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仪器信息网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专题为您整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话题讨论。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相关的论坛

  • 【讨论】撤销造假奖项——国家科技进步奖“进步”了?(3楼进展)

    “科技部日前发布公告称,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的推荐材料中,存在代表著作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的问题,根据规定,决定撤销该项目所获得的奖项,收回证书,追回奖金。西安交大能动学院原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连生,为该科技进步奖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为此《新华每日电讯》发表文章国家科技进步奖“进步”了我不经想问,当初评奖的时候干什么去了?我国科研靠拨款的体制还要继续到什么时候?光靠取消造假奖项改变的了目前的学术不端状况吗?您认为着这现象屡次出现的根源在哪里?欢迎踊跃发言,期待您的精彩评论!-----------------------------------------------------------------------------------------------------注:国家科技奖含金量十足,是由国务院授予的、代表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最高奖项,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公正性和影响力。我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 胡新根:一篇CNS论文相当于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

    因为在学校规划部门工作,平时经常接触到一些学校教学科研政策法规制定方面的议题,需要参议。最近拿到一个重要议题,是关于学校科研奖励政策的。原来的政策文件运行好几年了,现在形势发生了某些变化,需要及时修订,是好事。这里面遇到的问题的多样性及复杂性我就不说了,随感而发,只谈谈论文奖励与成果(获奖)奖励之间的平衡问题。举个实例:发表一篇CNS论文(Science\Nature\Cell),奖励标准是否能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一样?有关调研发现,许多高校对CNS论文都有力度很大的奖励。例如,某985和211高校的标志性科技成果培育实施办法中规定,以本校为第一作者单位及通讯作者单位发表CNS论文,其研究团队和小组在2个聘期内可不进行岗位考核,岗位津贴在原来基础上至少提高一个级别,同时奖励科研经费50-100万元(其中20万元为现金奖励)。而对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的,二等奖只在国家奖励10万元的基础上再配套奖励18万,一等奖及以上奖项则奖励科研经费100-200万元(其中现金奖励20万元)。另有几所某省属的地方高校,对CNS论文则分别奖励几十万到80万元、100万元不等。如此看来,发表一篇第一作者单位及通讯作者单位的CNS论文,似乎要远比获得一项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值钱。当然,这与这些高校的科研实际情况及导向有关,如果国家二等奖及省部级奖不稀罕了,就会稀罕起CNS论文;如果两者都稀罕,就会两者都重视。毕竟奖这个东西的影响力基本限制在国内,比如《中国大学排行榜》,国外也许根本不认可这个;而CNS论文则另当别论,在国际上都具有广泛深刻的影响,更会影响大学的国际排名。所以说,一个有远见卓识的大学校长,也许更关注教师们CNS论文和其它高水平的SCI论文的发表。在国内获几个国家三大奖或省部级的奖,也许能使这个学校脸上有光,上面考核起来也好看,但未必会光彩照人到国际上。而如果有教师在CNS级别的刊物上发表论文,则是一件有国际学术影响的大事,对学校声誉来说具有长远的利害关系,不能不引起重视。至此,我也有个想法,就是认为,对于基础研究来说,获奖可能不是一个高校科研工作的终极目的,而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哪怕不是SCI的,只要是原创性的东西,才是一个高校科研工作的根本。有了好的论文,才有获奖的可能,至少基础研究是如此。绝大多数诺奖的获得不就是凭原创性工作的论文吗?也不一定是SCI,是吧?一般来说,基础研究的东西很难包装,靠的是长期的学术影响力,靠的是论文的积累。而一些称为“科技进步奖”的奖项,有些个还真让人免不了要质疑是包装、拼凑起来的,甚至是幕后策划、公关出来的,有点诡秘,所以“合作”单位特多,典型的“拉郎配”。当然,技术发明奖倒是“干货” 居多,很少有“水货”出现,类似于面向基础研究的自然科学奖。

