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国家微生物组计划

仪器信息网国家微生物组计划专题为您整合国家微生物组计划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国家微生物组计划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国家微生物组计划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话题讨论。

国家微生物组计划相关的资讯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大分子与微生物组”重点专项2021年度申报项目预评审专家名单公告
    根据2021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评审工作安排,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于2021年7月30日至8月8日组织开展了“十四五”“生物大分子与微生物组”重点专项项目预评审。此次评审采用网络评审方式,评审专家按照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选取和使用的统一要求,从国家科技专家库中产生,共79人。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文件精神和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8〕37号)等文件精神,现将预评审专家名单予以公布,公示期为2021年8月12日至8月16日。  生物大分子1组:泛素化修饰关键蛋白质机器调控疾病发生发展的功能机制(指南1.2)序 号姓 名单位名称1余 佳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2邱小波北京师范大学3黄 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4周 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5陈 翔中南大学6王洪睿厦门大学7田 聆上海交通大学  生物大分子2组:恶性肿瘤发展中的生物大分子网络及机制(指南1.7)序 号姓 名单位名称1宋献军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孙中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3杜 冰华东师范大学4马瑜婷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5李爱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6张正东南京医科大学7卫涛涛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生物大分子3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致病过程中的蛋白质机器研究(指南1.10)序 号姓 名单位名称1沈张奇中国农业大学2周铁丽温州医科大学3何正国华中农业大学4王 辉北京大学5戴桂馥郑州大学6东秀珠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7包 锐四川大学  生物大分子4组:人体肠道微生物组稳态平衡及其失衡调控重大疾病的分子机制(指南2.2)序 号姓 名单位名称1刘洪涛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赵方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3赵国屏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4王昆华昆明医科大学5李剑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6苏 雄苏州大学7苏 勇南京农业大学  生物大分子5组:微生物组与药物交互作用影响疗效及安全性的分子机制(指南2.3)序 号姓 名单位名称1乐 敏华中农业大学2卢向阳湖南农业大学3孙良丹安徽医科大学4邓贤明厦门大学5祁 超华中师范大学6蔡宗苇香港浸会大学7胡黔楠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生物大分子6组:病原微生物感染过程中的宿主免疫机制(指南2.5)序 号姓 名单位名称1陈建平四川大学2周平玉同济大学3杨 亮南方科技大学4赖玉平华东师范大学5张 烜北京医院6季延红西安交通大学7郑永唐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生物大分子青年1组:序 号姓 名单位名称1朱 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冯银刚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3陈 铭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4孟 清东华大学5张 健湖南师范大学6张玉波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7宋文芹南开大学8于益芝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生物大分子青年2组:序 号姓 名单位名称1王嘉寅西安交通大学2谷晓峰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3岑 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4陈士云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5黎 健北京医院6王 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7赵世民复旦大学  生物大分子青年3组:序 号姓 名单位名称1李子刚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詹启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3郭全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4任瑞宝上海交通大学5仇子龙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6张华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邓大君北京肿瘤医院  生物大分子青年4组:序 号姓 名单位名称1陈德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2贝为成华中农业大学3李 斌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4袁 俐石河子大学5刘宏民郑州大学6唐 贇华东理工大学7谢 鹏重庆医科大学8樊 伟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生物大分子青年5组:序 号姓 名单位名称1杨 爽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2黄亿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3黄 旲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4汪迎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5崔宗杰北京师范大学6石 磊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7张乃霞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专项联系方式:010-68104344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2021 年8月12日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组计划启动
    p   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人体与环境健康的微生物组共性技术研究”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组计划”启动会在京举行。这个斥资3000万元的计划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牵头,整合了包括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昆明动物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及协和医院等14家中科院内外单位共同参与。 /p p   当前,微生物组研究正成为新一轮科技浪潮的前沿阵地。美、加、日、法等国纷纷部署微生物组研究国家计划。我国在微生物资源、生态环境多样性、人群多元化、中草药医疗健康等方面具有优势和特色,但尚未有统筹布局研究计划和项目。为此,与会专家对中科院微生物组计划这一领域内的先行项目非常激动。 /p p   “按照国家和老百姓的需求方向去做,这是计划的特色。”该计划总负责人、微生物所所长刘双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据介绍,中科院微生物组计划下设了5个课题,分别聚焦研究人体肠道微生物组、家养动物肠道微生物组、活性污泥微生物组的功能网络解析与调节机制,创建微生物组功能解析技术与计算方法学,以及建设中国微生物组数据库与资源库。 /p p   微生物组是指一个特定环境或者生态体系中全部微生物及其遗传信息的总和。相关研究蕴含着解决健康、环境等问题的关键技术,具有重大科学和应用意义。该计划咨询专家、中科院院士赵国屏指出:“目前,很多研究如肠道微生物组研究主要聚焦微生物组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关性,新计划的一个难点和突破点将是了解相当一部分微生物组之间的功能性因果关系。” /p p   这个为期两年的项目寄托了领域专家的期望。专家表示,它将淬炼一支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微生物组研究团队,凝练出一批先进的微生物组研究成果、技术和方法,为中国微生物组计划的诞生发挥先导和引领作用,推动我国在全球微生物组研究的竞争中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 /p
  • 全球微生物模式基因组测序计划取得重要进展?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62px height: 32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c5bb95ab-d7b9-4050-a3b7-12296053ef62.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03135358.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1103135358.jpg" width=" 562" height=" 324"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0月29日,《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Research)在线发表了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与大数据中心、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团队关于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gcType的文章。gcType是由我国牵头的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组测序计划的重要成果。 br/ 模式菌株(type strains)是在给微生物定名、分类记载和发表时,以纯菌状态所保存的菌种,是微生物分类学的标准参考物质,也是理想的生物技术研究工具,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产业价值。模式菌株长期以来分散在全球各国超过100余个保藏中心,是各个保藏中心甚为珍贵的资源。2018年,微生物所牵头组织发起了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组测序计划,从全球微生物资源保藏中心选择目前未进行测序的模式微生物菌株(包括细菌、古菌和可培养真菌),预计5年内完成超过10,000种的细菌、真菌、古菌模式菌株基因组测序,建立全球微生物模式菌株基因组测序合作网络,现已有来自美国的ATCC、日本JCM和NBRC、韩国的KCTC等超过12个国家的26个微生物资源保藏中心正式加入该计划并形成了重要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国家微生物数据中心(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已经形成了国际引领的微生物大数据平台体系。其中全球微生物菌种目录(Global Catalogueof Microorganism, gcm)集成了来自全球50个国家133个微生物资源中心46万微生物菌种资源数据(Nucleic Acids Res. 2016),是目前最大的微生物实物资源数据平台。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Global Catalogueof Type Strain, gcType)整合了16701个有效发表的原核生物的超过13 944个基因组数据(Nucleic Acids Res.2020),是目前在模式微生物基因组方面数据最为全面,功能最为完善的数据平台,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数据管理和基因组注释、新种鉴定等分析。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全球微生物组数据库(The GlobalCatalogue of Metagenomics, gcMeta)整合了超过200TB宏基因组相关数据和超过100个在线数据分析工具及整合的工作流(Nucleic Acids Res. 2019)。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持续为超过90个国家的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服务,致力于建立国际一流的微生物数据中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史文聿博士和孙清岚博士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中心马俊才研究员与吴林寰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国内外22个团队共同参与了文章的相关工作。衷心感谢中国科学院国际大科学培育专项计划、科技部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学科数据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球大数据A类先导专项、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网络计划等项目的长期支持。 /p p br/ /p
  • 微生物组计划将创造新经济增长点
    近期,美国正式宣布启动旨在推进微生物组研究及相关技术创新的“国家微生物组计划”,目的是在所有生态系统、大自然及人造世界里提升最前沿的微生物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水平。  那么,究竟何为微生物组?微生物组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哪些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在此领域又该如何跟上国际步伐?对此,中科院微生物所所长刘双江接受了《中国科学报》记者的采访。  他介绍说,微生物组是由包括细菌、古细菌、真菌、原生生物和病毒等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其实,从滚烫的热泉到南极暗湖,微生物在地球上可谓无处不在,并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刘双江告诉记者,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许多科学家已充分意识到,解密人类基因组基因并不能完全掌控人类疾病与健康的关键问题,因为人类对与自身相伴共生的微生物菌群还了解甚少,对微生物的整体认知还不足其数量的百分之一。美国的“国家微生物组计划”由此应运而生。  “我们都知道,青霉素的发现延长了人类寿命。利用好一种微生物,就能拯救成千上万的个体生命,微生物的强大魅力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刘双江强调,当前必须把微生物研究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强化微生物在解决人类健康、环境保护、能源等重大问题方面的作用。  他认为,只有这样,在微生物研究和开发上拥有良好基础的中国,才能开发属于自己的微生物组资源和技术研发重大工程,让微生物组产生的巨大潜在效益渗透到工业、农业等领域,并持续“发酵”,进而影响国计民生。  “微生物组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微生物作为地球上分布最为广泛、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命形式,其产业和临床应用前景将十分光明。因此,我们应该规划好自己的微生物组研发路线图。”刘双江为此呼吁,应充分利用微生物之间互相协作的优势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稳定的作用。“如今,无论是酿酒行业,还是作为新兴产业的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行业,都在蓬勃发展。如果我们深入解剖土壤和农作物微生物组,就能有效促进传统发酵行业和新兴生物产业的健康发展。”  针对未来我国的微生物组研究路线图设计,刘双江认为,未来将是微生物组的时代,我国的微生物组学以及研究技术必须走向世界及时代前沿。不过,他也强调,如今还有大量微生物在人体外难以进行人工培养,这些都限制了对微生物组的认识。“在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国家需求下,独立自主地启动微生物组研究计划,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为此,刘双江建议,如果能从国家层面统筹制定相关计划,将使学科得到整体性提升。此外,通过建立国家微生物组数据中心,利用大数据开展微生物组资源和技术开发,并在实施过程中回答实际的科学应用问题,积极开展人体微生物组、农作物微生物组、环境微生物组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全面发挥出我国在微生物资源研究以及测序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循序渐进地开展好人体、农业环境、传统发酵等方面的微生物组计划。“在此基础上,未来将会引发一轮新的微生物研究和开发热潮,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 贺福初院士:人类蛋白质组计划与国家使命
    贺福初,中国蛋白质组学创始人、国际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牵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蛋白质组学、精准医学和系统生物学。  当人类历史行进到20世纪,尖端科技研究已经超越了个人兴趣,上升到国家使命,大科学计划应运而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硝烟中开启的“曼哈顿工程”,首次让人类掌握了利用核能的能力,其意义比肩人类历史上对“火”的初次利用 在美苏争霸背景下实施的“阿波罗计划”,首次让人类踏足另一颗星球,浩瀚的宇宙因人类的“一小步”而不再寂寥。美国则凭借这两大手笔脱颖而出,首超欧洲之师,继越苏联之敌,迅速成为人类科技史上新的“盟主”。20世纪末,冷战阴云尚未散尽,美国便开启了被誉为“生命登月计划”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该计划首次从“整体”角度认识生命,开启了生物医学的大科学时代,不仅为美国带来了高达140倍的经济回报率,而且稳固了其超一流科技大国的地位。因此,大科学计划不仅是科学之终途,也是国运之王道。下一个指引人类命运方向的大科学计划,会在何方?西方不断行动,东方亦然觉醒。2018年初,国务院正式印发《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明确了中国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三步走”战略,标志着中国迈入大科学的“快车道”,将在全球科技治理中发出东方之声,为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科学难题贡献中国智慧。在此国家使命的召唤下,究竟应当做什么样的大科学计划呢?人类基因组计划虽已结束,但其强大“惯性”促使美国在随后启动了一系列由基因组学为主导的大科学计划,包括DNA元件百科全书计划(ENCODE)、肿瘤基组图谱计划(TCGA)、临床肿瘤蛋白质组计划(CPTAC)等,试图巩固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先优势。然而,基因组既不直接反映生物系统的空间差异,也不直接反映生命过程中的时序变化,因而并不直接代表生物系统的真实世界与实时状态。蛋白质作为所有生物系统、生命过程结构与功能的主体,其个体、群体乃至整体的不断变化及其协同构成的海量网络,可形成巨大复杂性与超高动态性的蛋白质组,体现人体构造与功能实现的本质。正所谓,“生”在基因组,“命”在蛋白质组!中国科学家始终走在蛋白质组研究的前列,建成了国际领先的蛋白质组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凤凰工程,领衔了国际首个人类器官(肝脏)蛋白质组计划,中国人蛋白质组计划等大科学协作项目,为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阶段性目标的完成贡献了超过30%的数据与成果,并在国际上率先创立“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新范式。基于20年雄厚的研究和国际合作基础,中国团队于2019年正式提出下一代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主体构想和全球倡议 2020年,作为全国三项之一、医学领域唯一的国际计划培育项目,通过科技部多轮遴选后批准立项。经过近两年的培育与国内外多轮迭代论证,最终形成并正式向全球科技界发起“人体蛋白质组导航计划”(π-HuB:Proteomic Navigator of the Human Body)。π-HuB计划旨在全球统一的技术标准与数据共享模式下,全人类共同揭示宇宙中最复杂的物质系统“人体”的蛋白质组谱系及其构成原理与演变规律,系统阐释人类发育、衰老及其重大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并依此制定覆盖人类生命全周期的精准防控诊治康养策略,开创智慧医学新范式,引领新一轮生物医药产业革命。概而言之,大科学计划不仅是重大技术创新与科学发现的发射塔,也是大国崛起与强盛的发动机。中国科技正拉开大科学时代的帷幕。π-HuB计划等一批由中国团队领衔的大科学计划正承载着国家使命,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全力以赴为开拓知识疆域、探索未知世界和解决重大全球性问题做出彪炳史册的中国贡献。  原文发表于《科技导报》2023年第20期。
  • 中美携手合作“十万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基因组计划”
