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高层次人才计划

仪器信息网高层次人才计划专题为您整合高层次人才计划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高层次人才计划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高层次人才计划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高层次人才计划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高层次人才计划话题讨论。

高层次人才计划相关的资讯

  • 中央决定组织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新华网北京1月7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政策措施,以更宽的眼界、更宽的思路和更宽的胸襟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意见》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的情况下,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越来越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特需资源。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举措。 《意见》提出,要分层次组织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重点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在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部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探索实行国际通行的科学研究和科技研发、创业机制,集聚一批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国家有关部门继续做好做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项目。同时,制定实施专项计划,重点引进本行业本领域发展急需和紧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研究制定实施本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要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等,推出一批特色项目,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意见》强调,要坚持重在使用,切实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提供良好条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破除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充分理解、充分信任、热情关怀、放手使用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积极营造尊重、关心、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环境和氛围,努力做到待遇招人、事业留人、情谊感人、服务到人,使他们能够全力以赴地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智慧、做出成绩。 《意见》提出,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体制机制。各地区各部门要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 千人计划5年引进418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ldquo 千人计划&rdquo ,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5年多来,在中央正确领导和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在海内外颇具声誉的引才计划,在&ldquo 出人才、出成果、出机制&rdquo 等方面成效显著,逐步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引才品牌。   人才项目从2个拓展至7个,借势&ldquo 中国机遇&rdquo   2008年&ldquo 千人计划&rdquo 启动之初的最初考虑,是用5&mdash 10年时间引进200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随着形势发展,&ldquo 中国机遇&rdquo 越来越为世界所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希望回国(来华)工作。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分析研判形势,及时调整引才计划,以更大力度吸引&ldquo 高精尖&rdquo 人才回国 同时将初期的创新人才、创业人才2个项目,逐步拓展到&ldquo 顶尖千人&rdquo &ldquo 短期千人&rdquo &ldquo 青年千人&rdquo &ldquo 外专千人&rdquo &ldquo 人文千人&rdquo 等共7个项目,形成了覆盖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年龄段和梯次配置的引才项目体系。   由于计划涉及多个职能部门,为协调各方力量,集成政策资源,体现国家人才工程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加强对计划实施的组织协调,由19个部门组成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共同推进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因应引才工作需要,人才遴选工作机制不断调整完善,由最初中组部为主、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评审遴选,转变为中组部牵头抓总、协调推动,人社部、科技部、教育部、人民银行、国资委、外专局等部门分头负责7个项目的人才遴选和政策落实,发挥相关部门职能作用和专业优势,有效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施5年多来,&ldquo 千人计划&rdquo 已经专门配套制定了&ldquo 一个意见、八个办法&rdquo 和《国家特聘专家服务与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支持措施,全方位增强国际人才竞争制度优势:   &mdash &mdash 提升人才政策开放水平。在《出入境管理法》中专门设立&ldquo 人才签证&rdquo ,对外籍高层次人才发放人才&ldquo 绿卡&rdquo ,为人才出入境和永久居留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   &mdash &mdash 实行人才优待政策。对全职回国(来华)工作的人才授予&ldquo 国家特聘专家&rdquo 称号并颁发证书。中央财政为引进人才提供每人50万&mdash 100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助,并设立财政专项,根据人才到岗情况据实拨付。在子女入学、配偶安置、医疗、保险、住房、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照顾。   &mdash &mdash 建立人才创新创业支持机制。在部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高新园区建立112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在北京、天津、浙江、湖北4地建设&ldquo 未来科技城&rdquo ,加大人才投入、使用、激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创新力度,为引进人才打造事业平台。   引进人才48%分布在企业一线,助推&ldquo 中国创造&rdquo   截至目前,&ldquo 千人计划&rdquo 已分10批引进了4180余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他们回国(来华)后,在科研、教育、产业创新等各个领域积极发挥作用,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科学技术成果,推动了&ldquo 中国创造&rdquo 。   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计划入选者主体来自美、英、德、日、加拿大等科教发达国家的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科技创新者研究水平大多居于国际前沿,科技创业者大多掌握转化和产业化成熟度较高的科技成果、自主专利或具有丰富的跨国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引进的人才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3名、发达国家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46名、正教授1430余名,引进的正教授远远超过1978至2008年30年间引进数量总和。   在&ldquo 千人计划&rdquo 带动下,各省区市先后实施地方引才计划,如北京&ldquo 海聚工程&rdquo 、江苏&ldquo 双创计划&rdquo 、浙江&ldquo 省级千人计划&rdquo 等,与教育部&ldquo 长江学者计划&rdquo 、中科院&ldquo 百人计划&rdquo 等部委引才计划一起,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相互衔接的引才格局,带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人才回国潮。2008年至今,留学回国人数76.32万,年均增长30%以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指出,&ldquo 庞大的海外留学生群体已经成为中国创新的主力军。&rdquo   &ldquo 千人计划&rdquo 专家长期工作在国际科研前沿,回国后加快了我国与世界一流科研水平的对接。据不完全统计,&ldquo 千人计划&rdquo 专家回国(来华)后发表重要文章和专著4416篇(部),其中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论文50余篇 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2886项,经费总额152.9亿元。《科学》杂志评出的&ldquo 2012年度世界十大科学进展&rdquo 中,&ldquo 千人计划&rdquo 专家作出重要贡献的就有3项。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政国和上海交通大学杨海军参与ATLAS组实验,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现&ldquo 上帝粒子&rdquo 作出直接贡献,成果列&ldquo 十大进展&rdquo 之首。清华大学施一公在细胞凋亡机理方面连续取得重大突破,2013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并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2014年度爱明诺夫奖,成为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拓扑量子纠错研究并获2012年&ldquo 国际量子通信奖&rdquo 。浙江大学陈骝因在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的开创性贡献被美国物理学会授予2012年度&ldquo 麦克斯韦奖&rdquo 。一大批专家回国后持续跟踪本专业领域最新、最前沿的科研动向,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科学成就,对提升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水平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ldquo 千人计划&rdquo 突出&ldquo 按需引才、以用为本&rdquo 导向,注重向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ldquo 十二五&rdquo 时期战略新兴产业倾斜,引进人才中近48%分布在企业一线。他们发挥掌握关键技术、拥有自主专利、熟悉国际市场环境和运作规则的优势,有效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实力,显著提升我国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实力。   带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ldquo 海归潮&rdquo ,唱响&ldquo 中国声音&rdquo   &ldquo 千人计划&rdquo 的深入实施,也极大地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出了&ldquo 中国声音&rdquo 同时,带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人才归国潮,加速了国内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受到国内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ldquo 千人计划&rdquo 高度重视人才队伍梯次引进和建设,在大力引进知名教授、专家的同时,2010年又启动实施&ldquo 青年千人计划&rdquo 项目,旨在从世界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引进在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取得博士学位、40岁以下、发展潜力大的青年人才。3年来,&ldquo 青年千人计划&rdquo 已全职引进1116名35岁左右的优秀青年人才,这批人选回国不久即展现良好学术潜力,被学界誉为&ldquo 中国未来的院士群体&rdquo 。中国科技大学32岁的陈宇翱获2013年度欧洲物理学会&ldquo 菲涅尔奖&rdquo 清华大学的刘云浩获国际计算机协会ACM主席奖,成为第一位获此奖的华人&hellip &hellip &ldquo 青年千人计划&rdquo 的实施,储备了一批富有潜力的青年人才。   银监会、证监会引进专家担任国际金融稳定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相关职务,在影子银行监管、新兴市场资产管理等重大改革中积极实现我国利益主张 中国移动引进专家大力推动TD&mdash LTE成为4G国际主流标准,为我国通信产业发展占据有利地位 清华、北大引进的国际知名学者积极促成力学、数学等重要国际性学术会议在我国召开,提高相关学科的国际地位&hellip &hellip 一些&ldquo 千人计划&rdquo 专家曾在国际组织特别是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熟悉相关领域国际规则,他们回国后努力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我国科技和产业发展话语权和影响力,增强了我国在国际科技界学术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ldquo 鲶鱼效应&rdquo 带来的变化是多重的。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领衔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实行&ldquo 科学家为主&rdquo 的管理机制,几年间实现了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双丰收,成为国内科研机构改革的&ldquo 试验田&rdquo 。北京中关村推出&ldquo 1+6&rdquo 新政,浙江推动民企成为引才主体,江苏、广东等地设立&ldquo 海归&rdquo 创投引导基金和创业服务中心,陕西推出科研人员股权激励措施,上海建立海外人才&ldquo 一站式&rdquo 服务窗口&hellip &hellip &ldquo 千人计划&rdquo 鼓励地方部门和用人单位对引进人才实行新人新策、特事特办,支持他们在人才和科研机制上大胆突破、先行先试,探索了一条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开发利用国际人才资源的新路子,促进了国内人才和科研体制机制创新。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按照党中央&ldquo 择天下英才而用之&rdquo &ldquo 以更大力度推进&lsquo 千人计划&rsquo &rdquo 等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以更宽的视野和胸襟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不唯地域,开发人才不求所有,使用人才不拘一格。海外引才工作将从&ldquo 以引为主&rdquo 转为&ldquo 引用并重&rdquo ,让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 “万人计划”将耗时十年遴选万名国内高层次人才
    9月19日从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获悉,经中央批准,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1个部委最近联合推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国家特支计划”,也称“万人计划”),准备用10年时间,面向国内分批次遴选1万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给予特殊支持,加快培养造就一批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强支撑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介绍,“国家特支计划”是中央着眼于统筹国内国外两种人才资源,突出高端引领、全面推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人才工程。2008年以来,为抢抓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引才机遇,中央先行实施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掀起海外人才回归报国热潮。在部署“千人计划”的同时,中央还提出要深入研究、适时制定实施国内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今年7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部署之后,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推出了“国家特支计划”。这项计划与“千人计划”并行实施、协调推进,重点为国内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特殊支持。   “国家特支计划”按照高端引领、梯次配置的思路,重点支持三个层次、七类人才。第一个层次是“杰出人才”,计划支持100名处于世界科技前沿领域、科学研究有重大发现、具有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人才。第二个层次是“领军人才”,计划支持8000名国家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创新创业人才,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和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等类别。第三个层次是“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支持2000名35周岁以下、具有特别优秀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潜能、科研工作有重要创新前景的青年人才。   “国家特支计划”强调重点人才重点支持、特殊人才特殊培养,是一项“含金量”较高的人才支持计划。在有关部门原有支持的基础上,国家将对入选计划的重点对象提供与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大致相当的“重点支持经费”,并授予“国家特殊支持人才”称号。“重点支持经费”主要用于入选者开展自主选题研究、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同时,“国家特支计划”要求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在科研管理、事业平台、人事制度、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等方面为入选者制定落实配套政策措施,加大培养支持力度。   “国家特支计划”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统一领导,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1个部委成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下设专项办负责具体实施。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等五部门设立评选平台,分别负责开展三个层次、七类人才的申报和初选。为确保计划实施效果和公信力,“国家特支计划”借鉴国际国内成功经验,在遴选程序、遴选标准、评价方式以及评审专家的选择等方面,建立科学、严格的制度和办法,在实施过程中探索建立效用评价、公信调查和管理评估机制,努力把“国家特支计划”打造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品牌工程。   据介绍,“国家特支计划”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部署的12项重大人才工程为依托,三个层次、七类人才的评选已陆续启动实施。其中,“青年拔尖人才”首批评选工作已接近尾声,“杰出人才”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评选已开展前期工作,其他各类人才评选工作将于年底前取得实质性成果。
  • 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工作启动
    根据《关于实施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的意见》、《北京市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海聚工程”青年项目工作细则》和《“海聚工程”短期项目实施细则》精神,现就第七批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种类   第七批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共分四类:全职工作类、创业类、青年项目和短期项目。   二、申报范围   北京市属单位,各区县、各类园区(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和工业园)内非公有制企业或民办非企业单位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三、申报条件   (一)全职工作类   申报全职工作类人才,须具备以下条件:   1、申报人符合《北京市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中规定的基本条件。申报人在年龄、学历、职务、职称等方面需破格的,请说明理由。   2、申报人已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或意向性工作合同。如已签订合同的,其合同签订时间须在2011年1月1日之后。   3、申报外裔专家应在引进后至少连续来京工作3年、每年不少于9个月,申报年龄可放宽到65岁。   (二)创业类   申报创业类人才,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学位。   2、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或技术成果国际领先,具有产业化开发潜力。   3、有海外创业经验或国际知名企业的工作经历,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   4、申报人为所创办企业的主要创办人,且为第一大自然人股东,所占股权一般不低于30%。一家企业只能申报1名创业类人才。   5、所创办的企业成立时间在1年以上、5年以下,且其拥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已经产业化或处于中试阶段。   (三)青年项目   申报青年项目人才,须符合《“海聚工程”青年项目工作细则》中规定的条件:   1、属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截至2012年2月,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2、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并有3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   3、申报前曾在海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   4、已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或意向性工作合同,引进后每年在京工作不少于6个月,至少连续工作3年。如已签订合同的,其合同签订时间须在2011年1月1日之后。   5、为所从事科研领域同龄人中的优秀人才,有成为北京市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   对博士在读期间已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应届毕业生,或其他有突出成绩的,申报时应说明破格理由。   (四)短期项目   申报短期项目人才,须符合《“海聚工程”短期项目实施细则》中规定的条件:   1、系北京市重点产业发展、行业、学科建设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急需、紧缺领域的战略科学家或学术技术带头人,符合《北京市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中规定的工作类人才引才标准。   2、在北京有固定的工作单位,有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高新产业和新兴学科的发展。   