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创新技术成果转移

仪器信息网创新技术成果转移专题为您整合创新技术成果转移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创新技术成果转移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创新技术成果转移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创新技术成果转移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创新技术成果转移话题讨论。

创新技术成果转移相关的论坛

  • 【原创】青岛产学研合作洽谈会暨高新技术成果展览会时间更改通知

    我单位将于近日参加由中国科学院、青岛市人民政府举办的《2012中国青岛产学研合作洽谈会暨高新技术成果展览会》,届时我单位将亮相潜心研发的高技术新产品前往参会。由于展览会主办方的原因,将展会原定日期由2012年12月13日-15日更改为2012年12月18日-20日。 本次展会为促进高校院所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集中展示我市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及产业化成就,欢迎各界人士前来观展。 崂应参会信息:展会名称:2012中国青岛产学研合作洽谈会暨高新技术成果展览会展会时间:2012年12月18日—20日展会地点:青岛国际会展中心4号馆qx7展位(青岛市崂山区苗岭路9号)咨询电话:0532-87630905公交线路:311、802、304、321、230、606路等至会展中心站下车 青岛崂山应用技术研究所 2012年12月11日 PM2.5采样,烟尘采样,烟气分析,大气采样,粉尘采样,紫外烟气分析,二恶英采样,油气回收检测,烟尘测试仪、真空箱采样、酸尘降采样、24小时恒温气体采样

  • 喜报┃谱尼上海公司申报项目成功入选2018年第9批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list] 2018年12月,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召开2018年第9批高转项目发证会,共66个项目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谱尼测试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所申报的”项目”成功入选2018年第9批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此项目通过一系列评审获得了相关部门及评委的专业认可,不仅体现了项目核心技术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更标志着谱尼在技术研发、服务创新以及成果转化方面具有雄厚实力。 未来,上海谱尼将继续优化企业创新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助推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树立良好的服务口碑,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检测服务。[/list]

  • 【原创】我所即将参加2012中国青岛产学研合作洽谈会暨高新技术成果展览会

    【原创】我所即将参加2012中国青岛产学研合作洽谈会暨高新技术成果展览会

    我单位将于近日参加由中国科学院、青岛市人民政府举办的《2012中国青岛产学研合作洽谈会暨高新技术成果展览会》,届时我单位将亮相潜心研发的高技术新产品前往参会。本次展会为促进高校院所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集中展示我市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及产业化成就,欢迎各界人士前来观展。崂应参会信息:展会名称:2012中国青岛产学研合作洽谈会暨高新技术成果展览会展会时间:2012年12月13日—15日展会地点:青岛国际会展中心4号馆F2展位(青岛市崂山区苗岭路9号)咨询电话:0532-87630905公交线路:311、802、304、321、230、606路等至会展中心站下车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12/201212041046_409201_2480_3.jpgPM2.5采样,烟尘采样,烟气分析,大气采样,粉尘采样,紫外烟气分析,二恶英采样,油气回收检测,烟尘测试仪、真空箱采样、酸尘降采样、24小时恒温气体采样

  • 喜报┃谱尼上海公司申报项目成功入选2018年第9批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list] 2018年12月,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召开2018年第9批高转项目发证会,共66个项目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谱尼测试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所申报的”项目”成功入选2018年第9批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此项目通过一系列评审获得了相关部门及评委的专业认可,不仅体现了项目核心技术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更标志着谱尼在技术研发、服务创新以及成果转化方面具有雄厚实力。 未来,上海谱尼将继续优化企业创新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助推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树立良好的服务口碑,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检测服务。[/list]

  • 安谱实验又获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可 ,彰显研发实力

    近日,2019年第1批拟认定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名单新鲜出炉,由安谱实验自主研发的“CNW HLB SPE萃取圆盘”项目荣列其中。[align=center] [img]http://www.anpel.com.cn/UpFile/Admin/image/20190305/20190305135318_1635.jpg[/img][/align][color=#333333][/color][color=#333333][/color][align=center][b]项目简介[/b][/align][align=center] [img=,600,402]http://www.anpel.com.cn/UpFile/Admin/image/20190305/20190305135335_5175.jpg[/img][/align] 该项目的核心技术是研究HLB SPE萃取圆盘实现大体积样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可作为关键耗材,轻松连接大容量采样管、各种固相萃取手动装置、全自动固相萃取装置、以及大体积溶液采样装置。 为研发CNW HLB SPE萃取圆盘(固相萃取盘的一种),我司研发人员获得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用于大体积样品的固相萃取盘》,并于2017年12月19日授权,专利号:ZL 201720572234.2。 安谱实验在自主研发上不断进取,去年共有“CNWBOND偶氮染料检测专用柱”、“热解析管加标装置”两大项目荣获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证书。这些既是对我司企业综合科研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充分肯定,同时也鼓励我司不断优化完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持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和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培养力度,着力开展核心技术与新产品研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未来,安谱实验将持续为实验室科研人员带来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助力中国检测事业!

  • 【讨论】我国科技成果缺乏国际竞争力:技术导向多,市场导向少;模仿多,创新少;短平快多,反映积累少

    [table=100%][tr][td]徐冠华:三原因致我国科技成果缺乏国际竞争力[/td][/tr][tr][td][b]技术导向多,市场导向少;模仿多,创新少;短平快多,反映积累少[/b][/td][/tr][/table][font=黑体]2010年3月6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首场记者会,主题是“政协委员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和全国政协委员徐冠华、秦大河、郑新立、王文彪将出席并回答记者的提问。[/font]科技日报记者:我的问题是提给徐冠华院士的。我们都知道,近几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据统计2008年我国SCI论文数量超过10万篇,我国的全球专利超过了六千件,与此同时,大家也感觉到,我国的原始创新包括核心技术方面还很缺乏,科技竞争力和发达国家比起来还是差距很大,请问徐委员,您是怎样看待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徐冠华:正像你所讲的,在过去这些年,中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像你说的,国际入选的科学技术论文总数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申请全球专利的国际申请量已经超过了六千件,也是居世界第六位。而且还有其他一些数据,比如研究经费占GDP的比例,像科技人员的从业数,科技论文的引用数,还有世界顶尖的刊物刊登的中国科学家论文的数目等等都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但是确实也像你说的,我们现在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并没有像论文数这些标志的那样居于世界前列。我想,要对我们国家的研究成果做一下分析,我的感觉,还有几个方面有待于我们改进,有待于提高。第一方面的问题,我们技术导向的科技成果比较多,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比较少。我们研发的一些技术,虽然可能技术指标很先进,但是它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并不强,比如它的成本很高,卖不出去,再比如,可能做出来了样机,但是不能形成产业化的生产,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第二方面的问题,我们模仿、跟踪的成果比较多,原始性创新的成果比较少。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我们专利数目不少,增加得很快,但是核心专利比较少。如果我们没有核心专利,我们就很难越过大公司,在一些重要产品上所设置的专利壁垒,成果虽然有了,但是进入不了市场。第三方面的问题,我感觉,我们“短、平、快”的成果比较多,但是反映长期科学积累的成果比较少。我们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和西方比,我们的时间还短,科学还要在于积累,但是现在我感觉我们有的同志还缺少“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比较过分地注意论文的数量,注意专利的数量。当然,我觉得我们的科学家是很好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为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做了长期的努力,所以我们今天应该说我们的科学技术成果对国家的科技发展、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了越来越大的贡献。为什么我们还存在着这些问题?核心是我们政府政策怎么样更好地引导。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发挥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非常重视,引导制定了《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现在又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我想有些问题是非常明确了。