    5月28日,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在北京师范大学就&ldquo 十万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基因组计划&rdquo 达成合作协议。据悉,中美双方将共同参与十万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基因组计划的研发,建立重要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基因序列综合数据库,共享未来的研究成果,包括试剂盒、大样本数据分析以及在产业化和商业化中的应用。   查找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基因   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凡是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的,引发人体罹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其中包括由食品微生物污染和化学性物质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   &ldquo 十万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基因组计划&rdquo 是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支持,美国国家卫生院、农业部、国家疾控中心和欧盟等国家参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牵头的一个国际基因组项目,其目标是通过大规模病原基因组研究,获得新方法新技术,以保证对食品安全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此项目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大规模研究,于2013年初启动,旨在创建一个包含大多数食源性致病菌基因组的公共数据库。   &ldquo 十万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基因组计划&rdquo 负责人、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教授Bart Weimer教授在北京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ldquo 我们正在创建一个免费的、在线的基因组百科全书或参考数据库,以确保在食源性疾病暴发时,科学家和公共卫生专家可以很快确定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并且使用自动化信息处理方法追踪到其在食物供应中的源头。&rdquo   中美双方将开展多项合作   随着食品供应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产业,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的责任,Bart Weimer教授希望通过全球的合作,为国际公共健康管理带来一种新的模式。他说,该项计划还将彻底改变农业检测中现行的一些方法,以提高对食物链各环节(从农场到餐桌)分子检测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在中国,对于食源性致病菌的基因研究还刚刚开始,北京诺塞基因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曾参与2003年全人类基因组测序项目,并一直关注着基因检测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趋势。此次由该中心牵头,联手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微生物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基因资源与分子发育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三方形成中国科学家团队,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Bart Weimer博士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将在全球食源性致病菌基因研究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为数据共享、市场开发和技术应用提供有效的应用平台。   记者了解到,在&ldquo 十万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基因组计划&rdquo 签约项目中,中美双方的合作包括以下七大方面:一是中美专家在科学和技术人员之间培训和交流 二是&ldquo 十万病原基因组项目&rdquo 的基因组测序技术在亚洲范围内的扩大合作 三是生物资源的交换 四是项目相关信息和生物信息学的交换 五是联合发表科学出版物 六是争取两国对此合作项目联合资助。   中国将建立综合性基因数据库   中美合作开展&ldquo 十万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基因组计划&rdquo ,对于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的发展是一次新的机遇。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总经理李秉珅表示,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最初是为了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而建立的,但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诺赛研究中心的发展亟须新活力的注入,实现体制上的改革与转变。&ldquo 此次国际合作的开展对于诺赛的未来发展意义深远,诺赛将再前期投入500万元用于平台建设和研发需要,我们也期待着政府能够给予项目更多的支持&rdquo ,李秉坤强调。   在本次合作中,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的主要职责是进行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基因测序与收集工作,同时,以高通量测序技术建立和完善生物信息分析平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微生物与免疫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朱宝利教授称,他们将实现对大样本食源性病毒基因的总监控,对外公布基因测序相关数据,并且建立综合性基因数据库。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王英典院长告诉记者,病源性病菌基因数据库的建立对于国家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当前,中国市场上食品并未进行食源性病源微生物检测,因此,与美国合作建立病源性基因组数据库,将为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以及环境安全问题提供更加有效便捷廉价的解决方案。北京师范大学将利用&ldquo 基因资源与分子发育北京市重点实验室&rdquo ,与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微生物所共同建立技术平台和功能实验室。   作为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一直承担着引领技术创新,促进国际交流和成果转化的作用,该中心主任雷霆在阐述此次国际合作的意义时指出,中美双方在国际化平台上,将打破原有的研发合作模式,遵循各项法律法规,强调生物材料如微生物分离株、DNA序列及微生物综合数字的转移和共享,同时,对于知识产权将做出合理的界定,为推动基因组测序技术推广、学术交流和人员培训开展更多合作。   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对于&ldquo 十万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基因组计划&rdquo 的国际合作平台的建立给予了积极肯定。她表示,目前的食品安全、土地环境污染以及农业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而基因技术将为上述领域带来跨越式飞跃,尽管现在应用还不很明朗,但是,未来技术产业化和市场空间前景不可预期。她说,&ldquo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非常强调国际合作,此次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Bart Weimer博士建立合作,将在创新技术、人才培养、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企业成果转化上开辟出新的模式。   据了解,中美双方关于&ldquo 十万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基因组计划&rdquo 已正式签订合作备忘录,并制定了合作框架,有望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开始基因测序样本的研发和数据库建立。
  • 国家卫健委等13部发布《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
    为积极应对微生物耐药带来的挑战,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更好地保护人民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部门联合制定了《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包括四方面内容,即总体要求、主要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一)总体要求:《行动计划》确立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施策的原则,聚焦微生物耐药存在的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模式。到2025年,在微生物耐药国家治理体系、公众健康素养、专业人员防控能力、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科技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均取得明显进步。(二)主要目标: 以定量指标为主设立了9项指标,作为遏制微生物耐药工作的重要导向。同时,将作为《行动计划》年度进展监测和评估的主要依据。(三)主要任务:《行动计划》根据当前形势和问题形成了8项主要任务,并明确了每项任务的责任部门。一是坚持预防为主,降低感染发生率。二是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耐药认识水平。三是加强培养培训,提高专业人员防控能力。四是强化行业监管,合理应用抗微生物药物。五是完善监测评价体系,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六是加强相关药物器械的供应保障。七是加强微生物耐药防控的科技研发。八是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四)保障措施:《行动计划》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和监测评估,建立完善应对微生物耐药有关部门间协调联系机制。加强执行过程监测和结果评估,推动任务落实。充分发挥专家力量,提供技术支撑。从多个方面保障遏制微生物耐药工作的有效落实和可持续。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实施以来,我国采取遏制耐药综合治理策略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部分常见微生物耐药问题仍在加剧,地区和机构之间耐药防控水平存在差异,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为加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遏制微生物耐药,更好地保护人民健康,在总结评估前期工作基础上,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施策的原则,聚焦微生物耐药存在的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模式,有效控制人类和动物源主要病原微生物耐药形势。到2025年,应对微生物耐药的国家治理体系基本完善,公众微生物耐药防控相关健康素养大幅提升,医疗卫生和动物卫生专业人员微生物耐药防控能力显著提高,人类和动物抗微生物药物应用和耐药监测评价体系更加健全,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微生物耐药防控的科学技术研究进一步加快、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推进。二、主要指标2022-2025年,主要达成以下指标:(一)医疗机构内耐药菌感染及社区获得性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持续下降。(二)人类和动物源主要病原微生物的耐药率持续降低或耐药增长率下降。(三)城乡居民对微生物耐药问题的知晓率和感染预防、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知识的正确率均达到80%,使用行为的正确率达到60%;全国中小学生微生物耐药、感染预防和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的健康教育达到全覆盖。(四)全国医务人员、规模养殖场执业兽医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的培训实现全覆盖,知识掌握正确率达到80%以上。(五)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和住院抗菌药物医嘱的适宜率均达到75%以上。(六)药品零售企业凭处方销售抗微生物处方药物的比例达到100%;兽药经营企业凭兽医处方销售兽用抗微生物药物的比例达到80%。(七)人类、动物抗微生物药物应用和耐药监测网络覆盖率持续提高;抗微生物药物应用和耐药评价体系更加健全。(八)研发上市全新抗微生物药物1-3个;研发新型微生物诊断仪器设备和试剂5-10项。(九)初步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临床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折点标准体系。三、主要任务(一)坚持预防为主,降低感染发生率。1.加强医疗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将医疗机构感染防控与抗微生物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统筹推进,加大对感染防控工作的投入力度,包括感控专业人员配备和感控技术能力建设等。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感染防控各项制度、规范及标准,研究制订重要耐药微生物感染的循证防控措施,降低医疗机构内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加强医疗废物源头分类。加强对医疗机构内保洁、保安等非卫生技术人员感染防控的基础知识教育和行为规范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按职责分工负责)2.加强水、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社会形成文明卫生习惯。保障家庭、社区、卫生保健机构饮用水安全。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加强养殖场所、屠宰场所、食品生产车间等场所卫生管理,预防动物疫病,保障食品安全。多措并举,预防和减少社区获得性感染。(国家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国家疾控局按职责分工负责)3.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环境污染防治。加强生活污水、医疗废水与废物、制药企业生产废水、养殖业和食品生产废水等规范处理。严格落实抗微生物药物制药相关产业园区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强化抗微生物药物污染排放管控工作,推动抗微生物药物废弃物减量化。开展水环境中抗微生物药物监测试点。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环境污染防治监管能力建设。(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4.加强感染病疫苗接种工作。进一步加强感染病相关疫苗的接种工作,增强人和动物对可预防感染病的抵抗能力,减少感染病发病率,降低抗微生物药物使用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国家疾控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耐药认识水平。1.加大城乡居民宣教力度。与《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对微生物耐药问题的认识,提高感染预防和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的知识水平。促进个人卫生防护,纠正无处方抗微生物药物使用治疗行为,引导公众在医师、药师指导下合理应用抗微生物药物。(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国家广电总局、农业农村部按职责分工负责)2.广泛开展中小学生科普宣传。在中小学开展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与微生物耐药科普宣传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感染病预防和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观念,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合理用药行为。(教育部牵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参与)3.定期举办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活动。在每年11月与世界卫生组织同步开展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活动,通过拍摄公益宣传片、设计宣传海报、开设公众微信号、组织知识互动问答等多种方式,宣传感染预防、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与微生物耐药知识,切实提高全社会对微生物耐药的认识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牵头,国家广电总局参与)(三)加强培养培训,提高专业人员防控能力。1.加强院校人才培养。以需求为导向,培养壮大感染防控、感染病学、药学、微生物、兽医等专业人才队伍。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在有关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微生物耐药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鼓励生物学、医学、药学、农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加强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促进实现医防融合。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临床医学、动物医学、药学等专业开设微生物耐药、感染防控、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等课程,或在相关课程中增加相应教学内容。(教育部牵头,国家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参与)2.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加强医务人员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与耐药防控的日常培训,鼓励有关专业组织、学协会等开展高质量培训,树立培训品牌。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育手段,提升医务人员微生物耐药防控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定期对医师和药师进行培训和考核,经考核合格的,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者抗菌药物调剂资格。(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3.加强养殖业与兽医从业人员教育。深入推进“科学使用兽用抗菌药”公益宣传接力行动。加大兽医和养殖从业人员动物疫病防控、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的培训力度,不断扩大覆盖面。将兽用抗菌药物使用规范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课程体系。(农业农村部负责)(四)强化行业监管,合理应用抗微生物药物。1.提高抗微生物药物临床应用水平。医疗机构要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抗微生物药物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标准等,以改善感染病转归和提高医疗质量为目标,创新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监管能力和效率。加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病科建设,规范诊治细菌真菌感染;强化临床微生物室建设,通过参加实验室室间质评、推广耐药菌快速诊断技术等,提升病原学诊断能力;大力培养抗感染领域临床药师,率先在儿科等重点科室配备专职药师。加强对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私人诊所等医疗机构的技术支持和监管,督促其不断提高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2.加强兽用抗微生物药物监督管理。推动制定兽用抗微生物药物安全使用指导原则和管理办法。加强动物医院、动物诊所、养殖场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兽用抗微生物药物使用。围绕实施乡村振兴和食品安全战略,推进养殖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推广使用安全、高效、低残留的兽用中药等兽用抗菌药物替代产品。严格执行促生长用抗菌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计划。推行凭兽医处方销售使用兽用抗菌药。继续开展兽用抗微生物药物安全风险评估和兽药残留监控,维护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农业农村部负责)3.严格抗微生物药物销售监管。严格落实药品零售企业凭处方销售抗微生物处方药物,加大对零售药店、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等药物流通渠道的监管力度。严禁使用未经诊断自动生成的处方。严厉打击药品经营领域销售假冒伪劣抗微生物药物行为。(国家药监局负责)4.发挥医保支付对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合理测算感染性疾病诊疗相关费用。根据临床需求和医保基金情况,动态调整医保药品目录,将临床价值高、患者获益明显、经济性评价优良的抗微生物药物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科学开展抗微生物药物的医保谈判、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并加强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国家医保局牵头,国家卫生健康委配合)(五)完善监测评价体系,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1.完善抗微生物药物临床监测系统。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细菌耐药监测网、真菌病监测网和医疗机构感染监测网建设,扩大监测覆盖范围。完善监测指标和监测方式,提高数据质量和分析效率,充分发挥监测网对临床诊疗和行业管理的监督、指导作用。加强监测网之间数据联动,探索建立监测网即时数据对多重耐药菌暴发流行的快速预警机制。