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应急预警开放实验室

仪器信息网应急预警开放实验室专题为您整合应急预警开放实验室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应急预警开放实验室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应急预警开放实验室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应急预警开放实验室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应急预警开放实验室话题讨论。

应急预警开放实验室相关的资讯

  • 我国首个应急预警开放实验室成立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近日,中国气象局传来消息,全国首个多方共建的“应急预警开放实验室”正式签约成立,标志着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在应急预警科技合作中开启新篇章,将有力地为预警发布核心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据介绍,“应急预警开放实验室”由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和北方工业大学4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发起共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未来,合作各方将要遵循服务民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充分挖掘各自在科研、业务、人才培养、干部培训等方面的潜力,紧紧围绕预警信息发布精准、高效、广覆盖目标,依托实验室,通过联合申报和实施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协同攻关科技难题、携手培养应急预警全能型人才、联合举办预警信息发布及预警服务学术会议、高峰论坛等方式,优先在应急预警政策标准研究制定、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提升、风险效益评估、装备研制、信息安全、科普宣传等领域开展合作,加强应急预警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成果转化。共同致力于把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得更加“好用”“管用”,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急预警信息发布体系注入科技新动力,有效助力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成为我国突发事件预警的“第一声音 权威声音”,切实发挥预警信息发布在国家防灾减灾和公众生产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主任孙健介绍了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也总结了目前预警发布能力遇到的瓶颈问题,充分肯定了实验室建立的目标和重要意义,并要求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要切实发挥好应急预警科技研究牵头抓总的作用,做好实验室的组织管理、机制保障,加快完善实验室基础建设,为各方提供一个优质、高效、创新的平台。也希望各方积极加强应急预警领域的技术沟通、合作研发,尤其新兴风险预警研究,共同携手为公众提供权威、及时、精准的预警信息服务,让生命更安全,让生活更精彩。 /p
  • 【安捷伦】快速、自动、无人值守的环境水质预警与应急监测方案
    水质安全是环境安全的重要一环,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用水安全与身体健康。近些年来水质有机污染物对于环境和健康的危害日益显著,这也引起了环境监测部门、供水企业、水环境研究部门的重视。如何针对水质安全进行提前预警、风险防控以及快速监测,成为了众多环境安全检测实验室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提高相应的检测能力也成为了大家的关注重点。环境水质检测依据标准概述水质检测的对象主要涵盖地表水(含水源地水)、地下水、饮用水(含管网水)等,对应有相应的水质质量标准,如《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CJ/T206-2005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等。与上述相关的质量标准配套对应的还有众多的检测方法标准,针对某一项指标的检测,可以参考相应的检测方法标准,使用规定或推荐的仪器及方法进行检测,这对于很多需要按照法规检测的实验室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政府实验室、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等。然而,对于有快速预警和应急监测需求的实验室来说,可能就不适用了,原因在于: 相关质量标准里需要检测的有机污染物众多; 对应不同的有机污染物所需要采用的方法众多; 前处理方法、仪器方法等可能各不相同; 耗时较长,报告时效性不高。以上这些挑战很难满足风险预警,应急监测的时效性要求,急需能够对水质中多目标有机污染物进行覆盖的快速、高效的检测大方法。安捷伦凭借多年来在水质相关法规的解读和相关分析方法经验的积累,依托先进、可靠、稳定的 GC/MS 及LC/MS/MS 系统,开发了水质中有机物 GC/MS 及 LC/MS/MS 分析解决方案,推出了《环境水质快速预警与应急监测方案推荐书》(文末附获取方式)。同时,基于安捷伦在市场上领先的自动化样品处理及阀自动化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多方法的自动化运行,从而大幅提高法规监测实验室的工作效率,真正实现无人值守实验室。水质有机物 LC/MS/MS 分析解决方案全流程的 LC/MS/MS 分析解决方案适合于不同的应用,具体包括:针对 25 种常检水质指标分析的 LC/MS/MS 大方法 :对生活饮用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相关标准的 25 种有机物指标进行快速检测;针对 82 种水质有机物分析的 LC/MS/MS 大方法:针对 4 种水质标准和 20 种水质相关标准分析方法,包含 82 种有机化合物,可用于水质有机污染物的快速和定量分析;10 种 HJ 和 CJ 水质 LC/MS/MS 标准分析方法 :不仅对这 10 种 HJ 和 CJ 水质标准分析方法进行参数优化,而且应用安捷伦多方法解决方案,可进一步提高分析效率。VOC 预警和应急全流程自动顶空 GC/MS 或吹扫分析解决方案安捷伦 5977B GC/MS 仪器与顶空进样器、吹扫捕集器是检测水中 VOCs 的久经考验的“金标准”组合。凭借性能可靠、质量过硬、服务到位的优势,成为了各实验室的首选。本 VOC 解决方案参考了 HJ 639 和 HJ 810 的方法,只需要把采集的水样加入样品瓶中,放入顶空进样器和吹扫捕集器中,就能一次分析地表水、地下水或生活饮用水中的诸多VOC 指标。其可覆盖《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地下水质量标准》、《GB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VOC 预警和应急全流程自动 GC/MS 分析解决方案所有自动化的样品处理环节被逻辑严谨的软件脚本串联起来,环环相连,丝丝入扣。本 SVOC 解决方案的“自动液液萃取”方案采用了 CTC PAL3 多功能自动进样器的自动换针模块 (RTC),搭载 3 种不同规格的进样针以替代人工加萃取液、人工加内标及手动进样的环节。不同规格取样针间自动切换的同时,高效混合模块替代人工振摇液液萃取环节,萃取过程的机械化高速混合模块使水样和溶剂混合更充分,萃取效率更高。SVOCs 自动大方法:SPME ARROW 和液液萃取按需所取Agilent 8890 GC 上独有的多模式进样口(MMI)的大体积冷不分流模式,替代离线的大体积氮吹环节,实现10 μL 进样量的相当于 10 倍浓缩。结合前端的萃取时萃取液和水样 1 :10 的比例,同样可以实现浓缩倍数与常规方法一致的 100 倍,保证整体方法的响应能力(68 种SVOCs 全部达到 0.1 ppb 的筛出能力)。自动液液萃取方案与传统方法效率比较自动液液萃取(最大 2000 rpm)和自动移取 200 μL 上层有机相本 SVOC 解决方案的 SPME Arrow 方案应用液体自动化处理技术,大体积冷不分流进样技术和自动 SPME Arrow 技术实现一套系统分析应急分析需要的高浓度(1 ppm)到预警分析需要的非常低的浓度(对有些化合物可以达到 1 ppt)。水中致嗅物预警和应急全流程分析解决方案现有的法规已涉及的仅有对 2-甲基异茨醇和土臭素两种致嗅物的限值和检测方法,但现实中饮用水中致嗅物的问题较为复杂,来源广泛。当引起民众投诉的环境敏感问题发生时,往往需要对异味成分进行快速预警筛查和甄别,为进一步溯源找到原因并妥善处理提供线索和依据。而这种快速筛查和甄别的能力是需要超越法规而提前储备的。安捷伦解决方案中心即已推出一套自动多异味化合物分析解决方案。该方案结合安捷伦7000D GC/MS/MS 的高灵敏,以及 CTC PAL3 多功能自动进样器上的SPME ARROW 模块,可以实现全部多种水中异味化合物 100 ppt 水平的筛查预警能力。超过 240 种异味物质库,助您成为预警先锋!该方案结合安捷伦 7000D GC/MS/MS高灵敏度的特性,以及 CTC PAL3 多功能自动进样器上的 SPMEARROW 模块,可以实现多种水中异味化合物 100 ppt 水平的筛查预警能力。二维码有效期截止到 2020 年 9 月 18 日。安捷伦《环境水质快速预警与应急监测方案推荐书》现在已经开放获取,在注册选择感兴趣的产品时,勾选“自动化水质分析方案”和“环境水质快速预警与应急监测解决方案”,安捷伦将安排销售人员为您详细介绍推荐书内容。关注安捷伦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市场资讯
  • 成都新版重污应急预案将出台 降低预警启动门槛
    此前气象部门分析,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连续影响,今冬四川冷空气活动不如往年强,11月之后全省空气污染治理难度加大。昨日,成都晚报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我市或将于今年12月出台新版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将三级预警改为四级预警,并降低启动门槛。  变化1:  新增蓝色预警 为最轻的四级预警  近期,全市各相关部门都在加大防治力度,力争在气象条件变差之前,压下严重雾霾污染的苗头。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刘智表示,目前市环保局已制出新版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初稿,接下来将进行修改、审议等相关程序,预计可在12月正式出台。  “新版应急预案最大的不同就是降低了启动门槛。”刘智解释,根据现行的《成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试行)》,最轻的三级预警(黄色)是在“未来连续72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1-300范围或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1-300和301-500交替出现”情况下发布,也就是在预测到未来连续3 天大气污染在中度及以上程度的情况下发布。  新版应急预案初稿中,最轻为四级预警(蓝色),发布条件设定为“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1天,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时” 三级预警(黄色)为“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2天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时”,都比现行应急预案的最低启动门槛低。  变化2:  预测中度污染持续4天 启动红色预警  现行预案主要根据预测大气污染程度的不同来分级,新版预案初稿更重视较低程度污染的持续时间长短。例如,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现行应急预案规定,发布条件为 “未来24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QI)大于500” 新版应急预案初稿为“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4天及以上,且AQI日均值300将持续2天及以上或预测AQI日均值达到500并将持续1天及以上时”。  刘智解释,这相当于对可能发生的大气污染,在其发生几率更小的情况下就采取应急措施,根据不同预警级别,通过采取易感人群尽量避免户外活动等健康防护提醒措施、中小学幼儿园停止户外活动等建议性措施,以及重点行业企业临时减产限排、人工增雨作业等强制措施,减少中度污染(AQI为151-200)的发生,尽量把污染控制在重度污染(AQI为201-300)之下。  “超级站”将能监测  昨日,市环保局举行环保开放日活动,邀请部分市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大气复合污染综合观测站(简称“超级站”)、成都市环境应急指挥保障中心监控室参观。“超级站”位于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科技创新中心的楼顶,于2014年7月建成投用。据工作人员贾凤菊介绍,目前“超级站”正在做二期仪器采购招标,二期监测的大气参数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以粒径谱仪为例,现用仪器监测范围为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为0.5-20微米的颗粒物,0.5微米以下的无法监测,而新采购的仪器将把监测范围延伸到0.01微米,“PM2.5对应的是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物越小侵入人体的程度就越深。”
  • 环境预警及应急监测检测技术
    “环境预警及应急监测检测技术”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污染,它具有事发突然、难以预测、危害严重等特点。减少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当前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领域中一项十分重要且迫切的工作。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需要构建好环境安全预警系统,而先进的应急监测设备则是完善当前应急预警体系的必要条件。为帮助相关领域用户了解、学习环境预警及应急监测检测的最新技术、方法及相关标准等内容,哈希应用技术专家为您解读“环境预警及应急监测检测技术”。话题一:1、 鉴于环境污染事故的突发性和复杂性,环境预警和应急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进步中。目前环境预警和应急监测技术的发展情况如何?现在的检测技术能否满足目前环境预警与应急的需求?还有哪些方法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环境预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风险压力逐渐增大。在环境实时监测的基础上,环境预警也逐渐引起各个相关部门的重视,环境预警是科学判定环境风险变化、提升环境应急响应水平和规避环境风险的有力手段。现阶段环境预警还处于发展阶段,各个环境监测点的数据联动以及相关的预警指标、预警模型和平台的建设多数还处于理论和试验阶段,环保相关部门正在关注环境预警的效果和各种相关研究领域的进展,部分发达地区开始尝试通过试点的模式探索环境预警的具体方式,但是尚未达到大规模应用的阶段。环境预警需要实时在线监测设备的支撑,而环境预警多以预警模型的形式呈现,各种不同的模型需要的检测参数不一致。因此现在的检测技术可以部分满足环境预警的要求,对于某些地区的特质性参数可能存在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对于水质环境中经常测量的氨氮、COD、总氮、总磷等参数一般可以满足环境预警要求。但是对于例如,BOD、微生物等参数指标,现阶段仍然只能使用实验室方法,尚无在线监测手段能满足。应急监测:正是鉴于环境污染事故的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对应急监测技术提出了快速、高效的需求。现在应急监测技术已经具有时间短,出数快,时效强等特点,对迅速查明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程度甚至发展趋势尽可能多地提供参考数据。但在污染物地排查筛选,微生物地快速监测方面还是有待改进和完善。话题二:2、 目前用于环境预警与应急的仪器设备能否满足环境预警与应急需求?