  • 【转帖】三鹿奶粉的科技进步奖何时撤

    2008年1月8日,三鹿集团“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项目”,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当地媒体以“一举夺得中国乳业界20年来空缺国家科技大奖的局面终于被打破”为题作了报道。现经查证,这项所谓“成果”的获奖人是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等罪犯。在奖项中,称该成果“集全集团5个技术中心和实验室的科研力量,历时8年完成,成果凝聚了三鹿人的聪明才智。”不一而足的造假、吹嘘,披着科技的时装,使人受骗上当!骗取国家级的科技进步奖,不仅危害了数十万名娃娃,更损害了科技进步奖的声誉,挑战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权威和公信力。他们把“三聚氰胺”“配套”在奶粉中,就成了“技术”,冠以“创新与集成”。他们为何要冒风险拿奖?因为国家奖有巨大的广告作用,以此来获取更大的效益。 在2009年3月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时,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马大龙教授质疑含有三聚氰胺婴幼儿配方奶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他说:“这一现象损害了国家科技奖励的尊严,暴露出科技奖励制度的某些弊端。”对此,马大龙认为,有必要反思并改革我国科技奖励制度。 马大龙剖析,由于我国科技奖励体系依附于行政体制,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难免受到行政干预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影响。一些科研人员一方面不得不频繁地从事“成果包装”、“人情公关”等事务,另一方面又在拼命追赶科研进度,长期处在这种状态下的科研人员身心疲惫,连专心从事科研活动都难以做到,更别说创造出一流的成果。科技评奖有水分,原因之一是有些评奖人为不懂装懂的“专家”,主持评奖的是官员自己。面对专业问题,似是而非。原因之二是评奖规则不合理。例如要申报国家奖,必须先申报地方奖。有的地方的评奖标准中有一条“对本地区有什么贡献”,不然就扣分。三鹿奶粉就是如此。原因之三是浮夸。为了获奖,进行虚假包装,把几个项目包装在一起,完成所谓“集成创新”。原因之四是夸大。中国乳制品行业协会的相关人士说:“三鹿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表明中国乳品企业婴幼儿配方奶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国家科技进步奖是代表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最高奖项,获奖者都是在当代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创造突出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公正性和影响力。现在,国家科技部把造假的科技成果公开撤销,清本正源,顺了民心。“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被骗取的国家科技进步奖是否被撤销,我们拭目以待。

  • 【原创】抽奖:二等奖公布!恭喜恭喜呀!

    【原创】抽奖:二等奖公布!恭喜恭喜呀!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8/201008181103_237173_2134598_3.jpg第二轮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到了!马上是我们的抽奖环节啦。。。这次抽取的是二等奖,我们的二等奖奖品是RIGOL数码相框.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8/201008181105_237174_2134598_3.jpg我们会从参与在线发布会的观众中随机抽取两名幸运观众,请大家敬请期待!===============================================================幸运儿出炉了!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05.gif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05.gif他们是:李** 手机号:139北京普源8070张** 手机号:159北京普源0029恭喜以上两位,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与您取得联系,并将礼品送出。==============================================================

  • 【原创】浙江省喜获8注“双色球”二等奖

    4月14日晚,“双色球开奖直播后”今年第42期开奖,我省喜获8注二等奖,单注奖金达27万多元。 据省福彩中心机房检索,8注二等奖由温州中得4注,金华2注,杭州、宁波各1注。其中,在温州瑞安市瑞光大道1081号、站点编号为33035729的福彩投注站,一位幸运的彩民仅花了4元钱自选2注号码,就收获了1注27万多元的二等奖,真是非常的幸运。http://zx.8791.com/ssq/ 该期“双色球”投注总额为3.9亿元,全国中出7注单注奖金848万元的一等奖,二等奖中出131注。开奖过后留给彩民最大的惊喜是:奖池累积资金仍保持在亿元以上,达到1.9亿元,下期“双色球”开奖高等奖将实行“523”派奖,一等奖单注奖金最高可达1000万元。

