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生命科学实验中心

仪器信息网生命科学实验中心专题为您整合生命科学实验中心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生命科学实验中心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生命科学实验中心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生命科学实验中心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生命科学实验中心话题讨论。

生命科学实验中心相关的资讯

  • “100家实验室”专题: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
    为广泛征求用户的意见和需求,了解中国科学仪器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仪器应用情况,仪器信息网自2008年6月1日开始,对不同行业有代表性的“100家实验室”进行走访参观。2009年8月10日,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参观访问了本次活动的第二十二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以下简称“实验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始建于2000年初,是由国家“985”一期工程和国家“211”工程专项经费拨款及科学院专项经费与本校自筹资金建设而成。平台包括仪器中心、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工程中试基地、动物实验中心四个部分。实验中心是为科研和教学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撑的重要平台。2007年实验中心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青年文明号”,同年获得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理科人才培训基地称号。2009年又获得省级青年文明号。   仪器中心位于生命科学院三楼,由细胞分析仪器组、蛋白质分析仪器Ⅰ组,蛋白质分析仪器II组所组成。目前共拥有60多台(套)先进的大中型进口仪器设备,价值五千万人民币。其中蛋白质分析仪器Ⅰ组主要提供分子水平的各种研究手段,包括色谱、光谱、药物筛选、材料研究以及分子间相互制作用分析仪器,如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系统BIACORE3000、等温滴定微量热仪、毛细管电泳、各种色谱系统、核磁共振谱仪等。蛋白质分析仪器Ⅱ组提供蛋白质组学水平的各种研究手段,主要有各种质谱仪等。细胞组主要提供细胞水平的各种研究技术服务,如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活细胞培养工作站等。   在此次的访问中,蛋白质分析仪器Ⅰ组组长罗昭锋博士热情地为我们介绍了实验中心的总体概况、平台管理以及实验中心为提高仪器利用率等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   一、加大宣传力度,建立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24小时无间断服务   据罗老师介绍,实验中心为促进广大师生对中心资源的了解,工作人员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和培训,例如:每学期针对全校的例行宣传培训活动,通过制作精美的宣传手册,多种途径发放业务联系卡,宣传橱窗、海报等展示形式,使用户可以多途径了解中心的资源。例行的仪器操作资格培训周、仪器使用手册,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仪器的使用方法。另外还开发出一套网上培训和考试系统,用户可以根据网上培训录像和教学资料进行学习,实现即时的培训。为适应各实验室个性化的要求,还深入各实验室,提供“点对点”的培训服务。   先进的管理是平台高效稳定运行的保证。生命科学实验中心构建了一套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用户网上预约、用户刷卡控制仪器开关、自动统计管理、网上培训、网上考核、测试费自动化管理、工作量自动统计等功能。所有仪器均需要通过刷卡才能使用,校内用户统一使用校园一卡通,每张卡对不同的仪器均有资格限定,未取得操作资格无法独立使用仪器 所有使用数据都实时记录,确保仪器安全,出现问题时有据可查。自动化管理系统实施后,生命科学实验中心大部分仪器实现每天24小时开放。 图1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系统界面 图2 仪器预约状态图   二、发起“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发展研讨会”,促进平台间交流与合作   为共同推动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综合配置效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发起了“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发展研讨会”。首届研讨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共有35家国内著名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参加了此次会议。出席会议的大学和研究所的平台负责人介绍了本单位的管理经验,同时也探讨了平台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会代表还对国内各大型生命科学仪器公司的售后服务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评价,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推动仪器公司改进服务。第二届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行。两届会议期间,还针对不同的仪器,如BIACORE3000、TIRF显微镜等,利用成员单位的技术优势,开展技术培训工作。 图3 首届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发展研讨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   三、自主研发耗材(芯片),自主维修,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仪器利用率   据罗老师介绍,很多大型进口仪器的耗材配件都非常昂贵,也是影响仪器利用率的原因之一,而科学研究是在反复的实验过程中取得进展的。为此罗老师率先在自己所在的实验室开发了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芯片以促进SPR技术的应用推广。自主研发并具有知识产权的芯片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使用成本远低于进口芯片。该芯片已经在国内推广使用,并得到同行的认可。 图4 仪器使用成本与仪器利用率的关系(1) 图5 仪器使用成本与仪器利用率的关系(2) 图6 中科大生命科学实验中心经过多年的研究,建立了完整的芯片制作方法和相应的质控方法,制备出高品质的SPR传感芯片,并开发出多种高亲和芯片以及快速芯片制备方法。可以为用户提供适合BIACORE系列仪器的CM5等各种常规传感芯片,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亲和NTA芯片、可再生SA芯片、抗体捕获芯片等多种新型传感芯片,此外还可以提供多种芯片定制服务。   据罗老师介绍,实验室内像这样的创新随处可见。如通过对细胞破碎仪的改造,使其运行成本由100多元/样品,降低到不足0.2元/样品,仅此一项每年就要为中心节约10多万元。   大型仪器运行经常需要维护、维修。为了降低费用,实验中心老师通过钻研,掌握了大部分仪器的常见故障维修技术。如罗老师通过自主维修BIACORE3000、圆二色光谱仪,周宏敏老师维修液相色谱等,累计为中心节约40多万元的维修费。   四、为建设一流平台,多次建言献策,希望留住优秀人才   “没有技术的平台是一堆高级废铁的堆积”,“认为仪器管理人员只是一个开关仪器的操作员是一个严重的错误”,罗老师这样向我们描述。   说到大型仪器闲置率高的问题,罗老师还提到一个概念——隐性闲置,系指购买时仪器的功能很全,但是实际上能用到的功能很少或只用到其中的一小部分,比起仪器放置不用,这种隐性闲置更为普遍,能够真正“把仪器用起来”的人才确实很少,而且这样的人才流失非常严重。   在第二届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发展研讨会上,罗老师还提出建设高端技术人才的“数一数二”战略。意为针对仪器管理人员,如果能在国内的同行中做到数一数二,国家或单位对这种技术人才给予特殊奖励。类似长江学者或百人计划这样的激励政策。以此来鼓励仪器管理人员钻研技术,在各平台凝聚一批高水平的技术人才。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平台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才能充分发挥公共平台的作用。   实验中心部分生命科学类仪器扫描: 表面等离子共振仪(BIACORE3000) Explorer X100快速纯化工艺开拓系统 液质联用仪 流式细胞仪 毛细管电泳仪 欧惠超博士(左一)、罗昭锋博士(左三)、与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合影   据统计,“我国的科学仪器的数量已超过欧盟15国的总量,且87%靠进口,耗资巨大。而我国的大科学仪器使用率不到25%,发达国家为170%—250%。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周期通常是5—10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大型仪器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一直是各高校、研究所测试中心面临的难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在管理模式、提高测试人员素质、加强分析方法的研究、大型仪器的共享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会同每年一度的平台研讨会,相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在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提高大型仪器利用率方面将为同行提供更多宝贵的经验。   附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   http://biotech.ustc.edu.cn/
  • GE医疗与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携手共建生命科学实验室
    2014年3月12日,上海——今天,GE医疗生命科学与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简称“中心”)的共建生命科学实验室在张江正式启用。这是GE公司在中国继成都卓越客户中心后又一个专注于科研与应用市场的研究平台。GE医疗生命科学部大中华区总经理牟一萍女士和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主任雷鸣教授共同出席了启用仪式并为实验室揭幕。 GE医疗作为世界知名的生命科学设备供应商,此次携手具有一流人才与科研水平的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整合双方强大的生命科学设备与技术资源,将藉由该共建实验室的成立,创建国内首个合作型蛋白和细胞技术平台,通过方法开发,应用合作和专业人才培养,助力在结构生物学,生物医药、以及转化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转化,切实推动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牟一萍总经理在致辞时表示,生命科学作为GE医疗集团的核心业务之一,坚持通过不断创新与技术合作来与全世界科学家共同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此次与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合作共建生命科学实验室,是继2012年生命科学研发培训中心Fast Trak在上海落成,2013年生命科学卓越客户中心CoE在成都落成后,GE医疗致力于“立足中国,服务中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又一重大举措。 合作共建生命科学实验室将借助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强大的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引进GE医疗国际领先的技术和设备,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携手共赢,共同推进中国生命科学的发展。 雷鸣教授在致词时也表示,中心的成立属于国家“十一五”战略规划之列,旨在结合国家蛋白质科学设施运维、研究及服务外部用户等定位,凝聚人才致力于蛋白质科学的研究。由于中心作为国家的大科学装置,将基于蛋白质设施独一无二的综合性、交叉性的科研仪器设备,重点投入力量推进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发展。此次中心携手GE医疗集团,将共同推进这一目标的达成。 目前,共建实验室针对蛋白质研究配备了AKTA purifier,AKTA pure,AKTA start系列蛋白纯化系统,Biacore T200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系统,ITC200等温滴定量热仪,Cytell细胞图像分析仪,NanoVue Plus超微量分光光度计以及双向电泳仪等。未来,双方还将根据研究需要不断完善实验室的硬件设备。 据悉,GE医疗生命科学卓越客户中心未来将根据中国市场,尤其是科研及应用领域用户的需求,开发应用技术和方法,其范围涵盖细胞培养、基因重组、细胞收获、目标分离、目标纯化、目标活性等研究,并开发中药提取、有效成分鉴定、有效成分毒理与药理分析等。 人才培训将是该共建实验室的另一项重要职能。未来,这里作为GE医疗生命科学部在东部地区的主要培训基地,将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完善而系统化的产品及应用培训课程,更好满足华东地区客户的需要。 值此共建实验室启用之机,GE医疗生命科学部还举办了GE纯化系统和细胞图像分析仪新品见面会,详细介绍并演示了GE医疗蛋白纯化家族新成员--AKTA start入门级实验室制备色谱系统,以及最新发布的Cytell细胞图像分析仪。两款产品都非常适合蛋白质研究实验室,既操作简便满足常规实验室分析,又具备强大完善的功能为研究人员提供可靠的数据。会后,与会者又参观了位于张江华佗路的GE中国科技园区和生命科学FastTrak实验室。
  • 揭秘神八17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项目
    相关新闻: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图)   神八正在太空遨游,其搭载的17项生命科学实验也在静静地发生着变化。此次中德合作的空间生命科学实验项目涉及33种样品,其中中方10项,德方6项,中德合作1项,涉及四大领域:基础生物学、空间生命技术、先进生命支持系统中的生物学以及空间辐射生物学。其中一项实验是由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进行的。昨日(11月2日),新京报记者专访了该所研究员仓怀兴,对“太空生物实验”进行揭秘。   【准备】   缝衣针粗毛细管装溶液   在神八发射前的几个小时,酒泉发射基地,仓怀兴忙着配制蛋白质。这些新配制的蛋白质,要随神八一起升空,所以必须尽量保持物质的新鲜度。   距离发射的时间间隔越短,蛋白质的空间实验结果会越精确。   “蛋白质主要是从植物、动物、人体中提取的,如鸡蛋清。”昨日,仓怀兴说,要在120个仅有大号“缝衣针”粗的玻璃毛细管中,放入14种蛋白质溶液。14种蛋白质涉及痢疾杆菌、激酶、沙眼病毒等,包括加拿大3种、中国8种、德国3种。   【保驾】   两道保险“保卫”黑盒子   玻璃毛细管极易碎裂,“易碎品”跟着神八上天,可不是容易的事。特别是在神八发射升空、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震动,保护好这些“宝贝”至关重要。   “先把120个管放到一个黑盒子里,盒子是经过特殊设计,能抗压、抗震。”仓怀兴说。黑盒子不大,重180克,大致尺寸为长85毫米、宽45毫米、高35毫米。人的一个手掌就能“掂”起。   还有第二道保险,这个小盒子将和其他实验项目的样品一同放入,一个大概40厘米长、20厘米高的大箱子里。   【结局】   样品随神八一起返地球   仓怀兴称,在地面上,受万有引力产生重力和浮力对流的影响,玻璃毛细管内装有的蛋白质溶液,长出的晶体会沉下去 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溶液中长出的晶体不会下沉,不受浮力对流影响,长出的晶体要比地面的质量更好,内部分子结构排列更整齐。   如此一来,借助X光就可以看到蛋白晶体中更为精细的分子结构,确认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发治疗重要疾病的新药物,这些疾病包括植物病害、人类和动物疾病等。”仓怀兴说。   33种实验样品将随神八一起返回地球。飞船着陆后,须在7.5个小时内将试验箱从飞船返回舱拆除,运回北京。   ■亮点   中德实验探索生物太空生存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德国联合实施的“空间简单密闭生态系统探索研究”,是唯一的中德联合实验项目。   “水泡螺、轮虫、藻类、细菌,放在一起组成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昨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刘永定教授称,这些生物体最小的直径仅有几个微米大小,要把它们放在一个“香烟盒”大小的盒子里,技术难度高,里面要放营养液,构成一个生态循环系统,有生产者——藻类、消费者——水泡螺、分解者——细菌,建立成一个封闭生态系统和生物链,研究生命生存所需要的水、空气、食物的再生。   刘永定称,太空中是没有条件支持生命的,“小盒子”中的生物要想存活,就需要氧气、水。这些必要条件的产生,除了用化学、物理办法解决,就是靠此次的生物办法。“一旦有了持久的氧气、干净的水,今后航天员、人类要长期驻留太空就成为可能。”刘教授说。   搭载水稻研究基因变化   11月2日,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生所研究员蔡伟明称,神八还搭载了一种名为“日本晴”的水稻品种。   蔡伟明说,尽管实验的盒子在神八中被固定,但在太空内,小盒子里的细胞会在培养基上生长,水稻基因表达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本次研究,将试图研究微重力下植物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发现地球重力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 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市场简报(四):决胜市场的几个关键因素
    接上文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市场简报(三):市场增速领先的两大设备市场由于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及仪器市场规模体量大、覆盖设备及仪器品类广泛且不同产品品类之间差异较大。为了更准确的呈现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及仪器市场的特征,仪器信息网选取低温存储类设备、高压灭菌设备、生物安全柜、培养箱、干燥箱、药品稳定试验箱等6大典型产品类型进行阐述。五、样品干燥箱样品干燥箱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设备,可以用来干燥样品,也可以提供试验所需的温度环境。质量合规的干燥箱须严格按照 GB/T30435-2013《电热干燥箱及电热鼓风干燥箱》 要求进行设计、制造和验收。箱体通常采用优质冷轧板制造,内胆采用 SUS304 不锈钢板制造,设备附有标准的RS485接口,具有程序设定、超温报警和来电恢复等功能。从产品类型看,样品干燥箱包含电热恒温干燥箱、电热鼓风干燥箱、真空干燥箱、红外干燥箱等不同的类型。电热恒温干燥箱适用于工矿业企业、化验室、科研单位等部门作干燥、熔蜡、灭菌等使用,但不适用于带挥发物的及易燃易爆的物品置入干燥箱,以免引起爆炸。鼓风干燥箱可分为台式和立式鼓风干燥箱,被广泛用于工矿企业、医疗卫生、医药、生物、农业、电子、化工、环境保护、科研单位等部门对物品进行烘焙、干燥、溶解、消毒等用。真空干燥箱专为干燥热敏性,易分解和易氧化物质而设计的,能够向内部冲入惰性气体,特别是一些成分复杂的物品也能进行快速干燥。远红外快速节能干燥箱采用远红外加热技术,远红外元件被加热后能幅射2-15微米以上远红外线,当它被加热物体吸收时可直接转变为热能,从而获得快速干燥之效果、达到缩短生产周期,节约能源、提高产品质量等目的,是一种理想的有广阔前景的干燥设备,适用于工农业、医疗卫生、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的车间或实验室。随着我国干燥技术的飞速发展,干燥箱设备厂家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为了赢得市场份额,这些企业不得不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首先,均温性是干燥箱客户十分看重的一个性能,也是判别干燥箱箱品质的重要指标。有用户表示,干燥箱在恒温阶段,虽然控制仪表温度基本都比较稳定,但箱内各点的温度是不一样的,这就可能造成不相同位置的样品受热不一样,因此干燥箱制造必须考虑其均温性。其次,干燥箱通常消耗电能较大,对于生产企业而言让干燥箱更加节能非常重要,也是降低成本的一大关键。业内人士表示,提高干燥箱的节能性可以从这些角度出发:提高干燥箱入口空气温度、降低设备出口废气温度 做好干燥系统的保温工作,减少烘干过程的各种热损失等。另外,在样品干燥箱的设计中还必须防止交叉污染。例如,对于制药等无菌要求相对应的环境级别是百级,所以在干燥箱灭菌、去热源的全过程必须在层流百级保护下进行。此外,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非标定制的干燥箱也越来越受欢迎,这也促使不少厂家寻到一些商机,目前市场上已有不少烘箱厂家可以提供符合各种工艺要求的非标设备。样品干燥箱在实验室场景中使用频率高、应用广泛。当前国内市场有产品销售的干燥箱厂商约有100多家,市场分散度相对较高。其中进口品牌主要有宾德、Memmert、雅马拓、赛默飞、MMM等,国产品牌主要有上海一恒、上海森信、天津泰斯特、上海跃进、上海精宏、上海博迅等。根据仪器信息网调研统计,2021年中国样品干燥箱市场规模约为7.9亿元,市场容量约13.0万台。