  • 迪马科技创新成果闪耀第二届全国样品制备学术报告会

    迪马科技创新成果闪耀第二届全国样品制备学术报告会

    2015年8月14-16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样品制备专业委员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样品制备学术报告会”在贵阳市林城万宜大酒店举行,大会名誉主席:张玉奎院士;会议主席:关亚风研究员。委员包括陈洪渊(南京大学)、江桂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钱小红(军事医学科学院)、冯钰锜(武汉大学)等多位行业专家、学者。本次大会重点关注样品制备技术的最新学术和科研成果、最新产品与应用成果,推动我国样品制备技术的发展和在各行业中的应用。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8/201508181537_561419_1610895_3.jpg 迪马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色谱消耗品制造商,在样品制备领域有着丰富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此次会议上,迪马科技做了《迪马科技样品前处理技术应用于食品检测的创新》报告,同与会专家学者分享了食品基质中苯并芘、黄曲霉毒素、氯霉素类和喹诺酮类兽药等样品前处理的创新技术。食品基质中的苯并芘样品前处理,迪马科技使用商品化固相萃取柱ProElut BaP 22 g/60 mL代替国标手工氧化铝层析柱的填装;且优化的氧化铝填料,活度已调整为Brockmann活度 IV级,大大简化前处理步骤,操作更简便;净化效果优异,回收率结果稳定;可满足多行业用户检测需求。对于黄曲霉毒素的样品前处理,目前主流的方法是免疫亲和柱法,但此法存在检测成本高、保存条件苛刻、有效期短等不足。迪马科技的创新点在于ProElut AFT-3固相萃取柱一步净化即可完成黄曲霉毒素的净化,操作简便快速;杂质被吸附,分析物通过净化柱,回收率大于90%;单个样品检测成本降低为免疫亲和柱法的1/3。氯霉素类与喹诺酮类兽药残留的检测,迪马科技率先创新性的使用QuEChERS方法进行样品的前处理,相比国标方法液液萃取及固相萃取净化方式,前处理过程简单、方便,同时节省时间,降低基质效应,方法检出限也优于国标要求。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8/201508181537_561420_1610895_3.jpg 本次大会由于时间关系,迪马科技仅分享了几个我们在食品样品制备领域的创新应用成果,更多样品制备及检测方法创新应用可在迪马科技官网查询。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8/201508181538_561421_1610895_3.jpg 与会专家学者对迪马科技在本届大会上展示的一系列创新成果表示赞许,同时也对迪马科技在未来的样品制备领域提出更高的创新要求,这将是迪马科技不断创新研发的动力,未来我们将为广大分析工作者提供更多、更好、更便捷的样品前处理创新技术。

  • 四川整合6亿仪器资源提高科技成果转化

    整合6亿科技仪器资源,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强大仪器支撑。7月18日,“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分析检测平台”落成,这将解决很多企业无力无钱购买大型科技仪器的燃眉之急。    当前,四川省科技工作形成了“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科技工作新取向,谋划和实施了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四川省试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等三大工程。    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以平台建设和项目实施为主体,5年内全省计划打造7大成果转化平台、实施1500项成果转化项目,形成1.2万亿元的产值。从2011年开始,启动15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首批300个项目,支持科技成果分析测试、信息服务、技术转移、工程化应用、创新孵化、投融资服务、高新技术园区和基地等7大类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分析检测平台”是我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中的一个重点支撑平台,作为贯穿于成果转化全过程的技术支撑,分析检测平台的建设,是完善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该平台建设由四川省分析测试服务中心牵头,联合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等15家单位共建,参建单位代表了四川地区分析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整合的科学仪器资源达到6个亿,这些资源,必将对我省科技成果转化起到重要作用。    国产科学仪器的自主创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西部首家试点单位,国产科学仪器设备应用示范(四川)中心也同期落成。国产科学仪器设备应用示范(四川)中心目前已经形成600平方米的静态展厅,600平方米的动态展示实验室,签约的重点国产科学仪器厂家6家,共建实验室厂家8家,展示的国产科学仪器总价值达到近1000万元,这标志着四川围绕“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强化应用,重视示范”这一发展模式,全面推进国产科学仪器自主创新上了一个新台阶。

  • 【分享】2007天然产物分离应用技术成果交流会&2006年度论文颁奖大会

    [em45] 2007天然产物分离应用技术成果交流会&2006年度论文颁奖大会 为更好地开展华东地区高速逆流色谱(HSCCC)在天然产物分离应用中的技术交流、促进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应用水平,上海同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医疗集团生命科学业务、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定于2007年6月11日(星期一)在南京中国药科大学举办“2007天然产物分离应用技术成果交流会&2006年度论文颁奖大会”。 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医疗集团生命科学业务将委托Prof Jan-Christer Janson (GE医疗集团海外市场产品专家)进行主讲,同时,我们将邀请曹学丽、范国荣、孔令义、柳仁民、欧阳藩、郑卫等专家老师作为主讲嘉宾(排名不分先后,按姓名拼音排列)。 欢迎各位老师及各地区经销商参加本次研讨会,届时我们将免费提供午餐及茶水。由于场地原因,每单位限定2人。敬请有意参加会议的老师和经销商务必于大会10天前传真、电告各联系人确认。 主办单位: 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      上海同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主讲嘉宾介绍:   Prof Jan-Christer Janson, GE医疗集团海外市场产品专家师承诺贝尔奖获得者 Prof Arne Tiselius和Prof Jerker Porath。Prof Janson不仅在国际杂志上发表过上100篇论文,拥有多项专利,更与国内外许多研究单位、制药公司合作,成功将所开发的工艺放大至生产规模。Prof Janson同时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的客座教授。   孔令义 博士生导师,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院长   欧阳藩 教授,原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曹学丽 博士,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副院长   郑 卫 博士,国家医药管理局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   范国荣 教授,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主任   柳仁民 教授,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研究所所长 日期:2007年6月11日(星期一) 上午9:00 ~下午16:00 地点: 南京市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Tel: 021-51320588-8028/8029/8030;Fax: 021-51320502 E-MAIL:tauto@tautobiotech.com tauto@szonline.net 联系人:方先生、陈小姐、赵先生

  • 【推荐讲座】:9月27日 安捷伦科技气相色谱创新技术研讨会

    【推荐讲座】:9月27日 安捷伦科技气相色谱创新技术研讨会

    讲座名称:安捷伦科技气相色谱创新技术研讨会  主讲老师:石小兵  在安捷伦工作六年,从事气相色谱工作。  主要内容:  半个多世纪以来,安捷伦科技一直在引领气相色谱分析的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从填充色谱柱向毛细管色谱技术的发展;从手动进样向自动进样技术、自动样品制备技术的发展;从手动气路控制到电子流路控制、微板流控制技术的发展;从常规通用型检测器到选择性检测器、超痕量灵敏度检测器技术的发展;从单机版控制软件到网络版控制软件技术的发展;从单一检测应用到联用检测应用技术的发展,安捷伦科技无不走在市场应用、技术创新的最前列。用户从这些技术创新中得到了广泛的收益、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作为气相色谱技术的市场领导者,安捷伦科技应该如何创新才能满足用户的进一步需求?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需求也改变了。如何利用技术创新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工作更加高效?我们需要有更大的梦想! 安捷伦科技公司作为全球领先色谱技术生产商,推出新一代的气相色谱仪应该有什么样的创新?让我们一起共同梦想! 举行时间:2016-9-27 10:00    报名链接: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2090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9/201609011013_607809_2507958_3.jpg手机扫描二维码,报名参会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701_670036_2507958_3.gif

