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仪器信息网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专题为您整合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话题讨论。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相关的论坛

  • 高能物理学论文免费阅读 或使科技期刊业“洗牌”

    原标题:国际高能物理学高水平论文进入免费阅读阶段新举措或使科技期刊业重新“洗牌”本报记者 李大庆 近期,高能物理研究又带来了一次新的“震荡”——在全球率先对未来超半数的高能物理高水平论文实行免费开放、免费获取。 粒子物理开放出版资助联盟计划(SCOAP3)是国际高能物理领域的学术期刊开放出版支持计划,由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发起,已有中、美、德、法、英、日等24个国家的100多个高能物理资助机构和研究机构参加。由这些机构联合出资,根据公开竞争原则向出版高能物理高水平论文的出版社招标购买开放出版服务,将中标的高能物理期刊或期刊中的高能物理论文转为开放获取的形式出版。 在今天举行的座谈会上,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副主任吴波尔介绍,去年12月,该中心作为牵头机构代表中国加入了SCOAP3。就在当月,CERN正式宣布,SCOAP3计划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就意味着国际高能物理领域50%以上的高水平期刊论文将能免费、公开获取,并且作者在SCOAP3资助开放出版的期刊上发表高能物理领域论文也无需支付费用。中标期刊需提供以下服务:论文出版时通过出版社网站立即和永远开放获取;论文按照创作共用署名许可方式允许广泛的再利用;出版社不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出版社必须为所有图书馆扣减相应内容的订购费;出版社必须将论文自动转存到SCOAP3知识库,并通过该知识库分发到作者单位的机构知识库长期保存。 经过公开招标,6家出版社的10种期刊参加了SCOAP3计划,其中5种的全部内容将转为开放出版;另外5种(包括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Chinese Physics C》)中的高能物理论文将转为开放出版。以上期刊发表的高能物理论文占世界高能物理论文产出的近50%。 我国应承担的SCOAP3开放出版服务费将由国家财政经费全额承担。 专家指出,SCOAP3是一种学术信息交流的新举措,不同于传统图书馆文献采购机制的信息获取模式。它将源自科研教育经费的文献订购费用直接用于从源头上组织学术论文的开放出版,有效保留了作者及其机构对论文的著作权,保障了社会对论文内容的再利用和长期保存,推动了创新,提升了这些经费及其支持的学术论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一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出版方式,使科研成果产出机构掌握了出版谈判的主动权,打破了出版商的垄断。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科学家选择在SCOAP3中标期刊上发表论文。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让纳税人的钱所支持的科研成果变成了纳税人可以免费获取的信息。 假如有更多科学研究领域效仿SCOAP3模式,全球科技期刊或将面临重新“洗牌”,图书馆也得跟着转变。 (科技日报北京1月8日电)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李大庆 2014年01月09日

  • 中国科大率先实现高精度量子测量术

    精度可达到纳米量级2013年04月19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吴长锋 杨保国 最新发现与创新 中国科技网讯 记者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孙方稳研究组,在国际上首次利用量子统计测量技术实现不受传统光学散射极限限制的相邻发光物体的测量和分辨,其精度可以达到纳米量级。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刊物《物理评论快报》上。 如何提高测量精度,数百年来一直是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和技术发展的主要追求目标。因此,新型的测量技术不断被开发,而其中最有吸引力的就是利用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实现的量子测量方法。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以及相关量子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量子测量一方面可以实现超过经典测量极限的高精度测量,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经典方式无法完成的各种测量。 孙方稳研究组利用物体发光的量子统计属性,设计并实验实现了不受经典光学散射极限限制的量子统计测量技术,其精度可达纳米量级。实验中,他们用氮原子取代金刚石材料中的一个碳原子,与近邻的空穴形成氮—空穴色心——一种极其微小的发光体。然后,他们巧妙地利用简单的光学收集装置,通过探测色心所发出的光子数,基于它们的量子统计属性,成功实现了两个相距8.5纳米的氮—空穴色心独立成像和分辨,同时测量了每个色心的结构,测量精度达2.4纳米。如果通过增加收集光子数,可以把精度提高到1纳米以内。实验中所需的光路简单,测量系统稳定,不受量子消相干效应的影响。 量子统计测量技术除了适用于相邻物体的光学成像,还可以测量和分辨发光体的其他光学属性,如发光寿命、波长等。同时,该测量技术可实时测量近邻物体的动力学演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实现进一步的量子信息技术提供了新的测量技术,也将在化学、材料、生物医学等方向得到应用。(记者吴长锋 通讯员杨保国) 《科技日报》(2013-04-19 一版)

  • 维生素E能减缓老年痴呆症恶化 但对记忆没有效应

    科技日报讯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近日报道,美国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的研究人员称,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患者服用高剂量的维生素E,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其日常机能衰退的速度。该研究结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上。 维生素E可从食物如鸡蛋、坚果和油中摄取。研究表明,每日服用一定剂量的维生素E有益于预防老年痴呆症。 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研究与发展部主任道格·布朗说:“在这项研究中,613名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接受每日结合使用一定剂量的维生素E和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美金刚或者安慰剂。” 通过对参与者从事日常事务能力的变化,如洗衣或更衣能力的测评。结果发现,接受一种叫做α-生育酚的维生素E的患者能够减缓这些功能的衰退。布朗博士评价说,这样的治疗可以帮助老年痴呆症患者生活得更好。但是,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检验维生素E是否真的有益于老年痴呆症患者,以及每天服用如此高的剂量是否安全。 英国老年痴呆症研究中心主任埃里克·卡伦博士说:“试验表明,维生素E可以适当地减缓有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日常机能的下降,但对记忆和思维技巧没有效应。若将维生素E作为一种推荐治疗,还为时过早。”(华凌)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华凌 2014年01月04日

