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仪器信息网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专题为您整合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话题讨论。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相关的资讯

  • 钱永健: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荣誉   1968年,即以金属如何与硫氰酸盐结合为题获美国西屋科学天才奖(TheWestinghouseScienceTalent)   1968年,拿了美国优秀学生奖学金(NationalMeritScholarship)进入哈佛大学。1972年获学士(化学和物理)。   1977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及博士后(生理学)。   1981年,钱永健来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在这里工作8年,成为大学教授。   1989年,钱永健将他的实验室搬到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现在他是该校的药理学教授以及化学与生物化学教授。   1995年,当选美国医学研究院院士,   1998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2009年,获香港中文大学颁授荣誉理学博士学位,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重要奖项   1991年,帕萨诺基金青年科学家奖   1995年,比利时阿图瓦-巴耶-拉图尔健康奖   1995年,盖尔德纳基金国际奖   1995年,美国心脏学会基础研究奖   2002年,美国化学学会创新奖   2002年,荷兰皇家科学院海内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奖   2004年,获沃尔夫奖(WolfPrizeinMedicine),全美化学学会,蛋白质学会等多项大奖   2008年,与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2名科学家以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获得该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于当地时间10月8日11时45分左右(北京时间10月8日17时45分左右)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Martin Chalfie,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这三位科学家在发现绿色荧光蛋白方面作出突出成就,并将分享诺贝尔奖金。多色莹光蛋白标记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
  •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田中耕一先生莅临HUPO展(图)
    来自日本岛津公司的消息:2004年10月25日-27日岛津公司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国际HUPO年会”。据岛津公司相关人士介绍,本次展会上岛津公司隆重展出了LC-离子阱-TOFMS、MALDI-离子阱-TOFMS、自动凝胶处理系统、印迹法PVDF膜质谱鉴定技术,LC-MALDI等仪器,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驻足观看询问。配合本次展会,岛津公司还成功举办了午餐学术交流会。在融洽的气氛中,岛津仪器用户和对岛津技术、产品感兴趣的专家学者共同交流。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岛津制作所质量分析研究所所长田中耕一先生也亲临展会和学术交流会,为参观者耐心地进行仪器讲解和回答问题。
  • 李远哲:198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1936年出生于新竹,父亲为知名画家李泽藩先生   1943年入新竹小学   1949年入新竹中学   1955年考入台大化工系,次年随及转入化学系   1958年入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化学组硕士班,指导教授为兵口博先生   1961年留清华担任助教一年   1962年赴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追随Manan先生   1966年在哈佛从事博士后研究,指导教授为Herschebach先生   1968年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其间于1972年返台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半学年)   1974年转任加州柏克莱分校教授   1979年获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1980年当选中央研究院数理组第十三届院士   1986年获美国最高荣誉国家科学奖章   1986年与哈佛大学Herschebach博士及多伦多大学John Polany博士同获诺贝尔化学奖   1993年受推荐接任为中央研究院院长   1995年主持教改会
  •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旋转蒸发仪长啥样?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春节后某一天,小编在朋友圈里看到IKA工程师发布了一张很浪漫的图片,一位微胖的老人顶着稀疏的白发,有点害羞地露出满脸皱纹的笑容,站在自己的实验台前,手扶着一款旋转蒸发仪。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29e0a8f5-2df5-4249-85fd-65e5c1351a2e.jpg" title=" 1.jpg" / /p p   这位老人是哈佛大学教授Elias James Corey,因创建有机逆合成分析理论,获得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也是IKA的忠实用户。图中他手扶的仪器是IKA的RV10 digital旋转蒸发仪,配套的是真空泵MVP 10 basic和干冰冷凝管。“IKA 旋转蒸发仪和加热板的外观和工程设计非常好,能够使用他们的仪器,我非常开心。”他这样说道。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378528c7-128f-4990-a324-7a06f8efbf5d.jpg" title=" RV10_digital_Prod(1)_2013-11_RGB_300dpi.jpg" / /p p IKA& reg RV 10 数显型旋转蒸发仪传承了基本型的高性能、高稳定性、多功能性,并且加热锅增加了高精度数字显示屏。加热锅和旋转马达间良好的数据传输以及可通过电脑进行远程控制的特征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br/ 除了具备RV 10 基本型旋转蒸发仪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br/ - 数显型水/ 油浴加热锅带安全把手 br/ - 微控制器控制加热锅加热温度 br/ - 加热温度数字显示 br/ - 红外接口用于加热锅和旋转马达间数据传输 br/ - 配置了 RS 232 数据接口,用于连接电脑使用实验室软件 labworldsoft& reg 实现远程控制 br/ - 使用实验室软件 labworldsoft& reg 可实现自动控制 /p
  • 诺贝尔奖获得者ESI源发明人John B. Fenn逝世
    约翰B 芬恩(John B. Fenn)博士   2010年12月11日消息,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分析化学教授约翰B 芬恩(John B. Fenn)博士于12月10日去世,享年93岁。   2002年,约翰B 芬恩因发明了一项技术允许研究人员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检测和表征大生物分子而与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共同分享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该项技术被称为电喷雾电离源(ESI电离源)。2002年诺贝尔化学委员会称该技术“应用于世界各地化学实验室有助于新药的发展...。”   2002年诺贝尔化学委员会委员会秘书Astrid Graslund教授,说约翰B 芬恩的工作引起了“一场革命。”   约翰B 芬恩的家乡在纽约,但他在肯塔基州的伯里亚长大。他先后获得了耶鲁大学化学学士学位及博士学位。他首先任职于一家私营公司实验室,从事内燃机方面的工作 1945年至195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任教 1994年加入弗吉尼亚联邦大学,担任教授。   约翰B 芬恩生前著有一本书和发表论文100余篇,并且拥有19项专利。   ASMS的现任主席、普渡大学化学系的Scott A. McLuckey说,“2002年获得诺贝尔奖后,约翰B 芬恩在85岁高龄时仍继续为科学界贡献,他对全世界各地发给他的演讲邀请几乎都没有拒绝。他是一位绅士、一位学者、一个楷模、一个领袖,他总是挤出时间和每个人探讨他对科学和生命的挚爱。他带着极强的幽默感,启发了他周围的人。他们将约翰B 芬恩作为导师和朋友,他将被深深地怀念。”
  • Avantor? 祝贺化学领域研究生及其导师赢得2014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签名奖 ”
    Avantor 祝贺化学领域研究生及其导师赢得2014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签名奖 ” Livia S. Eberlin博士和 R. Graham Cooks在247届美国化学会全国会议上展示获奖证书 2014 研究生获奖者 Livia S. Eberlin (左二)和其导师R. Graham Cooks(右二)从 receive their awards from Avantor 公司代表 Nandu V. Deorkar (右一) 和 美国化学会ACS 主席 Thomas J. Barton (左一)手中接过奖状. (照片右美国化学会ACS提供) 美国宾州Avantor总部 – 2014年5月14日 –Avantor公司 祝贺斯坦福大学的Livia S. Eberlin博士及其导师普渡大学的R. Graham Cooks博士赢得2014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签名奖 ” 该奖项由Avantor公司(原Mallinckrodt Baker公司)赞助,由美国化学会ACS颁布, 旨在发掘化学领域杰出的研究生及其导师。 Avantor研发副主席 Nandu Deorkar博士于2014年3月18日,247届美国化学会全国会议期间,在达拉斯为获奖者颁奖。 Avantor 在全球生产和销售高效能特殊化学品及材料,其提供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研究,学术和质量控制实验室;生物科技和制药生产;医疗诊断和微电子生产。 公司于1978年建立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签名奖”以支持和奖励在化学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的新生代的实验室科学家和化学家。为了同时认可教育和导师指导的重要性,该奖项于1980年扩展为学生获奖的同时,其导师也获奖。 Eberlin 和 Cooks获奖是因为他们在DESI (解吸电喷雾电离) 质谱组织成像领域开创性的研究。他们的研究用于癌症检测,通过生物样品分析识别健康组织和病变组织,无需干扰外科工作流程——这样本质上帮助外科医生快速确定肿瘤的边缘。 “Avantor很荣幸看到这些研究人员的杰出工作,如Eberlin博士 和 Cooks博士一样”Deorkar 说. “我们很高兴能够奖励他们的创新的化学运用,并驱动医学研究和技术,改善他人的生活。”该奖项的名称“诺贝尔奖获得者签名奖”经诺贝尔基金会认可。学生获奖者会得到3000美金和刻有过去诺贝尔获奖者签名的匾额。学生导师将也会得到3000美金和一块可永久挂在其研究所化学部的匾额。 历届获奖者:2014 Livia S. Eberlin and R. Graham Cooks 2013 Bryan C. Dickinson and Christopher J. Chang2012 Xin Zhang and Shu-ou Shan2011 Pingwu Du and Richard Eisenberg2010 Sang-Hee Shim and Martin T. Zanni2009 Laura A. Banaszynski and Thomas J. Wandless2008 Rebecca Anne Nelson and David Eisenberg2007 Anirban Banerjee and Gregory L. Verdine2006 Raquel L. Lieberman and Amy C. Rosenzweig2005 Christy L. Haynes and Richard P. Van Duyne2004 So-Jung Park and Chad A. Mirkin2003 Phil S. Baran and K.C. Nicolaou2002 F. Dean Toste and Barry M. Trost2001 Martin T. Zanni and Daniel M. Neumark2000 S. Alex Kandel and Richard N. Zare1999 Justin Du Bois and Erick M. Carreira1998 Jaqueline Kiplinger and Thomas G. Richmond1997 Christopher B. Murray and Moungi Bawendi1996 Stephan Stranick and Paul S. Weiss1995 Minhaeng Cho and Graham R. Fleming1994 Mark W. Grinstaff and Kenneth S. Suslick1993 Andrew D. Johnson and Sylvia T. Ceyer1992 Marcos Dantus and Ahmed Zewail1991 Susan T. Graul and Robert R. Squires1990 Yongqin Chen, Robert W. Field, and James L. Kinsey1989 Nicholas J. Kirchner and Michael T. Bowers1988 David L. Clark and Malcolm H. Chisholm1987 Mark D. Hollingsworth and J. Michael McBride1986 Robert L. Whetten, Gregory S. Ezra, and Edward R. Grant1985 Peter G. Schultz and Peter B. Dervan1984 Christopher S. Gudeman and R. Claude Woods1983 David J. Nesbitt, James T. Hynes, and Stephen R. Leone1982 Warren S. Warren and Alexander Pines1981 James C. Weisshaar1980 Wayne L. Gladfelter
  • 李政道: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李政道,江苏苏州人,父亲李骏康是金陵大学农化系首届毕业生。曾就读于东吴大学(苏州大学)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因抗战,中学未毕业。1943年因以同等学历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学之路,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   1944年因日军入侵贵州,时在贵州的浙江大学被迫停学。   1945年他转学到时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就读二年级,毛遂自荐,找到当时的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吴大猷。   1946年经吴大猷教授推荐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物理学大师费米教授。   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从事流体力学的湍流、统计物理的相变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极化子的研究。   195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的研究。三年后,29岁的李政道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他开辟了弱作用中的对称破缺、高能中微子物理以及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物理等科学研究领域。   1984年他获得全校级教授(UniversityProfessor)这一最高职称,至今仍是哥伦比亚大学在科学研究上最活跃的教授之一。现在,他的兴趣转向高温超导波色子特性、中微子映射矩阵以及解薛定谔方程的新途径的研究。   李政道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朴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了场代数理论。70年代初期研究了CP自发破缺的问题,发现和研究了非拓扑性孤立子,并建立了强子结构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论。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所得奖项   1957 诺贝尔物理奖   1957 爱因斯坦科学奖   1969 法国国家学院G. Bude奖章   1977 法国国家学院G. Bude奖章   1979 伽利略奖章   1986 意大利最高骑士勋章   1994 和平科学奖   1995 中国国际合作奖   1997 命名3443小行星为李政道星   1997 纽约市科学奖   1999 教皇保罗奖章   1999 意大利政府内政部奖章   2000 纽约科学院奖   2007 日本旭日重光章
  • 诺贝尔化学奖花落2位女科学家,历届获奖女科学家盘点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a3c2dbc3-ef35-4bc3-bbe8-921005556bb3.jpg" title=" 7440CA75-E13F-4F1F-8F42-9BF46D78D9CB.jpeg" alt=" 7440CA75-E13F-4F1F-8F42-9BF46D78D9CB.jpe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法国科学家埃马纽埃尔· 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与美国科学家詹妮弗· 杜德纳(Jennifer A . Doudn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于北京时间10月7日17时45分许正式揭晓,由法国科学家埃马纽埃尔· 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与美国科学家詹妮弗· 杜德纳(Jennifer A . Doudna)获得。以表彰她们“开发出一种基因组编辑方法”。两位获奖者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奖金(约合760万人民币)。 /span /p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27570E61F0EADE90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350& playerid=621F7722C6B7BD4E& playertype=1"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埃马纽埃尔· 卡彭蒂耶,就职于德国柏林马克斯· 普朗克病原学研究室;詹妮弗· 杜德纳,美国生物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CNN称,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开发出能够“改写生命密码”的CRISPR基因编辑工具的科学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20年诺贝尔奖六大奖项,包括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物理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经济学奖,于10月5日至12日陆续揭晓。诺贝尔基金会首席执行官拉尔斯· 海肯斯滕此前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12月将不再举行传统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颁奖仪式将改为线上举行。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历史上的女性诺贝尔奖获得者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5位女性获奖者:截至2019年,在183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女性有5位,其中居里夫人(玛丽· 居里)和英国科学家多萝西· 克劳福特· 霍奇金分别在1911年和1964年独享这一奖项。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近10年这些人曾获奖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诺贝尔化学奖首次颁发于1901年,截至2019年,共颁奖111次,有183人获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其中,最年轻的化学奖得主是法国物理学家弗雷德里克· 约里奥-居里,他在35时与其妻子因对人工放射性的研究,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最年长的化学奖得主是美国科学家约翰· 古迪纳夫,他因对锂电池研发领域做出的贡献,在97岁时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共同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古迪纳夫也是目前所有诺奖获得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以下是近10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名单,及其主要成就: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19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约翰· 古迪纳夫(美)、斯坦利· 惠廷厄姆(美)和吉野彰(日),因在锂电池研发领域做出的贡献分享诺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18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弗朗西斯· 阿诺德(美)、乔治· 史密斯(美)和格雷戈里· 温特利(英),以表彰他们在酶的定向演化,以及用于多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17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约阿希姆· 弗兰克(德/美),理查德· 亨德森(英),雅克· 杜博歇(瑞士)发展了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以很高的分辨率确定了溶液里的生物分子结构。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16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让-皮埃尔· 索维奇(法)、弗雷泽· 斯托达特(英)和伯纳德· 费林加(荷)三位科学家因“设计和合成分子机器”获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15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托马斯· 林达尔(瑞典)、保罗· 莫德里奇(美)、阿齐兹· 桑贾尔(土耳其/美),因在基因修复机理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获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14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埃里克· 贝齐格(美)、威廉· 莫纳(美)、斯特凡· 黑尔(德),因“研制出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获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13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马丁· 卡普拉斯(美/奥地利)、迈克尔· 莱维特(英/美)、阿里耶· 瓦谢勒(美/以色列)分享诺奖,三人在开发多尺度复杂化学系统模型方面做出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12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罗伯特· 莱夫科维茨(美)、布莱恩· 克比尔卡(美),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获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11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达尼埃尔· 谢赫特曼(以色列)因发现准晶体获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10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理查德· 赫克(美)、根岸英一(日)、铃木章(日),因“有机合成中钯催化交叉偶联”研究,分享诺贝尔化学奖。 /p p br/ /p