部分主要品牌市场销售金额及销售台数分布如下: 六、药品稳定性试验箱《中国药典》规定制药企业需要进行药品稳定性试验,考察药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从而为药物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和有效期的确定提供扎实的依据。药品稳定性试验箱是一种为药品稳定性研究提供温度、湿度、光线照射等环境试验条件的箱体,适用于制药企业对药品及新药的加速试验、长期试验、高温试验和强光照射试验,被广泛应用于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研发机构和生物医学研究机构等。从产品形态上看,药品稳定性试验箱可以划分为普通药品稳定性试验箱和步入式药品稳定性实验室,前者适用于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及小批量长期实验,而后者则更适用于医药企业大批量药品储藏和稳定性试验。长期以来,药品稳定试验箱用户主要关心温湿度控制指标,如温度偏差、湿度偏差、温度波动度、湿度波动度、温湿度工作范围等,随着《GB/T 39476-2020 药品稳定性试验箱能效测试方法》和《GB/T 40326-2021 实验室设备能效等级药品稳定性试验箱》两项国家标准的相继发布与实施,药品稳定性试验箱的能耗问题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未来,药品稳定性试验箱或将朝着高效率、低能耗、长时间运行稳定、安全等方向升级。近年来,随着新药审评审批提速、集采常态化等医药新政的推进,国内医药产业包括创新药产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药企提高了药品创新与研发的热情,在此背景下,药品稳定性试验箱医药研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款设备,市场需求不断上涨。 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至2020年我国医药研发支出呈现增长态势,预计未来五年将持续增长。2020年医药研发支出达247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496亿美元。目前,国内药品稳定性试验箱行业发展迅速,厂家数量也众多。根据仪器信息网调研统计,2021年中国药品稳定试验箱市场规模约为3.5亿元,市场销售台数约8,100台左右,市场分散度相对较高,部分主要品牌市场销售金额及销售台数分布如下: 决胜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领域的关键要素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领域具有市场规模大、需求变化快、产品类型多、产品差异大、受法规政策影响大等特点,因此,厂商想要在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领域取得领先优势,需要具备以下关键能力:1)产品自主创新与质量管理能力生命科学领域的客户需求特点决定了厂商想要在本领域获得领先优势,必须具备自主开发新产品的持续创新能力,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挖掘场景化的需求,同时,也需要厂商有扎实的制造能力与质量管理能力以提供具备一致性、可靠性的设备产品。2)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能力生命科学实验具有过程复杂、步骤繁多的特点,经常需要多种仪器、设备协同工作,因此,客户更加倾向于选择可以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厂商。产品品类齐全、可扩展性强、组合性强的厂商在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领域更容易取得领先的竞争优势。3)本地化服务能力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市场具有规模大、层次多、受政策影响大等特点,因此,需要本地化的渠道与服务能力来及时响应一线客户的需求,开发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4)应对合规监管的能力一方面,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企业需要遵循本地的法律法规及监管政策,另外一方面,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在医疗卫生等场景中应用时,需要跨过产品准入、生产准入、经营准入等监管门槛。更多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典型产品细分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分析请见《仪器信息网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市场简报》系列报道: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市场简报(一):需求+政策驱动市场高速增长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市场简报(二):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带动这两类设备需求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市场简报(三):市场增速领先的两大设备市场更多行业研究简报见仪器信息网行业研究栏目:https://www.instrument.com.cn/survey/
  • 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市场简报(一):需求+政策驱动市场高速增长
    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是指在生命科学研究与产业化过程中,通过分析、存储、加工等功能来支持和促进科技研发活动的设备及仪器。狭义上的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通常指实验室通用设备,主要是包含两类:第一类是为实验室提供温湿度控制、洁净空间创建、器皿消毒保存、样品存储等环境条件的设备,典型产品如生物安全柜/摇床/发酵罐等生物工程设备、二氧化碳培养箱/恒温恒湿培养箱/厌氧培养箱等培养箱设备、超低温冰箱/冷藏柜等低温存储设备、干燥设备等;第二类是为实验室提供基础性功能的设备,典型产品如离心机等分离萃取设备、制冰机等制冷设备。广义上的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也会把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科学研究的色谱仪、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设备纳入进来。本文研究覆盖的范畴是狭义的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据公开资料研究表明,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市场从2016年的38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8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17.4%,预计在2026年和2030年分别达到128亿美元和19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8.8%和11.2%。从市场规模上看,中国市场是仅次于美国、欧洲,为全球第三大市场。从市场增长速度上看,中国市场增速最快,并预计将在未来十年持续超越全球其他地区市场,并在2030年前后占据19.6%的市场份额。制药及生物制药行业的爆发、公共卫生投入的加大共同驱动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及仪器市场的高速增长。制药及生物制药行业的高速成长是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发展的重要机遇。国家《“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十四五”期间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研究表明,中国生物药的市场规模由2012年的62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0年的3,87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25.6%;2014年至2019年,我国CRO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1亿美元迅速上升至6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6.9%。伴随生物制药、CRO等下游行业的快速增长,以及高校、科研单位的生物实验室投入增加,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及仪器等相关产品的需求也将会得到快速释放。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慢性病患病率不断提高,国家医疗卫生总费用投入不断加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72306亿元,2001年至2020年复合增长率达112.8%。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2年重大传染病防控经费预算的通知》和《关于下达202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将分别拨发155.72亿元和588.55亿元用于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重大传染病防治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各省市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加强在公共卫生服务方向的投入。比如,广东省发布《2020年公共卫生服务补短板项目计划的通知》,计划总投资约930亿元,在2021年-2025年之间完成246个医疗机构的续建和新建项目。作为医疗卫生机构必须配备的装备,灭菌器、生化培养设备、净化设备等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及仪器也将持续保持增长。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及仪器市场规模体量大、覆盖设备及仪器品类广泛且不同产品品类之间差异较大。为了更准确的呈现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及仪器市场的特征,仪器信息网选取低温存储类设备、高压灭菌设备、生物安全柜、培养箱、干燥箱、药品稳定试验箱等6大典型产品类型进行阐述。根据智妍咨询、公开资料显示,仪器信息网综合测算得出,以上6大典型产品在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中的市场占比情况如下图所示:低温存储类设备作为单一品类,在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中所占比例约为8.6%,而像生物安全柜、样品干燥箱、高压灭菌器等量大面广的实验室常用设备在整个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中所占的比例也仅为1.7%、1.4%和1.2%,二氧化碳培养箱和药品稳定试验箱的市场占比不足1%,未来的市场发展空间可期。 更多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典型产品细分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分析请见《仪器信息网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市场简报》系列报道: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市场简报(二):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带动这两类设备需求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市场简报(三):市场增速领先的两大设备市场更多行业研究简报见仪器信息网行业研究栏目:https://www.instrument.com.cn/survey/
  • 698万!宁波市畜禽生命科学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NBITC-202370001G 项目名称:宁波市畜禽生命科学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预算金额(元):6989999.93 最高限价(元):6989999.93 采购需求: 标项名称: 宁波市畜禽生命科学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数量: 1 预算金额(元): 6989999.93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详见采购文件第三章 “采购内容与技术需求” 备注:详细采购需求见本公告附件 合同履约期限:标项 1,自合同签订生效之日起100天内 本项目(否)接受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3年03月29日至2023年04月06日 ,每天上午00:00至12:00 ,下午12:00至23:59(北京时间,线上获取法定节假日均可,线下获取文件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网址):政采云平台(https://login.zcygov.cn/user-login/#/login) 方式:供应商登录政采云平台(https://login.zcygov.cn/user-login/#/login)的注册账号后,进入政采云系统“项目采购”模块“获取采购文件”菜单,进行网上获取采购文件。如有疑问请及时咨询网站客服,咨询电话:95763。获取采购文件前,供应商应按照《浙江省政府采购供应商注册及诚信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在“浙江政府采购网(http://zfcg.czt.zj.gov.cn/)”上进行供应商注册申请,并通过财政部门的终审后登记加入到“浙江省政府采购供应商库”。中标或成交供应商必须注册并登记加入“浙江省政府采购供应商库”。具体要求及注册申请流程详见《浙江省政府采购供应商注册及诚信管理暂行办法》(浙财采监字{2009}28号)和浙江政府采购网“网上办事指南”的“供应商注册申请”。如未注册的供应商,请注意注册所需时间。本采购公告附件中的采购文件仅供阅览使用,供应商应在规定的采购文件提供期限内在政采云平台登录上述供应商注册的账号后获取采购文件,未在规定的采购文件提供期限内或未按上述方式获取采购文件的,其报价均视为无效,并不得对采购文件提起质疑投诉。 售价(元):0 三、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质疑、投诉,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宁波市农科院 地 址:宁波市鄞州区德厚街19号 传 真:/ 项目联系人(询问):贾老师 项目联系方式(询问):0574-89184060 质疑联系人:郑老师 质疑联系方式:0574-89184000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称:宁波市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地址:宁波市江北区环城北路西段207弄19号世茂茂悦商业中心1号楼八楼 项目联系人(询问):王珊珊、周凯、李骁翔、刘知微 项目联系方式(询问):0574-87317857 质疑联系人:朱金观 质疑联系方式:0574-87317857 3.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 名称:宁波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 地址:宁波市海曙区中山西路19号 联系人 :李老师 监督投诉电话:0574-8938804270001G宁波市畜禽生命科学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项目.doc
  • 走进博迅生物:专注生命科学实验室仪器 出口带动业绩增长
    11月20日上午10时,记者驱车赶往上海松江,这里是沪上众多高校的聚集地,也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策源地,聚集了一大批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本次北交所万里行调研的目标企业博迅生物正位于此,也是新华网系列调研的第七站。  博迅生物2023年8月刚刚在北交所上市,作为一家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自1996年成立以来已历时27年,是生命科学实验室仪器领域的首批民营企业。  专注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  在博迅生物生产车间二楼,放置着一台台植物培养仪的成品,外观酷似双开门冰箱。公司销售总监刘凇廷站在一台“万博”系列的植物培养仪面前,指着仪器面板上的控制开关,向北交所万里行调研团做介绍:“科学实验中做植物培养,要模拟被培养植物适宜的气候环境,即控制温度、湿度、光照,植物才能育苗出芽。这个产品线未来几年的发展会比较好。“  在上午的调研座谈会上,博迅生物董事长吕明杰介绍,公司专注于生命科学领域温度、湿度、光照环境控制和生物灭菌解决方案。目前,博迅生物的产品可分为温湿度控制系列产品、高压灭菌系列产品、净化安全系列产品三条业务主线,并已形成以灭菌系列、培养系列、植物培养系列、样品干燥系列、环境试验系列、净化安全系列为主体的6大产品系列,产品广泛运用于医药、食品、检验检测、检验检疫、农林牧渔、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其中,温湿度控制系列产品、高压灭菌系列产品收入合计占比约90%,是博迅生物的核心业务。  自2016年起,博迅生物逐步构建并完善了“元博”— 经济款、“佰博”— 实用款、“仟博”— 性能款、“万博”— 旗舰款4个产品代系。吕明杰告诉记者,“不同代系的产品生产管理、工艺控制、品种要求会有一些差异,元博是最早出来的基础款,佰博则是目前市场上销售基数最大、性价比最高的一款产品。”  自“仟博”产品起,公司通过自建一站式运维服务云平台,能够对仪器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远程监控,对仪器设备进行远程维护;建立起符合GMP和FDA 21 CFR Part11中数据管理要求的智能化在线监控平台,能够集中管理全品类产品的运行数据、操作日志、样本信息、报警信息等,提高了数据管理的安全性、设备管理的便捷性。  技术积累扎实 客户沉淀强大  目前博迅生物推出部分高端温湿度控制系列产品,在温湿度控制范围、控制精度(均匀度、波动度)等核心性能指标上在国内厂商中居于先进水平,部分产品的温湿度控制范围已达到国外竞品水平。  实验室设备及生命科学仪器具有因技术发展和客户需求变动而不断升级换代的特点,因而对企业在技术水平和技术研发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的要求较高。作为生命科学仪器制造领先企业,博迅生物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持续进行产品研发与技术精进创新。  公司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22%、4.85%和5.39%,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有利于增强公司核心技术优势和提升产品技术水平。  2021年至今,公司参与制定的4项国家标准、3项团体标准先后颁布实施。2022年8月,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指导办公室、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批准公司设立专家工作站;公司积极与上海交通大学等开展校企合作,共同针对新材料应用下的新型控湿方式展开研究,保障技术创新的前瞻性。  “27年的耕耘和积累,我们一些产品的关键技术指标已经处于在国内先进水平、与国外优质企业持平的状态,涵盖了变频制冷的双向节能技术、数据完整性通讯协议、设备集中管控、人机交互安全防护等方面,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明显的优势和技术积累,并且将之转化成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吕明杰认为长期研发投入为博迅生物带来较强的核心技术壁垒。  积累的技术优势也为博迅生物带来了强大的客户沉淀,不少是耳熟能详的企业、院校、政府和科研机构:恒瑞医药、药明康德、云南白药、片仔癀等医药企业,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贵州茅台、蒙牛、伊利、可口可乐、青岛啤酒等食品企业,中国疾控中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海关、上海海关等政府机关,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华测检测等第三方检测机构。  负责销售的刘凇廷为公司做了一个不完全的统计数据:“以最近5-10年数据为准,博迅生物目前在市面上运行的科学仪器数量在10万台以上,每年出货3万台左右,也就是说我们有强大的客户沉淀,这是我们老牌厂家的先发优势。”  开辟出口蓝海市场  博迅生物主营业务为科学仪器类别中的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市场2021年达8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17.4%,预计在2026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128亿美元和195亿美元,行业景气度较高。2021年公司部分产品的国内市场容量为56亿元人民币,市场容量较大,其中培养箱类产品国内市场达20亿元规模,有望随行业整体增长实现较好增速,且当前国内市场外资占据主导,大型医学科研仪器进口率达到78%,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从具体下游来看,2021年医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达9584亿元,十年间年化增长14%,未来有望随药品行业标准不断提升、药品监管法规不断完善而维持增长;此外科研领域研究经费不断提升,2021年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3718亿元,高等学校经费2181亿元,2012-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超10%;食品、检验检测、农业等领域随着检测标准不断完善及下游增长,同样具备广阔空间。  博迅生物在内销市场上发挥先发市场沉淀优势,利用政策导向,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也想进一步把企业做出全球化的格局。  吕明杰告诉记者,2022年-2023年,公司将俄罗斯作为重要的战略市场进行挖掘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此外,公司2023年搭建专门的出口销售团队,2023年下半年开始针对东南亚市场调研并布局,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看到业绩产出。  “在欧洲对俄罗斯断货的前提下,我们预判俄罗斯市场未来2~3年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刘凇廷说。  从业绩来看,博迅生物业绩整体稳健,营收自2015年以来稳中有升,2021年达到1.59亿元,2022年略下降至1.43亿元。  对此,公司保荐人国金证券王培华认为,博迅生物三个产品品类的产品型号全面,其细分领域的竞争对手只是在某个产品品类做的比较全面。“过去博迅生物的收入一直相对稳定,源于过去这三个品类的产品国内的市场容量和竞争格局比较稳定,随着公司在北交所上市,募投项目实现中高端产品的优化,以及未来出口市场的拓展,即使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利润增长也是可期的。”