  • 我国数百种科技期刊已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

    专家指出,不应把SCI、SSCI作为判断评价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2012年12月27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陈磊 中国科技网北京12月26日电 今天,《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2012版)》(简称《CAJ-IJCR》)对外公布,同时2012年度“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名单也新鲜出炉。报告显示,我国不少非SCI、SSCI收录期刊比SCI、SSCI收录期刊具有更高的被引用次数;同时在上榜的418个期刊中,中文期刊达312个,已成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国际化期刊。 该项成果由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图书馆共同发布。报告统计对象为我国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利用Web of Science的数据,旨在建立健全适合反映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的文献调查和科学分析体系。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杜文涛教授介绍,首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是依据《CAJ-IJCR》,按2011年度中国学术期刊被SCI期刊、SSCI期刊引用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排序,经综合计算,最终遴选出的TOP5%期刊和TOP5%—10%期刊。其中,科技期刊备选期刊为3533种,由上述方法选出《细胞研究》(英文版)等175种“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科类备选期刊为680种,选出《经济研究》等34种“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同样,选出科技类“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175种,人文社科类“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34种,共计209种。 报告表明,我国非SCI科技期刊异军突起。SCI收录中国科技期刊127种,在175种“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科技期刊中,SCI收录87种,非SCI收录88种,未进入TOP5%的SCI收录期刊34种,占SCI收录中国期刊的28%;在175种“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科技期刊中,SCI收录17种,非SCI收录158种;未进入TOP10%的SCI收录期刊23种,占SCI收录中国期刊的18%。“上述情况表明,我国已有一批非SCI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达到或超过了SCI收录的中国期刊。”杜文涛说。 另据WOS的JCR报告分析,“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非SCI收录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高于1239种SCI收录国际期刊,说明我国已有数百种科技期刊实际已经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 杜文涛认为,尽管我国人文社科类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指标普遍较低,但人文社科类“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指标也高于127种SSCI收录的人文社科类国际期刊,说明我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已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两份期刊榜单分布于50类学科,占全部学科总数的78%,说明我国多数学科的学术期刊已经走向国际。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看,无论是英文版还是中文版学术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已经达到国际中等以上水平,跨入了国际品牌学术期刊行列;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也已经具备相当国际影响,迈进国际期刊门槛。”杜文涛说。 “尽管目前中国大陆期刊只有127种自然科学期刊被SCI收录,1种社科期刊被SSCI收录,但由此怀疑甚至贬低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就过于片面。”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副社长肖宏表示。 SCI、SSCI创始人加菲尔德在不同场合也反复强调,SCI、SSCI首要功能是为学者获取学术信息提供快捷路径,其次才是评价。然而,“唯SCI”“唯SSCI”成为国内科研评价的风向标。 “在很多单位,由于SCI成为判断和评价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因此SCI也成为很多科研人员的‘紧箍咒’。”《科学通报》主编、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夏建白院士说,该分析报告应该引起科技管理者的重视,让科研人员从SCI和影响因子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他同时承认,我国科技期刊尚未形成规模,存在诸多问题,中国的科技期刊要靠自己“走出去”,并探索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与会专家认为,不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导致大量优秀学术论文严重流失。据统计,每年外流发表到国际SCI期刊上的论文多达16万多篇之巨。有媒体曾报道,英国皇家化学会出版机构每年接到中国的投稿量为3000多篇,而其接到的欧洲地区包括英国、德国和法国的总投稿量仅和中国相当。 “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扭转,在学术期刊出版领域实质上就是中国一直在帮助自己的竞争对手,中国出版的学术期刊在国际上很难形成自己的竞争力。”肖宏强调,“因此,要在充分尊重国内学术研究实际需求和本土特征的基础上,科学参考国际权威搜索机构的评价数据,开展中国期刊国际学术影响力的科学研究。” “评价研究机构在汤森路透的支持和配合下,首次编制了《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教授认为,研究显示,我国学术期刊总体上已经在国际上产生一定影响,有不少刊物的影响力指标不仅可以比肩甚至超过SCI、SSCI收录期刊。这一现象改变了人们对中国期刊的看法,对中国期刊走向国际的方式和途径给出了新的启示。 《科技日报》 2012-12-27(一版)

  • 我专家发现抗艾药警戒值“中外有别”

    为修订我国艾滋病诊治指南提供了参考依据2013年04月19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段文利 张程达 李颖 中国科技网北京4月16日电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李太生等研究发现,一线抗艾药奈韦拉平警戒值“中外有别”。这一论著发表在《艾滋病杂志》,为修订我国艾滋病诊治指南提供了重要依据。 奈韦拉平是非核苷类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其抗病毒作用较好,耐药风险相对不高,长期使用对骨髓造血、脂肪分布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极小,亦无神经系统副作用,有很高的性价比,一直作为我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两个最主要一线配伍方案中的“固定搭档”。 既往临床报道,该药在HIV感染者早期使用时,易引发肝毒性反应,因此,欧美国家将男性HIV感染者使用该药的警戒CD4值定在400个/微升,女性为250个/微升,我国的艾滋病诊治指南也一直沿用欧美标准。国外研究提示,健康黄种人的CD4细胞计数本身就低于白种人,不同数量的CD4细胞在不同人种身上可发挥同样的生理作用。这就提示我们将国外研究结果引入我国时不可照搬,需关注国人特点。 据悉,由于奈韦拉平目前仍为我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两个最主要一线配伍方案中的“固定搭档”,因而这一发现是对一线联合配伍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段文利 张程达 记者李颖) 《科技日报》(2013-04-19 三版)

  • 酸藤子酚有抑癌作用

    据新华社柏林电 (记者郭洋)德国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名为“酸藤子酚”的植物成分可用于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从而减缓肿瘤生长。 德国科隆大学研究人员近日报告说,通过阻断相关生长因子抑制血管新生,从而遏制肿瘤生长已成为当下的通用做法。 酸藤子酚是一种名为酸藤子的植物含有的化学成分之一。研究人员发现,可将酸藤子酚作为“毒药”,给癌细胞线粒体“下毒”,线粒体被称为细胞的“动力工厂”。癌细胞线粒体“中毒”后肿瘤血管新生也受到抑制,而正常血管和组织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同时,研究人员在伤口治疗实验中也发现,使用酸藤子酚后,血管形成受阻,伤口愈合放缓。研究人员认为这进一步证明了酸藤子酚的作用机理。 研究人员说,酸藤子酚可抑制肿瘤中血管的新生,且副作用小,利用这种新方法或可有效减缓肿瘤生长。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2014年04月01日

  • 【技术@创新】科技日报:我科学家合成世界首例单晶碲化物纳米带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稀土化学与物理院重点实验室张洪杰研究员课题组,在一维碲化锑纳米材料合成方法的开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美国化学会杂志上。 表面活性剂辅助的水热合成方法在制备一维纳米材料方面展示出了超凡的能力。同时它还具有操作简单,可控性强,产物均匀,结晶性好,绿色环保等大量优点。因此,该方法在纳米材料合成中被广泛采用。然而,由于碲源的选取和原料与水反应等方面的困难,这种方法始终未能在碲化物纳米材料合成中获得成功。张洪杰研究员等人将这种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进,终于得到了世界上首例单晶碲化物纳米带。他们选用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得到的碲氢化钠水溶液作为碲源;同时还运用酒石酸与易与水反应的锑盐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确保了其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锑离子。通过调节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实现了对碲化锑产物形貌的控制。这一研究成果为获得其它低维碲化物纳米结构材料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所获得单晶碲化锑纳米带极有可能会具有更为优良热电性能。审稿人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对材料科学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贡献。碲化锑是一种具有较高优值ZT(figureofmerit)的热电材料。大量理论与实验结果显示将热电材料制成低维纳米结构将会极大地提高其性能。因此,开发一种合成低维碲化锑纳米材料简单可控的合成方法在功能材料研究领域也具有重大意义。

