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国防科工局共建

仪器信息网国防科工局共建专题为您整合国防科工局共建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国防科工局共建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国防科工局共建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国防科工局共建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国防科工局共建话题讨论。

国防科工局共建相关的资讯

  • 重大利好!9所双一流高校获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2016年6月,国家国防科工局曾公布了“十三五”期间共建高校名单,其中1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获得国防科工局和教育部共建,25所地方高校获得国防科工局和地方政府共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继2016年后,国防科工局最近又新增了一批共建高校名单,包括8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和1所省属高校。在国家大力实施军民融合的大背景下,这9所高校将迎来学校发展上的重大利好。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据悉,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目的,在于重点开展高校国防特色学科和专业建设、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及军工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等工作;发挥共建高校专业优势,承担军工科研任务;鼓励和支持共建高校与军工企事业单位,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积极推进共建高校开展“双一流”特别是一流学科建设。 /p p 8所教育部直属高校获共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日前,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联合发文,确定“十三五”期间新增8所共建高校。此次新增共建的8所高校分别是:北京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从入选名单来看,8所高校中6所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些高校在国防领域均有所涉足,部分学科为我国国防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我国国防事业的崛起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p p br/ /p
  • 国防科工局与教育部决定共建16所高校 与地方政府决定共建25所高校
    从6月30日的国防科技创新基地和共建高校座谈会获悉:国防科工局与教育部决定共建16所高校,与地方政府决定共建25所高校,并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统筹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建设,优化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布局,支持打造一批一流的国防特色高校和国防特色学科,以此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表示,建设好国防科技创新基地和共建高校是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开创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新局面的必然要求。要抓好技术推动与需求牵引的协同,既要潜心开展基础前沿技术研究,也要瞄准装备研制需求,形成充足的技术储备 要抓好产学研用的协同,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科研院所之间,发挥各自优势,打造创新联盟,形成创新合力 要抓好军民科技的协同,加强开放共享,强化体系融合 要抓好政策链与创新链的链接,让政策更好的引导创新、激发创新、服务创新。  许达哲说,推进国防科技创新基地和共建高校建设,对于大力提升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成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十三五”时期,国防科技创新基地和共建高校要着力提高基础前沿探索能力、关键技术攻关能力以及重大专项、重大工程支撑能力,真正成为支撑国家安全的重要科技力量,成为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的骨干力量,成为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中坚力量。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为国防军工事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和高水平科研支撑,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十二五”时期,教育部与国防科工局积极开展共建,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国防军工专门人才,产出了一批服务国防军工事业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建设了多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十三五”时期,抓好共建高校建设,要加强部门协同,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创新发展的强大活力 要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一流军工人才 要推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产出一流科研成果 要共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一流国防学科。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国防特色高校和拥有国防特色学科的共建高校向军工单位累计输送毕业生近12.5万人,为国防科技工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共建高校与各大军工集团、科研院所合作,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申报国家重大项目、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协同创新。学科领域涵盖机械制造、微电子、信息、材料、光学、核物理等多个方面,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电子信息、核工业等军工领域,获得多项国家级科技奖励。  座谈会上,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代表和部分军工集团公司、共建高校领导作交流发言,介绍开展国防科技创新的经验做法,畅谈后续工作思路,并围绕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强化协同体系建设、推动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根据相关报道,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生力军作用和基础前沿科技研究中的优势,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教育部按照“同等优先,择优扶强”的原则,在“十三五”期间支持共建以下16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国防科工局除了与教育部共建16所部属高校外,还与地方共建了25所高校,根据报道,“十三五”期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重新启动了高校共建工作,拟在各省选取1所有特色、有实力的省属高校进行省局共建。不过鉴于各个省份的情况不同,部分省份并非只有一所大学获得国防科工局的共建,包括南华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西安工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上海大学等地方高校此次均获得了国防科工局的共建。   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吴艳华主持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张建华、徐占斌,国防科工局党组成员王承文出席会议。教育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军工集团公司、国防特色高校、共建高校主要负责同志,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的代表参加会议。
  • 2022年度国防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启动
    根据国防科工局的统一部署,2022年度国防科学技术奖的提名工作已正式启动。具体事宜可联系中国国防工业企业协会战略咨询工作委员会,协会受理申报材料截止日期为2022年4月25日。  一、国防科学技术奖简介  国防科学技术奖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设立国防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负责管理。国防科学技术奖的评审组织工作,由工信部委托国防科工局负责。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是为了奖励在推动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鼓励自主创新,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设立下列国防科学技术奖:  一、国防技术发明奖  国防技术发明奖授予在国防建设和因保密不能公开的军民结合技术开发中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技术发明成果的单位和个人。  技术发明成果应具备下列条件:  1. 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   2. 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   3. 经实施,创造显著的军事效益、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  二、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完成武器装备及其配套产品的科研、生产、试验及相关工作、在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因保密不能公开、在国防基础性技术研究、在为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而进行的国防科技工业软科学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三、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  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授予在当代国防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国防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在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型号研制和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化等领域及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取得重大创新性成果,创造显著军事、社会或经济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重要提示:  1. 国防技术发明奖和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2. 已申报国家级或其他省部级科技奖励的项目,不得再申报国防技术发明奖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  3. 同一技术内容不能同时申报国防技术发明奖和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  4. 在技术上又取得重大进步或新的突破的,可就其进步或突破的部分申报国防技术发明奖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  国防技术发明奖和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4个等级:  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实行限额申报、限额授奖,每年评审一次。  (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奖金标准:特等奖奖金金额为150万元/项,一等奖奖金金额为30万元/项,二等奖奖金金额为15万元/项。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国防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奖励在推动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鼓励自主创新,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业和信息化部)设立下列国防科学技术奖:  (一)国防技术发明奖   (二)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   (三)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  第三条 国防科学技术奖励工作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为了维护国防科学技术奖的严肃性,国防科学技术奖的评审、授予,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五条 国防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管理工作要严格保守国家秘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第二章 奖项设置和奖励范围  第六条 国防技术发明奖授予在国防建设和因保密不能公开的军民结合技术开发中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技术发明成果的单位和个人。  前款所称技术发明成果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   (二)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   (三)经实施,创造显著的军事效益、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  第七条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完成下列创新科技成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一)在武器装备及其配套产品的科研、生产、试验及相关工作中取得的科技成果   (二)在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的型号工程及技术、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中取得的因保密不能公开的科技成果   (三)在国防基础性技术研究中取得的科技成果   (四)在为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而进行的国防科技工业软科学研究中取得的科技成果。  第八条 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授予在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下列科学技术工作者:  (一)在当代国防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国防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   (二)在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型号研制和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化等领域及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取得重大创新性成果,创造显著军事效益、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的。  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的推荐、评审、授予等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九条 国防技术发明奖和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4个等级。  第十条 国防技术发明奖和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实行限额申报、限额授奖,每年评审一次。  第三章 评审机构  第十一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设立国防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负责国防科学技术奖的管理。  