  • 【资料】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中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7日在北京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一项中药提取先进技术科研成果--“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中药有效成分产业化应用”发明技术获得200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记者从中华中医药学会了解到,这是中药技术成果首次获得高级别国家技术发明奖励,也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史上目前获得的最高发明奖项,它使中药现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并开辟了巨大的产业化前景。 超临界萃取是世界范围内近30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尤其在“能源危机”紧迫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此项技术在化工、能源、燃料、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更引起持续关注。近年来我国实施中药现代化进程,超临界萃取技术被列为中药高效提取分离现代化的关键新技术,其开发与产业化形成了“热点中的热点”。特别以非极性的二氧化碳为萃取剂,由于不燃、无毒等,非常适用于中药脂溶性有效成分的萃取分离。 由浙江中医药大学李大鹏教授领衔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中药有效成分产业化应用”国家重大课题历经十年艰辛攻关,解决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中药成分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成功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打破了我国中药制备以往以液体溶媒提取的传统工艺技术,尤其使原来以丙酮、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以石油为原料制备)提取中药脂溶性成分改用了成本低廉、节能又环保的二氧化碳气体提取分离,在中药领域开启了产业化应用的前景。在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200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投入正式生产,至今产品合格率100%。应用这项技术使产品得率提高了13.3%,生产工时由原来的112小时缩短到2.5小时,成本降低22%,一个产品每年就可为国家节省10万余吨石油能源,并且有效避免了环境污染。 超临界萃取技术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技术发明专利,专家们一致认定这项技术“在国内、国际的中药工业化应用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具有示范作用”。2005年,这项成果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转帖】新兽药“喹烯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4月28日,在甘肃省召开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新兽药‘喹烯酮’的研制与产业化”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喹烯酮”是目前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兽用化学药物饲料添加新产品,也是建国以来第一个获得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的兽用化学药物。该产品填补了国内外对新型、高效、无毒、无残留兽用化学药物需求的空白,具有显著促生长效果,对猪、鸡、鱼增重率分别提高15%、18%和30%,使畜禽的腹泻发病率降低50%~70%。“喹烯酮”可完全替代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毒性大、残留量高的动物促生长剂喹乙醇,现已在33个省市区的猪、鸡、鸭和水产动物上推广使用。  “喹烯酮”的应用,有利于安全性动物源食品生产,可增强我国动物性食品的出口创汇能力,促进我国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畜牧养殖业广泛使用的兽药新产品。

  • 十三项中医药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十三项中医药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项目为“丹参多酚酸盐及其粉针剂”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项目分别为“道地药材形成机理研究及应用”、“中药资源化学研究体系建立及其应用”、“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试验”、“人参新品种选育与规范化栽培及系列产品开发”、“益气化瘀法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认识及整体治疗”、“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流行性感冒研究”、“从毒瘀虚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增效减毒方案构建与应用”、“肝脾肾同治法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人参皂苷新作用靶点及其临床应用”、“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面向临床的中药药性与品质评价模式和方法”。据悉,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83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8人。

