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食品科技研发检测服务中心

仪器信息网食品科技研发检测服务中心专题为您整合食品科技研发检测服务中心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食品科技研发检测服务中心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食品科技研发检测服务中心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食品科技研发检测服务中心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食品科技研发检测服务中心话题讨论。

食品科技研发检测服务中心相关的资讯

  • 厦门食品科技研发检测服务中心投资1000万元保障食品安全
    近日,厦门食品科技研发检测服务中心正式被厦门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确立为2008年市重大科技项目,并获得1000万元重大科技项目资金资助。项目资金已拨付至该项目承担单位。   据介绍,检测中心计划总投资为4580万元,计划于2009年建成并对外提供服务。中心将落户于同安食品轻工业园内,由厦门同安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建设,集美大学负责检测中心的组建,为检测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同安区生产力促进中心负责中心建成后的日常运营管理。中心建设主要包括常规分析室、气质联用室、气相色谱室、液相色谱室、氨基酸分析室、原子吸收光谱室、红外光谱室、微生物检测室等食品分析检测(感官检测、理化检测、微生物检测)单元。   建设这一重大科技项目,目的在于为厦门市的食品企业和即将建设的同安食品科技企业孵化园提供专业的分析测试中心。   检测中心建成后,既可通过装备大型分析测试仪器,为食品安全把好检测关 还可通过提供人才培训服务,从而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此外,通过产学研合作,检测中心还可提高企业的食品开发能力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厦门食品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厦门食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参展指南丨第四届食品科技创新论坛
    第四届食品科技创新论坛-暨2021大健康食品发展论坛邀请函 继成功举办三届食品科技创新论坛后,食品伙伴网与《食品工业科技》杂志社强强联合,秉承着“科学创新、技术落地”的宗旨,共同举办第四届食品科技创新论坛暨 2021 大健康食品发展论坛。邀请行业专家从专业角度剖析相关产品研发与创新。旨在为中国食品行业搭建一个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平台,为科技成果产业化做贡献。 - 会议信息 -主办单位:食品伙伴网、《食品工业科技》杂志社 支持单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战略合作:微康益生菌 时间:2021年4月20日-21日(19日全天报到)地点:上海龙之梦大酒店(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 1116号) 会议主旨:科学创新、技术落地 会议规模:800-1000人 展览区:60个展位 本届论坛将邀请 60 多位各食品分支行业专家进行现场演讲,演讲嘉宾有国家食品管理机构的领导、大专院校的知名教授、食品生产一线的研发总监、科研院所的科学家,他们将同与会嘉宾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实际技术经验,以期实现科技创新,技术交流,推动行业发展。 - 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从事食品分析检测仪器的销售、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的仪器供应商。公司目前是日本INSENT、日本JWP、意大利VELP、美国FTC、德国AIRSENSE、美国ZP、日本QS公司、日本KURABO、日本ATTO等仪器制造商的中国区营销合作伙伴和技术服务中心,产品覆盖食品感官分析、食品营养分析、食品安全检测等。 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也将携前沿产品参加此次论坛,欢迎大家前来参观交流!
  • 福建LED研发检测服务中心落户海西研究院
    2月1日,2012年福建省信息产业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会上宣读了福建省LED节能照明示范工程企业、LED研发设计和检测服务中心依托单位及省软件骨干企业等名单,并举行了证书颁发和授牌仪式,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正式成为福建省LED研发设计和检测服务中心的唯一依托和建设单位。   福建省LED研发设计和检测服务中心的任务是通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促进福建省LED产业技术升级 通过规范LED产品的检测技术、方法和手段,加快福建省LED产品标准体系的研究和制订 通过建设LED公共服务平台,为行业提供公益性服务 通过联合国内外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组织,推动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以促进闽台技术交流与合作。
  • 中国食品科技:从2020到2035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中国工程院院士& nbsp & nbsp 陈坚 /span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br/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我国食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7年产值11.4万亿元,占全国GDP的9%,对全国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2%,拉动全国工业增长0.8个百分点。预计未来10年,我国的食品消费将增长50%,价值超过7万亿元。我国食品科技的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 /strong /span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未来我国食品领域发展的趋势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六大方面:食品营养健康的突破将成为食品发展的新引擎;食品物性科学的进展将成为食品制造的新源泉;食品危害物发现与控制的成果将成为安全主动保障的新支撑;绿色制造技术的突破将成为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驱动;食品加工智能化装备的革命将成为食品工业升级的新动能;食品全链条技术的融合将成为食品产业的新模式。 /span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font-size: 18px " 我国食品科技现状、问题、趋向 /span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br/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食品工业的任务不断变化。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人们对于食品的需求已经从基本的“保障供给”向“营养健康”转变。食品工业与人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基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和《柳叶刀》研究,膳食是仅次于遗传而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二大因素,约16.2%的疾病负担归因于膳食,因此,食品工业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坚实保障。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我国食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7年产值11.4万亿元,占全国GDP的9%,对全国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2%,拉动全国工业增长0.8个百分点。预计未来10年,我国的食品消费将增长50%,价值超过7万亿元。因此,我国食品工业是实施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作为全球食品贸易大国,我国食品进出口均居世界第一。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食品工业是融合全球供应链和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我国食品领域论文发表量、论文引用数量、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均位居全球第一。在软科发布的2019年全球食品学科排名前10的榜单中,我国大学占据了5席。我国一批关键技术实现了国外输出,例如超高压、挤压重组技术等;部分装备占领国际市场,例如万吨油脂加工装备、肉品加工装备等;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占主导地位,例如浓缩苹果汁占世界市场的60%,番茄酱占世界市场的1/4。因此,食品科技是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我国食品工业面临六大问题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首先,引领性基础研究少。2008年至2018年间,在自然科学三大顶级期刊《Cell》《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食品相关论文分别为48、62篇和42篇,其中我国作为主要完成单位的论文仅分别为1、5篇和3篇。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第二,领跑技术比例小。美国、日本和德国在食品领域领跑技术比例分别占48%、29%和13%,而我国在食品领域领跑技术比例仅占5%,与主要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发达国家主要以企业研发为主,产业化阶段技术比例在80%以上,而我国食品技术产业化比例低。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第三,装备自主创新能力低。美国、日本和欧盟等食品智能装备专利占全球80%以上,而我国食品装备年进口额近300亿元,大型食品企业80%的关键高端装备依赖进口。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第四,加工增值和资源利用不足。美国和日本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分别为3.7颐1和11.7颐1,而我国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小于2颐1。我国食品工业消耗巨大资源和能源,包括年用水约100亿吨、耗电2500亿千瓦/小时、耗煤2.8亿吨、废水50亿平方米、废物4亿吨。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第五,食品毒害物侦测国外依赖度高。我国快速检测产品集中以农兽药残留为主(占比80%),受国际认可不足10%。食源性致病菌等核心检测试剂和毒素标准物质高度依赖进口。复杂基质分离材料国产产品占比不足15%,用于8种微生物快速检测的84个检测产品几乎没有国产产品。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第六,生鲜食品储运损耗大。美国蔬菜加工运输损耗率1%至2%,荷兰向世界配送果蔬损耗率5%,日本生鲜农产品产后商品化100%。而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损耗率较大,分别为:果蔬20%、肉类8%、水产品11%、粮食8%,生鲜食品冷链流通率仅8%,储运损耗方面损失高达千亿元。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我国食品科技发展战略趋向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随着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和先进制造等技术领域的快速兴起和蓬勃发展,我国食品科技发展战略趋向表现在以下6点: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第一,食品合成生物学。构建食品细胞工厂,以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利用细胞工厂生产肉类、牛奶、鸡蛋、油脂、糖等,颠覆传统的食品加工方式,形成新型生产模式。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第二,食品精准营养与个性化制造。基于食物营养、人体健康、食品制造大数据,靶向生产精准营养与个性化食品。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第三,食品装备智能制造。利用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技术,结合感知物联和智能控制技术,开发食品工业机器人、食品智能制造生产线和智慧厨房及供应链系统。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第四,增材制造(3D打印)。基于快速自动成形增材制造、图像图形处理、数字化控制、机电和材料等工业化数字化技术,生产传统食品和新型食品。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第五,全程质量安全主动防控。基于非靶向筛查、多元危害物快速识别与检测、智能化监管、实时追溯等技术的不断革新,食品安全监管向智能化、检测溯源向组学化、产品质量向国际化方向发展。通过提升过程控制和检测溯源,构建新食品安全的智能监管。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第六,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产业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基因编辑等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深度交叉融合正在颠覆食品传统生产方式,催生一批新产业、新模式、新业 态。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安全、营养和可持续的食品供给面临挑战 /span /strong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br/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随着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安全、营养和可持续的食品供给面临巨大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第一,生态效应方面,食品生产产生25%温室气体并需要40%耕地,对生态造成巨大压力。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第二,人口方面,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提升的需求,预计到2050年全球需要蛋白增量将达到30%—50%。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第三,气候变化方面,世界上70%的饥饿人口生活在气候变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对食品的供给造成严峻挑战。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第四,公共健康方面,因现代饮食方式产生的慢性疾病而造成年死亡人数增加500万。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未来面临的挑战对未来食品供给和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食品需要成为人类未来生产方法和生活方式改变的代表性物质;食品科技发展应该成为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物联网、人工智能、增材制造、医疗健康、感知科学等技术的集成研究;未来食品在解决全球食物供给和质量、食品安全和营养等问题基础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更高需要;未来食品的标签是“更安全、更营养、更方便、更美味、更持续”。植物基食物发展是未来食品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2013—2017年全球植物蛋白、活性物质、甜味剂、药物和调料、色素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62%,未来仍将呈高速增长趋势。未来食品技术组成将更加完备,将从食品加工领域扩展到营养健康、食品生物工程、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构成多技术体系协同推进未来食品发展,构成未来食品技术结构树,支撑未来食品领域的健康和有序发展。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食品合成生物学发展三阶段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合成生物学是新的生命科学前沿,以工程化设计理念对生物体进行有目标的设计、改造乃至重新合成,是从理解生命规律到设计生命体系的关键技术。