  • 杨振宁: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今肥西县),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于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 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   杨振宁历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和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又自1986年起,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 1995年应聘担任国立华侨大学名誉教授 1997年出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荣誉主任 1999年自石溪分校荣休,同年出任清华大学教授,2003年底回北京定居 并曾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俄罗斯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教廷宗座科学院(罗马教皇学院)以及多个欧洲和拉丁美洲科学院的院士荣衔,以及多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现任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名誉院长。   主要成就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   除了同李政道一起发现宇称不守恒之外,杨振宁还率先与米尔斯(R.L.Mills)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场”,与巴克斯特(R.Baxter)创立了“杨振宁-巴克斯方程”。   宇称不守恒理论:他与李政道提出基础粒子间的弱核力并没有镜像对称的特性,违反了当时物理家的认知。该理论后得吴健雄的实验验证。   杨—米尔斯理论:他与罗拔米尔斯(RobertMills)提出的理论,是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的基础理论。   对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贡献。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风格:独立性与创建性强,眼光深远。   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E.Segre)推崇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 诺贝尔奖获得者田中耕一媒体见面会在京召开
    11月25日下午,与BCEIA2009同期,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田中耕一先生媒体见面会在北京中苑宾馆成功召开。岛津制作所质量分析研究所所长田中耕一先生在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企划部部长小谷崎真先生陪同下出席了本次媒体见面会。来自与分析行业相关的多家媒体记者参加了本次发布会。仪器信息网作为网络媒体应邀出席了本次媒体见面会。   媒体见面会现场   小谷崎真先生主持了本次媒体见面会,首先概括了本次媒体见面召开的背景:受本次大会组委会的邀请,田中耕一先生来到BCEIA 2009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融合跨学科分析化学的创新》,并借此机会与各位媒体进行深入的交流;其次介绍了田中耕一先生个人情况:田中先生200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从事质量分析(与医学和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领域)的工作,目前其担任岛津制作所质量研究所的所长一职。 田中耕一先生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企划部部长小谷崎真先生     随后,田中耕一先生就现场媒体代表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而精彩的回答。在与媒体的互动过程中,田中耕一先生主要提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田中耕一先生详细介绍了本次参加BCEIA学术报告主要希望传达的信息。第一信息是:与大家分享自己之前有意义的经验,传递给大家提供参考,继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关于对科学技术含义的理解,田中耕一先生认为科学技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科学,即把解析自然法则;另一部分是技术,即我们可以灵活应用的手段。“各位印象中可能觉得欧美拥有领先的技术,是因为他们对科学技术很早就已经非常重视,拥有很长的科学研究历史。虽然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已经把很多掌握的知识信息进行解析。但是对于‘人体’来讲,科学家只能解析其中百分之一。对这一系列技术,人类掌握的还不够。”“对人类科技进步,分析计测技术是不可缺少的,担任重要责任。所以我愿意把我的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对人类科学技术研发有贡献的仪器研究上来,能够成为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助手,帮助人类进步。”   第二个信息是:推动科技的发展和分析技术的进步,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综合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田中耕一先生结合自己研究的质量分析领域方面的工作给大家详细阐述了跨学科领域之间交流的必要性。“蛋白质,工业材料等领域的研究都会用到质量解析这样的手段进行分析,势必就要离子化,这个过程非常重要。而蛋白质解析过程中会涉及到医学,药学等知识。另外,环境污染监测过程,中同样需要涉及离子化,而最初的离子化过程就需要牵涉化学知识;从分离检测到最终出报告涉及物理、数学、通讯、电子甚至软件等多学科知识。如果做好质量分析研究需要了解各种各样的学科知识,所以推进质量分析技术的进步,就要多学科交流,这一点非常重要。虽然‘独创性’给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很大帮助,但是我觉得毕竟一个人能力和知识有限,还是需要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互,这样才能推动科学技术更快的发展。今后的科学研究趋势也是跨学科领域的研究,这也是我所倡导的‘团队合作精神’,即不同学科知识综合应用,不同学科专家相互协作。”田中耕一先生进一步就自己个人的经历详细说明了跨学科交流的重要性。 交流现场   其次,田中耕一先生就自己目前的研究工作以及同中国学者之间深入的学术交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特别提到田中耕一先生很欣赏岛津上海研发中心的丁力先生所发表的论文观点,但遗憾地是目前还只是理论化,他希望能够将此理论实现具体的应用。此外,他还提到与上海复旦大学学者进行蛋白质方面的研究。以及与美国西雅图癌症机构海外学者进行的研究。田中耕一先生提到昨天参观北京蛋白质中心过程中表达了有进一步合作的意向。田中耕一先生通过糖锁研究和日本文化的结合说明了对科学技术研究或多或少受到本国文化影响,带给中国研究人员的信息是:不一定要运用和欧美一样的分析技术研究手段,我们可以根据中国自己的文化,和我们自己文化结合继而形成不同的科学研究手段方法。最后关于对中国生命科学研究的印象,田中耕一先生表示很多活跃在世界前沿科研领域的都是中国学者。   最后,田中耕一先生就MALDI(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源)技术中Matrix(基质)干扰问题为仪器信息网代表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并介绍说他正在从事此方面的深入研究。关于MALDI技术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同时亟待拓展更多应用领域。田中耕一先生表示将继续进一步在此领域深入的研究。本次媒体见面会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结束。
  • 女性更容易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p   诺贝尔奖从1901年到2015年,共有575人荣获科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其中仅有17位女性共获得18次奖(居里夫人两次获奖),女性占科学奖获奖总人数的比例不到3% 而女性物理学奖获得者仅有2人(居里夫人和迈耶),占科学奖获奖总人数的比例约为0.35%。在女性诺贝奖获奖者中,有11人获得生理学或者医学奖,占全部女性获奖者的比例为64%。可见,女性更容易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 /p p strong   物理学奖:2 /strong /p p   1903年,马丽亚· 居里,波兰,对放射性现象所作出的卓越研究工作 /p p   1963年,马丽亚· 古博特· 迈耶,美国,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 /p p   strong  化学奖:5 /strong /p p   1911年,马丽亚· 居里,波兰,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和钚 /p p   1935年,依琳· 约里奥· 居里,法国,在放射性元素合成方面的贡献 /p p   1964年,多萝西· 霍奇金,英国,发现青霉素和维生素B12的结构 /p p   2009年,阿达· 约纳特,以色列,研究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 /p p   2009年,卡罗尔· 格雷德,美国,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 /p p strong   生理学或医学奖:11 /strong /p p   1947年,盖提· 拉尼兹· 考瑞,美国,发现糖元的催化转化机理 /p p   1977年,罗莎琳· 苏斯曼· 亚娄,美国,创立对多肽类激素的放射免疫分析 /p p   1983年,巴巴拉· 麦克林斯托克,美国,发现转座子即基因是可以移动的 /p p   1986年,瑞塔· 莱维· 蒙塔尔西尼,美国,发现生长因子 /p p   1988年,格特鲁德· 艾琳,美国,发现糖尿病治疗的重要药理学机制 /p p   1995年,克里斯丁· 瓦哈德,德国,发现早期胚胎发育的控制机制 /p p   2004年,琳达· 巴克,美国,在嗅觉方面的卓越研究 /p p   2008年,弗朗索瓦丝· 巴尔-西诺西,法国,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发现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 /p p   2009年,伊丽莎白· 海伦· 布莱克本,澳-美,端粒和端粒酶研究领域的先驱 /p p   2014年,梅· 布莱特,挪威,发现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 /p p   2015年,屠呦呦,中国,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390" title=" 01.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9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4e8ecde2-dfbc-470b-b024-541821a0f56c.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诺奖典礼现场 /p p    strong 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奖辞 /strong /p p   (1911.12.10) /p p   瑞典皇家科学院院长、国家图书馆馆长E· W· 达尔格伦博士 /p p   陛下、殿下、女士们、先生们: /p p   皇家科学院于今年11月1日决定,将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巴黎大学理学院的教授玛丽· 斯科罗多夫斯卡· 居里女士,以表彰她在化学发展中所作的贡献: /p p   发现了化学元素镭和钋 /p p   确定了镭的特性并分离出纯金属镭 /p p   最后,研究了这个著名元素的化合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403" title=" 02.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3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69fee540-6865-465c-8934-2a08775a30ba.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居里夫人1903年与丈夫、贝克勒尔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的证书 /p p   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铀元素的化合物中放出射线。这射线使照相底片感光,使空气导电。这一现象被称为放射性现象,导致这现象的物质被称为放射性物质。 /p p   稍后,人们发现化合物中的另一种元素,即由伯齐里乌斯(Berzelius)发现的钍元素,也具有相同的特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455" title=" 03.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55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e96f0336-1451-40bb-ba45-a79bf08dedaa.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居里夫妇纪念邮票 /p p   因为发现和研究这种被称为铀射线或者贝克勒尔射线,皇家科学院把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授给了贝克勒尔和居里夫妇。 /p p   在研究许多含铀和钍的化合物的过程中,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强度与这些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比例成正比。但是,某些天然矿石,例如沥青铀矿石,却表现出意外情况:它的放射性强度大大超出了其中铀放射性所能达到的预期值,实际上甚至比铀元素自身的放射性还要强。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300" height=" 448" title=" 04.jpg" style=" width: 300px height: 448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7f4675bf-53e4-4923-8e0f-70bf6a12908a.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青年居里夫人 /p p   合理的结论是,这些矿石中一定含有一种那时还未知的元素,且该元素有极强的放射性。的确,经过系统地利用十分复杂的化学程序,玛丽和皮埃尔· 居里从几吨的沥青矿石中,最终成功地提炼出——坦白地说是少量的——两种新的放射性强的元素的盐,他们称这两种元素分别为钋和镭。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300" height=" 330" title=" 05.jpg" style=" width: 300px height: 33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f191c18c-236f-4569-b0af-f2283987e5c5.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葛丽亚· 嘉逊凭电影《居里夫人》赢得一生演艺事业的顶峰 /p p   其中之一的镭元素,化学性质与金属钡相似,能够通过一条特征光谱而识别,一直被认为是可以分离成纯金属态的。它的原子量由居里夫人确定为226.45。直到去年(1910年),在一个合作者的帮助下,居里女士才成功地分离出纯金属镭。尽管有各种相反的假说,她还是一劳永逸地确定了镭作为一个元素的位置。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6.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48ed2ba2-87e0-44a6-8eb0-e37997a00f5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电影《居里夫人》剧照 /p p   镭是一种银白色且发光的金属,能剧烈地分解水,当与有机物例如纸接触时,它能使之烧焦。它的熔点是700℃,比钡更易挥发。 /p p   根据化学家的观点,镭和它的衍生物最显著的特点是,在不受外界条件影响下,它们将不断地释放出一种射气(emanation),这是一种放射性气体,在低温下可以凝聚成液体。这种被建议称为氡的气体,似乎在各方面都具有元素的特性,化学性质与所谓的惰性气体非常相似,它的发现者当时就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事情还没有结束,这种气体还不断地自行分裂,在它的产物中,诺贝尔奖获得者拉姆塞爵士发现了气态的氦元素,后来其他著名的科学家也发现了氦。这种元素曾经在太阳的光谱中被观察到,在地球上也可少量地找到。 /p p   这个事实在化学史上首次表明,一种元素真的可以转变成另一种元素。而且,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使镭的发现有了更为重大的意义:它引起了化学革命,开创了化学的新篇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7.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c4f1f830-c9ce-4c4f-8c64-c7571543894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电影《居里夫人》海报 /p p   化学元素绝对不变的理论不再有效了,因为科学家已经揭开了一些至今还遮盖着的元素演变的秘密。 /p p   炼金术士最感亲切的嬗变理论,意外地死而复生,不过这次是以一种精确的形式,排除了任何神秘的要素。具有这种嬗变功能的点金石不再是一种神秘而费解的炼金药液,而是现代科学所称的能量。 /p p   可以假定,由镭原子构成的粒子系统中一定包含着巨大的能量。当原子分裂时,这些能量以光和热的形式不断释放出来。这正是镭的特征。 /p p   由于以上成就,我们论及的不再仅仅是个别或者特殊的现象了。放射性更强的镭和钋元素的发现,已经导致许多其他寿命或长或短的放射性元素的发现。通过这些发现,我们的化学知识以及我们对自然界物质的了解得到很大的扩展。 /p p   的确,镭的研究近年来导致科学的一个新分支的诞生,即放射学(radiology)的诞生。在巨大的科学王国里,放射学已经拥有自己的研究机构与杂志。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300" height=" 385" title=" 08.jpg" style=" width: 300px height: 385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03c058ca-ce03-4278-ba21-41bef00bf20d.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电影《居里夫人》海报 /p p   由于和其他自然科学,例如物理学、金属学、地质学和生理学有许多结合点,这个自身很重要的学科又具有更多的重要性。我们知道,因为镭的生理作用,镭在医疗方面找到了应用。许多应用者认为,放射性治疗法在治疗癌症和狼疮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p p   镭的发现,首先对于化学,接着对人类知识的许多其他分支和人类活动,都有巨大的意义。有鉴于此,皇家科学院有理由认为,应当将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位发现者的唯一幸存者——玛丽· 斯科罗多夫斯卡· 居里夫人。 /p p   居里夫人,190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荣幸地把诺贝尔物理奖部分地授给了您和您的丈夫,以表彰你们在放射性方面的发现。 /p p   今年,皇家科学院决定授予您化学奖,以表示对您为这个学科付出巨大劳动的赞赏。您发现了镭和钋,您描述了镭的特性和它的分离,您研究了这一著名元素的化合物。在诺贝尔奖颁发的11个年头里,这是第一次将此殊荣赐给以前的获奖者。现在,夫人,请您允许我在这种场合下,用我们科学院对您近年来发现的关注,表明您的发现的重要性。请您接收国王陛下的授奖。 br/ /p p /p p /p /p
  • 重磅!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量子点绘制绚丽纳米世界!
