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泛癌伴侣诊断试剂

仪器信息网泛癌伴侣诊断试剂专题为您整合泛癌伴侣诊断试剂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泛癌伴侣诊断试剂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泛癌伴侣诊断试剂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泛癌伴侣诊断试剂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泛癌伴侣诊断试剂话题讨论。

泛癌伴侣诊断试剂相关的资讯

  • Illumina将联合多家肿瘤公司开发肿瘤伴侣诊断试剂
    p   2018年4月10日,Illumina和Loxo Oncology宣布,他们将计划为Loxo的两种靶向肿瘤药物开发基于测序的泛癌伴侣诊断试剂。 /p p   这些公司将使用Illumina的TruSight 170平台版本,该平台是2017年初推出的混合型捕捉平台,可分析DNA和RNA。测试将在Illumina的NextSeq 550Dx平台上运行。 /p p   这两家公司的目的是分别验证NTRK融合蛋白和RET融合/突变组合作为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三级批准的诊断试剂,与Loxo的larotrectinib和LOXO-292联合使用。去年,Loxo提供了larotrectinib的临床数据作为肿瘤患者TRK融合的治疗方案。 Loxo目前正在进行LOXO-292的I期临床试验。 /p p   此外,这两家公司计划寻求TST 170平台上其他内容的监管批准,将其作为II类肿瘤分析测试进行销售。Illumina也将为该检测寻求CE标志。 /p p   Loxo首席业务官Jacob Van Naarde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已经测试了多种不同的NGS检测方法,TST 170“通过对DNA和RNA的评估一直表现出强劲的表现”,并能够识别患有NTRK融合,RET融合,RET突变和其他改变。 /p
  • 动作频频!Illumina宣布与百时美施贵宝合作开发免疫疗法伴侣诊断试剂
    p   近日,Illumina宣布将和百时美施贵宝合作开发免疫疗法伴侣诊断试剂,他们将合作开发并商业化伴侣诊断试剂,以支持BMS的肿瘤药物渠道建设。 /p p   这两家公司计划开发Illumina TruSight Oncology 500的诊断版本,这是一种针对大多数已知癌症药物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包括肿瘤突变负担和不稳定性错配碱基。该平台将在Illumina的NextSeq 550Dx上运行。 /p p   “通过我们对癌症生物学和新兴研究的深入了解,我们认识到了医生了解每个患者生物标志物状态以帮助以更加个性化的方式对抗癌症的重要性,”百时美施贵宝全球转化医学负责人高级副总裁Saurabh Sah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Illumina合作开发可帮助预测哪些患者有可能从我们的免疫疗法中获益最多的诊断方法。” /p p   近期,Illumina还宣布与Loxo肿瘤学公司建立了一个合作伙伴关系,以开发一种不同于化验的泛癌伴侣诊断技术TruSight 170平台。 /p
  • 赛默飞与蓝图药物公司签署伴侣诊断试剂开发协议
    p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今天宣布与蓝图药物合作,开发并商业化其Oncomine Dx靶向测试,作为蓝图BLU-667的诊断标准,用于鉴定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RET融合。 /p p   蓝图目前正在评估一种RET激酶抑制剂BLU-667,用于治疗RET推动的NSCLC,甲状腺癌和其他先进的实体瘤患者的临床试验,而CDx应该有助于推动试验。 /p p   经验证后,Thermo Fisher计划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提交补充上市前批准申请,以扩大Oncomine Dx目标测试的临床要求。 /p p   6月,Oncomine Dx目标测试获得FDA批准,作为阿斯利康、辉瑞、诺华等三项NSCLC治疗的辅助诊断。当时,赛默飞世尔表示,它正在寻求扩大测试的适应症,作为策略计划的一部分,以开发多种疗法的一项测试。 /p p   该测试最近也得到了Regence Blue Cross Blue Shield的积极覆盖。 /p p   根据新协议,赛默飞世尔保留全球商业化测试的权利,该测试使用下一代测序并在公司的PGM Dx系统上运行。该公司还计划向其他监管机构寻求清算。 /p p   5月份,Thermo与Agios Pharmaceuticals开展了类似的CDx开发合作,以检测胆管癌中的IDH1突变。 /p p & nbsp /p
  • 迈景基因自研肺癌PCR多基因伴随诊断试剂盒获批上市
    2022年12月29日,广州迈景基因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迈景基因”)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倚锋资本领投,盎谷赋歌、久友资本、犇驰资本、鸿途润达跟投。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研发投入与IVD产品注册。同期,迈景基因自研产品肺癌PCR多基因伴随诊断试剂盒(商品名:迈菲捷™)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国械注准20223401432),成为国内首个获得NMPA批准的具有伴随诊断功能的非小细胞肺癌PCR多基因检测试剂盒。2022年12月29日,广州迈景基因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迈景基因”)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倚锋资本领投,盎谷赋歌、久友资本、犇驰资本、鸿途润达跟投。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研发投入与IVD产品注册。同期,迈景基因自研产品肺癌PCR多基因伴随诊断试剂盒(商品名:迈菲捷™)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国械注准20223401432),成为国内首个获得NMPA批准的具有伴随诊断功能的非小细胞肺癌PCR多基因检测试剂盒。七年磨一剑,打造国内首个肺癌PCR多基因伴随诊断试剂盒 迈景基因的肺癌PCR多基因伴随诊断试剂盒“迈菲捷”本次获批上市的产品“迈菲捷”覆盖了肺癌诊疗指南要求的核心基因,可检测EGFR、ALK、ROS1等多个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核心驱动基因,并对靶向药物的伴随诊断功能进行了充分的临床有效性验证。该产品还兼具操作简单、易于开展、报告时间短等优势,可以有效解决我国晚期NSCLC患者一线治疗检测既要快又要全的临床需求。在肿瘤伴随诊断领域,虽然PCR技术已应用多年,获证产品众多,但由于高投入、高技术的门槛和漫长严格的审批流程,造成了市面上多联检产品稀缺的问题。据迈景基因联合创始人李梦真介绍,公司对中国肿瘤分子诊断市场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会按照自己的逻辑来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企业成立1年时便开始着手肺癌PCR多基因伴随诊断试剂盒的立项,并于2018年启动注册准备工作。期间虽然困难重重,但迈景基因始终坚定地按照战略规划稳步推进。整个申报过程近4年,全国启动了7家中心,且全都是大型三甲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入组近2000例样本,最终才迎来“迈菲捷”获批上市。随着基因检测行业的合规化,院内开展相关基因检测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迈景基因的肺癌PCR多基因伴随诊断试剂盒“迈菲捷”也将大展拳脚,成为助力医院便捷、合规开展院内肿瘤基因检测的利器。迈景基因基于其他癌种的NGS和PCR试剂盒也都在注册申报和临床试验的过程中。新老股东持续加码,助推迈景基因释放新动能满足中国肿瘤患者的临床需求与符合国内监管要求是迈景基因产品布局的基础要求。自2015年建立以来,迈景基因起于毫末,渐成合抱之木。公司以创新的科研精神,沿袭行业创新科技,秉承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力求为肿瘤患者提供最新最专业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指导,成为肿瘤精准医学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对于本次融资,迈景基因创始人杨冬成表示:“感谢投资人对迈景基因的认可和支持。随着国家医改政策不断深化,国家对国产医疗设备及试剂高度支持,资本市场对体外诊断行业发展格外关注。迈景基因一直深耕肿瘤分子诊断,专注多技术平台的技术研发和产品申报。经过团队多年打磨,我们重磅产品迈菲捷终于获批上市。初心不忘来时路,砥砺奋进再出发。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创新,用更先进的技术、更可靠的检测产品服务中国患者。”倚锋资本管理合伙人朱湃表示:“祝贺迈景基因研发的肺癌PCR多基因伴随诊断试剂盒(商品名:迈菲捷)获得NMPA批准上市。分子诊断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尤其是伴随诊断板块。PCR在中短期内仍将是伴随诊断的主流技术,单检市场萎缩,联检市场增速快且竞争不充分;NGS是长期发展的趋势,整体呈增长态势,但大panel报批受阻、临床意义有待考证,小panel实际上更符合临床需求。迈景基因长期深耕PCR+NGS双技术平台,致力于打造肿瘤分子诊断整体解决方案,真正满足客户不同层面的需求,并连续5年满分通过NCCL全国实体肿瘤体细胞突变高通量测序检测室间质评。我们期待迈景基因有序推进后续的管线,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的伴随诊断产品。”盎谷赋歌合伙人周洋表示:“迈景基因七年磨一剑,在行业形势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仍然坚守初心,克服难关,打磨出独具差异化竞争力的核心产品!也借此实现了迈景从传统基因检测服务型公司向创新测序技术产品型公司的成功转型。行稳致远,久久为功,我们相信迈景依托成熟的产品服务和阶梯性储备项目,必将立足自身优势,精准市场对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久友资本管理合伙人孙毅表示:“迈景基因团队兼顾了诊断研发和销售管理能力,在医学诊断服务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广阔的视野。我们也可喜地看到,凭借对趋势的预判和高效的执行能力,在公司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迈景在国内率先获批了肺癌PCR多基因伴随诊断试剂盒,希望在未来迈景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实现肿瘤精准医学的更多临床价值。”犇驰资本管理合伙人平杰表示:“首先热烈祝贺公司在近期顺利获批上市‘肺癌PCR多基因伴随诊断试剂盒’,七年磨一剑,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肺癌PCR多基因伴随诊断试剂盒。在如此复杂多变之内外部环境下,能够取得如此好的进展非常不容易。我们把‘迈景基因’评定为‘五好学生’:赛道好、技术好、团队好、股东好、业绩好。我们非常有幸能够在公司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前期成为股东之一,相信公司未来将以更高的市场定位,更加远大的目标,提供更多的创新产品,满足临床需求服务广大患者,创造更大价值。”关于倚锋资本医药专业投资机构,投资团队由一批来自国内外顶尖院校的生物医药专业博士组成,专注于全球生物医药VC/PE投资,深度投资了微芯生物、前沿生物、亚盛医药、普门科技、亚虹医药、和元生物、真实生物、凯实生物、华昊中天、思路迪医药、因明生物等八十余家境内外优质企业。凭借出色的投资业绩和投研实力,倚锋资本荣获了清科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资机构30强、最佳生物医药领域退出案例TOP10、中国最具活力的原创药投资机构等荣誉,曾受到世界权威科学杂志《自然》的专访。倚锋资本旨在以资本推动生物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生命科学奋斗。经过数年的积累,倚锋资本形成了“以创业者为中心,以价值创造者为本”的理念,打造出一支经验丰富、特色鲜明的专业化投资团队,并坚持投资、融资、风控、管理、服务“五位一体”系统化运营,致力于成为以人为本、值得信赖、基业长青的卓越投资机构。关于久友资本久友资本由业内投资经验丰富的精英团队于2015年创立,具有国际视野、坚持以生命科技、创新科技为核心投资赛道。久友资本丰富的平台资源、专业的研判能力、全面的投后服务,支持覆盖天使轮至Pre-IPO轮多阶段股权投资。投资标的企业天宜上佳(688033)、寒武纪(688256)、天秦装备(300922)已成功上市。久友资本荣获36氪“2021年中国医疗大健康领域投资机构TOP20”、36氪“2021年中国最受创业者欢迎创业投资机构TOP100”、投中“2020年度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TOP100”、卓悦榜“2020年度生物医药最佳投资机构”等奖项。关于犇驰资本犇驰资本是一家专注投资潜在顶级科技独角兽的精品投资机构,追求少而精。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凭借深刻的行业洞察力和顶级资源人脉圈,重点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科技等高科技赛道,投资阶段以快速成长期为先,截至目前已成功捕获了多个明星项目(奇安信、特斯联、蓝箭航天等独角兽企业),投资理念为“在追求相对安全的条件下创造超额收益”,稳中求进为原则。同时,犇驰资本以“投资+赋能”双轮驱动模式,整合地方政府和产业上下游资源赋能被投企业,
  • 院士领衔 全球首个肝癌诊断试剂盒在沪问世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95c08ff1-ec58-45b5-8879-8c51883632e9.jpg" / /p p   1月26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行的“中山-顿慧诊疗新技术转化中心‘医-研-产’创新模式论坛”上传出消息:中科院院士、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教授,副院长周俭教授领衔团队,在肝癌诊治领域实现两项重大研发成果。团队研发“7种微小核糖核酸肝癌检测试剂盒”,采集0.2毫升血浆可提升肝癌早期诊断率;团队研制“全自动循环肿瘤细胞分选检测系统”,可提升肝癌复发转移、诊治疗效预测效果。据悉,这两项成果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实现技术转让,或将有望开创肝癌诊治新篇章。 /p p   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新诊断肝癌占全世界55%,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列第二位。现有数据统计显示:晚期肝癌5年生存率接近0,早期肝癌经根治性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60%以上。可现实非常残酷:肝癌起病隐匿,早期无特异性症状,约8成患者首诊已进入晚期,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 即便实施根治性手术治疗,5年内仍有60%至70%患者出现转移复发 肝癌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仅为7%左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29c732d7-783f-4403-8309-5262516871ce.jpg" / /p p   突破早期诊断大关,对肝癌诊治的提升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樊嘉领衔团队历经9年攻关,在患者血浆中筛选到由7个miRNA组成的早期肝癌诊断分子标记物(目前分子标记物模型已获中、日、韩专利)。试剂盒仅需采集0.2ml血浆,通过对其中7个肝癌相关微小核糖核酸检测结果的综合评估,可准确诊断肝癌,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达80%以上。 /p p   樊嘉告诉记者,临床约30%至40%的甲胎蛋白阴性(简称“AFP”)患者,很难通过常规手段发现肝内肿瘤。试剂盒突破了这一盲区,用84%的灵敏度、88%的特异性,可筛查出AFP阴性肝癌患者。应用试剂盒,进行血液检测同时配合影像学检查,还能显著提高对包括小于2厘米小肝癌在内的各种临床分型肝癌诊断效能,以此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试剂盒实时动态监测肝癌治疗效果,及时预警肿瘤复发和进展的发生,性能超出传统甲胎蛋白检测约35%。至于便捷的采集方式,将在患者整个治疗随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可通过多次血液检测及时反映治疗效果、预警肿瘤进展,减少患者对传统影像学检查的依赖。 /p p   据悉,应用试剂盒已完成多中心临床验证,并通过国家食药监总局的认证。2017年8月获得CFDA的三类器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今年起将通过全国20个省多中心临床使用推广,成为临床医生肝癌诊断、患者预后疗效监测更有效的工具。 /p p   专家表示,随着试剂盒的普及,我国肝癌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或可提升至20%至30%,切实降低死亡率。 /p p   肝癌病人之所以生存率低,复发率高是关键症结。近年来,众多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外周血中游离的循环肿瘤细胞(CTC)是肿瘤转移复发的“种子”,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樊嘉院士、周俭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检测“外周血中干细胞样循环肝癌细胞”,发现循环干细胞样肝癌细胞可作为肝癌切除术后复发预测新指标。团队自主研发了多种CTC分选检测技术,同时成功研制了全球首台 “全自动循环肿瘤细胞分选检测系统”原型机和检测试剂盒,相关核心技术已获3项发明专利,并申请发明专利5项。该系统可实现从全血标本→CTC的一站式全自动样本处理,包括血液离心,液体处理,CTC捕获,细胞染色等步骤 捕获CTC的灵敏度可达到90%以上,8小时可处理24个样本,捕获的CTC细胞还可用于下游的单细胞测序分析,揭示每一个CTC的基因突变和表达谱。这为临床实现肝癌早诊早治、有效预测复发、疗效监测以及干细胞研究建立了良好平台。 /p p   在当天的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上海顿慧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技术专利转让协议》和《技术专利许可协议》,以3000万人民币将研发过程中产生的8项核心发明专利授权转让或许可。该系统衍生产品“ChimeraX-120TM 循环肿瘤细胞全自动样本处理和检测系统”正在作CFDA注册申报准备工作。据悉,目前仅有美国CellSearchTM系统获得监管部门注册上市许可,是CTC检测的国际金标准。本系统与CellSearchTM系统相比,具有更高的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检测灵敏度、更多的CTC分选模式以及更好的CTC下游分析兼容性等优势。 /p p   樊嘉院士在论坛上介绍了打通“医-研-产”创新链和产业链实现“中山智造”的经验。据了解,中山医院通过与创新医疗企业上海顿慧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中山-顿慧诊疗新技术转化中心,实现了从医院-转化平台研发-企业生产-实验室应用四点一线高度统一的协作模式,研发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诊疗新技术。通过创立“医-研-产”新模式,打通医学创新、转化和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实现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无缝整合。这一新模式不仅将加快我国先进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更能有效提升我国国产诊疗新技术核心竞争力至国际先进行列。“医-研-产”的中山创新模式,为将最先进的生物医学技术应用于疾病本质的研究,探索诊断和治疗新方法,并与企业合作将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为可应用于临床、服务广大病人的医疗产品提供了有益经验。 /p
  • 凯杰联手Myriad Genetics,基于二代测序和数字PCR开发癌症诊断方案
