出,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一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因地制宜开发水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合理调控油气消费,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二是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全面提升节能管理能力,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三是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实现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碳达峰,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四是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进农村建设和用能低碳转型。五是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加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七是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八是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巩固生态系统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九是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领导干部培训。十是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科学合理确定有序达峰目标,因地制宜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上下联动制定地方达峰方案,组织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问:方案提出在哪些方面开展碳达峰国际合作?政策保障方面有什么举措?答:国际合作方面,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开展绿色经贸、技术与金融合作,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政策保障方面,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健全法律法规标准,构建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法律体系;完善经济政策,构建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完善绿色电价政策,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研究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套制度,建设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等。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问:方案在“1+N”政策体系中的定位是什么?答:意见是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的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覆盖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是管总管长远的顶层设计。意见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中发挥统领作用,是“1+N”中的“1”。方案是碳达峰阶段的总体部署,在目标、原则、方向等方面与意见保持有机衔接的同时,更加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相关指标和任务更加细化、实化、具体化。方案是“N”中为首的政策文件,有关部门和单位将根据方案部署制定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领域以及具体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各地区也将按照方案要求制定本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除此之外,“N”还包括科技支撑、碳汇能力、统计核算、督察考核等支撑措施和财政、金融、价格等保障政策。这一系列文件将构建起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问:如何做好方案的贯彻落实?答:加强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对相关工作进行整体部署和系统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定期调度,科学提出碳达峰分步骤的时间表、路线图,督促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监督考核。
  • 「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中国要建100个碳达峰试点,该如何开展?
    今年10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称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以下称环资司)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以下称《试点方案》),提出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12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确定张家口市等25个城市、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10个园区成为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日前,界面新闻双碳频道就《试点方案》和中国碳达峰进展,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在采访中,赵鹏高对《试点方案》的政策定位、部署要求和激励措施等作了解读。他表示,中国的“双碳”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从当前的进展看,中国定能顺利实现碳达峰目标。此外,他对各地开展碳达峰建设提出了有关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图片来源:环资司《试点方案》是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从城市、园区层面出台的碳达峰政策。与此前各地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开展的碳达峰建设相比,新方案的出台有哪些意义?赵鹏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要组织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探索有效模式和有益经验。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加大中央对地方推进碳达峰的支持力度,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试点城市和园区给予支持,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各地区能源结构、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不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也面临着不同的困难挑战。虽然31个省区都制定了省级碳达峰实施方案,但在城市和园区层面还有不少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探索的工作。开展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建设,将有效激发城市和园区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绿色低碳转型开展探索,为全国提供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相比省(市、自治区)级层面开展的碳达峰建设,环资司期望各地在试点建设碳达峰城市或园区时,具体在哪些方面更加细化或创新?赵鹏高:城市和园区是集聚人口、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也是能源消耗、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最集中的区域。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突破65%,城镇人口达到9.21亿。伴随着中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城市和园区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将更加凸显,资源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也将更加集中,毫无疑问是碳达峰行动的主战场。建议各地按照《试点方案》有关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确定试点任务方面,既要与国家和省级要求对标对表,又要体现特色,谋划若干务实管用的举措。组织重点工程方面,既要聚焦重点领域、突出降碳导向,又要促进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强化科技创新方面,既要注重关键技术研发,又要完善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机制,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完善政策机制方面,要坚持“降碳”导向,夯实碳排放统计核算基础,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探索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政、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开展全民行动方面,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大力宣传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建立绿色生活激励约束机制。《试点方案》提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统筹现有资金渠道,对符合要求的试点建设项目予以支持。该项资金支持措施预计何时推出?资金规模大致在怎样的水平?赵鹏高:对于试点城市和园区的项目,只要符合有关条件,并且能够对试点工作形成有效支撑的,我们都将通过现有渠道积极支持。同时,我们也会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推送给金融机构,鼓励金融机构支持试点项目建设。《试点方案》还提到,有关省区发展改革委要对试点成效突出的城市和园区予以通报表扬。除此之外,国家发展改革委或地方政府还可能推出哪些新的政策,以激励试点城市和园区的碳达峰积极性?赵鹏高:试点不是政策洼地,重在激励地方先行探索。对于试点建设成效突出的地方,我们将推动试点建设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上升为国家政策制度和法规,予以通报表扬的同时,也将在全国生态日、全国节能宣传周、联合国气候大会等国内外重大场合进行宣传,打造“双碳”行动的示范样板。《试点方案》统筹考虑各地区碳排放总量及增长趋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因素,选取了河北、山西、内蒙古等15个省(自治区)作为首批试点地区。可否以某些省(自治区)为例,谈谈当地碳达峰面临的特殊挑战,以及期望这些地方如何以《试点方案》为契机,探索做法和经验?赵鹏高:首批试点的15个省(自治区)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功能定位各异,也具有一定代表性。以内蒙古自治区和广东省为例:内蒙古自治区是典型的资源型地区,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的特点突出,新能源资源也比较丰富。推进试点工作中要大力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同时,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引导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广东省是国内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能耗总量大,用能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仍面临困难挑战。推进试点工作中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积极推进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同时,积极开展制度创新,探索和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距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已满两年,全国及地方在碳达峰建设上取得了哪些成绩?还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赵鹏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双碳”工作取得良好开局和积极成效。一是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各有关部门出台12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实施方案和11份支撑保障方案,31个省(区、市)制定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二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累计完成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超过5.2亿千瓦。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3.84亿千瓦、装机占比达到49.6%。三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十四五”以来压减粗钢超4000万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出口同比增长41.7%。四是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截至2022年底,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91.2%,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超300亿平方米。截至今年9月,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31.6%,保有量达1821万辆,占全球60%。五是生态系统碳汇稳步提升。“十四五”以来年完成国土绿化超1亿亩,中国森林覆盖率达24.02%,森林蓄积量194.93亿立方米,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的国家。六是“双碳”工作基础能力显著增强。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实施“十四五”百项节能降碳标准提升行动,启动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和专业人才培养。七是绿色低碳政策机制更加完善。2020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生态环保相关资金1.78万亿元。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截至今年6月,两项工具贷款余额分别为4530亿元、2459亿元。建立健全绿电交易和碳市场体系,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绿电交易878亿千瓦时,全国碳配额交易3.82亿吨。八是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推动中德签署政府间《关于建立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的谅解备忘录》、中美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阳光之乡声明》。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绿色发展高级别论坛。积极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等多双边议程,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能源和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中国的“双碳”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挑战:一是乌克兰危机等地缘冲突导致全球能源供需失衡,中国能源保供面临更大挑战,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二是有的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名,构筑“碳壁垒”,对国内优势产业进行打压,产业转型升级难度进一步加大。三是“双碳”工作基础薄弱、专业人才匮乏,绿色低碳创新投入总体偏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动能有待进一步加强。距离“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渐行渐近,中国目前整体碳达峰的进展如何?赵鹏高:虽然国内“双碳”工作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落实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稳步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碳达峰目标。从几个关键指标看:一是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022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已达到17.5%,预计可稳步完成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25%左右的目标。二是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截至今年9月,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容量已达到9.2亿千瓦,预计可顺利完成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三是森林蓄积量。2021年中国森林蓄积量已达到194.93亿立方米,提前九年完成2030年森林蓄积量190亿立方米的目标。四是碳排放强度。2022年中国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已累计下降超过51%,完成2030年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65%以上的目标虽面临困难和挑战,但经努力是可以实现的。总结过去两年的经验,环资司对地方开展碳达峰建设有何建议?赵鹏高:在推进碳达峰试点建设的过程中,建议各地着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探索绿色低碳转型路径。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探索能源和产业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路径,为全国提供可参考、可借鉴的经验做法。二是探索培育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要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培育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碳”工作的协同并进、相互促进。三是探索构建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充分发挥城市和园区层面工作的灵活性,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为国家层面和其他地区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机制的构建完善提供支撑和参考
  •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近日印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近日印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部署推动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行动方案明确了6方面重点任务: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利用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等集中处置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监测监管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组织实施(摘要):1.开展全面摸底评估。以市为单位开展环境基础设施摸底评估工作,系统评估辖区环境基础设施处理能力等情况,形成环境基础设施评估报告。2.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加快环境基础设施项目谋划储备,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及时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根据项目谋划储备情况,编制本地区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清单。对评估工作和项目储备工作开展较为扎实的地区,国家优先对该地区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支持。3.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强化项目日常监管,加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管理。4.加大支持力度。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支持范围。5.创新实施模式。鼓励各地区以市县为单位将环境基础设施项目打包,统筹谋划、整体推动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鼓励结合地方实际,深入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探索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和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原则参与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运营。以下为公告原文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的通知发改环资〔2023〕10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委、管委、局),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天津市城市管理委、上海市绿化市容局、重庆市城市管理局: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弱项,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2023年7月25日附件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 年)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等要求,推动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特开展本行动。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步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二、工作目标到 2025 年,环境基础设施处理处置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新增污水处理能力 1200 万立方米/日,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 4.5万公里,新建、改建和扩建再生水生产能力不少于 1000 万立方米/日;全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达到 70 万吨/日以上,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 80 万吨/日以上。固体废弃物处置及综合利用能力和规模显著提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充分保障,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医疗废物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置。三、重点任务(一)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县城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填补污水收集管网空白区。开展老旧破损污水管网、雨污合流制管网诊断修复更新,循序推进管网改造,提升污水收集效能。因地制宜稳步推进雨污分流改造,统筹推进污水处理、黑臭水体整治和内涝治理。加快补齐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能力缺口,稳步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结合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提标升级扩能改造,加强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建设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统筹推进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压减污泥填埋规模,提升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强化设施运行维护,推广实施“厂—网—河(湖)”一体化专业化运行维护。(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体系,合理布局建设收集点、收集站、中转压缩站等设施,健全收集运输网络。加快补齐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短板,鼓励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或就近处理等模式,推动设施覆盖范围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积极有序推进既有焚烧设施提标改造,强化设施二次环境污染防治能力建设,逐步提高设施运行水平。因地制宜探索建设一批工艺成熟、运行稳定、排放达标的小型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稳妥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范开展库容已满生活垃圾填埋设施封场治理。改造提升现有填埋设施,防止地下水污染,加强填埋气回收。(三)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利用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积极推动固体废弃物处置及综合利用设施建设,全面提升设施处置及综合利用能力。优化布局建设建筑垃圾中转调配、消纳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设施,积极推进建筑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加快形成与城市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建筑垃圾处理设施体系。统筹规划建设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基地,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处置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提高可回收物再生利用和资源化水平。支持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的地区率先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施模式。(四)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等集中处置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强化特殊类别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设,加快建设国家和 6 个区域性危险废物风险防控中心、20 个区域性特殊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积极推动省域内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设,加快实现与产废情况总体匹配。强化危险废物源头管控和收集转运等过程监管,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健全医疗废物收转运处置体系,深化医疗废物处置特许经营模式改革,确保各类医疗废物应收尽收和应处尽处。(五)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积极推进园区环境基础设施集中合理布局,加大园区污染物收集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力度。推广静脉产业园建设模式,鼓励建设污水、垃圾、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多位一体”的综合处置基地。推进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基地(园区)建设,加强基地(园区)产业循环链接,促进各类处理设施工艺设备共用、资源能源共享、环境污染共治、责任风险共担,实现资源合理利用、污染物有效处置、环境风险可防可控。(六)监测监管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建立基于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监管执法体系和自行监测监管机制。严格落实生活垃圾焚烧厂“装、树、联”要求,强化污染物自动监控和自动监测数据工况标记,加强对焚烧飞灰处置、填埋设施渗滤液处理的全过程监管。完善国家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危险废物产生情况在线申报、管理计划在线备案、转移联单在线运行、利用处置情况在线报告和全过程在线监控。健全污水处理监测体系,强化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监管。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污泥产生、运输、处理进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做好污泥去向追溯。四、组织实施(一)开展全面摸底评估。各省(区、市)以市为单位开展环境基础设施摸底评估工作,全面掌握本辖区环境基础设施现状,系统评估辖区环境基础设施处理能力、处理水平、运行情况以及短板弱项情况,形成环境基础设施评估报告。市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等相关部门组织形成评估报告后,及时上报并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于 2023 年 10 月底前汇总报送至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二)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各地要统筹推进环境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根据评估情况加快环境基础设施项目谋划储备,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及时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根据项目谋划储备情况,编制本地区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清单,明确项目建设时序、投资计划等,一并纳入评估报告上报。对评估工作和项目储备工作开展较为扎实的地区,国家优先对该地区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支持。