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河道断面水质监测项目

仪器信息网河道断面水质监测项目专题为您整合河道断面水质监测项目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河道断面水质监测项目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河道断面水质监测项目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河道断面水质监测项目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河道断面水质监测项目话题讨论。

河道断面水质监测项目相关的资讯

  • 河道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研讨会在无锡成功举行
    时值十三五计划的重要一年,随着“河长制”及“水十条”的大力推进,水质监测行业将迎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泽铭科技作为小型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倡导者,一年一度的小型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技术研讨会在无锡开幕了。本次研讨会一改先前产品推介的模式,我们特地邀请环保法专家,水质监测的业内专家来做报告,就环境污染刑事入罪的司法解读,最新水质监测技术和一些成功经验,跟与会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杨辉忠教授第一个发言,为我们权威解读环境法保护权益及归罪原则。他说,我国现行刑法环境犯罪的保护法益是人本主义, 对于环境犯罪的归责原则是过错主义原则。而欧美国家环保立法则是从生态主义角度出发,他们认为人类的利益是最终保护的利益,是透过间接的保护客体而受到保护,水、空气、土壤都可以是和人类利益并列的独立法益和利益,为了我们来与生存的环境,环保人人有责。无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城市水环境监测、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及预警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成效心得,也是全国水质自动监测方面的标杆。我们特地邀请杜站长给我们分享无锡在城市水环境预警体系监测方面的经验。杜站说,无锡市在太湖区域内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出入湖河流、太湖湖体和主要行政交界断面共建成了97个水质自动站,初步形成了以自动监测为主,手工监测为辅的水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他认为,水质自动监测要把握“快”和”准”的平衡,目前国内环保单位倾向要测得“准”,而忽视了“快”,但是现状却是:往往测得既不准也不快,很多污染和环境突发事件捕捉不到,预警及趋势监测将成为未来行业内主要关注点。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的高工顾俊强先生为大家分享《苏州城区河道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及应用情况》。苏州市城区主要河道小型自动监测系统作为2013年市民实事项目,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系统运行四年,不需征地,甚至不用通电和水,每半小时一组数据,实现了对城区河道环境整治水质变化的实时跟踪监测,系统采用小型、节能、低噪、免试剂的监测方法和多重保障的安防措施,集监控评价发布为一体化,体现了绿色监测的理念,且与大型水站同样具有较强的野外适应能力和无人值守智能监测的特点。为古城区河道水质提升,调水效果评估甚至调水方案都起到了技术支撑作用。作为泽铭科技的掌舵人,公司总经理占明军,同济大学硕士毕业,从事环境监测行业15年,对环境监测特别是水行业监测分析有着丰富的经验,是新型环境监测方式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他结合国内外在线水质监测的现状及趋势,为大家分享经验《基于环境物联网的小型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的发展》。他认为,随着国内制造业的升级,国产环境监测仪器集成度越来越高,仪器和在线监测系统的小型化是一种趋势;我们在太湖流域近100套系统的应用表明,除了积累了近十年的长时间不间断数据外,只要有严格的质控措施和技术要求,数据的质量丝毫不比传统大站逊色。奥地利是能公司是紫光-可见光全光谱在线水质监测技术的发明者,他们第一次将光谱水质监测这一实验室技术应用到在线水质监测中。其业绩强劲增长的主要是河流微型水质监测自动站和自来水管网监测的超微型水质自动站,并在印度母亲河-恒河上得到很好的运行,奥地利是能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肖力先生为大家分享《s:can产品在印度恒河水质自动监测的应用》。应用专家隋晓飞为大家做介绍自己研发的hq-620在线氨氮总磷监测仪,经过在无锡梁塘河和上海芦潮港的二套系统试用,数据与实验室数据呈现很好的趋势一致性,误差小,解决了在无市电和清洁水供应的地方,营养盐指标的在线监测问题。经过专家的解析和同行们的分享,大家对小型水质自动监测技术方面的问题和看法都不少,积极提问和热烈讨论。本次大会针对热点,无论是法律、政策和技术层面都有新亮点,与会者都觉得会议内容新颖,技术独特,非常有收获。本次会议也得到无锡日报,江南晚报和无锡电视台的关注和报道。 31日上午,到会者共同前往梁塘河参观小型水质监测自动站点。 站点体积小、耗能低、噪音少、免试剂的特点博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其良好野外适应能力和无人值守的智能化监测的特点,也给大家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 上海仪电助力徐汇河道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上线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今年9月,徐汇区建交委、区环保局与上海仪电集团合作,正式上线上海市首个具备网格化运行功能的河道水质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分布于19条河道的30个在线水质监测站,系统能将河道的健康情况从“徐汇水环境”APP实时传送到后台治理人员手中,实现徐汇区主要河道的全覆盖监测。如今在线监测系统上线已满月,河长们的“24小时智能助手”是否适应了新岗位?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9b1ea660-9be8-4d35-8fc8-d8ebed653c56.jpg" title=" 137533357_15395649922691n.jpg" alt=" 137533357_15395649922691n.jpg" / br/ 漕河泾港监测站 br/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系统仪器多来自“上海制造”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据悉,在线监测系统分为线上APP和线下监测站点,其中已上线运行的22个新建监测站覆盖徐汇区包括蒲汇塘、漕河泾港、龙华港、梅陇港、机场河、春申港、淀浦河等在内的多条重点河道及国家级、市控关键河道断面。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在位于桂林公园南门的漕河泾港,记者找到隐蔽在河岸绿化带中的监测站。远看四四方方的“不锈钢盒子”,内里大有乾坤。六台大小不一的检测仪器和过滤装置有序地靠墙摆放,其中三台外形酷似电冰箱的仪器上都有电子显示屏,各类参数在屏幕上跳动。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据介绍,22个新建水质监测站的配套仪器设备主要包括多参数在线分析仪、透明度在线分析仪、总磷在线分析仪、氨氮在线分析仪等。其中,氨氮自动监测仪、多参数在线分析仪及整套运行系统,来自拥有65年历史的“上海制造”雷磁牌。整套检测系统不仅具备国内领先水平,也是老牌国企仪电集团向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的重要一步。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河道医生也可“远程看诊”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去年10月,徐汇结合全区河道治理着手建立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今年1月建成后经过长达7个月的试运行,9月初正式上线。系统上线一个多月来积累了大量徐汇区的水质监测数据,真正建起河道水质专属的大数据池。下一步,徐汇计划对区域内河道污染源进行更为系统的分析。比如,针对雨天城市排涝经常采取的泵站放江,大数据可帮助研究这一措施对于河道水质的短期和中长期影响。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可为河道长效管理带来积极探索。徐汇密集的监测站点分布可实现河道网格化管理,及时发现水质异常。对已完成生态治理河道的长效管理和维护,系统则能及时防止新污染源对水质造成巨大影响。徐汇滨江的机场河周边居民区密集,河道流通不畅,氨氮含量和总磷含量较高。系统可实时提供水质数据,让治理单位每天开出不同“处方”对不同浓度的污染源对症下药。“相当于原先一定要医生上门把脉,现在随时拍一张河道的‘X光片’就能让医生远程看诊,还有大量历史数据可比对。”(记者 舒抒) /p p br/ /p
  • 哈希参加河道生态治理技术及水质监测技术推介会
    2012年10月27日,哈希公司参加了由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和江西省水利厅在南昌举办的主题为&ldquo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及水质监测技术推介会&rdquo ,会议上,哈希公司重点推出了以&ldquo 水源地安全预警监测系统-蓝色卫士&rdquo 和&ldquo 水质毒性野外监测技术&rdquo 为主题的监测技术,由于该项技术具备可以帮助广大的水资源管理工作者,大大提升水源地水质安全监测和管理能力并保证在突发水质安全事件应急能力方面的强大功能,同时入选了《全国水利先进技术产品推广目录》,引起了水利监测管理工作者的广泛欢迎和兴趣。哈希公司一直致力于成为中国水资源科技管理工作者的有力助手,我们将持续的为中国水利用户提供技术协助和依托。
  • 中科院智能所研发水面机器人 实现水质立体断面原位检测
    p   日前,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获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研究所“973”首席科学家刘锦淮研究员课题组研发出“风光互补”自主式水面机器人。这款水面自动清洁机器人由水面漂浮物自动回收装置和水面机器人组成,类似于家庭清洁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各种海洋、湖泊、河道、滩涂及景区内的湖泊、池塘的固体垃圾、浮萍等清理,以及危险区域进行远程作业,提高安全性和高效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img width=" 250" height=" 333" title=" 风光互补水面机器人.JPG" style=" width: 250px height: 333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0c277c09-0e58-48a5-9415-05a96aee0ab2.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img width=" 250" height=" 250" title=" 02.png" style=" width: 250px height: 25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7fcca8d7-72b0-4a3b-bb84-7059f2ebb0ab.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风光互补水面机器人通用平台 /strong /p p   据介绍,该水面机器人相对于现有水面无人船具有独特优势:动力来源于大容量电池、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混合电源系统,解决了水面机器人长时间持续巡航的动力问题 采用视觉和雷达双模目标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了水面目标的路径优化和自主壁障等智能算法,解决了水面机器人的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实时避障问题 融合了多模导航系统、三维电子罗盘、驱动器自动调速控制技术、高带宽无线数据实时传输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解决了水面目标自动控制问题 /p p   此外,该项目研究成果以水面机器人为通用平台,可搭建多种自主研制的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水质监测仪器并小型化后集成到水面机器人平台之中,形成水质监测移动实验室,取代目前常用的水质固定监测站或者监测浮标,实现任意水域、全天候、原位和低成本水质监测与预警。 /p p   据相关科研人员介绍,国内现有的水面机器人水质检测与采样技术一般只能在线检测常规的水质五参数指标,很难全面的检测水中有机物、营养盐和重金属,只能采取把水样采集好后再到实验室去检测,因此无法实现水中重金属等重要污染物的原位和实时检测。另外,现有技术一般只能检测水域的浅层水,无法检测水域中不同深度层面的水质立体断面污染分布状况。本项目以水面机器人为平台,结合研制的新型小型化重金属检测仪器、不同深度水质自动采样装置以及水质原位在线检测装置,实现了水质立体断面的原位和实时检测与污染状态分析。 /p p   目前,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已形成样机,并正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 br/ /p
  • 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监测质量管理规定(暂行)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监测质量管理规定(暂行) /strong /p p   为进一步规范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加强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根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等规定,在现行地表水水质监测有关要求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定。 /p p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总站”)负责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监测(以下简称“水质监测”)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省级站”)负责辖区内水质监测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协助总站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水质监测任务承担单位(以下简称“监测单位”)按照相关技术规定和质量控制要求开展监测工作,对上报的监测数据质量负责。 /p p   一、总站 /p p   1、每年抽取5-10个监测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监测能力、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及运行情况、实际监测工作、质量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及其实施情况、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等方面。抽查省界断面时,相关省级站人员共同参加。 /p p   2、每年组织一次全体监测单位参加的质量控制考核或能力验证,确定考核或验证项目和发放样品,编制考核或验证报告并予以公布。 /p p   3、视情况组织开展同步监测。 /p p   4、年终编制全国国控断面水质监测数据质量评估总报告。 /p p   5、将监测数据质量作为国家评比与考核监测单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监测数据多次出现问题或不合格的监测单位,向国家环保总局提出取消国控网补助经费和调整监测单位的建议。 /p p   二、省级站 /p p   1、每年对辖区内的监测单位进行一次现场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监测能力、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及运行情况、实际监测工作、质量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及其实施情况、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等方面。检查工作应以评估水质监测质量为目标,结合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重点,检查内容的侧重可以不同,但不同年度的检查重点应有所区别。 /p p   2、帮助监测单位解决监测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协助监测单位查找总站质控考核或能力验证中不合格或不满意结果的原因,并将原因分析和解决情况报告总站。 /p p   3、每年选取2-5个监测单位开展同步监测或结果比对。视情况开展辖区内的质控考核或能力验证。 /p p   4、每年编制辖区水质监测数据质量评估报告,并报送总站。 /p p   5、对监测数据多次出现问题或不合格的情况及时向总站报告。 /p p   三、监测单位 /p p   1、所有监测人员均应按照《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的要求持证上岗。没有上岗证的人员,只能在持证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其工作质量由持证人员负责。 /p p   2、监测单位应通过计量认证,监测项目应为计量认证项目。 /p p   3、监测仪器须进行计量检定、校准或核查,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p p   4、检测报告、原始记录、原始数据及仪器核查报告等应按有关规定归档保存。 /p p   5、监测数据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应实施质量控制。 /p p   每个监测项目质量控制样品的比例应不少于样品量的10%~20% 每批样品至少进行一次精密度质量控制,每月至少做一个准确度质控样品。 /p p   每批样品须做一个实验室空白 需要进行前处理的监测项目应做全程序空白 空白样品测定值明显偏高时,应仔细检查原因并消除影响因素。 /p p   6、监测单位应由本单位的质量管理部门或人员以密码样的方式对监测工作实施外部质量控制,应有外部质量控制计划,每月均须进行外部质量控制。 /p p   7、各项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后,均应进行结果评定。只有结果评定为合格或满意时,方可认定对应的监测样品测定有效,否则应查找原因,并在消除影响因素后重新测定。 /p p   质量控制结果随监测数据一同上报。 /p p   8、负责本单位监测质量的自我监督,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水质监测报告质量审查,并保留记录。 /p p   9、每年编制本单位的监测数据质量评估报告,并报送总站和省级站。 /p
  • 徐汇区方世忠区长一行视察区河道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10月16日,上海市徐汇区区长方世忠携区府办、区委宣传办、区建交委、区环保局及区河长办公室相关单位,对区域水环境治理工作进行调研,视察了徐汇区在线河道水质监测站,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方世忠区长一行来到位于宛平南路桥的龙华港水质监测站,详细了解了站内仪器设备的功能及运转流程,听取了云赛智联股份有限公司及下属企业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关于徐汇区在线河道水质监测信息系统基本情况的汇报。方世忠区长对上海仪电围绕“河长制”构建解决方案,提供河道在线水质监测系统表示欢迎和支持,希望以徐汇水质监测信息系统为基础,进行小型化改进,为后续向更多区域推广应用创造条件。徐汇区河道水质监测信息系统是徐汇区2017年河道治理重点工程,由徐汇区建交委、区环保局和仪电集团合作建设,仪电科仪负责具体施工和运维。该系统于今年9月正式上线,拥有30个水质监测站,覆盖徐汇区19条主要河道,基本实现区域主要河道全覆盖,能够提供及时的水质预警,并防止已修复的水生态系统受到新增污染的破坏,为河道治理和长效监管提供支持。
  • 徐汇区方世忠区长一行视察区河道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10月16日,上海市徐汇区区长方世忠携区府办、区委宣传办、区建交委、区环保局及区河长办公室相关单位,对区域水环境治理工作进行调研,视察了徐汇区在线河道水质监测站,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方世忠区长一行来到位于宛平南路桥的龙华港水质监测站,详细了解了站内仪器设备的功能及运转流程,听取了云赛智联股份有限公司及下属企业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关于徐汇区在线河道水质监测信息系统基本情况的汇报。方世忠区长对上海仪电围绕“河长制”构建解决方案,提供河道在线水质监测系统表示欢迎和支持,希望以徐汇水质监测信息系统为基础,进行小型化改进,为后续向更多区域推广应用创造条件。徐汇区河道水质监测信息系统是徐汇区2017年河道治理重点工程,由徐汇区建交委、区环保局和仪电集团合作建设,仪电科仪负责具体施工和运维。该系统于今年9月正式上线,拥有30个水质监测站,覆盖徐汇区19条主要河道,基本实现区域主要河道全覆盖,能够提供及时的水质预警,并防止已修复的水生态系统受到新增污染的破坏,为河道治理和长效监管提供支持。
  • 治理城市河道——迫在眉睫
    从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届“中国水周”。今年的宣传主题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  杭州市河道共3233条约1.47万公里,其中建立“河长制”的河道共1824条,市级以上河道22条,共设立河长公示牌2000余个。  为实现对杭州市河道水质水环境质量状况的监测和预警,提升水质监测数据获取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环境质量综合分析能力,从而为跨行政区域河流水质管理和考核办法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保障。涵盖全市主要水系、河流跨行政区域河流水质监测监控断面,同时建立配套的质量保证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管理控制系统、综合查询分析系统,基本形成月度常规监测为主、应急监测为辅的河流水质监测体系。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光科技”)下属子公司浙江聚光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聚光检测”)在水和废水监测能力方面有535 项监测指标通过计量认证,包括放射性指标和微生物指标。还在不断的开发与完善水和废水检测方法的研究工作,以满足对水质的监测要求。3月22日,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专家老师莅临浙江聚光检测进行实地考察余杭市环境保护局领导莅临浙江聚光检测进行工作指导  水质的好坏需通过现场感官判断和实验室分析结果来评价。浙江聚光检测是专业的第三方检测公司,隶属聚光科技。浙江聚光检测积极响应政府“五水共治”项目,先后中标了杭州片区(萧山、余杭、滨江等)河道水水质监测以及建德、东阳等地农村污水治理等项目,检测分析结果为水质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为满足样品时效性和数据准确性,聚光科技实验室也加大了技术力量,招聘了大量的相关经验的分析工程师,组织去各个地级市(县)环保局参加培训,同时也加大了实验室设备等投入,确保大批量样品的分析。  为确保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委托方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浙江聚光检测严格按照《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从人、机、料、法、环五方面严格控制检测的每一个流程,并通过与各监测站的实验室比对,实验室内部做好平行样、质控样等质量措施进行监控、验证和评价,保证检测活动的有效性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工作人员在滨江区开展河道水月度监测项目现场监测透明度参数  浙江聚光检测通过对“五水共治”项目每月的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做出相应的水质分析评价报告,为委托方评价“五水共治”河道、污水治理效果情况提供有力依据。水质检测不但能通过数据分析找出污染的种类,还能帮助职能部门对症下药,更好地整治污染、改善水生态。  城市水系,就像人体的血脉,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善待。五水共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做为在滨江的工作者,应任重而道远。
  • 河流断面监测也能网格化?