合成生物学成功的产业化案例是2013年美国Amyris和法国Sanofi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联合开发出能高效合成青蒿酸的酿酒酵母细胞工厂,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将青蒿酸转化为青蒿素,实现商业化生产。100平方米车间相当于近5万亩(3333.3公顷)种植产量,从而建立了青蒿素从植物提取到生物合成的颠覆性生产性路线。合成生物学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成功应用促使全球合成生物学研究蓬勃兴起,世界各国迅速推进该领域发展。合成生物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应用正在重塑世界。然而,目前合成生物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医药和化学品生产领域,食品领域合成生物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发展相对薄弱。率先推进食品合成生物学的技术研究并且实现食品合成生物学技术的产业化,将抢占世界的科技前沿和产业高地。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食品合成生物学是在传统食品制造技术基础上,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特别是食品微生物基因组设计与组装、食品组分合成途径设计与构建等,创建具有食品工业应用能力的人工细胞,将可再生原料转化为重要食品组分、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化学品,来解决食品原料和生产方式过程中存在的不可持续的问题,实现更安全、更营养、更健康和可持续的食品获取方式。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食品合成生物学既是解决现有食品安全与营养问题的重要技术,也是面对未来食品可持续供给挑战的主要方法,能够解决传统食品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变革食品生产方式;开发更多新的食品资源;提高食品的营养并增加新的功能;重构、人工组装与调控食品微生物群落。食品合成生物技术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食品细胞工厂设计与构建、食品生物合成优化与控制和重组食品制造与评价。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食品合成生物学发展需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最优合成途径及食品分子修饰,实现重要食品功能组分的有效、定向合成和修饰,为“人造功能产品”细胞的合成做准备。第二阶段是建立高通量高灵敏筛选方法,筛选高效的底盘细胞工厂,实现重要食品功能组分的高效生物制造;初步合成具有特殊功能的“人造功能产品”细胞。第三阶段是实现AI辅助的全自动生物合成的设计及实施;通过精确靶向调控,大幅度提高重要食品功能产品在异源底盘和原底盘细胞中的合成效率,最终实现全细胞利用。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人造食品的总体技术路线是构建细胞工厂种子,以车间生产方式合成奶、肉、糖、油、蛋等,具有营养与经济竞争力,实施颠覆性技术路线,缓解农业压力,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于传统食品制造,基于细胞工厂种子的人造食品制造能够将土地使用效率提高1000倍,每吨粮食可节约用水90%以上,并且生产过程不需使用农药化肥。主要人造食品包括“人造蛋”“人造肉”和“人造奶”。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目前,美国HamptonCreek公司将豌豆和多种豆类植物混合,研发“人造蛋”,产品营养价值和味道与真蛋相似。此类“植物蛋黄酱”已经在香港等地的超市销售。美国ClaraFoods科技公司通过酵母细胞工厂构建、发酵合成卵清蛋白,是利用生物合成技术创制动物蛋白的范例。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人造肉”技术被《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评为2018年全球十大突破技术之一,利用“人造肉”替代传统畜牧业具有重大的生态意义,是全球人造食品研究的热点。传统养殖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4.5%,是所有交通工具燃油排放的总和。利用“人造肉”替代或部分替代传统畜牧业,能够显著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区别于传统素肉,“人造肉”与肉类具有更高的相似度,因而也具有更高的商业潜力。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人造肉”主要包括“植物蛋白肉”和“细胞培养肉”两大类。实现人造肉产业化生产急需攻克的关键技术环节包括:如何通过植物蛋白提取纯化和全能干细胞分化控制实现植物蛋白、成肌干细胞的高效获取?如何通过大型生物反应器设计和细胞培养人工智能控制获得规模化生物反应器用于人造肉制备?如何实现血红素等风味物质高效制备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高效合成,实现人造肉制品食品化?如何利用植物蛋白纹理结构重组和食品3D打印技术实现人造肉制品结构重塑?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关于“人造奶”的开发和应用,美国PerfectDay公司分析牛奶中20种对人体有益及重要的原料,以合成生物技术组装酵母细胞,实现发酵合成6种蛋白与8种脂肪酸。在分离纯化后再加入钙、钾等矿物质及乳化剂完成最后加工,口味和营养可与天然牛奶相同,并且不含胆固醇和乳糖。最近与美国食品业巨头ADM公司签署联合开发协议,计划2019年向食品工业供应人工牛奶。据测算,相比于传统牛奶生产方式,“人造奶”生产将减少98%的用水量,91%的土地需求,84%温室气体的排放,并节约65%的能源。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食品感知科学需重视六方面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食品感知(Sensory Perception)科学是未来食品研究的重要研究领域。食品风味的最基本组成是甜、咸、苦、酸、鲜。味觉与想象力和情感相关,味觉是特有的感官,不同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有共同性的感官。追求食物(渴望、愉悦、释放、满足)的动力对持续掌控生活与积极性更加强而有力。因此,食品感知科学与未来食品对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息息相关。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基于食品的感知科学研究需要重视的研究包括以下6个方面:研究食品的感官特性和消费者的感觉;探究感官交互作用和味觉多元性;解析大脑处理化学和物理刺激过程,从而实现感官模拟;理解感官的个体差异;多学科交叉进行消费者行为分析;评估感官/消费者的方法学。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目前,食品感知科学在基础研究领域获得了众多突破性进展。其中,2019年《Cell》报道了酸味受体的鉴定结果,同时确定了酸、甜、苦、咸、鲜5种味道的神经元结构。研究表明,酸味使用舌头专用的味觉受体细胞(TRC),以精细调节大脑中的味觉神经元以触发厌恶行为。在应用研究领域,食品感知科学在酒产品上头和口干机理的鉴定方面得到了成功应用。该研究首先建立宿醉动物模型,确定上头和口干指标,然后,开展行为学、体外脑组织培养高通量筛选技术、生化和生理学实验,明确宿醉的标志物和引起上头、口干的机理。最后,开展转化研究及人体大脑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该研究成果为找出酒产品中引起上头和口干的物质成分,了解其造成宿醉反应的机制,并找到减轻饮后上头、口干的干预措施,为提升酒产品的饮后舒适度提供了重要指导。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陈坚 /span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br/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江南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发酵工程、食品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br/ /span br/ /p p br/ /p
  • 第一届大食物观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通知
    为进一步促进未来食品科学的发展,全面践行“大食物观”的指导思想,持续提升食品科技创新和战略安全。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及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Journal of Future Foods》杂志主办,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共同主办,登赫(上海)生命科学有限公司、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古井集团、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赞助的“第一届大食物观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 即将于2024年5月16-17日在中国 北京召开。赞助单位:登赫(上海)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古井集团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顺应民众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确保民众吃得安全健康、营养均衡。与此同时,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蛋白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然而,传统的动物蛋白来源面临着环境压力、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动物福利等挑战。因此亟待开发一种高效、环保、安全、可持续的新蛋白肉生产途径,以应对全球食品有效供给与安全保障。发展以细胞培养肉、微生物蛋白肉为代表的替代蛋白,完全契合了“大食物观”指导思想,是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蛋白要能量的重要体现,以大食物观指导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对于提升我国整体食物供给与科技战略安全,并提升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未来食品领域融合了合成生物学、物联网、人工智能、增材制造、食品科学、微生物学等众多颠覆性前沿技术,需要开展大量的原始创新工作,这也是本次研讨会的聚焦点。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和中国食品杂志社将共同举办“第一届大食物观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本届研讨会将设置食品生物制造、食品感官科学与口腔加工、精准营养、高新技术、智能加工装备、食品安全大数据、智能化和绿色食品包装等未来食品科技创新议题,并围绕细胞培育肉、微生物蛋白肉、植物蛋白肉以及上下游等研究最近进展及存在问题开展深入讨论,重点围绕细胞工厂构建、低成本规模化培养等,探讨替代蛋白发展的研究趋势,通过展示该领域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搭建科研单位与企业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共同促进我国替代蛋白产业和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发展快速踏入新里程。本届论坛诚挚邀请国内外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食品企业等单位从事食品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进行深入交流、成果推广,并为食品企业、仪器商提供展览、展示及寻求科技合作的平台。会期2天,初定在2024年5月16—17日,地点:中国北京。审核通过的参会代表论文将优先在《食品科学》(EI收录)、《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SCI收录)、《Journal of Future Foods》、《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肉类研究》、《乳业科学与技术》共6本杂志正刊上发表,欢迎相关专家、学者、企业家参加此次国际研讨会,并踊跃投稿、展览展示。一、组织委员会荣誉主席:孙宝国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原校长王守伟教授: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首席科学家主 席(按主办和共同主办单位排序):赵 燕教授: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食品杂志社社长王彦波教授: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院长闫文杰教授:北京联合大学保健食品功能检测中心主任唐 洁教授: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曹际娟教授: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任 健教授: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郝建雄教授: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院长副主席(按主办和共同主办单位排序):李 健教授: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副院长王 锋教授: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学科带头人饶 瑜教授: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婷婷教授: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刘晓兰教授: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一级学科带头人刘金龙副教授: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副院长委 员(按主办和共同主办单位排序):孙 勇研究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食品杂志社副社长、《食品科学》杂志主编、《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Journal of Future Foods》杂志执行主编刘 莉高级工程师:《肉类研究》杂志执行主编、《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杂志执行副主编、《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副主编王 蓓教授: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副院长刘慧琳教授: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副院长孙啸涛副研究员: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副院长陈祥贵教授: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吴 韬教授: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邢亚阁教授: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黄玉坤副教授: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系主任姜爱丽教授: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冮 洁教授: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何煜波副教授: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胡 冰副教授: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蒙月月讲师: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宋春丽教授: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邓永平教授: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赵丹丹副教授: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副院长宁亚维教授: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韩俊华教授: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李巧玲教授: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朱 宏教授: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王世杰教授: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王志新教授: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崔 玥讲师: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食品系主任二 、会议内容(一)会议主题大会报告:大食物观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分组议题:1.