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

仪器信息网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专题为您整合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话题讨论。

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相关的资讯

  • 第二届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成立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成立第二届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的通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国科奖字〔2018〕40号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各有关单位、各有关专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经第五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批准,现成立第二届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主任委员: 徐延豪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第五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副主任委员:贺振福 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副组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委员:雷朝滋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戴国庆  科技部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司司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杨卫平  中国科学院监审局局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高中琪  中国工程院二局局长、院道德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何 杰  自然科学基金委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副主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王 羽  中央军委科技委综合局副局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祁国明  原中华医学会副会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陈传夫  武汉大学 教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right "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p
  • 新一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相继成立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近日,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相继公布了第五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第二届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至此新一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关键下设组织正式成立,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提名申报工作即将开始。下面新一届领导组织名单如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第五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名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现成立第五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主任委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王志刚 科技部部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副主任委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白春礼 中科院院长,中科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李晓红 工程院院长,工程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秘 书 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黄 卫 科技部副部长,工程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委 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徐延豪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程 红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林念修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杜占元 教育部副部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张克俭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余蔚平 财政部副部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张 希 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中科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王兆耀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赵晓哲 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工程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马永生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工程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马伟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教授,工程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包为民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中科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李家洋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中科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吴曼青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工程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邵 峰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胡海岩 北京理工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秦顺全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工程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袁亚湘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科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韩德民 北京同仁医院原院长,工程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詹启敏 北京大学副校长,工程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薛其坤 清华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科 技 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2018年9月26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第二届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名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经第五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批准,现成立第二届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主任委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徐延豪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第五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副主任委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贺振福 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副组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委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雷朝滋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戴国庆 科技部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司司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杨卫平 中国科学院监审局局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高中琪 中国工程院二局局长、院道德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何 杰 自然科学基金委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副主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王 羽 中央军委科技委综合局副局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祁国明 原中华医学会副会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陈传夫 武汉大学 教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p
  • 科技部调整第五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组成人员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b5a4a663-8070-4a5e-a4cd-373b2c7ded33.jpg" title=" 171857_201810300942411.jpg" alt=" 171857_201810300942411.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近日,科技部发布通知: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和工作需要,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王兆耀任第五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原副部长王力不再担任第五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 br/ /p
  • 科技部关于成立第五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通知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现成立第五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主任委员: 王志刚& nbsp 科技部部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副主任委员:白春礼& nbsp 中科院院长,中科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李晓红& nbsp 工程院院长,工程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秘 书 长: 黄& nbsp 卫& nbsp 科技部副部长,工程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委& nbsp & nbsp & nbsp 员: 徐延豪& nbsp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程& nbsp 红& nbsp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林念修& nbsp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杜占元& nbsp 教育部副部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张克俭& nbsp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余蔚平& nbsp 财政部副部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张& nbsp 希& nbsp 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中科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王& nbsp 力& nbsp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赵晓哲& nbsp 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工程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马永生& nbsp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工程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马伟明& nbsp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教授,工程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包为民& nbsp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中科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李家洋& nbsp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中科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吴曼青& nbsp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工程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邵& nbsp 峰& nbsp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胡海岩& nbsp 北京理工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秦顺全& nbsp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工程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袁亚湘& nbsp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科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韩德民& nbsp 北京同仁医院原院长,工程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詹启敏& nbsp 北京大学副校长,工程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薛其坤& nbsp 清华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 /p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共享大型仪器给双重奖励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7年7月7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2016-2017年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评估与奖励工作的通知,将会对上海市行政区域内愿意提供大型仪器共享服务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外资在沪研发中心等单位和仪器操作管理员提供单位奖励和个人奖励。  br/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落实《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提高大型科学仪器设施使用效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依据《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评估与奖励办法》(沪府办发〔2013〕15号)和《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评估与奖励办法实施细则》(沪科〔2014〕408号),市科委组织开展2016-2017年本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评估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br/    strong 一、评估对象 /strong br/   评估对象为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外资在沪研发中心等加盟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管理单位(以下统称管理单位)。 br/    strong 二、评估内容及周期 /strong br/   对管理单位于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期间开展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的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服务业绩、共享服务管理、服务队伍与能力、信息公开等内容。 br/   “共享服务”指管理单位将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向社会开放,由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的行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包括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研制开发等科技创新活动,不包括法定认证、执法检查、商业验货、商业摄制、医疗服务、电信计费、大批量验货等。   br/    strong 三、评估结果 /strong br/   评估结果为合格以上的管理单位,可获得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奖励。共享服务奖励分为管理单位共享服务和先进个人奖励。 br/   先进个人的推荐范围:参与共享服务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操作人员(技术类)和管理人员(管理类)。 br/    strong 四、受理时间和联系方式 /strong br/   1.2017年8月15日前,管理单位登录“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网站完成本单位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所开展服务信息备案工作。 br/   2.《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评估与奖励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书》,具体见附件1)网上填报提交起始日期为2017年8月20日,截止日期为2017年8月31日。 br/   3.书面申报材料(《申报书》)需在线打印一式两份,采用A4纸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br/   4.书面材料集中受理时间为2017年9月1日至9月15日,每个工作日的9:30—17:00;受理地点: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上海市钦州路100号2号楼4楼& nbsp 邮编:200235)。 /p p   咨询电话:800-820-5114,400-820-5114(手机) br/ br/   附件:1.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评估与奖励申报书 br/    br/     & nbsp 2.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先进个人申报表(技术类) br/    br/     & nbsp 3.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先进个人申报表(管理类) br/    br/   ( a href=" http://images.stcsm.gov.cn/CMSstcsm/201707/201707070407040.doc" target=" _self" title=" " 点此下载附件 /a ) br/ /p