  • 【转帖】“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曾经获2008国家科技进步

    偶然间翻出了一则新闻,呵呵,给大家看看!2008年1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花团锦簇,国务院隆重举行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乳业界20年来空缺国家科技大奖的局面终于被打破——三鹿集团“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项目”一举夺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国家科技奖是由国务院授予的、代表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最高奖项,获奖者都是在当代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创造突出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公正性和影响力。  三鹿此番获奖,使中国乳品企业首次登上了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实现了中国乳业界多年来孜孜追求的梦想,这不仅是三鹿的骄傲,也是整个中国乳品行业的光荣。它开创了中国乳品技术新的里程碑,不仅再次彰显了三鹿在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方面的顶尖实力,而且标志着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研究和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厚积而薄发  三鹿坚持奶粉为主业,20多年来在全国同行业创造了“五个率先”,为摘取国家科技进步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3年,三鹿率先研制成功母乳化奶粉即婴儿配方奶粉,成为当之无愧的国内第一家规模化生产配方奶粉的企业。1985年,三鹿率先走上了系列化、多元化、差异化研发之路,产品实现了向“伴您一生”的转化。  截至目前,三鹿奶粉拥有8大系列43个品种,满足了人生不同年龄段以及特殊人群特别是国人的营养保健需求。1987年,三鹿奶粉以总分第一的成绩率先荣获轻工部“部优产品”称号。并先后获得农业部、内贸部、卫生部“优秀新产品”、“推荐名优产品”、“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第一批卫生安全食品”。三鹿集团荣获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轻工业十佳企业、历次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等200多项国家级荣誉。  1995年,三鹿率先在中央电视台一频道黄金时段播放奶粉广告,开创了中国乳品企业在中国最具影响力媒体投放广告的先河。1999年,“三鹿”商标率先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自1993 年以来,三鹿奶粉连续14年保持了产销量全国第一的位次。正是有20多年的奶粉生产技术的积淀,象征国家至高荣誉的桂冠顺理成章地花落三鹿。  创新结硕果  三鹿“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项目”自1997年开始立项,集全集团5个技术中心和实验室的科研力量,历时8年完成,凝聚了几代三鹿科技人员和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  该项目紧紧围绕使婴儿配方奶粉更接近母乳、幼儿配方奶粉更适宜幼儿生长发育的目标,综合20多年来三鹿配方奶粉技术经验,创造了领先同行业的五大创新技术:免疫活性物质保持技术、蛋白质重构技术、脂肪酸重构技术、关键生产工艺优化技术、重要营养素检测技术。与此同时,还集成了多年来承担的一系列国家科研课题项目的研发成果。  通过五大创新技术和成果集成,攻克了免疫物质的活性保持、蛋白质消化吸收、过敏原成分控制、脂肪酸含量与结构差异等难题,使婴儿配方奶粉全方位接近母乳,幼儿的生长发育得到充分保证,全部营养素均衡、质量安全,确保了产品的高品质。同时还取得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科技(4.75,-0.04,-0.84%,吧)成果7项;申请发明专利9项,其中已授权6项;发表科研论文11篇,出版专著2部,相关成果已纳入国家标准。该项目的完成,使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研发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填补了行业空白,荣膺国家科技大奖实至名归。科技铸辉煌  多年来,三鹿始终把推进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在全国同行业创造了“五个领先”,为赢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建立了由博士、硕士为主力的200多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其中,中高级人才所占比例达70%以上。“产、学、研”相结合,与全国16家科研院所合作,聘请国内外食品、营养、畜牧、机械等28名专家为顾问,建立了领先的科研平台。  2006年,三鹿技术中心、质检中心分别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实验室,为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建立了领先的质量保证体系。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GMP审核,十大基础体系、百项实验检验、1100道质量控制工序,使三鹿产品达到最高质量标准。拥有领先的生产技术和装备,先后投资10亿多元从美国、德国、瑞典、丹麦、日本、芬兰等国家引进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和检验设备,使乳与乳制品生产全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密闭化、标准化。  2006年,生产能力居亚洲第一的唐山高档配方奶粉加工厂,通过了国际权威专家审核,其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了领先的研发体系。坚持“生产一代、贮备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代”的滚动研发战略,使三鹿产品实现了配方个性化、营养全价化、品质国际化。正是三鹿在科技领域全面引领中国乳品行业,代表中国乳业科技最高水平的国家科技进步奖,才会被三鹿一举夺得。  壮志绘蓝图  三鹿始建于1956年,从半个多世纪前的乳业合作社,发展成为中国知名的大型乳品企业集团。连续6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2006年位居国际知名杂志《福布斯》评选的“中国顶尖企业百强”乳品行业第一位。三鹿奶粉、液体奶双双蝉联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经权威机构评定,三鹿品牌价值达149.07亿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三鹿以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为契机,以不断提高大众营养健康水平为己任,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三鹿“十一五”规划目标是:到2010 年,确保配方奶粉、力争功能性食品和酸牛奶产销量全国第一,液态奶及乳饮料保持前三位,全面提升企业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做大做强三鹿,走出国门,与国际市场接轨,为实现“瞄准国际领先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转载:http://club.news.sohu.com/main.php?c=100&b=minjian&a=2713533

  • 12年8次空缺,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宁缺毋滥”?

    2月14日上午,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分别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374个项目奖项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占36项,其中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83项。  据了解,国家自然科学奖自2000年后,12年来,第8次出现一等奖空缺。 对此,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解释,一等奖评选标准非常严格,专家把关较严,2011年申报的项目中,没有非常突出的,致使一等奖出现空缺。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2年来8次空缺,是否能够说明我国基础研究与国际一流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我国基础研究尚不足???  更多内容请点击: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http://bimg.instrument.com.cn/lib/editor/UploadFile/20122/201221510270160.jpg2011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 【原创】祝贺《水质检测》版终于有两篇文章获二等奖了!

