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

仪器信息网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专题为您整合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话题讨论。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相关的资讯

  • 深度洞察!现代航空器噪声管理的挑战与应对
    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噪声监测系统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和预警,使得噪声管理更加精准高效,市场更加广阔。为了解当前噪声监测技术进展、应用成效、行业状况及挑战机遇,向大家展现当前噪声监测市场现状,仪器信息网开展了“噪声监测现状与市场动态”主题约稿活动,本篇文章为北京爱唯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回稿内容。现代航空器噪声管理的挑战与应对文章作者: Envirosuite 公司中国区商业代表—祖明目录前言1. 现代航空器噪声管理的挑战 1.1 噪声主体责任人是谁1.2 如何与社区、航司以及环境执法部门沟通 1.3 如何科学合理减噪2. ICAO 附件 16 和《航空器噪声管理平衡方法指导》2.1 《航空器噪声管理平衡方法指导》2.2 航空器噪声管理的跨领域要素 —— 社区参与3. 第四代航空环境容量管理4. Envirosuite ANOMS 机场噪声和运行管理系统 4.1 ANOMS 精确监测和管理机场噪声问题4.2 高效融合各方数据4.3 ANOMS 很好地履行了 ICAO 第 A39-1 号决议,暨社区参与4.3.1 建立空域宽容和理解以加强社会许可4.3.2 视觉化呈现机场噪音等值线、绘制噪音事件图并识别投诉源4.3.3 公开透明的平台功能,与社区建立良好关系5. EMU 3700 噪声监测系统6. 技术实施单位介绍关于 Envirosuite ( EVS )前言航空器噪声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影响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机场数量、规模和航班数量的快速增长,导致航空器噪声的影响越来越强。自20世纪60年代噪声首次成为航空问题以来,航空业一直在努力寻找减少其影响的方法。航空业十分重视减噪工作,持续的工程创新使现代飞机产生的噪声比20世纪60年代的飞机减少了75%。图1. Major reductions in aircraft noise levelsICAO Symposium on Aviation and Climate Change,"Destination Green", ICAO Headquarters, Montreal, Canada, 14-16 May, 2013尽管行业内近年来一直在噪声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机场噪声依然困扰着机场附近的居民,对噪声的担忧依然是机场发展的最大阻碍,并成为投诉的主要原因。&bull 英国伦敦Heathrow国际机场就因噪声长期影响居民睡眠遭到起诉;&bull 韩国首尔金浦国际机场周边3万多居民难忍航空器噪声影响日常生活,对国土海洋部提起的集体诉讼获得胜诉;&bull 由于每天约510次航班量引发的大量噪声,希腊政府主动将旧的雅典国际机场改建成公园,将新机场迁往居民相对分散的斯巴达地区;&bull 美国政府专门通过《国家公园领空法案》限制航空噪声以回应民众诉求。1. 现代航空器噪声管理的挑战对于机场管理者来说,现代航空器噪声管理面对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1 噪声主体责任人是谁&bull 飞机是产生噪声的主体,但民众都是在投诉机场;&bull 环境执法要求机场负责。1.2 如何与社区、航司以及环境执法部门沟通&bull 噪声事件总是无法及时捕捉;&bull 已采用搬迁或颁发噪声补偿款形式处理噪声干扰,但民众还是在不停抱怨;&bull 如何科学合理地与社区民众进行沟通;&bull 与航司沟通的方式与措施;&bull 环境执法部门关注哪些信息。1.3如何科学合理减噪&bull 机场航线规划已固定无法改变;&bull 航线管理隶属于空管部门而不是机场,空管部没有噪声管理职能;&bull 建议的管控措施如何执行与验证。2022年6月5日,我国新《噪声污染防治法》实施后,对噪声管理制定了更加科学严谨的管理要求,如:1. 明确单位和个人依法享有获取声环境信息的权利;2. 受到噪声侵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侵权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3. 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域范围和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范围应当向社会公布;4. 声环境质量改善规划实施方案应当向社会公开;5. 约谈的整改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6. 增加规定,制定噪声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应当征求有关专家和公众等的意见。空域的重新规划、不断变化的社区敏感度和监管限制正在日益影响机场运营和发展。现在,机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与周围社区合作,以了解和管理运营对环境的影响。周边民众对噪声的担忧以及投诉往往成为机场发展的最大阻碍。对于机场管理者,对噪声问题的关注已不仅仅是噪声暴露问题,还必须保持机场运营的同时实现周边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以获得社会认可。这需要通过准确、无懈可击的数据为噪声管理行动计划提供有效支持。2. ICAO附件16和《航空器噪声管理平衡方法指导》1968年,第16届ICAO大会指示ICAO理事会制定与航空器噪声有关的国际规范和相关指导材料,列入航空器噪声的说明和测量方法以及对机场附近社区所关切的飞机造成的噪声的适当限制等材料;“机场附近航空器噪声特别会议”(1969年11月25日至9月17日,蒙特利尔),促使ICAO理事会于1971年8月通过了第一版附件16-航空器噪声,这是适用于新飞机设计的第一个环境标准。下图2.为ICAO附件16发展历程。图2. 2.1 《航空器噪声管理平衡方法指导》2001年9月,ICAO提交大会决议A33-7,2004年批准和发行《航空器噪声管理平衡方法指导》 Doc 9829,从4个方面对机场噪声进行管理控制,见下图3。(1)从源头控制,规定各类航空器噪声限值及测量、评定要求,根据飞机生产年代和类型不同,制定不同噪声限值,逐步淘汰高噪声飞机;(2)土地使用规划和管理,合理规划,和航空器噪声不相容的土地使用远离航空器噪声影响区,鼓励和航空器噪声影响相容的土地使用安排在机场周围;(3)减噪运行程序,优先跑道、优先航路措施,避免或减少在噪声敏感区上空飞行;减噪起飞程序、减少油耗和地面噪声的连续下降进近程序;(4)运行限制,限制或禁止高噪声飞机起降、限制或禁止使用噪声影响大的跑道、飞机运行时段限制、架次限制等管理措施。图3. Doc 98292.2 航空器噪声管理的跨领域要素 —— 社区参与ICAO第40届会议提出了航空器噪声管理的跨领域要素——社区参与。具体见下:执行委员会由国际机场理事会(ACI)和民用飞航服务组织(CANSO)提交)A40-WP/2601EX/1042/8/19议程项目15:环境保护—一般规定、航空器噪声和当地空气质量— 政策和标准:噪声管理决议如下: ICAO第A39-1号决议国际机场理事会和CANSO欢迎ICAO理事会提出的建议,即在A40-WP/57号文件所建议的ICAOA39-1号决议案文中,提及社区参与和ICAO第351号通告《社区参与航空环境管理》。此外,国际机场理事会和CANSO建议调整决议的措辞,纳入社区参与作为平衡做法的跨领域要素— 修改以下划线黑体表示:“鉴于ICAO制定的噪声管理平衡做法包括确定机场的噪声问题,然后通过探索四个要素来分析可用于降低噪声的各种措施,同时辅之以一个跨领域要素—社区参与,即:&bull 从源头上降低噪声;&bull 土地使用规划和管理;&bull 减噪运行程序;&bull 运行限制,目标在于以成本效益最高的方式解决噪声问题;&bull 社区参与是一个跨领域要素,应该支持上述四个支柱,目标是确定尽可能包括社区反馈意见在内的实际解决方案。3. 第四代航空环境容量管理在持续长期增长需求的背景下,机场建设总体规划包含了大量基础设施投资,以支持活动和乘客数量的增长。许多情况下,机场经济发展面临的限制不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是机场可管理的环境容量,以及由此产生的受影响社区容忍程度。这个行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每个机场都有独特的挑战,主要集中在:&bull 法定/合规义务,法律规定的环境义务,报告或数据透露的科学合理性要求,捕捉/管理/回应投诉的要求;&bull 操作限制,例如某些飞行行动限制,如宵禁、环境阈值限制,政府政策影响等;&bull 社区/利益相关者的压力,公众对环境数据质量的信任,对环境问题的关切,投诉处理,区域扩建或空域变化与社区协商机制等;&bull 基础设施能力/复原力和扩容能力,需要从现有的基础设施中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率,受天气/延误影响时的运营弹性等。机场需要持续延伸环境容量,通过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能力,建立消除影响和容忍构建的均衡计划,从而应对这一战略问题,业内称之为“第四代航空环境容量管理”,见下图4。图4. 第四代航空环境环境容量管理ICAO关于这一主题的指导意见载于附件16第一卷第四部分和Doc 9184 《机场规划手册》第 2 部分——土地使用和环境控制。 其目的是为机场、周边社区和环境生态的需求提供尽可能好的条件。4. Envirosuite ANOMS机场噪声和运行管理系统EnviroSuite Limited (ASX: EVS) 根据数十年的噪声管理及与社区互动和支持企业成长的经验,帮助全球各地270多家机场提升了空域环境容忍度。30多年来,通过与ICAO及全球各地机场合作,Envirosuite 制订出个性化的综合解决方案,满足第四代及后期航空环境容量管理需求,旗舰软件产品 ANOMS 机场噪声和运行管理系统(Airport Noise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Systems,ANOMS)更是在该领域拥有无可比拟的世界领先地位。4.1 ANOMS精确监测和管理机场噪声问题ANOMS是世界领先的机场噪声监测系统、机场噪声报告和机场航迹管理技术软件,提供24/7全天候的噪声监测和强大的分析和报告功能,以实施和跟踪噪声消减计划和程序,并建立社区支持。ANOMS具有丰富的功能,可高度配置,满足整个机场用户的特殊业务需求,为全球最大、最繁忙的机场,以及具有噪声问题的机场提供服务。其系统功能概述如下表:1. 噪声影响评估&bull 实时显示噪声敏感点声级&bull 输出噪声监测报告&bull 借助互联网让公众了解机场噪声影响2. 投诉处理和分析&bull 实时反映可能受到的航空器噪声污染情况&bull 机场当局通过查看相应监测点的声级及雷达数据,确定投诉事件的真实性,并分析其是否由航空器飞越所引起,明确产生投诉的原因,找出违规飞行航班&bull 将投诉处理结果公示于网站上供投诉者和公众查看3. 违规飞行发现&bull 高噪声飞机及违规航班的飞行是机场噪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bull 监测并减少此类违规飞行,找出违规飞行的航班(包括高噪声机型)并采取相应措施4. 噪声预测等值线图的修正&bull 相容性规划是减少机场周边航空器噪声影响的主要方法&bull 对现有噪声预测等值线图进行修正,使等值线图更能反映机场未来的噪声影响5. 减噪措施决策技术依据,及效果验证&bull 科学的降噪措施依据支撑&bull 实施情况的检查及其有效性的验证,包含机场运行限制措施、机场减噪飞行程序以及加装隔音窗、拆迁等被动降噪措施ANOMS由高精度航班轨迹技术支持的 24/7 机场噪声监测系统为基础,在降噪、利益相关者参与、航班跟踪和程序执行方面拥有成熟的专业知识,以支持机场的监管合规。图5. ANOMS客户端关联航线轨迹4.2 高效融合各方数据ANOMS 支持融合范围广泛的各种数据来源,如收集噪声和气候数据的环境监控装置,提供实时航班信息的 SkyTrak 无源雷达,各类型第三方数据来源包括噪声实时测量数据、地图,卫星图像,气象和投诉信息等,以及包括雷达和航班计划系统、NMTs、AODBs、AWOS、Metar 和 ATIS等。随着机场业务的扩展,其他的数据源也可以方便地加入,例如ADS-B雷达数据,飞机注册数据等。ANOMS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报告,提供对机场运行及其环境影响的全面了解。系统将噪声监控网络与雷达和飞行系统连接起来,对以下方面的洞察:&bull 噪声暴露,了解每架飞机进出机场的噪声水平;&bull 航线合规,识别哪些飞机在飞行以及在哪里飞行,并检测哪些飞机不符合规定的飞行程序;&bull 运行和空中交通管制报告,了解实际情况,以制定未来的政策和计划;&bull 投诉处理,记录每个社区查询,并自动编辑一个回复,以确定是哪架飞机引起了投诉;&bull 社区关系,分析数据以报告趋势,准确了解运营是如何变化的,以帮助设定社区期望并建立理解。管理和报告环境影响导致运营受限和发展受限的可能ANOMS是您真实信息的来源,具有绝对完整性的数据(图6)。图6. ANOMS具有绝对完整性的数据4.3 ANOMS很好地履行了ICAO第A39-1号决议,暨社区参与机场噪音是很严重的问题,面对环境影响议题时,邻近社区居民越来越强烈的表达反对之声,并且要求限制机场发展。ICAO第A39-1号决议提出“纳入社区参与作为平衡做法的跨领域要素”,ANOMS帮助全球各地的机场很好地履行了此项决议。我们每年管理着1800万则投诉的机场噪音和飞机航迹科技。ANOMS软件确保了高可用性、数据完整性和灵活性,帮助机场团队轻松分析运营所需信息,为机场噪声管理与社区沟通互动提供各类信息和建议。4.3.1 建立空域宽容和理解以加强社会许可通过高精准地主动与机场邻近社区互动,以及与社区透明交流,以便能提升他们对空域的理解和容忍度。图7. ANOMS加强与社区的沟通4.3.2 视觉化呈现机场噪音等值线、绘制噪音事件图并识别投诉源我们的演算法专为辨别可能的噪音源头而设计,该算法考虑了一系列因素,如飞机跟踪和机场噪声事件。图8. ANOMS视觉化呈现飞行器噪声事件4.3.3 公开透明的平台功能,与社区建立良好关系可建立公开透明的的交流平台和邻近社区建立良好关系,并且管理社区之中的意见,作为未来机场扩增计划的基础。图9. ANOMS公开的操作平台5. EMU 3700噪声监测系统EVS 的EMU3700 是适用于任何环境的全天候实时噪声监测设备,EMU3700能够捕获准确的噪音和天气数据,为EVS Aviation航空管理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实时、准确的可视化数据分析与见解。。硬件单元可部署在机场运营区内或周边社区的任何地方,以满足机场环境监测的需求。产品符合AS/NZS 62368-1 CE & FCC等安全性和合规性标准,独立IEC61672:2013 1级型批认证。6. 技术实施单位介绍关于Envirosuite(EVS):EnviroSuite Limited (ASX: EVS) 帮助那些正在寻求管理其经营环境答案的企业。我们具有前瞻性思维,并努力成为世界一流企业,为希望智能运营的客户引领潮流,以加速其业务、环境和人员之间的可持续未来。Envirosuite起源于1990年,是一个由空气质量和气象咨询(Pacific Environment)、实时和预测技术(Envirosuite)以及世界领先的航空创新(EMS Bruel & Kjaer)相结合的实体;几十年来,一直处于环境智能解决方案的最前沿,从事专业科技服务,致力于面向全球提供环境咨询,监测,预测管理和自动化报告解决方案。得益于我们的传统和DNA,今天的Envirosuite是全球领导者,拥有智能监测管理空气质量、噪声、水和振动的能力;在全球五个地区设有十多个办事处,拥有 250 多名员工,随时准备将环境智能的力量推向世界。Envirosuite 以自主开发的软硬件为平台,向客户提供实时监测,分析报告,溯源预测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环境管理解决方案。在世界各地拥有400多个环境管理项目经验,服务于全球200多个机场。2020年收购专业的环境噪声监测公司EMS Brüel & Kjæ r后,EVS成为横跨空气质量、水务监管和环境噪声监测三大专业领域的公司。我们的愿景:应用环境智能的力量,使工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社区繁荣发展。我们的使命:致力于创造世界领先的技术解决方案,从环境数据中获得切实可行的见解,让我们的客户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 无人机系统与任务设备重大利好,行业规范与标准将发布
    p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此次意见进一步明确,无人机行业应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强化全程安全监管。一方面支持专业级无人机以及配套发动机、机载系统等研制应用 另一方面制定民用无人机生产标准规范。 /p p   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冯正霖认为,要建立区别于运输航空的安全规章标准体系,针对无人机等“低慢小”航空器的安全运行管理,要抓紧完善相关法规、标准,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安全,保障无人机健康有序发展。同时鼓励以多种方式建设无人机等“低慢小”航空器监管平台,不断提升以信息技术手段保障安全的能力,同时加强对批准运行的第三方无人机云平台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公平有序竞争。 /p p   对此,有行业观察人士分析认为,无人机系统与任务载荷技术的行业规范与标准化,有助于推进我国无人机技术与航空航天技术交流、适应军队装备建设和国家安全防务需求、加速航空航天无人机军民融合应用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p p   世界无人机产业发展迅猛,军用、民用无人机市场需求逐年攀升,涌现出许多新技术与新产品。在我国“中国制造2025”和“万众创新”等利国之策的强力驱动下,在无人机领域捷报频传,我国无人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孕育着一批新的需求。 /p p   针对近年来无人机的核心应用及热点议题,为交流探讨无人机的发展前景、技术路线和产品应用选型,由业内数十位知名院士、重量级专家领衔,中国无人机任务系统及技术产业联盟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6年中国无人机创新应用系列高峰论坛”,将于2016年10月10-12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办。 /p p   同期还将举办“2016中国无人机系统及任务设备展览会”。现场权威部门将发布无人机任务系统接口规范论证、无人机任务系统态势感知通用技术要求、无人机机载任务系统情报侦察监视装(设)备通用技术要求、无人机机载图像侦察吊舱规范立项论证报告、无人机载数据链路技术标准等行业规范与标准。 /p p   据了解,此次盛会云集众多军工单位、科研院所、航空、航天和民用高科技无人机企业、高等院校等机构的优秀成果、技术及产品,将参加展示和交流 我国军方、政府部门、工业界、企业界、学术界从事相关规划管理、综合论证、研制设计的专业人士也会到会指导,共议无人机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展望市场应用前景,共探蓝海,用“务实· 专注· 融合· 创新”的理念商讨解决行业疑难问题,共同推动我国无人机事业健康前行。 /p p   咨询参展(会)事宜,请致电组委会秘书处022-58168878 /p p br/ /p
  • 低空经济丨谱视界无人机载光谱分析系统,蓄力“低空+治理”,实现无人化监测!