  •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束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五个奖种的评审委员会会议已于7月底结束,评审结果将提交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通用项目)可在科技部网站信息公开目录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网站上查询。   本年度评审工作进一步体现国家政策导向,继续加大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力度,进一步严格专业把关,进一步把廉政建设、预防监督体系的各项举措与公平公正评审紧密结合。从评审结果看,60%以上的获奖人或获奖单位是国家重大科学规划的实施者,体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实施已逐步显现出重大成效,也体现了我国区域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企业能力的持续增强。
  • 206项!2022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公示
    2022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公示根据《山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山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2022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经形式审查、形式审查结果公示、学科(专业)组评审、评审委员会评审、评审委员会“小同行”评审、评审委员会审议,共有206个项目(企业)通过评审委员会评审,其中一等奖19项(含科技合作奖2项)、二等奖85项(含科技合作奖3项)、三等奖92项,企业技术创新奖10项。现将评审结果向社会公示,公示期30天(2022年10月11日-2022年11月9日)。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省科学技术奖候选人、候选单位及其项目持有异议的,须在公示期内以实名方式提出,并提交书面异议材料及必要证明,逾期不予受理。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须写明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和详细地址,由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本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提出异议的,须在书面材料上写明本人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和详细地址,并亲笔签名;以匿名方式提出异议的不予受理。联系单位:山西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评价与监督处通讯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滨河西路南段129号A座省科技厅1123办公室邮政编码:030024联 系 人:丁国平  靳晶联系电话:0351-4038104    0351-4068012附件:2022年度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通过项目(企业)目录.pdf附件:2022年度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通过项目(企业)目录一等奖(共19项)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提名单位自然科学奖(共4项)1微纳无标识生物传感理论与生物传感器——桑胜波(太原理工大学),郭星(太原理工大学), 赵冬(太原理工大学),菅傲群(太原理工大学), 冀健龙(太原理工大学),张文栋(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2大数据多粒度计算理论与方法——钱宇华(山西大学),李飞江(山西大学),侯臣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胡清华(天津大学),梁吉业(山西大学)山西大学3多场耦合跨尺度集成方法设计高性能合金及优化工艺——赵宇宏(中北大学),侯华(太原科技大学),杨晓敏(中北大学),张建宝(西北工业大学),王海丰(西北工业大学),田晋忠(中北大学)中北大学4机械能-电能-化学能转换效应增强机制及传感应用研究——何剑(中北大学),侯晓娟(中北大学),余俊斌(中北大学),穆继亮(中北大学),丑修建(中北大学)中北大学技术发明奖(共3项)5油气输送用大口径厚壁不锈钢焊管高质高效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楚志兵(太原科技大学),桂海莲(太原科技大学),周新亮(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赵晓东(太原科技大学),高虹(江苏武进不锈股份有限公司),康喜唐(山西太钢不锈钢钢管有限公司)太原科技大学6核电站燃料仓复合屏蔽材料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王文先(太原理工大学),陈洪胜(太原理工大学),王保东(山西中通高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闫志峰(太原理工大学),陈焕明(山西中通高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武翘楚(山西中通高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太原理工大学7镁铝大型高筋壳体低静水压力精确控制塑性成形技术——张治民(中北大学),王 强(中北大学),于建民(中北大学),薛 勇(中北大学),王永海(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焦胜海(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中北大学科学技术进步奖(共10项)8水煤浆水冷壁直连废锅气化炉研发及产业化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阳煤丰喜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建胜,李广民,赵哲军,马宏波,任金锁,吕俊复,仙运昌,原中秋,李文忠,岳光溪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9离子液体催化合成萘基润滑油系列产品技术研究与产品应用太原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山西潞安太行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刘雷,刘一鸣,唐明兴,张效胜,汤琼,张春风,吴天杰,李学宽,董晋湘太原理工大学10复杂铸件数字化绿色制造技术与装备中北大学,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晋西车轴股份有限公司白培康,刘丰,康锋,单忠德,赵占勇,戎文娟,毛红奎,郭智,张纬中北大学11规模化电池储能系统安全高效集成与并网多级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索英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山西新能源有限公司李相俊,张敏,常潇,韩雪冰,张世锋,贾学翠,樊瑞,牛萌,许金梅,张树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12新能源源端区域电网交互式保护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华北电力大学,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马静,孔祥敏,赵青春,王增平,秦红霞,杨国生, 秦文萍,王风光,史卓鹏,欧阳金鑫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13放射性废物热解焚烧工程化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中核四川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郑博文,徐卫,褚浩然,刘群,张国林,唐灿,马永红,李晓海,杨利国,张晓斌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14重交通超黏高韧薄层沥青复合路面关键技术研究山西交通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山西省交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申俊敏,陈华鑫,虞将苗,张艳聪,何锐,张园,边伟,杨玉东,杜月林,马晓燕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5果园农药减施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中心,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范仁俊,高越,刘中芳,张鹏九,杨静,史高川,张东霞,崔艮中,樊建斌,郭瑞峰山西农业大学16国审玉米新品种瑞普909 的选育与应用山西农业大学武忠,王富荣,贾新宇,王世荣,徐劲松,郭建芳, 高瑞红,丁健,王秀明,武小平山西农业大学17心脏核医学关键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山西医科大学,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李思进,王跃涛,杨敏福,武志芳,张飞飞,王丽, 武萍,李莉,刘海燕,卫华山西医科大学科学技术奖合作奖(共2项)18大型多能源基地规划与协调控制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河北驰海科技有限公司邓长虹,姜海洋,刘永笑,张宁,药炜,龙志君,段慧,保承家,李国华,赵慧斌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19高质化热轧板带板形及表面质量调优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太原科技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周存龙,赵敬伟,刘光明,姜正义,李华英,王涛, 张少祥,刘明发,张谈志,张永林太原科技大学二等奖(共85项)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自然科学奖(共21项)20煤及煤沥青转化高值碳点新材料的方法与利用研究——胡胜亮(中北大学),李宁(中北大学),常青(中北大学),薛超瑞(中北大学),王慧奇(中北大学)中北大学21超冷碱金属分子量子结构与高灵敏光谱特性研究——武寄洲(山西大学),樊群超(西华大学),李玉清(山西大学),刘文良(山西大学),马杰(山西大学)山西大学22环境功能材料修复污染水体和土壤的效能与机制研究——张桂香(太原科技大学),吉莉(太原科技大学), 李渊(太原科技大学),郭晓方(太原科技大学), 吴浩(太原科技大学),柳丹丹(太原科技大学)太原科技大学23面向新能源与传感的宽带光吸收关键科学问题研究——陈智辉(太原理工大学),杨毅彪(太原理工大学),甘志星(南京师范大学),王扬(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24功能化荧光碳点的构筑及其发光机制——杨永珍(太原理工大学),闫翎鹏(太原理工大学),郑静霞(太原理工大学),郭鹍鹏(太原理工大学),崔培培(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25传染病传播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研究——李莉(山西大学),王震(西北工业大学),刘晨(西北工业大学),张娟(山西大学),常利利(山西大学),李明涛(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26刺激响应变色金属-有机框架——张献明(山西师范大学),李士利(山西师范大学),姚如心(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27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基础——杜朕屹(太原理工大学),宋云彩(太原理工大学),冯杰(太原理工大学),李文英(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28内源性生物活性氮(RNS)荧光传感及疾病相关性研究——郭炜(山西大学),苗俊峰(山西大学),霍莹莹(山西大学),吕鑫(山西大学)山西大学29信号分子硫化氢通过调节气孔运动增强植物抗旱性的机制研究——金竹萍(山西大学),裴雁曦(山西大学),张丽萍(山西大学),杜鑫哲(山西大学),李华(山西大学),Rui Wang(山西大学)山西大学30超重力强化纳米零价铁制备及催化臭氧降解水中硝基苯机理与效能——焦纬洲(中北大学),刘有智(中北大学),祁贵生(中北大学)中北大学31孟德尔遗传性皮肤病致病基因研究与临床应用——崔红宙(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王文俊(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梁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书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贺红霞(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张学军(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32基于单量子体系的量子精密测量研究——秦成兵(山西大学),胡建勇(山西大学),陈瑞云(山西大学),张国峰(山西大学),贾锁堂(山西大学)山西大学33光功能共轭聚合物及其在生物领域应用研究——冯丽恒(山西大学),王云侠(山西大学),郭丽霞(山西大学),周思荣(山西大学)山西大学34寒冷地区复杂服役环境下再生混凝土长期性能演变规律及多尺度调控机制——刘元珍(太原理工大学),董江峰(四川大学),王文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珠(太原理工大学),张家广(太原理工大学),张玉(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35非局部椭圆型方程的变分方法研究——滕凯民(太原理工大学),郭祖记(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36面向分子微弱光谱信号检测的表面等离激元增强机理及调控方法研究——张志东(中北大学),张中月(陕西师范大学),王勇凯(陕西师范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薛晨阳(中北大学),闫树斌(中北大学)中北大学37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结构调控及机理研究——钟晓斌(中北大学),梁君飞(中北大学),刘汉涛(中北大学),张耀辉(中北大学),宋月先(中北大学)
  • 201项!2023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公示
    根据《山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山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2023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经形式审查、形式审查结果公示、学科(专业)组评审、评审委员会评审(综合评审委员会评审),共有201个项目(企业)通过评审委员会评审(综合评审委员会评审),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35项(含科技合作奖1项),二等奖158项(含科技合作奖1项),企业技术创新奖6项。现将评审结果向社会公示,公示期15天(2024年1月8日-2024年1月22日)。
  • 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评审委员会专家名单公布
    p   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推荐、评审工作已结束。经形式审查、项目初评、项目复评、现场考察及奖励委员会审定和教育部批准,共300项通用项目被授予奖励(其中,自然科学奖132项,技术发明奖47项,科技进步奖121项)及10名个人(青年科学奖)。 /p p   教育部日前公布了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评审委员会专家名单,详情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科学技术)评审委员会专家名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按姓氏拼音排序) /p p style=" line-height: 37px " span style=" font-size:21px font-family:仿宋_GB2312" 卜文俊、蔡国飙、曹一家、曾 span & nbsp /span 勇、查振刚、陈 span & nbsp /span 纯、陈发虎、陈芬儿、陈 span & nbsp /span 峰、陈 span & nbsp /span 骏、陈士林、陈晓非、陈晓红、陈学庚、陈雪峰、陈云敏、陈政清、戴琼海、戴永久、戴志飞、单卫星、丁 span & nbsp /span 汉、董家鸿、段宝岩、段文晖、段远源、樊 span & nbsp /span 嘉、方岱宁、方维海、冯世庆、高 span & nbsp /span 亮、高 span & nbsp /span 申、顾祥林、桂卫华、郭东明、郭文武、韩德民、韩际宏、韩杰才、韩 span & nbsp /span 英、郝 span & nbsp /span 芳、郝继辉、何庆瑜、何雅玲、胡 span & nbsp /span 豫、华修国、黄 span & nbsp /span 健、黄庆学、黄 span & nbsp /span 如、霍明昕、骞伟中、姜会林、蒋亚东、孔令东、孔宪京、黎安勇、李凤民、李华军、李术才、李树深、李新钢、李言荣、李 span & nbsp /span 勇、李兆申、廖 span & nbsp /span 红、廖瑞金、廖湘科、刘 span & nbsp /span 宏、刘吉臻、刘泉声、刘芝华、卢光明、罗胜联、雒建斌、吕应堂、马 & nbsp 骏、茂 span & nbsp /span 君、孟洛明、南策文、倪晋仁、聂建国、聂祚仁、宁 span & nbsp /span 光、欧阳平凯、彭孝军、邱建荣、全 span & nbsp /span 燮、任 span & nbsp /span 军、任露泉、任南琪、尚永丰、沈洪兵、沈华浩、沈建忠、石 span & nbsp /span 碧、宋宝安、隋森芳、孙 span & nbsp /span 军、孙立军、孙智伟、谭建荣、谭天伟、汤 span & nbsp /span 涛、田建国、田金洲、田永君、涂永强、万德成、王成善、王光谦、王广基、王红艳、王家序、王 span & nbsp /span 龙、王 span & nbsp /span 杉、王 span & nbsp /span 舒、王树新、王拥军、魏炳波、魏于全、魏志义、吴爱祥、吴 span & nbsp /span 刚、吴建平、吴义强、武 span & nbsp /span 强、夏 span & nbsp /span 军、夏 span & nbsp /span 强、夏长亮、夏照帆、谢和平、谢建新、谢心澄、邢定钰、熊思东、徐寅峰、徐宗本、宣益民、严秀平、杨国昱、杨树锋、杨文钰、杨永广、叶恭银、尹宝才、尹 span & nbsp /span 浩、尤 span & nbsp /span 政、于吉红、余 span & nbsp /span 刚、余孝其、元英进、翟婉明、张改平、张广军、张宏福、张 span & nbsp /span 军、张平文、张 span & nbsp /span 荣、张 span & nbsp /span 维、张伟平、张延松、张尧学、张元珍、张 span & nbsp /span 运、张志荣、张灼华、张宗益、赵修建、郑健龙、郑君瑜、郑晓静、钟登华、周俊虎、朱 span & nbsp /span 荻、朱 span & nbsp /span 军、朱伟云、朱长江、庄松林 span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pan /span /p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2-2023年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评估与奖励结果