食品生物制造(1)合成生物学与食品资源;(2)酶工程与食品质量改良;(3)发酵工程与食品酿造;(4)优良食品微生物菌种选育与制备;(5)基因工程与食品安全;(6)食品生物产业发展战略。2.替代蛋白技术(1)植物源替代蛋白及产品开发;(2)微生物替代蛋白制造;(3)生物发酵技术与细胞培育肉; (4)替代蛋白加工的创新与可持续性;(5)细胞工厂在大规模细胞培养的应用;(6)替代蛋白的食品安全风险、监管及展望。3.食品感官科学与口腔加工(1)感官测量与评价;(2)感官体验与感觉知觉;(3)分子美食;(4)食品的物理特性与动态感官的关系;(5)仪器测量与人类感官的关系;(6)感官反应、饮食行为与营养的关系。4.精准营养与疾病预防(1)大队列、大数据与精准健康;(2)个体化营养与疾病预防;(3)特殊膳食食品、特殊医学食品;(4)精准营养与免疫功能强化;(5)保健食品的研究与开发;(6)精准营养应用前景展望与相关政策制定。5.食品加工高新技术(1)食品3D、4D打印;(2)预制菜加工;(3)食品物理加工及工程化技术;(4)分子食品制造;(5)可持续和绿色制造技术;(6)确保食品安全、质量和功能的纳米技术。6.食品装备与智能制造(1)食品数字化设计和工艺优化设计;(2)食品生产智能管控;(3)食品制造装备智能化;(4)食品快速无损检测技术;(5)智能感知技术及应用;(6)食品智能制造加工系统的研发。7.食品安全大数据与检测技术(1)食品安全单分子检测技术;(2)食品安全溯源技术;(3)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4)食品微生物安全检测技术;(5)预测微生物学在食品质量和安全评估上的应用;(6)区块链技术在食品供应链中的应用。8.智能化和绿色食品包装(1)食品包装的绿色材料和绿色制备技术;(2)外卖食品和生物活性传递的创新包装;(3)食品的活性包装、智能包装或组合包装;(4)互联网+电商新型食品物流技术集成示范;(5)食品智能化包装与贮运;(6)应急救生食品创制技术。9.食品交叉学科研究(1)食品新原料、新成分的探索;(2)药食同源动植物、菌物功能研究;(3)食品危害物筛查与防控;(4)食用农产品损耗最小化;(5)食品摄入、运动与健康关系的系统研究;(6)食品消费科学。特设专场:青年学者专场博士生专场硕士生专场注:本论坛同时安排论文海报张贴。欢迎各位感兴趣的老师、研究生申请口头报告和海报张贴,名额有限,请尽早报名。(二)会议形式(1)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发言(2)参会代表相关研究成果发言(3)论文海报展示(4)参展企业产品展示(三)会议语言 中文+英文三、会议论文1、论文范围及要求: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学术论文,请严格按照杂志撰稿要求和投稿模板撰写。《食品科学》(EI 收录)投稿:请登录网站 www.spkx.net.cn 投稿;《Food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SCI收录)投稿:请登录网站www.sciopen.com/journal/2097-0765投稿;《Journal of Future Foods》投稿:请登录网站www.editorialmanager.com/jfutfo投稿;《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投稿:www.sciopen.com/journal/2958-4124投稿;《肉类研究》投稿:请登录网站www.rlyj.net.cn投稿;《乳业科学与技术》投稿:请登录网站www.dairyst.net.cn投稿。2、论文发表费:审核通过的稿件按书面录用通知缴纳版面费。3、投递会议论文的代表,请先将论文通过六本杂志在线采编系统投递并获得稿件编号后,再及时进行会议注册,并将稿件标题、编号填入注册信息中。四、会议费国内:在职人员: 2400元/人。普通在校研究生: 1600元/人,不含在职攻读学位人员。国际:在职人员: 500美元/人。普通在校研究生: 250美元/人。注:会议期间安排住宿,费用自理。会议费包含注册费、资料费和会议期间餐费,不包含论文发表费。五、会议重要信息1、会议重要时间:会议论文征集截止日期:2024年5月10日口头报告申请截止日期:2024年4月25日论文张贴申请截止日期:2024年4月25日会议报名截止日期:2024年5月10日2、会议举办地点:中国 北京六、汇款事项请参会代表收到正式邀请函(纸质版或电子版均可)后,尽快将会议费汇至中国食品杂志社,以便大会日常筹备工作顺利进行。汇款信息:银行汇款:户 名:中国食品杂志社 行 号:102100004927开户行:工行阜外大街支行 帐 号:0200049209024922112七、会议招商招展会议赞助 会场展览 会刊广告联系人:杨红 电话:010-83152138手机:13522179918传 真:010-83155446电子信箱:hongy025@163.com八、会务组秘书处:朱昱琳、袁月电 话:010-83155446/47/48/49/50-8066,8030 传 真:010-83155436E-mail:meeting@chnfood.cn九、报名方式1. 网上报名:登录我刊网站https://hy.spkxnet.cn/jff/index.jsp,点击进入会议主页进行网上报名。会务组收到报名信息后,会尽快向参会代表电子邮箱发送电子版邀请函,如需要邮寄纸质版邀请函,请务必回复邮件联系会务组并在注册信息中准确填写电子邮箱、详细地址及邮编、电话号码。2. 参会代表可添加第一届大食物观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QQ群:【637171917】,以便及时接收会议最新通知。
  • 睿科仪器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助力“第四届亚太食品科技创新国际峰会”
    在食品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食品却变得越来越不安全了,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事故不绝于耳,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另外,随着全球食品贸易的发展,食品安全已突破国界,某一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很可能会波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给全球带来巨大影响。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一方面需要集中各方智慧,借鉴全球经验;另一方面需要从科学的视角出发,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提高食品的生产经营水平,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在这种背景之下,以推动亚太地区食品工业科技发展、商业机会拓展以及国际交流合作为目标的第四届亚太食品科技创新国际峰会于2015年6月17日至18日在上海虹桥万豪大酒店圆满召开。第四届亚太食品科技创新国际峰会 睿科仪器长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全力赞助并出席了本次会议。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的检测项目多种多样,在样品检测中,人们需要花费60%的时间用于样品制备,并且几乎90%的误差来自于样品制备。如果样品制备操作不当,典型的例子是样品没有重现性和代表性,使用任何先进的仪器也不可能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因此,做好检测工作,样品的准备很重要,检测的瓶颈越来越多的体现在样品前处理领域,样品前处理和取制样技术的好坏,完善与否均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目前,国内样品前处理的手段还是集中在人工处理,离发达实验室的高度自动化处理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其中既有硬件方面的差距如预算,投入等经济因素,也有分析实验从业人员思想重视程度,接受新观念新方法的程度等软件方面的因素。 睿科仪器针对这些因素,致力于自动化样品前处理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服务于广大实验室,以高性价比、高度自动化的产品提高您实验的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此次会议展示了两款高通量全自动的样品前处理设备:Fotector Plus高通量全自动固相萃取仪和AH-20全自动均质器。Fotector Plus是专门针对目前实验室样品量大、实验操作人员少、要求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而设计的一款高通量全自动固相萃取系统,可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自动连续处理48个以上样品。AH-20是一款可实现多任务的高通量的均质器,它能一次处理最多32个样品,大大提高了样品前处理效率。这两款产品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全自动化操作,不仅节省了时间,更减少了人为误差,让实验工作者更有精力投入到食品安全检测中。 睿科仪器通过参与此次会议,加强广大食品分析工作者对样品前处理新技术的了解,同时也彰显了睿科仪器在自动化前处理设备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相关链接:Fotector Plus高通量全自动固相萃取仪AH-20全自动均质器
  • 第一届大食物观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在京顺利召开!
    5月16日,“第一届大食物观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丰大国际大酒店拉开了帷幕。现场气氛热烈,共有270余位国内外专家将在会上做精彩学术报告。本届论坛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Journal of Future Foods》杂志主办,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联合大学、西华大学、大连民族大学、齐齐哈尔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共同主办,登赫(上海)生命科学有限公司、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古井集团、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赞助。本届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共计有近35 万人次观看直播。中共丰台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工委书记崔旭龙先生致开幕辞崔旭龙副区长代表北京市丰台区政府,对来自国内外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对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丰台区地处北京城南腹地,是首都中心城区,在食品领域有很好的发展基础。除此之外,丰台区还具有明显的区位、产业空间、创新生态和政策环境优势。基于丰台区在未来食品产业上的独特优势,以及区位、创新生态等优势,我们抢抓时代发展机遇,全力培育未来食品产业,重点从三方面开展工作:研究出台支持未来食品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着力打造未来食品产业集群、持续营造开放创新环境。丰台区正处于倍增追赶、合作发展的关键时期,诚挚欢迎各位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创业者到丰台区发展,共赢时代机遇,我们全力为大家做好服务。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食品杂志社社长赵燕教授致开幕辞赵燕院长代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中国食品杂志社向到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同仁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赵院长提到,本届会议是一个探讨食品科技前沿与交流创新理念的盛会,食品科技创新将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力量。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作为会议组织者,在未来食品领域也已深耕多年,今年的4月9日,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新蛋白食品科技创新基地项目在北京市丰台区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该项目是全市首个细胞培育肉工程化创新示范基地,填补了国内细胞培育肉工业化生产示范的空白。将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细胞培育肉、微生物蛋白引领的新蛋白食品科技创新基地。她衷心感谢各位专家远道而来,分享他们卓越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也将从不同的角度、领域带给我们新的思考和启示。她祝愿全体参会人员能在此次会议中博采学术、增进交流、开拓视野、共叙友情,预祝此次第一届大食物观•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圆满成功!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高新技术处冯剑处长致辞冯剑处长代表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高新技术处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树立大食物观。在大食物观的指引下,“未来食品”大有可为。农业农村部在《“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中将“细胞培养肉”和“未来食品制造”列为国家下一个五年积极推动领域。将培育肉类列入国家计划,标志着该技术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获取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食品体系也将向更绿色、更可持续转变。未来食品制造也将通过开发细胞培养肉、合成蛋奶油、功能重组蛋白等营养型食品的培养和制造技术,推进农产品资源梯次高值利用、分子食品创制、食品危害物检测与评估等技术创新。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为构建食品产业新质生产力积极赋能,共同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共创食业强国,推动中国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携手打造食品科技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我国食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食品处纵瑞龙处长致辞纵瑞龙处长代表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食品处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了热烈祝贺!他表示,未来食品是食品工业发展趋势和新增长点,近年来,全球掀起了细胞培育肉、植物蛋白肉等产品的发展热潮,国内科技界、产业界在细胞培育肉、植物蛋白肉等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同频共振,取得了系列自主研发成果,一批产品顺利推向了市场,取得了可喜成效。借此机会,他就未来食品特别是细胞培育肉、植物蛋白肉等产业发展提3点建议供参考:一是提升产业研发生产硬实力;二是加强宣传引导优化发展软环境;三是加强产品风险评估保障食品安全。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下一步,工信部部将以推动实施意见加快落实落地为抓手,支持包括细胞培育肉、微生物蛋白肉、植物蛋白肉等在内的未来食品产业发展。本次会议集聚国内外食品领域顶级科技力量,以大食物观未来食品为主题,围绕细胞培育肉、微生物蛋白肉、植物蛋白肉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讨论,对加快未来食品产业发展、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丹纳赫中国对外事务副总裁韦春艳女士致辞韦春艳副总裁感谢主办方邀请参加本届会议,她介绍到丹纳赫集团是全球生命科学与医学诊断领域的创新者,旗下运营超过15家公司,分为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学诊断等三大业务板块,拥有贝克曼库尔特、赛沛、徕卡、颇尔、思拓凡等众多品牌,丹纳赫致力于加速释放科技力量,改善人类健康。丹纳赫的很多技术及解决方案在合成生物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践行大食物观,推动未来食品产业科技创新,需要政、产、学、研、用等各方共同努力,丹纳赫也非常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员,发挥在创新技术方面的优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以大食物观为指导,为人类粮食安全和生命健康作出贡献。颁发《食品科学》编委聘书 《食品科学》编委会顾问北京工商大学孙宝国院士为《食品科学》2024年新加入选编委任健教授、唐洁教授颁发证书。本届会议的顺利召开离不开各位的大力支持,在此,第一届大食物观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组委会向所有关心支持本届会议的单位、企业、领导及专家、读者们表示衷心感谢!