国防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委托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以下简称国防科工局)负责。  第十二条 奖励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一)审定国防科学技术奖励项目评审结果   (二)监督国防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的申报、评审和异议处理工作   (三)对国防科学技术奖励工作提供政策性意见和建议。  第十三条 奖励委员会由19—23人组成。主任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级领导担任。成员分别由国防科技领域的专家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组成。组成人选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提出,征求国防科工局意见后,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  奖励委员会实行聘任制,每届任期三年。  第十四条 奖励委员会下设评审委员会,主要职责:  (一)对各专业评审委员会初评通过的国防科学技术奖项目进行评审   (二)向奖励委员会报告国防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的评审结果   (三)向奖励委员会报告国防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的申报、评审和异议处理情况   (四)协调处理重大异议及评审工作中出现的其他问题。  第十五条 评审委员会由25—29人组成。主任由国防科工局负责同志担任,委员分别由各专业评审委员会主任、本专业专家,以及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同志组成。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国防科工局批准。  第十六条 根据工作需要,评审委员会可设若干专业评审委员会,负责相应专业的国防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的初评。各专业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国防科工局批准。  第十七条 奖励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承担,评审委员会、专业评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国防科工局负责。  第四章 申报  第十八条 国防技术发明奖和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已申报国家级或其他省部级科技奖励的项目,不得再申报国防技术发明奖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同一技术内容不能同时申报国防技术发明奖和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  在技术上又取得重大进步或新的突破的,可就其进步或突破的部分申报国防技术发明奖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  第十九条 申报国防技术发明奖和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必须按规定格式填写相应的《国防科学技术奖申报书》,并提供所要求的附件材料及相应的电子文档。提供的有关材料必须真实、可靠。  第二十条 申报国防技术发明奖和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材料应按下列渠道报送:  (一)军工集团公司负责对其所属单位申报项目材料进行审查后,统一报送国防科工局。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科学技术工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地区承担军工任务的地方单位申报项目材料审查后,统一报送国防科工局。  (三)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单位和国防科工局所属单位对申报项目材料审查后,直接报送国防科工局。  (四)其他企事业单位申报项目材料,由其主管部门(单位)审查后报送国防科工局。  第五章 评审与授予  第二十一条 国防技术发明奖和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励等级按下列指标进行综合评定:  (一)自主创新程度   (二)难易程度、复杂程度   (三)先进程度   (四)成熟性、完备性   (五)综合效益(军事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六)应用情况与效果、科学技术价值。  第二十二条 申报国防技术发明奖和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项目,由国防科工局进行形式审查后,按所属专业划分到相应的专业评审委员会进行初评。  第二十三条 专业评审委员会的初评结果应在适当范围内公布。自公布之日起50日内为异议期。自公布之日起70日内异议处理完毕的,继续参加本年度评审 自公布之日起一年内异议处理完毕的,提交下一年度评审 自公布之日起一年后异议处理完毕的,可以重新申报。  第二十四条 经过异议程序后,各专业评审委员会的初评结果,提交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第二十五条 评审委员会对初评通过的奖励项目进行评审后,将评审结果,以及奖励项目和奖励等级的建议提交奖励委员会审定,并向奖励委员会报告申报、评审和异议处理工作情况。  第二十六条 奖励委员会对评审结果,以及获奖人选和奖励等级的建议进行审定。符合授奖条件的项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授奖,向获奖人员和单位颁发奖励证书,并按有关规定颁发奖金。  第二十七条 国防技术发明奖和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采取评委集体讨论、投票的方法进行评审。特等奖和一等奖项目,应有投票人数2/3及以上的票数通过 二等奖和三等奖项目,应有投票人数3/5及以上的票数通过。  奖励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和专业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表决应当有2/3以上多数(含2/3)委员参加,表决结果方有效。  第二十八条 国防技术发明奖和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实行回避制度。被评项目的完成人或来自项目完成单位的人员是评委的,在该项目讨论和投票时均应回避。  第二十九条 获奖人员的情况及主要贡献,应记入本人档案,作为综合考核、评价科技人员的依据之一。  第三十条 奖金应按完成单位、完成人的贡献大小进行合理分配,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十一条 国防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数额由国防科工局商请财政部规定。国防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经费由中央财政列支。  第六章 异议处理  第三十二条 在异议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公布国防技术发明奖和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的内容真实性、成果权属、获奖资格、完成单位和完成人及其排序等问题提出异议。  第三十三条 对公布国防技术发明奖和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提出异议的,要填写异议书,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受理:  (一)匿名的异议   (二)无正当理由超过异议期提出的异议   (三)关于奖励等级的异议。  第三十四条 申报单位内部提出的异议,由申报单位负责处理 军工集团公司所属单位间的异议由军工集团公司负责处理 各军工集团公司之间的异议,以及其他的单位和个人提出的异议,由国防科工局负责处理。  必要时,国防科工局可以组织评审委员和专家对重大异议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  第七章 罚则  第三十五条 对于剽窃、侵占他人科技成果的,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国防科学技术奖的,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后,撤销其奖励,追回奖励证书和奖金,并建议其主管部门或单位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六条 参与国防科学技术奖评审活动和有关工作的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建议有关部门或单位依法给予处分。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的实施细则由国防科工局负责制定。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2006年12月27日发布的《国防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令第19号)同时废止。
  • 国务院发文支持军民大型国防科研仪器设备整合共享
    p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通知》。《通知》提出,为进一步加大支持创新的力度,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和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为创新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将在全国或京津冀、上海、广东(珠三角)、安徽(合芜蚌)、四川(成德绵)、湖北武汉、陕西西安、辽宁沈阳等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内,推广涉及四个方面共13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 /p p   军民融合创新方面3项,包括“军民大型国防科研仪器设备整合共享”、“以股权为纽带的军民两用技术联盟创新合作”、“民口企业配套核心军品的认定和准入标准”等。 /p p   其中,军民大型国防科研仪器设备整合共享改革转型责任部门为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财政部,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共享服务平台,整合一定区域内大型国防科研设施与高校、科研院所仪器设备,逐步实现开放共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推广清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table width=" 600" align=" center" border=" 1" cellspacing=" 0" cellpadding=" 0" tbody tr class=" firstRow" td width=" 66"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序号 /p /td td width=" 177"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改革举措 /p /td td width=" 395"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主要内容 /p /td td width=" 15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责任部门 /p /td td width=" 110"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推广范围 /p /td /tr tr td width=" 66"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1 /p /td td width=" 177"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专利快速审查、确权、维权一站式服务 /p /td td width=" 395"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在专利密集型产业集聚区,依托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开展集专利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p /td td width=" 15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家知识产权局 /p /td td width=" 110"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 /p /td /tr tr td width=" 66"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 /p /td td width=" 177"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以关联企业从产业链核心龙头企业获得的应收账款为质押的融资服务 /p /td td width=" 395"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以从核心龙头企业获得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为关联产业链大企业、供应商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p /td td width=" 15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 /p /td td width=" 110"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 /p /td /tr tr td width=" 66"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3 /p /td td width=" 177"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面向中小企业的一站式投融资信息服务 /p /td td width=" 395"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构建物理载体和信息载体,通过政府引导、民间参与、市场化运作,搭建债权融资服务、股权融资服务、增值服务三大信息服务体系,加强科技与金融融合,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投融资信息服务。 /p /td td width=" 15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 /p /td td width=" 110"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 /p /td /tr tr td width=" 66"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4 /p /td td width=" 177"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贷款、保险、财政风险补偿捆绑的专利权质押融资服务 /p /td td width=" 395"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等依法按市场化方式自主选择建立& amp ldquo 贷款+保险保障+财政风险补偿& amp rdquo 的专利权质押融资新模式,为中小企业专利贷款提供保证保险服务。 /p /td td width=" 15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人民银行、国家知识产权局、银监会、保监会 /p /td td width=" 110"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 /p /td /tr tr td width=" 66"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5 /p /td td width=" 177"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强化创新导向的国有企业考核与激励 /p /td td width=" 395"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完善对地方国有企业重大创新工程和项目的容错机制,引入领导人员任期激励等创新导向的中长期激励方式。 /p /td td width=" 15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务院国资委 /p /td td width=" 110"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 /p /td /tr tr td width=" 66"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6 /p /td td width=" 177"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事业单位可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引进紧缺或高层次人才 /p /td td width=" 395"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高校和科研院所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制或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引进紧缺或高层次人才。 /p /td td width=" 15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 /p /td td width=" 110"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 /p /td /tr tr td width=" 66"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7 /p /td td width=" 177"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事业单位编制省内统筹使用 /p /td td width=" 395"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建立& amp ldquo 动态调整、周转使用& amp rdquo 的事业单位编制省内统筹调剂使用制度,形成需求引领、基数不变、存量整合、动态供给的编制管理新模式。 /p /td td width=" 15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央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 /p /td td width=" 110"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 /p /td /tr tr td width=" 66"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8 /p /td td width=" 177"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税地税联合办税 /p /td td width=" 395"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税、地税合作共建办税服务厅,统筹整合双方办税资源,实现& amp ldquo 进一家门、办两家事& amp rdquo 的目标。 /p /td td width=" 15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税务总局 /p /td td width=" 110"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 /p /td /tr tr td width=" 66"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9 /p /td td width=" 177"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军民大型国防科研仪器设备整合共享 /p /td td width=" 395"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建立共享服务平台,整合一定区域内大型国防科研设施与高校、科研院所仪器设备,逐步实现开放共享。 /p /td td width=" 15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财政部 /p /td td width=" 110"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 /p /td /tr tr td width=" 66"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10 /p /td td width=" 177"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以股权为纽带的军民两用技术联盟创新合作 /p /td td width=" 395"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联盟成员单位通过股权合作,构建紧密的组织形式和成果分享机制,提升军民两用技术的联合研发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p /td td width=" 15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 /p /td td width=" 110"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 /p /td /tr tr td width=" 66"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11 /p /td td width=" 177"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民口企业配套核心军品的认定和准入标准 /p /td td width=" 395"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在军工企业中确定可面向民口企业配套核心军品的认定、准入标准,形成军工企业与民口企业分工协作的合作模式。 /p /td td width=" 15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 /p /td td width=" 110"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 /p /td /tr tr td width=" 66" rowspan=" 2"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12 /p /td td width=" 177" rowspan=" 2"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鼓励引导优秀外国留学生在华就业创业,符合条件的外国留学生可直接申请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 /p /td td width=" 395"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外国留学生凭国内高校毕业证书、创业计划书,可申请加注& amp ldquo 创业& amp rdquo 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注册企业的,凭国内高校毕业证书和企业注册证明等材料,可申请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 /p /td td width=" 15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外专局 /p /td td width=" 110"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 /p /td /tr tr td width=" 395"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外国留学生,符合一定条件的,可直接申请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 /p /td td width=" 15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家外专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公安部 /p /td td width=" 110"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 /p /td /tr tr td width=" 66" rowspan=" 2"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13 /p /td td width=" 177" rowspan=" 2"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积极引进外籍高层次人才,简化来华工作手续办理流程,新增工作居留向永久居留转换的申请渠道 /p /td td width=" 395"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整合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和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实行一个窗口办理发放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 /p /td td width=" 15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家外专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p /td td width=" 110"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 /p /td /tr tr td width=" 395"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在原有永久居留政策基础上,新增与工资和税收挂钩的市场化渠道,外籍人员达到工资、缴税、工作年限等方面规定标准后,即可申请永久居留。 /p /td td width=" 159"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公安部、国家外专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p /td td width=" 110"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8个改革试验区域 /p /td /tr /tbody /table p /p p & nbsp /p /p
  • 四川拟鼓励国防科研生产单位不涉密开放科研仪器
    7月20日下午,四川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第一次全体大会召开。《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提交大会进行第三次审议。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史志伦介绍,《修订草案》从加强企业主体地位,深化科研机构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大科研资源共享,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修订。  企业可充分参与制定重大技术创新规划和计划  根据省委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修订草案》增加了“支持企业参与制定重大技术创新规划和计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产业目标明确的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应当鼓励和支持企业牵头组织实施。”  史志伦表示,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应当支持企业参与科技创新规划和设计制定,这有利于促进科技规划和计划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激发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有助于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科研项目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比例将提高  在《修订草案》中,对深化科研机构体制机制改革也增加了几条内容。不仅明确“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构建符合创新规律的科研组织方式和运行管理体制”,以及“利用本省财政性资金资助的科研项目,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自行确定和合理调整政府资助科学技术经费的支出结构,并应当提高人力资源费用的指出比例”,还规定“对经所在单位批准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者创办企业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的科学技术人员,以及到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兼职的企业科学技术人员,符合职称申报条件的,可以在现工作单位申报参与专业相关的系列(专业)职称评审”。  对此,史志伦谈到,有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目前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符合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科研经费中劳务费占比太小,难以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在调研中,又了解到科研项目与科研经费的管理长期存在“买酱油的钱不能用来买醋”、科研经费管得过死等现象。他表示,应当深化科研机构体制机制改革,破除科技人员在人事管理、职称评定中的障碍,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双向人才交流,畅通人才流动渠道,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更符合科技创新发展规律,更有利于释放科技能量、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  在不涉密条件下  鼓励国防科研生产单位开放科研设施和仪器  如何对科技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全社会科技资源,提高创新效率是我国科技创新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高水平的前沿研究离不开尖端科研设备的支持,而这类设备往往耗资巨大,为了避免或减少重复购买,实现科研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提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国家鼓励重大科研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让它们更好滴为科技创新服务、为社会服务。  史志伦介绍,依据《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修订草案》细化了关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大科研资源共享的内容。《修订草案》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科学技术信息、成果转移和转化等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促进科学技术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建立和完善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制度和运行补偿机制。并鼓励企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向社会开放科研设施和仪器。推进军民科学技术创新资源共建共享,鼓励国防科研生产单位在不涉密条件下向社会开放科研设施和仪器。  在许可进入、任务竞争、优惠政策等方面  民间投资主体将与国有军工企业享同等待遇  此外,《修订草案》依据“国家主导、军地协调、资源共享、市场运作”的指导思想,从建立军地协调机制、实现军地资源共享、降低“民参军”门槛、鼓励社会参与等方面,对我省军民融合发展进行了引领性规范,以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根据《修行草案》规定,“省人民政府建立军民融合发展领导机构,健全军民融合统筹协调机制,统筹制定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并且明确“省、市(州)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建立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国防科学技术市场需求信息发布,逐步实现军工科学技术资源向社会开放以及与民口科学技术资源的互通,促进军用和民用科学技术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方面的衔接与协调”,“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与军工单位合作或者独立承担武器装备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生产等任务。维护军品市场竞争秩序,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参与军民两用技术开发、国防军工项目建设、军工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军工企业改组改制等国防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工作,在许可进入、任务竞争、优惠政策等方面对民间投资主体与国有军工企业实行同等待遇”。  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  《修订草案》还完善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据悉,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是指经过创新,其品种、规格或技术参数等有重大突破,具有知识产权但尚未取得市场业绩的首台(套)或首批次的装备、系统和核心部件。史志伦介绍,为解决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等问题,根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省委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修订草案》增加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支持采购创新产品和服务政策,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并“鼓励企业采用首购、订购等非招标采购方式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
  • “高分辨率CCD遥感相机”项目荣获国防科技一等奖