    今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多地正在积极布局低空经济发展,接连出台低空经济相关规划和支持政策,“低空经济”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不仅是航空领域的机遇,更推动了不同产业之间的跨领域融合发展。面向低空经济新蓝天,光谱产业该如何推动优势蓄力?谱视界无人机载光谱分析系统,综合利用无人机与光谱科技解决应用难题,实现非现场无人化监测,助推低空经济与光谱产业的融合协调发展。受邀参加海城低空经济大会近日,“2024中国海城市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在兴海广场召开,国家、辽宁省、鞍山市各级领导,专家、科研机构、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及海城市重点企业共聚海城,共同谋划海城低空经济发展,谱视界作为企业代表受邀参加了本次大会。会议期间,谱视界听取了海城市低空经济概念性规划介绍,于兴海广场欣赏了盛大的无人机表演,并与来自全国的专家、科研机构、相关企业,围绕无人机主题展开交流,共同谋划低空经济发展。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的概念低空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依托于低空空域并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活动为核心,辐射并带动相关领域的融合发展。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的特点,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复杂、使用主体多元、涉及部门和领域众多,不仅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还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技术赋能,与更多经济社会活动相融合,形成了一种综合经济形态,具有明显的新质生产力特征,发展空间极为广阔。低空经济产业链解读低空经济覆盖了产业链上中下游,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低空经济产业链包括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上游为地面基础设施和管理保障软件,包括通用机场、低空通信设备、空域管理系统和机场运营管理系统;中游为航空器制造,可分为无人机、直升机和eVTOL(电动垂直起落飞行器);下游应用场景包括低空物流、低空农业、低空巡检、飞行服务等。政策支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包括低空经济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低空经济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凸显了低空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各地方政府相继响应,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将“低空经济”有关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多地政策都提出要丰富低空应用场景,重点打造“低空+治理”等业态,支持公共服务行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低空航空器在生态治理、农林植保等场景应用力度,完善“空中110”“空中120”“空中119”等应急体系,实现低空救援快速响应。谱视界无人机载光谱分析系统谱视界自主研发的无人机载光谱分析系统,通过无人机搭载光谱相机的方式,实时采集数据,快速获得高分辨率影像等多种信息。基于像元级(马赛克)多光谱滤光片成像技术,无锡谱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基于行业应用的机载光谱成像指数分析仪。如神农Specvision-A 精准农业监测智能系统、大禹Specvision-W 水环境监测智能系统、昆仑Specvision-F 精准林草监测智能系统等。可实现河湖(水污染监测、疑似污染源排查、水域生态灾害监测、岸线环境调查、黑臭水体治理)、农业(种植状况评估、作物长势监测、作物倒伏分析、变量植保喷洒、作物产量估测)、林草(林木理化参数、林木结构参数、林木水肥胁迫、林木病虫害、草地产草量、草地覆盖率、草地灾害、草地退化、草地营养)等应用的实时监测,用“一张图”为用户送上第一手的信息参考,为解决用户的痛点问题提供技术支撑。以水生态环境监测为例,在谱视界全天候光谱水质预警监测仪自动预警后,使用谱视界无人机载光谱分析系统进行溯源及定位全流程排查工作,如配合无人机机场则可轻松实现非现场无人化监测,解决实际场景应用难题,创造经济价值,为打造“低空+治理”增添助力。谱视界无人机载光谱分析系统可实现非现场无人化监测谱视界针对水生态监测打造的大禹Specvision-W水生态监测智能系统,可以同步获取监测区域的光谱影像和高清影像,对河流的重点关注区域进行快速可视化巡航监测,实时反演多种关键水质参数的空间分布状态,获取和上传疑似排污口位置等关键信息,让污染溯源更加高效。利用谱视界无人机光谱成像指数分析仪Specvision-W排查污染结果展示
  • 漫反射涂料/目标板蓝菲光学permaflect-标定无人驾驶激光雷达距离测试性能、无人机机载相机、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食品分类处理设备
    漫反射涂料/目标板蓝菲光学permaflect-标定无人驾驶激光雷达距离测试性能、无人机机载相机、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食品分类处理设备Labsphere(蓝菲光学) 发布的“漫反射涂层Permaflect”,进一步扩展了公司的漫反射材料和涂层产品线。这条产品线包含性能优异的Spectralon材料,Spectraflect涂料和Infragold镀金涂料。在此基础上,蓝菲光学为用户提供了涵盖多个领域的创新性应用解决方案,包括无人驾驶激光雷达校准、发光二极管(LED)、固态(SSL)照明,遥感,成像、消费相机、汽车、国防安全、健康和生物医学光学等。图1 蓝菲光学漫反射涂层Permaflect  蓝菲光学的Permaflect特有近朗伯特性的白色和灰色漫反射涂层,专门针对恶劣的环境、天气及其他可能影响典型漫反射涂层性能的场合而设计,其反射率范围在5%~94%。  蓝菲光学首席技术专家Greg McKee指出:“从医疗仪器使用的一次性基准物到成像传感器的基准目标板,蓝菲光学可定制漫反射涂层的应用是极其丰富的,且其性能也是无可比拟的。”  除了提供Permaflect涂层原材料,蓝菲光学也提供各种尺寸的Permaflect漫反射目标板。在野外各种苛刻的条件下,这些目标板无疑是比白纸或者白布更好的选择。 Permaflect提供了一种传统目标板无法比拟的替代方案,更轻、更均匀、更耐用。”Mckee评论说。漫反射涂层Permaflect推出后受到了客户的广泛赞誉。其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1)Permaflect目标板应用于校准激光雷达距离测量性能Matthew Weed, Luminar 技术研发总监曾讲到:“为部署安全的自动驾驶车辆,Luminar 的客户要求激光雷达系统能够在200多米的距离内对低至10%反射率的目标物实现精确测距。我们通常在200多米的距离上使用蓝非光学的permaflect目标板,来验证我们的产品是否满足客户严苛需求。针对顾客严苛的技术要求条件,蓝菲光学仪器有限公司产品总是不断优化创新,生产出的Permaflect ® 目标板满足激光雷达关键性能因素。图2 Permaflect目标板应用于校准激光雷达距离测量性能图3 无人驾驶激光雷达图4 典型8/H Permaflect漫反射板反射因子 (2)Permaflect产品用于标定其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食品分类处理设备 由于其无可替代的优异性能,在食品加工和工业过程自动化行业的某国际知名企业已大批量订购了Permaflect产品,用于标定其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食品分类处理设备。 图5 食物在线分检图6 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食物分检设备 (3)Permaflect漫反射板应用于无人机机载相机的标定 漫反射涂层Permaflect进入中国市场后,其在恶劣环境下的高品质性能备受国内用户的瞩目。  相对于柯达灰卡,漫反射涂层Permaflect在更宽广的谱段上提供平坦的反射率特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刚性和平面度,防潮防水性能优异,面幅选择多(标准品最小0.5m x 0.5m,最大1.2m x 2.4m,其他面幅可定制),又相对较轻,因此适用于各种环境。目前,漫反射涂层Permaflect已经被中科院某研究所用于野外环境下对无人机机载相机的标定。图7 无人机图8 无人机机载相机图9 Permaflect和柯达灰卡的反射光谱对比
  • 无人机提级赋能 智慧通航与无人机产业创新论坛震撼来袭
    近两年,随着无人机等新兴业态的快速发展,一大批智能化无人机涌入人们视野。无人机与智慧通航应用场景进入快速拓展期。用智慧赋能通航,无人机已逐渐成为通航主力军。这也让人们对智慧通航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强化智慧引领 无人机成智慧通航新动能未来几年,城市交通发展向上开发的趋势势不可挡,因此智慧通航如何融合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智慧通航,是以各类飞行器为空中载体,以低空空域为承载空间,基于精细化、智能化的城市空中交通系统。而无人机凭借着与生俱来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基因,快速成为智慧通航产业的新增长点。智慧通航在寻求新旧动能转换中,无人机技术不断强化智慧引领,并激发出无限潜能。2022年,中国民航局印发《“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明确要聚焦无人机应用等五个重点领域,大力发展新型智能无人驾驶航空器驱动的低空新经济,加快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政策利好持续加持,智慧通航无人机产业智能集群,或成为未来新的技术风口。据统计,目前中国国内已有近100家通航整机制造企业,具有较大规模的民用无人机生产企业已近300家。截至2022年底,全国无人机运营企业1.3万家,年产值达到1070亿元,注册无人机83.2万架,无人机实时飞行约3.86亿架次,飞行时长约1668.9万小时。中国俨然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民航运输市场。2023年随着经济的全面复苏,智慧通航产业市场需求更是逐步释放。以无人机为新动能的通航产业聚势成链,不断瞄准无人机物流与配送、城乡智能交通体系、航空智造等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为不同行业以及新兴市场消费领域持续赋能。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国物资运输市场刚性需求的释放,重大物资运输正成为无人机通航的核心应用场景,具备强大载重能力的无人机将加速商业化。智能无人机能即时配送物流包裹,2020年8月顺丰旗下大型无人机从宁夏起飞,约一小时后抵达内蒙古,并降落在目的地机场,圆满完成首次载货飞行,让大型无人机应用于物流场景成为现实,大大提升了运输行业的效率。中国各地努力探索“逐梦苍穹”的脚步,从未停息。海南、黑龙江、广东等地纷纷出台一系列指导性鼓励政策,为通用航空运营商提供帮助。通过无人机产业的多点布局,这股智慧通航新势力正在加速崛起!智慧通航市场正迎来新的发展峰值,作为通用航空领域的重要大会之一,2023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将展示一批航空航天新产品和尖端装备,基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无人机装备也将迎来首展首秀。大会将同期举办2023中国智慧通航与无人机产业创新论坛峰会,这次峰会将聚焦航空领域的高端对话,将带来一场思想和科普盛宴,助力中国低空改革时代通用航空的持续创新发展。可以想象的是,未来无人机将化身“空中城管”和空中“网格员”为城市保驾护航;空中未来无人机也可以编队表演,为城市的美丽添砖加瓦……智慧通航引领美好生活,让一切的想象和期待都在逐步变成现实!探梦苍穹可期 智慧通航与无人机产业创新论坛4月来袭无人机在智慧通航领域的应用探索,正引领一场深刻的变革。目前,智慧通航产业正处于智能化发展期,构建分类分层布局的通航大数据管理体系呼声高涨。2023年两会期间,与无人机相关的两会提案引起了人们关注。全国人大代表、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更是提交了《关于加快无人机立法进程,开放轻小型无人机空域管控的建议》,他建议加快无人机行业立法和管理改革,进一步优化低空空域审批流程,充分释放轻小型无人机的消费潜力。中国通航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态势,迈向新的发展阶段。那么未来,应如何在城市低空飞行服务、城市空中交通管理等相关应用领域进行更多探索?智慧通航产业发展应如何衔接更多的高新技术?如何通过5G技术、大数据等技术扩大通航更多的可能性?面向无人机发展新趋势,通航产业该如何抢抓机遇?作为智慧通航领域的重要高峰论坛之一,2023年中国智慧通航与无人机产业创新论坛峰会将于2023年4月26日-28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本次无人机产业创新论坛峰会,以“领航全域,展翼未来”为主题,国内顶级的院士专家将围绕十四五通航无人机产业创新发展、智慧通航管理体系、通航无人机产教融合、通航无人机园区建设,通航无人机项目路演等议题进行研讨,深入浅出论述通用航空发展的新历史阶段、新技术时代、新路线,相关专家将共同为中国无人机发展建言献策。本届论坛峰会期间,还将同期举办中国(北京)警用无人机应用与创新论坛、自然资源与测绘无人机应用论坛、中国(北京)植保无人机应用论坛、无人机创新技术及产业发展论坛等多个论坛,并从测控与通信导航技术、任务载荷与目标识别技术、智能无人控制技术、防御与反制技术等专业技术角度分享行业前沿技术。2023年中国智慧通航与无人机产业创新论坛峰会诚邀大家参与盛会,与不同的合作伙伴探讨和交流对于通航发展的最新见解和洞见,从不同角度探索适合中国智慧通航发展的运营模式,与产业链同仁共商无人机行业发展趋势!4月26日-28日,相约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共襄盛会!组委会联系方式鄂荣鹏 联系电话:13001030561 邮箱:erongpeng@csoe.org.cn大会官网: https://www.uav-expo.cn/
  • 浅析6种航空器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航空器复合材料缺陷和损伤有层板分层、脱胶、裂纹、气泡、夹杂、侵蚀、不恰当固化、芯材变形、基体开裂等。此外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产生表面划伤、表面裂纹、进水、穿透穿孔、芯材压坏、冲击损伤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这些缺陷和损伤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复合材料中的缺陷可能表现为一种类型,也可能多种并存。它们的产生和存在将降低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甚至造成不可预见的严重后果。有的存在于表面,肉眼可见。有的产生于材料内部,必须要借助无损检测方法才能识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31bce36b-6d02-4c4a-a919-76c44871d2c6.jpg" title=" 航空.jpg" alt=" 航空.jpg" width=" 450"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1、目视检查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目视检查是发现材料表面损伤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发现划痕、剥落、表面开裂、龟裂、近表面的分层、严重的脱粘等。配合使用高强度手电、纤维镜和内窥镜等可以先行判定损伤发生的区域。然而它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无法彻底检查内部损伤的类型、程度、尺寸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敲击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敲击法是用硬币、小锤等轻质硬物敲击材料表面,声学反馈可以显现材料内部是否存在损伤。敲击法可有效地检测2mm厚复合材料层板的脱粘、脱层等损伤,并且该方法尤其适用于蒙皮结构, 蜂窝结构的损伤检测。人工敲击法虽然成本低、速度快,但依赖于操作者主观经验,人为因素大。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为了提高检测效率,消除人为因素发展出了自动敲击法。其原理是通过采集分析敲击后的振动信号,与无损伤区域的频谱特征进行比较来识别损伤。自动敲击法设备简单,成本低,使用简便、快速精确,不受周围环境影响。但它无法检测微小损伤,如裂纹。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3、超声无损波检测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由于复合材料本身及缺陷能够影响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因此通过检测衰减信号或者回波信号可以确定损伤所在的区域和尺寸。超声波能够检出航空器复合材料板分层、孔隙、裂纹和夹杂等。超声波检测,设备便携便于操作,能够精确检出损伤发生的区域和尺寸。但操作者须经专门培训,对于不同类型的缺陷还需使用不同的探头和耦合剂,而且对于航空器上经常使用的薄壁结构或者复杂部件难以检测。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4、微波无损检测技术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微波无损检测原理与超声波无损检测类似,但由于微波相比超声波穿透性能良好,在复合材料中衰减小。对复合材料结构中的孔隙、疏松、基体结构开裂、层板分层和脱胶等缺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准确检出复合材料内部较深处的缺陷。微波无损检测操作方便,无需耦合剂。相比于射线,微波对人体无害。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5、射线无损检测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目前射线检测主要采用胶片照相法,其原理是当X射线照射被检工件时,损伤区域对射线吸收率与正常区域不同,比较两者间差异来判别损伤位置。射线检测对复合材料中的孔隙、夹杂(特别是金属夹杂)具有良好的检出能力。并且可以提供直观的检查图像结果。但它不能检出与射线垂直方向上的裂纹,并且设备复杂,操作人员须经安全防护,必须经过相关专业培训。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技术也被广泛用于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技术是利用X射线在材料内不同的衰减系数为基础,采用数学方法经计算机处理,从而重现每个断层图像的方法。它能够显示出每一个断层上的结构和组份的分布情况,可以克服一般X射线检测造成的影像重叠和模糊,利用CT扫描技术可在一定范围内精准检出损伤尺寸,但其设备庞大复杂,不适合外场使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6、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分析被检对象的红外辐射特性,当被检工件内部存在缺陷或损伤时,将改变其表面温度分布,通过红外热成像可检出损伤位置。该方法尤其适用于厚度较薄复合材料的检测,可检出分层、脱粘、夹杂等,结果直观,快速、精准、可靠,效率高。但它要求材料表面热传导率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航空器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的选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适用于航空器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有技术很多,但由于不同类型的检测技术对不同缺陷的检出灵敏度差别很大,同时还与材料类型、材料生产方式、生产工艺、缺陷损伤所处位置等有关。应当充分考虑检测效率,检测成本,设备可达性,对航空器适航性的影响等。所以不可能采用单一类型检测技术判别航空器复合材料中的缺陷类型、位置、尺寸。应当根据材料中可能存在的缺陷类型以及缺陷所处的大概位置、方向等因素选择多种适当的方法进行综合检测。另外,必须严格依据飞机结构修理手册或者维护手册的规定来实施无损探伤。比如SR20飞机维护手册中就规定对可疑区域(包括明显的损伤),应当首先使用目视法和敲击法来进行预先检查。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i 以上内容摘自:孙延军.航空器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及评价[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03):2-3. /i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FHCL/" target=" _self"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f898e092-409e-4c76-8a6a-7dacc74c5e44.jpg" title=" 1920_420cl.jpg" alt=" 1920_420cl.jpg" / /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以不同方式组合而成的材料,它可以发挥各种材料的优点,克服单一材料的缺陷,扩大材料的应用范围。由于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加工成型方便、弹性优良、耐化学腐蚀和耐候性好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电气、建筑、健身器材等领域,在近几年更是得到了快速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为进一步促进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表征与检测技术交流, span style=" color: rgb(227, 108, 9) " strong 仪器信息网将于2020年6月15日举办“复合材料性能表征与评价”主题网络研讨会 /strong /span ,邀请领域内杰出专家和业内人士围绕复合材料力学与物理性能、损伤与破坏、宏微观多尺度模拟、疲劳特性等方面带来精彩报告,并为参会人员搭建网络互动平台进行学术交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27, 108, 9) " strong 报告日程更新中 /strong /span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FHC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227, 108, 9) " (点击免费报名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227, 108, 9) " 听会)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pic/d3fa6168-5270-47d4-b9d8-3276bf1473ff.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227, 108, 9) " strong 参会方式(手机电脑均可参会)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1、官网报名(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FHCL/apply.html?temp=0.9525740171262658" target=" _self"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227, 108, 9) " span style=" color: rgb(227, 108, 9) " 点击报名链接 /span /a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报名成功,通过审核后您将收到通知;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3、会议当天您将收到短信提醒,点击短信链接,输入报名手机号,即可参会。 /p p br/ /p
  • 玩转2023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 四大吸睛亮点揭密
    2023年4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会议强调,要以实施《条例》为契机,规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以及有关活动,积极促进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有力维护航空安全、公共安全、国家安全。中国无人机产业作为无人驾驶航空的代表技术之一,也正式迎来政策利好,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新政策背景下,中国无人机产业该以怎样的方式,更好地开拓更多更新的应用场景?作为引领无人机产业风向的高端盛会,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始终扮演着无人机产业的观察者与服务者,凭借着过往清晰呈现的关注度和人气,不断引领产业前行提质增效。2023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暨无人机产业博览会将于4月26-28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精彩启幕。目前大会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本次大会又有哪些打卡亮点呢?快随小编先睹为快!超炫产品震撼亮相 点燃产业高光时刻在经历三年疫情影响后的2023年,经济终于得以恢复常态。2023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暨无人机产业博览会将正式在这个春暖花开的4月拉开帷幕。而这场大会,是无数国内外优秀无人机爱好者翘首以盼的博览会,将以耀眼的姿态盛大回归。届时,全国的无人机产业精英聚集于此,蓄势待发,迎接这场即将开幕的无人机产业品牌的饕餮盛宴。作为中国华北地区无人机领域首屈一指的风向标盛会,中国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牵手各方单位,拟打造高规格行业盛会。2023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暨无人机产业博览会以“领航全域,展翼未来”为主题。本届参展的品牌商将在博览会现场呈现更有创意的无人机新品和市场热销的无人机爆品。从性能绝佳的安防无人机,到科技感十足、独具特色的测绘无人机,再到引领潮流风尚的快递无人机、巡检无人装备等,各种新产品将接连亮相,炫酷十足百花齐放。届时,不同主题展区的现场将进行联动,巡检无人装备、防控无人机、应急智能装备、无人机蜂群等明星产品将悉数登场。各大展商将通过现场体验、互动游戏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全面展现行业高精尖产品及应用,带你沉浸式体验无人机产业在警务安防、农业植保、地理测绘、航拍航测、遥感测绘等应用场景,感受无人机技术带来的高光时刻!(2021年无人机产业博览会现场图)超全交流会火爆开讲 硬核干货海量来袭本届博览会除了感受各种炫酷的无人机产品,还有超强干货交流会同期火爆开讲!作为本届大会的重头戏,本届大会高峰交流会特邀通航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参加。国内专业大咖云集北京,将从多主题、多角度、多维度切入,采取主题演讲、主题对话和项目路演等多种形式,围绕新政策背景下的无人机产业发展机遇,探讨无人机领域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共同勾勒出无人机行业发展新蓝图,窥探行业新势态,推动无人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现场观众奉上了一场创新的视听盛宴!大会设有智能无人控制技术、测控与通信导航技术、防御与反制技术等四场专题会议,并集结了警用无人机应用与创新交流会、自然资源与测绘无人机应用交流会、植保无人机应用交流会、无人机检测认证高峰交流会、无人机创新技术及产业发展交流会、智慧通航与无人机产业创新交流会等近十场交流会,大会将共同探讨无人机的技术迭变、创新应用、产业落地和未来发展,为与会嘉宾奉上一场精彩纷呈的盛会。此次高峰交流会,是专题性的技术成果分享,也是立体性的行业趋势把脉,相信通过行业专家更具引领价值的分享发声,将会促进无人机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稳健高效!超燃技能大赛对决 以赛促学同台竞技除了炫酷震撼亮相的博览会,火爆来袭的现场交流论剑,本届大会更吸引人关注的是同期举办的2023全国无人机创新技能大赛。作为行业创新风向标的技能大赛,本届大赛持续释放创新魅力。随着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创新融合将是必由之路。本届无人机创新技能大赛,旨在激发无人机专业学生和无人机爱好者的科学兴趣,发掘无人机创新设计人才,促进无人机教育和产业深入融合。本届无人机产业创新大赛主要面向国内高校、职业院校无人机专业学生和无人机社团、青少年无人机社团和无人机爱好者等参赛者,围绕无人机在各类行业应用场景的创新实践展开,通过应用技能赛项、创新设计赛项、无人机场景应用类、创意展示赛项等考察参赛者的综合技能。通过以赛促学,从而推动无人机应用高端人才的培养。到底无人机参赛者如何在分秒之间展现他们的技艺?谁又能在这个激烈的大赛中最终拔得头筹?2023全国无人机创新技能大赛现场将为您一一揭晓。2021全国无人机创新技能大赛现场图超多奖品福利 惊喜不断等你打卡本届大会会展赛一体,200位嘉宾分享报告,300余家无人机及防控企业携新品亮相,邀您共襄行业盛宴!多人成团免费参观,更有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Apple Watch、大疆航拍小飞机等奖品!目前,大会的观众预报名通道已经全面开启,点击二维码进行预登记,可免费获得电子二维码快速入场!2023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暨无人机产业博览会致力于打造一场高规格、高水平的无人机产业应用国际盛会,助推国内无人机产业健康、有效发展,加强无人机区域国际交流合作,探索国际无人机产业创新发展之路。一切精彩,为你而来!4月26-28日,期待与您相聚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组委会联系方式鄂荣鹏 联系电话:13001030561 邮箱:erongpeng@csoe.org.cn大会官网: https://www.uav-expo.cn/