3、已与用人单位签订至少连续3年、每年在国内工作不少于2个月的正式劳动合同或意向性工作合同,并明确合同期内工作成果知识产权的归属。如已签订合同的,其合同的签订时间须在2011年7月1日之后。   上述四类项目,申报人每年度一般只申报一次,如重复申报,应着重阐明申报理由。   四、申报程序   (一)工作类人才(全职类、青年项目、短期项目)   由主管部门组织所属单位申报。各用人单位作为申报单位,对应填写相关类别《申报表》并准备相应附件报主管部门审核。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汇总后,报送北京海外学人中心。   (二)创业类人才   北京市各区县、各类园区(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和工业园)的创业人才填写《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表 (创业类)》。申报人所在孵化器、创业园、专业园作为申报单位,上报主管部门审核。如申报企业不在园区内,由所在区县委组织部进行审核同意、汇总后,报送北京海外学人中心。   符合相关引才标准,拟来京工作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填写《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自荐、推荐表》进行申报,报至北京海外学人中心。申报人经过专家评审等程序取得入选资格,并与用人单位正式签订劳动合同后,报北京市海外学人工作联席会审批,落实相关政策待遇。   五、申报材料   (一)工作类人才(全职类、青年项目、短期项目)   需报送申报表一式5份,附件材料5份,其他个人信息表1份。申报表、附件分别装订,其他个人信息表另附。   附件材料一般应包括:个人资质证明(最终学历/学位证书及教育部认证材料、身份证/护照)、与申报人签订的劳动合同书或意向性工作合同、在海外任职的证明材料、现任职务(职称)有关证明材料、代表性成果证明(领导或参与过的主要项目、论著、获得专利、奖励证书等)、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副本或法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等材料的复印件。如用人单位为企业,请同时提供企业运营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章程、企业近三年审计报告、主营产品及服务的市场前景等)。具体附件材料内容要求请参照相关《填表说明》准备。   (二)创业类人才   需报送申报表一式5份,附件材料5份,其他个人信息表1份。申报表、附件分别装订,其他个人信息表另附。   附件材料一般应包括:个人资质证明(最终学历/学位证书及教育部认证材料、身份证或护照)、海外任职证明、主要成果(知识产权权属证明、获得专利、奖励证书等)、创业企业证明(营业执照、股权结构证明、技术和管理团队简介、创业项目等材料)的复印件,以及工商部门备案的公司章程、商业计划书、企业上年度审计报告、主营产品及服务的市场前景等材料的复印件。   (三)材料要求   1、《申报表》严格按照“填表说明”要求填写,确保内容完整、真实、准确   2、附件材料须制作目录,以便检索相关申报材料   3、附件材料中提供的外文书证资料需附有中文说明   4、论著(论文)、专利等代表性成果证明需选择重要性的,原则上提交5份以下   5、申报表与附件材料需采取无线胶装方式单独装订,同时以光盘形式报送与书面材料一致的电子文本。   六、申报时间   各单位接到本通知后,请抓紧组织部署相关工作。申报材料请于2012年2月17日前报至北京海外学人中心。   北京市海外学人工作联席会将根据专家评审组评审情况,择优推荐申报人参评中央“千人计划”。   七、联系方式   1、北京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北京市海外学人工作联席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63088708   联 系 人:方友刚   2、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人才开发部:   地址:西城区德外大街83号,德胜国际中心B座6层   邮编:100088   联系电话:58540526、58540525   电子邮箱:botc@8610hr.cn 传真:58540568   联 系 人:王佳怡 崔巍微   附件:   1、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表(全职工作类)   2、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表(创业类)   3、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表(青年项目)   4、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表(短期项目)   5、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自荐、推荐表   6、申报人其他个人信息表   7、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人选情况汇总表   8、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单位情况汇总表   9、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材料清单   10、附件材料目录参考格式
  • 实现“双碳”目标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实施
    有关省、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北京市城市管理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有关企业: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加快推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行动方案(2021—2025年)》有关要求,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对储能技术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加快培养卓越工程师,经研究,决定选取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见附件1)会同有关企业(名单见附件2)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重要意义储能行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达成“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技术保障,对于确保能源安全、实现绿色转型、推进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国际科技和人才竞争加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我国储能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出严重挑战。研究生教育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关于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的决策部署,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加快培养一批支撑储能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的高层次紧缺人才,为提升国家储能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战略核心科技作出更大贡献。二、工作目标聚焦我国对储能领域核心技术领军人才的迫切需求,创新产学研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储能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培养和储备一批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视野和引领产业快速发展的领军人才,形成储能领域高层次人才辈出新格局,为实现我国储能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三、工作方式实施本专项的高校根据企业需求,以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的拟录取博士新生和在读博士生为对象,每个高校每年选拔20名左右优秀博士生进入专项,实行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培养,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实行校企双导师(导师组)指导,确保培养质量。专项实施周期为4年(2022—2025年),由研究生培养单位会同有关企业(可不局限于附件2),按照工作指南(附件3)要求,从工作基础、专项设计、培养目标、重点举措、联合培养等方面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样表见附件4)。项目双方要签订完善的合作协议,明晰各方权责。四、支持保障(一)专项实施单位成立由校领导任组长的专项实施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专项实施工作,积极配置资源,加大条件保障,确保专项高质量实施。(二)教育部将承担专项任务高校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根据培养能力、实施情况等实际予以专门支持。承担任务高校也要通过增量倾斜和存量调整予以配套安排。(三)能源局在试点示范、实证实训基地建设中,组织有关企业探索创新机制,加强与专项任务高校对接,为高校成果转化验证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配套支撑。(四)中央财政将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纳入专项的学生人数作为各校专项资金分配因素安排经费予以支持。(五)联合培养企业要设置面向专项博士生的科研课题,并提供科研条件和科研经费。(六)鼓励有关企业设置专项奖学金,支持专项人才培养。(七)专项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成效评价的重要指标,以及动态调整专项引导资金支持力度的重要依据。五、其他事项(一)请相关研究生培养单位高度重视专项实施工作,将专项实施方案于2022年9月20日前、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于2022年11月20日前报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加强对各单位专项遴选、培养工作的指导和支持。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刘冬,010-66097848,xwbpyc@moe.edu.cn,北京市西城区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王达,010-68502468,wangda@ndrc.gov.cn,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38号;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张倩,010-81929226,nengxiaochuneng@nea.gov.cn,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46号。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 经费分配不合理阻碍高层次科研人才回国
    王秀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我国在科研经费上虽然投入很多,但是有关科研经费支出分配比例的一些规定不尽合理。在国外科研经费相当大的比例用于人员费,目前我国科研经费中允许用于人员费用支出的比例很低,绝大部分比例的科研经费用于仪器设备购置和试剂购买等实验直接费用上。这种情况导致我国科研人员的待遇总体来说比较低,没有能力吸引优秀的研究人员来高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并且大部分科研经费最终的受益者变成了国外的设备研制公司和试剂的制备公司。   当前,虽然我国留学人员回流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获得博士学位又有相应研究或其他工作经历的高层次留学人才的回流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如何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科研人才回国?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秀杰,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说,科研经费分配比例不合理是阻碍高层次科研人才回国的原因之一。不过,相比目前国外一些研究组经费紧张的情况,在我国&ldquo 千人计划&rdquo 等利好政策下,好项目得到支持的机会更大。她坦言自己就是国家人才政策的受益者,在美国洛克菲勒大学获得生物信息学方向博士学位后,她入选中科院&ldquo 百人计划&rdquo ,于2004年底回国,时年27岁,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回国后,她带领研究团队在生物信息学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多次赢得国际同行的推荐和好评,2007年她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我国科研硬件已经和国外不相上下   中国青年报:您从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博士毕业后,为什么选择回国?   王秀杰:我当时学的生物信息学专业比较热门,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相关领域的人才都很缺乏。如果留在美国,我可以想象到未来20年的发展轨迹,在公司或者科研机构一步步做下去,最终做到终身教授。但我感觉即使能做到那样,也不是特别有成就感,因为总会有飘在外面的感觉。   回国除了有文化上、精神上的认同感之外,我国发展很快,我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会更多,我不太喜欢风平浪静的人生。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我和我爱人都希望孩子在中国的文化氛围中长大,希望她以作为中国人为自豪。所以我们就回来了。   中国青年报:有没有觉得放弃了美国一些很好的机会?   王秀杰:我觉得没什么,只是做了一个选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改革开放之后最早一批回国的留学生,他们才是放弃了很多机会,因为那时国内外的待遇相差悬殊。他们更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回来就是为了提高我国的科研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从自身利益考虑很少。   不过当时科研人员回国的待遇,虽然和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但是与国内其他行业相比不会有太大落差。而现在在付出同样甚至更多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科研人员的待遇比很多行业要低许多,并且年轻一代回国的生活压力比以前更大,所以很多留学人员在回国前会权衡各方面的因素,包括物质条件、生活质量、事业发展、做事的氛围等。   中国青年报:您2004年回国到现在近10年,您感觉科技领域的海外人才回国的趋势有变化吗?   王秀杰:愿意回国的人越来越多了。10年前国内科研经费、科研条件和国外有较大差距。近年来我国的科研投入有较大的增长,我们的科研经费支持、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已经和国外一些中等水平的科研机构不相上下。   我认识的一些稍微年长的朋友也有回国工作的想法,但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而无法实现,包括没有特别好的研究成果,在国内能够获得的职位、待遇与预期有一定的差距等。还有一些人是因为家庭或子女教育等原因放弃回国工作,比如小孩比较大了,回来后不适应中文教育。   住房压力是很多优秀科研人才回国的顾虑   中国青年报:在招聘科研人员时,您感觉哪些社会环境因素阻碍了一些高层次人才回国?   王秀杰:住房压力是很多人考虑的一个因素。像我国科研做得好的几个大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只有个别大学有提供住房的条件。还有环境状况、食品安全等因素也会使一些人才犹豫回国。尤其今年北京雾霾严重,我们所原想引进的一位优秀留学人员就因为空气问题最后选择了留在美国。   中国青年报:一些年轻的科研人员提到国内的科研管理体制问题,使他们犹豫回国。您怎么看?   王秀杰:我国科研管理体制确实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项目申请、汇报、审计等环节比较繁琐,新回来的科研人员会很不适应。我觉得影响较大的一点是,我国在科研经费上虽然投入很多,但是科研经费支出分配比例的一些规定不尽合理。在国外科研经费相当大的比例用于人员费,目前我国科研经费中允许用于人员费用支出的比例很低,绝大部分比例的科研经费用于仪器设备购置和试剂购买等实验直接费用上。   这种情况导致我国科研人员的待遇总体来说比较低,没有能力吸引优秀的研究人员来高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并且大部分科研经费最终的受益者变成了国外的设备研制公司和试剂的制备公司。比如同样一个博士后,在国内研究所或者大学工作和国外研究机构的工资相比会有四五倍的差距。所以,很多前沿的项目,国外是有经验的博士后在做,而我们这里是没有经验的博士生在做,使我们失去了很多在国际竞争中领先的机会。   中国青年报:我们做了一项调查,78.8%的受访者认为人情关系复杂阻碍了优秀人才回国。   王秀杰:我对这一点不是很认同。我回来这么久,没有为了申请项目去拉关系,但是我并不缺研究经费。也许有一些通过关系得到支持的项目,但是我看到身边那些兢兢业业的科学家的有价值的工作都会得到认可与支持。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科学目标,做好自己的工作,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现在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外研究组都有经费紧张的情况,在我国好的项目得到支持的机会相对来说更大。并且国内无论单位还是科学家之间对归国人才的支持很多在国外是没有的。我回到中科院之后很有归属感,从研究所的领导到行政部门的同事,都对科研工作提供全心全意的支持,比如申请项目时研究所的同事和科技处会给予建议,研究所会为新研究员在实验室安排、学生招生、和安家落户等方面提供便利。这些都非常难得。   国家政策应为国内人才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和机会   中国青年报:近年来国家推出&ldquo 千人计划&rdquo 等人才引进措施,您怎么看这些措施的作用?   王秀杰:我国通过&ldquo 千人计划&rdquo 、&ldquo 百人计划&rdquo 等人才政策在一些急需领域引进尖端人才,对中国的科技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自己也是&ldquo 百人计划&rdquo 政策的受益者。我觉得,在今后政策执行过程中,后继的评估和监督机制有待完善,好的计划要有更好的配套措施和管理措施,从而在需要的领域引进需要的人才。而且,现在引进人才总的思路可能还需要一些适当的调整。   中国青年报:有什么样的调整?   王秀杰: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引进了很多优秀人才,现在我们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去培养自己的人才。但目前的人才政策仍然主要侧重于引进人才,而针对国内培养优秀人才的政策很少。这种情况导致一些学生选择出国的目的,已经不是因为国外有比较好的科研条件、能够接受更好的训练,而是如果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很难有相应的政策使得他们有较好地发挥专长和解决经济压力的空间。所以,希望国家能出台相应的政策,在重视引进人才的同时,为国内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中国青年报:如果一直待在国内,他们对国际前沿科学会有敏锐的洞察力吗?   王秀杰:现在我国的教育和科研交流已经非常国际化了。科学是无国界的,要做到国际领先不可能&ldquo 闭关&rdquo ,而是要知己知彼,才能找到突破口、引领新方向。青年人才不一定要去国外读博士或者做博士后,比如可以通过参加国际会议、短期出国交流、进修等形式,使得他们不需要在国外待很久就可以了解国际科技前沿或掌握最新技术,这样可以避免优秀青年人才的流失,也有助于提高研究工作的持续性。现在一些人出国使得在国内已经开展的很好的项目需要重新培养人才来接续,很可能导致研究成果失去了国际领先的机会,这对国家是很大的损失。
  • 调查显示近四成海外高层次华人科技人才愿意来华
    海外高层次华人科技人才是指在海外从事科技相关领域的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的华人华侨人才。据测算,海外高层次华人科技人才的规模在15万人左右。海外高层次华人科技人才作为海外智力资源的重要群体之一,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开发利用国际智力资源的主体。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人才流动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为进一步了解这种新态势对海外高层次华人科技人才国际流动意愿特别是来华意愿的影响,2009年6月至11月,我们采用电子问卷的形式,对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2008年度世界前200名大学排行榜涉及的世界一流高校中自然科学领域的华人助理教授及其以上级别人才(扣除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等以华人人口为主的国家和地区的高校)进行了调查。调查共回收问卷341份,其中有效问卷337份。   被调查者个人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者中:男性超过80%,拥有博士学位者接近97%,年龄在36岁到50岁之间的占近70%,来自中国大陆的接近86% 结婚且有小孩的占85%,有配偶且从事工作的占近80% 有当前居住国的国籍或永久公民者超过86%,在海外工作的年限分布较均匀,从事纯学术研究者超过90%,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比例各约1/3强、1/4强、1/3强,担任实验室和研究团队主管及其以上职务者超过一半,收入中位数超10万美元/年。   被调查者的再迁移意愿调查   近年来海外高层次华人科技人才再次迁移的意愿趋于多样化。调查结果显示(多选结果),只有14.8%的人永远不打算迁移,五年内无迁移意愿的所占比例最高,高达46.7%。而有迁移意愿的比例也很高,其中比例最高的是向中国大陆迁移,其所占的比例为38.6% 其次是在所在国内部迁移,比例达27.1%,向港澳迁移的比例也超过12%,其他的迁移意愿则较低。不同年龄、职称、出生地的人才在迁移意愿上差别巨大。55岁以上者在迁移意愿上与40岁以下及40—55岁之间者差异明显,年龄越小者迁移意愿越强。助理教授迁移意愿最活跃,副教授最保守,教授的可选余地最丰富。中国大陆出生者向中国大陆迁移的意愿(40.9%)高于在港澳台出生者(均在30%上下) 中国大陆出生者近期无迁移意愿的比例约46% 中国大陆出生者永远无迁移意愿的比例约15%。   海外高层次华人科技人才来华情况   海外高层次华人科技人才一般愿意采取多种方式获得与中国大陆的机构与个人接洽的机会,其中最常见的方式包括通过国际学术会议接触、中国大陆相关机构主动联系、在中国大陆的亲戚朋友介绍、华人华侨团体或其他NGO组织介绍等,各自占全部接受调查者的30%以上 其次是通过中国大陆之外的熟人介绍、网络等通信手段接触或联系、中国大陆各类驻外机构联系等方式,各自占全部接受调查者的10%以上。海外高层次华人科技人才服务中国发展最主要的方式包括讲学/授课、来华从事合作研究、联合培养或者招收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攻读研究生等三类,承担中介角色、来华交流、跨海研究合作、跨海兼职等也较常见,与他们期望的方式在类别上类似,但所占比例有所差别,而且对于来华从事兼职、为中国发展献言献策、来华从事全职等的期望更高。   影响海外高层次华人科技人才来华的因素   调查显示,吸引海外高层次华人科技人才来华的前八类主要因素包括事业发展机会、引才政策等,其中四类都与工作有关系,两类与精神情感因素有关,两类与文化因素有关系。不利于他们来华的因素涉及面则更多,包括居住国的优势和中国的不足两方面。一方面,当前居住国吸引他们的有利因素最主要是有合适的职位,其次是较满意的生活质量、良好的学术团队和优越的科技条件 子女可接受良好的教育、被赋予重任、经济收入丰厚和有适宜的社交圈也是很多高端科技人才所看重的 没有更好的职位、研究团队和单位挽留、个人主观意愿不强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迁移决策。另一方面,中国现有的一些不足之处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较大,其中人际关系难以处理、科研上的急功近利、激励机制缺乏、科研管理方式滞后、科研条件和经费保障不足、非科研负担过重和学术不够民主等方面是最主要的因素,这些因素基本上集中在科研领域。   海外高层次华人科技人才的期望   海外高层次华人科技人才普遍认为中国目前的引才标准在科学性方面仍有欠缺,希望中国对于人才的评价应集中在学术成果、学术和科研领导能力、阅历和经验、学术地位和影响力、能力的提升潜力、研究领域前沿性、研究团队的实力和学历等方面,而不要过于突出职称、身体素质、职务、工作时间、年龄等因素。同时,他们认为今后中国的科技人才政策应进行系统优化,其中重点考虑将待遇、岗位、科研经费、科研奖励、出入境和社会保障等与国际接轨,并制定更加详细且具有法律效力的实施细则。   整体来看,海外高层次华人科技人才的生存状况非常不错,绝大部分人在海外扎下根来,拥有较为体面的工作和收入,有较为稳定的家庭,虽然还面临一些压力,但更多地是享受到在海外工作和生活所带来的快乐。中国虽然成为他们再次国际流动的首要目的地,但目前仍不是海外高层次华人科技人才的首要选择。究其原因,尽管中国大陆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但国内在软环境的建设方面仍然与当前居住国存在较大差距,在某些硬环境建设上也有待改进。今后如果能够在引才标准完善、政策系统性改进和制度化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那么中国成为海外高层次华人科技人才集聚地的那一天就指日可待。
  • 喜报 | 奥谱天成创始人刘鸿飞博士荣获“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B类)”
