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

仪器信息网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专题为您整合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话题讨论。

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相关的资讯

  • 国家海洋行业计量监测专家访问上海光谱
    2010年1月9日下午,国家海洋监测、计量的专家一行访问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进行工作指导。莅临指导工作的专家有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监测质量技术室主任、海洋标委会委员马永安研究员,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总工程师张友篪研究员,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海洋标委会委员暨卫东研究员,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技术法规处徐春红工程师,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技术法规处袁玲玲工程师,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周燕高级工程师。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陈建钢总裁和刘志高副总工程师陪同专家参观并向专家介绍了公司的近况。     专家们对于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在上海市科委支持下,积极参与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共同起草的《海水中三价砷和五价砷形态分析-原子荧光光谱法》(海洋行业标准),给与热情的赞赏和支持。   专家们强调指出,将原子荧光光谱法应用于对海水中砷(Ⅲ)和砷(Ⅴ)的形态分析,即可填补国内标准空白、与世界海洋标准方法接轨,又可在评价海水污染程度、海洋环境保护及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专家们鼓励作为民营企业的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继续勇敢的在创新路上探索。   专家们饶有兴趣的观摩了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研制的SP-3900AFS原子荧光光谱仪对海水中三价、五价砷进行的形态分析实验,专家们认为监测方法简便可靠,仪器操作简单,分析成本低,价廉物美的国产分析仪器在我国海洋及相关监测、检验部门具有普遍推广意义。   专家们还对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已研制出的SP-3908AAS海水重金属在线检测仪进行了考察和评价。   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市场部   2010年1月14日
  • 950万!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海洋仪器设备计量检测能力提升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XYZH-2024-08-14项目名称:海洋仪器设备计量检测能力提升项目预算金额:950.0007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950.0007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拟采购海洋仪器设备计量检测能力提升服务,具体详见项目需求书。合同履行期限:2024年10月25日前完成所有服务工作本项目( 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8月30日 至 2024年09月06日,每天上午8:30至12:00,下午14: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天津滨海高新区塘沽海洋科技园海缘路199号东2-10号楼5层方式:持企业营业执照(加盖公章的复印件)和经办人授权委托书原件及身份证原件 ,在规定的文件获取时间内(法定公休日、 法定节假日除外, 如有变更另行通知) 现场获取文件售价:¥2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地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康路 6 号        联系方式:宗老师 022-25712980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天津信永众合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地 址:天津滨海高新区塘沽海洋科技园海缘路199号东2-10号楼5层            联系方式:李士杰 13001355239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李士杰电 话:  13001355239
  • 海洋仪器环境试验系列国家标准将制定实施
    据悉,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起草的《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以下简称《试验方法》)海洋国家标准即将立项并制定实施,目前立项已通过初审。   《试验方法》包括用于海洋仪器的14个方面的环境试验方法:低温试验、高温试验、低温储存试验、高温储存试验、恒定湿热试验、交变湿热试验、温度变化实验、长霉试验、盐雾试验、冲击试验、碰撞试验、倾斜和摇摆试验、振动试验、水静压力试验,试验方法分别用于确定海洋仪器的耐腐蚀性能、在海水压力环境下的适应性、仪器及组件是否生长霉菌及霉菌生长后对仪器及其任务完成和使用安全性的影响等方面的情况。标准制定并实施后,或将成为海洋仪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及检验的标准及依据,对海洋仪器行业将有着较大的影响。 附件:《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海洋国家标准立项材料
  • 青岛2.85亿打造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
    青岛市积极筹划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建设   蓝色硅谷助力“蓝色经济”   3月17日,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等12个“蓝色经济”重大项目在山东青岛签约。其中,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项目总投资2.85亿元,项目完成后,将成为我国最高水平的涉及质量检验、计量检定校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海洋设备检测校准机构。   2011年1月,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青岛承担起了核心发展区的任务。青岛市政府提出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青岛市政府规划,将在青岛的东部即墨鳌山湾建设蓝色硅谷核心区,在黄岛、胶南建设蓝色制造业基地。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的作用就是要成为蓝色硅谷科技研发平台支撑体系的重要一环,引领青岛目前初具规模的海洋设备制造业、研发业向高端发展。   近日,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和市长张新起,就青岛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规划筹建情况向国家质检总局做了汇报。近年来,质检总局主抓国家质检中心建设,对地方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影响,技术支撑作用愈发凸显。国务院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提出,以青岛为核心打造现代海洋制造业基地,并且明确提出在青岛建设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充分表明以国家质检中心为标志的检验检测工作已成为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据悉,青岛已经具备很好的建设蓝色经济区的条件。科研方面,青岛拥有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占全国1/2的海洋研发力量,涉海院士1/3在青岛,青岛的海洋研发成果占全国的1/3。目前,中国工程院承担的我国6个重大涉海攻关课题,有3个课题组在青岛。海洋设备制造产业方面,青岛已经初步形成了海洋设备制造工业体系,国务院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中,也专门提出要建设海洋装备制造业中心和海洋设备、装备检测中心。青岛市政府在即墨鳌山湾规划建设蓝色硅谷核心区,除引进山东大学新校区、国家海洋局深潜基地、科技部国家海洋科技实验室等外,也规划建设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目的就是为了整合海洋科研力量,夯实蓝色经济区建设基础,为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提供技术支撑。   据记者了解,近期青岛市质监局分别与中国船级社、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计量院、中国特种设备研究院等单位,以及侯保荣院士等专家,就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项目方案进行了进一步沟通,项目定位、项目建设目标更加清晰。该项目将以建设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为契机,建成国内最权威、国际知名的、具有鲜明蓝色经济特色的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体系和服务品牌,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全国海洋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研发、质量保证和国内外市场准入提供权威检测和技术支持,把检测校准服务业打造成为青岛市的特色高技术服务业,青岛将成为国内最重要的蓝色经济检验检测服务基地。规划重点建设金属材料与焊接材料综合检测实验室、海底电缆检测实验室等10余个重点实验室。项目需要检验检测设备300余台、套,专业实验室面积5万平方米,检验检测场地2万平方米。实验室建设预计总投资30.01亿元。   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在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后,今年开始筹建,2013年开始仪器设备购置,2015年初步建成。
  • 海洋负排放又有新动作!山东省海洋国际标准双“中心”成立
    2月11日,海洋国际标准化创新论坛在山东青岛举办。会上,“山东省海洋国际标准创新中心”暨“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标准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据了解,山东省海洋国际标准创新中心由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批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同济大学共同建设。中心整合香港多所大学和内地重要涉海机构的科技和人才资源,在海洋科学、技术与装备领域创新研发海洋国际标准,建设中国海洋国际标准创新平台和孵化基地。未来,双“中心”将进一步围绕国家海洋战略以及海洋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在海洋调查、海洋观测、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装备以及海洋碳汇等领域,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创造更多的国际标准化成果,为国际大科学计划实施及深入开展国际合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标准保障,为我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提升海洋开发能力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挥战略科技支撑作用。
  • 国家海洋局发布11项海洋行业标准 含多项仪器检测新标
    日前,国家海洋局批准发布《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原油样品采集技术规程》等11项海洋行业标准,填补了多项海洋行业标准空白。这11项标准将于2017年2月1日起实施。  此次发布的11项海洋行业标准中,涉及仪器检测相关标准有海洋沉积物和生物体中铁、锰、镍、钾、钠、钙、镁的测定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海洋仪器设备产品与检测标准体系、移动式反渗透淡化装置、反渗透膜亲水性测试方法、中空纤维超/微滤膜断裂拉伸强度测定方法等,其中10项为新制定的海洋行业标准 工程海冰技术规范为在原有规范基础上进行修订后发布实施的。这些标准涉及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观测预报与防灾减灾、海洋调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仪器设备制造与监测等领域。  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司有关人员表示,近年来,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迅速,但很多海洋行业尚无统一行业标准,为了满足各海洋领域对海洋行业标准的需求,由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等单位起草,并按海洋行业标准制修订相关规定广泛征求意见后制定发布了相关标准。这一系列海洋行业标准的实施将为海洋相关行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保障,引导其健康发展。 以下为公告原文:国家海洋局关于批准发布《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原油样品采集技术规程》等11项海洋行业标准的公告   国家海洋局批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原油样品采集技术规程》等11项海洋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自2017年2月1日起实施。  附件:批准发布的11项海洋行业标准清单国家海洋局  2016年11月9日
  • 6项海洋样品检测国家标准发布
    日前,国家海洋局组织编制的《海域分等定级》等12项海洋国家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4年第11号公告批准发布。   其中相关的分析检测标准有6项,分别是:《海洋微微型光合浮游生物的测定 流式细胞测定法》《海洋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测定 &gamma 能谱法》《海洋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mdash 质谱法》《海洋沉积物中总有机碳的测定 非色散红外吸收法》《海洋大气干沉降物中总硫的测定 非色散红外吸收法》和《海洋大气干沉降物中总碳的测定 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深海微生物样品前处理技术规范》和《海洋微微型光合浮游生物的测定 流式细胞测定法》标准规定了海洋生物样品处理的技术要求、工作条件、处理方法和测定方法等,为海洋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研究方法和工作依据,有助于提高海洋科研技术水平。《海洋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测定 &gamma 能谱法》等其他5项标准规定了海洋沉积物和海洋大气干沉降物中一些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为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   以上标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
  • 海洋所分析测试中心顺利通过计量认证换证评审
    会议现场   9月6日至8日,国家认监委海洋评审组专家对中科院海洋所分析测试中心计量认证进行了现场评审。   此次换证评审涉及海洋环境检测(水体、沉积物、生物体)、海洋气象水文、海洋测绘、海洋腐蚀与监测等7大类共计194项,其中复核原项目123项,新扩项71项(均为海洋腐蚀与监测项目)。   专家组对125个项目进行了盲样测试、样品复测、设备对比、人员比测等实际监测,对程序文件进行了逐项评审,一致同意通过了计量认证换证评审。专家组认为,海洋所计量认证工作严格按照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运行、人员组织到位、设备等按要求校准和运行,确保了所产生数据全程受控,可以满足实验室运行的质量要求。   海洋所计量认证工作开展6年以来,通过认证的所有项目均按照其质量要求进行工作,保证了研究所承担国家级项目对数据的质量要求。