  • 中美科学家联合设计出声场旋转器 声音变方向传来

    原标题:超材料让声音变个方向传过来中美科学家联合设计出声场旋转器 http://www.wokeji.com/guojipindao/guojiqianyan/201403/W020140303286406868560.jpg经研究人员设计的一个声场旋转器三维示意图 科技日报讯 美国物理学会和中国南京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目前设计出一个称为声场旋转器的简单设备,可以拧转它里面的波阵面,让声音似乎从另一个方向传来。该设备未来有望提高医疗检测设备的精准度或诊断疾病。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应用物理快报》上。 这个中美研究团队正在探索如何利用超材料,即具备奇特性质的复合材料,创建出以多面性和前所未有方式操纵声音的设备。南京大学物理系、声学研究所教授陈建春(音译)说:“我们研究的超材料装置具有迷人的波浪式控制性能,如隐形或错觉斗篷。这次的声场旋转器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错觉斗篷,具有可使对象在听觉上好像出现了旋转的能力。” 适用于电磁波和液体波的场旋转器已经得以演示,并在其各自的领域很有发展潜力。陈建春说:“但声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更为熟悉,并可以在各种情况下得到应用。” 据每日科学网2月25日报道,研究人员设计出第一个可行的声旋转模型,并且制作了一个原型加以验证。陈建春说:“我们惊讶地发现,通过使用超材料,声波可以类似于电磁或液波相对物的方式旋转,所以声音终于加入了这个可旋转的‘俱乐部’。” 研究人员还发现,声学和电磁旋转器可以基于相同的原则进行设计。因此他们选择了各向异性的超材料,其沿不同方向可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研究小组表示,这种声场旋转器可提高医疗超声波仪器操作的精确度。旋转声波的能力可以提高超声设备的对比度,允许其摄取受损组织图像,或者以目前还不具备的方式诊断疾病。这将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超声波设备要比其他成像方式更便宜,并且不使用X射线。 陈建春补充说:“在未来,若与其他类型的组件适当组合,声场旋转器可以作为有益的积木构建具有更丰富的声音处理功能和更复杂的结构。”(华凌)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华凌 2014年03月03日

  • 阿司匹林疗效确认有迹可循

    美找到60个可作为“阿司匹林响应标记”的基因2013年07月08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陈丹 中国科技网讯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通用的廉价血液稀释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心脏疾病和中风患者超过50年,但它是如何起作用的,为何有些人能从中受益、有些人却效果不佳,医生对此还知之甚少。据每日科学网7月4日报道,现在,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找到了60个可作为“阿司匹林响应标记”的基因,并开发出基于血液的基因活性检测,不仅能够准确地衡量阿司匹林对某位患者是否具有疗效,还可以作为一个强大的预报器预测其心脏病发作的风险。相关论文发表于7月3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网络版。 该团队招募了健康志愿者和门诊诊断的心脏病人参与研究。健康志愿者每日服用剂量为325毫克的阿司匹林,时间长达一个月;心脏病患者则遵医嘱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作为治疗方案的一部分。然后,研究人员对他们的血样进行分析,观察阿司匹林对RNA(核糖核酸)表达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不论是健康志愿者还是心脏病患者,都有60个表达基因始终与接受阿司匹林疗法产生的响应——血小板不足密切相关,研究人员称这组基因为“阿司匹林响应标记”。 对另一组接受心脏插管术的患者进行的研究也显示,阿司匹林响应标记能够有效地识别哪些人最终心脏病发作或者死亡。 论文高级作者、杜克大学基因组科学与政策研究所基因组医学主管兼个性化医学中心常务董事主任杰弗里·金斯伯格说,这项研究已经扩展到其他人群,同时他们正在制定一个标准化的测试系统,以便有一天将这种血样分析纳入日常医疗实践。 “有近6000万人定期服用阿司匹林,以减少心脏病发作和死亡的机会,但它并不适合每一个人。”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综合医学科学研究所的罗谢尔·朗说,“通过监控基因活性模式,这些研究者发现了与(阿司匹林)响应有关的标记。这项工作最终可望带来一种简单的血样检测,以确定阿司匹林对于哪些人没有效果,使他们能够寻求其他的治疗方案。”(陈丹) 《科技日报》(2013-7-8 二版)

  • 国产新一代基因测序仪产品样机亮相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怡)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和吉林中科紫鑫科技有限公司4月18日在长春联合召开国产新一代基因测序仪样机观摩研讨会,向与会的国内基因测序领域专家和应用单位代表展示这一合作成果,同时向社会公开征集部分应用单位进行免费测试使用,测试工作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展。 据了解,新一代基因测序仪样机是目前唯一技术性可以匹敌国际市场主流产品的国产基因测序系统,与国外第二代高通量测序系统相比,已经成功解决“读长较短”这一关键技术难题。该基因测序仪已经达到和部分超越国际主流设备技术指标,其成本低于进口设备1/3以上,应用成本低于进口设备1/5以上,使新一代测序技术真正达到进入广泛应用市场的经济条件,并将彻底解决我国基因测序仪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截至目前,该系统已获得7个发明专利和1个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还有多项专利正在申报。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于军介绍,新一代基因测序仪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和诊疗,生物恐怖因子、食源性致病因子和转基因成分鉴定,口岸卫生和有害生物防御性检疫,以及针对人类遗传多样性而产生的疾病早期预警和个体化用药相关基因的检测分析等实践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据悉,测序仪今年下半年将在医疗、检验检疫、疾病防控、高校、研究院所等20家应用单位进行免费测试使用。已经确认参加测试应用的单位包括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青岛海洋大学等10余家单位。测试工作主要包括对系统性能的优化和改进,以及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进行应用产品的共同开发,即在基础试剂产品的平台上衍生出一系列专用型试剂产品,并开发相应的数据分析算法和数据库,实现测序技术实践应用的全面解决方案。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2014年04月20日