未来仪器设备开发中,还需要进行哪些改进和完善?环境预警:由于环境预警目前尚用于发展阶段,环境预警设备也处于发展中,部分重要参数监测仪器可以满足应用需求。因为环境预警设备要求在短时间、高浓度、不确定性条件下采集信息及发出警报,其硬件设备包括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监测仪器、模型算法模块等,需要具有灵敏、快速、准确等特点。因此未来仪器开发中,针对现今主流的化学法传感器,实现测量时间缩短、试剂无害化、维护更加便捷等功能会有助于环境预警的监测。而能够快速、准确测量水质环境的传感器成为另一发展方向,例如光谱法传感器,生物行为学传感器等针对生态监测的在线设备需要进一步完善功能。应急监测:目前用于应急监测地仪器主要是便携仪器,小巧,出数快,易操作是便携仪器的特点,满足应急检测需求。未来的开发方向,还是会往操作简便,可区别出不同的污染物的广谱性检测改进。话题三:3、 哈希在环境预警和应急方面有哪些仪器产品或产品组合?环境预警:随着环保监测要求的日益加强,环境预警领域也成为关注点之一。针对环境预警领域,哈希公司推出了水质监测及预警数字化解决方案,哈希(中国)水质监测 & 预警整体解决方案的组成包括以下产品:① 方案基石 - 哈希仪表:稳定、可靠的哈希在线仪表及传感器带来了数据的精准性和完整性。我们始终相信:“有效的、有代表性的数据才是有意义的数据,才能带来更准确的预警系统。” 这些仪表包括常规五参数传感器(PH/温度/电导率/溶解氧/浊度),水杨酸法氨氮测量仪NA8000,高锰酸盐指数测量仪CDO203A,总氮总磷测量仪NPW160H和各种特征性参数蓝绿藻、叶绿素、水中油、重金属等。 NA8000 CDO-203A NPW-160H ② 核心能力 - 自主研发预警模型:基于哈希70余年水质分析行业经验和业内成熟人工智能算法,结合外部环境(天气、风速)、重大环境事件以及WQI水质指数等因素,并依靠大量脱敏数据不断训练并优化。o 该模型计算得出水质或特定参数的预测值(P值),实现对河道断面水质情况和特定参数的预警、预测,并可与监测获得的实际值(A值)进行比较。o 模型同时内嵌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补充的“机器自学习”功能,无需人为修改即可通过不断学习已有数据,自动使预警预报日趋完善、准确。③ 串联全局 - 规模化集成配套:哈希旗下公司拥有可靠的在仪表、系统的集成能力,可以满足并高质量完成主要工况下一系列集成配套工作。集成系统可形成完整的闭环测量系统,包括固定式监测站、微型监测站、浮标监测站、原位监测站、岸边式监测站等各种形式。④ 形成闭环 - 数字展示平台:通过与内外部伙伴的合作与开发,哈希的解决方案可以满足数据展示大屏,手机APP,以及(数据)上云等需求。同时包括哈希公司自主研发的Prognosys预诊断系统,可以直观的提供给用户相关仪表的状态信息功能,显示仪表的状态和维护需求:哈希(中国)水质监测 & 预警整体解决方案 能够提供实时水质数据与仪表状态、提前(≥72小时)预警水质情况,给予决策部门充足时间准备解决方案,形成“实时监控 – 提前预警 – 及时决策”的良性闭环,符合党中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和要求。 Prognosys仪表智能预诊断与维护系统应急监测:应急监测方面哈希有多款仪器可供您选择:TX1315型便携式水质毒性分析仪、Hydrolab多参数水质监测仪、DREL1900系列便携式水质分析实验室、SL1000便携式多参数分析仪、HQ便携式电化学分析仪,以及便携式浊度计等。哈希产品灵活方便,可测多种不同的参数,适用于多种测量场合,高的防护等级,适用于较恶劣的环境,仪器坚固耐用,便于操作,结果准确。 TX1315 Hydrolab SL1000 HQ 话题四:4、 哈希在环境预警和应急方面可以提供哪些解决方案?环境预警:除以上的水质监测及预警数字化解决方案,哈希公司还可提供与环境预警相关的水质综合监测解决方案。包括地表水环境应用解决方案、污染源监测解决方案、排水管网监测应用解决方案、流域治理水质监测应用解决方案、黑臭水体与海绵城市应用解决方案、智慧水务综合解决方案、近海水质监测解决方案等。从全方位、多角度为客户提供与水环境预警相关的水质监测方法和方式,为中国水环境监测贡献自己的力量。应急监测:哈希有针对饮用水的预警类应用方案,主要包括便携的毒性仪,实时监督类应急方案,主要包括多参数水质分析仪(Hydrolab),针对污水的应急解决方案等(DREL1900)。
  • 水污染预警溯源仪助力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8年1月19日,由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主办的“中国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苏州)论坛”在苏州顺利召开。来自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应急响应、危机舆情管理和环境监测溯源等领域的领导、专家、行业领域以及国外商会代表近200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a5442661-16e4-4f3f-8dde-b5075edcdc3e.jpg" title=" IMG_513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主会场现场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6bb6d229-c2c1-4025-a598-c8a3c21e307e.jpg" title=" initpintu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主论坛演讲嘉宾 /strong br/ /p p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环境风险与应急响应:新时代,新问题,新举措”。在上午的主论坛上,苏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吴新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院长刘毅,环境保护部土壤环境管理司化学品环境管理处副处长杜科雄,上海美国商会总裁Kenneth Jarrett,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张晓健教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副主任单学刚、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么新、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环境风险与应急研究中心主任杨爱梅、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环境风险与应急研究中心主任陈超、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研究员吴静等分别致辞或做主题演讲。 /p p   随着中国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频发以及公众关切的加强,环境风险评估以及环境应急日益受到重视,而建立一套完善的预警预报和应急制度,加强技术支撑和法规标准建设,是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必不可少的一环。以京津冀重污染天气为例,由于观测数据的完善、预警预报准确度的提高、应急措施的规范化,冬季京津冀地区重污染天气的峰值不断下降。而在水质领域,水污染预警溯源技术还远远没有受到如此重视,当然成功案例也很少为大家所知。 /p p   此次论坛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研究员吴静带来了自己团队研发的水污染预警溯源技术,并在下午举办了分论坛“污染预警溯源”,为参会观众重点介绍了此项技术在地表水和工业园区的各种应用,同时参观了此项技术最早的应用站点“苏州金墅港预警溯源系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d0a50cef-9220-48ae-9f3c-e734f5e2c06c.jpg" title=" IMG_523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研究员吴静 /strong /p p   吴老师团队将刑侦中用指纹快速查找嫌疑犯的思路引入水污染溯源,历经14年实现了技术的产业化,目前已研发出第三代预警溯源仪。此技术通过建立不同水体、污染源、化学品的三维荧光指纹图谱,并通过指纹图谱的不断监测和比对,来实现对水体水质变化的预警以及污染来源的快速查找。目前,吴静团队的水纹数据库已包含13大类、152种污染源指纹库,29个国家或地区、244个水体的指纹库,以及近350种化合物指纹库。此项目的进一步产业化也得到了国家重大仪器专项的资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503b9231-1150-4183-9fdb-57e2a2d2d61c.jpg" title=" IMG_525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环保部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张扬博士 /strong /p p   张博士介绍了三维荧光光谱在某国界河流污染来源解析中的应用。通过对河流源头区、城市市区以及下游区水质三维荧光光谱的特征研究、时空变化以及沿河重要污染源水质分析,张博士得出如下结论:天然源对河流有机物贡献可能占主要地位,人为源对河流有机物也有贡献,人为源的主要来源很可能是生活污水类污染。因此在河流污染控制中,需要加强对河流岸边带的治理与保护,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与处理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2491354d-f28c-4dee-b301-d7108f5d1db9.jpg" title=" IMG_527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苏州环境监测中心 吕清 /strong /p p   苏州市目前已建设160多个自动监测站用来水体监测,但由于水系复杂,发生污染事故时,仍然存在污染性质说不清、变化原因说不透、污染源头难追溯的问题,尤其是PPCPs、EDCs等新型有机污染物的污染。自2009年开始,苏州环境监测站开始与吴静老师的团队从原型机开始,在国家和地方多项资金支持下,开始验证荧光指纹溯源预警技术在水体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 /p p   苏州环境监测站根据苏州产业分布特点,建立了相应的荧光指纹数据库 通过筛选,选择了色氨酸作为标准物质来验证仪器运行稳定性 通过对浊度、重金属等干扰因素的分析,最终确定0.45微米过滤作为仪器的预处理方式。 /p p   通过多年的运行,此仪器在多起苏州水质预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证太湖水位,苏州每年会在固定时间段引长江水进入太湖,而在引水期,可发现太湖水荧光强度有明显增强,且与氨氮变化趋势一致,说明此仪器可很好预警太湖水质的变化。2014年,某水质监测站水质荧光强度突然出现明显异常,经排查是因为取水管道改造过程中新管材质量问题,而此时其他水质指标还没有出现明显变化。送样是目前我国重要的一种实验室水样来源方式,而有时送样单位因种种原因会采集与目标地点水质指标比较类似的水样,采用水质荧光光谱分析,可以快速发现水样的真伪。 /p p   吕老师在最后还提出了此技术的两项不足:一是没有完善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支持,监测结果不能作为执法依据 二是此技术的应用与当地水纹库的丰富程度、服务团队的技术支撑力度、监测系统的稳定运行密切相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d597a109-48f5-4eb6-ba13-a33d7bf474f0.jpg" title=" IMG_532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 蒋冰艳 /strong /p p   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2017年在某工业园区排污口安装了在线污染预警溯源仪,此工业园区有22家电镀企业,为此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专门建立了水质指纹库。除此之外,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还配备了移动式污染预警溯源仪。 /p p   一年的运行时间内,此系统对污染源的快速定位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系统安装前,此工业园区的主要问题是各企业排放口均不超标而园区排污口却经常超标。2017年4月,排污口水质指纹发现异常并与某企业污染相似度为84%~100%,监测监察人员迅速对该企业进行了重点监管,经过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发现企业污水pH值、悬浮物、总磷、总锌均超标排放,随后对企业进行了处罚。水质指纹预警溯源技术将以往执法过程中“发现—普查—执法”变成“发现—精准调查—快速执法”,大大提升了执法效率。 /p p   2017年3月,在某工业园区污水干管上识别到有污水排放,溯源为某公司污水,但该厂污水排放口达标,执法人员通过在企业院内开挖发现了疑似偷排管道,水纹比对相似度达98.4%,后经实验室验证,吊销了该厂排污许可证,并处罚1239万元,成为深圳首笔千万元环保罚单。 /p p   除此之外,蒋博士还介绍了上洋水质净化厂有毒进水识别、上洋水质净化厂上游污染源排查、蛇口水质净化厂上游污染源排查、布吉水质净化厂案例等。最后,蒋博士也提到强大而全面的行业企业指纹库、专业的服务团队、配套的技术手段和政策是此系统发挥作用的关键点。 /p p   目前,在吴静团队的基础上成立了苏州国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a6610b3c-f304-41e6-8a10-634298e86191.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IMG_538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苏州金墅港预警溯源系统参观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da291888-891f-4587-9f28-3b64838fb793.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IMG_539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参观人员合影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trong (编辑:李学雷) br/ /strong /p
  • 重点关注!生态环境部重金属污染监测重点实验室征集开放基金项目建议
    各有关单位:生态环境部重金属污染监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是依据《关于深化生态环境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实施意见》(环科财[2019]109号)和《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相关要求,经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同意设立,于2021年正式启动。为做好2024年开放基金实施工作,现公开征集研究项目建议,有关事项要求如下:基金定位生态环境部重金属污染监测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环境保护战略需求,围绕重金属污染监测开展理论基础研究和应用示范,聚焦于“重金属污染监测技术研究与标准化”、“重金属形态监测和生物有效性研究”、“重金属污染监测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三个研究方向,深入开展环境重金属监测标准体系、监测新技术新方法、应急监测技术、生物监测技术等研究,为国家制定重金属监测和管理技术标准及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征集方向1、重金属污染监测技术研究与标准化研究重金属先进监测与质控技术,针对大气、水体、土壤、生物体、危险固废等环境介质中重金属开展监测方法的适用性研究与验证,建立和完善国家监测分析标准方法体系;健全流域及区域重金属智能化在线/自动监测、自行监测、应急体系及预警系统的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开展对现行重金属监测标准的评估工作。2、重金属形态监测和生物有效性研究研究重金属元素不同化学形态(价态)的前处理技术与分析测试技术联用技术,开发水体、土壤、大气颗粒物、水生态和生物体中重金属形态分析新方法,建立和完善重金属形态(价态)标准方法体系;研究重金属和新污染物等相互影响;调查各类典型重金属污染场地、环境介质中重金属形态特征,阐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环境效应与赋存形态分布的相关性及迁移转化规律,为说清重金属污染状况和生物生态危害性提供科学根据。3、重金属污染监测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紧密围绕国内外重金属污染防治科技需求及关键监测技术问题,针对重金属污染场地调查、现场监测、分析检测、综合研判、应急与预警、污染管控等重金属污染监测重要环节开展方法技术体系基础研究及应用推广示范,研发重金属快速、在线、自动、便携式监测分析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示范和技术规程,为提升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治监测能力提供支撑。基金资助对象及方式开放基金资助对象为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省中心及驻市(州)中心开放基金项目研究经费由重点实验室统一管理,实报实销;企业和高等院校开放基金项目研究经费在项目正式立项实施后由省中心统一拨付。开放基金项目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自主项目,研究周期为1—2年。申报材料要求研究项目建议包括必要性和意义、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预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必要性要说清楚问题所在,研究目标和内容要突出重点。请于2024年8月10日前将项目建议表电子版发送至邮箱。联系人:朱瑞瑞联系方式:15802555582Email: gjzjswrjclab@163.com生态环境部重金属污染监测重点实验室