  • 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市场简报(三):市场增速领先的两大设备市场
    接上文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市场简报(二):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带动这两类设备需求。由于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及仪器市场规模体量大、覆盖设备及仪器品类广泛且不同产品品类之间差异较大。为了更准确的呈现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及仪器市场的特征,仪器信息网选取低温存储类设备、高压灭菌设备、生物安全柜、培养箱、干燥箱、药品稳定试验箱等6大典型产品类型进行阐述。三、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柜是在操作原代培养物、菌毒株以及诊断性标本等具有感染性的实验材料时,用来保护操作者本人、实验室环境以及实验材料,使其避免暴露于上述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和溅出物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生物医学、基因重组、生物血液制品等领域的科研教学与临床检验生产中,是一级防护屏障最基本的安全防护设备。在制药企业、医院以及生命科学实验室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的带动下,中国生物安全柜市场呈现强劲的增长趋势。研究表明,中国生物安全柜市场从2016年的0.66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1.57亿美元,保持18.7%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在2026年和2030年分别达到3.29亿美元和4.6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6.0%和8.8%。从市场规模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也是最大的单一市场国家。从增长速度维度看,中国市场也保持明显的领先优势。生物安全柜按照不同保护程度的密封级别可分为I级、II级和III级生物安全柜,其中Ⅱ级安全柜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柜型。质量合规的II级生物安全柜严格按照《YY0569-2011II级生物安全柜》要求进行设计、制 造、验收,主体通常采用优质冷轧薄板制造,工作室和贮液槽则通常采用 SUS304 不锈钢板加工制造,设备配备通风柜、排气管和过滤器,同时附有标准的防喷溅插座和预留水汽接口,具有杀菌灯照明灯联锁、安全开启窗高声光报警和前窗闭合自动自停等功能。Ⅱ级生物安全柜还可分为A1、A2、B1、B2四个型号,其中A2型、B2型II级生物安全柜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里使用较为广泛。在产品研发方面,美国赛默飞世尔公司、法国EuroBioConcept公司、新加坡ESCO公司等生产的生物安全柜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我国生物安全柜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初期主要依赖国外进口,经过多年的规范化发展,目前已研发出数十个性能与国际同类产品基本相当的Ⅱ级生物安全柜以及数个Ⅲ级生物安全柜。当前,国内有产品销售的生物安全柜品牌约有100余家,其中进口品牌十多家,国产品牌近百家。市场份额相对较大的主要有济南鑫贝西(山东博科集团旗下)、ESCO、赛默飞、上海力康、海尔生物、苏净安泰和上海博迅等。根据仪器信息网调研统计,2021年中国生物安全柜市场规模约为10亿元,市场容量约2.9万台。部分主要品牌市场销售金额及销售台数分布如下:四、培养箱/二氧化碳培养箱4.1 培养箱培养箱是通过对温度、湿度、酸碱度、光照、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的组合,模拟特殊的环境条件来实现特定标的物培养与研究的仪器设备。目前在国内应用广泛的培养箱设备类型有二氧化碳培养箱、植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厌氧培养箱、霉菌培养箱、隔水恒温培养箱、恒温恒湿培养箱、电热恒温培养箱、低温培养箱等。a. 恒温培养箱恒温培养箱适合于普通的细菌培养和封闭式细胞培养,并常用于有关细胞培养的器材和试剂的恒温,根据加热方式可分为电热恒温培养箱和隔水式恒温培养箱。特点:加热控制,不带制冷。b. 恒温恒湿培养箱恒温恒湿培养箱可以准确地模拟恒温、恒湿等复杂的自然环境,有着精确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一般用于植物培养、育种、微生物培养、发酵等各种恒温实验、环境实验、物质变性实验,以及培养基、血清、药物等物品的储存。特点:温度控制,湿度控制,一般不带观察窗。c. 生化培养箱生化培养箱同时装有电热丝加热和压缩机制冷,一年四季均可保持在恒定温度,可适应范围大,因而逐渐普及成为植物、生物、微生物、遗传、病毒、医学、环保等科研、教育部门不可或缺的实验室设备,广泛应用于低温恒温实验、培养实验、环境实验等。特点:一般不带控湿和杀毒功能,具有双制式冷热控温,一般带玻璃观察窗。d. 霉菌培养箱霉菌培养箱是适合培养霉菌等真核微生物的实验设备,因为大部分霉菌适合在室温(25摄氏度)下生长,且在固体基质上培养时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所以一般的霉菌培养箱由制冷系统、制热系统、空气加湿器、培养室、控制电路和操作面板等部分组成,并使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来维持培养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的稳定。霉菌培养箱适用于环境保护、卫生防疫、农畜、药检、水产等科研、院校实验和生产部门,是水体分析,BOD测定细菌、霉菌,微生物的培养、保存,植物栽培、育种实验的专用恒温恒湿培养设备。特点:双制式冷热控制,湿度控制。e. 二氧化碳培养箱二氧化碳培养箱是通过在培养箱箱体内模拟形成一个类似细胞/组织在生物体内的生长环境,以创造稳定的温度(37℃)、稳定的二氧化碳水平(5%)、恒定的酸碱度(pH7.2~7.4)、较高的相对饱和湿度(95%),来对细胞/组织进行体外培养的一种装置。二氧化碳培养箱广泛应用于细胞、组织培养和某些特殊微生物的培养,常见于细胞动力学研究,哺乳动物细胞分泌物的收集,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致癌或毒理效应,抗原的研究和生产,培养杂交瘤细胞生产抗体,体外授精(IVF),干细胞,组织工程、药物筛选等研究领域。特点:温度控制(一般只带加热、可高温灭菌、个别有制冷),二氧化碳水平控制,酸碱度控制,湿度控制。f. 厌氧培养箱厌氧培养箱亦称厌氧工作站或厌氧手套箱,它是一种在无氧环境条件下进行细菌培养及操作的专用装置,能提供严格的厌氧状态和恒定的温度培养条件,并且具有一个系统化、科学化的工作区域。该实验设备可培养最难生长的厌氧生物,又能避免实验操作时,厌氧生物暴露在空气中接触氧而死亡,因此是厌氧生物检测科研的理想工具。特点:无氧控制,温度控制。g. 人工气候箱人工气候箱是可人工控制光照、温度、湿度、气压和气体成分等因素的密闭隔离设备,具有光照、加湿功能的高精度冷热恒温功能,可用作植物的发芽、育苗,组织、微生物的培养,昆虫及小动物的饲养,水体分析的BOD的测定以及其它用途的人工气候实验,是生物遗传工程、医学、农业、林业、环境科学、畜牧、水产等生产和科研部门理想的实验设备。特点:光照控制,湿度控制,冷热控制,气压控制,气体成分控制。h. 光照培养箱光照培养箱是具有光照功能的高精度恒温设备,外壳一般是冷轧钢板,表面采用静电喷涂工艺,内胆为工程塑料或不锈钢,保温层由聚脂发泡形成,透光窗采用双层中空玻璃以确保箱内的保温性能,箱体内部有冷、热气风道,使得箱内气体循环流畅,温度更加均匀。它是细菌、霉菌、微生物的培养及育种实验的专用恒温培养装置,特别适用于生物工程、医学研究、农林科学、水产、畜牧等从事科研和生产的领域使用。特点:光照控制,恒温控制(制冷和制热)。i. 植物培养箱植物培养箱实际就是一个有光照带湿度的恒温培养箱,其中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能够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其工作原理是灯管和一套控温装置的运转。比较高级的植物培养箱还会有光照设置,比如开关灯定时、光照强弱定时等等。特点:光照控制,湿度控制,恒温控制,专门用于植物培养。j. 低温培养箱低温培养箱是较其他培养箱更可控制到更低温度的培养箱,广泛应用于储藏培养基、血清、药品,以及微生物培养、环境实验等领域。特点:温度较其他培养箱更低,可到零下150℃。由于实验室培养箱类型较多,当前市场上有产品销售的厂商约有300多家,市场分散度非常高。其中,恒温恒湿培养箱和二氧化碳培养箱由于对设备精度要求相对较高,市场份额主要被进口品牌所占据,如德国Binder、德国Memmert、MMM、赛默飞、ESCO、日本普和希等。其他类型培养箱,例如生化培养箱、电热恒温培养箱、光照培养箱和人工气候培养箱等则主要以国产品牌为主。从不同的产品类型来看:生化培养箱的主要品牌包括上海一恒、上海博迅、天津泰斯特、菲斯福、上海跃进、德国Binder等;恒温培养箱的主要品牌包括上海博迅、上海一恒、天津泰斯特、上海精宏、山东博科、永光明、上海跃进、日本普和希、德国Binder等;光照培养箱的主要品牌包括上海一恒、上海博迅、科恒、莱福、森信、立思高等;人工气候培养箱的主要品牌包括生元、上海一恒、上海博迅、莱福、齐欣、宁波江南、日本普和希等。据仪器信息网调研统计,2021年中国实验室培养箱市场规模约为20亿元左右,各类型培养箱所占市场份额如下图所示:4.2 二氧化碳培养箱近年来,全球二氧化碳培养箱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通过模拟细胞/组织在生物体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酸碱度等环境条件,二氧化碳培养箱可以对细胞、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并有效提高培养成功率和效率,可广泛应用于细胞培养、发酵、杂交、细胞组织的研究等,适用于细胞生物学、肿瘤学、遗传学、免疫学、病毒研究细胞学等生命科学多个细分领域的研究。根据容量的不同,二氧化碳培养箱可以细分为100L以下、100L-200L之间、200L以上三大产品类型。其中,100L-200L之间的二氧化碳培养箱在市场上的销售占比最大,超过70%。另外,根据加热方式的不同,二氧化碳培养箱还可以细分为水套式二氧化碳培养箱和气套式二氧化碳培养箱两大类型。其中,气套式二氧化碳培养箱直接用加热器对箱内气体进行加热,产品设计更为简单,且温度调节较快,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仪器信息网的用户调研结果显示,对于二氧化碳培养箱,用户最关注的有两大要素:第一是要求二氧化碳培养箱能够对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湿度提供最精确稳定的控制,以便于其研究工作的进展;第二是要求二氧化碳培养箱能够对培养箱内的微生物污染进行有效的防范,并且能够定期消除污染,以保护研究成果,防止样品损失。灼识咨询的研究表明,中国二氧化碳培养箱市场规模在从2016年的0.41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0.7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1%,预计将在2026年和2030年达到1.05亿美元和1.3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0%和6.0%。据仪器信息网调研统计,2021年中国二氧化碳培养箱市场规模约为5.5亿元,市场销售台数约为1万台。目前国内二氧化碳培养箱市场有产品销售的仪器厂商约60家左右,其中包括进口品牌和国内品牌,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赛默飞、普和希、ESCO、上海力康等4家厂商合计占有市场份额超过75%。更多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典型产品细分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分析请见《仪器信息网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市场简报》系列报道: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市场简报(一):需求+政策驱动市场高速增长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市场简报(二):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带动这两类设备需求更多行业研究简报见仪器信息网行业研究栏目:https://www.instrument.com.cn/survey/
  • 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市场简报(二):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带动这两类设备市场需求
    接上文“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市场简报(一):需求+政策驱动市场高速增长”。由于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及仪器市场规模体量大、覆盖设备及仪器品类广泛且不同产品品类之间差异较大。为了更准确的呈现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及仪器市场的特征,仪器信息网选取低温存储类设备、高压灭菌设备、生物安全柜、培养箱、干燥箱、药品稳定试验箱等6大典型产品类型进行阐述。一、低温存储类设备低温存储设备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装备之一,主要用于存储生物样本、血液、疫苗和药品等,用户覆盖医院、生物制药公司、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第三方检测公司、疾控中心等,应用场景包含生物样本库、疫苗接种站、医疗机构输血科及血站、药品仓库等。低温存储设备包含医用冷藏箱(2至8°C)、血液冷藏箱(4±1°C)、医用冷藏箱(2至8°C)、医用冷冻箱(-10至-25°C)、医用低温保存箱(-10至-150°C)、液氮罐(-150至-196°C)等不同的细分产品类型。随着生物制药市场的爆发性增长及国家对生物安全的重视,低温存储设备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研究表明,2022年我国低温存储设备市场规模为68亿元,并将在2028年增长到21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1.3%。从细分市场来看,医用冷藏冷冻箱是最大的细分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47亿元增长到2028年的15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21.4%;其次是超低温冷冻存储设施,规模将从2022年的16亿元增长到2028年的5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21.1%;第三是医用低温箱,规模将从2022年的5亿元增长到2028年的1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20.2%。低温存储设备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一方面需要尽量低的温度来保证生物样本内各种成分的稳定性,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在长期存储过程中保证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以避免样本活性降低或者失效。打造高质量的低温存储设备需要企业突破复叠制冷技术、混合制冷剂技术等技术难关,技术壁垒较高。因此,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低温存储设备全球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国外品牌主要有赛默飞、普和希、艾本德等,国内主要参与者包括海尔生物、中科美菱、澳柯玛等。2021年度,全球低温存储设备主要生产企业的经营规模情况如下:二、高压灭菌器生物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制度构成,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国家把生物安全纳入了国家安全体系,以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对于医药卫生机构,要严格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开展生物实验,灭菌类设备成为生物实验室中必不可少的设备。高压灭菌器,又称高压灭菌锅、高压蒸汽灭菌器、压力蒸汽灭菌器,是一种常见的且在当前众多领域应用比较普遍的消毒灭菌设备,原理是利用压力饱和蒸汽对医疗器械、敷料、玻璃器皿、溶液培养基等进行迅速可靠的消毒灭菌。高压灭菌方式是目前公认的最可靠的灭菌方式之一,具有灭菌时间短、效率高、成本低、使用广泛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医院、制药企业以及科研单位实验室等场景,也是微生物实验室实验器材、培养基、废弃物等灭菌最有效和最常用的灭菌方法。根据体积及形状的差异,高压灭菌器可分为台式、立式和卧式高压灭菌器。其中,台式高压灭菌器是指灭菌室侧向开口且容积不超过60L的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多用于眼科、口腔及牙科诊所等用于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立式高压灭菌器的灭菌室开口向上,容积范围从30L到200L,每个同样容积的灭菌器根据开盖方式还可分为手轮型、翻盖型和智能型,是生物实验室及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中最常用的,主要用于医疗器械、实验器具、培养基等的湿热灭菌。卧式高压灭菌器则多数处于固定状态,使用外源蒸汽,容积多在0.5m3以上。医疗单位一般使用1m3以下的灭菌器,工业灭菌常用大型灭菌器。卧式灭菌器用途广泛,常用于大量物品灭菌,在实验室中并不常见。高压灭菌器属于压力容器中的特殊设备,合规的高压灭菌器产品须严格按照《GB150压力容器》和《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监察规程》要求设计、制造和验收。高压灭菌器作为压力容器,主要通过饱和蒸汽对物品进行灭菌,设备对表面保温及腔体密封性都有较高要求,外壳、灭菌器桶、灭菌网篮一般采用优质 SUS304 不锈钢制成,同时设备须附有标准的压力表、安全阀和测试孔,具有断水自动保护和声光报警等功能。 从用途来看,高压灭菌器的下游行业主要分为生物安全、制药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1、 生物安全近年来,国内外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乃至公共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2021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实施更是将生物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高压灭菌器可以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中的器械器皿及有害生物实验废弃物进行有效的消毒灭菌,是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必不可少的安全防护设备。随着实验室安全重视程度的逐渐提升,各级生物科研单位、制药/食品企业、疾病预防与控制部门乃至公共场所、居民住宅对生物安全灭菌的需求将与日俱增,对灭菌器的性能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2、 生物制药领域近年来,随着生物制药技术发展,生物药市场规模迅速扩张,根据Frost & Sullivan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达到2,979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5,30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而根据数据,2020年中国的生物药市场规模达3,870亿元,并在2016-2020年达到复合年均增长率20.49%。随着生物制药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必将带动相关仪器设备的需求量。与此同时,2011年5月新版GMP的发布提高了无菌制剂生产环境标准和无菌药品的质量保证水平,显著提升了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的生产企业对高压灭菌器的需求。3、 医疗服务领域消毒灭菌设备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基础装备,属于医院必配产品。根据卫健委公布,截至2021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30935个,比上年增加8013个,其中医院36570个,三级医院3275个,二级医院10848个,一级医院12649个,未定级医院9798个。假设三级医院每家配备10台高压灭菌器,二甲医院每家4台,一级医院每家2台,未定级医院每家1台,则根据上述数据测算高压灭菌器在全国各级医院的市场容量如下:项目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未定级医院机构数量(家)327510848126499798每家配备高压灭菌配置量(台)10421高压灭菌器需求总量(台)3275043392252989798高压灭菌器单价(万元)3.532.52.5高压灭菌器市场容量(万元)1146251301766324588182 根据上述测算,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中,仅全国各级医院市场高压灭菌器总的市场容量就可达39.6亿元。高压灭菌器作为快速有效、性价比较高的消毒灭菌设备,未来在消毒灭菌市场将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受灭菌设备工作环境的影响,灭菌设备的更新换代需求也将为高压灭菌器打开广阔的市场空间。根据仪器信息网调研统计,2021年中国立式高压灭菌器(包含医用立式高压灭菌器)市场规模约为7亿元,年销售台数约为3万多台。其中,国产品牌占据明显市场优势,市场份额相对较大的国产品牌主要有厦门致微、山东博科、新华医疗和上海博迅等。更多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典型产品细分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分析请见《仪器信息网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市场简报》系列报道: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市场简报(一):需求+政策驱动市场高速增长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市场简报(三):市场增速领先的两大设备市场更多行业研究简报见仪器信息网行业研究栏目:https://www.instrument.com.cn/survey/