  • 生物技术驱动食品科技创新——第一届全国食品生物技术大会
    2019年11月30日,第一届全国食品生物技术大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来自全国240多个单位的1000余位食品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羊城,共同探讨行业热点。 大会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广州大学、江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6家单位联合主办,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承办。大会主题为“生物技术驱动食品科技创新”, 旨在凝练食品健康转型中的重要科学问题,探讨最新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成果,解析食品生物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以生物技术驱动食品科技创新。会议期间开展了200余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交流以及精彩的研究生论坛。G.A.S.应用工程师为大家带来了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在食品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分享,并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了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在该领域的技术优势。 现场设有新设备、新产品、新技术展示交流区域,为食品生物技术领域科技工作者与科学仪器厂商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大家现场对接食品生物技术领域检测需求,科普新产品、新技术,氛围浓厚。 未来,希望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能为食品生物技术领域科技工作者带来更多的参考和帮助,为食品生物技术研究工作提供新的支持。
  • 奥豪斯参展第八届“食品科技北京论坛”预告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由过去的吃饱、吃好逐渐过渡到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第八届“食品科技北京论坛”,秉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根本,以实用为目的,汇聚各界精英,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中国食品工业的现状及未来。关注食品安全的百年仪器品牌美国奥豪斯作为此届赞助商将带来Explorer® 自动门准微量天平、MB120旗舰型水分测定仪和ST5000台式pH计等重磅产品,诚邀广大食品行业生产商和用户莅临展台,聚焦食品安全,携手致力推进食品安全发展。奥豪斯展品速览Explorer® 准微量天平 卓越性能,准确称量;直观的操作界面,现代化用户体验;巧妙设计,简便操作 。MB120水分测定仪 100种测定方法,满足全面测量需求;加热腔设计和卤素加热技术,可获得精确测定结果;直观彩色触摸屏,设备耐用性能极佳。ST 5000pH计 设置便捷,功能强大;显示清晰,操作直观;坚固耐用,创新设计。论坛时间: 2016年11月28日~11月29日论坛地点: 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三元桥)活动地点: 综合楼226厅活动参与规则 :现场扫描“奥豪斯官方微信”二维码并添加至通讯录即可获得奖品。奖品设置参与奖:展会现场关注奥豪斯官方微信即可获得奥豪斯2017年精美台历。 奖品领取方式展会现场 奖品领取时间:11月28日9:00-16:00, 11月29日9:00-16:00。前沿的食品科技,最新的检测方法,奥豪斯在综合楼226厅期待您的光临!欲了解更多产品资讯,请拨打4008-217-188或登陆奥豪斯http://ohaus.cn/zh-cn查询。
  • 第四届食品科技创新论坛顺利闭幕,邀您共赏精彩瞬间!
    4月20日,由《食品工业科技》杂志社、食品伙伴网联合主办,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支持的"第四届食品科技创新论坛"如期在中国上海龙之梦大酒店隆重召开。 作为业内专业仪器供应商代表之一,北京盈盛恒泰携高科技产品味觉分析系统——电子舌重磅亮相。电子舌具有强大的测试分析能力,适用于各种需要进行客观味觉评估的环节。 在此次论坛上,北京盈盛恒泰凭借多年打造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多种助力食品健康升级的智能设备,C位出道,好评连连! 电子鼻也是本次展会的重点展品,它通过对样品挥发气体的检测进行定性分析、样品间差异化比较,建立标准数据库,定量预测。为食品风味的研究以及研发提供参考数据,对发展符合国人口味的健康食品也具有重要意义。会场人头攒动,我们针对大家的需求,量身定制出众多应用场景下气味分析的实验解决方案。在保证用户稳定使用的同时,提高用户选择性,现场气氛融洽,相谈甚欢。 北京盈盛恒泰在实现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上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往前走!吸纳市场意见,多维度剖析食品行业热点内容,未来会迎来更多的机遇与发展,灵活定制、合作共赢将继续成为盈盛恒泰的发展特色,积极推动我国食品工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 金秋十一月,携手相聚食品科技论坛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迈进,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转变,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作为我国产业规模最大的食品行业,面临着巨大竞争压力的同时,也迎来了“新常态”下的转型。由北京食品学会发起,联合中国保健协会、北京协会共同主办的“食品科技北京论坛”致力于提供食品科技方面的高端技术交流平台,已经成功举办过6届,先后聚焦过保健食品、婴幼儿食品、运动类食品等多个范畴,历届会议上,百余位专家针对最前沿的技术信息做过精彩报告,有力的推进了食品科技的进步。11月,在北京第七届食品科技论坛即将召开,将继续邀请各个食品领域的专家、企业高层共同探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奥豪斯作为赞助商参与本次展会,带来最新的食品行业的仪器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我们在会场中,也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具体如下:活动详情如下:参与方式:会议现场关注奥豪斯官方微信即可参与抽奖,奥豪斯展位号11。奖品设置: 一等奖:键鼠套装,1名 二等奖:乐扣保温杯,2名 参与奖:参与此次活动即可获得精美礼品一份中奖用户名单公布及奖品领取: 会议结束后在奥豪斯官方微信公布中奖名单奖品领取方式: 通过微信把收件人、收件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发给小编,信息核实后尽快把礼品邮寄给您。展示产品:EX5准微量天平 ST5000pH计: FC5706台式多功能离心机:
  • 科技改变生活,安全成就未来—奥豪斯食品科技北京论坛回顾
    本次奥豪斯携旗舰产品亮相食品科技北京论坛,与行业专家及用户面对面深入探讨全民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此次议程中食品工业发展前瞻、食品工业4.0--挑战与机遇、母婴食品发展机遇及新食品原料的技术创新与突破等板块都得到了到场嘉宾和用户的广泛关注。奥豪斯作为唯一的仪器赞助商和广大专家学者现场交流学习,探讨最新的行业课题及解决方案。食品科技北京论坛现场—行业观众认真聆听专家分享最新食品科研成果 每一项新型食品科技的研发背后都少不了成千上万次的尝试和试验,尤其在后阶段的批量生产和市场推广中,样品的精确直接关系到食品的安全生产及品质保障,一款可靠又精确的实验室设备是实验者必备的利器。奥豪斯旗下的称量产品可轻松满足用户快速、精准的称量需求。奥豪斯全球产品市场总监袁志强先生现场做水分仪产品演讲袁志强先生现场介绍凝结了奥豪斯人700个日夜研发的mb120旗舰型水分仪,生动地讲解使行业用户迅速地了解这款全新产品,其卤素加热技术可短时间内获得样品水分,独有的智能温度辅助工具令不少现阶段使用传统烘箱法测试的用户都对奥豪斯的快速水分测定仪产生了浓厚兴趣。 论坛间隙不少行业用户都频频来到奥豪斯展位了解产品,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行业用户对于实验过程中较关注的问题,以及奥豪斯又是如何一一解决这些难题的。explorer准微量天平静电消除功能客户提问:北方地区,秋冬季节容易产生静电,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如何做到精准称量?奥豪斯回复:在干燥易产生静电的环境下,称量样品之前一定要去除静电,否则样品中带有的静电离子会影响称量结果,导致称量样品读数的不准确。explorer准微量天平自带除静电功能,轻松解决样品静电问题,确保样品称量更加精准。 奥豪斯工作人员为某食品科研单位研发主管演示静电消除功能mb120水分仪智能温度辅助工具客户提问:粮食行业样品种类繁多,使用传统烘箱测试,多达几小时的测试时间,整个操作过程比较耗时。如何解决?奥豪斯回复:卤素快速水分测定仪是烘箱的升级和补充产品,能在短短10分钟内获得精准测试结果,mb120旗舰水分仪具有智能的温度辅助工具,快速帮助用户找到合适的测试温度,避免多次重复调试,可快速设定各种样品的测试方法。 奥豪斯工作人员为某粮科院老师演示mb120水分测定仪温度辅助工具关注民生健康,关注食品安全,奥豪斯一直在行动,我们会把最新的技术加入到产品中,会把更好的测试体验带给用户。相聚的时光总是如此匆匆,你们的肯定和支持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让我们来年再见!