    祝贺我司创始人刘鸿飞博士荣获 “ 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B类)”近日,奥谱天成创始人刘鸿飞博士收到了来自中共福建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认定证书”,由福建省委正式评定为“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B类)”,这是继国家科技部“创新推进人才”之后,又一大荣誉!可喜可贺!刘鸿飞 中共党员,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B类),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厦门市双百人才计划(A类人才),中科院博士,厦门大学博士后出站,国际光谱分析专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奥谱天成创始人/董事长,《拉曼光谱仪》《近红外地物光谱仪》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厦门大学、中南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曾参与“神舟7号”和“风云4号”的研制工作,中央电视台“创业英雄”......央视专访(扫码观看)人物评价(节选自央视专访新闻稿)作为奥谱天成创始人,他仅用5年时间,便把自主研发的拉曼光谱仪、地物光谱仪,推到了世界一 流行列。并且作为国产拉曼光谱、地物光谱的领头羊,2020年与美国领 先品牌展开正面决战,产品出口到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刘鸿飞博士以中国企业家的身份,为中国企业面对外部压力如何保持国产品牌的技术优势方面树立了榜样。他的坚韧和科研能力,为公司、为国家赢得了更多可能。人物评价引用自中华网:央视《科技之光》奥谱天成|国产拉曼光谱领头羊
  •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召贵博士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
    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向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瑞仪器)董事长刘召贵博士颁发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证书。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即国家“万人计划”,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1部门于2012年启动实施。目标是用10年时间,遴选1万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给予特殊支持。国家“万人计划”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为100名杰出人才;第二层次为8000名领军人才,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第三层次为2000名青年拔尖人才。 “万人计划”入选者系国家特殊支持人才,有关部门在科研管理、事业平台、人事制度、经费使用、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等方面,提供特殊支持。 刘召贵博士 刘召贵,湖北省仙桃市人,清华大学核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是国内最早从事X射线荧光光谱仪研究的人员之一。2008年12月至今担任天瑞仪器董事长,在刘博士的经营管理下,天瑞已成长为该行业国内龙头企业,并成功在深圳创业板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分析仪器行业上市公司。 刘博士系我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会副理事长,研究、管理两不误,是本行不可多得的技术兼管理专家。个人拥有75项知识产权,使之成为国内该领域拥有国家发明专利为数不多的科学家之一。2010年刘博士被认定为国务院享受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被评为昆山市首届科技功臣奖、昆山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突出贡献奖、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苏州市科技创新创业市长奖、江苏省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培育对象、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奖、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昆山改革开放40周年十大突出贡献经济人物等多项荣誉。
  • 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凤毛麟角 仅占5%
    妇女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必须高度重视。深度开发这一资源,对于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凤毛麟角,两院院士、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中,女性仅分别占5%、4.6%和3.9%,至于全国各大科研院所的领导更鲜有女科学家的身影,这一现象无疑已引起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   日前,全国妇联主办的2010品牌中国女性高峰论坛上披露,我国女性科技人才的成长,与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还不相适应,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当今世界潮流还有一定差距。在我国科技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中,女性比例长期徘徊在5%左右,科学院女院士和工程院女院士只占院士总数的5%,低于1978年的6.2%,973首席科学家、女性占4.6%,“长江学者”中,女性仅占3.9%。   如何打造高层次女科技人才,让更多的高层次女性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三大奖项”女科学家少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显著增多。从近年公布的全国高考信息看,高考状元中女性占到一半以上。据报道,截至2007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中女性已达1970余万,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38%。由此可见,女性并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一份题为《2009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指出,在我国1955-2009年当选的两院院士中,女院士有98人,仅占5.06%,与庞大的女科学研究人员群体相比反差较大。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资源共享促进中心的彭洁提出:对我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三个人才奖励计划的研究发现,1999年至2008年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资助的1479人(不含社会科学部分)中只有76名女性工作者 1994年至2006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的1286名科技工作者中,仅有90名女性科技工作者 1994年至2009年,获得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人才计划的2019人中仅有122名女性科技工作者。   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高层次科技人才信息数据库”的数据告诉我们:相对女性科技工作者占科技工作者总数比例三分之一的现状,女性高层次科技工作者获三大奖项者所占比率严重不足。   女科技人员成才烦恼多   中国的传统文化,性别分工观念根深蒂固。男性主外,处于支配地位,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女性主内,生儿育女,重心侧重家庭较多。受性别歧视的旧传统观念影响,中国女性在成长过程中与男性相比,公平享有文化教育资源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在农村,失学辍学儿童中女童占绝大多数。这种性别歧视差距延续到成人以后,也使女性就业人数远低于男性,至今,女大学生就业仍受到影响。从某种意义上,已成为制约高层次科技女性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家统计局《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显示,女性平均每天用于家务劳动的时间达4.01小时,比男性多2.7小时。“母爱的建构”让女性失去了向社会空间发展的动力。“贤妻良母”的角色,让女性陷入琐碎的家庭事物中,在无私奉献的赞美声中失去了社会的发展空间。所有这些,成为女性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的障碍。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顾宪红说:女性的社会角色影响了事业的发展。她们认为,女性要承担生育繁衍后代的责任,同时还是子女教育和家务劳动的主体,家庭琐事必然会挤占她们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对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处长郑彦认为:在职业发展方面,女性由于自我的社会定位,往往追求“工作稳定”,易于满足现状,重视做好本职工作。相比于男性,女性自主创新意识较薄弱,在选择工作岗位时,更多考虑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是否融洽,而不是考虑是否能出成果,不敢冒险,竞争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女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定位较男性低,且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她们的事业发展水平总体上明显低于男性。   她们还反映,导致女性在科研事业中的发展机遇较少有许多原因。女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科研事业单位中,女科技工作者获得职务或职称晋升的机会远远低于男性。大多数女性科技人员忙于具体的科研工作,甚至是一些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没有实验室和科研团队,主持申报重大科研项目的机会很少。在科研业绩相同的情况下,女性晋升高一级职务或职称的时间一般要长于男性,也就是说,社会或单位对女性的要求更高。要得到相同的晋升机会或认可度,女性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有关科学研究证实,重大科学发现的最佳年龄峰值为37岁。25至35岁之间正是女性科研能力积淀和飞跃的黄金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女性科技工作者缺乏来自社会、单位、家庭等各方面的支持,不能很好协调科研工作和家庭的关系,不能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必然严重影响女性科研工作者走向成功。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我国绝大多数女性科技工作者的退休年龄为55岁,比男性提前5年,加上女性在生育期的时间耗费等,科研生涯较男性少10个年头,这对女性科技工作者成为高端科技领军人才的影响是致命的。   此外,目前我国从编制科研发展计划,到各级科研项目立项、组织申报、项目评审、项目考核、结题验收、成果鉴定,甚至在社会上反响较大的两院院士评选等环节,都渗透许多非学术因素,要求科技工作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疏通关系,积累人脉,这些方面也严重影响到女性科技工作者聪明才智的发挥,增加了她们迈向高层次科技队伍的难度。   专家们说,为调动女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应在女性科技工作者的职称评定、科研津贴发放、课题申请方面有所关照。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成功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还需要国家加大专门针对女性高层次科技工作者的激励措施,包括科学评价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平等地给予女性科技工作者获取奖励的机会,从而调动更多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获取更大的科研和社会价值。   促女性科技人员成才   女性科技工作者难成高层次人才的现象,已经引起我国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9年3月,中国科协成立了女科技工作者专门委员会,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根据女性特点,通过系统的政策设计,妥善解决女性从事科技工作问题,为女科技工作者提供学习、交流、进修、培训的机会 此外,设立女科技工作者基金等,为女性在科技领域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好的社会、工作环境,提高女性在科技活动中的积极性,全方位促进女性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成长。   全国妇联一直非常关心女性科技人员的成长、发展问题。不久前,全国妇联“女性高层次人才成长状况研究与政策推动项目”正式启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在会上说,促进女性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成长,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是衡量我国妇女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战略性举措。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原生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郑守仪在工作中(资料照片)    女科学家共聚一堂首届女科学家高层论坛开讲,我国女科学家共话科研与奉献(资料照片)
  • 高层次人才共话 精密仪器产业发展
    7月21日,深圳市光明区高层次人才“左岸半月谭”(第十期)暨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首期“荔湖论坛”活动,在高科创新中心举办。此次活动以“精密仪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主题分享会”模式举行,吸引60余名高层次人才代表现场参与。在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永久院区开工之际,首期“荔湖论坛”启动。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振飞向与会人才和嘉宾介绍了荔湖论坛,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市、区有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学会协会、企业界联动,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共同构建计量标准化领域“政产学研资用”新生态。深圳市传感器与智能化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钱宗春也作了发言,表示期待未来能与光明区有更多合作。此外,活动还举行了主题分享会,有关单位、企业代表作了主题分享。本次活动进一步激活了与会人才的“内在动能”,在互动交流过程中,人才们从自身研究领域、精密仪器产业、市场应用等角度,与分享嘉宾展开探讨,交流现场气氛活跃。
  • 喜讯丨奥谱天成联合创始人刘鸿飞博士获评福建省高层次人才(A类人才)
    近日,中共厦门市委组织部发布了福建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名单的公告,经过严格的审核及公示,奥谱天成创始人刘鸿飞博士,荣获“福建省高层次人才认定(A类人才)”。据悉,为加快建设人才强省,福建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持续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为省内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由福建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福建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试行)》于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根据资格条件分为特级人才、A类人才、B类人才、C类人才四类。实行认期制管理,认期为6年。认期自认定单位发文确认之日起计算。认期高层次人才取得新业绩满足更高层次人才对应条件的,可随时申请晋级;晋级后,认期重新计算。2021年,刘鸿飞博士获评福建省高层次人才(B类人才),2年内,凭借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参与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等离激元拉曼光谱仪的研制与应用”等众多成就,晋级为福建省高层次人才(A类人才)。作为高端光谱仪器提供商,人才是奥谱天成产品线完善,保持领先地位的基础,奥谱天成自成立起便把人才发展视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持续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目前在职研发人员超150人,研发人数占比超50%,每年的研发投入超30%。在刘鸿飞博士的带领下,奥谱天成集团专注高端仪器赛道,深耕光谱仪器关键技术领域,公司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瞪羚企业”、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多项荣誉,主持并参与《拉曼光谱仪》等多项国家标准制定。未来,奥谱天成将坚守初心,继续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努力开拓创新,持续稳健、高质量、可持续经营发展,为推动国产高端光谱仪器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喜讯】▏我司创始人刘鸿飞博士荣获福建省高层次人才(B类人才)认定
    近日,中共厦门市委组织部公布了福建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名单的公告,奥谱天成创始人刘鸿飞博士,经过严格的遴选,荣获“福建省高层次人才认定(b类人才)”。公告内容根据《福建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试行)》(闽委人才{2020}4号)文件精神,经个人申报、单位推荐、窗口初审、并联审核、专题会审、复核把关、社会公示、研究认定等程序,确认刘鸿飞等87人为2021年第 一批(总第二批)在厦申报福建省高层次人才,现予公布(名单见附件)。 中共厦门市委组织部2021年3月1日福建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党的十九大以来,福建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持续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为省内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由福建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福建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试行)》于2020年7月1日起施行,实行认期制管理,认期为6年。认期自认定单位发文确认之日起计算。认期内,高层次人才取得新业绩满足更高层次人才对应条件的,可随时申请晋级。中共党员,福建省高层次人才(b类人才),国家科技部“创新推进人才”,中科院博士,厦门大学博士后出站,国际光谱分析专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奥谱天成创始人/董事长,《拉曼光谱仪》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中南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曾参与“神舟7号”和“风云4号”的研制工作,中央电视台“创业英雄”......在央视专访的新闻稿中,有这么一段人物评价:作为奥谱天成创始人,他仅用5年时间,便把自主研发的拉曼光谱仪、地物光谱仪,推到了世界一 流行列。并且作为国产拉曼光谱、地物光谱的领头羊,2020年与美国领 先品牌展开正面决战,产品出口到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刘鸿飞博士以中国企业家的身份,为中国企业面对外部压力如何保持国产品牌的技术优势方面树立了榜样。他的坚韧和科研能力,为公司、为国家赢得了更多可能。引用中华网:央视《科技之光》奥谱天成|国产拉曼光谱领头羊
  • 自然资源部公布三领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名单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自然资源部关于公布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土地资源、地质矿产、地质环境领域)入选人员名单的通知 /strong /p 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事设施建设局,中国地质调查局,武警黄金指挥部,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机关各司局,其他有关单位: /p p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依据《国土资源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国土资源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遴选和培养暂行办法》,部组织开展了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土地资源、地质矿产、地质环境领域)遴选工作,确定马腾等30人入选领军人才,丁正江等52人入选杰出青年人才,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创新团队等10个团队入选创新团队,现予以公布。 /p p   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各直属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和部党组关于人才的各项政策,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激发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活力和才智,下大力气支持入选人员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在完善政策环境、落实经费支持、参与科技决策、推进国际合作、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成果转化、加大宣传评估等方面出实招,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科技人才发展环境,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入选人员要进一步增强自然资源科技创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学习,勤奋工作,不断创新,奋发进取,为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自然资源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2018年6月15日 /p p   附件 : /p p   1. a title=" " href=" http://gi.mlr.gov.cn/201806/P020180625412315937987.doc" target=" _blank" 自然资源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土地资源、地质矿产、地质环境领域)领军人才入选名单.doc /a /p p   2. a title=" " href=" http://gi.mlr.gov.cn/201806/P020180625412316296399.doc" target=" _blank" 自然资源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土地资源、地质矿产、地质环境领域)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入选名单.doc /a /p p   3. a title=" " href=" http://gi.mlr.gov.cn/201806/P020180625412316601127.doc" target=" _blank" 自然资源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土地资源、地质矿产、地质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团队入选名单.doc /a /p p /p