(三)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切实强化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履行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手续,加快办理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成熟一批、开工一批,尽快建成投运。强化项目日常监管,加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管理,及时、准确、完整填报项目审批、开工、投资完成、工程进度、竣工等信息。(四)加大支持力度。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支持范围。完善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价格形成和收费机制,推动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可持续运营能力。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环境基础设施项目信贷投放力度和融资支持力度。坚持“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要素保障,确保各项工程顺利推进。(五)创新实施模式。鼓励各地区以市县为单位将环境基础设施项目打包,统筹谋划、整体推动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鼓励结合地方实际,深入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探索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和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原则参与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运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重要意义,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在切实防范各类风险情况下,分类施策,着力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取得实效。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协调,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行业指导,推进方案实施。各省(区、市)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加快推进环境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 国家发展改革委“4万亿元投资计划”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4万亿元投资计划执行情况答记者问   问: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并不断充实完善应对危机促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其中包括两年中央新增投资1.18万亿元带动总额4万亿元投资计划。社会各界对4万亿元投资计划都非常关注,请您简要介绍一下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取得的效果。   答:当前4万亿元投资计划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中央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持续显现,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对拉动全社会投资和稳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中央“快重准实”的总体要求,各地各部门迅速完善落实中央投资项目组织、政策、监管三大保障体系,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在中央扩大投资政策带动下,全社会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前9个月全社会投资增长33.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的农业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民生工程投资均同比大幅增长42%—72%。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9%,增幅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提高1个和2.8个百分点。   二是为进一步加强“三农”和改善民生夯实了基础。加强农村民生工程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电网改善、农村公路、农村沼气、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成了一大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在今年四批中央投资中,用于民生工程的投资占比超过50%。截至8月底,已建成1.1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项目,改造农村初中校舍面积近400万平方米 建成廉租住房27万套、开工建设126万套 解决227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农村沼气项目247万户、农村公路20万公里、农村电网各类线路10.3万公里。   三是积极推进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坚持把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攻方向。中央投资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安排200亿元中央投资用于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明显加快,重大装备本地化工作积极推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开工建设了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抓手,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城市污水垃圾设施及配套管网、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建设。截至8月底,已建成污水处理能力518万吨/日,垃圾处理能力1.6万吨/日,形成节能能力标准煤669万吨、节水能力1.31亿吨。   四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力有序开展。着眼于缓解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长远发展增强后劲。哈大、武广、南广、贵广等一批重大铁路项目加快建设,投产里程近1500公里。南水北调等大中型水利工程进展顺利,已基本建成近1500个大中型水利项目。公路、机场、城市电网改造有序推进。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方针,加快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截至8月底,已完成投资5050多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50.5%,实现了时间过半、投资完成过半。其中,城乡住房投资完成规划任务的73.4%,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成40%以上,原定的三年目标任务有望在两年内基本完成。   随着包括4万亿元投资计划在内的一揽子计划有效实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企稳向好势头日趋明显。实践证明,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一揽子计划是及时的、有力的、有效的。下一步,4万亿元投资计划在执行中,要更加关注民生,更加关注“三农”,更加关注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更加关注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   问:当前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认为4万亿元投资计划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有人说“政府公共投资的建设领域使民间投资的空间受到挤占”,也有人说“扩大政府公共支出规模使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受到限制”。对此您如何看?   答:经认真分析研究,我们认为4万亿元投资计划不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一是实施好4万亿元投资计划不会挤占民间投资的空间。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外部需求严重萎缩、企业投资信心和投资意愿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中央及时果断推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大规模增加中央投资,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弥补有效需求不足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效的手段。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出台,迅速拉动了市场需求,稳定了各方面信心,为不断丰富和完善一揽子计划、实现保增长目标赢得了时间,也为民间投资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根据中发[2008]18号文件要求,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重点投向有7个方面,包括: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加快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这些投资方向,突出了加强“三农”和改善民生,突出了缓解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突出了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突出了向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这些领域都是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急需的,是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市场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也是中央财政发挥结构调整主导作用的领域。对这些方面加大中央投资力度,既有利于稳定了当前增长,也有利于优化投资结构,增强发展后劲,是“与民兴利”而不是“与民争利”。   二是实施好4万亿元投资计划不会挤占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各方面投资主体的资金来源提供了有力保障。前9个月新增贷款达8.67万亿元,同比多增5.19万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增长39.4%,自年初以来持续高于投资增速。由于货币供应充足,利率水平基本稳定,民营企业的借贷成本并没有上升。今年以来银行重点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上半年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重为54.3%,比年初增长24.1%,比全部企业贷款平均增幅高1.5个百分点。   从4万亿元投资计划执行效果看,政府投资的大幅度增加实际上引导和带动了民间投资增长。前9个月城镇非国有投资增长29.5%,呈稳步回升态势,比年初回升9.2个百分点。此外,反映民间投资活跃度的房地产投资也持续回升,前9个月房地产投资增长17.7%,比年初大幅回升。   问:当前民营经济生存环境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如果民间投资不振,政府投资将难以为继。请问,在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推动全社会投资平稳增长方面,下一步要采取哪些措施?   答:一是不断充实和完善4万亿元投资计划,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根据国务院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安排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30亿元中央投资,重点支持工业中小企业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节能减排、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等方面开展技术改造。同时,完善政策法律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公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对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实行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加快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络。   二是抓紧出台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措施意见。在扩大市场准入范围、促进结构调整和民间资本合理流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服务和引导等方面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   三是进一步管好用好中央投资,充分发挥中央投资引导带动作用。不断优化中央投资结构,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中央投资要进一步向民生、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区域协调发展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抓好中央投资项目建设,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项目资本金制度,严格项目监管,确保建设质量和资金安全,尽快发挥投资效果。坚决抑制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对新兴产业发展也要加强引导和规范,防止一哄而起。进一步发挥中央投资带动作用,支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政府鼓励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广泛参与各种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70亿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补齐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弱项,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污染治理方向)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70亿元,支持各地污水处理、污水资源化利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危险废物处置、园区环境基础设施、海水淡化等项目建设。本批投资计划坚持“一钱两用”“一钱多用”,积极服务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重点向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重点区域倾斜。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严格落实项目管理要求,强化项目实施调度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督促指导相关省区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执行和项目实施,切实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效益,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发布《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划》
    卫生计生委、农业部、教育部、环境保护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医药局、中科院、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厅:  按照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要求,我们会同有关部委联合编制了《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现将《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  科  技  部  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划  (2016-2025年)  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是指生物安全防护级别为三级和四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的建设水平,增强生物安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传染病防治人员安全防护的意见》有关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是国家生物安全体系的基础支撑平台,是人口健康与动物卫生领域开展科研、生产和服务的重要保障条件。2004年《国家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规划》发布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的基本框架,一批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以下简称“三级实验室”)投入运行,建成了若干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以下简称“四级实验室”),为我国的烈性与重大传染病防控、生物防范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国际生物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多变,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实验室需求日益增加,原有的建设布局和管理能力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整体布局方面,用于科研的实验室相对较多,产业和特殊领域的实验室数量不足,区域布局不均衡 在组织协调方面,全国性协调管理和资源共享机制有待完善,统筹管理、快速反应和临机决策能力亟需加强 在经费投入方面,缺乏长期稳定的建设、运行维护投入,不利于实验室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充分把握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加快建设合理布局、功能完善、统筹管理、高效运行的国家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网络体系。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面向医药人口健康、动物卫生、检验检疫、生态环境安全四大领域,针对微生物菌种保藏、科学研究、产业转化三大主体功能,围绕烈性传染病病原体的监测预警、检测、消杀、防控、治疗五大环节的需求,按照“统筹布局,网络运行 应急优先,稳步推进 加强协调,科学管理”的原则,统筹全国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整体布局,为保障我国生物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二)建设原则  ——统筹布局,网络运行。统筹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整体布局,调控增量、激活存量,既要充分满足当前需求,又要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 既要满足区域对实验室的建设需求,又要根据全国一盘棋的思路形成高效运行的实验室网络。  ——应急优先,稳步推进。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生物安全科技发展趋势,根据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和我国区域特点、行业特点,优先建设实验室应急保障能力,逐步完善国家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满足国家生物安全科研和应用需要。  ——加强协调,科学管理。完善国家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协调机制,加强实验室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实验室的建设、运行、维护的相关标准和准入条件,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管,保障实验室体系健康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形成布局合理、网络运行的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国家体系。  一是建成我国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按照区域分布、功能齐备、特色突出的原则,布局建设5-7个四级实验室。在充分利用现有三级实验室的基础上,新建一批三级实验室(含移动三级实验室),实现每个省份至少设有一家三级实验室的目标。以四级实验室和公益性三级实验室为主要组成部分,吸纳其他非公益三级实验室和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建成国家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  二是管理运维、技术发展、标准制定、评价认证以及应用指导能力显著提高。形成完善的国家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标准和评价认证体系 实验室技术水平持续提高,一大批实验室的技术指标居国际领先地位 实验室运行和使用效率整体进入世界前列 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实验室生物安全设备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产品 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体系,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探索建立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创新中心,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提供支撑服务,成为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网络的资源和信息共享平台。  三是国际科技合作水平显著改善。在相关国际组织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广泛参与国际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制订和修订,发起与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一批实验室成为相关国际组织的参考和参比实验室,在海外建设一批联合实验室。  四、重点任务  (一)实验室体系建设  1. 四级实验室  加快现有四级实验室建设,在东北地区,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建设的高级别生物安全设施,建成以国家重要动物传染病与人兽共患病为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平台 在西南地区,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共建的高级别生物安全设施,建成以灵长类动物实验为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平台 在华中地区,依托中国科学院建设的高级别生物安全综合设施,建成国家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保藏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参考实验室,成为重要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 在华北地区,依托国家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研究建设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设施,以形成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为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平台。  在完善在建四级实验室功能,保障其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上,根据国家需求和实验室建设进度,在华南、华东和西北地区择机启动四级实验室的审批和建设。  2. 三级实验室  三级实验室的建设实行分类建设、强化监管的原则,根据医药人口健康、动物卫生、检验检疫和生态环境安全等四大领域需求,建设具备病原体检测分析、菌(毒)种保藏、病理解剖、科学研究和生产服务等功能的公益性三级实验室,同时鼓励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建设或联合建设非公益性三级实验室。  对于已经建成三级实验室的省份,应保障其高效运行,充分发挥其功能 对于正在建设三级实验室的省份,应抓紧建设 对部分尚未建设三级实验室的省份,可暂时通过购买其他省份实验室服务来满足需求,同时应抓紧建设本省的三级实验室。  3. 其他生物安全防护设施  按照需求导向的原则,在具备条件的部门、地方和行业,建设用于科学研究和特殊领域(从事深海、太空、极地等特殊环境和未知生命研究等的相关工作)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或者防护设施。  (二)完善实验室保障条件  1. 健全实验室管理体系,加强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质量控制和全过程监管,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菌(毒)种保藏、储存运输相关规范和操作流程,落实安保设置措施,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对和处置预案。  2. 突破实验室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的技术瓶颈 加强现有设备的验证与产业化开发和新设备研制,形成自主可控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开发与制造能力。  3. 强化实验室生物安全理论和实践培训,建立高级别生物安全模拟实验室,建立高级别实验室生物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和记录制度。  4. 建设生物安全实验室创新中心,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有关资源和信息进行整理、汇交和建库,实现资源的信息化、网络化,为体系的资源和信息共享提供支撑。  五、保障机制  (一)健全规章制度  抓紧制定《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活动规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保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积极推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等相关规定修订出台,加快人员防护等领域有关法规的研究论证工作。制订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评价认证标准,完善实验室评价认证体系。  (二)完善协调管理机制  将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规划纳入国家生物安全的相关战略和政策,完善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的协调机制。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可机构、实验室主管部门、各地方人民政府等按照国务院规定依法负责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在评估已建在建实验室布局的基础上,制定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方案。  (三)保障经费多元投入  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和科技主管部门根据行业部门的方案,统筹考虑实验室整体布局,继续安排国家资金用于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继续加强对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科研活动的投入。研究推动在国家科技计划“基地和人才专项”中,增设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科目。公益性实验室的建设单位在主管部门和属地政府协调下,将实验室运行经费纳入单位的一般性财政预算中,非公益性实验室的运行经费由建设单位自行负责,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加强高级别实验室生物安全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配套系统和装备研发的支持力度。  (四)强化人才队伍培养  围绕《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推进实验室设计、建设、管理、科研和战略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国家和地方人才计划工程,吸引和凝聚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完善满足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特点的人才分类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为实验室建设和运行提供专业人员保障。加强相关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工作,维护人员健康权益,调动工作积极性,保护人员健康安全。  (五)加强资源信息共享  制定促进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类开放共享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并建立相应评价体系和激励引导机制,将开放共享程度作为四级和公益类三级实验室运行考核的指标,根据评价结果配置资源,鼓励非公益类的三级实验室参与资源共享。建立健全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内部的信息搜集与上报机制,在符合保密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做好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发展形势的信息搜集、监测、分析工作,定期向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国务院提交发展状况年度报告或白皮书引导实验室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六、规划的修订与调整  严格执行规划修改的法定程序和条件,规定当出现下列几种情况之一时,规划的制定机构可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修改规划:国家更高层面规划发生变更,本规划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新要求的 产生新的重大需求并经规划的审批机构会同国家实验室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评估确需修改的 规划的审批机构认为应当修改规划的其他情形 出现其他情况,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修改。  军队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参照本规划负责具体制定。
  • 3000亿元国家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 政 部2024年7月24日附件: 《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pdf