(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2.建立健全动物诊疗、养殖领域监测网络。推动建立健全兽用抗微生物药物应用监测网和动物源微生物耐药监测网,完善动物源细菌耐药监测网,监测面逐步覆盖养殖场、动物医院、动物诊所、畜禽屠宰场所,获得兽用抗微生物药物使用数据和动物源微生物耐药数据。积极开展普遍监测、主动监测和目标监测工作,关注动物重点病原体、人畜共生和相关共生分离菌,加强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农业农村部负责)3.实现不同领域的监测结果综合应用。加快建立人类医疗、动物诊疗、养殖领域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和微生物耐药监测的协作机制,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医疗与养殖领域加强抗微生物药物应用管理提供依据。建立国家微生物耐药参比实验室和生物标本库。建立耐药研究与监测技术标准体系,收集保存分离到的各种耐药微生物,提供临床与研究所需标准菌株。(国家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负责)4.建立健全微生物耐药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制度。加强微生物耐药生物安全风险监测,提高微生物耐药生物安全风险识别和分析能力。根据风险监测的数据、资料等信息,定期组织开展微生物耐药生物安全风险调查评估,建立预警制度。(国家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按职责分工负责)(六)加强相关药物器械的供应保障。1.加快临床急需新药和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对于耐药感染预防、诊断和治疗相关临床急需的新药、疫苗、创新医疗器械等,依程序优先审评审批。加强对抗微生物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及评价工作。(国家药监局负责)2.推进微生物耐药防控相关产业发展。推动抗微生物药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科研单位加强协作,围绕原辅料、新型制药设备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技术产品攻关,补齐产业链短板弱项。鼓励企业开发和应用连续合成、生物转化等绿色生产工艺,加强生产过程自动化、密闭化改造,提升“三废”综合处置水平,促进抗微生物药物原料药生产绿色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七)加强微生物耐药防控的科技研发。1.推动新型抗微生物药物、诊断工具、疫苗、抗微生物药物替代品等研发与转化应用。建立多学科协同创新的联合攻关机制,推动微生物耐药防控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的成果产出与转化应用。鼓励研发耐药菌感染快速诊断设备和试剂,支持开发价廉、易推广的药物浓度监测技术。支持耐药菌感染诊治与防控研究,包括新的治疗方案、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策略以及抗微生物药物上市后评价等。开展临床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折点研究和标准制定。重点加强孕产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适用抗微生物药物的研发,进一步加强中成药等可替代抗微生物药物的研发。推动动物专用抗微生物药物和兽用抗微生物药物替代品的研究与开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科技部、国家药监局、农业农村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支持开展微生物耐药分子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和传播机制研究。及时掌握我国不同地区、人群、医疗机构、动物、环境等微生物耐药流行病学特点及发展趋势,阐明微生物致病、耐药及其传播机制,为制订耐药防控策略与研究开发新药物新技术提供科学数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部、农业农村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开展抗微生物药物环境污染防控研究。研发环境中抗微生物药物分析技术,开展环境中残留的抗微生物药物可能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科技部、生态环境部按职责分工负责)(八)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围绕全球微生物耐药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开展多层面交流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微生物耐药领域先进理念、高新技术和经验做法,积极为全球微生物耐药防控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结合工作开展情况和科技发展优势,在防控策略与技术标准制订、监测评估、研究开发、技术推广、人才培养、专题研讨等方面,继续推进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和多边科技合作。在“一带一路”和“健康丝绸之路”等合作框架下,重点推进国际耐药监测协作、控制耐药菌跨地区跨国界传播等工作。积极支持需要帮助的国家和地区开展耐药防控活动。(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农业农村部、科技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应对微生物耐药有关部门间协调联系机制,加强常态化信息沟通,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大对相关工作的支持力度,保障工作可持续性。根据本行动计划,制定年度工作重点,并将工作任务措施分解到具体部门,促进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如期实现各项工作目标。各地要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于2022年12月底前书面报送至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开展监测评估。国家层面建立行动计划执行过程监测和结果评估机制。围绕工作目标和任务,健全评估指标体系,明确评估主体和内容,开展年度工作评估和具体措施实施的质量改善研究。根据监测评估情况适时发布行动计划实施进展专题报告,对好的经验做法积极推广,对遇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各省(区、市)按要求开展本地区监测评估,推进任务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发挥专家力量。建立完善国家遏制微生物耐药咨询专家委员会,推进不同领域、多学科专家沟通交流,为战略研究、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咨询,为行动计划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及时提出行动计划调整建议,推动完善相关指南和技术规范。各地可以成立本地区的遏制微生物耐药咨询专家委员会,强化技术支持。(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 “万种微生物基因组计划”在深圳启动
    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联合中国微生物领域顶尖研究机构、院校和企业组成的&ldquo 万种微生物基因计划&rdquo ,八月一日在深圳启动。   据悉,该计划是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在&ldquo 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rdquo 后启动的又一重大基因组计划,目前该计划的地位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该计划预计在三年内完成一万种微生物物种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的构建,并以此为核心开展一系列基因水平上的探索和研究,将推动中国微生物基因组学深入、系统的研究。其目的是打造微生物全基因组的&ldquo 百科全书&rdquo ,完成&ldquo 生命之树&rdquo 计划的微生物分支,并带动相关学科及产业的发展。   该计划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工业微生物、农业微生物、医学微生物等,研究种类包括古细菌、细菌、真菌、源生物、藻类和病毒。   据介绍,微生物是地球上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物种,也是工业生物技术的核心及重要的国际竞争战略资源之一。&ldquo 万种微生物基因组计划&rdquo 将促进发酵业、制药业、食品加工业的升级换代和推动新型生物能源、绿色制造、疫苗生产、环保产业的发展,为解决&ldquo 三农&rdquo 问题,实现节能减排和生物安全,拉动内需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表示,&ldquo 万种微生物基因组计划&rdquo 标志着微生物科学的新开始,表明了微生物研究探索出崭新的研究策略和中国科学家勇于攀登的精神。   华大基因成立于一九九九年,目前拥有世界顶尖的测序及信息分析能力,已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物种的基因组计划。
  • 国家科技计划改革解读——第一届生命组学与精准医学大会精彩报告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5年12月11日,“第一届生命组学与精准医学大会” 在北京空管科技交流中心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以及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CNHUPO)主办,生命科学领域顶尖杂志Science 和首都医科大学检验诊断学系联合主办。 br/ /p p   12月13日上午,大会邀请到了国家科技部领导、中科院院士、美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等重量级嘉宾做大会报告,报告涉及科技改革政策解读、肿瘤精准医学、病原学精准诊断等方面的精彩内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王处长.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accf28f4-1fe5-4d6a-9b02-4a32cffb429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中心前沿生物技术处处长王德平 /strong /p p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成立了近百个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了大量科研项目,取得了一大批举世瞩目的重大科研成果,有力支撑了现代化建设事业。但随着新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开始凸显。来自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中心前沿生物技术处处长王德平在报告中总结到,以上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方面:资源配置“碎片化”;未能聚焦国家战略目标要求;重复、分散、封闭、低效;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须进一步适应创新规律。王德平进一步全面解读了国家科技改革的计划、目标、原则和主要任务,以及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和科技计划的布局等问题。 /p p   2015年1月7日,由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批准,整合形成五类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地和人才专项)。 /p p   2015年启动了6个专项试点,生命科学方向包括干细胞与转化医学、重大医疗器械研制,农业方向包括主要农作物育种、基于粮食稳产增长的化肥农药减施,另外是新能源汽车和大气污染防治。 /p p   王德平介绍到,2015-2016年科技改革的工作计划是基本完成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优化整合工作,基本建成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科技计划安排和预算配置的统筹协调。计划到2017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实行公开竞争方式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将全部整合到新的五类科技计划中,项目数量将大幅减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1e7b700e-dfd3-42dd-a2d1-f0c5e59aa4d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美国科学院资深院士Charles Cantor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美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学家、人类基因组计划创始人之一Charles Cantor,现任美国著名生物高科技企业西格诺公司(Sequenom Inc.)的首席科学家,他兼任波士顿大学生物高科技中心主任和生物医学工程教授,曾任哥伦比亚大学人类遗传学主任及加州大学贝克里分校教授,曾是美国能原部下属的人类基因组中心(Human Genome Project)首届主任,一共发表了450余篇国际学术论文,编写了三卷本的经典教科书《生物物理化学》和基因组学的第一本教科书《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与技术》。本次大会报告中,Charles Cantor院士解释了精准医学是什么、怎样做到精准医学以及核酸质谱技术的优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石.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fd16f5ad-310f-49b7-a851-a5201e3d815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 /strong /p p   肺癌的内科治疗在过去的十年已经取得显著进展。21世纪初,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上可以根据各种分子标志物表达的不同将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进行分子表型分类,并以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驱动性基因为靶点,研发新的药物,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未来,基于分子靶点的精准医疗是肺癌内科治疗的方向。 /p p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教授给大家介绍了目前NSCLC的分子治疗进展,主要包括EGFR-TKI、ALK-TKI、其他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其中,EGFR基因是肺癌众多驱动基因中目前研究最多、证据最充分、了解最透彻的一个分子靶点,以EGFR为靶点的治疗(EGFR-TKI)已经应用于晚期NSCLC的各个阶段。截至2014年12月全国共有110家医院建立了院内EGFR基因突变检测平台。石远凯在报告中总结到,国内外诊疗NSCLC指南及规范均推荐:晚期NSCLC患者应在治疗前明确EGFR、ALK基因状态;EGFR基因敏感突变阳性患者,应一线给予EGFR-TKI治疗;ALK融合基因阳性患者,应用克唑替尼。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徐.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ca09261c-e9b9-42e4-af0e-d8d42f6385d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徐英春 /strong /p p   目前,感染性疾病日益肆虐猖獗,比如SARS、H7N9、埃博拉出血热等传染性疾病。所以,临床微生物检测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场地要求及人员经验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的学科之一。 /p p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临床生物标本管理中心主任徐英春,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临床病原菌实验室诊断、耐药机制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现主持的在研课题及子课题包括:科技部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呼吸道感染病毒谱的筛查及病原体前沿组学检测技术平台的建设等众多项目。徐英春在本次报告中结合不同病例分别介绍了几种用于临床微生物鉴定的技术,包括Xpert MTB/RIF检测技术、恒温扩增蝶式芯片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提取DNA+PCR扩增+测序)、质谱、液相芯片法、直接荧光染色、MALDI-TOF-MS、多重巢式PCR。 /p p   此外,中科院院士、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毒物研究所所长、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主任、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主任张学敏,也以“认识肿瘤”为主题介绍了他们在肿瘤精准医学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 /p
  •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新一届专家组在京成立
    2011年2月15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新一届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科技部副部长陈小娅出席会议,科技部基础司和基础研究管理中心领导、相关负责人及纳米研究等五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近1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现场   陈小娅副部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她指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自实施以来,在973计划框架下,在基础研究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增强我国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能力,提升长远竞争力,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小娅副部长   本次会议是新一届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专家组的每一位成员,不仅是科学的领军人物,还肩负着为国家科技发展提供战略咨询的使命,希望专家组能够畅所欲言,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组织实施献计献策。她希望新一届专家组在未来的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专家组的战略咨询作用,大力推动原始性创新,聚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继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和科学、求真、务实的作风,按照科技部党组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要求,讨论落实新的工作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陈小娅副部长为专家颁发聘书   科技部基础司司长张先恩宣读了成立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新一届专家组的通知,科技部基础司副司长廖小罕作了关于专家组工作机制的说明。大会向新一届专家组颁发了聘书。专家组分组报告了各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一五”总体执行情况,并就专家组工作机制、“十二五”规划及2011年重要支持方向建议进行了讨论。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科学问题上的研究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形成相关优势与特色研究领域,促进我国持续创新能力迅速提高,显著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大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重点跨越。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视场生物成像分析仪”项目启动
    p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大视场生物成像分析仪”项目启动会在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有限公司举行,项目专家组成员、主管部门负责人、项目骨干等20余家单位的近5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p p   项目责任专家、中科院沈阳科学仪器研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雷震霖代表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基本情况、项目部署情况,对项目过程管理、组织管理等重要节点进行了解读。他希望项目牵头单位和课题承担单位履行责任、加强管理、把项目各项工作做细做实。 /p p   据项目负责人、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研究员董文飞介绍,稀有细胞和痕量病原微生物对疾病检测、生殖健康、环境卫生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大视场生物成像分析仪”项目基于对稀有细胞快速检测的需求,通过攻克大视场高分辨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设计技术、大面阵高分辨探测器和大面积单层细胞推片技术等三个关键技术,开发新型大视场高分辨生物成像分析仪。 /p p   该项目仪器研制技术路线采用模块式结构,包括大视场高分辨光学成像系统、大面阵高分辨探测器、大面积单层细胞推片机、自动识别快速软件、样品前处理、大面阵多光谱光源和运动控制模块等模块,同时开展在稀有细胞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示范,为仪器的工程化产业化及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p p   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庆伟表示,此项目研制的大视场生物成像分析仪将填补国内市场空白,验收三年内预期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极大带动科学仪器系统集成创新,有效提升我国高端生物成像仪器设备行业整体创新水平与自我装备能力。 /p p   会上,严庆伟宣布了项目总体组、技术专家组、用户委员会名单,并颁发聘书,表示将做好项目管理和协调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并按期完成。 /p p   据悉,该项目由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苏州国科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中检国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广东科鉴检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共同承担。 /p p /p