    12月30日,2011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陈求发作工作报告。会议表彰了2010年在国防科学技术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分辨率CCD遥感相机”项目荣获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   高分辨率遥感相机是遥感卫星的主载荷,主要用于获取目标的高分辨率、高清晰图像,为资源勘察、环境监测、城市规划、防震减灾和空间科学试验服务。西安光机所科研人员坚持自主创新,潜心攻关、奋勇拼搏,突破了长焦距非球面光学系统及相机对空间环境的适应性、CCD高分辨率推扫成像和高速、实时、低噪声视频信号处理等关键技术,终于研制成功星载长焦距高分辨率CCD遥感相机,填补了国内空白。相关获得的图像清晰、层次丰富、像质优良。它是我国卫星遥感有效载荷研发的重大突破,对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具有重大意义。
  • "超连续谱光源"领域的佼佼者——访国防科大侯静
    国防科大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侯静  新学期伊始,国防科大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侯静,又一头扎入到她钟情的激光世界里,课题攻关、学术研讨、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年心无旁骛地不懈探索与创新,她率领课题组在“超连续谱光源”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使中国在该领域一跃进入国际领先行列,相关成果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光学重要成果”。  高挑的个头,齐耳的短发,和蔼的脸庞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刚进入不惑之年的侯静,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和863计划等10多个项目研究。作为中国“超连续谱光源”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侯静感到自己的一切已经与“光”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似乎成了她生活的全部。  27岁获得博士学位、31岁出国深造、35岁晋升为研究员、36岁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凭着在“超连续谱光源”领域的开创性研究成果,侯静已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  “我很幸运,赶上了好时代,让我有了发挥自身潜力、实现梦想的好平台。”侯静说。  1993年,从小梦想成为一名女兵的侯静,如愿以偿地考入国防科大应用物理专业学习。本科毕业时被保送为硕博连读研究生,并成为学校第一批联合培养生进入中国科学院深造,师从中国著名光学专家姜文汉院士,从事自适应光学研究。  2002年,侯静博士毕业留校任教。在一次学术交流中,著名激光技术专家赵伊君院士提到“超连续谱光源”能覆盖光电传感设备的整个工作波段,无法进行防护,堪称未来光电对抗的“完美光源”。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第一次听到“超连续谱光源”的侯静下定决心:开展“超连续谱光源”研究。  为了点亮“强军之光”,侯静从此在这一全新的研究领域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壁影孤灯,清苦相伴,凭着坚定的信念,她从零起步,执着前行。2007年,侯静申请到赴英国巴斯大学深造的机会。在这里,侯静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拼命地采集知识的花蜜,她的勤奋和创新性研究,给实验室的专家和同事留下了深刻印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回国后,侯静将国防科大与巴斯大学在光学领域的优势结合起来,提出合作开展“光谱可控的高功率超连续谱光源”研究。她的这一建议,很快获得中英两国相关部门批准,成为学校第一个政府间科技合作专项。从此,侯静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工作中。  短短几年时间,侯静率领研究小组以高平均功率和全光纤化为攻关目标,先后突破了多项核心关键技术瓶颈,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和研制出两种新型金属光子晶体光纤,掌握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功率超连续谱光源的研制技术,主要技术指标打破美国保持4年之久的纪录,一跃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在“超连续谱光源”基础研究取得突破的同时,侯静着力推动创新成果向生产力、战斗力转化,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军事效益。谈到当前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侯静说,改革将使我们的军队更有战斗力,军队科技工作者要努力提高创新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让科研成果转化为能打胜仗的“利器”,在这场“大考”中交出优秀答卷。  作为研究生导师,侯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乐于跟学员交朋友,更能于细微之处发现学员的思想变化。一次,侯静了解到一名学生父亲患重病急需手术,却因家庭困难凑不齐手术费。她二话没说,从工资中拿出5000元让他赶快寄回去,解了燃眉之急。这名学员将教师的关爱转化为学习动力,毕业时顺利考上了研究生。  在学员眼中,侯静既是导师,更像一位可亲可敬的“大姐姐”,他们有什么事都愿意跟自己的导师说,就连谈朋友、找对象也少不了请导师指导把关。用爱和责任熔铸师魂,甘为“红烛”育英才。在侯静指导和协助指导的研究生中,目前已有2人获全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获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人获省优秀硕士论文,1人获全军优秀硕士论文提名,连续5年获得学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0余人被推荐进入国外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或联合培养。  秀肩总是挑重担。2012年,侯静担任激光技术研究室主任,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无论工作多么繁忙,课题研究怎样艰难,她总保持着乐观开朗的阳光心态,并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同事和学员都说:“和侯教师在一起,很开心。”  科技词典中说:“超连续谱光源”具有光谱范围宽、亮度高、空间相干性好等特点,而侯静也像这一束绚丽多彩的光源,不断散发出光和热,默默点亮强军之路,照亮学子向强军目标一路前行。
  • 亚星仪科TD-02FA硅油型冻干机服务于国防科技大学
    亚星仪科TD-02FA硅油型冻干机服务于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TD-02FA硅油型冷冻干燥机设备图片:TD-02FA 冷冻干燥机,是一种新型的产品,它改变了传统的繁琐操作,实现了干燥过程的自动化。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又称升华干燥,是将含水份的样品预先冻结,然后使其水份在真空条件下使水蒸气直接升华出来,而物质本身剩留在冻结时的冰架中。经过冷冻干燥的物品,原有的生物、化学及物理特性基本不变,易于长期保存,加水后可恢复到冻干前的状态,并能保持其原由的生化特性。因此,冷冻干燥技术在医药、食品、化工、生物制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TD-02FA 冷冻干燥机用途:可广泛用在医学、制药、生物研究、化工和食品等领域。经冷冻干燥处理的物品易于长期保存,加水后能恢复到冻干前状态并保持原有生化特性。 TD-02FA 冷冻干燥机主要特点:1、干燥仓透明门采用航空亚克力材料,无粘结、高强度无泄漏,在操作过程中能清晰观察物料的变化过程。2、进口品牌压缩机,稳定、噪音低。3、品牌真空泵,抽速大、噪音低。4、 标配油雾过滤器,免除抽真空时,油雾对人体的毒害。5、 预冻干燥在原位进行,减少干燥过程的繁琐操作,实现了冻干过程的自动化;6、 硅油作为循环介质,控温精度高,搁板温差≤1℃,干燥效果均匀;7、 搁板预冻温度可调、可控、可摸索、中试和生产工艺;8、 可储存1000组程序,每个程序可程序化设定预冻段和干燥段,冷冻干燥机在运行过程中可修改程序参数,并记录干燥曲线及数据;9、 7寸触摸屏操作,PLC工业控制器,显示干燥曲线及数据的变化;10、 方形托盘不易变形,易于操作,便于清洗;11、 可设置用户等级和密码,分权进行操作管理;12、 配置充气阀,可充氮气或者惰性气体进行干燥后的保存。13、 化霜系统:自然化霜14、 板层加温控制系统:热循环保护,特殊加热材料,模糊PLD控制算法。15、冻干曲线优化控制算法,可在升华及解析干燥阶段控制样品升温速率及当前阶段真空度值。采用工业触摸屏,人机互动型好,简单易懂,不需说明书也可进行简易操作。数据记录系统:外存存储(U盘),存储数据量与U盘的容量有关系PC数据库存储,存储数据量与电脑硬盘可使用容量有关系(选配项)。校准功能:可进行温度及真空度校准,确保长期使用测量值的精确性。冻干曲线查询功能(可查询温度及真空度曲线,方便工艺优化及冻干效果验证)。
  • 国防科技成果“军转民”政策将出台 要求保密部门推动解密降密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吴艳华于3月28日在河北保定举办的在第六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发表主题讲话,并透露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会同党政军有关部门,即将出台相关政策,包含以下六部分内容:一是把国防成果的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进行分离,所有权归国家。二是成果转化处置后扣除国家投入以及企业自筹的研发投入和交易的中介费用后,形成的净收入全部归本法人单位所有,而且奖励给相关的科技人员团队比例不低于50%,由本法人单位实践具体化。三是科技成果转化不占国有单位、国有企业的工资总额。四是落实延迟纳税,如果是相关专家、人员以科技成果占股,暂时可以计税不交税,什么时候有收益了、分红了再进行纳税。五是建立免责机制,只要按照评估、公开挂牌等合规方式进行交易,在本法人单位进行公示,“不能秋后算账”。六是要求保密部门要近期推动国防科技成果的解密降密,把珍贵的成果能够拿到市场。相关政策旨在推动国防科技成果转化,释放“军转民”的巨大活力,同时也保障了科研人员利益,鼓励自主创新。
  • 国防科大突破高功率光纤激光技术 超过国外3.6倍
    实验室就是战场搞科研也是打仗——国防科大光电学院创新纪实   2013年3月,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某课题组突破了光纤后处理、光纤盘整体冷却、宽波段光纤色散特性测量和光纤模式控制技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制出“高平均功率近红外全光纤超连续谱光源”,平均功率超过了国际同类研究的3.6倍,入选“2012年中国光学重要成果”。   该院院长秦石乔教授刚刚主持召开了一个项目阶段性报告会,又急匆匆地赶往某实验室,组织课题负责人现场会商某难题,他接受采访时说:“习主席要求我们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作为军队的科技工作者,就是要牢固树立实验室就是战场、搞科研也是打仗的理念。”   在科研中啃硬骨头   光纤激光代表了高能激光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单根光纤单模到底能出多大功率的激光?美国的劳伦斯国家实验室断言最大可以达到36千瓦,该院高能激光技术研究所周朴副研究员愣是不信这个邪,他带领学员通过扎实的理论分析,作出了73千瓦的论断,论文发表后,引起国际光学界的高度关注。   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是激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系统复杂、研制难度很大,此前国际上此类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仅为725瓦。该所刘泽金教授率领课题组从最基本的物理机制出发,发明了两种新的相位控制方法,研制出“千瓦级光纤激光相干合成试验系统”,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该领域国际最高水平。   “在战场上赢家只有第一,第二就意味着失败,我们在高能激光的研制领域要始终保持冲锋姿态,在核心关键技术上牢牢掌握主动权。”高能激光技术研究所所长许晓军研究员说。   今天的丢脸是明天的光荣   该院某研究所从事某激光器件研制已经40多年了,他们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研制出了原理样机,但是能否真正在武器装备上发挥作用,当时大家心里都没有底。第一代学术带头人高伯龙院士鼓动大家:“我们研制的器件,只有能够在装备上得到应用,才算尽到了军人的职责。我们必须一直到研制出实用性强的器件为止。”最终在上世纪90年代研制出了实用化的激光器件。   新世纪初,某新型器件由于性能优异,被海军部队选作核心导航部件,靶场试验屡获成功。海军某领导在试验现场夸奖道:“这是海军部队此类试验第一次取得百分百的成功,非常值得庆贺啊。”但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生怕器件还存在问题影响作战性能,又组织了一次次严格的试验。果然发现器件光强不太稳定,会对若干年后的使用造成隐患。   在党委会上,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统一了思想:不能因为今天丢脸,就为明天的使用留下隐患。他们主动找到海军相关部门,说明了情况。海军领导对此很是理解,主动提出给他们半年时间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他们改进了该型器件,并使得某武器平台的打击精度有了较大的提高。海军领导高兴地说:“你们是干实事的人,武器装备由你们研制,我们上战场一百个放心。”   不苦不累不科研   2010年,上级把某重大设备研制的任务交给该所。院党委有意识锤炼年轻人,安排了一批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年轻干部担当技术负责人。当时,面对一些接近物理极限的技术指标,大家一筹莫展。所党委及时组织思想动员,邀请老领导老专家讲传统话使命。李传胪教授当年“挖地三尺干革命”的科研故事,激发了年轻一代的斗志。大家天天泡在郊外的试验外场,早上很早就赶去,晚上十一二点钟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   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交流,研究所就实行每周6天工作制,利用周六组织大家集中交流研讨。小袁和小张是一对夫妻,同在研究所。两人一个负责微波源部分的研制工作,一个负责天线部分的研制工作。为了完成任务,夫妻两人把小孩丢给老人,每天一起去外场试验,见面就讨论技术问题,在相互的启发中收获了很多灵感。这种定期开“诸葛亮会”的做法已经坚持了两年多,许多技术难题因而得到了解决。   2012年,研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顺利通过了上级部门组织的转阶段评审。该所政治协理员曹亮激动地说:“年轻的科技工作者面对不亚于战场的环境压力,表现得非常顽强,这一点非常值得骄傲和自豪。”   质量过硬才能打得赢   近年来,学院承担的装备型号研制任务越来越多。学院为此专门成立装备研制工程与质量管理办公室,从一线科研人员中抽调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专职从事装备研制的工程与质量管理工作。   办公室成立后,部门人员认真查阅了总部、工业部门几千份有关装备研制质量管理的文件规定,虚心向业内的专家请教,制订了一系列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组织开展装备研制过程质量工作。某型号装备交付部队,一般保修期为1年,但是考虑到该装备属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使用部队对维修保养工作存在疑虑,学院主动提出将保修期延长1年。   在采访中,该办公室主任表示:“我们虽然是院校,是装备承研单位,但是我们同样是军人,深知为部队提供管用、好用的高新装备的重要性。”就是抱着这样一颗心,前仆后继的光电人为铸造共和国利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 关于举办“第九届国防科技工业生产制造工艺技术创新研讨会”的通知