    近日,QIAGEN和Myriad Genetics公司共同宣布了一项新的主合作协议,将在癌症领域开发配套诊断测试。该合作旨在为制药公司提供创新服务和产品,帮助美国临床市场开发和商业化癌症专有检测,并为全球市场提供可分销的配套诊断检测试剂盒。QIAGEN和Myriad之间的合作集合了双方优势:Myriad有CLIA认证、CAP认证的实验室平台、分析开发专业知识和强大的商业基础设施进行临床样本测试等优势;QIAGEN将提供Sample-to-Insight(从样本到结果)解决方案,包括样本制备、其PCR、数字PCR(使用QIAcity系统)、QIAseq下一代测序(NGS)技术、仪器,以及QIAGEN digital Insights生物信息学组合。此外,QIAGEN还提供GMP认证的产品制造能力和全球建立的商业渠道。该合作充分用到两家公司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全球监管专业知识,在临床和诊断应用中提供无缝合规和集成。QIAGEN副总裁,转化科学和精确诊断业务负责人Jonathan Arnold表示:“我们很高兴与Myriad合作,将他们在复杂和专有实验室开发测试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我们基于套件的解决方案方面的熟练程度相结合,以提供一种全面的全球伴随诊断方法。我们的合作伙伴旨在加速癌症伴随诊断的发展,使全球制药合作伙伴都能获得这些诊断。我们共同的目标是通过我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来改善患者护理并指导肿瘤学的治疗决策。”Myriad Genetics companion Diagnostics高级副总裁Paul Bartel表示:“我们与QIAGEN的合作为我们的制药合作伙伴创造了一个全面的伴侣诊断开发和商业化解决方案,将支持全球癌症护理和患者个性化治疗决策的发展。“随着Myriad在伴随诊断领域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我们很高兴能与QIAGEN合作,增加对这些解决方案的使用,并帮助更多患者和提供者做出有效的治疗选择。”两家公司最初的项目重点将涉及与制药合作伙伴合作,利用下一代测序工作流程或QIAGEN的数字PCR平台QIAcity开发分析。未来的项目正在考虑中,以探索推进和配套可测量残余疾病(MRD)的下一代检测,包括使用循环肿瘤DNA(ctDNA)测定来检测治疗后可能留在患者体内的癌症,以及同源重组缺陷(HRD),即细胞无法有效修复受损DNA的情况,潜在地提高用化学疗法治疗的癌症的生存能力。MRD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工作流程,两家公司计划合作评估集成数字PCR的可行性,为诊断实验室生产配套的标准化解决方案。QIAGEN与30多家全球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签订了开发和商业化伴随诊断的主合作协议,这是一条深入的管道,将推进各种疾病适应症的精准药物,根据伴随诊断测试确定的基因特征调整患者的治疗。Myriad为数百项临床试验提供了测试支持,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PMDA的10项配套诊断批准,并预计QIAGEN合作伙伴关系将推动Myriad肿瘤学产品组合的扩张。
  • 首个基于二代测序(NGS)的伴随诊断试剂盒获FDA批准
    2016年12月19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Foundation Medicine公司的FoundationFocus CDxBRCA产品,成为市场上第一个基于二代测序的伴随诊断试剂盒。  该产品被批准用于鉴定携带BRCA突变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这些患者更易对Clovis Oncology公司生产的PARP抑制剂Rubraca(rucaparib)有反应。与此同时,FDA加速批准了Rubraca这一新药,该药物适用于已经用两种或更多种化疗治疗并且携带有害的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的晚期卵巢癌患者。FoundationFocus CDxBRCA是基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的卵巢肿瘤组织,采用NGS技术检测BRCA1和BRCA2突变的伴随诊断试剂盒。该检测的结果可用于鉴别正在考虑用Rubraca治疗的卵巢癌患者。如果患者具有BRCA1/2有害突变的阳性结果,则可能适合接受Rubraca治疗。  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最新统计,超过22,000名妇女将被诊断患有卵巢癌,超过14,000名妇女将死于该疾病。而其中,15%至20%的卵巢癌患者携带有BRCA突变。FoundationFocus CDxBRCA便可以用于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的此类突变。  此前,于2014年12月FDA曾批准AstraZeneca公司生产的PARP抑制剂Lynparza(olaparib)以及Myriad Genetics公司的伴随诊断产品BRACAnalysis CDx,用于鉴定接受三线以上化疗并具有BRCA突变的晚期卵巢癌患者。Myriad公司的伴随诊断可基于患者血液检测生殖系突变,其中使用PCR和Sanger测序来分析单核苷酸突变和Indel,使用多重PCR以评估大片段缺失和重复。  Clovis公司提交了两项单臂试验的数据,包括106名先前接受过治疗的卵巢癌患者,Foundation Medicine公司的检测证实了96%的研究参与者存在BRCA突变。在此项研究中,54%的患者肿瘤缩小,反应持续中位数为9.2个月。  使用Rubraca治疗的患者通常经历恶心、疲劳、呕吐、贫血、血小板水平低和呼吸困难。一些患者经历严重的副作用,包括骨髓问题、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和胎儿损伤。由于是基于替代终点(surrogate endpoint)指标,Rubraca获得加速批准,因此,Clovis必须继续对该药物进行后续研究并提交数据以证明其对患者结果的影响。
  • 2018年全球组织诊断市场将达40亿美元
    日前,美国知名市场调研机构MarketsandMarkets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组织诊断市场预计将以近6.97%的年度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并在2018年达到39.24亿美元。   组织诊断是一套重要的技术,主要用于癌症的诊断、监控和管理。该市场产品包括仪器、试剂和试剂盒,用于确定疾病的阶段、预后和治疗过程,包括监测癌症对药物的治疗反应。不断增长的全球癌症发病率、组织诊断产品的应用(如伴随诊断用于癌症的个性化治疗)、全球人口老龄化,是驱动全球组织诊断市场增长的3个最重要的因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全球癌症状况的最新数据&mdash &mdash 2012年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2012),在2012年,全球新增1410万癌症病例及820万癌症相关死亡记录。根据GLOBOCAN的统计数据,WHO和IARC预测,到2025年,全球范围内将每年新增约1930万例癌症。   该报告将全球组织诊断市场按技术、疾病、产品、最终用户和地理进行了划分。按技术划分,组织诊断分为免疫组化(IHC)、原位杂交(ISH)、数字化病理(Digital pathology & Workflow)、特殊染色,其中,免疫组化(IHC)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鉴于IHC产品(如伴侣诊断)在癌症个性化治疗方面的日益应用,该细分市场预计将在2013-2018预测期内具有最高的CAGR。   按疾病划分,组织诊断市场可细分为乳腺癌、胃癌、淋巴癌、前列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及其他疾病。其中,由于不断快速增长的发病率,乳腺癌细分市场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并在预测期内具有最高的CAGR。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一类癌症,其确诊高度依赖于组织诊断。   按最终用户划分,组织诊断市场可细分为医院、实验室及其他。由于组织诊断主要应用于癌症诊断。因此,医院细分市场仍将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而研究实验室细分市场在预测期内将具有最高的CAGR,但仍将保持较低的水平。   按地理划分,美国占有组织诊断全球市场的最大份额。美国于2010年3月推出的《患者保护和负担得起的医疗法》(PPACA)预计将扩大超过3300万美国公民对保险的获取,将带动这一重要地理区域对晚期癌症诊断的需求,包括组织诊断。另一方面,金砖四国(BRIC,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及中国)和全球其他地理区域(RoW)均预计将在预测期内具有较高的CAGR,这些市场的主要推动力为庞大且激增的老龄化人口及广阔的未开发潜力。   根据报告内容,组织诊断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罗氏诊断(Roche Diagnostics)、雅培(Abbott)、赛默飞(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安捷伦(Agilent)、Danaher公司。其他重要参与者包括Biogenex实验室、Sigma-Aldrich公司、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BioSB公司和生命技术(Lif Technologies)。
  • 癌症早期诊断五个新进展
    p   对大多数癌症来说,早期疾病的五年存活率远远高于晚期疾病,并且患者也有相对较多的治疗方案可供选择,所以早期诊断对于癌症治疗来说至关重要。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者和公司在癌症早期诊断方面有进展,本文将介绍一些近期的例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98" height=" 414" title=" 2018.7.25 1-1.jpg" style=" width: 515px height: 284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5c5b3ffe-2452-45e2-9c6c-8f549a0ca79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使用呼气测试检测胰腺癌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pan /strong /p p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of London)的研究人员近日在《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呼吸分析测试的论文,该测试有潜力更早地发现胰腺癌。与大多数癌症一样,晚期胰腺癌的预后非常差。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检查了患有局部和转移性胰腺癌的患者呼吸样本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并与来自良性胰腺疾病患者和正常胰腺人群的样品相比。测试确定了12种有潜力指示胰腺癌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分属于三个大类,即醛,烷烃和醇。最终,该呼吸测试在患者中的应用将会取决于大型、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显示的测试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在早期胰腺癌和高危人群中的表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早期检测黑色素瘤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br/ /span /strong /p p   澳大利亚Edith Cowan大学的博士候选人Pauline Zaenker开发出了使用血液检测来筛查早期黑色素瘤的技术。黑色素瘤如果较早检测到,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在90%到99%之间,但如果没有及早发现癌症并在体内扩散,那么五年生存率会下降到不到50%。目前的检测手段是由医生对患者皮肤进行观察,对可疑的皮肤病变区域进行活组织检查并送至病理实验室进一步观测。但据统计,大约3/4的活检都是阴性结果。Zaenker和同事开发的血液检测技术是检测身体对黑色素瘤产生的抗体。一旦黑色素瘤生成,身体就开始产生这些抗体,所以通过血液检测有望能在早期阶段检测到癌症。该研究发表在《Oncotarget》上,正在计划进行临床试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FDA批准23andMe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癌症测试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br/ /span /strong /p p   今年5月,美国FDA批准了首次针对特定癌症风险,直接面向消费者(DTC)的基因检测。它允许位于加州的23andMe公司向顾客出售基于DNA测序的癌症测试,以了解自己在乳腺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方面的相关风险。值得指出的是,这不是一个广泛的癌症筛查测试,无需医生处方。它只适用于检测在德系犹太人群(Ashkenazi Jewish)中最常见的三种BRCA1和BRCA2基因变异。在该人群中,有2.5%的人会拥有这三种基因变异其中一种。携带其中一种变异的女性在70岁时患上乳腺癌的风险为45%至85%。这项测试能为某些有较高乳腺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风险的人提供信息,在DTC基因检测的可用性方面向前迈出了一步,但要注意的是,只有一小部分美国人携带该测试能检测到的变异,而且还有许多与癌症相关的BRCA变异是该检测未覆盖的,所以这个测试尚不能取代由医生进行的癌症筛查和检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378" title=" 2018.7.25 1-2.jpg" style=" width: 511px height: 257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96646eb0-c0d5-4759-bcc3-c7f729c2d77d.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Mammoth Biosciences致力于使用CRISPR诊断疾病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br/ /span /strong /p p   今年4月,位于美国加州的Mammoth Biosciences正式启动开发用于临床诊断的CRISPR技术。 CRISPR是一种基因编辑技术,可以让使用者快速且准确地编辑DNA。与常用的Cas9不同,Mammoth Biosciences很可能会使用Cas12a,以前称为Cpf1的蛋白质进行疾病诊断的应用。该公司在开发的这项技术会利用sgRNA、CRISPR和报告蛋白的系统,让CRISPR蛋白在搜索到目标后令报告分子发出颜色,产生肉眼可见的效果,这个诊断技术可以对任何DNA和RNA目标进行检测,包括癌症的生物标记物和导致传染病的病毒基因等等。公司的目标是将其开发成简单且无需专门设备的轻便测试,让用户能在家中自行检测疾病,并进入医疗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Illumina和Loxo Oncology团队开发泛癌伴侣诊断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br/ /span /strong /p p   今年4月,Illumina宣布与Loxo Oncology合作开发和商业化多基因panel,用于广泛的肿瘤特征分析。此次合作计划将Illumina的TruSight Tumor 170作为Loxo抗癌新药larotrectinib和LOXO-292的伴随诊断(CDx),用于多种肿瘤类型。TruSight Tumor 170是一项全面而先进的下一代测序(NGS)技术,可以检测 170 个与常见实体瘤相关的基因中的点突变、融合、扩增和剪接变异。TruSight Tumor 170的CDx版本可以使当地的实验室为医生提供全面的基因组信息,以便为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这一版本的TruSight Tumor 170将在Illumina的NextSeq 550Dx平台上运行。Loxo 的larotrectinib是一种靶向 NTRK(神经营养酪氨酸受体激酶)基因融合的药物,而 LOXO-292则靶向RET(转染重排)基因改变。两种药物在多种肿瘤类型中都有潜在的应用。Larotrectinib已获得美国FDA的突破性疗法认定、罕见儿科疾病认定和孤儿药资格。 2017年11月,Loxo和拜耳(Bayer)签署了独家全球合作协议,联合开发和商业化该药物以及下一代TRK抑制剂LOXO-195。LOXO-292目前正在1期临床试验中评估。 /p p & nbsp /p
  • 他们是最顶尖的生物学家,更是最恩爱的伴侣
    他们是最顶尖的生物学家,更是最恩爱的伴侣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七(nue)夕(gou)节。最近几天,谷君夜观天象,明显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气场——情侣们纷纷蓄势待发,准备在即将开幕的朋友圈秀恩爱大赛上拔得头筹;单身狗也提前预备好狗粮,准备迎接一大波暴击。生物狗们以为待在与世无争的学术圈就安全了?图样图森破~科学家们不仅科研实力深厚,秀起恩爱来也是碾压路人没商量的节奏。这个七夕,请享用谷君为大家献上的科学界狗粮~“战时伉俪”格蒂和卡尔科里格蒂特蕾莎科里(gerty theresa cori, 1896年8月15日-1957年10月26日)和卡尔斐迪南科里(carl ferdinand cori,1896年12月5日-1984年10月20日)夫妇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生物化学家。1947年夫妇二人以及阿根廷医生贝尔纳多奥赛一起因发现糖代谢中的酶促反应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诺奖历史上罕见的“夫妻档”。格蒂?科里也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1914年,18岁的卡尔和格蒂同时考入了布拉格的卡洛斯弗尔杰南德大学医学系,成为同班同学。当时正处于一战初期,学校里还保留着安静的学习环境。两人形影不离,在热衷的生物学、化学等课程的学习中互相激励。到了1916年,战事也到达了高潮,正在念大三的卡尔被征兵入伍,经历了战斗和负伤,卡尔深切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直到1920年8月,历经磨难的卡尔科里和格蒂终于团聚,在维也纳举行了婚礼。卡尔和格蒂夫妇共发表了50多篇学术论文,主要着作有《结晶态肌肉磷酸化酶ⅱ辅基》、《磷酸化酶a到b的酶促转化》等。1931年,他们在一篇长达103页的研究报告中揭示了哺乳类动物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机理,基本内容是在肌肉中肌糖原生成的乳酸随血液流入肝脏,在那里又重新合成肝糖原,这就是生物化学理论中众所周知的科里循环。科里夫妇培育了众多的生物化学领域的出色人才,在他们研究基础上继续前进的学生中竟然有5位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堪称诺奖级别的导师。2004年科里夫妇被授予国家化学史里程碑来纪念他们的重大发现。“双宿双栖”詹裕农和叶公杼说起这两位科学家,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陌生,不过在华人科学家中,他们可是享有极高的知名度的神经生物学家。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教授就曾是这两位的弟子。詹裕农和叶公杼夫妇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钾离子通道和果蝇神经发育,1986年他们在世界上首次克隆出了一种钾离子通道shaker基因,这一工作与200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主题吻合,许多科学家都为获奖名单中没有他们的名字而感到惋惜。尽管未获得诺贝尔奖,他们的工作仍然得到了许多人的肯定。从他们实验室中走出了多位华人科学家,其中包括获得science杂志“青年科学家奖”的时松海,哥伦比亚大学杨建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沈华智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这对科学界伉俪的人生履历始终保持着惊人的一致步调,大家来感受一下:1979年,他们同时被旧金山加州大学聘为助理教授。1983年,他们同时晋升为副教授。1984年,他们同时被著名的霍华德休斯医学院聘为研究员。1985年,他们同时晋升为教授。1998年,他们同时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6年,他们同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全程高能有木有!其实纵观整个科学界,夫妻档的科学家并不少见,但是像詹裕农和叶公杼夫妇这样在科研中各展所长、紧密合作,并且双双当选院士的科学家却十分的难得,双方可谓实力相当。2004年的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上,加州大学教授詹裕农和叶公杼作为唯一的一对华裔美国科学院院士夫妇一同走上了讲台,那一刻也许是他们二人最高调的一次“秀恩爱”。“院士夫妇”陈竺和陈赛娟 众所周知,我国的卫生部部长陈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专家。不过大家可能不太了解的是,他的夫人陈赛娟也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专家,有“美女院士”的美誉。这一对夫妇称得上生物科学界的 “神仙眷侣”。1978年,陈赛娟考取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血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还结识了同门师兄陈竺。 陈竺和陈赛娟在一起上课、做实验,培养了深厚的感情。1983年3月,这两位热爱科研的年轻人终于把双手牵到了一起。当婆婆许曼音知道儿子陈竺的恋爱对象是陈赛娟时,开心地表示:“早就听说她是个孝敬父母、爱好读书的人,而且还是二医掷铅球的运动员,我为儿子感到庆幸。”这也为二人今后的幸福生活拉开了序幕。尽管丈夫卫生部部长的光环总是十分得引人注目,但这并不能掩盖陈赛娟院士的成就。她在国际上首次克隆了白血病bcr基因一个长达94kb的区域,并提出了ph1染色体形成的分子模型,实现了该领域的重大突破。还曾深入开展白血病基因产物靶向疗法基础理论研究,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研究中,首次发现一个新的人类基因,实现了当时我国生物学领域中人类疾病新基因克隆零的突破。2000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颁奖仪式上,陈竺卸下领导人的光环,以一个老公的姿态温柔地出现在妻子身后,一起等待结果揭晓。当陈赛娟与大奖失之交臂的时候,陈竺轻轻搂着妻子的肩膀说:“科学意味着永不放弃!”看到这里,作为一个好奇宝宝,不禁要问,为什么科学界盛产“神雕侠侣”呢?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0年调查显示,具有博士学位的已婚人士中,超过1/4的人的伴侣也供职于科学或工程学领域。合作是研究的关键,同一领域的夫妇能够不断地交流、启发彼此,也更了解彼此的个性和行为,理解彼此工作中的难处。很多夫妇也是在交流工作的时候情感突飞猛进的……想来也是,谁说恋爱就只能逛街看电影,实验室也可以是滋生爱情的理想场所。一起采样、一起讨论课题,这都是科学界独有的浪漫约会。只要心中有爱,处处皆可花前月下~谷君有话说:吃下这一份狗粮,感觉到的除了艳羡,更多的还是鼓舞人心的力量。挣扎在实验室里的生物狗们,千万不要气馁,现在开始发展自己的科研伴侣还来得及。今天的你也许孤单一人闷在实验室里提质粒,说不定未来的某一天,你也能手挽着女神,一同登上学术界的领奖台上呢~各位亲爱的谷粉们,除了以上这几位,生物科学界还有哪些科学家情侣呢?欢迎大家在评论中一起参与讨论噢~