    各有关单位:为鼓励和支持本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根据《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评估与奖励办法》和《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评估与奖励办法实施细则》,我委组织开展了2022-2023年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评估与奖励工作。经审定,对上海华岭集成电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83家服务单位发放奖励资金共3093.92万元,授予上海交通大学等9家单位为先进集体,授予高羽等27名先进个人奖并发放奖励资金共计5.4万元。请接通知后,做好奖励资金的实施与监管工作。特此通知。附件:1.2022-2023年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奖励清单2.2022-2023年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先进集体名单3.2022-2023年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先进个人名单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24年3月5日附件12022-2023年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奖励清单附件22022-2023年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先进集体名单附件32022-2023年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先进个人名单(技术类)2022-2023年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先进个人名单(管理类)
  • 国务院关于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中新网1月14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决定全文如下: 国务院关于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国发〔2010〕4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国务院决定,对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授予师昌绪院士、王振义院士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务院批准,授予“基于模拟关系的计算力学辛理论体系和数值方法”等30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钞票对印技术”等2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催化氧化新材料——空心钛硅分子筛”等44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高效勘探开发技术”等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三峡输电系统工程”等31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水稻重要种质创新及其应用”等239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德国环境规划专家克劳斯托普弗等5名外国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师昌绪院士、王振义院士及全体获奖者学习,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务院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 国务院关于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2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举行国家科技奖励大会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公布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员和项目,号召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全体获奖者学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务院关于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国发〔2012〕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国务院决定,对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授予谢家麟院士、吴良镛院士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务院批准,授予“流体力学与量子力学方程组的若干研究”等36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有机发光显示材料、器件与工艺集成技术和应用”等2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及应用”等53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玉米单交种浚单20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等20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高性能移动分组核心网智能化技术创新及应用”等262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德国数学家德乐思等8名外国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谢家麟院士、吴良镛院士及全体获奖者学习,自觉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以科教兴国为己任,坚持科学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务院 二○一二年一月二十七日
  • 国务院关于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国务院决定,对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授予谷超豪、孙家栋2位院士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务院批准,授予“《中国植物志》的编研”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太阳磁场结构和演化研究”等27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备技术(糖库构建)与应用开发”等2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超细耐磨钛酸盐纤维制备新技术及其应用”等53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绕月探测工程”等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超高压直流输电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开发及产业化”等17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北方粳型优质超级稻新品种培育与示范推广”等262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美国物理学家沈元壤等7名外国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谷超豪院士、孙家栋院士及全体获奖者学习,继续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奋力攀登、开拓创新、爱国奉献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国务院    二○一○年一月七日
  •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修订稿征求意见
    p   2017年12月15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公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修订稿公开征求公众意见。自公布之日起10日内,公众对《条例》修订稿有意见的,可通过电子邮件向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提出。 /p p   联系方式:jdjb@mail.nosta.gov.c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修订征求意见稿) /p p   第一章 总 则 /p p   第一条 为了奖励在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充分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入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制定本条例。 /p p   第二条 国务院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 /p p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p p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 /p p   (三)国家技术发明奖 /p p   (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p p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p p   第三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p p   第四条 国家维护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严肃性、荣誉性。 /p p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 /p p   第五条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相关规则制定和评审活动的组织、服务与管理工作。 /p p   第六条 国务院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选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 /p p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等组成评审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监督工作。 /p p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 /p p   第七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国防、国家安全的特殊情况,可以设立部级科学技术奖。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报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备案。 /p p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可设立一项省级科学技术奖。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备案。 /p p   国务院其他部门、省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省级以下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其他列入公务员法实施范围的机关,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不得设立由财政出资的科学技术奖。 /p p   第八条 国家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项。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对社会科技奖励设立和运行进行监管、指导和服务。 /p p   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应当坚持公益为本和诚实守信的原则,依法开展奖励活动,不得在奖励活动中收取任何费用。 /p p   第二章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设置 /p p   第九条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下列科学技术工作者: /p p   (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 /p p   (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或者生态环境效益、国防安全效益的。 /p p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不分等级,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 /p p   第十条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个人。 /p p   前款所称重大科学发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p p   (一)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 /p p   (二)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p p   (三)得到国内外科学界公认。 /p p   第十一条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器件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个人。 /p p   前款所称重大技术发明,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p p   (一)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 /p p   (二)具有先进性、创造性、实用性和重大技术价值 /p p   (三)经实施,创造显著经济社会效益或者生态环境效益、国防安全效益,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p p   第十二条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完成和应用推广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 /p p   前款所称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p p   (一)技术创新性突出,技术经济指标先进 /p p   (二)经转化推广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或者生态环境效益、国防安全效益显著 /p p   (三)在推动行业科技进步、改善民生、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有重大贡献。 /p p   第十三条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2个等级 对做出特别重大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或者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的,可以授予特等奖。 /p p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每年奖励总数不超过300项。 /p p   第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下列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p p   (一)同中国的公民或者组织合作研究、开发,取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的 /p p   (二)向中国的公民或者组织传授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人才,成效特别显著的 /p p   (三)为促进中国与外国的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做出重大贡献的。 /p 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不分等级,每年授奖数额不超过10个。 /p p   第三章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授予 /p p   第十五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 /p p   第十六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实行提名制度,候选者由下列单位或个人提名,不受理自荐: /p p   (一)经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为符合规定的资格条件的专家学者和组织机构 /p p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特别行政区政府,国务院有关组成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国务院部委管理的有关国家局,中央军委科技主管部门 /p p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可以提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候选者。 /p p   第十七条 提名者应当遵守提名规则和程序,对提名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并在提名、答辩和异议处理等工作中承担相应责任。 /p p   第十八条 评审委员会根据相关规则和标准进行评审,并向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提出各奖种获奖者和奖励等级的建议。监督委员会根据相关规则对评审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 /p p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根据评审委员会的建议和监督委员会的报告,对各奖种获奖者和奖励等级进行审定。 /p p   第十九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和评审的规则、程序和结果等信息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p p   涉及国防、国家安全的保密项目,应当严格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加强项目内容的保密管理,在适当范围内公布。 /p p   第二十条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形成的各奖种获奖者和奖励等级的审定结果进行审核,报国务院批准。 /p p   第二十一条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章、奖金。 /p p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 /p 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章。 /p p   第二十二条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数额由国务院规定。 /p p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金数额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规定。 /p p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经费由中央财政列支。 /p p   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有关规定,提出科学技术领域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国务院荣誉称号的初步建议人选。 /p p   第四章 罚 则 /p p   第二十四条 获奖者剽窃、侵夺他人的发现、发明或者其他科学技术成果的,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撤销奖励,追回奖金,记录不良信誉,并依法给予处分。 /p p   第二十五条 提名者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通报批评 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取消其提名资格,记录不良信誉,并依法给予处分。 /p p   第二十六条 评审专家存在违反学术道德和评审纪律等行为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记录不良信誉、暂停或者取消其评审专家资格等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p p   第二十七条 参与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组织工作的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的,依法依规依纪给予处分。 /p p   第二十八条 对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的宣传应当客观、准确,不得以夸大、虚假、模糊宣传误导公众。不得在商业广告中将商品或服务表述为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获奖对象。 /p p   禁止利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和评审相关信息,进行各类营销、中介、代理等营利性活动。 /p p   对违反前款规定的,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理。 /p p   第二十九条 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在奖励活动中存在违规行为的,由负责监管的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视情况予以责令限期整改、警告、通报批评等处理 存在违法行为的,通报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情节严重的,予以取缔。 /p p   第五章 附 则 /p p   第三十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关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可以参照本条例的相关规定自行制定。 /p p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3年6月28日国务院修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同时废止。 /p