  • 上海光谱参与起草的海洋行业标准通过审查
    上海光谱、上海交大、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合作起草的 海洋行业标准《海水中三价砷和五价砷形态分析-原子荧光光谱法》通过专家组审查 2010年1月9日,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上海主持召开了海洋行业标准《海水中三价砷和五价砷形态分析-原子荧光光谱法》审查会议。 专家评审会现场 会议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的姚勇副主任主持,专家组组长由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任松担任。专家审查组组成员由以下人员组成(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云龙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任松研究员-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 宋波教授-中国海洋大学 张友篪研究员-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周建光教授-浙江大学 邱德仁教授-复旦大学 周燕高级工程师-浙江省水产质量检测中心 袁玲玲工程师-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 暨卫东研究员-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来自上海科委、国家海洋监测中心、上海计量研究院、上海交大、上海光谱等14名领导、专家参加此次标准评审会。部分与会人员名单如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马永安研究员-国家海洋监测中心 王虎工程师-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孙丽珍女士-上海交通大学科研院项目合作部负责人 陈建钢总裁-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 张璐露工程师-上海市科委 单爱党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学院书记 徐芳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徐春红工程师-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 审查组认真听取了标准起草单位关于标准送审稿的编制情况汇报和说明,并详细研讨了送审稿、编制说明和意见汇总处理表。 评审组表示,《海水中三价砷和五价砷形态分析-原子荧光光谱法》(海洋行业标准)是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和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强强联合,在上海市科委支持下取得的产学研成果。该标准的编制遵循了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依据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器,利用三价砷和五价砷不同的氢化反应行为,规定了测定海水中三价砷和五价砷形态的分析方法条件、技术要求等内容,符合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的实际发展状况,具有极大的推广意义。与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统一协调,制定程序符合《海洋标准化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并且,操作简便、快速、准确、运行成本低廉等优点,总体上达到了国际一般水平。 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市场部 2010年1月12日
  • 海洋局携国标委、质检总局全面部署“十三五”海洋标准
    12月19日,国家海洋局召集各海洋部门及相关单位,在北京共聚一堂,共商海洋标准计量质量改革发展的大计。这也是首次在海洋领域召开的全国海洋质量管理工作会议,对推进海洋标准计量质量工作、落实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国家海洋局全面加强海洋标准计量质量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着力提升能力水平。“十二五”以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海洋观测预报及防灾减灾等7个标准体系,正在制定海岛保护与利用等5个标准体系,海洋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发布了32项海洋国家标准和108项海洋行业标准,近3年每年海洋标准项目立项近百项。海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数量较“十一五”末分别增长了39%和51%,行业标准立项数量较“十一五”期间翻了一倍,基本实现了海洋标准在各业务领域的全覆盖。一大批重要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对海洋工作起到了有效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在海洋计量工作方面,目前已有41套海洋计量标准装置涵盖海流等13个要素,其中“十二五”期间新增7套,有33套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成为统一全国海洋计量单位制的最高标准。14套海洋校准装置通过了实验室认可,大幅拓展了校准服务的能力范围。成立了全国海洋专用计量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发布和正在制定15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填补了海洋领域空白。海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基本能够覆盖海洋水文、气象和化学领域80%以上的仪器种类,年均提供检定校准服务5000余台套,海洋计量检测服务能力处于国内先进行列,保障了全国海洋仪器设备的量值准确可靠。海洋计量检测工作国际影响力也显著增强。  据介绍,目前我国海洋质量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通过《海洋观测预报条例》等法律文件,强化了海洋质量管理工作,加强了海洋公益服务的质量管理。初步建立了海洋领域质量监督组织体系,已有62家海洋检验检测机构通过了国家级计量认证评审,新增7家海洋单位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时,推进了海洋专项和海洋公益服务的质量工作,提升了重点海洋产品的质量。  据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林山青介绍,今年该局先后分别与国家标准委、质检总局联合印发了《全国海洋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全国海洋计量“十三五”发展规划》,近日又出台了《关于加强海洋质量管理的指导意见》,对“十三五”海洋标准计量质量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十三五”期间,该局将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海洋标准计量质量工作大发展。首先是着力提高海洋标准有效供给,大力实施“海洋标准化+”工程,积极开展海洋标准“走出去”工程,提高标准化创新能力。其次是着力提高海洋计量检测水平,加强海洋公益服务的计量检测工作,强化海洋产品的计量检测服务,提升海洋计量国际化水平。其三是着力加强和规范海洋质量管理,大力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创新质量管理手段和方式,提升海洋产品质量。
  • 投资5.85亿 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开建
    16日,总投资约5.85亿元的国家海洋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项目奠基暨开工仪式在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举行,标志着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国家海洋科技新城的建设大幕已经全面拉开,计划明年年底竣工。   国家海洋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项目是列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海洋装备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107.7亩,位于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项目由青岛市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会和青岛市质监局负责建设,建设内容包括海洋设备综合检测实验室、水下设备检测实验室、海洋工程及船舶电缆检测实验室等8个海洋设备专业实验室和1个综合科研及模拟训练实验室,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青岛市质监局按照&ldquo 蓝色、高端、新兴&rdquo 的要求,完成了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项目的立项、规划、设计、征地等一系列手续,并与全球顶级海工公司开展战略合作,聘请相关领导担任项目顾问,邀请海洋领域院士、专家参与项目论证,走引资、引智、引技术、引人才的创新发展之路。该项目将建成国内最权威、国际知名的、具有鲜明蓝色经济特色的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体系和服务品牌,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全国海洋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研发、质量保证和国内外市场准入提供权威检测和技术支持。   青岛市质监局局长徐国启代表项目责任单位在奠基仪式上表示,将以世界眼光规划好项目,以国际标准建设好项目,发挥本土优势彰显项目特色和竞争力,为打造青岛市蓝色经济领军城市作出应有贡献。
  • 国家海洋食品质检中心通过验收
    日前,在浙江省舟山市筹建的国家海洋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顺利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专家组审查验收,将承担起国家海洋食品检验检测、研发等工作。   据悉,国家海洋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建成3000多平方米的专用实验区,400平方米的P2实验室和微生物实验室,新配置了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生理体液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离子色谱仪、PCR仪等高档仪器设备,检验检测设备原值达到1500多万元。   据介绍,该中心建成后,将主要开展海洋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相关检验检测方法及标准技术的研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等项目。
  •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高度评价深圳创新的海洋浮标监测数据应用服务
    11月5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牟林处长来深调研指导我市海洋信息化及浮标监测系统建设工作,并在市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中心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就深圳市海洋信息化业务、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浮标监测系统建设等工作与监测中心业务骨干进行了交流讨论。市规划国土委(市海洋局)海洋管理处王壮雄处长、监测中心郑志文主任及监测中心业务骨干参加了座谈。 随着深圳市当前海洋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的海洋意识日益增强,海洋综合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对海洋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标准、高水平的监测水平离不开高科技的专业技术和设备支撑。深圳市以增强海洋综合监测能力为重点,不断完善海洋浮标自动监测系统、高频地波雷达系统、海域使用动态监管系统等系统建设,加快推进数字海洋系统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海洋信息应用管理工作绩效。 牟林处长肯定了深圳市的海洋监测、海洋信息化工作成效,并对深圳未来的海洋监测及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一是进一步加强海洋浮标、雷达、台站、监测船等立体观测能力建设,加快构建深圳海洋立体观测网络体系;二是突出工作亮点,推进浮标系统等监测数据的应用服务,提升海洋监测工作的社会价值;三是深入开展合作交流,加强数据共享,建立业务合作与资源共享联动机制;四借助国家海洋局有关部门雄厚的技术力量,将高新科技与地方需求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海洋监测与信息化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高度评价深圳创新的海洋浮标监测数据应用服务
    11月5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牟林处长来深调研指导我市海洋信息化及浮标监测系统建设工作,并在市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中心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就深圳市海洋信息化业务、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浮标监测系统建设等工作与监测中心业务骨干进行了交流讨论。市规划国土委(市海洋局)海洋管理处王壮雄处长、监测中心郑志文主任及监测中心业务骨干参加了座谈。 随着深圳市当前海洋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的海洋意识日益增强,海洋综合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对海洋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标准、高水平的监测水平离不开高科技的专业技术和设备支撑。深圳市以增强海洋综合监测能力为重点,不断完善海洋浮标自动监测系统、高频地波雷达系统、海域使用动态监管系统等系统建设,加快推进数字海洋系统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海洋信息应用管理工作绩效。 牟林处长肯定了深圳市的海洋监测、海洋信息化工作成效,并对深圳未来的海洋监测及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一是进一步加强海洋浮标、雷达、台站、监测船等立体观测能力建设,加快构建深圳海洋立体观测网络体系;二是突出工作亮点,推进浮标系统等监测数据的应用服务,提升海洋监测工作的社会价值;三是深入开展合作交流,加强数据共享,建立业务合作与资源共享联动机制;四借助国家海洋局有关部门雄厚的技术力量,将高新科技与地方需求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海洋监测与信息化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 2022年臭氧计量标准A类国家计量比对首次会议顺利召开
    2022年5月31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简称“监测总站”)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计量院”)作为主导实验室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组织召开臭氧计量标准A类国家计量比对项目(项目编号:2022-A-07)首次会议,来自全国各省、市计量技术机构、监测机构的27家参比实验室的相关人员和技术专家参加了会议。   目前,臭氧已成为环境空气中仅次于PM2.5的重要污染物,PM2.5与臭氧污染的协同控制,成为我国“十四五”及更长时期的一个重要任务。为实现全国臭氧监测数据的量值准确、统一,并考核技术机构和计量人员专项技术能力,今年4月,监测总站和中国计量院共同申报并成功获批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一组织实施的臭氧计量标准国家计量比对(市监计量发[2022]36号),是生态环境部门第一次主导国家计量比对项目。按照程序要求,监测总站和中国计量院组织召开臭氧国家计量比对首次会议。会上,主导实验室介绍了此次比对前期准备工作情况,组织审议通过了《2022年臭氧计量标准计量比对项目实施方案》,并现场回答了各参比实验室提出的技术问题。   下一步,监测总站和中国计量院将严格按照《2022年臭氧计量标准计量比对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加快实施进度,开展传递标准的稳定性测试、星形计量比对、结果统计分析与比对报告编制,高质量完成臭氧比对任务,助力全国臭氧量值的准确、可比。