  • 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召开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推进视频会
    p   2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在京联合召开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推进视频会。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周晓飞出席会议并讲话。李干杰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讲话精神,系统治理,重点突破,坚决打好打胜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fcb43bf9-363b-4cb5-80f1-86f798c014b3.jpg" title=" 长江保护修复.jpg" alt=" 长江保护修复.jpg" / /p p   李干杰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江保护修复工作,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为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经国务院批准,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展改革委印发《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明确了攻坚任务和保障措施。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扛起长江保护修复政治责任,全力落实攻坚战各项工作,推动长江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增强沿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夯实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基础。 /p p   李干杰表示,近年来,沿江11省市及有关部门扎实推进长江保护修复各项工作,在黑臭水体整治、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修复、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管理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总体上,长江水环境呈现出逐年改善、持续好转的良好态势。但是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态破坏严重、环境风险隐患突出,长江保护修复任重道远。 /p p   李干杰强调,实施长江保护修复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统筹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合力治污,综合运用空间管控、达标排放等手段系统推进。要做到稳中求进、统筹兼顾、综合施策、两手发力、点面结合、求真务实,抓住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牛鼻子”,紧盯八个重点领域重点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示范带动整体长江保护修复工作。 /p p   一是开展劣Ⅴ类水体整治。以长江流域现存12个劣Ⅴ类国控断面为重点,分析原因、制定方案,通过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等综合措施,力争2020年底前国控断面基本消除劣Ⅴ类,为全国劣Ⅴ类水体整治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p p   二是实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以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及太湖为重点,扎实做好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等排查整治工作,摸清长江入河排污口底数,建立健全排污口排查整治技术规范与工作规程,推动建立权责清晰、监控到位、管理规范的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管体系。 /p p   三是启动“三磷”排查整治。以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湖南、重庆、江苏等7省市为重点,对“三磷”(即磷矿、磷化工企业、磷石膏库)企业达标排放治理、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物料遗撒和跑冒滴漏管理、渗滤液拦蓄设施和地下水监测井建设情况等开展排查整治,有效缓解长江总磷污染。 /p p   四是持续推进“绿盾”专项行动。以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和重点湖库的各级自然保护地为对象,以卫星遥感监测作为发现问题的主要手段,全面排查自然保护地中存在的对长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开发建设活动,于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整改。 /p p   五是深入推动“清废”专项行动。以长江经济带12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湖北省3个直辖县为重点,排查长江干流、主要支流、重点湖泊和滩涂、湿地及沟、渠、涵洞2公里范围内固体废物堆放、贮存、倾倒和填埋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实施分类处理、分级挂牌。2020年底前,所有挂牌督办的问题基本完成整改。 /p p   六是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专项行动。以长江经济带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地(“千吨万人”水源地)为重点,建立乡镇级集中式水源地保护技术规范,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 /p p   七是持续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以长江经济带98个地级城市为重点,检查各地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指导地方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督促滞后城市加快黑臭水体整治进度,确保2020年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90%以上。 /p p   八是开展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以管网建设和达标排放为重点,开展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整治工作,2020年底前实现所有工业园区污水收集管网全覆盖,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稳定达标运行。 /p p   李干杰要求,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确保长江保护修复攻坚任务落地见效。生态环境部与发展改革委将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及时掌握和通报工作任务进展,并通过加强检查督促、指导帮扶、信息公开等措施,督促滞后地区加快进度。要加强队伍建设,加快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长江保护修复工作中。沿江各省市要组织制定本地区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分解,明确分工,倒排工期,确保圆满完成攻坚战各项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p p   周晓飞在讲话中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将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切实增强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p p   周晓飞强调,要聚焦难点、突破重点,紧紧抓住和重点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和尾矿库污染治理“4+1”工程,扎实推进长江生态环境系统性保护修复。要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担当作为,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强化督查落实,狠抓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要分工协作、铆实责任,着力推动《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实施,坚决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p p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主持会议。 /p p   发展改革委相关司局负责同志,生态环境部相关司局、部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长江经济带11省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同志,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同志,生态环境部华东督察局、华南督察局、西南督察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主要负责同志在当地分会场参加会议。 /p
  •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2024年认定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名单
    各市发展改革委,各有关单位: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提升综合创新能力,强化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根据《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经评审论证,认定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型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161家工程研究中心为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现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主管部门、省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单位和共建单位要切实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推动相关政策和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向省工程研究中心倾斜,不断完善省工程研究中心研发设施和条件,切实提升创新支撑能力。二、省工程研究中心要与依托单位在管理上保持清晰边界,鼓励实体化运营、独立运营,主动面向行业和企业开放共享,积极承担国家、省下达的科研任务,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关键工艺试验、重大装备研制、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研发活动。三、各主管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推动省工程研究中心不断优化运行机制,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效能。依托单位要按时提交评价材料,认真参与定期评价。对不参与定期评价或评价不合格的,将按规定予以撤销。附件:2024年认定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名单.pdf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7月4日
  • 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国家六部委联合发文
    日前,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到,切实保障高校教师待遇,吸引稳定一流人才从教。  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扩大高校工资分配自主权,探索建立符合高校特点的薪酬制度。探索建立高校薪酬水平调查比较制度,健全完善高校工资水平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在保障基本工资水平正常调整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高校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并向高层次人才密集、承担教学科研任务较重的高校加大倾斜力度。高校教师依法取得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计入当年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但不受总量限制,不纳入总量基数。落实高层次人才工资收入分配激励、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等政策规定。鼓励高校设立由第三方出资的讲席教授岗位。  完善高校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落实高校内部分配自主权,高校要结合实际健全内部收入分配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向扎根教学一线、业绩突出的教师倾斜,向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倾斜,向从事基础前沿研究、国防科技等领域的教师倾斜。把参与教研活动,编写教材案例,承担命题监考任务,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就业、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学生社团、竞赛展演等情况计入工作量。激励优秀教师承担继续教育的教学工作,将相关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不将论文数、专利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直接挂钩,切实发挥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师〔2020〕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管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准确把握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时代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高校内涵式发展,以强化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为首要任务,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为关键,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  2.目标任务。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高校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更加健全,管理评价制度更加科学,待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高校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育人水平、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  二、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  3.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广大教师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党对高校的政治领导,增强高校党组织政治功能,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教师作用。重视做好在优秀青年教师、留学归国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统筹作用。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育德育人能力。加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建设,配齐建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4.培育弘扬高尚师德。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涵养,将各类师德规范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全员培训必修内容。创新师德教育方式,通过榜样引领、情景体验、实践教育、师生互动等形式,激发教师涵养师德的内生动力。强化高校教师“四史”教育,规范学时要求,在一定周期内做到全员全覆盖。建好师德基地,构建师德教育课程体系。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健全教师荣誉制度,高校可举办教师入职、荣休仪式,设立以教书育人为导向的奖励,激励教师潜心育人。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出资奖励教师。支持地方和高校建立优秀教师库,挖掘典型,强化宣传感召。持续推出主题鲜明、展现教师时代风貌的影视文学作品。  5.强化师德考评落实。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严格师德考核,注重运用师德考核结果。高校新入职教师岗前须接受师德师风专题培训,达到一定学时、考核合格方可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并上岗任教。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将师德师风建设情况作为高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师德失范问题。建立健全师德违规通报曝光机制,起到警示震慑作用。依托政法机关建立的全国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库等,建立教育行业从业限制制度。  三、建设高校教师发展平台,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  6.健全高校教师发展制度。高校要健全教师发展体系,完善教师发展培训制度、保障制度、激励制度和督导制度,营造有利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环境。积极应对新科技对人才培养的挑战,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的能力。鼓励支持高校教师进行国内外访学研修,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继续实施高校青年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探索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将培训学分纳入教师考核内容。  7.夯实高校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统筹教师研修、职业发展咨询、教育教学指导、学术发展、学习资源服务等职责,建实建强教师发展中心等平台,健全教师发展组织体系。高校要加强教师发展工作和人员专业化建设,加大教师发展的人员、资金、场地等资源投入,推动建设各级示范性教师发展中心。鼓励高校与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支持高校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人才队伍交流融合,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教学名师和教学成果奖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完善现代高校教师管理制度,激发教师队伍创新活力  8.完善高校教师聘用机制。充分落实高校用人自主权,政府各有关部门不统一组织高校人员聘用考试,简化进人程序。高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办学实际需要,自主制定教师聘用条件,自主公开招聘教师。不得将毕业院校、出国(境)学习经历、学习方式和论文、专利等作为限制性条件。严把高校教师选拔聘用入口关,将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落到实处。建立新教师岗前培训与高校教师资格相衔接的制度。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加大从国内外行业企业、专业组织等吸引优秀人才力度。按要求配齐配优建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探索将行业企业从业经历、社会实践经历作为聘用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的重要条件。研究出台外籍教师聘任和管理办法,规范外籍教师管理。  9.加快高校教师编制岗位管理改革。积极探索实行高校人员总量管理。高校依法采取多元化聘用方式自主灵活用人,统筹用好编制资源,优先保障教学科研需求,向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重要管理岗位倾斜。合理设置教职员岗位结构比例,加强职员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岗位聘用改革,实施岗位聘期制管理,进一步探索准聘与长聘相结合等管理方式,落实和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聘用机制。  10.强化高校教师教育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多维度考评教学规范、教学运行、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获奖等教学工作实绩。强化教学业绩和教书育人实效在绩效分配、职务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把承担一定量的本(专)科教学工作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将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高校应明确教授承担本专科生教学最低课时要求,对未达到要求的给予年度或聘期考核不合格处理。  11.推进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研究出台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将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由高校自主评审、按岗聘任。完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分类设置评价指标,确定评审办法。不把出国(境)学习经历、专利数量和对论文的索引、收录、引用等指标要求作为限制性条件。完善同行专家评价机制,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对承担国防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的教师,探索引入贡献评价机制。完善职称评审程序,持续做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  12.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突出质量导向,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坚决扭转轻教学、轻育人等倾向,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弊病。规范高等学校SCI等论文相关指标使用,避免SCI、SSCI、A&HCI、CSSCI等引文数据使用中的绝对化,坚决摒弃“以刊评文”,破除论文“SCI至上”。合理设置考核评价周期,探索长周期评价。注重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建立考核评价结果分级反馈机制。建立院校评估、本科教学评估、学科评估和教师评价政策联动机制,优化、调整制约和影响教师考核评价政策落实的评价指标。  13.建立健全教师兼职和兼职教师管理制度。高校教师在履行校内岗位职责、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经学校同意,可在校外兼职从事与本人学科密切相关、并能发挥其专业能力的工作。地方和高校应建立健全教师兼职管理制度,规范教师合理兼职,坚决惩治教师兼职乱象。鼓励高校聘请校外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教师,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规范遴选聘用程序,明确兼职教师的标准、责任、权利和工作要求,确保兼职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素养、业务能力和育人水平。  五、切实保障高校教师待遇,吸引稳定一流人才从教  14.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扩大高校工资分配自主权,探索建立符合高校特点的薪酬制度。探索建立高校薪酬水平调查比较制度,健全完善高校工资水平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在保障基本工资水平正常调整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高校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并向高层次人才密集、承担教学科研任务较重的高校加大倾斜力度。高校教师依法取得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计入当年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但不受总量限制,不纳入总量基数。落实高层次人才工资收入分配激励、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等政策规定。鼓励高校设立由第三方出资的讲席教授岗位。  15.完善高校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落实高校内部分配自主权,高校要结合实际健全内部收入分配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向扎根教学一线、业绩突出的教师倾斜,向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倾斜,向从事基础前沿研究、国防科技等领域的教师倾斜。把参与教研活动,编写教材案例,承担命题监考任务,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就业、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学生社团、竞赛展演等情况计入工作量。激励优秀教师承担继续教育的教学工作,将相关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不将论文数、专利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直接挂钩,切实发挥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  六、优化完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  16.优化人才引育体系。强化服务国家战略导向,加强人才体系顶层设计,发挥好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引领作用,着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英才。规范人才引进,严把政治关、师德关,做到“凡引必审”。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和高端智库建设,汇聚培养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名师。坚持正确的人才流动导向,鼓励高校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和人才流动协商沟通机制,发挥高校人才工作联盟作用。坚决杜绝违规引进人才,未经人才计划主管部门同意,在支持周期内离开相关单位和岗位的,取消人才称号及相应支持。  17.科学合理使用人才。充分发挥好人才战略资源作用,坚持正确的人才使用导向,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推动各类人才“帽子”、人才称号回归荣誉、回归学术的本质,避免同类人才计划重复支持,以岗择人、按岗定酬,不把人才称号作为承担科研项目、职称评聘、评优评奖、学位点申报的限制性条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环境,为人才开展研究留出足够的探索时间和试错空间。严格人才聘后管理,强化对合同履行和作用发挥情况的考核。加强对人才的关怀和服务,切实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七、全力支持青年教师成长,培育高等教育事业生力军  18.强化青年教师培养支持。鼓励高校扩大博士后招收培养数量,将博士后人员作为补充师资的重要来源。建立青年教师多元补充机制,大力吸引出国留学人员和外籍优秀青年人才。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和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访学。鼓励高校对优秀青年人才破格晋升、大胆使用。根据学科特点确定青年教师评价考核周期,鼓励大胆创新、持续研究。高校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至少须有一年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经历,或支教、扶贫、参加孔子学院及国际组织援外交流等工作经历。  19.解决青年教师后顾之忧。地方和高校要加强统筹协调,对符合公租房保障条件的,按政策规定予以保障,同时,通过发展租赁住房、盘活挖掘校内存量资源、发放补助等多种方式,切实解决青年教师的住房困难。鼓励采取多种办法提高青年教师待遇,确保青年教师将精力放在教学科研上。鼓励高校与社会力量、政府合作举办幼儿园和中小学,解决青年教师子女入托入学问题。重视青年教师身心健康,关心关爱青年教师。  八、强化工作保障,确保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  20.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高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强化学校主体责任,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统筹协调,教师工作、组织、宣传、人事、教务、科研等部门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教师制度,定期听取教师意见和建议。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依法保障教师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加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依法保障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同等法律地位和同等权利。强化督导考核,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纳入高校巡视、“双一流”建设、教学科研评估范围,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优秀教师和工作典型宣传,维护教师合法权益,营造关心支持教师发展的社会环境,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教育部 中央组织部 中央宣传部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0年12月24日
  • 404亿!全国37个省市提前下达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预算