    近年来,我国在河流(湖泊)不同行政区域(县、市)之间的断面建设水质监测系统,监测上游水体的相应参数,以水体质量状况,作为上游行政区域对下游行政区域是否支付生态补偿费的依据。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地方对河流(湖泊)水质保护的责任,促进了河流(湖泊)的环境保护。但一位地方环境监测部门的技术人员也表示,“这个系统并不能完全满足目前地方政府对河流(湖泊)环境保护的监测需求,应该对水环境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打造水质监测信息的综合评价、管理、预警及决策支持服务平台。”  现行断面水质监测还有待完善  可为不同区域生态补偿提供依据 但监测点位数量不足,掌握数据不全,无法追溯污染源、预警、对治理提出建议  国内河流(湖泊)一般横跨几个甚至更多的行政区域,目前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断面,已基本建设齐全水质监测系统。系统可以检测出反映水质的COD、氨氮、总磷等参数。如果这些参数达不到一定标准,上游的地方政府需向下游的政府支付生态补偿费。  “随着河流(湖泊)环境保护的进一步加强,上述监测系统已不能满足需求,需要进一步完善。据了解目前的水质自动站监测周期较长,4个小时监测一次,即便1小时监测一次,也难以及时发现水体水质的变化。”某地环境监测站技术人员表示,一些企业偷排不达标污水有时就需几分钟、十几分钟,污水流过断面自动站时,不一定正好监测出污染超标数据。许多时候,这些污水已经被稀释,即使流过断面时自动站正好监测了,也难以准确监测到污水的真实浓度。利用这个系统,难以追溯污染来源。  业内人士认为,上述监测系统的监测点位数量明显不足,掌握数据不全,无法全面、及时监测水质状况,以及帮助执法人员查找污染来源。  要实现水质监管目标,除了需要掌握水质状况、查找污染源,还需要通过对海量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前预测预警河流(湖泊)污染事件,并能对流域治理及污染减排提出科学建议。  断面监测也可网格化  基准站提供精准数据,在工业园区、排污企业的污水入河口等敏感区,增设实时监测站点组建趋势站,可第一时间发现污染事件及污染源头  针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的不足,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科研团队,研发了水质网格化智能监测系统,为全面开展河流(湖泊)环境保护提供支撑。  据先河环保总裁陈荣强介绍,水质网格化智能监测系统包括监测系统和软件平台,监测系统用于及时、全面监测数据,软件平台进行分析、评价数据,为管理、预警、治理提供支撑。  监测系统主要包括基准站和趋势站。系统以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为基础组建基准站,精准地监测水质COD、氨氮、总磷等多项指标。在适当的敏感区域诸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和排污企业的污水入河口,以及饮用水水源地流入口,增设实时监测站点组建趋势站,快速反映水质变化情况。  在趋势站布设大量传感器采集数据,由于传感器较基准站的设备便宜,可露天使用并且安装灵活、方便,可以实现快速监测,第一时间发现污染事件及污染源。  虽然传感器监测的数据没有基准站监测的精准,但在数据平台智能调控下,一方面可以结合基准站数据对趋势站数据进行整体智能监控,并利用数据质量管理平台,实现对趋势站的数据质量控制,提升趋势站数据准确性 另一方面,趋势站数据实时反映水质趋势,与基准站精准数据综合分析,可准确确定污染源头,从而实现对水质状况精准、全面、及时反映。  实现测、预、管、评、治功能  软件平台分析处理数据,快速找到水体污染物入口,对污染事件预警,打开监测与监管衔接通道,对流域污染减排提出建议  实时监测数据通过无线传输,上传汇总至云计算数据存储分析平台——软件平台,对大数据分析和处理,通过手机、电脑等多种方式和维度将分析结果进行展现。  “系统可实时监测水体的变化,快速找到水体污染物入口,及时发现偷排偷放行为,精准做到水体污染靶向治理。”陈荣强表示。  同时,系统可根据区域水体监测情况,利用水利、地理等信息,对污染流域分布进行分析,利用专业的环境数据分析模型,对河流(湖泊)污染事件的影响范围、湖泊藻类暴发等进行预测预警。  环境监测站技术人员表示:“水质网格化监测系统可打通环境监测与监管衔接的通道。”据了解,系统管控模块运行机制包括发布管控指令、实施管控措施、反馈管控效果三部分,对污染事件全程进行监控,确保污染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水质网格化智能监测系统不仅能追溯污染源、预测预警,还能通过数据分析,对流域污染减排提出建议。  基于大数据,系统可分析探索各污染物指标、扩散和变化规律,反演出当地污染来源及各各污染来源的贡献量。结合现有模型,计算污染排放因子对流域内水体质量的影响,建立不同的减排方案,并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情景模拟,评估不同措施的经济环境性价比,为决策提供支持。  陈荣强介绍说,水质网格化智能监测系统已通过专家论证。目前,先河环保已经建设了软件平台,组建了数据分析团队,正在与河北省衡水市等地洽谈合作,预计近期项目将进入实施阶段。
  • 聚光科技助力城市河道管理数字化转型 —杭州城市大脑智慧河道监管平台上线
    2017年5月15日,杭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了《杭州市城市数据大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杭州的数字化城市建设中正式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杭州城市大脑”。根据《规划》,到2022年,杭州要基本完成城市数据大脑在各行各业系统建设,并投入实际运行,使之成为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杭州市政府携手各个行业的领军企业,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共同开始为将杭州打造成“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的目标而努力。  2019年12月30日,杭州城市大脑举行了总结发布会,杭州城市大脑项目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多项城市大脑应用新场景相继上线使用,全市城市大脑建设的“一张图”已初现规模。 2019年底,作为“城市大脑城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杭州城市大脑智慧河道平台”在杭州市城管局正式上线试运行。该系统由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光科技”)开发设计并完成建设,是未来杭州市十区二县的城市河道管理机关开展河道管理保护最重要的基础支撑平台。试运行期间,系统的大数据汇聚分析、流程数字化和跨部门调度等功能促使试用系统的两个城区的河道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得到了分管副市长和市区两级河道分管领导的高度评价。该平台的上线应用意味着杭州市河道管理保护的标准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已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全国乃至全球大城市河道管理的数字化提供了杭州方案。夯基础:遵循保护管理实际 数据在线互联先行  遵循保护管理实际是前提。基于对现有河道保护管理业务的细致解构与剖析,通过河道管理感知网络的全面化覆盖、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再造、治水场景的智能化融合,智慧河道平台将城市河道管理“全面感知、预警预报、分析研判、调度指挥、监督管理、公众服务”六大建设内容融会贯通,实现了业务信息、工作过程、管理范围“三个全覆盖”,以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宗旨,打造了全新的河道保护管理体系。  数据在线互联是根基。智慧河道平台深度融合城市河道保护管理的职能、任务、工作组织、工作方式,推动数字流程按业务逻辑流转、在线数据随业务流程流动,使数字世界与现实河道在线互联,大到一片圩区、一座泵站、一条闭环业务流程,小至一个断面、一宗河岸小品、一个独立业务环节,都能实现数字化的呈现,促进物信融合、数据智理。 重实效:强管促治 服务民生  可视平台,辅助决策。以全市河道“一张图”和现代化大屏为载体搭建监控指挥中枢。全市470条河道雨情水情、环境监测、防汛配水、涉河工程的实时信息动态更新,河道日常运行态势一览无余。当河道水位超警戒、水质超标或发现异物漂浮、浑水流入等情况时,相应的断面或河段均会自动示警。平台更兼有丰富的河道水文、水质、生态、管护态势分析研判工具,辅助河道管理职能部门精准聚焦保护管理工作重点。  移动监管,提升效能。我们依托钉钉开发了智河治河移动履职工具,将河道数据采集、管控信息接收、监管处置闭环的终端下沉至每名河道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和河道养护人员,构建了“通信网络在哪里,河道监管体系就延伸到哪里”的泛在动态监管网络。河道的管理和养护数据随着河道工作人员和养护人员的日常履职过程源源不断地向智慧河道平台汇聚,系统经过自动分析研判,指挥和督导相关人员迅速到位、各司其职、闭环跟踪,将河道监管、治理工作效能推上一个新台阶。  预警调度,强化安全。智慧河道平台通过汇聚城市河道水文、水质、闸泵站运行等态势数据和入河排口、河底地形、岸堤设施等监管台账数据,优化水域巡查监督、配水防汛调度、水质异常预警、违规排放整治等数字化流程,依托对水雨情、工情数据的实时分析辅助精准引排调度,依托对水质、排口等数据的实时分析辅助动态水质维稳,运用钉钉智河治河APP实现水环境闭环高效监管,运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提升指挥决策和应急处置效能,有力强化了城市河道防汛安全、水环境安全保障机制,提升了河道安全治理水平。  公众互动,服务民生。智慧河道平台也不忘人民群众对美丽河道的向往。通过公开城市治水成效、政策法规、科学治水常识等信息,强化公众知情实效,提高公众满意度;通过优化公众参与治水的渠道,鼓励公众参与治水监督管理,保障公众参与权、建议权与监督权,提升公众获得感;通过在线感知设备、钉钉智河治河等多种途径汇聚河道水质、保洁、生态等基本情况及亲水设施、慢行系统、垂钓点等特色游憩点的实时信息,动态评价河道水环境综合态势和河道对公众亲水游憩需求的适宜度,精心打造全市河道碧水指数和休闲指数,并利用互联网公开推送,提升人民群众享受高品质亲水环境的幸福感。   协同共治,保障亚运。智慧河道平台以更加开放的站位推进城市河道市区两级的协同共治。以高效处置为导向,平台将市区两级的流程、工程、人员联通起来,进行河道保护管理问题的交互反馈、联动处置,全面保障各类河道管理事件的闭环跟踪和处理。例如水质保障问题的处置(下图),平台能够快速凝聚合力,推动市区两级部门协同配水、联动反馈,为水环境持续向好提供更为坚实的制度保障。谋未来:发展创新不止步 智助碧水谱新篇  杭州城市大脑智慧河道平台已作为城市河道智慧管理的典型案例,获颁第十三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优秀成果案例二等奖。  杭州城市大脑智慧河道平台的上线运行只是城市河道保护管理方式转型的一个开始,智慧驱动的治水能力提升将永不止步。智慧河道平台将通过感知升级不断深化人们对河道健康发展规律的认识,通过聚焦市区协同持续催化智慧治水机制的创新。智慧河道平台与城市河道保护管理事业同频共振、同步发展,为杭州城市河道高质量发展、一泓碧水迎亚运、美丽河道造福人民保驾护航。
  • 确保水质监测客观准确 浙江兰溪创新实施水质“飞行”检查制度
    p   这两天,浙江省兰溪市治水办工作人员分组奔赴部分乡镇(街道),随机采集了一些河流断面水样,并送环保监测站进行检测。这是近期兰溪刚刚实施的水质“飞行”检查制度,旨在避免极少数乡镇(街道)采取临时调水措施,应对定期水质监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6a67cc64-0a52-487c-af7c-c90a288b02f2.jpg" title=" 水质监测 飞行检查.jpg" / /p p   “一直以来,第三方水质监测都是每月定期开展,我们发现,这样的定期检查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兰溪市治水办专职副主任吴胜忠说,他们发现,为了应对每月的水质监测,个别乡镇(街道)存在临时放水调剂监测河道水质的情况。“这样就影响了我们掌握水质的真实情况。” /p p   水质“飞行”检查就是为了确保水质监测的客观准确,也是对第三方水质监测的一种有力补充。水质“飞行”检查如何开展?据吴胜忠介绍,每两个月,市治水办督查部将组织若干工作小组赴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各采集1条河道的1个断面水样,并统一送市环保监测站检测。 /p p   “飞行检查过程中实行三个原则,即不定时间、不打招呼、直奔现场。”吴胜忠说,不仅采样是随机的,检查后的结果也将得到充分运用。水质“飞行”检查结果将被纳入《兰溪市2018年度生态廊道、“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双月考核办法》,检查结果为Ⅱ类以上水质的断面所在乡镇(街道)在考核中将得到加3分奖励,监测结果未达到水环境功能区目标的会被扣2分,监测结果为V类水的将被扣3分,劣V类反弹的则会被扣5分,这样能督促乡镇(街道)抓好长效治水。 /p p   同时,实施水质“飞行”检查制度还有一大好处,就是通过检查,可以倒逼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充分利用前期建立的水环境管理中心,及时监测辖区水质,充实水质动态数据库,更加及时、准确、有效地处理“水质问题”,落实精准治水,严防水质反弹。 /p p   据了解,4月份,兰溪省控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了100%,其中国控兰江将军岩断面达到Ⅱ类水质,44条小流域全部剿灭Ⅴ类以下水质,其中,Ⅲ类水质达到30条、Ⅱ类水质达到13条。 /p
  • 水文流量站 -一款非接触测量的河道流量监测系统#2022已更新