  • 体外诊断试剂及耗材行业分析(图)
    随着我国临床诊断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研发技术的不断提高,体外诊断(IVD)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医药行业中发展最快,也最活跃的细分行业之一。虽然目前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但其发展一直受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ldquo 十一五&rdquo 期间,国家&ldquo 863&rdquo 计划首次支持了生物医学关键试剂的重点项目,2005年以来,政府相关部门更是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将体外诊断试剂、诊断仪器、诊断相关酶制剂等产业的发展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将体外诊断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体外诊断行业包括仪器、试剂和耗材,其中IVD市场80%是试剂,本报告以诊断试剂为主,兼顾部分耗材情况,较少讨论诊断仪器。   1.体外诊断试剂概况   体外诊断,即In Vitro Diagnosis,缩写IVD,这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的样品(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的产品和服务,包括试剂、试剂产品、校准材料、控制材料、成套工具、仪表、装置、设备或系统等等,包括血液检测、尿液检测等等。本报告以体外诊断试剂为核心,并兼顾部分耗材情况,探讨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   1.1 体外诊断试剂是什么   体外诊断试剂隶属于生物制品行业,是下属诊断试剂行业中的一个细分领域。   体外诊断试剂是指用于单独使用或与仪器、器具、设备或系统组合使用,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健康状态评价以及遗传性疾病的预测过程中,用于对人体样本(各种体液、细胞、组织样本等)进行体外检测的试剂、试剂盒、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等,其作用原理为:诊断试剂与体内物质在体外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体液内某些物质&mdash &mdash 比如糖、脂肪和蛋白质&mdash &mdash 会和体外诊断试剂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特定的反应,生成特定的产物,消耗定量的体外诊断试剂,而这些是可以被定性或者定量测量出来的,再通过与正常值的对比,从而判断检测对象的生理状态是否正常。   1.2 体外诊断试剂分类   体外诊断试剂的分类方法比较多,通常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按照检测原理分类,这也是现在的主流分类方法。根据检测原理或者检测方法,体外诊断试剂可以分为生化诊断试剂、免疫诊断试剂、分子诊断试剂、微生物诊断试剂、尿液诊断试剂、凝血类诊断试剂、血液学和流式细胞诊断试剂等,生化、免疫和分子诊断试剂为我国诊断试剂主要的三大类品种,目前分子诊断中的核酸诊断占据主要市场,生物芯片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但目前由于成本较高,开发难度大,使用量还比较小。   对于以上三种分类,如果从检测端角度来看,其中生化诊断检测项目的检测原理基本相同,主要是利用某些特定的生物化学反应的特定底物或者产物,然后再通过检测仪器(如分光光度计)定量检测出标的物浓度,从而推算出人体的某些生化指标,如糖、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免疫诊断在原理上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但是检测端的方法就比较多了,检测方式多样化,比如利用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而准确测量抗原抗体结合的放射免疫(放免)、利用氯金酸在特定环境下通过静电作用与蛋白质大分子结合的胶体金技术、利用活性酶作为标记物的酶联免疫(酶免)、利用镧系元素(稀土元素)螯合物荧光寿命长的特定进行检测的时间分辨荧光法(TRFIA)和利用化学发光原理和免疫反应原理相结合的化学发光检测(CLIA)。    放免由于对环境污染较大,现在逐渐被其他免疫诊断方法所替代,目前酶免是免疫诊断中比较主流的方法。   核酸诊断是目前分子诊断中的主要部分,另一种是生物芯片技术。分子诊断的检测目标直接是决定生命性状的遗传物质和表现形式,包括DNA、RNA和蛋白质。在具体诊断技术方面,核酸诊断中的代表技术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此外还有NDA测序、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DNA印迹技术(DNA blottin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连接酶链反应(LCR)。生物芯片包括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芯片等。目前PCR是核酸检测中主要使用的方法。   第二,按医疗器械受理和审评的体外诊断试剂,它包括临床血液学和体液学检验试剂、临床化学检验试剂、临床免疫学检验试剂和微生物学检验试剂等共计九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按照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不包括国家法定用于血源筛查和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   第三,按药品受理和审评的体外诊断试剂。按照这一分类原则,可将体外诊断试剂分为六大类,包括ABO血型定型试剂(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试剂(盒)、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试剂(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型)抗体试剂(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诊断试剂(盒)、梅毒螺旋体抗体试剂(盒)和放射免疫检测试剂(盒)。    除放免试剂(盒)外,前五种诊断试剂如果用于血源筛查时,按照药品受理和审评 如果用于临床诊断,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前五种诊断试剂如果用于血源筛查则需要进行批批检,以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   第四,按照《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分类,根据产品风险程度由高至低的顺序,将按照医疗器械进行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依次分为第三类、第二类、第一类产品,并实施分类注册管理,其中第三类产品注册管理部门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二类产品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第一类产品为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    (一)第三类产品:国家药监局直接管理   1.与致病性病原体抗原、抗体以及核酸等检测相关的试剂   2.与血型、组织配型相关的试剂   3.与人类基因检测相关的试剂   4.与遗传性疾病相关的试剂   5.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检测相关的试剂   6.与治疗药物作用靶点检测相关的试剂   7.与肿瘤标志物检测相关的试剂   8.与变态反应(过敏原)相关的试剂。   (二)第二类产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药监局管理   1.用于蛋白质检测的试剂   2.用于糖类检测的试剂   3.用于激素检测的试剂   4.用于酶类检测的试剂   5.用于酯类检测的试剂   6.用于维生素检测的试剂   7.用于无机离子检测的试剂   8.用于药物及药物代谢物检测的试剂   9.用于自身抗体检测的试剂   10.用于微生物鉴别或药敏试验的试剂   11.用于其他生理、生化或免疫功能指标检测的试剂。   (三)第一类产品:市级药监局管理   1.微生物培养基(不用于微生物鉴别和药敏试验)   2.样本处理用产品,如溶血剂、稀释液、染色液等。   2.体外诊断试剂产业链情况   体外诊断试剂上游的核心原料包括诊断酶、引物、抗原、抗体等等,此外还有各种精细化学原料,包括氯化钠、碳酸钠和各种氨基酸以及有机酸等,这些精细化工品的作用主要是调配诊断试剂的缓冲溶液系统。体外诊断试剂的下游主要是医疗和科研机构,按照用途可以大致划分为医学检测和血源筛查两块。和体外诊断试剂相关的两个平行的行业包括体外诊断仪器和体外诊断耗材两部分。   2.1 体外诊断仪器情况   体外诊断仪器目前以进口产品居多,尤其是中高端市场这一块,国外设备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不同类型的体外诊断试剂对仪器的依赖度也不同,例如生化诊断仪器以开放式居多,免疫诊断仪器以封闭式居多。此外,同种类型的体外诊断仪器自动化程度不同,对于试剂的开放程度也不相同,通常高度自动化的仪器是封闭式的,自动化程度较低的仪器是开放式的。   以生化检测设备为例,生化分析仪是临床生化诊断的主要诊断仪器,也是大多数医院最基本的和必备的检验设备。与手工、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相比,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精密度高、重复性好、检测结果不受操作影响等优势,是生化检测发展的方向。发达国家大部分生化诊断均已实现自动化,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二三级医院高端市场中使用较多,基层医院还处于手工、半自动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存的时期   在我国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市场中,日立、奥林巴斯、贝克曼(奥林巴斯诊断业务被贝克曼收购)三家公司占据了约60-70%的市场份额,其中日立占有约30-40%的市场份额。生化试剂主要用于配合手工、半自动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检验设备使用。    2.2 体外诊断耗材情况   体外诊断耗材主要指真空采血管,由于静脉血液所含有的丰富病理信息,临床检验实验室常用标本中70%是人体静脉血液标本,真空采血管作为主要的体外诊断样本容器,在诊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真空采血已经发展到第三代,是循证医学发展的产物。最早的采血管是开放式,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第一代真空采血管采用负压技术,使得整个采血过程与外界隔离,第一代真空采血管的出现是传统采血方式的革命性事件。在第一代真空采血管的基础上,第二代产品在血液样本采集、盛装和转运环节制定了标准化和规范化流程,使得真空采血管的规格、材质、抽吸量、添加剂等关键指标有了国际标准。第三代真空采血系统考虑到了血液样本离开人体后的变异作用,这样的变异作用将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所以这一代真空采血管的作用已由静脉血液标本的采集和转运装置转变为静脉血液标本分析前变异控制和处理系统。    采血管是血液离开人体后的第一站,血液离开人体过程中和离开人体后,由于活细胞与活性蛋白对环境的变化发生应激反应,致使血液标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生理学性质等发生变化,改变其原始性状,是血液检测面临的主要问题。血液标本发生变异导致检验结果无法确切地说明在体组织与器官之间的真实情况,医疗机构的检验结果可能是一个失真信息的报告,从而违背了循证医学追求的目标。所以针对不同的血液检测项目,要使用不同的真空采血管。在具体实践中,某些诊断项目,不同的诊断试剂对真空采血管的要求也不同,某些诊断试剂的诊断结果会受到采血管的显著影响。    2.3 下游需求情况   体外诊断试剂和仪器的下游需求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医学检测,包括医院、体检中心、独立实验室以及防疫站,其中医院是体外诊断行业最大的下游需求端 第二类是用于血源筛查,这个领域的需求端主要是血站系统,其使用总量相对较小,但是对于诊断试剂有着较高的灵敏度的要求。   单从使用量上来看,血站系统在体外诊断试剂市场中占比较低,从检测项目上来看,血站系统的检测项目相对较窄,但是从诊断试剂的使用结构上来看,目前血源筛查主要使用的免疫诊断试剂中的酶联免疫试剂,同时目前在推广核酸诊断,而在医院市场中,核酸诊断的使用则相对较少,所以血站系统的体外诊断试剂使用量虽然比较小,但是对于某些特定的诊断试剂的需求量相对比较大。   3.体外诊断试剂市场分析   3.1 我国体外诊断试剂行业现状   体外诊断市场中包括诊断试剂、耗材和仪器设备三部分,其中诊断试剂是占比最大的一块,比例在80%左右,其余20%左右的市场是诊断设备和耗材。2011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的总规模预计在146亿元左右,从2007年至2010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整体增速平稳上升。预计在2014年体外诊断市场总体规模将超过260亿元,2010-2014年的年均复合增速在21.6%左右。   体外诊断领域中,诊断试剂占比在80%以上,根据预测,2011年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将近150亿元的市场规模中,体外诊断试剂的规模为120亿元左右,占比82%,其中免疫诊断试剂占整个诊断试剂市场的约29%,生化诊断试剂占26%,免疫诊断和生化诊断主要用于临床诊断,二者占全部诊断试剂市场份额的55-60%的份额 包括分子诊断试剂在内的其他诊断试剂占比27%    体外诊断领域中,诊断试剂占比在80%以上,根据预测,2011年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将近150亿元的市场规模中,体外诊断试剂的规模为120亿元左右,占比82%,其中免疫诊断试剂占整个诊断试剂市场的约29%,生化诊断试剂占26%,包括分子诊断试剂在内的其他诊断试剂占比27%。   2010年我国体外诊断试剂的市场规模将近100亿元,预计2014年这一数据将接近230亿元,4年间的复合增速约为23.1%,略高于体外诊断行业的整体增速。   3.2 全球体外诊断试剂行业情况&mdash &mdash 核酸诊断异军突起   根据专业机构预测,2012年全球的IVD市场规模将超过560亿美元,2007年这一数字约为420亿美元,5年间的复合增速为6.07%。从全球的增速情况来看,IVD市场基本已经步入了成熟阶段。   从地区来看,全球不同地区和国家的IVD市场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IVD市场规模体量大,它们占据了全球约3/4的IVD市场规模,但是他们的市场已步入了成熟期,增速较慢,预计2007-2012年的年均复合增速在4%左右,而以中国、拉丁美洲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型市场,虽然目前的市场总量较小,但是增速高,年均复合增速在12-16%之间,其中中国的IVD市场规模预计2012年将达到将近22亿美元(约合143亿人民币),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将由2007年的2%上升到4%。   在具体品种方面,如下图所示,横轴为细分品种的市场份额(2012年预测),纵轴为2007-2012年的年均复合增速,球体大小代表细分市场规模的大小。图表中右侧图例是按照CAGR由高到底的顺序排列。我们以10%的市场份额和10%的复合增速为界,将图分为4个区域,我们注意到在IVD行业内没有体量大增速高的细分领域,微生物和分子诊断、流式细胞技术以及核酸诊断是增速最快的三个品种,它们的年均复合增速在10%以上,其中核酸诊断在全部细分领域中,是唯一一个兼顾了市场容量和复合增速的细分领域。   在市场规模方面,快速诊断试剂(POCT:Point of Care testing)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其中市场份额最大的是用于糖尿病快速诊断的试剂,以及用于科研和医院系统的快速诊断试剂,二者合计占据了30%的市场份额。此外,临床化学诊断试剂的市场份额12%,是第三大细分领域。这三个细分市场的特点是容量大,增速低,其复合增速在5%左右,临床化学诊断试剂的复合增速仅为2%左右。   4. 我国体外诊断试剂行业未来驱动因素   体外诊断试剂作为诊断用药,与一般治疗用药不同,诊断试剂是医生给患者提供诊断方案前的重要参考依据,我们认为诊断试剂行业的扩充将最直接受益于我国诊疗人次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提升,就诊人次上升和卫生费用的提高将是带动行业发展的持久动力,而我国传染病形式的严峻、血源筛查核酸检测工作的推广和行业整合将是未来推动诊断试剂行业发展的直接动力。   4.1 诊疗人次稳步增长,卫生费用增长乏力,结构调整或成为扩容动力   诊疗人次稳步增长是体外诊断行业扩容的最直接动力,2011年我国卫生机构的诊疗人次超过60亿人次,同比增速接近8%。2004年这一数字为40亿人次,7年间增加了超过20亿人次,我们认为未来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速放缓,但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加强将使诊疗人次稳步增长。   诊疗人次对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的影响是显著而直接的,我们将2005年-2011年我国人诊疗人次增速与科华生物和达安基因的业绩增速进行对比,发现它们之间具有较好的吻合特征。   我们注意到我国的卫生总费用从2000年的4600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接近1万亿用了大约6年时间 201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接近2万亿元,比2006年又翻了一番,而这次翻番仅用了3年的时间。卫生费用规模的迅速扩张,一方面意味着医疗卫生市场的容量增大,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随着基数的增大,卫生费用的增速明显下降,2011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速仅为11%左右,是历史低点。   我们认为未来体外诊断市场扩容的机会更多地蕴藏在卫生费用的内部调节中。目前的矛盾在于药品费用增长过快,药品费用在卫生总费用中的占比过高。   药品费用方面,2011年,我国的药品费用将近9400万元,同比增长了24%。