    [size=5][color=#f10b00]祝贺《水质检测》版终于有两篇文章获二等奖了![/color][/size][size=4][/size][size=4]他们是《体验COD全过程》[/size][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00104/2313901/][size=4]点击打开链接[/size][/url][size=4]《深圳大沙河水质分析》[/size][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00129/2375721/][size=4]点击打开链接[/size][/url]

  • 【分享】祝贺qlmkk作品获得第三届原创大赛综合赛区二等奖

    [size=4]祝贺qlmkk作品的作品---巧用消解仪,湿法消解也可以实现无人值守[/size][url=http://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00717/2668556/][size=4]点击打开链接[/size][/url][size=4] 获得第三届原创大赛综合赛区二等奖本版面特给予100积分作为鼓励,希望再接再厉!!!让更多的好作品和大家分享!!也希望更多的版友参与第三届原创大赛,凡在前处理版面发原创,一律给予积分奖励![/size]

  • 近红外分会多位顾问和理事获2014国家科学技术奖!!!

    1月9日,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了,中国近红外光谱分会的多位顾问和理事获奖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20.gif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20.gif  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参与的《功能核酸分子识别及生物传感方法学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清华大学罗国安、杨辉华教授参与的《中药注射剂全面质量控制及清开灵、舒血宁、参麦注射液中的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华中科技大学骆清铭教授主持的《单细胞分辨的全脑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技术与仪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浙江大学瞿海斌教授参与的《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产业化》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我认证认可领域科研项目首获国家科技奖

    本报北京1月18日电(记者林莉君)在今天召开的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P3和P4实验室生物安全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认证认可领域首个国家级科技奖项,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P3和P4实验室)的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和评价能力,在生物安全技术领域加入了国际“P4 俱乐部”。 据介绍,P3和P4实验室系指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在烈性传染病防治和生物反恐领域起关键作用,是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和科技条件平台。尤其是P4实验室,俗称“魔鬼实验室”,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有P4实验室。 我国在P3和P4实验室方面一直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实验室评价机制很不健全。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承担疫情防控工作的专业实验室发生了感染事件,暴露出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技术的短板。国家认监委在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的立项支持下,紧急启动“P3和P4实验室生物安全技术与应用”项目,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牵头组织国内权威机构,针对制约我国P3和P4实验室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进行科研攻关。 经过10年攻关,该项目在P3和P4实验室关键安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研发成功了国内首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微环境模拟P4实验室试验平台;首次建立了基于真实微生物气溶胶的风险评估模型;建立了正压服、生命支持系统等15项关键设备的评价技术准则;建立了国际先进的P3和P4实验室安全标准。 依托项目成果,制定了国家标准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建立了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认可制度。获得认可的P3实验室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青海玉树地震救灾等重大活动提供了技术保障。

  • 【转帖】光电仪器专家--黄尚廉院士

    光电仪器专家黄尚廉院士黄尚廉,男,1936年8月1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市。1954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工程系。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光电信息工程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社会兼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员及光纤工作组智能结构工作组成员,中国光学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等。曾任重庆大学光电仪器系主任、国家教委光电技术及系统开入实验室主任。黄尚廉长期从事精密仪器及机械、光电技术与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1、 光电精密仪器及机械领域 1965年,他在重庆大学创始了计量光栅技术研究领域。主持研制成功"液压驱动长光栅动态光刻机"、"GSX——2型长光栅位移数字显示装置",获1979年重庆市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由于在"光栅制造与应用"方面的优良成绩,同年获四川省重庆科技成果二等奖。1976年开始,他主持研制"QGK405型高精度光电圆刻线机",提出了光栅测角系统提高精度新的理论体系,综合采用了环形光导纤维束全接收,高精度空气静压轴系及转速自调系统等创新技术,达到刻划光栅盘精度优于±0.1角秒的国际先进水平,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光栅测角系统提高测角精度的理论体系获19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理论成果)。他还发明了任意进制圆光栅刻划技术,研制成功高精度圆光栅实时检测系统。主持了光电轴角编码器系列的研究与开发,并已商品化,在国内广泛应用,该成果获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他是重庆大学计量光栅技术的学术指导人,他领导的研究成果"绝对零位长光栅位移测量系统"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列为国家重大新产品推广项目。粗光栅测量系统获1990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他主持研制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单模光纤熔接机("七五"攻关项目),并已批量生产。还承担了航天部863项目"保偏光纤熔接机"研制,已交付使用。  2、文字图像识别领域 1984-1990年,他指导学生从事"手写字符识别"研究。参与负责表格自动阅读机的总体设计,指导学生完成了国家"863"项目"AV——100表格自动阅读机"的研究,获得了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并成功用于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手写字符识别技术大规模用于人口普查的国家。该成果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获得联合国统计局的肯定。他发明了一种可直接处理黑色表格的"复杂表格智能处理方法",该方法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并指导博士生完成了"复杂表格处理及字符识别系统",已实际用于国家计划生育表的处理与识别。他领导并参与了组织实施表格自动阅读机火炬计划。目前生产的表格自动阅读机已广泛用于统计、计划生育、教育、民政、公安部门。  3、光纤传感技术领域 他在国内率先开拓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系统研究方向。1987年赴英国从事光纤传感技术研究,回国后,主持这一方向的"八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博士学科点基金多项,还完成了国家攻关课题"光纤压力传感器",承担了"八五"攻关课题"光纤流量计"。以他为首的研究集体从事了创造性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完善的拉曼温敏理论,研制出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系统;建立 了高双射光纤受横向力作用下模式耦合理论,研制出分布式光纤力传感器系统,并取得应用效果;提出了基于外差探测的光纤布里渊频移变化的分布式光纤应力测量系统,以及具有芯内布拉格光栅的准分布式光纤应用变测量系统,试验证实了可行性;提出了一种机敏结构状态监测的光纤传感阵列与神经处理系统,埋入混凝士结构中进行了试验,提示了若干重要现象。  黄尚廉获得成果15项,其中获国家级、部省级奖励7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已招收博士后4名、博士研究生35名(已获博士学位22人)。他多次应邀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对我国精密人口及机械现代设计、光电技术及系统学科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88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5年国家人事部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来源:金桥信息网