    水文流量站 -一款非接触测量的河道流量监测系统#2022已更新【TH-SW4】ई भ ा र त क े प ु र ा न स म य म े ं क े र ा ज ध ा न ी स भ क े ल ि स ् ट ब ा ट े । 支持多通信方式,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告警、设备控制等多功能。一、产品概述TH-SW4是一款基于微波技术的全自动水文在线监测系统,可同时测量渠道内水位、流速、流量和降雨量。它采用先进的K波段平面雷达技术,通过非接触的方式测量水体的流速和水位,根据内置的软件算法,计算并输出实时断面流量及累计流量;可用于河道、灌渠、地下排水管网、防汛预警等场合进行非接触式流量测量;该产品具有功耗低、体积小巧、可靠性高、维护方便的特点;测量过程不受温度、泥沙、河流污染物、水面漂浮物等因素的影响。二、应用领域1、江河、湖泊、潮汐、水库闸口、地下水管网、灌渠灌道等流速、水位、流量和雨量测量。2、辅助水处理作业,如城市供水、排污监测等。3、流量计算、入水排水流量监测等。三、产品特点1、非接触式测量,结合断面参数计算流量,不受风、温度、雾霾、泥沙、漂浮物等影响。2、适用于多种测量条件,不受腐蚀、泡沫影响,可以输出流速、水位、流量的测量数据。3、流速和水位采用平面阵列雷达天线,自带测量角度功能,设备体积小巧,安装方便。4、方便的配置软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参数进行方便的配置,以适应不同的使用条件。5、不受大气中水蒸汽、温度和压力变化的影响四、监测平台1、CS架构软件平台,支持手机、PC浏览器直接观测、无需额外安装软件。2、支持多帐号、多设备登录3、支持实时数据展示与历史数据展示仪表板4、云服务器、云数据存储,稳定可靠,易于扩展,负载均衡。5、支持短信报警及阈值设置6、支持地图显示、查看设备信息。7、支持数据曲线分析8、支持数据导出表格形式9、支持数据转发,HJ-212协议,TCP转发,http协议等。10、支持数据后处理功能11、支持外置运行javascript脚本五、概要指标供电电压:100mA(工作),<1mA(休眠);工作电压:12V供电运行温度:-35℃~60℃;存储温度:-40℃~60℃;野外防护等级:IP68信号输出:RS485/MODBUS协议;六、技术参数流速测量测速范围:0.15~15m/s 测速精度:±2%分辨率:0.01m/s 水位测量测距范围:0.4-40米测距精度:±1cm测距分辨率:1mm间隔时间:1-5000min流量测量
  • 湖南提前一年全面建立河长制 去年地表水水质监测总体为优
    p   6月12日在长沙召开的2018年第一次省河长办主任会议透露,湖南省于去年底顺利通过国家中期评估,提前一年实现全面建立河长制的目标。 /p p   湖南省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河长制的责任体系、制度体系、工作体系基本建立,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履职尽责,建立了一支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总数达3.57万余人的河长队伍,初步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河湖保护格局。 /p p   分工明确的工作体系初步建立。省级组建了省级河委会与河长办,明确了河委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省河长办按中央要求,立足于打基础、强机制、促整治,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执行部”“参谋部”和“调度室”作用。各成员单位主动担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构建了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保护管理机制。 /p p   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初步形成。各单位以河长制为抓手,坚持部门协同、流域联动、共治共防,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问题为导向,以“一湖四水”为主战场,“一盘棋”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水安全保障,岸线乱建、乱种、乱倒,水域乱采、乱挖、乱围,污水直排、偷排、乱排等一批河湖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p p   治水管水制度优势初步发挥。去年以来,以河长制平台为依托,湖南省开展了“僵尸船”整治、非法采砂与砂石码头整治、入河排污口清理、黑臭水体治理、欧美黑杨清除、矮围网围拆除等专项行动,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河湖保护与管理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多头管”到“统一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 /p p   2017年,湖南省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地表水水质监测总体为优,“四水”干流Ⅰ~Ⅲ类水质断面占93.6%,相比2016年提升3.9%。 /p
  • 【案例】71套在线悬浮物分析仪(innoCon6800T)用于深圳水务集团坪山河河道排水监测项目
    安装时间:2019年12月安装地点:深圳坪山河仪表品牌:英国jensprima(杰普)仪表型号:innoCon6800T+innoSens810T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水务集团)是集自来水生产及输配业务、污水收集处理及排放业务、水务投资及运营、水务设施设计及建设等业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水务服务商。承担着深圳市97%的供水业务以及特区内99%的污水处理业务,供水能力达到771万吨/天,居全国首位,同时污水处理能力居全国前列,公司的供水能力、技术服务、生产质量广受认可!项目简介: 现场安装图:英国jensprima杰普仪器在这次河道监测项目中提供了71套innoCon6800T在线悬浮物(SS)分析仪,仪表配备进口传感器,采用斜面设计,有效的保障了河道水质监测的数值准确。而且为了满足客户实际使用要求:包括电缆线不同规格的延长、安装方式、河道流速等等因素,我们私人订制的为客户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反复进行测试,并且派出技术人员到现场安装调试,并对现场相关的仪表维护人员进行培训,保证了产品的正常运行,客户对杰普仪器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比较满意,后续也会继续采购我司的产品。技术人员现场培训: 杰普仪器将继续努力为客户提供性价比更高、更能满足客户测量需求的产品,2020年我们会陆续推出一些新的产品,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杰普仪器,共同成长、合作共赢! 案例提供: 售后 曹工
  • 泽铭环境2018年水质自动监测示范项目盘点
    2018年已在忙碌中悄然而过,纵观泽铭环境这一年的业务拓展历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已在江浙沪云贵川京皖粤辽等地遍地开花,这不仅代表了客户对泽铭公司技术能力的肯定和认可,也顺应了整个国内环境监测发展趋势。小编选了几个示范项目在此与大家分享~1、昆山市“阳澄湖水质提升计划”水质自动监测站昆山市在阳澄湖区域新建5套小型水质自动监测站,用于入湖河道及重要支流的实时水质监测。泽铭环境承建的集装箱式水质自动站是一套以国外知名公司的在线水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物联网传感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专用数据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构成的水质自动监测体系。可实时监测水温、pH、电导率、溶解氧、浊度、叶绿素、蓝绿藻、总磷、总氮、氨氮及高锰酸盐指数等多项水质参数。 集装箱式水质自动站的应用场景有国控、省控断面监测、 生态补偿及重要流域入湖入海河道监测,具备以下特点 :(1)监测参数全面,具体参数可选;(2)国标法检测,数据准确可靠;(3)自主设置测量间隔,可实现短时间多次数据采集; (3)无须驻点操作,自动化采集; (4)远程监控,短信智能报警。 2、常熟市浮标及岸基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该项目为2018年在常熟市城区内建设10套以太阳能供电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和1套昆承湖水质浮标监测系统,监测参数有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氨氮、总磷、高猛酸盐指数、流速流量等。其中总磷分析仪是泽铭公司自行研发的仪器,功耗小,自带温控装置,不需要外接空调,可用太阳能进行供电。 特点如下:(1)提供全套解决方案,体积小、功能强、投入少,适用于不同水体的长期连续在线监测,省去征地、建立站房以及人员成本等费用。 (2)长期稳定、维护量小、废液少,其整体拥有成本较低。 (3)连续、及时、准确地监测目标水域的水质变化状况,监测项目超标和整个系统状态信号显示、报警。 (4)通过GPRS等通讯方式远程传输数据,可随时随地获得真实的监测数据。 (5)自动运行,停电保护、来电自动恢复。 (6)利用太阳能和风力等绿色供电系统。 (7)真正的无人值守。3、新型水质监测浮标在阳澄湖投入使用由泽铭环境承建的这两套水质监测系统,搭载了YSI EXO2、泽铭 HQ-800系列氨氮分析仪、泽铭HQ-800系列总磷分析仪、AIRMAR 气象仪,能够24小时实时在线监测各类水质、气象参数,如水温、电导率、浊度、溶解氧、pH、叶绿素、藻密度、总磷、氨氮、风速、风向、气温、气压、GPS等。 其特点如下:(1)浮体材料采用离子泡沫塑胶,一次压铸成型,耐碰撞,具有很高的浮力比,能承受严峻的野外环境。(2)具备数据存储和处理功能、 系统监测和控制功能、数据无线传输功能、异常状况报警功能、自供电功能、全球定位功能。(3)GPS全球定位系统能同时跟踪12颗卫星,无使用费用,定位精度小于25米,实时监测浮标经纬度,防漂移和偷盗,脱离设定范围立即报警,自动将警报发至指导管理者的邮箱和手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丢失,保证设备的安全性。(4)监测仪器高度集成,可直接投放在水里进行原位测量,有较高的抗沾污能力,随时掌握水体的真实状况。 4、苏州市相城区环保局水质自动监测岸边站?由泽铭环境承建的苏州市相城区4个岸边水质自动监测站和2个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站,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其中微型水站,占地不超过2m2,可测常规五参数、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既可水质预警,又可精确测量,高度集成化,包括独立取水和预处理、工业空调系统及安防系统。?5、上海大金山岛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岸基站??2018年由泽铭环境承建的大金山岛岸基站,主要监测参数有水温、电导率、浊度、溶解氧、pH、叶绿素a、COD、氨氮、磷酸盐、硝氮、亚硝氮、压力、温度、潮位、波高和波周期等。整个集成系统由气象,水质和水文仪器组成,采用同步、连续监测方式,采配水单元是由水泵、精过滤模块、气冲洗模块、控制阀门及配套管路等组成,供电单元采用风电互补和蓄电池组合供电方式,同时在线监测系统的数据接入业主单位的数据接收管理平台,具备足够的兼容性和可开发性,满足业主单位对不同数据进行统一化管理的需求。 6、江苏省太湖走航式水环境自动监测系统?走航式水环境监测系统是一套全自动、实时水生态水质走航在线监测系统,由泽铭公司设计集成,是一套以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在线光谱监测仪和营养盐原位监测仪为核心,运用现代物联传感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专用数据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构成的水质自动监测体系。基本涵盖了常规水质监测参数(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氨氮、浊度、蓝绿藻、叶绿素、COD、BTX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TOC、NO3、指纹图和光谱报警),具有多参数、智能化、测量周期短、低维护的特点,适合于船载走航式测量。特点如下:(1)整体集成度高、体积小、可在中小型船只上安装使用。(2)提供全套解决方案,涵盖了五参数+氨氮+蓝绿藻+叶绿素+COD等主要水质参数和气象要素气温、气压、温度、湿度、风速、风向、航行方向、航速、视频图像等,测量周期短,连续、及时和准确监测目标水域的水质变化,适用于不同水体的走航式监测。(3)在线连续监测,无需药剂,无耗品,无二次污染。(4)自动化程度高,自带清洁功能,几乎免维护。(5)监测频次高,5分钟一组数据,适合宽阔水域走航式监测。(6)强大软件系统:图形化应用界面,分屏图形与数据曲线互动,数据查询统计和存储,区域水质与航行状况,异常数据报警等。(7)可持续研发并不断扩展可监测指标。(8)测量方法符合现行国标/行标规范要求,或与传统方法监测结果具有可比性。 7、舟山海洋水质气象浮标系统?舟山海洋工作站的在线监测系统为水质监测浮标系统,用于入海河流和排污口排污状况的实时在线监测,主要由浮体、水质监测仪、营养盐分析仪、气象、数据采集、通讯系统及系留系统等组成。系统核心监测仪器采用符合中国国家标准方法、中国环保行业标准方法、中国海洋行业标准方法或等同的或相近的其他国家的标准分析方法监测,监测项目为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叶绿素a、石油类、盐度及浊度、氨氮、亚硝氮、硝氮、正磷酸盐、及气象参数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风向等参数,系统对舟山定海污水处理厂排污口的邻近海域、水文、气象等进行实时连续水质监测。8、深圳城区河道水质自动监测站 ?由我司承建的深圳中南岸基站,用于深圳城区河道水质测定,测定参数有温度、电导率、pH、溶解氧、ORP、浊度和COD等。9、云南省昆明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该水源地水质监测项目共六个点位,分布于盘龙区内牧羊河、冷水河流域。小屋监测常规9参数,选用全套进口设备。虽项目各点位处于山地深处,且彼此距离遥远,交通运输很不便利,但泽铭工程师凭借艰苦卓绝的精神与过硬的技术能力,依旧高质量地完成了该项目的建设工作。除上述完工的项目,合肥市林园局的公园湿地水质在线监测、鄱阳湖的水质监测浮标、苏北小型水质监测岸基站及云南昭通市垃圾填埋场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等项目也陆续进入收尾工作。2018年是泽铭环境在全国布局的关键一年,许多项目已在多个省市落地。在已经到来的2019年里,充满新机遇的同时也充斥着新的挑战,期盼泽铭环境的小伙伴们再接再厉,齐心协力,在已开启的新征程上达到更多更大的突破!