  • 生物技术和生命生态科学实验系统在轨完成多项实验
    由上海技物所空间生命科学仪器团队研制的生物技术和生命生态科学实验系统于2022年7月24日随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上述系统是我国空间站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实验平台,以构建国家空间实验室、满足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迫切需求为目标,形成了“原位观测+生命支持+精细操控”为特色核心技术链的空间特殊环境下生命科学仪器技术系统化方案。目前,生物技术和生命生态科学实验系统已在轨稳定运行半年,完成了包括动物细胞、植物和线虫等5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均取得圆满成功,在轨获取了大量重要科学数据,实现了我国首台自研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空间应用,并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的空间培养实验。生物技术科学实验系统获得了首张空间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图片生物技术科学实验系统突破微纳生态空间的环境调控技术,解决了空间多维生物长周期密闭培养的难题。在空间细胞组织密闭培养方面,通过营养液换排、pH值调控、无菌环境保持等,完成了空间站灌流式干细胞培养实验,建立了空间站细胞组织实验平台。首批细胞样品由细胞上行生保支持装置搭载天舟五号货运飞船运送入轨,在轨实验期间获得了首张空间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图片。现细胞样品已被固定并低温存储,将随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生命生态实验系统完成国际首次空间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通用生物培养模块,作为生命生态实验柜的核心模块,为科学实验提供了稳定的环境控制,包括温控、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及湿度等控制,同时创新性地供了双温区设计,使拟南芥和水稻同时在各自适宜的温区进行生长。首批拟南芥和水稻样品进行了总共长达4个月左右的试验,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培养,现科学样品已随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地面,并交付科学方开展后续研究。第二批拟南芥样品已随神舟十五号飞船到达空间站,在通用生物培养模块内完成了40天的试验,科学样品已采集完毕,将随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小型通用生物培养模块开展了空间辐射计量及生物损伤评估技术科学实验,线虫芯片实验盒于随神舟十五号上行,经过为期1个月的在轨实验,已结束实验完成固定液注入与录像巡检以及线虫取样和在轨储存。预计未来十年空间站生物技术和生命生态科学实验系统将为国内外近百个科学研究团队提供空间科学实验服务,为发现生命科学新现象、获得生命规律新认知、发展新型生物技术等提供技术途径和解决方案,为建成国家级空间生物实验室做出重要贡献。
  • 清华、北大将建70个生命科学实验室
    教育部12月14日发布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此项改革试点的总体目标是: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中心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改革试点(简称改革试点),两个中心研究方向各有侧重,优势互补,资源共用,统一实施和管理。该项目的阶段目标如下:   1.初步建设期(2010-2012):在现有人员、设施等条件基础上,完成改革试点的初步建设任务,建立先进的人才聘用与考评等机制改革。   2.试点运行期(2013-2015):拓展改革试点的研究领域,扩大试点规模,优化稳定支持与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3.稳定发展期(2016-2020):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逐步完善国际化、甚至更具活力的机制体制,带动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提升。   为实现上述目标,改革试点主要采取以下四项改革措施。   1.建立国际化、社会化的教职人员聘用与科学、公正的评价制度:改革试点人员分为独立实验室的负责人、实验室内的辅助研究人员、公共平台的技术支撑人员和行政服务人员,采用全员合同制、行政与支撑人员社会化管理,借助评估与竞争机制提升整体水平。   2.寓教于研,建立国际化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1)扩大两校生命学院本科招生自主权,允许两校生命学院择优直接录取少量特别优秀的学生 以生命科学英才班、生命医学药学实验班为依托,重新制定培养方案,探索精英式育人模式。(2)博士研究生的招收打破传统考试习惯,根据大学综合表现,邀请博士研究生的申请人参加教授主持的专业面试,并参加英语综合考试 制定改革试点内博士研究生灵活的学制年限、毕业标准和学位要求 研究生入学后在两校实行轮转制度,师生双向自愿选择 推行模块式教学,学生根据专业需求和兴趣自主选修,两校学分相互承认。(3)采取多种灵活方式,大力吸引海外和国内优秀博士毕业生来改革试点从事博士后研究。   3.稳定支持为主,与竞争性经费相结合的资源聚集模式:创新科教经费支持方式和人员薪酬分配方式,对改革试点实行经费稳定支持为主的新体制。定向支持科学家自由探索、鼓励创新 定额保障科研平台建设与维护 设立专项基金用于人才培养 定额人员与运行经费保障人员津贴及后勤服务。   4.学术为先,开放民主的特区式运行管理体系:国家部门和所在学校给予改革试点充分的教育、研究、管理自主权,两校通过推荐中心主任和参与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宏观间接管理改革试点。   该试点项目还将通过以下保障条件,推进试点工作顺利进行。(1)成立领导小组,统筹规划改革试点建设。(2)设立科学顾问委员会,为领导小组和改革试点提供学术咨询和建议。(3)两校成立改革试点执行委员会,指导生命科学中心的运行与管理。(4)两校成立“生命科学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全面负责中心的运行和管理工作。(5)成立国家生命科学理事会,以两校生命科学中心及国内已有机构和单位为基础,在体制内扩展成功的改革措施和范围,协调我国生命科学整体发展。此外,还需要不同层面的政策性支持和专项资助,以保障两校生命科学中心的建设、运行和发展。   该项目的进度安排具体如下:   1.初步建设期(2010-2012):每中心拟建30个左右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以核心生命科学为主,公开选聘科学家担任独立实验室负责人,每个实验室规模(含科研及技术人员、博士后、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和其他辅助人员)为20人左右,共拥有大约550名组成人员。   2.试点运行期(2013-2015):实验室规模达到50个左右,研究人员、辅助人员及研究生达到900人左右,研究方向拓展到一些交叉学科。   3.稳定发展期(2016-2020):到2020年,实验室规模达到70个左右,研究人员、辅助人员、研究生达到1250人左右。   此外,教育部还公布了“上海交通大学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工程人才新模式实施方案”和 “复旦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方案”。
  • 万亿重大科学仪器设备贴息申购,泰林提供生命科学实验室数智化解决方案
    2022年9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针对高校、职业院校、医院等10个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2.5个百分点,期限2年,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10个领域的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总规模达到1.7万亿元。01细胞培养集成化、自动化装备系列泰林生物为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细胞研究提供全集成化的细胞培养工作站,可替代由生物安全柜、二氧化碳培养箱、离心机、冰箱等设备及洁净室组成的传统细胞实验室,满足各类悬浮和贴壁细胞培养的科研工作需要。细胞工作站+培养箱集中管理系统设备优势全密闭式无菌环境,实验人员与操作环境完全隔离,杜绝污染;内置CO2培养箱、离心机、各类显微镜、金属浴等多种功能设备;操作环境、CO2培养箱及所有内置仪器均采用全自动化VHPS技术去除污染;H14级HEPA空气过滤与风速、压差、尘埃粒子实时监测系统,保障内部持续无菌环境;温度、湿度、CO2浓度、压力等多种工作参数监测、报警与实时通讯功能,可远程掌控细胞培养关键参数;计算机系统符合GMP数据完整性验证要求,支持与LIMS等实验室管理软件通讯;具有生物安全配置可选,可设置负压状态运行,支持具有生物危害的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培养需要。02智能化微生物检测仪器系列全自动菌落培养计数工作站、全自动无菌检查培养系统主要用于微生物检测,以及微生物学基础实验、微生物动态生长分析、食品安全、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开发等研究工作。1、全自动菌落培养计数工作站全自动菌落计数工作站SCW-160全自动菌落培养计数工作站是集恒温培养箱、菌落全自动计数判读于一体的智能工作站。产品基于微生物生长形态变化原理,利用机器视觉与神经网络算法技术实现批量化平板培养并获得精确的菌落计数结果。设备优势实现批量化快速计数,支持160个平皿同时培养与计数,菌落一旦生长即被检测与计数;培养与计数过程全程自动化,持续计数与保存生长图像,动态回放菌落生长视频,输出菌落数曲线,自动生成结果报告;计数准确率高:自研神经网络算法,利用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训练万份数据,通过对菌落时域信息建模,实时判断菌落生长规律,更快更准确的确认菌落目标,排除黏连菌落及杂质等干扰,实现精确计数;支持远程通信,具有短信、电话、邮箱、公众号等多种信息发送方式,结果可即时发送至移动端;广谱适应性,支持涂布法、浇碟法、螺旋接种法、沉降法,滤膜法等多种接种类型的平皿计数与培养;支持与LIMS、LIS、LES等多种实验室管理软件通讯,PDF、XLS、CSV等多格式数据报告导出。2、全自动无菌快检系统全自动无菌快检系统AST-80 全自动无菌快检系统是用于细胞培养物、培养基等无菌试剂、血液、组织、无菌药品和商业无菌食品等无菌性检测的智能化仪器。设备优势采用基于微生物呼吸作用的感应器显色检测方法,快速检测样本的无菌性,操作智能方便;自动化培养判读技术,微生物检出限≤5cfu,可通过美国药典(USP1223)和欧洲药典(EP5.1.6)等标准的严格验证要求;采用多种智能算法,配合快检专用培养体系实现快速、准确判读;仪器具备远程通信功能,无需操作人员定期观察,且仪器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易,极大提高操作人员效率和利用率;具有2个或3个培养室,满足静态培养、摇床培养不同需求,并可设置不同培养温度,稳定的温控技术提供优良的培养环境,利于微生物快速生长。03实验环境控制设备系列无菌隔离器、负压隔离器(手套箱)、动物隔离器等实验环境控制设备,主要为科研实验提供无菌、负压、低氧、低湿等特殊环境,可应用于高等级实验动物/无菌动物饲养和手术解剖、新药研发、智能转运等科研工作。1、隔离器设备优势全密闭式无菌环境,实验人员与操作环境完全隔离,杜绝污染;模块化设计,支持多种功能模块进行组合,舱体大小支持定制,可根据实验室空间与实验需求量身定做;操作环境及所有内置仪器均采用全自动化VHPS技术去除生物污染;H14级HEPA空气过滤,实时监测温湿度、风速、压差、尘埃粒子等参数,保障内部持续无菌环境;触摸屏控制,操作简便;计算机系统符合GMP数据完整性验证要求,支持与LIMS等实验室管理软件通讯;具有生物安全配置可选,可设置负压状态运行,支持内部处理病毒、致病微生物等。2、负压称量罩设备优势负压运行,智能负压控制,减少气流外溢至背景环境,可在内部进行有毒有害的相关实验操作;模块化设计,支持多种功能模块进行组合;外形尺寸及内腔大小可完全定制;开放、半开放或全密闭设计,适配不同场景操作及防护需求;全密闭负压隔离器可在3分钟内将内部湿度或含氧量置换至极低水平(最低0%),满足特殊低湿/低氧环境需求;内部可集成安装多种功能模块。3、动物隔离器实验动物饲养隔离器设备优势适用于多种无菌实验动物、SPF级动物饲养、解剖等操作;正压或负压运行,可外接VHPS消毒机对内部进行消毒去污;模块化设计,支持多种功能模块进行组合;外形尺寸及内腔大小可完全定制;根据动物饲养环境需要,智能调节内部环境温湿度,温度范围18-34℃,相对湿度范围40%-70%;氨气含量≤14%,换气次数>20次/小时,满足动物饲养要求;针对动物特性,带有排泄物清理、饲料传递等特殊设计。4、过氧化氢消毒机HTY-SUPER SD6 汽化过氧化氢发生器设备优势采用汽化过氧化氢(VHPS)技术对环境进行高水平消毒去污,对细菌、霉菌、芽孢、病毒等具有广谱高效杀灭效果;用于实验室、生物安全柜或动物隔离器进行消毒;环境友好,消毒后自然分解为氧气和水,安全无残留;远程平板控制,简单易用;具有多种可选型号,适用于不同场景需求。泰林生物(300813)作为国内领先的生命科学仪器设备制造商,是集技术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二十余项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牵头参与者、三十余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者、三百余项自主知识产权拥有者,深耕行业,致力于成为客户的第一选择。现针对高校、医院等提供机构生命科学实验室数智化专项解决方案,聚焦仪器设备更新改造需求,助力客户科研能力提升。
  • AI人工智能赋能生命科学实验创新,Opentrons三代新品重新定义实验室自动化
    移液工作站是完成高通量实验的必备工具之一,能帮助实验室构建标准化的实验流程,减少样品污染、系统误差和样品损耗风险,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复现率。随着生命科学行业的飞速发展,科学研究需要更多突破和创新,然而现有的实验室自动化方案常常具备以下痛点。1、较高的培训成本和培训难度,每次学习一款新技术就需要重新设计工作流程,限制了科研人员的实验发挥。2、传统设备捆绑项目多,能够重新配置和整合的范围比较小,使创新受限。3、采用非自动化方案将大大增加人力和物力,同时实验通量效率和复现率低,甚至有可能耽误宝贵的时间窗口。为解决上述痛点,Opentrons 重新定义了实验室自动化,推出了 Opentrons Flex 全自动移液工作站,用 AI 赋能生命科学,极大地提升科研人员的研发创新力。Opentrons 品牌介绍移液自动化赛道的引领者虽然很多国内的朋友没听过 Opentrons,但其实我们在实验室自动化行业已经深耕多年,产品销往全球 80+国家,服务于 4000+实验室,在移液自动化行业积累了良好的用户口碑。Opentrons 在 2014 年推出一代产品,开创了桌面级自动化移液机器人的概念。2018 年,在主流自动化移液设备都是价格昂贵、系统封闭且体积庞大的市场局面,Opentrons 凭借一款桌面级、高性价比、程序开源同时高精准度的移液工作站 OT-2 迅速崭露头角。OT-2 自动化移液机器人精巧的机型结构和开源的程序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认可,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等知名学府,以及默克、辉瑞等企业都成为 Opentrons 的忠实客户。麻省理工大学科研人员使用Opentrons OT-2疫情期间,Opentrons 发挥了技术优势,在纽约建立了一个由多台 OT-2 机器人组成的检测中心,成功支援了超过 1500 万人的新冠病毒检测工作,同时为纽约市节省了超过 10 亿美元的费用,这次助力纽约政府抗疫行动让 Opentrons 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赞誉。2021年,Opentrons 集团获得了软银领投的 2 亿美元 C 轮融资,集团估值达到 18 亿美元。纽约市长参观 Opentrons 核酸检测实验室多年来,Opentrons 始终坚持开源和高品质的理念,旨在以较低的成本和人力提升生命科学领域的实验效率,让科研自动化不再受实验室规模、场地条件和人员编程技术水平限制,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探索更多可能性的机会。现在,Opentrons 再次给行业带来了一款全新突破性的产品,运用人工智能赋能生命科学,再次颠覆了传统的实验室自动化方式。经过 5 年的潜心研发,Opentrons 推出了这一创新产品,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高效、更精确的实验工具,并引领着实验室自动化的未来发展。Opentrons 开源生态支持 AI 赋能实验室自动化Opentrons 为什么能做到让 AI 赋能实验室自动化?因为 Opentrons 具备一个拥有海量应用协议资源的在线协议库,里面的应用协议资源都是经过 Opentrons 团队以及客户研发验证出来的可以顺利运行的完整协议,例如:麻省理工大学、波士顿大学、Illumina 等知名院校和企业都在我们的协议库中上传了他们的应用协议,这样一来就为 AI 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数据库,同时 Opentrons 提供 Python API 开源,易于与 AI 系统进行集成,使其能够深入学习各类应用协议,快速抓取协议内容,帮助科研人员迅速开发协议。目前,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使用 AI 与 Opentrons OT-2 集成,形成智能化自动移液系统,验证了 Opentrons 生态与 AI 集成的可行性。麻省理工大学博士 Zhichu Ren 拍摄 AI 与 OT-2 整合案例智能化全自动化移液硬件、软件系统全面升级Opentrons Flex 与 OT-2 共享 Opentrons 软件生态,在此基础上,Opentrons Flex 的软件和硬件都进行了全面升级。增加了 96 通道、转板抓手、智慧屏幕的同时,增加了板位空间,Flex 拥有 12 个主板位和 4 个暂存板位。这次全面升级将把实验室自动化发挥到极致,让设备实现无人值守自动运行。1全自动转板抓手——高效转板Opentrons Flex 的转板抓手安装在 Z 轴龙门架上,可以夹取实验室器具,并能在磁珠分离板或热循环仪等模块上移动转板,还可以移到侧面板位,以补充吸头或实验室器具。296通道高精准移液——通量提升Flex 移液器采用空气置换技术,可以进行 1-1000 μL 的高精度移液。移液器配备智能传感器,具备自动校准、实时定位和错误检测功能。Flex 的 Z 轴龙门架可以安装任意两个单通道或 8 通道移液器,或单独配置 Flex 96 通道移液器,您可以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移液器,并随时更换。37 寸液晶触屏系统——操作便捷Flex 配备 7 英寸液晶触摸屏,采用防刮擦、防损坏的液晶材质,用户可以通过简单触屏完成实验设置。Flex 还具备一键校准功能,使校准变得简单易行,软件系统具备智能化图形提示,让操作简单易懂。412+4 板位空间升级——更大空间Flex 甲板现在具备 12 个主甲板位和 4 个附加板位,用于放置吸头、实验室器具和功能模块。板位空间的升级能更好满足科研人员的需求,提高科研效率。开源和兼容性拉满完美适配您的实验流程Opentrons Flex 与 OT-2 一样,具备开放的硬件框架,可以与其他外部设备集成。例如 Automata 公司将机械臂与 OT-2 成功集成,充分证明了 Opentrons 与其他设备集成的开放性。而且 Opentrons Flex 的软件系统具备开源性,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应用流程进行自定义设置和开发。Automata 的机械臂与 OT-2 整合Opentrons 已经帮助许多公司减轻了研发负担,其中包括DNA合成公司 Molecular Assemblies。该公司的 CEO Michael J. Kamdar 表示,Opentrons 能够全天候运行实验,并且 Opentrons 的技术已成为分子组装技术快速发展的关键工具。结 语Opentrons Flex 全自动移液工作站融合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开源软件以及人工智能工具,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更高效更兼容的解决方案。通过快速重新配置以适应新应用的能力,加上对 Opentrons 在线协议库的访问,使得科学家们能够轻松适应和优化他们的工作流程,为实验室自动化带来新的技术突破。在行业发展分秒必争的当下,Opentrons 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实验创新和自由探索的另一种选择。让自动化更适用、更便捷、更兼容,推动生命科学界的创新。
  • 天美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 | 助力教育科研设备换新