  • 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共授奖318项成果

    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http://bimg.instrument.com.cn/show/NewsImags/images/20151917275.jpg  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授予于敏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务院批准,授予“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哺乳动物多能性干细胞的建立与调控机制研究”等45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等3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相关基因挖掘与新品种培育”等67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天河一号高效能计算机系统”等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我国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等26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工业工程振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17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若列斯·伊万诺维奇·阿尔费罗夫等7名外国专家和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详细见: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50109/150786.shtml

  • 中国计量大学3项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align=left] 5月14日上午,2018年度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出席,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讲话,陈金彪、朱国贤、姒健敏、蔡秀军参加,黄建发、高兴夫宣读表彰决定和通报。随后,省领导为全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得者颁奖。[/align][align=center][img=,600,359]http://www.zhaojiliang.cn/data/uploads/bdattachment/image/20190516/1557977591136492.jpg[/img][/align][align=left] 中国计量大学作为第一单位主持的3项科技成果获表彰,其中,机电学院李青教授团队的成果“岩土环境安全监测的电磁测量传感技术及应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计测学院包福兵教授团队的成果“离心泵内流理论与节能关键技术及产品应用”、质安学院王强教授团队的成果“海底压力管道在线损伤检测与泄漏监测技术及应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align][align=left] “岩土环境安全监测的电磁测量传感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项授权发明专利(其中美国专利2项),10项软件著作权,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选为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成功预警避险90次以上、保护人数250万以上,因避灾减少经济损失1.1亿以上,三年销售收入近亿元;“离心泵内流理论与节能关键技术及产品应用”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16件、软件著作权5项,参与国家标准制定4项;“海底压力管道在线损伤检测与泄漏监测技术及应用”获发明专利1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参与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2项。[/align][align=left] 据悉,2018年全省各市、县(市、区)、省级有关部门、高校、院所等86个单位,以及专家个人共组织推荐省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799项,其中自然科学奖候选项目80项、技术发明奖候选项目42项、科技进步将候选项目677项。经形式审查、初评(网络评审)、行业评审、综合评审和两次公示,最终产生省科学技术奖项目299项,其中一等奖28项、二等奖95项、三等奖176项。[/align]

  • 【讨论】(已应助)待评定论文A和B是否符合二等奖要求?(SOS,本周三下班前定)