    近日,中央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2024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规定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作,加大统筹力度,突出支持重点,向困难地区、民族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向办学质量高、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校倾斜,向服务区域发展成效显著的高校倾斜,向资金管理绩效好的高校倾斜,支持地方公费师范生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培养,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高校现有学生宿舍维修改造。对于民办本科高校,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支持方式和力度,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共计403.87亿元!关于下达2024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财教〔2024〕5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育厅(教委、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教育局:经研究,现下达你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24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预算(项目代码:10000017Z175050020001),详见附件1,收入列2024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1100245 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支出列“205 教育支出”相关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按照《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315号)规定,各地应结合已提前下达资金,统筹安排使用资金,及时下达地方高校。在安排具体项目时,要同发展改革部门安排的基本建设项目进行核对,避免用于基本建设项目。二、各地应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结合本地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作,加大统筹力度,突出支持重点,向困难地区、民族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向办学质量高、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校倾斜,向服务区域发展成效显著的高校倾斜,向资金管理绩效好的高校倾斜,支持地方公费师范生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培养,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高校现有学生宿舍维修改造。对于民办本科高校,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支持方式和力度,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三、此次下达的资金纳入直达资金管理,直达资金标识贯穿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整个环节,财政部对直达资金实行动态监控。省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做好直达资金分配、备案、下达、监控等工作,在接到中央直达资金指标发文后21日内,提出分配方案,报财政部备案,按财政部反馈意见及时下达预算。在下达该项转移支付时,应单独下达预算指标文件,并保持中央直达资金标识不变。在报送的备案文件中,除反映资金分配结果外,还应当反映分配原则、分配方法、资金投向、预期效果等。同时,要对照区域绩效目标同步分解省以下绩效目标,强化绩效监控和评价,注重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做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四、各地应指导有关高校结合预算安排,科学合理使用资金,加快预算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地应切实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和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接受财政部当地监管局的监督。财政部 教育部2024年4月10日
  • 国务院国资委负责人回应国企改革发展热点问题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9日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副主任翁杰明,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就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热点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落实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八字方针”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改革面临更多新任务、新挑战。  “2019年是国企改革的攻坚年。”肖亚庆说,下一步,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试点、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权多元化,以及强化正向激励等方面,将是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领域。  肖亚庆表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企业将贯彻落实好“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首先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要做强做精主业和实业。中央企业一定要突出主业、突出实业,进一步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肖亚庆表示,中央企业要严控非主业投资,推动各类要素向实业与主业集中,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也是重要着力点。据肖亚庆介绍,下一步中央企业将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装备制造、造船、化工等领域的战略性重组,持续推动电力、有色、钢铁、海工设备、环保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扎实推进区域资源整合,稳步开展国际化经营,不断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此外,他表示,还要在强化管理上下更大功夫,例如通过强化内控体系建设,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质量更优、效益更好。  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据肖亚庆介绍,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推进,上市公司已成为中央企业运营的主体。2018年,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新增2880户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  下一步,国资委将加大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力度,扩大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第四批混改试点会有一百多家企业。“更重要的是,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更加注重混改的质量和效果。”肖亚庆说。  他说,混合所有制只是改革的方式之一,不是私有化,也不可能“一混了之”“一混就灵”。  谈及中央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关系,他表示,中央企业要和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加强合作与战略协同。“混合所有制是合作的一种方式,但合作不仅于混改,还有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一带一路’项目上的合作等。”他说。  加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  促进国资监管职能转变,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对深化国企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具有重大牵引作用。  “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核心要义就是出资人要对所出资的资本负责,主要应关注国有资本布局、运营和收益。具体经营事务由企业依法自主决策。”翁杰明说。  他说,要进一步加大授权放权力度,让企业有切实的获得感。同时,要打好监管“组合拳”,除了常态化监管,还要以信息化提升监管方式的智能化程度,通过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对中央企业实行全方位监管。  “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使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使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翁杰明说。  严控风险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我们今年的重要任务之一。”肖亚庆说,这些年来,中央企业负债率稳定之中有所下降,但由于市场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要防范新的风险出现。  他说,要全面扫描排查,做到心中有数。各个中央企业都在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和业务特点进行风险排查,防患于未然。  “防范风险不是一刀切,要突出重点。”肖亚庆说,企业要根据自己特点,抓住重要发展机会,同时做好风险防范。  他说,防范风险重要的基础在于制度建设。中央企业要把制度建设得更加扎实,特别是内控体系要在针对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回顾”专题专家用户约稿函
    1978-2008,这30年,是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黄金岁月”, 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科学仪器行业也不例外。仪器信息网响应广大网友、仪器生产厂家和专家用户的呼吁,将特别制作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回顾”专题。专题包括:政策变革篇、专家解析篇、厂商企业篇、第一台国产仪器、图说30年、网友互动等子栏目,全面总结回顾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总结经验和教训,引发大家对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发展的思考和关注,以促进我国科学仪器行业更加健康、快速向前发展。   现向我国科学仪器行业的专家用户诚挚约稿。约稿的有关事宜及注意事项明确如下:   一、征稿对象   我国科学仪器行业的资深专家、仪器用户。   二、征稿内容   两种模式任选其一展开叙述   模式一:   文章可描述不同时期我国科学仪器的发展现状,以及不同时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并通过不同时期我国科学仪器现状的对比,回顾我国科学学仪器行业发生变化的过程 可进一步阐述不同时期我国政策的转变对科学仪器行业的影响。   最后,通过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科学仪器发展的宝贵经验,为我国科学仪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宝贵的建议,从而促进我国科学仪器健康、快速向前发展。   模式二:   (1) 描述本单位、本实验室30年来发生的与仪器有关的变化   (2) 叙述本人30年来有关仪器发展变化的所见、所闻及感受   (3) 记述某一种仪器30年来的发展变化   (4) 你认为值得与大家共享的有关仪器方面的事件。   三、征稿要求   1.文章稿件需附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称、(曾任)职务与主要的研究方向等   2.文章格式不限,可采用编年体大事记、记叙文、议论文等方式,也可用散文、诗歌。可以夹叙夹议,也可一事一议。   3. 请将文章采用word文档形式发至本网征稿专用邮箱。   4.文章正文内容不少于500字,最好附仪器图片及相关图片说明。   四、征文起止日期   2009年1月1日起,截稿日期为2009年2月10日。   五、投稿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025   E-mail:news@instrument.com.cn.com 仪器信息网编辑部2008年12月31日
  • 实验室改革是高校快速发展的推进剂
    p   实验室作为大学的心脏,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的重任,是高校建设发展的基石。以往,高校实验室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p p   首先,制度不健全导致管理体制落后。美国高校实验室实行的是独立自治的管理体制,实验室作为一个独立实体,互不干涉,这样避免了因权责不明或跨级越权而产生的麻烦 日本高校实验室实行的是二级三层次管理体制,学部和学校管理不同层次的实验室,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服务,这样有效地提高了使用率 而我国实行的是上下级直属关系的管理模式,这样导致权力责任过于集中,容易产生隶属矛盾的问题。 /p p   第二,产权关系导致实验室建设重复浪费。我国高校实验室实行“学校—学院—实验室”的三级管理体制,产权归学校,管理归学院,使用权归实验室,专属特征明显。由于建设经费的多头管理和封闭使用,导致出现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使用效益低下等问题。 /p p   第三,队伍不完善导致实验室服务质量低下。国外实验室通常建设有一支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队伍,技术人员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管理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我国高校实验室角色分配松散,较少配备专职人员,往往由任课教师承担实验教学和管理,学术重担导致其不能全身心投入,而雇员制实验员专业基础相对薄弱,更像是仪器设备的保管专员,而不是具有专业背景的管理专员。 /p p   为了破解实验室困局,可从以下六个方面改革: /p p   首先,实施固定资产有偿使用制度,科学调控资源配置。根据“量有为用,量需调控”的原则,优先考虑教学和科研发展需求,保障基础,对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平台、项目及人才引进等政策予以倾斜。通过有偿使用,可以促使教师释放“可用可不用”的资源,供学校总体调控 通过调控,厘清教学型和科研型实验室的空间、仪器设备等资源 通过厘清,学校总体协调实验室空间,为新引进人才保障实验室等硬件条件 通过保障,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p p   第二,树立“多功能、集约化”建设理念,提高使用效益。为突出特色和提高资源利用率,高校应全面统筹学科资源,实施优先发展策略,改变实验室越多越好、越全越好的陈旧观念,学习国外知名实验室的建设经验,突出“精”和“巧”,使实验室做到“一室多用,分时复用”,节省空间和经费,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促进资源的整合共享。 /p p   第三,引入网络预约系统,促进管理智能化、透明化。随着高校数字化校园系统的不断完善,建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成为一种方便、快捷的预约方式,它将解决设备管理人员人工接受预约、安排和费用结算的现状,通过网上预约系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设备维护和测试分析上,改善因信息渠道不畅通,影响设备开放共享使用的状况,以及因预约先后、登记错误或费用计算引起的纠纷等问题,确保委托人员“有需而约,约则有用”。同时,用户可以通过预约系统对设备管理人员的服务进行评价,该评价与人员劳务补贴直接挂钩,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 /p p   第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实验室可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制作成动画或视频形式,放置在网站系统,供学生提前熟悉实验操作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也可通过实时录播系统,将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过程同步播放到教室,供学生熟悉操作程序,理解实验目的和意义。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教师在保证传统授课方式的基础上,还应采取案例式、研讨式、启发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加强实验教学考核,严格把关,避免形式主义,鼓励学生敢于创新。 /p p   第五,加强实验室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高校应高度重视实验室队伍建设,提高薪酬待遇,打通职称晋升通道,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发展稳定的队伍。可将其划分为实验教学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实验管理人员、实验辅助人员四类,邀请知名教授承担部分实验教学课程,聘请热心实验室建设的中青年教师兼职担任实验技术人员,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过程 设置实验管理专职人员,协调实验课程、仪器设备的使用安排 聘任部分优秀研究生作为实验辅助人员,协助管理实验室具体事务。 /p p   第六,加强软实力建设,凝练实验室文化品质。实验室软实力是指实验室所拥有的一切精神性力,它包含精神、制度、环境三个方面。精神文化表现在实验室的治学理念、发展战略、价值观念,制度文化表现在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运行机制,环境文化表现在工作环境、建筑风格、学术氛围。因此,实验室需要挖掘治学传统,培育符合时代精神和现代科学发展规律的实验室文化,树立科学严谨的实验室精神 破除陈旧制度,坚持合理制度,不断创新制度的措施、方法和条件,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优化环境建设,集中展示实验室的发展历程、文化底蕴、研究成果、人才培养质量等内容,体现实验室特色,增强软实力的感召力,从而吸引汇聚社会多方资源,推动实验室跨越式发展。 /p p   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一项既艰巨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作,共同献计献策,充分挖掘实验室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潜能,为国家战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作者系南京理工大学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 br/ /p
  • “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发布 鼓励第三方医学检验发展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6〕7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6年12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  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扎实推进医改各项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基本医保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城乡居民医保制度逐步整合,筹资和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全面推开,商业健康保险快速发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实施,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持续拓展深化,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改革有序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逐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得到巩固完善,药品流通领域改革力度不断加大,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初步建立,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医务人员积极性得到进一步调动。医药卫生监管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中医药发展政策机制逐步完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惠民效果进一步放大。健康服务业政策环境显著改善,社会办医加快发展。以省为单位实施综合医改试点,积累了有益经验。经过努力,2015年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比2010年提高了1.51岁,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由35.29%下降到29.27%,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人民健康水平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医药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显著提升。实践证明,深化医改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用较少的投入取得了较高的健康绩效,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明显缓解,获得感不断增强,深化医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当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需求日益增长,但我国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供给主体相对单一、基层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仍比较突出,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制度体系仍需不断完善。特别是随着医改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的制约作用日益凸显,利益格局调整更加复杂,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明显增强,任务更为艰巨。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变化、医药技术创新等,都对深化医改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需要在巩固前期改革成果、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增强定力,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度创新和重点突破,推动医改由打好基础转向提升质量、由形成框架转向制度建设、由单项突破转向系统集成和综合推进,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为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树立大健康理念,全力推进卫生与健康领域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加快建立符合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推进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为目标,坚守底线、补齐短板,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的职业吸引力和服务能力,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制度创新和攻坚突破。  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坚持政府主导,落实政府责任,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在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发挥市场活力,加强规范引导,满足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健康需求。  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优化供给侧治理能力和要素配置,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对需求侧进行科学引导,合理划分政府、社会、个人责任,促进社会共治。  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要求,统筹推进管理、价格、支付、薪酬等制度建设,提高政策衔接和系统集成能力。落实部门责任,解放思想、主动作为,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改革,形成强大合力。  坚持突出重点、试点示范、循序推进。理清改革内在逻辑,突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及时总结推广地方经验,发挥重点改革的突破性作用和试点的带动效应。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节奏,注重统筹兼顾,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三)主要目标。到2017年,基本形成较为系统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政策框架。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综合监管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更加高效,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进一步健全。到2020年,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和综合监管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经过持续努力,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比2015年提高1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8/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7.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9.5‰,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下降到28%左右。  三、重点任务  “十三五”期间,要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5项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同时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坚持居民自愿、基层首诊、政策引导、创新机制,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重要手段,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推行多种形式的分级诊疗模式,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秩序。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85%以上的地市开展试点。到2020年,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1.健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加强协作,推动功能整合和资源共享。合理控制公立综合性医院数量和规模。大力推进面向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鼓励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服务,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推进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健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分级诊疗信息系统。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学检验机构、病理诊断机构、医学影像检查机构、消毒供应机构和血液净化机构,鼓励公立医院面向区域提供相关服务,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加强医疗质量控制,推进同级医疗机构间以及医疗机构与独立检查检验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工程,推动中医药服务资源与临床科研有机结合,加强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在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不健全、能力较弱的地区,将中医医院中医门诊诊疗服务纳入首诊范围。按照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将军队医疗机构全面纳入分级诊疗体系。建立健全突发急性传染病医疗救治网络,推进构建陆海空立体化的紧急医学救援网络。  2.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为重点,强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提升乡镇卫生院开展急诊抢救、二级以下常规手术、正常分娩、高危孕产妇初筛、儿科、精神疾病、老年病、中医、康复等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重点加强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科室以及紧缺专业临床专科建设,进一步降低县域外就诊率。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推动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促进先进适宜技术的普及普惠。建立与开展分级诊疗工作相适应、能够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需要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实现药品使用的上下联动和相互衔接。通过鼓励大医院医师下基层、退休医生开诊所以及加强对口支援、实施远程医疗、推动建立医疗联合体等,把大医院的技术传到基层。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到2020年,力争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以及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同时具备相应的医疗康复能力。  完善基层管理和运行机制。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法人主体地位,落实人事、经营、分配等方面自主权。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收支结余部分可按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奖励基金。巩固完善多渠道补偿机制,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财务管理办法,加强绩效考核,既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性,又防止出现新的逐利行为。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负责人绩效评价机制,对机构负责人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对其他人员突出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内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  3.引导公立医院参与分级诊疗。