    2024年3月1日,李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3月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目标,明确了5方面20项重点任务。 其中“实施设备更新行动”中指出“提升教育文旅医疗设备水平” :推动符合条件的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更新置换先进教学及科研技术设备,提升教学科研水平。严格落实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保质保量配置并及时更新教学仪器设备。 天美生命科学与实验室设备,致力于为教育、科研行业提供可靠的支持,旗下品牌有Dynamica、Froilabo和Precisa,及众多国际一线合作品牌。助力教育领域实验室设备换新项目,提供细胞、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室/动物实验室/药学研究/食品研究/化学化工研究全面设备换新解决方案。
  • 共享仪器势头猛 国内这7家顶尖的生命科学实验室可供“借用”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科技创新来说,科学仪器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对于中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初创企业来说,由于早期资金实力有限,难以自行购买研发创新所必需的先进仪器设备,创新能力的发挥受到了限制。如何将大量闲置的科研设备仪器充分盘活起来,给科技资源相对缺乏的中小企业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带着想法“拎包入住” 北京海淀新增“仪器共享实验室”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入驻了一生物技术创新平台——巢生北京创新旗舰实验室。以实验室作为众创空间,是巢生在孵化器创新之路上走出的重要一步。该创新平台鼓励技术创新,除了为创业科学家提供投资、孵化等综合服务,还打造了生物技术类企业共享实验室,另辟蹊径为创新型入驻企业提供免费高端共享仪器设备。巢生实验室近3000平米的空间内,搭建有中心共享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细胞培养实验室等多种类型的实验室,并配备了对入驻企业免费开放的共享实验平台,科学家团队或者初创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实验仪器和实验空间,带着好想法和好技术“拎包入住”,把时间和精力留给技术的革新与研发。目前,该共享实验室平台已有MilliQ纯水设备、灭菌设备、液氮供应、制冰机、超低温冰箱、赛默飞CO2培养箱、超净工作台、多型号离心机、BioRad PCR仪、Western蛋白印记仪、核酸电泳仪、摇床、Olympus荧光显微镜等在内,涵盖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成像等平台在内的科学仪器。吸引Beam Therapeutics、Senti Biosciences、HiFiBiO Therapeutics、Refuge Biotch等11余家具有可编程生物、单细胞分析、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创新生物技术的潜力企业入驻。共享仪器势头猛 有平台检测费年入近百万 现代科技创新迫切需要科技资源和科学数据的有效支撑,很多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和惊人发现,都依赖于对科技资源和科学数据的全面准确掌握与深入挖掘分析。数据显示,大约1/4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成果,均源于科学仪器及测试方法的创新。然而长期以来,仪器和科技资源布局分散,犹如珍珠一般散落在不同主体和不同环节,有效统筹不足、使用效率不高,这几乎是一个全国性的现象。动辄几十万甚至数百万的仪器设施让许多课题组、小微企业望而却步。深大电镜中心设备—双球差校正超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2015年,国家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部署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意见强调要盘活存量,统筹管理,挖掘现有科研设施与仪器的潜力;又要调控增量,合理布局新增科研设施与仪器,以开放共享推动解决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的问题。其实早在2015年以前,全国已然开始出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的苗头。2011年青岛面向217家用户单位提供了1193次的大型仪器共享协作服务,其中企业用户超过70%;2012年青海省宣布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对社会开放;2014年安徽省拥有50万元以上大型科学仪器设备1460台,对外实行共享543台,对外服务机时43万小时......实行仪器共享,于租借企业、于共享单位本身均有重大利好!对于租借单位:对于中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初创企业来说,早期资金实力有限,难以自行购买研发创新所必需的先进仪器设备,大型科学仪器购置成本大,而利用率并不见得高,常常使企业陷于两难。而通过仪器资源共享,企业只需支付低廉的使用费,免去了几十万元的购置费,为企业成长发展省下大笔备用金。此外,对于申请企业来说,在利用共享平台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以借用“外脑”智慧,寻求共享单位专业助力。对共享者自身:通过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得到提高,进而会提高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与水平,仪器设备的功能将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整体提高仪器使用效益。西安交通大学自2017年6月中心试运行以来,年均工作机时1907小时,远超学校年1380小时。此外,开放仪器共享对于共享单位自身创收有巨大意义。2017年,中科院某研究所的仪器利用率提高了3倍,检测费收入达到近100万元。共享开放是大型科学仪器发展的一大潮流,顺应潮流是大势所趋。当前200万以上设备查重通过率不到50%,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购置,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购置经费。全国有7家顶尖的生命科学仪器共享实验室近年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重大研发成果不断涌现,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众多企业、团体纷纷涉足这一“神秘境地”,动辄数百万的尖端仪器却让人望而生畏。那么有没有生命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可供“借用”呢?答案是有的!目前全国已有7家大型的生命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涵盖冷冻电镜、基因测序仪、核磁共振分析系统、蛋白质动态分析系统、质谱分析系统、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分子影像系统等尖端生命科学设备。1. 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设施名称: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英文名称:National Facility for Protein Science in Shanghai英文简称:NFPS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蛋白表达、核磁共振分析测定和数据分析、蛋白样品低温冷冻透射电镜收集和数据处理、质谱分析、复合激光显微镜分析、晶体衍射数据、解析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等。科学技术中心:包含规模化蛋白质制备系统、蛋白质晶体结构分析系统、核磁共振分析系统、电镜分析系统、蛋白质动态分析系统、质谱分析系统、复合激光显微镜系统、分子影像系统等。设施网址:http://www.ncpss.org.cn/ 2.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设施名称: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英文名称:Germplasm Bank of Wild Species英文简称:GBOWS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双十五(15℃,15%RH)干燥间和低温冷库(﹣20℃),种子显微成像系统、超景深立体显微镜、步入式培养间、低温光照培养箱、X光机等设备,可提供种子储藏和萌发等实验服务。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的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ND1000/ND2000)、Qubit2.0、E-Gel、新一代高通量测序系统、全自动核酸片段回收系统(Blue Pippin)、大容量冷冻离心机(J26-XP)、超速离心机、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等设备可提供检测样品吸光值、凝胶电泳、检测基因表达、全基因组测定、叶绿体基因组、预制胶上机、样品离心、检测基因定位、蛋白互作、信号传递、植物倍性等服务。科学技术中心:web、数据库、信息系统服务器4台(其中2台存储)。存储合计:120T,已经使用30T。目前服务器可以满足种质资源库实物数据存储和管理工作。以上资源主要用于数据存储查询相关工作,不涉及大规模科学计算。设施网址:http://www.genobank.org/ 3.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设施设施名称: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设施英文名称:Tsinghua University Branch of China National Center for Protein Sciences英文简称:PHOENIX主管部门:中国教育部依托单位:清华大学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冷冻电子显微学系统是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设施清华基地的核心设施,目前冷冻电镜平台已经配备了3台世界上最先进的FEI Titan Krios 300KV场发射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配置单电子计数探测器可将蛋白结构解析到近原子分辨率级别。同时配套一系列的辅助设备为蛋白质的鉴定、结构及相关功能研究提供了尖端的技术支持。科学技术中心:清华设施共有120个计算节点,1920个处理器核,处理器采用Intel Xeon E5-2650,系统的理论浮点峰值计算性能达到30.72TFlops,存储总容量达1.5PB,支持教师和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设施网址:http://phoenix.tsinghua.edu.cn/ 4.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设施 设施名称: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设施主管部门: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分设施已建立了以结构与功能分析技术实验室、生物成像中心、蛋白质组学技术实验室和实验动物中心4个专业技术实验室为核心,以5个开放实验室为辅助的蛋白质科学研究技术装备体系。科学技术中心:主要性能和指标:100个计算节点(1200个CPU核),80个瘦节点(960个计算核),20个高速互联瘦节点(240个计算核),1个厚节点(48个计算核), 4个GPU节点,总计算能力约为14万亿次每秒;内存总和3856 GB,总存储空间60TB;主干计算网络为10Gb Ethernet,管理网络为1Gb Ethernet,高速互联网为40Gb Infiniband;操作系统为Linux,作业调度系统为TSJM V1.0。设施网址:http://www.ncpsb.org.cn/ 5.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北京大学基地设施名称: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北京大学基地英文名称:National Center for Protein Sciences (Beijing)英文简称:Phoenix主管部门:教育部依托单位:北京大学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主要负责以核磁为主的蛋白组解析及功能蛋白质组研究相关设施的管理运行。包括蛋白结构分析核磁技术、高通量蛋白功能分析、蛋白功能光学显微成像、蛋白功能活体成像、蛋白功能磁共振成像和蛋白质研究核心支撑6个分系统。科学技术中心:与北大计算中心合作,依托北大大数据研究院进行远程数据存储,获得2PB存储空间。数据传输采用校级万兆数据网络,速度达1000M/s以上。基地还建立了数据处理中心,有多台数据处理工作站,通过Imaris、Amira、Image J等专业软件,实现TB级大数据处理。核磁平台也配备了思科高性能计算集群,包括一个管理节点:配置2颗至强CPU,3块300G硬盘并支持万兆网卡;64个刀片计算节点:配置2颗至强CPU,300G硬盘;光纤存储,12块2T硬盘及RAID5磁盘阵列,支持远程维护和诊断等功能,用于核磁共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及蛋白质溶液结构的计算等。设施网址:http://www.biocore.pku.edu.cn/public/ 6.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设施名称: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主管部门: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依托单位:四川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能同时开展500个候选新靶点的筛选和体内外功能研究;能够同时开展50-100个候选生物治疗产品研发及转化;能够同时开展30个创新药物的临床试验研究。科学技术中心:1)能够同时开展500个候选新靶点的筛选和验证、500个靶点的药物高通量筛选,多质粒共转染速度≥5×109cell/min,单次转染细胞数≥1×1011cell,转染效率>80%。2)能够开展肝脏和心脏等复杂器官生物打印研究,可同时开展50-60个肝脏、心脏、肾脏、肺等体外修复与重建研究。3)能够保存200万份生物治疗样品、组织和器官资源,存储150万份多学科复杂疾病基础科研标本。4)能够同时开展50-100个候选生物治疗产品研发及转化,可开展生物治疗药物的临床前和Ⅰ—Ⅱ期临床研究。设施网址:http://sklb.scu.edu.cn/ 7.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设施名称: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英文名称:National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Biosafty Sciences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搭建现代化的农林高危生物科学研究专用平台科学技术中心:全科学中心由高级生物安全隔离实验室及温室(农业生物安全三级)、中级生物安全隔离实验室及温室(农业生物安全二级)、通用生物实验室、公用技术平台与公用设施、农业生物安全信息分析处理网络用房及相关辅助用房共计16897平方米,购置仪器设备109台/套、试验台通风柜等200台套。设施网址:http://www.ippcaas.cn/kxyj/kypt/index.htm
  • 国家太空实验室正式开工,涉及生命科学和微重力科学
    进驻天和核心舱的航天员陈冬(中)、刘洋(右)、蔡旭哲两个实验舱担负任务各不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4日在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其中,问天实验舱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林西强表示,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中国空间站舱内可以部署25台科学实验柜,每台实验柜都是一个小型的太空实验室,可以支持开展单学科或多学科交叉的空间科学实验,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林西强说,问天实验舱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配置了生命生态、生物技术和变重力科学等实验柜,能够支持开展多种类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在空间条件下的生长、发育、遗传、衰老等响应机理研究,以及密闭生态系统的实验研究,并通过可见光、荧光、显微成像等多种在线检测手段,支持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等多层次生物实验研究,还支持开展不同重力条件下生物体生长机理的对比研究。林西强介绍,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配置了流体物理、材料科学、燃烧科学、基础物理以及航天技术试验等多学科方向的实验柜,支持开展重力掩盖下的多相流与相变传热、基础燃烧过程、材料凝固机理等物质本质规律研究以及超冷原子物理等前沿实验研究。同时,在天宫二号空间冷原子钟的基础上,将建立世界上第一套由氢钟、铷钟、光钟组成的空间冷原子钟组,构成在太空中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最高的时间频率系统,开展引力红移、精细结构常数测量等前沿的科学研究。此外,还在舱外安排了材料舱外暴露试验装置和元器件与组件舱外通用试验装置,用于开展舱外实验项目。后续,还将发射与空间站共轨飞行的巡天空间望远镜研究设施,开展广域巡天观测。依托上述舱内科学实验机柜、舱外试验装置和巡天空间望远镜,在空间站建造阶段,共安排了近百项实验研究项目。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后,还将实施较大规模科学研究,预期将有力推动暗物质与暗能量、星系形成演化、物质本质规律、生命现象本质和人在太空的响应变化规律,以及地球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突破,为未来我国开展近地以远的载人空间探索提供深厚的科学和技术积累。
  • 神州十六号所载科学实验样品将进入分析测试阶段!
    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空间站第五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六号飞船同时返回。本次共下行19个科学实验项目的样品,包括肝细胞、蛋白与核酸、拟南芥植株、水稻和拟南芥种子、秀丽线虫、石生微生物、地衣芽孢杆菌、耐辐射微生物等生命科学实验样品,以及钆钛钴(GdTiCo)、镍钛(TiNi)、铁镍铍(FeNiPB)等材料科学实验样品,总重量25公斤左右。10月31日下午,生命科学实验样品运抵北京并交付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随后样品转运至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空间应用系统总体与相关实验人员对返回的生命科学实验样品基本状态进行检查确认,并交接给相关实验科学家开展后续研究。科学家正在检查实验样品。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供图科学家后续将对返回的生命科学实验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代谢组学或蛋白组学检测等生物学检测分析,通过与地面比对分析,认识重力变化对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规律,发展基于生物力学的空间细胞-组织动态培养新实验技术;探究重力效应对密码子起源的影响,为生命的化学起源理论体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解析长周期辐射对线虫休眠体的影响,尤其是遗传系统的损伤,分析空间辐射损伤的品质因子,构建空间辐射损伤评估模型,为辐射防护等提供指导。材料科学实验样品随返回舱运抵北京后,将进行空间样品、地面样品组织及成分分布差异等测试分析,揭示微重力对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相变过程规律、合成制备等影响机理,促进材料的加工工艺改进与优化,为核电密封、高压开关触头、磁制冷及高性能电子封装等领域材料以及下一代航天发动机、飞机起落架等关键材料制造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 超越称量,Do More With OHAUS——奥豪斯全新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上市!
    2017年对于奥豪斯人来说,将是通过过往的积淀而奋力打开新篇章的一年。我们带着以往110年的丰富经验,即将迈入下一个更有生命力的发展阶段。110年之间——奥豪斯不断实践,灵感创造 作为一个拥有110年历史的企业,奥豪斯的发展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创建的。在一百多年前,奥豪斯制作的三标尺天平,短时间内占领了整个美洲市场。从最早的单盘天平的发明与生产,到电磁力天平的制造与提供,直至今日电子天平的研发与创新,以及工业称重领域的业务涉及,奥豪斯从单一产品线到多重产品线,一路从市场的开拓者,发展为市场领航的通用型设备提供商。 基于不断地实践,我们把创造的灵感发挥到极致。这就是奥豪斯人充满动力为合作伙伴、客户带来非凡体验的源泉。110年之后——奥豪斯超越称量,无可抵挡在这个充满活力与变化的时代中,奥豪斯也将开拓全新的领域。未来,在已有pH计和离心机的基础上,奥豪斯将融入更多的非称重产品,使非称重产品业务占比大幅提升,进一步完善现有产品线,逐步成为市场领先的通用型设备提供商。 奥豪斯近日隆重推出全新系列实验室设备产品,主要包括:摇床、振荡器、金属浴、实验室升降台四个系列产品。这些新扩展的产品组合专为生命科学领域量身打造,为用户带来全新体验机会,了解到更多奥豪斯的产品和服务。 今年,是奥豪斯110周年之际,在过去我们创造过一些成就,而今天奥豪斯将继续走下去,与您一同:延续荣耀,再创辉煌!现在,您准备好了吗?Do More With OHAUS! 更多关于产品资讯,或正在寻求更专业细致的选型指导,请联系我们,并留下相关信息,我们专业的工程师将会在第一时间联系您,谢谢!