  • 无人机在气体检测分析学术应用你知道多少
    无人机顾名思义就是无人驾驶的飞机,其主要就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的飞行器。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固定翼飞机、无人垂直起降飞机 [3] 、无人飞艇、无人直升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伞翼机等。 [4] 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由于无人驾驶飞机对空战有着重要的意义,世界各主要军事国家都在加紧进行无人驾驶飞机的研制工作。2013年11月,中国民用航空局(CA)下发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由中国AOPA协会负责民用无人机的相关管理。根据《规定》,中国内地无人机操作按照机型大小、飞行空域可分为11种情况,其中仅有116千克以上的无人机和4600立方米以上的飞艇在融合空域飞行由民航局管理,其余情况,包括日渐流行的微型航拍飞行器在内的其他飞行,均由行业协会管理、或由操作手自行负责。霍尼艾格科技小编主要来给大家讲讲我们普通人平时可以操作使用的无人机,近几年,无人机行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那么无人机的用处有多大,大多数应用在什么行业呢。首先来讲讲在农业上多数无人机产业相关人员认为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方面有巨大用途。通过辨别正在衰败的作物,实地清点谷物数量等,无人机可以帮助农民减少损失。此外,无人机还可以用来丈量和开发农场及其附属灌溉系统。以上原本费时费力的工作无人机都能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另外,装配上盛有农药、化肥或水的装置后,无人机还可以变身为迷你喷洒机;对于饲养了家禽的农场来说,无人机还可以用来监测动物,并快速收集和反馈动物的健康和数量情况。
  • 关注!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发布!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本次发布的国家标准,涉及绿色可持续、智能交通、信息技术、公共安全等领域,将充分发挥标准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智能制造升级、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等方面的作用。在绿色可持续领域新修订发布的再生原料3项标准,明确划分了废料与高品质再生原料的界限,有利于提高再生铜、再生铜合金以及再生铝产品的质量和工艺稳定性,满足行业对高品质再生原料的生产需求,淘汰落后产能,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畜禽粪便监测与禽畜养殖环境与废弃物管理2项标准,有利于促进畜禽粪肥科学监测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推进畜禽粪污“变废为宝”,提升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水平,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在智能交通领域智能驾驶2项标准,将规范智能驾驶电子道路图模型和表达,促进智能驾驶电子道路图产业的发展,提升驾乘体验,减少车辆安全事故。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标准,针对近年来无人机“黑飞”“乱飞”现象,提出了17个方面的强制性要求及试验方法,有利于提升民用无人机的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无人机系统环境试验标准,为无人机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监测等提供了统一的霉菌环境试验方法参照,有利于提升无人机产品在复杂多样恶劣环境下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在信息技术领域信息安全技术系列标准,针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对网络入侵防御、网络安全审计、反垃圾邮件、网络安全事件分类分级等方面提出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有效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生物特征识别3项标准,有利于规范个体识别行业市场,提升个体识别准确性和安全性,促进我国个体身份鉴定产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道路车辆局域互联网络系列标准,完整地给出了电气物理层和协议一致性的试验方法,为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全面指导,有利于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和产品一致性。在公共安全领域新修订发布的《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覆盖了交流1000V以下、直流1500V以下低压电气设备的共性安全要求,兜住安全底线,将在保障老百姓用电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标准,能够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实践提供方法指导,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城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有力支持城市安全发展。
  • 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预计2030年形成万亿级市场!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27年,我国通用航空装备供给能力、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化通用航空基础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高效融合产业生态初步形成,通用航空公共服务装备体系基本完善,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在城市空运、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实现商业应用。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绿色化、智能化、新构型通用航空器研制创新居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通用航空领域产学研用联合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及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通用航空法规标准体系和安全验证体系基本建立。示范应用成效明显。航空应急救援、物流配送实现规模化应用,城市空中交通实现商业运行,形成20个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示范,打造一批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基地,形成一批品牌产品。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打造10家以上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通用航空产业链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通用航空动力实现系列化发展,机载、任务系统及配套设备模块化、标准化产业配套能力显著增强。到2030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基本建立,支撑和保障“短途运输+电动垂直起降”客运网络、“干-支-末”无人机配送网络、满足工农作业需求的低空生产作业网络安全高效运行,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关于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工信部联重装〔2024〕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航空工业主管部门、科技厅(委、局)、财政厅(局)、民航各地区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各有关单位:  现将《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2024年3月27日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  发展通用航空制造业,加快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是塑造航空工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制造强国、交通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航空制造业新型工业化探索和实践,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持创新驱动、开放融合、示范引领、安全发展,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导向,以应用场景创新和大规模示范应用为牵引,加快通用航空技术和装备迭代升级,建设现代化通用航空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中国特色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为培育低空经济新增长极提供有力支撑。二、主要目标到2027年,我国通用航空装备供给能力、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化通用航空基础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高效融合产业生态初步形成,通用航空公共服务装备体系基本完善,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在城市空运、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实现商业应用。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绿色化、智能化、新构型通用航空器研制创新居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通用航空领域产学研用联合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及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通用航空法规标准体系和安全验证体系基本建立。  ——示范应用成效明显。航空应急救援、物流配送实现规模化应用,城市空中交通实现商业运行,形成20个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示范,打造一批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基地,形成一批品牌产品。  ——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打造10家以上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通用航空产业链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通用航空动力实现系列化发展,机载、任务系统及配套设备模块化、标准化产业配套能力显著增强。  到2030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基本建立,支撑和保障“短途运输+电动垂直起降”客运网络、“干-支-末”无人机配送网络、满足工农作业需求的低空生产作业网络安全高效运行,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三、重点任务(一)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1.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强总体、系统、软件、元器件、材料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瞄准无人化、智能化方向,攻克精准定位、感知避障、自主飞行、智能集群作业等核心技术。以电动化为主攻方向,兼顾混合动力、氢动力、可持续燃料动力等技术路线,加快航空电推进技术突破和升级,开展高效储能、能量控制与管理、减排降噪等关键技术攻关。强化装备安全技术攻关,重点突破电池失效管理、坠落安全、数据链安全等技术,提升空域保持能力和可靠被监视能力。  2.完善通用航空装备产品谱系。加快提升通用航空装备技术水平,提高通用航空装备可靠性、经济性及先进性。推进大中型固定翼飞机、高原型直升机,以及无人机等适航取证并投入运营,实现全域应急救援能力覆盖。支持加快支线物流、末端配送无人机研制生产并投入运营。支持智慧空中出行(SAM)装备发展,推进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一批新型消费通用航空装备适航取证。鼓励飞行汽车技术研发、产品验证及商业化应用场景探索。针对农林作业、工业生产等应用需求,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  3.搭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围绕技术攻关、创新应用、安全管理等,发挥通用航空产业创新联盟等平台作用,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强区域通用航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面向新装备、新技术、新领域,支持建立未来空中交通装备创新研究中心,打造绿色智能安全技术创新联合体。聚焦无缝通信与监视、数字导航、智能化空域管理等,发挥低空智联网技术联盟作用,配合推动低空智联网体系布局。  (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  4.加速通用航空动力产品系列化发展。加快200kW级、1000kW级涡轴,1000kW级涡桨等发动机研制;持续推动100-200马力活塞发动机批量交付,实现市场规模应用。加快布局新能源通用航空动力技术和装备,推动4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投入量产,实现5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应用验证;开展400kW以下混合推进系统研制;推进250kW及以下航空电机及驱动系统规模化量产,以及500kW级产品应用验证。  5.推进机载、任务系统和配套设备标准化模块化发展。结合航空应急救援、传统作业、物流配送等领域装备需求,加快推进统标统型,发展模块化和标准化任务系统,提升产品互换性和市场兼容性。不断完善满足适航要求的货架化通用航空配套产品谱系,加快发展低成本小型航电系统,推动配套设备与飞机平台协调发展。  6.培育优质多元的企业主体。鼓励龙头企业整合资源,强化对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引领和组织协同,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完善售后服务保障能力,增强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支持电池、电机等优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培育一批知名品牌产品。引导通用航空装备任务系统、配套企业提升竞争力,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7.建设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立足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在长三角、粤港澳、成渝、江西、湖南、陕西等重点地区,建设从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示范验证到应用推广的一体化创新发展产业生态,打造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创新要素集聚、网络协作高效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通用航空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  (三)深化重点领域示范应用  8.扩大航空应急救援示范应用。重点围绕航空灭火、航空救援、公共卫生服务、应急通信/指挥四大领域,在京津冀、长三角、东北、中西部、边疆等重点地区,扩大航空应急救援装备示范应用。创新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化应用模式,强化实战实训,推动构建有人无人、高低搭配、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加快无人机在应急救援领域示范应用。  9.深化航空物流配送示范应用。聚焦“干-支-末”物流配送需求,在长三角、粤港澳、川渝、内蒙古、陕西、新疆等重点地区,鼓励开展无人机城际运输及末端配送应用示范,形成量大面广的航空物流配送装备体系。支持研究低空物流解决方案,探索智慧物流新模式,推动大型无人机支线物流连线组网,以及城市、乡村、山区、海岛等新兴场景无人机配送大规模应用落地,推动构建航空物流配送网络。  10.加速城市空中交通示范应用。适应未来城市空中交通需要,支持依托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以eVTOL为重点开展应用示范,支持举办相关赛事活动。支持一批SAM装备加快市场应用,鼓励探索构建立体交通低空航线网络,着力培育商务出行、空中摆渡、私人包机等载人空中交通新业态。  11.拓展新型通用航空消费示范应用。面向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私人飞行和公务航空消费市场,在山西、内蒙古、上海、河南、湖南、海南、新疆等重点地区,开展“通用航空+”应用示范。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发多样化低空旅游产品,推进“通用航空+旅游”应用示范。支持开展飞行体验、航空跳伞等消费飞行活动,大力推广轻型运动飞机、特技飞行器,推进“通用航空+运动”应用示范。  12.促进传统通用航空业务规模化运行。鼓励围绕航空培训、短途运输、农林植保、物探巡检等传统通用航空业务领域,在川渝、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重点地区开展规模化、常态化运行示范。推进短途客运通用航空装备批量交付运营。鼓励拓宽无人机在电力巡线、生态监测、航拍航测、航空物探等场景的商业化应用。  (四)推动基础支撑体系建设  13.推动智能高效新型运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5G、卫星互联网等融合应用,支持空天地设施互联、信息互通的低空智联网技术和标准探索。推进通用航空器北斗标配应用。推动试点地区政府与企业在低空监管服务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建设等方面协同,促进三维高精地图、气象数据、通信导航等公共信息开放。推动构建目视航线网络,支持完善运行规则,健全航空信息资料保障机制,提升飞行服务保障能力。鼓励企业建设智能调度、动态监测、实时情报服务等为一体的飞行服务系统。  14.推动新型基础配套设施体系建设。鼓励地方政府将低空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加强与城市运输系统连接。支持探索推进楼顶、地面、水上等场景起降点建设试点,完善导航定位、通信、气象、充电等功能服务,形成多场景、多主体、多层次的起降点网络。充分利用好现有航空基础设施,推动建设一批智能化、集成型、多用途的通用航空基础设施。鼓励新建住宅与商业楼宇预留低空基础设施。充分结合通用航空业发展特性,研究设定适用于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机场建设标准。  15.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坚持通用航空标准化与技术创新、应用示范一体化推进,实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协同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标准研究,加快建立涵盖多种应用场景、各类装备的标准体系。加强工业方与适航审定方协作,协调推动工业标准与适航体系衔接。协调推动完善国家航空器管理体系,明确应用场景监管要求。  16.建立安全验证体系。充分利用现有航空工业基础,加快试验验证资源共建共享,鼓励推动建立通用航空适航技术服务与符合性验证,无人机第三方检测、试验等能力,支持飞行测试、应用测试等基地建设。构建无人机质量保障及安全验证体系,加强针对工业级无人机及eVTOL的安全性可靠性评估验证,推动形成一批支撑适航审定的工业标准。  17.夯实人才队伍基础。支持高校加强通用航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建设一批特色学院。围绕通用航空前沿新兴交叉领域,深化产教融合,推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精准育才。开展eVTOL驾驶员、操纵员等专业人才培训,推动在新兴航空装备一致性驾驶操纵、飞行员技术培训等领域形成规范。鼓励地方出台通用航空产业人才支持政策。  (五)构建高效融合产业生态  18.促进通用航空装备制造与服务业高效融合。在无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新兴应用领域,鼓励龙头企业探索形成产品研制、场景构建、示范运行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在航空应急救援领域,鼓励经验丰富、实力雄厚、保障能力突出的通用航空运营企业与装备制造企业高效协同,发展专业化航空应急救援装备运营平台。  19.深化通用航空装备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依托政府间合作机制,推进电动飞机等领域国内外交流合作。鼓励通用航空企业在海外开展研发设计、飞行验证和适航取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与国际组织对接交流,推进双边多边合作,支持国内企业参与无人机、电动飞机等领域国际规则制定和标准制修订。  20.探索通用航空装备产业科技金融合作新模式。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再贷款的政策优势,针对符合政策要求的通用航空制造企业,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充分利用风险投资等金融手段,加强通用航空装备产业技术研发融资支持。推动组建多元化股权的通用航空装备租赁公司,鼓励保险公司为通用航空装备“研产销用”全产业链创新产品和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精准引导技术、资本、人才等各类要素资源向通用航空制造企业有效集聚。四、组织保障(一)加强统筹联动。加强部门协同,强化央地联动,有序推进通用航空产业建设和资源保障力度。充分发挥地方优势,结合当地基础条件和潜在需求,在通用航空装备应用示范、产业集群建设、产业生态培育、产业政策制定等方面积极探索。组建通用航空产业创新发展专家委员会,加强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决策支持和咨询服务。  (二)加大政策支持。充分发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作用,支持通用航空装备推广应用。发挥政府采购作用,加大对通用航空装备和服务采购力度。落实国务院关于航空项目投资核准有关要求,规范通用航空项目投资核准程序。根据需要研究扩展城市空中交通等应用领域的无人机无线电频率供给和规范使用。  (三)营造良好氛围。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加强国内外、行业内外合作交流,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对接,加强法规标准宣传,强化行业自律。引导各方力量,规范开展高水平通用航空会展、论坛、赛事活动,定期组织召开供需对接会。发展航空科普教育,大力培育通用航空消费文化。
  • 机场噪声综合性文件《民用运输机场周围区域民用航空器噪声污染防控行动方案(2024—2027年)》发布
    日前,民航局、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民用运输机场周围区域民用航空器噪声污染防控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近年来,随着中国民航运输规模快速增长,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防治法》第五条、第八条、第四十五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七条以及第八十条等对机场噪声污染防治提出明确要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及《“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等对机场噪声污染防控作出部署,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以及民航发展阶段,加快夯实机场噪声污染防控工作基础,推进政策标准体系建设,深化相关技术研究。《行动方案》是我国机场噪声污染治理领域第一份综合性文件,阐明了2024—2027年推进机场噪声污染防控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并从4个方面提出13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快推进机场噪声污染防控标准体系建设,包括加快完善机场噪声防控相关国家标准,健全机场噪声防控民航标准与规章。二是统筹推进机场噪声污染防控监督管理,包括加强规划衔接协调,加快提升机场噪声监测能力,深入推进机场建设项目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建立健全机场噪声污染监管协同机制。三是深入推进机场噪声污染防控,包括落实机场噪声污染防治责任,推动机场噪声污染减缓试点。四是强化机场噪声污染防控科技支撑,包括开展机场噪声影响机理研究,推进机场噪声监测技术研发,统筹开展空地协同机场噪声防控技术攻关,开展机场噪声防控经济政策研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行动方案》以2025年、2027年为目标年,提出机场噪声防控的工作目标。具体是:到2025年,机场噪声污染防控标准体系基本建成,机场噪声污染防控多方协同机制初步形成,试点工作取得实效,监测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积极进展,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以上机场基本具备民用航空器噪声事件实时监测与精准溯源能力。到2027年,机场噪声污染监测与防控关键技术实现突破,防控标准建设持续推进,协同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机场周围区域声环境质量逐步改善。《行动方案》提出了多项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生态环境部、民航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工作协同,统筹指导、协调推进《行动方案》确定的重点任务,并做好跟踪评估。二是营造良好氛围,生态环境部、民航局会同相关部门加强机场噪声污染防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工作,邀请相关媒体积极宣传机场噪声污染防治先进典型、成功经验、有效做法,鼓励行业协会、科研单位积极开展机场噪声污染防控与减缓相关知识宣传和业务培训。
  • 热烈庆祝我司与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友好合作
    2021年3月24日,我司和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我司是一家专业研发、制造、销售力学检测类仪器的技术型企业。自成立以来,我司就以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不仅高度重视产品的研发和完善,更是始终严把质量关卡。多年的始终如一,使得我司在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08月01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个体防护救生装备、应急救生装置、降落伞、热气球、电子产品、智能检测设备、安防产品、五金配件、特种空调、航空运动产品及配件的科技开发、制造、销售、试验和服务此次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就QJ211S-10KN微机控制电子拉力试验机合作项目与我司达成友好合作,不仅是对我司产品和服务的认可,也将激励我司继续开拓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多符合他们期待的产品。我司也将以可靠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来回馈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的信赖。
  • 激光雷达:技术概述-漫反射目标在测试和校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 中的作用