  • 全文曝光|拜登签署启动《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
    2022 年9月12日,白宫官网发布简报,宣布了美国总统拜登已经正式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以启动一项《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National Biotechnology and Biomanufacturing Initiative)。在白宫同期发布的情况说明书中,其对于这一计划的背景释义,是这样的:“借助生物技术,我们可以对微生物进行编程,以制造特殊化学品和化合物,这一过程称为‘生物制造’。这些进步促使工业界接受生物制造以作为基于石油基的替代品来重塑塑料、燃料、材料和药品等产品。行业分析表明,在本世纪末之前,生物工程可能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 1/3 以上,价值接近 30 万亿美元。”很显然,此项技术所针对的技术核心,直指合成生物学。而在稍早时候,在周日的电话会议上,美国高级官员因面对提问而解释该计划时,更是直接这样说道:“一个挑战是:我们可能在生物工程和合成生物学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如果一家公司,尤其是没有能力在内部制造所有东西的小公司,除非我们真正扩大生物制造基地,否则它就必须走出国门去寻找基础设施。”有媒体指出,该举动为“针对中国。”彭博社在10日的报道称,美国国家安全和情报官员“特别担心对中国先进生物制造基础设施的依赖”。过去20年里,随着全球分工的细化,包括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药物和抗生素等药品制造业,很多从美国、欧洲和日本转移到了中国。有美国医学专家担心“美国依赖中国药品是个大问题”。但有分析认为,实际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生物技术产业之一,并在研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创新生物制药的数量仍然很低,短期内不会对美国的全球地位产生威胁。同时,有中国网友评论,签署该计划将对我国生物制药制造业等行业带来一定影响。全文如下:关于推进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创新以实现可持续、安全和可靠的美国生物经济的行政命令根据美国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作为总统的权力,特此命令如下:第 1 节。政策。本届政府的政策是协调整个政府的方法,以推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在健康、气候变化、能源、粮食安全、农业、供应链弹性以及国家和经济安全方面的创新解决方案。该政策及其成果的核心是公平、道德、安全和安保原则,这些原则使人们能够以有利于所有美国人和全球社会并保持美国技术领先地位和经济竞争力的方式获得技术、流程和产品。生物技术利用生物学的力量创造新的服务和产品,为发展美国经济和劳动力以及改善我们的生活和环境质量提供机会。源自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的经济活动被称为“生物经济”。COVID-19 大流行证明了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在开发和生产保护美国人和世界的救生诊断、治疗和疫苗方面的重要作用。尽管目前这些技术的力量在人类健康方面最为突出,但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也可用于实现我们的气候和能源目标、改善粮食安全和可持续性、保护我们的供应链,并在全球范围内发展经济整个美国。为了帮助我们实现社会目标的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美国需要投资于基础科学能力。我们需要开发基因工程技术和技术,以便能够为细胞编写电路并以与我们编写软件和编写计算机程序相同的方式对生物学进行可预测的编程;释放生物数据的力量,包括通过计算工具和人工智能;推进规模化生产科学,同时减少商业化障碍,以便创新技术和产品能够更快地进入市场。同时,我们必须采取具体措施降低与生物技术进步相关的生物风险。我们需要投资和促进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以确保以符合美国原则和价值观以及国际最佳实践的方式开发和部署生物技术,而不是导致对人、动物或动物造成意外或蓄意伤害的方式。环境。此外,我们必须保护美国的生物经济,因为外国对手和战略竞争对手都使用合法和非法手段获取美国的技术和数据,包括生物数据以及专有或竞争前信息,这威胁到美国的经济竞争力和国家安全.我们还必须确保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的使用是合乎道德和负责任的;以公平和公共利益为基础,符合 2021 年 1 月 20 日第 13985 号行政命令(通过联邦政府促进种族平等和对服务欠缺社区的支持);并符合对人权的尊重。资源应该得到公正和公平的投资,使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技术造福于所有美国人,特别是服务欠缺社区的人,以及更广泛的全球社区。为实现这些目标,本届政府的政策是:(a) 支持和协调联邦对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关键研发(R&D)领域的投资,以进一步实现社会目标;(b) 培育促进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创新的生物数据生态系统,同时遵守安全、隐私和负责任的研究行为原则;(c) 提高和扩大国内生物制造生产能力和工艺,同时加大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的试点和原型设计力度,加快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d) 促进可持续生物质生产,为美国农业生产者和林地所有者制定气候智能型激励措施;(e) 扩大生物能源和生物基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机会;(f) 培训和支持多样化、熟练的劳动力和来自不同群体的下一代领导人,以推进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g) 澄清和简化法规,为基于科学和风险、可预测、高效和透明的系统服务,以支持生物技术产品的安全使用;(h) 将生物风险管理提升为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研发生命周期的基石,包括为应用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创新提供研究和投资;(i) 促进标准、建立衡量标准并开发系统以发展和评估生物经济状况;更好地为生物经济的政策、决策和投资提供信息;并确保生物经济的公平和合乎道德的发展;(j) 通过采用前瞻性、积极主动的方法来评估和预测威胁、风险和潜在漏洞(包括外国对手的数字入侵、操纵和渗出努力),并与私营部门和其他相关利益攸关方共同降低风险,以保护技术领先地位和经济竞争力;和(k) 以符合美国原则和价值观并促进安全可靠的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研究、创新以及产品开发和使用的最佳实践的方式,让国际社会加强生物技术研发合作。根据该命令为推进这些政策所做的努力应统称为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倡议。2. 协调。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APNSA) 应与总统经济政策助理 (APEP) 和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 (OSTP) 协商,协调行政部门必要的行动通过 2021 年 2 月 4 日第 2 号国家安全备忘录(更新国家安全委员会系统)(NSM-2 流程)中描述的跨部门流程来执行此命令。在执行本命令时,机构负责人(定义见本命令第 13 节)应酌情并根据适用法律咨询外部利益相关者,例如行业内的利益相关者;学术界 非政府组织;社区;工人工会 和州、地方、部落、3 . 利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研发来进一步实现社会目标。(a) 在本命令发布之日起 180 天内,本节 (a)(i)-(v) 小节中指定的机构负责人应提交以下关于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的报告,以进一步实现与健康相关的社会目标,气候变化和能源、食品和农业创新、弹性供应链以及跨领域的科学进步。报告应通过 APNSA 提交给总统,并与管理和预算办公室 (OMB) 主任、APEP、总统国内政策助理 (APDP) 和 OSTP 主任协调。(i) 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 (HHS) 应与部长确定的适当机构负责人协商,提交一份报告,评估如何利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来实现医学突破,减轻总体疾病负担,并改善健康结果。(ii) 能源部长应与部长确定的相关机构负责人协商,提交一份报告,评估如何使用生物技术、生物制造、生物能源和生物基产品来解决原因并适应和减轻影响气候变化,包括固碳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iii) 农业部长应与部长确定的相关机构负责人协商,提交一份报告,评估如何将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用于粮食和农业创新,包括通过提高可持续性和土地保护;提高食品质量和营养;增加和保护农业产量;防止动植物病虫害;并培育替代食物来源。(iv) 商务部长应与国防部长、HHS 部长以及商务部长确定的其他相关机构的负责人协商,提交一份报告,评估如何利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来加强美国供应链的弹性。(v)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主任应与主任确定的有关机构负责人协商,提交一份报告,确定高度优先的基础和受应用启发的基础研究目标,以推进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和解决本节中确定的社会目标。(b) 本节 (a) 小节中规定的每份报告应确定实现本节 (a) 小节所述总体目标的高度优先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需求,以及公私合作的机会。每份报告还应包括加强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的行动建议,以降低整个生物技术研发和生物制造生命周期中的风险。(c) 在收到本节 (a) 小节要求的报告后 100 天内,OSTP 主任与 OMB 主任、APNSA、APEP、APDP 和确定的适当机构负责人协调通过 NSM-2 流程,应制定计划(实施计划)以实施报告中的建议。本实施计划的制定还应包括就本节 (a) 小节所要求的报告中所含建议的潜在道德影响或其他社会影响(包括环境可持续性和环境正义)征求外部专家的意见。实施计划应包括评估并就任何此类影响或影响提出建议。(d) 在本命令发出之日起 90 天内,OMB 主任应与通过 NSM-2 流程确定的适当机构负责人协商,执行预算横切以确定机构在生物技术方面的现有支出水平——和生物制造相关活动,为制定本节 (c) 小节所述的实施计划提供信息。(e) APNSA 应与 OMB 主任、APEP、APDP 和 OSTP 主任协调,审查本节 (a) 小节要求的报告,并将报告以非机密文件的形式提交给总统。形式,但可能包括分类附件。(f) APNSA 应与 OMB 主任、APEP、APDP 和 OSTP 主任协调,包括根据本节 (a) 小节提交的报告的附注备忘录以及实施计划根据本节 (c) 小节的要求,他们为推进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提出任何额外的总体建议。(g) 在本命令发布之日起的 2 年内,本节 (c) 小节要求的实施计划中针对建议的机构应向 OMB、APNSA、APEP、APDP 和OSTP 主任关于为加强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而采取的措施和分配的资源,与本节 (c) 小节中描述的实施计划一致。(h) 在本命令发布之日起 180 天内,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应向总统提交并公开一份生物经济报告,就如何保持美国在全球生物经济中的竞争力提出建议.秒。4 . 生物经济数据。(a) 为了促进美国生物经济的发展,本届政府应建立生物经济数据倡议(数据倡议),以确保高质量、范围广泛、易于访问和安全的生物数据集能够推动美国生物经济的突破。为协助制定数据倡议,OSTP 主任应与 OMB 主任和 OSTP 主任确定的适当机构负责人协调,并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协商,在 240 天内发布报告该命令的日期:(i) 确定对推动健康、气候、能源、食品、农业和生物制造以及其他生物经济相关研发最关键的数据类型和来源,包括基因组和多组信息,以及任何数据缺口;(ii) 制定一项计划,以填补任何数据空白,并以公平、标准化、安全和透明的方式使新的和现有的公共数据可查找、可访问、可互操作和可重复使用,并与支持使用的平台集成先进的计算工具;(iii) 根据本节 (a)(i) 小节所述的数据类型和来源,识别安全、隐私和其他风险(例如恶意滥用、操纵、渗漏和删除),并提供数据- 减轻这些风险的保护计划;和(iv) 概述了支持数据倡议和实现本小节中概述的目标所需的联邦资源、法律权力和行动,并附有行动时间表。(b) 国土安全部长与国防部长、农业部长、商务部长(通过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所长代理)、HHS 部长、能源部长和 OMB 主任应根据适用法律和 2021 年 5 月 12 日第 14028 号行政命令(改善国家网络安全)确定并推荐存储在联邦政府信息系统中的生物数据的相关网络安全最佳实践。(c) 商务部长通过 NIST 主任并与 HHS部长协调,在为开发建立基线安全标准时,应考虑生物相关软件,包括用于实验室设备、仪器和数据管理的软件14028 号行政命令第 4 节的规定,出售给美国政府的软件数量。秒。5.构建充满活力的国内生物制造生态系统。(a) 在本命令发布之日起 180 天内,APNSA 和 APEP 与国防部长、农业部长、商务部长、HHS 部长、能源部长、NSF 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署长应制定一项战略,确定政策建议,以扩大涵盖健康、能源、农业和工业部门的产品的国内生物制造能力,重点是促进公平,改进生物制造过程,并连接相关基础设施。此外,(b) 本节 (b)(i)-(iv) 小节中确定的机构应根据适用法律,酌情将资源用于支持充满活力的国内生物制造生态系统的计划的创建或扩展,根据本节(a)小节制定的战略:(i) NSF 应扩大其现有的区域创新引擎 计划,以推进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新兴技术;(ii) 商务部应解决生物制造供应链和相关生物技术开发基础设施方面的挑战;(iii) 国防部应鼓励扩大国内灵活的工业生物制造能力,生产可用于为国防供应链制造多种产品的各种材料;和(iv) 能源部应支持研究以加速生物能源和生物产品科学的进步,加速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工具的开发,并减少商业化的障碍,包括通过激励有前景的生物技术的工程规模扩大和生物制造的扩展容量。(c) 在本命令发布之日起 1 年内,农业部长应与部长确定的有关机构负责人协商,通过 APNSA 和 APEP 向总统提交一份计划,以支持美国生物质供应链在国内生物制造和生物基产品制造方面的弹性,同时也促进了粮食安全、环境可持续性和服务不足社区的需求。该计划应包括鼓励气候智能型生产和使用国内生物质的计划,以及预算估算,包括为 2022 财年 (FY) 拨款并在总统 2023 财年预算中提出的资金核算。(d) 在本命令发出之日起 180 天内,国土安全部部长与部长确定的适当机构负责人协调,应:(i) 向 APNSA 提供与生物经济相关的关键基础设施和国家关键功能的脆弱性评估,包括网络、物理和系统风险,以及保护和增强我们基础设施和经济的这些组成部分的建议;和(ii) 在威胁信息共享、漏洞披露和风险缓解方面加强与行业的协调,以应对美国生物经济面临的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风险,包括生物数据和相关物理和数字基础设施和设备的风险。这种协调应部分由本节 (d)(i) 小节中描述的评估通知。秒。6 . 生物基产品采购。(a) 根据 7 USC 8102 的要求,在本命令发出之日起 1 年内,尚未建立上述生物基采购计划的 7 USC 8102(a)(1)(A) 中定义的采购机构在 7 USC 8102(a)(2) 中应建立这样的程序。(b) 采购机构应要求所有相关人员(包括签约官员、采购卡经理和采购卡持有人)在本订单发出之日起 2 年内完成生物基产品采购培训。OMB 内的联邦采购政策办公室应与农业部长合作,为采购机构提供培训材料。(c) 在本命令发出之日起 180 天内以及此后每年一次,采购机构应就以下内容向 OMB 主任报告上一财政年度的支出:(i) 上一财政年度签订的包括直接采购生物基产品的合同的数量和美元价值;(ii) 上一财政年度签订的服务和建筑(包括翻新)合同的数量,其中包括使用生物基产品的语言;和(iii) 承包商在上一财政年度执行服务和建设(包括翻新)合同时实际使用的生物基产品的类型和美元价值。(d) 本节 (c) 小节中的要求不适用于根据 48 CFR 4.606(c) 向联邦采购数据系统报告的购买卡交易和其他“未报告的行为”。 (e) 在本命令发出之日起 1 年内和之后的每年,OMB 主任应公布根据本节 (c) 小节收集的数据和根据 7 USC 8102 报告的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并应使用记分卡或类似系统来鼓励增加生物基采购。(f) 在本命令发出之日起 1 年内及之后每年,采购机构应向农业部长报告无法满足其采购需求的特定类别的生物基产品,以及当前无法获得的产品和其他产品的预期性能标准。相关规范。农业部长应每年公布这一信息。当新类别的生物基产品上市时,农业部长应按照 7 USC 8102 的规定,指定新的产品类别用于首选的联邦采购。(g) 采购机构应努力在 2025 年之前增加生物基产品义务的数量或仅生物基合同的数量或美元价值,如本节 (c) 小节所述信息中所反映的,并酌情并符合适用法律。秒。7. 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劳动力。(a) 美国政府应扩大所有美国人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机会。为了支持这一目标,商务部长、劳工部长、教育部长、APDP、OSTP 主任和 NSF 主任应在本命令发布之日起 200 天内制作并公开计划协调和使用相关的联邦教育和培训计划,同时还建议采取新的努力来促进多学科教育计划。该计划应促进正式和非正式教育和培训(例如技术学校和证书课程的机会)、职业和技术教育的实施,并将职业途径扩展到现有的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学位课程。该计划还应包括对历史上黑人学院和大学、部落学院和大学以及少数族裔服务机构的重点讨论,以及机构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利用现有的法定权力来促进种族和性别平等并支持服务不足的社区,与政策一致在第 13985 号行政命令中建立。最后,该计划应说明为 2022 财年拨款并在总统 2023 财年预算中提出的资金。(b) 在本命令发布之日起 2 年内,支持本节 (a) 小节所述的相关联邦教育和培训计划的机构应与 OMB 主任协调,通过 APNSA 向总统报告,ADPD 和 OSTP 主任,关于根据本节 (a) 小节所述计划为加强劳动力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和分配的资源。8. 生物技术法规的明确性和效率。生物技术的进步正在迅速改变产品格局。当前生物技术产品监管体系的复杂性可能令人困惑,并给企业带来挑战。为了提高生物技术产品监管流程的透明度和效率,并使产品能够促进本命令第 3 节中确定的社会目标,农业部长、环境保护署署长以及食品和与 OMB 主任、ADPD 和 OSTP 主任协调的药品应:(a) 在本命令发布之日起 180 天内,确定 2017 年 1 月更新的生物技术监管协调框架或根据 6 月 11 日第 13874 号行政命令做出的政策变更中存在歧义、差距或不确定性的领域, 2019 年(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监管框架现代化),包括与开发商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合作,以及通过对生物技术新产品的横向扫描;(b) 在完成本节 (a) 小节中的任务后 100 天内,向公众提供有关每个机构的监管角色、职责和流程的简明信息,包括哪个机构或哪些机构负责监督使用生物技术开发的不同类型的产品,并酌情进行案例研究;(c) 在本命令发出之日起 280 天内,向 OMB 主任、ADPD 和 OSTP 主任提供实施监管改革的流程和时间表,包括确定可实施的法规和指导文件更新、精简或澄清;并在需要时确定潜在的新指南或法规;(d) 在本命令发布之日起 1 年内,在根据 13874 号行政命令开发的生物技术监管统一网站的基础上,在网站上包含根据本节 (b) 小节开发的信息,并使生物技术开发人员能够产品提交有关特定产品的查询,并迅速收到单一、协调的响应,该响应在可行的范围内提供信息,并在适当时提供有关开发人员必须遵循的联邦监管审查流程的非正式指导;和(e) 在本命令发出之日起的 1 年内,以及此后的 3 年内每年一次,向 OMB 主任、美国贸易代表 (USTR)、APNSA 提供有关本节实施进展的最新信息,ADPD 和 OSTP 主任。每 1 年的更新应确定应解决的法定权限中的任何差距,以提高生物技术产品监管过程的清晰度和效率,并应建议额外的行政行动和立法建议以实现这些目标。9. 通过推进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来降低风险。(a) 美国政府应发起一项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创新倡议,旨在降低与生物技术、生物制造和生物经济进步相关的生物风险。通过由 HHS 部长与部长确定的其他相关机构负责人协调建立的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创新计划,资助、开展或赞助生命科学研究的机构应实施以下行动,在适当且符合适用法律的情况下:(i) 作为优先事项,支持对应用生物安全研究和生物安全创新的投资,以降低整个生物技术研发和生物制造生命周期的生物风险;和(ii) 利用联邦对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的投资来激励和加强整个美国和国际研究企业的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实践和最佳实践。(b) 在本命令发布之日起 180 天内,HHS 部长和国土安全部长与资助、开展或赞助生命科学研究的机构协调,应制定生物经济的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计划,包括以下建议:(i) 加强应用生物安全研究并支持生物安全方面的创新,以降低整个生物技术研发和生物制造生命周期的风险;和(ii) 利用联邦在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方面的投资来加强整个生物经济研发企业的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最佳实践。(c) 在本命令发布之日起 1 年内,资助、开展或赞助生命科学研究的机构应通过总统助理和国土安全顾问向 APNSA 报告为实现小节所述目标所做的努力(a) 本节。10. 衡量生物经济。(a) 在本命令发布之日起 90 天内,商务部长应通过 NIST 主任与主任、行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确定的其他机构协商,酌情创建并公开提供生物经济词典,考虑相关的国内和国际定义,目标是协助开发生物经济的测量和测量方法,支持经济测量、风险评估和机器学习应用等用途其他人工智能工具。(b) 美国首席统计师应与农业部长、商务部长、NSF 主任以及首席统计师确定的其他相关机构的负责人协调,改进和加强联邦统计数据该系列旨在描述美国生物经济的经济价值,重点关注生物技术对生物经济的贡献。这项工作应包括:(i) 在本命令发布之日起 180 天内,通过商务部经济分析局评估制定生物经济经济贡献的国家衡量标准的可行性、范围和成本,特别是,生物技术对生物经济的贡献,包括关于是否应继续开发此类测量的建议和下一步计划;和(ii) 在本命令发出之日起 120 天内,建立一个由美国首席统计师担任主席的机构间技术工作组 (ITWG),其中包括农业部、商务部、OSTP 的代表,NSF 和美国首席统计师确定的其他适当机构。(A) 在本命令发出之日起 1 年内,ITWG 应向经济分类政策委员会推荐北38 USC 3698(f)(4) 赋予该词的含义。(o) “外国对手”一词具有 2021 年 6 月 9 日第 14034 号行政命令(保护美国人的敏感数据免受外国对手侵害)第 3(b) 节赋予该词的含义。(p) 术语“生命科学”是指研究或使用活生物体、病毒或其产品的所有科学,包括生物学的所有学科和生物科学的所有应用(包括生物技术、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和制药和生物医学研究和技术),但不包括与放射性物质或非生物来源的有毒化学品或毒素的合成类似物相关的科学研究。14 . 一般规定。(a) 本命令中的任何内容均不得解释为损害或以其他方式影响:(i) 法律赋予行政部门或机构或其负责人的权力;或者(ii) OMB 主任与预算、行政或立法提案有关的职能。(b) 本命令的实施应符合适用法律并视拨款情况而定。(c) 本命令无意也不会为任何一方针对美国、其部门、机构或实体、其官员、雇员创造任何可在法律上或衡平法上强制执行的实质性或程序性权利或利益,或代理人,或任何其他人。 约瑟夫R拜登 JR