  • 澳科学家发现万有引力常数90亿年不变

    科技日报讯 (记者徐玢)据每日天文新闻网报道,通过观测超新星,澳大利亚天文学家发现,决定物体间引力大小的万有引力常数在过去90亿年里保持不变。相关研究发表在《澳大利亚天文学会出版物》上。 在发表于1687年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常数G,认为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大小与之成正比。1789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通过自行设计的扭秤,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首次测量出万有引力常数G的数值。科学家们认为,在大爆炸至今的138亿年里,这一常数并非保持不变。而如果万有引力常数G在逐渐减小,这意味着过去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现在要远,而当前我们正经历着比过去更长的四季。 通过分析580颗超新星爆发时发出的光线,墨尔本斯威本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否认了这一假设。他们认为过去90亿年里这一常数并无变化。“通过回望宇宙的历史来确定物理规律是否有所变化,这并不新鲜。”斯威本科技大学教授杰里米·穆尔德说,“现在超新星宇宙学使我们能对引力进行这样的研究。” 澳大利亚科学家的观测对象是Ia型超新星。穆尔德假设这类超新星爆发发生在白矮星达到临界质量或者与其他恒星相撞时。“临界质量的大小取决于引力常数,这使得我们能在几十亿年的宇宙尺度来研究引力常数的变化,而不是像以前的研究那样在几十年的时间跨度上监测它的变化。”穆尔德说。 上世纪60年代,“阿波罗计划”曾通过月地距离精确测量引力常数的变化。虽然年代相隔久远,但澳大利亚科学家的发现与当时月球激光测距实验获得的结果吻合。澳大利亚科学家的研究认为,引力常数在过去90亿年里变化的上限值小于每年10-10。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徐玢 2014年04月04日

  • 中国科大实现99.9%世界最高保真度的固态量子存储器

    中国科技网合肥5月12日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李传锋研究组,在固态系统中首次实现单光子偏振态的量子存储器,保真度达99.9%,刷新世界纪录。研究成果5月11日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上,并被美国物理学会网站“物理概要”栏目作亮点报道。 量子存储器是量子信息领域的核心器件之一,是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集编码等基本量子信息过程的必需元件。同时,它还可用来实现量子中继,以解决远程量子通信中的信息损耗问题,以及用于分布式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 国际上常用的量子存储器存在带宽窄和扩展性差等缺点,难以应用于实用化的量子网络。近几年兴起的基于稀土离子掺杂晶体的固态量子存储器,具有寿命长、稳定性高、带宽较宽、扩展性强等优点,但由于这种晶体有双折射效应,不能用光的偏振状态(光波的振动状态)来加载信息,而光的各种偏振态是量子信息最方便的载体。因此,怎样实现光子偏振态的固态量子存储器是国际学术界一大难题。 李传锋小组利用两块1.4毫米厚的掺钕钒酸钇晶体,分别处理光的两种正交偏振态,同时把一片特殊设计的光学元件(波片)置于两块晶体之间,来实现这两种偏振态的互换。整个量子存储器就像一片很小的“三明治”,紧凑而稳定,扩展和集成都十分方便。在实验中,他们摈弃了传统的固态量子存储方案中使用的“共线式”光路,设计出交叉式光路,使得预处理用的泵浦光与待存储的光不再重合,降低了泵浦光带来的噪声,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存储器的保真度,可达99.9%,远高于此前单光子偏振存储95%的最高保真度。 该成果对进一步提高实用化量子通信网络元件的小型化和集成化具有重要意义。该超高保真度量子存储可应用于容错量子计算等具有苛刻要求的研究领域。(通讯员 杨保国 记者 吴长锋) 《科技日报》(2012-05-13 一版)

  • 我国自主研制艾滋病疫苗进入Ⅱ期临床

    中国科技网北京8月14日电 经过方案优化、伦理审查、试验准备和受试者招募等程序后,我国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疫苗Ⅱ期临床试验今天在北京佑安医院启动,这是国际上首次使用复制型活病毒载体研制的艾滋病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因而受到国际艾滋病疫苗界的高度重视。 艾滋病疫苗研究全球科技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目前国际上多个国家正在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研究。作为我国科技重大专项的重点研究领域,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国药中生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采用新方法,联合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艾滋病疫苗,该疫苗在“十一五”期间完成了Ⅰ期临床试验,显示安全性良好,免疫原性强,可诱导受试者产生抗艾滋病病毒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今年3月下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该艾滋病疫苗Ⅱ期临床试验申请,在不久前盖茨基金会发表的备受关注的8个全球艾滋病疫苗名单中名列第五。 该课题组专家邵一鸣教授告诉记者,此次临床试验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并确定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利于在随后的临床试验中检测疫苗的有效性。(记者 项铮) 《科技日报》(2012-08-15 一版)

  • 世界首个乙肝靶向治疗新药进入临床研究

    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史俊斌 2013年10月26日 (原标题 世界首个乙肝靶向治疗新药进入临床研究) 科技日报西安10月25日电 (记者史俊斌)今天,陕西省科技厅、省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与西安高新区管委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省立项支持,西安新通药物研究有限公司研制的肝靶向1.1类新药甲磺酸帕拉德福韦,近日获得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正式进入临床研究。 甲磺酸帕拉德福韦是世界上首个乙肝靶向治疗新药,其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肝靶向新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该药物采用靶向技术将治疗成分定向投放到肝脏,其原理是通过化学修饰灭活药物的生物特性,直至其被肝脏特异性酶P450所切断,然后靶向浓集于肝脏,大幅降低了肾脏和血液中药物浓度。甲磺酸帕拉德福韦药理毒理、Ⅰ期、Ⅱ期临床研究工作均在国外完成,且已获得美国FDAⅢ期临床批件。本药品具有很高的肝靶向性,提高了抗病毒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了耐药率和肾脏毒性。各项研究数据表明,疗效好、副作用少、药价低、安全性高。该靶向技术已在中国、美国、德国等13个国家获得专利授权。 据介绍,我国每年用于乙肝患者的治疗费用高达1000多亿元。该药预测价12元/片,大大节约了乙肝患者的治疗成本,打破国外同类药品长期高价垄断中国市场的格局,属我国创新药物的标志性成果,目前已相继在国内11个省市的数十家医院展开临床试验,有望2016年内正式用于临床。