  • 安捷伦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携手共建美丽海湾
    安捷伦科技公司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为加强长期合作,宣布共建合作实验室。双方将依托该实验室,深入生态海洋新污染物分析等环境热点领域,开发更前沿解决方案,助力实现“十四五”中“美丽海湾”的目标。  据悉,目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配备了安捷伦色质谱及光谱仪器,并在开展海洋微塑料分析方法开发、海洋新污染物方法开发等方面的工作。新的合作实验室将逐步展开海洋环境监测领域科研课题及检测方法的合作,致力于在海洋新污染物监测技术领域创新性检测技术的研究,以及新方法、新标准开发等工作。  国家近年来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非常重视,更是提出了“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美丽海湾”的统领目标,提出让公众享受到“水清滩净、岸绿湾美、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而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是实现目标的关键一环。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王菊英书记对此深有体会:  “期望以先进的科学仪器和检测手段为基础,为国家和区域海洋生态环境管理、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行动决策等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安捷伦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在环境领域全面的分析仪器解决方案给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的王菊英书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菊英书记表示,“希望借此契机,两家单位继续深化在科研业务、学术交流、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建立长期、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全面推动两家单位的发展,为加快海洋强国、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洋化学室主任姚子伟在目前科研等工作方向和进展的介绍中说到:  “我们在油指纹分析及溢油鉴别技术、海水中有机磷阻燃剂等新污染物分析标准开发等领域,已经借助安捷伦 GC/MS, LC/MS/MS 等仪器和技术进行了愉快的合作,今后期望在 GC/Q-TOF 等高分辨质谱平台的基础上,在海洋新污染物分析方法开发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而在安捷伦大中华区北大区整机销售总经理潘霞看来,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的合作,希望通过借助中心平台在行业的领导示范作用,和安捷伦在高端仪器平台的技术力量以及整体方案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实现双赢。  潘霞表示:  “很高兴能和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达成进一步深度合作,让安捷伦的检测技术和方案投入到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和治理的研究当中,为实现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作出贡献。”
  • 为蛟龙号深海潜水保驾护航 长春机械院获得“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实验室”整体工程总承包项目
    ?? 海洋装备是人类保护、开发和利用海洋活动的助手,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海洋经济振兴的先导性产业,处于整个海洋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海洋装备制造不仅是促进行业技术进步与提升产业附加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与海洋大国工业地位的象征。 “蛟龙号属于深海潜水器,其设备要经过机械拉升、爆破以及不同水深、风浪等的测试,而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就可为其提供这样的质检环境。”青岛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国这样说。 近日,长春机械院在国家海洋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项目招标中,一举中标水下设备检测实验室、海洋工程及船舶电缆和脐带电缆检测实验室的整体工程总承包项目,工程承包总金额逾千万。青岛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国一行多人来我院考察交流 此次中标是继今年1月成功签约北京科技大学“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后,再一次成功中标千万元级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中标项目包括: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高频疲劳试验机、扭转疲劳试验机,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机,20000KN拉伸疲劳试验机等多套试验设备及液压泵站、子站、管路、冷却装置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其中海洋管道全尺寸疲劳试验机(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机)、大吨位拉伸疲劳寿命试验台均代表着世界工程测试领域最前沿技术。 对于该项目的投标过程,院领导高度重视,从各个相关部门抽调出核心骨干组成专题项目组,对技术方案、商务报价等进行多次严格评审。 “在项目启动初期,招标方在寻找竞标单位的时候就做过细致的调研,我院曾多次承担过此类高难度、大型试验装置的研发制造任务,并且都顺利通过验收,这一点给招标方印象深刻,在竞标过程中,我院作为目前中国工程试验设备领域规模最大,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科研院所企业展现出了良好的技术实力和热忱的合作愿望,也从一个侧面让招标方对我院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最终我院凭借强大品牌优势,无法比拟的技术创新能力,良好的业界口碑等综合优势,从多家颇具实力的供应商中脱颖而出,成为招标方选定的合作伙伴。可以说中标是情理中、也是意料之中的事”项目投标的负责人介绍说。 国家海洋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项目是国家质检总局批复的唯一海洋设备类综合检测中心,它的成立将成为我国最高水平的涉及质量检验、计量检定校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海洋设备检测校准机构,标志着我国海洋仪器设备产品领域有了权威的国家级产品质检机构,是蓝色硅谷核心区国字号重点支撑项目,不仅可确保为各项海洋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同时也将为规范我国海洋仪器设备产品的市场准入,保证国内外优秀产品的有序竞争,推动海洋仪器设备自主研发,提升我国海洋仪器设备产品质量发挥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意义非常重大。 项目建成后,将为深海潜水器、海洋平台、海底电缆等海工装备提供进入国内外市场的第三方检测服务和技术支持,将成为国内最权威、国际知名的、具有鲜明蓝色经济特色的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和服务品牌,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全国海洋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研发、质量保证和国内外市场准入提供权威检测和技术支持。 中标重点设备介绍: 海洋管道全尺寸疲劳试验机(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机) 该设备主要用于模拟全尺寸海管服役过程中存在的交变应力,这种交变应力一方面来自于管内输送油、气或水的压力波动,另一方面来自于管道外部的变动载荷,如波浪载荷、海流载荷等,以全面可靠的分析海管的疲劳性能,为其疲劳寿命分析与预测提供真实可靠的分析数据。 该试验系统由多个伺服作动器加载,能够完成管道四点或三点弯曲疲劳和内压疲劳同步或多通道协调试验。伺服控制器采用MCT全数字伺服控制器(采用当今控制领域最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试验管长度0.8-12M 该设备国外已有挪威、美国和巴西等国设计研制出不同形式的管道全尺寸疲劳试验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我院为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发制造了国内第一台全尺寸大型疲劳试验台,解决了我国海洋管道焊接接头全尺寸疲劳试验的迫切要求,对建立完善的试验方法及操作、评价规范,为海洋管道设计、制造、维修和结构承载提供了决策依据,对于海洋管道的安全运行及寿命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00KN拉伸寿命疲劳寿命试验台 该设备适用于各种管材在20000KN试验力时的抗拉强度性能试验及破断试验,是目前国内试验能力最大的动态疲劳试验设备。 该设备采用承载式结构设计,刚度高、结构紧凑,最大动态试验力:± 10000KN ,最大静态试验力:20000KN,该设备具备远程控制,自动保护等功能。 该设备的自主研发制造增强了我国对大型关键海洋设备的检测能力,全面提升了我国大/全尺寸材料及构件的试验研究能力和安全评价技术的整体实力,对海洋相关重大工程顺利完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升级服务 打造国内实验室承建龙头企业,对标国际标准 该项目与北科大“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为重大工程服务的、都是代表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都是对标国际一流水平的、都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 与北科大项目不同的是,此次不仅是为实验室提供试验测试设备,而是实验室整体承建即全套解决方案提供,涉及到实验室前期规划设计、多台套设备的选型购置及油源管路系统建设、安装调试、信息化管理系统、后期实验室认证认可、设备维护校准、实验室升级改造等一系列工程。 长春机械院在原有交钥匙工程的基础上,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升级,专门成立试验工程事业部,专业致力于提供实验室整体承建服务即一站式解决方案。就是按照标准化的设计和施工流程、规范化的运作提供的高度可靠的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整体解决方案”由实验室建筑布局和装修系统、空气调节、通风、给排水、气体供应、电气工程、安全集中监控系统、信息化管理、实验室家具和配套辅助设备、用户培训、实验室认证认可、维护服务等部分组成;包含了综合实验室建设的全部过程:从前期的规划选址,到内部系统的设计施工,到系统的培训和交付,到后期的维护保养升级改造等。整合了设备供应商、工程承包商及服务提供商的综合能力,确保实验室系统的安全和规范。 用户无需对系统的细节问题作过多考虑,所有工作都由项目专业总包服务商统一解决。 整体的设计施工依据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为用户提供最专业最完善的系统工程,集成了各级别实验室的设备及功能要求,各专业都按统一的设计和操作程序进行,使最终完成的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介绍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鸟瞰图 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是由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建设和成立的,中心突破以往国家质检中心建设与运行模式,按照全国质检系统有关机构整合、转企改制的改革方向,以及专业化、集团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改革思路,在青岛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起步即按国有企业模式组建并运行。 项目位于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占地面积107亩,概算总投资10.1亿元,其中,土建相关投资5.44亿元,设备相关投资4.67亿元,主要建设理化综合楼、水下设备实验楼、海洋设备电气实验楼等8座实验单体。 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有限公司作为运营主体,以积极推进基础性能实验室规划设计和建设为基础,大力开展海洋工程装备、海事通讯导航、海底复合缆等产品检测项目大样本数据调研分析 蓝色硅谷项目介绍:  蓝色硅谷项目是 “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也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个蓝色硅谷其实就是一个大的合作平台,一些公共研发机构、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都可以彼此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合作。”对此,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会科技与人力资源部部长郑雷如是说,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是海洋设备检测的综合平台,在这个实验平台周围,可以聚集一批海洋设备建造机构,也可以实现中介服务机构的聚集,最终有利于海洋产业的聚集。紧紧围绕“中国蓝色硅谷,海洋科技新城”的发展定位,突出科技孵化和创新驱动功能,集中布局海洋科研、教育、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等重大平台项目,努力把蓝色硅谷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海洋科技研发中心、海洋成果孵化中心、海洋科技人才集聚中心、海洋新兴产业培育中心和海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成为我国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走向深海的桥头堡,成为链接全球海洋科研资源的创新平台。 青岛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有限公司实验室技术方案评审会 一次中标可能出于偶然,连续中标确是必然 连续中标国家重点科技建设项目,是市场对我院在试验机行业地位、综合实力的肯定,是对我院数十年来深耕试验技术,培养自主创新能力鼓励,长春机械院作为国内试验机行业的领导者,始终坚持以提高我国工程试验测试水平为己任,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及科研投入力度,先后完成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试验测试设备,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