  • 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挂牌名单(9家)
    近日,“煤矿灾害预防与处置”等9个实验室挂牌组建任务书已通过应急管理部组织的专家评审,现正式纳入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运行序列。具体通知如下:各有关单位:按照《应急管理部关于批准建设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应急函〔2021〕114号)要求,“煤矿灾害预防与处置”等9个实验室挂牌组建任务书已通过应急管理部组织的专家评审,现正式纳入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运行序列(附件1),请按照规定样式(附件2)制作实验室牌匾并悬挂。各有关单位应聚焦应急管理业务需求,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做好实验室运行与管理,定期报告实验室运行状态,认真配合开展实验室考核评估,确保实验室能够为应急管理业务提供及时有效的科技支撑和服务。 附件:1.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挂牌名单 2.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牌匾样式 应急管理部办公厅2022年3月31日附件1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挂牌名单序号重点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1煤矿灾害预防与处置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重庆大学、山东科技大学2矿山边坡安全风险预警与灾害防控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3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预警与智能管控技术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4冶金工业安全风险防控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5森林火灾监测预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6洪涝灾害风险预警与防控河海大学、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7滑坡灾害风险预警与防控成都理工大学、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8山区灾害风险预警与防控四川大学、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9电力大数据灾害监测预警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附件2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牌匾(样式)材质:不锈钢钛合金;规格:700×500mm;底板颜色:不锈钢钛合金本色;中文字体为宋体、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所有字体加粗,字体颜色黑色。
  • 江西投7000余万建环境监测预警应急体系
    8月13日,江西省环境保护厅印发关于《江西省2014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的通知,文件中给出了《能力建设项目(包括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建设项目)清单》,投资金额达7050.6万元,具体内容如下: 序号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建设内容和主要功能 投资 (万元) 其 中 完 成 时 间 国家 资金(万) 省级资金(万元) 地方资金(万元) 1 建筑扬尘监测设备购置 南昌市环境监测站 用于建筑扬尘监测,主要监测PM10,PM2.5等指标 45.6 45.6 2014.7 2 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二阶段监测实施方案 九江市环境监测站 1、全部更新全市8个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的PM10、PM2.5 、SO2、NO2、O3和CO等六个因子的监测设备,同时,增加监测8个点位的气象参数 2、九江市空气数据实时发布系统 3、与国家总站和省厅信息中心实现数据实时发送 1190 594 601 2013、10 3 环境空气质量建设 景德镇市环境监测站 五个空气子站+2套备机+能见度 630(预算)378 252 2014.12 4 新余市能源与环境监测管理中心环境监测管理系统 新余市环保局 建设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综合监测管理平台,实现对全市各类污染物排放和环境状况实施监测和管理 543 543 2014.12 5 空气自动站 鹰潭市环保局 监测环境空气质量( PM2.5等) 800 2014.12 6 吉安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 吉安市环保局 新建4个环境空气监测站,可监测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PM10、PM2.5 550 250 300 2014.8 7 峡江县监测站标准化建设 峡江县环保局 大气自动监测系统及实验室标准化改造 200 150 50 2014.12 8青原区环保监测执法业务用房 区环保局 6层框架,总建筑面积2614平米,用于环境监测和监察执法 605 150 455 2014.8 9 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 吉州区环境监测站 实验室改造 80 2013.8 10 万安县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 万安县环保局 新建空气监测站,可监测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PM10、PM2.5 62 42 20 2014.3 11 安福县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 安福县环保局 新建环境监测实验室1200平方米 650 350 300 2014.12 12 吉水县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 吉水县环保局 新建空气监测站,可监测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PM10、PM2.5 65 43 22 2015.12 13 宜春市环境监测站 2014年6个空气自动站改造(中行、广电、石油公司、气象局、槟榔水业、备机),(PM10、SO2、NO2、CO、臭氧、PM2.5、气象五参数、站房、质控设备:动态校准仪、零气发生器、标气、阀门等、数据传输与网络化质控平台软硬件,为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三阶段建设工作 550(预算) 60% 40% 2014.12 14 上饶市城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 上饶市环保局 新建四个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自动站,监测项目:PM10、PM2.5、O3、CO、SO2、氮氧化物(NO/NOX) 500 300 200 15 乐安县大气自动监测站 乐安县环境监测站 建设30平方米自动监测用房、配套的空气数据收集、运算,显示等相关设备,对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PM2.5、进行连续自动监测 80 80 2015.12 16 环境空气新标准自动监测能力建设 萍乡市环境监测站 对我市现有子站增加细颗粒物(PM2.5)、臭氧(O3)、一氧化碳(CO)3项监测指标,并对原有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3项监测指标的仪器设备进行更新。实现2015年我市按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全面开展监测和发布空气质量状况的工作目标。 500 2014.12   附件:江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江西省2014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的通知.doc
  • 【安捷伦】成为“水质预警应急先锋”路上不可错过的一场讲座!
    目标有机物种类繁杂、检测方法多样、检测效率低下、样品前处理过程繁琐… 凡此种种问题,在水质风险预警和应急监测道路上,是否常常困扰着您?是时候跟它们说拜拜了!安捷伦“自动 GC/MS 水分析解决方案”,专为水中 SVOC、异味物质等风险预警和应急监测而生!自动化检测方案极大地解放了您的双手,给您风驰电掣般的极致体验。想详细了解?没问题!8 月 27 日,安捷伦将推出“水质预警应急先锋”网络研讨会,届时三位主讲人将为您详细介绍和演示该方案,您还可以与他们互动讨论。网络研讨会日程安排2020 年 8 月 27 日 下午 14:00-16:00主题 1:自动 GC/MS 水分析方案应对水中指标 SVOCs 风险预警和应急监测的挑战主讲人:孟戈内容简介:自动化液液萃取处理技术、大体积冷不分流进样技术和自动 SPME Arrow 技术针对浓度范围高低不同的分析。SPME Arrow 技术多项优势:更高的灵敏度;机械性能增强,寿命更长;适用于顶空萃取和浸入式萃取;能够实现自动化;箭型末端更容易于穿透瓶垫和进样。该方法涵盖限量指标化合物 68 种,其中包括氯苯类(*12),农药(有机氯,有机磷,菊酯)(*18),多环芳烃(*5),多氯联苯(*9),硝基苯类(*11),邻苯二甲酸酯(*4),酚类(*5),其它(4)。图 1. Agilent 7000D GC/MS/MS(左)和 CTC PAL3 多功能自动进样器(右)主题 2:自动异味物质方案 SPME ARROW GC/MS 方案主讲人:胡子豪内容简介:针对国标方法耗时长、无法实现自动化、不利于大批量样品检测的痛点,安捷伦推出了一套快速检测多种异味化合物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超过 240 种异味物质库,助您成为预警先锋!该方案结合安捷伦 7000D GC/MS/MS 高灵敏度的特性,以及 CTC PAL3 多功能自动进样器上的 SPME ARROW 模块,可以实现多种水中异味化合物 100 ppt 水平的筛查预警能力。图 2. 不同颜色的 SPME ARROW主题 3:LC/MS/MS 水分析方案应对水中指标 SVOCs 风险预警和应急监测的挑战主讲人:王智聪内容简介:参见图 3。图 3. 用于水质日常检测、风险预警和应急监测图 4. 安捷伦 LC/MS/MS 仪器系列推荐阅读:1. 水中出现了抗生素?安捷伦有办法!https://www.agilent.com/zh-cn/promotions/040815-water-ppcps-cn2. 您喝的水,安全吗?饮用水中亚硝胺检测解决方案 https://www.agilent.com/zh-cn/yinyongshui-yaxiaoan3. “绿水”长流?微囊藻毒素 On-line SPE – LC/QQQ 分析方法https://www.agilent.com/zh-cn/weinangzaodusu4. 硝基酚类化合物检测标准来了!打击优先控制污染物刻不容缓https://www.agilent.com/zh-cn/xiaojifen-ht-cn-195. 只需一针进样,即可检测水中的 251 种异味物质! https://www.agilent.com/zh-cn/yiweiwuzhi-ht-cn关注安捷伦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市场资讯
  •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第二届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大会
    p   strong  一、会议主要内容 /strong /p p   总结回顾环境监测四十年来砥砺奋进的光辉历史和环境监测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经验,研讨面向未来环境监测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方略,表彰环境监测“功勋人物”和“2018年度环境监测青年科技人才”,并开展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交流系列活动。 /p p   strong  二、会议主题 /strong /p p   深化环境监测改革,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p p strong   三、会议时间 /strong /p p   2018年12月6-7日,会期两天。 /p p strong   四、会议地点 /strong /p p   广东省深圳市 /p p strong   五、参会人员 /strong /p p   政府部门代表、各省(区、市)环境保护厅负责环境监测工作的领导、监测处、监测中心(站)主要负责同志 高校及科研院所代表、行业及企业代表 第十三次全国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作者,约500人。 /p p strong   六、会议议程: /strong /p p   (一)12月6日上午(主会场) /p p   会议主题: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第二届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大会开幕式 /p p   参会代表:本次研讨会全体参会人员 /p p   主 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陈善荣 /p p   议 程: /p p   1、生态环境部领导致辞 /p p   2、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颁发首届环境监测终身成就奖 /p p   3、为马广文等十人颁发2018年度环境监测青年科技人才奖 /p p   4、《环境监测四十年》和《魏复盛文集》书籍首发式 /p p   5、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做报告,回顾环境监测四十年改革创新发展历程 /p p   6、拟邀请两到三位院士作特邀报告。 /p p   (二)12月6日下午-7日上午(分会场) /p p   论坛主题:会议分设环境监测管理高端论坛、重点实验室-环境监测标准物质、环境监测技术和挥发性有机物专题分会场。 /p p   1、环境监测管理高端论坛 /p p   ① 主要议题:围绕改革开放40年,生态环境监测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从政策形势、改革进展、经济形势、技术和业务水平现状、行业发展状况等方面,展望“十四五”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未来。 /p p   ② 会议时间:12月6日下午-7日上午 /p p   ③ 参加人员:生态环境部相关司局、部分省级及计划单列市监测站长、行业部门及监测企业代表等,约100人 /p p   2、环境监测技术专题分会场 /p p   ① 主要议题: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技术及体系建设 大气污染来源解析与溯源技术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与预警技术 大气与水质网格化监控技术 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与监测 环境遥感与地面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环境监测综合分析与评价等 /p p   ② 会议时间:12月6日下午-7日上午 /p p   ③ 参加人员:地方环境监测站技术人员、高校及科研院所代表、行业及企业代表等,约150人 /p p   3、环境监测质控技术及标准物质专题分会场 /p p   ① 主要议题:标准物质制备技术、环境监测质控技术等 /p p   ② 会议时间:12月6日下午-7日上午 /p p   ③ 参加人员:地方环境监测站技术人员、高校及科研院所代表、行业及企业代表等,约100人。 /p p   4、VOCs监测专题分会场 /p p   (三)12月7日下午 /p p   1、颁发“第二届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大会优秀报告奖” /p p   2、会议总结& nbsp /p p strong   七、论文征集 /strong /p p   1、请按照会议议题提交论文,论文摘要不超过 500 字,全文不超过 5000 字。论文文件格式为 word 文档。具体要求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论文摘要、关键词、正文、主要参考文献等。 /p p   2 、请提交论文人员将电子版论文全文发送至信箱 csesam@126.com 。论文截止日期:2018 年 11月20日。 /p p strong   八、会议注册 /strong /p p   参会代表会议服务费 1800 元/人,学生代表凭学生证 1200 元/人。会议服务费包含会务、用餐、会议资料等费用。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p p strong   九、联系方式 /strong /p p   1.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p p   联系人:姚 凯 /p p   电 话:010-68658927 /p p   邮 箱:csesam@126.com /p p /p
  • 瓦斯灾害应急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建设计划论证
    2010年7月3日,受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委托,重庆市科委组织专家在重庆对依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建设的瓦斯灾害应急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计划进行了可行性论证。科技部基础研究司、重庆市科委有关负责同志以及依托单位的领导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专家组听取了实验室建设计划汇报,进行了实地考察。专家组认为,该实验室围绕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的科技需求,确定了瓦斯灾害信息检测传输、瓦斯灾害预防与控制、瓦斯灾害预警及应急处置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定位明确。实验室建设计划合理可行,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该实验室的建设计划。并建议实验室进一步突出应用基础研究内容,引进行业技术进步。   依托企业和转制院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启动于2006年年底,是科技部落实《规划纲要》,促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重庆一共有3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 第三方医检力量加入,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成立
    为提升我国传染病监测预警和检验检测能力,建立健全多点触发的监测预警体系和机制,2024年8月8日,由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简称“全重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简称“北京地坛医院”)、金域医学共同成立的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正式揭牌。(配图)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主要基于第三方医检机构数据,搭建临床病原体信息收集平台,探索基于临床诊断和病原学检测的传染病监测预警溯源新方法、新技术、新思路、新途径,打造新一代传染病病原学监测预警新模式,推进我国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为保障国家和人民的传染病防控安全,作出新的贡献。成立仪式上,金域医学还与全重实验室签署战略协议,在医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信息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配图)金域医学与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签署战略协议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建国院士,中国疾控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全重实验室副主任董小平教授;北京地坛医院党委书记潘峰,院长金荣华,副院长杨志云,副院长王凌航,研究员、全重实验室PI孙亚民;金域医学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耀铭、高级副总裁于世辉、副总裁程雅婷、李映华等出席,共同见证这一时刻。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仍待完善新冠疫情之后,人们对未知病原体引发的可能导致全球大流行的传染病越来越重视,对我国传染病监测溯源和预警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当前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仍待完善。孙亚民介绍,在未知病原体和非法定传染病病原体的监测和预警方面,现有监测能力不足,监测关口滞后,监测数据来源单一,以及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落后等痛点,都亟待解决。2023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建立以传染病多渠道监测、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为重点的多点触发、反应快速、权威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和机制。从政策到技术层面,都需要集结多方力量,进一步完善多渠道监测预警体系。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的成立,将有力推进中国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徐建国院士指出:“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的成立,充分体现了医防融合的进展,体现了新发传染病防控关口前移,体现了时代的特征,让我们看到了技术革命、体系发展、概念更新、事业进步的曙光。”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将成有力补充据悉,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成立后,全重实验室、北京地坛医院、金域医学将分别发挥在未知病原体研究、临床诊疗、传染病检测、快速应对等方面的优势,基于第三方医检机构检测数据,搭建哨点医院联盟,在时间、空间、人群搭建起“三间”分布系统;通过数据标准化和统一化处理,开发监测和预警系统;基于传染病的实时流行特征和临床症状,开发传染病数字化诊疗程序以及大众版的科普程序,进行传染病防治科普,全面推进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信息中心将首先聚焦呼吸道病毒的监测预警,新发呼吸道病原体传染病鉴定,呼吸道病毒与真菌、细菌共检出规律研究,耐药基因的全国分布等方面开展工作。(配图)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授牌仪式(徐建国院士为北京地坛医院授牌)(配图)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授牌仪式(徐建国院士为金域医学授牌)董小平教授表示:“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的成立,一方面满足了国家传染病联防联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全重实验室发展的新增长点。庞大的样本数据,将成为我们传染病监测预警和智能决策的强大基础支撑,推动全重实验室实现高质量发展。”北京地坛医院在传染病领域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强大的诊疗能力。金荣华表示:“这次三方强强联手,将推动全重实验室的工作向前迈进一大步。未来,我们要一同将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打造成为中国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的重要支柱,通过不断创新,推动全重实验室立足中国,惠及世界。”梁耀铭表示:“金域医学拥有海量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数据,并搭建起Kingnet细菌耐药网监测平台和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监测分析平台KRIS。借助本次合作机会,希望可以为中国传染病防控事业做更多事情,如发挥出大数据治理的专业能力,携手‘国家级’的专家团队,深度挖掘大数据,探索更紧密的合作方式,为国家公共卫生防控事业贡献力量。”(配图)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建设研讨会现场金域医学数据要素驱动 助力国家公共卫生防控过去30年间,金域医学早已积极参与到助力公共卫生防控的工作中,充分利用数据、技术、平台和网络的优势,提供优质可靠的“金域方案”。从2009年开始,金域医学承接农村妇女“两癌”筛查任务,而今宫颈癌筛查标本已超1亿例;在慢病监测领域,金域医学服务现已覆盖31个省市区227个监测点;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方面,金域医学核酸检测服务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区以及港澳地区。依托积累的大数据,金域医学已形成可供挖掘、应用的小金标数据集、高质量专病库,并利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赋能临床诊疗和公卫防控。如在宫颈癌防治领域,金域医学通过持续的流程精益化和数智化改造,已形成包括HPV检测、细胞学筛查、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的完整宫颈癌筛查实验室服务体系,可从人群筛查预约、个案信息登记、干湿实验检测全流程、报告回传、智能报告解读、阳性召回、筛查结案、上报防控全流程、防控方案决策实现筛查全流程的数据要素赋能。未来,金域医学将继续深挖医学数据价值,通过数据要素驱动,进一步深化与公卫部门、医疗机构、科研部门的协作,帮助医生看好病,帮助人民防好病。
  • 西南首个地震预警重点实验室在蓉启动
    日前,由省科技厅组织的“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评审会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举行。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绍燮为组长的评审专家一致认为,“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符合建设条件和要求,同意推荐该实验室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据介绍,这是西南首个地震预警重点实验室。   据了解,这次评审的“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是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牵头,四川省减灾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广播电视科研所和成都市地震监测技术中心联合申请建设的。评审会上,评审专家组认为,实验室确定的内陆地区地震预警的震级测定方法等基础理论,预警系统盲区与获益区的分析和评估方法,多源地震信息迅速获取、传输与处理,地震预警即时发布及在重大工程的应用等研究方向定位清楚,目标准确。实验室研究设施设备完善,团队研究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符合建设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各项条件。最后,评审专家组一致同意推荐该实验室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希望实验室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条件,形成地震预警信息在高铁、地铁、化工、燃气、核设施等领域的成熟应用方案,促进各行业地震预警紧急处置技术的发展,为国内外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及其应用提供技术支撑。”评审专家组组长许绍燮院士表示。“实验室由民营研究机构牵头,包括电子科技大学等4家国营研究机构组成,研究覆盖产、学、研、行政管理各环节,是一种机制上的创新,体现了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精神。这种机制上的创新,将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机遇,促进地震预警新技术及应用的发展。”省科技厅副厅长周孟林分析。
  • 自然资源部渤海生态预警与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揭牌
    5月24日,自然资源部渤海生态预警与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揭牌仪式在自然资源部北海局举行。实验室总体定位于渤海生态预警与保护修复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聚焦海洋自然资源“两统一”,围绕海洋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为导向,聚焦渤海生态监测与风险评估、渤海生态预警技术和渤海生态保护修复技术研究,为渤海生态预警与保护修复提供技术支撑。下一步,实验室将继续着眼典型生态系统,以常年渤海海洋生态调查和多项生态评估任务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精准判断渤海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修复的瓶颈问题,建立支撑多圈层作用下的海洋生态监测、评价、预警体系,提高海洋生态调查、预警预报、风险防范等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关键技术应用水平,凝练原创性研究成果和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及制度成果,完善渤海生态预警与保护修复技术支撑体系,不断提升支持渤海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据了解,实验室于2021年7月获自然资源部批准,以自然资源部北海生态中心为依托单位,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减灾中心、山东大学、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参与共建,自然资源部北海局为主管单位。
  • 实验室安全应急情况有哪些?