2009年我国的药品费用大幅增长,随后三年都保持了较高的水平,而同期我国的医药卫生总费用增速已经出现了明显下滑。   药品费用占比方面,2008年药品费用在卫生总费用中的占比约为35%,是近十年的最低水平。但在之后,随着药品费用的大幅增长,药费在总费用的占比明显提升,2011年这一比例达到了42%。   在医院收入和患者消费层面来看,根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2011年我国医院药品收入平均占总收入的44%,药品收入是公立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 同时在消费端,2011年门诊的次均消费中,药费占比超过55%,住院患者中,人均消费中超过40%用于药品消费。   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药费在总费用中的占比明显偏高。以2007年数据为例,美国的药费占比最低,仅为12%,占比最高的韩国也不过25%,而当年中国的比例为42%。药费占比下降将是未来我国卫生费用发展的趋势。   从政策层面方面来讲,国务院在今年四月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未来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是调整医药价格,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等医疗技术服务价格。体外诊断作为确定患者病症的重要手段,我们预计这项费用未来在总费用中的占比将有提升,这将成为未来体外诊断试剂和相关耗材市场扩容的重要来源之一。   4.2 传染病形势严峻,刺激诊断试剂行业发展   在我们前面提到的几大类诊断试剂中,免疫诊断试剂是占比最大的一类,约占全部诊断试剂的将近30%的市场份额,分子诊断占比相对较小,大约占4-5%的市场份额。免疫诊断试剂主要用于肝炎检测、艾滋病检测、肿瘤检测和孕检,分子诊断主要用于传染病的检测,它们未来将受益于国家对传染病大力控制而带来的市场扩容。   艾滋病发病人数逐年攀高   根据卫生部公布的数字,2000年我国艾滋病发病人数253人,而到了2011年这一数字已经上涨到20450人,11年增长了80倍 每十万人的发病率由0.02上升到1.53。   而这仅是艾滋病发病人数,由于艾滋病潜伏期较长,所以这个数字没有包括HIV病毒携带者数量,如果考虑病毒携带者,这一数字将更大。根据卫生部的统计年鉴,2000-2011年我国艾滋病发病人数总计在8.7万人左右,而根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量就已经达到了约70万人。   此外,我国艾滋病发病率上升的一个重要潜在威胁在于男男同性恋人数的上升。目前我国尚缺乏对该人群的准确统计,但是根据网易新闻转引青岛医学院张北川教授的观点,认为目前国内同妻(同性恋的妻子)数量在1000万以上,据此测算男性同性恋者数量至少在2000万上下。2006年由中国疾控中心牵头完成的首个国内男男同性恋调查报告显示,这一群体是艾滋病感染的高位人群,其感染率高达2.2-3.3%(不同城市见的差异),这一感染率是正常人群的1500倍以上。   国务院于2012年发布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ldquo 十二五&rdquo 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根据该行动计划,我国将在2015年底,使艾滋病存活和感染者数量将控制在120万左右。    病毒性肝炎患者数量庞大   我国的病毒性肝炎患者患病率较高,2006年至今每10万人的患病人数稳定在100人左右。      目前我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数量估计超过1亿人,从卫生部公布的近几年我国每年检查出乙肝患者数量来看,总体上呈现出稳中有降的态势。我们认为这和近些年我国卫生部门开展的乙肝控制规划工作有关,根据我国对世界卫生组织的承诺,2012年我国的5岁以下乙肝病毒感染率控制在2%以下,而2006年我国的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仅为0.96%。我们预计未来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数量将继续保持稳中有降的趋势,但由于病毒携带者数量庞大,乙肝的控制形势依然严峻。   丙肝是病毒性肝炎中仅次于乙肝的第二大疾病,我们注意到丙肝患者数量增加显著。2008-2011年,我国乙肝患者数量总体下降,而丙肝患者数量的年均复合增速为17%,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整体增速。    艾滋病和部分病毒性肝炎患病率的上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传染病的防控面临着严峻形势,临床传染病检测目前主要使用的免疫诊断试剂,我们认为这将成为未来支撑免疫诊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预计2014年我国的免疫诊断试剂市场规模超过80亿元,市场占比小幅提升,达到36%左右。   4.3 血站系统核酸检测大力推广,或带来市场扩容   我们在上文中指出,体外诊断试剂行业的下游主要是临床检验和血源筛查,从总量和种类上来看,临床检验是最主要的消费端,血源筛查主要指血站系统,这一块的消费总量相对较小,诊断试剂使用范围也比较小,但是临床诊断的市场增量主要来自诊疗人次的提升,以及卫生费用的增长,而对于血站系统而言,血源筛查的核酸诊断试点工作正在进行,未来将全面铺开,将带动体外诊断试剂&mdash &mdash 尤其是核酸诊断试剂的市场规模的扩容。   血站系统的血液检测结果直接关乎临床用血的安全性,最终的检测结果是决定性信息,而临床的检测结果是给医生的参考性信息,所以血站系统对于诊断试剂的灵敏性要求要高于临床的诊断试剂。   目前我国有400多家血站,包括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和血站等等,先从献血量和献血人次上来看,1998年我国的采血量不到1000吨,献血人次不到250万人次,到2011年,采血量突破了4000吨,献血人次超过了1200万人次。献血人次的增加意味着血源筛查市场容量的扩大。   血站的血源筛查检测项目包括乙肝(HBV)、丙肝(HCV)、艾滋病(HIV)、梅毒、转氨酶(ALT)、血型、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和血小板计数(PLT)等。根据从今年6月1日开始执行的《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与2002年版本显著区别在于,对于乙肝(HBV)、丙肝(HCV)和艾滋病(HIV)的检测都增添了核酸检测的方法,而在2002年的规程中,这些项目的检测都使用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为何要开展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相比于ELISA检测,可以显著缩短窗口期,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下表中,黑色数字是ELISA检测方法的窗口期,红色数字是NAT方法的窗口期,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NAT方法的检测窗口期明显低于ELISA方法,换句话说,以HBV病毒检测为例,献血者如果在感染病毒的第17天献血,ELISA方法无法检测出来,应为该方法的窗口期为21天,而采用NAT方法就可以检测出阳性,因为该方法的窗口期为15天,提高了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卫生部自2010年开始启动核酸检测(NAT)试点工作,一期共有15家血液中心参加。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共完成核酸检测将近230万人份。根据我们的统计,在试点完成的这将近230万人份的核酸检测中,诺华和罗氏占据了将近80%的份额,国产试剂占比相对较小。正如我们前文所阐述的一样,血源筛查的检测试剂比临床检测试剂的灵敏度要求要高,目前进口产品在灵敏度和稳定前文中我们看到全球市场中,前5大企业就占据了全球50%以上的份额。我们认为我国IVD行业未来将通过并购实现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实力雄厚的医药企业也可能通过收购的方式进入IVD领域,例如人福医药计划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收购北京巴瑞,从而进入IVD领域。
  • 国产诊断试剂:想说爱你不容易
    目前全球医疗决策中约有2/3是基于诊断信息作出的,但在诊断方面的支出却只占医疗总支出的约1%。业内专家指出,进一步提升诊断技术和手段,增加诊断支出,可以为人类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体外诊断产业正是伴随现代检验医学的发展而产生的,同时其产业化发展又极大推动了新科学技术在医学检验学、基础医学和药物学等学科的发展应用。   优势:价格低,技术差别小   所谓的体外诊断试剂是指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健康状态评价以及遗传性疾病的预测过程中,对人体样本进行体外检测的试剂。   &ldquo 目前我国诊断试剂市场正处于高速成长期。&rdquo 北京五洲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部业务经理张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   数据显示,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在过去几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6.47%,同期全球市场的复合增长率为6.07%。尽管国内市场增速快于全球,但目前只占全球市场比重的3.86%。由此可见,国内体外诊断市场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   其实,体外诊断产业一直是国内重点支持的产业之一,国务院、发展改革委等多个国家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对于促进体外诊断试剂、诊断仪器、诊断相关酶制剂等体外诊断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增强了国内诊断试剂企业的竞争力。   &ldquo 体外诊断试剂单独管理,对经营公司实行双门槛。&rdquo 张力说道,&ldquo 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药品招标降价与取消药品加成政策,都将促使医院选择性价比高的国产诊断试剂。&rdquo   目前,我国有1.8万余家医院、300多个血站,同时,数以千计的体检中心以及数以百计的独立实验室正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一些独立的医学检验实验室也方兴未艾,这些为体外诊断试剂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ldquo 相对于大型仪器的高门槛而言,国内外诊断试剂技术差别较小,国内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取代进口产品的可能性比较大。&rdquo 张力认为。   生物谷首席咨询师杨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将从2009年的380亿美元发展到2017年的64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发展迅猛:2009年100亿元,2013年市场规模达210亿元,已经翻番。未来仍将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   诊断试剂产品方面已经实现进口替代。   现状:质量没保证   但是,目前市场上国产诊断试剂的现状并不那么乐观。据了解,市面上进口试剂的比重在70%以上,许多所谓的国产品实际上是国外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公司生产或是在中国公司生产的外国专利的产品。   &ldquo 在选择上我们还是比较倾向于使用进口试剂,目前我们医院使用的国产试剂大约不足使用量的三成。&rdquo 北京市某著名综合三甲医院检验专家张姓教授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   那么,缘何医院不太愿意使用国产试剂呢?   张教授给出的回答是:主要还是国产试剂的质量不能保证,稳定性较差。另外,我们的仪器90%以上都是进口的,许多仪器与试剂是配套的,只能使用进口试剂。   国内某试剂公司一线销售人员刘立洋告诉记者,在试剂的选择上,如果不考虑资金的问题,客户还是更愿意选择进口试剂,尤其是比较大型的医院,几乎会直接选择进口试剂。   &ldquo 而基层医院会选择国产试剂,也都是考虑到经济原因。&rdquo 刘立洋表示,在选择较普通的产品时,检验科室才会考虑选择国产试剂。   张力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试剂市场需求量很大,但国产试剂有竞争力的品牌比较少,进口试剂占据主导地位。   &ldquo 消耗量大,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成本越来越低,大家都在拼价格,国产试剂想要扩张并不那么容易。&rdquo 张力说。   献策:建立高竞争力品牌   近年来,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兴起和融合,促进了体外诊断试剂的开发应用和更新换代。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群众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标准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医疗品质又有了更高的需求。   在种种利好的条件下,体外诊断试剂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医疗发展史上&ldquo 千载难逢&rdquo 的好机遇。有机构预测,到2015年,我国的体外诊断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亿元,成为全球第三大市场。   国内企业要想及时把握住这个机会,需要从许多方面努力。   &ldquo 其实只要国产试剂的质量能够保证,我们还是乐于选择自己国家的产品的,也希望国产试剂能够注重创新,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产品。&rdquo 张教授表示。   随着新医改和关注民生的深入,基层医院为体外诊断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增量市场。国家向基层卫生系统的投资高达1000亿元,其受益的细分行业主要是生化试剂中针对常见病的产品。国内企业可以向此方向作出更多的努力。   刘立洋告诉记者,国产品牌可以考虑提供试用装,用质量过硬的产品说话,取得用户的好感。   另外,家庭自检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在国内,人们也许只会想到血压计、血糖仪、早孕试纸。而在美国,有超过3万家的药房和超市在销售各类家用诊断试剂。   不过,这种状况已经在悄然转向。过去10年,经济的持续向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家庭健康逐渐成为品质生活的保证。诊断试剂的需求量将更大,不论试剂类型还是用途都将更为广泛。   &ldquo 国企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在加强科研投入,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种类、完善运输条件、加强售后服务跟踪等方面作出努力,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获得足够的竞争力。&rdquo 张力建议。
  • 癌症的伴随诊断:NGS是否有一席之地?
    在临床试验中,利用伴随诊断来指导治疗,可鉴定出最有可能响应特定疗法的患者群体,从而改善治疗反应。这些检测不仅能指示分子靶点的存在,还能提示治疗的脱靶效应,预测与药物相关的毒性和副作用。  伴随诊断(Companion diagnostics,CDx)是指体外诊断的设备或成像工具,能够为相应治疗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重要的信息。如今,伴随诊断已成为肿瘤学家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分析师预计,全球伴随诊断市场到2019年有望达到87.3亿美元。  在临床试验中,利用伴随诊断来指导治疗,可鉴定出最有可能响应特定疗法的患者群体,从而改善治疗反应。这些检测不仅能指示分子靶点的存在,还能提示治疗的脱靶效应,预测与药物相关的毒性和副作用。  对于制药公司而言,在药物开发的过程中使用伴随诊断可以提高药物的成功率。之前,一项研究曾经调查了1998 2012年间非小细胞肺癌药物开发过程中临床试验失败风险。研究人员分析了199种药物化合物的676个临床试验。  数据显示,III期临床试验的失败是药物获批的最大障碍,其总体成功率只有28%。不过,在生物标志物指导的试验中,成功率达到62%。研究人员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在III期药物开发过程中使用伴随诊断检测可明显提高临床成功的机会。  监管考虑  据美国FDA肿瘤治疗产品部门的监管专员Patricia Keegen博士介绍,如果新药物作用于特定的基因或生物学靶点,但这个靶点只存在于部分患者体内,那么FDA需要伴随诊断检测。这种检测能够确定哪些个体将受益于治疗,而哪些患者无法受益,甚至可能受到伤害。FDA将伴随诊断划到III类设备,需要最严格的医疗器械审批程序。  制药公司与诊断公司之间的紧密合作已经推动一些药物和伴随诊断同时获得FDA批准。目前,市场上一些主要的检测开发商包括罗氏诊断、雅培、安捷伦、QIAGEN、赛默飞世尔科技以及Myriad Genetics。  不过,基于NGS的检测还未被批准用于癌症的伴随诊断。所有已批准的检测包括PCR检测、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尽管FDA已批准Illumina的MiSeqDx测序仪用于囊性纤维化的筛查和诊断,“但将NGS用于靶向肿瘤药物还必须克服多个挑战,”DAKO顾问Jan Tr?st J?rgensen评论道。  Illumina的MiSeqDx平台、两种囊性纤维化检测以及一个文库制备试剂盒已经获得FDA的上市前许可(premarket clearance)。这标志着新一代测序系统首次获得FDA的批准。不过,FDA对MiSeqDx 仪器平台的审查采用de novo classification process,遵循的是新型低中度风险的医疗器械的审批程序。  J?rgensen博士进一步指出:“我们的靶向药物开发已经逐渐从‘一个生物标志物:一种药物’的场景转移到更加综合的方法,有着多个生物标志物和药物。这种‘新模式’将为在临床中引入多重策略铺平道路,包括基因表达芯片和新一代测序。”  Illumina认为,NGS代表了理想的方案,将肿瘤分析的模式从一系列单基因检测转变到多分析物的方法,带来精确的肿瘤学。Illumina已经与一些制药公司结成了伙伴关系,以开发一种基于NGS的通用型肿瘤检测系统。合作对象包括阿斯利康、杨森、赛诺菲和默克雪兰诺。他们试图重新定义肿瘤的伴随诊断,重点是开发靶向治疗临床试验所用的系统,以便推出一个多基因产品,用于疗法的选择。  2014年1月份,Illumina和Amgen宣布,他们将合作开发基于NGS的伴随诊断,针对结直肠癌抗体Vectibix(帕尼单抗)。Illumina将在MiSeqDx仪器上开发伴随诊断。Vectibix是一种抑制EGFR的单克隆抗体,不建议用于带有KRAS突变或KRAS状态未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Illumina表示,对于那些考虑用Vectibix治疗的患者,美国FDA尚未批准伴随诊断检测,以评估KRAS的突变状态。Illumina希望获得美国和欧洲监管部门的批准。Illumina和Amgen将验证检测平台,而Illumina将推出商业化产品。  治疗选择  Foundation Medicine表示,它的癌症基因组鉴定方法将帮助医生发现那些驱动癌症生长的改变,并确定靶向治疗方案。它的第一个临床产品,FoundationOne,拷问315个癌基因的完整编码序列,以及28个在实体瘤中经常发生重排和改变的基因中的内含子。  这些基因经过深度测序,以确定相关的可行动体细胞改变,包括单碱基改变,插入缺失、拷贝数改变以及基因融合。测序所产生的基因组图谱与癌症治疗选择工具互补,将每位患者与靶向疗法和临床试验相匹配,以扩展治疗方案。  随着Foundation Medicine的NGS分析被越来越多地应用,最近的临床报道也举例说明,FoundationOne检测所实现的全面基因组图谱分析带来了诊断再分类,使靶向药物治疗有了激动人心的临床反应。在一些报道中,NGS发现了其他方法不可能发现的改变。  TRK融合癌症2015年7月,科罗拉多大学癌症中心和Loxo Oncology在《Cancer Discovery》在线版上发表了一篇研究简报,介绍了第一名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TRK)融合癌症的患者登记参加LOXO 101 I期临床试验。LOXO 101是一种口服的TRK激酶抑制剂,仅适用于TRK受体家族。  尽管作者表示TRK融合很少发生,但它们却存在于多种肿瘤组织中。研究称,一名晚期软组织肉瘤的患者已经全面转移到肺部。医生将患者的肿瘤标本提交给Foundation Medicine,以便利用FoundationOne Heme进行全面的基因组图谱分析。结果发现她带有TRK基因融合。患者于2015年3月参加LOXO 101的I期临床试验。经过四个月的治疗,CT扫描显示最大的肿瘤几乎完全消失。  FDA负责个性化医疗的官员Elizabeth Mansfield博士表示,关于肿瘤生物学的新知识的快速积累以及诊断技术的快速演化正在挑战FDA,使其不断重新定义对伴随诊断的看法。如此看来,诊断检测的合并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以通过单个或少量检测来获得治疗所需的所有信息。这是否意味着伴随诊断检测将融合NGS测序,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Illumina与Loxo Oncology合作开发基于新一代测序的泛癌症伴随诊断