    各有关科研生产单位:   为贯彻落实2015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提出的&ldquo 完善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推动产学研用结合&rdquo 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对全行业关键工艺技术体系的梳理,引入制造成熟度评价方法,巩固并完善协同创新交流长效机制,在各军工集团公司(院)大力支持下,国防科工局信息中心联合有关行业协会,定于2015年8月21日至23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举办&ldquo 第九届国防科技工业生产制造工艺技术创新研讨会&rdquo 。   今年会议以&ldquo 加强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推动装备科研生产新常态建设&rdquo 为主题,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协作配套企业、行业协会、高校和专业机构知名专家学者出席,围绕工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军地协同、科研生产协同和跨行业协同、促进工艺发展等方面,开展研讨和经验交流,从而促进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推广与应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讨内容   (一)工艺协同创新体系构建与完善   (二)大数据在工艺设计与制造中的具体应用   (三)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与最新应用   (四)复合材料工艺设计与制造   (五)共性工艺技术探讨   (六)创新工艺平台建设   (七)工艺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八)核心部件、新型复杂结构件研发与制造创新工艺   (九)数字化研发制造中的全闭环精密测量与过程控制   (十)应用于精密部件设计制造的新型刀具解决方案   (十一)案例分享与交流。   二、参会人员   军工企事业单位规划、设计、工艺、研发、制造、检测、采购等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地方军工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领导。   军工协作配套、产品供应及技术服务等单位制造技术管理、研发、应用人员。   三、参会费用   军工行业代表会议费2200元/人,其他行业代表会议费2800元/人,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会务工作由中程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负责。   四、时间与地点   开会时间:2015年8月21日至23日   报到时间:2015年8月20日   会议地点:辽宁省大连市(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五、相关事宜   (一)为办好本届研讨会并取得实效,增进交流,大会面向军工行业及社会有关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征集相关学术论文和实用案例 经专家评审后,汇辑编制《装备生产制造新技术新工艺和实用案例(2015)论文集》。   论文申报截止时间:2015年8月7日,具体事项详见附件1。   (二)大会同期将组织技术成果展览展示、合作洽谈等相关配套活动。   六、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卢 涛,王家东   电 话:010-52602843、13683531583 010-68911029   传 真:010-52602843   E---MAIL:lut@miiceic.org.cn lutao2009@126.com   通信地址:北京8184信箱(邮编:100081)   附件:1.《装备生产制造新技术新工艺和实用案例(2015)   论文集》征文说明   2.《第九届国防科技工业生产制造工艺技术创新研讨会》参会回执表。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信息中心   2015年5月21日   附件1   《装备生产制造新技术新工艺和实用案例 (2015)论文集》征文说明   一、征文内容   (一)论文范围   1.数字化制造技术   2.精密、超精密与微细加工技术   3.高效数控加工技术   4.先进连接技术   5.精密成形技术   6.表面工程技术   7.电气互联技术   8.电子元器件制造技术   9.特种加工技术   10.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11.含能材料制备与装填技术   12.绿色安全生产技术   13.制造技术管理   14.3D打印技术   15.其他方向先进工艺技术等。   (二)应用案例   先进生产制造工艺技术具体应用经验与建议等。   二、征文要求   (一)论文内容精练、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表达准确、数据真实、引用公式正确、物理量符合国际标准、图标规范,字数一般在5000字之内(含图表)   (二)论文摘要不超过200字   (三)注明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及职务(职称)、工作单位、联系地址、电话、电子邮箱   (四)保密要求:投稿论文自行进行脱密处理,需经所在单位保密部门审核确认。   三、论文评审   大会组委会将组织专家统一评审,合格文章入选论文集,并从中评选优秀论文(含案例)在大会中交流。   四、论文格式   (一)文稿采用A4幅面word文档,建议采用1.5倍行距编排 标题为小1号黑体,中文小标题为三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仿宋体,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均为小四号仿宋 英文字体为Time New Roman,小标题字号为三号,正文为小四号 页脚加注页码   (二)题目居中,署名及单位、城市、邮编标在题目下   (三)摘要和关键词,写在题目下、正文前   (四)论文的层次统一要求采用下列格式:   1 ******   1.1 ******   1.1.1 ******   (五)文稿和图稿及其他要求:   1.准确使用标点符号   2.对正文中的某些问题需加以说明时,可用&ldquo 呼应注&rdquo (也叫脚注),即在所要加注处的右上角标注&ldquo ①、②&hellip &hellip &rdquo ,同时在本页末留出位置,划一横线与正文隔开,在横线下注明&ldquo ①、②&hellip &hellip &rdquo   3.数字(统计数、各种计量及图表编号等各种顺序号)均用阿拉伯数字,世纪、年代、月、日和时刻均用阿拉伯数字,并一概用全称   4.表格、公式、样图均要加编号,每篇论文加注流水号,例如:图1、图2,表1、表2   5.图表清晰、层次分明,电子文件应为jpg、tif、bmp或gif格式。   6.参考文献的项目要列全。   论 文 回 执 单位名称 (盖章) 单位地址 邮编 联 系 人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论文题目   备注:   1.论文回执请传真至010-52602843   2.论文请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lut@miiceic.org.cn 邮件名称标注:2015年装备制造新技术新工艺论文和实用案例--XX单位。   联系人:卢 涛   电 话:010-52602843 13683531583   传 真:010-52602843   附件2:   《第九届国防科技工业生产制造工艺技术创新研讨会》参会回执表 单位名称 所属集团 通讯地址 邮 编 姓名 性别 职务 办公电话 个人电话 传真 E-mail 单位意见: (盖章) 2015年 月 日   注:此表复印有效。   指定账号:   联系人:卢 涛 户 名:中程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电 话:010-52602843 13683531583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北辛安支行   传 真:010-52602843 帐 号:0200005819200037324 行号:58
  • 国防科大超精加工装备通过重大科技专项验收
    日前,国防科技大学精密工程创新团队在国内首次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流变、离子束两种超精抛光装备,该装备目前已经通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验收。这也使我国成为继美、德之后,第3个掌握高精度光学零件制造加工技术的国家,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同时具有磁流变和离子束抛光装备研发能力的国家。   据了解,超精密加工是以高精度为目标的先进制造技术。西方发达国家将其视为战略资源,严格限制其出口。该校精密工程创新团队在带头人李圣怡教授的率领下,经过20多年的自主创新,突破了大型光学零件高精度、高效率、无损伤和低成本的技术瓶颈,创造了我国光学零件加工亚纳米的“中国精度”奇迹。
  • 港东科技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安装系列(二)--------国防科技大学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是一种借助红外光被物质吸收情况,获得被测物质分子内部原子间相对振动和分子转动等信息,并根据所获得信息进行物质分子结构研究的分析仪器,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涂料的红外光谱,根据成膜物质的特征峰可以轻松的对样品中的主体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可覆盖从产品研发、原料控制、合成生产到出货检验的全部过程,确保产品符合配方要求和质量规范,全面实现QC/QA管控环节。 涂层材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通常是以树脂、油、乳液为主,添加或不添加颜料、填料,添加相应助剂,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涂料中主体部分主要包括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天然树脂(松香、大漆等)、涂料(桐油、亚麻油、豆油、鱼油等)、合成树脂等混合配料和无机物组合的油漆(无机富锌漆等)。国防科技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直属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的军队综合性大学,也一直是国家和军队重点建设的院校。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是中共中央1959年确定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院校,是全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院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的院校,是军队唯一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行列的院校,是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支持的院校。 作为军队重点院校,不仅要求所选择的科学分析仪器具有参数高、使用稳定可靠等,还要求具有国产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安全可控,经过多方比较和测试,客户最终认定天津港东科技的FTIR-65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产品性能、主要技术指标和稳定可靠性均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且具有国产自主知识产权,故选择天津港东科技的FTIR-65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作为实验室检测用仪器,应用于特种涂层材料的研发工作。 近日,天津港东科技的FTIR-65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已在国防科技大学完成安装和验收,现场实际使用效果,以及天津港东科技售后服务的专业水准,得到客户的高度赞扬和认可。 天津港东科技的FTIR-65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已应用于国内上百家高等院校,其中不乏像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最顶尖985高校,并已成为高校教学和科研领域客户的首选品牌之一,产品质量、性价比以及售后服务,得到客户的一致认可。
  • 我国将打造一批国防创新中心 建立若干国家实验室
    记者6月28日从国防科工局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获悉,《关于加快推进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实施方案近日印发。《意见》对构建协同高效的国防科研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完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协同创新环境等进行了全面部署。  《意见》提出,将按照建立“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要求,构建完整高效、开放融合的国防科研体系,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各尽其责、协同合作,激发创新活力;谋划设立若干国防领域国家实验室,持续优化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布局;打造一批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支持工信部所属高校和共建高校开展“双一流”特别是一流学科建设;组建国防关键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技术研发、专利共享和成果转化推广的平台及机制。  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表示,推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是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实际举措。到2020年,国防科技工业将基本建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具有军民融合特征的科技创新体系,真正成为国家科技创新高地和高端创新人才高地,更好履行“支撑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荣职责。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就。截至2015年年底,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共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5人、两院院士130余人。“十二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系统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00多项。近两年来,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也在不断健全,改革举措包括增设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奖、首批推动800余项军工重大试验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全行业开放以及与教育部、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国防特色高校等。
  • 重大突破 | 国防科技大学实现反射层析激光雷达三维超分辨成像
    面对远距离小目标,常规探测手段往往只能对其定位,看到的目标只是一个点。而有些特殊需求下,需要掌握其面特征甚至体特征,实现运动目标认知,此时迫切需要发展超分辨成像手段。国防科技大学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胡以华教授团队,继2022年实现10千米距离上优于2厘米分辨率的国内外报道最高水平的反射层析激光雷达超分辨二维成像的基础上,近期实现了三维超分辨成像的重大突破。实现10千米距离2.0×2.0×3.5厘米分辨率的三维超分辨成像反射层析激光雷达实现二维成像的原理日趋成熟,国内外也开展了相关的实验研究,但是实现三维成像的原理和方法在国内外未见报道。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反射层析激光雷达三维成像技术架构,建立了激光探测的多角度多视场交叠取样、窄脉冲激光回波的高速高保真采集及图像重构融合处理方法,研制出反射层析激光雷达三维成像实验系统,在合肥紫蓬山地区开展了距离为10.38 km的外场实验,实现目标图像的三维超分辨重构。实验中,在山上(31°43′28″N, 116°59′55″E)的百米高实验塔上分别设置两类目标:1)高度75 cm、宽度30 cm的立体组合件,如图1 (a)所示;2)多块厚度1.7 cm、断面面积不同的块状体构成的从下到上间距9 cm到2 cm递减、面积渐小的60°倾斜角梯形立体分辨率测试靶,如图1 (b)所示。成像实验系统布置在该市华南城(31°46′20″N, 117°5′35″E)楼上,如图1 (c)所示。在多种实验环境和实验参数设置下,成功获得了如图2 (b)、图2 (d)所示的立体目标三维超分辨成像结果。图1 反射层析激光雷达三维成像实验实施图(a) 立体组合件;(b) 立体分辨率测试靶;(c) 反射层析激光雷达三维成像实验系统经第三方专家现场实测,在10.38 km距离上,环绕平面成像分辨率优于2 cm,环绕轴向分辨率优于3.5 cm。根据反射层析激光雷达成像的原理,只要激光脉冲回波信噪比足够,其三维成像分辨率与光学孔径、作用距离、激光发散角相对无关,因此,本实验为实现千千米超远距离微小目标的三维成像奠定了基础。该实验系统光学孔径为260 mm,相同孔径的光学成像系统衍射极限角约为5 μrad,对应10 km处常规光学成像的极限分辨率约为5 cm。本成果取得了超过同口径光学成像衍射极限的远距离小目标超分辨成像能力,其成像分辨率居激光成像领域国内外最优水平,特别是通过独创的技术手段和处理算法首次得到立体目标结构的十千米距离厘米级超分辨三维成像结果。图2 目标实物与成像结果(a) 立体组合件;(b) 立体组合件重构图像;(c) 立体分辨率测试靶;(d) 立体分辨率测试靶重构图像科研团队简介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胡以华教授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运动目标精确激光探测和光电对抗等领域方向理论与应用研究,围绕目标的激光三维成像、反射层析激光雷达成像、大气扰动激光探测、相干探测、光子探测以及量子纠缠探测方法,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空天弱暗目标远距离探测、高精度定位和多维信息获取提供新型技术手段。团队先后出版专著《激光成像目标侦察》、《目标衍生属性光电侦察技术》、《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Laser Imaging Based Target Detection》和《激光相干探测应用理论方法》,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省部级科技一等奖8项。团队带头人,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胡以华教授,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光学工程学科首席专家,中国光学学会会士,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兼职副主席。长期从事光电探测与对抗领域研究,取得多项系统性创新成果。
  • 超谱公司将应邀参加国防科技工业举办的颗粒度测试培训和油液污染防控知识培训会
    为了满足国防科技工业、军用、民用行业颗粒度测试培训考核的迫切需要,推动油液污染防控工作能力提高和技术发展,将于2016年8月举办颗粒度测试培训考核和油液污染防控知识培训,将邀请颗粒度测试和油液污染防控方面的资深专家进行专题培训。 超谱公司将作为主要合作单位应邀参加!