  • 5G时代又一成果:“水下医生”无人船实现水质监测新方法
    近年来,随着水生态环境工作要求及“全面推行河长制”等政策落实,对水环境监测的需求越来越大,加强水环境的管理建设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越发重要。  传统的水环境监测,主要靠工作人员现场采水样,带回实验室检测分析。工作量大,周期长,效率较低,且无法连续实时覆盖水体。  如今,这些难题被无人船一一破解,堪称“水下医生”的它开启了水环境监测新征程,以其智能走航、环境感知、移动物联等科技手段,实现了时空高覆盖,为水环境精准化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水污染防治及水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人船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可用于水质全自动在线监测、水质自动采样、水下环境探测、航道走航等多个领域。  2021年11月29日,山东青岛市水质采样环境应急监测无人船投入使用,设备可完成远程操控、自动采样、自动返航、自动监测、无线实时展现数据等功能。与传统人工监测相比,此款无人船3分钟不到就能完成一个断面的走航监测,工作效率提高。这也标志着无人船在水质环境监测能力再上新台阶。  11月18日,浙江舟山市搭载“水环境巡航监测系统”的“无人船”完成试航,主要用于河道水质摸排、入河排污口排查、水质日常监测、应急监测等,对水中的pH值、溶解氧、氨氮、总磷、高锰酸盐等指数可同时监测。  9月6日,浙江宁波市在溪下水库投入使用5G无人船,通过5G技术实现自动走航,船上搭载着水质监测传感器、专业声呐、高清摄像头、警示灯、高音喇叭等智能设备,可实现自动巡航、水质信息采集与监测等功能。5G无人船的使用也推进了宁波“智慧溪下水库”建设工作,进一步实现水质监测智治。 8月中旬,海洋牧场养殖观测无人船在山东威海市德明海洋牧场交付使用,也推动了当地智慧海洋牧场和透明海洋的发展。该无人船可自主规划路线,自主航行,搭载水下机器人,实现水下画面实时传输,轻松观看海洋生物水下情况。  3月初,为进一步摸清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浙江杭州市富春江渔山断面开展无人船走航监测。使用无人船搭载水质五参数及流动注射分析仪,开展全水域走航监测,助力富春江水质“体检”智慧化、精准化。  1月26日,江苏扬州市采用新一代无人监测船对瘦西湖周边支流水质状况进行高密度监测,改变了过去依靠“人工采样-实验室分析”和岸边自动站点的传统监测模式。水体无人监测船的正式投入运行,将为扬州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提升发挥积极支撑作用,并为全国的水环境治理贡献“扬州样本”和“江苏方案”。  不论是无人监测船还是5G无人船,水质环境监测设备的创新之路已经打开。在全面打赢碧水保卫战的治理道路上,无人船装备一直提供着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在环保、海洋等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水质监测再度升级 城市水质排行榜即将现世!
    p   习惯了每月看看自己所在城市或者家乡空气质量排名的朋友,今后可能会多一份关注和“牵挂”——环保部日前正式印发实施《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试行)》,这意味着水环境质量排行榜将在不久的将来跟公众见面。 /p p    strong 每年进行4次排名,看状况也看变化 /strong /p p   环保部将对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每年进行4次排名,即第一季度、上半年、1—9月及全年,分别于4月、7月、10月及次年1月公布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好、较差的10个城市及水质改善、恶化程度相对较大的10个城市名单。 /p p   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司长刘志全介绍,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其中第十条第三十三款明确提出,综合考虑水环境质量及达标情况等因素,国家每年公布最差、最好的10个城市名单和各省(区、市)水环境状况。 /p p   拿严重缺水的海河流域城市跟水量丰沛的江浙城市比水环境质量,会不会有失公平? /p p   刘志全说,发布这份技术规定,就是明确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方法和信息发布等内容,技术规定确立了以地表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兼顾水质变化的排名思路,也就是既要看“颜值”、也要看变化。 /p p   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包括两部分:一是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反映的是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可作为评价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优劣的依据。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按照城市水质指数(CWQI)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名越靠前说明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越好。二是城市地表水水质变化程度排名,反映各地水污染治理的成效,排名基于城市水质指数变化程度,排名越靠前说明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程度越高。 /p p    strong 优化全国地表水监测点位布局,并将加强相关数据质控 /strong /p p   为使排名结果客观公正,一些基础性工作已做好铺垫。一是优化全国地表水监测点位布局。按照“水十条”要求,环保部共设置了1940个国控地表水排名断面,这些断面也是《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中地表水的考核断面,断面设置具有代表性 二是科学制定排名方法。对全国1940个排名断面,统一采用Ⅲ类标准值为基准计算水质指数,客观反映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p p   此外,还将加强地表水监测数据质控,消除地方行政干扰,确保地表水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同时,技术规定明确提出,若城市上游入境断面水质不达标,参照相关规定,扣除上游影响后计算城市水质指数。 /p p   据了解,同一城市不同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一般差异不大,而城市内不同水体的水质、水量差异较大,1940个监测断面难以全面覆盖一些较小河道,特别是城市建成区内老百姓身边的一些水量较小的水体。因此,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可能与公众感受不完全一致。“这一点还请公众理解,环保部门会要求地方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刘志全说。 /p p   按规定,水环境状况差的城市,经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将取消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节水型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并向社会公告。这些管理措施,将进一步倒逼地方政府加大治水力度。 /p p br/ /p
  • 南水北调全面提升水质监测站建设及仪器需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计划于今年汛后正式通水,届时,北上的江水将取代相当一部分地下水,这也引发一系列水质监测工作的变化。其中,根据远期规划,至2020年南水北调仅北京段及其附属工程将建成27个自动监测站,其中一些监测站正在陆续建设中。而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还将建立全方位水质监测预警体系,采用自动监测、实验室监测、应急移动监测相结合方式,利用技术和生物多种手段,严格监控来水水质,水质监测仪器的需求将有较大的提升。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除国家在水源地和中线总干渠进行水质监测外,北京目前也在北京永定河大宁调压池等来水关键地段设立了水质自动监测站,每小时进行来水监测,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发出预警。同时,在江水进京前的河北保定市易县七里庄设立&ldquo 前哨站&rdquo 。为拒&ldquo 问题水&rdquo 于&ldquo 门外&rdquo ,北京还将在&ldquo 南水&rdquo 进京的首道防线惠南庄泵站处增建一座大型水质自动监测站。   在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的同时,水质监测项目也将发生变化,如惠南庄水质自动监测站不仅可监测一些常规项目,也将纳入重金属、有毒有害类物质等指标的检测。同时,江水进京后,监测实验室的监测指标有望从目前53项扩至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09项,监测断面将达34个,可更全面反映取样区水质情况。此外,在水质监测中还将增加生物预警措施。检测指标和检测量一倍以上的增长意味着水质监测仪器的需求全面提升。
  • 如何利用高光谱成像仪展开河流湖泊水质污染问题的检测
    一、水质监测需求 “地表水水质监测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绿色科技,2019(10)”中提出我国拥有28124亿m3水资源,其中地表水占96.4%,另“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9”中指出1931个地表水水质断面中,劣V类水质比例为3.4%。对于中国水污染的困境,国家先后制定了《水十条》、《重点流域 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 以上表明,我国河流、湖泊众多,然而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活动的增强,河流、湖泊水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有必要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展开河流、湖泊水质污染问题研究,及时、快速的提供河流、湖泊的水质状况,保障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常规水质监测的痛点问题: 非原位监测,需要进行取样; 实时性差,自动监测站约4小时一次数据,人工分析时间更长 ;监测区域有限, 无法实现大范围区域性监测。 高光谱遥感由于其高精度、全谱段、信息量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遥感水质监测,大大提高了水质参数的估测精度。同时,该技术具备非接触式原位监测,无需取样;准实时测量,数据更新快;实现大范围区域性监测等优势。伴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水质监测已由定性描述转向定量分析,可监测的水质参数逐渐增加,反演精度也不断提高,在水资源的保护、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数据采集设备 数据采集的设备为杭州高谱成像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人机载高光谱成像系统(HY-9010),设备实景图,如下图。系统参数,见下表。系统核心部件采用自研大靶面高光谱相机及高稳云台,集成高清相机、高精度POS模块、地面站模块及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实现高光谱数据、高清可见光数据及GPS数据同步采集,小型地面站模块搭配远程智控系统,实现系统状态监测及远程控制,极大程度上提高作业效率和使用便利性。 系统主要指标序号指标参数1光谱相机光谱范围400-1000nm2光谱相机光谱分辨率优于2.8nm3光谱相机IFOV0.71mrad@f=35mm 4光谱相机空间通道数4805光谱相机光谱通道数3006光谱相机视场宽度15.6°@f=35mm7光谱相机镜头焦距35mm8可见光相机分辨率1500万像素9RTK定位精度10cm10POS采集模式硬件同步触发11地面站控制模式远程智控 三、飞行概况 四、数据分析未经处理的原始高光谱数据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图像清晰,光谱信噪比符合数据处理要求。 根据水质参数模型反演得到的水质分布结果,下图截取部分河道反演快示 五、数据对比 现场组织专业水质取样检测公司对监测河道进行选点取样,经过一周的数据处理,得出“表一”所列数据; 通过对单点检测数据的分析,对监测河道进行建模反演得出“表二”所列数据,可以看出,数据反演与实测数据匹配精度多达80%,精度较高,能够满足检测需求。 测试利用无人机高光谱技术,根据采样点测定值,建立指数模型,在水面上空获取水体的高光谱影像,通过在线反演可实时观察水环境的水质参数总氮、总磷、叶绿素a、悬浮物、浊度的变化,为城市河流的水质监测提供了全新的数据来源和技术手段,同时也为湖泊、河流的水环境保护及治理提供了依据。表一、现场水样单点检测数据采样日期2021/6/5采样位置叶绿素a悬浮物总磷(以P计)总氮(N计)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点位155200.663.671.456点位231140.483.872.423.9点位326120.483.882.453.9 表二、无人机载高光谱建模反演数据点位编号叶绿素aChla(ug/L)总悬浮物Tss(mg/L)总磷TP(mg/L)总氮TN(mg/L)氨氮NH3-N(mg/L)高锰酸盐指数CODmn(mg/L) 1架次1100%99.75%100.00%100.00%100.00%98.33% 架次297.48%62.95%96.97%98.37%92.41%90.00%2架次1100%94.43%97.92%100.00%99.17%96.92% 架次257.58%98%87.50%89.41%90.91%95.90%3架次1100%60.8%97.92%99.74%99.18%98.72% 架次291.38%93.33%79.17%93.81%86.12%98.97%
  • 跨界打劫!地产大鳄万科中标1.91亿水质监测项目
    p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近日采购的“深圳市河流水质科技管控项目”发布中标公告,中标供应商为深圳市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中标金额为19055.7788万元。在房地产行业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地产公司纷纷跨界,万科集团曾宣布进军环保产业,此项目应该是万科集团进军环保产业的第一个标志性项目。 /p p   “深圳市河流水质科技管控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122个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站点(简称微站)、布设132台摄像头、对深圳市五大干流及一级支流、重要入海河流、黑臭水体等开展一日一巡一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p p   招标公告宣称:为贯彻落实国家对于河流水体水质稳定达标的有关要求,市委市政府制定了2019年前全面消除黑臭水体的决策部署,并提出2020年底五大干流、重要入海河流稳定达标的责任目标。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且河流水体污染具备较强的反复性,故 strong 通过创新引入物业化管理理念 /strong ,借助无人机、视频监控、水质快速检验设备和派人巡查督办等手段,对河流水体的水质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建立起一个动态的、可视化的、工作可监督的、日报制度的系统,以市场化、科技化手段实现对所有水体的全天候、全覆盖、无死角管理。 /p p   并且在投标人要求中规定“ strong 投标人营业执照规定的经营范围必须包含物业管理或物业服务相关内容 /strong 。要求提供营业执照扫描件(由于新版营业执照未记载经营范围,如提供新版营业执照,还须同时提供体现自身许可经营信息的网页查询截图打印件)。” /p p   因此此次投标的全部为物业公司,没有一家专业从事水质监测数据服务的公司,投标情况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22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baace5f6-c0d5-48d3-8f92-2fd09522e939.jpg" title=" 中标厂商.jpg" alt=" 中标厂商.jpg" width=" 500" height=" 224"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rong 其实,此项目的技术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strong /p p   1、水质监测数据服务 /p p   (1)自动监测数据 /p p   针对全市未消除黑臭且不稳定的黑臭水体,以及五大干流及一级支流、重要入海河流,综合考虑市监测站、市海洋局、市水务部门等已建或规划建设的水质监测站,布设约122个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站点(简称微站),实现对河流水质的实时在线监测。监测指标包括透明度(SD),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氨氮(NH3-N)及电导率等5项,每20分钟监测一组数据。 /p p   (2)手工监测数据 /p p   包括历史数据购买和重点河流及黑臭水体水质数据加密监测。由于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为有效掌握重点河流及黑臭水体水质数据,稳定消除黑臭及实现重点河流水质达标,本项目同时补充手工监测数据,对深圳河流域、茅洲河流域重点河流以及全市黑臭水体进行加密监测分析,监测指标包括溶解氧、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5项。 /p p   2、 视频监控数据服务 /p p   针对全市未消除黑臭且不稳定的黑臭水体,以及五大干流及一级支流、重要入海河流,综合考虑市监测站、市海洋局、市水务部门等已建或规划建设的视频监控点,在河流下游适当位置布设1台摄像头,共布设132台摄像头,实现对重点河流及黑臭水体的全面在线监控。 /p p   3、 巡查管控服务 /p p   安排多个物业管理式的巡查小组,对全市五大干流及一级支流、重要入海河流、黑臭水体等开展一日一巡一监测。根据水体分布特点,全市按流域分为6大管理片区,即一区(茅洲河流域)、二区(珠江口流域)、三区(观澜河流域)、四区(龙岗河流域)、五区(坪山河流域)、六区(深圳河湾流域)。巡查内容包括标准巡查、简化巡查、应急巡查3种类型,其中标准巡查内容包括定位/打卡/观察/拍照/手持式水质检测等,简化巡查内容包括定位/打卡/观察/拍照,应急巡查内容包括定位/拍照/手持式水质检测、无人巡航、无人船溯源等。 /p p   第一年:对五大干流及一级支流、重要入海河流、178个黑臭水体每日“一巡一测”(根据市领导指示,需开展“一日一巡一测”,出具巡查“日报”),178个黑臭水体每季度一次应急巡查(考虑到春节假期等情况,每年按52周、360天计算,下同) 961个重点排污口每5天一次简化巡查、每5天一次标准巡查(检测水质) 2377个其他排水口每12天一次简化巡查 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每6天一次简化巡查、每6天一次标准巡查(检测水质),每季度一次应急巡查。 /p p   第二年:对五大干流及一级支流、重要入海河流、未稳定消除的黑臭水体(按178个黑臭水体的25%预估)每2天一次标准巡查。 /p p   第三年:对易黑点水体(按178个黑臭水体的10%预估)每2天一次标准巡查。 /p p   4、 数据分析服务 /p p   在后台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实时水质监测数据(含微站在线数据、手工监测数据、“河长制”水质监测数据、常规地表水水质数据、国考/省考断面数据、应急监测数据、历史水质数据等)、视频监控数据,以及人工巡查数据等进行及时汇总统计、综合分析及问题反馈,对数据进行审核整理及发布,并及时整理分析成果,定期编制巡查日报、月报、年报等成果报告。 /p p   第一年:后台数据综合分析团队人员不少于24人,需涵盖环保、水务、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在后端开展水质监测数据、视频监控数据等的汇总、分析、审核及发布,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p p   第二年:随着工作量的降低,后台分析团队人员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得少于17人。 /p p   第三年:后台分析团队人员数量不得少于9人。 /p p   5、 微黑臭水体验收销号 /p p   针对深圳市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开展动态化管控及验收销号管理,即每日跟进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进展、水质 排查发现新增小微黑臭水体全部纳入管控范围 制定小微黑臭水体验收销号指南、验收销号考核检测及组织销号工作。 /p p   6、 河流排污口“查、测、溯、治、管” /p p   利用河流水质科技管控项目平台,对全市河流排水口开展排查和监测,督促辖区政府组织溯源和综合整治,纳入有效管理,确保入河排污口管控工作取得实效。 /p
  • 政策加码升级 行业稳中攀升——2018水质监测仪器市场盘点
    p   近年来,中国环境监测仪器市场稳定增长,随着水环境治理稳中向好,水质监测仪器市场总体上也开始步入稳定发展阶段。2018年,在政策红利影响下,水质监测行业细分领域在稳定发展中迎来了一个小高潮。据仪器信息网测算,2018年我国水质监测仪器市场规模为60亿元左右,市场全年增速在10%以上。 /p p   水质监测范围广泛,主要包括海洋水质监测、地表水监测、地下水监测、废水污染源监测等。本文将就以上几个领域,梳理分析一下它们在2018年各自的市场亮点以及可能对未来市场产生影响的该年发布的政策、法规。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海洋环境保护迎来新主体 /strong /span /p p   2018年年初,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党中央、国务院把原环保部全部职责和原海洋局等其他六个部门相关职责整合到一起,组建成立了新的生态环境部。海洋环境保护职责划入生态环境部后,渤海污染治理攻坚战成为它的首场硬仗。2018年11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了《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2019年1月14日上午10时整,第一架调查渤海入海排污口的无人机在河北省唐山市起飞,一场涉及渤海3600公里海岸线的治污“硬仗”在唐山市打响。 /p p   据生态环境部介绍,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主要涉及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即“查、测、溯、治”四项任务。其中,在排查过程中,将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无人船监测以及智能机器人探测等先进技术手段,以全面排查工业废水排污口、生活废水排污口以及所有直接、间接排放的各类排污口。 /p p   该专项行动采取“试点先行与全面铺开相结合”方式,由试点城市先期开展、其他城市“压茬式”推进。据了解,近期生态环境部还将全面启动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先行与全面铺开相结合”方式不仅是为渤海,也是在为长江全面铺开排查整治工作积累经验。 /p p   针对渤海和长江的排查整治工作,生态环境部2019年的目标已明确,重点是先做好排污口排查和监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到2019年6月底前,试点城市完成摸底排查,并同步开展监测 二是其他城市通过卫星遥感和无人机航测等手段开展自查。 /p p   我们可以注意到,无人机航测这一技术手段被生态环境部启用。据了解,原国家海洋局较早之前就对海域无人机遥感监测进行了试点,并且最终通过了审查验收。根据目前无人机在海洋监测中的进展情况,我们预计它将在渤海污染治理攻坚战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下一步其它城市“压茬式”推进,2019年“海洋无人机”或将率先迎来市场需求。据了解,传统陆地型无人机很难满足海洋巡航监测任务中对环境适应性、安全可靠性、起飞降落方式、飞机性能参数等的特殊要求。海洋监测用无人机可同时搭载卫星通讯设备和光电平台、高光谱相机、激光雷达、高清CCD面阵相机、高清三合一(照相、摄像、红外)载荷等多种航空遥感传感器和设备,以满足海洋环境监测任务的要求。 /p p   其实,早在渤海污染治理攻坚战打响之前,有一个“大家伙”已经在渤海海域进行了试水,它就是“中国环监01”海洋环境监测船。2018年4月,“中国环监01”海洋环境监测船圆满完成秦皇岛市海域内5个国控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的采样监测任务,这是“中国环监01”首次成功执行离港采样监测任务。 /p p   据了解,“中国环监01”海洋环境监测船具备近岸海域水文、水质、沉积物和生物的采样工作能力,以及一般常规监测项目、现场监测项目的分析能力和近岸海域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采样能力,具备在线仪器设备实时走航监测特定污染项目的能力,能够在渤海湾内的近岸海域执行采样监测任务。未来,在渤海污染治理攻坚战以及其它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中,是否会有更多的海洋环境监测船投入使用?值得我们大家共同期待。 /p p   另外,《2017中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公报》显示,渤海的主要污染物包括无机氮、无机磷、石油类和耗氧有机物以及重金属等。按照规划,2019年6月底前就要开展试点城市监测工作,在此之前,相关检测设备应先到位。 /p p   海洋环境保护“易帅”之后,除打响渤海攻坚战这首场硬仗外,生态环境部已经做出了整体的规划,主要包括:统一布设海洋环境监测点位,形成覆盖我国全部海域的海洋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重点对海洋环境、近岸海域,尤其是河口海湾区域富营养化、入海污染物排放、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等开展监测 推动完善覆盖监测全过程的海洋环境监测标准、规范体系 强化区域海洋监管机构和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加强监测系统海洋监测能力和海洋环境应急监测能力 增强海洋环境信息发布的时效性。这些新的规划无疑对生态环境部的海洋监测能力建设提出了要求。 /p p   海洋环境监测站是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业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共约有78家海洋环境监测站。之前,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站主要承担潮位观测、海流、海浪、海洋气象要素等的观测任务,近年来部分海洋环境监测站增加了海洋环境污染监测、赤潮监测、海面溢油监测和少量海洋生态要素监测任务。新形势下,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站面临着转型之期,从数量以及监测内容上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站建设轰轰烈烈 /span /strong /p p   2017年9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做好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工作的通知》,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主要涉及2050个国家考核监测断面。通知发布后,生态环境部明确分两个阶段推进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工作。第一阶段,从2017年10月起,全国2050个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面推行采测分离模式,委托第三方机构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采样,并按新的机制进行分析化验,原始监测数据直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第二阶段,2018年完成205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站建设,统一委托第三方机构负责运维,实现地表水环境质量主要指标的连续自动监测,实时数据国家与地方共享。 /p p   在规划的基础上,2018年1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项目(包1至包20)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达16.8亿。根据招标公告,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计划采购1087个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及其三年运维服务、531个已建水站的三年运维服务、135个国家已建水站的仪器设备填平补齐。其中,1~18包为固定式水站,19~20包为浮船式水站。 /p p   国家水站必须配备的常规九参数包括: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温度,特殊流域还可能对重金属、叶绿素a、水质毒素等进行在线监测。这一项目为相关仪器厂商带来了重大的市场发展机遇,尤其是国产厂商。最终,13家国产厂商中标,中标金额为15.8亿元,这是我国环境监测史上金额最大的一次采购。 /p p   随着招标工作的完成,地表水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和第三方监测企业的运行和维护工作陆续开展。2018年2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地表水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 915-2017),填补了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的空白,为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提供了“依靠”。 /p p   最新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15日,205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站中,除280个不具备建站条件外,1770个水站中的1762 个水站已实现数据联网,联网率99.5% 经现场复核通过后,将陆续交由第三方运维单位独立运维。2019年,国家水站将基本上全部交由第三方运维公司负责运行维护。 /p p   2018年,当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设轰轰烈烈的开展时,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项目的建设阶段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全面启动国家地下水监测网的维护与地下水监测工作。2018年4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预算约2.02亿元对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运行维护与地下水质监测项目进行公开招标,主要任务是对各个省市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的10,168个地下水监测站点进行维护和采集地下水常规指标样品,最终采购金额约为2.01亿元。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长江经济带发展立规矩 /span /strong /p p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湖北宜昌、三峡坝区等地考察,并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为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和实践路径,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并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一重要决策。 /p p   随后,生态环境部做出具体部署,针对长江经济带水质监测工作,下一步将加强考核断面水质建设。 /p p   首先,2018年7月底前,生态环境部完成长江经济带943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站建设工作。同时,积极推进与长江经济带各省控、市控地表水水质自动站实现互联互通,共享监测数据。 /p p   其次,研究制定并出台了《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定期开展长江经济带水质状况的评估,全面客观反映水质变化情况,定期发布并公开水质监测预警信息。及时通报省市人民政府,督促改善水质状况。 /p p   第三,扎实做好长江经济带排污口和污染源监督监测。先期在8051个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开展监测,逐步建立覆盖长江经济带所有入河排污口的监测网络,同时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强化排污口的自动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入河排污口和污染源监测的信息公开制度。 /p p   此外,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充分发挥天空地一体化的监测作用,积极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监测和评估。 /p p   可以预见,随着长江经济带水环境监测预警机制的建立,必将倒逼沿江11省市进一步夯实水污染防治主体责任,不断加强自动监测能力建设,提高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系统开展水环境治理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推动长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废水监测领域“狠”抓重点 相关仪器市场迎来爆发 /span /strong /p p   废水监测领域2018年市场表现较为突出的为总磷、总氮两类在线监测仪器,得益于相关环保政策的实施。从2017年开始,我国开始在重点行业、重点流域推进总磷、总氮的监测。2018年4月9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强固定污染源氮磷污染防治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p p   《通知》明确,将肥料制造、污水集中处理、规模化畜禽养殖等18个行业作为氮磷污染防治的重点行业,要求全面推进氮磷达标排放。《通知》规定,氮磷排放重点行业的重点排污单位应于2018年6月底前安装含总氮和(或)总磷指标的自动在线监控设备并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联网。《通知》下发以后,各省市即刻行动,就总磷、总氮排放自动监测设备采购项目进行招标,落实重点排污单位的设备安装工作。在政府的大力督促下,各地引发了一系列密集的设备采购大潮。 /p p   另外,在水质监测领域,2018年一个重大的变化在于水中油测定标准的修订、发布。 /p p   从2018年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对《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HJ 637-2012)修订的征求意见稿,到2018年6月生态环境部印发《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征求意见稿)》、《水质石油类的测定 荧光分光光度法(征求意见稿)》和《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重量法(征求意见稿)》三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意见的函,再到2018年10月生态环境部最终确定发布《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18代HJ 637-2012)》和《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HJ 970-2018)》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经历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速度之快可见该标准的重要程度。 /p p   根据两项新标准的规定,2019年1月1日以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油类检测仍将使用红外测油仪,而对于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等较为干净的水样,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的仪器。在新的标准发布之前,红外分光光度法是我国环保行业测定水中油的现行唯一标准方法,如今新增了紫外法,为相关仪器拓展了新的应用市场。 /p p   尽管我国水质监测设备产业正在快速发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总的来说,当前水质监测设备发展正经历从数量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攻坚阶段。 /p
  • OTT在线河道测流技术方案
    ott在线河道测流技术方案概述水文监测是为国家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系统水文资料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水文监测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河流水量现状,为水量调度、水电站运行、泄洪等提供科学依据。水文在线自动监测以在线超声波多普勒流量计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gis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信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它把水位和流速的监测功能组合在一起,实时监测水位和流速的变化,并计算断面流量,结合相应的监控及分析软件,实现指定断面流量的在线自动监测,满足运行可靠稳定,维护量少的要求,并实现无人值守。 技术方案ott固定式流量监测系统主要包括sld固定式超声波多普勒流速剖面仪、xlink数据采集遥测系统、通讯系统、供电系统、监控管理软件平台hydromet云及率定软件prodis2等几部分组成。流量在线监测的主体是ott sld固定式超声波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它利用两束水平超声波波束对断面流速进行在线监测。根据超声波传输的距离将声束分为9个测量单元,测得每个测量单元的平均流速。使用ott easy use软件对测量单元的大小、盲区以及仪器的安装水平度和倾角进行调整,并设置仪器测流的平均时间和测量水深的平均时间。新一代的sld可同时测量流速和水位,并计算流量,ott prodis2软件则可以计算对应于该测量断面不同水位的率定系数,将这些数据统统导入到sld中,即可实现断面流量的计算。存储的数据可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的方式传输到上一级监测站点或中心服务器。由于安装现场通常比较偏远,通常采用的传输方式是无线数据传输。使用无线gsm/gprs modem或铱星modem可以实现数据的网络传输。 sld测流系统组成示意图监控软件可采用hydromet云数据平台,实现对上传数据的实时显示,并可结合地图显示监测站的位置。该软件具有丰富的功能,可实现数据的各种统计功能及生成报表和图表。 方案特点ott在线测流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特点:整体性方案中所有软、硬件均由ott公司研发、生产并集成,仪器的硬件接口、通讯协议及数据平台均经统一规划设计,不存在任何兼容性问题,产品性能稳定,质量可靠。集成化整个测流系统只需传感器和数采仪作为主要组成部分,硬件结构少,测流和计算功能高度集成化,系统功耗低,安装调试简单方便。高性能测流选用高品质的ott sld超声波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同时测量断面二维流速和水位。测流精度高,数据稳定性好。同时提供专利的水位测量方法提供精准的水位数据。产品随机提供全方位的质量管理软件,有效提高安装的成功率,减少调试负担,提高数据的有效性。多种率定方式随机提供的ott prodis2软件提供不同条件下的多种率定功能。即使在没有实测结果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软件内置的经验模型和理论模型对断面平均流速进行模型率定。同时,结果模型率定功能,即使有现场率定条件的断面,也可以有效减少现场率定的次数而不损失测量精度。软件提供详细的率定曲线、数据表格及报告,还可将率定结果直接导入sld,减少人工操作负担。灵活性系统组件体积小,安装简单方便,既可安装在大型监测站房内,也可以以独立小型测站的形式,在室外直接建设小型太阳能在线流量监测站;安装成本低。多种通讯方式系统提供gprs/3g网络传输、卫星通讯等多种数据传输方式,可适用于各种数据传输要求。同时兼有超限群发短信报警等实用功能。多功能数据平台系统采用hydromet云平台,实现多站点并行管理,地图显示,数据显示、分析、处理、统计等功能,并可输出各种图表和数据报告。 sld 固定式超声波多普勒流速剖面仪ott sld 是用来连续监测河流与开阔渠道之流速和水位的超声波多普勒流速剖面仪,该产品可确保即使在有较高悬浮物的洪水情况下也可得到可靠的流速测量结果。此产品的超声波水位监测技术已被授予专利。ott sld 通过使用两条水平超声波射线射入水流进行监测,监测单元最多可达九个。它的整体设计减少了在河流中安装所需要的建筑工作,同时使得整个安装过程变得更加经济和简便。低能耗的设计,可使用太阳能供电。同sutron xlink数据记录仪结合,可作为在线的河流监测系统,传感器通过sdi12 接口与数据记录仪相连接,然后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至数据中心。【技术特点】可用于河流或明渠,特别对于高泥沙含量和洪水情况进行了优化高精度的流量测量,读数稳定可靠指标流速法计算流量同时测量x和y方向流速,可计算流向专利的水位测量技术,高精度的水位测量集成温度探头,可以同时监测水温及声速补偿集成倾斜度探头,方便安装调整尺寸小,易安装,且对流动影响小操作、管理方便智能障碍物识别功能随机软件提供全方位的安装质量检验,避免安装出现问题自带率定软件,可通过水力模型、流速分布及已知流量三种方式进行率定rs422/rs485、sdi12、rs232通讯协议,支持远距离数据传输【安装方式】ott sld流量计通常有水平和垂直两种安装方式。可采用固定式安装或滑动安装,前者比较适合用在水位波动不大的地区,后者则适合用在水位变化较大的地区。如下图所示为典型的安装方式。滑道安装通常,在垂直或倾斜的固壁,可采用固定支架方式安装或固定支架加滑轨的安装方式。用滑轨的好处是可以在河流枯水期和丰水期调节探头所在高度,得到更加理想的测流环境。在河流水深变化不大的区域,也可直接采用固定支架安装的方式,如下图所示。固定支架安装的好处是构造简单,成本低,安装简单。
  • 山东11市重点污染河流达标 5个断面超标严重
    新华网 7月15日电 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最新监测显示,山东全省17个市中已有11个市辖区内的重点污染河流全线达标,但其余市中仍有5个河流断面因超标被通报。   据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介绍,截至6月底,山东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32.1毫克/升、2.1毫克/升,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40.1%和40%。按常见鱼类能够稳定生存的技术参考指标(化学需氧量≤60毫克/升、氨氮≤6毫克/升)衡量,已有45条河流全线恢复鱼类生长。全省有11个市辖区内的重点污染河流所有断面全部达标,这11个市分别是枣庄、烟台、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滨州和菏泽,比5月增加了3个。   据了解,59条重点污染河流是山东省境内污染重、影响大、由省级环保部门直接监控的污染河流,山东省在年初提出了争取年底前这些重点污染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的目标。   山东同时对6月份超标较严重的5个河流断面进行通报,分别是济南市的漯河夏侯桥断面、东营市的阳河南郭桥断面、东营市的广利河沙营桥断面、淄博市的支脉河道旭渡断面、聊城市的卫运河油坊桥断面。
  • 长江流域4500个监测断面建成水生态环境监测站网
    p   3日在武汉召开的长江生物资源保护论坛上,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透露,通过整合各专业监测资源,长江流域4500个监测断面建成水生态环境监测站网,这意味着给长江生态环境“做体检”将更加全面和方便。 /p p   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马建华在论坛上介绍,覆盖了4500个监测断面的水生态环境监测站网,已部分新增分子生态学、鱼类水声学、环境DNA检测等高新技术,大幅提升了长江涉水综合监测能力,为更加全面科学地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提供基础。 /p p   据了解,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长江流域在全国率先组建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网,目前已构建水质监测站点约4500个,全部实现实时在线监测。流域内还建成水生态监测站点超过100个,主要负责水功能区、省国界水体、入河排污口、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水生态等方面的监测。 /p p   马建华说,长江流域各个监测断面中水文监测和水质监测占大部分,水生态监测工作成效显著,且发展迅速。下一步,长江委将依托流域机构的技术积累和站网优势,加快提升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的智能化和系统化。 /p p   长江是我国重要的水生生物基因宝库,是名副其实的生命之河。但受人类活动因素影响,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呈现持续衰退趋势,已达到“无鱼”级别。 /p p   3日至4日,由农业农村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长江生物资源保护论坛在武汉召开,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一起“会诊”长江生态,为大保护建言献策。 /p
  • 陕西西安总投资6.2亿元大力实施潏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
    依山傍水的长安区,历来将水环境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推进陕西西安常宁新区建设中,长安区更是在水上做文章,将位于长安主城区与常宁新城之间的潏河,作为提升新区生态环境的景观轴线,高起点启动河道治理工程,大手笔打造综合整治项目,以筑堤、修路、治绿、截污为重点,实现长安“水”文章的破题,让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双赢,如今一座以碧水潏河为纽带的绿色公园,不仅成为常宁新区标志性的生态建设,更是市民亲水、近水、乐水的休闲乐园。 潏河是长安八水之一,位于少陵塬与神禾塬之间,曾经的潏河,清水长流,犹如一条条蓝色项链,镶嵌在城市之间。多年来,由于重发展、轻治理,重建设、轻管理,致使潏河流域生态体系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西安市委、市政府提出“八水润西安”总体规划后,长安区高度重视,率先在全市出台了《长安区水系规划》,确定了《潏河城市段集中区综合治理规划方案》和《潏河城市段集中区综合改造水利设计方案》,抽调精兵强将成立机构专职负责,专题研究潏河城市段治理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工地一线检查指导,现场研究解决问题。常宁新区管委会、建设局、水务局及韦曲街办通力协作、积极配合,成立了由“一把手”任总指挥的治理机构,将战线前移、一线督战,严把工程质量和进度,努力将改造后的潏河打造成常宁新城的重要观赏景观轴线,为整个常宁新城的旅游添美增色。 总投资1.56亿元的潏河常宁段综合整治项目,东起长安大道申店桥,西至城南大道,北临环南路,南至潏河南河堤,总占地面积1072亩。项目主要建设婚礼主题酒店、鼓乐广场、儿童沙滩、湖面景观及管理用房等基础设施,婚礼酒店及管理用房采用BOT方式建设。东边入口处是以何家营鼓乐为主题创意设计的鼓乐广场和下沉演艺广场,为周边群众提供一个集中休闲、锻炼活动的场所。2014年底,该项目建设完成绿化栽植乔木2283株,树种80种 建成了鼓乐广场、儿童广场、叶形广场、鲜花广场、停车场、管理房和3座公厕,河道内6座景观桥、11座亲水平台、1座水上观景平台、3个湖心岛建设。目前,潏河公园已向市民免费开放。 潏河常宁段河道治理工程上起潏河南长安街桥,下至城南大道,治理河道长度2.53km,总投资3500万元,主要建设6座人工湖,形成160亩景观水面,修建3.6公里引水管线、5.06公里主槽砌护、3.92公里堤防,完成3.5公里的河道截弯取直、清淤等工程。工程兼顾生态的治理理念,坚持治水、护水、用水与维护水生态相结合的原则,把浆砌石护坡、生态堤防、亲水景观、生态湖面、护堤绿地、水管网改造相融合,有效处理河道治理与疏浚的关系,使其成为园、林、路、河生态一体,防、排、景、游综合利用的水面景观。 在全面推进潏河河道治理工程中,长安区建立起上下联动,严管重罚,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流域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不断加强河道日常巡查,开通举报电话,及时处理各类河道违法问题。同时,严厉打击河道保护范围内的各种违法活动,积极开展河道乱象整治专项工作,重点对河道乱搭乱建、随意倾倒、旱地采砂、河道排污等违法现象进行整治。全面实施河道城市段沿线环境管护工作,重点对渣土车辆向河道沿线倾倒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全力维护了河道正常管理秩序,有力促进了河道整治的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目前,东起城南大道潏河桥,西至子午大道潏河桥全长2.2公里河道治理工程正在加紧建设。河道北岸的绿化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也在有序推进之中。 如今,随着潏河城市段治理工程的全面完成,潏河常宁段河道两岸已成为投资开发建设的沃土,天朗长安、智慧新城等高端房产拔地而起,一大批知名企业选择在潏河两岸落户开发,为常宁新区的长足发展聚集了人气、财气。常宁新区也将凭借着优越的生态环境迅速崛起,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型开发区。来源:西安日报深圳市朗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是一家座落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水质自动监测仪器、应急与实验室监测仪器及配套试剂。公司依托国际一流的技术研发中心,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以及完善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公司网址:http://www.szlabsun.com