    p   圣迭戈和康涅狄格州斯坦福——2018年4月10日——Illumina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和Loxo Oncology(纳斯达克股票代码:LOXO)宣布建立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开发和推广适合肿瘤广泛分析的多基因panel,从而带来有着多种癌症适应症的可分配的新一代测序(NGS)伴随诊断(CDx)。此次合作伙伴关系的目标是让Illumina的TruSight Tumor 170在多个肿瘤类型中作为Loxo Oncology的larotrectinib(靶向NTRK基因融合)和LOXO-292(靶向RET基因改变)的伴随诊断(CDx)获得批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a33acbb8-0159-41f6-b882-a120b9205f08.jpg" title=" NewsDataAction-5.png" / /p p   TruSight Tumor 170是一种全面而先进的新一代测序检测,能够审视与常见的实体瘤相关的170个基因中的点突变、融合、扩增和剪接变异。TruSight Tumor 170的CDx版本将让当地实验室为转诊医生提供全面的基因组信息,以便为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这个版本的TruSight Tumor 170将在NextSeq 550Dx平台上运行。 /p p   “我们正利用在新一代测序领域的领导地位,提供体外诊断解决方案,以改善临床上癌症患者的管理,”Illumina临床基因组学的执行副总裁Garret Hampton博士说。“为此,我们与Loxo Oncology等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合作开发伴随诊断,以便带来一流的治疗方案。可分配的诊断解决方案,如TruSight Tumor 170的CDx版本与NextSeq 550Dx平台相结合,将允许实验室自行开展精准的医学检测。” /p p   根据这一伙伴关系,两家公司将合作验证TruSight Tumor 170的CDx版本是否可作为FDA批准的III类诊断来检测NTRK融合和RET融合/突变,分别与larotrectinib和LOXO-292结合使用。两家公司还计划通过其他检测内容的监管批准,来扩大整个panel的临床实用性,并将其作为肿瘤分析检测进行推广。Illumina将领导与NTRK和RET的III类计划、肿瘤分析内容的II类计划以及CE认证相关的监管活动。 /p p   “我们很荣幸宣布与全球NGS技术的领导者Illumina合作,”Loxo Oncology的首席商务官Jacob Van Naarden说。“我们已经试用了各种NGS检测产品,而Illumina的TruSight Tumor 170检测在DNA和RNA评估上一直表现出可靠的性能,包括高度灵敏的基因融合检测。170个基因的广泛检测内容有望从单个肿瘤标本中获得有意义的信息,鉴定出带有NTRK突变、RET融合、RET突变及其他各种可操作的肿瘤突变的患者。此外,我们相信此次合作将改善患者使用高质量NGS检测的状况,因为病理学家能够在当地运行TruSight Tumor 170并获得报销。” /p p   关于TruSight Tumor 170 /p p   TruSight Tumor 170目前是供研究使用的肿瘤学全面检测方案的基础,包括: /p p 通过制药公司、学术界领袖以及行业专家合作制定的170个独特基因实现了广泛的肿瘤图谱分析 /p p   整合的流程实现了更全面的检测,同时保留了珍贵的样本,每个整合的方案只需要40 ng FFPE样本即可评估DNA和RNA /p p   它所代表的检测方法作为肿瘤学检测的标准将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免疫肿瘤学和液体活检 /p p   关于larotrectinib(LOXO-101) /p p   larotrectinib是一种强效、口服、高选择性的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TRK)抑制剂。这种试验性新药正处于临床开发中,用于治疗带有神经营养性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基因融合的癌症患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编码TRK的NTRK基因可能与其他基因异常融合,导致身体的多个部位出现引发癌症的生长信号。在临床试验中,无论患者的年龄或肿瘤类型如何,larotrectinib在TRK融合癌症中均表现出明显而持久的抗肿瘤活性。在对55例RECIST可评估的带有NTRK基因融合的成人和儿科患者的分析中,larotrectinib证实许多不同类型的实体瘤中研究人员评估确认的总有效率(ORR)达80%,中心评估确认的总有效率达75%。larotrectinib的耐受性良好;大部分不良事件都是1级或2级。目前没有发生与治疗相关的4级或5级事件,且与治疗相关的3级不良事件发生在不超过5%的患者身上。 /p p   larotrectinib已经被美国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资格、罕见儿科疾病资格和孤儿药资格。 /p p   2017年11月,Loxo Oncology与拜耳公司就larotrectinib和LOXO-195(新一代的TRK抑制剂)的开发和推广达成了全球独家合作。拜耳和Loxo Oncology将合作开发这两种产品,其中Loxo Oncology将领导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以及美国的申请,而拜耳将领导美国以外的监管活动和全球商业活动。在美国,Loxo Oncology和拜耳将合作推广该产品。 /p p   关于LOXO-292 /p p   LOXO-292是一种强效、口服、选择性的试验性新药,可用于治疗在转化过程中发生重排(RET)激酶异常的癌症患者,目前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大约2%的非小细胞肺癌、10–20%的乳头状甲状腺癌及一部分结肠癌和其他癌症已经发现了RET融合。RET点突变约占甲状腺髓样癌的60%。RET融合和选择性RET突变的癌症主要依赖这种单一激活的激酶来进行增殖和生存。这种依赖性通常被称为“癌基因成瘾(oncogene addiction)”,它使得这类肿瘤对靶向RET的小分子抑制剂高度敏感。LOXO-292被设计为抑制天然的RET信号以及预期的获得性耐药机制,否则可能会限制该治疗方法的活性。LOXO-292目前正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感兴趣的患者和医生可以拨打Loxo Oncology的医生和患者临床试验热线电话1-855-RET-4-292,或发送电子邮件至clinicaltrials@loxooncology.com。 /p p   关于Illumina /p p   Illumina公司通过解码基因组而改善人类健康。我们注重创新,这使我们成为DNA测序和芯片技术的全球领导者,并为科研、临床和应用市场的客户提供服务。我们的产品应用在生命科学、肿瘤学、生殖保健、农业及其他新兴市场上。如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llumina.com.cn或关注@illumina。 /p p   关于Loxo Oncology /p p   Loxo Oncology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为遗传特征明确的癌症患者开发高选择性的药物。我们的开发重点在于那些只依赖于单基因异常的癌症,这样单一药物才有望治疗癌症并达到显著效果。我们相信,最有选择性的特定药物有着最大限度地抑制预期目标的可能性,从而带来一流的疾病控制和安全性。我们的管理团队寻求经验丰富的行业合作伙伴,世界一流的科学顾问和创新的临床监管方法,以尽可能快速且有效地为患者提供新的癌症疗法。如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loxooncology.com。 /p p   前瞻性声明 /p p   本新闻稿包含预测、Illumina和Loxo Oncology合作成功和时机的信息、TruSight Tumor 170检测或其他伴随诊断的成功和FDA批准以及其他前瞻性陈述,它们涉及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些前瞻性陈述是基于本新闻稿发布之日前的公司预期,可能与未来的实际事件或结果有重大差异。可能导致实际结果与前瞻性陈述有重大差异的重要因素包括:(i)Illumina进一步开发并商业化仪器和耗材的能力,以及针对我们的技术平台部署新产品、服务和应用以及拓展市场的能力;(ii)Illumina生产质量稳定的仪器和耗材的能力;(iii)Illumina成功识别并整合所收购技术、产品和业务的能力;(iv)Illumina和Loxo Oncology所经营业务和市场的未来运营及增长;(v)开发、制造和推出新产品及服务过程中惯有的挑战;(vi)公司获得必要的监管许以推广和销售诊断或治疗产品的能力;(vii)Loxo Oncology的主要候选产品或其他候选产品的潜在治疗收益和经济价值;(viii)Loxo Oncology临床试验或监管批准的时机和成功,以及Illumina和Loxo Oncology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详细说明的其他因素,包括我们最近填写的10-K和10-Q表格,或者在公开电话会议上披露的信息,其日期和时间已于之前发布。我们没有义务也不打算更新这些前瞻性陈述,亦不会评估或确认分析师的相关预期和提供当季度的中期报告或更新文件。 /p
  • 安捷伦PD-L1免疫组化试剂盒获批|可扩展用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HNSCC) 伴随诊断
    安捷伦 PD-L1 检测试剂盒(免疫组织化学法)批准,可扩展用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HNSCC) 伴随诊断2022 年 11月 17日,北京——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纽约证交所:A)近日宣布,其 PD-L1 检测试剂盒(免疫组织化学法)PD-L1 IHC 22C3 pharmDx获批准,可扩展用于辅助鉴别可使用 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安捷伦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陈亮表示:“靶向免疫疗法正在重新定义癌症的标准治疗方法,而 PD-L1 检测在鉴别哪些患者可能获益于这种治疗方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扩展 PD-L1 检测试剂盒(免疫组织化学法)的使用范围,安捷伦能够辅助鉴别可以使用 KEYTRUDA® 治疗的患者。这对安捷伦中国来说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现在,PD-L1 检测试剂盒(免疫组织化学法)已经被批准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三种适应症。”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是全球常见的癌症之一,而 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是由默沙东公司生产的 PD-1 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单药用于通过充分验证的检测评估肿瘤表达PD-L1(综合阳性评分(CPS)≥20)的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复发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HNSCC) 患者的一线治疗。秉承为用户提供可靠答案与深度行业洞察,助力人们实现美好生活的公司愿景,安捷伦正不断为临床领域带来优质的产品,为中国的癌症诊断和治疗,乃至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做出贡献。关于安捷伦科技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化学市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致力于提供敏锐洞察与创新,帮助提高生活质量。我们的仪器、软件、服务、解决方案和专家能够为客户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提供更可靠的答案。在 2021 财年,安捷伦的营业收入为 63.2 亿美元,全球员工数为 17000 人。如需了解安捷伦公司的详细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 。
  • 诊断试剂市场需求潜力大 增速或达20%
    近日,一则有关艾滋病毒诊断试剂的消息引发业内广泛关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科研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灵敏度较高的核酸检测试剂,该试剂能够检测出刚染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患者,而现有的标准检测还无法做到这点。目前,血库对捐血者采用的正是核酸检测法。   该研究小组指出,艾滋病患者在染病的最初几天,其血液里含有大量的HIV病毒,在这期间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的可能性也非常高。而采用该试剂的检验方法,HIV患者在开始对病毒产生抗体前的12天,就已经能通过这个检测法确诊。   上面这则消息,仅仅是诊断试剂近年来赢得重要突破的“冰山一角”。类似的新闻还有很多:比如,癌症早期诊断试剂的面世、基因芯片试剂推出、各类传染病诊断试剂的不断更新……   在生物医药科技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今天,诊断试剂产业的突破和发展,无疑将带给人们更多新生机会。同时,这对整个生物制药行业也是“新生”机会。   全球需求潜力大   所谓诊断试剂,多为通过抗原、抗体间反应进行检测的一种试剂。从一般用途来分,可分为体内诊断试剂和体外诊断试剂两大类 如果按照诊断试剂的功用来分,则可以分为心血管类检测试剂盒、性病检测试剂、肝炎系列产品、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优生优育检测试剂等大类。   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诊断试剂先后经历了化学、酶、免疫测定和探针技术4次技术革命。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表示,每次革命,都使临床诊断试剂的技术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其商业价值和投资价值也日益显现。诊断试剂在疾病预防、疗效和愈后的判断、治疗药物的监测、健康状况的评价以及遗传性预测等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目前,国际临床诊断试剂市场年增长速度约为3%~5%,还处于持续发展时期,美国FDA已批准的诊断试剂有近700种,名列世界各国之首,但同世界卫生组织所属全球疾病统计分类协会最近宣布的全球已确知的12000种疾病相比,需求潜力非常大。   “未来,免疫诊断试剂将会逐渐取代临床生化试剂,成为诊断试剂发展的主流 诊断技术正在向两极发展,一方面是高度集成、自动化的仪器诊断。另一方面是简单、快速便于普及的快速诊断 检验产品的种类将快速扩大 产品更新应用加快,由于遗传工程、基因重组以及单克隆抗体等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使这些精确的诊断试剂能迅速由研究阶段进入临床阶段,大大缩短开发时间。” 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乐斌表示。   国内产业两点劣势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诊断试剂产业正在快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据悉,目前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市场广阔的项目上(如免疫试剂中的肝炎、性病和孕检系列,临床生化中的酶类、脂类、肝功、血糖、尿检等系列),国内主要生产厂家的技术水平已基本达到国际同期水平 基因检测中的PCR技术系列已经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因芯片、癌症系列正在开始迅速追赶国际水平。   而由于市场因素、政策因素和国内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落后等原因,我国微生物学等方面一些项目进展缓慢,技术水平较低。   “体外诊断试剂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家电产业的发展极为类似:一方面市场很大 另一方面,进口试剂及诊断仪器的垄断优势正在被民族产品打破和制约。”吴乐斌表示。   郭凡礼指出,我国诊断试剂产业发展时间并不长,所以很多方面都有所欠缺,阻碍了这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首要的问题就是企业规模小,效率低、无法实现规模效应,我国诊断试剂产业的投入力度小,我国最大的诊断试剂生产厂家每年的销售额还不如国外一般企业多,而且产品的稳定性差,质量方面有所欠缺。   其次,我国几乎没有自己的诊断试剂专利技术和知识产权,也因为如此,所以国内诊断试剂产品竞争力非常弱,出口很少,使得产量方面不高。另一方面,我国对新产品的研发不足也是诊断试剂产业增长缓慢的一大原因,因为诊断试剂产业有个特点,就是高投入、高风险,具备实力的企业为了避开研发时期的风险,他们选择直接购买产品生产许可权尽快开拓新市场 而实力不足的企业根本没有能力去研发新产品。   新医改机会   尽管落后于世界前沿,但从现在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势头以及社会需求来看,诊断试剂产业在我国显然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美好未来。   据了解,目前发达国家的临床诊断费用约占整体医疗费用的20%~30%,而国内的占比不到10% 相对于数千亿元的药品市场来说,国内体外诊断试剂(IVD)市场规模约35~45亿元的整体规模偏低,由此可见诊断试剂在中国的市场潜力。   当前,我国有18000多家医院、300多个血站,同时,数以千计的体检中心以及数以百计的独立实验室正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一些独立的医学检验实验室也方兴未艾,这为体外诊断试剂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业内预测,虽然有一些重要的临床产品项目已经进入成熟期,国内临床检验市场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但总的来说,我国诊断试剂仍然有15%~20%的增长速度。目前同国际上的几百种产品相比,国内市场还远没有得到开发,像肿瘤诊断和基因芯片试剂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即使从目前需求较大、发展比较成熟的几个病种来看,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医疗体制的改革,市场规模必然会进一步扩大。   凯基证券分析师魏宏达认为,新医改带动体外诊断试剂加速成长。首先是基层医疗单位的设备将予以改善,三年8500亿元的医改基金中,约有300~400亿元会投入基层设备采购,检验科作为诊断支持的科室,设备更新换代成为必然 其次,由于基本药物的零加成规定,使得基层医院药品收入顿时减少,于是化验单成为另一个开源对象,检验科的地位也将提升 此外,血液筛查市场为另一利润增长点。
  • 体外诊断试剂的现状与展望