    作者:Pro-Lite Technology Ltd 产品经理 Russell Bailey 和 Labsphere Inc 首席技术专家兼产品营销经理 Greg McKee图1 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是一项成熟的技术,越来越多地部署在消费产品和无人驾驶车辆中。LIDAR 是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的首字母缩写词。激光雷达系统已经使用了 50 多年,但直到最近,此类系统的成本仍使它们无法在大众市场中广泛应用。尽管雷达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例如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中被广泛应用,但LIDAR被认为是驾驶员辅助汽车的首选传感器,因为它可以精确地映射位置和距离,从而检测小物体和3D成像。它使用带有飞行时间感应的脉冲激光和固态光来测量距离。激光雷达系统的表征要求在宽反射率动态范围内补偿传感器对脉冲激光或固态光水平的响应。为此,需要使用已知和稳定反射率的大面积反射率漫反射目标板。Labsphere(蓝菲光学)的Permaflect漫反射涂层目标板,范围从5%到94%的反射率,使汽车制造商 OEM 及其供应商能够在广泛的环境条件下表征和校准其 LIDAR 系统。图2 Labsphere(蓝菲光学)的Permaflect漫反射涂层目标板激光雷达技术激光雷达最基本的形式是激光测距仪,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应用。激光测距仪由一个脉冲激光器(发射器)和一个光电探测器(接收器)组成。测距仪的设计可精确测量距离(所谓的“测距”),主要测量激光脉冲被反射和接收到探测器所花费的时间(这被称为“飞行时间”测量)。测距仪对准目标物并发射激光脉冲。激光击中目标,被散射,并且一部分反射光由探测器测量。由于光速非常精确,因此可以非常精确地测量测距仪和目标物之间的距离。更先进的激光雷达系统使用相同的原理,但使用光学和移动或多个探测器在二维中映射目标。这些系统通常每秒脉冲数千次,每秒可以探测到数千个点。分析该点云的数据可以创建目标区域的准确映射。激光雷达的工作方式类似于雷达和声纳,它们分别使用无线电波和声波。来自雷达和声纳的数据可用于以类似方式映射周围环境,但激光雷达系统使用的是较短波长的红外辐射,而不是较短波长的无线电波。由于使用的波长较短,激光雷达测量比雷达更准确。部署在自动驾驶汽车上的激光雷达系统通常使用扫描激光束和闪光技术来测量空间中相对于传感器的 3D 点。这些激光雷达系统通常每秒发射数千个激光脉冲,以便车辆可以对行人和其他车辆等障碍物做出反应。激光雷达允许自动驾驶汽车以高精度、高分辨率和长检测距离传送和接收物体和周围环境的反射光。目前正在开发更先进的 AI(人工智能)系统,用来预测车辆和行人路径,并做出相应反应。当您将 LIDAR 数据与定位信息(使用 GPS 或类似信息)相结合时,您就可以全面映射车辆周围环境。激光雷达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的激光功率和波长。出于安全原因,可使用的激光功率有一个上限。在没有更高的激光功率的情况下,你可以使用更高灵敏度的探测器,或者使用波长延伸到更远的红外(IR)的激光。由于现有激光器的技术成熟,通常使用的波长为850nm、905nm或1550nm。1550nm激光比其他选择更安全,因为超过1400nm的红外辐射不会再通过眼睛的角膜,所以不会聚焦在视网膜上,但因水对1550nm的光吸收较强,1550nm要求更多的功率来补偿。消费电子产品和自动驾驶汽车中的激光雷达激光雷达作为关键性技能与摄像头系统和其他传感器一起在自动化中应用。激光雷达系统已经在专业测绘和相关应用中商用多年。然而,直到最近几年,激光雷达才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主要是由于自动驾驶汽车应用(无人驾驶汽车)需要更小、更便宜的设备。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激光雷达已作为自适应巡航控制的基础应用于半自动驾驶汽车,而激光雷达首次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是在2005年。在消费电子领域,最新一代的 Apple iPad Pro(以及现在的 iPhone 12 Pro)已将 LIDAR 传感器集成到其摄像头阵列中,专门用于成像和增强现实 (AR) 应用。LIDAR 传感器可使 iPad 正确解析真实物体相对于由相机阵列成像的 AR 物体的位置。AR 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 LIDAR 在智能手机和其他消费设备上的应用还有待观察,但人们对为专业应用开发的 AR 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其中 LIDAR 可以成为非常有用的增强功能。专业 AR 的应用多种多样,从帮助仓库工人找到最快、最安全的路径到所需零件,到辅助工程师了解复杂维修的过程。这些应用中的激光雷达可精确定位和对齐,这对于任何需要高精度的应用都很重要。漫反射目标板在激光雷达系统测试与标定中的作用多年来,Pro-Lite 和Labsphere(蓝菲光学)多年来使用漫反射板一直在支持开发 LIDAR 系统开发。Labsphere(蓝菲光学) 更紧凑的 Spectralon® 漫反射目标板通常被军方用于测试激光测距仪。精确校准的光谱反射率与近朗伯(漫反射)反射率相结合,意味着对于这些应用,您有一个准确性、重复性的漫反射目标板可在实验室或现场测试您的系统。用于更大规模测绘或自动驾驶汽车应用的激光雷达系统需要更大的目标区域。由于大多数自然物体都会漫反射光线,因此 Labsphere (蓝菲光学)的漫反射材料是用户的自然选择,可以提供质量保证、现场测试和比较。Labsphere(蓝菲光学) 开发了 Permaflect 目标板,以满足对大面积、耐用和光学稳定目标板材料的需求。大的漫反射目标板尺寸(标准尺寸高达 1.2m x 2.4m)与校准的光谱反射率数据相结合,可以精确测量 LIDAR 范围。在 100m、200m、300m 等长距离测试距离内,则需要更大的目标板来反映目标上具有代表性的点数。Permaflect 是一种喷涂漫反射涂层,可以将其应用于大面积或 3D 形状,从而可以模拟真实世界的物体。现实世界中很少有物体像目标面板一样平坦,因此 Permaflect 涂层物体可以实现可重复的近朗伯反射率水平,例如,可以应用于人体模型以模拟行人。图3 Labsphere(蓝菲光学) Permaflect 喷涂人体模型LIDAR 漫反射目标板通常部署在室外,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漫反射目标板的表面暴露在大气中时,可以预期校准的反射率值会出现一些漂移。Labsphere (蓝菲光学)的漫反射材料易于清洁。为了考察是否有反射率的下降,可以使用校准的反射率计(“反射率计”),它可原位测量漫反射目标板反射率并将红外反射率的任何变化考虑到内。漫反射目标板反射率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测量范围。下图显示了不同漫反射目标板反射率水平范围内反射率变化对测量范围的影响。反射率的微小变化会对较低反射率目标板的测量范围产生很大影响。例如,如果目标板的反射率从5%降低到 4%,则原先 300 m的测量范围将下降到30 m。实时了解情况发生的方法是测量目标板的反射率,然后根据此调整修正您的计算。图4 Labsphere (蓝菲光学)漫反射板反射率测试仪(反射率计)图5 在300nm波长下对物体反射率进行距离测量的模拟灵敏度Labsphere(蓝菲光学) 的激光雷达反射仪套件就是为满足这一要求而开发的。这款手持式反射计测量测量在三个波长(使用可互换的 850nm、905nm 或 1550nm LED)中的8°/半球反射率。观看Labsphere 视频库中的短视频。这可用于验证 Permaflect 目标板或测试 LIDAR 系统的任何其他对象的反射率。图6 Labsphere 开发了 Permaflect 漫反射目标板,以满足对大面积、耐用和光学稳定漫反射目标板材料的需求。
  • 爆火的低空经济,仪器企业与检测机构如何分一杯羹?信立方携手合作单位出席2024雄安新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创新发展大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
    低空经济领域,作为新兴的经济增长点,正逐渐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和变革力。随着无人机技术、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以及相关低空应用的快速发展,低空经济正在成为推动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从市场规模来看,2023 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 5059.5 亿元,增速达 33.8%。乐观预计,到 2026 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低空经济腾空而起,为上下游产业打开了新的应用场景和发展空间,作为研发质控等关键环节的重要参与者,科学仪器企业与检测机构该如何分一杯羹?2024年7月5日,由中关村发展集团、中国雄安集团主办的“2024雄安新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创新发展大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雄安国际酒店召开。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仪器信息网、我要测网母公司)作为本次活动的支持单位,积极组织南京质检院、华测检测、广电计量、国检集团、北京化工大学、国药控股等多家合作单位出席,与低空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人等各方力量共同探讨低空经济的发展趋势、政策环境,以及在交通、物流、农业、文旅、安全等多业态应用场景的融合创新之路。2024雄安新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创新发展大会现场  “未来之城”迈出低空经济关键一步  雄安新区作为中国的“未来之城”,承载着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先行区的重大历史使命,在空域和区位优势的加持下,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技术的赋能,与更多经济社会活动深度融合,创新并开放多元化的应用场景。  开幕式上,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主任于国义,中关村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潘金峰,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金晖分别为本次大会致辞。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扈德辉做《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报告解读》。开幕式上隆重发布《雄安新区关于支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12条强有力举措助力低空经济产业在雄安新区振翅起飞。低空经济相关主题演讲,左为中国科学院王建宇院士、右为西北工业大学潘泉教授  会议同期举办多个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包括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低空经济大厦揭牌、雄安中关村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发起成立仪式、雄安新区低空经济综合示范区签约仪式、低空经济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主题演讲环节,国家低空经济融合创新研究中心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范恒山,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光学遥感和光电探测专家王建宇,中国通号党委副书记张权,西北工业大学教授、西安辰航卓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泉等9位专家及企业界代表分别带来低空经济政策、系统、应用场景、测试验证等相关主题的精彩演讲。  仪器企业、检测机构如何前瞻布局新赛道  低空经济政策频发,行业发展持续推进,科学仪器企业及检测机构该如何前瞻布局?还是需要先从对低空经济的理解开始。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领域的主要产品有备受关注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无人机(消费级、工业级)、直升机、传统固定翼飞行机等。产业链上游包括设计研发、原材料和零部件,中游为分系统与总装集成,下游则是空中交通、物流配送、低空安全、生态监测、文化旅游、立体交管、农林牧渔等应用场景。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展示  在环境监测与保护方面,无人机搭载红外热成像仪、多光谱相机、水质传感器及空气质量监测设备等,已成为实时精准、无干扰的生态监测利器。无人机飞行高度适中,能快速覆盖大片水域,通过水下摄像设备和水质传感器,采集到包括溶解氧、pH值、蓝藻密度、浊度等水质信息,并及时传输至地面控制中心,通过智能算法和分析技术及时识别水质变化及潜在污染风险。此外,低空飞行设备的原材料涉及铝合金、钛合金等金属材料以及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复合材料,在航空器轻量化的设计需求牵引下这些将逐步成为材料领域的新宠,科学仪器在其中大有可为。  近两年,华测检测、广电计量等头部检测机构也争先布局低空经济亿万产业新赛道,涉及到为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等提供包括环境可靠性试验、电磁兼容试验、有害物质检测、失效分析、化学分析、VOC测试、零部件强度试验,材料性能测试、无线射频检测以及功能安全评估等服务,检测机构在低空经济产业链正逐步建立起先发优势。参观雄安中关村科技园与雄安规划展示中心  会议期间,与会嘉宾还深入探访了雄安中关村科技园,细致参观了雄安规划展示中心。信立方积极参与当晚主办方策划的“雄安低空之夜”,与政府领导、投资机构、企业代表重点围绕低空经济在交通、物流、农业、安全等多业态在雄安的应用场景进行需求对接。作为中国的“未来之城”,雄安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以及丰富多样的试用场景,正逐步构建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沃土。低空经济有望从这里腾飞,北京信立方作为资源嫁接的桥梁,愿携手仪器企业与检测机构投入更多关注。
  • 四部门发布出口管制公告,无人机载仪器受影响
    近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发布两条公告,分别是关于对无人机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和关于对部分无人机实施临时出口管制的公告。公告信息显示,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发布关于对无人机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决定对特定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或无人驾驶飞艇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公告自2023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次管制措施涉及大量无人机载仪器,包括激光测距定位模块、高光谱相机、红外相机、高功率激光器等。以下为公告原文:商务部 海关总署 国家国防科工局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公告2023年第27号(关于对无人机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决定对特定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或无人驾驶飞艇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满足以下特性的物项,未经许可,不得出口:  (一)最大持续功率超过16千瓦(kW)的专门用于特定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或无人驾驶飞艇的航空发动机(参考海关商品编号:8501200010、8501320010、8501330010、8501340010、8501400010、8501520010、8501530010、8407101010、8407102010、8408909230、8408909320、8411111010、8411119010、8411121010、8411129020、8411210010、8411221010、8411222010、8411223010、8411810002)。  (二)满足一定技术指标的专门用于特定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或无人驾驶飞艇的载荷,包括红外成像设备、合成孔径雷达和用于目标指示的激光器。  1.具有下述任一特性的红外成像设备(参考海关商品编号:8525891110、8525892110、8525893110):  (1)波长范围在780纳米(nm)至30000纳米(nm)之间;  (2)瞬时视场角(IFOV)小于2.5毫弧度(mrad)。  2.作用距离大于5千米(km),且具有下述任一特性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参考海关商品编号:8526109011):  (1)条带模式分辨率优于0.3米(m);  (2)聚束模式分辨率优于0.1米(m)。  3.可在高于55摄氏度(℃)环境中稳定工作,且具有下述任一特性的用于目标指示的激光器(参考海关商品编号:9013200093):  (1)免温控型;  (2)能量大于80毫焦(mJ);  (3)稳定度优于15%;  (4)光束发散角小于0.3毫弧度(mrad)。  (三)专门用于特定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或无人驾驶飞艇,且具有下述任一特性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参考海关商品编号:8517629910、8517691002、8526920010):  1.无线电视距传输距离大于50千米(km);  2.一站控多机能力大于10架。  (四)民用反无人机系统:  1.干扰范围大于5千米(km)的反无人机电子干扰设备(参考海关商品编号:8543709960);  2.专门用于反无人机系统的输出功率大于1.5千瓦(kW)的高功率激光器(参考海关商品编号:9013200093)。  技术说明:“特定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或无人驾驶飞艇”是指满足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15年第31号(《关于加强部分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的公告》)中1.1款所列条件的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或无人驾驶飞艇。  二、出口经营者应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出口许可手续,通过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向商务部提出申请,填写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文件:  (一)出口合同、协议的原件或者与原件一致的复印件、扫描件;  (二)拟出口物项的技术说明或者检测报告;  (三)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证明;  (四)进口商和最终用户情况介绍;  (五)申请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经营管理人以及经办人的身份证明。  三、商务部应当自收到出口申请文件之日起进行审查,或者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审查,并在法定时限内作出准予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  对国家安全有重大影响的本公告所列物项的出口,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报国务院批准。  四、经审查准予许可的,由商务部颁发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件(以下简称出口许可证件)。  五、出口许可证件申领和签发程序、特殊情况处理、文件资料保存年限等,依照商务部、海关总署令2005年第29号(《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六、出口经营者应当向海关出具出口许可证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规定办理海关手续,并接受海关监管。海关凭商务部签发的出口许可证件办理验放手续。  七、出口经营者未经许可出口、超出许可范围出口或有其他违法情形的,由商务部或者海关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本公告自2023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商务部 海关总署 国家国防科工局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  2023年7月31日商务部 海关总署 国家国防科工局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公告2023年第28号(关于对部分无人机实施临时出口管制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决定对特定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实施临时出口管制。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性能指标未达到现有管制指标,但已达到下述指标的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参考海关商品编号:8806100010、8806221011、8806229010、8806231011、8806239010、8806241011、8806249010、8806291011、8806299010、8806921011、8806929010、8806931011、8806939010、8806941011、8806949010、8806990010),未经许可,不得出口:  在操作人员自然视距以外能够可控飞行,最大续航时间大于等于30分钟,且最大起飞重量大于7千克(kg)或空机重量大于4千克(kg),并具有下述任一特性的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或无人驾驶飞艇:  (一)机载无线电设备功率超过国际民用无线电产品核准认证的功率限制值;  (二)携带具有抛投功能的载荷或者自带抛投器;  (三)携带高光谱相机,或者携带支持560纳米(nm)、650纳米(nm)、730纳米(nm)、860纳米(nm)以外波段的多光谱相机;  (四)携带的红外相机噪声等效温差(NETD)小于40毫开尔文(mK);  (五)携带的激光测距定位模块符合以下任一要求的:  1.携带的激光测距定位模块属于GB7247.1-2012规定的3R类、3B类或4类激光产品;  2.携带的激光测距定位模块属于GB7247.1-2012规定的1类激光产品,同时可达发射极限(AEL)大于等于263.89纳焦(nJ),参考口径大于22毫米(mm),在5纳秒的时间内激光脉冲最大发射功率大于52.78瓦(W);  3.携带的激光测距定位模块属于GB7247.1-2012规定的1M类激光产品,同时可达发射极限(AEL)大于等于339.03纳焦(nJ),参考口径大于19毫米(mm),在5纳秒的时间内激光脉冲最大发射功率大于67.81瓦(W)。  (六)可支持非认证载荷。  “现有管制指标”指的是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公告2015年第20号(《关于对军民两用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实施临时出口管制的公告》)所规定的技术指标,以及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15年第31号(《关于加强部分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的公告》)所规定的技术指标。达到这两类指标的无人机出口应当按照上述公告的要求取得出口许可。  二、在临时管制期间,对指标未达到现有管制指标和第一条规定指标的所有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出口经营者明知或者应当知道出口将用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活动或者军事目的的,不得出口。  三、出口经营者应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出口许可手续,通过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向商务部提出申请,填写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文件:  (一)出口合同、协议的原件或者与原件一致的复印件、扫描件;  (二)拟出口物项的技术说明或者检测报告;  (三)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证明;  (四)进口商和最终用户情况介绍;  (五)申请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经营管理人以及经办人的身份证明。  四、商务部应当自收到出口申请文件之日起进行审查,或者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审查,并在法定时限内作出准予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  对国家安全有重大影响的本公告所列物项的出口,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报国务院批准。  五、经审查准予许可的,由商务部颁发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件(以下简称出口许可证件)。  六、出口许可证件申领和签发程序、特殊情况处理、文件资料保存年限等,依照商务部、海关总署令2005年第29号(《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七、出口经营者应当向海关出具出口许可证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规定办理海关手续,并接受海关监管。海关凭商务部签发的出口许可证件办理验放手续。  八、出口经营者未经许可出口、超出许可范围出口或有其他违法情形的,由商务部或者海关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九、本公告自2023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临时管制的实施期限不超过二年。  商务部 海关总署 国家国防科工局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  2023年7月31日
  • 探寻自动驾驶系统眼中的那束光
    激光雷达(LiDAR)是自动驾驶交通工具中防撞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激光扫描并感应从障碍物表面反射回来的光,从而对障碍物距离进行测量。在无人驾驶的状态下,激光雷达如同自动驾驶系统的眼睛,可以检测到路面交通信号灯,道路宽度,迎面驶来的汽车,穿行马路的行人或者其他突发状况,并准确获取目标的三维信息,具有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探测范围广等特点。 自动驾驶系统激光雷达传感器 激光雷达防撞传感器的视角是一个重要的性能参数,当激光雷达被安装在汽车里的时候,视角需要尽可能大,以能覆盖车前方更宽的区域,使得自动驾驶系统具有更优异的避障性能。 自动驾驶汽车激光雷达防撞传感器示意图 穿透传感器保护罩的激光波长范围及强度会随着入射光角度的和传感器安装的位置而改变。因此十分有必要对不同入射角下的透过率光谱进行表征及评价。 岛津UV-3600i Plus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上加载可变角绝对反射/透射附件可对雷达传感器的保护罩进行角度相关的测试,进而对激光雷达传感器中所使用激光波长的选择提供重要参考。 岛津UV-3600i Plus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通过对可变角附件带刻度的样品台进行旋转调节,可以得到不同角度入射的光。如下图,入射光角度分别为35°、45°及55°。 不同入射光角度下的透过率曲线 由图中可见,当入射光角度变化的时候,保护罩的透过光波长及强度会发生变化,并随着入射角的变大发生峰形的蓝移。为了避免入射光角度改变的影响,激光雷达防撞传感器中所使用的激光波长应位于960nm附近,即上图三条谱线平坦区域的相交处,此时透过保护罩的入射光不会因为角度的改变而出现较大的光强波动,从而保证成像的准确性。
  • 金秋九月,航空机载大会将于9月5-6日与您相约申城