  • 惠州海关综合技术中心基地检测实验室及基地政务服务中心揭牌
    企业足不出园,即可享受便捷高效的检验检疫、政务审批等服务。11月30日,惠州海关综合技术中心基地检测实验室、基地政务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举行。仪式上介绍,惠州海关综合技术中心基地检测实验室正式揭牌启用,将全市首家国家供港食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引入基地,向园区乃至博罗县企业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检验检疫服务,助力惠州农产品出口提质增量。同时,基地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可一站式办理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让企业足不出园就能享受高效便捷的政务审批服务,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据悉,惠州海关综合技术中心基地检测实验室、基地政务服务中心揭牌启用,可向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企业和全县农产品、食品企业提供检测和认证等高效质量安全检测服务,让园区企业、企业职工足不出园区即享受优质全面的政务服务,不仅打通了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为企业办事、提高通关效率、增强竞争优势等提供更加便利条件,也将为博罗推动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此次基地检测实验室、基地政务服务中心的揭牌启用,是博罗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缩影。近年来,博罗县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工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践行“店小二”精神,用心用情为企业纾困解难,努力将企业“外部跑动”转化为“内部循环”,有效激发市场主体的信心和活力。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县新增市场主体1.84万户,目前市场主体总量已超过15万家;全县新引进产业项目176宗,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过700亿元。在市场主体的带动支持下,全县经济向好要素不断聚集,经济发展保持向好向上良好态势。接下来,博罗将持续完善服务机制,提升行政服务效能,继续以“保姆式”精神服务好、支持好企业的发展,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不断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知多点惠州海关综合技术中心基地检测实验室基地检测实验室承担惠州及周边地区进出境产品法定检验、委托义务检测和科研等工作任务,为惠州海关进出口食品、农产品监管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实验室检测项目达840余项,覆盖各类食品、农产品、水产品、食品接触性材料等,专注农兽药残留、违禁添加剂、霉素等检测。实验室进驻园区,可为基地进出口企业提供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检测服务,减少样品流转,大幅压缩检测排期,促进基地进出口食品、农产品高效监管通关,助推高质量发展。基地政务服务中心基地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2个综合窗口、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等功能区域,引入了无声叫号系统、湾区通办一体机、税务自助机、“微车管所”智能自助一体机等设备。在这里,企业可办理涉企经营许可、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215个事项。同时,企业群众在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还可办理民生、办税、车驾管等355项业务。在基地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均可一站式办理,让企业足不出园区享受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助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 奥豪斯家族新生代,华丽绽放食品科技论坛
    第七届北京食品科技论坛已完美谢幕,这是一场关于探索食品科技的盛筵,各个食品领域专家与企业高层共赴盛举,共同探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场面热闹非凡,百年品牌奥豪斯最新研发的Explorer准微量天平和最新的电化学产品ST5000实验室pH计夺目眼球,吸引众多观众的注意力,许多观众皆纷纷上前体验感受一番。开心一刻,开奖时刻非常感谢在会议现场与奥豪斯进行互动的观众朋友们,你们关注的眼神,坚定了奥豪斯勇往直前的信念。参加抽奖活动的小伙伴们,开奖咯!谁才是幸运之星呢?让我们一起揭晓答案吧!恭喜@XXX获得一等奖(键鼠套装)恭喜@XXX、@XXX获得二等奖(乐扣保温杯)请获奖的粉丝,私信小编您的收奖快递地址和联系方式,截止时间为2015年11月24日。此次食品科技论坛加深了奥豪斯对食品行业这一专业领域的认知,奥豪斯也希望未来能够在食品行业这一领域愈走愈远,于此同时,奥豪斯也希望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掌声和观众的信赖。更多精彩、更多惊喜就在下次展会等着您,奥豪斯与您相约下次展会!
  • 奥豪斯助推食品科技论坛现场速递
    第八届食品科技北京论坛今日开展,百年品牌美国奥豪斯作为本次论坛赞助商,亮相参展本届论坛。奥豪斯此次带来全新不同系列产品,包含原装进口天平、旗舰水分测定仪、实验室pH计、离心机等等。 奥豪斯全球产品市场总监袁志强先生作精彩演讲在会议现场,奥豪斯全球产品市场总监袁志强先生对水分测定仪产品做了精彩演讲,使得现场与会人员进一步加深了对奥豪斯品牌与产品的印象。展品创新务实,为大会增光添彩作为一直以创新务实为宗旨的仪器厂商,奥豪斯始终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在展会现场,所展出的拳头产品吸引了众多专业用户前来咨询了解,掀起了一阵热潮。Explorer准微量天平,因其自身大量程称量特性、自动风罩门设计、除静电功能等一些列优异表现,引起很多用户的好奇;另外奥豪斯推出的最新旗舰水分测定仪MB120,拥有独特手柄设计、软件功能、加热模式等,也吸引了很多用户前来观看。 现场咨询踊跃,获得一致好评食品行业一直作为国家重点发展与关注的行业,奥豪斯也拥有非常良好的客户基础和行业经验,奥豪斯的产品能够基于客户需求考虑,满足与实现客户的各种要求。 在现场,奥豪斯产品获得用户一致好评,不少用户前来咨询产品,甚至还有当面议价提出采购需求。在通过与客户的交流中,奥豪斯也不断地挖掘客户需求,了解客户的困难,更好的帮助客户选择合适的产品。食品科技论坛是奥豪斯迈向行业客户的第一步,奥豪斯即将参加一系列优质的行业会议,为更多的合作伙伴提供更多机会接触奥豪斯的品牌和产品,
  • 农村司开展《“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
    p   《“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性专项规划。全面评估《专项规划》实施情况,对推进《专项规划》顺利实施,依靠科技进步提升食品产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现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做好《专项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工作,按照科技部统一部署,农村司牵头制定了评估工作方案,召开《专项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启动会,会同社发司成立了评估工作组和由食品加工、营养健康、食品安全等领域18位专家组成的专家评估组。 /p p   农村司王喆巡视员对中期评估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专家评估组充分认识此次评估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坚持客观公正、系统全面、需求导向和广泛参与的原则,全面及时把握《专项规划》的实施进展及成效,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规划实施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深入总结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提出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确保规划中的任务部署顺利实施和规划目标的实现。 /p p   《专项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采取工作总结和专家组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动员科技界、经济界、企业界、科研管理人员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充分吸收各界意见建议。评估专家组选取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君乐宝乳业集团、南昌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南大学等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高校、科研机构、重点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专题研讨、座谈交流、现场考察等方式,了解食品行业和食品科技创新最新进展和鲜活案例,分析存在问题。 /p p /p p /p
  • 食品科技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
    31日,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挂牌成立。据了解,这是中国食品科技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据介绍,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由南昌大学与江南大学联合创建,2007年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并立项建设。通过三年建设,基本完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和建设计划任务,整体水平位居中国食品学科领域前列,2010年1月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谢明勇介绍说,实验室拥有食品科技领域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建设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公共研究平台。实验室与德国霍恩海姆大学、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等建立了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   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副司长叶玉江说,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食品科技领域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对提高中国食品领域的基础研究水平,提升中国食品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科技创新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十一五”国家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及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 海能仪器携气相离子迁移谱助力2019食品科技创新论坛
    3月16日至17日,由《食品工业科技》杂志、食品伙伴网主办的“2019食品科技创新论坛”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酒店召开,海能仪器作为支持单位参加本次论坛并于会上分享报告。 本次论坛以“科技创新、技术落地”为重点。除行业政策法规解读,行业发展趋势前瞻等,分论坛内容还涉及益生菌、功能性食品、食品智能感官分析等多个领域。现场云集了来自食品行业的80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交流探讨食品行业热点话题,促进合作,共谋发展。 海能仪器作为此次论坛的支持单位之一,携旗下品牌德国G.A.S.参会并提供技术支持。期间,G.A.S.应用工程师于会上分享了食品加工过程中风味物质产生与变化的相关分析研究,向大家介绍了GC-IMS技术在食品风味研究中的应用优势,吸引了现场专家、学者们的关注。 GC-IMS技术在风味分析中的有着多种优势: 无需样品前处理,便可直接上机进行检测,以获得样品最真实的风味信息。通过挥发性有机物指纹谱图的比对,将风味成分直观可视化,用于快速区分样品的产地、品质、等级、真伪、新鲜度、保质期等信息,与此同时由于二次分离技术,通过保留指数和迁移时间对差异化的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建立行业专属风味数据库。 FlavourSpec® 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联用仪 此次论坛不仅仅是食品领域的一次盛会,也是食品行业脉搏的精准体现。未来,海能仪器希望为食品领域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多参考与帮助,为大家健康、安全的饮食添一把力!
  • 成立研发应用及客户服务中心 2019预期增长30%——访月旭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兴发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月旭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月旭科技)成立于2003年,多年来一直从事色谱耗材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年来,月旭科技发展良好,经过多年的积累,已成为国内知名的色谱耗材厂商。2018年月旭科技业绩表现出色,在日前披露的2018年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月旭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同比增长23.51%,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663.71 万元,同比增长 40.80%。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2019年开年,月旭科技也动作频频。新年伊始,公司正式签下了坐落于上海松江启迪漕河泾科技园区的新办公地点 3月中旬,月旭科技与LGC签署医药标准物质合作协议。对此,仪器信息网采访了月旭科技副总经理任兴发,请他谈谈月旭近来的发展战略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详情请见视频采访: /strong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84A9C810CC50C0E9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任兴发表示,月旭科技经过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现有的办公场所已不能满足公司的需求。经过多番考量,月旭科技决定搬迁至上海松江启迪漕河泾科技园区。新的办公环境面积更大、同时功能更加完善,公司计划引进一些高科技人才,并成立研发应用中心和客户服务中心,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谈到与LGC合作,任兴发表示,LGC是全球领先的标准品生厂商,月旭科技非常高兴能够成为LGC医药标准品的授权代理商,这一合作将提高公司在医药产品线的竞争力。未来,将结合双方品牌和市场资源,加强市场推广力度,实现合作共赢。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面对色谱耗材激烈的市场竞争,月旭科技也在积极探索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在采访中,任兴发也提到近年来月旭在企业管理、产品创新、人才培养、海外拓展等方面的一些策略和规划。并表示,公司对于2019年预期增长30%,相信通过上述的一系列努力,将取得良好的成绩。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br/ /p
  • “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规划:大幅提升快检装备国产化
    p   日前,科技部印发《“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规划中指出,我国在食品原料生产和加工与物流的过程管控、市场监控、质量安全检测与品质识别鉴伪以及产品技术标准等方面尚存在明显不足,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以及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全产业链监控与溯源等工作刚刚起步,进一步增强食品质量安全的全产业链综合监控能力迫切需要新技术保障。 /p p   目标方面,到2020年,我国食品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显著提高,食品生物工程、食品绿色制造、食品安全保障等领域科技水平进入世界前列,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科技对食品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60%。 /p p   在推进食品产业科技发展方面,围绕食品产业发展新趋势和新需求,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等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进行统筹规划和整体部署,重点在食品加工制造、机械装备、 strong 质量安全 /strong 、冷链物流、营养健康等主要领域,凝练具体项目和任务,一体化组织实施。 /p table align=" center" border=" 1" cellspacing=" 0" cellpadding=" 0" tbody tr class=" firstRow" style=" height: 30px " td width=" 567" height=" 30" valign=" top" style=" padding: 0px 7px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30% "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黑体 font-size: 19px " 专栏 /span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黑体 font-size: 19px " 质量安全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30px " td width=" 561" height=" 30"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left line-height: 130% text-indent: 37px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 new=" " times=" " 1. & nbsp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 食品质量安全基础性研究。 /span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 开展食品制造过程中糖类、蛋白质、脂肪及其他主要组分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互作机理、品质形成、保持与劣变机理研究。研究危害因子形成机理及阻断与定向调控分子机制,以及食品外源危害物在加工过程中消长规律和脱除机制。研究食品加工环境等风险变化因素与变化规律。 /span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line-height: 130% text-indent: 37px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new=" " times=" " 2. & nbsp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食品质量安全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span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开展食品加工储运过程中危害因子控制、品质保持与劣变控制技术,开展食品真伪高判别度系统化识别、品质新型评价和鉴别、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strong 质量安全快速无损检测 /strong /span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绿色高效精准检测与筛查技术 /span /strong 及进出口食品通关相关技术研究。研发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智能化溯源与预警技术、快速无损检测设备、 /span /strong 全产业链质量安全信息集成与数据挖掘及多重风险分析与暴露评估技术。 /span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line-height: 130% text-indent: 37px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new=" " times=" " 3. & nbsp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食品质量安全干预与综合技术保障科技工程。 /span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开展基础科学保障、生产源头控制、加工过程控制、产品配送控制、质量标准控制、市场监管保障六个关键环节的共性技术开发研究。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构建国家食品质量安全溯源云平台,构建食源性生物因素全基因组溯源国家数据库和溯源网络,构建食品全产业链检测信息与质量标准集成及大数据分析溯源预警系统。 /span /strong 开展加工过程风险控制技术集成示范和进出口食品快速通关与输入性风险防范技术应用示范。 /span /span /p /td /tr /tbody /table p   在增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方面,突出解决我国食品源头污染严重、过程控制能力薄弱、监管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聚焦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食源性致病生物、化学致癌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生物毒素等重要危害物,深入开展食品危害物形成机制、迁移转化规律和生物暴露的基础研究,强化监测检测、风险评估、追溯预警、过程控制、流通储运、应急处置的关键技术研究,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加快研发快速检测和非定向筛查技术及产品,大幅提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和装备国产化率, /strong /span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全国统一的追溯预警体系和全链条的过程控制体系及国家食品安全大数据云平台,引领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为实现从“被动应付”向“主动保障”转变,“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br/ /p table align=" center" border=" 1" cellspacing=" 0" cellpadding=" 0" tbody tr class=" firstRow" style=" height: 30px " td width=" 583" height=" 30" valign=" top" style=" padding: 0px 7px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border-image: none -ms-word-break: break-all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30% "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黑体 font-size: 19px " 专栏& nbsp /span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黑体 font-size: 19px "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标准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30px " td width=" 577" height=" 30"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left line-height: 130% text-indent: 37px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 new=" " times=" " 1. & nbsp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 食品危害物毒理学新技术研究。 /span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 以食品致癌物、内分泌干扰物等为重点,重点发展基于人源细胞、组织芯片或者器官芯片的毒性评价新技术,建立基于“毒性通路”和靶向测试以及剂量-反应与外推模型为核心的毒性测试技术和计算毒理学模型,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 strong 构建食品危害物的高通量毒性筛选和应急评估技术平台 /strong /span 。 /span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line-height: 130% text-indent: 37px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new=" " times=" " 2. & nbsp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食品新原料、新食品添加剂和新接触材料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 /span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研究食品用纳米材料、特有食品添加剂、稀土元素、新接触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制定或修订产品标准;开展保健食品安全和功能科学评价模型研究,完善安全和功能评价方法,提升保健食品功能评价科学性和规范化水平。 /span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line-height: 130% text-indent: 37px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new=" " times=" " 3. & nbsp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中国人群食物过敏标示标准研究。 /span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参照国际认可的食物过敏标识中致敏食物清单,系统开展中国人群食物过敏流行病学研究,开发过敏原表位、特征肽测量技术并建立计量标准,提出中国人群食物过敏食物清单及其配套临床诊断技术,解决我国食品过敏标示标准缺失的问题。 /span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line-height: 130% text-indent: 37px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new=" " times=" " 4.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食品安全风险表征新技术研究。 /span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开展基于循证医学方法的危害物疾病负担研究,开发化学和微生物健康风险分级和定量风险评估模型,重点研究稀土、真菌毒素、持久性有机物低剂量暴露长期累积效应,构建污染物累积暴露风险评估模型和技术体系。 /span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line-height: 130% text-indent: 37px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new=" " times=" " 5. & nbsp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letter-spacing: 0px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食品安全标准再评估研究。 /span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letter-spacing: 0px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构建我国居民膳食消费数据库和污染数据库,开展国际标准比对研究,比较分析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实施的成本和健康效益,对农兽药、食品添加剂、重金属、污染物、真菌毒素和致病微生物限量等食品安全基础标准进行再评估,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span /span /p /td /tr /tbody /table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p table align=" center" border=" 1" cellspacing=" 0" cellpadding=" 0" tbody tr class=" firstRow" style=" height: 30px " td width=" 591" height=" 30" valign=" top" style=" padding: 0px 7px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border-image: none -ms-word-break: break-all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30% "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黑体 font-size: 19px " 专栏& nbsp /span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黑体 font-size: 19px " 食品安全监管技术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30px " td width=" 585" height=" 30"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left line-height: 130% text-indent: 37px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 new=" " times=" " 1 span style=" color: red " . /span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ed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 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研发。 /span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 突出解决快速检测试剂进口依赖问题,利用新型抗体分子和筛选技术,发展新型的化学仿生和生物仿生试剂和材料,研发生物毒素、致病生物因子、违禁添加物等的高通量快速检测试剂,重点开发致病微生物、环境污染物、食物中毒的危害物的快速检测试剂。 /span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line-height: 130% text-indent: 37px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ed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new=" " times=" " 2.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ed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装备制造。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针对食品安全在线监管、现场执法、反恐和进口快速通关的需要,融合传感、电化学等智能仿真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重点突破非破坏性的在线检测技术及稳定性、重现性和使用寿命的技术瓶颈,研制一批稳定、灵敏、便携、智慧的食品安全离线和在线快速检测装备。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line-height: 130% text-indent: 37px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new=" " times=" " 3.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食品危害物非定向筛查和确证关键技术研究。 /span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突破非定向筛查技术瓶颈,研究样品全回收前处理材料和技术,建立食品生物性、化学性和放射性危害物质全谱高灵敏度、高通量双向识别技术;开展主要贸易国和地区法规限量相衔接的确证技术研究,实现指标全覆盖。 /span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line-height: 130% text-indent: 37px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new=" " times=" " 4.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构建。 /span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突出解决食物中毒的溯源问题,以重要食源性致病生物和有毒动植物为研究对象,构建具有我国特征的食源性致病生物国家全基因组序列数据库和有毒动植物DNA数字化数据库,形成追溯国家网络;积极应对食品流通新模式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重点研发食品冷链追溯和网络销售食品的追溯监控技术与装备,推动食品安全监管数据、公共卫生监测数据的融合,开展预警追溯并构建无缝衔接的技术体系。 /span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line-height: 130% text-indent: 37px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new=" " times=" " 5.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构建食品安全监管大数据云平台。 /span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整合食品安全源头监测、过程监管、流通监控、疾病溯源等数据,突破大数据应用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采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数据清洗、数据挖掘等关键技术并实现可视化展示,构建食品安全监管大数据云平台,研发风险预警模型,建立食品安全智慧化预警信息平台,实现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 /span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line-height: 130% text-indent: 37px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new=" " times=" " 6 strong . /strong /span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食品安全标准物质研制和新型生物识别材料库构建。 /span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font-size: 18px " 重点研制复杂食品基体中超痕量成分和不稳定目标物的标准物质、痕量污染物检测所需的稳定同位素标记标准品、涉及生物恐怖和国际禁运的生物毒素标准品,形成国家实体标准物质库;基于抗体、适配体、受体分子识别作用机制,开展新型筛选和制备关键技术研究,构建高稳定、高特异和高广谱性生物识别材料资源库,实现稳定高效的规模化制备。 /span /span /p /td /tr /tbody /table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p
  •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浦东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2008年12月11日,“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浦东服务中心揭牌暨浦东新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授牌仪式”在浦东创新港隆重举行。市科委陆晓春副主任、浦东新区副区长张恩迪出席了成立仪式,并共同为浦东服务中心揭牌,此举标志着浦东新区科技研发平台在完善服务管理体系、推进市区联动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在浦东进一步得到了延伸。   张恩迪副区长表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浦东新区都非常重视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投入和建设,并已经基本形成了“国家-上海-浦东新区”的三级平台体系,有力的支持了科技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在市科委的支持下,“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浦东服务中心”的成立,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浦东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水平,推动形成更加适应企业创新需求的平台支撑体系。   最后,陆晓春副主任对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在浦东设立服务中心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表示要提高认识、更好地发挥区县平台服务中心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对接企业需求,努力做好科技服务 强化机制创新,提高平台的服务能力与效率。   揭牌仪式由浦东新区科委林本初副主任主持,并宣布了2008年新认定的9个浦东新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主席台领导为新认定平台进行了授牌。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研发平台管理中心、浦东新区相关委办局等单位领导,和企业代表约90余人参加了仪式。
  • 珀金埃尔默携手国家糖检中心共建“食品安全检测研发联合实验室”
    2017年8月3日,广州。致力于创建更健康世界的珀金埃尔默公司携手广东省科学院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简称国家糖检中心)举行“食品安全检测研发联合实验室”签约揭牌仪式。双方将联合彼此优势资源共同开发食品安全检测相关的仪器设备、技术手段和应用方法,从而提升科技创新、实现合作共赢。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糖检中心主任郭剑雄、国家糖检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海乔、珀金埃尔默DAS事业部亚太区副总裁兼总经理金南勳、DAS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朱兵等高层出席了本次签约仪式,就合作意向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交流,共同见证双方进一步合作的重要时刻。会议现场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前身为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始建于 1951 年。研究内容涵盖生物育种、生物能源与材料、生物炼制、绿色制糖、资源与环境、食品检测与信息等六大领域。拥有一支由生物育种、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农 学、化学工程、机械、塑料加工的专业人员组成的研究队伍,是行业综合科技实力最强、工农一体化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建有国家和部省级创新平台 32 个。主要有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研究室、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广东甘蔗分中心、全国甘蔗杂交育种基地、国家农产品加工中心糖料加工分中心、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等平台。每年承担国家部委和省级科研以及企业委托项目 100 多项目,经费 5000 多万元;先后审定甘蔗新品种60多个,授权专利 50 多项;先后获 科技成果 360 项,其中 118 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推广奖等奖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6 项、省部级 1 等奖 4 项)。与国外同行交往密切,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先后与 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结成友好关系,开展科研合作交流。先后两次承担了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技术援助项目(是中国制糖行业唯一获UNDP资助项目的科研机构)。2009 年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率团访问本所,与巴基斯坦签订农业科技合作协议,为中巴友谊作出突出贡献。承担国际甘蔗栽培技术培训班 3 届,培训来自 36 个国家甘蔗专业技术人才。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同时是国家轻工业甘蔗糖业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广东省制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1980年作为改革开放后国家第一批行业检测中心始建于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是国家级食品检验中心之一,是国家首批食品检测复检机构之一,同时还是大标委会单位、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牵头单位、广东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省级实验室、广东省农产品CATL检验机构、香港安全检定有限公司第三方食品测试实验室、大昌行物流有限公司第三方检测实验室。中心可检资质覆盖食品33大类,检验参数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微生物、常规理化指标等上千个参数。 揭牌仪式由DAS事业部中国南方区总经理林森主持。与会双方人员进行相互介绍后,双方领导就合作意向和未来发展方向深入交流意见,确定了基本合作模式。目前生物工程研究所已有PerkinElmer公司多台设备:GC 680、SQ8T、Altus A10、AA900T、Altus A30等,PerkinElmer公司将继续做好维保服务和技术开发服务;PerkinElmer公司将放置1台Qsight220 LC-MS/MS 作为展示设备,联合开发食品分析方法,所开发的分析方法将通过双方渠道分享给更多食品分析的用户,帮助大家更好地做食品分析。最后,双方领导就未来合作发展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期望。 随后,生物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糖检中心主任郭剑雄和珀金埃尔默DAS事业部亚太区副总裁兼总经理金南勳为合作实验室揭牌并合照留念。实验室名称为:食品安全检测研发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合照留念合照留念
  • 2024年第二十三届中国(合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高峰论坛日程公布