  • Heller 1810Mk5回流焊炉:创新技术助您提高生产效率

    Heller 1810Mk5回流焊炉:创新技术助您提高生产效率

    [b]增强型低高度加热器模块[/b]Heller 1810Mk5回流焊炉采用了增强型低高度加热器模块,通过增大叶轮直径40%和覆盖PCB的热毯,实现了在蕞坚硬的板上达到蕞低的表面温度(Ts)。统一的气体管理系统消除了净流量问题,从而使氮气消耗减少多达40%!这项技术革新不仅能提升产品质量和稳定性,还可显著降低运营成本。[b]新的低高度顶壳设计[/b]Heller 1810Mk5回流焊炉配备了全新的低高度顶壳设计,为操作员提供更轻松畅通的工作通道。其特殊结构具有双重绝缘功能,在节省能源损失方面领宪同类产品10-15%。这意味着您可以以更经济、环保的方式使用设备,并且操作人员可以更舒适地进行生产任务。[img=,690,38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0/202310231111173629_6076_5802683_3.jpg!w690x385.jpg[/img][b]HELLER Mark5冷却系统技术革新[/b]HELLER 1810Mk5回流焊炉的冷却系统经过创新改良,引入了全新的水冷式“冷凝导管”设计。这一设计使得助焊剂能够被收集在专用的容器中,方便更换和清理,并且实现在线保养,从而大大减少了设备保养时间。该冷却系统采用了具有双层隔热设计的革命性冷凝导管表面,并结合内部冷凝导管,实现更础色的散热效果。全新的冷却区炉膛设计确保无残留助焊剂,进一步降低了设备维护时间。这项技术优化为客户提供更多宝贵的生产时间和高产量保障。[b]携手HELLER 创新价值[/b]作为回流焊行业领宪者,HELLER不仅致厉于提供蕞宪进的回流焊技术解决方案,还秉承着与客户紧密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在创造其他重要价值方面付出不懈努力。通过与客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我们致厉于提供VIP式的服务和支持,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您可以放心选择HELLER 1810Mk5回流焊炉,它将是您实现生产效率提升和质量改进的明智之选!联系我们,开始与创新技术同行![b]苏州仁恩机电科技有限公司[/b]作为行业领宪的集成供应商,我们始终致厉于提高客户价值,并不断创新与进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和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

  • 喜报┃黑龙江谱尼公司荣获“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list] 日前,“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黑龙江省2018年第一批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名单,黑龙江谱尼测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黑龙江谱尼公司)凭借人才、设备、技术等优势,成功入围高新技术企业名单。 “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有着严格的审核程序,申请单位必须在企业性质、企业员工学历,以及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比例、企业投入研究开发费用比例等方面符合要求方可获得证书。此次喜获殊荣,是对黑龙江谱尼公司一直以来坚持技术创新的肯定,这不仅标志着公司在技术创新领域踏上一个新台阶,同时也是品牌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对黑龙江谱尼公司未来继续在技术、创新方面加大投入提供了实际支持和鼓励。 黑龙江谱尼公司自2015年创立以来,着力打造基于谱尼实验室为主体的综合区域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平台面向黑龙江省中小微企业,辐射黑吉辽蒙四省。平台可实现检验检测和大型科研仪器线上预约、结算、物流送样、检测过程跟踪、网上提交检测报告等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个性化定制、全流程跟踪服务。 黑龙江谱尼公司将始终专注于检验检测服务领域,秉承“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检验检测服务”的经营理念,继续坚定创新步伐,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实力,朝着更高目标快步前行![/list]

  • ACCSI 2012技术论坛: “敢问”国产仪器技术创新路在何方?

    近年来,在急迫的需求和现代科技发展成果的支持下,科学仪器在新颖分析检测方法、分析仪器设计新思想、新方法、新型科学仪器开发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ACCSI 2012技术论坛”特别邀请了多位业内资深专家对分析仪器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论坛主持人:魏开华研究员 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多肽组实验室负责人出席嘉宾(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列):陈江韩研究员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主任董亮研究员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POPs研究室 主任林金明教授 清华大学分析中心 主任刘明钟教授级高工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 董事长刘春胜博士 华质泰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总裁兼首席技术官袁洪福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分析与评价中心 主任 请您和专家一起来讨论:科学仪器的发展要靠技术创新,没有自己创新出来的仪器设备,很难获得世界一流的突破性、变革性的成果。 科学仪器技术创新有哪些道路或模式? 中国国产科学仪器技术创新应该走哪条道路呢? 当前国产科学仪器创新应走集成创新,还是原始创新之路呢?基础理论研发与应用层面研发,哪个更重要?

  • 【技术@创新】清除病毒的饮用水处理新技术

    铁元素吓跑水中病毒  国特纳华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开发一种能去除饮用水中有害微生物的新技术。新技术方法成本低廉,能够除去饮用水中99.999%%的病毒。  新技术是由该大学农业与自然资源学院和工程学院的科研人员共同研发的。据介绍,研究人员是在目前的过滤工艺中加用了具有较强化学反应性能的铁元素微粒,开发出新的水处理技术的。试验中,研究人员让25万个病毒进入采用了新技术的过滤系统,结果只有少量病毒能够渗出。研究人员称,由于采用铁元素,病毒等有害微生物的活动被抑制,而且不可逆转地被铁元素吸收了。  与目前采用的氯化水处理技术不同的是,新技术能够去除从大肠杆菌到轮状病毒等有害病原体。由于病毒比细菌还要小,大小只有约10纳米,病毒变异快,加之它又能抗氯化处理,目前的氯化法难以去除饮用水中的病毒。  研究人员说,由于所使用的铁元素可以很容易得到,新技术方法成本非常廉价,在水处理工业,特别是保障饮用水安全方面具有广泛的、重要的应用价值。新技术能以合理的成本解决目前水处理工业的难题,即如何在对饮用水消毒的同时减少和控制微生物病原体。同时,新技术能够去除地下水或饮用水中其他有机物及其副产物,如腐殖酸等,在消毒过程中腐殖酸能够与氯反应产生多种有毒物质。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新技术能够显著地改善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10亿人缺乏安全的饮用水,不少人特别是儿童因饮用水不清洁而患病甚至死亡。此外,新技术还可用于农业领域,以保证食品安全。新技术与农产品包装处理车间的水洗系统相结合,可以帮助清洁蔬菜等农产品,保证有些农产品上市后就可食用。另一方面,新技术可以对水洗系统用过的水进行循环处理和利用,并阻止病毒感染其他农产品。  目前,科研人员已就新技术申请了专利。新技术也已引起水处理工业界的兴趣。全球水处理领域知名的单位———加拿大卡尔加里水处理技术中心准备将这一新技术应用于一些便携式水处理设备上。

  • 大连化物所“海水制氢联产淡水技术”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德会和副研究员刘艳廷团队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制氢联产淡水技术”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石化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评价会由石化联合会科技与装备部副主任王秀江主持,深圳大学骆静利院士担任评价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魏飞担任评价委员会副主任。[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88c9a71b-1372-4a9e-b9af-00a8403aa422.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0070c0]科技成果评价现场[/color][/align]会上,邓德会作了题为“海水制氢联产淡水技术”的工作报告,介绍了技术背景、技术路线、创新点和知识产权情况等。评价委员会专家详细审查了报告及相关鉴定材料,并与研发团队就科学技术问题及发展前景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研发团队开发的海水制氢联产淡水新技术,主要利用碱性电解水产生的废热作为海水低温制淡水的热源,将碱性电解水系统与海水低温淡化技术进行耦合集成,创建废热回收系统,实现了热量的高效利用。在此基础上,建成了基于铠甲催化剂的25千瓦级海水制氢联产淡水中试装置。2023年12月19日至22日,石化联合会组织专家组对该中试装置进行了连续72小时考核。该装置实现了以海水为原料高效电解水制氢联产淡水,碱性电解槽直流电耗≤4.2kWh/Nm3H2@2300A/m2,氢气产能91.2 Nm3/d,氢气纯度≥ 99.999%,产生的淡水在满足自身电解需求的基础上,联产淡水29.3 kg/d,电导率≤ 20 μS/cm,盐度≤ 0.01 ppt。与传统电解水制氢装置相比,该装置的电能利用率提高了13.9%。最后,评价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海水制氢联产淡水技术创新性强,指标先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加快工程化开发进程,早日建成工业示范装置。[来源:慧眼氢能][align=right][/align]