  • 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实验室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日前,天津市公布第二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天津大学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设计中心成功入选。截止目前,天津大学已建成5个天津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天津市引进高水平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次入选的3个创新创业基地是天津大学理学院的天津市低维功能材料物理与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材料学院的天津市现代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信息学院的天津市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该校第一批获批基地是化工学院的天津绿色化学化工实验室和精仪学院的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记者从天津市委组织部召开的天津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推动会暨第二批人才基地授牌仪式上了解到,天津大学把“天津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重点结合学科未来发展的规划和布局,围绕优势学科和重点发展的科研方向,加强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规划和设计,统筹“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项目和国家“111计划”项目,大力加强了基地的软件硬件基础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基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基地提高影响力和吸引力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保障。   据了解,近两年来,天津大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围绕国家和天津市关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要求部署,以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平台,积极拓展人才引进的视野,大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坚持“按需引进、突出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用为本、做好服务”的工作原则,按照学科发展的需要,引进人才、汇聚人才,使用人才、支持人才。该校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7人,约占天津市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创新型人才的一半。天津市“千人计划”29人,入选人数约占天津市“千人计划”创新型人才的三分之一左右。除“千人计划”外,该校近年引进的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就分别属于化工和信息两个基地。高水平人才的汇聚,有力地提升了该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背景:“111计划”项目   所谓“111计划”,是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配备一批国内优秀的科研骨干,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努力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成果,提升学科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
  • 广东特色实验室体系初步形成 高层次人才聚集
    今年是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25周年。   1986年,广东省在国内率先启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经过25年的开拓进取,如今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已成为广东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广东基础研究、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战略性高新技术研究的核心力量和骨干平台,成为广东经济、社会和科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建设创新型广东、推动广东省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和聚集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广东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研发的电磁耦合无级变速传动系统   广东特色实验室体系初步形成   记者从广东省科技厅了解到,截至目前,广东各级政府累计向省重点实验室投入5.15亿元,依托单位及相关部门配套投入8.29亿元,为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开发和条件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实验室拥有研发场地24万平方米,中试基地和产业化基地面积超过1600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2.74亿元。目前建设的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23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企业重点实验室、18个省公共实验室以及26个省重点科研基地共同构建了极具广东特色的实验室体系。实验室体系学科齐全,基本覆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环保、新能源、海洋、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等省重点发展领域 实验室体系结构完整,从基础研究到战略高科技研究、从技术突破到成果转化,对广东的支柱产业和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支撑、引领和带动作用。   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凸显   25年来,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大力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积极创新人才机制,营造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打造了一支富于创新、敢于拼搏、善于攻坚的高科技人才队伍,吸引、培养和稳定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孕育科技将帅的摇篮。   25年来,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先后产生了9位两院院士,特别是2009年,在广东新增的5名两院院士中,有3位是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 “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授奖以来,5位获奖者中傅家谟、钟南山、钟世镇和林浩然等4位专家均来自重点实验室。   目前,省重点实验室聘任50多名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3个,28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34个,分别占全省总数的75%、33.3%和40%;重点实验室有副高以上职称科研骨干2100人,233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3人 重点实验室还培养了硕士学位以上高级人才13482人,其中博士后497人,博士生3369人,为提高广东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25年来,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承担并完成了大量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任务,在科学前沿探索和解决国家及地方重大需求问题方面发挥了骨干引领作用。   据统计,省重点实验室历年累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近3万项,其中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14项,占全省总数的63.6% 863计划重大、重点项目3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4项。近几年重点实验室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的能力显著提升,“十一五”前4年重点实验室共承担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1970项,是“十五”期间总和的2倍多。   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培育,省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华南肿瘤学、眼科学、呼吸疾病、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畜禽育种等6家重点实验室先后由“省级队”向“国家队”跨越,占广东现有的1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近半数。此外,在广东现有的3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有2家依托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多家省级实验室成功跻身国家级研究平台,标志着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的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迈上了新台阶。   重大科技成果层出不穷   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0项,获国家三大奖项的总数分别占全省总数的63.6%、31.3%和40%。   重点实验室共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4项,一等奖90项,其中2008和2009年获一等奖数量均占当年总数的一半。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作为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植物志》编研”的第一完成单位(并列第一),主编《中国植物志》31卷(册),占全部总卷(册)数的24.6% 这项开拓性、创新性、系统性、基础性工程,是中国半个世纪以来植物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对中国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并产生深远影响。省鼻咽癌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率先完成基于大规模人群和全基因组水平的散发性鼻咽癌易感基因筛查研究,发现3个新的易感基因位点,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杂志《自然遗传学》,SCI影响因子达到30.259。   助推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十一五”前4年,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共获得授权专利1332项,其中发明专利894项,是“十五”期间总和的2倍多。25年来,省重点实验室共制修订国家、行业和地区标准300余项,通过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等形式,带动各行业实现经济效益近2500亿元。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结合广东节能减排战略,研制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小规模应用的农业废弃物气化发电技术与装置,设备全部国产化,系统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推广各种生物质气化发电站27座,节约标煤1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5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5000吨,对我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省数字音频重点实验室自主开发了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制定了《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成为目前我国音频领域唯一获批成为国家标准的核心技术,打破了数字音频核心技术长期以来被国外专利技术垄断的局面,成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的一个缩影。   服务社会民生有口皆碑   25年来,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不仅承担了一系列重要研究任务,开展关键技术和重大难题攻关,在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方面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团队积极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积极推广应用隔震、抗震先进技术,对口援建的汶川县第二小学主体结构防震烈度达到8级以上。   省呼吸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在应对SARS疫情中,率先提出了“三早三合理”的救治原则,创造了病死率全球最低、存活率全球最高的显著成效,对广东SARS疫情的控制发挥了关键和巨大作用。   此外,省重点实验室在防控禽流感和红火蚁、检测三聚氰胺、监测寒冻灾害等突发或重大社会事件中,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供技术支撑,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安定和人民利益,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开放合作之路日益宽广   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已拥有良好的科研条件和设备,每年吸引大批科技人员到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部分重大科学仪器设备进入广州地区大型科学仪器协作网,对社会进行开放共享。同时,凭借自身过硬的研发基础和技术力量,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建立起对话、交流与合作机制,成为广东高水平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如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由华南理工大学和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实现实验室资源完全共享,有效地促进了广州汽车制造业的自主研发。省高分子材料环境适应性评价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与全球领先的美国阿特拉斯(ATLAS)气候服务集团建立了长达11年紧密的合作关系,建成国内最大、最先进的自然暴露与人工加速试验研究基地,汽车老化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管理创新一派勃勃生机   一直以来,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坚持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大开放共享力度、引入竞争评估机制、促进人才有序流动,不断增强创新活力和科技竞争力,大大改变了广东科技体制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和低水平重复的现象,为广东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省科技厅对省重点实验室资源进行有力整合,先后在开发类科研机构建设了18家省公共实验室,有效稳定了一批精锐的科技人才,为保持广东科研发展后劲提供了重要保障。此外,重点实验室不断探索新的运行机制,通过制度和管理创新,推动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如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制订了27个管理办法,规范实验室操作,提出“人本、创新、团结、奉献”的核心理念,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承担了大批科研课题,与改制前相比,课题经费年均增长率超过200%,技术开发与服务收入年均增长率更是超过了300%。
  • 三部门:加快培养一批支撑储能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的高层次紧缺人才
    8月31日,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的通知,决定选取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会同有关企业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高校名单:1.清华大学 2.天津大学 3.华北电力大学 4.哈尔滨工业大学 5.上海交通大学 6.浙江大学 7.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8.华中科技大学 9.重庆大学 10.西安交通大学。企业名单: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3.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4.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5.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6.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7.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8.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9.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10.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1.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12.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13.中国中化控股有限公司 14.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 15.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6.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7.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8.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工作指南》指出,储能领域人才培养专项是瞄准储能领域核心技术,聚焦解决储能领域技术实践难题和高层次技术领军人才短缺难题而组织设立的博士人才培养专项。专项围绕国家需求,充分发挥产学研协同育人优势,以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一级学科和相关专业学位类别为依托,为我国储能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培养和储备一批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科技人才,推动形成储能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辈出的新格局。专项组织形式:(一)专项实施单位成立由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会同联合培养企业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和专门培养方案,统筹推进本单位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的遴选、培养、学位授予等工作。(二)联合培养企业要成立以企业负责人任组长的专项实施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的实施工作。(三)相关企业须配备有相应资历的优秀人才担任兼职博士生导师,联合专项实施单位共同招收博士研究生。(四)专项实施单位应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人才培养协调机制,明晰双方权责,明确论文、专利、成果等知识产权归属和分配以及保密条款,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设立实验室,支持专项博士生参与企业的重大研发项目。(五)鼓励和支持博士生依托企业的科研条件和重大研发项目开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六)鼓励企业优秀青年技术骨干申请攻读定向博士生。(七)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专项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到本单位工作。专项培养方向:1.储能基础材料与工艺;2.储能装备制造与控制关键技术;3.设备与系统安全关键技术;4.物理储能关键技术(含储热/冷、压缩空气、飞轮、抽蓄等);5.化学储能关键技术(含电化学、热化学等);6.氢储能关键技术;7.电磁储能关键技术(含超级电容、超导等);8.季节性长周期储能关键技术;9.储能电站规模化运行关键技术;10.源网荷储的联合优化运行及运营关键技术(集中式/分布式);11.储能与风电、光伏、火电等电源联合调度运行关键技术;12.储能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
  • 首批“上海千人计划”下月起申报 关注四层次人才
    日前,根据《上海市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 (沪委办发[2010]28号),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等就开展第一批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上海千人计划”)申报工作发布通知,旨在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和创业人才。   重点关注四类高层次人才   “上海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分创新和创业两大类。创新人才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创业人才一般应在海外获得学位。引进人才年龄不超过55周岁,应在本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得到同 行专家认可,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国(境)外著名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知名实验室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的专家学者   (二)在国际知名企业、金融机构、其他相关专业机构和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海外自主创业经验,熟悉相关产业发展和国际规则的创业人才   (四)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四个中心”建设紧缺急需的,具有国际领先或国内一流专业水平的其他海外高层次人才。   引进人才申报条件要求高   根据通知,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具体分为重点实验室、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企业、金融、航运、文化八大类,每个大类各有相关分类标准。申报人需在2008年1月1日之后回国且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正式工作合同或意向性工作合同时间需在2008年1月1日之后。若申报人每年回国工作时间少于9个月,需说明理由或提出过渡计划。   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且技术成果为国际先进或能填补国内空白,具有产业化开发潜力 需有海外创业经验或曾任国际知名企业中高层管理职位,熟悉相关领域(行业)国际规则,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 为所在企业的主要创办人且为第一大股东 企业成立1年以上、5年以下,且拥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已处于中试或产业化阶段 引进人才作为主要发起人,能够组建一个由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组成的创业团队 引进人才创办的企业符合上海产业优化发展方向,市场化前景广阔。   用人单位12月起可推荐上报   根据通知,12月起由各用人单位进行推荐上报。各类申报书及填写说明可登录 “千人计划”网站(www.1000plan.org)下载。   2011年1月起,九大评审平台将组织聘请若干名海内外领域 (行业)专家,对申报人选进行评审,提出推荐人选建议名单。   2011年2月至3月,上海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专项办公室将聘请业内专家组成顾问评审组,对各平台上报的推荐人选进行综合审核,确定拟入选人员名单,报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小组审批后正式发文确定入选人员名单。
  • 祝贺我司获得“2021台州湾新区第二届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二等奖!