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医保支付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调动三级公立医院参与分级诊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三级公立医院收治疑难复杂和危急重症患者,逐步下转常见病、多发病和疾病稳定期、恢复期患者。鼓励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与医保、远程医疗等相结合,实现医疗资源有机结合、上下贯通。以资源共享和人才下沉为导向,将医疗联合体构建成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形成责、权、利明晰的区域协同服务模式。探索通过医师多点执业、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物配备、对纵向合作的医疗联合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等方式,引导医疗联合体内部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  4.推进形成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服务模式。明确医疗机构急慢分治服务流程,建立健全分工协作机制,畅通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医院和护理院等慢性病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渠道,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格局。城市大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将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转至下级医疗机构以及康复医院、护理院等慢性病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慢性病医疗机构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残疾人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显著增加慢性病医疗机构提供康复、长期护理服务的医疗资源。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逐步推行日间手术。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强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建设,建立医疗机构与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密切配合、相互衔接的工作机制。  5.科学合理引导群众就医需求。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通过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医保支付、价格调控、便民惠民等措施,鼓励城乡居民与基层医生或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  遵循医学科学规律,结合功能定位,明确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范围,对于超出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疾病,为患者提供相应转诊服务。完善双向转诊程序,建立健全转诊指导目录,重点畅通向下转诊渠道,逐步实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有序转诊。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支付比例,合理引导就医流向。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连续计算起付线。合理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对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患者合理选择就医机构形成有效激励。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到2017年,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全面推开综合改革,初步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管理体制和治理机制。到2020年,基本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  1.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妥善处理医院和政府关系,实行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推动医院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转变。加强政府在方向、政策、引导、规划、评价等方面的宏观管理,加大对医疗行为、医疗费用等方面监管力度,减少对医院人事编制、科室设定、岗位聘任、收入分配等的管理。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合理界定政府作为出资人的举办监督职责和公立医院的自主运营管理权限。健全政府办医体制,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管办分开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协调政府办医职能,形成合力。加强对政府、军队和企事业单位等各类主体举办公立医院的全行业监管,明确各方职责、权利和义务。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健全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落实内部人事管理、机构设置、收入分配、副职推荐、中层干部任免、年度预算执行等自主权。实行院长负责制,完善院长选拔任用制度,实行院长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公立医院依法制订章程。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报告制度、总会计师制度、第三方审计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  2.建立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取消药品加成(不含中药饮片),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降低药品、医用耗材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等价格,重点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加强分类指导,理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和医疗服务项目的比价关系。通过规范诊疗行为、医保控费等降低药品、耗材等费用,严格控制不合理检查检验费用,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腾出空间,并与医疗控费、薪酬制度、医保支付、分级诊疗等措施相衔接。放开特需医疗服务和其他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医疗服务价格,由医疗机构自主制定。继续推进公立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统筹考虑中医药特点,建立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运行新机制。推进军队医院参与地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规范公立医院改制,推进国有企业所属医院分离移交和改制试点,原则上政府举办的传染病院、精神病院、职业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和妇产医院、儿童医院、中医医院(民族医院)等不进行改制。力争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  3.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编制人事和薪酬制度。创新公立医院编制管理方式,完善编制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开展公立医院编制管理改革试点。在地方现有编制总量内,确定公立医院编制总量,逐步实行备案制,在部分大中城市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开展编制管理改革、实行人员总量管理试点。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对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短缺专业人才以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人员,可由医院采取考察的方式予以公开招聘。完善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用人关系。  地方可以按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公立医院薪酬水平,逐步提高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工作时间之外劳动较多、高层次医疗人才集聚、公益目标任务繁重、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公立医疗机构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予以倾斜。在绩效工资分配上,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以及支援基层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按照有关规定,公立医院可以探索实行目标年薪制和协议薪酬。公立医院主管部门对院长年度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确定院长薪酬水平,院长薪酬与医院工作人员绩效工资水平保持合理比例关系。  4.建立以质量为核心、公益性为导向的医院考评机制。健全医院绩效评价体系,机构考核应涵盖社会效益、服务提供、质量安全、综合管理、可持续发展等内容,重视卫生应急、对口支援以及功能定位落实和分级诊疗实施情况等体现公益性的工作。将落实医改任务情况列入医院考核指标,强化医院和院长的主体责任。医务人员考核突出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指标,负责人考核还应包括职工满意度等内容。考核结果与政府投入、医保支付、人员职业发展等挂钩。  5.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逐步健全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控制监测和考核机制。设定全国医疗费用增长控制目标,各省(区、市)根据不同地区医疗费用水平和增长幅度以及不同类别医院的功能定位等,分类确定控费要求并进行动态调整。以设区的市为单位向社会公开辖区内各医院的价格、医疗服务效率、次均医疗费用等信息,对医疗机构费用指标进行排序,定期公示排序结果。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卫生计生等有关部门对公立医院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大型医用设备检查等情况实施跟踪监测。到2017年,全国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幅度力争降到10%以下,到2020年,增长幅度稳定在合理水平。  (三)建立高效运行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按照保基本、兜底线、可持续的原则,围绕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三个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建立高效运行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坚持精算平衡,完善筹资机制,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抓手推动全民基本医保制度提质增效。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健康保险和慈善救助衔接互动、相互联通机制。  1.健全基本医保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完善医保缴费参保政策,厘清政府、单位、个人缴费责任,逐步建立稳定可持续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在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提高政府补助标准的同时,强化个人参保意识,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比重。逐步建立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与居民收入相挂钩的动态筹资机制,使筹资标准、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到2020年,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健全与筹资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医保待遇动态调整机制。明确医保待遇确定和调整的政策权限、调整依据和决策程序,避免待遇调整的随意性。明确基本医保的保障边界。合理确定基本医保待遇标准。结合医保基金预算管理全面推进付费总额控制。改进个人账户,开展门诊费用统筹。按照分级管理、责任共担、统筹调剂、预算考核的基本思路,加快提高基金统筹层次。全面巩固市级统筹,推动有条件的省份实行省级统筹。加快建立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机制,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加强参保地与就医地协作,方便群众结算,减少群众“跑腿”、“垫资”。建立健全异地转诊的政策措施,推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与促进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衔接协调。到2017年,基本实现符合转诊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到2020年,建立医保基金调剂平衡机制,逐步实现医保省级统筹,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稳定在75%左右。  2.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医保支付机制和利益调控机制,实行精细化管理,激发医疗机构规范行为、控制成本、合理收治和转诊患者的内生动力。全面推行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按床日、总额预付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型付费方式,鼓励实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s)方式。对住院医疗服务主要按病种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或按床日付费 对基层医疗服务可按人头付费,积极探索将按人头付费与高血压、糖尿病、血液透析等慢病管理相结合 对一些复杂病例和门诊费用可按项目付费、按人头付费。有条件的地区可将点数法与预算管理、按病种付费等相结合,促进医疗机构之间有序竞争和资源合理配置。健全各类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公开、平等的谈判协商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支付方式改革相关的管理规范、技术支撑和政策配套,制定符合基本医疗需求的临床路径等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病历及病案首页的书写,全面夯实信息化管理基础,实现全国范围内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名称和内涵、疾病分类编码、医疗服务操作编码的统一。继续落实对中医药服务的支持政策,逐步扩大纳入医保支付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和针灸、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范围,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鼓励提供和使用适宜的中医药服务。到2017年,国家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试点,鼓励各地积极完善按病种、按人头、按床日等多种付费方式。到2020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逐步覆盖所有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适应不同疾病、不同服务特点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按项目付费占比明显下降。  3.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实现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的基础上,加快整合基本医保管理机构。理顺管理体制,统一基本医保行政管理职能。统一基本医保经办管理,可开展设立医保基金管理中心的试点,承担基金支付和管理,药品采购和费用结算,医保支付标准谈判,定点机构的协议管理和结算等职能。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发挥医保对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控制作用。加快推进医保管办分开,提升医保经办机构法人化和专业化水平。创新经办服务模式,推动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  4.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在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基础上,采取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合理确定合规医疗费用范围等措施,提高大病保险对困难群众支付的精准性。完善职工补充医疗保险政策。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在做好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医疗救助基础上,将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医院投入政策,建立公立医院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补偿的新机制,细化落实政府对中医医院(民族医院)投入倾斜政策,逐步偿还和化解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长期债务
  • 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全面启动
    “十二五”开局之年,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领域将全面启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5月6日至8日,在湖南长沙召开的2011年全国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工作会议上,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据悉,为全面启动“十二五”各项工作,从2009年开始,高新司深入开展一系列重大调研专题。包括“高新技术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国家高新区为核心载体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其对环境建设研究”等重大专题调研,以及科技与文化融合专题调研等工作。参与编制9项国家“十二五”专项规划,承担了2项科技部工作领域专项规划和15项重大科技任务专项规划。   本次会议上,高新技术领域全面部署了2011年重点工作。包括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科技产业化环境、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等五个方面。其中全面启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工作是今年的重中之重。   计划管理改革工作的基本原则为聚焦国家目标,加强系统布局 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统筹集成 理顺权责关系,完善监管机制。总体思路是要把更多的科技资源配置到国家的重大科技任务上。同时,在计划部署上加强系统布局,集成各类资源、支撑重大任务的落实。改革工作将扩大项目来源,拓宽申报渠道 打破计划界限,建立一体化备选项目库 构建科学公正的计划管理体系作为基本要点,从发布项目征集指南、申报受理、初审和入库评审、备选项目入库、项目出库凝练、项目论证及后续管理等所有环节进行全新设计。   改革试点工作中的项目征集将突出体现落实专项规划,以及各领域根据“十二五”布局确定的重大科技任务。科技部高新司司长赵玉海介绍,专项规划主要围绕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涉及能源、信息、先进制造、材料、交通、地球观测与导航、现代服务业等7个领域。均为“十二五”期间需要重点落实的工作。专项规划将广泛征求地方科技部门意见。   此外,针对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化服务业科技行动在“十二五”期间首次作为结构调整的一个重大抓手提出,并在支撑计划中单独作为一个新领域,此举措加大了实施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的力度。   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在会上对“十一五”期间高新科技工作做了全面总结,并部署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重点工作。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郭开朗到会致辞。科技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代表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举措发布
    自然科学基金委按照科学基金系统性改革总体部署,以构建理念先进、制度规范、公正高效的新时代科学基金体系为目标,在 2023 年推出以下改革举措。一、持续开展分类评审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继续开展基于“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距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四类科学问题属性的分类评审,实施分类评审项目占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比重保持稳定;同时,通过科学问题属性案例库、宣讲视频等方式,不断提高申请人和评审专家对四类科学问题属性的理解,引导广大科研人员持续提升科学问题凝练能力,提高选题质量。二、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稳步扩大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规模,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后备军。加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与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统等衔接,提升资助效益。优化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申请和评价机制,继续开展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考核评估及延续资助工作,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继续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依托单位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开放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港澳)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加强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做好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组织实施工作,吸引更多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持续加大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实施力度,分层次、全方位资助优秀外国学者来华开展高水平合作研究。三、深入推进原创探索计划瞄准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原创探索计划。遴选具有非共识、颠覆性、高风险等特征的原创项目,引导和激励广大科研人员投身原创性基础研究工作;具体情况详见后续发布的《2023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申请指南》。同时,做好资助项目跟踪管理和结题评估,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对后续有望获得突破性原创成果的项目进行延续资助,持统完善和创新评审管理机制。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持续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交叉科学部的学部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交叉科学研究领域的项目设置,建立符合交叉科学研究特征的评价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交叉科学领域的多学科共性科学问题凝练。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围绕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综合性、复杂性重大问题,组织多学科交叉合作、协同攻关。营造有利于学科交叉和交叉科学发展的学术环境,打破学科壁垒,开拓学科前沿,产生学科生长点,探索新的研究范式,培养交叉科学创新人才和团队。五、继续开展“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RCC)评审机制试点工作坚持正向引导,继续开展 RCC评审机制试点工作。准确解读 RCC评审机制政策,广泛宣传评审专家行为规范,为负责任评审营造良好氛围。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将成功经验制度化,不断提升科学基金项目评审整体质量。六、强化多元投入,促进协同创新截至2022年11月,已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入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12家企业加入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与8个行业部门设立新时期行业联合基金,初步形成了新时期联合基金资助体系,成为科学基金深化改革中强化多元投入、促进协同创新等科学基金管理机制的重要载体。2023 年,将稳步扩大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和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以及与行业部门设立联合基金的合作范围;探索科学基金接收社会或个人捐赠的可行路径和方式。七、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精神要求,持统推进科学基金深化改革,落实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国际合作各项任务部署,全面推进科学基金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挖挖掘双多边合作渠道和合作潜力,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境外合作伙伴就重要科研领域开展双多边联合资助;配合科学基金人才资助工作,创造更适宜的科研资助平台和环境。加大海外人才的吸引与支持力度;加强海峡两岸及与港澳伙伴的合作交流;持续深化与境外合作伙件政策对话,进一步完善中国科学基金制。八、落实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资助统筹要求按照《科技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自然科学基金委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统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对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相关人员进行联合限项,申请人在提交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前,应确认相关人员符合上述要求。具体要求详见“申请规定”和相关类型项目指南部分。九、持续落实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持续推进落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177号,以下简称《资金管理办法》)。坚持遵循科学规律,赋子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稳步落实经费包干制,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上实行经费包干制;简化预算编制,按照设备费、劳务费、业务费三个科目编制预算;下放预算调剂权,设备费预算调剂权下放至依托单位,除设备费外的其他直接费用预算调剂权全部下放至项目负责人。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对科研人员激励力度。一是对于实行预算制且核定间接费用的项目(除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和联合基金项目外),提高了间接费用比例。间接费用按照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一定比例核定,500万元及以下部分为30%。500万~1000万元的部分为 25%,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为20%。对于数学领域(指数理科学部受理的申请代码1为A01~A06的项目),间接费用比例进一步提高到不超过60%%(具体比例参见《资金管理办法》)。二是扩大劳务费开支范围,项目聘用人员由依托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补助、住房公积金等可纳人劳务费科目列支。三是改进结余资金管理,项目结题后结余资金留归依托单位使用,不再收回。同时,跟踪调研《资金管理办法》的落实情况,持续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压实依托单位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主体责任,确保新政落实落地,探索建立符合基础研究发展规律的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机制。十、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对于非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作为申请人申请的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和重大项目,其研究期限由信息系统结合项目类型自动生成,申请人不可更改,为科学技术人员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同时,继续实行填写主要参与者时不再列人学生,项目申请书中主要参与者信息在线采集,填写论文等研究成果时根据其发表时的真实情况如实规范列出所有作者署名、不再标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等举措,减轻科学技术人员填表负担。十一、加强依托单位管理完善依托单位准入和退出机制,强化依托单位动态管理,严守科学基金“入口”;建立并完善依托单位管理体系,探索依托单位分类分级的管理方法;进一步加强依托单位项目管理过程监督,深入研究并完善信誉评价与惩戒机制,压实依托单位履行管理与监督的主体责任;落实科学基金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切实推动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质量提升。十二、深入实施科学基金学风建设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教育、激励、规范、监督、惩戒"五个方面相互支撑、有机融合、标本兼治的科学基金学风建设体系。以教育为根本,以激励为引导,以规范为准绳,以监督为抓手,以惩戒为警示,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进一步加强“十四五”时期科学基金科研诚信建设、科技伦理治理和作风学风建设。