  • 第三次大修变在哪里? 新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12月1日实施
    p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修订后的《条例》共5章38条,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br/ /p p   《条例》规定,科技奖励制度的目标是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明确国家科学技术奖应当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国家加大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奖励。强调科技奖励工作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p p   《条例》落实科技奖励由推荐制调整为提名制的改革要求。改革报奖方式,实行由专家、学者、组织机构、相关部门等提名的制度,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家、学者作用,强化奖励的学术性。 /p p   《条例》完善科技奖励的评审职责、评审标准、评审程序等制度,明确科技部与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的职责分工,明确各奖种评审标准和激励导向,完善评审办法,明确评审活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审办法、奖励总数、奖励结果等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布。 /p p   《条例》加强科技奖励诚信体系建设。明确评审专家需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良好的科学道德,在科技活动中违反伦理道德或者有科研不端行为的个人、组织不得被提名或者授予国家科学技术奖,建立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禁止使用国家科学技术奖名义牟取不正当利益。 /p p   《条例》加大对科技奖励的监督惩戒力度。明确提名者、评审专家等奖励活动主体应当遵守的工作纪律,禁止任何个人、组织进行可能影响提名和评审公平、公正的活动,对奖励活动各主体均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strong /p p   (1999年5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5号发布 根据2003年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根据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2020年10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1号第三次修订) /p p   第一章 总  则 /p p   第一条 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制定本条例。 /p p   第二条 国务院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 /p p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p p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 /p p   (三)国家技术发明奖 /p p   (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p p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p p   第三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应当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国家加大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奖应当注重前瞻性、理论性,国家技术发明奖应当注重原创性、实用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应当注重创新性、效益性。 /p p   第四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p p   第五条 国家维护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和荣誉性,将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追求真理、潜心研究、学有所长、研有所专、敢于超越、勇攀高峰的科技工作者。 /p p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提名、评审和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干涉。 /p p   第六条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相关办法制定和评审活动的组织工作。对涉及国家安全的项目,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p p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应当实施绩效管理。 /p p   第七条 国家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等组成评审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监督工作。 /p p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选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 /p p   第二章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设置 /p p   第八条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下列中国公民: /p p   (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 /p p   (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 /p p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不分等级,每次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 /p p   第九条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个人。 /p p   前款所称重大科学发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p p   (一)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 /p p   (二)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p p   (三)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 /p p   第十条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器件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个人。 /p p   前款所称重大技术发明,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p p   (一)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 /p p   (二)具有先进性、创造性、实用性 /p p   (三)经实施,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做出显著贡献,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p p   第十一条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完成和应用推广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 /p p   前款所称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p p   (一)技术创新性突出,技术经济指标先进 /p p   (二)经应用推广,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做出显著贡献 /p p   (三)在推动行业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有重大贡献。 /p p   第十二条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2个等级 对做出特别重大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或者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的,可以授予特等奖。 /p p   第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下列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p p   (一)同中国的公民或者组织合作研究、开发,取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的 /p p   (二)向中国的公民或者组织传授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人才,成效特别显著的 /p p   (三)为促进中国与外国的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做出重要贡献的。 /p 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不分等级。 /p p   第三章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提名、评审和授予 /p p   第十四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实行提名制度,不受理自荐。候选者由下列单位或者个人提名: /p p   (一)符合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的资格条件的专家、学者、组织机构 /p p   (二)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中央军事委员会科学技术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 /p p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有关个人、组织的提名资格条件,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 /p p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可以提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候选者。 /p p   第十五条 提名者应当严格按照提名办法提名,提供提名材料,对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并按照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p p   提名办法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制定。 /p p   第十六条 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相关个人、组织不得被提名或者授予国家科学技术奖: /p p   (一)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反伦理道德的 /p p   (二)有科研不端行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禁止参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活动的 /p p   (三)有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p p   第十七条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覆盖各学科、各领域的评审专家库,并及时更新。评审专家应当精通所从事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良好的科学道德。 /p p   第十八条 评审活动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审专家与候选者有重大利害关系,可能影响评审公平、公正的,应当回避。 /p p   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委员和参与评审活动的评审专家应当遵守评审工作纪律,不得有利用评审委员、评审专家身份牟取利益或者与其他评审委员、评审专家串通表决等可能影响评审公平、公正的行为。 /p p   评审办法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制定。 /p p   第十九条 评审委员会设立评审组进行初评,评审组负责提出初评建议并提交评审委员会。 /p p   参与初评的评审专家从评审专家库中抽取产生。 /p p   第二十条 评审委员会根据相关办法对初评建议进行评审,并向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提出各奖种获奖者和奖励等级的建议。 /p p   监督委员会根据相关办法对提名、评审和异议处理工作全程进行监督,并向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报告监督情况。 /p p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根据评审委员会的建议和监督委员会的报告,作出各奖种获奖者和奖励等级的决议。 /p p   第二十一条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作出的各奖种获奖者和奖励等级的决议进行审核,报国务院批准。 /p p   第二十二条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奖章、证书和奖金。 /p p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 /p 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奖章和证书。 /p p   第二十三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和评审的办法、奖励总数、奖励结果等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p p   涉及国家安全的保密项目,应当严格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加强项目内容的保密管理,在适当范围内公布。 /p p   第二十四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实行科研诚信审核制度。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建立提名专家、学者、组织机构和评审委员、评审专家、候选者的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 /p p   禁止任何个人、组织进行可能影响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和评审公平、公正的活动。 /p p   第二十五条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数额由国务院规定。 /p p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金数额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规定。 /p p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经费列入中央预算。 /p p   第二十六条 宣传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的突出贡献和创新精神,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到安全、保密、适度、严谨。 /p p   第二十七条 禁止使用国家科学技术奖名义牟取不正当利益。 /p p   第四章 法律责任 /p p   第二十八条 候选者进行可能影响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和评审公平、公正的活动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其参评资格,并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 /p p   其他个人或者组织进行可能影响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和评审公平、公正的活动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 相关候选者有责任的,取消其参评资格。 /p p   第二十九条 评审委员、评审专家违反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纪律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取消其评审委员、评审专家资格,并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 /p p   第三十条 获奖者剽窃、侵占他人的发现、发明或者其他科学技术成果的,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撤销奖励,追回奖章、证书和奖金,并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 /p p   第三十一条 提名专家、学者、组织机构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 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取消其提名资格,并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 /p p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查处。 /p p   第三十三条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有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的个人、组织,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并共享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p p   第三十四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候选者、获奖者、评审委员、评审专家和提名专家、学者涉嫌违反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通报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p p   第三十五条 参与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组织工作的人员在评审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p p   第五章 附  则 /p p   第三十六条 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安全领域的特殊情况,可以设立部级科学技术奖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一项省级科学技术奖。具体办法由设奖部门或者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并报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备案。 /p p   设立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应当按照精简原则,严格控制奖励数量,提高奖励质量,优化奖励程序。其他国家机关、群众团体,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得设立科学技术奖。 /p p   第三十七条 国家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在奖励活动中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p p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对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有关活动进行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并制定具体办法。 /p p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p p br/ /p