    体外诊断产业,是生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的血液等组织及分泌物进行检测获取临床诊断信息的产品和服务,在国际上统称IVD(In-Vitro Diagnostics )产业。临床诊断信息的80%左右来自体外诊断,而其费用占医疗费用不到20%。体外诊断已经成为人类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保障人类健康与构建和谐社会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   20多年来,我国总是习惯把体外诊断简单地认为就是诊断试剂。其实,在国外体外诊断是一个概念。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某中涉及到生化、免疫、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多个方面。临床上,生化试剂和免疫试剂是体外诊断试剂的两种主要类型。   临床生化试剂主要有测定酶类、糖类、脂类、蛋白和非蛋白氮类、无机元素类、肝功能、临床化学控制血清等几大类产品,主是用于配合手工、半自动和一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仪器检测。作为医疗检测的基本组成部分,凭借其花费低、速度快的优势,临床生化试剂将保持较大份额,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很难被取代。随着国内企业研发、生产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部分企业的产品质量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中生北控、科华生物、利德曼、上海复兴是生化试剂领域的佼佼者,无论是产品种类,抑或产品质量,都已经可以和外资品牌掰掰手腕。   中生北控作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创办的国有企业,在技术上拥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也是中国最早推出生化双试剂的本土企业。科华生物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生化试剂的龙头企业之一,其生化试剂销售早已过亿元,成为其稳定和主要的收入来源。利德曼是目前本土生化试剂产品种类最全的生产企业之一,其生产的胱抑素试剂盒、D-3羟丁酸、D-二聚体等产品成为了国内优质生化试剂的代表。   免疫诊断试剂是利用抗原与抗体互相结合的特异性反应来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诊断,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此类试剂在目前所有诊断试剂产品中的发展都是最快的。免疫诊断试剂在诊断试剂盒中品种最多,根据诊断类别,可分为传染性疾病、内分泌、肿瘤、药物检测、血型鉴定等。从结果判断的方法学上又可分为EIA、胶体金、化学发光、同位素等不同类型试剂。目前,行业龙头企业纷纷采取产品多元化发展策略,进入生化试剂、化学发光免疫等多个领域。   中生北控、科华生物已经开始大力进入免疫试剂市场,特别是科华生物,其乙型肝炎、丙肝和艾滋病测定试剂盒等临床免疫诊断试剂已经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成功,而随着核酸诊断试剂引入血筛市场,科华生物在免疫诊断试剂领域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已经在生化试剂领域取得成功的利德曼也在产品布局方面加快了步伐,确立了以临床生化试剂为基础,加快发展化学发光免疫的发展战略。可以想见,未来中国免疫试剂的种类和技术将随着企业的日益重视而日渐丰富和成熟。   作为体外诊断技术的基础,未来生化诊断试剂将永远不会被取代。化学发光免疫、分子检测等技术将快速发展,不断适应新的临床检验需求。虽然目前诊断试剂仅占生物技术产业的25%,然而却对当前的医疗诊断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由于遗传工程、基因重组以及单株抗体等生物技术不断应用于开发诊断试剂,因而除了增加试剂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外,也使得过去不可能或旷日费时的传染病、肿瘤或基因异常等诊断,成为可能或快速的诊断。此外,与自动化分析仪器或电子技术的结合,更使这些精确的诊断不仅由研究阶段进入了临床应用阶段,而且缩短了医疗与诊断之间的距离。(作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杨铁生)
  • 分子诊断试剂供应商济凡生物获百万元天使轮投资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济凡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宣布获得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本次投资方为西太湖医疗器械产业园。据了解,本轮融资将用于产品的研发和后续生产,为下游企业提供分子诊断试剂以及整体解决方案。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济凡生物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生物技术公司,能够提供分子生物学整体解决方案。未来,公司致力于成为一个涵盖各种医疗样本保存、提取、PCR、二代测序、三代测序的完整解决方案供应商。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据了解,济凡生物创始人杨亮已在分子诊断领域工作了接近10年。 济凡生物的团队来自国内著名高校,拥有生物硕士以上学位,分别曾就职于天根生化、圣湘生物、安诺等国内领先的分子诊断企业。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随着行业经验的积累,杨亮意识到,在国内试剂市场被海外垄断,同时国产试剂又在不断崛起的今天,进口替代运动将在分子诊断行业刮起一阵旋风。结合自己的从业经验,团队以纯化和扩增试剂做为突破点,用“产品+服务”的模式,帮助工业客户解决一些问题。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经过一年多的研发工作,济凡生物目前建立了围绕NGS和PCR的5个核心技术平台,分别是样本保存/柱膜法/磁珠法核酸提取试剂平台、PCR /qPCR/RT-PCR试剂平台、一步法分子诊断试剂平台、多重PCR扩增试剂平台、二、三代测序技术解决方案平台。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以核酸提取来说,柱膜法和磁珠法是目前主流的两种核酸提取方法。柱膜法结果稳定,纯度,但这个过程中需要离心机和抽真空设备,不利于自动化。相比之下,磁珠法更加适用于自动化,代表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在PCR试剂上,目前国内分子诊断试剂供应商研发能力普遍较弱,产品主要以taqman探针荧光PCR技术为主。随着几代技术的演化,这些产品已经逐步模块化,大致分三块,其一是样本处理模块,主要是DNA、RNA提取。其二是核酸扩增体系,其三为引物探针设计。这些模块中,济凡生物已实现全覆盖。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在此基础上,济凡拥有一套基于免提取的Direct qPCR/rtqPCR专利技术,杨亮透露,该技术十分快速简单可靠,非常适合作为快速诊断的基础技术,能够广泛用于人医传染病诊断,兽医传染病诊断、食源诊断等检测。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针对NGS解决方案,济凡生物主要致力于各种医疗样本保存液和复杂样本核酸提取技术的技术开发。已经为很多二代、三代测序公司提供类似定制化的样本核酸提取解决方案。基于此,济凡生物建立起来能够服务PCR、NGS、甚至三代测序的产品线。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到目前为止,济凡生物服务的企业已经有50家以上,覆盖工业企业和政府项目。未来,公司将陆续在动物疫控、公共卫生、DTC检测和海外市场发力 /p
  • 基因诊断试剂及配套检测仪器研发商“亚能生物”完成战略融资
    近日,基因芯片技术“亚能生物”完成战略融资,投资方为康桥资本。公司公开资料显示,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创办于2001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基因诊断试剂及配套检测仪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亚能生物依靠自主创新,开发了实用型基因诊断芯片技术平台,主要产品包括宫颈癌筛查系列产品和遗传性疾病诊断系列产品,率先在中国实现了基因芯片技术的产业化。亚能生物现建有基因芯片工程技术中心、肿瘤液态活检技术服务平台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三大创新平台,通过基因检测技术针对多种遗传性或重大感染性疾病进行研究并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围绕液态活检肿瘤个性化诊断关键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及搭建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平台。亚能生物自主研发产品全自动单通道毛细管电泳仪YN sep100是结合专用软件识别、分析,给出检测结果图形、检测分析及数据处理于一体的组合系统。仪器采用可抛弃式的预制胶卡夹(内置毛细管及凝胶),即插即用,全自动进样,无须人工制胶、灌胶、上样,免去了手工制胶的繁琐和人工上样的误差,简化了传统实验室的繁复操作与流程,能让一般用户在5分钟内学会操作系统,1分钟分析样品得出结果。该系统可用于核酸质控和PCR产物电泳,可处理1-96个任意个数样本,其高通量、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全自动、标准化的特点赋予了其强大的检测分析功能。数据显示,亚能生物及其关联公司目前共有70余件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超过80%,公司专利布局主要集中于试剂盒、基因检测等相关领域。
  • 雅培推出新临床诊断策略 中国肝癌患者检出率提高27.2%
    p   · 雅培首个PIVKA-II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公布结果 /p p   · 该研究建立了一个本土化的诊断模型,为中国的肝病健康管理设定新标杆 /p p   · 开创肝癌精准诊断新征程 /p p   (2017年12月7日,上海) –中国是肝癌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约占全球总数的一半。由雅培支持的PIVKA-II(又称“异常凝血酶原”)中国人群肝癌临床诊断路径多中心研究今日公布了结果,其数据显示,相较于传统诊断方法,一项创新的临床诊断模型能够能提高检出率达27.2%。 /p p   AFP(甲胎蛋白)是传统的肝癌标记物,但在临床使用中、特别是肝癌的早期阶段可能发生漏检。在而此PIVKA-II多中心研究中,来自临床、检验及健康管理的专家们则尝试将PIVKA-II和AFP进行联合,建立新模型和策略,提高了肝癌的早期筛查率,并帮助高风险人群改善了风险管理。此次研究是中国及亚太地区的首次综合了PIVKA-II和AFP之创新诊断模型的本土研究。该研究结果能提高高危人群在肝癌早期阶段的检出率,帮助肝癌患者进行预后和复发的监测。 /p p   “与传统单独使用AFP相比,将肝癌的检出率提高27.2%,表明此项创新的临床诊断策略能有效帮助中国的肝癌患者改善其诊疗效果。”本次研究课题组长、亚太肝胆胰协会秘书长、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副院长沈锋教授指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7234ee2b-0b6b-4a65-afe8-c5a073c5999f.jpg" title=" 新闻稿图片_Agim博士向沈锋教授颁发奖牌.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Agim博士向沈锋教授颁发奖牌 /strong /span /p p   亚太肝病学会和日本肝病学会均推荐将PIVKA-II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肝癌的辅助诊断。在中国,最新版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2015年版)》和《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也把PIVKA-II 列为肝癌辅助诊断的重要指标。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中国肝癌死亡人数居世界首位,早期诊断率低是主要原因 /strong /span /p p   《全球癌症报告2014》指出,中国的肝癌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同时,中国拥有全球将近50%的肝癌患者人口,肝脏健康管理对中国而言是一个沉重的课题。 /p p   “早期诊断率低是造成我国肝癌患者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急需制定一个更有效的肝癌诊断策略,以提升其早期检出率。”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全国常委兼副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北院副院长张欣欣教授指出,中国的肝癌患者被确诊时往往已处于中晚期,这是因为目前常用的肝癌诊断方法仍存在不足之处。传统的超声检测容易造成漏诊, CT/ MRI 或其他更为灵敏的影像学检查由于条件及经济限制,仍难以成为常规筛选手段。另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主任陈葳教授补充到,血清标志物 AFP对于肝癌检测的特异性及早期检出率方面也存在一些受限的情形。 /p p   “对于肝癌患者而言,更早的诊断意味着更好的治疗效果。此次研究的数据显示,雅培的PIVKA-II检测产品帮广大的中国肝癌患者达成治疗效果的改善,帮有肝炎史、家族史等罹患肝癌的高危人群实现更有效的筛查。此本土化、多中心研究的结果,更有助于新型生物标志物建立适用于中国人群的创新临床诊断方法。”雅培诊断全球医学科学事务部高级医学总监Agim BESHIRI博士表示。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为中国提供更好的肝癌诊断方案,实现肝病健康管理 /strong /span /p p   作为体外诊断和肝炎相关疾病检测领域的领导者,雅培是第一家为临床实验研究室以及专业医疗服务人员,提供PIVKA-II产品和方案的大型生产企业。 /p p   雅培中国诊断业务副总裁屠光明先生表示:“作为一家全球性医疗保健公司,雅培一直专注于用创新的方式让人们拥有更美好的生活,此次PIVKA-II研究项目就是我们践行承诺的最好例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7bbefd4f-2f7e-4e16-92b4-8f53593985e7.jpg" title=" 新闻稿图片_沈峰教授与全体合影.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沈峰教授与全体合影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关于PIVKA-II多中心研究 /strong /span /p p   2016年,雅培在中国上市肝癌诊断标志物PIVKA-II的同时,携手国内11家知名医院和医疗机构,共同发起了PIVKA-II中国人群肝癌临床诊断路径多中心研究。 PIVKA-II试剂为关注罹患肝细胞癌(HCC,又称原发性肝癌,成年人中最常见的肝癌病种)的高危人群和肝癌的主治医生们额外提供一个诊断工具。 /p p   该研究历经18个月,覆盖了来自全中国的4,000多名患者。今日公布的研究结果还包括了PIVKA-II的临床应用参考值,及其合理的临床使用推荐。 /p p   除了在PIVKA-II上的投入,雅培诊断于2016年正式启用了其中国本土研发中心,並于近期在上海成立了全球诊断行业首个一体化客户体验中心——雅培创跃中心。通过持续的创新和突破性技术解决方案,以及世界一流的设备来为病理学家和实验室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与医学培训,雅培持续助力“健康中国”事业并为之贡献一份力量。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关于雅培 /strong /span /p p   雅培,致力于帮助人们获得健康,拥有更美好的生活。近130年来,我们不断创新,探索改善健康的解决方案——从营养品,诊断,医疗器械,到药品——涵盖生命的每一个阶段,为人生创造更多可能。雅培全球94,000多名员工,助力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实现健康美好的生活。 /p p   雅培在中国运营近30年,总部位于上海,目前拥有超过6,000多名员工。了解更多雅培公司信息,敬请登录公司网站www.abbott.com.cn和www.abbott.com查询 /p p br/ /p
  • 朱莉催热全球基因诊断 国内试剂企业亟须做大
    安吉丽娜-朱莉因基因缺陷切除乳腺让&ldquo 个人基因诊断&rdquo 成为热门词汇。在美股市场,&ldquo 朱莉效应&rdquo 让相关股票大涨。   其实,个人基因诊断在中国早已形成一定市场,有检测机构去年仅癌症方面就检测了2.5万例。不过,相比西方国家,我国基因诊断市场还存在行业集中度低、良莠不齐等现象。   &ldquo 基因检测的科学性是确定的,这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将主要往个体化治疗、个体化诊断方向发展。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根据基因检测出个体的问题,就能有针对性地从根本上找出解决方案。&rdquo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遗传学研究所副教授朱焕章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小公司偏多   所谓个人基因诊断,就是检测机构针对个人提供的血液、病体切片等样本,对人体内的DNA等基因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个体是否存在基因突变等情况,并结合这些情况,对个体所患疾病进行个性化的方案设计,例如肿瘤病人该采取哪种化疗,药物用多少剂量最合适等。   在中国,有资质进行基因诊断的机构往往与医院合作,医生会推荐病人到哪家诊断机构进行检测,将他在医药采集的身体样本寄给检测机构,从而制定最符合病人的治疗方案。同时,一些遗传病人家属和健康人也会进行预防性检测,正如朱莉所做。   &ldquo 在美国,分子诊断市场基本由两家公司Quest和LabCorp垄断,但在中国,还处在混战阶段,规模化的诊断机构只有两三家。&rdquo 上海宝藤医学检验所(下称&ldquo 宝藤&rdquo )项目总监许骋告诉记者。   在混战阶段,就会产生一些问题,例如标准的缺失、价格管理问题等。   基因检测是否准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测机构的基因库。&ldquo 只有通过大规模广泛的实验采样才能保证基因库的准确。因为做分子诊断,一个是看基因是否突变,另一个是看基因数量的多少。前者只有对照样本足够多才能确定你这个基因在人群中属于多数还是少数,这样相对的少数才能说基因突变。后者也一样,需要大量的数据来看相对的多少。&rdquo 许骋表示。   然而,由于搜集数据库需要长时间大量人力财力投入,一些小公司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往往只能借用西方的基因数据库,但是,白种人数据库对黄种人来说参考价值不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会大打折扣。   此外,对于诊断的每项收费国家都有统一规定,不同地域收费略有不同,每两三年还要更新一次,例如一个分子靶点检测上海现在600元。但据业内人士介绍,一些小企业本身资质不够,会打一些小价格战,例如600元的项目就收580元,有些医院就推荐病人去那里。   行业集中度低   &ldquo 基因检测在过去因为价格贵、成本高,在国内没有特别推广,政策法规上也没有出台这样的规范。但是在技术上一点都不困难,无非是价格问题,此外还要经过批准和临床检验,所以现在很多医院并没有完全开展这些项目。&rdquo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所教授卢大儒告诉记者。   &ldquo 因为这种诊断是个体化的,一个样本要做好几种检测,为了服务一个人需要好几个检验员,采取几种不同的方法交叉验证,不像查血型可以流程化,对医院来说成本就太大了。&rdquo 许骋说。   但这也给资本留下了市场空间。许骋告诉记者,宝藤在除了西藏和港澳台的每个省市自治区已有营销团队和技术团队。但即使这样,许骋还是认为公司规模不够,而整个市场行业集中度过低。   &ldquo 这一行业的利润并不高,目前远远低于药物销售的利润。&rdquo 许骋表示,但他对中国的市场前景还是很看好,&ldquo 从安全等方面考虑,国家是不允许国外机构在中国做分子诊断服务的。而随着这一概念的普及,中国市场也会越来越成熟。现在希望国家能完善相关标准,产业也能整合得更集中。&rdquo 许骋说。   &ldquo 对于基因检测,一个是要继续研究,虽然这几年已经有很多研究工作,但一些项目要走向临床推广还需更多工作。另一方面,基因跟疾病的关系重点应放在个性化治疗和个性化用药上,每个人基因都不一样,同样的病用药要有所选择。社会化的检测大方向是对的,理论上也应该做,但我们也不要把这个神圣化了,关键是要倡导人们如何认识基因的作用,解读基因的作用。&rdquo 卢大儒表示。   进行基因诊断需要相关的仪器与试剂,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诊断仪器几乎都是美国与德国进口,而在试剂方面,除了一些国家明文规定的试剂,针对不同的案例诊断机构也会自行研发一些试剂。   在美股市场,为朱莉进行诊断的生物医药企业万基遗传(MYGN.NASDAQ)在朱莉手术当天涨幅一度突破4%,而自5月以来,该股已上涨20%,创下3年来的新高。而在国内,涉足诊断试剂的公司包括科华生物、达安基因、中源协和等。有分析人士认为,相比罗氏、雅培等跨国公司的诊断业务,国内企业还较小,但随着市场的不断细分,这些企业也有望随之发展。