    近来实验室事故屡屡发生,实验室安全必须警钟常鸣!为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需要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能迅速有效的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正常运转。今天给大家讲讲实验室安全应急情况有哪些… … 火灾火灾性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可能发生,忘记关电源,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供电线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发热,引起着火;乱扔烟头,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爆炸爆炸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Υ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进而导致爆炸;设备老化存在故障,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遇火花引起爆炸。中毒毒害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化学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Υ反操作规程,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造成误食中毒;设备设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泄?或有毒气体排放不出,酿成中毒;管理不善,造成有毒物品散落流失,引起环境污染;废水排放管受阻或失修改道,造成有毒废水δ经处理而流出,引起环境污染;进行有毒有害操作时不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不按照要求处理实验“三废”,污染环境。触电Υ反操作规程,乱拉电线等;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电触电。灼伤皮肤直接接触强腐蚀性物质、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如浓酸、浓碱、氢/氟酸、钠、溴等引起的局部外伤:在做化学实验时?有根据实验要求配戴护目镜,眼睛受刺激性气体薰染,化学药品特别是强酸、强碱、玻璃屑等异物进入眼内;在紫外光下长时间用裸眼观察物体;使用毒、品时?有配戴橡皮手套,而是用手直接取用化学毒、品;在处理具有刺激性的、恶臭的和有毒的化学药品时,?有在通风橱中进行,吸入了药品和溶剂蒸气;用口吸吸管移取浓酸、浓碱,有毒液体,用鼻子直接嗅气体。 实验室该如何做应急预案?成立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组织制定安全保障规章制度;(2)保证安全保障规章制度有效实施;(3)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4)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5)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6)及时、准确报告安全事故。 实验室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程序火灾:实验室应急处理预案发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及时报告;确定火灾发生的λ置,判断出火灾发生的原因,如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明确火灾周Χ环境,判断出是否有重大Σ险源分布及是否会带来次生灾难发生;明确救灾的基本方法,并采取相应措施,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采用适当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的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可采用水冷却法;珍贵图书、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代烷、干粉灭火剂灭火;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火灾,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带电电气设备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他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电灭火时,应使用沙子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可燃金属,如?、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应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砂或干粉灭火器等来灭火;依据可能发生的Σ险化学品事故类别、Σ害程度级别,划定Σ险区,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疏导;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λ置引导消防车。爆炸:实验室应急处理预案1、实验室爆炸发生时,实验室负责人或安全员在其认为安全的情况下必需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2、所有人员应听从临时召集人的安排,有组织的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他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3、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安排抢救工作和人员安置工作。中毒:实验室应急处理预案实验中若感觉咽喉灼痛、嘴唇脱色或发绀,θ部痉挛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则可能是中毒所致。视中毒原因施以下述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治疗,不得延误。首先将中毒者转移到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其呼吸通畅,让中毒者呼吸到新鲜空气; 误服毒物中毒者,须立即引吐、洗θ及导泻,患者清醒而又合作,宜饮大量清水引吐,亦可用药物引吐。对引吐效果不好或昏迷者,应立即送医院用θ管洗θ。孕妇应慎用催吐救援;重金属盐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几克MgS04的水溶液,立即就医。不要服催吐药,以免引起Σ险或使病情复杂化。砷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须紧急就医;吸入刺激性气体中毒者,应立即将患者转移离开中毒现场,给予2%~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吸氧。气管痉挛者应酌情给解痉挛药物雾化吸入。应急人员一般应配置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毒服装、防毒手套、防毒靴等。触电实验室:应急处理预案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触电者δ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用手直接触及伤员;使伤者脱离电源方法:切断电源开关;若电源开关较远,可用干燥的木杆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设备; 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视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于5秒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膀,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用人工肺复苏法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校医务室接替救治。化学灼伤:实验室应急处理预案强酸、强碱及其它一些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发生这些化学灼伤时,应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分别用低浓度的(2%~5%)弱碱(强酸引起的)、弱酸(强碱引起的)进行中和。处理后,再依据情况而定,作下一步处理;溅入眼内时,在现场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一实验室?层内备有专用洗眼水龙头。冲洗时,眼睛置于水龙头上方,水向上冲洗眼睛冲洗,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切不可因疼痛而紧闭眼睛。处理后,再送眼科医院治疗。
  • 灰霾分析与预警研究 杭州要建实验室
    杭州上周召开全市防灾减灾工作会议,表彰2010年杭州市防灾减灾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2010年杭州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先进集体。   2010年,受全球气候变暖及拉尼娜等影响,属于气象灾害重灾年。跟其他地方相比,杭州没有出现大范围强致灾性天气灾害,但天气变化的突发性、急剧性、极端性和致灾性等特点更加明显。   比如,2010年3月上旬,杭州出现了历史少有的“早汛”和局地洪涝 3月20日至21日,杭州还出现了历史少见的大范围浮尘天气,最低能见度1.8公里。   为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今年杭州市气象局计划在主城区再建12个以上的自动气象站,在萧山、余杭、富阳、临安、建德、桐庐和淳安等地建成复合污染综合监测子站。   同时,市气象局还计划建杭州市灰霾分析与预警研究实验室,开展灰霾分析研究,为科学治理大气污染、规划城市发展和应对生态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08年开放课题申请
    日前,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站发布了《 2008年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2008年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包括面上开放基金和重大开放基金两类。研究内容须结合国际城市水资源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面向国家国民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紧密围绕城市水资源与城市水环境这一主题,以国家战略目标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具有原创性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创新技术研发。实验室鼓励在城市水领域开展高水平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强调促进新兴和交叉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注重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科学研究人才。 开放基金主要资助围绕实验室研究方向,紧密结合指南要求,研究内容具有创新性的应用基础研究。2008年开放课题设立面上开放课题10项,资助额度2-3万/项,重大开放课题10项,资助额度10.0-15.0万元/项。重点资助领域和内容包括: 1、城市水生态安全 (1)水源水中对城市水具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和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检测技术、控制原理; (2)持久性有毒物质长期暴露生态风险及评价; (3)受污染水源水体模拟与预警、生态恢复与调控; (4)城市水体复合污染与控制技术; (5)城市水系统纳米污染物及生态效应。 2、城市水水质保障 (1)污(废)水处理资源化、能源化理论与技术; (2)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资源化与安全处置; (3)高质饮用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4)微污染水处理新技术、新理论。 3、城市水健康循环 (1)城市水系统健康循环相关理论与规划; (2)城市水生态足迹研究与核算方法; (3)城市污水生态安全回用理论与技术。 详情请见:《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2008年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 固废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评审结果公布
    经过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评审推荐和实验室主任的审核,固体废物资源化及应急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从34个2011年开放基金申请中选取与实验室研究方向联系密切、申请者科研能力较优的12个课题进行资助,现公布如下:
  • 固废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评审结果公布
    经过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评审推荐和实验室主任的审核,固体废物资源化及应急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从34个2011年开放基金申请中选取与实验室研究方向联系密切、申请者科研能力较优的12个课题进行资助,现公布如下: 申请课题名称 申请者 申请者单位 数额(万) 1 电子废物中含多溴二苯醚阻燃剂塑料的脱溴-再生利用技术 陈源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2.5 2 微生物法高效回收废弃线路板中金属的方法研究 李晶莹 青岛科技大学 2.5 3 废弃节能荧光灯的资源化处置技术研究 梅光军 武汉理工大学 2.5 4 水热强化水解污泥高温甲烷化的基础研究 乔玮 中国石油大学 2.5 5 城市固体废物填埋环境灾害评估及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 汪凌 安徽理工大学 2 6 生活垃圾填埋场碳汇计量与管理研究 王昊 北京林业大学 2 7 废旧电视机塑料外壳的熔盐脱溴机制研究 姚志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5 8 厌氧共消化污泥改良贫瘠土壤研究 张光明 中国人民大学 2.5 9 铸造废砂回用的环境影响研究 张海凤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2.5 10 玉米芯工业残渣生物转化生产高浓度乳酸 张建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11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系统全过程环境安全评估方法与体系研究 赵岩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2 12 城镇生活污泥热干化节能研究 朱芬芬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3   如对以上结果有异议,请致函swmes@mail.tsinghua.edu.cn,一周内无异议则以上结果正式生效。
  • 海南启用海洋应急移动实验室
    近日,海洋应急移动实验室正式在海南省投入使用。记者在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看到,这间装备先进的移动实验室是由一辆环境检测车改装,可以完成样品多项理化指标的应急检测和监测。   &ldquo 海洋应急移动实验室是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及时应对突发海洋环境事件,确保监测工作及时有效完成的一个重要保障&rdquo 。据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省海洋与渔业厅的大力支持下,中心不断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今年经批准委托专业的特种车辆公司建造了一辆环境检测车作为移动实验室。应急移动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后,&ldquo 中心&rdquo 将形成实验室检测和应急移动检测相结合的检测体系,进一步确保环境数据资料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将为海南省开展海洋环境应急监测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 国家应急测试实验室启动
    以河南省郑州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为主体、以郑州大学和郑州沃特测试技术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的国家环境应急快速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创建近日正式启动。   会上,经过郑州市监测站站长张国庆、郑州大学化工学院和郑州沃特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多位专家探讨,初步确立了国家环境保护应急快速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创建的技术优势、主要研究方向和任务、发展战略和管理思路以及创建方案,为下步重点实验室申报立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拟创建的重点实验室下设化学研究组、生物研究组、电子测试研究组、创意设计研究组和工艺研究组5个专业组 成立了学术委员会,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李国刚任主任,郑州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宋毛平和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多克辛任副主任。   此次国家环境保护应急快速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创建,不仅可以进一步集中科研力量,充分发挥监测技术在环保科研领域的优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加速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还可以不断完善环境保护事业科技创新体系,开展高水平环境保护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将大大提高环境安全和突发性应急事故现场监测能力。
  • 北京信测开放实验室成立 免费向用户开放
    北京信测开放实验室是公益性质,免费向用户开放的实验室。   北京信测是Narda意大利PMM、MPB、LSI-Lastem等国际测试测量设备在中国的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持中心,凭借专业的测试测量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北京信测为中国用户提供一个测试实验、技术交流的平台。   您可以和我们的技术人员交流您在测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您的测试经验 您也可以亲自动手为您的产品进行测试。您只需要提前申请,我们会为您安排相关的主要测试设备和附件。并安排专门的人员陪同您进行实验。   更多的信息请联系我们技术服务中心...   2010-05-12
  • 环境预警应急监测热点技术及其应用论坛 ——第31届中国国际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展览会(MICONEX2021)同期会议
    大会延期,同期论坛也相应延期!2021年8月18日-20日,第31届中国国际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展览会(MICONEX2021)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同期将召开环境预警应急监测热点技术及其应用论坛。Miconex作为国内率先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学术、科技领衔的专业技术国际展会活动之一,从创办之初就以推进我国“制造强国”战略为主旨,发挥其30余年来“引领科技、支撑行业、促进交流和服务企业”的优势,在京、沪两地交替展演,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科技与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制造业的整体实力。为紧跟时代发展,仪器信息网作为科学仪器行业领军网络平台,在MICONEX2021期间举办会议——环境预警应急监测热点技术及其应用论坛。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污染,它具有事发突然、难以预测、危害严重等特点。减少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当前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领域中一项十分重要且迫切的工作。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需要构建好环境安全预警系统,而先进的应急监测设备则是完善当前应急预警体系的必要条件。为了更好地交流环境预警及应急监测中的技术方案、体系建设、政策法规等行业热点,环境预警应急监测热点技术及其应用特邀请资深专家带来精彩报告。 主办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承办单位:仪器信息网(www.instrument.com.cn)北京大陆恒科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会议时间:2021年8月19日13 9:20会议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北区会议室E231会议日程:报告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09:20-09:50环境应急监测需求与技术张颖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应急监测室业务主管09:50-10:20智能化水质综合生物毒性检测仪的开发与研制只金芳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10:20-10:50哈希在水质应急监测方面的解决方案胡璇 哈希水质分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应用专家10:50-11:20水体等环境样本中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周蕾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11:20-11:50恶臭气体自动在线监测技术与应用张思祥 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参会咨询:联系人:魏先生,13552834693,weihh@instrument.com.cn