  • 【原创大赛】检测实验室成果开发和成果转化思路

    [align=center][/align][align=left]检测专业为研究验证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检测实验室如何来开发成果和成果转化呢?我个人认为,除检测方法开发外,实验室也可从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入手,进行总结分析,形成技术成果。下面我们谈谈具体怎么做,如何做。[/align][align=left]1. 检测方法开发[/align][align=left]对于新技术的开发应用,都有其市场需求的推动,有些情况下市场需求还比较急迫。例如2019年末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的疫情是大家措手不及,科学家要研究分析就离不开对病毒的检验检测,新型病毒的出现自然就离不开新的检测方法的开发。所以,检测实验室面对新的检测需求,应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通过自身专业为快速检测病毒提供技术支持,开发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是对实验室最大的考验。因此上,检测实验室应在日常的检测技术提升上下功夫,只有打好检测技术基础,才能在面对难题时积极快速地发挥出自身专业优势,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专业贡献。[/align][align=left]2. 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改进[/align][align=left]检测人员在按照检测标准进行操作中,有时会遇到检测方法描述不够细致,出现无法准确操作的问题,或者在操作过程中产生一些异常现象。检测操作人员可以针对这些从理论上。实践应用中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利用好实验室检测资源,通过大量实验检测,分析问题和现象原因。对分析过程进行总结,一般可以形成这么几个方面的成果,一是,如是分析标准中的问题,通过实验验证后,可以对分析标准提出修订建议,可将自己的建议上报给国家标准委;二是,针对操作中的异常现象,进过大量实验后,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形成专业论文。这也是成果的一种。[/align][align=left]总之,检验专业的成果开发和成果转化,因其专业特点的限制,很难形成大的专业成果。但是,只要我们善于对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问题或异常现象分析和总结,就一定能够形成论文成果。[/align][align=left][/align]

  • 【转帖】黄伯云、张立同:创新英雄

    黄伯云、张立同:创新英雄黄伯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副校长 张立同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2005年3月,黄伯云、张立同因各自在新材料科学研究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荣获连续六年无人问鼎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他们研究开发的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将使国防工业生产、民用工业生产对材料的选用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同时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将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从去年初春起,黄伯云、张立同这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就因获得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而被各式媒体热烈地宣传。他们的儒雅形象,在夏日阳光的照射下,辉耀闪烁在社会大众面前。 得奖,对于黄伯云和张立同固然是一个秋天的收获,尽管他们愿意有更多的人一起来分享成功的喜悦,尽管他们的科研成果对材料产业的革命性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尽管他们的人格魅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黄伯云和张立同还是分别带着科研团队淡出了社会大众的视线,在冬雪尚未积覆之前,就又回到了宁静校园的深处,默默准备着下一次可能更加艰苦的科研行军。 在黄伯云、张立同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手中接过一等奖奖励证书之前,曾有6年,这个奖项无人能够问津。一方面,说明这个代表国家实力的奖项的评审制度异常严格,宁缺毋滥。另一方面,也说明夺取这个技术发明一等奖确实具有相当难度:不但要有技术创新,而且要将创新的技术实现产业化、商品化,对整个行业产生重大推动。透过这样的评奖要求,我们会发现,黄伯云和张立同这两位工程院院士,在走过那一段至少花费他们十年以上时光的科技创新之路后,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在实验室里做文章的大学教授,而是名副其实地将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团队的领军人物。 自然科学研究,特别是工程类的科学技术研究的目的性很强。如果仅仅把研究目标定在得个什么“大奖”之上,这会使得科学研究有流入“庸俗”之嫌。而真正可以用“伟大”来形容的科学家,他们一辈子从事科学研究,总是以自己的创新思想能够转变成对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的现实成果为自豪。作为炎黄子孙的优秀代表,作为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的学科带头人,黄伯云、张立同的科研目标,应该说是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新材料科学是重要桩基之一。分别在中南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任教的黄伯云和张立同都是材料科学家。2004年度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评选揭晓,两位材料科学家独领风骚,可能是一种巧合,但这种巧合又充分体现了科学界对新材料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 黄伯云和张立同分别从事着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关键零部件制备技术、工艺装备的研究。黄伯云研究的炭/炭复合材料、张立同研究的陶瓷基复合材料,都属于世界级的尖端课题,能够解决这些难题的国家堪称凤毛麟角。 黄伯云主持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涉及高性能炭/炭刹车材料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在国际上首次采用新的先进技术及装置实现了炭刹车副的工业化生产,突破了以前因炭/炭复合材料航空刹车副只有美、英、法三国能生产而形成的国际市场垄断和严密的技术封锁,使中国飞机解决了“上得了天而下不了地”的问题,其材料还比世界上同类产品在强度和耐磨性方面都有提高,成本也降低了不少。确保了我国数百架进口大型干线飞机炭/炭刹车材料国产化和国家航空战略安全。 张立同主持的“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项目整体技术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材料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而打破了国际高技术封锁,走出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国际前沿性材料的道路,对国防科技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都将发挥重大作用。此项目研制的连续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是国际上公认的反映一个国家先进航空航天器制造能力的新型热结构材料,可以满足航空航天器向高速度、高精度、高搭载和长寿命发展的需求。 对黄伯云和张立同研究的新材料投射关注目光的,还有更多的产业界人士。 在我国,材料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GDP的1/7左右,追求技术和手段的创新,追求材料的低成本、高效能和高附加值,始终是企业发展的目标。 从保护环境的角度上看,传统材料的生产过程是造成环境污染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钢铁和水泥的生产对水就有严重污染。开发新型材料,将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保障。从降低成本的角度看,飞机制造技术的提升,有2/3的项目要靠解决材料问题来改进,而汽车制造成本的50%则消耗在材料方面。汽车生产要轻量化,就必须发展强度高、承重性能佳的新材料。生产技术上得到广泛推广的新材料,往往具有成本低的特点,一旦用于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其产品往往又会产生极高的附加值。 将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是一个需要在诸多方面历经考验的艰苦过程。为了提升国家科技和产业实力,使重要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央政府对科学家们将技术发明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寄予殷切希望。在过去的6年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连续空缺,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化、对整个行业产生重大推动这三项条件不能全部符合是重要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的新材料开发,很多项目仅是在实验室的研究方面具有较高水平,但在产业化方面与国外差距很大。一方面,由于技术开发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配套,使新材料开发出来便存入了“资料库”,“英雄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产业界又急需新材料使自己的技术水平得到提升,但因为与科研单位的研究脱节,使得“求贤无门”。而事实上,据统计,我国在材料科研方面,发表的文章仅次于美国,国防上所用的材料几乎全部立足于国内。 最特殊的事物往往也最具普遍意义。黄伯云和张立同在新材料方面的研究,其首先的用途是国防工业,但是,正如发明了半导体才有今天的信息时代那样,新材料的广泛推广,屡屡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在世界各发达国家,军工高新技术一旦在民用工业得到普遍应用,都会使民用工业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开发甚至产业结构发生大幅度的飞跃。 黄伯云和张立同的创新技术成果,其价值首先在国防与国家战略安全方面得到了体现,然而,黄伯云、张立同研究开发出来的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无疑将在广泛的用途上促进以新材料取代传统材料,使国防工业生产、民用工业生产对材料的选用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对航天、化学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技术进步也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促进材料产业更加有效地朝着低成本、低消耗、可持续、具有高附加值的方向前进。黄伯云和张立同的科研成果,既是自主创新的典范,又是推动经济发展从片面追求总量增长转变为发展先进生产力,使产业结构在质的方面得到改变的新动力。他们的贡献,为我国新材料产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 黄伯云简历 黄伯云,1945年出生,湖南省南县人。1980年留学美国,在衣阿华州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6至1988年,在美国田纳西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88年偕家眷回到母校中南大学。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第一个在美国完成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学习回国的留学人员。现任国家863高技术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粉末冶金国家工程中心主任,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立同简历 张立同,著名航空材料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38年出生于重庆,1956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任教于西北工业大学。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航空部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等。1992年获国防光华科技基金,1993年被评为部级“优秀研究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杂志