    机载系统和飞机台、发动机共同构成了民用飞机的三大组成部分,具有专业面宽、价值占比大、从业人员多、创新速度快等特点。一架大飞机机载系统涉及10多个系统、100多个子系统、约1000项设备。目前,航空机载系统正向着综合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为优化整合创新平台资源,占据国际创新高地,推动人才、技术、创新、供应链全球化、促进企业科技成果合作,2024航空机载与软件大会将于2024年9月5-6号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邀请业内知名演讲嘉宾约 45 人,包括政府管理机构领导、院士、学者、知名企业高管等,围绕行业领域细分话题、当下政策法规、展开演讲,专业听众人数 300 人。大会涵盖了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未来飞行技术、机载航电、智能航电、先进飞控、机载软件等板块、提供最前沿、最领先的未来智能航空机载行业信息和成果。本次大会的专业观众们来自各个民航适航审定单位、空中交通管理局、大型民机制造商、机载共性中心、航电集成商、机载软件开发服务商、飞控智能飞行技术服务商等行业优秀代表莅临出席。AAS大会热点话题一览航空机载(民用)航电系统会议先进飞控技术会议未来航空通信会议IMA开发民机航电系统研制民机直升机机载研制飞机导航显示机载计算操作系统基于模型的航空电子系统开发系统安全设计机载系统构型管理 新概念驾驶舱设计高效飞行仿真模拟适航、空中交通管理空中交通管理协同决策高效的UAM运行概念飞行计划风险评估与优化网络安全智能空管机载软硬件适航先进导航UAM空域设计飞行轨迹设计优化智能飞行技术自适应飞行技术会议新概念自主操作系统制定自主空中交通安全路线图飞行成本航线优化ADS-B新技术应用会议飞行轨迹预测模拟实验助推绿色飞行自主飞控智能飞行的自主控制技术飞行自主避让机载软件机载软件研制软件适航测试运行机载软件测试实践覆盖率分析MBSEAAS大会日程安排三 、 日程安排主论坛9 月 5 日09:00-12:00一、民机机载及航电系统研制二、驾驶舱人机一体化设计三、自动着陆系统四、智能辅助决策技术五、 民用航空器智能驾驶自主性安全性午餐9 月 5 日13:00-17:00一、高度数字化技术二、人机协作三、综合视景系统四、民用直升机航电系统创新发展五、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分论坛一:智能飞行技术9 月 6 日09:00-12:00一、单一飞行驾驶技术二、飞行轨迹设计优化三、飞行预测、协同决策四、智能空管五、制定自主空中交通安全路线图六、飞行管理系统午餐9 月 6 日13:00-17:00一、飞行成本航线优化二、座舱显示与控制技术三、模拟实验助推绿色飞行四、飞行自主避让五、机载维护检修分论坛二:机载软件研发、测试9 月 6 日09:00-12:00一、机载软件研制二、软件适航三、机载设备可靠性设计方法四、机载软件测试实践五、覆盖率分析六、 MBSE午餐9 月 6 日13:00-17:00一 、 民用航空装备 PHM 系统二、航电产品智能制造的前沿技术三、航电综合处理平台的电磁兼容仿真四、仿真平台在航空电子测试中的应用五、机载计算操作系统六、数字仿真模拟助推绿色飞行展区演示展区活动09:00-17:30 (9 月 5-6 日)一、展区巡展活动二、航电飞行模拟演示三、产业链上下游精准对接四、媒体专访报道、视频号线上直播活动AAS拟邀出席嘉宾公司职位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919 副总设计师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航电总师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综合航电设计研究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特聘专家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副总设计师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航电技术专家商飞软件公司型号总师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产品副总师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SAVIC 航电产品部部长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适航审定处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运行管理中心主任中航工业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航空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民机事业部部长航空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机技术研究所首席技术专家航空工业机载共性技术工程中心适航专业首席技术专家航空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GNC 事业部总工程师航空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航空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副总师泰雷兹中国航空航天客户管理部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设计师航空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中航机载系统共性技术有限公司预先研究与工程应用研究室主任中航机载系统共性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航空工业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特设师航空工业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主任中航西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师中航西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航电所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技术学院院长航空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飞机设计研究所航电室航空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专业总师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亚太区总裁柯林斯宇航中国区总裁上海狮尾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CEO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中电科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电科数字副总经理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信息化与数字化副总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操作系统副总师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服务部副总经理民机航电系统是飞机所有电子设备的总和,是飞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本已占飞机制造总成本的30%~40%。在面向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的多种人工智能融合应用中,智能飞行致力于改变传统飞行驾驶模式,重构未来飞行的人机交互模式与空中交通管理架构,成为行业特征最为显著、最具备颠覆性变革的方向,是民用飞机智能化竞争的新焦点。2024中国民用航空机载与软件大会将探索讨论未来智能飞行、航空自主技术等前沿话题来提升未来飞行效率,助力航空业减碳减排。联系我们:汪洋电话:021-62201838手机:13817500634
  • 四川将新建3家省重点实验室
    省重点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后备力量和有益补充,是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具备先进科研装备的重要研究基地,也是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和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等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的认定工作,经单位申报、形式审查、专家现场考察和会议评审、处务会讨论、厅基地联席会审议、厅务会审定等程序,形成了2022年度拟新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清单,并于2023年1月19日进行公示。根据《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川科基〔2020〕9号),省重点实验室分为学科、企业两类;申请建设省重点实验室,原则上为已运行并对外开放2年以上的实验室,固定科研人员不少于15人,从事所在方向研究3年以上,承担过国家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应具备科研场地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省重点实验室实行年度绩效考核制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根据考评结果确定专项经费后补助,并对新建省重给予引导性支持;对考评优秀的省重,科技厅在专项经费、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优先重点支持,并优先推荐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拟新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清单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1食品微生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华大学、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2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交通管理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厅市共建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四众玄武岩纤维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四川大学、四川文理学院
  • 打造无人机培训新高地 广电计量与铭投实业举行战略签约
    11月21日,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电计量,股票代码:002967)与海南铭投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铭投实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了“广电计量(海南)无人机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双方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为海南省无人机产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共同助推海南省无人机通用航空事业高质量发展!   铭投实业董事长蒋德喜,铭投山庄总经理邓一平,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机巡作业中心经理杨杰,海南省质量协会秘书长陈燕,广电计量检测(海南)有限公司(简称海南广电计量)董事长高欢迪、总经理钟毅等出席仪式。   强强联合,赋能低空经济产业   受益于行业发展与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海南省无人机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迅猛,飞行量爆发式增长,多个业态居于全国前列。有数据显示,2021年,海南省通用航空无人机共飞行128.97万架次、21.6万小时,与2012年两项数据基本为0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伴随着海南无人机通用航空产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无人机技术在电网巡检、航空拍照、地质测量、高速公路管理和应急救援救护等领域的普及应用,培养无人机技术人才愈发重要,对无人机技能培训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铭投实业董事长蒋德喜在致辞中表示,铭投实业旗下拥有铭投拓展主题山庄、铭投临高基地、铭投美安市集等众多产业,不断引用国际先进体验式培训的成功经验与理念,具有较为适宜的“硬件资源”。广电计量是中国民用航空通用航空企业经营许可单位、也是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以及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认可的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具有丰富的无人机培训及应用经验,拥有成熟的“软件资源”。这次合作将与广电计量的“一站式”计量检测综合服务平台和在无人机培训领域的综合技术能力形成良好资源互补,合力打造企业跨界合作的榜样和标杆,培养高素质无人机人才,赋能地方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海南广电计量董事长高欢迪发表致辞表示,广电计量不仅拥有先进高端的技术能力,还在无人机服务领域拥有实力超强的师资队伍,采用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本次可谓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双方将紧抓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通用航空产业蓬勃发展等宝贵机遇,在无人机驾驶员取证培训、无人机青少年项目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拓展培育无人机驾驶员取证培训、无人机青少年相关项目等市场,推出一批优异的合作成果,共同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无人机驾驶员。   培育新业务增长点,助推高质量发展   会上,铭投实业董事长蒋德喜与海南广电计量董事长高欢迪分别代表双方签约,在场领导共同为广电计量(海南)无人机培训基地揭牌。围绕战略合作规划,未来双方将携手共谋发展,在各行业内拓展无人机取证培训、无人机青少年相关项目需求,发掘无人机培训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申办民航局无人机执照取证培训基地、申办民航局海南省无人机执照考试中心等合作,打造无人机示范性考培基地、行业标准制定的高地,助推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揭牌仪式后,广电计量(海南)无人机培训基地正式启用,并举行了“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多旋翼无人机AOPA取证培训班项目”开班仪式,广电计量无人机咨询培训中心副总监杨宇超做开班讲话。据介绍,广电计量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无人机行业的发展建设,结合公司自身优势,构建了无人机培训、无人机应用服务、无人机检测及无人机适航取证咨询三个方面能力,在过去的一年在全国为电力、环保、农林和无人机生产制造等行业,提供了优质的无人机服务,获得了一致的认可与肯定。同时在今年的世界无人机大会上,受邀开设了无人机服务探索的分论坛,与行业专家共同探讨无人机检测及应用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广电计量开设展区,向各参展方展示了广电计量在培训、检测等无人机服务方面的优质服务能力,获得了广泛认可。   海南广电计量作为广电计量在海南省布局的子公司,始终紧跟国家战略规划,精准把握海南省产业发展需求,配置了先进高端的计量检测仪器设备,打造“一站式”计量检测综合服务平台,助力当地生物医药、通用航空等重点产业可持续发展。   本次广电计量与铭投实业达成战略合作,是以“前移重心做强做优子公司,整合资源创新打造新生态”为经营主题,推动海南广电计量业务结构从计量检测技术服务拓展至无人机培训领域,可以有效促进新兴业务板块资源协同发展,培育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通过持续发力无人机培训领域,广电计量进一步深入实施同心多元化战略,积极整合行业资源,努力提升构建企业内部高效运营机制,全力打造外部多方式、多层次战略协同发展生态圈,构筑业务增长新引擎和资本运作新模式,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
  • 助力无人船标准广泛实施 水质监测无人船培训班在北京成功举办!
    5月27日至28日,《无人船船载水质监测系统》等2项标准培训班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水环境工程技术与装备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邓瑞德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曹峰博士代表水生态环境研究所彭文启所长致辞。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水环境工程技术与装备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邓瑞德致辞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曹峰博士代表水生态环境研究所彭文启所长致辞邓瑞德理事长指出,实施是标准生命力的源泉。实际工作中标准执行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标准实施的质量,决定了标准能否从条文落地成为实际工作中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宣贯工作对标准实施质量的重要性。标准执行过程中可能因各人的理解程度不一产生偏差和误解,应用环境、实际情况也有不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标准的实施质量。希望通过组织标准化培训普及标准知识,减少理解偏差,提高标准执行的规范化程度,增强标准执行人员的标准化思维能力,令此两项标准能够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的实践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标准的技术支撑与作业指导作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曹峰博士代表水生态环境研究所彭文启所长致辞。曹峰博士向在座各位领导、专家、学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广大业内人士对水生态环境研究所科研成果的认可表示感谢。曹峰博士表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紧跟国家政策,坚持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共治、统筹谋划科学布局,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研编相关标准,以科技赋能行业,以标准规范行业,继续为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技术指导、标准化支撑。来自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船级社、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大连海事大学、天津大学、燕山大学等科研院所及珠海云洲、深圳百纳、OTT hydromet、赛莱默等领军企业的无人船专家作专题讲座,学习无人船的相关政策、研究、设计、测试、应用,观摩业内先进技术、设备并开展无人船水质监测作业现场实操演练。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水环境工程技术与装备专委会常务副秘书长苑萍表示,协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坚持搭金台、深交流、促合作、助转化、引发展的目标,扎实推进标准宣贯工作,接下来的2期无人船标准培训班计划会同珠江委水科院、长江委水科院、黄河委水科院、国家海洋监测中心、大连海事大学等单位,在珠海香山科技港、雄安白洋淀举办。此外,协会将于8月27日在江苏南京召开换届大会暨第三届水环境发展论坛。论坛汇聚国内外水环境工程技术与装备领域发展的最新理念,力求构建国际先进的水环境技术与装备质量与标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的综合交流平台。新技术、装备展示与观摩无人船现场实操演练/学员进行实操演练/无人船现场实操演练本次培训班由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主办,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水环境工程技术与装备专委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青岛中质脱盐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水利学会生态水利工程学专委会、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大连海事大学无人驾驶船舶技术与系统协同创新研究院、生态环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哈工大(威海)船海光电装备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南京软件技术研究所联合支持,来自水质监测相关主管单位、院所、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五十余人参加培训。学员统一考试合格后颁发证书此次标准宣贯培训对推动标准落地与实施、水环境装备升级、行业技术发展、提升行业技术人员水平与标准化体系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参训专家、学员合影
  • “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科学技术厅(局、委),中央管理的交通运输企业,交通运输部各共建高校,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司局:为落实《“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相关任务,统筹推进“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交通强国,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联合制定了《“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       科学技术部2022年3月10日“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一、发展现状与形势“十三五”以来,交通运输领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交通运输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要求和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实用性强的科技成果。特大桥梁、长大隧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居国际领先地位,支撑建成了洋山港四期、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京张高铁等一批国家重大交通工程。高速列车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样车成功试跑,智能船舶“大智号”“凯征号”成功交付使用,C919大型客机准备运营,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世界第一,最大直径盾构机顺利始发。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网络货运、共享单车、无人配送等新业态蓬勃发展。重点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善,科技人才队伍更加壮大,科技创新环境逐步优化,建立了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清单和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出台了深化科技改革、促进成果转化、加强科学普及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建设了一批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同时,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仍然存在短板弱项: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储备不足,关键核心零部件、基础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引领作用不足,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规模不大,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与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需求存在差距。“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交通运输进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需要更加注重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力,更好服务和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交通需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精准补齐短板,要加强综合交通运输理论研究及国家重大战略通道建设、综合运输智能协同管控等关键技术研发,提升交通运输系统韧性和安全保障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先进适用、智能可控交通装备,要强化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研究,突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与交通运输一体融合发展,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效,要以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为契机,围绕智能绿色交通全面发力,抢占交通运输科技制高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要实现“三个转变”,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动中央科技改革政策在交通运输行业深入实施,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形成支撑交通运输全面创新的政策体系。二、发展思路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重大科技研发应用和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快推动交通运输发展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交通强国。(二)基本原则。自立自强。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改革。把激发创新活力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政策着力点,推动中央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举措在交通运输领域先行先试,营造广聚英才、人尽其才的良好创新环境。开放协同。推动政产学研用联动,强化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和城市交通协同发展,促进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协同创新。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我国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水平。应用牵引。聚焦国家战略、经济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以应用为主的特性,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与交通运输融合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交通运输技术研发应用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创新环境明显优化,初步构建适应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创新驱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取得新突破。交通运输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显著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北斗导航系统、工业互联网、5G、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与交通运输加速融合,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广泛涌现。其中,在基础设施上,掌握30公里以上长大隧道建造技术,长寿命路面设计施工能力、特大桥梁和长大隧道自动化监测检测能力明显提升;在交通装备上,具备交付运营时速400公里高速轮轨、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等轨道交通移动装备的技术能力,掌握500米饱和潜水装备制造、施工作业技术能力,具备10万吨深水救助打捞技术保障能力;在运输服务上,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机场智能运行管控等技术在部分场景得到示范应用。——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初步建成覆盖全国主要节点和关键工程的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在新能源、人工智能、公共安全等领域布局30家以上行业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交通运输技术创新中心,依托重大工程建设布局交通运输工程研究中心。新增3家以上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5家以上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30家以上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高层次科技人才不断涌现,形成梯队化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创新环境明显优化。中央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有关举措在交通运输领域得到深化落实,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资本多方协同的交通运输科技投入体系更加完善,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市场化的交通运输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基本建成,发现、培养、评价、激励科技创新人才的政策环境更加优化,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各类创新主体和人才活力进一步激发。三、重点研发任务(一)基础设施。围绕推进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完善、立体互联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开展综合交通运输理论方法与技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维养及改造、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综合交通运输理论方法与技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理论体系,开展交通与国土空间规划融合协同、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设计及协同运行、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协调运营与服务、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优化配置、综合运输通道多方式共线与断面优化等理论与技术研究。