  • 血源筛查用体外诊断试剂连续5 年批检合格率达100%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7月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布了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生物制品批签发年报》。该年报分别对疫苗类制品、血液制品、血源筛查用体外诊断试剂批签发工作作了详细报告。其中, 血源筛查用体外诊断试剂批签发概况如下: /p p    strong (一)2016 年度血源筛查试剂签发概况 /strong /p p   根据《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血源筛查用体外诊断试剂按照生物制品管理,并且实施批签发,每批制品在上市前均需经过中检院的批批检。经过多年对生产企业的严格规范和监管,近年来生产企业整体稳定,血源筛查用体外诊断试剂质量较好,连续5 年批批检合格率达100%。2016 年中检院共签发血源筛查用体外诊断试剂836 批约计8.78 亿人份,涉及9 个品种,24 家生产企业。其中,进口制品64 批(占总签发批数的8%)约计0.3 亿人份(占总签发人份数的3.5%),涉及6 个品种,5 家进口生产企业。具体数据见表1 和图1。与2015 年比较,两年各品种签发批次差别不大(图2)。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表1. 2016 年血源筛查用体外诊断试剂签发情况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cf97533d-0f72-4008-a601-470edf689f6d.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e4a49ae8-b046-4590-940d-70d02d3954b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1.2016 年国产和进口血源筛查用体外诊断试剂签发量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7dc1f7e0-3bc0-4696-9f3c-8c6747c4bf7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2.2015 年与2016 年血源筛查用体外诊断试剂签发批次比较 /strong /p p    strong (二)对HBV/HCV/HIV 核酸检测血源筛查试剂实施批签发 /strong /p p   总局于2016 年2 月23 日召开“核酸检测血源筛查试剂实施批签发工作会议”,拟对核酸检测血源筛查试剂实施批签发。为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总局会议精神,我院生物制品检定所于2016 年3 月21 日召开了“核酸检测血源筛查试剂实施批签发沟通会”,就相关工作与核酸检测血源筛查试剂生产企业沟通,听取各企业意见,为确保核酸检测血源筛查试剂批签发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p
  • 展会速递——上海般诺亮相深圳国际检验医学及体外诊断试剂展
    2023年8月29-31日,2023深圳国际检验医学及体外诊断试剂展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召开。该展览会由深圳市医学会牵头主办,围绕“创新诊断 智造健康”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多家企业参展和众多医疗机构到会参观,其中到会参观的医院、检验科、实验室、临床检验中心、疾控中心、血液中心、妇幼保健院、大专院校、科研院校、检验所、经销商、代理商等人数达到万余人次,为华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2023深圳国际检验医学及体外诊断试剂展览会现已经成为行业学习交流及采购设备的一个重要平台。本次展会面积达40000平方米,涉及到多种新技术、新产品,覆盖了IVD体外诊断行业从源头到终端的整个产业链。上海般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专注于浓缩、冻干、粉碎类样品前处理仪器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此次携主营产品亮相9号馆T061-5展台。上海般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展的真空离心浓缩仪、真空冷冻离心浓缩仪、真空冷冻干燥机、高通量组织研磨仪、高通量冷冻研磨仪、多点涡旋混匀仪等产品,吸引了众多经销商朋友及终端客户,般诺生物的工作人员还向大家展示了离心成像系统,可在真空离心浓缩仪高速运转的过程中,观察到腔体内样品的浓缩情况,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上海般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Bionoon品牌真空离心浓缩仪,因具有高通量、损失少、低温浓缩和安全简单的优势,普遍应用于RNA/DNA研究,蛋白质结晶学、寡聚合物和肽、毒理学鉴定、有机底物的合成和分离、通用实验室浓缩等领域,通过离心浓缩处理后的样品可方便用于各种定性和定量分析。
  • 体外诊断试剂迎来史上最强整治风暴
    在体外诊断试剂这个多年来监管宽松的领域里,药监部门在完成了相关的法规建设之后,市场迎来了史上最强的整治风暴,整顿也孕育着商业潜机,你准备好了吗? 史上最强整治风暴 4月7日,CFDA发布了《体外诊断试剂质量评估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和《体外诊断试剂抽验工作方案》,要求从今年4月起至10月,在全国范围内规范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经营和使用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掀起了医疗器械行业整治的又一轮监管风暴。 去年,CFDA曾在医疗器械行业开展了&ldquo 五整治&rdquo 行动,最近还在提&ldquo 五整治回头看&rdquo 。体外诊断可以说是延续了总局每年开展一项整治行动的监管思路。以往,针对的是全领域,今年,重点针对了子领域--体外诊断试剂,这个子领域企业众多,水平参差不齐,且与民生息息相关。 可以说,这是体外诊断试剂史上最严的监管风暴。在治理工作文案中,CFDA提出了八项具体整治措施: (一)开展风险排查。 对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开展&ldquo 百日风险大排查&rdquo ,摸清体外诊断试剂 生产经营企业(含进口总代理)的底数,建立健全监管档案。对排查中发现的风险隐患应当立即采取防控措施,督促生产经营企业和医院落实整改,深挖潜规则,防止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当及时立案调查,依法查处,典型案件应当公开曝光。 (二)开展专项整治。 在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在生产环节,重点整治原材料不合规、用水制备不合规、擅自变更生产工艺、产品质量不稳定等方面问题;在经营环节,重点整治无证经营、经营无证产品、冷链储运不合规、标签标示不合规等方面问题;在使用环节,重点整治医院使用无证产品、使用过期产品、储存条件不合规、标签标示不合规等方面问题。 (三)开展质量调查。 针对部分临床使用量大、面广的体外诊断试剂,在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开展监督抽验,提高体外诊断试剂产品问题发现率。选取部分产品开展风险监测,查找产品在原材料、质量稳定性或均一性等方面存在的潜在问题和风险。 (四)开展专题调研。 针对体外诊断试剂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组织对现有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标准的符合性和适用性进行梳理,了解掌握医院体外诊断试剂研究与临床使用的有关情况,调查生产体外诊断试剂的部分原材料来源,排查隐患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措施建议。 (五)开展&ldquo 体外诊断试剂质量万里行&rdquo 活动。 组织主流媒体深入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经营企业、医院、检测机构和监管部门,开展大型调研采访报道活动,宣传典型企业,曝光违法违规行为。 (六)开展专项培训。 组织开展基层监管人员体外诊断试剂监管法规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统一监管尺度,规范监管行为,避免执法不严、执法不一的现象。 (七)组织查办案件。 对监管中发现的违法线索,要深挖扩线,构成案件的要及时立案调查。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产品,一律停止销售、使用,必要时应责令企业召回并监督销毁。对医院违法违规情况,应通报同级卫生计生部门。 (八)建立长效机制。 通过质量评估和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各环节的监管制度,制定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和关键环节的质量管理指南。同时,总结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各地整治行动频频 4月20日起,黑龙江集中百天左右时间,全力开展全省体外诊断试剂专项整治工作。 4月,河南省局印发治理方案,部署体外诊断试剂整治工作。 4月底,福建发布消息,本月起到10月,该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体外诊断试剂质量评估和综合治理工作。 4月中旬,湖北部署在全省开展体外诊断试剂专项整治,对体外诊断试剂进行质量评估和综合治理。 4月22日,安徽正式在全省开展体外诊断试剂&ldquo 百日风险大排查&rdquo 和专项整治行动,将首先从企业和医院入手。 3月15日,甘肃省食药监局决定,从当日至8月15日,在全省开展为期五个月的体外诊断试剂专项监督检查,着力消除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使用中的风险隐患。 历经市场洗礼方可浴火重生 据资料相关资料,体外诊断市场中包括诊断试剂、耗材和仪器设备三部分,其中诊断试剂是占比最大的一块,比例在80%左右,其余20%左右的市场是诊断设备和耗材。2010年我国体外诊断试剂的市场规模将近100亿元,2014年这一数据约为230亿元,4年间的复合增速约为23.1%。 生化诊断在国内起步较早,生化试剂已完成进口替代,主要企业有利德曼、九强生物等。在免疫诊断领域,国内酶联免疫与化学发光并存,化学发光是主流。 酶联免疫的主要厂家有科华生物、丽珠集团、上海荣盛、万泰生物、英科新创等;化学发光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国内市场以罗氏、雅培、贝克曼、西门子等外企为主,深圳新产业、四川迈克、安图生物等国内企业也正迅速崛起。分子诊断目前占比小,主要标的包括科华生物、达安基因、利德曼。 阿思达克通讯社援引业内人士的分析,CFDA综合治理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树立国产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品牌,增加其竞争力。 但中国医疗器械认为,虽然整顿有可能促进部分国产诊断试剂的上位,但能够上位的多为大中型实力企业,或者中技术型企业,而大量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实力小的、市场运营不规范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无疑将成为本轮整治风暴最大的受冲击者,也将是数量最多的被打击对象。 只有历经不断的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洗礼,企业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我们支持CFDA本轮为期半年的整治行动。在一些人看来,整治将带来重创,甚至丧失事业。但在另外一些人看来,整治却也带来了新的市场扩张机会。怎么看和怎么应对,这将是决定一个企业在这紧要关头能否从中获益的根本。
  • 【安捷伦】匠心精诚 捷伴共赢: 首个“安捷伦PD-L1伴随诊断示范实验室”花落衡道病理
    合作双方核心领导合影(从左到右: 衡道病理伴随诊断业务开发分部总监胡盼、 衡道病理数字产品部总经理左彦飞、 衡道病理诊断中心主任郭滟、 衡道病理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朱大为、衡道病理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总裁张洋、安捷伦大中华区诊断与基因组学事业部总经理郑晓玮、安捷伦大中华区高级巿场总监高继全、安捷伦PD-L1业务拓展经理彭咏嘉、安捷伦销售经理殷兆雨)为了使PD-L1伴随诊断 “可及、可靠、可信”,安捷伦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捷伦”)于2020年启动了“安捷伦PD-L1伴随诊断示范实验室”项目,旨在通过与专业、规范的独立医学实验室开展深入合作,推动PD-L1伴随诊断检测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可追溯,借助独立医学实验室的临床服务能力,使规范的PD-L1伴随诊断惠及到更多中国病患。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衡道病理”)旗下的中心实验室通过安捷伦的相关评估,成为中国首个“安捷伦PD-L1伴随诊断示范实验室”,并于2021年4月27日被正式授牌。安捷伦销售经理殷兆雨先生与衡道病理诊断中心主任郭滟博士代表双方签约2020年1月,安捷伦与衡道病理就开始了 “PD-L1 IHC 22C3 pharmDx第三方检测标准化”项目的合作,通过输出“标准、稳定、可追溯”的质量控制体系,解决免疫治疗伴随诊断规范性问题。在此基础上,经过双方长达六个月的共同努力和安捷伦的评估,衡道病理中心实验室成为首个“安捷伦PD-L1伴随诊断示范实验室”(以下称“示范实验室”)。并将秉持“精准用药、诊断先行”的理念,通过对样本处理、检测平台、质控体系、判读标准、报告模板、系统支持、数据分析等服务环节的全流程统一标准和规范服务,为患者提供“可及、可靠、可信”的PD-L1检测,从而有效支持临床医生用药判断的准确性,使更多中国病患获益。示范实验室挂牌仪式由衡道病理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总裁张洋主持。安捷伦大中华区诊断与基因组学事业部总经理郑晓玮、大中华区高级巿场总监高继全、PD-L1业务拓展经理彭咏嘉、销售经理殷兆雨、衡道病理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朱大为、诊断中心主任郭滟、数字产品部总经理左彦飞、伴随诊断业务开发分部总监胡盼以及医院业务开发分部总监钱莞等双方管理层人士共同出席仪式并见证揭牌。衡道病理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总裁张洋先生主持仪式 安捷伦大中华区诊断与基因组学事业部总经理郑晓玮先生表示,安捷伦致力于为提升人类生活品质提供敏锐洞察和创新经验。安捷伦的专业知识和合作能力,使得客户对安捷伦提供的解决方案满怀信心。在诊断领域,安捷伦旨在帮助医生在与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斗争中赢得先机。伴随诊断是一个需要多环节严谨配合与验证的完整体系,可帮助临床医生找到特定患者,提高药物疗效和治疗安全性,降低医疗成本,是实现精准医疗的基石。安捷伦与众多著名国际药企一起,以最规范的与药物共同开发的方式,为诊疗工作者提供全方位伴随诊断解决方案。衡道病理近年来在临床诊断服务、标准化工业服务、数字化与人工智能配套及医学教育媒体配套等四个领域的发展极为迅速,是在病理诊断领域极具领导力与竞争力的专业机构。本次首家“安捷伦PD-L1伴随诊断示范实验室”花落衡道病理,安捷伦与衡道病理共同期待通过双方更深度的合作,使规范的PD-L1伴随诊断服务更多药企及临床科室,惠及更多病患。安捷伦大中华区诊断与基因组学事业部总经理郑晓玮先生致辞衡道病理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朱大为表示,过去的10年里,中国与全球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同步,逐渐迈入了精准医疗时代。免疫治疗试验进展飞速,几十项国内和国际试验不断将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推入临床,国家和地方的临床实践指南也在对新疗法的有效使用进行规范。在追随时代的潮流脚步中,从规范化入手,让PD-L1伴随诊断变得“可及、可靠、可信”,是安捷伦和衡道病理双方开展合作的动因和目标所在,双方共同为精准诊断而努力,呵护生命造福患者。衡道病理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朱大为先生致辞安捷伦郑晓玮先生与衡道病理朱大为先生共同为中国首个示范实验室挂牌安捷伦科技是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化学市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自2012 年, 收购了全球领先、具46年丰富诊断经验的病理诊断解决方案供货商DAKO公司后, 与原来的基因诊断事业部重新组成了安捷伦诊断与基因组学事业部, 致力于生命科学与疾病诊断领域, 不断在基因组学、病理诊断、抗体技术、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学等各前沿科技上探索与创新, 积极拓展在肿瘤、生殖健康与遗传、血液学疾病、传染性疾病等临床诊断应用。尤其在精准诊疗上,安捷伦诊断与基因组学事业部不仅是全球第一家生产用于临床检验的商品化抗体公司,也是研发出第一个获FDA认证可用于指导临床用药的伴随诊断试剂盒。在精准诊疗领域,安捷伦诊断与基因组学事业部从未停止在伴随诊断领域前进的步伐,在肿瘤免疫治疗时代,安捷伦PD-L1检测试剂盒(免疫组织化学法)PD-L1 IHC 22C3 pharmDx于2015年10月率先获美国FDA批准用于NSCLC适应症,开启了PD-L1伴随诊断临床之路。2019年8月,PD-L1检测试剂盒(免疫组织化学法)PD-L1 IHC 22C3 pharmDx进入中国市场,成为国内首个获得NMPA批准上市的PD-L1伴随诊断试剂,为NSCLC提供了新的临床诊疗解决方案。2020年11月,PD-L1检测试剂盒(免疫组织化学法)PD-L1 IHC 22C3 pharmDx在美国获得FDA批准拓展至第七种适应症三阴乳腺癌(TNBC),全面服务七类癌症患者。同年12月,又在中国成功拓展至食管鳞癌(ESCC)适应症。同样值得一提的是CSCO最新胃癌指南在I级推荐新增 “PD-L1 CPS≥5人群可采用化疗(FOLFOX/XELOX)联合纳武利尤单抗(IA类证据)”。此项描述是基于Checkmate 649的研究数据,该药物临床试验中使用的PD-L1检测试剂盒即为安捷伦的PD-L1检测试剂盒(免疫组织化学法)PD-L1(28-8)pharmDx。精准诊疗关键在于“准”,对于评价伴随诊断(CDx)的“准”来说,一切的结果, 都是为了遵从 3D 原则,即 Disease + Drug + Diagnostics, 最大程度的重现与临床实验中相同的疗效预测性能, 以为助临床工作者全面了解患者的生物学特征, 帮助患者寻找最适的治疗方案。 3D 原则释义随着PD-L1伴随诊断在国内获批的适应症不断增加,患者人群不断扩大,安捷伦对于合作实验室的硬件及软件要求也日益提升,此次示范实验室的挂牌,标志着安捷伦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郑重承诺,也是对衡道病理中心实验室的认可和期望。签约仪式上, 衡道病理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朱大为先生分享衡道病理“精准诊断、呵护生命” 的精神, 朱先生指出衡道病理作为综合性病理服务专业化机构,在临床诊断服务、标准化工业服务、数字化与人工智能配套、医学教育媒体配套四个领域极速发展,衡道病理不仅在设施设备条件、综合服务能力等方面具有强大的专业优势,在质量控制方面,全面执行国际ISO15189、美国CAP、中国CNAS的标准与规范,致力于打造病理诊断与技术的行业标杆。朱大为先生同时表示,为了实现提供 “标准、稳定、可追溯”专业的PD-L1检测为目标, 衡道病理将从样本检测的第一步就进行严格把关,对送检单位诊断结果的复核,多系统送检样本的诊断就由相应的亚专科负责人审核确认,遇到不确定的情况,加做免疫组化来辅助诊断。避免出现误诊误判,进而避免错误的治疗方式被应用。第二是对染色的质控,在检测过程中,参照PD-L1检测试剂盒(免疫组织化学法)PD-L1 IHC 22C3 pharmDx体系标准的多层次质控要求,在严格符合检测系统性能对照 - PD-L1检测试剂盒(免疫组织化学法)质控切片外,做好阳性质控组织和阴性质控组织、样本阴性对照试剂的检测,最大程度的排除免疫组化中各环节对PD-L1检测结果的影响。第三是对判读的质控,尽管并没有明确的硬性要求,衡道病理中心实验室仍然坚持采用“双判读”的模式,以病理诊断的“双复核”标准,进行PD-L1检测判读。同时,严格执行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要求,室内质控是专职诊断医生每周以双盲的形式进行判读共评,以形成并检验团队内部的判读共识;室间质控是与外部单位以切片外借的形式开展判读共评,每一年或半年一次,以检验并达成与行业内的判读共识。第四是对报告的质控,在这最后一步,衡道病理对所出具的报告依然采用“双复核”的作业标准,保证其权威性、准确性。立足于双方合作的目标和行业发展的趋势,安捷伦对衡道病理所具备的上述技术规范与质控能力有信心。双方在合作初期, 就首先从仪器性能、场地配套、试剂存放等条件达成一致,同时,从PD-L1检测试剂盒(免疫组织化学法)PD-L1 IHC 22C3 pharmDx, 安捷伦为衡道病理的技术人员开展了系统性的培训以及技能水平考核,确保了整个流程中,每一個环节能达到标准化、最终输出可靠的检测结果。本次安捷伦与衡道病理合作PD-L1伴随诊断示范实验室, 目标是达到PD-L1伴随诊断检测的全流程建立“标准、稳定、可追溯”的质量管理体系。安捷伦和衡道病理共同期望,通过安捷伦PD-L1伴随诊断示范实验室项目的深入合作,将推动行业标准和规范的确立,为广大病患带来“可及、可靠、可信”的精准检测。 双方团队合影关注安捷伦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市场资讯
  • 我国首个手足口病抗体诊断试剂盒获批