    2023年10月4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蒙吉G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路易斯E布鲁斯(Louis E. Brus)和美国纳米晶体技术公司前首席科学家阿列克谢伊基莫夫(Alexei I. Ekimov),以表彰他们在量子点的发现和发展方面的贡献。三人将分得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25万元。量子点是纳米大小的半导体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和电子性质。由于它们可以发出特定颜色的光,且荧光亮度超过传统荧光体,被广泛应用于显示器、照明和生物成像技术。此外,量子点还可以作为光电材料,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被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和光电器件等领域。在医学领域,量子点被用作生物成像和药物输送,帮助医生了解和诊断病情,提高药物治疗效果。蒙吉G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1961年出生于法国巴黎,法国-突尼斯裔美国化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是量子点领域的先驱之一,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制备高质量的量子点材料奠定了基础,并开发出新颖的制备方法,提高量子点的性能,并拓展了应用领域。路易斯E布鲁斯(Louis E. Brus):1943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挪威科学与文学院外籍院士,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教授,他创造了量子点术语,在量子点的表征和理解方面做出巨大贡献。阿列克谢伊基莫夫(Alexei I. Ekimov):1945年出生于苏联列宁格勒,俄罗斯物理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纳米晶体技术公司首席科学家,他发现新型半导体量子点材料,推动量子点技术发展,给各领域的应用创新提供可能性。诺贝尔化学奖近五年得主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化学家卡罗琳贝尔托西(Carolyn R. Bertozzi)、丹麦化学家摩顿梅尔达尔(Morten Meldal)和美国化学家卡尔巴里夏普莱斯(K. Barry Sharpless),以表彰他们在链接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本杰明李斯特 (Benjamin List) 和美国科学家戴维麦克米伦 (David MacMillan),以表彰他们对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A. Doudna),以表彰她们在“凭借开发基因组编辑方法”方面作出的贡献。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斯坦利威廷汉(M.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贡献。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 H. Arnold)、美国科学家乔治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国科学家乔治保罗温特(Gregory P. Winter),以表彰他们在“酶的定向进化”以及“多肽与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领域的贡献。
  • 量子点的春天!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详细解读!
    2023 年 10 月 4 日北京时间 17 时 45 分许,美籍法国-突尼斯裔化学家芒吉G. 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美国化学家路易斯E. 布鲁斯(Louis E. Brus)和俄罗斯物理学家阿列克谢I. 叶基莫夫(Alexei I. Ekimov)因“发现和合成量子点”获得 2023 年诺贝尔化学奖。芒吉G. 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1961年出生于法国巴黎。1988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 路易斯E. 布鲁斯(Louis E. Brus),1943 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1969 年获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博士学位。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阿列克谢I. 叶基莫夫(Alexei I. Ekimov),1945 年出生于苏联。1974 年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约菲物理技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9年起移居美国,就职于私人商业公司,曾任美国纽约纳米晶体技术公司(Nanocrystals Technology Inc)首席科学家。他们令纳米技术拥有了颜色芒吉G. 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路易斯E. 布鲁斯(Louis E. Brus)和阿列克谢I. 叶基莫夫(Alexei I. Ekimov)因发现和开发量子点,共同荣获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量子点是一类微小颗粒,具有独特的特性,已经应用在多个方面。例如,电视屏幕和LED灯的光线传导都与此相关,它们可以催化化学反应,它们清晰的光线也能为外科医生照亮肿瘤组织。“托托,我有一种感觉,我们已经不在堪萨斯了。”这是电影《绿野仙踪》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当一场强大的龙卷风吹走了主人公多萝西的房子时,十二岁的她晕倒在了床上。当房子再次着陆,多萝西抱着她的狗——托托走出门外时,一切都改变了。突然间,她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彩色世界。如果一场魔法龙卷风席卷我们的生活,将一切都缩小到纳米尺度,我们几乎肯定会像奥兹国的多萝西一样感到惊讶。我们的周围将会变得五光十色,一切都会改变。我们的金耳环会突然发出蓝色的光芒,而手指上的金戒指会发出红宝石般的光芒。如果我们尝试在燃气灶上煎东西,煎锅可能会融化。我们的白色墙壁因油漆中含有二氧化钛,还会开始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图 1. 量子点为我们创造彩色光提供了新的机会。纳米尺度在纳米世界中,事物的行为会有所不同。一旦物质的大小开始以百万分之一毫米为单位,奇怪的现象——量子效应——就会出现,这会颠覆我们的直觉。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都是探索纳米世界的先驱。20 世纪 80 年代初,路易斯布鲁斯和阿列克谢叶基莫夫各自独立地成功合成了量子点,这种纳米粒子非常微小,量子效应决定了它们的特性。1993 年,芒吉巴文迪彻底改变了制造量子点的方法,使其质量极高——这是它们应用于当今纳米技术的重要先决条件。多亏了这三位获奖者的工作,现在人类能够利用纳米世界的一些奇特特性了。量子点现已出现在商业产品中,并应用于从物理、化学到医学的许多学科。但在展开描述这些内容之前,让我们先来揭开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背景。图 2. 量子点是一种通常仅由几千个原子组成的晶体。一个量子点相对于足球的大小,就像是足球相对整个地球的大小。几十年来,纳米世界中的量子现象只是一种预测当阿列克谢叶基莫夫和路易斯布鲁斯合成出第一个量子点时,科学家已经知道,它们理论上可能拥有不寻常的特性。1937 年,物理学家赫伯特弗勒利希(Herbert Fröhlich)就已经预测纳米粒子的行为不会像其他粒子一样。他探索了著名的薛定谔方程的理论结果,该方程表明,当粒子变得极小时,材料中电子分布的空间就会减少。因此,电子(既是波又是粒子)会被挤压在一起。弗勒利希意识到这将使材料的特性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可能性吸引了许多研究者,他们利用数学工具成功地预测了许多量子尺寸效应。他们还努力尝试在现实中呈现它们。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科学家需要雕刻一个只有针头一百万分之一大小的结构。利用量子效应尽管如此,在 20 世纪 70 年代,研究人员还是成功制出了这种纳米结构。他们利用一种分子束,在块状材料上制造出了一层纳米级厚度的涂层。组装完成后,他们发现该涂层的光学特性可以随其厚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一观察结果与量子力学的预测相吻合。这是一项重大的突破,但需要非常先进的技术。研究人员需要超高真空和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因此很少有人想到量子力学现象能够得到实际应用。然而,科学时不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一次,转折点就出现在对一项古老发明的研究上:彩色玻璃。单一物质可以赋予玻璃不同的颜色对彩色玻璃最古老的考古发现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玻璃制造商已经测试了各种方法,以了解如何制造颜色各样的的玻璃。为此,他们添加了银、金和镉等物质,然后在不同的温度下生产出了色泽美丽的玻璃。在19世纪和20世纪,当物理学家开始研究光的光学特性时,玻璃制造商对光的了解就派上用场了。物理学家可以使用彩色玻璃来滤掉特定波长的光。为了优化实验,他们开始自己生产玻璃,并由此获得了重要的发现。他们了解到的一件事是,一种物质就可以产生具有多种不同颜色的玻璃。例如,硒化镉和硫化镉的混合物可以使玻璃变成黄色或红色——会产生哪一种颜色取决于熔融玻璃的加热程度和冷却方式。最后,他们还证明颜色的形成来源于玻璃内部形成的颗粒,并且可形成的颜色取决于颗粒的大小。这大概是 20 世纪 70 年代末学界所了解的知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彼时刚刚博士毕业阿列克谢I.叶基莫夫 (Alexei Ekimov) 开始在苏联的圣彼得堡Vavilov国家光学研究所(Vavilov State Optical Institute)工作。阿列克谢叶基莫夫揭示了彩色玻璃的奥秘同一种物质可以制造不同颜色的玻璃,这件事引起了叶基莫夫的兴趣,因为这实际上是不合逻辑的。如果你用镉红画一幅画,它永远都会是镉红色,除非你混合其他颜料。那么同一种物质为何能赋予玻璃不同颜色呢?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叶基莫夫研究的是半导体,这是微电子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领域,光学方法被用作评估半导体材料质量的诊断工具。研究人员用光照射材料并测量吸光度,这能表征材料是由什么物质制成的,以及晶体结构的有序程度。叶基莫夫熟悉这些方法,因此他开始用它们来检查彩色玻璃。经过一些初步实验后,他决定系统地生产用氯化铜着色的玻璃。他将熔融玻璃加热到500°C到700°C,加热时间从1小时到96小时不等。玻璃冷却并硬化后,他进行了X射线检查。散射光线显示,玻璃内部形成了微小的氯化铜晶体,而制造的过程会影响这些颗粒的大小。在一些玻璃样品中,它们只有约2纳米大,而在其他玻璃样品中,它们的尺度达到了30纳米。