  • 【分享】环保设备创新设计生产新技术适用手册与质量检验标准规范实用手册

    简介:《环保设备创新设计生产新技术与质量检验标准规范实用手册》一书,本书着重介绍废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噪声防治等方面环保设备的原理、设计、运行、管理及其质量技术标准等知识,并尽可能结合目前国内外先进的环保工艺设备,通俗易懂地展示给读者。根据我国的国情,对于那些我国常用的工艺设备也作了适当的描述。下载地址:http://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092439.shtml

  • 湖南:2024年大力实施创新提升行动

    [color=#000000]3月25日,2024年湖南省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在长沙举行。湖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李志坚在工作报告中提出,2024年,湖南将[b]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升级、建设湘江科学城、“4+4科创工程”、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五大标志性工程为总揽,大力实施创新提升行动。[/b][/color][color=#000000]2023年,在湖南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下,科技系统重点打好“科技创新攻坚仗”,积极实施科技“五大标志性工程”和“4+4科创工程”,全省[b]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4.2%[/b],[/color][color=#000000][b]突破1100亿元,[/b][/color][color=#000000][b]研发投入强度达2.41%[/b][/color][color=#000000],排名由全国第12位跃居第9位。[b]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6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增长70%,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近4000亿元,增长50%。[/b][/color][color=#000000]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湖南科技系统主要目标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b]增长12%以上[/b],突破关键核心技术[/color][color=#000000][b]100项以上[/b][/color][color=#00000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color][color=#000000][b]增长10%左右[/b][/color][color=#000000],净增高新技术企业[/color][color=#000000][b]超1000家[/b][/color][color=#000000],在湘高校经认定登记技术合同在本省转化占比[/color][color=#000000][b]50%以上[/b][/color][color=#000000]。[/color][color=#000000]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湖南将重点抓好宏观统筹联动、推进“五大标志性工程”建设、培育一流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实施重大科研攻关任务等九方面工作。在成果转化、新型研发机构培育、科技金融等方面强化机制创新和试点示范,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color][color=#000000]今年,湖南还将展开一批探索和试点等新动作:探索支持“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开展基础研究,启动新建首批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创新平台;绘制“4×4”现代化产业体系创新图谱,强力支撑重点产业倍增计划;出台《湖南省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推动高校与高新区共建大学科技园;开展企业库扩容试点,探索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等试点;设立企业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建立战略研究院,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和上下游企业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探索长沙研发、本地中试产业化的协同创新模式;支持国家创新型县(市)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县域创新经验。[/color][来源:中国经济网][align=right][/align]

  • 创新是交响乐,不是独角戏

    创新是交响乐,不是独角戏——解读《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顶层设计方面推进科技创新。本文从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角度解读《意见》。《意见》出台的背景---我国面临的挑战第一,国内外挑战日益严峻。当山寨变成“MADE IN CHINA”的代名词。一方面是国内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一哄而上简单模仿,在国内市场低层次恶行竞争,而国外知识产权、市场合规等政策法规也给国内企业走出去带来挑战。另一方面是外资企业通过垄断加速布局中国市场,掘起高额利润,并通过专利陷阱等阻止国内企业走出国门。第二,国内创新环境匮乏,缺乏诚信,科研造假、学术腐败问题严重,内部变革亟待突破。重塑核心竞争力,变革我们的科技管理思维方式、管理模式等等。《意见》点出了我国科技管理工作的现状:(1)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造成原创性科技成果较少,关键技术自给率较低;(2)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等问题突出,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不尽合理,造成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不高;(3)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科研诚信和创新文化建设薄弱,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应对以上问题,《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科技源开放共享”,“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开放共享的运行服务管理模式和支持方式”。由此可见,推进科技资源信息化管理,打造一个高效、有效监管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已成为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要用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去推进平台的建立,用什么样的法规环境建设去保障平台发挥作用,以及用什么样的管理机制去激发平台的实施?(一)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传统的行政化思维模式,引入新形势下的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提倡顾客体验,建立客户至上原则。科技资源配置(包括科研设备、科研实验数据记录、化学品及耗材管理、以及采购平台等)要去行政化,实现共享,科技资源的流动要从顾客(国家、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期望的角度去规划和设计,积极引入网络软件等先进管理工具,实现顾客期望、产业发展规律以及实现企业价值三者间的平衡。 (二)完善法规政策环境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体制下,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及内部都各自为阵,各类科技资源基本上为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所有,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利用率低,严重浪费科技资源,更无法形成科研优势协调互补。在这些现状的背后,是因为我国一些法规制度中有许多与科技资源共享相违背的内容。如科技部关于采用课题经费购置的资产其使用权、所有权归课题组所在单位;教育部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主要指标为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和科技图书文献,导致一些高校因为无法共享资源而重复采购设备,重复以往已经做过的科学实验等,造成严重资源浪费。 (三)优化管理机制第一,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确保资源共享。资源共享不是不讲知识产权,而是在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管理之间寻找平衡。科研资源在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内部自由流动,促进知识快速转化为研发成果,实现知识和科研成果的三方共享,进而实现科研资源的社会利益最大化。第二,健全项目化管理,推进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建议采用先进有效的科研管理工具,实现多方同时实时监管和审批项目进展、采购、项目经费流动等。加强过程管理和监督,避免科技项目和经费过度集中于少数科研人员手中。 那么在先进思想、法律、管理机制的推动下,如何去建设一个高效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一)建立网络共享平台 要采用电子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建立企业、高校、院所等就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研实验记录数据、科技信息情报等的共享平台。对于由国家、地方科研配套资金支持的科研项目,其购买的科研仪器设备其产权应归国家所有,加入共享范围;该项目产生的科研记录数据等可通过电子信息网络服务器等实现内部和外部的共享与受控,在减少科技资源的低水平重复的同时保护知识产权。总之要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重点,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实现基础研究、制造技术等领域的公共共享平台。(二)完善相应的配套服务体系如基于提高研发能力的在线专家咨询体系、基于科研实验进程的试剂耗材的网络库存管理、采购平台、采购审评与科研经费管理一体化网络服务及基于面向中小企业的情报分析服务等等。要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多方创办科技资源中介服务机构,研发科研资源共享网络平台。 (三)基于内容的数字保护技术创新 在提倡科研共享、数据自由同时,要保护科研创新者的利益。首先,要确保在科研共享网络平台上面的所有数据的安全性,这就给平台提出了关键性的问题。其实平台可以仿照银行金融云端服务平台来保护数据,如果能够做到像保护千亿、万亿银行资金一样来保护数据,还有什么理由来怀疑科研平台安全性问题呢?其次,确保科研创新的知识产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与监管,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谁先发明谁先受益的制度改革。总之,创新是科技工作的灵魂,是交响乐,不是独角戏。打造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也是我们国家实现科技现代化的重要工具!