  • 三思纵横聘请国防科大郑文龙教授为专家顾问团专家
    -------------------------------------------------------------------------------   2009,对于三思纵横来说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一年,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公司不仅迅速完成了并购重组以及销售过二千万的骄人业绩,而且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同时打造了一个优秀的工作团队。这个团队,不仅有每一个忠诚的三思人,还有一大批立志振兴中国民族试验机工业的行业专家。   -------------------------------------------------------------------------------   2009,对于三思纵横来说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一年,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公司不仅迅速完成了并购重组以及销售过二千万的骄人业绩,而且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同时打造了一个优秀的工作团队。这个团队,不仅有每一个忠诚的三思人,还有一大批立志振兴中国民族试验机工业的行业专家。   12月16日,在三思纵横会议室里,董事长黄志方将一本亲自用毛笔撰写的火红聘书,庄重的交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并紧紧握住他的手。在场的全体三思高管和技术骨干纷纷起立,并用最热烈的掌声向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这位老者,就是专程从长沙赶到深圳,为三思纵横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的郑文龙教授。作为试验机应用领域的知名专家,郑教授从试验机应用技术、新老标准的对比等多方面对三思的主要技术骨干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和指导,并与研发人员就试验机钢度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试验。   郑教授多年以来,致力于材料试验技术的研究,对试验机行业、对新三思的发展做出过特殊贡献 此次,再次应邀加盟三思专家顾问团,是对三思纵横的鼓励与鞭策,将更加坚定我们的信念——制造中国最好的材料试验机。   个人简历:   郑文龙,男,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1950年1月生,籍贯浙江绍兴。   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工程与试验》杂志编委会委员。   参加过多项国家标准和计量标准的制定,为GB/T 7314-2005《金属材料 室温压缩试验方法》、GB/T 22066-2008《静力单轴试验机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评定》、JJF 1103-2003《万能试验机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评定》和JJG 762-2007《引伸计》主要起草人。
  • 五项仪表标准成为国防最高计量新标准
    据悉,近日中国的仪器仪表产业又添5项新标准,并且成为国防最高计量新标准。这5项标准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 团公司一院102所建立的高压气体压力计标准装置、转速标准装置、微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激波管动态压力标准装置、正弦动态压力标准装置等,目前,5项计 量标准顺利通过国防科技工业计量考核办公室组织的现场考核。 专家组经过评测,对5项计量标准给出了较高的评价,多个领先于国家计量标准。计量标准的通过标志着航天102所成功新建国防最高计量标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着我国全部的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飞行器等宇航产品及全部战略导弹和部分战术导弹等武器系统的研制、生 产和发射试验任务 同时,着力发展卫星应用设备及产品、信息技术产品、新能源与新材料产品、航天特种技术应用产品、特种车辆及汽车零部件、空间生物产品等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 其中102所作为国防科技工业长热力一级计量站,研究、建立国防科技工业需要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校准装置和测试系统, 并保持其服务能力是首要职责。此次标准考核是自2006年以来,国防科工局首次启动新建国防计量标准工作,对面向整个国防科技工业开展量值传递工作,研究 解决型号发展需要的计量测试技术难题,承担型号研制、生产、试验等过程中的计量保障任务,跟踪产品科研、生产、使用中的关键计量测试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 21项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发布 涉及较多仪器仪表
    近日,国防科工局依据《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发布“-100℃~-70℃低露点精密露点仪检定规程”等21项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并于2017年4月1日起施行。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关系国计民生。计量发展水平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标志之一。国防军工计量是我国计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建设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是军工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  国防军工计量它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50多年的岁月里,国防军工计量为国防科技工业的进步和武器装备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国防军工计量仪器仪表的准确性能够有力地促进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进步,保证军工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可、量值准确一致。  21项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目录
  • 22位政协委员联名建议 确保国防重点实验室运营经费投入
    “国家目前只给国防重点实验室基础建设费,却没有保证正常运营的经费投入,这使得实验室的研究工作陷入困境,不能很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已经对国防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形成了制约。”日前,科协、科技界22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呼吁将国防重点实验室科研经费纳入国家财政计划,确保国防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运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据第一提案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包为民委员介绍,国家每年投入500万~800万元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支持,不但包含建设费用,而且其运行经费也可落实。而同样作为国家在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平台,国防重点实验室建设却出现了“虎头蛇尾”现象,保证正常运营的经费投入缺失,直接影响实验室作为国防科技新平台作用的发挥和国防能力的长远发展。   为此,委员们建议,国家财政部会同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将国防重点实验室科研经费纳入国家财政计划,发挥好实验室在国防科技领域创新平台的作用。同时,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制定国防重点实验室在基础理论和技术基础研究等方面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有步骤、有重点、按计划地发展国防科技基础研究。此外,国防实验室的管理部门也应加强和完善对国防重点实验室的运行管理,使我国国防重点实验室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 中国防痨科产学研顶尖人士齐聚广东,共商消除结核大计!
    12月8日,由中国防痨协会和江门市政府共同主办“科创中国2020年生物产业协同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大会暨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防治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在广东江门召开。全国防痨领域的权威大咖齐聚于此,共商“消除结核病”大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国防痨协会理事长刘剑君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以训,中国防痨协会副理事长钟球、袁政安、张宗德,中国防痨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成诗明等200位来自全国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生物科技、产业金融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家共同参加大会。大会还邀请到张文宏医生介绍新冠疫情后防控结核的新突破和新希望。刘剑君在论坛上表示:“中国结核病防控的整体策略不会调整,我们会更积极去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同时他也希望,中国的救治机构抓住机会,在技术改造等硬件方面做到既符合结核病诊治又符合急性传染病的需求。“新冠疫情让我们重新认识结核病的防控策略,思考哪些抗击新冠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如果我们能拿出10%对付新冠的劲头来对付结核病,中国的结核病防控工作不会倒退十年,而是前进50年,完成世卫组织的目标根本不需要等到2035年。”张文宏医生在会上表示。在发展促新大会上,迪澳生物作为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转化医学创新基地代表,与结防专家们共同讨论结核防控的创新与发展。迪澳生物总经理肖艳文表示,迪澳团队十年就诚心干了结核病新技术诊断一件事情。如今全国已有500多家综合医院和基层卫生机构在使用迪澳的结核检测产品,助力结核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迪澳生物之明星产品介绍关于迪澳
  • 智能消防机器人系统与技术安徽省联合共建重点学科实验室通过论证
    5月28日下午,中科院合肥物质院智能所与安徽相品智能科技公司联合共建的“智能消防机器人系统与技术安徽省联合共建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方案论证会在合肥召开。由中国科大、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组成的专家论证组一致同意通过建设方案论证。   实验室负责人从研究方向与主要内容、组织架构与共建机制、建设预期成果等方面汇报了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实验室面向安徽省战新产业,在端到端人工智能赋能的消防机器人感知、决策、控制等方向深入开展应用基础、前沿科技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致力于解决制约智能消防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   以孙怡宁研究员为组长的专家组听取了实验室建设方案汇报、查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该实验室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清晰,研究方向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研究内容具体、学科定位准确,有利于促进重点学科和相关专业领域优化发展,一致同意通过论证。同时,专家组从战略目标规划、运行机制、团队与制度建设等方面对实验室的发展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建议。 安徽相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2月,注册资本金3000万元,是由安徽申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大机器人研究中心、哈尔滨机器人研究中心等共同组建成立,是专门研究制造各类工业机器人的企业,研发制造了储罐智能爬壁机器人、变电站智能检修机器人、消防救援机器人、光伏面板清扫机器人等系列产品。
  • 习近平:全力攻坚科学仪器、化学试剂等关键核心技术(附全文)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特别强调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化学制剂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加快突破一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疫苗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要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附全文: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了。这是我们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共商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  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各个岗位辛勤奉献的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慰问!5月30日是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我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从革命时期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到新中国成立后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到改革开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进入新世纪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党的十八大后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分析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针对我国科技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我们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形成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我们牢牢把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抢抓全球科技发展先机,在基础前沿领域奋勇争先。我们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努力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我们全面部署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出台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我们着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扩大科技领域开放合作,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积极参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努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2016年我们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8年我们召开了两院院士大会。几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加强,化学、材料、物理、工程等学科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方向上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成功组织了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怀柔一号”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成功发射,“慧眼号”直接测量到迄今宇宙最强磁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雪龙2”号首航南极,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62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成功问世。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通过验收。  ——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海斗一号”完成万米海试,“奋斗者”号成功坐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世界最强流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首次实现千万核心并行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墨子号”实现无中继千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天鲲号”首次试航成功。“国和一号”和“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取得新突破。  ——高端产业取得新突破。C919大飞机准备运营,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最大直径盾构机顺利始发。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港珠澳大桥开通营运。智能制造取得长足进步,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走在全球前列,5G移动通信技术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消费级无人机占据一半以上的全球市场。甲醇制烯烃技术持续创新带动了我国煤制烯烃产业快速发展。  ——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界为党和政府科学应对疫情提供了科技和决策支撑。成功分离出世界上首个新冠病毒毒株,完成病毒基因组测序,开发一批临床救治药物、检测设备和试剂,研发应用多款疫苗,科技在控制传染、病毒溯源、疾病救治、疫苗和药物研发、复工复产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打了一场成功的科技抗疫战。  ——民生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磁共振、彩超、CT等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替代取得重大进展。运用科技手段构建精准扶贫新模式,为贫困地区培育科技产业、培养科技人才,科技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煤炭清洁高效燃烧、钢铁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了空气质量改善。  ——国防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就。