有趣的是,玻璃的光吸收会受到这些颗粒尺寸的影响。最大的颗粒吸收光的方式与氯化铜通常的吸收方式相同,但颗粒越小,它们吸收的光越蓝。作为一名物理学家,叶基莫夫非常熟悉量子力学定律,他很快意识到,他观察到了与尺寸相关的量子效应。这是科学家首次成功地刻意制造了量子点——一种引起尺寸依赖性量子效应的纳米颗粒。1981年,叶基莫夫在苏联科学期刊上发表了他的发现,但这对于铁幕另一边的研究人员来说很难获得。因此,1983年,当同样是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路易斯布鲁斯首次在溶液中发现了自由漂浮的粒子具备尺寸依赖性的量子效应时,他并不知道叶基莫夫的发现。图 3. 当粒子收缩时会产生量子效应。当粒子直径仅为几纳米时,电子可用的空间就会缩小。这会影响粒子的光学特性。布鲁斯证明粒子的奇怪特性是量子效应路易斯布鲁斯(Louis Brus)当时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他长期的研究目标是利用太阳能实现化学反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使用了硫化镉颗粒。这种颗粒可以捕获光,并利用其中的能量来驱动反应。布鲁斯将溶液中的这些颗粒做得非常小,因为这样就有更大的区域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材料切得越碎越多,暴露在周围环境中的表面积就越大。在研究这些微小粒子的过程中,布鲁斯注意到一些奇怪的事情——当他将它们放在实验台上一段时间后,它们的光学特性发生了变化。他猜测这可能是因为颗粒变大了。为了证实他的怀疑,他生产了直径约为 4.5 纳米的硫化镉颗粒。随后,布鲁斯比较了这些新制造的颗粒的光学特性和直径约为 12.5 纳米的较大颗粒的光学特性。较大的颗粒和硫化镉吸收相同波长的光,但较小颗粒的吸光度偏向蓝色(图 3)。和叶基莫夫一样,布鲁斯明白他观察到了与尺寸有关的量子效应。他于 1983 年发表了自己的发现,并开始研究一系列其他物质制成的颗粒。这些物质出现的模式是相同的——颗粒越小,它们吸收的光越蓝。元素周期表获得了第三个维度这里,您可能会想问“为什么如果物质的吸光度稍微偏向蓝色会很重要?这真的很神奇吗?”是的,光学性质的变化表明这种物质的特性完全改变了。一种物质的光学特性是由其电子控制的。同样这些电子还会控制物质的其他特性,例如催化化学反应或导电的能力。因此,当研究人员检测到物质的吸收度变化时,他们明白自己实际上正在研究一种全新的材料。如果你想了解这一发现的重要性,你可以想象元素周期表突然有了第三个维度。元素的性质不仅受到电子层的数量和外层电子数的影响,而且在纳米水平上,尺寸也很重要。一位想要开发新材料的化学家因此有了另一个因素需要考虑——当然,这也激发了研究人员的想象力!只有一个问题。布鲁斯用来制造非粒子的方法通常会导致质量不可预测。量子点是微小的晶体(图 2),当时生产出的量子点通常存在缺陷。它们的大小也各不相同。不过可以通过控制晶体的形成方式,使颗粒具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平均尺寸,但如果研究人员希望溶液中所有颗粒的尺寸大致相同,就必须在制成后对它们进行分类。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会阻碍研究的发展。芒吉巴文迪彻底改变了量子点的生产这是今年第三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决定要解决的问题。芒吉巴文迪(Moungi Bawendi)于 1988 年在路易斯布鲁斯(Louis E. Brus)实验室开始了博士后工作,这所实验室中正在进行大量尝试,以改进用于生产量子点的方法。研究者使用一系列溶剂、温度和技术,对多种物质进行实验,尝试形成组织良好的纳米晶体。他们得到的晶体的确在变得更好,但仍然不够好。然而,巴文迪并没有放弃。他随后开始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担任研究负责人,并继续努力生产更高质量的纳米粒子。重大突破出现在 1993 年,当时研究小组将形成纳米晶体的物质注入经过加热且精心选择的溶剂中。他们注入了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所需的物质量,从而导致微小的晶体胚胎开始同时形成(图 4)。然后,通过动态改变溶液的温度,巴文迪和研究团队成功使特定尺寸的纳米晶体生长了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溶剂可以令晶体的表面变得光滑且均匀。巴文迪生产的纳米晶体几乎是完美的,并产生了独特的量子效应。同样,由于生产方法很简单,因此这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越来越多的化学家开始研究纳米技术,并开始研究量子点的独特性质。图 4.1.巴文迪将能形成硒化镉的物质注入加热的溶剂中,加入的量足以使针周围的溶剂饱和。2.硒化镉的小晶体立即形成,但由于注射冷却了溶剂,晶体会停止形成。3.当巴文迪提高溶剂温度时,晶体再次开始生长。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越长,晶体就会变得越大。量子点的发光特性有了商业用途三十年后的现在,量子点已成为纳米技术的重要工具,并出现在商业化的产品中。研究人员主要利用量子点来产生彩色光。如果用蓝光照射量子点,它们会吸收光并发出一种不同的颜色。通过改变粒子的大小,我们可以精准确定它们的发光颜色(图 3)。量子点的发光特性被用于基于QLED技术的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其中Q代表量子点。在这些屏幕中,蓝光是使用获得 201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节能二极管产生的。量子点被用来改变部分蓝光的颜色,将其转换为红色或绿色。这让电视屏幕获得了显示图像所需的三基色光。一些LED灯也使用了量子点来调节二极管的冷光。这让光线既能像日光一样充满活力,又能使其像暗淡灯泡发出的暖光一样平静。量子点发出的光也可用于生物化学和医学。生物化学家将用量子点与生化分子相连接,以便绘制细胞和器官图谱。医生已经开始研究用量子点追踪体内肿瘤组织的潜在效用。化学家利用量子点的催化特性来驱动化学反应。量子点正在将其对人类的利益最大化,而我们才刚刚开始探索它的潜力。研究人员相信,未来量子点可以为柔性电子产品、微型传感器、更纤薄的太阳能电池以及加密量子通信做出贡献。有一点是肯定的——关于令人惊奇的量子现象,还有很多未知须要探索。因此,如果 12 岁的多萝西正在寻找冒险,纳米世界可以提供很多东西。
  • 2019未来实验室论坛盛邀诺贝尔奖获得者格拉肖教授
    p   2019年3月2日 中国· 上海,【现代资讯】主编& amp 未来实验室学苑创办人郭艳女士会见了谢尔登· 格拉肖教授,在愉快地交谈之后格拉肖教授接受了“2019未来实验室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组委会的盛情邀请。 br/ /p p   期待2019年10月26日上海再次相见! /p p   感恩【未来实验室学苑】院长:吴博士的辛苦安排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09c46bcb-6e27-4333-ad07-c50226f2597e.jpg" title=" 13.jpg" alt=" 13.jpg" width=" 308" height=" 373" style=" width: 308px height: 373px " / /p p   ▲诺贝尔奖获得者Sheldon Glashow与【现代资讯】主编郭艳女士合影 /p p strong   嘉宾简介 /strong /p p   Sheldon Glashow: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c0378bfc-a6cf-4909-8ab5-30ab26181d2e.jpg" title=" 14.jpg" alt=" 14.jpg" / /p p   1932年12月5日生于纽约,格拉肖是世界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 /p p   1954年毕业于康奈尔大学,1958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66年到哈佛大学任教,1967年起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基本粒子和量子场论。 /p p   1976年获奥本海默奖。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1979年与温伯格、萨拉姆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中微量元素的分析,其通过粒子的光学、力学、热学等特性来进行物质检测、药物运载、药物抗菌等,他的研究原理还可应用于磁性材料、生物工程和生物医药,在细胞分离和免疫分析,固定化酶,靶向给药、药物。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1991年获Erice科学和平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79b8aa7d-ce45-49c8-bed1-3abbe008a29a.jpg" title=" 15.jpg" alt=" 15.jpg" width=" 458" height=" 556" style=" width: 458px height: 556px " / /p p   ▲格拉肖教授赠予郭艳主编亲笔签名 /p p   【现代资讯】与您相约“2019未来实验室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 /p p   格拉肖教授是否如期出席会议现场呢?10月26-27日,敬请期待! /p p br/ /p
  • 两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受聘为大连理工名誉教授
    应大连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邀请,3月3日,两位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根岸英一教授和铃木章教授专程赴大连理工大学访问讲学,并受聘为该校名誉教授。   3月3日上午,受聘仪式暨报告会在大连理工大学伯川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至此,已有4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来到大连理工大学访问讲学。
  • 瑞沃德与诺贝尔奖获得者Thomas教授相约2017年北大医学论坛
    昨日,瑞沃德在北京大学“2017年北大医学论坛-神经科学分论坛”惊艳亮相。此次会议以孤独症及神经发育相关疾病为主题,针对早期神经发育的基本规律及发育障碍导致的相关神经疾病(孤独症等)的发病神经机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充分讨论。会议上,瑞沃德与诺贝尔奖获得者Thomas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多位专家、老师们面对面深入交流。 瑞沃德作企业报告,参会老师们赞赏中国创造的产品质量与研发实力 瑞沃德北京分公司销售代表们亲临现场,为参会人员提供专业解答 斯坦福大学Thomas教授(201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专家报告斯坦福大学Thomas教授对瑞沃德未来的产品线发展提出方向(瑞沃德北京分公司代表与诺贝尔奖获得者Thomas教授合影)“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瑞沃德成立的宗旨是推动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全球科研机构提供优质的医学研究设备,努力造福全球人类的未来,为人类发展付出企业的最大力量。
  • 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花落谁家?