  • 2017电化学“新成果、新技术、新应用”征稿,最高800元奖励

    2017电化学“新成果、新技术、新应用”征稿,最高800元奖励

    2017年马上就要落下帷幕,为了让各位专家、学者、研发人员、分析仪器厂商以及活跃在广大检测一线的工作人员能够更轻松地了解到在2017这一整年出现的电分析化学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应用,仪器信息网正在组织策划“2017电化学新技术和新产品综合盘点”的专题,为了避免或者减少遗漏,特地向广大仪器信息网网友征稿。[b]向科研及检测人员征稿:[/b]1. 征稿范围:对于2017年电分析化学领域在技术及应用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的介绍与点评。综述文章优先录用。2.字数要求:不少于1000字。3.涉密内容请作者主动提交“已通过工作单位保密审查”的证明。4.投稿时务必提供联系人姓名、职称、电话、手机、邮箱、地址。5.截止日期:2017年12月31日。6.稿件经审核录用后,将酌付稿酬,稿酬为500元~800元。(支付方式:银行转账)[b]向仪器厂商征稿:[/b]1.2017年在市场上推出的电化学新产品的技术及应用文章。2.非常欢迎对2017年电化学市场或者2017年颁布的相关标准的解读类稿件。3.字数要求:不少于1000字。4.涉密内容请作者主动提交“已通过工作单位保密审查”的证明。5.投稿时务必提供联系人姓名、职称、电话、手机、邮箱、地址。6.截止日期:2017年12月31日。7.因为会涉及产品或者品牌宣传,厂商投稿无稿酬。[img=,690,265]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2/201712141529_01_3128912_3.jpg!w690x265.jpg[/img]

  • 【特稿】仪器创新:实现原始创新的捷径

    5月31至6月1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召开的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总结交流会上,《科学时报》记者就科学仪器基础研究的重要性、科学基金怎样更好地促进科学仪器研究等内容,采访了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陈洪渊。 《科学时报》:科学仪器基础研究在科学研究方面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陈洪渊:科学仪器既是工具,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索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仪器基础研究是科学仪器发展的源泉,是原始性创新的摇篮。当然,用摇篮来比喻科学仪器专项的作用似乎还不够,其意义还不仅仅是摇篮的作用,但我一时想不起来用什么比喻更合适。我本人是学化学的,还在学生时代就装过测量放射性剂量的仪器。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参加工作后曾搞过一段较长时间的仪器研制,近年因工作需要又搞了起来。所以,对仪器研究的重要性有较深入的认识。这是项很重要的工作,我非常赞成基金委的这一专项。 元素周期表发明人门捷列夫曾说过,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Ernst也说过,现代科学的进步越来越依靠尖端仪器的发展。钱学森院士说,“新技术革命的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由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3部分组成。测量技术是关键和基础。”测量技术是建立在仪器技术的基础之上。这些都是非常精辟的论述,大量事实表明,谁掌握或者拥有最先进的科学仪器,谁就有可能作出最先进、最杰出的科研成果;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是科学仪器和测量方法的创新。100多年来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事实表明,约有三分之一是奖给那些在发展科学仪器或测量方法方面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 献礼十九大,海尔生物医疗再添国际领先科技成果

    核心提示:2017年10月20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中国工程院王浚院士主持,2017年海尔生物医疗低温冷链科技成果国家级技术鉴定会在海尔2017年10月20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中国工程院王浚院士主持,2017年海尔生物医疗低温冷链科技成果国家级技术鉴定会在海尔集团召开。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科院广州能源所、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医学院等单位的资深低温制冷和医疗科研行业专家听取了技术报告,审阅资料,考察样机,经讨论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鉴定:海尔生物医疗自主研发的“斯特林深低温冰箱技术开发及应用”、 “智能自动化存储机械手在低温冷库的应用、“太阳能直接驱动制冷技术研究及在疫苗冰箱上的应用”三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color=#c00000]。[/color][align=center] [img=,675,450]http://www.21yibiao.com/file/upload/201710/25/11-28-31-66-5.gif[/img][/align][align=center]海尔国家级技术成果鉴定会现场[/align][b]创新尖端技术赢得专家认可[/b]专家组表示本次鉴定会与过去的鉴定会大不一样,过去是重点评价产品,而现在是深入技术层面,过去是评价传统技术,现在则是创新尖端技术,鉴定会进入了一个新高度,而这也正体现了海尔生物医疗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使得产品的尖端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全球领先的新高度。[align=center][img=,675,450]http://www.21yibiao.com/file/upload/201710/25/11-28-41-10-5.gif[/img] [/align][align=center]专家组听取技术报告,审阅资料[/align]专家组就三个项目的产品和技术细节,与项目组科研人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探讨,并对产品在温度控制、静音、新材料、应用前景等方面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王浚院士盛赞海尔生物医疗10年自主创新,打破国外垄断,首创超低温冰箱产品;实现产业化,做到了中国第一品牌,开创了中国低温冷链产业。并给予殷切期望,希望海尔生物医疗继续坚持和引领低温制冷核心技术优势,将智能化和自动化进一步深入,走向全球,超越对手,创造全球低温冷链行业第一品牌。王院士还引用了海尔张瑞敏首席执行官在十九大的讲话:海尔创造中国自信!给予海尔生物医疗莫大的鼓励和振奋。[b]由中国走向全球低温冷链行业第一品牌[/b] 颠覆传统制冷方式的-160度斯特林深低温冰箱项目,颠覆传统人工存取的大规模、自动化深冷存储冷库项目,完全太阳能源驱动、不用蓄电池的疫苗冰箱项目,这三项具备划时代意义的全球领先技术的成功鉴定,标志着海尔生物医疗具备成为全球行业领头人的眼界和实力。像这样的尖端低温制冷技术,海尔生物医疗还有很多。经过10年自主创新之路的积淀,未来,海尔生物医疗通过“人单合一、引爆引领”的战略指导,必将引领全球低温冷链行业走向更广阔的产业领域、更高远的发展方向。[b] [/b]

  • 河南省首批5家国家级技术标准创新中心成立

    [align=center][b]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再添新动能[/b][/align][align=center][b]河南省首批5家国家级技术标准创新中心(联盟)成立[/b][/align][align=left] 5月9日,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举行揭牌仪式,宣布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郑洛新)超硬材料及制品技术标准创新中心、绿色耐材技术标准创新中心、军民融合技术标准创新中心、生物医药技术标准创新中心及起重装备技术标准创新联盟首批5个技术标准创新中心(联盟)正式成立。[/align][align=left]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郑洛新)是国家标准委批复河南省建设的重要技术标准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基地,是实施标准化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技术标准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支撑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抓手。[/align][align=left] 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超硬材料磨具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包华认为,创新中心通过在超硬材料及制品领域开展技术标准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提升该领域标准技术水平,引导行业转型升级,提升行业产品总体质量水平,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等方面意义重大。超硬材料及制品技术标准创新中心将在进行标准和检测验证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各单位的技术和研发能力,借助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化专家队伍,不断将新的成果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提出我国新标准项目提案,抢占全球竞争制高点。[/align][align=left] 河南省长垣县是全国知名的“起重之乡”。长垣起重机行业堪称全国起重行业的晴雨表,占据了全国起重设备市场的“半壁江山”,已经主导或参与制修订起重装备相关的国家标准48项行业标准58项地方,标准35项,团体标准5项。起重装备技术标准创新联盟成立后,将同国家桥架类及轻小型起重机械检验中心等63家参与单位一道,以起重装备为重点创新领域,承担或参加的国内外标准化技术,大力推进成果转化为先进企业标准。[/align][align=left]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是我国耐火材料专业领域大型综合性研究机构,是我国耐火材料行业技术、学术、信息与服务中心和耐火材料科技成果的主要辐射中心。绿色耐材技术标准创新中心成立以后,将先后开发出超级纳米隔热材料、高性能连铸三大件等高效节能耐火产品,在2021年前,将高性能节能涂料系列产品、氧化物及非氧化物微孔隔热材料等先进耐火材料转化为企标或团标等技术标准,不断完善耐火材料标准体系,增强创新创效能力。[/align][align=left] “技术标准创新中心的成立,为河南省生物医药技术标准创新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通过参与行业药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引领河南生物医药行业持续、深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升河南乃至我国生物医药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进而促进生物医药行业的健康高效发展。”对于生物医药技术标准创新中心的成立,牵头单位的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质量保证部经理梁雪爽信心满怀。他表示,下一步,中心首先将以企业药品在生产、检验乃至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风险因素为起点,积极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形成适用于该企业的标准。在形成既有自身技术特点又有竞争力的药品标准基础上,积极参与行业的药品标准制修订工作,争取成为主导者。[/align][align=left] 河南市场监管局局长唐远游表示,技术标准创新中心(联盟)的成立,是加快推动河南省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的重要举措,将极大提升该省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技术标准创新的能力,并推动河南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align]