  • “新时代,赢未来”——罗氏诊断中国分子诊断解决方案生命科学新实验室隆重落成
    p   近日,“新时代,赢未来”罗氏诊断中国分子诊断解决方案生命科学新实验室落成典礼在上海漕河泾开发区隆重举行,标志着罗氏诊断新一代智能化生命科学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a15ab3d1-7790-48f7-9ba2-d1161ef8814f.jpg" title=" 01.jpg" / /p p   新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前身是罗氏诊断亚太培训中心,经过2017年硬件及软件的全面升级换代,目前已发展成为兼容实验、培训、演示、会议、参观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最先进的智能型生命科学实验室,可同时为罗氏外部用户和内部员工提供全方位服务,是罗氏诊断中国分子诊断解决方案生命科学部的又一创举,充分体现了罗氏诊断一贯秉承的“先患者之需而行”的宗旨和“服务常在,关爱有加”的服务理念。 /p p   在新生命科学实验室里举办的实验人员进阶训练班,将深入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最大化实现培训的转化效果 对于从未尝试过的应用方向,罗氏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享受到度身定制的Demo实验设计之旅 同时,全新投入使用的实验室亦可作为“样板实验室”,在仪器空间配置、实验样本试剂传递窗设计、空气压力等安全防护打造、数据库管理等各方面为客户提供优选参考,copy不走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78ed22bd-1e69-4998-b215-169fa01d4098.jpg" title=" 02.jpg" / /p p   罗氏诊断中国分子诊断解决方案生命科学事业部总监苏忠美女士、罗氏诊断中国客户服务部资深培训支持经理黄占锋先生出席了落成典礼,并对新生命科学实验室的正式启用表示热烈祝贺。苏忠美女士表示,罗氏诊断中国分子诊断解决方案生命科学部“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在生命科学领域“蓄势待发”,正凭借多项世界领先的技术和产品组合,鼎力支持并推动着生命科学和人类健康技术的更快发展。黄占锋先生也指出,罗氏诊断中国分子诊断解决方案生命科学新实验室与罗氏诊断中国培训中心实验室遥相呼应、各展所长,全方位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充分体现罗氏诊断“服务常在,关爱有加”的服务理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70b4291a-1338-4929-a083-c343c3ffbd42.jpg" title=" 03.jpg" / /p p   在热烈祝贺此次新实验室落成典礼圆满成功的同时,苏忠美女士也衷心祝愿新实验室能使“引领科研创建医学价值,助力转化医学而造福人类”的梦想成真,为生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p p   罗氏诊断中国合作服务商“晶能生物”、“顿慧”、“易必恩”等,“探针生物”、“普凯瑞”、“导科医药”等经销商伙伴,以及中科院神经所、交大精神卫生中心等重要用户也作为特邀嘉宾一同出席了落成典礼,共同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p
  • “问天”科学实验柜在轨测试有序开展
    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8月2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目前空间应用系统问天实验舱任务各有效载荷状态良好、工作稳定,科学实验柜初始状态设置、基本功能测试正常,在轨测试有序开展。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问天实验舱主任设计师赵黎平表示,空间应用系统问天实验舱任务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为主,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变重力科学实验柜、科学手套箱与低温存储柜及在轨支持设备已完成基本功能测试,测试结果正常、符合预期,生命生态实验柜正在开展在轨实验工作。7月28日,航天员完成了生命生态实验柜通用生物培养模块解锁、状态设置、辐射测量模块和植物培养单元安装;8月8日和8月12日,航天员完成了变重力科学实验柜、科学手套箱、低温存储装置、生物技术实验柜的解锁和组装。组装完成后,变重力科学实验柜、科学手套箱、低温存储装置开展了既定的在轨测试内容,通过下行遥测数据和工程数据判断,相关科学实验柜及科学实验系统工作正常,载荷状态良好。赵黎平说:“随舱发射科学实验项目在轨实验按计划开展,7月28日,航天员完成了生命生态实验柜科学实验单元(含实验样品)在通用生物培养实验模块中的安装,随后开展拟南芥和水稻种子的注水,开始在轨实验,温度、湿度、光照控制正常。”通过下行的图像数据分析判断,水稻和拟南芥种子萌发后生长状态正常,后续按计划开展培养和在轨实验。此外,问天实验舱发射后,空间环境保障分系统24小时监测空间环境的变化情况,共发布空间环境预报产品549份。根据目前空间环境监测数据分析,近期太阳活动水平极低到低,地磁活动以平静至微扰为主,有利于空间站各项在轨工作的开展。据介绍,空间应用系统将在8月~10月期间,陆续开展生命生态实验柜在轨实验,生物技术实验柜、生命生态实验柜定期模块巡检,以及变重力科学实验柜、科学手套箱与低温存储柜在轨测试。神舟十五号任务期间,还将进行能量粒子探测器、等离子原位成像探测器舱内组装、自测试、舱外安装、在轨测试、在轨工作等。预计神舟十五号返回前,完成各科学实验柜在轨测试工作,后续将持续开展在轨实验。
  • 天宫一号将有哪些科学实验?
    借助太空特殊的环境,利用空间飞行器的特殊平台,科学家们可以开展许多地面上无法实现的科学实验和研究活动。实际上,这也是人类探索太空、建立空间站等航天平台的终极目标之一。   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空间应用系统的任务就是充分利用特殊的空间环境、空间资源,在飞行器提供的条件下开展各项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研究。   据了解,此次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中,天宫一号上主要安排了空间材料科学领域和空间环境探测领域的科学应用任务。   空间材料科学实验   据空间应用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冯稷介绍,此次天宫一号上要执行的空间材料科学研究是胶体晶体生长实验,也是目前在国际上首次以这种形式探索空间胶体晶体生长的规律。主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在空间的环境中,了解胶体晶体怎样形成 二是了解其形成和形态在外部条件控制下是怎样变化的。   之所以在太空做这样的实验,是因为到了空间飞行器上,在微重力甚至无重力条件下,与在地面上相比物理规律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冯稷说,这个实验希望通过这样的空间平台,能够揭示一些物理现象,同时也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可能潜在的应用材料发展做出科学上的判断。   空间环境探测实验   航天器在太空轨道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微重力、低真空、带电粒子以及空间碎片等影响,而这些也构成了航天器的空间环境,对安全带来重要的影响。天宫一号需要执行的另一项主要任务就是空间环境探测实验研究。   空间应用系统专家、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环境部主任王世金介绍说,在天宫一号上有两台仪器,一台是多向粒子辐射探测器,它测量的是多个方向高能带电粒子,对航天器的安全防护、航天员出舱活动安全有重要意义。第二个仪器是轨道大气综合探测器。这台仪器主要是测量轨道大气的密度和成分。大气密度对航天器会产生阻力作用,被称为“拖曳效应”,也就是说,即使很稀薄的大气阻力,都会造成航天器高度下降。“我们要测量这个密度,看每天发生什么变化。”   另外,在天宫一号运行的高度,大气成分中90%左右是原子氧。原子氧有很强的腐蚀氧化作用,对航天器表面的材料有腐蚀性,因此探测大气的成分也十分重要。   王世金说,两台探测器所获得的数据几个小时后就可传送回来,能在这次航天任务中直接使用。北京飞行指挥控制中心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轨道计算,包括返回轨道的计算,都可以用这些数据作修正。另一方面,这些数据积累起来,可用于轨道环境的模型构建或修正,进行长期的空间环境研究。   据记者了解,我国载人航天发展第一步,也就是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一共安排了80余项空间科学试验的任务。载人航天第二步,之前神舟七号也做了伴飞小卫星试验和空间润滑材料暴露试验。   王世金说,未来我国载人空间站建成,将会进行更多的空间地球科学及应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物理与空间环境、空间天文和空间新技术试验等多个领域的应用。
  • 中科院制造!两大科学实验柜亮相“天宫课堂”
    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授课。这是中国空间站的第二次太空授课。课堂上,航天员展示了两个“科学实验重器”——“无容器材料实验柜”和“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它们都是正宗的“中科院制造”。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应用发展中心主任张伟在“天宫课堂”位于中国科技馆的地面主课堂现场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目前,两个科学实验柜运行良好,已经取得一些新发现。更多科学实验设施也将在今年发射的‘问天’‘梦天’实验舱中安排上,令人期待!”“悬浮”的“高微重力”“天宫课堂”上,航天员叶光富打开一段此前拍摄的视频,画面中他用手轻轻推动了面前的悬浮实验台。出乎意料的是,实验台没有直接飘走,而是略微移动后又稳稳地回到原位。悬浮实验台正是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的一部分,这一实验柜将为科学实验提供地面上难以得到的极限条件。不过,中国空间站的微重力状态则并非一种绝对的微重力,而是源于航天器受到的合力和航天器绕地球轨道飞行的向心力相等。一般而言,空间站的微重力水平大约在10-3g至10-5g。而在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研制中,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的研究人员将微重力水平提升了两个数量级,达到10-7g水平。张伟介绍,为实现如此高的微重力水平,科研人员设计了双层实验系统,通过外层喷气、内层磁悬浮的设计,让实验系统“悬浮”起来,从而最大程度上消除振动,完成微重力水平的极限挑战。科学载荷安装于内体上,隔离外部的各种扰动力。航天员在太空中亲身体会到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的精妙。叶光富展示的视频中,实验台被施以外力后位置移动,能够自动瞄准实验柜上的靶标,通过喷气调整抵抗干扰。“无容器”柜有新发现课堂上,王亚平视频展示了锆金属熔化与凝固实验。一颗金属小球悬浮在实验腔体中,经过悬浮控制、激光加热、测量物性、再辉、样品冷却凝固、回收等环节后,实验完成。这便是无容器材料实验。通常熔炼物质都需要使用容器承载熔体,往往会引入杂质,在熔体凝固过程中,会受器壁影响,生长出复杂的微观组织形态。“无容器”顾名思义,就是不用容器承载,使实验样品在悬浮的状态下实现熔炼的过程,能够抑制异质形核,获得深过冷。空间的“无容器”实验样品还能消除地面重力引起的熔体形变和熔体密度分层,利于亚稳态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的开发制备。张伟告诉《中国科学报》,为实现材料生长的“无容器”环境,科研人员基于先进的静电悬浮技术开发了一套全新的无容器材料实验柜。“样品在加温的过程中所带的电荷不断变化,想要让它保持悬浮状态难度非常大,我们的科学家经过调试较快实现了悬浮样品控制。”他说。目前,基于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柜开展的科学项目正在进行中。“科学家已经对一些样品开展了深入研究,例如围绕锆的融化、冷却凝固过程,并且取得了一些新发现。”张伟表示,“和地面实验比起来,太空科学实验重复的机会较少,取得成果并发表论文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据介绍,无容器材料实验柜的第一批样品已经随神舟十二号回到地面,目前还有10多个科学研究项目已在地面准备中,等待随货运飞船抵达太空。更多科学实验要“上天”今年,“问天”“梦天”实验舱将陆续发射,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已经完成科学实验柜的研制,正在开展集成及舱内测试工作,进展顺利。其中,“问天”实验舱的科学实验柜已交付平台,完成整舱测试。而“梦天”实验舱的科学实验柜数量更多,整柜试验已完成,正在开展整舱测试。“科学家将利用更多的科学实验柜在太空开展生命科学实验,细胞、植物、动物都有希望‘上天’,同时流体实验、颗粒物和气体的燃烧实验等也将展开。”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张伟向《中国科学报》介绍。其中,“问天”实验舱中将开展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胞等多项生命科学实验,还包括一个由鱼、微生物、藻组成的小型密闭生态系统。“梦天”实验舱中将建立世界上第一套由氢钟、铷钟、光钟组成的空间冷原子钟组,如果成功,将成为太空中最精准的时间频率系统,数亿年误差小于1秒。张伟介绍,此前中国科学家曾在2016年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上实现了3000万年误差小于1秒的世界首台空间冷原子钟。目前中国科学家在地面冷原子钟实验的精确度已经超过天宫二号的冷原子钟。
  • 这些仪器助力"问天舱"空间生命科学研究|中国空间站首个实验舱段即将出征太空!
    “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中国空间站舱内可以部署25台科学实验柜,每台实验柜都是一个小型的太空实验室,可以支持开展单学科或多学科交叉的空间科学实验,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问天舱计划实施发射,任务标识发布北京时间2022年7月18日,问天实验舱与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和联合测试等工作。7月18日,在问天实验舱飞行任务实施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正式发布本次飞行任务标识。问天实验舱,简称问天舱,是中国空间站 “天宫 ”的组成部分,舱段规模20吨级,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 研究。在2022年4月17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表示,根据任务计划安排7月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 对接。早在今年3月份,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已经完成科学实验柜的研制,正在开展集成及舱内测试工作,进展顺利。“问天”实验舱的科学实验柜已交付平台,完成整舱测试。仪器信息网特别整理相关部分科学仪器设备,带大家全面认识问天舱中的那些科学设备助力开展的那些生命科学研究工作。这些仪器设备助力空间生命科学研究问天实验舱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配置了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变重力科学实验柜、科学手套箱与低温存储柜、航天基础试验机柜等,能够支持开展多种类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在空间条件下的响应机理研究,以及密闭生态系统的实验研究,这些实验柜能通过可见光、荧光、显微成像等多种在线检测手段,可支持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等多层次生物实验研究,并可提供0.01g-2g的变重力模拟,开展不同重力条件下生物体生长机理的对比研究,此外,还会建造一个由鱼、微生物、藻组成的小型密闭生态系统。可在多个科学方向进行在轨实验研究。1、生命生态实验柜用于开展以生物个体为对象的微重力效应和空间辐射效应研究,以及空间生态生命支持系统基础研究。主要由通用生物培养模块、小型受控生命生态实验模块、小型离心机实验模块、小型通用生物培养模块和专用实验装置(如亚磁果蝇培养模块、小型哺乳动物培养模块),以及微生物检测模块,舱内辐射环境测量模块等公共检测类模块组成。生命生态实验柜组成图2、生物技术实验柜用于开展以生物组织、细胞和生化分子等不同层次多类别生物样品为对象的细胞培养和组织构建,以及分子生物制造技术、空间蛋白质结晶和分析等空间生物技术及应用研究,主要由细胞组织培养模块、蛋白质结晶模块、专用实验装置(如核酸与蛋白模块、生物力学实验模块),以及可提供实验支持和光学检测的细胞组织检测与调控模块组成。而这其中,搭载了许多分析仪器技术。生物技术实验柜组成图其中,组织与细胞培养模块适用于在空间开展以细胞、组织为生物样品的多种类型的生物技术实验和研究;蛋白质结晶分析模块利用空间的微重力环境,为实施蛋白质组装等生物技术提供特殊优越的环境;完成空间蛋白质分子组装与应用研究,并可使用该平台组装高质量的蛋白质三维晶体和纳米晶蛋白质/多肽药物;核酸与蛋白模块支持运用色谱、质谱及电化学原位检测等手段开展“核酸与蛋白共起源”交叉研究实验;生物力学实验模块用于开展空间细胞、组织和系统的生物力学规律研究实验;还可以研制其他专用实验装置,用于开展其他生物技术实验研究。细胞组织检测与调控模块可为实验提供激光共聚显微观察、分光光度计检测等光学观测手段,并可为实验提供气体供给。3、变重力实验柜该实验柜支持的研究主题有:支持与重力相关的多类科学实验,包括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和燃烧科学等实验的不同重力效应和响应机制研究。变重力科学实验柜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主要由两个离心机、监控系统、照明系统和定子控制器以及实验柜控制器和热控抽屉等组成,主要功能是提供在轨变重力,即在轨微重力环境基础上,实现0.01g到2g的重力范围,模拟出不同的可控重力环境。 重力科学实验柜系统组成图其中,左右两个离心机是科学实验核心设备,是变重力实验开展的场所,其转盘上安装科学实验载荷模块进行变重力实验。定子控制器为离心机模块、监控系统、照明系统提供供电、通讯、数据管理等接口;监控系统配合定子控制器提供在轨航天员参与空间实验进程管理和干预的接口界面以及实时监测界面,具体包含监控相机、监控液晶屏和监控操作屏;照明系统为柜内科学实验区提供合适的光源支持。4、科学手套箱与低温存储柜科学手套箱与低温存储柜为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材料科学等方向实验提供样品装载、精细操作、样品低温存储等支持。 科学手套箱与低温存储柜组成图科学手套箱(位于实验柜上部)可以提供温湿度可控的密闭洁净环境,内置支持精细操作的机械臂和显微装置,可以支持生命、 材料科学等需要用到密闭洁净环境的科学实(试)验。低温存储装置(位于实验柜下部)能够提供 4℃、-20℃、-80℃的低温存储能力,可以满足生物、试剂、材料等样品不同低温存储条件,为开展长期空间实验提供保障。5、航天基础试验机柜利用航天基础试验机柜可开展舱内技术试验,航天基础试验机柜支持开展微重力等空间环境下以验证航天基础技术、关键技术为目标的试验验证项目,主要功能包括:(1)为试验项目提供微重力等舱内在轨试验环境;(2)为试验项目提供机械、供电、信息、热控等标准接口支持;(3)为试验项目提供无线通信、数据存储、照明、低压充电等扩展功能;(4)支持试验项目在轨更换及试验样品的在轨更换。航天基础试验机柜组成图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针对问天实验舱的舱内科学实验机柜、梦天实验舱的舱外试验装置和巡天空间望远镜,在空间站建造阶段,共安排了近百项实验研究项目。后续转入常态化运营后,还将实施较大规模科学研究,预期将有力推动暗物质与暗能量、星系形成演化、物质本质规律、生命现象本质和人在太空的响应变化规律,以及地球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突破,为未来我国开展近地以远的载人空间探索提供深厚的科学和技术积累。我国空间站将于年完成T字构型建造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是我国空间站进入建造阶段的首发载人飞船。按照任务安排,我国将分别在7月、10月发射问天、梦天两个实验舱。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按照计划,中国空间站将于今年年底完成T字构型建造,舱内活动空间超过110立方米,将配置2个航天员出舱舱口和1个货物气闸舱,并提供6个睡眠区和2个卫生区,可实现长期3人、短期6人驻留。我国“天宫”空间站的三舱T字基本构型转化为公式,天宫空间站的系统设计为:1(天和)+1(问天)+1(梦天)=1(天宫)。等式右侧的“1”是一个完整系统,具备完整的功能、性能及系统冗余配置,所有的系统设计被分配至左侧的三个“1”实现,而这三个“1”又分别是独立的飞行器。相关拓展:梦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配置了流体物理、材料科学、燃烧科学、基础物理以及航天技术试验等多学科方向的实验柜,支持开展重力掩盖下的多相流与相变传热、基础燃烧过程、材料凝固机理等物质本质规律研究以及超冷原子物理等前沿实验研究。同时,在天宫二号空间冷原子钟的基础上,将建立世界上第一套由氢钟、铷钟、光钟组成的空间冷原子钟组,构成在太空中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最高的时间频率系统,开展引力红移、精细结构常数测量等前沿的科学研究。此外,还在舱外安排了材料舱外暴露试验装置和元器件与组件舱外通用试验装置,用于开展舱外实验项目。后续,还将发射与空间站共轨飞行的巡天空间望远镜研究设施,开展广域巡天观测。
  • 博迅生物开启申购 从事实验室设备及生命科学仪器产研销
    8月8日,博迅生物(836504.BJ)开启申购,发行价格为9.75元/股,申购上限为35.62万股,市盈率15.99倍,属于北交所,国金证券为其保荐人。  博迅生物是一家专业从事实验室设备及生命科学仪器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科研人员生命科学实验提供性能稳定、操作安全、节能环保的温湿度控制系列产品、高压灭菌系列产品及净化安全系列产品,产品广泛运用于医药、食品、检验检测、检验检疫、农林牧渔、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  博迅生物在实验室设备及生命科学仪器领域深耕超过25年,部分产品的温度、湿度控制范围、控制波动度、控制均匀度等关键技术指标居于国内先进水平,公司产品在变频制冷控制、数据完整性、通信协议、设备集中管控、安全防护、人机交互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博迅生物高度重视产品迭代创新,截至目前已逐步构建完善了“元博”、“佰博”、“仟博”、“万博”四代产品体系,性能不断迭代升级、单机附加值不断提升。自“仟博” 产品起,公司积极整合自动化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通过自建一站式运维服务云平台,能够对仪器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远程监控,对仪器设备进行远程维护;公司已建立起符合GMP数据管理及FDA 21 CFR Part11数据管理要求的智能化在线监控平台,能够实现各类仪器设备与监控平台的互通互联,集中管理全品类产品的运行数据、操作日志、样本信息、报警信息等,提高了数据管理的安全性、设备管理的便捷性。  博迅生物凭借优异的技术与产品创新能力、稳定可靠的产品性能、良好的客户服务能力,积累了优质而广泛的客户资源。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恒瑞医药(600276)、药明康德(603259)、云南白药(000538)、片仔癀(600436)药业等制药企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贵州茅台(600519)、蒙牛、伊利、光明乳业(600597)、可口可乐、青岛啤酒(600600)等食品企业,中国疾控中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海关、上海海关等政府机关,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谱尼测试(300887)、华测检测(300012)等第三方检测机构。  财务方面,于2020年、2021年、2022年,博迅生物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4亿元、1.59亿元、1.43亿元,其中,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约为2148.71万元、2816.13万元、2641万元。