    p   前不久,科睿唯安发布了2017年的各奖项“引文桂冠奖”。自2002年以来,45位获得“引文桂冠奖”的科学家荣膺诺贝尔奖,因此该奖被认为是“诺奖风向标”。北京时间10月2日起,诺贝尔奖委员会将陆续宣布获得2017年各分类奖项的得主。 /p p   获奖预测是多年来的“传统”节目,各类分析平台、权威机构及个人博客都在为自己“选中”的名单列举获奖理由。 /p p   “引文桂冠奖”、化学权威杂志《化学世界》、著名预测博客等,在25日前后分别对今年的化学奖进行了预测,与碳纳米管、太阳能电池材料和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相关的重大成果及其发现者,被认为有望获得第109届诺贝尔化学奖900万瑞典克朗的巨额奖励。北京时间26日,《科学美国人》杂志对此进行了报道。 /p p   strong  “诺奖风向标”指向谁 /strong /p p   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是各预测机构中的佼佼者。其基于此前汤森路透旗下的知识产权与科技业务板块和出版物索引平台Web of Science,发布了2017年的各奖项“引文桂冠奖”。 /p p   自2002年以来,45位获得“引文桂冠奖”的科学家荣膺诺贝尔奖,因此该奖被认为是“诺奖风向标”。其最近一次成功预测是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弗雷泽· 斯托达特。因此,《化学世界》杂志也将今年的奖项得主纳入预测之列。 /p p   今年,科睿唯安化学领域获得“引文桂冠奖”的有三项:第一项授予俄罗斯科学家格奥尔盖· 舒里平(Georgiy Shul& #39 pin)、美国化学家约翰· 伯考(John Bercaw)和罗伯特· 伯格曼(Robert Bergman),他们的获奖理由是对C-H官能团化的发现有重要贡献 第二项授予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师吉恩斯· 诺斯科夫(Jens Norskov),因其在实体面材的多相催化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带来了合成氨和燃料电池重大进展而上榜 第三项授予日本的宫坂力(Tsutomu Miyasaka)、韩国的朴南圭(Nam-Gyu Park)以及英国的亨利· J· 斯内斯(Henry J.Snaith),他们因为发现并应用钙钛矿材料实现有效能量转换而获奖。 /p p strong   权威杂志和博客看好谁 /strong /p p   《化学世界》杂志还认为,美国化学物理学家费顿· 艾文瑞斯(Phaedon Avouris)、保尔· 麦克尤恩(Paul McEuen)和荷兰物理学家考恩内利斯· 代克尔(Cornelis Dekker)因对碳基电子产品做出重大贡献,虽然获得了“引文桂冠奖”的物理学奖,但因研究涉及碳纳米管、石墨烯和纳米带等在电子学领域的应用,因此,也有可能受到诺贝尔化学奖的青睐。 /p p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著名博客作者塞缪尔· 劳德认为,诺贝尔化学奖还有可能颁发给围绕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开展原创工作的珍妮弗· 杜德娜(Jennifer Doudna)、伊曼纽尔· 夏波尼(Emmanuelle Charpentier)以及华人科学家张峰(Feng Zhang)。这一提议也获得了遗传生物学家克里斯安托· 盖迪尔瑞兹,以及分子生物学家艾利克斯· 沃尔格的赞同,他们在推特上认为这三个人将拔得头筹。 /p p   此外,还有的著名博客将锂离子电池发明家斯坦利· 惠廷翰(Stanley Whittingham)和约翰· 古德伊纳夫(John Goodenough),以及生物无机化学先驱哈里· 格雷(Harry Gray)和史蒂芬· 利帕尔(Stephen Lippard)列为本届化学奖的竞争对手。 /p p   具体花落谁家,我们还要拭目以待。 /p p /p
  •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美以三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奖 Venkatraman Ramakrishnan Thomas A. Steitz Ada E. Yonath   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5点45分,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美以三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奖。这三位科学家为美国的Venkatraman Ramakrishnan、Thomas A. Steitz及以色列的Ada E. Yonath。   Venkatraman Ramakrishnan,1952年出生于印度的Chidambaram,美国公民。1976年从美国俄亥俄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为英国剑桥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结构研究部资深科学家和团队领导人。Thomas A. Steitz,1940年出生于美国密尔沃基市,美国公民。1966年从哈佛大学获得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教授(Sterling Professor)及霍华德• 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Ada E. Yonath,1939年出生于以色列耶路撒冷,以色列公民。1968年从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获得X射线结晶学博士学位。现为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结构生物学教授及生物分子结构与装配研究中心主任。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三位科学家将各获得三分之一的奖金。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奖励的是对生命一个核心过程的研究——核糖体将DNA信息“翻译”成生命。核糖体制造蛋白质,控制着所有活有机体内的化学。因为核糖体对于生命至关重要,所以它们也是新抗生素的一个主要靶标。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奖励Venkatraman Ramakrishnan、Thomas A. Steitz和Ada E. Yonath这三位科学家,他们在原子水平上显示了核糖体的形态和功能。三位科学家利用X射线结晶学技术标出了构成核糖体的无数个原子每个所在的位置。   在所有有机体的每个细胞内都存在DNA分子,它们包含的蓝图决定着一个人、一棵植物或一个细菌的外形和功能。但是DNA分子是被动的,如果没有其他东西存在,就不会有生命。   这些蓝图通过核糖体的作用被转变成活物质。依据DNA内的信息,核糖体制造蛋白质——运输氧的血红蛋白、免疫系统的抗体、胰岛素等激素、皮肤胶原质或分解糖的酶等。身体内存在成千上万种蛋白质,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它们在化学水平上构造并控制着生命。   理解核糖体最基本的工作方式对于科学地理解生命是重要的。这一知识可被直接应用于实践,比如,目前许多抗生素通过阻滞细菌核糖体的功能而治愈多种疾病。没有起作用的核糖体,细菌就无法生存。这就是为什么核糖体对于新抗生素来说是如此重要的一个靶标。   今年的三位获奖者均制造了3D模型,展示了不同的抗生素如何绑定到核糖体。这些模型如今被科学家们所应用以开发新的抗生素,直接帮助了挽救生命及减少人类的痛苦。
  • 盘点诺贝尔化学奖:共发104次 4女性获奖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0月8日在瑞典揭晓,美国科学家马丁· 卡普拉斯、迈克尔· 莱维特及亚利耶· 瓦谢尔因给复杂化学体系设计了多尺度模型而共享奖项。诺贝尔奖官方网站用数字解读了诺贝尔化学奖百年来的历史:   104次颁奖   自1901年至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项已颁发104次。其中,1916年、1917年、1919年、1924年、1933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这几年未颁奖。这是因为这些年份恰逢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化学领域没有足够重要的发现和突破,奖项顺延至下一年。   63人单独获奖   截止2012年,化学奖颁发给单独个人的为63次 23次该奖项为两人同得,18次该奖项由三人共享。   4名女性   在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的163人中,有4名女性。其中一位是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   最年轻:35岁   弗雷德里克· 约里奥· 居里是迄今获得物理学奖最年轻的人,1935年,35岁的约里奥与妻子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值得一提的是,其妻伊雷娜· 约里奥· 居里是曾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的长女。   最年长:85岁   2002年,85岁的约翰· B· 芬获诺贝尔化学奖奖。这使他成为目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年龄最大的人。   平均年龄57岁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者平均年龄为57岁。
  • 三人获诺贝尔化学奖 发明世界上最小机器
    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在瑞典皇家科学院揭晓。  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让-皮埃尔索瓦日、弗雷泽斯托达特、伯纳德费林加这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领域的贡献。  让-皮埃尔索瓦日出生在法国,目前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工作 弗雷泽斯托达特出生在英国,目前在美国西北大学工作 伯纳德费林加出生在荷兰,目前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工作。  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层面的微观尺度上设计开发出来的机器,在向其提供能量时可移动执行特定任务。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声明中说,这三位获奖者发明了“世界上最小的机器”,将化学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维度。  近年来,三位诺奖得主的成果已经成为全世界科研人员开发分子机器的“工具箱”,开创了分子机器的发展道路。目前已有科学家在轮烷的基础上建造出一个可以抓取并连接氨基酸的分子机器人 还有研究人员将分子马达和长聚合物相连,形成复杂的网络,将光能储存在分子中,有望开发出新型电池及光控传感器。  费林加在现场电话连线时说,得奖消息令自己“很震惊”,同时感到荣幸。他表示,荣誉属于全体科研合作者,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成就了如此骄人的成果。  费加林对其获奖成就解释说:“一旦在分子层面控制了运动,就为控制其他各种形式的运动提供了可能。这一研究成果为未来新材料的研发开启了广阔前景。”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3.33万美元),将由这三位获奖者平分。 据新华社  ■ 背景  诺贝尔化学奖  曾有171人获奖一人梅开二度  化学奖是众多诺贝尔奖中最重要的奖项之一,诺贝尔奖的发起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人就是一名化学家。诺贝尔的不少发明和成就,都是以化学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根据诺贝尔的遗愿,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化学领域做出最重大发现或进展的人”。  受战争和“宁缺毋滥”影响 八年未颁发  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至今总共颁发了107次。期间只有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1和1942这八年没有颁发。  诺贝尔奖奖项空缺,除了受到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之外,还受到了诺贝尔奖组委会“宁缺毋滥”的评奖理念的影响。  该奖项于每年12月10日,即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颁发。截至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共有172位获奖者。其中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在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历史上获得诺贝尔奖的总共只有171人。  在被颁出的106次诺贝尔化学奖中,有63次被颁给了单独的个人,23次同时颁给两人,21次同时颁给三人,三人是诺奖单项获奖人数的上限。  与居里一家“有缘”母女和女婿均获奖  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的平均年龄是58岁。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法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约里奥。1935年获奖时约里奥只有35岁。值得一提的是,约里奥的妻子是居里夫人的长女伊伦居里。1935年夫妇二人因在合成新型放射性元素方面有突出贡献,而被同时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化学家约翰芬恩200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已是85岁高龄,系最年迈获奖者。  此外,除了居里夫人的长女外,历史上还有3名女性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其中,有2人是单独得奖:居里夫人1911年获奖,此前在1903年,她已经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4年,英国生物化学家多萝西玛丽霍奇金因促进蛋白质晶体学发展而单独获奖。  最近一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是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2009年,她凭借在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与另外两人一同获奖。(宗和)  ■ 科普  “世界最小机器”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世界上存在小到只有千分之一头发丝粗细的机器吗?答案就是刚刚助力三位科学家摘得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分子机器。  人类是如何用自己一双大手来制造出需要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世界最小机器”?这是一个关于科学家们如何将分子成功连接起来并设计出从微型电梯、微型发动机到分子肌肉的故事。  第一步,索瓦日成功合成了一种名为“索烃”的两个互扣的环状分子,而且这两个分子能够相对移动   第二步,斯托达特合成了“轮烷”,即将一个环状分子套在一个哑铃状的线形分子轴上,且环状分子能围绕这个轴上下移动,并成功实现了可以上升高度达0.7纳米的“分子电梯”和可以弯折黄金薄片的“分子肌肉”   第三步,费林加设计出了在构造上能向一个特定方向旋转的分子马达,这个马达可以让一个28微米长、比马达本身大1万倍的玻璃缸旋转起来。有了这三步,分子机器就可以动起来了。  评选委员会表示,就像19世纪30年代,当电动马达被发明出来时,科学家未曾想过它会在电气火车、洗衣机等被广泛运用。而分子机器正如当年的电动马达一样,未来很有可能将用于开发新材料、新型传感器和能量存储系统等。据新华社  ■ 身边人看诺奖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后,针对三位获奖科学家在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领域的贡献,以及他们发明出的“世界上最小的机器”,记者询问了一些大学生和小学生,了解一下身边人对此有何看法。实习生 李晨晖  你认为“分子机器”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清华化学系(大一):分子机器应该是和传统的机器没有很大差别,都是一种能源做功的机器,但分子机器的尺寸非常小,且与传统机器的功能用途有所不同。  北外英语系(大三):分子机器应该是一种在分子层面制作出来的超小型工具吧,这种机器有分子结构,有一定动力系统。  小学生(五年级):非常非常小,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小,能够做很多大机器完成不了的事情。  你觉得机器最小能做到多小?  清华化学系(大一):分子机器可以做到纳米级别的大小,毕竟分子机器需要完成做功,所以还是需要一个比较大的分子才能具有机器的功能。  北外英语系(大三):机器即使做得再小也应该包含一些必要的结构。我知道的最小单位就是纳米了,分子机器也可以做到纳米级吧。  小学生(五年级):比芝麻还要小,比跳蚤还要小的,需要放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到。  对于分子机器的未来用途,你有何猜想?  清华化学系(大一):分子机器与分子生物学和仿生学密不可分,如果化学能够实现分子机器的合成,将能够在医疗、生化研究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北外英语系(大三):比如在医疗领域制造一种超分子的小车运送体内有用物质,在极其微小的空间里能够游刃有余地开展运输任务。  小学生(五年级):人的身体里有器官生病了,可以把这种小机器放进身体里去进行修复。
  • 重磅出炉:冷冻电镜技术摘得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