  • 日冕物质抛射之间碰撞可能是超弹性碰撞

    新发现对保障航空航天安全具重要意义2012年10月12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杨保国 吴长锋 最新发现与创新 中国科技网讯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科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汪毓明教授领导的日地物理研究组与在美科学家合作,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日地关系观测卫星(STEREO)的数据,首次发现行星际空间中最大的等离子体团——日冕物质抛射之间的碰撞可能是超弹性碰撞。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物理》10月7日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大气中最剧烈的爆发现象之一,其速度可高达每秒数千公里,携带的能量相当于数亿颗大型原子弹同时爆炸产生的能量,是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的最重要的驱动源。在太阳活动峰年期间,平均每天有4—5次日冕物质抛射。通常情况下,固体之间的碰撞处在完全弹性和完全非弹性之间,碰撞之后,系统的总动能保持不变或减少。而对于液体和气体,它们之间的碰撞则是扩散和相互渗透的过程。日冕物质抛射是气体状态,它们之间的碰撞是否跟普通气体一样?中国科大申成龙和汪毓明等人通过对STEREO卫星观测到的一次日冕物质抛射碰撞事件的细致分析,发现日冕物质抛射之间的碰撞类似于弹性球之间的碰撞,在碰撞过程中,它们的方向和速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而令人惊奇的是,碰撞之后系统总动能增加了7%,碰撞过程的弹性系数达到5.4,明显高于完全弹性碰撞的系数1。该研究表明,通过碰撞挤压,日冕物质抛射内部的热能和磁能会被进一步激发转换成动能。 该研究首次发现了日冕物质抛射之间的超弹性碰撞现象,对磁化等离子体团的碰撞过程、日冕物质抛射的动力学研究,以及对建立更为准确的空间天气预报模式以保障航空航天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杨保国 记者 吴长锋) 《科技日报》(2012-10-12 一版)

  • 我研制出L波段10MeV工业辐照电子加速器

    替代钴源辐照 无损伤 无残毒 低能耗 操作简便2013年07月11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过国忠 陆文晓 中国科技网江苏无锡7月10日电 我国科研人员历时5年多,研制出国内首台L波段10MeV/40kW工业辐照电子加速器。今天,这项由无锡爱邦辐射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承担的重大科研成果,顺利通过专家鉴定。 据了解,大功率工业辐照电子直线加速器是一类适用于综合辐照加工的当代最先进的高技术设备。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照射可使一些物质产生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效应,并能有效地杀灭病菌、病毒和害虫,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材料改性、新材料制作、环境保护、加工生产、医疗卫生用品灭菌消毒和食品灭菌保鲜等领域。它同钴源辐照一样,具有常温、无损伤、无残毒、环保、低能耗、运行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适宜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特点。“与钴源相比,其最大优点是辐照束流集中定向,能源利用充分,辐照效率高,不产生放射性废物,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和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是目前国际上备受关注的高科技领域之一。”无锡爱邦辐射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祥华说。 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有关科研人员透露,开发L波段10MeV/40kW工业辐照电子加速器,涉及高气压、高电压、高真空、电子学、计算机、微波技术、电气控制技术、机械设计与加工、样品机械传输装置、辐射剂量学等多学科。从2008年开始,无锡爱邦辐射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组成攻关组,在三极电子枪、L波段聚束段加速结构、恒流充电式脉冲调制器、大功率水冷系统和大功率扫描系统等关键技术获得突破,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L波段10MeV/40kW工业辐照电子加速器。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测显示,束流平均功率大于45kW,微波功率到束流功率的转换效率大于75%。(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陆文晓) 《科技日报》(2013-7-11 一版)

  • 中科院自主研发基因测序技术将实现产业化

    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王怡 2013年10月31日 原标题:我自主研发基因测序技术将实现产业化 科技日报讯(记者王怡)2013年国际基因组学大会10月29日在青岛举行。在开幕现场,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与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就合作开发第二代高通量测序系统项目签订投资意向协议,这标志着由中科院自主研发的第二代测序仪项目即将进入市场转化和产业转化阶段。 基因测序技术,自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长期占据着国际生命科学技术研究的制高点,随着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和成本急剧降低,该项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科研和实践领域所应用,形成庞大市场。目前我国市场上所有高通量测序设备和试剂均来源于进口,据估计仅2013年我国在仪器和试剂上的投入就超过20亿元。 “我们的基因组学研究一直处于世界前列,源于我们最早参与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工程,但是我们使用的设备一直都依靠国外的进口设备,中国科学院作为国立科研机构,我们有义务自主研制开发基因测序仪打破国外垄断。”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卫平说。 在中科院资助下,历时两年半时间完成第二代测序仪研发项目,于2011年实现原理样机和性能验收,部分性能指标超越同类进口产品。其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自主投入完成该项目的工程化和产品化开发,并形成其自主知识产权群,目前已有9个专利获得授权。 “第二代高通量测序仪的产业化发展是我们的第一步,后面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进展,比如在试剂、数据库和后台都能实现国产化。”杨卫平说。

  • 【转帖】2006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

    由科技日报社组织,部分院士、多家中央新闻单位参与评选的“2006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是: 一、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诞生 1月2日,西南大学蚕桑学重点实验室研制成功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这是中国在家蚕基因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项重大进展,将为中国家蚕产业的发展以及人类防病找到有效途径。 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新粒子 1月6日,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在北京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美国夏威夷大学同时宣布: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进行的北京谱仪实验,观测到一个新粒子。科学家猜测,它有可能是在高能物理实验中寻找了几十年的新型粒子。 三、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和政策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1月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组织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作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 2月26日,国务院全文发布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第一次非常系统地提出了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 四、中国科学家研制成功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 2月22日,由复旦大学等合作完成的猪口蹄疫O型基因工程疫苗成果通过鉴定。现在研制成功的基因工程疫苗的优点是该疫苗在制造过程中,不需要大量培养高致病口蹄疫病毒,基因工程疫苗产品中不带任何致病因子,是一种安全而高效的疫苗。 五、中国建成世界最大畜禽遗传资源体细胞库 4月13日,中国建成了一个世界最大的“畜禽遗传资源体细胞库”。在全球性抢夺生物资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今天,中国科学家理应构建重要濒危畜禽品种群体细胞库,以保存其基因资源。 六、青藏铁路全线胜利建成通车 7月1日,经过10多万筑路大军历时5年的艰苦奋战,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建成,至此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胜利建成通车。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沿线高寒缺氧,地质复杂,冻土广布,工程十分艰巨。修建这样一条铁路,不仅是对中国综合实力和科技实力的检验,也是对人类自身极限的挑战。 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芯片龙芯2E通过验收 9月13日,由中科院计算所承担的国家863项目“龙芯2号增强型处理器芯片设计”(龙芯2E)通过专家组验收。该项目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信息领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八、中国科学家找到自由调控植物发育的“钥匙”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的一个课题组首次发现了一种参与叶绿素生物合成的蛋白质———植物脱落酸(ABA)受体,从而找到了控制植物气孔运动和种子发育的“钥匙”。10月出版的《自然》杂志,以主题论文的形式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九、中国加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 ITER计划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又一个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是人类开发洁净新能源的一个大胆尝试,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ITER计划是中国有史以来参加的规模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十、国产抗艾药物疗效首选方案确定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中国艾滋病病人的抗病毒治疗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国产艾滋病抗病毒药物疗效与进口药物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并确定了两组优选配伍方案。 该课题组研究结果表明国产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是安全有效的。国产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和提升免疫功能指标。