  • 生命科学的六大经典实验
    p   尤记得当初刚开始接触生命科学实验室是源于对生命探究的好奇,诸如活动酵母双杂交、DNA重组、核酸分子杂交、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理论,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的原则,以致于后来对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生化技术、酶工程等多个应用方向的探索,归根结底,在普通生物化学实验室里,对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分子的分离、制备、纯化及分析鉴定技术的学习,实验室的基本操作的理解是重中之重。 /p p   今天,我们跟大家一起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一起重温下生命科学的六大经典实验。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生命科学经典实验 1 /strong /span /p p   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通过特异性抗体对凝胶电泳处理过的细胞或生物组织样品进行着色,通过分析着色的位置和着色深度获得特定蛋白质在所分析的细胞或组织中表达情况的信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0e7e5f09-efe4-4cf4-91b3-13a896d02809.jpg" title=" 11.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73px "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273" border=" 0" width=" 600" / /p p   研究方向: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遗传学等 /p p   挑战点:处理量小,避免交叉污染,染色脱色,孵育时间长,往往需要温和振荡 /p p   IKA专家推荐前处理解决方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6b69b2e3-2742-4657-8d2c-dcd3a5363079.jpg" title=" 12.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420px "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420" border=" 0" width=" 500" / /p p   T10 basic:机身轻巧,适合手持式操作的组织匀浆机,处理量可选0.5 – 100 ml,快(式)插接口便于分散刀具的互换,更有多款塑料一次性刀头可选,避免交叉污染。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9487f279-440a-4feb-b5fd-0bf7074c95cc.jpg" title=" 13.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37px "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337" border=" 0" width=" 600" / /p p   2D混匀器:摇摆运动模式混匀器,转速可调,适用于所有温和平稳的混合应用。即便是在负载和电压波动的情况下,混匀速率保持不变。固定的倾斜角度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重复性。有多种夹具可选,可用于4-50 ° C的培养箱。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生命科学经典实验 2 /span /strong /p p   IP (Immunoprecipitation),免疫沉淀,利用抗体特异性反应纯化富集目的蛋白的一种方法,将含有上千种不同蛋白质的样品中,分离和浓缩出特定蛋白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78fb4e70-a3c4-497d-b6fc-e37ffccbd6dc.jpg" title=" 14.jpg" / /p p   研究方向 :研究遗传学、免疫学、细胞、肿瘤、流行病、病毒学等 /p p   挑战点:细胞孵育过程需要在4° C缓慢摇晃过夜 /p p   IKA专家推荐前处理解决方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dd7f694c-030d-4436-9be2-0c7397f78d8b.jpg" title=" 15.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37px "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337" border=" 0" width=" 600" / /p p   翻转混匀器:360度翻转振荡,可实现温和、高效的混匀,更有定时、计时功能,可选多种夹具,适合批量处理,特别适合放置在层析柜中 另外停止状态锁定试管向上,随时停止时,样品管正面朝上,方便取放。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生命科学经典实验 3 /strong /span /p p   原位杂交,用标记的DNA或RNA为探针,在原位检测组织细胞内特定核酸序列的方法。根据所用探针和靶核酸的不同,原位杂交可分为DNA-DNA杂交,DNA-RNA杂交和RNA-RNA杂交三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e49ff280-7bb1-4c60-b57c-4ed34a3ec16a.jpg" title=" 16.jpg" style=" width: 390px height: 313px "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313" border=" 0" width=" 390" / /p p   研究方向: 肿瘤、遗传病等 /p p   挑战点:酶切反应需要精确控温,仪器要求避免污染 /p p   IKA专家推荐前处理解决方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36e609a9-766d-4242-96d3-8a96223f22c8.jpg" title=" 17.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37px "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337" border=" 0" width=" 600" / /p p   DBH干浴器:数显型干式加热器,可为小型容器提供精确控温。随机配置PT-1000温度传感器可直接对容器内的样品进行控温。它可用于对 PCR 管,PCR 联管,Greiner管,微孔板和比色皿进行精确加热。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173283db-d068-44b1-bd0c-b2be497e8149.jpg" title=" 18.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376px "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376" border=" 0" width=" 500" / /p p   ICC eco 18:强劲压力抽吸泵,保证控温精确,浴槽无死角,方便清洁,适合杂交缓冲液孵育过程(杂交温度下孵育2h,37℃/42℃/65℃,RNA变性:65℃,DNA变性:100沸水浴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生命科学经典实验 4 /strong /span /p p   细胞培养,由一个细胞经过大量培养成为简单的单细胞或极少分化的多细胞,从而得到大量的细胞或其代谢产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d5d9add2-4974-4407-8491-8c78d146325c.jpg" title=" 19.jpg" / /p p   研究方向 :生物学、医学、新药研发 /p p   挑战点:细胞培养对洁净度的要求非常高 /p p   IKA专家推荐前处理解决方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1d88709e-76e2-4af9-af4d-03ae3b6d2cf8.jpg" title=" 20.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51px "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451" border=" 0" width=" 600" / /p p   ICC eco 18:强劲压力抽吸泵,保证控温精确,浴槽无死角,方便清洁,透明浴槽,便于观察。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生命科学经典实验 5 /strong /span /p p   微生物培养,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生活习性,用特制的培养基培养,所培养的微生物,主要有病毒、细菌、放线菌、真菌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791c7406-7d59-4522-996a-70eb6e172e4a.jpg" title=" 21.jpg" / /p p   研究方向:微生物学、临床医学等 /p p   挑战点:培养基需要大量配制,微生物培养对洁净度的要求非常高 /p p   IKA专家推荐前处理解决方案: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ddf84892-5fe4-4e5e-bbc9-e319b7132541.jpg" title=" 22.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37px "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337" border=" 0" width=" 600" / /p p   RET control:功能先进的安全型加热磁力搅拌器,内置称重功能。整合BNC 接口用于连接PH电极,极大便利于缓冲液的配制过程。集成温度控制系统结合外接温度探针,可精确控制样品温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4cfd8c1e-0351-4698-9e85-8b1a882821f7.jpg" title=" 23.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400" border=" 0" width=" 600" / /p p   KS3000,KS4000摇床:新型控温摇床,可实现控温条件下无人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p p   数字显示振荡转速,温度和时间,控制面板采用防菌涂层,可有效减少细菌滋生 /p p   仪器安全等级高,振荡过于剧烈或上盖开启时,仪器即可自动停止运转。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生命科学经典实验 6 /strong /span /p p   透析,小分子经过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物理分离纯化技术。这种膜分离纯化技术,在生物大分子制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627fd5ca-5abf-4a7e-a9d2-b25cff591155.jpg" title=" 24.jpg" style=" width: 646px height: 499px "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499" border=" 0" width=" 646" / /p p   研究方向:生物化学实验室 /p p   挑战点:一般蛋白透析需要稳定有效的搅拌,要求仪器性能稳定,适合无人操作 /p p   IKA专家推荐前处理解决方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4e826392-046a-4ca3-a527-baeda9de5594.jpg" title=" 25.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80px "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480" border=" 0" width=" 600" / /p p   Big squid:最新改进和设计的磁力搅拌器。 转速数字显示 (LED) ,电子控制马达能力更强 /p p   由于采用了玻璃盘面以及TPC-ET化学合成材料精制而成,具有 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能,持久耐用。 /p
  • 中国急需提升生命科学仪器研发能力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教授18日会见中新社广东分社社长顾立军时表示,中国急需提升科研仪器的设计能力。   在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顾立军社长一行参观了该院的仪器室、实验室、阅览室、论文研讨室、教学室等,详细询问了该院研究的近期进展。干细胞研究是该院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生命科学的核心。据介绍,2007年中国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在该研究院诞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地位。近几年来,该院对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又获得了多项新进展,成绩可喜。   顾立军社长仔细参观了仪器室、实验室,对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的购置、用途、技术含量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询问。裴端卿院长对基因操作仪、蛋白质剪切仪、基因筛选仪等高端仪器进行细致的介绍。   裴端卿院长表示,中国科学院有优秀的学生、优秀的科学家,而最可惜的是大量实验仪器不是中国制造的,实验室需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科研仪器。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院进口的科研仪器近1.9亿元,估计全院科研仪器所需达5.6亿元。若全部仪器由中国研发设计,不仅会节省大量经费,而且能够更好地推进研究的进展。   裴端卿院长指出,生命科学是先锋的科学,是至关重要的科学。中国研究生命科学的科研仪器是进口的,也就是说“枪支”是进口的。科学家用进口的“枪支”做装备来打仗,很难达到全世界的最顶尖水平。中国亟需提升科研仪器设计能力,自己设计和生产科研仪器,进而取得科研战役的胜利。   “科学界就像一个战场,我们要的不是步枪,而是最先进的核武器,否则在战场上只能输得一败涂地,不会有我们的立足之地。”今天,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回答。   走进研究院实验室,蛋白纯化系统、PCR机、液相芯片系统、多肽合成仪等先进设备跃然于眼,科学家正是运用各种设备完成科研任务和目标。   裴院长解释,公共仪器、实验动物、信息情报是保证科学实验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科学实验的支撑体系。其中各种仪器是科学家研究的武器装备,武器装备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已经极大程度影响到科研成果和其在国际上的地位。没有这些东西,就像徒手进入战火弥漫的战场一样,可想而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裴院长介绍,2009年仪器使用记录次数超过35000次。其中院外服务2800余次,检测样品数量超过15万。通过仪器中心的技术支持,研究员发表了一些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如:仪器中心的流式细胞仪在干细胞研究所发表于《Cell Stem Cell》上的Vitamin C Enhances the Generation of Mouse and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据悉,2009年该院购买设备经费超过730万,购买10万以上的设备13套,其中20万以上的设备8套,新增一套500M核磁共振仪,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技术支持能力。2009年该院仪器中心被纳入中科院大型仪器管理系统,成为在中科院第一批所级技术支撑中心,是新建研究院所中第一个被中科院认定的所级技术支撑中心,获得连续四年约40万的运作经费补贴。   虽然得到了很多支持,但是在科学界战场上,还是远远不够的。裴院长说:“研究院进口装备,需要花费巨大的资金,我们不能总用外国的枪支设备。中国有很强的组装力,但是极度缺乏设计能力,中国应该努力把组装型转化为自我制作和设计型,自己制造设备才是必选之路和发展之计。”   最后,裴院长呼吁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鼓励和帮助研究院更好的发展,提高生物医药和健康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从而更好地造福人类。
  • 天舟七号成功发射,计划开展33项科学实验
    北京时间2024年1月17日22时27分,搭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北京时间1月18日1时46分,天舟七号成功对接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空间应用系统在天舟七号任务中为在轨实验提供实验载荷、实验单元及样品、实验耗材、备品备件等上行物资,支持持续滚动开展空间实验。空间应用系统天舟七号任务总体主任设计师刘伟介绍,本次任务上行16个标准货包、1套细胞上行生保支持装置、1套4℃上行微流控芯片,共计上行产品61件,总重约473千克。这些物资上行后将转运至空间站实验设施内开展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等共计33项科学实验,承研单位涉及10个研究所、8所大学。发射现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其中,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包括利用问天舱生物技术实验柜开展微重力环境下Cx43和S1P信号途径对骨组织细胞的调节作用和机制研究、空间微重力条件影响人骨细胞定向分化的分子靶点及其表观遗传学特征研究等两项科学实验;利用梦天舱空间辐射生物学暴露实验装置开展空间暴露环境下生命分子的光化学行为研究、极端环境微生物对空间暴露环境的耐受性及其机制研究等两项科学实验;利用问天舱生命生态实验柜及梦天舱空间辐射生物学暴露实验装置开展厌氧古菌空间辐射损伤与适应性研究。在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领域,包括利用问天舱变重力科学实验柜开展变重力推进剂流体输运与稳定性研究;利用梦天舱流体物理实验柜开展微重力下透明模型合金凝固过程的原位观测与作用机制研究、微重力条件下溶液中纳米贵金属介观生长特异性研究等两项科学实验;利用梦天舱两相系统实验柜开展空间冷凝过程强化及液膜非稳定性研究、沸腾换热与强化机理研究等两项科学实验;利用梦天舱燃烧科学实验柜开展微重力半导体纳米材料火焰合成机制研究等四项科学实验。在空间材料科学领域,包括利用天和舱无容器材料实验柜开展高性能铁基磁致伸缩合金材料的物理机制研究等五项科学实验;利用问天舱材料舱外暴露实验装置开展被动辐射制冷材料空间降温特性及其耐候性研究等四项科学实验;利用梦天舱高温材料科学实验柜开展氧化物功能晶体生长的界面稳定性与熔体导热性研究等十项科学实验。