  • 863计划专家委员会和主题专家组专家名单公布
    3月27日,“十二五”863计划专家委员会和主题专家组成立大会暨专家培训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王志刚,副部长张来武、曹健林、王伟中出席了会议。“十二五”863计划专家委员会、主题专家组全体成员以及来自国务院有关部门、总装备部和行业协会代表共4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王志刚副书记主持,曹健林副部长宣布了“十二五”863计划专家委员会和主题专家组名单。万钢部长等领导向给专家委员会和主题专家组专家颁发了聘书。 关于聘任“十二五”863计划专家委员会和主题专家组专家的通知 国科发计〔2012〕150号   各有关单位: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做好“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各项工作,根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管理办法》,科技部研究决定,聘任马颂德等44名同志为“十二五”863计划专家委员会专家,聘期为四年(名单见附件1) 聘任吴建平等273位同志为“十二五”863计划主题专家组专家,聘期为三年(名单见附件2)。   请各有关单位积极配合和支持863计划专家委员会和主题专家组的工作。   附件:   1.“十二五”863计划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   2.“十二五”863计划主题专家组成员名单   科学技术部   二O一二年三月十九日   附件1: “十二五”863计划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   主 任:马颂德   副主任:干勇、卢锡城   成 员*:马克、方滨兴、王天然、冯飞、甘中学、石定寰、宁滨、任茂东、旭日干、曲久辉、江雷、何鸣鸿、吴一戎、吴启迪、张守攻、张晓鲁、怀进鹏、李国安、李俊峰、李培根、杜铭华、陈志、陈晓亚、欧阳平凯、欧阳明高、郑南宁、贺福初、赵福全、唐启升、袁士义、徐坚、郭华东、陶平、黄伯云、强伯勤、曾恒一、蒋开喜、褚健、赖明、黎懋明、薛澜   *说明: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附件2: “十二五”863计划主题专家组成员名单   一、信息技术领域   1. 网络与通信技术主题   吴建平(召集人)、余少华、张平、卜智勇、季新生、汪春霆、吴春明   2. 先进计算技术主题   梅宏(召集人)、王恩东、谭铁牛、谢向辉、金海、左德承、黄河燕   3. 信息安全技术主题   荆继武(召集人)、杨义先、贾焰、胡传平、云晓春   4. 虚拟现实与数字媒体技术主题   王涌天(召集人)、杨红雨、李波、王兆其   5. 微电子与光电子技术主题   魏少军(召集人)、徐炜遐、黄如、时龙兴、祝宁华   二、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   1. 前沿生物技术主题   金力(召集人)、程京、高福、陈超、陆祖宏   2. 医药生物技术主题   詹启敏(召集人)、魏于全、夏宁邵、陈志南、王军志   3. 现代医学技术主题   曹雪涛(召集人)、王红阳、付小兵、沈中阳、田卫东   4. 工业生物技术主题   马延和(召集人)、黄和、元英进、杨立荣、庄英萍   5. 生物资源与安全技术主题   陈薇(召集人)、张润志、王健伟、钟扬   三、新材料技术领域   1. 新型功能与智能材料技术主题   周少雄(召集人)、张劲松、王军、柳清菊、黄云辉、刘若鹏   2. 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技术主题   张国庆(召集人)、周科朝、刘庆、周光远、胡文彬、程新   3. 纳米材料与器件技术主题   陈建峰(召集人)、李玉宝、暴宁钟、杨辉、徐科   4. 新型电子材料与器件技术主题   潘峰(召集人)、陈弘达、林文雄、樊仲维、杨中民   5. 材料设计制备与安全服役技术主题   谢建新(召集人)、秦高梧、聂祚仁、黄政仁、王笃金   四、先进制造技术领域   1. 重大装备与工艺技术主题   邵新宇(召集人)、刘强、王立平、黄明辉、黄田、邓宗全、王继生   2. 制造服务技术主题   杨海成(召集人)、孙林夫、王建民、王时龙、黄涛   3. 系统控制技术主题   杨志家(召集人)、梅雪松、阳春华、苏宏业、仲崇权、李迪   4. 微纳制造技术主题   黄庆安(召集人)、孙立宁、刘胜、陈大鹏、姜澜   5. 智能机器人技术主题   赵杰(召集人)、黄强、韩建达、刘成良、王耀南   五、先进能源技术领域   1. 可再生能源技术主题   王志峰(召集人)、王伟胜、雷廷宙、姜培学、夏登文、季杰   2. 洁净煤技术主题   任相坤(召集人)、吕清刚、许光文、徐明厚、孙绍增、曲思建、李金来   3. 先进核能及安全技术主题   周培德(召集人)、王建龙、张志俭、欧阳晓平、舒睿   4. 节能与储能技术主题   马云翔(召集人)、张欣欣、张世超、赵金保、李泓   5. 新型电力电子关键技术主题   盛况(召集人)、李崇坚、徐殿国、袁小明、于坤山   6. 氢能燃料电池与分布式供能技术主题   马建新(召集人)、丁水汀、郑津洋、杨辉、潘牧   六、资源环境技术领域   1. 固体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主题   刘炯天(召集人)、黄大年、吴爱祥、胡岳华、周爱民   2. 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主题   庞雄奇(召集人)、李阳、宋岩、方朝亮、于兴河   3. 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主题   张一敏(召集人)、柴立元、于建国、彭金辉、冯安生   4. 污染控制技术主题   戴晓虎(召集人)、高翔、陈运法、朱永官、俞汉青   5. 环境监测预警技术主题   毕军(召集人)、刘建国、邵敏、蒋新、施汉昌   6. 环境与健康保障技术主题   郑明辉(召集人)、高志贤、吴永宁、王利兵、陈景文   七、海洋技术领域   1.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技术主题   朱伟林(召集人)、沈琛、李志刚、杨胜雄、孙宝江、王进全   2.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主题   徐文(召集人)、潘锋、侯一筠、陈戈、汪东平、张杰   3. 深海探测与作业技术主题   任平(召集人)、陶春辉、张艾群、万步炎、韩端锋、周利生   4.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主题   焦炳华(召集人)、于广利、朱蓓薇、宋林生、张玉忠、金显仕   八、现代农业技术领域   1. 植物分子设计与品种创制技术主题   朱祯(召集人)、万建民、李付广、张启翔、吴平   2. 动物分子与细胞工程育种技术主题   李宁(召集人)、桂建芳、文杰、李光鹏、康相涛   3. 食品制造与安全技术主题   孙宝国(召集人)、王硕、陈昆松、胡小松、陈卫   4. 农林生物质高效转化技术主题   储富祥(召集人)、马隆龙、应汉杰、陈国强、蒋剑春   5. 数字农业技术与装备技术主题   罗锡文(召集人)、赵春江、何勇、许世卫、方宪法   6. 农业生物环境控制与修复技术主题   吴普特(召集人)、康绍忠、梅旭荣、刘凤权、武志杰   7. 农业生物制剂创制技术主题   陈焕春(召集人)、张改平、邓子新、沈其荣、王笑梅   九、现代交通技术领域   1. 先进载运技术主题   吴光辉(召集人)、李开国、方攸同、项昌乐、刘宝波、孙培廷   2. 高效运输服务技术主题   张军(召集人)、唐涛、孙立军、李建华、马林、关积珍   3. 交通安全技术主题   王勇(召集人)、王长君、田红旗、王云鹏、杨志杰   4. 交通基础设施技术主题   李惠(召集人)、刘辉、何川、李术才、王复明   十、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   1. 先进遥感技术主题   李传荣(召集人)、江凯、周国清、江碧涛、卢乃锰、唐新明   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主题   周成虎(召集人)、刘耀林、景宁、贺日兴、郭理桥   3. 导航定位技术主题   房建成(召集人)、周建华、吴海涛、杨强文、刘建、蔚保国   4. 空间探测技术主题   王赤(召集人)、尤政、王劲松、邹永廖、李得天
  • “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生物技术领域和食品安全项目入库评审工作结束
    受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委托,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于2011年7月22-24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生物技术领域和食品安全项目入库评审会。   本次会议邀请了112名同行专家,对生物技术领域前沿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工业生物技术、生物资源与安全技术方向以及公共安全领域食品安全与检验检疫方向共586个项目申请进行了评审。   本次入库评审共分为14个组,其中7个组采用视频评审,另外7个组采用音频评审。评审专家通过视频和音频认真听取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并就项目的重要性、可行性、创新性等方面对项目进行综合评判。视频评审和音频评审是科技部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采用视频和音频评审,可以简化项目评审程序,减少科技人员为申报项目奔波劳顿,提高效率、节约费用,同时也可避免专家在评审过程中受到干扰,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
  • 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建设计划可行性论证
    2010年6月12日,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组织专家在上海对依托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计划进行了可行性论证。科技部基础研究司、上海市科委有关负责同志以及依托单位的领导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专家组听取了实验室建设负责人的建设计划报告,考察了实验室,并与科研骨干进行了座谈,经过质疑和认真讨论,认为该实验室围绕乳业生产中关键的生物技术前沿问题,确定了原料奶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新型乳品发酵剂理论与技术、功能性乳品研究与开发、新型干酪及其副产品综合利用四个研究方向,目标定位准确,研究重点突出,符合本领域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实验室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水平较高,具有乳业生物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的实践经验与管理能力 实验室科研条件和基础设施能较好的支撑实验室技术创新需要,仪器设备购置和配套设施建设计划以及经费安排能够满足实验室建设的要求,同时建设与运行经费预算、设备购置计划合理,为实验室预期研究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专家组认为建设计划合理可行,一致同意通过论证。同时就实验室对外开放、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中肯意见。
  • 将测序150万物种,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启动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近日,一项对全球所有复杂生物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的雄心勃勃的计划在英国伦敦正式启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基因变异是所有遗传学知识的源泉。”项目成员之一、澳大利亚墨尔本拉筹伯大学进化遗传学家Jenny Graves说,“你拥有的基因变异越多就越好——那么为什么不对所有的事物展开测序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这项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的目标便是在未来10年内对全世界约150万种已知的动物、植物、原生动物和真菌物种(统称为真核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这项倡议估计耗资47亿美元,到目前为止只筹划到其中的一小部分资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作为这项计划的一部分,来自茵格斯顿市惠康桑格研究所的科学家宣布,他们计划在未来8年的时间里花费5000万欧元(6500万美元)对英国的真核生物基因组进行测序,其数量约为66000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对惠康桑格研究所的支持——将来自该所的总体预算——是迄今为止对这项努力最大的承诺之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进化生物学家、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工作组主席Harris Lewin估计,关于该项目迄今为止所作的财政承诺总计约2亿美元。这是该项目为期3年的“第一阶段”的预估成本的1/3。这一阶段打算对9000类已知的真核生物中的每一类的至少1个物种的基因组进行测序。他希望在1年内筹集到剩余的资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包括十多个现有的测序项目。例如生命之树的特定分支,如鸟类、昆虫和植物;或者对于一个特定国家的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如在英国被正式称为达尔文生命之树的项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Lewin表示:“我们不需要一个基因组计划来控制所有的项目。”相反,他说,这项努力存在的理由便是为了确保正在进行的生物多样性测序工作的标准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当你接近不同的科学团体后,会发现那是处于混乱和无政府状态的。”Lewin说,“如果到最后,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那得到的就是巴别塔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此次伦敦召开的会议上,与会者讨论了样本采集、测序、数据管理和共享的指导方针。Lewin认为,制定这样的标准对于使基因组对所有的科学家都有用——而不仅仅是对某一特定领域的科学家有用,是至关重要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参与这项工作的科学家说,因为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是一个伞形组织,它对于确保测序工作能够覆盖所有生命科学分支也很有价值,而不仅仅是那些之前吸引科学家关注的领域。 /p
  • 深圳市化学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通过建设计划论证
    2010年9月16日,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专家在深圳对依托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深圳市化学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建设计划进行可行性论证。科技部基础研究司、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有关负责同志以及依托单位的领导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专家组听取了实验室主任关于实验室建设计划报告,考察了实验室,认为该实验室以抗癌、抗病毒、抗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神经退行性疾病创新性药物的基础研究和开发为研究目标,研究方向符合学科发展方向和国家在该领域的战略需求。实验室凭借高水平科研团队及其交叉学科研究的特色,近年来不断强化创新药物的研发力度,已具有较强的实力。实验室预期建设目标起点高,建设内容和方案合理可行,对相关学科和产业具有带动和辐射作用。   化学基因组学是运用化学分子探针来系统地研究特定生物学靶点的和生物学过程的新兴学科。开展化学基因组学的研究,对开发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的药物靶点和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汇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6个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名单
    p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原来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基金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而成,是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p p   以下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已公布26个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名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名单--目录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2、“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3、“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4、“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5、“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6、“深地资源勘查开采” 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7、“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8、“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 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9、“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0、“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1、“纳米科技”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2、“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3、“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4、“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5、“高性能计算”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6、“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7、“云计算和大数据”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8、“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9、“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20、“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21、“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22、“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23、“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24、“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25、“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26、“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名单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44a00605-6f3d-43b0-b3f0-21b949f0ea01.