  • 我国在西太平洋检出福岛核事故特征核素

    科技日报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陈瑜)记者18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由该局生态环境保护司组织实施的西太平洋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2014年第一航次顺利返航。 航次首席科学家何建华介绍,除完成既定监测任务外,还取得了五方面的创新性成果。一是在吕宋海峡口监测采样深度由2013航次的最深1000米增加至2000米,且监测深度超过1000米的站位数也由2013航次的1个增加至5个,这将为深入了解日本放射性污染物向我国管辖海域的迁移扩散情况提供更准确的监测数据。二是利用海洋三所自行研发的富集设备,开展了多核素的现场快速富集与测量试验,并首次在部分站位现场检出了日本福岛核事故特征核素——铯134,为实现现场快速监测预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监测采样范围由2013航次的东经119°向西扩展至东经116°附近,为进一步了解日本福岛核事故放射性污染物对我国管辖海域的影响提供了更多的参考资料。四是在我国管辖海域和西太平洋公海海域首次开展了海洋三所自主研发的溴化镧探测器现场测试实验,获取了十余小时的测试能谱,为在我国核电海域布放放射性实时监测预警浮标积累了数据和经验。五是在西太平洋公海海域成功回收了2013年航次布放的近5500米深的潜标一套,首次在该海域获取了长时间序列的监测资料,为了解西太平洋海域长时间序列的海洋水文和数值预测模型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悉,本航次由海洋三所牵头实施,使用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锋”号监测船,历时27天,总航程5500余海里,完成站位53个,采集125公斤海洋生物样品,布放5个漂流浮标,完成2013年第一航次投放的核监测潜标系统回收。此外,监测人员还利用自主研发的多核素富集设备完成了61个表层海水样品的监测,获得了较好的数据,进一步测试了设备的性能,为现场多核素富集检测设备定性打下基础。下一步监测队员将尽快完成样品和数据测试分析工作。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陈瑜 2014年06月19日

  • ITER 910米极向场导体生产顺利完成

    成功检验PF导体制造各项技术2013年01月16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吴长锋 最新发现与创新 中国科技网 讯(记者吴长锋)日前,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极向场导体采购包第二阶段(Phase Ⅱ)910米极向场PF2/3/4号导体的成型和收绕工作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离子体所顺利生产完成。此导体将交付给ITER国际组织,用于极向场线圈绕制实验。导体生产过程中,设备运行正常,导体的各项参数满足采购协议要求。 PF导体采购包是等离子所继环向场(TF)后承担的第二个ITER导体采购包,总共包括64根导体。ITER—PF导体是外方内圆的异型导体,其制造工艺复杂,包括焊接工艺、无损检测技术、导体成型及收绕技术等。等离子所通过自身努力,完成了异型管焊接、铠甲及焊缝无损检测、导体成型及收绕型技术的研发。导体成型过程中,材料形变比较大,成型机需要承受约30吨的压力,成型机是PF导体制造过程中极其重要的设备。通过自主研发设计,以及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公司合作,该所发展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F导体制造相关的异形导管制造技术、异形导管材料无损检测技术、异形导管的焊接和无损检测技术、超导电缆绕制技术、电缆穿入技术、导体成型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据悉,在此之前中国承担的TF导体采购包、校正场线圈导体及磁体馈线系统导体采购包的工艺过程认证阶段已顺利完成,通过了ITER国际组织的评估。此次PF2/3/4导体生产的顺利完成,成功检验了PF导体制造的各项技术,表明等离子体所已完成中国承担的所有导体采购包的6种类型导体生产技术研发和工艺过程评估。 《科技日报》2013-1-16(一版)

  • 磁场能改变热量传递方向

    2012年12月27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杨雪 中国科技网讯 据《自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意大利比萨的NEST纳米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在最新研究中发现,磁场能控制个体间热流传递的方向,使热量可能从较冷个体传递到较热个体。 物理学家布莱恩·约瑟夫森曾在1962年预测,电子可以在两个被一层薄绝缘体分开的超导体之间“打开通道”,这一过程在传统物理学中是不允许的。约瑟夫森随后制作了超导量子干涉器件(SQUIDs),SQUIDs包括两个Y形的超导体,连接形成回路,还有两个绝缘薄片夹在中间。 该研究所的弗朗西斯科·贾佐托和玛丽亚·何塞·马丁内斯·佩雷斯测量了SQUIDs器件的热特性,即里面的电子如何进行热传递。他们对SQUIDs器件的一端进行了加热,并测量了与之相连的电极温度。结果发现,当他们改变穿过回路的磁场时,流过SQUIDs器件的热量也会跟着变化。 该发现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热传递,使热量可能从较冷个体传递到较热个体。这显然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永远从较热个体传递到较冷个体。但贾佐托认为,上述过程其实完全合理,因为只有部分热流发生相位变化。如果仅考虑单电子热传递,净流仍然是从热端到冷端。 这种热流的变换可以依据该超导体的“相位”来解释,波函数波峰和波谷的位置描述了SQUIDs器件回路中的超导电子对。最大热流发生在当回路一半的波峰与另一半的波峰相遇时,反之,当波峰与波谷相遇,热流处于最小值。磁场使这些相位相互转换,从而改变热流。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克莱普维克认为,贾佐托他们的研究“可爱”但“不惊人”,并怀疑其实际应用价值。他说:“唯一可能的领域是固态制冷,取代低温冷却液。” 但贾佐托认为,研究有助于实现微型高效热机的开发。他也希望该研究成为“相干热量”的基础,用热交换代替电信号传递信息。之前,贾佐托和其他人已经建造了用电而不是磁来控制热交换的设备。 《科技日报》 2012-12-27(二版)

  • 英报告呼吁重视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否则20年后每个人都可能因小手术死亡2013年03月14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刘海英 中国科技网伦敦3月12日电 3月11日,英国推出《首席医务官年度报告》第二卷,将目标瞄向了日益严重的感染和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报告指出,疾病的不断演进和耐药性不断增强,使得人类面临的健康威胁越来越大。呼吁政府在鼓励研发新药物的同时,重视抗生素的使用状况,使用更卫生的手段预防感染的发生,并尽可能地减少病人服用抗生素的数量。 针对所面临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将抗生素耐药性问题视为国家风险,呼吁国际社会予以重视;对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抗生素耐药性发展情况进行更好地监察;医疗卫生部门与制药产业更多合作,促进新型抗菌药物的开发等等。 英国首席医务官戴姆·萨利·戴维斯教授在该份报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如果现在还不采取行动,也许20年后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因为一个小手术而死亡,因为那时即使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感染也无法用抗生素治疗,而一些如器官移植这样的常规手术,则会因为感染问题而变得致命。 戴维斯教授表示,针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英国卫生部将在不久之后出台《英国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战略》,这一五年战略将就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提出具体行动计划。(记者刘海英) 《科技日报》(2013-03-14 二版)