  •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采购761万元海洋仪器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2012年海洋仪器设备采购项目(三)中标公告   招标人名称: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招标人地址:天津市南开区芥园西道219号   招标代理机构全称:中招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招标代理机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皂君庙14号院9号楼   招 标 编 号 :TC12R9J2   招标公告日期:2012年10月26日   定 标 日 期 :2012年11月20日   用 途 :科研   数量和交货期:详见附表   评标委员会成员:张铭、张心平、牛继华、杨新科、魏开华、王晶、李超   中标结果详见附表-中标商名单   联 系 人:孙女士 刘女士   联系电话:010-62192030 中标商名单 包号 采购设备全称 数量 交货期 中标商名称 中标金额 01 数字电子水准仪 1 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 天津现代合信科技有限公司 ¥65,000.00 高精度电子天平 1 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 直流连续可调电源 2 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 实验室PH计 1 合同签订后2个月内 02 频谱分析仪 1 合同签订后2个月内 天津恒源精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439,500.00 数字多用表 1 合同签订后2个月内 03 精密空调 1 合同签订后2周内 北京轩辕盛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15,000.00 通信专用空调 1 合同签订后2周内 04 远距离视频识别、监控系统 1 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 北京安拓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385,000.00 05 波浪补偿仪 1 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 天津恒源精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357,500.00 回声测深仪 1 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 声速剖面仪 1 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 06CTD采水系统 1 合同签订后3个月内 劳雷(北京)仪器有限公司 ¥223,300.00 07 GPS接收机 1 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 北京苏一光测绘仪器有限公司 ¥139,800.00 08 海洋磁力仪 1 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 劳雷(北京)仪器有限公司 ¥287,000.00 09 ARGO浮标专用温盐深传感器 24 合同签订后2个月内 劳雷(北京)仪器有限公司 ¥1,087,100.00 10 自容式高精度温盐深测量仪 1 合同签订后2个月内 劳雷(北京)仪器有限公司 ¥176,363.00 11 工业级服务器 1 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 投标人不足三家,废标 —— 12 叶绿素传感器 1 合同签订后3个月内 北京赛迪海洋技术中心 ¥49,000.00 13 声学多普勒流速仪 1 合同签订后2个月内 青岛诺泰克测量设备有限公司 ¥94,000.00 14 示波器 1 合同签订后2个月内 北京昊伦恒业科技有限公司 ¥99,300.00 15 水槽造波机 1 合同签订后4个月内 天津市理工科技发展公司 ¥3,400,000.00 16 高精度GIS数据采集器 2 合同签订后2个月内 北京天拓博来科技有限公司 ¥170,000.00 17 浅水声学释放器及甲板单元 1 合同签订后2个月内 北京赛迪海洋技术中心 ¥220,780.00 18 恒温槽 1 合同签订后2个月内 北京光华启明烽科技有限公司 ¥200,000.00   中标商地址如下:   01包:天津现代合信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华苑产业区物华道2号B座364室   02、05包:天津恒源精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南开华苑产业园区榕苑路4号天发科技园7-1-102   03包:北京轩辕盛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2号国际创业园2号楼   04包:北京安拓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北路9号   06、08、09、10包:劳雷(北京)仪器有限公司-北京市朝外大街乙12号昆泰国际大厦1809室   07包:北京苏一光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东路19号海天中心2号楼302室   12、17包:北京赛迪海洋技术中心-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11号北京农科大厦B座215室   13包:青岛诺泰克测量设备有限公司-青岛市香港西路65号汇融广场1302   14包:北京昊伦恒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万红路5号   15包:天津市理工科技发展公司-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1号天津理工大学主校区15-304   16包:北京天拓博来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1号硅谷亮城4号楼7层   18包:北京光华启明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8号光华大厦B座3层   中招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2012年11月20日
  • 2268万!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海洋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0615-244124060510项目名称: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海洋仪器设备采购项目(一)预算金额:2268.6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详见附件。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本项目不接受进口产品。合同履行期限:交付时间第一包:合同签订后30天内;第二包合同签订后30天内;第三包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第四包合同签订后30天内。(特殊情况以合同为准)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9月05日 至 2024年09月12日,每天上午9:00至11:30,下午14:00至16: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天津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405 室(天津市河西区卫津南路 19 号405 室)方式:现场获取。售价:人民币500元/包,标书售后不退。售价:¥5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芥园西道219号增1号        联系方式:岳才健;022-27536959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天津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地 址:天津市河西区卫津南路 19 号 405 室            联系方式:崔玮、王宇婳、田赛超022-27230193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崔玮、王宇婳、田赛超电 话:  022-27230193
  • 积极推动海洋监测技术与仪器自主研发——访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于连生研究员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亮点。其中,2008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2966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近10%。1996年海洋技术领域纳入863计划以来,我国海洋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海洋技术领域累计投入国拨经费近28亿元。仅“十一五”期间投入专项经费18.6亿元,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深海探测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技术成果。   2010年4月29日-30日,“863计划海洋技术成果转化推广暨产品推介对接洽谈会”于青岛市召开。此次会上,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的于连生研究员展示了其研制的海洋监测仪器“光学悬沙粒径谱仪”、“激光悬沙测量传感器”。并且于洽谈会上,于连生研究员就“激光悬沙测量传感器”与国内知名的粒度仪厂商——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签订了金额500万的技术转让协议。   近日,仪器信息网(以下简称:Instrument)采访了于连生研究员,就其科研成果与技术情况、产业转化、市场前景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于连生研究员 海洋环境监测:了解、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   Instrument:于连生研究员,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仪器信息网的采访。请您谈谈海洋环境监测重要意义?   于连生研究员: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海洋是地球上水循环的起点,海水受热蒸发,水蒸汽升到空中,再被气流带到陆地上来,使陆地上有降水和径流。陆地上有了水,生物才得到发展。海洋对地球上的气候起着调节作用,使气温变化缓和。所以说,海洋环境对陆地环境的形成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个人认为:首先海洋环境是用表征海洋状况的特征参数来量化,这些参数主要包括地理参数,如海域面积、海岸线、水深等;水质参数,如盐度、溶解物、悬浮物等;海洋生物,如鱼虾贝类、海洋植物等;以及海底沉积物的数量、分布等。以上参数在海流、潮汐、风浪、光照的作用下不断的运动变化,海洋环境就是用这些参数及其运动规律来描述。   在正常的情况下,海洋参数运动变化,海洋生物生生息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但是,由于外界因素,例如陆源污染、过度性开采等,打破了这种动态平衡,海洋环境就会遭到破坏。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首先要了解海洋,也就是对海洋环境参数进行监测,这就是海洋环境监测的意义所在。   Instrument:请您介绍一下,海洋环境监测与常规的环境检测有何不同?   于连生研究员:海洋环境监测与常规环境检测的不同是由于海洋环境与陆地环境不同造成的。其一,测量的参数不尽相同;其二,测量环境不同;其三,对仪器的要求不同。大家都知道,海水是咸的,具有腐蚀性;海上风浪巨大,破坏性强;海很深,每增加10米水深,就增加一个大气压,因此放在水下的仪器要耐高压;生活在海边的人都知道海草和海蛎子,它们都会在仪器上长,我们叫“生物附着”,这些都是海洋环境监测仪器要重点解决的特殊问题。   水中的悬浮颗粒、悬浮泥沙、微藻等是海洋环境参数之一,对它进行监测,是海洋环境监测的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悬浮泥沙的现场测量对研究泥沙运移规律,河口变迁、对航道疏浚、海中构筑物都有重要意义;微藻数量、种类测量对于赤潮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我们课题组研制的“光学悬沙粒径谱仪”、“激光悬沙测量传感器”就是测量海洋悬浮颗粒的仪器。 “海洋仪器研制的信息法”:利用信息技术,将成熟技术移植到海洋仪器上   Instrument:请介绍一下您在海洋仪器研发方面的经验?   于连生研究员:研制海洋现场仪器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我们国家的海洋泥沙研究在世界上还是处于先进地位的,但理论模型的研究超前于现场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没有现场测量仪器和测量结果,尤其是实时结果对模型的验证,理论是缺乏公信力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迫切需要自主研制海洋监测仪器。   在仪器研发过程中,我遵循这样一条原则:研制海洋仪器,技术攻关点或重点关注点放在海洋环境的特殊性上,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地收集有用的成熟技术移植到海洋上,很好地完成了这种移植,也就多、快、好、省地完成了仪器研制。我把这种方法叫做“海洋仪器研制的信息法”。   Instrument:您研制的“光学悬浮沙粒径谱仪”,其性能优势及应用情况如何?   于连生研究员:“光学悬沙粒径谱仪”是一种可以放在海水中自动成像的数字显微镜,将这种仪器放在水里,它就会自动地将水中悬浮的颗粒拍下图像,将这些图像传到计算机里,通过分析,给出颗粒的大小、浓度。“光学悬浮沙粒径谱仪”可以自动拍摄悬浮于水中的1微米到100微米的颗粒,基本可以满足平均粒径在30微米到50微米的悬浮泥沙颗粒的测量需求。 光学悬浮沙粒径谱仪   “光学悬沙粒径谱仪”就是一台可用于水下的数字显微镜,加上专用的颗粒图像分析软件,就构成了可用于水下的颗粒图像分析仪,863立项时主要是针对长江口的悬浮泥沙测量,所以叫“光学悬浮沙粒径谱仪”。这种仪器是我们第一个发明的,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这种仪器国外还未见有关报导。   “光学悬浮沙粒径谱仪”已经在长江口、黄河口、辽河口、大连湾、鲅鱼圈等多个海区获得了大量现场资料,其关键技术已在磨料生产中成功应用,最近又获得了国家海洋公益性项目的支持,目标就是实现产品化,随着近年来数字成像技术的突飞猛进,相信在国家项目的支持下,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光学悬浮沙粒径谱仪”不久就会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Instrument:您研制“激光悬沙测量传感器”的研发过程、及其性能优势如何?   于连生研究员:运用“海洋仪器研制的信息法”,“激光悬沙测量传感器”就是将实验室的激光粒度仪移植到海水中,是一种可以放在水里测量悬浮颗粒的激光粒度仪。我们主要解决水下密封、防腐、自动工作等问题,而这些关键问题解决了,仪器也就基本做好了。仪器已经过了现场实验和比测,达到了预期目标。这种仪器在国内,我们是第一家,也申请了发明专利。 激光悬沙测量传感器   Instrument:请介绍一下您编写的《光学悬浮沙粒径谱仪》海洋行业标准的相关情况?   于连生研究员:实际上,《光学悬浮沙粒径谱仪》海洋行业标准是针对显微图像法光学悬浮沙粒径谱仪和激光悬沙测量传感器的性能检验起草的标准。本标准将为检验该类仪器的性能参数如粒径测量范围、测量准确度、双峰分离、分布宽度等参数提供统一方法。因为这两种仪器有其共性,并且都用于现场悬浮颗粒测量,虽然方法不同,但测量参数相同,所以把它们的检验纳入到一个标准中,这样有利于比较。 科研成果产业化:明确“用到哪里、怎么用、用的结果”   Instrument:除“光学悬沙粒径谱仪”、“激光悬沙测量传感器”外,您与企业合作的项目有哪些?   于连生研究员:以前与企业的合作主要是为企业提供声光器件和技术支持,说起来时间不短,如深圳大族激光公司成立最初,激光打标机的关键技术声光Q开关和驱动电源就是我提供的。中国大恒激光公司、桂林星辰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都用过我为他们提供的声光器件和技术指导,包括国外声光器件修理。   Instrument:您认为我国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于连生研究员:科研与市场脱节,科研院所以争取到科研项目、科研经费为目标的现状是科研成果无法实现产业化的主要问题所在。   基础科学研究可以自由探索,但已有的成果要转化为产品,就不能自由探索,开拓市场,落实用户是成果向产品转化的关键,没有市场的产品是无法生存的。   我觉得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产品首先要明确用到哪里,怎么用,用的结果如何,得出了什么结论。   Instrument:请您介绍一下,您在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的经验?   于连生研究员:自“九五”以来我一直承担国家863计划海洋监测技术项目的研究。我觉得海洋仪器不同于其他产品,它的用户是国家,具有公益性特点,这样的仪器与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具有明显的区别。   对于这类产品要针对国家需求,提出明确的目标,注重实用结果和得到的结论,就像气象预报,误报率少就是成功;因此国家的、明确的、可操作的、具体的目标要求是研制出高水平海洋监测仪器产品的关键,就像航天技术,国家的目标要求十分明确,任务完成的质量就非常容易判断。没有明确目标的探索性阶段要越短越好。 于连生研究员科研团队:“松散的”,但高效的联合体   Instrument:请介绍一下,您的工作经历、取得了哪些科研成果、正在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工作、下一步的科研工作重心?   于连生研究员:我1974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分配到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三十多年的科研工作主要分为三方面的内容:1、声光技术研究;2、海洋卫星;3、悬浮颗粒测量。   近几年的工作主要是完成863计划支持的“激光悬沙测量传感器”的研制、“光学悬浮沙粒径谱仪海洋行业标准的编写”,并承担了海洋公益性项目“海滨自动观测仪器检测技术与规范子课题-声学测波仪鉴定设备改造”和“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908专项)赤潮灾害发生规律、预警和防治对策研究子课题-全自动显微成像仪赤潮监测技术”的研究,这几项课题目前都在验收过程中。   今后,主要想完成《实验声光学》一书;借助863产业化对接和新的海洋公益性项目的支持,把光学悬浮沙粒径谱仪的产业化工作做好。   Instrument:最后,请您介绍一下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的情况?以及您领导的科研团队情况?   