  • 400多台环境监测设备助力福建莆田开展水质监测
    p   7月11日,在福建莆田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实验场所看到,400多台(套)包含国内外最先进的环境监测设备ICP-MS、GC-MS配备到位。 /p p   这些环境监测设备可分析检测10个类别、335个项目及510个认证方法,使福建莆田市成为继福州、厦门后全省第三个可以开展饮用水109项全指标监测分析的设区市 监测人员通过现场采样、样品分析、现场平行双样、实验室加标回收、质控盲样等实验室内外场分开检测方式,确保测得准、说得清。 /p p   “莆田市正全力推进‘河长制’工作,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紧扣中心,实施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主要流域水质监测、小流域水质监测、内河水质监测等‘八水共测’,抓组织领导、抓工作对接、抓质量管理、抓能力提升,全力服务保障‘河长制’,为打造宜居港城、建设美丽莆田,创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添砖加瓦。”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刘开国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p p   健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体系。对全市27个乡镇级及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全面监测。其中,东圳水库、外度水库、后溪水库、东方红水库、金钟水库等5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常规监测实行一旬一测,同时在东圳水库和外度水库入库河流设东太溪东太桥等5个断面进行入库河流水质监测 古洋水库、东溪水库2个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实行一月一测 全市20个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每年两测等,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p p   打造主要流域水质监测体系。在木兰溪主干流设置仙游蒋隔、西台桥、石马桥、濑溪4个省控监测断面和园头桥、三江口2个国控监测断面,省控断面每年监测6次,国控断面每年监测12次,共监测26项指标。在萩芦溪主干流设置白沙桥、狮亭桥、南安陂3个省控监测断面和江口桥1个国控监测断面,省控断面每年监测6次,国控断面每年监测12次,共监测26项指标。在延寿溪主干流设置九龙山庄、龙桥、延寿桥、延寿溪口4个省控断面,单月监测1次,全年共监测6次,延寿桥共监测24项指标,九龙山庄、龙桥和延寿溪口共监测6项指标,分类施策为建设美丽莆田添彩。 /p p   构建小流域水质监测体系。全市共设29个小流域水质监测断面,其中玉田村下游等11个监测断面单月监测一次,全年监测6次,其余断面5月和11月各监测1次,全年共监测2次。立足实际,下半年还将对水质下降断面进行加密监测。此外,全市另设乡镇交接断面每年7、11月监测1次,全年共监测2次,监测6项指标,着力推进美丽乡村环境质量改善。 /p p   强化内河水质监测体系建设。全市共有42个城市内河监测断面,其中省控监测断面4个,市控断面38个,4、7、10月各监测1次,全年共监测3次,监测24项指标。4个省控断面11月加测1次,监测6项指标,为整治城市黑臭水体提供科学依据。 /p p   突出重点污染源废水监督监测。实施省级重点污染源监督监测,对全市省控一、二级重点监控污染源企业24家实行三季度安排一次全指标监测,第四季度开展主要污染物与特征污染物排放情况监测,对监测出现超标的企业持续跟踪监测,促进企业稳定达标排放,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建立测管联动快速响应机制,积极配合市、区环境监察部门,每年执法监测100多家次,及时出具执法监测报告,实现环境执法有据可依。 /p p   实行大气降水水质立体监测。全市共设2个大气降水监测点位:莆田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城区监控点)、东圳水库(清洁对照点),逢雨必测,共监测15项指标,立体分析大气降水对地表水的影响,为空气污染综合整治奠定基础。 /p p   实现地表水水质全天候自动监测监控。全市共有东圳水库、涵江区白沙镇狮亭桥、城厢区华亭镇南湖村山尾3个省级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点,每4小时自动监测1次水质、每天6次,实现全天候监控水质变化情况。 /p
  • 936万!晋中市6座生态补偿跨界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仪器设备及流量测定仪器设备项目
    项目编号:1407992023AGK00004项目名称:晋中市6座生态补偿跨界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仪器设备及流量测定仪器设备项目 预算金额(元):9360000最高限价(元):/,/采购需求: 标项一 标项名称: 水质分析仪器、采水系统设备采购清单 数量: 不限 预算金额(元):70287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 平遥薛贤村,和顺许村、大南巷、马坊,昔阳松曲村、杨家坡6个水站仪器设备及以上6个断面流量测定仪器设备 序号仪器及设备名称数量(个/台/套)备注1常规五参数水质自动分析仪(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62高锰酸盐指数水质自动分析仪63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64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65总氮水质自动分析仪66化学需氧量水质自动分析仪67留样系统级配套设备装置68UPS电源及稳压电源69配水及预处理系统610废液收集系统611工业控制计算机612可编程控制器PLC613系统集成(包括系统集成和服务)614VPN615机柜616采水设施采水泵617采水管路618保温防冻装置619清洗、除藻装置620防压保护设施6 标项二 标项名称: 流量测定仪器设备采购清单 数量: 不限 预算金额(元):23313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 平遥薛贤村,和顺许村、大南巷、马坊,昔阳松曲村、杨家坡6个水站仪器设备及以上6个断面流量测定仪器设备 序号仪器及设备名称数量(个/台/套)备注1“水平式+底座式”级联模式多普勒声学流量计62配套建设的其它辅助测流模式设备设施6 合同履约期限:本项目(否)接受联合体投标。
  • “水十条”正式发布 水质监测仪器或将迎发展高峰
    p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要求,所有排污单位必须依法实现全面达标排放,自2016年起,定期公布环保“黄牌”、“红牌”企业名单。定期抽查排污单位达标排放情况,结果向社会公布。 /p p   《计划》强调,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统一规划设置监测断面(点位)。提升饮用水水源水质全指标监测、水生生物监测、地下水环境监测、化学物质监测及环境风险防控技术支撑能力。2017年底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海域建成统一的水环境监测网。(环境保护部牵头,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海洋局等参与) /p p 全文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strong /p p   水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当前,我国一些地区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重、环境隐患多等问题十分突出,影响和损害群众健康,不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国家水安全,制定本行动计划。 /p p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原则,贯彻“安全、清洁、健康”方针,强化源头控制,水陆统筹、河海兼顾,对江河湖海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坚持政府市场协同,注重改革创新 坚持全面依法推进,实行最严格环保制度 坚持落实各方责任,严格考核问责 坚持全民参与,推动节水洁水人人有责,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为建设“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丽中国而奋斗。 /p p   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p p   主要指标: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3%,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0%左右。京津冀区域丧失使用功能(劣于V类)的水体断面比例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力争消除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 /p p   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为95%左右。 /p p    strong 一、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 /strong /p p   (一)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取缔“十小”企业。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2016年底前,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要求,全部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油、电镀、农药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环境保护部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能源局等参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p p   专项整治十大重点行业。制定造纸、焦化、氮肥、有色金属、印染、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革、农药、电镀等行业专项治理方案,实施清洁化改造。新建、改建、扩建上述行业建设项目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或减量置换。2017年底前,造纸行业力争完成纸浆无元素氯漂白改造或采取其他低污染制浆技术,钢铁企业焦炉完成干熄焦技术改造,氮肥行业尿素生产完成工艺冷凝液水解解析技术改造,印染行业实施低排水染整工艺改造,制药(抗生素、维生素)行业实施绿色酶法生产技术改造,制革行业实施铬减量化和封闭循环利用技术改造。(环境保护部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参与) /p p   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强化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工业集聚区污染治理。集聚区内工业废水必须经预处理达到集中处理要求,方可进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新建、升级工业集聚区应同步规划、建设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等污染治理设施。2017年底前,工业集聚区应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 逾期未完成的,一律暂停审批和核准其增加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并依照有关规定撤销其园区资格。(环境保护部牵头,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参与) /p p   (二)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要因地制宜进行改造,2020年底前达到相应排放标准或再生利用要求。敏感区域(重点湖泊、重点水库、近岸海域汇水区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应于2017年底前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建成区水体水质达不到地表水Ⅳ类标准的城市,新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要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到2020年,全国所有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县城、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95%左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等参与) /p p   全面加强配套管网建设。强化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截流、收集。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应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难以改造的,应采取截流、调蓄和治理等措施。新建污水处理设施的配套管网应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运。除干旱地区外,城镇新区建设均实行雨污分流,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进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到2017年,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其他地级城市建成区于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等参与) /p p   推进污泥处理处置。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应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禁止处理处置不达标的污泥进入耕地。非法污泥堆放点一律予以取缔。现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于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达标改造,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于2020年底前达到90%以上。(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等参与) /p p   (三)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2017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根据污染防治需要,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利用设施。散养密集区要实行畜禽粪便污水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自2016年起,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实施雨污分流、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农业部牵头,环境保护部参与) /p p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制定实施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案。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助试点经验,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精准施肥技术和机具。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等标准规范,明确环保要求,新建高标准农田要达到相关环保要求。敏感区域和大中型灌区,要利用现有沟、塘、窖等,配置水生植物群落、格栅和透水坝,建设生态沟渠、污水净化塘、地表径流集蓄池等设施,净化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到202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农业部牵头,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质检总局等参与) /p p   调整种植业结构与布局。在缺水地区试行退地减水。地下水易受污染地区要优先种植需肥需药量低、环境效益突出的农作物。地表水过度开发和地下水超采问题较严重,且农业用水比重较大的甘肃、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山东、河南等五省(区),要适当减少用水量较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改种耐旱作物和经济林 2018年底前,对3300万亩灌溉面积实施综合治理,退减水量37亿立方米以上。(农业部、水利部牵头,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等参与) /p p   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实行农村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深化“以奖促治”政策,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河道清淤疏浚,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到2020年,新增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13万个。(环境保护部牵头,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等参与) /p p   (四)加强船舶港口污染控制。积极治理船舶污染。依法强制报废超过使用年限的船舶。分类分级修订船舶及其设施、设备的相关环保标准。2018年起投入使用的沿海船舶、2021年起投入使用的内河船舶执行新的标准 其他船舶于2020年底前完成改造,经改造仍不能达到要求的,限期予以淘汰。航行于我国水域的国际航线船舶,要实施压载水交换或安装压载水灭活处理系统。规范拆船行为,禁止冲滩拆解。(交通运输部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质检总局等参与) /p p   增强港口码头污染防治能力。编制实施全国港口、码头、装卸站污染防治方案。加快垃圾接收、转运及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提高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等接收处置能力及污染事故应急能力。位于沿海和内河的港口、码头、装卸站及船舶修造厂,分别于2017年底前和2020年底前达到建设要求。港口、码头、装卸站的经营人应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活动污染水环境的应急计划。(交通运输部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等参与) /p p    strong 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strong /p p   (五)调整产业结构。依法淘汰落后产能。自2015年起,各地要依据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及相关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结合水质改善要求及产业发展情况,制定并实施分年度的落后产能淘汰方案,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备案。未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暂停审批和核准其相关行业新建项目。(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等参与) /p p   严格环境准入。根据流域水质目标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明确区域环境准入条件,细化功能分区,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建立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实行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已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要实施水污染物削减方案,加快调整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到2020年,组织完成市、县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现状评价。(环境保护部牵头,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海洋局等参与) /p p   (六)优化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重大项目原则上布局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并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鼓励发展节水高效现代农业、低耗水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生态保护型旅游业,严格控制缺水地区、水污染严重地区和敏感区域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发展,新建、改建、扩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量置换。七大重点流域干流沿岸,要严格控制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医药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纺织印染等项目环境风险,合理布局生产装置及危险化学品仓储等设施。(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等参与) /p p   推动污染企业退出。城市建成区内现有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印染、原料药制造、化工等污染较重的企业应有序搬迁改造或依法关闭。(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环境保护部等参与) /p p   积极保护生态空间。严格城市规划蓝线管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应保留一定比例的水域面积。新建项目一律不得违规占用水域。严格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土地开发利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留足河道、湖泊和滨海地带的管理和保护范围,非法挤占的应限期退出。(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环境保护部、水利部、海洋局等参与) /p p   (七)推进循环发展。加强工业水循环利用。推进矿井水综合利用,煤炭矿区的补充用水、周边地区生产和生态用水应优先使用矿井水,加强洗煤废水循环利用。鼓励钢铁、纺织印染、造纸、石油石化、化工、制革等高耗水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水利部、能源局等参与) /p p   促进再生水利用。以缺水及水污染严重地区城市为重点,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等用水,要优先使用再生水。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和利用。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充分利用的钢铁、火电、化工、制浆造纸、印染等项目,不得批准其新增取水许可。自2018年起,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新建公共建筑,北京市2万平方米、天津市5万平方米、河北省10万平方米以上集中新建的保障性住房,应安装建筑中水设施。积极推动其他新建住房安装建筑中水设施。到2020年,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京津冀区域达到30%以上。(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等参与) /p p   推动海水利用。在沿海地区电力、化工、石化等行业,推行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循环冷却等工业用水。在有条件的城市,加快推进淡化海水作为生活用水补充水源。(发展改革委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海洋局等参与) /p p    strong 三、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 /strong /p p   (八)控制用水总量。