  • 败血症可在两小时内快速诊断 准确率高达86%

    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刘海英 2013年10月18日 原标题:英研究人员找到新的生物标记 败血症可在两小时内快速诊断 科技日报伦敦10月17日电(记者刘海英)英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科学公共图书馆期刊》(PLOS ONE)上发表文章称,他们的最新研究确认了一组败血症生物标记,利用该标记可在两个小时内对病患病情做出诊断。 败血症是一种致病细菌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在血液中生长繁殖后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非常致命。快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挽救败血症患者的生命来说十分重要,但由于该病症绝大多数继发于各种感染,又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因而目前还没有快速的临床诊断方法,而在实验室对病体样本进行分析需要两天的时间,很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 为寻找可快速诊断败血症的方法,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对三组分属于败血症患者、其他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和健康人群的血液样本进行了分析,来观察一种特定的小分子核糖核酸增加的情况。研究人员发现,败血症患者体内的一种小分子核糖核酸明显比其他两组人活跃。而通过进一步对照研究,该种生物标记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种生物标记对病患血液进行分析筛查的效果很好,可在两个小时内得出败血症诊断结果,准确率高达86%。 研究人员指出,败血症是一个隐形杀手,在英国医院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死亡病例都与败血症有关。快速的抗生素治疗对于对抗该种疾病十分重要,但目前的诊断方法却需要长达两天的时间。新研究使得医生可在病房内对病患进行筛查检测,并在两个小时内得出诊断结果,这一进展有望挽救成千上万的生命。此外,败血症的症状与其他类型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十分相似,但仅有败血症会对抗生素产生反应,新研究成果使得临床医生能够将二者区分开来,从而可以防止对那些非败血症患者滥用抗生素,进而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现象的发生,这对于其他类型病患来说也十分重要。

  • 中国科学家首次成功测定X射线极亮天体黑洞质量

    原标题 科学家测定X射线极亮天体黑洞质量http://www.wokeji.com/qyts/3_twht/201311/W020131129280340337907.jpghttp://www.wokeji.com/qyts/3_twht/201311/W020131129280340607441.jpg上图 X射线极亮源M101 ULX-1位于漩涡星系M101的一个悬臂上,M101距离地球2200万光年。下图 X射线极亮源M101 ULX-1的概念图。新华社发(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李大庆)多年以前,当天文学家观测到在几千万光年以外的地方有“X射线光度极高的天体”时,曾很兴奋,但谁都说不清其极亮的源的本质是什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研究员率领的国际团队确认了其中心天体是一个质量和恒星可比拟的黑洞,从而完成了对X射线极亮源动力学质量的首次成功测量。国际同行称赞此成果“夺取了这个领域的圣杯”。相关论文刊登在今天出版的《自然》上,并刊登评述文章。 自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两颗造价分别为16亿美元和7亿欧元的钱德拉X射线空间望远镜和XMM-牛顿X射线天文卫星投入使用后,天文学家陆续在遥远星系中发现了一批X射线光度极高的天体。但是国际天文和天体物理界对这类X射线极亮源的本质却是众说纷纭。如果能通过动力学方法测定系统中心黑洞的质量,不仅可以解决争论,还能增进人们对黑洞形成、黑洞辐射机制的理解与认知。 中心黑洞距离我们十分遥远(通常为几千万光年),同时X射线照射黑洞吸积盘而产生的光污染也非常强,因此测量极其困难。目前欧美学者已多次利用世界最先进的8—10米级光学/红外望远镜进行长时间观测,但这些尝试均未获得成功。 刘继峰团队通过精心设计研究方案,巧妙选取有特色的天体目标,成功申请到位于夏威夷的8米大型双子望远镜以及10米凯克望远镜各20小时的观测时间,在三个月的时间跨度上对漩涡星系中X射线极亮源M101 ULX-1进行了研究,确认其中心天体为一个质量与恒星可比拟的黑洞。这个黑洞双星系统位于2200万光年之外,是人类迄今发现的距离地球最遥远的黑洞双星;同时,新的观测现象难以被黑洞吸积的“经典”研究结果所解释,这显示它突破了现有理论框架的范畴。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李大庆 2013年11月29日

  • 国防科大研成电磁波穿透成像探测仪

    科技日报讯 (葛林楠 李治)近日,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新型电磁波穿透成像探测仪。该探测仪能穿透非金属介质,探测内部微小隐蔽物体并对物体成像,分辨率达到2mm,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生物医学、反恐、安检等领域。 该探测仪体积小,与一个普通的电饭煲相当,单人即可手持操作。与同类设备如X光机和CT机相比,其体积、重量都大大缩小。由于该设备采用电磁波完成探测工作,没有高能射线辐射危险,完全没有放射性,操作人员无需像操作X光机那样进行专门防护。该探测仪电磁波辐射功率极低,不到手机辐射十分之一,对人体非常安全。 该款探测仪采用电磁波完成对物体内部的探测成像。其内部集成了超宽带电磁波收发组件,可以对非金属物体内部进行快速的电磁波扫描。通过借助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将扫描对象内部的结构和异物的形状清晰地显示出来。使用该探测仪,就犹如为操作者安装上一双“透视眼”。该探测仪具有广泛的用途,可用于检查建筑物墙体内钢筋、线缆的分布,可检测生物组织的早期癌变,可用于检测建筑物内预埋的爆炸物,可对藏在身上的武器和危险品进行检测。 据研发人员陆珉副教授介绍:“早期癌变组织的密度变化不大,使用CT检查效果不明显,但是电磁特性变化较大,使用电磁波探测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该款设备是目前国内唯一利用主动电磁波实现高精度二维穿透成像的设备,其成像分辨率居于世界先进水平。该设备将为我国多个行业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可在某些领域代替X光机、CT机等放射性探测仪器。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葛林楠 李治 2014年06月09日