国防科技有力支撑重大武器装备研制发展,首艘国产航母下水,第五代战机歼20正式服役。东风-17弹道导弹研制成功,我国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走在前列。  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暗流涌动。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我们必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科技创新广度显著加大,宏观世界大至天体运行、星系演化、宇宙起源,微观世界小至基因编辑、粒子结构、量子调控,都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科技创新深度显著加深,深空探测成为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深海、深地探测为人类认识自然不断拓展新的视野。科技创新速度显著加快,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快速发展,大大拓展了时间、空间和人们认知范围,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生物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快速发展。科技创新精度显著加强,对生物大分子和基因的研究进入精准调控阶段,从认识生命、改造生命走向合成生命、设计生命,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生命伦理的挑战。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我们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乘势而上,大展宏图。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还不够,科技创新力量布局有待优化,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较低,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科技评价体系还不适应科技发展要求,科技生态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很多是长期存在的难点,需要继续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第一,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我们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必然选择。要加快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基础研究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推进对宇宙演化、意识本质、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的探索和发现,拓展认识自然的边界,开辟新的认知疆域。基础研究更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要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对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实行税收优惠,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形成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  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化学制剂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加快突破一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疫苗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要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要优化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投向战略性、关键性领域。  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关键是要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正向激励企业创新,反向倒逼企业创新。要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是科学原理和产业发展、工程研制之间不可缺少的桥梁,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要大力加强多学科融合的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研究,带动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形成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第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国家实验室要按照“四个面向”的要求,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适应我国发展对科技发展提出的使命任务,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并同国家重点实验室结合,形成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  国家科研机构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要强化研究型大学建设同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的对接,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培养更多杰出人才作出贡献。  科技领军企业要发挥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要以企业牵头,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形成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创新基地,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提升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各地区要立足自身优势,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布局科技创新。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使之成为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汇聚地。  第三,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支持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前景好的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抓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界集成,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未来的整体优势。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要重点抓好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在项目评价上,要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评价制度,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建立非共识科技项目的评价机制。在人才评价上,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要支持科研事业单位探索试行更灵活的薪酬制度,稳定并强化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科研人员队伍,为其安心科研提供保障。  科技管理改革不能只做“加法”,要善于做“减法”。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按照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的定位,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减少分钱、分物、定项目等直接干预,强化规划政策引导,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  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要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要研究真问题,形成真榜、实榜。要真研究问题,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经费包干制、信用承诺制,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  第四,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问题,加强同各国科研人员的联合研发。要主动设计和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  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要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伦理审查规则及监管框架。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第五,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世界科技强国必须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要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让更多的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要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完善高端人才、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的政策。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人员持久的时间投入。为了保证科研人员的时间,1961年中央就曾提出“保证科技人员每周有5天时间搞科研工作”。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要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让科技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各类应景性、应酬性活动少一点科技人员参加,不会带来什么损失!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国家科学技术界和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学术机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发挥两院作为国家队的学术引领作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用、创新人才培养作用,解决重大原创的科学问题,勇闯创新“无人区”,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发现、培养、集聚一批高素质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要强化两院的国家高端智库职能,发挥战略科学家作用,积极开展咨询评议,服务国家决策。  中国科协要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更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进对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合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改革院士制度,取得积极成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化院士制度改革,让院士称号进一步回归荣誉性、学术性。在院士评选中要打破论资排辈,杜绝非学术性因素的影响,加强社会监督,维护院士称号的纯洁性。  这里,我给院士们提几点希望。  ——希望广大院士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广大院士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响应党的号召,听从祖国召唤,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党、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不懈奋斗!  ——希望广大院士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科学以探究真理、发现新知为使命。一切真正原创的知识,都需要冲破现有的知识体系。“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广大院士要勇攀科学高峰,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努力探索科学前沿,发现和解决新的科学问题,提出新的概念、理论、方法,开辟新的领域和方向,形成新的前沿学派。要攻坚克难、集智攻关,瞄准“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带领团队作出重大突破。  ——希望广大院士做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诚信是科学精神的必然要求。广大院士要做学术道德的楷模,坚守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践行学术规范,让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涵养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培育严谨求是的科学文化。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院士们要更加专注于科研,尽量减少兼职,更加聚焦本专业领域。  ——希望广大院士做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江山代有才人出”,“自古英雄出少年”。广大院士要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识才、育才、用才的导师作用。“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器。”要言传身教,发扬学术民主,甘做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大力破除论资排辈、圈子文化,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勇于创新,让青年才俊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尊重人才,对院士要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认真听取包括院士在内的广大科研人员意见,加强对科研活动的科学管理和服务保障,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创新环境。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团结起来,勇于创新、顽强拼搏,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诚聘统招博士后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拥有逾122年的悠久历史,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一、学院简介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64年隶属于原核工业部的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系。2000年随苏州医学院并入苏州大学成立苏州大学核医学院,2002年更名为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2011年成立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2012年成立放射医学及交叉学科研究院。2018年获批省部共建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2019年获批江苏省、苏州市科普教育基地,2022年获批苏州市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学院下设七个研究中心:放射生物学、分子影像与核医学、辐射纳米毒理学、辐射防护与安全、多模态辐射技术、核能环境化学、靶向放射药物创新和转化。学院现有教师112人,专任教师94人,基本形成以柴之芳院士为学科带头人的力量雄厚、结构比较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师资涵盖医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工程、原子能科学技术、纳米材料和计算生物学等不同学科,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优势。研究人员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或重点项目等。近5年,已获批国家和地方各类科研、平台项目共250余项,总经费逾3.8亿元。【学科介绍】放射医学是我国该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也是江苏省和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及“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特种医学自2011年先后获得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二、三期建设项目;“放射医学协同创新中心” 2014年入选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020年获得第三期资助;2020年放射医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特种医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放射医学博士点,生物医学工程硕士点,放射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放射医学专业在2021、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最好专业”排名中为A+专业。特种医学学科在2020、2021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名列全国第一。【平台介绍】【师资队伍介绍】【博士后队伍建设成果】在学校博士后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近年来学院博士后规模持续扩大、博士后科研实力快速提升。近5年,学院招收的全职博士后累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12项、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4项等。近5年,学院累计培养了11名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其中6人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人流动到其他高校或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二、支持措施【薪酬待遇】1.学校为博士后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三年总薪酬最高可超100万元。具体薪酬构成:20万元税前基本年薪*3年+最高40万元绩效奖励;学校为博士后人员按校内同类人员标准另外缴纳五险一金,不计入总薪酬。2.学校鼓励、支持博士后申报国家和江苏省的各类博士后人才项目和研究项目(详见下表)。所获得的资助补贴不计入总薪酬,叠加发放。备注:具体资助标准及资助规模请以当年度发布的通知为准。3.在站期间提供1.2万元/年的租房补贴,不计入总薪酬。【生活保障】在办理落户、医疗和子女入园入学等生活方面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帮助其尽快融入学术和工作环境。【职业发展】1.在站期间可根据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相关规定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2.博士后队伍是学校高水平教学科研后备队伍,对于绩效评估优秀者,可优先推荐应聘校内教学科研岗位。3.出站留校人员可进入我校优秀青年学者发展轨道并逐步成长为特聘教授系列人才。三、招收方向(一)放射生物学(二)分子影像与核医学(三)辐射纳米毒理(四)辐射防护与安全(五)辐射应用技术(六)核能环境放射化学请点击获取合作导师信息:http://fyxy.suda.edu.cn/9100/list.htm四、岗位要求(一)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身心健康;(二)在国(境)内外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人才紧缺领域具备突出科研能力者年龄可适当放宽;(三)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潜力;(四)具有特种医学、放射医学、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药学、生物医学等相关学科背景;(五)具有较好的学术训练,能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具备较好的团队沟通协作能力。(六)在站时间为三年。五、申请方式(一)请应聘者将应聘材料发送至bxzhu@suda.edu.cn,邮件标题注明“统招博士后应聘+意向导师”,应聘材料包括:申请人个人简历及近3年学术成果证明材料。(二)合作导师对应聘人员进行初审,学院博士后人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应聘人员进行招收考核。(三)考核通过后按学校规定的相关流程办理博士后进站手续。六、招收需求七、联系方式(一)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联系人:朱本兴 联系电话:0512-65880052联系邮箱:bxzhu@suda.edu.cn(二)人力资源处联系人:朱雯、王欢联系电话:0512-67503953联系邮箱:bgb@suda.edu.cn