于连生研究员: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是国家海洋局下属的事业单位,主要为国家海洋局提供技术支撑。   我们的科研团队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成员不光有海洋技术中心的在编人员,还有来自工厂的技术能手,来自大学的老师、在读博士、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是声光技术及其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自“九五”开始,我们承担了5项863计划课题,1项海洋局课题,2项国家科研专项课题。在项目研制的过程中,始终与企业和实验场保持紧密的联系。这种联合扩大了人才空间,有效地集中了经费,避免了许多体制弊病,实践证明效率是高的。  后记   于连生研究员谈到与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关于“激光悬沙测量传感器”的合作时,说,“目前,该转让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我们和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有很好的合作基础,相信会成功的。”   于连生研究员谈到充分发挥科研成果的作用时,曾说到,一台新的测量仪器,可能还不稳定,不精确,但是可以作为教学实验仪器使用,或可为建立独具特色专业实验室提供很好的途径。而且,于连生研究员不是被动的等待成果的产业化,如其研制的“光学悬浮沙粒径谱仪”,在产业化之前已经获得了大量现场应用数据,那么一旦有了机遇,很快就会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采访过程中,给编者印象最深的是贯穿于于连生研究员整个科研工作中的求真、严谨、务实精神。于连生研究员研制的每一项成果均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科研方向,也因此他的科研成果能很快得到推广应用,并解决海洋监测实际问题。这种定位于实际、定位于解决问题的求真务实科研精神,值得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借鉴和思考。   采访编辑:刘丰秋   附录:于连生研究员简介   于连生,研究员,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高级会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视听工程学会理事,天津声学学会理事;曾任中国声学学会超声电子学分会委员;天津激光学会理事。多年从事声光技术和海洋仪器研制,主持了多项国家科研攻关项目,曾获中科院青年奖励基金,海洋局、天津市、阜新市有关奖项。取得专利4项。发表论文50余篇。
  • 国家海洋局发布《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3年4月11日,国家海洋局发布《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如下:   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发展环境   第一节 成就回顾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海洋资源管理   第一节 加强海洋渔业资源管理   第二节 加大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   第三节 推进海水资源综合利用   第四节 加快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   第四章 海域集约利用   第一节 加强海域使用管理   第二节 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   第三节 强化围填海及重大建设项目用海管理   第五章 海岛保护与开发   第一节 促进有居民海岛有序开发   第二节 加强无居民海岛保护   第三节 强化特殊用途海岛管理   第六章 海洋环境保护   第一节 提高海洋污染防控力度   第二节 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   第三节 强化海洋重大污染事件管理与处置   第七章 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   第一节 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二节 推进海洋生态系统修复   第三节 强化海洋生态监测和生态灾害管理   第八章 海洋经济宏观调控   第一节 加强海洋经济指导与调节   第二节 实施海洋主体功能区战略   第三节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   第九章 海洋公共服务   第一节 加强海洋调查与测绘   第二节 提升海洋信息化水平   第三节 健全海洋标准计量服务体系   第四节 提高海洋渔业服务能力   第五节 强化海上交通安全服务   第六节 维护海域平安稳定   第十章 海洋防灾减灾   第一节 强化海洋灾害风险防范能力   第二节 提升海洋预报服务水平   第三节 增强海洋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第四节 提高海洋灾害观测能力   第十一章 海洋权益维护   第一节 加强海上维权巡航执法   第二节 开展多形式海洋维权行动   第三节 维护国际海上航行安全   第十二章 国际海洋事务   第一节 全面参与国际海洋事务   第二节 深化拓展双边海洋合作   第三节 积极引导多边区域合作   第十三章 国际海域资源调查与极地考察   第一节 加强国际海域资源环境调查与评价   第二节 深化极地科学考察   第三节 加快国际海域调查与极地考察能力建设   第十四章 海洋科学技术   第一节 深化海洋基础科学研究   第二节 发展海洋战略性前瞻技术   第三节 推进海洋技术产业化   第十五章 海洋教育和人才培养   第一节 加快海洋教育发展   第二节 培养创新型领军人才   第三节 统筹海洋人才队伍建设   第十六章 海洋法律法规   第一节 加强海洋立法工作   第二节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第十七章 海洋意识和文化   第一节 提高全民族海洋意识   第二节 保护海洋文化遗产   第三节 培育海洋文化产业   第十八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制定海洋发展战略   第二节 实施海洋综合管理   第三节 强化规划配套指导   第四节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前 言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大陆岸线长1.8万公里,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6900多个,内水和领海面积38万平方公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和我国的主张,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此外,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了具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发权的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和1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硫化物矿区,在南北极建立了长城、中山、昆仑、黄河科学考察站。   作为发展中的海洋大国,我国在海洋有着广泛的战略利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开放型经济的形成与深化,海洋作为国际贸易与合作交流的纽带作用日益显现,在提供资源保障和拓展发展空间方面的战略地位更为突出。“十二五”是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着力提升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统筹海洋事业全面发展,是保障国家“走出去”战略实施的重大举措,对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本规划以2008年国务院批复实施的《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为基础,结合面临的新形势,对新时期海洋事业发展做了全面深入的部署。本规划所指海洋事业,涵盖海洋资源、环境、生态、经济、权益和安全等方面的综合管理和公共服务活动。规划期至2015年,远景展望到2020年。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一五”以来,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也面临严峻形势和诸多挑战。必须以全球眼光和战略思维,审视海洋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准确把握海洋事业发展的新特征,继续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有效化解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努力开创海洋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第一节 成就回顾   “十一五”时期,全民海洋意识显著增强,海洋规划工作有序开展,海洋发展战略逐渐明晰。海洋国际合作深入推进,国家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实现了我国管辖海域的定期巡航执法。海洋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具有标志性的深海勘探等技术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国际海域资源环境与科学调查广泛展开。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重点海域环境污染防治措施逐步实施,海洋保护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海洋公益服务和防灾减灾的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海域、海岛、海上交通、海洋渔业和海上治安管理取得积极成效,海洋综合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是我国海洋事业加快调整、拓展和提升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海洋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出了重要部署。海洋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严峻挑战。一是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临海产业的加速集聚,科学利用海洋资源、合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任务更加艰巨,亟待加强对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布局优化的指导与调节,切实提高海洋经济监测评估、海洋防灾减灾和海洋资源环境监管等方面的能力。二是面对世界海洋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迫切要求,亟待改善海洋自主核心技术缺乏、成果转化率低、科技高端人才严重不足的现状,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切实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力度。三是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海洋事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亟待完善海洋综合协调机制,切实提高维护海洋权益、保障海洋安全、快速处置海洋突发事件和参与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等方面的能力。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积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立足发展基础,把握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科学确定“十二五”时期海洋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推进我国海洋事业再上新台阶。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支撑,坚持陆海统筹,科学利用海洋资源,合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积极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提高海洋意识,繁荣海洋文化,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参与国际海洋事务,拓展发展空间,全面提高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为建设现代化海洋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陆海统筹。正确处理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协调陆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功能定位、重点任务和管理体制。   坚持全球视野。正确处理及时总结自身实践与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创新发展思路,主动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的交流合作,积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树立更加开放的现代海洋发展观。  坚持服务为本。正确处理海洋事业快速发展与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关系,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切实提高海洋事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的服务保障能力。   坚持持续发展。正确处理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规范海洋开发秩序,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努力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正确处理加快海洋事业发展与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关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人才培养与引进,切实提高科技对海洋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海洋事业发展的目标是:   ——海洋综合管理能力稳步提高。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涉海法律法规和政策日益健全,海洋联合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海域、海岛、海洋环境、交通运输、渔业管理更为规范有力,海洋经济监测公报与评估制度有效执行,海洋综合管理调控手段明显加强。   ——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海洋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主要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重点近岸海域水质有所改善。海洋保护区占管辖海域面积的比例由2010年的1.1%提升到2015年的3%,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6%。   ——海洋公共服务能力明显优化。海洋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水平提高,风暴潮灾害警报提前12小时发布,海啸灾害警报在海底地震发生后30分钟内发布。海洋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完善,新建89个海洋观测站,建成3个大型海上综合观测平台,志愿船不低于400艘。海洋调查与测绘、海洋信息、海洋标准计量等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出海边防检查和海上治安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海上人命救助有效率稳步提升。   ——海洋巡航执法能力不断强化。管辖海域维权巡航执法时空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应对海上侵权事件及其他违法行为的应急反应和现场处置能力明显提高,参与维护国际重点海域和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的保障能力得到强化。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我国海洋基础研究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海洋前瞻性和关键性技术研发能力显著增强。