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健全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加强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其建设项目新增取水许可。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其他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用水要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节水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运。建立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水利部牵头,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等参与) /p p   严控地下水超采。在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开发利用地下水,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严格控制开采深层承压水,地热水、矿泉水开发应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和采矿许可。依法规范机井建设管理,排查登记已建机井,未经批准的和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井,一律予以关闭。编制地面沉降区、海水入侵区等区域地下水压采方案。开展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超采区内禁止工农业生产及服务业新增取用地下水。京津冀区域实施土地整治、农业开发、扶贫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不得以配套打井为条件。2017年底前,完成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和地面沉降控制区范围划定工作,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水利部、国土资源部牵头,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等参与) /p p   (九)提高用水效率。建立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水耗指标等用水效率评估体系,把节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将再生水、雨水和微咸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到2020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3年分别下降35%、30%以上。(水利部牵头,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参与) /p p   抓好工业节水。制定国家鼓励和淘汰的用水技术、工艺、产品和设备目录,完善高耗水行业取用水定额标准。开展节水诊断、水平衡测试、用水效率评估,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到2020年,电力、钢铁、纺织、造纸、石油石化、化工、食品发酵等高耗水行业达到先进定额标准。(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牵头,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质检总局等参与) /p p   加强城镇节水。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节水标准的产品、设备。公共建筑必须采用节水器具,限期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水嘴、便器水箱等生活用水器具。鼓励居民家庭选用节水器具。对使用超过50年和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到2017年,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内 到2020年,控制在10%以内。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建设滞、渗、蓄、用、排相结合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新建城区硬化地面,可渗透面积要达到40%以上。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质检总局等参与) /p p   发展农业节水。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完善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在东北、西北、黄淮海等区域,推进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农作物节水抗旱技术。到2020年,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7亿亩左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以上。(水利部、农业部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参与) /p p   (十)科学保护水资源。完善水资源保护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从严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水利部牵头,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等参与) /p p   加强江河湖库水量调度管理。完善水量调度方案。采取闸坝联合调度、生态补水等措施,合理安排闸坝下泄水量和泄流时段,维持河湖基本生态用水需求,重点保障枯水期生态基流。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发挥好控制性水利工程在改善水质中的作用。(水利部牵头,环境保护部参与) /p p   科学确定生态流量。在黄河、淮河等流域进行试点,分期分批确定生态流量(水位),作为流域水量调度的重要参考。(水利部牵头,环境保护部参与) /p p    strong 四、强化科技支撑 /strong /p p   (十一)推广示范适用技术。加快技术成果推广应用,重点推广饮用水净化、节水、水污染治理及循环利用、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再生水安全回用、水生态修复、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适用技术。完善环保技术评价体系,加强国家环保科技成果共享平台建设,推动技术成果共享与转化。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推动水处理重点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示范推广控源减排和清洁生产先进技术。(科技部牵头,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海洋局等参与) /p p   (十二)攻关研发前瞻技术。整合科技资源,通过相关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加快研发重点行业废水深度处理、生活污水低成本高标准处理、海水淡化和工业高盐废水脱盐、饮用水微量有毒污染物处理、地下水污染修复、危险化学品事故和水上溢油应急处置等技术。开展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水环境基准、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新型污染物风险评价、水环境损害评估、高品质再生水补充饮用水水源等研究。加强水生态保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水环境监控预警、水处理工艺技术装备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科技部牵头,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等参与) /p p   (十三)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规范环保产业市场。对涉及环保市场准入、经营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和规定进行全面梳理,废止妨碍形成全国统一环保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健全环保工程设计、建设、运营等领域招投标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推进先进适用的节水、治污、修复技术和装备产业化发展。(发展改革委牵头,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海洋局等参与) /p p   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明确监管部门、排污企业和环保服务公司的责任和义务,完善风险分担、履约保障等机制。鼓励发展包括系统设计、设备成套、工程施工、调试运行、维护管理的环保服务总承包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等。以污水、垃圾处理和工业园区为重点,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牵头,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参与) /p p    strong 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strong /p p   (十四)理顺价格税费。加快水价改革。县级及以上城市应于2015年底前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具备条件的建制镇也要积极推进。2020年底前,全面实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发展改革委牵头,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等参与) /p p   完善收费政策。修订城镇污水处理费、排污费、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合理提高征收标准,做到应收尽收。城镇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不应低于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成本。地下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高于地表水,超采地区地下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高于非超采地区。(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牵头,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等参与) /p p   健全税收政策。依法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税收优惠政策。对国内企业为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大型环保设备,必需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征关税。加快推进环境保护税立法、资源税税费改革等工作。研究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财政部、税务总局牵头,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等参与) /p p   (十五)促进多元融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推动设立融资担保基金,推进环保设备融资租赁业务发展。推广股权、项目收益权、特许经营权、排污权等质押融资担保。采取环境绩效合同服务、授予开发经营权益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加大水环境保护投入。(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牵头,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参与) /p p   增加政府资金投入。中央财政加大对属于中央事权的水环境保护项目支持力度,合理承担部分属于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的水环境保护项目,向欠发达地区和重点地区倾斜 研究采取专项转移支付等方式,实施“以奖代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重点支持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河道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应急清污等项目和工作。对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及运行费用分级予以必要保障。(财政部牵头,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等参与) /p p   (十六)建立激励机制。健全节水环保“领跑者”制度。鼓励节能减排先进企业、工业集聚区用水效率、排污强度等达到更高标准,支持开展清洁生产、节约用水和污染治理等示范。(发展改革委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等参与) /p p   推行绿色信贷。积极发挥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重点支持循环经济、污水处理、水资源节约、水生态环境保护、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严格限制环境违法企业贷款。加强环境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环保、银行、证券、保险等方面要加强协作联动,于2017年底前分级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鼓励涉重金属、石油化工、危险化学品运输等高环境风险行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人民银行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参与) /p p   实施跨界水环境补偿。探索采取横向资金补助、对口援助、产业转移等方式,建立跨界水环境补偿机制,开展补偿试点。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财政部牵头,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水利部等参与) /p p    strong 六、严格环境执法监管 /strong /p p   (十七)完善法规标准。健全法律法规。加快水污染防治、海洋环境保护、排污许可、化学品环境管理等法律法规制修订步伐,研究制定环境质量目标管理、环境功能区划、节水及循环利用、饮用水水源保护、污染责任保险、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地下水管理、环境监测、生态流量保障、船舶和陆源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各地可结合实际,研究起草地方性水污染防治法规。(法制办牵头,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保监会、海洋局等参与) /p p   完善标准体系。制修订地下水、地表水和海洋等环境质量标准,城镇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农田退水等污染物排放标准。健全重点行业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各地可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部牵头,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质检总局等参与) /p p   (十八)加大执法力度。所有排污单位必须依法实现全面达标排放。逐一排查工业企业排污情况,达标企业应采取措施确保稳定达标 对超标和超总量的企业予以“黄牌”警示,一律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 对整治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企业予以“红牌”处罚,一律停业、关闭。自2016年起,定期公布环保“黄牌”、“红牌”企业名单。定期抽查排污单位达标排放情况,结果向社会公布。(环境保护部负责) /p p   完善国家督查、省级巡查、地市检查的环境监督执法机制,强化环保、公安、监察等部门和单位协作,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机制,完善案件移送、受理、立案、通报等规定。加强对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环保工作的监督,研究建立国家环境监察专员制度。(环境保护部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中央编办等参与) /p p   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重点打击私设暗管或利用渗井、渗坑、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有害污染物废水、含病原体污水,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处理设施,或者未经批准拆除、闲置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对造成生态损害的责任者严格落实赔偿制度。严肃查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领域越权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久试不验等违法违规行为。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环境保护部牵头,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参与) /p p   (十九)提升监管水平。完善流域协作机制。健全跨部门、区域、流域、海域水环境保护议事协调机制,发挥环境保护区域督查派出机构和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作用,探索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机制。流域上下游各级政府、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配合、定期会商,实施联合监测、联合执法、应急联动、信息共享。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要于2015年底前建立水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建立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水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环境保护部牵头,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海洋局等参与) /p p   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统一规划设置监测断面(点位)。提升饮用水水源水质全指标监测、水生生物监测、地下水环境监测、化学物质监测及环境风险防控技术支撑能力。2017年底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海域建成统一的水环境监测网。(环境保护部牵头,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海洋局等参与) /p p   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强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应急等专业技术培训,严格落实执法、监测等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基层环保执法力量,具备条件的乡镇(街道)及工业园区要配备必要的环境监管力量。各市、县应自2016年起实行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环境保护部负责) /p p    strong 七、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 /strong /p p   (二十)强化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明确各类水体水质保护目标,逐一排查达标状况。未达到水质目标要求的地区要制定达标方案,将治污任务逐一落实到汇水范围内的排污单位,明确防治措施及达标时限,方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自2016年起,定期向社会公布。对水质不达标的区域实施挂牌督办,必要时采取区域限批等措施。(环境保护部牵头,水利部参与) /p p   (二十一)深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完善污染物统计监测体系,将工业、城镇生活、农业、移动源等各类污染源纳入调查范围。选择对水环境质量有突出影响的总氮、总磷、重金属等污染物,研究纳入流域、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约束性指标体系。(环境保护部牵头,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等参与) /p p   (二十二)严格环境风险控制。防范环境风险。定期评估沿江河湖库工业企业、工业集聚区环境和健康风险,落实防控措施。评估现有化学物质环境和健康风险,2017年底前公布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对高风险化学品生产、使用进行严格限制,并逐步淘汰替代。(环境保护部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等参与) /p p   稳妥处置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制定和完善水污染事故处置应急预案,落实责任主体,明确预警预报与响应程序、应急处置及保障措施等内容,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环境保护部牵头,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等参与) /p p   (二十三)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依法核发排污许可证。2015年底前,完成国控重点污染源及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地区污染源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其他污染源于2017年底前完成。(环境保护部负责) /p p   加强许可证管理。以改善水质、防范环境风险为目标,将污染物排放种类、浓度、总量、排放去向等纳入许可证管理范围。禁止无证排污或不按许可证规定排污。强化海上排污监管,研究建立海上污染排放许可证制度。2017年底前,完成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环境保护部牵头,海洋局参与) /p p    strong 八、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 /strong /p p   (二十四)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饮用水安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供水单位应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地级及以上城市自2016年起每季度向社会公开。自2018年起,所有县级及以上城市饮水安全状况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环境保护部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卫生计生委等参与) /p p   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开展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单一水源供水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应于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备用水源或应急水源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提前。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环境保护部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卫生计生委等参与) /p p   防治地下水污染。定期调查评估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等区域环境状况。石化生产存贮销售企业和工业园区、矿山开采区、垃圾填埋场等区域应进行必要的防渗处理。加油站地下油罐应于2017年底前全部更新为双层罐或完成防渗池设置。报废矿井、钻井、取水井应实施封井回填。公布京津冀等区域内环境风险大、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地下水污染场地清单,开展修复试点。