    主 办 单 位: 国联股份(603613.SH) 食品安全与检测传媒事业部指 导 单 位: 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安徽省生态农产品协会 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会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分析食品安全学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鸣 谢 单 位: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上海和泰仪器有限公司 奥豪斯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山东美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天津市恒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特邀支持单位:佛山市食品安全学会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轻化与材料学院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药品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食品生物学院江苏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吉林省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光谱分会支 持 单 位: 阿斯曼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武汉上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欧尔赛斯科技有限公司 济南盛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畅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星可高纯溶剂有限公司奥谱天成(厦门)光电有限公司 杭州都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赛格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奈斯特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浙江迪福润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检中心安徽同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河南精谱检测设备有限公司时 间:6月18日-20日(6月18日全天报到)地 点:合肥丰大国际大酒店(合肥市蜀山区繁华大道10555号)一、活动背景: 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监管必须零容忍。从“农田到餐桌”的供应链全过程风险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的食品安全风险既具有全球性的普遍规律性,也具有与自身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的特殊性。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是新时代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人才和技术是食品安全行业持续创新发展的两大基石,行业问题层出不穷、技术更新较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不断涌现,为激发行业广大精英的从业荣誉感和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产品的创新升级,也为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的认识, 提升业务知识水平,促进检测人员相互学习交流,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良好效果,国联股份食品安全与检测传媒事业部于2024年6月18日-20日在合肥丰大国际大酒店举办“2024年第二十三届中国(合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高峰论坛暨第六届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及优秀工程师推荐评选活动”再次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保障食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同时增强检测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开阔视野;加强基层干部领导质量安全治理能力,夯实属地管理责任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着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起到积极作用。|主要参会代表|各省市食品检验研究院相关技术人员;食品监管机构评审与核查相关人员;食品农产品企业QA/QC、研发、法规、技术、质量、生产等相关部门经理与技术人员 第三方检测机构,行业协会及检察系统、公安系统食药环侦、海关系统、渔业系统等政府实验室; 食品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检测试剂产品厂商等。|会议内容和展商涵盖|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农兽药残留、乳制品、粮油食品、病原微生物、样品前处理、分析技术、生物毒素、食品真实性鉴别、重金属分析、营养分析、食品添加剂、转基因成分 霉素成分 过敏原 食品跟踪同位素分析、食品容器及包装,实验室管理与质量控制等热点议题。多角度和全方位探讨食品安全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应用。 |组团参会优惠服务方案| 会议全程参与只需2000元/人(组团报名3人以上最低优惠费用为1500元/人;5人以上组团参会最低优惠费用为1300元/人;8人以上最低优惠费用为1000元/人)|服务内容|含餐费、技术交流费、资料费、考察费等,会议期间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二、主要议题:1.我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常见问题解析2.我国食品中农药残留标准发展现状3.气相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实践4.蔬菜和水果中农药多残留检测及注意事项5.食品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6.食用农产品(水产品)安全监管7.食品元素检测标准方法及研究进展8.新型异质结的构建及其在真菌毒素光电化学检测中的应用9.新技术和特色方案在农兽残检测中的应用10.粮油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及发展趋势11.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关键点控制12.学校食堂快检实验室建设 构筑校园食品安全“防火墙” 13.质谱技术在食品品质和产地溯源鉴定的应用14.国内外全谷物食品质量标准现状与挑战15.微流控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16.液相色谱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最新应用17.稳定同位素技术在食品真实性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18.自动化前处理及同位素在生物毒素检测领域的新应用19.PCR及其改进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最新应用 20.实验室智能化、大数据在检测实验室高质量发展的应用21.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和食品快检方法工作需求22.二维液相及液质联用技术在食品真实性及产地溯源鉴定的应用23.液质联用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兽药残留检测技术中的应用发展24.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免疫层析法的构建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25.离子色谱在饮用水检测方面的技术及应用进展介绍26.茶叶加工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27.“食药“二氧化硫检测仪创新点解读28.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快检中的运用29.元素痕量分析在食品领域的难点和解决方法30.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质量安全和行业发展31.食品中痕量物质快速滤过前处理技术32.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食品微生物鉴定溯源和安全控制方面的应用与展望33.现阶段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关键技术需求及发展前景34.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高效识别和精准检测技术与装备.....会议最终议题以现场发布为准三、|以往发言集锦| 排名不分先后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殷亚东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张居舟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刘秀梅武汉海关技术中心倪澜荪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高志贤武汉市农科院杨保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杨瑞馥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汪惠丽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分析食品安全学研究所沈晓芳江南大学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所庞月红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陈翊平华中农业大学陈 浩江苏科技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唐 盛青岛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马翠萍青岛海关技术中心张鸿伟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杨庆利合肥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陈 伟南京工业大学食品质量全研究中心熊晓辉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胡西洲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王 淼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会徐小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监测技术研究所王 旭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刘 阳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刘英男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杨国武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徐 振林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轻功与材料学院陈燕舞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岳振峰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侯如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焦 红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任一平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所梁高道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李昌厚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赖卫华北京市化学工业研究院尹 洧北京化工大学袁洪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曾令文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赵 勇中国科学院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周 蕾青岛海关技术中心张晓梅湖北中医药大学张德新佛山市食品安全学会董华强暨南大学抗体工程研究中心向军俭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王 帅北京海岸鸿蒙标准物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杨红云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殷 桃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张锦梅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王维嘉武汉上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陈建军杭州博日科技有限公司康 桃飞诺美&博纳艾杰尔陈 沁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许喜林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 颖中南大学张泰铭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蔡成元坛墨质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洪 涛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何洪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叶嘉明南京简智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殷 磊天津阿尔塔科技有限公司张 磊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吴学立德国耶分析仪器股份公司崔 贺武汉中科志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曾令虎广东达元绿洲食品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卢 新广州润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胡 睿艾卡(广州)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张尚磊天津市恒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刘自国北京迪科马科技有限公司陈治春郑州嘉禾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胡自胜广州菲罗门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魏少勇首都医科大学孔维军上海交通大学仪器与工程系崔大祥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张 帆陕西科仪阳光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屠锦娣上海磐合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方 伟四川省食品安全学会陈广川无锡百泰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孟庆建华中农业大学彭大鹏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梁广旺艾吉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申 杰广东海洋大学动物医学系马兴斌北京美正生物科技集团高 君上海如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赵志慧河南省中科互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肖 航天津温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王 艳山农农业大学山东天泽泰田种业公司田纪春武汉华美维士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夏 欣普瑞塞斯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郝俊翰湖北省团餐快餐生产供应协会董志民德国元素Elementar樊智毅杭州都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庞 琨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祝 翔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赵海青华南食品安全研究发展中心甄俊杰广州莱伯世开科技有限公司唐 郡清远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穆小婷安徽省生态农产品协会吴群学杭州宝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毛凌峰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李致伯豪德集团 安徽(皖北)现代食品产业园常 军北京君立康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厉 刚安徽真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孙国升深圳市安鑫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唐国林SCIEX孙雯雯力森诺科科学仪器 ( 上海 ) 有限公司李雯蓁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沈晓玲上海赫冠仪器有限公司赵文建衡昇质谱 / 屹尧科技于学雷北京科德诺思技术有限公司曲 彬济南盛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郑茂山北京北方伟业计量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张 憬深圳市易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付 辉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监测技术研究所赵亚荣广州海关董 洁山东美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剑青深圳海关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卞学海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蔡悠悠上海安谱璀世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赵 源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陈意光唯意朴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张欢华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食品生物学院李 欣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李晓天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李 露浙江大学生工食品学院杨 涛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徐振林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广州工商学院陈 伟参 会 回 执6月18日10:00---21:30会议报到无□是 □否6月19日8:30---17:30大会议题报告6月20日8:30---12:00大会议题报告6月18日-20日大会全程参与2000元/人□1人 □2人 □3人□更多单位名称法 人通讯地址邮 编电 话E-mail传 真代表姓名职 务E-mail手 机代表姓名职 务E-mail手 机代表姓名职 务E-mail手 机代表姓名职 务E-mail手 机代表姓名职 务E-mail手 机代表姓名职 务E-mail手 机参会需要解决、了解的问题总 费 用 拾 万 仟 佰 拾 零 元整 (¥ 元)预定间数□标间340元/间(含双早)□大床340元/间(含双早)月 日至 日 住宿统一安排 费用自理汇款信息:户 名:北京国联视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户行:北京银行双秀支行账 号:2000 0002 0194 0001 4785 297行 号: 3131 00000 474注:相关费用请在签署回执表后3日内办理。甲方签章:经 办 人:日 期: 年 月 日乙方签章:北京国联视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食品安全与检测传媒事业部经 办 人: 李峰联系人:手机:15117960210(微信同号) E-mail:guolianlifeng@126.com地 址:北京丰台区南四环西路总部地188号6区3号楼国联股份大厦 (100070)
  • 展会资讯丨食品研究与创新发展论坛
    2023食品研究与创新发展论坛将于2023年8月24日-25日在陕西西安举行。本次论坛由《食品研究与开发》编辑部与陕西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以“新时代食品科技创新与国人健康"为主题,将邀请百余位食品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做专场报告,共同搭建食品行业交流高品质平台,提升我国食品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主办单位天津食品研究院、陕西科技大学共同主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大连民族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商业大学、集美大学、江汉大学、石家庄学院、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农学院、山西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承办单位《食品研究与开发》编辑部陕西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支持单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支持媒体食品伙伴网、中国食品报合作单位天津市分析测试协会论坛日程论坛时间:2023年8月24-25日(23日报到)论坛地址:西安蓝海风万怡酒店(西安市未央区凤城二路37号)关于我们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集研发、制造和营销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目前是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多个一线品牌仪器制造商的中国区营销合作伙伴和技术服务中心。我们持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解决国内食品行业检测难题,坚持做到“引进-吸收-再创造",实现对其的追赶、最终超越。北京盈盛恒泰的诸多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相关行业,多年来以专业、专注、诚信、担当为核心理念,成就了在业界的口碑,始终坚持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不断改良产品性能,研发各类新产品,得到了行业及众多用户的认可和支持。8月24日-25日,我司将如期参展,与您相约西安。作为我们的重要客户/合作伙伴,我们诚挚邀请您莅临我司展位参观、洽谈!