  • 330余项目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2013年1月13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的公告,详情如下:   国务院关于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国发〔201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国务院决定,对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授予郑哲敏院士、王小谟院士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务院批准,授予“水稻复杂数量性状的分子遗传调控机理”等41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等3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新技术及其应用”等74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嫦娥二号工程”等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盾构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22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特色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等187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美国化学家理查德杰尔等5名外国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郑哲敏院士、王小谟院士及全体获奖者学习,自觉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务院   2013年1月8日
  •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修订稿公开征求公众意见的公告 /strong /p p   为贯彻《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从法规制度层面落实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精神,经多次专题研究和广泛征求、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并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修订稿,现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p p   自公布之日起10日内,公众对《条例》修订稿有意见的,可通过电子邮件向我办提出。 /p p   特此公告。 /p p   联系方式:jdjb@mail.nosta.gov.cn /p p   附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7年12月15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修订征求意见稿) /strong /p p   第一章 总 则 /p p   第一条 为了奖励在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充分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入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制定本条例。 /p p   第二条 国务院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 /p p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p p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 /p p   (三)国家技术发明奖 /p p   (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p p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p p   第三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p p   第四条 国家维护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严肃性、荣誉性。 /p p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 /p p   第五条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相关规则制定和评审活动的组织、服务与管理工作。 /p p   第六条 国务院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选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 /p p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等组成评审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监督工作。 /p p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 /p p   第七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国防、国家安全的特殊情况,可以设立部级科学技术奖。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报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备案。 /p p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可设立一项省级科学技术奖。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备案。 /p p   国务院其他部门、省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省级以下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其他列入公务员法实施范围的机关,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不得设立由财政出资的科学技术奖。 /p p   第八条 国家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项。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对社会科技奖励设立和运行进行监管、指导和服务。 /p p   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应当坚持公益为本和诚实守信的原则,依法开展奖励活动,不得在奖励活动中收取任何费用。 /p p   第二章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设置 /p p   第九条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下列科学技术工作者: /p p   (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 /p p   (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或者生态环境效益、国防安全效益的。 /p p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不分等级,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 /p p   第十条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个人。 /p p   前款所称重大科学发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p p   (一)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 /p p   (二)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p p   (三)得到国内外科学界公认。 /p p   第十一条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器件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个人。 /p p   前款所称重大技术发明,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p p   (一)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 /p p   (二)具有先进性、创造性、实用性和重大技术价值 /p p   (三)经实施,创造显著经济社会效益或者生态环境效益、国防安全效益,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p p   第十二条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完成和应用推广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 /p p   前款所称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p p   (一)技术创新性突出,技术经济指标先进 /p p   (二)经转化推广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或者生态环境效益、国防安全效益显著 /p p   (三)在推动行业科技进步、改善民生、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有重大贡献。 /p p   第十三条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2个等级 对做出特别重大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或者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的,可以授予特等奖。 /p p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每年奖励总数不超过300项。 /p p   第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下列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p p   (一)同中国的公民或者组织合作研究、开发,取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的 /p p   (二)向中国的公民或者组织传授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人才,成效特别显著的 /p p   (三)为促进中国与外国的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做出重大贡献的。 /p 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不分等级,每年授奖数额不超过10个。 /p p   第三章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授予 /p p   第十五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 /p p   第十六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实行提名制度,候选者由下列单位或个人提名,不受理自荐: /p p   (一)经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为符合规定的资格条件的专家学者和组织机构 /p p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特别行政区政府,国务院有关组成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国务院部委管理的有关国家局,中央军委科技主管部门 /p p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可以提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候选者。 /p p   第十七条 提名者应当遵守提名规则和程序,对提名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并在提名、答辩和异议处理等工作中承担相应责任。 /p p   第十八条 评审委员会根据相关规则和标准进行评审,并向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提出各奖种获奖者和奖励等级的建议。监督委员会根据相关规则对评审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 /p p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根据评审委员会的建议和监督委员会的报告,对各奖种获奖者和奖励等级进行审定。 /p p   第十九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和评审的规则、程序和结果等信息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p p   涉及国防、国家安全的保密项目,应当严格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加强项目内容的保密管理,在适当范围内公布。 /p p   第二十条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形成的各奖种获奖者和奖励等级的审定结果进行审核,报国务院批准。 /p p   第二十一条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章、奖金。 /p p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 /p 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章。 /p p   第二十二条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数额由国务院规定。 /p p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金数额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规定。 /p p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经费由中央财政列支。 /p p   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有关规定,提出科学技术领域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国务院荣誉称号的初步建议人选。 /p p   第四章 罚 则 /p p   第二十四条 获奖者剽窃、侵夺他人的发现、发明或者其他科学技术成果的,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撤销奖励,追回奖金,记录不良信誉,并依法给予处分。 /p p   第二十五条 提名者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通报批评 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取消其提名资格,记录不良信誉,并依法给予处分。 /p p   第二十六条 评审专家存在违反学术道德和评审纪律等行为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记录不良信誉、暂停或者取消其评审专家资格等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p p   第二十七条 参与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组织工作的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的,依法依规依纪给予处分。 /p p   第二十八条 对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的宣传应当客观、准确,不得以夸大、虚假、模糊宣传误导公众。不得在商业广告中将商品或服务表述为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获奖对象。 /p p   禁止利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和评审相关信息,进行各类营销、中介、代理等营利性活动。 /p p   对违反前款规定的,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理。 /p p   第二十九条 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在奖励活动中存在违规行为的,由负责监管的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视情况予以责令限期整改、警告、通报批评等处理 存在违法行为的,通报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情节严重的,予以取缔。 /p p   第五章 附 则 /p p   第三十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关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可以参照本条例的相关规定自行制定。 /p p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3年6月28日国务院修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同时废止。 /p
  •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
    1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   新华网北京1月14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主持大会。   人民大会堂里灯光璀璨,鲜花吐艳,气氛庄重而热烈。奖励大会开始前,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会见了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代表。   上午10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著名材料科学家师昌绪,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著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大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师昌绪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56项(人)。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30项,其中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0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4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4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73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31项、二等奖239项 授予5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相关新闻专题:盘点“十一五”仪器及检测技术“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
  • 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