    p   北京时间10月4日下午5点45分,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Jacques Dubochet, Joachim Frank和Richard Henderson获奖,获奖理由是“研发出冷冻电镜,用于溶液中生物分子结构的高分辨率测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625c0b71-5e7f-41ad-9d31-c320ca1bbc44.jpg" title=" 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冷冻电镜领域的学者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获奖人简介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约阿基姆· 弗兰克(Joachim Frank) /strong /p p   德裔生物物理学家,现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他因发明单粒子冷冻电镜(cryo-electron microscopy)而闻名,此外他对细菌和真核生物的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弗兰克2006年入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美国国家科学院两院院士。2014年获得本杰明· 富兰克林生命科学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理查德· 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 /strong /p p   苏格兰分子生物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他是电子显微镜领域的开创者之一。1975年,他与Nigel Unwin通过电子显微镜研究膜蛋白、细菌视紫红质,并由此揭示出膜蛋白具有良好的机构,可以发生α-螺旋。近年来,亨德森将注意力集中在单粒子电子显微镜上,即用冷冻电镜确定蛋白质的原子分辨率模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雅克· 迪波什(Jacques Dubochet) /strong /p p   Jacques Dubochet, 1942年生于瑞士,1973年博士毕业于日内瓦大学和瑞士巴塞尔大学,瑞士洛桑大学生物物理学荣誉教授。Dubochet 博士领导的小组开发出真正成熟可用的快速投入冷冻制样技术制作不形成冰晶体的玻璃态冰包埋样品,随着冷台技术的开发,冷冻电镜技术正式推广开来。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冷冻电镜技术为何摘得201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撰文 | 何万中(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span /p p   ● ● ● /p p   2013年,冷冻电镜技术的突破给结构生物学领域带来了一场完美的风暴,迅速席卷了结构生物学领域,传统X射线、传统晶体学长期无法解决的许多重要大型复合体及膜蛋白的原子分辨率结构,一个个被迅速解决,纷纷强势占领顶级期刊和各大媒体版面,比如程亦凡博士、施一公博士、杨茂君博士、柳正峰博士所解析的原子分辨率重要复合体结构,震惊世界。 /p p   这场冷冻电镜革命的特点是:不需要结晶且需要样品量极少,即可迅速解析大型蛋白复合体原子分辨率三维结构。这场电子显微学分辨率革命的突破有两个关键技术:直接电子相机(其中算法方面程亦凡博士和李雪明博士有重要贡献)和三维重构软件。 /p p   引领这些技术突破的背后离不开三位冷冻电镜领域的开拓者:理查德· 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约阿希姆· 弗兰克(Joachim Frank)和 Jacques Dubochet分别在基本理论、重构算法和实验方面的早期重要贡献。 /p p   我本人与这三位科学家都有曾过面对面的交流,也是读他们的文章进入这个领域的,下面简要谈谈他们的贡献。 /p p   电子显微镜于1931年发明,但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滞后于材料科学,原因在于生物样品含水分才会稳定,而电子显微镜必须在高真空下才能工作,因此如何制作高分辨率生物电镜样品是个技术瓶颈。传统的重金属负染技术,可以让重金属包被蛋白表面,然后脱水干燥制作适合真空成像的样品,但这会导致样品分辨率降低(至多保存1.5纳米)。 /p p   1968年,英国剑桥大学MRC实验室的Klug博士和他的学生DeRosier开创了基于负染的噬菌体病毒的电镜三维重构技术(Klug 博士获1982年诺贝尔化学奖)。但如何保持生物样品原子分辨率结构又适合电镜成像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Robert Glaeser博士和他学生Ken Taylor 于1974年首次提出并测试了冷冻含水生物样品的电镜成像,可以有效降低辐照损伤对高分辨率结构破坏和维持高真空,实现高分辨率成像的新思路,这就是冷冻电镜(CryoEM)的雏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442c7203-8a0f-4566-88dc-f8fb79e6316a.jpg" title=" 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冷冻电镜样品制作流程,图片来自creative-biostructure.com /p p   1982年,Dubochet 博士领导的小组开发出真正成熟可用的快速投入冷冻制样技术制作不形成冰晶体的玻璃态冰包埋样品,随着冷台技术的开发,冷冻电镜技术正式推广开来。 /p p   在Klug博士提出的三维重构技术基础上,MRC实验室的Richard Henderson博士(物理学及X射线晶体学背景)跟同事Unwin 博士1975年开创了二维电子晶体学三维重构技术,随后应用该技术技术解析了第一个膜蛋白细菌视觉紫红质蛋白的三维结构,1990达到3.5埃,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工作,但是第一个类似的膜蛋白结构的诺贝尔奖还是被X射线晶体学家米歇尔于1988年夺走了。二维晶体最大问题在于很难长出二维晶体,因而应用范围很窄,且容易被X射线晶体学家抢了饭碗(本人刚入行第一个薄三维晶体项目就被抢了)。 /p p   上世纪90年代,Henderson博士转向了刚兴起的另一项CryoEM三维重构技术,即Joachim Frank 博士发展的单颗粒分析重构技术,无需结晶就可以对一系列蛋白或复合体颗粒直接成像,对位平均分类,然后三维重构。Henderson 博士凭借他深厚的物理学及电子显微学功底,以及非凡的洞察力,提出实现原子分辨率CryoEM技术的可行性,在理论上做了一系列超前的预见,比如电子束引起的样品漂移必须解决才能实现原子分辨率,为后期直接电子相机的突破指明了方向,他本人也投身于直接电子相机的开发。 /p p   因此,在这场电镜分辨率的革命中,Henderson博士是个不折不扣的发起者。另外,三维重构新算法的突破也有Henderson 博士的独具慧眼有关,Sjors Scheres博士在没有很强论文情况下被他看中招募到MRC后因为开发经典的Relion 三维重构算法大放异彩。 /p p   最后,我们再介绍一下发展冷冻电镜单颗粒三维重构技术的Joachim Frank博士,他也是物理学背景。Frank 博士是单颗粒分析鼻祖,单颗粒三维重构算法及软件Spider的作者。 /p p   Frank 师从德国著名的电子显微学家Hoppe博士,Hoppe学派主张对任意形状样品直接三维重构,后来的电子断层三维重构及cryoEM三维重构技术都与他的早期思想有关。Frank博士提出基于各个分散的全同颗粒(蛋白)的二维投影照片,经过分类对位平均,然后三维重构获得蛋白的三维结构,发展了一系列算法并编写软件(SPIDER)实现无需结晶的蛋白质三维结构解析技术。尤其在核糖体三维重构方面有一系列的重要开创性工作,可惜当年核糖体结构诺贝尔奖没有给他。现在给他在cryoEM单颗粒三维重构的一个诺贝尔奖,实至名归。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不务正业”的诺贝尔化学奖 /strong /span /p p   诺贝尔化学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 贝恩哈德· 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5个奖项之一,从1901年至2016年,共颁发了108次,拥有175位获奖者。 /p p   2007年-201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情况如下: /p p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 埃特尔,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贡献。 /p p   2008年:美国Woods Hole海洋生物学实验室的下村修、哥伦比亚大学的Martin Chalfie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钱永健因发现并发展了绿色荧光蛋白(GFP)而获得该奖项。 /p p   2009年:英国生物学家万卡特拉曼· 拉玛克里斯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美国科学家托马斯· 斯泰茨(Thomas A. Steitz)和以色列女生物学家约纳什(Ada E. Yonath)因在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中的贡献共同获该奖。 /p p   2010年:美国德拉威尔大学的Richard F. Heck、普渡大学的Ei-ichi Negishi以及日本仓敷艺术科学大学的Akira Suzuki,他们发明了新的连接碳原子的方法,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p p   2011年: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 谢赫特曼因准晶体的发现而获得20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p p   2012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 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 克比尔卡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p p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丁· 卡普拉斯、迈克尔· 莱维特和阿里耶· 瓦谢勒,以表彰他们在开发多尺度複杂化学系统模型方面所做的贡献。 /p p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埃里克· 贝齐格、威廉· 莫纳和德国科学家斯特凡· 黑尔,以表彰他们为发展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所作的贡献。 /p p   2015年:瑞典科学家托马斯· 林达尔、美国科学家保罗· 莫德里奇和土耳其科学家阿齐兹· 桑贾尔因在DNA修复的细胞机制研究上的贡献而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p p   有意思的是,自1901年首次颁奖以来,诺贝尔化学奖被多次颁发给生物、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物理等领域,可谓是“不务正业”。据统计,2001年至2016年,在已颁发的15个诺贝尔化学奖中,与生物相关的化学奖达10次之多。 /p
  • 197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利普斯科姆逝世 享年91岁
    197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教授威廉利普斯科姆(William Lipscomb)于4月14日因肺炎及并发症不幸逝世,享年91岁。 威廉利普斯科姆(图片来源:哈佛大学)   利普斯科姆于1919年出生,1941年从美国肯塔基大学毕业,同年进入加州理工学院攻读物理,1942年师从里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学习物理化学,1946年获理学博士。1946-1958年在明尼苏达大学任教,1959年任哈佛大学教授直至退休。   1976年,因在硼烷结构方面的研究贡献,利普斯科姆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 中国学者解读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10月10日,69岁的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57岁的布莱恩科比尔卡因进一步揭示了G蛋白偶联受体的内在工作机制,分享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而18年前,G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就曾令他们的发现者——两名美国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看清G蛋白激活过程   莱夫科维茨从1968年便开始利用放射性碘来寻找细胞接受信号的物质,这种物质后来被称为“G蛋白偶联受体”。他找到了多种受体,并将其中的“β-肾上腺素受体”从细胞壁抽出。上世纪80年代,年轻的科比尔卡加入了莱夫科维茨团队。   2007年,科比尔卡首次用T4溶菌酶融合法解析了β-肾上腺素受体的结构,该方法后来成为获取G蛋白偶联受体三维结构的常规手段。2011年,他又在这个受体被激活并向细胞发送信号时获得了三维图像。   “在此之前,一直没有人了解G蛋白偶联受体究竟如何激活G蛋白。”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评价,“这是一项划时代的工作。”   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裴钢指出,G蛋白偶联受体是细胞表面的信号接收器,是细胞生物学、分子药理学等学科里最基础的一类传导分子。同时,很大一部分药物都以该受体为作用靶点,激活机理研究将对未来药物研发有所助益。   早就被看好的研究   获奖者的名字被公布后,《中国科学报》记者拨通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的电话,他称自己曾在今年4月就非常看好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他分析,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不时地肯定化学和生物交叉的工作。鉴于G蛋白偶联受体本身及其结构解析的重要性,他认为,对于该受体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几乎肯定会获得诺贝尔奖。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王江云曾在与科比尔卡合作过的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工作,他也在第一时间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几个月来我一直向我的同事表示,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非常有可能获得诺奖。”   今年4月,科比尔卡受聘清华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当时,施一公曾给同事们写了一封邮件,在介绍完科比尔卡的工作后,他提到:“我个人认为,他今后5年之内很可能得诺贝尔奖。”   从他们身上学做真正的科学家   裴钢和山东大学医学院教授孙金鹏都曾在莱夫科维茨研究组里做过博士后,整个实验室都亲切地称莱夫科维茨为Bob。   “Bob是一个非常率真的科学家。”裴钢说,“争论时,整个走廊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不过他从来不以老师自居。”孙金鹏则认为:“Bob拿奖是实至名归,他多年的努力进取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终究得到了认可。”   施一公与科比尔卡则在两年前结识。“他是一个非常低调、非常认真的人,来清华的时间里,从早到晚都在实验室指导自己的博士后、博士生做实验。”   据裴钢介绍,近年来我国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越来越多,但由于起步较晚,仍在努力追赶先进水平。“我们的物质条件已经很好,更需要文化和精神上的建设,应从他们身上学做真正的科学家,孜孜不倦、默默无闻地工作。”   此外,施一公还透露,科比尔卡的妻子田东山是一名出生于马来西亚的华裔,两人“夫妻档”配合默契。“他的妻子称得上是幕后英雄,管理实验室、组织人员等工作都由她承担。”
  • 3名学者获诺贝尔化学奖 表彰其DNA修复研究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8762c5fa-e41f-4bf5-91a8-dbc962a0c974.jpg" title=" 201510071753304247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Tomas Lindahl、Paul Modrich和Aziz Sancar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p p & nbsp & nbsp 托马斯· 林达尔、保罗· 莫德里奇和阿齐兹· 桑贾尔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在DNA修复的细胞机制方面的研究。 /p p & nbsp & nbsp 托马斯· 林达尔出生在瑞典,保罗· 莫德里奇是美国人,阿齐兹· 桑贾尔是土耳其人。他们三人均分了今次的奖金。 /p p & nbsp & nbsp 另据中新网10月7日电 据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7日中午11时45分(北京时间7日下午5点45分),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在当地的瑞典皇家科学学院揭晓,托马斯.林道尔(Tomas Lindahl)、保罗.莫德里奇(Paul Modrich)以及阿奇兹.桑卡(Aziz Sancar)获奖。获奖理由是“DNA修复的细胞机制研究”。 /p p & nbsp & nbsp 颁奖词中写到,三人在分子领域绘制出了细胞如何完成DNA修复及保护遗传信息。他们的工作为活细胞功能的认知提供了基础知识,研究成果在未来甚至可以为癌症治疗发展提供很大帮助。 /p p & nbsp & nbsp 据此前报道,在今年引文桂冠奖的获奖名单中,研究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科学家们被认为是诺贝尔化学奖的最有力竞争者。 /p p & nbsp & nbsp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埃里克.贝齐格、威廉.莫纳和德国科学家斯特凡.黑尔,以表彰他们为发展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所作的贡献。 br/ /p p & nbsp & nbsp 诺贝尔化学奖是诺贝尔奖的一个奖项,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每年于12月10日,即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颁发。诺贝尔化学奖是为了表彰前一年中在化学领域有最重要的发现或发明的人。 /p