    10月14日,2021台州湾新区第二届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圆满落幕,10支团队角逐一、二、三等奖。宁波海尔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中红外激光光谱测量仪器产业化”项目,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大赛二等奖! 本次大赛由台州湾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台州湾新区党群工作部(组织部)、台州湾人才发展中心承办,启迪之星(上海)、启迪之星浙东南创新中心协办,希望以此为契机,为后续项目在台州的业务拓展奠定长期合作基础,并期待能为台州及台州湾新区的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添砖加瓦。 宁波海尔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长期耕耘中远红外激光光谱检测技术(QCL/ICL+TDLAS),产品主要应用于高端气体分析仪器、工业过程监测、红外光谱研究等领域。近期,我司在工业用的泄漏检测项目积极投入研发,并和台州有多家企业拥有商业往来及合作关系。透过此次机会,我司期许与台州的企业建立深度信任与合作,在光谱分析领域实现客户需求、达成双方共赢、创造社会价值。
  • 某知名军医大学诚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百万年薪还带房,有才你就来!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为深入落实“实施一流发展战略,建设世界医学名校”总体思路,加快推进学校发展方式转变,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具有鲜明军队特色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高层次科技人才,热忱欢迎广大优秀人才踊跃报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img title=" 第三军医大学.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2/insimg/d4ad8be7-aa7b-4340-8e3a-a0aae0b37d03.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一、学校简介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学校位于美丽的山城重庆,有着70多年的办学历史,为全国重点大学、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全国首批开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校。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900余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奖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200余名。现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25个。先后获得了以7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标志的1700多项科技成果。学校三所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西南医院在烧伤、肝胆、感染病救治等方面享有盛誉 新桥医院成功开展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腹型异位心脏矫治术”和国内首例“颈腹胸联体儿分离术”,在大器官疑难疾病诊治上具有广泛影响 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在战创伤基础研究和临床救治具有显著优势和特色。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三大科技奖励和国外发表科技论文等反映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上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已发展成为我国的战创伤医学中心,是我军军事医学盾牌的主要力量和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基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img title=" 校园风光.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2/insimg/5e984bcb-e898-478a-aad3-c36ceb273a3d.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二、招聘条件及工作生活待遇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一)招聘对象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2、热爱祖国,自愿献身国防卫生事业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3、身体健康,能正常从事教医研活动。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二)招聘对象类别及工作生活待遇: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此次,第三军医大学的招聘对象包含从两院院士到国家优秀青年学者五类科技人才,年薪 从150万到30万不等,科研启动费用最高达到1000万,人均享有一套住房。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具体情况见附件: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a title=" " href=" http://www.tmmu.edu.cn/savage_admin/xeWebEditor/uploadfile/20160926170804393.doc" target=" _self" 《第三军医大学引进人才类别及工作生活待遇》.doc /a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三、提交材料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应聘者应提交以下个人材料: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一)最高学历、学位证书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二)在国内外担任主要职务证明材料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三)主要创新性论文及其刊载杂志封面、目录和论文他引情况证明材料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四)科研项目、获奖及专利情况证明材料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五)三封同行专家(国内人员为正教授、国外人员为终身副教授以上职务)推荐信。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四、联系方式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一)通讯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30号第三军医大学政治部干部处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二)邮 编:400038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三)联 系 人:范老师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四)联系电话:023-68752105,13883596876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五)电子邮箱: a href=" mailto:sydrcb@sina.com" sydrcb@sina.com /a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本网快评: /strong 俗话说得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当前我国在科研上的投入在不断加大,科研人员的薪资待遇也在不断提高。第三军医大学此次高薪聘英才在当下来说,也只能算是普通一例。不过待遇虽高,但仔细研究其招聘条件,就可以发现目标也高。招聘广告上所列的“五年目标”里包括各种涉及项目、论文等硬指标。所以目前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家应该为学者提供比较优裕宽松的生活条件,让他们能够安心地、自由地思考,而当前的政策是用项目绑定学者,用各种名利来驱使他们出成果,这种成果只能是学术泡沫,不是自由思想的结晶。 /p
  • 中国科协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高层次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2年11月4日,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检验检测学会承办的中国科协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高层次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由中国检验检测学会会长、研究员李怀林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庞国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舟,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分析中心主任李景虹以及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陈颖分别作主题报告。来自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中机试验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国科科仪控股有限公司、中科院喀斯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及相关行业协会、业内著名的专家学者、第三方检测机构代表等22位专家参加了研讨会。庞国芳院士以“为农药创建电子身份证实现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信息化”为题作报告,介绍了农药残留现状,指出现今农药残留实现信息化面临的挑战,并针对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监测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药残留治理提出了对策建议。王海舟院士以“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科学试验表征仪器自主创新”为题作报告,从确立标准化的理论基础、CSTM标准化及标准化评价体系、支撑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业标准化及标准化评价发展战略等方面,对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科学试验表征仪器自主创新进行了全面阐述。李景虹院士以“推广国产科学仪器助力科技发展”为题作报告,从基础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对国产科学仪器发展提出解决途径和建议。陈颖研究员以“质谱仪器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及挑战”为题作报告,指出社会层面对科学仪器从性能指标、使用体验、仪器外观、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科学仪器的发展要从产业基础、政策支持等角度加以重视。研讨阶段,与会专家共同探讨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的新技术、新标准、新方法和发展方向,从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基础科研、成果转化、仪器应用、标准化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讨论,为促进我国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发展建言献策。科学试验仪器及检测设备是创新的基础,是制造强国战略的保障,高端仪器设备研发与制造能力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此次研讨会汇聚了相关领域权威专家,为促进我国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高质量发展搭建了高端学术交流平台。
  • 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支持绿色低碳创新平台建设,引进相关高层次人才
    日前,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主要目标,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3%,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国家确定的江西省目标值,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该方案提出重点任务,包括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循环经济降碳行动、科技创新引领行动、固碳增汇强基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碳达峰试点示范行动。在科技创新引领行动中,将实施省级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加快能源结构深度脱碳、高效光伏组件、生物质利用、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安全高效储能、固碳增汇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力度,针对碳捕集、分离、运输、利用、封存及监测等环节开展核心技术攻关;采取“揭榜挂帅”等创新机制,持续推进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与转化应用纳入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相关绩效考核;全面推进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国家级创新平台攻坚行动、引进共建高端研发机构专项行动,扶持节能降碳和能源技术产品研发重大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深入实施省“双千计划”等人才工程、开展组团赴外引才活动,着力引进低碳技术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育一批优秀的青年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该方案全文如下: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2年7月8日(此件主动公开)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全面落实《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全省碳达峰行动,制定本方案。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要求,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总方针,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聚焦“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循环经济降碳行动、科技创新引领行动、固碳增汇强基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碳达峰试点示范行动“十大行动”,完善统计核算、财税价格、绿色金融、交流合作、权益交易“五大政策”,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碳达峰工作,推动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全力打造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的先行之地、示范之地。二、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明显优化,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煤炭消费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供应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遍推行,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3%,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大幅提高,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走在全国前列,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新能源占比大幅增加,煤炭消费占比逐步减少,绿色低碳技术实现普遍应用,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全面建立。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国家确定的江西省目标值,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三、重点任务(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要坚持安全平稳降碳,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1. 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有序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合理控制石油消费,大力实施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调峰,做好重大风险研判化解预案,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大力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积极推进现役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和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推动煤电向基础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推进瑞金二期、丰城三期、信丰电厂、新余二期等已核准清洁煤电项目建设,支持应急和调峰电源发展。统筹推进煤改电、煤改气,推进终端用能领域电能替代,推广新能源车船、热泵、电窑炉等新兴用能方式,全面提升生产生活终端用能设备的电气化率。严格控制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燃煤消耗量,保持非电用煤消费负增长。加快全省天然气的发展利用,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优化天然气利用结构,优先保障民生用气,支持车船使用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国资委、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大力发展新能源。以规划为引领,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大力推进光伏开发,有序推进风电开发,统筹推进生物质和城镇生活垃圾发电发展。坚持市场导向,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创新“光伏+”应用场景,积极推进“光伏+水面、农业、林业”和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等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积极对接国家核电发展战略,稳妥推进核电。加大地热能勘查开发力度,因地制宜采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多种清洁能源与天然气、电力耦合供热。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实现建筑供热(冷)、炊事、热水,推广太阳能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 达到0.6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力争达到150万千瓦左右。(省能源局、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国资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林业局、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基础设施可持续转型,建立健全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优化提升能源输送网络,加快构建“1个中部核心双环网+3个区域电网”的供电主网架、“十”字形输油网架、多点互联互通“县县通气”的输气网架。加快能源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系统建设。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引导自备电厂、传统高载能工业负荷、工商业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虚拟电厂等参与系统调节,建设坚强智能电网。鼓励投资建设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加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罗霄山脉片区和其他已脱贫地区等区域农网改造。积极引入优质区外电力,新建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加快拓展清洁能源电力特高压入赣通道,推进闽赣联网工程。加强源网荷储协调发展、新型储能系统示范推广应用,发展“新能源+储能”,推动风光储一体化,推进新能源电站与电网协调同步。推动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等调峰设施建设,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到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力争达到1000万千瓦,全省电网具备5%左右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省能源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全面深化能源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探索建设江西电力现货市场,丰富交易品种,完善交易机制,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交易多样性和反垄断性。稳步推进省级天然气管网改革,加快以市场化方式融入国家管网,推动管网基础设施公平开放。探索城镇燃气特许经营权改革。创新能源监管和治理,完善能源监测预警机制,做好精准科学调控。(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国资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统计局、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工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对全省实现碳达峰具有重要影响。要加快工业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1. 推动工业低碳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打造低碳产业链。聚焦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强化能源、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纺织、造纸、食品等行业间耦合发展,推动产业循环链接,支持钢化联产、炼化一体化、林纸一体化等模式推广应用。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行业间企业开展协同降碳行动,构建企业首尾相连、互为供需、互联互通的产业链。建设若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心,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企业。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迭代升级,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广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智慧制造、个性化定制等“互联网+制造”新模式。优化工业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比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商务厅、省国资委、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推动钢铁行业碳达峰。深入推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严禁违规新增产能,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存量。依托重点骨干企业,重点开发先进制造基础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海洋工程等用钢和其他高品质特殊钢技术和产品。推进上下游产业链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业链完整度。促进工艺流程结构转型,推进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替代。推广绿色低碳技术与生产工艺,有序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开展非高炉炼铁技术示范,完善废钢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废钢铁利用产业一体化,提升技术工艺和节能环保水平,积极发展全废钢冶炼。(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加快铜、钨、稀土等产业生产工艺流程改造,推广绿色制造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提升余热回收水平,推动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推进有色金属行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和生产智能化、自动化、低碳化,建设以鹰潭为核心的世界级铜产业集群和以赣州为核心的世界级特色钨、稀土产业集群,打造以新余、宜春为核心的全球锂电产业高地。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提高再生铜、再生铝、再生稀贵金属产量。引导有色金属生产企业建立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体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国资委、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推动建材行业碳达峰。坚持绿色、高端、多元发展方向,做优水泥等传统基础产业,做强玻璃纤维、建筑陶瓷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非金属矿物及制品、新型绿色建材等新兴成长产业。加快推进低效产能退出,严禁违规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引导建材企业向轻型化、集约化、制品化转型。因地制宜提升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提高电力、天然气消费比重。做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加强原料、燃料替代,推广新型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等新型建材产品,开展木竹、非碳酸盐原料替代。提高水泥生料中含钙固废资源替代石灰石比重,鼓励企业使用粉煤灰、工业废渣、尾矿渣等作为原料或水泥混合材。开展全省砂石资源潜力调查评价,优化开采布局和产业结构,形成绿色砂石供应链。对建筑陶瓷等高碳低效行业开展提升整治行动,引导陶瓷行业有序发展,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陶瓷、精品陶瓷。加大节能技术装备推广使用力度,开展能源管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自然资源厅、省能源局、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5. 推动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化工园区达标认定和规范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化工园区集聚水平。鼓励石化企业和化工园区建设能源综合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严格项目准入,落实国家石化、煤化工等产能控制政策,深入推动炼化一体化转型,鼓励企业“减油增化”,有效化解结构性过剩矛盾。鼓励企业以电力、天然气作为煤炭替代燃料。加大富氢原料使用,提高原料低碳化比重,推动化工原料轻质化。加强有机氟硅材料应用开发,发展高端专用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优化氯碱产品结构,着力提升石油化工、有机硅、氯碱化工、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链。鼓励企业实施清洁低碳生产升级改造,全流程推动工艺、技术和装备升级,推进余热余压利用和物料循环利用。到2025年,原油一次性加工能力控制在0.1亿吨,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稳定在80%以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应急厅、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三)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加快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在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中落实绿色低碳要求。1. 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倡导低碳规划设计理念,推进城乡绿色规划建设,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建筑面积发展目标。