深海油气开发、深海资源勘探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取得实质性突破,海上风能工程装备、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备实现大规模产业化,海水淡化原材料、装备制造自主创新率达到70%以上,对海岛新增供水量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对沿海缺水地区新增工业供水量的贡献率达到15%以上。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0%。海洋事业从业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55%,以重大海洋科技项目或工程为依托,培养100名左右具有国际水平的海洋科学与技术领军人才。   到2020年,海洋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海洋开发布局全面优化,海域利用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陆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近海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根本扭转,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得到基本遏制。海洋经济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显著增强,海洋综合管理体系趋于完善,海洋事务统筹协调、快速应对、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的能力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国际海域与极地科学考察活动不断拓展。全社会海洋意识普遍增强,海洋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健全。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安全得到有效维护和保障,海洋强国战略阶段性目标得以实现。   第三章 海洋资源管理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强化规范管理,科学养护和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加强海水资源、海洋可再生能源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指导,切实提高海洋资源对促进海洋经济和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   第一节 加强海洋渔业资源管理   加强海水养殖管理,合理确定养殖规模,调整优化海水养殖布局,积极拓展深水大网箱等离岸养殖,支持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加快水产养殖标准化建设和健康养殖标准推广应用。加强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建设,合理确定增殖放流品种,加大近海海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不断完善伏季休渔制度,继续实施海洋捕捞渔船总量和功率总量控制制度,促进渔业装备更新,2015年渔船总数和功率总量不突破2010年实际数量。继续实施远洋渔业扶持政策,发展壮大大洋性渔业,巩固提高过洋性渔业,加强新资源新渔场的探捕和开发利用,积极建设多功能海外渔业综合开发基地。研究制定促进海洋渔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第二节 加大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   加强黄海、东海、南海等海域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与评价,完成重点海域油气资源普查。加大黄海、南海、东海油气勘探,加强深水区油气资源潜力的科学研究,加大深水勘探开发科技与装备的攻关力度,力争实现商业性油气开采。实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普查,积极研发勘探开采技术和装备,开展试采工程。   第三节 推进海水资源综合利用   加快制定促进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扩大沿海城市海水利用规模。在沿海地区的电力、化工、石化、冶金等行业中实行海水直流冷却和循环冷却,2015年海水年直接利用量达到750—1000亿立方米。积极创建国家级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城市,继续支持天津、大连、青岛、上海、深圳、厦门、宁波等城市因地制宜地实施海水淡化工程。鼓励沿海省市率先选择一批沿海市县,开展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试点,扩大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规模。以辽宁长海、山东长岛、浙江舟山、福建平潭、广东南澳、广西涠洲和海南西沙群岛等海岛为重点,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满足海岛居民生活用水。2015年,海水淡化量达到220—260万立方米/日。促进海水化学资源和卤水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浓海水制盐、提钾、提溴、提镁、提锂及其深加工等产业化进程,建设国家海水利用产业化基地。   第四节 加快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   加快海洋可再生能源勘查与评估,编制发展规划,利用国家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加强海洋能开发应用。开展万千瓦级潮汐水轮发电、兆瓦级潮流发电、百千瓦级新型波浪能项目示范。探索开展温差能和海洋生物质能利用。因地制宜地发展海上风电,引导风电场布局逐步向深水远岸推进。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发展与国际海洋学院、保护国际等非政府间   第四章 海域集约利用   坚持集约节约用海,加强海域使用管理,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强化围填海及重大建设项目用海管理,健全海域使用机制,规范海域使用秩序,提高海域使用效率。   第一节 加强海域使用管理   全面推进国家、省、市、县四级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体系建设,对重点项目用海实行全过程监管。实施差别化的海域供给政策。制定各类建设项目用海标准,适时调整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开展海域资源价值评估,推进实施海域使用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工作,健全和规范海域使用权市场流转机制。加强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与执法检查,对各类用海活动开展定期专项检查,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推进全国海岸和近岸海域整治修复工作,到2015年,完成整治和修复海岸线长度不少于1000公里。   专栏一 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体系   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业务体系,完善业务化运行机制。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监测技术,开展海域使用状况监测。建立围填海项目动态监视监测制度,重点开展填海、围海及构筑物用海监测。提高重点海域远程视频监控能力,实现开发利用重点海域全天候监控与重大工程项目用海全过程监控。建立海域使用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海域使用综合评价与决策服务能力。   第二节 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   进一步完善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加快各级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制工作,科学划分海域基本功能,统筹海域空间开发,提高海域利用效率,强化海洋功能区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切实发挥海洋功能区划的整体性、基础性、约束性作用。优化海岸线资源配置,加强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的统筹规划,调控海岸线开发布局和强度,严格控制占用海岸线的开发利用活动,突出海岸线的社会服务功能。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用海,合理布局沿海港口、滨海城镇和临港工业区。   第三节 强化围填海及重大建设项目用海管理   严格围填海年度计划管理,科学确定围填海规模和时序。加强围填海计划执行情况的评估和考核,加大对违法违规围填海行为的查处力度。强化围填海项目用海审批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海预审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做好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的科学论证。加强对集中连片围填海的管理,严格控制内湾围填海,减少对自然岸线、海湾、海岛、湿地、水生生物资源、水下文物等的破坏。规范海底电缆管道和军事用海管理。   第五章 海岛保护与开发   贯彻落实《海岛保护法》,加快实施海岛保护规划,实施海岛分类分区管理,加强有居民海岛的合理开发和无居民海岛的保护,强化特殊用途海岛管理。   第一节 促进有居民海岛有序开发   采取特殊的扶持政策,加快舟山、横琴、平潭等重点海岛的开发开放。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全力打造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推动横琴开发开放,建设率先发展的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建立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区。适度控制海岛居住人口规模,改善海岛人居环境,保护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维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的生态平衡。大力推进海岛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发展,支持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发展特色产业,制定扶持边远海岛开发利用的有关政策。   第二节 加强无居民海岛保护   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监视监测,清理非法用岛活动,严格限制开发具有红树林、珊瑚礁、泻湖等特殊生态系统的无居民海岛,禁止在无居民海岛及周边海域倾废。建立海岛统计调查制度,开展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和地名普查,设置海岛名称标志,完善海岛数据库。发布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名录,依法开展无居民海岛地籍调查、土地确权登记等工作,稳妥实施无居民海岛有偿使用制度。开展海岛生态评估,选择典型海岛实施生态修复,推行生态型海岛开发利用模式。   专栏二 无居民海岛的监管与保护   海岛生态修复工程:编制海岛生态修复技术规程,选取辽宁大王家岛,山东崆峒岛,浙江桥梁山岛、北渔山岛和南韭山岛,广东罗斗沙岛、三角岛和小蜘洲岛等,实施海岛陆域生态系统修复试点。选取辽宁广鹿岛、山东麻姑岛、福建东山岛和海坛岛、广西沙井岛和涠洲岛等,实施岛体周围沙滩生态修复试点。选取福建湄洲岛,海南永兴岛、西瑁洲岛和小洲岛等,实施海岛周边红树林、珊瑚礁生态修复试点。   海岛监视监测系统:建设海岛数据管理平台、监视监测网络,建立海岛生态评估和预警系统,开展卫星遥感、航空遥感、船舶巡航、登岛实地监测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海岛监视监测,构建海岛监视监测体系,动态监控我国海岛保护与利用情况。   第三节 强化特殊用途海岛管理   开展领海基点岛屿巡视。加强领海基点海岛保护,划定保护范围,保持领海基点海岛及其周边区域地形、地貌稳定,修复受损严重的领海基点海岛。积极保护国防用途海岛,禁止从事影响国防的各类活动。对海洋权益和海洋划界有影响的特殊岛屿要加强助航导航、水文气象观测、地震监测、海洋防灾减灾等公益性设施建设。加强海岛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建设,建立海岛自然保护区科学普及和海岛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基地。   第六章 海洋环境保护   坚持海陆统筹、河海兼顾,完善海洋环境保护协调合作机制,实施以海洋环境容量和近岸海域污染状况为基础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从源头上扭转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   第一节 提高海洋污染防控力度   实施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编制实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规划。加强对渤海、长江口、珠江口等重点海域海洋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排海总量的监测评估,重点加强对直排海污染源的监管,加强近岸重点海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流域—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示范工程。强化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海洋倾废活动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加大海洋环境执法查处力度。实施船舶及其相关活动的油污染物零排放计划,建立船舶油污水、压载水、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跟踪系统,加强船舶污染物接收和港口污染处理设施建设。修订相关法规,建立健全海洋污染损害赔偿机制,实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开展石油勘探开发等海洋工程和大型临海企业海洋污染赔偿制度研究。沿海地区要依据海洋功能区划、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等,确定氮磷营养盐、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等特征污染物的总量控制目标,制定并实施重点河口、海域各类污染物排海总量分配方案和削减计划,改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2015年中度和重度污染海域面积比2010年减少10%。   专栏三 流域—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示范工程   选择10个有典型环境问题的封闭或半封闭海湾,建立跨行政区域和跨管理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开展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等主要污染源的分配排放控制,加强重点海域化学需氧量、石油类以及汞、铅、铜和镉等重金属污染物控制。   第二节 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   实现海洋环境管理由事后管理向全过程监管转变,继续完善国家、省、市、县相结合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开展海洋环境监测机构标准化建设。推进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提升装备能力和技术水平,实现对我国管辖海域各类环境要素的监测。建立海洋环境保护数据共享机制,深化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分析评价,完善海洋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和环境状况通报制度。对入海排污口、直排海污染源、重大海洋工程等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监督 对赤(绿)潮易发区、集中海水养殖区、重要滨海浴场、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主要活动区域等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公众健康安全、海洋生态安全的海域开展海洋环境质量监测。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实行定期巡航监测,定期发布通报。加强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内分泌干扰物、生物毒素等的监测与评价。   第三节
  • 泽铭动态:我司新型海洋水质浮标系统及仪器顺利通过国家海洋监测中心系统测试!