  • 工信部、科技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科技部签署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合作备忘录   2011年7月14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科技部副部长陈小娅一行赴北京理工大学考察调研,并出席科技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万钢、苗圩在签字仪式上发表致辞,杨学山、陈小娅分别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科技部在备忘录上签字。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现场   苗圩在致辞中说,科技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签署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合作备忘录,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是“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任务,也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科技部的中心工作。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矛盾突出,能源资源消耗严重,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工业和通信业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战场,也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为之地。合作备忘录的签署,反映出两部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工业和通信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作用,也反映出两部高度重视构建工业和通信业科技创新体系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学研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苗圩发表讲话   苗圩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与科技部紧密合作,加强对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的引导,促进科技资源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着力培育一批适应工业和通信业发展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工业和通信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示范作用。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积极推进工业和通信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产业布局、投资改造、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积极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撑作用,加强基础科学技术研究,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军民结合技术,推进军民结合技术的转移转化和应用,促进国家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同发展。   苗圩指出,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积极组织工业和通信业领域的科研机构、部直属高校、行业骨干企业,集聚创新资源和要素,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针对制约工业和通信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在北京理工大学,苗圩一行参观了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仿生机器人实验室、展览室等,听取了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的工作汇报,并对北京理工大学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平台、国家重大工程、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工作给予了肯定。     参观调研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科技司、人教司等相关司局负责同志随同调研。
  • 国防军工行业:太赫兹,不再是黑科技
    太赫兹波技术-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太赫兹波是人类迄今为止了解最少、开发最少的介于无线电波和光波之间一个波段。太赫兹波拥有低能量,宽频谱,强穿透,瞬态性等技术特点,在国防、国土安全、天文、医疗、生物、计算机、通信等科学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  太赫兹应用技术研究主要分为太赫兹波谱,成像,通信,军事等方向。  细分领域涉及基础科学研究,质量检测,医学成像,材料无损检测,安全检查,室内局域无线通信,高速局域网络通信,军事国土安全等。  高功率太赫兹辐射源,高灵敏度太赫兹波探测器,以及太赫兹波器件等关键组件是太赫兹波应用技术推广的基础。  国际太赫兹市场较为成熟,国内市场处于发展初期。国际太赫兹技术较为成熟,已经逐步进入产业化应用,国际市场高速扩容。全球太赫兹组件和系统的市场将从 2015年的5600万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4.15亿美元,2015-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25.9%。 (TransparencyMarketResearch)截止到2014年,组件方面,太赫兹源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系统方面,光谱系统占据最大市场份额。应用领域方面,非破坏性测试和研究实验室中的应用一起贡献了超过60%的市场应用。  我国处于太赫兹技术应用拓展初期,政策支持与研发成果落地有望带动相关产业。  太赫兹技术在国防军工和民用领域具有丰富的下游应用,国防军工领域主要涉及太赫兹雷达,爆炸物、毒气战剂和生物战剂的感测,军工通信(战术通信网,天基通信系统等),军用无损检测等。民用领域主要涉及人体安检,工业无损检测,生物医学(生化检测,医学成像,组织检测)等。  投资建议:我们建议短期内关注安检和无损检测方向,中期关注太赫兹通信,长期关注太赫兹全产业链化发展。中国电科国产化率达到90%的中国首台太赫兹安检仪研制成功,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目前已经试点推广,随着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带动安防安检上下游行业,未来将形成千亿规模。太赫兹波在无损检测非金属复合材料方面相比传统的工业手段有着明显的优势。无线通信带宽已经无法满足物联网迅速发展,无线载波必将进入太赫兹波谱范围,支撑物联网万亿市场规模。  太赫兹相关主要上市公司:四创电子(股东中国电科38所研发太赫兹人体安检仪),同方股份(子公司同方威视发展了在毫米波/太赫兹波领域业务-安检设备),华讯方舟(研发石墨烯太赫兹芯片,发展太赫兹成像和生物检测业务),大恒科技(太赫兹时域光谱仪),天瑞仪器(太赫兹波谱技术,液相色谱仪检测地沟油),聚光科技(太赫兹技术的地沟油快速检测仪合作研发单位),凤凰光学(太赫兹技术的地沟油快速检测仪合作研发单位),TCL(太赫兹通信)等。
  • 全国防洪排涝与减灾学术年会在南京顺利召开
    由中国水利学会减灾专业委员会发起,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分会城市防洪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2015年全国防洪排涝与减灾学术年会”于2015年1月15日在南京顺利落幕。本次年会以“城市防洪排涝和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为主题,总结交流城市防洪排涝工作,开展城市防洪排涝减灾及相关工作学术交流和新技术、新产品展示。国家防办副主任尚全民、处长胡亚林,长江委防办主任吴道喜、处长沈华中,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杨佩国,江苏水利厅副厅长张劲松,武汉水利局副局长丁心红,南京水利局局长张孝科,中国水科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与会发言。来自各地水利(水务)局行政主管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江苏、江西等地防办,郑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聚光科技、航天宇图等领先企业,以及中国防汛抗旱等媒体,共计150余人参加了大会。 会议围绕“城市水环境智慧管理”为主题,展开了城市防洪排涝、内涝预警预报以及应对措施的报告。国防办尚全民主任做了“努力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报告。各位专家针对目前存在的城市水环境问题和隐患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总结了13年余姚水灾的经验教训,引荐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建设案例,探讨在城镇现代化进程下,如何保障城市管网的良好建设和维护。会议期间,主办方安排了南京江宁牛首山河综合整治工程、长江干堤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南京江北滨江大道建设工程的现场考察。 国防办尚全民主任在会议中提到,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是“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关注的内容。聚光科技作为协办单位支持本次会议,并向大会做了关于“流域水环境智慧管理平台”的专题报道,围绕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城市排水防涝智能化监测与应急指挥系统、智慧水利水务综合解决方案展开,获得了在场听众的特别关注。 此次会议为相关企业、业务需求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城市水环境工程建设。聚光科技未来将依托现有科研技术和人才储备,致力于研发相关技术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为国家抗旱排涝减灾工作及城市水环境业务管理做出贡献。
  • 福州大学通过代理商与汇美科签订1台LABULK 0335振实密度仪(堆密度仪)采购合同
    福州大学通过代理商与汇美科签订1台LABULK 0335振实密度仪(堆密度仪)采购合同振实密度仪产品简介LABULK 0335振实密度仪是用来测量粉体振实密度(堆密度)的仪器。该仪器由触屏操作面板、振动组件、电机、打印机、电子天平及量筒组成。根据国际及国内的标准研发的LABULK 0335振实密度仪按照设定好的转速及振实高度进行工作,使振动组件上面安放的盛装干粉样品量筒上下振动,从而测量出该粉体的振实密度。该仪器可以随意设定测量参数,并可以用户名登录、自动测量,数据库存储及查询、自动打印,除振实密度外,还可以自动测出粉体的流动性等指数。广泛用于金属、医药、食品、塑料、矿物等领域。仪器生产厂家与供应商为丹东汇美科仪器有限公司。型号为LABULK0335的振实密度仪采用国际先进的振实密度测试技术设计制造,仪器的主要参数性能超过外国进口设备,而且该仪器价格合理,生产商汇美科已经成为实验室振实密度分析及仪器采购的SHOU选品牌。汇美科LABULK 0335智能振实密度仪完全符合GB/T 5162金属粉末振实密度的测定(ISO 3953) GB/T 21354粉末产品振实密度测定通用方法(ISO 3953) GB/T 23652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振实表观密度的测定(ISO 1068)的要求。同时还符合ASTM B527、D4164、D4781、IDF 134、ISO 787-11、3953、8460、8967、9161、JIS K5101-12-2、Z 2512、GB/T5211.4、MPIF 46、USPPart II、BSIB527、GB/T 21354、5162、14853、GB/T5162-2006/ISO3953:1993、GB/T5162-2006/ISO3953:1993中的各项指标技术参数测量特性:振实密度及流动性等装样量:5-250 mL(用户可以随意设定)计时范围:0-99999秒(用户可以随意设定)计数范围:0-99999次(用户可以随意设定)振动高度:3或14 mm振动频率:250或300转/分(用户可以随意设定)仪器尺寸:33x31x18cm(量筒高度未计)电压:220V/50Hz重量:16公斤产品特点新一代智能触屏,通过7英寸LCD显示屏精确控制操作。主机与配件通讯自检功能,让操作者一目了然。测量模式二选一,振实时间或振动次数随意设置测量过程中实时显示操作状态。通过RS-232与电子称相连,实时显示电子称数值。轻轻一触,详细的打印报告呈现眼前应用领域汽CHE与航空航天生物及药品研发能源及环境食品矿物与金属塑料及聚合物化学品等所有粉末或以颗粒状态存在的物质福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建校以来,一代代福大人秉承“明德至诚,博学远志”校训,践行以张孤梅同志为代表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卢嘉锡先生为代表的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以魏可镁院士为代表的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等“三种精神”,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为国家培养了全日制毕业生25余万人。
  • 华大基因等13家公司被纳入美国国防部“中国涉军公司”清单
    2022年10月5日,美国国防部根据《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第1260H条的法定要求,公布了最新版“涉军企业清单”。 图片来源:美国国防部官网该清单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次更新的名单,涉及华大基因等13家企业;第二部分为2021年6月3日发布的清单,涉及47家企业;共计60家企业。图片来源:美国国防部官网新增的13家中国企业如下:北京知道创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工程有限咨询公司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三六零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6月3日,美国国防部根据《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第1260H条首度公布了47家在美经营的中国涉军公司(Chinese Military Companies,“CMC”)清单。该清单中包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高科技公司。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美国商务部的军事最终用户名单(MEU)及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发布的非SDN中国军事综合体企业(Non-SDN Chinese 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 Companies,“NS-CMIC”)清单,被列入CMC清单的公司暂无具体制裁措施,而被列入NS-CMIC及MEU会被施加制裁禁令。但根据美国财政部规定,CMC清单也属于禁投清单,即禁止或限制投资清单。这意味相关被列入清单公司跨境在美国进行收购,将面临更大阻碍。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正在收紧对跨境收购的审查。2022年9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以确保“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IFUS)对不断演变的国家安全风险进行强有力的审查”,这是CIFUS自1975年成立以来的第一个总统行政令,该指令“定义了 CIFUS 在评估交易时需要考虑的其他国家安全因素”。该行政命令将使得 CFIUS 专注于特定类型交易的审查,这些交易被拜登认为将会让外国实力获得对美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技术。根据白宫的总结,这些交易的领域包括“微电子、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量子计算、先进的清洁能源和气候适应技术”。一位美国高级官员匿名接受华盛顿时报采访时表示:“这项政令并没有针对中国的具体内容,但投资来自哪里以及投资者是谁,这将很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该项行政命令签署前后,接连两笔中国赴美生物科技跨境收购已经遭遇CIFIUS狙击打压。2022年9月15日,纳斯达克上市公司F-Star发布公告称,中国生物制药对其跨境收购,未能通过CFIUS 30天的例行审查,进入到为期45天的调查期,并且审查时间可能继续延长。2022年9月18日,凯莱英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正式宣布终止收购Snapdragon。
  • 美国防部购置156套生化物质谱仪
    据美国媒体15日报道,美国国防部已与美国汉胜公司签署了一项合约。按照合约规定,后者将为美国防部提供化学战探测器光谱仪。   报道称,美国国防部化生防御联合项目执行办公室(JPEO-CBD)与美国汉胜公司签署了一项价值4000万美元的合约,根据该合约规定,汉胜公司将为美国防提供156套生化物质谱仪II(CBMS II)装置。据该公司称,CBMS II 装置设计用于探测附着到敌对环境内的美侦察车上的用于化学战的毒性化学品,无需试剂或其他消耗品。   美国汉胜公司飞行系统与美国政府机密项目负责人罗伯特勒迪克表示:“这使汉胜公司成为JPEO-CBD的关键系统供应者,但更重要的是,CBMS II 装置将为需要在敌对环境中执行关键任务的军人提供安全保障。”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