    2008年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主持大会。   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   人民大会堂大礼堂里鲜花吐艳,灯火辉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上午10时整,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闵恩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征镒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9409工程”项目代表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其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闵恩泽颁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征镒颁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获奖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和参与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国外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温家宝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是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真正摆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   温家宝就今后科技工作提出6点具体要求:(一)要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二)要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三)要切实加强重大基础科学研究。(四)要重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五)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六)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   温家宝最后说,中华民族是富于创新精神的伟大民族。中国曾是科技发达的文明古国。当代中国科技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正在大踏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创新,勇攀世界高峰,努力把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在主持大会时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奖励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发扬心系祖国、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努力创造出更多的优秀成果。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闵恩泽院士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   闵恩泽在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时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将同大家一道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奋力拼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前,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了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代表。   出席奖励大会并参加会见的领导人还有:回良玉、刘淇、刘云山、李源潮、吴仪、徐才厚、郭伯雄、曹刚川、曾培炎、令计划、盛华仁、路甬祥、韩启德、华建敏、张思卿、徐匡迪、李蒙。   中央军委委员李继耐、廖锡龙、常万全,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军队有关方面负责人,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等也出席了大会并参加了会见。首都科技界代表约3000人参加了大会。   会上,颁布了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选和项目。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奖项目39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0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5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235项 授予4名外籍科学家和1个外国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1月8日,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会场。
  • 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
    2007年2月27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长春主持大会。  大会现场   人民大会堂大礼堂里灯火璀璨,鲜花簇簇,气氛隆重而热烈。上午10时整,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歼十飞机工程”项目代表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其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2006年度获奖的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温家宝说,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要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可以使社会生产力产生革命性的飞跃。科技发展归根到底靠人才。谁在人才上占有优势,谁就能在科技上占领制高点。发展科技事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造就大批杰出人才。   温家宝强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的作用,让他们在科技创新中大显身手。要通过落实科技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培养和锻炼杰出人才,鼓励科学家各展所长,在众多科技领域广泛探索,多出成果。要发扬科学民主,提倡百家争鸣,营造解放思想、开放包容的学术环境,倡导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鼓励科学家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特别要让年轻人勇于实践、敢于超越。   温家宝指出,科学家最宝贵的品格是坚定的信念、执著的追求和踏实的作风。要在科技界倡导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精神。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尊重科学、支持科技工作的氛围,为科学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培养杰出人才必须重视教育,要重视对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保护他们的创造精神,使他们从小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远大志向。   温家宝最后说,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和造就大批杰出的科技人才,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主持会时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奖励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希望同志们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继续发扬心系祖国、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争做自主创新的先锋、拼搏奉献的楷模,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李振声在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时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要以世界的眼光看科技,以国家的需求促科技,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宏伟蓝图而不懈奋斗。    会前,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了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代表。   出席奖励大会并参加会见的领导人还有:回良玉、刘淇、刘云山、吴仪、贺国强、郭伯雄、曹刚川、曾培炎、王刚、徐才厚、盛华仁、路甬祥、韩启德、华建敏、李贵鲜、徐匡迪、张梅颖。    中央军委委员梁光烈、李继耐、廖锡龙、陈炳德,中央和国家机关和军队有关方面负责人,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成员等也出席了大会并参加了会见。首都科技界代表约3000人参加了大会。   会上,颁布了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选和项目。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李振声院士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29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7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5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41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220项 授予2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 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
    2009年1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主持大会。   人民大会堂大礼堂里灯火璀璨,鲜花竞艳,气氛庄重而热烈。上午10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徐光宪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其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右)、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颁奖(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   温家宝指出,科技实力决定国家命运。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谁不重视科技,谁就要被淘汰。一个13亿人口的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事业,必须充分依靠科学技术,支撑发展和引领未来。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才有光明的前景。   温家宝强调,当前,一场历史罕见的金融危机正在蔓延加剧,给全球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带来很大冲击。历史表明,每一次大的危机常常伴随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 每一次经济的复苏,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知识和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力量。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要深入到企业、农村中去,深入到经济建设第一线去,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把加快组织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与当前扩内需、保增长结合起来,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要扶持科技型企业发展,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贡献。要有宽广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真正让知识和科技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大显身手。   温家宝最后说,我们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充分运用知识和科技的力量,一定能够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也一定能够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大会时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奖励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希望同志们继续发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奉献精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科学精神,敢于创新、不懈攀登的求索精神,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为实现祖国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王忠诚在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时表示,当前,我国发展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创新创造日新月异。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会前,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了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代表。   出席奖励大会并参加会见的领导人还有:王岐山、回良玉、刘淇、刘云山、李源潮、张德江、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路甬祥、韩启德、华建敏、桑国卫、马凯、阿不来提• 阿不都热西提、张梅颖、李金华、万钢和徐匡迪。   中央军委委员陈炳德、廖锡龙、常万全,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军队有关方面负责人,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等也出席了大会并参加了会见。首都科技界代表约3300人参加了大会。   会上,颁布了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选和项目。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奖项目34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5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2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54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225项 授予3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小传   王忠诚(1925- )神经外科专家。山东省烟台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开展脑血管造影新技术,提高了颅内病变的确诊率,1965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神经外科专著《脑血管造影术》,推动了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70年代,在国内开展了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脑血管吻合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巨大动脉瘤及多发动脉瘤的手术切除、脑血管畸形的综合治疗等方面,都有新建树。80年代以来,潜心研究脑干肿瘤这个手术禁区的治疗方法,继而对脊髓内肿瘤进行了研究,成功地施行了手术治疗。这两项治疗从病例数量,手术方法及所得结果诸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光宪(1920- )化学家。浙江绍兴人。194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涉及量子化学、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核燃料化学和稀土科学等领域。通过总结大量文献资料,提出普适性更广的(nxcπ)格式和原子共价的新概念及其量子化学定义,根据分子结构式便可推测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原子簇化合物的稳定性。建立了适用于研究稀土元素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无机共轭分子的化学键理论。合成了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一系列四核稀土双氧络合物。在串级萃取理论、协同萃取规律、萃取机理研究方法及萃取分离稀土工艺等方面,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1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
    2月21日,北京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201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赵凤桐,北京市委常委陈刚,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康林,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北京市政协副主席闫仲秋等领导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士祥主持大会。王安顺代表市委、市政府在大会上讲话。苟仲文宣读奖励决定。   王安顺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制定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全面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首都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卫星导航应用、绿色印刷、高速固态存储等方面涌现出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王安顺指出,当前,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对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出了更加全面、更加紧迫的需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要加快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要加快推进中关村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 要加快优化首都区域创新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   李士祥在主持大会时指出,希望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更多优秀的创新成果。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更大力量。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奖者、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汉明博士代表获奖人员发言。   出席大会的还有,科技部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部分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部分高校院所、市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负责同志,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负责同志,各区县和市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获奖单位和个人代表。   201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共有184项成果获奖,包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65-40纳米成套产品工艺研发与产业化”等27项科技成果获得一等奖 “面向国家骨干互联网的安全监测技术及其应用”等53项科技成果获得二等奖 “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控制综合技术与低品位余热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示范”等104项科技成果获得三等奖。这些成果集中反映了首都科技创新的水平和特点,体现了北京市科技奖励政策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撑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附件:201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doc   相关新闻:13项仪器及分析检测技术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公布