    泽铭科技近日,我司ZM3000型海洋水质监测浮标系统顺利通过生态环境部国家海洋监测中心系统测试,此次测试分为仪器的实验室性能测试和浮标系统的实际海水现场测试。测试指标有:水温、浊度、pH值、溶解氧、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磷酸盐等关键数值。Clean The Environment With Technology实验室性能测试(国家海洋监测中心实验室:性能测试)在实验室性能测试中,大连国家海洋监测中心针对自动监测设备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测试,包括但不限于: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零点漂移、跨度漂移、线性关系、盲样测试以及加标回收率等。这些测试旨在精确评估我司仪器在海水水质自动监测领域的核心设备水平,确保仪器能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中也能准确、稳定地运行。海水现场测试(大连海域和海南海域的现场照片)随后,在实际海水现场测试阶段进行了为期30天的连续不间断测试。这一阶段的测试内容涵盖了数据获取率、有效数据率、比对误差、标准溶液核查、定期核查、标准溶液及空白值的漂移情况等多个方面。通过实践操作来检验我司产品在真实海洋环境下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深入了解了其对于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此次测试不仅是对我司海水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的一次重要检验,也是推动该领域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步。只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才能印证产品在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的作用。经过上述实验室性能测试和海上现场测试后,我司仪器和系统顺利通过国家海洋监测中心系统测试,全部合格!泽铭科技本次测试不仅是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在海洋环境领域应用的一次重要展示与比拼,更是对泽铭科技自主研发的原位营养盐分析仪等核心仪器及我司新开发的新型海洋浮标监测系统性能的一次全面检验。它有力地验证了我司产品在复杂海洋环境中运行的稳定性、高度的可靠性以及卓越的适应性,彰显了我司产品在海洋环境自动监测技术领域积累的深厚底蕴与丰富经验。此次活动不仅推动了技术创新成果的实际应用,也进一步巩固了泽铭环境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我司产品的可靠性高、测试数据精准,特别是优秀的防生物附着技术、海水水深和水压监测、预处理循环系统等产品特色,受到国家海洋检测中心老师的高度肯定和一致好评。Clean The Environment With Technology相关产品介绍泽铭HQ-8000系列原位自动分析仪HQ-8000系列原位自动分析仪,可测总磷、总氮、氨氮、硝氮、亚硝氮、磷酸盐、硅酸盐等关键参数。其体积小巧设计紧凑,便携拉杆箱包装设计,运输使用方便。可应用于地表水、饮用水、废水、地下水、海水等不同水体的原位监测和便携监测,可集成于浮标、浮台、水上平台、浮船等系统上。产品特点:1、配备手持式显示屏,调试操作更便捷;2、具备深度检测功能,可测最大深度100米;3、具备浊度检测功能,实时监控水质浊度的变化;4、具备浊度自适应测试功能,可以根据水质的变化,实时调整测量模式;5、具备漏液检测功能;6、具备温湿度检测功能;7、低定量下限,可以达到ppb级;8、快速加热消解功能,测量时间更短。
  • 国家海洋局:我国近岸海域海洋环境问题突出
    新华网北京3月20日电,记者20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2012年我国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国家海洋局20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   “我国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仍然突出。”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石青峰说,“主要表现在陆源排污压力巨大,近岸海域污染严重,赤潮灾害多发,局部区域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等灾害严重,海洋溢油、危化品泄漏等突发性事件的环境风险加剧等。”   公报表示,2012年我国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达17万平方公里,海水水质为劣四类的近岸海域面积约为6.8万平方公里,较上年增加了2.4万平方公里,近岸约1.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呈重度富营养化状态。   同时,在实施监测的近岸河口、海湾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中,有81%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72条主要江河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约1705万吨。辽河口、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等主要河口区环境状况受到明显影响。   公报显示,目前我国管辖海域海水、海洋生物的放射性水平和海洋大气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未见异常,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尚未对我国管辖海域造成影响,但日本福岛以东及东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仍受到福岛核泄漏事故显著影响。   “国家海洋局正在组织沿海省份围绕海上核污染问题打造安全体系,加强防范风险能力建设。”国家海洋局环保司司长李晓明说。
  •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公开招聘49人
    p   今年初,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从海洋局正式调整到生态环境部,机构调整之后一般会伴随着人员调整。 /p p   近日,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发布了2019年公开招聘公告,与一般国家单位招人不同,此次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招人不仅仅局限在应届毕业生,也不仅仅是编制内人员,对于年龄,更是放宽到40周岁及以下。 /p p   公开资料显示,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是生态环境部直属的国家级业务中心,主要职能是开展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海洋生态环境灾害应急响应与损害评估技术支持等。 /p p   此次招聘部门的部门包括党委办公室、计划财务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战略与规划研究室、海洋综合治理研究室、海洋化学室、海洋生态室、海洋动力室、海洋遥感技术室、涉海工程环境监管技术室、海洋生态监管技术室、岛屿生态环境保护室、海洋生态环境信息室、海洋环境工程技术研究室。 /p p   对于编内人员,学历要求是博士研究生,对于编外人员,学历要求是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p p   招聘公告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2019年公开招聘公告 /strong /p p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海洋中心)位于辽宁省大连市, 是生态环境部直属的国家级业务中心,主要职能是开展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海洋生态环境灾害应急响应与损害评估技术支持等。 /p p   基于工作需要,根据《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公开招聘管理暂行办法》,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p p   一、招聘对象 /p p   年龄在18周岁以上、40周岁及以下(1979年7月至2001年7月期间出生),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毕业生(包括往届毕业生和2019年应届毕业生),或经国家学历学位认证部门认可的境外高校毕业生,均可应聘。 /p p   现役军人、尚未解除法律处分或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以及刑事处罚期限未满或者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人员等,不得报名。 /p p   二、招聘岗位及名额 /p p   本次计划招聘工作人员49名,其中编制内20名,编制外29名,具体岗位和要求详见附件1。 /p p   三、招聘条件 /p p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p p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p p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p p   (四)具备岗位要求的学历学位、专业或技能条件 /p p   (五)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p p   (六)符合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p p   四、招聘程序 /p p   (一)报名 /p p   1.报名时间:2019年7月25日—2019年8月15日。 /p p   2.报名方式 /p p   本次招聘采取邮箱报名方式,不设现场报名,不接受电话或邮寄报名。 /p p   应聘人员填写《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2019年公开招聘报名表》(附件2,以下简称《报名表》),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发送至rsc@nmemc.org.cn。报名邮件的主题为“2019招聘+姓名”,《报名表》以“2019招聘+应聘岗位序号+姓名”命名。 /p p   3.报名要求。每名应聘人员仅限报考一个岗位,报名与考试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不得使用新、旧两个身份证号同时报名。 /p p   (二)资格审查 /p p   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及简历等材料进行筛选审查,审查结果将在海洋中心网站公布。 /p p   (三)笔试 /p p   1.笔试内容。笔试内容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部分,各占笔试成绩的50%。笔试满分为100分。 /p p   2.笔试时间与地点。笔试拟于2019年9月7日(周六)举行,考点设在大连。考试时限为180分钟。 /p p   3.笔试具体安排将在笔试公告中通知。 /p p   (四)面试 /p p   1.海洋中心根据笔试情况,确定笔试合格线。 /p p   根据笔试合格分数线,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以1:5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员。未达到1:5比例的岗位,结合本人意愿,从通过笔试合格线、符合该岗位要求的应聘人员中调剂 调剂后,人数仍不足5人的岗位,按实际人数确定面试人员。末位同分的,一并进入面试。 /p p   2.面试采取个人自述和考官提问方式。 /p p   3.面试满分为100分,设置合格分数线,达到合格线及以上者进入体检和考察环节。 /p p   4.面试人员名单、时间、地点及面试合格线,将在面试公告中通知。 /p p   (五)体检与考察 /p p   1.体检。面试结束后,组织所有参加面试的人员在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体检项目和标准参照国家公务员招录有关规定执行。 /p p   2.考察。在通过面试合格线的人员中,各岗位分别按照综合成绩(综合成绩=笔试成绩× 50%+面试成绩× 50%)从高到低的顺序,根据1:1比例确定考察人选,进行考察并复核资格条件。 /p p   体检或考察不合格者,不予聘用。对于由此产生或因应聘人员自愿放弃等原因产生的岗位空缺,可从达到面试合格线的应聘人员中,按照该岗位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递补。 /p p   (六)公示 /p p   根据考试、体检和考察结果,确定拟聘人员,并将拟聘人员基本情况、拟聘岗位等信息在海洋中心网站上公示7个工作日,接受社会监督。 /p p   (七)录用 /p p   对通过政审、体检,且公示无异议的人员,统一组织签订聘用(劳动)合同,办理录用手续。 /p p   拟聘人员须于2019年12月31日前持岗位要求的相关证明材料报到,逾期未报到者视为自动放弃应聘岗位。 /p p   五、其他事项 /p p   (一)应聘人员应如实填报有关信息,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录取资格,相应后果由应聘人员自负。 /p p   (二)编制外人员录用后,享有与在编人员同等的工资福利待遇。 /p p   (三)公开招聘人员入职后可按照有关规定,申请认定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和城市发展紧缺人才,并享受有关人才待遇。 /p p   联 系 人:马晓博、何桂萍 /p p   联系电话:0411-84783226 /p p   1、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xls.gif"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 a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8/attachment/99a31ece-8c5c-4076-b346-7edea984887d.xls" title="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2019年公开招聘计划表.xls" style=" font-size: 12px color: rgb(0, 102, 204) "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2019年公开招聘计划表.xls /a /p p   2、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 a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8/attachment/1aff4a76-6d59-45da-8154-32d61861ea11.docx" title="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2019年公开招聘报名表.docx" style=" font-size: 12px color: rgb(0, 102, 204) "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2019年公开招聘报名表.docx /a /p
  • 《全国海洋计量“十三五”》发布 将加强计量检测建设