(环境保护部牵头,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商务部等参与) /p p   (二十五)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编制实施七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研究建立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管理体系。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重金属及其他影响人体健康的污染物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整治力度。汇入富营养化湖库的河流应实施总氮排放控制。到2020年,长江、珠江总体水质达到优良,松花江、黄河、淮河、辽河在轻度污染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海河污染程度得到缓解。三峡库区水质保持良好,南水北调、引滦入津等调水工程确保水质安全。太湖、巢湖、滇池富营养化水平有所好转。白洋淀、乌梁素海、呼伦湖、艾比湖等湖泊污染程度减轻。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环境风险高的地区,应执行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各地可根据水环境质量改善需要,扩大特别排放限值实施范围。(环境保护部牵头,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等参与) /p p   加强良好水体保护。对江河源头及现状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江河湖库开展生态环境安全评估,制定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方案。东江、滦河、千岛湖、南四湖等流域于2017年底前完成。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西北诸河及跨界水体水质保持稳定。(环境保护部牵头,外交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林业局等参与) /p p   (二十六)加强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实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重点整治黄河口、长江口、闽江口、珠江口、辽东湾、渤海湾、胶州湾、杭州湾、北部湾等河口海湾污染。沿海地级及以上城市实施总氮排放总量控制。研究建立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规范入海排污口设置,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设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沿海省(区、市)入海河流基本消除劣于V类的水体。提高涉海项目准入门槛。(环境保护部、海洋局牵头,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等参与) /p p   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在重点河湖及近岸海域划定限制养殖区。实施水产养殖池塘、近海养殖网箱标准化改造,鼓励有条件的渔业企业开展海洋离岸养殖和集约化养殖。积极推广人工配合饲料,逐步减少冰鲜杂鱼饲料使用。加强养殖投入品管理,依法规范、限制使用抗生素等化学药品,开展专项整治。到2015年,海水养殖面积控制在220万公顷左右。(农业部负责) /p p   严格控制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污染。2017年底前完成环境激素类化学品生产使用情况调查,监控评估水源地、农产品种植区及水产品集中养殖区风险,实施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淘汰、限制、替代等措施。(环境保护部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等参与) /p p   (二十七)整治城市黑臭水体。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每半年向社会公布治理情况。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应于2015年底前完成水体排查,公布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及达标期限 于2017年底前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 于2020年底前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等参与) /p p   (二十八)保护水和湿地生态系统。加强河湖水生态保护,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禁止侵占自然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已侵占的要限期予以恢复。强化水源涵养林建设与保护,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加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力度。加强滨河(湖)带生态建设,在河道两侧建设植被缓冲带和隔离带。加大水生野生动植物类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力度,开展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和重要水产种质资源的就地和迁地保护,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2017年底前,制定实施七大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环境保护部、林业局牵头,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等参与) /p p   保护海洋生态。加大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滨海湿地、河口和海湾典型生态系统,以及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等重要渔业水域的保护力度,实施增殖放流,建设人工鱼礁。开展海洋生态补偿及赔偿等研究,实施海洋生态修复。认真执行围填海管制计划,严格围填海管理和监督,重点海湾、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区及预留区、重点河口区域、重要滨海湿地区域、重要砂质岸线及沙源保护海域、特殊保护海岛及重要渔业海域禁止实施围填海,生态脆弱敏感区、自净能力差的海域严格限制围填海。严肃查处违法围填海行为,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将自然海岸线保护纳入沿海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到2020年,全国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不包括海岛岸线)。(环境保护部、海洋局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林业局等参与) /p p    strong 九、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 /strong /p p   (二十九)强化地方政府水环境保护责任。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是实施本行动计划的主体,要于2015年底前分别制定并公布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逐年确定分流域、分区域、分行业的重点任务和年度目标。要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统筹城乡水污染治理,强化监管,确保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各省(区、市)工作方案报国务院备案。(环境保护部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等参与) /p p   (三十)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建立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协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做好水污染防治相关工作。环境保护部要加强统一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进展及时向国务院报告。(环境保护部牵头,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海洋局等参与) /p p   (三十一)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各类排污单位要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开展自行监测,落实治污减排、环境风险防范等责任。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要带头落实,工业集聚区内的企业要探索建立环保自律机制。(环境保护部牵头,国资委参与) /p p   (三十二)严格目标任务考核。国务院与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切实落实“一岗双责”。每年分流域、分区域、分海域对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环境保护部牵头,中央组织部参与) /p p   将考核结果作为水污染防治相关资金分配的参考依据。(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牵头,环境保护部参与) /p p   对未通过年度考核的,要约谈省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提出整改意见,予以督促 对有关地区和企业实施建设项目环评限批。对因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未能有效应对水环境污染事件的,以及干预、伪造数据和没有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导致水环境质量恶化,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要记录在案,视情节轻重,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已经离任的也要终身追究责任。(环境保护部牵头,监察部参与) /p p    strong 十、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strong /p p   (三十三)依法公开环境信息。综合考虑水环境质量及达标情况等因素,国家每年公布最差、最好的10个城市名单和各省(区、市)水环境状况。对水环境状况差的城市,经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取消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节水型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并向社会公告。(环境保护部牵头,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卫生计生委、海洋局等参与) /p p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内各地级市(州、盟)水环境质量状况。国家确定的重点排污单位应依法向社会公开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主动接受监督。研究发布工业集聚区环境友好指数、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城市环境友好指数等信息。(环境保护部牵头,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参与) /p p   (三十四)加强社会监督。为公众、社会组织提供水污染防治法规培训和咨询,邀请其全程参与重要环保执法行动和重大水污染事件调查。公开曝光环境违法典型案件。健全举报制度,充分发挥“12369”环保举报热线和网络平台作用。限期办理群众举报投诉的环境问题,一经查实,可给予举报人奖励。通过公开听证、网络征集等形式,充分听取公众对重大决策和建设项目的意见。积极推行环境公益诉讼。(环境保护部负责) /p p   (三十五)构建全民行动格局。树立“节水洁水,人人有责”的行为准则。加强宣传教育,把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和水情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公众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客观规律的认识。依托全国中小学节水教育、水土保持教育、环境教育等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环保社会实践活动。支持民间环保机构、志愿者开展工作。倡导绿色消费新风尚,开展环保社区、学校、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推动节约用水,鼓励购买使用节水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环境保护部牵头,教育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等参与) /p p   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水污染防治任务繁重艰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按照“地方履行属地责任、部门强化行业管理”的要求,明确执法主体和责任主体,做到各司其职,恪尽职守,突出重点,综合整治,务求实效,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依法依规狠抓贯彻落实,确保全国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目标如期实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贡献。 /p
  • “两院士一总工”环保物联网高峰对话:研发水质检测设备是手段
    10月30日,环保物联网高峰论坛在无锡举行。“我们每天都在呼吸,每天都要喝水,但是在目前情况下,想要喝到一瓶干净的水,想要呼吸到一口干净的空气,似乎不太容易了”沈杰是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总体组组长,他的一番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在30日下午的“环保物联网高峰论坛”上,国内外知名环境专家、物联网专家及众多顶级机构代表出席,通过主题演讲形式,对环境污染进行了探讨,提出要促进物联网技术在环保领域的深入应用与发展,以促进和深化物联网技术在环保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为宗旨,实现环保物联网加速发展。  研发快速、低成本重金属检测装备是水质安全重要保障手段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汪尔康演讲中提及:国内987个地表水国控断面(点位)水质监测情况,三四五劣五类水达到了60%多,“近年来,地表水环境质量虽有一定改善,但仍面临巨大问题,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和总磷,说明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相对较为严重。”  “目前,我国依托的自动分析仪器绝大多数为进口仪器”。汪尔康院士强调,尽管我国辖设148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断面涵盖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太湖流域、长江流域等15个流域(主要监测参数为溶解氧(Dissolve Oxygen, DO)、pH、高锰酸盐指数( permanganate index ,CODMn)和氨氮( Ammonia Nitrogen ,NH3-N)),但是国外产品的弊端不仅不适应中国水质环境,而且价格昂贵,监测成本高 售后服务不及时,造成监测数据缺失。因此急需发挥自主创新的优势,研发快速、准确、低成本重金属检测装备是保障我国水质安全重要手段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孟伟透露,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南划纲要》(2006-2020年)中,环保部门将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流域,开展流域水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流域水污染控制,湖泊富营养化防治和水环境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开展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集成示范,选择重点地区,突破饮用水源保护和饮用水深度处理及输送技术,开发安全饮用水保障集成技术。研究多尺度水质在线监测、遥感遥测和水质水量优化调配技术,开展流域水质监控、预警和综合管理示范,“相信,到2020年,各不同流域示范区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饮用水安全技术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并为推动经济和技术上可行的流域整治提供科技支撑。”  构建“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测技术体系  汪尔康介绍,环境污染的主要危害大致有三种,一是重金属污染物质可通过水源或食物危害人的健康,导致人体器官、骨骼病变、血液、神经类癌症,典型事件就是1956年爆发的日本水俣病。第二种就是大气中的颗粒物,有毒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引起尘肺病,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死亡,典型事件为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第三种是水的营养化导致藻类丛生,水体通气不良,深解氧下降,形成“死潮”、“死河”,比如2007年无锡太湖蓝藻事件。  对此,孟伟提到了物联网与水环境监测技术,他说:“我们要构建‘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测技术,突破自动监测数据远程质控制、流量校核、工况核查技术。”他认为,大数据在生态应用保护空间潜力是巨大的。如何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在孟伟看来,应该以创新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为重点,进一步促进物联感知与互联网、智能终端、云计算等方面的互联互通,提高生态环境信息的获取效率。必须把生态环境的管理跟现代技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加快生态环境大数据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实现不同要素、不同类型信息的规范利用。加强生态环境大数据信息挖掘技术体系研发与模型模拟等压力,提升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水平。  孟伟说,“大数据”被认为是信息时代的新“石油”,因为其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吸引了产业界、政府以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据透露,目前环境保护部主管的全国环境监测系统由国家、省、市、县四个层级的3037个监测站构成,共有监测人员近59477人。  应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  同样看好生态环境大数据的,还有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总工程师魏斌。  他说,为了用数据决策实现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用数据管理实现生态环境监管精准化,用数据服务实现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便民化,就需要加大力度推进数据资源全面整合共享、加强生态环境科学决策、创新生态环境监管模式、完善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统筹建设大数据平台、推动地方大数据试点应用。  魏斌指出,要开展数据整合集成工作,必须初步建立环境信息资源中心,提高数据采集能力,建立排污许可制,实行企业排污“一证式”管理,更好的实施《国家生态环境信息化工程》项目,强化跨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同时还要组织编制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目录,促进环保数据开放共享,开展环境经济形势分析,建设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平台来进行空气质量预报,应对重污染天气问题。  据了解,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变得越发复杂,而大数据应用则成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途径。特别是今年,促进大数据发展三年工作方案(2016-2018)中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数据应用,开展大数据应用分析,研究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应用方案,开展城市大气环境、水资源、水污染控制与预警、林业资源监测、地理国情监测、生态安全分析、近岸海域环境容量大数据应用试点工作。依托大数据模型开展生态保护、环境监管、综合决策和公共服务等创新与应用工作。  “如何系统地利用大数据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何正确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其中仍需要顾及很多因素。”不过,魏斌认为,通过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延伸,生态环境动态分析数据的采集将变得更为实时准确,这也使得有关部门的治理工作变得更为有效,“相信在对大数据平台的构建过程中,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将会得到更妥善的解决。”
  • 我国研发智能水质监测系统可监测86项参数
    在科技部、湖南省的支持下,我国科研人员经过多年攻关,自主研制成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为实现可溯源的水质监测提供了自主技术支撑。   水是生命之源。然而,我国总体水质状况不容乐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46%,加上水污染事故频发,亟须在全国范围内构建全方位的智能化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目前,我国水环境监测主要以实验室监测为主,分析方法全面、检测参数全面、数据准确度高,但响应时间长、检测频次低、自动化程度低、人力消耗量大,难以对水质进行整体有效评价。   在&ldquo 863&rdquo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支持下,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历经4年攻关,成功研制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这一系统克服了当前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存在的监测参数可扩展性差、缺少在线质控手段、对异常数据智能化识别能力不足等瓶颈问题,可实现温度、色度、浊度、pH值、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以及酚、氰、砷、铅、铬、镉、汞等86项参数的在线自动监测。值得一提的是,科研人员利用发光细菌法,可对突发性污染事件进行预警。   据悉,这一系统在长江、闽江、东江等流域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得到应用,在多起重大水污染事件中发挥了作用。   这一成果近日通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组织的鉴定会。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魏复盛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宋兰合总工程师等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ldquo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rdquo 有多项创新,项目总体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同类先进水平。项目创建了完善的自动监测数据在线质量控制系统,保证了自动监测数据的质量和可溯源性。   据悉,我国力争到2015年左右,基本建成国家水资源监控管理信息系统,对70%的许可取用水量实现水量在线监测、对80%的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实现水质监测,对主要江河干流及一级支流省界断面实现水质监测全覆盖。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