实施绿色建设、绿色运行管理,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建设绿色城市、生态园林城市(镇)、“无废城市”。推进城市安全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市防洪排涝系统,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打造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城市。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加大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推行施工管理和绿色物业管理。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重点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推动建材循环利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为导向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机制,落实建筑拆除管理制度,杜绝大拆大建。持续推动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加快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全面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严格落实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节能降碳标准。加强建筑节能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引导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发展,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进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发展高星级绿色建筑。提升城镇建筑和基础设施智能化运行管理水平,强化建筑能效监管,推行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加快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模式,降低建筑运行能耗。建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制度和公示制度。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大力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因地制宜推行浅层地温能、燃气、生物质能、太阳能等高效清洁低碳供暖。充分利用工业建筑、仓储物流园、公共建筑、民用建筑屋顶等资源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探索建设光伏柔性直流用电建筑。鼓励发展分户式高效取暖,逐步提高采暖、生活热水等电气化水平。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能源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管局、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科技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推进农村建设和用能低碳转型。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因地制宜有序推动绿色农房建设和既有农房节能改造。推进以光伏为主的农村分布式新能源建设,提高农村能源自给率。加强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提升农村用能电气化水平。积极推广节能环保农用装备和灶具。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沼气,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建设规模化沼气或生物天然气工程,推进沼气集中供气、发电上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能源局、省农业农村厅、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加快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系统,打造智能绿色物流,确保交通运输物流领域碳排放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1. 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比例,推动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等城市公共服务和机场运行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广电力、氢燃料为动力的重型货运车辆。加快老旧船舶更新改造,发展电动、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积极推进鄱阳湖氢能动力船舶应用。到2025年,公交车、出租汽车(含网约车)新能源汽车分别达到72%、35%。到2030年,营运车辆、船舶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分别下降10%、5%。(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管局、省邮政管理局、省能源局、省公安厅、南昌铁路局、省机场集团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统筹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布局,重点推进铁路、水路等多种客运、货运系统有机衔接和差异化发展,推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独立发展向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转变。发展智能交通,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优化客货运组织方式,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加快综合货运枢纽集疏运网络和多式联运换装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主要港口核心港区铁路进港,畅通多式联运枢纽站场与城市主干道的连接,提高干支衔接能力和转运分拨效率。减少长距离公路客运量,提高铁路客运量。加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力度,打造高效衔接、快捷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完善城市慢行系统,引导公众选择绿色低碳交通方式。到2030年,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绿色出行比例不低于70%。(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公安厅、省商务厅、南昌铁路局、省机场集团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将绿色节能理念贯穿到交通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养护全过程,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快速公交系统等大容量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积极谋划绿色公路、绿色港口、生态航道,推进工矿企业、港口、物流园区等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快打造赣州国际陆港、九江红光国际港、南昌向塘国际陆港等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推动赣粤运河和浙赣运河研究论证。开展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提升改造,持续推动铁路电气化改造,完善充换电、配套电网、加气站、港口、机场岸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完善住宅小区居民自用充电设施。鼓励在港口、航运枢纽等区域布设光伏发电设施,加快推进港口岸电设施和船舶受电设施改造,推动交通与能源领域融合发展。到2030年,民用运输机场场内车辆装备等力争全面实现电动化。(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能源局、南昌铁路局、省机场集团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打造智能绿色物流。推进物流业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农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产业等深度融合,培育一批绿色流通主体。优化物流基础设施布局,推进多式联运型和干支衔接型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推行物流装备标准化,提高水路、铁路货运量和集装箱铁水联运量。支持智能化设备应用,推动物流全程数字化,培育智慧物流、共享物流等新业态,打造智能交通、智能仓储、智能配送等应用场景。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企业和产业聚集区,支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全面推行“互联网+货运物流”模式,释放物流空载力。加快构建集约、高效、绿色、智慧的城乡配送网络,推进城市配送业态和模式创新。“十四五”期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到2030年,水路和铁路货运量占比达到23%。(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邮政管理局、省供销联社、南昌铁路局、省机场集团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节能降碳增效行动。落实节约优先方针,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严格能耗强度控制,加强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管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1. 增强节能管理综合能力。加强对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分析预警,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统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综合评价。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和目标责任,推动高耗能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健全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体系,建立跨部门联动的节能监察机制。开展节能监察行动,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事中事后监管,综合运用行政处罚、信用监管、阶梯电价等手段,增强节能监察约束力。大力培育一批专业化的节能诊断服务机构和人才队伍,全面提升能源管理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强化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常态化监管,实行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深入挖掘存量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节能潜力,加大节能改造和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全面排查在建项目,推动在建项目能效水平应提尽提。科学评估拟建项目,严格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管理。对于产能已饱和的行业,新建、扩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应严格落实国家产能置换政策;产能尚未饱和行业新建、扩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要按照有关要求,对标行业先进水平提高准入门槛;推进绿色技术在能耗量较大新兴产业中的应用,提高能效水平。(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金融监管局、人行南昌中心支行、江西银保监局、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实施重点城市节能降碳工程,开展建筑、交通、照明、供热等基础设施节能升级改造,推进先进绿色建筑技术示范应用,推动城市综合能效提升。实施园区节能降碳工程,推动园区制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的相关措施,鼓励和引导有需求、有条件的园区加快推进集中供热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引导打造节能低碳园区。实施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工程,严格落实行业能耗限值,推动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数据中心等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施重大节能降碳技术示范工程,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推动绿色低碳关键技术产业化示范应用。(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商务厅、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全面提升电机、风机、水泵、压缩机、变压器、换热器、锅炉、窑炉、电梯等重点设备的能效标准。推广先进高效产品设备,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审查和日常监管,强化生产、经营、销售、使用、报废全链条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全面落实能效标准和节能要求。(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5. 促进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科学谋划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切实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结构,推广分布式储能、“光伏+储能”等多样化能源供应模式。提升通讯、运算、存储、传输等设备能效水平,加快淘汰落后设备和技术。积极推广使用高效制冷、先进通风、余热利用、智能化用能控制等绿色技术,推动现有设施绿色低碳升级改造。加强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管理,将年综合能耗超过1万吨标准煤的数据中心全部纳入重点用能单位在线监测系统。(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六)循环经济降碳行动。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健全资源利用机制,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减少资源消耗和降碳的协同作用。1. 推进开发区(园区)循环化发展。以提升资源产出率和循环利用率为目标,优化园区产业布局,深入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园区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促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使用,推进工业余压余热、废气废液废渣的资源化利用,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广钢铁、有色金属、石化、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深入推进开发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享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开发区管理服务水平。加强低碳工业示范园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到2030年,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提升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实施矿产资源高效利用重大工程,着力提升矿产资源合理开采水平,提高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尾矿等的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推进金属尾矿有价组分高效提取及整体利用,探索尾矿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利用。支持粉煤灰、煤矸石、冶金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农作物秸秆等大宗固废大掺量、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替代原生非金属矿、砂石等资源,加大在生态修复、绿色开采、绿色建材、交通工程等领域的利用。加强钢渣等复杂难用工业固废规模化利用技术研发应用,在确保安全环保前提下,探索磷石膏在土壤改良、井下充填、路基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行废弃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推广沥青刨铣料再生利用技术。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完善收储运系统,加快推进离田产业化、高值化利用。鼓励开展大宗固废和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建设。到2025年,秸秆年综合利用率达到95%。(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应急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建立健全废旧物资回收网络,统筹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与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两网融合”,依托“互联网”提升回收效率,实现线上线下协同,推动再生资源应收尽收。完善废弃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分选加工、再生利用和销售网络,深化新余、贵溪、丰城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再生资源规范化、规模化、清洁化利用。加强废旧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叶片等新兴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促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文办设备等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若干再制造基地。加强资源再生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推广应用。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网络。到2025年,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0.4亿吨,到2030年达到0.8亿吨。(省商务厅、省供销联社、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建立涵盖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各类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机制,鼓励使用可循环、可再生、可降解产品。加快健全覆盖全社会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系统,全面实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循环化,整治过度包装。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建设,提高资源化利用比例,探索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有效模式。到2025年,城乡生活垃圾分类闭环体系基本建成,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60%左右,到2030年提升至70%。(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商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邮政管理局、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七)科技创新引领行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创新能力,推进绿色低碳科技革命。1. 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实施省级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加快能源结构深度脱碳、高效光伏组件、生物质利用、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安全高效储能、固碳增汇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聚焦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节能、氢能、永磁电机、储能、动力电池等重点领域深化研究。瞄准储能电池中关键基础材料,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氢能技术,推进氢能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规模化应用。鼓励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合理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技术路线图,在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实施全流程、集成化、规模化示范应用项目。完善绿色技术目录,加大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开展新技术示范应用。(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教育厅、省科学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推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攻关和应用。加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力度,针对碳捕集、分离、运输、利用、封存及监测等环节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强成熟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在全省电力、石化、钢铁、陶瓷、水泥等行业的应用。开展全省碳封存资源分布及容量调查,适时启动碳封存重大工程。鼓励开展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及应用,积极探索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化发展路径。(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教育厅、省科学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生态。采取“揭榜挂帅”等创新机制,持续推进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与转化应用纳入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相关绩效考核。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承担绿色低碳重大科技项目,完善科研设施、数据、检测等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建立区域性市场化绿色技术交易综合性服务平台,创新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机制和科技创新服务,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引进和转化。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完善金融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机制,健全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完善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扶持政策,推动绿色技术供需精准对接,推进“产学研金介”深度融合。(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教育厅、省国资委、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省金融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支持绿色低碳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推进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国家级创新平台攻坚行动、引进共建高端研发机构专项行动,扶持节能降碳和能源技术产品研发重大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发挥省碳中和研究中心、南昌大学流域碳中和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作用,积极争创国家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创新要素向科创城集聚,支持赣州、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宜春、鹰潭立足本地优势创建科创城。依托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全面提升有色金属领域创新能力。引导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下游企业共建绿色低碳产业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产业技术联盟。(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科学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5. 加强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引育。深入实施省“双千计划”等人才工程、开展组团赴外引才活动,着力引进低碳技术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育一批优秀的青年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鼓励省内重点高校开设节能、储能、氢能、碳减排、碳市场等专业,构建与绿色低碳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引进培育一批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化人才队伍。探索多渠道师资培养模式,加快相关专业师资培养和研究团队建设,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科学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八)固碳增汇强基行动。坚持系统观念,积极探索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1. 巩固生态系统碳汇成果。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控生态空间占用,严禁擅自改变林地、湿地、草地等生态系统用途和性质。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盘活城乡存量建设用地。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大力推广节地技术和模式。进一步完善林长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争创井冈山国家公园,加大森林、湿地、草地等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与固碳能力协同保护,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稳定固碳作用。科学使用林地定额管理、森林采伐限额,严格凭证采伐制度,加强森林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置,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加强外来物种管理,实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稳定森林面积,减少森林资源消耗。(省林业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应急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性出发,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科学挖掘造林绿化潜力,持续推进国土绿化,推动废弃矿山、荒山荒坡、裸露山体植被恢复。科学开展森林经营,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带动作用,采取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等措施,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提升森林碳汇总量。加快建设城乡贯通绿网,推进湿地沙化、石漠化和红壤丘陵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鄱阳湖湿地、武功山山地草甸等保护修复力度,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到2030年,全省活立木蓄积量达到9亿立方米。(省林业局、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依托和拓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系统,利用好在赣的国家野外台站监测基础和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成果,建立健全全省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制度。