    评定标准:二等奖:(达到以下标准之一者)(1)在自然科学理论研究或者应用技术研究上,有一定的新突破或创新。(2)研究成果对推进我市科技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及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3)对我市经济发展及科技体制改革等软科学研究,经论证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论文、专著。----------------------------------------------------------------待评定论文A:论文题目:A study on Cordyceps militaris Polysaccharide Purification,Composition and Activity Analysis ;蛹虫草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发表刊物:《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08.11SCI期刊,IF=0.456 (2007)------------------------------------------------------------------------待评定论文B:论文题目:Innovative method of determining glycogen content in the Pacific oyster(Crassostrea Gigsa)by ionchromatography;一种太平洋牡蛎糖原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测定创新方法的建立发表刊物: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SCI期刊,IF=3.754 ===========================================-------------------------------------------另求助上面两篇论文所引用的文献:1、李卞生,安家彦,马军香,等.人工虫草菌菌丝体的破壁溶菌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14,20(5):32-332、施英,吴娱明,廖森泰.微波辅助提取蚕蛹虫草多糖的研究.广东农业科学.2006,11,41-423、吴光昊,王旻.蛹虫草多糖的分离及活性免疫的研究.中国天然药物,2007,(5)1:73-76

  • 【建设新闻】我国中部将建首个纺织新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size=4] [color=#ff483f] 我国中部将建首个纺织新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color]9日从武汉科技学院获悉,该校“湖北省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项目已经获得科技部批准,顺利进入规划建设期。该校表示,原有的纺织新材料实验室是学校在其纺织学科基础上组建的中南地区唯一一所省级纺织科学研究平台,此次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立项建设后,将更加有利于支撑湖北省及中部地区纺织科研与产业的发展。[/size][size=4]  以纺织和服装为特色,致力于纺织行业领域高水平重大科研难点的突破和创新,武汉科技学院近几年来取得了多项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其中,徐卫林教授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纺纱技术,是一项对传统纺纱技术及理论具有革命性突破的重大原创技术,该技术由其进步性而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在全国进行推广。另外,该校曾庆福教授的“纺织印染废水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分质处理回用技术”和徐教授的“优质天然高分子材料超细粉体化及其高附加值的再利用”技术还分别获得2009年、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size]

  • 【建设新闻】全国食品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南昌大学

    全国食品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南昌大学 5月31日,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青山湖校区举行。这是我国食品科技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它的成立对提高我国食品领域基础研究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振鹏出席仪式并讲话。  据了解,该实验室2007年获科技部批准立项建设以来,集中了南昌大学相关学科的优秀人才资源,形成了以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中坚力量的研究队伍,建立了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十一五”国家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一个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先后承担了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等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为国家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江西绿色崛起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1月,该实验室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科技部的验收,成为我省第一个由科技部批准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摘自《江西文明网》

  • 【原创】南京工业大学-徐南平教授

    徐南平,男,汉族,1961年4月生,安徽桐城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膜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教育部省部共建材料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膜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合肥工业大学无机化工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2年9月至1985年4月在上海化工研究院无机化工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并留院工作,1986年2月至1989年12月在南京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在化学工程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3年5月晋升为教授,1995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10月担任研究生处处长,1999年5月任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2001年12月起任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先后于1994年以客座教授身份赴美国匹兹堡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997年以顾问身份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访问,2002年作为JSPS访问学者访问日本。 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院士主要从事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是我国膜领域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国防重点研究项目、国家计委产业化专项项目、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专项项目等研究项目40余项。近十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发表期刊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Ei检索论文160多篇,编写及参编著作3部。申请专利40项,有18项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中国膜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部刘永龄科技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先后获得教育部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江苏省首届“创新创业人才”、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等荣誉称号,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培养人选、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省优秀学科带头人、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化工学会理事、国家“863”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膜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分会副理事长、全国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兼任《化工学报》、《水处理技术》等多家学术刊物的编委以及《高校化学工程学报》、《膜科学与技术》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等。