  •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征集《四川省生态环保技术白皮书(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领域)》优秀技术成果的通知

    各市(州)生态环境局、科技局,各有关单位:为更好推动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不断提高科技服务水平,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生态环境厅、科学技术厅联合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领域先进技术成果,编制《四川省生态环保技术白皮书(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领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技术征集范围城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及资源化技术;污泥、餐厨垃圾、畜禽粪便、秸秆等有机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技术;医疗废物、垃圾焚烧飞灰、废矿物油、废铅酸蓄电池等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技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处理处置及资源化技术;工业副产石膏、尾矿、冶炼渣等典型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技术;其他行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技术等。二、申报要求(一)符合国家和四川省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二)治理与修复效果明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三)技术持有单位为依法注册、经营的单位,技术知识产权清晰,不涉及产权纠纷;(四)至少已有1个省内工程应用案例,且连续正常运行1年以上。三、报送方式请申报单位认真填写申报表(见附件),于2023年6月30日(以邮戳日期为准)前将申报表加盖单位公章后寄送至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同时将申报材料电子件(要求为word文档)打包发送至邮箱schjkxxh@163.com,邮件题目格式要求为“2022年度白皮书+技术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一)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 李谊钰、李? 菊电话:(028)86110407、86114342邮寄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8号,610041电子邮箱:schjkxxh@163.com(二)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科技与财务处? 王? 玺、王咸钟电话:(028)80589028(三)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冷? 祥、张? 鑫电话:(028)86657015附件:[img]http://sthjt.sc.gov.cn/app-editor/ewebeditor/sysimage/icon16/doc.gif[/img][url=http://sthjt.sc.gov.cn/sthjt/wjtzth/2023/6/1/f34909d33469448a9efa8267eaef8f86/files/1%EF%BC%8E%E3%80%8A%E5%9B%9B%E5%B7%9D%E7%9C%81%E7%94%9F%E6%80%81%E7%8E%AF%E4%BF%9D%E6%8A%80%E6%9C%AF2022%E5%B9%B4%E5%BA%A6%E7%99%BD%E7%9A%AE%E4%B9%A6%EF%BC%88%E5%9B%BA%E4%BD%93%E5%BA%9F%E7%89%A9%E6%B1%A1%E6%9F%93%E9%98%B2%E6%B2%BB%E9%A2%86%E5%9F%9F%EF%BC%89%E3%80%8B%E4%BC%98%E7%A7%80%E6%8A%80%E6%9C%AF%E6%88%90%E6%9E%9C%E7%94%B3%E6%8A%A5%E8%A1%A8.docx]1.《四川省生态环保技术2022年度白皮书(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领域)》优秀技术成果申报表[/url]??????[img]http://sthjt.sc.gov.cn/app-editor/ewebeditor/sysimage/icon16/doc.gif[/img][url=http://sthjt.sc.gov.cn/sthjt/wjtzth/2023/6/1/f34909d33469448a9efa8267eaef8f86/files/2%EF%BC%8E%E5%BA%94%E7%94%A8%E6%A1%88%E4%BE%8B%E4%BF%A1%E6%81%AF%E5%A1%AB%E5%86%99%E8%A1%A8.docx]2.应用案例信息填写表[/url][align=right]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 ? ? ?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align][align=right]2023年5月26日[/align]

  • 【转帖】硅藻土过滤技术引发的技术创新思考

    【转帖】硅藻土过滤技术引发的技术创新思考

    硅藻土具有大的比表面和铝、铁元素,通过絮凝、吸附等作用净化污水,因而广泛应用于饮料行业, 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娃哈哈以及啤酒行业等硅藻土应用于特殊的工业废水,如染料污水和油田污水处理等自来水厂和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深度处理等,这些应用说明硅藻土有良好的过滤功能。在日前结束的“2009水业高级技术论坛”上,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王凯军教授对新技术新工艺进行了客观、精彩的发言,其中硅藻土技术作为重要发言的一环,激起了同行们极大的兴趣。作为硅藻土技术中比较典型的上海巴安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的硅藻土粉末微滤成膜技术有哪些优势?企业在新技术创新过程中又遭遇哪些尴尬?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反应了部分技术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不同境遇。硅藻土过滤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它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7/200907031919_158519_1605728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7/200907031920_158520_1605728_3.jpg[/img]将粉末状的硅藻土或阴离子交换树脂粉末通过水力学的办法,将其均匀地铺设在过滤器滤元的表面作为过滤介质,形成1.5~3.0mm厚的膜,由此截留水中的悬浮物颗粒和其他微生物/细菌等,使过滤后的水达到饮用水标准,这就是上海巴安在技术论坛上介绍的的“粉末微滤成膜过滤技术”。上海巴安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春霖对该技术进行总结时说到了几个优点:首先,对于低温、低浊水采用硅藻土粉末微滤成膜技术,具有不需投加混凝剂等优点,可以考虑单独采用硅藻土粉末微滤成膜设备来代替常规的混凝、沉淀、过滤工艺组合。出水浊度低于0.1 NTU;其次,对于微污染水源,改进的硅藻土和阴树脂粉末微滤成膜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这对于降低水中由于加氯反应产生的三卤甲烷,有着良好的效果。可以广泛的应用于水源受到污染的自来水厂。在水厂改造深度处理中,微滤成膜技术将与超滤技术争夺市场空间;最后,粉末微滤成膜技术可去除粒径大于2μm的颗粒,与传统技术设备进行组合,可以提高饮用水的质量。硅藻土既然有以上种种优势,那么在技术推广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阻力”呢?硅藻土推广到现在仍存在争论,王凯军说:“对新技术的认识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任意扩大应用范围,而且在宣传方式上要注意避免“万金油”式的吹嘘,在用户面前要学会说“NO”;第二,从学术角度讲,这个工艺的开发存在缺点,采用水力悬浮澄清池单元技术参数不当,生物工艺(硅藻土)机理不清等。”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单元放大问题,特别是城市污水的放大问题的限制,”王凯军补充说,“从城市污水这个角度来看的,单元成熟了以后,必然就涉及到一个操作复杂的问题,在大规模上应用放大的问题是必然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一些新技术在放大当中的一些问题必须要正视,心态要平和一点”,王凯军建议,“环保产业已进入成熟期,要用数据说话。” 硅藻土技术只是沉淀过滤新技术中的一种,2009水业高级技术论坛悉心设置了这个单元,透过这冰山一角也许给其它正在面临这样问题的企业或者即将走入新技术创新的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避免少走弯路,也为更多、更优质的新技术推广、应用开启了新的一页。