开展森林、草地、湿地、土壤等碳汇本底调查、储量评估、潜力评价,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成效监测评估。加强典型生态系统碳收支基础研究和乡土优势树种固碳能力研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将碳汇价值纳入生态保护补偿核算内容。按照国家碳汇项目方法学,推动生态系统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CCER)开发,加强生态系统碳汇项目管理。(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省金融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4. 推进农业减排固碳。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根本,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大力发展低碳循环农业。加强农田保育,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绿肥种植,提高农田土壤固碳能力,增加农业碳汇。实施化肥农药减量替代计划,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开展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与利用设施提档升级行动,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促进粪肥还田利用。到2025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079万亩,主要农作物农药化肥利用率达43%,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力争达到90%。(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九)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把绿色理念转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1. 加强全民宣传教育。加强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育体系,生态宣传内容列入思政教育、家庭教育,开展生态文明科普教育、生态意识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法制教育,普及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知识。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和网络、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打造多维度、多形式的绿色低碳宣传平台。加强对公众的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开发绿色低碳文创产品和公益广告。深入开展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省生态文明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不断增强社会公众绿色低碳意识。(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管局、省气象局、省妇联、团省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坚决遏制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着力破除奢靡铺张的歪风陋习,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减少一次性消费品和包装用品材料使用量。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活动,持续推进节约型机关、绿色(清洁)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活动,把绿色低碳纳入文明创建及有关教育示范基地建设要求,总结宣传一批优秀示范典型,大力营造绿色生活新风尚。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发挥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鼓励各行业制定绿色行为规范。倡导绿色消费,增加绿色产品供给,畅通绿色产品流通渠道,推广绿色低碳产品。扩大“江西绿色生态”标志覆盖面,提升绿色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的比例。(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管局、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委宣传部、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省妇联、团省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引导企业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强化环境责任意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利用,提升绿色创新水平。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制定实施企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重点用能单位要全面核算本企业碳排放情况,深入研究节能降碳路径,“一企一策”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相关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要按照环境信息依法披露要求,定期公布企业碳排放信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作用,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省国资委、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西证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强化领导干部培训。把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重要内容,分阶段、分层次对各级领导干部开展碳达峰碳中和专题培训,深化各级领导干部对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性、紧迫性、科学性、系统性的认识。加强全省各级从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领导干部培养力度,掌握碳达峰碳中和方针政策、基础知识、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增强绿色低碳发展本领。(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职责分工负责)(十)碳达峰试点示范行动。统筹推进节能降碳各类试点示范建设,以试点示范带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1. 组织开展城市碳达峰试点。以产业绿色转型、低碳能源发展、碳汇能力提升、绿色低碳生活倡导、零碳建筑试点等为重点,深入推进以低碳化和智慧化为导向的“绿色工程”。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地方聚焦优势特色,创新节能降碳路径,开展碳达峰试点城市创建。支持乡镇(街道)、社区开展低碳试点创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到2030年,争取创建30个特色鲜明、差异化发展的碳达峰试点城市(县城)。(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市、县〔区〕人民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创建碳达峰试点园区(企业)。组织实施一批碳达峰试点园区,在产业绿色升级、清洁能源利用、公共设施与服务平台共建共享、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置等方面打造示范园区。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依托本地优势产业开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推进能源、钢铁、建材、石化、有色金属、矿产等行业企业建设标杆企业,探索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工程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国资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有关市、县〔区〕人民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充分挖掘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和品牌价值,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化利用、价值化补偿、市场化交易为重点,积极争取全省域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持续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探索兼顾生态保护与协调发展的共同富裕模式。深化抚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鼓励婺源县、崇义县、全南县、武宁县、浮梁县、井冈山市、靖安县等地创新探索,总结推广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支持因地制宜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索,打造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基地。(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省金融监管局,有关市、县〔区〕人民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开展碳普惠试点。加强碳普惠顶层设计,聚焦企业减碳、公众绿色生活、大型活动碳中和、固碳增汇等领域开展试点,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碳普惠机制。以公共机构低碳积分制为引领,开展碳普惠全民行动,建立碳币兑换等激励机制,鼓励医疗、教育、金融等机构和商超、景区、电商平台创建碳联盟,积极纳入碳普惠平台。(省管局、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体育局、省商务厅、省国资委、省教育厅、省金融监管局、省林业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政策保障(一)建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按照国家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有关要求,建立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办法。加强遥感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碳排放监测中的应用,探索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碳排放观测评估技术体系,开展碳源/碳汇立体监测评估,推广碳排放实测技术成果。利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实施监测与数据传输,进一步提高碳排放统计核算水平。深化“生态云”大数据平台应用,建立完善统计、生态环境、能源监测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数据衔接、共享及协同机制,构建碳达峰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智慧控碳。(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统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加大财税、价格政策支持。统筹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碳达峰重大行动、重大示范和重大工程。完善绿色产品推广和消费政策,加大对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力度。强化税收政策绿色低碳导向,全面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规定的企业绿色低碳技术研发费用给予税前加计扣除。完善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政策。(省财政厅、省税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发展绿色金融。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金融机构、行业组织和企业设立碳基金。拓宽绿色低碳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鼓励发行绿色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碳金融产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发展。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项目库,加强项目融资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装配式建筑等领域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碳排放权、用能权抵押贷款产品。发挥绿色保险保障作用,鼓励保险机构将企业环境社会风险因素纳入投资决策与保费定价机制。积极推进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引导金融机构做好相关风险监测、预警、评估与处置工作。(省金融监管局、人行南昌中心支行、省财政厅、江西银保监局、江西证监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加强绿色低碳交流合作。开展绿色经贸、技术与金融合作,持续优化贸易结构,巩固精深加工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等传统产品出口,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绿色产品贸易。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节能环保服务和产品出口,加强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和服务进口。积极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合作交流,持续开展国家级大院大所产业技术及高端人才进江西活动,进一步深化绿色低碳领域合作交流层次与渠道。(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省生态环境厅、省国资委、省外办按职责分工负责)(五)发展环境权益交易市场。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关工作,严格开展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清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加强对重点排放单位和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管。积极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探索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立健全用能权、绿色电力证书等交易机制,培育交易市场,鼓励企业利用市场机制推进节能减污降碳。实行重点企(事)业单位碳排放报告制度,支持重点排放企业开展碳资产管理。利用好森林、湿地、草地、生物质、风能、太阳能、水能等自然资源,开发碳汇、可再生能源、碳减排技术改造等领域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支持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用能权、排污权、用水权、林业碳汇等交易平台。(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财政厅、省林业局、省市场监管局、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组织实施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各项工作的整体部署和系统推进,研究重大问题、制定重大政策、组织重大工程。各成员单位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领导小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相关工作。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定期对各地区和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督促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各设区市、各部门要按照《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本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与重点任务,抓好贯彻落实和工作年度评估,有关工作进展和重大问题要及时向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各类市场主体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实施有针对性的节能降碳措施,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各设区市要科学制定本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经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平衡、审核通过后,由各设区市自行印发实施。(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 国家将选拔百名特支计划领军人才
    记者10月17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今年我国将选拔100名左右“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为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造就宏大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今年中央启动了“国家特支计划”。这一计划将百千万人才工程纳入统筹实施,设立“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评选平台。   据介绍,按照“国家特支计划”的总体部署和目标要求,“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围绕国家基础学科、基础研究领域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工作需要,重点选拔引导基础理论原始创新、推动基础学科创新发展的领军人才。   根据“国家特支计划”选拔方案,2012年“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共选拔100名左右。按照“国家特支计划”遴选要求和标准条件,将坚持能力、实绩和品行等选拔条件相结合,严格遴选,确保人选质量。   据了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在今年首次遴选工作基础上,研究制定“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选拔实施细则,不断完善工作体系,创新选拔机制,保证“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平台相关工作的顺利推进,保证百千万人才工程的顺利实施。   另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消息,各相关单位的推荐工作,须在2012年11月5日前完成推荐材料报送工作。   今年9月份,经中央批准,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1个部委最近联合推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国家特支计划”,也称“万人计划”),准备用10年时间,面向国内分批次遴选1万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给予特殊支持,加快培养造就一批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强支撑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 回国的诱惑:揭秘中国最高级别的人才计划
    什么是“千人计划”?什么样的海归才算“人才”?人才回国图什么?海归人才能改变中国吗?   掌管中国高级官员任免的中共中央组织部很少如此高调:向海外敲锣打鼓,呼唤高层次人才回国效力。颇像一次大规模的政治动员。   2008年年底的中国,由向来仅负责任命高级官员的中组部牵头,启动了一项旨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在国家层面,用5—10年时间,引进200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回到国内发展事业。   有别于以往的“百人计划”、“长江学者”计划以及“杰出青年基金”计划,这是一项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的政治级别最高的人才计划——显然,为了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归国,中国政府下定决心要做最大的努力。   国际舆论称之为“高瞻远瞩”。   据教育部统计,目前中国有20多万留学人员学成后留在海外工作,就职于国际知名企业、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取得副教授或相当职务以上的高层次人才约有1.5万人。他们大多在35—50岁之间,正处于创新创业黄金时期。   另一方面,中国在20世纪国际性人才竞争中,像世界上其他新兴国家一样,不可避免地处于劣势。   这种劣势超乎了想象。   美国《华尔街日报》2010年1月26日报道说,美国有关政府机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在美国拿到科学和工程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到2007年仍然滞留在美国的比例,中国最高,高达92% 位列第二名的印度81% 位列第三的加拿大55%。   美国《科学》杂志称,清华和北大成为美国博士生来源最多的学校。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一直研究海外人才战略,这位早期归国的海外留学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自1978年以来,中国累计向外国输送留学生、学者共计192万人,回国只有63 万人,回归率不足三分之一,而留美理工科博士毕业生等高质量人才的回国率仅为8%。   1996年,作家钱宁在《留学美国》里写道:在美国,留学生见面时,会相互询问“什么时候毕业?”“找到工作没有?”“买了房子没有?”但绝不会有人问“准备什么时候回国?”如果你跟别人说,你要回国了。对方在惊奇之外,大半会猜想你是在美国混不下去了。   这种局面,或许是当年中国政府恢复留学制度时未曾料想过的。   10年以后,另一位作家凌志军在《中国的新革命》一书中已是另一番描述:就在几年前,他们中间还流行着“傻瓜才回家”的观点,而现在,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怎么还没回国呀”。   这或有文学加工之嫌,但21世纪的中国确已不可同日而语。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目光都在投向中国,包括那些滞留在海外的留学生们。   这个庞大而复杂的国家正在变得更加强大,但也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它的改革仍显缓慢而艰难。对于那些立志于推动它变化的仁人志士,这是挑战,也是机遇。   “说到底,今后真正能吸引留学人员归国的,不是别的,是发展的机会。”钱宁在书中说。   他们将迎来改变这个国家的最好机会。   揭秘“千人计划”   2010年7月28日,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70位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入选专家到北戴河休假。国务委员刘延东、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前往看望。   这是中国给予知识分子的高级别政治礼遇之一。此前,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曾被邀请参加60周年国庆大典的观礼活动。中组部还特别在中央党校举办了“千人计划”专题培训班,以便“千人计划”高层次人才更好地了解并适应国内的环境。这种努力颇有成效。截止到8月,共有6200人申请加入“千人计划”,入选1510人,其中正教授是前10年引进的20倍。   回国的诱惑   “特殊身份”意味着“无论是创业还是融资,都能有很多好处”   “这是一种荣耀,代表国家层面的认可。”内蒙古科技大学化工学院院长王亚雄说。王亚雄是“千人计划”第二批引进的人才。“许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希望从制度上明确他们的特殊身份,以利于他们回国创新创业,他们觉得这比报酬、福利还重要。”一位中组部官员透露。作为一种“最高规格”的认可,入选“千人计划”当然是一种荣耀,但又不只是荣耀。“这意味着无论是创业融资或做其他工作,都能有很多好处。”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这样解读。   “背后是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王亚雄进一步解释。但具体到他个人,他倒不愿意透露获得了哪些支持。王亚雄回国之前在美国待了15年,本科学的是化工,博士念的是机械,现在在化工和机械两方面都有事业。此前,王亚雄在戴尔公司工作,主要负责戴尔高端计算机的硬件设计。虽然王亚雄现在的头衔是内蒙古科技大学化工学院院长,但他回国的真正目的是创业。   “千人”的烦恼   “研究经费分配的严重问题减缓了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   当然,社会上仍然不乏质疑之声,尤其是在学术界。   “目前归国人员中一流人才少,二三流人才多。”在一次研讨会上,一位学者这样概括“千人计划”人才引进的成果。“确实,并非所有的先进人才都回来了。例如,大量的理工科高端人才和高端管理类人才还是没有回来。”王辉耀坦言。这当然也在决策层的预料之内。还是在那次内部动员会上,中组部领导表示:引进海外人才可能会引起国内一些人心理不平衡,激起一些大的浪花。但这也是成本。“把他们引回来,当然得要付一点代价。这个代价是值得的。”他说。   国际知名科学家、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施一公2008年入选第一批“千人计划”,他的全职回国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一定的震动。   他很快被国内树立为典范。受其影响,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创新人才陆续申请到清华生命科学学院工作。   事实上,回国后,施一公也一直在积极推动“千人计划”人才的引进。   面对社会上的一些质疑,他认为,即使(引进)的这些人不是国际上最领先的专家,但也是不错的人才。“还有一些人去了西部……你们愿意去吗?这些人如果在国外做得已经不错了,而他回来又能以点带面改变一个学校、一个地方学术水平的话,难道我们不该支持吗?”在一次会议上,他这样反问。   确实,“千人计划”人才引进到了第三批,广西、贵州、西藏、青海、宁夏、新疆6个省区仍无入选者。   回到内蒙古的王亚雄向《中国经济周刊》抱怨说,“国家层面的推动很有力度,但到了地方缺乏跟踪机制。像内蒙古相对来说滞后一些,跟做得好的地方还是有一点差距。”例如,他的身份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落实。王已经入了美国国籍,根据国家政策,应该给发工作居住证,“但内蒙古这边落实得很慢,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落实,每年都要签证,很麻烦。”   另一位“千人计划”引入的人才也向王辉耀抱怨说,他在美国有很好的工作环境,有上下游及助手配合,结果他回来以后,助手和上下游都没有了,各种表格填来填去,反而出不了什么成果。   “无论是回来搞学术的,还是创业的,都有人反映,国内的整套审批系统依然很繁琐,耗费他们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王辉耀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科研经费的划拨,很多是凭关系。例如,你去当(科研项目评定)评委,你所评的那些人都给你打电话,各种领导也会打招呼。“这在国外是不可想象的,这些刚回国的人很不适应。”   入选第一批“千人计划”的科学家饶毅与施一公曾联合在著名的《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公开批评了国内学术环境的不端:中国政府投入的研究经费以每年超过20%的比例增加,从理论上讲,它应该能让中国在科学和研究领域取得真正突出的进步,与国家的经济成功相辅相成。而现实中,研究经费分配的严重问题却减缓了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   “这些问题部分归结于体制,部分归结于文化。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做好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   已经回来的这批人,都立志想要改变这样一种环境。   5月18日,第十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一块海外学人的宣传画十分醒目。   谁最需要国际化人才?   央企的人才困境   全球招聘“招了半天,90%还是内部人才”   国资委是实施“千人计划”的主要责任部门之一。在“千人计划”正式启动大约半年后,中组部领导曾到国资委做过一次动员讲话。   这位领导在这次讲话中表示,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布局,中国高层次人才的主力军首先应该在企业,其次应该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当前高校和科研机构确实集中了我国大多数高层次人才,但相比而言,企业的高层次人才少得多、弱得多,一些高层次创新人才远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战场。”   “中央企业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比较明显的差距在创新、在人才,靠创新才能克服困难,靠人才才能长盛不衰。”他说,中央企业要成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主力军。      “千人计划”调查:归国人才最怕什么?   2011年上半年,中组部人才工作局、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对“千人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千人计划”人才(包括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家属、用人单位、国内人才、公众等。   