打造韧性交通系统,研究综合交通运输系统韧性和承载力提升理论方法与技术。突破城市内外多模式交通衔接规划与建设运营技术。推动枢纽集群资源优化与效能提升、邮政寄递网核心枢纽优化等技术研发及应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开展沿江沿海沿边通道、跨流域航道网、深远海离岸工程、大型邮政航空陆运枢纽和仓储配送中心、高升程大吨位升船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究。推动高原特长隧道、多年冻土筑路技术等研发和推广应用。开展悬浮隧道设计理论及跨海峡通道建设技术前期研究,加强高性能工程材料、新型结构体系等研发应用。开展设计时速12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系统前期研究。基础设施维养及改造技术。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建设,开展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性能演化规律等基础理论研究。攻克基础设施服役状态智能感知、实时监测评估、结构无损检测、服役性能提升与延寿等技术,着力突破工程耐久性提升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基础设施预防性养护、快速维养修复及扩容改造等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精细化、快速化、智能化维养水平。专栏1: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建设工程建立基础设施长期服役性能观测研究能力体系,依托道路、桥梁、隧道、港口、航道、通航建筑物及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布设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通过长周期科学观测和大数据分析,构建具有我国气候、环境、水文、地质特点的基础设施性能评估与设计基础理论体系,研发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服役性能智能传感监测设备,为工程结构安全、设计等技术标准完善、养护科学决策等提供基础数据和研发支撑。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关键技术。研发交通基础设施状态信息传输与组网、交通专用公共数字地图、高效安全云/边协同控制等技术,构建高精度交通公共地理信息平台。研发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软件,突破软件体系架构、逻辑功能架构、统一编码等技术。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设计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提升基础设施性能参数可溯源和可监控性。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赋能交通运输发展,推动港站(区)智能调度、设备远程操控、自动运行等技术研究应用;支持机场智能运行监控、自助智能服务、智慧能源管理等技术研发应用取得突破;研制邮政网点普遍服务智能设备,构建新一代邮政数字地图,推动仓储库存数字化管理、车辆货物自动匹配、园区装备智能调度等技术研究应用。专栏2: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工程研发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表征基础理论与方法,构建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标准体系。攻克新一代基础设施精细化感知、数字孪生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发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装备、产品和监管与服务系统。依托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数字化。加快形成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改造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标准和设计软件。(二)交通装备。围绕提升交通装备安全智能绿色技术及标准化水平,实现主要交通装备国际引领,创建自主式交通系统技术体系,重点突破智能绿色载运装备、专用作业保障装备、新型载运工具等领域关键技术。智能绿色载运装备技术。推动载运装备结构轻量化、动力清洁化和架构谱系化等共性本构技术研发。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研发,突破燃料电池、高效驱动电机、车路协同无线通信、车辆主动防护及自动预警等技术,研发测试评估与试验验证等工具和平台,实现自动驾驶车辆有条件应用运营。推动内河、沿海、远洋和极地船舶的船型谱系化研发,突破大推力全回转推进器、双燃料发动机等关键技术,突破智能绿色船舶总体设计、智能感知、通信联网、自主决策、远程控制、孪生验证及测试等理论和技术,推动大型邮轮和游艇设计建造、专业检验、运营维护和供应链关键技术研究。推动时速400公里级高速列车、时速600公里级以上磁悬浮列车、无人驾驶地铁列车、标准化地铁列车等轨道交通装备持续研发应用。推动大型飞机设计和新构型研发,研制无人智能飞行器、高原型大载重无人机、新能源驱动航空器等装备。发展适应多式联运的交通装备。专用作业保障装备技术。开展专用作业装备研究,研发智慧工地、深海工程作业、自动化港作机械等装备,强化桥隧工程、整跨吊运安装设备等工程机械装备研发应用,推动多功能高性能智能检测养护机器人研发应用。开展专用保障装备研发,推动自然灾害交通快速抢通保通装备、交通事故救援机器人、深远海航行安全保障和应急搜救装备、救助航空器、适应特种环境的油品及危化品回收装备等研发应用。专栏3:交通运输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程聚焦载运工具、工程装备、生产作业装备、应急保障装备等交通装备的瓶颈问题,攻克高性能轴承、齿轮、高性能传感器、数控系统、伺服电机等关键核心零部件、专业工程软件系统及高性能合金和复合材料技术,推动交通装备动力传动系统、大推力/大功率发动机等研发,强化海上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VDES)、岸基雷达、惯导仪等国产化研发应用,加强装备系统集成研发与应用,逐步实现交通装备瓶颈突破和国际引领。创建自主式交通系统技术体系,研究系统数字化、全息感知、互操作、交通计算、自主运行等共性技术,形成支撑道路自动驾驶、智能轨道交通、自主水运和自主飞行等未来交通形态的核心技术与系统装备,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开展攻关与示范应用,提升相关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和水平。新型载运工具技术研究。推进多栖化载运装备研发和应用示范。开展超高速商用飞机、超高速列车等新型载运工具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择机规划建设中试试验线。(三)运输服务。围绕提高运输组织效率与服务品质,降低运输成本,开展高品质智能客运、经济高效智慧物流、便捷城市交通运行服务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高品质智能客运关键技术。提升客运智能化水平,攻克出行行为智能感知和预测、客票云端处理、交通流智能监控与评估等技术。推动旅客联程联运发展,突破智能协同调度、跨运输方式联网售票、多模式交通供需耦合及协同服务等技术。发展适应多样化、超高速和多栖化交通导向的运输组织与服务技术。研究客运滚装港口智能运营管理、客轮与客滚船自主适航等技术。强化飞行智能管控、航空器自主适航审定技术研发,推动空地泛在互联、智能融合应用、广域协同共享与安全可靠服务等技术发展。经济高效智慧物流关键技术。推动物流智能化发展,突破智能仓储和输送、智能分拣和装卸、智能安检、智能载运单元、农村交邮智能融合等关键技术,推广应用自动化立体仓库、引导运输车等装备设施。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开展跨运输方式智能协同和快速换装转运、物流枢纽协同优化与集成控制、邮政寄递网络扩容升级等技术研究。研发应用冷链保温箱、智能生鲜自提柜、冷藏车、冷链温控系统等冷链物流技术与装备。发展高铁快运、无人机(车)物流递送等新业态新模式,开展城市地下智慧物流配送系统前期研究。便捷城市交通运行服务技术。推动智慧交通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研究交通拥堵综合治理理论方法,突破数据驱动的交通运行精准感知、在线仿真决策、需求响应调度与智慧出行服务等技术,攻克轨道交通网大规模客流风险主动防控与疏导、城市多模式交通协同运行管控及评价等技术,推进适应城市空间形态及出行特性的公共交通与个性化出行、共享出行和慢行系统融合发展。推动城市内外交通协同,加强城市内外交通监测、组织调度、出行服务信息融合,推动多制式轨道交通运营服务协同互通、区域交通控制与诱导一体化等技术研究。(四)智慧交通。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融合,加快北斗导航技术应用,开展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推动5G通信技术应用,实现重点运输通道全天候、全要素、全过程实时监测。突破道路交通运输组织、路网监测、仿真测试、运营管控等智能化、自主化技术。攻克船舶环境感知与智能航行、基于新一代移动通信的船岸通信等技术,开发基于区块链的全球航运服务网络平台和智慧航运综合服务平台。研发新一代轨道交通移动闭塞/车车通信及专用移动通信系统、智慧行车、智慧车站调度等技术。研发新一代空管系统,推进空中交通运行服务、流量管理和空域管理智能化,突破有人/无人驾驶航空器混合运行、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等技术。突破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邮政快递收寄、安检、投递、客服等技术,构建绿色与智能邮政科技产品的测评体系。专栏4: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工程自动驾驶先导应用,围绕道路运输、城市出行与物流、园区客货运输、港区运输和集疏运、特定场景作业等,构建一批试点应用场景,推动智能汽车技术、智慧道路技术和车路协同技术融合发展,提升自动驾驶车辆运行与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探索形成自动驾驶技术规模化应用方案。智能航运先导应用,围绕内河(运河)、沿海、港区、船闸、特定水域等场景,实施一批具有试点效果、可推广应用的智能航运先导应用试点工程,探索智能航运技术成果业务化应用路径,积累构建智能航运新业态的经验,形成一批构建智能航运系统的方案、标准和规章,加快引领智能航运发展。智慧工地先导应用,通过技术集成应用和关键技术研发,探索智慧工地解决方案,从环境智能感知、质量安全智能控制、数据自动采集及大数据分析、少人或无人化施工技术与装备、工地智能化管控五大方面,推动机场、道路、隧道、航道、桥梁、高速铁路等智慧工地的典型应用试点。智慧邮政先导应用,推动数字邮政顶层设计、数字化基础设施升级和邮政普遍服务升级换代,推进智能视频、智能安检、智能语音和通用寄递编码,邮政快递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的研发及试点应用。北斗导航系统应用技术。研发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系统的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关键技术和装备,突破面向多应用场景的高精度定位导航技术,完善北斗应用相关标准规范,构建交通运输领域北斗应用的检测认证体系。推动北斗在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智能铁路、智慧民航、智慧邮政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快北斗在交通基础设施勘察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和运输服务领域的推广,构建北斗交通产业链。专栏5:北斗导航系统智能化应用工程开展精准感知技术研究,开展陆海空天复杂交通环境下连续、无缝、全天候、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研究。研究船舶、海冰、污染物等要素特征自动化提取及动态跟踪技术,形成交通运输行业泛在、无缝、高精度感知能力。加快突破受遮挡的交通通道及隧道内环境的泛在感知技术。开展融合通信技术研究,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与Inmarsat /VSAT/VDES 等系统融合,实现地面网络与卫星网络(国际海事、高通量、窄带、应急等)资源的互联互通,为铁路客货运输、高速公路运行、船舶实时动态、跨境陆海运输、重大活动保障、交通灾难应急、民航航班飞行追踪等提供安全、可靠、互备的通信链路。推进北斗在电子支付等领域的创新应用,研究支持北斗自由流收费的路侧系统、车载系统和云服务系统;研究北斗停车智能收费、智能充电以及停车位资源智能管理与统计分析技术。推进北斗在运输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研究基于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的卫星定位车载终端及具备综合性能的船载终端,以及在应急救援救生设备上的报警示位终端和船载岸基监控平台技术。研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与保障大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北斗为主”导航定位及多维度分析数据综合可视化展现;研究北斗导航、空天遥感等技术在港口自动化、智慧服务区的技术应用;深化北斗全球航运示范应用。(五)安全交通。围绕提升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从交通运输本质安全、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三方面,开展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部署。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监测与应急技术。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开展复杂环境基础设施安全性能劣化机理、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灾变理论、复合链式灾害机理等研究。提升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风险评估能力和安全防护能力,突破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山地灾害影响、无人区公路灾害监测、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全要素水上区域大交管、城市道路塌陷隐患探测与预警等技术。交通安全生产保障与协同管控技术。提高交通网数字化安全监管水平,开展交通网运行状态动态监测预警、风险智能评估、高效智能管控等技术研究。提升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开展危险货物综合运输全过程安全风险防控、储运安全状态智能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强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智能高效安全保障技术研发,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重大风险监测、评估与防控技术研发应用,加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安全运行风险监测与智能管控技术研发,推动港口安全生产检测监测预警、风险智能辨识与管控等技术研发,攻克基于船岸协同的内河航运安全管控与应急搜救技术,推动深远海航行安全保障技术研究。提高关键岗位适岗状态监测预警智能化水平,突破岗前适岗性身心健康快速检测及评价、出岗状态快速智能评估、在岗状态多维多模态感知/在线智能监测/动态风险识别及人机交互主动干预、突发非适岗状态下辅助避险驾驶及主动求救等技术与装备。交通应急与服务保障技术。提升综合交通应急与服务保障能力,开展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决策支持、现场态势感知、应急演练等技术设备研发,重点突破综合交通资源协同组织与应急响应、无人智慧救援等关键技术。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开展应急设施网络优化布局方法和应急物资运输指挥调度等技术研发。提升应急处置装备保障水平,研制面向长大隧道、枢纽船闸等特殊交通基础设施的应急处置装备,研发面向长大区间的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抢险装备,攻克大深度饱和潜水应用、大吨位深水抢险打捞、海上遇险目标立体搜寻与高清晰观测、水上危化品运输事故应急处置、大型客滚船事故险情处置等水上应急关键技术装备。提升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防控能力,研究综合交通网络旅客精准溯源及甄别、大客流非接触式快速安全检测及健康检疫筛查、客运车辆快速安检、载运工具快速消毒、载运工具生物安全防控、生物隔离集装箱等技术及装备。专栏6:水上交通安全应急保障技术攻坚工程大深度饱和潜水成套技术研发应用。研发大吨位深水打捞环境作业模拟平台、500米饱和潜水施工作业技术、潜水员加减压和巡潜优化技术、500米饱和潜水设备关键技术、适用于内陆深水水域快速部署的小型化、轻量化200米饱和潜水系统、利用遥控无人潜水器(ROV)搭载水下工具进行深水沉船切割、除泥、卸货、穿引千斤、开洞抽油、深水精密定位监测等专用技术、深水作业潜水员或ROV与水面专用作业船舶装备协同技术。“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突破多维立体全域感知、异网互连广域通信、协同智能快速处置等技术,基于全要素感知、海洋监测与安全保障专用通信网络、海上安全风险智能辨识与处置等技术集成创新,开展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的水运数据协同应用和大数据平台、危化品港航全过程监测预警和安全应急管理、重大水域海事维权执法、深远海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置、北斗全球船舶运行监控与大数据智能管控和北斗系统在航海保障系统应用试点。(六)绿色交通。聚焦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交通发展要求,突破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创新应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交通污染综合防治等领域关键技术,加快低(零)碳技术攻坚。探索多元化的项目组织管理模式,综合运用定向委托、公开竞争、揭榜挂帅、赛马争先等方式,充分释放创新潜能。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强化科研人员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弘扬创新文化和科学家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 新疆认定2023年度29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11月24日,新疆科技厅发布《关于认定2023年度29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的通知》,经过申报、评审、实地考察和公示等程序,经研究,决定认定新疆智能与绿色纺织重点实验室等29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建设期三年,到期通过验收后正式挂牌。根据《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新科规〔2021〕5号),重点实验室需拥有学术水平较高、学风严谨、开拓创新精神强的学术带头人2人以上;固定研究人员不少于20人;具有相对集中的实验用房,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具备良好的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等实验条件,核心科研仪器总值在1000万元以上。此外,重点实验室应保障科研仪器设备的高效运转,加大开放共享力度,在保证重点实验室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原则上50万元以上的科研仪器设备均应向社会开放共享。2023年度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认定名单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1 新疆智能与绿色纺织重点实验室新疆大学2 新疆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建养与智慧交通管控重点实验室新疆大学3 新疆草食动物新药研究与创制重点实验室新疆农业大学4 新疆极端环境生物生态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新疆农业大学5 新疆生物药械重点实验室新疆医科大学6 新疆创伤修复重建重点实验室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 新疆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 新疆医工创新研究与生物医药转化重点实验室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9 新疆煤系资源勘探与开采重点实验室新疆工程学院10 新疆煤矿灾害智能防控与应急重点实验室新疆工程学院11 新疆生物质资源清洁转化与高值利用重点实验室伊犁师范大学12 新疆薰衣草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伊犁师范大学13 新疆新型功能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喀什大学14 新疆低阶煤高值化绿色利用重点实验室昌吉学院15 新疆新能源与储能技术重点实验室新疆理工学院16 新疆和田特色中医药研究重点实验室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17 新疆功能晶体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18 新疆极端环境电子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19 新疆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育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 新疆农业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1 新疆病媒传染病重点实验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 新疆心脏血管稳态与再生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3 新疆中药医院制剂循证与转化重点实验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24 新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重点实验室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25 新疆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性能与安全重点实验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26 新疆超深油气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27 新疆多介质管道安全输送重点实验室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28 新疆交通装配式建造与养护重点实验室新疆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9 新疆高寒高海拔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新疆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水质监测无人船安全作业技术标准》标准讨论会成功召开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无人船船载水质监测系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水质监测无人船安全作业技术标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标准讨论会成功召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19年11月22日 /p p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09ca5e2a-a130-4feb-b56c-b0eddb892b8f.jpg" title=" image001.jpg" alt=" image00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参会代表合影 /p p   为了解决当前我国水环境监测领域无人船作业标准缺乏的现状,推动无人船这一新兴智能化平台在河湖管护领域的规范化应用,由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与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联合立项的《无人船船载水质监测系统》《水质监测无人船安全作业技术标准》第一次标准讨论会于2019年11月22日在杭州召开。 /p p   本次讨论会由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与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联合主办,青岛中质脱盐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大连海事大学无人驾驶船舶技术与系统协同创新研究院、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河海大学河长制研究与培训中心、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哈工大(威海)船海光电装备研究所、深圳市百纳生态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支持。 /p p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61px height: 49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70ae9ee9-a81b-4784-829f-f7352f3b5640.jpg" title=" image003.jpg" alt=" image003.jpg" width=" 661" height=" 493"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水利企业协会监事长陈庚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b1f1dca7-7722-4a3a-a4ed-067f6c97bbe2.jpg" title=" image005.jpg" alt=" image00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水环境工程技术与装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邓瑞德 /p p   中国水利企业协会监事长陈庚寅,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水环境工程技术与装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邓瑞德,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罗阳,大连海事大学无人船研究院院长王国峰,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金久才教授等领导专家,以及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燕山大学、天津大学、云洲智能、中国水环境集团、中船重工七一五所、百纳生态研究院、重庆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南方测绘、上海华测、楚航测控、深圳智慧海洋、耀星航标、智慧航海、成都益清源、青岛中质脱盐等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单位的专家、技术骨干共计20余人参会。 /p p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6aab2cb4-3f2f-4d00-bb5f-cc87bd3489a1.jpg" title=" image007.jpg" alt=" image00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大连海事大学无人船研究院王国峰院长 /p p   会议由大连海事大学无人船研究院王国峰院长主持。首先,由中国水利企业协会陈庚寅监事长发表讲话。 /p p   陈庚寅监事长对国家标准政策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指出,标准代表着规则、话语权与产业制高点,标准化的广度与深度直接关系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速度与力量。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大力提升标准化能力。本次讨论的两项标准是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与中国水利企业协会首次联合立项,协会将严把立项关、审查关。希望在座专家集思广益,做好标准制定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2384ee2e-117a-4e5d-a023-ebeabfc52548.jpg" title=" image009.jpg" alt=" image00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青岛中质脱盐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苑萍 /p p   随后,青岛中质脱盐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苑萍标准编制工作进行了汇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32a97bc2-f1ce-4e83-8be7-293bf4536032.jpg" title=" image011.jpg" alt=" image01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邦建设集团深圳百纳生态研究院总工张玉昌博士对大会进行汇报,主题为“无人船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p p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1edf1b90-ca5e-45f0-84e3-0c8ab61fd7fe.jpg" title=" image013.jpg" alt=" image01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所高级工程师陈学凯 /p p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所高级工程师陈学凯代表标准主编团队进行标准编制工作汇报。 /p p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69e4adf9-3e19-4525-b811-4490ac2fe42c.jpg" title=" image015.jpg" alt=" image01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所高级工程师曹峰 br/ /p p   标准讨论环节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所高级工程师曹峰主持。大会对《无人船船载水质监测系统》及《水质监测无人船安全作业技术标准》标准初稿进行了逐条讨论。各参会代表由水资源、水环境监管工作的具体需求出发,结合无人船巡查作业实际情况与对标准的技术参数、应用场景等相关内容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随后对标准的编写工作任务进行了安排,确定了标准编制工作的时间进度。 /p p   最后由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水环境工程技术与装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邓瑞德作总结。 /p p   邓瑞德理事长首先对到会专家表示感谢,并对参会人员,无人船属于新兴的检测方法与手段的搭载平台,必然有其不完善、不成熟的一面。希望编制人员在标准编制过程中不要追求面面俱到,以尽快解决标准缺失问题为先,尽快根据意见修改,加强交流合作,争取早日完成标准编写工作。 /p p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1395ec16-0bc9-4c59-afaa-0a8d893a3e48.jpg" title=" image017.jpg" alt=" image01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会议现场 /p p   标准制定工作联系人 /p p   青岛中质脱盐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p p   苑萍 /p p   18366223266 /p p   0532-80912156 /p p   lyndayuan@vip.163.com /p p br/ /p