    我国首个手足口病抗体诊断试剂盒获批 可快速准确诊断以降低患儿死亡率   为降低由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患儿的死亡率,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有效手段,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ABO联盟)与北京贝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EV71抗体(IgM)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和EV71抗体(IgG)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日前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生产文号,成为我国首个获批的EV71抗体诊断试剂盒。   近年来,EV71疫情在全国流行范围逐渐扩大,尤其今年引起的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有增长趋势。由于EV71病毒在人群中隐性感染者广泛存在,具有传播途径不易切断、重症病例病死率高的特性,早期诊断和临床监测对有效治疗尤其重要。据专家介绍,快速准确的诊断可以使病死率下降10倍。   ABO联盟整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多方资源,在现有基因组相关技术服务、抗体和蛋白相关技术服务、诊断试剂和疫苗技术服务、临床前评价、化学合成与制剂研发5套技术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构建了第6套解决方案——“新发传染病快速应急反应体系”,共同进行EV71抗体诊断试剂盒的研发,成功研制出EV71抗体两种试剂盒。其中EV71抗体(IgM)诊断试剂盒主要用于早期诊断,在患儿发病后两天即能确诊,快速检验1小时即能出结果 EV71抗体(IgG)诊断试剂盒用于感染后期或既往感染的诊断,主要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及疫苗效果的评价。该试剂盒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操作方便、方法简单,相对于核酸检测价格便宜,更易于在基层推广使用。
  • 工艺详解 | 关于PCR诊断试剂的冻干思考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是分子生物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用于制作特定DNA片段的多个拷贝。PCR能够使特定目标/测试样本的少量(低至单个拷贝)DNA以指数方式扩增,以生成数千到数百万个拷贝的特定DNA片段。如果目标样品是RNA,也可以添加前体逆转录过程 (RT-PCR)。RT过程首先将RNA转化为DNA,然后通过PCR过程对DNA进行扩增。 以下是经典PCR方法中涉及的典型试剂和组分以及它们各自所起的作用:1、核苷酸(例如:三磷酸核苷,dNTP)——是用于制造新DNA的分子构件,即“原材料”;2、酶I. (Taq) DNA聚合酶——驱动DNA复制过程所需的酶;II.逆转录酶——将目标RNA转化为DNA所需的酶;3、引物——合成DNA寡核苷酸所需的短的单链DNA/RNA片段,有专门设计以适配目标 DNA区域的侧翼。它们为DNA合成提供了起点。一般需要两个引物,分别用于目标区域的两侧;4、检测探针或染料I. 探针——荧光标记的寡核苷酸结合每个引物的下游区域。一般需要两种不同的探针,当它们都连接到特定的DNA片段时则会发出荧光,以在扩增过程中提供可检测的指示信号;II. 染料——在DNA存在时会发出荧光,以在扩增进行时提供可检测的指示信号;5、‍‍其他赋形剂,‍‍如MgCl2辅因子、pH缓冲液、甘露醇、海藻糖、BSA、PEG2000等;6、目标DNA/RNAI. 对于诊断试剂盒,指的是试剂盒正在检测并准备复制的目标DNA(来自病毒、细菌等);或者从被测样品中进行提取(如果可行的话);II. 用于研究/实验室工作——要复制的特定DNA。PCR方法存在的处理挑战PCR 方法存在许多处理挑战。各个组分需要在96孔板或“鸡尾酒”离心管中进行准确组合。这些组分都需要冷藏,并且保质期也相对较短,同时交叉污染会是一个大问题。更糟糕的是,工作台移液错误也会造成麻烦。 图1:PCR“鸡尾酒”管标准PCR过程需要特定的热循环重复加热/冷却反应试管30-40个循环,以实现DNA的扩增过程。扩增仪也应该有一个荧光计来监测扩增的目标DNA。另外还有一些更新的扩增方法,例如环介导 (LAMP) 和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RPA) ,这些方法是等温过程,不需要热循环和使用特殊设备。 图2:PCR扩增热循环仪最新的技术则是将试剂加载到微流体通道/芯片上。以更少量的试剂和更低热量有望实现更快和更精确的温度循环,从而产生更快的结果。 图3:微流控PCR芯片PCR&冷冻干燥冷冻干燥已成为PCR过程的一个重要流程,主要用于单个试剂和*产品检测试剂盒的生产。研究表明,PCR 扩增效率通常不会由于单个试剂或PCR诊断试剂盒使用了冻干而受影响。虽然冻干可能会使探针的荧光强度略有下降,但并不影响整个测量过程。冻干PCR产品追求1-3%的*水分含量。建议通过 Karl-Fisher 滴定法测量水分。冻干PCR 试剂和诊断试剂盒具有很强的吸湿性。从冻干机中取出产品时,必须小心避免暴露在环境湿气中。湿度受控的房间或隔离设备可用于减缓水分的再吸收。对于产品的储存和运输,试剂必须密封在防潮容器中,例如铝袋。冷冻的聚合酶和逆转录酶可能含有高达50%的甘油作为冷冻保护剂和稳定剂。甘油不利于冻干,因为它会干扰水分的去除,从而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和结构。因此冻干时要注意首选不含甘油的试剂。冻干PCR 用于PCR试剂的冻干设备须知由于测量的试剂样品量以微升为单位,一批次冻干PCR试剂中的总水分含量非常小。冷冻干燥机设计不需要具有1:1的搁板表面与冰冷凝器表面积比,因为这主要用于高水分、散装液体或西林瓶应用。当产品样本大小在微升范围内时,是很难使用产品探针的。因此在工艺开发时,皮拉尼/电容压力计压力差比较法是更为推荐的干燥终点工具。如果冻干机配备隔离阀且能够实现自动开启和关闭,也可以使用压力升法进行测试。另外,冻干机中的制冷系统也应考虑*优化(与常识保留冗余的设计理念相反),较小的压缩机可以大大减少室内热量的消耗。这意味着对于电压和能源占用较小。风冷的中试型冻干机型号更适用于中等批量的诊断试剂的生产和研发,这避免了对冷却水设施的需求,因为冷却水设施对于大部分PCR试剂盒生产场地而言中可能并不容易获取。SP Scientific VirTis Ultra系列冻干机非常适合诊断应用。它以紧凑的配置提供超过2平方米的搁板面积。这使得客户在样品处理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图4:SP VirTis Ultra 中试和小型生产冻干机PCR诊断检测试剂盒的冻干工艺须知冻干PCR诊断试剂盒的明显优势是消除了试剂盒冷藏运输和储存的冷链依赖,延长了其可用保质期。96孔板是用于PCR诊断试剂盒的标准配置。相比较手动进样这种繁琐的操作,使用自动化液体灌装设备,除了更快的装载时间和更高的吞吐量外,它还提供更好的过程控制和可重复性。在批量装载到冻干机的过程中,控制产品的蒸发和产品温度会是一个问题,特别是对于具有较大批量的较大装置,完全装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对搁板进行预冷上会降低上述问题带来的影响。如果加载到芯片或微流体通道上,那么蒸发和传热又会是一个大问题。冻干过程取决于足够的热量传递到产品中。大多数96孔是塑料管,底部与冷冻干燥机搁板接触的表面积很小。在冷冻干燥过程中可以使用铝制冷却块来增加传导热传递。 图5:用于 96 孔的铝质传热模具对流传热在冻干中也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产品在货架上更均匀地分配热量,减轻由辐射传热差异引起的边缘效应。在产品支持的前提下,使用更低的真空度(例如:100mTorr 而不是60mTorr)将提供更均匀的对流传热。然而,许多PCR试剂的塌陷温度非常低,因此冻干过程中设置较高的压力可能并不总是可行的。可以在配方中添加赋形剂,提高塌陷温度,以允许更高的压力设置。这样做的其他好处包括使配方更容易转移到其他可能无法实现非常低真空设置的冻干机(减少工艺放大的风险),以及减少阻塞流现象发生的概率。出于信号校准的目的,诊断试剂盒通常包含不含目标DNA/RNA的阴性对照混合物和含有目标DNA/RNA的阳性对照混合物。除了包含测试样品的混合物之外,还分析对照样品,并比较荧光信号以确定患者样品是阳性还是阴性。处理阳性对照样品的一个问题是冻干机内部存在交叉污染的高风险。因此建议客户分别使用多个冻干机,阳性对照始终在同一设备中进行处理。单个PCR试剂源材料的冷冻干燥除了延长保质期和避免对供应冷链的需求外,实验室使用冻干PCR试剂的其他好处包括:● 更稳健的工艺,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少的批次变化,因为冷冻干燥大大降低了实验室工作台移液错误和污染的可能性;● 避免多次冻融循环的破坏性影响;● 减少设置和处理时间;● 减少过期产品的浪费,降低运输和储存成本。为方便起见,预配制的冻干PCR“Master-Mix”试剂目前也可在市面上进行购买,它可以通过消除实验室工作台上的一些混合步骤来提高通量。主混合物通常包含核苷酸、酶、辅因子和缓冲液。冻干微珠一些 PCR 试剂供应商在实验室实验中采用的一种常见方法是提供冷冻干燥的试剂预混珠,在冻干之前使用专门的设备用液氮冷冻。 图6:冻干 PCR 微珠在冻干之前使用液氮预冻试剂存在权衡取舍。极快的冷冻速度可*限度地减少冷冻浓度效应,例如pH变化。然而,它也会带来非常小的冰晶尺寸,这会导致在干燥过程中对蒸汽流动的阻力更大并且干燥时间更慢。PCR的小样本量可以降低这方面的影响,但需要冻干机提供更冷的搁板温度和更低的真空度来防止珠子在初级干燥过程中熔化。此外,珠子必须保持冷冻。可以使用冷藏的冷盘来辅助。冷冻干燥机搁板也需要预冷,以避免产品在抽真空之前熔化。要注意的是在产品室门在真空下密封之前,预冷冻搁板会导致环境条件下结霜。冷冻干燥的颗粒或珠子通常放置在PCR管中,然后密封在防潮袋中。综上所述,PCR诊断试剂的冻干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其中包括商用原料的类型和冻干机的选用。莱奥德创可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诊断试剂冻干工艺解决方案,从配方的设计到商业化生产阶段均可为客户提供快速、可靠的委托服务。LYO INNOVATION 莱奥德创冻干科技,赋能创新Lyo technology enables innovation 关于莱奥德创:上海莱奥德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德祥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专注于提供先进的冻干设备应用和制剂开发相关服务。德祥科技有限公司服务冻干行业十余年,在涉及冷冻干燥领域的工艺开发/工艺优化/商业化等各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迄今为止已为500+客户提供冻干设备及相关服务。客户产品类型涵盖:蛋白、抗体、ADC、疫苗、核酸、多肽、脂质体、IVD、食品等领域。依托与合作伙伴美国SP Scientific和英国Biopharma Group的紧密合作,掌握领先的冻干理念与技术,使用独家先进的冻干设备和软件致力于促进中国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升级,助力中国大健康行业的持续发展。Our Mission :莱奥德创冻干工场专注于提供先进的冻干设备应用和制剂开发相关服务,致力于促进中国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升级,助力中国大健康行业的持续发展。Our Vision :做冻干工艺的创新者,为生物医药开发提供最*制剂产品解决方案。
  • 安捷伦出版有关乳腺癌诊断最佳实践方案的概述
    安捷伦出版有关乳腺癌诊断最佳实践方案的概述 2016 年 3 月 14 日,北京 — 癌症诊断试剂的全球供应商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今日通过旗下病理学解决方案事业部 Dako 宣布出版《乳腺癌诊断:过去、现在和将来》白皮书,介绍如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诊断并治疗乳腺癌。 这一白皮书将于本周在西雅图召开的美国加拿大病理学会上发布。 安捷伦伴随诊断和 IHC 试剂全球营销主管 Hans Christian Pedersen 谈道:“安捷伦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行业领先的教育资源,这篇文章将为病理学家提供丰富的乳腺癌诊断资源,这着实让我们感到非常兴奋。” 这篇最佳实践方案概述由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的 Ping Tang 博士和 David G. Hicks 博士以及布鲁塞尔朱尔斯博尔代研究所的 Christine Desmedt 共同撰写。 这篇 51 页的文章回顾了人类对乳腺癌发展历程的认识以及研究人员建立具有临床意义的生物标记物和辅助测试的方法,同时还讨论了这些生物标记物在乳腺癌诊断与治疗计划方面的应用潜力(与可能存在的缺陷)。 来自罗彻斯特大学的共同作者 Ping Tang 博士认为:“通过将形态学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与分子方法相结合,病理学家可提供实现乳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的综合诊断方法。这篇综合性文章集实用抗体和分子测试于一体,我们认为它将成为针对乳腺癌病理学家的宝贵教育资源。” 关于安捷伦科技公司和Dako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化学市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是致力打造美好世界的顶级实验室合作伙伴。安捷伦与全球 100 多个国家的客户进行合作,提供仪器、软件、服务和消耗品,产品可覆盖到整个实验室工作流程。在 2015 财年,安捷伦的净收入为 40.4 亿美元,全球员工数约为 12000 人。 安捷伦于 2012 年收购了全球知名试剂、仪器、软件和专业技术供应商 Dako。安捷伦 Dako 病理学解决方案旨在帮助癌症病人提供准确诊断并确定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如需了解安捷伦公司的详细信息,请访问 www.agilent.com,也可点击此处了解 Dako 产品的相关信息。 编者注:更多有关安捷伦科技公司的技术、企业社会责任和行政新闻,请访问安捷伦新闻网站:www.agilent.com/go/news。
  • 国际生物医药产业论坛:探讨诊断试剂企业技术创新之路
    仪器信息网讯“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是北京科学技术委员会和“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共同主办的促进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的重大活动之一,由生物中心等多家单位承办。论坛于10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国际饭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在本届论坛上,结合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的实施,对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科技成果转化与重大品种落地,科技与金融结合,生产型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若干产业技术热点,开展一系列专题活动,并集中展示跨越发展工程实施一年以来的阶段性成果。论坛同期召开了“诊断试剂产业发展论坛”。 诊断试剂产业发展论坛现场   目前,国际临床诊断试剂市场年增长速度约为3%-5%,还处于持续发展时期,美国FDA已批准的诊断试剂有近700种,名列世界各国之首,但同世界卫生组织所属全球疾病统计分类协会最近宣布的全球已确知的12000种疾病相比,需求潜力非常大。   我国诊断试剂行业在新医改带动下优势明显,新医改的实施把疾病的预防放到医药行业改革工作的重点,这显然为以“预防为主”的诊断试剂产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为了降低老百姓用药的费用和减少医疗费用以及尽可能多的提高效率,对于更加准确的预防与诊断将是重中之重。而随着国家基本医疗制度的全面建立,诊断试剂的生产企业也将优先受益。   会议邀请了政府决策者、产业联盟代表和国内外著名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高层领导人,采用主题报告、专题研讨的形式,重点围绕全球诊断试剂研发现状与发展,诊断试剂产业发展趋势与企业对策,以及诊断试剂产业中政府职能等议题,共同分析和探讨诊断试剂产业如何能够更好地良性发展。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医疗器械处白东亭处长 主旨报告:中国体外诊断试剂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白东亭处长在报告中指出生化试剂是我国最早发展的试剂,在90年代初成长很快,到2000年,产业基本成熟。免疫诊断自2000年后发展迅速,发展势头一直强劲。由于技术瓶颈的原因,微生物检测发展一直缓慢。分子诊断技术由于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近几年增长迅猛。在我国诊断试剂行业的发展机遇中指出利于国内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正在形成,企业发展的潜力十分巨大,并且科技进步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渐明显。最后白东亭处长对诊断试剂行业提出几点建议: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良好的环境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保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唐伟国董事长 演讲题目:搭建国际平台,助推企业发展   上海科华从2001年营业收入的1.32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6.2亿元,实现净利润2.04亿元。唐伟国董事长总结公司的发展经验为大家讲解了,寻求合作的重要性,并指出合作方式主要有三点,一是形成战略合作:互补产品在国际、国内的销售合作及产品开发合作。二是成立合资公司。通过合作,可以达到的目标是引进先进技术 提升产品质量 丰富原有产品线 增加出口渠道 提高国际市场地位 提高品牌知名度。并指出合作的评价指标主要有:是否实现了企业的愿景 是否实现了企业做大的目标 是否实现了企业做强的目标,包括营业收入增长,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的提升,业务整合以及文化磨合。最后指出上海科华的发展目标是以精湛的技术和优异的产品。成为全国最大最强和国际化的诊断用品企业。   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应希堂先生 演讲题目:中国的诊断试剂企业技术创新之路在何方?   应希堂先生在报告中指出诊断试剂产品研发的典型问题有:未形成正确、系统的研发理念 缺乏前瞻性、有效产品规划 职能化特征阻碍跨部门协作 项目管理薄弱 缺乏有效的研发考评与激励机制。他同时指出根据内部、外部力量组织创新的方式不同,可以形成以下三种技术创新战略: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通过精湛的演讲为听众讲解IPD的核心思想,并介绍他做产品战略的四个阶段:一是战略愿景,明确方向和竞争定位 二是产品平台战略,支撑产品整体发展的基本架构及共同的核心技术要素 三是产品线战略及规划,产品线战略是一个分时间段的有条件的计划 四是新产品开发,是产品线战略的具体实施。通过产品战略框架,指引了产品开发的方向。
  • 赛默飞与美国最大临床诊断公司就靶点检测业务达成合作
    p   日前,赛默飞与美国最大临床诊断公司Quest Diagnostics(奎斯特诊断)达成合作意向,后者将为赛默飞公司提供基于基因测序的下一代伴随式非小细胞肺癌伴随诊断板。 /p p   赛默飞 Oncomine Dx 靶点检测可作为阿斯利康的EGFR抑制剂Iressa(吉非替尼),辉瑞的 ALK、ROS1抑制剂Xalkori(克唑替尼)以及诺华MEK抑制剂Mekinist(曲美替尼)和RAF抑制剂Tafinlar(达拉非尼)的组合测试方法。该方法共涉及23个基因改变的检测,测试报告不仅可以发现患者是否具有与FDA批准的三种治疗方法相关的ROS1、EGFR和BRAF改变,还可以发现其他基因是否存在变异。 /p p   通过此次合作,Quest公司还将及早获得赛默飞世尔公司新型平台和检测方法,以帮助开发用于临床和生物制药应用的Oncomine品牌解决方案。 /p p   Oncomine Dx靶点检测方法于6月份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赛默飞世尔表示,它希望能够迅速扩大专家组的适应症,适应新的药物/生物标志物组合以及新的癌症类型。 /p p   10月份,赛默飞世尔宣布已经与Blueprint Medicines签署了一项诊断协议,使用该诊断小组开发和商业化Blueprint的BLU-667伴侣诊断系统,以确定非小细胞肺中心患者的RET融合。 /p p   Quest将在位于得克萨斯州Lewisville的Med Fusion工厂的肿瘤学卓越中心进行Oncomine Dx 靶标测试。 Quest从这个中心提供了循证的新一代测序服务,重点服务于社区肿瘤医师,他们在美国提供了大部分的癌症护理服务。 /p p   该检测业务同时由美国实验室公司诊断部门、Covance公司、NeoGeonomics实验室和Cancer Genetics公司提供。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pan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80208/239918.s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附:美国顶尖独立医学实验室:奎斯特诊疗Quest Diagnostics(DGX) /span /a /p p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