根据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千人计划”实施成效得到被访者的高度肯定。其中,99%“千人计划”人才、92.1%的用人单位领导、88.2%的国内人才认为有必要实施“千人计划”。   “千人”选择回国的主要原因中,“报效祖国,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出力”及“中国处于高速发展期,回来发展机会更多”位居前列。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其中,83.2%的创新人才已到岗,67%已开始工作,33%已取得初步成果 86.1%的用人单位对引进的“千人”表示满意 82.8%的创新人才表示国内工作单位适合自己发展。   尽管如此,在这份调查报告中,也暴露了“千人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人才最怕:承诺不兑现   根据受访者反映,创新人才工作条件落实进度较慢。仅17.5%的创新人才表示所在单位已经 “全部落实”,“部分落实”的占40.4%,“正在启动落实”的占32%,还有10.2%表示“落实还有困难”。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千人计划”引才政策有待进一步细化 另一方面是部分用人单位与引进人才在签约时过高的承诺在后续工作中兑现不了。   与此同时,56.6%的创新人才、36%的用人单位领导、32.8%的国内人才认为“国家没有配套项目和经费,开展工作困难”。 这也是引进人才和用人单位平时反映较强烈的一个问题。   “国家提出的优惠政策很难兑现”、“待遇落实工作不够得力”也是被访者较关注的问题,特别是人才家属对各项特殊生活待遇的落实情况不够满意。其中,“绿卡、签证”、“子女入学”落实情况得分分别为67.3分和65.1分 “工作安排”、“住房(租房)”和“其他”待遇的落实情况得分均在61—64分之间 “医疗待遇”和“保险”的落实情况得分最低,均在60分以下,处于“不到位”水平。   究其原因,该调查报告分析:一是“千人计划”个别政策原则性强,要使其符合每位引进人才的不同需求有难度 二是有关职能部门的审批环节多、周期长,导致部分人才不太满意 三是一些地方和用人单位服务意识不够,切实为人才排忧解难的主动性亟待增强。   最多的差评:“研究风气不好”   国内的总体环境一直是“千人”最关心的问题。对国内的科研环境,创新人才的评价并不高。 49%的人认为国内“研究风气不好,把很多时间花在学术之外的‘公关’活动上”,45.9%的人反映“科研项目审批不透明,存在拉关系、走后门现象”,40.1%的人坦言国内搞科研“人际关系太复杂,需要花大量时间处理”。   64.9%的用人单位领导和55.6%的国内人才也认为“人际关系太复杂”是国内科研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37.6%的创新人才、35.1%的用人单位领导、50.0%的国内人才、36.3%的公众均认为“在当前科研体制下能力发挥有限”。   根据调查结果,对于创新人才而言,“科研团队力量弱”以及“科研经费不足”是他们工作遇到的最大困难 对于创业人才而言,招聘合适人才难以及创业资金来源少是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生活上,“空气、水污染严重”,“房价过高”和“食品安全”是引进人才及其家属担忧的最主要问题,同时,43.7%的创新人才和20.6%的创业人才对自身及配偶的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险问题较为担忧。   基于此,65%接受调查的“千人”最后表示,准备长期在国内工作,30.2%的人持观望态度,4.8%的人明确表示准备再次出国。   该报告表示,中组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引才政策、优化引进人才的工作环境,进一步严格标准、优化程序、提高效率,更好地实施“千人计划”。   百年海归史   第1代   1872年—1875年,清政府送120名12—15岁幼童赴美留学。在这批少年归国后,有不少以后成为清末民初的优秀人才。   代表人物:唐绍仪、唐国安、詹天佑   第2代   光绪初年派出的海军留学生近百人,分赴欧洲各国学习,回国后担任各级海军将领。   代表人物:严复、刘步蟾   第3代   20世纪初,不少人选择前往日本留学,形成留日高潮。在20世纪头十年中留日学生总数达5万人以上。   代表人物:黄兴、宋教仁、廖仲恺   第4代   1907年,美国将部分庚子赔款用作中国办高等教育和招收中国学生留美。1911年中国为选拔和预培留美学生,建立清华学校。此时,除了清华大学派送留学生外,还有大量“自助学者”赴美求学。   代表人物:竺可桢、钱伟长、梁思成   第5代   从1915年开始,中国知识界的李石曾、蔡元培、吴稚晖等人提倡“勤以做工,俭以求学”,发起成立“留法勤工俭学会”,到1920年赴法求学人数已达1600人,逐步形成全国性潮流。   代表人物:周恩来、邓小平   第6代   1920年5月,苏俄建立莫斯科东方大学招收远东各少数民族和亚洲各国的革命青年。此一时期留学欧洲、苏联的学生,后来绝大部分成为优秀的革命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走向胜利的支柱力量。   代表人物:瞿秋白、刘少奇   第7代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以后,中央和地方政府继续向美、英和西欧各国派遣官费留学生,自费留学生也人数迅增。二战后,这批留学生回国时已是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和熟习现代产业技术的工程师。   代表人物:朱光亚、唐敖庆   第8代   抗战胜利后,很多留学生和学者滞留海外,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老一代科学家们召唤年轻学子回国工作,数千名海外学子慨然归国。   代表人物:钱学森、邓稼先   第9代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即决定大规模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派出的1.8万多名留学人员全部回国,无条件地服从分配,成为后来发展工业和全面建立科研体系的骨干力量。   代表人物:江泽民、李鹏、邹家华、钱其琛   第10代   海归一词真正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末香港回归时。1997年后的两、三年间,大概有几千名大陆欧美留学生到香港就业。2002年是海归潮的高峰年。这批“海归”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也带来了市场和观念。   代表人物:王志东、李彦宏、邓中翰、周云帆、张朝阳、丁磊   按照中央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高层次科技人才要占企业科技人才总量的5%。“目前是3.1%,缺口约2万人。这2万人短期内很难全部由我们自己来培养,引进是一条现实、快捷、有效的途径。”   央企第一次面向海内外招聘,可追溯到国资委成立之前。2001年,中组部首次面向全球招聘神华集团副总经理,被认为是中央直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彼时,国资委尚未成立。   2003年9月,挂牌不到半年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外发出公告,组织6家中央企业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7名高级经营管理者。   据媒体报道,国资委会议披露,2001年以来,共8次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央企高管,招聘128名高管和12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有媒体统计,2003年以来公示的122名央企高管人选中,51人来自于原企业或原系统内部,占41.8%。57人来自具有国资背景的外部企业,占46.7%。   “什么叫全球招聘?起码你得有一半人是国际上招来的才叫全球招聘,结果招了半天,90%还是内部人才。”王辉耀认为,国资委历年的全球招聘结果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些问题,根本原因还是出在体制上。“在国外待久的人可能会在文化的融入上有问题,不一定能适应国企的文化环境。但越是这样,就越要不断引入海外人才来改变这个环境。引入达到一定的规模,文化自然就形成了。”   地方的争夺   “光有大楼,没有大师不行”   在“千人计划”的带动下,地方的人才效应或许更明显些。   王辉耀认为,“最明显的是提升了全国各地的人才意识,各地官员更重视人才,这种附加的效应是不可估量的。”   说到这里,他很激动,因为他写的一本书《国家战略,人才改变世界》被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专门组织官员进行学习。汪洋说,“广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人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研究人才理论。”   在广东的广州和深圳以及全国的许多城市都提出要打造国际化大都市,但其国际化人才的比例很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国际人口的比例都不足0.5%。这对于一个城市的国际化当然很不利。   “中国的大多数官员已经意识到:中国现在的大楼基础设施都很好了,但光有大楼,没有大师不行,光有硬件没有软件不行。”王辉耀说。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投入了近400亿资金,用于人才发展和引进。全国31个省市区和35 个行业系统已经启动了2778项人才工程,制订实施了本地区海外人才引进计划。例如,北京市实施了“海外人才聚集工程”,上海市启动了“上海千人计划”,广东省实施了“珠江人才计划”,江苏省实施了“万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事实上,早在2003年以前,时任江苏省省委书记的李源潮就曾当江苏的形象大使,先后两次率团专门到韩日、北美地区招聘人才。在招聘过程中,他不仅不遗余力地宣传江苏,而且多次到招聘现场和留学生交谈,鼓励他们回国创业。   王亚雄在江苏设了一个分公司,他明显感觉江苏在海外人才的引进上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   以苏州为例,官方数据显示,苏州人才总量增长率连续9年保持在15%以上,高层次人才数量增速连续6年保持在20%以上,已有30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无锡也推出了“530计划”(用5年时间引进30名海外领军创业人)。截至去年,无锡已累计引进海外归国人才超过6000名,落户530企业1200多家。   未来10年、20年,长三角地区特别是上海周围,能不能成为世界上科技创业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这是一个未知数。   凌志军在研究了李彦宏、张朝阳、周云帆等等那些创造了中关村财富神话的案例后,在《中国的新革命》中预言:未来三五十年,中国一定是海归的天下,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都将是海归。   倘若这个预言可以实现,那是海归的幸运,这个国家也必将为之改变。   2006年,他就在内蒙古创建了一个太阳能和节能设备的企业。但直到2009年,他才作为“千人计划”第二批引进的人才“真正”回到国内。“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公司的发展需要 另一方面,在国外待了那么多年,也确实想创一份自己的事业。”   从硅谷归国的姚宏宇也是入选第二批“千人计划”的人才,2007年回国创业,创建了北京友友天宇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云计算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发展。2009年,他为了申报“千人计划”去了天津。   “这像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他对《中国经济周刊》说,“能砸到你一块就很不错了。”   但他刚在天津申报成功,北京这边又来找他,“弄得很尴尬。”   在这场人才战略的政治动员中,中央要求各省、区、市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制定本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有针对性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地域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性,甚至“千人计划”成为地方和部门的政绩工程。   姚宏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成为“千人”之后,相关方面经常会关心一下,例如,中秋节被邀请去开个联欢会什么的。“印象最深的是,给我太太(美籍)解决了五年签证。这样我就不用老跑到旧金山去签证了。”   “但对我创业,没有什么太多特别的好处。”他批评很多人对“千人计划”所持的心态不对,“你本来就是要回来创业的。”   他说,在美国,创业的成本很高,尤其是人力资源成本。国内成本相对较低,“而且相比美国,国内最大的优势是人脉,做生意讲人情。”   王辉耀曾做过调查,那些归国创业成功的海归, 80%的人曾在不同时期参与过起码一个不同的社团、商会、行业组织、校友会、同学会等。这是积累人脉的主要方式。   “但国内最大的问题是,无论是个人、集体还是公司,整体面临信用缺乏。”姚宏宇说,他对国内创业环境最不满的是:无论是政策还是资源,都倾向于支持大公司,而不是他们这样的小公司。   同在2007年回国创业的陈锡源深以为然。陈锡源是播思通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CEO, 该公司是一家移动通信产业软件供应商。此前,陈锡源是总部在美国硅谷的UT斯达康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及首席技术官。   “中组部的承诺都兑现了。”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公司获得了认可,这很好。   “‘千人计划’的效果很好,现在国外的不少人都想回来,但很多找不到合适的机构。”王辉耀说,国家扶持了一批人,形成一种氛围,“这很重要”。   在他对海归回国创业300个成功的案例调查发现,这些人的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一般三位以上的海归组成一个创业团队,普遍高学历,其中博士和博士后占了48%,硕士占35%,46%的人为理工专业,27%为经济或工商管理专业,12%为法律或其他人文专业 在高科技领域创业更容易成功,70%来自高科技,20%来自服务业。   “‘千人计划’对国家一定是有好处的。这跟投资一样,投10个有一个成了,那就是成功。引进10个,有1个能为国家作贡献,就是成功。因为人才作出的贡献肯定是不能以量来计的。”姚宏宇对“千人计划”给予了高度认可。   决策层的态度至关重要。在“千人计划”的一次内部动员会上,中组部领导曾有过这样的表述:要有人才投资的概念,还要充分认识到投资高层次人才也是个风险投资,要争取赢,也要宽容“输”。投资人才肯定有投不中的,对投不中的要宽容。实施“千人计划”,“国家层面准备引进2000人,全国总的引进万把人。这万把人中要是能出来1000个真正管用的领军人才,那就不得了。”
  • “万人计划”开始实施 将更大力支持国内人才
    扶持国内人才的“万人计划”目前已开始实施。9月2日,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在京向南都记者证实,“万人计划”将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相对应,以更大力度支持高端人才国产化。   “万人计划”针对国内的专家学者,而非留学人员,这与已实施4年的“千人计划”将实现有效互补。2008年底开始实施的“千人计划”面向海外留学人员,目前已分7批引进2263名海外高端人才,其中创新人才1818人,创业人才445人。但执行中也呈现出人才地域分布不均、用人不力等状况。   而“万人计划”则能有效弥补此缺陷。据中组部会同有关部委制定的实施方案,“万人计划”将高层次地覆盖国内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两大领域、创新和创业两大类型的一流人才,意在通过经费支持和政策保障,支持一批拔尖人才,培养一批领军人才,造就一批杰出人才。   据王晓初透露,在资金、政策等扶持力度上,“万人计划”与“千人计划”保持一致,但规模则更为庞大。“主要是因为国内人才、专家更多”,王晓初解释。
  • 230位海外人才进入青年千人计划面谈环节
    230位海外人才进入青年千人计划面谈环节 入选者每人50万生活补助,3年100-300万科研经费补助   7月13日,“青年千人计划”评审平台公布消息,经同行专家通信评审,230位“青年千人计划”申请人进入拟于8月初举行的面谈环节。目前,“青年千人计划”评审平台已通知入围面试的申请人及用人单位。   2010年12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准通过了《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细则》,“青年千人计划”正式启动实施。计划从2011年开始,每年引进400名左右海外优秀青年人才,至2015年共引进2000人。   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为给“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使他们潜心开展科研工作,由中央财政给予“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每人50万元的生活补助、3年100万-300万元的科研经费补助 其他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参照“千人计划”现有政策执行。   “青年千人计划”的申报对象,目前主要面向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40周岁 在海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并有3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 申报时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 为所从事科研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对博士在读期间已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应届毕业生,或其他有突出成绩的,可以破格引进。   该计划要求,入选“青年千人计划”的海外人才须全职回国、来华工作,并主要在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含转制科研院所)工作。   “青年千人计划”的申报评审将由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设立平台,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指导下开展。据悉,第一批“青年千人计划”申报工作于今年2月底结束,约1100人申报。
  • 重磅:新一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拟入选名单出炉!
    今天(2016年3月17日),国家科技部正式公示了2015年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拟入选对象名单,本次共产生了307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1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14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34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作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创新人才计划的含金量还是相当高的,来看一看新一批的入选名单和各单位的入选数据统计结果。  什么是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打造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到2020年,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主要任务是:  1.设立100个科学家工作室。为积极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研领域设立100个科学家工作室,支持其潜心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努力造就世界级科技大师及创新团队。  2.重点培养和支持300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养和支持300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使其成为引领相关行业和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组织完成重大科技任务的领军人才。  3.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着眼于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面向科技型企业,每年重点扶持1000名运用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创新创业的优秀创业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4.建设500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建设500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通过给予持续稳定支持,确保更好地完成国家重大科研和工程任务,保持和提升我国在若干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5.建设300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园区为依托,建设300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营造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政策环境,突破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难点,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人才培养政策、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的人才特区。  从今年各大高校的入选情况看,华中科技大学入选了8个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个创新团队 哈尔滨工业大学也入选了8个领军人才,2个创新团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天津大学均入选了7个创新人才和1个创新团队,表现优异。最后来看看具体的入选名单和各单位的入选数据统计吧:  附件1: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拟入选对象名单.doc 附件2: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拟入选对象名单.doc 附件3: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拟入选对象名单.doc 附件4::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拟入选对象名单.doc
  • 《江西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实施中医全科等紧缺人才倍增计划
    日前,《江西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从加快培育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加速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积极推进新时代西医学习中医等方面对中医药人才工作作出部署,提出实施中医全科、中医儿科、中医疫病防治及精神科等紧缺人才倍增计划。《方案》明确,到2025年,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人才管理体系初步建立,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62人,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医医师配置不低于本机构医师总数的60%,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方案》提出,加快培育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实施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建设专项,探索“科技+中医药”立项机制,完善“揭榜挂帅”遴选机制,汇聚一批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团队,推动中医药重点领域、关键科学问题联合攻关。加强传承工作室建设,发挥各类名老中医药专家作用,扩大师带徒范围和规模,支持招收有潜力的青年人才传承培养。通过政策先行先试,将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打造成全国中医药英才重要首选地、中部地区重要人才中心。《方案》提出,扩大基层人才供给规模,持续推进本科层次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按需适度扩大培养规模。强化定向就业协议履约,鼓励退休中医医师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到基层执业。改善基层人才发展环境,在人才项目推荐选拔及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中,加大对长期坚持在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的中医药人才倾斜力度。《方案》提出,积极推进新时代西医学习中医。完善中西医结合院校教育体系,强化在职西医学习中医制度,优化西医学习中医执业管理,推广中西医多学科诊疗(MDT)模式,推动西医在实践中学习中医。同时,《方案》提出,强化中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加强中医技师队伍建设,加快急需紧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中医全科、中医儿科、中医疫病防治及精神科等紧缺人才倍增计划,支持加强中医医史文献、中医经典等中医药基础学科及相应人才梯队建设。
  • 天瑞仪器董事长刘召贵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p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向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瑞仪器)董事长刘召贵博士颁发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证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518ba66f-3281-47ee-a04b-1e4769161f67.jpg" title=" 60df22f2-5ef9-49e1-8115-7bfe4a4fc8e1.jpg" alt=" 60df22f2-5ef9-49e1-8115-7bfe4a4fc8e1.jpg" width=" 400" height=" 500"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500px " / /p p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即国家“万人计划”,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1部门于2012年启动实施。目标是用10年时间,遴选1万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给予特殊支持。国家“万人计划”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为100名杰出人才 第二层次为8000名领军人才,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 第三层次为2000名青年拔尖人才。 /p p   “万人计划”入选者系国家特殊支持人才,有关部门在科研管理、事业平台、人事制度、经费使用、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等方面,提供特殊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9d4198ee-4e14-4160-b55b-4958437f4bf5.jpg" title=" 283f211a-0ee3-46b3-855d-130b53deae6c.jpg" alt=" 283f211a-0ee3-46b3-855d-130b53deae6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天瑞仪器董事长刘召贵博士 /strong /p p   刘召贵,湖北省仙桃市人,清华大学核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是国内最早从事X射线荧光光谱仪研究的人员之一。2008年12月至今担任天瑞仪器董事长,在刘博士的经营管理下,天瑞已成长为该行业国内龙头企业,并成功在深圳创业板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分析仪器行业上市公司。 /p p   刘召贵系我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会副理事长,个人拥有75项知识产权,2010年被认定为国务院享受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被评为昆山市首届科技功臣奖、昆山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突出贡献奖、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苏州市科技创新创业市长奖、江苏省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培育对象、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奖、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昆山改革开放40周年十大突出贡献经济人物等多项荣誉。 /p
  • “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入选名单公布
    近日,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印发了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又称&ldquo 万人计划&rdquo )第一批入选人才名单。其中,200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52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由科技部推荐入选。&ldquo 万人计划&rdquo 实施以来,科技部结合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实施,按照以用为本、好中选优、确保质量的原则,分两批先后共向&ldquo 万人计划&rdquo 推荐入选了6位杰出人才、272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52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这些人选均是我国重点学科和优势领域的骨干人才,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附录:&ldquo 万人计划&rdquo 专家拟入选名单 http://rencai.people.com.cn/n/2013/1223/c244800-23918484.html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