  • 法国Alpha M.O.S.参第14届世界食品科技大会暨国际食品展览会
    10月20-23日,法国Alpha M.O.S.参加了第14届世界食品科技大会暨国际食品展览会。展位号为A61。 在此期间,本公司现场展出了多台处于国际电子感官分析领域领先水平的仪器。包括用于气味指纹分析的FOX电子鼻,用于味觉指纹分析的ASTREE电子舌,以及超快速便携式气相色谱指纹分析仪HERACLES。同时,我司的技术负责人也在大会上作了“气味指纹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的报告。
  • 访烟台杰科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原龙大食品集团检测中心)
    为了解中国科学仪器的市场情况和应用情况,同时将好的检测机构及其优势检测项目推荐给广大用户,“仪器信息网”与“我要测”自2011年9月1日开始,对不同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室进行联合走访参观。近日,“仪器信息网”与“我要测”工作人员参观访问了本次活动的第八十站:烟台杰科检测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科检测)。杰科检测实验室主任娄喜山先生及业务主管王丽红女士热情接待了到访人员。   烟台杰科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前身为龙大食品集团检测中心,2007年11月,在原检测中心的基础上独立注册烟台杰科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正式成为独立法人单位。2008年5月,杰科检测CNAS更名成功,证书号不变;并于同期通过了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CMA认定。   此外,杰科检测还取得了多种资质:2007年12月,被评为“山东省出口农产品区域检测中心”和“山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2008年8月通过了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组织的分包社会实验室能力考核现场评审,这也是山东省首家通过该局审评的检测实验室。 杰科检测获得的资质   杰科检测现有检测人员40多名,大专以上学历占90%以上,其中研究生学历4人。仪器室人员都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且多次赴日本培训学习,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实验区域面积约780平方米,仪器价值总额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下设农残、抗生素、添加剂、微生物“”四个检测室,并依据ISO/IEC 17025:2005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实验室主要对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的冷冻蔬菜、水产品、调理食品、肉食品、粮油制品、调味品以及保鲜果菜的“微生物、理化、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过敏性物质”等项目进行检测;目前开展的最主要的检测服务是冷冻蔬菜与肉食品等方面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检测,这也是杰科检测的优势服务项目,其农药残留检测项目超过600种,兽药残留超过140种。此外,杰科检测还建立了“从原料到半成品再到成品进行全方位追踪控制”的检测体系。 样品室 标准品储存室 抗生素样品前处理室 理化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安捷伦 LC1290-6490 QQQ液质联用仪(据介绍该仪器是国内第二台,企业第一台。相关讨论网址为: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10523/3322473/) Waters Quattro micro GC(GCMSMS) Waters Quattro Premier XE(LCMSMS)   据娄喜山主任介绍,杰科检测的年产值在1千万元以上,由于70%-80%的检测业务来自龙大集团内部,因此检测收费价格较低,这导致了公司年产值较低。   为了更好的开展检测服务,满足客户检测需求,杰科检测人员采用轮休方式,周六日不休班,极大缩短了检测周期。   为了加强技术实力,杰科检测与多家科学仪器公司开展了技术合作:2005年1月,杰科检测与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安捷伦合作示范实验室”;2005年4月,与法国梅里埃公司合作成立“食品微生物示范实验室”;2007年6月,与美国3M公司合作成立“微生物产品指定示范基地”;2009年9月,与美国沃特世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沃特世合作示范试验室”。   此外,杰科检测还十分注重员工的整体素质及技术能力培养。每年组织技术人员去日本的检测机构(如:横滨事业所等)进行研修、学习,积极参加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质监局等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并与国内多所高等院校合作,共同进行课题研发和技术培训。 娄喜山主任与到访人员合影   附:烟台杰科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www.jiekelabs.com
  • 华智检测(贵阳)服务中心揭牌
    1月4日,华智检测(贵阳)服务中心签约仪式暨岳麓山贵阳种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在筑举行,贵阳市种子协会和华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现场还为华智检测(贵阳)服务中心揭牌。  华智检测(贵阳)服务中心将在检验检测、政府项目实施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工作。该中心将在贵阳贵安设立服务窗口,满足政府、企业等单位种子质量检测、农产品质量检测(谷类、水果、蔬菜、畜牧等)、土壤检测、农田灌溉水检测、中药材检测等需求。  会上还介绍了岳麓山贵阳种业创新中心推进情况。岳麓山贵阳种业创新中心于2023年7月落地贵阳贵安,运行至今已打通种子生产经营营业执照和农药生产经营营业执照办理渠道,办理证照企业(个体户)由原来的3家增加至30家,发展态势稳定。
  • 2023年万测服务中心年终总结培训会在武汉研发制造基地成功举行
    2023年1月22日至1月26日,万测服务中心年终总结培训会在武汉研发制造基地盛大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服务工程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提供更专业、更高效的客户服务。此次会议汇聚了万测的骨干服务工程师,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展现了万测在全国范围内强大的服务网络。服务总监李桂林对2023年客服工作进行了详尽的总结,他们既回顾了23年的主要成绩,也坦诚地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之处。对于2024的工作,他们提出了明确的规划,旨在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了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会议还特别安排了专业知识培训。公司资深技术人员向参会的服务工程师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万测各类产品的专业知识,包括电子万能试验机、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疲劳试验机、全自动试验机等。通过这次培训,服务工程师们对万测的产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他们提供更专业、更高效的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次培训会上,万测再次强调了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是其不变的宗旨。在未来,万测将继续致力于提升服务团队的专业能力,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
  • 食安科技举行灵灵狗检测仪体验活动,国内首款家庭智能食品安全检测仪快来了!
    8月22日,食安科技在公司总部举行了“灵灵狗家庭智能农残检测仪”体验活动,公司董事长石松、副总经理任季玉以及众多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一线职员参加了活动,表明产品开发即将完成,预示着国内首款家庭智能食品安全检测仪即将正式面世。食安科技社区食品安全服务中心运营总监黄婕进行产品介绍 体验活动现场农业部的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的农药利用率仅为36.6%,全国农药污染耕地土壤面积超过7亿亩。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显示,2016年,多家大型超市出售的包装精美的蔬菜被检测出国家禁用农药克百威和氟虫腈,前者影响人类的生殖与发育,后者对人体甲状腺、肝肾具有高毒性,且能在人体内蓄积。按照中国营养健康膳食宝塔的要求新鲜蔬菜每天需摄入300~500g水果每天需摄入200~350g,农药残留严重危害国人健康。在我国,农产品安全管理难度很大,作为家庭,急需做一些防护处理,减少和避免农药的摄入和人体内积累。针对国内家庭食品安全保障问题,食安科技倾力研发“灵灵狗家庭智能农残检测仪”,可实现广大家庭自行完成水果、蔬菜等食品的农药残留检测。据食安科技社区食品安全服务中心运营总监黄婕介绍,这款产品是在今年四月份上市的灵灵狗家庭食品安全检测盒的基础上进一步技术创新而研发的。“我们在做很多社区食品安全公益科普活动的时候都会用到灵灵狗食品安全检测盒,我们发现这款针对家庭推出的产品特别受到普通老百姓的欢迎,于是产生了进一步技术升级开发检测仪的想法。”经过前期市场调研,灵灵狗检测仪主打“智能”和“人性化”两大特色,将充分满足家庭食品安全检测需求。产品采用智能化技术,依据人性化原则进行设计,功能强大、检测快速、操作简便,仅需4步便能完成一次农药残留检测,能够让不具备专业检测知识的普通消费者,甚至老人、儿童在家中完成食品安全检测。食安科技产品经理进行现场演示此次产品体验活动,旨在进一步完善产品功能、改进操作便利性以及提升品质,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和特点。参会的领导以及技术、市场方面的专业人员亲自动手体验灵灵狗检测仪后,纷纷赞叹于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和操作便利性,表示当前市场急需这样面向消费者的智能化食品安全检测设备,该产品的研发成功和上市将弥补这一市场空白。体验活动的成功举办,预示着该款产品日臻完善,开发接近尾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正式发布和上市。国内首款家庭智能食品安全检测仪就要来了,敬请期待!
  • 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中心揭牌
    6月20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产学研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暨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中心成立揭牌仪式举行,松江区委副书记、区长俞太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委书记、局长黄小路出席并致辞。   俞太尉在致辞中对双方成功签约和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表示,高校与政府部门及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是松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松江建设宜居之所、乐业之地不可或缺的力量。此次签约既是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迈出的新一步,也是其与松江区政府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具体举措。松江将进一步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的服务,为其在松江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黄小路在致辞中说,随着轨道交通建设力度的日益加大、工程进度不断加快,对施工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和开通运营后的安全运行都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心的建立,对解决好轨道交通各系统的安全问题,保障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不可或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将全力支持双方发挥联合科技优势,促进双方在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检测技术前沿领域的研究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据了解,此次签约开创了工技大在校企产学研合作领域的新模式,将构筑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和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双方将共同培养具有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打造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校院联合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双方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副区长张培荣出席仪式。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