  • 中国先进钛合金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成立(图)
    11月17日,先进钛合金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在北京中航工业航材院挂牌成立。   先进钛合金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评审会由中航工业科技与信息化部主持召开,由多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认真听取了航空重点实验室的设立申请报告,审查了相关支撑资料,并对航空重点实验室进行实地考察。专家组高度评价了钛合金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水平和技术实力,经过严格质询和深入讨论,专家组一致通过了钛合金科技重点实验室的设立申请。   据了解,作为钛合金航空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航材院钛合金研究室一直是国内航空钛合金领域的领导者,其部分成果的技术指标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钛合金航空重点实验室主要定位于开展创新性、探索性的前沿科学研究,以逐步扭转我国航空钛合金领域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的局面。“中航工业和基础院多年来一直在资金和项目上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钛合金航空重点实验室主任黄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重点实验室的成立也为我们带来了品牌效应,可以极大促进航材院航空钛合金材料研制和应用研究工作。”   钛合金是飞机和发动机的重要结构材料,因其优异的比强度及抗腐蚀等性能被大量作为航空器的承力构件,其应用程度也是衡量航空装备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惠松晓教授表示,近年来,我国在钛合金领域研发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多个关键项目的自主知识产权,为扩大钛合金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范围打下了坚实基础。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硼铁 硼含量的测定 碱量滴定法 等195项国家标准和1项国家标准修改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铸造用生铁》等195项国家标准和1项国家标准修改单,现予以公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4-05-28附件1、 国家标准序列国家标准编号国 家 标 准 名 称代替标准号实施日期1GB/T 718—2024铸造用生铁GB/T 718—20052024-12-012GB/T 1243—2024传动用短节距精密滚子链、套筒链、附件和链轮GB/T 1243—20062024-12-013GB/T 2035—2024塑料 术语GB/T 2035—20082024-12-014GB/T 2039—2024金属材料 单轴拉伸蠕变试验方法GB/T 2039—20122024-12-015GB/T 3653.1—2024硼铁 硼含量的测定 碱量滴定法 GB/T 3653.1—19882024-12-016GB/T 3654.10—2024铌铁 铝含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GB/T 3654.10—19832024-12-017GB/T 4340.1—2024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 试验方法GB/T 4340.1—2009GB/T 9790—2021[部]GB/T 9790—2021[代完]2024-12-018GB/T 5111—2024声学 轨道机车车辆发射噪声测量GB/T 5111—20112024-12-019GB/T 5578—2024固定式发电用汽轮机规范GB/T 5578—20072024-12-0110GB/T 6730.63—2024铁矿石 铝、钙、镁、锰、磷、硅和钛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GB/T 6730.63—20062024-12-0111GB/T 6730.89—2024铁矿石 钍含量的测定 偶氮胂Ⅲ分光光度法2024-12-0112GB/T 6829—2024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的一般安全要求GB/T 6829—20172024-12-0113GB/T 7716—2024聚合级丙烯GB/T 7716—20142024-12-0114GB/T 7939.2—2024液压传动连接 试验方法 第2部分:快换接头2024-05-2815GB/T 9536.1—2024电气和电子设备用机电开关 第1部分:总规范GB/T 9536—20122024-12-0116GB/T 10322.3—2024铁矿石 校核取样精密度的实验方法GB/T 10322.3—20002024-12-0117GB/T 10322.5—2024铁矿石 交货批水分含量的测定GB/T 10322.5—20162024-12-0118GB/T 10781.4—2024白酒质量要求 第4部分:酱香型白酒GB/T 26760—20112025-06-0119GB/T 12668.7202—2024调速电气传动系统 第7—202部分:电气传动系统的通用接口和使用规范 2型规范说明2024-12-0120GB/T 12674—2024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质量参数测量方法GB/T 12674—19902024-09-0121GB/T 13181—2024固体闪烁体性能测量方法GB/T 13181—20022024-12-0122GB/T 13305—2024不锈钢中α-相含量测定法GB/T 13305—20082024-12-0123GB/T 13880—2024道路车辆 牵引座 互换性GB/T 13880—20072024-12-0124GB/T 14048.9—2024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6-2部分:多功能电器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设备)(CPS)GB/T 14048.9—20082024-12-0125GB/T 15314—2024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 15314—19942024-12-0126GB/T 15692—2024制药机械 术语GB/T 15692—20082024-12-0127GB/T 15967—2024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测图规范GB/T 15967—20082024-09-0128GB/T 17105—2024铝硅系致密定形耐火制品分类GB/T 17105—20082024-12-0129GB/T 17699.1—2024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 第1部分:数据元目录GB/T 17699—20142024-09-0130GB/T 17699.2—2024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 第2部分:复合数据元目录GB/T 15635—20142024-09-0131GB/T 17699.3—2024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 第3部分:段目录GB/T 15634—20142024-09-0132GB/T 17969.8—2024信息技术 对象标识符登记机构操作规程 第8部分:通用唯一标识符(UUIDs)的生成及其在对象标识符中的使用GB/T 17969.8—20102024-05-2833GB/T 18297—2024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GB/T 18297—20012024-12-0134GB/T 18410—2024车辆识别代号条码标签GB/T 18410—20012024-12-0135GB/T 18449.1—2024金属材料 努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 试验方法GB/T 18449.1—2009GB/T 9790—2021[部]GB/T 9790—2021[代完]2024-12-0136GB/T 18488—2024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 GB/T 18488.1—2015GB/T 18488.2—20152024-05-2837GB/T 18802.12—2024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低压电源系统的电涌保护器 选择和使用导则GB/T 18802.12—20142024-09-0138GB/T 18802.331—2024低压电涌保护器元件 第331部分: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8802.331—20072024-09-0139GB/T 19055—2024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GB/T 19055—20032024-12-0140GB/T 19514—2024乘用车行李舱容积的测量方法GB/T 19514—20042024-09-0141GB/T 19633.1—2024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 第1部分: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的要求GB/T 19633.1—20152025-12-0142GB/T 19633.2—2024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 第2部分:成型、密封和装配过程的确认的要求GB/T 19633.2—20152025-12-0143GB/T 20085—2024植物保护机械 词汇GB/T 20085—20062024-12-0144GB/T 22581—2024混流式水泵水轮机基本技术条件GB/T 22581—20082024-12-0145GB/T 23236—2024数字航空摄影测量 空中三角测量规范GB/T 23236—20092024-12-0146GB/T 24189—2024高炉用铁矿石 用最终还原度指数表示的还原性的测定GB/T 24189—20092024-12-0147GB/T 24194—2024硅铁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GB/T 24194—20092024-12-0148GB/T 25503—2024城镇燃气燃烧器具销售和售后服务要求GB/T 25503—20102024-12-0149GB/T 26669—202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意识设计 术语GB/T 26669—20112024-12-0150GB/T 26764—2024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GB/T 26764—20112024-09-0151GB/T 27604—2024移动应急位置服务规则GB/T 27604—20112024-09-0152GB/T 28182—2024额定电压52 kV及以下带串联间隙避雷器GB/T 28182—20112024-12-0153GB/T 28843—2024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GB/T 28843—20122024-09-0154GB/T 29077—2024星箭界面飞行环境遥测数据处理要求GB/T 29077—20122024-09-0155GB/T 30102—2024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指南GB/T 30102—20132024-12-0156GB/T 30334—2024物流园区服务规范及评价指标GB/T 30334—20132024-09-0157GB/T 30757—2024碳含量7%~50%的碱性致密定形耐火制品分类GB/T 30757—20142024-12-0158GB/T 32127—2024电力需求响应监测与评价导则GB/T 32127—20152024-12-0159GB/T 32307—2024航天器磁性评估和控制方法GB/T 32307—20152024-12-0160GB/T 33348—2024高压直流输电用电压源换流器阀 电气试验GB/T 33348—20162024-12-0161GB/T 33475.2—2024信息技术 高效多媒体编码 第2部分:视频GB/T 33475.2—20162024-12-0162GB/T 33475.4—2024信息技术 高效多媒体编码 第4部分:符合性测试2024-12-0163GB/T 33475.5—2024信息技术 高效多媒体编码 第5部分:参考软件2024-12-0164GB/T 33475.6—2024信息技术 高效多媒体编码 第6部分:智能媒体传输2024-12-0165GB/T 33475.7—2024信息技术 高效多媒体编码 第7部分:图片文件格式2024-12-0166GB/T 34877.4—2024工业风机 标准实验室条件下风机声功率级的测定 第4部分:声强法2024-12-0167GB/T 35717—2024水轮机、蓄能泵和水泵水轮机流量的测量 超声传播时间法GB/Z 35717—20172024-12-0168GB/T 36547—2024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GB/T 36547—20182024-12-0169GB/T 41666.7—2024地下无压排水管网非开挖修复用塑料管道系统 第7部分:螺旋缠绕内衬法2024-12-0170GB/T 41780.2—2024物联网 边缘计算 第2部分:数据管理要求2024-12-0171GB/T 43941.2—2024星地数据传输中高速调制解调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第2部分:解调器2024-12-0172GB/T 43982.1—2024地下供水管网非开挖修复用塑料管道系统 第1部分:总则2024-12-0173GB/T 43983—2024足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2024-05-2874GB/T 43984—2024乒乓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2024-05-2875GB/T 43985—2024羽毛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2024-05-2876GB/T 43986—2024篮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2024-05-2877GB/T 43987—2024软式棒垒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2024-05-2878GB/T 43988—2024滑板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2024-05-2879GB/T 43989—2024健美操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2024-05-2880GB/T 43990—2024滑雪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2024-05-2881GB/T 43995—2024数字航天摄影测量 空中三角测量规范2024-09-0182GB/T 44025—2024再制造 等离子喷涂技术规范2024-12-0183GB/T 44026—2024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技术规范2024-12-0184GB/T 44027.1—2024炭材料测定方法 第1部分:首次放电比容量、首次库仑效率、不同倍率放电容量保持率的测定2024-12-0185GB/T 44027.2—2024炭材料测定方法 第2部分:膨胀率的测定2024-12-0186GB/T 44028—2024铁矿废石利用率计算方法2024-12-0187GB/T 44029—2024低阶粉煤外热式连续干馏技术规范2024-12-0188GB/T 44030—2024金属材料 高温压缩试验方法2024-12-0189GB/T 44031—2024锰矿石 化学分析方法 通则2024-12-0190GB/T 44032—2024铁矿石与含铁物料的鉴别方法2024-12-0191GB/T 44033—2024铁矿尾矿利用率计算方法2024-12-0192GB/T 44034—2024铁矿石 矿浆的取样方法2024-12-0193GB/T 44035—2024影像材料 彩色照片 户外影像稳定性的评价方法2024-12-0194GB/T 44036—2024中药饮片自动调剂系统技术规范2024-12-0195GB/T 44037—2024焦炭溶损率及溶损后强度试验方法2024-12-0196GB/T 44038—2024车辆倒车提示音要求及试验方法2025-01-0197GB/T 44039.1—2024道路车辆 牵引杆连接器和牵引杆挂环 第1部分:普通货物中置轴挂车强度试验2024-09-0198GB/T 44039.2—2024道路车辆 牵引杆连接器和牵引杆挂环 第2部分:特殊车辆强度试验2024-09-0199GB/T 44040—2024重型汽车多工况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2025-01-01100GB/T 44041—2024道路车辆 40毫米牵引杆挂环 互换性2024-12-01101GB/T 44042—2024船舶水下辐射噪声测量方法2024-09-01102GB/T 44043—2024乘用车 自由转向特性 转向释放开环试验方法2024-12-01103GB/T 44044—2024道路车辆 3.5t以下挂车 支撑轮和升降装置要求2024-09-01104GB/T 44045—2024石油、石化和天然气工业用转子泵2024-12-01105GB/T 44046—2024无损检测 金属磁记忆 焊接接头检测2024-05-28106GB/T 44049—2024工程机械 运行能耗基础数据测试与计算方法2024-09-01107GB/T 44050.1—2024液压传动 油液噪声特性测定 第1部分:通则 2024-05-28108GB/T 44050.2—2024液压传动 油液噪声特性测定 第2部分:管道中油液声速的测量2024-05-28109GB/T 44051—2024焊缝无损检测 薄壁钢构件相控阵超声检测 验收等级2024-05-28110GB/T 44052—2024液压传动 过滤器 性能特性的标识2024-05-28111GB/T 44053—2024液压传动 净油机水分离性能的试验方法2024-05-28112GB/T 44054—2024物流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2024-12-01113GB/T 44055—2024回转窑回收次氧化锌工艺技术要求2024-12-01114GB/T 44056—2024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技术指南2024-12-01115GB/T 44057—2024回转窑回收次氧化锌装备运行效果评价技术要求2024-12-01116GB/T 44058—2024铁氧体磁心的标记2024-12-01117GB/T 44060—2024地貌类型分类与编码规则2024-05-28118GB/T 44061—2024智慧城市 城市运行指标体系 智能基础设施2024-12-01119GB/T 44062—2024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自动化设备安全评估 2024-12-01120GB/T 44063—2024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离散制造企业数据空间集成模型2024-12-01121GB/T 44065—2024百叶箱2024-12-01122GB/T 44066—2024自动气象站2024-12-01123GB/T 44067.1—2024工业互联网平台 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第1部分:总则2024-12-01124GB/T 44067.2—2024工业互联网平台 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第2部分:工业PaaS平台2024-12-01125GB/T 44067.3—2024工业互联网平台 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第3部分:工业DaaS平台2024-12-01126GB/T 44068—2024LTE移动通信终端支持北斗定位的技术要求2024-09-01127GB/T 44069.4—2024铁氧体磁心 尺寸和表面缺陷极限导则 第4部分:RM型磁心GB/T 9634.2—20022024-12-01128GB/T 44073—2024微波暗室场地确认方法2024-12-01129GB/T 44075—2024纳米技术 表面增强拉曼固相基片均匀性测量 拉曼成像分析法2024-12-01130GB/T 44076—2024纳米技术 碳纳米管电学特性测试方法2024-12-01131GB/T 44077.41—2024透明显示器件 第41部分:测试方法 光学性能2024-09-01132GB/T 44078—2024光电系统中光学中心间距的测定 低相干干涉测量法2024-12-01133GB/T 44079—2024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运行规程2024-05-28134GB/T 44080—2024核电厂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管理规范2024-05-28135GB/T 44081—2024光伏组件用旁路二极管热失控测试2024-12-01136GB/T 44082—2024道路车辆 汽车列车多车辆间连接装置 强度要求2024-09-01137GB/T 44083.2—2024道路车辆 儿童约束系统以及与车辆固定系统配装的使用性评价方法和规则 第2部分:用车辆安全带固定儿童约束系统2024-12-01138GB/T 44083.3—2024道路车辆 儿童约束系统以及与车辆固定系统配装的使用性评价方法和规则 第3部分:儿童约束系统中儿童乘员的搭乘及日常维护2024-12-01139GB/T 44083.4—2024道路车辆 儿童约束系统以及与车辆固定系统配装的使用性评价方法和规则 第4部分:增高椅和增高垫2024-12-01140GB/T 44084—2024重型商用车转向中心区摇摆试验和过渡试验方法2024-09-01141GB/T 44085.1—2024基于北斗区域短报文通信的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服务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体要求2024-05-28142GB/T 44085.2—2024基于北斗区域短报文通信的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服务技术规范 第2部分:船舶地球站2024-05-28143GB/T 44086.1—2024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通信用户终端信息接口 第1部分:用户管理模块接口2024-05-28144GB/T 44086.2—2024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通信用户终端信息接口 第2部分:通用数据接口2024-05-28145GB/T 44087—2024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通信用户终端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2024-05-28146GB/T 44088—202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型模块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2024-05-28147GB/T 44089—2024信息技术 全双工语音交互系统通用技术要求2024-05-28148GB/T 44090—2024登山健身步道配置要求2024-09-01149GB/T 44091—2024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标识要求2024-12-01150GB/T 44092—2024体育公园配置要求2024-09-01151GB/T 44093—2024排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2024-05-28152GB/T 44094—2024滑冰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2024-05-28153GB/T 44095—2024排舞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2024-05-28154GB/T 44096—2024田径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2024-05-28155GB/T 44097—2024体操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2024-05-28156GB/T 44098—2024游泳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2024-05-28157GB/T 44099—2024学生基本运动能力测评规范2024-05-28158GB/T 44100—2024五体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2024-05-28159GB/T 44101—2024中国式摔跤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2024-05-28160GB/T 44102—2024跳绳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2024-05-28161GB/T 44103—2024轮滑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2024-05-28162GB/T 44104—2024武术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2024-05-28163GB/T 44105—2024网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2024-05-28164GB/T 44106—2024蹦床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2024-05-28165GB/T 44109—2024信息技术 大数据 数据治理实施指南2024-12-01166GB/T 44110—2024卫星导航定位探空系统 地面接收机2024-05-28167GB/T 44111—2024电化学储能电站检修试验规程2024-12-01168GB/T 44112—2024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运行控制规范2024-12-01169GB/T 44113—2024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并网管理规范2024-12-01170GB/T 44114—2024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低压配电网运行控制规范2024-12-01171GB/T 44115.2—2024信息技术 虚拟现实内容表达 第2部分:视频2024-12-01172GB/T 44117—2024电化学储能电站模型参数测试规程2024-12-01173GB/T 44120—2024智慧城市 公众信息终端服务指南2024-12-01174GB/T 44121—2024智能制造 标识解析系统要求2024-09-01175GB/T 44122—2024工业互联网平台 工业机理模型开发指南2024-12-01176GB/T 44123—2024汽车液压制动系统试验方法2024-09-01177GB/T 44124—2024道路车辆 道路负载测定2024-09-01178GB/T 44125.1—2024铁路应用 制动性能计算(停车、减速和静态制动)第1部分:平均计算法2024-12-01179GB/T 44125.2—2024铁路应用 制动性能计算(停车、减速和静态制动)第2部分:分步计算法2024-12-01180GB/T 44126.2—2024道路车辆 最大允许总质量3.5t以上车辆制动系统滚筒制动试验台台架试验方法 第2部分:气顶液和纯液压制动系统2024-09-01181GB/T 44128—2024道路车辆 重型商用列车气压制动系统制动开始压力 滚筒制动试验台测量方法2024-09-01182GB/T 44130.1—2024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 第1部分:总则2024-09-01183GB/T 44131—2024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2024-05-28184GB/T 44132—2024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通用要求2024-05-28185GB/T 44133—2024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技术导则2024-12-01186GB/T 44134—2024电力系统配置电化学储能电站规划导则2024-12-01187GB/Z 30966.71—2024风能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71部分:配置描述语言2024-12-01188GB/Z 43946—2024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标准化基础知识2024-05-28189GB/Z 43996.1—2024微细气泡技术 农业应用 第1部分:评价水培生菜生长促进作用的测试方法2024-12-01190GB/Z 44047—2024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 设计要求2024-12-01191GB/Z 44048—2024风能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功率性能测试的数值场标定方法2024-12-01192GB/Z 44064—2024植物生长LED人工光环境技术报告2024-12-01193GB/Z 44074—2024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及其成套设备 环境因素2024-12-01194GB/Z 44116—2024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关键部件耐久性试验方法2024-05-28195GB/Z 44118.1—2024电能质量技术管理 第1部分:总则2024-09-01二、国家标准修改单序列国家标准编号国 家 标 准 名 称代替标准号实施日期1GB/T 25978—2018道路车辆 标牌和标签 《第1号修改单》GB/T 25978—20102024-12-01备注:1.2024年第6号公告发布的《小艇 用操纵速度确定最大推进额定功率 第2部分:艇体长度在8m~24m之间的艇》标准号应当为:GB/T 18822.2—2024。