  • 第三方检测:国有检测机构将在改革中谋发展
    仪器信息网讯 记者在日前召开的“第五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上获悉,自2002年以来,伴随着全球化趋势和国际贸易额的快速增长,检测行业已成为中国发展前景最好、增长速度最快的服务行业之一,目前我国检测市场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其中,取得资质认定的实验室数量超过28000家,取得CNAS认可的实验室数量约6000家。 第五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现场   据相关报告数据显示,在全国检测市场中,国有检测机构利用传统垄断优势占据了55%以上的市场份额;外资检测机构利用其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及在出口贸易检测业务中的天然优势占据了市场30%以上的市场份额;民营检测机构起步晚,资本实力小,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市场份额接近10%。并且,从实验室的实验设备配置来看,国家级、省级的实验室主要是由国家投资建设的,为进行某些产品的强制性的安全检验而建立,设备较先进且自动化程度较高。   但是国有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有其自身优势的同时,其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我国国有检验机构是由政府及各个行业的职能部门为适应经济发展及社会需求而投资建设的,注定其受行政区域建制和行业部委建制的影响,其业务主要集中在某一行政区域和某一行业发展,无法跨行业、跨区域经营。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第三方检测机构也逐步被推入了市场,加之检测机构的增加、检验能力的比较等因素,从而使机构间的业务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而原来的国有检测中心的人员依旧是服务意识薄弱、沟通能力差,以及长期形成的长官作风,为机构本身的生存发展设置了障碍。第三,我国第三方检验机构实验室由于长期以各自业务为主,缺乏彼此间的交流和合作,使得我国实验室资源分散、整体竞争力差,某些行业检测机构严重缺失。这些因素都造成了我国国有检测机构在应对同行竞争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论坛上,针对上述问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主任陈彦长、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主任梁成珠、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院长周俊贵结合自身机构发展经验,探讨了国有检测机构该如何改革与发展的问题。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主任陈彦长   陈彦长作了“科研机构检测实验室市场化探索”的会议报告,他介绍了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的市场化背景。据其介绍,检科院市场化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有一定的委托测试基础,有很强的技术优势,尤其是以设备及检测技术人员,以及院领导的改革决心;劣势:主要集中在“市场开拓、人员客户基础、管理制度、财务制度、技术(尤其检测项目,科研和市场服务有区别)”等方面。   在市场化过程中,检科院从2008年7月开始,整合检测资源后,确定了方向,开始了独立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成立专门的市场部及质控部;聘用高素质人才(全部按企业化方式,合同聘用,薪水、绩效可以相对突破);建立相对独立的过渡性财务制度,并在2010年后财务完全独立;确定以市场为导向的检测项目开发以及认可扩项。   陈彦长认为,国有检测机构未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国务院58号文件明确鼓励发展第三方测试服务行业;政府职能转变,开始购买检测服务;国家队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7.24国务院常务会议相关精神,质检系统要主动推进改革,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以上这些都将为国有检测机构发战带来机遇与挑战。 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主任梁成珠   梁成珠认为,国有检测实验室改革是大势所趋。他在其“检疫检验实验室改革刍议暨市场化思考”的报告中阐述了检疫检验实验室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   优势:(1)地位优势:检验检疫机构是检验检疫行政技术支持和技术保障部门,是我国检测实验室中检测能力最强的机构之一;(2)地域优势:检疫检验技术机构在重要的口岸均有实验室;(3)人才优势:检验检疫机构中集中了检验检疫系统一大批具有高素质、高水平、具丰富技术经验的技术人才;(4)硬件优势:检疫检验技术机构拥有良好的实验室条件,先进的仪器设备;(5)信息优势:检疫检验技术机构能及时掌握国内外最新检验技术,拥有完善的国内外标准和法规信息数据库;(6)网络优势:检疫检验技术机构遍布全国,并有良好的合作关系;(7)其他优势:检疫检验技术机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良好运行,是中国计量认证和CNAS认可实验室,部分获得国际组织、外国政府机构或组织以及国际大企业的认可、认证。   劣势:(1)市场意识差:长期从事检验检疫行政执法技术支持和技术保障,市场竞争意识较差;(2)品牌影响力弱:在开放、竞争的检验市场中,检疫检验技术机构的品牌影响力不大;(3)运行机制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参照公务员的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开放、竞争的检验市场;(4)缺乏整体意识:检验检疫技术机构未能形成统一的品牌;(5)内部资源共享差:检验检疫技术机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仍需进一步加强;(6)观念陈旧:服务意识不强,主动开拓能力弱。   关于检疫检验实验室在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认为:   在机遇方面:(1)国家高度重视检验检疫事业的发展:国家对检验检疫事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高;(2)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提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提高,要求有知情权的呼声越来越高;(3)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检测市场极大: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了检验检疫市场的发展,进出商品数量巨大,为检验检疫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4)企业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众多企业为生存,谋发展,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需求检验检疫技术机构提供良好的服务。   在挑战方面:(1)检测产品日新月异: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产品日新月异,新的检测技术要求不断出现;(2)技术贸易壁垒层出不穷:面对国外层出不穷的技术贸易壁垒,检验检疫技术把关任务越来越重;(3)国外检验技术机构竞争力强:国外检验技术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其灵活的机制、先进的管理、良好的技术,已在检验市场取得重要的位置;(4)国内其他检验市场机构的实力不容忽视: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实验室,企业实验室,质检系统实验室,以及大小不一的合资、独自检测机构,在开放竞争的检测市场中也是一股重要的力量。   此外,他个人还给出了检验检疫实验室改革的两个方案:   方案一:检验检疫实验室与行政主体彻底剥离,组建全系统一体化的检测技术事业机构。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技术执法(公务员)和技术保障(技术中心)实施分离,即各级检疫检验实验室与检验检疫局剥离,成立由总局统一管理的纯事业检测技术机构。其业务分为两部分:一是官方实验室,完成进出口检验检疫的法定检测任务,二是作为第三方实验室接受进出口企业委托的检测任务,此外,承担检验检疫的有关科研工作。   方案二:检验检疫实验室进行分类改革,一部分转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将卫生检疫、动物检疫、植物检疫、食品检测部门/机构逐步联合、兼并或重组成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另一部分转为国有企业,但暂时保留事业单位,将工业品/消费品检验、化工及矿产品检验等部门逐步整合成国有企业,以上国有企业纳入各直属局隶属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或整合到中国检验认证集团。 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院长周俊贵   周俊贵则以南京质检院改革发展为例,作了“关于国有质监检验机构转型改革的思考”的报告。他从“转型方向、转型路径探索、未来规划、自身发展”等4方面,介绍了南京质检院是如何在改革的浪潮中如何抓住市场机遇的,分析了国有检测机构应如何进行改革。   一、转型方向:从“事业”到“产业”转变,包括:(1)市场化运营、企业化管理、公益性服务;(2)以“工业化、信息化”为方向,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二、转型路径探索:合作与市场。(1)国有检测机构应整合先进检验资源,加强与国际合作,善于利用产业合作资源;(2)面向市场,服务企业。   三、未来规划:打造核心竞争力。   1、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以下4方面:(1)以服务企业为出发点,就近就便建设技术载体;(2)以服务全市创业创新大局为出发点,推动政检产学研合作;(3)以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加快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4)以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为出发点,强化人才培养项目研发。   2、要软硬件一体化:(1)平台发展最重要的不是硬件而是人才;(2)薪酬体系是机构持续发展的主要保障机制之一。   3、现有工作并非墨守陈规,而是探索性的,在摸索着前进。   四、自身发展:改革的内生动力。周俊贵介绍,2010年至2013年近3年来,南京质检院着力在业务转型、人才培养、科技实力等各方面做好储备,发展迅速:(1)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2010年业务收入仅3000余万元,2012年收入8000万元;(2)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10年的130名增长到现今的280余名,其中博士10人、硕士60余人;(3)科技井喷式发展,从仅仅承担几个省市局的单一检测技术开发类项目到多个科技项目相继在国家部委、省市厅级立项。   最后,他认为:检验机构改革的趋势已势不可挡,国有检测机构应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更新理念和思路,直面改革的汹涌浪潮,把握发展契机,迎来机构发展的新局面。 撰稿:萧然
  • 回首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发展轨迹:时势造英雄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cfd651dc-55d6-40a6-91cf-9ba00d42877d.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214142432.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214142432.jpg" / /p p   作者:纳微科技江必旺博士 /p p   春节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让我们体会到自然灾难的无情,但每次磨难之后就会让人类对自然界有进一步的了解,都会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并找到应对自然灾害的解决方案。 /p p   比如说,人类在长时间遭受由于细菌感染而引发肺结核、炭疽等各种疾患后,经过科学家们艰苦努力和深入研究,发现了抗生素,从而基本消灭了这类病菌引发的疾病及对人类产生的危害。而面对比细菌更小的病毒所引起的流感、艾滋病、麻疹、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及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等,时代还在呼唤更多的科技力量和人才以消除病毒给人类带来的磨难问题。 /p p   很遗憾,我不是研究病毒专业的,对这种病毒给人类带来的磨难无能为力,但我一直在研究和合成各种纳米微球,其尺寸和形状跟冠状病毒差不多, 却没有任何生物活性。十多年前回国创办纳微科技时毅然选择微球在生物制药的应用。经过多年努力和坚持,纳微成功开发出多种生物药分离纯化介质微球,广泛用于抗生素、多肽、胰岛素、抗体等。这几年纳微又开始研发用于更具有挑战的病毒分离纯化材料,希望病毒分离纯化材料研究成功会促进科学家对病毒的研究和理解以寻找应对病毒的方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7b0243a2-b653-4ee7-a658-18f6619814c2.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214142439.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214142439.jpg" / /p p   突然发难的疫情给国人带来一场磨难,给本来繁忙而热闹的生活来了急刹车,让我们蜗居家里过个冷清的春节,也让我们有时间静下心来做深入的思考。 /p p   连日来在家静思,回首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发展轨迹,不禁感慨世事变迁:什么样的时代,造就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什么样的人才脱颖而出,正所谓时势造英雄。 /p p   众所周知,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一穷二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纵观40年发展历程,改革的焦点从解决百姓吃饭、到搞活商品流通,再到企业改制、房地产开发,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和面临的社会矛盾截然不同,改革的着力点和热点随之变化,人们所追崇的人才类型与标准也相差甚远,对人才的需求和政策引导自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烙印。 /p p   大致可以分为4个主要阶段: /p p   strong  改革初期:粮食短缺首当其冲,农民成为改革的主角——实行家庭联产承包(1978年—1988年) /strong /p p   改革开放之初,为有效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国家通过改变农村集体生产模式到个人土地生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产到户,有效激发了农民积极性和热情,一部分有劳动力又勤快的农民先富裕起来,部分农民收入远比在当时政府单位工作的干部或高校老师每月几十元工资要多得多,农民万元户相继问世,成为中国最早富裕起来的一群人。可以说,中国经济复苏的火种,也是从农村开始燎原。 /p p    strong 第二阶段:商品短缺时期,小商小贩最风光——打破计划一统天下局面,发挥市场调节作用(1988年-1992年) /strong /p p   改革开放的第二阶段,面临着长期计划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资短缺、流通不畅、价格畸形、市场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国家通过开放小商品市场,对以往所有产品生产和供应都由国家统一计划和管理经济的模式进行改革。 /p p   一些思想活跃、胆子大、有经商意识、敢闯市场的弄潮儿,利用当时商品市场极为短缺和不平衡的状况,在生产厂家和消费者搭建起流转桥梁,倒买倒卖、南来北往,加速了商品的流通,丰富了商品市场。一时间,“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路上”,各地迅速涌现出一批经商致富的个体户,中国商人社会地位也随之上升。 /p p    strong 第三阶段 /strong /p p strong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投资建厂当老板——发挥人力、土地等成本优势(1992年—2002年) /strong /p p   随着市场经济越来越发展,更多的私营企业逐渐走上历史舞台,以解决当时商品单一、生产能力匮乏、劳动力过剩等现实问题。一部分通过经商获得第一桶资金的商人,转而投资建厂,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以满足社会短缺经济的需求。 /p p   由于当时劳动力成本低,市场需求大于生产能力,且资本是稀缺资源,因此,企业家成为当时中国叱咤风云的获利群体。私人企业的发展,极大丰富和提升了中国商品的供应和生产能力。同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以及中国加入WTO带来的全球市场快速扩张机会,使得一批私人企业快速做大,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代企业家。 /p p    strong 第四阶段 /strong /p p strong   城市化建设迅猛发展——房地产与互联网霸屏财富(2002年—2018年) /strong /p p   如马斯洛需求理论,在解决了衣食温饱等基本问题后,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百姓对住房、娱乐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房地产开发作为主导中国经济晴雨表的暴利行业,迅速成为“财富挖掘机”。 /p p   一座座高楼的崛起,改善了百姓居住条件,房地产产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成就了一批房地产商变身为中国巨大财富的拥有者,中国首富排行榜中频现房地产商的身影,即可见其端详。 /p p   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互联网和IT企业家,通过复制国外互联网应用技术并凭借中国庞大人口和市场的优势,迅速做大中国IT及互联网产业,在有效解决生产端与消费端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同时,极大方便了中国老百姓生活,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变革,同时也成就了一批互联网企业家,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回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676ccb21-928b-46ea-802b-f99edf417b3e.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214142444.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214142444.jpg" / /p p   回首来时路,改革开放40年逐步打破了束缚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释放出社会巨大能量,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改变世界、实现梦想的“时代英雄” 当我们食不果腹的时候,需要的是有劳动力且能吃苦耐劳的农民伯伯 当社会商品极其短缺又发展不均衡时,需要的是具有敏锐市场意识又敢为人先的商人 当商品消费激活起来商品供不应求的时候,需要一批有财力有能力有勇气的企业家 当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需求层次不断攀升的时候,需要一批可以调动大量资金及政府资源的房地产商 当世界IT及互联网技术在国外兴起时,需要一批企业家能捕捉先机,让互联网技术惠及中国千家万户。 /p p   可以说,每一个时代的不同需求,造就了一批能解决这个时代问题的人才。从这一点来看,只有把个人能力与时代需求紧密结合,才能得到时代的青睐,成为时代的幸运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7dadbb9a-34f7-48b3-812c-f7c09d6c8409.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214142447.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214142447.jpg" / /p p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年中国经济快速崛起,技术创新并没有占据社会主流,并没有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技术价值被严重低估。从事技术创新的人才不是社会的主角,反而在社会上处于边缘状态,“做导弹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充分诠释了这种脑体倒挂的不正常现象。 /p p   时代发展到今天,放眼中国经济,一方面商品供应越来越丰富,信息越来越透明,商品流通也越来越方便,对供给侧改革的要求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利用信息不对称、市场不平衡来套利的机会越来越小,竞争越来越激烈 另外中国劳动力成本及土地成本越来越高,生产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与东南亚国家相比已不再有竞争优势。同时,关键技术的核心作用越来越凸显,以往通过复制国外技术进一步发展也变得越来越困难,“拿来主义”的繁荣难以为继。 /p p   另外,国际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中美贸易摩擦让大家清醒认识到中国产业技术与国外有巨大差距,缺乏核心技术的中国产业大而不强甚至是脆弱的。而核心技术之争,不仅关系到中国产业升级及其国际竞争力问题,也关系到国家的实力及稳定性,是产业真正由大变强的关键所在,究其背后,则是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之争。所有这些变化都指向中国社会越来越需要技术人才来唱主角。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94d80431-b061-4c44-b19c-36d46c833258.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214142451.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214142451.jpg" / /p p   因此,今后及未来一个相当时期,国家战略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提高国家真正的实力。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就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让中国社会发展回归本质,创造出新的环境让技术人才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并成为社会主流和价值制高点,使得更多的人才能沉下心来突破产业底层核心技术。 /p p    strong 首先,中国改革要从教育入手,人才培养,教育为先 /strong /p p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体制改革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要改变当前中国的人才培养与时代需求严重脱节造成人才极大浪费的局面。在70-80年代,大多数学生的理想是当科学家,学数理化成为当时社会推崇的热潮,“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因此很多优秀人才都去学理工科。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生产力落后,科研环境闭塞,与国际不接轨等,科技人才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也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尊重。 /p p   现如今,在社会经济已经高速发展,国际环境开放互通,国家最急需最紧缺大批科技人才,但目前社会整体浮躁,挣快钱、赚热线大行其道,最优秀的人才都跑去学金融、学商业了,基础科研反倒成为冷门学科。因此,必须深入研究社会发展趋势及实际需求,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让教育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 /p p   同时,要加大舆论的引导和资源聚焦,将科研和技术专业由“冷门”升温为“热门”,让顶级人才愿意选择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技术创新领域,作为贡献自己一生聪明才智的职业选择。比如说面对这次冠状病毒疫情,就需要依靠生物、医学及化学的相关人才,长时期坚持不懈去研究和了解病毒及其引起的疾病,才有可能解决病毒给人类带来的疾病问题。 /p p    strong 其次,要下力气营造良好技术创新发展环境 /strong /p p   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已成为人类共识。只有将“人口红利”尽快转化为“人才红利”,真正让高端技术型人才进入国家稀缺资源和宝贵财富行列,把更多的核心技术牢牢抓在自己人手里,中国的产业才能实现由大变强。而核心技术之所以会形成垄断,绝不是短期靠砸钱就可以突破的,需要的是长时间积累,全身心的投入,及超强的耐心,和一大批潜心钻研的科技人才。 /p p   改革开放下半场的重中之重,势必是要通过进一步改革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让社会资源高效聚焦到技术创新领域,为科技人才的成长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让技术人员可以沉下心来突破底层技术,心无旁骛钻研最新科技,同时通过艰苦努力能够获得与其付出相匹配的社会地位和尊严。 /p p    strong 第三,要下功夫引导资本走向科技创新领域 /strong /p p   以往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投资,资金往往是瓶颈,只要有资金就可以投产或扩大生产,就可以挣更多的钱。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很多产能都趋于饱和乃至过剩,资本仅仅通过投入扩大生产而获利已成为历史。 /p p   而过量的资本无法进入实体经济获利,自然选择进行各种人为哄抬物价,炒作套利,最典型的就是炒房。 /p p   而房价一路高歌,看似获利颇丰,实则饮鸩止渴: /p p   一是高房价提升了人工成本,增加了中国制造业成本,严重消弱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实体经济也更加弱化,盈利能力也更差,而资本只是空转套利,形成恶性循环。 /p p   二是资本炒作加剧社会两极分化,加剧社会怨恨和不稳定性。 /p p   三是房价无理性上涨让部分人不劳而获,鼓励社会投机行为,打击依靠劳动致富的思想,进一步加剧企业和个人急功近利,使得社会更加浮躁不稳定。 /p p   因此,无论是从资本逐利本身,还是从有助于社会稳定,中国资本都急需找到更好、更长远的出路。尽管大家都知道,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极具投资价值的“黄金宝地”,但其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投资回报过程,却使那些习惯于赚快钱的资本望而却步。 /p p   “功夫在诗外”,中国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和政策引导,加快实施知识产权保护、降低增值税等深层次改革,营造出技术为王的发展环境,才有可能让更多资本树立起“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意识,看到投资科技创新行业的长期利好,愿意投入这种高风险的科技创新过程。尽管此非一日之功,但早一天开始,就会早一天收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b9ca4ed2-bf95-45e4-a8f7-a7aba37e2efa.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214142455.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214142455.jpg" / /p p   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科技创新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已越来越成为共识。现阶段,中国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让社会资源有效向科技创新聚集,让社会导向迅速向人才靠拢,让技术、科学、专注、研究等成为时代热点,相信一个人才辈出的可喜局面将很快呈现,新的时势,势必造就出新的英雄! /p p   致谢:感谢北大同学江庆红在文章整理编辑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p
  • 改革创新 赋能TIC行业发展——信立方走访广检集团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12月27日,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立方”)CEO唐海霞等一行走访了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检集团”),与广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依军、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党华、规划发展管理部总监敬光、办公室副主任余俊毅等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座谈会旨在彼此加深了解,并就2023年检测行业发展概况及2024年发展趋势交换了看法,详细沟通了双方接下来的战略合作方向。会谈现场广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依军广检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党华广检集团规划发展管理部总监刘敬光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CEO唐海霞在座谈会上,刘敬光介绍了广检集团作为国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改革试点,在服务政府质量监管、开展民生检测以及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主要做法与成效。唐海霞也也详细介绍了信立方在“以信息化、数字化带动中国科学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健康快速发展,从而促进中国产品质量提升,推动中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让人们的生活更安全、更健康”宗旨下, 旗下作为检测交易撮合平台的“我要测网”所提供的专业SAAS服务和“互联网+科技服务”等情况。经过热烈探讨,双方一致认为,双方的愿景极度契合,未来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数字营销降本增效、资本运作行业资源整合、国产仪器验证评价等领域加深合作,助力检验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参观广检集团实验室合影留念附录:广检集团是广州市唯一主营业务为检验检测认证的市管国有企业,于 2016 年 9 月挂牌成立,主要从事纺织轻工、食品化工、生态环境、建筑工程等方面的质量检测认证、能力验证、标准培训、实验室服务和市场管理服务;检测能力覆盖 50 多个领域,超过 9000 项标准。集团现有在职职工超过1800 人,30%人员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目前设有多家全资二级公司及分公司,实现了覆盖东西南北中全国主要区域的检测服务网络。信立方成立于2005年,旗下运营两大专业门户网站:仪器信息网(www.instrument.com.cn)、我要测网(www.woyaoce.cn )。公司始终秉持着“以信息化、数字化带动中国科学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健康快速发展,从而促进中国产品质量提升,推动中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让人们的生活更安全、更健康”的使命、“成为中国科学仪器和检验检测行业最高效的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的愿景,为科学仪器和检测行业提供专业SAAS服务和“互联网+科技服务”。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信立方已成为行业内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产业互联网+科技服务公司。信立方旗下“我要测网”作为检测交易撮合平台,提供特色检测发布、检测求助、400电话、留言咨询等服务。
  • 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将为国产科学仪器未来发展带来什么?