  • 合作发展并济,价值创新共融——北京石墨烯研究院与HORIBA共建前沿技术创新中心

    [align=center][img=initpintu_副本.jp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f5adec08-16f3-46b6-b76f-d78cbdc0c884.jpg[/img][/align][align=center][size=14px][color=#7f7f7f][i]△ 刘忠范院士出席HORIBA前沿应用开发中心(ASP)的开幕典礼并致辞,同时为战略合作伙伴揭牌[/i][/color][/size][/align]2023年4月,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eijing Graphene Institute, 简称BGI)与HORIBA前沿应用开发中心(Analytical Solution Plaza, 简称ASP)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依托BGI的尖端产研技术与HORIBA在分析检测领域的专业优势,合作建立“前沿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创新中心),旨在共同推进石墨烯产业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化核心技术开发,实现双方在产品解决方案共建、技术革新和市场机会探索方面互利共赢。 [align=center][img=图片4.png,600,444]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eda2b34d-f583-4fb1-bcc6-6887374c840f.jpg[/img][/align][align=center][size=14px][color=#7f7f7f][i]△ ASP门廊处悬挂的前沿技术创新中心铭牌[/i][/color][/size][font=等线][size=14px] [/size][/font][/align]BGI是由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大学牵头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刘忠范院士担任创始院长。截至2023年12月,BGI人员规模超过400人,是一家集新材料研发、生产,及装备制造于一身的石墨烯高新技术企业。正因其独特的“全链路”模式,BGI的多个业务环节都离不开先进的光谱分析检测技术。[align=center][img=图片6.png,600,450]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23cb1a81-9564-4672-9607-321dd3a040b5.jpg[/img][/align][align=center][size=14px][i][color=#7f7f7f]△ 位于BGI实验室的HORIBA LabRAM HR Evolution拉曼光谱仪[/color][/i][/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4px][i][color=#7f7f7f](现已升级为 HORIBA LabRAM Odyssey高速高分辨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color][/i][/size][/align]ASP内设有多台先进的光学光谱分析测试仪器,这些仪器为石墨烯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诸多可能性,如:CN-300离心式纳米粒度分析仪,其对大小颗粒的超高分辨率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各种碳材料的分散状态;LabRAM Odyssey高速高分辨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具备超低波数和12寸晶圆检测能力,能满足石墨烯层间堆垛方式及大晶圆的检测需求。而XploRA PLUS高性能全自动拉曼光谱仪联用AFM,则不仅可以获取同区域的化学和物理信息,还可以实现纳米级空间分辨率的Raman/PL检测。在创新中心,双方专家可以深度交流沟通,使BGI强大的研发实力与HORIBA前沿光谱分析技术有机结合,加速创新成果产出。目前,利用显微拉曼光谱技术,BGI与HORIBA已建立了对石墨烯薄膜和单晶石墨烯晶圆系列产品的快速检测方法,为石墨烯的产品质控保驾护航。未来,双方将继续努力,力图打破传统手段对片层样品尺寸分析的局限性,将新一代颗粒分析技术与粉体石墨烯尺寸及层数研究相结合,建立全新的分析解决方案,进一步实现优势技术互补,为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带来突破性的创新成果。[align=center][img=图片1.pn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d8f94426-67d1-49f3-ab1a-981fa7d22b2b.jpg[/img][/align][align=center][size=14px][color=#7f7f7f][i]△ ASP中设有多台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可充分匹配石墨烯相关研究测试需求[/i][/color][/size][/align]唯有内外兼修方能制胜有道。在双方内部实现技术联合后,如何面向外部实现市场价值是创新中心的另一探索重任。作为新兴“石墨烯基材料”产业孵化器,BGI提供了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研发代工”平台,针对企业的需求,开展“定制化”研发工作,以解决企业研发力量不足的现实问题。针对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新需求,HORIBA将予以光学光谱检测技术的支持。同时,通过BGI“研发代工”平台赋予的触点,HORIBA ASP还可以与各中小企业建立联系,探讨潜在的机会点,这样可以为企业在行业内的提前布局、开拓市场及扩大影响力方面打下基础,让未来发展更加清晰、美好,真正实现互利共赢。合作发展并济,价值创新共融。BGI与HORIBA ASP共建前沿技术创新中心,是科技领域内企业强强联合的又一标志。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不断探索创新合作模式,主动作为,彼此融入,同频共振,为中国成为引领世界的石墨烯新材料研发高地和创新创业基地作出卓越贡献。[来源:HORIBA][align=right][/align]

  • 仪器仪表行业体制存在薄弱的问题

    仪器仪表行业目前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行业,它的发展也是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一部分,但是一直以来,它都没有形成好的行业规范,总得来说,还是行业体制方面有待改革。  首先,国家整体的产、学、研等有机结合体制和政策没有形成,创新成果转化率低,技术应用较差。改革开放初期,仪器仪表行业与国外差距大,企业普遍向外寻求技术来源,虽然近期有所转变,也有企业脱颖而出,但总体上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成果与应用结合好的不多。大企业成长困难。  我国科研机构涉及测控技术及相关仪器的科研成果不少,但实用性较差。对相关的生产制造技术,特别是核心工艺技术研究深度和力度不够,二次开发的工作量很大。成果的转化率低。高中档仪器产品和系统涉及不同领域内具一定深度的应用技术,国外企业设有专业部门并拥有经验丰富的应用人才,而我国仪器仪表企业往往对大型工程工艺不熟悉,缺乏应用技术的集成能力。因此,生产高档产品比较困难。  其次,缺乏国家强有力的研究支援体制。仪器仪表行业品种多、批量小,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投入。但目前国家投资途径分散,难以集中重点。大的、形成一定规模的仪器仪表供应商不多。企业既不能像外国企业那样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参与竞争,又缺乏研究资源的战略投资。同时,新技术市场化所需要的市场环境还没有完善。  由于体制机制没有理顺,自然造成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缺乏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缺乏熟悉、精通各学科交叉的综合型人才。仪器科学技术不仅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并且只有能尽快发现、利用、集成各种新原理、新概念、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最新科技成果的人,才能设计和制造出世界一流的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产品。人才短缺,自然影响行业的发展。这无疑也是造成国产仪器仪表与进口产品差距的重要原因。

  • 河北谱尼测试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围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名单

    [list]近日,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有关规定,河北省公示了2018年第三批高新技术企业入围名单,河北谱尼测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谱尼)名列其中,成功入围,顺利通过“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此次河北谱尼入选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证明了河北谱尼近年来在企业经营与科技创新方面的努力成果,代表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机构的认可。 高新技术企业是市场竞争的重要资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此次河北谱尼的成功入围,对于提高河北谱尼公司知名度、增强品牌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必将成为河北谱尼的又一张充满含金量的崭新“名片”!河北谱尼会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当时,为了建立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国务院于1991年发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国发【1991】12号)》,授权原国家科委组织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并配套制定了财政、税收、金融、贸易等 一系列优惠政策。1996年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范围扩展到国家高新区外(国科发文字【1996】018号)。1999年根据新的形势要求,再次修订了国家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国科发文字【2000】324号)。[/list]

  • 【分享】2010年全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及应用技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b]仪器信息网讯[/b] 2010年3月23日,为了提高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学仪器新技术应用与发展,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委员会与中国高教仪器信息网承办的“全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及应用技术研讨会”在武汉瑞丰大酒店举行;本次会议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100余人参加;仪器信息网作为特约媒体参加了此次研讨会。[align=center][b][img]http://bimg.instrument.com.cn/lib/editor/UploadFile/20103/2010323225714353.jpg[/img][/b][/align][align=center][b]会议现场[/b][/align]  目前,我国科学仪器工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虽已具备一定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但从生产水平和专业化水平等方面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具有较大差距。  本次研讨会以“交流与应用、创新与发展”为主题,就科学仪器产业的新技术创新与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旨在为广大科学仪器工作者以及从事科学仪器设计与制造的厂商提供相互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分析仪器研究中心金钦汉教授、山东大学化材学院李清岭教授、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工程学院申屠超教授等多位知名专家分别作了精彩报告。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