    《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已经2024年5月11日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决定》坚持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提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权威性和荣誉性。《决定》共8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一是规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重大事项,按照有关规定报党中央。二是规定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和奖励等级有关决议等事项,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三是规定国家科学技术奖坚持国家战略导向,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国务院决定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作如下修改:一、将第二条修改为:“国家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二)国家自然科学奖;“(三)国家技术发明奖;“(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二、将第三条修改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应当坚持国家战略导向,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国家加大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奖应当注重前瞻性、理论性,国家技术发明奖应当注重原创性、实用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应当注重创新性、效益性。”三、将第四条修改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重大事项,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党中央。”四、将第七条第二款修改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选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五、将第二十一条修改为:“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作出的各奖种获奖者和奖励等级的决议进行审核,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六、将第二十二条第二款修改为:“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颁发证书和奖金。”第三款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颁发奖章和证书。”七、将第二十五条第一款修改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数额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提出,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八、将第三十条修改为:“获奖者剽窃、侵占他人的发现、发明或者其他科学技术成果的,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后撤销奖励,追回奖章、证书和奖金,并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 2012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日举行
    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刘云山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1月1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郑哲敏院士、王小谟院士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郑哲敏院士(左)与王小谟院士当日在人民大会堂交谈。   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奖励大会上,中国2012年度五大国家级科技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一一揭晓并颁奖。 郑哲敏王小谟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据中国政府网1月18日消息,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授予郑哲敏院士、王小谟院士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郑哲敏院士(左)、王小谟院士(右)   国务院批准,授予“水稻复杂数量性状的分子遗传调控机理”等41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等3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新技术及其应用”等74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嫦娥二号工程”等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盾构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22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特色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等187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美国化学家理查德杰尔等5名外国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郑哲敏院士、王小谟院士及全体获奖者学习,自觉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郑哲敏简历   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早期在水弹性力学研究中取得成就。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研究,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的爆炸力学事 业。擅长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理论,并在爆炸加工、岩土爆破、核爆炸效应、穿甲破甲、材料动 态破坏、瓦斯突出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倡导海洋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性能、环境灾害力学的研究,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 连续介质力学实验室,为推动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93年被选为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1924年10月2日 生於山东省济南市   1943~1947年 西南联合大学电机工程系及机械工程系学习,获工程学学士学位   1947~1948年 任清华大学助教   1948~1952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先后获科学硕士、理学博士学位   1952~1954年 任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教师   1955~1956年 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956~1978年 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弹性力学组组长,第四研究室副主任,爆炸力学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1978~1989年 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   1982~1986年 任力学学报主编   1986年~ 兼任中国科学院海洋工程中心主任、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理事、大会委员会委员   1988年~ 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实验室主任   王小谟简历:   王小谟 (1938.11.11-- ) 雷达工程专家。上海市金山县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电子工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信息产业部科技委副主任。   60年代创造性提出脉内扫描方法,使雷达系统大大简化。   70年代担任JY-8雷达主持设计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自动化引导雷达。   80年代主持设计的JY-9雷达,具有较好的低空性能,在国外的演习和综合评分中名列前茅,获得了国内外多部订货,是国际上优秀低空雷达。从事雷达科研30余年,设计研制了多种型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雷达,尤其在三坐标雷达和低空雷达方面卓有建树,为国家创造出较大的经济效益,为军事电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分别获1986年、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要论文有《计算机模拟试验法-雷达发展概率的计算》、《三坐标雷达的最佳设计》等。
  • 环境保护部公布科学技术委员会名单
    关于公布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名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副省级城市环境保护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部各派出机构、直属单位:   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是环境保护部常设的科学技术咨询审议机构,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国内外专题调研、考察和研究,对环境保护发展战略、规划、计划、法律法规标准以及重要项目、重大决策等进行审议咨询,提出意见和建议。自环境保护部科技委员会成立以来,委员围绕国家重大环境决策开展了一系列咨询活动,为探索环保新道路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自成立以来,进行了部分委员的调整和更新,为更好地发挥委员作用,现将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委员会组成公布如下:   主 任: 吴晓青   副主任: 陈吉宁 万本太   秘书长: 赵英民   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列): 马 中 井文涌 王汉臣 王扬祖 王凯军 王金南 尹 改 叶汝求 匡尚富 乔致奇 刘纪远 李国刚 吴报中 张人禾 张远航 张坤民 张剑鸣 张彦英 陆新元 陈 复 陈尚芹 罗国桢 杨朝飞 赵成昆 赵建夫 祝兴祥 夏 光 夏堃堡 高振宁 章力建 彭近新 蔡登谷 樊元生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八日   相关通知:环境保护部公布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名单
  • 66人!2020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评审委员会会议专家(第二批)名单
    p   2020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评审委员会会议于2020年11月24—30日召开,教育部官网今日再次公布了参加会议的专家(第二批)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共66人: /p p   丁文华、丁汉、丁荣军、于广锁、王超、王福军、王璞、邓建辉、田红旗、冯玉杰、冯夏庭、吕建成、朱跃钊、朱淼、任成祖、向锦武、刘加平、刘吉臻、刘静波、齐越、宇波、孙红文、孙金华、李立毅、杨鲲、吴卫国、张广军、张尧学、张屹、张弛、张远航、张作义、张保平、张晓斌、陈南梁、陈贵海、陈景文、邵毅敏、武强、罗坤、周创兵、周建庭、荣命哲、胡健、段书凯、段发阶、姜耀东、宣益民、贺高红、徐建、高彦征、高航、唐立新、唐朝晖、黄庆学、黄如、彭永臻、蒋丽忠、景传勇、裴丽、廖建新、廖桂生、谭天伟、翟正军、魏世强、魏进家。 /p p    strong 关于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strong /p p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是2008年中国教育部将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合并设立的奖项,分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主要授予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专利技术实施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年一评。 /p p    strong 申报条件: /strong /p p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包括: /p p   (一)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做出重要科学发现的个人和单位。 /p p   (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授予在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要技术发明的个人和单位。 /p p   (三)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要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个人和单位 分为技术开发、社会公益、国家安全三类。 /p p   (四)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专利奖:授予高等学校拥有的优秀专利的发明人及专利权人。所有奖项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两个等级,每年奖励总数不超过320项。 /p p    strong 评选考核: /strong /p p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p p   (一)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应具备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三个条件。 /p p   (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应具备前人尚未发明或尚未公开、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经实施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或具有明显的应用前景三个条件。 /p p   (三)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应具备技术创新性突出、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显著、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三个条件。 /p p   (四)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专利奖:应具备已被授权发明专利的科研成果或已被授权实用新型专利的科研成果(不含国防专利和保密专利),专利实施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和不存在专利权属纠纷、发明人或设计人纠纷、撤销专利权的请求和宣告专利权无效请求的专利两个条件。 /p p   相关阅读: /p p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01126/565926.shtml" target=" _self" 61人!2020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评审委员会会议专家(第一批)名单 /a /p p br/ /p
  • 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
    2010年1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主持大会。   人民大会堂里华灯绽放、鲜花吐艳,气氛庄重而热烈。奖励大会开始前,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会见了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代表。   上午10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谷超豪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右)、孙家栋(左)颁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表示祝贺。他说,过去的一年,在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的形势下,我国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加强科技支撑作为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推动技术改造,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超前部署、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措施对遏制经济下滑势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温家宝强调,最终战胜危机、实现经济复苏要靠科技的力量。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始终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紧密跟踪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着力突破带动技术革命、促进产业振兴的前沿科学问题,突破提高健康水平、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突破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技术问题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我们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气氛,使科技人员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成果大量涌现 我们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队伍,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大会时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孙家栋在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时表示,中央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央领导同志向获奖人员代表颁奖,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科技工作者的热情关怀。作为科技工作者,一定不负党和民的期望,继续为我国科技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努力工作。   出席奖励大会并参加会见的中央领导同志还有:王岐山、回良玉、刘淇、刘云山、李源潮、张德江、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路甬祥、韩启德、李建国、陈昌智、马凯、白立忱、张榕明、钱运录、万钢、罗富和以及中央军委委员陈炳德、李继耐、廖锡龙、常万全。   