  • 实验室,这些科研人的抗疫战场:一批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启动
    p style=" margin: 0px 16px 0px 0px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normal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连日来,除了医院、疾控中心等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的不断奋战,全国高校科研工作者纷纷把科研精力投入到最紧迫的疫情防控攻关任务上来,实验室,也是这些科研工作者们拯救生命的战场。从1月下旬起,北大、复旦、浙大、南开等一批高校集结科研力量,启动了一批应急科研攻关项目,他们与科研院所等联合攻关,在这场与病毒争夺生命的战“疫”中贡献高校科研力量。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0, 0) color: rgb(255, 255, 255) " strong “通过病毒来研究新型疫苗和筛选抗病毒药物”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月28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大医学部教授李兰娟带领科研工作者成功分离了8株新型冠状病毒,她表示,“有几株非常适合做疫苗”。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C5B0FB02560340F3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由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领衔,浙江大学牵头联合省内多家优势科研单位,积极承担了“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变异与防控关键技术研究”浙江省应急科技攻关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以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为依托,围绕传染病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疾病防治等疫情防控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开展联合应急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科技支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目前,实验室正在对病毒的变异、病毒的致病力等进行研究,以及通过病毒来研究新型疫苗和筛选抗病毒药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0, 0) color: rgb(255, 255, 255) " “希望提供更好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测序方法“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病毒基因序列对于检测、快速诊断、疫苗研发和药品研发都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大学的黄岩谊和谢晓亮研究团队联合清华大学王建斌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发布研究论文,称已开发出名为SHERRY的转录组测序快速建库新方法,这一方法有望助力新型冠状病毒的测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73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9c65efb2-01da-48eb-83ef-f274b9405e65.jpg" title=" 1.jpg" alt=" 1.jpg" width=" 450" height=" 738"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HERRY转录组测序建库流程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据介绍,新转录组测序快速建库方法将简化建库的过程,同时大幅减少样品的用量。整个流程需要5个步骤,可在1个试管中完成,时间仅约4小时,其中手工操作时间不到半小时,成本仅为常规方法的五分之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谢晓亮教授表示,当下研究团队的首个临床应用就是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进行测序。新型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其序列已被中国科学家测出。与现有的RNA测序建库方法相比,SHERRY更灵敏、更简单,这对检测和分析十分重要。同时表示,其团队目前正在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地攻关,希望提供更好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测序方法,服务于疫情防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0, 0) color: rgb(255, 255, 255) " “研发灵敏度更高的检测试剂盒”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较长,且潜伏期也具有传染性。为了能让这种善于潜伏的病毒更快现身,人们需要灵敏度更高的检测试剂盒。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ae85d06c-76b2-4923-9cb3-d7edd34ee04c.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天津大学团队联合金麦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团队经过艰苦攻关,成功研发1小时就可检验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可以针对新冠病毒疑似病例,在病毒潜伏期介入检测,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该检测试剂盒利用已知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中高度保守序列设计的特异性引物,避免了其他同源较高的冠状病毒的影响,保证检测的特异性和准确性。目前,该试剂盒正在加紧临床验证,在获得相关部门检验审批后,将助力各级疾控部门及医疗机构,用于疫情的快速识别、鉴定,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与此同时,该检测试剂盒配合自动化核酸提取仪、核酸提取试剂及磁珠等耗材,为新型冠病毒的快速检测提供一条龙的解决方案,避免了多企业不同仪器试剂及检测试剂盒的匹配差异给病毒核酸检验带来的干扰,提高了核酸检测确诊的精准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0, 0) color: rgb(255, 255, 255) " “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2000余株冠状病毒的基因组进行了基因识别和酶切位点预测”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为了与疫情抢时间,天津大学生物信息中心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注释数据库已上线,并纳入中国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向全球开放服务,便于各界共同开展病毒防治相关药物的研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6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d9f0612a-6231-47a0-a897-869a6bec76f8.jpg" title=" 3.jpg" alt=" 3.jpg" width=" 450" height=" 266"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目前在美国NCBI网站上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很大一部分缺少详细的基因组注释,尤其是对多聚蛋白酶切位点的注释。天津大学生物信息中心的高峰教授、罗昊博士采用已研发的ZCURVE_CoV系列软件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2000余株冠状病毒的基因组进行了基因识别和酶切位点预测,并以数据库的形式提供网上服务。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该数据库有望为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结构、基因功能及病毒起源与变异以及药物研发等重大问题的研究提供科学根据。作为合作单位之一,该数据库也可在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网站通过跨库检索形式访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据悉,2003年,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SARS期间,天津大学生物信息中心师生在张春霆院士带领下,积极投入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的研究工作,研发出了专门适用于冠状病毒的基因识别及多聚蛋白酶切位点预测的系列软件ZCURVE_CoV,曾被应用于人、蝙蝠等冠状病毒的基因组注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0, 0) color: rgb(255, 255, 255) " “复旦P3实验室开展新型冠状病毒实验”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月30日,国家卫健委正式批准复旦大学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简称“P3实验室”)开展新型冠状病毒实验活动。该实验室将针对肺炎疫情相关的新型冠状病毒开展病毒培养、动物感染实验等项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此之前,复旦大学应天雷等团队已宣布,首次发现SARS-CoV特异性人类单克隆抗体CR3022可以与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结合域(RBD)有效结合。CR3022或有潜力被单独或与其他中和抗体组合开发作为候选疗法,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0, 0) color: rgb(255, 255, 255) " “南开大学启动4项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项目”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召集全校有关科研团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讨论确定了4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协调提供先期启动经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由洪章勇教授牵头,中国科学院院士阎锡蕴、南开大学副校长王磊以及黄兴禄、刘新奇等教授组成核心团队,与华中农业大学开展联合攻关,进行抗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由张宏恺研究员负责,联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原校长饶子和的南开团队,从康复病人血液中分离中和性抗体及抗体工程改造,希望尽快获得针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全人源中和性抗体,用于病毒诊断和疫情防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3)张晓东教授致力于开发“抗病毒口罩”,提高防控效果。该抗新型冠状病毒口罩从生物角度出发,依据病毒与结合蛋白特异性结合的特点,高效截留和吸附病毒,达到阻止病毒传播的目的;同时应用生物医药技术,开发“抗新型冠状病毒治疗性多肽雾化制剂”。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4)黄森忠教授团队致力于传染病模型预测,他们应用学校自主研发的EpiSIX程序,实时跟踪2019-nCoV疫情,并将预判结果提呈疾控部门参考,同时,对未来可能的疫情防控积累数据与经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据了解,南开大学已启动第二批项目征集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8230 & #8230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疫情之下,各个领域都在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科研工作者作为贡献者之一,类似以上,针对疫情积极开展的科研项目还有许多,正如南开大学在专题工作会议中所言,把研究精力进一步投入到攻关任务上来,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的攻坚战中。坚信在社会各界的联合攻关之下,定将共克疫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 “100家实验室”专题:访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草业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为广泛征求用户的意见和需求,了解中国科学仪器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仪器应用情况,仪器信息网自2008年6月1日开始,对不同行业有代表性的“100家实验室”进行走访参观。日前,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参观访问了本次活动的第二十九站: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草业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市草业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隶属于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坐落于神内中国农牧经营研究中心大楼。该实验室下设草地管理与生态、牧草栽培与草产品加工、草坪与城市绿化和牧草种子与生物技术4个研究室,拥有省部级开放实验室2个、部级质检中心1个和教学科研试验站4个;该实验室主要研究草产品加工和利用、草坪与城市绿化和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育种与生物技术3个方向,为北京市绿化美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农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美化绿化提供草种。也是神内中国农牧经营研究中心在草业行业进行研究、对外服务、提供政策咨询的窗户和平台。 中国农业大学神内中国农牧经营研究中心王若军博士   中国农业大学神内中国农牧经营研究中心(隶属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的研究部主管、副研究员王若军博士,热情接待了仪器信息网的到访人员,介绍了神内中国农牧经营研究中心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并邀请大家参观了位于神内中心的北京市草业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以及王博士本人进行研究和对外从事饲料、食品、土壤和水质检测和评价的神内中心研究实验室。   据王若军博士介绍,北京市草业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现有在职研究人员23人,其中留学归国人员6人,客座研究员5名,在国际学术团体任职者1人,在国内一级学会任副理事长以上者1人,北京市市政府顾问3人;围绕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先后承担“973”、“863”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21项,经费累积3102万元,获省部级奖6项,科技成果转化与转让3项,登记新品种6个。   目前,该北京市草业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主要承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抗旱、抗病、长绿草坪草种选育及管理技术”,中美合作项目“草坪草适应性评价”,农业部“草坪质量评价与分级”,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绿汁发酵液技术在紫花苜蓿青贮中应用”和北京市科委“优质高产紫花苜蓿生产关键技术”等项目。   北京市草业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位于中国农业大学西区神内中国农牧经营研究中心三楼,实验室仪器设备先进,拥有10万元以上的设备30余台/套,全部对校内外开放使用。主要配备了纤维分析仪、全自动凯氏定氮仪、DNA扩增仪、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酶标仪、冷冻干燥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气象色谱、凝胶成像系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分析仪器。这些设备主要用于草业科学师生进行教学和科研及对外检测服务。 美国ANKOM纤维分析仪 图片说明:主要检测饲料(牧草)中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及食品中的总膳食纤维(TDF)。 瑞士FOSS凯氏定氮仪 图片说明:测定饲料、食品、水和土壤中的氮(粗蛋白质、氨氮)含量。 杭州LongGene DNA扩增仪 图片说明:用于植物和微生物分子生物研究。 赛默飞世尔傅里叶近红外光谱 图片说明:根据湿化学方法测定的化学成分,通过与近红外光谱数据建立模型,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青贮中的挥发性脂肪酸(乳酸、丁酸)以及霉菌毒素。 日本KHB ST-360自动多功能酶标仪 图片说明:进行基于ELISA的多种检测如霉菌毒素、三聚氰胺、抗生素、抗体滴度,也可以进行多通道微量比色。 LABCONCO冷冻干燥机 图片说明:对生物体液(瘤胃液、血液、植物提取液)和生物材料(牧草、动物组织)进行低温干燥,以保持一些待测活性组分的活性。岛津AA-68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图片说明:用于分析生物组织(牧草、动物组织或体液)、土壤和水体中的微量元素。 普析通用L6高效液相色谱仪 图片说明:2009年年底购买,多用于氨基酸、霉菌毒素、三聚氰胺、糖分含量的测定。 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前身)WFZ800-D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图片说明:比较老的设备了,但仍然在使用,主要测定乳中尿素氮、磷和油中的叶绿素含量等,需要比色的试验都可以使用。 美国Polychromix手持式近红外快速分析仪 图片说明:王若军博士自行出资购买,主要用于野外/现场快速检测淀粉含量、淀粉种类定性以及测定饲料和食品中的养分含量。该设备通过定性模型还可以检测织物纤维的种类、饲料的种类、药物的种类、塑料种类等。   参观神内中心和北京市草业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的过程中,王若军博士“寓工作于生活,因工作而快乐”的态度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实验室绿植随处可见,办公桌上装饰品是小麦和狗尾巴草;鱼缸里养了大大小小近百条鱼,用来做饲料及微生物对水质(控制COD和氨氮及改善透明度)影响的检测实验。 附录1:北京市草业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     http://www.cau.edu.cn/grass/index.htm 附录2:王若军博士简介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神内中国农牧经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毕业,先后在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本科)、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硕士)、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畜牧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美国Langston University 和Cornell University(博士研究生、访问学者)、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后研究)从事学习和研究。多年来,一直在世行中国项目、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农业项目活动中从事畜牧、饲料、兽医和生物遗传资源技术及英语翻译工作,具有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爱尔兰、墨西哥、日本、韩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家的工作经验。具有良好的英语沟通、翻译、写作和报告编制经历和能力以及与国际专家合作工作的经验。长期从事生物实验室管理和操作,曾任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中心实验室主管和培训主管,美国奥特奇亚太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及人流感大流行防控能力建设项目”中央联办项目协调员,通威股份独立董事。现任神内中国农牧经营研究中心实验室主管和研究主任,兼任通威股份外部董事以及加拿大双低油菜理事会(Canola Council of Canada)、加拿大豆类作物协会(Pulse Canada)和加拿大国际谷物研究院(Canadian International Grains Institute)中国饲料工业技术顾问。   关于王若军博士更多的资讯、文章和论著请参考http://cab.cau.edu.cn/main/index.php?go0=teacher&tid=293