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8d9fa6d7-cbeb-4ec0-bc72-56d3d3f6c765.jpg"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名单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3d32f2b2-6fe5-4013-b0b7-299657b8af1d.jpg"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名单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0c147e76-d3f6-4210-a52b-f7a6626f0f9a.jpg"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名单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f7a9e911-b9f2-48ff-961b-88cda37e6e89.jpg" title=" 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深地资源勘查开采” 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名单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7f509b24-cf1c-49ea-9680-8591d39bc34b.jpg" title=" 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名单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a0e1bd9d-403f-4ab3-8674-bdad3d301311.jpg" title=" 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 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名单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57ad8519-f65d-42d5-8034-212e9c72b294.jpg" title=" 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名单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8700204b-151d-4075-ac10-33c01b868994.jpg" title=" 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ed44f976-7ef5-4565-9356-29c6dee73c79.jpg" style=" " title=" 1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417646cf-4f6f-4e06-86bf-821f5caae85a.jpg" style=" " title=" 1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ade70168-5671-4412-9060-5e62b8984917.jpg" style=" " title=" 1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6b7489c5-02f7-4f9f-bc23-af3716e4e584.jpg" style=" " title=" 1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5673d5ef-6d3b-4130-abda-dd783baf89a6.jpg" style=" " title=" 1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1c88318d-457c-45dd-8ca7-b0d60df19b61.jpg" style=" " title=" 1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6aad5ec3-2cf1-42fd-8125-160dd5247dd7.jpg" style=" " title=" 1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d6c5fe74-3f24-499b-9ef2-3cc51cd8f774.jpg" style=" " title=" 1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86997c89-987c-40e8-a85d-1825828649d7.jpg" style=" " title=" 1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fc0e4f32-a777-4454-8731-b16bb75399a9.jpg" style=" " title=" 1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afa4a1ee-9571-41ec-a93e-ba948e94671e.jpg" style=" " title=" 2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6d5b2293-457a-438b-b0d9-53bbc3fad33a.jpg" style=" " title=" 2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e281495a-3750-4e25-a38e-9a37412cdba0.jpg" style=" " title=" 2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e053ad54-be57-4421-b16e-81890c86f399.jpg" style=" " title=" 2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91ece633-07dd-4b2c-8392-04495667a426.jpg" style=" " title=" 2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fa24d7af-eb6c-42ce-8936-9d1d8f7d9e0b.jpg" style=" " title=" 2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ed93b198-c4a7-4234-a03e-756a94a4b2d4.jpg" style=" " title=" 2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e6bb87b3-7560-49ea-acea-5983c1e5f8de.jpg" style=" " title=" 2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09d31dae-01dd-4dba-a120-ddc8b4cfb3d0.jpg" style=" " title=" 2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a5fb6878-a594-4c14-9752-4df7dc13ef3e.jpg" style=" " title=" 2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54281aa1-5431-4317-a19a-f099bd45193a.jpg" style=" " title=" 3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7af93589-5354-4364-b6c5-e1a9262e5974.jpg" style=" " title=" 3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a1ab0e75-63b3-4755-87ca-3b61f6ef38bb.jpg" style=" " title=" 3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792d85f7-01f4-485a-b12f-535368b55429.jpg" style=" " title=" 3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743ad55c-534a-4369-8d5f-6ba741c8c588.jpg" style=" " title=" 3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6edd927c-1e83-41b8-a98a-d8f02948a40c.jpg" style=" " title=" 3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a4349ed5-81c1-4572-a57b-c020099c773f.jpg" style=" " title=" 3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a04a0eed-58d4-4d8c-8aab-0c4a304b22c7.jpg" style=" " title=" 3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72741d31-4682-4a80-9615-c2ae1f427b92.jpg" style=" " title=" 3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63b06e66-8a99-4064-acff-2027cb267247.jpg" style=" " title=" 39.jpg" / /p p br/ /p
  • 国家认监委公布2012年能力验证计划
    各有关机构:   为实施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能力验证规则与政策,CNAS需要在相关领域组织开展能力验证计划。现向有关技术机构征集能力验证计划,欢迎各有关机构参与。相关信息如下:   一、对申请方的要求   1、已获得CNAS认可的能力验证提供者和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优先考虑其申请项目)。   2、在本领域或行业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且获得CNAS认可的机构,同时具有:   (1)开展能力验证计划的管理、统计和专业技术专家资源(可外聘);   (2)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结果统计判定和专业判断的知识及能力。   3、愿意以非营利方式为参加者提供服务,报价合理。   4、愿意遵守CNAS的公正性和保密性及能力验证运作相关规定,并严格按计划日程实施。   二、征集项目范围:   征集项目范围见附件   三、提出方式   从CNAS能力验证专栏(pt.cnas.org.cn)“能力验证相关政策与资料”栏目中下载并填写《能力验证计划设计方案》。将电子档发送到pt@cnas.org.cn,同时将加盖公章和签字的文本邮寄至CNAS。   四、截止时间   为了便于统筹和计划,请有意申请承担CNAS能力验证计划的机构在2011年12月31日前提交《能力验证计划设计方案》,以便列入2012年度计划。   不详之处请垂询CNAS能力验证处。联络信息如下: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南花市大街8号,100062   联 系 人:王腊梅、韩春旭   电 话:010-67105289,67105292   电子邮箱:pt@cnas.org.cn   附件:征集项目的范围   一、常规项目(对照CNAS-AL07《CNAS 能力验证领域和频次表》)   1.检测领域 行业/领域 子领域 备注 高分子及复合材料 机械性能 化学分析 涂料、粘合剂等检测 化妆品 化学分析 食品 转基因 原料药及中西药制剂 理化分析 电气 结构判定 电动工具 电磁兼容 有害物质分析 均质材料的判定 玩具 燃烧性能 纸张和包装产品 机械物理性能 信息技术 软件产品测试 通信软件   2.校准领域 行业/领域 子领域 备注 几何量 角度 棱体、角度块等 端度 量块等 工程测量 环规、塞规等 线纹 线纹尺等 力学 质量 砝码等 转速 转速表等 压力 压力表等 流量 流量计等 扭矩 硬度 硬度块等 声学和振动 声级计 光学 光通量 照度 光照度计等 热学 温度计/热电偶 湿度计 无线电 微波功率 功率敏感器等 信号发生器 电磁 直流、交流电压 电阻   注:CNAS-AL07《CNAS 能力验证领域和频次表》规定的其他领域已由CNAS认可的能力验证提供者提供,不再征集。详见网址:http://219.238.178.49/PT/Index/PTIndex.aspx能力验证提供者计划清单   二、新开展项目(对照CNAS-AL06《实验室认可领域分类》) 领域 分领域及代码 备注 01生物 0101 人用药物及生物制品的检测 0102 兽用药品和生物制品的检测 0106 兽用制品的微生物检测 0107 药物的微生物检测 0109 化妆品、香水、润肤油的微生物检测 0128 水,包括污水 02化学 0210润滑剂 0211沥青材料 0222皮革 0225纸、纸板与纸浆 0231洗涤剂与有关产品 0232农产品与原料 03机械 0312纺织品及有关制品 0316皮革和皮革制品 0322毛织品 04电气 0412频率和时间测量仪器和标准 校准计划征集 0419通信设备 校准计划征集(衰减) 0424/0501电缆和电线 09兽医 0901 细菌学检验 0911生化检验 14声学和振动 1401声学测量和校准装置 校准计划征集(水听器)   注:为减轻参加者负担,根据以往运作经验,CNAS在以下各领域开展能力验证计划的成本费用为:   化学、微生物类计划200-800元/参加者;   物理、机械类计划300-1000元/参加者;   校准类计划700-2000元/参加者;   电气类计划700-2000元/参加者。
  • 海尔生物医疗刘占杰博士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7年12月28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公示了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人选名单。全国共有1513人入选。分别包括723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33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220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97名教学名师。海尔生物医疗刘占杰博士入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d810ed2c-d616-47ec-b942-61177c12d9e5.jpg" title=" 1.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width=" 60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400"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海尔生物医疗 刘占杰博士 /strong /span /p p strong 人物简介 br/ /strong /p p   刘占杰,现任青岛海尔特种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2001年在上海理工大学取得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刘占杰主持了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超低温冰箱系列产品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该项目被国家发改委授予“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十年成就奖”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称号,刘占杰主持的“低温冰箱系列化产品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奖励。刘占杰主持研制了我国首台航天医用冰箱,连续参与& quot 神舟& quot 八号、九号、十号、十一号空间实验任务,使中国成为美国、俄罗斯之后的第三个掌握航天冰箱技术的国家。刘占杰共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入选了“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先后被评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p p strong 万人计划 /strong strong br/ /strong /p p   2012年,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1部门启动实施“国家‘万人计划’”。目标是用10年时间,遴选1万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给予特殊支持。国家“万人计划”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为100名杰出人才;第二层次为8000名领军人才,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第三层次为2000名青年拔尖人才。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需要,经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准,可调整计划项目设置。 /p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低场量子电阻测量仪"通过验收
    近日,由514所航天河公司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低场量子电阻测量仪”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组织的综合绩效评价验收。 验收会以视频的方式进行,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组织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中国计量院等单位的国内顶级技术专家和财务专家形成的评审专家组。项目负责人徐思伟研究员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汇报、黄晓钉研究员对项目技术进展进行了汇报。 专家组严格按照项目任务书,对项目目标和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研究成果水平及创新性、成果示范推广及应用前景、项目组织管理及内部协作配合、人才培养等情况进行综合绩效评价。经过质询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攻克了多项核心技术,高质量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通过终期验收。 “低场量子电阻测量仪”项目由514所航天河公司牵头,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船重工鹏力(南京)超低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湖南银河电气有限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计量测试中心和北京博华鑫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担。项目组经三年艰辛努力,研制出新型量子电阻测量仪,可满足国内电阻计量和精密电阻测量的广泛需求。 项目组利用“低场量子电阻测量仪”产品的技术优势,已经在型号测试、军工计量和高精度仪表研制领域开展了应用研究,对装备计量保障和国产精密仪器技术指标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后续,514所将进一步持续开展推广应用工作,服务国计民生。
  • 经费4020万!星赛生物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通量拉曼流式细胞分选仪"|茅台股份等共同申报
    【招商赞助中】iCCA2023 第六届细胞分析网络会议 全日程公布!(点击查看)“该项目由星赛生物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事业单位共同申报,主攻有别于荧光流式和质谱流式等传统技术的拉曼流式新赛道,总经费达4020万元。”8月8日,青岛市人民政府会议中心迎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2022年度青岛部市联动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科技部基础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青岛市科技局、青岛市科技局高产促进中心等领导,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赛生物”)等项目牵头单位负责人以及项目课题成员出席大会,并一同见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岛部市联动项目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年度青岛部市联动项目启动会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识。如今我国在科研经费投入、引进人才和科研环境营造方面深耕不缀,但在取得一系列瞩目成绩后,仍然面临原创性高端科研成果不足的困境。鉴于发展瓶颈已由隐性化转向显性化,即科研工具环节开始制约科技快速发展,解决重大关键科研仪器问题与提升基础科研条件,已上升为推动科技与创新取得新突破的一大关键举措。科技部基础司闫益康在致辞中强调,为落实“十四五”期间国家科技创新有关部署安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专项”的总体目标是加强我国基础科研条件保障能力建设,重点支持高端科学仪器工程化研制与应用开发,研制可靠、耐用、好用、用户愿意用的高端科学仪器,切实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科技部基础司闫益康致辞活动现场,青岛市高产促进中心与项目牵头单位星赛生物签订了“高通量拉曼流式细胞分选仪”项目服务协议。目前我国在高端仪器仪表领域仍然面临严峻的“卡脖子”情况,进口依赖程度较高。星赛生物作为新兴企业,砥砺深耕,创造性地提出拉曼组原创概念、自主研发核心器件、开发核心算法和场景化数据库以及智能化软件,实现了全球首台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选仪FlowRACS的产业化,创建了“代谢功能靶向性的活体单细胞分析分选技术平台”,使中国企业在全球单细胞技术领域实现了技术领先。“高通量拉曼流式细胞分选仪”项目服务协议签约仪式星赛生物总经理洪铉哲表示:“此次‘高通量拉曼流式细胞分选仪’项目成功获批,离不开国家科技部对星赛生物创新能力和市场化落地能力的高度认可与支持。目前,星赛生物致力于用创新的‘拉曼组技术’刻画单细胞代谢表型组信息,探测细胞代谢功能‘异质性’,并提供单细胞精度代谢表型组和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等关联研究的‘全景式’探索视角;从单个细胞这个生命科学研究的‘起点’环节开始解析与重塑生物过程,进而通过‘先筛后养’的分选策略,从根本上解决培养法体系下‘先养后筛’实验效率低的行业共性难题,进一步拓宽生命科学研究的手段。”星赛生物总经理洪铉哲发言星赛生物技术副总、项目负责人籍月彤介绍:“该项目由星赛生物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事业单位共同申报,主攻有别于荧光流式和质谱流式等传统技术的拉曼流式新赛道,总经费达4020万元。在智能化高算力拉曼光谱数据分析系统、多物种单细胞拉曼组大数据中心、高通量拉曼流式细胞分选仪仪器三大核心配置加持下,项目应用场景共性技术开发成果有望赋能资源库建设(涵盖工业高附加值产物良种资源库、工业/环境解磷、固氮微生物资源库等),助力生物医药领域细胞类型快速判别、生物安全领域系统解决方案开发,进一步拓展FlowRACS产品的应用场景,加速市场化进程。”星赛生物技术副总、项目负责人籍月彤现场汇报高通量拉曼流式细胞分选仪项目的启动,预示着又一原创国产科技力量的崛起,标志着单细胞技术与应用发展之路迎来重要里程碑。籍月彤强调,通过核心部件、算法、数据库开发与仪器系统集成,项目预期细胞回收率将超过90%,分选细胞至少包括酵母、细菌、动物细胞、植物/藻类细胞四种类型,典型场景算法不少于回归、聚类、分类三大模型,将在工业发酵、生物医药、环境安全等三大领域全面展开应用,加快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发展,推进科技强国建设进程。拓展知识——流式细胞术在酿酒中的应用近年来,利用流式细胞技术监测酿酒酵母在发酵过程中的细胞表型变化,短时间内实现对群体细胞进行单细胞水平上的分析,已定量检测到酿酒酵母菌株的细胞脂类组分、细胞膜完整性、酷酶活力等在发酵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显示了酿酒酵母菌株某些表型与发酵性状定量的相关关系。随着实验技术研究的进步,利用 流式细胞术的定量分析,有望发现与酿酒酵母乙醇发酵特性相关表型特征,找出优良酿酒酵母菌株特有的细胞表型及其量化指标,应用上为高性能发酵菌株的选育和复壮提供快捷、可行的量化鉴定方法,在理论上为研究酿酒酵母乙醇发酵途径与表型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酵母的生命现象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提高人们对微生物乙醇生物合成的生命活动规律研究的认识。