    近日,国家海洋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印发《全国海洋计量“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0年,海洋计量科技基础更加坚实,量传溯源体系更加完善,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制度更加健全,监管更加规范,国际互认和检测能力置信水平显著提高,在壮大海洋经济、保护海洋资源环境、加强海洋公共服务和维护海洋权益中发挥重要的技术基础和技术保障作用。  《规划》以“强化创新,夯实基础 需求导向,合理布局 依法监管,服务发展”为基本原则。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围绕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战略需求,面向海洋公益服务、海洋产业发展、海洋国际竞争,按照“夯实基础、做好溯源、强化监督、拓展服务”的指导方针,统筹全国海洋计量工作发展,抓好两端、管好中间,完善海洋计量体系 以“一个标准、一次检测、一路通行”推进海洋计量国际化 充分发挥海洋计量在海洋经济调控、海洋依法行政、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公共服务的基础保障和先行作用。  《规划》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洋计量法规和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发布实施《海洋计量工作管理规定》,成立了全国海洋专用计量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实现了海洋计量技术规范的归口管理 海洋领域量传溯源体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共建立计量标准41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33项 计量技术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温盐深、波浪浮标、验潮仪计量校准及盐度标准物质制备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海洋计量走向国际的平台搭建得到进一步推进,彰显了我国具备为区域和国际提供海洋计量服务的能力。  《规划》指出,“十三五”是我国海洋计量工作面临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海洋强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拓展蓝色经济发展空间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的落实,需要发挥计量的“助推器”作用。海洋领域推进的“五大工作体系”建设,以及全球海洋观(监)测系统、智慧海洋、雪龙探极、蛟龙探海等重大项目的实施,也对海洋计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洋计量工作,必须加快海洋计量科技创新,尽快建立服务于深远海观测、探测仪器装备精准计量检测的尖端硬件基础,提供便捷的现场、实时校准海洋计量服务 必须进一步研制并健全海洋标准物质体系,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海洋产业计量检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国际计量比对和检测互认,为海洋产业国际合作和海洋仪器装备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全国海洋计量工作主要完成五项任务:一是推进海洋计量科技基础研究。加强海洋计量标准装置研究,加强海洋标准物质研究和研制,做好海洋量传溯源的技术方法和研究,推进海洋计量科技创新,加快海洋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加快海洋计量科技成果转化。二是加强海洋计量检测服务与监督。加强海洋量传溯源服务,加强海洋产品检测服务,加强海洋计量监督管理,强化海洋行业资质认定(计量认证)。三是健全海洋计量体系。健全海洋计量制度体系,完善海洋计量组织体系。四是加强海洋计量检测能力建设。加强海洋仪器设备计量检测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海洋量传溯源能力,推动涉海企业计量检测和管理能力建设,加强海洋计量队伍建设。五是提升海洋计量国际化水平。加强海洋计量技术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海洋计量国际比对。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赴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调研与交流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c4db3a6d-0dde-43c6-ac53-70f50862b109.jpg" title=" 图1.jpg" alt=" 图1.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总站调研组参观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展示厅 /p p   2019年3月27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总站)站长陈善荣带队赴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海洋中心)进行调研与交流。海洋中心主任关道明等中心领导陪同参观了化学分析、微塑料检测分析、气候变化与碳循环、生物培育和藻毒素实验室等,并进行了座谈。海洋中心介绍了该单位的基本情况、2019年国家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组织与开展的情况,与总站交换了以分管相关监测工作领导为总负责、相关业务室为成员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对接工作组”名单,双方就具体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进行深入的交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7e987732-b49f-4ae3-a277-26e03b5ac584.jpg" title=" 图2.jpg" alt=" 图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总站调研组参观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气候变化与碳循环实验室 /p p   海洋中心主任关道明表示,为落实好生态环境部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要求,顺利完成年度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任务,海洋中心将在生态环境部“一总三专”的框架下,做好方法标准、公报编制、科研等方面工作,加强与总站的交流与合作,并希望继续得到总站在监测方面的支持,也希望增加与总站党办和办公室等党务和行政管理方面的交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90b14c55-d502-404d-99e0-272db426b126.jpg" title=" 图3.jpg" alt=" 图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总站调研组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进行座谈交流 /p p   总站站长陈善荣表示,双方在环境监测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今后要相互学习,相互支持,贯彻落实环境监测“五统一”的部署要求。总站将以“一家人、一条心、一件事”为理念,热情为海洋中心提供支持和服务,配合开展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当前,要共同加快海洋监测数据共享平台、标准统一、点位优化等方面的工作进程,为完善国家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共同努力。 /p
  •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水水质监测 | 欧仕携自有设备全程参与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及《“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关于试点开展海水水质自动监测的有关要求,扎实做好海水水质自动监测的技术引领和支撑,2023年7-9月,生态环境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组织全国16家海水水质自动监测设备厂家开展了海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测试工作。 作为具有15年海洋仪器生产及集成技术经验的厂家,欧仕科技全程参加了此次测试,其结果也得到行业内人士一致好评! 欧仕科技携带与合作企业联合研发的剖面营养盐分析仪及水质多参数分析仪参加本次测试。 本次测试包括自动监测设备实验室性能测试和自动监测系统海上现场测试两个阶段,水质监测指标涵盖水温、盐度、浊度、pH、溶解氧、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活性磷酸盐等9项指标。 性能测试阶段,通过对设备的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零点漂移、跨度漂移、线性、盲样和加标回收等的测试,全面考察了我司海水水质自动监测设备的性能水平,获得了比较好的结果。 现场测试阶段,我司将营养盐分析仪和水质多参数分析仪集成于3米直径海洋监测浮标系统并投放至海上测试场进行了为期30天的连续测试。 通过对自动监测系统数据获取率、有效数据率、比对误差、标准溶液核查、期间核查、标准溶液漂移和空白漂移等指标的测试,充分验证了我司在海洋自动监测领域的系统集成及运维能力。测试过程中,也暴露了我们自研仪器的缺点与不足,督促我们在后期的研发过程中,更好地改进与提升自研设备的性能。 以上为实验室性能测试/参试分析设备校准及维护 感谢共同参与此次测试的海洋从业者帮助与鼓励,感谢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的精心组织与支持! 本次测试是对我司海洋技术支持能力的一次检验与练兵,未来我司将充分利用本次测试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增强公司在海洋领域自主研发及运维服务能力,与众多友商共同助力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工作的智能化、精细化、动态化能力。
  • 海仪所制定首个海洋团体标准落地 开拓海洋观测
    日前,由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以下简称“省海仪所”)制定的中国标准化协会第一个海洋团体标准——《拼装式海洋环境锚系浮标标体》顺利通过审查。  作为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专业领域分中心,省海仪所一直从事海洋监测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建成了从岸基、近海到深海大洋,从空中、水面、水下到海底的立体观测研究体系 形成了从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生产为一体的研发、转化、生产链条。此次通过审查的《拼装式海洋环境锚系浮标标体》充分考虑了海洋浮标的研制、生产、使用、质量评价的实际情况,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对开拓我国海洋观测及促进浮标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个海洋团体标准的制定是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贯彻落实国办《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有效举措,对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试点,推动更多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  团体标准是由团体按照团体确立的标准制定程序自主制定发布,社会自愿采用的标准,是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之一,侧重于提高竞争力。为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支持专利融入团体标准,推动技术进步。
  •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领导视察指导朗诚公司
    2012年6月9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侯纯扬副主任、研究员,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室杜军兰副主任、研究员等一行四人专程赴朗诚公司视察并指导工作。 侯纯扬副主任一行不顾旅途舟车劳顿,一到深圳就前往朗诚公司,认真听取了朗诚公司总经理朱伟胜的工作汇报;朱总向侯副主任介绍了朗诚自主研发的海洋浮标自动监测系统和湿化学分析最新技术;听完汇报,侯副主任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朗诚公司,询问了朗诚公司规模、经营情况等,对朗诚公司所取得的成绩和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所作的努力表示赞赏,勉励朗诚公司全体员工继续努力、拼搏进取,不断创新观念和产品,为国家海洋技术事业的发展做贡献。侯纯扬副主任还给朗诚公司的工作做了具体的指导,特别是海洋技术中心的一些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希望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与朗诚公司加强合作,互通有无,实现共赢。 朱伟胜总经理表示,国家海洋技术中心领导能在百忙之中专程视察朗诚并指导工作,是朗诚全体员工的荣耀,是对朗诚的认可和有力的支持,朗诚公司一定要抓住机会,向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学习,创新出更多的新观念、新产品,使朗诚公司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领导视察朗诚公司并指导工作
    2012年6月9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侯纯扬副主任、研究员,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室杜军兰副主任、研究员等一行四人专程赴朗诚公司视察并指导工作。 侯纯扬副主任一行不顾旅途舟车劳顿,一到深圳就前往朗诚公司,认真听取了朗诚公司总经理朱伟胜的工作汇报;朱总向侯副主任介绍了朗诚自主研发的海洋浮标自动监测系统和湿化学分析最新技术;听完汇报,侯副主任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朗诚公司,询问了朗诚公司规模、经营情况等,对朗诚公司所取得的成绩和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所作的努力表示赞赏,勉励朗诚公司全体员工继续努力、拼搏进取,不断创新观念和产品,为国家海洋技术事业的发展做贡献。侯纯扬副主任还给朗诚公司的工作做了具体的指导,特别是海洋技术中心的一些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希望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与朗诚公司加强合作,互通有无,实现共赢。 朱伟胜总经理表示,国家海洋技术中心领导能在百忙之中专程视察朗诚并指导工作,是朗诚全体员工的荣耀,是对朗诚的认可和有力的支持,朗诚公司一定要抓住机会,向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学习,创新出更多的新观念、新产品,使朗诚公司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