  • 基因技术可实现链黑菌素类抗生素高效合成

    上海交大一项研究有望降低抗肿瘤良药成本2013年02月26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王春 沈海燕 中国科技网 讯 (沈海燕 记者王春)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林双君研究小组通过对链黑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进行基因解析,阐明了链黑菌素复杂的生物合成途径。由此得到的链黑菌素类似物不仅抗癌活性高很多,其毒性上也比原始链黑菌素降低了约5倍。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会志》上。 链黑菌素是由一株绒毛链霉菌所产生的抗肿瘤抗生素,具广谱抗肿瘤活性。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进行二期临床实验时,因其毒性过强而被迫终止。 基因组测序技术为生物合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更多信息。林双君研究小组首先克隆了链黑菌素潜在的抗生素基因簇,定位出链黑菌素的生物合成的48个独立基因编码,再通过微生物遗传学、化学及生物化学技术和手段,获得了其中17个基因的突变菌株,从中分离鉴定了12个与链黑菌素生物合成相关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提出了链黑菌素生物合成途径的模型。 在这一过程中,还揭示了多个新颖或关键的酶催化反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该项研究为抗生素药物新颖酶催化反应基因的挖掘,并利用合成生物学等前沿生物技术创造新的结构衍生物奠定了基础。林双君称,这是首次在基因水平实现链黑菌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 课题组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一个链黑菌素类似物,在抗癌活性上比目前临床使用的抗癌药物高很多。这个类似物在临床应用方面,对治疗淋巴瘤、白血病、鼻咽癌等疾病将有更大的优势。林双君表示,只要将产量提高到可规模化生产,就可将链黑菌素或类似物转化为一个新型的抗癌药物,不仅有望降低药价,而且减少化疗时产生的毒副作用。 《科技日报》2013-2-26 一版

  • 超材料使超声波检测图像更清晰

    将声波直接转换成光学信号超材料使超声波检测图像更清晰2013年03月17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刘海英 中国科技网 伦敦3月15日电(记者刘海英)超声波诊断已在医学临床上普遍应用,众所周知的B超就是其中应用最广泛和简便的一种。但受声波频段所限,目前超声波检测所得图像的清晰度还不尽如人意,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诊断效果。最近,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工程材料,可有效提高超声波检测图像的清晰度,有望改进超声波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使用状况。 这种新型工程材料属于“超材料”范畴,由镶嵌在一种称为“聚吡咯”(PPy)的聚合物中的金纳米棒组成。该材料的特性在于,它可以将超声波信号转变为光学信号。目前,传统的超声诊断设备都是将超声波信号转变为电子信号,其使用受限于敏感度和声波频宽,因而在成像清晰度方面有不尽人意之处。而新型材料能够将超声波信号转变为光学信号,使得信号处理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上述限制,进而可形成清晰度更高的图像。 研究人员指出,超声波的频率越高,其定向性和敏感度越好,其成像的清晰度也会越高。当前的超声波技术,在声波大约在50兆赫兹左右时,敏感度就会有显著的下降。而这种新型材料能够将声波转换成光学信号,不再受限于超声波段,使得超声设备在150兆赫兹内都能“看”到以前看不到的细节,在医学应用方面极具潜力。 该项目领导者、伦敦国王学院的韦恩·迪克逊教授表示,新型材料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目前最敏感的超声波探头也会受到声波频段的限制,即使是传统的光学材料,也会因光学定位方面的严格要求而不易使用到设备当中。而新型材料则能够相对简单地配置到超声波设备当中,这意味着医学诊断和治疗领域中有可能会产生新一代超声波传感设备。 《科技日报》 2013-03-17 (二版)

  • 俄开发多发性硬化症诊断新方法 准确度高费用显降

    原标题 俄开发出多发性硬化症诊断新方法准确度更高,费用显著降低 科技日报讯 一个俄罗斯科研小组近日在美国《分析化学》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开发出一种诊断多发性硬化症的新方法,将来有望投入临床使用。 该研究负责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生物物理学研究所的科学家柳德米拉·弗兰克说,诊断多发性硬化症需要一系列复杂的检查,目前的主要方法是对脑部和脊髓进行核磁共振及检查脑脊髓液,这些检查费用昂贵、耗时长,且准确率不高。 弗兰克领导的科研小组发现,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体内组织会出现自身免疫性抗体,其中与髓鞘相关的抗体可被视作是多发性硬化症的最主要特征。根据这一思路,他们设计了一种特殊核酸适体分子,用于捕捉试验样本中的髓鞘抗体,并在适体分子中加入了发光蛋白质。当核酸适体分子与试验样本中的髓鞘抗体结合后,发光蛋白质就会被激活发光,提醒试验者检测出了相关抗体。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这一新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更高,检测费用显著降低。 弗兰克指出,尽管该方法仍需进一步完善才能最终投入临床使用,但对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脑和脊髓神经会出现炎症,神经元外侧的髓磷脂会降解失效,造成神经纤维髓鞘脱失,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主要为感觉改变、视觉障碍、肌肉无力、忧郁、协调与讲话困难、严重的疲劳、认知障碍、平衡障碍、体热和疼痛等,严重的可以导致活动性障碍和残疾。在欧美国家,多发性硬化症已成为年轻人除外伤之外导致神经障碍最常见的疾病,目前尚无完全治愈该病的方法。 (亓科伟)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亓科伟 2014年02月25日

  • 俄开发出1分钟诊断早期癌症技术

    科技日报讯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热物理研究所科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开发出一种通过激光纳米技术诊断早期癌症的新方法,从采样到分析完成仅需1分钟,且不需要对病人进行穿刺,十分简便易行,准确率可达85%以上。 该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弗拉基米尔·梅列京介绍,现有的诊断方法是根据血液中的血红细胞沉降率间接测量与癌症相关蛋白质的流体动力学半径,初步确定受检者是否患有癌症。研究人员发现,由于纳米粒子可以在不同液体间自由循环,借助激光光谱仪测量尿液中相关纳米粒子半径,可为诊断癌症提供依据。 梅列京说:“我们已经研制出专门的激光光谱仪,用于测量尿样中的纳米颗粒。经过充分的试验论证,我们确定了这些颗粒的正常半径范围,如果超过这一范围,则说明受检者可能患有癌症。经过临床实验,该方法检测癌症的准确率超过85%,对于如此简便易行的早期诊断方法来说,这样的结果非常理想。” 梅列京指出,这项研究是与新西伯利亚市第一医院合作开展的,该院已利用新方法对数百名膀胱癌患者的尿样进行了分析。专家认为,该方法从采样到分析完成仅需1分钟,且不需要对病人进行穿刺,十分简便易行。 目前,该研究所已向俄罗斯专利局申请专利,希望获得相关企业的资助,用于项目的后续研究及产品化。梅列京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生产一种廉价易用的早期癌症诊断产品,将来大家在药房就能够买到它,就像买眼压计一样方便。”(亓科伟)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2014年02月22日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