    2015年6月26日上午,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组织的&ldquo 科技政策解读会议&rdquo 在长春市君怡酒店召开。会议特邀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吴学梯副司长作主题报告,为参会的国产仪器厂家和科研机构代表们详细讲解了在当前新形势下科技体制和管理改革中的相关政策,即《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和《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两个国务院文件(简称国务院2014年64号和11号文件)。吴副司长从文件出台的背景、改革的总体目标、原则、框架内容等几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解读了文件精神,分会理事长关亚风研究员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吴学梯副司长 当前,我国科技计划碎片化和科研项目取向聚焦不够等问题较突出。为此,国家目前正在酝酿、实施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构建定位清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计划体系和管理制度。政府部门主要负责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的宏观管理,不再直接具体管理项目。 64号文件显示我国将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为&ldquo 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rdquo 的具体落实举措,即建立由科技部牵头,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20多个相关部门参加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以改变资源配置&ldquo 碎片化&rdquo 等突出问题,即&ldquo 政出多门、九龙治水&rdquo 的问题。这也意味着,未来的任何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包括科学仪器在内)的设置,都将接受更加广泛、更加严格的审议,尤其是必须要紧扣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这个主题。 同时,成立由科技界、产业界和经济界的高层次专家组成的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特邀员会,对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布局、重点任务设置和目标工作等提出科学的咨询或评审意见,并对第一届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的正式组建提出建议人选。特邀咨评委主任委员由徐匡迪院士担任,特邀咨评委委员包括王大中、方新、李安东、李静海、刘旭、齐让、陈佳洱、陈宜瑜、薛澜等。看到这份名单后,笔者突然在想,如果王大珩先生,这位中国仪器仪表学科的奠基人还在世,不知道能否进入这个名单。 新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布局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优化整合后,原有百余项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会被整合至上述五类新科技计划体系中,专项数量也会有相当的缩减。这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被首次提出的&ldquo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rdquo ,也被认为是此次改革的突破口。 从吴副司长的报告中了解到,当前,新科技革命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ldquo 科学&rdquo 到&ldquo 技术&rdquo 到&ldquo 市场&rdquo 的演进周期大为缩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等阶段的边界日趋模糊,日趋融合。所以,为了适应这一新特征,新设立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将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领域中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重大国际科技合作,以重点专项的方式,组织产学研优势力量协同攻关,提出整体解决方案。 现阶段,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拟试点的6个重点专项分别是:大气污染防治、七大农作物育种、新能源汽车、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数字诊疗装备、干细胞及转化研究。至于与科学仪器相关的第一个重点专项何时能够问世,大家不妨拭目以待。在笔者看来,那绝对可以看作是科学仪器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ldquo 风向标&rdquo 。 如果说64号文件主要是为了解决国家财政资源在科技研发中的配置&ldquo 碎片化&rdquo 的问题,那么11号文件则主要是为了使项目和资金的管理更加科学透明,财政资金的使用更高效。吴副司长在做报告的同时,也结合实际一再提醒在座的有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国产科学仪器企业,为了避免进入&ldquo 黑名单&rdquo :首先一定要力争按照进度完成任务,通过验收;其次,经费的管理使用务必不能出现问题;第三,企业自筹资金一定要落实到位,并且要严格按照预先规划使用。 这次会议给笔者总体的感觉是,科学仪器未来在国家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中所处的位置,还需要时间进一步观察。(主编当班)
  • 曹县发展和改革局232.13万元采购天平,BOD测定仪,微波水分测定
    html, body { -webkit-user-select: text } * { padding: 0 margin: 0 } .web-box { width: 100% text-align: center } .wenshang { margin: 0 auto width: 8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 20px 10px 0 10px } .wenshang h2 { display: block color: #90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10px border-bottom: 1px dashed #ccc font-size: 16px } .site a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ntent-box { text-align: left margin: 0 auto width: 80% margin-top: 25px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biaoge { margin: 0 auto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25px } .table_content { border-top: 1px solid #e0e0e0 border-left: 1px solid #e0e0e0 font-family: Arial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10px margin-left: 15px } .table_content tr td { line-height: 29px } .table_content .bg { background-color: #f6f6f6 } .table_content tr td { border-right: 1px solid #e0e0e0 border-bottom: 1px solid #e0e0e0 } .table-left { text-align: left padding-left: 20px } 详细信息 曹县发展和改革局曹县发展和改革局2023年度地方粮食储备库和商都粮库粮食仓储设备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3-10-31 招标文件: 附件1 曹县发展和改革局曹县发展和改革局2023年度地方粮食储备库和商都粮库粮食仓储设备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2023-10-31] 曹县发展和改革局曹县发展和改革局2023年度地方粮食储备库和商都粮库粮食仓储设备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项目概况: 曹县发展和改革局2023年度地方粮食储备库和商都粮库粮食仓储设备采购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网(http://hzsjyzx.cn/)本项目采购公告页面免费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3-11-21 09:00 (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采购项目基本情况: 采购项目编号(建议书编号):SDGP371721000202302000262 采购项目名称:曹县发展和改革局2023年度地方粮食储备库和商都粮库粮食仓储设备采购项目 预算金额与最高限价: 本项目预算金额为 2321250.00 元,其中:第 一 包 2321250.00 元。 本项目最高限价为 2321250.00 元,其中:第 一 包 2321250.00 元。 采购需求:曹县商都粮库有限公司孙老家库区拟采购全自动智能吸粮机1台、双链条扒谷机8台;曹县地方粮食储备库拟购置液压翻板设备1台、全自动智能吸粮机三台,检化验设备购置:脂肪酸值测定仪、锤式旋风磨(全自动)面筋洗涤仪(双头)、面筋指数仪(离心机)、烘干仪、电热烘箱、小麦硬度指数测定仪、粮食水分测试粉碎磨、谷物水分快速测定仪、电子天平、容重器等 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历天内完成安装调试并验收合格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潜在投标人应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需按照《关于实行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信用承诺制的通知》(菏财采[2022]9 号)规定提供菏泽市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信用承诺函,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供货能力;2.按照《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库〔2020〕46号)要求,本项目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投标人须出具《中小企业声明函》;3.所投产品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强制性认证要求与标准,没有知识产权纠纷;4.潜在投标人在“信用中国”(www.creditchina.gov.cn)或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等网站中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5.本次采购不接受联合体投标;6.审查方式:资格后审。 三、获取招标文件: 投标人开标时间前在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网(http://hzsjyzx.cn/)本项目招标公告页面免费下载电子招标文件。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及地点: 投标截止时间、开标时间:2023-11-21 09:00 开标地点:曹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五、公告期限: 招标公告发出之日起5_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1. 招标公告在中国菏泽政府采购网(http://ggzypz.heze.gov.cn/home)、中国山东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shandong.gov.cn)上发布。预算金额在500万以上的项目,同时在中国政府采购网上发布。2. 招标公告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山东省菏泽市)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http://hzsjyzx.cn/)、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发布。3.投标文件递交方式:投标人应当在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通过【菏泽市公共资源投标文件制作工具】上传投标文件。4. 支持网上远程开标,不见面开标,专家异地评审,投标人无需到现场参加开标会。 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联系人(采购人):曹县发展和改革局 地址:曹县城投集团702室 联系方式:05303531900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联系人(代理机构):菏泽全过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菏泽市牡丹区中华世纪城24号 联系方式:13285304149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代理机构):代燕会 联系方式:13285304149 如有询问,请在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网(http://hzsjyzx.cn/)本项目采购公告页面在线提交。询问及答复的内容在上述公告页面查看。 发 布 人:菏泽全过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3-10-31 15:58 请点击此处下载政府采购交易系统操作说明(供应商端)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click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show() }) $('.close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hide() })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天平,BOD测定仪,微波水分测定 开标时间:2023-11-21 09:00 预算金额:232.13万元 采购单位:曹县发展和改革局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菏泽全过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曹县发展和改革局曹县发展和改革局2023年度地方粮食储备库和商都粮库粮食仓储设备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3-10-31 招标文件: 附件1 曹县发展和改革局曹县发展和改革局2023年度地方粮食储备库和商都粮库粮食仓储设备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2023-10-31] 曹县发展和改革局曹县发展和改革局2023年度地方粮食储备库和商都粮库粮食仓储设备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项目概况: 曹县发展和改革局2023年度地方粮食储备库和商都粮库粮食仓储设备采购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网(http://hzsjyzx.cn/)本项目采购公告页面免费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3-11-21 09:00 (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采购项目基本情况: 采购项目编号(建议书编号):SDGP371721000202302000262 采购项目名称:曹县发展和改革局2023年度地方粮食储备库和商都粮库粮食仓储设备采购项目 预算金额与最高限价: 本项目预算金额为 2321250.00 元,其中:第 一 包 2321250.00 元。 本项目最高限价为 2321250.00 元,其中:第 一 包 2321250.00 元。 采购需求:曹县商都粮库有限公司孙老家库区拟采购全自动智能吸粮机1台、双链条扒谷机8台;曹县地方粮食储备库拟购置液压翻板设备1台、全自动智能吸粮机三台,检化验设备购置:脂肪酸值测定仪、锤式旋风磨(全自动)面筋洗涤仪(双头)、面筋指数仪(离心机)、烘干仪、电热烘箱、小麦硬度指数测定仪、粮食水分测试粉碎磨、谷物水分快速测定仪、电子天平、容重器等 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历天内完成安装调试并验收合格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潜在投标人应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需按照《关于实行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信用承诺制的通知》(菏财采[2022]9 号)规定提供菏泽市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信用承诺函,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供货能力;2.按照《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库〔2020〕46号)要求,本项目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投标人须出具《中小企业声明函》;3.所投产品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强制性认证要求与标准,没有知识产权纠纷;4.潜在投标人在“信用中国”(www.creditchina.gov.cn)或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等网站中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5.本次采购不接受联合体投标;6.审查方式:资格后审。 三、获取招标文件: 投标人开标时间前在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网(http://hzsjyzx.cn/)本项目招标公告页面免费下载电子招标文件。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及地点: 投标截止时间、开标时间:2023-11-21 09:00 开标地点:曹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五、公告期限:招标公告发出之日起5_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1. 招标公告在中国菏泽政府采购网(http://ggzypz.heze.gov.cn/home)、中国山东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shandong.gov.cn)上发布。预算金额在500万以上的项目,同时在中国政府采购网上发布。2. 招标公告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山东省菏泽市)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http://hzsjyzx.cn/)、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发布。3.投标文件递交方式:投标人应当在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通过【菏泽市公共资源投标文件制作工具】上传投标文件。4. 支持网上远程开标,不见面开标,专家异地评审,投标人无需到现场参加开标会。 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联系人(采购人):曹县发展和改革局 地址:曹县城投集团702室 联系方式:05303531900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联系人(代理机构):菏泽全过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菏泽市牡丹区中华世纪城24号 联系方式:13285304149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代理机构):代燕会 联系方式:13285304149 如有询问,请在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网(http://hzsjyzx.cn/)本项目采购公告页面在线提交。询问及答复的内容在上述公告页面查看。 发 布 人:菏泽全过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3-10-31 15:58 请点击此处下载政府采购交易系统操作说明(供应商端)
  • 刘昌孝院士:关注世界医药创新发展和监管改革
    p   由于重量级产品的带动、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医药消费结构的变化和药物本身的安全性能要求,化学药在药物市场中的统治地位正受到严重挑战,生物类新兴药物则迅速崛起,生物医药已成为药物研发的重中之重。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将应用于天然药材的种质改良当中,天然药物将获得更为快速的增长。 /p p   高投入、高风险和低回报仍是全球药企面临的挑战,2017年回报率仅为3.1%,远低于2010年的10.7%,也低于2016年的3.7%,这意味着研发水平提高,付出的成本就越高,获得的效益则越低,企业的竞争性研究成果来之不易。特别是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药企,还面临着如何进医院、进医保以及如何打通渠道、抢占市场等问题。 /p p   2017年,美国更加重视科学监管以促进创新新药的发展,并建立创新药、仿制药的审评模式,实现创新药和仿制药平衡的双赢局面。我国也出台了很多新政策鼓励创新,并加快审评审批速度,但我国药品监管改革仍任重道远。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美国重视监管科学发展 /strong /span /p p   美国以监管科学促进创新新药发展方面,出现了重大变革。第一,促进药物开发,通过CDER(美国药审中心)和CBER(生物制品审评与研究中心)的沟通活动,促进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药物开发过程中与临床试验发起人增强交流 促进生物标记物与药物基因组学的应用 促进以患者报告结局(PROs)和其他终点评价工具的开发 促进罕见病药物的开发。第二,风险效益评价方面,在新药审评中使用风险效益评价工具,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开发项目(PFDD)召开PFDD会议公布总结报告。第三,FDA药品安全体系现代化。评价风险评估与减低策略(REMS)的实施效果,促进REMS标准化融入医疗保健体系,另外通过主动监测体系开展药品安全性评价,促进药物警戒现代化。第四,以药品电子技术通用技术文档(eCTD),继续强制实施eCTD,提高药品审评效率。第五,加速新药审评。处方药用户收费法(PDUFAV)提出“促进NME和原创性BLA审评透明度与沟通交流项目”以促进创新药审评审批。 /p p   仿制药审评办公室(OGD)提出了仿制药优先发展的领域,自2008年以来,每年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多达600个左右。在开展患者需求的仿制药替换原研药研究,将患者观点更多融入到仿制药上市后评价中 开发复杂剂型和缓释药物的一致性评价方法,以推动各种类型产品的仿制药上市 开发吸入、眼科或胃肠道药物等局部用药的生物等效性(BE)研究方法 建立治疗等效(TE)评价与标准 推进尖端计算和分析工具,以促进现代化的ANDA审评程序的发展。 /p p   相比之下,近几年我国批准的仿制药在两位数上徘徊。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自2013年启动以来到2017年初见眉目,今年该是完成预定目标的决定性一年。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药物试验“以患者为中心”的4P模式 /strong /span /p p   如今,世界医学模式发展到今天的新4P医疗模式(预防、预测、个体化和医患参与),FDA的CDER重视的外部参与(特别是患者参与)新药发展就是一大进步。重视患者利益,系统地考虑患者的体验、观点和需求,根据患者病情及可用的治疗选择优先顺序时,才能使药物开发和FDA的审评过程受益。 /p p   2017年,如FDA邀请患有肌肉衰减症、自闭症、斑秃和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患者参会并发布《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品开发倡议》(PFDD),鼓励患者参与到以患者为中心的合作中,就其他疾病领域生成公众意见,运用PFDD建立的流程作为模式。 /p p   在致力于加强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开发和监管决策时,CDER认识到有必要采用系统的、科学合理的方法途径来收集患者意见,以进一步为监管决策提供信息。可以说患者参与已成为药品开发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尽监管工作延伸到了许多科学、临床和技术领域,仍然无法完成患者所要求的一切问题。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印度新药临床试验监管日趋严格 /strong /span /p p   标榜“人道主义”的西方制药公司纷纷把临床试验转移至印度进行,对此,印度很多医药组织,包括国际上许多人道主义组织,纷纷批评西方制药公司用印度人试验新药的不人道性。印度的监管以国民利益为基点向前走了一大步,对用人体试验的做法越来越重视,因而强烈反对和抵制不安全的新药试验。 /p p   由于受到多项指控,印度的临床试验数量锐减,但是考虑到技术能力、成本效益和经商便利度等多方面因素,印度仍然是药物警戒、健康经济学和成果研究、临床数据管理、生物统计学和IT服务的首选研究中心。 /p p   在严管临床试验下,为减少批准时间,加强临床试验的协调一致,印度进行了多项法规修订,通过这些举措,印度在未来将再次成为具有优势的受试者友好临床试验中心。然而持续监督、制定维护受试者利益的规定并通过统一标准和全球标准进行临床试验管理的目标还非常艰巨。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中国药品监管改革成绩与挑战 /strong /span /p p   2016~201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及相关监管部门制定了系统的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对医药行业严格监管。特别是国务院2016 年3 月5 日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提出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对提升我国制药行业整体水平、保障药品安全有效、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p p   中国加速药品监管改革仍面临问题和挑战。第一,政策制定直接与临床用药需求相适应 第二,医药产业政策制定需要跨越某一企业和具体产品 第三,创新目的不只是企业的成功,而是满足社会发展和临床用药的可用性与可及性需求。因此,改革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p p   与美国相比,我国既不是仿制药大国,更不是创新大国,而是药品消费大国,国际上已经过专利期的品种仍占据我国市场(三甲医院70%以上为进口药)。除少数本土药企外,相当多企业创新发展艰难。举国重视的基本药物目录由于多种因素明显短缺,从多省市发布的公告可知,一些确有疗效的救命药、低价药、稀缺药处于“一药难求”局面。 /p p   在国家药品质量一致性的重大战略指引下,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发文,要求监管部门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要从群众需求出发,把临床必需、疗效确切、供应短缺、防治重大传染病和罕见病、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儿童用药等作为重点,促进仿制药研发创新,提升质量疗效,提高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更好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需求。 /p p   这些举措均为供给侧改革、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和国家药品安全的保证。对于临床急需品种加快审批政策有待完善、审评能力有待提高。对于上市的临床急需药物,需有相应政策与优惠,通过进入医保品种、招标中标品种的措施,提升企业药品上市后的回报。 /p p   为鼓励我国药物创新研发,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创新的新政策,如鼓励全球多中心同步临床试验、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物优先采购等。改革机遇与挑战中,针对研发理论、技术、辅料、工艺、设备等短板,加强药用辅料的研发和产业化,为生产缓—控释、智能化制剂提供高端辅料仍是发展的短板。相当多企业研发主体地位和研发环境不容乐观,国内临床试验力量不足、机构诚信素质不到位(2016年新药申报项目退审80%出于临床问题)、科学评价诚信缺乏(大量医学论文被查)。国家创新立项程序也太长(五年计划,2~3年立项),真正研发时间有限。相当一部分企业研究院所有名无实,合同(CRO)实验室水平差异太大。 /p p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药物研究院研究员) /p
  • 重磅: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通知,团体及企业标准有望发展壮大