  •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45分,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Daniel Shechtman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准晶体”。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共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6万美元),由谢赫特曼一人独享。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达尼埃尔谢赫特曼(Daniel Shechtman)    非凡的原子“镶嵌”   在准晶体中,我们发现迷人的阿拉伯镶嵌艺术在原子水平的重现:规则但从不重复的模式。然而,准晶体构型的发现曾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因而Daniel Shechtman只得对已知的科学发起强烈的挑战。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化学家如何想象固体物质。   1982年4月8日的早上,一幅违反自然定律的图像出现在Shechtman的电子显微镜中。在所有的固体物质中,原子被认为均匀地分布在晶体中,并周期性地进行重复。对于科学家来说,为了获得晶体,这种重复是必需的。   然而,Shechtman眼前出现的图像却显示,该晶体中的原子排列模式是无法重复的。这种模式曾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就像不可能单纯用六角形制造足球,因为同时需要五角形和六角形。他的发现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在为自己的发现辩护期间,他被要求离开了自己的研究小组。不过,他的坚持最终迫使科学家重新考虑他们对于物质属性的概念。   非周期性“镶嵌”,比如在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和伊朗Darb-i Imam神殿中发现的中世纪伊斯兰镶嵌艺术,帮助科学家理解了准晶体在原子水平的特征。在这些镶嵌中,比如准晶体,模式是规则的——它们遵循数学法则——但它们从不重复自己。   当科学家描述Shechtman的准晶体的时候,他们使用一个来自于数学和艺术的概念:黄金比例。这一数字在古希腊的时候就已经引起了数学家的兴趣,经常出现在几何学中。举个例子来说,在准晶体中,原子间不同距离之比同黄金分割相关。   跟随Shechtman的发现,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中制造了其它种类的准晶体,并从来源于俄罗斯一条河流中的矿石样本中发现了天然准晶体。一家瑞典公司也从某种形态的铁中发现了准晶体。科学家们目前正在实验于不同产品中使用准晶体,比如煎锅和柴油机。   Daniel Shechtman,以色列公民。1941年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1972年从以色列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以色列理工学院菲利普托拜厄斯讲席教授。   ■ 人物 谢赫特曼的发现是科学界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勇敢挑战了当时的权威体系   ——美国化学协会主席纳西杰克逊   当我告诉人们,我发现了准晶体的时候,所有人都取笑我。   ——谢赫特曼   “那时,所有人都取笑我”   因为挑战当时的“常识”,谢赫特曼被斥“胡言乱语”、“伪科学家”   “胡言乱语”、“伪科学家”,当30年前谢赫特曼发现“准晶体”时,他面对的是来自主流科学界、权威人物的质疑和嘲笑,因为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准晶体”违背科学界常识。   “当我告诉人们,我发现了准晶体的时候,所有人都取笑我。”谢赫特曼在一份声明中说。1982年,41岁的谢赫特曼正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从事研究工作。   “的确,那时候的人们压根不会接受那种晶体的存在。”美国化学协会主席纳西杰克逊说,“因为他们认为这违反自然界‘规则’。”   因为这些“规则”被视为真理,胆敢“捋虎须”的谢赫特曼自然就备受排挤。   发现“准晶体”后,谢赫特曼花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试图说服他的同事,但一切均徒劳,没人认同他的观点。不仅如此,他还被要求离开他所在的研究小组。无奈之下,谢赫特曼只有返回以色列,在那里,他的一个朋友愿意帮助他,将“准晶体”的有关研究成果公开发表。   最开始,这篇论文也没能逃脱被拒绝的命运,但在谢赫特曼和他朋友的艰苦努力下,1984年,论文终于得以发表,也立即在化学界引发轩然大波。一些化学界权威也站出来,公开质疑谢赫特曼的发现,其中包括著名的化学家、两届诺奖得主鲍林。   “他(鲍林)公开说:达尼埃尔谢赫特曼是在胡言乱语,没有什么准晶体,只有‘准科学家’。”谢赫特曼后来说。   近30年后,勇敢质疑“常识”的谢赫特曼终于获得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认可。“谢赫特曼的发现是科学界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勇敢挑战了当时的权威体系。”纳西杰克逊说。   ■ 背景 固体家族“另类哥”   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科学界对固态物质的认识仅限于晶体与非晶体,而随着谢赫特曼的一次偶然发现,固体物质中一种“反常”的原子排列方式跳入科学家的眼界。从此,这种徘徊在晶体与非晶体之间的“另类”物质闯入了固体家族,并被命名为准晶体。   根据固态物质构成的原子排列规律,晶体内原子应呈现周期性对称有序排列,非晶体内原子呈无序排列。1982年4月8日,谢赫特曼在铝锰合金冷冻固化实验中首次观察到合金中的原子以一种非周期性的有序排列方式组合,具有这种原子排列方式的固体在当时理论下是不可能存在的。   由于原子排列不具周期性,准晶体材料硬度很高,同时具有一定弹性,不易损伤,使用寿命长。鉴于其“强化”特性,准晶体材料可应用于制造眼外科手术微细针头、刀刃等硬度较高的工具。此外,准晶体材料无黏着力并且导热性较差,其应用范围还包括制造不粘锅具、柴油发动机等,应用前景广阔。   附:诺贝尔奖网站官方公告   5 October 2011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has decided to award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for 2011 to   Daniel Shechtman   Technion -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ifa, Israel   "for the discovery of quasicrystals"   附录:近1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2011年,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而获奖。准晶体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准晶体的发现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固体物质结构的原有认识,由此带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广泛应用于材料学、生物学等多种有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领域。   2010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日本科学家根岸荣一和铃木章因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成果而获奖。这一成果广泛应用于制药、电子工业和先进材料等领域,可以使人类造出复杂的有机分子。   2009年,英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贡献而获奖。   2008年,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7年,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因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而获奖。   2006年,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5年,法国科学家伊夫肖万、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罗克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领域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4年,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因发现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而获奖。   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因在细胞膜通道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而获奖。   2002年,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因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的方法而获奖。
  •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做客中山大学
    12月2日,中山大学医学院迎来了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达约纳特。讲座开始前一个小时,通道里已是人头涌涌。约纳特配得上这种礼遇,这位女科学家在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取得的成绩,让世人瞩目。当晚,约纳特教授在下榻的酒店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专访。   阿达约纳特教授在中山大学医学院演讲   科研没有配方可遵循   羊城晚报:你开始这个研究(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时候是否得到公司的资助,是否有把研究转换成产品的想法?   阿达:在开始的时候,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研究,没有人相信我的思路(利用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来探索核糖体的立体结构),也没有公司资助。当我的研究开始涉及抗生素,那些公司才开始表现出兴趣来。研究刚开始有眉目,需要进一步的发展,而那些公司更希望我们可以加快步伐。项目开始25年后,我才发现我们有资源去做一些外面公司完全不明白的研究,而不仅仅是为了出产品。我们团队在研究选题上不仅仅注重应用,还注重基础研究,这与公司的需求并不对立。   现在,我的团队有足够的经费可以做我感兴趣的研究。如果有公司对我的研究方向有兴趣,便可合作。我不喜欢那些想要和我合作却对有诸多限制的公司,因为科研不像做蛋糕,没有配方可遵循。   羊城晚报:您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抗生素研究跟医药业有很密切的关系,获奖后有没有公司找上门?   阿达:我获奖还不到一年。我的研究离具体抗生素产品出产估计还要15年。如果我们15年后相见,估计我能告诉你。其实这跟诺贝尔奖没有太大关系,这只跟具体研究有关。我们开始研究的时候,我们考虑是出于生产产品还是出于兴趣,我们希望能够两者兼顾。   男女科研能力无区别   羊城晚报:你怎么看待诺贝尔科学类奖项中获奖女性明显少于男性这个现象?   阿达:首先我不觉得科研上男女能力有别。但是在二三十年前,因为社会的各种阻碍,很少女性从事科研。而现在从事科研,例如医药科研的女性明显增多。只是从事科研的男性更多,所以他们拿奖多。   羊城晚报:你遇到过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阿达:很难回答。每次问题来的时候都显得很大,像阿尔卑斯山一样。我遇到过的最大的问题,我想是如何让其他人相信我的研究方法是有效的,我一共花了15年来证明。15年后,就开始有人仿效我们的研究了。   诺贝尔奖不需被神化   羊城晚报:你喜欢“居里夫人第二”这个称谓么?   阿达:不喜欢。第一,这个称呼属于居里夫人的女儿,她也是个科学家 第二,我就是我。居里夫人或许会喜欢我,也或许不喜欢我,而在我眼中,居里夫人是个巨人,我只是个普通人。   羊城晚报:科学研究是不是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阿达:诺贝尔奖仅仅是一个奖,代表不了什么。诺贝尔基金会想要做得最好,但也不能顾及所有顶尖的科学家。他们并不是无所不知的,只有在实验室里面有所发现,才是最好的奖项。当我第一次发现核糖体的结构的时候,那就是我获得的最大的奖项。诺贝尔奖仅仅是诺贝尔奖,不需要神化。   巨变的广州充满机会   羊城晚报:您此次广州之行除了来分享学术成果外,有没有带来合作项目?   阿达:我没有,但是其他人带来了很多合作项目。我只有一个人,做不来那么多。但是我回去会思考能够开展合作项目。我认为中山大学的医学院有非常良好的合作环境。   羊城晚报:您对广州的印象如何?   阿达:我曾在1986年到过广州,这次亲眼目睹到了广州的巨变。广州是一个充满着机会的城市,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许多机会。今天上午我和你们的汪洋书记进行了会面,相信此后在以色列和广东之间的合作会越来越多。   人物简介:阿达约纳特,以色列科学家,因“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约纳特1939年出生于耶路撒冷,1970年她组建了以色列第一个蛋白晶体学实验室。2008年,约纳特因在细菌抗药性方面的研究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实验室中的成都小伙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委员会将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瑞典科学家托马斯· 林达尔、美国科学家保罗· 莫德里克和拥有美国、土耳其双重国籍的科学家阿齐兹· 桑贾尔,以表彰他们在基因修复机理研究方面所作的贡献。评选委员会当天发表的声明说,获奖者的研究成果在分子水平上描绘细胞如何修复基因并维护遗传信息,为科学界提供了关于活细胞功能的基本知识,其中的一些发现可被运用到抗癌新疗法研发方面。 /p p   昨天晚上7点,邛崃热电厂退休工人胡宪昌收到儿子胡晋川发来的一条微信,微信中关于阿齐兹· 桑贾尔等三位科学家获诺贝尔化学奖的新闻让他脸上写满了兴奋。 /p p   三位科学家中,胡宪昌对阿齐兹· 桑贾尔的名字感到兴奋,因为他的儿子胡晋川从2012年去了美国后,对阿齐兹· 桑贾尔教授和他的研究领域很熟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44435628490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noimg/c401f736-4572-4621-a3da-69d63a2b1e4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桑贾尔和胡晋川(后排左起第三)等4位中国科研人员合影 /p p    strong 人物 /strong /p p   胡晋川 /p p   成都邛崃人,父亲为邛崃热电厂工人 /p p   2000年毕业,胡晋川如愿以偿考入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p p   大学毕业后,他被保送进中国科学院,搞起了微生物研究 /p p   2012年留学美国,在阿齐兹· 桑贾尔的实验室里做研究员 /p p   strong  喜欢运动 放学后打盘乒乓才回家 /strong /p p   昨日,胡晋川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发了一条微信,给远在四川邛崃的父亲。60岁的胡宪昌收到了信息,是标题为“3位科学家分获诺贝尔化学奖”的新闻,胡宪昌第一时间将新闻分享到了朋友圈。 /p p   在胡宪昌的眼中,儿子从小就对数理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一问梦想就是“科学家”。胡宪昌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和妻子都是普通工人,从2012年到美国留学后,儿子还没回过老家,“他妈妈去美国帮着带孙子,我至今还住在热电厂快要拆迁的老宿舍。” /p p   胡宪昌表示,胡晋川喜欢运动,每次放学后他都不会忙着回家,而是和同学一起在学校里打盘乒乓球,胡宪昌并不认为儿子是贪玩,默许了他这个习惯。 /p p   strong  文科也好 理工男自编自导历史剧 /strong /p p   “胡晋川嘛,在他后面还没人高考考得比他好的!”听到学生的名字,邛崃一中的数学老师张卓海还能一口说出他高考名次,“当年高考成绩全省第5名。” 张卓海说,在高考之前,他还参加了一次全国数学联赛,也杀入了全省的前几名。为此南开大学数学人才基地班准备保送他进入大学深造,胡晋川还是拒绝了。 /p p   “他说他的兴趣不在数学专业上,他喜欢生命科学。” 张卓海说,2000年毕业,胡晋川如愿以偿考入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学毕业后,他被保送进了中国科学院,搞起了微生物研究。 /p p   虽然选择了理科,文科照样不示弱,张卓海至今都记得,一次政治考试中,同班同学都已经早早离开,最后留下了他一个人。“他是理科生,文科成绩不计入成绩,但他不走过场。”张卓海说,胡晋川文科成绩好,在大学的时候还自编自导了一台历史剧,并在上面扮演了角色。 /p p   在班上,胡晋川是班上为数不多享受“特权”的学生。学习上“跑得快”,胡晋川总是喜欢超前学习,老师也对他因材施教,允许他在自己上课时看专业方面的书籍。 /p p    strong 研究领域 桑贾尔教授是代表人物 /strong /p p   诺贝尔化学奖颁布后,胡晋川感到意外,看着公布的三位科学家的照片,他兴奋地指出,“第三位是阿齐兹· 桑贾尔教授!完全没有预兆,昨天他还在跟我们评论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p p   阿齐兹· 桑贾尔的实验室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大学(UNC)教堂山分校遗传医学大楼内,2012年的夏天,胡晋川来到了这里,3年时间他对阿齐兹· 桑贾尔教授和其研究领域很熟悉。 /p p   胡晋川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这次诺贝尔化学奖应该是颁给了这个领域,阿齐兹教授是其中一个代表”。据他介绍,他们所研究的只是细胞修复基因这一机制中的具体过程和方式。 /p p   胡晋川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比如人体内的细胞每天都在进行分裂,按理说DNA分子会遭到破坏,然而,人类的基因并没有被打乱,反而保持了一个完整的状态,这说明细胞有修复自身DNA的机制。目前实验室正在做基因组方向的研究,在远景的计划中,他们的研究主要是指导抗癌药物的开发,对预防癌症、治疗癌症起到重要作用。 /p p    strong 谈诺奖得主 /strong /p p strong   获奖纯属“无心插柳柳成荫” /strong /p p   正如胡晋川当初选择了生命科学,而没有选择数学这一强项,他只是遵从了自己内心的兴趣。他从阿齐兹· 桑贾尔教授的成功上也看到了这一点。还是博士后的时候,阿齐兹· 桑贾尔就对细胞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一次在对大肠杆菌进行研究时发现,经过紫外线照射的细菌,如果再用可见蓝光照射,细菌可以起死回生。好奇心让他发现了光解酶的作用,并揭示细胞如何运用这一机制来修复紫外线对基因造成的损害。 /p p   胡晋川还提到,阿齐兹· 桑贾尔一直给他们强调,不要认为不能发表好文章的领域就不去研究,做科学忌讳浮躁。胡晋川表示,这次获得诺贝尔奖,有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味道,“前一天他还在跟我们评论诺贝尔医学奖的价值。” /p p    strong 诺奖得主一度找不到工作 /strong /p p   胡晋川评价阿齐兹· 桑贾尔,用的第一个词就是“勤奋”。“虽然已经70岁了,大多数时候都能够在实验室看到他的身影。”胡晋川透露,在成功的背后,阿齐兹· 桑贾尔经历了不少挫折,博士毕业后,一度找不到工作,最后在耶鲁大学做一个技术员,后来辞职辗转了很多地方,都没找到栖息之所,最后才在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找到了一份工作。 /p p   “他对我们不是那么严格。”胡晋川笑着说,平时周末都不会喊大家加班。在阿齐兹· 桑贾尔获奖后,学校还奖励了一个永久免费的车位,不过阿齐兹· 桑贾尔表示自己不开车。“他都是走路上下班。”胡晋川透露,阿齐兹· 桑贾尔年轻时还差点入选土耳其青年足球队,“他的确很喜欢体育运动,重要的赛事都不会错过。” /p p strong   对话胡晋川 /strong /p p strong   “找准方向,坚持努力,总会有所收获” /strong /p p   问:能够在这样一个实验室工作,你觉得其中能够获奖的关键是什么? /p p   胡晋川:我想说的是,坚持和努力对所有人都很重要。以阿齐兹· 桑贾尔教授来说,他肯定比大多数人都聪明,更重要的是,他也比大多数人都勤奋。天赋有高低,但是只要找准方向,坚持努力,总会有所收获。 /p p   strong  问:到了美国过后,研究上遇到什么瓶颈没? /strong /p p   胡晋川:我在这边总体来说比较顺利,当然也有困难和挣扎的时候。前半年我曾经不知道方向在哪,还好第二年初有一个实验成功了,解决了一个实验室10多年没解决的问题。然后第二年年底的时候我建立的新方法效果太差,试了半年没进展,都快放弃了,还好有一天突然想到一个改进方法,才坚持下来了。总的来说做科研失败总比成功多,没有一颗百折不挠的心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p
  • 专家解读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
    p   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于DNA修复的机理研究。获奖者分别是来自瑞典的托马斯.林达尔(Tomas Lindahl)与美国的保罗.莫德里(Paul Modrich)和土耳其的阿齐兹.桑贾尔(Aziz Sancar)。 /p p   其中,托马斯.林达尔是中国科学院海外特聘研究员。 /p p   诺奖委员会称,三位科学家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细胞如何修复损伤的DNA以及如何保护遗传信息,为我们了解活体细胞是如何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认识,有助于新癌症疗法的开发。 /p p strong   对探索生命本质意义重大 /strong /p p   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后,人们一度认为DNA是固定不变的结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斯德哥尔摩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托马斯.林达尔发现,DNA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稳定,而是会在紫外线、自由基及其他外部条件影响下发生损伤。但是,DNA的特殊性在于,它是细胞中唯一可以在受损后被修复的分子。正是由于一系列的分子机制持续监视DNA,并及时“修修补补”,我们体内的遗传物质才免于崩溃瓦解,生命体相的对稳定状态才得以维持。 /p p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研究员杨运桂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修复”机制确保了维持生命存在的遗传物质DNA的稳定性,这一机制是维持生命体健康的根本。“可以说,托马斯首先发现了DNA损伤的现象以及修复的机制,都是生命最本质的科学问题。”杨运桂指出。 /p p   研究陆续发现,生命体的衰老、癌症和许多重大疾病都和基因组不稳定有关。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牛登科看来,深入研究DNA的损伤和修复机理对了解相关疾病的起源、降低某些遗传病的发病率、降低DNA的损伤率和突变率至关重要。“未来,甚至有望为遗传病人进行定向的基因治疗。”牛登科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p p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孔道春也表示,在应用方面,DNA修复还将有助于基因检查,可能突破对癌症的早期诊断和预防的难题。 /p p strong   三种路径奠定基础 /strong /p p   “从重要性来讲,与DNA修复的研究早就该获奖了。”孔道春,诺奖桂冠姗姗来迟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在这个领域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科研人员实在太多。 /p p   孔道春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上述三位获奖者分别发现了三种不同DNA损伤的修复路径:碱基脱落、碱基错配以及嘧啶二聚体,并且最早发现了参与各损伤修复的酶。这三种路径的发现,奠定了当今DNA修复领域研究的基础。 /p p   “他们三人不仅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在后续的机理研究中也长期走在世界前沿。”孔道春评价。 /p p   例如,除了DNA损伤和修复现象外,托马斯还发现了多种DNA碱基切除修复和核苷酸切除修复重要基因,及这些修复基因的缺陷与人类疾病包括“着色性干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关联。这些成果打开了DNA修复研究领域的大门。 /p p   在牛登科看来,与发现DNA双螺旋分子的沃森和克里克不同,这几位科学家也许并没有一篇划时代的论文,他们获奖,凭借的是数十年如一日,在特定领域里做着领先于世界的研究。“每一篇论文都保持着较高的质量。” /p p    strong DNA修复在中国 /strong /p p   2005年,杨运桂来到英国癌症研究署从事博士后工作,他的导师便是皇家科学院院士托马斯.林达尔博士,成为托马斯的关门弟子。杨运桂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托马斯不仅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好学术导师,还是一位杰出的科学管理者。他领导卡莱尔学院(Clare Hall)研究所一共招收了不到20位独立研究员,就产生了10多名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两位诺奖获得者,包括2001年获得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的蒂姆.亨特(Tim Hunt)。 /p p   在杨运桂看来,托马斯不仅在科学上非常严谨,还很关心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知道我带着全家在英国工作,特地为我涨工资。”2008年,杨运桂结束了在托马斯实验室的博士后生涯。托马斯告诉他,“我支持你回中国发展,为中国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贡献你的力量。” /p p   不久后,杨运桂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来到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从当初建立实验室到如今的一些科学研究方向和细节,托马斯一直站在我身后,支持着我。”杨运桂对导师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p p   孔道春与保罗.莫德里师出同门,虽然他入学时莫德里早已离开,但他对这位前辈的治学严谨也深有耳闻。孔道春说:“他们都具备对科学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更善于把握科研的发展方向,总是知道什么问题最重要、最值得研究。” /p p   目前为止,托马斯三次来到中国进行学术交流和指导。最近一次在2014年,他来到中国参加第四届DNA损伤应答与人类疾病国际研讨会时,曾向与会者表高度评价了中国学者在该领域中取得的进步。 /p p   “国内的学者正在这个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中开展越来越多的原创性研究。”杨运桂说,他回国时,国内只有不超过20个研究组开展与DNA修复领域直接相关的研究,如今不少于80余个研究组参与了这个重要前沿基础领域的研究。 /p
  • 2022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化学奖预测,谁将摘走诺奖桂冠?
    一年一度的诺奖季即将开始,这是全球科学界的盛事。尽管鲜有国人获奖,但我们对这个奖项的重视和关注丝毫没有减少。今天我们大胆预测一下今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以及化学奖,同时帮助我们科普一下在国际科学这个大舞台上,有哪些科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科研水平与它们差距多大?2020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HCV发现(属临床领域)、2021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感觉受体(属基础领域),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又会花落谁家?基于诺贝尔医学奖领域分配规律(基础:临床为2:1),因此推测今年高概率仍会在基础领域,综合过去30年内基础领域发展情况,这里给出2022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三个组合预测。01生物化学组合自2009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端粒酶发现以来,生物化学领域近期还未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应该予以考虑了。目前,组蛋白修饰和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性逐渐得到认可,因此在该方向做出重要贡献的三位科学家:1、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格伦斯坦(Michael Grunstein)(1988年证明组蛋白与基因表达调控相关)2、洛克菲勒大学艾莉斯(David Allis)(1996年发现组蛋白乙酰转移酶)3、哈佛大学施瑞伯(Stuart Schreiber)(1996年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他们都是诺奖的热门人选。备选:微小RNA发现者:安布罗斯(Victor Ambros)、鲍尔库姆(David Baulcombe)和鲁弗肯(Gary Ruvkun)。02细胞生物学组合细胞生物学是近十年来诺贝尔医学奖重点青睐领域,从iPS到囊泡运输,从细胞自噬到低氧信号,都是诺贝尔医学奖关注的热点,因此今年再次颁发给这个领域的机率也很高。综合细胞生物学各分支发展,内质网未折叠蛋白应答发现是较为重大的科学突破,而做出重大贡献的两位科学家:京都大学森和俊(Kazutoshi Mori)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瓦尔特(Peter Walter)(1993年同时筛选到未折叠蛋白应答基因),他们今年获奖机率较大。备选:mTOR发现者瑞士巴塞尔大学霍尔(Michael Hall)和磷脂信号通路发现者威尔康奈尔医学院坎特利(Lewis Cantley)。03情怀组合诺贝尔奖不仅仅是科学贡献比拼,有时候还需要考虑到人情世故,因此对于一些较为年迈的科学家可能会有特别照顾。这一组合的三位科学家为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尚邦(Pierre Chambon)、美国索尔克研究所埃文斯(Ronald Evans)和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罗德(Robert Roeder),以表彰他们在转录因子领域的先驱性贡献。尚邦出生于1931年,今年已91岁高龄,如能获奖,也将打破劳斯(87岁,1966年获奖者)保持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奖年龄最大记录,近几年物理奖和化学家先后都有年龄近百科学家获奖并打破纪录(物理奖是96岁,化学奖是97岁),医学奖则多年未有突破,今年有望改观。尚邦属上世纪古典科学家代表,多个领域都做出卓越贡献,如最终错失也可能是诺贝尔奖一点小遗憾。备选:B细胞和T细胞发现者库珀(Max D. Cooper)(89岁高龄)和米勒(Jacques Miller)(91岁高龄)。上面这些预测主要基于2022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基础医学领域,若颁发给临床领域,则赫赛汀发明者、他汀发现者和fMRI发明者等机会很大。这里一并预测下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去年按规律原本应颁发给生命科学领域,最终却授予有机合成,这也预示着今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奖机率会进一步增加以符合生命科学越来越被偏爱的趋势,如这个前提成立,今年最有机会的是两个组合PK。04偏基础的分子运动机制研究团队三位科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斯普迪赫(James Anthony Spudich)、德克萨斯大学希茨(Michael Patrick Sheetz)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韦尔(Ronald David Vale)。他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研究深化和拓展对肌肉收缩和分子内物质运输机制的理解和认识,自2015年化学奖颁发给机制研究以来,一直都是授予应用领域,今年有望改变。05偏应用的mRNA疫苗研究团队两位科学家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和魏斯曼(Drew Weissman)。两位科学家发现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去年就被寄予极高厚望,但最终未能获奖,但也有意外收获,那就是今年继续横扫各项科学大奖(通常获得诺贝尔奖后就很难再获其他“小奖”),鉴于mRNA疫苗的热度和新冠肺炎疫情的现状,今年获奖概率仍然较高。不管谁获奖,我想应该都是对全民的一次很好的科普。这次盛事也让我们看到国内科研水平与他们的差距。不难否认的是,诺奖是奖励过去一段时间做出的重大成果,近些年中国的科研水平增长很快,期待不久的将来也会有诺奖级科研成果出来。
  • “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设立
    全球首屈一指的装饰漆、工业涂料及特殊化学品公司阿克苏诺贝尔12月1日在上海宣布,与中国化学会携手合作,将其倍受业界重视的“阿克苏诺贝尔科学奖”引进中国,以表彰中国出类拔萃的化学科研人才。   这个名为“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的大奖将涵盖三个领域,分别颁发给在材料科学、化学、科学测量与分析学领域成就斐然、在进行创新性研究方面有卓越贡献的本地科学家。   该奖项将每两年举办一次,每次颁授给三位在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表征、胶体化学、绿色化学与新型材料科学科研工作有杰出表现的科学家,每位得奖者将获得奖金10万元人民币和荣誉证书,每届奖励将在中国化学会年会上颁发。   阿克苏诺贝尔科学奖(AkzoNobel)设立于1970年,该奖项每年颁发一次,每次颁发给一个团队或着个人以表彰他们在跨学科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自1999年以来,该奖项的颁奖典礼轮流在瑞典和荷兰两地举行。在荷兰和瑞典,该奖项的评审团分别由荷兰皇家科学及人文学会(The Board of the Royal Holland Society of Sciences and Humanities)和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Engineering Science)的科学家组成。   候选人可以由中国化学会理事两人以上、学科或专业委员会、地方学会分别推荐,评选工作由中国化学会召集的独立评审委员会主持,并确定获奖人。评选结果经中国化学会和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确认后公布。若无符合条件的候选人,奖项可不予以颁发。   据了解,推荐截止日期为2009年12月10日至2010年1月10日,公布获奖者时间为2010年6月20日,首届颁奖仪式将于2010年6月20日在中国厦门举行。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