  • “十二五”863计划成立专家委员会和主题专家组
    3月27日,“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家委员会和主题专家组在京成立,马颂德等44名同志受聘为专家委员会专家,吴建平等273名同志受聘为主题专家组专家。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王志刚,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曹健林、王伟中,以及来自国务院有关部门、总装备部和行业协会代表,“十二五”863计划专家委员会、主题专家组全体成员出席成立大会。   坚持和完善专家机制,是863计划成功实施的宝贵经验。结合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根据新修订的《863计划管理办法》,“十二五”863计划设立专家委员会,各领域设立主题专家组。863计划专家委主要负责对计划发展战略和目标、战略任务和部署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提供咨询,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863计划专家委共聘任44位专家,包括技术、管理、经济等方面专家,特别是国内知名企业的代表,聘期为四年。863计划主题专家组主要负责对本领域各主题方向的发展战略和组织实施提供咨询与技术指导,参与项目管理。主题专家组成员在各部门、地方、行业协会及军队系统推荐的基础上,经过初选、答辩、公示等环节遴选产生,共聘任273位专家,聘期为三年。   万钢代表科技部向选聘为“十二五”863计划专家委和主题专家组的各位专家表示祝贺。他指出,当前国际经济科技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社会各界对科技创新更加关注和期待,科技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期间,863计划要继续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的定位 要不断加强协同与集成,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合力 要注重人才、基地和项目统筹 要扩大开放和国际合作 为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和科技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863计划于1986年启动实施,20多年来,863计划始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前瞻部署,使我国高技术发展实现了从跟踪研究到自主创新的重大转变,取得了“天河一号”高效能计算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超级杂交水稻等一批重大成果,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促进民生改善,维护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863计划已经成为我国高技术领域的一面旗帜。
  • 新疆兵团塔里木大学共建生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计划通过论证
    7月4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计划论证会在塔里木大学召开。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叶玉江副司长、兵团科技局崔拓副局长出席了会议。   该实验室于2010年2月由科技部批准成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论证会上,专家组听取了实验室负责人关于实验室研究方向、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实验条件和机制建设、建设经费概算与落实计划等方面的汇报,对实验室进行了现场考察。专家组认为该实验室建设符合新疆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发展趋势,定位切合实际并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一致同意通过实验室建设计划。专家组建议,实验室进一步凝练研究目标,促进学科交叉,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在推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叶玉江副司长在讲话中指出,重点实验室建设要有长远规划,围绕区域特色和优势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与内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合作交流。
  • 小小微生物,缘何成美国大计划?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290" title=" sss_573924347883e.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9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noimg/063b945b-9cfb-4c4e-abf6-d80223a2ed27.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美国白宫13日宣布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这是奥巴马政府继脑计划、精确医学、抗癌“登月”之后推出的又一个重大国家科研计划。小小的微生物,为何能成为美国的国家级大型科研计划美国政府将如何实施这个计划最终的目标又是什么? /p p    strong 启动资金超5亿美元 /strong /p p   微生物存在于人体、植物、土壤、海洋等各种环境中,这些微生物群落的集合被称为微生物组。 /p p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夏威夷大学太平洋生命科学中心主任玛格丽特· 麦克福尔-恩盖告诉新华社记者,当今这个时代人类面临的挑战,包括养活众多的人口、生产可持续的能源、保护环境或减缓对环境的破坏,以及人类健康,都与生物学相关,可以从微生物世界中找到解决方案。 /p p   最近10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从肥胖、糖尿病、哮喘等人类健康问题到海洋“死区”等环境问题,从农业生产到气候变化,或多或少都与微生物组相关联。肠道微生物组甚至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基因组”。 /p p   鉴于微生物组对人类与环境健康的重要性,奥巴马政府虽然任期将至,仍决定推出“国家微生物组计划”。当然,这与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副主任乔· 汉德尔斯曼的大力推动也有直接关系。汉德尔斯曼原本就是一名微生物学家,计划在今年7月重新回到她在耶鲁大学的实验室继续搞研究。 /p p   根据白宫公布的计划,美国政府将在未来两年投入1.21亿美元“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联邦专项资金作为启动资金。除了联邦机构外,还有数十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将加入“国家微生物组计划”,它们将在未来几年投入总共4亿美元的启动资金。 /p p   总体上,“国家微生物组计划”有三大目标:首先,支持跨学科研究,以回答多样化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组的基本问题,如什么是健康的微生物组 其次,开发检测、分析微生物组的工具,如实时检测空气、土壤、水或人体微生物的手持传感器 第三,培训更多的微生物组相关工作人员。 /p p    strong “未来是微生物的时代” /strong /p p   虽然“国家微生物组计划”不像脑计划、精确医学、抗癌“登月”计划那样由奥巴马本人对外宣布,但汉德尔斯曼在13日的白宫微生物组会议上指出,奥巴马政府的一些优先领域,比如精确医学、可再生能源、农业与气候变化等,都与微生物组有“强烈关联”。 /p p   事实上,得益于低成本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计算和成像技术的改进,以及用于数据分析的生物信息学工具的革新等进展,微生物组学正在迅速发展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兴学科。 /p p   “过去几年我们看到这个领域的新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在全美涌现,一些公司做得非常、非常成功,”汉德尔斯曼对与会者说,“我们认为未来是微生物的时代。国家的发展将依靠在微生物组及相关科学方面的伟大技术与创新。” /p p   美国政府一直在微生物组领域进行投资。早在2007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就启动了为期10年的“人类微生物组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15亿美元,为今天微生物组研究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基础。 /p p   近几年,美国政府对微生物组领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加。美国官方2015年公布的报告显示,2014财政年度在该领域的联邦投资是2012财政年度的3倍,最近3年间的联邦投资总额超过9.22亿美元。 /p p   而“国家微生物组计划”的启动,在汉德尔斯曼看来标志着一个新的里程碑,她在白宫官网的一篇博客中推介说:“如果有一件事我们可以确信,那就是微生物虽小,但它们的影响巨大。” /p p    strong 专家呼吁开展国际合作 /strong /p p   自2005年以来,国际科学界开展了至少8项人体微生物组计划,包括美国人类微生物组项目、加拿大微生物组研究项目以及日本人体元基因组项目。中国科学家近年来也积极参与或牵头实施了中法肠道元基因组研究、十万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基因组计划、万种微生物基因组计划等。 /p
  • 科技部成立第四届973计划专家咨询组 含133位专家
    科技部关于成立第四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领域专家咨询组的通知 国科发基〔2013〕526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成立第四届973计划领域专家咨询组。   第四届973计划领域专家咨询组由133位专家组成,按照973计划支持领域,分为农业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健康科学、材料科学、制造与工程科学、综合交叉科学、重大科学前沿等9个专家组,任期5年。   请各有关单位支持领域专家咨询组工作。   附件:第四届973计划领域专家咨询组名单 科技部 2013年7月12日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最严谨的标准”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我委制定了《2023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同时提出以下要求:一、标准研制应当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充分考虑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客观实际需要,参考相关国际标准和风险评估结果,深入调查研究,确保标准严谨,指标设置科学合理。二、项目牵头单位负责组建标准起草协作组,提供项目所需人员、经费、科研等方面的资源和保障条件,确保各项目承担单位分工协作、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并充分调动发挥监管部门、行业组织、企业、科研院校和专业机构等相关单位和领域专家的作用。三、项目承担单位登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信息系统(https://sppt.cfsa.net.cn),填报并打印2023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修订项目委托协议书或购买服务合同,由项目承担单位相关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于2023年6月30日前报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以下简称秘书处办公室)。四、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制定工作计划、项目路线图和进度表,确保标准研制质量和工作进度,对所制定标准文本负全责,确保标准在起草、送审、修改、校对、印刷、解读等各环节准确无误。项目完成后,应当按规定向秘书处办公室提交经费决算报告,经费决算报告由财务负责人和单位相关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对未如期完成项目的将采取通报、追回经费、取消再次申请资格等方式予以处置。 附件:2023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3年6月21日(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相关标准如下:序号项目名称制定/修订项目承担单位食品添加剂标准 12项1食品添加剂 L-苹果酸钠制定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湖南省产商品质量检验研究院2食品添加剂 三赞胶制定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院、天津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南开大学3食品添加剂 番茄红(GB 28316-2012)修订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省检验检测认证总院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4食品添加剂 辣椒红(GB 1886.34-2015)修订江西省检验检测认证总院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发酵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5食品添加剂 果胶(GB 25533-2010)修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6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B2(GB 14752-2010)修订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7食品添加剂 月桂酸(GB 1886.81-2015)修订上海市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协会、华中农业大学8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GB 29924-2013)修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9食品添加剂 L-丙氨酸(GB 25543-2010)修订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湖南省产商品质量检验研究院10食品添加剂 赤藓糖醇(GB 26404-2011)修订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发酵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11食品添加剂 香兰醇制定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天津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院、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12食品添加剂 L-半胱氨酸盐酸盐(GB 1886.75-2016)修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发酵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食品相关产品标准 1项13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 9685-2016)修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广州海关技术中心、中国包装联合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污染物标准 3项14肉类干制品中重金属限量修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5干制水产品中重金属限量修订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16液态特医食品中污染物、真菌毒素限量修订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理化检验方法与规程标准 11项17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测定(GB 5413.36-2010) 修订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盘锦检验检测中心、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18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GB 5009.124-2016)修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宁波市产品食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宁波市纤维检验所)19食品中指示性多氯联苯含量的测定(GB 5009.190-2014)修订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食品中全氟烷基化合物的测定(GB 5009.253-2016)修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厦门海关技术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21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2-甲基-1,3-丁二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制定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宁波海关技术中心、深圳大学22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柠檬酸酯和癸二酸酯类化合物迁移量的测定制定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广东省食品检验所(广东省酒类检测中心)、厦门海关技术中心、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23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及其羟基和氯化衍生物迁移量的测定制定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发酵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24食品中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的测定制定杭州海关技术中心、上海体育学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协作组25食品中二氢槲皮素的测定制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检验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协作组26食品中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的测定制定厦门海关技术中心、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宁波市产品食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宁波市纤维检验所)、检验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协作组27食品中γ-氨基丁酸的测定制定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宁波市产品食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宁波市纤维检验所)、检验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协作组微生物检验方法与规程标准 5项28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GB 4789.6-2016)修订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29食品用菌种检验 双歧杆菌属检验制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酵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检验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协作组30食品用菌种检验 乳球菌属检验制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广东工业大学、检验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协作组31食品用菌种检验 魏茨曼氏菌属检验制定发酵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大连民族大学、检验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协作组32食品用菌种检验 片球菌属检验制定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深圳海关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检验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协作组毒理学评价程序与方法标准1项33体内大鼠外周血Pig-a基因突变试验制定四川大学、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产品标准1项34植物油(GB 2716-2018)修订江南大学、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安徽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特殊膳食食品标准2项35胃肠道吸收障碍、胰腺炎全营养配方食品制定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哈尔滨医科大学36麸质不耐受人群特殊膳食食品制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南昌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强化剂标准3项37食品营养强化剂 酪蛋白磷酸肽(GB 31617-2014)修订东北农业大学、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大连工业大学、湖南省产商品质量检验研究院38食品营养强化剂 羰基铁粉(GB 29212-2012)修订江西省检验检测认证总院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济南大学39食品营养强化剂 肌醇(环己六醇)(GB 1903.42-2020)修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湖南省产商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