    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p p   《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重点任务分工(2017-2018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国务院办公厅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2017年3月21日 /p p   (此件公开发布) /p p   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 /p p   重点任务分工(2017-2018年) /p p   为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协同有序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确保第二阶段(2017—2018年)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现提出如下分工。 /p p   strong  一、基本建立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 /strong 根据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对拟废止的强制性标准公告废止 对拟转化为推荐性标准的强制性标准公告转化,使其不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尽快完成文本修改 对拟整合或修订的强制性标准,分批提出修订项目计划,推进整合修订工作。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完善强制性标准管理制度。强制性标准要守住底线,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社会经济管理基本要求。(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牵头,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p p   strong  二、加快构建协调配套的推荐性标准体系。 /strong 落实推荐性标准集中复审意见,做好后续废止、修订、转化等相关工作,有效解决标准滞后老化问题。进一步明晰各层级推荐性标准制定范围,厘清各类标准间的关系,将推荐性标准范围严格限定为政府职责范围内的公益类标准,逐步缩减现有推荐性标准的数量和规模,为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留出发展空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着力提高推荐性标准供给质量。加强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备案协调性审查,及时做好备案标准信息维护工作。(国家标准委、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p p    strong 三、发展壮大团体标准。 /strong 组织制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明确制定原则,严格制定程序,构建团体标准自我声明和信息公开制度、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规范,建立第三方评估、社会公众监督和政府监管相结合的评价监督机制,推动团体标准制定主体诚信自律。扩大团体标准试点,逐步形成一批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团体标准制定机构。鼓励社会团体发挥对市场需求反应快速的优势,制定一批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优化标准供给结构,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鼓励在产业政策制定以及行政管理、政府采购、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工作中适用团体标准。(国家标准委、民政部牵头,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p p    strong 四、进一步放开搞活企业标准。 /strong 全面实施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逐步取消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鼓励标准化专业机构对企业公开的标准开展比对和评价,发布企业标准排行榜。建立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培育标准创新型企业。探索建立企业标准化需求直通车机制。支持标准化服务业发展,完善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牵头,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p p   开展以随机抽查、比对评价为主的企业标准公开事中事后监管,对依据标准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开展监督检查,并将结果纳入全国企业质量信用档案数据库。(质检总局、工商总局等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p p    strong 五、增强中国标准国际影响力。 /strong 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化治理,增强标准国际话语权。建立中外标准化专家合作交流机制,鼓励中国专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作。实施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与沿线重点国家在国际标准制定、标准化合作示范项目建设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探索建立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快速通道,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承担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领导职务和秘书处工作,将国有企业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取得的重大工作成果纳入考核体系。鼓励和规范外资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探索建立中外城市间标准化合作机制。组织翻译一批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以及对外经贸合作急需标准,推进重点领域标准中外文版同步制定工作,推动中国标准海外应用。积极开展中外标准比对分析,加快提升国际国内标准水平一致性程度,主要消费品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以上,装备制造业部分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90%以上。(国家标准委牵头,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p p   strong  六、全面推进军民标准融合。 /strong 大力实施军民标准通用化工程,推动军用装备和设施采用先进适用的民用标准,将先进适用的军用标准转化为民用标准,军地协作制定一批军民通用标准。建设军民标准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开展军民标准化技术组织共建共享,加大国防和军队技术专家参与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范围和力度。明确军民通用标准的制修订程序,逐步形成军民标准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国家标准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工局牵头,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p p    strong 七、提升标准化科学管理水平。 /strong 强化科技与标准的互动支撑,加大科技研发对标准研制的支持力度,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试点,加快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科技部、国家标准委牵头,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p p   加强标准化管理机制创新,探索建立有利于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的标准化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标准制定效率,缩短标准制定周期。加强标准立项评估工作,强化标准制修订过程监督,建立标准实施评估机制,健全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动态管理,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公开考核评估结果,强化结果应用。(国家标准委、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p p    strong 八、推动公益类标准向社会公开。 /strong 研究制定国家标准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在遵守国际(国外)标准组织版权政策前提下,免费向社会公开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文本。推动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文本向社会免费公开。加强全国标准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提供标准信息的公益性服务。(国家标准委牵头,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p p    strong 九、加快标准化法治建设。 /strong 加快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修订工作,争取尽快出台,实现改革于法有据。(国务院法制办、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牵头负责) /p p   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配套规章立改废工作,协调推动各有关部门、各地方标准化立法工作,推进标准化法治体系建设。(国家标准委、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p p    strong 十、推动地方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 /strong 健全地方政府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确保机制有效运行。完善支持标准化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大力推进“标准化+”行动,促进标准化与各领域融合发展,强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行政许可、政务公开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标准化工作。严格依据强制性标准开展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探索开展标准实施评估。深化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标准化协作,发挥城市标准化创新联盟等平台机制作用,统筹协调跨区域跨领域的重大标准化问题。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标准化改革试点。(国家标准委、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p p    strong 十一、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 /strong 推进标准化学历教育,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建设高水平标准化智库,吸纳国内外顶尖人才为标准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着力培养标准化管理人才,造就一批理论与实践并重、既懂专业又善于标准化管理的综合型人才。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立标准化相关研究机构,大力培育标准化科研人才。探索建立企业和高等院校、职业学校、标准化科研机构联合培养人才的市场化机制,将标准化知识纳入职业技术工人培训内容,加强企业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快落实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规划,选拔培养一批懂专业、懂外语、懂规则的国际标准化人才。(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标准委牵头,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p p    strong 十二、强化标准化经费保障。 /strong 各级财政应根据工作需要统筹安排标准化工作经费,对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推荐性标准优化完善以及标准国际化等重点任务给予积极支持。广泛吸纳社会各方资金,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标准化专项基金,探索建立标准创新融资增信制度,形成市场化、多元化投入机制,支持标准化创新发展。(财政部、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牵头,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p p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落实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p
  • 以改革之“钥”开启发展之“门” 大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打造国际一流的检验检测服务品牌
    新年新气象,实干开新局。对于致力成为我国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领域领航者的大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以下简称“大检集团”)而言,今年1月12日,其下属大连标准认证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标准认证公司”)的重组挂牌,可谓是其深化改革、做强做大的又一重要举措。“坚持走改革创新发展道路”,是大检集团成立以来,集团党委的共识。面对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与改革经营发展重任交织,如何以改革促发展,激发内生动力,是摆在大检集团面前的一道新课题。这考验的是勇气、是魄力,更是思想上的破冰。正是在这种共识下,近年来,大检集团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发展,在全国合理布局,目前,已形成“立足大连、服务辽宁、面向东北、辐射全国、走向国际”的国家、省、市三级检验中心统筹发展格局,并积极构建全球通行的检验检测认证体系,全力打造成为我国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领域的领航者,打造国际一流的检验检测服务品牌。标准认证公司重组,正是大检集团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的重要举措。始建于2002年的标准认证公司是以“标准、认证、编码、检测、培训、科研”为主业的综合性技术服务机构,业务范围涵盖标准化服务、认证服务、物品编码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服务、无损检测服务、职业培训服务、科技研发服务六大板块。2023年,大检集团将旗下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物品编码与信息化研究院有限公司等8家子公司进行整合重组,成立标准认证公司。破冰之路,虽艰必达。标准认证公司坚持实施全国市场开发战略,目前业务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30多个城市,实现当年组建、当年盈利的目标。瞄准市场需求、明确品牌定位、增强核心竞争力,是大检集团赋予标准认证公司的使命责任,也是标准认证公司自身发展的目标所在。近年来,标准认证公司围绕自身业务领域,一步一个脚印,向改革要效益、向市场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不仅向全国商贸流通领域标准化建设输出“大连经验”,也积极投身数字化革命的浪潮,打造数字化平台。2023年,该公司承担的《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专项)》技术服务项目通过国家考核验收。标准体系的运行和实施,大幅提升了流通效率与服务质量,实现商贸流通提质增效的目标,助力大连市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同时,标准认证公司也通过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助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公司结合大连市金石滩度假区区域特色、发展定位,多角度、多维度持续提供标准化技术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指导申报并成功获批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该项目构建了金石滩全域旅游标准体系,包含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服务提供标准体系、服务保障标准体系等302项标准;指导编制、组织审查并发布实施《全域旅游建设指南》等22项标准,并成功立项辽宁省地方标准《特色民宿建设与运营指南》。标准化试点建设已初见成效,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影响力及满意度方面,都取得明显提升。不仅如此,2023年年底,标准认证公司还取得了辽宁地区唯一意大利船级社无损检测考试中心授权。ISO9712无损检测证书是基于无损检测方法颁发的证书,可适用于各种行业,同时也被国内及国际客户广泛认可。数字化带来全新机遇。标准认证公司建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采用先进的源数据采集设备,对企业商品进行全套商品源数据采集,出具《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商品信息属性表》并将商品信息上传到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不但使商品具备进入大润发等大型商超销售的前提条件,实现商品由实物到数字化资产转换,也是商品在第一时间完成信息共享、应用于全网各App平台的重要保障。成绩属于过去。以科技创新为牵动,以深化改革为抓手,以做强品牌为目标,作为拥有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个国家级质检中心,1个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气瓶安全技术)(在建),1个省级容量计量检定站的大检集团,新年伊始云程发轫,必将奋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新征程。
  • 国家发改委: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时不我待
    高技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和高端环节,具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创新性强、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等特点。高技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增长点,是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的重要抓手,是科技与经济有机融合的桥梁和纽带。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对于扩大内需、吸纳就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明确要求,要大力发展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创业服务、技术交易、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也对高技术服务业做出了明确部署。按照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积极推动高技术服务业发展。一是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制定软件产业扶持政策等措施,加大对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二是为推进高技术服务业试点工作,印发《关于做好当前高技术服务业工作的通知》,在北京、上海等14个省市先行开展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试点工作,努力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培育发展新兴业态,不断增强产业创新和集聚发展能力。三是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务求通过加强统筹协调,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国务院办公厅已于2011年底颁布实施了《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   《指导意见》立足于整合和利用好现有支持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和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紧密结合相关领域正在推进的体制机制创新,最大限度地整合现有资源,形成合力,促进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服务业发展改革的总体要求,重点发展高技术延伸服务和相关科技支撑服务,加强政府引导,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市场需求,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提升高技术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推动高技术服务业做强做大”,坚持“分类指导、市场驱动、创新发展、开放合作”16字发展原则。“分类指导”就是要按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有针对性地采取推动相关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打破市场垄断等措施,着力培育服务企业,实现高技术服务业市场化发展。“市场驱动”就是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培育新兴业态,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发展各类市场化运作的服务企业,促进高技术服务业规模化发展。“创新发展”就是要着力加强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引导高技术服务业专业化发展。“开放合作”就是要进一步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品牌,推动高技术服务业国际化发展。   《指导意见》从高技术的延伸服务,支撑科技创新的专业化服务两个方面,明确了当前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8大重点领域,即: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生物技术服务等,提出了各领域的重点任务和发展方向。研发设计服务领域,要着力发展壮大专业研发设计服务企业,支持工业设计高端化服务发展 知识产权服务领域,要重点构建功能齐全、服务主体多元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 检验检测服务领域,要促进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运营,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领域,要重点构建市场化的综合性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水平 信息技术服务领域,要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新兴的网络信息服务,加强软件和支撑工具的研发,推进各类面向行业应用的信息服务,提升服务外包水平 数字内容服务领域,要重点推进数字文化产品的创造和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电子商务服务领域,要重点支持面向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发展壮大,健全在线信用评估、电子支付、电子认证等技术服务体系 生物技术服务领域,要重点在医药、农业、食品、环保等领域提升生物技术服务水平。   高技术服务业工作涉及行业广、改革难度大、创新性强,需要国家各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积极开展工作。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指导意见》有关精神,研究完善相关工作措施,确保取得实效。
  • 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
    p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 a href=" 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3/201812/t20181211_684232.html" target=" _self"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了《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span /strong /a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 /span /strong 明确了渤海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范围与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p p   《行动计划》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改善渤海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陆海统筹、以海定陆,坚持“污染控制、生态保护、风险防范”协同推进,治标与治本相结合,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相衔接,科学谋划、多措并举,确保渤海生态环境不再恶化、三年综合治理见到实效。 /p p   《行动计划》提出,通过三年综合治理,大幅度降低陆源污染物入海量,明显减少入海河流劣V类水体 实现工业直排海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 完成非法和设置不合理入海排污口清理工作 构建和完善港口、船舶、养殖活动及垃圾污染防治体系 实施最严格的围填海管控,持续改善海岸带生态功能,逐步恢复渔业资源 加强和提升环境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到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水质)比例达到73%左右,自然岸线保有率保持在35%左右,滨海湿地整治修复规模不低于6900公顷,整治修复岸线新增70公里左右。 /p p   《行动计划》确定开展陆源污染治理行动、海域污染治理行动、生态保护修复行动、环境风险防范行动等四大攻坚行动,并明确了量化指标和完成时限。 /p p   一是陆源污染治理行动。针对国控入海河流实施河流污染治理,并推动其他入海河流污染治理 通过开展入海排污口溯源排查,严格控制工业直排海污染源排放,实施直排海污染源整治,实现工业直排海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并完成非法和设置不合理入海排污口的清理工作 推进“散乱污”清理整治、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城市生活污染防治等工作 通过陆源污染综合治理,降低陆源污染物入海量。 /p p   二是海域污染治理行动。实施海水养殖污染治理,清理非法海水养殖 实施船舶和港口污染治理,严格执行《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推进港口建设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设施,做好船、港、城设施衔接,开展渔港环境综合整治 全面实施湾长制,构建陆海统筹的责任分工和协调机制。 /p p   三是生态保护修复行动。实施海岸带生态保护,划定并严守渤海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确保渤海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在三省一市管理海域面积中的占比达到37%左右,实施最严格的围填海和岸线开发管控,强化自然保护地选划和滨海湿地保护 实施生态恢复修复,加强河口海湾综合整治修复、岸线岸滩综合治理修复 实施海洋生物资源养护,逐步恢复渤海渔业资源。 /p p   四是环境风险防范行动。实施陆源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范,开展环渤海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工作 实施海上溢油风险防范,完成海上石油平台、油气管线、陆域终端等风险专项检查,定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在海洋生态灾害高发海域、重点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区等区域,建立海洋赤潮(绿潮)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及信息发布体系。 /p p   为确保渤海综合治理各项任务的落实,《行动计划》从组织领导、监督考核、资金投入、科技支撑、规划引领与机制创新、监测监控、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等方面做出安排,期冀对《行动计划》各项工作的实施予以充分保障。 /p
  • 三鹿配方获国家科技大奖 建议改革制度
    三鹿配方竟获国家科技大奖 委员呼吁改革科技奖励制度   本报北京3月8日讯 在8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校长助理马大龙谈到,三鹿集团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的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产品,其研究项目竟获得了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对此,马大龙认为,有必要反思并改革我国科技奖励制度。   马大龙说,三鹿集团“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项目”曾获得过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随后相关产品却被查出含有过量三聚氰胺。马大龙称,“这一现象损害了国家科技奖励的尊严,暴露出当前科技奖励制度的某些弊端。”   马大龙剖析,由于我国科技奖励体系依附于行政体制,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难免受到行政干预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影响。一些科研人员一方面不得不频繁地从事“成果包装”、“人情公关”等事物,另一方面又在拼命追赶科研进度,长期处在这种状态下的科研人员身心疲惫,连专心从事科研活动都难以做到,更别说创造出一流的成果。   相关报道: 邬贺铨委员: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记者孙闻)8日在京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邬贺铨在代表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发言时指出,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突破原有的科技体制、运行机制和政策层面的障碍,建立组织高效、责权明晰、监督有力、运行通畅的重大科技专项组织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邬贺铨委员说,自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颁布以来,重大科技专项启动工作进展缓慢,在鼓励自主创新重大政策的落实、科技经费的规范管理、专项项目责任制的建立和有效的监管、实施等方面都面临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邬贺铨委员说,造成上述问题的直接原因是重大专项组织管理体系层次多、效率低,统筹协调难度大,组织和政策落实过程缓慢。   为了进一步推动问题的解决,邬贺铨委员提出几点建议:一、加强专项的宏观协调力度。建议借鉴“两弹一星”和北京奥运的成功经验,建立举国体制。二、要继续推动激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三、建立军民结合的新体制。四、改革财政科技经费管理办法。五、关注对产业竞争能力的支持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六、重视技术和人才储备。 马大龙委员:维护科技奖励尊严,深化奖励制度改革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王宇)8日在京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马大龙发言指出,有必要认真反思我国科技奖励制度,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   结合当前科技奖励中存在的问题,马大龙委员提出几点建议:一、适当延长科技奖励评奖周期。建议将各类科技奖项评奖周期延长到2至3年,控制奖项总量,以提升奖励质量。二、调整科技奖项设置。逐步减少国家和地方科技进步奖中面向市场的成果奖励,精简部门和地方设置的科技奖励,转移奖励重点,增设杰出科技贡献奖。三、完善评审机制。强化资格考察,确保奖励公平。强化对候选人相关条件的审查,加强推荐把关。调整评审时限,建议奖励候选项目应有3—5年以上连续、稳定和有效的验证或应用后才能申报,以确保成果的成熟性。 (来源:新华社)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