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军队有关方面负责人,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等出席大会并参加会见。   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项(人)。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28项,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27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5项,包括一等奖2项、二等奖53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82项,包括特等奖3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262项 授予7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 88项成果获奖!2020年度宁夏科学技术奖励获奖名单出炉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授予“铸造用工业级3DP打印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宁夏新能源高效消纳综合技术创新与实践”2项成果为2020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授予“黄河宁夏段防洪减灾工程方案优化与智能监管关键技术”1项成果为2020年度自治区对外科学技术合作奖,  ★授予“天然气调压系统关键控制阀”等8项成果为2020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授予“新体系高能比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性能调控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等26项成果为2020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授予“铜基纳米分子磁体的构筑及相变机理的热力学研究”等51项成果为2020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020年度宁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  一、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2项)  (一)铸造用工业级3DP打印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二)宁夏新能源高效消纳综合技术创新与实践。  二、对外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  黄河宁夏段防洪减灾工程方案优化与智能监管关键技术。  三、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8项)  (一)天然气调压系统关键控制阀。  (二)直流输电控制保护技术在宁夏电网的优化及应用。  (三)高性能铁基费托合成催化剂开发、规模化制备及工业应用。  (四)玉米调结构转方式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五)宁夏特色瓜菜产业关键技术创新示范。  (六)河套盐碱地生态治理及特色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七)干旱区城镇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八)多院区线上线下一体化治理体系创建及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应用。  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6项)  (一)新体系高能比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性能调控及产业化关键技术。  (二)45-28nm配线用Ta材料规模化生产技术与品质提升。  (三)面向智能配电网的快速供电恢复关键技术及应用。  (四)换流站阀厅设备动态监测及壁面清洁组合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  (五)循环换热一体化分离装备的国产化研发及工业应用。  (六)年产1500万吨智能高效输送装备研制。  (七)新型高效百万千瓦级二次再热蒸汽轮机配套关键零部件研制及产业化。  (八)基于大数据的电力信息网安全态势感知、预警与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  (九)宁夏地区非常规石油资源关键开发技术创新及规模化应用。  (十)宁夏主要粮食作物病虫草害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示范推广项目。  (十一)旱区玉米水肥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十二)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应用。  (十三)枸杞质量标准及检测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十四)滩羊肉质提升及营养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十五)奶牛乳腺炎综合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  (十六)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十七)黄土丘陵区退化草地恢复过程及其碳氮效应。  (十八)面向可持续经营的荒漠草原人工柠条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稳定性研究。  (十九)宁夏盐环定扬黄工程节能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二十)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异常机理及预测方法研究。  (二十一)地震活动场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及应用实践。  (二十二)国土空间变化智能监管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  (二十三)磁性层状LDH超分子组装与靶向缓释给药系统设计研发。  (二十四)利用双细胞膜片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骨及其修复大段骨缺损研究。  (二十五)生物节律基因调控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键技术及临床转化应用研究。  (二十六)眼遗传病精准诊断体系构建的研究。  五、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51项)  (一)铜基纳米分子磁体的构筑及相变机理的热力学研究。  (二)氢能清洁生产及高附加值化学转化理论与实践。  (三)GIS设备间歇性缺陷智能巡检与定位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四)超(特)高压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诊断技术提升及工程应用。  (五)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配电网运营效率评估技术研究与应用。  (六)高纯金属钒制备关键技术。  (七)太空射线科学探测卫星用铍窗口材料制备技术。  (八)基于窄带蜂窝网络集成组网的智能化能源计量仪表。  (九)LGK-315大功率逆变等离子弧切割/气刨机研发。  (十)基于SCADA系统的机采系统效率在线测试技术研究。  (十一)电解锰精滤渣煅烧烟气SO2还原阳极渣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研究及示范。  (十二)构建为创造性服务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研究。  (十三)宁夏牛羊养殖模式及饲草料资源高效利用研究。  (十四)荞麦燕麦新品种信农1号、黔黑荞1号、燕科1号引育及推广。  (十五)六盘山深度贫困典型区特色种养业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  (十六)特色优势农产品功能成分检测技术标准研究与应用。  (十七)枸杞病虫害防治高效精准用药技术研究与应用。  (十八)水稻、玉米专用缓/控释肥工艺技术研发与应用。  (十九)枸杞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水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二十)宁夏高品质枸杞植保关键技术研究示范。  (二十一)防治稻瘟病芽胞杆菌杀菌剂的研发与生防机制研究。  (二十二)气温升高与干旱对灵武长枣光合产物分配与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机理。  (二十三)宁夏不同生态区设施环境优化与栽培模式研究示范推广。  (二十四)宁夏中南部地区耕地土壤质量提升及配套作物栽培技术理论研究。  (二十五)特色林果业高效节水综合生产技术集成研究。  (二十六)宁夏设施蔬菜西花蓟马定殖及寄主定位嗅觉感受机制研究。  (二十七)肉苁蓉人工控制寄生关键技术研究。  (二十八)宁夏枸杞药材质量形成对温度的响应机制研究。  (二十九)河流网演化与泥沙输运动力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三十)黄土高原扬黄灌区(宁夏)增粮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  (三十一)紫花苜蓿耐盐机理研究及应用。  (三十二)基于“互联网+”的宁夏水文监测数据采集与计算处理研究。  (三十三)基于多源探测资料和数值模式的宁夏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技术体系。  (三十四)宁夏固原岩盐资源勘查开发关键问题研究。  (三十五)石嘴山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及综合保护研究。  (三十六)宁夏古生物化石资源研究。  (三十七)基于毒损脑络学说研究苦参和柴胡中的新型抗老年痴呆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三十八)TLS 聚合酶对消化道肿瘤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研究。  (三十九)枸杞多糖经TLR/NF-κB通路对2型糖尿病炎症因子生成的抑制。  (四十)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通过MMP/LOX促进胃癌转移的研究。  (四十一)心肌泛素连接酶MuRF2抑制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四十二)抗感染组织工程骨的研制及体外研究。  (四十三)PGC-1β调控乳腺肿瘤细胞增殖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四十四)妇科良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卵巢储备功能的评估与卵巢保护的探讨。  (四十五)磁共振新技术在新生儿脑发育和脑白质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四十六)TGF-β/Smads信号通路在干细胞移植治疗化疗损伤性卵巢早衰中的分子机制。  (四十七)脊髓脊柱神经外科疾病微创治疗关键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四十八)椎间孔镜在脊柱疾病中的应用。  (四十九)胃肠道癌症患者心理状况的系列研究及安宁疗护的临床实践。  (五十)小腿远端蒂穿支皮瓣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五十一)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细针穿刺芬太尼-布比卡因等比重腰麻应用研究。
  • 2017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评审委员会名单出炉!
    p   今天,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站公示了2017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评审委员会名单,来自各领域众多院士长江学者和国家杰青入选。 /p p   一年一度的教育部科技奖的评审名单公示,这样意味着今年的教育部科技奖评审已经结束,预计很快将会公示具体获奖结果。 /p p    strong 第一综合会议评审组(数学 物理天文 仪器仪表 电子通讯 计算机) /strong /p p   尤政 毛军发 尹浩 冯克勤 邢定钰 朱邦芬 乔建永 庄松林 刘正猷 刘建亚 刘德明 许进 孙笑涛 纪越峰 吴建平 何积丰 张广军 张平文 张尧学 张宏科 陆建华 陈仙辉 邾继贵 金亚秋 房建成 封东来 赵玉龙 段宝岩 侯洵 洪家兴 骆清铭 徐宗本 黄如 梅宏 景益鹏 程崇庆 谢心澄 /p p   strong  第二综合会议评审组(材料,力学 化学 化工轻纺 自控管理) /strong /p p   王龙 方岱宁 方维海 申长雨 邢建东 朱美芳 孙优贤 孙宝国 孙宝德 孙润仓 严纯华 杜善义 李元元 李亚栋 杨善林 张宗益 张俐娜 陈杰 陈晓红 欧阳平凯 周科朝 俞大鹏 费维扬 桂卫华 钱锋 郭林 席振峰 盛昭瀚 彭孝军 童小燕 谢克昌 谢建新 裘式纶 潘复生 鞠熀先 蹇锡高 /p p    strong 第三综合会议评审组(生物 建筑土木水利 环境科学 农林牧渔) /strong /p p   王志刚 尹伟伦 邓子新 曲久辉 任洪强 任海云 全夑 刘维屏 刘耀光 安黎哲 许唯临 孙其信 麦康森 李天来 李坚 杨志峰 吴晓磊 沈永明 张改平 陈云敏 陈学庚 罗胜联 金征宇 周绪红 郑健龙 郝吉明 钟登华 饶子和 聂建国 顾祥林 倪晋仁 高丹盈 郭善利 曹卫星 康振生 舒红兵 蔡袁强 黎祖福 /p p    strong 第四综合会议评审组(医药卫生(基础) 医药卫生(临床内科) 医药卫生(临床外科) 医药卫生(药学与中医学)) /strong /p p   王广基 王杉 王建枝 王振宁 王新陆 区景松 毛颖 石远凯 田野 丛斌 朱卫国 邬堂春 刘志红 许能贵 阮长耿 孙凤艳 纪志刚 杨清武 张运 张志愿 张陆勇 陈士林 陈孝平 陈凯先 范永升 尚永丰 娄阁 姚智 耿道颖 夏照帆 高秀梅 唐启盛 唐承薇 浦跃朴 韩英 韩德民 程黎明 谢恬 滕皋军 魏于全 /p p    strong 第五综合会议评审组(地学 电力、动力与热工 机械 交通运输) /strong /p p   万德成 王玉明 王海斗 勾晓华 邓军 朱荻 刘吉臻 刘先林 许志琴 杜彦良 李永乐 李彦 李根生 李晓红 李德群 沙爱民 张立彬 陈戈 陈星莺 陈晓非 林忠钦 林京 岳光溪 周仲荣 郝芳 段献忠 姜耀东 宣益民 袁小明 凌建明 高亮 郭东明 谈和平 陶文铨 龚健雅 舒歌群 谢和平 谭忆秋 谭建荣 戴永久 /p p /p
  •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开甲颁奖。   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颁奖。   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   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主持大会。   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大会上宣读《国务院关于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这是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开甲在台上领奖。   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这是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在台上领奖。   原标题: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习近平出席大会并为最高奖获得者等颁奖 李克强讲话 刘云山出席 张高丽主持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4年1月1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   人民大会堂里灯光璀璨,气氛热烈。上午10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   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存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程开甲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各条战线为推动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的人们表示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向关心和参与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李克强指出,当前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阶段。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才能有力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提升经济的整体质量 才能更多培育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使我国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 才能有效克服资源环境制约,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李克强强调,要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使创新成果更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面向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保障国家安全、增进民生福祉、生态建设和改善,努力在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必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用科技和创意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难题,服务国家战略、惠及千家万户。   李克强要求,要通过深化改革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在研发方向、资源配置和经费使用、项目评审以及成果评价和应用等各个环节,都要放手让市场“说话”。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完善创新政策、营造公平环境上来,重点支持基础性研究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要把发挥人的创造力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营造鼓励大胆探索、包容失败的宽松氛围,使青年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吸引和激励更多人投身创新创业,汇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合力,用改革红利、人才红利、创新红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主持大会时说,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奖励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锐意改革,创新创业,把科技成果应用到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张存浩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   奖励大会开始前,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了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   部分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以及中央军委的领导同志出席会议。   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军队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和首都科技界代表等共约3300人出席大会。   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10位科技专家和313项成果。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 国家自然科学奖5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3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7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9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8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4项、二等奖161项 授予8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文章转载自:新华社

厂商最新资讯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