  •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2024年第二批国家标准样品研复制计划项目
    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现将2024年度第二批国家标准样品研复制计划项目下达给你单位。本批项目共48项,其中研制计划42项、复制计划6项。请组织相关分技术委员会和主要研制单位,抓紧落实各项计划,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协调,广泛征求意见,确保国家标准样品研复制质量,按时完成国家标准样品研复制任务。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4年7月2日附件下载国标委发(2024)27号_2.pdf相关标准样品如下:序号计划号项目名称研/ 复制项目周期 (月)研制单位被复制标样号1S2024084甲酸根溶液标准样品( 1000 mg/L)研制24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2S2024085乙酸根溶液标准样品( 1000 mg/L)研制24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3S2024086河蟹腿肉蛋白碳稳定同位素 ( δ13CVPDB = - 18.0‰ )标准样品研制24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4S2024087鱼肉蛋白碳稳定同位素 ( δ13CVPDB = - 22.0‰ )标准样品研制24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5S2024088鱼耳石碳稳定同位素 ( δ13CVPDB = - 11.0‰ )标准样品研制24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6S2024089鱼鳞碳稳定同位素 ( δ13CVPDB = -25.0‰ ) 标准样品研制24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7S2024090新茄病镰刀菌烯醇纯度标准样品研制24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8S2024091T-2 毒素纯度标准样品研制24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9S2024092玉米赤霉烯酮-14-硫酸铵盐纯度标准样品研制24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10S2024093石斛碱纯度标准样品研制24成都市食品检验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11S2024094去氢木香内酯纯度标准样品研制24成都市食品检验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12S2024095木香烃内酯纯度标准样品研制24成都市食品检验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13S2024096新蔗果四糖纯度标准样品研制24量子高科(广东)生物有限公司、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14S2024097新蔗果三糖纯度标准样品研制24量子高科(广东)生物有限公司、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15S2024098不饱和透明质酸二糖钠盐纯度标准样品研制24青岛和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中国海洋大学16S2024099N,N'-二乙酰基壳二糖纯度标准样品研制24青岛和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中国海洋大学17S2024100新琼二糖纯度标准样品研制24青岛和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中国海洋大学18S2024101三氯蔗糖纯度标准样品研制24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科宏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19S2024102重楼皂苷Ⅱ纯度标准样品研制24云南云科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有限公司20S2024103人参皂苷 CK 纯度标准样品研制24云南云科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有限公司21S2024104重楼皂苷 Ⅰ纯度标准样品研制24云南云科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有限公司22S2024105乌金苷纯度标准样品研制24云南云科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有限公司23S2024106金线莲苷纯度标准样品研制24福建中医药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24S2024107组胺盐酸盐纯度标准样品研制24安井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25S2024108一级绵白糖标准样品研制24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
  • 正式申报| 2021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
    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承担管理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将进入正式申报书(含预算申报书)填报阶段。要求申报单位须遵循生物安全及伦理相关法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执行《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等规定;涉及人类遗传资源的研究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等法规;涉及生物技术的研究应遵守《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安全管理办法》等规章;涉及病原微生物的研究须遵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以下是通知原文: 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承担管理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将进入正式申报书(含预算申报书)填报阶段。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项目正式申报书填报要求 项目正式申报书是对预申报书的细化,在基本信息及核心内容方面应与之保持一致,具体要求如下。 1.不允许修改的内容 (1)项目负责人、课题(任务)负责人。 (2)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已有参与单位、推荐单位。 (3)所属专项、申报的指南方向。 (4)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 2.不允许降低或大幅调整的内容 (1)考核指标不能降低,但需进一步细化。 (2)主要研究内容不能减少和大幅调整,但需进一步细化。如需增加研究内容,应提交说明作为附件。 (3)承诺的配套条件不能降低。 (4)项目名称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3.完善研究人员及参与单位 项目牵头单位应在已有项目(课题/任务)负责人基础上,补充其他研究人员。按照指南要求,项目骨干的申报项目(课题)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在研项目(课题)总数不得超过2个。请利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国科管系统”)进行核查。项目牵头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参与单位,但参与单位总数不得突破指南规定的上限,且需要补充新的联合申报协议。 项目任务书执行期(包括延期后的执行期)到2021年6月30日之前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不在限项范围内。 4.须遵循的生物安全及伦理相关法规 相关单位应建立资质合格的伦理审查委员会,对科研活动加强审查和监管;科研人员应自觉接受伦理审查和监管。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执行《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等规定。涉及人类遗传资源的研究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等法规。涉及生物技术的研究应遵守《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安全管理办法》等规章。涉及病原微生物的研究须遵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涉及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应遵守国家实验动物管理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使用合格实验动物,在合格设施内进行动物实验,保证实验过程合法,实验结果真实、有效,并通过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审查。 5.需提交的附件材料 (1)按照指南要求提供联合申报协议(需明确各单位任务分工、考核指标、经费分配等,且需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签字)和科学数据汇交承诺书(格式见附件)。 (2)企业资质证明。企业作为参加单位的应提供企业营业执照等相关资质证明。 (3)明确有配套经费的项目,应出具自筹经费来源证明,并明确配套金额。 (4)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重点专项的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应由内地聘用单位提供全职聘用的有效证明,非全职受聘人员应由内地聘用单位和境外单位同时提供有效聘用证明。 二、项目预算编报有关要求 1.预算编制总体要求 项目申报单位应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预算编报指南》的具体要求编报预算。预算编制要求真实、全面和客观。各课题预算应根据任务目标的实际需要,按照“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的原则,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编制。 2.预算编报组织工作 项目和课题预算编制的责任主体分别是项目申报单位和课题牵头单位。项目申报单位组织各课题牵头单位以课题为单元编制预算,课题牵头单位根据任务分解情况,组织各参与单位共同编制本课题预算。各课题预算汇总形成项目预算。项目申报单位负责审核、汇总、提交项目预算申报材料,课题牵头单位和课题负责人对本课题预算的真实性负责。 3.预算编制注意事项 直接经费各科目预算均无比例限制,各项目(课题)应实事求是进行测算;对于个性化且经费需求大的支出,需进行重点说明;对于课题有多家参与单位,以课题整体为单元编制预算,无需编制各参与单位的具体科目预算;间接经费以课题为单位,按规定比例核定,由项目整体汇总。 4.简化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有关要求按照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费管理有关试点方案的通知》(国科资函〔2019〕35号)要求,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单位可实行简化预算编制。一是《科技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动基于绩效、诚信和能力的科研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科办政〔2019〕4号)确定的63家试点单位。二是其作为课题承担单位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具体简化预算编制要求详见预算填报系统提示。 三、网上填报程序及要求 1.网上填报 本次申报试行无纸化申请,请各申报单位严格遵循国家、地方各项疫情防控要求,创新工作方法,充分运用视频会议、线上办公平台等信息化手段组建研发团队,减少人员聚集,通过国科管系统(http://service.most.gov.cn),下载项目申报书格式,按要求填报正式项目申报书(含预算申报书),选择“项目申报”中的“新项目申请”进行网上填报。生物中心将以网上填报的申报书作为后续形式审查、项目评审的依据。申报材料中所需的附件材料,全部以电子扫描件上传。确因疫情影响暂时无法提供的,请上传依托单位出具的说明材料扫描件,生物中心将根据情况通知补交。 项目申报单位审核汇总各课题预算,确认无误后,通过国科管系统提交。项目登录密码由项目所在单位科研部门分配。项目单位科研部门以单位管理员用户登录,为本单位项目分配密码。未在国科管系统中注册备案的单位请及时拨打技术咨询电话联系。 技术咨询电话:010-58882999(中继线) 技术咨询邮箱:program@istic.ac.cn 预算编制咨询电话:010-68266623、6209 2.组织推荐 正式申报书填报不需原推荐单位推荐提交。 3.网络填报的受理时间 2021年6月8日至2021年7月7日17:00。 4.联系人及咨询电话 曹芹 010-88225176 科学数据汇交承诺书.doc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2021年6月8日
  • 14国科学家齐聚广州,为了这个蛋白质组学计划!
    9月22日,来自美、欧、澳、亚等地区13个海外国家的20余名国际顶级科学家,和多名国内两院院士齐聚广州,为了一个计划!  科学无国界,探索无止境。国际大科学计划是世界科技创新领域重要的全球公共产品,也是世界科技强国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升本国创新能力的重要合作平台。去年年末,广州迎来一个“国字号”喜讯: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Proteomic navigator of the human body, 以下简称“π -HuB 计划”),获科技部同意启动。  这是继2001年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发表后,破解人体构造“天书”的另一个国际科学计划,由我国科学家主导、发起,并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响应和支持,旨在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支撑该计划的“慧眼”大设施,落户在广州。9月22日,这个跨学科、跨领域、跨组织、跨国界乃至跨越未来30年的国际大科学计划,迎来它的又一里程碑。当日,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广州会议(以下简称为“广州会议”)在黄埔区举行,宣告该计划国际执行总部常设机构广东智慧医学国际研究院正式揭牌,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区域联盟的发起,“慧眼”大设施的“前哨站”也揭开其神秘面纱。  什么是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  提起蛋白质,大家并不陌生。不过“蛋白质组”一词却鲜有人了解。其实,蝴蝶由卵变虫、成蛹、再破茧成蝶,幕后“操盘者”并非基因组,而是蛋白质组。  过去人们认为,只要绘制出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就能了解疾病的根源,但是却发现基因组并不如预期那样能够揭示人类生、老、病、死的全部秘密,如何解读这本“天书”成为一大难题。  “生,源于基因组 命,却一定由蛋白质组决定。只有蛋白质组才能根本阐释生命。”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认为。基因组序列只是提供了一维遗传信息,而更复杂的多维信息发生在蛋白质组层面,因此想要解密基因组,必须先系统认识蛋白质组。π-HuB计划就是这样一个旨在绘制人类全生命周期、全球性重大疾病及代表性膳食模式、生存环境的蛋白质组图谱的计划。  那么,何谓“导航”?π-HuB计划将致力于解析人类蛋白质组构成原理和演变的规律,探索生物医学大数据从信息知识到智慧的路径,实现人体蛋白质组定位系统的精确空间定位、准确状态定性和人体从非健康状态到健康状态的精准导航。这项大科学研究将为人类健康管理、科学养生以及疾病精准防控诊治提供全新理论、技术和方法。  该计划将为人类带来什么?  白皮书2.0拟定三大目标  贺福初院士主要从事蛋白质组学、精准医学和系统生物学研究。早在2002年,他的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蛋白质组学研究“两谱”“两图”“三库”的科学目标和行动策略,领衔完成了国际首个人类器官(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建成了该领域领先国际水平的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并联合国内数十家基础研究和临床团队协作完成了中国人体蛋白质组研究等大型科学项目。2020年经国家科技部遴选评审立项,π-HuB计划成为首个生物医药领域国家大科学计划培育项目。  根据广州会议上公开的人体蛋白质组导航计划白皮书2.0,在未来30年,π-HuB计划将投入数十亿元人民币,以实现三大目标:  1、绘制人体蛋白质组结构空间参比图谱,按照人体构成层次,绘制从单分子到蛋白质复合体,细胞到组织到器官的各层级蛋白质组构成图谱   2、阐明人体蛋白质组状态空间参比图谱,追踪人体从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直到衰老的生命全周期过程中,不同膳食模式、不同环境因素、体内不同微生物类型和不同疾病状态下的蛋白质组图谱的动态变化。  3、建立人体蛋白质组导航系统,整合蛋白质组学数据和其他人类组学数据构建元人体数字模型,利用人体蛋白质组在状态空间中定位,对健康状态进行判定,进而实现对疾病风险的预判和早期疾病诊断,和制定最佳治疗干预措施。  为什么多国科学家齐聚广州?  调动全球科技力量联合攻关  在广州会议上,来自美、欧、澳、亚等地区十多个国家的30余名国际顶级科学家与国内两院院士同行齐聚,就π-HuB计划落地生根,以及推动智慧医学大设施、大团队、大产业建设等内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一个计划,为什么需要多国科学家齐聚?贺福初曾受访提到,大科学计划需要调动全国甚至全球的科技力量,通过协作式的联合科学攻关,达成计划的既定科学目标,这种模式可以带来国家科技力量的迅速腾飞。  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现场,广州实验室研究员杨靖也引用人类基因组计划说明道,该计划从1990年横跨至2003年,历时13年,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科学家共同参与。  “One for all,all for one(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杨靖用这句话来描述π-HuB计划将如何从粤港澳大湾区开创智慧医疗新时代。数据显示,π-HuB计划已汇聚美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法国、韩国、爱尔兰、印度、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80余个科研机构,获得100多位国际同行专家的支持,包括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形成了多国多机构共同参与、优势互补的国际协作网络。  广东和广州的角色是什么?  计划国际执行总部落户国际生物岛  2020年11月,π-HuB计划在广州正式启动 次年8月,智慧医学大科学设施预研项目落地广州。  广州日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广东省将π-HuB 计划作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全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 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持”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重要举措,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作出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统筹省、市、区资源力量,及时解决π- HuB计划推进中政策、资金、用房及国际执行总部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  此前,广东省有关部门和领导多次听取计划方案、专题汇报并前往π-HuB 计划预研项目调研指导 为推进工作落实,由省科技主管部门牵头成立了省市区三级联动工作专班,并将广东智慧医学国际研究院按照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进行 规划和建设,按省级战略专项进行配套支持。  值得关注的是,广州市和黄埔区政府先期投入资金,打造先进平台建设,部署预研项目合作研究,并积极协调国际生物岛建筑设施作为π-HuB 计划国际执行总部,有力推动了 π-HuB 计划加速建设发展的步伐。  “前哨站”在做什么?  广东智慧医学国际研究院正式揭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广州会议举行了π-HuB 计划国际执行总部常设机构——广东智慧医学国际研究院的揭牌仪式,发起该计划粤港澳大湾区联盟,并介绍了π-HuB计划目前的两大“利器”,位于北京的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凤凰中心)和广州“慧眼”大设施(广州慧眼)。  其中,“慧眼”大设施是π-HuB计划核心支撑平台之一,拥有全球首个全自动化、高通量蛋白质组学数据生产系统,建有从样本制备、色谱分离、生物质谱鉴定到生命组学大数据分析的全流程技术体系。  广州日报记者在广东智慧医学国际研究院现场看到,在国际生物岛建筑正式启用前,“慧眼”大设施预研项目的支撑实验室已经开始运作。在透明的落地玻璃幕墙内,一台庞大的仪器正用机械臂细致地对样本进行操作,一旁,研究人员在显示屏上浏览着海量数据……这是全球第一套全自动化蛋白质组学平台。先进的设施,吸引不少海外科学家细细询问。  “在这个平台上,从样本的前处理到质谱数据的产出,全程不需要人工干涉。”研究人员介绍道,“就像基因测序一样,平台输出的数据可以诊断人体有没有疾病。如果有,疾病处于哪个分期、是什么分型,都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出来。”  据悉,广东智慧医学国际研究院将以国际大科学计划为目标,瞄准人类健康领域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汇集一批全球领先的生命组学、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人才团队,发展全球领先的全链条、全要素、标准化、规范化的蛋白质组技术平台,建设支撑π-HuB计划核心任务的核心实验室,联合国际各分中心和卫星实验室协同攻关、共同实施π-HuB计划的各项科研任务,形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国际研究范式。  广东智慧医学国际研究院的成立,以及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粤港澳大湾区联盟的发起,将成为π-HuB计划在全球拓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