  • 钢研纳克等联合承办!第一届航空产业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国际论坛顺利召开
    11月18日,2022(第十二届)航空工业上海国际论坛暨(第一届)航空产业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国际论坛在上海圆满落幕。该论坛由钢研纳克、质量评审协会(PRI)等联合承办,上海市航空学会、陕西省航空学会、贵州省航空学会、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主办,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航空工业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航空工业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协办。上海市航空学会理事长史坚忠致辞钢研纳克公司副总经理张秀鑫参会并主持了“航空产业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国际论坛”,论坛以“促进航空工业发展,提升质量体系建设”为主题,就先进制造工艺应用,标准化体系建设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吸引了政府局方、主机研制单位、工装设备单位等国内外200余位专家和工程师参会,30余位行业嘉宾发言。钢研纳克公司副总经理张秀鑫主持会议中国民用航空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C919大型客机审查组组长揭裕文发言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质量适航部质量总监徐建强发言质量评审协会 (PRI)中国区总经理刘乐发言钢研纳克公司技术专家李冬玲博士和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CSTM副秘书长王蓬博士应邀做了《自主创新引领航空材料质量基础设施》和《落实“纲要”要求,践行航空团体标准建设》的专题报告。钢研纳克公司李冬玲博士发言CSTM副秘书长王蓬发言质量保障是我国航空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石,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先进的检测标准和方法应用于质量评价将有助于提高航空产品性能评估的科学性,当前重点任务之一是要大力推动产业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参会嘉宾钢研纳克一直致力于材料产业质量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承办本次航空国际论坛,钢研纳克可以和业内专家深入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推进航空产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 民航局与南山铝业签订建立民用航空材料检测实验中心合作协议
    2012年9月20日,民航局与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山铝业”)在京签订了建立民用航空材料检测实验中心合作协议。该协议旨在支持南山铝业在我国建立高标准、世界一流的民用航空材料检测实验中心,使之具备满足适航管理要求的民用航空材料检测实验能力,为确保民用航空安全、促进我国航空材料产业的科学健康发展服务。   协议提出了期待通过双方合作实现的目标,即南山铝业建立满足国际先进标准的民用航空材料检测实验中心,民用航空材料检测实验中心获得CAAC委任单位代表资格,民用航空材料检测实验中心为民用航空材料适航审定技术和管理研究提供服务。同时,协议也对双方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了细分。   据了解,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几经曲折,导致我国航空铝合金材料基础也相对比较薄弱。如今,航空材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航空装备发展的一个瓶颈,是决定飞机及其发动机性能、可靠性、寿命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我国航空材料的现状,民航局总工程师张红鹰表示,虽然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航空铝合金材料的水平相差较远,但随着我国大飞机项目的发展及航空材料、机载设备最终要靠自主研制战略目标的确立,国产航空铝合金材料出现了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在中国航空发展的征程上,航空材料必须立足国内,自主发展。   张红鹰认为,航空材料的安全可靠是保障民用航空产品安全的基础,检测实验则是判断材料是否符合标准规范的必要手段。满足适航管理规章要求的民用航空材料检测实验能力,必须达到国际认可水平,制定的材料标准规范必须跟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相一致,这样生产的航空材料才能够通过严格的适航检查,保证航空器的适航性和先进性。他说,南山铝业有计划也有实力建设一个满足国际先进标准的民用航空材料检测实验中心,局方愿意给予相关政策支持,确保实验中心顺利建成,并建立健全民用航空铝合金适航标准,开展民用航空铝合金检测分析和适航审定工作,为确保民用航空安全、促进我国航空材料产业的科学健康发展服务。   南山铝业作为国内一家知名民营企业,在民用铝合金的研发生产上已具规模。该公司近年来一直有进军航空铝合金产业、为我国大飞机战略目标提供优质材料的强烈意愿和实际行动,民用航空材料检测实验中心就是其发展计划的项目之一。据悉,南山铝业计划投资100多亿元,建设世界级航空工业高端装备制造的材料基地,其中包括航空预拉伸板生产线、高端材料挤压生产线、航空大型模锻件生产线、材料及技术研发中心、材料检测实验中心、航空硬铝合金熔铸和钛合金熔铸等项目。
  • 共359项!民航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计量技术规范汇总
    近日,中国民航局公布民航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计量技术规范目录。该目录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现行有效的民航领域国家标准36项(强制性国家标准1项,推荐性国家标准35项)、民航行业标准255项(含民航工程建设类行业标准61项)、民航计量技术规范68项。其中,中民航领域国家标准可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网站中查询。民航行业标准和民航计量技术规范可在民航局网站“信息公开”栏目中查询;民航领域行业标准(工程建设类除外)及民航计量技术规范还可在适航审定管理运行系统(AMOS)网站“信息公开”栏目中查询,相关文件的具体情况可咨询民航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民航工程建设类行业标准还可在民航专业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系统“标准规范”栏目中查询,相关文件的具体情况可咨询民航局机场司。民航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计量技术规范目录如下:
  • “2018年航空油品质量与飞行安全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8年4月13日,由美国PAC携手环球(香港)科技公司等共同举办的“2018年航空油品质量与飞行安全技术研讨会”之中国· 北京站,在北京港澳中心瑞士酒店如期举行。研讨会吸引了来自空军、海军,总后,首都机场等油料使用单位、有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研究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炼油企业、检验检疫和第三方检测用户群等近100人参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5bd6afd3-2245-4de5-875d-04cab1e38184.jpg" title=" 02.jpg" height=" 300"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研讨会现场 /strong /span /p p    strong 研讨会背景 /strong :在前不久召开的2018年全国民航航空安全工作会议之际,我国适航审定取得重大突破,与FAA签署双边《适航实施程序》,草签中欧双边航空安全协议,进一步明确安全飞行、安全生产目标,航油国标GB 6537也即将迎来新版发布。在此背景下,召开此次研讨会旨在与与中国民航、ASTM标准委员会、中石化、中石油、中航油等专家,共同探讨全球航油航化发展趋势,质量标准规范航、空油品质量对飞行安全的影响,以及当下航油质量控制的新挑战及解决方案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9b9cda57-6145-42b5-b36c-f27c58b37686.jpg" title=" 0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报告人:PAC亚太副总裁王正勇(Samuel Wong)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报告题目:全球航空航油发展趋势 /strong /span /p p   Samuel Wong首先介绍了此次系列研讨会的开展情况,“2018年航空油品质量与飞行安全技术研讨会”系列活动已先后进行了墨尔本站、新加坡站,此次北京站之后还将进行首尔站。接着,在介绍全球航空航油发展趋势时表示,飞行安全与综合经济效益是航空领域企业关注的重要指标。飞行安全方面,以历史典型的飞机迫降事件案例表明,在航天领域关于产品的质量标准并不缺乏,而全球统一的产品供应链管理规范却很缺乏。综合经济效益方面,航油及维护等占去了航空整体成本的30%-40%,因此,如何能有效节约航油成本也成为航空企业关注的焦点之一,相关有效途径包括环保排放及极地飞行等。而无论是航煤质量评价或是环保排放指标,都离不石油分析仪器,最后,结合PAC先进石油分析仪器及解决方案,介绍了航空航油的一系列检测指标及相关标准、法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ee83af39-f4ec-4228-bc10-1d879ab11456.jpg" title=" 0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报告人:民航航油航化适航审定中心柳华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报告题目:民用航空油料适航管理介绍 /strong /span /p p   适航即航性,民用航空器一种属性的专用词,柳华主要介绍了适航的概念、规章、法规体系、审定程序、航空汽油审定、替代燃料审定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b8efc17f-0a83-4077-817b-e838623da5d2.jpg" title=" 0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Supruyo ghosh 博士进行航空油品质量分析报告 /strong /span /p p   接下来的报告内容包括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赵丽萍老师介绍了“新国标GB 6537三号喷气燃料标准解析”, ASTM国际标准组织中国首席代表刘斐先生分享了“ASTM 标准体系架构及影响”、研讨会还包括“飞行安全与航空油品质量”、“航油标准发展对质量分析的影响”等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fe211b9c-00e4-452e-ad05-3438032255b1.jpg" title=" 03.jpg" height=" 300"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PAC石油检测设备展示一角 /strong /span /p p    strong 关于美国PAC /strong /p p   PAC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实验室和在线过程分析仪器制造商,产品主要应用于炼油、石化、生物燃料、环保、食品饮料、制药等行业。PAC拥有大量的研发资源, 为用户不断提供前沿技术的交钥匙工程的色谱分析仪,元素分析仪,物理性能分析仪和燃料组成分析仪等高科技产品及解决方案。PAC旗下包括历史悠久、技术领先的各种产品 线和品牌,如知名品牌:AC 分析控制, Advanced Sensors, Antek, Alcor, Cambridge ViscosityCVI, PetroSpec, PSPI, ISL and Walter Herzog。PAC隶属于儒博工业集团的能源系统及控制部。 /p
  • 北京是卓科技发布激光雷达监测无人机新品
    无人机自动分析识别检测系统方案一、方案背景低空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缩写 UAV )也称为无人航空器或遥控驾驶航空器,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控制,或由预编程序操纵的非载人飞行器。无人机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它体积小,重量轻,可随时运输和携带。它对起降的要求低,随时飞降。无人机一般在云下低空平稳飞行,弥补了卫星光学遥感和普通航空摄影经常受云层遮挡获取不到影像的缺陷。除了具有广阔的军事应用前景外,用无人机替代有人飞机执行高风险任务,也是当今国际航天领域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特别是在近几年国际局部战争中无人机被大量地使用。对无人机的监管存在盲区,无人机的大量使用更是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本来是为合法用途使用的无人机越来越多的被用于犯罪目的。公众已经日渐强烈的意识到了无人机可能造成的危害。无人机能窥探隐私/技术;无人机能影响民航 – 接近撞机;无人机可能会出现在敏感地区、关键位置和政府设施区域;无人机甚至能自动射击… … 最近两年,全国已发生多起无人机空中逼停飞机事件,成为民航飞行的“隐形杀shou”。2013年底,北京一家公司在没航拍资质、未申请空域的情况下航空测绘,造成多架次民航飞机避让延误。2017年浙江萧山机场、绵阳机场,此次成都机场都是由于不明无人机,导致了数百架飞机延误,数万人滞留,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损失是数以亿计的。二、无人机监测与反制现状2.1无人机控制链路介绍无人机如何控制呢?无人机使用无线链路进行远程控制和视频数据回传,超过90% 的无人机使用ISM频段 (2.4GHz) 操作,包括跳频, Wi-Fi等, 其中控制链路采用:常用的频率为 ISM 频段: 2.4 GHz, 5.8 GHz很少使用: 433 MHz, 比2.4GHz传播距离更远少量使用过时的遥控频段: 27 MHz, 35 MHz, 72 MHz (使用 PCM 或模拟编码),这类无人机逐步消失了。无人机根据价格水平有不同的控制方式,比如一些低成本的无人机采用蓝牙技术(ISM2.4GHz);大部分无人机采用Wi-Fi或跳频(ISM2.4GHz);也有部分高端无人机采用基于预设路径的卫星导航。 2.2无人机主要监控方式各国对无人机的监控主要的手段分为两种方式:行政监管、技术防范。2.2.1行政监管:日本为了加强无人机管理,实施了新的《航空法》,规定人口集中的地区一律禁止飞无人机,防止无人机引发事故或被用于犯罪,违者将处以50万日元的罚款;英国对无人机使用也作出规定,航空法第166条第三款规定,小型无人机操作员必须保持时时刻刻能看见无人机,对无人机能够完全掌控,在飞行时应与其它飞行器、人群、车辆以及建筑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发生碰撞事故。2.2.2技术防范从技术角度来说。目前,国外无人机反制技术大致有信号干扰、雷达探测、激光炮击落、综合型技术等几大类。(1)信号干扰:无人机工作时需要知道自己的精确位置,但无人机自身无法获得足够精确坐标数据,因此,无人机上通过安装GPS信号接收机,采用GPS卫星导航系统与惯性导航系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飞行控制。信号干扰技术是通过影响无人机的GPS信号接收机,使其只能依靠基于陀螺仪的惯性导航系统,而无法获得足够精确的自身坐标数据。美国DroneDefender电波枪打击技术美国俄亥俄州非盈利开发机构“巴特尔”(Batfeoe)最近推出了一种DroneDefender反无人机设备。DroneDefender设备前端上部安装了一根白色的杆状天线。这种设备采用非破坏性技术,是首款能移动、精准、快速阻止可疑无人机靠近的专用设备。用户只需将其指向空中的无人机,扣下扳机,就可以将目标“击落”。该设备只对实时遥控型无人机或依靠GPS导航的无人机有效(如常见的四轴飞行器和六轴飞行器),打击范围约400米;欧洲空客集团反无人机系统,空中客车防务及航天公司研发了一种反无人机系统,采用干扰技术对目标信号的频率进行干扰,而不会影响到周围其他频率的信号。该系统可远距离侦察在争议地区飞行的非法无人机并实施打击,同时又能尽可能地减少对其他物体的影响。该系统具备信号分析技术和干扰功能,并配有雷达、红外相机和定向仪,可以侦察到5至10公里范围内的无人机,还可对无人机的威胁性做出判断。基于庞大的信息库信息,该系统还可以对无人机的信号进行分析,一旦发现问题,系统就会通过干扰台切断无人机与其操作人员之间的联系,然后定向仪会追踪到无人机操作人员的具体位置,便于实施抓捕行动。(2)雷达探测:瑞典“长颈鹿”雷达系统,据美国H JS Jane’s国防、安全情报网站2015年9月1 6日报道,瑞典萨博公司在苏格兰的西弗瑞格(WestFreuqh)靶场演示验证了其“长颈鹿”捷变多波束(AMB)雷达系统对低空、低速小型目标的探测能力。此次试验名为“布里斯托15”,显示了该雷达对低空、低速小型目标强大的探测能力(ELSS),该雷达在执行全部空中监视任务的同时,能够执行反无人飞机系统(UAS)作战任务。在“布里斯托15”试验中,雷达散射截面精确到0.001平方米,增强了对低空、低速小型目标的探测能力,可自动识别低空、低速小型目标并对其进行跟踪,业余爱好者操作低速、小型四轴无人飞机系统。“长颈鹿”捷变多波束雷达系统属于地面和海洋的二维或三维G/H波段被动电子扫描阵列雷达家族系列,可在提供海岸监视能力的同时,对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地面目标、干扰机和弹道目标进行分类与跟踪;意大利“猎鹰盾”系统2015年9月15日,在英国伦敦举办的英国军警装备展DSEI上,意大利芬梅卡尼卡集团SeIex ES公司展示了其研发的“猎鹰盾”无人机系统。该系统能够定位、辨识和控制对公共安全或是私人构成威胁的远程微型或者小型无人机,即所谓的“流氓无人机”。该公司称,这种设备的市场价值可能达数亿英镑;“猎鹰盾”系统利用摄像机、雷达和先进的电子设备监控无人机接收和传输的信号,从而对其进行追踪并确定其类型。一旦锁定目标,“猎鹰盾”就会利用其专有技术控制无人机,甚至将其坠毁。与其他企业利用电子战击毁无人机的系统相比,“猎鹰盾”优势在于,在精准击落“流氓”无人机的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对周边建筑物等环境造成伤害。此外,发送无线电信号控制无人机时,还不会妨碍紧急救援服务甚至移动通讯等其他重要信号的传输;墨西哥JAMMER公司防卫系统墨西哥JAMMER公司开发了Tamce Bloqueador Direccional Anti-Drone防卫系统,用于家庭防空。系统的干扰功率为20瓦,可压制几百毫瓦的无人机。启动开关后,干扰器可以干扰2.4G和5.8G信号,这对于大部分消费级无人机来说,遥控信号和图传信号都会丢失,丢失了信号后无人机只能返航或者原地降落;美国Drone Shield公司监测系统美国无人机探测系统制造商Drone Shield研发出了利用雷达或麦克风来监测无人机的技术。它内置了Raspberry Pi、信号处理器、麦克风、分析软件、无人机声音特性的数据库,通过监听周围环境的声音,通过声音对比确定是否有无人机。当有无人机在附近时,通过邮件或者短信发出警报。从原理上来看,预警技术并不难,因此监控的准确性和低误报率就非常关键,在这方面,Drone Shield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据悉,美国当局已经利用这种系统来为监狱、体育赛事和政府大楼提供安保。(3)综合型技术:英国反无人机防御系统AUDS,2015年10月,英国广播公司、美国国土安全新闻网、俄罗斯卫星网等网站分别对英国完全集成的“反无人机防御系统(AUDS)”进行报道。该系统俗称电磁干扰射线枪,由英国的三家防务技术公司(Blighter Surveillance Systems,Chess Dynamics和Enterprise Control Systems公司)联合研发,可以探测、跟踪并摧毁小型和大型无人机。该系统可以全天24小时开机,全自动运行。首先使用雷达和光学仪器(即雷达探测系统)搜索无人机,当雷达或光学系统探测到目标后,动态定位和视频追踪系统进行跟踪,随后定向射频干扰系统开始工作,发射定向的大功率干扰射频,干扰无人机自控系统,切断无人机与后方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联接或无线电通讯,致使无人机无法自主飞行,导致坠毁、迫降或者返航。AUDS系统的售价约为100万美元,可以安装在车载平台上,部署到军事前线、偏远边境或城市地区执行反无人机任务。该系统由三个子系统和一套总控设备组成。三个子系统分别是雷达探测系统、动态定位和视频追踪系统、定向射频干扰装置。雷达探测系统由Blighter公司研制,据称可探测反射面积0.01平方米大小的目标,最远探测距离可达8公里,并通过选配不同的天线来实现俯仰角度和水平旋转角度的变化;动态定位和视频追踪系统由CHESS dynamic公司开发,由一个可以旋转的机械平台加上高分辨的摄像机和热成像相机组成,以实现视频追踪,可以选装光学干扰装置发出高密度光束;定向射频干扰装置由Enterprise Control Systems公司研发,它使用高增益四频段天线来对准目标发出电波,可以使在C2频道下工作的无线遥控装置失灵,无法接收到指令的无人机只能盘旋不动,直到电力耗尽坠毁。报道称,该系统于2015年5月首次公开亮相,并在欧洲(如英国、法国)和北美(如美国)野外与城市等不同地形环境中进行了测试;泰利斯公司组合装备泰利斯公司正在推出一种由雷达、声像探测器、定向仪、射频和视频定位器和激光扫描装置组成的组合设备。对非法无人机的压制任务由动能杀伤武器完成,也可以通过激光干扰、选择性干扰、GPS电子欺骗、电磁脉冲来完成,还可以用另外一架装备干扰设备的无人机进行拦截。泰利斯公司已经针对4旋翼无人机和其他小型无人机进行过反无人机的技术试验。(4)其他技术:无线电控制采用接收器追踪并确定无人机,使用足够强大的电子信号照射无人机,夺取其无线电控制权。操作过程中,一旦无人机不能接收信号,就会坠毁,通过借助阻截无人机使用的传输代码,进而控制无人机,令其返航。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 与信息技术公司CACI推出了SkyTracker系统,该系统可在敏感地带如机场周围构建电子边界线。CACI表示,该系统可利用无人机无线电线路来识别和定位在禁飞或受保护空域内飞行的无人机,还可定位无人机的操纵人员。CACI网站提到:“CACI系统可精确定位黑飞无人机,并可将同一空域内其它无人机与此区别出来。”CACI称,SkyTracker还可有效地阻止指定无人机;微波干扰,微波武器又叫射频武器,这种武器可利用高能量的电磁波辐射去攻击和毁伤目标。与激光武器相比,微波武器作用距离远,受气候影响小,火力控制方便。军事专家们预测,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发展,微波武器将会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俄罗斯联合仪表制造集团已制成超高频率微波炮,可用于帮助地对空导弹“山毛榉”攻击无人机及高精度武器电子设备。微波炮射程超过10公里,将其安装在特殊平台上可实现360度全方位防御。该款武器除了可搭配“山毛榉”地对空导弹用于防空外,还可检测俄军电子系统抗微波辐射能力;声波干扰,声波干扰技术就是利用声波使陀螺仪发生共振,输出错误信息,从而导致无人机坠落。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声音足够强(例如达到140分贝),声波可以击落40米外的无人机。韩国2015年8月公开了一种利用声波干扰陀螺仪击落无人机的技术。研究人员给无人机接上非常小的商用扬声器,扬声器距离陀螺仪4英寸(约10厘米)左右,然后通过笔记本电脑无线控制扬声器发声。当发出与陀螺仪匹配的噪声时,一架本来正常飞行的无人机会忽然从空中坠落。当然,在真实的攻击场景中是不可能把扬声器接到无人机上的,这种方法还不是真正有效的反无人机措施。目前存在的难点在于瞄准和跟踪,未来可能与跟踪雷达配合使用。三、系统实现 目前国内低慢小目标探测需求突现,其中蕴藏的巨大市场需求。本系统依托激光雷达技术,多无人机进行实时在线监测。该系统可以全天24小时开机,全自动运行。首先使用激光雷达和光学仪器(即雷达探测系统)搜索无人机,当雷达或光学系统探测到目标后,动态定位和视频追踪系统进行跟踪。 整套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激光雷达探测系统、旋转云台、动态定位和视频追踪系统、定向射频干扰系统。光电设备,先由激光雷达,最远探测距离可达20公里,最小分辨率可达0.01m2大小的目标,发现目标后,动态视频追踪系统根据目标距离自动调节光学摄像机和热成像相机焦距,依靠旋转云台进行动态定位及视频追踪,提高系统检测的准确性及无人机的移动趋势;定向射频干扰系统根据无人机运行轨迹及距离,定向发射射频干扰或捕捉网等手段,对无人机进行干扰及捕捉。系统可以安装在车载平台上,部署到军事前线、偏远边境或城市地区执行反无人机任务。四、优势比较到目前为止,大多数雷达都是所谓的脉冲雷达。例如,这适用于几乎所有用于空中交通管制的雷达。脉冲雷达以固定的间隔发射短而强大的脉冲,并且该脉冲的一些被物体反射。通过测量发送和接收反射信号之间的时间,可以计算到物体的距离。脉冲雷达系统擅长检测大面积天空内的物体,并确定与物体的距离。另一方面,它们不太适合确定物体的速度和方向。多普勒雷达系统传输恒定信号。利用多普勒效应,当发射它的物体远离观察者时,信号的波长增加,而当物体向观察者移动时,信号的波长减小。正是这种效应导致救护车警报器在驶过后发出不同的声音。物体移动得越快,效果越强。因此,多普勒雷达可以基于从物体反弹回来的信号波长的变化以非常高的精度确定物体的速度。还可以以非常高的精度确定物体的运动方向。多普勒雷达系统提供了有关被检测物体的更多信息。另一方面,教科书会说多普勒雷达在覆盖大片天空和确定物体距离方面不如脉冲雷达。无人机的飞行速度非常慢。这使得它们难以使用脉冲雷达进行检测,也不适用于多普勒雷达系统。因为即使整个无人机移动缓慢,转子也会快速移动,并在多普勒雷达中产生独特的信号。“除了它们的小尺寸以及它们可以飞得极低的事实之外,无人机还带来了其他一些挑战。无人机尤其具有极强的机动性。熟练的操作员可以利用它来将无人机隐藏在不相关的物体之间,如树木,建筑物,鸟类等。这需要雷达集成的光学系统。通过组合雷达和光学传感器,跟踪无人机同时避免误报,例如当一只鸟飞过时更加可行。光学传感器还有助于识别无人机。激光雷达,采用不可见光对空域进行360°全方位不间断探测,整个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测量精度更高:激光雷达在测距领域拥有突出优势,测量更加准确。2、全机型覆盖式监测:激光雷达通过发出的光路对空域进行不间断扫描,当无人机出现在空域后,根据反射光的区别进行监测。完全覆盖全部无人机机型,从根本上解决了依靠不同频段监测对应频段无人机的弊端,真正实现了全机型覆盖式监测。3、高可靠性:动态视频追踪系统根据目标距离不同自动调节光学摄像机和热成像相机焦距,依靠旋转云台进行动态定位及视频追踪,大大提高系统检测的准确性,降低系统误报记录,可靠性高。五、系统结构图 创新点:通过组合雷达和光学传感器,跟踪无人机同时避免误报,例如当一只鸟飞过时进行区分。光学传感器还有助于识别无人机。 激光雷达,采用不可见光对空域进行360° 全方位不间断探测,整个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1、测量精度更高:激光雷达在测距领域拥有突出优势,测量更加准确。 2、全机型覆盖式监测:激光雷达通过发出的光路对空域进行不间断扫描,当无人机出现在空域后,根据反射光的区别进行监测。完全覆盖全部无人机机型,从根本上解决了依靠不同频段监测对应频段无人机的弊端,真正实现了全机型覆盖式监测。 3、高可靠性:动态视频追踪系统根据目标距离不同自动调节光学摄像机和热成像相机焦距,依靠旋转云台进行动态定位及视频追踪,大大提高系统检测的准确性,降低系统误报记录,可靠性高。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