  • “食品检测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在京举行
    9月9日,“食品检测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在京拉开序幕。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中国计量院、中国合格评定认可中心、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国家肉类食品质检中心、国家副食品质检中心、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9家食品技术机构共同对社会开放,100多名企业界代表、检验机构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走进实验室,参观食品检测过程,听取专家讲解食品安全知识。   本次活动由国家质检总局主办,是全国“质量月”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孙大伟出席活动并致辞。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刘卓慧,国家认监委副主任车文毅、谢军,质检总局有关司局、认监委各部室、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负责人,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检验检疫局、海淀区政府等单位代表出席活动。   今年“质量月”活动的主题是“建设质量强国,共创美好生活”。举办“食品检测实验室开放日”活动的目的是宣传《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使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促使食品生产企业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促进检验机构提高技术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同时,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增强质量安全意识,营造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促进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孙大伟表示,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质量工作的重中之重。检验检测是保障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食品检测实验室承担着为食品安全把关、让人民群众放心的重要使命。通过“食品检测实验室开放日”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加强食品检测机构与广大消费者的沟通和交流,促使食品检测机构不断提升水平、改进服务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是质检部门为民服务、提升社会质量安全总体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向全社会展示我国的食品检测技术把关能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进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活动现场,有关专家讲解了瘦肉精猪肉、三聚氰胺奶、勾兑醋、假酒等食品安全知识,解答了消费者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另外,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将于近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检测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   据了解,我国现有从事食品检验的机构近6000家,其中国家产品质检中心54家。《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资质认定后,方可从事食品检验活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正在全面推进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以规范食品检验检测活动,提高食品检验机构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 中国应急第一展-2016第八届北京减灾应急产业博览会6月启幕
    p   北京国际防灾减灾应急产业博览会是行业内起步最早、规模最大、展品最全、专业观众最广的国家级应急活动,已赢得国内外的广泛赞誉,属全民应急计划系列。将于2016年6月19-2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再度精彩亮相,目前招商工作已全面启动。 /p p   防灾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应急产业是为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防灾与救援提供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近年来,我国应急产业快速兴起并取得长足的发展,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防灾减灾与安全防范意识薄弱、产业体系不健全、市场需求培育不足、关键技术装备发展缓慢等问题。 /p p   天津港“8· 1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再次用血淋淋的事实敲响了防灾减灾的警钟。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要高度重视应急工作及应急产业的发展,如何依靠科技进步防御灾害,将危害减至最低限度,提升我国防灾减灾及应急管理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p p   活动启动以来,众多展商踊跃报名,展品覆盖:破拆工具、热成像仪设备、防护口罩、发电机设备、GPS、照明设备、高楼逃生、电源配电车、地震预警检测、空气呼吸器、气象监测、净水设备、应急食品、海上搜救船艇、消防设备、无线对讲、反恐装备、警用防护、无人机、地理测绘仪器、军用装备、移动应急通讯车、方舱、医用消毒等装备领域。特别是军用展区300多种军转民产品,将成为2016防灾博览会最大精彩看点。 /p p   密切配合国家战略,在国家加快发展应急产业的宏观政策下,得益于政府主管部门、军方应急机构、民间社会团体、广大生产销售商、科研院校和行业媒体的广泛参与支持,上届博览会在京取得圆满成功,共接待近30000名专业观众,直接交易额超过2亿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诸多权威媒体纷纷给予关注。“防灾胜过救灾”,博览会属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战略的一部分,以“军民融合,科技减灾”为主题,旨在为政商军民采购防灾应急产品搭建一个开放的展示交流高端平台。 /p p   本届活动是由中国防灾减灾应急产业协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中国水利学会减灾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北京新格拉斯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承办。同期还将举行防灾应急高峰论坛、应急产品展示互动、减灾应急知识宣教、重大国家项目对接等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 /p p /p
  • 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今日看河北
    p   日前,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公布了第一批全国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名单。开放名单共包括全国31个省(区、市)的环境监测设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及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4类共124家。 /p p   为进一步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环保部发布”3月5日起开设“环保设施公众开放”专栏,轮流展示各地向公众开放的环保设施单位信息及相关开放情况,希望更多的人走进环保设施单位,参与到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中来。 /p p   今天,我们向大家展示的是河北省向公众开放的环保设施单位: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河北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石家庄市桥西污水处理厂、中节能(石家庄)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 /p p   具备水、气、声、土、生态等13个大类,347项监测能力 实验室配有大型仪器设备463台(套),应急监测车5辆。此外,还建有329个省控大气质量自动监测站,通过“河北省空气质量自动发布系统”对外实时发布数据,使公众可以直观、方便的查询到全省各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小时数据和日报数据。 /p p   联系人:梁卉 /p p   联系电话:0311-89253392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noimg/182b2236-b939-4051-8a43-bc18e271516e.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大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noimg/2e9e4e0c-b130-47e2-9ba7-afc595f57f53.jpg"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做监测分析实验 /p p   河北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 /p p   主要负责河北省的环境应急、评估以及重污染天气预警的相关技术性工作。中心于2016年6月正式建成投入使用的空气质量多模式集合预报预警及管控评估系统平台,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及空气质量预报模式(NAQPMS、CMAQ、CAMx、WRF-chem),实现了全省六项主要污染物未来72小时空气质量预报和未来7天的空气质量趋势预测,诊断大气污染来源和污染贡献,预测局地和区域环境质量、污染影响的空间范围,评判区域污染物的跨界输送及不同地区和城市对污染的贡献。 /p p   联系人:张良 /p p   联系电话:0311-89109319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noimg/fe24ce19-5be4-43b6-b994-7b10294bcc93.jpg" title=" 3.webp.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外观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noimg/2efe92e8-7807-4001-b73f-76d7e5c1bdc2.jpg" title=" 4.webp.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大气多组分监控仪器 /p p   石家庄市桥西污水处理厂 /p p   占地500亩,收水范围为京广铁路以西、石津灌渠以南的建成区。厂区分一期和二期两个部分,设计总处理能力36万吨/日。一期工程1993年9月投入运行,设计处理能力16万吨/日。二期20万吨/日扩建工程2009年3月开工,2010年9月建成,处理工艺为改良A2O+深度处理。 /p p   联系人:石永增 /p p   联系电话:0311-85235710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noimg/66fc8361-fe71-4c90-bd33-0f8f66544363.jpg" title=" 5.webp.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石家庄市桥西污水处理厂鸟瞰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noimg/50b9c7d2-0f41-40af-8f53-e6ffa8ab6a1d.jpg" title=" 6.webp.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二沉池 /p p   中节能(石家庄)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p p   成立于2003年7月,占地150亩,总投资超过6亿元,是河北省第一家以处理生活垃圾为主,同时利用余热发电供热的企业,年垃圾处理量超过80万吨,现基本承担了石家庄全市生活垃圾处理任务。 /p p   联系人:赵惠玲 /p p   联系电话:0311-85468358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noimg/5be74a34-9b27-4730-aff4-3f38712c6cec.jpg" title=" 7.webp.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节能(石家庄)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大门 /p
  • 环保部印发《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
    关于印发《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为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加快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面推进环境监测的历史性转型,我部组织编制了《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年)》。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环保 监测 预警 纲要 通知   抄送:机关各部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各环保督查中心。   附件:   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   (2010-2020年)   环境保护部   二○○九年十二月   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是指为服务于环境保护工作大局,组织实施环境监测活动,建立的一套先进、完整和符合国情的环境监测法规制度、业务管理、基础能力、技术标准和人才保障综合体系。核心任务是说清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说清污染源排放状况、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未来十年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强化组织实施,全面提升环境监测的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制定本建设纲要。   一、形势与需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为环境保护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了大量科学、准确、及时的监测信息,为维护国家环境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近10年来,环境监测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监测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目前依托各类环境监测网的分级业务管理模式基本形成,以自动监测为基础的常规指标监测技术装备体系初具规模,建立了440多种国家环境监测技术标准与规范、230多种国家环境标准样品,以及数百种部门和行业的技术方法标准,每年发布多种环境监测报告,环保系统已建成2399个环境监测站,拥有近5万人的环境监测队伍。环境监测事业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深化发展和实现历史性转变的基础。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环境监测长期滞后于环境管理发展的需求,环境监测管理相对薄弱,环境监测的基础性和支撑性地位还不牢固,环境监测本身仍存在网络体系不完善、技术装备能力不足、技术与方法不完备、质量管理体系亟待提高、专业人才队伍匮乏以及环境监测信息统一发布平台尚未建立等一系列问题。加快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既是环境监测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环保历史性转变、探索环保新道路的迫切要求。   环境监测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是各级人民政府履行环境监督职能、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强调“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趋势,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如果常规环境监测工作滞后,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不全面、不准确,就无法准确判断和科学预测环境形势,无法准确核定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科学判断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效。如果预警监测工作滞后,不清楚环境安全隐患所在,就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生态安全的突出环境问题。如果应急监测工作滞后,就可能丧失控制突发环境事件的最好时机,应急工作就会无的放矢。总之,如果环境监测工作滞后,环境保护和环境监管工作就难以实现“由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的目标,环保工作就会出现偏差并陷于被动,环保事业的发展就难以顺利实现历史性转变。   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就是总结松花江水污染等环境污染事件经验教训,立足我国环境监管和环境监测面临的严峻形势,审时度势提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进一步明确了环保工作目标,为加快推进环境监测事业定位与转型指明了方向。   新的形势、新的挑战为新时期的环境监测工作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环境监测工作要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在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中发挥先锋作用,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必须遵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按照环保部的战略部署,以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眼光、战略思维和战略手段,以更加宽广的眼界准确把握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完善体制机制,加快科技创新,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面提升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能力水平,开创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统领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紧紧围绕环境保护工作大局,以法规制度为基石,以规划计划为先导,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数据质量为生命,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强化环境质量监督考核,全面提高环境监测法制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努力实现科学监测,促进科学管理,形成面向长远、联动响应、布局合理、装备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能力。   (二)建设原则。坚持统一规划、分类指导,远近结合、适度超前,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建设原则。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满足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区的环境管理需求,充分利用中央与地方两个资源,坚持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并重,在现有监测软件、硬件基础能力整合、集成、改造和提高的基础上,加强环境监测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国家引导和地方负责相结合,促进形成环境监测基础能力设施建设的合理布局。积极促进新技术、新设备等先进的科技成果在环境监测领域的转化和应用,加强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建设与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与重大科技突破相互促进,全面支撑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三)建设目标。到2020年,在国家环境宏观战略规划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全面改善我国环境监测网络、技术装备、人才队伍等方面薄弱的状况,重点区域流域具备前瞻性和战略性监测预警评价能力,支撑环境监测发展的基础得到有效巩固,环境质量监管能力显著提升,全面实现环境监测管理和技术体系的定位、转型和发展。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说清污染物排放情况,对突发环境事件和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有效预警与响应,形成监测管理全国一盘棋、监测队伍上下一条龙和监测网络天地一体化的现代化环境监测格局,建成满足环境管理需求、具有全局性和基础性公共服务能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三、加强环境质量监督管理   (一)强化环境质量监督考核机制   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的环境监测事权,落实地方政府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制 强化国家对地方环境质量监督职能,评估地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绩效。   明确环境质量考核目标,加快建立各级地方政府环境质量监督机制,将环境质量作为环境保护目标考核、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重要依据。   (二)促进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进一步加大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力度,定期发布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和监督考核结果。   指导和监督相关部门负责的资源监测活动中涉及的环境质量监测活动,促进各部门环境监测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构建和谐统一的环境监测格局。   (三)优化环境监测网   环境保护部负责建设国家环境监测网。建设包括城市空气质量、区域环境质量、空气质量背景和重点流域、重要水体等相关环境要素监测点位,保障监测网络高效运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主管部门负责建设地方环境监测网。国家环境监测网和地方环境监测网承担环境空气、酸沉降、沙尘暴、地表水、地下水、海洋、土壤、生态、生物、噪声、振动、光、热、电离辐射、电磁辐射、污染源等监测任务,网络间信息共享,逐步开展履行国际公约的相关环境监测。   优化调整环境监测网。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基本形成覆盖主要环境要素、覆盖主要城镇和农村地区、覆盖重点流域和水体、覆盖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污染物指标的监测网络架构,重点敏感区域流域考虑增加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污染物监测,力争“十二五”末开展生态和土壤例行监测。   加快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建设。充分依托基础性、前沿性应用领域的创新技术,推进环境卫星后续星工程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进一步拓展卫星影像和数据的综合应用领域,充分发挥卫星在水体富营养化、秸杆焚烧、沙尘暴、灰霾、赤潮等遥感监测中的应用。及时跟踪航空、雷达、传感和网络通讯等行业新技术成果,形成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   四、完善环境监测法规制度体系建设   (一)加快环境监测法规体系建设   依法开展和管理环境监测工作。加快环境监测法制化进程,制定并贯彻《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加快出台与其配套的职业资格、机构资格、监测专用设备监管等方面实施细则和相关办法,推进环境监测的统一管理。   (二)完善环境监测相关制度   建立全国环境监测报告制度,实行环境监测月报、季报和年报。环境监测机构负责编制相关环境监测报告,各级环保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科学、规范、全面、准确,及时报告环境监测结果和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   依法建立环境监测信息发布制度,加强环境监测信息发布。依托环保电子政务专网,建设环境监测信息分发系统,及时向社会发布环境监测数据和报告,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环境监测数据分级存贮、部门和地方共享、依法统一发布的信息网络平台。   ¬ 逐步完善环境监测网络长效运行保障制度。建立环境监测活动的统一标识管理制度,¬ ¬ 建立监测点位(断面)管理等相关办法,保证各级环境监测工作正常稳定运行。   建立健全污染源稳定运行达标保障制度。建立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审核和自动监测设备监督考核制度,逐步探索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市场退出制度,建立监督性监测数据信息发布制度。   五、深化环境监测业务管理体系建设   (一)深化环境质量监测   国家环境空气监测基本覆盖东、中部地区的建制县,西部地区的建制市,国家地表水监测基本覆盖全国重点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重点湖库、近海海域和跨国界河流。进一步加强省界断面、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站建设,重点做好反映城市、区域和环境背景的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逐步在县级城市推进空气质量监测,进一步扩大酸沉降监测覆盖范围。力争“十二五”末,环境质量监测业务领域和监测指标实现“两个全覆盖”。   推动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联动监测。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   角等区域为重点,辽宁中部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武汉周边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等区域加快推进开展空气质量的联合监测。鼓励在条件成熟的区域监测指标率先全部覆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逐步开展PM2.5、臭氧、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汞等项指标例行监测。   强化重点流域地表水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监测。继续做好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结合流域污染特征,选择重要断面补充生物毒性、重金属、POPS等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监测。“十二五”末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监测范围和监测指标基本实现全覆盖,全面实施跨国界水体例行监测。   统筹城乡环境监测。继续探索农村环境监测特点和规律,对已经列入中央农村环保资金“以奖促治”的村庄(乡、镇) 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十二五”期间,启动农村环境质量调查,开展农村环境试点监测,为农村环境保护积累经验。   (二)强化污染源监测   加强污染源监测。以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体系建设为突破口,按照自动监测与手工监测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逐步完善污染源监测体系,引导和鼓励使用新技术提高污染源监测水平,推动建立科学、完整、统一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科学应用监测数据。   强化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以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切入点,监测指标要逐步覆盖各类污染源排放标准要求,强化监测系统的运营与质量管理,推动污染源排放稳定达标。   (三)加强环境应急监测   加强环境应急监测。加强重点区域、流域和跨国界河流的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建设,健全应急监测管理,形成顺畅的应急监测响应、数据报送、信息通报、协调联动等环保系统内部之间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定期开展应急监测演练,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应急监测物资储备库。   (四)建立环境预警监测体系   构建先进的环境预警监测体系。统筹先进的科研、技术、仪器和设备优势,充分利用全天候、多区域、多门类、多层次的监测手段,依托先进的网络通讯资源,及时调动包括高频的数据采集系统、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支撑系统、快捷安全的数据传输系统、充足的数据库存储系统、功能完备的业务处理系统和及时的监测信息分发系统,科学预警监测和报告,实施联动的预警响应对策。   建立重点城市、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环境质量评价模型,规范环境质量评价。开发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工具和预警表征发布平台,实现预测预警模拟分析的可视化表达,提高环境质量综合分析评价水平,促进监测数据在规划计划、政策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环境监察等方面的有效应用。   六、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一)实施环境监测基础能力建设   实施环境监测业务用房保障建设工程。切实加大监测业务用房建设资金投入,保障各级监测站的办公用房和实验用房,使各级监测站的业务用房逐步满足监测工作的基本要求。   实施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工程。按照全面加强省级监测站、重点加强地市级监测站、逐步完善重点县级监测站的建设思路,加大向中西部及边境地区倾斜力度,开展各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到“十二五”末,按照队伍专业化、装备现代化要求,所有省级监测站、90%地市级监测站实现全面达标,县环境监测站达标率比“十一五”末提高20个百分点,东部和中部等发达地区要力争提前并超额完成。   (二)实施环境监测专项能力建设   实施环境监测专项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推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和重点环保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指标监测示范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分析、农村环境监测、生态/生物监测、有机物监测、应急监测等方面能力建设,提高承担跨国界水体监测任务监测站的采样能力。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能力建设,省级监测站、地市级监测站具备按照排放标准开展监督性监测能力,县级监测站具备常规项目的监督性监测能力。   实施环境监测重点设施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国家环境保护监测质量管理重点实验室和环境监测样品库的建设,加强移动监测能力和高效适用的新技术监测能力建设。   实施重点区域、流域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设工程。统筹优势监测资源,形成若干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心、重点流域水质监测中心、区域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和质量控制中心。加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能力建设,形成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监测技术评估、数据综合分析、环境潜在风险预测、预警的能力,不断强化重点区域、流域的环境管理。   七、完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建设   (一)健全环境监测标准与技术规范体系   结合国家环境标准制(修)订规划,加快推动环境监测标准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相关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监测分析方法、环境监测技术路线体系,逐步建全环境监测专用仪器设备技术条件与实用性检测技术规范、监测信息标准和监测标准样品等方面体系建设。   (二)推动环境监测科技创新   开展环境监测基础理论、测试技术、评价方法、指标体系、表征技术研究,以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污染源监测、总量核算和应急监测等为重点,重点加大应用技术领域的新成果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和转化力度,促进环境监测网络“天地一体化”。   开展农村环境监测指标体系、技术方法与评价体系研究,形成统筹城乡的环境监测体系 研究区域性生态评价、环境质量评价和流域水环境评价方法 研究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环境风险级别划分与评价标准 加强应急监测技术与方法研究,健全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程序规范和技术体系 建立污染源监测评价体系,研究环境质量与污染减排之间的关系。   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评价考核体系研究。突出重点监测领域、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的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完善监测要素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逐步实现环境监测全程序质量保证。   推进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产业化进程,重点加大环境监测专用仪器和设备的创新性研发与转化,基本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智能化、业务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环境监测技术装备体系。   八、推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一)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统一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和保证体系。逐步完善各监测要素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实现环境监测全程序质量控制和保证。加快建立健全相关环境监测活动的质量管理监督体系,加强内、外部监督。“十二五”末,出具监测数据所用的仪器合格率达100%,具有监测能力的环境监测机构的计量认证通过率达100%。   (二)健全环境标准样品   制定环境监测标准样品发展规划。重点加强有机标准物质、气体标准物质、混合标准物质、固体标准样品、生物标准样品、海水标准样品等方面的研制,制定环境监测标准样品名录,继续拓展实物型环境标准样品。   九、加强环境监测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一)建立环境监测人才教育基地   拓展人才教育和培训途径,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一批环境监测人才教育、培训和实习基地。有计划地遴选一批典型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设环境监测系统的教育基地 强化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技术优势,建设环境监测系统的培训基地 结合各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站)特色业务,建设环境监测系统实习基地,形成基础培训全面覆盖、特色培训相互补充的培训体系。到“十二五”末,主要技术骨干人员轮训率达到100%,新上岗的技术人员培训率达到100%。   (二)推进环境监测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大力开展环境监测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培养环境监测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比例,促进人才建设的专业化。加快培养一批与国际水平接轨的尖端人才和业务技术骨干,注重国际高端人才引进,加快培养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力量,努力打造一支人员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的专业化监测队伍。充分利用社会科技、仪器设备等监测资源,鼓励和引导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为主体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积极健康发展,使之成为环境监测事业力量的重要补充。“十二五”末监测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   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环保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坚定不移地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厅(局)要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纲要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贯彻落实纲要的实施方案,层层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资金落实到位,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二)强化协调配合   发挥全国环境监测的整体合力。协调好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监测机构与监测管理部门、各级监测站3个关系,加强对监测机构的管理和技术指导,理顺环境监测的行政管理体制,规范运行机制以及社会监测机构和企业的监测行为。   (三)拓展投入渠道   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和运行保障的投入,将环境监测工作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把环境监测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环境监测事业。   (四)严格监督检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厅(局)要积极开展自查,环境保护部对本建设纲要的实施情况进行年度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重点建设任务的组织实施。
  • 天津将投3亿建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记者7日从天津滨海新区政府获悉,滨海新区计划投资约3亿元,建立一套先进的环境监测及预警体系,以提升环境监管能力。   天津滨海新区东侧面临渤海湾,过去辖区内多以盐碱滩地为主。在滨海新区加快了开发开放的布局后,包括原油储备库、大乙烯、大炼油等在内的众多石化项目在区内聚集,加强环境监测、预警势在必行。   据悉,根据滨海新区环保规划,该环境监测及预警体系建设将包括环境监测站,污染源、环境质量、行政管理等环境信息共享平台,以及污染源监测能力三项建设工程。   其中,环境监测站将着力完善标准化基本仪器设备、应急仪器等设备配置 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将力争实现滨海新区环境信息一体化管理 污染源监测能力建设工程则将构建覆盖全区重点污染源的自动监控网络。   正在筹建中的滨海新区环境预警中心目前选址已确定,预计未来2至3年内将投入使用。环境监测及预警体系建设三项工程将在2015年前全部建成。   面积2270平方公里的滨海新区,是我国重点开发开放区域。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