  • 第三届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8月19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实验中心、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承办的“第三届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发展研讨会”在安徽合肥顺利召开,本届会议吸引了48家平台单位近100人参会,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参加了此次活动。 会议现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张淑林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周丛照教授主持开幕式   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发展研讨会始于2008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联合国内其它知名高校和中科院相关院所发起的非盈利与公益性会议 会议致力于推动生命科学领域公共仪器平台的建设和健康发展;通过会议实现各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各单位之间的人力资源和仪器资源的共享与协作。   本届会议围绕“如何充分发挥平台仪器资源的作用”这一核心主题,积极探讨平台管理、技术队伍建设、资源共享以及平台增值服务等方面的内容,以实现平台价值的最大化 共有15位平台单位主要负责人做专题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实验技术中心主任 翟永功教授 报告题目:生命科学实验技术中心的定位、职责与发展   翟永功教授主要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技术中心的定位、职责,探讨大型仪器设备与人才技术区域共享机制,确立中心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在微观生物学领域构建体系完整,能为基础生物学和生物医药基础研究领域提供专业研究水平的技术服务,达到人机定位准确,技术特色鲜明,技术服务标准化,拓展服务范围,实现设备和人才技术的区域共享。同时,积极打造具有责任感的创新型技术人才队伍,为解决大型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和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探索新思路。 贵州大学副校长 赵德刚教授 报告题目:生命科学共享平台建设和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赵德刚教授谈到,生命科学共享平台承担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责任,很多高校通过建立教学实训中心,以保证学生实验或实践教学环节的完成;介绍了组建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南区分析测试中心的实践和体会,并提出要发挥生命科学公共平台作用,需要思考:(1)合理布局、目标定位清楚;(2)特色鲜明、与其他实验室具互补性;(3)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培养具有专门技能实验室人员,提高工作效率;(4)共享程序化、提高开放度,建立合作协作机制,坚持专业化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生物物理研究所)主任 王翔研究员 报告题目:公共技术平台的任务以及技术支撑队伍的建设的几点思考   王翔研究员在报告指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各单位的公共技术平台承担的任务,不能等同于以对外提供分析测试服务为宗旨的“分析测试中心”,公共技术平台必须体现所在单位各学科方向上对共性技术的需求;目前,中国科学院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已经摒弃了仪器组模式,通过培养和引进专家级的人才以及对现有仪器组的整合,开始了由首席技术专家引领的各专业技术实验室的建设。通过专业技术实验室的建设,平台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首席技术专家以及技术支撑人员的工作能力,促进新技术新方法发展与应用,开拓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空间。 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江苏省生物医药材料测试中心 张明明主任 报告题目: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发展的战略与时代思考   张明明主任在报告中更为关注的分析测试中心的“明天”发展,特别强调:(1)抓住机遇、高投入是首要;(2)抓转型是关键,分析测试中心要向测试分析研发集团中心转型;(3)强化支撑抓基础,中心教师从实验技术向国际化、博士博士后化、市场经济化、技能化转变;(4)重视人才创新建设;(5)立足当前;(6)适应知识经济,打好高科技这张牌;(7)要创新发展、快速发展、非均衡发展;(8)要优化决策、科学决策;(9)进行应用技术大练兵。 西北工业大学生命科学院实验中心主任 贾斌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理工结合,建设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与教学的特色创新平台   贾斌主任谈到,以国家航天、航空和航海领域重大需求为牵引,以生命科学核心学科为支撑,将基础学科与技术、工程学科交叉融合,并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其实验室建设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对学院实验室硬件条件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突出设备的先进性、共享性和创新性 各专业实验室依托实验中心,突出学科特色,仪器设备引进以小型和专用设备为主,避免各学科实验室重复建设。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副主任 林国庆高级实验师 报告题目:在凝聚共识中发展——生命科学实验平台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林国庆副主任在报告中重点谈到:在运行中强化凸显平台建设的作用与功能;努力提高资产运营质量,提高实验技术和服务水平;建设一支爱岗敬业、高素质、专业化的实验技术队伍;争取持续稳定的建设投入,用好宝贵的建设经费,特别强调,要认真对待每一次项目申请,把握好每一个发展机会;规范工作程序、科学民主决策,科学立项、民主决策、专家评议、公开招标;保持与学院领导、专家教授,以及主管部门、相关处室的工作联系。 复旦大学遗传所常务副所长 王洪海教授 报告题目:资源共享,对外开放,平台建设促进遗传学科跨入国际舞台   王洪海教授谈到,经过“211 工程”建设和 “985 工程”建设,复旦大学遗传学科建立了基因分析、蛋白质分析、结构分析、细胞学分析等技术平台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持科研实验环境,建设好、使用好科研技术平台,资源共享,开放使用,大型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遗传学科的科研和教学取得显著成就 近年来遗传学科在国际一流刊物 NEJM,Science, Nature, P.N.A.S, Genetics 等杂志上发表 500 多篇SCI 论文;“211工程”建设推动了遗传学科大发展,加速了遗传学科跨入一个新的台阶,进入了国际学术舞台。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共享仪器中心主任 李莉教授级高工 报告题目: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管理共享仪器平台   李莉主任谈到,大型仪器设备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各高校办学实力与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如何进行规范化、自动化管理,真正达到物尽其用,发挥其最大效能,已成为每个管理层乃至每个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同时强调,要坚持管理改革不断创新,进行技术队伍建设,进行规范化管理,进行自动化管理,提高技术水平、进行计量认证等,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改革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大生命科学平台主任 刘建华教授 报告题目:一人多机运转模式的探索   刘建华教授谈到在985二期上海交通大学投资兴建生农医药分析测试平台,购置了“UPLS-MS”、“LTQ-MS”、“IE-MS”、“AAA”、以及一些小型的配套设备 起初试行专人专机运作模式,发现一些弊病。这些不足之处表现在:(1)各种设备的业务量、收费价格差异大,导致操作人员之间的绩效差异过大,挫伤了一些员工的积极性;(2)专人专机的垄断模式,导致个别员工怠工;(3)上述原因造成设备利用率低、服务质量差;为此提出“一人多机”的运转模式,就是一个员工能够操作多个设备,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进行设备轮换 有效地克服了从前机制的缺陷,大大提高的测试业务量。 中山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 张以顺教授 报告题目:开放式研究型本科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   张以顺教授谈到,目前学院拥有各类设备总值近1.2 亿,实现学院南校区及东校区教学及科研设备纳入统一管理,建立了跨校区优质资源信息化管理模式,基本实现了学院大部分科研仪器及全部教学资源的共享,形成了教学与科研高度融合、相互支撑的优质资源共享体系;在实验技术人员管理方面,主要是尽力弥补国家及学校歧视性政策带来的负面效果,辅以以人为本、与人为善、知人善用的用人策略,采取目标任务下的宽松式、人性化管理模式,给予实验技术人员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自我调节的时间及空间。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动物中心主任 吴德国研究员 报告题目:实验动物服务平台增值服务探讨   吴德国研究员谈到,传统的实验动物服务提供实验动物和寄养服务,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实验动物中心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考虑运行持续,提供了一些实验动物服务平台增值服务;并重点介绍了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资源保藏、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制备平台、胚胎移植实验室、委托实验等增值服务。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生化细胞所技术支撑主管 孙爱龙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上海生化细胞所公共技术平台简介   孙爱龙副研究员介绍到,上海生化细胞所各技术平台既是研究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研究所各重点实验室的有益补充和支撑力量,由研究所提供资源建立后,为研究所科研工作服务。在研究所层面设立平台专家咨询委员会,由所内相关研究组长组成,对平台的设立、撤销、主任考核、任免、经费预算、公共大型仪器购置、岗位设置等重大事项进行建议;科研处作为职能部门协助分管所领导管理全所平台。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副院长/985 生物医学创新平台副主任 魏勋斌教授 报告题目: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的自动化管理探索   魏勋斌教授谈到,为了达到进一步推进高校优质资源共享,提高设备资源利用率,促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进一步整合资源的目的,结合先进的IT 技术构建了大型仪器共享信息化平台 大型仪器共享信息化平台方案是按照信息化建设规范与设计原则进行设计的一个仪器共享整体解决方案,方案针对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实际情况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从解决问题、提高效率、简化操作入手,使本系统拥有自动化的查询﹑培训﹑预约﹑收费﹑监控等功能,使该系统能更好地为科研服务。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公共平台副主任 胡俊杰教授 报告题目:公共仪器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实践与探索   胡俊杰教授介绍说,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LIMS-CF 管理系统,以软硬件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对公共仪器的自动化管理。该系统包括授权、预约、计费等功能,能够对使用者和仪器进行多级管理,同时结合了数据文件的共享系统,该系统自今年4 月开始运行以来,院内广大师生得以更有序、有效地使用院内的公共仪器;对公共仪器的自动化管理是当前生命科学平台管理的大势所趋,而管理系统的使用也对我们的工作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 罗昭锋博士 报告题目:自动化管理及平台建设探索   罗昭锋博士首先介绍了中科大生命科学实验中心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建设经验,以及对平台建设的一些思考 该系统具有网上预约、IC 卡控制、测试费自动化管理、网上培训及资格考试、相关信息自动统计等功能。该系统自正式运行以来,提高了平台的管理水平和仪器使用效率,方便了用户。系统实时监控、记录了仪器的使用情况,显著降低了仪器故障率和运行成本 该系统记录的有关仪器运行的各种信息,为仪器的管理和购置提供了决策依据,有利于管理人员工作量及业务水平的考核。 赞助商报告-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登先生 赞助商报告-通用电气医疗系统贸易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姜良才先生 会议组委会副主席-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光辉教授主持闭幕式   本次会议还举行了三个分场讨论会,与会代表就会议本身是否需要成立常设组织、平台单位之间如何技术交流、测试服务项目收费标准问题、仪器采购信息沟通与保修合同等相关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与沟通;关于下一届会议申办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三家单位均有意申办,具体要待本届组委会与其沟通、协商确定。   另外,会议同期,本届组委会还发布了2010年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常用大型仪器设备供货商用户满意度调查报告结果。 与会代表参观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合影留念
  • 中科大生命实验中心自动管理系统验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大型仪器自动化管理系统顺利通过验收   9月18日上午来自国内公共仪器平台的七位管理专家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开发的大型仪器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了鉴定,并顺利通过了项目验收。   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生命科学实验中心主任滕脉坤教授致欢迎辞,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王光辉教授向各位专家介绍了中心的基本情况,随后由项目具体实施负责人罗昭锋详细汇报了大型仪器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包括项目建设背景、系统定位、系统的各项功能、项目实施的效果、以及系统在创建一流生命科学公共平台中发挥的作用等,并对系统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图1 滕脉坤教授致欢迎辞    图2 王光辉教授介绍中心情况     图3 罗昭锋博士汇报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立足于公共实验平台建设和使用的需要,设计出大型仪器自动化管理系统。具有网上预约、IC卡控制仪器(用户通过IC卡开启仪器)、测试费自动化管理、自动记录使用信息、网上培训与考试系统、实时显示仪器状态网上交流平台、以及各种信息的自动统计等功能。该系统为每台仪器配备了仪器控制器,用户通过刷卡使用仪器。刷卡时系统会自动判断用户的资格和权限,经过培训并获得操作资格授权的用户才能开启仪器。未获得资格的用户必须有管理员在场的情况下方可使用仪器。    图4 专家现场考察管理系统   图5 专家组对系统建设进行讨论   该系统运行以来,提高了平台的管理水平和仪器使用效率,方便了用户。中心大部分仪器实现了24小时开放服务。网上预约系统,公开透明,保证了仪器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该系统实时记录用户信息和使用信息,提高了用户的责任意识,避免了无资格用户操作仪器。从而大大降低了仪器的故障率,提高了仪器利用效率。由于所有数据均由系统自动采集,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系统还可以自动统计仪器利用率,共享情况、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情况、主要用户分布、任意时间段的使用机时、收费情况等。为今后仪器购置和平台建设的决策提供了依据。该系统的运行,适度缓解了中心人手不足的问题。仪器利用率和用户满意度都得到大幅提高。提升了中心的整体管理水平,为生命科学实验中心创建一流生命科学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系统也得到中科院相关负责人的肯定,认为对中科院共享系统进一步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同意生命科学实验中心作为中科院大型仪器共享系统升级的试点单位。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系统设计理念先进,具有可操作性、兼容性和可拓展性,尤其在生命科学实验平台管理方面具有鲜明特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建设开放性实验教学平台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专家组同意项目验收,并建议在类似的实验平台中进行推广应用。
  • 最新!镁伽完成3亿美元C轮融资,深耕生命科学智能自动化,镁伽鲲鹏实验室颇具成效
    2022年6月15日,镁伽科技宣布完成3亿美元C轮融资,由高盛资产管理、亚投资本、纪源资本联合领投,老股东创新工场持续超额加注,新加坡蘭亭投资(Pavilion Capital)、史带资本(Starr Capital)、雨盟资本、鸿为资本、园丰资本、泰合资本等跟投。同时,国内一家生物科技领域的龙头企业也参与本轮融资,成为继CXO行业巨头和自动化行业巨擘后又一个牵手镁伽的战略投资人,双方已就生物大分子领域的自动化业务展开广泛合作。此次募集资金将继续深化镁伽在生命科学智能自动化领域的研发投入及产能扩充,同时积极拓展业务及加速国际化进程。 过去十年,中小型生物科技公司数目和体量不断增长,资本的加速助力,以及亚太地区行业规模日益扩大,也推进了生命科学领域的研发投入飞速增加。效率提升和资源优化成为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核心痛点,而智能自动化是应对该挑战的必然解决方案,并且可能重塑下一代生命科学实验室的效率标准。 自2016年成立至今,镁伽为生命科学行业提供了一整套自动化解决方案,从简单的操作台工作流程自动化,到大型系统流程应用中处理复杂步骤的全自动解决方案,并延伸至赋能AI药物研发服务的下一代生命科学基础设施和系统。针对日益增长的劳动力需求和通量限制,镁伽的工作流程自动化将AI软件、分析仪器、实验室硬件和试验耗材整合于单一实验室系统之中,实现了多元场景下的流程和实验的智能协调。对比传统的实验室系统,镁伽在抗体选择、细胞系开发和分子筛选等各种生命科学应用领域中,可实现更高的效率、更稳定的实验结果,并且已在全球多个国家推出和投入使用。▲镁伽生命科学自动化系统与此同时,镁伽着力打造下一代生命科学基础设施——镁伽鲲鹏实验室,与多家领先的生命科学领域企业开展深度战略合作,构建优化研发流程、提高效率的基础设施和平台,积极探索生命科学前沿研究,并于多项生命科学垂直细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在细胞基因治疗领域镁伽与安捷伦联合开发针对合成生物学、生物药研发等领域的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与测简奕携手建立标准化、自动化的mRNA、病毒载体等检测和分析平台。在基因编辑领域镁伽通过自研MegaMolecule全自动分子实验平台构建了大规模CRISPR质粒库,结合MegaCell全自动细胞实验平台的细胞培养和成像系统,以数十倍于手工实验的速度积累标准化的细胞表型图像和组学数据。在中医药领域镁伽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合作,成功建立起中药与疾病体外模型筛选的自动化实验与数据平台,共同开发中药靶点细胞库。在类器官领域镁伽携手赛拉达生物,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大规模类器官培养和测试。目前已成功培养出具有 2 波段跳动和显著腔室结构的心脏类器官、具有脑室和清晰神经结构的脑类器官等数十种具有极高价值的类器官模型。除了在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布局和探索外,镁伽一直积极投身于全球新冠抗疫一线,在短时间内开发出快速迭代的丰富产品组合,从高通量样品前处理系统、可实现“管式样本进-检测结果出”的全自动病毒核酸检测系统、全自动移动方舱实验室,到全自动高通量抗原试剂生产解决方案,在大幅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度的同时,减少一线医护人员感染风险。 镁伽首席科学家王承志博士表示:“镁伽通过将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与生命科学深度结合,在众多领域大幅提升了生物医药研发和生产的效率。通过大规模自动化实验平台,镁伽与多家顶尖机构合作,为下一代AI驱动的研究开发构建标准化、结构化的生物数据库。本次融资将帮助镁伽进一步加强‘自动化+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的能力闭环,打造和完善以智能自动化为特色的下一代生命科学基础设施。” 亚投资本创始合伙人兼首席执行官刘二飞先生表示:“亚投资本长期关注产业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的机会。镁伽凭借突出的技术和商业能力,在生命科学领域已经获得了众多龙头客户的认可。我们看好镁伽在自动化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复合能力、多年深耕的行业经验、以及持续探索前沿领域的创新精神。镁伽将以自动化、数字化为基础,推动生命科学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持续拓展业务深度和广度,为行业发展提效赋能、创造价值。” 高盛资产管理专注医疗行业私募投资的执行董事丁一鸣先生表示:“全球生命科学自动化市场规模发展前景广阔。随着生命科学领域持续的高速发展,我们预计生产规模和研发人才瓶颈将推动自动化渗透率在该领域显著提升。镁伽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并显示了持续创新和产品迭代能力,作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长期投资者,我们很荣幸可以参与和支持镁伽的未来发展。” 作为长期以来持续支持镁伽前行的伙伴,创新工场合伙人杨小龙先生表示:“在AI、自动化技术深度融合先进产业的时代机遇下,镁伽在过去几年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使用自动化技术大举提升生物与化学行业的效率,到产生质变推动行业的升级,进而延伸核心竞争力到其他尖端产业。创新工场有幸作为这个过程的见证者和陪伴者,一路走来有很多的感动和启发。镁伽人胸怀天下、脚踏实地,短短几年内持续地自我挑战、升级和蜕变,形成了迎难而上、‘Always Day One’的镁伽精神。随着更多资本合作伙伴的加入,镁伽正式晋升独角兽的行列。但我们相信这只是个开端,并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合作方加入到这个伟大的事业中来,共同用科技和爱推动人类生命的进步。” 镁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瑜清先生表示:“此次融资是镁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非常荣幸能与众多顶尖机构投资人和合作伙伴携手并进。我们坚信智能自动化是生命科学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镁伽将不断纵向深耕,夯实研发与技术能力,同时积极横向探索,将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延展并赋能给能源化工、食品安全、应用化学及半导体等领域,助力更多产业实现升级变革,真正践行‘为每个人创建更高效、更健康、更美好世界’的愿景使命。”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