  • 【分享】访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司长武津生---看看成就

    “过去的5年,质检科技在自主创新、履职把关、服务社会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基础建设明显加强,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全国质检科技工作大会召开前夕,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司长武津生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对质检科技在“十一五”期间的表现给予了这样的总结。 “质检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质检部门是一个与科技结合紧密、依赖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履行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因此,科技的发展对于质检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武津生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质检是树,那么科技就是根,质检科技不仅是质检事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更是引领质检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回顾“十一五”,武津生倍感自豪: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时间频率基准装置研究、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两项成果于2006年、2007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还有8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年来,全系统共有422项成果获科技兴检奖,130余项成果获其他省部级科技奖励,负责主导起草制定国际标准345项,参加计量国际关键比对231项,获得国际互认测量能力735项。 更令武津生骄傲的是,这些成果已经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在“科技兴检”战略、“以质取胜”战略、“标准化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整顿”、“质量和安全年”、“质量提升”等重大活动中,在保障食品安全与消费品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与执法打假、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等诸多方面,质检科技都为质检履职把关提供了直接有效的技术手段,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仅如此,在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中,在应对汶川地震、婴幼儿奶粉、甲型H1N1流感等应急事件中,我们质检科技同样功不可没。”武津生饶有兴趣地回忆起“科技奥运”系列专项课题。“我们在奥运食品安全、疫病疫情防控、特种设备检测、奥运器械检测、体育场馆检测、机构查询、辐射检测、防伪安保等多个领域研究开发了多种检测技术,为‘科技奥运’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color=#ff7a73] 在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质检系统快速建立了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及标准物质,并迅速运用到全国的乳制品检测中;在甲型H1N1等突发疫情发生后,质检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研制出了甲型H1N1防控与检测技术方法及标准,把住了国民安全的大门……[/color] “这些年,质检科技基本能力建设显著加强,不管是技术机构、人才队伍的建设,还是技术装备、环境设施的建设,都有了显著的加强,为质检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武津生特别强调了科技人才的引领作用。“目前,全国质检系统已有专业技术人才达9.3万人,高技能人才1.9万人,各类人才趋年轻化,45岁以下中青年人才占67%,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些年我们实施‘人才强检’战略取得的切实成果。” 最后,武津生谈到了质检科技的体制机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是推进科技事业发展和自主创新的动力所在。‘十一五’期间,我们朝着管理更加规范,体制更加优化,机制更加富有活力的目标,不断深化改革,为质检部门履职把关提供技术保障。” 回顾5年来的发展历程,武津生坦言“走得并不轻松”。他说:“未来5年,我们将继续紧紧围绕总局中心工作,高举‘科技兴检’旗帜,进一步巩固质检科技工作基础,不断提高质检科技水平,使质检科技在质检事业中能够真正发挥其引领作用。”

  • “基于热动力学表征的中药寒热药性辨识研究”成果

    日前,解放军第302医院两项研究成果同时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为阐明乙肝免疫致病机制并在理论上获得突破,同时研发新的治疗技术以优化现有抗病毒方案,该院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全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王福生领衔课题组,以免疫细胞治疗为切入点和方向,利用临床上对患者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机制优势和国家级实验平台这一硬件优势,对大样本乙肝人群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他突破了一批乙肝临床免疫学研究、诊断和治疗的关键技术,并取得了一系列带有原创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研究成果。发现了三种免疫细胞及相关的分子变化可以预测乙肝的转归;通过对4076个病例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我国乙肝人群T细胞和DC亚群参考值范围,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提出的抗病毒治疗“爬坡假说”,首次阐明乙肝免疫致病机制,其“人体免疫应答影响乙型肝炎临床转归及抗病毒疗效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花开并蒂。该院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全军中药研究所所长肖小河领衔课题组,完成的“基于热动力学表征的中药寒热药性辨识研究”成果,也同时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寻求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新突破,肖小河课题组首次从热力学和能量代谢角度研究中药药性理论,创造性地提出并论证了“中医药热力学观”,创建了一套规范可行的中药寒热药性辨识方法冷热板差示法和生物热动力学法,揭示了中药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性和生物学实质,填补了国内外寒热药性辨识专用检测仪器和方法的空白,实现了我国在中药药性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

  •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刚刚发布了光电工程师职位,坐标,敢不敢来试试?

    [b]职位名称:[/b]光电工程师[b]职位描述/要求:[/b]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物理学相关专业[b]公司介绍:[/b] 斯坦福大学留学归国人员创立上市公司(股票代码 300203)高端仪器科学与技术行业领军企业以聚光模式打破跨国垄断的行业传奇五年内取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一流研发团队首次代表中国在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牵头制订 IEC 国际标准生态环境综合服务提供能力全球领先全产业链、高科技、创新、绿色围绕生态环境、生态宜居城市、绿色智慧城市提供从“科技感知世界”到“绿色改变...[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70790]查看全部[/url]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